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钟南山院士?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Nick 发表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臧克家《有的人》

知乎用户 高老汉 发表

央视白岩松和钟南山院士的对话,完全看不出这是 84 岁高龄的人呐!

白岩松对话钟南山院士

讲话吐字清晰,感情充沛,用词言简意赅。

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

看了下简历,羡慕,嫉妒,偶像。

以下引自百度百科词条:

在普通人眼里,钟南山很神秘,他的家庭堪称广东知名的体育和医学双重世家,但也和普通大众一样,有着平凡的幸福。钟南山认为每个家庭都有个纽带、润滑剂,在他的家庭里充当这个角色的是体育运动。一家人都是篮球迷。钟南山的妻子李少芬是首届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婚后,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如今是医生,是医院篮球队主力。女儿曾是 20 世纪 90 年代国内优秀的游泳运动员,获得过世界短池锦标赛 100 米蝶泳冠军。女婿是个美国人,在广州工作,也是个篮球迷。
1956 年,正读大学三年级的钟南山因体育成绩突出,作为北医大(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院)的运动员代表, 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动会。他在运动会中摘取了 400 米跑的桂冠。时至今日,北医大还有几项由钟南山创下的运动纪录无人能破。1958 年,钟南山被抽调到北京市集训队训练,准备参加第一届全运会。1959 年 9 月,在首届全运会上,钟南山像是一匹所向披靡的骏马,以 54.4 秒的成绩打破了四百米栏的全国纪录。

真正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国士无双。

行业专家 + 主心骨的角色。在自己的领域敢说话,敢负责。

小到家庭,大到公司,城市甚至国家关键时刻,需要主心骨。主心骨不仅需有胆识魄力,还需要支持其行为的顶尖专业知识。

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处于这个位置时,是魅力四射光芒万丈的。希望自己也能像钟院士一样,身体棒棒敢作敢当。在家庭中对家人负责,在行业里有所贡献。

而这一切的基石,是锻炼好身体,有强健的体魄。向钟南山同志学习。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周济
我是一个软弱多病的孩子,但我后来决意恢复我的健康,立志要变为强健无病,并竭尽全力以做到这点。- 罗斯福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艾默生
健康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目的。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习厚生则可,学习伤生是断断不可的。我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陶行知
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真正本钱 - 梁实秋

知乎用户 盐选推荐​ 发表

在 2003 年的「非典」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坚持厘清疾病源头,并非衣原体,而是病毒感染。「冠状病毒」的确认证实了他的观点与坚持。

得知广州多家医院医务人员感染「非典」的消息后,作为我国呼吸疾病的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自然是心急如焚。这一天,他准备去中山三院为那些感染的医务人员会诊。此时,他已经临危受命,担任了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的组长。

2003 年 5 月 5 日的上午,我们应约去采访刚刚随温家宝总理出访回来的钟南山院士。到达呼研所后,得知钟南山正在参与抢救因为救治「非典」病人而被感染,正处在病危之中的广州胸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陈洪光。我们就坐在呼研所办公室等他,一直等到中午快 12 点的时候,才看见钟院士神情凝重地从楼上隔离病区下来。我发现,他满面倦容,两眼布满血丝,自然还没有吃中午饭,实在不忍再在这个时候去打扰他。于是就默默地离开了。

第二天我们接到呼研所书记程东海的电话,说钟院士约我们下午 4 点在呼研所办公室接受我们的采访。下午我们提前赶到呼研所,钟南山准时走了进来,和我们交谈了一个小时。

钟南山回忆起,早在春节前的元月份,他到呼研所的重症监护中心查房时,同事们告诉他 10 床的郭姓病人是从河源转来的,这个人的病很「怪」。当时患者呼吸十分困难,已经到了垂危状态,在重症监护中心抢救。他当即对这个病人进行了体查,发现病人发烧并不很严重,其他身体器官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肺很硬。为了说明什么叫「肺硬」,钟南山作了一个比喻,一个人的肺就像橡皮球那样,气吸进去就胀了,气呼出来就缩瘪了。可是,这个病人的肺就像硬邦邦的塑料一样,没有弹性。没有弹性就不能很好的收缩,呼吸就困难了,可采取一般的办法来进行通气很容易产生气胸,没有弹性的肺容易破。当时先怀疑是受到细菌的感染,在会诊后用了很多抗生素,结果都没有效。所以,钟南山考虑会不会是急性肺损伤,就试用了一下皮质激素来进行静脉点滴注射。当时觉得病人已是中末期了,胜算的机会不大。但是意外地发现,到了第二三天的时候,病人情况明显好转,这使我感到很惊奇,也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后来再发现此类病人时,我就建议适量使用皮质激素。

钟南山所说的病人「肺硬」,是形象的语言或者医生在治疗中喜欢用的专用术语。「肺硬」,就是肺部组织出现纤维化,钟南山在治疗中除了使用皮质激素,还及早地采用了面罩通气方式给病人供氧。使用适当剂量的皮质激素,主要是用来遏止病人自身的免疫力过强反应,控制肺部炎症扩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在病人生命垂危的时候用于抢救是有效的。从河源转来的郭姓病人终于熬过了最危险的关头,奇迹般地康复出院了!

当中山市再次发现类似病例后,钟南山得知消息立即直接去了一线病房。

2003 年 2 月 2 月下午,广东省卫生厅在广州市卫生局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布置抗击「非典」时,需要一个重量级的专家担任全省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时,那就非钟南山莫属了。尽管他没有到会,但大家一致推选他。

那天采访开始的时候,我看着钟南山,脑子中产生一个念头:这是一位 67 岁的老人吗?无论从体质、精力、思维和精神状态,你都无法把他和一位 67 岁的老人挂钩。他从外面走进来的时候,腰板笔直,急步如风,就是坐在沙发上,一个小时的谈话,他也始终习惯性地端坐着,基本上保持着一个姿式腰板直直的,给人一种精力充沛的感觉。对待所有的提问,他思维敏捷,用他特有的那种既不缓慢但也不急促的语流,清楚明白的回答您的提问。

钟南山讲话,声调平缓,不会一会儿激情飞扬,一会儿低沉浑迷,他声音有力,吐字清晰,表达的意思清楚明白。而他的语言又是平实的,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也极少使用华丽的词藻。让我最为佩服的是,对于一个在广东生活差不多一辈子的人来说,他的普通话可以说极为标准,这是我这个在广东已经生活了十几年的新移民最深的感受,记得以前有这么一种调侃的说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听广东人说普通话。」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由于广东话的发声离普通话太远,广东人说标准的普通话确实困难。但你从钟南山的口音中,根本听不到任何广东话的尾音。他不但字正腔圆,而且语调平稳准确,这一点很多人已经从中央电视台的专访中听到,只是人们不知道,钟南山是在广东长大的,现在又在广东工作。

人的语言,也有一个「返祖」现象,即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早已克服的乡音会在你所讲的普通话中不知不觉地冒出来。而 67 岁的钟南山仍能说这样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也可以看出当年在学习普通话时打下的扎实基础。

抗击「非典」从元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月 100 多天了,仅从电视上的出镜率就知道钟南山有多忙。钟南山不仅仅是在呼研所,在广州,在广东,还要到北京、香港、泰国,还要去美国。据我所知,过几天,钟南山就要受美国胸科学会的邀请,到美国去做关于「非典」治疗方面的报告。一位 67 岁的老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精力呢?

一点也没有错,钟南山确实是 67 岁了。他出生于 1936 年,祖籍福建厦门,但他生在南京。钟南山自己很少讲到他的家庭,讲到他的父母。据我所知,钟南山的父亲叫钟世藩,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中山医科大学一级教授。我没有查到他母亲叫什么名字,但听说她曾担任过广州市肿瘤医院院长。再加上,钟南山的儿子钟惟德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的副教授,因此,这一家是三代从事医疗工作,可以说是医学世家了。从呼研所交给我的钟南山简介上,没有看到从国外回来的记录。我问他,怎么担任了广州市侨联名誉副主席。他说,父亲早年曾经出国几年,1946 年回国到岭南医学院教书,所以是归侨。

钟南山谈到自己的父亲对他的影响,只讲到了一件事。他说,我父亲是儿科专家,他一生讲话很少,但每讲一句话,一定要有依据。「文化大革命」时他写《儿科鉴别诊断学》一书,当时让我改一下序言。我说你这样写,跟不上形势,序言里都没有毛主席语录,起码得加几句。他回了我一句:「加了干什么?」父亲求实的精神,对我的影响很大。

钟南山说,他 1952 年读高中,1955 年上的大学。在高中时,兴趣广泛,文艺、音乐、体育都喜欢,那时还会吹黑管。最喜欢的是体育,田径、足球、篮球都喜欢。高三时还到国家田径队去集训过,后来因为体质不够,就去考了北京医学院。

钟南山说,运动的重要性是这些年大家才开始认识到的。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坚持不懈。人的体力不是随着年龄而自然衰退的,人体除了水分,80% 都是肌肉,通过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机能,改善新陈代谢,保持全身健康。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今年 67 岁的老人,看上去只有 50 多岁,就是因为钟南山酷爱运动,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锻练。钟南山告诉我,就是现在仍然坚持每周五和学校研究生一块去二沙岛体育场打篮球,并且每次都是打全场,体力没有问题。接着,他苦笑了一下说,现在在电视上露面后,体育场管理部门已经暂时不让我们呼研所的人去打篮球了,他们大概是怕我们感染了别人。钟南山就是这样,练就了一个好体质,也为他成为一名著名的医学专家奠定了基础。

钟南山在学生时代,就一直是个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我这样写,并不是因为今天他是一个模范人物,就可以把许许多多的溢美之词堆到他的身上。我是有依据的,钟南山在中学的时候就年年都是「三好学生」。考上北京医学院后,年年仍然是「三好学生」,为此还作为「三好学生」代表,于 1956 年接受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钟南山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中学老师对他的教诲。他说,对于人生,我想我的中学老师说过的那句话还是很重要的,就是:「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一个人要是没有任何理想的话,那他的喜怒哀乐就完全跟物质的东西相关。假如他有所追求的话,其他东西就会放得很次要。那么他的韧劲就会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都会朝前走。钟南山记着中学老师的话,实际上他拿这句话要求自己。

1960 年大学毕业后,他被留校当老师,后进入学校放射医学教研室工作。

接下来,我们都知道「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知识分子都要接受再改造,他上过山,下过乡,当过工人,听说还当过文艺宣传队队员,有点像今天的业余文艺爱好者。不同的是,今天是自己的业余爱好,那时却是政治任务。

1971 年,钟南山从北京调回了广州,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那年「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医院当家的是军管会,军代表叫他去当医疗干事,医疗干事是行政管理人员。

1979 年,广州医学院成立呼吸疾病研究所,钟南山成为其骨干成员。秋天,钟南山通过国家外派学者资格考试,到英国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进修了两年。

1980 年,钟南山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85 年,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

1992 年至 2002 年,担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同时兼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1995 年,钟南山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 年,又由于在抗击「非典」当中的突出贡献,再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6 年,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钟南山的这份履历中,我们看到他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过来的。

在抗击「非典」中,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派专家来中国到广东,指导协调防疫工作。但很多人不知道,钟南山院士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他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吸烟与健康医学顾问,还曾受聘世界卫生组织参与制定哮喘病全球防治战略。

长时间以来,我们都下意识地接受一种观点,即一个人的成功,都会经受各种挫折和磨难。成功者战胜挫折的经历,即是人生的财富,也是他人攀登事业高峰的捷径,所以人们都特别想知道钟南山的人生挫折和经验。

作为一个作家,总想把自己的作品写得跌宕起伏,丝丝入扣,所以在采访中也都非常想挖掘主人翁的挫折和磨难,然后把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分析阐述,以提高自己作品的哲理性。

那天,我们在采访当中谈到了压力,紧接着就自然而然地问到了钟南山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遭遇过重大的挫折或者记忆犹新的经历。

没有想到,钟南山不假思索地说,重大的挫折好像没有。然后,他缓慢地接着说,要说一般性的挫折应该说是有的。接着,他回忆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三件事。

后来我在整理研究采访笔记时,发现这三件事是我们这次采访中最大的收获,因为钟南山在接受采访中,一是很少讲到自己的家庭,二是很少讲到自己个人的经历。也许那天他面对的是作家,而作家提问的方式和感兴趣的东西和记者不完全相同。钟南山在我们的提问下所谈到的三件事,实际上对于钟南山的一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可以说,每一件事如果换一种结果发展,那都可能没有今天的院士钟南山了。

钟南山说的第一个挫折是,1959 年钟南山在北京医学院读书期间,正要举行第一届「全运会」,酷爱体育的他积极准备参加 400 米中栏项目比赛,

知乎用户 这样哈 发表

我觉得,我还不配去评价他。

我只隐隐担心。

有句老话叫做 “用着人朝前,用不着人朝后!”

需要他时,捧他上神坛。

时移势易,再拽他下来。

但是我猜想,他也不需要,也不在乎,我们如何评价他。

我觉得,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从未停下脚步,且从无愧于心。

人这一辈子,不管干啥,能做到这样,就挺值的。


生而在世,有 “三不笑”:

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

立地为人,有 “三不黑”:

不黑育人之师,不黑救人之医,不黑护国之军。


这是几天后的修改!

请看看这个,非武汉地区医生的现状!

请看完,然后关注一下自己家乡的医院是否也存在这种情况!

[这样哈:一个有点儿戾气的医务人员家属的话​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4514684)

知乎用户 Patchouli Exarch 发表

我其实一直在想,中国的科学家那么多,为什么只有袁隆平,能得到网民们这么多的关注。

后来偶然的机会,我翻了翻我上高中的妹妹的教材,看到了这一页,顿时留下了眼泪。

原来袁先生,已经陪我们这么久了啊!


在这个强调初心和梦想的时代,袁隆平和钟南山两位先生,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里,其实如此相像。

2003 年,在在座的各位还在上学,甚至还没出生的时候:

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钟南山在奔走治理 SARS

17 年后的今天,我们或在大学,或已参加工作,儿时的梦想早已深埋心底甚至忘得一干二净,在我们对未来无比迷茫,时常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发现:

袁隆平拿到了共和国勋章,在向着亩产 1300 公斤冲刺

钟南山毅然奔赴武汉,准备一举消灭新的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

世界真的变了吗?好像也没变,至少这两个人,没变

假如你愿意看一看他们的生平,你会发现,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你爸妈还没出生的时候,这二位就先后踏入了自己的领域,并且深耕至今。无论环境怎么变,哪怕撼动世界的狂风席卷而来,也拦不住这二位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继续前进

在这个消费主义大行于世,娱乐至死深入人心的浮躁时代,有这样两盏明灯冲破一切迷雾,给你鼓励,给你勇气,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试问还有什么事能比这更令人感到激动?还有什么成就能比这伟大呢?

看到穿着超市衣服的袁隆平和在高铁上累到打瞌睡的钟南山,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超人,挨打也疼,干活也累

只不过,人家沿着一条路一直走了下去,便成了世界伟人

我们摔倒了,便再也没有爬起来

知乎用户 大海​ 发表

我们看见,年轻漂亮的有钱小姑娘把大奔开进了有 598 年历史的皇家宫殿区域;

我们看见,走马灯一样换网红脸女友坐私人飞机出行投资亏钱父母还的富二代;

什么爱豆不爱豆,这都不是中国的主旋律。

我们有钟南山院士。

一位 84 岁副部级的老人,在绝大部分同龄人颐养天年之时,肩负全国 13 亿人民的重托,逆流而上直奔这次疫情的中心地带:武汉。

一位顶极疾控专家,他没有坐大奔,他没有搭乘私人飞机,他甚至没有要一个高铁二等座,他就呆在餐车一角闭目养神。

钟院士在餐车一角休息

到达武汉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84 岁仍在压力和漩涡的中心,勇于奔向疫情中心,试问几人能做到?

勇气、担当、专业、坚持。这个比美国大片还真实。

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为全人类安危担当,想想就很激动。

致敬钟院士。钟院士才是我这种专业技术人员心中的偶像。

知乎用户 8 字路口​ 发表

作者:吕蓓卡
文章来源:山河路人
原文链接:我们喜欢这个专门放坏消息的老头,因为社会需要真话

2020 年 1 月 20 日晚,一位老人在《新闻 1+1》的直播中,对全国人民宣布了一则坏消息:

现在可以这么说,(病毒)是肯定的有人传人的现象。

这是关于此次武汉肺炎疫情的最新进展。

这个人叫钟南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在连续一天的高强度工作后,84 岁的钟南山接受《新闻 1+1》的直播连线采访。这样的工作强度让他在描述肺炎情况时,一度突然卡壳,忘记接下来要说什么。

主持人白岩松救场后,钟南山才想起来该说什么。他呼吁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然而,他说完这话后,网上流出来了一些照片。

2 天前,钟南山自己已经到了武汉。

和这些照片一起被疯狂转发的,还有他 80 多岁的健身照。

白大褂下隐藏的这一身肌肉,简直是我 280 斤领导的梦想。

01

1955 年,钟南山考进了北京医学院。也是这一年,一个叫屠呦呦的女生从北京医学院毕业。

不过,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和医学一点关系都没有。

1959 年中国第一届全运会上,他拿了个全国 400 米栏冠军,还打破了全国记录。

尽管在这之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全国记录,毕竟这是第一届。

那个时候的全运会,是相当的全。体育项目甚至包括摩托车越野、摩托车环形公路、无线电收发报……

无线电收发报就是拼用无线电收报和发报的速度,每分钟抄收或拍发的字数越多,错误越少,名次越靠前。就像今天的电竞,拼手速的。

全运会结束后,北京体委想让钟南山当职业运动员。他拒绝了,选择了继续学医。

这届运动会给钟南山留下的,除了短暂的高光时刻,还有一个女朋友。

全运会前后,他和当时的第一届国家女子篮球队的主力李少芬在一起了。

李少芬也参加了这届全运会,她作为北京女篮的主力,带着球队拿下了冠军。

这时的中国女篮,已经初步可以和东欧冠军保加利亚队打平了。

1963 年的首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李少芬担任中国代表团的护旗手出场。她所在的中国女篮夺冠,劲敌还是朝鲜队。

回来后的李少芬,在同一年和钟南山结婚。结婚没几年,李少芬就退出了国家队,当起了广东省女篮的教练。钟南山则一心扑在医学上。

1979 年,43 岁的钟南山考取了公费留学资格,前往英国。为了给国家省钱,他们一行 16 人一致决定坐火车,整整 9 天才到达伦敦。

刚到英国爱丁堡大学,钟南山就收到了导师的一封信,上边写:

你要注意一点,根据英国的法律,你们中国的医生资格是不被承认的,所以你不能搞临床,只能在这儿参观实验室或病房。这样的话,你来 8 个月就可以了,时间再长,对你对我都不合适。

当时公派留学时间有规定,两年。这给钟南山愁的不行,他只能先不想时间问题,把精力放在课题上。

在思考一个跟戒烟有关的项目时,钟南山发现导师用公式推导出来的一个结果有问题,他当即决定用试验来验证一下。

他直接在自己身上做起了人体试验,不断吸入一氧化碳,然后让护士持续抽他的血检测。

在那两三个星期里,他吸入的一氧化碳相当于一小时抽 60 多支烟。

3 个月后,他的论文推翻了导师的结论。这一下为他解决了困境,还被导师推荐到英国医学委员会发表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给自己树立了原则:

不畏惧权威,讲事实,重证据。

这一原则,在多年后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02

从英国回来后,钟南山回到了广州医学院,并在 1996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 年,他在广州医学院附一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担任副所长。这一年的 12 月 22 日,接诊了一个来自广东河源的肺炎病人,持续高热,拍出来的肺部 X 光片特别奇怪,而且用各种抗生素都不能缓解症状。

2 天后,河源传来消息,之前接触过这个病人的 7 名医务人员和一名家属都发病了,症状和病人一模一样。

他意识到,这是个必须要特别关注的事情。

不到一个月,中山市也查出了类似病例。

2003 年 1 月 21 日晚上,广东省卫生厅让钟南山当组长,立刻带领专家组赶到中山市,对三十几个病人进行会诊和抢救。

他们连夜会诊和调查,第二天一早就整出了一份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上,第一次出现一个名词:

非典型性肺炎。

过完春节,广州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并且不断出现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情况。

最严重的,一名非典病人在三家医院一下传染了超过 60 名医护人员。

当广东省病例突破 1000 例的时候,钟南山却做出了一个逆行的举动,向省卫生厅申请:

考虑到危重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集中治疗,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

他说这是排雷的碰到了地雷阵,你不上谁上?

在检查每一个病人时,为了检查得更仔细,钟南山甚至不戴口罩,只是让病人尽量忍一忍,先不要咳嗽。

他后来解释道:

我不是不怕死,只是仗着自己身体好。

钟南山出生在医学世家。

父亲钟世藩是国内著名的儿科专家、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1924 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时,协和医学院刚刚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

钟南山的母亲同样毕业于协和医学院,是后来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当时的协和医学院由美国人创办,实行严格的淘汰制,第一批学生中只有 3 个人顺利毕业。和钟世藩一届的 40 人,最终只有他在内的 8 人顺利拿到学位证。

协和医学院创办之前确定办学方向时特意强调,培养高标准的高级人才,而不能为增加培养人数降低标准。

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这块招牌。

在疫情面前,有关部门特意提醒钟南山,不要讲太多。

他去了一趟父亲的坟前,站了很久。就此做出一个决定:

说真话。

因为,他所在的呼吸研究所的医生已经倒下了 20 个。

2 月 14 日,广东一天又有 56 例新增病人,而 4 天后,中国疾病预防疾控中心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却共同宣布:

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衣原体引起的肺炎采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治疗非常有效。

这个声明在钟南山眼里太扯了,因为所有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他都使用过了,全都没用。

当晚广东省的紧急会议上,钟南山强烈反对使用抗生素,并坚持说:

非典的元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两个月后,同样的场面再次上演。

4 月 3 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记者招待会上,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公布非典的最新情况时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现在中国大陆社会稳定,人们工作生活持续正常,在此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中国工作、生活,包括旅游都是安全的。

而 4 月 12 日北京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中外记者举办的发布会上,钟南山却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说:

现在病原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要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还没有到位!

在之后央视《面对面》的采访中,王志问钟南山:为什么反对衣原体的说法?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权威的声音。

钟南山说:

我们应该首先尊重事实,而不是尊重权威。

历史证明,权威的假话并不能带来平静。病毒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当年,广州人民把所有药店的抗生素都抢购一空,白醋一度炒到 300 一瓶。还有人送礼就送板蓝根。

粉饰太平只会引起更大的反弹,放在今天依旧如此。

03

17 年来,钟南山还是那样,专门挑人家不爱听的话说。

在全国人大,他呼吁雾霾检测,说:

没有人的健康,再多的 GDP 都没用!

他质问药监局局长:

一年批一万多新药,都是怎么批的?

他一直呼吁 PM2.5 检测数据全部公开,并直言不讳地告诉大家一句最不爱听的话:

PM2.5 直接侵入肺中,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 PM2.5 没有任何过滤。

在禁烟的问题上,他公开说:

相关机构又管卖烟又管控烟,这怎么可能?这完全是对立的事情!

2011 年,一个烟草公司的专家因降焦减害当选院士,他又说:

降焦减害,还成为院士,这太荒谬了。降焦是做出来了,但重要的是,焦油降了,危害并没有减少,所有的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企业用降焦的噱头作宣传,卖得还更好了!

一句比一句扎心。

非典发生的 17 年后,武汉再度爆发肺炎疫情。

每天都有新的病例发现,医护人员一个接一个的被感染,当地的专家和官员说:放心,可防可控。

武汉还在举办十万人一起吃饭的 “万家宴”,据说是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还上了报纸头版头条。我看,的确可以称得上吉尼斯,不过是作死纪录。

直到 2020 年 1 月 19 日,已经 84 岁的钟南山亲自挂帅上阵。第二天便老毛病复发,又开始往外放坏消息:

病毒有肯定的人传人现象……

17 年过去了,这个社会上并没有多出几个钟南山。

我们能相信的,还是这个老头。

虽然他专门放坏消息,但我们还是喜欢他。

因为,社会需要真话。

有人在朋友圈贴了一段话,评价钟南山和他的工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士无双。

微信公众号阅读原文请点击【我们喜欢这个专门放坏消息的老头,因为社会需要真话

知乎用户 竹林深深 发表

别跑偏题

钟南山首先是一名医生

他在 03sars 抗击中的贡献挽救了多少条人命?

他提出雾霾致癌,

提出农药残余给民生的重大隐患,

所作点滴皆为国士所为,

手头有实力,亦是心存大爱之人.

