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业主集体不还贷,把烂尾楼全都给银行,会怎样?
知乎用户 万乃石 发表 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这个发明将老板的责任限定在公司本金之内,只要本金赔光了就公司死债消。 所以才会不遗余力的将公司负债转化为个人负债,因为个人是无限责任。当你买房的那一刻起,债务就和开发商没有关系了,只 …
区别如下:
1,中国的烂尾楼屋主是优质贷款,美国的次贷屋主是劣质贷款。
2,中国的烂尾楼屋主守信用,美国的次贷屋主不守信用。
3,美国的次贷屋主背后有强大的祖国,让全世界的投资者为他们不还贷款的不守信用行为买单。中国的烂尾楼屋主背后也有强大的祖国,保证烂尾楼屋主继续还贷坚持做一个守信用的好人。
4,从上面大家就能看出:美国 zf 导人向恶,中国 zf 劝人执善。
完全不同的两种金融灾害,不知为什么有人会把这两者相提并论。个人住房贷款是真正的优质贷款,把它根次贷放在一起不知道是在羞辱谁?
美国次贷危机起因在于次级贷款衍生品,也就是买房者没有偿贷能力引发的连锁反应,这一方面是部分业主偿还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金融业过于贪婪,把次级贷款包装成金融衍生品让次级贷款这个脓疮扩散造成危机。
中国烂尾楼并不存在大规模偿贷问题,实际上个人房贷都是银行的优质资产,而是施工资金不到位引发建设方事实违反购房合同。而且更糟糕的是,只要地产商想摆烂,这种违约事实上无法惩罚,换言之中国的制度对业主严而对铁三角形同虚设。
在中国期房建设上面政府拿走了总房价的绝大部分,银行通过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利息拿到大量的利息收入,房地产商依靠高周转和房价不断走高的市场预期拿钱,这三方形成中国房地产市场铁三角。如果一套房子居住面积 80,“市价” 一万每坪,加上二十坪公摊卖一百万,政府通过地价、税费拿走 70 万,首付三成,贷款 70 万总共一百万,地产商政府三七分成,而总还款一般会翻一倍到 140 万,银行净挣 70 万。地产商拿 30 万,花 15 万甚至不到的钱去盖房子。目前住房建筑成本每坪 1000-2000 元,不可能再高了。
房地产商拿到首付款 30 万就足够保质保量建设,但他为了高周转,把这 30 万拿到别的地方拿地以增加周转速度。而理论上政府银行的监督作用、监管账户事实上形同虚设,一旦房地产商的高周转或者政府与砖家们大力维持的 “房价永涨” 神话破灭,那么就会形成烂尾楼。说简单点就是业主、施工方太弱势太老实导致连施工款这蚊子腿上的肉都贪掉,无本万利会把人惯出毛病来。
业主弱势到什么程度呢?在期房经营逻辑里面政府银行净赚,地产商靠周传速度赚,而购房业主只能祈祷自己 996 二十年来的 170 万买的价值 2、30 万的房子不会烂尾。至于施工方,去查一查恒大商票都是咋回事就知道,明明这占了债务的最大部分,影响还不如美元债的零头。那么谁也不会再接受商票和垫付了,地产商不出现钱就只有烂尾。
现在我们知道现在地产商周转不过来了,因为房价上涨已经破坏了人口再生产,而且一线城市的千万房价甚至二线城市 500 万 + 房价完全足够移民欧美住大豪斯,为啥一定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在有替代方案,哪怕是很奇葩的替代方案的时候房价就涨不上去了。所以这两年中国最大的地产商都开始爆雷,烂尾楼遍地开花。
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里政府和银行作为最大的受益者理应负起监管责任,监管账户也有相关制度,但这里面的钱还是被需要高周转维持自身经营的地产商套走了,那么业主就变成了花大钱买罪受的倒霉蛋,谁受得了?
就说这两个金融灾难看起来都是房和贷的问题,但是事实上责任方与承担方完全不同。次贷责任在银行和业主,结果银行倒闭,业主破产,责由己负,自己犯的错自己承担没什么可说的,无非是金融衍生品殃及池鱼造成次生灾害。而期房游戏则是制定规则者获利也就是政府银行地产商铁三角,承担风险的却是施工方和业主,对铁三角而已可谓责由他负、无本万利,所以铁三角就像是吸毒上瘾一样戒不掉。现在施工方不肯垫资,烂尾了让本就在疫情期间收入受损的业主承担,强势方的责任让弱势方倾家荡产承担后果,业主接受不了也是理所当然的。
有人会说让政府、银行出钱,这么说的人应该去查查地方债规模,的确,政府卖地挣了大钱,但追求 gdp 的思路决定了它绝不可能留钱,只会尽可能加强投资,而银行?凭什么觉得他会给地产商垫钱?
短期之内国企可以接盘,同时政府维持地价,让这个游戏继续玩下去,所以最近的土拍都是国企,但在目前的经济、就业条件下,而且地产行业爆雷频繁的现在,又有多少人能继续购买高价房呢?这个危机到底有多大现在是很难说清楚的。
记得有人说这是 “优贷危机”,我觉得确实能说明一部分问题。
评论区竟然有人质疑我对次贷危机发生过程的了解程度,对我一通教育,还跟我讲《大空头》…… 把我整得无语凝噎了~
关于次贷危机,我可是发过两篇盐选的好么:
2008 次贷危机:假如危机再临,你该如何识别撤退信号?非典型 2008 : 聪明人是如何从金融危机中获利的?
我去年写那一系列文章的目的,就是想提示房地产的风险,当时也是有许多人骂,说西方经济学解释不了东方大棋局。
其实现代金融制度建立以来,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都是债务暴雷,只是暴雷的债务主体和过程不同有差异罢了。
————————————————————
本质相同,但发生的逻辑不同!
本质都是债务危机,即债务水平超出了负债能力极限,于是债务人摆烂,导致信用塌方。
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摆烂的是低收入者。
当时的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上浮,一些人还不上房贷,就断供了。
但银行早已经把他们的贷款打包成了理财产品(MBS),卖得到处都是,所以这些理财产品全都暴雷了,于是形成了连锁反应。
而我国的烂尾楼问题,摆烂的是开发商。
开发商杠杆加得太高,现金流被严重摊薄,今天这里要还债,明天那里要还债——典型的 10 个锅子 5 个盖。
如果他们手里的房子能快速卖出去**,高周转玩得开**,那开发商姑且还能捂得过来。
可是 “三道红线” 一来,银行资金紧缩了一下,相当于拿走了开发商手里的 2 个盖。
再加上疫情反复,失业上升,老百姓既没钱,也没多少心思做长期计划,买房的就少了,开发商不能高周转,盖子又不够,自然就捂不过来了。
捂不过来也不准破产!
即使信用破产了,形式上还得维持个样子,因为房价和地价关联着银行抵押资产的质量和地方 zf 的偿债信用。
要是放任开发商破产,排名前 5 的开发商,得破产 4 个,那样的话,整个楼市会瞬间崩塌,房产交易量陡然降至冰点,银行和财政怎么办?
维持个架子还能忽悠到一些人,因为大多数人都看不懂 “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 和“连续美元债违约” 意味着什么,还在想,那些大开发商,声名显赫、实力雄厚……
但开发商账上实在没钱了,银行虽然嘴上不说,但早就看到了风险,也不愿再借钱给开发商,
因为那是让别人解套,给自己上套的傻 x 行为。
于是开发商摆烂,拖欠工资,然后施工单位也摆烂,拒绝施工…… 烂尾楼就诞生了。
烂尾楼是一种极为特殊房市泡沫破裂形式,
特殊到欧美国家都不配发生烂尾楼。
首先,他们竟然想的是让低收入家庭也能住进自己的房子:
低收入家庭怎么买房?
肯定是让他们都背上贷款呀,对吧?
低收入家庭的贷款,可不就是次贷么?
其次,他们有个人破产制度,竟然允许低收入家庭摆烂——居民一看房价下跌,继续还贷比买新房成本都高的时候,就会果断停贷,把风险甩锅给银行。
但咱们这边就不同了,
房价虽然高,但你看知乎上那些 “人上人” 说的都是啥话?
中国的房子已经跟穷人没关系了!
决定房价的是那些有钱人;
去售楼部看看,你就会发现,有钱人真多啊!
高房价,就是用来筛选精英的,只有富人家庭才配成为一线城市的居民……
也就是说,我们这边的大部分国人认为,只有有钱人,才配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住房。
所以跟 “次贷” 不同,我国的住房贷款是“优贷”:
一是借款人的还款资质优,
有钱人嘛,尽管好多是六个钱包供一套,但正因为全家供一套,才优质,才轻易不会断供。
二是征信制度严苛,
即使烂尾,普通人都不敢不还贷。
正是基于这两条逻辑,地方和银行才敢让监管虚设,给开发商挪用资金大开绿灯,而把杠杆玩到了天上……
很多人都讲了不同了,我来讲讲相同的地方。
本质上都是债务危机,也就是负债的主体无法履行合约导致的连环的债务链条问题。
只不过次贷危机的时候导致问题的是大量无力承担房贷的低收入群体贸然高杠杆买房,赌房地产的价格无限上涨最后导致的债务链条传导风险。而中国的烂尾楼问题不负责任借贷的主体是房地产公司。
所以对应美国次贷危机乱借房贷的不是中国的购房者,他们是无过错方,对应的是中国的地产商。
美国次贷危机前承担房价无限上涨不能持续风险,并且肆意借贷的是普通买房人,他们并不无辜。电影 margin call 里最好的台词是结尾的时候那句吐槽:现在说华尔街贪婪无耻,都怪金融机构,那他们要买自己根本没资格住的大房子和跑车的时候怎么不说?现在出事了都来怨金融机构。最最贪婪无耻的就是那些 ordinary people,F*ck ordinary people
最后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贪婪支付代价,不是谁惨谁有理,谁弱谁有理。
对应美国乱买房的人,不是中国的购房者,而是中国的开发商。他们是借了自己不能承担的风险的钱来瞎赌房价永远上涨,并且坑了所有人的那个罪魁。至于是什么逼房地产必须以高过房价的地价继续卷下去,则是一个不宜公开讨论的问题。
借不是只有银行贷款才是借,财务上的 credit 进来的都是负债。不仅是土地质押给银行贷款出来的钱是负债,问买房者预收到房款在财务上也是负债,让施工方材料方垫资,也是负债。他们在财务意义上是一样的。
**所以次贷危机和中国的烂尾楼危机本质上都是有一伙人,在拼命负债,负远超过自己净资产的债务负担,来赌博房价永远无限上涨。**如果计算中国地产商实际的预收款,各种商票,各种表外理财,各种垫资和拖欠应付等等等等,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杠杆率,和当年零首付空手套房价上涨的美国次贷购房者,并无二致。都在放近乎无穷大的杠杠赌房价能涨到所有人的收入都买不起的情况下继续暴涨。在美国,这伙人是购房人,在中国,他们叫开发商。
不同的是:美国的炒房个人会损失掉自己的所有;而开放商是有限责任制公司,他们的老板在房地产已经肉眼可见不行的时候,还在让公司给自己的私人账户分红,并且让公司优先偿还老板和高管买的 “理财”。换言之,还在从已经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的公司不断掏空给老板个人。
房地产开发商的老板们在赌对房价暴涨的时候,富甲天下。当赌错的时候,所有的代价让买房者和银行储户承担,自己依然可以做超级富豪。
这种不对称的责任,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巨大的不公平。
之后是对金融系统的传导作用,两者是相似的。
首先冲击的是银行体系,美国次贷危机里投行的角色其实是在创造次贷的证券化,并且为了创造了一个兜底卖出的衍生品系列。粗略的比喻就是房贷的 short put。最后买走次贷的是商业银行,包括商业银行自己的持有和各色理财产品给投资客人。因为有大量还没交出去的次贷,所以做兜底的 SHORT PUT 操作的投行也跟着完蛋了。也就是商业银行和投行都做了次级贷的净多头。
在这里衍生品并不是用于风险管理的,而是用于放大杠杠的,当然也放大了风险。
最后的处理方式是联储下场印钞买下了几乎所有的 MBS(房地产抵押证券),也就是央行直接做了所有人的放贷人,也就是传说中的最后贷款人。稳住了 MBS 的价格不让它无限下跌自然阻止了金融机构一个个破产。这相当于让全世界所有持有美元的人共同去承担了债务风险。
塔勒布的犀利评论言犹在耳:银行在次贷危机上损失的钱,超过了自诞生银行业以来银行业创造的利润总和。
换言之,商业银行这个商业模式,根子上就是不成立的。
在我看来,这个事情其实还没结束,08 年后的 QE 救市实则骑虎难下。QE 后的两次尝试的货币政策正常化都失败了。最近一次的尝试失败得尤其难看。
直升机撒钱并不是没有通胀风险的,当联储的预测在世界和平发展,生产力迅速增长的无意外情况下不偏离太多的条件下,其实可以做到控制通胀和印钞两不误。
但世界不是 “李嘉图主义” 的,人类有两个肾脏,有两片肺,不是为了刚好够用,任何效率最高化的极限拉扯最后撞上黑天鹅都只是个时间问题。
骑虎难下的 QE 最后还是撞到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中国供应链因为疫情停摆的 “样本外” 事件。通胀彻底失控,最新的 CPI 数据达到了惊人的 9.1%。
黑天鹅永远在路上,虽迟必到,且来的时候绝对让你耳目一新。
不是新创造新发明,不是史无前例的有什么资格叫黑天鹅
当你试图逃避惩罚的姑息养奸有多姑息,世界会反击你的惩罚就会有多严厉。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次贷危机造成的 QE 药不能停正脸撞了通胀失控的大卡车,美国要为次贷危机支付的账单,过了十几年,不仅要还本,还要付息。
中国烂尾楼对金融系统的冲击…… 要摊开详细说的话,又又是不宜公开讨论。
我就说一个金融常识:当一个上市公司的市净率低于 1 的时候,意味着资本市场认为这个所谓的资产表里的东西根本不值那么多钱,要么是假账要么是垃圾。
大家不妨去看看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市净率。
嘴巴上怎么吹不要紧,涉及到钱的时候,大家都诚实。资本市场有话语权的人觉得中国银行业报的资产有多大水分,一目了然。
所以并不是所有人对今天烂尾楼问题造成的金融系统性风险都 “猛然惊醒”,其实灰犀牛在那里杵着已经很久很久了。
区别在于华尔街和两房的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美国政府遇到次贷危机后,是怎么做的?是政府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把利率从 5.5% 降到 0-0.25%,刺激消费和经济,是政府打包收购华尔街的坏死债务和不良资产,保证不会影响股东们的分工和高管的奖金,是政府直接向银行提供大量资金,以帮助银行继续向机构和个人提供住房贷款,是政府直接接管两房,提高两房贷款额度、收购两房股份、允许两房直接从央行贷款等等,帮助两房尽快恢复。
盛京银行和恒大融创看了直呼好家伙,我们背后怎么就空荡荡的?只恨此生错投了种花家。
众所周知,美国是民选国家,美国政府的决定就是美国人民的决定,美国政府的选择就是美国人民的选择?因此广大美国人民无比支持和拥护美国政府的英明决定,救华尔街就是救美国,救两房就是救联邦,资本家之不存民众将焉附?恒大不过负债两万亿人民币,融创负债更是只有区区一万亿人民币,对比之下,美国政府在 2008 年第一轮 QE 时就宣布购买 1.25 万亿美元的机构债券,花这么点钱就能够度过次贷危机,是多么划算的事情?
