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 120 万辆,究竟意味着什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大熊喵​ 发表

虚假的抗日:击沉海自,消灭空自,打垮陆自,登陆东京,把日本军队全部干死,把日本本土打成渣

真正的抗日:击沉松下,消灭索尼,打垮两田,产业升级,把日本产业全部卷死,把日元汇率打成渣

知乎用户 阿福说车​ 发表

利益相关:前吉利汽车海外产品经理,负责过海外月销超过 3000 台的明星产品。

扩展阅读:

阿福说车:【海外见闻】中东开什么车?——科威特车市调查小记

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国产车有可能走向全球吗?为什么?


在我印象中,海外市场转折点大概在 2020 年下半年,也就是海外疫情逐步严重后出现。

在此之前,吉利的海外市场一度陷入过低谷,从曾经 2013-14 年的销量过 10 万,跌到 2017 年左右的年销不过 2 万台(不含宝腾右舵车),大部分海外市场陷入危机,经销商纷纷退网。

经过 18-19 年两年的重整,新产品逐步投放,渠道重新建立,销量也逐步恢复,但相比曾经的辉煌还很远。

没想到的是,2020 年的疫情反而成为了转折点,自 2020 年下半年后海外疫情严重,众多外资品牌供应端出现问题,自主品牌的海外销量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记得 2020 年下半年,每月拿到最新的销量数据,大家既惊且喜,各个市场的销量增长都出乎意料,导致我们之前做的全年销量规划不断上调。

到了 2021 年,年初我们做了一个比上年增长大约 60% 的销量目标,自以为已经很激进了。没想到到集团高层汇报时被总裁大手一挥,直接改成销量目标翻倍……

然而到了年底,翻倍的销量目标还提前达成,就离谱。至于今年,吉利海外的销量增长更迅猛,看这架势仅仅左舵市场年销 10 万都有可能,加上宝腾右舵市场的 10 万多,不敢想。

分析原因,我认为有几条:

1、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非常落后,竞争激烈程度低

得益于国内长达近 20 年的汽车牛市,头部自主品牌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边积累资金,一边投入研发提高产品技术,如今的国产汽车产品力已远非 20 年前可比。

目前,国内汽车的出口目的地主要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欧,以巴西、阿根廷、智利为代表的拉美,以及沙特为代表的中东,以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为代表的东南亚等等。此外,有潜力的市场还包括印度、墨西哥等。

大多数海外发展中国家市场,产品更新换代十分缓慢,新技术的应用也不积极,车型老旧不堪,配置水平低下,完全无法与当前国内激烈的的竞争相比。

很多市场上畅销的产品,类似于中国市场十几年前流行的夏利、QQ 等低端入门车,并且价格也不算很低。

以一线中国品牌目前的产品,无论是外形、内饰、科技配置、动力总成都可以碾压这些车,加上合适的定价,完全有能力与世界一流品牌一战。

尤其是中控大屏、车载互联、全液晶仪表、语音识别、ADAS 等科技配置,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都是稀罕物,几乎所有的主流价位车都没有装备。但国内,这类配置在同级别车上早就武装到牙齿了。

国内头部车企在与合资车企多年激烈 PK 中,逐渐打磨出来的快速市场反应能力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大部分头部车企都能够在产品出现某些短板时,快速对产品进行迭代推出改款升级版本,一年小改款,二年中期改款也不鲜见,这种效率在变化缓慢的海外市场可谓是降维打击了。

营销方面,得益于近几年国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大车企的营销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在传统的电视广告、平面广告之外,发展出多种社交媒体营销手段。而这些手段在海外同样适用,自媒体、网红直播等等,海外人民同样也是喜闻乐见的。

综上,国内的汽车只要价格合适,产品力够强,进入这些市场无疑还是存在很大的机遇的。

2、中国车企善于抓住机会,在重点市场集中火力

近一两年,部分中国品牌依靠集中火力进攻重点市场的方式,成功的在一些国家站住了脚步,最典型的例子有长安在沙特市场,吉利在白俄罗斯市场,上汽名爵在泰国、印度市场。

长安 2018 年下半年才进入沙特市场,连续投放了逸动悦翔 V7、CS35、CS75、CS95 等多款产品。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边缘品牌挤进了 TOP10 品牌之列,销量达到 8600 多辆,超过雷克萨斯位列第 9,并且仍然在不断增长中。

吉利汽车依托白俄罗斯工厂,成功在当地市场打开局面,跻身 TOP3 品牌。并且该工厂生产的车辆还销往俄罗斯,在俄罗斯市场也有一席之地。

此外吉利汽车还依靠马来西亚宝腾,在马来西亚市场投放了多款产品,成为海外的另一个销量支柱。

长城汽车在俄罗斯投资的图拉工厂,于 2019 年 6 月初正式竣工,同时工厂第一款车型哈弗 F7 也正式下线,并在海外上市。

上汽名爵在印度、泰国、中东均有多款产品热销。尤其是印度市场投放的名爵 Hector,很短时间就成为市场上爆款车型。

除了名爵品牌,上汽集团旗下的五菱神车,也把工厂开到了海外。2017 年 7 月,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公司建成投产,总投资达 7 亿美元,是目前印尼最大的中资整车制造企业。

3、中国车企充分利用了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影响的机遇

我们是目前疫情管控最好的国家,制造业产业链产能得到了充分释放,而众多海外车企的产业链在疫情影响下遭到了严重打击,在供货端出现了短缺现象。

根据前线同事的信息,主要海外市场很多品牌汽车受制于芯片、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影响,都出现了交付困难、交付周期长等问题,很多急于用车的消费者便将目光转向了供应相对充足的中国汽车。

4、电动化时代的新机遇

除了传统燃油车出海,最近几年国内火爆的电动新势力们也不甘寂寞,纷纷抓住欧洲电动车市场机遇,进军欧洲。

传统电车巨头比亚迪在海外到处攻城略地,蔚来、理想、小鹏、爱驰、威马、岚图等造车新势力也在近年陆续出海。

就在前不久,蔚来宣布首批 ET7 发往欧洲,将在德国、荷兰、丹麦、挪威等市场上市。

总结

中国汽车出口量的猛增,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因素的综合。

中国汽车大规模出口以前,大部分第三世界汽车消费者们是真的苦,很贵的价格,买很落后的车,被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疯狂割韭菜

中国汽车杀入战团后,让原本一潭死水的市场变得突然内卷了起来。大家突然发现,原来用更便宜的价格,却能买到更好看、更好开、科技配置更丰富的中国汽车。除了品牌没有欧美日韩好,其他的都更划算,干嘛不买呢?

在海外市场,我们中国品牌汽车属于后来者,能做的只有坚持不懈的发展,依靠产品和服务,树立品牌口碑,慢慢改变消费者的印象。

我相信,经过 5-10 年的努力,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认识到 Made in China 不仅仅是衣服、玩具、家电、手机,中国也能制造出品质优秀的汽车。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是我们这代汽车人的使命。


阿福说车

35 次咨询

5.0

汽车行业、汽车、汽车选购、新能源汽车优秀回答者

汽车盐究员

去咨询

知乎用户 钢铁大侠客 发表

先纠正一下出口数据全靠特斯拉这个观点。

2022 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 121.8 万辆,同比增长 47.1%;其中乘用车出口 94.5 万辆,同比增长 49.7%。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共出口 20.2 万辆,同比增长 1.3 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16.6%。

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出口上半年仅仅占总体汽车出口的 17% 不到,我国超过 80% 的出口仍然是燃油汽车,而且燃油汽车出口同比全年也是大幅增加的,因此我国汽车出口就是靠特斯拉显然是不准确的。

但是,特斯拉确实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半壁江山,

上半年我国 20.2 万辆出口新能源汽车里面特斯拉占多少呢?

特斯拉 1 月份出口 4.05 万辆;

2 月份出口 3.33 万辆;

3 月份出口仅仅 60 辆;(你没看错就是 60 辆因为主要用于强劲的中国市场需求)

4 月份因为上海疫情出口量下降为零;

5 月份特斯拉出口 2.23 万辆;

6 月份特斯拉因为满足国内需求,所以出口仅仅为 968 辆。

所以算下来特斯拉今年 1-6 月总出口为 9.7 万辆左右,占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 48%,可以说是半壁江山了。

当然了,如果看 2021 年的情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字,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 31 万辆,同比增长 3 倍,其中特斯拉总计出口 16.3 万辆,占国内新能源市场出口整体比重约 55%。

所以特斯拉目前确实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半壁江山,不过相信这个占比未来会不断下降,毕竟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懂了,这就提前把汽车打入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血汗工厂行业。

知乎用户 黄医湿​ 发表

在遥远的 2010 年,我国的 GDP 超过了日本。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对此不以为然。我听别人说,中国是世界工厂,生产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出口到国外,做外贸的时不时有人发达了。那个时候,我听到国产家电已经杀到国外去这个事情时,还觉得不可思议,电视,冰箱,空调这些东西不是日本很牛逼吗?国货真的能跟日本货,德国货相提并论?

成长于 90 年代,对这些外国的产品会有一种思想钢印,可以说是一种刻板印象,让我怀疑世界的变化。毕业那时候,别人对国产车的评价就是质量差,设计丑,便宜,只有穷人才会去买国产车。而我对国产车的印象是:国产车?解放牌卡车么?你说轿车?轿车有国产的?

后来去了汽车相关行业工作后,慢慢地了解到国内的汽车产业链,总体来说,就是合资车为主,实际上就是外资品牌进入国内,在国内现地生产汽车以及相关零部件,组装成汽车在国内销售,之所以不是完全进口,是因为关税高,而且国内市场需要的汽车是 10 万左右的乘用车为主,即使到了 2012 年那时候,我仍然还觉得汽车跟我没什么关系,我的家庭条件可买不起汽车。

然而…… 随着一年一年过去,我每年都回老家,发现老家越来越堵车,那些同学很多买房子都到了新的市区,那里的路很宽,都是新的。刚开始建新区的时候,我去那边玩我还觉得莫名其妙,这路修那么宽干嘛?后来我的想法变成:这路还需要再宽点,车太多了。

网上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苦逼,各种活不下去之类的,然而现实却是,不管是我在广州,还是在老家,甚至跑到村里去,汽车越来越普遍了。如果生活越来越困难的话,国内汽车不应该这么普遍,而应该是自行车普遍。看着老家满大街的合资丰田,大众,有一种爷青结的感觉。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我对国内汽车市场的第二个刻板印象就是,国内的合资车是针对国内市场的,国产汽车应该不会出口的,没那个技术,没那个实力,至于说在出口量上能够和德国或者日本相提并论,我以前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直到今年,看到这个信息仍然觉得很梦幻。这应该就相当于 2010 年的昨日重现。

从绝对数量上,中国汽车制造能力已经可以达到日本德国的规模了,尽管这里面新能源的比例还不算很大,但是增长势头非常地猛。今年 1 到 8 月,汽车出口 181.7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 34 万辆,也有 18.7% 了。虽然有疫情的原因在里面,但是,这个世界的变化,从来都是伴随着各种偶然的。

2010 年那年,我觉得那是很普通的一年。今年也许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很普通的一年。如果要真正感受变化,恐怕还得过几年再回头看看。这又是一次 “爷青结”。

知乎用户 申鹏​ 发表

我建议大家去试驾试驾国产车。

随便说几个,吉利星越、比亚迪唐 dmi、领克 01、05、09、奇瑞瑞虎、哈弗大狗、坦克 300、坦克 500…… 不一定要新能源,油车也行,感受一下动力、智能化、安全性、以及什么叫做 “配置拉满”。

这些车从十来万到 30 万都有,缺点也不是没有,长城系味道大,领克系大屏人工智障,比亚迪底盘有点软…… 缺点毋庸讳言。

但是你可以在不到二十万的车子身上体验到 2.0T 的动力,全系 360 倒车影像,自适应巡航,自动驻车,无钥匙进入,L2 辅助驾驶,Hud 抬头显示,前后雷达,碰撞预警,主动刹车,电动座椅、座椅通风加热…… 日系车主可以讲讲,你们十几、二十万的车都有个啥?

别的不说,就说动力方面,吉利、长城都是有自己出色的发动机的,领克系列的加速操控非常舒服,坦克系列甚至有 3.0T 的发动机…… 不需要我废话,你自己开着试试,就知道路上那些本田、丰田、日产、雷克萨斯都是踏马的移动路障了,特别是几十万的 “豪华品牌” 雷克萨斯,那真的叫一个“不动如山”。

现在我才明白日系车主吹的工匠精神是什么,所谓 “一车传三代,人死车还在”,意思就是它什么配置都没有,只有个铁壳子和三大件,毛坯房什么都没有,自然什么都不坏,也就不用修了。

现在国产汽车的水平,自然没有办法和 BBA 那些德系豪华品牌比,但打个两田一众,真的没有什么问题。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二,那也是因为产品确实有竞争力,消费者用脚投票。

你说以国产车如今的配置、品质在非洲、南美、东欧、俄罗斯、东南亚和日本那些智商税车竞争,是不是降维打击?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榜单里没有比亚迪?那是因为比亚迪上半年在国内卖疯了,几乎每个系列都是爆款,订单都挤压了 70 万了,国内产能都跟不上了…… 比亚迪需要更多的工厂和生产线。

![](data:image/svg+xml;utf8,)

德国、日本当年靠汽车工业养活了两个 “发达国家”,养活了一大批全产业链的汽车工人。

汽车工业看起来高大上,但这东西也是可以由浅入深,有由到精的,一个好产品做起来,就会带动无数上下游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多产业和工作岗位,这个领域只要让中国切进去了,早晚会 “规模化”,把产业链一点一点拿过来。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日本的“工匠” 神话早晚破灭。

什么叫 “产业升级” 啊?就是我们要制造高附加值产品、要卖高科技商品,不能靠打螺丝、做衣服、做玩具养活 14 亿人,要靠卖汽车之类来赚大钱,养活更多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目前已经在实现了,什么外贸不好做?掌握真正的生产力,才能把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

考虑产业问题的时候,永远不要忘了,中国本身就是一个 “世界”。

知乎用户 养猫的哈士奇​​ 发表

这个意味着太多了,不仅仅是汽车的事儿,未来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日本加速失落的三十年和德国制造业神话的垮台。

因为汽车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德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绝对支柱产业,可是他们的国家和市场并不大,都极度依赖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咱们先看日本,2022 年上半年,日本出口汽车 173 万辆,较前一年同期下降了 14.3%。作为对比,**2022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 121.8 万辆,同比增长 47.1%,**其中新能源汽车共出口 20.2 万辆,同比增长 1.3 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16.6%。日本下滑给出的原因是由于半导体零部件不足以及新冠疫情再次反弹导致零部件供给困难,使得日本国内的汽车产量出现下降。日本的汽车出口还是在日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取得的,按目前的状况,年底中国的汽车出口可能会非常接近日本的出口数据。

中国这边,新能源车出口的主力还是特斯拉,但是众多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快速追赶,以比亚迪为例,2022 年 8 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 5092 辆,上个月为 4,026 辆,环比增长 26.5%,这个数字未来会更多。

汽车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是一般产业能比的,我们看看对日本的影响,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汽车就是日本的第一支柱产业,2017 年日本汽车出口额为 16 万亿日元,发货金额占日本所有制造业发货金额的 19%(注意,钢铁等相关产业都不含在内)。

![](data:image/svg+xml;utf8,)

也是日本投入研发资金最多的产业。

汽车及相关产业在日本国内提供了约 546 万个就业岗位,占总就业人口的 8.2%。

汽车可是日本的第一支柱产业,日本之前押宝氢能源也是提前布局,然而中美两国决定是电动车,它就是电动车,日本的汽车产业是真的危险。

看看日本的 GPD,从 94 年到现在基本就是一直上下波动,停滞不前如果说从 90 年代开始,日本经历的失落的三十年,那他们之前好歹还有积攒的汽车、电子、化学等底子可以败,现在呢?电子行业基本败完了,半导体被韩国、台湾超过,互联网、AI 全部错失,汽车眼看着也要丢了,这就不只是再失去多少年的事儿了,这是真致命一击。

