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越成不了事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肖恩 发表

99.99% 的普通人都成不了事,跟他是否沉迷 “宏大叙事” 无关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本质上这是个逻辑问题。

你认识几个 “成不了事的” 年轻人,发现他们中有人沉迷“宏大叙事”,然后得出这个结论。

如果你再多了解一些,发现成不了事的年轻人,除了喜欢宏大叙事的,还有沉迷现实主义的,悲观主义的,诗和远方的,发泄情绪的,游手好闲的…… 于是,只要你愿意,可以得出很多 “越沉迷 XX 的年轻人,越成不了事” 的结论,堪称小学生造句专家,造麻了。

年轻人成不了事太正常了,成了事的基本上没有年轻人。

其实,喜欢下这种似是而非的结论,也是沉迷宏大叙事的一种。

知乎用户 nell nell​​ 发表

这原是问题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宏大叙事” 下面的回答,谢

@刘静

提醒那个问题被关。

转帖过来,略作修改。


宏大叙事” 本身不是问题,出问题的是 “沉迷” 二字。

这两个字定义了接收 “宏大叙事” 的方式。

“宏大叙事” 可以被其他事物取代,比如 “正统教义”、“标准答案”、“意识形态”……

这些东西接收得当的话可以给人生必要的结构和强有力的支撑。但不恰当的接收则会让人限于囹圄,固步自封。

“宏大叙事” 本身具有横扫一切、以集体经验代替私人经验、将公共诉求凌驾于个体诉求之上的特质。而这种特质会吸引、也会进一步促使那些本身就缺少实践经验、热衷构造理论、习惯于不假思索接收某一思想体系的人更加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因此,对于接收宏大叙事的人来说,“沉迷” 是最糟糕的态度。

可以接收,但要批判的接收,也就是说需要考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言说者与被言说者不同的立场,以及叙事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权力关系。

要理解这种批判的接收,可以先来看一下在社科领域所展开的对宏大叙事理论的批评。


近代对宏大叙事的批判,背景是二战以后,前殖民地纷纷独立,旧有的殖民体系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受到冲击的便是以殖民体系为蓝图的宏大叙事理论。

比如对人类文明的描述、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对人种的分类、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世界市场的运作等等。

很多人误以为说对宏大叙事的批评就意味着宏大叙事理论一定是错的。

其实不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一样,不存在证伪一说。

所谓的批评,不是要全盘否定这些理论,而是要挑战现它们的局限与偏差、增加一个思考维度、采纳一个新的视角、补充一种可能被忽略的阐释。

宏大叙事理论的批评,是对知识的产生及其适用性提出了质问。

——也就是说,当一方掌握了话语权,ta 在对包括自己和他者的处境做出诠释、和提出解决办法的时候,忽视了不拥有话语权的他者对自身处境的诠释以及改变自身命运的主观能动性(agency)。

而这种忽视,并非全然无辜。

它是由实力悬殊的权力关系、以及一方相对于另一方高高在上的霸权地位导致的。


举个例子,印度女性学者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在 1988 年写的那篇檄文《Can the Subaltern Speak?》,就是挑战宏大叙事理论最有代表性的论述。

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后殖民主义时期的印度,「他者」是殖民地的印度女性。

英国殖民者在西方启蒙文明的宏大叙事中立法禁止印度寡妇牺牲的传统。

这件事令 Spivak 意识到殖民地女性的命运一直是被统治者书写的。她并不支持女性的牺牲,但她希望借着这件事来思考西方知识分子如何以自己的宏大叙事建构他者的主体论述。

所以她的质问是:

——「他者」可不可以自我言说,可不可以言说自我?

印度女性作为该传统的主角,却无法言说自己的经验、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无法宣告自己的诉求。她们是无声的 subaltern。

替她们言说的首先是英国的殖民者,将废除印度传统视为欧洲白人拯救蛮族女性的文明成就。继而是独立的印度政府,将之视为印度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功绩。

在这个由西方领导、由印度精英接手的现代性宏大叙事中,唯有事件的主角是缺席的

事件的主角是沉默的,是永远被代表和被言说的客体。在仅有不多的发言机会中,她们的言说也是不被殖民者和印度精英所认知和理解的。

而这种对印度女性主体性的忽视,并不是殖民者和印度精英故意为之。但由于持有构建宏大叙事的主导地位,使得他们从一开始就无法真正的感同身受、无法与女性建立真实的连接、无法察觉女性讲述自身故事的精妙和宝贵。

这是宏大叙事加在被言说者身上的锁链,也是构成言说者自身的困境。作为言说者,他们自己也难以摆脱权力关系对他们思维的禁锢和局限。


回到正题,为什么越沉迷宏大叙事越会令人在生活中无力?

就是因为不假思索地依赖宏大叙事,常常会造成个体在具体的实践中丧失言说自我、改变自身命运、以及掌握主观能动性的能力。

但是如果可以做到批判的接收,也就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让你的经历和际遇去修正和改造你所接收的宏大叙事,让它来为你的人生服务,不把言说自我、改变命运的权利交在宏大叙事的手里,那么宏大叙事就会对你有益无损,并会给予你的人生最重要的支撑与帮助。

所以对于宏大叙事,可以接收,可以构建,但要允许解构,允许重建,万万不要沉迷。

知乎用户 水陌轻寒​ 发表

教员年轻的时候在校园张贴了一张征友启事:“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原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他希望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不谈金钱,不谈家庭,不谈女人,只关注人的性质,社会的性质,世界,宇宙。算不算沉迷于 “宏大叙事” 呢?我认为是算的,他有没有成事呢,成了,而且很大。所以这至少说明,沉迷于宏大叙事和能不能成事虽然不一定相关,但至少不是互斥关系。

知乎用户 万乃石​ 发表

沉迷这个词几乎是万能的,别说沉迷 “宏大叙事” 就是沉迷学习,沉迷工作都会把人玩儿废。

说 “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成不了事” 的人,其实是在对年轻人说:

“你们就老老实实给我干活儿,别想那么多没用的。大事只有老爷才有资格操心,你们听安排就行了,不用知道为什么!”

之所以用 “沉迷” 这个词,是因为他们认为年轻人只要想一想都是不应该的。

“你看我们家旺财,给点儿好吃的就乐得屁颠屁颠的,这才是应该的状态,你们之所以不如旺财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但其实年轻人要想的事情太多了,收入、房子、搞对象、逃避打击。。。在闲暇之余,为了不被这逼仄的空间搞疯,想一想宏大叙事怎么了?难道一定要整天都纠缠于残酷现实吗?

“宏大叙事” 已经成了年轻人的一种 “为人体验”,只有在这其中才能感受到自己区别于牛马的、作为人的、具有精神力量的一面。

知乎用户 小兔​ 发表

人类有个很重要的缺陷是生命过于短暂。前 20 年只能算是孩子,后 30 年基本上越过越糊涂。掐头去尾一算,也就 30 年的日子。

30 年根本走不完一个康波周期,充其量走半个。也就是说,可能一个人全部的职业生涯,全在走上坡路,当然也可能反过来全在走下坡路。

这就意味着用仅有的一点自己和父母的经验做未来人生的线性外推是很不明智的一件事,至少是很冒险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历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宏大叙事。宏大叙事确实不能让你变得比身边的人更成功,但是他能让你跳出身边的人的圈子。

如果听不懂的话,推荐大家想想日本的例子。日本社会是经历过大起又大落的。如果你是活过了二战的中学生,那你的一生确实可以加满杠杆,加的越多,成功越大,越是人上人。你完全不应该听信那些宏大叙事的危言耸听,因为你终其一生,也没能碰到衰退。

可是如果你是婴儿潮后生人呢?你可能从自己的青年和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成功的智慧。你坚持认为那些宏大叙事是放屁,是失败者键政家的爱好,你的自由主义价值观一定能给你带来无尽的财富和成功。

毛主席教导我们,方向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那… 大势判断错了呢?

出名如阿部宽,这样的名演员,高产,敬业,有能力。终于在退休前还清了他的房贷。你能想象爽子需要工作到 50 岁,工作到变成爽阿姨爽奶奶,仅仅是能够还清债务吗?

宏大叙事的周期是很长的,你觉得它没用,是因为你的寿命可能比它对你人生的指导意义要短,甚至短的多。

可是谁能保证,自己恰好不是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那一代人呢?

知乎用户 伏罗希洛夫射手​​ 发表

因为成事的前提是做事。

大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小到买辆车,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你工作的每个细节上。

沉迷宏大叙事多了,就意味着你专注于实际操作的精力少了。

去干点什么吧,别干呆着。

知乎用户 李三江​ 发表

我有个还不错的朋友,在同龄人里面算小有成就的,事业家庭都经营的不错。要说他比其他同龄人厉害在哪,就是他研究点历史,也不算研究历史,主要研究《雍正王朝》。

我本人也做一点事情,好汉不稀干孬汉干不了算混口饭吃,能赚到钱的原因就是从年轻的时候就研究宏大叙事,光是毛选这套书,韦编三绝不算,那也是翻的很烂了。

还有个朋友也被我带着常年沉迷宏大叙事,但他小事做的也很好,我们去餐厅吃韭菜盒子没韭菜了他跑去买趟韭菜就吃上了。在北京工作两年就站住了脚,也算挺厉害了。

我们都是 95 后。

1994 年,上海出版了一套书,叫作《名人日记》,记录了一些青年才俊的日常。日记,写的不一定是心里话,但一定能体现出心里话。

这套书有两个人,我以为,是可以用作对比的。

w 是高校教师,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宏大叙事。他对于那些跑去炒股的同事很不屑,他觉得,人们总说上代中国人不行,把中国搞的很糟,他希望下一代人说这代中国人还不错,把中国搞的还可以,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另一位是银行行长,大名刘金宝,他对自己的名字很得意,留金宝嘛,留住金银财宝。刘金宝搞金融是一把好手,作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的他,心思其实十分细腻。

刘金宝常常反思,自己看上去风光,但真正的自己在哪里自己也不知道了。他就想做个普普通通的人,过幸福的生活。他之所以做这些事情,只是因为他能力出众,不得不做,也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谋点更好的生活。

他向往爱情与自由。

刘金宝说做了银行家不敢交朋友,但是他大量交朋友,尤其喜欢交女朋友,还交能帮他女朋友办事的朋友。

w 老师说,精神上的痛苦就是精神上的快乐,看到学生在痛苦中成长起来,真是莫大的快乐。

刘金宝说他失去的比他得到的更多,他得到的大家都看得到,失去了多少只有他自己清楚。

w 老师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类的历史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在人类的历史前进中减少,人类的历史在人的生命减少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为理想而奋斗,这将是有价值的人生。

w 老师博学多识,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人民亲切的称其国师。

刘金宝贪污腐败,成了建国以来最恶劣金融犯罪的主角,蹲进了笆篱子。

你告诉我,为什么越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越成不了事?

知乎用户 伟大的大伟​ 发表

曾有个年轻大学辅导员,立志 40 岁当省委常委。

为啥这么自信?因为他懂啊。高层智慧、顶层设计、权力博弈、未来大势…… 妈的啥都能叨逼几句。

有一次,省教育厅来检查工作,他主动对接汇报,噼里啪啦把他认为学校不合理需改进的地方说了一通,整个视野高屋建瓴,如果发知乎上面,估计点赞破千。

然后呢?检查组回去了,学校领导觉得他说得很好,给我一边呆着去。他的省委常委梦就这样破了。

还有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某个北大毕业生,刚去华为一个月,就写了一封信给任正非,一万多字洋洋洒洒,痛斥华为管理上的不足和弊端,有想法有高度。

任正非批语:此人是否有神经病?若没有,建议辞退。

沉迷宏大叙事的原罪是什么?

因为大人物的宏大叙事是一步一个脚印各种酸甜苦辣的浓缩经验;你的宏大叙事是刷知乎刷微博刷视频刷出来的,22 岁前一路顺风顺水,送外卖的苦都吃不了,还想承担宏大叙事的千斤重担?

简而言之,人家是知行合一,你是意淫而已。

我又要谈到毛主席了。

毛选》很棒,内容全是毛主席原创,人家可是经过实践总结出了这套屠龙术。

武装起义早期,部队转移。一大堆人越走越没有信心。第一天偷偷溜走一半,第二天又溜走一半,连干部都跑的差不多了。

这时候,宏大叙事有毛用。你得有高情商,有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带得动少数服从你的人。

如若不然,晚上被人砍了头拿去换钱也说不定。

想干大事,首先得吃得了大苦。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宏观叙事能力,除了在知乎上像我一样装逼,基本上没什么用。

知乎用户 Eidosper 发表

您告诉我,“沉迷” 啥事的年轻人能成事?

人的行动如果是为了摆脱自身痛苦而做的,那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安慰的境地,而这样的境地除了自我安慰并不具备实际效果。

我们得承认,有些人实事求是的付出行动摆脱困境最终的确可能成大事,但那起码需要实事求是,还不能是 “自以为是” 的实事求是… 这挺难的。

但是既然人生痛苦,那沉迷一件 “副作用较小” 的娱乐本身也无可厚非,毕竟几乎不产生社会危害。

凌晨三点就把人从梦里叫醒也是残忍的,怎么也得等七点以后。在不恰当的时间叫醒别人,说白了也就只是满足自己 “伟光正” 的一己私欲而已

花开果熟自有天地季节,人心沉溺醒悟也有自身节律。直接贸然的的提这样一个问题,大概是一种不慈悲。

有些沉迷,就姑且让他沉迷一段好了。

知乎用户 黑门山​ 发表

说明行业没找准。这就像学魔法,有人学了结果在猎巫运动中被点了天灯,有人学了却成了哈利波特,被万人敬仰。是学魔法不好么?不,只是你入错行了。

沉迷宏大叙事的人适合搞自媒体。你看那些自媒体大佬哪一个看问题不是以宏大叙事角度出发的?

就连被轰下去的矮大紧在最风光的时候,那也是宏大叙事的高手,只不过他叙的是美国、印度的宏大。

因此,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如果老不成事,就赶紧去做自媒体。那就有希望通过宏大叙事成事了。

知乎用户 马文彬 发表

题目不成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V867x 发表

虽然问法有问题,但应该还是能明白题主在问什么,抢答一下吧

为什么越 “宏大叙事” 观的人越 “成不了事”——翻一下,你的意思大概是,

为什么有的人想的多,想的远,看起来牛逼哄哄,目光深邃,却现实中没那么成功?

那就很简单,因为

他的宏大叙事,都是瞎几把想

真正有宏观思维的人,我相信就是能成事

人们以为的宏大视野——教员自学理解中华两千多年君主帝制文化,清楚在如今乱世,如何选择阶级才能让中国破而后立;国家搞政企分开,放管服结合,行业链链长制管理,充分刺激企业发展,定位政府角色为监管,保安全又高效;当年决定抗美援朝,为的是国际影响,局势地位;北京奥运会,为的是彰显国力,把形象走出去,打破印象沉珂……

而你说的这种宏大叙事观,大概这个意思的居多,

中美贸易战了,我们要支持国货,抵制美帝产品,没有了中国市场,我们只是吃紧一点,美国则会受灭顶之灾,其他国家看到这种现象,会更加依赖中国,担心丢掉市场,到时我们呼风唤雨,万国来朝不远矣”

“国家现在强调人民做主,反对资本吸血行为,当前进民企给私人老板打工是最傻的行为,是跟国家做斗争,资本越活跃,人民越苦难,还不如进公务员体系,退休副科人生赢家”

……

我爸自诩视野宏伟,胸有经天纬地之才,本该报国封侯,奈何时运不济。以前没工作几年,不了解,现在了解以后感觉他就是个 bbking,

说到当前治理公务员政策,他就一概否定,说当前的从严治党是反人性,不利于官员发挥,当前是集权政治;说当前资本经济受打压,一个过亿的老板不如一个无实权副调研员好;说我表面毕业进了世界五百强,但我身边却没什么人一起去,说明大家并不想进去,我是看不清身边局势……

慢慢地越来越明白,你视野广不广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当看不到本质,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或者没有对客观情况的调研,你说的所谓宏大视野,在明眼人看来,就是放屁

至于说上面举的例子过于愚蠢,那也是因为我的自身水平不足,不足以举出很真知灼见的观点,我自己的一些观点也或许在高人看来很愚蠢,

所以,压根就别信宏大叙事,多跟高水平的人聊聊天

知乎用户 赤羽白鸦​ 发表

“顺我者谣谣领先的预言,逆我者沉迷宏大叙事”

须知此等绍兴风骨的利己者,古来都不是 “成事” 的材料,反而在败事上颇有才华。

无论是搞出父不慈子不孝的家庭危机,情场上闹出血色芳华剧,还是在办公室祸害一锅粥……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宏大叙事有无数种,沉迷了错误的宏大叙事自然成不了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式民主,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的宏大叙事,甚至被公知称为 “普世价值”。可问题是谁信这个谁死,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捣鼓这玩意儿的绝无成事的可能。

目前互联网上的宏大叙事,热度最高的应该是打拳,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宏大叙事,无论男女谁信谁倒霉,所以我建议大家抱着打 lol 的心态对线,争争应得的利益就可以了,别像抖音微博上那群乡巴佬卤蛋那样,沉迷于拳法忘了根本。

其实在知乎也有很多自创的宏大叙事,看起来很小甚至很丧,但创始人会试图用该理论解释一切,很符合宏大叙事的特点,具体不点名了。

知乎用户 莎鸥​​ 发表

和平年代,要成事最好的策略是无底线的投机。

大家都在排队,什么策略可以最快?插队。大不了被骂一顿,又回去排队。我今天在游乐场遇到一个女的很厉害,插队以后不仅一口咬定自己没插,而且大哭大闹说我一个男人欺负她女人,搞得围观的有女性为她撑腰了。因为已经排队一个多小时本来很烦躁,我一直拒绝让步,但最后也没办法。

战争年代我直接一把枪指她头上让她滚。和平年代对这种的人没办法。无底线的投机是个体最优策略。

排队的时候无聊刷手机,看了几个最近落马官员的经历。无非是卖官鬻爵,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那一套。所以也可以看出来,怎么能快速升官?各位读者冰雪聪明,不消我说。

无底线投机的人,往往不那么喜欢谈国家大事。不过这也未必。有些人也喜欢谈国家大事中美关系,或者谈理想。这不影响他们干损人利己的事情。或者谈国家大事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投机行为。

和平年代大家不愿意喊打喊杀,所以纵容了他们。就像马路上开车左冲右突的那些人,如果碰上乱世,那谁敢乱插我就乱撞。但和平年代,大家都怕麻烦,都让着他们,让他们得到了利益最大化。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苍天是不会饶过,可我们的小命不敢跟苍天比,我们就这几十年。正直了一辈子,贫穷了一辈子。升不了官,你谈的理想有人听吗?发不了财,只有福报管什么用。袁世凯再遗臭万年,也当上了大总统甚至皇帝享尽荣华。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少不了还要被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揶揄一句,好酸。

知乎用户 周公论管理​ 发表

宏大叙事的人,往往隔着 “马上去做” 的距离。

这些人,把越来越多的精力,留在畅想未来,宏大叙事上;只把短暂的时间,放在手头上要做的事情。

乐观的宏大叙事者,容易把 “想” 当成“做”,结果什么也没做;消极的宏大叙事者,容易吓到不敢做。

以我的观察,针对一件特定的事,站的角度越大越高,大词大句使用率越高,往往会逃避具体的思考,透支做事的热情,这事最后的实现率越低。

而做事者,考虑的问题更加务实,都是关于见招后怎么拆招,最关心自己手头的事的具体难处。

宏观好坏,就像全球气候变暖,你要是关心人类的命运,它就有价值;但是你今天要出门办个事,它真没什么用。

能成事的人,面对的却是 “出门办事” 级别的问题;爱宏观叙事的人,乐观者产生 “虽没出门、事情已办” 的虚假幻觉;悲观者产生 “不敢出门、没办成事” 的畏难情绪。

知乎用户 奶瓶战斗机 发表

李德胜同志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宏大叙事的。伍豪同志读书的时候就搞了 “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的宏大叙事的。

知乎用户 王翼之 发表

1、

上个月,有一条特别有意思热搜。

商务部 2021 年 11 月 1 日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刷屏。

文中提到,

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引出各种猜测。

然后,A 股全线暴跌,一篇惨绿。

马斯克还在自己的账号上胡乱引用了一首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一时间,人心惶惶。

2、

这让我想起之前一个读者在后台给我的留言。

大意就是,他正在读大学,每天看新闻,看到国内、国外的各种消息,就会很焦虑。

其实这种状态我很能理解。

因为之前的我也是这个样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毕竟,自古大叔多猥琐,从来狂娟出少年。

初来乍到这世间,就是会对一些事情格外敏感。

对女孩子来说,可以总结成**「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综合征」**,尤其是面对自己在乎的男孩子的时候。

对于那孩子来说呢,就容易产生**「关心国内国际局势综合征」**。满眼星辰大海,每天把自己忙活得像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全世界的风吹草动都得关注一下。

这背后的心结,有一点像是钱钟书先生写得:“年轻人特别容易把创作「冲动」当做创作「才能」 。

3、

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与你有关。

但**只有极少数的事情,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而大多数事情,对于具体的你我来说,都是无解的。

就是有许多变化,我们无法预知;

就是有许多看不惯的事情,一直存在;

就是有许多人,根本不喜欢我们:

……

这的确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我也并没有办法能让你释怀。所以,我们真正能够做到的事情才会显得贵而简重——

相信常识,爱具体的人,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以及:

不随地吐痰,

不闯红灯,

不插队,

好好工作,

多挣钱,

多纳税,

……

照顾好那些我们在乎的人,和那些真的在乎我们的人,持续为他们创造价值。

警惕那些所谓的「宏大叙事」,因为它们往往会成为我们逃避行动的借口。

知乎用户 猫之初性本熊​ 发表

是存在这种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学帝皇技艺,做皇帝美梦,自己却连个秀才都还没混上,你要是这种状态那你肯定完犊子是吧。

又好比当董事长肯定和当技术员需要的能力不一样对吧?但是如果你一个技术员还能混上组长呢,你直接天天看董事长的学问,有多大意义呢?

其实真的没多大意义,说白了,如果你看历史地理,关心国家政治,研究宗教哲学,只是陶冶情操,那肯定一点毛病没有。

但是…… 很多人不是啊,他看多了以后真觉得自己能置身其中啊!

【屠龙术】这东西能提升你的上限,但是不保证你的下限。

只能说,【屠龙术】看多了,人总会以为自己是屠龙勇士了

知乎用户 280285​ 发表

那是扯淡的,宏大叙事代表着一个人对格局的向往。

但是向往宏大格局的人不一定具有宏大格局,具有宏大格局的人未必能成大事。

但是反过来讲,成大事者必有宏大格局,有宏大格局者必有宏大之志,有宏大之志的人必有宏大叙事的行为。

你要是连第一步宏大叙事的能力都没有,那就是一个天生韭菜命,燕雀命,鸿鹄飞多高,执镰刀者谁,关尔鸟事。

话说回来,有了宏大叙事只不过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后怎么能成事还得很多路要走。

所谓成功者,本就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体。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关系就是成事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面,我觉得王阳明可谓成功学鼻祖,心学也可谓九阴真经,谁搞明白谁牛逼,功成名就之时你都他妈想俯首拜阳明。

王阳明起码给你厘清了成为牛逼娃的道路。

人怎么凌驾于他人之上?你要会掌舵,为啥让你来掌舵啊,因为你能预判事物发展的方向,好比重生文穿越文回去开天眼,屌丝都能逆袭人上人。

那我们又不是穿越来的,怎么预判事物的发展啊?那就得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那就叫做道。

中国人问道几千年了,这个道到底怎么才能把握住啊。

王阳明指出了一个方法,我觉得很有用。

就酱。

知乎用户 QIUER 发表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毛病…

为什么呢?

因为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成不了啥事儿

不过是… 该吃吃该喝喝该笑笑该哭哭,

都只是努力滴过好这平凡的一生。

谁,还瞧不起,谁呢?收敛下自己吧?

知乎用户 Jame99​ 发表

事情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NG2daW 发表

在年轻的时候,即使你知道再多 “今后可能受益终身的事”,即使你下了再大的决心,即使你做了再周密的计划。
你还是可能一事无成。
因为我发现身边很多人喜欢想当然,用美好的理想包裹自己空想的事实,却不愿踏出关键的第一步。
对每个人来说,不再热衷于宏大叙事,而是先着手于手头小事,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也是想要成事的必要条件。

朋友 B 带着快要升小学的儿子,来我家做客。

聊天中我发现,她对我家附近的实验中小学的师资教学和毕业情况特别了解。

原来她两年前就想换成学区房,那时价格还能接受。

可她老公总说买房的宏观大道理,从城市的工资水平,到东三省的经济发展,再到国家的购房政策。

言谈之间都是泡沫、杠杆、走势之类的经济术语,堪比某某专家。

每次商量后觉得 “现在不是换房的最佳时机”。于是换学区房的事一拖再拖,拖到房价已经翻倍。

朋友 B 捶胸顿足地说:

后悔当时被老公的宏大叙述唬住,其实整个经济走势跟我们有什么直接关联?

我家最迫切的问题是,想不想让女儿上好学校,以及家里的钱够不够。

不难看出,针对一件特定的事,站的角度越大越高,大词大句使用率越高,往往会逃避具体的思考,透支做事的热情,这事最后的实现率越低。

宏观叙事的人,有的人动不动睥睨天下、呼风唤雨的虚假幻觉,有的人左右为难、烦闷难解。
与其沉迷宏大叙事,不如做好手头小事。

最怕你做不好手头小事却整天热衷宏大叙事,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年轻人一腔抱负,一肚热血:
这个世界会不会好啊?

现在的人都怎么回事?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学习鲁迅抬头夹烟的忧愁,不住感叹:

一个时代结束了,今年是最难就业季,现在做什么都不好做。

哪里没有出路?何处没有英雄?

原地呱呱,不如行动起来。

最怕你做不好手头小事,却整天热衷宏大叙事。

办了一年的健身卡,被懒惰卡住;

雅思要考7分,被 abandon 卡住;

种草小众旅行地,被做攻略卡住;

想和朋友约出去,被油头卡住……

任何手头小事都能把你卡住,你脑里的远大理想在睡醒那一刻瞬间泡沫消散。

所以我推荐当代有为青年应该是秒思考的**,马上去做,不行就改进。**

少学老板画大饼畅想未来,把自己喋喋不休宏大叙事上的精力,把更多宝贵的时间,留给手头上要做的事情。

很多人一直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足,都拿时间来吹牛 X 了,基本功自然不扎实,而贯穿每个人生命始终的才华就是基本功的溢出。

你所谓看得到、争取得来的未来,就是你日复一日的不懈怠重合起来的成就。

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今年给自己理了个规矩:

少说话,多做事。
我说的少说话,是生活中少说话。
一方面,说话确实耗气。而且你会发现当你告诫自己少说话,忍住那些抑郁脱口而出的话时,你更能看到那些你跃跃欲试的证明,和那些无意识的废话。
就是废话,其实我们绝大多数的话都是废话。起码 90% 以上吧。这个部分,我就不多说了。之前 “养气忘言守” 那个分享说得很清楚了。
简单点,就是止语。
重点说说我的:多做事。
我这个多做事,和那种要拟一个人生目标,然后分阶段,分时间段去执行完全不同。
我这个多做事,很简单的。就是:
念到力行。
比如,我忽然想喝一泡茶了,马上行动,去烧水泡茶;
比如,一堆人吃完饭,我觉得我可以洗碗,马上挽起袖子抢过来洗碗的工作;
比如,我想起某个人了,发现好久没联系,马上拿起手机打个电话;
比如,我想女儿了,马上给她发个视频通话;
比如,我想吃某一家菜了,马上跑去那家菜馆吃;
……
这种事情很多,非常多,也非常细小。不需要计划,也不需要条件。立即行动。

我的意思是,想到,马上去行动。很简单的。
因为我一个人在北京做,所以比较少能服务到别人。但是我也告诫自己,在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更多地去做这些小事。
买菜、洗碗、做饭、扫地、泡茶…… 都是些很细小的事情,自己看到了,想到了,就马上去做。
自己想做的,想为别人做的,想到了就马上去做。
这样做多了,你才越来越明白生命珍贵。而且,也能越来越减少纠结内斗损耗,越来越尝到 “当下的滋味”。
就是这样简单。
少说话,多做事。
与大家共勉。
就是这样。

很多次,当身边二十多岁的朋友在沮丧、迷茫、失望时,我都看到过他们引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越来越喜欢用嘴巴说行动,说决心,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的目标和方向,恨不得昭告全世界,让他们都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昨天我们看到朋友圈里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瘦了,就说想要减肥;今天看到朋友在微博上晒了雅思的考级证书,就大喊着说要学英语;明天看到朋友发的舞蹈视频,就发誓说也要把落下的舞蹈捡回来。
我们总是大张旗鼓地开了头,给自己设下很多目标,却迟迟没能交上一份完整的作业。
当哪天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又一个人吊儿郎当地说出那句 " 没事儿,我从头来过 “,再或者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我这段时间太忙了。 "

所以是我们变懒惰了,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不那么严格了,是我们当初下决心时的热情度逐渐冷却了。
任何人都没必要草率地把自己的宏达叙事告诉别人,做任何事情应该多注重结果。不会有人在乎你的开头有多难,过程有多艰辛,你下过的决心,你经历过的苦难,自己知道就好。
因为人们往往觉得,在结果出来之前,你凭一张嘴说的一切,都只是空话,必要的时候多做事,少说话,没什么不对。

知乎用户 铁壶喝水​ 发表

世界观不落在方法论上无法指导社会生产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劳动产生社会价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乎用户 苏格兰边境梗猫哥​ 发表

以创业 / 做生意 / 业务 为例

沉迷宏大叙述:我,18 岁,白手起家,公司一开独自研发 3 纳米芯片,斩获亿万订单,为国家赢得荣耀,入选福布斯富豪榜,晚上还要和冰冰约会。

现实中:艹,写字楼租金这么贵?去民房会被 XF 查。艹,银行不给我开户?艹,这个月就赚了 1000?艹,客户不会骗我吧,供应商不会圈钱跑了吧?艹,还有这个税那个费?艹,质量出问题了,程序出 Bug 了,客户和我绝交?艹,账上一分钱没了?艹,我爸妈的棺材本都被我亏光了?