知乎用户 盐选推荐​ 发表

从医几十年,我最大的幸福,是始终站在治病救人的一线。

这是钟南山院士去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始终站在治病救人的一线》。

文中简述了他从 1971 年开始的呼吸病学防治之路,和他以及团队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全文如下:

我这样一个医学世家出身的人,我的脉搏,没有一刻不是紧贴着祖国的。

我今年 83 岁了,十一前夕还领着我的团队,满怀深情地歌唱《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

今年 9 月 25 日,我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的光荣称号。回望峥嵘岁月,不由心潮澎湃。

2003 年初,非典 SARS 病毒来袭,情况十分危急,我与我的团队在疫情病因不明的情况下,尊重事实,通过精心制定治疗方案,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

在非典疫情肆虐之时,我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并探索出「三早三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全世界率先形成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具有指导意义。

我感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和我的团队一起,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做出了应有贡献。

我在呼吸医学上的奋斗历程,开始于 1971 年。

当时,国家号召全国医疗系统开展对呼吸科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疾病的防治研究。

那一年,我 35 岁,从北京回到广州,选择了当时离家最近的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即后来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今天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前身,就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呼吸疾病研究所。

在那里,我走上呼吸病学防治之路。

在我的建议下,医院组建了一个慢性支气管炎小组进行研学,这是呼吸疾病研究所的最初雏形。

为了尽快成长为一个熟练的临床医生,我除了按时上班外,把大部分休息时间都用到 X 光室、心电图室、图书馆等地方。

有的时候,我还会骑上自行车一个医院一个医院地去调查,甚至蹲在地上,从呼吸系统病人吐出的痰中分析病情。

我们这个小组终因勤奋钻研脱颖而出。我们在广州地区最早使用纤支镜,并将其用于呼吸疾病的治疗。我们建立多个实验室,开展动物实验,为临床科研提供补充和对照。

同时,我们写出一些高质量的论文,起先登于《中华医学》和《中华内科》杂志,后来逐渐发表到国际医学前沿的报刊。

我们付出无数艰辛的努力,却从来没有人去计较个人的得失。

1978 年,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作为广东省代表参加了这次历史盛会,我与侯恕合作的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和治疗慢性气管炎》,被评为国家科委全国科学大会成果一等奖。

这届大会上,汇聚了当时很多科技工作者,大家久别重逢,都是分外激动,有的紧紧拥抱在一起。

最近这些年,我致力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研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评价?我拿什么评价?

靠想象力吗?

我一个二十来岁还没完成学业,天天为升学、论文、未来发愁的普通人,

让我去评价一个两次疫情的领军人物、中国医学界人人皆知的重磅专家、救多少人于生死攸关之际的英雄?

我也配?

知乎用户 吴曦 发表

谈钟老之前,我想先说另外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人,吴仪。2003 年时任副总理,临危受命接任卫生部长一职,并作为非典疫情总指挥,具体指挥全国非典防治工作,是她重用了钟南山,组织一切力量建立了小汤山医院。

08 年的时候,钟南山谈吴仪的时候说:“士为知己死。”

“我得到了她很大的尊重,所以我觉得她信任我,我就一定要干好。”

今时今日,武汉疫情全面爆发。钟老再次赶往疫病前线。

看到钟老名字在高级专家组的时候,瞬间热泪盈眶,我觉得人生真是个古怪的东西,一个久不曾听闻地名字只是简单地出现在名单当中就有让人悲怆的力量,十七年前是他,十七年后还是他,花甲到耄耋,还是义无反顾。

我觉得中国人真的是有一种精神在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对于钟老,只有仰望。有的人真如同绚烂的远在天上的明火,追不上的。

吴仪是武汉人啊。

其实人是不是很简单的一种生灵,我曾经答应过的,十几年过去了,我也还要做到,可能我侠义小说看多了。钟南山说 “士为知己死”,什么是士?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十七年前站在那里的人,十七年后还站在那里。

十七年了,我觉得真像一个轮回。十七年前在最前线的那两个人,如今还在最前线。(虽然吴仪裸辞很多年了,但也是在 “非典” 前线有实际特大疫情防范工作的前国家核心领导了,这次疫情肯定也会去问其参考建议的,相信武汉的政府协调工作吧。)

08 年的时候,钟南山还说:“我想和她说,我对得起她。”

今天也一样。

补一条,祝大家新春安康,阖家团圆。

新年礼物送一段鲁迅先生的话吧:这段话 也发给你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与大家共勉。

祝全境平安,福寿康宁。

知乎用户 冬月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是一个八十多岁还有着一身堪比二十多岁年轻人的好身材的肌肉爷爷。是一个在非典时期人心惶惶时刻,敢于说出 “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的白衣战士。是一个大过年不回家陪家人,却以八十多岁高龄奔赴疫区前线的无双国士。是一个非典时期敢于在有关部门的压力之下,坚持真相:“非典并非衣原体感染。”敢于在有关部门瞒报疫情时,率先承认疫情失去的控制的刚正之人。这样的人现在还要被某些苍蝇抓住小点,匿名黑来黑去,你们这些黑子对祖国的贡献赶得上钟院士的百分之一吗?你们敢现在冒着传染的风险敢赴武汉疫情第一线吗?你们敢冒着上峰的压力和同僚的质疑,坚持自我公布真相吗?你们甚至连取消匿名,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都不敢 ,所以你们就是一群在英雄身边嗡嗡飞舞苍蝇,而钟院士却是那个无双国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中华的战士。这些黑子根本不配和钟院士比,连黑钟院士都不配。

ps:有些人来的晚,没看到匿名用户黑的答案,我把那个答案贴在这里吧,省得你们天天说我们打稻草人。

[知乎 - 有问题,上知乎​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718194272)[子夜:怎么评价钟南山院士?​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982580671)

知乎用户 医学生小逸 发表

有人正面评价也有人匿名批判

咱们不去细数前面的事情了

只说一个

2020 年 1 月 20 日

83 岁重新披挂上阵

应对当下最棘手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

就此一件事情

就足以称之为

英雄!

知乎用户 用阳光誊写青春 发表

致敬

知乎用户 Miss Young 发表

迷死氧先表达一下敬佩之情,钟南山院士真的有让人安心的力量,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是位奔赴前线的 “逆行者”。

白岩松前天在演播室里现场连线钟南山院士,提出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八问。

前方病情凶急,但是当钟南山院士出现在大屏幕时,很多人却突然平静下来。

这位 84 岁的老人就像阴霾中的一道光,从上空打下来,突然让人心安。

很多年轻的朋友听到钟南山的名字有点陌生,但在 17 年前,是他和无数医护人员的日夜奋战才把国人拉出了那场史无前例的 “白色恐慌”。

时间倒回到 2002 年,国内出现了第一例非典病患,由于病患病征模糊却从未见过,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被权威人士草率定义成 “衣原体感染”。

可钟南山发现了问题所在,他认为这是一种威力极强且并不一般的传染病。

但权威就像一座大山难以被推翻,明明不是衣原体感染,却还要用大量的抗生素让患者备受折磨,最后也毫无效果。

钟南山不愿看着抗击病情的最佳时机被白白错过,他挺身而出临危请命,坚持认为非典病原体是病毒,接受了无数的质疑和白眼。

奋斗在一线的英雄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却还要被所有人指指点点,努力却没有回报,可他依旧不改初心。

直到 2003 年 4 月 15 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组织了全世界 11 个顶级实验室研究后才公认非典病原体是冠状病毒,钟南山也因为自己的正确判断挽救了无数生命。

![](data:image/svg+xml;utf8,)

2 月 18 日病原体之争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 而钟南山平静地回答:“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此后的一段时间他成为抗击非典的英雄,每天 24 小时连轴转。

接触非典病人本来就是很危险的,因为传染极快,经常是一人得病全家被传染,入院人数越来越多,可很多医生却不敢和病患直接接触,连送餐和送药都是从窗户递进去。

钟南山在参加了一个几个医院的会诊后,当机立断地说到 “把所有的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他说如果连医护人员都自乱阵脚陷入恐慌,那么这个社会就更会恐慌 “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就这样,钟南山成为了当时的一种信念,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只要他还在坚持,我们就还有希望。

可铁人也有他体力的极限,钟南山在连续工作 38 小时后突然感觉眼前一黑,天地倒悬,就这样倒了下去。当时身边的很多人都怀疑他也被感染了非典,就连他自己也这么怀疑。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他要像一面旗子飘扬在半空,让病人和医护人员都看到他,只有他还在那,所有人的心才能安定下来。

于是他没有对外公开,只是在家隔离治疗,发烧两天后,身体慢慢恢复,五天会肺部炎症消失,证实只是普通肺炎,并不是非典。

在身体恢复期间,钟南山就把工作地点搬到了家里,彻底恢复后又马上回到岗位。

在此期间,疫情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夸大或无中生有,社会陷入一片恐慌。

钟南山觉得,想要去除恐慌,唯有治愈病人,用事实说话。他成立攻关小组,试行了数不清的方案,经过成百上千次尝试,终于出现了奇迹。

![](data:image/svg+xml;utf8,)

这场 “白色恐慌” 突如其来,肆虐无忌,却在半年后被遏制,终于成为历史,冲在先锋的钟南山功不可没。

![](data:image/svg+xml;utf8,)

而后他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特等功,又被授予国内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还被评为了 “感动中国 2003 年度” 十大人物之一。

![](data:image/svg+xml;utf8,)

但这都是他并不在意的虚名。挽救国家于危难,又正处于高龄,但钟南山却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古板老学究。

他年轻时就坚持锻炼,在北医上学的时候因为体育成绩优异抽调到北京队,参加 1959 年的第一届全运会。

![](data:image/svg+xml;utf8,)

最后还打破了当时的全国 400 米纪录,成绩是 54 秒 2。

![](data:image/svg+xml;utf8,)

之后的几十年里,他把锻炼当成和吃饭一样重要的事。

![](data:image/svg+xml;utf8,)

按他的话说,一周不锻炼就总觉得身上哪里不对。

家里就是他的简易健身房,84 岁高龄连做 10 个引体向上也不是问题。

平时我们连 50 岁以上健身的人都很难看到。

但钟院士 84 岁却还健步如飞,力量训练比我们年轻人还卖力。

难怪和年轻人一起打篮球都不占下风。

这张游泳照的胸肌也很鸡血,鼓吹健身无用论的人看着不脸疼吗。

**

**

非典之后钟院士慢慢从新闻上消失,但他却从未失去那份医者人心。

去年 8 月,有一名 9 岁的小男孩在新加坡飞往广州的航班上突发过敏,全身红肿,情绪激动。

家人六神无主,呼叫空乘人员,空乘人员也只能是尽量调低机舱内温度,并拿来冰块帮男孩冰敷,但这些都于事无补。

同一航班的钟南山院士听到消息坚持跑到男孩座位旁问诊,他蹲在一个素未平生的男孩面前认真检查问询,确诊男孩没有生命危险后,才放心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医者父母心,在看到钟南山院士的时候,才真正理解这句话。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院士又重披战甲,第一时间赶往武汉。

他让我相信了世上真的有超级英雄,大难来临时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当然还有更多的人也在路上,这世上总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希望钟院士和所有正在前线的医护人员都能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最后,相信钟南山院士,相信所有的医护人员,向所有一线人员致敬。

知乎用户 冒号 发表

2020 前来一答。

不说别的,我国大多数院士都是默默无闻的在做贡献,而钟南山院士只是因为敢于出来发声,当年能够顶住国家卫生局的压力去告诉世人 sars 的真相,及时减少了进一步疫情的扩散,才为世人所熟知? 就这一点有多少人能做到??

因为钟院士出名了,才会惹来这么多匿名答主的非议。但是在 sars 之前钟院士已经是院士了。他站不站出来也不影响他的地位。但他最终还是站出来了,这就足够了。

2020 年,武汉。80 多岁高龄的院士又一次站了出来。国士无双,致敬。

知乎用户 且听风吟 发表

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战争,不笑疾病。 三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 ​ ​——网络段子

知乎用户 苏措 发表

84 岁的老院士披挂上阵前往武汉,告诉别人别去武汉,自己却连夜奔赴第一线。 “因为那儿是我的战场,我的身后有亿万同胞”

真的被老先生感动的热泪盈眶,希望老先生别像 03 年那次一样太过劳累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一定要健健康康的带领后辈们打赢这场战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4 亿的庞大基数总有清奇的人,就像伤医事件,就像大 G 事件,但是不能因为个别负面的事去否定讽刺全盘。 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而我想成为先生这样的人。

知乎用户 周刊华小妹 发表

▲钟南山在去武汉的高铁餐车上。来源:广州日报

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抗击 “非典” 英雄,再次站出来了。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新闻背后,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2020 年 1 月 21 日,“武汉肺炎” 又霸占了微博热搜!

全国范围内,共确诊 219 例,多个地区出现病毒感染者。

武汉、北京、上海、广州……

更令人心惊的事实是:经过确认,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人与人之间会互相传染。

当传染病遇上春运,灾难指数瞬间翻倍。

几乎是一夜之间,口罩成为了被抢购的稀缺品。

即使价格翻了两倍,也依然供不应求。

很多人想起了曾经被 “非典” 支配的恐惧。

即使是平时高喊着 “很丧、不想活了” 的年轻人们,也都纷纷取消了出行计划和观影计划,成为抢购口罩的主力军。

所有人都在害怕。

在恐慌情绪不断蔓延的时候,有个 84 岁的老人抵达了武汉。

他的出现,使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位年迈的老人,是 2003 年抗击 “非典” 的第一功臣。

他敢于直言,向世界披露了 “非典” 的真实情况;

他研究的治疗方法,使中国人摆脱了死亡阴影。

17 年后,当病毒再次来袭,84 岁的他重新披甲上阵。

他是无双国士,更是定海神针。

他,就是钟南山

1、

只要是经历过 “非典” 的人,对传染病都会有刻骨铭心的恐惧。

电视上每天都在播报最新的感染人数,医护人员很多都倒在一线,到处都在抢购板蓝根和醋,学校全部放假……

因病死亡的人数在渐渐增加,真正的发病原因却始终找不出来。

有位医学界的权威专家认为,“非典” 是支原体感染造成的。

甚至还有人说,这不过就是个肺炎罢了,没必要如临大敌。

这种轻敌和大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医生们没有采取最高等级的防护措施,导致一批批地倒在了岗位上;

病人们则没有意识到这是急性传染病,很多不主动就医,导致身边的人都被传染。

年初的春运,又加速了传染的速度和范围。

“非典” 病毒,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往全国各地。

随着病情的迅速蔓延,医学界也开始陷入了恐慌,可是还是束手无策。

也是,连发病原因都找不准,怎么可能有什么好对策?

这个时候,钟南山站了出来。

他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这根本不是什么支原体感染,而是一种罕见的新型病毒。

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

然而,就在他发声不久,就收到了有关部门的指示:少说话。

根据上面的指示,这次就是衣原体造成的,而不是病毒,疫情一定会很快得到控制。

这是有关部门所规定的宣传口径。

钟南山陷入了两难之境。

一方面,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如果不说出来,可能会多死很多人;

▲当年 “非典” 肆虐的时候,毕业生戴口罩拍毕业照

另一方面,他的声音显得如此 “不和谐”,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不满。

何去何从?

钟南山思忖良久,去了一个地方。

2、

他去了父亲的坟前。

他的父亲是钟世藩,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曾是留美医学博士,在医学界地位很高。

钟南山很敬慕自己的父亲:“我父亲是儿科专家,他一生讲话很少,但每讲一句话,一定要有依据”。

![](data:image/svg+xml;utf8,)

▲ 钟南山父亲钟世藩

1960 年,24 岁的钟南山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医学部。

从此,他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杏林高手。

1985 年,钟南山被任命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

1996 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如此地优秀,完全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然而,在 2003 年的春天,已经年过花甲的钟南山,却满怀困惑地站在了父亲坟前。

该不该说真话?

![](data:image/svg+xml;utf8,)

他不是个天真的人,自然晓得这里面的利害得失。

相关部门不让他说话,未必是出于恶意。

一旦真相公布,可能会引起公众恐慌,对社会造成巨大压力。

可是如果他不站出来,摸不清状况的人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疫情岂不是控制不住?

那一天,他在父亲坟前站了很久很久。

思考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2003 年 4 月 10 日,在中外记者云集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七嘴八舌。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

旁边的人不断给钟南山使眼色,可是钟南山铿锵有力的声音还是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什么已经控制,根本没有控制!”

“现在怎么治疗没有好办法,特别是还不知道病原!”

记者们议论纷纷,旁边的工作人员神色难堪。

随后,钟南山顶着巨大压力,坚持自己之前的判断:

这不是衣原体感染,而是病毒!

他的敢言惹恼了一些人,但铁一样的事实却证明了,他是对的。

3、

那些人拿他没有办法。

因为他的品行和做派都无可指摘。

钟南山有一句名言,“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在抗击 “非典” 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们完全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

很多医护人员抛下家庭子女,连续几个月不回家。

即使中间有机会回去,也不敢进门,只敢远远看一眼自己的家人。

钟南山更是如此。

他告诉自己的同仁:“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他鼓励自己的下属,“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

那些病情最沉重的患者,接连不断地被送了过来。

即使传染性极强,稍不留神就可能会感染,钟南山还是坚持近距离观察每一个患者。

尤其是患者的口腔。

这是极度危险的,因为传染的重要途径就是唾液飞沫。

▲钟南山为 “非典” 病人诊疗

意外终究还是来临了。

在抗击 “非典” 最严峻的时刻,钟南山病了,是肺炎。

整整一周的时间,钟南山在家里输液、吃抗生素。

他没有声张,而是自己把自己隔离了起来,输液吃药。

一周之后,病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完全康复之后,他再次扑到了抗击 “非典” 的战场上。

在确定 “非典” 是冠状病毒引发的之后,钟南山使用了激素。

这是唯一的办法。

在钟南山的坚持之下,奇迹出现了。

病人们的性命几乎都保住了,只不过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笼罩在大家心头上的死亡阴影,终于烟消云散了。

2003 年 8 月,肆虐了将近一年的 “非典” 病毒,终于销声匿迹。

钟南山被授予 “抗非英雄” 称号。

2004 年,他当选为 “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之一。

4、

中国人常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胡适先生曾经做过一个比喻,“青山就是国家”,就是每个人最大的倚靠。

这当然没错,然而国家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

自古以来,都是由一个个伟大的人,撑起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他们的理想,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每逢国家有难,必有英雄挺身而出,许国不复为身谋。

84 岁的钟南山,是德高望重的学者,是名满天下的院士。

他的人生,早在 17 年前就已经实现了不朽。

用通俗点的话讲,他什么都不缺,可以安心颐养天年。

▲钟南山

可是,当国家再次面临威胁,当百姓再次开始恐慌,他毫不犹豫收拾好了行囊。

今天网上有一条被点赞几十万的微博:

年纪小的孩子应该不认识他吧,2003 年,“非典” 时期,“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的钟南山。现在 2020 年,他 84 岁了,他去了武汉。

他告诉我们,这个病确实会传染,能不去武汉就不要去;

他告诉我们,买不到 N95 口罩,普通口罩也可以阻止飞沫;

他说,有信心不会让 “非典” 重演。

所以,不要怕。

我们有这样的无双国士,2003 年的灾难都扛过来了,这次也必能平安度过。

还有无数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铸成了生命健康的长城。

我们能安稳地度过一生,是因为他们一直负重前行,为我们争得了盛世太平。

钟南山,和他的同仁们,从来都不畏惧死亡。

他们畏惧的,是来自后方的冷雨和刀枪。

▲同济医院志愿者申请书

钟南山曾经自嘲,在 “非典” 时期,医务工作者舍身忘死,那时候人们称他们为白衣天使。后来太平了,对医务工作者的称呼就成了“白衣老虎”。

近几年伤医案的频发,想必让老先生感到心寒。

尽管他一直表示,医患矛盾的责任并不是都在患者身上。可是人非草木,看着自己的同仁被患者举刀相向,钟南山的心里又怎会不感到疼痛与酸涩?

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年轻有为,击退了肆虐的病魔,却死在自己救下的患者手中。

当他们冲锋在前的时候,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也应该得到善意和尊重。

这可能,是他们对我们唯一的期待。

他们是英雄,不应该流血又流泪。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责任编辑:华小妹

更多内容请关注:世界华人周刊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and 夏小麦 发表

84 岁的钟南山,50 岁的心理,他直言 “看见漂亮女孩仍心动。”

两次落泪后,就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他终于笑了

我们跟着笑了,又哭了。

钟南山院士在 2 月 20 日新闻发布会上

就在昨天,钟老笑了

这是自 1 月 20 日,他对着镜头说出 “人传人” 后,第一次对着镜头笑。

很多人都笑了,然后笑着笑着,又哭了。

因为钟老的表情代表了疫情

他笑了,说明真正的春天要来了,花要开了。

此前,他曾两次对着镜头眼含热泪

一次因为从学生那里知道,武汉人民在晚上唱起了国歌;一次因为对着路透社采访时,谈及李文亮。

这位 84 岁的老人,紧急关头,这么多天都不下火线。

从碎片化的新闻采访中,我们只能零碎地看到钟老忙碌的状态。眼尖又八卦的网友说,钟老瘦了,钟老的手机是 XX 牌子……

我们就像一群小孩,围着一位有主心骨的家长。

“钟南山说动,我们才能动” 成了隔离前期最流行的一句话。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绝对代表着他在 14 亿中国人心中的信任和威望。

一天四次叮嘱袁隆平,帮他戒掉 63 年烟龄

袁隆平吸烟 63 年,小 6 岁的钟南山劝他戒掉

没想到,袁隆平直接回复 “吸烟有十大好处。”

这事情发生在 9 年前,在 “2011 年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 现场,75 岁的钟南山担任致敬嘉宾,81 岁的袁隆平是被致敬嘉宾。

因为在此前,钟老也给袁老看过病。

于是会务组提议,在致敬开始前,再顺便给袁老看个病。

就是这一次,钟南山一天内 4 次叮嘱袁老 “不要再抽烟了”,甚至抓住袁老的说,一再叮嘱。

袁老身体基础很好,一些肺部小问题都是吸烟造成的,特别需要戒掉。

彼时,袁老也拉着钟老的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依然没有戒。

直到 2012 年,袁隆平因为重感冒,打点滴治疗时,才下决心把烟戒了。通过慢慢减少量、用糖来代替吸烟,前后花了 2 年时间。

袁老也真是可爱。

不得不说,这背后的大功臣是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这也这说明,不管烟龄多少年,都可以戒掉。

84 岁的身体,50 岁的心理,看到漂亮女孩仍心动

为了让体力跟得上工作节奏,钟老一直在锻炼身体,没有发胖的身体和身上的肌肉,他被称呼 “男神”。

他一周会运动两三次,比如慢跑、单双杆和划船等。

其实,2004 年因为身体透支太厉害,他得过心肌梗死,后来放了一个支架在心脏里。

很多人知道这件事后,心里一颤,觉得吓人。

开始担心他,不要长时间运动啊,注意休息啊,就像关心自家的祖辈父辈那样。

他这样的高龄,还有如此棒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不但狠狠吊打那些 50 岁就等着老婆孩子伺候的男人,更是让现在很多的 “熬夜青年” 惭愧啊。

在这方面,他又是一个楷模。

你以为院士都是不苟言笑,都是科班呆滞吗?

不不不。

5 年前,79 岁的钟老在广州南国书香节为他的新书——《钟南山传》举行签售会,他嘻哈直言:

“我的心理年龄是 50 岁左右,都 79 岁了看到漂亮女孩仍心动。”

哈哈哈,这么可爱的钟老,很多人第一次见。

由此可见,说真话是他一贯的作风

除了对工作吐真言,还对自己诚实,大概他也说出来很多男士的心声吧。

永远践行父亲的教诲

钟老父亲 79 岁的时候,身体不太好,尤其是眼睛,那个时候母亲也去世了。

但是父亲想写一本书,钟南山劝他 “你这个年纪大了,算了,不要写了。

没想到,父亲回他:

“不写,让我干什么?让我等死吗?”

于是,钟父每天上图书馆,最早去,最晚回来。

后来他把一辈子作为儿科医生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儿科的症状学》,40 多万字对「根据表征来大致判断孩子病症」特别有帮助。

这是一件让钟南山印象特别深刻的小事儿。

“一个人要是能够给这个世界留点什么东西,那他算没白活。”

他对得起父亲曾留下的这句话,他一直在竭尽全力地践行。

所以,才有了,我们小时候以为钟南山是一座山,长大后才知道钟南山真的是一座山。

祖国有您,有希望。

致敬,您辛苦了!

最后,放一个钟老说英语的视频,35 岁开始学英语,真的好励志!

