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疫情这么严重,新加坡好像没事一样?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好好说话 发表

工作摸鱼期间多说两句:

知乎小透明看到这么多赞同很感动,相信绝大多数人还是能体会到疫情之下国家的不容易。

看到很多人的评论,也感谢很多在新加坡的小伙伴补充情况,不过有几种类型忍不住还是想回复一下:

  1. 不就死了十几个人么?哪个地方每天不死十几个人或者老人?

说出这话的我实在不能理解是什么心态,新冠导致的死亡和其他死亡是互相独立的事件吧,你开放躺平这些因为其他原因死亡的人还是会死亡,数字又不会下降,然后同时还会有额外十几个人因为新冠死去,甚至如果新冠导致了医疗挤兑医疗条件缺乏,那其他原因引起死亡还会比之前更多。所以说这独立的事件为什么要搅和在一起呢?把水搅浑对你们的好处是什么呢?有谁愿意自己家里的老人本来能高寿,因为一波新冠就离世呢?

2. 这么严格的政策不还是防不住么?躺平算了

这也算是图穷匕见了吧,个人认为为啥这个政策条件下依然防不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持续追踪感染源,二是没有对境外的输入做到严格管控,新加坡这波疫情就是从圣诞节后大批人返新开始引发的。而这两点正是国内一直做的好且依然在坚持的,新加坡做不到是因为没有像国内这样强大的基层工作者和组织能力,所以在这里真的需要感谢一直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和医护人员。他们真的称的上是幕后的英雄。这是因为你们的不懈努力,大多数国人才能在大部分时间内自由的出行,聚会,不用考虑人数的限制,也不用生活在一不小心就会中招的恐慌之中。

至于一上来就骂人的,说我赢麻了的,就没什么必要回复了,我就当戳了你们的肺管子了,叫唤几声也是正常的。

原答

人在新加坡,自认为有资格答一波: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国内鼓吹共存的人总是愿意拿新加坡当例子,吹的新加坡好像完全开放躺平了之后变的岁月静好一样。不知道这帮人是真不了解现状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首先各位先看一下新加坡最近的新增数和死亡数,新增接连续接近一个月每日超过一万人:,死亡数很多天每日在 10 人以上,要知道新加坡常驻人口只有 500 万左右,比香港还要少。这个数据就算是不换算人口倍数,放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甚至是省,各位真的能接受的了么?到时医院和一线的工作人员会面临什么情况,各位又都想过么?

就算是这个数据,大家真的以为这是某些人嘴里所谓的新加坡完全放开和躺平后的结果么?事实却是,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实行的很多疫情措施都要比国内很多没有爆发疫情的城市严格得多,这些措施包括且不限于:

1. 一组出行人数、堂食人数都不可以超过 5 个人(之前曾经是 2 个人)

2. 每个家庭每日拜访人数不可以超过 5 个人。

3. 公共场所,办公室开会依然有强制口罩令。

4. 从疫情到现在为止,KTV 一直没有允许营业。

5. 酒吧餐厅不可以有 Live band, 十点之后必须关门。

6. 如果没有按照要求接种加强针,无法进入办公场所,商场和很多室内公共区域。

7. 很多公司要求每周至少要自测一次,结果是阴性才可以进公司。

7. 还有针对在新加坡劳工一系列更加严格的管控和措施 (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措施要比其它人严格很多)。

目前提到的这些政策基本上已经是新加坡最宽松的一个阶段之一了(曾经有最多可以 8 个人堂食的规定),现在你还觉得新加坡算是彻底放开和躺平了么?这些政策任何一条如果一直在中国施行,某些人会是无脑吹,还是无脑喷呢?

所以说新加坡防控力度和香港差不多就是一个伪命题,用来忽悠人的。先不提疫苗接种率远不如新加坡,就上面的这些管控政策香港在这波疫情爆发之前有么?并且新加坡人都是非常认真的在遵守这些措施,毕竟鞭刑和驱逐出境不是开玩笑的,而香港的某些人又是怎么对待各种疫情规则的呢?

最后如果某些人只是一味的吹新加坡所谓的躺平而故意不提现在新加坡的防疫措施,那完全有理由怀疑这些人的目的。

知乎用户 伍治坚​​ 发表

关键区别: 被动和主动选择共存。

不管是共存,还是清零,都需要大量的准备计划,基建和宣传,不可能一夜之间从 a 换到 b。

如果是主动选择共存,至少需要做到: 1 - 提高疫苗接种,至少 80% 以上,最好 90% 以上。要达到这个标准,关键是说服老年人去打。

2- 检测手段普及。民众有很方便的方法进行自测,一旦发现阳性,马上居家隔离,并通知家人,同学立刻去检测。

3 - 教育大众: 不要妖魔化新冠,不要谈冠色变,绝大部分感染者都是轻症,只需要居家隔离,不要去医院和重症抢医疗资源。

但如果选择清零,那就是另外一套流程和工作。其实新加坡在 2020 时也尝试过,主要有:

