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释放了哪些信号?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贝壳财经​ 发表

大量公司债务还没有转化为个人债务,这是最大的风险!

公司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如果还不起了是可以破产的,真到那一步就真要不回来了。顶多抓几个人顶包,但对于天量的钱来说,这个代价还可以。

个人是无限责任,只要活着就得还债,即便是没收了抵押物,如果拍卖的钱不够还还是要继续追你。

所以个人债务要比公司债务安全多了。

现在各地都在出买房利好,房产税也暂停了,各位房企大佬赶紧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变现。

等公司的债都被个人背上,房企和银行就都安全了。

加油!!!

知乎用户 万乃石​ 发表

形势好:没有必要使用这种刮骨疗毒的办法

形势差:中国不具备使用这种下重药的条件

长江黄河不会倒流!

知乎用户 大明只有一个太阳 发表

我给大伙说个很黑色幽默的事儿吧。

我一客户,买了泰禾在上海崇明开发的泰禾大城小院,他是四百多个客户的其中之一。众所周知,泰禾的房子是烂尾楼。

去年,他收到了房产税的缴税通知。

如果有什么比买到烂尾楼更可气的事情,那就是买到烂尾楼,还要你交房产税。


这个客户很理性,也很气愤。他自己是搞科研的,自学了一些法律之后就开始做信息公开和行政复议,偶尔会在业主群里给我们提问题。

他有两个诉求,一是搞清楚这个房产税,遇到烂尾楼,该不该收;二是他想知道,他买房的钱去哪儿了?经过他的一通操作,政府答复了一个 “惊人” 的事实:上海作为我们国家数一数二的一线城市,长期没有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

他感到很不可思议,我只能安慰他:这个真的不要紧的,因为就算是有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的全国各地,也依然有大量的烂尾楼。这些个制度,到目前为止,无论有或没有,无论详细或是粗糙,基本上都是形同虚设。

可是如果要问当年为什么不肯出台预售资金监管办法,或者,问问这些有预售资金监管办法不去监管的人是咋想的,那答案可能更幽默:怕因此导致地产商资金链断裂,楼盘烂尾。

开发商不是从昨天开始加杠杆的,而是一直都在加,加了几十年了,已经是行业惯例。所以,任何时候,出任何政策,都能导致他们资金链断裂烂尾,市场稍微波动,销售遇阻,他们也会烂尾。

就脆,就不能碰,一碰就死。


一定有人给你讲,房地产现在不赚钱,利润才 10%。

这个意思是说,一个能卖 10 个亿的楼盘,利润才 1 个亿,搁在普通人你会觉得这也很赚钱,但是地产商要是就玩这么小的,自己出 9 个亿,然后卖 10 个亿,赚他一个小目标,你也太把他们看轻了:他们不是看不上 1 个亿,而是他们不会出 9 个亿。

众所周知,这是个空手套白狼的游戏,如果我就投入 3000 万,通过我的运作最后搞成了这个 10 个亿的项目,赚了 1 个亿,那么我的利润是 10%?我的利润就是 333%。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房地产是金融产品。

所以在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如果现在大规模推广房产税,地产商全死光了怎么办?毕竟现在客观上来说,房子已经很难卖了。一旦出了房产税,拜房价的信仰基础崩塌了,卖房不就更难了么?房子不好卖,那地就会不好卖,卖地的生意顶不住了,万一税又不好收……

就今年前几个月的趋势看来,今年的烂尾楼规模恐怕会超过去年。

可以说 “恒大” 是一个转折点,或者说里程碑事件。至少过去连续多年喊房产税的,但是现在目前密集出台的政策,基本都和烂尾楼治理有关。

包括推出全国性的预售资金监管制度也好,或者现在让金融系统给地产商融资也好,又或者要求一些国企地产商去收购民企的优质烂尾项目也好,都是在政策层面要对现在的烂尾楼问题进行集中解决。

如果房地产是我们的胃,原来是个土地出让金胃,现在要改成房产税胃,那么就是打算换胃的时候突然发现,由于原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有肿瘤了,只能先放化疗把病情控制住,然后再考虑动手术的问题。


大规模的动(烂尾楼)手术,大夫也太少了。

几年前我应邀去给某省银行提供法律咨询,就是关于我们 如何把银行贷款投入烂尾楼项目,来对当地烂尾楼进行集中整治

按照当时政府银行的调研,在具备一定的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保守的评估大概一个项目需要 1 个亿左右的流动性支持。政府财政的钱是很有限的,一年最多解决一两个项目,但是当地需要解决上百个楼盘烂尾的问题,所以要依靠银行的帮助。银行给我提出他们的顾虑,就是如何让这些钱,安全的进入项目,而不是成为开发商金融游戏的牺牲品。

要知道任何一个出事的地产商,背后都是一系列复杂的融资过程,有无数个债主在里面,股权质押,土地抵押,司法查封,连带担保,都是司空见惯的。就算国家、地方政府、银行想保交房,大量的资金进去也得考虑如何安全的退出机制。

而就目前看来,要想有安全的退出机制,基本上就离不开法院。烂尾楼牵涉重大,自然是让政府、法院头痛又敏感,各地政府法院对烂尾楼的态度不一,观念也不同。很多地方政府对于法律手段是有严重的顾虑的。

就算抛开这些技术普及不谈,光是算一笔人才账,一个涉房企业的破产案件,大致上需要两年半到三年时间,破产管理人投入大概七八个人,再算上参与项目的政府维稳的同志、专班领导、牵连到债权人各方的人、法院的法官。

我们说如果给出三年时间,要把这些项目集中处理干净要多少人呢?

我们光算破产管理人,一个项目按照 7~8 个人算,一百个项目同时进行就是七八百人。很多区、市、省的破产管理人的团队所有人员加一起,都不见得有这个数量,更不要说我们国家除了一线城市,大部分地区的律师总共也没多少,这些律师都没办过这种案子,就算让他们硬着头皮上去,也没有能力抗下项目。

7、8 个人里面,至少要有一个业务骨干,来支撑整个项目。培养一个能把烂尾楼盖起来的律师,大致上需要 5~10 年的时间。如果是政府自己的公务员,想要掌握这门技术,我们就算他能力再强,我认为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短期内想把烂尾楼治理完是不可能的。

我这里发散的思维一下,按照国家政策,目前我们希望把律师队伍从现在提高到 75 万人,不知道这是不是领导们有前瞻性的看到了目前这个巨大的人力缺口。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必须得试。就是一边试,一边找解决办法。

我们一贯相信的就是政策,就是我一个政策下去,我们立竿见影的把问题解决掉。你会看到大笔一挥,几百亿的资金就调动出去了,但是,这就像当年和珅替乾隆发放救济粮去赈灾一样,中央的大笔粮草,到了地方,还有多少能落到灾民手里是个未知数。

现在的问题并不是给大家一口饭吃,你只要支个大锅炒炒菜。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一模一样的城市政策,一模一样的烂尾楼项目,很难找到光靠几个聪明才智的人设计一个制度,就把房地产的格局从根本上改变。

这么多各色人等的利益在里面,高利贷的利息不给,他们能干?就算他们干,银行的利息说免就免,本金说不要就不要?施工方的违约金滞纳金给不给?顶账房交房不交房?意向金业主给不给网签?商住楼业主算不算消费型购房人?这里面牵涉的利益太大、太广,各方都要为开发商作出的大坑埋单,就需要妥协和退让,没办法全部靠政策解决。

只能是先从一个开发商做起,从一个个具体项目具体,再逐步扩大到 10 个开发商,100 个项目,先靠各个区政府、区法院的聪明才智之士,一步步的尝试下去,找到化解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灵丹妙药,再逐步拓展到全国。

考虑到现在还要集中精力对付疫情,我觉得短期内想要取得好的成绩是不现实的。

知乎用户 徐斌​​ 发表

古代天灾肆虐的年份,总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摆在知县的面前:

是吃了 18 年后的种子保证最近 2 年不饿死重要,还是 18 年后绝收更重要?

很显然,现在吃饱肚子更重要。因为 18 年后,我就不在这里当知县了。

知乎用户 风逝的忧伤 发表

思考这个问题的切入点个人觉得应该在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上。

房地产价格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居住属性,另一部分为金融属性,居住属性比较好理解,可以从租金中反推这部分的价格,你自己住自己的房子其实就是在租自己的房子住。另一个是金融投资属性,典型的特点是买涨不买跌,凭什么愿意拿出储蓄和加杠杆的抢着买居住属性之外的资产呢?当然是期待未来有人从自己手上以更高的价格买走。

如果投资和接盘仅仅是自有资金,那么就没多大风险,就好比投资股市的散户加杠杆的毕竟是少数,亏完也未必见得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但问题是不管是投资还是接盘都是加了大量的明面和隐性杠杆,有银行贷款,亲朋借贷,可能还有消费贷当首付来用,谁都不知道里面有多大的杠杆,但金融属性总是要变现的,一般是按一定的比例变现,这就是所谓的流量部分,存量部分对于自己资产价格的预估就是依赖流通部分的价格作为参考的。这种游戏一般是自上而下的传导,早投资的群体期待后来者接盘,而后来者多是资源积累较少的群体,那么就需要举更多的债才能接盘,虽说 30% 首付,但加上隐性杠杆,20% 甚至更低都是有可能的,直至连 5 倍杠杆都凑不齐的人被吃完,没下家了就玩不下去了,地方财税就会出问题,此外,金融属性没了预期,抛售恐慌就不远了。

那么维持这种击鼓传花和金融属性,地方都在尝试和试探宏观政策的底线,比如货币化棚改、降低首付比例,让更高风险的群体加入到这个游戏中,加 5 倍、10 倍的杠杆来维持击鼓传花的游戏不破裂,有网友形象的称为绝户网,如果考虑到隐性杠杆,这里面的风险可想而知,导致这种游戏明显进入了明斯基时刻的最终阶段,即把所有环节的风险转移到更低抗风险能力的群体,加上社会福利和可支配收入的差异,非常像我国版的次贷危机

这两年所有的政策都指向了一个字 “稳”,降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有利于去杠杆和降低风险向中下层传递,但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投资者看重的是金融属性,靠的就是后来者负更多债接盘,不让继续就是抛售恐慌,资产价格就是这样,平时好好地,一旦抛售比例超过某个阈值,是不可能还能保障价格的,和挤兑有点像,市场能承担 5%、10% 还是 15% 的变现而价格不崩盘呢?几乎所有资产泡沫破裂的直接原因就是抛售恐慌,像不像走钢丝,向左不行,向右也不行。地方也担心,房地产税的初衷是取代土地财政维持债务稳定,但现在看来不太敢赌,谁都没想到疫情能持续三年之久还没有一点向好的迹象,担心抛售恐慌出来以后,土地出让金没有了、房地产税也没收上来,还要处理一堆暴雷烂摊子。

到这里读者应该就能猜到这个发言推出的原因,今年经济面临 “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放缓” 的大环境,稳字就限制了几乎所有激进的政策,房地产税对于金融属性打击很大,很多人说房地产税会增加房租,其实是把房子的金融属性和居住属性混为一谈,房租只取决于供需关系和当地的薪资就业情况,而投资者看重的是金融属性,就好比股市投资失败了你要找谁给你补贴呢?房地产税和一些货币政策我们可以看成是走钢丝的配重,要保证稳定,向左继续信贷扩张中下层信贷违约会掉下去,向右打击金融属性引起抛售恐慌也会掉下去,只能拿这些筹码左右配平,所以读者看到的就是收紧和宽松交替出现,房地产税推行和暂缓也交替出现。

最后,动用这么多宏观资源也仅仅是为了维持金融属性不崩盘,可想而知里面的风险,理想的情况就是把投资类的房产锁死在现在的投资者手里,每年都跑不赢通胀,维持 5~10 年,这些群体好好还贷,风险基本就没有多少了。现在经济下行严重,黑天鹅乱飞,谁都不能保证走钢丝的时候哪次左右两边配重就超承载能力了,至少现在来看,70 城中跑不赢大额存单的已经占大多数,跑不赢贷款利率的更多,省会下跌的都不少了,小城市的情况预计不会比人口流入的中大型城市好,就看房地产信仰维持持有意愿能扛到什么时候。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说明房地产税确实能降房价

知乎用户 ddr Fe 发表

为什么说大家心里都有气

大道理我们都懂

大家都经过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

谁还没有个思考能力啊

房子房子买不起

结婚结婚结不起

目标太高了我不配

现在连被居家隔离打一打游戏消磨一下时间出一口闷气

这样的小目标都实现不了

显卡都被矿工们拿去挖矿赚钱了

还口口声声的指责我们躺平

鼓励我们内卷

虽然说骂人不好

我还是想说

我可去尼玛的吧

知乎用户 机智的娜娜 发表

我以前以为我们会不一样,结果还是非要走到极端,横向比较我们反而还不如别人,心寒啊。不断错过产业升级的时间,再过几年老龄化来了,钱要用来养老民生,更没有钱拿来产业升级。现在能挤出去钱来,一个劲的往房地产加码,房地产的钱最终还是进了 ZF 口袋,而这些钱都往低效率的地方投。我们用两三代人的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用农民工的血汗钱,最终这些血汗钱被低效投资给挥霍了。累积所谓的 GDP 繁荣,最终都得面对现实,繁华落尽将是一两代人的悲凉。历史上,从未有一个国家错失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还能进入发达国家的案例。错过就是 50/100 年的错过,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了,资本积累就无法完成总是差一步,所以基本后面 50 年就不可能翻身了。(中国前几十年的奇迹没有特殊性,看看日韩台也有曾经年增长 10%+,南美也创造过这样的历史,苏联时期还有 20 年每年 20% 的增长。我们很普通,运气来了而已。红利走后,希望我们能好过些,什么奇迹就不要去想了,好好的保护自己吧。)

知乎用户 aoliao 发表

懂经济学的不多,他们自然有理由,然而谁为年轻人考虑,谁为为高房价买单掏空父母钱包的人考虑,谁为拿出养老金为儿女买房的父母考虑,谁为付首付跟人借钱点头哈腰的中年人考虑,谁为房贷卑躬屈膝忍受工作的人考虑,谁为被房贷影响了生活水平的人考虑,谁为因为买房而含泪分手的情侣考虑,谁为为买房被迫放弃追逐梦想的孩子考虑,谁为房价加班猝死的人考虑,谁为手持十几套房产日赚斗金的贫富差距考虑,谁为被坐地起价租不起房的毕业生考虑,谁为家里嗷嗷待哺无暇照顾孩子的夫妻考虑,谁为每月五千税前三千房贷的上班族考虑,谁为小饭店高额租金日夜哭泣的老板考虑,谁为那些做苦工却卖不来家的底层人考虑,谁为年少满心壮志爱国爱家却因房价跌落尘埃的青年考虑。

难道轻轻松松获得一个家,中国人不配?

难道钢筋混凝土建筑必须是引诱驴子的萝卜。

梁启超说,中国应是少年,然而在房价下,少年卑微的像个乞讨的老人。

他们就是这样,掏空了一位位老人们的积蓄,耗尽了一个个阳光少年的青春,毁掉了一个个年轻人的梦想,

知乎用户 Julya 发表

希望今年房价继续翻个倍,我过几年想看烟花,肯定比今年的大。

我记得 19 年的时候,有人说 19 年是前十年最坏的一年,但是确实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当时我还不信,现在现实在告诉我这是对的。想想今年订的目标是 5% 左右,按照现在疫情和国际形势,不靠房地产还能靠什么实现这个目标。既然今年可以为了 GDP 暂缓推迟房产税,那明年为什么不可以,后年为什么不可以?但是最终总会有个极限的,橡皮筋你拉的越紧,放手的时候会被打的越痛。

不出意外今年的出生人口会小于一千万,人口负增长(负增长一个神奇的词汇),考研人口突破五百万。这些条件我实在是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支撑房价不崩的。今年想回省会找工作,发现除了国企,就是销售,好不容易找到稍微符合要求的岗位工资六七千,这还是研究生的价位,但是房价一万五左右。好吧,不是我不想建设家乡,是我不配。全国这样的城市还很多,我问了一下身边的同学,基本都是这种情况。确实,二三线城市不靠房地产真就连公务员工资都难发出去。

所以现在随意吧,打算以后工资拿一部分来买黄金,不管几年后烟花多么大,手上的黄金还是不会骗人的。

知乎用户 HeySam 发表

东林党表示,目前不具备在东南加赋和收取商业税、矿业税的条件。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

知乎用户 喵斯拉大王​ 发表

房地产税试点公布之初,有的人觉得房地产税出来会搞死房地产,有的人觉得这并不影响它继续涨。两者立场截然不同,彼此在各大平台相互骂娘,最终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但现在高层如此犹犹豫豫、畏手畏脚,已经彻底说明了——

房地产税出来就是会搞死房地产。

奈何目前形势下,明知道有问题,可没它又不行。即使其他人已经远远闻到发臭味道,但还得插管再吸一口,再吸一口,再……

想要这么一直吸下去?以前也有邻人这么想过。

但这可能吗?

[

《失去的三十年(1989-2019)》日本经济神话的破灭

京东

¥40.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87589336137285632-0-1&p=JF8BARIJK1olXQcKUlhUD0sXAF8IGloWWAcGVVtYCUIeBl9MRANLAjZbERscSkAJHTdNTwcKBlMdBgABFksWAmwNGl8UWAMDXVdYFxJSXzI4Sx0dJll6CFc_TzFseyd9Wx0dNHZcNFJROEseA20AGloVWgUyVF9cCE8SAGwOGmslXQMyFTBbC0sRAmo4GmsVWgMEUVtUAEkTCmoAK1sdWTbU-sqIgPTOs8resfXA0LbX3fWJts0nM18LKwBACU9HSF5YAU0TCmcKGVwVXwABXVpaCkgLAnMIK1sUXAYGXFhUDUx5AgEIE1kTWwMGVFdVOEsnAF9WdVpGXQZXV1xYZhYWRi1SHAxMMw8EVFxbAUgnAW4JGVkl)

[

《日本房地产百年简史 》

京东

¥65.8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87589483600646144-0-1&p=JF8BARIJK1olXQYCUFpZC00UBF8IGloXWwUCVVZdAE4UAV9MRANLAjZbERscSkAJHTdNTwcKBlMdBgABFksWAm0OGFsUVQYKUV1fFxJSXzI4TzpnP1pYKBU-YzEVBDNyXh1-HHl1ElJROEseA20AGloVWgUyVF9cCE8SAGwOGmslXQMyFTBbC0gfB2g4GmsVWgMEUVtUAE0WC2YBK1sdWTbU-sqIgPTOs8resfXA0LbX3fWJts0nM18LKwBACU9HSF5YAU0TCmcNElkSXAcFUVldDU4LAnMIK1sUXAYGXFhUDUx5AgEIE1kTWwMGVFdVOEsnAF9WdVpGXQZQA1YOZhYWRi1SUgEVMw8EVFlbAE4nAW4JGVkl)

知乎用户 YKshum 发表

翻译: 给既得利益者更多时间腾挪资产

知乎用户 一方通行 kuma​ 发表

(此处删去正文)

“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这是总理在他的第一次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说的一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不幸的是,之后 9 年的历史完美地诠释了这一论断。

知乎用户 李修宇 发表

每一次壮士断腕失败,都会增大下一次壮士断腕的成本,每一次切割房地产失败,都只会让房地产变的更重要,瘾越戒越大,坑越陷越深。

其实昨天的稳定市场会议上已经讲的很明确了

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

至少在短期内,一切对市场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都会被扫清,而且这种扫清将直接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房产税这种 “收缩性政策”,这种会影响到“贷款保持适度增长” 的东西显然在此之列。

什么房地产金融化,港式房地产模式,做账经济学之类的老生常谈我就不多说了,就说一条。

眼下的中国社会,从上到下表现出了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就是在做一件必然有代价有成本的事情时,总是千方百计的企图只拿好处而回避代价,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回避不可避免的结构性矛盾,总是企图修修补补,敲敲打打,能拖则拖,得过且过。

既要拿好处,又要没代价,还要面子上光烫,更要能够长期维持,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想承担。

一言以蔽之,拒绝直面命运。

在目前这种大变局环境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是极其危险的,企图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的拖下去更是不明智的,比如这个

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

跟美国那些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经济呢?

更何况是美国那些炒概念股的,这些人是虫豸中的虫豸,跟他们相比,沙特石油王爷都显得眉清目秀。

中国这些年的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扎扎实实的吃到了房地产金融化和土地财政的红利,相关从业人员也赚的盆满钵满,就连工地打灰都不再是低收入人群的代名词了,这是事实,这也是这门营生能维持至今的根本原因。

但凡事都有代价,现在该支付代价了,拖的越久,付的越多。

而且凡事都有个头,现在已经到头了,该结束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不要让公众总是失望。

知乎用户 托卡马克之冠​ 发表

感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已经习惯了的感觉,基本上你往预期的反方向预判,基本就是政策,尤其是房地产这块,几乎毫无意外。

似乎人口问题只有发布数据的时候紧张几天,长期的努力似乎也没有见到,短期运动式、口号式的方式倒是出来不少。

而且还想问一句,消费真的不出任何动作吗?

现在阻止年轻人选择生育的因素,我更愿意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相比之前看得见的手,这看不见的手是更加难以调节的。

已经可以看出这只看不见的手正牢牢地按在年轻人身上。

其实看不见的手,估计咱们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其实就是劳动分配、房价和教育三座大山。

劳动分配 + 房价

使得年轻人无法在合适的年龄实现基础积累,完成国内解决的基础要求 - 买房,甚至现在看,集合 6 个钱包都难了。

这一点其实就是劳动性收入大幅低于资产增值速度的锅。

而且别说什么先买房再结婚是传统观念,可以淘汰。问题是租售同权喊了这么多年也没解决啊,没有房子结婚,小朋友上学咋搞,统筹?

而且租户在房东面前几乎没有什么议价能力,三年搬四次估计也有不少人遇到过。

这个环境怎么安心租房,所以只能先不结婚了。

劳动分配 + 房价 + 教育

前两个都已经是把年轻人拖进十年计的债务黑洞了,再叠加教育,那真的是想想都害怕。

虽说过去一年重拳出击课外教辅,但是前段就业压力不缓解,高校资源依旧紧张的情况下,没人敢放松的。

现在那种小区里的小作坊式辅导又悄悄出现了,而且这种收费还更不透明。

你自然可以选择不去,但是周围小朋友都去的时候,能坐得住的有几个呢?

消费低迷又使得工资性收入进一步困难

真正能吃到资本增值红利的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

消费的走弱就会让实体经济进一步走弱,而普罗大众的工资性收入很多都是依靠这些实体经济的。

这种局面下,年轻人就不会像十年前的年轻人那般对未来充满希望,反而是谨小慎微。

而消费,估计继续趴着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些年我们的消费增速甚至还低于美国。

取得明显上升的有石油及制品类、办公用品、药品、粮油食品类。一句话概括就是:上游原材料涨价、班又不能不上、饭还是要吃。

而下滑的品类有汽车、家具、家电音箱、鞋帽、餐饮。一句话概括就是:凑合吧,又不是不能用,没事少出去浪费钱了。

大家这种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态度已经体现在用脚投票的社销数据之中了。

这种情况下,难道指望高价房都能卖掉、年轻人打了鸡血一样加班、早早结婚生子还能有钱拉动消费增长?

不会吧!


如果你想从事经济分析类的工作,这里有一个金融财会求职交流群,里面有各路金融圈的大神,来听听有经验的过来人是如何处理各类求职问题的,并且还可以进行招聘信息的共享。希望帮助你理顺思路,更加清晰、客观的面对这些问题。

如果对于城市分析有兴趣,可以移步我的知乎文章和回答~

上海和北京,谁是中国第一城市?

北京和上海,哪座城市潜力大?

如何评价广州这座城市?

中国除了北上广深外,哪些城市具有发展成国际大都市的潜力?

如果对于房地产、宏观有兴趣,可以移步我的知乎文章和回答~

2021 年中国 GDP 突破 110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8.1% ,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中国哪个年代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波房价韭菜?

如何解读中国第一座「 4 万亿」城市诞生,有什么现实意义?

Jarvis:如何像咨询公司分析师一样去进行行业分析

知乎用户 Jarvis​ 发表

意料之中的事情。

大凡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只有可能减税降息,从没听说过还敢加税加息的。

真以为经济不会死给你看?

当然,你要说 1~2 月份经济数字很好……

那我只能说 “也许这就是数字经济吧”。

知乎用户 第七地区 发表

前几年,把房地产税这柄祖传狼牙棒掏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响应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句朴素而有力的话语,要把投机倒把的炒房客全部清理出房地产市场,让真真切切需要买房的刚需客买到合适的房子。

但是,上面万万没想到的是,市场上原来根本就特么没有几个刚需客。

中国人缺房子住吗?

不缺房子,缺的是钱。

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是炒房客。

因为几乎每个人在不相信自己现在买到的房子以后会升值的前提下,都特么不愿意买了。

而那些实实在在不买不行的那些人,现在买了,几乎就是买在了峰顶。

于是局面就演变成了这样:真正的炒房客,赚了一大笔落袋为安,只要这两年不缺心眼去碰股市,现在基本都在气定神闲的吃瓜看笑话。

而真正的刚需客,反倒成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被高高的挂了起来喝西北风,一边还贷款,一边看着自己的房产天天在贬值,苦不堪言。

把狼牙棒掏出来,没打到你想打的那些人,反把你想保护的那些人一棒子砸死了…… 这玩了个寂寞?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则罢了,无非死几个炮灰,没啥了不起,但现在这柄狼牙棒已经照着自己顶门捶了下来,这要还不收,那还了得???

5.5% 的增速你以为那么容易达到的?

知乎用户 父慈子孝孙仲谋​ 发表

知乎用户 森美​ 发表

上次求是那篇封面文章出来以后,我是真的以为会出房地产税的。但是我很多体制内的中年朋友表示:呵呵。纷纷借机改善住房。

事实证明,我这种局外人懂个屁中国。

现在已经很明显了,房地产税不是今年不会出,而是可能永远不会出了。即使出了,也不会有什么对房价的冲击。

什么是国本?这就是国本。

上面我说的是 “可能” 永远不会出,所以换个更容易量化的说法:解放台湾比房地产税来得早。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这个消息外媒都在扩散了。

为什么要房地产税改革?

因为葛优说:

如果想要入关,税政改革势在必行,不改不行!

你不改革收入分配,还继续炒房,年轻人就会改变自己。

但为什么又推进不下去了?

一来是财政安全问题,这下看明白了吧,很多地方除了卖地,压根就没有其他财政能力。

地方 zf 的职能应该是提供公共服务,然后收租(税)维持系统运转,

但…… 咳咳。

二来是金融安全问题,城投债、地方债,都靠房子土地抵押撑着呢,银行的资产也大多是房子。

现在宏观环境下行,如果烈火烹油地改,很可能失控,所以只能小火慢炖,苟着。

至少苟过今年,

代价么,就是这两年的生育率

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口,风云变幻得目不暇接,简直一天一个样子,说不定年底又换了,谁知道呢。

问题是,不改革税政,钱从哪来?

因为年轻人不负债、不生育…… 水是放不出来的。

所以肯定要节流开源。

节流么,地方上的支出,再紧一紧,绩效奖金啥的,可能就没以前那么风光了。

开源么,罚款,查税…… 得多找几个 wy、zs、dl,

咱们小老百姓么,一是要体谅朝廷的难处,反正好日子总在后头,至于后头有多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二是尽量少开车到那些缺钱的城市,因为你就是再体谅他的难处,真交罚款的时候,也肉疼,毕竟你真有一头牛,是吧!

知乎用户 叶泊枫​ 发表

房产税更多是被看做填补土地财政的空缺的措施,那么财政部表态房产税暂缓实施,倒推回来表示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的基本面不能丢。回顾去年第二、三次土拍市场的冷淡,以及出台的房地产领域的一系列相关管控措施,让我们以为上面的风向是准备彻底改变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甚至,我印象中几个月前还在说要加快房地产税的落地。但现在口风转变之快,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上面对房地产税的实施,其实根本就没有考虑清楚,只是迫于上面的上面纲领方向必须正确的压力,而抛出一些试探性的消息。

所以今年上半年的土拍,我们可以关注市场和资本的反应,毕竟朝令夕改是经济最怕的东西,一会加快落地,一会暂缓实施,摸不清上面的风向,自然要规避风险。

那么,为什么要冒着被打脸的尴尬,暂缓实施这呼声极高的房产税呢?我个人认为,是上面真的发现房地产硬着陆带来的风险太大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互联网的头部企业前几天阿里和腾讯等企业裁员上了热搜,比例好像是在 10%-30%,这个裁员比例在头部房企内就是毛毛雨,去年和今年不好千亿级房企的某些区域公司和业务条线是连根拔起。

知乎是互联网人的主场,地产行业的发声不多,也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但在现实中房地产及相关上下游产业,不管是暴雷,债务,裁员,交付…… 等一系列问题,所涉及的问题太大了。既然上面定下了 5.5%GDP 的增长,以及保就业的基调,那如果把房地产行业继续打压下去,如此大的行业所带来的失业人口数据上是很惊人的。

所以,面对失业率的短痛和人口下降的长痛,上面做出了选择。于是大家就看到了最近一、两个月,赶鸭子上架般的房地产行业的利好回暖信息。可能对于上面而言,迈过眼前这道坎是当务之急吧。

知乎用户 Jimmy Chen​ 发表

房地产看情况已经不具备软着陆的条件了。

08 年的时候经济下行,房地产拿出来刺激。

13 年的时候经济下行,房地产拿出来刺激。

15 年、17 年经济下行,还是房地产拿出来刺激。

每一次经济下行的时候,房地产这个夜壶毫无意外,每次都拿出来用。

每一次都在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边缘,硬生生用一个更大的泡沫去维持。

前两年,上头还想戒一戒,这两年,疫情叠加经济下行,眼看着房地产隐隐有泡沫破裂的迹象,又戒断失败了。

还是搞房地产刺激得快,逼着大家再加加杆杠,GDP 涨得快。

一定要加杠杆到加无可加,六个钱包攒不出一个首付,消费低无可低,生育降无可降。

维持不住了,才能泡沫破裂。

等到维持不住了,房地产税才推出。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所以….

知乎用户 啊疯 发表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我看见这个新闻脑袋里第一个反应。

—— 社会高于个人,稳定压倒一切。

这是我随之而来的想法。

—— 从现在每天都要开心过,因为世界大战真的不远了。

这是我思考后的结论。

知乎用户 光暗 发表

房产税一出,能不能收到税不好说,房价肯定崩了。

知乎用户 碎碎念的杰哥​​ 发表

不要以为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今年没法出房地产税的,那就想简单了。

我上一篇关于房地产税的回答,讲的是机制的力量,不以个人为转移,纯客观规律,对抗不了的。

全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首尾互联,盘根错节

1、全国税收不可能完全由 zy 统筹,然后计划分配给各地政府,那就相当于大一号的大锅饭,谁还有动力去搞税收,搞招商?转移支付也是要有来源的,都等着喝奶,谁产奶?

2、所以必然是 zy 统筹结合地方自治的方式来搞收入,zy 集中力量办大事,zy 分配转移支付,与此同时地方也有自己的抓手和自留地,自己有足够的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各地方政府,是竞争关系。

3、既然放开了跑,那就有快有慢,客观规律决定了必然出现马太效应和产业聚集,发达地区的经济圈迅速滚雪球,形成地区性的垄断和虹吸效应,强者愈强。发达地区通过产业链顶端地位和房地产市值,收割掉了很多很多劳动者的劳动剩余。我这里不列数据了,你简单思考一下或者找一找数据网上遍地都是,把中国营收、利润、市值 500 强,按照不同城市列出来,你会发现集中度非常的高,大头都集中在北京、珠三角和长三角。然后,你再想想,你们当地,有多少年轻人去一线、二线城市打工的,有多少各地的有钱人在有余力的时候,一定会去一线城市置办房产的?

