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掉工作,我住进了考公集训班
**图、文、视频 ****| **吕萌 ****剪辑 ****| ****沙子涵 **编辑 ****| **陶若谷 考公集训班里不分昼夜。 白炽灯下,30余名学员埋头苦读,桌子上各种考前冲刺练习册层层叠落,“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会上岸”的红 …
在家无非多双筷子。
不知不觉,家里蹲成了考公族大势所趋。
数了数,近几年单位上岸 6 个年轻人,一问,3 个纯家里蹲,3 个半家里蹲(所谓半家里蹲,即以考公复习为中心,在家附近找一个临时性工作)。
无论是纯家里蹲还是半家里蹲,都属于放弃了走职场这条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公考独木桥。
家里蹲都是被逼的,公考和职场奋斗很难兼容。
首先,996 的工作全部 pass,因为你不可能有那个精力晚上复习。白天就更别想了,不会有那个奋斗型企业能容忍手下居然想干朝九晚五的体制内工作。
然后,你就只能找这种工作:要嘛领导能容忍你空闲时间干自己的事情;要嘛朝九晚五,工作强度不大,每天回家还有心情做题。
试问,这样的工作能有几个?也就回家托关系找那些鸡肋工作比较符合了。
但是,对于裸辞考公,我仍然想说:不要超过半年,不要超过半年,不要超过半年。
大多数人裸辞三个月,心态基本就崩了。更别提所谓的 “全身心考公”(半年没崩我估计是绝大多数人类极限了)。
心态都崩了,你来给我表演个全身心看看。
这方面我曾有惨痛回忆。
大概 7 年前,曾体验过半年失业状态。
那是一段由解放到烦躁,由烦躁到焦虑,由焦虑到自卑,由自卑到绝望的过程…… 是我人生前二十多年最灰暗的时刻
由于不想打工,并且有了挑战省会三不限险些上岸的经历,我对自己的公考水平信心爆棚。
索性裸辞,等待下次省考。
奈何考试遥遥无期。
裸辞第一月,晚睡晚起,心情舒畅。
裸辞第二月,无所事事,开始烦躁。
裸辞第三月,胡思乱想,抑郁发作。
和所有 25 岁的年轻人一样,我开始思考终极问题:我的梦想是什么?
开始沉迷玄学,加算命群,自学易经算卦,探索人生方向。没有靠谱结果。
然后迷上逛贴吧,彼时世界末日预言方兴未艾,我混迹于 “2012” 吧,吧里好多愤世嫉俗等待世界末日的废材,负面情绪爆棚,都在祈祷社会崩溃,后来此吧被网警一举拿下。
好在四个月后,省考如期而至,我如愿上岸。
如果你想裸辞全身心备考,请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公考水平是否出类拔萃?
我是否有足够积蓄维持生活?
我是否有公考失败的预备方案?
想好这三个问题再裸辞。
另一方面,公考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一般人不超过两个月能完全掌握。剩下的,只需要考前做题保持状态,半年基本就达到你的瓶颈。
你最多裸辞半年复习,半年后还是要接触社会,哪怕半家里蹲也好,不要门都不出。我曾见过在家蹲到 35 岁不出门的大龄青年,到最后都没上岸。
对于一心想当公务员的社会人,建议如下:
1. 加两个当地省考群,都是同一战壕的战友那种;经常逛 qzzn;多关注两个公考公众号;多逛当地人事考试网;关注我的知乎。
2. 条件允许,可以报线下培训班,7 天即可,快速掌握公考所需做题技巧。
3. 考前多练,考前半个月至少 3 套申论题、5 套行测题。
这条路不好走,祝各位好运。
用陌生人的视角看待,关我啥事!瞎吃萝卜淡操心。
人家家里有矿,啥时候考上都行,考不上也有家里养着。
其实可以算算一笔账,全职备考三年需要花费多少钱。
就拿应届生来说吧,国考一次,省考最少一次,有的跨省考几次的大有人在,事业单位考最少一次,甚至各个地州单独招考的也去,那就三五次了。再加上有的还考军队文职、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等。算下来一年平均按五次算吧,不多也不少。
除非就在本地考,不然都要产生路费和住宿费。我们拿平均一点的来说吧,异地考试比较大众化,来回路费按 200 块算,不多吧。住宿一晚上基本是 200 起步,平时五六十的小旅馆,考试的时候都是翻几倍的来。还得考虑吃吧,不用吃太好,50 块钱勉强够。
算下来一次考试吃住行就需要 450 块,报名费 100 块算,加上买点资料,就算 600 块吧。一年就需要 3000 元,三年就需要 9000 元。
总得买点资料吧,粉笔课程 980 元,包含了视频课程,还有一箱书,基本都全了,在买点笔和笔记本,刚好算 1000 块钱吧。
这算下来,你全职备考三年需要 1 万元。还不包括你在家的吃喝拉撒,还有人情来往,电话费等,那些根据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套进去就行。
再来说说如果进面后的费用。
进面后很多人都报培训班,多数人还是愿意报班的,时间紧,报班效果好,拿最便宜的班也是六七千块钱,加上食宿,算八千吧。然后就是资格复审,来回一趟也是 500,面试 500,体检 500,有的还有复检。这前后加一起也差不多 1 万块。
除去这些还有人是常年驻扎在培训机构学笔试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家窝了两年,玩的那叫一个高兴,这辈子都没这么快乐过了,每天也没啥事,就翻翻书,其他时间打游戏,看剧,出去玩,考试前复习复习,爸妈又养了两年
最后上岸省直机关公务员,值么?我觉得值,而且家里也都很高兴,现在工作也很快乐,起步平台也可以。而且确实有效果,第一年一个面试都没进,第二年逢考必进面,国考,多地省考,军队文职,全部进面随便挑。即使不是省厅,是一个市直,我觉得也不错的,公务员也符合我的职业规划,综合来看其实就是看家境,看父母想法,看个人追求而已,这么多年都养了,也不差这两三年,算下来这两年确实花了很多钱,光第二年考上后给培训机构的就 8 万多,这还不算路费,住宿,饮食什么的七七八八,算算也挺花钱的了,刚开始工作试用期也穷的很,家里也帮衬了不少…… 想象中自给自足的情况并没有完全出现哈哈,另外,如果条件差不多,最好离家近点吧,哎,异地没有朋友陪伴,也没有女朋友,扑面而来的孤独感。
说实话,这几年考公越来越卷,你在职备考,人家全职备考,同水平同智商下你肯定考不过人家,更何况人家说不定本来就比你强,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如果只是想试试,不是很推荐,除非是没结婚没啥负担,且上岸想法强烈,再考虑全职。
另外,别一根筋就考一个地方,其他地方有考试就去参加,不一定非得考上就去,增加笔面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试很重要,但是面试才是决胜手,有几次面试经验绝对受益匪浅
分割线……….
再补充一点东西吧,从周围环境来说,其实不只是我,也有很多人也一直在全职备考,我自己认识的都有十个人以上了,也都是两三年以上的考龄,还没上岸,怎么办,继续呗,坚持这么久,说放弃,真的舍不得,确实这两年因为疫情,就业环境很不好,有的人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无可奈何,但是也有的人真的将这个事作为人生目标,不止考公,考研也很卷,还有很多朋友也在继续考研,二战三战四战,有的人去了人大,有的人调剂了普通学校,有的人还在继续备考,我觉得只要你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家里支持,那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人生的每一个经历,每一个挫折,都会让你成长,尤其是心境上的成长,当你回首时,会发现这是一段宝贵的财富。
初心不改,暮然回首,一切皆冥冥,处处有回响
“当你可以像讲故事一样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会发现那也许是自己人生的一段必经之路,是严丝合缝地镶嵌于人生七巧板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片,即使这一片是曾经连他自己都厌恶的事情”
真要辞职备考,需要做好规划,否则后患无穷。
第一,干满两年再走
既然是辞职,说明已经不是应届生了,那么最好干满两年工作再辞。
这是因为大部分部委、省直单位甚至部分市直单位的岗位,都会要求报考者有两年工作经验。
如果工作经验不足两年,既没法报应届岗,也没法报要求两年经验的岗,两头不讨好。
第二,提前研究岗位
翻看下往年的岗位表,看看按照自己的条件进行筛选,有没有心怡的单位?如果看了好几年,能报的都是一些一看名字就不喜欢的单位,那我劝你最好慎重。
考公务员,往往是个一锤子买卖,如果你辞职准备了很久,最后考上一个不喜欢的、未来要待几十年的单位,很有可能过几年你又回来知乎提问 “如何看待那些辞去公务员的人?”