可惜中国人民完全没有大局观,恒大爆雷以后竟然还有人叫好,许家印公司破产你能有什么好处吗?相反,不把恒大融创救活了,谁去给你盖烂尾楼呢?影响了银行高管们发奖金,谁去给你发房贷呢?在大局为重这一点上,中国人民确实应该好好向美国人民学习。
一个是把好东西卖给烂人,一个是把烂东西卖给好人。
这也配和次贷危机的烂人比待遇?
一个是好人没好报,一个是恶人有恶报
中国烂尾楼问题里,业主交了钱但没收到房子,政府,银行,开发商收了钱却交不出房子,但结果是所有后果由业主承担,由唯一尽了义务却没有得到权利的好人人承担,那三个得到权利却没尽到义务的坏人,吸血鬼,逍遥法外,安然无恙
美国次贷危机是,银行给买不起房子的人批了不该批的贷款,业主虽然得到了房子,但后来还不起钱或不想还钱了,银行收回了房子,业主损失了已付的房款,再由于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复杂操作,最终导致银行倒闭,业主破产,责任人都自食其果
二者本质的区别是责任方与承担方完全不同,中方是责任方完全不担责,谁弱小就欺负谁;美方是谁的屁股谁去擦,谁的责任谁来负,爱谁谁
次贷危机,主要是金融链条上的人。那些都是谈高利息高回报的人。
烂尾楼,影响的是购房者。
政府已经拿到土地开发金了。
房地产商依靠高周转赚了不少,
银行已经绑定未来 30 年的利息。
唯有买房者,70 年产权的房子,烂尾五年十年二十年,那至于遥遥无期。
命好的话,烂尾楼能交付了,来来回回拖了十年二十年,烂尾状态下,房子寿命被加速损失,大概住个 20—30 年吧(即楼龄 40 年),又可能会因为房子老化,电梯老旧,物业低下,年久失修,等原因,成为新时代贫民窟 / 鱼龙混杂窟。
所以,这是只有中国买房者受伤的境界。
侠之大者,为国接房。
我们的烂尾楼问题是优质贷款,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劣质贷款
区别就是
美国的贷款者看到房价下跌把房子扔给银行就跑路了,银行无法追索贷款者其他资产还贷导致亏损,然后这个亏损被金融产品的杠杆放大,最后引发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危机。用人话讲就是没人敢把钱借给别人了,导致整个社会崩溃。
我们的房贷是优质贷款,银行可以追索贷款者的其他资产还贷,而且没有个人破产制度, 所以这个窟窿总是能补上的,不会引起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
而且美国的杠杆率太高人人都在炒房子,房价下跌导致踩踏性卖出,最后很多地方有 10% 以上房产被银行收走,影响范围很大
而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有自住房,自住房率在 90% 以上,只有少数买家被烂尾楼事件影响,几十万人其实也就万分之几而已,比美国次贷百分之几少了 100 倍,这个事件是局部的可控的。我们还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防止炒家抛售房产打压房地产价格,避免资产贬值,从而极大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
区别大的很。美国当年次贷危机,一帮银行家把钱借给没有负担能力的穷人,转手把次贷层层包装,打包成优质资产转卖给世界各国。
当年的次贷,德意志银行据说亏损好几十亿欧元,瑞士据说亏了好几百亿瑞士法郎,四大行据说单是中行就亏了上百亿美金(具体不记得了,感兴趣的自己查吧)。当年读了一堆美国次贷的资料,最后只得到一个印象: 美国制造的泡沫,让全世界买单,牛逼。
某种程度上,美国金融寡头制造了危机,赚了大钱,坑了全世界,最后还天天向国会哭穷,向世界喊话,获得美联储大量低息资金,逼着各国一起大放水,转回头给自己高管天价薪酬,爽歪歪。
烂尾楼问题,是大量中产家庭掏空积蓄 + 20 至 30 年贷款,却可能面临财富洗劫的一场泡沫,而且,基本都是内债,自己人坑自己人。
虽然有不少房开前几年发了很多美元债,但这里面类似许皮带那样自销自买、转移资产的,只有天知道。
中国的烂尾楼是暂时的困难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制度缺陷
两者不可比
区别在产权
美国的产权在银行,业主断供的一般都是二手房而不是新房。这也就是 “产值” 还是在的,波动是存在的,但不是归零。说是次贷,但是次贷本身是对银行而言,实际上对底层的人伤害有限,他们有个人破产制度,七年以后活奔乱跳,银行会收走房屋承认坏账(类似法拍,当然拍不拍出去这可能等很多年)。最重要的是,他们房子便宜,又有持有税,美国人在概念上不像中国人那么重视,更像中国概念中的 “车子” 必须品,但消费品。
08 年所谓的次贷危机是因为那帮银行和人对赌 cds 前两年保费吃的美滋滋,等到发现真的爆炸的时候,把家底卖了都付不出筹码(可以看大空头)
烂尾楼的问题在银行端就是银行不肯承受坏账,事实上我对我国商业银行本身能不能承受坏账是存在质疑的。你自己去看股份就知道,基本上城商行都存在大比例国资的现象。挤兑就是居民把国资一起杀了,叠加城投挪用隐债威胁(表外),具体场景就会变成白衣天使骑着红马……
另一个就是烂尾楼是不存在‘产值’这个概念的,当你继续投入成本比原有成本大的时候,烂尾楼资产价格就是负数,不考虑政治因素,是没有人愿意接盘的。考虑实操杠杆,一家银行的贷款就是另一家银行的存款这个朴素的道理,银行业可能吃一笔六亿贷款坏账能放大到 3 倍效应以最保守(地方抵押一手,房地产抵押一手,人的贷款一手。)这也是众多银行发声,只谈个人贷款的原因,不过也就是骗个鬼,真懂的早就对银行敬而远之了。
美国相比,咱们有意弱化政府角色在市场的 “贡献”。一套房子 70% 是土地出让金,直到 2021 年才被大多数人所认知到,通过房地产,过去十年间,地方政府提取了太多居民劳动效应,这个东西在古代就是 “徭役”,现代王克丹老师叫 “进城税” 其实不太贴切。举个例子说,古代做了秀才举人,则可家庭免除兵役,修水利,乡里造路的劳役,转化为现代的办法就是优先公积金,公积金高,给的贷款额度高,贷款利率更是低到你想不到。(商业地产刚兴盛的时候是否抢到就是赚到?)
任何命运的馈赠都是标注好价钱的,你想一个偏远地区都能通上水电互联网,那就请你继续背井离乡多打螺丝。愚公移山为的是什么,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没想到有一天没子孙了,那还移王屋山太行山做甚?工程当然烂尾了。
次级贷款,全称为次级房屋抵押贷款,简称次贷,指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房贷。
请问?不交房就断供算不算信用记录(偿债能力)较差的客户?
当然是算的,如果不交房还能不断供,那才叫优质信用客户。不交房(在外租房 + 高价学校借读)你就断供,你怎么能叫优质客户呢?
注意,在中国断供的代价是很大的。
不断供,开发商就欠你一套房,你就有质押的资产,开发商破产是要优先偿还你的。
断了供,房屋预售合同无效,开发商只欠你钱,不欠你房。如果开发商破产,先还有质押权的(不断供的),还完以后还有剩的(但凡他能全还清,早就不用破产了),再平均分配。也就是说你的首付和利息,最多也就拿回来 20%。
大多数断供群体基本上都是无奈之举(真没钱了),你也可以看到断供群体都在中部不发达省份,特别是河南,特大暴雨 + 疫情反复,全面干趴河南经济,省会郑州流失了近 70 万人,省会尚且如此,其他县市会好到哪里去?
干了这么多年,银行真的还不懂吗?大多数人都是顶着高杠杆在买房子的,大多数人的信用(经济实力 / 银行流水都是造假的)根本不满足买房的条件。但是款还是贷出去了,赌的就是他们不敢断贷,砸锅卖铁也不敢。。。可惜没成想,疫情摧毁了大多数底层个体户的饭碗,一边儿还贷款了,一边儿还要自己租房吃饭。。。饿死和房子哪个重要啊?
现在光脚的开始不怕穿鞋的了,宁可亏首付我都要断供,首付可以再赚,人饿死了就真的啥都没了。
中国本次面对的问题是断供潮,而非烂尾。这跟美国次贷危机并无本质不同。
唯一的不同在于,我们的断供潮才刚开始(只是不交房的断供),什么时候演化到次贷危机,那就要看接下来几年国民的收入有没有一个向好的趋势了。但是在疫情反复的当下,我觉得,太难了。
有疫情以来,我已经两三年自费出远门了。大家都不流动,自然就带动不了旅游消费,没消费自然就很多人没收入。无论你银行怎么拉征信,无论你银行怎么针对。老子没钱,老子拿什么还?
中国的贷款优质,那是因为中国人好欺负,而且中国人那时候有钱。真要没钱,哼哼,我马上变得歇斯底里。
只是次贷主体不同而已。
美国的次贷主体是购房者个人。
它们顶着 “地产龙头”、“地方政府亲儿子” 的名头,空手套白狼地从各类地方银行拿到贷款,高周转开发,下一周的材料款都还没着落呢,就能先把房子预售出去,拿到钱马上投入下一个项目开发中去。
现在击鼓传花早就转不动了,地方政府为了发得出工资,让城建集团拿着地方银行 “特批” 的贷款,用底价拿地,捂手上,这样既能拿到卖地收入,又能盘活城建公司,还能“投资一下未来”(没准捂手里的地块未来还有升值空间呢)详情可以看今年土拍各地城建公司拿地情况、成交价格、民企拿地的又是什么比例,全国各地有多少 “烂尾高新产业园”、“空置经济开发区”。
然后…… 结合村镇银行那档子事……
村镇银行的本意是好的,它的诞生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发放助农惠农贷款的,而农民普遍没有足够的资产和还款能力,它相对于普通商业贷款来说,利率更低、坏账率反而是更高的。
而我们的银行存款是不能亏损本金的,白花花的银子都发给了穷人?还收不回!“作孽” 啊!所以村镇银行也不乐意给泥腿子放款了,泥腿子们来贷款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可银行吸了那么多储,还许诺了那么高的 “存款利息”,这些钱得有个去处,得能够收回利息啊?
这时候,城建集团们、地产开发商们表示:搞开发的胆子我们没有,但借搞开发之名敛财的胆子,还是有,而且很大!
资质审核?不需要的,地方政府亲儿子!都不怕恒大还不起钱了,我还能怕城建集团赖账?
区别还是很大的,最大的区别是次贷危机里的房已经交到业主手上了,有的屋主住了三五年甚至十几年了,而烂尾楼还没有造好。
第二个区别是次贷危机里的直接诱因是浮动利率上涨,大量借款人没有能力继续支付利息,因而抛售房产导致地产价格下跌,做为抵押物的房产价值显著下降引发了连锁反应;而烂尾楼的直接诱因是开发商挪用资金,借款人的房子造不好了当然就闹情绪不肯还贷款给银行。
结合一下前两点就是,次贷危机里的美国借款人有房没钱,还不起贷款,烂尾楼的中国借款人有钱没房,不愿还贷款。
然后第三个区别,次贷危机里有抵押物,因为市场原因抵押物的价值下降了;烂尾楼的抵押物是烂尾楼,本身不但没什么价值(土地有一定价值),想要它产生价值还需要再投钱下去。
第四点,次贷危机的之所以影响极大,是因为它通过衍生品串联起了从资质较差的借款人到虚高的房产到商业银行再到整个金融行业再到一半商业机构最后联通整个美国经济的流动性危机,所以次贷危机的打击范围里甚至包括了三大汽车集团和通用电气这样的一般企业,导致美国经济元气大伤;而烂尾楼事件的影响基本只会局限在少数城市和部分开发商,不太会形成对全国范围全行业的打击。风险整体还是可控的。
第五个区别,虽然动因不同,但这类危机的处理一定需要政府机构作出迅速和强有力的处置。在次贷危机里美国政府的处置是有瞻前顾后和失当的,我个人感觉中国政府在烂尾楼事件上的处理应该会更加坚决果断一些。国情和体制不同。
1. 说优质贷款的,不是傻就是蠢。烂尾楼,对业主来说,不仅没房还要还利息挺高几十年的贷款。对银行来说,烂尾楼风险大,不确定性大,没有房子拍卖,贷款也很难收回来,优质个什么??对两者都没有好处。
2. 美国次贷危机是,没有购房能力的人通过一系列金融手段买了房,还不上银行的贷款,但是最起码他们还有房子,银行挺过困难时期后房子大涨又都变成良好资产了,并且贷款者的债务也自动清零,这点跟我国的还不一样,这两年房价大跳水,房贷比房价还多的比比皆是,但是房贷不会清零。
3. 我国现在也在玩类似次级贷款的那一套。各大城市为了卖房,陆续出台一些什么零首付,有存款不买房就违法,不结婚生孩子就收税,不工作就收失业税,至使情况可能更加复杂。
烂尾楼可以捂着,让买房的刚需慢慢消化。次贷危机可以让美国资本家直接从顶楼一跃而下去找马克思谢罪。
烂尾楼的问题是金融体系没问题,房地产行业有问题。次贷危机是房地产开发没问题,金融体系出了问题。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次贷危机的房子已经建好了,但是买房人的贷款还没还。烂尾楼是房子没建好,现在买房人也准备断贷了。次贷危机是把贷款做成了金融产品,断贷后亏损的是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烂尾楼是开发商挪用了通过预售获得的融资,受害的是买房的人。
所谓的次贷,首先是有一个相对的优贷,既受教育程度高,有一定金融知识,收入高,工作稳定,还款能力强,信用情况比较好的客户。而那些受教育程度低,金融知识匮乏,收入低,工作不稳定,还款能力差,信用情况不太好的就是次贷客户。
一般来说,次贷客户去银行申请的贷款,基本上都会被银行拒绝。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因为次贷客户信用差,风险大,所以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 2%~3%。
美国的常规抵押贷款与房产价值比 (LTV) 多为 80%,也就是二成首付,借款人月还贷额与收入之比在 30% 左右,相当于一个 1.5 万月收入的人,每个月还 5000。而次级贷款的 LTV 平均在 84%,有的超过 90%,甚至 100%,也就是首付不到二成,一成,甚至 0 首付。说明次贷客户平时就没什么钱,首付都凑不齐,同时本来利息就高的贷款,还款比例也要比常规客户更高,也就是增加了还款压力,甚至有断贷风险。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大,违约风险是优级住房贷款的 7 倍。
之前的房价很高,贷款客户哪怕断供了,银行还可以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 + 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最终蝴蝶效应引发整个金融业的崩溃。如下图美国楼市 1987 年之后一路高涨,但到了 2007 年有一个暴跌,2009——2013 年又有反复震荡。而 2008 年就爆发了次贷危机。
