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炸弹: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院士回应“24篇论文质疑”;南开校长,曹雪涛团队12篇论文被正式调查“可信性”
近日,学术圈一下来了两个大炸弹: 清华医学院院长董晨院士包括两篇Nature在内的24篇论文被质疑一图多用、图片重复; 生物化学界老牌期刊JBC编辑部罕见的一口气对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的12篇论文发了编辑关注,其中有6篇是之前未 …
这篇回答可能会戳中你内心比较柔软的地方,也是我自己四年来亲身经历过“空虚”“无意义”这两种绝望的感受后,悟出来的真实经验。
总结了一下许多人的共性问题——
不喜欢自己现在做的事,感觉自己干的事没有意义。
找不到事做,每天空虚无比。
尤其是上大学后,简直三天一空虚,五天一怀疑人生。
所以今天我想和你聊聊我的老朋友,也就是这两种感觉——“无意义”和“空虚”。
我的无意义感不来自学业,来自事业(自媒体应该算事业?)。
老粉都知道我在大学考了营养师,半年前的定位是朋克养生,写健康、养生、健身的内容,并且小有成就,成为keep签约作者,被今日头条官方邀请去做自媒体演讲,写出 1000w 量级的刷屏爆文,还在keep上线了自己的课程。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做的这些事情都很有意义呢?
实话说吧,这段经历中,是我“无意义感”最强烈的时候。
为啥?因为我觉得痛苦。
写倒是不痛苦,知识我已经掌握得相当熟练了,一天写一篇还能选题不带重样的。我的痛苦来源于**「无法纠正别人的认知」和「遭受无根据的辱骂与质疑」。**
健康这个领域真的是挨骂重灾区,无论你的文章影响力多大,观点多有科学依据,永远都会有人骂你背叛老祖宗,瞎扯乱误导人,他身边谁谁就不这样……
那阵子我养成了发完文章坚决不看评论区的自保好习惯。尤其是头条这个下沉地,你发篇怎么用柚子核种树,评论区都会把你爹种土里。
好了扯回来,过往说起来都是泪。
我之所以觉得没有意义,是因为我既没有纠正别人错误认知,也没有改变别人的成就感,我甚至感觉不太快乐。靠,就像完全没有实现什么意义啊。
我觉得做着有意义的事应该是快乐的啊。
说起“有意义的事”,你是不是也感觉过着有意义的生活会很开心呢?
但通过我的挨骂黑历史,我想告诉你的是,有意义的生活不一定就快乐。
Lane等人做了一个研究,在他们 2018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他们调查了 400 名大学生对“追求学位”和“追求社会关系”为意义的追求程度,与他们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以追求学位和社会关系的这两个人生意义上,想要过“有意义的人生”,既会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痛苦。
你感到现在的生活没有意义,是不是因为把“人生的意义”和“快乐”联系得太紧密,所以在追求意义的路上感受到痛苦,才产生了困惑呢?
我们在质疑这些意义的时候,实质上是不是在质疑这些意义带来的痛苦?
质疑“自己做的事有没有意义”,又去困惑“人生的意义”。那这个困惑的本质,有没有可能其实是对痛苦的回避和否认?
