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阳关林场被指遭「剃头式」砍伐,原因是什么?后续有什么可能的补救措施吗?

by , at 24 January 2021, tags : 葡萄 林场 敦煌 阳关 防护林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子不语 发表

我们这里环境保护有多严格。

你在戈壁滩上无人区盖个板房,第二天中央就指派省里专人问询。

因为我们这有卫星天天看着。

你说敦煌这几万亩林地滥砍滥伐了几年都没人发现是怎么回事。

有些话不敢说啊。

知乎用户 Boy Sleep 发表

你猜丈量数万亩防护林要几分钟?丈量几千亩葡萄园要几分钟?厘清葡萄园承包商是当地农民还是官员亲戚还是外来资本要几分钟?

阳关林场 89 年改制,改制之后自收自支,不依赖国家财政。用承包葡萄园的模式,自给自足,加快了防护林种植速度,改善了收入。承诺承包时间是 30 年。

那么葡萄园里有多少是未到期的厘清需要几分钟?

阳关林场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阳关林场中有一定面积是公益林。厘清砍伐的是公益林还是非公益林要几分钟?

砍伐到底是人为给树剥皮火烧,还是正常更替,要几分钟?

一个已经完成企业化改制的林场,根据国家政策原则上维持企业化。为何又改成公益性事业单位?原本不需要财政拨款都能种植扩大防护林,为何接受财政拨款后反而不行?厘清需要几分钟?

还有。是不是真的砍了 2 万亩,都需要查。人眼看能看出来 2 万亩林地被砍?

调查不是过去个人丢个无人机上去一看有一片树林被砍了就直接把官员撤职完事的。

很多人都希望雷厉风行第一天立案第二天撤一堆官员,然后就满意了。

在乎的是真相么?是具体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规避当地如何发展么?

还是只是希望看到一个官员下台的新闻,并且不接受任何其它的结果?

与其急于下定论,不如保持关注,维持热度,确保能还原出真相

知乎用户 金甲勇士张益达 发表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种葡萄到收入大头根本就没进农民口袋

大头进的是公司老板口袋

我们要抵制的是这个过程贪污受贿然后坐看防护林消失的领导官员

而不是把矛盾指向人民内部

知乎用户 Tac-50 发表

我想驳斥以下这种观点:

甘肃人也是人,为了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为了让当下的甘肃人增加收入过上好日子,砍防护林种葡萄是无可避免的乃至正当的。

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我想问以下几个问题。欢迎你们在评论区和我讨论,但请注意言辞。

1、葡萄所得的收入有多少能落到百姓手里,最大的受益者是不是那些上层的决策者。换句话说,林子砍了,葡萄种了,甘肃人民就脱贫致富了?还是只是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他们吃肉,别人连汤都喝不上?不能把甘肃人民和这些利用人民谋利的坏分子混为一谈。砍树的,种葡萄的人可能是勤勤恳恳的劳动者,他们或许不明白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或是生计所迫。但他们背后的那群人,妄图谋取完利益就让人民背锅的人,才是真正需要严肃处理的人。

2、敦煌的甘肃人需要发展,就应该牺牲甘肃其他地区乃至其他省份人民的生命健康吗?我是安徽人,我这里树很多,风沙吹不到我。我并不为自己利益担心,但昨天在视频里看到风沙缓缓吞没当地学校的足球场时,我忍不住了。就算一部分短视之徒愿意多吸几天沙子来换票子,他们凭什么替那些操场上的孩子做决定?更可悲的是,捞完钱的人拍屁股走了,吃沙子的还是当地居民。

3、防护林砍了种葡萄,收入真的会增加吗?只怕是饮了鸩还止不了渴。几代人心血换来的防护林,其经济价值加上生态价值,和那些葡萄,哪个更高?哪怕只从甘肃人民甚至是敦煌人民角度考虑,卖葡萄得了钱,难道用来买口罩和治肺病?如果是毁完了敦煌,再搬去别的地方谋生,我想,背井离乡的日子也未必有多好过。别忘了风沙导致的旅游收入锐减。2018 年敦煌旅游收入 115 亿元,葡萄应该卖不了这个价。

千万别被一小撮祸国殃民的资本家或者蛀虫蒙蔽,让甘肃人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知乎用户 还我波板糖 发表

2019 年 3 月 29 日,绿会向甘肃矿区人民法院递交环境公益诉讼起诉状以及主体资格和证据材料。

2019 年 4 月 12 日,案件经过材料补正等沟通后,甘肃矿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2020 年 6 月 1 日,绿会依据新发现的证据材料向法院提交追加被告申请书。

2020 年 6 月 8 日,甘肃矿区人民法院同意追加共同被告申请。

2020 年 11 月 2 日,甘肃矿区人民法院组织庭前会议,进行证据交换。

2020 年 12 月 16 日,甘肃矿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庭审理。

2020 年 12 月 25 日,绿会收到甘肃矿区人民法院裁定驳回绿会的起诉。

2020 年 12 月 30 日,绿会上诉至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至今还未有消息。

转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472977895721022&wfr=spider&for=pc

知乎用户 半盏浮生半盏可乐 发表

这事情都发酵两三天了! 几个明星的私事愣是把这件事压下去了!

这些树,仅仅是树吗? 那是救命的东西啊!

没了那些树,黄沙漫天,席卷大地,要破坏多少人的心血,给人民生活带来多大的灾难啊! 那是不能想象的悲剧!

居然有人还在打防沙林的主意,自毁长城!

为了几个臭钱鼠目寸光,丧心病狂! 简直其心可诛!

知乎用户 流浪的喵星人 发表

那些被黄沙掩盖的日子里

一双和黄沙一样粗糙的手

带着我,抱着我,扛着我

用最勤劳的汗水,亲吻这片土地

从前,他们是夕阳下最坚挺的背影

光阴也压不弯的佝偻的希望

后来,我以更高的背影致敬

我的老父亲,黄沙臣服你,绿叶拥抱你

整个戈壁的荣耀,在沙暴里舞动

再后来,一场久别的细雨跑过

我匆忙地整理沙暴后的凌乱

一双比黄沙偏白,更柔软的手

没有温度

今天的太阳,别样的银晃晃

是谁?

杀掉了老父亲的孩子

是谁?

翻出了黄沙掩盖的日子

是谁?

用金币践踏我的灵魂

亲爱的你,如果知道

请在我的墓地,淋满真相的鲜血

我会重生,永远与黄沙为敌

守护亲爱的你

知乎用户 一蓑烟雨 发表

终于在热榜上看到了这个话题,关乎民生,关乎未来,关乎子孙后代,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出一份力做些什么,只能先关注着。

让娱乐圈那些人和事都靠边站吧,真不想看到他们成天上窜下跳。

知乎用户 图哈特 发表

-– 更新 —

补充一下,为什么这么痛心,因为这事情发生在敦煌。如果这事情发生在别的穷乡僻廊,说实话我还能真的部分理解,毕竟对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 “吃饭” 更重要。

但敦煌情况不一样,敦煌以 20 万人口坐拥全国最顶级的旅游资源,特别是 14 年投资 1000 多亿的兰新高铁就通车了,极大促进了甘肃的旅游业。革命老区阿卡林省到现在还没有高铁贯通呢,所以国家真的不欠敦煌什么。敦煌 2019 年接待游客 1300 万,收入接近 150 亿,以敦煌的人口什么概念你们自己算算。讽刺的是敦煌 2019 年葡萄生产 15 万吨,年产值不到 10 亿,魔幻不?以葡萄致富对敦煌来说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更合理做法是当旅游配套,控制规模。

本来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的服务业,再搞点文创产业,好好经营,完全既能满足发展又能维持生态。这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放在任何地方都是可持续的下金蛋的母鸡,保护还来不及,怎么忍心去破坏,我是真没想到当地执政者能短视到这个地步,做出这种丢西瓜捡芝麻的举动,当然也许别人并不短视,只是别人给的实在太多了。所以这几粒芝麻有多少变成了海南的别墅真的要好好查查。

敦煌老百姓真的不背这个锅。

-– 原贴 —

很多回答偷换的一手好概念,洗地水平真的可以。拿这 2 万亩葡萄和敦煌整个经济绑定,敦煌就靠这两万亩葡萄活命呢,敦煌 “农民” 不配挣钱吗,就要替你们东部人民护林吃土?林地侵占的话题转化成东西部矛盾,高,真的高。

首先敦煌的核心支柱产业应该是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国家把该做的也做了,高铁修道家门口,西北游也很火热,只不过当地的旅游确实做的不怎么样,什么天价拖车,天价厕所新闻经常看到,当地官员的执政水平真的白瞎了莫高窟。

整个敦煌目前有十万亩葡萄,就算敦煌再喜欢种葡萄,也不差这两万亩吧。看上这两万亩,无非就就是便宜和方便,地不用开,水源现成的,防护林还有专项财政补贴,那既然没种树,用哪去了?

别给 “农民” 贴金了,左一个农民,右一个农民,农民真没本事打通各种关节搞那么好的地种葡萄。请问这 2 万亩葡萄带来的收益哪个农民享受到了?海南的酒店和别墅哪个农民住到了?

知乎用户 南风不 发表

被砍的树哪去了?

其实我觉得树比葡萄值钱

还能种回来就赶紧让这些人种回来吧,沙尘暴可不会等你处理完政务再过来的

尤其现在是病毒高发期,要是病毒附在沙尘上,那就够北方人受的了

——

实验室沙浴锅里的沙就是淘宝沙漠里买的,真的非常细,风一吹飞得到处都是,可烦了,一个小房间都这样了,更何况是一大片地区,

不是说网友们多管闲事,要是沙漠化,水源枯竭的话,那肯定第一个遭殃就是甘肃了吧

到时候你们后代没地方住,要往南移,南边又人口饱和了,那会更穷更惨的……

社会很现实的。

大家都有家乡,你不保护好自己的家乡,得变吉普赛人到处流浪了

知乎用户 刻薄 Q 发表

利益相关,不匿。

并非是我胆子大,而是该回答不让匿名。

你们可能还是不够了解这个事情到底有多么离谱。

出现这种情况基本只有两种合理解释:要么当地处于无政府状态;要么当地政府全面腐败。

你们觉得是哪一种?

就拿大家比较关注的 “护林” 这一项举例吧。

护林工作的一线人员在面对盗猎、盗伐等恶性事件时是有开枪的权力的!

但还是有这么多防护林被毁,你猜毁林的是谁?

护林一线人员多是辅警待遇,日常工作十分清闲,需经过某种流程选拔且有名额限制。

但 “自家” 拿到名额的几率极大,你猜这个 “自家” 是谁?

护林一线还有正式编制的警员,属于林业公安局。

你猜林业公安局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林业公安局的局长与林业局长平级甚至更高,但通常兼任林业局副局长。

你觉得林业局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林业公安局属于公安系统,受 “上级” 领导。

你猜它 “上级” 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

再说 “种葡萄”。

当地适合发展哪种农业,是农业研究所的主要工作

选拔或改良哪个品种的苗,是林业研究所的主要工作。

想不想落到实处,是林业推广站的主要工作。

给它们提供支持,是科技局的主要工作。

让它们落到实处,是自然资源局的主要工作。

……

还要继续说吗?再说我号没了!

