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4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 6.1%,青年失业率 18.2% 创新高,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
知乎用户 笨虎 发表 今天统计局发布了一系列 4 月经济数据,大部分数据虽然表现很差,但是都还在市场预期之内。 但是有一份数据很刺眼,那就是青年失业率。 青年失业率创了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 18.2%,超越了 2020 年的最高峰。 同时, …
我国青年没收入很容易,但失业很难
卢教授说了人话,我给他点赞。
已有十罪
鼠目寸光,不顾抗疫大局,是不智
无视老人小孩孕妇高风险,是不孝
没有专家担当,不承担社会责任,不团结人民,是不义
付出一点小代价,就啼饥号寒,无视百万生民,是不仁
身为教授不见著书立言,可见此翁无德
数据竟有部分援引欧美,可见此公无信
私自发表煽动情绪措辞,足见此人无礼
不懂动态清零灵活就业,可见此獠无知
恶意挑拨社会矛盾,试图破坏人民团结,定是收了欧美黑钱的走狗罕见买办
脱离人民,远离现实,不能体会到现在社会经济稳中向好,恶意唱黑中国经济,其心可诛
应立即押解有司,明正典刑,以靖人心去浮言,此乃天下之望
知乎看到过一个比较令我难忘的回答
问题是
为什么全世界都发钱,但是中国不发钱。
高赞答案是
农业化社会没有工业化富裕
但是工业化国家没有农业化国家稳定。
工业化国家一旦生产出的东西卖不出去,大量人员失业。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巨大冲击和危害是农业社会无法想象的。中国两次大失业,一次是由农村缓冲(上山下乡),一次是由全国缓冲(东北下岗)。所以中国建国到目前为止都没彻彻底底的体会到全国人民大失业大萧条的危害性。。
所以这次西方所有国家都发钱,只有中国不发钱。是因为新晋的工业国家没挨过打不知道疼。
上山下乡!
灵活就业!
把自己多余的房屋租出去!
用自己的奔驰去开滴滴!
自己当老板!
下乡去当村支书!
路这么多,年轻人都不肯选。归根结底是这届的年轻人不行!
如果我当记者就这么写:新冠横行,大量后遗症导致感染者失去劳动力,中国尚有大量劳动青年可用,美欧人力告罄
北大的骨气
有啥奇怪,中国 2 亿灵活就业,这些人赚钱靠的不是出口、制造,靠的基本上都是消费行业,餐饮、零售、服务,开饭店的、开服装店的、搞旅游的、弄足疗的、搞房地产的,20 年之后这些行业就开始很不好了,其实早就超过欧美了,有点判断能力的都知道,提到 2 亿灵活就业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了,只是没明说而已,另外,就算西方国家失业率更高,他们失业的补贴、社会福利足以让人躺平,咱们这失业直接影响生计。
很多人吹什么因为清零造成制造业转移越南,实际上低端制造业 20 年之前转移越南的更多,后来因为清零政策做的好,还有回流的,真正影响是消费行业,这才是大头,这两年旅游行业基本完蛋、房地产持续衰弱,最近很多城市土地已经拍不出去了,其他餐饮、各种小资生活基本上都很难开,而且随着消费问题的严重,现在已经传导至相关产业,比如互联网。
低端制造业离开是必然的事,想产业升级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如果消费始终处于这两年的低迷状态,那后面的失业会更多,想想,2 亿灵活就业如果大部分都变成无收入状态会咋样
好好珍惜这种说实话的教授。
已经不多了。
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之路是一帆风顺的,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 “奋斗” 两个字。
2、九万里风鹏正举,举目起壮志;一百年长河浩荡,荡胸生豪情。
3、多难殷忧兴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4、游目八荒,河清海晏。我们生于盛世,长于盛世,未来的盛世更将有我们谱写。
5、弄潮儿向涛头立,青年人于天地强。当代青年人,正因不忘初心所以矢志不渝;正因不忘本来,所以志向高远。
6、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7、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8、以 “城头铁鼓声犹震” 的斗志,在考验中践行初心使命;以 “绝知此事要躬行” 的自觉,在实干中磨砺本领才干;以 “一身转战三千里” 的豪情,在奉献中绽放青春之花。
9、如今,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代青年当接续奋斗伟大事业扬起实干风帆、燃起拼搏之志勇担历史使命,做起而行之的追梦人,凝聚青春力量,在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10、我们青年人,唯有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奋勇争先,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才能谱写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11、百年历程走过,赶考之路联通未来。
12、抚今追昔,斗转星移。曾经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曾经缺吃少穿、生活困顿的中国人民,如今阔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13、今天的中国,是李大钊奋力疾呼的 “青春中国”,是方志敏心神所向的 “可爱中国”,是赵一曼满怀憧憬的 “旌旗红似花的中国”。
14、今天的中国,神舟天问不断创造 “中国高度”,蛟龙潜海迅速成就 “中国深度”,高铁 5G 持续彰显 “中国速度”,今日目之所及繁花似锦,每个中国人都想递出一封能够跨越时空的信笺,向先辈们轻声诉说,“这盛世,如您所愿”。
15、回望百年长征路,一代代青年把 “奋斗” 二字写在风雨兼程的 “赶考” 路上,写在拼搏向前的实际行动中,在复兴征程上奏响青春的奋进旋律。
16、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17、“我们终将上岸,阳光万里”。
18、“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兼程是状态”。
19、“青春如梦,有诗和远方,也有不负韶华的拼搏”。
20、“少年从不缺重头再来的勇气”。
21、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
22、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会优秀。
23、低头有题,抬头有星,手中有笔,心中有梦。
24. 与其朋友圈字斟句酌,不如现实好好生活。
25、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天空黑暗到达一定程度时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26、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 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27、正是青春信仰,让我们的精神天空更为辽阔;正是青春追求,让我们的时代画卷更为绚烂;正是青春志向,让我们的奋斗坐标更为高远。
28、愿我们都能远离坏习惯,心怀感恩,终身学习,自强自立地生活在阳光下,努力去成就非凡人生。
29、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30、“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案正在写就。”
31、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32、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 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33、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 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 而是坚持。
34、距离不是问题,相向而行才是关键。
35、“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案正在写就。”
36、青春的底色是爱国 。
37、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勇毅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新时代中国青年必能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奋斗中梦想成真!
38、那些口口声声 “一代不如一代” 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 满怀羡慕。
乱说,全部灵活就业了。哪来的失业率,这些人不上网吗?不吹水吗?自媒体。
这些人不玩抖音吗?不拍抖音吗?新媒体创业。
这些人不找爹妈要钱吗?不在家帮忙干点活吗?服务业内循环。
这些人不打游戏吗?电竞从业者。
这些人有没有拿一些没用的东西挂咸鱼?电商创业。
查了一下,这个指标最高的是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和哥斯达黎加。
最低的是日本、以色列、墨西哥和捷克。
世界最低的貌似是朝鲜,只不过表里没画。
感觉这个指标高和低似乎不说明什么问题啊……
这教授人不错
但估计这辈子很难再有什么成绩了
要再来场运动
估计下场比诸位都惨
抱抱他 T.TP
哪儿有失业啊?
谁敢说失业啊?
这都抗疫三年了,你要把话说出来,把事实抖落出来,指不定有多少失业呢!
请广大市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为准。如有编造、散布涉疫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一经查实,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为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在此,特向全市各网站、新媒体、自媒体从业者,广大网友发出如下倡议:
1. 要从官方途径了解疫情信息,对未经证实的消息以及地域不清、指向不明的信息理性对待,不轻信、不盲从、不发布、不传播、不评论。
2. 不随意转发 QQ、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快手及其他网络平台中,没有权威和正规来源的截图、视频、音频信息。
3. 面对疫情要保持冷静理性,主动向家人、亲友传递正确、官方的疫情、防疫信息。
4.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识别能力。
5. 做 “防控疫情” 的网络文明使用者,自觉抵制、反驳网络上的不科学、不文明言论。
在此,我们真心呼吁,希望大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要造谣。让我们共度难关,共克时艰!
如果你灵活就业,早晚都会失业; 如果你失业了,你就永远灵活就业。
这个数据是国家统计局发表的,今天朝日新闻也报道了。
杭州师范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个学生,3 月一个月投了 50 分简历没有一个采用。山西传媒学院一个班上 50 个学生没有一个人拿到就职内定。
因为疫情,学生无法去公司实习。上海封城,只能网络面试。加上大手公司纷纷裁员,中小企业因为疫情能活下来就不错了。今年的考研市场估计会非常惨烈。
能有什么办法?这就是现实的世界。
出国留学吧,欢迎用知乎付费咨询。
中国号称世界工厂,那欧美就是世界的顾客。顾客应死尽死,活着的也因为经济危机减少消费。你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为什么讲内外双循环?中国生产出那么多商品自己却消费不起?现在的问题就是,外需全球经济下行,工业品消费客观上下降;内需贫富差距大,劳动权益保障不充分,甚至出现江某苏省对于侵犯劳动法轻微行为免责的条例。中国得普通工人,不想要跑鞋?不想要大冰箱空气炸锅体脂秤么?不想有台小轿车么?不想双休 8 小时工作么?内需不足,表面上是百姓没钱了,可劳动者们的剩余价值呢?谷圣之流的十小时睡眠,是建立在血汗工厂工人不眠不休的基础上才获得的。一个人的自由,往往源于对其他人自由的剥夺。
我建议,全行业推进规范化培训。
不管在任何行业从业,必须经历三年稳定、规范的培训才可上岗。
别说你是送外卖还是奶茶店收银,反正先培训完再说。
你可以转行,用 A 行业的培训证去 B 行业工作,但必须经历过培训才能正式上岗。
无培训证的工作者,待遇超过 3K 的部分均不被认可,雇主可以发,也可以赖账。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2022 年毕业生开始实行,以前的默认已经完成培训。
培训期间原则上应发放生活补助,视具体条件而定。
不反对条件良好的雇主发放高额津贴,也不禁止条件较差的雇主不提供补助。
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青年失业率啦!
分阶段放开逐渐共存不一定会让经济恢复如初,但过度防疫甚至封锁、静默一定会把经济推向深渊。
卢教授啊,你好歹是一名教授,怎么肆意造谣、诽谤呢?
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吃苦耐劳的族群,从来不可能也不愿意歇着,哪怕是人人唾弃的三和大神,都要挣钱睡网吧。
现在你说中国失业率,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我看你这是被资本主义社会熏黑了心,蒙住了眼!
按卢教授的说法,中国青年的年龄段是 16—24 岁,请问,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不都是学生吗?学生以上学为主,哪来的工作?没有工作,哪来的失业之说?
按这个逻辑,我大可以去初中、高中调查失业率,那不得百分百失业?
社会主义制度,远胜于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无可辩驳的宇宙真理,在各个层面,都无可置疑、不可指摘。
资本主义那一套,早就行将就木,眼看着就要完蛋了,竟然还有卢教授这种人,说什么失业率高于资本主义国家。
我看这不是别有用心就是颜色革命的一部分,建议立刻将其流放至欧美以儆效尤!
好,说明我国又一项指标,远远超过美国。
大部份年轻人都是故意失业的,和大环境、就业形势这些宏观因素没有关系。
这些年中国的 GDP 增速充分说明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很有前途,我相信社会能为年轻人提供足量高质岗位,即使是学历再低的人,随便在 58 同城上找找,都有一堆职业在招聘,你可以当客服销售、送外卖、或者进厂,根本不可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那些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年轻人,更容易。
简而言之,当前社会对年轻人其实是很友好的,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去争取罢了,这真不能怪社会,现在中国的综合实力在全球已经数一数二,作为中国人你却说找不到工作,这只能证明你个人能力不行,抓不住时代大势带给你的机会,该反思的是年轻人自己。
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作呢?
传统的观点是,这些年轻人吃不了苦,但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当代年轻人其实压根不想吃苦。
很多大学毕业生对于工作的要求简直可以用天马行空来形容:不用加班,不用租房,月入过万。
年轻人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他们毕业钱每个月都能拿到父母的生活费,长期处于有钱有闲的状态,暂时过着远超自己实际阶层的生活,长此以往自然忘了钱是需要努力工作得来的,一旦面对就业,自然一点苦都不想吃,也就有了后面的故意失业行为。
中国发展得太快了,父母一辈年轻时吃过苦,现在条件好了当然愿意给子女最好的生活,但这也让年轻一代丢失了努力奋斗的精气神。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大学不仅要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学生,还要培养能吃苦,能抗压,能适应社会的人,作为家长最好限制大学生的生活费,无论多富都不能超过 1500,不够就自己兼职,要让孩子们珍惜工作,只有这样他们毕业了才不会挑三拣四,如果本科生愿意送外卖和进厂,根本不会有所谓的失业问题,说到底就是年轻人自己作出来的。
当然,年轻人失败不能光怪家庭,外部因素也很重要,毕竟 00 后都是玩着电子产品长大的一代人,从小就接触网上乱七八糟的信息,又缺乏辨别能力,把欧美人好逸恶劳的糟粕全学会了,就应该让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远离未成年人。
坐标上海,因为疫情,已经在家两个月了,在家的这段的时间让我有了很多的感悟。
关于 gov 或者居委会的我就不想说了,因为毕竟举报的理由里有一个政治敏感。
我只想说说我自己个人的感悟。
经过这段时间在家的日子,我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不要工作。
我对我的孩子说,是不是学习好,无所谓,能不能上好大学,无所谓,你真正要努力的方向是,将来不需要去为别人工作,也有办法养活自己,就算要被别人剥削,起码也得是很自由的那种。
活着,也是一件需要格物的事情。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要怎么活着?
我还不敢说自己一定找到了正确的方式,但是工作肯定不是活着的目的,也肯定不是活着的方式。
我老婆的肠胃不好,孩子还小,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做饭做菜,父母又隔离在其他小区,不可能来帮我们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所以,这两个月来,我们从早上一睁眼,就忙着抢菜,收拾屋子,洗菜,做饭,督促孩子学习,还得同时工作,中午吃完之后,又要洗碗,然后准备晚饭,再接着工作,晚饭之后才会有那么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是,还不能睡太晚,因为同样的第二天还在等着我们。
如此的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就因为别人也是这么忙忙碌碌,所以我也可以这样安心度过一生?
工作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赚钱不就是为了养活自己吗?养活自己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工作吗?
养活自己难道不是为了去追求那些自己觉得美好的东西吗?
当然,如果你觉得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那我祝福你!
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是这样的。
我们辛辛苦苦的工作,到底获得了什么?买房买车?这些所谓的固定资产又什么用呢?秦朝的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都已经消失了,你还能指望你的房子千秋万代吗?
这些物质的东西,你活着的时候未必保得住,就算保得住,你死了之后你的后代也未必会珍惜,就算你的后代珍惜,又能存的住几年?
钱,只要够用就好了,当你以为你赚的多时,那些资本家赚的更多,换句话说,你被剥削的也就越多。
如果有办法赚到维持生活的钱,就不要工作了。
不工作,就可以好好的和家人相处。
不工作,就可以去追求生命真正美好的东西。
人活着,难道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同时让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开心吗?
不要被那些贩卖焦虑的人恐吓!
不要被消费主义绑架!
只要你不工作,身体肯定好。真正碰到事情了,总有解决的办法,解决不了的事情,靠你工作也无法解决。
消费主义都是资本家的陷阱,他们总会制造需求,让你觉得你需要这个,需要那个!别问我怎么知道,我跟广告行业的人很熟。
除了衣食住行等等最基本的需求,任何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
接下来生活的目标,就是要找到一个维持收入的方式,然后就再也不工作了。
教授你的数字不准,这 20% 算上了灵活就业了吗
剩下的就业的,岗位质量也远不如欧美,别人是加薪应对通货膨胀,裁员有人警告,违规有工会协调,我们是裁员应对通胀,裁员名叫毕业,起诉有人协调你撤诉,劳动诉讼会有歧视,要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体谅企业的苦衷,违规那叫奋斗,还有一条寻衅滋事随时候着。
所以失业之外,就业质量也是很大的差别。属实不知道谁是资本主义
赶英超美诚可待,千万青年主力军,待到秋来八九月,满城尽是灵活人
1、2021 年数据统计,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 2 亿人
原来叫待业、再就业、缓就业、轻就业、慢就业、自主就业,如今有换了,叫灵活就业,汉语果然是门不断进化的语言,只要不说 shiye,就没有 shiye 人员
2、曾经薪资待遇最丰厚的互联网行业也开始了裁员大潮,爱奇艺、快手、字节跳动等动不动都是 30% 起,很多部门可能前一天还在开庆功宴,第二天就被通知三百多人的部门一锅端,实习生、校招生、老油条们一起 “毕业”,虽然我觉得叫“退学” 可能更合适
3、对于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的大学生来说,考研考公考编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不信去看看每年的考录比,就新疆西藏这种地方的邮递员也是很多人挤破头也要进的国家单位。。。
4、以前从高薪或稳定行业出来后,还能从很多小公司,民营企业找到机会,但是疫情以来,很多小公司和民营企业直接消失了…
5、以前的保洁都是阿姨,今年开始家政公司给我替换的出现了 90 后小姑娘。小姑娘做的不太好我让给换了,结果来了个 85 后,估计 87-88 左右,还戴着眼镜斯斯文文,比我小一点。
6、外卖,骑士越来越年轻化,不认路的也多了。以前几个月可能见到一个女骑手,现在一星期见了 10 几个,有一个应该也就 24 岁左右。骑手普通话也越来越标准。以前没单骑手多是在刷抖音,现在好多都在学习。
7、商铺频繁易主,很多就开门两个月又关门了。经常路过一条繁华小吃街,十来年了一直生意不错,今年夏天开始猛然发现开了多年的老店关了四五家
8、写字楼和商铺大片大片的空着,19 年上班的时候电梯基本都挤不上去,或者等三四趟才能上去,现在都是 VIP 待遇单人单梯
9、双减后,教培行业也是雨打黄花残瓣落,第一天还有前台值班,第二天直接就是铁将军把门。大的机构还能退费,结算员工工资,很多小机构老板直接人间蒸发,退费,工资是不可能有的。。。
10、旅游业导游,地产业人员,电影业人员,餐饮业人员等等很多都失业了。。。
11、今年很多开在商场里面的餐厅,都搞 88 块钱团购,4 个菜,怎么的也够 3 个人吃一顿了。里面一个大菜水煮鱼或清蒸海鲜这种怎么的单点就要 128 了~ 越来越多的饭店开始这种团购,甚至老牌大饭店、高档的四星五星酒店都有 168 一桌的团购,或许真的是很惨淡吧~
12、还有每年的双十一,618 都不怎么吹交易额了,以前可都是按每分钟多少多少来着,一分钟轻松突破一百个小目标,现在什么报道都没有,可能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了吧。。。
1. 说明我们的青年未来的职业选择有更多的可能性。
2. 失业率是西方经济学标准,不适用于中国。
臭老九!恶意挑拨矛盾、煽动情绪,破坏群众团结,不能参透稳中向好的经济形势,未经许可擅自引用欧美 “研究数据”,恶意抹黑中国的发展道路,恶毒揣测“灵活就业” 的大棋局,一定是收了拜登政府黑钱的汉奸!