产生“无意义感”,是在质疑追求意义时带来的痛苦。但你得知道,想要过“有意义的人生”,就是既会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痛苦的。
所以我现在才觉得,能感到痛苦其实也不算是坏事吧。
lane他们还借助人际心理自杀理论(interpersonal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uicide)对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发现——
并不是人生意义的存在本身,而是追求意义的这个过程,更能给人们活下去的动力。
你的心理状况跟我差不多。
我今年高三毕业,高中前两年还算认真,最后一年也许是懒还是胆小吧,不愿意太努力了,成绩极速下降,从高三开始就能超一本四十多分到高考结束只超一本七十多分。。。(我所在学校是省内重点高中)。能上这样一所高中只能说我之前在扮演我应该扮演的社会角色上还是很成功的。
但是上高中以后我突然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了,追求优秀干嘛,别人称赞我干嘛,于我都是身外之物。为了公众的社会认可,我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承受重重的学习压力,努力扮演大家都满意的社会角色,这就失了原本生活的意义了。在我看来,生活是要过得充实满足的,是需要我们去体味、享受的,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亲朋好友身体健康,每天愉快简单地度过就行了,为什么要为了博得别人的好评而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但事实总不会让人轻易如愿,我考得远没有当初初中水平和我差不多的同学好,甚至没有一些在其他不如我所在学校好的学校的同学好。亲朋好友震惊于我怎么才考这么点分,也有的人幸灾乐祸。还好我父母比较开明,不怎么强求我一定要考好成绩。于我过去的社会角色来说,我的确让大家失望了,我感到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我过去付出的努力;于我的内心来说,我没有多少遗憾,至少我遵循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只要我内心充实就无多少遗憾了。万一我以后哪天心血来潮又想去追逐优秀了,我也会二话不说行动的。但无论怎样,内心快乐充实又宁静是最重要的。既然我们都来到这个世上了,就脚踏实地的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路吧,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坦坦荡荡,沉着自信地走下去。
一点拙见。
每当考研前/放假三天后,找我私聊这种话题的人数就会激增——
「怎么办柴桑我觉得我考不上了啊啊,感觉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感觉放假开心两天以后就浑浑噩噩的,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嗯,我仿佛能理解一点……
总结了一下大家的共性问题——
不喜欢自己现在做的事,感觉自己干的事没有意义。
但又找不到事做,每天都感觉空虚无比。
尤其是上大学后,简直三天一空虚,五天一怀疑人生。
所以今天我想和你聊聊我的老朋友,也就是这两种我也习以为常了的感觉——「无意义」和「空虚」。
Knowyouself 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 80.17% 受访认为生活的意义重要,41.45% 表示没有意义的人生不值得过,但认为自己生活「很有意义」的人只有 9.49%、认为「有意义」的有 39.06%。
也就是说,另外一半的人都是觉得自己的生活缺乏意义感的。
这种无意义感的体会,首先体现在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和激情,什么事都觉得将就一下就好,不做也行,做好了也没多大用,即使苟且,内心波澜也不大。
而那些几乎不追求人生意义的人,就算健康状态一开始是正常的,但身体也会先调动自己处于一种「炎性反应状态」,从而影响未来患病的风险。
我在曾经写作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这种无意义感,之所以觉得没有意义,是因为我既没有纠正别人错误认知,也没有改变别人的成就感。
写作本身倒是不痛苦,知识我已经掌握得相当熟练了,一天写一篇还能选题不带重样的。我的痛苦来源于「无法纠正别人的认知」和「遭受无根据的辱骂与质疑」。(每个写作者应该都经历过吧)
我甚至感觉不太快乐。这种感觉让我相当矛盾。
因为,我觉得做着有意义的事应该是快乐的啊。
说起「有意义的事」,你是不是也感觉过着有意义的生活会很开心呢?
但通过一些研究和我的亲身经历,我想告诉你的是,有意义的生活不一定就快乐。
Lane 等人做了一个研究,在他们 2018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他们调查了 400 名大学生对「追求学位」和「追求社会关系」为意义的追求程度,与他们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以追求学位和社会关系的这两个人生意义上,想要过「有意义的人生」,既会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痛苦。
你感到现在的生活没有意义,是不是因为把「人生的意义」和「快乐」联系得太紧密,所以在追求意义的路上感受到痛苦,才产生了困惑呢?
虽然明摆着经历一些愉快的事情和体验能帮助人们获得更多意义感,但许多人也忽略了追求意义的过程从来都是不可能只有愉快的。
那么,我们在质疑这些意义的时候,实质上是不是在质疑这些意义带来的痛苦?
质疑「自己做的事有没有意义」,又去困惑「人生的意义」。那这个困惑的本质,有没有可能其实是对痛苦的回避和否认?
