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辈子都不愿进的工厂,是村小孩子的人生理想
一名留守儿童正在做作业。/图虫创意 相比于城市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往往承受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思虑。而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就这样在爸妈看不见的地方偷偷长大了。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时的人们大概没有想到,这场举国盛宴会成为日后 …
很多年前,好像是中青报的冰点第一次写了他的故事。我永远记得,我看完那篇报道后的震撼不能语,最不能忘的是结尾的那句话:“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做着最需要人做却没有人做的事情”。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关键字 google 了一下——某些时候,我的记忆力惊人,大致没错,采访和执笔的记者是我默默关注过很久的董月玲。
链接在这:http://zqb.cyol.com/content/2003-03/05/content_621707.htm
在《看见》之前,柴静还采访过一次卢安克。
我带着难言的复杂的情绪看完——像人格分裂,像天人交战,阴暗的我说 “他和孩子们会不会太亲密了”,正义的我说 “你想太多了,你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的阴影来自殷永纯事件。相关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5-07-14/11197221574.shtml
高考状元,北大高材生,毕业后选择去农村志愿支教。最初的新闻照片里,殷穿着格子衬衫,年轻的面容神采飞扬——直到 05 年,南周的这个猥亵丑闻出来。嗯,当时觉得,天好像塌下来了。
03,04 年相继看到卢安克和殷永纯如此光明和震撼的出场;
05 年看到殷永纯黯然离开,只留一团暧昧;
所以 09 年看《面对面》,尽管我努力说服自己,我还是忍不主划过一些更阴暗的闪念:万一是 pedophile 怎么办。。。(k, 我真勇敢,自曝其丑,但我保证真的只是 “闪念” 啦。。。)
其实我并不疑其他,我相信卢和殷的初心,只是人类终究是感情动物,爱欲情念如何可绝。
卢安克和他的学生,如师生,如父子,如朋友,如伙伴,多年如一日,这都没问题。但,还是少了一味东西,而殷永纯栽在这里。
so 我又要赞柴静了~ 这时候柴姑娘问出了这个我忐忑的问题,“那么,爱情呢?” 卢安克的回答让我安心。我终于可以把最后一丝阴谋论赶出脑子。
柴静能火起来当然是有原因的。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57515
低调避世如卢安克,显然信任柴静,不仅接受了电视采访,还应该和她保有私人联系——所以才会有这期《看见》,卢安克写信给柴静告知了他的离开。
他迎来了爱情和婚姻,也努力尝试和外面的节奏合拍,他甚至离开了中国广西——他的第二条命。但最终,他还是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好吧,我觉得是。
我心中的卢安克难以描述,我说了这么多也只是铺垫:去看柴静的两个采访吧。卢安克和她的对谈,他的研究和电视剧,他和学生及村民的相处,他说的他做的,甚至他这个人站在那里,就说明了一切问题。
又,我是农村孩子,视频里的农村场景我很熟悉。如果说卢安克也曾带给普通电视观众多重的感动,那么相信我,这份感动在我这里至少要乘以十,至少。
四十不惑,应该是这四个字吧。我想不出还有哪个中年人比他更适用于这句先哲名言。
看得通透,做得彻底,在精神层面上他强大到 “不惑”。
有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美好事情,又多添一桩。
卢安克。深深的记得的就是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卢安克在水田里用一头耕牛拉拽的犁耕种着…… 一身的泥水,淳朴的笑容。
我们习惯用一些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人,一旦有些人不按世俗标准来行事,就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和难以理解。而卢安克就是一个让我们感到惊讶和难以理解的人。我佩服他,也深深的为自己的世俗感到惭愧。
再有,就是他让我重新定义了 “英雄” 的概念。英雄,有时候就是做到一般人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的人。