第三,积累足够资金
有人会说,蹲家里备考,还需要什么资金?其实,个人不建议辞职后在自己家里备考。一是家里人会有意无意地会散发压力,影响心理;二是在家诱惑太多,往往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三是作息不好掌控。
个人建议还是在外租个房子备考,要是想家了再回去看看。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才能完全掌控学习节奏。
因此你需要准备支撑半年左右的资金(房租、伙食)。
第四,制定跑路计划
什么时候辞职跑路,关键要看考试时间在什么时候。同样,这就需要仔细研究下往年笔试时间,还可以问问消息灵通的各个机构,然后大致预测一个时间。
在可能的笔试时间前 3 个月左右离职,是比较合适的。公务员考试那点东西,全身心投入备考三个月绝对足够了。战线如果拉太长,反而影响心态、浪费时间、降低效率。
同时提前看好房子、买好相关的书、课程、文具等。另外也要想好怎么和老板提辞职,好聚好散。
总之,辞职备考不是不可行,只是需要从长计议,切忌冲动行事。
毕业两年内,没签劳务关系合同、没交社保可以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各省政策不一样,具体咨询当地组织人事部门)。在我看来仅这种情况可以尝试花一年的时间在家全职备考,其他情况我觉得都是为逃避就业找借口。
总会有一些人不管是考公或者做其他,比如做自媒体、比如写小说,总会冒出全职在家经营的想法,甚至可能脑补出一场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剧情,最后功成名就。
不好意思,理想很丰满,现实呢… 特别现实。考公又不同于自媒体写作这些需要一点点天赋或者技巧加上时间就能初见成效的行业。他很卷非常卷,而且考公其实对时间的要求不是特别过分,比起如何积累他还需要如何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而且考公由于个人专业因素导致选择面可窄(理工类)可宽(文科类)、可能卷(中文法律经济)可能非常卷(三不限),进而产生了努力重要运气同样重要的怪现象。
一个靠谱的大学生,我更建议先根据自己的专业查看下去年国考、本省和其他能接受省份省考招考岗位信息,看看自己的专业能考取的范围,省市县直都有什么岗位能报考,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再把目光聚焦到三不限乡镇岗位。之后可以上网下载下本省去年真题,找个无人打扰的时间关上门认认真真按时间把行测答一下,有个初步的了解。
在对公务员考试有个最粗浅的了解后。如果仍觉得经过一番努力,有可能走到公务员岗位。可以网上报个培训班(不打广告自己挑自己选知乎也有很多好老师),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用半年的时间认真去准备,争取明年上岸。
考公务员切忌备考时间太久,战线拉的太长,结果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用东北话讲,熊瞎子批苞米,批一棒丢一棒。最后学了一年忘了十个月的。
友情提示下,除非是实在找不到公务员,觉得自己上岸就行。或者说是包邮区等沿海发达地区,乡镇收入比其他地区县区收入还高那种。否则不建议为了上岸而上岸去,选择老少边穷的乡镇,否则会后悔的。
最后想说的是,有想法就去了解、去计划、去落实,但要靠谱可行,没有万全的准备不建议有全职在家考公的打算,千万不要既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
人和人的差别有时候比人和狗的差别都大。
有人在公司每日每夜干活,生怕老板一个不高兴就把自己优化了。有人放着工作不干要回家专职考公务员。
不能说哪个比哪个好,哪个选择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但是人,真的是不一样的。
辞职在家蹲考公务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最次都是有饭吃、饿不死。没积蓄的啃父母,有积蓄吃余粮,结了婚的啃配偶。有几个身上背着房贷,上有老、下有小,每月有一堆固定支出等着的人敢干这个事。
不过人跟人其实有时候也有共同点。至少辞职在家蹲考公的人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敢于面对失败,而敢于面对失败的底气还是来自于前面那个前提,有饭吃、饿不死。由于考试机制设定的复杂性,比如没到发公告你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岗位、有些什么岗位可以报,考不考得上不在于你厉不厉害,而在于你的同岗位竞争对手里面有没有三个人甚至比你厉害(由于考生构成的复杂性,这三个人给你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前面我有篇对比高考和考公的回答里陈述过这个问题,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链接在线面)
在这种情况下都敢把工作辞了,跑去考,实际上就是我可以接受失败,我也失败得起。失败的结果可能是我多考几次也许能考上,也可能是我损失上这一年甚至几年的工资和工作经验,大不了从头再找工作。付出都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与高三没考好复读一年的概念不一样,不确定性太强。这个成本的最终底气还是生机没有没有那么窘迫,甚至还过得可以。此外,还不得不排除有些人,真的只是想以此为借口不去上班。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收益。这个成本换取的收益远远没有那么大。大多数的公务员岗位都在县乡基层,不在那些生活条件好的大城市中心城市。大多数的公务员虽然不像被妖魔化的低收入那么差,但是也绝对不是高收入,应该说,公务员职业由于稳定的这一特性,造成了总体上同学历同能力同层次公务员的合法收入(别说非法的,你要是就为了搞腐败去考,我建议你还是算了,毕竟要坐牢)往往居于该地区中等偏下水平。大多数公务员一辈子都是县处级以下,如果只说领导职务的话,大多数人恐怕就是副科级以下。简单来说,大多数付出那么多成本去拼的不是一个在大城市有高收入有好的发展平台(三者能沾到一个的岗位都不多)的工作。如果你真的生计所迫,恐怕是不敢辞职去赌这个的。
当然,这一个群体的存在也反过来说明了失业确实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因为你放弃的,正是其他人想要拥有的,有一些人是真的失业,有一些人是选择失业。不过,由这个结构性失业的情况,倒是可以窥见中国人对于 “稳定” 二字的痴迷。我们的上一代人,经历了企业改革的阵痛,都希望自己的后人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不管怎么选择,希望每个人的付出都有最好的回报。
如果是大学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根据这两年国家对应届毕业生考公的优惠政策,在家待上一两年,以保留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全力以赴去备考公务员,用一两年的时间去博取一个可能的未来,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但是,如果仅仅为了考公就不找工作,或者本身已经有工作,但为了考公务员而选择裸辞,那显然不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做的理性抉择。
说实话,辞职在家蹲考公务员的人中,有相当比例都是借着考试的名义来逃避就业、逃避职场压力。本质上还是一种学生思维,寄希望于通过学习和考试来改变现状、改变人生轨迹。
最关键的是,很多人不了解公务员考试,没有认识到公务员考试的本质,还以为公务员考试是考证。
实际上,裸辞在家蹲考,恰恰不利于公务员备考。从身边的事例以及大家普遍的反馈来看,裸辞考公的结果都不太好。
从概率上来说,按照目前国考和省考平均 50:1 的报录比,理论上任何一个考生都有 98% 的概率被淘汰。
一定要记住一件事:公务员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不是资格性考试。
**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决定了:**无论你多努力、多刻苦,无论你考了多高的分数,最终能不能上岸,都不只取决于你的成绩,而是取决于同岗位竞争对手的成绩。
哪怕你考了 99 分,只要你的竞争对手考 100 分,你就是一个失败者。
更残酷的是,公务员考试不是整体选拔。
如果是整体选拔,比如招 1 万人,报名 200 万,那你只需要考到前 1 万名就行,这种模式下,爆冷的概率就要小很多。全力以赴的去复习,是有可能提高成功率的。
但公务员考试采取的是分岗位选拔,你必须在你所报考的岗位中考第 1 名(假设岗位招录 1 人),这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使你在整体中考进了前 1 万名,但在你的岗位中你不是第 1 名,那你就是个失败者。
正因为此,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很多高分选手爆冷淘汰,同样有很多低分选手成功捡漏,明明在整体中排名并不靠前,但偏偏在他报考的岗位中是第 1 名,于是就顺利上岸了。
“高分选手名落孙山,低分选手捡漏上岸” 的现象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层出不穷。
人们都说公务员考试存在很大的运气成分,原因就在于此,有时候,甚至运气成分所起的作用要比你的实力更重要。这就是公务员考试残酷的地方,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一方面,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短期内一切都好说,但如果长期考不上,经济压力先不说(有些同学家里条件较好),精神压力会越来越大,焦虑、抑郁等情况下就可能会找上门,时间越久,越不利于备考。
很多全职备考的小伙伴,最后打败他们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的心态,正所谓 “心态崩了”。
另一方面,全职备考,美其名曰有了更充分的学习时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人的学校效率反而降低了,甚至最基本的学习时间都无法保证。
你以为你辞职以后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法自拔,每天至少保证八九个小时。但实际上你辞职以后的生活是这样的:
晚上不睡觉,躺床上刷抖音、追剧,熬到半夜。
早上不起床,一觉能睡到大中午。起来之后先点个外卖,吃外卖的同时继续追剧,一顿饭能吃俩小时。
吃饱了饭以后,人又有点疲乏了,还要略微休息一下,一不留神就已经下午三四点了。
终于要开始学习了,刚学了半个小时,心痒痒拿起手机放松一下吧,结果抖音、微博、小红书轮番上,一刷就是一小时。
书没翻两页,一看时间,下午 6 点了,又到了晚饭时间。
晚饭要么自己做,做饭、吃饭、洗锅,一套流程下来,就晚上 9 点了;
要么继续点外卖,又开始重复中午的节奏;
要么想着好久不见朋友了,跟朋友出去约个饭,晚上回来,又 12 点了,于是又开始躺在床上刷抖音、追剧,重复前一天的节奏。
这就是你辞职以后在家蹲考的学习节奏,你觉得这样的节奏你能考上吗?为什么我在开头就说:“大多数人裸辞考公的结果都不太好”,这就是主要原因。
所以,我一直不太赞同已有工作却选择辞职在家蹲考。我一直对考公的小伙伴说:“从你决定考公的那一天起,你就要做好永远也考不上的准备,如果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现实,那就不要去考公”。
比较理智和正确的做法从来都是:骑驴找马。
虽然这样做会面临很多现实困难,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很辛苦,但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容易二字。也只有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才更能激发自己的斗志,调动起最大的学习动力。
古语云: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但同样都是 “置之死地而后生”,项羽成功了,于是有了 “破釜沉舟”的成语和典故;马谡却失败了,于是有了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的历史故事。
所以,破釜沉舟固然激动人心,鼓舞斗志,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和所有情形。
古语又云: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以为辞职在家蹲考公务员的人容易么?交个辞职信,往家里一蹲,就可以顺顺利利地一把上岸?哪有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图样图森破!
当年同学小 k,毕业的时候没想到考公的选择,去了证券公司上班,刚去了两年,深感当初的选择大错特错,既没有电视剧《大时代》里的多空搏杀,也没有现实中一战成名的机遇,每天除了给人开户之外(那年月还没有 app 开户这玩意),日子属实无聊且枯燥的很,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考公比较香,于是索性辞了职,买了一堆的公考书籍:什么行测解题技巧、历年真题合集之类的,反正见到了就买。
第一天待家里,感觉还好,娘的,不用急匆匆起床吃饭签到,更不用听主管的扯淡,看着父母上班去了,家里静悄悄的,感觉挺好。于是打开书来先看上几页。
看了一会儿:诶,这没点音乐怎么行?那年月没有智能手机,于是搞来随身听,戴上耳机。煞有介事地看行测的规矩,还时不时地拿着笔划来划去。
才过 20 分钟,总觉得哪里不对了:诶,原来是忘记搞个喝的。难怪不对劲!!!想来想去,诶,俺得喝口可乐才带劲,效率才高。
赶紧滴买来可乐,继续煞有介事地看书:这次不能走神,要坚持!
于是硬挺了快半个小时,心神再次不安起来,仿佛落下了什么似的,苦思冥想:哎,对了,那天看的那只股票不知咋地了?
于是又打开电脑的股票行情软件:卧槽,看的那只股票不涨反跌,娘的。反而自己选的那只居然涨停了!咋回事?没买可惜了!
索性开了电视看看股评怎么说。于是开了金股点评栏目:今天给大家带来几只好股,巴啦巴啦。
津津有味。哎,下次跟这专家搞,天天有进账。这样我一边备考一边还能挣钱,多好。
岂料在沙发上坐久了,人就懒得起来了:哎,反正也歇了这么久,读书有点辛苦了。干脆躺沙发休息休息。于是迷迷糊糊地开着电视睡着了。
睡得差不多了,猛地想起来:完了。爹妈快下班回来了。不行,给他们看到我在看电视那可不成。赶紧滴爬起来关了电视、电脑,摘了耳机,坐在桌子前一本正经。
没过多久,门开了,是父母:哟,我儿子读书这么认真呀!辛苦了!赶紧滴休息休息,一会儿准备吃饭了。
小 k 暗自欢喜:好嘞!