而中国的烂尾楼问题,不是因为客户不够优级,还款能力太差加上房价暴跌导致。相反,相当多的烂尾楼房主绝对是优质客户,如郑州烂尾楼房主有 670 名硕博士。
烂尾楼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和银行的管理不规范,很多预售监管资金被抽走,导致项目资金出现巨大亏空,最终使得建设中的楼盘陷入停工状态。
如果美国次贷危机是制度有缺陷的话,中国烂尾楼危机那就是人为的破坏制度。
如果说出发点的话其实是相同的,本质上都是获利方为了加大利益攫取,出现放松审查之类的行为,导致本不该发生的情况发生。
但烂尾楼和次贷还是有区别的。
次级贷款一般是次级贷款公司发放,这类公司一般是中介之类的角色,往往是从银行贷款,然后再对大众放款,从中赚取利率差价。
在国内这种次贷其实也很普遍,很多人买房时所说的 “商贷”,一般指的就是银行之外的次级贷款。
次级贷款规模是不太好预估和管理的,企业可以想办法瞒天过海,让银行没法精确判断企业拿着贷款的钱做什么,打着别的名义偷摸当次级贷款公司或者搞次贷模式的大有人在。
再加上银行自己对次贷规模缺乏警惕,银行可能觉得自己只是正常 “给企业办理业务” 而已。
这意味着次级贷款的风险天然就很高,一个国家如果有太大的次级贷款规模,那肯定是容易出问题的。
所以在漂亮国,商业银行(就是咱们通俗所说的银行)及相关部门的锅主要在于,他们放了太多钱进入社会,又没去严格约束这些钱是否被合理使用,最终导致相当多的钱以次级贷款形式出现在社会中,属于间接责任方。
而直接导致经济危机出现的责任方,其实是次级贷款公司和投资银行(咱们所说的投行券商保险之类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其实对直接从自己手中放出去的房贷是足够严格的,这也迫使很多信用不良的人没法从商业银行获得房贷,被迫去借次级贷款,这个程序是没大问题的。
但是次级贷款公司给这些信用不良的人释放低首付高利率的次级贷款,这就有着极大的风险,各个金融机构在风险极高的情况下,又设置大规模的金融衍生品获利,还掩耳盗铃般地拉来保险和对冲基金骗自己风险低。
最后信用不良的人还不起房贷,多米诺骨牌被推倒,次级贷款公司和投资银行倒闭,商业银行放给企业的贷款大量违约,次贷危机爆发。
但是烂尾楼问题,可就不是商业银行的间接责任,而是直接责任了。
银行为了确保开发商提前收回成本,允许开发商以预售形式出售楼盘,还放松对开发商的审查,让很多开发商在楼盘有烂尾风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把预售的房子卖出去。
银行还刻意允许规则漏洞的出现,让业主在楼盘烂尾没有拿到房子时,仍然要履行对银行的贷款业务。
在整个过程中,银行,地方政府,开发商都是利益方,只有购房的打工人作为消费者却是损失利益的一方。
银行等利益方为了攫取更多利益,在掌握优势地位的情况下却不保护购房的业主,纵容规则漏洞和监管放松,在放松限购限售的规则下,甚至还降低了准入门槛。
所以很多高赞所说的 “优贷危机” 其实挺贴切的,银行的直接贷款属于优质资产,结果为了攫取利益过度透支大众财富,导致优质资产变成了不良资产。
另外,在银行的直接贷款有风险的情况下,往往次级贷款也是存在潜在风险的。
以国内的房价来说,很多人应该都无力从银行拿到全部的贷款数额,相当比例的房贷需要借助 “商贷” 的帮助,这意味着咱们的次贷规模肯定也不小。
所以出现烂尾楼问题时,银行的直接贷款和 “商贷” 的次级贷款问题是同时出现的,在不能准确预估烂尾楼波及的次级贷款规模的情况下,这部分潜在风险是需要考虑的。
不过只是烂尾楼问题的话,其实风险还是可控的。
因为咱们有规则上的漏洞,一切风险都是由作为消费者的购房人支撑的。
即便房屋烂尾,只要购房人继续愿意支付房贷,风险就有了支撑,不会出现问题。
只有业主拒绝为烂尾楼支付房贷时,这种风险才会兑现,并导致不良资产的出现。
所以说,烂尾楼导致的风险,取决于烂尾楼盘的业主停贷涉及到的房贷规模。
同样的,银行自身的贷款规模可以精确预估,但是与此相关的次级贷款规模却无法精确估量。
目前业主停贷维权的楼盘数量还不算太多,不良资产大概只占银行总资产的 1% 左右,这个数字在银行风险可控范围内。
但是如果房价不降,开发商生存困难,烂尾楼业主选择停贷维权的道路,不良资产规模就会越来越扩大,最后达到难以解决的地步。
看别人的回答说的是人家美国的银行把房子收回去 然后个人就破产了。后续的贷款就没了这个事到此为止。咱们是,先把房子收回去 拍卖 然后扣除你拍卖得到的金额 还欠多少,继续还。
又是烂尾楼。
不想提起的老话题,却总能发生新的心酸故事。
近日,郑州接连出现几起烂尾楼事件:
最高学历小区停工,670 名博硕业主联合维权,却只换来了一次 “表演式” 复工;
小夫妻买了第一套房,生活捉襟见肘,但眼里仍有光。直到房子爆雷,日子突然彻底没了希望。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居者有其屋”,是一种信仰,就算要掏空所有积蓄和 6 个钱包,也要买上一套自己的房子。
安家,并不容易。
但更绝望的是,你就算付出了所有努力,也不一定安得了家。
这年头,其实听闻 “烂尾楼” 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今年 6 月,一则名为 #郑州最高学历楼盘停工# 的话题,却让对烂尾房见怪不怪的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
诚然,烂尾楼盘何其多,郑州这个 “永威金桥西棠” 项目,为何能在一票维权声中脱颖而出?
大概是因为 “最高学历” 和“烂尾楼盘”放在一起,太有冲击感了——
硕博士买房都被坑,普通人该怎么办?
联名维权的 “高学历” 业主们
原来,之所以称它为 “最高学历楼盘”,是因为购买它的 1700 多户业主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共计 1983 人,其中硕士 481 人、博士 189 人。
其中有 21% 的业主,在购房时享受到人才补贴政策,金额约有 2000 多万,不难看出他们受重视的程度。
再说开发商,永威置业集团。
其实,在郑州房地产业内,它的口碑一直都不错,不管是设计,还是管理、物业、维护,在当地也算佼佼者。
然而,却因为开发商资金断链等原因,截止今年 6 月,永威金桥西棠这个项目已停工超 7 个月。
拿不到房却每月偿还房贷的业主们,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维权,积极 “自救”。
不过,他们的维权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不闹事、合理合法合规,督促问题的解决。
比如,他们自发地组织夜跑团。
每一位参与的业主,都穿上统一印有 “西棠加油” 的白 T 恤,一句句理性的呼喊,夹杂着数不清的期望。
再比如,他们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
将业主们的故事以微访谈的形式,拍摄成短视频发布,让更多人能够听到业主们的声音。
除此之外,他们还撰写了一篇名为《人间剧本,两千作者》的 “小作文”。
7 万余字,浓缩了近 200 位业主的真情实感,可谓字字泣血,句句戳心。
只不过,这般理性又真诚的维权,却也只换来了今年 3 月份的一场 “表演式复工”——
“一个 46 万方的工程,每天十来个人在那敲敲打打,让业主拿着放大镜找人。”
现状依旧还是:你看得到房子就在那,却看不到哪天才能住进去。
不过,这种 “高配” 维权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的,比如相关词条上了热搜,全网阅读次数高达 1.3 亿次,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关注、监督事情的后续,烂尾的西棠也终于有了官方给出的交付时间。
但好消息终究是少数,对更多普通人来说,求助无门,无可奈何才是常态。
一对来自郑州的普通夫妻 @亮亮丽君夫妇,就因为买到烂尾房,眼里的光从充满希望到一点点熄灭,只花了 8 个月的时间。
亮亮与丽君,相识于大学,俩人经历 8 年的恋爱长跑,度过了 5 年异地时光,一路上不离不弃,互相扶持,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他们的视频里,你能看到两个踏踏实实、努力生活的影子。
去年 11 月份,这对努力生活的小夫妻,终于决定在郑州买房。
贷款 102 万,利率 6.27%,月供 6300 元,30 年还完。
未曾想,前脚刚买房,后脚丽君就被降薪了,基础工资降到只有 2000 多。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原本想在菜市场买块肉的她,最后只买了块豆腐。
解释了原因后,她有点委屈地对丈夫说:“咱俩月供,我又给你拖后腿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其实,这份委屈不难理解。
毕竟对于刚买房的他们来说,每月收入的 2/3 都要还房贷,还得交房租,生活成本实在太高了。
![](data:image/svg+xml;utf8,)
但这点挫折,还不足击垮乐观积极的亮亮与丽君。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怀孕、领证、结婚,两个人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考虑到即将出生的宝宝,丽君还合计着要不要去摆地摊,补贴房贷。
在镜头前,小夫妻依旧笑嘻嘻地调侃自己:“一百万的房子说买就买,十几块的鸡腿犹豫半天。”
尽管后来房价跌了,贷款利率也降了,也只是让二人偶尔感到委屈,日常生活中依旧开朗乐观。
直到房企爆雷的消息传出,他们有些笑不出来了。
丽君眼里一直闪耀着的光彩,似乎也有些黯淡。
但之后他们依然相信房开商可以挺下去,每个月都要去工地看一次房子。
还说,距离交房只有 27 个月了,要再来 27 次。
没想到,在某次看房的 10 天后,他们的工地却真的停工了。
这一次,夫妻俩彻底笑不出来了。
评论区里,有人说:“我看到了女孩眼里没有了光,还有了黑眼圈。”
眼里没了光,嘴角没了笑,可即使如此,生活还是得继续,就如同夫妻俩账号简介里写的那样: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以上就是郑州新的烂尾楼故事。
而在这之前,已经有太多 “房奴” 求助无果,被迫住进了烂尾楼。
郑州的单亲妈妈张华,在 2014 年交钱买房,本以为在两三年后,就能给自己和孩子一个温馨的小家。
却没想到苦苦等了 6 年,新房子依旧毫无音讯。
2020 年时,背负着房贷的她,实在无力负担房租,便带着 5 岁的女儿搬进了烂尾楼。
在最寒冷的季节,母女俩的 “家”,没水没电,只用一条军绿色的被子,钉在门楣上充当大门。
白天尚能忍受,到了晚上,张华睡觉都会在枕头边上放一把水果刀,为了保证女儿的安全。
她在这里,几乎没睡过一次安稳觉。
除了郑州,还有西安。
著名的烂尾楼盘 “易合坊”,烂尾近 8 年,逼得 300 多户刚需购房者,直接住进了不通水电的毛坯房里。
来自咸阳农村的大姐,掏空她和老公的所有存款,还向亲戚朋友借钱,才凑出了 70 万首付。
结果房贷还了 12 年,房子却烂尾了。
尤其是疫情当下,俩人的收入减少了,但月供却不能停。
所以夫妻俩只能带着孩子搬进了没水没电的烂尾楼。
为了解决饮水问题,她每天要扛着桶装水爬 13 层楼。
也不敢多喝,因为排便也是问题。小便只能排泄到桶里,大便则要跑到马路对面的公厕解决。
因为孩子要写作业,大姐只能买来太阳能灯辅助照明。
手机之类的电器,会在上班的地方充满再带回家。
住进烂尾楼有太多不便,但这却是他们能做的唯一选择。
“虽然说是烂尾楼,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但最起码是花自己钱买的楼,有很踏实的感觉。”
毕竟乐观一点想,毛坯房好歹也能遮风挡雨。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倾注了全部心血和财力买的房子,却无法顺利入住。
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梦碎一场的苦,没地儿说,只能自个儿咽下去。
“家”,是那么美好,又令人充满期待的字眼。
无数人都盼望着能买一套房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房君写过太多装修案例,我还是跟希望我的笔下,能多一些改造后的美好生活,而不是有家却住不进去的心酸。
参考资料来源:微博 @中国新闻周刊、@永威金桥西棠业主、抖音 @亮亮丽君夫妇、b 站 @环华十年
(文章来源:装个好房子,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
次贷危机的本质是资本家玩脱了,烂尾楼的本质是政府伙同银行以及开发商,官商勾结掠夺百姓钱财。
更深层次的说,烂尾楼的本质其实是政府信用破产,只不过这种破产是区别对待的,只对烂尾楼业主的破产。简单说就是:只欺负部分百姓,不能大规模破产。
体现于外就是:烂尾楼业主基本上不会买期房了,但是没买到烂尾楼的还会继续买期房,直到买到了烂尾楼他们才能老实。
区别在于中国有个强大的祖国。
我欣喜地看到,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统计参与、串联的行为,通过限制子女入学、赋红码等手段分化瓦解刁民。
建议用大数据检索这些人名下以及直系亲属家人名下所有的账户,从这些账户中把要还的钱、罚息、滞纳金等一笔扣除,不够的记负数,一旦有钱入账立刻划走。怎么可能有什么次贷危机!
有人说买期房叫愿赌服输?这些人是脑子有 shit 吗?
解释一下什么 tmd 的 tmd 贷款抵押物。办房贷的时候你银行有没有评估过房价,是不是你按评估结果放的贷?
你银行这 tmd 才叫愿赌服输。现在我不还贷了,你把抵押物收走就完了。房子没盖好你找开发商去,房子不值贷款那个价,你找当初评估房价的去,管我 dior 事?