关注

@and 夏小麦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青春不老,一起变更好!

知乎用户 张方 发表

医学世家,父亲是纽约大学博士,民国时期中央医院院长,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后来选择留大陆。

1959 年全运会上获得男子 400 米栏冠军

1960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

1985 年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

1996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 年抗战非典第一线,做出卓越贡献,被评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之一。

2007 年的爱丁堡大学的医学博士。

2020 年,83 岁的钟院士再次挂帅,前去武汉调查疫情。

还能怎么评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虽千万人吾往矣

知乎用户 此间生活丶 发表

钟老… 真实来说,我觉得我不配评价


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钟南山院士

如果用诗来形容,那当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如果用词语来形容,无愧于:国士无双

用鲁迅的话来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 “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但倘若真的让我来面对面评价钟老,我只想躬身感谢他,然后摆手

我不配评价,晚辈何德何能

疫情逐渐蔓延,这个熟悉的名字、身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时隔 16 年,84 岁的他再次站到了乙级疫情前,宛如国民心头的一记强心针

有人可能不认识他是谁,我想说的是:上一次的乙级疫情,名叫非典

2003 年,钟南山院士的团队率先否定了卫生部关于 “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 的观点,他是打击非典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通俗来说:当时卫生部认为非典是可控的,是不必过于担心的,基于该因素,整个防疫工作的重心都会被带偏的

钟南山,为民生立命,毅然站出来和上头死磕,最终他赢了

2020 年 1 月 18 日傍晚,84 岁的钟老从广州出发来武汉。当天航班已买不到机票,他挤上了傍晚 5 点开往武汉的高铁列车。安顿在餐车的一角,刚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到武汉开完会后,他又立刻赶到金银潭医院了解病人的收治情况

16 年,白驹过隙,他依然倔强如当初,他的身影依旧挺拔如山岳,让人安心

致敬,这个时代最美的逆行者

知乎用户 苏诺 发表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院士配得上 “国士无双” 四个字,是你们这些唧唧歪歪的人从没见过的高风亮节,国之栋梁。不仅是在科学上有很大的造诣,而且带领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医学院校的医生医学生在呼吸学科走到了全国第一,世界前列。这种巨大的贡献就不是单纯一个人医术高明科研做得好就比得上的。

人家一片救世之心赤子热诚到了你们嘴里便是政治头脑?你们怎么那么厉害啊?嘴皮子一碰叭叭叭叭的全世界就跟你一样蝇营苟且了?

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什么人都有。谁比得上你们那么机灵那么看得清利益呢。

祝你们以后发财升官包二奶,少来指点这种傻人傻事。

知乎用户 Victor King 发表

专业水平咱不懂,不能乱说;人家生活是人家的私事,更不能说;其它方面,不是这一行的人,没感受,不能说。

不是那个领域的人,所以他的名字只听过两次:非典,和现在。

当有了危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在大众视野,这就是最好的评价了。

知乎用户 小垂子 发表

等你抗住压力指出 03 年非典的致病因素不是衣原体而是冠状病毒的时候,你再来评价他,尔等还能评价?医学上你不能评价,生活上你也了解不到。评价你去武汉找钟院士即可。怕你没胆去

知乎用户 三尺雪 发表

他给出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 但 18 日傍晚,84 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

年近九十,拖着疲惫的身躯,只身登上高铁,奔赴疫区。

2020 年最可爱的人 - 钟南山院士

[84 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这两张照片让人肃然起敬!​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YeqVH-u420Xd-NgLq19TcQ)

不过… 这样的国宝级院士亲自前往一线调研,为啥不让专机专车接送?老人只能在餐车上休息的照片的确让我们感觉挺难受的…

最后祝老人家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假装有分割线 ——

新闻评论上看到的,搬运到这:

封一座城,护一国人!

生而在世,有三 “不笑”:

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

立地为人,有 “三不黑”:

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

我们加油!

知乎用户 渡辺曜 发表

太庙柱石,镇国南山。

虽然不是同一个时间,但还是同一个中国,17 年后再次披挂上阵稳定局面,可谓国士无双。

知乎用户 吃葡萄不吐皮 发表

年逾 80 的老人为了疫情去了武汉,居然还有贬低他的,你们怎么不拍着胸脯问问自己配吗?

带有色眼镜看人匿名用户们,请立刻去武汉

赌你不敢!

我猜你实名都不敢!

知乎用户 夜航船 发表

大奔碾宫门,国士坐餐车。

钟老先生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老剑客,一出手,大家就能把心放下来了。

但同时,他都出手了,就说明问题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了。

我没有资格去评价老先生,没有。

我能做的只有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

(这图是在网上看的,觉得巨帅。但是不知道原作者是哪位。侵删。)

P. S. 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钟老先生的一家。我之前看到有人说,老先生之所以是运动健将(网上流传的 “曾经打破过 400 米跨栏的全国记录” 的传闻似乎是以讹传讹,但是老先生年轻的时候在北京市的运动会里取得过斐然的成绩,这是百分之百确定的),身体一直这么好,是因为他从小没有经历过什么贫困的日子,中国真正苦的日子并没有苦到他。话语之中流露出一股酸味。

我只想说,有些人配得上一辈子的丰衣足食,甚至是锦衣玉食。因为这都是他们应得的。

这是钟老的父亲。

这是钟老的夫人。说个电影,《女篮五号》,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这部片子就是根据钟老的夫人拍摄的。

(他女儿可能确实比较遗憾。不过那个时代,咱们国家的游泳队,emmmm,懂的都懂。药罐子嘛。也不是洗白,但是可以理性看待。)

这是钟老的儿子。

另,钟老的母亲廖月琴,1911 年出生于厦门,也是一名医护工作者,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高级护理专业,解放后担任过现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

还有个表哥叫戴尅戎,可以百度一下。骨科专家,院士。

杏林世家,薪火相传。

可敬,可爱!

知乎用户 过河 发表

文武双全的疾控斗牛士、南国小阿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中国青年的榜样钟南山。

学术上、贡献上就不讲了。

钟南山作为非职业运动员在 1959 年全运会上以 54.2 秒打破全国 400 米跨栏纪录(目前 400 米平跑手计:53.0 秒 电计:53.14 秒就能评选二级运动员)并在当年获得十项全能冠军。时至今日北医大多项运动纪录还是钟院士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造的。

73 岁时钟院士的肌肉

70 岁的州长也不过如此

篮球爱好者钟南山

斗牛舞爱好者钟南山

国家级运动健将的体魄、院士的头脑、俠者的勇气。这就是毛先生所说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知乎用户 鲲敏 发表

1.27: 晚。

我很庆幸,能够生活在中国,因为有人民解放军,因为我们是团结的民族。

下图为陆军军医大出发至武汉前。看到他们,对武汉的担忧至少安稳了一半。

1.27:

由于本文存在许多激进言论,且带有一定的引导性,并且些许评论在言论正确的情况下,带有一定的攻击性 (针对非善意回答,并非本回答),

且答主认为知乎是理性的辩论场所,并不是情绪发泄地,(无论出发掉是好是坏,) 故关闭评论区,望各位原谅。

希望大家理性看待,理性发言!
——————————————————————-

1.25 追答:

据最新的官方报道,武汉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有些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我才非常气愤。这种问题,只有你身临其中才会有深的体会。

最后一句,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都平安!

—————————————————————-

以下为原答案,

看了所有回答,基本匿名的,都是批判钟院士的,但是这些人的角度非常奇葩,什么保健品,什么百度百科,还有什么政客之类的。

还记得杨振宁院士吗?作出如此功绩的人,国内舆论竟然一片哗然。亏得这些科学家品性好,不与世俗计较。不然早离国了,何必受这个气。

我实在不明白,一个人能做到院士,轮到你们这样批判?就因为他是医生?

知乎用户 edmond 发表

他说出的真话没人敢删

知乎用户 土肥圆熊二 发表

第一次看到钟南山院士的名字,是 2006 年在《南方周末》上。那期刊登了一件事,因为钟院士的笔记本被盗,广州警察几乎把广州城内掘地三尺,最终找回。

根据报道,钟院士平时在学校比较随和,所以平时在校园里面总有一些学生主动替他背包拿东西。有一次,这个规律被一个窃贼发现了。于是窃贼装成一名学生,假意要替钟教授背包,待拿到钟教授的笔记本电脑后便拔腿而逃。钟院士年老体衰,自然是追不上的。待窃贼逃离之后,钟院士便跑去报警,本来一万多的(06 年一万多的笔记本只能算是基本配置)电脑,也不值得院士大张旗鼓,但担心电脑里的研究数据外流,所以对这台笔记本是务必取回的态度。

广州警方接到报警之后,如临大敌,出动警力无数,对有前科的窃贼逐一排查,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当时还没有天网,这个破案效率算非常高了),警察终于将被格式化的笔记本电脑取回交到院士手中。还要说一句,当时这个案子省委书记批示务必破案。

后来论坛上大家对这件事发起讨论,大家表达的都是对钟院士的关心和对窃贼的痛恨。要说有质疑院士耍特权,不存在的,只有质疑为什么不多派些人导致破案速度这么慢的。

所以,从这些侧面,大概可以看出,钟南山是一个低调且和蔼的人,他完全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只是除非万不得已,他都不会滥用这个影响力。就好像这次去武汉,他是坐在高铁餐车上过去的。

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因为他所具有的品质,所以他在很多民众心中的威望是很高的。能够给予这些国士以足够的敬仰和尊重,我觉得我们民众也能够让我们感觉到社会发展充满希望的。(原来回答中把钟院士任职的学校搞成了中大,经中大和广医大同学的指正,修改原回答中的 “中山大学”)

知乎用户 Emma 发表

老爸老妈都是钟南山院士的铁粉,他们认识钟老的时候,我还很小。

后来他们经常开玩笑说,我长大以后,可以找个像钟老那样的医生做老公。

我们家与钟老的交集,始于 17 年前的那场非典。

当时,我在深圳的姨父是第一批非典患者。最开始时,没人知道这是什么病,姨父试了各种消炎药都不退烧,仅仅两周不到,他就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用上了呼吸机。

我爸妈去探病时,还不知道那是致命传染病,连口罩都没带。姨父当时状况很糟,带着呼吸机,说不了话,只能在纸板上写字。

他给我爸写了四个字:“姐夫,救我。”

出了病房,老爸立刻致电相关朋友咨询。

其中一位朋友说:“马上离开!我们刚得到消息,这是一种致命的不明传染病!” 老爸本是处变不惊的人,可他当时瞬间变色的表情,我到今天都还记得。

好像是第二天,报纸上就开始报道 SARS 了。

之后,老爸了解到,钟南山领头的广医一院是治疗非典最权威的医院。于是他试着找到钟老,请求他让姨父转院到广医救治。

其实,当时我们是不报什么希望的,因为:

(1)跨市调度非典病人难度很大,之前没有先例;

(2)姨父已经有多个器官衰竭,治愈希望不高,没有医院敢接收他;

(3)当时广州都在报道钟南山的团队医术了得,说他们手中没有一例非典死亡案例。这个偶像包袱好大。

可万万没想到,钟老听完我爸的陈述后,排除万难把我姨父转到了他的医院。

我们一开始不懂,是什么让钟老不计个人荣誉,只为一个素昧平生的病患,顶住压力、排除万难,跨市转入他的医院?除了救人一命,我们都觉得,他应该有更大的使命。

后来我们才明白,姨父是第一批非典患者,也是研究第一批非典的样本病例。钟老需要抢先一步,去研究姨父这样的首批病危患者,因为他知道,后面还会有更多这样的病例。

后续是这样的:

姨父进了广医 10 天后,器官快速衰竭,抢救无效离世,打破了钟老团队无非典死亡案例的记录;

姨父的弟弟也感染了非典,幸获钟老团队及时救治,痊愈出院;

研究发现,治愈者的血液中含有非典抗体,可用于救治其他病人;

姨父的弟弟痊愈后捐了血,救活了一个孕妇,孕妇后来产下了双胞胎;

同年 3、4 月天气变暖,在无数人的努力下,SARS 终于被彻底击退。钟老那句荡气回肠的 “把危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也留在了无数人的心中。

经过非典之后,我爸妈就成了钟老的铁粉。爸妈说钟老是个大写的人——医德纯粹,医术高明。

而且,钟老外型还那么年轻帅气,17 年前第一次见他时,他已经 60 多岁了,但看上去却像 40 出头。他的话不多,人看上去也不算热情,表情沉着坚定,酷酷的,很 man。

爸妈说,钟老的气质之出众,就如老牌明星的气场。如果不是现实里接触,只看照片根本想象不到。

非典之后,我爸还和钟老有过一次交集。

大概 10 年前,老爸想开发中国第一个电话医生业务,让病人先电话咨询、再到医院看病,节省时间成本。结果爸爸找了很多医生,他们都觉得这东西不靠谱,不予回应。

爸爸也去找过钟老,钟老因为太忙,没时间见他,让他把相关文件交给他的助手,说有时间会看。

后来,他的助手把文件还了回来,说钟老答应义务当这个项目的顾问,并传话说:钟院士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能让病人求医更省事,也有助于缓解一线医生的压力。

老爸说,当初不少医生不支持,有一个原因是担心科技发展下去,自己会丢掉铁饭碗。但钟老是一个纯粹的人,他一如既往地抛开个人利益,只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

我之前一直不懂,为什么爸妈一直开玩笑说想要一个医生女婿。

这次冠状病毒横行,看到钟老不计生死,坐着高铁赶到武汉去探查一线疫情的身影,我懂了。

像钟老这种有医德、有魄力、坚持真相,还愿意在危难时期,冒生命危险到最前线治病救人的白衣战士,是真英雄。

知乎用户 一语不会成谶 发表

真正的国士

敢说人们不敢说的,敢做人们不敢做的






虽千万人,唯他往矣

知乎用户 跳舞​ 发表

评价他老人家?

不开玩笑

很认真的说一句:

我不配!

以上。

知乎用户 翔宇 发表

我国最伟大的跨栏运动员,一位不知道疲倦的斗士,三十多年来带领我国呼吸病学界从薄弱走向加强,让世界所了解的当之无愧的领袖,旗手。

看到这个题目现在那么多回答评论和点赞,为钟老师高兴,也心疼他,希望民众能真的听进去他之前一直疾呼的,请不要再去买活禽以及吃野味了。

突然想起当年还在医学院读书时候看到 CCTV 上钟老师说的话:“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 。”

农历开年了

换个轻松点的话题梗,学学马伯庸亲王。

白求恩医科大学有个妇产科老教授叫做乐杰,2011 年仙逝,老爷子很能写书,生前做了 20 年卫生部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的主编,可谓著作等身。他有个师侄,1998 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来投身咨询和投资界,很能挣钱,也很能写书,他真名张海鹏,江湖人称金线,是的,就是那个冯唐。

冯唐博士 1998 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他的导师是妇产科学的泰斗级人物,学妇产科的朋友估计就要叫起来了,是的,就是郎景和院士。

郎景和院士 1964 年毕业于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郎景和在长春的带教老师是阴毓璋教授,在北京的老师是林巧稚教授,两人都是中国妇产科学奠基人。

阴毓璋教授 1933 年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他 1954 年来长春工作前在南京中央医院做院长,1936 年 10 月,丙子年鼠年,这个医院的妇产科接生了一个小孩,是本院儿科主任喜得贵子,儿科主任是一名家乡福建的青年医师,1930 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毕业。

就他毕业这年,在他前一届毕业的福建老乡加师姐,就是前文提到的林巧稚院士,她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并接生了一个小男孩,这个小孩长大后为中国人的肚子填饱做了巨大贡献,是的,我想你猜到了,这个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小男孩,名叫袁隆平。

再回过头聊聊这名儿科主任的一家,今年是 2020 年,农历已经迈入庚子年鼠年,丙子鼠年出生的儿科主任的儿子,在他的本命年临危受命带领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是的,我想你猜到了,他因为出生在南京钟山以南而得名,就是钟南山院士。钟老师的父亲钟世藩教授,曾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我国儿科学一级教授。

钟世藩教授的爱人叫做廖月琴,她的姐姐嫁给了时任上海医学院教务长的戴教授,也生了一个儿子,后来成了我国骨科泰斗,就是曾任上海九院院长的戴克戎院士。

廖月琴女士有个姑妈,嫁了个文人,又超能写书,不光中文,还能英文写,写了本英文小说老美都得夸,是的,这本小说叫做《京华烟云》,这个文人姓林,名叫林语堂。

再回头说说乐杰教授,他其实是北京人,家里在北京开个铺子,他的叔公是铺子掌门人,收了个养子,这个养子曾经在本世纪初拍了一部电视剧,我相信你们肯定看过。

是的,你也许猜到了,那个养子叫做郭宝昌,那部电视剧的主演是陈宝国和斯琴高娃,那部电视剧叫做《大宅门》,那个铺子叫做乐家老铺 - 同仁堂。

知乎用户 难得糊涂​ 发表

这个问题是多年前提的,但请不要随便评价他人。如确要评价,请先充分了解,说话负责。

如今,人家正在抗击疫情一线,某些人倒好,开始在这个问题下对他的功过指指点点。特别是我看到一堆匿名批判乃至攻击他的回答,那键盘敲起来轻飘飘,真是令人生厌。

我是教语文的,这些人让我不禁想到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

Schopenhauer 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战士与苍蝇》,1925 年

评价钟南山院士?我何德何能?

我只能写几句感想了。

2003 年,就连医护人员都人心惶惶的时候,他要求:把病情最重的病人转到我这里来。

2020 年,他在给出 “不要前往武汉” 的建议后,以 84 岁的高龄毅然前往武汉,调研和指导防控疫情的工作。

我在此分享《感动中国》授予他的颁奖辞:

尽管已经过了近 20 年,这段颁奖辞依旧是他面对武汉疫情最好的写照。

当年,鲁迅先生意识到:学医无法救中国人。

如今,钟南山院士让我相信:学医可以救中国人。

知乎用户 安好心 发表

除了天花,人类从未彻底赢过一次病毒。

就是这样结构简单且没有半点智慧的第四类生命体,把我们这所谓统治了星球的物种打得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胜少败多的战争,人类从未全身而退,而它们总是卷土重来。

带来熟悉的症状,和熟悉的恐惧。

而我们和冠状病毒两场战争的总指挥官,大概就是钟南山院士了。

时隔十七载,老将军挂帅,风采不减当年。

他是优秀运动员,是工程院院士,是感动中国的风云人物,

现在是跨物种战争的指挥官,是亲临战场的将军,是 84 岁的陷阵之人。

说的夸张么?

截止本文所著日期,看看 17 个死亡案例:

[湖北 17 例新型肺炎死亡病例病情公布,有哪些信息点?​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556331/answer/983211246)

除那位 48 岁本就体弱多病的患者以外,其余全是老年人,半数去世患者 80 岁以上。

如果这不是陷阵,那什么才是陷阵?

比起称赞钟南山院士,我更关心的是他此行武汉的安危。

我希望他的体魄可以给他带来年轻人一样的抵抗力。

我希望他能平安得让我继续相信好人有好报。

想再出一个钟南山,真是太难了。

我们太多的人把敢说真话当成终极品质。你真以为得不到准确消息,是因为天天都有厚黑势力欺压真理????世界如果那么简单,千年前就乌托邦了。

一天 24 小时,几天内给整出一套方案,做出一个决策额。

你敢不敢担责任,你学识够不够撑起你的胆量,都有的话,你人生中的前几十年有没有积累的号召力。当他拥有了这些,已经不年轻了吧。而这副多年锻炼的钢筋铁骨般,是不是曾经为这个 60 多岁(现 84)的老人,无形中抵抗住了几次致命病毒?是不是对抗病毒的几个重点难题,是靠这副强健的身体才能撑着熬夜不休息攻克的?

我一直觉得我们对优秀的定义太狭隘了。

谁谁身高 180cm,谁谁开什么车,谁谁敢停故宫里面,谁谁会烘焙,谁谁去过几个国家。这根 tm 优秀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整天用相亲那一套评价别人的人生,是不是有病?

优秀是什么?

优秀是学识和胆识产生交集时,改善不止你一人的命运。

优秀是在其位谋其职,大事面前担起责任,不辱其阅历。

优秀是无论重来多少次,你都选那个 “正确的” 选择。

虽千万人,吾往矣。

而机会往往还没有来的时候,又如何证明呢?

当然是修炼能力,决断力,积累阅历,赤诚不灭,不坠青云之志,像是生来受到了某个时刻召唤,就算那个时刻没来,你也能保持你进取的态度,那你依然算的上优秀。

优秀是 “能”,而不是 “有”。

真正的优秀可以评价人的一生,如果只用相亲标准衡量人生,这社会对你来说是什么?偌大山河是你的配种室吗。

像钟南山院士这样,此时的位置,他的一生好像就为这一刻准备一般得合适。

人人都知道了他的优秀,可他不为人知时的努力姿态呢?

如果优秀的定义不是这些…..

那很可惜,我们这么伟大的国家竟然不是由一群优秀的人建设起来的。

知乎用户 雁过也 发表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闹得人心惶惶,早期报道隐晦不清。

明明很早的时候,不少专家学者已经拿到了病毒样本,却无人敢于发声。

这个时候 83 岁的老院士再次披挂上阵,牵头的高级专家组去了疫情最严重的地方。

发出的声明,言无人敢言之言,担旁人不敢担之责。

纵使包括医学界专业人士在内的不少人对老院士争议颇多,但我认为从非典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可以称得上是大医仁心。

在新闻上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时候,心里一安

知乎用户 Mengo 发表

95 后 00 后估计都不认识他了。

2003 年,他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2020 年,他 83 岁,他去了武汉。

不知道那些匿名贬低嘲讽的人,

会不会第一时间去前线支援?

知乎用户 米其林 发表

2003 年非典,钟南山院士站了出来。

2020 年武汉,还是钟南山院士站了出来。

18 年的时间,院士都选了 9 轮。

18 年前是他,18 年后呢?

他不应该被刻在教科书上吗?

特别是他的良心,如果不早点刻上让下一代学习,那么下一次谁站出来。

知乎用户 柏舟​ 发表

这照片看得我潸然泪下。钟老先生带着他的团队,已经奔赴一线。

真国士无双。

知乎用户 1P75K​ 发表

不敢评价。

只说一句:钟院士的话,我们信。

知乎用户 王不黑​ 发表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好担心,这么好的老爷子,又要被捧上神坛,可是我们也都知道,中国人又是那么喜欢把人拉下神坛,当然现在的形势是不会出现的,但肺炎终究会过去,功绩终究会被遗忘,可是谁能保证这一生没有某个缺点呢?

知乎用户 红旗下的蛋 发表

这是个四肢发达,头脑还不简单的人物。

知乎用户 买可乐大户 发表

有人说他政治手段高明,有人说他为一己之私利。我不懂所谓的圈子,也不知所谓的内幕。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已经拥有足够荣誉和地位的人,在 83 岁的高龄,去了疫情的最前线,请问他还要图什么?

这样一个人我想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重。岂容跳梁小丑污蔑?

知乎用户 郝开心 发表

评价?评价不了,没有这个能力

人们说他是:国士无双,中国脊梁

你天天看到电视上爆红的流量小鲜肉,是中国的英雄吗?——不是

你天天看到富二代灯红酒绿蹦迪玩闹,是中国的英雄吗?——不是

钟南山,是中国的英雄。

他是在 SARS 病毒让所有人感到恐惧的时候,说出 “把重病患者送到我这里的人”。

他是在冠状病毒爆发时候呼吁大家做好防护,只身前往重灾区武汉的人。

我,你,都做不到。

当你还幻想着,美国的蜘蛛侠能够拯救世界的时候,他好像没了音信。

当你还憧憬着,日本的奥特曼能够拯救世界的时候,他逃去了 M78 星云。

我们中国有英雄吗?

