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名海外一年硕士称找工作四处碰壁,工资远低于预期?海归的就业优势还大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

整个思路就不对。

海外一年硕士最大的意义在于花钱买个工作签(opt)

即原本 90 分的学生,如果跟 30 分的企业合作,只能创造 27 分的价值,用金钱衡量就是 996 的同时赚 40w 人民币的工资。一年制留学的意义是什么?是让你有机会跟 80 分的企业合作,创造 72 分的价值,955 的同时赚 20w 美元的工资。

而不是留完学回来继续内卷,向 30 分的企业证明自己从 90 分提到 95 分了。

等到真要回国,那就不是向企业出示自己的学历证明自己多少分了。而是直接拿已经创造的价值和相应市场价格,问对方买不买得起。

当然以上前提是你得真有 90 分。

知乎用户 日了个天 发表

回国?哪还有优势。先思考下,留学生出国乐于学的专业是什么。心理学,金融,新闻学,艺术类。

当然,话我就放在这里,未来几年去海外学校读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获取留在当地的机会,非顶级高校,用它来套回国后的大鱼 offer,想都别想。所以选专业还不选实用型专业,将会非常难受。

为什么?是国内学校越来越强势冲击海外高校了么?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我很久之前就聊吐的问题,中国目前无法创造那么多第三产业岗位,硕士呈现普遍贬值的状态。那些跑到海外读人文学科的同学,别怪我没提醒,如果你家里没矿,最后的结果就是类似于题主提到的新闻学海归硕士一样,没饭吃。

你思考一下就明白了,我以前就提过多次,就业红灯,国内两大神级洗脑学科,心理学和新闻传播学,学时一时爽,就业火葬场,非顶级高校就业糟糕透了。但是却有无数的支持者,拥护者,我也被骂多次。ok,很多的毕业生不明白一个道理,真正让你无法就业的人,很可能就是在知乎里和你一起扛枪骂我的拥护者。因为她们就是你就业漫漫路上的对手,她的存在就是要卷死你的。那么这些学科在海外学和在国内学区别大不大?有些人说我在英国读书,我的老师都是世界大牛,顶级心理学家,顶级新闻专家。

我告诉你,没用,中国处于的发展中阶段,十四五规划经济篇全篇写的都是打掉没用的,垄断的产业,发展科技产业,振兴高端制造业,时时刻刻的宏观调控把毕业生导向科技公司和实体产业,所有的钱都花在实用主义上。房地产,医疗,教育商业化都可以做掉,你想想所谓的心理学,新闻,不去了解人性?不去搜集信息么?了解这个国家的变化,利益导向?最重要的东西的不去看一看,非要拿头撞南墙。谁拦的住?这不是心理有问题?

也就是说,扎扎实实学东西的理工科留学生依然能发挥优势,发挥什么优势呢?不是同国内理工毕业生比有知识能力优势,而是可以获得两个就业市场,这一点是非常强势的,理工科最终的衡量标准是你的能力,如果你的实力能同时吸引到两个市场转化人力资源,那么你的人生就有多种选择,卷与不卷,自己都可以看着办。水平不错并且语言不错的理工类毕业生在任何发达国家都有竞争力,当然,在美国,你的对手依然是跟你一起 opt 的华人毕业生。

那么人文学科呢?ok,你会发现在国内难找工作的学科,在国外一定找不到工作,外国人根本就不要你,别人祖上移民到这里来,就是给自己的孩子学这些学科也能就业的,你根本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那么你回来吊打 985 毕业生?可能么?根本不可能,因为大家就业都不咋地,985 毕业生还有选调优势。那么是不是都很糟糕呢?也不是,家里听有矿,数学差到一定程度,非得读人文学科,成绩差的考不上一本的同学,这类同学反而很爽,你可以到国外水 qs200 的本硕,而不是仅仅读个水硕,回来还能和 985,双一流参加人才引进

但是问题就在这儿,几乎 95% 以上的人文学科本科就出去的毕业生留学费用都挣好多年挣不回来。所以我其实很讨厌去谈学校好坏的问题,现在本科清北的专业不好,就业也好不到哪去,这是事实。再去比较,优势何来?大家都没多大优势,终有一天,会到我下面这篇文章: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想读博了?

嗯,韩国麻花卷送上。

知乎用户 一言难尽​​ 发表

坐标北京,央企 HR,其他企业不甚了解,我来说说央国企圈子这两年对留学生的态度吧。

先说结论:留学生就业优势确实不如疫情之前。

拿我们公司来说:可以解决北京落户、毕业生薪资中偏上,所以历年校招吸引了不少优秀留学生投递,从整体数据来看,疫情之后,留学生简历投递量升高,但最终入职量占比明显下降。

据我了解,其他国央企情况类似,并没有什么任何不利的政策出台,是各家公司自然达成的共识和结果,了解了一下,大家主要考虑有三:(跟大家真诚 “爆料”,不代表我本人看法!!)

**第一,与国内学生相比,不确定性高。**疫情情况下,留学生的毕业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人员是否在国内、是否需要再出国、需要多久的隔离期、能否如期入职…… 大家懂得,国企办事更加谨慎,任何增加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行为,宁肯不招。

**第二,远程 “留学” 的含金量存疑。**以往,在企业看来,留学生的优势除了学历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见过广阔的世界、语言技能佳、更具创新能力,耳濡目染的浸泡在一种新文化里,身上的种种潜力和可能性更大,这才是真正的优势。而远程读书,书本里的知识也能学到,隐形的价值增值却有所缺失。

**第三,实地的实习实践少。**国内学生研究生 2-3 年,有很多时间可以去校外实习,而且人就在国内,到现场实习也很便利,而这几年我见到的很多留学生,因为在国外不方便实习,或者课业繁重没时间实习,导致实习少、时间短,或者只有远程实习,与现场扎扎实实的现场接触业务相比,还是差了一些经验。

另外,国央企比较看重党团经验,比如是否党员身份,在校期间是否是学生干部、团青干部,是否经常参加党团活动等,显然留学生在这方面也比较吃亏。

再(baoliao)说点不该说的,国企央企这两年对 HK 的学生更加谨慎,原因…… 大家懂得……

我个人表示无奈和遗憾,但没办法,每类企业都有它的企业文化,在招聘关要找 “气味一致” 的人,用 “一刀切” 的方法虽然愚笨,但风险比较低。


那么,留学生们如果想要进国央企,应该怎么办呢?学姐还是给几个真诚的建议吧:

第一,最大化发挥优势

“咦,你不是说了没啥优势,怎么又让我发挥优势?”

留学生的优势确实不如之前,但依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此刻,我需要你换位思考一下,你应聘的企业看重留学生身上的什么? 是语言技能,是学识优势,是创新能力,是思路开阔,是独立能力,是多元思维能力**,**还是更开放的世界观?先搞明白这一点,然后在简历中、面试时把这些特点放大。

或者,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留学了之后,我的优势是什么呢?

找到这个优势,不断打磨它,让它成为你的求职利器,才能 “锦上添花”。

**比如:**你觉得自己思维比较活跃,认识人多、接触新鲜事务多,那么,不妨把 “广阔的视野和多元思维的能力” 作为自己的优势去刻意打造,收集并记住一些思维模型、工具,遇到问题能给出跳出千篇一篇回答的答案,持续积累,让自己在这方面越来越厉害。

第二,尽可能规避劣势

在上边部分,我已经很真诚的跟大家分享了内部人招聘时的顾虑,大家一项项避坑就好,如何避?

  • (**1)针对不确定性顾虑:**简历中明确自己的可到岗时间、毕业证取得时间。
  • **(2)针对含金量顾虑:**更加注重提升能力、展现优势。把简历好好包装包装,让人一看就是留学生高大上的水准,面试时一定要把英语准备好,准备好几个成功事件案例来凸显优势。
  • **(3)针对经验顾虑:**建议留学生孩子们就读期间尽量留出时间实习,不要水过去,而是真正找一份自己未来就业可能从事方向的大平台,去历练、去探索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如果你已经毕业错过了实习期,那就去找几个职场人士做职业访谈,去聊,去请教,去问问人家真正的职场到底是怎样的,去了解这个工作到底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技能、你还有哪些能力要补足。

第三,精细化就业技巧

找工作,可以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想要最终取得,就要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提升就业技巧。

首先拆分成定位、简历、投递、笔试、面试,5 大环节,

定位:做好择业规划,不再大海捞针;
简历:字斟句酌,定制化、高质量、高匹配;
投递:有效投递,有的放矢;
笔试:心中有数,下笔有神;
面试:读懂问题,讲好故事。

关于这些内容就不赘述啦,贴几个之前的回答:

一份优秀的求职简历要具备什么因素?如何才能进去国企?HR 通常提的一些面试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回答?

我是

@夜猫学姐 HR

高效求职,智慧职场,活得漂亮。

知乎用户 夜猫学姐 HR​​ 发表

英国 + 一年制 + 新闻,又没有说毕业者的第一学历,槽点基本上都凑齐了。

虽然很多人在吐槽英国一年制硕士水,但英国硕士水不水不能一概而论。不过,英国新闻、教育、心理等等这些学科一年制硕士的水,在国内算是知名的。

更何况,虽然说我一直觉得不能完全拿第一学历来说事,但假如说这个当事人在国内就是个类似 XX 学院之类的二本院校毕业,然后去了英国一个知名度没那么高的所谓 “排名前 100 的大学” 读了个一年制的硕士,在国内的竞争力,真比得上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这中 QS 排名 100 多名、200 多名的 “差学校” 的本硕?

基本上越是好一些单位,对这些学位的含金量是越清楚的。

至于说工资低,这也太正常了。普通人就业无非是两条路,体制内或者体制外。体制内的工资都是定好的,你再优秀也不会给你多发,工资低你也怨不着别人。至于体制外,大多数企业认的就是工作经历、工作能力这些,如果第一学历拿不出手,留学又是这种海外水硕,而且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拿不到高工资也实属正常。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不会吧,不会吧,现在还有人觉得海归值钱?

海归不代表掌握了核心技术,也不代表手里有核心人脉,在欧美晃荡个几年(题中是一年硕士),你会啥?你认识哪些大佬?用人单位不会因为你在英国待了一年就给你多 2000 块钱。

其实从这个提问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人,出国,并没有做好规划,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要出去。

你家里有钱的,几十套房的,出去读书就当散散心,那当然无所谓。反正回来也不愁工作的事。

你家里也不咋有钱,出去也都是紧巴巴的,爹妈要抠出来点钱供你出去的,那你就要考虑好,

1 到底为什么要出去,是润?还是学一个卡脖子的专业,回来能恰到饭。学费多少? 能否负担。

2 如果是为了润,出去学什么专业

如果是为了回来,哪个专业回来更能恰到饭。

啥都没考虑好,从小吃爹妈喝爹妈惯了,出个几十万,浪个一两年,回来,傻眼了,找工作没优势,不称心,然后抱怨。

不过大家也没必要同情这种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爹妈供的起 ta 出去浪的,起步也都是小中产,爹妈也不傻,也不可能倾家荡产送出去留学,婚房大概率早就准备好了,人家过段时间,心态平复了,爹妈找个关系,找份轻松的工作,虽然比不上几十套房的,但是照样能过得有滋有味的。

但是看我回答的人,扪心自问一下,你的家庭能不能供你出去浪,再给你买好婚房,如果不能,你该怎么办?

知乎用户 澳洲护士 nika 发表

你去考一年硕,是怎么回事,心里没数嘛?

HR 没数嘛?

优质的海归还是依然受欢迎的。

附图,中国石油 2022 年录取公示名单:

知乎用户 诗与星空​​ 发表

一篇蠢的可笑的 “新闻”,正规纸媒编辑记者现在都降低到这种水平了么?

且不说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报道有多可笑,就说信息源也不简单核实,可见基本功是多拉夸……

据报道,上海某区在 2022 年度公务员招录标准中,明确指出申请人国外硕士研究生学制需两年及以上。

上海闵行区储备人才招考,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

说直白点,招的是合同工!

至于说什么海外硕士学位的学制最少为 2 年,反而是无所谓了。

截止目前,已知的绝大多数选调生、公务员、事业编考试,都没有这种学制必须两年以上限制。

海外硕士,尤其是 QS100 一年硕士,在国内光环确实早就没有了,但是你说回来找不到工作?我还是想大耳刮子抽你一顿的。

每年都有大量花几十万出国刷一年硕士回来考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的。

特别是事业编人才引进,大部分地区规定,满足学校排名要求(发达地区 100\200,欠发达地区 300/500 甚至连排名都不要,是个硕士就行),即可参加面试、面谈入编,连笔试都没有(只有少数地区有笔试)。

说难听点,出国留学一年硕士,几乎等于花几十万搞个事业编制,现在各地不差钱的家庭都在这么给孩子铺路。

回到新闻中,看看写的内容有多可笑:

主人公学新闻的一年硕士不假,什么本科出身背景,实习经历都没提,就说了北上广找工作,然后呢?

要么行业不符,要么工资低于预期,一个特别适合我的好像都没有。

她到底期望多少工资?是能赚回来学费的工资?还是一个硕士应该有的工资?为啥不提?

新闻专业的硕士就业难度,作为媒体记者编辑,真的心理没蜜蜂数?

或者咱把话说更直白点:

一个三本毕业的女生,趁疫情申请上了某些 QS 排名 90 多的大学,上了一年 ZOOM 网课,一天国没出,指望进你们杂志社,让不让进?就算进了,指望上班两三年就把留学的钱赚回来,可能吗?

我是化肥哥,一个靠谱的 考公 / 考研 类答主,欢迎关注我~ 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记得点个赞哟~ 喵喵~

公考相关知识,欢迎看看我的 公考回复 收藏夹。专栏 体制内入门指南 转载了同名公众号部分文章,有兴趣也可以读读。高考考研类问题欢迎关注我的 高考考研类问题 收藏夹,这些都是免费的

如果你是知乎会员,想从 0 开始全面了解考公,免费听个 LIVE 也是不错的办法:

公务员带你从 0 开始了解公考​​​​

想有深入了解可以看看我的专栏(更新中):

我适合当公务员吗:公务员的选岗学问与自我匹配指南​​​​

如果需要个性化建议和指导,可以走 付费咨询, 知乎付费咨询 2021 年度业绩第一名答主为你服务。

黑化肥发灰

4430 次咨询

5.0

649481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黑化肥发灰​ 发表

理工农医类一定要记住,不要满足于远程教学,尽一切可能踏上留学目的国,各发达国家疫情下来非常缺技术人员,会有一大波移民缺口,就业市场也出现了几十年来难得一见的大规模全方位技术人才短缺,就业机会很多,工资快速上涨。新西兰去年底一口气打包要了 16 万留学生,分数都不看了。

文史财经类和艺术类… 不好意思,我不了解。

知乎用户 雨花​​ 发表

和是不是留学生无关,现在在哪里找工作都难,在国内难,国外也难。

总有人在找工作时喜欢找个大标签做优势,现在真正能有优势的就是顶级名校(国内就是 Top 几名校,还有垂直领域的 Top 专业,国外也是那几所名校),其它的都谈不上优势。

国外现在不好留。除了个别专业,大家想想容易留下来么?而且从疫情里看到的未来不确定性也比较高,机会比以前更少了。

所以现在,如果要在国内找工作,就踏踏实实研究具体行业、企业的需求。互联网怎么找工作,传统行业怎么找工作,把自己想去的行业了解清楚,该做的准备工作做好。

焦虑或者去论证该不该都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知乎用户 马力在知群​​ 发表

随便说点看法啊。

低于预期的几乎都是社科类的部分专业,比如传媒,金融等专业的学生。因为本身这些专业,一年能学的东西就有限,而且干货不多。

只要稍微有点内容的专业,不至于那么惨,优势还是大大滴。

但所谓优势,也只是短平快的把学历提上去,且好看罢了。

就英国那个学制设计,一年内半年在准备毕业论文,两学期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四个月。四个月内就算再玩命,学的内容也是有限的。

但以下内容属于断中介财路。。。希望大家谨慎选择观看。

第一,很多一年硕的外语不但说不利索,甚至阅读都成问题。有些专业甚至整专业几乎都是大陆人,更别提练外语了,一节讨论课几乎都是几个积极分子再聊。这水平留那边肯定是留不住的,所以只能回来。

有人可能要反驳我了,我们过的很辛苦好不。大姐,那是因为你英语不好才导致的吧,不信你自己看看你们那些得了 pass 的文章翻译成中文有多少有价值内容?

第二,人文社科类的专业。一年实际上就那么几门课,学到手的东西少的可怜。更狠的是,好多内容其实需要联系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才能有所收获。但由于上面那一条的存在,这点变得困难。因此,很多人的学问实际上是不过关的。我见过最搞笑的留英生,甚至连爱尔兰和北爱都分不清,这都不是一年硕认不认真学的问题了,而是初高中的时候是否好好念了。

第三,一年硕的很多人实际上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有钱的找高级代写,没钱的水论文赶 deadline。看着好像天天图书馆打卡拍照,但实际上学习的功夫还没有到处打卡,血拼比斯特的时间长。再加上很大一部分人在国内就不读书不求甚解,学起人文社科来,那就更扯淡了。能毕业就不错了,还祈求什么高工资。

第四,国内企业现在其实不缺海归。过去由于信息差和收入水平不高导致,海归是个稀罕货。现在由于互联网和中介的泛滥,导致稍微有点出息的上个 qs300 之前,甚至 100 以前的学校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我在知乎上看见个小子连自己专业都拼不对,都能混上 kcl。你说企业要这种人有啥用?

第五,有些名校学历其实水的可怕,尤其是社科类专业。现在有些民办学校和境外学校搞了很多互认的中外合作项目。学生一毕业就能拿到两个学位,由于国内学校的操作,导致学生不用很努力就能拿到一等学位毕业。

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说出来都吓人。甚至有直接学校卖成绩的。毕竟这对于学校和学生是双赢,学校赚了钱,扬了名;学生也能拿着这个成绩,去无雅思读 MA,甚至还是 ucl 等学校的;外国合作学校赚了钱,这些排名八九百开外的英国学校,和国内有些 211 或者德州理工这种学校还不一样。几乎都是人文社科专业,在本地招人比登天还难,因此利用这个赚了高价学费(海外非欧盟学生的学费是本土学生的好几倍)。大家几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就是回国以后,这水平差点意思。

第五,存量陷阱。因为留了学,所以回来以后,大概率想多赚点。但最终大多数人八成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即便想下沉去做些不要学历的工作,大概率也会出现,企业不敢收的情况。因为用人单位总会觉得这人心太野,最后不了了之。

第六,还是拆社科大类的台。这种专业很多人出去学问学不好正经东西。你说进公司吧,谁要你这么个耍嘴的还耍不到点子上的。进高校吧,不好意思,起码得是个博士。你还得拿几篇文章傍身。但大部分人哪有那个水平?

第七,榜首那位朋友,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了。现阶段的发展其实需要的还是实用性强的专业,但这类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不是就业了,或者国内就读研了。根本不用出去水学历。

反观社科类,很多净是学什么播音,编导,表演等等专业出去读一年硕的。老实说,这些专业的高学历进修其实还是偏理论化,很多都和实际工作没有半毛钱关系。出去一趟,纯属拿文凭和开阔视野,至于工作待遇,那就不好说了。

除此之外,一群人扎堆投进商科,管理,金融的大群里面。这些传统热门专业都很好,毋庸置疑,但一次性来那么多,最终就业又都几乎在北上广深,优势早就被稀释了。

第八,至于有人说国内打压社科类,我觉得这就是胡扯。你身上要是带点成果,顺便马上就能组个课题,搞社科,谁能打压的了你?最不济你还能找个不打压你的国家嘛。说到底,还是实力不行。那工资也别想拿到满意。

第九,还是对社科类专业的学生不友好的现状。无论国内国外实际上都消化不了这么多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这点虽然残酷,但也是现实,因为很多专业上升到理论层面之后,基本上对社会经济发展带不来什么大的价值。更何况好多人,还学艺不精,那更不可能得到满意的报酬了。

第十,廉价流学国家的竞争。

近几年除了马来西亚流学大热。不少韩国排名不错的项目,连韩语都不用学就能去上。像东欧一些文凭,甚至花钱就能买。因此,再花几十万去单纯拿学历,这划不划算,可得想好。

总之,要是家里没钱还被小 x 书上那种独立思考的人(很多都是中介)忽悠出去读书,读成了可能人中龙凤。但那毕竟是凤毛麟角。

读不成的话,下场可能比当年被当猪仔卖到旧金山还惨。

最后,我最讨厌那种天天在社交媒体上鼓吹留学就能翻身,天天怀念那边自由香甜空气的帖子。说到底,你们怀念的不过就是,不用工作就能挥霍父母钱的日子罢了。

就这水平,还想赚钱,想的美了点。

知乎用户 如水 发表

大家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高,名校的资料很多都可以看,我平时工作就经常看卡内基梅隆的计算机资料,一般人出去留学已经很难形成碾压的优势了。特别是中小企业,不会看你是留学生就给你更高的薪水,薪资依然是看你的面试表现。比如这几年比较火的炼丹术 - 深度学习,在哪儿炼丹看的论文都没有区别。留学回来想把学费挣回来还得是去大企业卷,中小企业很难给应届生开出 25k 以上,25k 如果 15 薪年薪已经 37.5 万了。留学习惯了好的生活,在一线城市一个月房租 + 吃饭 + 买衣服 + 出行 + 交友 + 其它,总支 8k 应该不够。

一般技术类职位主要是要求英文阅读能力,做前沿技术需要经常研读英文技术文档和 SCI 等等。这些能力在国内读研培养起来并不难,研究生三年都是在看 SCI 的话,看英文技术文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英文阅读水平只能大量去看,并且在看的过程中还得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要不然也坚持不下去,这些能力的培养跟是否留学是没有关系的。

部分出去留学到底是在心态上镀金了,还是在能力上镀金了?本科四年都没有学多少东西,指望着留学一两年能力就突飞猛进?特别是工科做技术,留学时间太多的话很难学多少有价值的技术。你如果能力强,留学经历就是锦上添花的谈资。

留学比较好的优势就在于听力口语比较好,做外企或者国内公司的海外技术支持的职位会比较有竞争力。

不说海外读研,就是海外读博回来找工作竞争力也不是很强了,同期毕业的国内 PhD 手握几篇一区 SCI 的大有人在。

知乎用户 Terrell​ 发表

我一直从事的人力资源的工作,

这里也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说一下。

我们公司从 2018 年开始,就和一些金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互联网大厂存在一些业务合作,说白了就是给他们招募一些有潜力的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

但是在工作中,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当我们找了一些留学澳新英加的一年制硕士的简历,

推荐给与我们合作的这些企业的时候,

HR 的反应总是很微妙,

特别缺人的时候也会面几个,

招聘计划不是很着急的时候,就干脆把这些简历束之高阁。

这个不是一家企业,因为我们那会合作的企业比较多,所以会把简历同时发给这些企业。

而绝大多数的 HR 都是如此的反应,

通过我们和这些 HR 多次的沟通,

得到这样的一个情况:

目前长三角也就是上海苏州南京这一带的招聘市场而言,

业内有一个潜规则,或者说是一个共识,

一年制的海外留学硕士里水货太多导致其含金量大大贬值。

根据这些公司的 HR 的说法,

很多公司需要国际业务中用到英语,有的外资公司的高层领导直接就是外国人,

这些一年制硕士出国学习一年,不说什么专业知识,

很多人哪怕是语言关甚至都不合格,

很多人拿着看起来高大上的学历,

面试的时候原形毕露,

先不说什么无领导小组从头沉默到尾的,

光是第一关自我介绍就能拉下来一堆人。

比如要求用英语介绍自己说的磕磕巴巴、嗯嗯啊啊也就算了,

甚至还有一脸茫然、手足无措的。

最搞笑的一个是不管对方说什么都是 “yeah”,一路“yeah” 到面试结束。

基本就是等于是在英、加、澳、新等地区花钱买了一个学历。

那么这个就毫无意义,本来想买个铂金的学历变成了买了个不锈钢的学历,

而不锈钢的学历太多导致铂金的看着也像不锈钢的。

从 HR 的角度来说,一个公司招人,

最重要的是合适,而不是条件优秀。

所谓合适,就是性价比高,

一个企业之所以招某人,

所看中的无非就是经验、资源、潜力三者,

毕竟刚毕业都是一张白纸,不存在什么工作履历,经验基本为 0。

家里有社会资源的,多半家长会运用资源安排子女去了某些单位,

这个一般社会招聘也指望不上。

那么无非就是一个潜力或者说素质的比拼。

一般公司会针对这些做出专门的结构化面试

对求职者的胜任力做了一些测试,

而这些海外硕士测试结果和国内本科学生大差不差,

而期望薪资却多出不少,

那么在资本寒冬的今天,

作为公司为什么不选国内本科学生,

而选这些价格虚高的海外硕士呢?

知乎用户 孔晨星 发表

以前为什么海归吃香,对应就是现在为什么海归落市。

倒退十五年。

海归值钱的地方。

第一,资源。

有些本来家里就是名流,自带光环。有些起码同学舍友是上面的名流,可以跑跑关系。

由于当年经济发展初期,海归在某些行业属于稀缺,比如进出口,高科技,实验室……

一些地方开发区或者高科技企业扶植免税奖励……

第二,综合能力。

想当年水学历还不太多,起码水名校有难度。即使水名校,人家家里那个本事那也是资源能力。

现在,分够了钱到位…… 我认识海归不会说英语的一只手说不过来,你说呐?

第三,就业形势。

错了可以纠正,题目里说的研究生,现在本来就通货膨胀了,你能和九几年本科生,八几年中专生,七几年中学生比?

现在就是博士都要看学校专业和导师的牌子。你一个研究生就可以梭哈要不起?

第四,工作上手。

题目是 2021 年,咱们不针对,只说一般普通人。

你可能大学就出去,这些年对国内就业形势,市场发展完全没有了解对吧?实习也不是在国内对吧?

就普通人而言,很多人本来上手就得一年半载,你一个外面回来的,适应期可能更长。

普通企业不一定都有这个耐心愿意培养你…… 然后没半年你拍拍屁股 “劳资海归,理想不在你这,爷走了” 岂不是白费?

于是企业给你一个低一点的 offer 试试?看看你是不是愿意沉得住,起码熬过培养期?结果怎么样?你还不知道啥时候能上手不惹祸呢,先瞧不起这待遇了。

那双向选择,怨不得别人。

我说过,现在国内对于高端人才需求很急,开价已经敢压过欧美五百强了 (仅讨论华人)。但是低端入门待遇还没起来,毕竟咱们不是老牌帝国主义

最后,只说我身边看见的。

具体国家学校不讨论,也先不提疫情可能特殊情况,不过一般比较优秀的学生,都会混一个博士再说,要不然也可以拿几个 offer 暂时留本地。

你上不去,又留不住,心态就应该放低。

前三年目标就别太在意待遇,先让自己能干活有价值了再说。

除非实验室大学,其实工作能力高于学历。

放平心态,找找关系,先从实际做起。

知乎用户 茶哥反鸡娃​ 发表

想问题主几个问题:

1,请问你在国内的本科学历(俗称第一学历)是那所学校?

无意冒犯。但是众所周知,**英国的一年制硕士(香港也有)录取门槛不高,所以在国内校招市场认可度普遍偏低。**如果题主的第一学历是国内二本甚至三本院校,那么为什么不通过在国内考取名校研究生来上岸呢?是因为英国一年制硕士申请难度系数更低吗?

很多时候,一件东西的廉价程度与获取它的容易程度是存在正相关关系的。

2,请问你读硕士期间,在国内远程学习的时间长、还是在英国学习的时间更长?

众所周知,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国家对于留学生采取的是线上教学模式。我的一位朋友 2020 年年初考取了澳大利亚某名牌大学研究生,至今已经在上海远程上课快 2 年了。他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在中国留学

对于题主而言,本身 1 年的海外学习经历已经很短了,很难让你真实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语言习惯、国际化视野等。但如果 1 年的时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远程上课,这个留学生的文凭价值何在呢?

3,你可能不知道,国内的校招针对的是即将毕业的应届生,而非已经毕业的往届生。

留学生往往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等他们毕业归国找工作的时候,往往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往届生,很多企业是有排斥的;他们只能与有工作经验的人去竞争社招岗位。

尽管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由于疫情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留学生国内外之间的往返,导致他们很难平衡回国找工作和留在国外准备毕业论文之间的关系,最后不得不将毕业放在优先位置、暂时推迟找工作的时间。

4,你可能不知道,国内秋招基本上 8 月份就启动了,10 月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甚至更严格地说,国内的秋招是从暑期实习生开始的。很多公司暑期实习生保留率非常高,甚至超过 50%,导致真正的秋招需求量并不是特别大。

而国内秋招 8 月份启动,9 月到 10 月中旬是高潮。如果题主是 10 月中下旬开始参加秋招,大概率错过了国内秋招的黄金季。

归根结底,**这还是国外教学安排与国内不同频造成的。**毕竟,国内的秋招是根据国内高校的教学安排来的。

5,你可能不知道,其实遭遇到 2021 年的最难就业季,国内名校毕业生就业同样困难。

如果大家还没有忘记,去年教培行业惨遭灭顶、地产行业出现流动性危机、互联网行业整改…… 这导致去年秋招市场需求量不振,这基本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甚至这种最难就业季在今年上半年很难有大的改观,目前很多行业春节后陆续开启了裁员模式。往年这个时候的春招已经开始启动,今年到现在仍然没什么动静。

这也是今年国内考研热、考公热异常火爆的根本原因。

可见,题主的遭遇尽管有个人原因,但也是大的就业市场寒冬的一个缩影。

知乎用户 路视界​ 发表

这个年代不要指望一个文凭有很大的作用。

技术,经验的也很重要。

当我空有一个文凭的时候,人家都觉得海龟没啥。

当我能力起来了以后,别人说,留过学的就是不一样。

知乎用户 sylar 发表

一堆讨论一年硕水不水的,估计都是在校学生。

一个劲的在那讨论一年时间太短,学不到什么东西。咋的你在国内上三年,写的论文最后能实际应用到工作中吗?

学习好不等于就业好

这年头很多工作都是本科生就能做,只不过因为人才过剩,公司为了筛人才,设了硕士的门槛,真到了工作不都是从头学起,你上学学的知识能有多大帮助?

当然,这也分学科,但是大部分人文商科,你本科学了货币银行学,你做银行柜员的时候用的到吗?你 985 学的货币银行学和专科金融学的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有区别吗?

一个劲讨论一年硕水,笑话人家学不到东西,殊不知人家花一年时间就是为了达到门槛毕业找工作了,国内同年级的还在帮导师贴发票。等你国内毕业了,人一年硕都成小领导,带你入职了。

想学真本事,直接入职,在工作中学不是更高效。真要说不水,蓝翔技校最不水,学了真能就业。

顺便啊讲个小故事,我当年刚毕业找工作,面了字节。同组有个贼浮夸,毫无逻辑思维除了会打扮和撕 b 的黄毛女留学生,还有个其貌不扬思维敏捷逻辑清晰的北大本科女生。结果最后黄毛女留学生过了,北大女生被刷下去了。你说学历含金量有用吗?(不过后来字节给我 offer 我也溜了,这种选人标准的公司我感觉不靠谱。果不其然,如果当年去了字节今年说不定我就被裁了 )

另外一帮一年硕也是缺心眼,非要把自己带入到国内卷王的思维和评价标准中去。你上一年硕为了干啥,不就为了简单高效弄块敲门砖。跟人家比啥含金量,人家三年就算花三分之一时间捣鼓东西也和你一年天天捣鼓的东西一样了,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出国留学就学了个这?