1 - 跟踪流调,确保查到每一例感染的行踪,感染源。在社区感染超过几百后,这个工作量成倍数增加,后来就默默地放弃了。

2 - 普查。一旦发现新冠感染,马上集中封闭,普查筛选,查出来以后集中隔离。这就需要方舱。当时新加坡用的是机场边的 expo。但即使方舱也是有容量限制的,当社区传染案例破千,上万以后,方舱都不够了。

3 - 宣传: 向民众强调新冠不是流感,不要小看,该戴口罩就戴,该隔就隔,不要藐视法令法规,如果有违规就严惩不贷。

4 - 封边境,入境隔离至少 14 天,最好 21 或者 28 天。

所以你看,两套策略如果执行得当,民众理解支持,其实都可以奏效。但两套策略不可能瞬间无缝转换。比如清零了,就很难激励老年人去打疫苗,因为他们觉得反正没有传开,自己不打疫苗也没事。这个时候比较的,是打了疫苗可能有副作用的风险,vs 不打疫苗中新冠的风险 (由于清零几乎为零)。这就是香港面临的情况。也就是说,政府计划清零,结果做不到,被动共存,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民众和社会还没有准备好,就仓促进入共存,就好像没准备好就上战场打仗,后果可想而知。

知乎用户 夏虫语冰 发表

首先我先不说新加坡到底有事没事。我想说的是如何正确躺平。

第一,医院必须严格收费,且医保不报销,只有高端的商业险可以报销。

这就杜绝了穷逼们挤兑医疗资源的可能性。

第二,广泛宣传新冠只是大号感冒,甚至还不如流感,让大家认为新冠只是纸老虎。

这点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做的都不错,都是优等生,我们也 “被迫” 做的不错。这就从根源上减少了大家去医院挤兑资源的意愿,即使能付的起医疗费

第三,最重要的,不要宣传死亡的细节,能少报就少报,能只说个数字就只说个数字,并压抑所有尝试报道死亡故事的报道,不要让大家有代入感。

切记,死 10000 个人,并不是死 1 个人发生 10000 次,而只是 1 后面不小心跟了 4 个 0 而已,和跟两个 0 三个 0 区别不大。

这点为什么重要?因为死亡人数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们的死亡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养老金和社保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的平均年龄,给年轻人留出了更多的机会,他们是烈士,他们的牺牲值得被(默默)鼓励。

第四,社会上普遍发出躺平声音的都是年轻人,如前所述,因为这事对他们而言利大于弊。媒体需要让这些年轻人广泛发声,形成躺平是全社会共识而不是幸存者偏差的错觉,让动态清零成为政治错误。

这就让发不出声的人觉得自己是社会的异类,是少数派,让他们好好反思,纠正自己的错误。

第五,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不要让尝试代表国内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权上台执政,他们是世界的毒瘤,天下,应当是有权有钱人的天下,并且通过各类宣传手段让民众觉得,这是他们的自由选择。

躺平这种对政府有百利而几乎无害的政策之所以没有完全成为世界上的政治正确,新加坡、澳洲等发达国家甚至湾省还在试图防疫(所以坡县并不是没事),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世界上居然还有某个红色政党一直尝试做正确的事情,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知乎用户 相关规定 发表

重新定义 “没事”

知乎用户 Shaun Wong 翁磊​ 发表

我恰好在香港政界有朋友,还刚刚跟人家讨论过这事情。

本质问题就是打过加强针的人口比例还不够高。

这是香港的数据:

这是新加坡的数据:

加强针可以理解为打三针。当然按照医学研究,加强针是需要持续的打下去的,6 个月一次。

那么打三针和没打三针的区别是什么?

没打三针的感染的人死亡率会高 n 倍。

这是新加坡政府公布的目前死亡率(百分数)年龄分段统计,左边一行是没打完两针的,中间是打两针的,右边是打三针的。

按照新加坡统计的结果:

  • 打了一针或者没打针的患者里面,40 岁以上开始出现死亡警戒,80 岁以上六个人得病就要死一个,总体死亡率千分之 6.7
  • 打了两针的患者里面,60 岁以上开始出现死亡警戒,80 岁以上每 36 个人得病要死一个,总体死亡率千分之 1.1,
  • 打完三针的患者里面,只有 80 岁以上的死亡率(千分之 4.2)才比较需要注意。总体死亡率千分之 0.27 或者十万分之 27。

以目前香港超过 1/4 人口还完成接种、接近 70% 的人口还没打加强针的现状,重症、死亡率比新加坡更惨,恐怕也是意料之中的。

另外,新加坡目前躺平的状态下平均一天死亡人数 7 个(Google 统计数据),换成一年就是大概 2500 多人。 而流感每年在新加坡造成的死亡人数按照往年估计大概是 590 人左右(此为 healthhub.sg 的第三方数据),同时肺炎的年死亡人数大概在 4300 左右(此为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数据)。

这也佐证了以新加坡的医疗资源能力以及在目前的几乎开放躺平的抗疫措施的前提下,在新加坡新冠确实是个大号流感,赶不上肺炎的致死率。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感慨去年某段时间中国政府搞运动式接种疫苗?

