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85 个家庭质问上海六师附小」事件?事情的真相如何?有关部门应如何处置?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赛博鲁斯 发表

问题不在统筹,只是后面的操刀手弄巧成拙,事情搞太大没法善了了。

先谈谈政策常识。

统筹是资源供少于求的必然结果,每年就这么点名额,报名数量超了怎么办?

上海的解决方法几经变化,最新版大致是这样。

民办大家掷骰子,拼运气,因为民办大多全区招生,不存在对口居民区就学保障,不需要为隔壁的小区担负什么责任,以前靠人为筛选,现在不许,那就拼运气;

公办则不同,公办学校是带有保障性质的,它首先保证的是周边居民小孩的上学权力,这就是学区的由来。

它既不能人为筛选,也不能拼运气,供小于求的结果就是拼房产拼户口拼入户时间,原则上保护的是周边长期居住家庭的权力,对那些投机取巧者是一种限制。

对于知名小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入学三年前甚至更早买入相应房产并迁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入学几率,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老静安老长宁部分遗留的只有使用权的房子还会查孩子父母是否出生在这里,嗯,很变态。

这一点全市紧俏的公办小学一贯如此,不是六师附小一家这么玩,也不是今年才开始这么玩,这次教改也没有动公办小学,因为只能这么玩,最多变变学区,多个门牌少个门牌,再大点就得等多片联合画区了,这是后话。

个别家长不明白很正常,太多学生家长是放养型养育,一问三不知,人云亦云,除了知道赚钱小孩从来不管。

85 个人集体发声,你说没一个明白政策我是不认同的,揣着明白装糊涂,这就很有意思了。

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呢?

在正常入学名额之外,所有的学校,不管公办民办,都有一个绝对不能公布的名单 – 条子生。

条子生是所有学校的附骨之蛆,但凡好学校无一幸免,这是 100% 存在的事实,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但绝对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

你去问任何一所中上等级的中小学,敢不敢把学生信息脱敏后公布,敢吗?

没有一家敢干这个事情。

全市,只有一家头上长角的小学,民办的,闵行七宝外国语小学,以前老校长在的时候,每年公布入学名单,且把条子生单列,但也只能告诉你数字,再往下也不敢了。

现在老校长被赶走了,这个传统项目大概也废了。

我个人猜测,六师附小这些家长的本意是闹一闹,然后逼学校就范,筹码就是条子生名额

既然有条子的人无户口无房产也能进,有房子有户口凭什么不可以进?

逻辑是现成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也有过成功的案例,按闹分配是常态。

问题是,85 个人好像有点太多了,人多力量大是一回事,可也不能玩过火是吧?

你说要是七八个人闹,学校可能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一下子来 85 个,已经无关对错了,放你们进来这校长日子还过不过了?只能硬着头皮死抗了,这种时候,谁还敢开口放人?

臣妾实在办不到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同样作为今年小升初的家长,并且我家就在羽山路上。这个不就是入户时间短被统筹了么?我看里面还有居住证积分的,这个如果也能闹,那杨浦区、徐汇区可以都闹一遍了。大家都来按闹分配,爱哭的孩子有奶喝。

上海市是按照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但是学校的容量有限,所以就存在优先顺序问题了,很多热门的小学,有户籍有房子的小朋友都安排不过来,就只能看谁先落户过来的,至于你是新上海人还是土著,并不区分,只看谁的户籍先进对口的房子。录取不了的,自然就是统筹了。

而且要有一个概念,公立学校并不存在你报名选择的问题,因为填写资料的时候根本没有选择学校,资料验证,那就是就近验证下你填写资料的真实性而已,并不代表录取。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

这 85 位家长并不存在被坑了,心情可以理解,不过我们还见过落户三年,因为妈妈不是沪籍,学位被三个户籍的挤掉,被统筹。至于合理不合理,你都买学区房了,证明你参与了游戏,你被规则淘汰了,你就说规则不公?

公众号文章里说的一些家长的付出,我想说,谁家难道不是呢?买学区房之前不做做功课吗?六师附小一直都存在超额问题,你在 2020 年才落户甚至还没落户,被统筹简直是可预期的。怎么会觉得没被录取就是学校欺诈?欺诈你什么?义务教育又不收学费。你买学区房的钱又不是给了学校。如果指控其他的,可以拿出证据。而不是影射。

我们是 2019 年初开始看学区房,自己觉得已经晚了,所以徐汇区,杨浦区的学校直接放弃,然后在浦东这边看,最后选择了往年人户一致都可以入学的二梯队学校。(六师附小是一梯队!)

2019 年底完成交易把户口迁进去,因为二套房缘故,掏空身体外借了一圈钱,首付了 7 成买了 1400 万的房子,每个月还贷 3 万,就这样,我们在小学验证完,并且交了校服预订单的情况下都提心吊胆的,担心被统筹。直到接到家访电话才安心。谁家又容易呢?有一天学校发短信提醒大家赶紧网上填资料,我们同学校其他家长早上收到了,我一直到下午才收到短信,一整天精神紧张,中午没去吃饭。

知乎用户 mmm 发表

[“上海六师附小统筹新生入学事件”:我们应该愤怒吗?​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RdczipjPuQROl7Bl4GL2Ag)


刚刚又看了六师附小的招生简章,统筹安排在第一次验证之后。


读完《85 个家庭质问六师附小:诱骗家长,暴力相向,公然践踏教育秩序,谁给你的嚣张》(下面简称原文),不禁对文中的家长感到同情,对招办和校方感到气愤。于是便想了解事件详情,简单查阅相关信息之后,气便消了一些。下面是我现在的一些看法。

一. 为什么是他们

我第一时间的想法是,为什么是这 85 个家庭被选为统筹安排的对象?文中并未解释,只是不断强调这些家庭都是为了入学付出大量心血(主要是高价购买学区房)的新上海人。阅读校方通知,里面有这样一句:按浦东新区招生办法的相关规定,超计划学生由区招生办统筹安排至其他学校就读。

网上可以搜到浦东新区有关统筹安排的招生规定:

“2020 年,如某校对口招生区域内符合上述入学条件的 “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 登记入学适龄儿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招办将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安排入学,超额部分作统筹安排。具体细则可关注相关学校的招生告示。”

简单来讲,即使符合人户合一,处于公办招生的第一优先级,在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的情况下,依然不能保证入学,而是需要依靠户籍迁入时间进行排序。我推测被统筹的 85 个家庭,应该就是排序靠后的家庭。而原文中的 Z 女士例子也可以佐证,她是 2020 年初才购买了学区房,排序必然靠后。

正如其他答案说的,上海每年小学入学,都有学生被统筹安排。学区房是一种有风险的投资。

二. 校方和招办错在哪

从我已有的信息来看,校方和招办在规则上没有错误。浦东新区小学入学政策的全文,没有提到公办学校超额后统筹的具体时间和方案,只有上文提到的 “具体细则可关注相关学校的招生告示”。我认为一个灰色地带,规则是模糊且可以解释的。当然,没有违反规则,不代表规则是正确的,但这是另外的问题。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校方在这次事件中很缺德,很傲慢,没有考虑家长们的感受。有家长提出,他们收到六师附小羽山路校区验证材料的通知,而通常若被统筹安排,则会直接收到统筹之后的学校材料验证通知。那么在第一次材料验证,即 5.16 之前,他们应该得知自己无法入学羽山路校区的消息,但并没有。这是家长们感觉校方欺骗自己的地方,也导致他们由于大部分学校招生结束,只能选择万德校区或者学校提供的其他两所 “菜场小学”。

但这里我还想指出的是,学校在通知里表明,若愿意迁往万德校区,将对这 85 名新生单独编班并派出教师团队。这也许是校方对自己缺德行为的一种补偿。从我自身体验来看,小学时受到的主要影响都来源于同班同学和老师,这种补偿我认为是有效的。

三. 总结

我个人看法是,学校道德上应该受到谴责,但规则上没有错误。此外,我想对原文提出两点疑问:

1. 原文标题赫然几个大字,“践踏教育秩序”,可惜践踏了什么秩序,到了也没有说清,连统筹安排这一关键问题都没有提到;

2. 原文不断强调,万德学校是所谓最差的 “菜场小学”,对于六师附小单独编班,派出教师团队的安排只字不提。

至于原文通篇渲染校方的霸道蛮横,家长的无可奈何。不断强调家长的新上海人身份,为了孩子入学付出的心血与努力,以及最终无法入学的绝望之感。我对这些不做评价。因为不是新闻报道,不能要求作者完全的客观公正。

最后我想说,如果原文作者是为正义发声,那作者太过憨直,在热血燃烧时忽略了一些细节;如果是要夺人眼球,那作者是聪明的,他的文章已经成为爆款;如果是为了挑起某种情绪的话:

那可真是太坏了。

知乎用户 steedhorse 发表

大家都这么鄙视所谓的 “菜场小学”,而所谓菜小,里面读书的孩子也不是天生就有错的。那么他们的学校被鄙视了该由谁来负责?

知乎用户 飞奔的马达​ 发表

义务教育阶段有所谓的 “菜市场小学” 和重点小学的区分,以及由于学区因素导致所谓的高额学区房都是对于义务教育理念的严重践踏。

如果说高中存在 “超级中学”,垄断了优秀生源是因为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中考的升学机制还能够接受,大学里存在三六九等是因为得靠一批精英大学为国家冲击世界一流和科技进步而采取的必要扶持措施也能勉强说得过去。但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有存在这么大的学校间的差异简直就是乱弹琴。既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受教育是强制性的,同时义务教育阶段不设升学考试,学龄儿童就近入学,那么其背后的理念就是我们为他们提供的教育也是应该尽量公平,一碗水端平的。否则不同小学初中能接受到的教育质量都有千差万别,还能有什么来弥补那些所谓的 “菜小” 的学生们天然受到的教育上的损失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极端主张矫枉过正的。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坚持绝对平均主义,让每个小学和初中的规模和拥有的资源都尽量平等,同时废除一切所谓的重点学校的评选和奖励机制。哪怕牺牲所谓的效率也必须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哪怕因为说国家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大没法做饭全国一样。最起码一个市,一个区里面的小学和初中也应该是相同或者水平相当的。不解决这个不平等,无论是学区房,还是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上学问题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这次上海的事件已经把这个问题给彻底暴露出来了。作为国内最发达的一线城市,尚有高额学区房的重点小学和菜小的严重区分,就更不用提东南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背后的教育会被拉来多大的差距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是最大的不公,只要这个事实存在,任何诸如改革入学方法,学校减负以及打压学区房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要存在少数精英小学和初中,必然奇货可居,必然会使得学生和学生,家长和家长之间爆发各式各样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即教育资源的更平等的分配,结果必然会让整个社会因为教育陷入无止尽的内耗之中。

知乎用户 周明 发表

文章里面对底层人民赤裸裸的歧视看了就不舒服,即使有人已经开始拿什么公平正义堵嘴了我也要说,不是你花了钱你就牛逼了。

活该! 活该! 活该!

不过忍着恶心也要说,即使是收钱写文章带恶心节奏,派出所要抓也要有正当理由,不能掏个莫须有出来就把人逮了。

知乎用户 屠钻 发表

包玉刚实验什么时候成民办小学了?

作者带节奏呢!

图表上列的都是国际学校。

逸夫,世外,爱菊,盛大花园小学这些一年学费在 3 万多的民办小学怎么不列出?

知乎用户 曹多鱼 发表

算了,从这些天的科研神童到现在的父母发声,其实本质不都是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嘛。

大家无非都想要更好的教育资源,学区房也不过是另类的按财富划分,只是说的好听了一些,但好像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在乎过教育公平本身。

说穿了各方追求的都不是公平,而是各方都想成为不公的受益者,或者说公平哪里存在过?

那就只好这样了,一起参与得了呗。

请关注:

@曹多鱼

微信公号:多鱼说

知乎用户 Miss DD 发表

利益相关 新上海人 浦东一梯队学区房 明年入学

我已经开始犹豫明年要不要去摇民办了,学校要是继续妥协,就太让老实人寒心了。

我们规规矩矩提前五年买房入户,放弃大房子搬到老破小,难道就是为了和这样家庭的小孩在一起读书吗?以后是不是也要按闹分配老师,稍有对自己不利的结果就搞别人家孩子。。。

在上海,破坏规则就是最不要脸的事,我是新上海人也这么觉得。

知乎用户 Roger Zhu 发表

作为一个上海本地人,看了下王小七的文章,我看了下王小七的文章,不得不说这个作者带的一手好节奏:

**“对非本地人来说,在上海上个好的小学太难了”—这 TM 叫什么话?**我一个上海本地人,如果没有学区房的话,上个好小学也是很难的,因为学区房的房价高高在上。外地人确实更难,因为在上海落户不容易。但是作者自己也说了,第一:有房的优先级高于有沪藉但是没房的。第二:上民办,学费高。

所以很多人偏爱学区房,因为学区房上完学可以过几年转手卖掉,房价还会涨,等于投资,又可以离学校近,方便学生通勤;民办读完真金白银一分没有。这也是学区房房价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学区房房价经常三级跳,甚至学区名额用完了就加价转走卖掉,然后去边上租个房子继续读书,这不是什么新闻吧。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假设一个学校今年招生五百人,对口学区有六百个适龄学生,那招谁进呢?对应的政策是根据购房时间的先后排续,先买先入,所以经常会看到一梯队的学校会要求对口的小区是提前三年或者五年购房才可以入学,在上海看过学区房的朋友肯定知道这些政策,你只要问房产中介,他通常也会告诉你这些。

那么这批人在 2019 年买了学区房想着 2020 年可以入一个一梯队的小学,怎么听都是风险很大,那些人为什么还铤而走险?因为浦东之前有过超额入学的,比如超了名额因为家长去搞事情或者谈判就让这些人入学藉,但通常是这样的家庭数量不多,插几个人无太大影响。

这次是 85 房人家,数量相当于三个班左右,处理不了了。为什么这次这么多人?因为去年出了政策,上海民办变成摇号录取,很多人一看民办生源不稳了,不如以前优质了,还是公办香,赶紧去抢学区房吧。这些家庭也可能是出于以上原因,做了这样一个有风险的决定,结果抢房的人一多,出问题了。

但是最终事与愿违,那就维权(搞事情)。必定学区房是花了老钱的,如果用了里面的学藉,五年之内即便房子出售房子买家也用不了里面的学藉,那卖给鬼去?在中国,房价跌了都有砸售楼处的,这样的事不得搞大?赶紧找自媒体造势吧。

还有评论区说扩招的,80 几个人,现在小学几个人一个班先了解下,教室有吗?教师有吗?不要一副我买的房十万一平你就得给我安排的样子好吗?