你们银行让开发商把监管资金挪用了,导致最后烂尾,我不找你麻烦就不错了。
别再黑人家次贷危机了,丢不起那人。就继续作吧,秋后的蚂蚱,看你蹦哒多久。
次贷危机的主体是金融链的玩家,大多数人都是投资者,可以说是金融制度的漏洞,除了始作俑者,每个受害者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承担责任。
烂尾问题不是金融制度的问题,是挪用资金的犯罪分子和玩忽职守的监管一手造成,是纯粹的人祸,理应有人对此负责全责。
不一样,美国对烂尾楼的整治还是很合理的,并且美国没有期房,烂尾楼实际上还是银行跟房地产商的甲乙方,没有老百姓的参与。
都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结果,但形式、成因不同。
次贷危机科普文太多,简单地、不确切地说,是垃圾资产证券化,多重打包嵌套,杠杆乘数放大风险,最终多米诺骨牌。
烂尾楼问题,如果要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官宣传版西方故事里找一个参考模板,应该是资本家倒牛奶。
烂尾楼问题 ≈ 资本家倒牛奶。
都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结果。
资本家作为一个整体无法完全消费自己的产出。
就必然会出现生产过剩。
因为没有剩余价值的人民更不可能完全消费自己的产出。
牛奶生产过剩时,运输牛奶去卖反而亏钱,不如倒掉。
养一头奶牛每天要管吃喝拉撒,不雇工人挤奶会得乳腺炎,最后干脆杀掉。
这和商品房生产过剩的本质是一样的。
商品房生产过多,资本家整体自己无法完全消费,于是生产过剩,卖不上价。
楼就算盖好了,也拿不到更多的钱,继续交钱施工反而亏本,不如烂掉。
就算拿了地,立了新项目,可能也赚不到钱(负债率红线、市场降温、政策风险),干脆把项目废了。
投标立项是会产奶的奶牛。
在建楼房是挤出的原奶。
完工楼房是交付到市场的盒装鲜奶。
牛奶会被倒掉,封顶楼会被烂掉。
这就是资本主义周期。
这个问题本质上,
和是不是预售制,有没有杠杆,有没有挪用监管资金去开新项目,
没有关系。
就算是现收现付制,遇到生产过剩,也会有一堆楼被烂掉。
烂尾楼问题依然会存在。
只不过区别在于,现房制度下的烂尾楼,没有对应的个人苦主罢了。(换成了企业苦主)
前面有个帖子说的极好。
中国房贷一向是优质资产。
这本质和次贷危机那套杠杆放大垃圾债违约风险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单纯的债务侧,房贷的违约风险是很低的,不闹到底线没人会停贷。
哪怕是现在,这批业主也并不真正想违约,相反地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履约。
他们想要的只是完整的房子。
问题本质还是牛奶生产过剩,卖牛奶不挣钱了。
而不是运输牛奶的钱被挪用了导致没钱运牛奶了。
当然了,要说烂尾楼问题和挪用监管资金加杠杆完全无关,我也不敢这么说。
只是在试图帮助各位看客厘清二者区别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减弱关注这其中的杠杆部分。
这并不是主要矛盾。
如果卖牛奶还能赚钱,
就算牛奶运费被偷走了,
也一定会有善良的老爷出手,先垫付这笔运费,等卖完再和你谈牛奶利润分成。
(这是很多人期待的政府 / 银行垫付专项资金、先把楼盖完的解决方案,银行出钱,企业出力。)
(但是现在牛奶不赚钱了,所以这个方案成不了。)
全文都采用比喻论证。
而比喻论证本身并不靠谱。
保持理性思考,看看就好。
220715
--update 220716
看到了很多新评论。
欢迎讨论。
会有人以朴素的逻辑来想,“明明就是监管资金被挪用,如果监管资金还在,怎么会发生这种事”,这也正常。
监管账户违规挪用是直接原因,但不是本质原因。
本质原因还是上面分析的,生产过剩,卖牛奶不赚钱。
昨天的回答中,我为了引导阅读者关注生产过剩部分,刻意弱化了杠杆部分。
今天我们可以来进一步看一下杠杆部分是怎么作用的。
很多事情往细了看,会发现是很违背直觉的。
例如,在开始讲杠杆之前,
我要说一个很违背直觉的结论。
在中国,卖房子是不赚钱的。
(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 proposal… 我没办法严格证明的那种。)
如果有熟悉财报的人看到这里,请回忆一下地产业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是多少,净资产收益率又是多少。
我想尽可能避免谈到具体的数字,因为出现了数字就容易被杠数字不正确。
不过这里此处还是不可避免地提及一下,中国地产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大概长期在 5% 上下(大部分时间 3%-4%)。
想象一个金融产品(例如房地产项目),预估收益率只有 3% 的话,大部分人大概都不屑一顾,因为完全可以转向银行储蓄产品。
但这就是中国房地产业的长期生态。
卖房子是不赚钱的。不如银行买理财。
不严谨地说,一个地产项目,土地出让金可能占比 70%,资金成本(融资、过桥)占 10-20%,再扣除其他账目,剩下的就是 3% 这个级别的收益率。
因为单个项目收益率太低,所以只能上杠杆。
原来一百块投入能赚 3 块,上 5 倍杠杆,一百块投入能赚 15 块,收益率就变得可观了。
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整个金融界的一场骗局,具体是把风险高的金融产品包装成是风险低的卖出去,吸引力了很多美国人购买。但后来东窗事发,美国人鸟兽散,股市大跌。
中国的烂尾楼源于政府想通过发展房地产增加税收,给了开发商和地产公司很大支持––》房价很贵––》经济下行,人民没钱,不愿意买房––》开发商和地产公司没钱进账,也就没钱继续建好房子––》麻烦的是: 房地产收入占整个中国财政税收很大一部分,这个倒了中国财政的信誉怎么办?相当于你家的赚钱主力军病倒了一样。人会生病往往源于没有依道而行,没有遵循自然规律。
区别就是
美国杀人给你留个尸体。
郭嘉杀人尸体都不给你留。
谈制度什么的全是屁话,用事实说话。
不要看它怎么喊,看它怎么做。
就商品房烂尾这个问题,不亚于敲骨吸髓,杀人焚尸。
麻辣隔壁,美国资本家看了特色都会摇头叹息的区别。
一块地建了鸽子笼,政府收了房企七十年的税,银行在收了业主十五年到三十年税,房企想生存就只能发展,想发展就只能玩高周转,一手欠银行的,一手欠业主的,品牌有影响力的甚至能欠地方部分的卖地钱。特色业主买了预售制的房子,施工方分阶段垫资金造楼,市场行情好,房企周转得过来,市场行情不好,房企周转不过来,可不就要遍地烂尾了?政府,银行,房企毛风险不担,有风险那都是期房业主和施工方的。
关键是大部分买期房的业主,家庭都有还款能力,只是烂尾不甘心,所以抵制。政府,银行,房企三方一起挤一挤油水,造房钱还是有的,如果还差点,是不是每个业主集资个几万块钱?然后丧事喜办,叫上业主和施工方义务凑人数,搞个复工大会,领导们作讲话,业主们热泪盈眶?
这将被后人史称 “优贷危机”!因为真正的穷人,连首付都凑不齐。要么下地干活,粮食卖不上价,补贴什么是补贴?要么在城市打工租房,城市赚钱城市花。没点积累,想上车?花生米够不够?
为什么是优贷危机呢?国人谁都敢对不起,就是不敢对不起自家的孩子。房子烂尾了,没有房本,孩子就上不了该片区的学校,孩子的未来可能已经废了,让这些业主还款?叼你老木吧!除非有房上本,才能把优贷危机的危机去掉,征信对有孩家庭的杀伤力是很大的,如果房地产没有绑定教育,xx 才会去买泡沫房。有孩子的成年人等于穿了一套衣物成了体面人怕这脏那脏的。不准备要孩子的成年人,人家孤狼呀!有所谓嘛?连裤头都没有,还怕脏了?
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千万别招惹这些孤狼,万一人家受委屈受够了想销号了,顺便把某些人也给被动销号了,希望某些人当中没有各位。
祝大家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通俗点说
开发商引起的被动烂尾导致无法交房是属于次房问题
业主引起的被动断贷是属于次贷问题
都是房地产发展中的问题
一个是开发商引起的问题
一个是业主引起的问题
很明显次贷问题的可解性比较小
而次房问题的可解性比较大
次贷问题不单单是业主还不起贷款的问题
还有一些是信心丧失导致主动的放弃房子的
所以解决问题的成本很大
而次房问题仅仅是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造成的
买方对于房子的信心还在
而且买方有能力还贷
所以在可看到的层面达不到核弹级别的黑天鹅效果
开发商的问题一般可以通过债务重组或者第三方注资去给开发商定向续命
不过需要时间
少则半年 多则 3 年 5 年都有可能
总之呢
烂尾楼问题可以解决
只是需要时间消化
举个例子
就比如有实力的保利地产每年都可以任务性接手几个烂尾楼盘消化掉
但一次不能消化太多
所以说解决需要时间
而次贷危机时的状态是买方信心丧失
银行即使让你慢慢还贷
很多买方是不接受的
房子说什么都不要了
直接砍仓给了银行
等等吧
目前问题应该会以协议的方式解决
只是时间上应该会有个先后
![](data:image/svg+xml;utf8,)
美国次贷危机拿到房了
中国烂尾楼问题没有拿到房
只能一身叹息
无法用语言形容
黑暗看不到一点光
美国的次贷危机有可以住的房子
中国的危机没有可以住的房子
这是带节奏啊,明显就是没看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业主还不起房贷,从而促发了资产价格崩塌,资产价格崩盘又把银行拖下水,银行体系崩塌引发保险公司巨额理赔导致金融系统危机,次贷危机爆发后,业主都不还钱了,然后就是破产清算,房子归银行。
中国烂尾导致业主停贷,这和次贷危机业主还不上钱停贷有本质区别。谁也不能证明这些停贷业主还不起贷。
主要责任方在于房地产公司,拿着期房的钱不建设,自己玩不下去了想摆烂。业主拿不到房,停贷有何不可?难道眼巴巴的看着手里一个商品都没有,还的给卖家付钱?正常人谁会付钱?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地产商靠高周转已经把未来的现金流折现,这导致积累了大量的债务,这是单个业主不具备的,但又有集体的特点(大量的个体业主集合债务)。所以,地产商的爆雷又和业主集体还不起贷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意思。
结果就是你说区别吧,有区别,说没区别好像是有点。
历史不会重演细节,但会重复相似。
祝最后上车的房贷的朋友珍重。
区别很大。
次贷危机是有钱人贪心瞎折腾玩崩了。
烂尾楼乃至接下来的断供潮是穷人真没钱了。
至于哪种更严重,见仁见智吧…
如果以这些楼为标的发一堆 CDO,再有凑热闹公司的给 CDO 卖一堆 CDS,然后再有公司再把这些 CDOCDS 打包做个理财产品,然后卖这些理财产品的公司再发点债券……
这么循环上几轮,烂尾楼就变成次贷危机了。
次贷危机前,美国抵押贷款总和占商业贷款比例 70%;今日,中国中资大型银行房地产贷款上限 40%
区别在借贷体量上,国服民穷,谁富就不讲了
美服民富,国穷,企业也穷,散户暴打机构很正常
所以美服居民贷款是真能在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国服哪怕 19 年蚂蚁金服上市,花呗满天飞,p2p 满天飞,加上房产贷款,也没有占据整个金融体系多大份额
风险是否可控,还看风险爆炸后占比多少,另外,国服资产都是固定的,房地产,美服是流动资产为主,股票债券
风险爆发后有一方可以迅速跑路,有一方必须站岗,等到复苏到来
次贷危机是把贷款贷给信用不怎么滴的人
然后导致贷款无法收回,银行逾期爆表
再加上杠杆,最后违约率高的离谱导致银行倒闭。
烂尾楼不一样,这贷款都是信用良好的人
而且不是人们还不起,而是交不了房引起的断供。
一个是被动一个是没有选择,两个事件的贷款群体不一样。
但是引起的后果可是都差不多,
只是还没有大面积传播开,或者说目前还在只是说说的程度。如果大家都选择彻底不还了
那银行下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前几天不是很多银行说房贷占比很少么,那就让银行把利息吐出来把房子建好?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而中国的烂尾楼问题将会引导资本流向股票市场。
因为投资其实就是投资整个时代。但是时代是会变化的。
过去 30 年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所以投房地产的人都赚了钱。但是未来 30 年就不一定了。
烂尾楼问题让全国老百姓对房地产的信心再一次下降,同时也让大家看清了房地产的真面目;
" 入场掉坑里的叫苦连天,房子没拿到,还搭进去 30 年债务;
没入场的更不敢入场,因为担心自己分分钟进去接盘了;
而入场后拿到房产的心里头多少都有不踏实感,例如老百姓对房产信心不断下降后,会不会担心房价下跌呢?"
当前房地产就像高位横盘的美股一样,不是不下跌,而是下跌需要时间,在下跌的途中会有各种政策,手段来扶一把;
为什么下跌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毕竟这里面是背负着大部分居民 30 年的债务,如果下跌太快了,那么在这么严峻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整个中国就成为了美帝的收割对象。
所以对房地产,最基本的认识是:地产已经进入下降周期,但不要也不能妄想房价会比白菜价还便宜,因为国家需要稳。
有了对地产市场的认识之后,对我们个人并没有什么实质影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地产市场的变化,延伸出去看整个经济。
个人认为未来 A 股将成为全球资产的避风港。
从国际宏观形式来看:
美股已经开始下跌了,原因在于:美帝多年来滥发货币掩盖经济、金融问题所积攒下的恶果;其次是美帝本身实体产业都转移出去了,净搞金融,所以实体产业空心化严重。最重要的是美元的信用在不断下降。
然后美帝通过美联储不断加息想让全球的资本回流美国,资本是逐利的,美联储 7 月份加息了 75 个基点,意思就是:今年你把钱存在美国的银行,那么今年拿到的利息比上一年多了整整 0.75%, 可别小看了这 0.75%,后面要是美联储不断加息,那么会造成什么问题?
首先看日元更不用说了,所谓的全球避险货币,现在却一直在贬值,什么原因?因为原本买日元的资金,一看老美那边加息了,算下来存美国银行比存日本银行,那就卖出日元。你卖,我也卖,那么日元都没人要了,日元就越来越便宜,这不就贬值了。那么小日本想把全球资本留住,让资本不要卖日元怎么办?那就是日本也加息,日本能加息吗?不能!因为小日本本身的债务就高,要是加息了,那么他本身的债务还要继续上涨。
之前安倍不是被枪杀了吗?最高兴的是谁?还是老美,因为现在的日本首相极度亲美,日本接下来的出路只有一个:祭天肥了老美。
然后欧元区,俄乌冲突打了好几个月了,乐了老美,苦了欧洲。欧洲苦啥?没看到欧洲的能源,粮食都涨价了吗?还记得十多前年刚认识欧元时,欧元比美元值钱吧?但现在一场战争下来欧元已经贬值到和美元一样价值了。欧洲已经深陷泥潭中了,国际资本能逃的都已经逃了。
世界五大极: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后 3 个都已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就剩中美的资产了
中美的资产中,中国房地产已经是高位横盘,不值得接盘了;美股也摇摇欲坠;那么剩下的资产里面只有 A 股和美元这两项。
那么为什么 A 股是国际资本的首要选择?资本是逐利的
不可否认,美元仍然是全球最坚挺的资产,但是资本是逐利的!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我们看美国联邦利率就知道了
当前美国联邦利率只有 1.75%,也就是 0 风险一年获得 1.75% 的利率回报。
而 A 股当前 3228 点,向下的绝对风险为 10% 左右,向上最少有 30% 以上的空间。收益比风险可观,A 股市场非常值得国际资本买入。
那么很多人会说怎么知道 A 股向上最少有 30% 以上空间?不是说十年 3000 点吗?
准确来说从 09 年算起,是差不多 13 年 3000 点了。
那么我们首先要清楚
1、在国内只有两个资产市场规模是最大的:股市和房地产,而过去的钱都进到房地产了,加上资本市场一直都是夜壶,所以 A 股过去就半死不活;
2、现在房地产倒台了,钱会去哪里?难不成去炒姜葱蒜推高影响民生的农产品或者工业原料?那么很自然是股市才能容纳得下房地产和国际热钱。
3、过去每一年国内 M2 供应量增速是 8% 以上,海量的货币自然会推高资产价格;
既然钱出来了,市场有钱?我都买好股票了,为啥 A 股还不涨啊?
那我们还是要客观看,过去放的水、国际资本进来 A 股后都去哪里了?自然是新股?难道没注意这几年新股发行得多吗?新的交易所开了吗?这也会分流不少钱出去,所以对上证指数的上涨有一个压制作用。
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事情,未来房地产里的资产继续流出、国际避险资金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自然是当下仍处于低位的 A 股
放眼全球,未来 5-10 年,只有 A 股才有低风险兼具中高收益的吸引力。
所以现在进入 A 股市场就相当于 20 年前买房。
当然进入 A 股市场并不是必定能躺赢,买股票就像 20 年前买房一样,最起码要市中心,配套资源好的才有机会涨;当下 A 股有 4 千多个股票,如果不会跟随趋势买股,那么最终也只会错失未来 A 股的黄金时代!