德国情况也是如此,德国的政客们在作妖,整个西方在抵制新疆,你看大众什么反应?大众直接支持,之前的大众总裁就因为类似表态下台了,新上来的还是继续支持,因为他知道现在不仅仅是设计了,连制造都离不开中国了。

这些年德国靠着俄罗斯便宜的气和中国庞大的市场赚钱,未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利益相关,某自主品牌海外销售。

看了很多回答,很多人漏了一个关键点,就是疫情下的供应链稳定性。我们的新能源的确在弯道超车,但看看车型就知道出口的车大多还是燃油车。纵然自主品牌的燃油车做的不错了,但有没有比别人好到这个程度,即一个能让出口量短短两年时间翻番的程度,这个仔细想想也知道是不可能只用一个厚积薄发就能概括的。

国内虽然还在搞防疫,但供应链和生产还是相对稳定的,在墨西哥现在买一台丰田皮卡要等车四五个月,雪佛兰去年开始将三四款上汽车型搬去挂雪佛兰标卖,销量还都很高。美国马自达店里经常空空如也,我朋友跑了一百英里去订车还被人加价抢走。缺芯片,缺线束,缺玻璃,这些问题始终阴魂不散困扰着全球汽车生产。这时国内车企纷纷吃起这一波疫情红利,表现突出的有深耕海外多年的奇瑞和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上汽。还有很多合资品牌将国内生产的车拿出去卖。比亚迪在油车时代海外市场拉了,没能留下什么好的积累,电车时代刚刚到来尚未发力海外不好评价,吉利海外市场也是积累不足,这波红利吃得不是很大。甚至不只是汽车,我前同事跳槽到国内某头部摩托车厂做海外市场,疫情以来也是盆满钵满,贴牌出口,自主出口都很红火。

借用冰与火之歌里小指头的一句话,混乱是阶梯。在稳定太平的环境下很难出头的中国汽车,借着这个机会冒了头,这不是什么坏事。也没必要有道德洁癖,非得跟大众丰田来个正面对决。赶上了一个机会就要吃下一些市场份额。车是耐久大件,你今天卖了这台车,它会带着你的品牌,你的质量,你的服务,为用户和他的家人朋友在路上遮风挡雨很多年,最终留下的是你的口碑。如果你的东西不比别人差,但也没比别人好到哪里去,那缺的往往就是这么一个契机。

知乎用户 梦藏君​ 发表

放到整个中国出口数据来看

前 8 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 8.75 万亿元,增长 9.8%,占出口总值的 56.5%。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1.05 万亿元,增长 3.5%;手机 5553.9 亿元,增长 4.2%;汽车 2168 亿元,增长 57.6%

机电产品出口总值超过一半,设备和零部件增长,手机还在增长,汽车增速迅猛

这妥妥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路上的胜利小果实呀,还有就是产业链快速恢复带来的时间窗口宏利

中国制造业水平提升和汽车产品竞争力增长明显,在海外和其他品牌竞争时,有了一定差异化优势” 技术高于我,但性价比没我高,价格低于我,但技术没我好 “

看看走出去的汽车走到哪里去了

1、奇瑞:22 年 7 月出口 50614 辆,首个单月破”5 万 “辆车企,22 年累计出口超 20 万辆

2、上汽:欧洲、澳新、美洲、中东、东盟、南亚 6 个”5 万辆 “级别区域市场

3、长城:海外销量累计 100 万辆,4 季度正式在德国交车

4、比亚迪:唐和汉 4 季度将于德国、瑞典正式交车

5、新能源:出口发达国家汽车新能源占比超过 85%

6、22 年全年冲刺 240 万辆出口目标

我觉得这些成绩还不够,毕竟全球上市车企市值前 20,我国独占 7 个,以这个比例,汽车出海还可以再多一点

PS:看着手里日趋完善的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一个小公司在疫情期间反而能得到越来越多的、来自汽车产业链的订单,这就是小屁民与宏观叙事的某种共振吧

知乎用户 Hlodie Jaqucline 发表

上半年 120 万,奇瑞和上汽合起来 53 万,快一半了

那些说什么特斯拉、合资品牌占大头的一边呆着去,用数据打你们的脸

奇瑞还真是奇葩,国内五常销量他最低,结果出口最好

上汽的出口一直搞得不错,昨天 mg 才刚发布了款号称零百加速 3 秒最便宜的 mg mulan,这款车是全球同步发行,看了还挺有竞争力的,应该能在欧洲枪一部分 id 3 的市场

去年 mg 卖了 30 多万台,我觉得这个 mg 的英国牌子属性有一定功劳,mg 这种国内小透明出去都能混的风生水起,上汽买 mg 的牌子打开欧美市场的套路其它几家可以借鉴下

最新的出口数据

2022 年 1-8 月,汽车企业出口 181.7 万辆,同比增长 52.8%。其中,乘用车出口 144.6 万辆,同比增长 56.4%;

如果接下来四个月还是保持 30 万左右的出口,今年的出口那就能到 300 万左右,排在第二应该没啥问题

明年比亚迪产能上来了,出口应该能贡献不少增量,预计 20 万左右,目前也就每个月 5K 左右

知乎用户 郭大路​ 发表

01 不内卷的德国,是如何做到的

前几天在 B 站上刷到一个定居德国的 UP 主,分享其在德国的日常生活,引来评论区大片 “这才是生活” 的感慨。

今天,普通的德国工薪阶层,平均工作时间每周只有 35 小时,每年至少 24 天的法定年假,另外还有 6 个星期的带薪病假——这还只是法定最低标准,大部分公司都要高于此。

UP 主镜头下的德国,散漫悠闲,节奏缓慢,普通人不必 996 也能岁月静好。看看我们周围,各行各业到处都卷上天,小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拼天赋、拼父母,似乎每个人都很累。

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情节是,UP 主问一个德国小男孩长大想干什么时,对方告诉他,长大想做个木匠,说这话的时候,他眼睛里满是期待,显然以后做个蓝领工人在德国并不是什么没出息的事。

问题是,德国人是怎么做到这么悠闲自在的?

原因可以分析出很多。

比如法律上,德国劳动法对工作时间有严格规定,每周工作时间最多 48 小时。如果违反,企业会被处以罚款,如果员工健康因加班而被损害,老板还可能因此坐牢,所以在德国,老板都是催着员工准点下班。

再比如,德国工会组织极其强大,甚至能够影响企业决策。比如大众汽车,公司的监事会席位中,有半数来自工会成员,没有他们的支持,没有哪个 CEO 能够坐安稳。

不过,法律也好,工会也好,我觉得这些都还不是根本原因。德国普通人能够不内卷的同时过上舒服的日子,本质上还是由于生产力的强大——说白了,就是德国人手里的蛋糕足够大。

德国人口 8000 多万,还没广东省人多,但 GDP 高居世界第四。更关键的是,德国 GDP 不是靠房地产、金融,而是实打实的制造业,而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汽车产业。

为什么是汽车?

因为在所有产业分类中,汽车工业是最复杂、产业链最广、提供就业最多的一个,一辆汽车由两三万个零件组成,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手机、家电,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产品。

作为汽车的发明之地,德国诞生了大众、奔驰、宝马、保时捷等举世闻名的汽车品牌,这些公司生产的汽车,80% 是卖到全世界,赚取全世界的利润。

除了广为人知的整车品牌,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德国也拥有大量 “隐形冠军”,零部件企业前 100 名中,有 18 家来自德国,其中德国博世已经连续多年霸占榜首。

这些汽车巨头有多赚钱呢?

2019 年,光是大众公司一家,就在中国卖了 260 万辆车,从中国赚走了 300 亿!如果再加上奔驰、宝马、博世这些巨头,德国企业每年仅仅从中国赚的钱,轻轻松松就超过千亿。

正是因为有如此强大的制造业,德国才得以收割全球利润,德国普通人才能够每周工作 35 小时,拿着高薪而不必加班内卷。

这些跨国巨头,才是真正支撑起德国人不需内卷的底气。

实际上,不止德国,发达国家都有自己强大的汽车工业。美国有底特律三巨头,日本有两田一产,法国有雷诺、标志,新兴的韩国也有现代、起亚品牌,这些巨头瓜分了全球汽车市场,攫取大量利润,这才养活了大量本国的中产阶层。

中国要跳过 “中等收入陷阱”,培育本国的中产阶层,依靠互联网、金融、地产显然不现实,高端制造是必须要拿下的,而汽车产业又是制造业最重要的一个堡垒。

走向汽车强国之路,曾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这条路中国已经走了大半个世纪,说实话,在之前数十年时间里曲曲折折,经过了不少弯路,直到今天才看到曙光。

02 起于微末的国产汽车

让我们先把目光回到四十年前。

1978 年 5 月,改革开放初启,一支由高级官员组成的中国考察团来到欧洲,行走于法国、德国、瑞士等几个发达国家之间考察。他们行色匆匆,每到一地,便不停地四处观察学习,手里还时不时记着笔记。

考察团中有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但由于当时中国与世界隔绝已久,即便是他,对国外情况也不了解,他们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到这里。

出国前,很多人原以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日暮西山,水深火热,不料眼前所见,却是现代化的城市和生活富足的普通人,让建设了半辈子社会主义的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在德国,他们本打算拜访大名鼎鼎的奔驰公司,却意外发现大街上最常见的是大众生产的甲壳虫和高尔夫,于是一行人决定赶往位于狼堡的大众公司考察。

为了省钱,考察团从火车站步行走到大众汽车工厂,周子健开口对门口的保安说:“我是中国的机械工业部部长,想与大众公司的负责人对话。”

保安惊的下巴差点掉下来,赶紧打电话联系公司领导层,好在那天正好有一位叫施密特的大众董事在公司,听说 “一位中国部长” 来访,赶紧让保安放他们进来。

在大众公司,考察团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现代化的汽车工业: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训练有素的工人,一辆辆崭新的汽车不断从流水线完成装配。

大众的一间工厂,每天下线的汽车就有 1000 辆,相当于当时中国一年的轿车产量。

总设计师那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还没问世,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见识到了先进科技带来的惊人效率。

在后来的会议交流中,考察团有人试探地提出,希望大众公司能够与上海汽车公司合作经营轿车厂。没想到施密特先生回应非常热烈,立刻表示双手赞成:“大众愿意出资金,也愿意转让技术,将大众汽车研制的最新车型提供给上海选择。”

大众的热情让考察团很是意料,毕竟那个时代,国内普通百姓想买一辆轿车是无法想象的。当时北京街头还是自行车的天下,西方媒体称中国为 “自行车王国 “,听起来有种学霸称赞学渣体育好的感觉。

80 年代的北京街头

大众公司异常热心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他们拥有先进制造技术,但正急于寻找新的市场,而中国历经多年动乱后百废待兴,缺钱缺技术,也急需从国外引进,所谓市场换技术,可以说双方各取所需。

实际上,当时与中方进行合资谈判的,除了大众,还有美国的通用,但相比之下通用傲慢的多,不仅要求高昂的转让费,条件也很苛刻,最后被大众抢了先机。

今天回头看,不得不说德国人目光长远,他们一眼便看到了中国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而傲慢的美国通用,就此失去了史上最大的商机。

80 年代中国本土汽车行业有多落后,可能超出很多人想象。

每年在上汽集团每年的校园招聘会上,上汽 HR 都会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大众刚进入中国时,按照大众的质量标准,当时的中国能制造哪些零件?答案是,只能提供汽车收音机上用的天线。

当时的上海汽车厂,代表国内汽车行业的最高生产水平,但车间的钣金工还在用榔头敲打的方式生产上海牌轿车。

当大众生产线的电子设备运抵上海时,这种 “打击乐” 就在车间的另一边此起彼伏,这种魔幻的场景便是当时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巨大差距的一个缩影。

引进大众生产线后,零部件国产化进展缓慢,干了两年才只有 2%,有官员责问,上海厂的老师傅无奈地回答:我们是用 50 年代的设备,生产 80 年代的轿车。

上汽大众首任外方经理马丁 · 波斯特对上海的印象是:“在那里,是生活在欧洲的人几乎无法想象的贫困境地。可同时,我又能感受到整个国家对改善的期盼。”

03 最懂汽车的科技部长

不可否认,市场换技术为中国汽车工业现代化培育了一支有生力量,尤其是在供应链与人才方面。

三十年前中国只能提供汽车收音机天线,而今天拥有了世界最完备的汽车供应链。仅在桑塔纳的国产化过程中,就有 300 多家零部件厂商到中国建厂,这 300 多家零部件厂商,后来成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基础。

但与此同时,“市场换技术” 的战略目标却没有达成——**市场让了出去,技术却没换来。**世界所有汽车巨头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公司,一起将中国市场瓜分殆尽,躺着赚钱。对西方车企来说,这真是一场无与伦比的饕餮盛宴。

如前文所说,2019 年,光是大众汽车一家,在中国就卖了 420 多万辆,赚了 300 多亿!由于 “排放门” 事件,大众在美国被处以巨额罚款,结果全靠中国市场给找补回来。

外资品牌赚的盆满钵满,中国的自主品牌反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市场换技术三十年,这种结果,绝对无法让人满意。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最核心的三大件,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国内车企起步晚,与国外巨头差距极大,追赶起来步步维艰。合资车企里,外方在技术上严防死守,大众在中国的工厂,哪怕产线上改个螺丝,都需要德国人远程批准。

下一步怎么走,才能突破困局?

高层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而率先提出破局之策的,是一个叫万钢的科技部长。

万钢出生于 50 年代,经历过动乱年代,也见证过改革开放,后来留学德国学习机械,毕业后在奥迪工作十年之久,一直做到奥迪总体规划部技术经理。

2000 年,万钢接受科技部邀请回国,被聘为 “863 计划” 电动汽车专项首席科学家,2007 年开始担任科技部部长。在高层领导中,万钢无疑是对汽车感情最深、也最了解现状的行业专家。

万钢,最懂汽车的科技部长

他十分清楚传统汽车上的中西差距,苦苦思索后给中国汽车产业开出了药方——

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

2013 年,中国正式推出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轰轰烈烈的新能源汽车时代,正式拉开帷幕。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资本市场,掀起一股投资新能源汽车的浪潮。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奇点…… 一大批新玩家进入汽车行业。

过去十年里,原本沉寂的汽车行业,诞生了数百家新能源初创车企,虽然时不时爆出一些 “骗补” 公司,但总体看来,大浪淘沙,一批很能打的中国自主品牌已经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习惯了躺在燃油车上赚钱的国外巨头普遍反应迟钝,一开始,连特斯拉都被德国车企高管嘲笑 “根本不懂造车”。而目光长远的中国政府,果断引进特斯拉这条 “鲇鱼”,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事后的发展证明,传统的汽车巨头们很快就要笑不出来了。

04 智能手机的一幕,会在汽车行业重演吗?

手机行业的发展变迁,常常被拿来作为产业演变与迁移的典型案例。

1973 年,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 · 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最开始的一批行业巨头,自然也都来自欧美。

90 年代,国内手机市场基本上被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这些国外巨头垄断,1999 年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只有 5%,可以说被外资企业打的满地找牙,毫无存在感。

没办法,中国通信技术起步晚,底子差,追赶起来谈何容易。要追赶,最好的时机莫过于新一轮技术变革——对国产手机来说,就是 3G 和智能手机浪潮的到来。

智能机浪潮中,国产手机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便攻城略地,不但收复了失地,还走出国门,与国外巨头打的有来有回。比如在印度,如今小米加上 Vivo、OPPO,攻占了印度 60% 的市场。

这些崛起的中国自主品牌,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而且薪酬比较客观。不说提倡狼性文化的华为,像小米、OPPO 这样的中等水平,也能给应届生提供 20 多万的起步年薪。

而汽车行业,容量与复杂度是手机行业的十倍,能带动的就业、创造的财富更不止十倍。

手机行业发生的这一幕,会在汽车领域重演吗?