是的,你不知道世界上有种东西叫做现实和细节。

知乎用户 杨大宝在思考​​ 发表

这个问题的逻辑应该是这样来看的:

沉溺于宏大叙事的年轻人,他们成事的比例,是不是高于没有宏大叙事的能力的人?

然后,你会发现,答案是,是的。有宏大叙事能力的人,他们的上限要比没有的要高,所以成事的比例要高于没有宏大叙事能力的人。

因为如果没有理解宏大叙事的能力,很容易到了一个位置就上不去了,挂都不知道是怎么挂的。

也就是说,成事的人,有宏大叙事能力的,比例远远高于常人。

而他们的宏大叙事能力,一般都是从年轻的时候构建起来的。

那么为什么你会有这个问题?

能不能成事,核心问题是出在年轻人,而不是宏大叙事上。

年轻人成事的比例,本来就不高,大部分年轻人都会在成事上挂掉。

但是有宏大叙事能力的年轻人,对必然性和趋势的理解更清晰,那么视野更清晰,也更容易坚持。

那为什么沉溺于宏大叙事似乎不好?

我们要警惕的是两种有坑的宏大叙事:

一种是片面的,碎片化的宏大叙事,把人带上了错误的判断,甚至是把人带坑里去了。信奉这种宏大叙事,有时候被人卖了还在给人数钱。

一种是,自认为理解了宏大叙事,看透了世界规律,陷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又对现实表示摈弃和鄙夷,于是陷入虚无主义

这种表现就是,我啥懂,我看透,我躺平。

但其实这种也是弱者的表现,没有真正理解人生的奥义,也算是被洗脑的一种。

宏大叙事 + 责任感 + 对人生的热爱 + 一点智力,可以成为很棒的人。它可以带你跳出生活的蝇营狗苟,柴米油盐,拓展生命的体验度。

我觉得宏大叙事很好,我年轻的时候(好像现在也挺年轻)有很多疑问,思考了很多宏大的叙事话题,从宇宙起源,归于热寂,生命本质,到意义是什么,存在是什么,到历史更迭,政治体系,以及经济政策等,都思考过。也许没有能够有说服你的逻辑,但是我有了自己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也希望我周围的人能够有更好地宏大叙事的逻辑能力的人。

脚踏实地的生活,但是目光热爱地仰望星空

所以建议宏大叙事能力的培养,尽量早。在你的思维成长到能够有抽象思考能力的时候,就可以开启宏大叙事的训练。

中间有幼稚感也没有关系,也不要怕被嘲笑,更不要怕与众不同。

我有些问题思考了十几年,甚至现在还在思考,我的身份发生了各种变化,但是这些问题一直牵引着我,让我能够持续前行。

我相信,这些体验你也可以共享。

知乎用户 金旭亮​ 发表

毛主席与周总理,表示不同意。

古人和前人也不同意,一大堆让人从小志存高远的成语,典故和俗话,从哪来的?全是放屁?

宏大叙事” 与 “亲身躬行”,不是互斥关系。

知乎用户 许晓风​ 发表

这就是个度的问题。

比如考大学,你从小学就盯着清北,就是远大理想。

然后,每天泡清北论坛,收集网上所有关于清北的新闻…… 如此度过一天又一天。

你说会怎么样?

人生就三个内容,宏达叙事的代表的天地、星空、宇宙,能把人树立更远大的目标,跳脱出日常生活的琐碎,不用纠缠于昨天同事聚餐这么没叫我这种小事;丰富的内心世界,丰富到不足以时时刻刻与人分享,品德;财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

宏大叙事的人,忽略生活本身,忽略自己和他人的感情需求。而人类社会,本质是个协作社会,以服务他人,获取让自己内心的富足的所有资源。

没有服务他人的能力,就很难成功和幸福啊。

知乎用户 伯克利工业 发表

单从普通年轻人最迫切的任务——改变自身命运——的角度出发,过于沉迷于所谓的「宏大叙事」显然是有害而无益的。

对于普通的年轻人,即出身小地方、家境普通、没有任何超出社会普通水平以上的财力、背景的年轻人(或者叫小镇做题家)而言,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改变自身命运,是改变年轻人往往难以摆脱的**读书——毕业——进厂 / 进工地——日复一日消耗生命**的命运。

而在改变自身命运这个微观层级的任务上,着重于宏观层级的**「宏大叙事」**不仅毫无帮助,有时反而有害。

我不是说「宏大叙事」不重要。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英阶层,那些真正拥有决策权、资源分配权的上层人士们,关注国际局势、关注政治军事是必要的,因为这个层面的「宏大叙事」甚至能够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

但对于普通年轻人而言,这些事情又离我们的生活太远,远到以至于毫无影响。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普通年轻人,我们应当将所有的时间、精力,聚焦到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个体命运的事物上去。

例如,面临高考选择专业时,我们是沉迷于 “大国重器”“基建狂魔” 的宏大叙事,选择机械、土木等专业,还是从社会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的角度出发,选择计算机、法律、医学等专业呢?

作为农村的孩子,学什么专业最现实?计算机、医学、法律和金融是目前最强最好的四个专业吗?大学专业该怎么选?

例如,毕业选择工作时,我们是沉迷于 “大国重器”“基建狂魔” 的宏大叙事,选择进工厂、进工地大干 100 天,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考公、考事业单位,进入体制内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呢?

如何看待某媒体发文号召年轻人到制造业去,去工厂是否会发展成未来就业的趋势?七成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就业,超半数离京就业,这一数据体现了什么?为什么近几年公务员女性越来越多?

务实的说,当年轻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功的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之后,他才有资格去考虑「宏大叙事」,考虑如何更好的为国家为民族贡献。

而当一个失败的年轻人还在被郊区工厂 / 工地从早到晚枯燥工作所折磨、还在集体宿舍硬床板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还在依靠电瓶车作为唯一通勤工具时,他所沉迷的「宏大叙事」反而会显得尤为可笑。

知乎用户 科技方子春 发表

因为成不了事的年轻人才叫 “沉迷宏大叙事”。

能成得了事的年轻人,叫做目光长远,有大局观,掌握❌❌❌高级思维,等等。

二十年后,前者说的大话,将会成为 “地命海心” 的典范,而后者说的大话,将会出现在 “20 年前我们为什么错过了❌❌❌风口” 等问题下面,成为善于思考的典范。

然而,我相信,你去做个双盲实验,结论一定是 “两种大话无法区分”,就像五岳散人吃不出阳澄湖大闸蟹一样。

知乎用户 莱猫猫 发表

1、道 + 术 + 势,才能成事

沉迷于虚无缥缈的道,但没有真正得道。

术法不精,没有耐心忍受技术的长期训练。

看不懂势,不懂顺势而为,不懂急流勇退。

2、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想法太多,行为跟不上,实际上还处于庸碌无为的状态。

只有将目光落到具体的事情上面,提高行动能力,反复训练自己,才能知行合一。

3、沉迷于幻想

构建了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却对真实的自己缺乏认知。

不面对资源匮乏的客观事实,不去想办法积累资源,还会拿信仰之类的借口躲避现状。

4、神经过于纤细敏感

比一般人敏感很多,感知了过多外在的信息,却没有训练出处理信息的习惯。

为了自我保存,倾向于慵懒的行为,与世隔绝的社交环境,而不是迎难而上。

5、对成功的阈值太高

由于从小在网络世界中长大,沉迷于玛丽苏杰克苏文学,相信成功学书籍,以及网上宣传的成功人士,对于成功的阈值太高。

不满足于小反馈,看不上平常的努力,做不到小点小点的累积,无法形成复利效应

长期以来从聪慧变为平庸。

知乎用户 种纬​​ 发表

恰恰相反,如果真的醉心于 “宏大叙事”“国家前途”,那么年轻人很可能成大事。

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诺奖得主,奈保尔的《河湾》。

有非主角的某君,是非洲的一位黑人年轻人,看着国家处在不断的动乱中,郁郁不得志,不是喝酒,就是把自己关起来。

他的母亲看不下去了,只能说运气好,认识一个教授,把年轻人带来给教授看,教授点拨了一下,建议年轻人去军队。

于是这位对 “宏大叙事” 沉迷到身体受罪的年轻人在军队开始飞升之路,后来就成为了小说中某国的领导人。

而那位教授也因为当初点拨的一两句话,成为了智囊团,虽然慢慢地被领导人嫌弃。

就是现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们,年轻的时候,往往也是醉心于国家前途和国际政治,开口闭口和出租车司机差不多。

更别说历史上的人物呢…… 弃医从文的一大堆,弃文从理的也一大堆,当年的情怀不就是为了救国民与水火吗?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沉迷不沉迷,而在于你如何把沉迷导向到正确的事业上,并使之发光发热。

知乎用户 ICEplate​ 发表

关于 “宏大叙事”,在两千多年前齐桓公创建的稷下学宫可以作为参考。

稷下学宫是世界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恰逢当时齐国是第一届春秋霸主,威振天下,稷下学宫吸引了各国学者汇聚一堂,为自己的学说争取统治者的支持,稷下也就成为百花齐放文化交流的中心。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稷下的学者们在不断的思辨中,把情绪、精力和时间都耗散进去,对于那些 “没什么深度” 的农织经济和枯燥日常就失去了耐受力,所以又有 “稷下多谈士” 一说。

知乎用户 实用成长计划​ 发表

核心是三个原因:

一,心理愉悦层面。使用宏大叙事所带来的心理高潮,以及极强的心理优越感(即一种心理误解,我能表达这个高度,我做起来就是很容易的),这导致的语言上的巨人,思维上的圣人,行动上的儿童,同时为了维护内心的完美自恋,更不会进入行动中去试错。而这种心理愉悦是非常虚无的,真正的快乐是在实践中与真实世界交手从而收获的正向反馈。真正实干派,在出结果之前不敢轻易讲大话。

二,精力层面。有限的精力花费太多在理论学习上,却不懂得实践出真知。年纪轻轻即可使用 “宏大叙事 “,那么在知识学习和储备上还是值得肯定的,势必花了很多精力在理论学习上,但是既然是年轻人,那必然代表人生阅历的短浅,有限的精力了花在真正实践上的精力就太少。实践里多是磕磕碰碰的,实践中关注的更多是执行细节,是各种因素的组合,是时机,是各种繁琐的并不高大上的事物,但是实践才是成事的关键。

三,自身定位层面。年轻人优越的自信值得肯定,盲目的自负则严重误事。明明只是社会游戏里的初入玩家,却借由低成本的宏大叙事将自己误放在了游戏制定者的位置。虽然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热衷代人将军角色,却耽误自身训练的士兵,大概率难以成事。

——后续更新

以上拙见,原创内容,欢迎关注 / 交流

知乎用户 黑锅王子​ 发表

这个问题,初看让人眼前一亮,会给人带来一种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批判快感。

可是仔细一想,就会发现非常的不合理,因为不够客观。

没有任何数据和研究表明了这之前的因果关系,甚至是相关关系。

沉迷、宏大叙事、年轻人、成不了事,几个相互略带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一下就产生了化学反应

  • 沉迷显得人格局不大,而宏大恰恰相反;
  • 年轻人让人感觉朝气蓬勃,潜力无限,而成不了事却一下扼杀了所有的可能性。

的确很难不让引人注目。

不知道这是题主通过对身边可能并不充分的样本观察得出的结论,还是网上很多文章言论灌输的观点。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非常有误导性,尽管更具话题性。

公关传媒界有一句俗话,“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才是新闻 “。

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喜欢什么,媒体就报道什么,可是大多数人真的喜欢真相吗?相比起来,八卦奇谈不是更有意思么?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时候,制造话题比挖掘真相更有意思,塑造典型比关注普适更受欢迎。

但是,我们最好还是不要理所当然的就认为我们直接看到的就是真相。


回到问题本身,宏大叙事和年轻人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和成不了事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事实上,越成大事的人,成的事越大的人,越是关注题目所谓的 “宏大叙事”,比如国际形势,历史大事。

有句话叫做高处不胜寒,越往上走的人,越稀少,越孤独,这就导致了他可以参照的模板和学习的对象越来越少,所以很多时候,他必须从历史中来学习经验,从前人的得失中来总结方法,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就是这个道理。

又有句话叫做春江水暖鸭先知,越高层次的人,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越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危言耸听。

打个比方,石油价涨了,大多数人的感受可能是车子加满油又要贵几十块钱了,如果是没有车的人也许第一感觉是管我 X 事,我又不加油。可是真的是这么简单吗?最直白的关系,石油涨价,物流成本就会上升,从而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的各种成本的上升,企业如果不涨价的话,利润就会降低,如果涨价的话,可能顾客就不会选择购买,你可以选择一年不开自己的私家车,但是企业主可没法选择停工三个月。

这只是一些稍微有钱一点的普通企业主层面,再往上一点呢?

石油关系到了很多工业生产的层面,包括很多重工业和轻工业,这里不展开了,网上一查都能清楚。很多行业都会收到影响。

如果再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这还会涉及到能源危机和国家安全的事情。

我们不用去面对这么多复杂的事情,但是,总得有人去面对不是。

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美联储加息、全球疫情、贸易战,这些事情其实会最终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但是越前端的人一定是越先感受到的,也是越需要第一时间应对的。你说他能密切不关注这看似不沾边的一切吗?

人应该关注什么事情,最终关注了什么,取决于哪些事情跟他休戚相关。

你不做饭,所以你不用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你不做进出口生意,所以你不用关注国际动向;你不制定战略,所以你不用关注历史规律。但是这些都有人关心,也需要人关心。

仅此而已,屁股决定脑袋,没有对错,都很合理。

实话实说,我很难去判断到底是因为有的人关注宏大叙事,所以成了大事,还是因为他成了大事,所以开始关注宏大叙事,似乎两种情况都有。

不过,若说一个人因为宏大叙事而成不了大事,那基本上就属于扯淡了,他可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成不了大事,也许是性格、也许是能力、也许是运气,然而他恰好也喜欢宏大叙事罢了

最后,想说,如果把问题改成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宏大叙事,自己却成不了事”,我觉得可能更为合理,当然了,这一下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知乎用户 允宣轩​ 发表

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喜欢讨论国际形势、历史大事,这大多出自于虚荣心,而不是务实精神!凡是想问题、办事情出自于虚荣心的,大多空花结空果,不得其实,不会有真正的事业,徒有其表。

很多人跟你讲国际形势、历史大事,滔滔不绝,以此显示自己的见识和高度,想因此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艳羡的眼光,殊不知你把心思和精力花在了这样的事情上面,你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干一番真正属实的事业呢?

当然,如果某些人看问题办事情,喜欢从宏观角度着眼,深度思考,理性决策,所以会去思考宏观问题,对国际形势、历史大事深有洞察,并依据其洞察能力,采取相应对症下药的人生决策,赢得宝贵的人生之成功,这类人,不属于谈宏观而成不了事的,却是属于大格局,胸怀天下的卓越之人。

你置身于社会中,只有从宏观视角看问题,你才能识破本质,领会生活的意义,避开很多思考的盲区,站得高看得远,当然你要出于解决问题之需要,才有价值

那些喜欢高谈阔论宏观之国际、历史大事的,确实也会因此赢得一些人的艳羡,并因此满足了一定的自尊心之需求,但是这样的满足犹如喝脏水一样,喝多了就会生病,因为你的自尊心在这些没有实际价值的事情上得到了满足,你在真正的事业上就会缺少动力去努力奋斗了,导致劲头不足,职场不如意。

知乎用户 U 君笔记​ 发表

我之前写了一篇关于英国的文章向上进阶,是唯一的出路,说那里的人很文明,也很富裕。

然后有人评论说:还不是因为一百年前他们的强盗掠夺!

我就反思,这种垃圾怎么能关注我的公众号呢?

100 年前、200 年前,他们是强盗吗?

确实是,不仅仅是英国,法美德意日奥都是。

但是呢,今天发展中国家的有钱人家和官宦子弟,出国留学的话,肯定首选当年的 “强盗国家”。

英美澳加都很热门。

为什么?因为它们富裕、文明、科技发达、教育发达、环境优美,这就够了。

至于一百多年前(或者是今天),是不是强盗,谁他吗在意啊?这就好比,你去跑车俱乐部,或者去别墅区,采访一下那里的年轻人,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很可能都是 “资源掠夺者”,而且是胜出者。

所以,他们的后代就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住在高素质的社区,吃着无污染的食物,上着没有压力的国际学校,大学一定是出国读(因为不用参加高考),毕业之后也不用跟打工者进行内卷竞争……

即使不去这种奢华的地方,就去大城市稍微高档一点的小区,你去调查一下,在那里幸福生活的人们,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父辈,都经历过哪些惨烈的厮杀或者掠夺。

明白人都知道,如果我们的父辈祖辈是竞争失败的废物,那么责任就落在我们肩上了,我们必须得出去厮杀,得出去掠夺,在内卷的环境中不择手段,才有可能让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文明富足的小区、城市或者国家。

你以为全民医疗免费、所有人都能吃到放心的肉蛋奶蔬菜、没有升学压力、没有住房压力、没有社交压力、没有攀比、没有内卷…… 这种生活是平白无故就能获得的吗?

并不是,所有的这些美好,可能都是父辈、祖辈拿着枪从别人那里抢过来的。

我平时喜欢看美剧或美国电影,原因就是,他们能把很多下流、肮脏、无耻、卑鄙的手段表现出来。

历史上所有的胜利,几乎都是靠不择手段来实现的。

而不是靠 “你好我好大家好”,靠 “互相尊重”,靠 “遵守规则”。

男性领导人、企业家的比例之所以远远高于女性,原因也是如此。

想要在战场、官场、商场上取胜,靠的是什么?

不择手段。

所有肮脏卑鄙的手段,一齐使出来,看谁把谁搞死。

胜利的那一方,他的子子孙孙都可以生活在文明、干净、富裕、宽松的环境里。

比狠,比不择手段,女性显然是比不过男性的。

现代社会,虽然规则变了,但竞争和对抗的本质还是一样的,几千年都没变过。

那些对 “竞争” 存在误解的傻狗们,脑子真的是拎不清。

所以,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甘拜下风,然后自己和自己的后代继续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内卷,吃着有污染的食物,呼吸着有污染的空气。

还有些蠢货,他们总喜欢谈论宏大叙事。

比如,我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即使走投无路,也不要去打工,你知道有人是怎么评论的吗?

他说:如果大家都去当老板了,谁给我们打扫卫生?谁给我们做饭?谁给我们开车?

这种绝世穷鬼,活该世世代代穷下去。

自己是根穷得不能再穷的韭菜,竟然操联合国秘书长的心,操着上帝的心。

你不受穷,天理难容。

知乎用户 羊 Vv 发表

反对宏大叙事本身就是宏达叙事的一种。

现代主义是什么,别和我说什么打战,歌照唱舞照跳。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走开别妨碍我修仙。

奉劝 ww 们不要扯那些自己不懂的话题,老老实实舔你们美国的爹地不好吗?

知乎用户 实话商人​​ 发表

成事跟你沉迷宏大叙事,还是精细叙事没关系。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这两年海运的市场很好,挺多以前的同事在里面一个月能拿七八万,乃至于十几万。

你能说是因为什么特殊的本事吗?那为什么以前没这个收入呢?

因为疫情,海运涨价,疫情是你能预料的吗?

如果疫情缓解,他们的收入又降回到 2 万一个月,你说这是他们能力不行吗?为什么以前可以?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Y1TLz​ 发表

知乎用户 不立危墙 Amon 发表

大周期指引小周期,宏观指引微观。你我都不过人世间一粒微尘,不把大时代的背景搞清楚,如何顺应趋势,借力打力,寻找突破口呢?

职业投手,受到研究分析框架的训练,就跟普通人对乘法口诀一样熟悉:看未来,看全貌,看本质。

因此,分析什么事物,上来就喜欢,历史沿革,利益结构(股权结构),控盘水平 ,国内外江湖格局,准入门槛,竞争优劣势,合纵连横等等,通通捋一遍。

长此以往,有此思维训练,对未来是不会迷茫的,因为看得懂,也知道如何认知变现。

甚至非常欣赏,那种有能力,有见识,能把上下五千年捋一遍,古今中外捋一遍的人。这种人有,但真的不多,万里挑一。

我经常在知乎上写,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是控盘,控盘自己的人生。如果连自己手里有什么牌可以打,该如何以最小代价打得最漂亮,怎样做时代的弄潮儿,统统都搞不清楚,谈何控盘呢?

宏大叙事并没有什么不对,错的怕是拒绝学习,拒绝接受新事物,或者一知半解,或者偏执而不自知。

知乎用户 在途聚变打击 发表

不是,你真以为有些神神天天 “忽有狂徒夜磨刀” 是说着玩玩么?除了口嗨的,其他神神是真想图啊。

你以为有些左壬天天扯着嗓子含公有制是没事闲的蛋疼么?不是,有部分人是真想把人民企业家吊路灯啊。

知乎用户 心定且安​ 发表

不如这么理解这个问题:

越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越成不了事吗?

这样你便会发现,其实沉迷宏大叙事,与成不成的了事,并无绝对相关性,毕竟,这一没有统计学支持,二难以量化,充满了不确定性。

也许提问者在提问前就隐含了一个假设:

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人成不了事。

所以,其实 ta 或许已经知道了答案,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希望大家给出更有意义的解释吧。

以上。

知乎用户 灵魂画手季太宝​ 发表

越能成大事的人,越不愿意沉迷于宏大叙事打打嘴炮过嘴瘾。

知乎用户 皮可乐​ 发表

主要是看沉迷的 “宏大叙事” 是什么吧,如果是“下一盘大棋”,“几十年布局”,“xx 关系他来斡旋”,把两个国家几十亿人数十年的关系一句话整得明明白白,这个总统那个大臣全都是煞笔,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嘴皮子练得炉火纯青。

结果私下来连同事关系都处不好,这样的沉迷宏大叙事只是沉浸阴谋论和口嗨带来的快感而已,和酒桌政治出租车国际论坛没有本质区别。

就像几个月前争论很久的 “宏大叙事是不是每个人的刚需” 问题一样,一些口口声声宏大叙事是刚需的人无非是阴谋论拥趸和名著复读机,真闹将起来搞定丈母娘才是他们头上最大的难题。

周总理不仅为了新中国崛起而读了书,还行了万里路。

毛主席目光从韶山冲放眼到全中国,也会自力更生一边打工一边游历全国做考察报告。

读到尚书 “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毛主席可以雷雨夜爬岳麓山。二十来岁的时候就可以在安源煤矿组织几万矿工的联合罢工。

现在大部分沉迷喊着 “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的人,恐怕除了喊口号,让拉着几十个人组织个节目都搞得焦头烂额吧。

如果年轻人沉迷于口头上的伪宏大叙事,而没有实打实地在行动中磨砺自己,当然无法取得进步,也成不了事。

知乎用户 继续者张付​ 发表

宏大叙事,指看问题有宏观视角。

比如宏观经济,宏观政治,宏观文化,国际关系等………

宏大叙事也指从时间的长度,空间的广度,本质的深度看事物,分析思考事物。

一位把事业考虑到 20 年后发展的人,总比一个只考虑未来 20 小时走一步看一步的人,更能把握人生。好比有些人下棋可以看五步,有些人下棋只能看一步,看五步的人可以使用陷阱把看一步的人骗死。

人生中,那些看清几十年后宏大趋势的人,可以随意把只能看一步走一步的人骗死。

心无远虑,必有近忧;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剧的,那时牲畜。

有宏大叙事思维的年轻人,未来更有出息。

金融资本财阀特别希望让人没有宏大叙事,因为没有了宏大叙事,他骑在人背上用线钓一根胡萝卜,那个人就会像牲畜一样为了那根胡萝卜无限前进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都是宏大叙事;没有宏大叙事,修身和齐家也整不明白,容易沦为别人的棋子或工具。

有人问犹太财阀:你怎么避免金融奴隶有一天觉醒,而取代你们的工作。

犹太财阀回答:不让他们有宏大叙事,让他们就盯着眼前的一切。即使他们革命成功,他们也不会宏观执掌这个世界呀!他们革命即使成功,因为没有宏观思维,他们要跪下来求我奴役他,否则这个世界运转不了。哈哈哈哈哈哈………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有志青年,都关注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茶话股经 发表

沉迷于宏大叙事,就像炒股票只盯着大盘看一样,不关心个股基本面,估值高低,技术走势,量价关系,是炒不好股票的。

另一方面,大盘代表了大趋势,只关注个股,不关注大盘,不关注大趋势,也很难有什么大成。

时势造英雄,没有时势出不了英雄。

英雄也必须顺应时势,跟大趋势干的人都死的很惨。

不关注大趋,一味势埋头苦干,跟每天宏大叙事,做事却眼高手低,就是两种极端。

大多数普通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大趋势之上,一旦大趋势改变,前面成功的模式就会变成失败,这就是轮回。

想要跳出这种大轮回,就必须顺应大趋势,必须宏大叙事。

这种割裂大趋势和具体事件的思路都不可取。

知乎用户 伊布太强了 发表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知乎用户 Alex Julius 发表

正常人只关心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东西,除了自闭症,没人会关心这种东西。

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自闭症讨论就话题内容本身,往往会落入他们的圈套,最好的办法,首先是断绝和自闭症联系,其次,如果一定要搭理自闭症,就讨论自闭症本身的问题。

讨论自闭症本身的问题,就是讨论解决这种中轻度后天型自闭症的方法。

解决自闭症的办法,主要是断绝他们的多巴胺分泌来源,是解决网络问题,是解决知乎,贴吧,虎扑的问题,是解决网络社交给自闭症作为避风港的问题,是解决网络社交给自闭症群聚,制造小圈子,制造信息茧房的问题。

作为判定自闭症的基本依据和攻破其心理方向的基本说辞,只要和他们讨论和他们个人相联系的具体的收入,饮食,娱乐,职业生涯,上下级关系,感情生活,性生活就可以了。

你作业做完了吗?你的收入在你的朋友中算多吗?你每天闲暇时间中有多少时间是在玩手机和网上的人社交呢?

这样就可以轻松地堵住自闭症的嘴。

知乎用户 欢脱 发表

我有一个同学对大事非常上心,无论是国家政策的出台,还是国际上的时事政治都非常上心。他非常喜欢和我讨论社会矛盾运动,君主论,毛选等重要政治巨著。他经常教导我,要做一行,爱一行。教授应该不竭余力的投身学术,而不是想着成为学阀,提升职称。商人都应该向胡雪岩学习,先保民心,再图盈利。艺人们都应该向梅兰芳学习,为国为民,德艺双馨,挺起脊梁。他时常与我漫步在校园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我听后深受感动,我当时觉得我真的收获了一个好朋友,一个以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国之栋梁。我觉得他日后必成大器,我可能一生都将望其项背。说真的,我对他崇拜极了!

可是他说的,和他做的是两回事。我们两每次吃饭都是我请客,他不仅没有对我感谢,而时常教诲我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在同学们遇到事情和困难时,他总是偷偷的和我说要不要咱们先保全自己,再图他人。甚至连我这样无话不谈,无话不说的人都四川变脸。当我为他服务时,他拍手叫好,对我多加称赞。当我遇到困难请他服务时,他多加指责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一点点他不满意的地方,就大行 PUA 之道。搞得我们痛哭流涕,痛彻心扉,惭愧万分。最后让我们发誓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瞧着他又开始指点江山,宏大叙事了。

可惜他宏大叙事的声音越来越模糊了。我耳边只响起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知乎用户 逝影绝忧 发表

1、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引出了两个坐标轴【宏大叙事】与【成事】,

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四个象限

成迷宏大叙事而成事,

成迷宏大叙事而不成事,

不成迷宏大叙事而成事,

不成迷宏大叙事而不成事。

2、

接着还有几个额外参数的影响,

第一大部分年轻人都是成不了事的,

大多数人都是燃料,为了服务他人的意志的奉献终身,

限定在年轻人身上更是约束了条件从而更加稀缺。

即选定任意样本,其表现出不成事的性状是统计学上的大概率事件

举个例子,在中国大部分人是个黄种人,

然后给出命题在中国越喜欢打 lol 的越有可能是应该黄种人,

然后采集样本发现采集喜欢 LOL 的绝大多数都是黄种人

可以认为命题成立吗?

是不是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3、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

我们在验证命题的时候是需要实践来采集样本的,

那么在以局限的视角面对全然进行样本采集时会产生两个困难。

3-1

第一如何确认沉迷宏大叙事?

一个沉迷宏大叙事的人并不会到处宣扬,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不会成天把共产主义放在嘴上,贴在脸上。

再比如一个公众号成天讲宏大叙事,也是一个年轻人运作的,那么这是一个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吗?很可能这只是一个恰烂钱的自媒体人而已。

3-2

第二如何界定成事?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不朽才算成事?

上市公司才算成事?

公务员才算成事?

这个是没有标准的,也就是由命题人任意揉捏的话术而已。

3-3

再结合第三部分,富易妻而贵易友,以局限去观测整体,观察的其实是自己的自身。

人是世界的倒影,世界也是人倒影,说别人成不了事的人大多不过是自己成不了事而已。

4、

每个人都会做到一定程度的事

这个世界上没有标准,只有人的尺度,

通过人的尺度来否定人,只不过是一种打压,

表现出自己的认可很重要,从而交换实际的利益。

世界上有两种艰难的事,把钱从别人口袋放进自己口袋,

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子。

创造标准,道德,律法,传统,审判他人,真是利润极高的买卖。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我是牧野啊​ 发表

宏大叙事和能不能成事有什么关系吗?