所以说产生「无意义感」,可能本质上是在质疑追求意义时带来的痛苦。
但你得知道,想要过「有意义的人生」,就是既会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痛苦的。
Emmons(2003)在研究中曾指出,当人在追求重要人生目标的时候,生活才会有意义。而快乐感本身只是意义的一种主观体验,并不能代表意义感本身啊。
当明白这一点后,能感到痛苦其实也不算是坏事吧。
lane 他们还借助人际心理自杀理论(interpersonal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uicide)对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发现——
并不是人生意义的存在本身,而是追求意义的这个过程,更能给人们活下去的动力。
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没有找到自己的意义,所以其实你不用太焦虑。对意义感本身的痛苦或快乐感知不应该成为你衡量意义感存在的标志,而是明白你正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就类似一种免疫反应一样。
而且每个人定义的意义一定是不同的,有的人的意义是买一栋大别墅,有的人的意义仅仅是能养一只猫。 如果你去多看几部宇宙或历史的纪录片,就会深刻感受到,我们的人生如此渺小,同浩瀚星群相比只是一粒灰尘。
但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感觉到:
如此渺小的人生,却能够去追寻无比庞大的意义。有时候给我们继续生活的动力的,就是挠破脑袋、磨破鞋底追寻它的这个过程。
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我一想到我的人生会有一万种可能性,我就充满了希望。
比如我在写作那段时间中积累了对信息的敏感,更死忠粉的读者,对文字更高的审美,对骂人功力的精进(不是),这些都是意义。
意义可以是万般样子。所以不要为追寻意义路上的痛苦所质疑自身,这正是你追寻意义的可靠标志。
好,那么如果你仅仅只是双手插兜啥都没干的怀疑人生,那就该来到第二种感觉了——
空虚感是比无意义感更加绝望的东西,我觉得。
就像在一座被海洋围绕的树叶落光只剩枯槁的孤岛,每天吃着足以维生的罐头,看着千篇一律的景色,什么事都不想做,也什么事都做不了。
我高考的英语老师说过,人要学会玩。
这句话是对准备高考的我们说的,她希望我们在高考结束之后乃至人生未来,都要学会放松和娱乐。
我们的人生不止有前进,工作,学习等等。还有娱乐。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状态。我觉得题主应该去回忆一下以前一直想做但没做过的事情,或者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和有趣。
打球
打游戏
旅游
学一门乐器
学做饭
画画
学剪视频
健身
学魔方
拼大拼图
拼乐高
学摄影
做机器人
数学建模
做游戏
开车兜风
和好朋友打打牌,喝喝酒,吹吹牛
和好朋友逛逛街,聊聊天,八卦八卦
看一些老电影
看一些新番
看一些美剧
学习滑板
学花切牌
背背古诗词
学一门新语言
养一只宠物
建议阅读一下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或许能给您一点启发:
1.人生就是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两种状态间来回摆动。
2.保持平静的内心,向内寻求安宁
原文:
对生活稍有了解就能明白: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最大的敌人,我对这一点进行以下补充:当我们感到快乐的时候,也就是远离第一个敌人的时候,离第二个敌人也就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就在这两种状态之间时强时弱地左右摇摆。因为痛苦和无聊之间存在着双重对立的关系。第一重对立是外在的客体方面的,另一重则存在于内在的主体方面。外在的客体方面是对立的,艰苦和贫乏的生活导致了痛苦,而安逸富足的生活则会导致无聊。所以,地位较低的劳动阶层永远都在与贫乏,也就是痛苦做斗争,而上流社会的富人则绝望地挣扎在无聊中。痛苦与无聊之间在内在的主体方面的对立则在于:一个人感受痛苦的能力与感受无聊的能力之间成反比,这取决于他的精神能力的大小。亦即一个精神迟钝的人,往往感觉迟钝、较难兴奋,所以精神迟钝的人所感受到的各种强度的痛苦也就较少。然而,精神迟钝导致内在的空虚,在很多人脸上都能看到。此外,人们内在的空虚还表现在,他们对外在世界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哪怕是最细微的事情——都表现出持续的、强烈的关注。
