如何理解:养老金改革趋明朗:8% 的个人缴费只记账不做实?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万金油​ 发表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 2015》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个人账户空帐规模已经超过 4 万亿元人民币,个人账户基金下降至 3274 亿元,帐户资金不足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中的个人部分,绝大部分被拿去填补统筹部分的窟窿了。

我国的养老金账户有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

统筹账户是公司为我们缴纳的,占缴费基数的 20%,这部分全部上缴,由政府统一分配,这部分属于当地所有社保参保人。

这一部分,政府如何处理,给多给少,由政府说了算。如果资金不足,政府可以调整这部分养老金发放的数额和时间。

个人账户是从我们的工资中扣除的,占缴费基数的 8%,这部分属于社保参保人个人所有,是参保人个人的私有财产。

理论上,到了参保人退休时,这部分是要全额返还并加上利息的,政府不能随意赖掉。

当年非要搞两个账户,其实是想兼顾公平性和效率性,统筹账户管公平,人人享有,个人账户管效率,多缴多得。

由于统筹账户资金不足,这么多年来缺口部分是靠财政补贴和挪用个人账户来暂时弥补的。但是,照现在这个趋势,没几年个人账户基金就要变成负数了。真到了那步田地,老百姓一定会郁闷的,所以上面要早做打算。

之前上面也试图 “做实个人账户”,先是在东三省试点,后来又扩大到十三个省份。但是没有成功。穷省想做实没能力做实,富省有能力做实却不愿意做实。

各地财政也的确做出过努力。98 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补贴 2.57 万亿元,光 2016 年一年就超过 4000 亿元。

可地方财政没那么多钱,2016 年各省市县级财政投入仅仅 668 亿元,就这点钱,已经是同比增长 79.6% 的结果了。

显然,靠财政补贴,从中央到地方,都是难以为继的。其实早在十八大三中全会时,上面已经发现情况不对,宣传口径已经悄然从 “做实个人账户” 变成了“完善个人账户”。

现在,把个人账户从实际账户变成名义账户,表面看,是在向现实妥协,实质上,是将空账合法化,也就是合法赖账

作为补偿,政府把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从以前的平均 2%-3% 的水平,统一地、大幅度地,提升至 8.31%。这个水平是高还是低呢?

看看各地的情况吧。拿 2015 年的数据比,高的有山东省,为 4.25%,远远超过其他省份,算是一枝独秀。(不知道山东为啥这么慷慨,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中间的有辽宁省,为 2.76%。那么有钱的上海市和那么没钱的贵州省,竟然都是 2.75%。更有钱的广东省居然只有 2.12%。

不知道为什么,湖北省最低,只有 1.5%。其他省份大部分在 2%-3% 之间。

这次改革后,提升幅度普遍在两倍以上,大大超出了有关人士的预期。因为全国社保基金运作得还算不错,股民都知道,社保基金屡次逃顶,总是低买高卖,年均收益率也就 8.37%。

2016 年,股市大幅下跌,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仍然有 1.73%。2015 年,那么多人倾家荡产,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却高达 15.19%。

而这些年作为补充支柱、交给基金公司运作的企业年金,加权平均收益率只有 7.57%,对比之下,8.31% 的记账利率确实让基金公司们都汗颜了。

但是,这个记账利率,不管高了低了都很麻烦,低了就是我们现在这些参保人受损,高了就是增加未来参保人的负债,到时是否能够真的偿还,还是个未知数。

反正未来的人,在现在还没有话语权,不经过他们同意就定下来吧,总不能得罪现在的人。不然养老金体系现在就走不下去,先过了现在这一关,以后再想以后的办法。

就像之前伟人说过的,现在搁置争议,把问题留给比我们更聪明的后人去解决。

上面现在放出风声,是想看看老百姓有什么反应。如果反应不大,可能下次开大会时就要继续推进了。这也是我国推行重大新政策的一惯做法。

知乎用户 如也 发表

这是个好问题,先说结论。

自 1995 年 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我国希望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金制度。但很遗憾到现在全国统一的统筹说了十多年依旧没有实现;而个人账户则随着名义账户的出台名存实亡。