唯一的区别就是,中国的房贷客户不得已下选择主动违约,而美国的房贷客户是因为经济下行而被动违约的。
次贷问题是因为政府监管没到位,也就是政府在这事儿里掺活的太少了。
烂尾楼正好相反。
美帝的人民既能投票又有枪,所以可以把房子给银行,摆烂躺平。
我们既不能投票也没枪,所以没办法做体面甲方,只能眼看着烂尾。
我一位中学老师经常骂人的口头禅就是:醒着在床上撒泡尿。眼看泡沫越吹越大就是不作为,醒着在床上撒尿很多年了。
一个词语的不同表达。
中国的烂尾楼的金融杠杆撑死也就是 10 倍(首付一成)大多数是 3 倍多(首付 30%)。
美帝的次贷是杠杆加杠杆,房贷+证券+金融衍生品+保险,保底都是 20 倍,夸张一点的几百倍。这个怎么比。。。
懒得说不同了。这里出了事,就想办法让大家相信:“美国也有”。就从来没想到过第三个国家,灯塔就是灯塔。
1,烂尾楼原因一大部分在于资金监管账户形同虚设。这里面 zf,yh 都有问题!
2,在于 zg 没有个人破产制度。
只能说比次贷玩的更花
![](data:image/svg+xml;utf8,)
一个源于缺少约束力的贪婪,另一个源于过分贪婪的约束力。
区别在于,中国人很吃征信这一招,足够老爷认为没有风险。
我的建议是决定停贷的烂尾楼屋主,乘现在征信良好,直接加大负债,比如尽可能的多贷款,毕竟本来就打算成为失信人了,直接烂到地,多欠几百万有何不可,把损失的首付款贷回来,他不仁我不义,破罐子破摔,先享受生活要紧。
次贷危机是快刀斩乱麻,烂尾楼是钝刀子割肉,你说呢?
关注经济数据的人,2016 年后居民消费增长率从旺盛的两位数增长降至个位数向 0 靠近,然后遇到疫情,变成负数。如果不是涨价去库存,好好稳住,最迟 2018 年就可以超越美国称为最大的消费市场,可是没有如果。疫情只是加速了危机到来的时间罢了,随着消费市场萎靡不振,而外贸却高歌猛进屡创新高,说明实际上内循环已经宣告破产,外循环才是最近两年经济的压舱石(上半年去掉外贸经济增长还剩多少?二季度甚至去掉外贸是负增长呢)。
其实这次烂尾楼时间的起因并不是监管不严,反正正是监管太严,才爆发出来。本来房地产是个脓包,但是还没破,但是这些年持之以恒的降杠杆,让高周转高负债的房地产企业无以为继。导致大量烂尾楼诞生。
如果不降杠杆,这个模式大概率还能持续下去,至于多久不知道。但是一旦爆发,可能是整个国家都会被拖累。目前来说,是努力让他软着陆,这个过程都有点硬,但是总比直接摔下来好。
下一步就是盘活资产,其实房地产公司并不是没有资产,而是现金流断了。这部分必须让之前吸血太多的各方面出点血才能完成。
突然想起来去开罗看到的烂尾房,又搜了一下,中国人有多老实,到死都住不上。。。
————————————
开罗的那些新房为何不封顶?数一数那些奇葩的避税招数

人民资讯
2022-01-19 16:00 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
关注
本文转自:南方周末

图为开罗市街景。(人民视觉 / 图)
埃及有世界闻名的金字塔,开罗市的 “月光房” 也成了奇景——很多新建房屋不封顶。不封顶的 “月光房” 并非烂尾,而是为了避税。1990 年代,埃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开罗市的人口数量和密度激增,房地产升温。当时的埃及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急需增加税收。社会上对富裕阶层拥有多套房也有意见,认为这是贫富不均现象加剧,应该搞税收调节。在这种氛围下,埃及政府在 2008 年推出了《不动产税法》,引发社会激烈争论,直到六年后才正式施行。
埃及的不动产税按照土地和建筑的年租金价值计算,年租金价值由各省组织评估委员会每五年评估一次。起初的税率是年租金价值的 10%,多次上调后税率达到了年租金价值的 30%,开罗更是达到了 32%。
不动产税的主要负担者是城市中产,因为埃及在官方登记的不动产只占全国的 5%。真正的富豪阶层在城郊、农村的庄园、别墅压根就不登记,也就无税可言。
税负既重,又冷热不均。奇葩避税也就应运而生,新建公寓楼索性不封顶,成了永不完工的 “月光房”。不封顶意味着建筑没完成,也就无法征税。超高的税率之下,牺牲公寓楼顶楼的房间也就不算什么损失了。政府部门虽有心整治,却奈何不了 “花式烂尾” 的招数层出不穷。开罗硬生生成了烂尾楼之城。
过高的税负把正规的房地产市场搅和得乱糟糟的,一会儿调高税率,一会儿降低税率,地价房价也就坐上了过山车。正规市场混乱不堪,房地产业的投资方向也被搅乱。一部分资金投向了高附加值的豪宅市场,“烂尾” 避税法应用自如;另一部分流向了未登记的 “黑地”,城市贫民的市场非常旺盛。税负提高后,正规市场的房租一涨再涨,城市贫民只能投奔“黑地” 上的贫民窟。需求刺激之下,贫民窟野蛮生长,社会秩序、城市风貌、公共设施配套都大打折扣。政府开始出手遏制贫民窟,可是贫民窟好歹提供了居住供给,遏制贫民窟的同时,解决城市贫民的居住问题就成了政府的责任。政府又得大力投入公租房建设,财政压力又增加了。
《不动产税法》引发的系列问题让埃及政府陷入了 “打地鼠” 式的疲于奔命,每年增加的财政收入也就两三千万美金,对糟糕的政府财政状况帮助有限。连锁反应造成的后果却很严重。开罗的无序膨胀已经到了失控的状态,只能推出卫星城建设
首先要清楚,美国的次贷危机的核心是 “次贷”,关键点在于 “金融衍生品”,威力在于 “杠杆”,以及后续发展中,美国政府各种滞后的反应。而我们这些是个人贷款,是属于优质资产(业主有能力有意愿偿还),不存在杠杆(真正带杠杆的是某些炒房客)。
而且,国家是有能力解决这两个事情的,以何种方式、采用何种方案却需要反复权衡。中国看得见的手非常强大,还有美国次贷危机 “珠玉在前”…… 因此,大家不用过分担心出现什么中国版的次贷危机。
但是如果国家反映 “迟滞”,却有可能导致其他的风险。中国房地产泡沫,这个就不提了,地方银行也有可能存在的 “黑洞”。某地的村镇银行,能是简单的卷钱跑路?全国是否存在广泛的 XXX…… 这些靠地方自查,或者银行系统自查,能查出什么来?唐山的那事都搞不定,这次有可能牵动这么多地方政府……
有句话说,没有暴露的风险就相当于不存在,虽然不用担心出现中国版次贷危机,但是我们也要对可能爆发的危机(也许是其他危机)提前想好抄底策略。
如果你洞察历次危机,可以发现一些现象,那就是危机的演化是 “渐进的”、危害和影响是 “逐步放大的”、监管层的行动是 “迟滞的”、机构投资者反应是 “抢先的”、市场反应是 “过度的”、市场底部是 “无法预测的”、部分板块反弹是 “领先的”、个股反弹是 “落后的”……
这些特征决定了抄底策略。
由于本次事件的风暴眼是银行,因此标的选择 “四大行”。
作为本次风险浪尖的银行业,如果地方村镇银行爆了,金融秩序扰动,机构资金撤离,四大行股价妥妥的暴跌。
由于金融股暴跌导致股市大跌,这势必是可能的传导链条。
“第一阶段” 是银行股暴跌。
“第二阶段” 随着事情的恶化和影响的扩大,暴跌主体逐步扩大到价值股,最终普通股和成长股也开始暴跌。
“第三阶段” 如果风暴影响继续扩大,甚至波及实体经济,市场会通杀,全线暴跌。
(未完待续)
区别是开始,但结局却可能殊途同归,银行承压,社会吃下。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因为零首付、先息后本,各种贷款政策和房子会涨的预期导致全民加入炒房,尤其低收入人群也加入了,因为他们只需要在还本金之前(有时前十年只还息不还本)把房子卖出去就行了。
然后这些尚无违约记录的房贷,(屁话,只还利息的能力总还是有的吧),被打扮成优质债券,被各种买卖,渗透到整个金融业。然后等到购房者还不出贷款,被迫止赎,金融机构手里是一堆没人买的房子和更多的一堆坏账,整个社会财富掉入黑洞。
中国的烂尾楼,看上去是房贷废了,但反映的其实是整个房地产部门的各种坏账,作为中国巨无霸的工业体,这些坏账已经渗透到了什么程度,会给中国的金融业造成多大影响,目前尚未可知。
但重点在于,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居民贷款部门。可以想像,为了防止出现美国那样的次贷危机,政府用了各种办法严禁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让你小民想加杠杆也加不了。
然而,百密一疏,还是出事了,出在了自以为是实业的房产工业部门。杠杆太足,想用小资金撬动大项目,5 盖锅盖 10 口锅,结果就玩脱了。这贪婪,要什么人给他们擦屁股,目前还不知道 只能 拭目以待吧。
房地产,作为金融属性超级强的一个行业,绝对有诱发系统性金融问题的潜力,形势,不容乐观,只能祈祷,小心过关吧……
烂尾楼看似是开发商玩完,购房者倒霉,其实也是金融体系的脆弱。房企贷款,放款人是银行。次贷危机,放款给个人,放款人也是银行。
提问者的意思是不是说,经济不好,然后购房者买房积极性不高,开发商卖楼节奏缓慢,然后资金链出现问题,烂尾频发?
疫情、城市化、接盘侠
疫情经济影响是一个因素,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成熟化进程逐渐进入饱和阶段。
城市化 50%-60% 速度还算快些,但是城市化过了 70%,速度会逐渐放缓。未来的购房者,已经很少了。
撑起房价,看接盘侠是谁,接盘侠手里有没钱。如果接盘侠是年轻人,大企业裁员无疑是重打击。未来年轻人就业堪忧。如果接盘侠是小老板个体户,遍地的过剩的实体店铺,他们应该忙着争夺市场。如果接盘侠是企业高管,如果赶不上房价上行,他们不会出手。
北京最近爆出某楼盘疑似烂尾,我认为不像。
烂尾的关键是,该地块没有发展潜力,一些地块开发出来,不是为了吸引外来买房者的,而是改善当地居住环境的,当地的老百姓有钱的奔着更好的地块,没钱的着急结婚的,就买了这些房子。
但是这样的地块,没什么升值空间,盘出去很难。谁接谁赔钱,国企接了,工程质量,以及定位就会乱,对本身的自家项目会有影响。没人愿意接手。
如果这个地块是黄金地块,地铁,高铁旁,即使烂尾,后续也会有人接盘。前期价格可能会低些,后期肯定会涨回来。
买房,还是要看地块。
烂尾楼后续,房贷利率大幅下调。银行的意思是说,赶紧还钱吧,别不还呀,我给降低点利息。
各地降低首付与利息,很多人以为,哇,低价抄底,以后等房价涨了就是赚了。
这个观点不可取呀!看地块,有些地块就不会吸引到外来人口,你买了之后,接盘侠是谁?
如果你想不到未来,你购买的房子卖给谁,那么你就是那个接盘侠。
看到很多回答鼓吹中国房贷是优质贷款,确实没错。
但是,嘿嘿,你们以为中国 “线上秒批 30 万” 的个人消费贷款,还有皮包公司包装、利率低到跟不要钱一样的个人经营性贷款,是被用来干嘛了?你们不会真以为中国没有次级贷款吧?只不过还没蔓延到这个地步罢了。这才是去杠杆的明斯基时刻。
一个是住了房不给钱,顾客当了霸王,手里有枪一言不合上街游行甩掉债务流落街头还能吃救济。一个是买了房不给盖,顾客当了孙子,投诉无门害怕征信影响上学考公继续苦逼还债三十年退休却没低保。
天天删我评论。
区别就是可以给你红马,你就乖乖的被隔离吧
简而言之,美国是资本家通过乱放贷收息在吸血,哦不,应该是在榨血。
中国是 ZF 通过炒地皮榨血。
刚好碰到疫情,大家被榨的受不了了
其实次贷最后真正的杀招是那堆 CDS
贝尔斯登暴雷的时候,联储的 geithner 过去本来想让他倒闭的,但是一查账查出来一堆 CDS,这下就意识到这堆 CDS 把整个华尔街绑在一条船上了
为什么底层房贷是劣质贷款,因为是有限责任制,违约代价最多不过就损失的这套房子。所以房价下行的时候,那些购房者纷纷选择违约,自己承担首付和已付贷款损失后,把损失的大头转嫁给乱放贷的银行。(那段时间很多放出去的贷款甚至是零首付,利率也比我们低的多,所以很多违约的人只是付了几个月至几年的房贷而已,一看房价下跌,立刻割肉。)
我们的房贷可是妥妥的优质贷款,房贷基本属于无限责任制,违约代价极高。即便你拿不到房子,都要一直给银行还贷,否则银行可以直接划走你的其它资产,一切风险都被放到了购房者的身上。
这两者有啥可比性?
美国不坑自己人,犯错要打屁股,两房被接管;
中国烂尾楼,老爷们犯错,打老百姓屁股;
房子没了,贷款还在,再苦不能苦大人们!
房贷这种全球顶级优质贷款怎么能和次级贷这种臭鱼烂虾比?再说美帝有个人破产制度,国内停贷断供直接钱房两空。
简单类比下海盗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区别
最安分守己最看重安居乐业的民族失去了对土地的信任
次贷危机爆发了美国顶多经济危机几年,过几年又缓过来生龙活虎了。
烂尾楼要是集中爆发…… 那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了……
我是觉得有很多答主有点过于美化美国了。
很多答主都把两国的购房者进行对比,这完全算是混淆视听。
美国次贷危机的受害者压根不是购房者而是买了华尔街把次贷包装成的 “优质资产” 的投资者,次贷来源本身就是没有经济能力的人,靠着当时银行瞎放贷过着奢靡的日子,顶多算是打回原形,甚至可以说赚了。
真正的受害者中的一部分后来发起 “占领华尔街运动”,不仅血本无归还挨打,有兴趣的自己去搜。而加害者华尔街过的怎么样所有人也都能看到,怕是拿着美酒看着下面的“暴民” 挨打。
在中国很多人说这是优贷危机,其实也没错,受害者显然是购房者,加害者很难界定,地产商,银行其实都算,硬要说的话地方政府也是加害者。
仅从目前来看,至少目前加害者之一的地产商并没有被维护,受害者的权益是否能得到保障那就只能走着瞧了,毕竟断贷潮也才发生没多久。
中国烂尾楼是摊子铺的太大,拿了买房的钱不建房子,而是再贷款拿地,卖水,造车,恨不得赚完所有行业的钱。
地产发展一停止,就凉凉,还指望国家救市,国家不管,房产企业崩盘。违规贷款出去的银行跟着遭殃,然后就是烂尾。然后就是业主停贷,真烂尾贷款是不用还了,银行损失放出去的钱,业主损失首付。
一系列违规操作,觉得房子一直涨,一直有钱赚。涨不动了,凉凉。但是违规操作的机构,个人要承担什么责任?现在还不得而知。因为只制定了不许违规,但是没指定违规了算什么。罪名可大可小。
美国次贷也差不多,只不过不是直接违规操作,没这么大胆子,银行敢这么给钱给企业,一群人要去坐牢。所以更隐蔽。最终是把房子卖给不可能买得起房子的人,债务打包为政权卖出去。社会银行,承担风险,主要是银行和保险公司。经济下行真还不上的时候,银行关门,保险破产,一地鸡毛。
区别前面有人说了,但是我觉得本质是很像的。。。
其实就是错误让风险承担能力弱的人承担了风险,随着风险扩散,崩了。。。
别人好歹是修好的房子啊,值点钱,就是不够还,七年后又是条好汉
想想看,这对一无所有的普通人来说未必是坏事。债务危机会导致大萧条,企业成片倒闭。可是只要熬过这个时期,那腾出来的空间就是所有人的机会。只要有存款别欠债!