第一次注意到卢安克,是当年他被驱逐一事,一夜之间收集了很多他的资料,留下了一个印象:“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是什么呢?参考小背心的答案,就是那些你可能无法理解,但你却不得不尊敬的人。(关于驱逐一事,抱歉我现在无法提供更多信息,可以参考百度百科。)
理想主义者还是什么?是让你热血沸腾,但是一旦进入生活就会被忘记的人。
有了孩子以后,经常会在围脖上发关于育儿的想法,经验和教训。有一天有一个陌生的朋友给了我一些建议,说是卢安克的方式。我以为卢安克是一个教育专家,于是又去了他的的博客 http://jiaoyu.org/luanke/
再一次把他的所有文章看了一遍,应该说,这一次的印象有很大的改变:
正面的:
1)他对孩子的理解让人惊异(是惊异);
2)他对孩子的尊重和爱让人感动;
负面的:
1)你注意到他博客的名字了吗?“没有期待的日子”,我的第一感觉是消极,是的,消极。虽然,看完所有文章,我更倾向于这个名字表达的是 “安静”,“无欲则刚”。
2)他所做的一切,真的帮助了孩子们吗?坦白说,我很存疑。我所看到的事实是,他有一些教育的想法,他在他的小王国里尝试、实践,他犯错误,他思考,他记录。
我其实有点儿悲哀,是中国农村的这种现状,给了他一个机会,实践他的理念。农村的家长们,对于一个来自于外部世界的人无限崇拜,无限信任,所以,只要他做的,他们都会点头(内心可能是不满的,不爽的)。说句极端的话,谁能告诉我,他带来的不是 “黄金大米”?
我想,他比其他 “志愿者” 好的地方在于,他能认识到自己的 “试验” 性质,并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感谢。他否认自己是个“‘楷模”,他知道自己。
3)他对孩子的理解非常精准,这其实也是对人性的善的理解。但他对人性恶的一面是否有理解?我有点儿迷惑。
4)最后,他跟孩子们是不是太亲密了?
曾经在某个文章看到,卢安克的家庭教育是华德福的。我觉得,这有助于理解他。
==
怎么来评价卢安克呢?
虽然我不喜欢从一个人的动机来判定他的行为,但对他来说,只能从他的出发点来说,他是一个活雷锋,一个 “共产主义者”,一个实践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算所有人都不是这样想的,他也敢实践自己的想法。
他不是一个神,不是圣。驱逐和尊崇都不是对他的支持。
然后,我非常喜欢他的思考。和卢安克相反,我是给非常世俗的人,我喜欢、欣赏世俗生活;但我常去他的博客,每次都会给世俗的自己一个不一样的触动:哦,生活还可以这样想。我觉得他给我世俗的生活无数潜移默化的帮助。
最后,他是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现实能够背弃物质的一个理想主义者。这是他比我强到不知道多少倍的地方。我还是推荐他的围脖 http://weibo.com/eckartloewe 顺便提醒,这是他的官博,并非本人亲自维护。
卢安克不是圣人,他是个教育家,他用十几年的时光,一直在摸索一种真正适合人性的中小学教育,但这不 “实用”。他与体制相悖,他的事业瑰宝不知道有谁能够继承,我在中国看不到希望,因为这里有太多肤浅的人,只看到 “圣人”。
对他不了解
只是看了柴静的《看见》
觉得他是践行着自己哲学观的哲学家,把自己看得很明白,思想比世俗高远很多,却有和世俗那么紧密,最重要的是他温柔的践行着自己的一切,他不强求不勉强。知道自己要履行丈夫的责任,便离开了板烈村的孩子,那么多人知道那么多人推崇那么多媒体传播,可他要走了便走了。
温柔的践行着自己的哲学观
卢安克是一个哲学家。他敢于直面 “我来这个世界要做什么” 这个问题,而不是急匆匆进入这个社会里的人搭建起来的无厘头的游戏。我认为他是真正的脱俗者。
至于什么 “太亲密” 了,什么“黄金大米”,有这种看法的人站的高度太低了。
倒不想多说奉献之类的话。只是很钦佩他一直掌控着自己的人生,知道自己要什么,可以在哪里找到心安的处所。卢安克走了,确实很遗憾,人最大的悲哀果然是人的社会化啊。
很纯粹的一个人,做事很分明;孜孜不倦的心态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常人很难兼备;最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一套研究理论和人生观价值观
以上仅一点个人拙见,欢迎抛砖引玉
看过柴静的《看见》。2013 年来到贵州支教。有一次下课有俩孩子坐在地上拉着我的脚,有俩孩子拉着我的手,有一个孩子把我当成沙包打了起来。瞬间,我觉得在某个时空,我和卢安克相遇了。
教育研究爱好者
他的行事基本上都是有思路的,为什么做和怎么做,都是想好了的
性格温和内向
教育会使人健康吗这里有他翻译的书和纪录片
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这句话,不过我只记得大意了:
柴静问他,当一个人在人前做善事的时候,面对别人的眼光,不会觉得难为情吗?