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很难说是一个好消息。名义帐户的使用意味着个人缴费只用于记账(计算你缴了多少钱)而没有实际资金累计。本质还是现收现付的体制,只不过加了一个个人缴费的记录可以用来计算你未来的社保待遇。但是你未来养老金的钱还是由下几代人的缴费来出的。这好比你去银行存款,每月存 1000 块,银行记下了你存的钱数,然后把钱发给了现在退休的人去花。你家邻居老王也去银行存款,每月存 500 块,银行记下了他存的钱数,然后把钱也发给了现在退休的人去花。等你和老王退休了,理论上根据你以往存的钱数你应该比老王退休金拿的多。但是到底能拿多少并不完全取决于你存了多少,因为在名义账户制度下,你存的钱根本没有存下,根本没有存下,根本没有存下。已经在过去被上一代人每年花掉了。而你和老王退休后能拿多则取决于到时候有多少年轻人来存钱。但是按照现在的趋势,生育率越来越低,寿命越来越长,下面几代越来越少的年轻人需要为越来越多且越活越久的你和老王存多少钱才能继续维持这一体系呢?

可见名义账户无法解决最根本的老龄化大潮下现收现付的养老金体系所带来的代际不平等的问题。而现在和未来的年轻人将会为此背负极大的负担。

完整答案见:如何看待养老金 8% 的个人缴费只记账不坐实?

知乎用户 夏夜​ 发表

怀疑很多人都没见过养老金账户,不知道大家的缴费和领取标准。

说两个我办理过的,两位女同志(50 岁退休),从 1996 年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一直按最低缴费标准缴费(缴费基数为该省当年平均工资的 60%),2016 年初办理退休。20 年下来个人账户结余 2.8 万 +,因为 1996 年之前有国企工作经历(视同缴费工龄,1985 年左右工作),养老金支付水平为 1700 元 +/月(当年 7 月随全国普调到 1800+)。收回自己及单位交的养老金,仅需 4 年半(假设她们养老金不涨,事实上不可能)。假设他们寿命 75 岁,他们领取的养老金至少是这辈子缴费的 5—6 倍(实际肯定远不止)。政府办的社保合不合算,大家可以跟商业保险对比。

2016 年中央财政补贴养老保险 4000 + 亿,各省财政也均有补贴。

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不做实一方面因为钱不够,另一方面也因为效率。以上举例已经说明,你缴费相当于领取是非常少的,因为收入增长太快了,2 0 年前工资才多少?20 年后工资是多少?所以还是当代年轻人养当代老人更合理,个人账户里的钱运营赶不上社会工资增长的。(以前多数省份是只用统筹账户里的钱,东三省等少数老龄化严重的省份,个人账户里的钱早开始用了)

改名义账户跟赖账无关,毕竟计发公式没修改,名义账户和做实只是对基金的不同管理方式,目前基金压力不大,否则养老金也不可能年年增长。只不过预期将来的压力大,不过已经快推出延迟退休了(这才是赖账)。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社保还是很合算的,很多人也在想方设法的补缴。大家可以用定投类比一下,年收益 15% 以上才能赶上社保的收益水平。对大多数人来说,交社保还是自己理财养老,不是一目了然嚒。

知乎用户 踩高跷的短腿威​ 发表

一言以概之:
哪敢坐实哦,但 “空账” 正是造成养老金缺口的原因之一;将养老交给国家与市场才是关键;让现职工和年轻人去接盘只会拖死整个养老基金。


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从 21 世纪初,有关 “养老金入不敷出再难长久” 的言论便已甚嚣尘上,时至今日,中国养老金真的存在缺口吗?若有,这个缺口有多大?国家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在十三大常委会上给出了答案。
在 2013 年之前,各地方借着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风,不仅能轻松维持养老金的收支平衡,甚至每年都能攒下不少的 “养老盈余”。但随着经济转型期的迫近与全球贸易的萎靡,河北、黑龙江、宁夏三省于 14 年率先出现了当期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现象。