知乎用户 寻风 发表

个问题,我觉得我很适合回答,我是出生在这个地方,今年我上大三,时间大概是在我上初三到高一那一年,中考后我从乡里到城里敦煌中学上高中期间,我不在乡里住了,我高一暑假回家的时候,家里门前的参天大树全部被砍了,我爸今年快 60 岁,我爸 20 岁出头从白银来到敦煌拓荒,被砍的树都是那时候栽的,想来好几十年的大树,别说是防护林,连居民门前的最后一道防线都砍了,我小时候胆小,因为门前的树很大,春天刮大风或者父母出去干农活的时候听着树响的声音很害怕 (可见树有多高),国营林场的树很多,几乎都被砍了,我当时在想那么好的树都去了哪里?被卖了?那么钱去了哪里呢?谁获益了呢?(补充:以前大树的照片我没拍下,但有小树苗的图片)这两张照片是一年前暑假我拍的照片。很幸运还能看到被保留的一点树

留下的树在这一年间会不会又被砍了,我很担心。

再给大家看看我们村周围的荒滩。

人人都知道 “文化圣殿,人类敦煌” 但那个敦煌是有着历史的莫高窟和五 A 级景区鸣沙山月牙泉的敦煌。距离敦煌市区近 100 公里外的阳关镇国营林场却鲜有人知,敦煌本来就是甘肃省的最西北端,而国营林场又是离敦煌市区最远的一个乡(相当于敦煌的边),那么也就等于我的家乡就是甘肃的边,而在如此重要位置上的地方,防护林却被取代,去换取别的东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敦煌的金山银山就是防护林。

知乎用户 夜色 发表

这次甘肃省调查队带队的是刘长根副省长,他是江西人,2020 年 11 月到甘肃工作。

刘副省长的简历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两个单位,国防科工委和环保部(生态环境部)

注意!注意!注意!在来甘肃之前他的职位是生态环境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大面积的防护林砍伐是不可能瞒过卫星的。

2020 年 11 月刘长根由生态环境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职位空降甘肃,12 月起担任副省长,2021 年 1 月媒体曝光阳关林场砍伐事件,中央级媒体迅速跟进,甘肃省火速成立调查队,刘长根带队。

世界上没有这么多巧事。

刘长根部分履历

2008.09—2010.12,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副司长

2010.12—2013.09,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2013.09—2016.10,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2016.10—2018.09,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正司长级)

2018.09—2020.11,生态环境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其间:2019.03—2019.07 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20.11—2020.12,甘肃省政府党组成员

2020.12—,甘肃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 [1]

知乎用户 涂山鹿​ 发表

[

敦煌阳关林场惨遭【剃头式】砍伐,愧对上代人民

涂山鹿的视频

 · 644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36692199753097216)

昔日古阳关下的林场原址,是一个流沙滚滚,植被稀疏,大风频吹的不毛之地,流沙每年以 3~5 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为了治理风沙危害,巩固和扩大绿洲面积,1963 年原敦煌县委决定创办阳关林场,从而拉开了治沙造林的序幕。

建场初期,职工住的是简陋的土房,吃的是白水煮面,但最残酷的是刚平整好的地块,一场大风,又搬来了沙丘,刚开挖好的渠道,不等浇水,又被沙子填平。在这艰苦的条件和困难面前,林业工人没有丝毫动摇退缩,在没有机械的条件下,仍怀着一颗滚烫的心,凭借自己的双手,引水冲沙,移沙造田;插柳护岸,修建渠道;植树造林,封造结合

40 多年来,经过林业工人夜以继日的辛勤劳动,先后冲去大小沙丘 300 多个,移动沙石 200 余万立方米,平田整地 2 万余亩,栽植各类树木 400 余万株,终于使沙丘连绵、风沙肆虐的荒漠变成了浩瀚的绿洲,在古阳关外围建起了一道长约 5 公里、宽 300 多米的绿色屏障。

然后说说后续,进入 20 世纪,当地某官员漠视生态环境保护,漠视林场,大肆砍伐,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将林阳关林场毁于一旦。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阳关林场的每一棵树都承载着上一辈人对我们的期待,每一个破坏它的人也都不是无辜的。

敦煌阳关林场历史沿革

国营敦煌阳关林场是 1963 年组建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林场。

1989 至 2006 年林场葡萄园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林场转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

2006 年改制,确定国营敦煌阳关林场为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林场功能定位为典型的生态公益性林场。

2019 年全面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

自 2000 年以来,来自外地的承包户进入阳关林场,大面积租赁林地开发建设葡萄园,砍伐树木,过度消耗水资源。最终在 2017 年,上万亩林地被砍伐成光秃秃的一片。媒体曝光以后,敦煌方面已经成立专班调查。

知乎用户 阿丘 发表

原因嘛,当地官员为了懒政躺着创 gdp 收小钱钱,葡萄场公司老板想扩大生产赚钱呗,反正当地老百姓基本没得到什么,有的只是曾经的黄沙又回来了。

这种靠断子绝孙活路得来的钱进了谁的口袋就得老老实实吐出来。昨天砍树今天喝酒明天坐牢交罚款。这就是漠视长治久安对盗伐开绿灯的后果。

从官员到普通场商人老板们都得为此愚蠢的行为买单。

天道好轮回,上苍绕过谁!当初敦煌官员老老实实为民办事,葡萄场商人老板依法守法正大光明经商不踏生态红线一步,也不会出这个让所有人都受伤的幺蛾子事情了。

人民日报不会乱说话,但是有时候一旦说话了,就意味有官员要丢掉乌纱帽吃牢饭,有没良心的公司老板要坐牢交罚款的。

换句话讲,这件事情已经不再是简单经济账,而是可能里面是否涉及到官商勾结贪腐和行政懒惰的问题了,这事到现在调查难度已经超出了敦煌市自己的处置能力,都已经上升到了由甘肃省派出调查组的地步。可想而知,问题有多严重。

但是人民日报都这么发话,意味着国家更高层面的调查组进敦煌也就是时间问题了。意味着敦煌官场将要迎来坍塌式的大地震,意味着敦煌将在这个热点慢慢消退后,在很长一个阶段敦煌到甘肃都得用不小的财政预算和政策引导纠偏为之前的错误的行为买单。至少短期内,敦煌的旅游部门想拿到更多预算飞得更高是别想了(多余的钱都拿去种树去了)。而后面估计甘肃全省到敦煌从上到下恐怕老老实实从头开始把这些林一片片种回来,甚至还有启动几轮普查把类似的问题查漏补缺找出来。

为什么这件事会造成这么严重后果呢。

万亩林场嘛,其实放到国土面积也不是多大范围。你看人家秦始皇嬴老板,那坟墓堪比 56 个故宫大,这还是被项羽这个二愣子一把火烧剩下的,占地几千亩轻轻松松。

可问题在于植树造林治沙绿化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是事关千年的大计,这是为了真正让中国减少沙漠化威胁,提高中国水土资源战略储备,让中西部宜居条件改善的良方,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可以说,未来一百年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将会逐步看到这些成果,比如塞上江南越来越多了,中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将从屡屡受到威胁的地方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地带,这些都需要一系列千年大计做支撑的。

所以,敦煌这件事看上去是小事,其实国家看到的是长远的未来受到的损害。

而且这件事情已经严重影响到甘肃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敦煌这 10 年来历任官员和附近葡萄场商人脑袋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以为敦煌旅游生态良型循环的红利怎么来的。说破了,不是靠一个莫高窟月牙泉撑起来的,更不是不是靠敦煌葡萄撑起来的,那旅游的季节性收入才几个钱,敦煌葡萄再逆天,咱就挑衍生的附加值最高的葡萄酒产业,你那几千亩葡萄弄出的葡萄酒能干的过贵州的茅台酒?不拿茅台比,挑个轻量级对手五粮液吧。好像,敦煌葡萄酒也干不过。

敦煌之所以有今天的敦煌,靠的是整个敦煌附近生态环境变化,使得宜居度加大,商业价值和城市吸引力和品牌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综上所述,这就是一笔综合账!人民日报说的就是这个。

再看看敦煌市这一波骚操作不仅让敦煌在经济层面蒙受难以预估的损失,在其他诸如社会形象方面,这损失大了去了。弄得不好,这一届溯到 10 年内的相关领导干部过了都得挨个被叫到有关部门问话甚至情节严重的都能免职请去吃牢饭的。

国家为了改善甘肃荒漠化植树造林每年划拨了多少钱,敦煌官员不会不知道,葡萄场的公司老板不可能不知道。去年《我和我的祖国》还在吹治沙植树造林创收脱贫的典型呢,去年外交部还就中国植树造林为世界生态做贡献和质疑的老外记者怼呢。

结果敦煌这波曝光出来的断子绝孙的骚操作,不仅打了电影的脸,也打了国家最高层的脸,打了全国人民的脸。

所以可以预想的,这一次国家不会简单的轻拿轻放让这件事逐步淡化,这涉及到严重危害重大公共安全和利益。因为央媒这一波背书的背后,是来自更高层和来自全国人民的怒火。

要知道今年才生效的诸多法律,像什么民法典啊什么各种规范性行政法规,又碰上开年啊,全国各地为了防疫众志成城都把春运都按下了暂停键,为什么全民防疫,为了保公共利益,只有公共利益的底线和红线区受到保障,经济就能保证有序平稳运转下去,哪怕遇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也能有序度过难关。这道理够明白了吧,国家也已经不止一次说过了。

可敦煌当地官员自己撞到枪口上真不能怪别人,去年是换届年,不管怎么样,只要新上任的领导班子早点报给上面,早发现早处理早点挽回损失,这事儿可能还能轻拿轻放慢慢淡化过去,毕竟以前不是你到任做错的事,你发现了错误,及时纠正就是好同志,最多受点口头委屈上头给你调动一下吃点亏后面补偿一下就过去了。毕竟,去年再大也大不过武汉那一拨疫情。但一整年过去到这个时间段才爆出,现在敦煌市主管林业甚至一二把手想摘干净撇清责任也是不可能了,哪怕原本不是你任内犯的错。

这一年机会错过,国家要想再轻拿轻放也是不能啊,现成的典型案件不抓,后面对类似涉及到千年大计的问题的处理,都会有负面影响。否则,今天人民日报的主编到编辑没事撑着写文发抖音干嘛,没有上面点头他们能为这事发声,而且措词严厉实属罕见。

要知道前几天山东金矿爆炸,人民日报也没用过多的严厉的措词而是一再强调责任担当和危机反应,东北疫情河北疫情农村防疫漏洞都让人揪心呢,人民日报都是客观评论,为疫情中每一个团结努力的中国人点赞。

但这一次人民日报的措词,透露的一个信息是,要算账,算综合账,算长远账,不管从哪个方面讲都透露出国家都对这届敦煌主政官员很失望,不管你过去一年创了多少 GDP 干了多少政绩,国家都要下重药治疗善后了。

至于补救,哪有这么容易啊,还不是国家到地方层层买单来善后呗。

甘肃这地水资源本来就稀缺,能养活万亩林场更是难上加难。

可以说这一次长期盗伐要想补救,首先是复林,要复林就得恢复之前的水文和地质条件,由于葡萄园的存在,当地得土质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要想复林就得先拔掉葡萄藤一步步从里向外把生态条件恢复过来。

其次林场培育从幼苗到成熟是需要大量时间的,至少需要几十年,比如封闭式管理,这期间还得承受自然折损的林苗,人员的投入与补贴,以及各项防火防沙尘的防灾投入,原本这些林场就是为了治沙防灾改善环境,特别是开头,尤为困难。当林场成型就可以为后续的生态可持续恢复和生态平衡圈培养打基础。

等于现在敦煌就是为了几个烂葡萄毁掉了之前林场辛辛苦苦几十年做的工作,前人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最要命的是,这林场位置原本是敦煌的一个方向上的生态屏障面的一部分,盗伐还直接导致原本退去的沙漠卷土重来,气候变化影响到了敦煌市,未来的城市发展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总之,补救是要补救的,但需要付出的时间和金钱人力成本那就比之前多的去了。毕竟现在经济消费水平和执行成本和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知乎用户 芳埃 发表

终于,这大事儿有上热搜了,好怕被娱乐圈的遮掩

知乎用户 Spyderco 发表

乾隆年间王亶望任甘肃布政使,年年给乾隆来信说甘肃大旱,朝廷年年赈灾。过了六七年阿桂带兵打仗路过甘肃,向朝廷报告甘肃天天下雨,军事计划没法按时完成。王亶望还来信说大旱。乾隆一想不对呀,这雷公电母就追着阿桂?就不给你王亶望面子嘛?一查不要紧,甘肃全省官吏无不染指。最后光当官的就杀了几十个,甘肃官场为之一空。

我只是给大家简单说了一下 “甘肃冒赈案”,就是为了让大家认识到封建王朝的腐朽堕落。

我没有别的意思,你们不要乱说呀!!