再说了,你留学生根本就是和国内卷王不是一个赛道的。就像某些地方落户一样,留学生和国内应届生都不是一个口径的指标,有啥可比的

能出国留学都是家庭条件可以的,你读一年硕不就是为了弄块敲门砖,或者回来继承家业,或者被家里安排进某某某。你真指望出国留学然后回来靠自己找工作吗?这不缺心眼吗?

普通家庭想咸鱼翻身还是国内老老实实的卷比较好,至少就算卷输了亏的也不多。所以我说不建议普通家庭拼了老本送孩子出国,

**奉劝所有人,正确看待一年硕,它能带给你的就是一段有趣的人生经历 + 一个快捷的入职门槛。别跟人家比学术成就,你将来找工作也用不上这狗屁的学术成就。真想有学术兴趣,要含金量老老实实选 research 硕士或者直接申博去。**因为普通硕士留学只是锦上添花,绝不是雪中送炭。

最后回答下本问题,这个一年硕找不着工作的狗屁新闻就是吸引眼球,制造矛盾制造焦虑的。今年这个狗屁的就业形势,只是一年硕找不着工作吗?青年失业率都 18% 了,大家都找不到而已。

再说点正经的,别天天的比来比去,卷来卷去制造焦虑。都是普通劳动人民,给资本家打工的。真正的矛盾是你和资本家的矛盾,而不是打工人之间的矛盾。

应该多把时间花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国内的同学多利用学制时间长的优势,扎扎实实的学知识,虽然学的知识可能没用,但是学习方法永远有用;利用学校在国内的优势,提前实习积累职场经验。

国外的同学也别天天光跟中国人玩,利用好留学生的身份,真真正正的开拓自己的国际视野,别天天光特么去商场开拓奢侈品的视野了。在国外呆几年连特么肯德基都点不明白的,你也配叫留学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结构化失业 + 专业错配

学理工科的,主要指计算机,电子的,还是好找工作的。

学新闻?还有什么文学,心理学,法学的。GG 是正常的。

现在本来中国产业升级就那样子,结构化失业严重(产业不支持太多高级岗位)。你再来个没用专业。。。

知乎用户 碎碎念的杰哥​​ 发表

李老师是这方面的行内人吧。今天李老师就带大家好好来扒一扒某些所谓留学一年硕士们皇帝的新装吧。

我们行内说法叫 3+1+1 硕士或者 SQA 之类的。疫情之前基本上可以通过五年时间将一个中国的专科生运作成英国前一百高校的硕士,不成功退钱那种。

首先,从国内专科生当中选择一个家庭条件不错的学生小 A,然后运作读国内某些大学的出国项目,获得国内自考或者函授本科,然后再去申请英国一年制硕士。

最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小 A 从瓦房店职业学院专科生摇身一变成为了英国排名一百的杜伦大学,华威大学的硕士。当然这种硕士大城市一般不认,往往是父母都铺好路,就等着这个学历来顶缺的。

注意第三条,是不是意味着给钱就可以上?所以这基本上就是一个专科 + 自考 + 水硕的组合。现在你们却要求国内 985 硕士的待遇,谁给你们的勇气,梁静茹吗?

所以请各位英国前一百名的大神们亮出第一学历看看,否则别怪别人歧视你们。

当然如果你本身是全日制普通本科双一流的学生,或者是博士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类人也不会对号入座。

知乎用户 答疑解惑李老师​​ 发表

那么多回答,没一个从真实的求职环境上讲。

因为沈文已经错过了国内大批量的校园招聘。

按问题描述,沈文是毕业才回国,而国内一般是在毕业前一年就要参加秋招了,这个时候她已经失去了应届生身份。像互联网、金融、咨询这种对毕业时间卡得很严的行业,很多就已经没法投递了。

很多人说文科类海归不好就业,本人 10 年康奈尔毕业归国,指导过不少像沈文这种文科类海归拿到大厂 offer,其实很多行业是不限专业的:

  • 比如互联网运营、产品经理、数据分析
  • 还有管理咨询、以及外资快消,
  • 还有部分国央企

问题是,首先他们不知道能去这些公司,而且还不知道去到这些公司需要补充什么短板。

你比如,如果她想去互联网,去哪些岗位把握最大? 需要做哪些准备? 没有大厂实习怎么找到第一份实习? 怎么准备笔试面试… 这些都是求职大厂必不可少的一环。

回到问题,留学生回国找工作真的没优势了吗?

如果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优势还在。我和很多 HR 朋友聊过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除有些行业比较特殊(比如金融法律),一个 qs 前 100 海归硕士在校招认可度上是完全不虚中游 985 的。

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海归感觉到回国求职困难了呢?因为求职从来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看学校,还有对口实习,专业能力,这些都需要 3 个月到半年的积累时间。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名牌 985 学生只知道等着毕业投简历,准备的很少,那他也不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那你能说名牌 985 找工作没优势了吗?

记住,找工作是一件系统的事。学校很重要很重要,但也只是一个维度。

知乎用户 Grace Lee​ 发表

怪谁呢

一方面

中国发展了 要求高了 职位饱和了

留学生待遇正常化也是顺理成章的

另一方面

海外留学已经庸俗化 市场化了

以前是一群精英自己申请 录取的也都是正经学校

现在都是留学中介 申请材料包装公司在操作

十几万把一个大学里很一般的学生搞得光鲜亮丽

说实话就是一种欺骗

大家都不傻

既然留学质量已经没了信誉

留学生找工作也越来越难

知乎用户 高山县​ 发表

我个人是没有半点儿留学经历的,但是我对于英国这种一年的授课型硕士早有耳闻,并且现在疫情期间,很有可能是都不用去英国,就在家上一年网课就可以拿证毕业!毕业要求之松,感觉就是上了一年培训班!英国人办这种教育的初衷人家也没掖着藏着,就是为了挣钱,为了大英帝国的 GDP 做贡献!

国内的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HR 也不傻,人家也会评估以你的水平在中国考研或者保研的话能上到一个什么层次的学校!很显然一年的这种授课型硕士的含金量很低,基本不能跟国内 985/211 的硕士相比,即使你是全球排名前 100 名,但对不起,你是在中国找工作!在中国找工作你就要遵循中国的规则!

大家都是明白人,没必要揣着明白转糊涂!为什么要选这种授课型硕士?选择授课型硕士的人里面有几个是真正优秀的,大多数不都是在国内考研考不上 985/211 的想去国外混个硕士文凭嘛?所以这些都不是潜规则了,都是明规则了,那国内的 HR 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如果说你原来就没有我优秀,硕士你还没有我付出的多,只不过你多花了点儿钱弄了一个全球排名前 100 的英国学校的硕士学位,然后找工作的时候就要压我一头,这事儿真的有悖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常理!当然金钱是可以直接买来收获从而碾压努力的,但是这种几万块钱的花费就想碾压努力的话,那我觉得努力就太不值钱了,这是有碍于公平的!

如今英国这种一年授课型硕士在国内应聘遇冷的现状说明了两件事儿:第一是英国这种授课型硕士的含金量已经大不如从前,并且是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有的时候都不如踏踏实实在中国读个双非的硕士含金量高!第二,中国教育系统培养的硕士含金量在不断提高,在用人单位的层面基本不存在海外硕士一定比国内硕士高一头,评价海外硕士只看学校排名的现象,国人对国内的教育更有自信了!

**所以我还是想提醒一下那些准备申请国外这种海外硕士的师弟师妹们提个醒,这条捷径的红利窗口已经过去了,再往里扎可就是彻头彻尾的韭菜了!**最近很多平台上还推出了东南亚一些像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国家一些硕士项目,一定要警惕,防止人财两空!

最后,我还是想说,**你可以通过金钱的力量获得你想要的,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捷径,走捷径是要有门槛和代价的!**就像你去一个地方,如果坐火车的话,你可以选择临客、普快、快速、特快、动车和高铁,大家都知道高铁是捷径,但是你得花钱!你花钱找捷径我不反对,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在花钱之前一定要确定好这辆车是不是能把你送到你想要去的目的地!千万不要你花了钱也上了车,最后这辆车半道找了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给你扔下车了,这你就尴尬了!

英国的海外授课型硕士,很明显就是英国人骗你上了车,你花了大价钱买了票,你还觉得这趟车比国内的车又好又快,信心满满打算睡一觉就到目的地了,毕竟英国的列车长也是这么跟你说的,然后车开到半路,在你沉沉睡去的时候,直接把你从车上扔了下去,当你摔倒地上突然惊醒的时刻,你看到远去的 “英国高铁”,你才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坐个国内的普快啊,临客也行啊!

“扑通” 一声,你听到又有东西被扔下来的声音,寒夜漫漫,还好有人相伴!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知乎用户 工藤正男​​ 发表

海外一年制硕士,所在国政府这么搞一般是两种动机:

  1. 教育产业创收 GDP。
  2. 教育产业创收 GDP + 预筛未来的高质量移民

创收 GDP 这个就不多说了。

高质量移民是什么意思?

第一,得有钱。穷逼国家来的穷逼不要。

第二,得认同所在国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不是那种要搞某教的难民。你懂的

第三,有学历有工作能力,最好做个白领。以后是个纳税人,不要吃福利

第四,得年轻,能生孩子,提供下一代韭菜。移民国家一般人口增长都有一些困难。

以上四点,通过高等教育来筛选是最好的。留学生高等教育收费昂贵,能读得起的怎么也不会是穷逼。毕业了好歹也是 master degree,学历也有了。认不认同所在国意识形态这个不能强求,但读了一年大学好歹应该有所感化吧,没感化也没关系,自己回去就得了,也没扣押你。最后一点,学生么,一般都比较年轻。

所以你要是在海外读硕士,识相点,想 run 再读。至于你想拿个文凭回国能做人上人?这个是没有的。

知乎用户 Damon DanceForMe 发表

你去读个美国的垃圾专业,像什么哲学莎士比亚研究,还有这种新闻专业,一年学费生活费 7w 刀,2 年人民币 90 万,留美国人家不要,回国能挣到 8k 吗,可不就是 20 年挣不回来么,所以去国外留学要考虑性价比高的专业

知乎用户 王明 发表

现在的 HR 没有那么好忽悠了

大专、双非混个英国全球前 100 的一年制硕士

没有任何海外实习、工作经历

这样的海归不仅没有优势

更是远不及国内 985 两年专硕强

一是教育产业化国家以盈利为目的宗旨导致不得以的情况下钱 > 生源

明眼人都懂

二是 1 年 vs 2-3 年的硕士学历

人家多出来的 1-2 年不是吃素的

但是

出国留学的首要目的

难道不是毕业后在当地工作拿永居、移民么?

既然已经润到欧美

原地躺平不香么

何苦回国继续内卷

因此

只要留学的学费低于投资移民动辄几百万的花费

那么出国留学就还是有很高性价比的

(即使找不到工作,很多国家亦可自己注册公司创业留下来)

例如欧陆(瑞士除外)

一来:每周工作 40 小时几乎从不加班、带薪年假 30 天以上

二来:年轻人找到工作就能 “轻松” 买房

如何看待山东菏泽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 20%?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这个知乎 Live 为想要润欧美的小伙伴指路

出国有哪些高薪易就业的专业?

知乎用户 留德华叫兽​​ 发表

不至于吧,吃人血馒头吃上头了?

逮着留学生薅个没完了这是。

现在仅仅是留学生不好找工作?难道不是全都不好找工作,不然那灵活就业的 2 亿人怎么来的。

留学生不就是拿钱换了时间,水就水呗,不过就是想要那一本学位证而已。

好像是犯了了什么事,次次都被拿出来针对。

要我说,干嘛还得找一靶子,直接说,我看不起留学生,留学生都是 **。

这样不就行了?

知乎用户 平凡​​ 发表

我认为, 如果在海外没有任何工作经验, 直接回国, 那不能算是海归,最多算 “留学生回流”。

即使是想回国发展的同学, 我也建议你至少在海外有一段专业相关工作经历, summer 实习也可以。 如果没有任何当地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就回国, 实质上和国内远程上国内的视频课区别不会太大。

我相信, 任何在海外有相关就业经验的人, 回国再差也不至于找不到相对优质的工作 / 企业。海外工作经验就是对能力最好的背书。

知乎用户 Leon​ 发表

身处长沙,之前在一个中型公司,欧美外包,产品经理好多是有国外留学经验。

曾经偶尔聊起过,说公司在长沙给产品经理薪资大概 15 万到 20 万之间。而出国留学如果不是奖学金的话,一年花费大概是 30 万人民币(指美国)。学费两三万美刀,生活费一两万美刀。

然后怀疑留学没有作用,学费比国内工资高一倍。不过如果他们不留学的话,在国内可能上学校也一般。当时问他为什么要回来,他说在美国不好找工作,拿签证更难。另外家里就他一个小孩,外面生活不习惯,就回长沙生活了。

我认为海归的优势还是有的,如果不出国,一些人国内只能上二本,出了国,就是海外留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外企优先英语口语好的,在长沙这边外企比私企压榨的轻些。

但是不像小时候那样, 一听说海外留学生,光环就特别大那种。农村出生的我 ,儿时小伙伴、同学,没人海外留学过,只是工作后,在外企遇到一些。

知乎用户 旭崽子 发表

英国,新闻专业,1 年。这个配置确实难找专业对口的。

专业不对口的,那更工资低于预期了。

而且,北上广深,“全球排名前 100” 大学的竞争力,咋说呢,就那样吧。

知乎用户 海阔天枫​ 发表

海归早就不值钱了。

毕竟人家各种公司又不傻,那么多考不上国内好大学的学生,父母花钱读个国外学校回来,真实水平和能力并提高不了多少。

出国留学很多都是混日子罢了,很多人甚至连上课听课都吃力。

很多公司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很多或者说大部分海归综合水平并不高,甚至普遍比国内优秀大学毕业生偏低。

当这真相成为行业共识,则意味着海归再也不吃香了。

知乎用户 道小忘​ 发表

抱歉,我只看到了媒体的堕落,为了蹭流量无所不用其极,都知道 diss 大学生和留学生有流量,说大学生就业难不值钱有流量,于是就夸大、极端,甚至随便编个 “案例”,来迎合吃瓜群众的低级趣味。

先不说这个案例是不是编的(大概率是,类似于知乎我有一个盆友),就说硕士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是很正常吗?哪怕是 985211,哪个大学生不投很多份简历,这 TM 在求职中也算个事?留学生找工作困难,好像不出国读书就能很容易似得,好像国内新闻学好找工作似得,明明跟出国没有关系的事,非要往上面扯,出国读书的好处怎么不说呢?

“据报道,上海某区在 2022 年度公务员招录标准中,明确指出申请人国外硕士研究生学制需两年及以上”——实际上目前只有闵行区这么一个独特说法,而且属于青年储备人才,不是 “公务员”,其它都正常进行,看看多地选调生、教师编、银行省行,依然不少外国一年制硕士。

我不是鼓吹出国读书好,只是看不惯媒体的德行。是不是出国,关键看个人情况,如果经济压力不大,自己只是一二三本,国内考研很难考上 985211,出国可以读到 qs100,为什么不去?早毕业两年意义也很大。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找工作四处碰壁,工资远低于预期的情况存不存在?

存在,而且这是个普遍意义上的存在。因为这件事不光出现在海硕的身上,即便是国内的 985、211 毕业的,现在也没那么好找工作。那么多 985、211 的毕业生毕业了以后一样是几千一个月的工资。

他们是能力不强吗?

他们是不够勤奋努力吗?

他们是不够上进吗?

都不是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1. 专业

他们的问题出在选的专业不好就业上。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他所在的这个专业,不好就业。每次体制内招聘或是部分地区招聘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大批清北毕业的学生去应聘,但是深入了解就能知道,去应聘的这些学生,专业都不是好就业的那种,体制内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出国留学的同学也应该想清楚这一点。因为最后回国就业,你只是空有一个留学生的身份。在国内读书的,想进体制内可以去积攒学生活动经验,去当学生干部,去申请入党,而且还有一些选调只对国内部分高校学生开放。想进公司的,可以去实习。别的不说,就说去互联网做个产品经理,没有几段相关的实习经历,可能大厂连看都不看你。

如果专业 okay,那么即便是海硕,一样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我身边都是学计算机或是 EE 的,我认识的 IC EEE 毕业的去 AMD、Intel 的都有。NUS SoC 这边就是 BAT Microsoft 啥的,水平差一些的就是华为啥的。

2. 信息差

我觉得国内本科在就业这个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差,就是很多人本科毕业完了,其实根本不知道整个的一个招聘流程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大概知道秋招是大四上的那个时候参加,但是却不知道如果自己是读一年制的话,刚入学就是在 “大四上” 的这个状态了。所以我有见过不少同学在读完书毕业以后发现自己已经错过国内的招聘了。

为什么海硕这种情况更引人关注?

因为海硕的花费很大,研究生几十万花出去了,结果年薪 10W 都不到,落差太大。国内虽然这样的情况也很多,但是国内学费低,所以落差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

那么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呢?

如果想进体制内、事业编、国企央企、研究院,个人认为是在国内读书更好。

如果你想快速就业,快速上车(好比几年前的算法岗),那么选择海硕是没问题的。

那些觉得自己本科学校不行,想通过申请英硕实现学历大翻身的(除了那些只是为了名头的),我个人建议还是省省。一是海硕回国就业大概率还是要看本科,二是名校的热门项目基本不会收学校差的学生,所以到时候读的还是冷门、偏门专业,这样还是不好就业(如果家里安排好了就不用考虑这点了)。

如果工作这些都已经安排好了,只是需要个名头以及硕士学历,那么去读个海硕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知乎用户 萌小奇 发表

差点看成沈从文

正经分割线

从国外回来会碰壁这个很正常,一般有两种建议,一是进入自己喜欢的行业和公司,工资低一点无所谓,一边积累经验一边沉淀自己以寻找更好的机会往上跳槽。第二个建议就是如果自己真的认为自己足够优秀,那就持续投简历,总会找到合适的工作的。

知乎用户 帝京日语宋老师​​ 发表

Top100,英国一年制。

她没说 G5,而是提的 top100,大概率就不是 G5 了。

这个真不好说。虽然不能说是一年制是水硕,但是真的有学校为了盈利开的专业,真的可以水文凭。

而且她也没提到本科,如果是双非 + 水硕,可能竞争力还不如 985 本。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根据我对身边的观察,感觉绝大部分海外一年硕士的就业待遇和国内普通 985 基本没什么区别,不存在明显优势,也不存在劣势。

如果家里不差钱,就想着快速拿个硕士学位,我个人还是很推荐去海外读一年硕士的。但如果总想着家里砸锅卖铁拼一把,通过留个学就能成为 offer 收割机,或者迎娶白富美成为人上人,那大概率会失望的。

因为实际上国内 985 硕士方差极大,能不能学到东西全靠导师。一些放养型导师的学生,三年时间基本就是在浪费人生。尤其是当前各大高校要求硕士发 sci,再加上一些年轻导师也是专心带着学生搞(shui)论文,搞三年论文出来的学生,科研能力大概率强于海外一年硕士,但是专业基础知识体系和动手能力真不见得有多强(很多专业 paper 内容和社会就业需求是两码事)。

而海外一年硕士可能甚至就上 9 个多月课,但是海外稍微好一点的学校有着相对完善的培养流程,就跟工厂标准化流水线一样保证了下限水平,能够毕业的起码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经过了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也有可能有人会说国内也上课,但是只要上过国内研究生的课程的人都会知道,绝大部分课程不是内容老旧就是走过场,就和没上一样。

所以无论海内还是海外硕士,谁也别看不起谁。绝大部分读硕士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国内写 paper 式的硕士培养模式在我看来就是浪费生命,而海外拿着学校排名和入学门槛来证明自己学位含金量的在我看来也是奇怪的逻辑。找个什么样的工作,最终还是得看自己学到了什么、看谁能力更强、看曾经去哪实习过以及做过什么样的工业项目,想着躺在自己的学历证书上就能吃一辈子那只是学生思维。

话说回来,真想靠学历在国内就业市场有优势,那还是得看清北。

知乎用户 艾青 发表

因为他们用错了地方。

我不怕别人说我厌女,我不像她们一样枪打猴叫。

她们这个学历应该拿去钓鱼,找富二代。

不是拿去找工作的。

我身边也有留学的人,要么是把本科和硕士都在国外读的。

要么像我的兄弟一样,本科毕业后申请去国外,读了两年多。

他说虽然他也不喜欢做题家思维,国内的高考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是那种读一年制学位的,就不用给自己贴金了,说什么是增加阅历和增强社会实践。

那就是花钱买学位,顺便玩一年。

最大的收获就是回国的时候说自己是 QS 前多少的大学毕业,精英海归学霸,爹不是副部级或者十个亿起步的人别来找我。

我不是野狗 YY 的女人。

要不为什么像三十而已和欢乐颂这些电视剧,里面的女主角解决难题都是出国留学

说明这有用。

说完了,激动的就是被枪打中的猴子

知乎用户 木隶倒酒​​ 发表

海归的就业优势当然大啦!只是有些人吃不到葡萄吧!

曾经写过一篇回答,传送门在此:谈谈海外留学对你之后找工作有多大帮助?

我来理一理海归留学生回国找工作的一些优势,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够结合自己的优势,找到满意的 offer!

1. 时间的优势

一般来说海外留学读的硕士可能在 1 年到 1 年半左右,而国内的硕士基本都是在 2-3 年,这个时候海外留学的小伙伴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最近我们的一位小伙伴问嗖嗖说,我感觉自己没读书瞎混了两年,现在已经 25 了,硕士刚毕业,感觉会不会被 HR 觉得太老啊。我说:完全不用担心,国内一般硕士 3 年,22 岁本科毕业,硕士毕业一般都是 25-26 左右出来找工作,所以你的年龄对方相当,完全没问题。

从目前来看,1-1.5 年的优势,你可以干很多事情,也可以在职场上比别人先起跑,这一点就超过国内的大部分人,千万不要白白浪费!

2. 身份的优势

国内对海归留学生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博士就不提了,就是硕士的话就足够了,比如最近上海出台的《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驻户口实施细则》就可以看出,各个城市对于吸引海归人才是不遗余力,基本上各个城市在吸引海归留学生就业方面都会有些补贴,所以各位海归留学生在回国求职方面要有些聚焦好城市,第一次落户会有 “大礼包” 的!

3. 学校的优势

国内的保研和考研市场竞争非常残酷,相比较而言,申请国外的 QS100 的高校硕士研究生相对会容易一些(只是相对,嗖嗖承认大家都很努力!不过我们要讲究效率!),而我和许多知名公司的 HR 聊天,问他们关于招聘学生背景的问题,许多都要求 QS100,QS200,而海归留学生的学校能排进这样的榜单的有很多!

4. 语言的优势

语言的优势我就不用说了,这里只是建议大家如果雅思考的时间比较久了,可以在简历语言栏目多说两句,比如:长期学习生活在国外,英语可作为工作语言。或者索性准备一份英文简历,这样会让你的英文水平更让人信服。

当然,如果你学过其他的外语,也可以往简历上放,即使是比较初级的也没关系,简历上放上去了,就会显得不同。

5. 市场的优势

留学生吃穿住行学玩都在海外,无论是否留学,至少耳濡目染都会接触到国外的文化、生活、商业等等,而此时此刻,国内有大量的公司正在想着开拓或者已经开拓着海外市场,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对国外市场更了解的人来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你可能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6. 人脉的优势

最后就是人脉的优势,校友会当然是一个很不错资源,特别是回国的同学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组织,还有本地城市的欧美同学会(这可是官方的)以及其他的一些留学生组织。

当然,这些并不是真正的人脉资源,真正的人脉资源是由这个海外高校链接的全球的牛人资源,虽然可能你和对方并不是很熟悉,当然 “校友” 级的元素链接,足够你去吹吹牛,或者找到中间人联系到对方了,而这个的作用或者好处,我们要单独来细细地讲了。

总之,海归留学生回国求职的优势还是有的,各位小伙伴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一定要找到自己的 “比较优势”,把你的特点发挥出来,找到自己优势行业和优势岗位,你的求职之路不会太难!如果感觉难了,可以和嗖嗖聊聊!

古德拉克

知乎用户 小风嗖嗖的​ 发表

首先,就是你如果是说你专业是传媒和新闻,你需要用到的是你的就业的能力,就是你专业的能力才行,资金和待遇别想那么多,我都说了很多遍,现在你考公你有个硕士学历能够达到更好的层次和标准,或者是去国企,私企的校招,那你想去大企业就凭借你的东西,而不是那个就业的学历才能就业,就是你说一年制的硕士,实际上是有很多的不认可或者很难接受的,但是不代表你的能力不能去这种行业,选调的很多考公要求是不要一年,这个不假,但是你是否一年你学出来了你的专业资质和技术能力,是否理论知识达到要求。

就是你要是说你就是英国很强的院校的背景和牌子去国内的就业,就不可能,别觉得海外回来能赚到钱,我这遇到的很多海归,几千都不接受,那上来就要高待遇,你有这个能力么,你有这个实力和你的资质和专业经验吗,先从基础的工作做起,海外就回来的也都是一样的对应的待遇,也就是几千,也就是这些,慢慢你再去用你的专业能力征服,就是你想着世界前 100 就能去大企业

呵呵?你以为是 10 年前吗,你内卷压力导致就业,考研和考公,考博压力大,你去了海外不是让你混日子的,是让你学东西的,要不然你 10 年后现在就业啥也不是的

别心高气傲了,别自己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即使学到了,留学回来也都是用你的积累和努力去赚钱,没有说你是牛津,港大,一年制的很好的院校就高看你,你依然得看你专业能力!

西班牙留学归国后的就业可以有什么优势方向呢?西班牙语就业方向有哪些呢?西班牙留学 – 西班牙名校和中国双一流大学实力数据对比,中国大学毕业率 / 录取容易度 / 就业率劣势明显西班牙留学回国就业大讨论 — 到底能不能比中国的 985,211 更理想,应届出去到底是不是最合适的?留学问题分析 —- 西班牙 / 英国现在的 1 年制硕士是不是真的很水?(转自宇青留学同名公众号)留学申请四大误区分析 —- 西班牙,中东,泰国适用(正式解密 Iunit 骗局,西班牙博士最新录取展示)

知乎用户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发表

说明在经济形势不明的情况下,溢价首先会回归原价值。

知乎用户 二民​ 发表

我觉得吧,海归在就业方面没优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归太多,学生的学历及能力层次是多样化的,多年前的美国留学生更多的是精英化留学,而现在更朝着大众化发展的趋势蔓延,海归光环被极大的削弱,再加上国内教育质量和本土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海归不仅没优势,甚至处于一些劣势,比如:

1、容易错过外企校招季

国内企业一般在 9 月开始进行传统校招(秋招),一直持续到 11 月中下旬。这个阶段招聘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相当高。然而我们海归大军的毕业时间大多数是 6 月,也有根据课程完成情况选择 12 月毕业的,说真的,要想抽空回国参加秋招和面试很困难。

虽然错过了秋招,我们还可以选择来年 2 月底到四月中旬的春招,但是春招的招聘单位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下降,所以想在春招找个好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在求职时间上,海归就处于劣势了。

2、缺乏相关工作经历

可以说大部分人在留学期间对未来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所以在大学期间只顾着努力提高自己的 GPA 和综合素质,不清楚相关工作经验在求职中的重要性。很多海归硕士项目也只有两年时间,时间短,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一些相关实习,这和国内很多拥有充足的时间去获得实习经历的名校本科硕士比起来,在核心竞争力上处于很大的劣势。所以,我们也很绝望啊!

3、和国内名校比,海归处于劣势

国内学生有地利之势,国内的企业对他们更加了解。他们觉得能通过高考考进清北复交等 211,985 学校的学生,吃苦能力要比海归强。从期望值和薪资要求方面来说,也要比海归低,工作的时间也会更稳定,不那么容易跳槽

4、国内 HR 只认名校

海内外的信息差和课程设置不同,国内的 HR 压根儿没法判断一个海归的含金量,所以大多时候国内 HR 只认海外名校。

我曾经遇见过一个康奈尔和一个 UIUC 的学生同时应聘一个 CS 岗位,HR 选择了名校康奈尔的毕业生而回绝了 UIUC 的那位学生,他可能不知道在计算机专业排名上,UIUC 是要比康奈尔好的。

5、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

高额的留学成本让海归希望通过高薪迅速赚回自己的留学费用,所以在回国求职当中把自己的期望值定的太高。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能力达不到薪资的要求,俗称眼高手低。我觉得留学是一种长线投资,不要因为留学前期资金投入大的压力而盲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对自己期望值太高必然会求职困难,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6、大城市求职竞争激烈

绝大多数海归回国后都把目标涌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寻求好的公司与好的岗位。国内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一样,对于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求职的竞争必然是激烈的,和国内 985,211 的优秀学生比起来,海归光环并带不来什么优势。

知乎用户 职业规划师商娜​ 发表

换句话说就是,一名工作经验为零的无业人员找工作四处碰壁。

知乎用户 支浩宇 发表

还可以,当然要看学校还有个人的诉求,以及方向

从事职业规划落户咨询时经常遇到很多海龟找到好的单位,并且给了北京户口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个找工作的渠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首先比较主流的招聘网站, 前程无忧还有智联招聘, 这两个特点是单位多,职位也多,更新的数据也比较快

有不少帮忙做规划的客户是在这上面找到靠谱单位,不仅工作找到了,而且还给了户。

如果你想知道哪些单位适合你,可以私信我

sunny 北京

427 次咨询

5.0

11761 次赞同

去咨询

2;拉钩网这个主要是聚焦互联网招聘,还有 boss 直聘中小企业比较多,回复率高,但是鱼龙混杂,大家注意一下。

3;应届生求职网,这个还是相对比较专一,校园招聘比较推荐大家好好关注。

4;国聘,这个是官方的背景,国企央企的招聘比较多,里面有北京户口指标的单位还是非常多的,靠谱度还是蛮高的。

5;针对海归招聘的专业网站,比如说像 jobs 海归网、留学人才网、海外招聘网等等,也都可以尝试。

6;如果有明确的求职目标和心动企业,建议直接去企业的人才招聘官网或者微信公众号进行投递。

7;充分的发动一下身边的师兄师姐或者亲戚朋友来进行内推,这也是效率比较高的一种方式。

8;寻找第三方机构,当然是有偿的,靠谱的比较少,建议大家睁大眼睛,多对比,多问细节,也有不少小哥哥小姐姐们通过此渠道找到落户单位

如果大家无法确定的话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

sunny 北京:办理北京户口中介靠谱吗?教你识别真假中介 13 赞同 · 3 评论文章

9;国资委的官方公众号:国资小新 ,有想去央企的大家可以重点关注,这个公众号会不定期的发布招聘信息

10:内推,这个一般是指互联网,当然也要走流程,像我知道的百度,百度员工内推,单位成功录取后单位是有奖励呢。

以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顺便在给大家分享一下那些渠道可以落户北京

sunny 北京:一文解答北京落户问题(以及哪些渠道可以解决北京户口?附落户首都名单)

知乎用户 sunny 北京​ 发表

课程型硕士太水了

知乎用户 化学教书匠 发表

insead 出来国内咨询公司不随便挑?!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正常。

一年制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没有任何研究属性,本身就是上课然后毕业,是大四或者大五的学习强度,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

论能力水平,海归里可以大致如下排名: 教授 > 博士后研究员 > 博士毕业生 > 有专业对口工作经验的正式员工 > 二年制硕士毕业生 > 一年制硕士毕业生 > 本科生毕业生。

其中 正式的工作经验的含金量较大,比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差别还大。

知乎用户 伍亦勤 发表

一年制最大的问题不是没学到什么东西,而是没时间实习。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找 summer intern 再拿 return 的效率远远高过海投 full time。就算拿不到 return,实习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的重要性甚至高过你在学校里学了什么,特别是当你对于岗位的要求较高时,用人单位往往无法有效通过学校的好坏筛选出该岗位候选者。

当然一年制毕竟费用低时间短,这也是一种 trade off,省一两年的时间积累一点实际工作经验也未尝不可。

我个人觉得一年制硕士项目最适合本科已经有足够实习背景,只需要一个硕士学位满足学历门槛要求的人,这种人可以最小化一年制的劣势,最大化优势。

知乎用户 BloodMoon​ 发表

英国一年制硕士?欢迎你到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任教。

知乎用户 mirai 发表

国内找工作看的不是你的学历文凭啊,这个问题应该修改为:如何看待一名海外一年没有奴性的硕士留学生找工作四处碰壁,工资远低于预期?海归的就业优势还大吗?