经济下行让黑龙江无力用财政调度来弥补缺口,为此中央只能向该省发放补贴 243.1 亿元用于应急)
所谓千里大坝溃于蚁穴,养老金缺口一旦成型便再难弥合。2015 年,养老金入不敷出的省份增至 6 个;内蒙古也于 16 年出现资金缺口。截至目前,我国有十余省当期养老金收不抵支,黑龙江在吃完 440.8 亿元老本后只能靠中央拨款来维持发放养老金。
而据审计署的抽查结果,6 省 60 个市里有 45 个当期缺口达 460.55 亿元,其中有 32 个市通过挪用财政资金、失业保险金甚至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弥补养老金缺口。这还只抽查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地区,足见在西、北部地区,养老金入不敷出、坐吃山空的现象正逐步恶化且有向全国扩散的趋势。

按时发放养老金事关社会稳定与政府信誉,故哪怕缺口日渐扩大,各地方政府也只能咬牙 “借钱养老”,同时,中央政府也在加强宏观调控,调动东、南部的资金结余来填补缺口。同时还鼓励各省将养老基金用于金融投资,以获取盈利。
然而即便如此,养老金规模逐步萎缩的趋势仍难以扭转,据推算,全国的养老金结余在 2057 年将被彻底吃空,且在 2088 年将产生 1454481 亿的养老金赤字

(尽管我国计划用延迟退休作为缓冲,但就要到来的退休潮仍将严重加大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按理说,所有参保人定时缴费并在退休后逐步拿回原属于自己的钱,就像定时存钱给银行,是不可能会出现 “资金凭空蒸发” 的现象。但为何养老基金不但没有产生盈利,反而开始收不抵支、日渐萎缩?
主要原因在于,我们不愿放弃任何一人


历史的锅,谁来背?
其实在 1997 年以前,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养老金的筹资渠道,更没有设立专门的银行账户用于接收或发放养老金。它就如政府的隐性债务,既不会专项纳入年度报表、也不会制定养老基金的运作方式。
但随着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于 1997 年开始明确养老保险制度:企业与职工定期将部分工资转入社会统筹账户和职工个人养老账户中,待职工退休后从特定账户中领取养老金。但养老制度的确立也产生了一问题:那些 97 年之前、没有个人账户的职工怎么办?

对此国家规定:无论以前是否缴费、缴了多少,改革后这些职工的个人账户都视同缴费,所有费用都由社会统筹账户来支付!也就是说,如果你工作了 10 年且没缴过费,改革后,社会养老基金将垫钱帮你补齐这 10 年的养老保险!
这种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做法固然暖心,但也使得许多职工上缴的养老保险金,都被转移到已退休的 “老人” 和没有个人账户的 “中人” 身上。由此导致个人账户出现巨大的资金缺口,现有职工账户上看似资金充裕,实际上早已亏空严重,这便是 “空账” 现象。

(13 年个人账户的账面额为 35109 亿元,但实际仅有 4154 亿元,“空账” 运行 30955 亿元
随时间推移,日渐增多的退休职工带来的财政压力也在增大。尽管知道这么做是饮鸩止渴,但处境艰难的地方政府还是只能不断地挪用现职工的养老保险,来给那些 “老人”、“中人” 发放养老金。
这一 “空账” 隐患即是历史欠账与制度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也是导致养老金缺口 “塌方式扩大” 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唯有处理好 “空账” 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缓和甚至解决养老金问题!**我国自 1997 年便高度关注空账问题,但至今仍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data:image/svg+xml;utf8,)

(至 15 年底,个人账户 “空账” 规模已达 4.7 万亿元,且雪球还在越滚越大)
当然,锅不能全赖在 “空账” 上,小编再粗略谈几个原因:
1. 都是长寿惹的祸…
其实在当年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时,我们根据国人平均寿命将养老金计发年数定为 10 年,即大家退休后基本领 10 年养老金就差不多要上天了。且在 2005 年,国家根据 70.5 岁的预期平均寿命标准,将养老金计发年数调整为 11.58 年并沿用至今。
但让愚蠢的地球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经济与民生发展实在太快了,到 2015 年,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达 76.34 岁!**这导致大量 “长寿退休职工” 实际领取的养老金高于计划发放的数额,进而造成养老金支付缺口。

![](data:image/svg+xml;utf8,)