卢安克说,既然做的是善事,为什么不能被人看见呢?还是说你想告诉别人这是连坏事,得偷偷摸摸的做。
就像更年轻的时候看到草地上有垃圾,想弯腰捡起来,先得环顾四周,要是有人,我是不会捡的,怕人议论,难为情。
听了这一段,豁然开朗像是一下把蒙蔽心窍的灰尘给吹去,从此以后,行得正站得直,心里头一片浩然。
上善若水。
看<柴静>的看见,才知道他,
看时一直在想他怎么可以那么温和那么平静,而内心却有着那么强大的力量。
平常人更多的是说教,常觉得自己苦口婆心讲了那么多说了那么多。
可卢安克他说的很少,却默默的通过陪伴通过和孩子一起去做,去慢慢的慢慢的改变,行动有时比言语更重要。
上善若水,这就是我看完想到的卢安克
卢安克是一面镜子。站在这面镜子的面前,大多数中国人看不到自己的心灵。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在这样的事件中不过是个吃瓜的观众,一声叹息后,很快遗忘,很快被新的热点所吸引。
但是有的人,愿意实实在在走进他们的生命。
我总还是会第一个会想到卢安克,那个很瘦很高,眼睛很蓝的德国人。
他到中国后,先是在城里的大学做外教,后来一步步走进广西的大山,在一个叫板烈的村庄停留下来。村子里的孩子几乎全是留守儿童,他教他们美术、音乐、自然,每周轮着到孩子们家里,陪他们一起吃住。那些孩子挂在他身上,捏他的脸,偎在他怀里,嬉戏打闹或者安静。
他们叫他 “老爸”。
他还和他们一起修路,修水塘,用 DVD 自己拍电视剧,整个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让他们自己计算、劳作,设计情节。
他还要让这些没有家的孩子学会创建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就这样陪伴了孩子们十多年,从青年直到中年,没有拿一分钱的工资,只靠业余的译书来维持日常生活,每月的花费 100 块钱。
他比谁都更了解这些留守的儿童,了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敏感,他象大地接受淋雨一样,接受他们带来的一切。他在给孩子的歌中写到:“我不想打掉你自己的心啊,更不想把你的心带走,所以我,只好把我的心都交给你。”
把心都交给孩子们的,不止是他。
还记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小诗吗?
2013 年,梁俊带着新婚妻子到贵州省石门坎支教,大山里一切资源都匮乏,他就弹着琴,把 100 多首古诗词谱上曲, 一一教给那些孩子们。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他给孩子们种下希望的种子,告诉他们,生活艰辛,可是我们还有诗歌。
告诉他们,大山里如苔花的他们,也有生命的价值,也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
还有,隆回县七江乡小学的欧阳恩成,为了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建一所图书馆,从 90 年代起,他发出 4000 多封求援信,奔波了 10 多万公里路程,跑遍了 1000 多个单位,磨破了无数双鞋子….
