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邓安庆
收录于话题 #散文 11个 邓安庆 多年前第一次遇到邓安庆,他见面就说:“你长得有点像我哥哎。”等知道我年纪,他又点点头:“真的,跟我哥一样大。” 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像是套近乎,但出自他的口中,不知怎么的,就让我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奇特感受:这 …
今天这个日子对我来说有些特别:两年前的2月5日,因为连续被豆瓣禁言(加起来37天),一肚子不合时宜无处可说,我重开了这个原已被荒废的公众号。当时无法料想,这里自此成了我表达欲的最重要出口。
两年过去了,我现在的处境,其实只有比当初更为逼仄:言论空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紧,而我本人,在1月6日也被史无前例地被豆瓣禁言180天。
这一次,我没怎么愤懑,更不想卖惨,就好像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再坏的结果也能很平静地接受下来了。我心里涌起的感受,甚至谈不上难过,只是觉得“没意思”。大概这就是“麻了”。
去年经过诸多事件后,豆瓣、微博已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销号,而很多号被炸,甚至根本莫名其妙。其中一位“燕公子”,似乎只是吴亦凡事件时,在微博上调侃了一下而已,有人失望地说,自从她被炸号,“我的微博至少少了1/3乐趣,再经过弦子开庭这一轮疯狂轰炸,现在的微博刷不刷已经没多大意思了。”
本来,上网的一大乐趣是能接触到许多有趣的灵魂和观点,像是散落的星系,虽然和你相隔遥远,但一直都在,但当它们一个个消失,网络也就渐渐少了点什么。虚拟世界,也像现实生活一样残酷。
一个难以自由表达的社会是很压抑的。因为就算没被禁言,那种笼罩的气氛也足以让人丧失自发言说的乐趣。
以往很多年里,我习惯了一有什么感想,就在豆瓣上说一嘴,那起初可能只是灵光一闪,但友邻们的回应却能不断地补充、完善或订正它,有时我原本无意写一篇,在这样的互动中却逐渐构思成形了。这种“头脑风暴”不是独自闭门造车,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然而,你可想而知,到了每说一句话都要审半天的时候,那种乐趣就一点点丧失了。
这种压抑和自我压抑,像风势一样无所不在。去年夏天河南暴雨加南京疫情,我愤激之下,在网上多说了几句,就有朋友告诫我:“防疫防洪的事你就先自己关心关心,等等,看看,好多事你只通过网络是了解不到的。在这些需要大量调查才能有结论的事情上,只有正义感是不够的,真心建议你发言谨慎一点儿。专心写书评吧。”
我们认识二十多年了,她想来也是实在看不过去,出于好意才如此忠告,但老实说,我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人到中年,仿佛“热血”和“正义感”也都不合时宜了,“发言谨慎”的明哲保身才是上策。在我们的社会文化里,学会“少说为妙”的隐忍似乎本身就是“成年”的标志,只有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才那么冲动地“老子到处说”。
前一阵,看到媒体人张畅的一段话,深有感触:
这两三年最大的变化,还是表达欲的极速衰退,好像无论是书写还是言说,都无法填补内心的虚空与经久不散的质疑。这种虚空来自于,高屋建瓴的观点都无法改变任何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不了一丁点安慰;过于迫近的学理上的关注,和现实迎头相撞时又常常陷入逻辑的悖论。
年龄渐长,青春期式的自我关怀也在消解,好像自己变成了最不重要的那个人。你努力打磨自己,努力嵌入一个还算舒服的位置,但依然会在夜深人静时因自我怀疑而难以入眠。热爱的事物成了一种消耗,它们让你投入心血、而后两手空空。常常感慨于还有那么多同行朋友对自己的职业、所做的事深信不疑,一腔热忱。羡慕他们。很遗憾,我的自我催眠失败了。
这是我们当下共同的困境。越来越多的声音在发出来之前就被捂住了嘴,我们能写的越来越有限,以往觉得不能忍的,现在似乎“忍忍还能再忍”。对于那些仍然睁开眼睛醒着的人来说,这种“成长的代价”就像是一个难以醒来的噩梦,因为这相当于看着自己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但凡还关心我们这个社会的现实,这就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我也曾向朋友邓安庆感叹,他以小说家的敏锐说:“大部分国人不会感觉压抑的,他们没有言说的欲望。”
他说得当然有道理,有时我都隐隐觉得,中国人对“活着”的理解似乎更接近于植物:扎根于一个地方,依靠有限养分的支撑,默默地生长。这种对“活着”的特殊理解既包含坚忍的生命力,但好像很少涉及自由的迁移,更别提自由的表达了。
也许最在意这种表达欲的,就是知识分子了,毕竟他们是“理念人”,无法表达就相当于丧失了人生的大部分意义。不过我还是相信,表达欲是一种普遍、正常且健康的欲望,很多人与其说是没有表达欲,不如说是被极大地压抑了。