拿国内的互联网研发领域来讲,不管你学历,你工作态度如何?工作是否主动?这里的主动不是一般意义,而是大概指以下几个方面:愿不愿意主动抢同事的活儿干,愿不愿意主动加班到凌晨,愿不愿意主动牺牲一切的个人生活和主观意愿给公司,愿不愿意主动寻求并背黑锅,简单来讲,愿不愿意睡公司不回家,抛家弃子,当工作和家庭冲突时,是否愿意主动为了公司牺牲一切,就像华为任总所言:这样的老婆,要来干什么?

知乎用户 蘇震 发表

新闻当中的案例,显然是这位海归没有明白自己的就业优势究竟在哪里,以及如何将优势转化形成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其实别说现在了,我研究生毕业那会(2016 年),海归研究生回国找不到工作就已经很常见了,我算是运气比较好毕业前就把工作给搞定了,所以毕业之后顺理成章的开始工作。直到疫情回来前我已经在海外做了三年半快四年的本专业工作了。

即使如此,我回国之后的面试还是有不少被拒的,不意外。优秀的人太多了,无论是咨询行业,还是甲方战略部,本身就是优秀人才扎堆的地方。竞争不过也可以理解。本来觉得自己在海外做咨询挺牛的了,回国后发现圈子里面海外 MBB 的,四大的,做 VC/PE 的多的不得了……

庆幸自己在国外工作了几年,现在做项目建议书团队成员介绍写自己这部分的时候不至于太给团队丢脸……(光按学历排,我的母校排名应该是团队里面倒数的了)

现在留学的越来越多,要想保持竞争力,仍然是坚持抓别的留学生没有的,别人成绩好,那你就得成绩好的同时还有足够多的海外 intern, 别人 intern 很多你就得把 opt 搞定,甚至找到海外工作。别人有海外工作经验,你就得有 “知名跨国企业从业经验 “

没错我知道这样显得很卷,但竞争力这东西本来就不是绝对得,而是比较出来的。如果你实在拒绝竞争的话,在国外想办法移民,做个技术工人或者开个小餐馆啥的,也行……

知乎用户 SamL​ 发表

首先,你需要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留学?

面对以下的困苦与挣扎,你准备好了吗?

1. 边缘化

人是群体动物,身份认同对人来说尤其重要,寻找身份认同是自我与外界的不断冲突、妥协和融合。很多时候留学生比一般人更容易失去它,不仅要融入当地社会,还要面对同胞的质疑,特别是年纪很小就出国的留学生,让自己西化了很多年后回国又进入了去西化,如何在这种文化夹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身份认同成了一种艰巨挑战。

在央视纪录片《高考》中,北京一所顶尖国际学校的学生为了留学梦早早放弃了高考,活生生将语文课上成了选修课,中国文化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

片中章文雄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当他从美国名校毕业理应前途一片大好之时,求职之路却屡屡受挫,《金融时报》、《CNN》、《道琼斯》全都拒绝了一心渴望留美的他,究其原因,他说:“美国哪一家大公司会愿意让一个黄种人来帮他们做新闻呢?”

2. 同质化

上海陆家嘴留学圈里,他们基本都来自全球 Top20 院校的金融、精算、统计类专业,手握一把证书张口闭口都是几亿的项目,工资却仍赶不上浦东房价,看着比自己更聪明的人仍在疯狂努力,他们常常会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与此同时,静安寺那些全球各大商学院毕业的精致白领,拿着刚破万的工资,租着 7000 元的 Studio,抱着成为小红书博主靠副业赚外快的希望,举着相机漫步在巨鹿安福武康路上。而那些计算机与工科名校毕业在漕河泾和张江的互联网人们,怀着互联网改变世界的梦想,却被 996 和不争气的市场现状熬得焦头烂额。

2021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显示,虽然近年来中国留学群体对于商科的选择正在回归理性,但以 FAME(金融、会计、管理、经济学)四大专业为代表的商科仍然稳居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学科的首位。

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学科中,商科申请的比例始终位居第一 (32.88%),留学生选专业时在计算机金融商科领域扎堆,同质化严重导致行业内卷,滋生了各种焦虑,而不知很多时候越做自己,越有不可替代性

如今很多的留学生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定义非常局限。人是社会性动物,当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就会要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艾伯特 - 拉斯洛 · 巴拉巴西写了一本研究成功定律的书——《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中提出:成功不是一种个人行为,成功是社会网络给你的反馈,专业能力决定了你是否能成为高手,是否获得成功则取决于社会对你的认可

个人力量来源于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很多学生的不自信,除了由于一直以来大部分中国家长使用的挫折式教育,还源于找不到自我和方向,自卑不是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而是不知道自己什么能行。出国前根本不清楚该在哪个赛道上努力,选择哪个专业。根本不知道大部分工作到底是干什么?对社会可以有哪些益处?很多专业十年前根本不存在,随随便便就被时代发展裹挟,只片面地考虑社会需要什么、性价比高不高,而忽略自己真正的想法、混淆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知乎用户 适途咨询​​ 发表

英国,新闻专业,学的就是 bbc 那个框架体系内容呗。

问题是 bbc 这个阴间滤镜的梗已经广为流传了。

所以 bbc 新闻框架的内容知识,你学的再精彩精通。

回到国内吃冷脸不是理所当然吗?

这有啥好抱怨的。

我就不提你那个一年制学历的事了。这个大家都懂。

hr 也是上网的,不是土包子………

知乎用户 侏医生​ 发表

谢邀。硕士找工作,看面试表现,看简历质量(含匹配度,看本科学历,看海外院校具体水平。如果不是定制化投递,海投 100 份也不会多累,不用太加戏。

知乎用户 麋鹿裤 发表

top100 的大学分三六九等,而海龟也分三六九等。

学理工科的海龟还有出路,学文科专业的海龟走向末路。

只能说现在已不是二十年前,海龟们躺着收割 offer 的日子过去了。

知乎用户 猎晏焱 发表

出去一年的这种,只是图一乐。

当然,国内两三年的,也好不到哪去。

主要还是靠自己学。

建议把文凭扔一边 —— 这东西只是一件西装而已,告诉别人自己有就行了,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 思愿力行 发表

图你脾气大?图你不加班?

图你想得美?图你干活慢?

除非你去的外企,可能还相对有点用,

否则如果没有真正学到东西,或者掌握资源(比如你是老总的亲戚。比如你和重要的客户关系不错等等),单单 “留过学” 这个名头没有太大作用。

知乎用户 当位以节守正出奇 发表

不要眼高手低,名校毕业也是职场新人

总不可能直接就给个总监的位置吧,又不是三十年前

现在出国的人群已经扩大了阶层,不像三十年前只有金字塔尖的人才有机会去留学

调整心态,骑驴找马,先上车再换车

知乎用户 张佩瑛 - Patrick 发表

今天看脉脉一个海归总监吐槽薪资,吐槽了半天在说美刀结算,这个标准国内确实用不起

确实这预期管理不太行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对化名沈文的同学来说,什么是合适?薪资多少是不低于自己期待的?

作为 HR,我碰到刚回国,开价月薪 15000 的应届生同学,要求薪资 15000 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能做的事情和 15000 不匹配呀。没有公司为海外留学生这个背景买单,公司只为员工能提供的劳动价值买单。

同时,最重要的是,很多留学回来的同学还没有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甚至有些同学陷入只要用人单位给自己发 offer 就觉得这个不是自己想要的,而要是面试过但没有拿到 offer ,就觉得自己不行的状态。这个推荐听一听知乎上的 live 讲座《教你自己做职业规划》,里面有工具和方法帮助这部分同学进行自我梳理的同时也有方法让你找到薪资的市场水准是在什么范围。

“工资低于预期”,这需要先将自己的预期和市场上的薪资水准去做下对齐,做到心中有数,结合自己的实际技能,做到胸有成竹的去和用人单位谈判薪酬。

海不海归,对用人单位来说意义几乎是 0, 因为那并不能和你本身能力划等号。当然用人单位乐意为通过海外学习和生活之后,让自己综合素子得到极大提升并且展现在动手实操技能强的同学们支付与市场持平甚至高出的薪酬,并且还会 “绞尽脑汁” 做福利设置等途径来吸引优秀的人才。

注意哈,吸引 “优秀” 人才。那你留学回来就优秀了吗?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唐安妮​ 发表

辛辛苦苦读了博士出来,找不到工作,该如何找到心理平衡?

研究生,女,985,找不到工作真的很难过。怎么办呢??

现在 211 毕业学生就业难吗?

211 大学毕业 12 年,找不到一个月薪 5000 以上的工作,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是一名 211 的研究生到现在还找不到工作,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少卖点焦虑对大家都好

知乎用户 Mr.Le 发表

专业,专业,专业。QS 排名只是教育商业罢了。连高校都要搞 “非升即走”,以结果说话。为什么还是很多人觉得一个 QS 高排名就能好薪资呢?难道不知道排名也都是花钱砸出来的么?

知乎用户 RYOUTH 瑞御思​ 发表

谢邀,

主要看本科哪里的,一年海外硕士懂的都懂

现在 HR 精得很,麻不脱的。这提问者基本上槽点都齐了。新闻专业嘿嘿嘿 (「・ω・)「嘿—一年水硕 + 英国非 G5 + 本科没说,那先扣上水货帽子

没真正意义上投过简历,〈我还是很清楚我要是真的放下架子和同龄人硬淦是个什么滑稽水平,不作死〉但是由于一些关系,招过人。也跟着叔叔伯伯去挑过人,我的体会就是三点

  1. 人文学科类的一边凉快去,商业学科的看是不是持证(CPA 尤其有用),但是总体还是更热爱理工的,能上就能上,没有文科的那么大不确定性。
  2. 其次看学校(考虑可能的资源 PY)特别看本科学校,其次实习啥的也要看,不出错是第一要务〈比如我当时那一波的老叔们特别喜欢厦大的人,看到 XMU 的来应聘先加个鸡腿〉有的觉得交大的好使,那就先标红,研究生尤其一年制的都懂主要是走个程序,符合有留洋经历,仅此而已。像上文所说的 XMU WISE 出身的,烟酒僧一年必然不会差,美藤东 10 / 带嘤 G5 加拿大双强,正常发挥。主要钱谈不谈得拢。
  3. 留学平民化后,如果有同类 985 本的来应聘,优选国内的,次选国外。

所以真没啥优势,特别现在有些留学生包括美本在内,英语都说不溜,贻笑大方,现在的 HR 挺多也就是 90 后了、这些年也有发展早就不是传统的老板亲戚兼任的居民,留学生毫无神秘感,相反由于不少人还也有留学经历 太清楚一些本来二本的出去混混回来当一本用途的人的姿势水平。但是再强也是二本水平,平均而言不值得去冒险。老爹倒是在十年前在三本挖到过宝贝,后来成为左右手的大将,但是这么多过去了也就见过一个孤例。一般人力资源的人可没有那个魄力去选不太行的本科党 + 海外一年水硕的人,特别这些人对收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少看点知乎的人均百万,普通留学党也就万把块钱月入,真有能力后头自然会起来。别东想西想的,开口几十万大洋怕不是要笑脱牙,现在经济不景气,更没人想要养闲人

PS 奉劝一句本科不太好,手里有点钱的人把钱留下脱产学习,国内好生搞点高含金量的执照才是真的。水硕的主要用途一是在目标国混 OPT+PY 得到一个海外 offer 这样即使以后想回国,行业内跳槽也比直接社招容易,其二则是适合给本来家底就殷实的老哥老姐们一个社交圈,是加头衔的意义而不是拿这个头衔去混口饭吃

知乎用户 LAWRENCE​ 发表

海归只是一个标签,贴个标签就能换钱,那只是局限于他人知识有限眼界有限的情况下。

海归的关键是要看你带了什么回来。

如果从海外带回来的仅仅是一点儿学分、一张文凭而不是有用的知识、阅历、技术、眼界、理念、情商或者创新,那么别人为什么要多付那么多钱去雇一个海归呢?

所以别说一年硕士了,哪怕是三年的海归硕士,跟海归博士比起来,差距还是非常之大的。

当然目前看来,海归博士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很不错的,体制内外都是如此。

知乎用户 韩东燃​ 发表

海外一年硕士 20 年前就找不到想要的工作,我一同学就是这样,后来找到工作用的是本科学历。

这跟海归有没有就业优势一点关系也没有。单纯是一年硕士的问题。

知乎用户 土豆土豆皮儿​ 发表

我去年半年内招了两个留学生,不会再招了,两个都被我劝退了。

知乎用户 职场谋士小吴哥​ 发表

这是上海在保护这些留学人员。

众所周知,海外两年硕的花销大概率高于一年制,这样筛选出了一部分家境更好,可以在上海拿到编制后直接买房的人。

拿到编制买不起房的外地人,你敢辞职吗?

知乎用户 鹦鹉博士么么哒​ 发表

985 出去就不碰壁了?留学生工资远低于预期还不是因为中国普遍薪资都比较低,同样的工作,国外的薪资是国内很多倍。

现在每年海归人数不少,肯定是不像前些年那么吃香了,但是也并不能说英国一年制的硕士认可度不高,题主需要知道开设一年制的硕士不止有英国,还有香港,新加坡,学制确实短,但是是把课程浓缩到一年里,压力是不小的。当然能不能找到工作,还是要看自己的整体能力比如学历背景,以往实习经历,笔试和面试情况等。

以下是 2021 年英国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

一年制的英国和香港工占据 44.6%,如果回国不认可,干嘛还那么多学生留学呢?

近八成英国海归 3 月内找到工作,海归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海归求职遇到的挑战:缺乏工作经验,呢所以建议大家能在学习中多丰富自己的实习等活动,帮助自己就业。

中国雇主对海外留学生的就业机会以及英国大学毕业生竞争力,其实看出回国认可度还是不低的。

就业形势不好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要给留学生扣帽子。

知乎用户 有录文书大佬 发表

现在的海归和以前的海归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我认识好些人的孩子,国内考不上一流的或者满意的大学,就出国读书。读几年回来,算海归还是啥?

知乎用户 欧阳逍遥 发表

Human Resource/Capital Management(人力资源 / 资本管理), Talent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不是很清楚中文中所对应的专业词汇,大概意思就是召集与保留人才),Intellectual Capital Management(智慧资本管理)。所有靠谱的人事主管都会去思考怎么做好这三件事儿,并且这三件事儿都离不开 “**现有员工与潜在员工的 KSA(Knowledge / 知识,Skills / 技能,Abilities / 能力)” 这个重要因素。**没有哪个认真负责的人事部会光看学历就给应聘者 offer;也没有哪个认真负责的部门老大会光看学历就给来面试的人 offer。

2021 年 10 月,沈文从英国一所世界排名前 100 的大学毕业归国,开启求职之路。就读于新闻专业的她,想在北上广谋一份工作。现实狠狠打击了她。找工作的三四个月,一份让她满意的 offer 都没有。

除了应聘者大概率眼高手低以外,这里面没有任何能实际证明其 KSA 水平的信息。实习 / 工作经历如何?如果人事去联系应聘者以前的主管,他们对她的评价如何?如果所投岗位有笔试,笔试表现如何?面试的表现呢?尤其是最后一点,谈吐是否得体?在聊到相关的专业话题时,是否能行云流水地交流?还是说单纯地背死书?

世界排名前 100

本来排名就是为了收割韭菜而搞出来的镰刀而已。不是说排名高的学校不好,而是说 “排名” 这件事儿就很魔性。举个简单的例子,问题中提到了:

要么行业不符 / 就读于新闻专业的她

这两点。我教过好几个复旦新闻系的学生。大家会觉得他们在大陆地区的新闻业竞争不过一个很有可能是英国水硕的毕业生吗?尤其是在一个行业里有经验的人事,他们会不知道哪些学校的毕业生质量有保障,哪些学校是雷区?

真正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不到系统的锻炼提升

就如上文所言,靠谱的人事管理看的是应聘者的能力。学历只是敲门砖而已。说难听点,都研究生毕业了,如果还觉得只要有学历就能找到工作,那么对这个社会是如何运作的认知能力就太低了。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了。人事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去分辨应聘者是骡子还是马。

再来就是 professional networking。公家我们不讨论。就说私企。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的公司,大家是更愿意招在实习期间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的人呢?还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呢?是更愿意招自己认识且信得过的人所引荐的人呢?还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呢?是更愿意招一个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为人处事也让人很舒心的人呢?还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呢?

虽然不能肯定,但是大概率这位应聘者从一开始就是被留学中介牵着鼻子走的人。

知乎用户 Timothy 发表

咳,因为没有绿卡

没有绿卡的人没有爱国牌,准确地说,是没有资格爱国

以前我也挺鄙视赖在美国熬绿卡的人

后来发现 ta 们也挺歧视内地过去的,我就更鄙视 ta 们了

再后来我发现自己才是那个 SB

回国一定要有绿卡,而且也别放弃

回答完毕

知乎用户 连续对称守恒 发表

问题不是海归,不是找工作,不是工作本身,是预期

知乎用户 水里的硫化铝 发表

【学历】这东西永远只是敲门砖和入场券,入场券是很重要,现在很多大公司非 985211 和海外前 100 都不看简历的,但是不代表你能过面试。

找工作是一步一个坎,不是一张入场券打通全场的,更不代表你有 QS 前 100 学历你就能怎么滴。

我相信遇到【海归就业难】的朋友,核心还是不够了解国内就业行情,你真的了解面试技巧,大厂分类,行业状况,你之前有布局实习经历和做职业规划了吗?

正因为我之前留学的时候也不懂这些,本人也吃了很大的亏,错失了很多机会,我才知道问题出在哪。而这些,跟我的学历是 QS 前 100 还是 QS 前 10 没多大关系。

【你的学历足以过简历关就够了,后面的问题跟你学历没关系了】

真留过学的,自己 QS 前 100 的学历到底含金量多少心里没数?不是说你学历不值钱,是说咱没必要幻想自己好像已经 “比肩清华北大” 了,进而喟叹 “我这么高学历居然给我这点工资”,真没必要哈。

何况,找工作是排名游戏,就跟高考一样,你考 600 分很厉害,但是如果大家都已经卷 650 分了,卷到这种程度了,公司会因为你客观上优秀,就录用你吗?

以前我在字节实习的时候,好家伙我那一个边缘部门,还不是抖音那种核心部门,好学历满地走,新人或者实习生进来要自我介绍的,群里各种什么牛津、北大、哥伦比亚……985 都只能说常见,211 和 QS 前一百是基础学历水平,偶然有个不是好学历的反而很显眼,然后看看他的其他经历,好家伙,各种实习和活动成就 buff 叠满了。

所以核心是【海归难就业】吗?

所以真的是已经到海归硕学历连普本都不如吗?

我觉得不是,

这个话题有点像是有人说,“我在健身房练了一年,有不错的身材,怎么还找不到对象?找个满意的对象这么难吗!”

说到底是观念和认知问题,毕竟客观事实不受你的想法改变,就业难一直就那样,国内就业行情一直就那样,你不知道行情,你失望,只是不符合你的预期而已,不是行情针对你。

假设给你 10000,你觉得工资低,不符合你的预期,这不是工资低的问题,这是你的预期有问题,或者既然你觉得这家低,你就继续面试呗。绝大部分大厂,现在都已经卷到了遍地 985 和 QS 前 50 学历的水平,我相信没那么多人是已经牛津耶鲁学历了,还面临严重的 “海归就业难” 吧。

诚然,好学历和高工资是相关的,好身材和好对象也是相关的,但是如果你觉得留个学历就能 “翻身”,就能 “碾压”,留学未免也太有性价比了。

然而我一直的观点就是: 留学是一个教育奢侈消费,它本来就很难 “回本”,所以不适合那些没多少钱想翻身的人……

当然,您要是有本事直接拿身份拿国籍,润美利坚,润加澳新,那确实也是个路子——前提是你拿的到那个身份。

说到身份,现在海归落户上海是有政策的,工资一万多就能落户,所以你要说留学一点好处没有也不对。

任何东西都看你的目的,有人觉得能落户上海就很赚了,有人觉得落户对他一文不值。

而你的目的如果是 “必须保证毕业后工资能够月薪两万”

…… 那你应该考虑润美利坚

利益相关: 本硕都在国外

知乎用户 猫之初性本熊​ 发表

一年制英硕懂得都懂,不懂得慢慢都懂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年期硕士,

这个,

只有要求降低一些吧。

知乎用户 沉雾 发表

世界前一百名的英国大学 ×

qs 排名世界前 100 的英国大学✓

英国是世界第四科学强国,位居美中德之后。英国的科研以大学主导,因而拥有几所好大学,但也仅此而已。真正 “世界排名前 100 的英国大学” 其实只有所谓的 g5,qs 前 100 名有接近 20 所英国大学的情况严重违背客观现实。因此其就读的 “世界前一百名的英国大学” 根本就是一个稍好点的普通大学,毕业以后没什么名校学位溢价、找一个普通工作再正常不过。

德国人古滕贝格在四十岁出头就当上防长,一度认为是德国政界最有潜力的新星,被认为最可能能继承默克尔位置。然而这哥们博士论文严重学术不端被查,面临的是博士学位吊销 + 政治生涯终结 + 犯罪。其出狱后的第一件事是立刻重新读博,以最快速度获得了南安普顿大学的博士学位。

南安普顿大学在 2022 年位于 qs 排名 77 位。那么问题来了,古滕贝格之前于拜罗伊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这个拜罗伊特大学 qs 排名多少? 520-530 位。

我实在看不出南安普顿大学招一个失去政治生命的德国官员读博有什么意义,所以不可能腐败;那就只能说古滕贝格满足在南安普顿大学读博的条件并通过了选拔,那这个可就太离奇了。

可以说南安普顿大学很水,博士水成这样;但我不赞成这个观点,我更赞成的是,这种学校就是之前我描述的,表面看似 “世界前 100” 的英国大学,但实际上在西欧地区能够随便数出很多这种学校,根本没什么稀缺性,不是什么名校。那一片满足学校要求的博士生也到处都是,不存在稀缺性,这边招生那边申请就上了,很自然而然的一个东西,如同空气一样自然和寻常。那还想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呢?

讲了这么久的故事,结论很简单,出国读一个该水平遍地都是的学校本就不该追求什么特别超常的职业生涯,按部就班才是正常。现在已经 2022 年了,读书还是好好学习的好,不要觉得国内好骗,拿一张写满洋码子的纸片就能到处融资。大家心里拎得清到底是几斤几两。

我这话肯定戳破了很多人的泡沫,伤害不少人,很多人真的相信自己读了世界名校而不是西欧地区这个水平遍地都是的大学。做人还是实在点好,泡沫现在不破以后总要破,越晚破对人的三观伤害越大,还是早点破了的好。

知乎用户 乖边牧 发表

君主论中有一句话,可以深思一下:

不要让强大的外部势力获得声望,这是一种时代需要。

知乎用户 田甜​​ 发表

开玩笑,回来干什么?

既然出国留学,就应该做好在海外工作的准备。搞了半天兜兜转转,又回来有什么意义?

知乎用户 白夜无霜​ 发表

看了很多别的回答,都没说到重点。我来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吧,其实就是因为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人才过剩,职场越来越卷了。并不是海龟不吃香了,国内的本土毕业生也不吃香了。

回想一下高考刚恢复的时候,不管什么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是香饽饽,毕业包分配工作。这并不是因为当年大学里学的知识有多高精尖,只是因为跟社会里其他那些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的人相比,大学生就是那个年代能找到的,最厉害的人了。这些人迅速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

凡事都有个极限。大学可以一直扩招,但经济不可能一直像开挂一样飞速增长。再加上新冠造成的经济损失,现在国内人才严重过剩了。连前几年行情最好的科技行业都开始大规模裁员了,其他行业的寒冬可想而知会有多冷。以前高中生做的工作,现在研究生都去抢。比如银行柜员这种金融行业里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作,每天就接待一下散户,数数钱,用电脑输入一下数据,哪里需要用到大学知识吗?明明高中生就能做,但只是因为太卷了,很多名校研究生在做。

所以说,现在学习已经有些本末倒置了。上学不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技能,而只是为了在找工作的时候卷赢其他人。毕竟公司就看一张纸的简历,对你了解有限,怎么看出你比别人强呢?那最偷懒的办法,就只能选学历高的了。学校一看,卖学位这么赚钱,那当然开足马力,纷纷扩招。只要教室坐得下,什么人都往里招。所以跟你有同样学历,也能胜任这个工作的求职者,有成千上万个;但坑就只有那么多,所以求职者只能向下兼容了。

对于海龟来讲,这几年格外难。除了要跟国内应届生一起卷以外,还要承受舆论战造成的额外伤害。“祖国建设你不在,万里跑毒你最快” 就是疫情期间国内对待海外华人的方式。当内部太卷的时候,就只能从内部剥离出一部分人,给打成外部敌人,好减轻内部的压力。所以海龟本身没有问题,是内部大环境整个出了问题。有条件的话,尽量在留学的国家找工作留下来,别回去卷了。卷输了没钱,卷赢了也不快乐。

知乎用户 风林火山 发表

一年的水硕也配?

知乎用户 阿源 发表

这个新闻过于关注刚毕业阶段的问题了,忽视了人职业发展得可持续性和可变性。稍微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会发现人生的变化太多了,如果这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到最后,毕业学校专业学历,最多是一个敲门砖而已。

不用那么恐惧压力,正真能让自己更优秀赚更多的是踏踏实实做好手上这份工作,机会来临的时候紧紧抓住,我们一辈子总有那么一两次机会,机会来的时候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世界永远都缺真正的人才。

知乎用户 Iris Wang​ 发表

一、海外硕士文凭的贬值

现在整体来说,硕士已经遍地都是了,看看国内每年的考研大军,就跟以前万人过独木桥考大学一样。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之下,在国内想要考上研究生其实很难。即使现在招生人数比以前多了很多,也耐不住报考人数的大幅增加, 据中国考研网整理,2021 年考研人数比 2020 年增加了 24%。申请国外的研究生,要比在国内考试容易得多,基本上有正规大学本科文凭,再加上托福或雅思考试成绩,就很容易申请到国外的研究生。

我有个在国内的同事,连本科都没有,十几年前去英国读了诺丁汉大学的 IT 研究生。她说班里一半是中国来的学生,因为英国研究生费用高,很多家庭负担不起,所以学校都拼命接中国留学生。当时基本上能付得起学费,学校就会收的,上研究生是很容易的,但毕业比较难,毕竟你也是要学完所有的学分,然后要完成毕业答辩的。因为比较难,她花了快两年的时间毕的业,期间也没有时间打工。拿到硕士文凭回国后很容易就找到工作,是一家德国企业,薪资也不错。

十几年前,从国外拿着文凭回来的相对也没有那么多,很多外企也比较看重外国的文凭,加上语言的优势,找好的工作还是容易一些的。现在海外的研究生依然容易申请,欧洲的研究生基本都是两年的,英国还有一年授课制的研究生。英国的研究生申请,如果你的学历不够,或者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不太符合,或者英语成绩还不够,很多大学还提供预科,读完预科就可以去读研究生。

虽说国外的研究生是宽进严出,可一两年的时间也未必就比国内读三年的要学的多,学的好。出国留学更多的是增长了见识,有了不一样的思维,再一个就是语言上的优势。海外硕士的学历并不比国内的就要高级。

二、文科不如理科好找工作,这是现实

无论是文科还是偏文科的商科,在海外都是很难找工作的,不仅是对中国学生,包括当地学生也是一样的。在丹麦即便劳动力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文科生也是不太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有些就不得不去读博士。我的很多同学都是过了很久才能找到一份工作,经常还是助理的工作。

在国内,文科也是不容易找工作,因为学的东西好像很多,其实在现实中没什么用处。有些学的不好的还不如一个理科生语言表达能力强呢。文科学的很多东西,理科生通过看书也是可以掌握的,所以对来我说,文科的专业性没有那么强,属于很泛的学科。我自己也是学文科的,本科是英语,后来我发现很多不是学英语专业的,英语也是可以一样好,因为这本来就是需要自己多读,多听,多练。这就像那些写作很好的人,未必是学中文的。

三、找工作主要还是自己能力的问题,文凭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记是在《非你莫属》的一期节目中,有一个在意大利留学回来的花瓶女,无论是说英语还是意大利语都是磕磕巴巴的,展示的才艺也让人在跌眼镜,回答问题时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情商,虽然最后找到了工作,也是一个类似花瓶的工作。还好有颜值,不然就是全场灭灯。

找工作是要看全方面的能力的,不是有一个文凭就应该找到与之对应的工作,企业还要看你很多职场方面的能力,哪怕条件都够了,可能因为你的观点和企业文化不匹配,也是不会被录取的。

知乎用户 北欧慧生活 发表

因为一年制硕士的打开方式不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吧,我未婚妻,她毕业的时候需要选自己要走哪条路,她选了个北漂进公司,于是对面单位说了,我们目前基本上只要研究生,你怎么也得是个研究生吧?