(狗头)
其实,自 1976 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头一次超过中国。
他说的这个我是不信的,应该是 fake news
为啥呢,大家都知道,在国内,失业是可以领救济的,然而真正能领到这个救济的,跟实际失业人数相比,寥寥无几。
所以你看,您配失业吗?
您不配。
禁止恶意失业!!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灵活就业率远高于美国。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去私企呢
他已经很给面子了,引用的中国失业率数据还是那个粉饰太平的假数据
这不是挺好,我们又有一项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辉煌 Z 绩,赢 + 1
加油!继续,不要停!
这个问题有什么难以预见的
应该说上头对此早有准备
你没发现,国家号召逆城市化,已经很多年了吗?
你都不看新闻联播的吗?
新闻联播过去一段时间,反正我印象中,吃饭时候看的新闻联播
基本上有一半的时间,在说:中国要振兴,农村必复兴
中国城市化的巅峰时期应该是 15,16 年左右
那时候的珠三角,达到了人口的巅峰状态
你可以在深圳的大街小巷看到各种人潮涌动
然后就是逐年递减
现在已经开始慢慢让所有人都感觉出来了
其实两三年前我就说了,深圳人口在减少
但是统计局不会跟你明着说,你要自己去看,去感觉,网络上有很多打工的工友
拍的各种小视频,基本上都说明了一点,就是深圳的流动人口大量减少
这个其实就是国家引导产业布局的结果
就是把制造业,往乡镇一带疏散,我有个表弟,早些年做过一段时间的销售
在他岳父的厂里做销售,他们卖那种工业碾压那个球的,公司后来还上市了,他们家有原始股,赚了点钱
然后他当时就跟我说,说,现在(2,3 年前)都不要说一线,就是二线城市,都不允许你随便放工厂在附近了
跟改开时期,那种东莞深圳小工厂随便画个地就建起来不一样
现在国家对于市区的管理,就比较严格,一般工厂,都要往周边疏散
这个对于工厂而言,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市区地价贵
而且居民区附近,你搞个工厂,也扰民,当地居民会有很大意见
所以我弟弟说,很多工厂,其实都搬到乡下去了,他做销售时候,跑那些工厂,很多都是乡镇企业了
这个其实就是产业在转移
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原先靠这些工厂,在这些工厂里工作的人,厂转移了
你这些人该怎么办?
没办法,你留下就是失业,最好的方式就是跟着去
所以基于这个判断,几年前我就说,深圳的人口将会减少,而武汉等原先人口流出的省份的省会城市,人口将会增加
果然,去年武汉人口暴涨 120 万,就是因为原先在深圳打工的湖北人,大量回流的结果
所以你说失业率高
不奇怪,你也不要指望会有什么改变
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末期,至少是中后期,这个是官媒说的
意思就是,大城市往城市群的转变,是必然要发生的
从效果上看,就类似西方国家发生的逆城市化进程
你在国外呆过就知道,西方国家的城市,面积很大,但是 downtown 和 cbd 很小,就 urban 很小
上班确实大家都去 cbd 或者 downtown 上班,但是一下班,就都跑到 suburb 郊区去生活了
中国也会慢慢走向这种布局
官方对此有一个政策,叫做让市中心安静下来
如果你认真看,很多城市的市中心已经开始慢慢安静下来了
比如福州,我一直认为,福建省发生的一切,最终会在中国所有省份普遍发生
我之前说的,福建省就是中国的 future,将来,福建今天发生的一切,对中国将来要发生的事,有指标意义
就比如大兴机场,是吧,福建省有长乐机场
比如雄安新区,是吧,福建省有平潭
那福州现在就是这种,让市中心安静下来的良好典范
前一段,我去省人民医院,沿途给我感觉,我靠,怎么人这么少,不像 10 年,20 年前那样
闽江旁边到处都是人,现在沿途人变少了,我在上下班高峰期,在公交上,居然还偶尔能找到位置
想起我读书时候,有一次,从台江到仓山,正好遇到下班高峰,林北,那个拥挤程度,不会比广州好多少
现在不一样,所以福州已经开始慢慢落实,让市中心安静下来的政策
然后福州周边很多工厂,像著名的福耀玻璃,这个就不在市区,它在福清
比如宁德时代,这个就被安排到宁德去,宁德在福州的都市圈内,宁德时代的人要做什么事,都跑福州来
那老外这种大都市啊,靠的是自驾车,对吧
中国没油,没有石油,那怎么办呢?
铁路,修高铁,修地铁,通过铁路来扩大普通居民的生活圈
宁德时代的员工比如要看病什么,那就坐上动车,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到福州市区,然后去看病就好了
宁德时代这种企业,就不需要安排在福州市区,一样能够享受到,福州省会城市的医疗资源的便利
就这个意思,福州都市圈也是国家官方定的第二个都市圈,第一个是南京
如果你想看将来中国会变成什么样,你最好研究一下福建省,尤其是福州市
对了,今年一季度,福建省 gdp 增速是全国唯一一个达到年初既定目标的省份
你看这个经济搞得是不是很棒?
更多的奴工,更多的甲方订单,才能让董事长透更多的体育明星
什么异星工厂
?不说灵活就业了?
最近 36 个月的国内调查失业率数据是这样的:
看数据比较麻烦,变成图形是这样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这个曲线看,按 lu 叫兽的理论,每年差不多 10 月开始都是中国药丸的节奏。
而今年前几个月发生了什么,lu 叫兽应该是不知道的。
其实吧,数据真的会误导人,但本题下一群一看中国药丸就高潮的娃连喷都喷不到点上就很搞笑了。
我帮诸位找出来吧,不用咸因我。
调查失业率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这个是常规操作。
但其中失业和就业的判定标准是:
失业人口是指 16 周岁及以上,没有工作但近三个月在积极寻找工作,并且如果有合适的工作能够在 2 周内开始工作的人;
就业人口具体指年满 16 周岁,在调查参考周内(通常是每个月的 3-9 日)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了 1 小时及以上的人口,也包括休假、临时停工等在职但未工作的人口。
——参考各地《调查失业率统计实施方案》
这个标准应该算是非常之低了,按这个标准应该是养不活自己的。
下次再鼓吹自己关心民生的时候,请记得瞄准一点,喷在点上。
难道这次不是咱们赢?
虽然资本失去 6.1%的劳动力
但是 18%的年轻人可是获得自由啊
所以还是我们赢
简直是张口就来
看看日本的失业率
以上为 1985-2021 年日本房地产价格走势,无论是住宅价格还是土地价格,下跌时间都长达 20 年,且反弹力度非常小,去掉持有成本和折旧以后,基本没有投资价值。
日本房价的底部阶段恰恰是失业率的顶部阶段,失业率好转以后,房价才获得了初步的支撑,因此实体经济才是最好的社会基础。
朴槿惠出狱后在韩国城市大邱买了一套豪宅,该豪宅价值 25 亿韩元,合计人民币 1329w,占地面积 1676 平**,折合单价为 7929 元 / 平**。
国内目前还有如此便宜的独栋、独院豪宅吗?
这还是建立在疫情后韩国房价大涨的基础上,韩国人均 gdp 为中国的 3 倍左右,着实我们应该反思一下。(难道我们过得还不如朴槿惠?)
对于上海楼市,我们采取保守的软着陆的估算,预计十年后房价重新回归一个低位,而这个低位还不是底部,还会出现结构性的分化。(仅供参考)
什么是软着陆呢?主要是指价格下跌过程中有交易,有资金去接盘,每到一个低位都会有资金去抄底,因此价格回落过程中呈现阶梯状。而硬着陆则类似于日本房价,在 3 年时间内跌 70%,而后长期阴跌,硬着陆对出生率有好处,软着陆有利于出清坏账,而坏账的承接着就是抄底的投机客。
年轻人失业算什么,你家里没老人小孩嘛!
中国有两个词现在后面可以随便接。
一个是恶意
一个是灵活
16-24 岁很大一部分还在上学啊,中专、大专给你推荐送用人单位去不算失业人口,哪怕你干一个月自己辞职。事实上这些推荐就业单位哪个不是拿中专、大专毕业生当牲口用。没几个能干长久,但是只要你毕业时候给你送进去了,人家学校就算就业任务完成了。
还有本科毕业必须拿到单位拿就业协议,不管你是编的还是伪造的。拿它才能换学位证,否则不给发。除此之外
考研算就业
当兵算就业
出国留学算就业
以上那些都拦不住,再剩下灵活就业的,最后实在没办法算就业,才能统计到失业人口。
别的城市怎么统计失业率我不知道,我们城市,你先就业,比如跟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社招进入,确定入取你。你再去街道办理 “失业证”。否则你直接去办,不予办理。
你要问为什么这么做?年底向领导汇报时候好自豪的说,我们市,今年失业人口 3000 人,在政府努力帮扶下,这些人口全部再就业……
16-24 岁失业率算啥,如果统计 18-45 岁真实失业率,我估计能达到 40-50%
我想问一下,中国青年失业率 6.1% 的这个数值,算上灵活就业了么?
灵活就业,说来就是个笑话。
难道说街边穿串卖烧烤的也算是就业?
还是说市场上摆地铺卖菜的也算是就业?
如果加上灵活就业的人数,恐怕就不止 6.1% 了吧
看来还是租掉多余的房子,收个房租来的划算
实在没有多余的房子,可以在银行存个几百万,然后吃利息嘛!
这事情小红居然没有出现,看来形势不乐观啊。小红也是人,努力半天没有进体制,也没有工作,也就不用努力了
大家好我是一名资深灵活就业者
我每个月收入 1000 出头,或者更低
但是每个月有收入那几天,我就会动态脱贫
我每个月自己煮饭吃,开销 500 左右
买瓶酱油我也会比很久的价格
我已经干不了力气活啦
我生活在 2022 年。
如有雷同,交个朋友。
自古以来,自然规律里面有一条,就是当人口数量过多,经济条件优越,就会发生一件事——战争!
汉朝,汉武帝北伐匈奴。
隋、唐朝,远征高丽,北伐突厥。
宋朝和辽金西夏蒙古打了几百年。
明朝颠覆元朝,数代明帝北伐,西征。
人口和经济,是战争的必备条件,那么我们看看今天的中国,人口 14 亿,经济达到世界第二经济体……
其实中国的经济条件,根本容纳不下现在的人口规模,完全是靠着国企、央企、优质民企、个体户、集体经济组织维持着就业,然后再利用体制优势发展经济,再用经济购买大量资源,维持国家稳定。
14 亿中国人的物资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去看看上海,千万人口,封城以来,乱象丛生。
所以现在的国家,维持稳定就已经花了很大的代价,当代价超过当前国家体制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国家就不得不走上一条不归路——战争。
这世上,战争和经济、政治联系非常紧密,而经济政治没那么高大上,就是人和钱。
最近几年,全球经济持续恶化,恶化最严重的国家率先选择了战争,比如最近的俄乌战争,归根结底就是俄乌本就拉胯的经济在疫情冲击下一泻千里!
泽连斯基因为经济下滑,支持率持续走低,最后不得不选择挑衅俄罗斯,转移国内矛盾的同时,挣一波欧美援助。
俄罗斯大动干戈也是因为经济下滑,因为疫情导致的油价暴跌,而俄罗斯经济和原油价格走势高度一致,于是俄罗斯只好发动战争,利用动乱,抬高油价。
今天的中国,大量青年失业、待业、无业、灵活就业。
而能短时间提供足够就业,并且养活这么多青年的,就是战争!
兔子现在在极力克制,对谁都笑嘻嘻的,但是内里已经在爆兵了,海军下水吨位世界第一,陆军现代化改革如火如荼,五大军区都有各自的战略任务。
为什么最近周边新闻里面,中国的领居们都不老实了?美国撤离阿富汗、韩国新总统反华、日本自卫队准航母跟着美国航母围堵辽宁号、尼泊尔签了卖身契当美狗了、印度一直在边境挑事、巴基斯坦和菲律宾高层领导都换成了不是很挺中国的……
中国现在的状态,就像一个笑嘻嘻的李逵,身强体壮,手拿两柄板斧,对谁都是好哥哥,好哥哥的喊,边喊还边说自己脾气好,从来不先动手打人。
讲真的,根本没人信啊……
欧美 “失业” 的年轻人,有一些是在 gap year,感受、享受人生。
中国 “就业” 的年轻人,有一些是在送快递、外卖在剥削的环境下考研考雅思。
真正可怕的东西这份调查还没体现出来。比起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就业结构的恶化才是更让年轻人后怕的事。
一个现实是随着土地财政的崩溃、新生儿的暴跌以及双减、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以及金融地产行业的债务危机,肉眼可见的将来,让年轻人趋之若鹜的体制、师医公、程序员、金融掮客这些平日里光鲜亮丽的白领、小资、服务行业岗位待遇将会大大降低甚至整个岗位都大规模消失,简单的说就是就业降级。
至于哪里缺人那自然是制造 “大国重器” 的血汗工厂和基建狂魔的建筑工地上缺人了,而且官方也一直希望能把年轻人往这这些地方赶。但别说年轻人了,狗都不愿去这些地方。
这就尴尬了,年轻人想去的地方没有岗位,有岗位的地方年轻人不愿去。这就造成了一个世界奇观,一面是用工荒招工难,一面是就业难高失业。当然了,失业了的年轻人只能更加躺平,在结婚、生育、买房、医疗、教育等东西上的消费就得减少,而这种消费减少又进一步的打击相关行业减少行业的就业机会以至恶性循环,而企业因为消费低迷又招不到劳动力只能大规模的减少投资和经营甚至是倒闭。总之就是经济已经死了。
到时候低欲望社会全面来临,躺平的三和大神、不婚族、丁克人群会成为社会主流,我现在身边就很多不婚族,宁愿单身,至于需求他们都是宁愿在陌陌啊悦技这些找短期,尤其悦技还很多直奔主题见面活动的,约个电影啊娱乐的,对眼了短期恋爱或者各取所需的都大有在了,大家都想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卖了城里的房子跑去类似鹤岗这样的地方生活的人会越来越多。当然了这一切还是建立在一个能维持稳定的社会里,是一种乐观的预计,实际可没这么好。
说明我国新一代接受良好教育的青年,文明素质更高,家国情怀更深,责任感更重。有较强的识大局,顾大体的意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这一代青年人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责任和使命。
他们主动选择待在家里,减少外出和流动,能不跨省尽量不跨省,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能不出小区尽量不出小区,应躺平尽躺平,为防疫大局做出自己的贡献,坚守动态青灵不动摇。
青年不能失业?只有要养家糊口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才可以失业吗?有些专家就是从来都不会说人话。从小接受的愚民教育已经把它们洗成了流氓和禽兽!
大家想想,你要是老板,愿意招在工作时间,在网上刷什么 “赢麻了”,“搬石头砸自己脚” 的废物吗?
而 24 岁以下的失业率,跟平均失业率以及 24 岁以上失业率差距是几倍。
那么失业率究竟是就业岗位不够,还是一个个好吃懒做、好高骛远。
一代更比一代废物,这才是现实。
自从去年公务员降薪以来
骂人不吐脏字的回答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了
这里需要感谢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真乃维护社会和平之利器也。
青年失业率的飙升,从来都是跟治安水平挂钩的。前有 80、90 年代社会治安的滑坡,现有新冠疫情下,美国社会的治安事件,这些例子都能印证。
毕竟,一帮血气方刚、精力旺盛的小青年,在没事可做的情况下,总会找点事做。如果是没吃的,那小青年会为了食物来搞事。如果没女朋友,同样也会为女朋友而搞事。
所以,历来失业青年人口,总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
不过拜工业化所赐,咋们现在的小年轻即便没工作,也不用担心食物问题。剩下的唯一或缺的,也就是女朋友问题了。
这个时候,抖音、快手和游戏就显示出巨大作用了。
短视频里花枝招展的小姐姐,用极其魅惑的声音叫着哥哥,那不香嘛?在看看周围的歪瓜裂枣,小年轻们即便是想犯罪,估计也提不起欲望吧!
游戏里的攻城略地,体验出上位者的感觉,这不比现实中唯唯诺诺要好太多?抖音的漂亮妹子,快手的全能高手,伺候手机前的你一个,这福气哪里找。
甚至再不济,在短视频看看美丽的小姐姐跳舞、唱歌,不也比面对艰难的社会要更有感觉?
所以说,短视频和游戏,实乃维护社会之利器也。在社会需要发展时做出一定限制未尝不可,到了已经出现失业的情况下,那就不要限制了。
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千万别断网了。。。当然,对于那些还有志做出一番事业的青年来说,在无所事事时,还是多学点东西,比如提升下学历。能在寒冬中蛰伏过去,那春天就不会远了!
[
大专本科 / 正规学历教育 / 学信网可查 / 网络教育 / 自考 / 学
京东
¥500.00
去购买
灵活就业的失业也应该是灵活的吧?