钟南山

知乎用户 liquor 发表

近几年目睹的都是黑暗,老先生去武汉是我在好长时间里读到的唯一正面新闻。

我此刻的心情不亚于看完《战狼 2》,比《战狼 2》更热血的是,冷锋是虚构的,而钟南山是真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要知道,钟老并不是 03 非典之后才功成名就的。早在 1992 年,他便提出了 “胸闷变异性哮喘” 这一概念并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并将之写进了教科书。1996 年,钟老便被评为了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这是我们医务人员的无上光荣。03 年,非典肆虐。钟老作为呼吸届的领军人物,且身在疫区中心,当仁不让的挺身而出扛起了抗击非典的大旗。说实话,在这种全国性恐慌的时刻,他的出现犹如给全国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是非典的阴云密布下透射出的一丝光芒。是万千医务工作者的楷模,鼓舞着万千医疗工作者义无反顾的奔赴前线。时至如今,钟老还活跃在医疗战线的一线当中,这次挂帅出征并不是偶然,可以说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看到还有人质疑他的动机我觉得很可笑,这么一个耄耋老人,功成名就,他还图个啥?难道他不会含饴弄孙安享天年?他非得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仗义执言?非得以身犯险深入疫区?至于说如何评价他,“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仅这一项成就,说是活人无数,万家生佛也不为过。(照片来自钟院士在广医一院的一次例行查房,我个人抓拍私藏的,先匿为敬)

补充一下:很多人认识钟老是因为 03 非典的原因,但就成就而言,我认为钟老最值得称道的还是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这个荣誉称号,这也是钟老获得 “百大改革先锋人物” 殊荣的备注。不要小看这个称号,没有他,如今的 2019—ncov 肺炎还得拿人命去填,就像 17 年前的 SARS 一样。

知乎用户 李劼 发表

就算再怎么苛刻,再怎么小气,“国士无双”这四个字舍不得,评一个 “得力干将” 总不过分吧?

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我们可以自豪的说 “队伍年轻化”,有五十多,四十多,甚至三十多的工程师,设计师,总师。

但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呢?

老是靠老将挂帅,不合适吧?

要正视差距,奋起直追啊。

知乎用户 余哲 发表

说句难听话,就不该有这种问题来出现!国士无双岂是能随便拉一个话题来让键盘侠评头论足???

知乎用户 老巫婆 发表

奉献,不求回报,为了执行这个危险又重要的任务,老爷子买不到车票,站着也要去。

有幸接触过这个年龄的大批科技工作者,其中有不少院士,有这种情怀的,钟南山院士,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个群体,那是个不计个人得失,为人民服务的群体,以国事为重的群体。

那也是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不计代价培养的红心科学家。

中国的脊梁!

知乎用户 埋骨于弘川 发表

转自 B 站某评论:“光听名字就能消炎的人。”

向钟院士致敬。

知乎用户 ADD LI 发表

钟南山院士对于我来说是一群人的名字。

非典的英雄属于他,也属于其他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非典那一年我上高中,我的父母都在一线,从小就带我玩的叔叔阿姨(父母的同事)也在一线,他们有人死了,有人因为肺纤维化永远的失去了劳动能力。

这些你们不知道名字的人们最终汇成了一个名字——钟南山院士。

13 年过去了,当年那一批人都老了,现在轮到我们这一代继续在一线坚守岗位。我的朋友也在武汉的医院里值班,他说他的诊室就在发热门诊隔壁,他没有对应的护目镜,外科口罩也要节约使用,他很害怕,但依然在一线坚持。

等这一波疫情过去,这些可爱的无名的医护工作者,又会变成另一段名为武汉、名为钟南山的故事留在我记忆里。

————更新————

考虑不周抱歉,英雄的名字不只是医护人员,那些加班赶工口罩的工人,那些维持公共交通的司机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刚看到新闻说建筑从业者也加入了这场战斗,坐等基建狂魔几个月无中生有变出一所小汤山般的传染病医院!

知乎用户 艾斯奥特曼​ 发表

看到他去武汉的照片,觉得有点难过。

03 年的时候我们这一辈人都还不大,但都从新闻上看到了他在广东领导抗击非典的事情,没想到十七年后又在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上看到他,又是领导抗击疫情的专家组组长。

武汉这次钟老还健在,很多人说看到钟老去武汉就觉得安心了,但再过个二十年,再来一波这样的大规模传染的公共卫生疫情,谁来继承钟老的衣钵,再带队顶上去呢?

就这样三天两头砍杀医生的环境,还有多少医生愿意呢?

知乎用户 可盈 发表

英雄何须铠甲穿,鹤颜白衣钟南山。

知乎用户 文太下山 发表

各位讲的很到位,我就补充一句:

这身材,这体力,这精神,这哪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这分明就是个三四十岁的壮年猛男啊!

年轻人,你看完不觉得惭愧嘛?

知乎用户 何何何 发表

就和郎平一样。

我觉得,以国家的人才培养体系, 有人应该替代郎平。 如果没有,一定是体育局出问题了。

钟南山也一样, 该问责的是卫生系统。 80 多岁,哪怕可以继续工作, 也不适合这样凶险的任务。

知乎用户 陈同学 发表

学医,可以救中国人。

知乎用户 西撒神父 发表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知乎用户 丸子的猜想 发表

12 月,武汉出现 “原因不明的肺炎” 没有重视。

病例增加,同时武汉举办万民宴,想必事态还不严重,不重视。

原因不明的肺炎造成人员死亡,啥病都会死,武汉卫健委不是说可能不传人吗,不重视。

2020 年 1 月 20 日晚,钟院士和白岩松视频连线,首次(起码在我了解的途径里)指出该肺炎会人传人,处在爬坡期病例数量会增加,别去武汉别出武汉,注意防护措施。这下意识到这吃疫情多么严重了,开始买口罩消毒液拒绝出门了。

简单来说,我相信钟院士,他说的话我会乖乖听。希望他保重身体,毕竟 84 岁了,再怎么吹他一身肌肉努力锻炼运动员出身都不能掩盖他 84 岁垂暮之年的事实,年纪到了身体总不能和年轻人比,一定要保重!!!

杨振宁是 “私德” 有问题,袁隆平是“一个种地的也配” 钟南山是“沽名钓誉的”,总之你最棒,你才配去选院士去做科研去研究水稻去救命,你家键盘梆梆梆。(人家娶几岁老婆关你什么事,科学家就不是人?袁隆平 90 岁坐轮椅进人大会场怎么着?90 岁!!!看个车展碍着你吃饭了?搞科研的就一定要一贫如洗敢情衣服上还要打两个补丁??)

知乎用户 小杨同学 发表

不知道被谁给举报了,知乎折叠了我的答案。难不成戳到某些人的痛处了!!!即使这样我还是挺钟院士!80 多岁的高龄又冲刺在前线,从非典到新型肺炎,哪一次不是钟院士冲在最前线?他明明告诉我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的坐上了去武汉的车…… 这就是中国的钟院士,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人在拼命,面对拼命的他们,我想到的唯有敬佩!!

原回答:

那些匿名之徒,我不骂你们,因为你不配!!

时代的悲哀在于,一大群人捧戏子,又有一大群人踩院士!!

有钟院士在,我们放心!有钟院士在,人民安心!!

愿钟院士福寿安康!

感谢评论区 @李先生的指正,确实长命百岁不太合适,已经更改为福寿安康。希望钟院士好好的。

知乎用户 蓝天白云很快了 发表

正月十五的晚上,

听见我妈和我小姨微信聊天,

两个老太太先是交流了一下什么馅的元宵好吃,然后又说起了这次疫情,

在又一次痛骂,吃野味吃出这场瘟疫的祸害,并 “祝福” 他们早死之后,

我小姨突然来了一句:“哎~钟南山都 84 了,上次非典是他打头阵,这次又是他!你说,他要是死了,再遇着这样的事,中国可咋办呢?谁保护老百姓呢?” 说完还叹了口气,很忧伤,很失落,颇有一股无依无靠的可怜感。

我妈是个乐观主义者,赶紧安慰我小姨:“没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救的人多,老天爷肯定让他长命百岁!”

这就是我家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对钟南山的评价——怕他死!盼他长命百岁!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知乎用户 憨憨 发表

我认为钟南山院士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国家英雄,上次他荣立抗击非典唯一的特等功。没想到钟南山的家庭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和体育之家。钟南山在 1959 年 9 月的首届全运会上,以 54.4 秒的惊人成绩创造了当时的男子 400 米栏全国纪录。钟南山妻子李少芬是中国女篮国家队 5 号。女儿钟帷月,也获得过短池世界冠军。

知乎用户 电商狗 - 老李 发表

1998 年,紧靠武汉的湖北嘉鱼牌洲镇长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堤坝决口,大片村庄被淹没,死伤无数,所有人都在往外面跑,只有解放军不顾生命安危,拼命往洪区里钻,哪里危险去哪里,拯救那些被困在洪水里的乡亲和孩子。

当他们累了,就是找一块空地,就地一躺,休息几个小时继续战斗,任劳任怨。当洪水撤退,人民子弟兵不留下一片云彩,对当地秋毫无犯,走了,嘉鱼的乡亲们夹道欢送,依依不舍,很多人流泪了。

而今天,钟南山院士也一样,当所有人都避瘟疫而不及,只有像钟南山这样无私的人才愿意冒着生命威胁往灾区去查找问题根源,救人民于水火。

正是有这些无私奉献的英雄,才让我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看到光明的未来。

中国崛起是有希望的,真的。

精彩推荐:

扫地机器人哪个牌子好?2020 年优质扫地机器人评测推荐

平板电脑什么牌子好?2020 年高好评平板电脑推荐

笔记本电脑什么牌子好?2020 年高评价笔记本电脑评测和推荐

拍照手机什么牌子好?高评价拍照手机评测

智能手机哪个牌子好?2020 年高口碑、高销量智能手机推荐

知乎用户 沉淀 发表

因为最近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钟南山” 这个名字又成为了焦点。提到钟院士,年龄稍大的朋友都会首先会想到 “非典”。2003 年,“非典” 爆发,以钟南山为领军人物的医护工作者经长期努力,抗击了非典。

钟院士投身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50 多年,是推进中国呼吸病学发展迈向国际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之一。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 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 91%。

人民网之前评价他 “钟南山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更令人景仰。他勇敢地否定了卫生部所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 “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 的观点,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他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他带领课题组,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这套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组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有指导意义。”

知乎用户 doctor 尹​ 发表

谢邀!!!!!!

2013 年,广州医学院刚升级为广州医科大学,我的师兄 Mr. 章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胸科医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他的导师是钟南山院士的学生。

2013 年暑假,我被安排到市胸科医院见习,带我的刚好是章师兄。师兄手里管着十几位病人,用他的话说:“老大难。”

我问师兄:“肺结核这个病,《内科学》上不是清清楚楚的写着用 “异烟肼、利福平等 6 种药嘛,联合用药、足量、足时间,很容易治的嘛。”

师兄吊我:“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如果病人按照书上的描述生病,我就不来读这个博士研究生了。”

我有点疑惑且傻萌,问师兄:“这话怎么说?”

师兄告诉我:“书上虽然那么写,但是很多病人都有耐药性……”

我说:“既然市胸科医院这么多治不好的病人,你怎么跑到这里来读研究生,我们一附院不好吗?”

师兄吊我:“你知道个毛线,你知道广医最牛逼的专业是什么吗?就是 “呼吸内科”,我的老板的老板你知道是谁吗?钟南山。”

如果师兄说他导师是 ***,虽然他是博士研究生导师、赴美交流学者、主任医师、教授,但是和 “钟南山” 院士相比,师兄的老板还是第一次耳闻。

提起 03 年的 SARS,钟南山院士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我那会儿以为钟院士,70/80 岁了,身体肯定不咋地,我身边好多 40/50 岁的中年老师就已经成了药罐子

然而,我的脸 “啪 - 啪 - 啪” 的响。

你能相信这是 70/80 岁的老人……

祝钟院士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我们年轻医生也要学习钟院士,锻炼身体、为卫生事业健康工作 50 年。

知乎用户 Rainforest 发表

(相差数十届的)高中校友,吾辈楷模。

知乎用户 茹八一 发表

2020 年。钟南山院士以耄耋之年再赴前线。

钟老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大公无私,这是以身许国。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侠之大者。钟南山院士不愧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我们的楷模。

我希望年轻的人们,能够多向钟老这样的人学习。这个世界好与不好,不取决于那些腐朽堕落的人,真正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人类的进步,从来都是那些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来实现的。

前一段时间我读完《海瑞传》作了一首诗。现在我把它献给钟南山院士,献给所有正在与 2019—nCoV 作斗争的医护人员们,祝他们身体健康,胜利归来。

威武雄壮,无惧魑魅魍魉。

正大胆刚,龙谭虎穴敢闯。

此心明光,道义铁肩来扛。

大河宽广,奔腾万里起浪。

江山莽莽,人间正道沧桑。

昂首回望,还是少年模样。

——————————1.22 更新—————————

最新战况。目前全国共确诊 440 例,死亡 9 例。

鉴于评论区有的朋友对文内字眼的质疑,我解释一下。

我是一个有拳拳爱国之心的中国人,我尊重且感激每一位医护人员。

我在文中说的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指相当一部分人在伤医事件后,乱用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一旁指指点点,乱敲键盘地说风凉话。我看不上的是这一部分人。

殊不知,真正的英雄们根本不在乎他们的嘴巴。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战士,早已默默战斗在了一线。

麻烦大家喷我之前,一定要通读全文。

为祖国祈福。谢谢大家,新春大吉。

————————1.22 再次更新——————

已删改争议内容。大过年的又碰上很多事情,我想大家有权利看文章看的顺眼。

希望大家心情愉悦,身体健康。

————————1.23 更新—————————

情况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好消息是又一位患病同胞被成功救治,希望这种消息再多一点,直到看到人类最终战胜病毒的热搜。

另外就是

周知

知乎用户 贺嘉​ 发表

01

最近,肺炎的事情霸占了微博热搜和朋友圈。

截止到 24 日 12 时,全国确诊新型肺炎病例增加到 881 例,

仅在武汉就有 495 例。 [1]

前几天,在接受白岩松的采访的时候,钟南山院士告诉人们:

“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在所有人都连忙取消行程、避之不及的时候,84 岁的钟南山院士却自己奔赴到了武汉,去到疫情的一线。

没有买上机票,再加上春运的高铁票紧张,他就被安顿到了餐车上。

02

钟南山是谁?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专家;
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现在年轻的 95 后几乎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记住——

钟南山,是一个英雄。

在 2003 年,全国都被 “非典” 的恐惧所笼罩,病原还没有找出来,大家不知道为什么传染性这么高,只能忙着抢购板蓝根。

有权威专家下定论:

这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不必恐慌。

钟南山却勇敢地站了出来,说出真话:

“这不是支原体感染,这是一种罕见的新型病毒。”

那时,他已经 67 岁了。

他的论断,是非典治疗的关键转折点。

67 岁的他,冲到了一线:

“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非典传染性特别强,尤其是飞沫传染,是传染的主要途径。

但是,医者父母心。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病情,钟南山总是近距离地观察每一个病患。

在这样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环境下,连轴转几乎不休息的钟南山倒下了。

他开始发烧咳嗽,虽然没有染上非典,但是得了肺炎。

**为了不影响士气,他把自己隔离了起来,没有声张。**整整一周,都在家里自己给自己输液、吃抗生素。到现在,家里墙上还有当时为了固定输液瓶的铁钉。

才休息了几天,病情刚刚好转,钟南山就第一时间冲向了一线,继续治疗非典患者。

他不怕被传染,他只想救活每一个病人。

经历过非典的人,一定都听过这句话:

他对其他医护人员说:

“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钟南山提出了 “无创通气” 的非典治疗方案,大胆前卫,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提升到了 87%。

他是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人。

他研究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让人们摆脱了死亡的阴影。

他为广东的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的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当时广东成为了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在 2013 年 8 月份,历时大半年的非典终于抗击成功了。

中国大陆 5327 名非典患者,4941 名得到了康复。

钟南山院士带的医疗队伍,把非典病人出院率提升到了 93%,几乎是一个奇迹。

医者不为名,不为利。

在央视《面对面》的节目采访中,主持人王志问钟南山:

“你关心政治吗?”

他没有思考,脱口而出:

“我只想搞好自己的业务工作,做好防止疾病的工作,这本身就是我们最大的政治。”

17 年前,面对未知的风险,他是如此;

17 年后的今天,本该颐养天年的钟老,也毅然选择了挂帅出征。

2020 年 1 月 18 号上午,钟南山院士在深圳连夜抢救新型冠状病毒案例之后,坐高铁回了广州。没顾得上好好吃饭休息,下午就又去到了广东省卫健委的会议现场。

在傍晚,没有买到机票的他,坐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冲到了武汉防疫的第一线。

巍巍钟南山,耸立天地间。

03

钟南山院士不是一个人。

在非典时期,死亡的医护人员占到了整个非典死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在今天,最容易感染的依然是医护人员,

因为护理一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有 14 名医护人员都被感染了。

明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么危险,医护人员们却依然奋不顾身,逆着人群而上,冲去了最危险的地方。

他们不是刀枪不入,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爸妈和孩子。

武汉的一名医生接到了通知,所有休息全部取消,24 小时随叫随到。但是,她的心里也早就有了准备。因为她知道这是责任。

晚上家里的小朋友打电话说:

“你给我们买的口罩,你也要戴好呀,不要传染了呀,要多吃饭身体好呀,等你回来我们再吃一次年夜饭呀。”

她当然明白,这些话都是父母借着小朋友的口说的。

在危难面前,她义无反顾。

同济医院被确定为定点医院,第二批医护志愿者都已经报满了名。

他们参加抗冠突击队,写下生死状……

其实,在不被关注的每一天,他们都在不分日夜寒暑地为我们守护着平安。

在危难时刻,他们继续奔赴前线。

感谢这些善良而又热血的人们,保护着我们。

临深渊而不惧,视黑暗而不退。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参考资料:

[1] 全国新型肺炎实时动态——丁香园

知乎用户 夜孤寒 发表

我一直一直在等这个话题,一直,老爷子,国士无双,有一句话叫

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感谢错字提醒)

但是,03 年是他,站出来,说真话,身赴一线,统筹大局

20 年,还是他,站出来,说真话,身赴一线,统筹大局

十七年,十七年,十七年,下一个十七年呢?

知乎用户 流浪的蛤蟆​ 发表

钟南山:农药不控制,50 年后中国人或将生不出孩子!

钟南山:我不吃又肥又大的鱼 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普遍 (喷这个主要是方舟子的信徒……)

钟南山:毒豇豆是次要 最可怕的是保健食品_中国网

非典的时候,钟老是万家生佛,武汉肺炎,钟老是中流砥柱……

平时吗……

你们猜猜,他老人家呼吁这些个事儿,网上被骂的多惨?

我不评价,我没资格评价!

顺带说,这次疫情,方舟子对钟南山破口大骂…… 已经是个彻底的汉奸卖国贼了。

知乎用户 夷希微 发表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敢评价。

知乎用户 识汝不识丁 发表

医术岂是如此不便之物?

知乎用户 遇见 发表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安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知乎用户 酸菜​ 发表

国士无双,当之无愧。
在梳理钟老论文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 “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值得我们每一个科研人敬佩和学习。

“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要抓住国际前沿、国家急需项目,立地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顶天的研究不能立地,不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意义就会打折扣。” ——钟南山

1983 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能被查到的论文,与呼吸疾病相关,发表在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杂志(目前影响因子 6.199,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麻醉学杂志)。

此后他开发了执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手压式雾化器,用于哮喘流行病学的研究。并首次在 80 年代和 1992 年指南中提出了 “无症状哮喘” 的概念。因为这一系列的学术成就,钟南山于 1996 年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 年钟南山为抗击 SARS 所做的一切为他赢得了 “抗击非典第一功臣” 的美誉。
在学术方面,钟院士关于 SARS 的论文有 10 余篇。都是在 2003 年 4 月 SARS 疫情结束后发表的。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发表在 Lancet 上文章,目前被引了 229 次。

钟院士第二篇 Lancet 发表于 2008 年,是被他视为 “真正有创造性的第一篇”

这是有关 羧甲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预防作用的研究。

羧甲司坦是国产药,口服方便,较之国际标准的吸入治疗方法,常规治疗费用可减少 85%。
每人每年可节约治疗费用 3670 元,平均每例患者的急性发作治疗费用可节约 2480 元,能极大减轻一些患者的经济负担。
文章的主要意义就是证明了羧甲司坦,可显著减少 COPD 的急性发作。

由于这篇论文对发展中国家巨大的临床实用价值,被 Lancet 编委会评为 “2008 年度最佳论文”

此次,84 岁的钟院士再次站到了抗击 “新冠肺炎” 的前线。
为了最快的将科研结果分享出来,选择了在预印本网站 medRxiv 上发表了最新研究论文。
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给出了潜伏期、常见症状、诊断方式等多个重要结论。
以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来看,相信又是一个 Lancet 级别的研究成果。

知乎用户 疯狂绅士 发表

在非典上的作用,就不说了。这个是钟院士的专业。

下面这组图

这些都是 70 多岁后拍的!

就锻炼身体这个方面来说,是不是大家的楷模。

就这个身板,真的,让很多胖子无地自容,此外那头发,青年秃顶的程序员情何以堪?

知乎用户 鮜鲭尘玟 发表

有人说他在 17 年前抗击非典中达到人生巅峰,其实人家 1996 年就已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来的北大医学部),在我们的父母甚至都还没出生的年代,他已经开始治病救人。

联想到那些造假、撕逼的院士,你还黑他吗?

治病救人、抗击非典、提出雾霾致癌、提出把 PM2.5 纳入环境监测,也许你没被他亲手诊治过,但你一定受到他数十年努力工作带来的福祉。

在非典疫情中敢顶住压力说真话,“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用激素治疗挽救了无数生命,逆转了局势。

如今 84 岁高龄,再次亲赴武汉肺炎疫情一线,是疫情中无畏而坚定的逆行者。

院士常有,而国士不常有。

知乎用户 小花是天使 发表

补充一下,

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应该是英雄吧!

那些付出了生命让我们国家站起来的革命先烈,那些为人类造福的科学家们,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我们的一线战警,缉毒警察,边境的武警官兵,各种冲在一线的医生护士们!

这些全是英雄!

英雄是无私的,是心系天下的,是为了拯救人民群众,哪怕牺牲最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辞的。

而不是那些赚了几百亿的大佬,因为当你,当天下苍生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他不会可怜你,分你一部分。

甚至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他会把你当条狗一样扔掉,虽然你之前还管他叫什么国民老公 国民爸爸什么的!

以下原答案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可以称之为偶像的人。

差不多大的年纪,有的人为了自己家的钱去美国,感动了所有人,然后辞退了有困难的员工,毫不留情面。

有的人无论贫富,为了老百姓的死活,都这么大岁数了,明知道去了有可能被传染,有可能死掉,他还是去了。为了我们这些平民的命,冒着牺牲自己生命的危险。

知乎用户 北客斋主人 发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 “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知乎用户 sam fang 发表

当年敢直言非典不是衣原体感染,公开各种敏感信息;如今敢公开武汉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指出人传人真相。唯一不变的是两次都战斗在第一线。他说出来的话,对我来说就是权威发布!!

知乎用户 Diamond 发表

国士无双

八十多岁了仍然奔赴在一线 不明白那些黑子在这喷什么。不说你有什么贡献,单让你现在飞去武汉你敢不敢

知乎用户 华尔街的梦 发表

钟南山这张图疯传:17 年前他领军战非典;昨天,84 岁的他再赴武汉

2020 年 1 月 21 日,“武汉肺炎” 又霸占了微博热搜!

全国范围内,共确诊 219 例,多个地区出现病毒感染者。

武汉、北京、上海、广州……

更令人心惊的事实是:经过确认,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人与人之间会互相传染。

当传染病遇上春运,灾难指数瞬间翻倍。

几乎是一夜之间,口罩成为了被抢购的稀缺品。

即使价格翻了两倍,也依然供不应求。

很多人想起了曾经被 “非典” 支配的恐惧。

即使是平时高喊着 “很丧、不想活了” 的年轻人们,也都纷纷取消了出行计划和观影计划,成为抢购口罩的主力军。

所有人都在害怕。

在恐慌情绪不断蔓延的时候,有个 84 岁的老人抵达了武汉。

他的出现,使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位年迈的老人,是 2003 年抗击 “非典” 的第一功臣。

他敢于直言,向世界披露了 “非典” 的真实情况;

他研究的治疗方法,使中国人摆脱了死亡阴影。

17 年后,当病毒再次来袭,84 岁的他重新披甲上阵。

他是无双国士,更是定海神针。

他,就是钟南山。

01

只要是经历过 “非典” 的人,对传染病都会有刻骨铭心的恐惧。

电视上每天都在播报最新的感染人数,医护人员很多都倒在一线,到处都在抢购板蓝根和醋,学校全部放假……

因病死亡的人数在渐渐增加,真正的发病原因却始终找不出来。

有位医学界的权威专家认为,“非典” 是支原体感染造成的。

甚至还有人说,这不过就是个肺炎罢了,没必要如临大敌。

这种轻敌和大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医生们没有采取最高等级的防护措施,导致一批批地倒在了岗位上;

病人们则没有意识到这是急性传染病,很多不主动就医,导致身边的人都被传染。

年初的春运,又加速了传染的速度和范围。

“非典” 病毒,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往全国各地。

随着病情的迅速蔓延,医学界也开始陷入了恐慌,可是还是束手无策。

也是,连发病原因都找不准,怎么可能有什么好对策?