那反过来,不宏大叙事就能成事吗?怕是更不能吧!

古有卧龙隆中对,算不算宏大叙事,他做成了。

今有领袖多篇论述,他也做成了。

敢想是成事的第一步,能成事的人都是在一步步慢慢修正,慢慢完善自己的计划。但是,第一步敢想都没有,成事又从何谈起?

能成事的人本就是极少数。

如果这个问题是个辩论题,它都没有可辩论的地方。

知乎用户 小损样 发表

因为他们连 “宏大叙事”这件事都没弄明白,要搞懂 “宏大叙事” 需要很多积累。

一是知识上的积累,多看书报,主要以专业书和权威报刊 (或者官方媒体) 为主,但是很多年轻人往往 “不屑于” 看这些,但其实这些是普通人唯一能接受到的靠谱的信息源,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很多信息必须相当的积累才能读懂其表面含义和隐含信息

二是经验,社会阅历的浸染,这个说起来有点悬,近乎得道。有个说法叫顿悟,也有说法叫成熟,本质就是一回事,到了某个时刻,量变引起质变,这个跟年龄没关系,并不是你到了五十自然就能知天命,主要看个人天赋和历练。而年轻人首先阅历不足,很多东西停留在理论中,想象中,缺乏实践的体会,或者不够深入,全面。

真正懂得 “宏大叙事” 的人,上得庙堂镇百里,下能悬壶济万民,进能招财通四海,退能避祸安全家,因为掌握了社会运行的规律和提前洞察了一些信息,提前布局,就算不收割别人,也能避免被收割。

大部分人的宏大叙事,夸夸其谈,独善其身都费劲,更别说兼济天下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终生目标就是独善其身而已,如果能达到这个层次我都无憾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惯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某个叫王云的年轻人,10 岁出头曾问私塾老师:“何为第一等事?” 私塾老师说:“惟读书登第耳。” 他却并不认同,表示 “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不知道这算不算阁下口中 “沉迷宏大叙事”,你猜他最后有没有 “成事”?

某个叫李得胜的年轻人,20 来岁就和蔡和森等组织创办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30 出头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不知道这算不算阁下口中 “沉迷宏大叙事”,你猜他最后有没有 “成事”?

某个叫伍豪的年轻人,12、3 岁的时候就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知道这算不算阁下口中 “沉迷宏大叙事”,你猜他最后有没有 “成事”?

某位牟姓玻璃厂锅炉工,30 出头的年纪,和朋友花了七八天,合著了一篇名为《中国向何处去》的万字文,不知道这又算不算阁下口中 “沉迷宏大叙事”。且不论其结局如何,我就想问:你猜他后来有没有 “成事”?

……

所以我的看法与你恰恰相反,我想这个世界上百分之绝大部分人包括你我,都是普通人。但我们中极少数真正能成事的人,一定是那些 “沉迷宏大叙事” 的人,他们好奇宇宙的诞生与毁灭,感慨人性的崇高与卑劣,关心国家和民族,探究真理与意义…… 虽然他们中绝大部分也没有 “成事”,但离开了这个前提,他们甚至谈不上出发。(在我眼中“沉迷宏大叙事” 的本质是理想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和 “好作大言”“夸夸其谈”“眼高手低” 并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如果你的人生目标本身就是追求小而确定的幸福,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也不会影响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这一生。但如果因此去嘲笑那些心有山海的同龄人,无疑就显得你自己有些可悲且可鄙了。

“I could be bounded in a nutshell, and count myself a king of infinite space(哪怕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 ——《Hamlet(哈姆雷特)》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 • 莎士比亚)

知乎用户 五谷不分​ 发表

一屋不扫何以平天下

知乎用户 火火大马车 发表

那你说,看什么能成事?

看豆瓣还是看网易云音乐热评?

知乎用户 李德宝 发表

屁股决定脑袋!没坐到那个位子,你什么都做不了。

知乎用户 悬壶醉世​ 发表

中华崛起而读书

知乎用户 职场的学问与实践 发表

不是的。

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当你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时候,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教员也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你想有发言权,那就去调查,就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把事情弄的清清楚楚,这样遇到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举个例子,就像我昨天在读者交流群里分享的一样。我举个例子,你要分析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那就先分析当前所处的大环境(形势),进而再了解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定位),再来找到差异化的道路(共产党和土地革命)。把这些分析清楚了,自然而然地就有了革命的战略和方针,方向问题与道路问题一下子就都在调查中解决了。

这就是所谓的调查如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如一朝分娩。

把这些说透了,自然就能看得出来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

沉迷于宏大叙事和能否成事,并没有必然联系,把这两者归结于一点的人是因为没有只看到了一个点,只看到了局部部分,只把这个人没有成事归结于他沉迷于宏大叙事,并没有全盘分析。

这就是太狭隘了。同时,如果把这个结论推广开来,很容易就设想到并不具有普遍性了。

如果一个人热爱宏大叙事,研究宏观全局的东西,那很大概率上他会继续去研究局部的东西,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全局的事情,这是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当然,这个问题也反映出了一种社会现象:很大一部分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现在年纪大一点点人,都无法沉下心去做好具体的事情,更多地精力都放在了指指点点的大道理上,陷入了死循环和一时的自嗨般的满足。

这个问题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1、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2、既要提高站位扩大视野,也要关注事情的细枝末节;

3、既要加强通用规律和知识的学习,也要同时提升专业技能与研究;

4、看待问题既要从现象入手,也不能拘泥于表象,而要看到问题的本质上去。从事情的全局去思考,既要关注一般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规律。

或许,这也是读毛选带给我的启示。


推荐你阅读这篇文章,或许也能为你解惑。

职场的学问与实践:(深度烧脑)抓住规律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欢迎添加我的微信:xiong202105

欢迎关注公众号:职场的学问与实践

和你一起交流成长,不读书万卷,怎能伴贤良。

知乎用户 卡拉迦迪斯 发表

那不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又有几个成功了的吗?

怎么证明,越沉迷,越成不了事呢?

知乎用户 湖海散人​ 发表

立大志,从小事做起。

人一定要敢想,才能做成大事。

你都不敢想挣大钱,那你肯定挣不了大钱。

知行合一,首先要知,知中的第一步就是你要敢。

然后去尝试,寻找规律,然后行,测试自己找到的规律是不是对,

行了以后开始面对最残酷的考验,失败。是不是要变更志向。

可能要适当的调整,但是总体方向是不能变的。

其实我觉得你就好好看看毛选。其他的都不要看了

在这方面他都讲透了。

知乎用户 里边​ 发表

大概是宏大叙事比较有迷惑性吧。

比如,一个普通的新人,如果他刚进公司,就叼着个烟凯凯而谈:我们公司以后忒把主营业务放到 xx 板块,最好用一到两年抓紧转型,现在从事的主营业务已经落后了,那个财务部门的经理其实挺能说会道的,应该把他调到销售部门任经理,或者直接提拔销售总监,我昨天去仓库考察了下,仓库看大门的那个老头很负责,可以提拔当保卫处长…………。你觉得 1. 他很爱他的公司,而且有才能。2. 他就是个神经病,爱吹牛逼并且精神状态极度不稳定。

再比如,一个普通的新人,如果他刚考进体制,就翘起二郎腿凯凯而谈:我们县现在的政策,就是车技把但,我去 xx 镇考察了下,那个镇书记挺有才能的,应该提副县长啊,那个一中的校长,不学无术,啥也不会,我明天就忒想办法把他撸了…………。你觉得 1. 他很爱他的家乡长并且很有才能。2. 他有很严重的妄想症,而且该精神疾病已经比较严重,需要药物及时介入治疗了。

但是,如果一个普通的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他喝口啤酒,吐出口烟:我来说啊,泽连斯基啊!戏子!他就是个煞笔!他懂什么,我要是总统,巴拉巴拉,巴拉巴拉,乌克兰早就是发达国家了。我们中国,外交策略一般人看不懂的,那些外国总统被刷的一愣一愣的,拜登煞笔、英国法国德国也不咋地(总结,只有我才能懂)………… 等等等等。你觉得. 1 他挺爱国只是爱吹点小牛逼,无伤大雅。2. 他是个精神病。

看到没有,其实都一样,一个 996 的年轻人,连一个 300 人公司的大事都叙不起来,连几十万县城的政策都看不懂决定不了。隔这对着亿级别的事务凯凯而谈,对着那些几千万几个亿的人尖总统各种嘲讽智商。

暨,如果是酒后吹个牛逼逗个乐子,说的自己也知道就是在吹比,那么 123 无伤大雅,属于爱吹牛逼的正常人操作。可要是当真了,那么不管 123,都要及时去精神科挂号。

知乎用户 阿布​ 发表

话说罗贯中有一次做梦的时候梦到了诸葛亮,诸葛亮气鼓鼓的问他:我的才能明明是政治、军事、后勤和外交,你为什么把我写成那么一个 “多智而近妖” 的样子?

罗贯中回答道:" 喜欢三国的年轻人谁不喜欢 “宏大叙事” 呢,只可惜 99.999 的人都成不了大事,越喜欢‘多智而近妖’的你的人,是越不喜欢认真研究你的政治、军事、后勤和外交啊……"

知乎用户 克劳塞维茨​ 发表

商鞅变法,汉中对,隆中对,都是大人物听进去的本来是小人物的宏大叙事。

一般人都是喜欢宏大叙事的,但是领导不喜欢手下全都下大棋。领导喜欢的人往往没有野心,没有想法,甚至没有思想,没有良心,只是喜欢给领导做牛马,跟着领导的指挥棒蒙眼走。

知乎用户 yougen Sao 发表

南方庄园里的奴隶主会观察自己的奴隶

这里头大部分是逆来顺受的奴隶

一小部分是忠心的奴隶,任何群体里都有超过 5% 的人存在某种认知缺陷,对强势者唯命是从,恃强凌弱。或是唯利是图,只看眼前利益,见小利而忘大义

还有一小部分奴隶,善于观察、思考,并且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向往美好。能逐渐看到问题本质,并苦苦追寻解决方式

奴隶主绝对不会让第三种奴隶活好,会让他们生不如死,以此警告其他奴隶!同时会奖励第二种奴隶,让他们成为 “住在屋里的奴隶”,让他们活的比第一种奴隶好,作为奴隶的榜样!

第三种奴隶,就是今天所谓的 “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为什么他们成不了大事?因为如果让他们成了大事,奴隶主就被干掉了!所以奴隶主绝不会让他们成事!

知乎用户 不辣的皮蛋 发表

你人均 gdp 1w 美金以内,那确实只要开放了国外资本进入,只要你政策不折腾,只要你年轻人肯干,月薪 3000-4000 没啥问题。

但是要继续往上发展,也就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那必然需要掌握高端产业,人家先发国家各种壁垒守着呢,你后发的不宏大叙事,不搞产业政策,不暂时苦一苦部分人,真没戏。

就说汽车产业,比亚迪今年大概率突破 200w 辆,就这个两年,互联网是在裁员,但是你去问问国内汽车电子工程师的工资水平,三年翻倍啊,因为嵌入式的可以转行去汽车电子,可以转去芯片公司做做 AE FAE,原来苦哈哈的嵌入式,连带着也在这两年被带起飞了,目前我这边二线城市,3 年工作经验,嵌入式 40w 税前,你要去一线,那 50w 起步。

请问,不宏大叙事,你个人单枪匹马能吃这波红利啊?原来 2010 那会,芯片设计专业最好的工作就是当外资芯片公司的 FAE,坐标一线城市,工资 20w 封顶。现在外资的 FAE 岗位,有竞争力?

知乎用户 Rui Ho​ 发表

问题不成立。

教员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沉迷于宏大叙事的年轻人,后来终成大事。

周恩来也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够宏大吧)

刘备也是(匡扶汉室也是个宏大叙事)

佛陀也是

类似例子数不胜数,谁说越沉迷宏大叙事越成不了事?

知乎用户 吴茗​ 发表

宏大叙事是下棋,微小叙事是打牌。

打牌是为了在可见的未来获得成果。

下棋是为了在不可见的未来获得成果。

怎么说?我们有牌能打吗?昆特牌还是扑克牌?

知乎用户 大钦岛别处书馆​ 发表

哦,那这么说,当年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他们年轻时候就不应该沉迷于宏达叙事,他们应该也成不了事

你不沉迷于宏达叙事的年轻人,我也没看见有能成大事的

除非贷款买了一辆宝马车就叫成大事

知乎用户 波利​ 发表

说得好像不沉迷宏大叙事就能成事一样。

知乎用户 走地鸡​ 发表

因为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经常受到内外敌人的破坏,贫富分化,阶级固化,劳动者合法权益难受保护,房价房租高企,社会阶级分化严重。大量年轻人空有雄心壮志和真才实学,却报国无门。

知乎用户 逗泥丸的平方 发表

理性多了,做事情就没有冲劲儿。

当然宏大叙事也算不上理性……

知乎用户 sixue 发表

这句话也是宏大叙事,所以题主没救了,删号重练吧。

知乎用户 有 360 天了么​ 发表

和宏大叙事无关,年轻人成事的几率本来就小。

成不了事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解构的人不但成不了事还会坏事。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oZSEqd 发表

宏大叙事只会让你变成一个螺丝。

你的权益和需求在大计划面前什么都不是,要达到目的一些必要的牺牲也是值得的,你就是那个牺牲。

对自己好一点,多想一些跟自己相关的事。

知乎用户 愚者 发表

因为说这话的人蠢且坏。无非就是要解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个中华文明的基础概念而已。

宏大叙事宏大叙事,说白了不过是客观规律在现实社会的映射,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叙事他不可能宏大,一定会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李白有首自喻的诗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写得是志存高远,但我们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到一个问题,越是能力大的人越需要用势,就连大鹏这样的神鸟还需要等风起云涌时才能扶摇直上九万里,没有势则不成。易经第一卦乾卦第—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也是—样的道理,势没来,就管是龙也是潜伏等到大势的到来,才能九五飞龙在天。

懂得用势把势分析的最好的人际谋略是鬼谷子,兵法是孙子。人能成功一定是因为用势、借势、顺势,逆势而为任何人都要失败,在投资里叫不与趋势对抗,特别是已经形成的趋势,不能逆势而为。那么分析趋势、发现趋势、利用趋势就是一个人能把事办好的最重要因素。在中国进行大质变的革命年代,孙中山先生一句话非常形象的解读了势∶"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知乎用户 杨个毛 发表

问题是,判断什么样的状态属于 “成了事”,本身就依赖于宏大叙事……


不信你试试看,在论据完全不触及任何宏大叙事的情况下,讨论一下陶渊明到底算不算 “成了事”(想当正反方都可以)?

知乎用户 Philip 发表

拿毛某来讲宏大叙事的。。真是,我无言以对了。

去看看毛某的文选、文集。再来说毛某是不是沉迷于宏大叙事的例子。

哪怕是早期的湖南农民考察运动报告,27 年的,都是经过一个月的考察写就的,文本不长,很快就可以看完。

所以毛某在做事的时候,是非常细致的。

不要在这个问题里再用他来举例了,只显得答主很无知。

坐言起行,是成事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不管是不是宏大还是细小

知乎用户 qiong dzhi 发表

近百年前,有一位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写道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不知道后来他成没成事,知道的说一下

知乎用户 且听风吟​ 发表

沉迷微观叙事也不一定成事,何必把不相干的两件事强行构成因果关系呢?

知乎用户 无愁眼下迟 发表

你坐在那个位置上,放个屁都是香的

你没在那个位置上,怀璧其罪

知乎用户 卑微小易 发表

先不讨论你沉迷的宏大叙事是否正确钱,就算是正确,对于你是否有当前意义又是两码事。

举个例子:你看了几百场比赛,听了几百个专业解说和教练大神的版本理解甚至心里博弈,然后你懂了。然后你去打青铜局

你会发现,你还是打不过,你教队友打运营打支援,队友线上就被打穿了

当然,有可能你也是线上被打穿

多思考,想一想宏大叙事的结果是否对当前做的事有影响,怎么利用这个影响去改变现状。

如果你的思考不能给你当前提供帮助,如果你的劳动不拿为你今后提供资本,经验和能力,都是没意义的。

知乎用户 路灯 发表

你这样就得罪观网

知乎用户 深圳贷款 Eason​ 发表

@钱尼马

这个哥们的答案很好,推荐大家看看他的答案,我这里做点补充。

———分割线———

这问题让我想起十多年前发生在我同学身上的故事。

我的同学他迷上了什么权谋,NLP,心计,心理(伪)这些博人眼球书籍,他也一直认为那些书籍对他人生有帮助。

那时候,他父亲查出了癌症中晚期的,家里贫穷,没有办法治疗,于是到处只去找那些所谓的权谋心理讨论群。

在群里不停的哭诉家人有人得癌症了,该怎么办?

要么没人回复,或者说有些人回复一些漫无边际的答案,例如什么人生,什么格局。

WTF?

你的权谋心计呢?帮你赚到一分钱?还是只是让你意淫很爽?

部分一直想着是什么宏大叙事的人,很多时候身边的小事都处理不好,你当前的坎过不去,你那些宏大有个卵用?

你家人病了需要钱做手术,你子女需要钱上学?

要不你拿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医院,学校不收钱?

家里没钱买米了,你的格局能当饭吃?

沉迷宏大叙事的人一般有三种结局

一种是类似

@钱尼马

先生回复中说的,接地气去做,并且成功了,这种我们统称伟人。

(补充一点,那些伟人在解决生活中的琐事比普通人强 N 倍,如果需要论据,请去看他们的作品,或者参考传记)

一种是接地气去做,并且失败了,这种人我们统称为**无名英雄。**

一种只是敢想敢说不敢做的,这种我们统称为 XX。这种人心中都是一些诸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或者诺大的中国容不下一张书桌的牢骚话。

十分恶心,上不能治国,下不能齐家。

知乎用户 礼赞那罗延 发表

因为廉价且无用。

首先在新闻传播种,这类信息非常容易获得,而且往往被优先传播的,自带高热度的属性,被广泛的讨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且不只是年轻人沉迷 “宏大叙事”,中年人老年人也有很多沉迷宏大叙事。

不管沉迷什么,都很容易成不了事。如果说把人简单分为生产和消费两个层面,成事 = 在生产领域能创造经济价值,沉迷于某事则 = 花费时间、金钱、经历满足各种需求。

如果你以 “成事” 为目标,那么 “沉迷” 就必须是为 “成事” 提供助力的,比如沉迷数学,有助于成为数学家,沉迷管理学,有助于你当个老板。沉迷声色犬马,则完全无益于“成事”。

那么沉迷于 “宏大叙事” 的年轻人,有多大概率去从事 “宏大叙事” 的工作呢?不用说你也知道是极小的。我沉迷于计算机编程,但是工作是搬砖,那就是不务正业。

工作上的成就真正取决于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学习能力等等。你的兴趣爱好离挣钱越远就越是无用,甚至是负相关的。

“宏大叙事” 和其他喝酒玩游戏比起来特点是容易自我感动,自我抬高,并强烈喜欢输出观点,剩下的没什么曲别。

知乎用户 志小才疏 发表

是的。

宏大叙事本身没啥大问题,一个成年人(甚至一些未成年人),多多少少会有不同程度的 “宏大叙事” 能力。

这种能力,体现在解读郭嘉政策,国际局势,宏观经济状况等方面,或多或少有点自己的看法,无关对错。

宏大叙事究竟是什么,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说法。这里,我可以给出一个相对 “官方” 些的说法,来自维基百科

看起来很困惑吧。什么大叙事、元叙事、后现代主义,一点也不人性通俗。事实上,你也不用了解这么多,真正会一点宏大叙事的,不会来知乎问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没时间。

他们会博览群书,参与身边的各种事务,要学习,要工作,要深刻体验生活,才有资格谈论 “宏大叙事”。

而你说看到大多数年轻人进行的 “宏大叙事”,仅仅在扯犊子而已。而且有少一部分人确实沉迷过。

可惜,如果你沉迷了,迷倒无可自拔,迷到认为自己也能像伟人一样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的地步,估计你已经在一事无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想想看,年轻人在年轻的时候最重要的几个资源是什么?是时间,是精力,是无限可能,是拥有各种可以失败的资格。没错,就是可以失败的资格。

你可以打工,可以创业,可以考研,可以进体制,可以选择 gap year 环球旅行——倘若资金足够,你可以做其他年轻阶层许多没有机会再做到的事情。

可一旦沉迷了宏大叙事,你的思想可能变得狭隘,变得固化,无法接受更多新的东西,你在已有的框架里越陷越深,大多时候,你都认为你知道,你看透世界,你懂得运用些许基本的原理,以为懂得世界运转的基本规律,开始嘲笑别人像个铁锤人——手里有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大多数时候你可能什么都没做,只是在想,只是在 “论道”,流于文字和言语上的见解,却对世间其他需要你参与的事情显现出各种无聊。

你以为悟道了,像老子一样,像王阳明一样,像苏格拉底一样,可以开始立言,为世界宣扬自己的理念和见解,却不知道,这些人,用尽了大半生的努力,才敢走到最后立言的那一步,因为立言,岂是仅仅懂得点 “宏大叙事” 所能参悟的呢?

没有经历,没有参与,哪来的各种 “宏大叙事” 观?空口说大话的又何止年轻人?逗留在街边打牌搓麻将、甚至坐在公园椅子上抠脚的大爷论起道来,可能都让你瞠目结舌,然而,他们还是他们。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知乎用户 亚索寓言​​ 发表

有时候,他们沉迷的不是宏大叙事,而仅仅是指点江山的快感。毕竟,这种快感并不需要任何代价。

知乎用户 龙宇 发表

几年前的华为就有一个刚来半年的一个员工给任正非上了一封万言书,提出一些关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建议,这个新员工是北大的高材生,他原以为这封万言书一送上去就能得到任正非的肯定和赞扬,但是没想到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任正非看了他这封万言书后,直接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进行治疗;如果没病,建议立即辞退。那名被开除的员工,写的文章大有指点江山之意,从公司的经营、体制出发,高谈阔论,却完全没有落脚点,一句话总结:说了一大堆,没一个能用的!

2011 年的一天,一向幽默可亲、随和近人的马云大发雷霆,直言不讳的说:“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别给我写战略报告,别提阿里的发展大计…… 谁提,谁离开!”

为什么马云会发这么大的火呢?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刚入职阿里巴巴不久的高学历新员工,给马云写了一封邮件,大谈公司的未来战略,言下之意,就是他给阿里巴巴规划了接下来该怎么走。

或许在这位高学历新员工看来,阿里巴巴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成就很大,但问题也多。

在马云看来,一个新员工既没有创始人的高度和视野,也不了解公司的部门职能、分工机制、工作内容、文化、目标、价值观、愿景和使命等等,这时候以所谓 “高学历、长眼光” 大谈公司的战略是非常滑稽的一件事,好比赵括纸上谈兵一样。

正是出于这点考虑,马云大发雷霆,同时郑重强调:“公司不缺战略,不缺想法,不缺批判,公司缺的是把战略做出来、把想法变现、把批判变成建设性执行并完善的人!公司花钱是来请你做事的,不是请你提战略的!”

这样的 “宏大叙事” 有什么用?

知乎用户 牧云旺财 发表

毛主席年轻的时候最喜欢臧否人物,更爱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Venom Snake 发表

确实如此。

一个人越沉迷于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无关的事里,就越做不出什么成绩。

所练即所得,这是基本常识。

知乎用户 反斗战士 发表

张三写爽文写了好几年几百万字没火 —– 沉迷写爽文的成不了事吗

李四学弹钢琴好几年手指断掉也没火 —– 沉迷弹钢琴的成不了事吗

王五学习写作国际政治文章给期刊投稿,多年没被采用 —– 沉迷国际政治的成不了事吗

爽文火了的有三少、番茄,弹琴火了的有朗朗、国际政治研究火了的也有几个大 V 实现了财务自由

-———- 沉迷什么都能成事,也都可能成不了,成的永远是少数,和具体事项没有关系,看你的努力和天赋程度,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知乎用户 斯大王​ 发表

啥都不能沉迷

知乎用户 阿拉克. 乔巴 发表

这个世界有什么深刻的道理和伟大的功绩是空想出来的?

这个世界如此复杂,复杂程度丝毫不下于天气变化,又怎么可能靠着所谓宏达叙事’掌握所谓大局观。

口号可以振奋人心,但是不能规定现实,宏达叙事者本质上是一种懒惰,懒得去思考具体的错综复杂的事物,而在空虚的,抽象的,空对空中寻求满足与慰籍。

不能脚踏实地,却自以为自己’站在天上,洞悉世界真正的真理,这种人什么时候成过事?

长征路上,博古王明他们念起经书的时候,像不像正在宏达叙事的网友们了?

知乎用户 燃烧的零式战斗机 发表

说的对。

但是,沉迷于一些情感问题的小伤小痛,无病呻吟,成天八卦人家哪家分了手,离了婚,女人生不生孩子,这些婆婆妈妈的烂事的人,更成不了事。

男人都迷恋军事政治这种问题,这是本能,当然迷恋宏大叙事的人和迷恋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人本质上是一样的,荷尔蒙旺盛时期的性焦虑无法发泄而已。

只是,对于一个男人,我宁可让你沉迷于前者。国家这么普及教育,不是让你来谈论这些小伤小痛的事情的。一心向祖国,两眼看世界才是真男人。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当然,不怪大家,怪国家太安定了。

你要是活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交界的地方,你恐怕不到 18 岁就得编入预备役,然后每年暑假定期军训,去学习如何拆解 ak74 步枪,如何去投掷手榴弹,驾驶坦克。

你要活在美国黑街的贫民窟里,你就考虑的不是仅仅是上学的问题了,而是想办法拿到篮球和橄榄球的奖学金,这样才能上个好大学。你成天嘟嘴卖萌自拍能干啥?

知乎用户 EipwHiou​ 发表

选取共同特征是天分。

比如 “祛除落叶阔叶林(鞑虏),保障常绿阔叶林(中华)的主体优势”

1. 不同地理位置的落叶、常绿阔叶林组成不一样。

2. 温度变一变,有些树落叶不落叶的情况可能就变了。

3. 有些生产项目可能需要同时用到常绿阔叶林里面的特定 常绿 A,落叶林里面的落叶 B。那么以常绿落叶与否做筛选条件,那就是自己坎自己手脚。而且常绿林里面不一定有常绿 A,阔叶林里面不一定有阔叶 B,但是现实里面,往往是数了一堆常绿或者落叶交差。搜集了一堆落叶或者常绿,做出成果按照 “生长年限”,“生长位置” 进行分配。

大部分喜欢 “宏达叙事” 的人,他们是没有选取核心共同特征作为切入点的天分的。

抢占和生产需要恐怕需求不同的切入点。

知乎用户 困扰搬运工 发表

因为宏达叙事简单啊

道理都很简单,魔鬼在细节,站在宏观层面直接忽略了细节,但是代价也是巨大的;

比如国家有 1 万亿税收,投入到研发呢,现在就会有 1 千万人失业;如果不投入到研发,3 年后可能会有 5 千万人失业,一切就是这么简单明了,你能承担起选择的代价么?????

知乎用户 熊叔 发表

因为宏大叙事和大部分的实际做事之间几乎没有关系,完全是两条路。沉迷宏大叙事不会让你的事业有多少进步,同样事业进步也不会让宏大叙事有多少实现的可能。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

回到题目上来的话,那就是题目根本不成立。两件事本就不相关,何来的此消彼长?

知乎用户 王骁 Albert 发表

虔诚信仰,现世吃苦,死后享福。所以目的就是要让你吃苦,吃苦的具体表现就是 “成不了事”。

有远大的目标是好的,但是不要天天挂在嘴边,还是要脚踏实地做事情,了解做事情的规则。

知乎用户 羽晓舟​ 发表

很多大学都有「政治学」这个专业,如果考上就不算沉迷宏大叙事了。

知乎用户 比尔海特八世 发表

你想成什么事?

知乎用户 酒笙清栀​ 发表

不会到各位记得不有一个段子:不同月收入的上海男人众生相

不同月收入的上海男人众生相

是不是一模一样。

当人有钱的时候,事情,精力,时间已经让她没精力去关注其他事情。

只会做到知行合一就已经很够了。

反而挣不到钱的人,时间很自由,很多时间去挥霍,反而关注天下大事

而且对于各种奢侈品都非常熟悉

年轻人,如果想成事,先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都花到工作上,去把细节做好。

把小事做到极致,把关键的人关系维护好

你就没时间,宏大叙事了

知乎用户 置酒​ 发表

你有什么物质或者数据基础来佐证你的说法吗?没有数据支撑的逻辑推演即可证伪,那么在此片面结论的基础上做的理论归因就更是无稽之谈。

知乎用户 淼淼 发表

成不成事,不是否定年轻人宏大叙事的理由。

这种提问,是为接下来的普通人不要过问国家大事做铺垫而已!

中国人自古都有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男人的情怀

曹刿论战说的肉食者鄙,还有后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说法

到了当今社会,宣扬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强调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参政议政!

看不得年轻人宏大叙事,难道喜欢年轻人每天鸡毛蒜皮,追星说不好,精致自己又说自私,打游戏又说肥宅废物,努力工作又说奋斗逼,不努力工作又说佛系青年

关心一下人类命运,研究一下国际关系,讨论一下军国大事,就沉迷于宏大叙事了?

现在当个年轻人都不好当了,干啥都不行!

知乎用户 启明星的指引 发表

难道成大事的人每天都盯着一亩三分地?