想要家人安全,尤其是家里老人安全,还是好好打加强针吧。

知乎用户 后天 发表

因为前几波新加坡有事的时候你没看见啊。

知乎用户 欢欢喜喜过大年​ 发表

因为你既没有朋友在香港,也没有朋友在新加坡。

我大学寝室四个人,恰好一个新加坡一个香港,还有一个跟我一样在北京。香港那个从 19 年开始就后悔了,新加坡那个从 20 年开始就后悔了。

但是没有办法,30 多了,早就不是能把自己连根拔起迁到另一个地方的岁数了。

香港那位先不提,我另一个答案里提到过她的生活状态,新加坡那位过得啥样呢?

今年一月是她跟老公的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两年多以来头一次去了新加坡市中心饭店吃饭看电影,结果不管电影还是饭店都形同包场,拍出来照片她自己都调侃自家看上去像是有钱的富人了。

电影院不必说了,饭店是在疫情之前约都约不到的高级饭店,只能说越有钱的人越惜命,以及华人真的没办法跟白人一样放的开,每次疫情高峰就连门都不敢出了。

这就是为啥我每次看到说只要完全躺平,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就有救了,都感到很好笑。真以为放开不限制了大家就会出门消费的吗?这是对华人的性格有啥误解不成?家里有老有小的,哪个会出去浪带毒回家的?是说消费都靠那些没家没业穷浪大于一切的大学生不成?

真放开了,就是一年到头啥聚众娱乐也没有,只有搬砖不会停止的生活了。

说回到问题本身,这个新加坡没事是哪个次元的没事哦,光读题目都能让我笑出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人在新加坡,日增一两万,机票已熔断,没事个锤子,俩地方一丘之貉,都好不到哪里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接种率差太多了,新加坡接种率高达 94%,加强针也超过了 60%,虽然不能有效阻止传播,但十分有效防止重症及死亡。

另外新加坡政府在动员最危险的老年人上花费了大量精力,除了政府宣传,上门做工作,甚至直接做子女工作,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医疗小组上门接种疫苗。反观香港政府所做有限,老年人接种率低,死亡率自然就走高。

-———————————-

我只说了疫苗普及率和死亡率都能被一群人 50 万,看来上知乎真的可以不带脑子。

没有吹捧新加坡的防疫措施好,也没有宣传国内应该躺平。防疫是各国 / 地区政府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的。按照最新官方数据,2 针完整接种新加坡 95%>香港 80%,追加剂新加坡 70%>香港 26%。 更何况香港 80 岁以上接种率只有 54%。如果香港在疫苗的普及和老年人接种方面再做多一些工作,是不是至少不会激增如此多的死亡病例

新加坡数据来自(https://www.moh.gov.sg/covid-19/vaccination/statistics

香港数据来自(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HK/dashboard

知乎用户 万丰世茂 发表

1. 新加坡疫苗接种率很高。2. 新加坡的人均居住面积比香港高,居家隔离效果相对香港好。3. 新加坡比香港人更自觉,更愿意接受政府的安排。

知乎用户 九霄​​ 发表

「不中不西」的文化再次坑了香港一把。

香港人已经「勇夺冠军」了,新冠死亡率已是全球最高,小小的坡县早不放在眼里。

第五轮疫情冲击,让香港市民付出了沉重代价,新冠死亡人数远高于邻近的新加坡。

全世界研究都证明,新冠疫苗对于防范新冠、减少重症有显著作用,而且副作用极小,但有些香港媒体依旧怂恿市民拒绝接种。

香港还有 50 万名 70 岁以上的老人,没有接种过疫苗,原因也不复杂,就是被媒体洗了脑,认为疫苗副作用,接种疫苗的风险,比感染新冠还大。

香港优先为老年人接种疫苗,但当地媒体报道有人在接种疫苗后死亡,导致不少老人担忧疫苗安全性,所以许多老人迟迟不愿接种。

香港本身的数据,也证明疫苗对于防范死亡有积极作用,没打疫苗者的染病死亡率,是完整接种者的 18 倍至 21.8 倍。

香港未接种疫苗者死亡率为 0.54%,有接种疫苗者的死亡率则为 0.03%,两者相差 18 倍。

新加坡完全未接种疫苗者死亡率为 1.2%,完整接种者的死亡率则为 0.055%,两者相差 21.8 倍。

香港死于新冠的患者,超九成没有接种过疫苗,直接证明打预防针,对预防新冠并发症及死亡非常有效。

截止 3 月 13 日,第 5 波疫情累计死亡 3780 人,最新通报为单日再添 264 人染疫死亡,死亡率升至 0.54%,近 9 成死者生前未接种疫苗或仅接种 1 剂,死者年龄中位数 85 岁。其中包括 10 岁或以下儿童有 5 名,18 至 59 岁成人有 165 例,60 岁以上长者死亡案例占比高达 95.3%。