好,出国读个一年制,回来直接入职,还多算两年工龄。

同样的道理,我爸看我成天炒股前几天问我有没有兴趣转金融,说他有个朋友听说我学的是某某专业特别高兴,说他们这几年准备招某某专业研究员,觉得我特别合适,干得好干几年就可以当基金经理公募,于是这个叔叔跟我爸说,让你儿子读个博去吧,我们要了。

读毛线啊,硕士都读的我脑袋仁疼,我就是科研做不出来才炒股解闷的。

英国这种一年制硕士,最大的功能就是你射个箭然后围着箭画靶子,你读完再到处射箭肯定不行啊。

这是其一。

我媳妇在英国读的工科,不是那种半工半文的奇怪科目,纯正的工科,每天忙的要死,一把一把掉头发。当然掉头发也跟英国那破水有关系,王子都秃,没辙。

然后她认识的那些文科或者半工半文奇怪专业的中国人,今天去这玩了,明天去那玩了,一年都在玩,后来这帮人不带她了,因为她怎么也喊不出来。

说实话我是不觉得玩一年能长什么知识,脱产旅游一年这种事正因为我干过我才知道只能是越玩心越野越不想上班。

这是其二。

一年制硕士火了这么些年,hr 大抵都见过几个,甚至有的 hr 自己就是一年制硕士出身谁不知道谁啊……

这是其三。

不是说出国读研不行,安安生生搞个三年制没人说你不行,非要一年制,还读水专业,到时候找不着工作还能怨谁啊,都是自己选的。所谓的读完一年水平特别高的那些人,是人家上本科时候本来水平就高,不是说这硕士好。再加上第一学历要是也不太行那就更抓瞎了。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人可以去当留学中介,毕竟我媳妇雅思班里还有英国那些同学,没啥背景又学了文科的基本上都当留学中介了。

虽然说现在疫情搞得愿意留学的人少了中介不好做,但是朝鲜没有疫情啊,未来十年肯定是留学蓝海,朝鲜留学女王这名头听着就酷,郭德纲听了都得拿去编排于谦他前女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去一年制英联邦留学的水货 70% 以上!!!特别是国内 985211 以下本科学校出去的!!

知乎用户 泥煤的 发表

9102 年的时候王公子就说过了,还没出过国的人是傻屌。

所以一年制 / 文科留学生的海外经历仅限于证明自己确实不是傻屌。

但你想说自己很值钱是不是过分了?

知乎用户 烈日 发表

镀金啥的现在真的不存在了,回到国内别人顶多就是稍微感叹一下你是海龟,问问你国外的一些见闻,除了日常交际的谈资外,再无大用处了(哈佛,普林斯顿这种可以把清华北大都拉开的学校除外)。现在出国的核心优势就是有一个留在国外的机会,一旦回国就不要想着什么高薪,什么回本了,能把你当做 985 毕业生来看待就不错了。不过国外博士好像还挺有用的,毕竟现在很多比较好的高校招教职都要海外经历,但是你失去了一部分校友圈的资源,之后的发展道路是否顺畅也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知乎用户 嘿嘿嘿 发表

基本上除了在排名前 10 的学校毕业,回国就业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

不像 20 年前,现在国内也越来越看重性价比了,你薪资能否达到预期,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对方的岗位要求。所以期望值不要太高。当然如果可以,最好能在国外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国,这样你会有一些优势。我看到很多国外毕业的,连外语都说不好,只是挂一个洋牌子,如果你是招聘方,你会录取这样的人吗?

知乎用户 Mark 发表

主要还是个人知识和能力够不够硬。

知乎用户 沉默是金​​ 发表

海归本来就没什么就业优势

要在我大学毕业的 09 年

海外留学和去河北高速收费是平行的选项

只不过有的人家里有势力就去收费站

有的家里没势力就去留学

知乎用户 举宝爱好者 发表

中华语言文化博大精深…… 这标题太有意思了……

海外—先把学历起点拉高

一年硕士—抓准现在出国读硕然后期待最快毕业的心里

找工作四处碰壁,工资远低于预期—国内的专业都还说分四大天坑和热门专业(金融,医学,计算机),这标题什么都不说

接下来看内容:

世界排名前 100 的英国大学,新闻专业,然后就没了……????国内除了看硕士学历也看第一学历啊……???

**其次就是年限问题?**这点我觉得槽点太多了…… 恐怕真的只有中国硕士读 3 年。即使是美国的带有 thesis 要求的计算机硕士也才 2 年(难度分析:thesis 大于 scholar papet 大于 project)

说到这里还是基本认识不对:

你要出国你就走好出国的路,你要留在国内你就好好分析分析读研 / 保研 / 直接工作 / 选调生 / 公务员,想同时走两边又想能拿到最优解…… 贪心不足蛇吞象……

知乎用户 不朽的欲望 发表

从职场经验来看,海外归来的高学历人士,与国内本科生相比,大多看不出优势,甚至还不如。一个客观的事实,很多在国内考不上本科的,才出国留学,并拿了硕士文凭。至少说明,国外的文凭难度小于国内。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了吧。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海外归来的人士水平都不行。是否金子,试试便知。

因此,当事人首先要调整心态,放在身段;然后,争取找一个有前景的工作岗位。至于薪酬多寡,先不要管。只要能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晋升机会是有的,薪酬也会涨的。当积累了足够的资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知乎用户 泛泛杨舟 发表

说个事实,京东 qs 前 50 留学生实习房补多 2500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海归找工作的三大不足

今年预计大学毕业生 1076 万,

比去年整整多出 10%,

创下最近 6 年新高。

与此同时,

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还有超过 100 万海归学生加入求职大军,

求职市场史无前例的惨烈。

先给大家一个硬数据,

2021 年秋招中,

我们对 500 多家名企 HR 做了调研,

显示招聘留学生的过程中,

普遍认为留学生回国求职存在以下三大不足:

第一 缺乏职业规划,

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

第二 不熟悉招聘流程和时间,

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第三 缺乏岗位经验,

只有学历,没有工作经验。

百万留学生与千万国内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

争夺求职市场上有限的岗位,

可谓是僧多粥少,卷上加卷 。

作为海归留学生,

你的优势在哪里?

你的机会又在哪里?

所以个人认为,

如果你是留学生,

回国想要拿到令人心动的 offer

需要做好以下 3 项求职准备:

第一, 了解自己的意愿、能力、优势和不足,
明确求职方向;

第二 ,搞清楚名企 HR 筛选简历的标准,
有针对性地补充优质实习经历;

第三 ,明确校招流程与标准,
合理规划时间,有目标、有计划地准备和练习求职技能。

关注【余老师带你求职】,一分钟带你拿 offer !

[求职干货 | 海归找工作三大不足 391 播放 · 1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77276587603746816)

知乎用户 余老师带你求职 发表

工资低于预期是常态,海龟就业优势不大不是海龟自身没有优势,是没被人看到。到评职称的时候就知道,国外经历多么重要。但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吗?就业优势来看的话,博士还不如工人强是不是真理。

海龟回国需要时间适应文化冲突的回流。硕士的质量单纯用时间来衡量很不科学。

知乎用户 魔域都富于绾执​ 发表

害,这本来在 7,8 年期间就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事实了。记住,以后但凡想出去留学的话只有这两个目的只能够达到预斯。第一,在国内属于学霸类型。就读理科专业。最好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时期出国读回自己的本专业,毕业以后申请技术移民。从此开启大豪斯大牛排的爽快生活。第二,家里属于北上广深或着其他二线城市的土豪,家里至少坐拥至少 5 + 套资产。每个月光资产收入能达到 1W+。家里存款超过 500W 的。觉得世界这么大我就想去看看。光在国内卷没意思。那么大可以花几年时间去国外大学读个相对简单的专业。回国后, 在自己的履历上加上海归这一项,那么别人至上会认为你不是学霸也是土豪。在社交上的优势会非常明显。至于那些想靠出国留学然后回国出人头地的同学们,我只能劝你们醒醒。

知乎用户 Yuxuan Deng 发表

这个问题看着咋像编的呢?

不过有个问题可以直说。

国内家庭条件较好,而孩子学习又不是太靠谱的。多半都会去 TOP100 留学。专业也偏文科商科艺术。然后凭借父母的人脉和名校的光环,就业也挺不错的。但是如果你没有父母的人脉,这个名校的光环很可能无用。

但凡好点的单位,高层的孩子里一定不少在国外留学的。留学生什么情况,门清。

话就说到这吧!

知乎用户 呵呵 发表

是高手应该不会选这种一年制的硕士来学吧?!换句话讲就是持有该文凭的很容易被认定为非高手,所以稍微专业点的大公司否定其文凭背后个人综合实力的可能性很大,再者就是市面上还有不少有实力的千里马在那苦等着伯乐给机会………..,所以整个造成的局面就比较尴尬了。

知乎用户 Kimsun 发表

一年硕士,真当大家不晓得这是有 TM 多么水么?还不如找个国内硕士肄业的,起码别人进去了个门,你们这门在哪里都不晓得

知乎用户 胡胡 发表

英国,新闻学?还有人说是顶级?

就 BBC 干的那些个事,顶级滤镜还差不多,光学硕士没准比这个强多了。

知乎用户 悠然 Rita 发表

这个现象影射了现在留学海外同学们的艰难处境,前段时间阿芳还和一位留美的朋友聊到工作的事情。提到海归就业,现在大家最困惑的问题就是 “计划毕业后就回国发展,工作好找吗,什么时候找好呢?”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全球留学市场的行情,那么,经历了 2020 的 “低迷”,2021 年的 “复苏”,过半的 2022 年是什么样的呢?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的恐慌和混乱后,随着疫苗在主要留学目的地国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接种,各高校在本学期纷纷开放校园,海外留学生的入学考试也基本恢复了线下考点。被疫情打乱节奏的世界又重新运转起来。

对此,阿芳就和大家围绕海归就业相关的 Topic 一起聊聊~

海归,谐音 “海龟”,主要指留学归国人员

根据国际教育协会 (IIE) 的数据显示,2020 年,共有超过 560 万国际学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 10 个国家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新西兰和荷兰。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仍然位居各国之首。

近 10 年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数量从 2011 年的 22.93 万人增加到了 2021 年的 70.35 万人,回国留学生数量也随之上升,从 2011 年的 10.83 万人增加到了 58.03 万人。当年回国留学生与出国留学生之比,从 2011 年的 47.2% 增加到了 2021 年的 82.5%。根据智联招聘《2021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2021 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数量较 2020 年增长了 53.9%,留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的回国发展的意向。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折射出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国家实力,以及越来越宽广的人才发展空间。(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主流人群出国计划坚定,留学目的规划更加理性

疫情影响下,各国的留学政策不断变动,对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冲击都很大,不过随着新冠疫苗普及,92% 的在读留学生表示计划回到留学国家完成学业。同时,根据意向留学人群的调研数据,91% 的人群表示仍考虑留学计划。超 7 成已有留学经验人群表示,依旧会推荐身边的人去留学。与求学深造相比,疫情成为可以克服的客观因素。

和十几年前就业待遇相比,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提供的就业福利不比国外企业差,国家对海外留学人才的优惠政策,以及海归们可以选择的就业岗位与所学的专业匹配较高,这些都直接促使着越来越多的海归们回国就业或创业

用人单位对海归学历的要求

从用人单位对海归的学历要求和海归自身的学历情况看,用人单位对于海归的学历需求集中在本科,占比达 63%,对大专学历需求占比次之,达 29%,而对硕士和博士学历的需求人数占比为 7% 和 2%。

与此同时,在海归求职群体中,本科学历以 55% 的比例排在首位,接着为占比 43% 的硕士学历,博士学历则为 1%。海归学历在硕士层面的人数远超过用人单位岗位对硕士的需求人数,就这点来看,海归就业在学历方面的优势相对明显

海归就业面临的问题

很多海归会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不同的问题。最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是 “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其次是 “海内外求职者众多、竞争压力大”

另外,与国内 “春招”“秋招” 季众多招聘信息相比,留学生也面临着一层信息不对称的困境,比如与国内高校不同步的毕业时间、海外高校的招聘信息差异、身在外国而无法及时跟进的招聘流程、身兼学习压力与找工作压力等等,就会面临 “就业时差” 问题。

就业时差”,指的是因在外留学,一些学生的毕业流程与国内企业的招聘时间相匹配程度不高,因而在找工作的时机选择中遇到困难,甚至有的错失了理想的工作机会。

如何破解 “就业时差” 的问题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找工作的流程整体前置。实际上,很多名企的招聘周期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短暂,且多为半年左右甚至更久,一些有想法、有目标的留学生早就为提前进入这些名企做足了准备工作。毋庸置疑,留学生多花时间前置求职规划,根据目标企业的招聘要求去积累实习和项目经验,本身就增强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留学人数越来越多,虽然回国就业前景较好,但是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哦。

阿芳建议大家留学前,要明白自己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做好职业规划及学习计划才是重要的。

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 “硬核能力”,才能在名企中占有一席之地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至于接不接得住,那就看自己的前期准备啦~

知乎用户 刘阿芳阿刘 发表

现在学文科的回国想回本纯粹是做梦。学这个专业就得有润的心理准备,否则也就几十万钞票听个水漂声。

知乎用户 滚去学习 发表

都 2022 年了,谁不知道 1 年硕士水啊,基本等于花钱镀金。

你要是名校 phd 你试试,看看有没有优势。

知乎用户 随溪漂胖猫 发表

在国内高学历人才都能屈伸街道办的年代,一年制海龟硕士,找工作四处碰壁也很正常。这至少也说明我们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选择确实变了。

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环境都变了,国内经济都已经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都已经很多年了,人才需求和人才消费也早就理性了,也进入深度精细化匹配了。深度匹配的结果,就是更多维度得考量,更多维度地匹配。单凭一个国外、海龟的光环已经不足以轻易进入 hr 的法眼。

再结合去年,教育部调整专业设置取消了百余所大学的不少专业,总共加起来有 518 个专业被取消,不少名牌大学的特色专业也在调整之列。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至少在官方层面也承认,顶着名牌大学光环的专业就业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这么看,将来的专业选择、大学选择、就业选择,已经不是简单地贴个光环就可以了,国外的部分学历也不是金疙瘩了。

一年期海龟硕士的四处碰壁我觉得是个好事,当海龟高学历的光环褪去,这才有可能让过去多年的海龟热可以降温,让教育可以部分回归公平的本质,让土包子和洋墨水可以同台竞技,让部分幻想投机取巧花钱镀金的回归二代们能部分收心。

这可能是个起点,但看好!

知乎用户 刀笔李 发表

人家只是达不到预期而已

不是说找不到工作

知乎用户 原来是人心啊 发表

是不是吐槽海外一年制硕士就是流量密码?好赖人家也是排名前 100 的学校,刚毕业找工作四处碰壁不是大多数毕业生的经历么?多少人都是跟风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卷的飞起,也许最坏的时候还没有来到吧。

不过,当市场上需要工作人手时,也许就到头了。当不用那么拼命读书就能有一份高收入工作时,情况可能就好转了。

知乎用户 投机人​ 发表

留学生找工作,本质是留学生要服务于市场经济,服务经济组织。

如果留学生天天就混在学校,学校虽然也是一种经济组织,但是它的熵值低啊。

这样,谁会看中这样低价值的留学生?还不如找当地的经济渠道或者代理。这些既有资源贵不是问题,贵的价值在于它真能解决经济问题。

知乎用户 tommaxmim 发表

注意,她不是一份 offer 没有,是一份 “满意的”offer 没有。

如果她满足于找一份与本科学历相匹配的工作,问题不大。

但如果她妄想读个一年硕就咸鱼翻身看齐正经硕士,那只能抱歉的说一句:投机人,时代变了。

一年硕,澳硕都不如。越是北上广深,越是大公司,越懂行情。HR 本身就是海龟重灾区,还能识别不出水龟?这套早就混不过去了。

建议她去二三线土企碰碰运气,打个信息差。

知乎用户 魔力奥 发表

海外很大。

很多年前,我印象中的留学是拿到美利坚常春藤那些名校的全奖,然后去读书;

后来,听说有一些孩子,会学习俄语到乌克兰和俄罗斯那边去留学;

再后来,欧美亚澳多点开花,哪里都有不堪高考折磨的孩子去求取前途。

每一个努力上进的孩子都值得鼓励

985/211 / 海外 / 硕士,所有这些,都会在社会里的摸爬滚打中逐渐淡去……

知乎用户 艮丘 发表

凡事如果从普遍现象去看,你都感到比较失望。

海归如果是比较好的学校毕业,能力比较强,还是很多单位比较喜欢。一般一年制研究生如果不是名校,在国内认可度还是比较一般的,待遇不如预期很正常。再说,疫情两年多了,中国内地的薪资普遍下降了。

海归就业可以考虑一些地区的人才引进,往体制内发展,事业单位等也是可以的。如果在金融和互联网方面比较牛逼,还是受欢迎的。

知乎用户 肖战荣 发表

工业界普遍对于一年制硕士没有好感,但是也有人直接表示只要是帝国理工的毕业生我们肯定要。

我也是一年硕找到的工作倒是和预期差不多,轻松离家近就是钱不多。但我没有去工业界,因为工业界太卷了,不得不承认国内的工科教育多快好省,在大多数领域一年硕相比于国内的 985 毕业生确实没有明显优势。

不过这不代表一年硕没有性价比。首先和国内考研比一年水硕付出了学习的精力和多两年的学习时间,并且大概率不会比一个水硕提供更大的就业优势。

就留学的那点花费早上两年班也赚回来了。我还是建议在校学子刷刷分,把考研的时间用来实习,实习让父母去开口不要不好意思。然后用高分申请个学校好一点的理工科一年水硕,这样对国内就业是最好的。能力强的直接在英国水个博士,也就三年不比国内硕士香多了?

知乎用户 带带小向晚 发表

一年硕士说实话你花在学业上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才多少?还想要什么回报?没把你当待业一年的本科生都不错了。你能和国内三年硕在一个赛道上你就谢天谢地得了。多出 2 年的工作经验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

知乎用户 hhh999 发表

主要还是不行啊。不是所有海归都是海龟,有些本来就是王八。以为进了阳澄湖,就是大闸蟹了

知乎用户 潇生客看世界 发表

一名海归,方差太大,毫无意义。

知乎用户 渐行渐远 发表

这种问法的前提就预设了海归的起薪一定比国内的学生高。为啥工资低于预期?因为预期值过高了呀。很久以前,海归像镀了一层金一样。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很多的金不过是西贝货罢了。有钱人家出去挣个硕士回来。 可惜国内不认呀。站在风口上的时候,猪都能发财。可惜现在风口过了呀。

知乎用户 ayumi 发表

还不是钱没给够,要不就是非得用美元结算。

我更倾向于前者。

知乎用户 梓非鱼​ 发表

放平心态吧,这个学历在一线就不要想优势了 不被就业歧视就不错了。现在差不多的公司就卷的一批,原本互联网对学历要求不算高,但现在里面已经是 985 本硕遍地走了,什么 xx 省理科状元,科大少年班,xx 省前十,我们那种非核心组都好几个。从一开始这种震惊到后来都麻木了。原本对学历就看重的金融就更不必说了。我一个本科同学在里面就是珍惜动物,和文盲差距不大。

知乎用户 原味瓜子才是正义 发表

就是相当于大五,本科还多数不是 985 那能有啥好待遇。 hr 肯定喜欢 985 啊。

知乎用户 simple 发表

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年制的硕士太水… 不论哪个国家和地区。

知乎用户 kenan 发表

老老实实考个公务员 事业单位 央企国企,比 90% 的同级别的私企好多了。

这些单位 90% 只看是不是全日制研究生~

上海好像是不认可,but 别管它,苏州北京都认,本人 2021 年亲测、北京认可~

江苏电网有限批次招聘也不认可国外学历,top50 也不要。同事儿子亲测,气死~参加正常批次不影响

说实话,能不回来就别回来吧。在国外找到个正经工作不必回来卷了

找不到回来的话、就参考清华北大的同学 70% 都是往政府 事业单位 央企国企。

他们可能去的部门级别高点 总部啥的

咱就求个基层就行吧~

这些招聘反正就笔试 + 面试。基本只看大致专业,和是不是全日制。就完了。然后你就笔试去吧

知乎用户 小号再战 B 乎 发表

一年硕?就业这东西,在信息对称的时代,一看学校,二看成果。

这两样都没有的话,国内国外有啥区别?

知乎用户 毕宾 发表

姑娘为什么想不开要回国啊???就国内这个就业环境,一堆人都想往外润,你竟然回来???反正中国每个二三十年,追不上那些中等发达国家的… 留在国外就业不香吗?你还是人文学科的,将来外媒写点对华的新闻 & 对华政策宣传交流,你会两国语言去当个编辑,大有可为呀!

知乎用户 止於至善​ 发表

一年制硕士实际就是本科授课模式下打包了本科的内容在一年完成。

没什么技术含量。

知乎用户 abbie123 发表

他为什么不考公

为什么

至于明确要求两年硕士的

我觉得就是好吧,大家都是两年硕士,就你一年,两年硕士多了点,把你扔了算了,水平都差不多,招谁不是招呢

扔了你还能让他们再卷一卷。晚点进入人力市场,延缓就业压力

知乎用户 阿萨奇 发表

这么水的文凭,闹大了就得查非法所得了吧

知乎用户 amber 发表

十几年前就觉得部分海归没啥竞争力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部分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多了

知乎用户 文四爷笑一个 发表

…… 你把学校贴出来啊。

我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咋说就业挺好的呢。

哦,还有南加大的,也还行啊。

知乎用户 尺图 发表

媒体还报道博士找不到工作呢。

其实博士去企业,安家费都有 30-50w。

当然。生化环材土这些脑子有坑的肯定没有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MYUCSV 发表

硕士别回国, 在当地随便找个什么工作干两年, 回国香的不行好吗?

前提是那会你还没有被 20w 刀的 package 和 965 腐蚀, 还记得国内 996 的好

知乎用户 巨硬新星 发表

随着世界化进程的加深,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的递增,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各类的出国留学生总数达到了 60.84 万人,留学生已经不是什么 “稀有物种了”。甚至还有一些 “海龟”,在国外就读的是 “野鸡大学”,连毕业证都没有什么 “含金量”,只不过空有个留学的经历罢了。

现在国内用人单位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了,“海龟” 的身份已经不能够成为找工作的敲门砖了,特别是一些不怎么正经的 “海龟”,更是没有什么优势的。

对于这一现象,北大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雷表示,留学的镀金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在没有真正的真才实学下,留学生的身份已经不能够带来很多的优势了。

不是只要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学历就被 “镀了金”,要想出国留学就要拿出真本事,上一所正规的大学。拿到一个有含金量的国外大学毕业证,同时还要真正的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只想以“海龟” 的身份,回国混到一个好工作。

想要留学的学生也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到底适不适合留学,明确自己的留学目的,是到底想要提升自己,还是只是为了能混个好工作。千万不要为了野鸡大学,就放弃了国内的优质教育,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Y1TLz​ 发表

题干信息量巨大,建议一点一点分析。

1. 行业不符

一般来说,研究生的就业面会更窄,像销售、市场、运营这些是不需要特别专业对口的,但是新闻专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可以把就业面放广一些,公司媒体文案策划游戏文案策划人力资源直播运营都是很有发挥的空间的,党员的话还可以去党群办宣传处等。(体制内也是香的)不知道 “行业不符” 是怎么发生的,如果在读研期间就想换行业,最好先做一份相关内容的实习。

2. 工资低于预期

北上广对于文科硕士,注意是文科,而且起码是个 211,第一年的平均工资(身边统计,如果需要权威请看权威发布)大约在 7K-1.5W 左右。是的,海归归国北上广年薪 30W 不是普通人的剧本。(某乎人均百万不要杠我)

3. 英国一所世界排名前 100 的大学毕业归国

如果是 HR 以及社会大众、没有留过学的老板们耳熟能详的英国大学,那估计是剑桥牛津这种了。在接下来也是有英国、皇家、伦敦这几个字样的大学,或者有足球队城市的大学比如曼彻斯特,如果说是排名前 100,那可能在排名 90-100 左右,比如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对不起这个还是现查的)

随着信息的开放,一年制的硕士,目前在国内已经有比较多的人认为,就是一个 “镀金” 手段。而且如果第一学历不够给力,文科海归并不能形成明显优质。

4. 实践

其实对于海外留学生,在疫情情况下,首先较好的解决办法是能够先留在当地工作。国内的硕士们,在大三大四就有了实习经历,并且研一研二也有拿得出手的大厂实习证明,在找工作的第一步就领先在起跑线上。

5. 社会偏好

疫情前我的舍友之前报名辅导员的岗位,需要一个一个去交申请表,一个女生从国外回来,各种不理解国内的流程,“不好意思我是留学生,这个为什么要填?”“啊我是留学生我可不可以先……” 结果整个一排人保持沉默,收表的工作人员看到海归也没有很开心的说哦哟我们候选人里面有个国外读书的。国外的工作思维和国内的毕竟不一样,人际关系也是。社会心态对于海归其实是越来越平静的状态。

最后如果急着找工作,真诚建议:

1. 首先突出优势:比如语言优势、专业技能优势。

2. 根据发展和兴趣选对行业,先有经验。

3. 认真准备面试,海归学历≠敲门砖,面试前几天起码 1 小时整理面试行业、公司的调查 + 了解 + 见解,比 1 年的一纸学历更有价值。

知乎用户 瓦沙那的瓦妮莎 发表

个人观点: 出国读一年制硕士的同学将会比国内硕士遭遇更加严重的第一学历歧视。

首先,我无意争论一年制硕士和国内三年制硕士的优劣,在我看来国内多出的两年不过是给导师白打了两年工而已,如果以后不搞学术,这些经历没有任何意义,国外的授课制硕士才是国内硕士学位改革的正确方向。

随着了解欧美的教育产业化的国人越来越多,出国读一年制硕士的同学将会比国内硕士遭遇更加严重的第一学历歧视。

在国内,本科双非 + 硕士 985,至少大家会相信这个学生在考研 / 保研的过程中,是得到了硕士院校的认可的,虽然高考差了点,但是现在也不错。

对于海归,大家都知道如果有钱,可以包装去上很好的海外院校,所以一年制硕士的教育背书只取决于他的本科院校。

本科 985+qs100,说明这个同学基础很好,而且还出国去游历了一番,眼界开阔。

双非二本 + qs100,大家只会想到国外的教育产业化,某些专业里面全是中国人。

也就是说对于出国仅仅读硕士的海归来说,不管你海外读的什么院校,大家都会通过你本科的院校来推测你属于上面的哪一类人,最后就是这些海归会遭遇比国内硕士还严重的第一学历歧视。

知乎用户 想要生长的竹 发表

有,但效果在逐渐变小。

正好小舅子今年在新加坡即将毕业,面临求职选择,我们最近也就这件事讨论了几回,丈母娘希望他回国,而他姐姐和我则希望他留在新加坡。

我自己也曾在香港读书工作了 3 年,按照我的理解,高昂的留学费用在价值上大致由三部分构成:

  1. 留在学校所在地区工作生活的入场券
  2. 学历加持
  3. 学识深造

一、入场券

海归的话相当于直接放弃了第一项,个人认为这是留学费用里的大头。通常发达国家或地区都有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薪水,应届生的身份是少数几种外来人能留在当地工作的途径之一,直接回国的话,相当于放弃了当地较高的起薪水平,如果有条件的话,工作若干年再归国,从薪资收入上来说是不错的选择。(无)

二、学历与名校光环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视野的开拓,近几年英美西欧的光环已经逐步褪去了,好的项目好的学校依旧是能力的背书,在本地依旧会受当地企业的认可,但在国内对比 985、211 硕士却不再有以前那么多的加分。(弱化)

三、学识深造

我们国家正在逐步发展,但是在学术界以及特定的理工技术领域,国外的学校依然有较大的领先优势,师资和教育资源都更好。有人可能会嫌弃海外硕士项目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实际上只要不是选择水项目,那么这么一年的课业安排会非常紧凑,学习效果甚至会强于本科四年。毕竟高昂的学费在那,浪费时间等同于烧钱,学生都会有更高的紧迫意识在心里。但也要承认,这一项在求职时的价值波动会比较大,因为学识的增长因人而异且短时间内难以量化、难以给雇主带来价值预期,文科类尤甚。(保持)

综合来看,如果归国的话,三大价值项中将有一项消失(门票)、一项弱化(光环),故而就业优势相比往年逐步缩小。

说回小舅子,他的学校和专业在新加坡都还不错,其学历专业的认可度在本地依然有相对优势,所以我们希望他优先是本地就业。当然如果他想归国,能权衡好这些利弊得失,我们也不干预。

另外,疫情后国内似乎对留学生有些偏见与不满,我倒希望大家不要抱有敌意。

留学生出国也是为了深造学习,学有所成后报答父母,并不是出国旅游花天酒地。我自己留学时也是父亲向村里亲戚朋友借钱才出去的,留学的朋友里不少也是家境平平,当时共同的想法就是好好读书、不辜负家中的期盼。留学生中的大部分人并不是纨绔子弟,而是与你我一样的广大莘莘学子中的一员。

知乎用户 Jesse 发表

现在好像但凡是话题里包含 “求职”“海归”“一年硕士” 字样的,肯定能引爆大众的神经,不管是拿了很多 OFFER 也好、拿不到 OFFER 也好,翻一翻讨论区一定能找到类似 “一年水硕混文凭” 之类的评论。

看这类新闻先别跟风,动动脑子想想,现在找工作难是仅仅针对海归吗?稳就业保就业是近期国家层面六稳六保宏观战略之首,看看时不时爆出的裁员新闻,再看看每年 1000 万稳定输出、只增不减的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绝不是仅仅因为你是 “一年水硕”,而是因为当前的就业环境确实相对比较困难。

再看看新闻描述,被采访人表示 “一份让她满意的 offer 都没有”,而不是 “一份 offer 都没有”,这就体现了现实与期望不符的问题。的确,如果单单以 qs 排名来衡量学校质量,那么绝大多数国内 985 是远远比不上英国学校的,而实际上大部分国内名校毕业生绝不次于英国学校的毕业生,甚至优于很多英语都没学好的留学生们,那么从这个角度看,留学生调整心态是第一位的,毕竟决定你实力的只能是你的实力,而不是任何一个排名体系。

平心而论,国内的考研 or 保研一个强 211 以上的难度确实远大于申请一个 qs 排名看起来还不错的英国学校,前者要么需要像高考一样脱一层皮、要么需要大学使尽浑身解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后者如果不申 g5 华威杜伦之类的,不用考 g,只需要刷个 6-6.5 的雅思就好(取决于读不读语言班),剩下的材料中介都能搞定,这么一比,的确难度差异就体现出来了,而毕业嘛,国内我不清楚,但英国想得高分不容易,想混毕业还是特别容易的,不说别的,国内 60 分及格、英国 50 分及格,适应了国内的评分体系,在国外会下意识把目标定在 60 分以上,毕业也就 so easy 了。

那么说了半天,难道就能说明国外硕士水、不值得一读吗?

大错特错!!

