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大的确痛失了诺奖,不是你们想的那种痛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和几个碰瓷诺贝尔奖(称自己的名誉教授或者“女婿”得奖了)相比,西南财大的沉默是耐人寻味的。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三位获奖者,其中菲利普·迪布维格(Philip H. Dybvig)曾任西南财大金融研究院院长,从2008年开始,直到2021年——人们感叹,如果他再坚持两年,西南财大就真的获奖了。

他是名副其实的“院长”和教授,而不是那种只挂名的名誉院长。相信很多人都感到遗憾,西南财大不少师生就在朋友圈发出了叹息。

关于迪布维格的传说有很多,比如,他有一位成都太太,喜欢成都,所以到成都工作;一个更大的传言是:迪布维格因为没有通过中国双一流大学的考核,被学校解聘了——这个传说,其实是用来讽刺西南财大“有眼无珠”,或者是揶揄中国高校的考核制度。

我了解的情况,不是这样的。

据说,2008年西南财大挖来迪布维格的时候,是通过另一个很厉害的学者引荐的,学校知道他有“世界级”或者“诺贝尔经济学”级的成果,年薪也高达100万,在中国大学里,算是高薪水了。

迪布维格不是那种“名誉教授”,但是也和大学的中国员工有区别。他每年都会来西南财大工作两三个月,做研究,开课,开讲座,同时也为学校的金融学科建设提供建议——仅就最后一项工作来说,这100万也花得值得,现在西南财大的金融学,在国内也是一流。

有在西南财大任教的朋友告诉我,在校园里碰到过迪布维格好几次——他是一个很显眼的人物,留着长发,有时候还扎辫子,“非常美国”,同时又穿着唐装,比中国人还中国,他为学生开讲座,也大受欢迎。

最终,非常遗憾,迪布维格离开了西南财大。最确切的原因可能有待本人和校方发布,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绝对不是因为“考核不及格”,而被学校“不续聘”。原因很简单,他所在的“金融研究院”,更像是一个智囊机构,正规说法是“学校非编单位”,不需要考核,至少不需要大家想象的论文、KPI之类的考核。

还有一点网上传说也是不准确的,迪布维格的机构是“金融研究院”,这个机构现在并入了金融学院,原来的设置可能也没有了。

我在这里提出一种设想:如果网上传说2021年“不续聘”是真实的,更真实的原因不是考核,而是疫情。或许,迪布维格无法适应中国的疫情防控,疫情3年,美国和中国两头跑,实在太辛苦了,而且每次来中国,都需要漫长的隔离,这是一个美国人难以忍受的。

网友们猜测的“KPI考核不及格”,只不过迎合了广大大学教师们的焦虑而已。他们都为考核所苦,也都怨恨这种考核,于是就有人虚构出一个这样的考核不及格但是却得了诺贝尔奖的故事出来。

其实,和所谓考核相比,发生在迪布维格身上的故事,可能是另一个版本,也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疫情造成的中外学术交流中断,不仅让西南财大痛失一次得诺贝尔奖的机会,也会带来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能理解那几个“碰瓷”的高校。尽管这种行为让人感到尴尬,但是至少也反映出在他们心里,诺贝尔奖仍然是一个好东西。人们都喜欢宣传“我亲戚考上北大清华”,就是这种心理。

而且,各种“名誉教授获奖”,也反映了一个现实:过去的某个阶段,中外科研交流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很多一流学者来到中国大学,哪怕是走穴,也是有价值的互动。如果越来越多的“潜在诺奖获得者”而不是得奖后来到这里,至少说明中国高校知道世界一流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这种交流中断了,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也是最痛的。最深远的痛,不是“失去诺奖”,也不是差距,而是失去可能性,是失联和自大。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外国人拿奖,我们庆祝什么?

前段时间莫言被司马南给骂了,说莫言拿的那什么“诺贝尔奖”是用国内的苦难换来的,后来骂着骂着可能见莫言老师连出来跟他争辩都不愿意,于是又扯到了“一个中国人,拿什么外国奖,诺贝尔奖顶个屁……”云云。 说的时候异常骁勇,只可惜结局相当尴尬。 这两 …

储存记忆的人

作者:玛莎·格森,译者:布尔乔鱼 “给这位女士来杯绿茶”,有人喊道:“她刚得了诺贝尔奖”。67岁的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成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曾在柏林这家嘈杂饭店里的一张桌子前一坐就是十年。两周前的周末她也曾在这张桌子前举行获 …

傲霜的金莲花

傲霜的金莲花 作者:黄明红 在朋友圈看到王晨光老师发了一张图片,题为“傲霜的金莲花”,下面写了一句话:“摄于9月28日,致敬不图私利、不惧权威为中华民族呐喊的真侠士。”瞬间,我的双眼模糊了。 9月28日,是真侠士方舟子先生的生日。9月28 …

全国多省拉闸限电,中央叫停,为何地方政府仍“一刀切”?

在高速发展中实现减碳没有先例,需要我们建立动态化的政策调整机制 文|施训鹏 今年5月以来,在珠三角经营两家外贸工厂的老同学就不断问我:为啥这么缺电?当时他的工厂一个星期错峰2次。中间我们陆陆续续交流了几次,得知他面临的缺电局面越来越严重。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