而那些接种过疫苗的死者,通常患有严重的慢性病,例如晚期肾衰竭,由于自身抵抗力弱才导致死亡。

现在新冠感染兵临城下,在现实的教训前,香港人对疫苗的接受度不得不提高,大多数人都争着去打疫苗。

但是,就是在如此严峻情况下,香港仍有一成多的老人院家属,固执地反对给老人接种疫苗,香港政府依旧拿他们没办法。

至于香港媒体宣传疫苗有害的画风,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标题「疫苗开打录 67 死,目睹至亲中风瘫痪,市民抗拒打针陷两难」
新冠疫苗开打满一年,接种率录 88.2%,但截至本月 20 日,有逾 7000 人针后出现异常事件,67 人离世前 14 天曾接种疫苗,无论对出事的市民,抑或是家属,都是一种心理阴影。
适逢政府近日推出「疫苗通行证」,日后甚至要打齐 3 针,才可以进入食肆、超级市场等处所,这批曾亲眼目睹或经历疫苗潜在副作用的人,又如何应对?
李小姐的妈妈去年 8 月因工作需要,接种第一针科兴疫苗,一周内中风,其后半身瘫痪,饱受折磨之余,也失去工作能力。
然而,她的个案被专家委员会评为与疫苗接种无关,疫苗保障基金也拒绝赔偿。事隔多月,李小姐向东网记者表示,其母经过调理,病情逐渐好转,也能走几步路,但亲眼目睹母亲出事的她,至今都不敢打针,「已经找医生检查过身体,说我可以打针,但还是不够胆,担心出事」。
随着政府推出疫苗通行证,她外出遇到很多阻滞,「最近疫情严重,所以都不怎么外出了,如果要食饭就叫外卖,要买餸惟有去街边档……」。至于未来会不会打针,她还是举棋未定。
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认为,一般市民如针后出现异常事件,是一个心理创伤,对他们而言,打针的伤害会大过效益,认为「疫苗通行证」应把这批曾受影响的市民及家属纳入考虑,让他们获一定程度的豁免。
袁认为,如今政府用「疫苗通行证」谷针,只是惩罚没有打针的人,进一步分化社会,破坏互信,质问「惩罚市民何以达致团结抗疫?」况且,科学证据已证实,打齐 2 针已可以减轻重症的风险,故他认为政府要求全民打第 3 针并不合理,多于抗疫所需。
据香港政府资料,截至今年 1 月 23 日,保障基金共接获 689 宗的申请,专家委员会已完成 467 宗个案的因果关系评估,其中 281 宗评定为「与免疫接种因果关系一致」或「不确定」,186 宗评定为「与所接种疫苗无关」或「不可分类」。其中,死亡个案有 25 宗,无人获赔偿;伤害个案有 664 宗,其中 190 宗获批,涉及速发严重过敏反应、住院治疗、贝尔面瘫、心肌炎 / 心包炎、多形性红斑等个案,合共批出 2,213 万港元。


恪守常理,回归常识,欢迎点赞关注 @九霄 ^_^

知乎用户 南洋草民 发表

人在新加坡,很多因素其他答主都已经说了,我这里补充几个。

1. 无所不用其极的加快疫苗施打覆盖率。

为了尽快加快疫苗施打覆盖率,新加坡政府从原本的只认购英美的莫德那及辉瑞 mRNA 疫苗的政治立场,间中还以可靠数据不足为借口,刻意滞留中国送来的科兴疫苗。后来眼看着疫苗施打覆盖率跟不上,于是不得不转为允许各类疫苗,这其中大多数为中国的科兴疫苗及国药疫苗。

新加坡相信是给予新加坡居留者最多疫苗选项的国家之一 (多达 8 种),只要是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疫苗,新加坡都尽量迎合当地居留者对各种疫苗的偏好,按量引进国内,以加快疫苗施打率的进程。其中大概可分为以下三类:

  • 高效率但风险副作用大的 mRNA 疫苗
  • 有效性不如 mRNA 疫苗但安全性佳风险极低的中国疫苗
  • 非 mRNA 但也非中国疫苗的西方疫苗

如此一来,对某种疫苗有偏好的,或打了第一针 mRNA 疫苗后有不良反应的,或者打了非 mRNA 疫苗觉得效果不好后悔要打 mRNA 疫苗的,打了 mRNA 疫苗有不良反应,但又排斥打中国疫苗的,都可以有其他疫苗作为第二选择,总之只要能让新加坡居留者自愿完成施打至少两针疫苗以上,新加坡政府都尽量安排尽量满足。

毫无疑问,对于新加坡亲西方的精英政派而言,最好的情况是只采购美国英国的疫苗,借此与英美强国打好外交关系,让这些西方国家更愿意来新加坡投资建设亚太总部,甚至以新加坡作为扩展延伸英美在亚太势力的基地,让新加坡得以像日本,香港那样从中渔利。

然而新加坡当地多元化的人民,尤其有百分比最高的传统华族群体却对西方 mRNA 疫苗有所抗拒而不配合,为了确保新加坡在疫情下的未来生存空间及继续保持向国际开放的环境,新加坡政府立刻压住其他亲西方势力的声音,转而妥协性地做出绝对理性的决定,逐步允许引进当地庞大的华族群体比较能接受的中国疫苗。

为了不得罪西方及表示中立,新加坡又引进了其他比较冷门的疫苗如阿斯利康 (AZ) ,娇生 (J & J),诺瓦瓦克斯(Novavax) 等等来表示多元化。虽然一开始在允许引进多个疫苗的初期,强调只有英美的辉瑞疫苗及莫德那疫苗是国家安保认证并且免费的,要打其他疫苗,只能去私人诊所医院自行付费施打。