这个时候,钟南山站了出来。

他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这根本不是什么支原体感染,而是一种罕见的新型病毒。

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

然而,就在他发声不久,就收到了有关部门的指示:少说话。

根据上面的指示,这次就是衣原体造成的,而不是病毒,疫情一定会很快得到控制。

这是有关部门所规定的宣传口径。

钟南山陷入了两难之境。

一方面,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如果不说出来,可能会多死很多人;

▲当年 “非典” 肆虐的时候,毕业生戴口罩拍毕业照

另一方面,他的声音显得如此 “不和谐”,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不满。

何去何从?

钟南山思忖良久,去了一个地方。

02

他去了父亲的坟前。

他的父亲是钟世藩,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曾是留美医学博士,在医学界地位很高。

钟南山很敬慕自己的父亲:“我父亲是儿科专家,他一生讲话很少,但每讲一句话,一定要有依据”。

![](data:image/svg+xml;utf8,)

▲ 钟南山父亲钟世藩

1960 年,24 岁的钟南山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医学部。

从此,他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杏林高手。

1985 年,钟南山被任命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

1996 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如此地优秀,完全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然而,在 2003 年的春天,已经年过花甲的钟南山,却满怀困惑地站在了父亲坟前。

该不该说真话?

![](data:image/svg+xml;utf8,)

他不是个天真的人,自然晓得这里面的利害得失。

相关部门不让他说话,未必是出于恶意。

一旦真相公布,可能会引起公众恐慌,对社会造成巨大压力。

可是如果他不站出来,摸不清状况的人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疫情岂不是控制不住?

那一天,他在父亲坟前站了很久很久。

思考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2003 年 4 月 10 日,在中外记者云集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七嘴八舌。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

旁边的人不断给钟南山使眼色,可是钟南山铿锵有力的声音还是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什么已经控制,根本没有控制!”

“现在怎么治疗没有好办法,特别是还不知道病原!”

记者们议论纷纷,旁边的工作人员神色难堪。

随后,钟南山顶着巨大压力,坚持自己之前的判断:

这不是衣原体感染,而是病毒!

他的敢言惹恼了一些人,但铁一样的事实却证明了,他是对的。

03

那些人拿他没有办法。

因为他的品行和做派都无可指摘。

钟南山有一句名言,“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在抗击 “非典” 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们完全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

很多医护人员抛下家庭子女,连续几个月不回家。

即使中间有机会回去,也不敢进门,只敢远远看一眼自己的家人。

钟南山更是如此。

他告诉自己的同仁:“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他鼓励自己的下属,“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

那些病情最沉重的患者,接连不断地被送了过来。

即使传染性极强,稍不留神就可能会感染,钟南山还是坚持近距离观察每一个患者。

尤其是患者的口腔。

这是极度危险的,因为传染的重要途径就是唾液飞沫。

▲钟南山为 “非典” 病人诊疗

意外终究还是来临了。

在抗击 “非典” 最严峻的时刻,钟南山病了,是肺炎。

整整一周的时间,钟南山在家里输液、吃抗生素。

他没有声张,而是自己把自己隔离了起来,输液吃药。

一周之后,病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完全康复之后,他再次扑到了抗击 “非典” 的战场上。

在确定 “非典” 是冠状病毒引发的之后,钟南山使用了激素。

这是唯一的办法。

在钟南山的坚持之下,奇迹出现了。

病人们的性命几乎都保住了,只不过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笼罩在大家心头上的死亡阴影,终于烟消云散了。

2003 年 8 月,肆虐了将近一年的 “非典” 病毒,终于销声匿迹。

钟南山被授予 “抗非英雄” 称号。

2004 年,他当选为 “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之一。

04

中国人常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胡适先生曾经做过一个比喻,“青山就是国家”,就是每个人最大的倚靠。

这当然没错,然而国家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

自古以来,都是由一个个伟大的人,撑起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他们的理想,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每逢国家有难,必有英雄挺身而出,许国不复为身谋。

84 岁的钟南山,是德高望重的学者,是名满天下的院士。

他的人生,早在 17 年前就已经实现了不朽。

用通俗点的话讲,他什么都不缺,可以安心颐养天年。

▲钟南山

可是,当国家再次面临威胁,当百姓再次开始恐慌,他毫不犹豫收拾好了行囊。

今天网上有一条被点赞几十万的微博:

年纪小的孩子应该不认识他吧,2003 年,“非典” 时期,“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的钟南山。现在 2020 年,他 84 岁了,他去了武汉。

他告诉我们,这个病确实会传染,能不去武汉就不要去;

他告诉我们,买不到 N95 口罩,普通口罩也可以阻止飞沫;

他说,有信心不会让 “非典” 重演。

所以,不要怕。

我们有这样的无双国士,2003 年的灾难都扛过来了,这次也必能平安度过。

还有无数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铸成了生命健康的长城。

我们能安稳地度过一生,是因为他们一直负重前行,为我们争得了盛世太平。

钟南山,和他的同仁们,从来都不畏惧死亡。

他们畏惧的,是来自后方的冷雨和刀枪。

▲同济医院志愿者申请书

钟南山曾经自嘲,在 “非典” 时期,医务工作者舍身忘死,那时候人们称他们为白衣天使。后来太平了,对医务工作者的称呼就成了“白衣老虎”。

近几年伤医案的频发,想必让老先生感到心寒。

尽管他一直表示,医患矛盾的责任并不是都在患者身上。可是人非草木,看着自己的同仁被患者举刀相向,钟南山的心里又怎会不感到疼痛与酸涩?

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年轻有为,击退了肆虐的病魔,却死在自己救下的患者手中。

当他们冲锋在前的时候,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也应该得到善意和尊重。

这可能,是他们对我们唯一的期待。

他们是英雄,不应该流血又流泪。

知乎用户 HeiLee 发表

我现在怀疑某些匿名的回答是同一人所写。

毕竟我还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而理智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个小细节。

西游记里有个南山大王,抓了唐僧之后,自报家门,结果被大圣骂了一顿。

**“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你这个孽畜,敢称什么南山大王,数百年之放荡!不要走!吃你外公老爷一棒!”

从这段骂人话来看,“南山” 是个很大的词,没实力的人不能用来当名号。

在文学作品中,南山一般指终南山。终南山在柳宗元笔下,被描述为 “据天之中,在都之南”。第一句好理解,第二句里的都,指的是雄城长安,汉唐等朝的都城。

终南山是八百里秦川的核心,也是重要的文化发源地,上面虽然没有活死人墓,但各个宗教都以此地为源头。更重要的是,终南山被看做是都城长安的依托和屏障,由此,就不难理解终南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了。

古往今来给人祝寿的时候,都说寿比南山,南山几乎可以跟天地相提并论了。一般人要是给自己起名叫 “南山”,都会给人一种德不配位的感觉。

只有一种人,无论用南山做名字还是做名号,所有人都会觉得理所应当,恰如其分。

这种人,数语解迷局,一言定乾坤,只身赴国难,奋力挽狂澜。

这种人放到哪里,都是镇国之重器,临危受命,能让人即刻心安。

所谓国士无双是也。

知乎用户 时光不弃 发表

现实中我唯唯诺诺,网络上我重拳出击

国服键盘侠时刻准备着,谁喷院士我喷谁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菩提风 发表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这些年都在干什么吗?在大学里教物理,还带博士生。” 他遥望着外面的星河,脸上露出莫测的笑容。军官们发现,那笑容竟有些凄惨。“孩子们啊,我这两个世纪前的人了,现在居然还能在大学里教物理。” 他说完,转身离去。——《三体 II:黑暗森林》

知乎用户 李傲文 发表

有此国士,是中国之幸。

让这种国士多次冲锋,是中国的不幸。

前面一句,所有人都认同,后面一句呢,可能有人不认同…… 别的不说,我就说一件事——就说疫病的真实情况和传播能力,得钟南山这种级别的人来说才算揭开盖子,没人敢删除和压制… 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知乎用户 镜公 发表

刚刚得到消息,下文提及的,早在 12 月就通报大家武汉疫情的,被武昌公安局训诫的李文亮医生,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以下为原回答: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听到钟南山的名字,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心底一紧,浮现起一种莫名的悲怆。

没错,是悲怆,那种看到了奔流到海的大河,绵延万里的青山,印刻千载的石碑后,油然而生的悲怆。

用我在某论坛看到的一句话来说:“我仿佛和历史上的伟人同处一个时空,有一种不真实感。”

真的,钟老在十七年前就已经是载入史册的人物。提到非典,你就绕不开钟南山。如果非典只能找一个代表人物,那一定是钟南山。那一年,他代表所有白衣战士入选了感动中国人物,节目对他的评语是——“敢医敢言”。

这样的人还有一些,提到南海,你会想到王伟;提到原子弹,你会想到邓稼先;提到辛亥革命,你会想到想到秋瑾,提到戊戌变法,你会想到谭嗣同。

他们是重大节点的代表人物,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都是因为一件事封神的人,但某种意义上,他们也和自己那个时代,再也无法分割开来。

说到王伟,我的眼前除了天上的英魂,还有南联盟大使馆,轮子,老爸的传呼机等等 21 世纪初支离破碎的记忆。说到邓稼先,我的眼前会浮现出五十年前戈壁滩里鞠躬尽瘁的身影,还有他们背后的 WG,说到谭嗣同,除了变法,还有辫子,血,土路,洋人,炮火,那个病入膏肓的中国。张学良活到了 21 世纪,但提到他,永远是那个东北军的少帅,那个风云际会的

如今提到钟南山,刹那间记忆就回到了 17 年前那个戴口罩的夏天,还有 17 年前的种种往事,17 年前的社会景象浮现上来,那时候我还是一个 7 岁的小孩。

而钟南山,似乎就定格在那个时代。至少在当下这场瘟疫爆发前,一直都是这样。不提到非典的时候,他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 17 年前那场瘟疫一样成为了遥远的往事。

但不同的是,前边那些时代人物需要缅怀,而这一次,钟南山他还在。

他真的在,他一直在。

17 年前是肺炎,17 年后还是肺炎,历史是如此的相似,而我们拨开时间的雾霭,突然发觉 17 年前的钟医生,17 年后依然在这里,他仿佛从未离开。

而且他每次出现,都仿佛是在最需要的时刻,沧海横流,力挽狂澜。

12 月 30 日,一名武汉医生声称非典在华南海鲜市场卷土重来,几天后被视作造谣处理,并被勒令写下训戒书。

1 月 20 日,所有中国人在喜气洋洋的置办年货,84 岁的钟南山在央视一口气说出几个关键词:存在人传人,15 名医护人员被感染,不要往武汉去。

三天之后,武汉封城。

我们很幸运,钟南山还在。我们又不幸,十七年过去,披露真相,依然要靠钟南山。

两次救民于水火,所谓圣人者,不过如此。

希望钟老健康长寿,也希望我们不用每次都依靠钟老。

知乎用户 YouAndMe 发表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假如最后病情没有控制住也没有特效药,大家也别怪钟老,他是院士不是神仙,医学上的事情从来就没有谁敢做保证除了那些卖假药骗钱的,我看知乎、微博一条又一条夸赞钟老的言论,给老人家帽子扣老高了,我是真的怕,怕人家这么大岁数了好心救国到晚年还要受一波网络暴力。

请记住,夸赞可以,但不要道德绑架钟老,医学上的事情没有人敢跟你打保票

知乎用户 仲夏夜的童话 发表

老人这辈子积了大德了。但是八十几岁奔赴疫区真的合适吗?!还有就是,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这个级别的专家,坐餐车真的合适吗?你哪怕弄个商务座让老人休息一下也行啊!!!

知乎用户 木匠媛公子​ 发表

他是现代的济公,以手艺向钟南山致敬!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钟老是伟大的,钟老是勇敢的,钟老也是幸运的。

敢说真话是要担着巨大的风险的,参考高耀洁,王淑平这些不幸者,就知道说真话有多不容易。钟老也是赌上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名誉,成就,家人来说真话的。

钟老幸运的成为了英雄,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让说真话不这么难呢?

知乎用户 大大圆 发表

当新闻出现:钟南山院士肯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 就觉得踏实了,因为有人给这个东西哦定性了。

知乎用户 Friedrich Chen 发表

就这么说吧,我没资格评价。

钟南山院士这样的人,代表的是一种纯粹,一种震撼人心的纯粹

能成为院士的人,本身已经是天之骄子,而这样的人,还能心怀如此的热忱,在大难来临之时冲在第一线,这种精神力量真的让人感慨。

扪心自问,我觉得我在未来能成为院士吗?我没有这个自信。假若我拥有如此高的成就,我还能怀有这样一颗赤诚的心吗?我依然没有这个自信。所以我说,我没资格评价,只要景仰就好。

只不过景仰的同时,我会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认真做事,好好做人,争取在未来能够做一些让自己问心无愧的事,足矣。

知乎用户 方方 发表

就凭他 84 岁了 还在前线救死扶伤。你 84 岁了 拉你去前线打仗 ,你行么?

知乎用户 厨房人类​ 发表

2002 年 11 月 16 日出现第一例【非典】病例起,到 2003 年 7 月 13 日出现最后一例非典疑似病例后。

全球范围内,再没有发现新的【非典】病例。

与非典病毒一同淡出人们视野的,还有钟南山院士。

03 非典肆虐期间,钟南山院士频繁地亮相各大媒体,向不安的人们汇报疫情的最新进展、普及预防护理措施。

一如现在他做的这般。

非典结束后,钟南山院士的名字也越来越少被人提及。

直到新型冠状病毒在 19 年年末爆发,钟南山院士响应国家号召,担任疫情应急科研攻关组长,这才再次重回人们的视线之中。

那么在他 “消失” 的日子里,他都在忙些什么呢?

飞机上救治男孩

疫情爆发前几个月,钟南山院士曾上过一次热搜。

2019 年 8 月 31 日,南航一架新加坡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 9 岁男孩突发过敏,满脸及全身红肿。

男童父亲紧急呼叫空乘人员,空乘人员调低了舱内温度,并拿来冰块进行冰敷。

恰巧钟南山院士也在飞机上,他闻讯赶来,询问孩子情况。

钟南山院士表示:“看起来像食物过敏,从而引发的寻麻疹。”

他仔细给孩子检查,在确认男孩没有危险后,才安然离开。

男童父亲表示,“ 没有想到钟南山院士还来亲自看诊,听到他说孩子没有危险,我这颗忐忑的心才放下来,太感谢大家了 。”

这件事在当时也上了热搜。

不少网友表示,小男孩很幸运,挂上了超级专家号。

慢阻肺治疗有新进展

在 “消失” 期间,钟南山院士有了哪些科研成果呢?

“超过 70% 的慢阻肺患者,并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症状,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检查或者看过医生。”

2017 年 9 月 15 日,在全球首个慢阻肺研究结果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如是说。

这项针对早期慢阻肺治疗的研究结果,已于近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钟南山是这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他呼吁,要重塑慢阻肺诊治的理念,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要像防治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早期介入慢阻肺的治疗,” 钟南山说。

钟南山团队取得这次的研究成果,是多年研究积累的结果。

据了解,该团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即专注于慢阻肺的发病与综合防治研究。

他们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开展慢阻肺防治的研究的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他们首次准确阐述了我国慢阻肺的患病情况,确证了生物燃料是我国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同时,也为国际上对慢阻肺的诊治开启了新的战略。

敢于多次说真话

在湖北省领导表示 “新冠病毒不会人传人” 之后不久,钟南山就公开表示:

“已在未去武汉的患者身上查出冠状病毒,证实病毒可人传人。”

这并不是钟南山第一次敢说真话。

在非典肆虐期间,当时的总体意识还是希望稀里糊涂让事情过去。

直到 2003 年 4 月 13 日,北京召开了关于 SARS 的新闻发布会,钟南山被要求参加。

当记者问到 “是不是疫情已经得到控制” 时,钟南山忍不住了,他对媒体说:

“现在病原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还没有到位!”

顿时场面哗然。“非典” 的真相自此才一点点向公众揭开。

非典结束后,钟南山 “敢说真话” 的习惯,一点都没有改掉。

13 年,钟南山面对空气污染问题,直接对中央电视台表示:“大气污染比非典还严重。”

15 年,钟南山作为人大代表,在广东代表团分组审议中直言:

“假如一条鱼在很短时间内长得又肥又大,可能是喂养了某些抗生素,这样养鱼喂鱼是不科学的。”

同样是 15 年,钟南山在两会中更痛批一些公立医院医生不讲医德、违规创收的行为。

他举例说:

“广东某医院的一个心脏导管大夫为病人做冠状动脉照影,本来问题不大,但是最后给放了五个支架。”

这件事在当年,至少在广东地区,是引起轩然大波的。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备了面对现实,敢于讲真话的勇气,**那么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

在这一点上,钟南山院士称得上是国士无双,英雄本色。

丢电脑惊动省委书记

最后,再说一件趣事吧。

2006 年 5 月 8 日,钟南山院士从广州医学院内的教工宿舍走出时,一位年轻人热情地凑了上来,把钟老的公文包拎了过去。

钟南山院士一开始,还以为是热心的学生帮他拿包,毕竟此前也有许多学生这么帮助过。

**没想到这位年轻人一拿到包,就开摩托车逃之夭夭,**无奈之下,钟南山院士只好报案。

由于公文包中有大量学术资料,此案迅即引起了广州市有关官员的高度重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亲自批示要求 “尽快破案”。

为尽快破案,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成立了级别很高的专案组,上百警察参与侦破。

10 天后,警察终于抓获了嫌疑人,寻回了钟南山丢失的电脑,**幸好里面珍贵的资料都完好无损。**不然造成的损失将无法弥补。

有一个回答我很欣赏。

我深以为然。

因此我只是简单介绍了钟南山院士,在稍显平静的 2003~2019 年间,做了哪些造福我们的事情。

“国士无双” 不仅体现在国难之中

在日常中能坚守本心、刚正不阿,更能体现他作为 “无双国士” 的可贵精神。

我们时常为见不到历史上的伟人而惋惜,那么就请大家打开手机:

你看,钟南山院士就在武汉呢。

知乎用户 沫染 发表

吾等区区一介莽夫,岂敢评价无双国士?

十七年前非典,母亲是基层一线的防疫人员。在没有人知道这次疫情叫什么,发病原理是什么,连医务人员自己都一头雾水的时候,钟老站出来给这个情况下了个定义,还带领团队把治疗方案防治方法给研究出来,传达到基层一线指导工作。在非典初期,母亲面对每天数不清的病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毕竟十八线小乡镇,上级也没说会人传人,就说没事,不需要紧张。幸好后来钟老说了真话,单位连夜补充采购了一大批口罩手套下发到各个科室,母亲所在的防疫科甚至人手还配备了一套防护服。

十七年后,母亲已经是退休第三年了,而钟老却仍旧以 84 高龄亲自挂帅,只因国家和人民需要他的经验来抗击此次疫情。

如此国士,何等风骨!妙手仁心,举世无双!

Ps: 报考大学时,伤医事件频发。母亲坚决不同意我从医。实在可惜!

知乎用户 诗与星空​ 发表

真 · 国士无双

知乎用户 天圆地方 发表

国士无双!致敬!

愿病毒早日被消灭

附: 栩先生《史记. 钟南山传》

钟南山,医者也,丙子年(一九三六年)生于南京钟山南麓,故名南山。

次年二月,日寇空袭南京,屋崩坏,掩南山于土中,险丧命。是年乃随父母徙居贵阳。丁亥年(一九四七年),复举家东徙,自是长居广州。

南山父世藩、母廖月琴,皆杏林名家。世藩善儿科,治学谨严。家中多养白鼠,以验医方。尝有客来访,问道于邻。邻人乃谓:客循鼠味,可至钟家。其为学忘我如此也。

南山从医,世藩每告之曰:言必有所本,有所据。至临终,仍相与论学不辍,语态如常。其家教如此也。

南山体健,年十九,负笈京华,入北京医学院,后于全运会夺魁。北京体委力邀之,而终不以体育为业,从医之志日坚。

虽然,南山一生好体育,自谓 “锻炼如饮食”。其精力充盈,年长而不衰,得益于此亦多矣。

南山妻李少芬,年二八即入中国女篮;女钟帷月,亦为短池游泳世界冠军。人谓之医学、体育双世家,信然。

辛亥岁(一九七一年),南山年三十有五,始入广州第四人民医院为医,一生事业,实自此始。

初至急诊室,一日,遇一病者,身患结核,言咳血不止。南山遂以药止之,自以处置得当,乃喜。次日,方知病者实为呕血,非咳血也。

呕血咳血之状,匪难辨也,而南山行医之日短,学尚未精,甚羞赧,自是焚膏继晷,数月间,至于身为之轻,而医术亦得以日进。

后数十年,南山勤勉如一日,每出诊,必自未初至亥初方止(下午一时至九时)。

甲子岁(一九八四年),始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至丙子岁(一九九六年),众推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数年,益名重天下。

壬午、癸未间(二〇〇二年至二〇〇三年),非典肆虐,九州震动。

初,广东有病者求医,虽为肺炎,然其症未曾得见,其状亦未曾得闻,而其害甚矣!

数月间,病者日多,或呼之 “夺命肺炎”。**至有谣言称:有怪病自顺德、中山传至广州,朝发病、暮即死,人与病者相见,辄染之。闻者无不惧怖。**然当此之时,天下人尚多不闻非典之名。

癸未春,事急,广东、北京、山西、湖南、香港、台湾等地,海外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暹罗、越南、美利坚、加拿大诸国,俱有病者,人心惶惶。

传言板蓝根、白醋可防之,一瓶醋之费竟多至千元。诚可怪哉!

然卫生部主官称疫情已得控制;且冬春之际,流感素多发,故不以为意者仍众。南山深忧之。清明祭扫,竟于其父墓前低语:**“如之何?儿欲以实言之而不能”。**知其间抉择,实非易也。而终以实情告天下。

时有记者会,或问曰:以诸君观之,疫已得控制否?南山径答曰:“何可谓已得控制?未控制也!”

继而言曰:“何谓控制?方今之势,**疾病之由尚未知;防御之计尚未明;亦尚无疗治之佳策,何可谓已控制矣?!**差可言 “遏制” 而已,不可谓’控制’。”

语毕,举座哗然,答问之辞,立见诸报端。尔后各地防治之力日增,疫情渐得纾解,实有赖公之直言也!

然非典肆虐之因,犹未得知,学界争论不止。

国家疾控中心以衣原体为病因,主以抗生素治病者。南山坚拒之,且明言其非。南山之意,病实肇自冠状病毒,主酌情以皮质激素疗之。

或语之曰:“墨守规定之方,虽误,亦无过矣。何必如是?” 而南山不顾,持论益坚。

后乃曰:“此非学术论辩之事,实生死攸关之机。疗治之方误,则死者愈多。无他法,唯依实情行之。” 天下终知南山之论是,而衣原体之论非也。

是时,人皆惧非典如猛虎,南山乃独言:“重症者,皆送至我处!” 闻者敬之。

癸未夏,事渐平。南山忧 “非典重来”,后屡言之。人多不以为意。

庚寅岁(二〇一〇年),广东《羊城晚报》记者问曰:“公屡言非典或卷土重来,而迄今未见,何也?”

答曰:“广东于果子狸,处置果决也,此其故。然非典盖将重来,以动物中仍有近似之病毒存焉。若中华菊头蝠,香港、武汉皆所得见。处置有方,则无碍;不然,非典重来必矣!

己亥、庚子间(二〇一九年至二〇二〇年),果有疫情起于武汉,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时南山已耄耋之年,乃临危受命,亲赴一线,三日之内,辗转广州、武汉、北京,民睹其神态,尽皆动容。记者会上,南山言 “疫情必有人传人”,“无故勿往武汉”,初闻语似平淡,实则言重千钧。

后旬月之间,疫情骤急,病者数千,遍布各省。至于湖北所辖武汉、黄冈等十三地市,次第 “封城”,新中国以来首见。而举国勠力处置、医护四海咸集、民众八方支援,“非典” 之痛未再现,诚可敬也,亦有赖于南山及诸公之建言也。

南山又任新型肺炎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夜以继日,竭心尽力。是时民咸称之,以为 “国士无双”。

赞曰:南山医者之标杆、国人之楷模也。

非典之役,公力持正论,挽狂澜、救病患、纾危难,杏林之中,实首功也!

武汉肺炎,公不恤己身,验实情、献良策、攻难关,神州内外,俱敬仰也。

疫情汹涌,设使国家无公,不知又几人遭疾、几人遇险!“国士无双”,信然也!