4、因为 3 的原因,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根本没有机会发展起来 “核心产业”,啥叫核心产业?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就是能让你成为发达国家的产业。纵观全世界,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可以让一个国家或地区成为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但是旅游业、农业、自然资源这类,可以吗?

而,恰恰你注意观察就发现,因为 3 的原因,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是很难形成发达的制造业或者服务业的。制造业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度追求产业链配套、对物流敏感;而高端服务业更加集中,更加难以外溢。很多人调侃环北京贫困带,正是因为北京的高端服务业根本无法外溢,也没有必要外溢。

因此,绝大多数地方,搞来搞去你会发现,只能搞农业、搞旅游业、搞自然资源,这些年内卷严重,同质化严重,什么 xx 古镇、xx 一条街千篇一律,网红景点满天飞,再加上疫情影响,雪上加霜。

5、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户籍制度,人口一定会比现在更加快速的从星罗棋布的地方,聚集到少数城市,这叫做客观规律。很多人说不喜欢大城市的拥挤,喜欢小城市的岁月静好,那只是因为你所在的小城市相对条件还不错,或者说得益于 zy 的计划性调控,否则,咱们说简单点,就最基础的水、电、路、网、气,这几项你觉得稀松平常的东西,其实才是奢侈品,而只有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才能最大化的确保这些基础服务的成本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更不要提其他更高层面的服务和需求了。

6、很多人总喜欢用西方特别是美国来类比国内,比不了,人家没有户籍制度。假设,我们没有户籍制度,那么随着人口的迁徙变化,当一个地区人口大幅减少之后,当地的财政负担也会相应的降低,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欠发达地区,不但劳动力大幅外流,该承担的财政责任却丝毫不减——外出打工青壮年劳动力的子女养育成本、外出打工青壮年劳动力的父母养老就医成本、外出打工青壮年劳动力的未来养老就医成本。这相当于,外出打工青壮年劳动力对当地财政来说,不是资产,全是负债。

也有的人说学新加坡模式,学得了吗?新加坡多大地方,有我国那么多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

户籍制度的改动也不是一时之功,先不说房子,更迫切的是养老金城乡差异极大,如果取消户籍制度,城乡合一,如果农民按照现在城市的水平发养老金,每年有 5-6 万亿规模的缺口,啥概念?三分之一的全国财政总收入出去了。也许你说维持养老金总规模不变,城乡平摊,就意味着城市养老金至少下降一半,那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国家排除阻力干那么多事儿到底是为了解决矛盾还是为了激化矛盾?

7、如果想要纯靠市场化发展,那么前面说过了,绝大多数地方的产业想要去和发达地区在市场上拼刺刀根本没有机会,你还在小作坊开工人家都已经智能化制造了,现在互联网信息透明物流通达,老百姓不可能去补贴任何一个落后地区的产品,相同价格下大家一定选质量最好的,相同质量下大家一定选价格最便宜的。随便举个例子,电视洗衣机这种产品,你觉得欠发达地区建个工厂有一丁点可能性其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吗?

而如果想要靠纯 zy 统筹发展,以前也尝试过,效果感人,几百亿花下去建一些不伦不类的无用建筑的事情大家都知道。1 是反正花的也不是自己的钱,2 是那帮人也不懂商业实战,纯粹拍脑袋想当然。

因此,被广大地方验证过相对靠谱的方案,就是市场和计划二者结合,而这里面,对绝大多数地方来说,房地产是近乎唯一的抓手。怎么二者结合呢?即商业化部分依然还是要靠真正真枪实干的企业家团队,所以各地政府一定是花大力气去招商的。上海怎么说的?政府要服务好企业,当好店小二。

如果没有好的条件,你去招商人家为啥要来你那里发展呢?所以才会出现各种便宜给用地、各种优惠政策、各种税收补贴,这对发达地区是轻车熟路手到擒来,但是对欠发达地区却依然捉襟见肘,补贴也是要花钱的,钱从哪里来?这不是变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吗?

于是,很自然的就发展出来了房地产变现补贴招商经济的模式,地方政府通过房地产变现,去补贴招商来的产业,进而带动城市发展;再往后,更进一步,还出现了地方政府去招商,然后用房地产指标作为优惠条件本身,去作为谈判的筹码。举个例子,某欠发达地区邀请你去建厂,你盘算了一下,就算有各种补贴,最后也赚不了什么钱,于是你不想去,然后当地政府给了个方案,如果你去当地建厂,达到了多少多少的规模,当地就可以在某个开发新区,给你多少多少平米的住宅地产,预计售价多少多少钱,你把这个算上,看起来就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了。

8、观察两组投资,第一组投资,预期收益 5,预期风险 10;第二组投资,预期收益 10,预期风险 20。按照正常的逻辑,选择哪一组投资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两组投资没有好坏之分,选择哪一个要看风险偏好和投资组合的筹划。

然而,在国内体制内,大概率选择第一组。因为大家要免责,为什么要免责,因为国有资产必须保值增值;赚了,钱不能揣你兜里,亏了,锅要你来背,换你,你怎么选?而恰恰,我们主要的商业银行,都是国资。

这个世界有什么东西是必须保值增值的吗?

一旦这种规则确立下来,带来的结果就是走不了回头路,银行做信贷的核心逻辑倒是简单了:1、你是不是体制内;2、你有没有可抵押物,所谓抵押物,绝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房地产。

对于体制外的、非上市公司、且没有房地产抵押的,银行根本做不了规模化的信贷业务。

站在国家的角度,人值钱房子不值钱,但是站在银行和个人的角度,同一个劳动力,他的信用贷可能只有几十万、而他用房子抵押贷可以借到几百万。

如果房地产税不是象征意义的,而是颠覆性的,那么全国的房地产市值就需要重新估值,一旦这样,银行的抵押物就会发生重大变化,进而需要追加抵押物或者拍卖变现、要么就是银行全部自己扛下来(相当于 zy 替各地方政府买单),而这种全国上下的如此系统性波动,没有任何人敢去承担责任。

9、地方财政、户籍制度、都市圈经济、银行体系,这些共同决定了房地产税的未来。

房地产税不是简单的让房价上升或者下降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让你能不能住得上房子的问题,而是全国上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权力、风险再分配问题。

某种意义上讲,房地产是我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当中的一条纽带,不论你怎么改,一定会牵一发动全身,这里多一点,那里就少一点,甘蔗没有两头甜。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把 “今年内” 三个字去掉吧,这房价收入比,咋收啊

不要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

知乎用户 黑暗中的韭菜 发表

说明有几套房的房东们的统战价值,比租房的租客们高!

知乎用户 冷锋无京 发表

说明当前经济环境已经十分不乐观了。

现阶段不是不想收房产税,而是不敢。

老王生病了,病情严重,医生告诉他,有两种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或者开刀手术,药物治疗只能延缓病情发作,要根治只能开刀手术,但开刀手术会让老王短时间元气大伤。

老王考虑了一下,觉得先不开刀,药物治疗就好,说不准以后医学进步,不开刀就能根治好自己的病。

老王就这么拖着自己的病,也没什么大碍,但最近老王身体虚弱,又感染了流感,这个病就严重起来,老王觉得不能拖了,应该早点手术。

但老王去医院问了下医生,医生说老王身体目前很差,手术风险高。

和大家沟通下我的看法,我把我的观点按照逻辑链条的形式给大家展现出来:

1、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泡沫。

土地稀缺性是人为的,土地创造价值速度没有高速增长。

2、房价基本没有再增长的空间。

房价已经透支了居民消费能力,再往下透支就会出现风险。

目前,因为买房,普通人现在不但口袋里没钱,还欠了巨额债务。

我认为,如果调控,房价还能继续猛涨,但普通人就需要借更多的钱来买房,但借钱(高杠杆)就必然会有更大风险,政策近期抑制房价暴涨,就是怕风险失控。

房价继续涨就是居民负债率继续涨,就是风险继续涨。而目前居民负债率和金融风险已经处在危险边缘了。

3、房价暴涨是透支未来式发展模式,牺牲未来换取短期表现,饮鸩止渴。

房价暴涨短期内必然是经济增长,眼下危机得以化解,但长期来看,积弊难除。

4、房价高速增长、高房价经济层面会抑制实体经济、加速社会财富集中加杠杆压榨居民消费能力催化产能过剩问题等,简而言之,就是积累风险和危机。

5、以上问题具体到个人层面:就业难、行业不景气、失业增加、待遇低、加班严重、考公难、考研难、结婚及生育率降低等

6、根本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根本性改革**:资产税(降低贫富分化)。

7、根本性改革必然伴随阵痛,会释放之前的风险和危机。

8、疫情极大程度上加大了经济的风险和危机。

9、因为房产、疫情及国家在国际市场的定位与环境等原因,当前经济环境不容乐观。

灵活就业人数达一亿、行业不景气、裁员潮、考研、考公人数逐年增加、考研分数线猛涨、结婚率出生率下降、法拍房数量猛增至二十万、部分地区房价开始下跌等等,都是征兆、是注解。

10、房产的巨大泡沫蕴含着巨大风险,泡沫刺破会对当前经济环境造成严重冲击。

11、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12、与之前经历危机不同,现在已经没有合适转嫁危机的对象。

综上,我认为不是不想实行房产税,而是当前经济环境不乐观,已经没有承担风险的容错空间,贸然实行房产税可能会造成系统性危机。

回到开头的故事,老王不是不想动手术,老王也知道病情不能一直脱下去,但眼下他现在身体状况堪忧,承受不来手术的阵痛,只能拖着,等待转机。

知乎用户 魔幻现实观察员​ 发表

10086 遍了

有没有可能房产税最近十年压根就不会收了?

评论区自动关闭

知乎用户 TOM CAT​ 发表

什么叫人民房东啊!

知乎用户 天道花怜 发表

当局原本的算盘是一边减少卖土地的收入,一边增加房产税的收入。直到房产税替代土地出让金,无缝衔接,不造成地方财政收入萎缩。但是尴尬的是,地产行情急速遇冷,不仅影响经济稳定。也导致地方政府土地卖不出,财政缺乏这部分收入而又无法通过征收房产税来应急。所以只好延迟推进房产税,稳定房地产,让地方财政还能靠卖土地缓上一口,也能稳住经济大局。

知乎用户 jacky’s 发表

谢邀

意味着房地产税试点可能暂时宣告破产了。

这个口径看上去挺丧气,说是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在民众看来是挺没劲的。

但实际更没劲的东西往往就隐藏在话术背后。

比起 “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范围”,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你说不扩大,那现有的试点城市有哪些呢?

按照之前传闻和放风出来的口径来讲,这波是准备搞出至少 10 个房地产税试点城市的。

是在这些基础上不再扩张呢?

不好意思,恐怕这个基础只是指的是上海和重庆。

房地产税改革直接熄火了。

就差直接告诉大家了:

别说在十个试点城市上扩张了,就连已经谈好的这些试点城市也没戏了。

房地产税嘛,先缓一缓。

有上海和重庆在这里打个样子就行了,不要动不动想整个大新闻,搞点什么不合时宜的房地产税。

不客气地说一句:

如果这是集体决策后的口径表述,房地产税进行工作最少直接倒退了五年。

推行不下去了。

只要有点社会经验的小伙伴都清楚一件事,要是领导给的工作是实实在在能带来好处的,那效率是肯定高的。

房地产市场的鼓励政策属于这种范畴。

但要是领导给的是得罪人的活,那就再看看了。

即使领导压的紧可能都没有人愿意去改,更何况是领导自身思想都开始动摇、不再坚定了呢?

甭说了,有样学样吧还是。

说句略悲观的话吧。

我们现在轰轰烈烈搞的房地产税试点工作现在看下来还没有 10 年前的力度来得强烈。

那时的我们

好歹还走到了两个试点城市阶段。

现在的我们

一无所有

知乎用户 曹多鱼​ 发表

之前一直跟我扯 “政府为百姓排忧解难,壮士断腕自砍房价”,“房地产税不会摧毁地产业、威胁经济” 和“房地产税随时都收的上来,你一定是炒房客收了房企的钱”的人怎么不出来了?

我的观点一直没变:房地产税的税基建立在居民部门高杠杠和不现实未来经济增长预期两者支撑下的资产泡沫,实际上是无法收的,因为持有房产的人(还不是持有土地的人就要交房产税了,惨!)的实际财产和偿付能力是与资产泡沫不匹配的(背了 30-40 年房贷,哪里来的余钱交税?还结不结婚生不生育了?)。就现在这个情况,一旦工资变动很多人也是撑不住的。难道看不见最近互联网巨头裁员引起多少新购房人的哀嚎?这些人都是炒房客?只不过是想在一线城市扎根、安身立命的普通人而已,突然失业,马上就要陷入债务泥潭。这些高收入者尚且如此,你让别的买房者情何以堪?房产税的目的是补充土地财政破产后的政府收入漏洞,所以税率不能低,可是你到背着房贷的人家里去瞧瞧,谁能随随便便拿出上万余钱不心疼的?拿不拿得出来还是个问题呢!税以上,立刻连房产为了抵抗通胀不得不买的幻想也被打破了,这下完全是负收益,还伴随着巨大债务风险,资产泡沫不破裂才怪。地产市场崩盘,那些除了卖地别无他法的地方政府就这么破产了?所以最近不才总吹风说要鼓励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嘛。统计局都出来说投资有增长,虽然数据显示头部房企销售接近腰斩,可能这就是薛定谔的楼市吧。

2021-2022 中国经济年会上房地产被定义为支柱产业,这将会对楼市产生怎样的影响?房产税即将落地,有无大佬可以分析一下房价的未来走势?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如何能做到良性发展?中国的房价还能涨到什么时候?


请各位讨论房产税的时候注意政府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在这里是不一致的。政府希望的是高房价(借此维持高地价的土地财政)同时开源税收,老百姓分有房有贷、有房无贷和无房三批。有房有贷希望维持高房价,不然按揭不亏的爹妈都不认得了?同时贷款压力之下又不希望有新赋税。有房无贷也是希望维持高房价,因为这样有机会套现离场,对房产税相对没那么敏感,但比房奴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过去十几年的房价暴涨并没有让工资暴涨,很多人的身价差异全在于运气,工资收入没啥差别,所以即使纸面上财富很多,实际拿不出多少钱来。无房的则是希望房价跌下来,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群体和这一群体的利益一致。而很多网友讨论时是以无房者的角度来考虑政府政策制定的,所以总是分析歪了。这便是原因所在。


很多人说哪怕只收一小部分持有大量房产的人也好,总是开了个头。殊不知房产税最大的威力还不是税款的负担,而是打破潜在购房者,尤其是普通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今天可以收 3 套房及以上的,过一段时间政策风向一边,税就要收到自己头上了。按揭一来就 30-40 年,往后被套牢了怎么办?要不要冒这个风险?政府都吹风这么久了,决心也不小,如果大棒落下来楼市崩盘,自己撑不撑得住?许多人自己心里一掂量就没底了,本来被催婚压力赶鸭上架,结果这时候又得瞻前顾后一番,已经接近腰斩的售楼市场还要不要了?今年 GDP 增长目标是 5.5%,可是动不动封城你这供应链和外贸怎么运转?GDP 上哪增长?不得已老办法又得拿出来,所以又开始照顾楼市了。

过一段时间考虑写一篇分析金融系统去杠杆成效的文章,分析一下当前金融系统对楼市的承压能力,对比着和地方债务来看,探讨一下地产市场这头灰犀牛的吨位。

知乎用户 彬彧渊然 发表

谢邀。

求稳呗。

政府工作报告看了吧?里面关于今年的新增城镇就业目标是多少?

1100 万人以上。

那前几天二号的表述是什么?

“我们现在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必须有 1100 万人以上,最好有 1300 万人以上”;

“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 1600 万人,是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 1076 万,是历年最高”。

只算城镇,今年需要就业的是 1600 万人,实现目标是 1100 万人,最优成绩估计是 1300 万人。

注意上面只算了新增。因为产业流出、散发疫情风险、持续债务违约而导致的已就业人员失业,不在内。

这个大环境下你跟我聊加征直接税

喝了么您?

我还是那个观点:指望暴跌和大涨的都是扯。

房地产已经是半硬着陆了。去年合同销售额 5900 亿元的融创,现在连 5 万元的商票都敢违约拒付。

去年年初,融创在海外发债,11 亿美刀引来花旗瑞信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一堆大行推介,订单 90 亿美刀,一堆人争着做融创的债主。

3.25 年期利率也就 5.95%,5 年期利率 6.5%,大家看好融创就是因为融创稳,过了三道红线。

现在融创的违约评级是 B-,垃圾级。

孙老板是不会穷的(不知道他现在会不会想起多年前和贾老板参观乐视的往事),但融创的供应链咋办?

去年合同销售额 5900 亿元,还开不开工?交不交楼?农民工工资发不发?

空有短期政策而无居民负债空间,更无人口增长,多数城市不可能涨。

房价涨跌进一步分化,少数的人口和资本流入地才是真坚挺。

但你指望多数城市立马暴跌,想多了。抵押物估值稳定是信贷活动的基石,房子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贷款抵押物,砸房价跟砸银行没区别。

所以就躺那吧,躺个十年二十年,通胀来消化房价。

十五年前我在上海读书时,晚餐是 3.5 元两片肉的兰州拉面(大连路惠民路一带)。现在就算你在上海能找到这个价位的一碗拉面,我都不敢吃。

房子就是负债,保交楼就是把银行一对一的负债转移到一对多的普通人手里。单个债务总额变小、债务人增多,不良债权也转良了。

这和 “大别野不好出租、打隔断拆成多个单间好租” 是一个道理。

而且连这种操作都未必能顺利。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说了一万遍,这个 “稳” 的是交易,并不一定指下降,地方眼下尤其在反下降。

多数地区的土地财政收缩是肯定的,20% 幅度吧;而那个低水平社保体系面临到 27 年的整体入不敷出(不计国资划入);此外还有地方经济要搞、民生刚性支出要花。

“回归合理价格区间”?现在不是 “再吸一口”,是下坠边缘找绳子。没有国资房企的接盘,很多地方的房价早自由落体了。

然后就是大面积贷款违约与企业倒闭。

给个宽松环境,完成债务转移,然后国内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搞起,海外扩张搞起。

政府部门能顺利背下新债,肯拿出 10% 以上的杠杆率,那就阿弥陀佛。

过去两年很多媒体给出了过于美好的预期,好像重疾沉疴可以一药除,房产税加发钱,天下就太平了。

搞流量可以这么搞,但别当真啊…

知乎用户 王子君​ 发表

我不愁。

有出生率转为人口负增长在这顶着呢。

有疫情在这顶着呢。

有动不动就封城,一封就失业率激增在这顶着呢。

有无数断供潮在这顶着呢。

一看这么多不如我的,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高兴的我,还要欣赏夜色中最美的景色。

知乎用户 的了哈 发表

我就想问一个问题,您辛辛苦苦搬砖的城市,没有一块板砖属于您,如若有一天列强的炮弹打过来,您愿意保护你搬砖的城市吗?

知乎用户 null 发表

我实在不知道那些喝了点儿既得利益阶层汤汤水水的人,激动个什么劲?

房地产在未来死路一条是板上钉钉的事。

毒戒不了,复吸了,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

看样子没什么希望了,大家珍惜身边人,珍惜眼前事,该吃吃该喝喝,过一天算一天吧。

知乎用户 民用原子弹 发表

楼梯响了好多年,不见人下来
其实很多年我就感觉到,楼上根本没有人。

这个税收问题异乎寻常的复杂,几千年来都没有折腾清楚,税收一直在改革,从未间断。

我大约查阅了一下,全世界的税收占据 GDP 的比例,大约就是 13%-20%,其中特别小的国家,例如避税天堂税负要少一些,更靠近 13%,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税务大约就是 15%-21%,所有国家都是如此。

为啥,再想收更多,就更费劲,因为税收也是有成本的。

举个例子,一个老爷们,家里是女的说了算

女人让老爷们交作业,发现啊,这个老爷们一个周只能交三次作业,这就是极限了,再来一发,不行啊。女人嘛,你动的,还怕次数多?越多越好啊。

西方国家还有怕自己钱多的?

可是吧,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女人想要收更多的作业,怎么办?

第一招,增加项目,巧立名目

原来每周三次的习惯不变,增加结婚纪念日,情人节,生日,妇女节 ······· 没看见,韩国人一年有 21 个情人节呢 ·····

但凡是节日,就要交作业 ·······

但是这样男人还能应付,但是次数多了,也收不上来。

当然,巧立名目,那就是解锁新姿势呗 ·····

但是吧,姿势那么多,每次滚床单又不能把所有姿势来个遍,所以不能从根本上增加作业量 ·····

第二招,大补

女人想了想,估计是老爷们身体不行,那怎么样,大补呗,什么枸杞当归,什么韭菜牡蛎,什么大补,补什么(货币政策大放水)。

结果是,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效果没有那么明显,并且,放水放多了,产生新的问题:男人吃不下了,或者吃够了,不想吃,导致那么多的补品都放在桌子上(货币在金融系统里面空转)

第三招:诱惑

大补都补不下去的时候,女人在想,身体问题解决了,可是作业次数还没上去,是不是对我不敢兴趣了,于是,女人勤奋了起来,使出浑身解数,什么浓妆艳抹,豹纹冰点,情趣套装,莞式服务,什么护士装,女仆装,黑丝,全上了,连蒙带哄 ···

效果嘛,有一点,但是副作用很大——女人把自己折腾的累的够呛,并且为了搞这些花样,也花了不少钱,女人一算账,呀,多出来的次数,抵不过成本 ···

(税收也是有成本的)

终极大招:出轨

折腾了好久,作业的次数始终没有达到女人满意的程度,于是女人突然开窍了,老在家折腾费这个劲,出去转转,不香吗?(对外贸易,国际经济一体化),球村这么大,谁交作业不是交 ·····

所以,题目是房产税,我想说的是,天下所有的税终究都是人交的,没听说过房子自己会跑去交税的 ·····

眼下,新冠三年,男人身子骨明显不行,恐怕连每周三次的作业都快保证不了了。

所以,女人决定,暂时停止折腾了

知乎用户 信贷规划指引​ 发表

说明润学作为知乎最火的话题之一,不是没有道理的。

房产税如果出台,会损伤谁的利益?谁最不希望它出台?这些问题一想,答案就很清楚了,不需要什么信号不信号,这个地方从来都是这样,房住不炒,这种听听就行了,不然的话,让那些持有几百套、几十套房子的人先吐点出来?想得美!抛弃幻想!

尤其是还处于无产状态的 95 后、00 后,我建议大家谢绝网络上一切键政探讨和争论,静下心学习外语,来到国外,降低自身生活难度、提高自身桶占价值。

有些朋友或许会觉得 “我喜欢国内的生活,不想润”,错,润只是手段,并非目的,持有外国永居或国籍而生活在国内的人多的是,持有外国身份你就不能为伟大复兴进行奋斗了?要带着提升自身的价值的角度去看问题!**只有你相对而言更重要了,你的利益才能更有可能的得到保证,牺牲不重要的人的利益向来是某地特色。。。**最完美的当然是改变这种风气,但如果改不了,只能先保护自己。

不能再往里说了,容易被删帖,需要自己去想了。

知乎用户 大锤 发表

谢邀,不评价,我要号。

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某个行业分析师的回答,

就这水平……

自然所有预判都错了,笑。

连错了以后分析能力都是负数,还当什么分析师……

不打哑谜了,其实我在很久以前口风不那么紧的时候,早就说过问题的关键。

后来……

后来那个关键的问题从知乎上消失了……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李克强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来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2013 年 3 月 17 日。

前半段诚哉斯言。后半段……

知乎用户 伏枥听雨​ 发表

因为从来就没具备过条件

之前有个帖子问房东能不能把房产税转嫁给租客的,底下一片回答都是房东想桃子呢,因为房租已经是租客可以承受的最高水平 balabala,所以租客是扛不起的。

那这个税让业主扛也是一样的,城市里有一大票高身价低收入的业主,他们身价高是因为他们住的房子大盘带动上去了,实际上以他们的收入水平,根本不可能买得起这么贵的房子。

别说这样的业主了,哪怕是置换改善买了高价房子的业主,也未必是真有钱。

我以前跟别人说,上海滩工作了十几年的小夫妻,不考虑啃老,置换买得起 800W 房子或者 1000W 房子,他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就是其中一个运气好,原来的房子升值到了 800 万了,另外一个运气差点,原来买的房子只升值到了 600 万了,他们工作十几年攒下来的现钞其实就是脚碰脚的水平。

所以你看上海的房产税为什么又要是新买的,又要扣掉一定的人均面,就是因为哪怕是购入房子的,如果是置换改善,未必真拿得出按全面积作为基数算出来的房产税。只有那些新买房子,而且买完人均面积还超标一大截的,那才是能拿得出钱交税的。

其实嘛,像房产税这种全社会都极为关注的的税种出台,要想尽量控制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所谓的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就像限购政策中关于首套房的认定,上海的限购规定是 2011 年出台的,所以 2011 年之前买的就不算进二套房里面,规则出来后买的才认。

但是土地出让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住宅是 70 年,就算商业用地也是 50 年,这就太长了。如果当初只卖 20 年(当然价格肯定也要便宜很多),那现在出政策,再征求征求意见 + 试点试点拖几年,到时候会有大批过期的土地需要重新算出让金,正好就可以按 “新人新办法” 来操作了。

现实就是寅吃卯粮一口直接吃到 70 年后,你不可能指定一个针对几十年后 “新人” 的“新人新办法”。

当然如果退一步,把房产税只当成外快而不是用来一定程度上替代土地出让金,那上面说的问题就基本不存在了。但这样一搞,不就是上海重庆已经搞了十来年的东西么?

知乎用户 随便看看 发表

这税就跟财产公示一样,只能研究,不能实施,因为不具备条件。

知乎用户 唯唯诺诺的梦 发表

好啦,原来老说时间站在我们一边。现在变成了时间哪边都不在。

就看我们和对方谁先炸了,美国的股市,欧洲的债,中国的楼市,大家都只能看着手里的引线越来越短,可没有一个人敢熄灭它。

目前来看,欧洲最危险,我们跟美国半斤八两,不过别误会…… 三个玩家上桌,只有一个人能活着下来,不到最后,谁也笑不出来。

行吧,非要走捷径,非要好猫,自己选的路,跪着也得走完。

至于年轻人,哪凉快哪待着去,该躺就躺,该认命就认命,也别想着瞎润了,目前这状况,大的还在后头呢,你跑别人的地盘上,指不定那天就成了日化品。

好好活着,等到年龄再大点,再绝望也来得及。

现在,死挺吧,挺过去,说别的才有意义。

知乎用户 一只两只三只 发表

3.17: 去年恒大暴雷之后,地产公司这么大的窟窿,就不该寄希望于房产税短期能出来。

别说今年不具备,我觉得 2023 年也可能不会推出。能在 2027 年之前落地就可以了。

个人臆想的非一线、非省会的三四线城市,其房地产调整路径: 2021 下半年调整 10-15%,2022 下调 10-15%,2023-2024 每年下调 5% 左右。经过 4 年钝刀子割肉,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基本修复,收入平稳,出生人口下跌趋势止住,房地产终于脸着陆。

今后几年,北上需要单独考虑,是独一档的地方。省会及苏州、无锡、东莞、佛山这样的东部经济强市,有可能要经历 2 年的调整期,平稳甚至回调都可能,走势差异化,需要具体城市具体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

这么看,2024-2027 才是试点、立法的合适时机。(自己猜的,不做数)。

——————————

别看 Tjj 刚公布的房地产投资数据,自己去搜各大城市的 1-2 月住宅销量,非一线、非省会城市动不动 40% 左右的下跌,再不稳住,经济会出大问题。以现在的房市体量,房地产崩了会拉着所有人脸着陆。

但是房价会继续涨吗?甚至能稳住吗?

记得 15 年股市出了个 7% 涨跌停冻结交易的制度,实打实的验证了 “人不是无所不能的”,那时我没仓位,所以看着连续几天的打脸,给我看的直乐。

现在地产 15% 跌停价的限制,给我同样的感觉。区别是仍可以按 85% 价格成交。

形势已经变了。

1. 房地产是不动产,流动性极差。房产投资,保值升值之前,必须先考虑流动性——只有能快速变现的房子,才是好房子。

2. 家庭 70%以上的杠杆率,真的已经极限了。武当梯云纵那是高手玩的花活,普通人身在半空,不可能左右脚互踩再拔高的,超过极限了。——记得 18 年开始的企业去杠杆吗?今后几年,是普通家庭去杠杆,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时候。——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前,普通家庭还是别参与房地产了,玩不起的。

3.2022 的某个时点,人口必然进入死亡交叉。但估计稳不住,人口出生大概率会向 900 万飞奔而去。很多地方的地产,已经失去人口这一最大的基本面的支撑。

为何北上今年房地产成交火爆?——因为这俩城市,是确定无疑,可持续吸引大量年轻人口,让自己长期保持年轻的城市——当然,你自己混不下去,麻烦自觉滚回老家去,别挡道。

为何中西部一些省会现在都不行了?相对于他们的经济实力、发展潜力,他们对人口的吸引力逐渐丧失,暂时已经不具有性价比了。

从人口流动看,应该卖出一切三四线的房产。如果自己不居住,这些房产将慢慢丧失流动性,逐渐老化成砖头水泥。甚至无法完成产业转型、人口流入的二线,都无法确保房子保值,失却投资价值。

4. 最近几天对中概股的绞杀,以及连带着的港股、A 股大跌,让我再次见识到了国内资本的脆弱性、软弱性。连我一个散户都敢锁仓赌国运(主要是套住了,我甚至在中芯国际下跌时拿出自己的吃饭钱加仓了中芯港股),机构们却在大规模出逃,很多质地非常好的企业,都在被恐慌性甩卖。——这说明,资本市场的脆弱性,只能锦上添花,目前无法充当稳定经济的蓄水池——那只有稳房产了。

5. 也是这次近乎股灾的大跌,让我再次深刻的认识到,这个世界的金融霸权,还是牢牢掌握在美国手里。所以,作为个人,别和联储作对,会死的很惨。所以,别在泡沫巨大的加息周期买房。

————————

3.18: 早上看新闻,合肥土拍八成地块触顶。这几年,合肥房市一直热度爆棚,这次估计又成为一个提振信心的信号。

个人觉得,除了放水,其他一切都可能是假象。

在央妈不大放水的前提下,楼市的货币总量是有限的。北、上的持续火爆,二线省会的反弹,只会强化强市的虹吸效应,让资金加快流向一、二线,三四线更难以为继。

在持续的利好刺激潜在刚需入场的时候,也许离场的机会稍纵即逝。

知乎用户 小楼卧听雨 发表

看新闻要看有效新闻。有效新闻可以把新闻背景以及前因后果都讲得清清楚楚,根本不需要看完新闻的人自己去猜 “释放了哪些信号”。

不过,这些信号又和 “真正的暖意” 自相矛盾,这个自相矛盾又 “释放了哪些信号” 呢?

联合早报:经济下行楼市疲弱 中国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暂缓扩大

(北京综合讯)中国财政部称,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预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楼市疲弱的大环境下,房地产税推进步伐将放缓。

中国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昨天对新华社称,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2018 年和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及 “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不过在 2020 年和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没有相关提法。

去年 10 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展开为期五年的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并在条件成熟时制定法律。

当时分析师预测的首批试点地区包括浙江、海南和深圳。

不过,随着中国楼市陷入流动性危机,上述城市均未出台相关政策。

本月 5 日出炉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到 “房地产税”,引发舆论猜测这项试点是否因经济压力过大而推迟。

分析认为,由于中国楼市还未回暖,不提房地产税有稳定市场信心的考量,但不代表试点长期搁置。

另一方面,中国央行和银保监会昨天也分别召开会议,为笼罩悲观情绪的楼市注入 “强心针”。

央行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银保监会会议提出,要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经济下行楼市疲弱 中国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暂缓扩大

知乎用户 古都闲云 发表

也就是早上 6 点左右起来能看到民众真实言论

过了 7 点该删的都被删了

………………………………………………………………………………

关评匿名…… 大部分只是宣泄情绪而已,真真做到为改革谏言献策的,不过尔尔。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问题你早干嘛去了

知乎用户 从不毒舌可达鸭​ 发表

1. 房地产税真的能降房价。

2. 房地产税的决定者和多套房的持有者高度重合。

3. 房地产税真的能开始收。

为什么在已知 1 和 2 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持对 3 抱有幻想呢?