中国烂尾楼是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中,在整体向好的情况下,因为外国资本势力干涉、部分企业经营不善等主观矛盾造成的一种小规模经济现象,是社会主义初期矛盾的一种具体表现,终将会在我党英明领导下得到妥善解决。
美次贷危机是万恶资本主义为剥削底层民众、压迫群众罪恶行为的一种反噬,该危机是万恶资本主义本质的必然结果。
总而言之,万恶的资本主义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美国保护买房人,买房 0 首付,低利率,违约了,房子甚至接着住,银行风险大;
中国保护银行,没拿到房子甚至还会成为失信人,买房人风险大。
除非经济彻底崩盘,中国的风险更多会拦截在个人,不会大规模传到到金融部门,更不会传导给外国投资者。
美國把債權包裝一下 變成連動債賣給亞洲歐洲人
禍害全世界
中國乃負責任的大國 當然是禍害自己人了
現在都還沒到次貸危機呢
買不起房的拿到貸款 低頭期款 甚至免頭期款
才會有危機
現在是處於人為製造危機的階段
次貸危機就不是房價下跌造成的
中國的銀行會讓中國的窮人可以無擔保隨便得到寬鬆的房貸款或信貸嗎?
美国次贷根因是美国 zf 防水,银行放贷随意,一堆没能力还贷的人随便贷到钱买房,同时银行把按揭贷款打包成债券卖给投资机构,拿到钱又多放贷,银行 winwin。后期发现坏贷多了,银行又找到评级机构提升债券评级,反正你这家不愿意我找其他家去。
次贷危机里谁是大恶棍谁是小恶人
至于中国的烂尾楼问题,我啥也不知道
“95 后” 巨贪张雨杰落马记:贪污近 7000 万,带女友住 10 万一晚套房张雨杰的具体工作为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接待市民,然后收取买房托管资金、填写托管协议、开具银行存款凭证和资金托管凭证。
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单位似乎没人发现他挪用了公款的事情。张雨杰胆子开始变得大了起来,其实他早就发现单位存在监管漏洞了。
资金托管机构的职能,是为二手房买卖双方提供一个中间的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保障交易安全;买房人将房款交到资金托管机构,进入资金池,经审核交易手续完备,再从资金池放款到卖房人账户。但实际上收款、审核、办理凭证全是张雨杰一个人操作,给了他可乘之机。
张雨杰的作案手段很简单,就是虚开凭证,然后没有把买房人的钱打到资金池里,而是把钱打到自己的账户上。因为每一年滁州市二手房的交易量都不少,所以资金池里的资金几乎每天都进进出出。张雨杰将钱偷偷打到自己的账户上,根本没被单位察觉到。
本质上不同,但都是无法阻挡的星星之火,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美国挡不住,日本挡不住,哪个国家也挡不住!
次贷起码还住上房子了,后来还不起贷款,银行拿房子拍卖,但房子确实能住,有价值。烂尾楼交了那么多钱,还没住上房子,而且也根本就没法住。
顺便说一句美国买期房新房,是在完工交房的时候才付首付和开始还贷款。
最大的区别是,次贷绑定的是房子,烂尾楼贷款对标的是一堆钢筋混凝土。
次贷危机爆发但房子还在,烂尾楼危机爆发房子没了。
当年牛奶起码是实打实生产出来可以上市的商品啊,
而不是老爷们哄着大家众筹买奶牛:“兔子们,虾米们,今天大家先把钱交了,等以后牛长大了就把牛奶给你们,先到先得,早上车早幸福嗷”
由此可见。。。zbzy 还是比封建地主专制要先进的多。。。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把资本主义的那一套拿来对比。
共同富裕,民主,自强。
为人民服务。
区别是,中国买房子基本上都交了三成的首付,看着就三成,很多都是一个家庭几代人凑的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放弃这个选择断供的。
美国当时,卖房子基本都是零首付,买房子的夹杂了很多都是一穷二白的流浪汉或者赤贫,断供对于他们损失不大,到不了再回到马路上而已。
再说,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实力在那摆着,这点断供下来,对他们没什么实质上的威胁。
这次烂尾楼事件,在我看来,就是迫使废除 “商品房预售”,进一步逼死非国有房地产企业,包括那些大型非国有房企。尸横遍野时,大型国有房企过去接管,用最低的成本,把有价值的地皮楼盘接过来。完成一次利益再分配。。。
次贷危机,本质是美国本土楼市的大规模扩张,为了赚钱银行把大量的房贷给了不合格的用户,坏账率很高。为了止损美国银行把坏账的和好的打包扔到了金融市场上,由金融市场的利润来搞定坏掉的房贷,这样稳赚不赔(美国以现房为主,金融市场的钱不是银行的钱,只要银行得到了房子剩下卖多少都是净赚。)。金融市场上又进行了二次打包。卖给了全世界的金融机构。每一次打包都是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杠杆。然后当坏账率高到金融市场都撑不住了 boom!
断供的这才哪到哪啊。美国人的贷款最后是由全世界来承担。次贷危机中钱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成了美国底层人的贷款进了美国银行和 zf 的腰包。
次贷危机里美国银行站着美国政府,所以面对全球债主人家可以有恃无恐。
这里银行后面站着 zf,所以人家更加有恃无恐。大不了白衣渡江嘛。
相当于资本主义倒牛奶和社会主义倒牛奶的区别
区别一,
次级贷款是中介为了卖出房子,为买不起房子的穷人量身定做的贷款,几乎相当于 0 首付低利息,
一旦这些穷人还不起利息,直接就房子不要了,因为本来就没有房子,现在房子不要了,所以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同时米国还会给这帮人兜底,直升机撒钱,保障他们的吃饭和工作问题,甚至给他们发 qiang,实在过不下去,还可以抢劫 950 美金不犯法……
而烂尾楼是赤裸裸的剥削,剥削了温饱家庭 6 个钱包的前半生的储蓄,加上后半生的利息……
一旦这些人房子不要了,征信就毁了,一家人一辈子彻底毁了…… 没有任何兜底……
次贷危机断供后银行还能收回房子,烂尾银行能得什么?烂尾房子吗?唯一乐观点的就是,烂尾属于买家有钱不愿意还,次贷是大多数贷款的人没钱还。
美国王二狗停贷银行收回了房子,我国王二狗停贷银行收回了楼花。
只要房价击穿限跌令价格就会多米诺骨牌一样倾塌
大人,市场不是你想的那样不想跌就不跌的,恒大忘了?要是没限跌令恒大死的没那么惨
下一步就是击溃老百姓对房子的共识,房子不一定再升值了,不一定是资产而是负债,剩下的就是看烟花了
意识形态:
中,社会主义,大政府,政策主导
美,资本主义,小政府,资本主导
表现:
中,期房烂尾,无法交付
美,次贷泡沫破裂,庞氏骗局无法持续
导火索:
中,开发商高杠杆运作,抗风险能力差
美,金融机构高杠杆操作,低估次贷风险
本质原因:
□□□□
你觉得中国的房贷是次级贷款吗。
次贷危机里烂尾楼不多,反而是房子有剩余。
还是没说到点上
美国的次贷危机起初的贷款结构就不是按照优质贷款的结构设计,因为美国是金融业的鼻祖,把优质贷款再分级 - 按风险系数高中低三档至少。因为风险系数越高,收益率越高,把风险系数高的再打包,加入杠杆再出售给机构,因为资产是由国家信用评级的房地产商兜底、所以没人认为会破产倒闭 - 小风险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投资者追求超额收益疯狂加入。杠杆层级加得太多,而且交易逻辑是计算机量化,所以最底层清盘造成整个产品崩塌
中国的房屋抵押贷款也是做成收益产品销售给投资者,包括机构,重点是这些产品的结构真实是如何设计的。因为原油宝事件看出这些超大型银行的产品设计能力确实一般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有 100 多家烂楼盘数量也不少了,虽然可以按体量算连 0.1% 都远不到,金融体系本身就自带杠杆属性,银行若没有监管授意,完全可以抽贷,这个对房企是最致命的
当然化风险于前期解决是最好不过的事,至于底层结构就不得而知了
区别大了去了
本来吧,美国的贷款买房是没啥问题的,但是到了后期谁都能贷,谁都能贷就代表烂账多,烂账多了银行周转不开就破产。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控制好信贷的资格审查,至少别放海,很大概率不会导致金融危机。
其次,放贷太多,建设太少。一个国家该不该放贷? 那肯定的,对民众和国家都好,民众买了房,国家得到税收。
但是有个问题,即是一个国家的实际经济是有限的,不管他印多少钞票,实际经济依然受到生产力制约,这也就意味着,放贷太多,就会把国家经济与建设重心转移到房地产。
而美国的问题是,他只是把经济重心转移到房地产,建设重心却放到了股票上面,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房价涨涨涨,但地铁不翻新,大桥不翻新,基础设施与社会治安不更新,那意味着,房屋实际价值没涨。
而更糟糕的情况是,你花了几倍的钱买房,却发现这个社区毒品、枪杀等犯罪越来越泛滥,地铁越来越老化,移民越来越多,医疗没有提升,教育没有提升,那时候你发现,你手里花几倍买的房,实际价值还不如以前,那种情况下,无论买房的人违不违约,房子的实际价值都已经被严重高估了,崩塌是迟早的事情。
金融危机只是一个果,因是光放贷不建设服务民众,大头被资本家拿了。毕竟你要说美国金融危机后很惨? 拜托,把中国去掉,美国 gdp 增长无论是增长率还是增长绝对值,都是一众发达国家中最好看的,特别是绝对增长值,除开中国谁还比得过?
所以说次贷危机听人吹得多么凶,好像美国没能力救市一样 , 实际上是美国有能力救市,但他选择了资本家获利最多的一种方式,这就是资本主义,为资本家服务。
另外说说房子,你现在居住的房子享受的公共设施服务如果在未来进一步升级,那房价是必然升值的,毕竟 08 年很多地方(包括主城区)都没地铁,如果拿现在的设施配套拿到零八年去卖依然会疯涨,至于涨得比现在多还是少,那我不知道,不过疯涨可以肯定。
也别说中国人买不起了,首先不说这个算不算伪命题,如果现在中国的基础设施更进一步升级,那是会吸引外国人移居中国的…
本质上一模一样,但是两国国情不同。美国通过美元霸权捆绑全世界经济,就算美国国内蛀虫把钱撤走,最后还是要回到美国,而中欧日在危机发生后是携手一起把美国拖出泥潭。
可中国现在这个情况,蛀虫们把钱转移走就不会回来了,而且,危机一旦发生,欧美日可不一定会帮中国拖出泥潭。
更要命的是,美国是单纯的金融危机,即使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最后也不了了之,而中国的危机会演变成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在中国房地产整个过程中,风险都转嫁给了购房者,尽管是期房,尽管公摊面积多,尽管房贷利率高,老百姓还是掏空六个钱包强行上车,整个社会舆论灌输给全民一个观念,没有房子不能结婚。在父母那一代,没有房子是可以结婚的,但是没有冰箱彩电洗衣机不能结婚,在爷爷奶奶那一代,什么都没有也可以结婚,但是不能没有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他们垄断什么,他就让你买什么,你不愿意买房子,那就把医疗教育全都捆绑在房子上。
记得 11 年还是 12 年,周小川明确表示中国居民杠杆率低,彼时北京房价普遍在 1.5 万到 3.5 万区间内,均价在两万左右,老百姓抱怨房价高,都以为政府会调控。而在周小川说完这话后,有些知道内幕的,还有嗅觉敏锐的投资者,盯着政府规划,炒房团应运而生,现在是 2022 年,北京的学区房普遍价格在大十几万,有钱都买不到。
金融确实可以促进实体经济,但是前提你要严格监管。90 年中国股市正式开启,04 年银行出现首个理财产品,12 年 p2p 网贷平台进入爆发期。
15 年股灾爆发,爆发前人民日报堂而皇之发文称 4000 点才是牛市起点,无数散户吃了定心丸放心大胆地冲进股市,一度拉到 5000 点,然后暴跌,十天蒸发 5.5 万亿。
18 年 p2p 爆雷,而在 p2p 集体爆雷前,e 租宝在央视打广告,还特么跑到各大高校校招,待遇还不低。
2021 年包商银行破产,一家银行居然成了明天系的提款机。
2022 年河南村镇银行 400 亿存款消失,爆发影响极其恶劣的群体事件。
中国丝毫没有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把房子打造成了中国版 cdo,且因为中国没有个人破产制度,风险全部由购房者承担,同时整个体制到处是蛀虫,金融监管形同虚设,官媒和利益集团勾结,毫无公信力可言,不仅为其背书站台,还放假消息引诱韭菜。
再看看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各金融机构锁定 cdo 价格,不许降价,否则会改变市场预期,营造出了买涨不买跌的假象。
再看看中国楼市,中央,政府,银行,官媒,各种披着专家外衣的喉舌,全都通过舆论和行政手段锁死房价,防止房价下跌。开发商早在 2017 年就撑不住了,同年美元债大规模发行,而 18 年一些开发商扛不住私自降价被叫去喝茶。
现如今,又扛了四年,无论是包商银行破产,恒大爆雷,还是河南银行卷走储户 400 亿,这些在党和政府的掌控下不至于爆发系统性风险,可停贷就不一样了,整个风险都在购房者身上,购房者如果摆烂不愿意承担了,那就真的寄了(目前,github 下 WeNeedHome 项目更新的数据为 298)。
我是真心劝买了烂尾楼的韭菜们一句,别摆烂,对大家都不好,银行违规不封顶就放贷你可以摆烂起诉银行,那些封顶放贷的,你停贷不叫摆烂,叫作死,上了征信做生意银行不贷款,找工作背调过不去,如果真的无力还贷,那就彻底摆起来,房子抵押出去,银行不要抵押给黑社会,信用卡全部套现,所有资产能抵押的全都抵押出去,否则你私自停贷到时候冻结你资产,一分钱你也拿不出来。
区别在于一堆钢筋水泥一文不值
中国烂尾楼 不会是什么大事
中国人观念是这样
没区别
我们的主要是房子有问题,贷款者有钱但是没有还款意愿。美国是没钱还。这其中差别还挺大的把。
房地产危机迟早要来,只是早晚问题,大小问题。
a 和 b 是购房者
1.a 有信用,b 没信用
2.a 申得贷款,b 申得贷款
3.a 没得到房子,b 得到房子
4.a 开发商违约,b 自己违约
5.a 继续还贷 ,b 停止还贷
6.a 的结果: 损失首付款,获得债务
b 的结果: 损失搬家费,免费住房 n 月
这是从购房者角度的区别。如果从行业或国家层面讲… 等等,我是个只抽过人大没进过人大的普通老百姓,别的角度和我有毛关系。
中国的烂尾楼倒霉的是买家,而且要一直永远。没吃没喝卖血也得还贷款,不然之前的首付就没了。
美国的次贷危机倒霉的是银行和国家。老百姓有破产法保护,该吃吃该喝喝。还领失业金。失业金不分投没投保都可以领。
都在骂美国不是东西,霸权!我也这么认为。但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骂的最凶的最后去了美国都不回来了?还过得很好。
这真的是无耻还是我们自己打脸?