最后一点我想说,我之前压根不知道王小七这号人,最近为什么知道他关注他?因为他最近扒了蒙牛伊利的老底,火了。但是扒的事情主要是 10 多年前的旧闻吧,为什么现在炒冷饭?是不是为了拉知名度增加这次学区房事件的关注度?反正我喝光明,但是这厮我觉得动机没那么高尚。

知乎用户 李小高 发表

文章作者明显避重就轻,误导读者,作者被警方带走可能是因为这篇文章歪曲事实造谣带节奏。

文章过分强调家长们有多惨,被暴力对待,却刻意模糊原因,刻意暗示学生已经被录取,又没有证据,很可能实际只是验证完成。

对于家长们,我认为值得同情但也要遵守规则,苦肉请愿不是达成目的的方式。

从目前公开的实锤信息推测,是学校好心办了坏事,家长想通过闹一闹达成自己的愿望。

六师附小 3 月份公布的招生公告,也明确了招生人数,超出人数有区里统筹:

而文章里也最多只提供了验证的截图,并 86 名超额学生并没有被录取,学校给出通知用词也强调是给统筹学生额外提供一个选择:继续统筹或者入学万德校区。

1. 那为什么会有警察来暴力清场?

文章里提到了静坐,等待 24 小时之类的,我理解应该是家长想通过静坐不答应不离开的方式请愿,但其实有可能有点走向无奈闹事了。

2. 为什么去年招 12 个班今年只招 10 个?

学校有介绍是今年 5 年级只有 10 个班毕业

3. 往年什么情况?

网上看到的消息是家长们也清楚自己购房晚,但六师附小往年没有统筹所以选择了冒险。可惜今年私立要摇号,公立学校变得更紧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规则就在那里 不遵守 一切都是扯谈

http://edu.sh.gov.cn/xxgk_ztlm_rdhy/20200601/0015-xw_100837.html​edu.sh.gov.cn

知乎用户 邓铂鋆 发表

大上海,大上海。

上海人民本着 “外地人也配念上海学校” 的气质扒这种苦情剧情扒的特别快,就像占海特女士年少的时候。

几千万人指责十几亿人的食物是肮脏的,十几亿人感觉受到冒犯。学区房主成天说别人家孩子的学校是 “菜场小学”,说别人的孩子没有未来和前途,这种言论怎么就大行其道呢?对上层讲 “你要跟我平等”,对下层讲 “我们应该等级森严”,这种情绪还好意思作为公共议题换取支持。

知乎用户 方海 发表

我的个人背景:我是前上海市某个区的自媒体大号的主编,一直有撰写民生相关的文章,对上海的教育、房产、规划,不说研究透彻,但也是相当了解的,每年招考季,都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自己就接过几个这样的案例。

我来帮大家说说重点在哪里吧:

作者原图:

“这就是诈骗!如果家长选择了 2:自愿由浦东新区招生办统筹至其他学校就读,就会发现招生已经结束,我们根本没有别的选择了。**他们提供给我们的另外两个可以选择的学校,也都是菜场小学。**那就选择 1 吗?什么叫自愿?他们连强迫我们去万德小学的事实都不愿意承认。” 其中一位家长在电话中情绪激动。
作者原话

1、文章里说 “**其他学校招生结束,我们根本别无选择”,这是不对的,**文章里这 85 个家长的孩子,因为家里房产刚买,人户不一致等问题,若六师附小没有录取他们,他们也会被统筹规划。

统筹规划意味着两点,**一是家长只能在家里等着被规划,二是娃被统筹规划去的学校极大概率是 “菜小”。**毕竟好的学校肯定不缺人报名。

换言之,他们这 85 个人本来就别无选择。

注意,只要是个正常的上海家长,都知道这个情况。(如果你不想参与这个规则,你可以选择民办,上海现在民办都能随机摇号,都去碰运气,够公平了吧)

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及时公布信息,直到 6 月 23 日才告知家长。

解决方案是:1、去学校的新校区 2、给了两个 “菜小” 让家长选择。

假设学校不录取这些家长的娃并提前告知,家长得到的结果是:被统筹规划,极大概率进菜小,没有选择。

这两个结果,你们仔细感受一下。

如果是我,与其被统筹进菜小,我宁愿选择六师附小的新校区。

我很了解上海这种统筹规划的残酷性,而且好的小学不会做出砸自己口碑的事,分校也有指标考核,有主校的师资支持,其实是一件不错的事。

2、肯定有小伙伴会问,从结果上来看,校方给的并不差,但为何家长还要闹呢?

学校的确在程序上做得不对:

一、“没有及时告知家长是否被录取”(这一点文章没披露,我也不是非常确定)

二、没有提前告知还有新的校区

三、学校私自进行了处理(我估计是上报了的,不然不可能还给了两个其他学校让家长选择,学校权限没这么大)

因此给了家长机会,他们想抓住这些点,将事情闹大,来让学校妥协。

家长的行为我理解,但学校大概率不会妥协。

3、文章还有一些问题,也很值得说道说道。

上海市把所有在沪家庭分为 5 类 12 等,等级越高,被录取时越会被优先考虑。

这句话好像在说,上海市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搞阶级对立一样,引发情绪真是一把好手。

我想说,只喷政策,不说解决方案的,都是耍流氓。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假设你们村以前只有一个学校,每个人都能上学,现在来了一千个外来人口,都带着娃,一个学校装不下,请问怎么处理?

新建一个新学校,但是新学校师资不行,政府说大家都摇号上学,你作为本地人你满意吗?

你肯定不满意,政府就要安抚你们,就制定了一个规则,并且这个用了好多年,也没人说啥。

结果隔壁村子说,霍~ 你们这是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啊……

你什么感觉?

更何况,每个大城市,都有类似的规则,说事咱就好好说事,别搞有的没的。

因为蒙牛伊利事件,我很喜欢这个作者,但这篇文章,我只看到了自媒体人为了流量煽动情绪的嘴脸,没有对这件事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也不吹牛,之前我发一篇这样的爆料,我会问好几个家长,甚至会求助政府朋友。

真相的确很重要,捍卫真相的方法更重要。

我放了几个我觉得很有代表性的网友回复在留言里,大家可以看看~

我在这个回答里,写了一些我以前接网友爆料时的感慨,供大家参考:

[网友爆料「司机性侵直播」,因构成「发布不实信息」被关闭微博账号,如何看待这一处理结果?​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187163/answer/1282811929)

知乎用户 好好妈 发表

热门学校,人户一致,按落户时间排序,最保险的方法是孩子一出生户口就报在这里。跟本地人还是新上海人扯不上关系。人家落户 6 年了,你落户 6 天,人数超出了,难道让人家落户 6 年的统筹么?落户 6 年的新上海人排在落户 6 天的本地人前面哦!

验证不等于录取,这个认真做一下功课就能查到。热门学校,没有户口的直接去统筹学校验证,因为肯定不会录取的。人户一致的通知验证,就是去排队的好么,没人告诉你验证就是录取。招 450 个,人户一致的有 530 个,那来验落户时间,资料排一下,最后多出来 80 个,统筹安排。

什么叫统筹?电脑自动排位,附近哪个学校没招满,有坑的放进去。通常统筹的学校比较一般。

哪里有不公平?学校哪里做错了?谁闹谁有理罗?

知乎用户 爱匿名的小用户 发表

更新:有个人事实道理说不过我,就在其他帖子里指名道姓说我是水军,我的天哪,自己没道理就能人身攻击别人!!!

对此,我想说,请问如何领钱?正好今天带两娃出门玩,拿了钱给娃们加一个 godiva 冰淇淋也蛮好的!

——————————

原回答

站学校。

先来后到是规矩,上海有详细的录取优先级的合理规定。

按闹分配这么好,那明天我去买明珠或者福山的老破小算了,500 万我还是可以不卖住房的情况下全款拿出来的。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了这些按闹分配的,要么没户口或者刚有户口不到一年,要么买房半年一年的闹神们,就要赶走 86 个规规矩矩提前 3 年以上买房落户的人?

带节奏的肯定要扯新老上海人的问题,可别这样不要脸。作为新上海人,我可要脸。规则漏洞能钻当然心满意足,现在没有漏洞,麻烦诸位能不能遵守规则?

你们以为已经录取总校的都是 310?不,人家都是老老实实提前一定年限买房入户的人,身份证有 310 也有 320 也有其他开头。跟新老上海人并没有关系。哪怕是 310,住张江的临时买房去六师附小,也一样要被统筹的好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同住浦东正在关注学区房的回答一波,浦东招录相比其他几个区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五年内一户只有一个入学名额,也就是说你今年买的学区房如果前 2 年有人就读你的学区房也是没有任何用的,其次如果符合要求人数超过招录人数,人户一致是第一档,人户不一致是第二档,没有常住户口是第三档,依次排序,如果第一档就超过指定人数按照户口进入这套房子的时间排序,像浦东最热门的明珠前几年第一档必满,要进明珠必须提前五年买房然后户主是孩子或者直系亲属才稳妥,2020 年买的房子当年就想进学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这些家长说是新上海人很可能没常住户口那么必定是第三档必然是排在最后面这不存在暗箱操作本来就是这么排序。话说回来我儿子二岁我都已经把学区房的政策了解清楚了我不信这些家长竟然到要就读还不清楚政策?个人猜测当初买房的时候抱着侥幸心理一旦落空还是指望以闹获利而已。讲个真实的故事,当年某王牌小学和某镇谈合作要搞个某校 d,学区划分以这镇和另外一个镇分界道路为线,马路对面另外一镇的居民闻讯不干了凭什么离我们那么近不划我们,到政府和学校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如愿进入这个学校,只不过某校 d 彻底黄了,后来在这个学校新生家长会的校长在台上怒斥这些家长,你们这样闹给小孩树立了多坏的榜样,好吧我承认了我所在的学区就是这个学校。顺便讲下后面的故事,几年后这个校长野心勃勃联合某美国名校在附近创办了一个民办学校学费 8 万一年,然而遇上了民办摇号。。。

知乎用户 进击的瓜子 发表

早上看到的提问里的公众号文章,现在该账号已经屏蔽。

凌晨了在知乎看到这个问题,简单聊两句:

一、上海的学校体系和幼升小政策

全国人民都知道京沪的高考资源丰富,但具体到京沪市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这个资源。

上海的高中素有 “四校八大” 的说法,也就是顶尖的 12 所高中,其中四校指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

能进到四校的生源,基本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八大这些年升学率有变化,领先优势对比个别其他高中不是那么绝对,但这个级别的高中升学率也都有基本的保障。

而要进到四校、八大级别的高中,需要孩子在好的初中,而好的初中又要求孩子在好的小学,所以直接把竞争提前到了幼升小阶段。

为什么菜场小学的说法这么出名,因为菜场小学 1 个班经过初高中的筛选,可能只产生 1、2 个本科生,而一梯队小学的学生一路走完能在百分之六七十。

和全国都不同,上海是民办强于公办的,头部的民办学校以前在升学率都是碾压公办。

公办按学区房、户口划片招生,民办是面试择优录取,而且以前是民办先录,公办后招。

以前的牛蛙标准路线是,幼升小择校进入头部民办小学,小升初择校进入头部民办初中,内部推优加裸考等,进入四校八大级别高中。

而这几年开始,上海的教育政策一直在逐步的打压民办。

2019 年开始,施行了公民同招,公办和民办同一时间段招生,如果报了民办就放弃了首批对口公办资格,如果民办没录,回公办需要看学校对口名额情况接受统筹。

2020 年,进一步加码,取消民办面试,只要报名学生超出招生名额,统一摇号。培养了三年的牛蛙也不能靠实力了,得靠运气。

这两年的政策,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计划走民办路线的生源,为了求稳回归公办。

二、六师附小事件

浦东是上海几个区里相对特别的,一梯队小学里公办占了多数,明珠、六师附小、福山外国语都是公办。

也一直都是热门学校,在这两年民办被限制的情况下,生源回流公办,造成了入学进一步的紧张。

而在适龄入学儿童超出学校招生名额的情况下,上海所有学校的政策都是一致的,按照户口、房产、居住证等划分入学顺序,这个无可厚非,资源就那些,总要有个先来后到。

这 85 个家庭就遇到了这个情况。

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在招生简章里没写明白,后期在验证的时候还稀里糊涂不说清楚,有些家长都被拉到晓黑板班级群里了,才被告知要统筹。而且统筹的万德小学,确实和六师附小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对于为了孩子教育,投入家庭一切的家长,确实不容易接受。

因为我家孩子去年在上海入学一年级,今年又转了次学,累的也是脱了层皮,感同身受。

总结一下就是,我去年低估了上海入学的难度,今年低估了上海转学的难度。


我是进击的瓜子,央企 HR,一个 30 岁 + 的年龄从山东到了上海,喜欢篮球,喜欢旅行,喜欢给家人做饭,收养了两只流浪小猫的中年男人。

下面这个回答里,有我安家上海的故事:

沪漂靠什么在上海买了房?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光年呓语(央企 HR 和你分享职场和成长中有价值的信息)

瓜子居家(家装家居的分享,这里有我自己装修的选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新上海妈妈强答一波,目前孩子十一个月。

我和老公是本科同班同学,毕业后老公本校读博,19 年 7 月毕业换了城市,选择了上海。而我本科毕业之后做了五年的学某思老师,负责小升初,19 年怀了宝宝,由于在之前的城市工作时多年见过太多没有提早了解政策临升学才着急的家长,所以养胎期间一直在研究上海的升学政策。也潜入了很多毕业班家长群,算是目睹了整件事件的全过程。

一 作为家长的问题

上海的学校分民办小学和公办小学,分别分一梯队,二梯队,三梯队,还有菜小。

选择公办校的家长往往是早早买好了学区房,一梯队价格 500-800w 不等。

学区房价值 = 房产本身的价值 + 学区溢价

但无论是上海还是深圳,学区纠纷每年都在发生。所以,买学区房之前你真的考虑好了么?

好的学校学区溢价在 50-100w 之间,买学区房要承担两个风险:

1、学校不要你了:你的小区被从该学校的对口小区中划了出去

2、国家大政策变化:参考北京,多校划片政策。

买学区房的当初就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1、夫妻是否三观一致(文中提到有母亲因为买学区房被丈夫扇耳光,这种属于事先没沟通好,风险没有夫妻共同承担)

2、学区溢价的风险你的家庭是否可以承担

想好了这两点之后你依然要买学区房:记得要趁早。上海有的一梯队公办入户不满三年都被统筹,阿拉 2020 年落户的家长你早干什么去啦?

二 学校的问题

前面高赞回答提到了按正常的统筹流程,学校应当在 5.15 日之前通知家长,但学校并未通知,只是在 6.23 开家长会的时候统一告知被调剂到万德,导致家长错失了择其他学校的机会。

重点来了,学校为什么没有提前告知?

因为六师附小正在向集团化转型,想要扩张校区,将万德小学并入六师附小内部,成为六师附小万德校区。目前万德小学牌匾已摘。只等最后的红头文件出来。

提前告知家长会择校,会闹,所以索性在其他学校都结束招生的最后关头再告诉你,此时除了万德,你只能调剂去其他菜小。这波操作当然有点过分,所以作为补偿,六师附小提出,调整过去的学生单独分班,单独派老师。其实对于这些家长来说,已经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了。

那么家长为什么不同意?

1、万德小学整体校风不是一两年可以改过来的,至少三五年才能比肩羽山校区,家长不甘心。

2、六师附小作为公办一梯队,有每户五年一学位的政策,家长们明明去了万德,还占用了学位,学区房就不好卖了,相当于短期内房产贬值。(本质上还是学区房风险的问题)

3、万德小学比较远。

但目前来看,独立分班,单派老师也算是眼下最好的解决方案了,至少比统筹去了菜小好不是么?

