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covid患病经过
我的covid患病经过 作者:李长青 我是比较早接种mRNA疫苗的人,疫苗刚批准使用的2021年3月份就接种了第一针,去年10月份接种了加强针,一共三针。去年底和今年初奥密克戎BA.1肆虐的时候,我怀疑自己可能被感染过,但只有很轻微的咽痛, …
一场疫情,让很多人脑子坏掉了。
最新的例证,是一篇题为《以养老金为抓手推动中国老人接种疫苗》的雄文。操笔者为重庆大学法学院某博导、法学博士。
此文洋洋数千言,以做真学问的架势,提出以绑定养老金调增与打疫苗的方法来倒逼退休老人打疫苗,缓解养老金发放压力,通过经济手段倒逼老人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堪称一代奇文,从字里行间,依稀看到作者“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搥胸”。这愈发强化了其主旨上的荒诞意味。
似乎应验了某网红教授所言:“某些同学读法律读到后来简直让自己丧失人性,失去了普通人共情和判断一件事情是非的能力?”
对于接种新冠疫苗,目前国家并无强制性要求,这个暂且不论。领取不断增长的养老金,是劳动者多年积累、退休之后享有的法定权利,怎就与医学防疫范畴的疫苗接种挂上钩了呢?
从宪法学的意义上,国家承担相应养老责任,不仅有对个人的“生存照顾”“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作为理论基础,更有宪法规范上的直接依据。
国家之于养老金,有的只是指引责任、给付责任、制度建设责任和监督责任,具有权利义务单向性的特点。
依该博士的观点,不接种疫苗,就不能享受养老金调整。老年人享受宪法权利,也需支付一定的“对价”,这种建议算不算是违宪?
如果这一逻辑能够成立,具有保基本、兜底线功能的养老金,岂不成了底线可以随时下移,甚至可以随时收回的一般性补贴政策?
要说这篇文章的唯一贡献,是稳准狠地抓住了老年人的软肋。
这种文章的出笼,说来并不偶然。它迎合的乃是“利用普通人弱点”的胁迫治理思维。
你不是不配合、不服从行政指令吗?别以为真的治不住你。你有儿女吧,要上学、找工作、求进步吧?
啥也不怕,上个人信用征信怕不怕?啥都无所谓,养老金不能不在意吧?
会有一百种办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据反映,上述种种,有的地方已有践之,有的正欲欲跃试。
只不过前不久某居委会干部直言不讳,喊出“他的软肋是儿子”,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而已。
当“软肋”成为一门显学,某些经验主义的治理手段,便会过于关注工具性层面,无视合法性价值而沦为纯粹权术运作。
通俗地说,是精于治人,而不是治事。
如推动老年人接种疫苗,不是以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而释疑,而是要拿“保命钱”做要挟。
倘若大面积推广开来,想必会杠杠的,有立竿见影、所向披靡之奇效。
胁迫治理思维,是疫情引发和强化的诸多扭曲性思维之一,属一种“官状病毒”。
养老金与接种疫苗挂钩,提出这馊主意的虽不是官,迎合的却是某种官意。
所有胁迫治理,不管目的多么有正当性,都只是一种二流子式的治理。
这种治理思维,视法治为敝屣。因为坏到透顶,无一不招致民怨民愤。
我的covid患病经过 作者:李长青 我是比较早接种mRNA疫苗的人,疫苗刚批准使用的2021年3月份就接种了第一针,去年10月份接种了加强针,一共三针。去年底和今年初奥密克戎BA.1肆虐的时候,我怀疑自己可能被感染过,但只有很轻微的咽痛, …
如何摆脱“清零”泥潭?中国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作者:黄严忠 2022年12月4日纽约时报 中国领导人正处于危险的两难境地。他们对消灭新冠病毒的执着使中国避免了其他主要国家遭受的大流行死亡率,但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严重的社会和经济痛苦,这导致上周 …
****************▲ ****************2022年4月19日,南京栖霞区一小区悬挂的鼓励老年人打疫苗的趣味标语:最美不过夕阳红,打了疫苗更从容。 (人民视觉 / 图) 全文共5467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过往 …
收录于合集 #TECH TUESDAY 12个 从来不是二选一。 文丨贺乾明 编辑丨黄俊杰 2022 年 2 月 1 日,农历新年,新加坡推出与新冠病毒 “共存计划” 已近半年,但人们并没有迎来一个无拘无束的节日。新加坡卫生部依旧限制餐厅堂 …
防疫政策再次收紧,跟各地新增病例创纪录密切相关。过去两周,中国新增新冠感染病例升至原来的七倍,对于过去三年一直视新冠为猛兽的社会认知而言,是难以承受之重。 现在举国上下的共同认知是必须放开,否则国民经济将受重创,继而威胁社会稳定。然而如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