水与不水,是假定都在 qs 排名体系下,拿大量国内国外 qs 排名差不多的学校毕业生比较,可能也许 maybe 得出国外一年制硕士生不如国内名校专硕学硕毕业生的结论,可是你的参照系应该是你自己啊兄弟!你热爱滑雪,报了个暑期培训班,别人说别报了,报了也滑不过谷爱凌,你听完就不报不学不练了吗?

英国留学再怎么水,也是学习的一种,而学就比不学强!英国硕士再怎么水,也是硕士的一种,而有硕士就比你没硕士强!

抛开大牛们的留学不谈,大多数人的留学,本就是为那些卷不过国内学霸们、但又想提升自己学历的方式,你实力足够就留在国内考个 985,实力不够就申请个国外硕士,再怎么说也是硕士,也比你啥也不干、直接拿本科学历找工作强吧?被采访人,以及众多和被采访人有一样困扰的同学们仔细想想,看看你自己的毕业证,如果你觉得你读了书拿不到理想 offer,那么假如你不读这书,只靠本科学校的毕业证,还能拿到 offer 吗?恐怕很多岗位连简历都不用投了吧!

所以留学生们要纠结的绝不是海外文凭水不水的问题,而是认清现实,别鸟什么狗屁 qs 排名的问题。一个 qs50-200 的英国学校,你就把他当做国内 211 及以下就行了,如果你本科很好,那你要问问自己为什么没保本校研?如果你本科学校很差,那你要给自己打打气,已经比本科好很多了。

补充一句,想留英的朋友们,你们的理由可以有很多,可以想开开眼界、可以想提升学历、可以想有个英文环境、可以想泡个洋人,但唯独不能想为了节约时间!!

别看英国硕士一年,但它 tmd 实际上是一年多一丢丢,别小看这一丢丢,它决定了你是这一年的毕业生还是下一年的毕业生!!可能你想的是:今年 9 月读书、明年 9 月毕业了正好同步参加工作,一点不耽误,同届国内的研究生们刚开始读研二。

too young too naive!!

实际上是:你 9 月读书,第二年 9 月还没毕业,第二年年底毕业但还没拿到毕业证,转过年终于拿到毕业证了但你还没找教育部认证学历,等你齐了咔嚓全都弄完了,都特么第三年开春了,你基本只能赶着参加下一年的秋招了,这会你惊厥,卧槽怎么国内读专硕的也找工作了?没错,一年制硕士最坑的地方在于,你以为你少学一年节省了时间,但你实际上花费的时间成本和国内两年专硕是一毛一样的,奔着这个原因去读的,请三思啊老铁

知乎用户 寂静之声​ 发表

作为一个曾经被一年制硕士 “水” 的说法深深欺骗导致跳入另一个大坑的留学生,我想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一年制硕士,他首先是个硕士,你花了这个钱去读这个硕士,那就是比你之前的单纯的本科学历要强。就是 qs 再拉垮专业再水,也没有任何一个用人单位把你当成本科生。只要你身段够低,你找到的工作极大概率还是比你本科的时候要好的。

一年的硕士适合什么样的人去读,简单来说就是成绩还凑合,家庭条件还不错,又不想加入考保研大军疯狂内卷的人。用小 50w 的花费拿到一个还算可以的硕士学位,找一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这就足够了。当然了,如果你第一学历还不错在 211 以上的话,这段经历绝对是锦上添花的存在,性价比超高。因为你用一年的时间就能拿到别人用三年才能拿到的至少是 211 同等硕士学历,考虑到收入的涨幅,你在两年后的收入肯定是比同期的硕士同学要高的。

如果你家是用存下来的 50w 给你付首付的钱去读,那着实是不推荐。留学生最忌讳的就是有逆天改命的心态,总觉得喝过洋墨水就高人一等了,拿着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去赌一把,这种心态是万万要不得的。留学在 2022 年已经非常的透明化,它只能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

反正对于留学就一句话,你家如果不用掏空积蓄承担卖房卖车卖车位的巨大压力,那就去,反正肯定比你本科毕业考不上研在家里蹲啃老要好。至于其他的同学,送上以下十六字真言: 刚需买房尽快上车,逆天改命请往别处

知乎用户 Bibliothekar 发表

看到很多人说新闻留学没有意义,我也是持支持观点的。

我没有在国外念硕士,在国内的确念的是新闻,且我顺利成为了一个记者。我很少写回复了,现在写其实就是想提一个建议:若想做记者,别出国念新闻,会存在很多问题。

1. 如果不是从事学术研究,新闻最重要的是实务上的锻炼,而这块更需要的是大量的实习,留学硕士没这个时间。

2. 中国的新闻业是非常具有本土化色彩的一个行业,充满各种潜规则和明规则,这些海外留学给不了你,甚至会误导你。

3. 无论之后是跑什么条线的,其实一个好的记者的培养流程,都应该从跑实地调查、与社会上的公众大量的聊天,躬耕于行开始的,而这一切都是在新闻单位才能开始学的,学校里教不了这些。于我而言,学院派是有意义的,因为学院派会被大量地灌输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这是新闻业的基石和灯塔。

4. 我长期从事新闻业以后,有几点是告诫后生的,新闻业的入门门槛是不高,但如果你想长期跑下去,必须得是有自己的精神归属的,也是必然得从调查跑起、从自己选题跑起。如果这两点有一点不具备,一来你可能会很快离开这一行业,二来你会明显发现因为你基础没打好,你是无法成长的,也是底气不足的。

5. 就待遇上来说,新闻业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面对的世界纷繁复杂,可以给你带来无限可能,但也会给你带来无限迷茫。如果没有一点 “真” 心,不愿躬耕于行,仅为表面的光鲜,我并不建议进入新闻业。

7. 留学耗费良多,如果想迅速回本,请寻他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是 2015——2016 届的一年水硕

说一下当时找工作的情况吧~

给我发面试邀请的有三家公司,两家英国本地公司,一家国企。

两家英国公司,一家叫 zodiac aerospace,我过了第一轮群面和第二轮技术面,后来因为签证原因被拒了;一家叫 GKN,专门要中国人,要做上海分公司的项目经理岗位,没过面试。

一家在上海的央企,过了第一轮人力面试和第二轮技术面。

“工资远低于预期”,这事儿吧,你得在上学前,就打听好啊,我找到现在这个工作后,还开心好久呢,毕竟航空专业待遇,听往届和网上的学长学姐讲,你懂的~

出国前,就在小木虫上看到一个英国硕士回国后抱怨找不到工作了,还不如不去上。跟帖我都看了,有嘲讽英国硕士学历水,有自己是水硕拿自己工作证明牛逼的,也有人嘲讽贴主自己拿了硕士学历就以为能一劳永逸的想法。

总体来说,反对他的人,大致有一个思路——行不行主要看人,水硕的学历并不能证明你牛逼,学校只是给你一个国际的平台,必须自己去证明自己。

![](data:image/svg+xml;utf8,)

学历鄙视这事儿吧,只有网上才有。。。我从来没因为学历在我们单位被鄙视,哪怕清华博士也没鄙视过我

知乎用户 曲线最短​ 发表

找不到工作是个人能力想法不行,和海归、专业没关系,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文科生占一大半,当然海归除了藤校其他基本没优势,真正的优势是你自修的修为能力水平,未来的趋势确实是硬科技、科技制造、科技的风口,但是别忘了人工智能的未来是机器智能,满大街都是机器的时候,人是最重要的,能创造的能创新的能奇思妙想的能天马行空的能带来精神的,才是领导者,才是胜出者,才是组织者,才是掌握权力的人,才是真正的掌控未来的人,而不是某一个专业,刚开始看背景,真正面试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你的修为、能力、气场以及真个精神状态,这个是骗不了人的。至于很多人从专业方面分析未来是高科技、人工智能、硬科技的时代,就要让谁去一定学习科技方面、数理化方面、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这是有点短视和扯淡和绝对,更是人云亦云,站在食物链顶端科学家不能说没有,几乎是凤毛麟角的,不要以为做个最牛的工具人就是你的理想,这是不对的,你要做会使用工具的人就可以了,这是老祖宗告诉我们的道理,关键看你的兴趣、志向以及终生为之奋斗积累的方向,这是最重要的,不是谁读个什么专业就能成才,或者因为专业不同你的悲剧命运就被主动了,很多年前经济很火,很多年前数理化很火,很多年前金融很火,很多年前管理很火,这些年科技很多,有区别吗?

记住人类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是没有变化的,除非哪天人类变成了机器,所有的激素和精神都没有了,成了冷冰冰的机器,越是这个机器智能垄断的时代,人越成为本质的人,才最重要,未来是开放的、共创的、自我觉醒的时代,要找到自己的大方向,找到自己的战略定位,找到自己属于未来的角色,满天飞的各种平台会给你所有的支持,关键是自我的定位。看懂了就点赞吧。

知乎用户 系统演化战略 SES​​ 发表

用个例来说群体,真的是没有办法让人严肃对待这个话题。

还有一群人趁机说英国硕士水。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不要去藤校,不要去藤校,不要去藤校

  1. 先引用一个权威点的 Wall Street Journal 华尔街日报)

Why I Stopped Hiring Ivy League Graduates

因为腾校学生有着让人惊讶的肤浅自恋和赤裸裸的进攻性…. 并不适合企业。stunning combination of thin-skinned narcissism and naked aggression

2. 学生自己发帖说找不到包括管理员在内的工作:

I am an Ivy League college graduate. Unemployed since August.

I’m sending out at least 10 applications a day. I apply to anything that remotely fits my experience, which is library work and clerical in nature. I can speak three languages fluently, and another not completely fluently.

我每天至少投 10 份简历 (所以比这名沈文同学投的多),包括哪怕和我的经历有一点点相关性的职位,图书馆工作以及办公室支援这种,我能说三种语言,还有一种不是特别熟练。

相比之下沈同学投的不仅少,而且还拿到了些工作只是薪资比较低,而且我相信沈同学也没有绝望到去申请图书馆的工作。

3. 藤校毕业生领社会福利:

https://www.nationalreview.com/phi-beta-cons/ivy-league-graduates-food-stamps-nathan-harden/

4. 还有专门的网站劝大家上了藤校毕业就后悔:

The Ivy Lie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照样没用:

5. 哈佛毕业生现身说法,毕业后搬回去和父母住,然后找到了一份行政助理的工作:

Unemployed After Harvard - #156

6. 耶鲁学生表示觉得未来一片灰暗没有机会:

Yale senior: We millennials don’t stand a chance

Even so, my friends and I all know people who graduated from Yale and haven’t been able to find jobs that pay better than minimum wage afterwards: they work as bartenders and in sandwich shops, doing unpaid internships, living on tips.

我朋友还有我本人都认识人,从耶鲁毕业后,只能找到拿最低工资的工作,比如酒吧酒保或者三明治店当服务生。

7. 普林斯顿的也来了:

Unemployed after Princeton

24% of Princeton students graduated unemployed.

10% of Princeton graduates are working ‘internships’, not even as full-time employees.

快四分之一的普林斯顿的毕业生都会失业,十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做不稳定的实习生。

Maybe it is time that more students across top schools think about majoring in more marketable majors. (read: computer science, statistics, engineering, accounting, etc)

给出的建议是他们应该当初选择计算机,统计,工程或者会计专业。

8. 主流新闻媒体 CBS 报道斯坦福毕业生领救济:

A new Stanford grad on food stamps

鉴于这里只提了一嘴:

Carrie (not her real name) graduated in May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which is one of those rarified institutions that people assume guarantees a great career. Carrie is barely getting by with food stamps.

我再加一个斯坦福毕业生现身说法的:

https://www.reddit.com/r/stanford/comments/37k15z/completely_squandered_my_time_at_stanford_and/

I have been talking to the (very nice) people at Career Services for a while, but there is only so much they can do. With the year ending soon, I won’t be able to get their help as much. I’ve been applying to tons of places (around the country, not just here) and trying to contact alumni, but nothing seems to work. I did get a non-technical job offer at a large tech company, but the pay isn’t great considering I have an MS. I don’t think I’d be able to afford living in the Bay on that salary.

我和求职中心的人说了,他们也做不了什么。我投了成千上万的简历,尝试联系校友,但没有用。我虽然找到一个湾区的工作,但远远低于预期我根本活不下去 (和沈同学的经历如出一辙)

所以呢?

知乎用户 乞力马扎罗的雪 发表

  1. 留学,我劝你别去!
  2. 拜登,你坏事做尽!

知乎用户 高卢大公克虏勃 发表

学员职场分享!小录来答~ 这个问题其实并非如此,海归见识广、英语能力优秀、综合素质高,在校招求职中一定是有优势的,只是自己的优势如何在简历中凸显?如何在众多企业中作出选择?如何准备国内招聘?

才是大多数回国就业的海归同学一直在困扰的问题。

今天小录就特别邀请了从英国读完硕士回国成功拿下年薪 30W+offer 的 Elian 学姐来分享一下她的经历,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启发!

有录网 · 学员圆梦计划

除了想在专业上有所学术造诣的同学,相信大多数出国留学的小伙伴都是想回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吧~

当我们在各大平台搜索留学生求职信息时,一搜大多都是留学生不好找工作的帖子,

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 “成功入职好企业,走上人生巅峰,年薪六位数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毕业于英国 QS 前 50 大学的 Elian,让她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她是如何通过留学生校招,最终拿到年薪 30w 的 offer 的!

本篇内容来自|有录网学员 ·Elian

哈喽大家好~ 很高兴以应届生的身份毕业回国参加校招,最终顺利拿下年薪 30w 的工作 offer,这个结果也算是没有让自己的留学经历虚度啦~

今天来跟小伙伴们分享一下满满的干货资料,敲黑板的重点!!!

想要通过留学生身份拿下好工作 offer 的,大家一定要记好咯~

![](data:image/svg+xml;utf8,)

其实像**授课型硕士**的我们,在英国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很多小伙伴都会在留学快结束甚至回国之后才开始考虑自己的求职大事。

那第一步你就已经错了!因为时间有限,想要拿到高薪 offer 的你,一定要从一开始留学就打算

一、确定未来发展规划

在留学初期,你需要做的工作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要确认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随着 PSW 签证的回归,大家要先确定的就是:毕业之后是要留英工作还是回国发展?

其次,确定自己想要工作的领域,是金融?互联网?快消?还是银行?应该先区分出一个大类。


二、再次,确定公司类型。

看自己是想要进知名国际企业?国内私企?还是事业单位?其实选公司类型也是对之后生活的一个选择。

毕竟不同的选择对应着不同的收入和生活状态等等。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因为我身边已经见过太多什么都没有准备,回国像无头苍蝇海投简历,最后渺无音讯的例子了。

所以小伙伴们如果想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早早规划是非常关键的!!

在确定好未来的发展规划之后,就可以开始了解历年招聘的时间节点

这里以国内为例为大家解释一下,国内的**秋招是在每年的 6-9 月**,各大企业都会在这个时间段开放招聘通道。

那我们就要根据这个招聘时间往回倒退,思考一下自己要在什么时间节点准备好什么材料,在什么时间各大公司会公布商赛活动,自己又是否可以参加准备等等。

像欧莱雅、百威等众多企业都会有商赛活动,通常拿到名次可以获取其工作内推机会或者免去一轮面试,具体要求可以查询官方账号。

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自己找不到历年的招聘信息,其实,除了关注各大企业的官方账号,还可以添加一些求职中介的微信,这里我就不做推荐了,以免广告嫌疑哈哈~像这些求职中介都会有最新的招聘信息或历年数据。


三、准备材料

初期问题我们都思考清楚之后,接下来要准备的就是 **CV(简历)**了。

大家可能觉得 CV 就是将自己所有的经历一一展示而已,网络上都有模板,只需要按模板填写就可以了。

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针对不同领域公司、不同岗位,我们在 CV 中所要体现的重点大相径庭,**这也是为什么在初期建议大家确定工作方向的原因。

在填写实习经历时我们也需要使用到的各种技巧和方法。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两种我用过的办法。

如果你是能力优秀者,那么你可以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 CV 撰写技巧,自己产出。

如果你是能力一般者或想要润色者,可以在各大社交平台寻找专业 HR 对 CV 进行润色修改,当然是要支付一定费用的哈~大家在找的时候擦亮眼睛。

除此之外,在 CV 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说相关实习经验的缺失。如果发现实习经历与期望职位信息匹配度不够怎么办?

其实也不需要焦虑,咱们只要在留学期间报名参加各大企业的线上实习弥补不足就好啦~而这些信息在他们的官方账号中就能找到。


四、开始网申

准备好材料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随着招聘通道的开启,去各个公司的网站上去投递简历。通常各大企业的网申都从 6 月开始,具体内容就是上传 CV 并填写基本信息。

但!也不乏有严苛一点的公司会例举出几个问题让你回答

例如:“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的这个职位?你遇到过最挫败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等等。

不过,请记住,这一步是你网申的开始,也是所有过程中最简单的一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五、进行面试

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国内的面试可不是一次那么简单,尤其是**应届生面试,前前后后好几轮。**而且各大企业每轮面试内容也不一定相似。

在这里大概给小伙伴们做个介绍。

通常第一次面试也叫初试,都是由 HR 进行的。

主要考察求职者的专业、个人技能与公司的匹配程度。但现在也有不少企业的初试是 online-test 的笔试,是随着你简历投递成功的提醒邮件送达的。

初试基本就是 100 多道题,覆盖范围很广,主要考察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情境应对能力等等。所以如果你有倾向的企业是这样的模式,建议你先去刷刷题

而且一般这种网站链接都有时效性,会规定在几日内完成,所以一定要看好时间,不要错过。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初试之后,有部分公司会增加一轮群体面试(针对非技术性岗位)

通常是 5-7 个人一组,给你们一个和申请岗位相关的实际情境,然后自我思考一分钟之后,小组进行讨论,以此来观察大家的应对能力。

这个过程大家可以提前和小伙伴模拟一下,熟悉熟悉。

现在这一轮也基本都是视频形式进行,大家不用担心无法参加哈。

之后的第二次面试也叫**复试,通常由主管来进行**。这一轮面试官主要关注你简历上的工作经历也就是实习经历,考察你的工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小提示,这一轮遇到的面试官往往就是你未来的直属领导哦。

**最后的第三次面试也叫终面,通常由更高级别的领导来进行,**并且有时不止一位。

如果进入到这一轮,那意味着这次面试会有 80% 的成功概率。

这一轮主要考察求职者的情商、性格、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方面了。不要慌张,从容面对即可。


六、顺利拿到 offer

顺利通过这几轮面试的话,就是等待拿 offer 了。

通常公司都是以邮件的形式通知,但是也有通过电话通知的,所以一定要随时注意!

拿到 offer 和正式入职期间,一般都会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还没有回国或者出现其他状况。

当然,如果真的还没有回国,也可以和 HR 商量更改时间。

最后的最后,学姐的小 tips:大家不要拿到一个 offer 就快速做决定,可以多对比,多考虑,选择自己最心仪的那份工作。不

然工作带给你的只有痛苦的开始哦~

· 小录

感谢 Elian 的分享,希望大家都能从过来人的经验中学习到对自己未来求职有帮助的信息,成功年入六位数!

如果你还有类似的疑问,欢迎找有录网专家咨询哦。

我们咨询老师团里有多位前英国名校招生官,并和多家名校深度合作享有独家绿色通道。我们坚持用同样的成绩,送你进更好的名校~


加油鸭~ 留学申请相关问题,欢迎随时滴滴小录,为你答疑解惑! 戳下方,8g 网上冲浪 获取 1 次「前名校招生官」1v1 留学指导服务

【留学党福利】免费领 1v1 留学择校规划​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

知乎用户 有录网​ 发表

国内的严酷选拔机制,本质上是筛选能力强的牛马,给老爷们干活,伺候老爷们衣食住行。

一年硕,本质上是筛选有钱的海外移民

小伙子,路走窄了啊……

特此声明,这个老爷是资本家老爷,禁止境外势力 50 万恶意联想!

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中国,不是老爷们的中国!

知乎用户 jiajun​ 发表

2022 年了,海归就业优势不大,不说本科、硕士,即便博士也是如此。

除非是最顶级的那几所。

甚至有些国内企业的负责人对海归人员有诸多额外条件,或者明面欢迎,暗地里拒收。

除了文中所说的,现在大家也认识到海归的成分也参差不齐,有些甚至就是家庭条件好,原本在国内没法上大学而出去的;即便就是很扎实的,也担心在外面久了,未必能适合国内的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另外,也有部分海归人员,期待价值很高,觉得读书花了不少钱,出去也见了 “世面”,回来总得有更好的回报。

如此等等,也就造成了现在部分海归的就业压力。当然,专业对口,学业扎实,能够快速融入,以及交流等方面优势,也还是有不少海归获得了很好的就业。未来,更多是双向的综合选择,早期 “天然” 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弱。

加油!

知乎用户 方寸山人​​ 发表

其实对比这种一看就是南安伯明翰诺丁汉的新传水硕,普通 211 末流 985(非名校)的新传研究生找工作也是这种态势的,只是因为没什么话题度所以没人采访他们并报道出来

另外逼乎的学历价值观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假设这个沈文本科起码是个双非一本,那么无论这个英国硕士有多水,她也基本击败了大概 90% 的同龄人。一个社会学习能力前 10% 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知乎 er 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整个大环境和 gj 的经济发展有问题,而是质问她为什么当初不考上 985 成为那 1%。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不懂你们探讨这种东西有什么意义。

一个人,有一年制硕士学历找工作碰壁,那么如果没有这个学历他只会碰更大的壁。

打个比方,他硕士毕业一个月赚一万,没有这个硕士他可能只能赚六千,更何况很多人是冲着转行去的,本科学生化环材,硕士转成商科,回去就能去考银行,否则只能本科毕业去工厂。

所以该去还得去,别操心了,能保研的是不会参与这种讨论的,至于那些要考研的,985211 一战能考上的才几个啊?双非硕士还不如 qs 前 100 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留学中,硕士在读。

别说留学生四处找工作碰壁了,国内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也不容易,找不到工作的人,就算读了研究生,留学了,上了名校了,那还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我必须要说,认清现实吧。

大学生,留学生,现在真的已经不稀罕了,别眼高手低,自视过高。

什么才是优秀的人才?什么留学生是真的站在金字塔顶端?其实很好判断。

你就看你需不需要自己主动找工作。你如果需要主动找工作,主动投简历去面试,那你可以被替代的几率就越大。就不是啥稀罕人才,跟普通大众没啥区别。这种情况就赶紧的投简历,对比各个公司的福利工资,来选一个回报率最高的工作。别在哪儿拿乔摆谱,不知道自己啥水平的样子。现在博士的竞争压力都很大好嘛!

如果你是还没毕业,就已经很多企业很多公司来邀请你入职啦。恭喜你,可以自鸣得意一下,你在行业内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人才,你可以挑挑拣拣,选个满意的岗位和公司。大数据时代,大企业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实力的人才去自己对家公司的。

我本科是在国内读的,某普通 211,毕业后找了一圈儿工作,基本实习工资都在 3500。我当时也觉得低,但是社会告诉我,我就值这个价。现在出来留学两年,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货就是心态躺平了,没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了,生活也轻松了很多,没啥压力了。果然还是读书舒服!

再有一年就研究生毕业啦,也是准备回国工作,打算回家乡找一个安稳轻松的工作,然后自己搞搞副业,吃喝不愁就行。

知乎用户 三月在意大利 发表

一年的海外硕士,能有啥优势

985 甚至 211 的本科生,只要雅思不错

找个 TOP100 50 都不是什么难事

国内三年制硕士一大把

一年比三年强?

政府和企业又不傻

孰轻孰重分不清吗?

海龟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

国内不缺人才,缺的是高端人才

知乎用户 问天羽​ 发表

只能说海外硕士是这样的

一般读海外硕士的家庭条件一般,也没啥特别硬的关系毕业了还要自己找工作,必然要和别人竞争,国内竞争这么厉害好工作自然难找了。

建议去问问在国外读高中,本科的学生工作好不好找那才算是海龟,一年硕士顶多算是旅游。

知乎用户 世生​ 发表

一年制硕士只是你找工作所有牌中的其中一张而已,其他的比如:行业相关实习 + 本科综合背景 + 具体项目内容同样很重要,如果仅仅是依靠一年硕文凭这一张牌,很明显不能对找工作时的竞争力抱有太大期望值。

举一个例子,我如果想进互联网做开发,A 和 B 同样都是一年计算机硕毕业,A 除了这张文凭之外其他的实习几乎没有,面试和笔试也没有系统性的准备,很明显他的秋招是灾难性的。但是 B 在入学一年硕之前就已经有过几段大厂实习经历,而且合理利用硕士就读期间的课程安排和时间安排,比如课程都选择和他未来工作强相关的,对于未来就业帮助不大的课即时舍弃,并且充分准备了笔试和面试题,那么 B 在秋招时的结果会远远好于 A,这个一年硕起到的作用就是给 B 刷了一个海外高排名大学的学历,在他原来已经不错的背景下获得了一个加分,为他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 B 的这个一年硕读的极具性价比。除此之外,对于就业目标清晰和想要赶紧工作的人来说,线上模式反而可以节省很多额外的金钱成本以及更好的实现找工作。比如说英国硕士第三个学期是做项目,如果项目不是特别忙的话,完全可以趁着在国内找一份暑期实习,为自己的秋招增加砝码。而如果此时在国外的话,很显然不能马上飞回国实习。

除此之外就是项目本身的课程设置,英国硕士种类花样繁多,有很多项目可能是不同的学科杂糅在一起的非常具体的一个研究方向,它的开设初衷可能是给相关本科背景的人未来进行相关工作和科研提供一个背景和接触的平台,但是这种杂糅式的项目往往因为没有完全对口的就业容易录取会被中介滥用推荐给学生用来刷学历,会导致很多读相关项目的学生都并不是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只是单纯中介推荐来刷一个文凭用的,很明显有些没有完全对口就业的项目不太能给毕业生找对口工作提供太多帮助,更多还是刷文凭的作用。举一个例子,UCL 的硕士项目一大堆,但是读其王牌硕士专业 DSML 的出路肯定不能和一些非常好录取且就业不明朗的专业比较,因此要结合具体的背景进行分析,一概而论没太多意义。

总之,在读之前就有清晰的个人规划 + 项目本身和未来就业目标高度匹配 + 充分利用国内网课在地理上的便捷性找实习才能最大化一年硕的价值。除此之外,学校的认可度也很重要的,具体的认可度排行榜和金字塔可以问具体的 HR,它们那边都会有一个榜单。根据国内相关行业相关项目的认可度合理选择利益最大化的项目的同时有一个合理的心里预期,才能避免这种读一个一年硕就幻想自己能拿高薪好 offer 的事结果最后产生巨大落差感的心态。

知乎用户 东雪莲小姐单推人 发表

现在学历贬值严重!

本科拿不出手,硕博遍地走!

很多企业现在看重的是和招聘岗位相关的实习经验,因为招进来就可以上手,培训成本不高。

而在这种环境下,海归具有天然的时间优势:

国外硕士学制短,不用写论文。快速毕业后,可以用半年的时间去实习,积累实习经验,再去干秋招,拿到 offer 的机会更大!

知乎用户 魔都实习通 发表

一年硕士,读的新闻, 第一学历双非。一年硕士还在香港,语言优势都没有,槽点都占了。

找工作我找了有一年,简历投了也有百八十份。

从自己内心,从来没想过和北上广深挤独木桥高考、读研的同学去比较。因为自己文化课的考试能力,是不如他们的。

毕竟考研一年一次,风险大,成功难。雅思一个月好几次,给了我超多的试错机会。

但你说我不如国内读研的同学,我也是不承认的,我考试没他们牛,可不代表我人不行,人是看综合能力的。我从上大学就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活,一步步实习,读书。从大一暑假,一个假期都没闲着,外地实习,自己租房和陌生人打交道。

从大一开始,我就努力克服自己内心的自卑害怕,想办法抓住机会,不懂去问。

再说读研时期的收获

找工作的时候被问过无数次:你在香港就呆了一年,学到了什么?

这句话一来表示对一年硕的不屑,二来又觉得我人还行,我经常回答:

1. 把自己放到一个新环境的生活能力,包括做饭、搬家、买菜。这是在国内读书体会不到抗蹂躏能力。

2. 和陌生人打交道,每个人都社恐,但自己在外,必须依靠同学,老师,和他们做朋友,互相包容,学习。

3. 团队合作能力,别的地方我不知道,香港非常注重小组作业,做小组作业,大家说出自己的精彩观点,观点不多的给大家做好后勤,打水买零食,这是团队里的价值

4. 更开阔的视野,勿杠。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就是长见识的,多见不怪。

还有好多…

到是在我看来,语言优势没那么大,毕竟现在研究生考的英语也挺难的,还有那么多英专的学生…

从自己心里说。

我从来没有想和北上广挤独木桥高考、考研的同学比。

大家可能相互瞧不上。

再来说找工作。

找工作你没被录取,别人被录取了,不代表你不行,只代表你不适合。

有些岗位就是不收海外回来的,还有些刚好需要海外经历。

慢慢找,总会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

我之前投简历的,从皮包公司;到大厂,京东、腾讯、字节;再到央媒,cgtn,都找过也都进了面试。

到最后经常被刷下来也怀疑自己,最后不也找到了嘛,随时工资不高,可我还是比较喜欢。

所以嘛,大家不要非要分个孰优孰劣,你让我和一清华毕业生比学习,那都不用比,我直接认输。

但这不妨碍我喜欢在香港读书的一年,这一年,让我变成了更好的我。

知乎用户 楚门​ 发表

这个问题实际上有一个预设的立场,就是海归就业一直有优势。

“一年制的学习,半年课程,半年实践,真正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不到系统的锻炼提升。”在这种前提下,还想找到一份 “让她满意” 的 offer。

朋友们,这正常吗?

可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看待 “海归” 会有一种莫名的光环,见得多了,发现国外的月亮并没有比国内更圆。光撒币不出活的事儿,谁想当这个冤大头?

海归的标签耽误事儿,哪里的学生都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海归”中确实有一些大牛,但是如果有人想借 “海归” 的名头钻空子,难道也要给人家尊贵待遇?