知乎用户 青云红尘 发表

前面最高赞的那个回答就是在扯淡,什么商业化林场怎么又变成公益林了,完全是混淆视听。你这么喜欢种葡萄你有本事去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种,你有本事在沙子上种出葡萄,养的了鱼,别说两万亩,你就是种一百万亩也行,何苦要来林场种呢。

至于敦煌自己成立调查组调查,我是不行鬼能捉到鬼的,别怪我不信任,敦煌市政府已经丧失其信用

知乎用户 10690400799933 发表

3 更

前面地图有问题,用客户端看最晚的卫星照片是 13 年

国内地图拉到 500 米就看不清了

结论是再让飞会, 等官方照片

==========================================================

捡了个 U 盘里头有些图,一起看看

不让种葡萄会死人,种出来葡萄卖不出去也会死人

==========================================================

《西风葡萄》

葡萄,秋天最美的藤,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藤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葡萄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我去过塔里木。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mǎ)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葡萄林。

葡萄,是最坚韧(rèn)的藤。葡萄的根茎(jīng)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shì)度的炙(zhì)热中耸(sǒng)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suǐ)的斑斑盐碱(jiǎn),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葡萄,是最无私的藤。葡萄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yún)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cuī)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葡萄,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藤。葡萄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在塔里木和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葡萄林,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葡萄曾孕育了整个西域(yù)文明。两千年前,西域被大片葱郁的葡萄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qiūcí】等西域文明。可是,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

葡萄也有哭的时候,每逢烈日蒸(zhēng)熬,葡萄藤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它们想求人类,将上苍原本赐(cì)给它们的那一点点水留下。上苍每一滴怜悯的泪,只要洒在葡萄林的沙土上,即便是入地即干,也会让这批战士继续屹(yì)立在那里奋勇杀敌。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kěn)开发,我怕他们忘记曾经呵护他们爷爷和爷爷的爷爷的葡萄,我担心他们的子孙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è)梦。

我站在这孑(jié)然凄立的葡萄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葡萄,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我看着葡萄林中坚持拼搏着的 “战士”,看着那些倒下去的伤者,无比心痛。然而我坚信:葡萄还在,葡萄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疗治,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藤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我们是葡萄!

《葡萄》

 一种藤,可以 “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烂。” 这种藤就是葡萄。

  葡萄是沙漠里的巨藤。大葡萄的主干要两三个人才能抱拢。葡萄立于大漠深处,森森然,万力不可摧(cuī)。我远远地见到它,觉得它不可逼视,心跳得慌忙。我马上举行了仪式,仪式是 “绕藤三匝(zā)”。我再一次抬头看它,依然惊讶于它的老干横枝,可以随意生长,了无挂碍。令人称奇的是,葡萄是 “一藤两叶”,同一棵藤上长着大小和形状不同的两种叶子,像寄生藤但又不是寄生藤。具体地说,长在下面的叶子较小,椭(tuǒ)圆形的,像一片指甲;慢慢往上,叶子才比较大一些,直至舒展成小孩巴掌一样大小——形状也近似。

  我不由得感叹:有谁能搬动葡萄这样的大藤?如果谁看中了它的一身好筋骨,暗想着它的巨大价值和种种用途,想去搬运它,就得带着磨快了的锯子、斧头和足够的食物,告别了老婆和孩子,还没走到旅途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就死在路上了。

  大生命是搬不动的,更是不可肢(zhī)解的。

  葡萄倒下来一千年不烂,也许与沙漠里干燥(zào)的气候有关。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葡萄是生长了一千年的植物,一千年是个多么结实的概念!并且,在其后的一千年里,借助大漠里炼(liàn)狱般的环境,蒸(zhēng)发掉了体内所有的水分,只留下一身筋骨。雷轰电击只会使它的筋骨更坚硬。可以设想,即使把它泡进水里,水也进不去了。

  大生命在本质上也是不朽的。

  再来看活着的葡萄。在大漠深处,葡萄常常不是单株,而是一群,株与株之间保持着数百米的间隔——以葡萄之巨和沙漠背景之远之深来说,只有这样的间隔,“群”才是成立的,它们各自才是舒展的。大生命有大活力,不以挤压同类作为自己的生存手段,它雄视的是天地,以天地之大,来确立自己。葡萄即是以天地之大确立自己的沙漠之藤。千百年风云际会,都可以在它的呼吸里变幻,也可以在它的呼吸里湮(yān)灭。有些大葡萄的叶子落尽了,也许它死于一千年之前,但还大小枝干俱(jù)存,依然是一个雄视的姿势。那些倒下的葡萄,保持着最宽余的卧姿,敲敲它的枝干,还能发出 “梆梆” 的声音,别以为它是刚倒下的,真的,也许它倒下有一千年了。

  如果有一天,风暴并没有使葡萄倒下,那是因为它的根本来就扎得很深的缘故。风暴经过时,满天的飞沙走石有一部分被茂密的枝叶俘获了。沙石壅(yōng)住藤根,葡萄的根由此更深了。葡萄有一天不行了,像饮弹的巨人那样歪了歪身子,在倒下之前再挺一挺、挺一挺——这个挺一挺,使葡萄具有了最大限度的能量。

  一棵大葡萄的倒下,成为沙漠里罕见的大事故。倾斜中的葡萄发出巨大的开裂声,旋转着,倾倒着,刮起了旋风。它的老根带出无数沙石,抛向天空。藤身着地时弹跳不止,沙漠为之改变波涛的形状,填平一些沟壑(hè),形成新的沙丘,腾起无数沙尘,尘埃(āi)久久不能落定。

  一种生命,屹立着,或者倒下,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使人不能漠视它的存在。

《葡萄赞》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 “葡萄三千年”: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

  自然界长寿的藤种有很多。比如银杏,藤龄可达千余年;又比如柏藤,长过千年也不成问题。不知为什么,我却独钟情于葡萄。

  也许是由于葡萄的 “眼泪” 吧?据说千百年来葡萄都是无人关照、自生自灭的。有人伤害了它,它就从 “伤口” 流出“眼泪”;有人要把它锯断,它就从被锯断的地方喷射出一米多高的黄水,据说这黄水同样是“眼泪”。

  也许是由于葡萄独特的长相吧?有人说它长得不好看,有人甚至说它 “惨不忍睹”。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现锯齿状;它的叶色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藤的优雅!

  更或许是由于葡萄独特的生存环境吧?干旱的荒漠,含盐量高达百分之十的盐碱地带,就是它生长的地方,就是它的 “家”。它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的恶劣环境下,一天天长大。它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它生来没有 “锦衣玉食”,只有 “粗茶淡饭”。

  一个无人关照的葡萄,一个弓腰驼背的葡萄,一个 “粗茶淡饭” 的葡萄,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葡萄,怎不叫人动心?

  葡萄在生物学上属于杨柳科的杨属,在全属一百多个品种中,葡萄的生存环境是最为恶劣的。但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葡萄,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彻底的:它的藤干木质坚硬,是优良的建材;它的枝叶营养丰富,是牛羊爱吃的佳肴;更有它流出的 “眼泪”,叫做“葡萄碱” 的,也可以被人们用来食用、洗衣、制肥皂…… 它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

  你到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方去,一定可以看到葡萄。再向西,你到印度西北部、中亚、非洲北部等地方去,也一定可以看到葡萄。无论自然条件如何恶劣,它总是积蓄着力量,努力地成长。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知乎用户 刘不觉 发表

他们说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我说我不信,他们说我老大不小的人了还特么这么幼稚

只是坚持阳光也错了么?

再后来,见多了何不食肉糜的人,听多了放弃底线就能荣华富贵享用不尽的故事

世界原来是一道精致的灰,掺杂着黑白

高楼耸立云端,是多少人的五指山?

浑浊雾霾空气,又让多少人窒息迷失的困境?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不不不,生而为人我很荣幸,挺起胸膛的活着,虽然辛苦,但问心无愧。

我可能跑题了,但我依然相信我们这个五六千年的国家,相信依然有人和我一样坚持变成光,如同鲁迅先生说的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知乎用户 飞翔的蒲公英 发表

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该好好理清楚前因后果,希望有当地人出来具体讲一讲这个事情。但是,有件事情确实是可以仔细思考的,这世界上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顾及整体的利益,为了更多的生存资源,就拼命地去争抢他人的权益。如果说弱肉强食是真理,那我们何必还要这般,大家都赤膊上身干就完事了,谁拳头大谁就是老大,什么伦理道德,法律法规,重新回到野兽时代算了。当然,这些就是气话,我小时候经历过一件事,有几个商人来到我们村子里,准备在河边租一块地办造纸厂,村里人一开始不答应,可后来他们找到了河边地的那一家人,给了他钱,然后他就同意了,然后商人们开始办厂,很快,河里的水开始赃了,鱼也死了,本来绿水青山的地方,开始变成了臭水沟。等到后来,纸厂被投诉,然后商人就拿钱去贿赂当地当官的,然后纸厂也继续地办了下去,一年一年,村里人渐渐都开始搬离了这个地方。最后纸厂老板挣了钱,听说在上海买了好几套房子,家里的小孩也出国上学,当地的官员们也在各个大城市购置有房产,孩子都去最好的学校上学。可那条河呐?已经从以前的童年童话中消失,成为现在人都逃离的对象。但现在又必须去面对她,毕竟这是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我们只能一点一点去清洗她的伤痕,谁叫这里是我们的家。对于破坏环境,牺牲大家成就自己的人永远说不。不仅要说不,要将这群人钉在耻辱柱上,永世唾弃。

知乎用户 行渊者耐莫萨拉 发表

三北防护林至今保持着一次性补贴 200 元的价格水平。管理者能 “不出差错” 的维持下去那真的很“需要牺牲”。(仅供参考:防护林每亩种植成本 800-1500 元,维护成本差不多。林业网 15 年就这个价了。)

想算账没问题,让人干活就得让人吃饭,算清楚挺好的。

防护林和种葡萄摆一起讲其实有些耍流氓,有那么点 “人均粮食产量上升” 和“人均车祸量”捆一起的意思。

没钱维持亏本的功在千秋的防护林和投资有实际营收的葡萄种植又不矛盾。

事实上,如果当地思维活泛点的话 “葡萄种植者承保一定面积的防护林来抵扣地租” 是一种环保和产业同步发展的典范思路。

只要价位不要按 200 一亩一辈子的流氓价位来就行。那种价位还不如直白讲:我就要你死。

[如何看待敦煌防沙林被毁?为什么没有上热搜?​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702270/answer/1694660981)

(说真的,要是腾一片种葡萄能盘活防护林体系,补上国家防护林补贴和实际运作成本的缺,夸死不为过的。)

知乎用户 校运会 发表

记得前几天有答主贴出来,人民日报 03 年还是零几年的时候就报道了这件事,前几年中央调查组下来也说了这件事,并勒令整改。

这背景是有多大啊

知乎用户 AC 放 发表

一把手里,甘肃的几乎都进去了

兰州布病

[兰州布病事件 8 名责任人被处理,省级复核确认阳性 6620 人,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8946777)

兰州新区农民苗木被毁

[如何看待兰州新区村民 30 亩苗木一夜被推平,施工方称「有领导观摩,加班推错了」,一亩地赔 1500?​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5555777)

祁连山生态破坏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7222367​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7222367)

自来水苯超标事件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1328345​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1328345)