大事大非面前谁让你实事求是,谁指使的,有何目的?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确实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影响持续,对就业造成了一定压力。但是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助企纾困的力度也在加大,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 5.5%,比上年同期略高 0.1 个百分点。其中,25-59 岁的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为 4.9%,与上年同期持平。
_ 从月度走势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升高,其中 1 月份和 2 月份升高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因为在春节前后求职人员换工作增加,会带来失业率有所上升。从一般经验来看,3 月份以后随着换工作的人员陆续找到工作,城镇调查失业率会逐步下降。但今年 3 月份以来受国内疫情影响,部分人群就业难度增加,一些求职人员参加招聘也受到一定影响,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3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8%,比上月上升 0.3 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有所增加,就业压力有所加大。_
_ 付凌晖介绍,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但是我国就业保持稳定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会继续显效,疫情的不利影响会逐步得到控制。今年政府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利于企业纾困发展,稳定就业岗位。同时,创业创新发展态势持续,也有利于促进就业岗位增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也有利于就业市场供需的衔接。_
_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减负稳岗扩就业,积极稳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做好大学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促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_
卢教授也想跟咱们青年一样灵活就业了吗?说话怎么这么不讲 zz。
看问题要辩证的看。
为什么失业率高?直接原因是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为什么会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原因,资本家会雇 2 个人干 3 个人的活,甚至干 4 个人的活,这样就会有人没有工作。这种剥削普及的话很多人会没有工作。这说明我们的经济 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想解决就必须打击私有资本,实行更广泛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社会主义优越性成了体制内少数人的特权。
另一方面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机器取代人,原来工厂需要 1000 人,可是由于新机器新技术的诞生,可能只需要 200 人,那剩下的 800 人就会失业。失业就没收入,没收入就没消费,没消费,再生产就进行不下去了,经济循环就被破坏,无法继续。所以就回到了前面说的,要破除不养懒汉的思想,要发钱给人,让人去消费,这不是养懒汉,这是为了保证必要的产品消耗,让经济能够正常循环下去。这就是为什么生产力进化到共产主义阶段劳动成为个人需要,而不是生活必需的道理。
我们总说要把创新,新能源新技术作为经济新增长点,可是随着新技术新能源的出现,生产力得到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必然会减少劳动岗位的数量,所以高失业率不可怕,可怕的是还保持着不养懒汉的思想,如果提升生产力生产效率,你还保有不养懒汉的思想,没工作就没收入,那就意味着消费的萎缩,高生产效率再加上消费萎缩,生产无法继续,经济循环就被破坏,经济必然出问题。
教授就是呆在象牙塔里不食人间烟火
你注册个骑士,骑上小电驴,点开 app,叮咚一声,一单完成,5 毛钱到手,你就算就业了。
怎么可能会失业
在利益面前,尤其在大的危机面前
脑袋决定了智商,专业,能力,权威
屁股决定了利益方向!
四月五月是个什么情况,天下皆知!
说白了就是清零和共存的方向性博弈
这里我们不谈对错,因为网络上永远不缺辩手和嘴炮!
这就好比丰田章男选择氢能源,马斯克选择电能源。谁对谁错?只有让时间来见证!
国家不止欢迎北大国发院教授可以站出来说话,更是让上海来检测了实际结果,虽然代价惨痛!
当前共存的美国也好,西方和追随美国的也罢,网络世界相关数据都有目共睹!
至于国内四月五月的数据,只是阶段性体现。
但如果要说疫情之下,有那个国家,可以举全国之力来打赢疫情战争并快速恢复,可能就算包括教授本身,也应该不会反对中国才有这样的底气!
我们不盲目站队,不管是历史也好,还是近些年的实证也罢。中国自我纠错和学习的能力如果真的不堪,相信不会短短几十年就可以跑到全球第二!
当然,中国也从不缺问题,甚至某些方面还很突出。只是从来问题和困难都是成长的阶梯。相信这次同样如此。
就在近期,国家除了确定动态清零的原则性方向不变,随着上海疫情的不断缓解,业已开始着手下半年复工复产经济刺激的各项工作
屁股坐歪了的建议和声音,都是别有用心的抱怨。意识形态之争从来都是大国博弈的常态
最终正确的选择和结果才是瓦解和消除迷茫困惑的根本之道!
根本原因当然不可能出在防疫的执行端,而是国人不够支持国货。
你的优秀国货为什么濒临倒闭,我看你是当真不知道。
而你全心全意想着的代工,美国又不让你代。
况且又不是你去代,你只是出卖中国人民的劳力来供养你买进口货、奢侈品。
你是这个国家的买办。
这个国家因你而正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此时此刻你还诬陷是因为防疫造成的。
你可以 Run,也就是 gun 了。
当然你会 Run。这里本来就不是你的家。
你为什么不从一出生就被收养呢?
你真是 Run 的恰到好处。
把这个国家掏空,你就 Run 了。
家门不幸。
有被朋友圈这个内容刷屏过,从自己身边的例子和感受来看,失业率可能比这个数字还多,毕竟有相关部门把一些失业归类到灵活就业,而不是失业。其实,国内的别说青年人的失业率了,连整体的失业率,都是高于了欧美的。
从央行的货币报告里面也能看到,我们国内的失业率都 5.5% 以上了,欧美那边都是低于了 5%。这一届年轻人,必定是贫富差距最大的一届。条件比较好的那些 00 后,父母房子给买好了,工作给安排好了,里面条件一般或者是普通的那些 00 后,工作要自己找,房子要自己买,这种一出来基本上就是地狱模式了。
再看一个数据:2 月 14 日据《中国新闻周刊》 发布称,2022 年中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 1600 万人,为多年来新高,其中高校毕业生 1076 万人,被称为史上最多毕业生。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16~24 岁人口失业率,即青年失业率,今年 1~2 月数据为 15.3%,同比高出 2.2 个百分点,甚至高于 2020 年同期 1.7 个百分点,远超今年 “5.5%以内” 的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结婚,想躺平不想买房?有说房价太高,有说压力太大。但依大多数年轻人来看,这些回答都没说到根上,老百姓不买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就业。
每个人发 2000 块钱发三个月弥补疫情损失,
就中国这个生产力,这点钱通胀不起来的,比你搞十万亿基建靠谱,对消费见效快。
那我就想问问:中国不是世界工厂吗?
工厂的工人都失业了,那欧美的消费者吃什么?用什么?
难道欧美国家的人吃上帝给的 “吗哪”?
祝他平安吧。
年轻人可以响应号召动态清零的,问题不大
继续躺平啊!一个个不是天天叫着都要躺平吗?现在躺平的机会来了,怎么又开始哭天喊地的了?
一眼丁真,是要被斗争到底的人
当年有上山下乡
当年有大学扩招
当年有村官
当年有互联网金融自主创业
现在有灵活就业
1956 年苏共二十大。
老人家说:核子战争怕什么?中国有六亿人,打掉一半,还有三亿!
4 月超过欧美怕什么?一年十二个月,超过一半,还有六个月!
如果没有疫情现在我觉得会更惨,其实疫情给国内续了两年的命,可惜没把握住机会排雷,现在又要拿夜壶出来用,不知道这次还接不接得住
为卢教授敢于说真话点赞!
卢教授真的是良心经济学家,今天敢说难得!我们看到的失业率,是真实的吗?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为何 4 月青年失业率中国远超欧美。
4 月的调查失业率
欧洲为 6.2%
中国为 6.1%
美国为 3.6%
4 月青年失业率(16 到 24 岁)
中国达 18.2%
欧洲为 13.9%
美国为 8.6
相信大多数看到上面的六组数据,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没错,大家都没看错,以上三组数据特别真实可靠。
中国青年失业率高于美国,还高得如此悬殊?
好吧,估计大家和我一样,彻底被惊呆了,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国家统计局刚公布 4 月的经济数据,说全国城镇失业率上升到 6.1%,其中 16-24 岁年轻人失业率为 18.2%,差不多五个人里有一个就是失业的,这还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字。
现实生活真实情况如何,各自体会,最近看小鹏汽车被曝毁约 20 余名应届生、阿里裁员、美的裁员 等新闻,今年这个就业情况是相当的严峻。
过去说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多半带点玩笑性质,今年可能就不是玩笑了,现在已经快六月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找到工作,估计一整年也找不到了。
而且今年和过去的形势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企业真的不想再招人了。
决定老板们招不招人的因素,就一个,对未来赚钱有没有信心,觉得能不能赚到钱,现在老板们是自身难保,不裁员就不错了。
因为疫情防控,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员。
我一个老乡在东莞一家电子厂,由于疫情缘故,他们的工厂给员工两个选择,一个是驻厂,一个是回家待业。
对于我这个老乡而言,家里有两个小孩,而且一个还很小,她只能选择留在家里。
由于之前他对于经济状况的过分高估,以至于现在的房贷和孩子,变成一种 “累赘”。
由于疫情,工厂没有活,所以每月没有工资可发,目前他每月的房贷已经开始还不上了。
其实,疫情发生以来,有很多公司和打工人因此破产或者失业。
当然,也有不少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实现财务自由。
但对于多数普通打工人来说,疫情防控已经开始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保障。
有网友甚至放言,自己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去工作,也不愿面对失业。
还是马克思说得好,那些平时对资本和货币嗤之以鼻的人,真到缺钱的时候,就会像渴求水源的鹿一样,到处鸣叫。
有专家认为如今的窘境,不单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在财务状况上,没有把控好临界点。
有些人没有房贷和车货,也不敢贸然生二胎。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百分之一百的责任。还有另外一些网友无奈地表示,自己已经做好成为失信人员的准备了。
但无论如何,在一个资本体系下的群体,不管是否有过分扩张自己的信用借贷,本身都是资本循环的一环。
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在努力无限延迟这种 “结算日” 的到来。
因此,有人提议,国家应该重视起来,用科学的态度进行防控,不要造成比疫情更加严重的事件。
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没钱会比没命,会更加来得让人疯狂。
失业率再高,也不会影响大家多买房、生三胎。
记得似乎有人说过,不能看合订本。
不是所有的教授都叫兽,作为悲观派,观点日活不过三天,评论清零习惯了,删吧删吧……
中国不是出台灵活就业了吗?从此中国再无失业率,永远也不会有失业人口。这个教授危言耸听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没有失业的国家
不想给年轻人发钱,就是这个结果。欧美年轻人也不是都就业了,而是很多人都领到了政府发的补助,退出就业市场了。
一个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好一点,父母好一点,在 16,18 阶段,大部分在学习,还有就是,在 18 到 22 之间,也有很高的比例在上学,剩下的就是统计口径的事情,美国的是所谓登记失业率,所以不登记的视为就业了。
城市没有工作岗位,他们可以回农村种地呀。正好解决粮食危机。
什么?你说他们在农村没地?
那他们可以去创业啊!自己当老板,再雇几个人,又可以多解决几个就业。
什么?你说他们没钱创业?那他们难道不会找父母要吗?
哦,父母也失业了…
没事儿,大白一天一千块钱,常态化核酸,每 100 米设个核酸站,每个门口再设 5 个检查核酸的,每个城市再建 100 个 camp, 里面再雇几万个大白,能把他们祖宗三代失业的都解决了。
什么?你问钱哪儿来?不是有养老金吗?
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干就对了!
责任全在
稳中向好
真正的问题出在防疫的执行端。
“动态清零” 是个总方针,要追求快速,要追求精准,如果没有快、没有精准,就很难做到 “动态清零”。
防疫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但我们的防疫政策却没有制度化、明确化、数据化,防疫成本依然很高。
既然是 “常态化”,就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核酸检测就是快,要多,有疫情马上把人控制起来。
而不是等疫情扩大化,搞什么封城,搞什么静默。
不要动不动 “非常之举”,得好好想一想这个政策是不是可执行的。
要让所有人对封控成本能够有清晰预期。
如何看待张文宏发文称「与奥密克戎作战是大拼图,拼图里有百姓和整个社会的基本需求,一块都不能少」?
好家伙,楼上全是输出情绪带节奏的,这是知乎而不是微博?
很严峻 已经不是结构性的失业了
年轻人失业是容易出大事的
咱做个人好吧!16_24 岁是中国青年上学的年纪,这个年龄段你去用失业率去衡量。
敢说实话的人才是国家的脊梁
粉饰太平的只是蛆
知乎多少人 “灵活” 了?点赞统计一下
论年轻人在体制内的优越性
赶紧把这个教授控制起来,因为他不是蠢就是坏。
他选的第二组数据直接图穷匕见了好不好。16~24 岁失业率…… 呵呵…… 作为样本这帮人肯定没有经历过高等教育,不然的话 24 岁他刚毕业,统计失业也统计不到他们头上。那他们从事的就是不需要学历的服务业、临时职业和体力工作(一般失业率指城镇人口失业率,不包括农业人口)。那爱丁堡疫情来了可不他们丢饭碗吗。四月份爱丁堡抗疫不利搞得全国一起抽风。我们家还跟着封了半个月,常去的饭店还倒了两家。你跟我说失业率上不去?谁信啊。
这事儿就好像有人每天坚持跑步,结果有一天遇上劫道的被捅了一刀,在床上躺了一个月。然后有人根据他这一个月的健康情况得出结论 “跑步有害身体健康”。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个教授想干什么?
各地政府已经在想办法解决了,积极出台企业帮扶政策。
比如苏大强,政府出台政策解决企业遇到的 16 种困难,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江苏省人社发布新通知,2022 年起,16 种劳动轻微违法行为不再进行处罚】
https://www.zhihu.com/answer/2493929921
北大教授卢锋说,中国青年〔16 到 24 岁〕失业率已高达 18.2%。显然,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不过,可能不会有人认识到这一点,更不会有人着手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当然,这是深层次的问题,属于「顶层设计」范畴,不是我们底层民众所能探讨的。
在这里,我想我们有必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一些人认为大规模失业是因为年轻人喜欢「摆烂」造成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有点戏剧化的说法。什么是「摆烂」?据说,「摆烂」一词被用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生存态度」,就是「破罐子破摔」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年轻人的态度不行,失业纯粹是「态度问题」而不是外因问题,比如,不去找工作,或者根本就不想找工作……
这种说法符合当前的社会实情么?我想,大多数人是不会认同这种说法的,谁会喜欢无缘无故地扎堆「摆烂」呢?我们来看一则更加
「摆烂」的就业预期:
两个方面说。
首先是远超美欧。这个倒问题不大,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就业环境,教育情况,社会福利制度都不一样,特别是不同国家,青年失业率的分母就大相径庭。而且虽然统计制度差不太多,但是统计实践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直接横向比较青年失业率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但是,这个指标纵向比较就吓人了。青年是最悸动的群体,同时也是就业敏感性波动性比较大的群体,青年失业率有很大的指向性,所以一般发布就业新闻的时候,青年失业率是总体失业率以外比较受关注的。而近期青年失业率飙升,代表我国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不乐观。而就业本身作为经济发展和一次分配的重要项目,失业率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的连锁反应。因此,稳就业,特别是稳青年就业,刻不容缓。
只想知道他是怎么研究的,研究数据哪来的?
高失业率肯定带来社会治安恶化啊,20% 青年失业率最少也要有社会治安恶化苗头了啊
今年将会是中国经济极为艰难的一年,年轻人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由于国内疫情防控,许多行业无法正常运转,导致失业 h 数猛增,而与此对应的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地区都在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这将导致之前由于疫情转移到中国的相当一部分生产能力回流本国,中国将因此失去一大批海外订单,进一步影响今年的中国经济。
因此,我们今年需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特别是年轻人在这一年里,找到称心的工作将更加困难。
以教培为例,但凡海精专有知乎平均水平,绝搞不出自杀式一刀切。
教培不管怎么卷,卷的是已经出生,而且还是 6 岁以上,大多数是 12 岁以上的孩子,出生的孩子是没法塞回去的,所有影响刺激出生率的因素中,教培是最不重要的,就算想要刺激出生率,也万万没有一刀把教培行业砍死的理由。
这一刀砍下去,已经出生,已经内卷惯了的孩子,上学压力还在,没了教培行业,想补课还是得找人补课,除了把行业砍掉,把补课门槛,提高了十倍,百倍,有任何意义吗?
反过来,整个 ZC,由着海精专瞎搞,连在知乎提个问都不会,原 12.4 万个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 9728 个,压减率为 92%;原 263 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 34 个,压减率为 87%;
因为一句话把一个行业全砍掉,这个行业的人还吃不吃饭,结不结婚?数据显示,教培从业者整体年龄偏年轻,36.9% 为 25 岁及以下的 95 后群体,30 岁以下群体占 7 成多;27.2% 的求职者仅从业不到一年,35.3% 的求职者从业 1-3 年。
而教培行业的老师大多数是年轻人,女性,潜在生育群体,海精专一刀砍舒服了,行业毁了,未来几年生育率还得加速负增长。
海精专这些玩意,又蠢又坏,看都不用看。
10 多年前,全网开始骂高房价,提出要警惕高房价降低国家竞争力,降低出生率的时候,海精专只会洗地,说房价不高,还有六个钱包,居民负债低。
6 年前,高房价到了必定爆破的阶段,已经维持不下去。
海精专冒出来 “涨价去库存” 把富人,国家债务转成居民债务,
用尽一切办法让居民接盘天价房,把四五线,十八线县城房价都炒上了天价。
终于,连带全国最偏僻的县城生育率都被海精专,绞尽脑汁的毁掉了,又为了面子,不承认是房价和压低工资,人民生活困难导致生育率崩盘,反正我现在是不愿意再去生牛马了,自己单着吧,无忧无虑了,至于需求,陌陌啊悦技这些上面短期恋爱谈谈其实也不错,尤其悦技还很多直奔主题见面活动的,约个电影啊娱乐的,对眼了短期恋爱或者各取所需的也大有人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了,你们这些海精专找个教培行业来背锅,直接一句话毁掉一个行业,又是一群人成了海精专的耗材和代价。
到了今年,骂了网友十多年,反对了网友十多年的海精专,终于开始捡网友不要的剩饭炒,假眉假眼说要考虑给底层发钱,房价太高可能影响出生率。
见识水平比网友落后十多年,听海精专放屁,还真不如听网友侃大山。
发表在财新网。
欧美疫情死了那么多人,弱智了那么多人,残废了那么多人,绝后了那么多人。
这些人都不会拖累就业数据。
所以说,不要光看数字。
对吧?
不知道怎么的,又是俄乌冲突,又是疫情,又是失业率远超欧美。
感觉咱中国不是快崩溃,而是已经崩溃了。
每天走在马路上,一片一片的人倒地饿死,车子被烧,房子被砸,人民不是水深火热,而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1949 年之前什么样,现在只能是比那时候还差。
你们真的觉得是这样么?
最奇葩的是,居然还能上网,还能上知乎。
失业率这么高,什么概念呢?
就是你走在马路上,随便抓一个人问他 “你失业了吗?”,问十个人,就有两个人眼神无光、一脸等死的样子回你:“是的,我快饿死了”。
你们真觉得是这样么?