夫公之心,医者仁心也。今疫情方烈,每有征召,医护云集而响应,请战者不知凡几,睹之令人不胜感佩。

前人尝谓,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此至理也。医者以仁为心,人亦当以医者之心为心,尊医敬医,理所当然。

春日将至,惟愿瘟神早去,病者得愈,则公与众医护,可稍得休憩;愿人多知公之可敬,知医者之可敬,则本文之作,信非徒然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国士无双,和嘴炮无双要分清,有的人遇到事儿就跑了,最后还说一句问题太大了,我搞不定,…… 呵呵,

有的人啊,遇到事儿冷静解决,认真对待,还告诉所有人问题不大,能够解决,然后认真带着希望去做,就像那首歌词,他乘风破浪去了黑暗一趟。这个人就钟老,我们哪里合适评价这位红色华佗?????

知乎用户 点灯子 发表

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中国人,吾辈永远的导师和英雄。

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能够快点成长,有朝一日也能追随着英雄的脚步走向一线战场。

知乎用户 风行天下 发表

这也就是现在共和了,袁隆平,钟南山这些人的功劳,按照古代的话说,将来都是要配享太庙,万世香火供奉的。再过个一两千年兴许神话故事里又多了几位。这才叫大师,不是徐志摩之流能比的。

知乎用户 孤帆一片 发表

身先士卒面对可能致死的病毒就足以让人致敬!

知乎用户 孤狼 发表

怎么评价,我不配。那一群黑子,不说别的,你 84 了,衣食无忧,是个院士,你现在赶去武汉吗?

知乎用户 墙头草栽培家 发表

我配评价人家吗?

人家又不是偶像,又不是娱乐圈。

人家是国之栋梁,是院士,是副部级!

我一个二十出头的,书还没读完的,我配去评价一个现在还健在的院士?

我连评价我们系主任都不够格。

三十年以后我再评价吧。

我现在只能表达出我的敬意和崇拜,

盘点人家的功劳,

没资格评价人家。

知乎用户 敖云 发表

斯为大师,国士无双!

他的贡献勿用我多言。我只说他对我的影响。

在接连杀医伤医的情况下,在某委唯唯诺诺为保乌沙上瞒下欺的时节,在医生被污名化,在劳动法在医界一纸空文毫无保障的现实里,我感觉毫无希望,甚至打算辞职离开这个泥潭但我看到耄耋之年的院士不顾高龄亲赴前线,我忽然觉得我所经历的算个屁,这世界不能缺少钟院士这样的中流砥柱,或许我也能为理解我需要我的人略尽绵薄之力。

但希望繁重的工作和肆虐的病毒不要损害钟老的健康,虽然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这副担子实在太重了,他现在简直就成了医界和很多老百姓的主心骨。如果他得病,恐怕其后果可能会是雪崩般的灾难。

知乎用户 婉琰 发表

现在科比去世又有这么一种言论:

合着你们这时候又想起钟南山了?

又拉出钟南山来给你们撑腰了?

你们又不质疑钟南山的目的了?

你又不是你了?

等哪天,发这个言论的人家人 / 亲戚 / 朋友 / 对自己帮助很大的人去世了

我们就说:

你伤心什么?发朋友圈干嘛?他对我们大中华有什么贡献吗?我们的军人消防车医生教师都没见你关心,死一个没什么贡献的人你居然伤心,你是怎么了?


前排预警:带着 “沽名钓誉”“政客目的”“表面工作” 等类似观点来评论我的回答的理中客,来一个我撕一个,挂起来骂。

某些人现在的心理多多少少有点问题,你们但凡是抓着某个人怀疑或证实的黑料,一定要大肆宣扬、奔走相告、反复强调,并且否定这个人所做的一切。

你们口口声声说 “要看到一个人的好,也要看到一个人的坏”,却把这个人让你不舒服的地方嚼了又嚼、翻了又翻

为什么?因为你们可悲的猎奇心态已经走向病态,你们不相信这世界上存在有大局观的人,你们不认为人可以毫无漏洞,你们不觉得人真的有优秀品质

你们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你们个个都能当抱着胳膊指指点点的理中客

你们在看到某个著名人物的 “黑点” 时,只会觉得兴奋、激动,甚至好像自己得逞,因为你们觉得地球离了谁都会转,人与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大家都是肮脏与阴暗的产物,凭什么你穿上了所谓的遮羞布?

你们以为自己是挖掘真相的救世主,错了,你们不过是整天议论的长舌妇

你们在嘲笑别人,嘲笑别人是学生、是奴隶、是被隐瞒真相的平民、是粉饰太平下的儿童,你们以为自己看清了这世界的金字塔,领略了领导阶层的真相,认识了弱肉强食的法则,就可以说别人是被压榨、被唬弄、被隐瞒的傻白甜,你们错了

你们不过是从未爬上顶级,热衷于幻想和丑化的井底之蛙

鼠目寸光、眼界狭窄、企图用自己的臆想挥斥方遒,却不知道你的所有 “高谈阔论” 就如同臭水沟里的一个完美水漂,会被臭水沟旁的人津津乐道,却不会被大海接纳,甚至没人知道你的存在

滴水窥海?我看你是东宫娘娘烙大饼。

你们说自己是非常专业顶级的医护人员,所以可以对钟南山的 “黑料” 点评

你们是不是非常专业顶级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钟南山大概不知道你

一个声称自己非常优秀的医生

居然不知道钟南山的贡献

不知道 “主持工作” 的意义

那你真的是太秀了

怎么学的医?跟翟天临一起学的吗?


我不是学医的

我更没资格 “评价” 一个逆行者

你问我,他对我有什么影响?

本来我爸妈不对这次疫情重视,我怎么讲都没用

直到我告诉他们钟南山挂帅坐镇

他们才开始关注疫情

你问我,他对我有什么影响?

只有钟南山面向公众后,我们才陆续看到几乎透明的情况

这种情况没有引起恐慌,反而让我们心里踏实

你问我,他对我有什么影响?

你这种好像活在外太空的人凭什么问这种问题?

请你远离手机,别在网络发声

我怕手机辐射影响了你这珍奇的小脑瓜

知乎用户 苏纳米 发表

他在武汉前线抗病毒,我在温暖的被窝里敲着键盘评价他? 我没资格评头论足 , 我只想夸他!真正的医者仁心!

知乎用户 听琴的人 发表

最近肺炎事件才了解到这个人,太热血了,真的。

钟南山,你看看这名字,放金庸小说里一看就是大侠级别的。

还特别热爱健身,你看看这身板,听说你要医闹??

03 年非典时期经典名言 “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太热血了,就像武侠小说里 “你们一起上吧” 这种感觉,那时候钟南山都七十岁的人了。

现在 84 岁的人了,都养老的年纪了,坐着高铁就杀武汉去了。

知乎用户 极客虎 发表

1. 为什么人人都信钟南山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 “专家” 发表意见
但很可惜,我们的时间很有限
既没时间听完
也没时间做判断
省事儿的方案只有一个:
选择少数靠谱的真专家
只听他们的声音
屏蔽其他背景噪声
每当你感觉信息不足时,
不要从背景声中淘金
而是把靠谱的专家意见反复阅读
那么如何在背景声中选择靠谱的专家呢?
基础的标准只有一个:
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作为一个给他人提供健康意见的专家
必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为什么人人都信终南山
因为他是知行合一的靠谱专家

![](data:image/svg+xml;utf8,)

2. 别出门
病毒无药可治,流感就是如此,只有疫苗能够对抗病毒。
鉴于 “非典” 的疫苗至今尚未问世,恐怕这次的新型肺炎短期内也难有解药。
凡是药物,都只针对症状
比如让你少咳嗽几下,或者不要烧的太高
却都无法消灭病毒本身
真正最后挺过来的,靠的还是人类自己的免疫系统
所以如今之际,普通人应对危机的方案有二
一是千万别去人多的场所,凡是不在武汉的人患此病,只有被人传感这一个可能。
所以人越少的场所越安全,待在家里就比出门强。
虽然是过年,但今年不同往年,特事特办,就别讲那些俗礼:
能不拜年的就别拜了
能不去同学聚会的就别聚了
能不看电影的就别看了
能不逛街的就别逛了
总之一句话,除了你家里这几口人,谁都别见。
去了也招人烦,嘴上兴许不说,心里暗地嫌弃你不懂事。
3. 口罩漏风
想要口罩有效,其实很难
形式上的佩戴只能防住别人飞扬的口水
却很难挡住真正的空气传播
标准的佩戴口罩需要贴合脸型,进气完全经过口罩过滤,口罩四周 360 度和脸严丝合缝无死角。
戴的这么标准真的很难,鼻子憋闷,耳朵勒的疼,对戴眼镜的也不友好,更别提长时间佩戴保质保量了。
这么想来你就知道普通口罩是门玄学,防的了病,救不了 “命”。短时间出门买菜应付一下够了,长时间户外活动依赖普通口罩不靠谱。
千万不要以为抢到口罩就完事大吉,关键还是少出门。
4. 不要临时运动抱佛脚
虽然健身可以提高免疫力
但那是有前提的
只有在有规律的健身后,身体经过反复疲劳和恢复的循环,再加上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才会变强。
临时抱佛脚死命练一通,只会消耗体力和营养,降低免疫力,短期内让病毒更加有机可乘。
所以平时不运动的人,还是家里好好养着吧,别瞎折腾,没什么用。
5. 躺着也能提高免疫力
有没有非常便宜的,躺着也能提高免疫力的方案?
也许是有的,有很新的研究表明肌酸是人体免疫细胞的电池,适当补充可以增加免疫系统中 T 细胞的抗癌效果
如下文:(伸手党请自行 google)
所以闲着也是闲着,在家里磕点肌酸也不错……
非常常见的健身补剂,价格便宜又大筒,比口罩好买多了。

6. 口罩买不到怎么办?
我们知道淘宝平台执行了限价政策,从按价分配改成了按黄牛价分配,后果是正常渠道全面断货,而闲鱼交易活跃。
有需求的可以试试去 “闲鱼” 搜,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知乎用户 坚持乐观吧 发表

说真的,我现在恨不得跪下给人家磕一个。

这是真正的为国为民,国士无双。

知乎用户 李雪琦​ 发表

我在 b 站制作了一期视频,对钟南山院士进行了全方位解读,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瞧瞧

传送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4728832/

钟南山,1936 年 10 月出生,福建厦门人,生于南京,出身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是著名的儿科医生,钟南山说,正是父亲影响了他的一生。作为著名儿科专家,在七十多岁岁高龄,半只眼睛都看不见的情况下,还坚持写完了长达 40 万字的著作。

母亲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一辈子待人也温和善良。

1959 年,钟南山还作为一名非职业运动员参加首届全国运动会,并以 54.2 秒的惊人成绩创造了当时的男子 400 米栏全国纪录。

后来接受《新快报》采访时透露,1959 年,自己的百米速度最快是 11 秒 2,为了参加田径比赛做肌肉锻炼,他自己年轻时举重的最高重量是 100 公斤,卧推可以达到 70 公斤。

![](data:image/svg+xml;utf8,)

而热爱运动,坚持锻炼的习惯钟南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这些年钟南山院士无数次被媒体问及自己为何能够在耄耋之年依旧保持身体健康,他说 “运动对我保持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

![](data:image/svg+xml;utf8,)

2015 年接受采访时,79 岁的钟南山表示自己仍在坚持锻炼,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周他都会抽出 3—4 天下班后的时间,进行 40—50 分钟运动。

在自己的家庭中,李少芬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女儿钟帷 wei 月也是优秀的游泳运动员,获得过短池世界冠军。优秀的体育运动的基因和精神可谓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在学术道路的追求上,钟南山先生也是秉承了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努力。

![](data:image/svg+xml;utf8,)

2003 年 2 月,有位医学界的权威人士发言称,非典是支原体感染造成的。

2003 年 4 月 10 日,在中外记者云集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七嘴八舌。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 旁边的人不断给钟南山使眼色,可是钟南山铿锵有力的声音还是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什么已经控制,根本没有控制!”“现在怎么治疗没有好办法,特别是还不知道病原!” 记者们议论纷纷,旁边的工作人员神色难堪。随后,钟南山顶着巨大压力,坚持自己之前的判断:这不是衣原体感染,而是病毒!

钟南山说:“以人为本,起码要从讲真话开始。就像我们医生,对病人讲真话,才能让人信任你。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钟南山在回忆自己的父亲时就曾说道:我父亲是儿科专家,他一生讲话很少,但每讲一句话,一定要有依据”。

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坚持,钟南山挺身而出,他说我们要尊重事实,而不是尊重权威

随后,钟南山率先带领团队投入战斗。由钟南山牵头的联合攻关组宣布,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真正原因。4 天后,这一结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期间,钟南山团队探索出了 “三早三合理” 的治疗方案,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即 “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并发症”,为广东实现“非典” 死亡率最低、治愈率最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告诉自己的同仁:“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他鼓励自己的下属,“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 那些病情最沉重的患者,接连不断地被送了过来。

他身先士卒的坚持近距离观察每位患者,尤其是口腔,而这是极度危险的,随时有被唾液飞沫传染的可能。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消息,北京非典期间,医务人员病例共 407 人,医务人员发病率为 282.80/10 万,是北京平均发病率的 15.2 倍。医务人员死亡 10 人, 死亡率 6.94/10 万, 是全市平均死亡率的 4.9 倍。所以即使有种种防护手段,医生本身的风险还是最高的。

连续工作 38 小时候,过于疲劳的钟南山病了,是肺炎。

整整一周的时间,钟南山在家里输液、吃抗生素。他没有声张,而是自己把自己隔离了起来,输液吃药。他说 “如果这时候群众知道钟南山病倒了,大家会慌乱的。”

一周之后,在他完全康复之后,再次扑到了抗击 “非典” 的战场上。

钟南山这个名字,由此成为抗击 SARS 战斗的一面旗帜,为夺取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钟南山老先生用血肉之躯凭借着他顽强的意志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了我们抗击非典的定海神针。后来,钟南山被授予 “抗非英雄” 称号。

2004 年,他当选为 “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之一。

2008 年 5 月,汶川地震爆发,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到了救治地震伤员的任务。组建了以钟南山院士为总顾问,副院长为组长的专家团队。钟南山不顾疲劳,亲自主持了会诊,逐一为病人亲自诊治。会诊过程中,他还专门到灾区伤员所在的爱心病区进行探望,为灾区伤员打气,他说:到了这里就不要担心了。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卷土而来。钟南山临危受命,再度奋战在疾控一线钟南山直言最反感对甲流死亡病例隐瞒不报,现在全国报告的死亡人数,我根本不信,督促及时报道。他亲自检查,制订治疗方案;提议把各医院不幸感染倒下的医护人员和最危重的病人送到他所在的呼研所来。在甲流防治中,他和医疗团队成功抢救了多例重症甲流患者,参与制定卫生部治疗方案,指导广东地的重症甲流抢救工作,在抗击甲流攻坚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 年 4 月 29 日,在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对中国名人受信任度进行的调查中,他和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得票最高。

而如今,2020 年 1 月 20 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召开发布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任专家组组长,这位 83 岁的老将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

在中国,有太多诸如钟南山先生一样的国之重器,他们的理想,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国士无双,守祖国万年基业

医者仁心,护百姓一生平安。

我们日夜期盼着英雄们凯旋而归的时刻。

最后尽自己绵薄之力

知乎用户 三万公子 发表

钟南山:荒废 8 年青春,35 岁才入临床,人生每一步都不浪费

40 年前,除夕夜。

一个青年医生,正在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的礼堂,面对上百位教授、医生和来自全世界的医学高材生,用全英文流利地讲述中国的医疗现状。

这位医生就是 43 岁的钟南山。 而就在 3 个月前,钟南山参加留学选拔考试时,英语只考了 52.5 分,口语也完全不会。

而这次演讲,钟南山自己撰写了 8000 字的英文讲稿,而且是全脱稿讲述的。

这是钟南山第一次走向世。

01 动荡的童年

在纪录片《人生不老》中,钟南山操着一口标准的粤语,对他的学生抱怨,又一波前来座谈的医生,耽误了他宝贵的研究时间。

这口粤语是钟南山 9 岁的时候才开始接触的,没想到成了他使用最多的方言。

1936 年 10 月 20 日,在南京中山医院,钟家两代单传的男孩——钟南山呱呱坠地了。

尽管因为父亲钟世藩是南京中山医院的副院长,钟家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动荡依然是主旋律,他的童年过的并不太平。

从出生到小学毕业,钟南山跟着父母举家搬迁,从南京搬到贵阳,又从贵阳搬到广州。

图片来自《钟南山传》

1937 年 8 月,钟南山不到一岁,就赶上日本空袭南京,钟家被炸毁了,小小的身体被埋在废墟之下。他妈妈楞把他从废墟中扒了出来。钟南山常说,这是母亲赋予他的第二次生命。

这年年底,南京中山医院撤退到贵阳,钟南山一家也跟着搬到贵阳。 这一生活就是 8 年,钟南山在这里度过了小学 4 年的时光。

直到 1945 年,又一次随医院举家搬迁到广州。

初到广州,他因为听不懂也不会说粤语,竟然还遭遇人生第一次留级,念了第二个四年级。

这时候的钟南山还不是很爱学习,倒是很酷爱体育运动,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他就参加体育比赛。钟南山的体育天赋开始崭露头角。

02 辉煌的少年

新中国解放这一年,钟南山考上了岭南大学附属中学。

这是一所私立学校,它的前身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 “格致书院”,听名字或许跟王阳明有点关系,是一位叫做哈巴的美国人在 1888 年创办的。

2 年以后,这所中学被并入了一个集团校,也就是今天的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钟南山的高中也在这里度过。

这所学校很牛。

有多牛呢?

不说培养了一大批钟南山这样的院士,就说艺术类大家,就有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新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举重运动员陈镜开……

在这里,钟南山展露出了过人的学习天赋,他至今引以为豪的体育才能更是突飞猛进。

在 1954 年全校运动会上,钟南山短跑获得全校第四名。

到了 1955 年,他就被派去参加广东省田径比赛,不仅获得全省 400 米第二名,还打破了全省记录。

后来,钟南山又代表广东省走上全国田径运动会的赛场,获得了全国的第三名。

时至今日,84 岁钟南山还保持着体育锻炼的习惯,每周要锻炼两至三次的慢跑、单双杠、室内划船,保持自己的精力。

18 岁的钟南山,图片来自《钟南山传》

03 坎坷的青年

1954 年,钟南山考入了当地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北京医学院。

青年生涯的前 8 年,他过的很幸福。

青年生涯的后 8 年,他过的很坎坷。

大学四年,他不仅遇到了他的人生伴侣,还第一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毕业还留校当了老师。对大多数人来说,梦想的人生巅峰也不过如此吧!

大二那年,钟南山结识了与他同龄、同乡又有同样体育爱好的李少芬。李少芬是中国女篮的首批队员,那时候有一部红遍全国的《女篮 5 号》,就是以她为原型的。

图片来自网络

大三那年,钟南山代表北京医学院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 400 米跑比赛中摘取了人生第一枚金牌。

正是因为这次获奖,作为学校的学生代表,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他。这是他第一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而这次比赛前,为期半年的训练,也险些让他第二次留级。

大学四年,算起来只上了三年半的课,让后来钟南山说起来还有些伤感,很多知识还没有学到就毕业了。 大四毕业后,钟南山留校当了老师,转而搞生物化学,也开始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1963 年 12 月,钟南山和李少芬结束了八年恋爱长跑,结婚了。

钟南山和李少芬,图片来自《钟南山传》

好景不长。

1964 年,钟南山开始 “荒废” 他后 8 年的青春。

因为父亲钟世藩曾经加入国民党,加上那场著名的历史运动,后来的 8 年里,他不是被派往山东乳山县下乡劳动,就是在北京医学院锅炉房烧锅炉。这 8 年从事的所有事情,愣是与医学没有半点关系。 这段经历能结束,还是因为他的妻子李少芬。

1971 年,李少芬在一次篮球比赛中受伤,不幸脑震荡。时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广东省体委党委书记的侯显堂,爱惜人才,便到钟家看望李少芬,问起钟南山,得知还在北京,才把他调回广东。

这时,他已经 35 岁了。 后来钟南山多次说起这段经历。当时,父亲问我,你多大了?我说,35 岁!父亲说,真可怕啊!父亲说的这句话,深深地激励了他,让他努力!

值得庆贺的是,即使很难,但在钟南山的积极努力下,1966 年,他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钟南山曾说,自己与父亲最大的不同,就是父母都是有风骨的人,而自己则是 “生活在这个社会,就必须融入进去,只是自己不因融入而丧失原则”。

04 逆袭的中年

1971 年,钟南山调回了离家一街之隔的广州第四人民医院,这是当时广州最小、最破的医院。

这一年的钟南山意外地遇到了自己医学生涯的第一个起点。不过刚开始,这活儿却是因为没人愿意干才摊到他头上的。

从没接触过临床的钟南山初入医院,没有科室愿意要他,最后分配在内科,每天就是看病开药,钟南山觉得无聊的很。

三个月后,钟南山要求调到急诊科。没过几天,就因为单独接一位急诊病人,没分清咳血和呕血,耽误了救治时间,差点要了病人的命。

正在这时,因为毛泽东主席有呼吸系统疾病,周总理向全国征调治疗呼吸疾病的专家。但是,当时中国竟然没有这样的专家,很多大医院也没有设置呼吸科。第四人民医院响应总理号召,要组建呼吸科。没有人愿意去,钟南山作为新人被派去了。

开始钟南山也心里郁闷,觉得遭遇了不公,但还是潜下心来认真对待。

钟南山开始趴在地上仔细观察,每个病人痰的颜色和形状,并基于大学刚毕业时积累的生化实验基础,对病人的痰液进行分解,创造性地发现了每种症状对应不同的分泌物,需找准不同的治疗方法。最后找到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有效率达 50% 以上。

就这样,搞了六年研究。

直到 1977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代表团来中国参观时,意外地发现了钟南山所在小组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评价很高。 这也让广东省卫生厅等政府部门,开始支持钟南山这个团队,把他们推到国家级的科技评选中去竞争。

1978 年,钟南山与侯恕合写的论文《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和治疗慢性气管炎》,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1979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钟南山抓住机遇,成为中国向英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

那时候,英国法律里,并不承认中国医生的资质。

为了能真正参与到英国医院的学习和治疗中,钟南山等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开头那一幕就是钟南山当时的英国导师给他出的难题。所幸钟南山答的不错,成为钟南山们真正加入英国医院学习的转折点。

不光是演讲,钟南山还两次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让英国同行们瞠目结舌。

第一次,钟南山在这个医院第一次见到一台血液分析仪器,坏了,钟南山自告奋勇去维修,竟然修好了!但还需要检测。钟南山就从自己血管里抽了 800 毫升血,一滴一滴输进去,直到仪器好好的转起来了。这次维修为当时的医院节省了 3000 英镑。1979 年,英国正在闹大罢工。3000 英镑,相当于当时英国工人一年的工资。

第二次,钟南山想研究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影响。钟南山又亲自上阵,一边让朋友们吸烟制造带有一氧化碳的空气让他吸入,一边抽血检验,直到相当于抽了几百支香烟的量,把钟南山折磨的头晕目眩,才试验成功。

这样的勇气,英国同行们是断断不会有的。

回国以后,钟南山的人生再次开挂。

1984 年,钟南山把一个国外价值五六千美元的诊断仪器,创造性地简化为了一个小仪器,很便宜就解决了检测患者是否存在隐匿性哮喘的难题。

研究对应的文章发表出来 16 年后,才被世界权威所认可。可以说,钟南山的研究比世界先进水平整整提前了 16 年!

钟南山说,父亲曾经告诫他 “要诚实、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无论在 SARS,还是在当前的疫情中,钟南山都无畏任何权威,勇于说出自己观点的底气所在,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1996 年,60 岁的钟南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还被聘为联合国《全球哮喘防治战略》的中国代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

图片来源于《钟南山传》

这一年,距离他父亲感叹他 35 岁一事无成,仅仅过去了 25 年。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2003 年,是钟南山。

2020 年,还是钟南山。

如今的钟南山,84 岁了。每周仍然坚持出诊一次,每周仍然坚持锻炼两到三次,每天都按照父亲的教诲做人做事。

“一个人要能够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有白活。”——钟世藩

知乎用户 老年性 CACZ 发表

太强了!

几乎是完美的人。

九点九:零点一开吧。

知乎用户 很黄很暴力的猫 发表

广州人的骄傲!