无聊真正的来源就是内在的空虚,它促使人永远不停地向外部寻求刺激,努力用某些事物来激活自己的精神和情绪。他们的做法可谓饥不择食,从他们对单调、贫乏的消遣和社交趋之若鹜的事实就能证明这一点,何况还有许多人在门口和窗口向外张望。内在的空虚导致他们沉迷于花样百出的社交娱乐和奢侈的消费;而这些东西会使人骄奢淫逸,最终坠入痛苦的深渊。丰富的内在,也就是丰富的精神思想,是让我们避免这种痛苦的唯一方法。
先肯定一点,这种情况,基本上每个人都有。我指的是曾经有过,正在经历,以及将来也要面临。
但你能觉察有这种感受,证明你还不赖了,因为这说明做一件事情之前,你会考虑对这件事情的兴趣程度以及它能带来的价值,这帮助你可以比较容易地开始行动和坚持下去。
有很多人自暴自弃,浑浑噩噩过一生,都不曾有过这种经历。
为什么说将来也必然会面临呢?一般情况下都会有这三种原因出现:忘记目标、付出较大努力仍不可得、追求的东西突然不在了。
1.忘记目标是最常见的原因。没有人会漫无目的的做一件事情,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爱一个人。
当一个人丧失目标的时候,往往可能因为目标太过远大,或实现的周期太过漫长。所以你需要对目标进行拆解细分,让它变成你的周期性目标或者短期目标。你要给自己创造一种付出一些努力就有一点收获的感觉,这样能有效帮助你继续前进,就像嗑瓜子一样。
2.当你付出自认为足够的努力后,仍没有实现目标时,有时也会感到做什么都没有意义,尤其这个目标对你特别重要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感觉其实在暗示你,心中已经生起了放弃的念头。
没有什么比付出大量心血仍没有实现目标让人更灰心丧气的了,比如追一个很爱很爱的男生时。
这个时候你需要重新衡量你的目标,会不会本就是错误的,比如这么健壮的他,其实有喜欢的人了,而且还是个男人。
这个时候,你是要继续让这种情绪蔓延,还是想要改变,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的生活态度。
比如你花了大量心血去考一个证,必须有行业认证资格才能进入某某行业,国家突然宣布取消认证了。
又或者某人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去寻找生父,终于有一天找到他时却发现其已经不在了。支撑他走过这么些年的希望瞬间破灭,那种感觉带来的绝望能顷刻间抹杀掉所有存在的意义。只有重新找到生活下去的的新的意义,否则这种感觉会一直存在。
家里条件好的话,学学嘉靖皇帝,
家里条件不好的话,学学阿Q ,
对自己狠的话,学学太宰治,
对自己狠不下心的话,去庙里捐条门槛也行,就当图个安稳。
找个喜欢的人谈一场恋爱,应该能改变很多吧。就是分手的时候一切又会变回原样了
屡试不爽。
看看书,看看报,思考人生,娱乐一下就好了
近日,学术圈一下来了两个大炸弹: 清华医学院院长董晨院士包括两篇Nature在内的24篇论文被质疑一图多用、图片重复; 生物化学界老牌期刊JBC编辑部罕见的一口气对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的12篇论文发了编辑关注,其中有6篇是之前未 …
原标题:清华医学院院长被疑论文造假,别让“子弹”飞太久 顶尖学者被质疑“论文造假”,又是一次学术圈的公关危机。但从过往的案例看很多质疑最后都不了了之,公众始终不明不白,这道“学术与公众的隔离墙”,成了学术不端的“掩体”。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 …
对柴片的一些感受 作者:zuotian 婴儿一出生就有病,原因很多,自身的,父母的,环境的……我第一次听说柴三十七岁生育,非常吃惊。 穹顶开头非常地让我不舒服,有很多医学细节的闪避与无知及误导,也一时忘记了那个曾 …
崔永元不是一个诚实的人 作者:有所敬畏有所尊重 阅读本文的人,建议先阅读我的博文《请崔永元公益基金依法公布账目》,链接是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de08c7e0101es3h.html …
暴风眼中的透明计算 腾讯科技 韩依民 1月19日报道 10天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尧学完成了从“学界明星”到“公众人物”的蜕变,这缘于他所率领的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但在被授予这一空缺多年的重量级奖项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