还有,白发苍苍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他们一个曾是外交官,一个高级教师,在退休后,告别北京安逸舒适的生活,跑到贵州大山里去支教。
十年多艰苦的山地生活,他们深受病痛折磨,可依然说:“我们这把老骨头,或许哪天睡下就起不来,但肯定会教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还有,在四川省凉山州二坪山上教书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为了让那些彝族孩子能好好读书,他们在那所悬崖学校坚守了将近 20 年,每次上学放学,他们都要把一个个孩子从悬崖边、云梯上背上背下。
还有,徐本禹、李灵…….
这个名单实在是不短。
然而,我不知道你是否和我最初时一样,在为他们感动和致敬之余,一想起他们背后那个更庞大的数字,还会有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疑问:“将近一亿的留守和流动儿童啊,他们的爱心善意能改变多少呢?”
能改变多少呢?我真的不晓得该怎样说。
因为我也深知,解决问题的根源是父母与子女不再分离,是所有的孩子都尽可能有平等的待遇,是他们的父母在奔波生活之余,还能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尊严和智识去陪伴关爱他们的孩子
或者,我们用另一种语言体系,真正的出路是乡村振兴战略,是教育的平权平等。
然而,无论怎样表述,一点也不用多想就能明白,在一个转型中的,在一个困境绝不少于荣耀的发展中的国家,这些都意味着它会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工程,一条多么艰难和漫长的路。
那,在这样一条修远之路上,那些高洁之士所付出的一切是否只如杯水车薪,又能有多大意义呢?
有多大意义呢?你还记得那个在海滩上的小男孩吗?
他把一条条搁浅的小鱼扔回大海时,别人都嘲笑他徒劳,他却不停止,说:这条在乎,这一条也在乎。
你还记得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吗?
“一棵树摇动另一个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卢安克们留下的杯水车薪,在时光之河中,你怎么能知道,他们会不会浇灌出一片青翠丛林?
诚然,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像卢安克、朱敏才们那般高洁,心力也都渺如芥粒,我们又能做什么?
我们能做什么呢?
或许,在别人呼吁给他们捐书捐物时,我们不吝惜,或许,我们可以在某个闲余组织起来看看他们;或许,只是在他们悲伤的时候,我们肯往他们的伤痕多投注一点温暖目光,在有人为他们奔走呼吁的时候,我们肯传递那些正义良善之声,而不是冷漠地调转头。
请原谅我,再一次重复在《谨以此篇,致敬那些曾为我们挺身而出的人,无论你们现在在哪里》写到的:“但是当点点善念汇聚起来,你看到了吗,它让原本陌生疏离的我们靠的如此之近,它成为了何等巨大的力量。让良知打动良知,让善良传递善良,让政府来俯耳垂听人世悲声,而改变,也就由此发生。”
或者,我们如卢安克一般,不谈改变。
在写这些文字时,我又找来卢安克的一些资料,这个蓝眼睛的异乡人啊,原谅我,永远想不出用什么言语来形容他。
只是他的话,在这个时候,在很多时候,总是我止不住得读了又读。
谨此他和柴静的一段对话,作为此篇文章的结尾。
柴静采访卢安克
柴静:“你原来也有过那种着急的要改变的状态,怎么就变了,就不那样了?”
卢安克:“慢慢理解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理解了就觉得当然是这样了。”
柴静:“你对现实完全没有愤怒?”
卢安克:“没有。”
柴静:“你知道还会有一种危险是,当我们彻底地理解了现实的合理性,很多人就放弃了。”
安克: “那可能还是因为想到自己要改变,所以没办法了,碰到障碍了,就放弃了。我也改变不了,但也不用改变,它还是会变。”
柴静:“那我们做什么呢?”