知乎用户 破晓​ 发表

成不了事,只能做普通人是绝大多数人的归宿。但是现实中几乎没有人觉得自己不是人才,所以总需要借口吧,借口总是越宏大越不可证伪是最好的呀

知乎用户 半年隼号​ 发表

仰望星空(宏大叙事)与脚踏实地(去打份工)的对立统一性的论述多了去了

如果关注新闻,北大座谈会给讲的很明白了

同样如果想看青年人的理解,可以查看同年北京高考作文满分作文

总搞这种问题,又毫无努力,我觉得可能不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辩证关系没平衡好的原因

应该学习实干兴邦,干点正经事吧朋友

知乎用户 黄如一​ 发表

我觉得沉迷于宏大叙事,总比沉迷于喝酒打牌要好得多。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因为中国文化有一项糟粕,它规定了谁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很多事情不就是不该你做嘛■

因为宏大叙事是少数人的专利——甚至那些人里的一些人他们不必宏大叙事。

大部分毛头小子可能没有资格,也没有机遇。

中国赖以相传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理念可能有问题。大部分时候挑选人才只能靠偶然。

再一个就是宏大叙事的人比较孤独吧,他们没有朋友。

中国这种文化传统就是自有一套传统:谁该做什么。嫡庶有别。

知乎用户 古织 发表

红军时期就学航空母舰呢。你说呢?

知乎用户 南宫问天 发表

就会像魏晋名士那样的,只好夸夸其谈,就是干不了啥正事。看看魏晋南北朝是烂成了啥样子,你就知道为啥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成不了事了,只会吹牛逼,干起事来一个比一个拉垮。。。

知乎用户 步社行悟 发表

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认为这就是典型的把现实和理想搞混了,沉迷于【宏大叙事】是可以的,把宏大叙事当追求也是成行的,入职去普及宏大叙事,不好意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甚至职业规划在面试的时候都不宜讲的太具体和太飘忽,毕竟人家是用人不是请老爷,招聘高级主观也别太当自己是个人物,而且越是从业多年越明白,很多事讲出来是没用的,要不你有权,要不你有钱,靠嘴说的一般都是培训机构或是导师,年轻人搞PUA入职可还行?哪个不是老油条?能靠【宏大叙事】立住脚的绝对不是嘴说的,简单来说就是能画饼的,试问能画饼的年轻人能成事么?有个好爹也可以。

知乎用户 林中貓 发表

可能没有因果或者相关关系。

只是因为 “成了事” 的人过于少,所以很容易造成“伪负相关”。

比如:

为什么越喜欢穿西装的人,越成不了事?

为什么越喜欢吃蔓越莓人,越成不了事?

你的这个问题,其实反例比比皆是,比如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那是相当 “宏观叙事” 了。

知乎用户 Sun Jeff 发表

因为这些东西是人都能说两句,也分不清对错,比如经济形势,中国大棋论,看上去高大上,云里雾里,没有判断对错的标准。

真正的经济形势判断建立在数据基础上,一般人没数据,也没有数据分析,必须依赖经济学家和宏观分析师的基础数据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认知,然后将判断应用于市场,作为自己的宏观架构。这和你的盈亏是强相关的,那些大棋论敢这么玩吗?

知乎用户 Gator 发表

有句诗叫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现在是一个选择胜过努力的时代,即使只想做出个人的正确选择,通常也需要一个更高的视角。对于宏观世界的正确认知,肯定是有用的。

可是建立正确认知的过程不太可能让人沉迷。大多数人的认知都有偏差和错误。要建立正确认知,修正自己的偏见,会和大脑现有形成的一致性冲突,会让大多数人感觉到不爽甚至痛苦。

现在很多信息推荐机制其实是通过 “投其所好” 来让人沉迷的。这种东西只是强化了个人偏见,让人在错误认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宏大叙事不是没用,而是让人沉迷的 “宏大叙事” 通常增加的只是偏见,而不是正确的认知。

知乎用户 zzz​ 发表

不沉迷宏大叙事的你成事了么

知乎用户 辛德林记 发表

前有狼性误企业,为什么很多公司学习 “狼文化”,结果自己倒闭了?
现有宏大叙事毁个人,为什么越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越成不了事?

这个社会就是在不断地冲与对冲中获得动态平衡,加速才是解决几乎一切问题的法宝,正如解决女拳,只有靠更多的女拳。

知乎用户 白头忽梦我轻狂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你把 “宏大叙事” 改成“游戏”,改成“剧本杀”,下面的回答就是一片反对之声~

哦,原来你真的喜欢游戏和剧本杀啊。那没事了。

大司马老师还说你不办卡就不能成事呢,你给大司马办卡了吗?

实际上自古以来越成事的人,越在关注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丹瞬 发表

西蒙娜,薇依的选择是可贵的。单独是少有人走的路。加入集体,放弃个人背负着的自由,一直是一种诱惑。

知乎用户 路灯召唤你 发表

奇怪了,不关注宏大叙事,难道去关注微观经济?这会造成多大社会问题你想过吗?

知乎用户 欧几里不得 发表

喝沉迷于钓鱼、看体育频道、游戏、逛街、密室、综艺等等一样

这就是个普通爱好

论宏大

科幻小说更宏大

总之

成事和这些无关

知乎用户 尺图 发表

你这问题梆硬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知乎用户 博物馆长吴力 发表

因为宏大叙事只会用来形容不成事的人。

成事的人宏大叙事,那叫格局。

知乎用户 刘祥勇​ 发表

吹牛逼多容易啊,

只是这样时间久了,就不知道如何具体的去做事了。

————更新————

突然发现有人为我这个简短的回答点赞,于是又读了一遍题目,再看了一下大家其他人的回答。

有很多回答,把题主的成事儿理解成成大事儿了。

我一个男的不会做饭,但如果有一天我学会了做四川泡菜,这也能算是成事儿吧?

并不是说要像教员那样改天换地,叫日月换新天才叫成事儿。毕竟这样的人,几百年才出一个。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很渺小,时代的一粒沙落在单个人身上,那就是一座山。

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能够买房买车娶上老婆养育两个孩子,那就算是成事儿了。

像现在新时代,各种时代故事传播的背景非常大,很容易使人陷入一种误区,一种虚无的幻想。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自己世界的主角,跟其他人的关系不大。

经常沉醉于幻想,就容易陷入宏大叙事中。

那么学做四川泡菜这种小事,是不屑于去做的。

知乎用户 五个橘核​​ 发表

“人人为己,人人为公。”

知乎用户 沙利叶之歌 发表

能成事者自古以来寥寥无几,不用开地图炮,

知乎用户 Lloyd Bannings 发表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一个 40 多岁中年人的宏大叙事,惊天动地,最后地动山摇,石破天惊的人,14 年后建了一个新国家?

能宏大叙事的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走的道路,有绝对信心。。宏大叙事者不在乎你反对不反对他,此乃王道。。。那么问题来了,反对宏大叙事的,他们的前进道路,是什么?存在目的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知乎用户 陈熙​ 发表

沉迷宏大叙事不过是好逸恶劳的借口罢了。

知乎用户 异教徒的圣经​ 发表

看怎么个宏大了

无论你讨论的是什么,俄乌冲突也好,世界局势也罢

如果只是将听到别人的观点,然后一字不差的转述给别人,那谈论的即使再宏大,也只是复读机

成事的人,真正需要的是自主思考的能力

收集信息,自己思考,然后得出结论

即使得出的结论与事实差距很大,通过敢于与人讨论,循环修正自己的结论

得出结论,这就是一种思维训练

知乎用户 LITTLELICK 发表

以下为个人主观看法,只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宏大叙事” 是个被滥用的词,几乎所有人都是基于字面意思去理解它。

宏大叙事是一种元叙事,它首次出现于让一弗朗索瓦 · 利奥塔创作的哲学著作《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这种叙事方式的特点就是将文学作品特有的理想化叙述方式套用到现实里了:所有东西都是有始有终,有自己内涵和意义的。它的目的是囊括所有叙事,给其他概念意义,是所谓的 “终极叙事手法”,可以说非常的形而上

这是个非常抽象的哲学概念,并不是望文生义的大角度看法。

就题主提出的关于 “宏大叙事” 的角度,什么国家大事、历史大事之类的,明显是所谓”格局 “的问题,和” 宏大叙事“没什么关系,因为宏大叙事是一种文学性叙事,讲究有始有终,有源有尾,而一般拿着历史大事、国际问题进行论述的人很少会真的去溯源求真、寻求结果,很多叙事自己都做不到有始有终,所以不能算真正的宏大叙事。

至于沉迷和年轻人的理解,我认为是指张口闭口”格局 “、” 境界“的普通人,岁数处在 20 到 35 之间,往往一事无成也没有什么个人爱好,有点小热血但完全没有胆子和动力去寻找什么“梦想”,用所谓大格局大境界麻痹自己的常人。

我个人非常讨厌 “格局” 这个词,它最主要的存在意义就是画饼,目的就是让听者觉得自己干的事是什么大事业,然后侵占你的利益,你还得说声谢谢。哦,还有一种用法,就是在一些明显是注重细节描述的文学作品里,某些读者用来让自己凌驾于作者、作品与其他读者之上而不是平等交流,会用 “没格局”“格局小” 的评价来 “抬高” 自己。

最后成事的理解,我觉得应该没有那么 “大格局”,不是人生目标那么大的意思,成事的意思应该更小,指的是一件事或者一系列应该做到的事情,因为画大饼自己骗自己没做到,没成事。

理解论述完了,来说说问题本身吧。

首先,具有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永远不是一件错事,能够从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本身是一种优势,但问题在于这种看待事情的方式只是一种辅助,不是事情的全部。大角度看问题会给出一些有趣的结论和意见,但这些也只是一些理论,做事是要一步步走的。

所以 ·,有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不是问题,只有这些才是问题,这也是 “沉迷” 的含义,好高骛远,想的总是什么家国大义、国际视角、历史沿革,结果连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都没有,满脑子空想空谈,实际做事一没经验二没意愿,干不好也没想法去学,觉得 “格局小”“有什么用”,只能是什么也做不好。

先做好眼前的事,搞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维护和基础从来不是冒险,但这些事很重要,远比国际视野重要。踏实做事永远没错,成事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做好下一件小事,而不是好高骛远地看着云端意淫。

先 “以正合”,才能去探索 “以奇胜”、

知乎用户 巴蜀男神刘子初​ 发表

你应该庆幸他们干不成事,如果一个沉迷于宏大叙事的人成为了领袖,那才可怕。

知乎用户 郭向东​ 发表

有大的格局,就有高的天花板,就有向上腾挪的空间。没有高的天花板,能成事,但成的都是小事。

当然,天花板高了,重心也就高了,底盘有可能不稳,失败率也就高了。

所以,真正办大事,既要讲宏大叙事,也要练好基本功。

知乎用户 吕华阳 发表

这个世界九成九的人都成不了事,这和是不是沉迷 “宏大叙事” 无关。

这就像你没能成为你们村首富和你平时不吃牛肉没关系。

最厌憎 “宏大叙事” 的人是谁?

一是文人,二是沑魜

为什么?

因为对于文人来说,宏大叙事是他们千年以来的晋身之资,而对于沑魜来说,宏大叙事没有任何短期收益。

对于文人来说,他们可以靠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来彰显自己的大度和悲悯,你没那个资格。

对于沑魜来说,她们除非真的被挂牌销售或者一早上和七八十人骨盆撞骨盆,否则她们始终都会抱着自己能成为感化刽子手借着国破家亡完成阶层跃迁的幻想。

为啥都说仗义每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因为富人不爱国,最多是换个地方做生意,穷人不爱国……

参见中东,参见东欧。

穷生奸计富涨良心成立的前提有且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穷人永远保持着仗义,保留着 “旧时王谢堂前燕” 的权力。

当然,你确实可以讨厌宏大叙事,因为你会觉得你被淹没在了众人之中,无声无息。

但是,请别忘了——

就算是精英叙事,也怹萱看不着你,金陵城破的时候,常凯申能跑,唐生智能跑,你,未必。

知乎用户 杨才崯​ 发表

因为只有宏大叙事才会令每个普通人获益,宏大叙事不是什么假大空的玩意,每个被称为宏大叙事的东西都攸关所有普通人的工作前景,教育机会,医疗保障,财产价值,人身安全,福利待遇,所有的一切。大部分人必定是成不了大事的普通人,那么关心宏大叙事理所当然。

知乎用户 刘志鹏 发表

急功近利,精致利己更更够呛啊。

同龄人内谁比谁傻?更别说面对社会经验丰富的多的前辈了。

年轻人建议先打工,积累经验,有了经验再创业比较容易。

知乎用户 chadui123 发表

宏大叙事,本来是要求极为深广背景知识基础和自己新思想和组织能力的,所以本来是普通人不会去碰触、直到出现真正大家高手,才去认真倾听或者阅读的。这些是人类文明的传承,普通人达不到引领,但却可以在倾听和阅读中得到享受和升华的美好事物。

但是遗憾的是语言同时具备靠吹牛不论其表面背后有料没料,都能吸引听众这一功能!所以,比起普通成年人更加没料的年轻人的一部分,就会学会这种坏毛病。“宏大”有了,叙事却无事,只是照搬新闻用词而已,甚至都用不灵通。年轻人中的很多其实也靠其它方式吸引注意力,奇装异服男扮女装都是的,新时代下这类还能变网红吸流量变现,成为他们一生的营生(所以,也不一定成不了事)。所以不足为奇,不喜欢他们的人,自然是因为内心寻找 “有料” 的本能被欺骗而不喜欢。

但是,我感觉能够被这些喷子所引领的人,目前社会上还是主流,毕竟无法要求大多数民众有个分析认知能力对吧,所以随他们吧!不用在意。

知乎用户 蓝瞳十七 发表

谢灵运说过虽然曹植才高八斗但是自己也有一斗才。拿破仑说过要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领导者。周恩来说过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希特勒说过要让世人记住他一千年。马拉多纳说过他要在足球上战胜自己祖国的对手。李小龙说过要把东亚病夫的牌子给拆了。柯洁说过他要日本棋手井山裕太血溅五步。历史上许多科学研究者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就把重要的科研成果整出来了。中国古书中十岁不学无术还敢大吼以后要当皇帝的 “时人异之” 的例子多了去了。

就算是哲学,也从来没说宏大叙事是错误的,历史学和文学还追求宏大叙事来着。只要一个人能力确实足够,天赋确实别致且确实为之奋斗的话,宏大叙事也没什么,况且有的人的个人叙事就是别人眼里的宏大叙事的可能性太多了。当然我前面举出来的例子中大部分人最后确实失败了,但是历史使命已经达成了,只要成功一次就算是功成名就。

知乎用户 ijrys 发表

《论持久战》

沁园春 · 雪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别的我就不列了

知乎用户 仓鼠饼干 发表

因为智能不够,只能说些宏大叙事。

这种人你但凡找个点随便问两句,他的回答就能亮瞎你狗眼。

事情,计划,剧本都是要讲逻辑和事实依据的。脱离逻辑和事实的只能是臆想。

知乎用户 咏月白 发表

人的出身不同,你出身几个亿,富二代,不用 996,还房贷。

天天宏大叙事,都不会有突兀感。

穷人不一样。

会出现两种极端,

本质是 宏大叙事和微小叙事的差距过大。

出现一种突兀感。

这个是世界性问题,

贫富差距越大,

这种突兀感越强。

我是穷人,我羡慕沉迷宏大叙事,不愁 996,房贷的穷人。

知乎用户 猪猪侠 发表

去捞鱼

到太平洋里捞鱼还是去小河沟里捞鱼

其结果 还是小河沟里的鱼好捞

知乎用户 月夜无痕 发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知乎用户 猛回首 发表

曾经那些开创新中国历史的人,如果你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大概率也会觉得他们沉迷于什么救国救民之类的宏大叙事吧,你自己眼界窄水平低知识匮乏就别酸不拉几了。。。

知乎用户 大老板 发表

因为中国不鼓励思考,只在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者说,我们还没到仰望星空的那个阶段,评判标准非常的单一,经常将跨领域的两个东西放在一起评判,价值观模型非常粗糙。

由于缺乏本土的作经人,又打压作经文化,因此被犹太输入意识形态一打一个准,无论是女权还狗权。

知乎用户 也圆新之猪 发表

人类至今为止也没成啥事,连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不知道哈……

知乎用户 追黄埔 发表

题主能不能说说你认识几个成了事的年轻人?

知乎用户 椭圆的土豆子​ 发表

这个问题比较符合知乎习惯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所以,可以很直白的给答案:不是。

稍微多说两句就是,“宏大叙事”与 “成事” 之间没有很强的关联性。

夸张的例子就好像 “每天吃得多多” 与“当总统”一样。

因为关联性弱,所以无法使用 “越… 越…” 的句式进行陈述。

知乎用户 烟斗老夏 发表

大多数人都成不了事,与宏大叙事没关系。但仅沉迷于宏大叙事而不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扰乃至痛苦。

比如,三千五的公务员岗位与三万五的私企岗位,你选择哪一个?

知乎用户 阿伏 media 发表

你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站在较高的角度去统筹考虑;

但是落实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层面去下手。

所以,在思考的时候,先要从基础层面去观察和理解,

弄清楚规律后,再去考虑如何制定规则,优化或重建。

这才是自下而上的建立的方法。这样才不会脱离实际。

但是大部分年轻人,都是先把自己放到了顶层的位置,

去发表个人的看法,这脱离了底层的规律,目的有异。

如果依这些看法来制定并执行,就会自上而下变扭曲:

上意的策略,需要中层理解,中层会根据自己的理解,

调整策略;如是,中层变成上层,其下层变成新中层。

随着层级的变多,调整的策略最终会改变方向,变成:

既不与上意相同,也不与底层相符。上层丢失基本盘。

所以年轻人如果想做成一些事情,一定要先符合实际。

符合实际,就是考虑好客观因素,再根据实际来调整。

而不是没有根据建立空中楼阁。先有骨肉,后有外皮。

知乎用户 方丽莎 发表

老祖宗说了。

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

想想啥意思就知道为什么了。

知乎用户 陈子文 发表

沉迷网络游戏,打麻将,追星也一样,问题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沉迷

沉迷什么都不是好事

知乎用户 BeAsT​ 发表

不是的

这分人,分心态

有的年轻人从宏大叙事中获取力量,在现实孤独的道路上,企图从中找到榜样,以求吾道不孤。这类人往往更加注重沐浴在其中伟大的精神光芒,以便忍受道路的苦难。

有的年轻人虽人微言轻,但却无比尊重和满怀敬仰之心,他们从宏大叙事中看到了高贵者的姿态,虽不可往,却愿脱帽致意。心怀感激,并以此为自我的锚点,免得在一生中随波逐流,失去方向。

也有的年轻人,面对现实的苦难蹉跎,企图逃进宏大叙事中去,麻痹自己在那满是光辉的画卷上沉迷,但往往忘记了,自己却未曾执笔。他们无非渴望着一个明天,一个比今天更好的明天,但毫无行动,如同和尚敲钟一样期待自己所谓的功德积累。

知乎用户 悟空 发表

因为他们享受了纸上谈兵带来的精神刺激,所以行动却蠢蠢欲动,早上起来依旧按部就班,归根结底还是一切皆空。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8ynpo 发表

那不就是自我麻醉么

我有段时间都想干脆麻醉自己算了

但想想,不能啊,还是要直面黑暗

沉迷这个就说明你没有勇气直面黑暗

没有勇气直面黑暗你还能做什么?!

知乎用户 乔之乎 发表

那哪些天天 写排比句,念排比句稿子的人。

他们算成了事了吗???

知乎用户 我去给你买个橘子 发表

你这就跟说沉迷游戏的人没有成事一样。

知乎用户 Achilles​ 发表

网上有个根据俄乌冲突,判断虽然美欧制裁,但俄罗斯有反制手段,卢布还是会升值的,兑了多少万卢布,后面升值赚了多少来着?

这算是宏大叙事吗?

知道得多点不一定很大好处,但总没什么坏处。

知乎用户 Rickest Rick 发表

其实大家都很明白,批判的不是热心宏大叙事,批判的是不热心我想让你们热心的那种 “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MAS 发表

这是腈纶面料的,没有毛线关系。

你有 background,沉迷宏大叙事,你爹让你成了事,大家就会说,成功者往往胸怀天下。

你有 background,不懂宏大叙事,你爹让你成了事,大家就会说,成功者往往接地气,不玩虚的。

你没 background,沉迷宏大叙事,成不了事,大家就会说,整天咸吃萝卜淡操心,先管好自己。

你没 background,不懂宏大叙事,成不了事,大家就会说,目光短浅胸无大志,怎么能成功?

这几把和 “穷人思维”“富人思维” 一毛一样,富人坐火车就是欣赏沿途风景,穷人坐火车就是因为时间不值钱。

东亚文化从来都是弱是原罪。大部分东亚人从来不追求平等,喜欢鄙视别人获得优越感,当自己被鄙视又恼羞成怒。

知乎用户 谢瑷瞳 发表

罗斯这样写道:“由于将一切人类历史视为一部历史,在连贯意义上将过去和将来统一起来,宏大叙事必然是一种神话的结构,它也必然是一种政治结构,一种历史的希望或恐惧的投影,这使得一种可争论的世界观权威化。

过分关注大事的,可能做不好小事

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可以谈天文地理,月球卫星,能对台湾的政治侃侃而谈,对股市也有独到的见解,每每听见他的谈资,总觉得年轻真好。然而,每个月也总有那么几天,他会为了还不上的花呗、白条发愁。

生活中也总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候路过某个小酒馆,象棋摊,有很多老人都谈古论今,政治思想,说的无法验证,我们也无从经历。不能说这样的烟火气不好,但是也总想听听年迈的老人,讲讲如何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以及自己走过的弯路。

大事着眼,小事着手。

年轻人,不管成不成事,先要成熟,不要沉迷任何事。

知乎用户 幻先生 发表

是的,你看看郭楠现在都可以被随意正义爆杀了~郭楠还宏大叙述呢。活该啊

咸阳市一丈夫在妻子单位家暴,妻子同事制止时致其死亡,检方认定正当防卫,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知乎用户 岸边露伴 发表

沉迷宏大叙事的可不止年轻人,不信你去绿皮火车上看看

有一年我乘火车去往成都,硬座对面是一个沧桑的大叔,闲聊两句,他说自己去成都的农村务农,不由分说的从包里拿出干豆腐,大葱,豆瓣酱。一边娴熟的卷着大葱,一边蘸大酱,问我吃不吃,我礼貌的谢绝了他的好意,我看见他拿着大葱的葱鼻涕都流到桌子上了。

“我跟你说,小伙子,美国就是个纸老虎,奥巴马装什么呀?我们一个 DF 导弹,给他干了。”

我的车程是 53 个小时,为了打发时间,一路上就听大叔谈中美局势,伊拉克战争,阿富汗风云。

临了快下车了,他在隔壁桌认识了几个同乡,留下了电话号码和微信。

我听到他和别人嘀咕了两句:“这小伙子不行,不爱交朋友,电话也不留一个。”

我走之前还是很客气的同他打了个招呼。

现在想想,他说的对,我确实不行。因为我从来不怎么关注国家大事,贸易战,两 AN 局势。

我只关注自己每年能存多少钱,跳槽能不能得到涨薪,什么时候能买上房子。

我同样听说过另一句话:“好好吃饭,睡觉,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国。”

我格局小了

知乎用户 滏麇 发表

世上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和他们想什么关系不大,和出身、运气、天赋、努力等有关

知乎用户 呵呵​ 发表

这要看他这个沉迷宏大叙事,能不能意识到资本主义人民大战封建主义人民这个现象(允许用其它的语法。

如果意识不到,他沉迷的实际上只是伟力和微观叙事的缝合怪。

如果意识到了,在现实打击面前难以避免地一定会有点丧。从一定角度而言,这确实也可以算是 “难以成事” 吧。

至于问题补充:

lesson one of one:

非题主,咱们所讨论问题存在的定义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现实对理想情况的不符合造成的定义差异】而不是学术上的定义体系不同。

这种情况下,定义没卵用。。。

就拿非题主堆出来的玩意来说吧。

1 宏大叙事:它得是时间和地域上不能微观的。

现有宏观经济理论应用面狭窄。

国际政治军事格局,说来说去也就是乌克兰和台湾,连五常之所以是五常这种常识的高度都没有。

阶级博弈,你好歹得先整明白资本主义人民和封建主义人民。不然再怎么谈阶级,也不过是个巴高达主义者,意识形态教科书级别的兵马俑。(我有把握非题主是没整明白封建主义人民的伙涉。

顺带提一提,伙涉实际上也是兵马俑)

2 类似与 1,【绕不开】是不是沉迷有存在于主观上的差异。

什么事都扯格局是没有宏观视角者对于宏观视角的固有偏见。

顺带提一提,一个真正科学而系统的宏观视角者不是任何政策都放在国际背景。这是因为宏观视角理论的范围单位是社会,而社会有国际的,也有不国际的。

3 年轻人只要是在国内就指代一切未婚未育但已工作且需负社会责任的男性。

这是因为中国的人群归类是源于默认社会责任分工制的。这很封建,但现实就是封建。

4 成不了事只要在国内就指代事业成绩和历史留痕。

原因同 3。

知乎用户 AyaMika 发表

因为国际形势和历史大事对解决他们自己眼前的事毫无帮助,而且很多人只是关注王侯将相表面的风光,没有真正提炼出背后的一些人性,社会,思想方面的真相,所以关注越多也只是浪费时间。不过最主要的是,大多数人都成不了成功人士,也不光是喜欢关注国际大事的人。

知乎用户 徐生 发表

越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越成不了事吗?

答: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越是沉迷于宏伟远大事情,越是不能成事不能成器?

对个体来说,对个人理想来说,越是沉迷于宏伟远大事情,则成功概率越低。

对集体来说,对共同理想来说,越是沉迷于宏伟远大事情,则成功概率越高。

譬如发家致富这个事情,以一亿元或者以一百万为目标,成功概率是不同的,

一亿人分别以一亿元为目标,沉迷于此,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那是必定失败,

一亿人分别以一百万为目标,沉迷于此,则其中的许许多多人可以走向成功。

譬如共同富裕这个事情,这是一个宏伟远大的事情,是一个艰难曲折的事情,

一万人沉迷于这个事情,则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一亿人沉迷于这个事情,则是洪流滚滚的滚滚洪流。

胸怀大,格局就大。视野大,世界就大。向上登攀,才俯瞰天下。

越是胸怀天下,越是举步维艰。越多胸怀天下,越是举重若轻了。

所谓有什么国民,就有什么国家,人心齐泰山移,少年强则国强。

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趁早成渣。

毛主席重新解释《愚公移山》,境界比原文高得太多了

对任何人来说,在任何事情上来说,只要追求更大更广更高更深更细的认识,追求更大更广更高更深更细的目标,那就成功概率更低,错误挫折失败也更多。

但是这些追求必不可少。越是这样追求,越接近于先行者。越多的人这样追求,越接近于杰出者。

知乎用户 我爱 coffin​ 发表

知乎上的人能有多大比例学过本科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就是两学期每学期三学分这种的。学完这六个学分,90% 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反正现在大学本科内容和我生活已经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唯一拿出来看的书就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了。

知乎用户 leoya 发表

问这个问题的人,恐怕才是成不了事。

具体问题是具体分析的,各人的情况各不相同

有资源,有能力,越沉迷宏大叙事,你说他越成不了事?多读读历史。

没资源,没能力,虽然可能大概率成不了事,但是在我们中国,这一类人群充分享受了社会主义的福利,难道沉迷于宏大叙事,不是应该发自内心吗?

有资源没能力,或是没资源有能力,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或是能力的转化,在自己的所及范围内做一些事。

反倒是武断提出问题中这个伪命题观点的人,恐怕是心里酸想找一点安慰罢了。

知乎用户 独白 发表

我认为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

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包括自己,关注大事可能是出于兴趣,也可能有其他原因,

但是所谓的 “关注” 大多都是表现在和别人的泛泛而谈,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去收集资料验证,这样的关注除了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之外,可能再无其他用处。

当然也不缺少整日忙碌,却始终找不到方向的人,他们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曾看看外面的世界。

知乎用户 Francis 发表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羽本纪

知乎用户 天风中的尘埃 发表

沉迷功利,付出大量心血精力还能增加一点成事的概率。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副作用。

其它的沉迷什么跟成事有关系?

就算沉迷精致的利己主义,也一样成不了事。大概率只会沦为熟人半熟人圈里的讨厌鬼和笑柄而已。

说白了,大部分人都成不了事的。再沉迷点什么,成事就更难。

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知乎用户 上原飞鸟 发表

一个业余爱好,你玩的深入了,必然无法成事,不一定非得是宏大叙事。

首先得说明这个东西是爱好,什么是爱好,爱好就是又费时间,又费精力,又费钱但不能带来收入。能带来收入养活自己的叫工作,能带来一点点收入补贴生活的叫副业,都不叫爱好。

你说的沉迷,其实就是玩爱好玩深入进去了,那么必然不可能成事。

别人上学时候天天 6 点起,10 点下晚自习,一直这么学,即使偶尔学不进去,也是娱乐一下,娱乐完,大脑放松了,依旧是开足马力学习。有爱好的人,学一段时间就得开始玩爱好,然后爱好也累,于是休息时间也得休息,学习自然学不过和你竞争的人。

上班了,你同事 996,9 点回家,你为了玩爱好,6 点回家,最终工资你没他多,领导看你早走也不爽,升职就没你什么事了。你同事为了项目上线能住在公司一个月,你为了玩你的爱好天天回家。自然干不过别人。

这个道理我在考研的时候就深刻明白了。考研时候我的舍友 8 点开始学习,学到 11 点半回来洗漱玩手机,12 点睡觉,我为了练拳,9 点回来,练到 11 点结束,洗漱 11 点半睡觉。每天查 2 个小时一个月差多少?那时候不是学 “实事求是” 么,我觉得伟人说的非常有道理,得认清自己,你不可能把主业弄得一级棒还把爱好玩的贼 6,你必然要做出取舍。人都是 24 小时,或者你可以牺牲睡眠,本质上是牺牲健康,,,

回到题目,你能把历史大事滔滔不绝的将一小时,你能从研究历史大事中获得快感,这是你的爱好啊,你不可能爱好和职场兼顾的。

知乎用户 casey 发表

“成事”,就是一个在 “宏大叙事” 语境的词。

“宏大叙事” 的反面,还是一种 “宏大叙事”。

想远离宏大叙事,首先别在沉迷批判宏大叙事,或者想着 “成事”。

知乎用户 面条的欧文 发表

所谓的宏大叙事 不过就是画饼充饥 。就像老板跟你说你会升职一样 。你信了 当然成不了事儿了

知乎用户 沉钧 发表

孙悟空练筋斗云只是为了飞上天好玩吗?