最后作为一位新妈妈,也作为一个五年面授的老师,想说一点心声:

初到上海时,确实被上海各区复杂的升学政策和学区房价格之高吓到,一心想着鸡娃冲民办。

2020 年初上海突然发布消息,民办小学全部摇号录取,破碎了无数鸡娃老母亲的民办名校梦。

接着学区房开始猛涨,虽然明知买学区房落户要趁早,但是和老公依然迟迟不敢下手,理由很简单,在国家大力提倡公平教育的大环境下,学区房风险太高,我们的经济情况无法承受学区溢价带来的风险。

然而我见过那么多优秀的孩子,虽然我承认名校的孩子优秀的会多一些,学习氛围也会好一些,但是,我也见过因为自己身处名校洋洋得意不愿踏实学知识点的小孩子,也见过很多虽然在所谓的菜小,但是教养和学习习惯都非常优秀的孩子。如果你认为只有靠学区房才能培养好孩子,甚至在超出风险范围内去购买一个学区房,那就大错特错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与其为了一个学区房把家庭闹得分崩离析,还不如沉下心来,做一对不急不躁的父母,给孩子耳濡目染最好的有爱的家庭氛围。

知乎用户 vczh 发表

也就是说,从来没说买了学区房就一定可以去学区的学校上学,这只是大家的一厢情愿。

知乎用户 糖份不足待充值 发表

全文 0 字节,阅读需要 0min。阅读一定会对你没用。

我想说的是,自媒体时代,造谣成本为零,传谣人人有份。

85 个家庭质问上海六师附小是事实吗?

是。

调配一年级入学生至万德小学是事实吗?

是。

导致难以享受高价购买的学区房的学区是事实吗?

不是。学校单独调配了老师,也就是说师资水平并没有随着学生被调配而下降。

这就是网络爆款文的常用套路,真假掺半,大肆传播。

不得不承认,这是曾经政府公信力下降的恶果,这样的恶果所失去的信任感,需要很多年来补偿。

作为自由公民,于我们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然而造谣传谣不是一个理性之人所为。

作为公职人员,于我们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才能让人民信任我们不至于信任危机。

当然学校曾有很多办法做的更好,比如说提前告知,比如说公开抽中这 85 个家庭的原因。

另外就是,中国这按闹分配的行政手段,是时候改改了,不然写爆款文拉横幅闹事打人便成了维权的常态化手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学校是按规矩办事的,没什么说的。

规矩是先来后到的好规矩,也没什么说的。

编辑是利用大家对上海人排外的固有印象来引导人们的情绪,还是没什么好说的。

就来谈谈 “上海人排外” 这个传遍全国的偏见。

2020 年了,依然到处都能见到各种反上海人言论,主要是说上海人排外什么的。但我作为新上海人在上海待了快二十年,基本上过没有什么被排斥的感觉。

年纪大的阿婆们天天给好吃的,中年的老师们一个个都很照顾我。同龄人更看不出了,上海的发小感情都很好,也和本地姑娘谈过恋爱。工作,有户口就没偏见。总体而言,作为新上海人,我觉得我比大部分上海的同龄人过得都要好一些。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说排外的?因为排斥确实是存在的,但排的并不是外地人,而是穷人。上海人普遍经济状况不错,我家也做生意,一直不太穷,所以感受不到排斥。

但是你不努力,你没本事,你运气不好——你穷,你还非要往一线挤,那这里的物价房价生活压力….. 所有东西都会排斥你。这才是 “上海排外” 排斥感的来源,这本来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过得好的地方。那你钱没到位,阶级存在,相处自然就难,这才导致了人际关系上的排斥感。

部分网友非要把嫉妒转化成正义的宣泄…. 谁也没辙,只能说,这种偏见,对上海是不公正的。

其实放下嫉妒,换个角度看事情,安心享受小城生活,也许会快乐好多的。

何况这阶级就这么横着,你喊了也没用。

知乎用户 高安路老实人 发表

又是一次 “占海特”“圆润” 碰瓷事件

没人求你来上海没人求你买房子

做事情前就应该想好要承担的风险

一切都是按照规章秩序来

相关部门的处理一如既往的软弱无能

不够强硬

不敢在媒体上公布真相

不敢直面某些不守规则妄图要特权的新上海人群体

不敢对以仇视上海人辱骂上海人为吸引流量手段的媒体自媒体予以强硬的惩罚和谴责

对外妄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守规章制度并且闹事的先走流程科普解释(其实家长都清楚)

再不行 police 来批评教育

屡教不改的涉嫌违法的该抓抓该关关

这 85 个家长心里清楚的很无非想按闹分配

掐烂钱的自媒体更不用讲了

三年最起码的

宣传系统可以运转起来

一天天的除了贴假大空的损害市容的海报

啥都不会

知乎用户 五海六肿 发表

这个事情很简单无趣,就是家长在明知录取规则的前提下选择乱赌,赌输不服就直接来瞎闹,搬来个公众号写手。文章上来就把土著和新移民摆对立面,搞得上海前排学校里都是 310 子女似的,你们不是都爱吹上海人智商低,好学校里都不是上海人吗?这个时候怎么就噤声啦,既然他们上得,你怎么就上不得,你们不都是一条船上的,你家长要自以为是的公平,先从一条船上的要起。切,其实自己规则都一清二楚,装什么清纯受害者。

动辄就是新老对立,然后车往什么 “教育公平” 开,搞得”上海不公平 “。言下之意,就是老家最公平咯,老家省会城市和乡村一个样对吧,那直接回去不就好了,何必浪费精力,” 建设“中国最不需要建设的地方,反正你浦东学区房都买得起,显然算中国人里收入尖端的人,去哪里会不滋润?

事件套路基本就是学 7 年前占海特的,毕竟只要脖子上那个东西不太稀烂的外地人一眼就能看穿上海是中国最讲 “白左” 的傻缺城市。以其身份来闹,回报概率大且受惩戒可能基本没有,老派不会把他怎么样。所以,我直说吧,200 号如果还是像今天这样处理这种事情,以后你们只会更忙。

至于有人说,条子生存在是事实,一定要公开名单才站学校。好啊,没问题,但上海没必要带这个头,级别不够。我倒还真想看看名单,看看里面少不少你们这些新移民。

至于答主提到,上海买房上学压力大不大?很简单,那关乎你的目的。你只求上个垃圾兴伟,压力肯定不大,说起来也是本科,上海这些年就是靠塞垃圾提高本科率的,复交以下几所值钱的早送走了;你要上全国知名的,那基本从小独立路径,错失一环 88,你得手的机会不会比老家高一毛钱,录取率多少和你没关系的。买房也是一样的,便宜的房子多的是,无非你也不会要的。

知乎用户 什锦独白 发表

对于整个事情的真相,没去调查,所以目前为止没法选边站。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作为一个六师附小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说下自己娃上学的心路历程。看完后,各位朋友也许会有一点点启发,对这个事情也会有一点新的认识。

家里的娃 2013 年出生。之后一直张罗着换房子。有娃的朋友们知道,孩子加入之后,东西会源源不断地增加,多大的房子怕是都嫌小,更别说自己一个 70 多平的小房子了。

于是乎,开始走上漫漫看房路。**期间也考虑过远一点的大房子,但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买个有学区的老工房,想着到时候换那里去住。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因为犹豫不决,错过了买房的最佳时机。**2015 年魔都的房价开始一路狂奔,最后自己手中的钱只够买一室户了。但无论如何,学区房算是到手了,能力范围内也算是给小朋友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但这之后,我们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居然一直没有把小朋友的户口迁到学区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当时心太大了。因为学区房入学,都是按落户时间排队。**原本 2015 年年底就能将小朋友的户口迁过去,却硬是被我们自己拖到了 2017 年。足足耽误了两年。为了这个事情,两人吵了多次,互相指责对方对娃不负责任。

不过,最后跟孩子他妈妈达成了共识。如果最后被统筹了,也就认了,因为这个完全是自己的失误,怨不得任何人。那时候还不是公民统招,想着实在不行就拼一把,看能不能去民办。

最后的最后,结局还算圆满。我们那一届招收 12 个班级,小朋友算是顺利地入了学,念了书。

如果当时小朋友真的被统筹了,估计这么些年自己应该会一直深深地活在自责之中。

知乎用户 壮士请收下我的赞 发表

自以为中产阶级,整天菜小菜小鄙视这鄙视那的人,

只是榨取起来肉更多更鲜美罢了。

问题描述里的那个微信链接,

各位不妨去点看看,微信账号已经被删,

内容根据法律法规不予显示了哦。

知乎用户 李小蓟 发表

其实吧,我在等着作者啥时候写一写菜小家长的无奈。
凭什么因为我们穷,买不起学区房,孩子就得上菜小,不是教育公平嘛,不是就近入学嘛?我从今天开始打铺盖扎帐篷住到牛小门口,孩子能不能上那里的学校?大家一起纳税,凭什么有的学校好有的学校差,皇帝都能轮流坐,凭啥我就不能上牛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非利益相关手上没有学区房

今年闹这么大,还请自媒体写文煽动不明真相群众情绪,引起人民群众和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对立,作者暂时被请去喝茶。

建议手上有学区房的各位乡亲们做好准备,并适当说一些公道话。因为搞不好,之后要划片区了。二胎开放,之后几年都是大年,人口输入大区、热门地段肯定人挤人,要排序。说到底就是这 85 个家长拉大家一起共沉沦,想着拼运气,结果赌输了,很不甘心。

也别说什么大家为啥都说风凉话,自己没摊上事。自己先把政策读一遍。买一梯队学校谁不是至少提前 3 年,就算学校没设限,自己心理也该有点数。中介说啥就是啥,那你合同写下来了吗?去找中介负责啊。学校已经很负责了,因为如果不合并校区,这 85 个家庭的娃直接去别的学校,可能也是周边的万德、罗山。学校还愿意派教师团队来带队。这都不愿意?有点良心好吗?如果我是六师家长,自己的老师好好的,被派去新校区,万一来的新老师娃不喜欢不适应呢?学校两面都是有压力的。好歹现在合并了,师资没问题,毕业后的证书也是六师的。不知道还有啥可以闹的。

知乎用户 jacob​ 发表

这就是典型的为了吸引眼球故意隐瞒一部分事实、利用家长的焦虑煽动大家的公愤、最后制造爆款收割流量的无良自媒体。

首先,当小学对口学区内符合 “人户一致” 的适龄学生数量超过招生计划时,对入户时间进行排序按先到先进的原则招生是正常流程,所以很多热门小学的学区都会有 “入户时间满三年才保险” 的说法。但这篇文章里完全隐匿了相关事实,只是一味强调这些孩子符合人户一致的原则却入不了学,并使用了 “招生黑幕” 之类的字眼,诱发读者对于权力寻租的幻想。

其次,文章中多次强调” 上个年级有 12 个班,所以这个年级只招 10 个班有内幕” 之类的观点,但忽视了这个学校早就超负荷运营多时,不得不拓展多个校区的事实。试问,一个学校在一共就 52 个教室、去年遇上招生大年不得不把两个机动教室拿出来招生的情况下,今年怎么再招 12 个班?让孩子在食堂里上课吗?文章中对相关事实只字未提。

最后,学校对于这些超编学生的处理方案是去另一个校区就读,所有老师均由本部单独派过去。这种做法我个人认为已经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优解,无疑远好于按照正常流程将多余学生进行统筹分流的做法,但文章中对这个事实也半遮半掩,一直强调另外一个校区是 “菜小”,引发大家对教育质量的担忧,但只字不提本部教师外派的事情。

今年上海市第一年实行 “公民同招” 的政策,使大量 “牛蛙” 不敢去报往年热门的民办学校,转而都挤入本就拥挤的公办招生通道,造成大量公办名校生源 “爆棚”,诱发很多家长的焦虑。这种情况下,这篇“精心炮制” 的文章无疑正好挠到了家长们的 “痒处”,故而一下子成为爆款。作为自媒体的运营者,这种半假半真没有造谣风险又能吸引大量流量的文章无疑是他们眼中的蜜糖,但对于焦虑的家长、紧缺的教育资源以及尚处于“疫后重建” 的社会来说,无疑是一颗剧毒无比的砒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真实情况是:**泼皮父母不想遵守规则,又没契约精神,不肯愿赌服输,想按闹分配。**这事要是按闹分配,以后还买啥学区房?之前不是有家长在学校门口下跪就照顾了的吗?那以后学校门口得排队上吊,谁上吊收谁孩子。

上海不排外,上海是全国最规范、最不讲关系、行政效率最高的地区。爱插队、没有契约精神、素质低的请圆润的离开。

故意歪曲事实往 “上海排外” 上引,卖惨。写公众号的王小七活该被抓,抓的好! 它号里的其他文章文风就是造谣生事挑骂战,博眼球赚流量引关注。三观稀烂。这种造谣公众号太多了,不要脸已经能赚钱了,可怕。

知乎用户 你也太可爱了吧 发表

参加高考的人只占一半。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你的出生就已经决定了。

上海就已经明摆着是 30% 的一本率了。

而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是百分之十几。

真是有苦说不出,但这就是现实,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资源就那么多。

但这八十五个家庭就是不遵守规则,想要按 “闹” 分配,那更是对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不公。

2020 年买房,2020 年就想让孩子直接入学读书。

这不就是投机行为吗

知乎用户 小宇酱 发表

[大反转来了!反问 “85 个家庭质问 X 师附小” 作者,谁给你的嚣张?​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U4NDg5MDg0Ng%3D%3D%26mid%3D2247484068%26idx%3D1%26sn%3D9240b46d10fb83bcb8bc824b308dd298%26chksm%3Dfd93a215cae42b0389c3e3839ff7574d1a0d1d52c813a9e11787b514fd76b6d5b1eb59f04409%26mpshare%3D1%26scene%3D2%26srcid%3D0718CEQbEFNmajkv4oOavlKK%26sharer_sharetime%3D1595053010918%26sharer_shareid%3D2f90fab5e2984095929f398ac834795a%26from%3Dtimeline%26key%3D63bf57a79ff6991b063337b71e2750a7903eff22c35b510469f64d3e9681a5e574f3677682becae528fc1e4c9c052fcf0fdab79bc8c5b266612b949557465084f22c0165d55c34cc4ef30428bf1d4756%26ascene%3D1%26uin%3DMTk2MzE3MjI3OQ%253D%253D%26devicetype%3DWindows%2B10%26version%3D62080079%26lang%3Dzh_CN%26exportkey%3DAd5ZxDIdEo1XdOdZJ%252BXlKPA%253D%26pass_ticket%3DYQaWcE4kwXwVegD%252BKdBtfxqljgaus9sXuyTTspDHHNNGOJFjQhgsi8FWjWzUF%252Bpi)

对不起,这次我站学校。

朋友圈这二天被《85 个家庭质问六师附小:诱骗家长,暴力相向,公然践踏教育秩序,谁给你的嚣张?》文章刷屏了。

题目真的很博眼球,内容乍一看好像觉得很有理。

然而,细细一品却能发现问题不少。

倒是也想问问原文作者,是谁给你的嚣张?

隐瞒部分真相,将是非都颠倒了?

那么,谈谈我的看法。

(仅代表个人看法!重点!!)