不要说什么 “给你们看的都是想给你们看的” 这样的屁话,自己走上街头,去问,去听,去看。
我什么数据、什么专家、教授都不相信,我只看到,天天在马路上跑的外卖员还是一样多,就说明外卖、快递生意还是一样好。
我老婆跑网约车,我看到的是每天的流水进账没有下降,一样的。说明大家打车的频率还是一样的,没减少(前段时间上海闹的最凶的时候有所下降,下降约 10%)。
我没看见街上有有人在不停的找短工,也没饿死的人横尸街头。
路过南京西天寺殡仪馆,也没见 “生意超级好”,南京就只有这家殡仪馆,难不成南京人死了自己在家火化?
天天开车也没见救护车满街窜。
油价虽比早几个月高,92 的油累计涨了一毛。
就这?就唱衰了?
前几天看还是兑 64 卢布呢,今天。。。
卢教授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我不懂,但我知道卢教授说这些与我关系不大。
我是体制内么?我他妈的是做旅游的。。
我最应该哭,最应该喊,最应该唱衰,不是吗?
唱衰他妈勒了个逼,要不是上海反智群体的骚操作,老子的跨省旅游早就做起来了。
去年还跑了个西藏团队呢,跟着去爽了一把。
如果开放共存,老子送出去的旅游团,平均年龄都是 60 岁以上的,有一个算一个,送的出去,接不回来,全得病死在外面。
共存?共存你妈勒个逼!!!
别发泄情绪,也不要轻易问罪,这个失业率已经算上灵活就业啦
农民工失业还没有统计进来的吧?
灵活就业
虽然很讨厌上班,每天工作都让我血压升高心情绝望。但是还是要感叹,有工作真好,工作让我觉得自己还能做成一点事,完成一个项目或者达成一个 KPI 时,被领导夸赞表扬或者多分工资都会让我开心;最重要的是,现在唯一能让我感到安全的就是银行卡上不断增长的数字,我喜欢钱,也喜欢物质享受,工作不会让我致富,但是好好工作会让我买得起想要的一切。
北大教授水平不行,没有统计灵活就业。考虑灵活就业后,我们的总体就业率在 99%,远低于欧美。剩余 1% 的人口由于正在备考公务员,只是暂时失业。
传统的西方式失业率数据已经不能
正确反映我国在新时代、新形势的就业情况了。
我国应该坚持 “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两个确立”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数据体系,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率,
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创造良好形势!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两亿人的灵活就业你统计了吗
增加收入的方法你做了吗,空闲房子出租,自有汽车跑滴滴,你听了专家的话去做了吗
996 是福报,你有没有上。
我一定要批评这个专家,你瞎说对的东西,你还能有统计局的领导专业。
失业人口是很容易转变成激进派的
所谓激进派不一定是哪个意识形态的信徒,但是这些人很容易接受某种激进的意识形态
与其让这些人被境外势力利用不如先下手为强,用政治民兵组织把这些人招安了还可以在必要时机维持秩序
哼!
先不说你这个教授说的真与假!
只要你带了流量,有了热度。
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
你就该被:…… 此处省略 6 点。
在特定的时刻
我根本不需要
你说我好
或者不好
我好不好我自己心里没点 数吗?
但是你要是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
不管你站哪头,哼!
还有
说你呢
瞎说什么大实话!
你看看隔壁 sai lei
哼!不懂事!
这教授实则可恼可怒,在国内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当下放这些消极言论,与叛国何异?我看是时候重新回到铁帽子,皮鞭子,大字报,牛棚伺候的好日子了
建议依据 反有组织犯罪法 处理
又赢了
文中提到的是 4 月份青年失业率,而这里青年设定的是 16 岁 –24 岁,也就是初中毕业到大学毕业这段时间。按照 4 月的数据这个年龄段的失业率我国达到了 18.2%,这个确实有点高。
分析一下,这个数据是 4 月份的数据,这个时期正好也是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由于上海疫情导致大范围工厂无法开工生产,导致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相关企业也受到影响,无法正常生产或是开工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工厂一般会采取裁员和暂停招工来减轻企业的负担,而裁员,大概率刚毕业的没有经验的(一般年龄在 16-24 岁之间)员工会被裁掉,暂停招工一般也是生产一线的员工会停止招收,而刚毕业的没有工作经验一般也只能应聘一线员工,所以一线员工岗位停招,也意味着刚毕业的年轻人入职的大门的关闭,两项叠加,可想而知 4 月份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失业率增加。
另一方面,刚毕业的青年人,有很大一部分一并不会马上找工作上班,他们对工作还是感到陌生,总是会拿没有合适的工作来搪塞父母,这个空窗期导致了失业率增高的假象。
还有一部分刚毕业的年轻人,对工作不定性,工作上如果有一点不愉快,就会辞职,在再找工作的期间也会导致失业率增高。
所以说不仅 4 月份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的失业率比较高,由于疫情防控的长效机制对工作岗位需要的影响,加上毕业后等待的空窗期和更换工作的找工作的时间叠加效应,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失业率偏高的趋势都不会很好的缓解。
我还以为 18 年北大就死了呢
看来还有一口气
你们可以再发明一点词的,比如灵活就业之类的,我上次记得这个数字好像是两亿。
2 亿 / 15 亿 = 13%,再算上未成年的和老人,嗯,挺爽的,做数据的你们对这个数字很开心吗?
热泪盈眶
没有对比, 就没有伤害。
实话实说, 实事求是在当今社会是一种很高贵的品质。
越是说话有分量有权威的人 才会越觉的说真话说实话的可贵。
我们不应该再掩耳盗铃下去了。
让时间证明一切吧。
一切从实际出发, 遵循客观规律是一件很难得事。
为敢说实话和真话的人点赞。
【磁铺快装研究院 5.21】新 “磁铺易” 带你腾飞,全力支持房产政策实施惠民策略
4 月青年失业率中国达 18.2%,欧洲为 13.9%,美国为 8.6%。近年跨境人员交流数锐减,独角兽数量增长已落后于美印等国
【磁铺快装研究院 5.21】新 “磁铺易” 带你腾飞,全力支持房产政策实施惠民策略
根据北大国发院教授卢锋梳理的数据,中美欧三个主要经济体 4 月的调查失业率欧洲为 6.2%,中国为 6.1%,美国为 3.6%。自 2021 年年中以来,美国和欧洲的青年失业率均在持续下降,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则自 2021 年 10 月以来出现持续、加速的攀升。图:视觉中国
【磁铺快装研究院 5.21】新 “磁铺易” 带你腾飞,全力支持房产政策实施惠民策略
“我记得几年前跟我的同事们为 G20 研究就业问题时,看到欧洲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数据,年轻人失业率达到 20%,我当时就觉得这太难以想象了,”北大国发院教授卢锋如此坦言,“这是面临多么巨大的压力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中国也到了这个水平。”卢锋是在北大国发院 5 月 18 日举办的题为 “中国与西方:全球经济的新观察、思辨与应对” 的研讨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根据梳理的数据,中美欧三个主要经济体 4 月的调查失业率欧洲为 6.2%,中国为 6.1%,美国为 3.6%。4 月青年失业率(16 到 24 岁)中国达 18.2%,欧洲为 13.9%,美国为 8.6%。自 2021 年年中以来,美国和欧洲的青年失业率均在持续下降,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则自 2021 年 10 月以来出现持续、加速的攀升。他就商品零售的梳理还显示,4 月中国商品零售增速为 - 11.1%,欧洲为 - 3.5%,美国为 5.58%。
【磁铺快装研究院 5.21】新 “磁铺易” 带你腾飞,全力支持房产政策实施惠民策略
去 b 站看,此寮妖言惑众
失业的年轻人可以去苏州东莞下电子厂
可以开滴滴
可以送外卖
可以送快递
可以当大神
可以做游戏代练
可以直播
社会这么繁荣
你们不工作非要国家把工作岗位一个个给你送上去
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性
难道不自己反省一下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超过美欧?赢!
超过就是赢!
很多数据就是,乍一看挺吓人,实际一问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首先说这个所谓调查失业率。基数是多少?各国算法都不一样。无业青年,自己不想工作在家啃老的,算不算失业?三和大神算不算失业?全职主妇算不算失业?如果一个国家,妇女主流思想是不参加工作,当全职主妇,不算进就业基数,那么就会出现:实际参与工作的人口少于 50%,但就业率很高。这些是分母的问题。
其次就是失业统计。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又因为各种原因不想领或不能领失业补助,是不是就没算失业?那个,严卡失业补助领取门槛,失业人口就少了?这种是分子的问题。
分子分母都有问题,除出来个数,能代表什么?
随着大厂大量裁员,开始于 2021 年 7 月的教培、医美、互联网等服务业批量裁员潮正式进入了实体经济制造业领域,再加上房地产这几年的收缩裁员,可以说国家经济形势已经极其困难,现在已经不是保目标的问题了,而是如何才能解决失业的问题了,更为严峻的是还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真的是一年比一年难,一年不如一年。实际上,目前的形势不仅仅是以上领域出现裁员,而是各行各业都在收缩裁员,随便打听一下,没有哪个行业不裁员,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国企员工等体制内没有裁员也面临着降薪砍年终奖的变相裁员的情况,要说唯一的例外就是新冠相关的检测疫苗等业务是所谓的欣欣向荣吧。
我感觉疫情以来改变最大的是知乎小编的审查力度。我以前被永封过三次都通过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投诉回来了,之后一段时间一发言就审核中。
现在小编不知道是被裁员了,还是有同行被累死的事迹刺激,现在审核宽松了很多。
国家都说了稳中向好就是没事,大家别瞎猜了(失业 20 天 ing)
卖馒头了,能治病的馒头。
终于有教授对中国失业情况表态了,555555,太难得了。
看看这几天的热度话题:
明星风评变差热了一周,明星保姆热度居高不下,今天说年轻人摆烂?
事实证明,不是年轻人摆烂,是真的没工作,我在北京认识学金融的同学,他去年找地方实习,都没有公司可以去,可想而知现在各行各业是有多惨淡了。
愿我们都能找个一个如意的工作,而不是天天被贴上了 “摆烂” 的标签。
劳动法,劳动法,劳动法!但凡严打加班,让厂子多招几个人,工人省力点,工资降低一点,进厂子的人也就多了!现在人少活多,不加班根本做不完。
大惊小怪。。。当年国企改革时,下岗的人更多。
北大的教授还是敢发声的,佩服。
想想复旦大学的某某,某某……,真可谓是一言难尽啊!
不清楚其数据的可靠性。
疫情下,失业率肯定会增加,特别是今年以来情况恶化了。不过失业率增加了多少,需要跟以往数据对比下。
以我周围的人看,失业时有发生,但大多能很快找到工作。不过,今年硕士生就业问题很大。
发钱能促进年轻人就业吗?
网络修辞近些年几无变化,希望各位能更有创新意识,不要总在舒适区整烂活。
没有失业率
只有灵活就业率
中国继续崩溃。
赶美超英,赢麻了
卢老师胆子好大。因为工作原因,我见过卢老师几次,内部会上没感觉他这么敢说。
正常现象。自从贸易战开始,我们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全国各地疫情爆发,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有上千万的失业人口了。由于我们人口基数大,农村解决了一大部分的,就业压力,比如西部大开发,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等,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村官。尽管对于国家财政来说,负担加中,但必须如此,历史的选择,新老更替。同时,旅游,餐饮,房产,教育培训,都收到了极大的损害。破产,关门。打工者,没收入,商家卖不出去,市场经济没活力,没有现金流,尽管鼓励消费,但没有收入,花存款,就说不过去了吧。
1、欧美的失业数据,未必真实,他们的疫情,环境比我们差很多的。我们不能拿和平稳定时期的数据,来比较疫情当下的失业率。
2、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有自己的经济路线,为什么一定要和西方国家攀比呢?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有攀比的必要吗?只要人民生活幸福,没较大压力,不就行了。
3、我们的大学,已经逐渐退出世界排名了,竞争这么多年了,进步了多少呢。
赢麻了,唯有感恩
哥们儿开的超市,在某眼科医院附近
跟我发牢骚
人少的连每周的定烟款都卖不够。
灵活失业
昨天听朋友说了个数据。
某新一线城市领头羊,一个区(jjq)正常月份新增餐饮商户(办营业执照)最近几年每个月平均是 300–400 家。
而最新数据:
3 月的数据是 6 家,4 月是 1 家!!!
大厂都在裁员,小店小公司没人敢开。。。没人招员工。。。真的难呀
北大教授毕竟不是网络大 V,顶级学府能够发出来多少还留有希望:
二季度对中国来说才更困难,消费需求仍会疲软,国内供应链则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就业也将在二三季度迎来考验,中国 31 个主要城市的失业率为 6%(实际的数据大家都知道会被统计数据高),已经高于 2020 年上半年的水平,当时第一轮新冠疫情对全国造成冲击。就业前景已经很严峻,然而今年夏天毕业的大学生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降准后经济仍难看,股市就是一面镜子!
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发布调查显示,近六成(58%)受访在华美资企业已下调 2022 年度营收预期,超过一半(52%)的企业表示在华投资计划被推迟或已计划减少投资。
失业率背后核心的是市场的信心,资本的走向,和防疫政策相关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产业链外移和东盟与美帝是否会在 11 月达成产业链战略协议的事情。
鱼和熊掌要兼得,是否还有现实的支撑基础?还是说最终选择遵循客观规律,下半年的全球博弈会更精彩。。。
可以灵活就业。
比如,把家里闲置的房屋租出去。闲置的汽车租出去。还可以去送外卖,做网红直播。
这个教授目前还安好吗?哈哈,有没有被请去喝茶
卢先生有种!
不识大局
胡说八道
绝对行走的五十万,1450。
早就全面小康了,又有灵活就业,怎么可能还有失业,这货肯定在造谣,应该抓起来
高校今年的毕业季就业率,真的是不容乐观,我所在的学校大四学生去年 11 月中下旬就已经开始放出去找工作实习了,往年到现在为止,就业率怎么着也有 70%-80% 了,更早些年,到毕业季就业率 90% 都不奇怪。
结果本月最新的就业率数据结果显示,我们系里 7 个专业的近 500 毕业生,就业形势最好的专业就业率也就不到 60%,就业率最差的专业只有 25%,很多都是年前通过实习单位面试,却因为疫情隔离无法到岗,结果就这么黄掉了。另外,考研考公的学生,也比前几年有了大幅度增长,或者用暴涨更合适一些。
这些都是学校实打实的内部数据,我也只能说的含糊一点,到时对外公布的数据会不会被润色,我也不清楚。
连续三年疫情的情况下,我国整体的经济情况和就业情况,实在是不容我们盲目乐观。
正好,核酸产业蓬勃发展,正好解决就业问题。灵活就业,稳中向好。
从这个话题热度来看,知乎的主要受众是没毕业的学生。
乡村振兴,天地广阔,欢迎到广大农村来创业兴业。
身为北大教授,高工资领上,既能发现问题,为什么就不能研究研究,引领大家解决问题。这年头的专家和教授什么的,吃着人民的供养,顶着国家给的光环,净干些扰乱民心、败坏国家形象的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的知识分子的担当和责任一点都没有。什么是就业,难道都要让大家像他一样去当教授,领着旱涝保收的工资,靠国家养着就是就业?就是这些人把年轻人的三观带偏了,使他们让人们觉得就业有了高下、贵贱之分,让现在的人变的眼高手低,都想干轻松的、体面的工作,不想着去干点实事,这样失业只能叫懈堕,而不叫失业。只有用心实、肯干事,我们地大物博,各方面资源丰富,哪里没有干事创业的机会呢!一天净哪些问题说事,贩卖焦虑,却没有解决问题的真招实措,包括朋友你自己,再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在推波助澜了,干点实际的事吧。
搞笑,我每天看 cctv 都没听见有这种说法,cctv 那可是权威发布,所以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相信,继续看 cctv 去,每天都呆家好无聊。
你非要和发达国家比?
和你人均 gdp 差不多的比,如果也差,那就是差,如果你通过进行共存(无论是控制住疫情还是没控制住疫情)提升了就业率,和他们比提高了。那说明共存有效果而且生产组织的更好。
敢说这种话的教授,
很担心他会变成失业人群的一分子
舒服了,这批失业的傻逼正在为他们鼓吹的 gtfy 埋单,这不就家里蹲富裕了吗嘻嘻。
统计部门看来要整顿了,体制优势下,怎么可能让失业率比崩溃一万次的美国高两倍呢?!
一个个只要看到时政相关,立刻高潮。
全世界过得都不好,发达国家相对好一些,原因很简单,人家就算没有疫情也过得好。
你们就只会一句话,我不管,都是国家的错。
哦,你们还有一句,国家怎么会错呢?
要说阴阳怪气,那是天下第一了。
赶紧润,看着你们我都烦!
我好心提醒一句,不要想着闹事,莫要自误。
中国人十四亿,绝大多数人不会支持你们的。
什么意思?否定灵活就业政策?鉴定为罕见,我要求把他流放北欧苦寒之地,为了当表率,我自愿押送他去
张维为:中国就业问题统计不能以失业率为标准,西方的失业率统计模式不适合中国,中国实际上已经赢了两次了。
再说一遍
我们中国没有失业人员
我们都是灵活就业人员
这可是国家说的
现在到底是谁一直说失业率,失业率
你们是境外势力吧!
故意制造焦虑,中老年人失业是真的失业,年轻人失业叫失业吗?那叫不想上班。
现在的年轻人不都流行躺平吗?网上铺天盖地的吹 00 后有个性,动不动就辞职,多的是年轻人离了职就歇很久的,1 个月不找工作也正常,就是整天颓废整天玩呗,难道自甘堕落也能怪社会?
找个工作还不容易,年纪轻轻也失业?还不是他自己的问题,月入 1 万的工作不好找,3 5 千工作不是遍地都是?这也不想干,那也不想干,什么都怪国家怪社会,多想想自己的问题吧,怎么别的年轻人就能年入三四十万呢?
要是搁别的国家年轻人这么高失业率社会早出问题了,为什么中国没事呢?正是说明中国发展的好,人们不打卡上班也有的是办法吃饭,不像以前失业就要饿死了,这就是 “灵活就业”,虽然很多人看见这四个字就要破防,但是确实是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不每天打卡上班也能养活自己。这也说明了现在的年轻人更加崇尚自由,不再拘泥于传统工作模式,朝九晚五的打卡几十年其实也挺折磨人的。
灵活就业到底算不算失业,搞得我迷糊了。
那这个失业是灵活之外还是包含灵活之内的。
没办法评估这个失业人员到底说的是哪类人。
着什么急啊,今年毕业的 1000 多万还没算进来呢
4 月份青年失业率已远超美欧?