2. 老龄少子
这一原因其实很好懂:退休的老人多了,需要支付的养老金也就水涨船高;而少子化导致新增劳动力太少,缴纳的保险金甚至不够养老支出的部分。由此一升一降之间,便自然会形成个人账户的资金缺口。
老龄少子趋势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不断增大,而老龄化问题小编就不再赘述了,各位可参阅文章**《多生好省?再多 “单身税” 也阻挡不了老龄化!》**

(我国养老金的支出规模在逐年扩大,据预测,全国养老保险资金总需求在 2050 年将占 GDP 的 7.2%
3. 傲娇的公务员和企业
所谓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粤语朗诵效果更佳),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是不用缴纳养老保险的,而且他们在退休后还能按 80% 的退休金替代率领取养老金!
更 “令人发指” 的是,在部分地区,**无需缴费的公务员所领取的养老金甚至远高于缴了费的城镇职工!**而这笔用于 “赡养” 公务员的巨大养老开支,也是造成养老金缺口的重要原因。

![](data:image/svg+xml;utf8,)

此外,大量中小企业少缴、漏缴养老金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仅从 2013 年河南省的审计结果来看,光中小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金就累计 32.4 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养老金缺口将呈何种趋势?我们该如何解决养老金问题?


结合《未来:“机器换人” 换来了失业?》《过去:地方 “举债换发展” 换来“定时炸弹”》《多生好省?再多 “单身税” 也阻挡不了老龄化!》,我们不难得出一结论:中低端劳动力大批失业、少子化使养老保险收入降低;地方债务难以为继、人口老龄势不可挡将导致养老支出上升、财政压力骤增。
因此,在养老金收支失衡、财政困难加大的情况下,若我们不采取断然行动、有计划地对养老制度进行改良,那么养老金缺口将逐步扩大乃至动摇整个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该怎么做?小编按照短期止损、中期改良、长期盈利三个时间段分别制定了短中长三策,或许尚显幼稚,望和大家共同讨论:
1. 短期止损
从当前趋势看,各省已相继出现养老金入不敷出的问题,且逐步扩大的养老困境将极大动摇民众对养老体系乃至政府的信心。因此短期内我们要做的不是寻求养老体系变革,而是如何止损,并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为改良体系赢得更多时间。
首当其冲便是 “空账” 问题,由于信息不透明不对等,我们至今对各省空账规模、支付养老金的隐性筹资渠道、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情况等都没有一个透彻明晰的了解。小编认为这尤其不利于中央在全国养老体系与资金调度上的统筹规划,试问自己都两眼一抓瞎,又怎能带领国家走出黑暗?

(磨刀不误砍柴工,审查各省养老金、查明并坐实空账、统筹规划全国养老体系是前期准备)
之后便是开源节流,我们先说节流,如何在短期内减少养老金支出?延长退休时间、实行养老保险阶梯标准。
据研究,60 岁中国老人平均余寿 16 年,其中有 13 年仍处活跃期,剩下 3 年才是需要社会照顾的依赖期(指身体健康的平均预期),也就是许多退休老人其实有意愿、也有能力在岗位上发挥余热。

(然而面对人均寿命与老年人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国退休年龄仍固守 1951 年制定的标准不变:男性 60 岁、女性 55 岁退休)
不仅陈旧的法定退休年龄将老年人排斥在正规的就业市场之外,为了减少下岗率和失业率,我国甚至有许多地方单位强制或鼓励职工提前退休。这导致国内实际平均退休年龄在 53 岁左右,特别是东北地区,许多人 40 多岁就提前退休了。
按规定,缴费满 15 年并退休的老年人可以领取养老金直到死亡,而大量老人提前退休则无疑给养老金支付带来了巨大压力。而我们现有的退休制度却限制了老年人这一人力与社会资源的开发, 并人为地加重了社会应对老龄化的负担。

(我国有 500 多万离退休科技人员,其中 70% 尚能发挥余热。而据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 1 年,能缓解养老金缺口近 200 亿元!
因此参照欧美国家推迟劳动力退休年龄的做法,小编认为有选择性地在金融、医疗、IT 等脑力劳动业推行延迟退休制度,是缓解养老金压力的有效措施。通过对延迟退休者增发养老金、对提前退休者减低养老金的方式抑制提前退休、鼓励更多老年人延迟退休
再说开源,大学教育的普及让民众受教育时间不断延长,工作时间则不断压缩。因此我们除了延迟退休外,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养老金补缴制度,学生就业后可以自愿补缴自己在读书期间没有缴纳的保险金,从而提高自己的缴纳年限、增加社会养老金收入。