知乎用户 王希​​ 发表

你们还是太年轻辣!

知乎用户 嘟嘟嘟​ 发表

从 81 年到 97 年,出生人口都在两千万以上

最近的一次房价暴涨是 16 年的涨价去库存

假设 22 岁本科毕业,25 岁以后考虑婚育

那么有可能被房价卡住婚育的人群主要出生在 91-97 年,也就是如今 25-31 岁人群;

这一代人至少一亿二(一胎也该有 5000 万出生人口)

再假设 35 岁以后女性生育意愿开始大幅下降,40 岁会放弃生育,那解决房价这个生育拦路虎的时间窗口还剩 4-9 年

拖,都可以拖,就像某些答案说的,这个时代风云变幻,一两年发生翻天覆地改变不算稀奇。

把问题留给后人解决,相信后人智慧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冒可能会没有后人的风险,值得么?我不知道

知乎用户 正能量的波波波 发表

中国:房产税不扩大试点

美国:加息我就加个 0.25

双方都展示了惊人的战略定力,在绝不加息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知乎用户 螺丝 Loscock 发表

知乎用户 啦咯看监控 发表

读中国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无论这笔税收的名义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最后这笔税收在执行的时候都会转到老百姓身上,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本来是用来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结果到最后整个执行链上下其手没有缩小差距,反而扩大了差距,成为土豪劣绅贪官敛财的手段。

比如唐朝的租佣调制和两税制,本意是抑制土地兼并,最后却加剧了土地兼并,前者 “丁职虚挂” 按人口来收税,大家都一样。

民众靠假死或者挂在豪强名上来逃税,因为每次收的税有定额,剩下还在老老实实交税的农民就得额外交这些已经附庸在地主阶级的农民税收,结果就是一直交税的只能被逼卖地。

后者两税制以贫富多寡来收税,有钱的多收,没钱的少收,这很好了吧?结果在执行的时候又变了样。

由于中央政府对基层情况不能完全的掌握,所以在关于贫富评定的情况中,只能靠派驻的官员上报才能了解情况。

这种情形下,有很多的富裕人家往往会与官员勾结,少报瞒报自身资产,从而达到少交赋税的目的。而中央政府对这种情况往往不能及时掌控,这种制度逐渐变成了依靠地方官员个人品德来维系,由最开始的法治变成了 “人治。”

当然我讲的是唐朝,现代就拿越南的增值税来说,增值税的本意是让商人多交税,打工人少交税甚至不交税,那么请大家动一动脑子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个税最后是谁交了呢?

商人们觉得增值税印花税等等这个税那个税都是成本,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要想利润保持不变应该怎么样?增加售价就行了,原本十块的东西收 3 块的税现在变成收 5 块的税,那么这十块的东西至少会涨到 12 块钱,原本商人们要交的税收以抬高售价的方式让消费者承担了,最后增值税看似是拿商人的钱,结果最后是所有的消费者出的钱。

房子也一样,房东要想盈利不变只能选择涨房租,这不仅仅是住的房租,还有店铺的房租,店铺的房租涨了那么店里的商品是不是也要涨?

有人说不会的,他们会害怕房地产税而选择抛售房子,到时候市面上大量抛售房子,房价肯定会降。

持这种想法的人对二手房的行情可能不太了解,这么说吧,二三线非省会城市你现在用当地市场价挂一套二手房看看需要多久成交,二手房的房贷大部分都停了,你不打个骨折你还想卖出去?打骨折你又舍得吗?

他们为了卖新房直接锁死了二手房的流动性,所有的二手房资产只是纸面上的资产,用金融的话来说这属于老鼠仓,庄家在不停地大量抛售,你想卖只能割肉,往腰上割的那种,眼巴巴地指望着神秘力量来拉盘

综上所述,我的结论是不论房产税的初心是什么,到最后会不会走两税制的老路?房子多的可以隐瞒房产,房子不多不少的砍一刀,房子少和没房子的以房租涨价店铺涨价以及商品涨价的形式来帮别人支付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房产税?

知乎用户 胡晓 发表

我就看知乎 er 小年轻们什么时候才会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只要跟一些人的利益保持一致,就基本没有风险…

建议你们去看下北上深的一些人(特别是 zjw)、国企领导们以及直系亲属手里多少套房,都在哪些位置… 敢不敢调研一遍 对全社会公布?让他们自己制定政策收自己的税?

别说房产税了,连民怨最大的学区房,现在有影响么?即使已经触犯了 “教育公平” 性这条红线,现在也只是区内就近分配,万柳、金德月这些一线学区房降幅 5% 以内,一些人的重要资产能贬值么?

再看下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 “s f l”,国家各部委联合调查,最后有音讯么?人家的客户都是谁?最后罚款 200 万… 真多,快赶上人家一个月收入了

从 20 年初疫情开始到现在,深圳、上海市区二手房普涨 50%,北京市区普涨 15%,这些数据不实地去看房压根感受不到,天天看新闻、看 @pure 日月 的小年轻还以为 “崩盘在即”…

然后昨天国家各部委接连表态,就差明说要 “放水” 了,结局会怎样还需要说么…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认清现实,少 yy

知乎用户 爱面包​ 发表

中国楼市是典型的政策市

经济形势越差,类似房地产税这样的 “大杀器” 越不敢轻易出手。

过去几个月,虽然楼市政策底已见,且各地松绑政策不断,但市场形势并未好转,暴雷房企更是有增无减。

这时间点,如何出台房地产税试点,很容易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在政策刺激之下,房地产销售仍未回暖,而全国商品房均价更是跌破了万元大关,回到了 2020 年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 1-2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1.57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9.6%;商品房销售额 1.54 万亿元,同比下降 19.3%。

以此测算,全国商品房均价为 9845 元,相比去年同期的高点下降了 10% 左右。

这还是官方统计数据,第三方市场数据恐怕更不乐观。

而在纳入统计的 70 个大中城市中,仍有超过 8 成的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跌,维持在历史高位。

虽然刺激政策不断,但还有 28 个城市,房价回到了两年前,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这些城市里,不乏以郑州、济南、长春、哈尔滨、石家庄为代表的省会城市。

更不用说,最近一段时间,不仅以万科、碧桂园、融创为代表的民营房企股价跌创新低,陷入债务危机的中小房企越来越多。

这种背景下,稳楼市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之高。

更何况,2022 年,我国本来就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再叠加地缘冲突与疫情反弹,稳增长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之大。

官方已经多次表态,慎重出台收缩型政策。对于资本市场如此,对于楼市也是如此。

今年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试点的条件,并不等于房地产税试点无限期推迟。

如果地缘冲突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扭转、新一轮疫情退潮,房地产税试点还会正常推进。

如果在政策刺激和地方松绑之下,局部楼市开始转热,房地产税试点时间提前,也不是没有可能。

多说一句,房地产税试点越早落地越好,否则一直都是悬在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市场影响更大。

[

中国城市大趋势:未来 10 年的超级新格局(经济大趋势系

京东

¥47.4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87512952694104065-0-1&p=JF8BAQoJK1olXDYCVlpaAUsUBl9MRANLAjZbERscSkAJHTdNTwcKBlMdBgABFksVB2gBG1gQQl9HCANtUxBDQw5pGgd3A3RWMAcnACBlYBtqa1cZbQYLVFxVCUoXBGw4G1oUXQIHV11bCXsnA2o4TTUVXAcDUV5eCkoXM244G1wQWwMAVVheDUwWCl8IE18li6iWgdbi0fuy1cWmztaliI-pgODbOHsnAF9TTg9cGBoCUVdbDEsUC2sLHFMQXQcHVVlZFEoLA18IGloVWAEEVFxbZk4XAm4PGFISVQRsVl9cDUsUCmoAHGsVbQUyCjBcW0wSC24BSDVIXENbFRoGTiUeAGwBE1wRbQQDVVxfOA)

知乎用户 凯风​ 发表

这样到也好

泡沫足够大,崩溃的时候影响力才会够大,冲击力才会让人刻骨铭心,人这种动物只有刻骨铭心才会不犯贱

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那种刻骨铭心造就了美国 40 年的繁荣

08 年金融危机渡过得太轻松,导致美国现在张狂至极

这一次刻骨铭心的记忆,会成就未来 40 年繁荣,当然动静得大一点

知乎用户 没有 ID​ 发表

我在知乎反复表达过两个观点:

1. 任何提及房产、地产问题的分析预测的内容却不仔细分析地方债与土地财政的都是 0 参考价值,无论结论是涨还是跌,都是脱离了最核心的地基在胡谈、乱谈上层建筑。

  1. 制定房产税的阶级层级是与拥有多套房产同阶级的群体交集多还是反之与 0 或唯一住房的群体交集多?

我在知乎这七年时间,向学弟学妹或者其他在校生提到最多的建议 1. 校招务必把握人生唯一一次机会,校招选择体制内,这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快提升统战价值的方式。 2. 努力拼搏,前往一线城市及强二线 (南苏杭) 尤其是以上海为代表的国内最高治理水平大城市发展定居。3. 及时上车购房,尤其是北上广深南苏杭,哪怕咬牙上杠杆。

记得两年前写过的回答,这两年来私信和评论收获的感激我自己也数不清有多少了:

美国的无限量放水,会对中国房价产生什么影响?

2022 年 3 月如果你问我,地产会怎么走,那我想反问你一句:地方债务好转了吗?地方财政支出减轻了吗?体制内在编离退休人员的规模以及人力开支大幅下降了吗?

不过,我主观认为,包括我在昨天的回答中提到,除了北上广深南苏杭以外的房产不建议购入了,去碰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产更是在赌博,因为三四五线城市的富裕阶级并不是傻子,他们通过学习、请教也明白我说的那些道理,他们作为三四五线城市的富裕阶层主力也在希望把自己的资产变成北上广深南苏杭的资产,如果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那就让自己的子女前往这些城市定居后进行转移。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北上广南苏杭的相亲平台越来越多出现这样的公开信息:

25 岁,黑龙江公务员家庭独女,来沪工作,寻门当户对的独子。

28 岁,贵州国企家庭独子,来杭工作,寻门当户对的独女。

这样的家庭结合不开玩笑说实话,在北上广深南苏杭生活起来比很多土著都要舒服。

换句话说,我希望你看完我这个回答以及我过去的回答,看到这样的新闻既不要激动也不要愤怒更不要懊悔,记住七字北上广深南苏杭,上最佳

如果你真的明白地方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的关系,你就会明白如果房产税推出意味着什么,只要你会数学建模与编程,你都能通过计算仿真发现你试图通过房产税来替代土地出让金是徒劳的,因为这个模型根本跑不到房产税量级能和土地出让金一个量级的情况,才跑一会会模型就崩了。

至于其他一些分析什么生育、产业、实体经济包括其他宏大叙事的分析内容,我愿全部称之为命题小作文,都是专门写给特定的群体看的甚至收费卖课,特定的群体看完那样的文字觉得酣畅淋漓跟看爽文一样,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命题作者收获了流量和收益,读者收获了口舌之利的快感,仅此而已罢了。

知乎用户 九乡河龙牙​ 发表

“经济发展” 对于西方国家的政府来说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素材,但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必须要有的基石——这是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出发点。

中国人都听说过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句话,但很多人都不清楚,“发展”这个道理对于中国来说有多硬,因为这牵扯到一个关于合法性的问题。

我读大学的时候教近代史的老师非常硬,那个时候全球经济还都是高速发展的年代,西方那一套在年轻人当中很流行,做政治宣传工作的老师在学生当中不说是不受待见,至少也能说是人见狗嫌。

结果那个老师课上跟我们说:政治学的核心就是执政合法性论证,西方政府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这看起来就很合法,那中国政府呢?我们合法吗?

当时我们都吓傻了,心想这他妈是能公开讨论的话题吗?

结果那个老师说: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我们就是要做这样一件事,我们要告诉你,在中国最混乱、最贫穷、最落后的 20 世纪,我们尝试过很多方式,洋务派试过了,立宪派试过了,革命党试过了,资本买办试过了,都不行,中国没有改变自己的落后地位。

最后,我党试了,成功了,这就是合法性。

中国人的核心思想很简单:谁能带领中国独立,谁就合法;谁能带领中国发展,谁就合法。

我们当年为什么合法?因为别的政治势力不能让中国独立,我们能;

我们未来为什么合法?因为我们承诺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这个就是我们的合法性依据。

当时我只有 19 岁,着实被他这一套逻辑给镇住了。

这个逻辑链条确实非常强,非常中国人,非常实用主义,就是 “我强我就上,拉垮你别逼逼”。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中国从初中开始就要不厌其烦地教授近现代史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强调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这一大堆的事情。

因为我们的政府一直在建构一个基本的叙述逻辑,强调的是:历史给了这些人机会,但是他们很拉垮,没能带领中国完成复兴,当机会到我时,我们抓住了,中国独立了,中国发展了。

这就是我们执政合法性的最强理由。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中国政府说要 8%、7%、5% 的经济增长时,你要理解,“经济发展” 对于西方国家的政府来说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素材,但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必须要有的基石。

如果经济发展停滞或者倒退,一年两年还可以,但如果长期经济衰退,这是要动摇根基的。

所以这就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绝对出发点:中国经济增长不会长期停滞,这个点必须成立。

因为如果长期停滞,那这个国家的政府合法性就没了。

如果你承认这一点的话。

接下来我想问你,中国的经济是实现高速增长的?

过去的 20 年,基本上是各类城投公司借钱搞基础建设,这个基建项目的回报率只有 2%,但是他们的债务帖息率平均在 6%;

以 2% 的回报率,用 6% 的利息借钱,这肯定是疯了。

但是各地政府一直在为城投公司的债务做担保,而地方政府之所以敢担保的合理性在于:搞定了基建房价能涨,卖地和交易税能覆盖这 4% 的城投债利息。

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那个引擎,根据目前数据,基建和房地产在中国的固定投资当中占了 50%:

大家看这张图:基建、房地产、制造业、其他,四个部分,可以视为中国经济这辆车的四个轮子。

现在一提起房价,大家心里有怨气,体感很差,所以如果单纯靠情绪发泄的话那永远唱空房地产就永远有流量,但实际情况是:房地产和基建是我们这辆车最重要的两个驱动引擎。

中国是要升级自己的产业结构,但是升级产业结构需要时间,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辆车四个轮子都能转的时候,我可以换掉一个轮子。

但是以今天,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完全没完成,消费品制造更是萎缩到不行,你在这个时间点换轮子,那不是要改造经济结构,而是要实行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在任何一个国家做,都可能有理论依据。

但是,在中国不行。

因为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他承诺了一个经济增长的未来,经济增速下降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接受,但是对中国,接受起来就需要很大的说服力。

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要难得多。

中国的居民负债率的确很高,很多人也是从这个指标上唱空中国房价的。

可以唱空,允许唱空。

但我们的下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中国政府能不能忍受经济衰退?

如果你相信中国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那么我们接下来要问目前维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在哪里?

我希望不是房地产。

但是制造业行吗?消费行业行吗?

他没那个实力好吧。

如果让你来做宏观干预,你怎么办?


你一定还想看:

徐州往事|什么力量在推动 “6 个月离婚冷静期” 进入《民法典》?

知乎用户 Heshawn 发表

就吸最后一口

知乎用户 城市天际线 发表

现在中国的人均居住房产面积(不含公寓类写字楼等)已经超过了 50 平米,算上公寓,这个数字绝对有 60,已达极限。

什么意思呢?就是再往上基本没有空间了,而且接下来会因为人口的减少出现大量卖盘(出生人口完全比不上 50 年后出生的老人们)

我们着重来说一下,为什么人均居住面积 60 含公寓(因为 45 是 20 年的数据,21 年单单售出期房就有 22 亿平方米,建成 18 亿)是极限。

1. 装修成本 这个是没办法增值的 一个 180 平的三口之家,装修 + 电器家具需要 60 万。这 60 万,在 15 年后绝对需要被置换或者翻修过一遍。相当于每年 4 万的投入且不计算利息损失。

2. 物业,水电,停车,燃气,上网:物业 400 / 月,水电 1000 / 月,燃气 300 / 月,网费 300 / 月,停车 150 / 月。这都是按三线中部城市的标准。那也需要两千以上。事实上,180 平的房子冬天开个地暖,一个月没有个三千的电费就下不来了。这样每年最少大概是三万。

3. 日常维修及设备更换开支:180 平至少三个厕所,30 个以上灯具,总共 10 匹左右的空调…… 就连 wifi 都不是一笔小费用,每年的刚性维护费用以及女主人稍微的添置差不多在一万左右。

4. 偶尔的阿姨:40 元 / 小时,每次做四小时 160 元,每年 52 次,偶尔增项,加上各种日常清洁的用品,算毛一万吧。

也就是普通家庭,人均 60 平的住房开销差不多是 9 万元。

而 2021 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5 万元

注意,这里,没有,算,房贷!

都是房子的使用费用。

西欧那么发达的经济,城市人均也就 50 平不到。全世界只有美国和澳大利亚人均超了 60…… 问题是人家两百年前土地就私有化了,大多都是郊区乡村 house,现在中国农村也是人均超 60,不具备讨论价值(因为使用费用没法算。)

而随着老人在接下去 10 年凋零 2.3 亿,减去一亿的新增人口,他们的现有房产会迅速加入人均房产。另一边,保守估计 150 亿的城市新开工面积除以 13 亿人口,又会多出人均十多平。

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gdp 的比例是所有国家中最低的,道理大家都懂。而就算翻一倍,人均居住面积也不可能超过 60,就因为房子的养护和使用成本很多都是和人力资源有关的,甚至随着人均学历的提升,蓝领反而越来越贵。

说了那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虽然因为害怕通胀而买房短期没有问题,但长期来看,很有可能别说抗通胀,棺材本都赔完了(自住没问题)。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计算一个城市房价涨跌的计算方法,以杭州为例:

1. 杭州这边 150 平三口用房成本大概:装修 4 万 物业水电燃气这些 3.5 万,日常维护 + 阿姨 2.5 万。一年十万左右的居住开销。显然暂时,杭州不具备人均 50 平的住房基础,2020 年在 40 平左右。

2. 杭州 2021 净流入人口 23.9 万。2020 总规划涉宅建设 1200 万方左右,2021 应该也差不多。

3. 杭州 2021 年老龄化率为 23%。(如果交房产税,老年人的抛盘是最严重的)。

可以看出,净流入人口可以 “分” 到新增房产人均 40 平以上的面积,且面积大于该市现有人均面积。老龄化率超过 20% 则意味着人均居住面积自然增长(一个三口之家配两个老人也不过 20%)。所以答案是:

相同位置的杭州二手房,2021 年价值下跌。

再来看看上海

2021 仅仅增长了 1.07 万人(之前每年增十万左右),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30 平米左右。

2021 年新开工面积在 2800 万方左右

上海老龄化率:23.4%

结论:2022,即使是超一线的上海,房价也必跌!别说什么一线一定涨。数学规律不可违背。立贴为证!!!

好了,这时候去收房产税?本来一定要跌的东西你还嫌跌的不够快,最后芝麻没见着,西瓜都没了。就不要说房产税带来的各种显性隐形的问题了…… 你们猜真交这个谁出血最多?

知乎用户 奥特之父​ 发表

我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了,8 年内房产税没戏了。在 2016 年暴涨的时候,我不断呼吁出台房产税,当时不仅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还能抑制房产泡沫。

当时不少专家还说房产税不能降房价,我说扯淡,各国经验看,虽然不一定改变大趋势,但是对泡沫是 100% 有抑制作用的。大方向是有货币和人口共同决定的。而如今的表态,可以说是承认了这一点。

但是现在,民意基础都快没了,该接盘的刚需这波基本全部高位接盘了,而且房地产已经明显下行,几个民企的股价都是按破产估值。看看融创,今天市盈率最低 0.34! 什么意思,人家一年的利润,足够买三个融创!你说市场错了,还是融创真的不会死?

未来,只有靠时间来化解泡沫,通过收入增长来化解。这个过程,需要 10 年,不过已经过了 2 年,8 后才具有普遍收房产税的基础。

我是时代之,一个独立投资人¥心理咨询师,关注金融投资及自我升级,更多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 jingji-xinli,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 “时代之”。祝你幸福!

知乎用户 时代之 发表

知乎用户 捉捉 发表

各位牛马听我说一句 大部分牛马不生小牛马是最温和和上面谈判的条件 最次才是武装抗争

现在国家为了避免经济崩不敢镇定思痛戒毒 维护的是资产和中产阶级的利益千万套亿套的房子 笃定了牛马们就算没窝也不敢反抗

一个国家制度再怎么优越 各方面再怎么好没有人运作都是扯淡

兄弟们 我们一条心 争取自己的最后也是该得的利益,反对阶级压迫!

知乎用户 不合勿扰 发表

补充:

我就特别好奇,财政收入到底靠什么?

支出端:

疫情检测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论是物力还是人力。

收入端:

土地:卖地已经卖不动了,只要不傻得过分,基本都看得出来房子已经冷得要结冰。

税收:中小微要降税扶持。逮偷税漏税和垄断巨头,够不够另说。都是利益集团,下不下的了决心还是一回事。房地产税嘛,不放出来(虽然也放不出来)。

出口:现在国外产能也在逐渐恢复,出口估计没有前两年那么顺畅了。

需求:被房子和债务压住的内需,也不用多说。今年唯一指望就是乡村振兴、消费下乡。

解法:

这么一看,估计是不够用的。难不成,那就明里暗里印钞票?

—————————————————————

以下为原答案:

不扩大征税试点也只是代表不要尽快踩踏,觉得是利好的请自己掏钱买,光忽悠别人买自己不动手的,都是坏心思

知乎用户 史蒂文的十字研究 发表

美国,加息 0.25,约等于没有。

中国,房产再吸亿口。

嗯。

只能说中美真是一对绝妙的对手了。

知乎用户 焦土终末祈愿少女 发表

知乎用户 王青阳 发表

财政部去年发布试点消息。

导致全国土地出让金大幅度下降,各地财政都出问题。

人行卡了半年二手房贷款额度,导致一手房没人敢买。

现在刘鹤开会要追责了,这又往回收。

今年不试点,明年试点就敢买了?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疫情反复出现,感染性增加,所有参与者都身心俱疲的时候,你要加征房地产税就跟喝了一样,还喝的不少。

现在收房地产税,房价会崩,经济也会崩。

好不容易才达成目前的平衡,或者说目前也没平衡到哪里去。

所有人都过得不容易,动不动发生个疫情全体停工停业,餐饮业停止堂食。一些企业甚至因为疫情原因被迫停工,“防疫爱好者” 都好像成了嘲讽,因为现在经济实在是不行。

然后你要在这个时候把房地产税收起来,那些因为疫情停工回家的人怎么办?这个时候还想普征直接税简直是不太清醒,这个时候应该每个人直接发钱或者发消费券。

现在收房地产税房地产会直接崩,但没有人想让房地产直接崩。

前两年敢说是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经济在全世界独一档还以为疫情很快就会结束。结果现在看起来疫情这两年依然结束不了。

很多人看事情就完全不看时机,说准备做你就必须立刻做到,做不到就要如何如何,还说从下而上要改革。

我说句难听的,你买不起房也就是买不起没房子而已,你再恨其实也就那样,你自己都认命了。

因为房地产税把本来有房现在因为疫情歇业破产的人,逼到买房或者吃不起饭的地步,他们的恨可比你直接多了。

你现在哪买不起房可以恨很多人。你可以恨经济,可以恨房地产商,可以恨政府。

征收税带来的结果就是,只有政府才是责任人。

现在所有国家都在休养生息,特别是疫情反反复复拼命动态清零还做不到的时候。

一天新增几千例确诊,只好封城停工,这个时候你说要对停工在家的人收房地产税。

听你这话的领导恨不得把你头拧下来。

还愁怎么给群众发钱呢,你就来搞这个?自爆呢?

知乎用户 缘辰​ 发表

很正常,在我的预期里,经济下行周期不可能收房产税。很多人都只看到日本泡沫经济的前半段——经济过热时拼命给政策加杠杆,而没看到后半段——下行周期里抽银根断供潮。所以有日本的教训在前,你以为我们还会把这套再来一遍?

而且 2008 年次贷危机美联储已经向我们展示了 “正确” 的对待房地产态度——放水救市。所以别指望有关部门会对房地产猛砍一刀,不会的,永远不会的。现在对房地产的政策思路已经很清晰了:过热了泼冷水,过冷了添把柴; 总体增长要平稳,不能与 gdp 增速差太远,坚决杜绝暴涨暴跌。

房住不炒既包含了不能暴涨、也包含了不能暴跌,所以自主用的还是去买吧,别去做暴跌捡漏的梦啦。

知乎用户 野糊吏 发表

对的,房产税会降房价,砸了土地财政的锅,砸了公务员和教师的饭碗——9 万亿卖地的钱没有了,大家的奖金从哪里来?住房公积金和医保从哪里来?

不仅所有地方财政都会试图让你降低房产税的优先级,还会搞地方小 “去库存”+“房贷降息”+“降低房贷比例”——你再不买房,不贡献土地出让金,恒大融创万科破产了,地方财政真的会死。

别问,问就是曹丰泽帮你再刁一次:“这都是海量顶级专家精确计算的结果,他们当然比我懂,更比你懂”。

知乎用户 立党 发表

毕竟房地产也是实业。

继续发展房地产,等于以实业立国,没毛病。

至于金融属性,杠杆什么的就不要在乎了。

这也标志着上层认清现实,彻底躺平。

不是说好不躺平的嘛?

明知道房地产是 drug,以前想戒,现在戒断半年发现戒断反应太强了,自己扛不住,还是复吸吧。我们放弃挣扎,从 icu 拖回家。

下面静待房价继续涨,继续卖地,生育率降到 0.5,然后烟花爆竹。

能润就润吧,上面都没辙了,韭菜还有什么办法。

知乎用户 西北偏北​ 发表

我的身后是一片锦绣花园,花园的花朵开的正鲜艳。花园里园主管家工人社畜奴隶,大家各司其职,相安无事。

但是有一天,所有人都看到了,远处有一头巨大的犀牛,在高速的朝花园冲过来。大家都明白,如果不能及时制止这种犀牛,这个花园一定会被撞得七零八落。

但是就是没人冲出去阻止这头犀牛。

社畜和奴隶想,反正换花园和房子都不是我的,犀牛冲过来破不破坏什么跟我没关系。

工人在想,我还要努力搬砖挣钱呢。犀牛的事儿,有肉食者谋之。

管家虽然有点操心,但是看着园主也看到犀牛冲过来了。他园主都不担心,自己也就不那么担心了。

园主在想,还远着呢。现在把下面人带东西冲出去阻止犀牛冲过来,得给今天造成多大损失。

所以,今天内不具备把人派出去阻止犀牛冲过来的条件。

知乎用户 刘祥勇​ 发表

明牌了:

房价不许给我跌!

那就只能继续跌生育率了。

知乎用户 富坚义勃​​ 发表

怎么一点都不意外呢,去年说要打我脸的快来啊……

知乎用户 我不做镰刀很多年 发表

事实是自从中国制造 2025 被美国狙击,华为被美国制裁,5G 全球战略凉了以后,中国就没有再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疫情之后,海外订单激增,内需加速衰退,一进一退之下,双循环搞一半又搞不下去。之前去产能,清退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疫情之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情况下,在保就业保稳定的压力下,这些产能又死灰复燃,搞到减碳的指标都完不成了,直接拉闸限电。

互联网产业垮了,消费萎靡不振,在新的增长点连苗头都看不到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打死房地产,谁又能担保,房地产垮了, 就一定能催生出新的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难道也学 5G 吹的那样,造好了路,应用自然就有了?现在 5G 都开通几年了,杀手级应用出来一个了吗?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做决策必须要有事实做依据,侥幸心理是要不得的。事实就是房地产是当下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有新的产业崛起替代之前,房产税只能是个笑话。

对当下的中国而言,房地产垮掉,就等于中国经济垮掉,这个代价谁都承担不起。

知乎用户 狼狈 发表

我说过,实现房住不炒会是一场持久战!

房地产已经不能疯涨了,但既得利益集团还会反扑,地方政府还会有依赖房地产刺激的冲动。所以,这肯定会是一场持久战……

目前可能是中国超越美国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再靠房地产刺激,将彻底失去机会……

2021 年,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变得极其严格,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普遍承压。在楼盘停工增多的大背景下,各地预售金监管政策层层加码。

2 月 10 日晚间,有消息称 “全国性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 已于近日制定出台,要求各地方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核定重点监管资金额度。此举意味着,去年下半年来趋紧的监管局面有望得到放松。受此消息刺激,11 日上午,房地产开发、家居装修、建筑、地产中介代理等板块齐声上涨,多股涨停。

很多人都把这视为,或者忽悠别人把这视为房地产市场松绑的转折点。这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

从去年的房地产调控,到 “双减”,到提出共富,如果还看不出中央的决心,那这部分人不是蠢就是坏。当然,在落实这些政策前,落实这些政策过程中,甚至在落实这些政策后都会动到一部分人的奶酪,会遇到阻碍,会引起一部分人的疯狂反扑。这将是一场持久战。而房地产是最主要的战场。

2016 年 12 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首次提出 “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调一直没有变过,以后也不会变。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因为房地产的投机,已经导致了诸多问题:

**一是导致分配不公。**这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打个比方:张三多年前在某地以 2000 元每平米买了套房,后来这套房附近的初中、小学成绩名列全市前茅,房价从 2000 元涨到了 2 万元。再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口修到了张三所在小区的门口。房价又涨到了 3 万元。房价从 2000 元涨到了 4 万元,翻了 20 倍。

你可以说是张三有眼光,可以说是张三投资能力强,但这些都是扯淡。就好比有三个人坐电梯上了 20 楼,甲说我是坐俯卧撑上来的,乙说我是站着上来的,丙说我是蹲着上来的,他们三都不承认是电梯带他们上来的。

如同张三的房子能够翻 20 倍,归根结底是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但是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的红利,没有合理地分配到城市的每一个建设者,更多的是分配给了持有房子的 “张三”。

**二是阻碍科技创新。**按照现有经验,房地产只涨不跌、且涨速惊人的产业。资本是逐利的,因为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良好,企业就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一个研发周期长,风险不确定的行业。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词语叫基础利率,基础利率是用来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本利率水平作参考。

可因为房地产的存在,因为吃到过甜头,导致了很多公司,很多创业者以房地产收益率去衡量一个行业的收益率。就好比一个赌博的人在经历了一个晚上几十上百万的盈亏后,他会觉得做任何投资都来钱太慢。

2021 年上半年,科兴公司的销售额为 110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 6770 万美元,翻了 162 倍;净利润为 51 亿美元,疫情以来,可谓赚得盆满钵满,就是这样的一个科技公司,还是没能抵挡住房地产的诱惑。房地产行业的虹吸作用可见一斑。

然而,国之栋梁,发展之引擎,正是那些需要长期投入,缓慢回报甚至长期亏损的产业。如芯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航天产业……

在美国疯狂围堵我们的时候,如果不改变房地产预期,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是掣肘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的超级泡沫,限制了央行和财政调节市场的能力。举个例子: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2020 年开始,为了帮助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政府出台了多项减负降本政策,其中之一就是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可是,聪明的中国人,用个体工商户、企业去申请低利率经营性贷款,再把贷得的款项用来购买房产,推高了房地产的价格。而房地产泡沫就像一个定时炸药桶,拦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之上。

一方面不敢降息,怕有更多的资金流入炸药桶,增加炸药桶的当量;另一方面也不敢加息,以房地产市场的杠杆率,一旦加息可能直接引爆炸药桶。所以,整个央行的货币政策都被房地产掣肘。

**四是降低消费需求。**豪车太贵我可以买国产车,茅台太贵我可以不买,可房子不一样,房子是刚需,是结婚、是小孩上学所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房地产再贵,我都需要买。所以大多数老百姓只能节省一切非必要的开支,掏空六个钱包,买一套房子。因为国内大多数企业靠廉价劳动力,靠 996,靠降低商品价格来获得市场竞争力,劳动者的薪酬本身就不低,叠加上房地产市场的吸血效果,想要提振消费简直是天方夜谭。

**五是彻底击垮年轻人的信心。**一个网友提到:我一个同学 19 年年末,花了 1500 万在联洋投资了套学区房,到现在,一年不到,同户型不如他的楼层市场价,差不多要 2000 万了,涨了至少 30%。我的这个同学他做了什么呢?他买了房,托管给中介租出去了,到现在,去的次数不超过 5 次,此外他什么都没做,

那如果是纯靠劳动收入呢?就拿最赚钱的职业之一——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资深码农为例,

500 万需要他燃烧生命 996,肝多久能干出来?除去吃喝拉撒、房租各种成本,每年攒 50 万,那就得 10 年,

如果是传统行业的职业,那就更不知道多久才能赚到这笔钱,

我这个同学在一家国企,天天混吃等死,每天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研究房市上,江浙沪一带到处弄房子,最近又在研究苏州的房市,

而那些没有家底,只有智商、学历和一股子韧劲的年轻人,他们非常的拼,但是他们这辈子还有希望能在资产上赶上我这个朋友吗?