然而为了鼓励更多当地庞大的传统华人族群去打疫苗,新加坡又在后期强调由于中国科兴疫苗已经向世界卫生组织补充了更多证明疫苗有效的可靠数据,因此又将科兴疫苗列入国家安保认证及可免费施打的疫苗,好让当地人民能够消除最后疑虑,尽快完成施打疫苗。

新加坡为了尽快达到疫苗施打的覆盖率,早日实现与病毒共存的开放环境,间中又不显得刻意得罪西方及过分讨好中国,新加坡政府可谓已经费尽心思,穷尽心力了。

2. 及时并严格地确保各种疫苗的有效率。

除了疫苗施打覆盖率,新加坡也十分重视疫苗的效率。除了在出现德尔塔病毒后,又快速引进 mRNA 及中国疫苗的加强针。

但是,新加坡也针对中国疫苗做出全球独有的判断。就目前而言,全球使用中国疫苗(科兴,国药)的国家,包括中国大陆政府,中国疫苗(科兴,国药)的生产商,乃至世界卫生组织,都认明对于 中国疫苗(科兴,国药)而言, 2 针 + 1 针加强剂 便已经足够。

但新加坡政府却敢于与众不同,由于中国疫苗是除了 mRNA 疫苗外,最多新加坡居留者施打的疫苗,于是新加坡特别针对中国疫苗进行研究,并声称在分析了中国疫苗有效率的数据后,便强制规定施打中国疫苗(科兴,国药)的新加坡居留者,在施打加强针之前,必须施打三针才算完成,也就是 3 针 + 1 针加强剂 。新加坡对于中国疫苗的要求,居然比中国大陆政府,中国疫苗产商所指定的标准还要更加严格。

新加坡如此煞费苦心的诸多作为,与只提供三种疫苗选择,并且疫苗覆盖率低下,更甭提加强针普及率的香港相比,终于展现出了令人侧目的明显差距结果。截至今日(29/3/2022),新加坡奥秘克戎的感染率已经在半开放的环境下从 2 月最高的 2.6 万下降到了不到 5000 的新增病例,而新加坡已经迫不及待地在 4 月份开放国门自由进出了。

总结:

新加坡是个典型不得不保持与国际开放与病毒共存,与此同时又没有依靠,毫无退路,必须每一步都及时做出正确抗疫决策的国家。如果中国人以后希望能达到与病毒共存的开放环境,那么新加坡所做出的抗疫决策是一个必须参考的重点案例。

例如,我个人认为中国人不妨考虑也多打一针中国疫苗,毕竟风险低且安全。

另外,香港的前景以后怕是不如新加坡了,典型的自以为有可依靠的战地优势便放松戒备的乌合兵团,在面对病毒大军的突袭时如虎扑羊兵败如山倒,还不如坐困愁城不得不背水一战,从而事先考虑周详,戒备严密,最终扛住了最猛烈攻势后还有余力整备奋起的孤军。


关于 南洋草民
我是一名自诩专业的反日知识分子。
我主张以客观,理性,中庸,和平,合法的方式反日。

一切有关反日的问题可尽管来问我。
你也可以参考我几篇关于反日的文章:

南洋草民:和平合法的反日專題目錄
反日的基礎論點,義務責任,最终目的及遵從和平合法的原則
南洋草民:反日诸疑答解
三言兩語駁斥國人對反日的常見錯誤思維

以及其他我在知乎的有关反日的回答:
最高赞回答:

为什么现在有人说日本人的后代们是无辜的?这个算是帮日本人说话吗? - 南洋草民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阿里逐渐风评变差? - 南洋草民的回答 - 知乎
男朋友是精日怎么办? - 南洋草民的回答 - 知乎

其他回答:

是否應該把「反日」清晰定義為「反對日本軍國主義」?
中国部分民众的对日言行是否恰当?是否是极端民族主义的表现?日本有过类似时期么?
我们是否应该抵制日货?
如何激怒一位日本动漫爱好者?

知乎用户 倔强的老韭菜​ 发表

可能我的新加坡的朋友生活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吧。。。

我有一个朋友广州人,在新加坡工作,国籍有没换我不知道,干生物技术的,家里很有钱住珠江新城,年龄 30

得了新冠,因为年纪小所以没太大问题,但是他们实验室有个比较年长的得了新冠后出现 long covid,记忆力下降比较严重,半脱产,算是半个技术大拿了。可以预见的是在长时间内都无法康复,已经差不多半年了依然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依然需要治疗。

我也就知道这么一件事。不认识其他新加坡人了。

知乎用户 焚香抚琴​​ 发表

香港报道的多,就会让人觉得疫情很严重;新加坡报道的少,所以让人感觉貌似没事。

举个例子:

朝鲜一直阻止居民看中国电视节目,有专人入户查,之前有段时间,朝鲜只转播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

看过这档节目的都知道,节目通过调查、追踪和隐性采访报道揭露社会生活多个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

可想而知,朝鲜百姓每天看到这些,得认为中国国内得有多乱,治安得有多差。

然而事实上是这样吗?