过去燃油车时代,一辆汽车的核心是所谓 “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这方面,国产汽车花了几十年时间,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一直只能在低端市场徘徊。

但现在,汽车行业也面临新一轮技术变革,那就是电动化与智能化。燃油车的核心被 “三电” 系统(电池、电驱、电控)取代,传统汽车巨头积累百年的技术优势瞬间土崩瓦解。

电池领域,中国诞生了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巨头,整个电池产业链,从锂矿开发到电芯技术,都有布局;而在智能化方面,欧洲和日本企业已经被甩开一个身位,基本成了中美之间的角逐。

看看最新的数据。

2022 年,过去的 6 个月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 260 万辆。销量榜单上,前十名除了特斯拉,其余都是中国自主品牌,没有一家西方传统巨头。霸占中国市场榜首多年的大众,被一群成立没几年的新势力抛在身后。

排在榜首的比亚迪一骑绝尘,半年卖了 60 多万辆,超过特斯拉成了全球冠军,这在汽车工业史上,还是第一次。要知道,以往燃油车时代,在大家眼里,比亚迪可是妥妥的国产低端车代表。

巧的是,前几天刚出炉的世界 500 强名单,进入名单的中国企业,除了以往的银行、中石油等垄断巨头,最大的亮点便是比亚迪第一次入围 500 强。

除了整车,零部件企业也涌出了一批国产 “优等生”。以往,像德国的博世、大陆,日本的电装、爱信精机,美国的德尔福、博格华纳,他们是自家汽车巨头的幕后功臣。而今天,华为进军汽车领域,口号便是要 “做中国的博世”。

除了在国内市场攻城略地,国产车也开始摩拳擦掌,走出国门。

2021 年,中国出口汽车第一次超过 200 万辆,位居世界第三,增速几乎达到 100%;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又再创新高,超越德国。

就在上周,比亚迪在日本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亮相元 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车型——对国产车而言,这是创造历史的里程碑,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如今已处于爆发的前夜。

05 产业升级之路

当然,这个过程会很艰难。

历史上,每个后发国家的赶超之路,都不可避免要面对来自先发国家的打压。

拿日本举例。

1958 年日本汽车产量还不到十万辆,但 “石油危机” 后高歌猛进,丰田和尼桑取代德国大众,成为美国进口最多的汽车,一度占据美国 22% 的市场份额,美国每年从日本进口汽车两百万辆。

在日本汽车攻势下,80 年代初美国汽车行业有 6 万工人失业,传统制造业基地五大湖地区出现大量企业破产,“铁锈带”(Rust Belt) 这个名称正是来源于那时。在一次由北印第安纳州工会组织的活动上,两名美国工人挥锤怒砸一辆日本卡罗拉,路人每砸一锤还给 1 美元。

![](data:image/svg+xml;utf8,)

80 年代,美国曾 24 次对日本发起 “301 调查”,精准打击日本的汽车、彩电、半导体等优势产业,直到日本经济彻底陷入停滞。

2018 年,华为在通信领域刚刚崭露头角,抢占技术高地,便也被美国精准制裁。未来中国的汽车、大飞机、半导体芯片、高端医疗器械要实现突破,势必同样要面临巨大压力。

但实现产业升级,是我们跳过 “中等收入陷阱”,迈向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也是突破内卷的唯一出路。

国产汽车能否实现品牌突围,将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之战。


有个公众号:郭大路的小酒馆。历史,时事,政经,提供有深度的观点与分析。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支持华为呢?历史上有哪些如神一般存在的人物?俄罗斯为什么打个乌克兰都这么久?

知乎用户 lynxliu 发表

这就是看得见的产业升级,这两年,总有人跳出来说外贸不行了,其实只是他们自己不行了,而不是中国外贸不行了。现在的趋势很清晰,不升级你就等死吧。现在只有高科技装备,高附加值装备才有机会出口,并且少数人赚的越来越多,那些拼人力成本低的电子厂,低端工业品会越来越难的。

产业升级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产业升级并不容易,对大多数人其实也未必是福。农民工从农村走出来就是产业升级,从造家电到造汽车也是产业升级。现在新能源车产业链狂飙,你在这个赛道会感觉到激烈竞争,就是卷。而不在这个赛道,则会觉得没有看到产业升级。未来的趋势是分工越来越专业,很多从事没有技术含量工作和不掌握资源的人,未必能从产业升级里面很快直接获利。而这种好处会慢慢逐步拉动到全社会,对大多数人感觉到这一点需要等。

中国汽车起来,就会做研发,调研用户需求,预测未来趋势,需要新的专利壁垒,需要新的技术和设备,新的基础设施,需要新的市场操作,新的品牌形象,这些都需要人,创造相对高薪岗位,然后学校毕业生才可以来满足这个条件,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卷的有意义,有价值,痛并快乐的感觉。再有这波人带动周边消费,产业升级的好处慢慢向社会扩散。

知乎用户 冯河叟 发表

知乎用户 cao sir​​ 发表

前面许多大佬提到了中国汽车工业自身实力的快速增长,再加上疫情下中国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优势,共同缔造了这份优秀成绩单。

说的都对,建议还要再加上一条,那就是国内国外各种政策利好!

首先,国内税收政策利好出口。为了鼓励出口,提高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依照国际惯例,我国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其中对汽车出口执行零税率政策。我们知道一辆车在国内销售包含 13% 增值税,如果出口则这部分费用完全减免,也就是说,即使跟国内同等价格销售,那也增加了 13% 的利润,让各大主机厂更有动力去发展海外市场。

其次,出口地对中国的关税政策利好出口。这次出口排名靠前十的国家中像智利(0 关税)、沙特阿拉伯(5% 关税)、澳大利亚(0 关税)、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自由贸易协定 0 关税),都对中国汽车出口实施低关税政策,保证了中国汽车在当地的价格优势;

![](data:image/svg+xml;utf8,)

第三,出口地的环保政策利好出口。像英国、比利时(背后欧盟市场)、俄罗斯均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出台鼓励政策。

英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包括直接补贴、税收优惠和充电设施三个部分。直接补贴方面,英国政府在 2018 年 11 月以后只对纯电动汽车发放补助,最高不超过 3,500 英镑(大多数纯电动车型均可获得 3,500 英镑补贴),取消了原本对于插混汽车的补助;此外,苏格兰政府对纯电及插混车型都提供总额不超过 3.5 万英镑的无息贷款。税收方面,纯电动车主无须每年缴纳汽车消费税(Vehicle Excise Duty);其余车主在购车首年需按照 CO2 排放量缴纳税款,随后每年还需缴纳 140 英镑。充电设施方面,英国政府为私人家庭安装充电桩提供不超过 500 英镑的补贴,同时在 2018 年的《零排放之路》中提出了价值 4 亿英镑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比利时补贴政策为:在佛兰德斯购买电动车可享受 5,000 欧元的补贴。这一补贴费用在各国中相对较高。

早在 2020 年 5 月,欧亚经济联盟便宣布对纯电动汽车实行零进口关税,执行期至 2021 年底。“欧亚经济联盟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 5 个国家,5 国均为‘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

最后一个是墨西哥,墨西哥对中国汽车关税并不低(20% 关税),但是相对于美国对中国 40% 进口关税,加拿大对中国 28% 进口关税,算是低谷,因此,通用,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会先通过墨西哥进口,再进入美国销售。

说到底,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让墨西哥人含泪赚了一笔中间价~


欢迎关注

@cao sir

,一个专注汽车控制器、车载芯片,先进电子架构的攻城狮!

知乎用户 没事干​ 发表

知道为什么吗?说句美帝和香蕉不愿听的话,这次俄乌战争,确确实实让中国收益了。别说汽车,很多出口到欧美的工业品成绩都不错。(我所在行业就是)

这其实得益于两方面,第一是欧美新冠反复无常,现在看似无害但是有病就要居家,严重的几乎丧失劳动力,这样导致劳动力匮乏而且价格暴涨,欧美制造业再强大也受不了这样的人工成本。第二个是让欧洲制造业雪上加霜的就是能源的高涨,平民都 2-3 倍的电价那企业呢,可能直接让企业破产。

而全球范围内,这两点做的最好的只有中国。

知乎用户 陆大 发表

看看家电的全球化过程,这大概就是汽车的过程,日本已经火烧眉毛了,因为可预见的未来中,他们的汽车出口将逐渐被中国所替代,尤其现在的电动化,因为只有全球电动化,国产才有这个机会,要不然日德跳出来反对禁售燃油车是为何呢?刚刚开始,就已经看到结果了。

知乎用户 曹安同学​​ 发表

观察今年的汽车市场,最明显的趋势是 “自主进、合资退”。

8 月最典型,举两个例子:1、比亚迪超过一汽 - 大众,居榜首;2、奇瑞进入批售榜单前三。

反之,上汽通用和吉利、长安处于同一水平线,东风日产沦落到和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同样体量了。

自主品牌为什么能崛起?主要有 2 招:新能源、汽车出海。

8 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了 50%,合资品牌还不足 5%。比亚迪就是新能源大潮的受益者。

8 月,出口汽车达 25.2 万辆,同比增长 77.5%,燃油车占 7 成,新能源占 3 成。奇瑞进批售前三,海外出口很关键,8 月出口 5.1 万辆,超过批售总量的 30%。

之后,自主品牌如何在全球市场参与竞争?

新能源是一条路,欧美的新能源产品和我们几年前差不多,选择少,还贼贵,看看 ID.3 的海内外售价就知道了。

燃油车当然是另外一条路,而且目前海外出口大部分还靠燃油车,销往亚拉非,在当地市场,具备压倒性的优势,同样闯出一条路。

出海,是自主品牌的共识,不仅仅是因为国内太 “卷” 了,更是因为要向外输出品牌影响力、中国影响力。

知乎用户 民宿运营师小寒​ 发表

意味着汽车行业这个支柱产业有很大一部分利润开始真正落到中国人的口袋里。

而不是被洋买办拿去孝敬洋大人了。

赚外国人的钱和赚中国人的钱,意义很不一样!

知乎用户 asskicker​ 发表

当高技术产品在出口中比例越来越大的时候

人民币国际化的紧迫性就更强

逻辑很简单,一个国家不可能高中低三段产业都在全球经济循环中占比过高

因为你不给别国留饭碗的同时,别国也会扎堆刨你祖坟

所以,一些低端产业会因为各种原因主动被动离开中国

在这个前提下,就业就成了问题,尤其十来亿人口的国家,因为中高端产业提供的就业就少

服务业必须起来,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必须跟上

人民币的脚步跟不上,那我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就跟不上

知乎用户 东京上空大伊万 发表

意味着中国已经在新能源还没占领优势的时候,已经在革德日的命了,今年日本人均 GDP 大概率地域 3 万美元,另外日本大学生起薪已经接近北上广深了,未来几年日本劳动力成本就要看齐中国了,日本制造业回流未来可期,可以跟我们拼廉价劳动力了,就看废宅和老头老太太能不能进厂拧螺丝了。

知乎用户 及第状元郎 发表

中国发展的必然,水到渠成,水落石出。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国这个第一工业国的确发展的非常凶猛。

强者恒强,第一工业国并不是浪得虚名。

就拿国人曾经恨得牙痒痒,扶不起的阿斗之汽车行业举例来说,中国已是汽车行业第三强国。

汽车产业一直是工业体系中的皇冠明珠。汽车工业也在老牌发达国家的经济中一直起着重要支柱的作用。传统汽车强国,欧美日韩,各大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都有一手绝活。

很多国人对日德血统的汽车奉为圭臬,对国产汽车嗤之以鼻。然而大人,时代早变了,中国早已名副其实是汽车大国。甚至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领导国家。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全世界最大工业国的汽车产业现状。

2019 年后,欧美市场加大了新能源车政策支持力度,在超过 300 万辆的销量里,欧洲市场占据了超过 136 万辆的份额,其次是中国市场,销量超过 127 万辆;2021 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基本完成了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 352.1 万辆,同比增长 1.6 倍,占世界新能源车的 52%;2022 年,全球市场更加复杂,欧洲因疫情和俄乌危机双重影响,新能源车市场逐渐低迷,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占比全球 57% 高位水平。

中汽协数据显示,1 月至 4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60.5 万辆和 155.6 万辆,同比均增长 1.1 倍。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7.8 万辆和 123.9 万辆,同比均增长 1 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2.6 万辆和 31.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9 倍和 1.7 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034 辆和 832 辆,同比分别增长 6.4 倍和 3.4 倍。

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整车出口量首次突破 200 万辆,达到 201.5 万辆,较 2020 年增长了 1 倍,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日本(382 万辆)和德国(230 万辆)。其中,新能源出口量达到 31 万辆,同比增长 304.6%。

不仅去年汽车出口数量增长,这个趋势在今年一季度仍然保持着。按照海关的相关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整车出口 67.6 万辆,同比增长 57.8%;整车出口金额 11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87.9%。这个数字表明,一季度我国月均出口车辆超过 20 万辆。如果今年每季度都保持类似状态,那么今年全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将超过 250 万辆,这个数字有可能会超过德国,去年德国的出口汽车数量为 230 万辆。

在去年中国出口的 201.5 万辆车里,燃油车占了绝大部分,份额为 3/4,我国在世界领先的新能源车方面反而仅占 1/4 的份额。不过,这些出口的车辆并不都是中国品牌,比如上汽集团出口 70 万辆排到了第一的位置,其中就有上汽自有的荣威、MG 品牌,也有上汽合资企业的车型。再比如,排在出口量第三的特斯拉贡献了 16.8 万辆,就是外方独资的企业。奇瑞靠着瑞虎在国外畅销,反而以 30 万辆的成绩排在出口数量的第二位。

再来看一下 2021 年中国进出口年度报表数据。

2021 年 1-12 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 6051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其中,出口为 3363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9%;进口为 26875.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1%,贸易差额为 6764.3 亿美元。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2021 年表现为如下特征。

一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继续大幅度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为 128286.1 亿元,增长 20.4% 占出口比重为 59.02%。其中,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额 3392.6 亿元,增长 17.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额 16488.1 亿元,增长 12.9%;手机出口额 9447.1 亿元,增长 9.3%;家用电器出口额 6382.4 亿元,增长 14.1%;集成电路出口额 9929.6 亿元,增长 23.4%;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 2226.5 亿元,增长 104.6%。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出口量下降 1.2%,船舶出口量下降 12.2%。

二是高新技术产品总体增长强劲,总出口额达到 63266 亿元,增长 17.9%,占出口比重达到 29.11%。

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箱包、服装、鞋靴,家具、玩具等)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增速也较高。其中,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量增长 21.4%,出口额达到 1800.2 亿元,增长 26.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 11000.0 亿元,增长 15.6%;塑料制品出口额 6396.9 亿元,增长 20.5%;鞋靴出口额 3097.2 亿元,增长 26.2%,出口量增长 18.1%;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额 4771.9 亿元,增长 18.2%;玩具出口额 2980.1 亿元,增长 28.6%。

四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稀土和肥料出口增长较快。其中稀土出口量增长 38.0%,出口额增长 77.1%;肥料出口量增长 13.1%,出口额增长 61.4%。

中国出口以机电类产品为主,59%。高新技术产品 21%。中国出口 80% 都是高级工业品。这是中国工业真正的定海神针。

衣帽类劳动密集型大约为 10%。

这 10% 也是比东南亚稍高级的外贸款。是些有品牌或者技术要求的产品。有较强的价格壁垒。

中国对于东南亚的进口加工业优势在于中国是工业产业链完备的超级工业国。

工业国,是指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国家。

国际上声名显赫的 G7,准确的说法就是七国集团,就是西方工业国家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

为什么工业国这么厉害?

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

有趣的是,2014 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 4 万亿美元,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生产国。

世界工业起源于欧洲,然后扩散到北美,然后扩散到东亚。

然后工业的扩展到中国就停止了。

世界三个工业带就是欧洲,北美,东亚。

中国的工业是全世界最雄厚的。

2021 年中国工业数据:

2021 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9.8%,连续十二年位居世界首位。

其中光伏、风电、船舶等产业链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度紧缺的集装箱增长了 110.6%,翻了一倍多,芯片产量也增长了 33.3%。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同比分别增长了 44.9% 和 42.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了 1.6 倍。2021 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 28.6%、45%。

2021 年,在 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 32 个行业利润较上年增长,占 78.0%,行业增长面较上年扩大 14.6 个百分点。部分行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有 6 个行业利润增长超过 1 倍,有 18 个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与 2019 年相比,有 31 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占 75.6%;其中,有 21 个行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速超过 10%。

值得一提的是,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较为突出。2021 年,高技术制造业利润较上年增长 48.4%,两年平均增长 31.4%,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14.1 和 13.2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较 2020 年、2019 年分别提高 2.1 和 4.2 个百分点,展现较强发展活力。

以联合国划分的国际工业体系来划分,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 41 个工业大类,191 个中类,525 个小类。

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就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了,拥有 41 个工业大类、191 个中类,525 个小类。这也可以从数据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中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 30%,约等于美日德的总和。而且在 500 多个工业小类,中国有 220 多种工业品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

中国工业体系是自生型相对完善的,独一无二的。非要和越南,东南亚之流比较,堪称是不求上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中国工业的目标是什么呢?