对不起,这次我站学校。

ps:部分图片来源于原文及招生简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01

对非本地人来说,在上海上个好的小学太难了?

是的,确实不容易。

但是,这不仅仅是针对非本地人!

对上海人来说,

在上海上个好的小学也太难了。

学区房,是上海购房市场的刚需。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够均匀,

大家都想倾尽全力为孩子争取多一分保障。

上海市幼升小 2018 年发布的公民同招政策,

2020 年的民办摇号政策,

更是将学区房热潮推向顶峰。

**“公民同招”:**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民办摇号”:**民办学校如果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就靠电脑抽签来定谁有入学资格。

由于上海有着庞大的外来人口,

房价一直是居高不下的。

学区房就更不用说,

因为这个附加因素,要比周围房价高出不少。

但是文章作者一味卖惨的操作就看不懂了。

房价对本地人和非本地人都是一样的。

我们上海人也不是人人都有钱啊。

很多父母也都是全家举债去买学区房。

甚至像丸子妈这样,

背了很多贷款,还买不起学区房呢。

02

为什么是 “Z 女士” 们?

这一段话文字,丸子妈似乎抓到了重点。

2020 年入学的娃,2020 年初才买的房子。

可见落户时间极短

从 1 月 1 日到 4 月 23 日满打满算,不过 4 个月不到。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提及。

这套房子,落户几人?三户?二户?一户?

一般上海的学区房,至少要三年三户,才稍微保险一些。

六师附小作为浦东一梯队,也不会是一枝独秀吧。

想问问 Z 女士们,在花巨款购房之时,是否提前认真做过功课?

学区房在哪个城市都是热门的,

难道除去上海之外,

别的城市都是刚入户就能上一梯队吗?

03

验证是否等于录取?

不是。

文章中口口声声说 Z 女士们被录取,

但是始终未放出录取短信。

能提供的只有验证短信截图,

丸子妈只能推测,没有切实的短信录取通知书。

如果有,Z 女士们一定不吝提供。

告新生家长书确实有一些迷惑性,

但是从时间节点来看,确实不能认定为录取结果。

告新生家长书的填写日期截止:5 月 18 日。

招生简章上明确 5 月 20 日起,对已验证通过的适龄儿童,陆续发放入学告知信息。

04

是否是诱骗?

诱骗这个词,丸子妈认为属于用词不当。

而且这个词,为博眼球,说的真的很难听!

按照招生政策,

超额部分本应由区招生办统筹安排入学。

《关于 2020 年一年级统筹学生去向的决定》一文中也写的很明确,

由于万德小学整体并入六师附小,今年超计划学生不再进行区域统筹。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万德校区的,Z 女士们直接由区招生办统筹安排入学。

文中也写的很明确了,由六师附小选派优秀教师团队带班教学。

这不比直接区内统筹更香吗?

原文作者一味强调万德小学是菜小,

为什么只字不提师资外派的问题?

当然,学校本身是没有统筹的权利,所以也给了家长选择的余地。

虽然,选项并不是 Z 女士们所想要的而已。

说实话,丸子妈觉得六师附小也在尽力安排了。

06

该不该扩招?

丸子妈不认同扩招。

招生计划公布时就是一年级新生 10 个班。

是的,2019 年扩招 12 个班,

所以今年就必须要扩招吗?

此外,不考虑学校实际的情况?

学校早已超负荷运转,不得不拓展多个校区。

据家长反应,去年招生大年,学校已启用机动教室。

今年再扩招,新生去哪里上课?食堂还是操场?

按照现有规定执行,才是最公平合理的。

如果闹一闹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私利,

是不是大家以后都可以看样学样呢?

对别的家庭公平吗?

对那些提前准备好的家庭公平吗?

07

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告知 Z 女士们统筹,他们还会闹吗?

未必不会。

矛盾的焦点并不在于一开始有可能录取羽山校区,后来改为入学万德校区。

而是,我花了这么多钱去买学区房,最后居然读不了?

Z 女士们真的那么笃定买了学区房,

就一定能进六师附小羽山校区吗?

就一定不会统筹吗?

丸子妈觉得也未必,可能就是抱着赌一把的想法。

可是要知道,政策年年变,世界是发展的。

没有什么恒定不变,就算往年能进,今年也未必。

也许只是赌输了,又觉得不甘心了吧。

08

一些建议

学区房的购买,一定要谨慎!

说是一场豪赌,也算不上夸张?

入户年限要长,入户人数要多,

房产持有人与户主尽量是父母。

即使符合人户一致,处于招生第一阶级,

在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的情况下,

仍然有被统筹的风险。

希望大家能够客观的看待事实,

希望公众号主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更加客观。

知乎用户 吴茗 发表

这个冲突值得讨论的部分是学区房的政策而不是规则合理学校无错。

第五层的提问下面一群第二层的答主在对线就很辣眼睛。


我对这种事情没有什么讨论的兴趣。

我在公交司机那个回答就看出来了,很多人的认知是残缺的,只能在第二层混了。

85 个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难道官方就是真糊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鉴于评论一边倒,不想吵架,匿了!

新上海人,买了学区,这事我站学校。

学区房这个本来就是个大的风险,学区划分暂且不谈。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入户年限不够导致统筹的,上海屡见不鲜!而且不能入学只是学区房的风险之一,日后政策变化,导致房价暴跌也并非不可能!尤其是溢价超高的老破小!一味的追求学区,只想有高收益,却不想承担背后的风险… 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如果说学区是一场赌博,那 z 女士进行的是一场豪赌!首先买的是老破小,其次入户年龄极短!六师附小算浦东一梯队,文中 z 女士,4 月入学报名,年初才买房,入户年限如此之短,相信她买之前应该有考虑过无法入学的问题!那片学区我恰好看过,有中介说,以前人户一致的都进了!咨询过有些家长,某某年居住证都进了!但,别人说都是别人说,难道只听别人说吗?学区背后的种种,z 女士是否有认真做过功课?作此豪赌!却不服输?

这事与是不是新上海人无关,与入户年限太短有关!

最后说一句,万德是被六师收编了。也许教学还是不同,但至少谈不上欺骗。再过几年也许就改成六师附小万德校区了。这点报道里都弱化了,煽动的意味很明显。

补充:

说说王小七的报道。家长找有流量的代言人,也要言之有物才行!不然也是沦为他人的垫脚石!

说六师,一开始扯蒙牛伊利试图强行加分。标题吸精,但文不扣题!诱骗?哪里诱骗?暴力?仅凭动图?是否证据确实?践踏秩序?扣大帽子,五等十二类不就是秩序?

如果说标题是为了引起注意!那内容说的又是什么?z 女士如何辛苦,出事如何隐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是新上海人??!讲情还是讲理?

而且新上海人是什么逻辑?85 个家庭统计过吗?被录取的家庭统计过吗?文章一点严谨的数字都没有,又开始硬吵上海排外?

今年是名办摇号的第一年,生源本就向公办倾斜,文中只字未提。学校半点话语没有,就直接让家长签字?

评论中我说相信学校努力过,我就是水军?别的分析都选择性失明咯?

相信学校努力过,比相信自己被针对了更容易吗??

我们还未入学,户口迁入也不满三年。也有可能遭遇和 85 位家长一样的事情,这些在我选择学区时就考虑过了。我选择的是最稳妥的路,因为最坏的后果我不一定能承担。风险收益大部分情况下成正比!

但 85 位家长们思考过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热点有了,却没有一个真正拿的出手的文章来让人了解事件全貌!全貌!

真的是被学校针对了吗?被上海针对了吗?

扯时间节点的,我问一句。如果一开始就通知统筹,就不闹了吗?

如果这次按闹分配,那就祝愿他们一生的每一场闹都奏效。

——————强行分割——————

手机码字不易,再补充一些。

宣泄情绪有用?怨天尤人有用?

甩锅校方,不如先反思下自己在其中的更大责任!奋斗的一切来之不易,那选择时是否有更慎重,是否有权衡利弊。人生说到底是一个又一个选择堆积出来的结果,以后的选择是否有启发!

再者,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如何给孩子解释这件事,如果自己都没法正确认识这件事,那如何引导孩子?

此刻歇斯底里,让孩子感受什么?一个小学而已,进不了人生就毁了吗?

如果真进入万德,同学间讨论,你希望他和同学一起怨天尤人,恨天不公。还是让他清楚认识到,想要有选择,自己就要更努力才行!爸爸妈妈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差了一点!

比起学校,家长三观才是孩子的起点!

知乎用户 Clara Schumann 发表

前两天也有个帖子说某家长买了北京育英学区房,最后被调剂到育英分校的事情。没办法,谁让你把孩子生在了生育高峰的年份了呢?现在是小学学位紧张,以后会陆续面对中考高考甚至考研的激烈竞争,求职就业的激烈竞争,婚姻市场的激烈竞争等等。

知乎用户 湖海散人 发表

明明是一群人想按闹分配。结果还让某写手写成了替天行道。

上海公办教育一直就这么个玩法,你们一群人来了说我不想玩,我要掀桌子。谁也不要玩,当然要收拾你了。

知乎用户 小白 发表

老是说万德学校是菜场小学,你要那些在那里读书的孩子听到了会怎么想?

希望别人不会因为是新上海人而歧视你,你却在歧视别人。

个人一直不理解,上海有那么多有钱人,花那么多钱买学区房,为什么就不能够共同出资把那些差一点的学校搞好点。

如果上海所有的小学都是一样好的话,那么就不存在选择问题了。当然,应该搞不成,因为财政上属于优势的人是不会想要 “卖菜的”“打工的” 占便宜的,先富真的不想带后富。

我个人感觉整篇文章其实都在刻意调起情绪。

可能他说的是真相,但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相,而是部分对他们有利的。

像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了。

我个人还是等待官方最新的调查结果,希望对事情的真相能够有一个全面的披露。

最后,请不要再把一些普通小学说成 “菜场小学”。

知乎用户 一梦千年 发表

其实,我以前就是这附近做房产的。(以前做,代表,我现在不做了)我如果继续做房产,就不来发贴子了。

学区房,是上海最大的刚需,其次是地铁房。附近住宅这边的学区具体是,六师附小,进才中学。

什么意思?其实. 上海的学区分小学学区和中学学区,比如进才中学是浦东比较有名气的中学,六师附小小学也还可以,为什么用可以两字?因为,这些是家长已经付出了 8 万单价买来的学区房,

**小学和中学都可以的学区,叫双学区。**如果把这些家长的小孩放到万德小学,那么,高价买来的双学区就变单学区了,若是早知道是单学区,试问,谁会高价买这样的学区房?谁愿意多出钱几百万?去买又老又旧的楼梯房. 单价 8 万啊。

今年是 2020 年啊疫情期间,万事皆不顺,然而,上海的学区房,2020 年,异常火爆,为什么?不就是图个好学校?


其实,浦东这个地方,有福山外国语小学,第二中心小学,六师附小小学,六师二附小小学等学区房,排名自然是福山外国语小学第一单价 11 到 14 万不等,第二中心小学第二 8.5 万 11 万不等,六师附小第三 8 万到 11 万不等,至于六师二附小已经不能算学区房竞赛里面了 5.5 万到 7 万不等,

大家不要觉得,学区房价格单价也就差几万单价,问题是,你不是学区房,就没那么多潜在客户去买你的房子。你的房子能不能抗跌能不能超过市场价卖出去,就看学区地铁(地段)楼盘户型楼层等因素了。

为了让,不大了解的朋友,看明白,已经用地图标注出来了,

A 位置,显然是位于内环的六师附小,B 位置是位于中环的万德小学,据说已经更名六师附小了。

买了内环房子,上了中环的学区,家长为什么不满,相信大家都能想明白。


学区房,我认为其实有三重作用,最简单的一重就是也是属于房产,房产能干什么?不需要我多说,第一重就是学区属性,如果从天而降一套房子,你就明白了,拥有学区房远远超过同等地段价格面积的非学区房,第二重就是居住出租属性(靠近学校方便上学)。学区房比非学区房好租,是不争的事实。

学区房,买了哪怕不住,其实也可以租给其他带孩子上学的父母住,靠近学校路程近,让学区房会特别特别好出租。


正面回答下提问的人的问题吧?文章说的是实情么?绝大部分是对的,一部分有待商榷。不是说作者乱说,是有些东西,他确实不知道。

第二个问题,上海买房上学压力大么?这样说吧,假如有机构每年给你 20 万连续十年要求你放弃工作不能从事任何劳动赚钱,有小伙伴,愿意么?肯定有人愿意,不劳动十年拿 200 万爽不爽?

**爽了十年后,你会发现,原来你买不起学区房。**当然,如果你有个男朋友或女朋友和你一样,不必劳动年入 20 万,只要你们不大手大脚,你们应该买得起学区房。

有没有压力,不言而喻了。


**买学区房,是要提前,提前两年三年甚至五年更久的都有。**本人不清楚,这些家长提前多久或什么时间买的学区房,所以,在此,不做判断。一般中介会提前告诉家长或客户,要提前多久买,客户自己也会做准备或提前打听的。

到底要提前多久,其实,真没个准信。学校不给你准信,招生办也不给你准信。卖房的业主也给不了你准信。

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知道或询问以往入学信息。当然,谁也保证不了百分之百,今年的疫情就是黑天鹅。

万德小学更名六师附小,其实没多少人知道,知道其实也没啥用,学校不出通知.,其他人说什么都是谣言。

知乎用户 预知子 发表

10. 王小七,你有没有袭警,有没有侮辱打骂警察?

以下为原答案

⑨问王小七:

  1. 有没有收家长

2.《家长质问六师附小》一文前后,公众号关注、订阅、在看的数据对比可否公开?

有无隐藏反对意见的评论?读者全部留言可否公开?

3. 蒙牛伊利的文章与家长质问六师附小事件有何关联?

4. 发文前有没有跟校方、教育部门进行核实,是公正报道还是单方叙事

5. 家长诉求是什么?

6. 所谓的菜场小学是谁评的,都有哪些学校,评价标准是什么,接收什么群体就读?

7. 学校、教育部门可有违规操作、违法乱纪的情况,可有线索?

8. 怎么诱骗家长的,怎么暴力相向的,哪些行为公然践踏教育秩序,能不能描述清楚?

9. 这事跟党员以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有什么关系?