于是把书签放在《行测的规矩》第一章第一节。起身准备吃饭了。
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考前第 n 天。
小 k 无意间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风轻轻吹过,书给打开了:行测的规矩,第一章第一节。书签还在呢。
你说,这容易么?
蹲考怎么了?
我支持你们!
家里蹲无非就是添一副碗筷,去一线城市打拼,那还不如说就是去给房东和商家送钱。
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觉醒了,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同样是打工人,给资本家打工,不如给国家打工。
现在大学毕业出去一线城市找工作上班。不光赚不到钱,更要往里面搭很多钱。
香樟哥认为,目前出去一线城市找工作的年轻人就分两类
第一类我称之为付费上班族。
多少年轻大学生在一线城市拿着卑微的工资,当着被 pua 的打工人,结果那工资连养活自己都不够。
租房和吃饭的钱,要爸妈每个月再支援 3000 块钱。
自己一分钱都攒不下来,每个月却还要父母再支援才能在一线城市立足。
这 TMD 不就是付费上班吗?
怎么,你觉得这样的人很少是吗?
不好意思,我家亲戚、朋友里面的孩子,不少都是这样。过年过节一回家,一聊起子女都说有出息,在大城市打拼,但是转过头就说,还是回家考编吧,大城市没盼头。
我非常不解,回家问了麻麻,为啥这些叔叔伯伯都这样啊?
麻麻说,害,还不是那些大城市上班的人还要家里每月掏几千块生活费。
自己家闺女或者孩子,不论是 211 还是 985 毕业,亦或是海外留学回来的水硕士。通通在一线城市飘着,表面上看拿着 7、8000 元的收入,光鲜亮丽,可是这么点钱根本撑不起她们在一线城市的精致生活。
起码,他们都几千块房租,都是父母掏的。20 好几的人了,自己又吃不了苦,还得靠家里输血才能在大城市呆着。每天挤公交坐地铁,也不知道积累了什么见识和经历。
反正咱也不懂,只知道他们父母也无奈,可是就这一个独生子女的仔,从小任性惯了,他要呆着,能怎么办?
咱一个普通人,不懂这些为一线城市送钱的人都在想啥?反正我自从上班后,除了房子的首付,就没有找父母在要过钱了。
瞬间觉得我就是非常省心的仔啊!
第二类,我称之为掏空荷包接盘族。
这一类打工人吧,学历、能力都不错,家庭实力也是非常可以。明明可以在二三线城市逍遥快活的过一生。结果却对自己蜜汁自信,非要去一线城市卷,要加入一线、新一线城市,要做新的城市中产阶级。
于是乎,掏空了两个家庭的六个荷包,强行上车,又背上了 200 万 + 的房贷,从此成为了一个新一线城市打工人。
这些人本以为拿到了入场券,能实现人生巅峰,结果却发现,教育、医疗都是大山,娃只敢生一个,生了又怕他跌落,只好不停的鸡娃。娃只要一鸡,立马家庭就鸡飞狗跳。最要命的是父母年纪变大,一旦生个病,立马回到解放前,房子还得卖。
详情可参考一篇文章:流感下的中年北京。
这一类打工人,就像我爸妈很多同事家的仔,他们从小卷王,考的不错的 985 高校,毕业也有高薪体面的工作,父母在老家也都是中产偏上。能够支援他们在北京上海买房。香樟哥最夸张一个哥们,他父母卖了安徽老家四套房,才给他在上海交了个首付。
他们都是新一线城市人。
可是依然压力山大!依然生活不容易!
你说为啥要出去上班呢?在家里蹲着考公考编不香吗?
我也确实发现,这几年来,蹲考族真的越来越多了。那么多大学生选择蹲考,既是现在生活中的无奈,也是一种经济利益的考量。如果在外面真的能找到什么靠谱的好工作,会有那么多人选择蹲考吗?
因为
机关单位准入考试的公平性太好了。
只要你符合条件,你都可以报名。报考公务员,一般来说,可没人在乎你是三本毕业还是名校毕业,只要你专业对口,条件符合,一视同仁,择优录取,没人知道你爸是李逵还是李鬼。
你是三本毕业,你努力了,你就有机会。
你是做题家,你本来就擅长做题,你就擅长卷,那你就机会大大滴!
而同样的情况,如果你去企业,hr 首先看你是哪毕业的,可能普通学校毕业的,压根简历筛选就过不了。再就看你有没有内推,有没有人给你写推荐信。你如果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谁会给你写推荐信,谁会给你内推呢?
在自己老家,谁不知道交通、烟草、电网、石化等等大企业好!
谁不知道啊?
我也知道啊!我也想去啊?!
可是我配吗?我很早就知道我不配。我又不学医,我要学医了,我爸妈肯定能把我弄回老家医院。可是我不学医啊?
但是那些石化、电网。真的,我想都不敢想。
一般人谁进的去呢?
那都谁进了!?
进去的都是一般人吗?
一个江西炫富网红周吉力,告诉你了答案。
他关系户,交通二代,三本毕业就能进入无数 985 硕士都不容易进的好单位。
你有什么办法?人家符合程序呀!
思索再三,放眼天下,也就只有公务员了,就靠考试,不需要看学历和人脉。
就 TMD 公平!
只要你考的分数高,富二代官二代都不能黑掉你。
更何况,体制内的工作,尤其公务员和事业编都在当地是中等收入以上。公务员和事业编录取方式公平公开透明公正,给了广大普通人公平竞争的可能。尤其是公务员,毕竟事业单位还能时不时听到什么黑幕。可是公务员考试,那是真的和高考一样公平。你很难听说公务员考试还有什么黑幕!
正如江西周公子所言,那些北上广打拼的同学,如果家里没矿,没有早点买房,基本上都是没着落的。
在大城市呆着,可不就是没有着落的呗!如果能回家进烟草、电力、交通等好单位。谁愿意在大城市 996?
我香樟连翘,知乎公务员考试话题下优秀答主,在知乎就喜欢说实话,我一直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好的工作就在在二三线城市的市里当一个小公务员。
当公务员不能保你大富大贵,但是衣食无忧也是没有问题的。公务员最适合的就是和你我一样的平凡普通人,如果你天赋异禀,才华横溢,我也不劝你去考公。但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渺小,那你就应该早一点明白,当公务员,尤其是回老家当公务员,绝对是你这一生最正确的抉择。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早就睿智的看到了这一点。
如果你有相关问题可以戳我
香樟连翘
966 次咨询
5.0
公务员考试优秀回答者
1547821 次赞同
去咨询
裸辞备考破釜沉舟需要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如果你早已对公务员这个职业了解透彻,能完全接受它的任何缺点,内心抱着 “我这辈子就是最想当公务员” 的想法。那么恭喜你过了第 1 关。
如果只是所谓的 “因为家人想我考、我目前从事的工作也还可以”。
那么请你相信,区区一个公务员身份并没有值得你破釜沉舟,你可以在职考一考,先体验一下无妨。
吃喝玩乐的日常开支,以及周末适当放松的支出,还有报考培训班或图书资料支出,以及外出参加考试的成本。这些都需要你目前在职的收入来支撑。
如果家里直接支持,最好不过。
如果本人有一定储蓄,请自行计算每月生活成本及备考成本后,作出决定。
如果家里经济困难且本人无足够积蓄,并不建议辞职备考。
考上公务员后薪酬也不会有质的提升,而且你更应该考虑公务员这份职业能否满足你及家庭对金钱的需求。
裸辞备考公务员,应在辞职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自身经济条件。
全职备考也不是谁都可以这么任性的,毕竟还要考虑到生活问题。
全职就意味着断了收入来源,就只能啃老本或者啃老。
如果成功了还好,但是落榜,必然会与家人引发一系列的不愉快。
而且带着这种压力去学习,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运气是拦路虎。
相信很多人在平时都会有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意思是,想通过强迫自己努力,却仍然事与愿违的情况。
很多时候,考公务员不是你努力了,或者说你实力强大就能考上的。
每年有很多人虽然分数并不低,但是就是考不上。
其实这和竞争对手有非常大的关系,哪怕你考了全省第二,如果岗位只招录 1 个人,然后恰好第一名是你的竞争对手,你依然考不上。
另外,即使你平时的成绩很好,如果临场发挥不好,也很容易落榜。
因此,全职备考成本高,风险大,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三、备考瓶颈期。
不论做什么,都会有瓶颈期。
公务员的备考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点,而很多人达到一定知识程度后,很难再把知识水平提升一个台阶。
全职也好,业余备考也罢,其实学习还是与个人的天赋息息相关,一旦到了瓶颈期,就算是全职也很难有大的提升。
一般来说,75 分是很多人的瓶颈。
全职和在职并不能拉开较大的差距。在后期备考的时候,效果不会很明显。
四、容易有思想负担。
全职备考,意味着要辞去原本稳定的工作,和失去收入来源。
这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思想压力。
全职备考自然可以有很多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来备考。
在备战公考的人群中,有应届生有在职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个很大的群体就是 “全职考公族”。
他们为了有一个更体面的工作,为了有一个 “铁饭碗”,或者是为了完成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放弃了工作,专心在家复习考公务员,因为没有了退路,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虽然表面上给了自己动力,但是负面的效应往往要比正面强。
五、效率低下。
相信我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小时候每当周五放学前,想好了周六周日如何如何学习。
但是周一回来必定懊悔自己的懒散。
全职备考必然有大量的时间学习,但与之同时也会造成时间充裕心理懈怠的想法。
而上班利用空余时间备考不同,由于可用时间只有在晚上,所以会很珍惜宝贵的时间,效率也会更高。
以上阐述大多是弊端,当然全职也有好处。
全职必定有大把的时间来安排用于备考,做好时间计划表,对于自律性较强的人而言,也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还可以报班和其他朋友一起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的效率和知识的掌握必定更上一层楼。
李亦辰
99 次咨询
5.0
3261 次赞同
去咨询
对大多数人来说,“辞职全职备考上岸率更高” 这种论调更像是一种阿 Q 精神。
是不是觉得全职学习时间更多,上岸机会更大,实在是图样。
谈谈你全职备考可能出现的心路历程。
第一个月: 终于辞职了得犒劳犒劳自己,先轻松一下,追剧、抖音、微博、旅行…….
第二个月: 这本书不太懂,没关系下一轮复习再说。
第三个月: 两个月不上班,好无聊心好慌,是不是该找个工作?