知乎用户 陈埃山人 发表

人的本能也许都是追求酒色权钱,贪图一时的安逸,但总有人不满足于事事只考虑自己,他们愿意选择走出这些狭隘的个人欲望,选择为了他人站出来奉献自己。

钟南山院士是呼吸病学的专家,在抗击非典、甲流等流行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他还在耄耋之年拥有着一身肌肉。他是一个在知识和力量方面都足够让人信服的人。

凭他一己之力也许不够控制住病情,但他以身犯险,带头冲锋,获得了第一手的研究数据,这足以给所有害怕病毒的人都带来信心,足以鼓励全社会去了解这次的病毒、学习正确的预防措施。

知乎用户 到处挖坑蒋玉成 发表

坐等老爷子用一身肌肉三拳打死镇武汉(指瘟神)

知乎用户 万小刀 发表

《钟南山,原来你是这样的人!》这篇在我公众号 4 小时 10 万 +,当然写文章主要目的并不是 10 万 +,主要还是批评那些该批评的人,以及致敬一些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们。

对于武汉疫情,我很牵挂,但是很多细节,我不太了解,也不敢妄言,以免给疫情添乱。

只是看到 “84 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 的新闻,和他 “白发苍苍,餐车坐睡” 的图片,实在令人心疼和感慨。

“非典” 已去 17 年,当年是他,现在是他,67 岁是他,84 岁还是他!

为什么呢?

所谓医者仁心,不是一句擦着口红的口号,而是三代人,刻在骨子里的坚守!

一、

1936 年 10 月,日寇加快了侵华步伐,国家危急,再过两个月,“逼蒋抗日” 的西安事变就会爆发。

这月 19 日,作家鲁迅在上海病逝。第二天,当时首都的南京中央医院,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钟南山。

钟南山的父亲,其时是一名儿科医生,名叫钟世藩,母亲则是廖月琴女士。因为南京中央医院正好在钟山以南,所以钟世藩为儿子取名南山。

钟南山虽然生于南京,但父母其实都是福建厦门人。

钟世藩父母早亡,从小跟着叔叔长大。因寄人篱下而性格独立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协和医学院,1930 年毕业。后来,他又赴美深造,取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出身于生意人家庭,同样也是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学的是高级护理专业,毕业后曾由卫生署公派到美国波士顿学习高级护理。

1937 年冬天,钟南山还未满周岁的时候,日寇一路南下,局势十分紧张,钟世藩赶在南京沦陷前,带领全家西迁至贵阳。

和父亲的话少不同,钟南山自幼活泼好动。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得到一个新做好的木制手枪,大家争论不休,都不知道怎么玩,钟南山年龄最小,似懂非懂,但仍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终,他说服了大家。

母亲廖月琴除了热爱医术,还博览群书,从小给钟南山和妹妹讲故事,久而久之,钟南山同情弱者、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善良品格,慢慢形成了。

熬到 1946 年,抗战胜利一年多,10 岁的钟南山一家,终于乘船迁至广州。父亲钟世藩出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兼儿科主任、岭南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母亲廖月琴也重操旧业,再次在医疗系统为人民服务。

钟世藩兼任儿科主任期间非常忙,但病患关系很好。

经常深夜,都有家长带着孩子到他家里看病,他总是不厌其烦,等孩子康复后,家长高兴,他也很开心。小时候的钟南山,耳闻目睹了父亲对病人的态度及做法,颇受影响。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正轨。然而很快,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在解放战争中兵败如山倒,钟家骤然被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二、

1948 年,钟世藩继首任院长李廷安后,成为广州中央医院(即广东省人民医院前身)第二任院长。

然而正当他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之时,形势变了。

1948 年,国民党反动派失败已成定局,全国解放在即,国民党中央卫生署高官一连 3 次登门,动员他们全家一起 “连夜撤退台湾”,钟世藩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却一点儿没有犹豫。

他不但人没去,还把医院的 13 万美元现金都设法保存了下来。等到解放军入城后,他把这些款项全都上交了当时的军管会,随后即加入到了新中国医疗事业的建设之中。

而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也在解放后,担任过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且与人联合创办了广东省肿瘤医院。

1949 年,钟世藩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医学顾问。

1953 年,院系调整后,钟世藩调任广州中山医学院儿科教授兼主任。

两年后,钟世藩的儿子,19 岁的钟南山,受父母熏陶,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拉开了自己未来从事医学事业的帷幕。

三、

上大学后,钟南山依旧成绩优异,而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田径、游泳、篮球、举重等,他都经常积极参加。

大三时,钟南山以一个医学生的身份,参加北京市高校运动会,居然获得了 400 米第一名。

1959 年 9 月,他又在首届全运会上夺得 400 米栏冠军,创下 54.4 秒的新纪录。

正因为在体育方面的突出表现,毕业后北京体校邀请他,他有没有心动不知道,反正最终没去。可以想象,如果去了,将会是我们国家医学事业的巨大损失。

他选择了留校任教,做过辅导员、校报编辑,后又从事放射医学教学。

不过业余时间,他对体育的喜爱依旧全程在线。1960 年,24 岁的钟南山,喜获北京市运动会男子十项全能亚军。

优秀的人总是更容易吸引异性目光。

钟南山是年轻有为的大学老师,体育上又屡获大奖,健康阳光,很快吸引了当时国家女子篮球队队员李少芬的目光。

在朋友家,两人偶然相遇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此后坠入爱河,最终修得正果。

然而情场得意,职场上也步入正轨的钟南山,正准备大显身手,好好干一番事业时,那场史无前例的大运动爆发了。

因为父母是医学专家,父亲钟世藩在国民党政府的医院担任过领导职务,且在旧社会出过国、留过学,得过美国人的大学博士,他们都受到了冲击。

连带他们的孩子钟南山,也成了 “走资派的狗崽子”,“反动学术权威” 的后代。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何曾见过这样的大阵势,内心悲凉可想而知。

然而,更悲凉的还在后面!

运动中,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因为不堪红卫兵与大字报的羞辱,愤而自杀!

人间至痛,莫过于此。

那个时候的钟南山,是悲痛且无助的。特殊的年代里,他前脚擦干眼泪,后脚就不得不放下一身技艺、满腔抱负,被发配去当锅炉工,每天要铲起几千斤煤,在炉膛旁来回担煤几百趟。

有一天,上级号召群众献血,钟南山报名参加,一次献出 400cc 鲜血,晚上依然按时参加锅炉房值班,不料忽然失去知觉,晕倒在锅炉房门口。幸亏一位来锅炉房打热水的校工,和一群 “牛鬼蛇神” 们救了他。

这件事,对钟南山触动很大。

艰难日子里,他深切体会到家庭对人的重要性。繁重的劳动中,他经常想起冤屈的母亲,想起远在南方的一家老小。

妻子李少芬,从中国女篮退役后调任广东省女篮教练,工作之余,独自照顾着两家三位老人,以及不满一岁的儿子。正是家的温暖,给了钟南山撑下去的理由。

1969 年,33 岁的钟南山终于不用再烧锅炉,跟随医疗队到河北宽城下乡。

在此期间,医疗队每天的工作就是做文艺宣传,真遇到病人时,却因为条件有限,没什么作为,最多病人痛得很厉害的时候,给他打一针止痛药。

这让钟南山很惭愧,很心痛,他想:这就是大家所信赖的医生吗?怎么会这样?

思来想去,他认为,自己作为医学世家出身的医学毕业生,应该在医学领域里实现自己最崇高的理想,于是决定离开北京,远离纷争漩涡,回南方去当医生。

四、

1971 年 9 月,35 岁,饱经磨难的钟南山,在妻子李少芬的帮助下,拖着不再强壮,与从前比判若两人的身体,抱着几本医学书籍,回到了广州。

妻子李少芬看到 “归来” 的丈夫,简直难以置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勉强含笑让儿子亲亲父亲。

钟南山回到家,心里踏实许多,放下行李就去看父亲。

钟世藩此时已经 70 岁高龄,眼睛不好,几乎是趴在桌子上,吃力地写着什么。

原来古稀之年的钟世藩,因为看到中国广大的基层医院很难用到先进仪器,儿科门诊还停留在最简单原始的症状、体征问诊上,就想写个册子,把自己毕生的宝贵医学经验留下来,造福百姓。

于是广州的图书馆里,多了一位白发老人,他比年轻人都刻苦忘我,每天早出晚归写东西。时间一长,图书馆里的人都知道他了,每天特意给他留个位置。

钟南山已经失去了母亲,更加心疼父亲,劝老人家注意身体,每天少写一会儿,免得因为眼睛不好写一会儿就头晕,但钟世藩不听劝阻,反而和儿子发脾气:“(不这样干)你让我呆在家里干什么,等死吗?”

钟南山无言以对,不敢再多说什么。

后来,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突然问了儿子一句:“南山,你今年几岁了?” 钟南山一头雾水,照实回答:“(虚岁)36 岁。” 老爷子竟然叹了口气,说:“唉,都 36 了,真可怕……”

晚上,躺在床上,钟南山辗转反侧,翻来覆去想父亲白天说的话,终于明白父亲是说自己都 36 岁了,还一事无成…… 从此,他暗暗下了决心。

当年底,钟南山被安排到广州第四人民医院(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室,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

这时的钟南山,其实只有三年半的医学基础理论与基础操作学习,当年还没有进入临床阶段就被拉去田径集训,此后 13 年间,他再没正式接受过临床医学的教育。

某一天,急诊室接到电话,说广州增城有一个肺结核大出血的病人,要立即送来广州会诊,钟南山主动请缨,结果误诊,后来钟南山将患者火速接回医院,重新会诊,发现原来只是一根鱼刺,刺中了病人的胃小动脉,引起了大出血!

误诊事件后,主任特意找钟南山谈话,暗示他主动提出调离。钟南山很沮丧,表示自己就是拼命也要干好这份急诊工作。

但后来,医院还是把他安排到病房工作,让他和一位叫郭南山的医生对调。病房却说 “此南山非彼南山也”,并不情愿放走那位 “南山”,这令钟南山又一次深受刺激,从此开始拼命钻研医学知识。

仅仅过了半年,钟南山写了满满四大本医疗工作笔记,在急诊方面已经成为熟手。

8 个月后,钟南山整整瘦了 20 斤,医院的同事却开始对他刮目相看,说他——“顶得上一个主治医生啦!”

五、

4 年后,钟世藩的努力没有白费,一部 40 多万字的《儿科诊断和鉴别诊断》付梓出版。因为内容及时,实用性强,该书先后再版 6 次,每次都很快脱销。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凝聚了顶级儿科专家毕生心血的医学著作,稿酬只得 1500 元。其中 700 元钟世藩给了帮他抄书的同事,又自己出钱买书 40 本,送给亲戚朋友,结果稿酬所剩无几。

但钟世藩看着受惠于此的儿童和家长们,依然觉得自己拖着病体狂写 4 年多,1400 多个日日夜夜、心心念念的付出,是值得的。

1979 年,43 岁的钟南山,报名参加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公费出国留学考试。因为大家经过十年动乱,英语都不咋地,录取分数线较低,钟南山脱颖而出。

1979 年 10 月,钟南山抵达伦敦深造。

不久,他便收到导师,即英国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呼吸系主任弗兰里教授的一封信。信是白纸黑字,但却给他浇了一瓢冷水:

“按照我们英国的法律,你们中国医生的资历是不被承认的。所以,你到医院进修不能单独诊病,只允许以观察者的身份查查病房或参观实验室。根据这个情况,你想在我们这里进修两年的时间太长了,最多只能八个月,超过这段时间对你不合适,对我们也不合适。你要赶快同英国文化委员会联系,考虑八个月之后到什么地方去……”

钟南山有点懵,万万没想到,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次年 1 月,他来到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呼吸系,弗兰里教授依旧对他不冷不热,说:“你先看看实验室,参加查看病房,一个月后再考虑该做些什么。”

钟南山告别教授后,情绪非常低落,但很快他又重振精神,下决心要挺直腰板,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医生争口气!

此后,钟南山同英国医生一起查房,遇到一位患肺原性心脏病的亚呼吸衰竭顽固性水肿病人,他根据病人病史,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判断出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最后抽血检验结果也证实了他的判断,这次,弗兰里终于下达指示:“按照中国医生钟南山的治疗方案办。”

四天后,病人中毒症状完全消失,水肿消退,通气功能亦随之改善。

英国医生们这才开始信服,纷纷表示:“要重新认识中国人。” 皇家医院呼吸系副主任瑟特罗教授也友好地对钟南山说:“看来,中国对呼吸衰竭疾病真有点研究呀!”

这之后不久,英国同行们,终于不再用有色眼镜看钟南山,开始了正常的合作。

英国求学期间,钟南山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取得了 6 项重要成果,完成 7 篇学术论文,其中有 4 项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及糖尿病学会会议上发表。

基于这样的成就,爱丁堡大学极力挽留他,但钟南山执意归国,他说:“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不仅出自血浓于水的感情,更源自对祖国深厚文明底蕴的理解和骄傲!”

1981 年 11 月,45 岁的钟南山从伦敦飞回祖国。

回国前夕,他的导师,那位酷爱写信的爱丁堡大学教授弗兰里,又给中国驻英大使馆修书一封,内云:

“在我学术生涯中,曾经与许多国家的学者合作过,但我坦率地说,从来未遇见一位学者,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这样卓有成效。”

六、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钟南山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等多个重要职务。

2003 年,67 岁的钟南山,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 “领军” 人物,与广大医护人员一起,成功抗击“非典”,守护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很多人至今还记得,当年钟南山那句名言:“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但鲜少有人知道,为了与疫情拼速度,年近古稀的钟南山,当年夜以继日地工作,一连 38 个小时没合眼,最后累倒发烧,左上肺发炎,为免影响士气,选择自己在家治疗,没地方挂吊瓶,就在门框上钉了一根钉子,至今没拔掉。

如今,爆发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短短时间,已确诊 440 例,死亡 9 例,疫情涉及湖北、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天津、山东等多个省市,且正值春运,人员流动频繁,恐有席卷全国之势。

危难之时,84 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再次 “挂帅出征”。

有些人心疼之余,不免质疑,钟院士 80 多岁高龄,还能 “战” 否?

其实,钟南山除了看重专业,亦很重视综合素质。他带研究生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星期五下午,都要带研究生打一场篮球赛,这甚至是必修课。

因为钟南山常说,像陈景润、蒋筑英那样的科学家,到了对人类、对社会作更大贡献的时候,却因身体原因而英年早逝,实在遗憾,所以他特别重视身体锻炼。

他的家庭亦堪称 “运动之家”。

他自己性格活跃,打球、跑步、游泳,什么都玩。没事的时候,还会踢踢腿,弯弯腰,举举杠铃,现在铅球还能推 10 米,在广州医学院里数一数二。

而钟南山的妻子李少芬,昔日的篮球明星,曾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现任广州市篮协顾问。

他们的女儿钟惟月,曾是我国优秀的蝶泳运动员,1994 年打破过短池游泳的世界记录,获得过世界短池锦标赛 100 米蝶泳冠军。

特别要提的是,钟南山的儿子钟惟德,也子承父业,钻研医学多年,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医院篮球队的 “中流砥柱”。

据钟南山妻子李少芬所说,尽管 80 多岁,钟南山仍然坚守一线,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工作到深夜,双休日则安排工作会议。

李少芬对此不解,曾说:“我真的好羡慕人家夫妻结伴出外旅游。钟院长每年都有一个半月的休假,可我们从没享受过!”

对此,钟南山给出的答案是:热爱与赤诚。

这样的热爱与赤诚,他最初是从父亲钟世藩那里继承的。1987 年,86 岁的钟世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最后几天,弥留之际,他还放不下治病救人的事业,和钟南山讨论说:“你说,磁场会不会对病毒的毒性有作用?”

然而,热爱归热爱,毕竟岁月无情,尽管坚持每周锻炼 3 次以上,每次锻炼 1 小时,“非典” 以后,钟南山的身体还是出了不少状况:

2004 年,他得了心肌梗塞,做手术装了支架;2007 年,又出现心房纤颤,逼得他告别篮球场;2008 年,他得了甲状腺炎,短短两个月瘦了 5 公斤;2009 年,又做了鼻窦手术……

钟南山,这个刻在了亿万人民群众心里的,守护神般的名字,84 岁了,依然还很有活力,很有担当,他说:“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最近就不要去武汉了。”

说完,自己却在茫茫夜色中,坐着高铁,奔向了疫情的爆发地,武汉!

当然,这不是钟南山院士一个人的战斗,同样是千万医护人员的战斗,在春节来临之际,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唯愿天佑武汉,天佑我中华!

作者:万小刀 公号也是万小刀。关注公号,后台回复京城四美 | 京城四少 | 香港红与黑 | 港圈花花公子 | 香港女星收割机 | 王羽 | 王朔 | 吴秀波 | 王菲 | 赵忠祥 | 赵本山 | 陈冠希 | 向华强 | 杨受成获取爆文

知乎用户 wonder 发表

我看过一个历史穿越向小说。

主角建新的卫生医护队,打完仗之后要给那些将士们切除腐肉,下麻药,开膛破肚做手术。那些将士们害怕的不行,鼓噪身体精血不可弃。

然后孙思邈进来黑着脸把那些统兵大将臭骂一通。这些位高权重古板顽固的王侯武将就跟个小孩一样挨训,乖乖让孙真人下刀了。

这只是个故事,但是这次钟院士代表官方发言澄清局势让我意识到.,钟院士就是这么一种人物,人们对于个人的他的信任甚至超过官媒。由医德和医能累计起来的丰碑坚不可摧。

这种人物光环虽然不是科学态度,但是怎么说呢.. 人之常情。

赶古代这种人得被统治者建庙封圣,来邀好大众的。

知乎用户 刘备 发表

答案里还真有些特立独行的 “批判者”。以下是链接。

[知乎 - 有问题,上知乎​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982558071)[子夜:怎么评价钟南山院士?​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982580671)[知乎用户:怎么评价钟南山院士?​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982534383)[小树:怎么评价钟南山院士?​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982554577)

https://www.zhihu.com/answer/718194272

知乎用户 薛七夜 发表

评价钟老?

谁有这个资格?

我没有。

我只有崇敬。

知乎用户 一头发光的牛 发表

不请自来,我是知乎万人唾弃的中医,小大夫一枚,这种层面上的事情是不需要我这种小喽啰的,但若有机会,我愿意参与。第一,中医的个人成长需要病例,中医的发展需要病例,纵观历史,每一次名医辈出的时候,都是瘟疫的大流行,这是职业的成长甚至可能的突破。第二,求名求地位,踏踏实实长在温室里固然也能求进步,但肯定不会比这种时候来的更快。

如何评价钟南山院士?以上我需要的钟南山院士都不需要了,他已经功成名就载入史册了。

知乎用户 乓乒 发表

看高赞回答,说有人在匿名批评钟老,我实在是想不出钟院士哪里还有槽点可以批评。怀着好奇心我努力的翻答案。翻了半天没找到。看来已经被顶没了。这也许就是我还是喜欢知乎,不喜欢其它某易网评论区的原因了。毕竟知乎还有脑子好用,眼睛不瞎的人。

知乎用户 一头活猪 发表

学术成就和医术水平都不是国内最高的。

但是,论智商、情商、江湖地位和说话水平,以及威望、责任感,那就是没人能比了。

人传人,这三个字,不是谁都敢说的。

17 年前,推翻既有定论,说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已经是破釜沉舟了。

这些,有些人不是不知道,是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江湖地位。

知乎用户 Molin 发表

大国柱石。

现在每一个没有回家往武汉去的医务人员,科研学者,子弟兵,警务人员,都是。

这才是中国的脊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家里的原因,我从小也算是钟院士看着长大的,也就只是他知道我是谁谁儿子有些场合会见到那种,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也算是钟院士救回来的,钟院士对我有恩,我的看法可能没有那么公正各位兼听一下吧。

我小时候觉得钟院士就是个很魁梧,很酷很有自信的叔叔,虽然那时候已经是所长也是院士了,但也很爱玩,跟大家出去旅游打球,给周围的人带来很多正能量。(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论年纪应该叫爷爷但是没办法钟大真的看着太年轻了 |・ω・`))

后来非典爆发了,那时我好像才上小学吧,没什么特别的感触,只是觉得这个叔叔很厉害,救了很多人。

随着我的长大,我渐渐知道了钟院士的各种事迹,也了解的当时非典的凶险程度,从而更加倾佩他了。因为外出求学,钟院士也越来越忙,我多年没有见过钟院士,上一次见到他已经是几年前暑假我去呼研所办公室打杂的时候,因为办公室的楼层跟院士的办公室是同一层,有几次在电梯口碰见他,他会跟我打招呼,也会跟清洁阿姨打招呼,对每个人都是善良以待,不谈他的贡献他也肯定是一个热心而真诚的人。

准备开学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纪念活动,我也去帮忙打杂,钟院士也出席了那个活动,我现在还记得他在谈及某项医学技术的未来的时候,眼里是有光的,他的发言很有感染力,我觉得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对未来的希望和他对未来的期待,他勉励各位都要不断的学习,不能落后给他这个 80 后。

反正我也不太会表达,但我觉得钟院士的的确确是有一份赤子之心的。他非常聪明,在场的时候可以让每个人都如沐春风,但是他有他坚持的东西,我想这份初心应该是更在他的聪明之上的。

知乎用户 聂無歡 发表

知乎有几个人配评价他啊?莫名其妙。

知乎用户 过期文青 发表

国士无双,定海神针。

知乎用户 躬凌 发表

像钟南山院士这种,就该名利双收,赚他个盆满钵满;

不然让王健林算计去转移到海外吗?

不然让王思聪拿去开后宫吗?

不然让小姐拿去故宫撒欢儿吗?

真搞不懂王思聪于国家于公众有什么贡献,一口一个老公叫着;钟老可是真正做过救国救民的事的,反倒想挑错,怀疑动机?

知乎用户 湖心看雪 发表

补充一个刚刚在 B 站看到的 2003 非典时期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的截图。

一、当时钟南山院士 67 岁,荣誉地位都已拥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还这么拼?

二、当时钟南山院士提出攻克 SARS 需要国际援助和协作,遭到一些非议。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很怕钟院士被推上神坛,每个人在漫长的一生中都不可避免有些许污点,今天各位高赞答主将钟老捧上神坛,明天就有可能被推下神坛口诛笔伐,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杨老,任老,所以希望舆论给钟院士少一点关注,钟院士也不需要过多各位的评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泱泱大国,只有南山一座,显然不够!希望在更多的行业专业领域能出更多的南山,那才是我们的福!

然而,黑子、喷子!你要黑钟老?我广东人首先不服!顺带告诫你一句,想说"你妈生块叉烧都好过生你"这话我都觉得侮辱了叉烧!哪凉快给我回哪去!先撩者贱,但愿你不会一时嘴炮爽,他日病怏怏,届时无人帮!

知乎用户 小狐狸 发表

这让我想起了复联中 iron man 面对外星入侵的飞船毅然挺身而出,然后跟爬上船的小蜘蛛说,这危险,你回去

钟院士的事迹我就不多说了。

但是我想说,钟院士让我看到,在这个时代中英雄是真正存在的

他们面对风暴奋起而上,我们望着他们的背影,他们说,你们先走,我来撑着

这大概就是英雄的样子吧,责任,担当,用自己的一切,守护自己爱的人们!

知乎用户 Mirskele 发表

怎么评价,一个在 84 岁高龄还敢于奔赴一线的院士还要怎么评价?

院士已经享受部级待遇了,84 岁的院士原则上已经可以不承担任何科研任务和具体工作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享受部级待遇的院士现在还战斗在科研和对抗病毒的一线,还要怎么评价?

请问诸君,如果你 84 岁,享受到了部级待遇,还会愿意冒此风险吗?

这么问好像意义不大,那换个问法,现在让你去武汉做志愿者帮助病人,你愿意吗?

如果你心中已有答案,那终院士还要怎么评价?

最后附个小视频:

知乎用户 我们的太空​ 发表

一首诗,这样写道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一座挺起民族脊梁的大山》

见识过大自然数不清的峰峦,

拜谒过世界上看不尽的高山,

唯有您啊,钟南山

——恰似一座用特殊材料塑造而成的英雄山!