榜一回答高赞已经现身说法,不必赘述。

还是放弃那个外面的月亮更圆的想法吧,尊重一下现实。

焚香抚琴:不用加班赶工,也能高效完成项目交付,只需做好这四点

知乎用户 喜嘟嘟不二 发表

人在新加坡,还在经历新冠中,勉强答一下。

香港不了解,只说新加坡。很多答案已经把新加坡的防疫措施说得很清楚,就不重复了。我只说说普通人遇到新冠怎么样吧。

我家两个小孩都在幼儿园。疫情如此严重还在每天坚持送,实在是不得已。之前幼儿园就有老师学生中招的情况,侥幸没有感染,小孩们作为密接就连续七天捅鼻子测 ART,没事则继续送。政府对密接的,刚开始一人发 6 个测试剂,后来变成了 3 个,可以去类似自动贩卖机的地方取。

这次老二班里老师先感染,接着又收到一个同学感染的通知。心里正打鼓的时候,老二开始发烧了,一测 ART,两道杠。没办法我就带老二看医生。因为是周末,家附近开门的诊所很少,打了好几个电话,要么没人接,要么说没有医生。最后终于找到一个直线距离 3 公里以外的,赶紧叫出租车去。叫车时提前告知司机要看医生测新冠,在车里则开窗通风。所幸遇到的司机不错,来回都很顺利。

看医生也很顺利。诊所人不少,注册时等了一下,看医生又等了半小时,这期间我们就在诊所内或者外面的椅子上等,也没有特别隔离,当然全程有戴口罩。医生很年轻,问诊很迅速,又量了体温,看了喉咙,用了听诊器,捅了鼻子送去测核酸,最后要求老二居家隔离 7 天或直到 ART 显示阴性,就让我们在外面等着拿药。药开了好几样,扑热息痛及布洛芬这些,和治普通感冒的没什么区别。看医生拿药一共花了 10 新币。政府这方面补贴不少,平时看诊所医生挂号都至少 30 新币,去 kk 之类的医院急诊要 100 新币起跳了。

拿完药回家隔离这些不提。因为老二不到三岁,我陪她在主卧隔离。从诊所回家时我就觉得自己嗓子不对劲,当时测 ART 一道杠。结果第二天晚上再自测时,已经阳性了,至此两个人感染。当天早上我还收到 MOH 短信通知核酸检测结果,确定老二感染。MOH 短信也要求上网填老二的密接表,而我由于没有看医生,自测结果不需要申报,就不算在确认感染的人里。

第三天,老大开始发烧呕吐。自测 ART 也是二道杠。小孩子不敢耽误,我马上陪他去诊所看医生,留老二一个人在主卧。本以为工作日家附近的诊所会好些,没想到打电话还是没人接或者说医生不在,顿时觉得周围诊所其实不欢迎 ART 阳性的患者。没办法只好又去了同一间诊所。过程一样,只是这次人少点,医生也不同,虽然都是年轻的帅哥。我和老大再次捅了鼻子测核酸,第二天收到通知都是阳性。到此三个人感染,三个人都算在确诊里,给每天新增 1w+的数字做了贡献。这次看医生,因为老二的布洛芬快吃完了但烧还没有退,我问医生又要了一瓶新的,算在老二名下,没有收费。

第四天,我和孩子们继续在主卧隔离。这天老二和我的发烧好了,老大的呕吐也止住了。

第五天,老公告诉我家里另外两个大人也出现了喉咙痛的症状,一测 ART 阳性,于是一人一间卧室隔离。剩下老公一个独苗还没事。两个大人除了嗓子疼症状都不明显,就没有去看医生,也没有算在新增病例中。这天老大退烧了。

第六天继续隔离,无事。

第七天虽然我的嗓子还很不舒服,但再测 ART,已经转阴了。同日还收到 MOH 给老二的康复证明,尽管她 ART 还是阳性。

第八天老二的 ART 转阴。晚上老大的 ART 显示阴性。

今天第九天,我们打算送他俩去幼儿园。早上为了以防万一,又给孩子们测了一下,老二没事,但老大竟然有一条几乎看不出来的线显示阳性。没办法只能留孩子们在家里。不过中午再给老大测 ART 时,这条线又不见了,估计明天两人可以回幼儿园。今天 MOH 也给老大和我发了康复证明。至于家里另外两个感染的大人,他们迄今 ART 还是阳性,但那条线已经很淡了,估计明天也要没事了。值得庆幸的是我老公到现在都没事。

折腾至此,终于有了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孩子们还小,又因为是轻感染,除了头几天身体不舒服,之后不上幼儿园又有妈妈陪非常开心。但这段时间对我和老公来说很难熬,不提照顾一家人有多辛苦,光一直请假,工作进度就落后一大截,想想就头疼。

啰嗦这么多,我一点也不觉得新加坡没事一样。这么多人感染,上班上学都是问题,怎么能说没事呢?我想这种经历谁都不想要吧。

最后,谢谢各位看官,尤其是点赞评论的朋友。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知乎用户 陈思恺​ 发表