宏大叙事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在于你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回到现实解决问题,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只是单纯喜欢这样?

如果是前者,就叫格局,如果是后者,那就叫虚妄。

知乎用户 嘟嘟爹 发表

因为宏大叙事的核心

就是

我才是那可以不惜的 “一切代价” 中微不足道的一丁点

知乎用户 雅典帝国 发表

你这个问题的结论,是怎么来的?请先证明一下。在证明清楚这个问题的结论正确之前,所有的回答都是扯淡,而且还别有用心。

不想让年轻人关心国家大事,都只关心自己的奶头乐就能成事了?

知乎用户 不透露 发表

主要忙着做梦,没空做事

知乎用户 STU​ 发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乎用户 Asenmina 发表

为什么会痴迷宏大叙事?因为找不到现实道路,只能用宏大叙事来安抚内心的不安。

然而现实道路都找不到的人,凭什么去办大事。

如果自己内心都不安,又如何能说服得了别人?

知乎用户 Albot​ 发表

宏观战略是谁都会的低级活儿

能战略的再战略化和战略战术化才是神仙

前者直接作为新旧时代质变的断点直接颠覆时代,后者为断点积累基本量而间接也是根本上积累而推动时代

补充:

宏观叙事的来历上:宏观叙事在来历上是很难很不容易的,完全不是像前文所说的那样,是谁都会的低级活,而是需要巨量的积累最终反复整理学习才能成就的

宏观叙事的去向上:宏观叙事在使用去向上是极其容易的低级活。战略层次的东西去用来颠覆一个理论大厦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但是纯粹用它来实操就很鸡肋…

所以沉迷宏观叙事的人,并不至于成不了事,只是如果要直接成就那些过于具体的事确实是不容易的 (赚钱养家婚姻主播打游戏等等),但是要间接成就这些事的话就很容易了,特别是通过咨询、决策或者自己搓一个大理论来颠覆时代。

知乎用户 杞人​ 发表

不要把自己当一匹酸菜,也不要不把自己当酸菜!

刚上班的时候,单位 jw 书记跟我们年轻团员聊天,谈了很多问题,然后给我们一个劝告——多读读一些有见地的书,类似于题主所说的宏大叙事。有目的地将视野拓展开来,心气提高,可以大幅度避免纠缠于工作中的琐碎,至于心性消沉,我觉得可以用来回应。

楼上大佐提到要多做事,避免浪费精力,我不置可否。我想借上面那个例子和题主分享的是,绝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成事——一份普通的工作或许算不上事业、一个普通的家庭或许算不上豪门,但这依然是成家立业!我们做的事,本就普普通通,如果再将我们这些平凡人口嗨的权力都剥夺,是不是太残忍了?何况,即便沉迷于宏大叙事,有碍于正常完成一般的工作任务嘛?

成年人如果不迷恋宏大叙事,难道让他们在浅水滩里做王八吗?然后像中国政法大学两位博士生导师一样朋友圈撕逼?

知乎用户 黄金老虎 发表

是。

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没有特殊经历的情况下,沉迷宏大叙事的人小事往往干不好导致蹉跎一生才是常态。

而本身处于上层的人,一般不会用沉迷宏大叙事来描述自己,对于这些人来说,家庭环境熏染使得很多在普通人看来是宏大叙事的东西其实就是日常。

随便举个例子,我要有一个亿,一定想办法把无锡市正在兴建的五号地铁某某工程包下来,但是某青年那里,只不过是父母觉得他太没出息了,去工地上练练手吧,给个小工程做做。

知乎用户 无雨也无晴 发表

主要还是沉迷二字。

如果天天游手好闲,杂而不精,确实不好。

但同样天天专注具体事物,导致眼光短浅,孤陋寡闻,被老油条割了韭菜。又要被知乎写手嘲笑了。

所以必须把握好尺度。

毛主席讲的好,一定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

重点是当下具体工作和学习,剩余时间可以了解天下大势。

知乎用户 BumbleB​ 发表

为啥这样说,有数据统计么。。

宏大叙事没什么错,错的是瞎说一通。

知乎用户 wangxiaojun 发表

沉迷 “宏大叙事” 就是一条腿走路。可是成事的路上,需要的是坦克一样的通过性和抗击打能力:眼光、机遇、处理任何一件具体事务的能力、团队、资金、人脉。

“国际形势和历史大事”本身就是部分人总结出来的事件侧面。总结和分析的,有臆想、有分析,也有总结。只有足够优质 “宏大叙事” 才有指导性和预见性,而这些也是一件事做成的一部分因素而已。

一言以蔽之,很多醉心于某一个特定因素的人,成事的机率,基本很低的,因为他是个封闭的系统。

知乎用户 Chally 发表

不沉迷,也成不了事。

知乎用户 一丁一丁​ 发表

什么宏大叙事。

上车了而已。

家里几套房,国家富强我富强,房价上涨我也涨。

工资万把块,不打拼不加班,老板作妖就裸辞,反正回家也饿不死,慢慢再找别的工作。

家庭美满,小孩健康,游戏满仓,恨不得社会稳定岁月静好直接永恒帝国得了。

这种情况下,能威胁上车人的也就贸易战和核潜艇了。能不宏大叙事吗?

成不了事?上车人一年的租金都比你薪水高,资产增值速度你的小脑瓜子根本想象不出来。需要成什么事啊。

gdp 逐年上涨,肯定是有一部分和国家利益高度绑定的既得利益者的。

有人喜欢宏大叙事,说明这些上车人脑子清楚,知道自己该站哪一边。

总比某些高校教授吃着国家的公粮买美国的房,回头还骗人说 2000>3000 好。

知乎用户 嘿嘿嘿 发表

并不是,能拥有宏大叙事的眼界的人,大概率是能成大事的,他们只是少一个机会,但有没有机会,并不怎么重要。

知乎用户 Aloys 不想说话 发表

贾跃亭沉迷宏大叙事,害人害己;

马斯克沉迷宏大叙事,造飞船造车。

问题不在宏大叙事也不在沉迷,在于是否有同等的扎实行动。

知乎用户 走路不长眼 发表

人类都喜欢神话故事。

如果存在一个没有产生过任何神话故事的世界,或许里面的人类永远也发展不起来。

知乎用户 陈诚​ 发表

心里话——谋,能写出来吗?

不表态,不发话,可能成事。

知乎用户 骑牛登高 发表

宏大叙事是制高点上的舒适区。

首先是显得很高端,不俗。

其次是无关对错,不用负责任。

最后是有效的掩盖了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

就像连 10 万都掏不出来,天天操心宝马 X5 国产以后是不是质量下降,加长影响操控性了。

知乎用户 背逆民者不可救 发表

哲学里面: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此处成事?意指:豪车美女家产上亿?高官厚禄唯我独尊?

不是回答问题的人病了,是提出问题的人病了!

难道社会主义就是这种教育的吗?

诚然道路艰难,国运亦有倒退之势!大树之下总有遗漏的种子在阳光处成长,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出来,此时此刻或许正在酝酿着

只要信息是流通的,真相总会在某处被挖掘

知乎用户 Yjkiller 发表

是的,12345;

不是,678910。。。

成事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以及运气,你沉迷游戏,风来了也能成事。

知乎用户 喵星扫地生 发表

当年某个年轻人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算不算宏大叙事

钻营于眼前的蝇头小利,浑然不顾人生的意义,只不过是一茬又一茬待收割的韭菜

知乎用户 水桑 发表

设计游戏的程序员和职业联赛选手是不是更好理解一点?

知乎用户 顶缸专家 发表

来来来,你告诉我应该沉迷啥?天天 996 赚钱贷款买房?还是天天给观察网和共青团点赞?

知乎用户 飞文 发表

错误的答案有无数种,正确的答案只有一条。

虽然每个步骤正确,最终答案一定是正确的。然而不同的步骤绕过的弯路长度可能有天壤之别。并且很容易在弯路中走错路。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找到正确答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判断步骤的正确与否,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近正确答案。

另外,有了预估答案再定路线不可取,错误的预估答案可能会导致路线整个的错误。然而预估答案很简单,人人都会预估答案。

知乎用户 阿呀哟 发表

不在问题里面,解释一下什么叫做 “成事” 吗?

知乎用户 鸭蛋 发表

小时候记得楼下彩票店开张,体彩嘛。

他门口的广告标语一脚踢出 500 万。

我觉得出这个字眼不好,当时童言无忌就说,应该换成 “进”。

老板听完觉得有道理就换了。

但是并没有奖励过任何东西哪怕一个棒棒糖给我。

当时我就明白,人啊,管好自己就 ok。

知乎用户 扫把塘磊哥 发表

本末倒置。

要想成事,首先要有宏大叙事,这是基础。然后再看能力,情商,智商。

知乎用户 十二宫 发表

不是因为沉迷才成不了事,本质是没机会,懂吗?机会。需要的是机会。这个和你努力无关的,机会需要等待,在一个概率游戏中等待发生的可能

知乎用户 创造神之戒 发表

宏大叙事无所谓,关键是要有具体的落脚点

知乎用户 柚子沐​ 发表

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知乎用户 大恨 发表

屠龙之术无法杀猪赚钱啊。

开直播讲课可以。

知乎用户 Yk-w​ 发表

什么鬼? 领导画饼的时候 还是需要 宏观叙事的;而且 确确实实 在我国 政策跟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成年人还做选择题,当然是 全选啦;日常既要做宏观分析;工作细节也要做到位。要不然 怎么卷下去?

知乎用户 hui cui 发表

宏大叙事本身就有专业人员在干啊,哪里轮得到你来啊?

知乎用户 天地正气 发表

因为在这门课上,除了万里挑一的学神,其他人人都是差生,正所谓菜鸡互啄显不出菜。你一旦把事情说细了,他们会因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分不清,而露怯啊。

知乎用户 智多多 发表

不是呀,主要国内做不了评论员。没有发现才能的渠道。既然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只能做公知了,这含金量就低了。

知乎用户 Sherlock NG 发表

眼高手低,心高人低,本事不大还心气不小。

知乎用户 drixs2050​ 发表

很明显,这个陈述为假。

反例:

太多了,真的要我列举吗?

知乎用户 超空间的主宰者​ 发表

宏大叙事是个人生活的替代品。

个人生活越是无趣,越容易沉迷宏大叙事。

同样,网络也是。

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因果颠倒了。正是因为成不了事,其个人生活才会无趣,因而转向宏大叙事来填补个人生活。

知乎用户 二营长的意大利炮​ 发表

这些沉迷宏达叙事体,本质和做和尚出家一样,都是逃避现实世界。

知乎用户 桑原秀策 发表

志存高远和好高骛远的区别只在于你成功了没有,马云当年天天骑个自行车去游说大佬的时候,很多人也会觉得他是神经病。但是人还是要认清自己,如果实力不够,还是脚踏实地吧,偶尔吹吹牛逼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weiheishao 发表

年轻人甘当螺丝钉更成不了事,要年轻人做事也要拿出点诚意来,一点蝇头小利都舍不得给,还教育年轻人不要宏大叙事,一群老帮菜占着位置死都不走,反过来要求年轻人不要想那么多,又当又立,吃像极度难看。

知乎用户 我桀哥 发表

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能否成事,除了靠实力,还要靠运气

知乎用户 不愧是你平凡人 发表

宏大叙事与反宏大叙事

所谓宏大叙事,是一个舶来词,是指对社会、文化、历史的总体性、根本性解释,以及由此而推导的为构建理想社会所应进行的行为,譬如这几十年西方所发明的 “普世价值”,就是宏大叙事中的建构性产物,具有高度的意识形态性。

自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学界兴起了一场后现代主义浪潮,至今该浪潮仍作用于哲学、政治学、史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后现代主义在其批判单向度的人,解构理性、大写的人的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平面化阐释模式,将人们关注的焦点引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就引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最大特征,即强调消解宏大叙事。然而对于消解宏大叙事的质疑,似乎与要求隐退宏大叙事的声音同样强烈。

熟悉冷战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人,想必都清楚的知道,除了铁幕内的华约组织国家和南斯拉夫,同时期在欧洲还活跃着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的共产党,在亚洲还有日共。然而,随着美苏两极斗争的日益激烈,苏联日益展露其沙文主义的属性,而西方社会体制又日趋排挤共产主义政党,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代西欧左翼知识分子在 “向西看是投降而向东看同样不是答案” 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通过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抵挡现代化极权社会的日益侵袭。

在六七十年代这批左翼知识分子中,他们大多数对苏联并不抱有好感,特别是当欧洲常年笼罩在美苏两国称霸世界的阴云之下,一个欧洲知识分子往往是既反美又反苏的,然而对苏联的批判可以在报章杂志上说出来,而对美国的批判,则由于美国的存在是西方社会的安全前提,很难直接进行表述。特别是美国的存在和美军既是西欧社会安全的保障,却又是西欧社会的干扰和自由的障碍,这一点的纠葛,让欧洲左翼知识分子异常难受。同时,由于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空前发展,技术逐渐丧失了中性地位,助推了极权的产生。

所谓的极权,实际上是这样一个关于社会权力范围和尺度的概念,即个人是否享有一定的自由。所谓的极权社会,西方哲学界定义为社会中全部的权力都为国家机器所掌握,个人不享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利,个人权利随时会为国家机器所剥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权力的空前集中与强大,个人的权利是极为微弱的,而这种微弱,实际上不仅仅来源于国家机器的压制,也同样来源于发达工业社会的对人群本身的技术性治理。发达工业社会本身是具有意识形态的,这个意识形态就是极权主义,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发达工业社会的存在基础。

在冷战时期,由于两极对抗的背景,大部分社会设施、策略和方向都需要服务于美苏对抗的国家战略,而先进的技术带来了空前强大的社会管治能力,这是令时人感到压抑的本质。理性启蒙以来的欧洲,已经习惯了对客体的批判性认知,但美苏对抗的大背景,让欧洲和欧洲人丧失了选择权,因为欧洲人只有一个选择,维护美国,对抗苏联。并在这个背景上形成了一整套关于 “自由世界” 对抗 “邪恶的极权世界” 的完整叙事,然而实际上至少就西欧而言,同样是一个没有选择的“极权世界”。

在这样的情形下,对整体叙事的抗拒,就是对资本异化人性的反抗。这是左翼运动产生解构主义的社会基础。解构主义通过消解宏大叙事中不合理的部分,达成整体性的进步和批判性的社会结构再造。于时人而言,解构的是整体性中不合理的部分,消解的是帝国主义和极权统治的控制,是追求个人应有的自由权利的主观体现。

这一切不应该离开的,是批判整体性的宏大叙事之前的整体性认识。如果没有对社会的整体性认识,则解构主义就会被滥用,而解构主义走向尽头,就演变为另一重维度上的极权社会,沦为完全自由主义冒险家的天堂,追求享乐主义和主观感受,缺乏远大理想,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和瓦解。

从政治秩序的起源争论可以看到,秩序本身是内在于社会的,是社会的内生产物,如果强行切分,只能导致效率低下、歪七扭八,乃至无限可分。归根结底,解构主义的旗帜德里达也只能规避 “解构主义” 的“被解构”。我将以台湾岛为例说明解构主义的界限性。

解构叙事并不真正影响宏观走向

“大国崛起和小民尊严” 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著名论衡。龙应台曾多次而反复的提及这一概念,表明其抗拒伟大祖国复兴统一的终极图景这一根本性意识形态,所谓 “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意小民尊严”,用个体来消解总体。

当然,受各路公知教育多年的大家,并不需要通晓哲学才可以批判龙大妈,只需要清楚多年来国穷民弱和国富民强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自然对龙大妈的诡辩论衡嗤之以鼻。而且实际上,我们对台湾地区的居民,究竟如何认知也越发不在意了,毕竟 “毁灭你,与你何干”,对台湾岛来说,祖国大陆固然不是三体,但也绝非他们所幻想的可以谈判、一哭二闹三上吊、甚至痴人说梦想予取予求的冤大头。台湾地区未来的道路,并不是台湾岛本身能产生实质性影响的。

我提及台湾岛,是想说明这样一个观点:解构主义行为和解构宏大叙事,只能对解构者本身产生影响。解构者本身对更大的宏观秩序能否产生影响,要看解构者本身的影响因子。迎面走来的路人可以抗拒观察者挑剔的目光,阻止自己的被物化,维持自己的主体性,可是美团外卖的骑士小哥们,可以阻止平台对自己的审视(计量核算),可以阻止平台对自己的物化吗?

而台湾政治无能的另一面,则表现为自我的符号化政治。自五月中期台湾岛内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笔者每天都在观察其岛内主流媒体在非死不可的账户下的评论,包括 “三民自”、联合报、联合新闻网、中时以及阴间论坛 PTT,本号先前已经多次谈及了这轮疫情下台湾政治的失败,然而无论是非死不可还是阴间论坛,因疫情而彻底失望并由此希冀 “红统” 的言论,绝对是极少数,并且下方一定会产生回复 “台湾再不行也还有民主自由、对岸没有的”“太平洋没加盖,想当对岸人就自己游过去啊” 等脑瘫言论。

在这里,政治系统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已经完全变成了配角,而主角则是意识形态符号。从赵鼎新的合法性三维度理论来看,台湾政治实际上毫无绩效合法性,程序合法性瑕疵极大,真正继续糊在 2300 万人头上的,是单向度的岛内意识形态。岛内现今已经是真正的极权社会,台独的意识形态加盖了社会全部场域和人的生活空间,并且在自由与民主的旗号之下作恶,甚至自由民主沦为了侵犯人权和压制自由的手段。

当代的发达工业社会,其本质意识形态就是极权主义,这样的极权主义并非是如沙皇的秘密警察和纳粹的盖世太保那样借助于政治恐怖活动开展的,而是在 “自由民主人权” 的旗号下,借助于当代的技术手段,通过经济活动实现的。美国政府对 TikTok 的反应,以及川普下台前后各大媒体和平台所展现的,正是美国的极权主义。

说说 G7 集团的征税问题。

实际上对资产的征税和加税,将是一个全世界的共识行为,这是不以人或某个群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必然。自 1980 年以降,新经济自由化运动使得资本主义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加持下飞速发展,然而技术进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前,其潜力是有限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已经走向了尾声,这是不可逆转的。

当科技进步的边际成本已经高到不可承受的时候,可以说这一轮科技革命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当下的人类社会,正在面临自古以来空前的贫富分化的情况,这样的局面就要求人类社会的调节机制缩小差距,贫富分化是现今人类大部分社会问题的根源。

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对大资产者的征税和加税,不但是 “转型正义”,更是时代的要求,是不以某人或某个小团体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的社会运动趋势,不是某些小集团养两个吹鼓手唱唱 “政府失灵”的反调就能阻碍得了的。笔者之所以用 “转型正义” 这个词,是因为实际上自 1980 年以来,社会分配和税负不公平。劳动者的个人所得是缴税的,而房产、股票、债券的增值是不缴税的,这显失公平,而且是历史积累的不平等。这样的社会运动,更不是诸如 X 属 XX 群岛这种 “避税天堂” 所能对抗的。

叙事需要反射真实

提到宏大叙事很多人可能会想起我国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在过往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主旋律作品并没有非常好的承担塑造宏大叙事这一功能。笔者一直认为,我们多年来对叙事的存在认知性谬误。以权力本位主义出发,下意识地觉得叙事的构造是外生的,甚至是凭空建构出来的。这其中与宣传领域诸多职能部分的意识形态和粗暴作风存在深深的关联。而这些年,许多感人至深、被大众奉为经典的作品,并不是建构出来的,反倒是深入田间地头、乡间城里的反射。

所谓的叙事,在笔者看来并非指的是报章杂志的文字,亦或是广播电影电视乃至短视频的图片视讯,而是经由投射后深植于对象脑海、意识中的思维和思维框架。笔者在第二部分已经论述过了,所谓的解构主义实际上几乎很难实质性动摇真正的宏观走向,解构主义也很难扭曲真正有力的叙事。毕竟,解构的界限是语言。如果超越了语言的维度,则哲学和解构都不再存在。而叙事则不然,叙事不以语言为维度,叙事是宏观世界的抽象框架,是认识宏观世界的方法论。

举个例子,辩论说服一个初出校门的学生,是相对容易的,而试图通过辩论打垮说服一个工作多年的人,则要困难得多。这正是因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来源于书本,这种认识的界限是语言;而真正接触过实际过程的人,其认识的界限超越了语言,这种认识不是通过玩弄诡辩就可以击倒的。

在 2015 年以前,最主要的叙事产生场域——互联网上面,乌烟瘴气、群魔乱舞,这里面有这样那样的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笔者认为是媒介所写的稿子、所编织的叙事,和实际情况是对不上的。先进性是事实验证的,一心为公是干出来,舍此之外任你天花乱坠,从长期来看依然是无用功。

2012 年以来,国家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结合时代变化,近年来,我们在自发叙事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接地气、脱离现实、粗暴生硬的灌输,减少了很多;另一方面,在技术治理层面上,也采取了开门迎客而非闭门造车的态度,社会运行透明度的提高是可信度的来源。这才是笔者认为 2015 年后气氛为之一变的原因。

不过,光在宣传层面重构宏大叙事是远不够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愈加细化,个人的原子化情况愈加严重,社会板块也变得愈加破碎。当个体的人越来越多的依托于抽象的 “社会功能”,用 App 解决大部分问题,从事越来越个性化而不是集体性工作,扮演自身特异性的社会角色,这样的情况下,个人很难直接与社会的宏观层次产生联系,也就很容易怀疑社会性,更不用说宏大叙事了。这是未来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即当真实本身变得不再均匀,“后真相时代”,上一时代的叙事,应该怎么承接到新一代的身上。

我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目前已经走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前夜里。我们既怀念旧时代的黄金岁月,旧时代的午后和黄昏,也厌恶旧时代夜里的夜里寒霜。但午夜梦回黄金田园,并不代表醒来后的新一天如昨日午后。扬弃才是主基调。新的时代在逐步展开,新的宏大叙事,会随着天光渐亮一点点到来。

知乎用户 坚龙 发表

1

与其沉迷宏大叙事,不如做好手头小事

有个女同事带着 4 岁女儿,来我家做客。

聊天中我发现,她对我家附近的实验中小学的师资教学和毕业情况特别了解。

原来她两年前就想换成学区房,那时价格还能接受。

可她老公总说买房的宏观大道理,从城市的工资水平,到东三省的经济发展,再到国家的购房政策。言谈之间都是泡沫、杠杆、走势之类的 “大词”。

每次商量后觉得 “现在不是换房的最佳时机”。于是换学区房的事一拖再拖,拖到房价已经翻倍。

女同事捶胸顿足地说,后悔当时被老公的宏大叙述唬住,其实宏观跟我们关系不大,我家最迫切的问题是,想不想让女儿上好学校,以及家里的钱够不够。

以我的观察,针对一件特定的事,站的角度越大越高,大词大句使用率越高,往往会逃避具体的思考,透支做事的热情,这事最后的实现率越低

《时间的朋友》演讲上,罗胖对比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的区别。

不做事的人最爱探讨大而抽象的问题:情感和理智哪个重要?理想和现实怎么平衡?远方和苟且如何选择?着眼未来和回到初心选哪个?我和你妈掉水里你先救谁?

而做事者考虑的问题更加务实,都是关于见招后怎么拆招,最关心自己手头的事的具体难处。

薛兆丰说:宏观好坏就像全球平均气温,你要是关心人类的命运,平均气温有价值。但是你今天要出门办个事,它真没什么用。

我们中的大多数面对的都是 “出门办事” 级别的问题,爱宏观叙事的人,乐观者产生 “虽没出门、事情已办” 的虚假幻觉,悲观者产生 “不敢出门、没办成事” 的畏难情绪

与其沉迷宏大叙事,不如做好手头小事

2

理想,不是空谈

热播剧《大江大河》有个细节,恢复高考后,黑五类家庭出身的宋运辉,好不容易能上大学,连排队打饭都在认真看书,排在他前后的室友爱谈人生理想。

室友问宋运辉:你的理想是什么?

宋运辉:下午学完函数的基本点分类。

室友:我是问你的长远理想?

宋运辉:这个星期学完函数的连续性。

我欣赏宋运辉的这个性格,想改变命运,想报效国家,但想两下就适可而止,转头全力以赴地做好该做的事。

宋运辉主动申请为全班读报,当然熟识国家政策和时代脉搏,但他知道归知道,没有整天想来想去,说来说去,而是化作研究科学知识的原动力。

不像他的室友,爱聊人生,谈理想,喜欢一切宏大叙事,将自己大把的时间精力,花在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上。

在别人谈理想的间隙,那些不动声色,分解理想,落实到每一天的人,很可能已经实现理想了

3

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

微博上有人问 “你觉得过去几年自己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博主河森堡说:不再热衷于宏大叙事,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一个个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上

深有同感,我曾经就是个热衷宏大叙事的人,那时日记里到处是充满意识形态的词句。

大一我选修 “专利课”,老师讲了个案例,高楼层的水过滤后,给低楼层的人冲马桶,收获了社会和财富效益

我和选修课认识的同桌面面相觑,这么简单,我俩也行,于是我俩想发明专利,坐等发财。

那时我俩整天想,从 “在指甲刀装个小兜,剪下的指甲自动弹到小兜里”,到 “近视族的火锅专用眼镜,增加一个像汽车雨刮那样的雾刮”。

可惜我们只有想,却没做,真是 “一顿畅想猛如虎,迟迟不动二百五”。

这事教我一个道理,用《士兵突击》中的台词来说: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

大二我开始向缺点宣战,同学说经济发达的地区重男轻女,我想不通,反正闲着,我就调查下当地的生育观

于是我设计调查问卷,去问妇产科医生,去问产房的夫妇。跑去计划生育部门和统计局了解资讯。

从我的调查来看,当地居民没有重男轻女。

大三有同学家是渔民,听说台风后损失惨重,我和室友争取科研立项,探讨靠天吃饭的渔民的保险问题,我俩看书查资料后分头合作,她去保险公司,我去渔业局。

我记得当时进了一个领导的办公室,他告诉我想要的资料,送我出门时,鼓励大学生就要多研究。

如果没有那两次的经历,看报纸我可能会相信 “门难进,脸难看”。

那两次经验告诉我,别把没去做的事想得太难,去之前做好被拒准备的我,实际比想象顺利多了。

我见过这样的人,甚至我曾是这样的人,爱展望,爱分析,利弊得失说得头头是道,但过度思考,不去落实,虚度光阴,错失发展。

你怎么知道你设想得对不对,总得亲自去做才能验证,让真实问题暴露出来才能纠偏

4

做人,别让想耽误做

做人,别想得太远。

辩论选手马薇薇以前有个演讲,叫《20 岁不要想象 30 岁的生活》。

她小时候每次进城要乘 40 分钟的公共汽车,非常颠簸,只能站着,只有售票员永远有座,于是,她树立了当一名公共汽车售票员的人生梦想。

等她长大,公共汽车改成无人售票了,她失去人生定位,迷茫了好一阵。

她说,我们在生活中到底该怎么做呢?很简单,做小事,从最小的事做起

不要每天回家都想:我的宏大理想是什么?而是每天去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做人,别想得太宽。

马云曾在香港 “一带一路:由香港进” 论坛中说:

“全球的经济面临很多不确定的要素,但可以确定的事情只有一件——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

解决好自己家的问题,才能够迎接全球的挑战。

大家的企业不大,不要过多担心世界经济,担心自己的企业比担心别人重要得多。”

做人,别让想耽误做

张钧甯有个采访,记者问,“你这么爱运动,如何劝说那些在犹豫今天要不要运动的人?”

张钧甯说,“在你犹豫的时候,你先穿上跑鞋下楼,这样当你还没做好决定的时候,可能已经跑完回来了。”

4

最怕你做不好手头小事,却整天热衷宏大叙事

最怕人动不动就提问:

这个世界会不会好啊?

现在的人都怎么回事?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最怕人动不动就感叹,一个时代结束了,今年是最难就业季,现在做什么都不好做。

最怕你做不好手头小事,却整天热衷宏大叙事。

办了一年的健身卡,被懒惰卡住;

雅思要考7分,被 abandon 卡住;

种草小众旅行地,被做攻略卡住;

想和朋友约出去,被油头卡住……

任何手头小事都能把你卡住,你嘴里的宏大愿景什么时候实现。

你离事成,隔着 “马上去做” 的距离。

这些年,我越来越压缩自己在畅想未来,宏大叙事上的精力,把更多宝贵的时间,留给手头上要做的事情。

因为乐观的宏大叙事者,容易把想当成做,消极的宏大叙事者,容易吓到不敢做。

我始终坚信:

所谓才华,就是基本功的溢出。

所谓未来,就是手边事的聚合。

与大家共勉。

知乎用户 说剑 发表

成不成的了事和宏大叙事没有任何关系。

提出这说法的人只是想让我们沉迷于 “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 这种心态。

知乎用户 北风的猫 发表

你觉得你沉迷别的东西你就能成事了嘛?

