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阅读(2):打工者身份是我的锚点,阅读让我更新对自身群体的理解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疫情带来的失序仍在剧烈且深远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封闭成为常态,权力的边界愈加模糊。以防疫为名、以爱国为名,反思、质疑甚至讨论的空间被进一步摧毁。我们又该如何守护自我的主体性、守护思考的自由?阅读,修筑了最后一道闸门。端传媒和六名来自中国大陆的阅读者聊了聊阅读这件事。他们是翻译者、检修工人、大学教授、诗人、童书编辑和独立书店的店长。通过阅读,他们感受真实、认识社会、寻找自我,抵达一个远比脚下丰富、开放和广阔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阅读就是生活本身。它关乎人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安顿自身,关乎个体在潮流面前的自醒和坚守,关乎自由的思想如何作为一种应对时代的方式,赋予他们超越现实的力量。每个周六,我们将与你分享一个阅读者的故事。今天是系列的第二篇,一个检修工人告诉我们,他透过阅读在不断更新对自我、对自身群体的理解。在下周六的第三篇里,一位译者分享了他的阅读取向——中国是如何走进现代的。

茫茫书海中,身体或被困居一隅,精神的远足却可翻山越海。愿他们的故事,也带给你力量。

点击阅读:我们为什么阅读(1):在阅读中,不断更新对自我、自身群体的理解

全桂荣,检修工人,社工机构创始人(42岁)

去年上半年,我在苏州一个生产配电柜的工厂工作。小工厂的工作环境很糟糕,灰尘漫天飞,没有完备的日常防护;工作也非常辛苦,从上班到下班,几乎没有一点休息的时候。老板还会不时通过监控或透过窗户,来监督我们,就像《1984》里描写的场景。干了一阵,我就受不了了。到了八月,我来到现在所在的这家负责水务维护的外派公司,做检修员。哪个小区水压不稳定,或出了什么其他问题,我们就去处理。工作状态灵活了不少,对我而言,就有了更多时间,见缝插针地阅读。每次一听能出去维修,我还挺开心的,等一忙完,就能在自己的电瓶车(注:电动单车)上看一会书。去年一年,零零散散地,我看了三十来本书。其中有一些是出于工作和生活所需,也集中读了不少政治、历史、社会学相关的书。2009年初,我在苏州一个城中村找到一间约60平米的房子,创立了一家面向工友的社工机构。机构最初是一间工人图书馆,来人多了后,也开始为工伤工人、随迁子女提供帮助。现在,日常工作之余,我仍在机构兼职,做些义务性的协调工作。除我以外,机构还有其他四个专职员工。工人身份和社工经历使然,在阅读上,我自然很关注与底层直接相关的议题。

去年,我读了詹姆斯·C·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这是一本关于农民抵抗研究的经典,我是通过另一本正在读的书的引用接触到它的。至今印象最深的,是斯科特写在前言中的一段话。他写道,农民革命即使罕见地成功了,达到的结果也很少是农民真正想要的。它通常会导致一个更大更具强制力的国家机器,比其前任更有效地压榨农民以养肥自己。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动态清零”与基层的迷茫:一位中国防疫志愿者的近距离观察

坐我对面的街道工作人员伸了个懒腰站起身,用力地叹了口气,“啊,终于轮到我下班了。”话未毕,刚过来接班的人就接话,“你就好,明天也没有排班,可以休息。”“我排班少是因为我可是要24小时听候指挥的,可不是没有事做。”边说着这位身材略显魁梧的男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