(当前养老制度是基本金 + 工作时缴纳的保险金,即缴纳年限越长、缴费越多,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当然,短期的开源节流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之策,中长期的改良才是根本。
2. 中期改良
小编认为制度问题造成的养老金缺口应该由国家来填补。用于填补缺口的资金可以通过调用尚有结余的大省养老金、发行养老债券甚至出售一些非关键的国有股份来筹集。总之,“老人”、“中人” 欠下的养老保险是无底洞,让现职工去接盘只会拖死整个养老基金!
此外,在前期坐实个人账户后,中央应组建或委托专业机构来对养老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消除官僚运作高成本低效率的缺陷。同时,养老金市场化也能提高透明度,增强民众对社会养老体系的信心和支持。

再者,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征收后主要还是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尽管风险低已操作,但长期来看收益率极低、甚至还没有货币贬值的速度快。长此以往就出现 “养老金越缴越贬值” 的现象,因此我们还应改变传统的养老金运行模式,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将部分养老金投入资本市场实现二次增值
以及,我们还可以仿效日本,向保险公司开放部分养老保险市场,比如专门针对老年护理的护理保险,老年人在需要辅助护理时有投保公司来支付其护理费用,而非由医保来负担。如此既可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又能借民营资本的高效性提升公共养老的投资收益。

小编在《多生好省?再多 “单身税” 也阻挡不了老龄化!》曾提过失能老人面临的问题,但从部分失能到重度失能之间是有一个过渡期的。若老人刚患病就能及时用保险金获得相应的市场化医疗服务,刹住 “小病成大病” 的趋势,则老人不用担心“一病累全家”,且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资金压力也将减小。
如今每 3 个劳动力能赡养 1 个退休人口,但到 2050 年,1 个劳动力就要赡养 1 个甚至更多的退休老人。小编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再适用,将养老交给国家与市场、减轻年轻人的负担,才是提振消费市场、促进人口生育、消除社会焦虑的关键所在。

(简而言之,国家保障基础民生、市场提升养老效益,让劳动力轻装上阵
3. 长期盈利
马克思认为,机器能承担多数重复的体力、智力劳动,从而为人类赢得更多时间与精力去从事其他行业。然而当前趋势却是:资本家通过 “机器换人” 提高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被替代的产业职工受限于教育水平而找不到新工作。由此将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而职工收入的降低也将减少养老金的收入。
为此,韩国在去年 8 月宣布了全球首个 “机器人税”:通过限制对企业机器人的税收优惠政策来确保企业雇佣更多人。今年 2 月,欧盟也提出把涉及工业、医疗、娱乐等领域的机器人视为纳税主体,向机器人征税,可惜迫于跨国企业的施压,这份提案暂时被否决了。

![](data:image/svg+xml;utf8,)

(据查,每千名工人中增 1 个机器人,就业率会降低近 0.34%,工资增长率减少近 0.5%)
小编认为若不采取措施对机器换人的现象进行调控,则会造成 “生产总收入增加、被取代的劳动力收入却锐减” 的情况。而机器其实只是资本家掌握的生产工具,故向机器人征税本质上是向拥有机器人的高收入群体征税,用意在于缓解越发悬殊的收入差距、弥补职工失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就像我国针对车辆船舶征收的车船税,小编认为我们可以对用于工业生产的机器人征收类似车船税这样的增值税。同时根据企业的机器替代程度采取阶梯式征税制度,即替代程度越高,征收的机器人税率也相应提高。此外也要提高企业对失业职工的补偿标准,以增加企业解雇成本、保障职工权益。