这个结论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都难以置信!
全世界公认最勤劳的民族,被诟病的周工作 48 小时,被掏空六个钱包,被房贷压迫的全社会竟然失业远超欧美?就那个失业率 30 年来最高的欧美社会吗?
我咋那么不相信呢?
我不禁要问:
中国和欧美对失业的定义一样吗?美国是几个月没工作,中国呢?有没有作到统一标准,有没有双标?
数据来源呢?是否权威准确?作对照时,有没有剔除主观的,不可抗力的因素?例如 4 月的上海。
| 中国数据是怎么作的?如何采的样本?样本是否有时效性和普遍性?如何保证样本能反映全国其实情况……?
不要怪我苛责,近年高校公知教授的奇谈怪论太多了,反智违常识的言论层出不群。
再者,社会调查是一项很科学严肃也费时费力的事。我们从一开始设计问卷时,就头脑风暴可能遇到不客观的,对结果有影响的各种可能。从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都有筛选和要求,尽量让回答者反映其实情况。收集到结果后,更要分析,判断,筛选,提炼出更符合其实情况的观点。并且,这个实验要作多次,设数个对照组,相互对照参考,才得出准确结果。
而不是你想象的,看街上有几个人,就过去问,你失业了吗?而由此就得出个结论。这是非常草率而不负责任的。而不专业的调查往往是这样。这样的调查也最普遍。
如果你 4 月份问上海人,估计有百分之八十说他失业了。这个结论是不是更高?!
这个大学教授专业能力不容置疑,但市场调查能力大概率不专业。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足为信。
- 我在一个顶级调查公司呆过。对卢教授这么快拿到数据并得出结论并敢于拿出来演讲的能力和胆量表示钦佩。
明明稳重向好,年轻人失业了可以开滴滴出租房啊,说到底还是年轻人叫嚣 “躺平” 不想着奋斗,应该要让他们加班加点而且还生三胎。
怎么一点也不为国家考虑呢?大是大非面前谈什么私欲,就没有人管管吗。
失业率现在不重要,只要游戏还没禁止,啥事不会发生,年轻人封家里学校啃老打游戏嘛。上街核酸口罩什么的可麻烦了。
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就是大学生,身边统计学工作率 1/5,升学率 2/5,考研考编考公备考率 2/5。所以年轻人不是失业没事干,而是在考编考公考研。有诗曰: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以下是我在另一个同类问题下的回答:
最近十年,年轻人一直在以各种方式求助,但是从来都没有人正面看待过这个问题。
最早的时候,年轻人的求助方式是 “奋斗”,社会给的答案,是让垃圾心灵鸡汤励志书流行了好几年,忽悠年轻人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
接着,年轻人的求助方式是 “焦虑”,社会给的答案,是让几家知识付费平台崛起,一边向年轻人倾销焦虑,一边忽悠年轻人用碎片时间假装学一点知识去改变命运。
后来,年轻人的求助方式是 “不开心”,社会给的答案,是让脱口秀火起来了,告诉年轻人,我虽然不能解决你的任何问题,但是我能给你带来短暂的快乐,让你在现实的痛苦间隙稍微缓一缓。
再后来,年轻人的求助方式是 “佛系”,社会开始批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没有了奋斗精神,不勤学苦练,不求上进。
前段时间,年轻人的求助方式是 “躺平”,已经不再想改变命运跨越阶层之类的屁话了,你爱怎样怎样,我都不在乎,我饿不死就行。
现在,年轻人的求助方式是 “摆烂”,要死大家一起死。
整整十年,那些有能力也有责任解决问题的人,对于年轻人的现状与诉求视而不见,花大价钱把原来人见人烦的五毛水军小粉红培养成了现在的主流舆论势力,天天在网上鼓吹我们这又怎么牛逼,那又怎么先进,这盛世如你所愿,美国人天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凡有人指出一点问题,一上来就扣 1450,50W,公知…… 的帽子。
现在病入膏肓了,来责问年轻人为什么不买房,为什么不加班,为什么不结婚,为什么不生孩子,为什么不心甘情愿当韭菜……
早干什么去了?
现在你们爱干吗干吗,恕不奉陪!
一群懒汉,家里空出的房子不会出租吗?家里闲置的车子不会出去拉客吗?
现在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没有退身之所,只能往前进,一旦失去工作,对他们是重大打击。
如今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有房子的年轻人其实不多,在北京,最便宜的房子都要几百万元,年轻人哪买得起啊!
只不过,房价越来越高,需要年轻人花半辈子时间才能买下来。
即使退而求其次,不买房了,就留在城市打工,赚了钱回三四线和小县城生活,好像也越来越难:
因为工作不好找。
造谣,绝对的造谣!
《乱发文章造谣?早该管管了!》
网上有种观点,16-24 岁的青年都在上学,所以教授引用这个数据很可笑。
我就很奇怪了
1. 如果中国 16-24 岁年轻人都在上学,难道欧美 16-24 岁年轻人就不上学了吗?
都是同年龄段比较,怎么就可笑了。
2. 中国是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中职毛入学率 50% 多年,大学毛入学率 50% 多点,那么 20 岁 + 的年轻人念书的比例真的很高吗。
3. 上学可是不算失业的。
去长三角珠三角的工厂里看看干活的主力是不是 20 来岁的年轻人。
没有全面升级防疫措施的清零是另一种躺平
还有人看经济数据,这些人该多想不开啊?!只看到青年,就没人关心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吗?“受益” 于曾经的计划生育政策,极端情况下只要父母混的不是太差,现在相当多年轻人面对就业形势不佳时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啃老的;不用刻意来抬杠,笔者就是商业服务行业,近些年遇到大量面试求职的年轻人是父母带着来的,这些父母关心的除了薪资待遇,尤其关心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甚至工作影不影响吃饭…… 连求职时都要跟着,潜意识里这些父母并不是让这些年轻人踏入社会、找工作养活自己——而是希望除了家以外这些年轻人在社会上能有一个新的托儿所给照看着,顺便每月还能给发点工资,至于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胜任工作、学到一技之长、学会融入社会,这些父母完全不关心…… 笔者这里没有刻意针对年轻人的意思,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新冠大流行又使社会运行呈现仰卧起坐式状态、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周期处于长期繁荣之后的滞胀期,很多年轻人过得很辛苦;但更要看到,这种苦是全体社会层面的苦,年轻人苦,中年人更苦,老年人、儿童也苦!
Delta 变异株以来的商业服务业,全国都一样;整个服务业承载了巨量的人口就业,背后关乎无数个家庭。
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儿童医院不明原因肝炎病童实例。
对比国外遭受新冠折磨的儿童,国内儿童生命健康没有太大风险;却也要经历一个动辄线上教学学习网课,口罩不离、核酸常伴,少有小伙伴陪伴一起成长的童年。
年轻人就业还算大事儿嘛,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也会要经历别开生面的场景!
老年人就更不用说了,大流行下是最痛苦的弱势群体……
新冠大流行这样的传染病,是对过去几十年依托全球化、城市化而达到空前繁荣的人类现代文明社会一次终极考验;现代人类社会对全球化、城市化高度依赖,使得整体社会运作更复杂、分工链条更细致更绵长,人群聚集程度和人员物流频繁程度前所未有,同时也意味着整体更加脆弱,一个环节、一个局部的失灵,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从形式上,新冠大流行威胁的是人类的健康,但本质上却是反全球化反城市化,终结的是过去路径下之繁荣方式。
今年以来的国内经济形势有目共睹:
就不说那些今年受疫情影响巨大的城市,有多少出现个例感染的城市地区是不是也只能家里蹲?为什么?
看看国内的医疗资源,想想疫情前各大医院住院部走廊和楼道里塞得满满当当的病床,别说传染病,正常情况下都是超负荷运行……
再看看 “专家” 口中的“免疫屏障”……
灭活疫苗效率低的部分原理,出自细胞生物学博士宋士健。
以腺病毒载体疫苗为原理,说明为什么第三代技术疫苗(腺病毒载体和 mRNA)保护率强于第一代技术疫苗(灭活)。
各国各地区真实世界接种保护率研究。
所以,家里蹲还有什么可奇怪的?不家里蹲,还真敢肉身扛毒啊?
动辄家里蹲情况下,年轻人失业率高就不足为奇了,企业面临的可是倒闭啊?!经济在这种局面下能好嘛?何止年轻人,全社会都苦啊……
怎么办?继续争论共存还是清零毫无意义,要拿出一整套应对大流行的解决方案。
共存不可取,尤其没有任何措施的无脑共存,风险高度不可测!
笔者前期关于疫情前景的一个回答,近期又可以补充一些新动向:
新冠不存在群体免疫(即使全民接种疫苗),新冠疫苗将不得不长期定期接种。
变异株免疫逃逸和阶段性黏膜免疫衰退后,重复感染是必然的,只是频率多高的问题。
重复感染前提下,随着后遗症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不断上升,对全社会影响已经从医疗延伸到全面问题。
这位接受 AMA 访谈,解读新冠后遗症的大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免疫学教授岩崎明子。
没有抗疫措施全面升级的清零是另一种形势的躺平。清零成功 99 次,第 100 次失败了就是完败,今年的形势还不清楚吗?
笔者之前关于上海疫情的一个回答,上海人民能接受不久之后再来一次封城或者再来一次更加失控的疫情冲击吗?我想任何人都绝对不想再接受!可问题是不想有就不会再有吗?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波影响国内的 BA.2 等不到完全清零,传播速度更快的 BA.2.12.1 和 BA.4、BA.5 就要传过来了;不知道哪一天,和现有 Omicron 非直接演化关系的新变异株更可能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横扫全球。
怎么办?就这样任由新冠病毒影响经济社会运行?正确的做法,当然也必须全民升级防疫措施,正确认识、积极应对:
一,全面提升科技抗疫能力、拿出升级抗疫手段。
现在的检测手段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需要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效的检测手段,也需要考虑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发传染病而建立常设机制。
比如最近冒出来的 “猴痘”。
2,拿出真正具有保护力、能阻断传播的疫苗,提升免疫水平是重中之重。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院某一线科研人员在海外的研究总结。
国内专家的呼吁和吸入式疫苗原理。
笔者个人前期回答中的认识和理解。
现阶段立足国内且完全自主可控情况下可以拿出的免疫策略。后续按照基础免疫和黏膜加强免疫,随着新变异株升级疫苗即可。
3,新冠治疗药物,尤其小分子口服药,3CL 蛋白酶抑制剂的研发,作为治疗手段进行攻关;当然传染病最重要的是防传播,治疗手段必须有但不是核心解决办法。
4,全面扩充医疗资源、扩大医疗队伍,这些投入不会浪费和拖累社会,因为这些都是老龄化社会所必需的。
二,整体应对策略。
现在全国很多受影响城市都划分了 “封控、管控、防范” 三区运行,为什么不能风险前置、全国划分三区运行呢?下面直接搬运前期回答的内容:
三区运行,对输入风险统筹前置处理,依靠 “对接、缓冲、正常” 划分出的物理隔离,再加上完备的检测机制和全面提升后的全民免疫水平,争取能让绝大多数人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正常工作生活恢复了,整体经济才会止住颓势,就业、消费等一系列问题才会逐步解决。
当然,中国经济即使没有疫情、面对的长期积累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也很多,如果展开探讨没有几万字恐怕说不清楚;但当前最迫切需要应对的,就是拆掉这个加速引爆所有问题和矛盾的直接导火索,只有在不是完全被动应付疫情、疲于奔命状态下,才能逐个解决问题、矛盾。所以,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拿出一整套解决方案,从科技能力到整体策略,去扭转完全被动的局面。
天助自助者!只有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以拖待变的鸵鸟政策,才能真正走出大流行!
鉴于这两天前面反防疫的朋友们主要攻击点在于失业率,热榜基本都是这个
我有个建议,就是觉得中国要完的赶快润去欧美,不就解决了很多问题吗。
他们润了以后,他们得到躺平的生活,我们的就业问题得到改善,到时候忧国忧民的反防疫朋友们也不用因为这个原因为我国担心了。
希望欧美给这批人赶快放开签证,让他们去润,为什么欧美不让他们去润呢,真的是气死我了。
另外科普一下,这个青年失业率不是工作人口失业率,是 16-24 岁的失业率。得益于某些地方死了这么多人,确实为很多不一致读书的青年们空出来了很多岗位,所以,按照他们说法,问题还是防疫的问题。
失业率高了,作为个体,接下来怎么办?
建议如下:
1、全力找工作,卷也要卷出工作来,否则社保断了,收入断了,没有人为你负责的。
2、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但不是很缺钱的,自己去劳动局申请灵活用工交社保(据说能交 2 险,至少把医疗保险交上)。
3、边找工作边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次疫情导致的大失业让每个人都要知道,工作机会少,公司自己都朝不保夕,唯有卷死别人,才有一条活路。
4、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但很缺钱的,进厂、滴滴、外卖、搬车搞起来,真正灵活用工。
5、实在都不行的,家里有田的,回家种田吧,毕竟现在中国不收农业税。
倒了霉总是要往前看,毕竟人生还有几十年,今天哭,明天哭,还能哭死新冠病毒不?
假的 收钱了吧 50W 搬石砸脚 灵活就业 连花清瘟 听我说谢谢你
讲真,现在真正的民营企业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我所谓真正的民营企业是指完全不和国企发生关联,完全不与国企央企等企业做生意的那种。
现在的央企国企,几乎全靠 “铁公鸡” 等财政投资来拉动,再通过层层转包,到最后一级就是一些你能看见在你当地活得比较滋润的公司。
当然,还有房地产也能拉动部分行业。但是日趋低迷的房地产也还能支撑多久,真的是个未知数。君不见,好多地方的房地产政策又开始放松了吗?
教授有些鼠目寸光了,国家这是在下一盘大棋。
大家有工作机会才能放心消费,全社会共度难关才可以。 我有以下提议,仅供参考,与政府制订政策无关。离退休年龄三年内的体制内人员和国营企业员工提前退休,退休金按照原先标准的百分之七十发放,至于何时恢复要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经济形势研判后再做决定,要有长远的打算,特殊的离不开的人员除外,比例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内。正常上班的体制内人员暂时降薪为原来的百分之九十,其中只发工资的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三十以消费劵的形式发放,有使用时间限制。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很低,可以经过选拔充实到体制内和国营企业中去,通过人事代理的形式填补退休后的人员缺口,这不是正式编制,主要从事和疫情相关等非核心业务岗位工作,繁杂的工作不好干的工作正好给年轻人压担子,成立攻坚克难先锋队,由本单位有经验的待提拔的骨干带领完成尽可能的工作,以后是否留用要看三年后的综合测评,这属于疫情特殊服务岗,工资按新进员工的百分之九十发放,其中百分之五十发放真实的工资,百分之四十按照消费劵的形式发放。所有人员的消费券总会消费到社会上去,提高消费的积极性。
现在疫情的这个形式下,谁敢消费啊?肯定会下降的,别说消费,连法拍房都多了,住房贷款有的人都还不上怎么能不节衣缩食呢?只有消费才能促进生产,只有经济循环起来才能在里面钱生钱,才有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
清华教授建议向受疫情影响百姓直接发现金,这一举措能稳住未来的消费吗?