这件事也只是这种氛围下的必然,和 17 年祁连山生态破坏何其相似。其它省大部分是能吏腐败,贪的多,能干事。甘肃就是庸吏腐败,没本事,可劲贪。看新闻是从 2010 年就开始了,10 年才发现,只能说伞挺大

这是一个被诅咒的省,人均 GDP 倒一,贪腐冠绝全国,官员被任命到这里,相当于前途结束,直接放飞自我了

知乎用户 大卫 发表

我是甘肃人,从没去过敦煌,在兰州读过七年书。看到这个新闻很心疼。

从小到大,和水相关的故事可以说很多。

我家还好,小时候吃井水,现在有自来水。我大姨他们家在山顶,打井没有用,打不出水。所以他们吃的水是天雨水。院子里打个窖,等天下雨了,就流到窖里。沉淀一下,把树叶之类的东西打捞之后就可以吃了。

刚上高中的时候,作为学校传统会放会宁的纪录片,作为当时出名的状元县,会宁特别干旱。学生也特别刻苦。老师苦教,学生苦读,家长苦攻,目的只有一个,让后代走出去,不要再回来吃苦了。

上了大学,我们学校后面的山,一直都是光秃秃的,学校花了很大精力浇水,种的植物也都是带刺的那种,很扎手,可能也可以防止水分蒸发。还专门布置了灌溉系统。过段时间就会喷水。经管如此,山还是光秃秃的。广西的舍友刚熟悉就问我,你们这里的人为什么这么懒,我问为什么这么说,他说你们都不种树,山都是秃的。山东的舍友调侃来到了大西北,真的见到了传说中的一片孤城万仞山。大学里各个省份的人很多,判定一个人是不是甘肃人很简单,洗衣服的时候不关水龙头的一定是外省人。

读研的时侯,调试安装设备去了一次北京。和两个师兄去了一趟颐和园,那是我第一次出省。颐和园水很多,我就不停拍照,湖北籍的师兄问甘肃籍的师兄,你师弟老拍这个干啥。甘肃籍师兄笑了笑回应,我师弟毕竟是甘肃人,我们那就缺水。

找工作的时候,我去应聘中船。HR 巴拉巴拉说一堆,后来问我还有啥想问的,我说我去了之后能不能看到大海?那人说,你们是研究部,出差比较少,不会让你们去辛苦的地方的。当时自己还有点失落。

读研的一个暑假,村里喊人刨坑栽树,说是退耕还林。需要我家出一个人去刨坑。我挖地特别卖力,满头大汗,旁边一位邻居劝我这是给公家干活,不要这样拼命。监工不在的时候,他们很多人都去阴凉的地方藏着。我笑笑继续挖,当时的我有种感觉,这个村子我后面待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需要为他做点什么,我每一滴汗水都流的心甘情愿。所以我不想偷懒。

如今工作在南方,也在海上漂泊了不少日子,莫名其妙总是家,我总想,我爷爷有没有想到他的后代会去大海上工作。海很大水很多,这边树也很绿,但是这里不是家。我希望甘肃发展的很好。

知乎用户 波洛 poirot 发表

万里春风空遗弃

百年功绩终叛离

世道艰难多苦恨

一寸人心不可欺

记敦煌防护林事件

知乎用户 十年废木 发表

我看有些人,不知道是不是当地人,总之他们的一句话要吃饭要脱贫就要种葡萄,就要砍树。

可是你这样搞,也不能吃好饭,脱了贫,甚至过几年,生存都成问题

脱贫讲究因地制宜,长江渔民要脱贫就用绝户网,长江不允许封鱼十年,我们渔民要吃饭,这是傻吊啊

脱贫攻坚,正好是一次历史机遇,正好摆脱砍树挖坑埋自己的发展之路。

不能当官拿大头,你们得点小利就把自己卖了。应该和他们对着干,不让他们懒政,用如此恶劣手段来完成脱贫任务,让国家看到这里脱不了贫,自然将来会有资源过来,搬迁的搬迁,种树的种树

知乎用户 Desperado 发表

肥了老板,老板移民,留下满目疮痍的国土,妙啊。

知乎用户 富贵 发表

理中客——我没说毁林种葡萄是对的,但你们指责毁林种葡萄是错的


不过就是地方短视而已,有什么其他说头。砍树种葡萄能种几年?种完后那地什么都种不了,那才是漫天黄沙旅游都发展不了,全部都饿死。

说当地砍树种葡萄能致富的都比较没有常识,当年这地方为什么要种树?说这话的才是最多在城市里吸过几口沙尘以为荒漠化不过如此。

种树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当地,不是改种葡萄当地能富起来,而是没有树过几十年大家就能去敦煌大沙漠参加特色旅游业了。

知乎用户 時茉 发表

我之前看见的问题好像不止这么点回答吧,怎么那个问题上不了热榜把这个弄上来了?

知乎用户 买了再说 发表

那个被省领导批评了就自暴自弃的市委书记就来自这个地方。

敦煌的生态很脆弱,完全靠祁连山的雪山融水生存的城市,年降水二三十毫米,蒸发量超过 2000 毫米,主要河流是党河,党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也才不到 3 亿立方米,这是多少呢?三峡水库泄洪时 1 小时多一点的量。城西党河水库库容才一千多万方,是敦煌的生命线,没有它估计月牙泉也早没了。

这么点水有多少人需要生存呢?20 万常住人口加每年 1000 万游客!

这地方有多少产出呢?敦煌市 2020 年 GDP 估计 85 亿人民币左右,第一产业约 10 亿元左右。要恢复这一小片树木,估计要几个亿吧,真的搞不懂为什么。这样下去,敦煌城要天天吃沙子了。直到沙子把这个城市也吃掉。

阳关镇这个地方是个什么情况呢?就是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个阳关,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隘,虽然是 “列四郡,据两关” 之一,但因为考古方面的原因,没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传承上来说,和世界文化遗产玉门关的地位是相当的。2020 年年中去过,以后估计还会带小孩去一次。

这里完完全全就在沙漠或者说戈壁的中间,是敦煌西线旅游的重要节点,阳关现在的一点点遗迹是非常脆弱的,感觉风吹个几年就要没有了。这个镇的户籍人口不超过 5000 人。因为远离城区,无法供暖,有三四个月基本是没人的。但是上天垂青,泉水较多,光热条件好,适合葡萄生长,估计产值过亿了。

2019 年敦煌的旅游总收入 150 亿左右,这么脆弱的环境,还搞个锤子的农业呀,某些人真的智商欠费或者治理能力低下。

敦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记忆,但河西走廊却是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甘肃是以较少的人口得到了最多转移支付的省份之一,因此限制开发是合理的。

现在环保的地位很高。这事可大可小,参考翻山过去的青海煤矿,要么死捂着不了了之,要么深究,估计至少有副部或正厅级要处分,一堆副厅处级科级要下课。

你说怎么解释?

等一阵子我们处理几个科级就差不多了……

知乎用户 陈圣 发表

主要是有关部门的责任。补救措施,严惩相关责任人。不然这里不发生,其他地方还会发生。

知乎用户 何慕卿 发表

好奇这事儿咋没上知乎热榜?

知乎用户 梦依惘然 发表

过去起码两代人的努力付之一炬 。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一大批过去那样的防沙植树的人了。以前那样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在及其恶劣的环境里依然克服困难,能种出的一大片防沙林的人。再想补救且不说至少需要 10 年树才长的起来,花费的钱至少是之前的 100 倍。

这件事情我相信在广大人民的关注与国家的重视下会妥善解决!但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没有被关注。

我希望,这只是一个引子,能把全国各地的相关问题引出来,以制度,尽可能 杜绝这种事情。大家知道其他相关问题的,也趁此机会把相关问题,有关证据放出来一起解决。

娱乐只是小众,别人娱乐圈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天天霸占热榜,希望国家已及相关文化机构,能进行良好引导。以及我们广大网友们,能更的多关注有助于国家发展的事件上。

知乎用户 南乔先生 发表

逻辑不够不要强行怼,为了你我的时间谢谢。怼我不能让戈壁开花。

我的核心点在于:诸位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道德无瑕疵、目光极其长远的圣人,你要一定的结果、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然而现在这个代价必须当地人承担,放弃产业、放弃生活去种树,为的是祖国的沙漠化防治这样一个对当地人虚无缥缈的东西。难道诸位在公司上班都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强大的祖国而奋斗,工资不工资的大家交个朋友?

这样利国利民的工程,难道不应该需要国家财政、社会捐款、企业捐款一起完成这样短期没利益,功绩在千秋的项目?为什么代价就一定要当地每一个普普通通养活家庭的老百姓独自承担。怕是要各位一捐款,又是关我何事?我这里又吹不到风沙这种态度吧?

为什么生活中大家都是普通百姓,网络中一定要以圣人要求他人?

-——————————————————————————————

土生土长的敦煌人,但似乎和我利益无关。

或许能提供一点各位目前群情激奋下看不到、或者说不想看到的信息。

先提供一些基本信息:阳关在南湖乡,距市区大概 60km;敦煌城区面积很小,开车 30 分钟环城一圈,敦煌管辖面积极大,大约 3 万平方公里,然而其中 99% 是无尽的戈壁、沙漠,与此相比,阳关防护林 / 公益林的面积显得小的可怜,对本地人来说,防风沙的效果类似用一根针挡住洪水。

阳关林场的砍伐并不是最近突然开始,此事大约维持了 30 多年。敦煌以前 11 个乡镇,南湖最穷,绰号 “南十一”,远离城区,不通公路,唯一适合种植的葡萄早些年因为没有钱修路而无法运输(约 20 年前)。财政不宽裕的时候,得紧着市区发展,想修路?自筹吧,政府也没钱。

穷的没办法,穷则生变,各位看官现在去旅游走的几条主路,早些年都是土路,是当地官员和老百姓家家户户凑钱买机器和土料,自己用铁锨在戈壁上开出的路。至此,敦煌的葡萄才卖了出去,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一跃成为全市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最强乡镇。

再说阳关林场,阳关林场在南湖乡边上,如前面的答主所说,阳关林场改制后自负盈亏,一句话,你问财政拨款,财政也没钱。阳关林场的工作人员在十几年前的收入只有 1500-2000 余元,到如今都是人人避开的事业单位,人家也有家庭,底下跟着干活的人一直拿这点工资,换做各位想来肯定是不愿意去干的。然而同时这片林场又占据着当地最肥沃的土壤、最多的水资源,在敦煌这种地方,水就是金子,就是命。

自负盈亏,财政不多给一分钱,换做各位,各位打算怎么办?

螺丝壳里做道场,只能将防护林逐渐改为有经济效益的葡萄园。

至于说三代人的努力,这个感受真的不深,当地老百姓早些年都穷急眼了,凭什么要当地老百姓自掏腰包大无畏的继续建设防护林而财政不需要管一分钱?敦煌大部分人吃的并不是旅游的饭,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人家要活下去才能谈别的啊诸位。

这中间谁黑心?谁是既得利益者?我是真的想不明白,阳关林场常年没有拨款,当地人种植葡萄养家糊口,每个人都只是为了活下去,尽可能的过的好一点。如果说每年有大把的企业捐款,大把的财政专项转移,那搞成今天这个样子,我是支持全力彻查的。

各位不能因为自己生活在大城市,站在干岸上,就一定要当地老百姓不过日子、无私奉献吧?天底下何来这样的道理?