中国的烂尾楼,购房者恶意断供,美国的次贷危机,各大机构善意暴雷,一个没风险,一个被爆死。相较之下,还是我们这边资本家舒服一点。
什么样的民众配得上什么样的 gov
别觉得这话听着不舒坦,我就问这些今天急得跳脚的烂尾楼业主,如果出面把你们的房子兜底按时交付了,哪天另一个楼盘暴雷的时候,那些业主联名请你帮忙签个字的时候有多少人会签?
去售楼处拉横幅,有多少人会去?
换成另一个省呢?
看着一个个人畜无害大义凛然,实际上都是一群自私鬼。
区别在于:
美国是购房者凑了首付,二十年分期贷款买了个盖好的房子。最后没钱还房贷,那好,房子没收。当大批的购房者无法还贷时,次贷危机就产生了。
整个过程中,开发商是老老实实的生意人,美国政府浑浑噩噩不作为,银行是黑心资本家逐利。
中国是购房者凑了首付,二十年分期贷款,还了一阵子贷款后,发现自己买了个 “云房子”……
整个过程,地方政府拿了卖地钱,对银行监管形同虚设,银行顺利放出贷款,对购房款监管形同虚设,开放商勾结政府和银行,转出购房款,拿钱闪人。三方内外勾结,配合无间,搓了购房者的圆仔汤。烂尾楼便产生了!
没有区别,都是:"骗子太多了,傻子口袋里的钱不够用了。"
次贷 VS 次开发商
次贷危机是吧居民风险引入金融系统的崩盘。烂尾楼是把金融风险引入居民。
从危机的角度看没啥区别,任何危机都需要酝酿,美国的次贷危机也不是突然爆炸的,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积累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这次危机也是,现在断供还是九牛一毛,但是未来呢?谁也说不准。
这个是特色
能不能继续目标是星辰大海就看这次过不过的去 过去了会不会改革
其实这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你看到的烂尾是表象,更深层是一盘大棋。
![](data:image/svg+xml;utf8,)
最大的不同,美国人是买了现房赖了贷款,最差也就是现房被收走,个人破产后山姆大叔给发钱,越南是买了烂尾楼还要继续还贷款,不还贷款不仅烂尾楼不属于你,微信里的一分钱领钱也要帮你冻结,万恶的美帝
源头。谁在加杠杆,美国是购房者加杠杆,中国是房地产商加杠杆。
受益者,美国是银行,中国是政府
受害者,美国是银行,中国是购房者
谁犯罪,美国是银行,中国也是银行。
我认为谁该死,把钱花出去的人该死,美国是银行,中国是塔。
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但都能看出来是在崩溃。
传统的例子来类比的话,就是传销的找不到入会的人了,就维持不住传销的神话氛围了。
什么叫次级贷?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经济问题,我们的烂尾楼是 zz 问题。
经济问题搞不好,就会引发经济衰退,企业破产,居民收入下降等等。2008 年经济危机后,美国足足用了一年时间才恢复过来。
烂尾楼问题搞不好,对经济有啥实质影响吗?根本没有。各大银行已经出了公告,涉及房贷只占总体规模的 0.01% 不到,根本就不可能引发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既然没影响,那我们还担心啥呢?嘿嘿嘿
美国人卖房子,可以贷款,交钱的时候也见不着房子,但是美国人交钱只交定金,付首付,房子建好了,银行放贷款,房主还贷款。
美国次贷危机,房主还不上钱,房子还是能住的;
中国。。。
银行放贷,地产商才开始建房子,准房主还银行的钱,有时候,房子烂尾了,准房主升级为大怨种,继续还钱。
虽然我们为人民服务,但是银行和地产商也是人民啊,正反不能亏了他们;
不能反驳,反驳你就是违法,反驳你就是没有西方契约精神;
感情,您学的那点契约精神都用来约束普通民众了呗?
不能多说了,多说连坐三代!
区别在于: 次贷危机美国硬着陆,房价大跌。烂尾楼发钞放水逐年消化。
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国人住了房子不付钱,让出钱的银行背债,不救就搞死了银行。中国是掏钱买房子的人住不上房还要继续掏钱给银行,拿不出钱你就可能要坐牢,银行没事,开发商也没事。。。
之前是有区别的,如果地方允许 0.5 首付这类的庸政出现,那后续的就没区别了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美国人还不上贷款了,导致风险转到下一个层银行。
中国的烂尾楼问题,如果业主不主动停款,就永远不会推成系统性风险,就永远不会被解决。
好在有业主已经觉醒了。
乌兹别克斯坦的我略有所知。
乌方与美国的本质区别就一个:
可以明显看出美国制度的落后 影响范围大且深 乌兹别克斯坦特色制度将风险极小的控制在了还贷者范围
所以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次贷危机里只有金融资本家可能挣到了钱,烂尾楼则是政府、银行、开发商都挣到了钱。
显然,烂尾楼是三赢。
REITs 在美国引发了次贷危机。
中国的 REITs 在去年上市。
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中国的完全不同。否则中国也不引入 REITs 了。
主要区别在于美国那次是业主的房到手了,没付钱。中国的是业主付了钱,房没了。一个没付钱有房子,一个付了钱没房子,这个还是区别挺大的嘛。
其他的不管你怎么粉饰都是金融系统要倒霉,虽然你可以强调整体可控,但是事实大家看着嘛,如果要救肯定可以救,政府掏钱咯。如果不掏钱,业主牺牲咯。
相同点:就屋主而言都能导致失去房屋。宏观来说,都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
不同点:
贷款时候,美国抵押的是成品房子。所以普通买家是没房子时候是不能带全款的。开发过程中的资本主要是开发商贷款或资本市场融资。所以,开发商承受开发中的大多数风险。楼主的按揭都对应成品房子。如果按揭还不起,走法拍程序。通常屋主最大损失是完全失去房子。
中国买家买房是可以抵押未来的成品房子。如果烂尾了,房子价值没有兑现。这时候屋主既的不到实用的房子,也还要继续赔付剩余的房贷。
对开发商而言,美国的开发商要找投资银行,开发商贷款开发一个卖一个。即使是卖的期房,只要交一部分定金。
中国的烂尾楼的开发商开发过程的钱理论上是全是买家的。买家买期房,要自己从银行贷款付全款,买家付银行按揭。但是:美国的开发商模式中国学起来也不是不行但是有一定困难。比如美国小开发商,通常是开发独栋屋。这很容易滚动建一座或几座就卖,开发商占用资金不大。大的开发商那就和中国的比较类似,所开发的项目很大,拿地钱很高。存在很大资金压力。融资渠道要多元。
美国大的开发商比如过去我投资过一家建豪华 mall 的,其开发的 Mall 有的甚至中央有滑雪道。在经济危机时候,资金链也可能断裂,也可能形成烂尾项目。最终债务重组,引入新资方,旧老板失去很多股权。发行的债卷也贬值很多。
只要做的生意和自身资本不配的,都容易破产,开发项目烂尾,美国的中小型开发商破产也是经常的。美国的大房产开发商破产多吗?通常不多。他们也和国内的巨无霸一样融资 + 自有资金,拿地,开发,出售或出租。他们利润通常很不错。利润不错的时候通常绝大部分利润要强制分红给股东。剩余很少部分继续开发。这些公司如果上市即使盈利很好时候 pe 也不高属于分红股。所以,他们很难做的如国内的巨无霸那样大规模,尤其是杠杆和债务规模。所以不容易破产。即使在次贷危机时候,最大那几个开发商虽然股票跌成毛票,但经济好起来业务就又照常了。靠的就是稳健发展。
兄弟,烂尾了你也得还贷款,逾期不还?银行账户冻结,法院起诉!咱们老百姓想在征信问题上面当老赖?成本可太高了。
中国的烂尾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还贷意愿这么强的韭菜能被逼急到连个人信用都不要了,相关的银行房企就没有人出来负责任吗?
我们的烂尾楼说实话真的是参与的各方(除了买房的)过于贪婪了。中国人一旦买了房子那是宁愿砸锅卖铁都不会想着断供,所以说这对银行来说都是最优质的资产呀,可他们怎么做的,他们是想方设法把风险都推给买房者。应该说在中国房子烂尾了,政府、银行、开发商都有罪而无人去管,买房者无罪但是受到的伤害最大!
一个是鱼塘因为下暴雨,鱼都溢到路上了,然后水退了鱼死了好多。
一个是鱼塘里的鱼游得好好的,突然来了绝户网和电鱼竿,最后没鱼了。
你买基金和炒期货的区别。
就是杠杆比例不一样,风险不同。
中国有点风吹草动就是崩溃、危机,美国枪击、CPI 高涨,却是人间天堂。
你们这些反贼,屁股歪了良心、脑子就不要了。
美国的问题出在买房的消费者身上,然后美国的头部金融看到这帮穷光蛋付不起钱了直接从贷款上给你引爆主动做空。中国的问题是建设房屋的地产商本身的生产建筑出现了问题,这也是疫情导致的,当然,不少企业自身的资金链也出现了问题,但是主要是房子烂尾导致的,这和美国的次贷危机有本质的区别,美国是买房的换不起钱,中国的是买房的还贷能力尚有,但是供应商摆烂。应该逼得是地产商,而不是购房者。还有,地产商如果想要降价出售房屋回流一定的资金不能进行特别严格的干预,这样只会恶化整个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
完全不相干,甚至是完全相反
中国是房子没盖停工烂尾,做购房者钱照付,月供照缴,全局只有购房者承受损失
美国是房子保质保量保时交房后拿到了钱,但是银行因为购房者无力偿还而产生了损失
区别就是,美国是次贷危机,贷太次,住得上房,还不起贷。
而中国的烂尾楼是次房危机,房太次,还得起贷,住不了人。
强烈建议对烂尾楼的开发商进行无限追责,不要管有限责任这一套,对房地产公司的高管,股东,受益人进行无限追责,把他们都榨成灰以谢天下民愤,然后用追缴来的资产进行烂尾楼的复工。
不好意思,我们不搞西方那一套。次贷危机不存在。
解决办法:再苦一苦百姓吧
社会达尔文, 谁弱谁死, 按闹分配
都是月球势力的阴谋 我党自始至终秉持为人民服的初心 不拿群众一根一线
次贷危机断贷的买房者基本都是投机客,低首付,以贷养贷。
美国描述次贷危机的电影里《大空头》里,一个普通的脱衣舞娘,5% 的首付,买了 5 个房 1 个公寓,用再融资付利息,赌房价永远涨。
而近期中国烂尾楼的断贷的买房客,至少自称不是炒房的投机客,自称是刚需,自称自己 30% 以上的首付不是来自融资。
所如果你相信这些断贷者的自述,那其实并不构成危机。
烂尾楼建好并不存在技术困难,而只是因为利益问题被搁置。
现在买房者违约断供,房子就是银行的了,房主的债务是房地产公司的。
所以银行有了一个烂尾房子,而银行收不回来的贷款只有房价的 70% 不到。那银行找建筑公司修好,不难以买房时的 8 折卖出,对银行来说并不亏。
亏的是买到烂尾房的刚需。确实很值得同情。
——————————
当然,如果你认为烂尾楼断供的主要是愿赌不服输的投机客,那 30% 的首付也是各种贷款弄来的,那确实有可能触发债务危机。
几个高赞都在说优贷,没错居民贷款的确是优贷。但这个链条里不是只涉及居民贷款呢?如果只涉及居民贷款,那应该也不会出现烂尾楼吧。事实是,鉴于往年房地产一片欣欣向荣,国内开发商为了能赚更多钱,惯用的操作是通过挪用监管资金和从银行贷款的形式四处买地扩大盘面,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杠杆。曹德旺说过:许家印自身 39 亿资本,贷款可以做到两万亿。这就是差不多 500 倍的杠杆,我相信曹说的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大家可以细细想想,在国内没有 zf 和 yh 的助攻,开发商能上到 500 倍的杠杆不?开发商上杠杆贷的款还是优贷还是劣贷?如果 39 亿就能撬动两万亿,这些贷款里坏账是不是占的比例也不低?这种量级的坏账构成不构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如果没有风险,为啥 zf 还天天讲严控系统性金融风险?讲房贷还是不要只看到链条中的一节。。。因为居民贷款都是优贷,所以国内就不会有次贷危机?
没什么区别,都是监管者出了问题。监管失控才是本质,次贷危机是对金融衍生品失去监管,烂尾楼的问题,是政府部门失责。现有得制度下,住宅预售款存在一个银行账户里,开发商想动这个钱,要房管部门的批准。如果不是政商勾结,狼狈为奸,怎么会弄成烂尾楼?
中国的很多问题,只有杀人能解决,这件事里,除了杀掉奸猾无良的资本家,也要杀掉那些腐朽的官员才行。
次贷危机,是银行对于房价上涨过于乐观,因而忽视风险,放贷给支付能力较为勉强的购房人,当经济下行,大量贷款人无法还款,同时抵押的房产资不抵债时便爆发了可以直接导致银行破产的次贷危机。
烂尾楼导致的停贷问题,依然还是银行的责任,银行违规将监管账户资金直接打给房企,将贷款在结构封顶前就发放给开发商。
其实总结一下就是,相同的在于不管社会制度如何,资本总能找到作死的方法,而在危机之时,却逃避责任,让其他方承担。不同的是,南加拿大是银行合法赌博,赌输了,个别破产了;南蒙古是银行违规操作,暂时还没什么消息,不知道发展如何
区别在于烂尾楼问题是真的有烂尾楼,真的用金融和行政行为指导了大量多余的生产行为,浪费了大量资源人力土地。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违约
除了都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波动引发的债务违约现象之外,全是区别。
优贷危机
一个是被剥削的还不上了,一个是逍遥享受的自己还不上了。高下立判!
区别:
烂尾楼问题,是消费者付了首付和背负银行债务,但拿不到房子,还要还房贷,受损方是购房者,银行与开发商没损失。
次贷危机,是银行放贷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低首付购房者,因购房者无力还贷导致银行及房债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受损方是金融机构及证券投资者,购房者没损失。
能把优贷搞到危机。突然想起来隔壁小弟弟能把最好养的仓鼠养到绝种
一个会把人逼到造反,因为是无限责任制,。
而另一个因为因为有破产制度,即有限责任制,只会失去现在拥有的财产
完全是两个问题,只不过都涉及了金融和房产而已。
失信群体不同,受害群体不同,获益群体不同,最后会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一句话概括。美国次贷危机坑的是贷款人。中国烂尾楼坑的是借款人。
中国是地产商坑蒙拐骗买房人,美国是买房人坑蒙拐骗地产商。
虽然都是烂,但是也是有天壤之别
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这么多年了,一谈压制房价,必然会被提到的概念就是 “硬着陆”,也必然都会被反驳 “硬着陆又如何”,合着一次都没想过到底什么是硬着陆吗…………
卡在今年暴这个主线雷其实也蛮耐人寻味,会往哪个方向走只能慢慢看。
完全相同的一种金融灾害,是为政府失灵。
观点本质上仍然是凯恩斯的游戏,是政府偏好和市场偏好不同的产物,政府有政治目的,市场却遵守客观规律的。
两房是政府干预的产物,为了实现政治目的(口号是人人都有房住?)而主动采取政府干预措施。无数的身无分文的人拿到贷款几十倍的杠杆也要买房。暴雷后,政府接管两房,耗费纳税人钱,但是有恃无恐莫过于此,(据说两房在法案投票期间还给购房者发短信,号召大伙站在一起?)。
烂尾楼是政府干预的产物,当作为白手套的房企摆烂后。人们才能意识到房价是有两双 “看不见的大手。” 房价为何高?监管为何宽松?都是土地财政的问题。“限跌令”“国企接盘土拍”都是因为地方为了财政而搞出的产物。烂尾楼往小了说是监管问题。但是本质上是政府制度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预售制可以如此容易的从银行拿到热钱,为什么中国银行就那么容易呢?是银行看不懂风险吗?不是,是因为房企背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政府应该是干预了银行的决策。(美国也是预售制,但是要求建好。)
现在该房企跑路了,回笼资金救自己的命,也就是救烂尾楼购房者的命。然而为了不让泡沫破灭,政府要 “防止人民的财富缩水。”
房企不想建房子吗?(也许还真不想,万达 15 年后选择的保守策略?)