发放现金的方式不足取,这个方法无法稳住未来的消费,在心里不踏实的情况下,大家都捂住钱包不敢消费。
现在有正常工资收入的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国营企业的职工也几乎不受影响,民营单位和个体户的收入受影响较大,业务量下滑,有些撑不下去了就倒闭了,有些企业裁减人员勉强维持,收入不稳定,现在为什么法拍房很多,因为还不上贷款了,有的餐饮企业因为拖欠债务老板没办法只好被动卖房而已。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大家有工作机会才能放心消费,全社会共度难关才可以。
我有以下提议,仅供参考,与政府制订政策无关。
离退休年龄三年内的体制内人员和国营企业员工提前退休,退休金按照原先标准的百分之七十发放,至于何时恢复要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经济形势研判后再做决定,要有长远的打算,特殊的离不开的人员除外,比例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内。正常上班的体制内人员暂时降薪为原来的百分之九十,其中只发工资的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三十以消费劵的形式发放,有使用时间限制。
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很低,可以经过选拔充实到体制内和国营企业中去,通过人事代理的形式填补退休后的人员缺口,这不是正式编制,主要从事和疫情相关等非核心业务岗位工作,繁杂的工作不好干的工作正好给年轻人压担子,成立攻坚克难先锋队,由本单位有经验的待提拔的骨干带领完成尽可能的工作,以后是否留用要看三年后的综合测评,这属于疫情特殊服务岗,工资按新进员工的百分之九十发放,其中百分之五十发放真实的工资,百分之四十按照消费劵的形式发放。
所有人员的消费券总会消费到社会上去,提高消费的积极性。
为什么从体制内着手呢?因为民营企业和个体户的钱政府接触不到,不好操作,先从自身为了促进消费动手吧,体制内先要带头消费,没就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有了工作岗位了,能发工资了,也利于社会上总体的消费水平的提高。
但最终我还是建议要以房地产为契机,通过消化库存,城市搞好破旧小区的拆迁工作来实现财富由基建和上下游相关行业中的钱的流动来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现在的电商已经造成了很多行业的相对垄断,虽然效率高了,成本低了,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了,但内卷的厉害,集中化得厉害,就业岗位减少了,干什么都不容易,特别是在这三年的疫情中,钱不好挣啊。
现在最关键的是产业链别跑到越南和印度去了,低端产业链已经过去了一部分,但也要防备资本家把相关的稍微高点的产业部分也转移过去,利益面前想要管住资本家的行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是很困难的。中国还是应该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争取把国家的打头的税收落在这个行业上,这是巨大的产业,全球有几千亿几万亿美元的市场,如果能把这个钱挣了,别的行业的税收可减少,其他行业的群体收入也可高一点。
我曾经写过文章从回不去的故乡看中国农村特色产业差异化生存及房地产发展趋势
下面把后面文章中提到的先放出来
我声明一点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没有结束 历史的车轮不能阻挡 但可以规划路线 百姓若能看明白大势就根据潮流主动做出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想我能不能不参与这些竞争 在农村或乡镇过自己的小日子呢 资本的流动是市场化的行为 只有在城市才能拥有最高的效率和性价比和竞争力 产品并不是最好 但优势最大
若普通百姓不被裹挟着参与到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去 那连挣钱的渠道都很困难了 因为单打独斗的小地方的竞争力与城市的经过充分竞争的竞争力无法相提并论 那就有两种选择方案 一种是**(重点一)加入其中 另一种就是(重点二)搞差异性特色生存先说第一种 加入大城市的生存就产生了住房的需求和各种配套写字楼商场学校医院酒店的需求 住房的需求是大头 现在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实际上是落后于高企的房价的 群众的收入水平已经比第三世界很多国家高很多了 例如印度和越南 所以有些低端产品加工业也因为印度和越南的低工资转移走了 但是中国的产业链和配套是最全的 工人的操作水平较高 也易于管理 所以中国加工业还是有优势的 另外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因为中国管控的好 印度越南之类因为疫情也造成了生产上的影响 低端服装鞋子还有电子产业向外转移的速度放缓了 那中国在哪里挣到钱呢 在百姓纷纷融入二三四五线城市后 哪个产业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给大家开出工资来买房呢
实际上下一步中国能挣到钱的市场还是外部的大市场 在新冠疫情下我们虽然现在提倡内循环 把自己国内的市场做大 消费内循环 但实际上马无夜草不肥 只有外部的钱进入中国才会有持续的增长的经济发展和税收 指望着单纯内循环 都只是消费的话 创造的财富都消费掉了 怎么做大做强呢 现在这个情况国家是知道的 这次华为事件被芯片卡脖子已经显示出中国的全产业链必须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行业的全产业链 光刻机 硬件开发软件和模拟仿真软件这些技术 国内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所以国家已把发展此行业作为重中之重 投入大量的投资进入此行业 幸运的是 国内的市场本来就大 也有此类产品的巨大需求 也有国家意志 也有钱 在投入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巨额资金到此行业后 进步肯定非常快 在中国突破了技术关键和生产工艺过程后 世界的集成电路产量必将紧紧的抓在中国手里 这个行业的税收肯定超过政府通过卖地获得的收入 原来说的土地财政就一去不返还了 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集成电路行业上交税收 政府指望卖地的收入那是过去式了 现在有些年轻人已因为买不起房子而躺平了 这是不稳定因素 故以后国家不会再去依靠卖地拉动房地产来实现税收了 让百姓都有地方居住会成为一个简单可获取的事情 廉租房政策必会扩大化 集成电路行业需要不了太多从业人员的 在国家在此行业获得了大量的税收后 其它的行业也就减轻了负担 本来钱就不好挣 老百姓挣的那几个钱在没有很大购房压力的情况下也就生活富足无忧了 大家都步入小康
中央政治局会议称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大头在房地产,房地产行业具有拉动效用,房地产活了,钱活了,才能在社会上消费和分配流通。我构想了一方案,利用国家信用发行房屋债券的方案去库存,把三四五线城市的库存去掉,这样政府可以继续收取土地出让金,开发商买地的需求又有了,有利于一二线城市老旧小区的拆迁,有利于人才的流动,有助于生活品质的提高。
房住不炒是对的,但土地财政暂时还是不能抛弃,政府急缺财政资金,公共支出在现在新冠疫情都不容易挣钱的情况下只依靠税收是很难充足的,国家对房地产松绑有利于房地产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复苏,土地出让金对财政收入来说也很重要,但不能象现在过于简单的放松,还是应该有相关的措施和引导,中国的城市化还没有结束,大城市的聚集不是以主观的政策限制就能控制住的,如果这样的话,也阻碍经济的活力,一二线城市的老旧小区应通过政策引导疏散到四五线城市中去,有利于一二线城市的拆迁,人员还需加强流动,大学生到大城市去实现集合起来的创造力的爆发,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整合旧房待拆迁房屋进行廉租房提供的措施,四五线城市快速去库存,房地产开发正常运转起来,但县城的住房建设要受控制,以租赁后转为主,否则会造成以后的浪费,城市化还没结束,最终县城的住宅需求会大幅下降,日本就是前车之鉴。
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农村的住房随着城市化和农村老人的去世不应算入人均住房面积,农村的人口会越来越少,城市的住房建的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不是过剩,而是百姓的消费能力还没达到,随着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向城市靠拢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历史的洪流,日本是前车之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农村的人口减少是放眼可见的结果。
土地财政暂时还是不能抛弃,政府急缺财政资金,公共支出在现在新冠疫情都不容易挣钱的情况下只依靠税收是很难充足的,国家对房地产松绑有利于房地产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复苏,土地出让金对财政收入来说也很重要,但不能象现在过于简单的放松,还是应该有相关的措施和引导,下面给出解决方案的参考性思路。
作者:抑郁失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6944219/answer/23938750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奇帆同志的土地流转方案是开创性的 很有价值 启发意义也很大
我是无名之辈 借鉴黄奇帆同志的方法去实现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展望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收取问题
我构想了一个既购买三四线城市又保留本地住房面积的流转方案 这是借鉴黄奇帆同志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地票方案的方法 以新闻中的山东菏泽为例 房价大约是五六千一平方 一百二十平方大约六七十万元 以七十五万元来计算 首付百分之二十就是十五万元 地方政府可以配合一二线城市的房管局出台一政策 由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发行一种房屋收益债券 有地方政府的信用做抵押 收益率等同于国债或者稍高 因为本来每年卖国库券的时候老年人几乎要排队 买不上 这个需求是有的 政府就把这个想置换买菏泽房子的十五万首付给支付了 政府把一二线城市原先的旧房收回出租 政府给予原先的旧房子房主以原来城市的房票用以以后拆迁或新建住房时用来折换面积 买的新房房子抵押给银行 谁去还月供呢 因为原来的旧房已被政府收回房管局 房管局可成立一公司专门运营此类房源的出租运营问题
财政部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释放了哪些信号?
依靠税收来完成地方政府的收支平衡现在看起来还不现实 绝大多数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很大
房地产税的金额太少了 暂时无法完成国家急需的财政资金的需求
大家都很担心地方财政的问题 地方政府不好卖地了 地方财政吃紧 本来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就是很大的 现在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子卖不掉 不再继续买地 政府的卖地收入得不到 有个别地方的公务员工资都面临着压力 怎么办呢 下面给出解决方案的参考性思路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一(综述)
说明:这一系列文章由四篇文章组成
一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一(综述)
二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二(土地财政的去留问题探讨)
三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
四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四(跨年代的房产税逐步收取时机问题探讨)
背景与引子:
这几天有一问题 也是新闻 如何看待山东菏泽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 20%?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这个问题出来后短短不到两天就有 1268 个回答 大家都很担心地方财政的问题 地方政府不好卖地了 地方财政吃紧 本来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就是很大的 现在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子卖不掉 不再继续买地 政府的卖地收入得不到 有个别地方的公务员工资都面临着压力 个别地方居然交警罚款的收入加大了 竟然占据了地方政府收入的相当大的份额 依靠税收来完成地方政府的收支平衡现在看起来还不现实 绝大多数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很大 即便是依赖性最小的深圳 也有一定的份额 大多数地方是没法和经济高度发展的深圳相比的 另外 地方政府除了正常开支外 还想本地大发展 全国经济发展很不均衡 富的富 穷的穷 很多地方都是靠着转移支付来实现地方政府的运转的 有个别的地方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动辄需要投入多少亿 就是想依靠转移支付 自己能提供的配套资金只有几千万 想向中央政府哭穷 富的个别地方就想是否藏着掖着 大家都想本地大发展 这个愿望是好的 但干什么事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 中央政府可以有引导 但是个别地方政府不管不顾的追求大发展 逮住中央的钱狠花 这个做法是不是有些自私呢 我想起了原来的南泥湾精神 大家凭借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南泥湾的大转变 真是令人惊喜赞叹 但现在地方政府伸着手张着嘴向中央政府要饭 怎么就不是那么回事呢 地方上的发展固然很重要 国家要平衡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但有些地方明摆着是人口流出城市 还在大兴土木 搞城市化的高大上的建设 把城市搞成个遍地高楼大厦的混凝土建筑群 这得投入多少资金 什么时候才能在城市化带来的集群和高效效应中把钱挣回本来 管理者算过这笔账吗 能先不看 GDP 和政绩真正地为自己所在的地方做长远打算吗 能为中央政府省点钱吗 能减轻点百姓的负担吗 能把资金投入真正的实体企业中搞活经济吗 这都是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有部分网友担心政府少了卖地收入 又在讨论房产税的问题 想把这个房产税的问题提到现在来 实际上好几年前就一直讨论这个问题 但现在时机成熟吗 有的大城市的居民住着以前便宜但现在价值五六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房子 挣着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 和那些每年挣着几十万但背负着巨大房贷压力的年轻人怎么比 按房屋价值的什么比例交 他们交的起吗 能实现社会公平吗 不会诱发社会矛盾吗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我在下面的文章中给出解决方案 仅是我的个人思路 属于学术性探讨 与政府制定政策无关 抛砖引玉 集思广益
我曾经写过文章 从回不去的故乡看中国农村特色产业差异化生存及房地产发展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家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是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了巨大的作用的 这也是一种创新式发展 这也是我国能够在道路建设 基本城市设施 工业用地等方面快速发展 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可以将土地出让金投入城市建设 搞配套 道路 交通 水电气等的施工建设使得商品房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是双赢的结果 当然必须有工业产业形成产业和住宅互相支撑的集群 否则只有住宅 没有产业 也无法做到经济的发展及收入的提高来形成人群的聚集 城市化提供的高效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这是相辅相成的 随着城市便利性的提高 房价的上涨 地价也在上涨 最终形成一个越来越大规模的房地产市场 土地出让金政策使得地方政府投入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解决了 那国家税收用于公共服务支出的钱就相对宽裕了 国家的税收用在军事上也是这几年航空母舰航天航空大发展的原因 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前实现了大量基础性建设的完成 看看现在的农村年轻人 还会有父辈的去工地忍受艰苦的条件去打工的干劲吗 有的年轻人已经连去工厂上班都不想去了 宁肯做个销售 房屋中介 保安的工作也不想去挣一天三五百的辛苦钱
那这个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早期已经买房的人享受到了资产的升值 但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低收入阶层和广大的农民 就错失了获得局这个财富增值的机会 这只有后来才能看得明白 城市建设不光是住宅 如果工业用地带来的产业未发展起来 周围人群没有相应的消费能力 还是会造成住宅卖不动的情况 容易形成鬼城 也会造成开发商的烂账和政府土地的难以出让 所以必须有产业 工业 商业或者旅游 反正不是单纯为了住宅而住宅 那会是无根之木 长久不了
我再声明一点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没有结束 历史的车轮不能阻挡 但可以规划路线 百姓若能看明白大势就根据潮流主动做出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想我能不能不参与这些竞争 在农村或乡镇过自己的小日子呢 资本的流动是市场化的行为 只有在城市才能拥有最高的效率和性价比和竞争力 产品并不是最好 但优势最大
若普通百姓不被裹挟着参与到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去 那连挣钱的渠道都很困难了 因为单打独斗的小地方的竞争力与城市的经过充分竞争的竞争力无法相提并论 那就有两种选择方案 一种是(重点一)加入其中 另一种就是(重点二)搞差异性特色生存** 先说第一种 加入大城市的生存就产生了住房的需求和各种配套写字楼商场学校医院酒店的需求 住房的需求是大头 现在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实际上是落后于高企的房价的 群众的收入水平已经比第三世界很多国家高很多了 例如印度和越南 所以有些低端产品加工业也因为印度和越南的低工资转移走了 但是中国的产业链和配套是最全的 工人的操作水平较高 也易于管理 所以中国加工业还是有优势的 另外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因为中国管控的好 印度越南之类因为疫情也造成了生产上的影响 低端服装鞋子还有电子产业向外转移的速度放缓了 那中国在哪里挣到钱呢 在百姓纷纷融入二三四五线城市后 哪个产业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给大家开出工资来买房呢
实际上下一步中国能挣到钱的市场还是外部的大市场 在新冠疫情下我们虽然现在提倡内循环 把自己国内的市场做大 消费内循环 但实际上马无夜草不肥 只有外部的钱进入中国才会有持续的增长的经济发展和税收 指望着单纯内循环 都只是消费的话 创造的财富都消费掉了 怎么做大做强呢 现在这个情况国家是知道的 这次华为事件被芯片卡脖子已经显示出中国的全产业链必须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行业的全产业链 光刻机 硬件开发软件和模拟仿真软件这些技术 国内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所以国家已把发展此行业作为重中之重 投入大量的投资进入此行业 幸运的是 国内的市场本来就大 也有此类产品的巨大需求 也有国家意志 也有钱 在投入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巨额资金到此行业后 进步肯定非常快 在中国突破了技术关键和生产工艺过程后 世界的集成电路产量必将紧紧的抓在中国手里 这个行业的税收肯定超过政府通过卖地获得的收入 原来说的土地财政就一去不返还了 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集成电路行业上交税收 政府指望卖地的收入那是过去式了 现在有些年轻人已因为买不起房子而躺平了 这是不稳定因素 故以后国家不会再去依靠卖地拉动房地产来实现税收了 让百姓都有地方居住会成为一个简单可获取的事情 廉租房政策必会扩大化 集成电路行业需要不了太多从业人员的 在国家在此行业获得了大量的税收后 其它的行业也就减轻了负担 本来钱就不好挣 老百姓挣的那几个钱在没有很大购房压力的情况下也就生活富足无忧了 大家都步入小康
从上可以看出行业的发展前景不一样 我只是拿出来集成电路一个行业说了一下 其实还有很多行业中国占据绝对优势 例如工程机械 既可以向非洲等国家出口设备还可承揽建筑桥梁施工 都会有大发展 百姓还是想多挣钱 或者不愿到城市来过和别人一样的人生怎么办 那就是前面说的(重点二)搞差异性特色生存 这也是分地域和条件的 举个例子 前面说的陕北 年轻人都出来打工了 家乡全是山 干旱少雨 若种粮食 产出很少 若种果树 照样需要水 那儿就是缺水 那怎么办 这属于回不去的故乡 那就沉住气在城市里发展吧 平原地带的区域 气候适合种粮食 若是成片也适合大片集中机械化种田 有的农民分到的土地还不到一亩 只有几分 平时种地也就是不买口粮了而已 上学等费用还是需打工 把地包出去也不过六百或八百一年的收入 这种情况下土地流转也是好路子 不惦记老家这一点土地了 融合到城市做个新城市人
下面我说差异性特色生存的重头戏 一个是有特色资源的 例如种植中药材或者果树或是搞养殖 或是农家乐旅游民宿 或是特色加工产业等 例如假发专业基地 汉服专业基地 棺材生产基地
举例说明 下面为引用 据日媒数据,曹县垄断了日本近九成的棺材。在日本的丧葬习俗中,棺材会与遗体一同火化,而曹县生长的泡桐木——这种当年焦裕禄在隔壁河南兰考县为防沙而推广种植的树木,由于生长快、木质更轻且易燃,成为了绝佳材料。曹县西北角的庄寨镇,是中国最大的桐木加工生产基地,木制品加工产业可追溯到明代末年,更被业界称为木艺之都,尤其擅木雕。合适的木材、精湛的雕工,让 “made in 曹县” 承包了日本人最后一程的体面。2017 年日本东京电视台一档名为《不可思议的世界》的节目中,在介绍日本文化的同时,提到日本 90% 的棺材,来自于山东曹县。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日本人为何远渡重洋来中国买棺材,他们不也是火葬么?原来按照日本的丧葬习俗,虽然和中国一样普遍火葬,但死者的遗体还是要放入棺材中的,而在劳动力昂贵的日本,一具实木棺材的售价高达 20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12 万),而山东曹县所生产的棺材不仅物美价廉(约 200-2000 人民币)还很好烧,于是曹县的棺材就这样逐渐垄断了这块细分市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和汉服基地。全县共拥有汉服的商家共计 2000 多个,原创汉服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的三分之一,当然宅男喜欢的 JK 什么的也很可能来自这里。以一县之力,占据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演出服市场,由此衍生出热门的汉服产业,把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汉风唐韵,浓缩成一件件长袖飘摇的服饰,发往全国各地。据统计,曹县的大集镇承包了淘宝 70% 的演出服,镇里有 80% 的村民从事演出服饰加工的上下游产业,可以说一个小镇掌握了一整个产业链,全县 2000 多家汉服产业商家,构成了曹县庞大的 “汉服帝国”。而淘宝百强县榜单上,菏泽市的 2 区 7 县全部入选,曹县更是以 151 个淘宝村、17 个淘宝镇的数量,排位仅次于成名已久的浙江义乌。