知乎用户 conca​ 发表

题主可能是想鄙视下他在某次低级聚餐中遇到的几个低级年轻人在装模作样又毫无见解地谈论国家大事,搞得好像跟他们有多大关系一样。却忘了只有不太高级的人才有可能进入到低级的聚餐中

知乎用户 马丁. 加尔文 发表

如果没有宏大叙事,人类的组织无法突破 150 人。我认为,宏大叙事、政治或者说 “爱抽象的人” 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而所谓“爱具体的人”、各种小确幸其实才是兽性残留(不是说不好)。发个暴论,只有在 150 人之上我们才能看到真正的“人”,150 人之下的只是“兽”,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知乎用户 夜静魂梦归​ 发表

宏大叙事” 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什么叫沉迷 “宏大叙事”?

已经退休的老爷爷老奶奶,遛弯碰面聊天的时候,聊几句咱们什么时候打倒美帝,台湾回归,是宏大叙事么?我春节的时候就跟我姨婆婆聊台湾问题,老人听得津津有味,一直问台湾有机会在她活着的时候回归么,我给她分析一通,说大概 5-10 年时间,那时候老人家应该还能看到呢。老人家听得还很高兴,回去又跟另外几个老太太把我的分析复述了一遍。

打车的时候,碰到一个特能侃的中年司机,从疫情入手,一直侃到宏观经济问题,中国 GDP 就要超美了,是宏大叙事么?正好司机碰到我这么一个对数据比较敏感的人,对当地的 GDP、人均收入数字也做过了解,跟他头头是道讲了一通,顺便还分析了下人口变化趋势,最后得出结论,等司机儿子到结婚年龄的时候,各方面压力就没我这个 90 后那么大了。司机听完喜笑颜开,还安慰我,说我这么优秀的小伙子不要灰心,总能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的,30 岁没结婚的一大堆呢。

春节和东北的大学哥们一边看冬奥会,一边聊天,哥们政府宣传口的,今年冬奥会开幕式人家家乡上冬奥了,和北上深杭等城市一起亮的相,然后就聊了一大堆自己家乡趁着冬奥这股东风,以后要搞雪上项目、冬季运动员培训基地。这也算宏大叙事吧?不过不好意思,人家还真就是宏大叙事中的一员,他家乡能登上冬奥会舞台,他也出了一份力,还做了比较关键的工作。

所以,这些宏大叙事和本人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我姨奶奶来讲,退休了,就享受剩余的人生了。她是一个爱国的老年人,还有个已经寻不到的亲戚当年随国民党逃亡台湾,尽管几十年没联系,也不指望有联系了,但想到万一有生之年,能看到台湾回归,她就觉得人生又有了盼头。有盼头的退休生活,质量总比没盼头的好吧。

对于那个萍水相逢的出租车司机来说,过去两年疫情,他的收入少了不少,本来是应该有很多负面情绪。但因为听到我这个陌生人的数据分析,知道中国在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受益,所以变得乐观很多,反过来还能安慰鼓励我,把正面情绪传导给我。相信载完我,遇到下一个乘客的时候,这种乐观情绪还能传导给更多陌生人。

至于我那个大学哥们,他自己就是宏大叙事的一员,或者说,他靠着兢兢业业的工作,让他本来没有任何名气的家乡,能够分享奥运会的红利。尽管做完这一切,对他升官加薪似乎也没有什么帮助,冬奥热过去后,他和他的家乡又要回归到之前平淡的一切,不过又怎样呢,对于这些年一直出负面新闻的东北来讲,这片似乎没有希望的土地,已经绽开一朵希望的小花,未来可能变成花海。

说白了,因为我们国家一直在发展,所以宏大叙事某种意义上约等于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它和每个人似乎都没有直接关系,但又似乎息息相关。

而现在知乎上提这种问题的人是什么想法呢?

“宏大叙事”= 吹中国制造业。

我说我家乡就是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第二产业占比超 50%,人均 GDP 超韩国,人均收入紧追广州,平均房价还只有不到 1W4 一平。然后听到这些人质疑我为什么离开家乡去上海做互联网,而不是进厂。

“宏大叙事”= 被洗脑的小粉红

这种更多了,疫情问题、华为问题、内卷问题、房价问题等等,只要说几句中国做得好的,立马被扣帽子,然后被洗脑了,沉迷 “宏大叙事”。总而言之你不想着润就是思想有问题,国外那么好为什么你还劝人留国内卷。

“宏大叙事”= 一事无成

就是本问题的内容,问题我们平常大多数人做的就是普通的工作,能像我同学一样成为国际大事件的一块拼图,本身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他也没有什么大人物身份,也没整天想着做大事业,就一次偶然的机会,2022 年办冬奥会,为家乡申请上开幕式舞台,成功了,被全世界几亿双眼睛看到了。而更多人做了跟他一样的事情,没有被看到,默默无闻一生,但能说一事无成么?

总之你哪怕不沉迷 “宏大叙事”,也大概率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啥出名机会,也没法给家乡或者自己国家做非常大的贡献,甚至因为你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别人有巨大差距,你在知乎上讲的事情也不被人理解,被攻击。但你确实和攻击你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也有一定概率不是),只不过这个国家过于庞大,过于复杂罢了。

嘲讽别人沉迷 “宏大叙事” 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关掉自己接受他人信息的一扇窗,有点类似 PTSD,所以别人起个头,你就已经不想往下听了,只认为自己小环境才是对的。什么时候没有 “宏大叙事” 这个词语,而是具体讨论一个个事,对事件本身产生有意义的讨论,不管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那才是正常的现象。

现在把一切积极向、乐观向的事情,一股脑归为 “宏大叙事”,是别人被洗脑了,这才是不正常的现象。

知乎用户 勃勃生机万物井發 发表

这得看你的宏大叙事到底是根植于什么。

秦国的宏大叙事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吧,秦王扫六合,统一度量衡,但是一个普通的秦人的一天是什么样的呢?

每天除了耕田就是去服徭役,到了打仗的时候又要上去用命来搏人头,好拿着领赏。

所以你所信仰的宏大叙事是根植在每个普通人注定牛马与充满苦难的一生,那这样的宏大叙事自然是不能沉迷的,连信都不值得信。

但是如果你所信得宏大叙事是真真切切在改善你的生活,不是说不需要你付出,而是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甚至因为集群效应,一起付出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那这样的宏大叙事就不存在别人去劝你不要沉迷,而是,大家都默认活在这个宏大叙事里呢。

知乎用户 蒸汽压路机 发表

又要年轻人关心国家大事,又要年轻人 “莫谈国事”,如此奇妙的要求,可能也只有在中国互联网上才会出现吧。

对于我来说,平日里在知乎上键政和打游戏看番没有什么本质上没啥区别,从来都是娱乐手段。

不过我好就好在看清了自己,从来不把自己说的话当回事,不过很多年轻人大概真的以为自己是怀才不遇了吧。

知乎用户 相关规定 发表

能不能给个明确的标准

比如关心美国死了上百万

是 “时代的一粒尘” 落了一百多万次

还是不应该关注的 “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强制想象装置​ 发表

这里涉及一个概念 “管辖范围”,先不论普通人对宏大叙事的理解是否正确或是有操作层面的有效性。普通人在实际上几乎无法对特定宏大叙事所指向的背景板产生一丁点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影响。ta 们对这些巨大到覆盖整个人生基础框架的大命题,大故事是没有一点能力去左右的。

ta 们所谓的对此的知识,认识是否正确有效和 ta 们的现实生活缺乏关联,至少是无法在操作层面有效的施加影响,产生互动。(两者断裂无联系,像断线的风筝般不可控)大白话就是:管不了,无能为力,不能上手去做,懂不懂都只能呆呆看着。

既然管不了,那你懂或不懂,是否沉迷又有多少区别呢?你的那些认识针对这一背景性秩序基本是毫无价值的。(管辖范围太狭小,又总想把手伸到很遥远的地方管一些你根本管不了的事。)同时过度 “沉迷” 宏大叙事还耽误平时的工作,学习,妨碍你过好小日子,管好自己完全有能力管好的一亩三分地。**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微不足道的生活都过不好又怎么可能取得远比此更巨大复杂的成就呢?**适当关注宏大叙事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都到 “沉迷”,“魔怔” 的程度了,只会有害无利。因为这些占用大量精力,时间的对信息获取,分析的行为对你的日常生活是没有帮助和好处的。(基本如此)

点到为止,如果我想阐述下去完全可以像我的文章一样动不动写上千字,可那没意义。反正这个回答也没几个人看,随便答答就完了。

知乎用户 星尘 发表

你要是其他国家人就罢了,在中国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啊

1949 1978 1992 2001 2010s……

即使人生不满百,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密度也绝对够你撞上了

最起码,别做 48 年攒钱买地或者卖四合院出国刷盘子这种事。

知乎用户 神父​ 发表

1984 思想警察了属于是,别人脑子想什么都要管?

宏大叙事狭义理解为政治诉求,希望改革社会,不让人思考政治是要搞愚民吗?史上有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哪个不沉迷宏大叙事?

要我看啊,题主的意思是不沉迷你支持的宏大叙事的年轻人成不了事吧。

知乎用户 豹海豹以及人之豹 发表

要让在顶尖学校学习的学生感到在数学上经常有压力和挑战,使得他们刻苦工作,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现在经常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大谈数学的哲学,而不能坐下来做扎实的计算。

——丘成桐

知乎用户 楚莊王 发表

什么是 “宏大叙事”?

一个人独立思考,理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或是爱好,进而沉迷其中,却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即使做白日梦又有什么问题?

难不成,所有人都要按照某种权力意志的规划,屈从于刻意营造的现实老老实实做个工具人

人要有人的样子,人不是畜生,人生只有一次,不违背公序良俗,自主选择过好自己的一生,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人云亦云,能把 “宏大叙事” 这个形容词讲述清楚吗?自己都无法准确描述的问题,确实没有发问之必要。

提出一个问题是好事,有些人淘洗过后的脑袋总是习惯性地把一些毫无营养,一分钟就能掰扯清楚的废话,拎出来连篇累牍的论述,非如此不能彰显其 “博学睿智”。可悲!可叹!

知乎用户 车前子 发表

是的。

我对宏大叙事的印象就是指点江山,对国内外时事局势一通点评分析,对各种政治理论之类的口若悬河。这样在互联网发出来还挺爽的,不管有人喷还是有人一声声大神的氛围里,总会沉迷,因为有种快感,即我好像真到了这个层次,你们不懂一样。

为什么成不了事?

因为事是做出来的,假设你进去了一家企业,那你得先从最基本的业务做起,要取得成绩获得大家认可,才能通到下一关,下一关就是走向更高端的业务,做好让领导承认你的能力,并且还要一定的情商,办事能力,和能说会道,这样取得了承认才有可能晋升。好,你爬到了小主管的位置,那么你手下就有几个兵了,你要把队伍带好,建设好人心,能够听你指挥,能力够强,只有他们才能顶着你往上面走,他们也才能靠你往上走。一步一步。这个过程大多数人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口胡可做不到。

你说他们不懂你,你的格局它们不懂。请问你的格局让你赚了刀乐儿,还是 W?还是给了政治权力地位?人家只会笑你,口嗨怪。

不是说宏大叙事要不得,宏大叙事也有帮助,但是这个帮助并不能直接帮助你改善生活,要做的是多实践,实践里来检验你的宏大叙事真伪。等你到了一个层次,你的宏大叙事水平高了,你的收益也自然来了。

记得我长辈在我入职前跟我说过一句话,我没有好好听,犯了宏大叙事的毛病,现在吃了亏。这句话是这样的,进单位两年内都不要发表任何意见,不要说话,但是我希望你两年后发表意见,说起话来,他们都会听你的。

知乎用户 阿七 发表

宏大叙事就是陆游说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

就是教员写下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希望年轻人能多来点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ZdPrOx 发表

单一的方法解不出所有的数学题,无论这个方法多么巧妙,而社科给了宏大叙事的人一种可以解得出的错觉

知乎用户 虚无缥缈 发表

从大格局议事,从大中论小,是了解这个世界规律的必要途径。

至于能不能成大事 ,三分在自己,七分靠时运

知乎用户 挤按睛明穴 发表

越沉迷于用主观臆测给人家贴标签的人,越成不了事。

这是真的。

知乎用户 不想说话了 发表

有人举例子,说孙中山、毛泽东之类革命先辈都是喜欢宏大叙事的。

但仔细观察,这些革命先辈都有一个通性,就是喜欢管自己国家、自己身边的事,或者说,对国家不好的地方关注度特别高,总是去找国家还做的不好的地方,去推动改进。

可以说,自己国家,哪里有不公平,哪里就有这些革命先辈的声音。

而他们看国外呢?革命先辈都奉行的是谦虚学习,好的我学过来,坏的我抛弃。他们总是以让自己国家变的更优秀为己任。

而网上的宏大叙事群体呢?

他关心的都是跟自己身边没关系,或者说他在这个叙事中的成分越微不足道,他的参与情绪就越高涨。如果一点作用都起不到就最好了,各种不要钱的口号拼命喊。

他们关心都是什么事呢?比如,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总之都是外国水深火热。

而对本国事务呢?从不关心。对待一些不公现象反而主动帮其遮遮掩掩(比如某大是大非的论调),说就是下大棋。如果有人想要对这些不公事件发声的,美狗、湾湾,各种帽子往上戴。

说实话,用这些伟大的革命先辈举例来对比,愈发显得现在这些追求宏大叙事群体的一无是处。

宏大叙事群体,我呸。

知乎用户 蚍蜉 发表

估计是公知想当然想出来的结论,公知一直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思想家的样子,以显得自己 “独立思考”,反证不能像科学那样进行证明,所以结论想怎么下就怎么下。

知乎用户 胡杨​​ 发表

「宏大叙事」无非是想「出人头地,指点江山」,最后「光宗耀祖,荣归故里」。

你从出生开始就已经不是你自己了,每个人都活在 “他人” 的欲望中。

知乎用户 艮金 发表

明显因果颠倒,成功的叫为中华崛起读书,失败的叫沉迷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上宫玄 发表

并不是的,沉溺于宏大叙事是渴望从集体中得到认同感和荣誉感。这样的人反而热爱生活,用罗曼罗兰的话来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比我等只会沉溺于二次元和游戏中的人强多了。

知乎用户 高聿文 发表

李世民都知道用人要用他的长处而不是短处,都一千年过去了,怎么还有人一棍子否定一群人呢?连古人都不如吗?年轻人沉迷宏大叙事没什么错,这个和他是否能成事之间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因果关系。有的年轻人沉迷宏大叙事但实操能力不强,那就把他安排到研究宏大叙事的部门去专门研究这个,多提一些不同角度的参谋建议也未必不能做得很好。而有的年轻人沉迷宏大叙事,但上面非要让他去做具体的事务那他到头来无法发挥自己的本领,那必然一事无成。领导不会用人的错,为什么要把责任归到年轻人的喜好头上。有什么目的在背后?

你说刘慈欣当年在娘子关做锅炉工天天啥工作方面的实操工作不干,去沉迷宏大叙事写些什么科幻小说,思考宇宙空间的明争暗斗,按照阁下的逻辑,是不是就一辈子成不了事?最后人家写成了《三体》,成为知名科幻作家。你说当年明月那时只不过是个小小科员,却沉迷宏大叙事去研究什么明朝历史兴亡,还去论坛上发表出来,但科室实际工作却兴味寥寥,被领导嫌弃,按照阁下的逻辑,他也一辈子成不了事吗?结果人家写成了《明朝那些事儿》,轰动一时,再后来还被有眼光的领导干部发现提拔步步高升,现在在上海做厅级干部。

强行把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一棍子打死一群人,这种逻辑,连一千年前的唐太宗都不如。作为一个现代人,思想观念还比不过一个古人,不觉得自己应该多学习学习,建立起正确的人才观吗?

知乎用户 王剑 发表

毛泽东(1919 年,25 岁):

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诸君!诸君!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荣灿烂的世界,就在面前!

周恩来(12 岁):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 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 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知乎用户 jymao 发表

宏大叙事,是美好的主观愿望,但是,这个世界,是一个客观世界 必须遵循利用客观规律。

黄老的学说,认为做事情,需要 “无为而治”,这个无为,指的是,不要用主观的,违反 “道” 的方式方法做事,而应该遵循客观规律,顺着客观地规律和规则来做事。

沉迷于主观愿望,忽略客观规律,是成不了事的。

——

问题往往很容易看到,可以有很美好的主观愿望,来解决问题。

但是,问题的背后,往往有其比较复杂无奈的成因,或者,有更急迫,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再或者,这个问题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这需要深入调查和研究,找出规律点来解决。

这部分是最考验人的。

知乎用户 黄宜宾 发表

原题目的题主在问 “为啥宏大的年轻人都一事无成?” 时,心里已经有标准答案了,只不过想找一批 “同道中人” 来一起玩一个 “多数人的暴政” 的游戏,压抑全世界所有年轻人追求 “宏大叙事” 的愿望罢了。

即便改了问题为 “…… 越成不了事吗?” 也同样强制所有回答问题的人从「沉迷」这个词出发,讨论宏大叙事的“毒性”。

玩过游戏都知道,「沉迷」这种行为在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违法的。

吃过毒药的也都知道,抛开剂量谈毒性那就是在耍流氓。

对于当前这个更改后仍然很流氓的 “越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越成不了事吗?” 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你说的都对,一切以你的逻辑为准,你开心就好,这是个好问题,以后别来知乎提问了,谢谢!”

对于那些真的想了解多大剂量的「宏大叙事」是对青年有害的;如果每个年轻人每天都能花不多于 3 分钟的时间思考「宏大叙事」的相关问题是不是可以确保人类命运共同体在 300 年内成为现实世界中的政治实体……

我们可以再开别的问题进行讨论。

知乎用户 Refrain 发表

沉迷宏大叙事和成事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如何找准定位,在历史洪流中分到一杯羹

我自己大学时就沉迷过宏大叙事,但是自己十分感谢当时的自己,因为我成功的促成了一个 2 亿美金的项目,时隔 7 年项目在 21 年 8 月被中铁 4 局中标,23 年就能够投产

当时被我促成的两家明确提出会给我一定的利益,想想如果当时没有天马行空现在应该怎么脚踏实地呢?

我反思过这些问题,我认为宏大叙事就是宏观看法,宏观看法是可以指导微观行为的,但是如何指导微观行为,这些才是需要好好琢磨的

知乎用户 北风 发表

因为天天念经,不用屁股思考活该被压榨,明明自己是锅男,却天天喊着阶级矛盾大于性别矛盾,大多数女孩都是好的,拜托谁跟你一个阶级,明明自己的利益被 xx 拿去惠 “亚非拉” 兄弟,然后还傻傻地跟着喊他们是我们好朋友不要歧视,明明自己是一介草民,却喜欢骂润去欧美讨生活的人。你自己润不了骂别人干什么,然后信了已经润去欧美但又反美的人忽悠还给人家洗地,这样成不了事都是好结果了,不榨你们榨谁

知乎用户 静文 发表

因为我们既要目光长远,也需要脚踏实地;

知乎用户 小行星居民 发表

从小县城一路走出来,越来越觉得,成不成事和人有关,宏大叙事不背这个锅,反而一些很不现实的理想,毫无用处的人类哲学体系,对时代感慨的宏大叙事 像内功,一个人单靠技击招数走到极致可能成为七十二路谭腿总镖头,但绝对成不了郭靖。

知乎用户 heeya 发表

我认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沉迷 “宏大叙事” 会让人误入歧途,那就是,你所谓的 “宏大叙事” 是马屁精、墙头草、投机者口中冠冕堂皇的鬼话

知乎用户 犹豫就会败北​ 发表

这得看这个所谓宏达叙事自己能否参与其中,是自己能影响的还是只能评论的。

人生有自己能够影响的圈子,能够可控的圈子,这里往往集结了你所有的资产和人脉。

而并不可控的往往是社会时政,国际时政,金融科技,这些东西对普通人有影响吗?有!大吗?

不大。

我见到过很多喜欢侃侃而谈大势的人啊,你觉得他们很聪明很有想法,但是自己的业务自己的事业发展却不怎么顺利。

我的朋友 A 是一家外贸公司的员工,最近在大谈特谈特朗普如何打贸易战再谈到疫情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汇率下跌美丽国把危机转嫁他国,这些观点往往来源于网上,而他呢其实自己最近刚被领导骂活做得太糙了,让他把心收一收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报价单,好好和客户打交道。

我的朋友 B 是一家科技创业公司的老板,最近和投资人大谈特谈北交所和无人车趋势发展有多好,市场有多大,但是自己现金流都要断了,项目也要延期。其实谈太多趋势对他的公司其实用处不大,因为再好的天时,订单也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客户也是一个一个沟通出来的。

当然如果他能够把战略性的事情做好并分解为每个小的节点,并协调资源踏踏实实把事情做成,我认为这样思路清晰的他完全可能创业成功,成为风口上的那头猪。

成功的人往往对自己只能评论的事情关注不对,最多当成生活中的一点点谈资来聊,不会花过多的时间进入这些无法对其人生产生正向影响的事务中去。

知乎用户 牛盹 发表

在反美基调下长大的孩子,有谁的记忆里,美国不是作为一个入侵者出现在你的世界里的?

哪一次美国攻击一个国家,中国的主流舆论不是在指责美国?有哪怕一次吗?我还记得天涯板块那个叫联合光子的,至今仍然被挂出来鞭尸。

如果你认为美国没有被我们骂侵略,那你应该感到害怕,是谁在暗中操作,塑造一个从来不存在的集体记忆?

至少,我,曾在天涯狠狠嘲笑过联合光子。但我现在仍然坚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所作所为,就是侵略。

另外,作为一个认知正常的人,或者说看多了的人,应该明白一点,反美完全是假议题。反美不反美,取决于它愿不愿意赏饭给你吃。别口号喊的响,数数真反美的事干了几件?也就一些涉世不深的 XFH 天天键盘反美,不想想你一阶草民,有什么资格反美?

还入关呢,忽悠谁呢。

世界上最难的事是什么?我说赚钱不会有人反对吧?那最会赚钱的人去了哪里?美国。你凭什么相信,世界上最聪明人,会设计出一套比你差的东西?

美国人到处拱火,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蠢材!

欧洲人制裁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暴涨,底裤都输没了还要抵抗俄罗斯!合着我国车主不是人,92 油都涨到 8 块 6 了。

日韩都是美国走狗,生育率暴跌,年轻人躺平,大书特书!

发现没有,你们把所有有钱人,有钱国家,都视为蠢材,敌人,输家。就你个扣扣巴巴刚吃上一口饱饭的泥腿子赢麻了。

可女性是最愿意用脚投票的,这些国家有多少女人愿意嫁给中国人?

笑乌克兰欧洲子宫,是不是忘了前两年沸沸扬扬的 ezgirl 了?是不是忘了 “小龙女” 的蔑称了?连 1450 吃的莴苣都叫 “大陆妹”。连自己家的女人都留不住,楞是整出三千万单身汉,你赢几把?

想要别人正眼看你,你得自己活得像个人样。马可波罗来中国,除了羡慕中国遍地商机,更羡慕中国百姓的小日子比欧洲人好多了。你现在找个正常欧美人来中国,人家一看你不就一牛马嘛,牛马能获得人的尊重吗?

知乎用户 Dajau 发表

寒战里梁家辉的台词,

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学会它,不过好多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知道为何?自以为是。
第二步,就是在这个游戏里面把线头找出来,学会如何不去犯规,懂得如何在线球里面玩,这样才能勉强保持性命。

知乎用户 理中客 发表

这个因果应该是反了,越是没有什么成就的人,越需要宏大叙事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成就感。有事业有生活的人反而抽不出时间来关心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张军 发表

这个问题很奇怪。我记得北大的某教授说,北大原先是培养大师的,现在都培养一些有点小技能只关心自己生活的人了。还记得曾看到微信上有人对比美国某名校借阅最多的书,和清华借阅最多的书,发现美国名校学生爱读的都是宏大的叙事,哲学历史战略地缘之类的;清华学生则喜欢技术类和休闲类图书。揣摩上面那些对比的意思,我想这些人应该是觉得宏大的叙事才是在培养人才吧?

若干月前,在微信上又看到某位自称管理大师的大嘴,数落国人沉迷于宏大的叙事,但不关注小民生活。

这些人的矛盾言论给我整晕了。你们谁来一锤定音,告诉我们,宏大的叙事到底好不好?要么你们的意思是,宏大的叙事能误导中国人就是好的,如果给了中国人客观审视世界的眼光就是坏的?

知乎用户 果冻橙 发表

宏大叙事的问题在于,凡事上纲上线然后还没有严谨的推演

举个例子

秦朝县令当街鲨仁而未受处罚,沉迷宏大叙事的张三马上站出来说 “这是必要的牺牲、时代的局限,现在朝廷不是不想动,而是不能动!”

秦朝商鞅把赈济灾民的县令脑袋砍了,然后拒绝赈灾。 沉迷宏大叙事的李四侃侃而谈 “我大秦还需要商鞅变法,怎么能为了这点事就影响商鞅的地位?这是必要的牺牲罢了!”

···················································

所以你看,宏大叙事就变成了纯粹的洗地,这个时候宏大叙事的作用就是瓦解人的良知、抹灭人的反抗精神、奴化老百姓。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很有体会,自己有段时间被搞 VC 的朋友带的。

说事情都特别宏大,上来就是上下五千年,就是中美博弈大背景,就是行业大历史,就是产业、商业、技术的高屋建瓴的认知

然后说点落地的、务实的,哪怕是如何赚钱、如何做事,就变成” 我是老法师,适合在后面出主意 “,我就狗了。

后来人家把这种宏发叙事叫做靠” 认知吃饭”。

可能近些年随互联网泡沫最泛滥的就是 “认知” 两个字吧,各个都是马云、马化腾、张一鸣的视角来认知。我靠,但是你有阿里、腾讯、字节这样的实体公司来撑着你的认知吗~

有段时间特别不适应,难道人家说说话就能把钱赚了?自己真的太傻了~

后来吃了太多亏了

现在我把这叫做 “瞎扯淡”,一般这么说的人,是想给自己立一个人设,来收割真正实干的人。

知乎用户 地狱嗨 TV​ 发表

教员 ×

意淫中的你✓

知乎用户 风遇山止云中客 发表

我来点心理健康领域的

杨建平版《变态心理学》,开篇进入知乎

沉迷伟大幻想,躁狂症的表现之一

知乎用户 尊前笑谈人依旧 发表

现在很多人所谓 “宏大叙事”,不如说反对的是事物理解的标签化和简单化。这种苍白的描述,接收的信息忽视了人的感情,引起了人们的不适,所以才有反对。

真正理想的宏大叙事,其实是对人在历史过程中的把握,我在哪?过去是什么?未来可能是什么?这难道不是人自身建设很重要的环节吗?

问题是,现在人很难真正去把握这些大方向的内容,很容易走向极端,要么认为生活就是为了钱,要么是就是为了享乐,要么就是为了奋斗等等等等,都把生活归结为一个目标,其实生活是多元化的,但人都活的很焦虑,因为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

当这种定位无法把握时,人只能专注于自己,至少自己周边的这一块小天地多少还是很真实的。所以,近年来无论影视作品都开始趋于以生活细节、历史的某一片段作为题材。但过于细节化也会给人遮蔽。

总的来说,宏大叙事也好,关注细节也罢,关键还是有没有满足人的需求。

知乎用户 韩非的往生刀 发表

题目这句话里 “宏大叙事” 可以换成任何一个东西,武侠小说、电子游戏、二次元涩图……

对于这种标题的文章,我只有一个看法:你说的是,那就是,不狡辩。

知乎用户 李玄 发表

主要看时势,你就是一只鲲鹏,也要等六月的大风,才能展翅高飞。没有这大风,也就只能在这水池子里待着。

知乎用户 贾宁​ 发表

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进行区分。

宏大叙事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专业术语,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艺和文化问题,在小说、影视等文艺创作的实践和理论领域中都是一个有着持久言说价值的话题。但作为研究课题,总的来说在国内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引用这一提法或在某些方面涉及这一问题的著作与论文固然数量不小,但专论性的学术著作几乎没有,以其作为标题或第一主题词的研究论文也寥寥无几。在不同的语境下,对不同的言说者而言,由于各自价值取向的不同,在面对宏大叙事的写作模式和具体作品时,对它们的态度也会产生褒义、贬义和中性的差异。同时,由来已久的一系列文艺方针政策口号和主流文艺理论话语,也赋予了宏大叙事一些相近提法,使之更加复杂化。

我认为应该继续细分。单单凭借一个宏大叙事的条件,并不能代表这个年轻人的水平,也不能证明他是否精于经营自己的能力水平。年轻人是否能够成功,要更多的考虑,他的能力、道德等更多种多样综合因素的影响。

宏大叙事,可以激励人。年轻人受宏大叙事的鼓励,精益求精磨炼。我认为在个人弱小时,借鉴宏大叙事的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我认为年轻人在多大的程度上重于培养自己的能力水平。例如在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都投入到对于新冠的战争,普通人作为旁观者远远不如参与其中的医学工作者更能体会到他们的辛劳。感受到万众一心的使命感,激励我们要在各行各业上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在这个基础上我要强调的是,年轻人要侍奉自己,如同侍奉大国。能力水平上去了,才能做更多的贡献,在有生之年,参与宏大叙事。

1. 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

每一年都要进行规划。对一年中可以使用的个人时间,可以赚到的钱,必须支付的钱,都要进行规划。每一个事项的时间支出和金钱支出都要在已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支出。

2. 花钱要慎重,特别是知识付费。

知识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也没有说把书买回家,把课程买回家了,就能掌握了。现在这个时代,大家热衷于买买买,仿佛花钱了就可以掌握知识,通读熟读了。读书是一种劳动,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的。而绝大多数的人一生中赚的钱是有限的,花钱买知识也要精打细算,人有求知欲但是不能因此花钱无度。在购买书籍、课程前,要规划自己的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阅读,或者完成课程。通过免费的方式,尽可能获得对知识点的解读课程或者解读文章。只要付出努力,让人变得更加卓越,这段学习时间就值得也不亏。尽可能的获得免费的课程资源,在付出努力后,把这些免费的课程都掌握了之后,在做一个评价。评价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评价这方面的知识点,是否是自己迫切需要的。经过评价后,确实有迫切的需要去进一步掌握这方面知识。如果真的到了不付费就不能进一步掌握的情况,到了这一步再经过多方面多平台比价,找到最合适的书籍或者课程。这才是合理的,最大效益,最节省成本的学习方式。

3. 自由来自于自身能力的绝对掌控。

久坐办公室的人,运动量总是不足的。为了自己可以阅读更多,掌握更多,赚的更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迫切需要的。所以,要养成自己锻炼的习惯。不仅仅是为了健康,还可以进一步。为了在自己遭受到非法侵害时,自己有足够的能力避免自己遭遇不幸的能力。

知乎用户 Tiny Rick 发表

呵呵,这个有什么可理解的?