坦白讲,我觉得真的很难,每月几万块的收入在动辄上千万的房价面前显得太微不足道……

那么,既然 2016 年就提出来了 “房住不炒” 的原则,为什么房地产一直(至少是在 2021 年前)在飞快地上涨?

**一是土地财政的结果。**说起土地财政,就不得不提 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分税制度极大地压缩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分成比例,但却将当时规模还很少的土地收益,划给了地方政府,奠定了地方政府走向 “土地财政” 的制度基础。

随着 1998 年住房制度改革和 2003 年土地招拍挂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土地财政” 不断完善。税收分成大减的地方政府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迅速暴富。急剧膨胀 “土地财政”,帮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起原始资本。城市基础设施不仅逐步还清欠账,甚至还有部分超前(高铁、机场、行政中心)。成百上千的城市,排山倒海般崛起。无论城市化的速度还是规模,都超过了改革之初最大胆的想象。而城市的发展,又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的确,没有 “土地财政”,今天中国经济的很多问题不会出现,但我们也不可否认,没有“土地财政” 也不会有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的高速发展。

长期依赖 “土地财政” 的惯性思维,以及地方主政官员的频繁调动,导致了转变发展思路多带来的阵痛是地方主政官员不愿意也无法承受的。

**二是既得利益集团对官员、舆论的裹挟。**大家应该都记得 2012 年两会的时候,皮带哥那张潇洒的照片。房地产大佬是各地省市的香饽饽,是座上宾。他们不是人大代表就是政协代表,在人大、政协会议、媒体上发表着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房地产不能崩的言论,配合着自以为是 “中产” 的焦虑,裹挟执政长官意志和舆论。

关于人大代表的数据,这里有一个统计,历年人代会工农代表占比如下:

1975 四届人大代表 2885 人,工农 51.1%;

1978 五届人大代表 3497 人,工农 47.3%;

1983 六届人大代表 2978 人,工农 28.6%;

1988 七届人大代表 2970 人,工农 23%;

1993 八届人大代表 2978 人,工农 20.6%;

1998 九届人大代表 2979 人,工农 10.8%;

2003 十届人大代表 2985 人,工农不足 4%!

十二届,在 2987 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 409 名,占代表总数的 13.69%,全国 55 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 35 名;连任代表 1027 名,占代表总数的 34.38%。妇女代表 699 名,占代表总数的 23.4%,与十一届相比提高了 2.07 个百分点;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 401 名,占代表总数的 13.42%,提高了 5.18 个百分点,其中农民工代表数量大幅增加;专业技术人员代表 610 名,占代表总数的 20.42%,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 1042 名,占代表总数的 34.88%,降低了 6.93 个百分点。

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后,工农代表的占比出现了下降趋势,好在这一下占比有回升态势。我国的宪法第一条规定:我国的国体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农阶级应该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积极性,为第二个百年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到:只要我们考察的不是单个资本家和单个工人,而是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不是孤立的商品生产过程,而是在社会范围内不断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那情况就不同了。当资本家把自己一部分资本变成劳动力时,他就由此增殖了 自己的总资本。他一举两得。他不仅从他由工人那里取得的东西中,而且从他给工人的东西中获取利益。用来交换劳动 力的资本转化为生活资料,这种生活资料的消费是为了再生产现有工人的肌肉、神经、骨骼、脑髓和生出新的工人。因 此,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在绝对必需的限度内,只是把资本用来交换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再转化为可供资本重新剥削的 劳动力。这种消费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即工人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可见,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论在工场、工厂等以内或以外,在劳动过程以内或以外进行,都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正像擦洗机器,不论在劳动过程中或劳动过程的一定间歇进行,总是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一样。虽然工人实现自己的个人消费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资本家,但事情并不因此有任何变化。役畜的消费并不因为役畜自己享受食物而不成为生产过程的必要的要素。工人阶级的不断维持和再生产始终是资本再生产的条件。资本家可以放心地让工人维持自己和繁殖后代的本能去实现这个条件。他所操心的只是把工人的个人消费尽量限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这种做法同南美洲那种强迫工人吃营养较多的食物,不吃营养较少的食物的粗暴行为,真有天壤之别。

年轻一代,正经历着 100 多年前马克思所描述的经历,于是他们不想当韭菜,也不想选择躺平,选择不再生育。

但在七普数据出来以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层开始打击资本无序扩张,提出双减、共富,开始学籍改革,加强房地产资金监管…… 目前,只要是非现金业务,基本实现了资金穿透式管理,加上 3 月 1 日开始,存取 5 万元以上现金需要登记,等于给资金穿透式管理又打上了一个补丁。这将有助于央行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房地产已经不能疯涨了,但既得利益集团还会反扑,地方政府还会有依赖房地产刺激的冲动。所以,这肯定会是一场持久战……

知乎用户 我去买几个橘子​ 发表

知乎用户 一个人看星辰​ 发表

财政部:今年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这是烟雾弹还是信号弹?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是谁?

**记者提问的问题是什么?**从公开资料来看,这是一道自问自答的题目,因为压根就没有开过什么记者招待会。

这和去年年底央行下属媒体发布高盛抄底房地产一个套路,如果高盛抄底了碧桂园和融创,那么高盛就是一个大傻逼了。

为何要发布这个消息呢?

在《沙盘推演 - 2》中我们解读过 guo 的几句话,**从 guo 的描述中,并不希望 2022 年房价出现剧烈波动,希望市场化走完房地产的最后一个阶段。**那么结合财政部放出的这个消息,两个信息结合在一起,就会给市场造成一个巨大的烟雾弹。看空者认为这是房地产的最后一年,看多者认为此处是抄底良机,但是最终正确的只有一方,因此此时的消息最具有迷惑性。—-

翻译这句话的结论是:不具名的某官员也可能是假的官员,表示今年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的条件。

**没有人会对这句话负责,而 2022 年 12 月时,完全可能又有官员说,2023 年 1 月 1 日全国房地产已经实现联网,具备征收房地产税的条件了。这是不是最具有戏剧性的转折呢?**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而能准确地琢磨、读懂政策恰恰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困难的事情。—

不管有什么利好的消息,我们都坚定的从经济基本面分析我国的经济走势,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变故,例如疫情、战争,但是唯有经济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就如一个人的身体一样诚实。

[1] 在《沙盘推演 - 2》中,我们再补充一个逻辑,房企现金储备如果是 1600 亿,那么受限资金规模在 600-800 亿左右,实际可供使用资金在 1000 亿左右,这就是恒大为何资金还有 800 亿就宣布休克的原因之一。

参考

  1. ^ 房地产税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7558&idx=1&sn=7bb385c0a9c03621944a1b762e66dde6&chksm=fb84b97cccf3306a3a0d17c287514d20e121d4d72838630d0693340af192512ceffae05416f4&token=928633919&lang=zh_CN#rd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我理解的是这几点:

1. 房产税不是不搞了,而是不扩大了,原有的试点城市继续推行试点。

我不认为咱们国家会放弃房产税的试点。

从解决分配问题的长期角度说,这是保住房地产支柱的同时,又能拯救地方财政和居民负债的唯一办法。

到目前为止,我实在想不出,除了房产税以外,还有哪种办法能达到这种 “我全都要” 的效果。

所以无论如何,房产税试点都要继续推行,本来这项政策早在 14 年前后就该全面推行,到现在才火烧眉毛不得不搞。

不过由于现实因素的阻碍,这种试点大概率没办法进一步扩大,只能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来搞。

然后等问题和优势全面摸排后,再扩大到全国范围内。

2. 经济下行的压力,阻碍房产税的落实

无论是什么税种,本质都是从社会大众身上收钱的做法。

在封建社会,这叫做增加赋税。

而增加赋税的做法,在古代多半是王朝末期,财政崩溃的情况下,采取的下下策。

往往增加赋税也是导致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新税种的增加,不宜出现在经济下行期间。

理论上,房产税是所有人都要参与的游戏,没房的不交,房子少面积少的少交,房子多面积多的多交。

那么,这种本质上会给全部社会大众增加负担的税种,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难以扩大试点乃至全面推行就是可以理解的。

3. 房产税落地与房屋空置的矛盾

如果说房产税打击最大的对象是谁,我大概会说是炒房客。

这是很显然的,炒房客手里掌握大量二手房,房产税对炒房客的收割必然很高。

与此同时,炒房行为会让大量资本聚集在二手房市场,导致资本过热下的二手房市场价格上涨。

所以房产税落地对炒房行为的打击,也可以让二手房市场遇冷,使二手房价格下跌,降低到刚需需要。

不过对炒房客的打击,却是现如今地方不愿意看到的。

咱们各个地方的问题,主要是地方债务的暴雷,以及大量空置楼盘待出售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全国各地现在都急于把空置的一手房卖出去。

不然地产公司会债务崩盘,地方的土地财政也玩不下去。

不过以现如今的房价来说,绝大部分刚需已经完全负担不起。

国内买掉开发商一手房的主力,恰恰就是以投资为主的炒房客们。

这就意味着,地方的需求,和 “房住不炒” 的要求产生了矛盾!

如果贯彻落实 “房住不炒” 的概念,就要打击炒房客的投资买房行为。

然而,地方现在需要炒房客们赶紧来买一手房,把大量空置的楼盘卖出去。

由此可见,房产税的推行,虽然长期来看对拯救地方财政有积极意义,但是却解决不了大量空置楼盘的燃眉之急。

地方必然会为了解决短期内的危机,选择拥护炒房客的做法。

至少现在,绝大部分地方肯定是不欢迎房产税试点和落地的。

我们把上面的内容总结一下,基本可以得知现在的大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到目前为止,房产税试点改革处在一个骑虎难下的状态!!!

除了各个城市的核心地段以外,绝大多数房子,特别是远城区的房子,基本都处在空置无人问津的状态,只有炒房客会出于投资心理尝试购买。

地方为了把楼盘卖出去,必然会依赖炒房客,对房产税的试点和落地产生抵触情绪。

而且,由房地产和基建导致的居民和地方债务危机,也让房产税难以推行,这会加大社会大众的负担。

但是房产税却又不得不搞,不然按照目前的趋势下去,经济危机很快就会出现。

最终,我们只能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

咬死几个有代表性,特征鲜明,问题突出的城市,开展房产税试点。

待摸排全面后,再尝试扩大试点范围,乃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对于现如今的房产税来说,必须贯彻房产税的试点落实,绝不能再出现曾经不了了之的情况。

早在 14 年前后,我们本来可以用房产税的试点落实,把现如今近乎暴雷的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不过在当时,种种原因让房产税不了了之。

到现在,房产税已经错过了试点落实的最佳时间节点。

然而,现实的紧迫性,让房产税和经济危机只能二选一。

所以如果不想发生居民和地方债务崩盘,必须咬死房产税的试点落实。

不然,这次不了了之,下次就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另外,社会大众能不能等得起也得另说。

高房价让我国只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就从传统的存款大国,变成了比肩美日的居民债务超级大国。

如果再采取目前的土地财政发展模式,继续透支居民债务的话,且不说咱们现如今连发达国家都不如的生育率,光是大众耐心都会被消磨。

八国联军后,大清为了救亡图存,曾经尝试推行过立宪新政。

为了支持新政,大清提出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并且明确规划了渐进式的时间节点。

然而,大清的子民们已经毫无耐性,在清末新政推行期间,起义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最终还未等到大清改革完成,大清就亡了。

知乎用户 很无名少年​ 发表

房地产这个夜壶还是要拿出来,房价又要暴涨了

知乎用户 温水公爵 发表

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毫无疑问,出生人口将继续下探。同时,死亡人数每年都在缓慢增加。2021 年,中国出生 1062 万人,死亡 1014 万人。预计 2022 年会有 990 万人出生,1020 万人死亡。

中国目前的人口状态已经显著低于联合国 low variant 低方案(三份预测方案中人口数量最少的方案)的预测。根据当前数据对联合国的预测进行调整,可以得到下图:

这样,2100 年,我国的人口将有 6.4 亿人,占全球人口的比例约为 6%。该比例高于我国占全球的耕地面积的比例。希望那时中国的房价不会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825 年,中国人口占全球的 35%。

1900 年,中国人口占全球的 24%。

1975 年,中国人口占全球的 23%。

2020 年,中国人口占全球的 18%。

2050 年,中国人口占全球的 13%。

2100 年,中国人口占全球的 6%。

知乎用户 吴域 发表

加油,再熬些年,就出来一批能拿出 14 个钱包的了。

但是有个问题。

如果他能拿出 14 个钱包…… 他为啥不移民呢?

知乎用户 甲鱼不是龟 发表

为防止不必要的冲突,阅读该回答前,请先阅读以下文章。

铁壶喝水:个人简介及免责声明

所以说当我最初上知乎的时候为啥不选择和房空们站边,一个(当然不是唯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真的是又菜有耍赖。

就跟玩游戏一样,玩不起。输了就是输了,大大方方承认,然后找自己的理由就行,但是房空不一样,他们输了永远只会输出情绪,给自己编织一个 “房价明天腰斩” 的梦境,然后用梦境支撑自己前进,然后告诉那些预测对的人:我才是对的,你们只不过预测对了 99 次,下次我一定是对的。这句话特别好用,因为当你被现实打脸后你甚至不用证伪而只需要每次把里面的数字 + 1 就可以。说白了就是:我菜,我也不愿意提高,也不愿意和玩的好的一起玩,也不愿意承认别人玩的好,你玩的好只要你下次还没和我玩我嘴上就一定可以说下次我能赢你。

逻辑上没问题,只是我不愿意和这些人一起玩,仅此而已。或者说,我这个人没有学习错误逻辑思维的习惯,就和曲线拟合一样,确实哪怕别人拟合出的曲线方程对于后面的 N 个点都适用,你的都不适用,你也确实可以说第 N+1 个点别人的不适用,这话一点问题没有,但是我可能更喜欢每个点都拟合的曲线,因为我觉得每次都能得出错误结论的思维模型没有任何值得学习的地方,如果有,那就是告诉我应该去学习每次都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模型。

前段时间见了一位大佬,大佬岁数比我父母更大一些,前些年和我家有一些交情,也很喜欢我,但是工作的原因大约每两三年才能一起坐坐和他聊聊工作生活,听听他的教诲。当然我的粉丝也知道,能让我说大佬的人是真的大佬,这个人的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需要我用一辈子去奋斗,其中有一个头衔是关于每年春天去帝都出差的,话尽于此。

我们讨论的大多是房地产相关的问题。

我不带感情的给大家几个大佬提供的信息:有免征面积,按家庭人数计算,60 平,各地稍有不同,面积只会高不会低,某些房地产企业的倒闭只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东西垄断对 gj 是有利的。

同时大佬很高兴的对我的某些观点表示赞赏,原话是:到底是长大了,你思考问题成熟了很多,你爸应该挺高兴的。

还是只说房地产相关的。

1. 房地产税试点 2022 年一定铺不开,5 年内一定不会广泛铺开;

2. 论证试点至少需要两年以上,试点试验周期至少需要 3 年;

3. 试点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如何,这是是否大面积推广的关键;

4. 房地产税的阻力并不来源于权贵阶层,而是 “收,这一过程的成本比不收可能还高”;

5. 我觉得一定会 “涨价收税” 就跟当年涨价去库存一样;

6. 我打算攒钱在一线再买一套房子;

7. 非强二线以下的房子对于我家来说可以出手,原因是未雨绸缪;

8. 学区房还会热一段时间,但是让我买我不买。

因为和大佬的的对话发生在大约一个月以前,说说最近的事情以及针对这个问题我的一些观点,还是那句话,明天还没来我确实可能预测的不对,但是我以前关于房地产的预测都是对的,放心,我会把我以前的文章放在最后。

1. 具备不一定能推开,不具备一定推不开;

2. 一定利好地产股票,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3. 我并不觉得房价会暴涨(20% 以上),今年大概率是温和持续上涨;

4. 去年我曾经说过刚需别等赶快入场,嗯,就挺好;

5. 刚需该买还是要买,多等多亏,少等少亏;

6. 今年手里别留钱了,想买啥买啥,今年应该是近几年来适合普通人投资房地产的最佳时机了。

我的相关文章

2021 年,刚需要赶紧买房吗?

只留这一篇,里面除了内容意外还包含了我本人 18-20 年的房地产的预测、房地产税相关、买房建议等内容,如果你认同我的文章,请踏踏实实好好读,因为你一定会有收获,如果有收获请会这个答案点赞,感谢。

知乎用户 铁壶喝水 发表

啥信号啊,无非是经济不好条件不成熟,各路大 V 跑出来跳大神吹房价要涨,还有个殖人大 V 在那舔着脸说房地产税永远不会收的,真是脸都不要了。不过这些大 V 预测错误唾面自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说白了国家想的是维持高房价,用房产税弥补卖地钱。结果一看,不靠谱,房产税一收,高房价就被打下来了,这个过去那些大 V 天天叫嚣的什么房产税不影响房价,该涨还会涨的理论完全不同。

前两年各地搞人才引进,把大专生都引进,为啥啊?很简单,政府部门能看到后台数据,接盘数不够,谁抢的毕业生多谁能在地产经济中捞的多。现在各地二手房挂牌数蹭蹭往上涨,很多地方限制二手房交易,就这样样子还在那闭着眼吹房价会上涨。这是服了这群大 V 唾面自干的能力。

不收房产税不是为了涨房价而且为了稳房价,稳房价以后房产税才能收的多,稳房价还能撑一撑各路欠了海量债务的房地产商。不然房地产税一收,房价血崩,这些本来就还不起债的高杠杆地产商会立马连环爆炸,引发金融海啸。

现在缓收地产税,想的是把这些雷以最小的代价拆除,而不是涨房价继续埋地雷,现在还忽悠人上车的不是蠢就是坏。

现在还想要去炒房的真是 49 年进国军。

知乎用户 齐天大圣 发表

流动性和需求双重压力下的求稳举措

最近大家看到可以看到政策面出现很多拧巴的现象

比如一边不响应市场期待降息,一边开高级别会议提振信心

一边说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边加速松绑限贷限购,暂缓房产税

一边说严防疫情反弹,一边采取实质性宽松的防疫策略

背后的核心诉求只有一个

就是在忍住不开闸放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振需求,托底经济。

那么问题来了:能忍多久?

毕竟,所有的复吸都是从:我就来一小口…… 开始的

知乎用户 前进四 发表

房价还得涨,远期来看必然重蹈日本覆辙。所以。刚需购房者赶快买房上车,哪怕自己苦一点也要上车,尽可能把还款周期缩短,争取在崩盘前还完贷款。

趁着还允许换外汇,兑换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现钞,存在家里。不要相信外汇理财产品、纸黄金和某些金店的金条。

有能力移民国外的可以考虑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以日本经验来看,大萧条专克女权。毕竟泡沫期过去了,脑子正常的男人都知道 “养活自己在说别的”,舔狗的物质基础没了。企业也更卷了,资本家连舔政治正确的经费也没了,雇佣直接选体力更好的男员工。如果大萧条真来了,希望男同胞 “捂好钱包,拒绝供养和接盘,不当舔狗”。

知乎用户 陈风暴烈酒​ 发表

说明能买房子的主体还是那些人,没变化。

有 2 套以上的才是买家,一套没有再刚需也是无用。

年轻人已经看清,掏空六个钱包买房并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反正家乡也不缺房子。

如果再提高租房价格,一样是用脚投票。

现在是去库存,进行的顺利银行不会有什么问题,进行的不顺利,大家一起买单。

至于地方财政,跟瘾君子一样。抽大烟一开始都是飘飘然,然后云里雾里夜夜笙歌,在之后就是哈气连天,涕泪横流,最后就是求爷告奶,寻死觅活。这么多年已经够本啦,最好不要走到最后一步。

知乎用户 二民​ 发表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是,搞破坏容易,搞建设难。

很多人想着用房地产税把房价打压下去,好让自己上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是,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把房地产行业打垮了,你可能不但无法上车,还会失业,拥有房产的人固然损失巨大,没有房产的人也会有大量损失,最终的结果是 “共同贫穷”。

从股市上看的就更明显了,想去控制 “资本无序扩张”,结果引发外资恐惧,外资在不计成本地抛售中概股,国内也没有那么大的资金去承接,于是就造成了 A 股港股大跌。

房地产和股市的背后都是大量的企业,国内企业要发展,缺的就是资金,没有资金就没法扩大发展,业务就只能萎缩,接下来是裁员,未来的财务状态更加恶化,股价和房价会继续下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很容易就会形成一场经济危机,那样造成的损失可以难以估算的。

所以,房地产不能倒,政府救市不仅仅是救房地产,也是救中国经济。

知乎用户 月光博客 发表

知乎用户 雪鸢 yukitobi 发表

作为高位接盘的一名北京房奴,我啥也不想说。税不税,无论惠还是割,都到不了我头上。涨了换不起,跌了的话工资恐怕也会降,还是换不起。除非我辞掉现在的工作进军娱乐圈,成为一个爱豆,但是我丑,如下图。

因为是东北人,汉族,工人家庭,独生子女,无海外关系,小镇做题家,理工直男,眼神不纯真特别色…. 毫无统战价值;六个钱包买上车房油水也榨干了,资本价值也没了,残花败柳。

现在疫情下,饭馆也不敢去了,吃公司食堂,自己做。旅游也出不去,天天非必要不出京。因为屋子仅一室一厅,家电早就买全,多了也放不下,洗衣机空调是贵的,因为便宜的个头儿太大。

我的京东 PLUS 会员一年用不了几次,为了用赠送的腾讯视频会员看脱口秀大会,追剧。王者荣耀一共花了不到 400,已经卸载了两年,我的嬴政、黄金分割率和粉摩托!现在只玩 20 年前的帝国时代 2,暗黑破坏神 2 和仙剑 2,在我用了八年的笔记本上,单机。

最近工作繁重 886,几个杀时间的游戏没工夫玩,只有白天碎片时间刷知乎,晚上回家刷抖音,K 歌之王。这就是我的娱乐。

提振消费,缺席!三胎,无力!评论区说了,我这是一等房奴,那三等房奴呢?房奴都当不上的呢?反正据我所知,辽宁营口鲅鱼圈和河北承德都有鬼城。

断舍离,真省钱!

没几个年轻人活在偶像剧里。当然王局的弟弟,李总的女儿,张老师的儿子,他们玩真的!

不到周期律的节点,他们不会让利。

年青的韭菜们,自求多福吧。


啥也不想说,还是说了这么多。

知乎用户 张继英​ 发表

房地产依然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

知乎用户 小科​​ 发表

全国性的房地产税已经过了出台的最佳时机了。

我担心再出 2015 年那种全国一勺烩的政策。

建议千万别再刺激一线了。

说明白点,以北京为例,土地供的太少,大家住的太次,房价没有涨,全靠少贷款压着。

你们看看北京一年多少套商品房,昆明郑州多少套,长春多少套就知道我说的是事实。我记得北京盖的房子只有郑州的 1/3 以下。

再看看北京卖一买一,甚至只要有贷款记录就算二套,管你年入 50 还是 100 万,哪怕你在县城买过房子,再在北京买就算二套。配合豪宅线限制。五环内买 900 万房子最多也就贷款 186 万。这极大压抑了改善需求。

如果真心想让房企好过点,我建议全国各地的新房除了售价要限制,土地拍卖价也要限制。不能自己份额多多的,人家开发没钱赚,最后房子质量又不好。

降息可以,千万别又搞那种放宽贷款线。如果要放松贷款,那么得多供地!而且是先供地,有足够现房供应了再放贷款,而且贷款千万别一次放松太多。

千万别又逼着大家一边哭一边买。

关于二线,如果各位觉得自己城市能够全国排进前十,前段时间地卖的太多,房价下行,我倒是觉得可以买。按照我们国家的体量,不会只有四个一线。地不可能无限供给。现在就算北京愿意供地,四环内也快没地了。国家给了信号,刚需还是可以考虑。

三四线真随意了。开心就好。

知乎用户 观澜 发表

国家要给房地产市场浇油了,房价又要大涨了,大家快点买房,买到就是赚到。

知乎用户 甄贾世清 发表

意思非常明显,“我不收税了,想买房的别害怕,买吧!”

跟我预料的一样,不是时机不成熟,而是实际情况不允许。按照目前的经济形势、疫情状况、房地产那样儿,房价再上涨,那谁还买房?

(当然,北上广深除外,据我所知,广州的一手二手房价都是上涨了的)

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为了让刚需的朋友进场。今年的目标是稳中求进,那不能让房子成交率大幅度下滑,也不能让房子价格暴涨吧。

房地产税或许长远来看,对房价的影响力不大,但短期而言,肯定对在犹豫的那波人形成打击的。所以实际情况不允许扩大房地产税试点城市。

再说了,增加了房地产税,房东会不会增加房租呢?最终的房地产税的压力会不会落到租房一族头上?也很难说。

所以,懂了吧,那么敏感,涉及那么多人,不会贸然扩大的。现在的关键是去库存,保企业生存,保经济稳定发展,保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稳步推进。

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房地产税会降低房价吗?

知乎用户 小雅的基金学习笔记 发表

1949 年,那个人在天安门城头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而那时候的中国还仅仅是一个公认的软弱国家。可以说 1949 年的时候,卖国者们是卖国无门的。因为外国想从中国掠夺什么,直接打过来就行。但是朝鲜战争之后,那些卖国者们终于有了一个强大的祖国可以卖上价钱了。

知乎用户 青羽 发表

明天去看房

知乎用户 懒回顾​ 发表

还是那句话 102 万亿的 LGFV 是百万曹工衣食所系。

知乎用户 Valkla​​ 发表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知乎用户 星河 2017 发表

像不像你 8 点就该关店门了,

老板说,再等等,可能还有客人要来。

知乎用户 一株冬青​ 发表

昨天,楼市定心丸来了,房产税暂缓了。

财政部宣布:经过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再考虑考虑各方因素,认为今年扩大房产税的征收城市,不合适。

对于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朋友我多解释一句,财政部的这话,是对应的 2021 年 10 月,全国人大的授权。

2021 年 10 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授权国务院去增加房产税的试点城市。

现在房产税试点城市就两个,上海、重庆,这波授权被视为扩大房产税征收,要让房产税落地的巨大信号。

当时市场都认为真的要弄房价了,房价闻言,凄凄切切。

房老板们,房哥房姐们,害怕房产税这个大杀器要杀房价,惨惨戚戚的要抛。

一时间房市风云涌动,哀声遍野。

房哥房姐们开始大动作的做 “换仓” 操作,即房产配置。

两个月内,北京二手房挂牌量增加了一万套,广州一个月就增加了八千套,上海更夸张,半个月就增加一万套。

一下子涌来那么多二手房,房哥 A:本来手上好几套房子放在中介那租的,房产税一来,房哥马上找到中介,紧急解约,宁愿赔几万块违约金,也要把房子挪出来,给卖掉。

房姐 B 也睡不好觉,手上那么多房,房产税一来可不亏大了,于是也急着把手里 11 套房子给卖了,这 11 套房子卖了后,在上海核心区域,买两套豪宅,这样能最大限度降低房产税的冲击。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状况,二手房价格低迷,可豪宅价格却稳步上涨。

这背后的主因,就是房老虎们,因害怕房产税,而进行的 “房产调仓” 导致的。

也因为大家都觉得房产税这个 “房价核武器” 要来了,终于要轰平房价,所以:

所以去年底楼市急冻,80% 城市新房价格下跌,除海口外的二手房全面止涨。

再到了 2022 年初,二手房环比指数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下滑趋势。

也不知道房老虎们的房子,有没有栽手里,但这几个月肯定是睡不好觉了。

至少在昨天以前他们睡不好。

昨天,房价定心丸来了。

确认今年不会再搞房产税扩大改革,试点城市还就是那两个,上海重庆。

那为什么去年 10 月大喊授权国务院弄改革,今年又说年内不会改变呢?

背后的原因,有好几个:

第一,当然是财政安全。

全国你叫得上号的城市,大多都是土地财政的 “中高度依赖者”。

土地财政,就是俗话说的 “卖地钱”,地方政府把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盖楼,再把房卖给你。

而上面的地方财政依赖度,指的是 “地方政府卖地钱”,对比 “公共预算收入”(就是地方收的税收)。

打个比方长春 2020 年税收等收入 440 亿,卖地收入 683 亿,那么长春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就是 683 除 440,就是 155%

长春是全国土地财政依赖度,最高的省会城市。

同样的这图上的高土地财政地方,都是一年卖地收入的钱,要超过一年税收的钱。

而且全都是叫得上名号的大城市,有不少还是省会城市。

想象一下,你打两份工,主业收入一万一月,副业一万五,副业比主业还高,那你可以过的美滋滋。

可明天告诉你,我要打击你副业收入了,砍半,或者砍更多,请问你怎么办?

你主业收入没提高,副业收入大减,那你家里的欠款怎么还?(地方债怎么弄?)公共基础支出怎么付?

你会不会跟砍你副业的人急?

除了高土地财政依赖的地方,中土地财政依赖城市也一样日子不好过

一下子打掉你三分之一的收入,也是代价颇大。

看了收入,再来看欠债吧。

这是全国各主要城市地方政府债务率,最高是贵阳和哈尔滨,929% 和 764% 。

2020 年在统计的全国主要城市中,85 座城市,债务率超过 100%,75 座城市的债务率比 2019 年翻倍。

尤其是西北,东北地区,债务率较高。

其实这就很直观的说明了一个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财政来源单一,他主要就是靠卖地。

卖地收入,来钱多,见效快,同时也是借债还钱的重要保障。

你比如某城 A 市,要搞基础建设,要几十亿上百亿投资,可投资的钱哪来?

那就先用地方财政收入做担保,去发债筹钱。

税收收入和卖地收入,是 A 市能还钱的重要保障,是他们能从银行借到钱的重要杠杆。

可由于卖地收入占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一旦地不好卖了,没人买了,那么 A 市的财政收入就会锐减,就会直接导致还不出钱。

试问地方政府还不起钱了怎么办?还能宣告破产倒闭吗?

那就只有一条路,中央来救,或者引入国企来救,这救一城一地可以,那全国那么些个高土地财政依赖,高债务率的城市都出问题,那全都救吗?

那又该怎么救呢?