第四个月 (考前): 考不上怎么办?考不上怎么办?考不上怎么办?
逃避挑战和畏难情绪是人类的本能,真想辞职备考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思所想,确实 996 没时间学习,还是给自己找一个逃避的理由?
所以,墙裂不建议辞职备考啊,原因如下:
1. 没有收入经济压力大。
2. 公考本来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裸辞成了就叫破釜沉舟,输了就是饮鸩止渴。
3. 在公考中心态对结果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考试,而全职备考的心态负担需要你花费很多精力去调整,不亚于再找一份工作啦。
4. 裸辞后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时间充裕,学习效率会有所降低。
5. 考前焦虑期伴随复习中的挫折,如果你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精神防线很容易被击穿,致使前功尽弃。
6. 考场上很可能你会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 “考不上怎么办” 而无心考试。
为啥不考虑找个政府见习、图书管理员、水利检测站、农科推广站等半工半读的岗位呢?既有收入又有紧迫感复习效率也高。
经过自己备考加之工作以后和很多上岸的小伙伴交流,得出了一个结论:公务员备考时间最长不要超过六个月,最短不要少于三个月,根据总复习天数设置将单日复习时间设置为 4-12 小时不等。
这样才能保证在没有突破疲惫阈值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复习,从而让自己在公务员考试中保持竞争力。
不知道题主的具体情况,我写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复习节奏供参考。
还有全职、兼职复习打卡计划表,点击下方卡片自取。
上岸师兄亲测公考秘籍(从零到上岸)2367 赞同 · 1355 评论文章 2382 赞同 · 1364 评论文章
我是 @爱分享的小强,疯狂输出公考干货。
如果最终能够顺利上岸,我认为辞职在家里蹲一段时间也是值得的。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我高中同学,女生,省内一本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在省会城市找了个行政文员的岗位,但是工作一年之后辞职了,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己认为工作没有前途,工资和职业发展都非常一般,二是家里催婚,在省会城市找到理想和现实都能满足的对象,家里也希望她能够回到本地地级市。当年春节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对她另眼相看,因为大家都有工作,就她一个人没有工作,裸辞在家待业,前途不明朗,不过她最终考上了地级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岗位,一年之后结婚,两年之后生娃,每天朋友圈都是生活的小确幸,既能陪到家人孩子,工作又体面,真是羡煞旁人。
第二个是工作之后的同事,在地级市一家企业上班,32 岁已经干到了部门经理岗位,年收入也有近二十万,家里房子车子都有,但是认为地级市的医疗和教育没有省会城市好,毅然辞职,最终考上了省会城市街道办事处的公务员,然后把地级市的房子卖掉了,买房举家搬到省会,孩子读书上学都在跟前,父母的就医也相对有保障,算是完成了 “梦想”。据说当年备考公务员时的压力也非常大,就是抱着必胜的信念考的,笔试优势不大,但是因为有工作经验,面试逆袭。目前在街道干了四年多也能独当一面,唯一的缺点是职级的起点比较低,在论资排辈的街道升为科长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家里蹲是考公务员的一种信念,如果真正投入了全身心,最后顺利上岸,一两年的时间成本真不算什么。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以考公为幌子,浪费时间金钱的人,每年都说要考公,平时复习不认真,每次都是考不上,真正成为啃老族。
绝大部分应该都是女性。
男的不要说别人了,亲生父母都会把他赶出家门去找工作。不然就是 “啃老”“废物”“没出息,你不要在家给我丢脸” 等等。
而对于女性来说,这种全职 “在考公务员”“在考编”“在考教师资格” 的状态,会让她们产生一种 “积极向上”“努力奋斗” 的自我感觉。旁人也会表示这个女孩子很厉害。她们要是去相亲,她们也会骄傲的说“我在考编”“我在考公务员”。
虽然她们本质和无业游民没有本质区别。
①在家蹲考的人考试水平都不怎么样
②如果他们不这么玩是真的考不上的
一年两年还可以,要是蹲个三五年就真的是没必要了,哪儿有那么多时间让你耗,时间真的很宝贵的
以下的漫画说明问题。先说结论:全职考试比在职考试更压力山大。
家里蹲一般有几种情况,一是家里很支持,允许有一段时间的时间专门复习;二是以他目前的条件,在当地较难找到比较称心如意的工作(要么感觉太忙,要么感觉没有钱),所以还不如专心复习,孤注一掷。全职备考需要更多的勇气,更加考验个人的自制力,但是不少人蹲久了还考不上,压力容易过大,反而影响发挥。
面试逐字稿
考生思考完毕,下面我来谈谈对于蹲考的看法。
蹲考有三大危害:
1. 不利于个人成长。“刀要在石上磨,人须在事上练”,汉高祖刘邦不过亭长出身,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而能够建立不世之功业,就是因为时势造英雄,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家蹲考,闭门造车,只会让自己脱离社会,最后变成范进、孔乙己式的魔怔人。更不用说如果没考上,浪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穷首皓经却一事无成,岂不悲哉?
2. 不利于职场发展。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干部,想要后续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就一定要做好前期调研,充分倾听群众和基层的声音,这就需要大量的基层工作经验作为支撑。而自绝于人民的蹲考族一旦得势,无疑将酿成惨剧。更不用说很多蹲考族考试动机不纯,投入了巨大的沉没成本,日后的贪腐风险也更大。
3. 不利于国家进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实现理想,劳动成就人生。蹲考族不仅仅是投机取巧,更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不仅仅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负责。长此以往,将养成好逸恶劳的不正之风,腐蚀阳刚向上的民族精神,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此,我们应该做出以下对策:
1. 优化招录岗位。一方面,多增加基层一线岗位,让新录用干部成为 “急难险重” 工作的生力军;另一方面,机关单位提高对于基层工作经验的需求,从制度上杜绝高分低能的孔乙己混进干部队伍。这一点长三角地区就做得非常好,很多清北硕士都是从乡镇和街道办做起的,也正因如此,他们在以后的职场上才能够走得更高更远,同时这些地方出台的政策、提供的服务也让老百姓交口称赞。而那些 “朝为做题郎,暮登省厅堂” 的地方,往往发展较为落后,政策也无法有效落实,这就是为政者缺少基层经验的后果。
2. 政策保驾护航。一方面,对于那些积极工作的新就业者,可以进行适当补贴,例如租房、买房、买车等,支持帮助新就业者渡过 “新手村”;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拒绝劳动、在家啃老的懒汉,可以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增加税收和罚款,对于恶意失业的,可以依照失信被执行人处理,通过必要的惩罚措施来打击腐朽堕落的享乐主义价值观。
3. 弘扬民族精神。我特别喜欢看老电影,那些黑白老片,《上甘岭》《马兰花开》,里面的人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永远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几千年来在世界之林一直屹立不倒的秘诀。但是,当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西方价值观正在腐蚀我们的民族气节,腐化年轻人的奋斗精神,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弘扬更加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创新宣传方式方法,讲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复兴中华吾辈责。
考生作答完毕。
我对知乎的初印象就是:
一部分人劝人考公,自己却是自由人,借此卖课发大财。
一部分人奉行摆烂,自己却笔耕不辍,教育人最为勤快。
一部分人号称男 q,行事风格却向女 q 靠拢,活成最厌恶的人的性转版。
也算是知乎三大奇观了。
虽然一堆人吹嘘考公考编,但我觉得,个人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慎重选择才好。
可不可以辞职在家考公,主要看值不值得。
值不值得,主要看:
1**. 家人是否支持**。
别看网友吹破天、贬到底,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影响一个人心情和效率的,始终是跟自己最亲的人。
如果家人不支持,天天大眼瞪小眼,为了考公一家人恶语相向,是不值得的。
2**. 经济是否支持。**
毫无收入,毫无积蓄,天天被催房租水电,这种情况不适合窝在家里。
不管是看书考试,还是逃避现实。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前提,是有一扇窗属于自己,岁月静好,开合由心。
不是说你备考,认真备考,比所有人都认真备考,就一定能考上的。
看实力,看运气,也看对手的实力和运气。
这运气,从选岗就开始了。
99% 的考生都只是陪考,结果注定是失败。
当然,所有的备考生都认为自己是那 1%。
在职备考的如果失败了,顶多就是浪费了一些玩乐时间、一点点报名费,该上班上班,该挣钱挣钱。
全职备考的,还需要面对心理上的巨大挫败感、亲戚朋友的一遍遍询问、要找工作的巨大压力,如何解释简历上的长时间空白。
拉的战线长,学习环境过于宽松,且是单独复习,需要极强的自制力和计划性。
有人适合突击学习,猛攻死守,速战速决。
有人适合一点点慢慢来,掰开揉碎,细水长流。
如果你自制力很差,不做计划,长时间的备考反而会拉低效率,产生惰性,是不值得的。
短时间的还可以,时间长了自己不管是经济层面还是精力层面都扛不住
就是感觉这个操作可以,但没必要
人呐,自己的日子还没过好。就老是:
“如何看待,辞职在家备考的人?”
“如何看待哪些啃老的人?”
“如何看待那些靠家里买房买车的人?”
“如何看待那些一次就考上公务员的人?”
“如何看待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如何看待那些老是问‘如何看待 XX’的人?”