知乎用户 nec3105 发表

长话短说,这方面我赞同督公的意见,交通或资源落后而且改善困难地区政府不应该想怎么增长 GDP,应该把劳动力送出去打工或移民,同时沿海发达省份应该向西部转移支付。。

贵州那个四百亿县赌博式的大搞建设,可当地交通条件吸引不来投资和旅游资源,全县人民背负了几十年都还不完的债务。

甘肃为什么穷?太靠内陆,缺水,沙漠化。

太靠内陆,你建交通打算吸引劳动密集企业?难,这不光是甘肃的事,劳动密集企业也要规模化,配套化的,整条产业链都在沿海呢,你能把整体产业链上下游都吸引来,物流成本又增加了。人力成本,土地廉价又能省多少钱。

缺水,这个几乎无解,这是地理气候原因。

沙漠化,种防护林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吗?现在到好,又砍了。

天生缺陷,怎么发展?有人一生朝着起跑线努力,有人出生就在起跑线上,还有人生在终点,这是没法解决的事。

再说到敦煌,种葡萄貌似增加每年十几亿 GDP,可没有防护林三十年后可能敦煌整个城市都被沙子埋了。整个敦煌市值多少钱?

加一个图吧

指望甘肃自己挣钱?国家给甘肃的钱比甘肃自己挣的还多好吗?

知乎用户 Selene 发表

如图。

知乎用户 曾强 发表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断子绝孙的钱也敢挣!

罚他们种活 10w 亩森林!

知乎用户 嗯都挺好的哈 发表

上万亩啊,又不是一百亩连夜偷砍的。

当地县,市,省,部能不知道?

知道了,却无动于衷。

现在都出来指责了。

给谁看呢?

知乎用户 山风 发表

昨天就一直在知乎榜单找,今天才有。

可能真的是上头发话了。

如果说后续还有什么可能的补救措施,难道除了继续三代人努力去种树,还有别的方法吗?

总不能指望被剃光头的林场自己打破生命的奇迹吧。

也不能指望每年向前推进四米的沙漠停下来吧。

最后补充一句,看到有回答说这个事件是个分配问题,敦煌也要发展的。

对于这点 emmm 我真的无话可说,合着违法砍光国家的林场去种葡萄都是没问题的,真正的问题是钱没有分好?!!

怕是傻了吧。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过去,更不要说这个林场本身是国家为了治沙所做的努力。

哪个地区不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只有破坏环境这一条路吗?

还有,毫无疑问,这件事本身已经触犯到刑法了。

知乎用户 得闻墩 发表

我只希望有一个答案,关于真相关于问责,关于后续怎么补救,关于防沙治沙。。。

我看着关注一点一点变多,热度却一点一点下降,无话可说。

思厥先祖父,暴风沙,开荒土,以有尺寸之林木。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刀斧,如弃草芥。今日砍五棵,明日伐十棵,然后得一朝利益。起视四境,而沙暴又卷土重来矣。然则林木之地有限,荒漠之侵蚀无厌,毁之弥繁,侵之愈急。待天遮日蔽,星月无光,故园摧折,背井离乡,呼号奔走,悔之晚矣!

知乎用户 笨蛋师傅 发表

[

万亩沙漠公益林被毁 敦煌防沙屏障几近失守

笨蛋师傅的视频

 · 843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36652352523407360)

[笨蛋师傅:敦煌阳关林场生态林被砍光的资料收集(1):关于敦煌生态的历史调查​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592715)[敦煌不能重演楼兰悲剧 - 搜狐新闻​news.sohu.com](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sohu.com/20060407/n242677494.shtml)

《人民日报》 2006 年 3 月的一篇通讯指出:

敦煌的生态由此发生重大变化:天然林锐减,据敦煌市林业部门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敦煌东、西、北湖及南山一带有天然林 219 万亩,其中胡杨林 44 万亩,是敦煌绿洲的 “绿色屏障”。目前天然林仅存 130 多万亩,胡杨林仅存 14.4 万亩;而且草场退化严重,湿地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沙化严重,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 2 万亩……

提出的问题核心还在水资源上,用以举例的是知名景点月牙泉、莫高窟壁画

如月牙泉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水域面积 22 亩,最大水深 7.5 米,目前水域面积只有 8.5 亩,平均水深仅 1.1 米;莫高窟也受到影响,据专家介绍,缺水导致的沙漠化加剧了莫高窟文物保护的难度。在莫高窟现存 492 个洞窟中,已有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

到了 2006 年末 12 月《中国经济时报》进行采访时:

12 月 4 日,记者来到敦煌市林业局采访,**办公室内烟雾弥漫,上班期间,林业局的一些干部正专心致志地在电视机前看亚运会球赛。**当记者问林业局是否知道敦煌正在大面积砍伐防护林时,一林业局干部的回答竟然是:“不知道…… 林业局人手少,经费相对不足,不可能每天下去检查。”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经过实地走访,指出了那个时代敦煌当地的问题:

在全国上下都在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趋势下,生态环境孱弱的敦煌却上演着砍林伐木的 “热潮”。“未批滥伐”、“少批多伐” 现象日益严重,而作为流通的木材加工点更是火爆无比,仅敦煌市就有 70 多家取得林业部门合法手续的木材加工点。木材价格上涨,加工企业过多,导致乱采滥伐现象严重,给敦煌的生态带来毁灭式打击。
12 月 5 日,记者再次来到林业局采访林业局局长高华。当记者提出为什么仅有 18 万人口的敦煌,审批木材加工点却多达 70 多家的疑问时,高局长予以了否认。他说,据他知道的办了木材加工经营许可证的只有 20 多家,而且林业部门完全是按有关程序严格办理的。高华还说,甘肃省每年给敦煌全市下发的采伐量为 1000 方,他们完全是按照省上的要求去做的。当记者问将敦煌市有证可查的 70 多家加工点储藏的林木数加起来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时,高局长无言以对。

引自:敦煌生态环境遭致命破坏 莫高窟一半壁画出问题 - 搜狐新闻

[笨蛋师傅:敦煌阳关林场生态林被砍光的资料收集(2):关于敦煌历届领导班子的信息​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459581)[如何看待敦煌阳关林场万亩防护林遭剃光头式砍伐,以葡萄园来作为替代品防沙?可能存在哪些问题?​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263991/answer/1690232613)

知乎用户 幽灵刀 发表

who care?

知乎用户 张程初号机 发表

这不就是大明王朝 1566 里的改稻为桑?

知乎用户 愿有光 发表

今天凌晨知乎热搜一直没有,有点心凉。如果我们这代人不作为,直到敦煌变成楼兰,我们怎么跟我们的孩子说,后人又怎样评价我们这代人,现在都是 2021 了,不是楼兰消逝的时代,敦煌消逝,我们根本不能跟后人交代,也对不起先辈付出的血汗。

知乎用户 无需懂 发表

知乎用户 阅读修身 发表

原因:欺上瞒下吧。

村上违规建个房子,立马就有人制止拆除。

几万亩的树林被偷伐,那会是一天两天吗?不会。正常情况下,需要走审批,用地都会有备案的。

恳请严查。这边上上下下不杀个血流成河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查出来什么的。

毛洪涛老师和庹继光殷鉴不远。

这后面没有冤屈和压制以及求告无门,我怎么都不相信。

此外,我国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卫星监控,这种大规模的砍伐不会没有人看到,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爆出来,这也是咄咄怪事?

不过想想,你看看,就算毛洪涛老师自沉又如何,那边也是稳坐钓鱼台。前事不远,庹继光老师案发,我就等着看看能够看到什么调查结果,反正我也不抱什么希望。

《长安十二时辰》中那个徐宾怎么说的:

看上去是小事吧,可人心的失望,就是从这些小事开始的。——徐宾

当初护林人是怎么一棵一棵栽下的树苗,却又被这些贪赃枉法之人勾结贪婪无度的商人砍伐的。

水土流失的治理耗费心力和资源极大,但是却被人轻易地毁去,这些参与买卖的人员无不是害在千秋。

恳请对这些人进行严惩。

这种窝案不是一个人能够做下的。涉事利益链条中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只是希望能够真相大白,将那些毁去的林木一一重新种上,但是没有一二十年哪里会有什么效果呢?

知乎用户 是缪缪呀 发表

我怀疑这就是娱乐圈那么多瓜的原因,这个和华晨宇孩子同一天爆出来的,就是 23 位明星辟谣的那天。

我一开始以为是为了压郑爽代孕机构手里代孕名单的热搜吸引人们注意力,没想到啊是为了压防沙林的热搜!

而且现在渣浪还没有让防沙林事件上热搜!

希望能快点查出来是谁在砍树!谁在默许这件事情发生!谁在为他们隐瞒,甚至打掩护!前辈那么多年的努力成果不能无缘无故的消失!

知乎用户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发表

环境公益诉讼

有关部门应该追责!

知乎用户 Narcissusuicide 发表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有机会我想去敦煌亲眼看一看

知乎用户 bryanherman 发表

呼吁让所有涉案人员及既得利益者,终身在此种树,直到老到不能劳动,谢谢,支持的点个赞。

知乎用户 百无一用是书生 发表

砍防护林种葡萄,不就是大明王朝里的改稻为桑嘛!

神剧 真神!

那些洗白的人脑子是瓦特了吗?

知乎用户 浪尖白鸟 发表

这都是几代人的心血呀!!!!

想起了《三体》中伊文斯,13 岁时伊文斯就确立自己的理想,成为救世主,拯救一种濒临灭绝的生物。种树是为了拯救西北褐燕,伊文斯没想当所有物种的救世主,能救活一个就满足了。

后来他被村民称为白求恩,县里还发了种树标兵的牌匾给他。等树长大了些,村里搞脱贫致富,周围各村的人都来把他的树给砍了,名曰养肥了再杀。

看到这些伊文斯对人类绝望了,了解到叶文洁口中的三体文明信息之后,他成立的 ETO 组织,利用三体文明的力量来改造拯救地球成了他毕生的工作,他认为人类没救了,他口中的拯救人类其实就是摧毁人类。

知乎用户 阿发 发表

举个例子,作为闻名全国的贫困地区——西海固,近年来发展良好,在政府扶持下,实在不适宜发展的地区全部搬迁至宁夏北部,还能生存地区的人们基本都出去在沿海和宁夏北部较发达地区各工厂打工。

我所在的海原县某农村还雇佣当地农民作为护林员,担心其他人放羊啃坏树木。

总的来说,宁夏在 2020.11 全部脱贫

参考《山海情》

第二部分来说说敦煌

第一点,阳关镇真的穷吗?

事实并非如此,阳关镇早就成为了敦煌市首富镇了,不存在农民因为太穷无法生存而砍树种葡萄。

第二点,只能靠葡萄来发展经济吗?

只能说葡萄是来钱快,来钱多的产业。阳关是著名的旅游地区。并且当地也可以种植棉花,玉米等农作物,但是收入没有葡萄多。

第三点,葡萄种植收入会回到农民手里吗?

我只知道是有个葡萄酒公司承包了,当地农民只是打工吧,这种工作的唯一好处是离家近,但凡出去打工,都比这高。

第四点,砍树种葡萄对当地人真的好吗?

旁边的沙漠每年以 4 米的距离在移动,单看好似很少,但是,沙漠长度 ×4× 年,这样来看不过几年阳关镇,甚至是敦煌还存在吗?家都没了拿着钱再搬家吗?

以此,谢谢各位观看,如有错误望纠正。有需要补充的留言

知乎用户 神棍 发表

有人问,甘肃人是不是人?

答曰:甘肃人当然是人,但甘肃人不应该是蠢人,每个地方都有发展的权利,但是自掘坟墓式发展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等防护林全死了,葡萄还能活吗?到时候准备怎么办?重新花大力气去把砍掉的防护林种回来?发展不应该是因地制宜高效利用本地资源吗?你别告诉我砍掉防护林种葡萄就是敦煌的因地制宜。

知乎用户 梁良 发表

知乎用户 April 发表

不是?

谁说砍林种葡萄正确了啊?

谁说为了发展就破坏环境正确了啊?

但是,

站在 “我不管你怎么样你破坏环境了就不对” 的制高点上【指手画脚批评指责】的样子很好看吗?

不应该一起去找原因想办法,从根本解决吗?