这就会形成一个系统性风险,危及到全国的财政安全。

这一原因是制约房产税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地方经济,过于依赖卖地,产业转型缓慢。

第二点,经济增长

还是拿出去年的《宏观经济论坛报告

我国尚不能改变 “以地谋发展” 的局面,转型虽一直在转,但没转到位。

2004-2017 年,国有土地供应量年均增长 6.4%,拉动同期 GDP 年均增长 13.37% 。

土地放量供应,支撑以土地融资,保障基建和公共投资的占比,从 2008 年的 22.55%,升到 2017 年的 60.54% 。

讲白了就是卖地,以地借钱,是城市融资的重要杠杆,土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

经济要发展,GDP 要增加,你离不开土地和房地产所带动的一系列上下游产业链。

从政府角度看,要投资大基建,要用土地抵押来拿贷款。

从个人角度看,要花钱消费,那买房及买房后的一系列装修,家电消费,就是一个人人生中最大的消费。

构成 GDP 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房地产,捆绑着其中两个(投资与消费),换句话说,房市如果不稳,经济成长目标就不好完成。

而经济成长目标,又直接和政绩和就业人口相关,不敢不完成。

尤其是最近两年,经济形势不好,国际上中美冲突,国内疫情冲击,一个本就处于体弱状态的人,再喝 “房产税” 这剂猛药,会是什么结果?

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烈火烹油的改革,那可能会失控,会爆发系统性风险。

于是只能小火慢炖,先拖着,至少拖过今年,兴许明年,后年,大环境好了呢?

只不过对于年轻人或者要买房的人来说,房价依旧高不可攀,依旧要咬碎六个钱包才行。

而已经上车的,正在还贷款的人,也不敢大手消费

这张图也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大家不消费了

主要消费增长点都是刚需,石油消费刚需,日用品刚需,食品刚需

其他诸如汽车,家具,服装,外出吃饭,这些非刚需的,全部减少

高房价压制的不光是消费,更有生育率,房价太高,大家都不生孩子了。

1.3 的生育率,看似吓人,但那是以后的事,先把眼前的情况稳定了再说吧。

不过昨天财政部的一番表态,倒也从反面印证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过去大家一直争论的,房产税会不会杀房价?

有人说上海重庆搞房产税试点这么多年,也没见房价跌啊,还不是继续涨。

现在这个争论应该有结果了。

那就是房产税要是全面开征,真的会杀房价啊。

感谢各位的点赞,转发和分享。

关注我,每天带来不一样的热点资讯。

知乎用户 江平舟​ 发表

现在是 2022 年,3.17,14:32,现在这个问题的热度是第一,大概 4800 万的关注

2022 .3.17 17:55 更新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被撤下第一从热榜消失了

知乎用户 梵哲鸦 发表

非专业,只能猜。

1 房价下跌是必然的。

人口增速放缓,出生率降低大家都知道了。

人均 gdp 增长量也不大,2020 是 1.13 万美元,2021 是 8.1 万元。

再加上不少人已经买房,剩下的客户就少了 l,市场需求少。新房屋建的多,市场供给多。供给大于需求,房价下跌是必然的。

2 房产税并不是灵丹妙药

事实上,房产税的政策确实很难落实。当年地卖的那么贵,已经收过一次重税。再收一次直接税,相当于对同一个行为收两次税,朝令夕改,公信力何在?简单说,吃相太难看,很多有房群体也会拒绝。

我之前也被马前卒忽悠过,觉得房价提升,有房者享受了发展的红利,交税应该。

收了直接税。炒房者就会觉得房子烫手,甩出去,最后房子没人敢接,房价自然就降低了。

但仔细想想,收房产税,相当于在原本就很重的税上又加了一笔税。

也就是说,要买房,不仅要承担土地使用权的重税,还要在后期使用时,再缴纳一笔税。

那购买并且使用一套房子,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肯定是贵了嘛!

就算房产税真的实施了,富豪因为房子持有成本高,把房子卖了。

那这么高的税,你觉得穷人、普通人、中产阶级能接的过来么?

是,房产税是可能把房价打下来。

但!这玩意是以拉高 购房花费,彻底消灭买房需求为代价的!

以后房价下来了,但大家绝对不会想去买房,成本太高,大家只会想去租房。

租房的价格因此走高,人们不会再有买房的念想,这可能比现在的情况还要糟糕。

个人感觉,房产税属于是彻彻底底的饮鸩止渴,相当于为了治好手指痛,直接把胳膊砍了。

3 不扩大房产税试点,不意味着不采取其它手段控制房价。

比如这两天比较火的保障性住房。 我的期望是租金低廉,能够给年轻人在大城市提供落脚地。

通过降低租金的方式,间接影响房屋的成交价

在不收税,不增加用房成本,且比较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下,稳定缓慢的降低房价。

假如和我想的一样,这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或许还有其他比房产税更好的办法,看下一步动作吧。

4 房价下跌浪潮来了,就算想抬高房价,也是抬不起来的。

虽然我国在几次经济危机中都有很好的表现,靠政府采购这第四架马车稳定了局势,

但终究还是在拉动 gdp 增长的三架马车范畴里。三驾马车是 投资、消费、出口。 政府采购说是第四架马车,但还是属于投资这架马车。

也就是说,虽然看起来以前的操作不符合经济规律,但其实还是在规律内的,不过是增加了主体,延后了代价。

只是暂时看起来不符合供需关系罢了,长期还是必然要受供需关系制约的。

因此,假如供大于求,甚至供远大于求,价格就是必然会下跌的。

所以。

就算保障性住房没有发挥作用,反而拉高了房租。

甚至政府下场直接购买拉高房价,或者出台限跌令。

该跌,还是会跌,政府能做的,顶多是选择怎么一个跌法,以及怎么顺势而为。

5 脚踏实地最为重要

虽然我上面分析了这么多,房价一定会跌如何如何。

但普通人还是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作出决定。

因为一个经济周期实在太长,就算知道一定会跌,但具体什么时候才会跌倒合理价位,很难预测。

而且,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能导致实际情况发生巨大变化。 可能只是一条新闻,就会让一个地区房价突然暴涨,或者突然暴跌。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网上的很多东西,终究是发泄情绪,不要太沉溺与情绪里面。

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宏观的东西,还是有些虚无缥缈的。

知乎用户 覆杯 发表

最后的这根稻草不能放,否则骆驼真的要被压死了。

如果反向推的话,说明房地产税对降低房价真有用。

知乎用户 阅读修身​ 发表

戒撸第一天 戒撸第二天 戒撸第三天 戒撸第一天 戒撸第二天 戒撸第一天 戒撸第一天 戒撸第一天

知乎用户 饮料喝到饱 发表

說明這一重大利空短期(至少今年)內不太可能落地。

但是未兌現的利空始終是利空(類似於美聯儲的加息),肯定是會影響市場的預期的。

如果是想消除這一利空對市場的影響,最好的辦法是全國推行但是稅率低(比如 0.1% 市場價 / 年),並承諾長期不漲,即利空出盡是利好。

知乎用户 质慧工匠​ 发表

相比于 “房住不炒”,今年的各大经济会议无一例外的都在强调 “稳”。

从年初的降息,到两会的明确的金融支持,再到表态今年不设房地产税,不难发现,政策的导向越来越明,力度也在越来越大。

从各项政策的节奏进行分析,可以肯定房地产依旧是市场资金的集散中心,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的目标,还得借助房地产之力。

与此前头部地产大 V 的预测相似,今年的房产市场,尤其是主流一线城市,已经开始蓄力了,购买力的主体逐步成为寻求改善性住房的人群

房产价格高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在高房价的背后,我们还得考虑到背后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改善很多时候不只是增加面积,交通通达度、配套设施完善度才是重点,这正是当前购买力主体最看重的事。

因此,在考虑房价前,不妨先考虑一下利率、还款方式等,这些与自身储备条件有着直接关联的因素,换句话说,如何解决想到房贷就头大的状况,才是面对高房价的关键。

以主流一线城市的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进行对比:

按揭贷款:

首套房首付 3.5 成,贷款 6.5 成,利率 4.95%,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最长 30 年期限。

(注意,受当前限价政策印象,很多时候只能贷到 5 成

二套房:**首付 76.5~7 成,贷款 3~3.5 成,利率 5.65%,**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最长 30 年期限。

(注意,受当前限价政策印象,很多时候只能贷到 2 成

按揭贷款期限不是问题,但首付比例和利率,是不是就让人感到压力?

抵押贷款:

先铺垫一下,因为很多人一开始存在疑惑。不管是首套还是二套,重点就在于你目标中的房子,操作的关键在于转换思路,先以企业主的身份全款买进,再进行抵押

依旧参考主流一线城市的银行政策,抵押贷款一般能给到房产评估价的 7 成,综合情况好可达 8 成利率 3.8% 左右,如果征信流水等情况优秀,可沟通 3.7% 的优惠利率,此外,还款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先息后本,20 年授信

没有对比就看不出差距,在利率、成数、还款方式等方面,抵押其实是优于按揭的,这与很多人的认识不同。

说的再直白点,按揭是贷款拿捏着你,你得小心翼翼才能守护好自己的房子;而抵押是你拿捏着贷款,好房子就已经在这儿了,你就是优质客户,银行得小心翼翼维护着你,毕竟你一个不高兴就考虑转贷,银行伤不起啊。

因此,在面对高房价及相应的优质资源时,因为不够了解而产生的害怕,是自身发展最大的束缚。哪种方案适合自己,每个人都因人而异,关键在于怎么规划,怎么安排执行的节奏。

知乎用户 贺言融贷指南​ 发表

知乎用户 杨改之​ 发表

我吧

减肥的时候特别喜欢给自己定一个计划执行日,顾名思义就是制定好减肥计划后执行的第一天

虽然这个计划执行日一直在改变

比如说,到 6 月 1 号开始减肥

但是到了 6 月 1 号,我想还是到 6 月 6 号吧,这个数字吉利

等到了 6 月 6 号,我在思考,要不还是 6 月 10 号吧,凑个整

到了 6 月 10 号,我寻思着还是到 6 月 15 号,这样的话正好测试一下半个月能瘦多少

虽然时间一直在推迟

但不变的是,每次计划执行日的前一天,我都会大吃特吃一顿。因为想到马上就要减肥了,所以必须最后一顿饭好好犒劳犒劳自己

结果呢,就是一推再推,体重蹭蹭蹭上去。而由于每次 “最后一天的犒劳餐” 给我带来了愉悦的心情和满足的情绪,所以我潜意识希望这样的大餐越多越好

于是我修改了一次又一次计划执行日,安排了一顿又一顿的犒劳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肚子越来越大,而我的钱却在减少……

但是,肥,最终总是要减的

只是这个肥越来越难减了,而且在 100 公斤以上后,我生怕减肥会出什么意外,所以还是每个月发个动态讲讲好了…

知乎用户 卢璐陆鹭禄辘麓泸 发表

因为当初想出房产税这人,完全就是纸上谈兵。

房地产税,除了商品房,还涉及到小产权房(集体用地房)、经济适用房、还有军产房、房改房(公房)等等。其中小产权房(集体用地房)还包括农村的宅基地。

一个法,或者说一个税。原则是要公平。

而且你能说江浙福建广东住理论上还叫农村的地方私房的就比城里人穷?建造价格几亿的私房,都不是少数。至于某地,一个月收租几十万的比比皆是。

这些人收不收?这房子怎么估值?

一年土地财政 8.7 万亿。如果用房产税填上卖地收入,换算到每个人头上,是多少钱?6170 元 / 年。而且这是按人头算的,人人都跑不掉。

实际上我国交个税的连 1 亿人都没有。

我早就说过,不要做梦,这玩意根本就落不了地的。

根本原因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太快了。你说换了个美国出生在 Alabama 小地方的年轻人,刚刚工作了就要在纽约买房?天天盯着上东区的房价,你觉得他是不是脑子有病?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年轻人表示今年不具备结婚生子的条件

知乎用户 栗 and 糖 发表

降房价,应该去土地出让金啊。这样房价才更透明。

房产税也能收的明明白白。

政府拿走了大头钱。

还想再撸一把税。

一鱼两吃。

缺德了吧。不,太缺钱了。

知乎用户 大白兔捣药秋复春 发表

那就再苦一苦老百姓吧。

知乎用户 鲱鱼罐头 发表

再吸一口,真的是最后一口。

利益集团都是兄弟叔侄啊,怎么能下得了手。

再争取一下吧,再不济也是帮亲戚朋友门徒们争取高位甩盘的窗口。

当前是不具备软着陆了,真软着陆,那得要房价如葱啊,某几千万 + 身价的资本口舌某大房子主编说等几年新增需求慢慢消化泡沫。呵!每个月有盈余的人早晚也有凑够首付的一天,或一天或 500 年,而每个月收支平衡的人,是等不到凑够首付那天的。而现在,该买的都凑家里 6 个钱包再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同学同事前同事借了个遍然后上车了,没买的都是借不够首付的,等几年谁接盘?卖得多还是买得多?

早点崩,底层有产社畜们就可以跟达官贵人房叔房婶们同归于尽,晚点崩,那只有底层的炮灰。唉!!痛心疾首!!!!!!!!!又让它们跑了!!!!!!!!!

知乎用户 冼锡铭 发表

美联储加息之后,大大的压缩了我们的降息空间。

如果货币不能放松,又不能降息,也没有了棚改直接给人发钱去让人买房,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硬靠购房者拿真金白银出来买房。

大家不要觉得当下购房者都没钱了,实际上现在楼市里面还有一部分潜藏的购买力,就是之前已经高位套现,或者说是在楼市已经赚了钱的人。

他们还有购房的能力,只要让他们觉得房价能大涨,他们就会入场,连带着一些没钱的人,也会想办法卖血卖肾去凑钱买房。

然后等这波热度结束,房价比现在更高,也就意味着未来房地产税征收的税基会越高,房企和银行的债务,也都转移给了购房者,同时拥有房子的人也多了,需要缴纳房地产税的人也就多了。

只是这么一来,肯定会有很多的普通人成为这轮的牺牲品。

为了赢得战略时间,实现软着陆,真狠

看来为了稳住房地产的基本面,也是够拼了,这个时候放出这个消息,摆明了是让刚需进去接盘。

毕竟银行那还有那么贷款都在那些房企身上,这些房企房子卖不出去的话,那拿什么钱去还给银行。

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那到底哪些城市,被定成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呢?

重庆和上海,现在实行的是房产税,不是房地产税。

现在是已经确定成了房地产税改革的城市名单没出来,那么不扩大,原本定好的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是哪些?

不扩大,不代表已经选好的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不出来。

彭叔昨天写了篇很背后的逻辑文,第一次发 50 多个人看,被删,等到 12 点,换成拼音发,400 多个人看以后,又被删。。。

彭叔这篇文章里面,只说了这么做逻辑,没有说房价涨或者跌,没有房价方面内容,但都这么谨慎,大家品品。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其实重点就两句:

积极出台对房地产有利政策,

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都能看懂了吧……

知乎用户 莱布尼茨​ 发表

昨天晚上 12 点关灯上床躺下,算是早睡。

一般睡觉不做梦的我,不知道睡到什么时候,突然就做了一个梦:

我在美团上看到一套房子,发现是我能买得起的,而且小区的名字似乎很有印象,好像还可以。脑子一热,一溜烟的付款,花了 50W 给拿下了。

钱花出去,接着就是莫名的惶恐,好像那一刻自己很清楚这完全是冲动消费,因为我对于买的房子什么都不知道。接着去查房源信息,发现它是个老破小,位置似乎还可以,和 CBD 隔着一条大江遥遥相望。通往 CBD 的地铁也有,不过出了小区,走到地铁站要走很远。

我觉得有点后悔,想要拿回我的钱。但是在平台上完全找不到退款的入口。我想在聊天里联系卖家或者官方,但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在喃喃自语……

做着这个光怪陆离的梦,虽然我的肉体还在静静的躺着,但这个觉突然变的索然无味,心绪中满是惶恐、焦虑和不安。但我不想动,脑子里清楚的知道这是梦,我只能慢慢抚平情绪,让自己缓缓的沉入浓稠的黑暗……

早上被闹钟吵醒,发现闹钟已经响过几遍,似乎还睡的比较不错。自嘲一声,洗漱的时候,又回想起这个别扭又不安的梦境:

为什么会在美团上看房?因为上班经常要用它点外卖,自己虽然厨艺在线,但基本懒得动手;

为什么会突然冲动的买房?因为昨天看到房地产税又双叒叕没戏的新闻。押注房价永远会涨的人,确实付出了不少代价;

为什么花的是 50W?因为我有点肉疼不过还能掏的起,却又无法连续掏的起,我只有这么一次机会;

……

似乎梦境中每一个荒诞的、不安的、和现实脱节的场景,回想间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它的映射。睡梦中复杂翻涌的心绪,在清醒时反倒平淡了下来。虽然我还是很害怕它真的会变成现实。

太阳照常升起。

我遥望着 CBD 那里的另一个世界,和它隔着大江大河。

而通往它的快车道,还要走很远很远。

知乎用户 松仁饼 发表

上面好多人手里的各种房产一直处理不掉怎么征税啊

征税哪能征到自己头上啊

但问题是现在即使是降首付降贷款利率啥的都不是直接的措施

就是不降房价你说啥意思

房价不降就没人买

没人买上面的人就处理不掉自己众多的房产

上面的人处理不掉房产就不能征房产税

不能征房产税房价就降不下来

房价不降就没人买

dead loop

看哪位大神能破局吧。

知乎用户 Vane 发表

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在经济政策稳定为主时,也必然求稳。

这个求稳的稳,是低速上涨的意思。而目前价格成交双跌,为了恢复稳,就必须不断释放利好消息。

可地产刚需早就饱和,多数成交是炒房为主,而炒房客要的是房价增速超过利率才行,也不符合稳,而且风险太大。

而炒房客不进入,刚需又带不动房价低速上涨,也无法恢复到稳。

于是最后只能选择一个不稳的方向:或者放任下跌等死,或者拿出货币棚改等级别的大杀器鼓励炒房,先爽几天再说。

我预计选择后者的地方政府会更多,而上面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只能适度放任,但会努力把涨价控制在高于利率 5% 以内的程度。

至于彻底调整吗?多年前就有共识了:或者在自己不行了的时候,或者在美国不行了的时候。

知乎用户 飞跃本屯 发表

改革失败了

知乎用户 徐太柏​ 发表

很多人都在这里发泄情绪,但是没有人关注到一点,就是征收房地产税的法律问题。

税收法定是近些年一直在推动的进程。根据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扩大房地产税试点的决定,本次试点除了农村宅基地上的建筑,其他的各类不动产都将纳入征收范围。这就牵着到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不同性质土地上的建筑如何计算税基才能保证基本的公平?

当前的普通商品住宅在出售时就缴纳了 50—70 年的国有土地出让金,但是早期的一些商品住宅只缴纳了 20 年。这些国有土地上的住宅到期是否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如果需要补缴,那么在确定房地产税的税基时是否应该按一定的年限比例扣除?那些城市内部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的不动产(比如小产权房)如何确定税基?这些都是很严肃的法律问题。

我提出一种基本的方案:

税基 = 评估价(二手指导价)-区域平均年化土地出让金,按比例征税,非国有土地上建筑参照执行。

有人总说交了土地出让金就不应该再交房地产税,否则就是重复征税,这个说法其实站不住脚的。你回想一下在购买和使用机动车的过程中是否交了很多次税呢?

知乎用户 荀利国 发表

望梅止渴了属于是

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机械核心 发表

1。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2。房产税会显著的降低房价(至少 30%),但是房地产税也会显著的增加公司的用工成本,降低公司的福利。

所以房产税除了降低房价,还可能有促使公司外迁甚至离开的效果。那就要问,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和房产税落地哪个先来?

3。互联网是年轻大学生大量涌入的行业,互联网的主要消费群体包括有房有孩的中年人群体。

教培是年轻大学生大量涌入的行业,教培的消费者普遍是有房有孩的中年人群体。

房地产稳涨的受益者是有房有孩的中年群体,失意者是想买房子的年轻大学生。

生二孩、三孩的受益群体是 xxx,而没房的 xxx 是不会有孩子的。

这是典型的韩国、台湾地区选举出现的世代矛盾、代际矛盾问题。

大陆年轻人现在还不够有统战价值。

4。但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会带来深度不可预料的后果,台湾的太阳花世代,香港国安法兵锋所向的那个群体,都体现了大中华区的年轻人在某个时刻的某些事情上超级勇敢甚至毫不考虑后果。

按下了压力锅的这一头,就要谨防有本土滋生土壤、同时外国可能介入的 colour revolution 的那一头。

5。房地产泡沫的确挤压了大量的消费,甚至使得社会上的资本热钱不事生产,专心投资。这个效应极可能进一步加强而未必能被控制住。

反而政府用收到的土地收入建了大量基础设施。

6。假设中国政府在 2025 年征收 1.5% 的房产税。(70 年产权)

房产税会显著的降低短期房价,短期房价可能会下降超过 30%,当年的 GDP 增速也会下降 1.6 个百分点。

但从长期来讲,房地产却可能改善地方财政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加快经济增长。文章显示,在 2026-2055 年间,房产税会增加中国 GDP 增速平均每年 0.5 个百分点。

7。房地产泡沫降低了私人投资,将资本与劳动由非房地产部门吸引到房地产部门,另一方面却增加了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由此带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并且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改善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8。2009 年后的地方政府融资政策的放松,高速增长的房价以及相应的大量土地出让金,是中国 2009 年后基建投资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以上 6,7,8 条结论引用自:

NSE 新闻|我院助理教授江深哲论文为经济学国际权威期刊接受

知乎用户 Jack 学长 发表

豺症布:恭物缘人均 3 套房子,要尽快建立 2 个虚拟人,把自己的房子分散挂到 2 个不同虚拟人的名下,这样收妨颤睡就收不到你们头上,

豺症布:靠,为什么你们建立好 2 个虚拟人后,就给每个虚拟人搞了 2 套房子,等于是你们每个人其实有 6 套房子?

知乎用户 朱栗敏 发表

楼市早有预判吧……

知乎上都说房产不行了,但上海的房产中介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多,房价也是疯狂跳涨……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严格来说,只要大家还在关注房价,就意味着,大家还有需求,只要房价降了,大家大概率还是会买的,所以,这时候房价就不太可能降。相应地,房产税开征的概率就不大。

反过来,要是大家都不关注房价了,就意味着,大家已经没有需求了,哪怕降了,大家也不会买了,这时候,想不降也不行了。

这时候,就要开始征房产税了。

知乎用户 skywalk007 发表

我记得 15 年前后网上盛传要推出房产税的时候,各路 “药丸党” 和“缓则”反对的声音可激烈了,什么 “七十年产权还收税脸都不要了”“房地产税不会使房价下降只会使房租上涨”“权贵集团怎么这样贪得无厌”…… 当时网上流传的版本是每户从第二套房产开始起征,而且起征点被定得很高(是“60 平 x 户内人数” 还是 “80 平 x 户内人数” 来着?反正足以把不炒房的中产和准中产排除在外),即使这样,还是有一大帮人秉持着滑坡理论,表示“只要敢开这个口子,今天起征点定得高,明天说降就降下来了,所以即使我没买房也坚决反对房地产税!”

我不懂经济,我也不认为键盘药丸党和键盘缓则的声音能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只是好奇,这六七年的时间发生了什么,让舆论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弯。

知乎用户 皮卡战车 发表

财政部上述表态出炉的背景是,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已在拖累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目前正在抵御一波新冠疫情、出口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冲击。

房地产行业占我 GDP 的四分之一以上,2 月份我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连续第六个月下降,上头放松对开发商的政策限制和提振买房人气的努力尚未见效。

房地产占国内生产总值这么大比重,关系到这么多上下游产业,是一招后手棋,关键时刻拿出来以备不时之需。前不久两会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 5.5% 左右,低于去年增长目标,也远不及去年实际增长水平,更创 20 多年来最低增长目标,凸显国内外不确定性持续加大之际,我国经济今年面临更大压力(今年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我国 2011 年开始在上海和重庆两座城市试点房产税,但没有扩大试点。去年,在提出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之后,人们对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预期增强。该计划被视为实现 “共同富裕” 目标的改革举措之一。

得益于经济复苏势头和低基数效应,我国去年实现经济增长 8.1%,轻松超越了年初设定的增长 6% 以上的目标,不过,第三和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明显放缓,GDP 同比增幅仅为 4.9% 和 4.0%。这个放缓和对地产的整治在时间线上也是重合的。房地产行业自去年以来已经放缓,因为限制现金紧张的房地产开发商借款。这一整顿行动打击了经济复苏,并在过去几个月引发总体经济放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方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央行去年 12 月和今年 1 月都下调了基准贷款利率,但在 3 月维持关键利率不变,令市场预期落空。经济学家们预计,未来几个月政府将推出更多宽松措施,这将使开发商得以喘息,并激起购房者的兴趣。

国家统计局周三表示,2 月份 70 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较 1 月份下降 0.12%,比 1 月份 0.04% 的降幅有所扩大。

与此同时,报告房价上涨的城市减少。国家统计局表示,70 个大中城市中有 27 个城市的房价上个月环比增长,数量低于 1 月份的 28 个。

大城市率先走出房地产低迷,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上涨 0.5%。

国家统计局统计师绳国庆表示,二线和三线城市房价普遍持平或下降。

与上年同期相比,我国 2 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上涨 1.15%,比 1 月份 1.65% 的增幅有所放缓。
70 个大中城市中,2 月份有 46 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同比上涨,1 月份为 50 个。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头两个月商品房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 22.1%,这是自 2020 年 3 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当时新冠疫情暴发给国内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另外两则消息。

央行: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 稳定预期 提振信心

央行传达学习金融委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银保监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银保监会会议称,要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要大力支持直接融资,促进融资结构优化。引导信托、理财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开展真正的专业投资、价值投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

知乎用户 Vinicius​​ 发表

我看很多人都在感恩,我就不说了。说点感恩的细节,哈哈。

房地产税的征收落地,必然会经历这几个阶段。

1、挑选若干城市进行房产税试点;

2、试点城市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3、同步扩大房地产税试点城市数量;

4、财政部根据试点经验推进全面的房地产税立法,框架性的;

5、根据上位法,各个城市起草试行当地的房地产税征收办法;

6、地方、地方和中央房地产税调整优化阶段;

7、常态化

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处于 2、3 阶段?

重庆、上海这两个房产税试点城市在 2011 年 1 月 28 日就开始了,除了这六个城市外,在 2018 年明确了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广州、天津、苏州、杭州、南京等地也成为试点城市。

2021 年 10 月 23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为期 5 年。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规定对上海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上海居民家庭的新购住房征收房产税,税率因房价高低分别暂定为 0.6% 和 0.4%。

重庆房地产税试点方案,根据个人拥有房屋套数或面积的不同,制定并征收不同税率房地产税的累进征税方式,或将在山城重庆市 “先行先试”,采用了 “套数越多、面积越大”——税率逐级提高的累进计税方式,其原理与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相同。

也就是说,上海和重庆试点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一个以价格为税基核定标准,一个以住房面积为税基核定标准。

而此次财政部此次表述:“2022 年还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指的是原先明确扩大试点范围的城市,广州、天津、苏州、杭州、南京等地,还不具备进行试点的条件。

主要原因是什么?一方面确实经济形势不好,另一方面原先的试点城市,也没有什么积极的进展。最终形不成可靠的路径指导试点的扩大。

所以,2022 年还处于第二阶段,上海、重庆两地也在加快房地产税立法。

知乎用户 双泉​ 发表

一个朝代,实现均田可活 100 年,土地改革后又可活 100 年

但现在发展这么快……

其实,我只想说三个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22 年了

肆虐两年的新冠疫情还没过去

美国又逼迫俄罗斯出手乌克兰

美俄欧三方关系波诡云谲 世界形势变数陡增

确保国内经济稳定便成了今年第一要务

所以

土地经济这块还是不能有太大波动

房产税改革试点要稍微放缓

知乎用户 高山县​ 发表

真的是情理之中

恒大事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酝酿和发酵已经对虚无缥缈的预期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继涉房企业和个人之后,后知后觉的政府终于也感受到了凛冽的寒风。

进亦死退亦死可不是开玩笑的。政府作为玩家,一直可以选择现在是出清还是未来崩盘。

之前谁也不想现在出清,因为太痛苦了,受不了。所以玩家不管嘴上怎么喊,手上一直都在选未来崩盘,选择在几个端口反复横跳,代价是几个端口的问题越来越大。

到现在未来这个选项逐渐变灰了,只能选择崩盘方式是次贷危机、企业债务危机或者地方财政危机了,还盯着那个未来的选项搁那硬摁呢,摁坏手指也没用了。

什么,你说是因为你不想崩?不好意思,这可就超出经济规律允许的范围了,要不你选择把经济规律干翻?

早干什么去了?之前在大路上、小道上、饭桌上、板凳上、钢丝上的时候不知道选,现在到了刀尖上你知道选了,你以为自己还有的选吗?

知乎用户 某不知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一个在石家庄的人来说

基本上对房价看法已经躺平了

下面是 安居客 和 链家的数据

我只能说,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水分还是比较大的

二手房你去砍一个 10%-20% 都是有可能的

新房购买的时候去要一些高优惠,也是可以给的

因为石家庄确实没啥人愿意接盘了

虽然石家庄有 44 所大学

但一般毕业之后都愿意往外跑

毕竟是省会,各项基础设施都还是有的

毕竟石家庄已经开始 0 门槛落户了

并且在石家庄的人都知道

石家庄公寓的价格已经很低很低了

并且地段还不错

但就是没人买

知乎用户 明黎​ 发表

房地产税的推行过程中,会有这么几个明显的问题。这恐怕会使得短期之内,房地产税的实质落地,始终会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

  1. 房地产税征的收对于地方政府的益处不明朗。

截止 2021 年底,全国房地产总市值大约为 450 万亿人民币,这其中涵盖大量的小产权房、老公房、集体产权房等估值和征收难度都比较大的房产,占房地产总市值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剩下的商品房部分,即便每年都及时足量征收到账,按照全美平均 1.3% 左右的房地产税率计算,每年的房地产税收入总额也就是不到 4 万亿元。

再考虑到各种拖缴、欠缴、拒缴、特定群体税收优惠、特殊人群免征等种种情况,实际的年到账税款很难超过 2.5 万亿元。

而 2021 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 8.7 万亿元。

也就是说实际房地产税收入不会超过现阶段土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但这两者之间其实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 房地产税的全面征收会使得房价下滑,从而影响税基的规模,使房地产税实际收入规模进一步小于预期;
  • 房地产税的全面征收会对土地财政产生负效应,此长彼消,地方政府房地产税 + 土地出让金总收入的前景好坏并不明确。

如此不明朗的征收前景,会让各级政府变得十分犹豫,因为房地产税这种直接税的征收成本势必不会低,征收难度势必不会小,就怕忙活一通,钱挣得还不如以前多。

2. 人口净流入地区和人口净流出地区对于房地产税的看法有明显冲突。

基于上一点的事实,不同地区对于保留目前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收入模式不变,还是转换为房地产税 + 土地出让金并行的收入模式存在很大的分歧。

一二线城市以及其他的人口净流入地区更倾向于前者,而大量的因经济低迷和人口净流出,导致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地区显然更倾向于后者。

3. 房地产税的征收会让老百姓在【政府 - 民众关系】及【纳税人权利】方面的心态产生微妙的变化

一直以来,国内的税收以间接税为主,少量的直接税,比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额度相对发达国家也一直不算高。这导致民众对「纳税人权利 - 义务」的思考和关切比较少。

但房产作为绝大部分中国人最大宗的私有财产,在此基础上每年缴纳的数额不菲的房地产税,会让越来越多的群体对自身的纳税人权利,以及对房产所属辖区公权力部门的财务运行监督,产生更强烈的渴望。

这很可能会导致至下而上的政府 - 民众关系的重构,这之中显然潜藏着很大的风险。

综合以上几点,这也是为什么你能看到现在上层即便有推行房地产税,改善现有的纯粹土地出让收入模式的欲望,但又显得顾虑颇多、一再拖延的原因。

但随着房地产增量市场在可预见未来的连年暴跌,房地产税征收的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而如果在房地产泡沫崩盘之后再姗姗来迟,只会把前文论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变得更加的激烈罢了。

知乎用户 PlazaBrother​​ 发表

当前房地产已不具备赔税功能。

涵养税源,以工待税。

牛排豪斯代表的是低竞争强度所得到的生活幸福度。我们今天的生活是高烈度投资的,包括但不限于学历,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香港的收营员,月薪平均是 1 万人民币,法国德国,收营员月薪是 1.3 万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现在的中国人有多少人能达到这个收入水准,同收入水准又有多少劳动强度是低于这个标准的?内卷说的是规划不合理的事儿!上山下乡真的就只是为了锻炼知识分子吗?是因为当年没有足够的工业化岗位的用工需求来安置当年那批毕业生!