(对 “机器换人” 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应适当限制,毕竟资本家通过开除员工、增加机器人来扩大生产,还能获得税收优惠,这对雇员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因此小编认为,我们可以向机器人征税用于培训或弥补被机器替代的劳动力,从而帮助失业职工更快掌握新的生产技能,同时也可拿这笔税款来填补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上的缺口。换句话说,“机器人税” 或是未来社会养老的重要资金来源
当然,开征 “机器人税” 是基于机器人在生产中被普遍使用的情况,如韩国征税的背景便是其工人与机器人占比达 18:1 的高使用密度。而毫无疑问,目前我国还远未到这种程度,匆忙开征机器税只会打击市场积极性,遏制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的脚步。因此,我国加征机器税是长期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综上,我们不但要及时遏制 “空账” 带来的亏损、发挥老人就业的经济效益,还要充分利用养老金市场化的高效与透明性,逐步缓解养老金日渐恶化的亏损情况。甚至在较为长远的未来,将其扭亏为盈,从而建立起更牢固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
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老去,探讨如何应对老龄化、如何完善社会养老,其实就是在探讨我们自己的未来。相比余热不减、效益犹存的社会群体,又有谁愿意被当成拖累社会、人人避之唯恐的包袱呢?

(农村老人担心拖累家庭、自觉无用、尊严尽丧甚至选择自杀的情况,真可谓国人之耻、社会之耻
尊重老人,善待老人,方可为人;
正视老人,善用老人,方成大国。
以上。


回答选自文章《现在:养老金缺口,谁来填?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浮世兿語”
其实在最开始,小编想讨论的便是社会老龄化问题,想要纠正一些观点之类的。
但到后来,发现老龄化涉及到许多社会因素,
就不自觉地想用 “三问中国” 来分别讲述中国的三大隐患:
过去——地方债务现在——养老金未来——失业潮
那么,故事讲完了,望有所得

知乎用户 小菜鸡 发表

给大家上个旧图先。

正如楼上很多人的回答

觉悟吧!

我们这一代人几十年后的养老问题,就别指望国家了,靠自己吧。

看上去很残酷,但这样的结果早就不让人意外。

因此,我也想在这里呼吁大家及早的行动起来,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早做打算。

每个普通人都应该尽快去做的两件事是:购买商业保险+理财规划

保险还是要买的。

用今天的一点点钱,买未来的一份重要保障。这就像一个家庭的经济基石,打得牢固了,未来才不会摇摇欲坠,才禁得起风吹雨打。

一个家庭的保险配置里,顺序是大人优先,老人和儿童次之。

具体险种里,大人的配置品种和顺序是重疾 > 意外 > 寿险 > 医疗,儿童的配置品种和顺序是意外险 > 重疾险,老人的配置品种和顺序是意外 > 防癌 > 医疗险。

还没有配置的,尽早了解起来吧。

理财规划更是每个人都应该尽早掌握的生存技能。

通过理财获取被动收入,实现财富增值,是给自己养老的最好方法。如果你对个人的财富还从来没有过规划和配置的意识,请尽早学习起来。

具体的理财方法,个人认为最适合普通人的两个理财方式是:基金定投和固定收益理财。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直接定投巴菲特唯一公开数十次推荐的指数基金,如果你每个月定投 1000 块,年化收益 10%,30 年后就有 228 万了哟。而固定理财收益,目前年化也接近 10%,可以分散投资在一些排名靠前的 P2P 平台。

以上,祝大家以梦为马,老有所依。

点个赞再走呗~

本文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小小财技”(ID:caiji555)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沙包大的小拳拳捶你后脑勺~

知乎用户 风水龙眼 发表

简单说几点:

一个是我们的账户上没有真实人民币了,不再有直接提取的可能,也不享有利息。

一个是,我们的真实工资被转化成为了基于政府信用的账户,要如何分配,如何领取,全听政府的。政策风险无法规避。

一个是,政府再也无需向公众汇报账户余额还剩多少了,只需要说开了多少个账户,预计何时向纳税人以何种政策发放预计多少钱就可以了。

疏漏之处,敬请指正。

以上。

鉴于受到广大知友的欢迎(假装),我就放我的专栏链接啦(有毒):

心理学带你周游世界 - 知乎专栏

倒影人生 - 知乎专栏

知乎用户 何晔 发表

这个回答下面对养老金和养老金制度的无知令人惊讶。

首先这不是新闻,个人账户有史以来从未做实过。所以根本不存在个人账户改名义账户。个人账户从来就是名义账户。

其次取消个人账户进统筹是大势所趋。

知乎用户 不骂人 发表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有一种东西叫做独生子女费。每个月 5 块,宣传说到子女成年的时候这笔钱大概有 2000 多,足够读大学和结婚了。当时看来的确是这样,毕竟 80 年代大学还是公费的,国有企业普通员工工资二三十每月,这 2000 多肯定算是一笔巨款了!