诗人穆旦曾说:“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这用在当下再恰当不过:对很多人来说,仅仅活着,就已耗尽了全身心的力气,以至于他们再也无力表达。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
前一阵,因为我在《河南疲惫》那篇中谈到人们对防疫已陷入疲态,有一位读者说:“我是谁呢?我自认为我是某某某。我活生生,有血有肉,会哭会笑。但在某些群体眼里,我只是14亿分之一,只是一个数字,一个符号。我不听话就是恶意,就是闹事。”
虽然这看起来一切“可防可控”,但这是有代价的,因为任何正常欲望的普遍压抑,都势必引发社会心理的病态。近些年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不断增多不是偶然的,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纾解,那我相信,未来十年,中国社会将迎来心理疾病的大规模爆发。
自我表达对现代人来说,本应是一种不可或缺、也无法压抑的内在需求,段义孚《浪漫地理学》中有一段话准确地捕捉到了这种心态的变动:
文明鼓励个体展现才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被认可和记载。写作由始至终支持着这个进程:首先,它被宗教用以规范礼拜;其后,它被政府行政人员和商人用以展开记录和协调合作;最终,当个体拥有了写作的权利,写作的功能便不仅是记录,还可以详尽阐述写作者自身及他人的经历。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表达,毕竟这也是一门技能。不止一个人都曾跟我说:“谢谢你说出了我一直想说而无法说出的话。”起初我并未在意,这乍看像是普通的赞扬,直到很多人都真诚地说起,我才忽然意识到,我可能被他们有意无意中看作是代言人了。
毫无疑问,我也有写累了、不想说的时候,何况我很长时间里也不是专职写作的,如果我哪天不写了,也没人能说什么,但我去年看到一句话,颇有触动:无论怎样都要坚持写作,不然会丧失表达复杂感情的能力。
无论如何,写下来,让人与人之间得以产生共鸣、联结和暖意,对写作者和阅读者来说,这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有位读者曾和我说到过这种感受,我觉自己无法比她说得更好了:
看到你的文章和底下的留言,就像夜里的一只萤火虫看到好多同伴,于是觉得自己那点光还有意义,可以继续扑腾。记不记得黑客帝国的矩阵革命里,Neo和Trinity开着飞船冲破天际,真实的阳光照在他们的脸上。
是的,这是一个“我说故我在”的时代,我们通过表达确认自己和他人的存在,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在此值得重温诗人茨维塔耶娃在黑暗中写下的那首不朽的诗《新年问候》:
死亡?
死亡就是:舌头被禁。
一个全新的意义和发声序列
终将涌现——直到我们见面并重新认识!
我们将见面吗,莱纳?我们的声音将见面,
在一片流动的新的大海,一个我仍不知道的
新的世界,一个全然的我。
维舟
思考问题的乐趣,是不可替代的
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思考问题的乐趣,是不可替代的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散文 11个 邓安庆 多年前第一次遇到邓安庆,他见面就说:“你长得有点像我哥哎。”等知道我年纪,他又点点头:“真的,跟我哥一样大。” 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像是套近乎,但出自他的口中,不知怎么的,就让我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奇特感受:这 …
2020年至2021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大流行冻结了人们实体生活的流动,网络世界却因此进一步蓬勃,搭建起线上的日常。经历过线上办公、远程教学、虚拟偶像等互联网产品在2020年的大爆发后,2021年接踵而至的,却是中国大陆愈加严苛的网络监管。 …
这两天很多人关注江苏徐州被关在屋子里生有八个小孩并被地方污名为有暴力倾向、有精神疾病的女性。光天化日下被默许的涉及拐卖、囚禁、强奸、殴打的人口贩卖现象存在已久,现在又引起一轮愤怒,并勾连出大量个人经验的口述,以及一些关于这个社会在保护谁的诘 …
和几个朋友聊过年,大家都吐槽每到年夜饭的时候,家里亲戚坐在一起,男人们就喜欢一边碰杯一边指点江山,一口拜登打牌,两口武统台湾,三口荡平日本,好像大家都很喜欢聊政治。 都说政治政治,这几乎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词,很多人说中国人不关心政治,也有不 …
电影里,坏人把整座城市炸得灰飞烟灭,你作为无辜的良好市民,看到这种阴暗结局,是不是会吓得睡不着觉? 美国电影《搏击俱乐部》原结局 整座城市被炸毁 别怕,广电总局会保护你。 这种反派角色的阴谋就算在国外能得逞,进了中国也一定会被公安机关挫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