按我来说,问这些的人,都是嫉妒。
嫉妒人家有资源,能辞职在家备考,合理利用老一辈的资源。
于是试图站在道德制高点,来看待一下 “那些人”。
别和我杠,杠就是你对。
正常现象,以后只会越来越多见,只是不受 “老一辈人” 待见罢了。
因为现在很多大学生找的第一份工作,往往很 “将就”,不是 “牛马行业”,就是一眼到头的低薪文职工作,相比之下,35 岁危机的互联网行业真的算是 “福报” 了。而辞职家里蹲考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没有繁琐的事情困扰着你,能让你安心考公;同时,也给了你一个念想,“考上公务员”能摆脱你之前糟糕的处境。
这里提醒一下各位高中的小朋友,以后想考公务员,就选一些好考的专业,远离大部分牛马工科专业。说句实话,土木专业已经算是工科里面,考公还不错的专业了,比它不如的大有其他专业在,例如材料专业。
辞职家里蹲考公,一般简单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家里不缺钱的,比如当官的二代 or 从商的二代;另一类是家境一般的,买房需要靠自己的。前者的话,无论男女,外界言论其实都挺友好的,知道他不缺钱,也不会以 “异样” 的眼光看待他,哪怕几年没上岸,除了老爸老妈面子挂不住,觉得有点丢人,其实也没啥,毕竟房子车子早就准备好了,往往还不止一套房,最后帮他在小县城安排一个 “体面” 的工作就行。
而家里缺钱的,你辞职家里蹲考公,其实或多或少,会听到一些流言蜚语,第一年考上还好,要是没考上,简直就是灾难,如果你还是个男生,那简直就是 “难上加难”。我们整个大环境本身就欠缺对年轻人的包容,尤其对于 “穷人” 的失败,只会冷言相向,而不会对你抱有关怀。
这两年疫情之下,变了很多。就业市场的收窄,双减政策的落实,我有两三个朋友都辞职嗯蹲考公了,索性结果都还不错,全部上岸了。一个是因为双减,从某教育机构辞职,在外租了房子,全力备考公务员和事业编,考了好几次,上岸了老家附近的小县城编制,不过有一说一,她就算没考上,家里很有钱,基本能安排工作,再加上长得好看,高学历家世好的舔狗一大排;另一个是从银行辞职,裸辞在家一把上岸,我当时还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他的压力真的很大,28,9 岁的年纪还没结婚裸辞,真的很难!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 看似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调侃,实则是无数过来人摸排滚打过来的血泪教训。
说实话,一个良好的就业市场本不应该是这样的,本来体制外应该是百花齐放,你去 IT 大厂,我在律所上班,他去制造业搞研发,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现在呢?互联网大厂盛行 “毕业” 之风;教培双减,K12 行业几乎遭受灭顶之灾,制造业一般从业人员沦为宫酱;至于其他物流,电商等等的,要么受疫情,要么受政策,或多或少影响不小。
我对于公务员的看法,一直都是:如果你是一个有抱负有想法,觉得能在大厂或者你所在行业,干出一番事业的,那么小城市的公务员可能真的不适合你,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你能挣两百万就不会羡慕这个编制了;而要是你是一个想混吃等死,平淡稳定生活的人,那么小县城的公务员或者编制,就是一个不错的备选项。
不问出处,不管去向。这几年,考研热和考公热的火爆,也看得出年轻人面对这突变的市场,并没有太多好的办法,只能不断地去考研,去考公考编。似乎,年轻人的尽头都成了考公,他们其中有人是为了躺平,有人是为了爱情,更多的只是为了一份安稳。
最后,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去考公务员的,公务员也不是你想考就能轻松考上的。有人考了一次就上岸了,有的考了几次险上岸,而有的考着考着,却一直没有浮上岸…… 那些嘴上喊着 “躺平”,“反内卷” 的年轻人,却在考研,考公这条路上,越来越卷了。
如果是刚毕业一年在家考公的话也很正常,但如果是长期在家里不工作考公,可能是为了逃避现实吧
在家长眼中,孩子的选择 be like:
在外打工,自力更生:家族的耻辱,丢爸妈的脸
回家考公,没有收入:顶级大孝子,爸妈的好孩子
不看待,辞职考公是人家的权利。
挺好,但不建议模仿。
家里蹲考公,普遍适用于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家人支持(这个应该绝大多数都会支持),自己又有较强目标和自制力的情况,也就是要符合 “天时地利人和”。
不然家里蹲的日常便是:
早上,一不小心睡到了九点,躺着床上,先御览天下大事吧,一个上午就过了;
中午,用完膳,想着去午睡一下,昏昏沉沉睡到三四点,爬起来看书,觉得不够清醒,就再去玩把游戏,结果连输,不甘心,一直打到天黑,好不容易赢了一把,吃晚饭了;
饭毕,今天还没出门溜达过,先去走走路,稍微活动下筋骨,好不容易都干完了,已经夜深人静,晚上八九点,行吧,做份卷子,“咋这么难呢”,又是错的一塌糊涂,想着明天要早起,今晚得早睡,然后投身入床;
结果,睡不着再刷会手机看点综艺放松一下,结果又到了半夜十二点。
周而复始。
原地踏步。
屡考不中。
陷入自我怀疑。
看似很努力,结果很懵逼。
不要问我为啥了解这么清楚。
因为有段时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至于考上那年,倒是工作忙得昏天黑地那年。
所以,挺佩服辞职在家备考的你,希望家里蹲的你,可以尽快上岸。
没在家里蹲,我问家里要钱出去在学校边租了个精装修公寓
跟我对象两个人在外面合租了一年,那一年真的太爽了,我对象天天给我捏肩膀给我按摩,每天睡到下午两点起床,晚上出去玩,一天撑死学两三个小时,成天就是玩游戏,饿了就自己炖排骨吃,一顿就是五斤,我跟我对象分着吃,吃的太爽了,骨头就扔给我的大阿拉斯加吃,每天就是玩,一天撑死学一套行测,学多了太累,家里偶尔问问我就说我学的挺认真的哈哈哈哈哈
然后 gap 一年后考上了深圳公务员,好日子到头了,现在要住比较差的房子了,因为疫情对象暂时也没法来陪我,阿拉斯加也来不了,而且以前从来没工作过,突然工作还挺不适应,得按时上下班,不得不规律生活,食堂倒是挺好吃的
总的来说 gap 那一年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光,真正给自己放了一次假,一整年的假期,下一次就到几十年以后退休了,很感谢那一年,真的把想玩的都玩了,要是毕业无缝衔接公务员估计还真会有点遗憾
作为生长在考公大省山东的我,身边太多这种人了,情况分很多种
A. 前一份工作确实不如愿,重新评估个人特点和职业规划后,决定考公,为了提高上岸率,决定干脆辞职,全力备考,一次如果失败了,看成绩估计一下自己离考上的距离远不远,再考上的希望大不大,大就再努力冲一年,中间事业编之类的考试也拿来练手,争取尽早上岸。在家的空余时间也拿出一些来做做家务照顾家人,心里想着家人为我分担了赚钱的压力,我要加倍努力。
B. 工作不顺心决定辞职,因为没有专业特长,当地又没有太多就业渠道,所以想到考公,一番努力和准备,却因为实力运气等多重因素几次都没有上岸,在家待久了人也有些颓了,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压力下心态逐渐变化,要么一朝上岸得偿所愿,要么逐渐走向破罐破摔。
C. 干啥都觉得不是想要的生活,不想上班于是辞职,看考公务员门槛低,说在家备考比在家啃老好听多了,甚至自己父母都会傻傻的为了孩子考公这个伟大理想心甘情愿的养着这个大闲人,实际上备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间全花手机上了,每年例行报名,年年考不上,100 个报名的考个 20 名都要跟父母报喜,说快要考上了,一蹲就是好几年,直到父母也逐渐明白孩子可能没戏了,说他又说不动,对外又要面子,只好也说 “孩子在家准备考公”。
也很正常,可能工作的话会影响到他们学习的进度,有的就是想全身心备考拼一把
规则允许,无可厚非。
公务员这种竞争激烈的选拔考试,其设定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公共基础知识本身就是可以通过备考来提高成绩的。申论也是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练来提高水平的。
那么一些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职备考,也是可以理解的应对策略,虽然有些不公平,但规则如此。
有些职位需要基层工作经验,有些职位需要应届报名,但是没有要求履历连续(也就是所谓蹲考,不去工作学,没有履历可填)。算是规则没有关注的问题吧。
[从小玩泥巴 现在泥巴匠]
炖考的,一般是女性。
时代虽然变了,但中国的优良传统没变。读书做官搞钱买地收租,下一代继续循环,长盛不衰。
挺好的,只要家庭条件不是太差,蹲起来。你上班那么累,身体干坏了,钱也没挣到,考上 gwy 体检也过不去,不如在家报个健身房,降低点欲望,父母一个月给你个两千零花钱(什么结婚的彩礼,买房的首付拿出来一点,一年也就两万多块钱影响不了大局)。
在家全职备考公务员, 我心中可是有非常多的看法。
公务员考试是属于选拔性的考试,也能够通过考试淘汰掉非常多的炮灰。
那么,全职备考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吗?
这答案其实是否定的,我也见到很多全职备考人的下场。
全职备考,有着多方面的压力。
首先是来自家庭的压力。
家中虽然平时不会对你说什么重话,但是长期考不上,甚至成绩毫无提升的空间,甚至还没有别人的裸考成绩好,那就不得不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这一块料。
其次是来自社会的压力。
社会上你的亲戚朋友不断的成功上岸,谁谁家亲戚的孩子又上好单位,每每听到这些来自社会的压力,你还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的学习吗?
最后就是来自自身的压力。
长期以往的刷题,做题,备考,难免会与社会脱节,加之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一年仅有二次,一次省考,一次国考,错过就要再等一年,一个人能够多少年的青春年华来耗,难道要一直备考到 35 周岁吗?