个人的喜好、兴趣,既不打扰别人,又不违法乱纪,有什么值得抨击的?年轻人就不能讨论国家大事?那天天的组织党员学习学习强国干什么?

我们的老一辈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有一位算一位哪个不是年轻就忧国忧民的?

这些伟人,都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关心并研究国家大事的。

周恩来高中就发出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写下了文章《商鞅徙木立信论》。

他们那时,都才 20 左右。

哦~ 战争年代不算?和平年代才算?

OK,肯尼迪,克林顿,都是 20 多岁就开始对政治非常着迷,一位 36 岁,一位 40 来岁就分别当选美国总统。对了,还有法国的马克龙,奥地利的塞巴斯蒂安 · 库尔茨,也都是 30 多当选国家领导人。

这怎么说?

特例,这个不算!

呵呵,开始耍流氓了不是?

赞同这个问题的人说破大天就是觉得,年轻人宏大叙事就代表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眼高手低。

恪守着一句老话: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拉倒吧。自己不行就说自己不行。

别动不动的以己度人。

有自知之明是好事,但别发展成自以为是。

很多事情自己劝自己可以,别动不动的乱给建议。

马老师就是这么把自己整臭的。

知乎用户 时代娱乐者 发表

确实,马克思不好好在德国做一个只想赚钱的打工人,却天天沉迷改变世界这种宏大叙事,属实成不了大事

还有出生于十九世纪末的一些中国人,不好好去上海给洋人打工 挣到钱以后润去欧美,却天天想着拯救中国 打倒日本 美国这种宏大叙事,这种人有出息吗

知乎用户 舞龙卷 发表

沉迷宏达叙事,说明对人民苦难一无所知。

而且很容易成为社会学上的 “破坏者” 人群。

比如说 “三年自然灾害”。。。。

知乎用户 畏施 发表

有大志易,有大略难;

有大略易,有大行难;

有大行易,有大成难。

知乎用户 心随流水远 发表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成不了事,是因为 “沉迷” 宏大叙事吗?

沉迷?满满的敝夷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知乎用户 终极盘古世界​ 发表

一个人能不能成事跟他是否沉迷宏大叙事,这两者之间完全没有任何关系。老祖宗们几千年前就教过我们这个道理了。要想成大事,必须注意小细节,所谓 “治大国若烹小鲜”。如果小事办不好,那大事也不可能办好,所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说一个人能不能成事,关键要看他能不能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办好,而不是看他是不是 “沉迷宏大叙事”。如果一个人能把身边每一件小事都处理好,那么就算他天天 “沉迷宏大叙事”,他也能成为一个现实中的强者。如果一个人成天不好好做事,那么就算他 “完全不沉迷宏大叙事”,他也办不成任何一件事。

知乎用户 龙旂二号 发表

我以前沉迷,后来发现这根本跟自己的生活没有一点关系,直到我在三月初发现了商机想要买卢布,然后犹豫了,没买……

然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觉得是

命比纸薄

心比天高

天天 996 007 忙个没日没夜,可能自己生活都过不好。下班后逢人高谈阔论,来弥补一下来自生活上的挫败感。

看似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懂。

一问就是我懂历史,懂国情、懂经济、懂科技、懂政治走在社会的前沿。

真就很潮呗,一问到涉及独立思考的事情。

你觉得这个历史推动了什么?

它的存在给后近历史带来了什么意义?

你觉得目前最大的经济困扰是什么?

你觉得这种事情可以怎么解决?

鸡血青年:“啊吧啦吧啦 *~”

结果观点还是搬的……

要么就是说了一堆没说到点上

这种大佬呀…

我俗称 “懂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就在我沉迷于分析国内教育改革的时候,我同一个实验室的同学在闷头看论文做科研。

就在我琢磨美国大选拜登还是川普谁更有可能的时候,我同学在投稿顶会。

就在我瞎琢磨俄乌冲突的时候,我同学已经拿到华为天才少年了,年薪百万毕业了。

这是我研究生阶段最惨痛的教训,没有小约翰可汗和马前卒的命,得了他们的病。

我的精力都用来瞎琢磨以及和网友对线了,结果正事做的稀里糊涂。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宏大的叙事啊。

沉溺宏大叙事,可别溺死在宏大叙事里面。

知乎用户 未设置 发表

喜欢下 [沉迷宏大叙事的年强人成不了事] 这种结论,本身就是一种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不可思议 发表

能成事的人本来就少,你可以看看古往今来的科学家、艺术家、革命家、哲学家…… 那个不是沉迷自己领域的人?至少大多数是这样

知乎用户 LairRo 发表

就拿 95 后来说,宏大叙事的多少懂点历史,小小年纪就懂了些许人性。

不宏大叙事的。。这个年纪大概还沉浸在明天买哪双潮鞋,后天游戏抽奖 。

至于成事不成事,和是否宏大叙事没啥关系吧,个人努力➕历史进程缺一不可。

知乎用户 Isaac He 发表

动辄屠美灭日不是 “宏大叙事”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才是

知乎用户 卡尔的假发 发表

宏大叙事无外乎精神鸦片的一种

知乎用户 盛天臣 发表

沉迷叙事的人,要么沉迷于叙事,要么沉迷于炫耀。成事儿与否在于格局与实干,所谓脚踏实地而仰望星空。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说沉迷叙事儿的人能不能脚踏实地,而沉迷炫耀的人能不能加踏实地和仰望星空。

理论上来说,炫耀的人一般不会沉浸于实干当中,因其叙事并非与成事儿有关,而仅在于炫耀;而真正沉迷叙事的人一般不走近是看不出的。

知乎用户 陆茜雅 发表

首先,来谈谈我对 “宏大叙事” 的看待。

一、宏大叙事:

以一种雄伟的情感贯穿全文(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小说),过于塑造光伟正形象,不容许污点存在;

强调 “时代一粒尘埃,砸到普通人身上,普通人就必须接受命运”。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站错了对,没有跟对时代潮流,就会走上某个下场。我想了很久很久,都不明白,为什么没有挽回的机会呢?因此,我可能不喜欢有些人为造成的一粒尘埃。

畅谈 “人口红利”,吠舍操心食利者的利益,在下属实是疑惑和难绷了。

认为 “内斗可以,被外人欺负不行”。对洋大人过于民族主义。我个人认为,没必要民族自尊心过于强烈,只能反映你的玻璃心。世界人民都是一家,要有互相友爱援助的信念。

女人与男人的生育没有自主。

谈努力奉献,待遇不更上。

知乎用户 和光同尘 发表

能不能成事跟这个人是否沉迷宏大叙事没有什么关系,

是凤凰迟早会要飞上枝头,

不是凤凰只是鸡,

再怎么努力也飞不上去。

但作为一个普通人,

沉迷在宏大叙事中,

能找到快乐,

就行了。

人生最重要的是开心嘛~

知乎用户 阿白 发表

高中数学的知识没想到要在知乎反复科普。

独立性检验_百度百科

二乘二列联表都学过吧

你把若干年轻人的样本,哪怕只是你身边的百十个人,分成【沉迷宏大叙事没成事】,【不沉迷宏大叙事没成事】,【沉迷宏大叙事成事了】,【不沉迷宏大叙事成事了】四种,然后带入公式

K2= n (ad - bc)2/ [(a+b)(c+d)(a+c)(b+d)], 其中 n=a+b+c+d 为样本容量

计算 k2,带入表格检验。

但凡上过高中都不会得到越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越成不了事这种结论,你见过几个成事的年轻人啊?不宏大叙事就能飞黄腾达?

以及,二乘二列联表可以解决中文互联网百分之五十的争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什么世界年产三文鱼 x 吨,我今天早餐是馒头?

知乎用户 北稚淮​ 发表

沉迷于宏达叙事的年轻人不会成不了事,沉迷于宏达叙事的年轻人才会去思考什么是世界,什么是人生,才会逐步去构建起自己的世界观,当世界观构建起来以后,才会去思考怎么去改造或者改变这个世界,当然这个世界可以是宏观上的比如说国际关系,阶级矛盾,也可以是微观上的比如自己的人生轨迹,社区建设什么的。

在这个过程中去找到自己用来改变或者改造改造这个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自己的方法论。

上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年轻人也是沉迷于宏达叙事儿一事无成的

知乎用户 丹青不传世 发表

事实就是成不成得了事,取得世俗意义上的丰收和你是否有固定的叙述视角没有任何关系。

该问题的智障程度就仿佛在问,为什么越沉迷刷剧追星的女孩子就越成不了事?

会问这个问题的题主除了提问时候必有的主观情绪和刻板偏见,最好在学点逻辑学,至少可以把那些引导你产生这些情绪的信息源给清掉。

知乎用户 阿宽 发表

那要看你 “成事” 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成事的意思就是攫取社会资源,包括不限于赚很多的钱、攒够房车彩礼、25 以前结婚、30 岁以前要三胎、受资本家赏识、每天坚持 996 不动摇。那沉迷于宏大叙事的人确实容易 “一事无成”。

沉迷宏大叙事首先会让你有让这个世界变好的冲动,这必然会降低你在现实攫取资源的能力和行动力。而且会让你产生对权威、既定标准的质疑,这种想法反而会让你受到不同程度各种压制。

但是如果成事的标准是,亲眼参与重大改变的发生、践行自己所坚信的真理、改变世界、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那不好意思,首先这个对所有人来说都很难,但是有一点 “宏大叙事” 的理想信念,你 “成事” 的可能性还大一些。

毕竟,在理想信念方面,同样遵循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的。如果你毕生的追求只是好好赚钱,好好吃饭,找个人搭伙过日子而已,那也基本告别那些潇洒快意、酣畅淋漓的人生了。

另外,补充一点。下面这个一生贫苦,生活还要基友救助;写了一堆肉麻情书,但却不能给自己爱的人好的生活;天天和资本家对着干,处处被打压,还死不悔改;每天不事生产,除了看书就是写书,死前还在干这些没有实际用处的事情的下面这个人,大概就是题主说的 “沉迷宏大叙事一事无成的人” 吧。

知乎用户 荒坂赖宣 发表

说得好像你不沉迷于宏大叙事就成事了一样

知乎用户 jingdayao 发表

拈花微笑。

知乎用户 一只游侠 发表

并非,恰恰相反。

毛爷爷、刘慈欣、马斯克这些人都是宏大叙事。政客和大企业家普遍有着宏大叙事的基底,也都沉迷于此。沉迷,才会有不可动摇的使命感和自驱力。

但宏大叙事的人也分两类:

一类是会用一切手段引导民众远离宏大叙事,另一类是引导民众到宏大叙事里来。

前者是资本家,后者是革命家。前者需要收割,后者需要同志。

——

回到题目,这个问题的正确逻辑应该是:

缺少 “沉迷” 某种事物的使命感和自驱力,就很难成事。

知乎用户 虎哥出击 发表

都成不了事了,您还关心年轻人沉迷啥呀,你可以把宏大叙事换成 “动漫”“游戏”“小说”“玩手机 “等等都毫无违和感。你搞循环论证咋说咋有理。

知乎用户 肉肉要吃我 发表

比沉迷彩票股市和网络游戏强多了。

知乎用户 唐吉可德 发表

那要看你成事的标准是什么了,想成为前百分之十的人,确实不需要宏大叙事,只要按照社会给你的规则,埋头走路,克勤克俭就行。

但想成为百万分之一的人,没有宏大叙事,战略思维是达到不了那样高位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看任总,这位格局是真的高,人成了事。

反观那些格局不高的,这几年破事是不是扎堆地头疼?

有些人啊,总希望年轻人忘记宏大叙事,只希望他们埋头苦干,用生活的蝇营狗苟让他们胆战心惊,最好一点想宏大叙事的功夫都没有。

最主要是希望年轻人忘记阶级斗争,忘记 996 是种压迫,忘记苦难的源头,忘记还有宏大叙事要去完成。

最好是美国红脖子那种,忘记苦难的原因,只能没头苍蝇,接着被各种政治正确割裂,分而乱之,让他们永远联合不起来,永远成不了那件事。

他们嘴上说着沉迷宏大叙述成不了事,实际上是希望年轻人忘记宏大叙事,然后完不成那件事。

对,那件他们特别怕的事。

知乎用户 这才是历 发表

宏大叙事极度不容易成事的特点,导致许多沉迷宏大叙事的人成不了事。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现象,而这样发问似乎宏大叙事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

选择细微的事件,当然容易做的好,即便做不好,起码也是能够做成的,比如做一篇普通的毕业设计,做好自己的工作等。

然而,选择突破物理学的,选择破解历史周期律的等等,都不容易成功,这不需要探讨。

但是,选择这样的宏大叙事的课题,本身应该获得喝彩和支持,虽然现实不是这样。年轻人有远大理想,即便不成功,也值得敬佩!

知乎用户 步巨包公 发表

这问题问的,你沉迷啥都成不了事啊。问题在于 “沉迷”,而不在宏大叙事。

简单来说,这个问题就是个歪屁股问题。

你沉迷吃饭也成不了事啊,问题是出在吃饭上?

知乎用户 海海笔记 发表

误在 “沉迷”,而不是 “宏大叙事”。

“宏大叙事”自有其独特魅力,任何一个热血青年都难以彻底抗拒 “宏大叙事” 带来的那种杂糅着伟大、优秀、崇高、澎湃、颠峰等观感的 “君临” 般的如潮刺激感。

但到了沉迷甚至沉溺的地步,则容易陷入狂妄自大、眼高手低的怪圈。

可以胸怀 “宏大叙述” 的向往,但同时也应该眼见细微,保持 “接地气” 的谦卑。

同时,对 “成不成得了事” 的判断,也是值得商榷的。

不能说绝大部分人都成不了事,只是大部分人成不了什么大事。

这得看你对 “成事” 的理解。

非要说 “成事” 就是干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那当然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古人讲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应该不光指的是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吧。

具体入微的事,也需要我们去 “成”。

你付出艰辛后完成了毕业论文、靠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养活自个儿的工作、给母亲买了那件她喜欢了很久的衣服、给爸爸换了屏幕刮花得看不下去的手机、陪爷爷奶奶去看了他们没见过的风景,或是求婚成功、双亲喜乐、阖家幸福、儿女成长…… 桩桩件件,莫不也是 “人生的大事”?诸如此类,成了亦是大幸大乐。

“宏大叙事” 教不会你这些生命中的喜怒哀乐、阴晴圆缺。但我相信,它也会让你更清醒地认知到历史的逻辑,常常蕴含着个体生命的因果。

知乎用户 缺一行 发表

女同事带着 4 岁女儿,来我家做客。

聊天中我发现,她对我家附近的实验中小学的师资教学和毕业情况特别了解。

原来她两年前就想换成学区房,那时价格还能接受。

可她老公总说买房的宏观大道理,从城市的工资水平,到东三省的经济发展,再到国家的购房政策。言谈之间都是泡沫、杠杆、走势之类的 “大词”。

每次商量后觉得 “现在不是换房的最佳时机”。于是换学区房的事一拖再拖,拖到房价已经翻倍。

女同事捶胸顿足地说,后悔当时被老公的宏大叙述唬住,其实宏观跟我们关系不大,我家最迫切的问题是,想不想让女儿上好学校,以及家里的钱够不够。

以我的观察,针对一件特定的事,站的角度越大越高,大词大句使用率越高,往往会逃避具体的思考,透支做事的热情,这事最后的实现率越低。

《时间的朋友》演讲上,罗胖对比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的区别。

不做事的人最爱探讨大而抽象的问题:情感和理智哪个重要?理想和现实怎么平衡?远方和苟且如何选择?着眼未来和回到初心选哪个?我和你妈掉水里你先救谁?

而做事者考虑的问题更加务实,都是关于见招后怎么拆招,最关心自己手头的事的具体难处。

薛兆丰说:宏观好坏就像全球平均气温,你要是关心人类的命运,平均气温有价值。但是你今天要出门办个事,它真没什么用。

我们中的大多数面对的都是 “出门办事” 级别的问题,爱宏观叙事的人,乐观者产生 “虽没出门、事情已办” 的虚假幻觉,悲观者产生 “不敢出门、没办成事” 的畏难情绪。

与其沉迷宏大叙事,不如做好手头小事。

热播剧《大江大河》有个细节,恢复高考后,黑五类家庭出身的宋运辉,好不容易能上大学,连排队打饭都在认真看书,排在他前后的室友爱谈人生理想。

室友问宋运辉:你的理想是什么?

宋运辉:下午学完函数的基本点分类。

室友:我是问你的长远理想?

宋运辉:这个星期学完函数的连续性。

我欣赏宋运辉的这个性格,想改变命运,想报效国家,但想两下就适可而止,转头全力以赴地做好该做的事。

宋运辉主动申请为全班读报,当然熟识国家政策和时代脉搏,但他知道归知道,没有整天想来想去,说来说去,而是化作研究科学知识的原动力。

不像他的室友,爱聊人生,谈理想,喜欢一切宏大叙事,将自己大把的时间精力,花在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上。

在别人谈理想的间隙,那些不动声色,分解理想,落实到每一天的人,很可能已经实现理想了。

微博上有人问 “你觉得过去几年自己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博主河森堡说:不再热衷于宏大叙事,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一个个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上。

深有同感,我曾经就是个热衷宏大叙事的人,那时日记里到处是充满意识形态的词句。

大一我选修 “专利课”,老师讲了个案例,高楼层的水过滤后,给低楼层的人冲马桶,收获了社会和财富效益

我和选修课认识的同桌面面相觑,这么简单,我俩也行,于是我俩想发明专利,坐等发财。

那时我俩整天想,从 “在指甲刀装个小兜,剪下的指甲自动弹到小兜里”,到 “近视族的火锅专用眼镜,增加一个像汽车雨刮那样的雾刮”。

可惜我们只有想,却没做,真是 “一顿畅想猛如虎,迟迟不动二百五”。

这事教我一个道理,用《士兵突击》中的台词来说: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

大二我开始向缺点宣战,同学说经济发达的地区重男轻女,我想不通,反正闲着,我就调查下当地的生育观

于是我设计调查问卷,去问妇产科医生,去问产房的夫妇。跑去计划生育部门和统计局了解资讯。

从我的调查来看,当地居民没有重男轻女。

大三有同学家是渔民,听说台风后损失惨重,我和室友争取科研立项,探讨靠天吃饭的渔民的保险问题,我俩看书查资料后分头合作,她去保险公司,我去渔业局。

我记得当时进了一个领导的办公室,他告诉我想要的资料,送我出门时,鼓励大学生就要多研究。

如果没有那两次的经历,看报纸我可能会相信 “门难进,脸难看”。

那两次经验告诉我,别把没去做的事想得太难,去之前做好被拒准备的我,实际比想象顺利多了。

我见过这样的人,甚至我曾是这样的人,爱展望,爱分析,利弊得失说得头头是道,但过度思考,不去落实,虚度光阴,错失发展。

你怎么知道你设想得对不对,总得亲自去做才能验证,让真实问题暴露出来才能纠偏。

做人,别想得太远。

辩论选手马薇薇以前有个演讲,叫《20 岁不要想象 30 岁的生活》。

她小时候每次进城要乘 40 分钟的公共汽车,非常颠簸,只能站着,只有售票员永远有座,于是,她树立了当一名公共汽车售票员的人生梦想。

等她长大,公共汽车改成无人售票了,她失去人生定位,迷茫了好一阵。

她说,我们在生活中到底该怎么做呢?很简单,做小事,从最小的事做起。

不要每天回家都想:我的宏大理想是什么?而是每天去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做人,别想得太宽。

马云上个月在香港 “一带一路:由香港进” 论坛中说:

“全球的经济面临很多不确定的要素,但可以确定的事情只有一件——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

解决好自己家的问题,才能够迎接全球的挑战。

大家企业不大,不要过多担心世界经济,担心自己的企业比担心别人重要得多。”

做人,别让想耽误做。

张钧甯有个采访,记者问,“你这么爱运动,如何劝说那些在犹豫今天要不要运动的人?”

张钧甯说,“在你犹豫的时候,你先穿上跑鞋下楼,这样当你还没做好决定的时候,可能已经跑完回来了。”

最怕人动不动就提问,这个世界会不会好啊?现在的人都怎么回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最怕人动不动就感叹,一个时代结束了,今年是最难就业季,现在做什么都不好做。

最怕你做不好手头小事,却整天热衷宏大叙事。

办了一年的健身卡,被懒惰卡住;雅思要考7分,被 abandon 卡住;种草小众旅行地,被做攻略卡住;想和朋友约出去,被油头卡住……

任何手头小事都能把你卡住,你嘴里的宏大愿景什么时候实现。

你离事成,隔着 “马上去做” 的距离。

这些年,我越来越压缩自己在畅想未来,宏大叙事上的精力,把更多宝贵的时间,留给手头上要做的事情。

因为乐观的宏大叙事者,容易把想当成做,消极的宏大叙事者,容易吓到不敢做。

我始终坚信:

所谓才华,就是基本功的溢出。

所谓未来,就是手边事的聚合。

知乎用户 余桥疑吾 发表

那 14 岁就说 "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 算沉迷宏大叙事吗

知乎用户 勃文强识 发表

为什么爱喝水的年轻人成不了事?

因为能成事的人本来就是少数啊,这问题是在火车上问你买到票了吗的反向操作吗?

知乎用户 希丽卡​ 发表

成不了事又不知 “宏大叙事” 的一种,反而我觉得成了事的老板都喜欢 “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舞剑人 发表

告诉你一个秘密,不沉迷的更成不了事,因为他对外界的、与自己貌似无关的事压根没有敏感度。

知乎用户 张凯旌​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知乎用户 cqcq 发表

除了沉迷让你成事的事业以外,沉迷任何东西都对成事无益。

知乎用户 朴素路人 发表

登上成功的巅峰真的很难吗?事实上,不是你不能成功,而是你不想成功。回想漫漫人生路,你是否也曾因某些心理鸡汤而热血沸腾,但是也只是三分钟热度;你是否不甘平庸,但却总以为不论自己如何努力,成功永远与我无缘。在《活法》这本书中,作者明确告诉读者,只要你有强烈的愿望并为之持续不断的努力,你就一定能成功。你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你不想成功,你的内心深处缺乏强烈到 “疯狂” 地步的愿望。正如《活法》所言,“事业成功的母体是强烈的愿望”“只要思考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当你拥有了这种强烈的愿望并且锲而不舍的为其努力,让思维之火不停燃烧时,你就一定能够登上成功的巅峰。如果你不想默默无闻,不想平平淡淡地生活,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又不知从何做起,不妨来看看这部《活法》著作吧

知乎用户 皮蛋菌 发表

不如直接说,

爱国的就是废物,

恨国的就是高端人类

知乎用户 Calculus 发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难道有错吗?

知乎用户 JOJO 发表

不研究宏观政策、政治经济学,你连怎么炒股都搞不清楚,买基金也会上当。

研究这些未必会成功,但深入的研究总会受益的。

你把宏大叙事用在吹牛装逼上是你的不对,并不是说这些东西无用。

有用无用,还是看用在了什么地方,与什么知识相结合,用来指导实践。

知乎用户 猫头等 99 人​ 发表

宏大叙事挺好,爱国有错吗?年轻人就是支持国家,支持政府,不支持不是中国人,不支持滚出中国去!

知乎用户 大可 发表

毛主席教导我们: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很多的年轻人就是不想从小处着手,总觉得这点小事配不上自己,自己就该制定方针、政策、发号施令,别人只配执行。

这类人,我觉得还是不要让他看大世界了,会害了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跟成不了事关系不大,只是沉迷宏大叙事更可能过不好眼前的生活。

知乎用户 作为君子的个人 发表

说到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因为我就是问题中说的典型: 沉迷于宏大叙事的年轻人,目前一事无成。接下来的问题就该是: 越是沉迷于宏大叙事的中年人,越是无所成就? 越是沉迷于宏大叙事的老年人? 算了,还是安享晚年吧。

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基于普通人的视角。确实,大多数人无论沉迷与否,都是成就不大。但少有人现身说法,以自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经历完全符合题中的设定: 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如果年轻人指的是 18-40 周岁的话,那我还勉强算是),到目前为止成不了事,但还差一年多才不算年轻人了,所以还是有时间能证明自己的。

怎么算沉迷 “宏大叙事” 呢?我从高中开始就有了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想法,至今仍未改变,这算不算沉迷于“宏大叙事”? 而且,为了这个想法,我在上大学期间(2000-2004)还努力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不仅阅读了马克思的众多中文译著,还看过诸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中文译著。不仅如此,中国自身的哲学著作也看过一些。印度哲学则是在大学毕业后才看的,因为那时的我有个朴素的想法: 要广泛吸收古今中外的人类思考成果,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一段学习的时间大约有九年(2000-2009,大学四年加毕业五年)。期间个人生活一言难尽,虽然做着很有前途的工作—图书管理员(临时的),但收入低微。好在还年轻,还能挥霍。

2009 年对我而言可是一个转折之年,多年的思考终于有了成果。想法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打下了一个地基。此后几年(2009-2013),又不断完善,拼凑出一个自洽的理论。至此,自觉理论 “大成”,也该出山了。也曾投稿给几个网站,皆不了了之。总得来说,那些年传播途径也少。期间生活,同样一言难尽。

2013 年到 2021 年,我的思想实际上有了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当时的我还认识不到。直到再次踏入社会的这半年多,我才确定了这一点。打个比方的话,那就是之前的理论好比狭义相对论,研究的是改变中国这一特定对象,而新的理论则拓展为改变世界的一般对象。可能是找不到连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途径或道路,理论的完善与自洽掩盖不了一事无成的现实。我也只能自嘲理想太过远大以至于无从下手。这可能就是沉迷 “宏大叙事” 的年轻人最大的悲哀,以内在崇高的理想对抗现实生活的一地鸡毛。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2022 年,我已不再年轻,不再沉迷宏大叙事,而是要找到将它化为现实的道路。为什么年轻人沉迷宏大叙事? 因为年轻,所以有理想。为什么成不了事? 把理想转变为现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成长需要时间,而坚持理想更需要时间。在这条道路上能够走向成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不幸的地方在于走着走着就不再年轻了。我也想在年轻的时候就功成名就,可惜的是我没有找到捷径。我不像穿越者那样知道未来的发展道路,只能自己摸索。如果我成功的话那就是新的传说,而失败的话则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只有极少数人记得我还曾在这世上存在过。

所以,根据我的经历来看,越沉迷 “宏大叙事” 的年轻人越成不了事基本上是正确的。把 “宏大叙事” 转变为现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沉迷不等于精通,光是构造出自洽的理论就是一大难关。而要构造出理论,思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构造出理论只是开始,完善与修改同样需要时间。而从理论到现实,又是一个必须克服的难关。别的不说,光是理论的传播就是难题。暂且不论理论是否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能够得到多少人的认可都是未知之数。一来二去,能在二十年之内完成的都是历史的幸运儿。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年轻时根本做不到沉迷“宏大叙事”,顶多算闲谈“宏大叙事”。而在沉迷的那些人中,能构造出自己的理论并为一部分人所知的已经算是有所成就了,更何谈被人接受乃至改变现实。

知乎用户 一鼎 发表

所有会去指责别人沉迷于所谓宏大叙事的人,百分之一百自己也沉迷于另一个宏大叙事。

真正不沉迷于宏大叙事的人根本不会在乎别人搞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某世界的旁观者 发表

1,意识形态真的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吗?并不是,它源于实践,如帕斯卡尔所说,信仰是在你跪下去的时候产生的)

2,我不相信意识形态(宏大叙事),就只要运用自己的工具理性实现自己的事业?意识形态在人们不相信的时候起作用(齐泽克的例子:小孩知道没有圣诞老人,但为了礼物他会实践出相信的样子)

3,你说的成事又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说是金钱货币权力地位的神话的话,那其作为意识形态不算宏大叙事吗

知乎用户 托尔之父 发表

在谈论涉及很多人的事情时必须宏大叙事,

爱具体的人没错,可是中国有十四亿具体的人,世界有八十亿具体的人,你在讨论立法,经济,发展,意识形态这些问题的时候怎么可能不宏大叙事? 你面前有成百上千的人,你告诉我我,哪些是抽象的,哪些是具体的?

你乎某些天天喊着 “爱具体的人” 的人,本质上是“爱自己的人”。他们反对宏大叙事的原因只不过是不把除了那几个具体的人之外的所有客体当人罢了。

知乎用户 春田春田春 发表

X 代(红官军学富)算不算沉迷宏大叙事?

他们爹娘亲戚不就是宏大事业的 “缔造者” 自居吗?