每口井里都有水

能不能出水还要看打井师傅的技术

知乎用户 张婷 发表

他可以说积极研究稳妥推进适时推出;

他也可以避而不谈或者说情况复杂仍在研究稳妥实施;

但他说… 没法搞…

呵呵。

知乎用户 静为躁君 发表

1. 中国的房地产税一定会出,但不会一蹴而就。

2. 今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很大压力,稳增长、保就业,少不了金融体系的支持。而房地产与民生,与金融系统稳定,息息相关。所以:

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3. 一个充满散户的金融市场,非常容易出现大起大落,追涨杀跌。那么大家自己想想,去年一来,大家对房地产市场,是看涨、还是看跌。

“涨价去库存” 的逻辑非常简单朴素—这个东西一直在涨,你又必须要有,你是今天买还是等等?那么类似的,如果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下跌趋势一旦形成并滚动起来,大家都看空、都不买,就会继续跌。二手房买卖又没有涨跌停。房地产和金融和银行的关系,与当前财政的关系不想赘述了。

**现在最好的状态,就是 “稳”。**GDP 涨、工资涨、收入涨,“房价稳”,这是个好组合。如果极端一点说,房价跌一半,你工资降 80% 或者工作没了,你愿意么?

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研究当前形势_国务院副总理刘鹤_中国政府网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5.“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年轻人,到底是希望拥有一个稳定的,价格合适的居住条件,还是希望有一个只涨不跌收益丰厚的金融投资产品?

如果是前者,这个国家正在推动。如果是后者,看看 1990 年的日本,2008 年的美国,只涨不跌还收益丰厚,这种状态是无法长期持续的。

知乎用户 海阔天枫 发表

有人认为 “房产税能够抑制房价”?

想太多。

房产税是为了增加地方政府收入而已。房价跌了,房产税不就变少了?那怎么能行呢?

所以还是不收的好。

真要抑制房价,早全跌了,还需要什么税?

知乎用户 皈依凡尘​​ 发表

只要不再搞大规模棚改

就现在的生育率和人口数据

有没有房产税都改不了

房价横盘然后践踏的过程

只不过是缓两年

知乎用户 pilium 发表

去年下半年,各种调控组合拳打压房地产市场打的太狠了:

孩子不听话,可以教训教训,但是不能砸死,砸死麻烦了,没有养老的,你看现在多少 ZF 依靠土拍来增加当地 GDP 和政绩。

对于很多城市来说,不是房地产市场单纯的涨和跌的问题了,而是开发商能不能顺利交房不烂尾的问题。

这才是国家考虑的层面之一,毕竟牵扯到民生和经济问题。

拿潍坊来说,绿地、金科、恒大、新力、世茂五个所谓的一线房企都有项目烂尾、延期、拖欠工程款、土地抵押还不上、降价降的理直气壮等情况,老百姓失去了对品牌的信任度和恐慌,国家再不救市,不用说能不能收到房产税了,开发商跑了的可能性都很大,烂摊子谁收拾?

钱都让 ZF、开发商,银行赚了,苦的还是有购房需求的老百姓。

明知道准烂尾,然后抱着 ZF 一定会管的心态去捡漏的那些,想都别想。

潍坊的烂尾楼还少吗?

至于房产税,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所谓的 V 拿着说事,好像一年交好几十万一样。

拿上海的房产税来说:

拿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有两套房子(一套 100,一套 160)共计 260 平米:

260-(60*3=180 平米,即免税面积)=80 平米。

新购房单价 60000 人民币,税费 0.4%

80*60000*0.7*0.4%=13440 元 / 年。

貌似在上海也不是无法承受之重吧?

就好的产品来说,这都不是事,别忘了房地产的根本还是在于两个字:需求。

-———————————

至于 2022 买不买房,看个人需求,从我个人角度来说,置业分为刚需、刚改、改善、高端改善、终改、资产配置六类客户群体:

结婚,丈母娘让你买房是需求
有了二胎,换个大面积的住宅是需求
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是需求
一家三代在一起换更大面积也是需求
注重圈子,人以群分也是需求
有闲置资金,全款置业也是需求(不比买股市、基金这类好吗?)

当然租房更是需求。

如果你有需求,你应该对区域、地段、周边配套、开发商口碑、物业管理、小区绿化、建筑设计、户型、后期发展空间、客户群体、未来发展空间、竞品调性、区域内新房二手房性价比等等有所掌控,多转转、多了解了解,不被无良开发商和中介割韭菜才是 2022 年买房重中之重。

综上,希望 2022 年天下无烂尾。

知乎用户 刘八一​ 发表

前几天建设银行的行长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现在的情况是房价再怎么降,普通老百姓都是买不起的,那么买不起就让老百姓去租房子住吧,租房子以后会成为最好的选择。

银行作为和财政部关系最密切的单位,人家解读财务部政策的角度应该会更专业,更贴近一些,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房价降是不可能的了,那么要保持高房价,保持房地产的发展,那就只能把房子卖给能够买得起的人,买不起的就去租房子住,这样国家就可以向出租房子的人收税,这样既保护了房地产行业,保住了房价,同时也让人们有了房子住,十分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很多的信息都在不断的暗示者房地产在未来仍然会是支柱性产业,国家不会让房地产崩盘的,房价也不会降的,所以,在这些利好房地产的前提之下,房产税就真的没有必要再出台了,但是换一种方式收税还是可以的。

知乎用户 看娃老爹​ 发表

我欲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知乎用户 洒洒水 发表

我毫不意外。

自我革命是最难的,尤其还是自我割利。

离开房地产,部分公务员想简单理财就比较困难了!

知乎用户 隆冬 发表

看到有的答主提到了 “自己选的路,” 在面临这前所未有的经济炸弹和亡国灭种级别的人口下降隐患时,我忽然觉得,

德胜选的那条自力更生,自己一点一点攒家当的路是对的。

改开这么多年,那无数背井离乡的农民,遭受污染的环境,河殇女拳的精神腐蚀,脱离群众的低效官僚,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贫富分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

我们怎么还是走到了 “只能依靠钢筋水泥维持经济” 的死路上?

早知如此,还不如像当初那样,自己一点点攒家当呢。

农民们虽然挣公分,可好歹还有自己的房屋和媳妇,不会年轻时在城市里流血流汗,老了被一纸 “禁止大龄建筑工” 的政策打发回农村自生自灭。

工人们虽然住筒子楼,可好歹还是企业从生到死管一切,不是 “厂狗”“土木狗。”

尤其是人口出生率坠涯这件事,这个如果找不到改变的办法,几代人之后亡国灭种难道不是顺理成章么?那时候我们虽然死了,可我们现在就能以此做出 “我死之后任凭他洪水滔天” 的事么?

改开以来,我们得到了很多,但失去的绝不比得到的少。

知乎用户 C 喵骑士 C 发表

两个信号吧,结合今天一并召开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第一,房地产税试点扩围工作 2022 按下暂停。**新闻中已知在人大授权下,一些城市在前期已经开展了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摸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办法扩大房地产税试点。第二,诸多原因导致房地产税改革暂停。原因大胆预测应该是受制于近两年的经济下行状况,税制设计需要的征管准备情况,包括房管部门的数据处理结构,还有就是要妥善处理房地产资本市场平衡还存在较大压力等。

我也是在财政部微信公众号看到的消息。

知乎用户 钮钴禄国税小达人 发表

鼓励广大爱国人士华润万家,可以有效减少国内的内卷程度。

知乎用户 Kikyo 发表

简单说两句:

  1. 房地产税短时间内不会推广,不仅今年推不动,明年也推不动。
  2. 未来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房价不受生育率影响,甚至随着生育率下降,房价越来越高。
  3. 房价会分化,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房价会随着生育率下降而越来越高。三四线城市没有任何希望,彻底完蛋。为啥?我国生育率低?低的过韩国么?去看看韩国首尔房价多少?世界第二。
  4. 因为生育率不断下降,三四线城市人口骤减,以至于不可能供养起一个基本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没有那么多人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医师公。所以三四线城市出生的孩子想要有工作,只能往更 “高级” 的城市聚集。
  5. 房地产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显著。

知乎用户 乘海生 发表

释放了上面觉得老百姓还不够失望的信号。他们觉得可以再拖一拖,毕竟拖一年,可能某部分人就多赚几个小目标。至少是少话几个小目标。或者说这帮人还没想出来怎么利用新政策割韭菜?

知乎用户 随意​ 发表

这可是真的再吸 “亿” 口了。

今年给的 gdp 预期是 5.5,相对于以前虽然很低了,但是对比去年 3 季度的 4.9,4 季度的 4.0,和各大机构普遍预测的 4 到 4.9 之间,今年的给的预期实际上是非常高的。

另外,意想不到的大面积疫情也会严重拖累经济增长,所以至少今年,不依赖房地产是不可能的。

当然,实际上疫情,叠加人口下滑,以及外部压力,贫富差距大以及居民负债率高等问题导致的消费不振等等,未来几年经济下滑的压力很大。

在经济下滑期间,把房地产给点炸了是不合理也不现实的。

但是,现在房地产整体其实非常脆弱,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极高,现金流随时可能断裂。老百姓买房的意愿极低,贷款的意愿更低,经济增长下滑以及人口即将负增长等等问题的叠加,导致越往后泡沫破裂的风险越大。

所以我还是建议不要把房地产当作投资产品,因为回报率不会像几年前那么高了,可以说跑不赢很多稳定的理财产品,而且 5.0 的贷款利率相对于今后的 gdp 增长来说太高了。而且贷款是 20 到 30 年的事情,现在又有几个人敢拍着自己的人胸脯保证自己不会被中年优化?

当然,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有个家还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注意不要超过家庭的承担能力,更不要把杠杆拉的太满。

我依然认为,房地产软着陆是不可能的。要么一直吹泡泡,然后超过了临界点泡沫破裂,或者是硬着陆,没有第三种答案。

知乎用户 李明的话 发表

信号:暂时不推进房产税的进展。

原因:2022 年地产销售下滑严重,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发生下跌。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2 月房地产销售金额同比下滑 20%。

克而瑞研究的数据,全国百强房企的 1、2 月份的销售金额同比下滑 45% 以上。

存量大中城市的房价对比来看,太原、哈尔滨、北海、大理、安庆、牡丹江、常德等城市房价(新房或二手)对比 2020 年价格下滑超过 5%。

房地产迎来近几年的黑暗时代。

很多人买房没有赚到钱,还要交房产税,怎么受得了。

所以房产税暂时推不下去了。

目前存量房产税试点的城市:上海、重庆。

上海的方式:

时间,存量房产不征,2010 年以后新购房再执行。

免征,首套房产无论面积多少均不征收。

起征,人均面积超过 60 平方米,开始征收。

税点,超过指导价格的每年 0.6%,低于的 0.4%。

举例,A 家庭,两口,首套房 70 平方米,二套房 150 平方米。首套房免征,二套需要增税的面积是 150-(60*2-70)=100 平。

如果二套房的价格是 80000(78000 以上),那么二套需要每年交税就是 0.60%100*80000=48000。

如果二套房价格是 50000(78000 以内),那么二套房需要每年交税就是 0.40%_100_50000=20000。

重庆的方式:

房价单价超过 33000,无论面积,无论是否首套,都需要征税。

现实中,重庆 98% 以上的新房销售价格不到 33000。

重庆整个城市的新房销售单价不到 15000,普遍征税还早。

未来房产税的征收趋势:

是否首套免征?大概率会

是否考虑房屋价格?会考虑

是否考虑家庭人口数量?会考虑

是否考虑全国联网?大概率不会

农村宅基地是否考虑?大概率不考虑

是否是重要税收来源?大概率不会超过个税

知乎用户 娓娓道来 886 发表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北宋:王小波、李顺

“当等贵贱,均贫富”

——北宋:钟相,扬么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明:佚名

一律平均。无处不均匀”

——清:洪秀全

纵观网上的键盘侠们平时谈笑间屠美灭英,蔑视懂王登子、整天嘲笑欧美日韩如何水深火热。买空俄罗斯国家馆,为跟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俄罗斯侵略战争摇旗呐喊,热血十足。平时一个个挥斥方遒,这回轮到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了,能不能发表些意见?其他敏感的就不谈了,敢不敢也学古人做个诗?本朝由谁来做诗?难道整天就指望着金字塔顶尖的施舍?

统治阶层考虑的更多是稳定和维持现有秩序下的既得利益体系,某些人凭什么认为在统治阶层眼里提高无产阶层的生活水平比维持稳定的现有体系更重要?甚至是要割自己的肉?制定政策的那些人有几个人只有一套房产的?当然不排除里面有人在国内只有一套,但在国外有 N 套房产的可能性。

至于我?我有数套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对我是利好,我写个锤子,我巴不得永远不收房产税。

看大棋党说的多好,收割韭菜是为了中国战胜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添砖加瓦,韭菜们应该开心才对。虽然我不太懂爱国大棋党,干的为啥是帮人肉身出国签证的活。

知乎用户 昭阳 发表

注意原话,是不扩大。

原来的那些去北京开会的城市,比如深圳、杭州、厦门还是按部就班地试点房地产税。

国家金融委、央行、银保监会再次强调房住不炒。房住不炒写入 2022 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18 年来 4 次将房住不炒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正如郭树清所言 “押注房价永远涨的人要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房价还要暴跌

房地产税是直接税,可以直接调节贫富差距,还能转移支付给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乡村建设行动。国防开支也需要房地产税,房地产税有助于共同富裕。深圳杭州厦门的房地产税已经确定了,北上广深杭房价泡沫正式破灭。

香港北部都会区,定位在科技生活区,容纳 250 万人口,既可以吸引香港人,也可以吸引深圳人,等于是同时增加了香港和深圳的土地供应,降低了香港和深圳的房价。

房地产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还产能过剩,碳达峰碳中和之下中国房价还要暴跌;共同富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房价还要暴跌;房地产税加大房子持有成本中国房价还要暴跌;中美战争摩擦美元提前缩表又加息中国房价还要暴跌

出生人口减少降低房地产需求,老龄化加剧房地产抛压,中国房地产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政策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加速加量降价供应,美元提前缩表又加息,房地产税加大房子持有成本、限售期到期踩踏式卖房:中国房价还要暴跌

印度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平均年龄 38.8 岁,印度平均年龄 29 岁。中国老龄化少子化的速度和趋势比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欧洲日本都要快!中国总人口从 2020 年就每年减少了:人口负增长房价就暴跌

全国 2021 年出生并已进行户籍登记新生儿共 887.3 万。中国总人口实际从 2020 年开始就已经负增长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维稳工作是掩盖不住客观现实的。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人口也要随着制造业朝中西部转移,本来全国总人口从 2020 年就实际减少,东部地区房价还要暴跌。

2022 年中国房价还要暴跌,并周期性下跌到 2035 年。新时代 2012 年出生的人口 2035 年也才 23 岁。

现在房地产企业,炒房经济学家,房产中介,联合部分银行和地方政府,开始撒绝户网了。最后的杀猪盘,最后的一批韭菜是谁啊?不过很可惜,这一次的炒房集体行动被俄乌战争抢了热点和风头,又赶上了美元加息,炒不起来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 4 次提及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期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会加速加量降价供应,跟商改租一起,分流新房和二手房的需求:新房更难卖,二手房不仅比新房更难卖,还租不出去

美元在加息又缩表,还带着欧元英镑一起加息,这个时候,人民币敢降息降准吗?!

2022 年第一季度,房地产美元债集中到期,美元、欧元、英镑都在加息,房地产企业爆雷只会越来越多;不仅如此,2022 年上半年房地产人民币内债务也集中到期,房地产企业爆雷只会更多:中国房价还要暴跌。

年轻人要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尽量不生,多存钱给自己养老,先把自己活明白,不要害了自己,更不要害了别人。不要被房价泡沫、消费主义和自由主义所愚弄。

“拥有超出其抚养能力的子女数量的个体,大多数是出于愚昧无知才这么做的,而不能称之为恶意滥用,在我看来更应该受到质疑的是那些刻意鼓励这种行径的人。”——《自私的基因

“新冠一代” 出生的婴儿,普遍在大运动、精细运动和沟通技能测试中平均得分偏低,言语、运动、整体认知能力显著下降。新冠病毒会加重孕妇早产和死胎概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生殖内分泌科 Marcelle Cedars 教授分享了相关数据研究,指出妊娠过程增加了女性感染后患严重疾病、机械通气甚至死亡的风险。妊娠早期感染病毒会增加妊娠并发症如早产和胎儿死亡的风险。

2015 年至今买房接盘的人会高位套牢一辈子,他们不仅买在了房价泡沫最高点而且永远也找不到接盘侠了,他们因房致贫:房价上涨了觉得自己跨入高资产人群,成为人上人;房价下跌了又把自己归类到最广大的底层人民。

为什么全国的房价一直在暴跌?不仅暴跌,还卖不出去?不仅卖不出去,还要收房地产税?

为什么全国断供房法拍房的数量连续每年增加?

新冠疫情这两年多,法拍房数量为什么激增?

为什么房地产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排着队爆雷?

为什么深圳这样的城市要搞商改租?

为什么香港在 2019 风波事件之后要建设北部都会区吸引内地人才?

为什么 2016 年 12 月房住不炒之后,新生儿越来越少,连印度都超越中国变成人口世界第一?

为什么房企借了那么多美元债,而且美元要在 2022 年房企还债高峰年强势缩表又加息?

为什么部分地方政府降首付吸引买不起房的人去贷款买房?

为什么年轻人选择躺平,不婚不育保平安?

为什么关于楼市的任何问题,知名经济学家和专家的结论都是要老百姓买房?

知乎用户 肥托尼 发表

我不太懂地产利益体的逻辑啊,

今年不出,所以就代表利好了?

你买了房几年能卖啊?

明年出了呢?后年出了呢?

现在不出是利好吗?

这是利空始终悬在这里呢!

就以中概股为例,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也就是说几个中概股要调查没有采取措施吧?

怎么就大跌这么多?

按照炒房客的逻辑,现在不查你就是利好啊?

还是我们股民好,认赌服输,

绝对不会 “你有本事现在就跌,你明天跌都算你输” 这么阿 q 精神。

我的观点很一致

  • 1,房地产税一定出,且一定会让房价回到合理位置。
  • 2,房地产税今年不会出,但 4 年内必出,所以 4 年内投资房产都得掂量掂量。指望再来一波大涨,人口出生率和居民部门杠杆率都给不了了。
  • 3,政策一向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跌的快了,那利空就停一停,你房价真的又坚挺了,房地产税就又来了,总体来看还是那个目标,螺旋平稳回归合理价位,实现软着陆。

但是混淆视听的人总想着放弃着陆继续起飞,那可真是有点类似于 2015 年的 A 股专家以为股市能上 10000 点一样了。

哦对了,2015 年 A 股的下跌,是因为证监会去杠杆,去杠杆这三个字你们熟悉吗

知乎用户 斯帕不爱卷​ 发表

套用前段时间很火的动画〈双城之战〉

皮城就是社会基本面,祖安就是房地产,疫情或者说经济增速放缓就是是被蔚一伙人偷走的海克斯水晶,房地产税就是希尔科和杰斯的和平协议。

所以,金克丝在哪呢?

知乎用户 短指甲肖恩 发表

说明形势可能到了生死攸关的一年,一点不确定性都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注意这是试点,不具备试点的条件就是说全国几百个城市没有一个具备条件的。

几百个城市!

具备条件的个数为 0!

相当于全中国找不出一个会踢足球的!

…… 这么想想好像也算合理

知乎用户 黄俊 发表

几年前我们这个城市展览的河南地区的夏商周的青铜器!然后跟着旁边讲解的小姐姐说了一句不经意的话!中国从来就没有变过!从来!自打有了这些玩意儿,手指的那些青铜器!从来就没有变过!

唯一的区别是谁是看着这个锅家的人,谁分肉,谁分汤,谁上不了桌的区别。

我记得那个伟大的思想家说过,中国历史是就是没有历史!

区别只是谁在分果果。

这种破旧的房子,是我一个网友的分享!

图片来自于著名的电影,叫偷自行车的人!

电影的主角是在失业的工人!带着自己的孩子要去挣钱!但是一份电影海报的工作需要有一辆自行车多么像现在一份外卖的工作需要有一辆电瓶车!

然而承载着他希望的生产工具,被偷走了。

这部电影主要表现了二战后其意大利百废待兴,现实图景,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电影!

这个这个青铜小人而是从河北中山靖王的墓里挖出来的!

他那个略显奇怪的表情,似乎要说些什么。

这口鼎,是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拍的照片!

我又想起来,我太爷爷的故事!

那个年代,很多有钱的地主开始出售房产地产!有能力的润了,没能力的,就把土地房产换黄金,银元。

价格很便宜!

我太爷爷傻,以为自己捡到宝!结果,土改,地主,没收!

时代沧桑巨变!人无法选择出生的地点和时代!

知乎用户 初来乍到诚惶诚恐 发表

今年不具备,又没说明年不具备!

也许 23 年 1 月 1 号,立马就具备了呢?

人大去年就已经授权,只待择机推出!

目前只是按了暂停键,又不是停止键。着什么急啊?有点耐心行不行?

好饭不怕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大家冲浪可以,但注意正能量多一点,怪话少一点。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有些人说的,负能量爆表!

试想,人家权威专家精心部署,全面摸排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来的政策。

那无疑是最切合实际的,难道还不如你天天看小道消息,八手数据,键盘的那些似是而非的歪理更合理?难道你更懂?

显然,海里专家说现阶段不合适,那确实就是不合适,老王觉得很中肯。

再说这刀不是还架在房地产 JJ 上么?

今年内暂时不割,是觉得他身体有点虚,事情得缓缓,养养再说,但不表示明年不割。

即便明年不割,也不表示后年不割。

割以永治是一定的,时间问题而已,请理解一下。

知乎用户 jason wang​ 发表

谢邀。转载

@pure 日月

房地产税是可能延期,但是肯定下来!延期不改变房地产下行命运,利益集团休要断章取义、制造恐慌!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才是推迟的根本原因,不存在房地产税无了。别听一些无意义段子以及房地产利益集团断章取义!

对了,这里的 “扩大” 二字还不好划分范围,扩大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首批试点城市已经确定了,暂不再扩大;另一种是上海和重庆酸第一批试点(这两个试点有名无实),暂不扩大试点。

关于房地产税试点问题,财政部表示 “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为什么如此,因为国内外大环境不理想,国外俄乌黑天鹅等,国内情况是疫情燃起、经济下行压力陡增。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才是推迟的原因,不存在房地产税无了。即便如此,也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如果疫情很快控制、俄乌冲突月内解决,经济企稳转好,那么随时可能加速推进。

我想强调一句:房地产税悬在头顶,没人头铁去送死吧?!

**房地产税是践行我国共同富裕战略的核心,**推荐大家看看黄奇帆最近接受《财经》杂志王波明访谈——黄奇帆解读共同富裕!

**我国房地产税是在加速的,这是肯定的,只要细心观察还是可以注意到的。**比如去年的土地出让金划入税务部门、年末突然发文件授权 gwy 试点房地产税改革等等……19 年我说房地产税必然落地,大部分人还不能相信呢!

要建立立体式认知体系,系统性思维模式,不要单一片面理解我们这个社会和国家。房地产税是经济核武器,影响力非常大,所以国家要全盘考虑落地时机。

关于房地产税推出时机,我历史(2021 年)也论述过:

【重点一】房地产税不会在房价最高点征收,而是会等房价回落到一定程度,且经济向好的局面大势已定,然后按照政府每几年公布的所在地平均房价来征收(类似日本)。

有些人的脑袋我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说出了 “房价跌了,房产税不就少了么?” 这样的话,潜意识里,这些人认为政府目的是房地产税越多越好,其实,政府想的是在不惹怒民 yuan 的前提下,再征收房产税。

站在高点征收房产税,这是下三滥管理层才会做出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和智障无异。把人当傻瓜,高点征税,你都能够想象会是什么后果,以为管理层想不到?

**【重点二】还有,经济不好的时候,也不适合征税,因为人们都赚不到钱,还雪上加霜,这是优秀的管理层绝对做不出来的事情。**可以说,本次疫情让房地产税的改革推迟了 1-2 年,因为疫情让经济大环境顿时变坏,出台房地产税的时机就不合适了,连提都不合适,何况出台了,这就是 2020 年高层很少提房地产税的原因。【今年是同样的原因导致暂缓,今年大环境甚至更严重

劝大家千万不要被利益集团断章取义给骗了,国家绝不可能对房地产大放水、也不可能走老路。你们只需要记住我强调无数遍的 “人口基本盘”“经济转型升级急迫性” 就不会被他们妖言惑众了。

比如下面这种就是利益集团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制作的假新闻,但是很多人还分不清!去年这种假新闻就很多了,最终如何?全国房价下行明显!

凡是说什么国家未来靠租金而不是房地产税来补地方财政的,都是糊涂蛋,没有一点思考能力,也不去看看中国人均住房拥有率,以及租金收益能不能转移支付,最后也不去看看租金分配制度和规模大小。

对于只有一套房的家庭基本上无需担心房地产税太重啥啥的,那是 N+2 套房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交不起房地产税,那就只有一个选项,卖房子,卖掉多余房子,如果只有一套刚需豪宅,继承的,交不起税,那就卖掉再换房子。这在欧美很普遍了,交不起税宁愿 1 美元卖豪宅,只不过你要帮助支付其欠下的税。

如果所在地普遍交不起房产税,那不就赤裸裸证明房地产泡沫巨大吗?你税都交不起,买房更加买不起,那就必须降价

或者等你们都出来卖了,房价也会自然回归合理价格,也会有更的人既买得起也交得起房产税。(社会如果普遍交不起房产税,就足见房地产泡沫之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 1% 税率有人说太高了,交不起税,但是目前房贷利率 6%,首付三成算,新买房人仅房贷利息的支出就是所缴纳房地产税的 4-6 倍。(下图为计算)这房贷利率不比房产税厉害?

不打掉房地产泡沫,就是明晃晃压榨新购房人群,割年轻人韭菜。如果所在地普遍都交不起房产税,那就证明所在地房地产泡沫巨大!你税都交不起,买房人则更加艰难,那就给我降价。

目前的很多洋洋得意的有钱人(60-80 后为主),并不是你们真的多么有本事,你们只是吃了时代红利,买房也不是自己眼光独到,只是当时必须。求求你们,别高估自己了。

房地产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效应非常巨大,总有人将税一股脑抹黑!房地产税是第二次分配最重要政策,夯实共同富裕核心措施,后续房产税必然转移支付,大城市该反哺小城市和农村了。

共同富裕不能靠自觉,必须从规则制度等顶层上进行约束并强制。

7、房地产税有助于房价回归合理,房价回归合理利国利民!

房地产税有助于房价回归合理上述内容已经阐述了,根本在于房地产税会彻底扭转供需关系

房价回归合理价位并不会引发所谓的金融危机,有一些利益集团喜欢渲染房价下降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毫无道理的,这种以恐吓方式意图将房地产和国运划等号是极其荒谬可笑的,充分暴露这群人极度自私自利的本性,没有家国情怀,只有私利。

但凡智商正常,就知道房地产现在遏制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们应该向下面这位朋友学习,不以私利主导自己的思维,站在更高维度看待问题。

房价回落不会对我国造成什么实质伤害,相反,房价这样吊着,才是真正的危机。

我国房地产基本盘是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根本不会整体腰斩式下跌,跌 30% 叫大跌(天津等城市也有这样的跌幅了)这未免太危言耸听啦。

其他城市本身房价绝对价格不算太高,炒房客也少,下跌影响不大,燕郊都 4-5 折了,还不是承受着。目前很多国人还没有摆脱兜底思维,可能是 “大家长制” 下的惯性。

再说一遍:别低估了我国金融系统的实力,而高估了某个公司 / 行业的能量!你唯一要担心的是你自己,你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呢?!

13 年郭树清还在建设银行做行长的时候曾喊出:建设银行有能力应对房价出现腰斩。6 月 10 日今银保监会主席外加央行书记的郭树清喊出:“押注房价永远不会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金融系统已经做好准备了!

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喜欢选择性抓语录抹黑,这些家伙也不去回溯一个历史,郭特么基本没错过,他说了之后接下来两年内就是房地产阶段性低点。他们为了利益甚至选择拿日本别有用心的人的观点来诓骗国人。

大家要记住,去房地产泡沫符合中华民族最长远最核心利益,因此也是最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未来,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值得投资的地方,依旧是最值得奋斗的地方,这里的机会依旧规模庞大!

结尾:

本次新闻不改变房地产(房价)没落命运!

房地产方方面面我都系统性思考过的,不是那种水货房地产写手可以比拟的,房地产命运我拿捏得死死的,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重点依旧是人口、地方财政转型、共同富裕战略、经济转型升级。

最后再强调一句:房地产税悬在头顶,没人头铁去送死吧?!

耗着,看谁耐心足,房地产税不就是明年落地吗!现在是买方市场,时间是买方市场的朋友;卖方市场敌人!

别给炒房客套现了,否则你人生将没有明日!

知乎用户 汉子张 发表

如果今年的确需要买房的各位抓紧时间看房吧。

你思考好这个问题就行了,

如果 1 线城市房价稳定不涨,

新 1 线城市房价会怎么办?平均下降 10% 不过分吧,

2 线城市房价会怎么办?平均下降 20% 不过分吧,

3,4 线城市房价会怎么办?平均下降 30% 不过分吧?

5 线城市房价会怎么办?自己想吧。

现在想那个城市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

现在一套房子就如同做生意,随便几百万。

真正核心城市能够买的房子往往只有 CF 客户卖房 + 新房 + 改善型置换客户,

由于城市发展核心地块是有限的,往往被先卖光了,

核心地块新房是满足不了这个城市改善人群需求的。

**因为核心地块新房往往是建设成大平层这种豪宅,**这种房子开发商才有利润,好赚钱。

改善型置换客户一般房子房龄偏老,大多数人看不上的。

你们看得上只有 CF 客户的房 + 普通新房了。

CF 客户一般对政策非常敏感,他们是职业的。

一般只要资金流不存在太大问题,他们就挂高价,完全无所谓。

一旦房市好他们会找好几个中介在小区群里面发高价消息,制造恐慌

现在房产税试点城市不来,

他们都懂了,

赶紧抓住部分 CF 客户资金流不行,赶紧狠狠砍价(因为去年二手房银行贷款贼难批准)

所以建议各位

如果今年的确需要买房的各位抓紧时间看房吧。

有问题可以付费咨询,微信号 xiaojianghexiaochen。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房产信息联网都做不到呢,还房产税呢。

先不提全国内房产信息了联网了,一省内做到的好像也没有……

要是做到全国范围内房产信息联网,估计也是一大利空吧。

网络技术早就成熟很多年了。

个人表示完全不知道障碍在

知乎用户 没事就瞎折腾​ 发表

谢邀,招商蛇口 001979 表示感谢!房地产是一个行业,它牵涉到庞大的产业链,不仅对经济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牵涉到很多人就业。虽然大家不喜欢房价上涨,但是它确确实实会影响很多行业。

好的方面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中后期,房地产过去的暴涨模式也不存在了。

(摘自公众号:博弈论者)

知乎用户 博弈论者​ 发表

转发大师兄的文章

@pure 日月

房地产税是可能延期,但是肯定下来!延期不改变房地产下行命运,利益集团休要断章取义、制造恐慌!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才是推迟的根本原因,不存在房地产税无了。别听一些无意义段子以及房地产利益集团断章取义!