我居住在新加坡十三年,疫情爆发以来,我一直就在新加坡,上次回国是 2019 年 1 月过年。也就是三年多都在新加坡。

先上几个数据。

从 2020 年 1 月 23 日开始,截止到 2022 年 3 月 13 号,新加坡目前总感染案例是 93 万 9436 起,死亡人数 1145 人,总体病死率 0.122%。

从 2020 年 1 月 23 到 2021 年 6 月 26,新加坡称为原始病毒波,病死率 0.058%;病死率低原因在于 2020 年 3 月底开始,新加坡封城三个月,而后解封后防疫措施依然严格。

2021 年 6 月 7 号到 2022 年 1 月 5 号,这波是德尔塔病毒波,病死率 0.363%,这段时间新加坡基本上开启初期共存,病死率升高。

2022 年 1 月 6 号到截止 2022 年 3 月 13 号都是以奥密克戎病毒株为主,病死率 0.047%,而新加坡在这段时间进一步开放,放宽一些防疫措施。

同时新加坡也在 2021 年 12 月就宣布必须完成第三针,否则视为无疫苗接种,让你出门难行。同时,除非有特殊情况医生允许,否则不再允许施打科兴国药两款灭活疫苗。并且规定前两针打科兴疫苗的,第三针必须打全剂量辉瑞 (也就是复必泰) 或者莫德纳疫苗(前两针打辉瑞或者莫德纳的,加强针只需要打一半剂量辉瑞或者莫德纳)。再后来更是追加要求前两针打科兴疫苗并且已经超过 3 个月的必须打第四针全剂量 mRNA 疫苗。

疫苗是自愿接种,但是你选择不接种,那出门就只能当街溜子,买菜都做不到。雇主不仅可以随时解雇你,并且可以拒绝支付因为感染新冠恢复期间的工资。换句话说,名义上打疫苗是自愿的,实际上你不打疫苗,在新加坡就是等于社死。

说句题外话,一开始几个月打疫苗,因为供应紧张,新加坡只开放给 60 岁以上老人以及前线工作人员打,根据行业的紧迫性。我因为在建筑业,因此我比我女友朋友他们更早完成三针疫苗施打,2021 年 10 月就打完全部三针。

我没在香港居住,但是不少亲戚在香港。香港疫情大致有个了解。

到 2022 年 3 月 13 香港是总的案例 63 万 5675 起,死亡 4279 人,总体病死率在 0.671%,是新加坡死亡率的 5.5 倍。

数据不会骗人。杠精要说各种隐藏案例未检测出的案例存在,我承认,肯定会有。但是不影响整的数据。所以很明显选择共存的新加坡,表现比香港好太多了。香港属于经济保不住,疫情也没控制住。

对于新加坡香港的差别。我总结几点。

  1. 内地老百姓以为的共存,就是完全开放不管不顾了。事实呢?我放个 3 月 12 号刚出炉的新加坡进一步放宽防疫措施的宣布 (政府的 WhatsApp 通知):

从五大安全管理措施来看,尽管放宽很多,但是还是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可随时收紧防疫的操作空间,该带口罩还是得带 (不戴罚钱还得坐牢)。这就是新加坡的共存模式。而香港当时学内地,疫情控制后,很多人不带口罩上街拍拍坐,然而身为国际都市的香港,没有考虑到这有啥风险。

2. 新加坡疫苗政策,是半强制半鼓励老人,长期慢性病,重症患者 (除非特殊情况) 打疫苗,甚至提供上门打疫苗的到家服务。香港乃至于内地,很多老人,慢性病,重症患者是不被鼓励而且自己也不会主动去打疫苗的。甚至出现了反智的反疫苗言论想法(指非政治性的反疫苗)。因此香港接种率看上去是 60% 多,实际上最需要疫苗保护的人群压根就没怎么打。内地也类似,反智甚至是那种 985211 毕业的大学生都深以为然。

3. 疫苗的实际有效程度。新加坡打了疫苗的人基本上都是 mRNA 疫苗。不是我贬低灭活的科兴,实际上是真的辉瑞莫德纳就是有效果。打灭活疫苗的,还不如多锻炼身体来的靠谱。

知乎用户 vislx 发表

香港确实是目前世界上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从每百万人口死亡数量来看,香港不仅比新加坡严重,也完全超越了所有主要国家在任何时候的记录。

至于原因,我认为新加坡是做了共存的准备,然后在 delta 波到顶回落的时候主动切换到共存路线。而香港因为政治正确一直是做的是清零的准备,但现在被迫接受共存的事实。

共存需要做哪些准备?疫苗,抗原快筛,ICU,社会共识,信任。

疫苗:新加坡疫苗接种三针过 60%,两针也超 90%;而香港目前两针才 70% 左右,三针只有 30% 左右。从下面两针接种率的进度可以看出,香港在亚太地区是最早开始接种疫苗的地区之一,但进度一直不佳,在 2021 年 9 月被很多更晚才收到疫苗的地区反超,目前在亚太的发达经济体里基本垫底。