知乎用户 Li Francis 发表

如何看待该次事件?呵呵二字。

先上结论:这 85 个家庭,愿赌,却不服输。

买学区房其实就是赌。这里有大把坑:新购房过户入住累计时间不足导致无法获得当年入学资格,或者在学区房分档中排在后几档;购买二手房后发现学位之前已被使用,锁定;学区房所对应学区,学校入学范围重新规划;本学区当年度入学幼童过多,需要分流统筹部分学位;等等等等,类似的事情每年都有可能发生。

对于该事件中的 85 个家庭来说,豁出全部身家去赌,且明知道是赌,也清楚赌输的概率存在,且不小,却赌得义无反顾,赌得一厢情愿,赌得毫不留后路,赌得感动了自己,赌得入了戏,将赌博在自我心目中异化成为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伟大举动,却疏忽了赌的规则早已明确,忘记了赌输的可能,在确认自己赌输后麻木不仁,不去寻找其他后路,等到最后一切无可挽回了就找所谓的大 V 发声,将输光的赌徒赖账行为变为悲壮的维权行为,将自己的性质从赌徒摇身一变为受害者。

相关的规则问题,其他回答者已经说的足够清楚,这里无需再转述一次,学区房分档,本就是全国各个大城市都有的情况,例如本人所在的深圳市就至少分了六档,从第一档的有房有户(户口,且为本区户口)到最后一档的无房无户(可以通过租房获得入学资格)。深圳有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盐田,龙华,大鹏等等多个区,类似上海的杨浦,浦东,虹口,黄浦区这样的区别,小学入学时,同样的深圳户口,如果是在户口本上登记的本区入学或者非本区入学,在学位资格排序上都有个先来后到的区别,也有搬来本区或者在本区购房且入住的时间先后顺序区别。

规则早就在那里,十多年都是如此,每年或有微调,这种情况,怎么会是单单一个上海市所独有?文中处处强调新上海人,是什么意思?反正在当前语境中,黑上海是个一本万利且绝对无害的生意,所以就可以挑动本外矛盾,打得一手好牌,中国版的 BLM? 依闹分配?作者在写这个文章之前,有没有去认真研究下多几个城市的学位制度,作作比较,然后再来发表意见?还是只是看到 “救救孩子” 这四个字就义愤填膺,热血上头?作者如果被人利用,那是何其无辜?文章中似乎处处透着为民伸冤的正义感,却又处处看到 “菜场小学” 四个字,对于所谓菜小的歧视是如此的理所当然,如此的习以为常,这难道是一种正常的认知?如果大家都是如此认知,那么菜小是否都该关闭呢,反正大家都不愿意去那里?那么请问菜小得罪了谁吗?菜小的孩子就没有资格享受好的教育资源吗?

对于这 85 个家庭来说,当前的结果当然是可怜的,悲伤的;但从旁人的角度来看,似乎不值得同情,且有裹挟舆论,孤注一掷之嫌。校方有没有错?有错。错在哪里?傲慢。规则有没有问题?没有。资源就是这么多,规则对大家都是一样。

那么这个社会最后应该尊重迫切的心情,还是维护通行的规则?

现在太多家庭,似乎家里都有一个太子要培养,都有一个帝国要继承。买一套学区房,梦想着一把梭哈,从此荣华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不切实际。

东亚国家的内卷化一日不破除,则此类问题一日无解,只不过,这就是另一个宏大的话题了,不再赘述。

知乎用户 牧风北辰 发表

按闹分配,新一代占海特?

知乎用户 梦中什么都有 发表

这篇文章完全站歪了,各种断章取义,肆意胡说。

六小这个校区入学名额是有限的,优先标准也有,被统筹调剂到另一个校区 (万德小学)了就闹?警察为什么来?说什么学校召开的家长会,问题家长会早结束了,现在是这 85 个 (对)家长占着学校的地方闹事。

吃了所谓 “学区房” 的亏,不能发泄到学校头上啊,学校每年开班入学人数都是有限制的,不是说开发商在学校边盖房学校就必须安排入学,所以才有入学优先政策决定哪些能入,哪些需要调剂。

学区房有风险,自己多了解下政策,也不排除未来真用上学区时政策发生变化。

知乎用户 许晓风 发表

提供一些上海招生的信息:

  • 热门学校按梯队验证:人户一致,户口房产各一,等等;人户一致排名第一。
  • 热门小学可能被统筹,但是,并不经常发生。统筹时是按照入户时间排序的,所以有 “孩子一出生就要买学区房” 的说法。
  • 每次有统筹,必然会有家长不服。
  • 比六师附小更好的明珠和福外去年是没统筹的,今年也没听说。当然可能原因是之前统筹过,家长怕了。
  • 名校合并其它学校也是近几年的标准操作,有些分校搞得很好,有些比以前好但是比名校还是差远了,有些就完全只是稍有起色

再看看这件事里家长的信息:

  • 77 位人户一致,就是第一梯队
  • 5 月 16 日参加了入学验证
  • 加入了六师附小羽山校区晓黑板(即所谓班级群)

  • 6 月 24 日被告知去新校区

信息来源:

这个时候要跟上海 2020 年小学招生时间表对照看:

  • 2020.5.16-17 选公办的公办小学验证
  • 2020.5.31 日选民办的没录取的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

这意味着整个小学招生工作结束,后面就是走流程,发通知了。

个人意见:

  • 这不是教育局统筹
  • 非要站在教育局一边说这是统筹,还非要坚持验证结束后,整个招生工作结束了再统筹也是合规的,这是支持翻云覆雨的手啊。

最后,老百姓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喊冤,政府部门却一定要按规矩办事,不能把对两者的要求调换一下。

还有些人拿教育没法公平来支持教育局的?就是说反正世界没法公平,所以遇到不公平大家都自己吃进的意思呗?

知乎用户 隼人 发表

就离谱

一个小学入学资格,搞得家长快上街散步了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美欧日,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朝越古,我就没听说过这种事

单单就这么一个小学的招生方案翻来覆去地嚼是没有意义的,反正就是都觉得自己有理,还能说出来朵花不成?

这个社会事件只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分配模式,已经不能再可持续发展下去了

一个小学的入学名额要 500 万的学区房来拿,英国最好的贵族学校我也没听说过这种事

关键这 500 万没给老师,没给校长,没给上海教委,全便宜中间那帮人了

四五百个小学生,一个五百万,一个小学整的跟个投资银行一样,如此巨大的利益分配,它根本玩不转,不出事才怪

这个学区房制度迟早要改,要么房产税,要么索性学费市场化

往哪里改那是另一个问题,但只要不是当前这种魔幻现实主义,那就总是好的方向

知乎用户 行走黑暗间 发表

作为一个写鸡娃起家的公众号,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个问题了。

这 80 多个家庭被统筹的本质是什么?上海公立学校,入学规则是按照落户对口学区房的时间顺序,他们买房落户时间晚了,而对口学校的招生计划 < 符合条件入学人数,所以落户晚的就无法入学,应该调剂去其他学校。按照往年的惯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这件事情,都是惯的。明明是有统筹的规则不执行,直接给这些人统筹了,一两年后就老实了。浦西常年的落户三年多没法入学,杨浦区打一常年对口的小孩多出来招生计划一倍,怎么办,难道都去闹事,按闹分配?大家不都乖乖的接受统筹嘛。

政策没有底线,一味的退让,导致的结果就是刁民敢赌。今年买房的,就妄想着能够入学热门学校,这不是痴心妄想吗?不就是赌学校会一股脑接收吗?

照这个逻辑,单位发福利,按入职年限决定金额多少,入职晚的要不要去闹?

某些家长,学校想办法,还得寸进尺,不知好歹,正所谓斗米恩、升米仇。还有当着警察的面挑衅便衣的,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学校按照落户时间顺序的规则,安排入学,居然还要求公开信息,都像苟晶一样有妄想迫害症吗,以为前面的都是条子?

学校已经还不错了,还在想办法,紧急合并了一个学校来接收超额学生。不然的话,入学方面直接统筹,让你们滚到香山小学去上学,爱念不念。家长聚集,直接按群体性事件提交给公安,按维稳处理,学校早就没事了,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吗?

最后,别忘记了,任何一个社会,这种不遵守规矩、按闹分配的人,对于遵纪守法的广大人民群众,都是祸害。

……

投资、鸡娃,欢迎关注公众号 “行走黑暗间

吃瓜,欢迎关注公众号 “行走吃瓜圈

知乎用户 阿飞 发表

小宝的好朋友就读于六师附小,因此本人算是有渠道了解情况的。

先说观点:

原文作者内容不尽不实,大量使用敏感词汇挑逗公众情绪,被喝茶不冤枉。

这批 85 个家庭都是今年才购置的学区房,按照排位规则处于后列。这个规矩大家都知道,往年都这么安排。另一个好友的女儿就读于明珠 A,4 岁时即购置,为了排位问题担心了好久也做好了到时候由于名额问题被统筹的准备。这批人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往年有民办兜底,但是公民同招民办摇号后,学区房突然变得热门,因此急忙购置学区房导致自己排位处于不利地位,这是最大的风险。

学校方面已经将万德并为分校,并承诺派出同等师资力量进行教学。这点作者并未提及。

再说班级数问题,今年毕业班十个,因此也只能容纳十个一年级班,否则学生进来到操场上课?作者也把这点吃了。

所以他喝茶冤枉么?显然不。讨个说法乃至想爆个 10W + 都无所谓,但是请把真实情况交待清楚,否则学校不满意必然的。

知乎用户 瞅你小样 发表

先明后不争,如果早就通告了的,没啥说的就服从安排就是啦。如果是临时起意下发的通知,再加两个班算了,不过八十多个孩子

知乎用户 知乎只适合投诉 发表

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听信一面之词写了一篇文章,我就好奇了。房价和我的母校有什么关系。六师附小是教学的不是搞房地产的。另外就是因为六师附小负责,所以才开了一个新校区,不然就让他们去统筹吧,浦东菜小多是。而且这个新校区过去的学生都是有六师附小的老师专门教课授业的。我 93 年读六师附小的时候就是低年级一个校区高年级一个校区。

作者的恶行和诽谤

1 把学区房价格和学校硬挂钩,营造出一种学校卖房子的感觉。学校是教书的!

2 把新上海人和上海的教育挂钩,利用地域歧视博人眼球。学校是教书的!

3 报名人数超出来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学校的问题,学校不是上户口的,也不是教育部,手里没有周边儿童的数据,只有报名了才知道。偏偏那会是疫情,上面规定了班级的数量和人数。学校在为了孩子们着想的前提下想出了一个保证他们教育的办法被作者恶意中伤!

这年头诽谤污蔑已经够多了,请守护好

https://qd.xiaoheiban.cn/h5/#/5eb9f70f904a090001d2a8ea (二维码自动识别)

知乎用户 rolyl 发表

(招生告示)2020 年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招生告示

招生简章上说的清楚,验证后超额部分统筹安排入学。所以不管如何,这批家庭按政策公平的来是应该被统筹的。他们值得同情,输给了准备更充分的家庭,如果没有这篇公号文章的话。

但是现在希望通过闹来争取自己的私利,一点都不想给他们同情。在统筹之外给了他们另外一个选择,六师附小万德校区,同时由六师附小单独组班派遣独立老师。事实上他们已经收到不错的解决方案了, 更不用说六师附小万德校区五年以后的口碑。

完全是既得利益者。

还想继续按闹分配,通过流量公号来带节奏。希望学校和教育局能够坚持立场,维持程序公平,杜绝按闹分配,给那些准备更充分的家庭一个交代

至于文章作者,流量公号,内容我看到的都是绑架民意,挑拨仇恨,真是恶心到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下文涉及疯狂泼冷水,不想看吐槽的,麻烦自行跳转到下一个答案。

就一个孩子出生以后就开始在研究学区的魔都家长来看,这 85 个家长即没有好好鸡娃,又没有提早豁出去准备学区。最后的时间点上赶去挤学区赌人没招满,最后被涮下来,就开始怪已经运行多年的惯例政策,尝试走按闹分配的路数了。

我敢打包票这 85 个家庭没有一个达到第一挡招生标准。

第一档:就是人户一致,爹娘和孩子就一家三口 / 四口的户口在学区房内且都满三年未动,同时学区 5 年内没有其他生员使用过。这个是必须保障的,保障不了尽管找政府解决,一定给你插班进好学校。(不管你是否是沪籍。)

如果第一档招满了,抱歉那后面都是调剂的。这条线是死的。这个政策执行十多年了(不是第一天了)。

如果真有心想在上海搞学区房,自己心里会没点数目???2019 才买房就想上车,想多了吧?

扯什么新旧上海人呢?原上海人除非运气好天生带学区的,谁给你解决入学问题?还不是大家同一起跑线的。当然不排除神通广大的,但是那些人也数量有限,决然不可能有 85 个之多。

说到底不就是想先赌一赌第一档没满吗?然后发现不成打算发动媒体按闹分配。

文章里面列举了一堆真 • 贵族国际学校的学费,来说明什么呢?要搞清楚那些贵族学校是给什么亚洲船王 / 马爸爸 / 这种能进胡润或者最差能进个高级总裁班的高净值人群就读的。真豪的房子入门价 4000-5000w,佣人房比中产的主卧还大。和买老破小打算搭个公办学校车的完全不是一批目标人群好吧?

最后,四大升学率最高的几家民办一枝花,全市招的,学费也没有很吓人也就 2-4w 一个学期,学区房都买的起,怎么不去考一下进好班啊?还不就是儿子 / 女儿没培养到人家招生标准。

知乎用户 夹卡夹卡酱酱夹卡酱 发表

这告诉我们,平时还是少买彩票,少氪金抽卡,把运气都留给小孩摇号上,比这实用地多

知乎用户 大大星 发表

作为一个 17 年落户上海的新上海人,也同时今年上半年刚购置杨浦一套学区房的准父亲,说实话,看到这篇文章,真的很愤怒,很生气,气的不是六师附小如何如何,气的是作者明显故意带节奏,煽动当前焦虑的父母并且对上海升学情况完全不知情的群众。本来昨天看到王小七被抓以为蒙牛伊利事件,但自从看到这篇六师附小的文章,就知道为什么被抓了。

我从以下几点来说:

1、作者首先先提到了上海落户有多难多难,从而推导出这些父母有多么不容易。先提上海落户,说实在的,上海的落户政策对于高学历的应届生很友好,72 分的落户政策我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拿到了上海户口,我们公司入职的每一届新员工,有来自各大高校的,拿到上海户口的占大部分。上海户口的难度比北京户口低太多了。当然,如果属于非应届生,难度就大一些了。上海作为大都市,落户难度比一些二三线城市大无可厚非。其次,落户难跟这次入学事件有什么关系,难道你辛辛苦苦的拿到了上海户口就一定给你上最好的小学吗?我身边拿到上海户口买不起房的大有人在,即使买的起房也上不了学区房的更是占大多数。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大家都知道,不能成为作者煽动不知情群众情绪的工具。

2、为什么作者通篇强调非本地人?文中的 Z 女士,跟我一样,也是作为新上海人,也就是说小学入学政策就是按照上海户口执行,和非本地人有何关系。作者在故意混淆时间,小学要求的落户时间指的是孩子和家长落到学区房的时间,而非拿到上海户口的时间。这个我会在第三点来重点讲解。

3、下面我来重点讲一下上海公立小学的入学政策,因为正好上半年购入一套学区房,所以对这一块有一些研究。我买的是杨浦的学区房,就以杨浦来举例。上海的公办小学一般分为三个梯队,一梯队是最抢手的,二,三梯队次之,再后面就是菜小,比如杨浦的一梯队有二师附小,控二和打一。由于一梯队相对较少,也成为各个家长购买学区房的主要目标。这三个小学同样为一梯队,但入学难度差距很大,二师附小和控二难度小很多,打一难度大很多,为什么?因为打一划分的片区大,满足条件的学生多,所以只能难度更大,同时相应的学区房价格也会比另两所学校低。