对了,这里的 “扩大” 二字还不好划分范围,扩大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首批试点城市已经确定了,暂不再扩大;另一种是上海和重庆酸第一批试点(这两个试点有名无实),暂不扩大试点。

关于房地产税试点问题,财政部表示 “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为什么如此,因为国内外大环境不理想,国外俄乌黑天鹅等,国内情况是疫情燃起、经济下行压力陡增。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才是推迟的原因,不存在房地产税无了。即便如此,也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如果疫情很快控制、俄乌冲突月内解决,经济企稳转好,那么随时可能加速推进。

我想强调一句:房地产税悬在头顶,没人头铁去送死吧?!

**房地产税是践行我国共同富裕战略的核心,**推荐大家看看黄奇帆最近接受《财经》杂志王波明访谈——黄奇帆解读共同富裕!

**我国房地产税是在加速的,这是肯定的,只要细心观察还是可以注意到的。**比如去年的土地出让金划入税务部门、年末突然发文件授权 gwy 试点房地产税改革等等……19 年我说房地产税必然落地,大部分人还不能相信呢!

要建立立体式认知体系,系统性思维模式,不要单一片面理解我们这个社会和国家。房地产税是经济核武器,影响力非常大,所以国家要全盘考虑落地时机。

关于房地产税推出时机,我历史(2021 年)也论述过:

【重点一】房地产税不会在房价最高点征收,而是会等房价回落到一定程度,且经济向好的局面大势已定,然后按照政府每几年公布的所在地平均房价来征收(类似日本)。

有些人的脑袋我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说出了 “房价跌了,房产税不就少了么?” 这样的话,潜意识里,这些人认为政府目的是房地产税越多越好,其实,政府想的是在不惹怒民 yuan 的前提下,再征收房产税。

站在高点征收房产税,这是下三滥管理层才会做出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和智障无异。把人当傻瓜,高点征税,你都能够想象会是什么后果,以为管理层想不到?

**【重点二】还有,经济不好的时候,也不适合征税,因为人们都赚不到钱,还雪上加霜,这是优秀的管理层绝对做不出来的事情。**可以说,本次疫情让房地产税的改革推迟了 1-2 年,因为疫情让经济大环境顿时变坏,出台房地产税的时机就不合适了,连提都不合适,何况出台了,这就是 2020 年高层很少提房地产税的原因。【今年是同样的原因导致暂缓,今年大环境甚至更严重

劝大家千万不要被利益集团断章取义给骗了,国家绝不可能对房地产大放水、也不可能走老路。你们只需要记住我强调无数遍的 “人口基本盘”“经济转型升级急迫性” 就不会被他们妖言惑众了。

比如下面这种就是利益集团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制作的假新闻,但是很多人还分不清!去年这种假新闻就很多了,最终如何?全国房价下行明显!

凡是说什么国家未来靠租金而不是房地产税来补地方财政的,都是糊涂蛋,没有一点思考能力,也不去看看中国人均住房拥有率,以及租金收益能不能转移支付,最后也不去看看租金分配制度和规模大小。

对于只有一套房的家庭基本上无需担心房地产税太重啥啥的,那是 N+2 套房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交不起房地产税,那就只有一个选项,卖房子,卖掉多余房子,如果只有一套刚需豪宅,继承的,交不起税,那就卖掉再换房子。这在欧美很普遍了,交不起税宁愿 1 美元卖豪宅,只不过你要帮助支付其欠下的税。

如果所在地普遍交不起房产税,那不就赤裸裸证明房地产泡沫巨大吗?你税都交不起,买房更加买不起,那就必须降价

或者等你们都出来卖了,房价也会自然回归合理价格,也会有更的人既买得起也交得起房产税。(社会如果普遍交不起房产税,就足见房地产泡沫之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 1% 税率有人说太高了,交不起税,但是目前房贷利率 6%,首付三成算,新买房人仅房贷利息的支出就是所缴纳房地产税的 4-6 倍。(下图为计算)这房贷利率不比房产税厉害?

不打掉房地产泡沫,就是明晃晃压榨新购房人群,割年轻人韭菜。如果所在地普遍都交不起房产税,那就证明所在地房地产泡沫巨大!你税都交不起,买房人则更加艰难,那就给我降价。

目前的很多洋洋得意的有钱人(60-80 后为主),并不是你们真的多么有本事,你们只是吃了时代红利,买房也不是自己眼光独到,只是当时必须。求求你们,别高估自己了。

房地产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效应非常巨大,总有人将税一股脑抹黑!房地产税是第二次分配最重要政策,夯实共同富裕核心措施,后续房产税必然转移支付,大城市该反哺小城市和农村了。

共同富裕不能靠自觉,必须从规则制度等顶层上进行约束并强制。

7、房地产税有助于房价回归合理,房价回归合理利国利民!

房地产税有助于房价回归合理上述内容已经阐述了,根本在于房地产税会彻底扭转供需关系

房价回归合理价位并不会引发所谓的金融危机,有一些利益集团喜欢渲染房价下降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毫无道理的,这种以恐吓方式意图将房地产和国运划等号是极其荒谬可笑的,充分暴露这群人极度自私自利的本性,没有家国情怀,只有私利。

但凡智商正常,就知道房地产现在遏制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们应该向下面这位朋友学习,不以私利主导自己的思维,站在更高维度看待问题。

房价回落不会对我国造成什么实质伤害,相反,房价这样吊着,才是真正的危机。

我国房地产基本盘是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根本不会整体腰斩式下跌,跌 30% 叫大跌(天津等城市也有这样的跌幅了)这未免太危言耸听啦。

其他城市本身房价绝对价格不算太高,炒房客也少,下跌影响不大,燕郊都 4-5 折了,还不是承受着。目前很多国人还没有摆脱兜底思维,可能是 “大家长制” 下的惯性。

再说一遍:别低估了我国金融系统的实力,而高估了某个公司 / 行业的能量!你唯一要担心的是你自己,你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呢?!

13 年郭树清还在建设银行做行长的时候曾喊出:建设银行有能力应对房价出现腰斩。6 月 10 日今银保监会主席外加央行书记的郭树清喊出:“押注房价永远不会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金融系统已经做好准备了!

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喜欢选择性抓语录抹黑,这些家伙也不去回溯一个历史,郭特么基本没错过,他说了之后接下来两年内就是房地产阶段性低点。他们为了利益甚至选择拿日本别有用心的人的观点来诓骗国人。

大家要记住,去房地产泡沫符合中华民族最长远最核心利益,因此也是最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未来,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值得投资的地方,依旧是最值得奋斗的地方,这里的机会依旧规模庞大!

结尾:

本次新闻不改变房地产(房价)没落命运!

房地产方方面面我都系统性思考过的,不是那种水货房地产写手可以比拟的,房地产命运我拿捏得死死的,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重点依旧是人口、地方财政转型、共同富裕战略、经济转型升级。

最后再强调一句:房地产税悬在头顶,没人头铁去送死吧?!

耗着,看谁耐心足,房地产税不就是明年落地吗!现在是买方市场,时间是买方市场的朋友;卖方市场敌人!

别给炒房客套现了,否则你人生将没有明日!

重要备注:房地产税我已经研究透了,本文为节选,全文 1.1 万字详见公众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ID:Smart_Dreamer)

知乎用户 海霞 发表

信号就是:

“窃书不能算偷”,“不是我看错,是经济太差”,“我的逻辑完全对,但是没想到 xxxxx”,“不是我无能,是 xx 太狡猾”。

还有不少破防言论提前摘录:“中介又来了”,“那么看好怎么不上杠杆多买点”,“就算你说的都对,也绝不接盘彻底躺平”,“房子可以买不起,错绝不能认”,“润啦润啦(说的洋人要你一样)”

奉劝各位,看见谈租售比的,谈收【房产税】【其实名字是房地产税但是很多野生大 V 老是打不对】的,你有三个选项:

一是把他拉黑。

二是洗他的稿,和他一样开群,卖理财,但是记得打折

三是无脑上车,在这类人都认输的时候兑现。

知乎用户 马甲 发表

既然大家都摆烂,就先比谁先撑不住吧

你把他们想的太好了。

知乎用户 枢机​ 发表

房产税的消息,分两方面看,一是推行确实有阻力,二是这家伙确实能抑制房价。

因为如果不能抑制房价,阻力也就不会这么大,所以虽然推迟了,但是只要坚持房住不炒,针对房地产托而不举,我觉得有希望的。

曾经我也非常希望房产税能降降房价,可是在经济压力这么大的时刻,稳是第一要务。我也不再像原来分析问题的二元论,因为治大国,不容易啊!

但是这一拖二拖,改变的是多少人的命运。群众不是统计数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往,自己的故事,每念至此,痛心疾首。

目前苦一点没关系,只要还能给老鼠以希望,就能活下去。如果连未来的希望都看不到了,老鼠距离灭种也就不远了……

知乎用户 清流财记​ 发表

劫富济贫失败。

学日本人吧,年轻人是时候发挥主体性了。

知乎用户 Stunning 发表

经济学的全称是:政治经济学。

知乎用户 刘晓 发表

为什么苏联解体了,而大美丽国没解体,我敢打赌,这个题绝对要考

知乎用户 英雄寞 发表

知乎用户 报君知 发表

此处

@pure 日月

知乎用户 一个运营狗 发表

北京今天下雪了 算不算天人感应

知乎用户 云中 发表

看明白了,无论怎么说 “房产税主要不是为了抑制房价,是为了给政府增加税收”,只要房产税出来,首先带来的直接效应一定是 “房价下跌”继而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恶化。但是在目前,国内还有大量银行的贷款烂在房地产企业和个人头上,这个钱,一定要收回来,不然如果房价下跌,个人断供,企业坏账,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因此,就像第一个回答说的,“在目前的债务没有从企业转嫁到个人头上钱,是不会冒险实行房产税这种会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的。”

可是我担心的是,今天地方政府又可以赚一年块钱保增长了,那以后呢?“快钱赚成习惯,真的还有动力去赚辛苦钱?”

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核心问题是 “如何把蛋糕做大和怎样分配蛋糕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中,“如何把蛋糕做大” 是最重要的。**世界财富就那么多,抢多抢少全凭本事,本来就是零和博弈。**欧美日韩各有本事,人家都有科技树,凭借高附加值科技产品到处顺差,抢财富,民用科技是真的王道,就像邓老说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可是我们这些年,那真是靠着房地产起来了,靠着人口红利起来了,但是大部分的利润却没有投入科技树,全在内卷。房地产赚的钱继续去搞房地产,互联网企业赚了钱去搞社区卖菜。赚不来别国的刀了,只能掠自家的人民币,长此以往,真的不行的。我们的企业能进世界 500 强,靠的都是我们自己广袤的国土和天量的人口,其实自身的竞争力很低,这种发展只能加剧内卷化和贫富差距啊,出了国门这些企业都废掉。

我们不能再依靠房地产,依靠互联网了,科技才是竞争的唯一利器,民用科技才是最来钱的,屠龙之技还是少发展一些。但是,民用科技树也是建立在科研实力强的基础上的,基础科学的薄弱真的很难补上来,任重而道远。

知乎用户 蓝色拖拉机 发表

房地产税悬在头顶,没人头铁去送死吧?!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才是推迟的根本原因,不存在房地产税无了。别听一些无意义段子已经房地产利益集团断章取义!

对了,这里的 “扩大” 二字还不好划分范围,扩大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首批试点城市已经确定了,暂不再扩大;另一种是上海和重庆酸第一批试点(这两个试点有名无实),暂不扩大试点。

关于房地产税试点问题,财政部表示 “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为什么如此,因为国内外大环境不理想,国外俄乌黑天鹅等,国内情况是疫情燃起、经济下行压力陡增。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才是推迟的原因,不存在房地产税无了。即便如此,也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如果疫情很快控制、俄乌冲突月内解决,经济企稳转好,那么随时可能加速推进。

【最重要的是:房地产税悬在头顶,没人头铁去送死吧?!】本文转载自

@pure 日月

房地产税是践行我国共同富裕战略的核心,推荐大家看看黄奇帆最近接受《财经》杂志王波明访谈——黄奇帆解读共同富裕!

我国房地产税是在加速的,这是肯定的,只要细心观察还是可以注意到的,比如去年的土地出让金划入税务部门、年末突然发文件授权 gwy 试点房地产税改革等等……19 年我说房地产税必然落地,大部分人还不能相信呢!

要建立立体式认知体系,系统性思维模式,不要单一片面理解我们这个社会和国家。房地产税是经济核武器,影响力非常大,所以国家要全盘考虑落地时机。

关于房地产税推出时机,我历史(2021 年)也论述过:

【重点一】房地产税不会在房价最高点征收,而是会等房价回落到一定程度,且经济向好的局面大势已定,然后按照政府每几年公布的所在地平均房价来征收(类似日本)。

有些人的脑袋我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说出了 “房价跌了,房产税不就少了么?” 这样的话,潜意识里,这些人认为政府目的是房地产税越多越好,其实,政府想的是在不惹怒民 yuan 的前提下,再征收房产税。

站在高点征收房产税,这是下三滥管理层才会做出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和智障无异。把人当傻瓜,高点征税,你都能够想象会是什么后果,以为管理层想不到?

**【重点二】还有,经济不好的时候,也不适合征税,因为人们都赚不到钱,还雪上加霜,这是优秀的管理层绝对做不出来的事情。**可以说,本次疫情让房地产税的改革推迟了 1-2 年,因为疫情让经济大环境顿时变坏,出台房地产税的时机就不合适了,连提都不合适,何况出台了,这就是 2020 年高层很少提房地产税的原因。【今年是同样的原因导致暂缓,今年大环境甚至更严重】

劝大家千万不要被利益集团断章取义给骗了,国家绝不可能对房地产大放水、也不可能走老路。你们只需要记住我强调无数遍的 “人口基本盘”“经济转型升级急迫性” 就不会被他们妖言惑众了。

比如下面这种就是利益集团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制作的假新闻,但是很多人还分不清!去年这种假新闻就很多了,最终如何?全国房价下行明显!

凡是说什么国家未来靠租金而不是房地产税来补地方财政的,都是糊涂蛋,没有一点思考能力,也不去看看中国人均住房拥有率,以及租金收益能不能转移支付,最后也不去看看租金分配制度和规模大小。

对于只有一套房的家庭基本上无需担心房地产税太重啥啥的,那是 N+2 套房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交不起房地产税,那就只有一个选项,卖房子,卖掉多余房子,如果只有一套刚需豪宅,继承的,交不起税,那就卖掉再换房子。这在欧美很普遍了,交不起税宁愿 1 美元卖豪宅,只不过你要帮助支付其欠下的税。

如果所在地普遍交不起房产税,那不就赤裸裸证明房地产泡沫巨大吗?你税都交不起,买房更加买不起,那就必须降价

或者等你们都出来卖了,房价也会自然回归合理价格,也会有更的人既买得起也交得起房产税。(社会如果普遍交不起房产税,就足见房地产泡沫之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 1% 税率有人说太高了,交不起税,但是目前房贷利率 6%,首付三成算,新买房人仅房贷利息的支出就是所缴纳房地产税的 4-6 倍。(下图为计算)这房贷利率不比房产税厉害?

不打掉房地产泡沫,就是明晃晃压榨新购房人群,割年轻人韭菜。如果所在地普遍都交不起房产税,那就证明所在地房地产泡沫巨大!你税都交不起,买房人则更加艰难,那就给我降价。

目前的很多洋洋得意的有钱人(60-80 后为主),并不是你们真的多么有本事,你们只是吃了时代红利,买房也不是自己眼光独到,只是当时必须。求求你们,别高估自己了。

房地产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效应非常巨大,总有人将税一股脑抹黑!房地产税是第二次分配最重要政策,夯实共同富裕核心措施,后续房产税必然转移支付,大城市该反哺小城市和农村了。

共同富裕不能靠自觉,必须从规则制度等顶层上进行约束并强制。

7、房地产税有助于房价回归合理,房价回归合理利国利民!

房地产税有助于房价回归合理上述内容已经阐述了,根本在于房地产税会彻底扭转供需关系

房价回归合理价位并不会引发所谓的金融危机,有一些利益集团喜欢渲染房价下降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毫无道理的,这种以恐吓方式意图将房地产和国运划等号是极其荒谬可笑的,充分暴露这群人极度自私自利的本性,没有家国情怀,只有私利。

但凡智商正常,就知道房地产现在遏制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们应该向下面这位朋友学习,不以私利主导自己的思维,站在更高维度看待问题。

房价回落不会对我国造成什么实质伤害,相反,房价这样吊着,才是真正的危机。

我国房地产基本盘是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根本不会整体腰斩式下跌,跌 30% 叫大跌(天津等城市也有这样的跌幅了)这未免太危言耸听啦。

其他城市本身房价绝对价格不算太高,炒房客也少,下跌影响不大,燕郊都 4-5 折了,还不是承受着。目前很多国人还没有摆脱兜底思维,可能是 “大家长制” 下的惯性。

再说一遍:别低估了我国金融系统的实力,而高估了某个公司 / 行业的能量!你唯一要担心的是你自己,你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呢?!

13 年郭树清还在建设银行做行长的时候曾喊出:建设银行有能力应对房价出现腰斩。6 月 10 日今银保监会主席外加央行书记的郭树清喊出:“押注房价永远不会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金融系统已经做好准备了!

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喜欢选择性抓语录抹黑,这些家伙也不去回溯一个历史,郭特么基本没错过,他说了之后接下来两年内就是房地产阶段性低点。他们为了利益甚至选择拿日本别有用心的人的观点来诓骗国人。

大家要记住,去房地产泡沫符合中华民族最长远最核心利益,因此也是最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未来,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值得投资的地方,依旧是最值得奋斗的地方,这里的机会依旧规模庞大!

重要备注:房地产税我已经研究透了,本文为节选,全文 1.1 万字详见公众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ID:Smart_Dreamer)

知乎用户 Young 斯基 发表

还是那句话:以前买房要钱,现在买房要命。

环境已经变了,倒要看看你们怎么搞!

知乎用户 伊利丹 · 怒牛 发表

还能说明什么?左右互博依旧激烈呗,目前来看依旧是左守右攻,形式不容乐观。中美脱钩,逆全球化趋势不可反转,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之美联储加息,所以嘛… 为了数据指标,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再一次证明了,大他者不存在。人民需要自己解放自己,不要等待着被解放。

放眼望去,今天中国财富榜上还有几位富豪是做科技与实业的?

奉劝还未毕业的同学,家里条件一般,买房压力大的,以及毕业后需要靠打工挣钱的,找时间把托福和 GRE 给考了,能润就润,留下当接盘侠没意思的。

马克思主义者,不是民族主义者,更不会要求大家牺牲自我给利益集团接盘,而且这个盘接的毫无意义,千万不要被 xfh 们给洗脑了。


居然还有私信喷我的,受不了,真的受不了。美匪不是好人,这样的话需要你们和我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美国奉行的是国家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全世界的资产阶级都一个样,无非是五十五步和百步的区别。

这篇回答主要是给日后有机会成为高级打工人的同学看的(我们承认劳动者没有高低之分,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劳动对应的一般等价物在量级上确实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群体,既城市中产。如果原生家庭积累不足,在中国当高级打工人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情,高额的房价足以让人喘不过气来,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少同事到了 30 岁居然连对象都没有,无非是因为各方面成本过高,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收入水平在魔都妥妥的 top5%,然而面对现实依旧无力,他们尚且如此,普通打工人的境地可想而知。同样要当中产,明显润的性价比高很多,加州的房价收入比远没有北上深那么恐怖,至少据我所知,从事计算机和芯片设计的方向在加州工作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这里不谈对与错,只谈现实本身。突然想起一句话,如果你觉得在负重前行,那么一定是有人在替你岁月静好,放在这里,很是应景。所以,如果赛道合适,想过得轻松,没有压力,润就是了,打工人无非是过好自己这一辈子,对得起自己。赚钱而已,在哪都一样。

当然… 当然,如果您已经迈入了中等收入群体的门槛,并且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活的更好,还有志于打碎所有人身上的枷锁,有志于传播理想和信念,有志于追求公平和正义… 那么我只能给您一个大大的佩服,您当然可以选择不润,对于这样人,如果可以,我觉得支持,我支持到底。

最后,谈一下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当然可以调节房价回归理性,但是解决不了国内金融资本极度内卷的现状。央行每年都在放水,放出来的货币不进楼市必然会涌入其他领域,所以问题解决了吗?当然没有。今年为抵冲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影响,中国 M2 的增速达到了 9.8%,想想这放出来的水会到哪?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这样央行放出来的水可以全球流通,人民币将走出中国的疆界,然而这条路走的却是无比艰难…… 最后表达一个不成熟的观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绝不是替代美元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国际货币,而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形式的国际货币,如果背离了这个方向,那么就要思考一下社会主义的颜色还剩下几成了…

知乎用户 芯片设计工程师 发表

1、房地产税的本质,一定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以部分取代经济转型导致的卖地收入的下降,而非调控贫富差距和打击囤房者。

既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税收的成本就不能太高,否则就 “不划算” 了。

当年的农业税,就是因为征税成本超过了收入才取消的,而非是出于 “仁慈”。

因此,房地产税一定会是普征,而非累进。

意思就是像美、日等国一样,所有有房的人都得交税,而非累进到第二、第三套才缴税。

每个人都去核查有几套房,去核查有没有代持、转移等等,成本是极高的。即使有免征,也是少数,或是就某个面积数一刀切。

这就使得房地产税一旦开征,大部分家庭每月都会增添一笔额外的费用。

房地产税具体税率多少,不能生搬硬套海外,但是可以参考其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发达国家一般是占 3%-5%,而我们 2021 年全国人均收入 35128 元,大概是 1050-1750 / 年。一线城市如北京,数额要翻倍。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这笔支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增加了一笔相当的负担。更重要的是,由于房地产税是普征,所有人都要征,因此优质地段的房子,非常容易转嫁给租房的打工人,造就房租的普涨,根本起不到打击房东的效果。

比如一个北京房东,一年要征 3000 元房地产税,他会仅仅给二房东涨价 3000 吗?二房东会仅仅给租客涨 3000 吗?层层递进,打工人要么接受,要么只能搬到更远。打工人对这笔金额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自住房的刚需户。

你以为不征房地产商是保护地主,实际上是保护打工人……

2、当前房地产库存还有很多,房企债务还是很高,好好卖房仍是许多地方的第一要务和第一财源。

这就使得房地产税的推出,可能会降低人们买房的可能性。尤其是一些建在郊区、地段差的新房,是作为第二、第三套计划购买的——这些房子在供给过剩的城市仍有销路,即是拜托于此。

可是,如若开征房地产税,这些很难租出去、很难转嫁给打工人、本意是以空置来待升值或保值的房子的购买,就是一笔极不划算的买卖,销量必然大幅下跌,酿就严重的金融风险。

经济繁荣的年代尚有机会通过升值来覆盖房地产税支出,目前房住不炒也再也炒不了的时代,别想了。

3、房地产税一旦形成立法,会形成全国一盘的局面。各地可以有自己的标准,但如 A 市征 B 市不征、C 市征 3%D 市征 1% 的巨大差距将极难存在。

但是目前各地市的情形就是天差地别。很可能 “全国一盘” 的结果是,一线城市房东更富裕、打工人更惨、刚需家庭更艰难,而三线城市房地产崩盘的情形。

要把上述矛盾解决,需要非常精细的操纵和智慧,但一定得是经济健康上行的时期才好推进。总之,房地产税的暂停,可以认为是当下经济的一个晴雨表。

知乎用户 Daisy Look​ 发表

释放信号明显,对过去一年严厉的房地产政策进行纠偏。

​1)房地产今年是政策纠偏年,随着房产税的启征延期,一线城市已经率先回暖,还是那句话,房地产稳不住今年 GDP5.5 的目标很难实现,今年也是抛售垃圾资产窗口年。

​2)刘鹤副总理主持召开的金稳会对于之前一直风雨飘摇的国内金融市场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国际资本市场也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布降息的靴子落地而平稳着落,降息 25 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而之前的波动说明市场已经充分交易计价。今年国内政策一定会像是对待自己的双眼和羽毛一样呵护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原因你懂得(稳)。

​3)疫情当下正在国内肆虐,大概率在月底之前这波疫情会陆续被扑灭,之后疫情管控大概率会进行微调,否则居民消费这根弦会蹦,疫情管控一直这么高压下去,失业断供会如潮水袭来,防疫政策微调势在必行,别无他法,所以今年的消费数据应该会有起色。

​总之,今年年初战争、疫情、贸易战… 黑天鹅灰犀牛成群结伴的出现,战争结局是可预期的,离结束时间不会太久了,俄罗斯的国力支撑不了持久战,而外部力量也不敢轻易加入,这就为这场战争预设好了结局。疫情的管控方案成熟,结束也是时间问题,贸易战樯橹之末,在所有的危机都能看到预期的前提下,接下来的资本市场应该是偏乐观的,至少不应该悲观。

​所有以上的观点都是在一个大的逻辑基础之上推导出来的,如果这个逻辑打破,那么结论都不成立。这个逻辑就是,在本次俄乌战争上东方大国不能明确站队,但又不会盲从,坚持自己的一贯原则,掌握好平衡,就如同二战时的美国,坐收渔翁之利。

知乎用户 深度海洋 发表

说明现在房产的负债率还很高。

很多看起来拥有房产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拥有房产。

如果房价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他们会很惨。

所以,很多拥有房产的人并不算是富裕阶层。

对他们另外征税不太厚道。

只有等大部分的人都还清了房贷以后,如果房价还这么高。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富人。

那时候才应该扩大房产税的征收范围。

知乎用户 江浩栾 发表

房产税本身如何我觉得已经不重要了。

我只说一句,很多问题就是 “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导致的。

不能所有问题都靠后人智慧解决啊,即便解决不了房产税,至少解决一下别的,比如入关问题。

知乎用户 ok 不提交 发表

我觉得另一个层面的意思是,目前几个试点城市,连具体实施方案都还没出来,怎么会再随便增加试点城市呢?要增加试点城市,起码要看看现有试点城市的实施效果在说。所以都在说这是房地产税延缓或者不实施的信号,恐怕理解有误。

知乎用户 泉禾丹 发表

消息一出,拍地的房企立刻增加了:

截止 3 月 15 日 11:30 保证金缴纳截止报名情况统计如下:

1、蜀山 SS2022205 号地块(10 家):华润、越秀、建发、徽创、龙湖、伟星、中海、旭辉、新华、合肥城建

2、庐阳北 LY202203 号地块(3 家):乐富强、招商、旭辉;

3、包河 BH202203 号地块(5 家):和顺、华润、华宇、龙湖、新华;

4、包河 BH202204 号地块(2 家):邦泰、华润;

5、蜀山 SS202203 号地块(2 家):徽创、新华;

6、蜀山 SS202204 号地块(2 家):徽创、新华;

7、滨湖 BK202201 号地块(12 家):保利、高速、和顺、华润、绿城、文一、越秀、招商、中海、中铁建、合肥城建、铁四局

8、滨湖 BK202202 号地块(23 家):龙湖、华润、伟星、招商、越秀、中海、金茂、建发、绿城、中铁建、合肥城建、保利、安徽置地、高速、建工、和顺、邦泰、铁四局、万科、远大、尚泽、华力、文一;

9、滨湖 BK202203 号地块(16 家):龙湖、华润、伟星、招商、越秀、中海、金茂、建发、绿城、中铁建、新华、安徽置地、高速、合肥城建、杭州大家、意禾;

10、滨湖 BK202204 号地块(24 家):龙湖、华润、伟星、招商、越秀、中海、金茂、建发、徽创、绿城、中铁建、保利、安徽置地、高速、邦泰、铁四局、万科、皖投、合肥城建、大家、中交、美的、美好;

11、滨湖 BK202205 号地块(18 家):龙湖、华润、招商、越秀、中海、金茂、建发、绿城、中铁建、保利、安徽置地、高速、铁四局、万科、皖投、合肥城建、中交、中粮;

12、经开 JK202203 号地块(8 家):邦泰、徽创、文一、新华、新锦成、远大、招商、伟星;

13、经开 JK202205 号地块(15 家):保利、和顺、华润、徽创、联发、绿城、尚泽、皖投、文一、远大、越秀、招商、中海、中铁建、合肥城建;

14、经开 JK202204 号地块(4 家):安徽置地、尚泽、新锦城、伟星;

15、庐阳 LY202202 号地块(5 家):龙湖、招商、伟星、金茂、新锦城;

16、瑶海 YH202201 号地块(5 家):金茂、意禾、越秀、合肥城建、伟星;

17、瑶海 YH202204 号地块(3 家):保利、金茂、联发

知乎用户 吴凛凛 发表

信号就是全面维稳:为了经济稳定需要房地产市场稳定,需要房地产这个行业贡献 GDP、创造税收和就业,地方政府也的还要继续靠卖地苟活。

这也算是财政部交的今天刘鹤总理布置的作业吧。

房产税的出台肯定会形成抛售压力,哪些手握多套房的人会获利离场,同时降低房产的投资属性,会进一步恶化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那么房价会进一步下降,房价大幅度下降对于开发商和地方政府都是灾难。

反正我只有一套房,希望房地产税早点开征,就算是首套房也普征我也愿意。

特别是盘点了国外房地产税的征收经验就更加期待我们国家的房地产税,这不光是一种房价调控工具,更是社会公平和贫富调整工具。

只是希望公平和正义可以迟到,但是不会缺席吧。

[

盘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房产税征收情况和经验

最近关于房产税的消息密集出台,大家讨论也比较多,毕竟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从世界范围来看征收房产税是大的趋势,房产税是一定要收的,只是看收的时间和方式及标准,征收方式和标准也一定会参考其他发达国家,今天我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世界上主要…

83 赞同 · 96 评论查看完整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4892790)

知乎用户 思考的水 发表

现在是预计 20% 烂尾,房产税出来,政府不接盘就是 50% 烂尾

烂尾楼产生原因 – 财政完全依赖游牧卖地,狂撸工资税,不收资产税,竭泽而渔

烂尾楼是因为政府要发展,没钱,也不愿意让富人交税。想提前预支无产阶级余生的收入,就划片野地找几个开发商抬价,抬完价找银行给开发商放贷,然后允许开发商通过预售来极限榨取工薪族余生剩余价值。不用担心无产阶级买二手房,市中心房子全部都屯在富人手里,0 持有成本,可以出租稳定获利,期房定价刚好是无产阶级承受极限。富人二手房定价相对期房上浮 20%,刚好超过了无产阶级能力极限。

开发商大量贷款和拍卖抬价产生了很高的资金利息成本,这些资金成本需要房子不断涨价,销售回款稳定才能维持。从 13 年到 19 年房子的涨幅和经济发展是可以维持地产公司的融资成本的。20 年疫情开始后房价太高,经济不景气,无产阶级无力接盘了,然后地产公司贷的几千亿资金利息不会停,房价不涨,卖不出去就意味着每天都在亏钱。所以资本扩张太严重或者实力差的就烂尾了

-–

烂尾楼解决方案: 调整税收制度,降低工资税,增加资产税,政府印钱清算征收所有开发商成立国家住房,用阶梯房产税代替卖地财政 [从游牧进化为畜牧],实现可持续发展

立即取消居民住宅用地竞价拍卖制,收编所有无良资本主义房企成立国家住房,主营住房,装修,物业业务,对标国家电网

0. 开发国家住房 app, 买房卖房,拍卖,房产税,装修,物业,一个 app 全搞定。住房售卖价格根据市场供需关系每周五变更,只要哄抢就涨,连续 4 周滞销就降,避免价格不符合供需关系引发哄抢或者滞销。以上年平均售价作为征税基准,贷款未还完禁止再买房。

1. 用房产税代替卖地收入,家庭前二套 1%,三套 3%,4 套 5%,5 套 10%,6 套 15%,阶梯递增,上不封顶。套数顺序按从贵到便宜排列,以结婚证算一个家庭,离婚的人征税套数按 + 1 算。

2. 超过 180 平的住房,面积除于 120 算套数,小产权在被拆除之前 * 0.6 的系数交税。

3. 家庭综合收入低于最低工资 * 2,且只有一套房的,的首套房税率减免 80%,[未还贷款可以再买一套相同房产的,且只有一套房的接盘侠们公式放宽到: 家庭收入 - 每月还贷金额 <最低工资 * 2] 申请时需提供近 5 年银行流水,消费记录,旅行记录,发现诈骗国家的拘役 30 天,上征信。

4. 欠税一年以上拍卖房子 [唯一住房除外,只上征信],拍卖所得扣去滞纳金罚金,拍卖佣金,欠款后剩余的钱给房主,拍卖所得低于上面费用的一笔勾销,如果降到均价 25% 还卖不出去,政府收购房产,用于商业运作补贴财政。

5. 代持没收房产,代持双方拘役 6 个月,上征信,根据实际出资人,银行流水,持有人,入住人,邻里证言居委会证言判定代持,举报成功奖励罚金 10%。买房时签署代持后果告知书。

6. 假离婚罚款家庭资产 * 0.2,夫妻双方拘役三个月,上征信。根据房产套数,离婚时间,婚姻破裂证据,邻里证言,居委会证言,银行流水,来判断是否假离婚,举报成功奖励罚金 10%。离婚时需签署假离婚后果告知书。

7. 税制改革,个税起征点为家庭月收入达到当地每平米房价 * 2,社保取消公司统筹部分,重点征收房产税,资产税,遗产税,移民税

市场经济的唯一致命缺陷是富人可以通过投机生活必需品人为控制供需关系,暴力剥削穷人,房产税可完美解决这一致命缺陷。

生活必需品竞价拍卖制无限放大了既有资产的话语权重,降低了知识技能的话语权重。还会劣币驱逐良币,淘汰掉踏踏实实盖房子的地产公司。迫使地产公司为了拿地剑走偏锋玩金融,疯狂极限加杠杆,加到房价不涨就会倒闭那种,同时把房价抬到畸形危险的高度,降低人民幸福度,降低内需,阻碍制造业升级,降低实体产业投入,扩大贫富差距,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和经济危机。成立国家住房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阶梯房产税 + 欠税拍卖制可以引导当代地主主动或被动抛售多余房产,让供需关系回到不受投机干涉的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富人由于人数量少钱多,他们的钱大部分都用于奢侈品,移民,出国旅游,留学,国外豪宅,转移资产 [王健林,潘石屹,海底捞老板,宋丹丹继女,某],对社会内需的回报率很低,0.001% 左右,穷人的钱都用于国内消费,可以提供很多制造业服务行业岗位,对社会内需的回报率可以达到 95%,贫差大的结果就是社会财富持续流失,内需严重不足,制造业无法升级。

目前状况已经到了不改革就耽搁发育的地步了,就像一个年轻人身上的肿瘤一样,吸收了本该属于其他部位的营养,埋下健康的隐患。

如果成功按照上述方案改革后,中国将会贫富差距缩小,人民幸福度提高,资本流入实体产业,内需扩大,制造业升级,经济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将快速跻身发达国家行业,超越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知乎用户 一剑穿心 2000 发表

又到了经典的知乎画像时刻。

知乎呼吁加税的,无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真实的动机只有一个:我不用交,看热闹。

双减政策:我真要补课,哀嚎。

封城:封你的城,加油 VS 封我的城,愤怒

停电:停你的电,大棋 VS 停我的电,要命

前脚繁荣昌盛铁拳出击,后脚潦倒绝望哎妈我疼。

这里不禁让人想鹦鹉学舌一下:唱衰的 4V50W 来电啦?给个群呗。

以下说正经的:

房产税试点,上海重庆都试了十几年,我也交了十年了。从效果看,完全对房价没有什么影响。同样,参考韩国,美国,日本这些开征房产税的国家的房价走势,会发现影响房价的,并不是税。

国家意图全面开征(或者扩大试点)房产税并不是为了制约房价,而是在当下地方政府极度依赖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为地方政府找到一条可持续的稳定收入来源。毕竟随着城市化的完成,旧城改造告一段落,土地出让金并不可持续。

公众对政策的效果,总有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试图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二元化,其实是一种会损伤脑功能的自我麻醉行为。

再举个例子:只要光刻机就搞定了半导体,半导体被卡脖子就是因为光刻机。

所以哀嚎真没必要,国家暂缓推广,主要还是考虑到经济不景气,未来外贸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加税可能会影响消费。

知乎用户 恩恩​ 发表

关于房地产税,财政部刚刚明确!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接连重磅发声!A 股反击战打响?