所以,我的看法就是不要轻易的家里蹲备考公务员,要认清自己是不是有这个思维和能力备考成功,我见到过刷题,把题库的题都刷完了,甚至都能背下来答案了,但就是考不了高分,因为没有真正掌握行测的技巧,还有人从备考到考试连一套完整的申论卷都没做过,这何谈努力备考,与其这样还不如用一年时间把你的字迹写规范,可能比你读天书还有效。
如有不懂,可私信。
比上班省钱
5 年内考上都不亏
20 毕业,当时大四也没人领进门只会机械的刷题,毕业后 725 822 省考广东,广东进面试了无领导没学过被翻了。去了趟山东省考潍坊练练手,五点多下火车冷死了我去,不过人好多啊。之后找了个工作干了半年一直到 21 湖北省考出面试名单。
21 湖北省考进面试了综合分差一点,广东事业编又进面试了…… 一直无业个人来说压力还是有点大。两次国考就不说了不是应届岗位太差了。
说实话在家学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可能该学的都学了不知道怎么提升,有的题做了还是错。22 广东省考又进面试了 1 月拖到 7 月多才结束,紧接着湖北省考又进面试了。最后广东那边递补,我就选择了广东珠三角。
按时间算也就两年多几天上岸,每次看网上有人网死里学,早上 6 点起晚上 11 点多睡…… 我是真没。也就上午两个多小时,下午三个多小时。每天中午吃完饭也打游戏不过基本没社交,下午 6 点多去打球。行测申论都上过 70,也不算高分选手,实力加点运气吧。
算了一下,公务员笔试准考证有 11 张,最终也上岸了,给谁说都愿意两年上岸吧。当然个人觉得你要是一两次面试都进不去换一下难度低的岗位,一直考一直不进面试你自己也会急的换条路吧,不是打击信心,年龄越大反应力都会降低条件也会越高。宅两年应届包括择业期上岸家里人都可以理解,这段时间是最好上岸的机会。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身边就有一位,蹲了两年了,两次进面被刷。据他说要开始巡考了,邻省均可。其实他躺平,也能过得好,毕竟人生来就自带珠三角编制的条件…
众所周知
在考公居然能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成为一种职业。
我也是服了。
家里有矿,几年考不上还有出路的,是可取的,但这样的人大概只有 10-20%,盲目效仿的结局可能会很惨,详见此前的回答
这个是个人选择,如果他一起生活的人不说什么,其实和别人没有什么关系。全职也好,在职也好,是个人评估现状和未来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个人认知范围内正确的选择。结果由选择人直接承担,当然一起生活的人多少也要受一些影响。但和别人,委实没有什么关系。
二本法律系毕业,没过法考。干了三个月律所助理,其实就是销售,每天跑医院拉交通官司赚回扣被护士赶被保安赶。
我觉得自己受不了了,于是辞职,总共干了 3 个多月吧,身上还一万块压岁钱。于是不再熬夜,开始正常作息,每天去浙图自习,说是自习其实是半天 b 站半天刷行测,申论基本没咋练。就这样延续了四个月,该吃吃该喝喝,考试前一万块也基本花完了。最后靠着法律系 buff 只要和 40 多个人竞争,然后和一个同分第二名体测没来,上了岸。
运和努力缺一不可,就是考公了。
考上了:此子堪当大任,我早就觉得你不一般
没考上:早就说了你不行还不信,现在信了吧
疫情这三年差不多是改开以来最差的经济形势了,三产几乎全灭,二产还在转移去东南亚,只有一产没怎么受影响。至于啥是一产,就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一直干的产业。没错就是种地。
所以你可以脑补一下,明清时期人们是怎么看待不下地出力而是选择全职备考科举的人。
更可怕的是,明清几百年都存在大量的这种全职考科举的人。若考不中,一般都是去当私塾先生,边教书边备考。若是彻底放弃科举之路,才会考虑从商(黄巢),宗教(洪秀全)。
所以我建议大家效仿古人,有条件的全职备考,没有条件的,去考公机构当老师,以教促学,边教书边备考,双赢!
韩国已经发展到毕业生都租住在不足十平方的房间(称为考试院)里备考公务员,没钱了就去便利店做收银员。
而且,仔细观察,各种寄宿制的考研考公机构哪怕在三四线城市都出现了。中国速度实在太快了,马上追平韩国了。
我应该算是这类人吧哈哈哈哈哈
20 年底从某央企裸辞回家,备考三个月成功上岸省考。
当时没觉得什么,只是清楚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便去尝试了。现在想来确实也蛮惊险。
过程中也认识很多裸辞备考的小伙伴,可以说各有各的故事吧。
总结起来,我觉得还是要自己去调节状态,压力有时候也只是自己传导给自己。
当然我这只是针对已经窝在家备考的小伙伴,如果你现在还在犹豫是否走这条路的话,建议还是考虑下自己能否承受各种各样的结果。
至于过程嘛,因人而异,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备考方案就好。
愿每个奋斗的人都有好的结果,只有你成功了,所做的一切皆为正确。
这些人算是活明白了,在现在这个疫情蔓延经济萧条的时代,考公反而是最好的出路。
说真的,蹲考在家所付出的成本其实并不高!每天也就吃一点饭就行了。
而你出去打工,你就能存下钱吗?我告诉你出门打工赚多少花多少,想靠打工能实现咸鱼翻身吗?你做梦吧!打工十年后到 35 岁,别管你是什么名牌大学学历了,一样被优化。现在学历不值钱,老板只想要年轻劳动力便宜又好压榨。
那去创业当老板呢?现在疫情影响了几年,创业环境极差,好多老板都去找工作了。
现在创业的成功率其实也不比考公上岸的概率高,现在 100 人创业 90 多人都亏钱倒贴本钱。现在败家最快的方法其实不是好吃懒做,而是现在去创业,然后创业失败后,迅速败光家底!极大概率自己赚不到钱,还把爸妈的家底亏光!
而对比考公
成本风险比创业低,你就算考不上也不会负债,更不会破产。
又比打工有前途,一旦考上以后就不存在中年危机了,算社会底层的咸鱼翻身了。后半辈子无忧了。
所以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趁还年轻,脑子还没有退化,知识还没有忘光,全心全意在家备考不失为一个性价比最好的选择。
这个也是一种赌注,但是比去创业这种赌注实在是太小了,但是未来收益一点不小, 甚至不比创业成功差。所以性价比极高。
先考一段时间看有没有希望考上,如果差太远了,再去搞别的了,这不失为一条退路。
如果创业失败破产了,你后半辈子就很难翻身了。
如果继续打工,等你到了 35 岁过了考公年最高龄后,100% 被企业优化了,到了那时候,如果也没有发横财的话(例如彩票中奖这种)。那后半辈子基本剩下的就是没路可走了。
本人刚毕业。
参加过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银行考试。
嗯么,公务员上岸,身边大多同学都准备了公务员课程复习,少有人天天看网课和按时刷题,多数都是走马观花和给自己立 flag。
最后上岸的只有三人,这三人努力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总结就是不管从事哪一行,不努力没结果,要对自己未来负责,
个人觉得不太理智。为什么不去考教师?教师编制明显更好考,收入也比公务员高,假期比公务员多。
考公务员真是是一件精神上的支撑,身体上的疲乏,两两不相匹配的力气活。
难。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
别问喇,职场打拼,一线精英,纯纯的 cap 骗局去一线交房租,去消费,被隔酒菜 22 年了还没活明白吗???
只能說,他的家裡條件已經可以甩掉許多人了。
現在的什麼零島啊磚家啊不接地氣,就是如此了。
我就是啊哈哈,在家蹲了半年专心学习,一次就成功上岸了。一边上班一边学习太累了
蹲了 过完年就不去了 到 4 月省考 没考上
这不就是专家说的,
让毕业生交钱上班学东西吗?
吨吨吨吨,你以为喝汽水啊?
可以蹲,但不能蹲太久了。
产业升级失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的一个,而已
说明家庭条件不错,自身很努力,也比较抗压。
国家都鼓励三胎了,一个大学生在家就吃吃饭,多一双筷子准备考试,能有婴儿吃奶粉贵?
我就后悔毕业那年没有全职备考,只要家里不是特别穷,不靠你这点工资养,我支持全职在家备考!
用陌生人的视角看待,关我啥事!瞎吃萝卜淡操心。
人家家里有矿,啥时候考上都行,考不上也有家里养着。
其实可以算算一笔账,全职备考三年需要花费多少钱。
就拿应届生来说吧,国考一次,省考最少一次,有的跨省考几次的大有人在,事业单位考最少一次,甚至各个地州单独招考的也去,那就三五次了。再加上有的还考军队文职、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等。算下来一年平均按五次算吧,不多也不少。
除非就在本地考,不然都要产生路费和住宿费。我们拿平均一点地来说吧,异地考试比较大众化,来回路费按 200 块算,不多吧。住宿一晚上基本是 200 起步,平时五六十的小旅馆,考试的时候都是翻几倍的来。还得考虑吃吧,不用吃太好,50 块钱勉强够。
算下来一次考试吃住行就需要 450 块,报名费 100 块算,加上买点资料,就算 600 块吧。一年就需要 3000 元,三年就需要 9000 元。
总得买点资料吧,粉笔课程 980 元,包含了视频课程,还有一箱书,基本都全了,再买点笔和笔记本,刚好算 1000 块钱吧。
这算下来,你全职备考三年需要 1 万元。还不包括你在家的吃喝拉撒,还有人情来往,电话费等,那些根据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套进去就行。
再来说说如果进面后的费用。
进面后很多人都报培训班,多数人还是愿意报班的,时间紧,报班效果好,拿最便宜的班也是六七千块钱,加上食宿,算八千吧。然后就是资格复审,来回一趟也是 500,面试 500,体检 500,有的还有复检。这前后加一起也差不多 1 万块。
除去这些还有人是常年驻扎在培训机构学笔试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好!
我觉得在家考公务员挺正确的,不应该盲目出去,当然你家要是有关系,或者自己本事过硬,当我没说。
我自己应届毕业去一线城市找工作
一个月
结局: 工资只够基本的租房和吃饭
我找工作期间的花销要自己先垫付
因为我找工作的主要诉求是双休 (因为我想读一个非全研究生,不想过早放弃),可以没有五险一金,最低是 3000,因为这是我一个月租房吃饭的下限,我是一本的双非英专,但是该考的证也差不多考了,目前能找到最多的也是销售客服,托管代课辅导 (基本不会有双休,因为双减好多还是居民楼里偷偷办的,基本没有正规的),还很容易被骗,租房中介骗,找工作老板骗,我自己在一个招聘软件上就沟通了两三百家,有的没说几句叫你去面试,近 40℃的太阳啊我傻子一样,说了没两句就说另一个面试官不在我回去等着,然后就是没结果,刷业绩的。其实也过了好几家公司,但是无一例外都有业绩要求,大小休之类,我想想还是算了,我以前暑假工做过招生销售类,不想再做了。
因为不像理工科类,也没有技术,也不像艺术类,自己也没有什么特长,很难站住脚,从小到大都是中等生,本本分分,只知道做题,家里也没有关系,没有亲戚在外面,任何事都要我自己来,身高也是 150,好多工作也限制了,我很难过,学习成绩也是平平淡淡,没有入党,没有当任何职务,永远是小透明,跨专业考研后面也是调剂到非全,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选择,本来是打算挣点钱养活自己读完这个研究生,毕竟我不想再考一年了,不读以后也不可能考了。现在感觉就是只有考编考公是最好的出路了。
我一个人在一个诺大的城市,辛辛苦苦每个月工作最后的结局我都能想到吃饭房租就基本不剩什么了,除非我踏踏实实干个 3/4 年起步才有好转的可能,还是找那种能学到东西的工作。
对了,考研期间我也参加了学校的招聘工作,但是我们是一所理工院校,我是文科专业,大部分来我们学校招聘的都是北上广深江苏浙江这样的企业,很少来自湖南湖北的企业在江西招文职类小语种的工作,再加上疫情推迟了复试时间,调剂结束就到了四月中旬,调剂系统 4 月 6 凌晨开,我报考学校 4 月 6/4 月 7 复试,我直接错失了最佳调剂时间,后面断断续续的到中旬才结束,这时候我开始写论文,论文答辩结束学校就催毕业生离开,比前几届都提前,六月初离校,唉╯﹏╰
我马不停蹄的回家,因为父亲生病了,一个月断断续续跑了六次医院,因为在村里要去市里的医院县里的医院,断断续续一个月又过了。
总言之,就是很难过,几乎每个学期都要考试,四六级专四专八教资导游,期中期末考,又跨考研究生,只要你想考好像永远考不完,看到别人都考自己不考也很慌,更别提笔译口译雅思托福啥啥的,卷生卷死,我想是不是只要考上编制或者公务员这最后一次考试就能结束了呢,那我愿意为之一搏。至少这应该是普通人最好的出路。
很多人这个不建议,那个不建议,那怎么办?你告诉我怎么办?