那就要科普一下中国和美国贸易战大打出手的源头,中国制造 2025 计划了。

《中国制造 2025》由中国百余名院士专家着手制定,为中国制造业未来 10 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 2025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 2025” 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主要包括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

《中国制造 2025》明确 9 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型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长期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美国处于高端,中美经济具有很深的互补性。

中国如果进军高端制造将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相应领域的垄断格局,使中国从附属者成为他们的竞争者。

中国欲打破由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的世界制造业供应链格局,必然会遭到各方阻力,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也直指中国制造 2025,彰显了其维护现有世界分工格局的意图。

中美贸易战只是一个开头,高端制造业不断被打压将会是今后中国经常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国在高端制造业的成就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一个 10 亿人口级别的工业国迸发出的生产力革命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行重塑。

此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更加努力。

一个真正的工业国是路阻且长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知乎用户 意纵天高​ 发表

这是世界汽车时代里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汽车作为现代文明最为重要的标志。

直到今天我们终于站到汽车强国的行列里,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汽车发明至今一百多年后,我们的民众才真正享受到了汽车文明所带来的快乐。

我也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年代,也为我父辈与祖父辈感到无比的遗憾。

我常听我母亲讲我姥姥一辈子也没有坐过汽车 “奇闻”。

也很多次从父亲看着我们开车时的眼神中读出了 “羡慕”。

他老人家一辈子也没有学习开车机会,也没有拥有过自己的汽车。

在他年老时,我给他买了辆老年代步车,他却把这辆儿女口中笑称为 “宝马” 的代步车视如珍宝。

我小时候看欧美电影里那些俊男美女开着敞篷跑车的生活,再与自己现实的家庭条件一对比,想着自己可能这一辈子也不会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吧,就连北京吉普也不行。

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汽车了,别人感觉开车累,我却感觉开不够,我的第一辆车是手动挡,在最原始的油离配合下一顿操作猛如虎的畅快感从未消退。

虽然现在已经买了第二辆车了,但那辆手动挡我一直在开,那种情怀是千金难买的。

十几年的车龄依然被我爱护有加,漆面与内饰光洁如新,没有一次超期保养的,它就像我的战马一样陪着我依然在驰聘

有了车就有了说走就走的基础,那些未知的风景总是撩拨着自己想要启动引擎踩下油门冲向马路。

晚清时期 “奔驰” 已开上了马路,百年之间我们又从自行车大国走到了汽车大国。

知乎用户 艾里博帝 发表

意味着中国高端制造业开始崛起

意味着在日本技术停滞不前,德国地缘政治及能源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又稳固了一块高端的制造业重地

汽车是除了房地产以外最大的产业

拉动的产业的深度非常非常深

[

美的自动感应洗手机 OXS-2800

知乎自营

¥99.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414615420079284224?mcn_card_id=1553472536125632512&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

不要挑战人性

知乎自营

¥34.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447267769822019585?mcn_card_id=1553485730810466304&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如果中国掌握了汽车制造业,那人均就靠这一个产业再增加 5000 美元差不多

艾里博帝

2 次咨询

5.0

28565 次赞同

去咨询

补充:

1. 中国 2010 年左右超过日本,到现在 17 万亿美元,日本 3-4 倍,并没有什么万亿美元级产业被中国突破,欧美 GDP 也没断崖下跌啊。

2. 中国工业占 GDP30% 样子,所以. 只要汽车增加 1500,拉动的服务业增加就 5000 + 了。

3. 最近看很多人说全球汽车产业规模在 1 万亿美元左右,这个数据显然是不准确的。

因为这个数字其实差不多是我国的汽车产业规模。2019 年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为 8.1 万亿元,折合 1.17 万亿美元。2020 年我国汽车产业规模 81557.7 亿元,折合 1.18 万亿美元。2021 年我国汽车产业 3 规模 86706.2 亿元折合 1.34 万亿美元,我国汽车市场大概只有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全球汽车产业规模应该在 3-5 万亿美元左右,远超 1 万亿美元这个规模。

4. 增加的设计师,材料专家,财务师,外贸,广告。。。。。。都是高端岗位,可以带动什么网球,补习,旅游,餐饮一堆企业。

一个华为,BATJ 员工,带动的 GDP,超过 10 个富士康员工。

汽车可能没那么夸张,原理一样。

知乎用户 袁俊​ 发表

我对比了一些官方资料,发现这里面还是有一些有意思的数据:

1、2022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暴增,达到了 1218137 辆,同比增长 47.12%!

看上去很猛,对吧?但如果你对照 2021 年数据去看,以及更早一些的数据,就能发现,这个数据其实只能算中规中矩: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同比增长 135%。

具体的数据是,2021 年上半年,汽车出口 82.8 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 63.1 万辆,商用车出口 19.7 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 8.8 万辆。

再看今年,上半年是 121 万辆,从绝对值看是比去年增加接近 40 万辆,已经非常高了。

2、新能源汽车共出口 20.2 万辆,同比增长 1.3 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16.6%。

在 2016 年之前,国内汽车几乎就没有出口新能源的,2017 年以后,新能源开始渐渐普及了。

刚查了一下数据,新能源表现非常突出,2022 年 1-8 月,新能源汽车出口 34 万辆,同比增长 97.4%。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猛,**除了是因为政策扶持,还有一个原因是基数太低。**拿 2022 年 8 月数据为例,8 月汽车出口 30.8 万辆,环比增长 6.2%,同比增长 65%。

其中新能源是 8.3 万辆,环比增长 53.6%,同比增长 82.3%。新能源占到全部出口的比例只有 26.9%。如果看上半年的数据,那么占比也才 16.6%。

3、燃油车依然是主流,而且占绝对优势

绝对值就不说了,超过 80% 的汽车出口靠燃油车。

具体到车企是这样的: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少人都以为特斯拉和比亚迪是最牛逼的车企,但实际上,销量最高的车企是上汽,上半年 329078 辆,领先于 16 家集团。

特斯拉呼声很高,实际上半年出口量是 97182 辆,而且主要是靠 1、2 月的销量顶上去的。

4、过去若干年里,传统六大车厂都是主力军,而所谓新势力,从绝对值来看,并不显眼

5、中国车企的海外战场主要集中在相对贫穷的地区

中国汽车能抢占市场,目前还是依靠性价比优势。以智利为例,智利是实行零关税政策,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 60 个汽车品牌,中国汽车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奇瑞汽车,甚至比丰田还受欢迎,2021 年奇瑞在智利销量为 24000 辆,市场占比 5.9%,丰田只有 5.7%。

知乎用户 巨型掰压依​ 发表

2022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 120 万辆,究竟意味着什么?

某个神奇的存在写了不少哈,看来是有下过功夫的,挺辛苦啊,但是屁话太多了,我来帮你翻译一下:

1,那都是假的都是压库,实际根本卖不出,去年光名爵就压了十几万库存,当然今年比去年还猛的高增长,肯定也是压库存,欧洲有异次元仓库可以存上百万台库存车。

2,特斯拉爸爸的德国厂快建成了,建成后就要用近十倍你们的电力能源成本来打败你。

3,因为宇宙万物起源于芯片,你们没芯片(你们怎么可以有芯片),所以你们的发展都是假的,很快你们就要报复性刹车了。

德国日本:求别奶了,今年都快腰斩了,在奶下去冬天要洗冷水澡了…

知乎用户 燕语 发表

我觉着日本汽车产业走过的路,我们目前在走。

在过去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中,中国汽车产业不但成就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也在孕育汽车制造产业的繁荣和出口的快速增长。

今年 5 月份以来,国内汽车市场产销恢复迅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7 月份,中国汽车企业出口 29 万辆,环比增长 16.5%,同比增长 67%,再创历史新高。

我国的汽车工业虽起步发展较晚,但经过多年努力,近年来成长飞快,国产自主品牌车也正在摆脱低价、低质的帽子,走向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发展路线。不同于燃油车主要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出口到一些发达国家且初具规模。除了比亚迪成功开拓荷兰、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发达国家以外,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们也已于近年陆续出海,有了积极进展。其中,欧洲、东南亚市场成为这批中国企业的出海首选。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推动,特别是在一些省份和区域,以及在相关行业领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税费减免。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疫情后表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这也是近段时期出口走强的重要因素。

长期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要继续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未来新能源汽车以及汽车出口预计将会维持良好表现。

知乎用户 陈慕风​ 发表

意味着我国的产业升级是有效果的,已经能看到曙光了。

汽车整个上下游涉及到的产业规模以万亿计,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正是凭借着以汽车产业为首的支柱产业从而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的。

现在国内年轻人一直说 “内卷”,其实本质是整个社会高薪岗位太少了,特别是能够带来大量就业的制造业高薪岗位。

如果我国的汽车产业能够成功的升级,啃下德国、日本汽车的市场份额,再结合光伏、半导体等其他方面的组合突破,由此带来的大量高薪岗位,会让我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真正的迈向发达国家,那时整个社会的 “内卷” 应该会缓解很多。

而今年上半年我们汽车出口达到 120 万辆,这数据什么概念呢?

先来看看目前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日本的数据吧。据《日刊汽车新闻》报道,日本汽车工业协会 7 月 29 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 1-6 月日本的汽车出口量为 173 万 2649 辆。较前一年同期下降了 14.3%。

这数据乍一看,还是比我们高不少。但是不能只看目前的数据,而要看到增速,日本自疫情以来,出口数据是一直不断下降的。2019 年 481 万辆,2020 年暴跌 22.36% 至 374 万辆,2021 年微弱回升为 382 万辆,但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又同比下降 14.3%。

而我国呢?恰恰在疫情爆发的 2020 年后,开始了暴涨。2010 年到 2020 年间,中国汽车出口量一直在 100 万辆左右波动。2021 年,我国出口销量实现 201.5 万辆,同比涨幅达 101%,在国际上仅次于日本的 382 万辆和德国的 230 万辆,超越韩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

**而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出口量就超过了 120 万辆,同比增长 50% 以上,日本是负的 - 14.3% 的速度,而我们是以接近每年翻倍的速度在增长。**如果看今年 1-7 月份,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 150.9 万辆,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位列世界第二。

相信以这样的速度,中国要不了多久就能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汽车出口第一的国家了。且在出口车中,新能源的占比很高,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拯救了中国汽车业,中国多年的投入终于有了汇报。

很期待看到中国成为出口第一国家的那天,我们国内经过激烈充分的市场竞争而活下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等他们出海后,国外早已完全没有了对手。

不过等到中国汽车出口超过日本的那一刻,日本的日子可能就会很难过了。

日本如果失去了汽车产业,还剩下什么呢?小视频产业吗?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知乎用户 Way Tony 发表

出口的主力军都是燃油车,新能源出口刚起步,毕竟国内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产能都不咋够,暂时还没空大规模出口。

另外就是想提几个国内销量榜上一直霸榜的车型,轩逸、朗逸、卡罗拉、RAV4、CRV、途观 L 以及这些车的换壳车型,说实话别买了,如果价格实在是便宜的不像话的话,否则真别买了。普遍安全性不佳,造型老旧,内饰油腻老旧,动力拉跨(丰田日产)。差不多的价格可以去看看吉利、比亚迪、长城的主力车型,燃油或者混动都可以,价格更便宜的基础上吊打这些车,各方面。

知乎用户 奶包的大叔 发表

意味着东方大国的 “复杂性刹车” 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1-2020 年,国内的汽车出口基本上都围绕着 100 万辆的中线波动,除了 2013 年(宏观经济骤降)、2020 年(疫情)的特殊情况分别导致 - 20%、-13% 的剧烈同比跌幅之外,基本上都还算稳定。

直到 2021 年,一切都变了。

这一年,国内的汽车出口不仅突破了 200 万辆(214 万辆 [1]),而且还创下了翻倍的同比增幅(102%)。

正是在这一年,国内的官媒出现了 “全国汽车出口仅次于日本和德国、位居全球第三” 的官宣口径。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国内的汽车出口在 2021 年实现了翻倍呢?

从汽车动力类型来看,2021 年,国内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汽油车、柴油车分别为 58.85 万辆、119.23 万辆、27.59 万辆,分别比 2020 年增加了 36.48 万辆、65.10 万辆、12.52 万辆。

如果剔除 2020 年疫情的特殊影响,那么这个结果也将变得更为清晰。

2018 年,国内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汽油车分别为 14.69 万辆、80.37 万辆。与 2018 年相比,2021 年国内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汽油车分别增加了 44.15 万辆、38.85 万辆。

也就是说,与 2018 年国内汽油车出口的阶段高点相比,2018~2021 年国内汽车出口辆增加的主力军其实是新能源汽车。

其中,除了特斯拉的 “特殊型存在”[2] 之外,国内汽车出口 “一哥” 无疑就是上汽集团:2021 年,上汽集团以 59.8 万辆的出口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汽车出口第一。

实际上,作为 “一哥” 的上汽集团,官宣口号则是“海外每卖出 3 辆中国车,就有一辆是上汽造”。而上汽集团的出口主力车型,则是名爵 [3](MG)电动车 [4]

于是上汽集团的名爵(MG)电动车就成了国内各大分析师研报中 “最亮的那颗星”。


在上汽的官宣口径中,名爵 2021 年的出口规模高达 364032 辆,占上汽全年出口规模的比重达 61%;而 MG ZS 更是凭借全年出口 151671 辆的业绩成为 2021 年全国出口单一车型销冠。

从市场划分来看,上汽的官宣口径则是:2021 年,名爵、MAXUS[5] 在欧洲的销量超过 7 万辆,在澳新(澳洲 + 新西兰)市场的销量超过 6.5 万辆。

尤其是在欧洲市场,上汽的官宣口径是名爵 2021 年在欧洲销量强劲增长、同比增幅高达 3 倍。

到了 2022 年 7 月,上汽集团的官宣口径更是直接变成了:MG 名爵已成为全国首家单一品牌海外销量破百万(辆)的国产电动汽车品牌。

那么问题来了,在 2021 年欧洲电动车销量 Top 10 排行榜中,韩国起亚以 62668 辆的销量排名第 6,但为什么官宣号称销量高达 7 万辆的名爵 MG 却反而连 Top 10 都没进呢?