连日下跌的 A 股、港股终于出现了回暖迹象。

3 月 16 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消息一发布,如同给低迷的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A 股迅速强势翻红,上演 “V” 型大反弹,三大指数均大涨超 3%。截至收盘,沪指收盘上涨 3.48%,深指上涨 4.02%,创业板指上涨 5.2%。

Wind 统计显示,两市 4308 家上涨,384 家下跌,平盘有 41 家。不少股民表示,今天终于喜笑颜开。

港股今天也大幅走强。恒生指数放量收涨 9.08% 报 20087.5 点,重新站上 2 万点,为 2008 年 10 月 30 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恒生科技指数大涨 22.2% 报 4243.39 点,创史上最大单日涨幅。京东、美团均涨超 30%,领涨恒指成分股;阿里巴巴、阿里健康涨超 27%,腾讯、网易涨超 23%。

A 股收盘后,央行、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相继发布消息,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

当天财政部也发布消息称,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房地产股强势反弹,

财政部最新回应房地产税

16 日晚,据新华社消息,近日,新华社记者就房地产税改革试点问题采访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16 日,A 股和港股的房地产版块掀起一波强势反弹,其中港股内地房地产指数大涨近 10%,A 股房地产板块涨 3%。

个股方面,A 股宋都股份、新华联、泰禾集团涨停;港股方面,旭辉控股、龙光集团、中国奥园涨超 20%。融创从下跌近 20% 到一度上涨逾 15%,收盘涨 7%。

据中国人大网 2021 年 12 月 13 日消息,2021 年 10 月 19 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对《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进行说明。

草案主要内容包括,在征税对象和纳税人方面,对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不纳入试点征税范围。试点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等维持现行制度不变,确保试点期间税负平移。

试点地区的确定方面,国务院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考虑深化试点与统一立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情况确定试点地区,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试点期限和启动时间方面,试点期限为五年。试点过程中,国务院将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试点情况,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条件成熟时,及时制定法律。试点实施启动时间由国务院确定。

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齐发声

3 月 16 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后,16 日中午,人民银行行长、金融委办公室主任易纲同志主持召开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第 51 次专题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人民银行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人民银行各党委委员、副行长出席会议。

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金融委的工作要求,积极担当作为,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 “两会” 部署落到实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保护产权和两个毫不动摇。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据 “证监会发布”,3 月 16 日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党委迅速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就抓好贯彻落实进行研究部署。

证监会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十分及时、十分重要,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回应了市场关切,作出的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各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稳中向好,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市场短期波动没有也不会改变长期健康发展趋势。

证监会将在国务院金融委统一指挥协调下,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 “两会” 部署,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主动加强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方面的沟通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金融运行。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发挥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加大对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务实合作,共同维护香港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继续加强与美方监管机构的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合理融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国务院金融委部署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一步深化、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务求落地见效,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3 月 16 日上午,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并就做好下一步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银保监会系统要深刻认识 “两个确立” 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要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 部署,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高监管前瞻性有效性,深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会议强调,要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加大融资供给,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各部门和派出机构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支持国家科技研究,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 “专精特新” 企业。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助力 “新市民” 在城镇安居创业。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完善健康保险服务。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完善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房地产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加强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支持香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会议要求,要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要大力支持直接融资,促进融资结构优化。引导信托、理财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开展真正的专业投资、价值投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要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支持理财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保险机构发行组合类产品。要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市场预期。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保持政策预期稳定一致的合力。

对比央行和银保监会会议内容可以发现,两部门均提到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市场预期。

机构:A 股估值已处历史均值以下

由于连日的大跌,A/H 股的整体估值已经变得有吸引力起来。截至 3 月 15 日,上证综指市盈率为 11.6 倍,处于近 5 年 10% 分位数水平,更长期来看已低于 2008 年上证指数 1664 点时的估值水平(13.5 倍)。上证 50 和上证 180 整体市盈率分别为 9.5 倍、9.4 倍,也均处于历史低分位。

广发证券称,A 股估值已处历史均值以下,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国盛证券认为,随着国际局势逐渐缓和,以及周四凌晨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的靴子即将落地(将公布首次加息基点以及后续加息缩表指引),A 股市场或迎来持续探底后的超跌反弹。

对于当前的资本市场,不少专业机构仍坚持做着自己认为 “正确的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 40 家公募基金公司发起自购,实际自购金额超过 13 亿元。私募也毫不逊色,今年以来 10 余家私募合计自购近 14 亿元。除此之外,近期两家百亿级私募正积极筹备发行新产品。

就在 3 月 16 日盘后,陈光明的睿远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公司将于 3 月 18 日(含)起 10 个交易日内使用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公募基金,拟申购金额合计不低于 1.5 亿元,持有时间不少于 5 年。

此外, 睿远基金还给投资人发了一封信:至暗此刻 不应让恐惧占据内心。

除了专业机构外,昨日早间,有 “中国巴菲特” 之称的投资大佬段永平用他在某股票社区的账号发言称:“明天准备拿 BRKB(伯克希尔哈撒韦)换点(腾讯控股 ADR),不等了。”

昨天,港股的腾讯控股大跌 10% 失守 300 港元 / 股,创出 3 年新低。不过,今天腾讯控股高开近 6%,收盘大涨 23%。

(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 | 卢祥勇 王嘉琦

校对 | 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行微信、银保监会微信、每经 App、Wind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温水煮青蛙

知乎用户 新知 发表

目的还是稳房价,房产税是房价 “冷兵器”,现在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风险依旧存在,不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就是暂时关闭这个对冲风险利器。

因为房地产交易是大宗商品交易,势必会对 GDP 的增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拉动 GDP 的三驾马车是:出口、投资和消费,所以几年在消费领域的强制性政策限制会放宽。

知乎用户 熵变咨询 发表

经济下行的时候这种转向很正常。

因为目前中国的最底层并不是买不起房又想买房的人,而是无论如何也买不起房的人,比如进城打工的民工。

而目前国家消费的中坚是大城市有房的一群人,比如光城市点外卖的规模已经养了快千万送餐员了,这部分肯定也不敢妄动。

现在肯定是优先搞公租房廉租房,房地产税这种政策更可能在经济繁荣周期推出。如果这波房企破产潮里政府收了很多廉价的房子,以后这种租金也是地方财政的现金流。

说句题外话,北上深这种城市,原本土地收入占财务比就很低,反倒是一些三四线财政枯竭的城市可能想急着普征房地产税来补窟窿,房地产税实行的结果和初衷可能正好会是反的

知乎用户 天凤肥羊 发表

房地产税这个东西,从试点的重庆、上海的情况来看:第一对财政的影响不大,两地都没有收多少钱。第二对房价的影响不大,两地该涨还是涨。

但是,这是对一线城市来说的。换言之,如果上海的办法拿到北广深去试点,其实问题也不大,北广深也未必受多大影响。毕竟上海的做法是只针对新交易的房产,之前有十套房也没有关系。所以拆迁户不用担心交不起房产税,而能够买十套房的也不会交不起房产税,加上旺盛的需求,影响真不会太大。

问题在于二三线。

试点会彰显房产税很快会推开,那对二三线楼市来说,本身需求流量没有那么大,房子甚至租不出去,持有成本太高,投资买房的就少了。楼市流动性一旦下降,就会延续现在格局:根本没有交易量,楼市就会崩盘。

这就是房产税的调控作用,市场看的就是预期跟信心。

所以政策本身其实没有问题,问题是:后续会不会有更多刺激房地产的政策?有些地方已经在做了,这要是房价再次抬头,那问题就大了。

当然,从 2020-2021 那一波暴涨来看,到现在,很多地方已经跌回去了,这一次暴涨暴跌的周期特别短暂,加上经济基本面、人口基本面的变化,似乎预示着刺激不一定有用了,尤其是对二三线城市来说。哪怕 20-21 那一波暴涨,一些城市也没涨得动。

以后越来越多的城市会涨不动。

到时候就不是涨不涨的问题,而是流动性的问题。

流动性才是根本,卖不出去的房子只能降价,降价还没人买,那不是自住的话就是摆设了!

知乎用户 半根草 发表

体制内部住房自有率较高,

二套以上持有比例不低,

自我改革内部阻力较大,

恰逢外部有负面,

顺坡下驴。

知乎用户 在风中凌乱 发表

生育率还可以再挤压挤压

知乎用户 tanjidong 发表

因为房地产税不是房产税,房产税在试点,一直在试,整个房地产税收体制改革,是真的要谨慎啊!

房地产税概念

房地产税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凡是与房地产经济有直接的关系的税都属于房地产税。在我国,房地产税包括房地产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土地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其中房地产税收入在我国,占地方税收的 70% 以上。

看下面这几个回答,多少能解点惑……

开征房产税是否会导致房租上涨?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将开展,试点期限为五年,不包括农村宅基地,将产生哪些影响?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网传上海「房叔」抛售 93 套房,套现 4.5 亿,持有 28 年房价翻了 100 倍,真相如何?

知乎用户 平哥看地产​​ 发表

确实目前不适合做空

房地产税最好在经济平稳且股市行情不错时候出,毕竟空置率在中国还是个玄学

有的人是在一个地方有很多套房子,有的人是全国各地都有房子,如果收房产税的话各地是按自己一亩三分地上的算,还是全国统一标准?

这部分数据有的很夸张,如果空置率过高会不会造成踩踏现象?当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受管控的,出事了可以立刻锁住,但这造成的信心失衡也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抛售房子,收不到税了,房地产税还有意义吗?

很多人把降房价的希望都寄托在房产税上,但其实,如果要细究起来,房价上涨的源头是在 94 年的税改上,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决定了高企的房价,要改革高房价,房地产税当然是重要的一环,但绝对不是全部

不过就算今年不加房产税,房价也没有上涨的空间了,毕竟居民杠杆已经加到头了

01 高歌猛进的土地财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房地产故事的起源不在 98 年的商品房政策推行,而在 94 年的税改上

从 78 年开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就从 “一灶吃饭” 改成了“分灶吃饭”,88 年后,地方财政实行财政大包干管理体制,地方年度预算收支指标经中央核定后,由地方包干负责完成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这样,本地企业满足预算后的结余利润全部留给本地政府,地方政府摇身一变成为董事长,拼命发展本地企业,结果是,地方政府财政充足,中央政府却只能可着头做帽子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94 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税制改革,中央拿走大部分税基广,税源稳定易征收的税费,规模最大的增值税按 75:25 分配给中央和地方

地方政府一下子从董事长沦落为打工仔,而 90 年代末后的考核制度和国家 GDP 增速明显挂钩,且 2000 后,中国面临大面积城市化进程

地方政府急需找到一只能 “下蛋的金鸡”,深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经济特区,1987 年,**深圳冒着违宪风险拍出了 “中国土地第一拍”,**这从香港取经回来的一拍不仅解决了深圳早期建设开发资金难以为继的问题,更是在制度上探索出了两权分离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直接推动了国家修宪,使得土地交易被制度化,拉开近 30 年城市土地财政的序幕

最开始香港作为自由港,港内交易运输都维持一个很低的税率,政府财政无法负担城市建设运转,为此发明了城市土地批租制度

在回归之前,港岛、九龙的土地产权归属英国王室;回归后,香港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香港政府垄断了土地,并以批租的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拍卖给香港大地产商延续批租制度,新批土地期限为 50 年。但是在香港,土地批租的一半收入归当期政府,另一半收入进入土地基金归未来政府使用。

内地则更为激进,采取了单一的土地批租制,现届政府出让土地时一次性获利未来几十年的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收益全部归当届政府所有,**致使土地收益短期与长期分配不均,土地价格扭曲。

而最初,香港的楼是整栋整栋的卖,后来又开始分层售卖,再后来霍英东发明了卖楼花 —– 即现在的期房先交首付,后续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住房

这点,也被内地有样学样,发扬光大,从居民得房率上来讲,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至少可以让人提前住上房子,而首付也可以让地产商快速回款,公司经营更稳健

政府因为垄断土地,可以操纵供给,用最划算的价格卖出土地,而价格越高,利润越多,财政的支付能力就越强

2003 年,招拍挂正式上线,对于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出让国有土地,这套方法虽然有效限制了权力寻租的可能,但同时带来的是高歌猛进的房价上涨

如果有心,可以去查下房价历史走势,2003 其实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02 被忽视的居民杠杆率

中国的居民杠杆率最开始在 2003 年~2007 年在 18% 左右波动,2008 年以后逐步上升,到了 2016 年达到了 45%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家庭杠杆率达到 60.4%,超过 G20 国家平均水平,也超过德国和日本。

但直到如此,居民杠杆率还是居高不下,2021 年居民杠杆率达到 62.2%

居民杠杆率大跃进要追溯到是 2015 年货币化棚改,棚改其实很早就有,但一直是小范围使用,直到 15 年开始,2015-2017 改造量跃迁至 1800 万套,而最开始设立的目标是 2013-2017 年棚改目标总量仅为 1000 万套,由此棚户区去化周期由 12 年缩短为 2-5 年

另一个飙升的指标是货币安置化比例,由 2014 年的 9.0% 提速至 29.9%,并逐年攀升,市场对 2017 年的估计为 60%

很多人把棚改货币化归咎为三四线房地产价格飙升的罪魁祸首,但其实,棚改货币化是一种财政渠道的结构化货币政策,是对地方政府的一笔长期低息贷款。

央行创设 PSL(抵押补充贷款),商业银行用合格抵押品,包括但不限于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来获取长周期的低息贷款,再把这些钱专门贷给棚户区改造的地方政府

2015 年国开行先后三次下调棚改贷款利率至 4.245%,相当于基准利率下浮 21%
2014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表示对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的贷款期限可延长至不超过 25 年

地方政府有了钱就可以扩充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 2015 年新预算法案搬出后,地方政府融资受到管制,PSL 正好可以解燃眉之渴

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一下释放出大量购房需求,而大量供地卖钱又可以加速 PSl 流转,地方政府可以获得更大的现金流,从而缓解债务(尤其是隐形债务)问题

但政府债务问题解决了,却引来另一个尴尬,三四线房价的上涨带来了居民杠杆负债

15-18 年正好叠加 1985 年左右第三次婴儿潮和二胎学区房的需求,房企冒险高价拿地囤地 (参考恒大),全国房价一片大涨

可以说,居民杠杆率完全是被赶鸭子上架,特殊时期人口结构 + 特殊财政政策运行,普通购房者成为转化代价里最后一颗稻草

03 短期和长期的矛盾

其实像棚改货币化这种短期和长期错配的矛盾,在我们日常经历里时有发生

90 年代末的高校扩招本意是解决当时金融危机下通缩的问题,却在之后延续成工厂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两头不讨好局面

局限性的问题,总有权力指挥远水来救近火,美国当初为了保住金融业,大笔一挥救市计划,保住 AIG 和高盛,结构性问题却没有丝毫改变

中国也是一样,想要控制房价,首先是解绑土地财政,但是一旦解绑,地方政府靠什么来维持公共服务和债务偿还,房地产税足够用吗?

之后会不会又有一场类似 94 年惊天动地的税制改革,那么动谁的蛋糕比较合适呢?

这一切,好像都比房地产税复杂的多

知乎用户 大观园的保姐姐​ 发表

今天的热搜。应景。

知乎用户 滑马他是天子啊 发表

以拖待变。

别看苏联八十年代不好过,美国八十年代也不好过。

但谁想到苏联自己玩崩了,美国那不就正好趁机收割,顺便还收割了一波日本,然后 97 年收割东南亚,99 年收割欧盟。

美国九十年代的美好时光不就是这么来的。

现在中美死盯着对方,比拼腚力,就看谁先熬不住。

中国是挑战者,缺点是底子薄,优点是还保持着一些上升的势头。

美国是守冠者,缺点是盯住中国了,其他地方一堆国家看到你不能动趁机闹事,优点是底子厚。

就看是中国上升势头先耗尽,还是美国的底子先耗尽。当然比拼内力也有两败俱伤的可能性

美国现在也不过是宣布加息 0.25 厘,这是 2018 年 12 月以来首次加息

知乎用户 清徽 发表

真想推也是能推动的。

比如部分新房改为征收房产税。

老房?老房可以七十年到期后改为征收房产税。

慢慢戒,你起码做个样子嘛!

知乎用户 快乐阿全​ 发表

工具在手,天下我有。

读《毛选》的时候都知道要实事求是,到了具体的问题情绪就上来了?认死理了?

俄乌都开战了,美帝都加息了,疫情又有点卷土重来的意思,把政策灵活调整点,积极应对变化,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是做事实的表现,到了某些人的嘴里就是这不对那不对了?

今年会难,但是官方手里的牌很多,除了避免被波及到以外,对自己对官方都要有点信心,这么多年的实力摆在这里的,那次比别的国家差了,尤其是比漂亮国差了?

知乎用户 崔丁 发表

庆幸我自己没买房,我已经打算 run 了。

火车头想要拼命往前跑,需要极多的燃料,有些燃料来得早,爬到了座位上成为了乘客,有的乘客又进了乘务组。燃料在火车头的催促下燃烧自己,带着整架火车往前开,乘客坐在火车上,不贡献动力,却要拉着他们跑,要消耗更多的燃料。现在火车头们发现,8 小时、996 的燃烧效率都不能让火车跑的跟以前一样快了,于是更加开始画大饼,你只要燃烧自己够快,就会成为乘客!越来越多的燃料在某些作用下变成了乘客,当乘客,甚至乘务组的人越来越多,燃料 007 也带不动整架火车的时候,就是整个火车散架的时候。因为雪国的列车不停止前进就会永久损坏。

原本的一个解决方式是,把一些乘客按回油箱里,让他们不能优哉游哉地坐在车上看风景,想要高速前进,就要燃烧自己,燃料多了,就不用烧那么快了,中年燃料也有时间和精力孕育新燃料。可是太多的乘客已经绑架乘务组了,甚至乘务组自身就是一个极重的负担,到处竭泽而渔,寅吃卯粮。燃料的正常燃烧慢慢地跟不上这沉重的负担,必须要一次性点燃 30 年的热值才能让沉重的列车向前提速一点,但这一瞬间的璀璨很快划过,烟花消失后,列车的前进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现在正是燃料从 996 往 007 转变的时候,油箱的租金越来越贵,成为乘客的代价越来越高,乘客们在脑袋顶上又玩起了花活,要跳广场舞,要打高尔夫。为此,他们不惜提出要燃料把子孙的热值也一瞬间贡献出来。

燃料们也不傻,现在再想坐到座位上,那也得先把自己烧成煤渣。只要从这辆列车上跳出去,那就是河边的一块石头,可能还会和其他石头一起看看潮起潮落。虽然不再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可原本列车跑的再快对自己来说也没有意义,甚至是不是跳下来后发现这辆列车只有乘客和乘务组假装自己在高速前进也未可知呢,毕竟油箱包得这么紧,连扒出去看一眼都不被允许呢。

当然,沉浸在欢歌笑语中的乘客也没多久高兴的时候了,他们一早贡献出的热值早就消耗完了,坐在车头的人想要列车继续跑,会不会把他们赶下车去推,甚至扔回油箱里呢?

毕竟再怎么拔高当乘客的门槛,油箱里的燃料一天也只有 24 个小时。

知乎用户 陈东文​ 发表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字儿越少,事儿越大。

新闻会引导情绪,情绪会激发行动。懂的都懂。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哪些情况?当然有疫情影响生产的情况,有经济目标实现情况,有民生问题,有稳定和谐等等,这是明面上的。是不是还有其他情况,一定有。

看透不说透,才能做朋友。

给你机会赶紧抛啊,时间不多了。

给你一个政策,就是给你一个支点,你能撬动地球,看好你。

接下来,开发商会不会有所行动?房产中介会不会借机炒作?贷款中介是不是有了机会?抢人大战会不会继续上演?我们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米斯特汤​​ 发表

坐标上海。

上海最远的远郊,临港新城,到市中心人民广场,地铁单程 70 公里!新房均价 3 万,二手次新挂牌均价 5 万 +,最高挂牌 7.8W。

这不已经达成了国家最想要的房地产软着陆状态了吗?

上了车的人都觉得自己赚了,镰刀举高高等着割韭菜,美滋滋还着贷款,完全不着急离场。要上车的韭菜,削减了脑袋去买新房,掏空六个钱包为地方财政做出贡献。更有大把中介、自媒体,鼓动积分不够抢新房的韭菜冲进阿里法拍平台,去 “捡漏” 法拍房,顺便把银行手里的暴雷货都接走!

既然一切都已经是最好的样子了,为什么还要增加房产税这个变量,来增加风险呢?

一切尽在掌控啊!

知乎用户 蹦蹬你个蹦蹬 发表

大鹏: 你就说这楼你买不买吧。

华强: 你这楼要是没泡沫我肯定买啊。

华强: 喏,吸铁石(不收税)。

大鹏: 嘶,你 tm 来找茬是不是?

知乎用户 大可 Duck 发表

说明房地产税是有用的,但是现在不能让它有用。

知乎用户 濡羽 发表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目前还找不到,在不降低房价的前提下,收取大量房产税的方法,所以暂缓。”

知乎用户 装甲熊 发表

其实两年多疫情过来,讨论房子的人明显减少了,仿佛都对房子没以前那么热爱了。

归根结底是因为没钱了,以前努努力贷款买个房子,当个房奴,现在连工作都不一定能保住,收入都不稳定,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还买什么房子。

一下子大家的生活水平就降级了,能活着就行了。

所以这个节骨眼讨论房地产税,跟以前楼市火爆的时候讨论根本就是两种情况了,现在去征房产税,那基本就是往死里整了,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所以这个话财政部说的还是很正确的。

知乎用户 Chen1Mmm 发表

能释放什么信号?很简单咯,就两个咯,经济形势很差,这税短期内不顶什么事儿。

都不用解释为什么。

知乎用户 p-xtv​ 发表

财政部的意思是不搞房产税了,又顾忌 “房住不炒” 的面子,说得和缓些。

看来房地产只有硬着陆一条路了。

知乎用户 夜半卧听风 发表

看起来指望税制改革是永远不可能了。

离境税不收,房产税不收…… 总之是一切不利于有产者财富积累的税种统统不收。广大的普通劳动者,本应成为支撑社会中坚力量的劳动群体,被一遍又一遍地搜刮,受着所谓人民企业家的沉重剥削,还要承担国家财政的重担。

只能说九阴真经逆练也不过如此了。

知乎用户 安息 发表

猪还不够上称

知乎用户 因土而亡 发表

其实有八岁智力,就能想明白这个问题。

如果给房产征税,房产就会成为负担,大家就会不买,或卖掉现有的房子,这样等于间接增加了市场供给,直接影响就是房价下跌。房价如果下跌,会有三个很直接的影响;第一,地价下降,政府土地收入减少;第二,地产商无利可图,放缓开发速度;第三,老百姓资产缩水,这是最最要命的。举个例子,香港房价贵,很多人买不起房,照理说,政府只要加大土地供应,这个问题是能缓解改善的,但问题是,香港多数人是有房的,没房的是少数,如果增加土地供应房价降了,等于少数人得益,多数人受损,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地区,政府存在的合理性都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如果你的政策是让多数人受损,那合理性就不存在了。而内地的情况,实际也是这样。所以在政府层面,房价要控制,也就是防止过热,但绝对不能去降。中国人持有房的比率非常高,市场波动归市场波动。但如果政府领头出政策降房价,那就是损害老白姓的利益。而我们政府的使命,就是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不可能随便出台严重损害利益的政策。

知乎用户 毛宁​ 发表

我看到很多人的回答是:因为疫情反复 + 中美贸易战 + 俄乌战争等因素,导致经济增长很难,政府又拿出房子这个夜壶来促进经济发展。

我觉得是因为泡沫太大,房产税一出,戳破泡沫,价格大幅下跌,大家一起陪葬

核心主要体现在供需比

1、供给侧,出台房地产税后,如果持有多套房的人核算持有成本不划算的话,会去市场进行抛售,看空的人越来越多,就没有人接盘,会导致越来越多的房子贬值,贬值越高,越要卖,一下子如踩踏事件一样,市场的房子会越来越多,法拍房也越来越多

2、需求侧,当前市场来说,全国除了一二线城市,基本上县城的房子都是在跌的,一二线城市观望的人很多,拿我在的深圳来说,去年一年基本都是观望,门槛高、房价贵,而且最重要的是房价在慢慢跌,你买了市场会不会一直跌呢,然后到今年,很多房子已经到指导价了,随便跌一点就是几十万,如果出个房产税,会不会看空的观望的人越来越多,没人买了

泡沫破了,就难了啊

如果不确定政策的影响是利大于弊,那不如不出政策,躺着就好

至于说,房价又要涨,就深圳这地方,人均收入没多少,比外国的发达国家收入都低很多,这么贵也是够离谱的,继续涨的话,是要大家一起完蛋。

另外可能有人问,为什么房子不可能一直涨?

房价涨要建立在国民经济 GDP 增长的基础上的,如果 GDP 不怎么涨,房价一路疯涨,哪来这么多钱还房贷,价格越高,有能力买的人就少,最后变成一小部分人击鼓传花的游戏,总会有泡沫破裂的时候,那时候房产就变得没有价值了,银行破产,也会影响大家的就业

知乎用户 不羁​​ 发表

所谓的 “生育” 是社会方面做出的认知评价

而经济方面,对同样的行为,也有专业的经济学名词,叫 “劳动力再生产”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经济活动,虽然经济学都非常喜欢理性人假定,但是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往往受到市场信心与思维惯性的强大影响,现代经济学尤其如此。

劳动力再生产算不算经济活动?

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小经营单位是否还有经营能力?

是否还有生产信心?

现在的思维惯性是积极投入还是保守停滞?

我不好说

大概,确实为时已晚了。

知乎用户 自然选择号 发表

利好地产。

知乎用户 orchimike 发表

说句实话,非常失望,可能对于多套房的房东以及炒房团们来讲是虚惊一场,刚看抖音深圳一房东给七十多户租户每户发二百元红包作为 14 天隔离的奖励,评论区所有的人都震惊别人有七十多套房。看到这个回复突然想到了前两年河北人大代表提出京津冀统一高考,被教育部给委婉拒绝。

京津冀要统一高考?教育部回应: 不宜实行

从网上查的一些资料

![](data:image/svg+xml;utf8,)

只要我们不停努力,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小小白​ 发表

高房价真的在吞噬国家的未来!

16-17 年房价暴涨,18 年开始新生人口断崖上暴跌!这还是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情况下!

难道就这么巧吗?

难道就没有人想想为什么吗?

难道年轻人真的心甘情愿躺平吗?

我写过很多文章,一直在呼吁,一定要管控好高房价!要给人希望。

生育率这么跌,能生的都不生,看不到希望。

等这些年轻人过了生育年龄,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加载中…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房地产税对房地产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只要看到有人回答 “涨租金” 就知道 100% 是有房多房的答主。你们帮帮忙吧,谈租售比不谈收入比?你以为人人年薪百万啊?只要有任何机会,中国的房东绝对会抓住任何机会涨房租,不会等到税来了才想到要涨。哪怕是一线,经 …

国务院被授权允许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可能会有哪些具体措施?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知乎用户 执伞者孙羽 发表 现在的问题是在土地财政这个点上政府已经骑虎难下了,地方政府不仅高度依赖房地产带来的种种收入,而且已经拿地做抵押把钱都花出去了。 地方政府已经拿地做抵押把钱都花出去了。 地方政府已经拿地做抵押把钱都花出去了。 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