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方舟子·

中国一遇到有新冠疫情就搞全民核酸检测,这是中国特色的严防死守手段之一。现在又多了一样,全民做抗原检测,而且比核酸检测做得还频繁。例如上海,有的小区要求三天抗原检测、两天核酸检测,有的小区要求四天抗原检测、一天核酸检测,对服务人员则要求一天做一次核酸、两次抗原。

抗原检测的优势是可以自己做,而且很快速。从鼻腔取样放到试剂里,将试剂滴到试纸上,几分钟后就能够出结果。如果是一条带,说明是阴性;如果是两条带,说明是阳性。

有人发现,如果不取样,直接把试剂滴到试纸上,还是有一条带显示出来,表明是阴性,怀疑是不是抗原检测有问题。不是的。只滴试剂显示一条带是正常的。那一条带是对照带,目的是为了表明试剂有效、操作正确,跟有没有取样没有关系。

对照带上是抗体的抗体——新冠抗体的抗体,能够跟新冠抗体结合。试剂里含有新冠抗体,它经过特殊处理,带着显色剂,例如金子。新冠抗体能够跟对照带上的抗体的抗体结合,显色剂也就跑到试纸上,所以带就显色出来了。另外一条带上面是新冠的抗体,不过没有带显色剂。如果从被新冠感染过的人的鼻腔取样,鼻腔粘液里含有新冠病毒,也就是抗原,能够跟试纸的第二条带上面的新冠抗体结合,同时又能够跟试剂里的新冠抗体结合,试剂里的新冠抗体是带显色剂的,它通过跟病毒结合到了第二条带上面,就显色出来了。这就是抗原检测的原理。

抗原检测虽然有简单、快速的优点,但是跟核酸检测相比比较不准确。判断一种检测的准确性有两个指标: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抗原检测的假阴性率大约20%,跟核酸检测差不多。它的假阳性率是3%。也就是说,给100个没有被感染的人做检测,有3个会被误判断为阳性。核酸检测的假阳性率是1%甚至更低。所以,如果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要再做核酸检测,确认是假阳性还是阳性。国外就是这样的。美国也在推广抗原检测,目的是让人们自己去测。有症状,怀疑是不是得了新冠,拿抗原检测快速测一下,如果阳性再去做核酸检测确认,如果阴性就算了。这本来是抗原快速检测的用途,但上海现在几乎天天都在做核酸检测,其准确度比抗原检测还要高,完全没必要再去做抗原检测。抗原检测反而做得比核酸检测还要多,这不就是搞笑吗?为什么要这么干?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中国之所以一遍一遍地全民做检测,目的就是为了让检测公司赚钱,不是有科学上的必要。前面核酸检测公司已经赚了一大笔钱了,做抗原检测的公司现在也要来瓜分这个市场。

既然目的是要赚钱,一般的人就没有必要折腾自己,每天捅鼻子。要应付白卫兵、居委会的检查,怎么办?不取样滴试剂就行了,就会显示出一条带表明是阴性。检查的人没法知道有没有取样,所以可以这么应付过去。而且这样做还避免了假阳性。如果是假阳性还要被抓去集中隔离,不就惨了吗?所以,抗原的检测很容易骗过去,假装自己是阴性。

除了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新冠还有一种检测,即抗体检测。抗体检测跟抗原检测、核酸检测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检测出来的都是一个人刚刚被感染,还具有感染性,所以要隔离或自我隔离。而抗体检测不是。抗体检测一般查的是IgG,是已经被感染了很多天以后,抗体浓度比较高,才测得出来。所以它主要测的是曾经被感染过,现在可能已经康复,不具有感染性了。

最近北京大学教授兼首都医学大学校长饶毅在提倡全民做抗体检测,为此写了几篇文章。饶毅说可以通过抗体检测来知道一个人体内的抗体水平高低,这样就可以知道他的免疫力有多强,因此决定要不要给他发良民证(饶毅把这叫做“蓝卡”)。如果认定他对新冠已经有免疫力了,给他发“蓝卡”,就可以让他自由活动了。饶毅说,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一样简单、快速,所以容易推广。

抗体检测是有简单、快速的,那是在新冠疫情早期有人推出来的。从指尖取一滴血滴在试纸上,因为试纸上有新冠病毒的抗原,如果有带出来,说明体内有针对新冠的抗体。但是这种检测很不可靠。一滴血含有的抗体的量很低,所以这种检测很不敏感,各方面的指标都很差。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没有人再去搞这种快速的抗体检测了。而且这是定性的检测,看不出来体内抗体水平的高低。

要定量测一个人体内抗体水平的高低,就不能用这种简单的快速方法。首先抗体量要足够多,所以要抽静脉血。其次,要把样本拿到实验室由专业人员做实验,时间也比较长,要一两天才会出结果。所以不像饶毅说的像抗原一样简单快速。而且,一般抗体实验测的是针对新冠的抗体总量,它的高低反映不了一个人的免疫力高低。这是因为总抗体里什么抗体都有,绝大部分抗体是没用的,只有中和抗体是真正有用的。从总的抗体的量看不出中和抗体的高低,有可能总抗体的量很高,但里面根本就没有中和抗体,那还是没用。