摆烂躺平?任由资本家和老爷们剥削吗?全职都考不上,在职就能考上了?
国家现在整体什么风气?心里没数吗?考不上公务员,就找不上对象,考不上公务员,就是没正经工作,这已经是共识了,这种共识是不是国家引导的?是不是国家默许的?
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再去企业了,有的人连企业一天都没待过,就不愿意去,这种风气好吗?把公务员的待遇地位现在提这么高意义何在呢?什么脚下有春风,心中有理想?只见着考上公务员牛逼拉轰的,着急要和群众划清界限的,从来没见着弓下身子要和群众打成一片的!
创造实体财富的可是企业啊,但现在确是最聪明的人挤破脑袋往体制里钻,这种现象好吗?人才是严重被浪费,每年国考省考,选调生,人才引进,多少人才被浪费了?多少人辛辛苦苦 985 硕士读出来最后到了偏远县城的乡镇的事业编,去村里打扫卫生?去村里搞调查?刮风下雨在村里守着?然后呢?5 年以后呢?专业扔了,心寒了,觉得待遇低了,觉得不公了,觉得工作真烂又舍不得辞,那就摆烂了,10 硕士,提拔一个,剩下 9 个躺平,如此往复循环意义何在?前面国家担着巨大的教育成本,到头来都一个个拿着 4000 块躺平,就好像投资一个 100 万的项目,结果这个项目每年只能产生 1 万的利润,意义何在?
我很不幸,也被卷进这样的大军里,怎么办?你考不上,别人就说你工作不稳定是个打工的,婚都结不了,事实也是如此,企业经常性的违法,保障不了员工待遇,去劳动保障监察,态度差的一逼,感觉老板是窗口人员的亲戚!问你要法人的复印件,这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吗?有什么办法?
这个社会我算看透了,就是两波人合起伙来在剥削剩余的人!资本家和收税的,压根就是一条裤子!你想过得好,那就只能拼命加入其中一个阵营!其他都是扯淡!
很爽很开心
我 19 年师范院校毕业,年轻,以为考工作不难,就直接回县城老家备考,期间考了四、五次,到 19 年底才进入一次面试,面试被刷。
第二年准备从头再来,遇到疫情搁置在家,等到解封可以考试的时候,因疫情原因没有教师资格证也可以报考教师岗位,报考人数蹭蹭蹭往上涨,基本是 1:200 的竞争。考了几次只进了一次面。2020 年 8 月份感觉不能一直待在家里,就去省会做了代课老师。代理老师做了一年半,因工作忙和自己的惰性,期间一次没有进面。
2022 年 2 月裸辞后,回到家中准备给自己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破釜沉舟开始第二次在家备考,自己也要想开一点,我时常问自己:如果一直考不上该怎么办,以后做什么样的工作,我会找什么样的人结婚,以后的自己该何去何从,怎样尽最大的努力。
我采取的策略是:去培训机构报全职班学习
3 月初报了公务员的笔试班,花了 3500,接近 20 天的课程,从早上 8:30 到晚上 22:00,期间因为疫情,公务员考试推迟,但幸运的是事业单位的联考来了。我从几个市的职位表上筛选,权衡利弊,选了一个县城高中老师,我通过网上查阅这是一个二类示范高中,这基本上是我从我能报考的岗位中,最好的几个之一。
联考笔试冲刺班培训花了 1000。
4 月出的公告,5 月笔试,6 月末出笔试成绩,笔试排名第一。面试在 7 月份,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培训了 10 天左右,面试那天出来守在候分室等同岗位人的分数,面试第一,知道自己稳了,开心了几个小时,就冷静下来了,小心驶得万年船,理想看待。
毕业三年,我在家备考的时间是一年半,怎么看待在家备考的人,我认为是认清自己,做好该做的事,自己的不要骗自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也要有面对失败的刚强,也不要被编制这一条路限制,对自己多鼓励。
我就是。
大学毕业,工作一年多,辞职开始家里蹲生活,从辞职备考到七月份面试差不多也是一年。
经历国考、省考,省考家乡小县城上岸。
如何看待辞职考公务员的人?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其实这说到底还是结果导向,考上了,家里蹲就值得,考不上,在别人眼里就是浪费时间。
那我又是如何看待家里蹲的自己呢?
辞职的原因就不过长赘述了,简单说就是我觉得无法一边上班一边备考,太辛苦了,我做不到,然后就是漫长的备考学习过程,看网课刷题,背素材。
在不少亲戚朋友的眼里,这种行为简直应该被吊起来打,他们无法理解要放弃所谓的高薪工作,去拼一个虚无缥缈、成功率极低的公务员,跟其他人一样,一边上班一边考不就好。但好在我家里人很支持,他们觉得,既然工作得不开心就不应该强求,考得上自然是好,考不上也养得起。
我很感动,所以要不要全脱产考公家里人支持非常重要,至于其他人的想法看法,完全不必理会。
网上有很多机构之类的,说着长篇大论论述要不要辞职考公,可是在我看来,不同人适合不同道路,要不要,做什么,怎么做,关键在于自己。
原本是什么工作?有没有时间可以备考?家里是否支持?辞职还有没有饭吃?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考公?明明有工作为什么要辞职当家里蹲,还有多少岁月可以蹉跎?这些问题弄清楚,才能权衡孰轻孰重。
如果是因为害怕失败不敢辞职的话,我也见过不少一直犹犹豫豫,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得不到的人,所以决定去做就不要怕后悔,怕后悔就果断放弃。犹豫不决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
嫉妒呗,因为我想着能够辞职在家备考公务员的人,必定家境过得去,家里人也理解。我的家庭不能支持我这样干,就是不能像他们那样很爽,其他也没太大的感触了。
实例:今年我本科毕业,一战上岸,但同学没上,她就继续窝在家里考编,没上,现在继续在家备考公务员。我因为备考,大三大四没去兼职,我爸妈就已经唠叨两年了,很是羡慕她这样能安心在家备考的人。
这说的是我吗?
我蹲了一年半
这一年半,我父母和我闹翻
我女朋友和我分手了
失去的挺多的
换来的是什么呢?
我也就是上岸一个省直事业单位
在这一年半里,我明白了很多
在我最低落的时候,只有我的狗陪着我
其他的人,重要,也没有那么重要
生活不易,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
来到新单位,关系很好
由于我年龄小,着装也幼稚,大家对我很好
一个男生,成为了这里的团宠
虽然背井离乡,远离了父母,
没有女朋友,也挺好的,
这都不重要了,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值得我去关心
就这样活下去吧
上岸这个之前也去报了今年的市直公务员,五百多人争一个岗位
因为没想着去就随便考了一下,作文少写了三四百字,成绩也不算差的太离谱
当自己强大起来的时候,才不会受委屈
身边的例子
有应届 + 人上人专业在家全职备考
有人上人专业 + 基层项目期满在家备考
也有专业名字听都没听过比生化环材还冷门 + 原本有不忙的工作非要辞职在家备考
你说谁更适合全职备考呢?
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8 年毕业生 821 万人, 2019 年 834 万人, 2020 年 874 万人, 2021 年达到 909 万人,2022 年 1200 万人……
就业压力可想可知。
相比庞大的毕业生规模,好的工作岗位却并没有那么多。
所谓 “条条大路通销售”,不少应届生吐槽,简历投了几百份,最后约面试的不是房产中介就是各种销售岗……
理想的好工作找不到,销售又不想干,于是只能寄希望于考公务员和考研。
然而考研和考公务员竞争更激烈,如今早已是 “地狱级难度”,不是靠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成功上岸的。
备战好几年,已经是常态。
全职考研考公,一考好多年,父母有苦难言,自己也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就业固然难,但逃避也不是办法,早晚还是要面对。
与其用考研考公逃避压力推迟就业,蹉跎几年光阴,不如先试着找个工作养活自己。
大学毕业后还一直家里蹲,即使父母不说,自己也会底气不足吧?
护理学吕老师
3 次咨询
5.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0006 次赞同
去咨询
其实,除了经济发达的地区工资高一些可能会省下钱,其他地方的很多工作都是勉强能养活自己够付房租而已,还要加班。
当然可以的话找个包吃住的还是能找到的,就是最近疫情,工作也不好找了,有学历的还能蹲在家里考公,没有学历的底层只能慢慢找,等最后一点储蓄花完然后,若是没找到工作,只好乖乖回家。
近几年新闻媒体,都出现了本科生硕士博士送外卖的情况,可见学历高并不是万金油,也是看专业和学校的,现在有些人还觉得学历越高越好,对于有些专业而言只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可见,就业真的是很难,或者是岗位数量不够用了。
喜欢在老家发展的,不愿去发达地区的,在相对落后的城市销售工作是最多的,底薪 1~2k,普遍画饼,事情多,对于新人,无疑倒贴钱上班。
更不用说被 hr 骗去郊区面试,在各种中介骗子集聚 CBD 被骗个大几百,辛辛苦苦工作还被恶意拖欠工资。
这么看来,目前,在家考公其实是划算的,就是精神压力大了些
那是真的聪明人,一个正常人出来,月薪 4000,吃住至少 2000,你十年可以买一平米
中国公务员还是太少了,要 10 亿公务员服务 4 亿人民才好
1 身体不好,基本上下班没时间没精力看书,除非不睡觉,可这就是恶性循环。
2 上的班没社保没合同,干多少年也只是纯压榨
3 上班的烦心事,糟糕情绪,需要一天来消化
4 有的班,不能请假,即使辞职,也要你回去帮忙,那不如直接说,别让我考了
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以前我也觉得年轻人应该利用青春去在职场上拼搏奋斗,但是后来想想,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强迫一个人去按照世俗的选择去活着,他未必会觉得快乐,更何况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生育。单身的话,生活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快乐,选择自己认为有利于自己未来生活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那些辞职在家蹲考的人也是做出了选择,承担了很多心理压力。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就好。
已婚有娃的大龄无业应届 211 硕士毕业生申请发言。
趁着单身没娃应届的时候,好好考。哪怕应届时候考不上,单身没娃都是考公的资本,等有娃了,哪怕只找到个搬砖的工作,你都得去。
我是全职备考,因为之前在职备考时,根本没那多的精力学习 因为下完班我只想休息耍 (对我确实不如那些在职备考考上的) 只能说每个人都不一样 ,自己知道自己是哪根葱 。自己存了点儿钱 就在家备考了 。
不过你提这问是想所有人都对这些全职备考的人口诛笔伐吗,我们佩服那些在职备考毅力强大的人,但是全职备考的没有吃别人的大米吧。
毕业前两年如果家里条件允许我觉得可以全职备考,应届生身份 + 全职备考,上岸概率还是很大的。但是两年后还没考上就麻溜的找个工作干着吧。我认识好几个,家里条件不错全职备考 5 年都没考上的,感觉已经脱离社会了,这和啃老没什么区别。
你考上了就行
考不上那不就是个家里蹲
敢于破釜沉舟的人,我会给予足够敬意的。
你怎么知道他不会是下一个李安。
个人选择罢了,不过压力也是真的大。之前试着边工作边考研,发现我的工作性质根本不适合,平时加班就多,可以说是没什么时间去学习,歇的时候只想摆烂。
辞职备考对我而言是让自己全力以赴的动力,没有时间、没努力就不能成为失败的借口了。
当然辞职备考最好的状态是有存款、有家人支持、有自律性,这个状态下会让你更加心无旁骛、更努力的投入学习中,那么结果也便不错啦~
事业编经验分享
比考公难度低一些
第一年我是辞职,全职考试,准备了 7 个月,由于疫情,中间有一个月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最后接了私活。搞了 2 个礼拜。全职考试,考验心态,而且人容易疲惫。好处是,时间充裕很多,需要更多学习伙伴相互督促。
第二年找了工作,不想走事业编了
第三年社会毒打,在职备考,晚上 3-4 小时的学习,半年左右。这次几乎上厕所的时间都在复习。同样因为疫情拖延,反而感觉时间充裕,复习更带劲。好处是,能从学习到圈子时常跳出来。坏处是,累,真的很累。而且单位乱七八遭的事给你学习动力哈哈哈哈
现在考公考编真的很卷,希望大家多多努力,早日上岸!