——————1.24 更新——————

害,没啥意思。

我尊重不同的想法,本来吧,我觉得不同的想法您可以自己去开一个楼。但想想也是,您是在就我的答案作出评论,所以,我不关评论,大家可以在这讨论。

但我求求了,既然是评论我的答案,可以先看明白我的意思么,好累哦(抹泪 TAT)

我看了一下,反对我的都… 一个意思啊…

我只想问几句话:

显而易见的道理真当那群人一个都不懂吗?

某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此违反国家的政策损害国家乃至全人民的生存利益(这和贪污还不一样)真当他敢吗?

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二者平衡对我们来说尚且不是个简单题,生活在资源贫乏、环境恶劣的地方的他们是神仙吗?

哦,还有,我可没说毁林种葡萄是对的

是,结果是毁林,那过程呢?原因呢?

我想说的不就是要等实地调查考察(为什么要强调实地呢?因为总有人想当然啊),不应该以结果去批评指责谁么?

最后,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条件好些的人,更应该先冷静思考,勿妄言。

谢谢!

——————1.23 原答案———————

突然想到前段时间我们就 “解决粮食 / 光盘行动” 的讨论。

农民的的天职就是种粮食吗?

种粮食对于农民来说绝对不算致富之路,种防沙林更不是。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不是某人为了贪污等原因而破坏防沙林恶化环境这么简单吧(相信没有哪个人会这么糊涂,看不清国家的心头肉、看不清当地生存条件、看不清生态保护的意义,跟国家对着干),需要去考察、考虑到更多方面的情况(比如三农问题)所以还给不了一个统一的解释。

备注: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题目是 “为什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1.23 补充——————

看了我的答案和这个问题其他回答下面的评论,我想说:

我是地理人,我本身是一个非常尊重自然,非常重视生态保护的人。

但是就算告诉我(就算,就算,我没说事实就是如此),是当地人想要发展所以做了这样的事,我也觉得不应责怪。

不在那个位置,不会感同深受当地人的境遇,不会知道他们过的多辛苦。所以不应该站在我们的位置不听他们的诉说就指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保护环境云云。

我上面提的问题 “农民的天职就是种植粮食吗” 也是这个意思,他们种植粮食,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他们有奉献精神,我们应该感恩。真的。因为原本他们可以去种植其他的收益高的作物或者做其他的事情来发展经济。

如果他们不,我们也不应该指责 “你们为什么不种粮食?不种粮食我们大家吃什么…”

再回到这个事情。

第一,当地的农民也好,当地的管理人员也好,他们不知道防沙治沙(还不说对国家对生态的意义)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意义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还依然选择换成葡萄,肯定不是我们上下嘴唇一碰就说出来的原因。

第二,说扶持不够也好,说扶持被私吞了也好,现在的场景正是体现了这些问题,国家要调查,当然要深入到这些更深的层面。

所以,这不是简单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要从某一个狭隘的角度去指责批评谁。

知乎用户 nc124 发表

泻药,当然是树活了几十年精神状态不好,自己把自己砍了。当地政府为了止损,种了葡萄带领百姓共同致富。建议赶紧自己成立一个调查组自查,然后给当地官员表彰。

知乎用户 Lll 发表

《血葡叹》

坐看敦煌变楼兰,黄沙千古后人传;

不知仙人飞天画,只道葡萄惹人馋。​

知乎用户 yunjian 发表

这次的新闻我一直不愿点开看,因为知道看了会很难过,明明是许多人花费了巨大的气力做的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却在一夕之间毁于一旦,没有正常的人会觉得好受。

我是一个喜欢看治沙和植树相关视频的人,没事就会主动找这类视频来看,因为很治愈,从一片生命禁区的荒漠,通过一些人付出无数辛苦的汗水和劳动,克服了艰苦的条件和百般的困难,才留下了沙漠中那一片绿色,能够使挣扎求生的人从中获得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坚持的信心。也只有经历过人生中许多的痛苦和辛酸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从一片废墟中重新恢复生机能够给人多么大的希望。沙漠尚且可以变成绿洲,何况处于低谷的人呢?

治沙对我来说,既有环保的意义,还有人生的象征意义,我因为总看这样的视频,也了解到了很多的治沙英雄,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

可是,也因为见识过黑暗,所以了解到了人性的另外一面,这世界上有人通过自己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信心去改变这个世界,因为他希望世界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美好,从而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类人可称之为英雄。可还有另外一群人,则觉得这样做太难了,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是走捷径,是通过破坏这个世界,来从中获取眼前的利益或者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刷存在感的方式是很 low 的,这种攫取利益的方式是伤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但是他们除了自己不在乎别人。

所以,如果一群人努力建设最后获得的成果,总该要时刻提防着另一群人来破坏才是,因为,搞建设花了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努力才能有那么些成果,而破坏很容易,一夕之间就给你来个荡然无存,到时候,只能欲哭无泪。也因为,世界上,总是有人要搞破坏的,脑子有问题的人很多。就像巴米扬大佛被摧毁,就像十年动乱中无数古代文物典籍被破四旧毁掉了,就像社会动荡之时总有人打砸抢烧一样,蠢蠢欲动搞破坏,是一些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无能,无力建设这个世界,只能用破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因为我心中始终有着美好的建设成果必然被搞破坏的人想方设法破坏的这个哲学模型,加上种树是的栽树困难,砍树容易的典型事例,所以在这次敦煌林场事件发生之前,我总是一边刷着治沙视频,一边叹气,因为尽管我国治沙植树造林成绩斐然,甚至有的著名沙漠都消失了,黄河甚至都变清了,我还是预测将来必然会发生大面积人工林会被砍伐的事情,后来果不其然,事实验证了我的看法。只是没有想到破坏来的这样快。

为什么会这样预测呢?因为人性是不变的,人性不变,破坏就一定会发生,关心这类新闻的人就知道,只会宣传我们的治沙是多么的有成效,蚂蚁森林是如何帮助每个普通人来共同植树造林的,却很少听见有何种政策办法来防止这些辛苦种植的林木被砍伐的。似乎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人都会保护林场的,有森林警察呢,但是,事实呢?

当然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利益纠葛甚至贪污腐败等等,不去多谈,只是说,当一个特别不容易建设,但是又特别容易被破坏的事物存在的时候,必须在政策制度上和人性考量上提前预测到肯定会有这类事情发生从而制定出防范被破坏的对策来。

所以我觉得,要想保护得来不易的建设成果,首先要考虑的恰恰是人性的黑暗面,从而针对这黑暗面建立监督机制,以便随发现随制止,那么多林木不是一天两天能砍完的,这中间,没有监督和制止的行为,本身就是很大很大的问题。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假如每个小孩子在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就教给他如何分辨真正的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强力植入搞建设而不是搞破坏才是证明自己存在感的方式这样的思想钢印,那么等他长大后,变成破坏性人格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那么世界上的坏事,虽然不可能全然避免,或许因为这样的人性化教育能少很多糟糕的事情发生,毕竟,人的行为是受他的思想所指导的,而一个人除了基础的生理欲望,还有最重要的心理需求,那就是证明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欲望甚至高于他的基础欲望,如果他能够进入一种较为高尚的模式,会让这个世界明媚很多。

回到种树这件事情上来说,在深刻理解人性的基础上来制定政策,也许坏事就不会发生,一是从小的教育,二是通过多种监督机制,从一开始就防范这必然会蠢蠢欲动的破坏到来,哪怕是用卫星天天盯着全国的林场变化,哪怕是用无人机每天巡航,哪怕不给地方政府权利来动林场一根毫毛,动了就立刻制裁,也总比对着万亩光秃秃的林场掉眼泪强吧?全国人民共同谴责,能让森林很快长出来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气愤了两天,因为心疼那些树。后来想了想自己家乡,一个落后的小城市。经济发展教育发展行政发展一直被边缘化,环保问题一年比一年查的紧,工业企业被停了一批又一批,城市排名一年比一年落后,可是环保还是上不去,为啥,因为本来就是背锅,背不敢不背的锅。看着窗外的阴霾,我也想生活在北上广深经济发展好,空气指标高(此项去掉一个)的城市,我也不想不屑那些说环保多么多么重要人,因为生态环境真的很重要,家里以前田边的树被砍掉我都会很心疼。但是长大后明白,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是不能带入体会到他人的艰辛的。环保这个指标限制我的家乡的发展,我自己都很不屑的对于我们家乡的政策,但是搞破坏这种就是下下策了,当地领导也从来不敢在背锅的环保问题上松懈,虽然也不敢指责出真正出现问题的那个地方。

生态环境保护利国利民,可是我们也想让孩子有良好教育,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也要走出去见见世面,走到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能走出去一定要走出去,我们不想在这种受限的地方呆了,可是走出去要有资本呀。

我宁愿这是一个想让当地脱贫的措施,当然如果这些葡萄收入还是没有落到群众手里,那另当别论。这种话题谈了也没意思。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我家农业公司在中部地区流转了几千亩地,前几年留了块地自己种了近 50 亩葡萄。是食用的阳光玫瑰和黑夏。日常管理,就要 5-6 个人左右。采摘季,要增加到 20-30 人左右。因为葡萄这玩意,成熟很快,前后也就 2 个月左右,你不弄下来,全部都要烂树上。

虽然市面上葡萄价格比较高,前几年最高时要卖到 30+。但是实际葡萄收购价很低,前两年最贵的时候,也就 9 块多钱。这两年种的人多了,更不值钱。像他们这种酿酒的葡萄价格更是低到离谱。后来我们种的葡萄都懒得卖了,全部拿去送人。

再后来觉得自己弄太麻烦,想转租出去,都没什么人愿意接手。真就是拿来的地一年多少钱就给人多少钱,葡萄、大棚都是白送。算下来还倒亏了 100 多。

我真不明白葡萄有什么好种的。虽然农业关乎民生,关乎农村人口就业。但是农业生意投资大,利润低,风险也不小,市场又复杂。但凡有点路子,也不要去做什么农业生意。

这家公司,当地关系那么好。做点啥不行。就算流转点土地,配套点加工业。想办法找那什么弄点钱出来去买股票,都比这挣的多。

知乎用户 尚能饭否 发表

林业本身就是前人种树 后人受益的事情 敢在卫星监控底下做出这种事情 可想而知这群人是多么的胆大包天和贪婪

知乎用户 black 枪骑勃 发表

等一个回答

知乎用户 garl 发表

怎么又出现了一批理中客?这里是沙漠,就不应该去砍树,不对吗?这里的人吃不起饭,就应该有国家补贴,来维护这里,来养护这片林子。

这里的防护林,不是砍,是种。

那些理中客,你们不知道吗?你们不知道沙漠里的防护林对我们子子孙孙后代的重要性吗?你们知道这些屏障为我们阻挡了什么?是死神。

中国的土地本来就一直被沙漠化所困扰,这几年由中国人幸幸苦苦的种植才慢慢变成一片一片的树林。就被你们几句说,当地人要吃饭才种上葡萄的。对他们是要吃饭,但不是种葡萄,是种树。树才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啊。

种葡萄是杀鸡取卵啊,你们理中客不知道吗?不知道吗?不知道吗?我想问问那些说那些当地人吃不起饭的,他们对树的敬畏可比葡萄树重多了。吃不起饭,真的是可笑啊。没有树才是真的吃不起饭啊!

我们的防护林需要国家,需要国家的支持啊。看见树被砍,我是真的在滴血啊。有些人真的应该去西部沙漠好好住上一段日子,天天被风沙吹的日子不好受啊。

知乎用户 覺羅庭 Giorocho 发表

先不说几十年后如何如何

我先替丁仲礼问一句:甘肃人是不是人

知乎用户 文上上​ 发表

之前的一篇回答从卫星影像的变迁视角让大家了解了一下敦煌阳关林场的一个变化历程:

[

历史地图告诉你阳关林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消失的

文上上的视频

 · 5757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35551761315315712)

然后有知友提出这个视频是在故意带节奏,所以我又去找了一下敦煌阳关林场的资料,这一找还真找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资料。

凡人微光 · 成就沙漠绿洲 | 记国营敦煌阳关林场场长魏海东

文章发表于 2020 年 11 月,也就是这个事情曝光的前两个月,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政府是认可阳关林场的成就的,资料来源是我们专业的主管部门:敦煌市自然资源局

大概通读了一下全文,属于明显的宣传文,不管文章内容的真实度有多高,但我从文章中找到了几个和已有新闻报道矛盾的地方,这里贴出来与大家进行讨论

一、现在到底还有多少林地?