图片来自一房一万

下面是公办打一的招生简章,明确说明一共分为 4 档,超出的按照统筹来调剂。

  1. 第一档,报出生;
  2. 第二档,与父母同户口,按照户口落在房子的时间来进行排序;
  3. 第三档,与父或者母同户口;
  4. 不同户口

因为打一划分的片区大,所以目前只有第一档才能保证入学,第二档,按照 19 年的经验,至少需要落户 3 年以上才可以。这里的落户不是指落上海户口,指的是将上海户口落入这个学区房里。所以想上打一,家长在买对口学区房时,这些功课都是要做足的,并不是说你买了这个房子就一定能上。这里再强调一遍,这个入学政策跟是不是新上海人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即使上海土著,想上这个学区房,也是这个政策。作者明显在带节奏。

再回到作者的这篇文章,文中的 Z 女士,2020 年初买的房,2020 年入学,入户时间不超半年,属于第 2 档(三户口)或者第 3 档(两户口),被统筹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条件在杨浦肯定是妥妥的统筹的。在购买学区房前就要做好足够的工作,成年人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4、作者一直在强调验证短信,热门评论已经有回答了,验证不等于录取,请看下面这位朋友的评论。作者连最基本的概念没搞清楚就开始煽动情绪,实在有点过分了。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fishmoon 发表

不知道为什么,我有这样一种奇怪的想法。

这些维权的家长们,过去在其他人的权益受到侵害表达诉求时,一定也是冷漠的,甚至是嗤之以鼻的,一定认为那些被侵害的人是无理取闹的刁民,希望他们闭嘴,希望有人把他们消灭掉。

他们也曾享受岁月静好,也曾厌恶那些发出噪声的人。

直到有一天……

这种想法真是太不好了……

知乎用户 醉生梦死的猪 发表

图片评论

知乎用户 身份规划局 发表

这件事从结果上看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学校的做法在程序上有问题,

首先,学区房本来就不保证能上对口学校,任何热门的学区,最后都一定有人户一致的上不了对口热门学校的。

人户一致的报名人数超出了学位的数量,学校自然会有办法排出先后,落户时间也好,房本时间也好,排队的方法很多。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件事的结果跟其他学校没有任何区别。

这件事的问题出在学校明明知道人户一致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招生人数,还都全额录取了,录取完之后才通知要去分校。

正规的做法应该是在录取之前就让家长填是否愿意调剂的意见征集单,而且不需要管家长填的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人户一致报名人数超出招生人数的部分直接全部统筹。这也是大部分热门学区热门学校的做法,按着规矩来,就不会有人因为落户或者买房时间晚了被调剂而去闹事。

总之,这次是学校的程序不对,结果虽然跟其他热门学校没区别,但是就活该被骂。

知乎用户 冷沁 发表

这个小学 5 月才开始摸底验证吗?我家这边的小学,只收一年以上新入藉的学生,并且提前半年就摸底验证了。我家两个路口过去的那个实验小学,只收三年以上的新入户学生,除非是对口单位的子弟,否则都要按规则来办。像文章里讲的半年才买房的,根本就不用想上这个对口学校了,完全没机会好嘛。

所以这些家长简直胡闹。

知乎用户 贝勒爷​ 发表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知乎用户 李不好 发表

利益关系,这很正常!!!

利益关系,家长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这典型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

你想知道文章说的是否正确,我想告诉你,现在的买房要比你想象的困难。

不止是钱,很多家长为孩子考虑,还需要考虑很多关于孩子、未来的事情。

当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形成了规矩。

没有了,家长争取自己的路利益也没什么效果了。

问题描述:

家长质问六师附小,调配一年级入学生至万德小学,导致难以享受高价购买的学区房的学区…… 详情见下文

学校有搬迁的权利,家长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有些事是不能改变的,就好像是事实形成了,你又不可能逆转。

从规则上看,校方并没有错。

只是家长付出了心血,想有为自己的心血争取最大的利益,也是为自己的孩子考虑。

总结:

最后,只能讲,规矩就是规矩,你也没什么办法,选择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嘚

知乎用户 紫琉璃 发表

无利益相关。看了下六师附小校友的回答,稍微了解了一下上海幼升小招生政策。简单来梳理一下。

学校和区教育局也都是按照规则办事,并无不妥。通过第一批验证并不意味着发录取通知书,如果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根据相关政策,就是要被统筹的。很多人被自媒体带节奏了。

比如,学校招生计划是 450 人,那么,多于这个人数的报名人员,按照规则,就是需要被区教育局统筹的。如果被统筹,去的应该是比万德小学更差的学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上海很多热门小学都是要按照人户一致人户分离居住证等顺序按年限排序的。 徐汇的求知小学等热门小学要至少要入户三年。 浦东的一梯队小学福山外国语, 以前也在各校区间调剂, 调剂不下的调往竹园小学等。 六师附小往年都收。 但是今年不像往年有很多人去考民办了, 今年民办摇号大多数人不去摇了, 人就多出来了。 帖子里 2020 年初才卖房去买六师对口的学区房不知道是何时才拿到产证落户完毕, 总之就是很晚的了。 如果在其他区, 应该就直接区内统筹了。 当然统筹也是你填了志愿以后, 告诉你的。 不会事先告诉你的。 不存在什么早知道要统筹就不会买(报)六师附小了之类的事情。 入户截止日期只是必须在这个时间以前入户的人才可以报名,又没有承诺要录取。

第二个, 万德是作为六师的校区, 分过去的两个班也和万德原来的小朋友不在一起分班。 六师肯定会统一派老师。 就像很多老师会被派到芳菲校区, 海防校区。 六师的芳菲校区也是很多人买学区房去上的。 校区和以前的同一个集团之类的不一样, 校区就是完全一起管理啊。

还得替万德说个话, 人家万德也是好好的学校, 还有民乐特色。

第三, 帖子里的家庭买的房子是双学区房,还对口进才北校吧。 你以后上进北就是五年户口了, 比到时候 2025 年新买进来的人早了五年了。 到那时候刚刚买初中学区房的人来和你们抢初中学位, 你让他们排队不? 还是打算一起摇个号什么的。

知乎用户 法的海​ 发表

招生公告里早就公示过五年一孩以及招 10 个班。而且对录取顺序有很明确的说明。

像这位家长,2020 年初才刚完成学区房置换,招录的时候排序靠后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优质资源在哪里都是稀缺的。狼多肉少的场景下,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即使投资学区房,也不是 100% 保险箱。投资之前自己是不是应该把规则研究透?

忽然想起《三个白痴》里的一个场景:

“杜鹃从来不会自己筑巢,在孵蛋的时候,它们会把其他的鸟蛋挤下去,而那些被挤下去的鸟蛋,竞争就此终结,生命从谋杀开始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的。

知乎用户 nana 发表

这个自媒体带了一手的好节奏。新上海人读好学校难,难道上海人读好学校就不难了?

如果破坏规则是对的,那我几个上海朋友的孩子读菜小的,是不是也该去闹一闹?说不定就给安排上好学校了?

有些人,总希望别人遵守规则,自己却想越过规则。事不是这么办的!

知乎用户 禁言神清气爽 发表

上海教育资源好,一帮子外地人拼死拼活变成上海人,再掏空几个钱包,把大房子换成小房子学区房,然后告诉我不能进对口小学?!册那,心态崩特了啊

知乎用户 团长 发表

2 月份买的房想当年入籍?

这帮家长就是最大的恶

知乎用户 九月 发表

利益相关,浦东某略有名学校招生~

公办名校在整个拨款和教师招聘优势上并不明显,可能就是理念和管理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足与拉开差距,为什么不同学校的教育差这么多?

很多其他省市的家长可能对于上海的公办有所误解,就是带着紧箍咒前行的学校,不能选择生源,课程不能超纲,教材统一,只能布置极少的作业,不能考试,不能排名,一学期多少的活动等等~所以我们根本竞争不过民办学校,这个时候家长整体素质其实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品质~强大的公办学校都靠自己的口碑集结了一批符合自己特质的家长,比如明珠的家长就格外的鸡血,我看到我们学校那群崇尚快乐学习,老师一找家长反馈学生问题,就天天我们家小朋友在家都好好的,怎么一到学校就这样了,完全不配合学校的就脑袋疼~

我就想吐槽一句,家长买了学区房,钱是到学校手里还是到老师手里了?各个跟学校股东一样,各个都要特殊照顾,一有情绪就一哭二闹三自杀(真有过自杀的)能买得起学区房的大佬们,根本不是你们该同情的对象,是既得利益者,还会找人写公众号歪曲事实~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今天,注定没办法每个人都如意,早早没有规划好,现在试图通过闹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静坐 24 个小时,有没有考虑过学校老师还得陪着他们静坐,学校老师做错什么了?今年新政策,学校的容纳能力都有限,如果把他们都收了,一个班超过 50 人,对整个教育质量是严重打击,你们是没见过 50 个一年级小朋友的杀伤力有多大,所以国家才限制不允许超大班级的出现,所以这群家长的诉求就是,我应该进,别人应该滚出来~这种有什么值得大家同情的 #另外我看文章里还有提招生计划的事,每年招几个班真的不是学校想怎么样怎么样的,人数越多学校的经费越足,真的没必要少开班~开班多少跟师资还有学校场地和资源等有直接关系,有个学校因为教室不够开不了足够班,家长们要求把老师办公室腾出来开班,让老师们在楼顶弄个集装箱办公!!!!这种办公环境学校能招到好老师?!?!所以这种家长是真的坏~

浦东新区的招生一直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浦东的发展需求,这几年浦东疯了一样在开新学校,就是为了赶上浦东的人才引进需求~但新学校这群大佬愿意去吗?只会作死好学校,我得不到,你们也别想好过!

知乎用户 明镜磨心 发表

我搜了一下知乎关于菜场小学的内容,觉得我明白了这些家长要闹的心理动机。

[上海为什么有菜场小学一说,菜场小学就一定比别的公办小学差吗?师资教育水平有区别?​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64897)

把上面这个问题下面的答案读完吧,读完就知道为嘛这些家长弄死不愿意让孩子去。

菜场小学学生生源的条件贼差,导致整体学习氛围非常糟糕,学校根本没法设立良好的学风和较高的升学目标。

家长闹这么一出的动机就是,孟母三迁。

知乎用户 我不会折纸飞机 发表

一没注意这件事都上热榜了啊。按作者在文章里所说的,至少他的目的算是达到了,这件事被放到了阳光之下。

作者现在应该还在上海的派出所里。

这篇文章的作者不久之前写过蒙牛伊利的六大罪状,好像是这么一个名字,那篇文章内容基本是可靠的,我也是因此关注了他的微博号。

然后这篇文章一出来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并且转发,不做评论,因为它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但同时也要去听另一种声音。

在微博的评论区也确实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好像还有事件当中的家长,综合来看,这篇文章不够客观,准确的说应该不够全面。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这里离上海太远,我这辈子还没去过上海呢(苦笑)。

至于作者的初衷,隔着网络不做判断,我不大喜欢他的文风倒是真的,读着太让人胸闷。

教育资源的分配确实是个特别让人觉得压抑的问题,只能寄希望这个时代变得更美好——人们只需认真生活而无需声嘶力竭。


19 日早:一个特别特别小透明的回答,本来也没什么想法恰好知道随手就写了,但是过了一个晚上,我觉得我必须加上几句话,然后就留在这里,留给明天后天。

话说出来大概不会挨骂,因为没几个人看到啊,真好。

新老上海人的矛盾,我是真品出那个味道了,并且也特别理解。蛋糕就那么多,老上海人认为先到先吃,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后来的当然要排队。有毛病?没有啊。新上海人也不开心,我们凭什么就得面对可能吃不到的焦虑。有问题?没有啊。

“菜场小学”,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换一个问法,老上海人说,我们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认真工作生活,你们来了要挤占我们的名额。新上海人说,我们从 XX 年来到这片土地,我们一样认真工作生活,我们要去菜场小学,就因为你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这让我想起来一部电影,饥饿站台,当然形似神不似,我得这样说才正确。

一个晚上的时间,现在知乎这舆论,恨不得把王小七和那几十个家长吊起来打,我也坚决认为,如果认为规则有问题,那么走解决规则的途径——靠那几十个家长能解决?

尝试在规则里走,走不通不干了,这叫耍赖——这恰恰是大部分人都要面临的问题,要么就窝着头认了,要么就伸出头去赌一把——拿存款赌完了,再拿名誉脸皮去赌,就为了孩子的路好走一些。

能特么体面的活着,谁特么愿意撒泼打滚一身烂泥?

把人往泥地里踩很有优越感,谁特么又能保证自己这一辈子就不会掉到泥塘里?

那时候还有个王小七?

所以我说隔着网络我不评价王小七,再没有证明他收钱黑心之前,我就希望他一切都还好。很多自媒体是特么不是东西,把社会把人性中那些脆弱剥出来使劲撕扯借此自己吃香的喝辣的,留下一群吃糠咽菜的在那打鸡血。

但是总要给那些热心热血留一个位置,总得相信在一帮混蛋中间还是有怀着正义感责任感的人——他可能做错事,同样可能在你冷的不行的时候温暖你一刹那。

他不一定是王小七,但是王小七经历的,他一定逃不掉。

对不公认真一点吧,对人慈悲一点吧,这句话我仅留给我自己。

知乎用户 HarryTao 发表

操纵舆论者,必被舆论反噬。

从伊利那篇文章看,作者煽动舆论的水平是很高的,十年前的黑料 + 煽情,能火起来,很强。

六师附小这篇也一样,作者试图激起读者共情,比如强调新上海人孩子上学难,试图煽动新老上海人对立;比如强调「特地挑选的 85 个家庭」,暗示暗箱操作,试图煽动读者对公权力不透明的质疑和愤怒。

但问题来了,伊利那篇都是十年前的实锤,这篇不是。事实站不住脚,再煽动也没用。

首先,紧俏的小学和初中,如果报名学生数超出了学校容量,该怎么办,都是有明文规定的。事实上,人户一致、最确定的一批学生早就收到了六师附小的通知,这 85 个家庭的 86 个孩子,都是入户时间不够的,如果学校放得下,当然会收,但优先级不是最高,把握就没那么大。毕竟政府和学校都没承诺过买了学区房就能上学,而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忽略这个最重要的事实。

其次,这篇文章隐瞒事实、夹带私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即便再煽情,也难以激发太多人的共情。高考顶替和伊利,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但上海的学区房不是。买不起学区房的人不一定会同情作者,甚至会幸灾乐祸。普通小学的家长们看了,也会对文章中处处流露的对万德小学的不屑感到不舒服。

昨天下午作者被带去了闵行的一个派出所,警察如果水平不够的话,估计会被作者搞得很狼狈。就像王欣在法庭上用一句「技术是无罪的」来诡辩,法官就没认真准备,招架不住。如果继续闹大,不知道这位家长有没有魄力放弃学区房,走进美领馆。

知乎用户 三叔侃侃 发表

前几天那个超人小学生事件,我就引用过这样一段话:

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至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国家的思路对我们一定是有利的,也能真正解决很多教育不平等问题。

但现实又是很残酷的,很多人只愿意让孩子当贵族,不能接受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更无法接受跟 “贱民” 一起上学的事实。这在目前几个大城市特别明显。不信看看知乎那些说年薪百万不够用,孩子上学上不起的答案。

想起过去有一个笑话,叫妈妈让小明和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玩。

小明:那成绩好的为什么要跟我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句话,这些家长就是在无理取闹,因为 13 年在上海交了社保,就想插队进入好学校,发现想抄近道买学区房全盘落空了,就开始学闹了,你们和学校有争执可以走法律程序,但请不要挑拨什么上海本地市民和上海市政府歧视外地新上海人这种可笑的说法,有一说一,不要说对上海做了 13 年的纳税贡献,请问你就光贡献,不拿工资啊?是上海给你们和你们孩子一个发展的平台,不感激还闹事,真无耻!