卢安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微信、微博:我们的民谣与诗
知乎丨豆瓣丨网易蜗牛读书丨今日头条丨即刻丨红板报:民谣与诗
细溪文化旨在给中国人提供更好的文化生活,
旗下包括民谣与诗,岛音乐,理想的下午,不上班日记,民谣历等内容品牌。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马上去做,不用等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专家再去。
今天看了柴静写的一篇文章 “无能的力量”,被一个来自德国的乡村教师卢安克所触动。
他来到大山深处,义务教学,陪伴留守儿童,没有工资,不为名利,只为追寻内心的真正的自由。柴静在书中说:“他会掀起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生活的相反面。”
在网上搜索了关于卢安克的视频。看到他给板烈村儿童拍的电视剧,内心感受到强烈的颤动,这种力量源自于他对板烈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以及他对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深刻思考,折射出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的真实面貌。
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媒体报道的新闻宣传的价值观是在引导或隐瞒着什么?生活成为了一种假象,各种欲望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各种焦虑。事实上,我们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多。资本家控制着媒体,你看到的只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明星出轨的新闻接连不断报道,民生疾苦的新闻屈指可数。技术在飞速发展,娱乐至死的人放弃对世界和自身环境的思考,他们不关心政治,放弃自我的独立意识,跟着媒体宣扬的 “正确” 价值观走。剥开生活表层的东西,我们还剩下什么?
卢安克说,在贫穷落后的地区,独立思考对于那些留守儿童来说是痛苦和残忍的,因为他们更关心自己目前的生存环境。他们缺乏归属感,他们与环境融为一体。
我不知道为什么,卢安克要让还处在天真无邪时期的孩子去拍这样一个荒诞且魔幻的电视剧。他们会懂吗,或许他们只是觉得好玩。成年的我,思想已形成条框,会考虑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呵,“意义” 是否就真的有意义?卢安克的人生不需要世俗的意义和成功。
人生是没有模板的,可悲的是,很多人接受了这套 “模板”,活成了千篇一律的人,没有个性,按部就班。有钱买不到自由,但很多人愿意出卖自由换取金钱。是啊,人总要生存的啊,我们在社会生存,要接受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越长大越觉得自由的可贵,少数人是脱离物质的欲望获得真正的自由的,我能看到他们身上的可爱之处。
陈丹青说什么叫认了?大概就是你从人群中抓一个人来,你看着他,你就知道他 / 她认了。
记得第一次看柴静的《看见》惊了,想
德国人都已经进化到这个样子了???就是那种自己还茹毛饮血而别的民族已经沐浴了文明之光的巨大差异感。
真的是吓死了,就是感觉半个上帝(指智慧,智慧,智慧!!!不是大爱什么的)出现在眼前了,感觉我们和他相比都是猴子……
赶紧把他的所有能找到的材料,电子书啊什么的全找来研读
然后才放心——这哥哥在德国也是极少数。而且影响他的鲁道夫 · 史代纳,还深受东方文明的影响。
当然这不妨碍我还是傻 x 一个,慢慢生活,感受吧
这两张图像的不得了。某种程度上,他就是我心里的小王子。
想了解他建议看他的书,公开出版的有《和孩子们的天性合作》以及《是什么带来力量》,还有他和学生共同创作的作品。至少于我而言,他的魅力不在于感动中国,在于他对精神世界的理解。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能比一个人一辈子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更让人激动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梦想的渴望,可是我们又不愿摆脱这浮躁的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中,其实心在别处,卢安克比我们伟大,他做了,他坚持了,我们没他可爱,没他伟大。
对不起! 卢安克,我为这个国家的腐朽制度向你道歉,我也为你在中国的无私行为而感动。卢安克,衷心感谢你!