第一个数据是来自这篇文章中的一些细节,这里说新种植了 8300 亩林地。

2016 年,魏海东给主管局提交了阳关林场林地恢复改造五年实施计划,着手实施残次林更新改造工程。残次林改造之前,河南林地 1000 亩,北林地 8300 亩 90% 树木枯死,林带成片退化,1 亩地成活林木不足 10 株,放眼望去,一片杆状沙丘。
2012 年以来,共新植灌木林 8300 亩,林带 45 公里,为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筑起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文末的观点更加具体,文章认为现在还有 16000 亩生态林,而经济林只有 3704 亩。

林场水资源匮乏,**16000 亩生态林和 3704 亩经济林争水矛盾十分突出,百姓上访,**生态林枯死…… 除了做好调解工作,灌水季节,魏海东和林场职工常常是 24 小时人跟水走。

文章还有一处说法,安装总产值除以亩均收入的话,,**葡萄林大概为 5555 亩。**这里就出现了同一篇文章同一个数据不匹配的问题(也有可能我的计算方法有问题,欢迎指出)

2020 年,林场葡萄亩均收入达 1.2 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 1.8 万元以上,总产量达到 8000 多吨,实现产值 6667 万元,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如果这个数据是真实的话,那就与《经济参考报》5000 亩的数据出现了矛盾,那到底哪一方是正确的呢?我们这里只能等官方的调查结果。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得两张由权威部门制作的卫星遥感影像图片,一张为 2000 年阳关林场林地原貌图,显示其防护林面积约为 2 万亩;另一张为 2017 年阳关林场地类分布示意图,显示林地面积只有 5000 亩,葡萄种植面积则达万亩以上。

第二个是经济参考报所说的两张由权威部门制作的卫星遥感影像图片是否有对外公布,没有这个对比证据确实很难捶死(也有可能出于保密不能公开)

那到底谁真谁假,大家可以自由讨论

二、谁获得了这些葡萄的收益?

第一派是知乎的一些知友的观点,认为这些收益最终都落入了少数人的手中,如高赞回答: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种葡萄到收入大头根本就没进农民口袋,**大头进的是公司老板口袋。**我们要抵制的是这个过程贪污受贿然后坐看防护林消失的领导官员,而不是把矛盾指向人民内部。

但这篇文章的说法是,这些收益让当地老百姓都过上了比较幸福的生活:

2020 年,林场葡萄亩均收入达 1.2 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 1.8 万元以上,总产量达到 8000 多吨,实现产值 6667 万元,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如今全场 227 户居民不仅在场部拥有小康房,还在市区购买了商品楼房,120 户居民购买了私家小轿车

关于经济增长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到底是真的每个人都增加了呢?还是人为都 “被增长” 了呢这里会继续找一些资料去看看,欢迎大家补充。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其实当地百姓也是有一部分人不满的,也是在上访:

林场水资源匮乏,16000 亩生态林和 3704 亩经济林争水矛盾十分突出**,百姓上访,**生态林枯死…… 除了做好调解工作,灌水季节,魏海东和林场职工常常是 24 小时人跟水走。

到底真相如何,还是希望大家等官方调查结果出来再做判断。


以下是原文,未做任何修改:

凡人微光 · 成就沙漠绿洲 | 记国营敦煌阳关林场场长魏海东

国营敦煌阳关林场位于敦煌市区 70 公里的古阳关脚下,与库姆塔格沙漠相连,一望无际的苍茫戈壁,广袤而又壮阔,这里 “飞鸟不下,兽铤亡群”,生命到这里似乎都消失了。

他,三十年如一日,驻守沙漠边缘,用行动演绎着林业人敬业奉献的平凡与坚守;他,立足平凡岗位,用以苦为乐的精神诠释着献身林业的孜孜追求;他,常年带病坚守岗位,用始终如一的热忱行走在林场的林带和灌木丛中,用自己的脚步日复一日地丈量着林场 25700 亩的每一寸土地。他,就是国营敦煌阳关林场场长魏海东。

今年 57 岁的魏海东,皱纹早早就爬上了黝黑枯瘦的脸庞,扎根农村工作 34 年,奉献林场 17 年,始终以治沙造林,改变提升林场面貌为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把全部精力放在干事上,把全部智慧用在林场发展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负韶华。今天,林场绿了、美了,他却病了,老了……

扎根荒漠戈壁 建设生态家园

2004 年,在原南湖乡政府从事林业工作 17 年的他被调到林场任副场长,魏海东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敦煌生态的美好憧憬,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来到了林场,扎根在林区一线。

他初来林场,林区大部分树木被风沙掩埋,无法灌水,导致树木枯萎。2005 年,一场沙尘暴,成片枯树被风吹倒,威胁着林场群众的人身及生产安全。为此魏海东开始了再造林场的美好梦想,于是他天天早出晚归, 酷暑时节,高温爆晒;寒冬腊月,寒风刺骨。靠着双脚踏遍了林场的每一条沟、每一片滩、对林场的每块小地名、面积、林木种类,每一个灌水口都熟记于心,林场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他深浅不一的足迹,他绘就的林场发展蓝图也在序序展开。

真抓实干,立足基础抓建设

改善人畜饮水,确保群众健康。国营敦煌阳关林场是 1963 年组建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林场。自 1963 年到 2013 年 50 年间,林场无自来水,人饮用水主要来源于西土沟上游的集畜牧渔业养殖、农业生产灌溉的裸露河道水系。饮用水浑浊不干净,健康保障更是无从谈起。2012 年 6 月,阳关区域遭受特大洪水侵袭,洪水进入人饮输水管道造成污染,致使林场生活用水中断,居民无水可饮用。此后林场人饮水经市疾控中心水质监测为不合格,为人畜不能饮用水。

作为场长的魏海东心头一震,群众健康高于一切!第二天天还未亮,魏海东就直奔林场主管局协商解决,在征得主管局同意后,立即出面聘请张掖水文勘测队现场实地勘测。经专家论证,可以在位于墩墩山前以南水位上升到 10 米左右的地方打井引水。但墩墩山距离林场主管线 10 公里,水又怎样才能翻过墩墩山呢?魏海东苦思冥想,整整 15 天时间带领林场职工实地勘察,亲自设计规划路线、选址,联系打井企业。当时正值 7 月暑热天,戈壁温度达到 45 度以上,由于温度过高,白天只能跑材料、在居民区挖管道,晚上率领林场职工带着头灯,在墩墩山前挖管道,整整两个月时间,挖通了从墩墩山南工底湾到林场深 1.5 米、长 10 公里的引水管道,接通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彻底解决了林场 227 户 687 人 50 多年长期吃涝坝水的问题。林场居民逢人便说:“我们终于吃上了盼了 50 年的干净水啊!这是魏场长的功劳啊!”

实施棚户区改造,推动全面小康建设。2012 年,魏海东多次到原省林业厅联系对接,汇报林场危房情况,上报申请资料,终于申请到了林业棚户区改造项目。2013 年至 2014 年,项目实施期间,魏海东亲自协调施工和日常监管,完成了为时两年的 227 户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从改造模式的规划、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改造内容、起草委托书、制定施工合同等都是亲力亲为。亲自指导完成了门前绿化改造、门面立面改造和院棚改造等主要改造项目。目前,葡萄种植户住上了明亮宽敞的小康房,人人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曾经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如今变得干净整洁;曾经满是柴草垛的道路两旁,如今绿树摇曳;铲除积垢,垒砌花墙,栽树种花,乡韵悠悠,场风融融,如诗如画……

开拓道路硬化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林场共有林区道路 45 条,90 公里,在 2011 年前全场道路硬化只有 5 公里,大部分是连沙路和断头路。由于道路不畅通,电车等交通工具行走困难,植树都是靠林场职工来回肩膀背树苗,劳动强度很大。魏海东深知道路不畅的难处,近年来,他多次前往省林草局、省交通局、发改局等相关单位积极争取,协调对接了争取道路硬化项目。目前,共完成了林场道路硬化 60 公里,仅 2020 年,就协调争取到林区道路硬化项目资金 1284 万元,硬化道路 30 公里。同时使 43% 的灌溉渠道完成了衬砌。林场群众动情地说:“以前走个葡萄地,回来半截腿都是土,现在穿着皮鞋都沾不上土了。”

身先士卒,立足生态抓造林

2016 年,魏海东给主管局提交了阳关林场林地恢复改造五年实施计划,着手实施残次林更新改造工程。残次林改造之前,河南林地 1000 亩,北林地 8300 亩 90% 树木枯死,林带成片退化,1 亩地成活林木不足 10 株,放眼望去,一片杆状沙丘。魏海东作为场长,心里非常难受,于是每年秋季他都要实地踏勘第二年更新改造的地块,了解工程量、掌握施工难易程度,制定更新改造实施方案。来年春天,亲自带领施工人员现地放线钉桩,落实渠道、林带、水口等施工地点。苗木开始栽植时,他天天坚守现场,指导苗木定植,监督工程质量,取得了栽一株,活一棵,成林一片的成效,实现了林、路、渠一体化配套建设。2012 年以来,共新植灌木林 8300 亩,林带 45 公里,为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筑起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2020 年 5 月 1 日,林场前任场长王江在退休 20 年后再回林场感慨道:“林场变了,变美了!变绿了!魏场长给林场把树种下了!我点赞!”

开拓思路辟蹊径,立足小康抓增收

魏海东同志不断提出新思路,新点子,推进林场稳步发展,在做好生态林营造管护的同时,带领林场群众改良土壤,发展葡萄规范化种植经营,试验推广避雨栽培等一系列 技术措施,确保葡萄产业提质增效。

从 1997 年开始栽植,到 2001 年开始全面挂果,使林场葡萄经济林形成规模,魏海东带领全场职工群众通过 10 年的摸索实践,按照 “以林护果,以果养林,多种经营,综合发展” 的经营思路,实施 “四线三制” 的科学管理措施,推动葡萄产业健康发展。从葡萄种植初期的扇形架到现在的独轮秆式小棚架,行距从 7 米到现在的 5 米,**从 2000 年开始推广小棚架到 2003 年全面实行小棚架。一路走来,魏海东一门心思为种植户增收致富着想,探索新技术,引进先进管理模式,经过 6 年时间,使葡萄亩产量从不足 2000 斤增长到现在 5000 斤以上,葡萄糖度及品质也明显提升,2020 年葡萄销售单价达到每斤 4 元以上。2005 年,为了更好赢得市场,实现错峰销售,魏海东鼓励大户走进市场,积极协调贷款事宜,投资 120 万元,建成了葡萄恒温库 21 座,总面积 1260 平米,保证了葡萄错峰鲜销。**2015 年在魏海东同志的指导和协调下,建立了敦煌市绿色田园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葡萄产业能人 16 人,实现了葡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使全场 3704 亩无核白、丽扎马特等葡萄远销上海、广州和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2020 年,林场葡萄亩均收入达 1.2 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 1.8 万元以上,总产量达到 8000 多吨,实现产值 6667 万元,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如今全场 227 户居民不仅在场部拥有小康房,还在市区购买了商品楼房,120 户居民购买了私家小轿车。

林场职工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魏海东由于长期工作忙碌,无人替换,积劳成疾,身体却在一天天垮下去。 在 2012 年 4 月,正值植树造林季节 ,魏海东突感双腿无力,无法行走,经医院诊断为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但魏海东拄着拐杖,带病完成了全年的植树造林工作。林场职工马翠玲说:“魏场长拄着拐子参加植树活动,我都看着心酸的!” 后期魏海东病情加重,多次到西安、兰州等地手术治疗,就这样,魏海东还是一直带病坚持工作至今,没有任何怨言,没有耽误过每一项工作,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条件。大夫说:“你再不听话,就要出大麻烦了,做手术都救不了你了!”