女人和小孩可以躺平,而男人不行
在家里玩了两年,每天学不到两个小时吧,最后上岸家门口市直公务员,走路上班 5 分钟,我觉得挺好的,唯一的不满就是现在正常上下班的我十分怀念不上班躺在家里无忧无虑的那段时光
早十年:如何看待掏空六个钱包买房的人
内卷逐渐白热化,社会习俗也会改变,社会给年轻人的机会变少,负担加重不可避免的结局
化蝶蜕变前的毛毛虫,上岸就是人上人,统治阶级
手下的小吏
The feature of East Asia.
那得看你父母的情况了,
父母要是有能力给你准备车房的类型, 你在家蹲 10 年都没问题,
你特么毕业还得还助学贷款, 你在家蹲考公务员, 你吃屎生活吗? 不, 你屎都没有, 喝西北风拉不出屎.
朋友圈认识的有一个最典型的, 现在天天跑网吧打游戏, 麻痹自己, 毕业考了 5 年了, 还没考上, 现在逃避生活, 家里父母也穷, 但是已经不指望他有啥出息了, 只要不寻死就满足了.
当你看着同龄的同学朋友, 有上岸的, 有成家立业的, 有孩子的, 有结婚的, 不管好坏 都走上正轨了, 就尼玛你还在家窝着看书, 啥鸡毛都不是,,, 一年, 两年, 三年你都还能稳得住, 5 年呢???
而且这考公这不仅仅看你学习能力, 还看你家祖坟位置, 以及你的选择能力.
你就普通水平, 你非要考热门地区的, 你特么作死怪谁?
这样的例子还少么? 哎呀, 操, 我要是选 XX 地区的 我今年就上岸了.
我认识个朋友, 她是怎么上岸的? 她选择的比较郊区, 她上岸是因为人家第三名随便考的, 考上了看不上, 不去了,, 她第四名补录了, 这就是祖坟问题.
你是高材生 , 你考县城的普通岗位, 那就是真躺平,,, 看你家庭情况, 家里穷那你就是作死, 父母生个病你都扛不住, 家里能给你配个帕萨特, 我特么酸你.,
你普通本科, 别说县城岗位, 乡镇考个岗位都爽死, 总比在一线拿几千块的社畜强吧?
虽然每年在职考公的人不少,但是随着这几年考公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家全职考公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我是极力支持的。全职都考不上的,在职大概率也考不上。
公务员分很多种的,而且这事儿,你可以理解为一辈子的事情,多准备几年,多比比挑挑我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个人建议,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且越好的岗位竞争越大,越需要非常认真地去准备。
祝各位考公的小伙伴,顺利上岸!
辞职在家蹲考公务员需要本身强大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
我身边就有很多考公务员的,也有不少在家蹲考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上岸成功的一般花费了一两年的时间自学成才,同样失败的也是花费一两年的时间,后来迫于生活的压力,只能出去找份工作,有毅力的还会在工作之余继续备考。
总之,无论是用哪种方式,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成功!
家里蹲考公的人,不需要别人怎么看待,关键的是过自己心里的这一关。
因为本身已经家里蹲了,别人能怎么看?无非就是吃白食、没工作、不明白钱的重要性等等,吐槽的多,能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几乎没有。如果太在乎别人的看法,那无疑是给自己徒增压力。
给在家考公的人一点建议:对于考试,一定要多多尝试,各省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多去尝试(注意选择心仪岗位),试多了命题规律方向也就出来了,不要有自己还没准备好就去考肯定考不上的念头。
毕业后没工作过,就在家备考,一次上岸,然后各种吃喝玩乐,出去旅游等等,确实如高赞所说,一个字,爽。
当然备考是真的要认真备考的。翻翻当初随便的照片都有我大把大把的刷题本入镜,连英雄联盟也卸载了。
狗狗陪我刷题。
![](data:image/svg+xml;utf8,)
随处可见的题本,睡前一小时也要刷题的。
大概时间是八点起床,九点开始行测,吃饭午睡对答案,下午两点半申论。接着吃饭休息对答案,最后睡前刷模块。
不过和大家认真讲个事情。
每个单位都有临聘大家都知道吧?图个清闲,一边上班一边备考。
我们单位那时候空 4 个编,每年一个,连续四年,我是第四个,我们四个都有共同特点,是在家备考上岸的。
而这么多年了,我们单位那些临聘,都是一边上班一边考试的,无一个上岸。最好的一个是考了老师。
再说一个事,就是我考上以后,我一个同学以为真的很好考,毕竟是一次过,她也辞职了,原本是保险公司。
然后辞职考了三年才考上…… 考上的还是事业。
佩服!背水一战
如果是为了躲避内卷,我们应该去人少的地方,而不是跟风追热门。
当然如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那更好,去做就好了。
但不管怎样,钱 真的很重要。
努力实现两个自由,哪怕一个也行:
财务自由(够花也行啊),有钱能增加勇气;精神自由,不被外人所左右。
离职两年,第一年考研,第二年考公都失败了,觉得自己就是在逃避就业,现在很失败,所有的批评都接受,千万别辞职,即使你觉得会全力付出,破釜沉舟,抱歉,真正做到的没几个,你可能就不是,如果你是在上班休息的时候刷到我的回答,那就别辞了,连休息时间都没看书学习,辞职在家就能学进去了?
能怎么看,躺着看吧,反正我去年大学毕业,在家全职备考公务员,今年成功上岸啦。
如果是应届生且父母支持:羡慕,并且相信他们一定能考上!
如果是社会搬砖人:佩服,社会毒打后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他们也一定能考上!
辞职在家蹲考公务员,是在逃避工作和责任,同时风险很大。现在考公务员有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的势头,谋生需要工作,本来有一份工作可以谋生,为考公务员辞去现有的工作,成为无业状态,如果考不上公务员,找不到工作,就没有收入来源。
还有些人适应不了工作和环境,以考公务员的名义辞去工作,在家啃老。
目前,人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辞职考公务员,是不明智的选择。
能上岸的话,值。
如果经济长期低迷,这样做的人会更多。但是公务员却不会因为多招人,那么接下来的竞争注定要愈发的激烈,接下来注定更多比例的人考不上公务员。
其实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复读一战二战三四战的人有的是。现在好像不太流行这种操作了。一般考到第三年,考不上的人要么选择去能够考上的学校上,要么就找工作了。那种坚持到五年以上的,基本都是个大新闻了。
所以考公务员,如果两年不成,要么降档报名,去那些偏远地区(感觉还不如在大城市里面刷盘子),要么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三年五载中,如果没有一个经济复苏的机会,那么这样的局面是很大概率会出现的。
以前我年轻 刚毕业时候觉得考公务员很浪费 完全不需要高学历去卷 但人得活着啊 去给资本家打工压榨你 还不如考公务员
考上 nb
考不上()b
能怎么看待?怎么看待那些在股市里加杠杆重仓梭哈一只股票的韭菜,就是怎么看待这些人的呗。
不要说什么有钱任性这些话,真正家庭条件好的,有几个会出来给别人打工?
**图、文、视频 ****| **吕萌 ****剪辑 ****| ****沙子涵 **编辑 ****| **陶若谷 考公集训班里不分昼夜。 白炽灯下,30余名学员埋头苦读,桌子上各种考前冲刺练习册层层叠落,“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会上岸”的红 …
知乎用户 Sean Ye 发表 我说点不中听的,宇宙的尽头不是考编。如果你有一颗希望进入体制,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志向,我支持你考公;如果你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想要多一个选择,考公试一试,万一成了呢,我也支持。如果你家住 18 线小城 …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罗小梦第一次考公的单位是地方邮政管理局。2021年,这个单位的竞争比例高达519∶1,说是走钢丝也不为过。她没有过笔试,更别提面试了。她每天刷一刷豆瓣考公小组,看那些和她一样落败的天涯沦落人的故事。 记者| …
知乎用户 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 So,对于本科不好的同学,你姚老板包工作吗? 你得承认一个事实:如果不是没得选的话,大部分人也不想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考试上面。姚老板说这句话有点 “何不食肉糜” 了,我想大部分人也希望能学点技术,积累一技之 …
知乎用户 观察者网 发表 问题想问的本质是,为什么当下年轻人比前些年更倾向于体制内工作。 解释到本质就显得有点绕,我尽量描述简单清晰,可以耐心阅读。 本质原因是体制内待遇相对于体制外待遇变化的滞后性。 经济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体制外待遇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