得了吧,“找工作四处碰壁,工资远低于预期”,只不过是这钻空子的伎俩终被识破了。

另外拜托,请不要把这类水硕强加在 “海归” 上来抹黑群体了,搞得好像所有留学的人都找不到工作似的。

不舍先生

26 次咨询

5.0

华中科技大学 工学硕士

548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不舍先生​​ 发表

1. 不是富二代回来父母给安排工作的,就老老实实上课学点东西,别整体到处玩朋友圈晒风景,小组作业坑队友以及期末补习找代写。

2. 有机会实习一定要实习,现在国内找工作哪个手头不是两三份相关实习,没有就趁疫情远程实习也找一个好吗?空白简历 HR 连约面试的想法都没有。公司需要的是能马上上手的人,单纯一份学历没有太多吸引力。更何况,手里几份实习的候选者学历真不一定比一些海龟差 (特别是针对双非本科出身的海外硕),现在双非想靠海外硕改头换面是越来越难了。

利益相关:留学鄙视链最底端澳洲商科水硕。

身边认识的但凡上进一点的课友,基本去向至少是互联网一线或者二线厂的运营或者产品的 offer(两段相关实习以上)。

新传这种传媒类的,只认识一个,去了新浪 (三段相关实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目前在国内找工作,要么有真功夫,所谓的真功夫就是技术或者专业技能强到别人难以替代,要么就是有真实力,所谓的真实力就是有人脉关系或者金钱优势。

没有这两样,其实也是可以找到工作的,但都是一些工作中的红海,不仅累,挣钱少,还没前途,当然有些特别能抗的人,在这些红海工作中也能有作为,但他们自己在夜里想到自己的付出估计会默默的流泪。

海外一年硕士,能有什么技术?仅仅只能在海外读一年硕士,能有什么人脉关系或者金钱优势?找不到工作真的理所应当。

这个时代,由于都是市场性的,即使你是黄金钻石,当开始泛滥的时候也就不值钱了,只有技术是稀缺的,人脉关系是稀缺的,其他都是可以泛滥的。

技术改变很难,人脉关系改变更难,这就是所谓的固化。

当你没有超人几等的技术的时候,就没有改变的可能了,除非你有关系。

知乎用户 moral 发表

还是取决于专业,文科的海龟没有任何优势。

知乎用户 王奋斗 发表

某头部 985 高校。。。

讲个笑话,

导师一听有熟人想把在自己国外读硕士的孩子送过来读博就头疼。

工作室的所有博士也跟着一起头疼。。。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热榜的目的应该是,让国内普通本科生研究生放低工作预期。

针对的是去年秋招没找到工作或者不满意,而把重心放在春招的同学。

利用的是锚定效应。

知乎用户 东山巍兮雪莲绽 发表

恕直言,

发达国家学成选择回国还需要找工作的,

能力和脑子至少缺一样。

拿低工资没委屈他们。

知乎用户 赞歌唱出好日子 发表

英国不少一年硕士是普遍水…… 常年深受国内出口转内销镀金家庭的喜爱。

这新闻这时候又炒一下,要 win

知乎用户 强壮的宝哥 发表

两个可能性:

(1)海外教育水平下降了

(2)国内就业形势吃紧了

按下葫芦浮起瓢,抑制了民企超常规发展,民企为了生存,吸纳就业人数下降,这才是清北毕业生也要进体制内的原因,不是体制内待遇提高了,而是民企降了。

清北尚如此,海归找不到工作更加自然了,为什么会有错觉,主要是网上讲困难的讲得少。

知乎用户 心随流水远 发表

同海归,同 top100,辅导过很多留学生找工作。这个话题我应该比较有发言权。

对于初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而言海归不仅没有优势,有时候可能带来劣势

**比如,你跟国内同层次的名校毕业生竞争。**除了英语可能好一点,其他毫无优势可言。理工科的专业能力,国内学校并不差。财经类,除非 CFA,FRM 过了二级,ACCA 过了好几科,否则也没啥优势。一些社会类的学科就更尴尬了,基本都在拼软实力,这跟是否海龟关系真的不大。

比如,你跟某个学历条件一般的候选人能力差不多,要求的薪资也一样。这回该选你了吧?错了!企业大概率会淘汰海归。因为 “海归” 这两个字带给 HR 的感觉就是家里不差钱(会不会没有进取心?),志向高远(会不会不稳定?),有主见(会不会不好管?)。那么用给他 offer 他会倍感珍惜的普通国内毕业生不是更好吗?

**只有两种情况,海归可能有些优势。**第一种,牛校的牛人。这种人根本不愁找工作,也有大把机会留在国外。第二种,进外企。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语言的角度,可能比国内毕业生有优势。

当然,如果出国前能思考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定位,回国就业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多积累实习经验,把心态摆正,忘掉所谓的海归光环,就业是不成问题的。

**重点来了。**如果是工作了一定的年限,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往高处跳槽,或者本企业内晋升,那么名校海归就很有优势。很多企业晋升的潜规则是要看学历的。说到底,海归身份只是锦上添花,根本无法雪中送炭。

创作不易,觉得有用的小伙伴 点个赞吧

知乎用户 Alexis 职业规划​ 发表

当你决定留学的那一刻你就要知道你无法回国工作的

知乎用户 无奈了我 发表

这是海龟值不值钱的问题吗?

英国一年硕=水硕都侮辱水硕了,说是游学花钱买证还差不多。以前值钱,是因为能打着国外硕士的旗号骗骗人,现在不值钱是因为骗不了人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自己就是留学回来的(虽然是理工类的),去年一年搭在招聘上的精力简直是吐血一般的多…… 所以不客气的冒出来答题了……

首先就是…… 注意读题…… 这人不是没找到工作…… 只是没有找到 “满意的” 工作…………

我这个方向海归是有优势的…… 起码英语读写上有优势…… 能力上有的也有…… 不过大概率…… 这优势…… 没面试者想得那么值钱…………

于是一般推荐的简历到手…… 看到是海归…… 我第一反应就是问推荐的人 “什么时候开始找工作的?四处乱撞多久了?“ …… 反正撞得不多的…… 我很倾向于让人再撞撞墙再说……

我自己也是新手…… 不太狠得下心来把话撂得太明白…… 所以我想等社会把人毒打完了人清醒点了我再来正常招人…………

这还是碰上简历比较漂亮的人的反应………………

如果简历上连个实习经历都没…… 学校也莫名其妙的…… 出去的时间也短……………… 呃………… 还有很多其他各种各样的微妙变量这里就不列了,总之面试多了基本能从简历的样子猜出来面试的人到底啥状态…………(啊自夸一下我的看简历猜心态大法曾经把小朋友吓得直呼大佬)

就………… 不着急的职位就不浪费双方的时间面试了…… 实在着急…… 我会跟 HR 小姐姐说清楚顾虑让靠谱的 HR 联系人的时候判断下面试的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不说废话了………… 总之…………

海归有优势:1)那个环境下英文读写什么的很容易练得不错;2)能比在国内更容易拿到出名外企的实习 & 工作经历…………

但是吧…… 这俩优势都是…… 自己不努力一下的话就完全白给了的玩意儿…… 而且吧…… 真的真的真的没有那么那么那么那么值钱(某种卑微无奈的哭喊. jpg)………………

知乎用户 啦啦啦 发表

英国一年制 “硕士”……

水分 10000% 吧……

为啥也能叫 “硕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这才是求职回归正轨的好迹象,海归的就业优势就不应像以前那样大

我以前的学生,确有不少出国深造,尤其是英国教育体系的一年硕士,我不否认不少好学校是宽进严出,一年速成的教育也让海归学子学业压力巨大,也曾有几个学生曾经抱怨过每天睡眠不足五小时,怀念大学生活之类的。

但是,国内的好大学,研究生同样辛苦。他们也要上课,要写论文,要搞科研,不少还要为本科生做助教。如果想学出些成就,压力也非常大。

人都念己苦,谁念他人愁?

如果就因为出国走一圈回来,就觉得自己比国内同等的学生更优秀,需要拿到更多的薪水,获取更多的资源,确实是有失公允的。

诚然,我们都知道国外镀金的成本比国内大,大部分的孩子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出国,只能选择国内,但不能因为经济原因就否认国内读书的就比海外回来的差。

不过好在,企业也开始这么理解了。

**所以这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扭转外来和尚会念经的错误思路,给同等级的国内和国外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大家都一样,有能者居之;其次,扭转之前通过 “镀金” 就弯道超车的坏现象。孩子出国念书是好事,但是可不是通过花钱混一年下来就能解决实际就业问题的。

实际上,**国内对于优秀的海外人才一直是有扶持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都有各级别优秀海外人才的引进扶持计划,就连经济形势不好的东北地区,人才落地的扶持力度也能达到 7 位数。

所以,不管是不是出国,咱们都要努力提升自己,只要你够优秀,总会发光的。

知乎用户 无辨西东 发表

这恰好是这个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成熟的标志。拿着一张洋文凭就可以横冲直撞,吃一辈子的时代过去了。现在企业看的不仅是文凭,还好看文凭的出处以及是否有真材实料。国内一流大学的文凭,含金量早就超过了洋学历,指望在海水里涮一下,都算是海龟,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另外,全国人民都在吃阳澄湖大闸蟹,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大闸蟹连阳澄湖洗澡的环节可能都不存在,逗着玩罢了,当真就输了。

知乎用户 冰哥理赔 发表

个人经历,中等 985,专业排名中上,读的集成电路。大三结束的暑假本来在准备考研,后来心血来潮咨询留学机构,说我申请英国帝国理工的硕士基本没什么大问题。当时挺震惊的,没想到自己这种水平或许也能上 G5。咨询过老师之后,发现就业环境普遍不是很认可这种学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只能说海归有很多种吧,英国一年制硕士,大家本来都戏称水硕,认可度并不高。其他名校的 Phd 肯定另当别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天天见知乎微博小红书上就这个问题争来争去,对不起,着实吵到我的眼睛了,所以想要就这个问题说几句。现在海龟确实不值钱了,大家都不傻,但海龟自己心里也清楚,谁心里没点数,从来没觉得自己出个国真的就镀金。我本科 985,巧了也是学传媒的,当时出国前我妈就跟我说咱出这国的目的就是见见世面,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回国就行,只要别感染新冠或者出啥意外她就很满足了,从来没指望我回国后工作几年就把钱赚回来。

实际上这也是我周围海龟家庭的心声。大家就是拿个学位,有教育部留学认证的章子明晃晃地在那呢,谁敢公认说你就不是硕士了?我们也没说要跟国内 top985 硕士比啊,怎么感觉不管是不是国内硕士的都可以跳脚来骂一句水硕,可能是看我们花钱一年拿到学位后早积累两年工作经验不爽了,难道以为自己读三年书后就特别值得吗?(不针对 top985.211 硕士)

我认为目前出国读硕士还有红利的有以下几种情况:(因为我自己是文科,所以仅针对文科)

  1. 无法考上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 985 或 top211 硕士,且未来发展是以工作为导向的

以我举例,我的本科虽然是 985,但并非发达地区,作为未来只想要就业不读博的我来说,这严重限制了我的实习经历积累。最终即使我本科每个暑期都去北京实习了,我感觉我的实习经历还是比不过我在北上广地区上学的同学(非 985.211)。如果研究生仍然要在这种地方读,甚至假期还有被导师限制,无法实习的风险,我觉得我没有必要浪费三年去换一个这种的学位,因为这对我的就业帮助并不大(仅对于重视实践的文科专业而言)

2. 想要快速转专业

我有个朋友是读某冷门文科专业的,非常不好就业,她想要在研究生方向转到新传来,但是现在新传的考研竞争程度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施拉姆来了都得被调剂,她也承担不起二战三战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这时候出国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有本科 985 保底,最后她可以申请到港三新二英 G5 这一档的学校,但是考研呢?作为跨考生,相信连新传类比较火的 211 都没有把握一次上岸。

如果未来的方向是读博,那还选择 taught master 我只能说你职业规划不明确;如果想要读个一年制文科硕士后回国年薪百万,那我只能说你对自己定位不准确;如果自己就是个非 top985.211 国内硕士,还在这里一直吐槽国外一年制是水硕,那我只能请你多关注关注自己,少去嘴炮别人,毕竟世界上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两句话回答:

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知乎用户 月白味的秋 发表

从工作第一天开始,学历只分大学毕业和没念过大学的。其他都是桌子下面的玩法。博士硕士什么归没有区别。

知乎用户 katatonia 发表

这个问题看似只问了一个问题,实则是三个问题,海外,硕士,一年这三个点要拆开看。

首先看硕士,硕士的就业优势大吗?

不管是国内的硕士还是国外的硕士,我们要好好想想这个学位带给你的是能力上的质变还是内卷导致的学历门槛的通行证。有多少海内外的学生读研是为了刷新自己的学历,从双非刷到 211,从 211 刷到 985 乃至国外 qs50 的高校,但本质上能力并没有变。读研期间写的论文未必能有真正的价值,上的课很多也是重复本科的内容,甚至考完试就忘了。不管国内外真正厉害的学生本科毕业就工作了,想搞科研的读博了,根本不需要读硕士。

其次来说说海外,海外的就业优势大吗?

大,也不大。欧美整体的就业形势肯定比国内好,通常来讲工资会更高,工作压力会更小,公司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也更高,只从眼下的角度看确实更占优势。

但问题是,华人出国找工作不管是国籍还是语言都占劣势。所以,海外留学当然有就业优势,优势在于给了你在海外工作的入场券,至于找不找得到工作看你自己本事。

最后来看一年。

一年硕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短,花钱少。本身就对自身能力提升有限的硕士项目能用更短的时间更少的钱读完难道不好吗?

当然不一定好,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因为只能读一年研究生无法在读研期间实习。换句话说,读两年甚至三年的硕士某种程度上是在倒贴钱打工攒经验。

那这时候海外一年硕的优势就已经分析清楚了,当你需要通过读书获得国外工作资格并且已经有工作经验的时候,海外一年硕就是很好的选择。打个比方,35 岁在国内被优化的程序员就可以通过海外一年硕肉身翻墙去国外找工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从曼哈顿毕业 为什么要去肯尼亚的黑煤窑里找工作?

国内工资水平和发达国家差几个次元你不知道?高端工作万里挑一。

工作水平和国内 985 的两三年制水硕差不多吧,简历上有东西锦上添花,没东西说啥也解释无力。

国外高校的优势在培养体系,例如科研环境和职业辅导。你非要回来肯尼亚跟黑工头讨价还价只能说是自降身价。

没读博的都半斤八两,别给自己贴金了,赶紧找个 big name 去实习。

另外,一群二本的人力说自己负责招聘,也不知道您都招的什么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国内对学历已经卷到不行,遍地都是研究生

新传就更卷了,而且新传是文科类方向,本来薪水就不是很高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出我们国内用人更清醒更注重个人能力,而不是因为是海归就好像带了光环一样,所以打击啊一定要好好学习,充实自己,多历练,多实习。

知乎用户 考而思教育​ 发表

謝耀…. 因為 他學的 專業 在國內 就是工科理科文科的 辣雞專業…. 頂級院校永遠不能拯救黑洞專業….. 哈哈哈哈哈哈哈…..

建議 留學首選 米國…. 其次選加拿大 澳大利亞 新西蘭….. 這些 國家方便 在當地找工作… 長期發展….. 哈哈哈哈哈哈哈…..

國內的 文科黑洞專業….. 所有大語種小語種和英語當專業和 所有 類型的導遊 證…. 工商旅遊酒店文化產業公共 物流管理…. 國際貿易和 國際關係….. 漢語國際教育….. 都是超級催眠術陷阱絕路 專業…. 頂級院校畢業生在 國內 也是一畢業就失業啃老….. 啊哈哈哈哈哈哈…

一定要學萬金油和熱門專業…. 或者 回歸技校… 研究 手藝…. 畢業後工資也超級 香…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数据一:

2021 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 377 万。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数据可知,2021 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达 377 万,这个数字比去年猛增 36 万之多。另外,据以往数据显示,考研报名人数自 2017 年就已经突破 200 万,而且近五年来增长趋势迅猛,截止到 2021 年,总超出 170 多万。

按照毕业率 95% 左右计算,每年大约 360 万研究生毕业。

数据二:

(以下数据综合统计自公开信息)

1949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2.1 万人。

197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16.5 万人。

1979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8.5 万人。

198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14.7 万人。

1981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14 万人。

198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45.7 万人。

(1978 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 1982 毕业导致人数增加较多)

198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33.5 万人。

(1978 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 1982 年毕业,导致比上年减少 12.2 万人)

198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28.7 万人。

198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31.6 万人。

1986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39.3 万人。

1987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53.2 万人。

198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55.4 万人。

1989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57.62 万人。

199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61.36 万人。

1991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61.43 万人。

199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60.42 万人。

199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57.07 万人。

199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63.74 万人。

199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80.54 万人。

1996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83.86 万人。

1997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82.91 万人。

199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82.98 万人。

1999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84.76 万人。

2000 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 94.98 万人。

2001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103.63 万人。

200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133.73 万人。

注意:从 2000 年开始,毕业生疯狂增长,是因为从 1998 年开始录取人数逐年暴增(大专在读一般为 2-3 年,本科 4 年)

200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187.75 万人。

200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239.1 万人。

200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306.8 万人。

2006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377.47 万人。

2007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447.79 万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512.0 万人。

2009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531.1 万人。

201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575.4 万人。

2011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608.2 万人。

201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624.7 万人。

201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699 万人。

201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727 万人。

201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749 万人。

2016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765 万人。

2017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795 万人。

201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820 万人。

2019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834 万人。

2021 年大学毕业生约 909 万。

数据三:

出国留学人员 70 万,回国的近 60 万。

回来跟 1400 万大军进行 pk。

而且还是只混了一年的。

以上数据还只是供给端的。

再看看需求端,欢迎补充,可能更加恐怖。

知乎用户 闲散文字工 发表

我说点 HR 不好意思说的话吧。

这姐们把求职该踩的坑都踩齐了。这素养就不要说自己是硕士了。

“回国以来,投的简历就算没有 100 份,也有 80 份,但要么行业不符,要么工资低于预期,一个特别适合我的好像都没有。”

朋友,人力资源市场是菜市场吗?三四个月投 100 份简历,平均一天投一个。说明就是海投简历嘛!看到有职位就投,甚至都没看清楚投的是哪家吧?你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选这家公司,那公司为什么要选你呢?

求职是双向选择,拿出点诚意来。既然要去工作,就花点时间研究研究工作岗位和职位要求,根据需要的能力改改自己的简历。千篇一律吹嘘自己的简历没人爱看。

“就读于新闻专业的她,想在北上广谋一份工作。现实狠狠打击了她。找工作的三四个月,一份让她满意的 offer 都没有。”

这姐们可没说收不到 offer,而是没有满意的 offer?那什么才算是满意的 offer? 很多留学回来的学生都有种赌徒心态,觉得这几年花了不少钱,一定要把自己的学费赚回来。薪资要求高到离谱,眼高手低也是常态。

“一年制的学习,半年课程,半年实践,真正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不到系统的锻炼提升。”

这也是一句不是废话的废话。英国香港还有其他国家地区一年制的硕士多了去了。优秀的也是非常优秀,垃圾的也是特别垃圾。这就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不用怪罪在学制上面。

真正不被认可的原因在于这姐们儿是在 2021 年 10 月毕业,也就是 2020 年底开学。这时候英国正值新冠疫情期间。大部分学校都改成了上网课,甚至很多学校都不用学生到英国去,在国内上网课。这种海外硕士根本就没有体验到海外生活。

另外,还有两点没有透露。她的第一学历在哪所学校?这是所有 HR 都会关注的点。在国内读个专科直接去海外读硕士的多得是。第一学历才具有代表性。

最后,从三四个月投 100 份简历就能看出,这姐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真正的优秀学生在本科时期就已经找准了方向,等毕业时已经在某一选定的行业有两三份实习了。

说句不好听话,不知道自己想干啥的人企业最不喜欢,要么就是推一下走一下,要么就是混日子。

说到底,自己的职业发展自己得操心,自己都不操心,博士学历也救不了你。

知乎用户 咨询师 Leo​​ 发表

作为 HR,说实话英国不是牛剑帝的话我们一般都懒得看了,因为英国澳洲的硕士太容易申请了水货很多,很多人本科可能连一本都不是,叫这种人来面试不是浪费时间吗,话说香港也是一年硕,不过 hku,cuhk,hkust 我们每年都招不少,因为这三所毕业的简历基本本科都是 985,招应届的话我们非常看重第一学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坦率的说,除了在落户政策上有便利,其他方面真的没有什么优势了。

世界大学排名本质是一个非常水的名单,特别是排名在前 100 偏后段的英国澳洲高校,实质上成为了国内学子镀金的最佳选择。一来回国来上海这样的城市工作,落户很方便,二来能用相对比较快的速度完成对应阶段学位的课程,三来可以申请多家,成功率相比国内的考研和高考要容易不少。

不才在上海工作,朋友圈子同事圈子里面,留学生中比例最多的就是英国国内排名十几名的大学的毕业生,他们中不乏能力优秀的精英,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很普通的人,我几乎有十全的把握做判断,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通过高考或考研的方式进入与他们母校同等排名水平的国内高校。

这也是现在各家公司愿意招国内学生的原因,你能考个 211,你的能力很可能就比你的某个英澳海归竞争者要强,而海归背景还要考虑怎么把留学多支出的那部分成本补偿回来一点,要价也更勇敢,老板们都不傻,货挑好的选嘛。

海归也不是没有优势,就业上可能得降低一点预期,还是找得到的,外语沟通能力也是他们的强项,这些能力在合资和外资公司的一些岗位还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就业优势还有婚恋市场的优势嘛,都愿意花几十万送孩子出去,再回来立刻在一线城市落户,愿意再给孩子投一套不易贬值的不动产的父母也不在少数,只要不是人的问题特别大,会有很多人愿意去追求的。

知乎用户 Hugo​ 发表

坐标上海,某知名外企

对于外企而言海归依然是最受欢迎的雇佣主体,我身边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有校招进来的,也有社招进来的,海归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语言沟通、思维习惯等能力。

无论是不是海归,对于应届生最好的求职时机是在毕业前收到校招岗位 offer,主要是通过实习留用和校园招聘两种方式获得。题主已经毕业了才开始求职之路,且未谈及自己的本科第一学历和相关实习经历,处于较为被动的处境。

对于应届毕业生决定能否找好的工作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学历:对于留学生而言,求职意向多为外企 / 互联网大厂。由于海归数量逐年增加,其竞争也越来越大。

清北复交本+海外 top10 硕,这些无疑是外企 / 互联网大厂比较受欢迎的群体之一,学历占据优势。
985 本+海外前 50 硕。首选大型国企、大型外企,选择也比较多。
双非本+海外 50-海外 100 硕。这类型的留学生是最多的,竞争很激烈,拿到满意的 offer 很难,需提前选好就业目标,早做准备。企业选择上,大型外企可以当作冲刺目标,中小外企为主要目标。
双非本+海外 100 之后硕。学历上是不占优势的,只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及实习经验,把专业证书都考了。否则回来找工作,会感觉到留学上了个寂寞。

2. 专业: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而言,影响较大。如计算机、制造业、建筑业等。

3. 能力:主要包括实习经历、专业证书、奖学金、学术成就等等。

4. 信息同步:及时关注校招信息,一些校招招聘网站,如:牛客网、LeetCode 力扣、应届生求职网,还有大厂的官网校招信息都是需求及时关注,做好准备。每年 8-11 月为秋招的时间,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知乎用户 风控预言家 发表

女怕嫁错郎,狼怕入错行。

你要是学搞芯片的,至于低吗?

你学个啥艺术,经济学之类的,能给国家目前遇到的来自国外的典型困难解围吗?

你稍微看看十四五规划

现在国家吧教培行业直接做掉

房地产行业打趴下,不是废掉哦

医疗,集采,连牙齿都要集采了

看看以上三个,要是哪个大国处理好了,攀登世界第一就不难了!

普通人天天读书工作赚钱,不就是为了抵抗上面那三座大山吗?房子教育医疗!

现在国家亲自出手,这 3 个产业教育,医疗要全面 100% 国产化,房产得慢慢打趴下,未来长期肯定是一直趴着的。

所以,你但凡学了生化环材也是很好找工作的啊!

知乎用户 天天卷翻天 发表

看到这里,我想说的是专业比学校重要,新闻专业是好专业吗?

新闻学真的是不好就业专业吗?

实际上有说好的,有说坏的,但是偏重于就业是一般的专业。

那么学校重要吗?

学校和专业究竟哪个更重要?如果可以重考大学,你会怎么选? (baidu.com)大学选专业和选学校哪个更重要?网友的回答一针见血,太会说了 (baidu.com)

还有在国外读一年的硕士值得吗?

在国外读一年硕士值得吗?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如果打算进入体制内,学校的名字是十分好的,因为毕业不一定要从事自己的专业,而是换了不对口的工作,如果是从事研究的话,专业实际很重要,与自己的兴趣点和价值取向是否匹配时很重要,所以我们在出国拿学位是,考虑好,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是否有一定的资源可以利用,等等,

所以不要被这个问题给迷糊了,专业、学校、将来意向工作,先理一理,再决定。

知乎用户 实战专家鲍明忠 发表

在一家科研单位实习,身边有两个海外一年制硕士。一个是新西兰的,据说是新西兰最好的大学,专业是人工智能。另一个是英国利兹大学,专业机械工程。部门 leader 私下里跟我吐槽过好几次,说新西兰那位英文文献看不懂,写个程序用了十来天(根据文件名找文件),直接把开源代码 maskrcnn 换了个数据集跑一下当成自己简历项目。我听到都惊了 。另一个学机械的海龟已经在这周周五被 leader 劝退。

知乎用户 宣纸泛黄 发表

知乎一众一年英国水硕可听不得这个

知乎用户 Joccy 发表

高校的整体排名、学科排名,其实最重要的支撑不是论文数量那些条条框框的指标,最重要其实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这个国家对应学科的实力。

说白了,你如果在这个国家(学校)这个专业学习,学习完能找到好的工作,这个国家(学校)这个专业就强,找不到好工作都是白搭。

举个例子,去德国、日本学习机械、材料、化工,你会觉得还不错,但是你觉得有人去德国、日本学习金融、计算机么?学金融、计算机得去美国吧。

所以以后留学,还是美国比较靠谱,确实得有真才实学,去英国、澳大利亚这种混个一年回来的就算了吧。如果中国汽车产业起来了,去德国日本学习机械也不香了。。。

知乎用户 一个小圆 发表

现在海龟不说全部,大部分都是什么人,别人还不清楚么。特别是什么澳大利亚留学生,基本没有含金量。

知乎用户 茄子 发表

如果是理工科,英语 + 专业技能,还是有优势的

知乎用户 娜娜奇 发表

拜托,都什么年代了,国外野鸡大学的水硕谁不知道

知乎用户 知乎故事会 发表

国内外在大部分专业上,对教育和工作技能上的认定并不互通。海外一年硕士可以在全世界被认可,但未必能在国内被认可。即便是海外博士毕业甚至有工作经历的人,依然有可能不被国内认可。

国外大企业的工作经历能移植到国企吗?不能。项目背景,行事风格,专业技术,管理体系全都不一样。别说根据人事制度不好聘你,就算是聘了,从基层干起也是肯定的,要不然别的员工不服。

国外的 Senior 能等价到国内的高级职称吗?不行。国内的高级职称都是国家发的,后面许许多多人等着评定呢,国外的有等价的评定模式吗?没有。

国外的 Professor 能等价到国内的教授吗?不行,很多国外教授专利还没有国内的博后讲师多,毕竟事事躬亲学生少。就算行,工资也可能降级,毕竟你的人脉不如别的教授扎得深。除非真的有能量大的人要引进你,开创新领域,一事一议。

国外获得的荣誉能等价到国内的吗?不能。国外的地区性科技创新或设计类奖项在国内评价体系看来未必就比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含量高,因为评奖标准不明。除非是被官方认可的全球性的奖项,像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奥运会之类的。

就算是国外的大公司,想把产业搬到中国的土地上,最后也必然是通过本土化得到国内的认可。

所以在国外取得的任何成就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国内用人单位和国内评价体系的肯定,必须要从头做起,在与国内的人的 PK 中卷出来,才能得到认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读个非 G5 的一年制英硕,读的还是文科,能有毛优势?

知乎用户 孤星寒 发表

“前一百” 英国硕士是出了名的水,

名校的话才不会说自己是 “前一百”。

雅思托福过了之后,在英国就是吃喝玩乐全欧洲到处旅行,有个屁的学术研究!而且英国大学排名虚高。

一年硕士就是这么度过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何看待一名海外一年硕士称找工作四处碰壁,工资远低于预期?

海归的就业优势还大吗?

我觉着这两个问题合在一起提问不合适吧,常青藤毕业回国也是海归啊

知乎用户 老 Y 爱虾 发表

这个新闻只给了英国世界前 100 的硕士,新闻专业,北上广谋职三个信息。不说具体啥学校,不说学制模糊学历含金量,不说这姑娘期望的 offer 是什么样的就在这制造焦虑。

从这个新闻内容的水平能看出来,我国新闻行业还是非常非常非常需要点有用人才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以拿户口,你说优势大不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女朋友的闺蜜在香港的一所大学读一年制的研究生,就这位朋友给我的感觉是为了申请这个研究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然后家庭为了支付她去读书这一年也花费了 30 万,当然这是在她父母能力范围内,在这一年的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她每天都在学习,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相对而言,我正在读的研究生基本上就是第一学期修了一堆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的学分,学计算机的修了一个气象海洋的物理,关键是要修三分的学分,其他课要么两分,要么两学期四分。还有就是各种浪费时间的干活。

我觉得一年制的研究生并不水,关键是人才市场过剩了,公司需要的始终是能直接干活的人,而国内大部分研究生就是已经给老板打过工了的。

知乎用户 海贼是自由的 发表

排外情绪 越来越严重

“留学生 xx …..”

简直是流量密码

知乎用户 ML 小子 发表

个人认为比内普通双非硕强一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年制的明显就是买的文凭。


中美对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差距有多大,平均主义给我们多计算了多少收入

2021 年 12 月份,美国折年数后居民总收入为 20987.1(单位:十亿美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 13081.7(单位:十亿美元),工资性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为 62.33%。(2021 年美国人口:3.3189 亿)

2020 年末,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2188.8 元,工资性收入为 17917.4 元,**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为 55.66%。**从 2015 年开始国内居民工资性收入比例开始下滑,对于底层居民收入来讲,工资性收入即为其唯一来源的收入。
富裕阶级不仅有社保福利,还拥有资产性收入,**因此工资性收入更能反映真实的劳动人民收入。**2021 年美国 GDP 总额为 22.99w 亿美元,居民总可支配收入为 20.98w 亿美元,居民工资性收入为 13.08w 亿美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占 gdp 比例为 91.25%,居民工资性收入占 gdp 比例为 56.89%。

2020 年中国 GDP 总额为 101.5w 亿人民币,居民总可支配收入为 45.26w 亿人民币,居民工资性收入为 25.26w 亿人民币,居民可支配收入占 gdp 比例为 44.59%,居民工资性收入占 gdp 比例为 24.88%。(2020 年中国人口:14.1 亿,2020 年 gdp 基数较低,实际居民收入占比还要低一些)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差距呢?根本原因我们不讲,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美国私人部门的工资总额为 9214.8(单位:十亿美元),政府部门的工资总额为 1562.7(单位:十亿美元),即私人与政府部门的工资比例为 5.896:1,美国实体经济在创造 5.896 份工资收入时,间接给政府创造 1 份工资性收入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出国要么学理,要么学艺,学个跟中国文化完全不对口的文科,路会越走越窄,纯属耽误前途,出国学文的基本不是学习不好就是家里有矿。

知乎用户 undeadmonkey 发表

多读一年吧,三年工签,没啥事找个实习吧,回国又卷不过还被骂水,大可不必

知乎用户 一个陌生人 发表

近年来,海归数量越来越多,要用多久才能赚回留学的费用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如果把留学当作一种对人生的投资,那么这份投资的收益究竟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留学投资到底值得吗?