只是房企没钱建房子,价值前五的碧桂园居然会被区区美债给搞得焦头烂额,却不怕烂尾楼。为什么呢?政府有干预对策罢了。
有股力量在将优质贷款和次级贷款划清界限,但是本质上来讲,市场变化会让优质贷款劣质化的。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制度问题
中国的土地问题,是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历史问题
系统性风险在 “存在可开发的土地” 的时候就存在了
以前是用土地种粮,现在是用土地盖房
封建社会的土地危机全部转移到佃农身上
现代社会的土地危机全部转移到购房者身上
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三十年我们享受了他的好,接下来三十年就的承受他的坏。
我们的烂尾楼危机更合适的对比是日本经济泡沫,和美国次贷并不是一回事。
简单来说,美国次贷危机是炒房的把自己炒死了。而我国和日本,是整个经济结构的问题,一旦炸了,整个国家的经济会遭受非常严重的打击。
次盖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区别
没卖掉的烂尾楼,银行倒大霉。
已经实现预售的烂尾楼,银行放款给的是有偿还能力的购房业主。着急的不是银行了。
本质上有区别,但如果发展严重,极有可能殊途同归。
首先必须承认我国房贷还属于 “优质贷款” 的范畴,但也只能说还处于,如果失业率继续增加,经济下滑继续加重,会有更多的人还不起房贷,你再优质也“完蛋”!毕竟中国可有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房贷利率~
当然,因为房贷直接导致全面 “金融危机” 的可能性很小,但 “温水煮青蛙” 似的经济萧条可能性很大,现在各地财政已经被核酸掏空了,医保和养老的窟窿都没法补回来,如果 “集体断供” 的情形继续扩大,这 2、3 万亿的窟窿怎么补,就成了大问题。而随之引发的楼市不景气,各地 GDP 下滑,以及激励措施导致的物价上涨……… 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把经济推向崩溃边缘。
区别就是次贷危机资金链断了,没有老百姓接盘。只能银行金融系统自己消化,然后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烂尾楼,断贷有老百姓接盘,不影响银行不影响金融系统,更不会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它还有 P2P,恒大 2 万亿债务,蛋壳,培训跑路等,要是在美国早引发不同程度金融风险,金融系统早就崩溃。
本质上都是发包人过错。
而受包人待遇是不同的。
包,包袱的包。
烂尾楼。最近特别多。原因在于资金链断裂。施工方收不到钱,就不给干活。烂尾。问题是开发商收到钱为何又没钱。正如这几十年的房地产运动,大钱都哪去了?未解之谜啊。谁要是知道,足可以称得上人民英雄了。
烂尾楼,责任不在于买方。买方必须要还款。开发商找不到。。。。银行就找买方。
次贷危机,责任不在于买方。破产了就不用还了。本来就是银行给的烂货。银行兜底。个人破产,做好手续就不用还了。没能成为老赖。
本来有 2 个特别无耻的视频应该揭露真相。
考虑到一定和谐,那就不发了吧。
没能耐,出不去。我能怎样?
烂尾楼户主高学历的很多,次贷危机户主狗的很多,看到了我国的人才红利!
中国烂尾楼:开发商欠债,业主买单,金融系统暂时没有危险。
次贷危机:买房人(大部分美国老百姓)欠债,金融系统买单
美国次贷危机的特点是:基本没有还款能力的低收入者,一段成为了住房的 “业主”。按照还款计划,他们基本零首付,而且从第三年左右才需要开始还贷,因此前两年可以白嫖住在“买来” 的房子里,起码可以省两年房租。
这么搞的话,建房子的钱哪里的?好办啊,由 “信用增级机构” 这个江湖忽悠大师包装了好多层,吹上天,卖给国外各个凯子,尤其是欧洲凯子们,骗他们的钱。
第三年第四年开始还贷额开始飙升,还贷是不可能还贷的,毕竟这里面很多人两年前还是流浪汉,也没啥收入。还不起了怎么办?个人破产呗,宣布不还了,房子交回金融机构。
所以,总体来看,相当于最底层的美国人吃了两年欧洲 “大善人” 送的天上砸下来的馅饼。欧洲大善人大天使由于派发馅饼太多法力流失导致摔了下来,比较受伤。尤其是德意志银行,雷曼兄弟宣布倒闭都上新闻了,还急火火的给兄弟送上几百万欧元,获得了及时雨的“美名”。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
我们的烂尾楼问题是优质贷款,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劣质贷款
区别就是
美国的贷款者看到房价下跌把房子扔给银行就跑路了,银行无法追索贷款者其他资产还贷导致亏损,然后这个亏损被金融产品的杠杆放大,最后引发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危机。用人话讲就是没人敢把钱借给别人了,导致整个社会崩溃。
我们的房贷是优质贷款,银行可以追索贷款者的其他资产还贷,而且没有个人破产制度, 所以这个窟窿总是能补上的,不会引起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
而且美国的杠杆率太高人人都在炒房子,房价下跌导致踩踏性卖出,最后很多地方有 10% 以上房产被银行收走,影响范围很大
而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有自住房,自住房率在 90% 以上,只有少数买家被烂尾楼事件影响,几十万人其实也就万分之几而已,比美国次贷百分之几少了 100 倍,这个事件是局部的可控的。我们还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防止炒家抛售房产打压房地产价格,避免资产贬值,从而极大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
本质没有差别!
无关
大概率不会。
原因很简单,美国次贷危机是因为有房无钱,也就是危机方是那些贷款买房的人,因为他们没有支付能力才导致暴雷的。因为美国发生的所谓次贷危机,本质上是金融衍生品,是因为加杠杆过多、过滥形成的危机。
而在中国,情况是有钱无房,因为房屋买卖抵押合同对购房人审核很严格,也就是买房人有支付能力,违约的是这些毫无信用的房产商,由于开发商流动性不足造成了房屋烂尾,导致房屋无法及时交付,从而很多业主不愿意继续交付按揭的问题。
![](data:image/svg+xml;utf8,)
实际上,现在这个购房合同也好,抵押贷款合同也好,对买房人是极其不公平的,因为两个合同的另一方,银行和房产商都巧妙的转移了自己的风险,一旦楼盘烂尾,风险全落在买房人身上,一方面是拿不到房,另一方面还得付贷款,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所以停贷之后,最好发起集体诉讼,保全自己的利益最好,不然真的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好消息是,之前已经有过这样的判例,将房款和利息退还给买房业主,责任由房产商承担,这个判例有参考作用,其实中国老百姓大部分还是善良的,这次冒着征信污点的风险集体停贷,也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以这个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笨办法获得自己合理的诉求。不然一直烂尾下去受伤的只有老百姓自己。
预售制确实值得反思了!这项制度到底帮助了谁,又害了谁!
这?尼玛,这能比?烂尾房是业主给了首付我还一直给贷款啊,不是给不起钱啊!次贷,破产的很多都是保险公司!国内保险公司你觉得和烂尾房有啥关系?
美国次贷危急,转移到中国体现了烂尾楼危机,中医还真是伟大。
美国是把次贷卖给全世界,
全世界为美国买单。
中国是富豪赚老百姓钱,
然后富豪转钱去国外,
肉烂在锅里
都是金融游戏。虽然作案人不一样,但是受伤的都是老百姓。
一个是有药可救 一个是无药可救
美国是次贷危机,我们是优贷危机,建议可以看下电影大空头,有趣还讲得明白
中国有多少楼盘,才有多少烂尾,撇开数字谈危机就是耍流氓
资本主义的次贷危机
美国富人还有吧, 穷人也有吧, 有什么危机? 有什么区别? 一场富贵换个人而已。
美国次贷危机最后什么都没解决,高盛董事长当时做财长,财阀吃饱饱。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美国财政部和高盛摩根以及芝加哥等高校经济学家之间是流动的。
监管金融部门的人可能是被监管者曾经的下属或者领导。
制定金融政策的人,是一些金融公司高管的原来同事朋友。
当然了,我下面说的话,一些人更不爱听。
1 次贷危机关键词在于次,也就是第二次抵押,第一次是有实物的,第二次是打包的金融产品,没有一般抵押物。中国烂尾楼更多是资金链问题,财产抵押方面还是有价值的。
最主要,不能让人套利转移财产,只要保证了这一点,肉只要还在国内,其实就是在锅里,不算大事。
2 美国房子独栋的木质房屋很多,反观中国,都是钢筋混凝土,价值上相差很大。钢筋混凝土住房关键时刻都是碉堡。
3 中国有美国没有的选项。那就是重走计划经济。那么多房子,真是重新分配,每年二千万毕业生是嗷嗷叫,你让干嘛就干嘛。指哪打哪。这条路我觉得很多人不喜欢。
中国极端化,无外乎两条路,左转走计划经济。
右转对外开拓,编户齐民。
我要问那些阴阳怪气的人了,这两条路你想选哪条?
现在这个世界,中国能平稳运转,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说难听点,德国日本二战搞的那些算个屁。中国这种文化向心力以及国土面积,一旦打开基因里的开拓因子,叠加基建能力,啧啧。
看了高赞回答,我哭了。
美国资本家可真是太善良了,为了穷人买的起房竟然愿意自己受损失来给他们贷次级贷款,真的,我哭死。
次贷危机比烂尾楼厉害多了,主要是层层的金融创新,债务转移,牵扯到的金融机构太多了,波及到了全世界。除非现在的断供水准再高 100 倍。那国内的危机是大了,也不会产生和美国次贷危机一样的全球影响。
咱们是自行消化对内,人家是找下家对外。谁摆烂证明锅在谁手里,现在轮到老百姓摆烂证明开发商想甩锅给老百姓,但是老百姓不想接锅。最好结果就是劫开发商的富,济老百姓的贫,减少社会动荡。农村开始自建房,自由买卖减少对开发商的依赖,减少银行在中间赚差价。政府卖地收割开发商再狠狠赚一笔。然后开始征收房产税来个落井下石美哉。
就我们这情况,哪有脸跟人家次贷危机比?
人家是单纯不想还或者还不上,
我们这个是不管还不还,大概率都没啥好下场。
还了,啥也捞不着。
不还,社会性死亡。
再纠结纠结,跳楼的越来越多。
很多人眼中的世界:
美国通胀,欧元贬值,日本衰退,我们憋住,苟到最后吃它们尸体我们就赢了。
实际的世界:
美国:加息撤资,移产业链,什么?赶上房地产危机?那真幸运,又搞定一个老二,好像比前三次都轻松。抬走,下一位。
没什么区别 一切责任皆有美方负责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内销转出口,他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中国烂尾楼问题,出口转内销,业主背上也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一个是有房没钱还贷,另一个交了钱开发商不能交房!两件事完全没有关系!
有区别,美国的是把钱借给不能借的人,导致放出去的收不来,一连串反映。就成了一团麻花,整理是整理不清楚了。
我们是领导收了钱,把不该拨付的拨付了,被开发商高周转卡死了。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地方领导捞了油水,然后国家队出来低价抄底盘活也有油水。只有开发商白忙,老百姓属于羊毛,所有获利都来自他们。是可以理清楚的,只有部分资产过于低价值可能没人管,优质资产最终会被理出来的,不要急。理出来后房价还会稳重上涨。
如果有维权成功的盘,目前是最佳入手时机。低价获得千百人维权劳动成果。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我朝烂尾楼是个别腐败官员辜负了领袖的嘱托,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 属于极个别现象
美夷的磁带危机 是资产阶级金融寡头系统性,制度性,永久性的炸取诈骗剥削剥夺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必然会重复发生的 本质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统治阶级剥削,欺骗,压榨,奴役,麻醉劳动人民和无限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工具和道具!!
中国房子没了你要继续还贷款,风险在屁民身上。
美国房子烂尾了,可以不用还贷,那就是银行的风险
有区别,美国只能征征税,还不能瞎收,关键时刻没钱,管不了。
我们就不一样了,只要还有一个人有钱上面就不可能没钱,总能摆平。
美帝大部分都是现房,断供之后,银行收一大堆现场的房子,等行情好可以再卖。
中国是期房,集体断供之后,银行只能收一堆工地,等行情好了,基本不能再卖。
懒楼是管理问题,核心价值观有公平条款
应该,逮捕或者枪毙,银行和开发商的直接和核心领导 4 层
应该保护弱势消费者:中国宪法说中国政府是工人和农民工领导的国家,是真的吗?
应该学习美国,美国次贷危机是美联储,和国家机构出面兜底的
王健林说过,房款 50% 是政府拿走了,政府应该出点血,把房尽快盖好,政府不能只拿好处,不担当责任。
用抗疫风格处理房贷危机,碎碎个事
大家不必惊慌
稳定压倒一切
公正就是人心
知乎用户 万乃石 发表 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这个发明将老板的责任限定在公司本金之内,只要本金赔光了就公司死债消。 所以才会不遗余力的将公司负债转化为个人负债,因为个人是无限责任。当你买房的那一刻起,债务就和开发商没有关系了,只 …
学霸抄作业,总是能屏蔽那些错误答案的。 2003年的时候,香港有两个楼盘出现了停工烂尾迹象,酿成了一场轰动全港的“烂尾楼风波”。 不能怪香港市民矫情,小地方毕竟没看过“烂尾楼之都”这种大阵仗。在此事发生之前,香港已经四十多年没出现过烂尾楼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断供潮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地方: 本来安分守己的中国人民,发现只要集合起来,竟然能争取到权益,这影响是深远的。 ————————————————— 所以,我们自身也要做好防备,比如在买房之前打电话给监管机构问一下账户 …
知乎用户 第一财经 发表 烂尾楼没人关心,断供了这些媒体出来当人了 知乎用户 河边钓鲨鱼 发表 主要是看断供怎么发展,看这是一个长期还是短期的博弈。 简单来说 烂尾楼业主停贷不是房地产的末日。 而可能是市场出清的开始。 想看影响的直接拉最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断供可控,但烂尾并不可控 希望大家能看到 有很多烂尾受害者正在饱受折磨 房子没了 钱也没了 最绝望的还是看不到一丝希望 有一位业主买到了烂尾楼 后来又被银行告了 还输了官司离开了 67 岁老人实在没钱了 住进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