这时,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赵爱民的话就显得格外耐人寻味:

“从第一批的 60 辆开始,到现在的 100 万辆,经历了很多… 到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基本实现翻番增长,2021 年做到了全年海外累计批售 36 万辆,今年预计还能达到 60 万辆左右。”

See?赵副总用的词实际上是 “批售”。


显然,中文的博大精深再一次发挥了神奇的功效:

批发量指车企卖给经销商的销量数据,其中包括展车、试驾车、库存车和实际交付到用户手中的车辆;而零售量则参考的是上险量,也就是车辆真实的终端销量。

也就是说,上汽集团官宣的 “出口销量” 实际上大部分都是积压在经销商渠道中的库存量。

用德国斯图加特的经销商 Julian Emrich 的话说就是,与国际汽车主流品牌完全不同的是,名爵的销售代表并不要求他预先购买车辆(库存)、而是由名爵直接免费提供现车,经销商每售出一辆汽车就能获得佣金。

事实上,根据国际汽车调研机构 EU-EVS 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名爵在欧洲 11 个国家 [6] 的销量共计 14228 辆 [7],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如国产品牌 “极星” 在欧洲的销量水平(14720 辆)。

而名爵 ZS 在澳洲、新西兰 2021 年的实际销量则分别仅为 1388 辆、874 辆。

与此同时,这个 “博大精深” 的套路不仅被用在汽车出口数据上,而且还用国内的汽车销量上。

【此处删除 227 字】

2022 年 3 月,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正式启动。按照特斯拉的目标,柏林工厂的年产能规划为 50 万辆、员工 1.2 万人,并预计 2022 年底 [8] 将能每周生产 0.5~1 万辆 Model Y。

对此,国际汽车业界普遍认为,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在 2022 年底的正式大规模量产不仅将使其重新从大众集团手中夺回欧洲电动车第一的宝座 [9]、而且还将进一步挤压 CN 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显然,在国内大肆宣称 “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的官宣与现实之间,还存在着极其巨大的 “骨感” 差异。


2012 年,每辆汽车平均需要使用约 500 颗芯片,到了 2022 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 2200 颗。

在 2022 年两会期间,【此处删除 159 字】

2022 年 3 月底,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在 2022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表示:

国内新能源汽车虽然在发展上抢先了一步,但 “下半场决定胜负”,“芯片和操作系统都是我们的短板弱项,缺芯少魂,车规级的更是如此。过去汽车厂基本不管这些事情、都交给一级配套商来干这个事。国外已经开始有汽车厂向台积电投资要产能,但我们的汽车厂却只会在那儿光叫唤。”

2022 年 6 月 24 日,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常务副院长芦勇在上汽集团的 “上汽星云” 平台技术沟通会上坦承,“上汽星云”依然面临着芯片短缺的问题。在整个芯片应用中,国内的芯片大概只占 2%;全行业的芯片需求规模比较大,并不是哪一个企业自己这点量就可以平摊掉芯片开发的成本投入。

由此,也引申出了一个关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深邃哲学问题:复杂性刹车。

在《最终启示录》第 27 章中,熊一平和安德森博士等人曾详细讨论了有关 “复杂性刹车” 的问题。

复杂性刹车(Complexity Brake)的概念来自于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 · 艾伦,他认为:

“随着人类对自然系统理解的不断加深,我们通常会发现,我们需要更多、更专业的知识来描述它们,我们不得不用越来越复杂的方式来持续扩展我们的科学理论… 这个问题被称作复杂性刹车,我们相信,对自然世界‘认知上的’理解正在被复杂性刹车放慢。”

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些低垂的(容易的)果实都被采摘完了之后,如果要想继续前进和发展,就需要更高端、更强大的科技实力水平。而在缺乏相应的技术实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困境。

由于涉及 sensitive 内容,【此处删除 1999 字】

奥尔特加 · 加塞特在《大众的反叛》中写道,罗马帝国的崩溃肇始于技术的匮乏,但今天导致文明出现危机的却是人,因为无法与自己文明的发展齐头并进。他们看起来就像一群粗野的农夫,在试图用他们粗糙、笨拙的手指从桌面上捡起一根绣花针。他们处理问题时所使用的思维工具,居然还和二百年前一样简陋,殊不知现在的情况比那时候要复杂 200 倍。

楼下保安则说,在 DFDG[10],经济规律是根本不存在的名词;只有在遭受了经济规律的毁灭性惩罚之外,人们才会知道经济规律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以上内容节选自《复杂性刹车》,所有 sensitive 内容均已删除,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公众号 [11] 或 new base[12] 中查看原稿。

参考

  1. ^ 中汽协的数据为 201.5 万辆。
  2. ^ 实际上,除了特斯拉之外,宝马 X3、别克昂科威、雪弗兰、沃尔沃 XC60 等大量合资品牌的出口量也都被统计在国内汽车出口总量之中。
  3. ^ 上汽收购南汽之后获得的英国品牌。
  4. ^ 主力车型为纯电车 ZS、其次为混动车 HS。
  5. ^ 上汽的商务车品牌,销量远远小于 MG。
  6. ^ 挪威、德国、英国、法国、爱尔兰、芬兰、荷兰、瑞典、瑞士、丹麦、西班牙。
  7. ^ 其中 ZS 约 11821 辆、MG5 约 1858 辆、MARVEL R 约 501 辆。
  8. ^ 柏林工厂今年首批交付给欧洲客户的 300 辆特斯拉是从上海工厂运来的。
  9. ^ 大众 2021 年在欧洲电动车市场的份额高达 25%,而特斯拉的份额则因进口关税、物流成本上涨等原因而从 2019 年的 31% 下滑至 2021 年的 14%。
  10. ^ 东方大国
  11. ^【zhenlijiludating】
  12. ^ 通过 WX(naibaodedashu)加入。

知乎用户 布琢思 发表

去年写的一个回答,里面的对未来的预测在今年正在逐一兑现。

如何评价比亚迪 1 月 11 日发布的超级混动 DM-i 车型?

目前已经可以确认的:

  • 意系、法系、韩系正在退出汽车市场
  • 比亚迪的销量对新势力造车形成碾压
  • 燃油车二手价值在下跌,传统车的 4S 倒闭潮还没有完全到来,不过估计快了
  • 加油站还未开始大规模转型,毕竟存量汽油车的数量还足够加油站支撑多年
  • 插电混动从明年起不送牌照了
  • 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德国

知乎用户 热河 发表

感觉距离打压不远了,这回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当我们成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国的时候,他们说你生产不行;当你生产第一的时候,他们说你自有品牌不行;当你自有第一的时候,他们会说你技术不行;当你技术第一的时候,他们会说你口碑不行;当你口碑第一的时候,他们说你均价不行。

有销售才会有收入,才会更好的发展。

给国产车足够的时间,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大家还是根据需求在买的,新能源车再过几年很大概率成为中国车的天下。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很多人从汽车行业本身谈了。我补充一下,中国现在不仅是在汽车行业制造业优势很大,而且在很多领域制造业优势都很大,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市场份额越来越多。

汽车,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兴电动车,现在中国制造出口汽车越来越多。全球前二十名电动汽车品牌,中国品牌能占一半多。

大飞机,民用客机。中国商飞 C919 已经逐渐投入生产运营,逐渐成为和美国波音,欧盟空客齐名存在。

船舶,民用造船业,中日韩三国民用造船业基本垄断全球市场,把原来美国,希腊,荷兰,挪威等造船业市场份额抢了过去。而其中中国造船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

化工业,中国化工也是世界闻名。举个例子,农业化肥农药等化工品制造,全球基本三家主导,中国化工集团,德国巴斯夫拜耳,美国陶氏杜邦。

钢铁铜铝等各种金属加工冶炼。中国钢铁生产世界第一不必说了。现在就连稀土矿加工业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其他国家稀土矿也得送到中国加工成为产品再出口。中国现在每年进口稀土矿比出口稀土矿还多,是稀土进口国。(误)

核电站,中国华龙一号等核电站水平世界一流,和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站竞争。

无人机,民用无人机中国大疆无人机一家独大;军用无人机中国翼龙彩虹等也是有一席之地。

智能手机,中国华为荣耀小米 OPPOVIVO 等智能手机有市场份额一席之地,和美国苹果,韩国三星等竞争。

太阳能光伏板,中国隆基等在单晶硅光伏板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平。

显示屏。全球液晶显示屏基本中国韩国两家垄断,中国京东方 TCL,韩国三星 LG。

等等。

知乎用户 崔磊​ 发表

出口大头是新能源,但是传统燃油车,中国品牌现在也已经发展起来了。

上个月底,ccpc 中国量产车大赛专业站,合资自主一共 23 辆车参加比赛,分 7 个组别。

奇瑞的子品牌星途的车型叫凌云 S,参加了全部可以参加的 9 个科目比赛,拿了 7 个第一。

其中加速和停车成绩全场 23 辆车第一,综合性能赛全场第二,微弱劣势输给了以灵活操控见长的福特福克斯,而凌云 S 是一辆中型 SUV。

你说拿一两个第一,那是你有特长。

9 个科目拿 7 个第一,就只能说产品力全面领先了。

在产品技术已经平视合资外资的时候,中国汽车开始在全球争夺市场,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么?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说,哎呀外资品牌还有黑科技没用上巴拉巴拉。

也许吧,但是不重要。

因为黑科技带来的平价车成本提升,是外资汽车企业受不了的。

当我们能在大众化的平价车市场卷死外资的时候,剩下那点高端市场,是养不活外资车企的。

知乎用户 优秀少先队员 发表

意味着提前把汽车打入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血汗工厂行业。

意味着中国的新能源政策成功了。

2022 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 121.8 万辆,同比增长 47.1%;其中乘用车出口 94.5 万辆,同比增长 49.7%。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共出口 20.2 万辆,同比增长 1.3 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16.6%

因为汽车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德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绝对支柱产业,可是他们的国家和市场并不大,都极度依赖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咱们先看日本,2022 年上半年,日本出口汽车 173 万辆,较前一年同期下降了 14.3%。作为对比,2022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 121.8 万辆,同比增长 47.1%,其中新能源汽车共出口 20.2 万辆,同比增长 1.3 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16.6%。日本下滑给出的原因是由于半导体零部件不足以及新冠疫情再次反弹导致零部件供给困难,使得日本国内的汽车产量出现下降。日本的汽车出口还是在日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取得的,按目前的状况,年底中国的汽车出口可能会非常接近日本的出口数据。中国这边,新能源车出口的主力还是特斯拉,但是众多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快速追赶,以比亚迪为例,2022 年 8 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 5092 辆,上个月为 4,026 辆,环比增长 26.5%,这个数字未来会更多。

因为汽车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德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绝对支柱产业,可是他们的国家和市场并不大,都极度依赖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咱们先看日本,2022 年上半年,日本出口汽车 173 万辆,较前一年同期下降了 14.3%。作为对比,2022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 121.8 万辆,同比增长 47.1%,其中新能源汽车共出口 20.2 万辆,同比增长 1.3 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16.6%。日本下滑给出的原因是由于半导体零部件不足以及新冠疫情再次反弹导致零部件供给困难,使得日本国内的汽车产量出现下降。日本的汽车出口还是在日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取得的,按目前的状况,年底中国的汽车出口可能会非常接近日本的出口数据。中国这边,新能源车出口的主力还是特斯拉,但是众多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快速追赶,以比亚迪为例,2022 年 8 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 5092 辆,上个月为 4,026 辆,环比增长 26.5%,这个数字未来会更多。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虹桥社区群众 发表

非洲大兄弟不行啊,明年把非洲大兄弟的购买量提高,给他们 0 首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22 年 1-8 月份我国汽车出口 181.7 万辆,同比增长 52.8%,我看了一下去年的数据,2021 年 1-8 月份我国汽车出口 118.9 万辆,而 2021 年我国全年的汽车出口是 201.5 万辆,是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2021 年我国的汽车出口增速达到了惊人的 102.5%。

2021 年全球第一大出口国日本出口汽车 382 万辆,第二大出口国德国出口汽车 230 万辆,我国距离日本差距不小,距离德国却是一步之遥,果然今年我国前几个月的汽车出口已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现在大家可能想知道我国全年的汽车出口能否达到 300 万辆,这样我国汽车出口和日本就会进入同一个段位,超越日本也就为时不远了。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下。第一,2021 年我国汽车出口是 201.5 万辆,要达到 300 万辆,那么今年的汽车出口就要比去年增加 98.5 万辆。我看了一下 1-8 月份的数据,我国 1-8 月份汽车出口同比去年增加了 62.8 万辆。也就是 9-12 月份这 4 个月汽车出口只要比去年多 35.7 万辆,就能完成全年 300 万辆的目标。

而去年 9-12 月份,我国的汽车出口高达 82.6 万辆,占了全年出口的 40.99%,平均每月出口 20.65 万辆。也就是今年 9-12 月份我国汽车出口要达到 118.3 万辆,平均每月的汽车出口要达到 29.575 万辆。

只要增加非洲大兄弟的进口量,破 500 万轻轻松松的

知乎用户 顾铭 发表

数据说话

中汽协发布 8 月份汽车出口,30.8 万辆;再创历

史新高,新冠跟俄乌战争之前产业升级就是个喊

口号的笑话,现在欧洲能源危机,德国近十年第一次逆差,日本新能源走 “错路”,这波中美吃汽

车产业应该是可预见的

对于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是沉重的挑战,日

本 gdp 百分之 50 来源于汽车可预见的未来,日本

会回到属于他的历史地位

新冠影响了中国的第三产业,保留了中国的工业

命根子,看来中国是押注在工业汽车,机电,化

工工业上;

俄乌战争打得越久中国产业升级的机会可能也就

越大

知乎用户 风啊 发表

中国的汽车行业如同前十年的手机行业,很有希望,但是问题也不少,新公司多,但营销噱头多,技术突破不多,底层科技仍然在别人手里,比如汽车芯片。

知乎用户 Alex Cui​​ 发表

抱歉,我是来泼冷水的,上半年汽车出口超 120 万辆,还真别急着谈 “大国崛起”,“我国汽车制造业弯道超车” 等等。

最新我已经查阅了前 7 个月数据总共出口 150 万辆的出口构成,除了上汽、特斯拉以外还主打的是性价比。

  • 第一上汽出口 47.9 万辆,得益于收购的 MG 品牌在欧洲、印度等地区的品牌根基,现在上汽海外出口汽车都是套着这个牌子卖。
  • 第二奇瑞 19.8 万辆,第三长安汽车 12.2 万辆,第四特斯拉 11.6 万辆,第五吉利 10 万辆,第六长城 7.7 万辆
  • 前六累计 110 万辆,占比 75% 左右。

汽车如果你只是当成是工具,那么皮实耐用、性价比高大概率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畅销,因为他们消费力低,买不起太贵的车。

但凡有点追求,要拿利润,要打高端市场,就要树品牌,就要在当地建厂,汽车是纳税大户,绝大部分国家不愿意你把太多利润拿走,所以即使如德、日,也一定是要在中国、美国、欧洲各国建厂的。

我国在燃油车领域与头部品牌的差距依然很大,不只是发动机、变速箱,更是我们缺少头部供应链大厂,我们还没有博世、采埃孚、电装、摩比斯等等,2022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我国只有 11 家,并且依然处于低水平位置。我们也缺少世界级的汽车品牌。

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确实在弯道准备超车,但是我们的汽车品牌还没能走出去,头部势力加在一起也没有特斯拉单个企业的号召力强。而即将展开激烈竞争的汽车芯片、操作系统,我们还势单力薄,面临封锁。

卖了 120 万辆车,还没有宝马一家上半年利润高,累死累活的不过有口饭吃。

这就是现实,别急着热血澎湃,国内汽车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乎用户 进口清关 - 大林 发表

2022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 120 万辆, 说明这些年我国国产汽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出口到世界各国,开启了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新纪元;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目前出口的汽车大部分是中低档的汽车,单价比较低,出口的市场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汽车厂商有些也是外资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比如特斯拉等,但同时说明我们的增长潜力还是比较大的,以后有望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汽车产业将成为拉动 GDP 增长的一大引擎。

知乎用户 天星舰水手 发表

意味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有望。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是好事。

但是,在利益分配中,普通产业工人能从中获利多少?

大秦统一六国,老秦人就能自动过上幸福生活吗?

入观后,就能有大 house 和大牛排吗?

看看带领国产车崛起的比亚迪中秋给工人发的福利和给媒体人发的福利对比。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了。

或许,未来普通产业工人能够跟着喝到的汤也没多少。

知乎用户 被洗脑群众 发表

虽然但是

2021 出口的新能源车有大量的凑数的

比如出口孟加拉国 8.2 万 售价只有 0.1 万美元

出口印度的 4.9 万辆售价也是 0.1 万美元

出口泰国的 4 万辆售价 0.2 万美元

出口菲律宾 1 万辆售价 0.1 万美元

新能源总出口 58 万辆这就将近 20 万辆 扣除特斯拉 自助新能源出口其实没多少

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有新进展

另外问问 0.1 万美元的新能源车啥样的

知乎用户 劈柴叔 发表

不管有没有疫情,中低端外贸加工制造产业都是肉眼可见的转移到越南、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很多外贸中小企业老板也都大声疾呼订单是断崖式下跌。

那为什么我国外贸出口额仍然强势上涨呢?因为增加的就是汽车和其他高附加值的产品。所以这就是趋势的力量、时代的红利,基本不可逆的。

随着中国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增大,中小企业老板未来可以围绕新能源、围绕汽车周边做一系列出口配套所需要的产业链(比亚迪们再馋业绩,也不至于把行车记录仪、汽车贴膜、汽车坐垫、汽车吸尘器全都做个遍吧),换句话先替代德国汽车配套产业、再替代日本汽车配套产业,这又是好几十年的大发展了。

知乎用户 Stillhaha 发表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之路:

纺织品 - 鞋帽 - 小家电 - 手机 - 汽车

别小看我们出口的东西依然是便宜量又足,这不就是中国制造的魅力么?