不光是上海,在国内任何地方,本地人在自己的家乡都是祖祖辈辈存在的,可以说是将近 100 年之久的家庭都有,本地人为了自己的家乡做了将近百年的奉献和付出,可是这些成果被这些想捡白食的人所贪图,请问本地人是什么想法?

有本事就回自己的家乡建设读书发展!

没本事又想在一个新的城市发展的,就请融入进去,不要做这种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行径!

按照上海话来讲,就是 “汰台”!

知乎用户 山贼 发表

85 个家庭把学区房卖了,用这个钱请教师给 85 个孩子组成的学校授课,那效果绝对比几十人一个班的放羊式教学效果好的多。

想占便宜,结果吃了大亏,实际上就这回事。买了学区房就上好学校,然后毕业了,再卖掉又赚一笔,两头占便宜。这算盘打得太精了。

学区房是一个最坏的主意。学区房的买卖,增值的部分也就交一点契税,其收益用在教育上的少之又少,学校的经费主要靠财政拨款。上海教师工资又高,学区房家庭等于是白占没有房和不能在上海就读的家庭的便宜。对于学生的选拔不取决于天赋,成绩,只跟钱挂钩,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出路还是跟钱挂钩。

这种户籍上学政策本身就是劫贫济富,还不如按照马前卒提出的方案,入学直接考试选拔,把少部分学位拿出来卖钱,让有钱人出钱来培养真正的人才,让有钱人的钱能给社会做出贡献。

知乎用户 lily 发表

我想说我家就在附近,现在万德小学变成了六师附小万德分校,事情已经解决了让人欢喜让人优啊,对口万德小学的学区房一晚上开始涨价了。中介分分在朋友圈发这消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六师附小在整个招生过程中,时间长达 3 个多月,从未有教育主管部门、或校方的任何人员以任何形式告知家长任何有关万德校区的安排信息,万德小学与六师附小在此之前也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直至 6 月 24 日晚才以所谓家长会的形式,突然通知 85 位家长,突然要求家长选择万德校区。这个时候家长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但 6 月 28 日以来,校方不断通过家访、联系当事人单位向他们施压,让他们进入万德小学。**他们在拖,拖到家长无可奈何接受命运,而家长们在绝望。

明明两边都不对,为什么整个问题都在一边倒的骂家长呢?

知乎用户 在一字路口的铁肩 发表

本质还是优质教育稀缺。

与其探讨这件事不如想想如何提高优质教育的量,或者说让整体的教育水平平均,不至于城东学校年年上清北,城西年年上大专的地步。

当然,这有归根到底到钱上,说这么多不还是钱不够。

知乎用户 悦小桃 发表

一开始也被作者帮忙发声的热心肠文章带偏了,以为是某种不可描述的操作方式选出了 “倒霉” 的 85 位家庭。仔细看一下,今年 1 月份才购入此房,排在后面,接受统筹结果无可厚非。

在资源紧张的社会,干嘛都要先来后到,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医院里一票难求的专家号卖完,当天就是没有了,难道也要在医院里闹说我明明来排队了,为什么到我就卖光了,我也要非今天找专家看病不可。

我们都知道,浦东的第一梯队学区房都要提前 3 年购买才保险。买的晚就要愿赌服输。

或许学校的工作流程是有问题,让这批家长以为录取结束皆大欢喜,结果还是进入调剂。

不过学校声明 86 个学生专门编班,总校派老师,也是很好的补救方案了啊。

知乎用户 2-20 滑膛枪等 96 人​ 发表

坚持坚持就好了,

2010-2016 年上海出生人口太多,学校不够用了

2020 年以后出生人口会少的。

根据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2003 年上海出生人口为 5.73 万人,2004 年达 8.09 万人,预计 2009 年上海户籍人口出生数将达到 14.56 万人左右,如果把非户籍常住人口计算在内,出生数将达到约 16.56 万人左右。这个人口出生高峰将持续 8—10 年后再度下降。这 8—10 年间,上海每年常住人口出生在 15—21 万人。虽然推算出的总人口规模与受教育人口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晰,但是也可以反映出未来几年上海市的受教育人口将维持逐年增加的势头。按照这样的势头推算,每年上海市普通教育体系内受教育人口的总规模在 235—245 万之间,这给各级各类学校容量上带来持续的增长压力。上海地区学校供需关系深度研究:人口,政策,和变化​pg.jrj.com.cn

上海户籍人口 30% 在 60 岁以上, 养老压力大。 教育估计暂时顾不上了。

2017 年末上海市户籍人口金字塔

知乎用户 洛蘅 发表

  1. 2020 年入学,2020 年买房,家长的心可真大,年限不够就要有学校爆满被统筹的思想准备呀。
  2. 浦西的学校怎么做的?年限不够直接统筹。浦东 jw 做的相对不错了,万德小学变成六师附小万德校区,还是六师附小的老师来教,并不是大家说的所谓 “菜小”。何况 jw 也没有剥夺这些学生选择被统筹的自由,按照文件,他们可以选择就读六师附小万德校区,或者选择统筹。
  3. jw 近几年一直在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办好 “家门口的好学校”,六师附小这次可以看作是一种尝试,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4. 说实话,如果我花高价买了学区房,让我和旁边本不是学区房、房价比我低一截的小区里的小孩读一样的学校,我心里也会失落、不平衡。但是这不是闹的理由。jw 从来不曾提倡过肯定过所谓 “学区房” 的存在,学校也从未保证过只要买房一定能入学。我认为这次学校和 jw 总体来讲已经做的不错了,既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读六师附小(不论哪个校区),又对推进集团化办学进行了一次尝试。
  5. 上海,学区房,教育公平,再来一句:新上海人上学好难,哇,个个都是爆点,又一篇热点文章来了,还是熟悉的味道呢。
  6. 杠精退散,杠就是你对

知乎用户 提托 发表

软弱无力的中产阶级。

格子间 写字楼 都是梦。

知乎用户 jane 发表

在上海凡是诚心想给孩子买学区房的都会考虑落户年限这个问题。我是在孩子十一个月的时候买的,在我手上十一年,今年卖了,下家孩子 2 岁。也就是在人户一致情况下应预留五年的时间。什么叫房住不炒?刚买了房子就要能用,用完了就卖,算盘打得比谁都精,这种人不翻车谁翻车?有脸发这种文章的,新上海人怎么了,上海人也是这么过来的。想着闹一闹就能有便宜占,还是趁早回老家去,上海不惯这毛病。

知乎用户 天上天下第一帅小哥哥 发表

今年娃出生,考虑到民办摇号,还是去买了明珠的学区房,老破小。今年政策变化太厉害,这几个家长多半是买房晚,优先度低,名额估计满了。

印象中福外前几年也闹过一次。。

所以还是报出生最稳,我娃吃亏在没有报出生,3 个月大户口才落到学区房里,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在排队的时候被挤到后头去。

其实单学区房已经热度下滑了,目前最火的是双学区,甚至三学区房,上海市示范幼儿园,顶级公立小学,顶级公立初中,给你 12 年都包办了的那种,才最火。不过等到我娃上学的时候,明珠对口的初中,估计也会被明珠生源带得好起来吧,对口初中的校长们要笑醒~

说这么多,其实就想说,在民办小学和初中都统一摇号大家碰运气的情况下,好的公立水涨船高是必然的事情。一边是国家要缩小民办和公立之间教育资源和水平的不平衡,一边是家长要给自己的娃力所能及最好得受教育机会,所以学区房就成了很多公立学校筛选学生生源的办法,也是普通家长们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己的财富为娃争取相对较好学习环境的唯一途径了。。

再举个例子,张江实验初中,以前是民办,今年出了摇号之后,为了生源改公立了,虽然有一堆限制附加条件,但就这么迅速公立了。。猜猜两个星期的时间,这学校对口学区的房子涨了多少?张江汤臣豪园(不是汤臣一品那个汤臣)二期,原来均价是 7 万 4 不到,两周涨到 8 万 5。。。

知乎用户 破晓 发表

20 年 4 月验证,20 年年初买房,厉害啊,估计那时候就准备后续要开始闹了。

上海本地人的我,都在小孩出生前就买好学区房,看着政策变化,手里的学区房一步步从保底变成首选。

这篇文章只要任何一个是好好做过幼升小学区房功课的家长,都比作者屁股坐的对,文笔写得好,三观端的正。

六师附小有错,不应该给他们集团学校内调剂的机会,直接区内统筹就不用引火烧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套入学系统,就两个字:赌 怪。

先看看上海其他公共资源分配方式。

车牌:限价拍卖,拍中者需付出将近十万。拍不中,损失手续费 60 块。

医疗:好医院排队看病,排上就能看,没有上海医保大不了自费。看不上病不付钱。

高考:看学生成绩,分批次录取。考不上一本上二本,考不上二本上大专。中考类似。

然后,本问题下的主角,幼升小(公办):按学区房与户口等积分排名次录取。想上好学校,先溢价几百万买学区房,看你的积分名次能不能挤进。挤进了,上好学校。没挤进,去 “菜小”,学区房基本等于白买。虽说多付的几百万房价不至于全打了水漂,但利息税费等少说可以算是损失了几十万。 可能因为你买房晚了一天,就正好被挤出了录取名额,白白损失几十万。

一次就可能损失几十万,中奖概率还不透明的 db 活动,输家有人闹事是迟早的。

知乎用户 Ccfapvecf 发表

500 万可以出国留学十年了,读什么小学,真的逗。去个差点的小学也没事,500 万送不出去?非买房子。oh 不能回本是吧,那你也知道面粉比面宝贵。

别玩别人的游戏,真的

知乎用户 sKaelthas​ 发表

打一统筹没见闹事,就六师附小统筹的都是高等华人?

真把这帮信奉按闹分配的家长们的孩子招进去了,等着小朋友们课堂上按闹分配吧。

知乎用户 溶溶晶 发表

都说愿赌服输,现在是赌输了要闹。不过也对,闹一闹还有可能有补偿,不闹就啥都没有。

知乎用户 SATAR 发表

感觉菜小也没啥问题,就是心理落差而已,菜小也能出很多人才。

知乎用户 我叫什么呀 发表

昨天看了王小七的文,只能说呵呵。

全文简直没有办法看。

什么叫外地爸妈斥巨资给娃买房,那土著想去读书,买房难道便宜吗?不也十万一平吗?不也和外地爹妈一样惨吗?

把上海的民办又拿出来吊打了,可民办本身就是民办的,并没有完全的义务,人家有择生的权利。

想想自己的娃要足够牛逼,谁会千万买套老破小,去走学区房这条路呢?

民办的娃有多牛逼,去看了就知道了,那样的娃你放哪个环境都是学霸。

我的娃才五岁,但娃已经认得一千多汉字了,英文单词也认大几百了,会弹琴,每天百道数学口算题。但就这,估摸着人家民办老师都不会抬眼看一下。

那孩子个个都有跳年级的能力,至少人均三年级水平,入学就人均三年级水平。

真有能力培养此等牛娃,为何要千万去买套老破小呢?

人家民办之前都是择生的,都是最牛逼的娃,全是学霸。入学率当然高了。

小七文中把菜场小学,描述的校园暴力,我去,一个小学,就校园暴力,能不能再假一点,有必要这么恶心吗?

事实上菜场小学师资都不差的,而且上海实行的是好校带坏校,很多学校成集团的,比如上师大集团,里边有差的学校划进去了,好学校传授好的教学理念,分享好的老师。

但最后考试不行,为什么?人家民办人均三年级水平,进去直接超纲教学了,而菜小啊,学生参差不齐,老师不会超前教学的。

人家认识两三千字了,而菜小好多孩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怎么比,久而久之就差了,差不是差在老师学校。

如果都一个水平,那么你看老师敢不敢超钢教,你拿三年级水平去吊打一年级是容易的。

上海这统筹并不是就小学啊,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我同事原本在市区有老破小一套,才十来个平方,为了她儿女读幼儿园,人户一致,怕不在那住也不好,女儿周岁就搬回去了,依然要摇号,要统筹,最后还是被统筹了,她那会就说,我只想让我女儿读个一级的幼儿园,怎么那么难!

有房有户口,真的土著还不是一样被统筹了!

知乎用户 桃贵妃是我 发表

上海公办幼升小招生根据户口和房产区分录取顺序,学校招生满员之后,排后的报名就要被统筹到其他学校(很可能是菜小)。

热门公办往往第一梯队人户一致就能招满,而在第一梯队人户一致报名超过招生目标时,又会比拼入户时间。这 85 位家长很可能就是因为入户时间靠后落选。

规则放在这里是非常清楚的,这些家长不懂吗?倒不见得。那为什么还要闹?

一方面举全家之力牺牲居住条件换来的学区房告诉他不好意思还得统筹,情感上很难接受,赔了全部家当,还赔上了孩子的前程。这种时候是个人都接受不了。能不耍无赖吗?对,花钱上不不了学是可怜,但家长不接受规则,这么闹就是耍无赖。

另一方面,家长闹真的毫无道理吗?

恐怕也不全是,原因就是众所周知的条子生。在已经录取的名额里,究竟有没有无房、无户口、入户年限更短原本排序在这 85 个家庭之后的条子生被录取?学校没有做到充分的信息披露。家长有怀疑合情合理,知情权也是家长权利。这方面学校不公开,那就是学校耍无赖。

所以我看不惯公众号把家长说得无辜,也看不惯有些人说家长活该买学区房就该愿赌服输。

规则,说到底是约束双方的。对家长、对学校都得遵守规则,请不要双标。

下面,有请学校出来走两步,把全部录取名单也拿出来晒一晒哈。

知乎用户 异教徒 发表

当有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双方为了利益,说的话既有刻意隐瞒也有添油加醋,是不能全信的。

经常干调解工作的警察、上班族混到管理层等人群因为见多了矛盾冲突,都懂这个道理。

而很多普通人甚至包括做自媒体的,并未有接触过太多矛盾冲突,会偏听偏信弱势方,导致屁股坐歪。

每次上网络热搜的事件出现反转让人大跌眼镜,背后原因正是如此,其中一方甚至双方都在隐瞒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并且编造对自己有利的剧情。

王小七写文章揭露蒙牛伊利,所用的素材信息基本是多年来网络上积累的,很多内容早已盖棺定论,不会出现反转。

家长想赌一把入学名额,失败后想按闹分配,未果后又想利用王小七的名声与善良为自己制造舆论优势。

希望王小七吸取教训,别只听信一面之词,更多调查才好。

这是职业记者的基本功,一般自媒体空有满腔热血,调查深扒的能力比传统媒体差得远。

知乎用户 烟灰缸 发表

按区域就近入学本来是为了教育公平,减轻孩子压力。最后还是分出 “菜场小学”“精英小学” 之争,还不如当初花样繁多的考试入学,至少明面上我们会说这是孩子能力的分别,而不是他的家庭的阶层分别。

菜场小学里的孩子如果比这些 “精英小学” 差那么多,请问这到底是是孩子低能的责任?老师懒惰的责任?还是父母穷的责任?还是……

这并非不同的地域,而是同一个城市,甚至有着户口本身份证上同样的地域标签。这个城市的有些人他们也许不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利益,他们也许怀揣着对一个城市的热爱,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他们的孩子只配 “菜场小学”。

有的人吃蛋糕顶上鲜美的奶油和水果,有的分些蛋糕胚,剩下的就吃盘子。但是别忘了,盘子吃完了,什么玩意都要掉地上,摔个稀巴烂。

知乎用户 Tony ZHOU 发表

这种就是收钱写的文章,进去了活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同样在上海生活了十几年的新上海人,又正好今年家里小孩也是幼升小,对政策比较了解,就我知道的情况回答下这个问题。

首先说明下公办优质教学资源在哪里都是很抢手的,在上海更是如此,所以如果一个好的小学有很多人报名,那必须有个规则来排个顺序谁上谁不上,上海目前大的规则是人户一致优先,人户分离第二,居住证者第三,后面还有其他的。好的公办小学,在人户一致这一档基本就超了招生名额,一般就按入户年限来排,小孩一出生户口就是对口学区房的比上学当年才迁进来的优先。这个大的规则是全市同行的,也是比较合理,目前大家都接受的规则,并不是在给人分三六九等,也没有歧视外地人或新上海人,土著也是这个规则。

1. 为什么会是这 85 个家长?