那梧桐木有生长周期 本地的用完了还没长出新的成才的梧桐树咋办 这就形成了迁移的生产工厂 迁到了兰考 还可迁到南方种植梧桐树较多的地方 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 所以围绕着特色产品 产业链是发展变化的 跟随者效益和产出 资本的流动是市场化的 这在周围就形成了居住和电商等建筑的需求
前面我说了大量的经济活动 牵扯到人员的转移和聚集 那最终是和房地产有啥关系呢 以后城市的房价是受国家调控的 百姓总得有住的地方 所以廉租房建设或者慢慢下降的房价是政府保障民生和稳定的选择方案 这有前提条件 就是实现了税收的巨量源头的突破 也就是我刚才说的把全世界的集成电路的产量紧紧的抓在手中 出口一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时代过去了 转向科技富国正是好时机 老百姓经过这么政府多年的教育投入 文化水平提高了 已经具备脱离土地当一个产业化工人的素质 所以等到老一代的农村老年人去世后 没有差异性特色生存能力的农村和乡镇必然慢慢要走向衰败 我们肯定不会让此事情发生 土地流转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把土地集中起来 总有一部分能人会脱颖而出 搞起来新的发展项目 至于县城的房价 也不会高 为啥呢 我到现在为止谈的都是正常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 这是大的趋势 这个趋势无法阻挡 当然这时我一家之言 趋势中还可能有偶发性的巨大政策波动 例如我提出的方案探讨 如果真实施了 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分析如下
我前面说了一个县多建 3000 套给台胞使用权的房子 这个房子肯定是为了以后进行多用途设计 不会造成浪费 钱县财政出 台胞走后的房租上交县财政一半 有这三千套房子放在那儿 谁敢多乱盖房子危害银行安全 现在县城里的房子是因为农村男人找媳妇女方一般要求在县城买房 孩子上学家长也要住在县城算是陪读 好学校都在县城 不买房就不容易娶上媳妇 但孩子若上了大学 也许就留在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市 不一定回县城 有一部分父母有可能跟着去了城市 就算留在县城的在年老去世后 已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孩子也不会重返县城生活了 已经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口 所以从长远看县城的房子必然空置率在多年后会大大提升 会出现现在看到的日本的农村和县城人口缺乏的情况 而现在为了眼前的居住需要盖大量的商品房 农民掏出所有的积蓄去购买商品房从长远来看是不合适的 最后会构成浪费 房子会过剩的 重写如下 方案探讨 虚拟设计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抛砖引玉 集思广益 和平统一 天下大同 我提出的给台胞盖 3000 套使用权房子除了作为台胞躲避战争风云的安居之所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台胞走后政府可以出租给农村有在孩子要在县城上学需要的农民 这样可以周转 不至于造成以后的浪费 租金估计贵的在大城市边上县城的千数块 偏僻的便宜的不超过 300 元 绝大部分都在县城 在市里的少吧 这属于未雨绸缪 不应浪费钱财 钱财应用在服务大众上 如果农民买的商品房以后单纯的变成了空置的无人问津的混硬土建筑 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长远看我的类似的方案如果国家实施的话会对县城的商品房价格造成冲击 心理预期是下降的 这倒是好事 保护了银行的安全 也把资金流入了真正的实体企业中去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二(土地财政的去留问题探讨)
前面说过政府土地出让金的政策让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大发展 和土地财政相关的是房地产 “五税”,分别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土地财政 = 房地产 “五税”+ 土地出让金
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是毋庸置疑的 只有将城市建设好了 才能吸引外来的投资和人员购房安家 形成良性循环 可是有些四五线城市是属于人口流出的地方 哪怕建的很好也很难吸引投资方 那对策是什么呢
实际上 GDP 也是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 大家都想发展 这是需要有制度和规定 先说一下人口流出的县城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 从回不去的故乡看中国农村特色产业差异化生存及房地产发展趋势 从中提到现在县城里的房子是因为农村男人找媳妇女方一般要求在县城买房 孩子上学家长也要住在县城算是陪读 好学校都在县城 不买房就不容易娶上媳妇 但孩子若上了大学 也许就留在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市 不一定回县城 有一部分父母有可能跟着去了城市 就算留在县城的在年老去世后 已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孩子也不会重返县城生活了 已经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口 所以从长远看县城的房子必然空置率在多年后会大大提升 会出现现在看到的日本的农村和县城人口缺乏的情况 而现在为了眼前的居住需要盖大量的商品房 农民掏出所有的积蓄去购买商品房从长远来看是不合适的 最后会构成浪费 房子会过剩的 如果农民买的商品房以后单纯的变成了空置的无人问津的混硬土建筑 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长远看我的一个县多建 3000 套给台胞使用权的房子及类似的方案如果国家实施的话会对县城的商品房价格造成冲击 心理预期是下降的 这倒是好事 保护了银行的安全 也把资金流入了真正的实体企业中去
土地财政的弊端也很明显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很强 这个资金规模也是非常巨大的 到底是能不能继续保留土地财政的政策呢 有些专家学者提出要用房产税来替代土地财政 我先不谈法理 我说实操 这个房产税的金额和土地出让金比起来是怎样的一个规模测算过吗 怎么可能与之相比 老百姓有很多房贷都没还完 突然加上房产税 那是多大的负担 怎么可能承受得了 即便是自己父辈留下的房子 有的城市人口的收入很低 也承受不了房产税 房产税的征收时机现在还不到 具体怎么办我在展望之四(跨年代的房产税逐步收取时机问题探讨)中去详细谈
现在在新的模式没找出来的前提下是不能够放弃土地财政的 但这有条件 就是不能造成浪费 那就是我说的一二三线发展势头良好的城市继续搞土地财政 人口流出没有工业和商业产业的四五线城市必须严加管理 但土地财政可以搞 我有搞的建议 在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中仔细说明 至于县城 参照刚才说过的四五线城市 还需考虑建设我提及的 3000 套给台胞使用权的房子 尽量不构成浪费 重复利用的使用权住房是避免浪费的策略 我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给台胞盖 3000 套使用权房子的方案除了作为台胞躲避战争风云的安居之所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台胞走后政府可以出租给农村有在孩子要在县城上学需要的农民 这样可以周转 不至于造成以后的浪费 租金估计贵的在大城市边上县城的千数块 偏僻的便宜的不超过四五百元 大家不买房了 经济压力就小了 可以响应政府号召多生孩子了 以后房子不是大问题 生活压力小经济压力小有利于多生
我在这个县财政出钱盖使用权房子的的地方提到了资产证券化 这也就是我所构想的投机资金的蓄水池 围绕着建这些使用权的房子既投入了资金 也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任务和活力 房屋的装修和空调家具的配置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需求 这就容易搞活经济 资产证券化以后 容纳了投机资金 不至于给地方政府带来过大的压力 也起到了蓄水池和拉动经济的作用
那地方政府怎么通过卖地来实现财政收入呢 地要变成住宅 住宅就是要有人住 这个需求在哪里呢 一方面有些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已进入尾声 有些住老楼的居民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拆迁 结果等来的是旧小区的管道改造外墙保温和加固 居民很失望 甚至有的阻拦施工 下面是新闻:北京二环居民等拆迁等了 12 年, 现在却旧房改造, 居民情绪激动大骂_ 居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 有的老年居民想要住养老院 没有钱 又想把房子留给子女 自己无法通过居住的这个房子来实现租金收入或其它的收入 这个问题如何让解决呢 能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既不花钱也实现了政府卖地收入的实现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放在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中去回答 这里只说明一点 土地财政现在还不能丢 国家需要这个收入来进行经济大发展初期的资金保障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
下面就是探讨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了 在一线二线生活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在给孩子看孙辈的时候就和孩子的小家庭一起居住 或者两头跑 等到孩子上了学 也许就不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送了 老两口又处于了自己单过的状态 逢周末或者节假日 有可能孩子会带着小孩到家里来吃饭看望 对于老年人来说 有的退休金高有的退休金低 有的没有退休金 比较穷一点的如果想要通过房子来实现点收入是不可能的 若住的小区仍是老旧小区 拆迁遥遥无期 那再换个条件好的居住环境也几乎不可能 因为即使卖掉房子 也拿不出贴补房价差额的钱来 孩子也不一定同意他们卖掉住房 因为可能是学区 或者以后未来的几十年后可能会拆迁 孩子也在考虑拆迁后可能分配的房子 老年人住的房子实际上是赔本买卖 因为按照房价来说 房子的价格的利息比房租是高的 但现在因为上述原因房子住着 不可能卖的 也就实现不了任何收益来改善生活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构想了一个既购买三四线城市又保留本地住房面积的流转方案 这是借鉴黄奇帆同志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地票方案的方法 以新闻中的山东菏泽为例 房价大约是五六千一平方 一百二十平方大约六七十万元 以七十五万元来计算 首付百分之二十就是十五万元 地方政府可以配合一二线城市的房管局出台一政策 由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发行一种房屋收益债券 有地方政府的信用做抵押 收益率等同于国债或者稍高 因为本来每年卖国库券的时候老年人几乎要排队 买不上 这个需求是有的 政府就把这个想置换买菏泽房子的十五万首付给支付了 政府把一二线城市原先的旧房收回出租 政府给予原先的旧房子房主以原来城市的房票用以以后拆迁或新建住房时用来折换面积 买的新房房子抵押给银行 谁去还月供呢 因为原来的旧房已被政府收回房管局 房管局可成立一公司专门运营此类房源的出租运营问题 出租给谁呢 在北京工作的有社保的年轻人 减轻来北京创业的年轻人的房租负担和时间成本 本来有些年轻人只能住在郊区很远的地方 现在房管局的房子针对年轻人可便宜出租 那也保证了出租收益的稳定性 这个出租收益并不是按照具体哪一套房子来计算的 而是按照全市此类房源全部的收益再平均到每套房源上来实现 当然上面还有地理位置的系数 最后归结为一个按照面积来得出的收益值
这个收益值覆盖月供是没有问题的 但并不是这个钱是都是给买了新房并拿了房票的老房主的 而是经过政府的测算 也许就是房租收益的百分之六十 这只是打个比方 提供一个思路 并不是真实的 大家可以参考看看 假如原房主获得的收益是三千元 那可能他原先的房子经由房管局公司出手出租的价格就是五千左右 三十年的房贷 每个月还两千 还剩一千来改善生活 大房子也住上了 改善了居住条件 还有钱来改善生活 那另外的百分之四十呢 前面说过 新房的首付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房屋收益债券卖的钱来投入的 债券的收益要有出的地方 也许百分之十五就可负担债券收益 那还有百分之二十五 百分之十五用来支付运营费用 百分之十上缴国库 相当于多年以后要采取的房产税的热身运动
那这种房管局收来的旧房子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呢 因为原房主手里持有土地流转的房票 这是可以兑现的 房管局在收够了一定量的房子在进行拆迁时 可公示进行本地区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开发 盖大户型房子 持有房票的原房主可将此房票转给孩子折算面积投入其中 不够的差额要么按照按照市场价格 要么孩子把自己的住房卖掉来补这个差额 不允许为此套房子贷款 还需补缴当时老年人购买新方式的首付十五万元 还需把未还完的已买三四线城市的贷款转移到此新盖房屋身上 由子女继续偿还原来的贷款 因为购买房屋收益债券的退出机制需要以把首付十五万转回这种方式把钱退出来放在一专用账户里 这个专用账户的大池子里放着债券到期后需支付的本金 为什么子女卖掉房子来住大房子的可能性较大呢 因为现在一线城市很多房产交易都是置换了 因为实在拿不出买一套房子的钱来 为什么不让为此套房子再进行贷款呢 我是考虑按照共产主义的目标 应该居者有其屋 但不应是一人在一地占多套房屋 不让贷款才能减少一个家庭占有的房屋数量 我构想的房产税的收取方案与同一地的一个家庭拥有的多套房屋有关 与家庭居住的单套房屋无关 这只是属于学术型探讨 与政府制定政策无关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四(跨年代的房产税逐步收取时机问题探讨)
我构想的房产税的收取方案与同一地的一个家庭拥有的多套房屋有关 与家庭居住的单套房屋无关 这只是属于学术型探讨 与政府制定政策无关
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的房价肯定是和国际化大城市例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接轨的 这个价格肯定是高昂的 不是一般以能负担得起的价格 在伦敦等地 也有食利阶层 靠着祖先留下的房屋出租收取利益 实际上能支付得起高昂的房租的人是能在所在行业能有一定发展领取高薪的人 最终如果愿意的话 他们能买得起住房 但是那些出租房子的人会在未来的对多套房屋征收房产税的政策中衡量利弊 是否继续持有房屋 这就给房屋的流动性带来了活力 有利于参与高科技行业拿高薪的年轻人留在这个城市 至于普通行业的年轻人也会在房管局公司向外出租的房子里找到落脚之地 但这个租房管局公司福利房子的时间有限制 例如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岁 那但随着自己事业的发展 如果自己挣不到高薪 高企的的房价会让他们萌生退意 也就回到了故乡或者下一级生存压力较小的城市去发展 至于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老年人 随着年老生命的交替也就慢慢退出了 旧房子迟早要拆迁 一二线城市还是需要新鲜血液 特别是能创造出利润的新兴行业来进行人员的更替 所以对于老年的居住条件差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 不如未雨绸缪 采取我说的在三四线城市无成本买房的策略 既有了房租收益的补贴 不用付首付 月供由原先城市的房管局公司的房租收益直接划拨 也用不到钱
至于购买的房屋的位置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有的想回老家所在的城市 有的想去风景好生活便宜的地方 有的不想离孩子距离远 例如老北京的 可能就会选择燕郊之类河北的地方 这些选择与自己的房子出租的市场行情与要购买的新房的首付数额都有很大关系
如果采用这种措施的话 一个是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保证了 因为房子通过这种方式会消化掉很多 另外在一二线城市 拆迁也容易了 有两三辈家庭的子女可以选择大户型 提高了生活质量 家庭拥有的一二线城市的住房数量会下降 国家可以在未来经过一两代的房屋更替后 对家庭持有本地多套房屋的家庭开征房产税 这就是我写这一些列文章的目标思路 房产税不是不征收 还是要看时机和征收对象 是否促进大城市的有能力的人才的合理流动 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合理措施 这篇文章用于抛砖引玉吧 属于学术探讨 很多不当之处 还需海涵 集思广益 才能维护全体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也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要没给统计,就不算失业
企业增加利润的合法途径有两个,一个是产品成本与售价之间的价格差,一个是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底线差,想通过价格差获取超额利润比价困难,但是通过突破道德底线去试探法律底线与道德底线的差距去扩大利润就相对容易了,通过金融手段拉高房价是如此,上海团长的团购也是如此,当这个差距大到让年轻人把自己榨干也生存困难时,他们就绝望时,就躺平了,买不起房就不买,养不起孩就不生,把自己榨出一身毛病自己的工资还不够修理自己就干脆不上班了
我记得之前有个回答是说,这说明我们国家有一个看不见的利维坦,把所有创造的价值全部吞下去了,没人见过,或者见过了,不敢说。
现在年轻人宁可饿死自己也不肯喂利维坦了,这是好事。
今年可能是未来二十年经济最好的一年。
虽然我倒是支持这个结论 可是为啥要统计 16-24 岁的,这个标准,抽样,数据有没有公开一下。在我印象里虽然这个年龄段有工作的,但是基本都干不长吧
说实话,尽管现在就业形势确实严峻,但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失业是 “假失业”。这群人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罢了。他们宁可继续在家里宅着由父母养,或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处于所谓考公状态,反正不影响他们把时间浪费在网上就行。前两个月家里找个瓦匠来做防水,老师傅六十多,干了三十年了,手艺很好,靠这个手艺在省会给子女都买了房子,说很想招个徒弟,跟他干一个月到手一万三绝对没问题,可惜两年多都没招到人。所以,这部分人别说失业一年两年,再失业三年五年也别管他们,有一天家里养不起了,公也考不上了,自动就出来找工作了。天天做梦找“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的工作,那能不失业么?
只要是世界排名靠前的,我就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
可以去递传单,发广告,也可以去当保安,或者当外卖小哥,工地搬砖。甚至还可以干日结的活,干一天玩三天,吃挂逼面,喝挂逼水,开宝箱(翻垃圾桶),充分发挥积极性,做到灵活就业。
不同的工作都可以增加社会阅历,现在大学生一毕业就想去办公室,吹着空调直接躺平,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疙疙瘩瘩,两手不沾阳春水,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唯有下沉到基层,体验世间百态,尝尽人间苦难,才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得到磨练才能锻炼心智。
只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工作从来不是问题,A 股股灾的时候千股跌停,不还是有几只股票涨停,你为什么就选不到涨停的股票呢。多思考一下自己的原因,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就业大环境虽然很差,你难道就要摆烂么?
太好了,就喜欢这种消息,楼主发出来了,楼主好人,下辈子美利坚
就业率?
就昨天晚上十一点多学院领导打电话跟我说的那个?
这玩意学院领导和辅导员不管,还能再降。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教授背叛自己的阶级为青年发生,希望不会有年轻人诋毁他吧。(特指 B 小将)
这是自然对太多不应该出生的人口来到世上的节律性调节,也反映出意识形态(期望)和现实情况的所谓反身性。85 到 95 接受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意识形态比例较为适当,可以相互对照批判地形成一种中左或中右建构性意识形态,可以说是同时在精神上吃了一波传统、欧美、日本的比较精华的部分,但是现实的危机已经在他们和他们之前的半代到一代人之间埋下了,形成了意识形态和现实在步调上的不一致。00 后的生长环决定了他们吃的是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差的部分,中国的粗制滥造、欧美的后现代贵物集合、日本的躺平等死,00 后是真正的末人群体,代表了人类生命力整体性的不足,人口的大消灭也从这一代开始,也是更远的未来开启更多可能性的开端。
为什么会有人失业呢?灵活就业不行吗?
只要把这 6.1% 归类为 “灵活就业人员”,失业率直接就能归零。
疫情是口锅,有事可以甩一甩。如果常年数据造假,时间长了很难对的上实际情况。一旦遇上这么一口大锅,千载难逢的时候,正好把以前积攒的烂账都顺便甩给它,失业的人有没有激增,肯定是有的。肉眼可见的增,就是身边的人,比如旅游,零售,房地产,和地产中介,但这个和失业率数据有多大的关联,我也不清楚,失业不等于失业率。因为我觉得以前的数据也未必就好。因为我失业了也未必能统计进失业数据。两亿人灵活就业是个很好的佐证,但这不准确,因为真正没收入的人,他根本连保险都没有,无从统计。
在目前高压的舆论环境下,这种声音能发出来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发展经济将会成为未来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所有问题都会为之让路。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就我们目前面临的外交环境恶化、产业转移、政府个人债务高企、内需不振、财政供养人员过高等问题,还有防疫政策导致的各种中小企业破产和大规模失业潮。感觉未来就算不搞左转的幺蛾子,一心一意回到发展经济上,也让人无法乐观,能苟住不发生大萧条就算祖宗有灵了。对个人只有一条建议,千万千万别买房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兔兔泪目
为什么不灵活就业?
就算失业了
为什么不把空闲的房子租出去?
为什么不买车拉客?
这不照样可以有收入?
建议大家都整了容去当丁真,这样就可以入职国企了,好耶!
据说啊这个失业率是不统计农村户口的!比如我,农村读大学出来,没买房也没迁户口,然后失业,都不计入失业率,因为农民工作是种地
这人不辨大是大非,赋黄码警告一下!
竟然敢说实话,赶快安排下五月加急处理教授
忠国人多啊,实业青年超过欧美不是很正常么?
等下,说的是比例?
这……
瞎说,我们明明是稳中向好,这教授哪里的?怎么大白天的睁着眼说实话!
说明又有一项超过了欧美,已经是大赢了
失业了可以把房子租出去啊。
都失业=都不失业?
什么砖家?中国没有失业人口好吧,只是因为家里房子多,车多不想去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大家都是在灵活就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珍惜每一个敢说人话的教授吧,这种人现在就和大熊猫已经濒临灭绝了
但是和大熊猫的待遇不同,政府是鼓励他们灭绝的
现在这个时代,正视问题实事求是的人不多了。
166% 的杠杆率,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拿疫情当背锅侠,中国没有爆发次贷危机的唯一原因就是没有个人破产制度罢了。
这个教授真是乱说一通。
明明他们只是转行到灵活就业,怎么就叫失业了!!!