随后魏海东又陆续被查出胆管炎、胰腺导管堵塞,每年魏海东都要去上海进行震碎疏通,饮食上也只能吃流质类食物,他常年带病坚持出差,坚持工作,坚持走在治沙造林一线,体重从原来的 150 斤掉到了现在的 100 斤。

做好了林场的各项工作后,而让魏海东最为头痛的还有每年林场的水事管理工作。林场水资源匮乏,16000 亩生态林和 3704 亩经济林争水矛盾十分突出,百姓上访,生态林枯死…… 除了做好调解工作,灌水季节,魏海东和林场职工常常是 24 小时人跟水走。林场的灌溉水渠常常被风沙掩埋,每次灌水前林场职工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水渠积沙,有时水还没有灌完,风沙就把刚挖好的渠掩埋了。“每次给林场灌完水,我就像领兵打完一场大仗一样!”,魏海东话音刚落,衣服没来得及换,还没吃一口,便靠在办公椅子上睡着了……

如今沙漠变绿了,林场变美了。魏海东 17 年的坚守,17 年的期盼,用一颗无悔守望的心和对阳关林场发展的满腔热情,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林场的一草一木,谱写了属于林场人最美的赞歌。

[凡人微光 · 成就沙漠绿洲 | 记国营敦煌阳关林场场长魏海东​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8scl9GPg2XcRQGpMc2Z-yA)

知乎用户 陈十壹 发表

新华社实地无人机拍的长这样

高赞里的卫星地图长这样

那我就奇了怪了,到底绿不绿啊?

然后我又去百度了一下《经济参考报》

百度是这样说的:《经济参考报》是由新华社主管主办的报刊,创刊于 1981 年(辛酉年)7 月 1 日,报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经济类报纸。

我再去百度新华社

然后今天人民日报也下场评论。

你说我信哪个呢?

知乎用户 把明天写进心 发表

终于上热搜了,静等新闻联播!!!!

知乎用户 南瓜不南 发表

原因无非两个字:

利益!

再多说点:

个人利益!

补救措施从来就不缺少,

缺的是利益够不够!

知乎用户 XxxZzz 发表

不出所料,是这一套老套的说辞,老一套的手法,先把洗地答案推到主页,等洗涤答案占领高地以后再放上热榜,这事为啥洗地来的这么快,毕竟符合葡萄酒厂老板的利益嘛

几分钟?是是是,都十几年了,几分钟算个啥

知乎用户 姑布子卿 发表

后续的如何补救,措施如何我不在意,因为有相关部门会有人妥善的处理这件事情,我更在意的是,为什么这件事情能够发生?如果说现在是信息交流以及网络不发达的七八十年代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所谓的一个人的数据在天上飞的时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缺乏监管的事情呢?

希望这件事情能像最近发生的新冠隔离医院突然倒塌的事件一样,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案。

知乎用户 柯蒙学士 发表

知乎用户 凯凯一二 3 发表

其实,现在中西部经济属实太差了。

我接触的甘肃人,带给我的印象就是很老实、勤劳、没啥坏心眼,但是他们这些听话的人却很难在自己的家乡找到工作,在当地赚钱。

他们大部分属于汉族,生活在落后的地方,贫困、受教育水平低,困扰着他们。

西部大开发,印象中提了很久,也不知道是不是甘肃不属于西部,或者是因为容易管理,听话的孩子没奶吃。

他们的外出工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希望早点让他们也更充分地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

知乎用户 尽木之天 发表

好家伙 十年间持续造砍伐 这不是当地同一批官员瞎了十年 是换了几批官员持续瞎了十年吧

知乎用户 清幸呀 发表

其原因我不知道,但砍伐背后的人知道。

这几天一直被压着,现在终于爆出来了。娱乐圈那些事能盖住多久,关于国家的事,看谁不愤怒。

这几天吃娱乐圈想瓜,吃得再多又如何,它还是出来了。

键盘侠我当定了,葡萄园挺好的,不然怎么会那么多人去呢。把那万亩防护林给砍了,就不怕地下那些人回来吗。

心痛是真的,我不是搞这个专业的,但真的知道那些人的辛苦,凭什么他们说砍就砍了。气死了。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我承认自己的语言不成熟,但不能阻止我 EX 他们。我很少骂人,被我骂的没几个是人。

后续看看他们怎么补救吧,但那些砍伐的人必须严惩。树让他们种回来都难。

哎呀不说了,气死了,愤怒!!!

知乎用户 圆滚滚 发表

作为一个敦煌人民,我记得我上次听到 “剃头式” 砍树这个字眼的新闻,还是在我小学的时候,砍的是西大桥滨河路的防护树木,新闻也仅仅在当地报道,结果不了了之。

这一次都全国报道了,就希望能有个好结果吧。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知乎用户 登登灯噔 发表

那些说发展的,我就问。到时候风沙过来了谁去植树,你们去植树么。就钱赚到手了再让国家花钱雇人植树呗。一棵树苗长大树要多久?你们算过没有。请你们去那里生活好不好,一个个生在没有风沙侵扰的地方说风凉话。花了 3 代人植的树。说砍就砍,真特么硬气。

知乎用户 小兮同学 发表

林场被砍的事情已经爆料了好几天了,但很遗憾这么骇人听闻的事情居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这几天大家都忙着吃明星们的瓜了。热搜全都是 XXX 辟谣,我甚至怀疑明星的爆炸性新闻是在掩盖一些问题,出现如此大事情却无人问津,是不是有些人为了逃避公众的关注,在幕后悄悄在娱乐圈搅浑水从而转移注意力,降低热度,背后会不会有更黑暗的利益。

知乎用户 情雯 发表

老娘真想传统美德地问候一下砍树的十八代祖宗!!!

知乎用户 ohiuygjjjgg 发表

义愤填膺的人,不妨先去看看关于上一任敦煌市长展顺舟于 2019 年因贪污受贿一事被绳之以法的事情,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敦煌在 19 年以来,行政体系已经在改革,而现在被抖出来的防护林破坏一事,从一定程度上讲,已经是报道媒体在事后诸葛亮,博取眼球了。

还有个回答说敦煌古称瓜州,我真的是牙都笑掉了,真的是各路妖魔鬼怪都来指点江山了?瓜州和敦煌(主城区名沙洲镇),现在同时存在的两个镇子,相隔一百多公里,竟被如此混淆。而这样的人,还在大言不惭的答题发表看法,收获大量的点赞呢。

知乎用户 陈浮生 发表

欲守敦煌,先守阳光

知乎用户 为星河万里 发表

总觉得是时候了

中国那些为了一己私利伤害人民的蛀虫

是时候被清算了

我们是浴血奋战而来的新中国

是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我们的人民不该只能看着黑暗无力嘶吼

我们有足够的力量拿起锤子与镰刀

我们有足够的胆魄去撕裂苍穹


希望不要真正用到人民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

知乎用户 OHHH 发表

既然连我们都知道这个事有多离谱,他们会不知道吗?况且砍伐这么多树是一天两天的事吗,都 2021 年了,真以为地方能一手遮天啊。个人猜测应该是在各方牵制下默许了。

知乎用户 Pericles 发表

这种防沙林场被砍伐改成葡萄园的问题,在经济学上,其实是一个**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小团体的局部利益的最大化,会伤害更多的其他的人。**在这里面就体现为: 当地受益者的利益最大化,会造成西北地区防护林的缺口。

而这种负外部性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一个特定的有害于他人的行为个人住的收益太大,而让个人自行防控的成本过高。也就是汉德定理:风险发生的概率(乘上风险的损失小于特定主体风险的防控成本时,就应由这个主体来解决相应的风险。

B < PL

而往往在生态防护上,这个主体就体现为政府。在防护林上搭便车的可能性太高,往往只能由政府统一管理。这也是自 19 世纪以来大多数政府达成的共识。

然而这种政府的防控为什么会失效呢?这里我们要清楚一点政府的防护应当是**法律的防护,而不是行政的防护,因为行政的防护与包给私人没有任何区别。**一个思想不坚定的公务员与积极牟利的商人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因为他们都是个人,钻空子的成本极低,收益极大而。法律是一个超越一个人的理性的主体,它更加的可靠也更加持久。而这也是大多现代政府所认识到的,也是中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因。

那么我们在敦煌林场问题上就要终究追问:为什么这种法治遭到了破坏?在比较政治学中,我们会得出两个结论,一个是制度的文化,另外一个是寡头

很多时候,对法治的信仰,才能维持真正的法治。很大程度上美国与阿根廷这两个气候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迥异的国家,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差距,就是因为阿根廷在伊比利亚专制主义之下进行了长达 150 年的走私活动。在阿根廷人的眼中,法律是专制的象征,而不是保护人权的手段。同样的,如果我们想避免这种对法律的侵蚀,就得社会拥有一整套的对法律的崇拜,而这种崇拜不只来自于一种教育,**更来自于让公民切实感受到法律能够保护自身。**所以,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的巩固来源于亲身的体会。

而是什么寡头?寡头就是政治经济与话语权之间的联姻。它可以使一个特定的群体,既政治上为自己抱有合法性,又在经济上通过政治牟利,并在思想话语权上自身的行为进行合理化的宣传。所以面对林场的问题,我们要思考,为什么当地的企业可以与政府进行这种实际上不被法律允许的联姻。并且也要考虑是,谁是那个主动形成寡头的人,是资本还是权力?

所以我们面对这个问题要学会从个体的问题上升到一种结构的批判。思考是否是因为没有充足的个体实践的形式法治影响了全社会对法律的尊重;是否是过分冗余的公权力天然就包含着腐化的因素。这是一个全社会有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对个体道德的抨击就可以压制的风险,如果没有整体的解决这种问题的再次发生,也许是难以避免的。

知乎用户 rockk 发表

我们这,卫星图斑有点变化,省厅都会马上又专人询问处理,甘肃的这事真是怪了

知乎用户 土亦廾 发表

更新:看了很多人的回答 最后发现这不单单是树被砍的问题,这是一个生态与发展的问题,涉及地方政府的布局,也涉及国家资助的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有才能的人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感觉还是人才问题。思维跳了这么多,咩,感觉还是好复杂,希望问题被有关部门解决吧。毕竟平民百姓只能输出微不足道的文字●^●

……………………

防护林被砍种葡萄具体原因肯定很多,蹲后续报道。

补救方法肯定是退葡萄还林好好种树。

还有就是把防护林的管理透明化,让大家一起监督。

期待防护林好起来!!!还有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事了,心疼树 (╥╯^╰╥)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做一个体面的穷人?倒掉6杯喜茶后我总算学会了!

老粉可能还记得,我在去年写过一个穷人指南,告诉大家星巴克买啥最划算。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想必大家也都还没发家致富,有的甚至更加贫穷。 好在人是铁,饭是钢,再穷也不能饿得慌。如何利用有限的金钱吃到最多的东西,仍然是人类探讨的永恒命题。 为此,我 …

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培育的吗?

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培育的吗? ·方舟子· 最近在网上和微信朋友圈疯传着一个视频,一位正在卖葡萄的中年男子说:现在的无籽葡萄都是沾了避孕药,才变成无籽的,吃了对孩子不好,绝育。很多人看了这个视频,吓得不敢吃葡萄了。据说有些葡萄产地的葡萄因此滞 …

外来物种是如何被中国吃货成功驯化的?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454- 舶来蔬菜的命名 作者:鸡腿周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重视瓜果蔬菜五谷杂粮均衡膳食,用不同的原料调出丰富的口感和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