大家都没钱了,便宜量又足的汽车它不香吗?

我估计今后飞机也可以出口了,依然是便宜量又足。

是好事,不用酸。

知乎用户 Obsess 发表

看着各国传统车企纷纷转向新能源,弯道超车或许真的能实现。希望国产新能源车能保持优势,抓住世界形式和科技创新的机会吧。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意味着魔怔人马上要拿人均和工人工资说事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etVDBHss 发表

我只能说神蛆牛逼,神蛆天天刷赢麻了,左右都是赢,又赢了,既然神蛆天天这么刷,那不赢都有点对不起他们的敬业了。

日本完蛋了,日本汽车产业就要步入白色家电的后尘,产业也要全面崩溃了。

制造业里最重要的经济产业就是汽车制造业,因为汽车是全世界绝大部分家庭除了房产外最贵的资产,手机里的奢侈品也就一万多,而汽车里的屌丝也要近十万元,汽车产业的利润也许没有手机高,但是养活的产业链绝对比手机规模大得多,汽车产业发展起来,中国的内卷情况觉得会极大缓解,无它,汽车产业能养活的白领和蓝领太多了。

知乎用户 风之号角​ 发表

淡定!

什么第一名日本,第二名德国,这么牛靠出口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来中国建厂,甚至还要出卖技术合资建厂,它们是傻 X 吗

汽车这种大件,最大的销量永远来自本地产业链

不能到欧美日本土建厂建产业链,一切都是浮云。

知乎用户 数字 oba 发表

意味着汽车产业马上就是低端产业呢

知乎用户 朱会来 发表

苹果手机出口再多,郑州深圳龙岗富士康的牛子们也不过是替郭台铭挣点加工费。

知乎用户 蓝色龙骑兵 发表

房子卖不动了。

手机卖不动了。

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是啥?

只能靠汽车了。

整的挺好。

知乎用户 给未来的自己 发表

很开心,这是好现象,我国汽车产业终于能厚积薄发。

当年的家电行业,再到近年的手机行业,现在汽车行业,加油我的国

知乎用户 裕立普惠 - 李先生​ 发表

谢邀!

因工作较忙,不太去关注车,加上行业不相关,也没有刻意去研究车市,所以,这个热点问题交给车友们去回答。知乎大神多,肯定有你需要的答案。

但作为王传福铁粉,在此必须认真说一下比亚迪海外市场的扩张之路。

同时,为了让各位朋友深入了解比亚迪的风采和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特意在文中插入前几天发布的三个小作链接:前两个是关于比亚迪的,最后一个是中国经济现实的,有兴趣的朋友点开了解一下。

比亚迪电动车除了在中国热卖,而且它正在快速拿下全球市场——

乘联会数据显示,比亚迪 8 月销量达到了 17.5 万辆,同比增长 185%,比亚迪也连续四个月销量破 10 万台。今年 1~8 月,比亚迪新车累计销量达到 979397 辆,同增长 166.9%,已经接近 100 万台。

在国内销量节节高升的同时,比亚迪也在快速推进自己的全球化进程。

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开展乘用车业务,并在多个发达国家热销,可以说,比亚迪的乘用车就差卖到南北极和非洲了。

其中,比亚迪元 PLUS 的海外版车型 Atto 3 已经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市场上市,并且初战告捷。以澳大利亚市场为例,8 月初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一处展厅内展出比亚迪 Atto 3 时,竟出现了数百人排队看车的场景。

在新加坡市场,Atto 3 还未上市时,就已经收到了数百位消费者的意向单,而且上市后车辆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了比亚迪的预期,一度需要向新加坡增加出口量……

那么比亚迪到底进入哪些海外市场,在当地销售哪些车型?在国外的销量情况究竟如何,能否跟特斯拉展开正面竞争呢?

“不讲故事,只讲实现”:华为和比亚迪的寒冬与狂奔

一、进入 18 个国家 2025 年要开店 340+

目前,比亚迪的乘用车已经在挪威、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上市;同时,比亚迪也在拉丁美洲布局了乘用车业务。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比亚迪在国外的乘用车业务几乎都是与本地的知名汽车经销商合作,且门店经销网络也在不断拓展中。

在亚洲市场,比亚迪宣布进军泰国市场,并宣布与经销商合作在年底前建成 31 家门店,到 2023 年要建成 70 家门店。

日前,比亚迪还宣布将在泰国建立一座电动车工厂,预计将于 2024 年开始运营,年产能约 15 万辆,生产的汽车将投放到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

欧洲市场方面,比亚迪在原有的挪威市场拓展至德国、瑞典、荷兰等国家,销售车型将包括比亚迪唐、汉、以及元 PLUS(当地命名为 BYD Atto 3)。

目前,比亚迪已与欧洲经销商集团 Hedin Mobility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当地多个区域开设展厅,为瑞典和德国的客户提供电动汽车。首批比亚迪车型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给欧洲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仅在挪威一个市场就开设了 51 家零售及展示门店。

在澳大利亚市场,比亚迪的展示中心共计 12 家,已经覆盖了澳洲全域的州和领地(除海外岛屿)。

在拉丁美洲市场,比亚迪于 2021 年 12 月正式进入巴西纯电动乘用车市场,目前在售车型主要有比亚迪唐 EV 和汉 EV,并与 Eurobike、Saga、Servopa 等多家当地经销商合作;预计今年年底,比亚迪将与巴西经销商合作,将销售网络覆盖巴西 45 个主要城市,并计划在 2023 年底前拥有 100 家指定经销商。

此外,比亚迪还在哥伦比亚、乌拉圭、巴哈马、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哥斯达黎等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展开了乘用车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北美市场也在布局当中。比亚迪美国官网的乘用车页面显示正处于更新中,车东西推测下一阶段比亚迪将宣布进入美国乘用车市场。

整体来看,比亚迪出海的市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涉及,且出海车型目前仍以王朝网的纯电车型为主,未来也会向国外市场推出海豚、海豹等海洋网车型。

中国先胜一局!外媒没有说错,中国崛起逐渐成为现实

二、澳洲热度很高 一天有 600 人申请体验

既然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如此之多,那么比亚迪在海外的关注度如何呢?

今年 8 月 2 日,一辆比亚迪 Atto 3(比亚迪元 PLUS 右舵版)在澳洲布里斯班的一处商场内展出。据悉,当时该展台收到了超过 600 份的体验申请。

有外媒也前去静态体验了该款车。其直言,比亚迪 Atto 3 参观人数非常多,其热闹场景不亚于 2018 年特斯拉 Model 3 在该座城市展出时的热度。

而后甚至由于人太多,记者想先去吃饭,等到午餐后人少时再来仔细上车体验。但事实证明,一小时后至少还有 60 多人排队,热度不减。

8 月 23 日,在 Youtube 发布的一条视频显示,前来看车的人也不少,纷纷围在车辆周围看车,车上的座位也挤满了人,甚至前机盖也被掀开。围在四周的人都在讨论这款车。

9 月 2 日,比亚迪将第一辆 Atto 3 交付客户,Atto 3 正式在澳洲市场启动交付,首批交付的车型为长续航版车型,标准续航版车型将于 2022 年 11 月开始在中国生产。

车型方面,比亚迪 Atto 3 在澳洲市场共推出两款车型,标准续航版车型起售价 4.43 万澳元(约合人民币 20.89 万元),WLTP 工况下续航 320 公里;长续航版车型售价 4.73 万澳元(约合人民币 22.31 万元),WLTP 续航 420 公里。

两款车型都使用了比亚迪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其中,标准续航版车型电池容量为 50.1kWh,长续航版车型为 60.4kWh。

目前,比亚迪在澳洲市场仅有 Atto 3 一款车型在售;此外,比亚迪还将在澳洲市场推出另外两款新车(可能为比亚迪海豚以及比亚迪海豹),预计将于 2022 年 12 月在澳洲市场发售。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处体验中心

三、元 PLUS 获 4000 订单 在澳直逼特斯拉

展车的火爆也为比亚迪带来了澳大利亚市场的大量订单。

8 月初,澳大利亚电车经销商 EVDirect(比亚迪在澳洲市场的经销商)表示,自 2 月份比亚迪 Atto 3 上市以来,已经获得了 4000 多个订单。

而随着前段时间比亚迪宣布降低 23% 的服务成本后,比亚迪 Atto 3 的日订单翻番。

EV Direct 的 CEO Luke Todd 向澳媒透露:“过去 48 小时内的日订单量是我们降低服务费前平均日订单量的两倍;目前的总下定人数已经超过 4500 个。”

9 月 5 日,澳大利亚联邦汽车工业商会(FCAI)发布了 8 月新车销售数据。整个 8 月份,澳大利亚共售出 95256 辆汽车,今年 1~8 月新车销量达到 717575 辆。

FCAI 首席执行官 Tony Weber 表示,8 月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亮眼。“8 月份电池电动汽车的销售强劲,仅特斯拉一家就销售了 3397 辆汽车。8 月电动汽车销量占比 4.4%,为去年同期两倍,创历史新高。年初至今,电动汽车销量占整个市场的 2%,混动汽车占 7.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 0.6%。”

而比亚迪自 7 月份上市以来,已经收获了超过 4500 个订单。如果按月来比较的话,特斯拉在 8 月交付了 3397 台,那么比亚迪单款车拥有 4500 台订单的销量也算可圈可点。

8 月份,特斯拉 Model 3 在澳大利亚新车销量中排名第四,排在丰田海拉克斯、福特探险者以及丰田 RAV4 之后,销量超过了丰田陆地巡洋舰。

最新数据显示,8 月份共有 2380 辆 Model 3 交付给客户;此外,特斯拉还交付了 1017 辆 Model Y,两款车使得特斯拉在 8 月份占据了澳大利亚整个新车市场 3.6% 的份额。

从澳大利亚 8 月新车的销量情况来看,特斯拉将成为比亚迪在澳洲的一大劲敌,未来比亚迪海豹上市后,将与特斯拉 Model 3 在澳大利亚市场展开正面的遭遇战。

四、7 月入局新加坡 市场小但热度高

直到今年 7 月 8 日,Atto 3 在新加坡上市,才正式进入乘用车市场。

新加坡媒体《商业时报》7 月 7 日的报道称,比亚迪新加坡授权经销商 Vantage Automotive 表示,约有 300 人对 Atto 3 表达了浓厚的兴趣,足以占据比亚迪今年出口到新加坡市场的车辆数量。

一位消息人士告诉新加坡《商业时报》(The Business Times),比亚迪不得不 “调整” 其工厂订单;这是业内人士的说法,意味着汽车受到的欢迎程度超过了其预期。

在新加坡市场,电动汽车仅占市场总数的 0.6%,但整体电动汽车占比也在增加。

今年年初,路上只有不到 3000 辆的电动乘用车,但 1~5 月期间,电动汽车保有量增加了 1000 辆。

从这一角度来看,新加坡市场虽然不算大,但比亚迪 Atto 3 还未上市已经获得了 300 多人的意向单,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看出比亚迪在新加坡市场的热卖潜力。

财政 “高招”:政府摊派拿地,终于拖垮了地方城投公司!

五、海洋三强在日发布 唐 EV 挪威首战告捷

今年 7 月 21 日,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推出三款车型——比亚迪 Atto 3、比亚迪海豚和海豹。

其中,Atto 3 将先一步推出,预计将于 2023 年 1 月上市销售。而比亚迪海豚和海豹则还需进行右舵版车型的生产,两款车将分别在 2023 年中期和下半年发售。

入局亚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后,比亚迪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欧洲。去年 8 月,比亚迪唐 EV 开始在挪威交付,去年 12 月底,比亚迪宣布唐 EV 在挪威的交付量达到 1000 辆。

比亚迪国际合作事业部兼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唐 EV 自去年 8 月在挪威上市以来,便深受用户青睐和认可。就在上个月,唐 EV 取得了挪威 7 座 SUV 市场销量第一的佳绩。”

具体来看,比亚迪唐在挪威售价 61.99 万克朗(约为人民币 43.5 万元),这一价位的竞品车型主要为特斯拉 Model Y 高性能版车型,售价 59.99 万克朗(约合人民币 42.1 万元 )和奥迪 e-tron,售价 58.3 万克朗(约合人民币 40.9 万元)。

自上市以来,比亚迪唐 EV 的销量累计为 2357 辆,同期奥迪 e-tron 的销量为 3958 辆,而特斯拉 Model Y 的销量则最多,同期销量超过了 1.4 万台。

虽然与特斯拉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比亚迪也在持续布局,想要扩大在海外的产品布局,提升销量。

为了扩大在海外的市场知名度,比亚迪宣布将参加 10 月的巴黎车展,以展示其最新乘用车和技术战略。

对于欧洲市场的销量的提升,比亚迪信心满满。据《劳氏日报》(航运权威媒体)报道,比亚迪将订造 8 艘 LNG 双燃料汽车运输船,每艘可运输 7700 辆汽车,预计从 2025 年后相继交付。

结语:电动化为自主车企出海助力

电动化时代,新能源车的架构与燃油车有所不同,发动机和变速箱不再是必需品,也就不再需要依赖这类被国际大车厂卡脖子的技术。

混动、纯电成为新趋势,国内自主车企的新能源产品也就可以出口,销售到发达国家市场。

仅以比亚迪为例,其不仅成为成为国内头部的新能源车企,也在国外受到欢迎。

从这一角度来看,电动化的浪潮也大大加速了自主车企的全球营销策略。

知乎用户 安吉丽娜圖图 发表

中国的汽车出口,无论如何是个好消息。

要知道汽车的技术工艺等还在其次,就只说汽车的生产制造以及轮胎,内饰,座椅,玻璃和各种配件的供应商的的生产行为,你们知道需要多么巨大的投入吗?

不是说你把车卖出去,所以你需要有投入,不是的。你就是一辆车卖不出去,你也需要海量投入,这种投入以亿作为计量单位。

这说明我国已经瞄准了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将长期存在而且巨大的在生产领域的投入已经看到了效果。我国消化的大众,福特,雪佛兰等品牌的技术,加上中国工人低薪酬,加上中国工程师的 996,加上一贯以来国外卖的比国内便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产业可以长期盈利。

这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日本韩国的汽车品牌将受到冲击,他们将面对一个全新的对手。

知乎用户 长弓玄刃 发表

意味着很多,确实有写些东西的冲动。然而有人比我说得明白,推荐一下,与君共勉。

【卢克文工作室】中国电动汽车一雪前耻,我们将堂堂正正地战胜日本_哔哩哔哩_bilibili

知乎用户 小闲 发表

意味着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了 120 万辆是在 2022 年上半年发生的!

知乎用户 生活经济学 发表

生活想更好,就得着重发展科技。要是没有这些车的出口,大家吃的外国食品,商品,用的汽油,天然气,都不会有!

知乎用户 木鹃 发表

意味着我国 2022 年能出口 240 万以上的汽车

知乎用户 五福 - 爱云集 发表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广受欢迎啊!

知乎用户 问问马斯克 发表

特斯拉贡献了一半

知乎用户 万一 拥找我 发表

特斯拉占了我们出口的半壁江山

知乎用户 秀如 发表

哈佛大学工程师开发出新型固态电池,可重复使用达 1 万次,最快 3 分钟充满电,这将带来哪些改变?