但是真正到我们这一代成年的时候,2000 块已经连一个学年的大学学费都不够了。

知乎用户 阿沐 发表

你买了一支基金

最近查了几次,发现账户里的钱越来越少

你老是找基金公司问怎么办

基金公司不耐烦了,现在告诉你,账户里的钱不算数的

以后你也别查你账户里有多少钱了

我保证到 N 年以后给你多少钱就是了

如果这只是一家基金公司的承诺,那就有问题,因为我们看不到一个可以为继的希望。

但如果这家基金公司换成了一国政府,那就两说了。一种情况是这个政府水平不行,到那个时候给不出这笔钱了,政府信用破产了;另一种情况是这个政府水平还可以,到那个时候靠着东拼西凑,能把钱给你(关于未来政府会如何给这笔钱,这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案:以国企利润 充实养老金缺口)。

你能怎么办?如果不相信政府能给得起这笔钱,那就早点跑路;如果相信政府能给得起这笔钱,就安安心心过日子。

反正不要想着换个政府,或者不交这笔钱。

7.11 补充,今天看到一则新闻:IMF 呼吁德国延长退休年龄:世界需要你们

12.16 补充,近期关于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两个最重要的新闻:

《人社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明年开始》——黑龙江这种因为人口流出导致养老金透支的省份有救了。

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钱不够,国企凑。方案基本和上文提到的 “国企利润充实养老金缺口” 相符。可以续上很多年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解释的很清楚了,你的养老金账户大部分情况就是一串数字,国家养老金账户没钱了。 所以不如叫生存税,活的越久退税越多。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2j4xEC​ 发表

个人社保交的 8% 是个人的,以后没领完会退还。

知乎用户 KaheJo 发表

一、如何理解?

准备赖账。

二、未来怎么办?

1. 多生孩子。

2. 多存钱。

3. 买商业养老保险,最好去香港买,美元那种的。

知乎用户 树立阳 发表

其实,很简单的事——等我们老时,没有活下去的资本,那么年轻人更不可能愿意交。

那么,现有政权在这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国度是不会稳的。

他们可能不在乎大众的真正死活,但是作为执政党的好处,总是能拖一刻多享受一刻也是好的。

所以,这个饼一定会给到他们无以为继的那一刻。

真的生存在那一时间段,那就在各自争做王侯将相的同时认了命吧。

因为各自的祖先,不是斗争没有成功,就是压根没有斗争,当然还有使劲蚕食公众大饼的,这就是大众一起为老祖宗买单的时刻。

知乎用户 临岸观海​ 发表

如何评价?直接评价就是多年前设计的养老金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了。

多年前接触过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又查了现在的计算办法,变化的地方不多,分几块:

(1) 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1 + 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 本人全部缴费年限 (工龄)×1%

以前这部分是固定退休时社平工资的 20%,现在是和工资指数与缴费年限关联了,交的多交的久的更高。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例:50 岁 195 个月、60 岁 139 个月)

以前这部分是固定储蓄额 /120,现在时间拉得更长。

(3) 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 × 本人 97 年以前缴费年限 (工龄)×1%

这部分知乎上大部分人享受不到,不考虑

(4) 另外各地可能有一些补充文件,规定给退休人员根据退休年份每月补助一些收入。

和养老金账户相关的,就是其中的(2),而且有时限,超过时限的和养老金其他部分都来自于统筹。显而易见,最开始设计养老保险时,是按照退休后领取 10 年养老金预估的。

可实际情况呢?这些年人均寿命大为增加,退休后领取个 20 年是常有的事,而且退休时工资越高的,因为生活水平高而寿命长,领取的养老金也就更多。再有,90 年代末大量国企破产,大量职工不到退休年龄就退休了,这些人有甚至能领取 30-40 年的养老金,养老金不亏空才怪。

总的来说,个人账户因为设计原因,人均寿命大为增加的今天,空账是必然的,只能靠财政来补足。养老金本质是年轻人养老人,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金如果一直保持不合理的高水平,社会一定会吃垮。