01 西班牙留学花费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西班牙留学的大致花费情况。
▎语言学习费用
首先,对于部分没有西语基础的同学,为了达到签证要求,需要提供 500 课时的西语学习证明,达到 A2 水平,学费约为 7000 元人民币。
在到达西班牙后,还需要继续在当地的语言学校继续语言学习,达到 B2 左右的水平,以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未来本科阶段的课程。时间为 9 到 12 个月,费用约 3000-6000 欧元。

▎大学学费
一般来说西班牙本科学制为 4 年,医学或者法学专业则需要 5-7 年。公立大学注册费为每年 1000-6000 欧元,不同地区和学校价格略有差异。
西班牙硕士学制为 1-2 年,注册费马德里和加泰罗尼亚大区最贵,一般为 4000-6000 欧元 / 学年;瓦伦西亚大区在每学年 2400 欧元左右;南部 (马拉加,格拉纳达,塞维利亚等城市) 最便宜,大多数专业仅需 820.8 欧元
▎生活费
西班牙的消费水平和国内一线城市消费水平大致相同,所以去西班牙留学的生活费相比英美会便宜很多,一年的生活费大概在五万人民币左右
不过每个城市的消费水平是不一样的,马德里和巴塞罗的物价比较高。瓦伦西亚和其它的小城市每年的花费会更少。此外,还需要算上购物、旅游、Fiesta 等额外费用。
总的来说,虽然西班牙每个城市的开销有一定的差异,每个人的消费水平也会有所不同,但只要合理规划开支,平均一年的费用十万人民币
我们先来看看留学生对毕业后回国薪资的满意程度。

02 近年海归薪资预期分析

那么当前海归薪酬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呢?我们来看看数据反馈:

数据来源:2021 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从我们总结的数据来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时期来分析、对比,一个是新冠疫情还没开始前的 2019 年,另一个时间段是疫情期间的 2020 年与 2021 年:
由于疫情影响经济发展,2020 年远高于预期的比例下降,但到 2021 年又有所回升;从高于预期这组数据来看,疫情最严重的 2020 年却比 2019 年高出了 3.5 个百分点;并且基本符合预期这一比例也比 2019 年高出一头,另外 2020 年低于预期的海归比例也比 2019 年稍低。
从这些数据来看,疫情并没有特别影响海归回国后的薪资满意情况,甚至在疫情期间高于预期和基本符合预期的人数还有过增长,远低于预期的人数有过下降。
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体就业压力增大的环境下,海归依然对回国工作持有足够的预期和信心,海归依旧有很大的就业优势和市场,留学显然仍是各大人群的优选。

03 留学到底值得吗?

我们再回到主题:到底要多久才能赚回留学的费用?去西班牙留学意义大吗?
看完之前的分析大家心里对留学西班牙的花费应该有一个估算结果:西班牙留学的成本不算高通常平均一年的花费十万人民币左右
我们按每年花费十万元来大概计算一下,假如你回国后的工资为 6000 元 / 月,只需 5 年便能赚回本科四年的留学成本
但是留学的收获只能用金钱来衡量吗?我们接着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如何定义留学的意义?
留学是一种选择,它的意义因人而异,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如果只生硬地去计算留学的成本和留学归国后的薪资回报,也就失去了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因为出国留学的价值,不单单只在于镀金回国后的职位高低,薪资多少。它对一个人**学识、阅历和思维上的提升是难以用金钱去量化的,**而这些提升会逐渐积累成自身的竞争力,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都大有裨益。

推荐阅读:

原来应届生身份求职有这么多优势?!留学生到底何时毕业才算应届生?【提醒】马德里、加泰罗尼亚等大区已公布 2022 年本科申请时间,时间很紧张!西班牙留学 | 收到录取通知书就大功告成了?这七件事不做可能导致痛失梦校!好消息!西班牙回国政策放宽,回国不再 “遥遥无期”,附主要入境城市隔离政策!留学申请 Alba 老师:西语专业毕业生申请西班牙硕士时如何攻克选择困难症?有哪些对口专业可选?留学申请 Alba 老师:还没有拿到毕业证、学位证想申请西班牙官硕该怎么办?在读或应届生可以在西班牙申研吗?西班牙留学 | 居然有大学和南部学费一样便宜?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了解一下!西班牙留学 | 副本认证?学信网验证?原来硕士录取后还要求提交这些特殊材料!留学申请 Alba 老师:西班牙博士怎么申请?需要什么材料?西班牙博士申请条件、步骤、费用大全来了!双非院校英语专业欧洲留学有什么院校推荐?出国读翻硕或语言类文学类硕士,推荐什么学校?西班牙留学是去马德里巴塞这种大城市好,还是去小城市?

知乎用户 留学申请 Alba 老师 发表

一年制硕这个在就业市场上真的没有什么可比性。

毕竟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和社区大学的大部分专业,都是一年制硕。牛剑 IC 出来的人跟其他院校出来的真的没有可比性。

觉得一年制硕没有什么就业优势或者远低于预期,就是因为自己的学校不够好,能力不够强。跟海外一年不一年的真没啥关系。

还真没见过哪个牛津剑桥的人感叹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咱们普通的留学生,要正视自己留学的经历和身份,没必要觉得留个学就一定要有超高的回报。

正视留学这件事吧,都 2022 年了,别指望着留个学就一步登天阶级跨越走向人生巅峰了,留学就是换个地方学习,见见世面涨涨见识仅此而已。别神话也别打压,咱能做到正视就行了。

知乎用户 三倍甜 发表

完全是把自己能力不足怪给了学历,学历本身不背这锅好吧

知乎用户 修福报咯​ 发表

学历只是敲门砖,感觉招聘更多看中之前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项目。而且海归太多,每年名校回来的学生越来越多。

工作经验欠缺但有潜力的海归, 一般要从初级工作做起,例如高管助理或是一些专业入门级的工作。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太愿意从初级工作做起,觉得不够理想,所以会导致找工作不顺利。

知乎用户 Yilin Xiao 发表

传媒专业工资低跟留学有什么关系难道不是行业的问题吗

知乎用户 喜欢到爆炸 发表

放低期望。现在各个行业几乎都是寒冬。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好工作好找。

其次是专业。非金融,计算机的,找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更何况要找到好工作。海外一年硕绝对不是随便选了学校专业上了就能保证高薪的。说个残酷的现实,即使在我们学校(虽然不怎么好)IT 的硕士,能找到大厂工作的也只有 30% 不到,这其中大部分第一学历是 985/211 / 双一流且科班出身。实际上,这个硕士更多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当然,如果专业不够好,就更要放低期望了。

知乎用户 haozheyan97​​ 发表

一年制硕士,也包括其他的留学生,如果你的实力不足以在当地就业市场有竞争力,凭什么让国内优质企业优先选择你?凭你一年能花三十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年制海外硕士全程总花费至少 30 万,然而作用却不大。有这些钱真不如在国内考研死磕清北复交硕士,就算雇名师全程一对一辅导,也用不了 10 万,还能收获一个大陆通用的真正名校学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本科硕士都毕业于 QS 百强大学。目前月薪才 11500CNY。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码农的话 985 本 读个一年硕 相同工作内容 海龟能高个 30%

知乎用户 摩尔加纳 发表

预期是多少?

大哥,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还预期。

我还是建议,最好的归属就是移民,留在异国他乡,不要去和同胞争岗位,把机会留给同胞。

知乎用户 路通留学 发表

提前准备起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知乎用户 旧铁皮往南开 发表

如果去海外读个一年硕士,就能北上广深好工作随便找,那估计学费一定能涨到一百万一年,想屁吃。

周围出去读一年硕士的人,基本 1. 学习不行,家里有钱。2. 奔着移民目的出去的。3. 家里早就有门道,回国直接安排工作

知乎用户 Society contributor 发表

出国了就别回去。不就是因为国内太卷逃出来的嘛。回去这不是作死吗。知乎多少人想润还润不出去呢。

要是没有润在国外的实力,那么回国也不太可能找到什么满意的工作。

知乎用户 fubuki 发表

有些海归在考虑薪资的时候,不自觉会想到自己留学的投入,期望在工作中能尽快赚回留学的费用。带着这种回本的心态找工作,市面上的工资真的很少能满足到。薪资的多少,更多是由市场的供需关系与劳动者能产生的价值决定的。持有海归身份,不一定就有薪资优势。

抛开小部分高精专的稀缺人才,一般海归与土著学生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在语言跟国际视野上。所以他们往往在跨国公司会更受欢迎。但随着国内英语教育水平与提升与国人视野的延伸,这种优势正在慢慢缩小。更何况,二十年前外企的薪资一骑绝尘的盛况早已成为过往,外企不再是高薪的代名词,更多打的是超长年假、工作生活平衡的牌子。所以,新一代的海归,如果继续走外企的老路,那薪资期望降低就是必然。

互联网的造福神话吸引了无数的年轻人前赴后继,其中当然包括了各路海归。但如今,互联网行业的内卷程度人尽皆知。没有几段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都没机会见到面试官。那么请问,从概率上讲,深圳大学的本科生进鹅厂实习的机会多,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海归呢?越靠近目标市场,机会肯定会越多。

更何况,很多海归就读的是偏商科、文科的专业。这些放在哪里,就业都是地狱级的难度。要想挤到金字塔尖,免不了多碰几次壁。话说回来,有机会碰壁已经算不错的了,更多人是连简历筛选都过不了。

我的建议是:

**1、放平心态。**不要觉得自己花了家里大笔的钱读书,找不到高薪的工作很丢人;不要觉得自己达不到父辈的高度,很差劲。你的父母辈有幸坐上发展的高速列车,尚且要积累了几十年才到达如今高度,而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2、要相信成功是多元的,不要以薪资论英雄。**身边有很多海归果断拒绝了互联网大厂的 996 福报,自愿降薪到外企或自己创业,他们也一样的光芒四射。

**3、不要全盘否定海外留学的价值。**每个选择都是有优劣势的,但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轨迹上,各自精彩。

知乎用户 长歌怀采薇的长歌 发表

就身边海龟的人来看,优势不大,很多都是脑袋一热回国,现在都在想重新来美国。

有个姐妹,美本美硕,美国工作 7 年,德勤财务咨询经理,2021 年中随老公回国创业,上海买不起房,租的 1 万多一个月的房子(一家三口,小孩刚周岁,加上前来帮忙照顾的父母)。找了半年,只能找到江苏某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经理工作,税前 50 万一年,一周才能回家一次。现在在让我给她内推。

读计算机的几个同学也是一直在申请 H1B 争取回美国。

情感上讲是真的想回国。理智上讲是真的 996 又卷钱又少。

知乎用户 NotFound 发表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认为一年硕是真的硕士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明显方向错了,一年海外硕士最应该干的事情其实就是润

哪儿是一年硕士啊,明摆着是外国绿卡一年兑换券,毕业之后想方设法在当地呆着,找工作准备入籍。

就算没法入籍回国第一件事情也应该是考公务员,基本海外一年硕士约等于 985 土博,至少吊打东北那几个没啥问题。

知乎用户 流汗黄豆 发表

一年类的硕士水货很多,比如哥硕就不值钱,公司人事都是有及时更新的名单的,据我招聘的经验 05 年起见过这类名单了。

知乎用户 Kingbo770110 发表

你出国不是拿签找实习的吗?

知乎用户 论东西​ 发表

第一,工资低于预期,请问预期是多少?

期望中的薪水,是海归就业的一大障碍。

应聘公司首先看的必须是前景。如果工资满足目前的预期,但是每个月都拿那么多,没有发展前景的话, 这种工作是没意义的。

刚开始工作,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姿态应该放低一些。市场行情、公司发展情况、职位紧缺度以及你的职业积累,都是决定你薪酬高低的主要因素。

第二,闵行区的不是公务员招录,而是青年储备人才招聘。

储备人才采取企业用工方式,培养周期为三年,培养目标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业务骨干,培养期内按照企业相关待遇标准享受,本科生税前约 18.3 万元 / 年,硕士研究生税前约 18.9 万元 / 年,博士研究生税前约 19.5 万元 / 年。待遇标准根据上海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作相应调整。

并不是公务员哦,很多媒体尬黑一年硕士,殊不知闵行区的这个招聘之前是不招国外硕士的,现在开始招两年制的国外硕士,恰恰说明对国外的学历越来越认可。

说实话,近几年国内外的就业环境都很严峻,大批海归回潮,同时海归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海归的光环逐渐褪去,但不管怎么说现在海归的就业优势还是很大的。

比如一年制硕士,比国内考研节省了几年的时间,有更多的精力在职场中打拼。

国外的教育相对于国内来说,不可否认的是一种长线的教育投资,出国读硕士不只是学历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能接触最前沿的科研技术,熟悉国际惯例,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仅学到了国际通用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是国内无法收获的,这才是海归人员真正的优势。

阿威学长

4 次咨询

5.0

207 次赞同

去咨询

【专业背景】10 年在职学历教育从业经验,前高校行政人员,累计服务学员 1000+。

【咨询方向】在职人员学历提升,国外硕博避坑指南,职场竞争力提升,人际关系辅导。

【服务对象】企业管理层领导力提升,职场新人职业选择与转型

知乎用户 阿威学长 发表

新闻专业,找不到理想专业太正常了。

知乎用户 you 发表

质疑这家新闻媒体的专业能力。

采访了一个人,这人信息也不公布,投的简历也没说投哪,期望薪水也不说多高,上来就分析一年硕啥啥啥的。不是我嘲讽,想分析就分析,用不着以一个人去辐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个体差异极大。世界前一百的大学又如何,这人本科是一本还是二本的?这人老老实实投简历没高估自己吗?跟这人一起去读一年硕的其他人都没找到工作吗?

就采访了一个人,问都没问清楚,这就敢发新闻。知乎人均 985,等下微信问下同学找着工作没,没找着的灌下水发篇新闻、找着的再吹几句发篇新闻、手握多个 offer 的再发篇新闻、工资高的解释下发一篇、工资低的吐槽一波发一篇、回国的发一篇、留在国外的发一篇…… 好家伙,我觉得知乎网友都可以干新闻行业了,起码一个月的 KPI 达到了。

新闻媒体行业能不能整改下,没有能力的媒体,麻烦清除出去。

知乎用户 拼搏者者者者 发表

高质量海龟的就业优势依然很大,国内的企业、各种组织、乃至社会文化对海龟人才都很欢迎和渴望的 “高端人才”,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来。 **留学生变成大众化的海外留学教育,没有谁能保证只要是留学生就能好就业就好业。要想好就业就好业,要想高薪资好福利,其背后的核心竞争力是真才实学。**基于此,如今学生在出国深造时,必须清楚自身的优势在哪,想在哪个领域提升能力和开阔视野,这个是最重要的。 如网友所言,大众化海外留学带来大众化海归,归国者已经不局限在高端研究所等职业塔尖,而是普遍进入普通社会职场,与上千万人角逐。 这里需要的,不仅是一纸留学文凭,更看重的是技能和岗位的匹配,企业追求的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及最合适的人力成本。

ble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table” data-size=“normal” data-row-style=“normal”>

le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table” data-size=“normal” data-row-style=“normal”>

ble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table” data-size=“normal” data-row-style=“normal”>

ft-type=“table” data-size=“normal” data-row-style=“normal”>

ble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table” data-size=“normal” data-row-style=“normal”>

ble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table” data-size=“normal” data-row-style=“normal”>

知乎用户 麦哲简历优化 发表

一个人的能力,强还是不强,跟他有没有留过,完全没有关系。穿上西服,就高人一等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几年前的时候,因为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需要招一个英文比较好的软件测试工程师,用于对接海外研发中心的软件开发团队。

软件工程师的简历,在国内一抓一大把,可是几轮面试下来,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却非常的少。有的英文好,但是专业能力不行;有的专业专业能力符合岗位的要求,但英文又不行。

于是,我们不得不把视线,放在那些有留学背景的求职者身上。某一天,人事部门推过来一份简历,我一看就一拍桌子,这个人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他是从澳洲某著名大学研究生毕业,本科及研究生都是电子通信专业。毕业后就回国了,在深圳某公司做了两年的光纤通信产品的测试。

第一轮面试,是通过电话进行的,主要考查他的英文与技术。拨通电话的时候,我有点紧张的,因为他有海外留学背景,我想他的英文肯定要比我好。

可是面试开始后,情况让我大跌眼镜,他虽然有过海外的留学背景,可是他的英文水平,完全不如我这个国内的土鳖

接着开始考察他的专业知识,他在研究生时间期间,做的是关于 5G 通讯的信道优化算法的研究,我发现他的理论知识还是蛮深厚的。然后我就考察他这两年的工作技能情况,结果又让我大跌眼镜。

他简历上面写的是测试工作,问了他细节之后我才发现,他居然是一个在生产线上做产品测试的工人。我当时惊讶的差点说不出话,是这家工厂技术太高了吗,一定要请海外留学的人来做工人?还是说国内留学的人实在太多了,不得不到产线上去找工作?

我们招聘的这个岗位,是属于研发端的软件测试,需要写代码去开发自动化脚本,但是由于他做的是产线的产品测试,只会操作仪器,点点鼠标,看看屏幕,对于软件方面的代码编写,一点都不懂。当时的面试,进行了不到 20 分钟就结束了,因为他的水平,距离岗位的要求,实在差的太远了。

后来这个岗位,从国内某普通院校招了一个应届生,工作做得也相当不错,英文自己也慢慢地练上来了。

所以别光看留洋的背景,我们更加要注意到的,是国内的土鳖,已经成长起来了,而且有很多土鳖还开始走向国外。

知乎用户 蚂蚁捉虫虫​ 发表

本科是哪里?专业怎么样?真实能力如何?英语口语怎么样?

不是说只看文凭那么简单的事。

知乎用户 萝萝 发表

凭什么有优势?

知乎用户 熊仔 发表

有没有可能是一年水硕太水,已经形成市场共识了?

真金白银掏钱的客户才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招聘也是一样

PS,我 tm 真见过自称擅长 Python 数据分析的水硕,问他用哪个包画图,说不出来……

知乎用户 tony 发表

说实话,优势不大但优势还是有的,海归>国内普本,但海归仅仅是学历可以 + 海外背景 + 英语优势而已,并不能证明你的其他能力,如果你的简历里没有这些,那确实优势不大!

一、海外实习经历

海外实习经历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看了很多简历,发现很多留学生在国外除了教育经历之外,没有任何的实习经历和活动经历。这种情况下,留学的优势会大打折扣。
我知道你想说在国外的课程压力本来已经很大了,每天忙到凌晨,哪有时间去实习? 再说,你知道国外找实习有多难么?

正是因为难,这件事情你去做了,含金量格外的高。

海外的实习经历代表着

  • 你能够 PK 掉 native speaker专业能力有优势
  • 你的英语基本达到作为工作语言的水平
  • 你具有很强的文化、环境适应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可以与来自多个国家的同事一起工作。
  • 你初步了解海外的商业运作模式,也许会给国内的雇主带来创新的想法。

二、社团活动经历

有很多同学在国内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在国外读书时就没什么动静了。
在国外最好要有社团活动,并且能够担任 leader 的角色。社团活动可以很好的证明个人的领导力、组织策划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如果你所在的学校没有适合你的社团,你可以联合几个同学发起创立一个新的社团,从零到一的搭建的经历会格外的受 HR 的青睐。

三、国际交流活动经历


海外院校经常有国际交流的机会,参加一些国际交流活动,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报名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可以侧面证明个人具有国际视野

四、海外媒体平台


这点很少有人提及,但是一定要重视,玩转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Reddit,Tumblr 等海外媒体平台,了解平台的调性和用户的特点,是求职的加分项。

五、创业经历


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 是很多企业招聘时十分看重的,如果有创业经历,无疑会成为简历中的加分项。

这里是 @口袋学霸 POCKETGPA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留学过程中对课业辅导有需求可以找我们哦!口袋学霸 | 海外留学生的 GPA 管家,海外留学生课程辅导机构​www.pocket-gpa.com/​www.pocket-gpa.com/​www.pocket-gpa.com/

知乎用户 口袋学霸 POCKETGPA​ 发表

对不同人群不能一概而论。看我之前的这个回答。

报道称海归薪资已无太多优势,出国留学性价比下降,留学还值得吗?

知乎用户 Bigo​ 发表

事实上 这些年 别说海龟了,就算国内的很多研究生也不好找工作啊。。。

找工作碰壁,一方面是因为海龟较多,另一方面是就业环境实在太卷了,很多专业比如 这种新闻啊,金融啊对应的岗位 是僧多粥少。。。

国内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找到满意的工作了。大环境如此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海归的最大优势就是不归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是电气专业的

进国网,985211 研究生有校招

国外的学校都得参加考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英国,世界前一百,那肯定不是牛腱。IC 和 UCL 也不太可能,不然肯定说自己世界前十了。爱丁堡概率也不大,毕竟是前二十,干碎普林斯顿的存在。LSE?KCL?那可能的学校也就是那几个了,对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海归特指有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吧,一年制硕士能算海归?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典型案例

我心里讲实话,也挺觉得遗憾的,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也应该先一步步来

先找个岗位做着,有一种说法是,工资都是靠跳槽,一步步变好的

你先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之后,拿一个工资比较高的工作,就水到渠成了

知乎用户 爱写作的章鱼哥 发表

一年硕士,等于镀个金,有这功夫不然多积累一年相关工作经验。

知乎用户 呵呵哒 发表

我觉得是抖音太多傻逼 hashtag 留学生的内容,但是发的是跳舞喝酒对着内衣拍照的女人或者男人。 这对于认真学习的人来说是一种攻击。

知乎用户 Endless 发表

害,四个问题

1. 让三流的老师教一流的学生,会有什么结果

2. 让一流的老师教三流的学生,会有什么结果

3. 学生的成就咋样,更取决于老师还是更取决于自身的素质

4. 企业更愿意为候选人的什么特质支付溢价

想清楚这四个问题相信这个题就有答案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Jshanvc 发表

分析题意,大概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没找到行业相符、工资符合预期、特别适合、令人满意的工作。没有拿到一份满意的 offer,有没有可能是心理预期有问题呢?

行业相符,理解为专业对口;工资可以量化。“特别适合 “、“令人满意” 是主观认知,就难以说清楚了。

就业市场上总是有个行情的。你能拿多少工资,基本上由劳资市场决定。用人单位觉得你值多少钱,就给你多少钱。而不是相反。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找工作四处碰壁,建议反省一下自己。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期望是否恰当?

同时,不妨尝试调整自己和社会的相处方式,改变自己或者适应社会。试问: 了解目标行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吗?自身能力和条件是否与之相匹配呢?行业的薪资标准是什么状况?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每个人都能心想事成,心想事成就不再是祝福语了。

海归,又怎么样?海外硕士,又怎么样?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吗?海归为什么要有就业优势?是工作能力比较强,还是具有某种能够给用人单位带来利润的附加值

资本逐利,用人单位相信工作能力,或者说人才的盈利能力,只有名头显然是不够的。

知乎用户 吾名村姑​ 发表

在国内极其内卷情况下,博士都难,何况国内对国外一年制硕士不看好

知乎用户 土木工程人 发表

由于实习经历不足,我也是投了好多份简历才有工作,但因为专业问题和岗位区别(职能类)15w 就不错了,早知道本科就去混运营产品类实习了。。现在在学新知识准备转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以考虑去做 BBC 带路党

知乎用户 江东老狼 发表

还是专业问题,去加州读个老流氓考个 Bar 试试?

知乎用户 永嘉南润司马睿​​ 发表

现在的工作不好找,别海龟了海龟也有很多吧。

也把孩子送出国留学回来了海龟也太多了。

去年疫情这么严重,还有好多孩子送出国的回来也许也是海龟。

知乎用户 任性 发表

真不是我找茬,本人上海某 211 财经毕业,找工作 100 分简历根本不算什么吧… 学历再好找工作也是双方选择… 而如果连上海公务员的标准都进不了的话,她这个学校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除非这份工作非常的体现语言优势。

否则国外一年的硕士的确是比不上国内三年的硕士,无论是学的课程也好,可能的实习经历也好,以及国内越来越严的对硕士毕业论文的要求也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说白了国外的硕士就是学校及教师眼中赚钱的项目,就像国内没有人会拿学术硕士的毕业水平要求专业硕士一样。

知乎用户 似是故人来 1112 发表

名校毕业从来无压力,非名校毕业一直压力很大吧

知乎用户 Jdjsvguxjdkhhhhhhf 发表

外国外上学你好歹入个共产党啊,要不怎么到红色中国就业?

知乎用户 北欧幽灵​ 发表

快餐不上席

知乎用户 Winter 发表

如果预期工资达不到,那么建议放低预期,要么去别的地方看看,因为国内薪资就是这样了,说句不好听话,你嫌低有人不嫌低呢。

海龟也分三六九等,不是每个都有优势。

知乎用户 张维卿 发表

资本家天生是来剥削的,不是来当冤大头的

知乎用户 Dentist.Y 发表

现在就业难是现实,而管不了你是海归还是什么归。但有一点必须要清楚,手上要有功夫,这一点是不变的。我曾经非常自豪地当着一家央企的老总说过:比起哪些顶级的专家,我没有半点本事,但与你们这些门外汉相比,我一身都是本事。现在想起来,当时自已太年青,年青气盛。但当时这位老总虽然非常生气,但终究没炒我的鱿鱼。后来我从同事处听说到,当时他们是想换掉我,只是找了几个,面谈时感觉那几个不如我,并评价我工作认真,就是性格倔。

其实,那时候,就业的待遇,是海归的高,老总身边的几个海归,根本不做什么具体事情,只是动动嘴皮子,并为老总出谋划策,用所谓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来管理我们的农民工。他们获得了老总的支持,遭遇了我的抵触。那个时候,我们做的是煤矿,安全抓得很紧,一旦有安全方面的事故,第一就是我跑不掉的,因为我管全矿的技术工作。所以,大到全矿的布局,小到班组的作业,我都会步步审查,并参加班组的进班会议。而且会经常性的下井到一线工作面去,因劳累,所以性格就更倔。一到现场,有隐患,就管不着是谁安排的,该停的就停。

后来,我终究还是离开了这家单位,不是因为老总及其旁边人做了什么,而是自已担心会在某个时候疏忽而出事故,自已家上有老下有小,不该赚这种风险钱。

到今天,看到题主这个问题,脑中就自然的浮现出了这段经历。其实,就业不需要管你是哪来的,关键还是要看你手上有不有功夫,同时你愿不愿意承受这份工作压力,满足了这两条件,何愁没活干!

知乎用户 邬元和 发表

好不容易润出去还跑回来干啥。

知乎用户 弄三峰 发表

海外经历向敏感企事业单位应聘基本无望,理工科同样,因为难以知道你是否还可信

另外疫情期间,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型民企都有社会责任帮助解决国内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肯定会偏向国内学生,留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至于饿肚子,靠边就很正常了

知乎用户 孔方兄 发表

话说下面好多 diss 英澳新水硕含金量低

真正牛的是本科博士云云。。。

我寻思着英澳新的本科不是更水吗。。

牛剑一年授课硕怎么说也要 985 均分 90 吧。。

妥妥能保研的水平了

走 A—LEVEL 进牛剑本科

最多也就高考大省上流 211 水准吧

身边很多朋友都是高二去学的

UCL 大概高考一本线水准差不多了吧

澳洲新加坡本科就更。。。。

我那几个去新加坡国立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的朋友去高考妥妥上不了一本

美国本科难度倒是真高的

我一高考稳稳 985 水准的同学后来转申美本

也就去了威斯康星

当然啦

本科牛剑回国的含金量绝对不输华五

外资硬杠清北也没多大问题

只能说金钱的力量

酸了酸了

知乎用户 说好不哭 发表

这就对了

知乎用户 问小虎 发表

1 是专业,水硕水专业,没什么用,国内也没对应岗位

2 是家庭,家庭好,你这个人就不会奋斗不好压榨

3 是人心,HR 心理变态,看不起家境好的学子

4 是见识,出了国,见识多了回国必然不适应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海归在 5-10 年是非常香的,现在慢慢的不怎么香了,甚至出现找不到工作的现象。现在海外留学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把人当成商品从中国运输到海外,喝一两年的洋墨水再自主运输回国,大部分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的比较快,一样不能达到用人岗位的工作要求;

2、找工作还是要很高的管理自己的预期。从国外回国,容易眼高手低,心理预期过高,其实任何职业都是有一个逐步的过程,先找好一个切入口,然后逐步积累,看发展而不是仅仅盯着眼前。

3、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而不是海投简历,越投越不值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积累,专业度的、找工作的总结的等等。

知乎用户 崇德先生 发表

这个一年硕士是个什么鬼?

说白了,只要你愿意上,肯花钱,就一定能上,英国很多高校推出这种项目原本就是为了搞钱的,而且很容易毕业,几乎没什么门槛。

简单说,你就是在国内的一本随便找个学校,读一个 2-3 年的硕士,含金量都不会比这个低。如果是 985 的,基本上比这个要高一截。

英国的硕士原本就是一种过渡性的学历,意义不大,这种一年制短平快的就更是圈钱机会。相比较而言,国内硕士特别是名校的,对毕业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知乎用户 两用一书生​ 发表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海归,是一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海归的就业优势是取决于你原来是不是大佬 (有钱,有权等等),或者在上学期间有没有抱上大腿 (比如遇到一个特别牛逼的老师愿意带你,或者结识到一些对你有价值的官二代富二代朋友,早期的留学生之所以容易成为大佬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人本身就是处于国内金字塔塔尖的位置,家境是很好的)。

尤其是人文社科这种更偏虚无缥缈的行业,就业更多的是依靠你的人脉资源,以及一些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如果你家里政商两界人脉通吃,那么就业更多的是依靠你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以及为人处事之道。怎么让大佬们都愿意帮你,这是最重要的。

国外大学人文社科领域专业有个好处,就是有很多大佬会去那儿镀金,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大佬,所以如果平台好的话,更有可能抱上大腿,能不能抱上大腿对于就业来说影响才是更为直接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要是实打实的在国外顶级实验室做理工科的留学博士优势非常大

知乎用户 布拉德皮裤 发表

非全日制本 + 加一年硕还是很有用处☺️,特别是计算机,很多友人之直接不回来了,或者回来做外国远程,你们就酸吧,酸也改变不了你读 3 年国内不给你发论文白嫖你的事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点不一样的

  1. 不是海归硕士不好找工作,是所有毕业生都不好找工作。
  2. 投简历没有 100 也有 80,这就是找工作能力不足的体现。

我之前失业找工作的时候,一天投递 200 份简历,半个月投递 2500 份,30 个面试,7 个 offer。

在转化一定的情况下,曝光越多,面试机会越多,拿到 offer 的个数也就越多。

很多人最基本的找工作技巧都不具备,读到博士又怎么样。

另外非要扯海归,好像国内硕士就很好找工作,工资远高于预期?

离谱!