这条消息排在了咱这条的前面。

咱们的汽车工业确实发展得不错。成绩也不俗。

同时必须看到,外资占了很大的出口量。还有就是民营企业。咱是制造大国,这个不假。但是在专利和其它高精尖上,还有差距的。

新能源是个趋势,咱这个大方向抓的不错。

不过还不到敲锣打鼓的时候。你看看,人家日本才多大,比咱出口的都多。这么一平均,咱每人的出口量也是不多的。

我更关心第一条链接。也许是不太自信的表现吧。

知乎用户 旺仔​ 发表

我这附近有个老国企,以前老说产品没竞争力所以工人待遇不行,后来生产工业皇冠盾构机还出口,待遇比以前多出来 300 大洋一月,想必是产业升级了,工人的好日子就在后头哩。

知乎用户 天线宝宝烤面包 发表

我重点看了名单中出口量前几的车型。

出口的汽车中,国外售价折合人民币高于国内(有略高的,也有高 50% 以上的),对于发达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来说,购买中国生产制造的汽车难度不大。

中国从大规模出口普通商品到现在大规模出口汽车,产业进步是巨大的。

在印度,非洲经济水平提高,疯狂修路前,中国应该先一步做好规划(合作,援建,换取未来贸易优先权),用全自主的汽车,占领市场。国内的制造业,依托于汽车行业,还是有救的。

知乎用户 啊风文案 发表

第一:因为从目前的形势看来,中国汽车出口量虽然很大,但是这些只是在中国制造出来的,含金量很低,像特斯拉一样,很多利润都是入到外商手里.

第二: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依然是主打性价比的路线,销售的国家大部分也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但是想要把汽车推广到发达国家,或许还要一些机遇和机会.

知乎用户 秋风落叶舞​ 发表

先看看数据吧

一、中国汽车的 10 年发展

10 年间,中国汽车销量从占全球 24% 进步到占全球 32%,出口销量实现翻番。

2012 年中国汽车销量为 1930.6 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 23.87%,2021 年汽车销量达 2627.5 万辆,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与欧洲销量之和,占全球汽车销量的 32.42%。

新能源汽车方面,201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 1.3 万辆,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跃升至 352.1 万辆,连续 7 年位居全球第一。

2012 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 1.2 亿辆;2021 年末,这一数字达到 3.02 亿辆,增长 252%。

二、2021 年之前的中国汽车的出口

2021 年,中国出口销量实现 201.5 万辆,同比涨幅达 101%,在国际上仅次于日本的 382 万辆和德国的 230 万辆,超越韩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近 7 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7%;2021 年,新能源汽车出口 31 万辆,占比 15.38%;而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 20.2 万辆,占比达 16.6%。

可观的增长中,特斯拉的增量不可忽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于 2020 年 10 月启动整车出口业务,2021 年出口量约 16 万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出口量贡献了一半。

三、2022 年中国汽车的出口

今年 1-7 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 150.9 万辆,同比增长 50.6%,超越了德国,仅次于日本,排名全球汽车出口第 2 名。

中汽协数据显示,8 月份国内车企出口量首次超过 30.8 万辆,同比增长 65%,其中,乘用车 26 万辆,商用车 4.9 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尤其明显,出口 8.3 万辆,同比大增 82%。

2022 年,中国仅用 7 个月就追平了韩国去年全年的出口量。按照 30 万 / 月的出口量计算,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可突破 300 万辆。预计将达到日本 2022 汽车出口数量预计值的 90%。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最多的 3 个国家,分别是智利、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2 个拉美国家和 1 个中东国家,出口价格在 1.9 万 - 2.5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3.16 万 - 17.31 万元)。

出口最多的三家车企分别是上汽、奇瑞和长安,出口量分别达到 38.1 万辆、14.8 万辆和 10.17 万辆。其次是凭借上海超级工厂出口 9.7 万辆的特斯拉。

四、重要意义

①有数据显示日本和德国汽车产业占 GDP 产值的 10% 左右,中国出口量超越德国,坐二望一,必然压缩其他国家的出口量。有利于提升工业产品附加值。

② 从出口国家的 top10 来看,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再次彰显了它的威力,现在是在量变的阶段,期待质变的产生,在汽车平均价格和品牌影响力上持续提升。

③新能源占比的快速提升,也是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引导和成效的体现,期待能够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知乎用户 山海九州 发表

首先 这里感谢头榜的分析 @钢铁大侠客 不错

以下是引用 “钢铁大侠客” 的数据

“2022 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 121.8 万辆,同比增长 47.1%;其中乘用车出口 94.5 万辆,同比增长 49.7%。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共出口 20.2 万辆,同比增长 1.3 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16.6%。
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出口上半年仅仅占总体汽车出口的 17% 不到,我国超过 80% 的出口仍然是燃油汽车,而且燃油汽车出口同比全年也是大幅增加的,因此我国汽车出口就是靠特斯拉显然是不准确的。“

其次 感谢 @冯河叟 提供五月份的全国乘用车以及特斯拉出口数据

笔者基本同意钢铁大侠客的意见 给的新能源车视角非常详尽 如整体数据再全一些就更好了

冯先生的 5 月行研数据 也不错 5 月份给的分的很细不错也很全面 单月份比钢铁大侠的数据细分的更细 是份好的数据行研报告 如 时间跨度能更大些就更好了

数据分析

这里我们来看我国上半年总共汽车销量 1205.7 万辆 按出口 120 多万辆 占比看 仅仅占很小 10% 左右 证明我国的汽车工业并不是全部依赖出口 也并非特斯拉一家独大 当然我国总销量与去年同比还是下降了 提问中提到的仅仅是新能源车的增加

再看新能源 我国新能源上半年销售 260 万辆左右 其中前三位的比亚迪 上汽通用五菱 特斯拉分别为 633777 辆 208043 万辆 197575 辆 可见特斯拉并非处于明显优势地位 我国的新能源车的销量虽然仅仅在国内市场有 “数” 的优势 但质上呢 喜忧参半吧

我们从整体来看 那么特斯拉是不是处于劣势呢 全球看特斯拉的销量是 564743 相对比亚迪 60 多万销量是少了些 比亚迪大部分内销 那么我们是不是认为民族品牌略微占优势呢 剧情又要反转了 如果参考每辆车的平均利润率 两者相差极大 不恰当的比喻 大家不要生气 某果与几百左右的国内手机机型比 利润差距 估计差不多这意思 所以 从这意义上看 我国的制造业尤其品牌建设等方面 任重而道远

特斯拉半壁江山

这提法对不对呢 既对 也不对 对 在于他的利润确实国内前几位加一起 也不一定他多 不对 在于这利润差距 不仅仅技术造成 技术有些方面还可能是领先的 差距包含 品牌 消费认知 销售策略等等

像俄乌战争是偶然的 不属于常规现象 但偶然性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占支配地位 能源持续紧张会迫使欧洲的一些国家加快新能源的转型 但在全球化的市场中 中国的获取的利润就目前新能源来讲还是有限的 而燃油车赛道上基本是铁定无优势的

总结

特斯拉在各方面确实占有很大的优势 这条大黑鱼 在中国的池子里 能够逼迫其余的厂家 从技术上不断的向前迫近 就像当年某果引入中国一样 造成很多手机品牌的崛起 通盘上 决策应该是正确 希望这竞争的思维模型 能够让中国的汽车民族品牌更快的崛起 有一天也能有强大品牌效应

知乎用户 三人行 发表

很奇怪的现象!

很多国人看不起国货,但是国货在国外却很吃香!

知乎用户 方知鹤鸣 发表

新能源的浪潮势不可挡,国产势必能够和国外品牌再国际市场分庭抗争,汽车是西方工业的桥头堡,大飞机是西方工业的大本营,国内有众多优秀的企业,通过电化 + 智能化 + 规模化的全面整合,会涌现越来越多的优秀车型,华为 + 宁德 + 长安的模式,就是整合的典范。

越来越多的优秀产品,首先会在国内抢占大众、丰田的市场份额,然后用性价比优良的 L3 上门吊打大众丰田的 L2,最后则是与特斯拉的终极对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当初期投资建厂,东西还没做好的时候,神神告诉我们,外资已经全跑了,全是骗钱。

当后期东西做好了,往外卖的时候,神神告诉我们,全是外资在国内贴牌,国内全是组装。

知乎用户 瞌睡 发表

汽车是个贸易壁垒相当高的产业,大部分国家的汽车关税都比较高。这 2 年国内汽车产业的爆发,一个是因为技术积累到了,另一个就是大量贸易协议降低了贸易壁垒,今年 rcep 的贡献也比较大。

如果接下来和海合谈判搞定自贸协定,又是一片新的蓝海。

更引人关注的是,目前出口的汽车中,新能源占比还不大,因为国内的新能源车商还在进行激烈竞争,但像比亚迪这样的国内头部新能源制造商已经开始在海外大量布局了,接下来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将迎来大幅增长。

1-8 月的汽车出口是 170 多万,8 月更是创了纪录,出口超高 30 万,接下来 4 个月甚至有可能冲击全年 300 万。

知乎用户 独倚明月高楼​ 发表

意味着中国和德国乃至欧盟要越走越远了。目前飞机还没搞定,法国可以拉拢拉拢,等飞机搞定,就和欧盟要彻底撕破脸了。

知乎用户 林有朴樕 发表

出口量会越来越大的。

光是消化东南亚和俄罗斯市场,就足够中国的汽车品牌吃好些年的了。

知乎用户 长生久视​​ 发表

这个问题让我又一次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两件事儿。第一件事儿,是关于吉利汽车,关于李书福的。

我记得当时吉利要去瑞士参加一个汽车的博览会啊,被国内业界呢穷起而攻之啊,很多人在说: 你李书福那破车也能到国际市场去?别给中国人丢人现眼了!

我对这个说法当时就感到很困惑,所以印象也很深刻,那个中国汽车,迟早是要走出去的啊,事实上就是从那个李书福开始的啊。就是从当时那些看上去便宜的、不入主流的、不起眼的汽车开始的。

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儿,是央视经济频道就是 CCTV-2 吧,有一个对话还是一个类似什么经济访谈这一类的节目吧?那么这次对话呢有李开复和李书福。但是当时的话那个场景特别的尴尬,整场都是李开复一幅教训人的样子,这个创业教父的这个嘴脸啊,至今还牢牢的刻在我脑子里。说你这个企业文化应该应该怎么怎么搞啊?一副这个看不起人的样子啊,所以这个当时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么今天大家可以回过头来看一看。你李开复在哪儿呢?创业教父啊,这个创业成功了几个项目?

中国汽车以比亚迪为代表正走向世界,这一定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中国要走向世界的还有很多,衣食住行,汽车当然是首当其冲。所以中国汽车出口突破 120 万辆,可喜可贺,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为中国汽车点赞。

知乎用户 德云 发表

意味着中国 PCTC 绝对的老大,目前汽车出口最大的海运公司,中远海特要拉爆了。

知乎用户 蜂鸟问卷 发表

首先,小编认为的是出口量增加,侧面反应着很多蕴藏的因素在,包括:质量,价钱,工艺,性能,价值等等,也能反应出我国硬性条件有增强,这些都是背后蕴藏的因素。

同时,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其余一些竞争国家与我国的政策或条件有比较鲜明的对比,也反应出我们在疫情的影响下,不仅没有减低前进的步伐,而且还有更多不同增长点,是比较利好的消息。

至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这个并不能单靠切面数据去下定量,需要有长期且稳定的数据支撑,才能有很准确的说服力。

因此小编认为,无论各行各业,都需要做好应对不同环境的准备,利用不同的数据工具去优化企业,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赖以生存。

知乎用户 清水源 发表

中国汽车出口的井喷,是我们多年努力和科技积累的结果,意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开始站稳中低端,迈向高端,部分环节开始引领世界。特别是在新能源赛道,给人的感觉是中央有高人,战略高手。制定新能源是一方面,引进特斯拉这条鲶鱼,达成对赌条约,全面助力国家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是一方面。下步肯定是在把握发展大的方向的基础上加速内卷,就像前几年的手机行业一样,通过内卷淘汰一批、成就一批。

近 30 年来,汽车行业对我们来说一直是高端的存在,我们的定位就是进口、组装打打零工,美、日、德等汽车制造业强国享受着垄断带来的额外回报。今日已非同往日,新能源方向已成趋势,能打的没有几个,在这个赢者通吃的年代,我国汽车产业的辉煌才刚刚开始。

知乎用户 Melo 发表

虽然成绩喜人

但是核心竞争力还需要继续努力也是事实

一辆国产车现在依然有很多部件是被外国垄断的 比如说车机芯片 变速箱等等

抓住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 要不好不容易发展壮大就被别人卡了脖子真是太难受了

知乎用户 Sanse​ 发表

上海超级工厂 在 2022 年 1-8 月约出口 15.96 万台,约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 181.7 万辆的 8.8%。
特斯拉对于中国产的汽车出口欧洲有帮助,但在中国出口总量上只占不到 10%,主要的帮助在于对新能源车产业链和供应商的拉动作用。
中国汽车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原因还是中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供应链的规模和韧性,当然还有名爵等这类收购来的品牌的作用

我说不好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出口主要是旧能源车去往发展中国家。】

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新能源车去往发达国家。

知乎用户 小点点 发表

我更想知道最赚钱发动机,出口的汽车里有多少是国产的?

知乎用户 极末 发表

这一天终于来了,干得好!

知乎用户 威猫 发表

进步肯定是有的,其实 2011 年开始到 2020 年,国产汽车年出口一直都有过百万量,今年看起来翻翻主要是一方面特斯拉出口多,另一方面是 MG 这个品牌今年批售给海外经销商也多了很多(注意这个批售是海外经销商不拿钱买的,是先把货铺到海外的店里,人家卖一台就给佣金这种模式…….),当然国产奇瑞吉利今年肯定也是有提升的,尤其是出口油车到发达国家以外的地区比如中东非洲

知乎用户 dunpai 发表

汽车产业也是个不错的发展点

只能说

知乎用户 孙瑾 发表

十几年前,我从没想过中国汽车也能出口。那个时候,我对国产车的印象是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或者是我爸曾经开过的

但是现在的国产车是这样的

只论外观设计,国产车用飞跃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当然我也知道,外观不代表全部,但是外观的好坏是给人第一印象的地方。就好比人一样,看着舒服,就容易给人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我很欣慰看到了国产车的进步,然而,这其中还有非常大的不足,那就是电动车的出口。

众所周知,电动车是中美两国大力发展推进的产业,也是中国大力扶持,补贴的产业。像是精心孵化喂养的鸡一样,甚至把鸭蛋卖了给鸡买饲料,现在长大了该到了下蛋的时候了。尤其是在国内打着 “溜达鸡” 旗号卖高价蛋的鸡,现在需要你们去把蛋卖到其他国家去了!

知乎用户 隆阳神经科刘主任 发表

意味着中国出口了 120 万量汽车

知乎用户 超光速二狗子 发表

真的棒。期待我们工业发展更进一步

知乎用户 飞翔荷兰猪 发表

现在美国卖车的嚣张到什么地步你们知道吗?就连一个卖日本大路货的,一张嘴就要你加价 3000 刀。十年八万迈的凯美瑞,二手车商敢 8000 刀收 16000 刀卖,这车当年原价全包才 21000。

就这还有共存党吹生活恢复正常的,正常个鬼。

求中国汽车赶快出口到美国,以解民之倒悬。

知乎用户 BO CHEN 发表

水军都开始行动了。比亚迪中秋节发什么东西都一群人跑出来黑!

放以前,谁会关心比亚迪中秋发了啥?

还一群人喊着比亚迪的福利待遇比不过国内的小作坊呢!