就我们个人来说,认清后无非做好几点:

1. 保养自己的身体,年轻时放纵一定会吃苦头。

2. 锻炼自己的技能,好多人走出学校后就不再成长,那别说退休了,中年危机就等着他们呢。

3. 培养自己的财商,理财也好,买房也好,总要有清醒的认识。

4. 投资自己的子女,以年轻时压力大、工作忙而不要孩子的、放养孩子的,年老一定压力更大。

知乎用户 肖龙形 发表

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时候,许多专家就不同意设置个人账户,现在看个人账户就是个失败政策,因为不可能坐实的。社保以后的趋势是,降低缴费比例,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今年刚下文规定为 8.31%),鼓励有条件企业搞企业年金。

知乎用户 沈东渐 发表

移民广告。

知乎用户 cold 发表

挺好的,现收现付下的记账制,天朝这是要向瑞典看齐了么,积累制本来就违背了社会保障公平的理念,废除早晚的事,这下顺便逃避了空账责任,牛 啊

知乎用户 东叶寺小沙弥 发表

其实就是向信用货币转变嘛,既然货币已经没有了真实价值,国家保障体系也就基于国家信用体系了。我们国家向来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保账户本来也没有做实过。

只要国家信用还在,你的社保就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然你以为呢?把你钱存到退休?重点是能不能到时候正常发放。

知乎用户 国婷 发表

我认为说的很明白啊。缴费的过程有,扣款的实质也有。但是只在账面上能反应。钱的流向不是很稳定,而且不做实这一句我还真不明白他表达的口径。难道要告诉我们多年后的退休工资是泡影吗。

知乎用户 人间四月天​ 发表

天朝越趋中央集权,各地财政税收收归中央统一支配,连养老金也采用信用记账的方式,不记利息不刚性兑付。

说穿了,还是政府各方面管的太宽,科教文卫军事国家外交,各项耗资巨大,又有养老金亏空,导致入不敷出,变相的牺牲年轻一代的利益去缓解财政危机。

知乎用户 据说他姓 feng 发表

我这个人向来悲观。

养老千万不要指望 zf。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基本意思是以后只付利息,不付本金,

在绝大部分情况没什么区别,

因为早几年就没了取本金的选项,

当年只是没说而已,

这事情最恶心的地方在于,

本金显然他绝对拿不出了,

但作为补偿他大幅提高利息。

???

不是当局发话,正常人都以为这家要跑路了吧。

其实这次是问题的核心,

也就是说养老金可不可能破产,

如果他想就永远不会,

反正可以随便印钞,

现在来看,他拒绝了,

那你猜会不会

知乎用户 咎治 发表

不要想太多。

天朝提供的养老金绝对比商业养老保险强。

商业养老保险本质是保险公司与顾客对赌。保险公司赌你 - 1s,顾客赌自己+1s

养老金不以盈利为目的,养老金目的是维稳。

保险公司以盈利为目的,赚不到钱会破产。届时你可血本无赔了。

现在个人账号改记账。根本原因是一胎制,年轻人少,老年人多,通货膨胀超速,当然会亏空。

亏空不可怕,还有印钞机呢。

知乎用户 醉生梦死的猪 发表

和个人没关系,和个人没关系。

因为实际上个人账户本来就已经是 “空账” 了。这次不过是把话说白了而已。 有些人借此吐槽养老金制度,我只能说回答都跑题了。

名义账户的问题影响的是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向问题。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延迟退休改革?65 岁退休靠谱吗?

知乎用户 尹两灿​ 发表 多年后的我 60 岁的那天早晨 5 点,我起床,去公园晨练,回来后煮了早餐,送完孙子上学,刚好 8 点。 来到地铁站,人很多,一小伙子要给我让座,我看了看孱弱的他,说:不用不用,咱们都是上班族。 来到公司,那条刺眼 …

服刑结束后,他们面临养老困局

▲(农健/图) 全文共4739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马永杰参与的多起诉讼中,当事人要求的并不是刑满释放后继续享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而是把此前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至企业,按照企业标准办理退休,安度晚年。 山东一县人社局在法庭上回应,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