你觉得这帮以接班人自居的算不算沉迷宏大叙事?

你觉得他们不成事?

不成都给你扶成事……

知乎用户 硫离子 S2 负 发表

“我收入低是因为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我身处的制造业本身行业毛利低,自然无法支撑更高的员工薪资,况且我怎能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将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廉价劳动力)拱手让人呢?”

宏大叙事是一剂麻药,让一个现实中困窘不堪的人在深夜刷手机时,能露出自豪且骄傲的神情。

既然对现实如此令人满意且有理有据,又怎么会试图努力去追求更好呢?

知乎用户 文欣 发表

是。因为他对项目落地一无所知。

知乎用户 h7wCW​ 发表

啥叫沉迷,能定量吗?

沉迷 近义于 “一直待在里头不出来”

而,生死人之大事也,那么 生 算不算沉迷?还能有比这瘾头更大后劲儿更足的事儿么?

要么找点时间找点空闲 死个一死 透个气缓缓劲儿?

啥叫成事,能定性吗?

生死人之大事也,死 算不算 事儿?你死一个事儿不就成了吗?

常有冲动想骂维特更斯坦,此刻想想还真没他不行

知乎是不是出个什么标签功能,比如标记为 读者体,知音体,论体,文献 等等

刷到问题的时候我就能快速选择是否往下想… 这槽吐我得真是没意思,浪费时间

知乎用户 南斋孤云 发表

知乎用户 救赎之人 发表

首先什么叫做 “宏大叙事” 呢?

很多人的宏大叙事带有一点点的 “唯心主义”。我一定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必然要有一番事业。仅此而已。

但客观来说,我觉得不能算宏大叙事,而是 “做白日梦”。

梦想越大,落差越大。大家都懂这个道理。


当然啦,有梦想不是什么坏事。

但一天天把遥不可及的梦想挂在嘴边的人,大概率是成不了事的。

因为除了梦想没啥可嘚瑟的了。

知乎用户 光辉灿烂 发表

谁说没用?能骗骗小粉红让大 V 们赚的盆满钵满,让教授们能名利双收,要不你看陆克文、陈平这嘎达怎么这么热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月薪三千的只能靠宏大叙事带来一些快感。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不是宏大叙事出了问题 而是年轻人的分析落不了地 无法通过大事推测到影响到自身利益的点

所以 即便他能分析出走向 可走向与他何关?只要他感受不到细微的波动 并做出对应改变 那么自然叙不叙结果都一样

知乎用户 羽微 发表

这个问题的重点词汇不是 “宏大叙事”,而是 “沉迷”。

什么样的叙事是 “宏大叙事”,这个基本上大家的界定是差不多的。

但什么程度叫沉迷?在什么前提下算沉迷?

这个都没定义清楚,谁知道你所谓的沉迷,是只是偶尔多提两嘴,还是天天复读?还是你把偶尔多提两嘴硬是说成天天复读?

年轻人最恨 “爹味”,而爹妈的共同特征是:你读一整天书他们视若无睹,你玩个十分钟手机就等于 “整天抱着手机”。

对吧?

知乎用户 翠华扶摇​ 发表

年轻人生在一个垃圾的时代,千万别沉迷于所谓得宏大叙事,不然,比凌迟太大的痛苦在向你招手。在历史上这可是有血的教训的。

历史上一位年轻人,从小沉迷于宏大叙事,总想着收复故土,重整河山,上大学的年纪里,就带着五十骑冲了五万人守卫的大营,把投敌过去的汉奸抓回去伏法。还写过万言平戎策上书朝廷要北伐收拾失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下半辈子除了作词写诗,抒发一下心中的郁闷,再也干不了别的。

后来他以诗词闻名于后世,最后忧愤而死,死时还大呼杀贼!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得感谢朝廷要他下课,不然这位带领 50 骑冲了五万人的敌营的霍去病式的英雄都没人知道。

这位年轻人就是辛弃疾,就是写 “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位。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但是这句才是他的心声。

辛弃疾的经历告诉我们,赶上个垃圾的时代,尤其是被宣传攻略宣传成繁华的垃圾时代,没有什么比这个,对年轻人更糟糕的事了。

因为这个垃圾时代直接让年轻人这群八九点钟的太阳直接进入到黄昏。

《人民的名义》为什么拍的好,好就好在祁同伟那一跪,就像《水浒传》好就好在诏安一样,祁同伟的成功不是因为大学里的优秀,不是因为当缉毒警的时候不要命,立过功,负过伤,中过弹,而是因为肯当 “赘婿”!

垃圾的时代,本就如此,另一位赘婿不就特别反感大学生上万言书吗,还怀疑人家有神经病!

问题是宣传攻略上,这位赘婿还老是碰瓷教员,真是好大的脸。

教员可没有为了所谓得成功,所谓得改变个人命运去当赘婿的爱好。


我是一万个替辛弃疾不值,怎么那么倒霉,好大的英雄生在了挫送,大好的年华献给了以苟且为乐为荣的时代,悲哀!!!

一个汉奸都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宰相的时代,一个当赘婿才能成为人生赢家的时代。

成功了或者是助纣为虐或者是同流合污;不成功或者是抑郁而终,或者为人鱼肉。

怎么着,都不对!成功也不错,不成功也错,投胎到挫送,就是最大的错。

辛弃疾想必上辈子是灭霸吧,没毁过几次星系,不可能受这种惩罚!

【【百万填词】《牵丝戏.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哔哩哔哩】 https://b23.tv/lYNVwKU

背景视频,电影《辛弃疾 1162》


当沉迷于宏大叙事的年轻人跟现实相对接时,无比的痛苦,不用怀疑,你上辈子肯定毁了几个星系,不然也不会让你来这样垃圾的时代受这个罪!

往好处想,你上辈子肯定是灭霸。

知乎用户 aaa​ 发表

本质上问题不是出现在沉迷宏大叙事上,而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和你所关注的并不是匹配的。

你现在做着一个月 5000 块钱的工作,你去关心国际形式,世界经济发展,根本就不管用,只会害了你自己。你可以想想这个工作怎么样能提高效率,未来这个职业和行业怎么发展。这些是可以想的,不要说在你饿肚子的时候去关心怎样流芳百世。虚

做 1 想 2,不要做 1 想 8

是学生就好好学习,不要想什么这个行业没落了,考研好卷,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在去看和考虑。

过早的关注,会让你忽略眼前的困境和问题,只关心未来的大问题,当你关心考研的时候,就从心里忘记了你要挂科的事实,说的好听,关心未来,其实是逃避现实而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应该放下要饭的手和键盘。多看看工作 8 小时有没有着落,限跌令可不可以取消。每周两天休假会不会实现。对自愿降薪说不,告诉他们劳务派遣也是人。

不要一边乞讨,一边宏大叙事,那样不穷也瘫。要么就是真的不聪明。

知乎用户 雾岛奇士 发表

不一定。无论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得时,得势,得财,得人就能成事,否则就不行

知乎用户 teresa 小粉丝​ 发表

如果你能做到:

把俄罗斯和乌克兰的 “历史经纬” 给我描述一遍(从苏联解体前),并基于你的判断得出你支持俄罗斯 / 乌克兰 / 中立,同时能经得住几轮质询,那你大概率能在你的圈子里混得不错。

如果你能把斯拉夫民族从基辅罗斯开始娓娓道来,并描述他们前后与从蒙古人到美国人之间的恩怨情仇都说一遍,再附加上 19 和 20 世纪的阶级斗争,那你肯定出类拔萃啊。

但是你说你就会说我支持俄罗斯 / 乌克兰,你们这帮乌孙 / 黄鹅都赶紧死,但是一问前线部队师旅一级番号甚至战线在哪儿都 tm 不知道,那你还宏大叙事个鸡毛,你干啥大概率都干不明白。


以上仅仅是针对这么一个方面的体现哈。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qN1itc 发表

说句不好听的,活的没有痛苦只能说明两件事,第一件事说明…… 这个当事人说的残忍一点,就不太行。

第二件事呢,来人,把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十字绣抬上来。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0v47w 发表

你何不反过来想想,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沉迷宏大叙事寻求安慰

知乎用户 chzhang93 发表

我大概是小学 6 年级的时候最沉迷… 那时候觉得自己有好多标签,比如:华夏儿女,中华儿女,龙的传人,社会主义接班人…

后来发现,其实周围所有人都是。除了自我感觉良好丝毫没有区分度。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比较好

知乎用户 郭秀金 发表

不一定。那要看你沉迷宏大叙事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说普通人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当数学家吗?当然不是,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解决问题。

普通人学美术是为什么?是为了当艺术家吗?当然不是,是为了提升艺术欣赏水平,培养抽象理解能力。

学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当历史学家吗?当然不是,是为了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宏大叙事是一种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获得的信息准确客观的前提下,宏大叙事对构建三观以及洞察真相、预测未来走向当然有帮助。早年间白手起家的那些企业家人人都有宏大叙事的能力。

不管干什么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目标落地,目标能落地才算成功。

空有宏大叙事,没有实干能力肯定成功不了。空有实干能力,没有宏观叙事也很难成功。两者相结合才能干出大事。

不过如今的社会能不能成功基本都是拼爹。

知乎用户 良马逐利艰贞 发表

看一句话,先看是谁说的,再看是说给谁听的,最后看这句话是不是客观现实,最后看这句话的目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rvBKgE 发表

宏达叙事,离不开身体力行。

知乎用户 杜伯怪 发表

我也喜欢宏大叙事,毕竟人活着,总不至于连这点理想主义都要被社会剥夺吧。

但是我的宏大叙事是属于我的,我获得快乐、获得支撑就好了,我才不会去要求别人或者社会必须怎样,那是他们自个儿的事,他们的生灭于我何干。

只是我觉得很多人的宏大叙事并不宏大,要么就如题主所说的,他所认知的宏大就是对社会现象、对国际政治指指点点,谈笑风生;要么就是那种嘴上谈的是理想,心里想的全是生意… 请不要玷污宏大叙事这个词了

知乎用户 海神若 发表

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

每次大宋出事,

丐帮子弟无一不舍身救国,

怎么能说丐帮子弟成不了事?

丐帮子弟都这样了,

何况是普通人?

知乎用户 冰山 发表

“沉迷”“宏大叙事”“成事” 这三个词都要解释清楚。才能下判断。而且要有论据。

不沉迷与宏大叙事的年轻人就能成事吗?

沉迷这个词就很难判断,你既然认为沉迷于宏大叙事者不易成事,那有怎么判断一个青年是沉迷还是客观研究呢?成事是什么?成什么事,沉迷于宏大叙事的青年人要成的事是不是和不沉迷于宏大叙事者一样的事呢?那怎么判断成没成呢?

说一个青年人沉迷于宏大叙事者是不是也沉迷于给人和事下定义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是的

知乎用户 泡泡糖​ 发表

首先你需要叙事。

大多数人仅仅能 “叙” 了,但基本上很难称的上论述 “事”。

所以,杨昌济对老毛说坐而论道易起而行之难。

所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而现在的宏大叙事本质上是目标先行,宏大有了,叙事没了。

其次,大多数人本来就不具备宏大叙事的能力。

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高度复杂、高度庞大的一个系统。

个人或者小团体基本上就不太可能宏大叙事。

一个县城都几十万人,利益冲突比比皆是,哪怕都是劳动者,蓝领和白领在具体事项上也很难统一,你的叙事在其他人眼里都是欺骗。

网络碎片化的特点让每一个小团体都自以为力量强大,比较容易带来一些虚幻的组织化,紫光阁在明星粉丝眼里都是可以冲的。

然而哪怕都消失了,也并不妨碍社会主义建设,GDP 也不会掉多少个百分点。

这种缺乏物质基础的叙事也就难以宏大。

最后,宏大叙事是需要站在一个思想高度的。

目前大多数叙事仅仅是解决生存问题,这个叙事难以打动人心,论述内卷的可怕或年轻的痛苦毫无意义。

因为这个叙事的本质不言而喻又不可言说,因为就两点。穷和分配不公。

穷是内卷的动力,分配不公是内卷的原因。

马某们不能动,因为资本是爸爸。穷也难以解决,因为我们还没有躺吃红利。

在这个层面上,你很难拿出比 TG 更好的对策出来,也因此,你的宏大叙事毫无意义。

而关于人的尊严、权利的叙事,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困难下的处理也越来越搞笑,实质上无论欧洲还是美国,在思想高度上也拿不出上世纪的那套人权高于主权、广场政治说辞了,只能越来越集中在下三路了,到如今 “威权主义” 这种政治学的陈词滥调成了唯一的描述方式了。

知乎用户 透明的蓝 发表

马化腾《马云《马斯克。这就是事实。

知乎用户 wehren 发表

大部分都是沙雕,但也确实有文理双全的牛人。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VggXxv 发表

把宏大叙事换为民科即可。

举个例子,有些人大谈三国。但是他即不懂谋略,也不懂兵法。说白了是气氛组。白白浪费了自己时间罢了。

现实中,大部分人对自己所学之外的专业 / 行业可以说都是民科水平。

略懂表面,却不懂其本质。

能在自己所在行业成为专家学者已经是非常难的时期。对于非自己所在行业发表指导性言论其实蛮搞笑的。

另外宏大叙事与民科的爽点相同。民科甚至更爽。宏大叙事的维度范围不过地球表面。民科是贯彻时间与空间,掌握了宇宙真理。某个瞬间有造物主的快感。

知乎用户 骨一 发表

宏大叙事有没有错且不说,但是你要是把批判宏大叙事作为武器来进行意识形态斗争就没意思了。

可是如果真是纯粹探究宏大叙事基础是对是错,能不能捎带上美国再次伟大,英国重回日不落,日本要找回失去的三十年等等等宏大叙事一并带上。

知乎用户 叛逆 发表

自己不行别怪路不平。

知乎用户 盖茨比 发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祖宗说的已经够明白了。这是一步一步来的。普通人应该首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如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上,当你走向高处时,必然会被赋予应当承担的责任。

知乎用户 小山 Vincent 发表

介绍一场 ted 演讲。这场演讲过于精彩,尤其是放在疫情时代的今天来看。这场 ted 雄辩地证明了,普通人压根没有逃离 “宏大叙事” 的权力。假装不理会的结果往往非常让人心酸。

作者一直在研究金融危机给拉脱维亚的影响。2008 年金融危机给拉脱维亚这个小规模的开放型经济重创。而教科书上的 “危机” 确实需要普通百姓们来承受和消化。

因为经济危机和政府的财政紧缩策略,拉脱维亚的经济在两年内萎缩了 25%——只有希腊衰退的程度可以与拉脱维亚相提并论。

然而当希腊街头充满了抗议人群沸沸扬扬的时候(那时候整个欧洲甚至美国的占领运动都沸沸扬扬),拉脱维亚的首都里拉却一片寂静。

拉脱维亚人仅仅是安静地接受了这件事。

作者一直在研究后苏联时代,拉脱维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国家与公民的关系,作者选择了失业救济办公室作为自己田野调查的地点。

“我其实是在见证这一切:危机是如何产生影响的;那些受到影响最严重的人,那些失去工作的人是如何响应的。”

于是作者开始采访那些事业办公室里遇到的人。他们都是希望得到国家帮助的注册失业者。作者很快发现,除了一小部分的现金救济,大部分国家救助是以各种社会项目的形式进行的。

其中最大的一个项目叫做——“竞争力提升活动”。

本质上这个项目就是一系列 seminar。大概就是教你怎么控制负面情绪、怎么修改简历,怎么找到匹配的工作之类。

各位想象一下——

危机仍在继续,拉脱维亚的经济在持续萎缩,人才市场一片萧条,招聘职位少之又少。

在一个灯火通明的小教室,这个十几个人参与的 seminar,正在让大家列举自己的优缺点,讨论如何管理自己的内在的” 情绪恶魔 “,管理那些可能在劳动力市场上不被欢迎的个人因素。

当银行得到资金救济,成本转嫁到普通人身上的时候,这些参与救济的人围坐一圈,正在学习在感到压力的时候通过深呼吸来解压。

当贷款抵押的房屋被法拍,成千上万的人在移民,这些救济的人被告知要有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作为一个社会学家,作者深谙社会政策是国家与公民之间沟通的语言——而这些救济政策传达出来的语言是什么呢?

Just do it!你需要更积极,更努力,战胜自己,克服心魔,更有信心——毕竟失业多多少少也是你们自己的失败,怎么有人就没失业?对吧。

这场危机给每个普通人带来的后果,被视为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情绪管理来解决的个人经历。

对于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大行其道的今天,社会学家 Wacquat 把这一系列的乱象总结为 “新自由主义的半人马”

不是塞尔达传说里面这种,是古希腊神话里这种,半人半兽。

在 Wacquat 那里,所谓的 “半人马国家”,就是把它的人脸面对着社会的上层阶级,而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人则被践踏。

(过于形象,又一次让我想复读 Baudrillard 的经典表述——社会学除了尽可能按照经验自身短暂而自我更新的特点,不断地对人类 “经历的经验” 加以评论外没有其他意义,也不可能有其他意义。然而我再一次地叹服这些社会学家表述的珍贵性。因为有时候你感受到自由,背后是因为缺乏表达不自由的语言。)

于是高收入者和大公司可以享受减税和各种政策性支持(毕竟疫情期间可以缓发工资但是不能停交房租房贷),而失业者和穷人却被要求自我证明他们值得被国家救助。在危机中失去最多、承担最多的人,却被要求承担无限的责任。

作者说,在参与 seminar 时候,她本预计人们会愤怒,会拒绝这样的培训——毕竟这一切的危机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却受到了最大的冲击,手停口停,等米下锅。

然而当她和这些人交谈的时候,她被这些人脑海中的自我归因的 “责任感” 震惊了。(大概这就是苏联来过的遗产吧,让人心酸又心疼。各位往下看,是不是似曾相识。)

有一个叫 Zanete 的职业学校老师,她在加里的职业学校教学生缝纫和其他手工业的技能已经 23 年了。因为危机之后的政府紧缩的措施,学校被关停,全国有一万名教师失去了工作。

从 Zanete 的讲述中作者了解到,失业给她的生活的打击是致命的。她离婚了,有两个 10 多岁的孩子需要她一个人抚养。

然而随着交谈的深入,Zanete 却说,这场危机对她而言真是一个机会。“我今年 50 岁了,我猜生活是想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停下来看看周围。”

所以在工作了 23 年以后被裁员的拉脱维亚大姐,没有像昂撒国家的民众一样上街抗议,也没有把什么 99% 对抗 1% 挂在嘴边。她只是审视自我,然后决定在卧室里缝制一些手工纪念品卖给游客来维持生存。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愈发不平等的社会里,心理问题的发生会更频繁,低信任、高焦虑会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恶性循环。

听说事发之后同济学生的伙食质量好了很多,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我们不知道江西老表们的愤然义举会对农业税的取消发挥了多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每次等到压力到了极限的时候才有所改变。

不要做那个在危机爆发的时候深呼吸管理自己情绪的人,要知道那不是你的错。

终究有人能手刃人马,到时候我们要懂得帮助他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这种问题随便反问都能自己解答

知乎用户 能复饮乎 发表

因为大多误以为 “实践智慧” 可以不经由实践而直接获得。

知乎用户 水离执云 发表

至少,讲宏大叙事,也在做着宏大叙事的,不算是沉迷,不然这个假设就不成立了。

知乎用户 吃大枣补气 发表

你成什么事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国有复兴之时,人无在少之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哼,想减速?闪电旋风劈!

知乎用户 南朝四百八十寺​ 发表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现在转送给您。

宏大叙事已死这样的观点,同宏大叙事本身一样不够谦逊。”(大意如此。出处我自己翻没找到,应为《齐泽克、巴迪欧:拉康是一位反哲学家吗?》,BV163411x7Ju)

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看,“年长者”对宏大叙事的漠视或否认,同 “年轻人” 对宏大叙事的 “迷恋” 没什么分别。

也许题主讲的宏大叙事同现代性批判中树的宏大叙事的靶子不同,只是有感而发。

知乎用户 太原公子 发表

如果沉迷宏大叙事只是年轻人发展的一个阶段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之路,不用一棒子打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得动起来啊…… 纯粹一个 “沉迷”,其实都不是沉迷某件事,而是沉迷幻想…… 只不过有的(沉迷的)幻想是宏大叙事,有的是创业成功,有的是一书封神,有的是一夜爆红 etc.

知乎用户 全浸游泳 发表

凡事没有绝对,马斯克就沉迷于宏大叙事。西方教育对孩子的宏大叙也非常持肯定态度。有个美国总统(好像是克林顿吧),年轻时候就琢磨当总统。

沉迷宏大叙事不一定成不了事,但是反过来,确实有些成不了事的人容易沉迷于宏大叙事。因为现实中的自尊和欲望得不到满足,于是喜欢在一些宏大叙事中寻找自尊和认同感。

所以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越大的国家,越喜欢煽动民族主义,因为这个自豪感让你忘掉眼前的痛苦

知乎用户 与世沉沦​ 发表

看怎么定义成事了。

如果是能被历史记载的,那就翻翻历史名人呗,看看这些历史中成事的,是玩宏大叙事的居多还是不玩宏大叙事的居多。

想到历史名人,肯定少不了谋士。常以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而留名。

再者,以历史名人为参考,本就是宏大叙事。不以历史名人为参考,寻找自己身边的例子,也就不属于宏大叙事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是相互作用的,抛开微小不谈只谈宏大,只不过是在自我陶醉罢了。很简单,因为这种宏大叙事是别人告诉你的,不是自己在长久的磨练中思考出来的,缺乏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这种宏大叙事是与生活相割裂的。

知乎用户 拓跋晗 发表

沉迷于任何一种东西,都是可以完整地度过人生的。

知乎用户 回家的放牛娃 发表

什么叫成事?挣钱。把题目改成《越沉迷宏大叙事的年轻人越不能挣钱》或者《越不能挣钱的年轻人越爱沉迷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八月衡山​ 发表

因为我们一直活在宏大叙事之中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只蚂蚁左右不了滚滚而来的车轮,也逃不脱被碾死的命运。

可是这不妨碍我感叹一句 “这车轮真 TM 大啊!”

毕竟感叹和碾死没有直接关系。

知乎用户 龙园胜雪 发表

我们虽然没钱,但是我们在一起从不讨论生活琐事,都是讨论国家大事。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知乎用户 专业电击治疗师​ 发表

12 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 他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 他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 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他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一连串的问题使他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他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他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他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 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他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他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 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 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他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他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没错,他就是我们后来的周总理——周恩来。

知乎用户 铁拐李的拐 发表

我赞成题主,说得太对了,可不是咋地,有口吃的就得了还要啥自行车,跪着挣钱不寒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警惕建政人,他们根本不把人当人。

知乎用户 风斯基 发表

现在是蝇营狗苟的人反而有优越感么?笑贫不笑娼是么?

知乎用户 社工小王​ 发表

想起一个回答

月薪 5w:团队需要再整合一下
月薪 3w:那个方案还需要改改
月薪 2w:那个客户到底喜欢什么
月薪 5k:P40 像素肯定吊打苹果
月薪 3k:宾利添越肯定不如迈巴赫 s600
月薪 2k: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态度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

当然,好像用收入来评价是不是成事有些片面了,【成事】有不同层面的解读

但我仍然认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想成事,真的要有钱!

知乎用户 清冷的风信子 发表

近期情况来看,沉迷当水军网军的年轻人 或者说做这方面工作的,成不了大事

知乎用户 酋长哥 发表

不沉迷宏大叙事沉迷什么?网游和流量明星吗?

知乎用户 神游天外​ 发表

没有与 “宏大叙事” 中的 “事” 相匹配的能力与行动,而是沉浸于在自己是游戏主角的幻想之中的人,确实成不了事

知乎用户 拓扑 发表

立志高远,脚踏实地。

知乎用户 昨日如星 发表

别这么扭曲啦

就不允许别人仰望下星空了?

沉迷于物质生活就有大出息了?

知乎用户 小年糕老公​ 发表

你多大岁数啊,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知不知道。

知乎用户 长生 发表

光理想远大不行,还得脚踏实地,人又不是鸟,有着天生的翅膀,什么都不干就能飞起来,人要是想要飞起来,得造了飞机才能飞起来,光说不练向来是假把式,光想不练更是假把式,宏大叙事是成大事的前提,但是光是宏大叙事,那也就只能叙事,成不了什么事

知乎用户 earthbear 发表

“宏达叙事” 是人类社会千年以来发展出来的有效的社会管理方式。

表现形式包括不限于 “圣战”“轮回”“72 处女” 等等。

前些年的 “普世价值”“地球村” 也是这一类。

“中华崛起”“星辰大海” 是我们目前比较常用的叙事内容。

知乎用户 耐萨里奥​ 发表

不就是 PUA 嘛,不想你对政策有意见,全部是他们说了算,然后编出个这么个理由,实质是把人当成猪在养,辛苦劳作,不要说话而已。又或者是你凭什么关心这些事,指责你的身份和地位!居心叵测

知乎用户 北方的狼 发表

不是这样,成不了事的人,无论沉迷不沉迷于宏大叙事,都成不了事

知乎用户 夜屠灵 发表

拜托年轻人学学历史吧,自古以来越是文治武功,越是雄才大略都帝王,老百姓越惨。

秦皇汉武,修长城,征匈奴,宏大不?威武不?你要是孟姜女的老公,埋骨浮尸,练个宏大叙事的注角都算不上,你就是韭菜和耗材!

希特勒复兴日耳曼的梦想宏大不?慷慨激昂的演讲让多少年轻送命?

日本帝国主义大东亚共荣圈的设想宏大不?给中国带来多少灾难。

这方面英美比较明白,我最多占一小块地方,我只要做生意,挣钱,别整有的没的。我揍你,只是因为你碍着我挣钱了。打一顿,你吃你的,我喝我的,我没啥宏大目标,就是挣钱。

知乎用户 瓦塔诺 发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这个民族能永立于世界之林的前排

知乎用户 清歌挽殇吖 发表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知乎用户 感伤的季节 发表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做格局。

格局是什么?不就是宏大叙事的另一种说法吗?

知乎用户 张烧卖 发表

我们老板可喜欢宏大叙事了,怎么办?提醒他,你这样很危险?他能成功一方面自己努力,有一定能力,但更大的是抓住了机遇。和他喜不喜欢宏大叙事屁关系

知乎用户 奶萌兔的守护人 发表

我不知道提问的这个群体是什么人,可我清楚你们想干什么 顶多就是告诉年轻人,只有挣钱重要,不用有远大理想,认可资本主义那一套喽。你们这种细雨润无声,潜移默化影响人思想的打法不得不说,挺厉害。可是呢,终究你们是要被历史淘汰的,挣扎个啥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不靠大样本调查和数据分析,怎么可能下结论。

这个说法恐怕又是某些人为了贬低别人提高自己价值的一个说辞,换汤不换药的 pua。

知乎用户 海人 发表

以为自己看懂了国际政治,实际是看的只是媒体大 V 们编造的故事,沉迷故事,还觉得自己懂政治,那必然成不了事

知乎用户 大坏蛋 发表

初心是好的毕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过具体实行步骤古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格 物

致 知

诚 意

正 心

修 身

齐 家

治 国

平 天 下

如果有人总想着揍他丫的和谁谁谁必有一战,就应该先做到格物致知
如果有人在说不行就润吧,要先诚意正心

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一样没学到,糟粕继承一大堆。

大多数人连正心诚意都做不到就想着治国平天下了

另外一部分人天天想着润,殊不知普通人就算润了到那头也被呗瞧不起,地位连黑人都不如,更何况只是说说罢了

既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也有捍卫美好生活的权利

伴着压迫者欺负弱者和往侵略者那逃跑都不对的……

知乎用户 虚徒流年 发表

若 “宏大叙事” 指的是 “阴谋论”,Cosplay 历史人物,“下大棋” 和“纸上谈兵”,沉迷了当然不好,不过要看程度,毕竟每个人都难免沾点。比如只是在网上图一乐,不影响前途和生活,倒无所谓。若是被骗去“圣战”,或者噶腰子,就不好了。

若不是,我建议是加大力度,不仅自己要沉迷,还要努力安利别人也沉迷进去。

知乎用户 Liquid 发表

我发现,年轻人往往年纪不大,沉迷宏大叙事的人也往往沉迷于宏大叙事,能成事的人也普遍都能成事。

知乎用户 学穿搭 发表

反正都成不了事,小说游戏,看片手冲,宏达叙事,总要沉迷一个吧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中国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该怎么解决?

知乎用户 内卷之父 发表 贫富差距问题。 不管是土地财政的拆迁,还是遗产税,房产税的缺失,还是养老金,退休金的发放额度上来看。这一切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贫富差距的扩大,以资本的积聚。最终的恶果只能让不掌握生产资料的普通老百姓去承担。 拆迁的后 …

先富带动后富为什么不可以迅速实现?

知乎用户 网友神回复​ 发表 老百姓的原话:要是先富能带动后富,母猪都能上树。 听听当年毛主席的分析原话吧,当年他老人家已经说的很透彻了。 当时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是邓子恢。在 50 年代就因为在合作化问题上保守,被毛斥为 “小脚女人”。60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计划经济?

知乎用户 邵非 发表 **因为叶公好龙,喜欢的是自己想象中的计划经济,而不是真实的计划经济。**理想中的计划经济是每一分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好钢全用在刀刃上,每个人的生活不说物质极大丰富,至少也是相当满足,除了生产力实在不足的情况,没什么能 …

为什么那么多公知都是高校知识分子?

知乎用户 XUH​ 发表 因为他们渴望政治权力,又脱离基层,缺乏实务能力,如果从政是不可能被现有体制吸纳的,只好想办法另辟蹊径了。 我最早认识到公知群体对权力的愿望,大概是大三时,我们有一门市场经济的选修课,上课的老师——我都忘了他姓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