自由之灵魂,独立之人格。
一个有趣的灵魂
其他的人不我了解 说到丁大卫和卢安克 这简直就是上帝的孩子
看这样的片子,听这样的故事,总要断断续续的,恐怕是一下子不能承受太多。
相中这个问题很久了。
卢安克对我来说,是带我进入教育这个领域的第一个人(因为他的书),让我知道,真正的教育原来是这样的,真正的教育者原来是这样的。于是两年过后,现在的我在云南的一个公益图书馆里,做阅读推广。
就像一开始认定的那样,我真正想做的是教育,公益只是更能达到我的理想的一种形式。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菩萨心肠。
这两天看卢安克的文章,我想他不仅心中有大爱,而且他知道如何去爱,更重要的是他敢于,愿意放弃很多小我,去勇敢地爱。
自由
卢安克小时候受到的并非硬式教育 而是开放式教育 没有考试制度 他更多的是行为决定意识 能在广西做志愿者那么多年 毫无物质可言 全部都是精神世界 足以见超脱 更重要的还是非目的的行为 所以很多中国的志愿者去了很难做到 因为内心的出发点不相同。
我看到的是一个人的理想、抉择还有责任,并且这些他都表达的非常纯粹,用生命。
一个人该有的样子 一个我的方向
他总是让我想起老子。
老子是我精神的本源力量。
不知道怎么评价,只是打心底想成为这样的人。
他告诉我人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难道只有我觉得卢克安的做法的确伟大,但过度的放纵孩子了,这些本就是留守儿童,本就是较为弱势的孩子,不接受一些社会规则上的向上的东西,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吗?
还是说我境界不够,对他不够了解呢?
我现在只看了《看见》里的卢克安,等有时间多了解一点,再来发表看法吧~
“你们想成为的人啊,想做的事儿,我不知道,也无法给你们定下来一个目标路,我能做的,就是和你们一起走在寻找的路上”
我把这段话当做给孩子们的寄语写在我们班班牌上
可是做到好难
可是觉得矛盾的时候就看看他的博客,看看这段话
我记得当时有个卢安克的网站,里面有一篇文章,写的土地和人的关系,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关系,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记得,他是真的在做研究吧,但是不知道这些成果现在在哪里还能看到
这个外国人就像一个哲学家一样,在那个偏远贫穷的乡村里传播思想,他是普通人却做着这个时代最格格不入的事,或许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理解他的行为,就像许许多多我们敬,而远之的事物一样。
我甚至有些时候,会觉得有点残忍,顿生同情,因为我害怕卢安克会迷茫会绝望,这种漫无目的陪伴会把耐心一点点消磨。
卢安克最终还是回到了现实社会生活中,但我不认为是他的妥协,他的放弃,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观察生活,处理好一些糟心的事物
卢安克还是会回到最初原点,寻找自己的归属,带给那群孩子力量,像他说的那样。
卢梭在爱弥儿里面说:“我们对孩子的了解真的很少,我们持有的观念错得越深,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就越远。那些聪明的作者总是致力于研究成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却从不问问孩子具备学些什么的能力。他们总是期待孩子变成什么样子的成人,却从不考虑在变成成人前孩子是什么样子。”
像个苦行僧不适合结婚
一名留守儿童正在做作业。/图虫创意 相比于城市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往往承受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思虑。而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就这样在爸妈看不见的地方偷偷长大了。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时的人们大概没有想到,这场举国盛宴会成为日后 …
在当地村民眼中:这个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不要工资,也不谈恋爱,整天与乡村孩子在一起的德国人,就是个一个 “怪人”。 他的行为吸引央视记者柴静,两次前往深山进行采访。第一次采访结束后柴静就觉得:面对这个人,让自己土崩瓦解…… 无形中这位德 …
一个人有着这样一些标签:洋雷锋、教育圣徒、异类、偏执狂、失败者,这些标签源于人们对他的 “传奇事迹” 不同角度的解读。这一 “传奇事迹” 是:作为一个德国人,在中国广西的一个偏远深山村小支教长达 16 年,其间历经曲折、濒临生死,同时他还要 …
知乎用户 Patrick Zhang 发表 这个问题的确是我们中国家长们的通病,我们每一位家长几乎都有类似经历。 我把我的经历说说吧。 我的孩子出生后,因为我和妻子分居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孩子和母亲一起生活,所以在她 2 岁半之前我并不了解 …
知乎用户 皮实妞 发表 孩子 4 岁 +,男娃。生活在一线。 我很想说:没有这么夸张。但这可能是因为咱生活层次不够,太 low 了…… 先说说我家 4 岁多小朋友的情况吧: 1、【英文自由对话】:基本不能 上的是有外教跟班的幼儿园。外教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