知乎用户 心藏红袖 发表

先看看国外要不要你…… 再看看国内……

知乎用户 也玄 发表

咋说呢,凭真本事,永远不缺工作。没真本事,靠个硕士学历,你考个哥大也啥用。

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最重要就是创造价值呀,你没本事创造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找不到高新工作也很正常呀。

知乎用户 野生分析师 发表

一年硕士水不水大家都说了很多了

我觉得还有一点,没达到期望的薪资水平…

期望是什么啊?排名前一百的顶级名校硕士毕业,回来就业期望的薪酬怎么都要年薪百万吧,呵呵

知乎用户 johny hao 发表

去日本学中文的留学生吗?别笑,还有真有不少这种国内混不到大学文凭,跑到其他国家上中文系跑回来找工作的奇葩。

知乎用户 勃太岁 发表

可以留下的留下了,其他原因的回国了。

如果嫌弃海归的质量不高,在出国人数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是不是说明人才流失严重?

知乎用户 Sia77 发表

你要是牛津哈佛斯坦福麻省的计算机 / 生化环材 / 金融毕业你回来找工作会四处碰壁?不过这些专业大概率你就不用回来了,因为国外待遇好的多。

你要是花了几十万读不知名人文 / 历史 / 心理 / 哲学硕士,因为疫情甚至学校都不用去,网上看看视频,然后 ctrl➕c、ctrl➕v 一年毕业,怎么可能不碰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21 年 10 月,沈文从英国一所世界排名前 100 的大学毕业归国,开启求职之路。就读于新闻专业的她,想在北上广谋一份工作。现实狠狠打击了她。找工作的三四个月,一份让她满意的 offer 都没有

新闻专业 国外的新闻专业,孤陋寡闻的我,实在想不起来他们有什么充满人文和温暖的报道。

好多时候 BBC 真是瞎 BB。

我们现在国内的情况,需要的是更多可以扎根下来,认真,踏实的就业人员。有些不知是镀金还是真有才干的归国人员,还是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吧。 千万别认为自带光环的归国就受追捧。

光环不是自己加的,要务实!

知乎用户 知北游​ 发表

很好奇她的预期是多少

知乎用户 鬼小町 发表

除非说是你特别优秀特别有才华吧,现在我们国内不缺乏人才,不像是以前,一说是国外回来的,被人们吹捧着,现在可都是看你的能力呢,和以前不一样了,中国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知乎用户 Sandy 发表

营销号还真的挺会营销的,快点让你家子女进厂吧,预期快时间快来块钱,走的也快

知乎用户 南侠展召 发表

国内正规大学都考不上的人能找到工作,那才离谱。

知乎用户 小白熊 发表

本来上的就水硕还没能力,凭啥拿高薪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市场上有一种进口牛奶,实际上是国产的,然后出了港口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国内,被放在了进口食品区,价格还特别便宜。

知乎用户 氰化物欢乐锈 发表

英国的水硕很多企业直接就不要,除非你本科是 985

知乎用户 张旻 发表

一年制硕士本来在就业市场含金量不高。

我想说现在国内和国外的信息透明度比以前高。人事也是经历过很多面试者,

知乎用户 啊布 发表

美本 4 年 + 香港 1 年制硕士,金融专业,在咨询、互联网、AI 企业相对头部的公司工作过。

  1. 为什么在美本 4 年的情况下,选择了去香港?这个问题被无数的朋友和求职时的 HR 问过,其实答案就两点:(1)身处一个并不算安全的美国大农村 4 年,只想去一个繁华、安全的大城市,所以当时读研的选择主要在新加坡和香港之间 (2)从大学的时候就想好了还是想回国找工作发展,找个离大陆近的地方,校招面试比较方便。第二点最后被证实真的有效,在香港念书期间,来回往返深圳、上海做校招面试,效率很高,找工作也很顺利。
  2. 1 年制硕士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没有被挑战或者鄙视链过?从校招到后续社招跳槽,参加的面试也有几十场了,从来未遇到过被挑战 / 鄙视的情况。我理解有几个原因:(1)我的本科背景还是很好的,在美国也属于 Top30 的学校,并不是本科背景一般通过个 1 年研究生来刷经历的 (2)我是 2015 年的校招,年景可能比现在更好一些 (3)对选择去香港读书的逻辑和想法比较清晰的

总结下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 很难一概而论是不是海归就是难找工作了,当然,现在的就业尤其是校招的竞争还是很 “内卷” 的,我这两年在招聘看到的校招简历,清北 985 美本名校一抓一大把,日常觉得我们的工作配不上这样的简历 2. 本科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年制硕士被认为只是去刷个学历,很难在 HR 或者招聘者眼里被认为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知乎用户 詹小妮 发表

如果是一名海外一年硕士工资远低于预期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又不是大多数,抽出个个体有什么好讨论的

知乎用户 咩小亮 发表

通过学历怎么评估学生能力?那就是看入学的难度和毕业的难度高低呗。花钱去的,和全奖去的,那能一样嘛。

1 年的学制能学多少东西?

国外名校的优势是什么?是他们的科研成果,是人家出过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就上上课不搞科研的课程类硕士,也没去人家实验室学到顶尖的技术啊,除了英语,没比国内硕士强啊,而且我国 3 年制的学硕还是搞些科研的。

其实硕士我不很了解,但是博士我是知道一些的。目前国外名校的博士、博士后还是很受国内欢迎的。为啥?我去美国访学过 2 年,人家博士的毕业要求不低啊,基本都要 5 年左右。第二,你看有几个国外博士是自费的,人家都是导师给出学费和生活费,水货导师能要嘛。

所以,市场是最真实的,找工作还是自己的水平决定。四处碰壁,那是不是他除了一个毕业证什么都拿不出来,得过什么奖?发过什么论文?啥都没有,那还不如国内 211.985 学硕呢。毕竟,考研还是挺难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年硕士我了解过,真正认真学的没多少,多数都是英国学校疫情间看中国留学生减少想出来的一年制硕士(就是送钱的少了同时很多学校也降低了申请门槛),这东西在国内是很难得到认可的,况且有些学校直接摊牌了疫情期间都不用去英国就在家里上网课,或者去了英国也是在租的房里上网课… 但凡大点公司的 HR 会不知道你几斤几两?

知乎用户 屋里丽男 发表

参加过一个聚餐,桌上四个海归,差不多都是英国一年硕,本科三本或二本,文科。他们领导告诉我,他们收入都不到一万,有的人年龄已经 30。

有几个朋友,一年硕士读完,还是回到原来的单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小公司有个海外博士,在当亚马逊运营

知乎用户 什么也不会 发表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同时,是废物在哪都是废物。怪在自己给自己打的标签上,这就是废物的行为。

知乎用户 迪丽热渣 发表

大快人心!

一年制硕士回国,就要和国内三年制硕士享受同等对待,想着就来气。

国内硕士毕业何其容易,拿理工科来说,哪个不是起早贪黑做实验,辛辛苦苦写文章,最后写毕业论文,毕业答辩,哪一项都不轻松。

知乎用户 小小风​ 发表

说一真实案例,我室友她朋友,上海财经大学,作为交换生(性质上算是吧,具体的我也没多问),英国留学生,后又在英国读了一年多的研,算是硕士学位了,去年回国,在上海找了一年的工作,工作性质:销售。干了不到三个月,辞职了。原因一:工资低。原因二: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去年元旦过后,就收拾东西回老家了。

知乎用户 我是墨香 发表

有些人读一年制硕士是因为家里早就把工作找好了,只是招聘的时候硬性规定有一条是硕士学历及以上所以才去读硕士。

有些人读一年制硕士是因为家里不需要孩子找工作,只是镀个金,以后说出去有面子而已。

有些人读一年制硕士是因为家里面没钱没关系,只能拿出些钱来读个水硕搏一把,希望以后能找到好工作。

到底是哪类一年制水硕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请自己对号入座

知乎用户 ZT135 发表

海归的就业优势还是很大的。

就我的专业领域来说,本硕博都是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又有 6 年养老院现场一线的工作经验。

所以有没有优势跟社会需求关系比较大。

之所以大家觉得现在的优势变少了、可能是因为出国水学历的人太多,加上这两年优质留学人员因为疫情滞留在国内。

另外有人说海外人文科学学时一时爽,毕业火葬场。也有

知乎用户 白玺 保健医学​ 发表

出国读一年制硕士就想回国拿高薪。阳澄湖洗澡的大闸蟹都不敢这么自抬身价。

知乎用户 什么 伐木工 发表

没什么优势,甚至是劣势,最近打算裸辞,实在受不了现在单位老板的亏钱作风了,完了在家带孩子再写写文章度日子算了。海外学习给人最大的收获不是工作,而是开拓了视野,知道了这个世界除了中国外有这么多不同的国家,这些和去旅游半个月是极不一样的,很多时候是对西方国家的深层理解。所以我并不反对留学,也感谢父母给了我这么次机会,我的子女有条件我也会让他们出去读大学。

知乎用户 130blair 发表

留学生最好的归宿其实还是还在就业,欧洲澳洲美国,目前看留下还是最好的选择

知乎用户 生活乐无边 发表

如果能留学,还是要去,未来一定属于你

知乎用户 当心 发表

就读新闻专业的她

这一句话就把原因说得明明白白啦,她找不到工作跟留学真心没啥关系,跟一年留学也没啥关系,难道她留在国内就能找到好工作?大概率是更差的。

另外就我有限的观察来说,英加澳硕士回国还是比较看本科的,基本上去英国 G5 和加拿大同级别以外的学校,相当于你在略弱于本校的学校读了个硕士。

知乎用户 AwakeTiger 发表

这问题都没说那个硕士生预期的工作是什么样。无法理解这怎么回答。

知乎用户 Artanis​ 发表

题目中新闻专业挺吃经验的,刚毕业就想薪资满意有点异想天开了,其实各行都需经验,光学校书本已经落后于实际了,而一年制硕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较长的实习

知乎用户 Tenny 发表

所以不要回国!不要回国!不要回国!哪里学习哪里工作

知乎用户 蔡积极 发表

是否优势和是否低于预期根本就是两件事,他又不是在和国内硕士做对比优势,否认水硕士没有问题,否认人才这是想引导国外人才勿归国?

知乎用户 王王云海 发表

水的不能再水的英国硕士,还是新闻专业,有啥用?

知乎用户 两全 发表

花钱买的水硕文凭,有什么好吹的?

知乎用户 纯真美男爱抽烟 发表

说得国内学校就好找工作一样,呵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学校和国家

英国九个月就能拿下来的水硕确实没优势

知乎用户 顾春山​ 发表

海归为什么要回来找工作呢?不还是能力不行,如果能力强,外国不换留你?有关企业部门不向你抛出橄榄汁?能力决定一切,其他纯属扯犊子

知乎用户 命里缺个你 发表

一年制的水硕还是拉倒吧,不敢说全部是水货,90% 还是有的

知乎用户 浪里小白龙 发表

并非高学历就一定有高收入,如果是给人打工,先算算自己能给老板带来多少收入,老板又不傻,不会因为你高学历就给你高工资,能给高工资的企业很少,小企业是养不起海归员工的,再说了,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海归又怎么样,有些专业好听好看不好用,很快就被淘汰,能挣到钱才是真的!

知乎用户 方寸之间 发表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水平很好,但是却发现自己觉得合适的企业却在招聘中特别备注,不招聘一年制的硕士。而自己本身的研究生身份加之海外留学的背景却受到所谓的 “歧视”。原因有三,

一来,目前国内用工形势其实趋于紧张,疫情原因造成很多人都在苦苦寻找心仪的工作,为此,很多国内名牌高校毕业生和海外留学生都在到处找寻高薪工作,说白了就是找工作的人多了,用工单位的选择面更高了。

二来,用工单位经过多年的实践,早已从数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用工非要选择留学生海归光环背景的应聘者了,更看重实际和应聘者的能力,不再唯学历论。

三来,海外一年制硕士归国之后,觉得自己身上有留学背景,花了钱,折腾了一年,应该实现比之前更大的价值。所以绝大多数都把目光放在了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竞争压力本来就大,选择面也多,一年制硕士又由于海外留学时间过短的短板,自然不受用工单位亲睐。这也是业内人士认为很多海外一年制硕士眼高手低的缘故。很多找不到工作的海外一年制硕士,比较介意放下身段,不愿意去二线或者三线城市就业,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重要原因。

在一线城市给海外一

年制硕士的岗位也许并不算丰富,但是二三线城市可供他们挑选的机会就多了许多,甚至还可以挑挑拣拣,但是留学的经历让很多人不愿去二三线城市,认为自己 “屈就” 所以产生了现在似乎是求职遇冷的情况

知乎用户 菲尔心理疗愈 发表

家里还是没关系。

山东 xx 大学。2017 年就招聘了一个一年制硕士来学校教书的。

学校人事曾经说招聘个别专业教师,一般都是招聘三年的硕士。两年硕士简历都不会过关。

可是,竟然招聘了一个一年制硕士给本科生上课。。。

所以,还是没关系。有关系,这种普通本科随便进去工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是学校,二是专业,三是能力。

跟国内外无关。难度够了,难道两年就比一年强?那要是出个四年硕士是不是世界无敌了呢?

反正我现在很满意现状先,知乎 kpi 和营销自媒体,我多给你们一点热度都是孙子。

有的朋友知道我很能喷这个,但是就不要再邀请相似话题了,谢谢。

至于我现在挣得米,别问,看我主页,除了本职工作,自己再接点小的工作,偶尔期末给学弟辅导课业,来点外快,外快就够日常花销了,不是大富大贵,也肯定达到知乎起薪了。

知乎这么能吹比,还郁郁不得志,然后侮辱英制一年硕的,那到底算谁不努力?

知乎用户 马达加斯加的鲑鱼 发表

一年的硕士?那不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专业不对口,啥都没用。当然你本身很厉害的话,是不是海龟也无所谓。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知乎用户 大风过岗唯草犹存 发表

拿到工作 offer 的难易程度其实已经在拿入学 offer 的时候体现出来了。

知乎用户 帅小妞 发表

大是肯定大 但是没有以前大

但你一新闻专业还想靠留学逆袭属实想多了

本土的不比你差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跟海归关系不大,核心就是专业问题,作为材料出身的我深有感受,你说你要是国外一年计算机专业肯定比现在好很多。

知乎用户 乐府终章​ 发表

我建议国内所有高校本科直接取消新闻学专业。害人。

知乎用户 老哥稳 发表

学历是优势,但企业也不傻

现在这类专业,企业要的是能力、作品、经历

企业也清楚只是学历,用钱砸出钱的时代慢慢消失

知乎用户 青淡灬 发表

一年硕士本就是用来水的,还诧异。当然 现在疫情下还有个更水的,就是某些国家推出的完全线上的海外硕士 不考试 不出国 没语言要求 惊不惊喜。

知乎用户 chris​ 发表

正常,专业水学校水一年网课这个海硕实在太水。专业好学校好又实实在在出去上几年的本硕的话,这种高竞争力学生基本就在外面找到工作了就不会回来找。

知乎用户 刘昊然老婆 发表

我的同学,毕业后去了杜伦大学(英国前十的名校)读硕士。

有一次和我们谈在国内找工作的经历,他拿杜伦大学的硕士经历和面试官谈,面试官面无表情,最后还是面试官翻了下他的简历发现他本科是某某大学毕业的才眼前一亮有了兴致。

所以,就挺现实的,国力不行的时候,什么都是错。

可以幻想一下,假如英格兰还是大英帝国的话,这份文凭得有多值钱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学制短)真正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不到系统的锻炼提升” 只是面上的话,大家都知道留学生认可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入学门槛低——可能五年前只是非名校的留学生被质疑,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全球排名前 30 大学的留学生依然被质疑(本科是国内名校的海外硕士除外)。

所以很多打算出国留学(尤其是读文科、商科)的家长要注意了,如果自家的小孩成绩可以在国内上一个正规一本,那么出国得谨慎,留学生认可程度未来只会越来越低;当然,如果连二本都悬的,出国读个名校本科还是比国内三本大专要好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些垃圾水硕,花钱买的文凭,应该给予禁止

知乎用户 白伊汐 发表

作为一名在国外呆了很多年的人回答你:你读的这个专业有外国人读吗?如果没有,那你想想为什么?

国外很多专业的设置是非常明确的:考资格证的,读了可以就业的,这是大部分人都选择,对英文一般有较高要求,在当地也是很难申请的; 一部分是做研究的,和证书不接轨的,只有小部分人学。学出来也不保证有工作。

还有一种类似于工作以后的再教育,就是一年制的硕士, 甚至就是给留学生来镀金用的。这些的共同特点就是不能被当地的人才市场认可。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内很多领域并不比国外差。不是海归不值钱,而且某些专业某些领域的海归不值钱。比如,谷爱凌回国就值钱,正好弥补了雪上运动的短板。如果你在美国练的是乒乓球,估计没人鸟你。

只能说,现在的用人单位更理性了,不会只看海归的光环了。

知乎用户 润则晔达 发表

别说国外了,就是香港的一年制硕士,也各种碰壁。都三年前发生的事了,现在招聘,很多企业,直接港校一刀切。强如中山本港大硕,QS50 加 CFAFRM,面到最后,都给你刷下来,调剂去普通岗。但是看公示名单,也不都是很厉害的学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找不到工作是普遍现象,国内非名校读个研也就那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什么要回来我是万万不能理解,跟着一起卷吗?有一种托裤子放屁的感觉

知乎用户 蓝色正义 发表

拿高薪,大房子,大 house 的海龟,是因为人家有个好爹啊

知乎用户 丨乙匕 发表

很简单,本科不行呗,英国 qs 前 100 也就是利兹,伯明翰之类的,都是双非在申请,很好理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公司刚来位海龟,坐我对面,英国留学两年

编程只会 SQL 找工作面试

你说优势在哪儿

知乎用户 压倒一切​ 发表

看专业吧。个人认为商科、文科,实在是不咋样。也看学历吧,博士跟硕士也不是一回事。也看个人吧,英语法语德语都说的倍 6,那就流弊。

其实最好留学生能在当地工作。然而就算工作了能怎么样呢?回来还是不回来呢?婚姻怎么办呢?能融入这个城市吗?这都他妈是事。

最最好读博吧。读完博,一切再说。但问题是你这一年硕,也得再读个研究型硕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她想找的是好工作,北上广深,还有上海公务员,这些都是国内最顶流的好工作了,之前不是还有新闻说,浙江的街道办事处的竞选人员都是清北毕业生吗?想啥呢?

知乎用户 孙艳杰 发表

前几天知乎还有一个复旦本硕选手提问说自己找工作四处碰壁,工资远低于预期呢,这怎么不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不管什么学历,只是辅助决策,能力是最重要的。

知乎用户 废话生产者 发表

一年制英硕的原因

知乎用户 胡苏苏 发表

扯淡 我不后悔 我还放弃华五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看英国我就懂了。

问:什么人才去英国留学?答:人傻钱多的人。

毕竟大英帝国二年制本科和一年制硕士的水名响彻世界。

有时我就在想,英国人数学水平天天闹笑话,一个数学都教不了的国家为什么会以教育资源好而出名呢?简直可笑。

找工作,学历只是敲门砖,自身的本领才是能不能干下去的关键。而我大英毕业的学生普遍实力不行,还很能花钱,还很有优越感。不明所以。

哦,我们单位曾经有个谢菲尔德的机械博士来实习,神奇的是一个机械博士竟然不会用 cad。实习当天上午研究了一上午 cad,午饭后在办公室里放声大哭了一下午,然后再也没见过他,据说是回母校谢菲尔德读博士后去了。

知乎用户 大魔导师玛吉纳​ 发表

公司分拆 每个部门都在招人

所以比较了解招人的情况

不同意海归就优势大一说

所有公司基本上都需要的 就是财务和法律专业的

财务和法律肯定是国内专业吃香 因此 cpa 和司考肯定是国内学生比海归更吃香

楼主这个问题一般都是学经济 这种啥工作都适合 但是都无法有高薪酬的工作的专业

如果你是学医、律师、财务、专业的人才 找工作是非常好找的 前提是有对应的牌照和专业考试

知乎用户 兰伯特. Z 发表

怎能以个例来解读趋势呢?

起码来一份海归人才就业与薪资统计报告再来问趋势解读吧?

知乎用户 智慧. 康师兄​​ 发表

如何看待一个 985 毕业学生找工作四处碰壁,工资远低于预期?

如何看待一个 C7 毕业学生找工作四处碰壁,工资远低于预期?

如何看待一个北大毕业生找工作四处碰壁,工资远低于预期?最后去创业卖猪肉。

别去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留学,千万别去,毕竟越卷含金量越高!毕竟时间读得越长含金量越高,还可以为国家分担就业压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英国水硕不是吹的 我们学校校内留学机构广告贴的到处都是 只要挂科不是太离谱 交钱都能给你安排个英国名校 还是常青藤 我们学校还只是个双非 去外国飞一年回来就是硕士毕业 这含金量可想而知

自己想想考国内研的 光一战二战都得一两年 人家还在备考你就硕士毕业了…

非云回答 身边朋友还真有一个读英国硕士的 我和我几个的朋友一起考研的 有个本科是甘肃的三本 拉他一起 不愿意 花了 10 万吧 通过机构进了英国一个名校 我开始还以为这种是野鸡学校 没想到百度一搜竟然是常青藤名校 英国前十 现在我和几个考研的朋友已经在准备复试 去英国那位已经硕士毕业了 你说这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把这两个问题拉到一起看,你就懂了。

背景:一个是中高级职业技术学院 offer 满天飞,一个是全日制硕士找工作四处碰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年也叫海龟,这不就是出国旅个游,只不过时间长点嘛

知乎用户 一白到底​ 发表

现实很残酷,不止水硕,而是所有的海归硕士基本都不值钱了。

当然,很多留学中介会给你描绘非常好的前途。

你家里要是钱多,没有关系的。就当出国体会下另外的人生,要是没钱还傻乎乎的信了。

那就祝福你未来能够把父母的 顺顺利利挣回来吧。

知乎用户 散心 发表

没必要因为一个例子否定一群人。

我之前在某大厂实习,同一天入职的是一个英国硕士,就是处在鄙视链底端的一年制英国水硕。给他开的是应届生 sp 的薪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WTxfh5 发表

回来干啥???

我当年还是小粉红来着,四年之后也觉得留在国外可太香了。

知乎用户 文明认同 发表

传统的媒体行业,国内外基本上都是夕阳行业。本身就业环境的确不大好。

而且,你看看这个新闻,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工作不符合预期。

这都多少年了,这玩意还能成新闻。有钱的大佬家庭出国,花个 50 多万,就是为了给自己刷个标签,人家给子女安排工作那么简单。没钱的家庭,出国花个 50 多万,回国一个月 3000 多,接受不了真的很正常。

有人问,出国真是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啊,顶尖人才哪有去找工作的。靠着毕设,靠着学生时期的发表论文,早就被猎头盯上了。顶级学校的顶级人才当然容易啊,怕的就是顶级学校的平庸人才,除非直接在当地就业,回国很难受的。

知乎用户 招果冻 发表

首先找不到工作,不能说学校不行,任何一所高校都有个别找不到工作的,难道说清华毕业的去养猪,就说清华只能养猪?

主要看学校,QS 排名前 100 的高校,找工作基本不会太差,能找到相匹配的公司,当然了如果说是在外面旅游了,吃喝玩乐了几年,也不好找工作,毕竟面试可能就过不了。

总体来说优势还是有的,但是没有以前那么大了,而且有些情况可能是劣势。

如果留学生在国外读的是一流院校、热门专业,并且还是学校的优等生、本身能力又很强,那么不用说,不仅是回国就业有优势,相信这样的人在哪里工作基本上都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

有任何求职相关问题可免费咨询小麦哦,点击可加小麦微信:mycareer09

我们要说,目前留学生是分为几类的:

第一类,学习成绩优秀,国家保送去国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这些学生学成归来,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并且收入不错的待遇,应该都没有问题。有些地方需要人才,助力地方经济、科学研发,这样的留学生是抢手的。

第二类,本科在国内完成,研究生在国外继续深造,依靠自己的能力,读书期间也有奖学金,学成归来,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也可以寻求到适合你的岗位,只要专业对口,还是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的,只要面对实际,客观理性看待,找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岗位,不成问题。

第三类,原来在国内的成绩,读不到自己满意的学校或专业,有志到外面完成本科学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回到国内,这样的学生也为数不少,但是,要寻求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和专业,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你可能要多次应聘才能够有一份工作、

❤我是

@Skye

专注求职咨询,求职内推。

如果你觉得有帮助,可以帮我点个赞

知乎用户 Skye​ 发表

新闻专业?英国?都是学的 BBC 的造假能力,国内不需要

知乎用户 亥乃亚克山冬​ 发表

出国留学的海归已经不被各大企业趋之若鹜了。但是不管在哪里学习在哪里找工作,拥有一门自己的技能才是必不可少的,并不是某个头衔。

知乎用户 将将将将 发表

2021 年海归归国就业首次突破 100w!

今年春招也比去年整体提前了半个月!

去年二月底开的 vivo,今年 1 月 20 日就开了。

果然,海归回国,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海归: 刚回国就感觉自己春招没戏了

1

“回国我才知道, 有 1000w + 人在跟我竞争”

据统计,2022 届国内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 1076 万人。而由于疫情导致留学生回国人数激增,2021 年回国就业的留学生首次突破 100w。

Which means:你的春招竞争对手 = 100w 海归 +1076w 应届毕业生。

每年都在说越来越卷,到底有多卷,我们就直接上数据吧。

根据《2021 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将近 40% 的海归会在毕业 6 个月之前开始求职。且近八成的海归是手握两份以上的实习经历参与求职的。

当你为了毕业 Dissertation 抓耳挠腮的时候,别人已经在等待实习经历带来的 Return Offer 了。

如果你是留学生,还在为找实习或者归国参加校招发愁,欢迎来找 UniCareer 帮你做一份详细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丨实习 & 内推资源丨各行业头部名企真题 + 面经丨名企在职人脉资源……

为帮助海外留学生,能收获心仪的名企 Offer,快来找 UniCareer 咨询吧↓↓↓

UniCareer 职优你 - 知名大学生职场技能学习平台 - 新东方推荐

2

“我不知道我是算哪届生”

留学生的毕业时间从来都是一个谜,不用说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的学校毕业时间都会不同,而应届生的身份却只有一年,一不小心错过就只能去社招了。

以今年的春招的要求为例:

华为要求毕业时间在 21 年 1 月 1 日 - 22 年 12 月 31 日 vivo 要求毕业时间在 21 年 8 月 - 22 年 7 月
美的要求毕业时间在 21 年 7 月 - 22 年 12 月

华为已经算是企业中对于对于应届生身份比较宽容的企业,反观 vivo 和美的,在他们的标准下,美国那一批在 21 年 5 月、6 月毕业的学生连资格都没有…

因为教育部官方规定:留学生算不算应届生,没有统一标准,全看用人单位…

3

” 没人跟我讲过重复投递会被拉黑的事 “

请注意,如果出现一下这种情况,不一定是你的简历问题,很有可能是因为你被拉黑,进入冷冻期了。

“冷冻期”,俗称 “小黑屋”。是一些公司对求职者设定的 minimum time you have to wait before re-applying for the same position

在冷冻期内,不论你怎么投简历,Nobody cares. 不同的行业对于冷冻期的规定是不同的,比如:

  • 快消:以宝洁为例,冷冻期是从上一个收到 thank you later 或者 fail 开始,接下来的 365 天,你是不能进行网申的。

  • IT & 互联网公司:目前北美 IT & 互联网企业的冷冻期大概是半年到一年,但每个 IT 公司的 “冷冻期” 时间又不太一样。同时你在之前 fail 掉的面试中表现得比较好,是有可能提前解冻的。

  • 比如 Google、Meta、Linkedin、Amazon 的冷冻期是 1 年;Microsoft 的冷冻期是 6 个月,eBay 并未设定冷冻期。

  • 四大:四大中 PwC 的冷冻期是 90 天,德勤、EY、KPMG 冷冻期是 1 年。

如何将海归应届生身份利益最大化

确实,春招是秋招的补录,机会要少很多,竞争也异常激烈,很多人都会 emo 自己是不是没戏了。

但同学们需要明白,对于 22 届来说,今年春招是最后一次校招机会。一定要多投递,不放过每一个可以进入大厂的机会!一定要摆正心态, 不摆烂, 不放弃!

剩下的抉择,Uni 酱都可以给到你最专业、最适合你的指导方案

如果你是留学生,还在为找实习或者归国参加校招发愁,欢迎来找 UniCareer 帮你做一份详细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丨实习 & 内推资源丨各行业头部名企真题 + 面经丨名企在职人脉资源……

为帮助海外留学生,能收获心仪的名企 Offer,快来找 UniCareer 咨询吧↓↓↓

UniCareer 职优你 - 知名大学生职场技能学习平台 - 新东方推荐

【求职干货传送门】

德勤, 率先跌出前十!

暑期实习 / PTA / 寒假实习 / 日常实习到底有什么区别?

麦肯锡: 我们只要有这十类实习经验的人!

爆! 高盛内部原版 ppt 流出, 金融圈传疯了

英国的 PSW 签证, 原来是个大坑?

UniCareer,专注技能提升的职场学园。 职前教育领域唯一获近 2 亿 C 轮融资的在线职场学园; 职前教育领域唯一被 UBS、嘉实、苹果、Amazon、欧莱雅、华为、网易游戏、益普索、融创等上百家顶尖名企官方企业人才培训&招聘合作的在线职场学园; 职前教育领域唯一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超 30 多所名校官方认证&课程采购的在线职场学园。

由 UniCareer 独家整理发布,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声明:UniCareer 发布原创求职干货文章及独家讲座福利等优质内容外,致力于分享优秀求职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 UniCareer 进行处理。同时,UniCareer 也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很多留学生回国后都不快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国内一线,生活水平上感觉和美国大城市没有太大区别甚至便利和安全程度上更甚于美国。在我这里感觉不开心的最大主因就是工作 996。毕业后在美国某中厂也工作了两年,疫情开始后 wfh 感觉人要废了, …

怎么看待想润国外的人?

知乎用户 鉴湖 发表 想润的人很多,真能润出去的很少。其实很多到不是因为钱少的问题,只是下不了决心温水煮青蛙而已。像之前有知友拉了个润学交流群,群里根本没人说话。。。 大多数人喜欢看已经润出去的总结感想心得,但殊不知润这个事最看时机和运气。 …

现在不能办护照是什么情况?

知乎用户 再封就有了 发表 郭燕:朋友吃饭天天嘚瑟你那本中国护照,美国签证都没下来,有个屁用! 王起明:护照! 那可是我横出半条命来杠单位领导,才批下来的。 …

想问问各位回国的留学生,你们有后悔过回国工作的选择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后悔呢,为自己的年少无知买单… Top30 工科,回国进了业内最好的公司之一,被卷得亲妈都不认识。你以为名校毕业好歹算个人才?结果在公司眼里就是个人力而已,工具人本人。人权,尊重,隐私想都不要想,技术落后管理结构腐 …

国外留学以及工作问题

留学方向问题: 英美留学学费开销分别是多少,我所问到的专业留学机构的英国1年制大学是接近3万英镑,是药学方向的,首先这个1年是不是类似于国内的专硕,还有2-3年的,听说英国是可以直接直博,1年的呢?! 英美留学的是没有全额奖学金这一说吗?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