知乎用户 少喝点 发表

中国生产不了汽车的时候网上到处都是夸汽车产业多牛逼的,现在全都在说汽车产业就是劳动密集产业没有技术含量。10 年前夸汽车的那套开始用在芯片产业了,等我们芯片又行的时候,芯片产业又该被平反了。

中国人多不是没道理的!太多吃干饭的人了。

知乎用户 Rant​ 发表

网友:比亚迪要考虑提前出海,打到欧美日品牌后方去

船夫:目前的形势还是留在国内打大歼灭战更为有利(车交不出来~~~)

知乎用户 linz​ 发表

中国造的的苹果算出口么?那量可大了

知乎用户 半根草 发表

然而,那些中国人还是狂买 BBA、大众、特斯拉。

知乎用户 某某 发表

希望中国人能自己挣全球人的钱,而不是钱都被买办和洋大人拿走,那样我们慢慢可以一天工作八小时,不用福报,不用 996。

知乎用户 zdeng 发表

全靠特斯拉(❌)你算人均了吗(⭕)

知乎用户 小老佘 发表

狗们会说国外一个车企就比这个多,这算什么

知乎用户 麻了 发表

我直说了吧,明年比亚迪会让这个数量翻倍,这个问题下面 Q 比亚迪的明年都会被打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没有好心人能借我 300 块钱的吗,月底左右发工资钱马上归还,疫情影响导致之前的工作关门了,刚换的工作,前两天疫情又严重,附近的都是黄码,到处封区,又上不了班,这两天才解封,朋友差我几千块钱消息都不回!实在顶不住了,哎,都是自己作的,朋友能帮的都帮了,我也知道他们的情况,实在没办法了,唉!!

知乎用户 谪仙半匠​ 发表

意味着内需越来越拉垮

知乎用户 盐 Yan 发表

为数不多的朝阳行业

知乎用户 恩恩 发表

出口乘用车里,上汽集团(包括合资)占了半壁江山。

知乎用户 秋白 发表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暴增,超过 120 万辆,出口量有望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共出口 20.2 万辆,同比增长 1.3 倍。回看出口量的增长,这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人认为这就是看得见的产业升级,不是中国外贸不行了,只是自己不行了。如今的形势已经很清晰,不升级就是相当于等死。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再逐步走向世界,中国制造会越来越强。

知乎用户 小崔知事​ 发表

意味着我们在汽车工业上开始站起来了。

新能源车战略是一种弯道超车的产业,是目前为数不多具备挑战欧美日发达工业的领域。

知乎用户 zzzy 发表

说说新能源板块,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共出口 20.2 万辆,7 月份单月继续保持增长出口 5.4 万辆。

出口量暴增的背后必然是需求的增长与对产品的认可。

有幸在上述车企中的某家任职,22-23 年,可以感觉到公司对欧洲市场是来真的,目标不是赚钱,只为了把品牌打出来,特别是北欧这种全民倡导新能源,新能车渗透率极高的地方。

保持谨慎乐观,让时间来验证。

知乎用户 crazy psycho 发表

挺好的 ,值得欣慰,虽然最近才入手了德系车,但是下一步打算就是国产新能源车,比亚迪电车尤其做的真的挺好的,加油 ! 下一步能超越小日本。

知乎用户 z8z2q5 发表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暴增,超过 120 万辆,出口量有望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共出口 20.2 万辆,同比增长 1.3 倍。

我国汽车出口高增长是国内汽车产业多年积淀和努力的必然结果。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在不断提升,产品水平、设计研发能力和生产,满足了全球的多样市场需求。而我国汽车行业在芯片保供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全球疫情下,国外汽车产业链收到冲击我国填补了全球汽车、新能源汽车供给不足的缺口,并获得了巨大增量。

与此同时,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规模效应又将带来成本优势。西欧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利好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出口。例如今年前 7 个月,我国对德国、瑞典、英国、比利时等西欧国家的汽车出口量高速增加。现在欧洲市场开始认识到中国制造的汽车,外观时尚大气,性能优越,品质有保障,中国制造已经从多年前的低端代工,成长为现在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代称。

全球新能源汽车正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要继续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未来新能源汽车以及汽车出口预计将会维持良好表现。

知乎用户 FIND 发表

意味着有 120 万辆以上的汽车出口了

知乎用户 林封谨 发表

最新的数据是 1—8 月累计出口超 180 万辆,8 月份单月出口超 30 万辆,可以预见今年出口超 300 万辆问题不大,甚至可以冲击 320 万辆。稳超德国应该没问题,汽车出口迈入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

不过要超越日本的话,可能还需要两年,毕竟产能的扩张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知乎用户 鸭血粉丝 发表

说明国内汽车的制造越来越好了呗 这个有什么好想的

知乎用户 成吉思寒​ 发表

某汽车公司开发人员作答。

意味着国内车企的崛起,意味着国内车企将在世界汽车行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行内人看得可能比较清楚,其实从几年前开始就已经有这种趋势了。

国外和国内的客户,我都接触过,同一种汽车配件,外国车企从立项到量产往往需要两三年,国内车企可能只需要半年。

这速度,国外的车企是完全顶不住的。

本来国内车企的开发和上市速度就比外企更快,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入局,将互联网的开发模式和最新的技术也带入了车企,利用这种快速迭代的方式,不断缩小与头部车企的差距。

传统的头部车企,历史悠久,很多都是百年企业,往往都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稳定的采购、研发、管理等等流程,做任何事情,任何决策,都有完整的流程,每一个子流程都有时限要求。

好处是风险管控得很好,坏处就是慢。

在汽车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慢就意味着落后,慢就意味着被淘汰。

知乎用户 范伦正​ 发表

意味着中国汽车对世界汽车市场的影响开始加大,中国汽车行业成功走出了属于自的道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汽车制造强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20 年中国汽车出口 108 万辆,2021 年中国汽车出口 212 万辆,2022 上半年出口就已达到 120 万辆,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半年出口辆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汽车最早发源于德国,到现在为止德国也是对汽车研发投入最大的。日本一直生产最省油的汽车,在同类型车中价格实惠,是最盈利的国家。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美式肌肉车曾风靡一个时代。韩国最开始只负责组装汽车,现在也成为了汽车强国。中国从最开始的合资车,到现在的国产车,慢慢趟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汽车行业的兴起从最开始的德国、美国,再到后来的日本、韩国,最后到现在的中国,不停地流转。行业的兴起离不开车企的不断坚持、拼搏、开拓,还有国家的大力扶持。

这里简单介绍下民族企业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最早造车也是模仿的日本丰田,最早的吉利从发动机到车身都能看到丰田车的影子,那个时候吉利在国内市场并不理想,国人对合资车感兴趣,觉得买国产车在朋友面前有点丢人,后来吉利车加大技术研发,以价格优势打开国外市场。在成功收购沃尔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创建多个子品牌,发布新车,成功完成蜕变。现在的吉利车在国内市场已经成功收获好评,不再是以前那个国人不愿买的吉利。

中国国力的强大离不开这些民族企业的顽强成长,在 2022 年这个全球疫情肆虐、俄乌冲突等国际形式动荡这个大前提下,中国汽车行业仍能交出这样一份成绩,足以证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成功的。

大家觉得随着中国汽车的发展,是否能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引领者。

知乎用户 小马 发表

发家致富,出口汽车才是硬道理

知乎用户 对世界很失望 发表

意味着产能溢出罢了。

首先,出口量超过 120 万辆跟新能源关系不大,大多数都是传统燃油车。

其次,出口地也多是拉美,东南亚,这些第三世界国家。

最后,这个数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汽车市场,中国已经多年产销均为第一了。

2600 万的产销量傲视全球,而溢出量多个 10%,就是 260 万两,这才是中国真正的优势所在。

与之对比的是日本,产量 800 万辆左右,国内仅能消耗 400 万辆。谁在市场上更具有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知乎用户 Zhang​ 发表

有次在澳洲的路上看到长城,我还以为是我眼花了看错了,追上去看是真的,而且是个鬼佬开的!给我激动的!回去就查了下长城,在澳洲的销量还不错!!!真是我骄傲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猫头鹰与狼 发表

中国已经抢了日本和欧洲汽车强国德国的市场了。特别是日本汽车市场。比亚迪出口很多 到欧洲。意味着中国从汽车主要进口国将来或许会变成主要汽车出口国

知乎用户 夜孤喵 发表

汽车船确实是个稀缺且有逻辑有成长的大方向,某只股的短期翻倍绝不是顶点。

知乎用户 解释节食 发表

看着各国传统车企纷纷转向新能源,弯道超车或许真的能实现。希望国产新能源车能保持优势,抓住世界形式和科技创新的机会吧。

知乎用户 用我的无知来挑衅 发表

意味着大约 120 万人换了或者说有了新车开。

知乎用户 九天​ 发表

发达国家粉碎机热车时间过去,正式开始工作了。德日两家要开始亏了。芯片啥时候好呢?

知乎用户 左逗士 发表

新能源 20 万,非新能源 100 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估计比亚迪就贡献了至少一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明什么?说明自己生存的很多商品本土人民消费不起,导致很多剩余,只能靠出口外贸消耗。

知乎用户 蓝风 发表

懂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下一个问题。

知乎用户 神经蛙 发表

我只想问,那些出口汽车的企业,你遵守劳动法没?你企业的工资待遇如何?不谈超英赶美横扫欧洲吧,最起码一个产业工人养家糊口小康生活达到没?还有,拿出口退税没?

如果这些都达不到,不过就是高级割韭菜而已,以前是衬衫裤子,现在是汽车了而已

知乎用户 鸥鸟 发表

意味着特斯拉崛起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美国特斯拉滚出中国!

知乎用户 dominicli 发表

大毛和二毛最好再打个 10 年 8 年的

知乎用户 平成秋白 发表

说明经济不好不是外需的锅。

知乎用户 迷麟 发表

不知道是不是像老坛酸菜一样,高品质的出口,偷工减料车卖给国人

知乎用户 杖轻胜马 发表

恭喜,外贸低迷的言论不攻自破

知乎用户 Brande 不太懂套路 发表

意味着马上就要反思了

知乎用户 苏河汇 - 彭彭 发表

特斯拉卖出去的算不算出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意味着中国除了芯片之外,又多了一个被卡脖子的行业。

中必输,德国只要三四个公司就能击溃整个中国的汽车,高铁,军工行业。

至于德国有这么大本事为什么不动手,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善良吧。

戮犹器点了个赞。

知乎用户 白马非马 发表

在这样下去,美国会不会制裁中国的汽车啊!

知乎用户 男人四十​ 发表

意味着很快美国就要宣布中国汽车有预留后门 / 窃取数据 / 影响国家安全了,接下来就是审查 / 禁售 / 拘留公司高层。

知乎用户 北慕 发表

有啥用,美帝说卡你就卡你,谁敢买美帝收拾谁,这就是霸权特许

知乎用户 费非​ 发表

多少合资品牌多少国产

知乎用户 养乐多 发表

意味着我的前东家 - 产业链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赚翻了

但是生产零部件用到的芯片,依然是国外厂家生产

知乎用户 一城绫​ 发表

纰漏太少,有多少是非代工的真不好说

知乎用户 曾进军 发表

说明卷王之王终于卷到全球最大民用消费品行业,其他外企估计都在瑟瑟发抖,马上安排制裁一波。

知乎用户 doooooog​​ 发表

特斯拉贡献了多少

知乎用户 楞严 发表

这些车有几个中国品牌?

知乎用户 老衲有禮 发表

这还是疫情到处封城,停电的前提下。

知乎用户 满山红叶​ 发表

智能手机出口量,我们是不是世界第一?

知乎用户 大耳朵图图 发表

啥都不意味着。早干嘛了?可持续吗?希望这是好的开始吧。其实合资车在中国提供的就业也不少了。我们需要的是高溢价的品牌。而不是更多的建车工厂。能出口当然是好事。但是设计师和高级工程师是我们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比亚迪请人家老外才能推出王朝系列。吉利买来沃尔沃才迎来进步。我们还是没有吃到利润的最大头。就像我国是基建狂魔。但是标志性建筑设计师都是国外的!国内的几乎没有!文的钱都被赚去了,我们只能赚武的。当然这也没办法,只能说希望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吧。

知乎用户 猪玲玲 发表

利好特斯拉的股票,建议大家赶紧入市。

知乎用户 大黄蜂 发表

主要是特斯拉和上汽的电车出口吧,每个月特斯拉都要向欧洲出口两三万辆,另外法国雷诺的小型电车在东风生产,估计每个月也有一两万,几乎百分百出口回欧洲。其他厂比如奇瑞长城半年合计大概也有 10 万台。所以通过这些外资企业,中国造进入发达国家,没有品牌认可,很轻松,在当前四处树敌的国际环境下,国内连续清零下,为国内产业链不散架,和工人能就业,起了很大作用。

知乎用户 yoyo 发表

首先说明我是一个外行人。

最直观的意味着,增加了工作汽车方面的工作岗位,政府获得了税收。

意味着汽车产业获得升级吗?除了新能源车,在我看来,传统油车在技术上并没有特别大的进展。因为主机厂汽车的研发,和电脑品牌商的研发类似。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等汽车零部件,都可以由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主机厂的角色类似于组装厂。

当然进步也是有的,主要的进步是,以前造的车毛病一大堆,现在好了很多,车也好看了很多。

关于产业外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外部环境对我们很不友好,比如新疆棉花,从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打击还是蛮大的。

知乎用户 经核实 yvwei 不认 发表

说明了当廉价的劳动力配上一丁点技术时,就可以以出口为由,996 剥削了。

知乎用户 不懂知乎 发表

可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会告诉你:出口的新能源车有多少辆是 TESLA;出口的油车,有多少辆是外资品牌;而我们的吉利、比亚迪又出口到了何方!

知乎用户 老貘老师​ 发表

不错了,正在弯道超车中,

2021 年日本汽车出口 380 万辆,德国 230 万辆,中国 201.5 万辆。

只是不知道我们出口的都是些什么样的车?

知乎用户 哒哒 发表

善良的你一定会有福报

https://m2.qschou.com/fund/68/detail?projuuid=878e89f5-eb8a-4db5-b6df-a842051162a9&shareuuid=61f00f08-bb1b-4887-9a92-116c4526932d&share_no=1833bd75674e0-07b4b1bc8571e18-2210221e-5a900-1833bd75675abc&parent_share_no=1833bd5c74f80c-009f2ff3e900038-54697926-3d10d-1833bd5c750b62&level=2&sharecc=20001.v9&shareto=2&sharecount=2&platform=wechat&godeviceid=1833672235d9cc-0fb6284516f20e-2210221e-5a900-1833672235ef07&mp=rocket.8.wx1e5232f351f4fa7a.0_0_1.142049&bi_cf=share.link.weiai.20001.v9

知乎用户 Botasky 发表

就是国外油价贵,都换电车而已。。

知乎用户 大帅比​ 发表

算上了上海产的特斯拉的吧

知乎用户 野猪林杀手 发表

2022 上半年失业的青年人超过了 20%,究竟意味着什么?

知乎用户 剑魄琴心 发表

什么都说明不了 数据是可以刷的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意味着特斯拉是真牛逼

知乎用户 素月流天 发表

说明连日本这蕞尔小国都不如。

知乎用户 稻草人 发表

这问题不能问,问就说中国药丸

知乎用户 尼尼微王子 发表

汽车和打飞机,把发达国家的产业推平了。

中国严重内卷,人均提高不了多少,结果就是发均贫卡。

知乎用户 樟树松树棒棒棒 发表

以前老王在自己家里生产豆腐,后来嫌占地方,影响环境。于是改到你家租地方做豆腐了。于是你家的 GDP 突然暴增。

你欢呼你家的 GDP 超越了老王,老王笑而不语。

知乎用户 Vinc3nt 发表

这里面上海工厂的特斯拉占了一半多,怎么就自嗨起来了。

知乎用户 henry 发表

株洲市财政局原农办主任冯新琪纵女吸毒,以权谋私,违规开办公司骗取农业补助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4240815

株洲市天元区群丰镇株洲市天元区群丰镇黑恶势力合花渣土破坏良田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04805020646584320

知乎用户 院长​ 发表

警方通报「女童中秋节遭村支书强奸」,已依法对嫌犯进行刑事拘留,查明受害人父母从未进方舱,如何看此事?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3390971

不知道,是不是某些村支书越发有钱有权有势力了?

知乎用户 zhan adam 发表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当天对该媒体表示,德国政府正在制定对华贸易新政策,以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电池以及半导体产品的依赖。他还声称,德国在对华贸易上 “不再幼稚”。

意味着我们开始动德国蛋糕了,德国要开始对我们下手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还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这两天大家都在分析出口数据。按照海关总署的统计,今年前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4%,贸易顺差3.14万亿元。 这其中,7月份的出口数据看起来尤为强劲,出口2.25万亿元,贸易顺差6826.9亿元。 新华社总结说,我国出口高增长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