赶欧超美
赢!
我国政府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预判到今年的保就业会很困难,但是最近的数据还是超出了预期。
林毅夫一直在谈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有百分之八,我深表赞同,但是得有两个前提,一个是没有新冠疫情,一个是就业稳定增长。
2020 年新冠疫情冲击巨大,但是我们超额完成了新增城镇就业 900 万人的目标,实现了 1100 万人以上的新增就业,成为了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今年的目标是 1600 万人,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实现的压力很大,因为还有 3 亿农民工的继续就业压力,还有退役军人的就业压力。今年年初的疫情反扑,我们不少企业倒闭,岗位也进一步收窄。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得三管齐下。
第一:坚持疫情清零,支持企业复工。有些人讲是防疫政策过严阻碍了生产,一派胡言,如果不严控疫情,让形势恶化,可以去看看去年美国的失业率。
第二:坚持对平台经济的监管和引导,让灵活就业更好覆盖社会面和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我国目前有 2 亿多灵活就业劳动者,平台经济的关键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稳住企业的正常经营。
我们目前所采取的措施方向都是正确的,但就业压力的最大影响因素来自于外部环境,既要金融不放大水,又要保就业,还得防控疫情,放眼任何一个国家面对这个命题都有巨大的压力。
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坚持目前的政策方向,当然我们也采取了很多调整,最近 LPR 和降息等组合拳打了不少了,我预测下个月的就业数据是能出现一个反弹的。
我认为就业形势
短期看政策
中期看疫情
长期看韧性
但是话又说回来,人民的日子,不好过啊……
进入 2022 年,本以为疫情会持续向好,经济会尽快复苏,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发生了。
这些根本意想不到的事情使得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复杂。
在外部,有乌克兰战争的冲击和台海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面加深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先是想搞垮俄罗斯,然后对我国;昨天,拜登开始对亚洲国家进行访问,首站是韩国,去了三星看半导体,有文章猜测是从科技方面加大对我国的压制,不管怎么样,拜登的亚洲之行,肯定是阵对中国的。再加上,台湾的蔡英文利用国际舆论在世卫组织的事情闹腾,纯粹是找事情。
在内部,有吉林疫情和上海疫情的爆发,尤其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城市,都不同成功地采取封城或者严格管控措施,对经济负面影响之大恐怕难以估计。
在这种因素之下,我国经济发展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现在我们仍坚持 “动态清零” 的防疫措施,一旦疫情爆发,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进行极其严格的管控,甚至封城。
当前情况下,地方一旦采取封城措施,短则一周,长则不固定,很多年轻人要么无收入来源,要么收入大幅减少,要么被裁员。况且,今年还有超过 1000 万的应届毕业生要就业。
一方面是年轻人无收入,面临裁员;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需要就业,加之需求紧缩、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肯定会导致失业率攀升。
当前,上海尚未完全解封,北京疫情处于胶着状态,天津等地疫情仍有增加,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
不知道 5 月份失业率如何?
1、高失业率是动态的还是常态的?
2、高失业率是上升趋势还是突变?
如果教授是用一个特定时期的数据来说明一个现象,很有可能会以偏概全。
如果他真的要证明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你应该是纵向和横向比较,而不仅是某一个时间节点进行横向比较。
还不是因为这届年轻人太懒了,一点苦都吃不了,出租房子开滴滴都懒得干。
赢麻了,偷着乐
污蔑,绝对是污蔑!
灵活就业率超过美欧?
好事啊
灵活就业也不让了么?
还是说灵活就业其实也救不了就业率了么 0.0
不过这个教授说的很真实,因为疫情、裁员导致人员失业很正常。
对于这种情况虽然可以把原因甩给年轻人躺平,但是根本问题不解决,年轻人也没办法啊。
只希望未来经济向好吧。
我相信数据是真的,这条信息之所以没有被夹,或许是借力打力
这个时间段,不正是说给那些刚刚走出象牙塔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嘛
失业的兄弟姐妹们能不能到我的评论区下聊聊天让我长长见识啊
布尔乔亚的玩意不适用于苏维埃帝国
青年失业率(16 到 24 岁)
16 岁失业,意味着初中毕业,没上高中,没去中专。没有直接进厂打工。
18 岁失业,意味着高考分不够上职高,或者是中职毕业,没去做汽修,餐饮这种的。
22 岁失业,意味着本科 / 大专毕业,考研 / 考公失败,不愿去做销售,中介这种低薪的。
这是三种人生,
有人没得选,有人不想选。
北大教授,拿这个数据抨击所有年轻人 “不努力”。
北大教授的问题更大一点。
危言耸听,众所周知中国不存在失业只有灵活就业
朋友圈广告里也开始出现各种小贷,结合这个文案,看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卢教授小心加入失业队伍。
上一个讲真话的已经被钦定漢奸,仓皇逃往欧美了。
这么多灵活就业人口,也不知道到时候监狱里呆不呆的下
其实我特别好奇都谁领到了失业保险
北大国发院教授卢锋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专家教授
反应年轻人的真实状况。
为人名讲实话,
为国家办实事。
这才是真正的专家!
看这个统计口径(16-24),不知道高中生算不算失业
凡事要从好的角度想,失业率增加和 gdp 的增速减缓,证明中国已经进步为后发展阶段的地区了。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必然经历过 gdp 增速减缓和失业率增高 (当然不是突然性的剧增)
而且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青年失业率 (16 到 24 岁),很有可能是老工人占着位置企业没办法招人而导致的 (尤其是编制、事业单位更是如此),这表明只要占了岗位,学不会新潮流的技术也不会被淘汰,单位不敢开除老员工,这对于劳动力来说是一项保障。
中国青年失业率很高,我是不是要辩证地看?
1、中国 16-24 青年的特点?
2、为什么失业率在上升,受什么因素影响?
3、我们有什么措施可以有效增加青年就业?
中国 16-24 的青年,就是高中阶段——大学毕业两年后的阶段青年。在中国不少的地方初中毕业实行普职分流,分流到职校的学生很快就走上了社会,少部分人继续学习。分流到社会上的学生,能力怎么样?能不能适应社会?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现在城市里到处都是大学生,大学学历已经 “贬值” 了。他们当中的人,多数是手肩不扛,手不能提的,走进社会遇到挫折也是正常的。
失业率上长故然受疫情影响,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但是就业观念与择业观念恐怕也是重要因素。人没有到难处,到了最难处,恐怕是坨屍也要吃下去。
国家在出台措施支持就业,更多的还是要内因发挥作用。今天的社会,就没有饿死人的,只要肯吃苦,就业还是可以解决的。360 行业,总有你的一席之地。
fake news
所以就这样还在延迟退休?
老骥伏枥,老而弥坚,老而不退?
老员工早点退休回去帮助孩子照看三胎,把工作的机会让给年轻人。
降低了年轻人的失业率,提高了生育率。何乐不为呢?
青年不都躺平了吗?哪来的业失?
话说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中国青年收入已远超美欧」?
由于职业因素,我对各国经济数据比较敏感
到目前为止,好像国内还没有特别严谨权威的失业率相关数据
所以
没有数据 = 没有失业
本人感觉,自改开以来,天朝失业率就领先世界了,只不过用词不一样,叫待业,下岗,灵活就业。我汉语博大精深,没办法。
大家看看就好了,你们一个个的,唉,真不怕某乎被喝茶啊
资本主义的特点就是保持大量的失业人口,从而可以任意剥削在岗工人。
没有失业证,
就是灵活就业,
这问题一看就是境外势力扭曲概念
现在失业老板很多,企业做不下去了,亏损严重。实体店在遭受高房租,电商,疫情的冲击很多都关门倒闭。其实在欧美日本很多人是靠在零售业打零工就业的,问题是在国内实体店服务业,零售业的萧条,已经不给年轻人打工的机会。
再说中年人,背负房贷,失业的压力更大
过去的互联网行业是朝阳行业,吸纳大量就业人口,如今大厂到处裁员
钱越来越难赚,时代的一粒沙子就是普通人的一座大山
上海封城,砍掉整个教培行业,互联网裁员 底层挣扎的我慢慢的变的阔达 就连张朝阳说过年轻人不要太努力 因为这个世界本是不公平的
我选择不结婚是对的 但我后悔买房子 !
灵活就业,精准防控,无症状感染者。
我个人感觉没那么严重
很多暂时不工作的都是在考研、考编,他们家境都不错,能承担这个成本。
不是那种想工作,但是找不到的
当然,只是基于我周边的观察
非概率抽样不能推论总体
就不能把多余的房屋出租出去
失业还不好解决,我建议强制执行 4 小时工作制,这样不就能多出来一倍以上的工作了?
毕业生为什么不进厂?不跑滴滴?不送外卖?不当保安?不参与中国制造?毕业生都是时代的人口红利,不能懒都给我奋斗起来
很高兴最近能看到一些受过教育的人能发声了,哦,他们一直以来被称为 “公知”、“老右”。
这个地方,会不会由受过法学教育的人领导不重要(估计也没戏),是不是由什么清华的工科生、“就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 的 “工程师”(啊呸)领导也不重要。
但是,这么大的地方,至少应该由一个正儿八经上过学(比如… 提词器不用标注拼音?)、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好好学习、好好历练(挂职哈哈哈)的人领导。至于你的体力怎么样(比如肩膀负压能力)、你的阅读能力怎么样(到哪国就读过哪国书,堪比移动图书馆),那不重要。
天下苦熊久矣。
不匿名,IP 北京。
疫情环境给了企业很大压力呀!
望大人明鉴:私以为只是灵活失业,后必有所图。
比较好奇这个统计的方法是什么?
欧洲失业率统计通过劳动局的登记,提交失业状态可以获得延长保险,或者一部分人有失业金。
但是年轻人不一定都会申报,刚上职场的年轻人有些办个社保卡都会拖拖拉拉。
所以跟申报收入一样,总有一些身份问题或者有些人在符合的状态下也是不会去申报的。但占比很少,因为社会习惯就是各种申报,你不去就总有家人朋友催你去。
那么问题来了,国内失业的人有多少会去申报?申报的只是一小部分吧?如果不申报的话那么这个数据是通过什么调查方式来的?难道调查五万个人可以套在三千万人身上吗?
都失业等于没失业
上山下乡!灵活就业!
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商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是指下岗失业人员个人或以街道、社区等组织形式,从事社区便民服务、家政服务,上门维修服务等各种劳务人员。不包括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和建立劳动关系的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各类中小微企业和朝九晚五的全日制工作,如公司店铺及较大的档口和其员工雇工)。具体到社保来说,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存档职介或人才以个体身份缴费参保。很多省份对灵活就业人员采取了社保补贴的形式,来减轻其社保负担。
形式
灵活就业人员具体形式包括:在各级档案寄存机构寄存档案的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辞职人员,自谋职业人员,档案寄存期间经劳动人事部门批准退休人员,已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的未就业人员,从事个体劳动的人员,如在社区内从事家政服务、自行车修理、修鞋、配钥匙、再生资源回收、服装织补等其他社区服务性工作的人员;自主就业,如自由职业者、律师、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等;临时就业,如家庭小时工、技术小工、其他类型的体力及技术打零工者。
类型
灵活就业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非大型部门就业,即劳动标准(劳动条件、工时、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生产组织管理及劳动关系运作等均达不到一般企业标准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主要是到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家庭作坊找寻工作的就业。
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自营劳动者:包括自我雇佣者(自谋职业)和以个人身份从事职业活动的自由职业者等。
2、家庭帮工:即那些帮助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
3、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是指非全时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一般劳动者。
如果你灵活就业,早晚都会失业; 如果你失业了,你就永远灵活就业
失业?我们国家不存在失业。社会主义国家有待业,特色国家有灵活就业,而我们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自然只有待业和灵活就业。只有腐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才有失业
独生子女好,一人啃俩老。
因为暂时查不到青年失业率的统计样本来源和统计标准
所以,我乱算,您乱看。
根据财新发布的数据,2022 年 4 月青年失业率 16-24 岁,失业率 18.2%。
得出结论 16-24 岁,每百人 18.2 人失业。
根据人民日报发布的数据,2019 年,9 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 94.8%。
得出结论适龄少年,每一百个 94.8 人在校。(年龄分布为 7-16 岁)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0 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 91.2%。
得出结论适龄青少年,每一百个 91.2 人在校。(年龄分布 16-19 岁)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1 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57.8%。
得出结论适龄青年,每一百个 57.8 人在校。(年龄分布 19-22/23 岁)
综上:假设 16-24 岁青年每年人数均衡。
大致可以得出,100 人在校人数 =(100*91.2%)3/9+(100*57.8%)4/9
=56.08
大致可以得出,去掉在校生的失业率 = 18.2/(100-56.08)
=41.44%
请问这是公知吗
如此造谣,还不赶紧抓起来?
我国青年本就无业,何谈失业?
无稽之谈,在此辟谣。
终于可以超过欧美了,我骄傲。
曾经为了掩盖问题,提出了这些口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肥猪赛大象,只是鼻子短
如今又为了掩盖另一堆问题,出发明了灵活就业,稳中向好,善意欠薪的伟大感人词条,我党当真不忘初心,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从恶意讨薪,到扣押身份证不予处罚,也看出我党逐渐展现真心,化繁为简,不再用高深伟岸的词语来让我们这些愚笨不识字的畜生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我国的畜(chu)牧业不愧是当今世界第一!
厉害了,我的国!
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罢工自由已经满足了,至少有了解决问题的口子。
话说,我至今都不明白这个失业到底怎么申请怎么批复,大概很多灵活就业的畜畜们也不知道吧
中国是世界第一!点赞!
佩服你的勇气
真实失业率,平民老百姓哪个没感觉,哪个不知道啊!
新闻背景:
“我记得几年前跟我的同事们为 G20 研究就业问题时,看到欧洲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数据,年轻人失业率达到 20%,我当时就觉得这太难以想象了!”
北大国发院教授卢锋如此坦言:“这是面临多么巨大的压力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中国也到了这个水平。”
卢锋是在北大国发院 5 月 18 日举办的题为 “中国与西方:全球经济的新观察、思辨与应对” 的研讨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根据卢锋梳理的数据,中美欧三个主要经济体 4 月的调查失业率如下:
欧洲为 6.2%,中国为 6.1%,美国为 3.6%。
4 月青年失业率(16 到 24 岁):
中国达 18.2%,欧洲为 13.9%,美国为 8.6%。
自 2021 年年中以来,美国和欧洲的青年失业率均在持续下降,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则自 2021 年 10 月以来出现持续、加速的攀升。
引用一段评论:当下已有十罪
鼠目寸光,不顾抗疫大局,是不智。
无视老人小孩孕妇高风险,是不孝。
没有专家担当,不承担社会责任,不团结人民,是不义。
付出一点小代价,就啼饥号寒,无视百万生民,是不仁。
身为教授不见著书立言,可见此翁无德。
数据竟有部分援引欧美,可见此公无信。
私自发表煽动情绪措辞,足见此人无礼。
不懂动态清零灵活就业,可见此獠无知。
恶意挑拨社会矛盾,试图破坏人民团结,定是收了欧美黑钱的走狗罕见买办。
脱离人民,远离现实,不能体会到现在社会经济稳中向好,恶意唱黑中国经济,其心可诛。
应立即押解有司,明正典刑,以靖人心去浮言,此乃天下之望。
放肆!你看看你说的叫什么话!
什么叫青年失业率!会不会说话!
那明明叫青年灵活就业率!
吹了几十年的 shzy,还没富起来呢,连别人发达国家都不如了。
如果疫情持续,预计可能还会更高吧,今年项目按照往年惯例老带新的策略招了 2 个新人,结果赶上要求朝阳区居家办公,小朋友持续生产性能负数,老同志居家还被他们气的半死,只能让新人他们赶紧走了。
希望疫情早些结束。如果不结束预计项目组也只能先进熟手或者把部分工作分包出去了,否则公司和客户那里很难交代。
也希望年轻人要更加珍惜工作机会,我相信大多数公司肯定更多还是看能力,利用有的机会多多提升自己。
其实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普通人没有话语权。
为这位教授的真话鼓掌!希望以后更多的公共知识分子能讲真话多讲真话!
既然失业率这么严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专家还在鼓吹鼓励生育呢?为了几个碎银子丢掉了灵魂太不值了吧!
恶意说实话
疫情闹得企业关门的关门,裁员的裁员,而且经济增长本就趋于停滞,大学生毕业人数倒是不断增长,不失业才怪。
我最近注意到开始修建公园和整修古迹了,大概是要凯恩斯了罢
不过凯恩斯的帐是迟早要还的
过去是下乡。
现在是下县。
外国是上街。
我觉得咱们也可以试试上街。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卢教授:没关系的,都一样。
知乎用户 笨虎 发表 今天统计局发布了一系列 4 月经济数据,大部分数据虽然表现很差,但是都还在市场预期之内。 但是有一份数据很刺眼,那就是青年失业率。 青年失业率创了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 18.2%,超越了 2020 年的最高峰。 同时, …
知乎用户 中国新闻网 发表 太棒了! 昨天刚看到韩国个体工商户今年倒闭了 25 万家,我身边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小餐馆,景区小摊位,教育培训班,小旅行社等等都休业了,但他们没有倒闭,随时都在等着疫情好转呢。 我朋友圈里卖水果蔬菜的越来越多了, …
知乎用户 沈三白 发表 基本没有失业。 我调查了周围局级以上的体制内朋友,他们的工作都很稳定,收入逐年稳定增长。 也调查了一下资产过数十亿的公司老总,他们也没失业啊,虽然吃喝玩乐由于疫情受到些许影响,但失业问题属于无稽之谈。 我不甘心,又下 …
知乎用户 打不死的小强 发表 我周围好多同事家的儿女大学毕业后一直没工作的或者亲戚失业的,实在是太多了。 一个同事的女儿 18 年大学毕业,然后找了一个代课老师的工作,边工作边考编,可惜一直没考上。今年没去做代课老师了,因为 8 …
知乎用户 大河向东流 fb 发表 2021 年和 2022 年真是难忘的两年,坐标郑州,所有大事件都赶上了。 我和媳妇作为毕业 4 年的职工,工作刚刚有了新的发展,年综合收入达到 30 万,想到慢慢肯定会过上好日子了。2020 年 8 月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