从王小七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文章总的 Z 女士 2020 年买的房子,我猜测这 85 个家长应该是属于 536 个人户一致档入户年限最低的那 86 个学生的家长,当然这个需要学校给出证明。

2. 这 86 个学生到底该上什么学校?

正常流程:报名六师附小 –> 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 –> 学校通知家长无法录取 à 浦东教育局统筹到其他学校 –> 到统筹到的学校参加第二批验证(5.30~5.31)

实际做法:报名六师附小 –> 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 –> 学校通知家长到学校进行第一批验证 (5.17) –>6.24 家长会告知无法录取,请选择万德小学或者浦东教育局安排的另外两个学校

家长预期:报名六师附小 –>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 –>学校通知家长到学校进行第一批验证 (5.17) –> 坐等入学六师附小

按正常流程来说:这 86 个学生属于超额报名,学校无法录取,应该通知家长,同时后面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其他的小学。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家长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上海还有成千上万的小孩也是相同的情况,由于入户比较晚没能录取到对口的公办小学,学区房并不能保证百分百能录取对口公办学校,这是现实情况,相信买房子的时候都是知道的。

现在说为什么这 85 个家长不服,学校,教育局处理得当吗?

浦东新区有关统筹安排的招生规定:

“2020 年,如某校对口招生区域内符合上述入学条件的 “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 登记入学适龄儿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招办将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安排入学,超额部分作统筹安排。具体细则可关注相关学校的招生告示。”

浦东的这个招生规定没有很详细地规定超额部分如何安排,从王小七文章贴图 “关于 2020 年一年级统筹学生去向的决定” 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经第 14 次教育局办公会议研究通过,自 2020 年 6 月 23 日起,万德小学整体并入六师附小。今年超计划学生不再进行区域统筹,全部纳入万德小学就读”。从六师附小的这个文件中我们了解到,万德小学是 6 月 23 日才合并到六师附小,而上海教育局规定的学校发布招生计划,是 3 月份,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家长是不知道万德小学是六师附小的所谓分校,并且同样 6 月 23 日才决定超额学生不统筹到别的学校。学校跟教育局最大的问题是:1,没有在这 86 个学生无法录取到六师附小的时候通知家长;2,教育局,六师附小,万德小学在酝酿整合,私自剥夺了这些学生统筹的权利。**估计整合计划很早就在进行,可能一直没谈妥(猜测),本来这些学生应该 5 月中下旬就进行统筹安排,第二批验证,但是由于有整合计划的存在,家长一直不知道无法录取到六师附小。

3. 家长该如何选择?

从上文中我们也清楚,家长的预期是上六师附小,而不是万德小学,预期与实际情况落差太大,并且学校跟教育局在程序上确实存在错误,家长情绪爆炸我是完全理解的。回到当前实际情况来说,家长该如何选择?家长努力一番能进六师附小当然好,不行的话我个人觉得万德小学可以接受。1,从正常流程来说,这些小朋友也是无法录取到六师附小,会被统筹到其他小学,能接收统筹的小学,大家也知道,不会是好的小学;2,既然六师附小整合了万德小学,会派师资,管理去万德小学,那万德小学还是会慢慢改善的,总比被统筹的学校好;3,买学区房付出的金钱,可以通过卖学区房再收回来嘛,其实并没有太多损失(税费损失还算很多,好在 5 年一个的学位,去了万德小学并不算用掉,学区房价值还在)

另外,看了下六师附小招生简章,计划招生就是 10 个班,并没有说招 12 个班。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全民开放网课,自愿且享有学校所有权益,学区房问题就解决了

知乎用户 日小月 发表

首先,事情肯定是真的!但是正规的办法好像真没有。

家长们反应强烈,其中一个母亲说:“我们为了让孩子能在羽山校区读书,砸锅卖铁买下羽山校区附近的房子。我家 64 平方,买成 530 万,原万德对口小区相同面积可能只要 320 万,因为买房我们借了 120 万凑够首付,银行月供 1 万 3,另外还要还首付借的 120 万,压力真的很大,当初家里老人也反对,结果欺骗我们去一个那么差的学校,老人心理也承受不了,带来了很多家庭矛盾。” 这并不夸张,甚至在 85 个家庭里面算是普遍。

很多上海的房产销售的噱头,就是这个房是学区房。爷爷奶奶辈的上海人有资产的很早就在知名小学中学附近购置了房产,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但是没有家底的人呢?为了孩子,常见的操作就是置换啊!卖掉已有的房子去换所谓的学区房。

这里面最大的点就在于——政策。

今年说你这片区域归属 A 小学,明年可能就归属 B 小学了。

而且这起事件中,它还是临时变动的政策

等到招生几乎已经结束的时候才告知我们,我们将被强行分入临时加进来的万德小学,这谁会愿意?更何况我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更让人愤怒的是,他们还强迫我们签署自愿去万德小学就学的意愿表。

这种事真的发生了,你毫无办法。因为校方在分配学生上有自己的主导权。同意就去上,不同意就自己换学校。谁会在乎你到底是不是借了 100 多万买学区房?

由此:

1、学校自己在几个校区的生源调整应该没有明显漏洞可以制裁他们。而且如果搞抗议等行为影响了学校的秩序,人家还有理由找警察来搞你。

2、买天价学区房和学校没有直接关系,学校不会同情可怜学生家庭

3、孩子成才的环境,需要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好的学校是一方面,不是全部。而且如果能在环境混乱的学校中出来的优秀学生,将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会更强。所以省下几十万 100 万给孩子多一些关爱和课外投资,也是一个好的方式,不要迷恋学区房。

4、希望这种事成为韭菜们的教训。不要天真的以为:

你的孩子将来考上清华北大复旦交大了,你就可以高枕无忧光宗耀祖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有头脑和精力,想想怎么让孩子一毕业进入社会就可以继承你的企业或财富,成为掌控别人的人。

知乎用户 乱七八糟 发表

1,选择性陈述事实就是欺骗,就是为了错误引导

2,主观论述太多,客观论据没有多少

3,学校道德上需要谴责,但法理上没有问题

4,标题党不过如此,带节奏稳得一匹

知乎用户 梦醒时分 发表

有的人把这个问题引向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利益对立。

但其实不对的,没被本校录取的买房的也可以上海人,被录取的也可以是早买房的外地人。

这本身就是政策录取的问题,跟户籍无关。

虽然我也觉得学校有打算利用这 86 个生源去谈合并的嫌疑。

但无论如何师资尚算有保证,学校的调整也算是可以接受范围内。(当然有的回答也说到了双学区房的问题。)

反正整件事在我看来就是投机失败打算按闹分配止损,和买房后开放商降价砸售楼部的行为并无差别。

我前几年也就孩子上学的问题考虑过买学区房的事情,但最后不了了之,无他,房子要提前 3 年买,但学区房政策不确定太多,风险太大。

真要觉得惨,反而是前段时间南方某市直接改学区,那个才叫一个损失惨重,不但读不上名校,房产贬值上百万。

但我记得那会儿可是好像很多人幸灾乐祸叫活该的啊?

知乎用户 射击大帝 发表

我觉得学区房这东西本身就违背了国家倡导的教育公平,应该取消。

我记得 10 年前上海还不流行学区房吧,现在怎么都变味了。唉……

知乎用户 张菜菜 发表

家里娃今年升小学,对口浦东二梯队小学。人户一致超过三年,在收到录取通知前,我还内心有些不安,生怕被统筹。

买学区房难道不是做足了功课再买吗?

继公民同招之后,今年民办全部摇号,所以我周围认识的人基本都求稳报了对口公办,因为担心民办没摇上回来进不了对口的二梯队小学。其实本来买二梯队学区的家长大多是想拼民办然后公办保底的,今年的摇号政策让家长都谨慎保守。去民办的娃少了,对口公办的娃自然就多了,人多了,被统筹的可能性自然就高了,按照往年的经验行不通。

小区里有 17 年买房但是没有上海户口的邻居,她现在已经在担心娃两年后升小学的时候如果还没有户口很可能进不了对口的公办。她提前六年买了房都在担心被统筹。更何况我们对口的还是不如六师附小的学校。

所以,昨晚这篇文章出来之后,各个群里的妈妈们都很淡然,觉得文中的家长愿赌不服输,文章作者带节奏。

我们对口的小学还是很机智的,发验证通知的时候特意加了一句:验证学校不代表是最后的录取学校。

知乎用户 野马 发表

把这种颠倒事实造谣煽动的人抓起来,是社会的真正进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就一个博眼球的文章,看到说上海人排外就政治正确了呗。自己没达标去闹,怎么?不满意规则急着要求开后门?呸

还有什么天天说站在穷人这边的,我求求了 ,又觉得自己考不上别的学校又觉得规则对自己特殊对待,你咋不上天呢。

知乎用户 爸爸爱打怪 发表

规则归规则,做法归做法,两码事。

规则方面,没有问题。

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了现在的教育分配制度,既然有制度在先,大家就应该提前了解并遵守。任何地方都有本地保护政策,上海不是个例,把地域加进来有些火上浇油。

做法方面,简直就是反面教材。

我来简单梳理一下这 85 位家长的经历:

收到验证信息(开心)——拿到新生家长书(兴奋)——完成新生信息采集,进入班级群(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召开 85 位家长会(忐忑)——要求家长签署自愿被安排的意向表(震惊与惶恐)——校方介入(一线希望)——警方介入,胁迫与暴力(绝望)

据我了解,上海很多热门小学招生也有类似情况发生,但没有闹的这么大的,看看其他家长的经历:

收到验证信息(开心)——到校查看录取信息,没有看到(失望)——校方召开家长会,拿出招生简章,统一作出说明(愿赌服输,学区房本身就是风险投资)
对比一下,发现了没有,同样的情况,是处理方式的不当导致了冲突的爆发。

如果校方能够引起重视,没有搞错入学的信息;如果搞错了,能更友善的对待或弥补这些家长,我相信,我们将不会看到这个信息。

知乎用户 今天也是个坏孩子 发表

被删掉的文是应该被删的 文中一再提出菜市场小学 你这又是公平吗?提出菜市场小学不是对教育的践踏? 教育现代化 现代化又是什么?是资本教育现代化?花了钱买了房子附带录取通知书吗?教育难道不是父母以身作则? 公众号的作者动机也是值得考究的 推波助澜的背后是什么? 至少不是为了让教育更好 也完全不是声张他所谓的教育公平和正义 都谈不上是键政 若是为了教育公平 那么被你称为菜市场小学的同学们呢? 你为他们伸张正义吗?呐喊公平了吗?你只是再为 新上海人 有资本买下学区的人群罢了 世界一直有很多问题 但是你会让世界变得更糟 都不能用 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患寡而患不均 来形容你的动机 你背后的收益人只是这 85 个 有钱的新上海人罢了 这样的便是正义? 你以为你这样能博取大家对你的认同?不不不 你注定是泡沫罢了

知乎用户 天天关心国家大事 发表

其实没有文章写的那么复杂。首先上海的义务制公办学校硬件都是符合条件的,以前有条件差一点的,应该说找不出一所是不好的。能比的只有师资了。但在上海,(民办学校情况不详,)这十几年以来,都要求达到本科以上毕业生,也许有个别教师不达标,那一定是年龄大,接近退休了。但是社会上总有人觉得有的学校好,有的学校不好。那也是正常。因为有些学校有自己的文化,有几十年,甚至一、二百年的传统在里面。为了给居民提供尽量均质的教学,教育局把几个学校合并成一个较大的学校,由统一领导,同一年级教师统一备考,用同样的教案进教室上课。这就发生了有人在这个学区上课,有学生要到另一个学区上课。家长不清楚,就发生问题了。 上海安学生居住地点街道招生,但也不是一成不变。招生的范围每年还都有变化。一个街道可能今年是这个学校招生,明年是另一个学校,一是不希望出现所谓的学区房,炒高房价,二是一个学校的班级数固定的。但一个街道的适龄儿童数是变化的。 找生范围也就有变化了。 读了 “85 个家庭…….”,觉得写文章的对上海小学情况不太清楚,作为新上海人的家长也不清楚。

知乎用户 Jenny 发表

上海 关于就读小学的要求排位,是为了防止家长们为了孩子读书,买个房子就占个位。户口房产等等等要求,是为了把机会首先保留给那些坚守这个机会更多年,并且也只押这个机会。不要动不动拿什么买房蜗居的事情来说事儿,入学的孩子们有些祖祖辈辈蜗居了几代,就为了孩子读书。花钱贷款就能解决事情,那不叫公平!

知乎用户 maze 发表

坚持按闹分配为主体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上海家校矛盾,怎么抓了个写公众号的

几个必要说明: 1.王小七的情况仍不明,不确定是什么定性,但强制传唤应该是可以确认的了。24小时内出结果,目前有律师@逻格斯在对接,律师也发布了相关视频。 2.不论王小七为什么被带走,显然跟刚发的那篇六师附小有很大关系,但六师附小这个事,最 …

该为学区房破釜沉舟吗?不为孩子付出一切就是自私吗?

知乎用户 大可 发表 邀请我昨天晚上就收到了,但是我看完你的问题,我整个人是一种特别无力的感觉,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听说以前有种刑具叫站笼,半人高,长宽皆不过一尺。人进去,直不起身,也坐不下来,只能佝偻着站着。就算去铁打的汉子,进了这个笼 …

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

知乎用户 Hermann 发表 之前有段子把这个题目当个笑话,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话题。我想花点时间彻底把这个问题的本质说透彻,毫不抖机灵。 “学历”和 “学区房” 作为两个变量,循环套,看似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般纠结。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