被人说了以后,饶毅又发一篇文章,改建议全民检测中和抗体,要根据中和抗体的量来决定一个人免疫力是高是低,要不要发良民证。饶毅认为检测中和抗体也是很简单、快速的。这表明他根本就不知道中和抗体的滴度是怎么测的。测中和抗体的滴度比测总抗体的滴度要困难得多,要做结合竞争的实验。以前要用活病毒做实验,跟中和抗体竞争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以此判断中和抗体的滴度。用活病毒做实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很高,要生物安全三级的实验室才能做。后来发明了假病毒,也就是模拟病毒,上面有S蛋白。用假病毒跟中和抗体做竞争实验,因为没有用到活病毒,一般实验室也能做。即使这样,由于是比较复杂的实验,对实验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花的时间也比较长,一个实验周期要好几天。做中和抗体实验也抽静脉血。

去年杜克大学的一个华人教授发明了一种快速检测中和抗体的办法,不用活病毒,也不用假病毒,而是用蛋白片断,他把它叫做“替代病毒”。号称能够代替原来的常规办法,几个小时就能测出来中和抗体滴度。但是它的说明书说这个检测办法用来做定性的检测,只检测有没有中和抗体,不检测中和抗体含量的高低,那就没啥用了,没有推广开去。现在各个实验室做中和抗体滴度的检测还用的是活病毒或者是假病毒。

以后即使能快速定量检测中和抗体,意义也不是很大。的确,很多实验室都在研究新冠中和抗体的滴度,来对比疫苗的有效性究竟是怎么样的。信使RNA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要比灭活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高很多,就认为信使RNA疫苗比较有效。但是,这对比的是统计的结果,是对比中和抗体滴度的中位数或平均值,不能用在个人的身上。个人存在个体的差异,而中和抗体的滴度变化范围很大。一个人的中和抗体滴度高,并不一定表明他的免疫力就比中和抗体滴度低的人强。饶毅要求根据每一个人体内中和抗体滴度的高低来决定免疫力的高低,说明他根本就不懂,在理论上就不成立。更何况做中和抗体滴度的检测很麻烦、很费时、很费钱。只有像饶毅这种没有基本的免疫学知识的人才会这么异想天开要全民测抗体甚至测中和抗体。

有人怀疑,饶毅这么拼命鼓吹要全民检测抗体,除了愚蠢之外是不是还有商业的目的。饶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家,他也办公司,跟妻子联合办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叫做“原基华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拉到投资了,号称要研发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这就是为什么他老在骂上海药物所搞的号称治疗阿滋海默症的假药971。那的确是一种假药,但饶毅为什么只骂这种假药?就是因为存在竞争关系,都要搞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药。但是,在中国研发新药是很难的。很多研发新药的或者去卖假药,或者去做保健品,或者去卖试剂,或者去搞检测了。

饶毅这家公司是不是也想搞新冠的检测?我们没证据不能胡乱推测。但是,大家还是要留一个心眼。现在新冠检测的市场太庞大了,而且在中国会越来越庞大。很多人都想趁机捞一笔来瓜分这个市场。被核酸检测分掉一部分了,现在又被抗原检测再分掉一部分。下一步是不是又有人想出什么新的检测方法?管它在科学上成不成立,只要领导同意了,也去瓜分一部分的市场?这值得大家警惕。

2022.4.21.录制  2022.5.12.整理

(XYS20220523)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驳饶毅:抗体检测不能用来防疫

驳饶毅:抗体检测不能用来防疫 作者:李长青 小时候经常幻想飞翔,后来学了点生物,知道人的上肢和鸟的翅膀是同样的器官进化来的,于是不由得联想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鸟一样挥动上肢而飞翔呢?估计有过这样想法的人不少,但至今没有成功过。尽管人不可能靠自 …

关于新冠病毒疫苗,饶毅差矣

关于新冠病毒疫苗,饶毅差矣 作者:金拓 就新冠病毒疫情管控,饶毅最近贴了一篇转发颇广的网文;文章以香港大学一个团队贴出的一篇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的结论为依据,提出了中国应对疫情的几个选择,包括进口和推广mRNA疫苗实现群体免疫后开放和普及 …

老父亲的问题

老父亲的问题 作者:LB 老父封闭在家苦不堪言,不过还挺爱思索,问我个问题,为什么如此频繁测核酸,一发现阳性就隔离,这么严格的措施还是挡不住病毒传播?我跟他讲这个病毒R0值高,传染快,测核酸时人群拥挤,反而促进传播,等等,好像一时也说服不了 …

与饶毅教授商榷:全程参与不等于贡献最大

与饶毅教授商榷:全程参与不等于贡献最大 作者:棒棒医生 饶毅教授最新公众号文章就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白血病发明人之争做了一个新的解释或回应,总的来说,他仍然坚持张亭栋贡献最大,观点没有丝毫的改变。 这个回应没有针对具体人,我之所以还要商榷两 …

给饶毅上一堂生物课,讲讲新冠病毒演化三大趋势

给饶毅上一堂生物课,讲讲新冠病毒演化三大趋势 ·方舟子·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与携程网老总梁建章关于新冠病毒会怎么演变的争论愈演愈烈。梁建章写了一篇文章回应饶毅,饶毅又新写了一篇文章教育梁建章。饶毅的新文章《新冠与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