面对突发疫情,

您临危不惧、稳如泰山,

在民众恐慌情绪浓郁之时,您不顾 84 岁高龄逆行而上、挂帅出山,

第一时间作出权威访谈,成为稳住民心的定神之心盘、压顶之泰山。

面对百姓灾难,您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谈起武汉群众高唱国歌时您流泪了,

您的滴滴泪水就像汩汩山泉,

感动着亿万人民、震撼了大地长天,

成为人们战胜病魔的力量之源。

面对严酷斗争,您呕心沥血、号令如山,

带领您的团队分析疫情、制定方案,

一次次作出科学决断,一回回敢于仗义执言,一遍遍回应群众期盼,

以铁血硬汉的担当,撑起了全国人民最最信赖的靠山。

您这座大山啊,

是一座有灵性的山,是一座有生命的山,

您有山一样的意志,在民族风浪中挺立起中流砥柱,

您有山一样的胸怀,在人民危难时奉献了忠肝义胆,

您有山一样的坚韧,把崇高使命熔铸进铮铮铁骨,

您有山一样的品格,把千钧重任扛起在自己双肩。

广大人民群众正是从您额上的皱纹中看到了智慧,

从您自信的神态中感受到安全,

从您紧握的拳头中凝聚了力量,

从您深邃的目光中坚定了信念。

都说人外有人,您就是那妙手回春的高人,

都说山外有山,您就是那力压妖魔的高山。

因此呵,您山的境界才格外崇高,您山的身姿才更加伟岸。

当中华民族挺拔起千千万万个钟南山时,

我们就能苍山如海、群山叠嶂,

山连着山、肩并着肩,

共筑起牢不可破的大山防线,

以气吞河山之势战胜疫情,

重现神州大地分外多娇的万里江山!

作者:强勇

知乎用户 介川千鹤 发表

知乎用户 papaw 发表

希望大家都去慰问一下

知乎用户 xfz 发表

没资格没资格,老老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多挣点钱交点税,让国家多点钱抓抓教育吧,不要在我们这一代再出现无知父母教坏下一代去骂院士们了

知乎用户 青梅煮酒 发表

最近钟南山院士刷屏了,我深入了解了一下,然后我搜集资料专门做了个有关钟南山院士的视频。

当我看到这张图时,本人激动异常,又搜集素材做了个关于钟南山和袁隆平的合集视频。

两大神人,护我中华,邪魔退散!

知乎用户 零度君​ 发表

砥柱中流

知乎用户 252 发表

先不说非典和 PM2.5,就说这次新冠肺炎 :

第一个公开明确说 (在中央电视台采访中) 肺炎会人传人;

第一个公开明确说 (在中央电视台采访中),肺炎已经传染给医护人员;

第一个公开建议其他人不要去武汉,武汉人别出来,也就是封城;

肺炎并不是刚发生,武汉有顶尖的医院和研究所,有顶尖的专家,国家卫健委派出來的其它专家也先去过了武汉,为何没有人敢早点站出来!?为什么要等到钟南山亲自去了武汉并由他亲口说出来?!

这就是钟南山,国家相信他,人民相信他,国士无双!

知乎用户 PlusUltra 发表

无双国士 配享太庙

知乎用户 王力铖 发表

我是 1998 年出生的

我们这一年出生的人最早的记忆就是 2003 年春天的非典

然而我对非典的印象非常模糊,只有两条

口罩

钟南山院士

知乎用户 大鲤鱼 发表

我真的很想再提一个问题 “如何评价某乎上有人提问‘怎么评价钟南山院士’回答中炸出这么多(手动消音)”?

知乎用户 王赤赤 发表

我不管网上那些他所谓的黑料是真是假

就凭非典时期的那句把所有重症病人送我这来

就凭 83 岁高龄奔赴一线

恕我直言

这个回答下面没人有资格评价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知乎用户 小林老师 发表

史记 钟南山

钟南山,丙子年(1936 年)生,金陵人也。金陵有钟山,麓荫叠叠,钟山巍巍,故父母称之为南山,望之成国之大器也。

生一岁,逢战乱,日寇荡荡入华夏,炮击屋崩,血流漂橹。其父母携之之贵阳。后东迁至穗,随父学医也。

其父曰世藩,长于医,尝养白鼠以验医方,学严谨,于世有名。尝谓世藩曰:言有本,务真求实也。吾儿谨记之。

南山面方而口阔,目有棱光,弱冠之年,入北平医馆学悬壶之术。其为人身健,善跑能泳,尝夺全运会鳌头也。
然其志在医,趣在运动,终身不改也。

南山妻曰李少芬,邂逅于北平医馆,两目相对,彼此适愿。遂相约于球场,投篮相竞。
南山曰:卿,吾之良配也。
少芬默许之,终成眷属。

后少芬入国女篮,征战天下,堪称女中英雌。

辛亥岁(1971 年),南山入穗第四国医馆,入急诊室,遇痨者咳血,初以为咳血。后知之为呕血。南山心羞赧,遂悬梁钻研,揣摩古今医典,终成一代名医。

丙子年,南山荣膺中国工程院士,名重天下。
癸未年,有瘟疫自野味来,无色无秀,无香无味,若鬼魅寒邪,人逢之者则干咳窒息,朝病暮死,人人相传,汹涌扩散,弥漫滋甚。
于是天下战栗不安,纷纷屯粮买药,春眠而不出。
及一季,病传三十国,醋价飞跃,人心惶恐。初,有国医曰:春冬之季,流感多发,疫情或可控也。

然南山忧之。待清明,至父暮,喃喃自语:吾将何以言之?吾阿谀从势耶?吾将直言告之耶?

后南山终不能屈心从势,遂言之于天下曰:“非典瘟疫实未可控也。疾之所来,吾等不得而见;疾之所去,吾不能确知其已去,何谓可控耶?!”
后其声闻于天,遂举国防治也。
国疾控办以其病源自衣原体,南山曰:此疫起于冠状病毒,然疗之以皮质激素可也。
或曰:何至于此也。
答曰:吾从吾心。夫吾之所争者,非学术也,实人命也。疗方若误,则病死愈多。”

后皆知南山之言为是。其时,医者或惧传染,南山则身入重症室,凝神救治,身先士卒,观者皆振士气。
及夏,非典去。南山忧其重来。人多不以为意,暗哂笑之。

又七年,有记者问:公曰非典或从来,何故迄今不见耶?

答曰:粤有野味,国亦有之。若不视之为祸,处置有方,恐他日非典重来也。
己亥年末(2019),有瘟疫起于荆州,弥漫极速,曰新型肺炎。时南山年入耄耋,暮心不已,遂请战之。天下之人见其音容,皆泪涌心动,称之为英雄。

南山曰:疫情可人传人,勿往武汉也。方入武汉,南山悉心研究病毒,调研多方,揣摩趋势。
后旬月之间,疫情骤急,病者达八万余例。全国三十一省,无一幸免。全球六十余国,皆有病例。美股狂泻千点,口罩一个难求。
己亥年冬,武汉封城,全民救援,天下医护,前仆后继,染病三千余,真可谓闻者心酸,见着流泪也。
后国行战时令,全国居家隔离,全民防控,及仲春,疫情缓解。

有医生曰文亮,预警疫情,身死,南山悲之,告之于世:此乃国之英雄也。
太史曰:夫逝者如斯,而英雄常在;泯灭无痕者,不计其数。如钟南山者,以一身救援万身,以直言匡天下非,忠悫一生,可谓国士无双也。医者仁心,能振天下之心,可谓可歌可泣,堪称医界榜样也。然天下白衣天使,舍身救民,亦为英雄也。医护若在,国如南山,中华复兴,未来可期!

关注我的公众号:易学思维(sebao2017)

知乎用户 philip 发表

一个被以凡人之身,生生被早就的当代之神。

然而,实际上他也仅仅是一个依据现有病例的研究者罢了。他不是完人,他也会错。

2003 年 2 月 11 日的新闻发布会稿件。或许有些人忘了。然而作为一个父亲在非典一线拼命的经历者。我并不会忘。

并没有抨击钟老先生的意思。面对一个未知的病毒,他已经尽力了。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以像对待钟老一样宽容的心态,对待今天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研究人员。而不是动不动就指责某些研究人员为了论文隐瞒数据。仔细读读论文吧。那些论文基本都是国内一两天前的论调整理。也在自己打自己的脸。

知乎用户 喝绿茶忧宇宙 发表

我配吗?

我专业成就比他高?

我世界首富支援武汉了?

我正清肃浊了?

我奔赴第一线救死扶伤了?

。。。。

我不配!

![](data:image/svg+xml;utf8,)

但不妨碍我赞美他。

国之大士。

更衬托某些腐泥一样的机构。

这些都是中国。

我为中国有这些人而自豪。

知乎用户 罗医生健康说​ 发表

2020 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假期延长,不聚会,不扎堆,自己一个人宅在家里,重温了金庸老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儿时看这两部剧,只觉得郭靖憨傻、杨过精明,此时再看,最受触动的则是他们的侠义之心。

郭靖对杨过说 “行侠仗义,只是侠之小者,而侠之大者,是为国为民这四个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郭靖黄蓉夫妇一生都在守护襄阳城。杨过虽然认为是郭靖黄蓉夫妇杀了他父亲,但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他依然选择了舍弃小家的仇恨,保全大国的安全。在我看来,他们两人都配得上“大侠” 二字。

现如今,我国正面临新型冠状病毒的严峻挑战,这是一场波及全国的战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一位耄耋老人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他就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哪里有疫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当所有人谈病毒色变的时候,他却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疫情最前线,他是当之无愧的 “大侠”!

一、“感动中国 2003 年度” 十大人物之一

提到钟南山院士,经历过 2003 年 SARS 病毒的人应该不会陌生。SARS 病毒爆发时,钟南山院士 67 岁,他基于事实和客观规律,讲真话,准确找出了疫情发生的真正原因。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说 “我的决策都源于钟南山等专家的研究,源于对疫情发展过程的仔细分析,这次抗击非典如果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

因抗击非典有功,2004 年,钟南山院士获评为中央电视台 “感动中国 2003 年度” 十大人物之一,给他的颁奖词是:

面对突如其来的 SARS 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二、17 年后再度挂帅出征

时隔非典发生 17 年后的 2020 年,钟南山院士已经 84 岁了,但他依然义无反顾,挂帅出征。

对国民而言,他就像一枚定海神针,以至于网友们纷纷感慨 “看到这个名字就安心了!”

三、工作和行程安排满满当当

1 月 18 日,从广州赶往武汉。钟南山院士建议大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而他自己却踏上了从广州到武汉的列车,一上火车,他就马上拿出文件来研究,晚上 11 点到达住处后又简单听取了武汉方面的情况才休息。

1 月 19 日,从武汉赶往北京。上午开完会,钟南山院士又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中午来不及休息,下午开会到 5 点,从武汉赶往北京,到达北京后,他马上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回到酒店已是凌晨 2 点多了。

1 月 20 日,又是高强度的一天。才睡了 4 个多钟头,钟南山院士便起床看文件准备材料,匆匆吃完早餐,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又马上开始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

春节假期,钟南山院士除了参加省市组织的重要会议,其余时间,都会到医院。他到医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取专家组汇报省内重症患者的病情,并逐一打电话询问治疗情况,给予临床指导意见。

1 月 28 日,钟南山院士接受媒体采访,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提及武汉时,钟南山院士几度哽咽,眼含泪光,令人动容。

钟南山院士一直都在马不停蹄地工作、赶路、交流,即使上了飞机,依旧认真研究危重病人的治疗方案。

看他如此奔波劳碌,他的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劝是劝不住的,因为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

四、首次提出病毒出现人传人现象

1 月 20 日晚,钟南山院士接受了央视 “新闻 1+1” 的采访,第一次提出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人传人的现象,并且已经有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由此才引起众人的警惕和重视。

五、一个人能够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

钟南山院士一直铭记两句话,也是他的人生格言:

一句是父亲的教诲:“一个人能够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

另一句是他的一位老师说的:“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该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变得很小。”

钟南山院士的一生都在践行这两句话。

我经常在镜头里看见他,那样的悲悯,那样的坚毅,是什么让他走在最前面?是国家?是民族?当然是!他亲赴危难,探寻真实,他敢医敢言,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 “大侠”!

蒙古大军攻打襄阳,杨过问郭靖:“襄阳能不能守住?” 郭靖回答:“我和你郭伯母也经常讨论这个问题,最后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而今,确诊病例的数字每天都在攀升,我想如果要问钟南山院士疫情何时才能得到有效控制,他也会是这八个字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电子书

人间失格

作者 太宰治

会员专享 ¥ 9.99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90a87bab045e9c931eb4ca8eec36e49d)

知乎用户 盛少​ 发表

几百年后,人们会忘记现在的省委书记是谁,武汉市长是谁,发改委主任,银监会负责人,新华社社长,这些在历史的长河里也许只字不提。

但是钟南山这个名字,在共和国治世历史的记录中,一定绕不开。

钟南山。这是一个注定要被写入历史的人物,就如同他的前辈一百年前的伍连德一样。为众人抱薪者,必被时代所铭记!这是任何力量所无法阻挡的,历史的长河里有人赢在当时比如秦桧,王振,严嵩;有人赢在千秋比如岳飞,于谦,袁崇焕……

知乎用户 王秉坤 发表

关于钟南山院士的继任者,我觉得大家还是被网上吃瓜群众刷屏了

华山的张文宏,搞传染的,没错,但张的性格,体制内,应该也 dezui 不少人吧,华山的感染,首屈一指,没的说,但还不足以与王辰相提并论,王,是工程院副院长,协和校长,大本营在首医系,中日,绝对的嫡系,再加上现在的协和系,和工程院,在京,不能说一呼百应至少还是很有话语权,在下次疫情来临时,应该是核心决策者之一,而且,现在的方舱,就是由王辰提出被被指挥部国家卫健委采纳。

我并不否认张文宏,张,敢说敢言,应该是比较受大众喜欢,社会也需要想这样的人。以后的组合应该是王辰 + 张文宏。为什么?请参考,钟南山 + 李兰娟

至于黑李兰娟的,我想说,你先看看李氏人工肝,这可不是说说,真的是国际一大创举!我对钟南山,李兰娟,两位前辈,还是比较尊重的!

请参考内科学主编,就知道王辰得地位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各种新闻刷屏,各种谣言飞起,令人坐立不安之时,看见钟南山三个字,瞬间就可以安下心来冷静面对这次战役。

经历过非典时期的人都应该明白钟南山三个字代表什么,不止是医学界的翘楚,更是敢于直言、敢为人民负责的先锋。

希望所有无辜的人都可以战胜这场战役,我们一起加油。

知乎用户 山月 发表

知乎用户 张文强 发表

八十多岁的院士还在一线救人,尔等有何资格评价,又想甩锅给袁爷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非典 03 年,那年我四五岁。

余忆童稚时,并没有留下非典的记忆,也不知道钟南山是谁。

现在 20 年,我二十有余。新型冠状病毒来临的时候,我躲在家里瑟瑟发抖,不敢出门。

他 80 有余,无畏逆行。我不知道他曾经的丰功伟绩,他的出现一度也未曾给我带来定军心的作用。

但是他冲在最前面,无论他以前有多少的丰功伟绩,现在,他依然是那个最勇敢的人。

他是,那些奋斗在前线的医护患者也是。

谢谢。

知乎用户 李唐 发表

80 多的老人还去一线参加战斗,就凭这点,谁也不能说他的坏话!

自以为是的二货太多

知乎用户 假装在巴黎 发表

他不仅仅是一个院士,具备科学素养。而且有知识分子的良心。敢说。不像一些人失去了知识分子的尊严。

知乎用户 大布酱 发表

说实话作为普通人,除了景仰膜拜,还有一点心疼,心疼这么大年纪了还得亲自挂帅上一线。怎么评价?都这么大岁数了国家遇到大事儿还得劳烦他,那不就是国士无双么!

知乎用户 大理想家​ 发表

高山仰止,没有资格评价。

知乎用户 LeereBroschuereL 发表

如果要造神的话 我觉得讲蒋彦永更合适

知乎用户 芦中人 发表

我觉得钟老是个优秀的老医生,我是学生时开会还同桌过,但毕竟老了,一线的决策者应该交给有经验,年富力强,45 岁左右,对文献熟悉,一直在一线临床工作,能够准确捕捉情报的医学博士, 现代医疗绝对靠经验的时代,鼓吹老人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老年人有时候还对自己的经验很执拗,我不是说钟老不好,但是普遍,不管公共卫生事件还是普通临床指南更正,应该更信任的医学意义上的年轻人,即业务成熟,情报敏锐的人。现代医学有别于传统医学最大不同就是科学评价制度,逐渐走出经验主义。

知乎用户 卡珊德拉 发表

首先,我算什么有什么资格评价他老人家。但是我还是有资格发出疑问的 — 方舟子怎么不在武汉呢?

知乎用户 墨丶玦 发表

我评价他?我配不上!!!

知乎用户 观星老道 发表

老钟这次受制于各种因素,只能对着电视机前的观众说一些很碎片的信息,其中最关键的、普通群众能采取的措施他老人家也说了——正确地佩戴正确的口罩。

然后群众喜欢互相喂心灵鸡汤,把老钟捧成保护神,却不习惯戴口罩保护自己,把他唯一的金玉良言扔到一边不管。

鲁迅说了,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知乎用户 伯尔尼熊 发表

老人家本来保养得很好,80 多岁看着像 50 多岁的人。然而这么多天的艰辛工作,疲态尽显,甚至显出老态来了,尤其是双眼红肿,整个脸都浮肿了,一看就是严重缺乏睡眠,让人心疼啊……

怎么评价?这时候吟诗一首都不足以形容老人家的奉献,任何语言形容他都是苍白的,建生祠都毫不为过。

对于钟南山院士,我们只有敬仰。现在我们也不能为他做什么,只能老老实实按照他老人家说的防控方法去做,不给社会添麻烦,有余力的捐献一点口罩之类的医疗器具,就是能为他、为社会、为国家做的最实在的事情了。

知乎用户 胖虎 发表

作为一个武汉人,现在看到钟南山的名字,感觉就像是

火影里五大影村的居民在村子被入侵,全村陷入混乱,家人朋友陷入危险时,影脱下影袍,穿着战甲冲入战场一样安心。

谁说他的坏话谁就死全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觉得,我没什么资格评价。

并且:

但凡没有钟老成就高,窜出来妄议别人,挑三拣四,自己本事都没有半桶水,叮当响,也好意思对别人说三道四?

我只能说,you can you up,no can no 啥啥。

连一线医护工作者都知道泰斗是谁。

请问那些躲在家里,也没有去一线的人,有什么好叨叨?

有什么好嫌三嫌四?

以下原答案:

反对

@芦中人

的回答。

说了一堆,扯东扯西,你的论据仅仅就是年龄大了如何如何而已。

你有什么证据说明年纪大就没有一线决策的能力了?

明明现在你用支付宝预约挂号都可以挂到他的门诊,每次去看经常是满的。现在是正月初六,2020.1.30。你可以去支付宝看看。

(钟老的专家号是真的物美价廉,大多数院士都是几百块的号,会标明院士头衔,很少有只写教授头衔的,明明 95 年很早一批当选的)

明明可以随便翻翻,非典时期,2016 年的采访视频,央视的采访记者都是去医院才可以找到他,他还在一线检查病人们的口腔和咽喉。

明明人家 67 岁的时候还坚持在很多医生不敢接诊的非典一线呢,每天看病人的咽喉,远远超过了退休年龄。

明明这个流感领域,SARS 也好,H1N1 也好,H5N9 也好,还有 MERS,他始终在关注病例,参与一线的问诊,并且对已发生过的这类冠状病毒传播的历程非常清楚。

明明皮质激素是他 2003 年因为临床成功经验而提出的方案,被全世界各地借鉴用于治疗这类重症患者。

经验丰富就一定不好吗?

坚持己见就一定不好吗?

经验丰富,如果是对的,坚持己见,如果救了千百条命,有何不可?

用经验来救人,有何不对?

医生救人,很多时候就是靠经验。

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积累了案例,有一定的直觉,怎么别人不在 SARS 的时候站出来用皮质激素治疗呢?

你有什么证据说明年纪大了不看文献了?

也许没有正值青壮年的医生们看得那么密集,老年人视力不好了,看得慢,但也是在看的,也许不是每篇都看,但是和慢性肺炎,肺癌,呼吸疾病,冠状病毒相关的病例,特别是**临床病例,**他都有关注。

看文献贵在什么?贵在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跟风地去无条件的信,人家发出来个什么鬼数据全部都信了,要有自己的实际临床经验去做筛选。

而且临床也好,生命科学也好,有多少文献,多少数据是造假,或者不可重复,做科研的人只要超过五年,难道心里没数吗?

比利时的院士文章大规模被发现造假而撤稿,造成了极大的医疗事故。

美国的心肌干细胞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和谎言。

文章,数据,情报真的是按照量来论英雄吗?

情报多,敏锐,快速,一定得到的消息靠谱吗?

造假的文章数据都是靠 PS 或者编造,看了会有用吗?

文章从来不是看得越多越好,而是有自己准确的判断才好。

你说老一辈的医生,容易固执己见,因为退休了也不接触病患,**不够敏锐,业务能力不够成熟,**确实有这样的例子。

你就仅仅因为你开会同桌过,你有在他手底下读过书或者工作过?

请问你学生时代开的会,是开了一年?

一个月?

一个礼拜?

还是一天?

还是几小时?

就因为你学生时代(应该以科普教育为主)几小时会议,你就可以用年龄去衡量??

你随便去搜索一下,最近几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年,钟院士受邀在港中大等国际 Top100 的大学和研究所的报告,对最近几年模仿他在非典时期,临床使用皮质激素治疗的案例,但是由于使用时间剂量等不对失效,他进行的分析和纠正。

别人用他的方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他耐心解释,讨论其合适的使用,三早原则,还有 3R 原则。

他从来不说自己的方法一定好,一定对!

而且强调只有 right time ,right patient,right dosage 才可以。

哪里经验主义了?

也就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病人,特定的剂量才可以。

经验主义是什么?

经验主义:迷信经验,我的方法一定管用,一定适用,不适用也要用

他说的是:很多时候,很多不合适的情况,比如不合适的病人,不合适的病情,他的激素疗法,不应该使用。

请问哪里经验主义了?

45 岁年富力强,也许读了很多文献,消息很快,但是:

是 45 岁的不明中年人在 SARS 那年站出来说出真相吗?

是 45 岁的不明中年人提出把病人都送过来,挽救了当年的几千条生命吗?

年富力强,情报敏锐,文献看一堆对救死扶伤来说,有用吗?

对于病人来说,能想到合适的办法,降低死亡率,就足够了,我管你看了多少真假难辨的文献?

你所说的,老一辈的其他医生怎么怎么不好。

又一个劲说,不是说钟老不好巴拉巴拉。

不是很矛盾吗?

逻辑很奇怪。

原图如下:

还因为别人说了事实,而拉黑?

你的观点到底是什么?

你的逻辑在哪里?

你说了一堆,划重点就是:

你因为遇到过某些老医生固执己见,业务不够成熟,情报不够敏锐……

从而觉得老医生多多少少都这样……

所以想要证明整个老医生群体都这样……

从而得出 / 老医生不该再出来,不该鼓吹经验主义 / 的结论……

从而想强行套这个题目这里。

你说的那些不足,钟老都没有,甚至于连体格都比大多数大腹便便,缺乏锻炼的中年人更加年富力强。。

请问:你的回答和钟老有什么关系?

你的回答除了第一句,很优秀。

其他都钟老以外的案例。

最后从你的回答里知道,你已经彻底离开,不在救死扶伤的行业了。

既然你知道做个好的医生不容易,做一个好的科学家也不容易,有一位老人既是好的科学家又是好的医生,难道不应该觉得自豪和敬佩吗?

2020.1.30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钟南山院士认为中药对新冠肺炎有效?

知乎用户 达哥 发表 呵呵,那么多回答说人家出名了就如何如何的,钟老在 03 年非典后才被大众所知,但他在出名之前很久就经常作为医学专家参与中医科研项目交流、评审了。 总有外行喜欢以自己的想象来评判专家的见解,把自己的喜恶强加于专家的专业工 …

算命先生钟南山

算命先生钟南山 ·方舟子· 今年3月,在广东政府关于新冠疫情的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说,6月份疫情结束是可以期待的。现在6月快结束了,不要说在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还在愈演愈烈了,在北京还爆发了第二波疫情。钟南山在几天前接受广东电视台采访时改 …

方舟子:算命先生钟南山

文 | 方舟子 今年3月,在广东政府关于新冠疫情的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说,6月份疫情结束是可以期待的。现在6月快结束了,不要说在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还在愈演愈烈了,在北京还爆发了第二波疫情。钟南山在几天前接受广东电视台采访时改了说法了,说 …

钟南山院士的科学素养高不高

钟南山院士的科学素养高不高 作者:小马过河 钟南山院士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指挥防疫,可以说承载了国人们的期望。这位84岁的老人在赶赴武汉的高铁餐车上的那张闭目休息的照片感动了国人,很快钟院士便和另一位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 …

我就是药神

文/一人君(微信公众号:i看见) 股价不断拉高封停,创始人身家暴增百亿,3天市值猛涨百亿。 进入外交部发给海外留学生健康包,成为新冠病毒治疗推荐专用药,国外价格暴涨6倍仍一药难求。 没错,今天要说的,就是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这个疫情期间的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