抗原快筛(ART):能够快速判断需要隔离,或者快速判断需要进一步核酸检测的人员,在大面积快速传播的时候,10 分钟出结果的 ART 比等小半天的核酸要有效很多。在推广 ART 这一点上新港两地还比较类似。但是由于港府并没有做共存的准备,导致香港在这波疫情爆发开始出现了全港 ART 断货的现象,ART 没有第一时间发挥应有的作用。与之相对坡府准备较充分,在去年年中通过邮政给每家每户寄了 10 个 ART 试剂盒让普通人提前熟悉操作流程,并且积极地引导零售商储备库存,在疫情暴发期基本没有出现 ART 断货。

ICU:新加坡从 2020 年初至 2021 年中也在执行过清零,其中还经历过两次封城。但于此同时新加坡也在积极地为共存做准备。平日新加坡全岛只有 300 多张 ICU 病床,而在执行清零的一年里各公立医院改造了 1600 张病床,使其可以随时作为 ICU 使用(平日也可以作为普通病房,以降低养护开销)。香港在疫情之初也提到了临时改装 ICU 的方案,但现在似乎没有见到后续报道。

社会共识:这其实是最重要的一点。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 2020 年 2 月 8 日的全国电视讲话里就提到了最终会让轻症在家康复、疫情流感化等措施。这个时候离武汉封城也才半个月,新加坡还几乎没有本土疫情。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宣传,新加坡社会普遍都接受了 “轻症不用去医院” 的观点,这让新加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应对高危人群感染(老人、有基础疾病的人)。而香港在面对并不严重的 Omicron 爆发时,仍然不分老少送医院,并且仍然坚持要测到阴性才能出院的措施。等到传染到老人群体和养老院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医疗资源来应对。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2020 年 8 月全国电视讲话

信任:很多人说新加坡人 “听话”。其实我觉得新加坡和香港同为成熟的社会,并没有“听话”、“不听话” 之分,而是官民之间的信任。港府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已经陷入塔西陀陷阱,公信力和坡府不可同日而语。港民并不认为港官是 “自己人”,无论是对港府引进的疫苗还是制定的防疫措施首先都是怀疑的态度。而港官各种坚离地的言行举止又进一步削弱了港民的信心。坡府可以把共存决策的原因、利弊、及如何最小化损失讲清楚,但港府至今都没有说服港民作为一个以贸易为根本的国际大都市为什么要走清零的路线。

知乎用户 青珏 发表

2022.04.01 更新

立场开始摇摆。疫情过去两年多,祖国的应对措施却基本原地踏步。原本防外是为提供时间给内部更充分准备应对,但事实证明,各地官员并没有好好利用这段时间,都以为疫情进不来而无所作为。面对这次大面积疫情反扑,大家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团乱麻,甚至上海这种发达城市也是。

希望祖国不要像新加坡这样被攻击好几次,付出大代价后,才能逐渐认清事实,这样受伤的只有普通百姓。说到底,新加坡是发达国家,而我们还在发展中,很多人经不起这么折腾。更何况我们臃肿复杂的官僚系统,根本做不到新加坡这样级别的快速反应。

——————————————————————

2022.3.24 更新

李显龙总理官宣进一步开放,室外无需戴口罩,同行人数也 double。Well 算是新加坡抗疫近尾声的一个节点了

——————————————————————

身在新加坡。首先想要说明的是大陆和新加坡因为国情不同,政策选择自然不一样,也因此没什么可比性。不过新加坡可以是我国后期防疫的合适参照物。

其实大家的宗旨都是提高抗疫能力,降低病毒风险。但放在实际运用上,抗疫能力这件事就比较微妙了。就比如普通流感,尽管它也是病毒,也很普遍,但由于我们个体抗病毒能力强,一般没什么事,就算发烧,也就是打一针,吃个药的问题。新冠也是病毒,但问题就是人类自身的抗疫能力还不够,会死人,会大面积传染,还没有有效药物,所以我们才会小心翼翼。

说回疫情管理的问题,首先说说大陆地区。从政府能力角度讲,祖国各地医疗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不均衡,大城市能做到的动态清零,三线城市都需要一段时间观察模仿,甚至现在有些地方还在选择相对落后的一刀切管理。其次个体抗疫能力上,我没有准确数据,但是全民接种率好像勉强过 80%?三针貌似更更更低,老人小孩儿的接种率尤其费事。在这种情况下,那我们的大方向一定是要照顾相对落后者,再加上我们地广人多市场大,可以通过内循环自给自足,再选择性双循环。这种条件下,内部清零当然是最优解。

而新加坡,选择了通过提高个体抗疫能力,將新冠流感化。这不是躺平而是政府在当下困局之中,反复调试后做出的最优解政策。首先,新加坡没有自然资源,市场也小,内循环这事就不现实。所以他们政府也没得选择,为了国家存亡,开放是唯一出路。但新加坡其实对人民安全很负责,也很努力。他们在 2022 之前也有陆陆续续长时间的封城期,这期间通过全民接种提高抵抗力,并在多轮疫情中反复调试政策合理性。而且我觉得其政府是有作为有成效的。众所周知,忽悠全民接种是很困难的事,但新加坡做到了 90% 以上的两针接种率,包括老人小孩,这点无论大陆和香港都不具备。然后日常政策中还有强制执法,在公共场所非必要时必须全民戴口罩,走哪都免费提供消毒洗手液,进入公共室内场所都要查是否完全接种。平时还有 social distancing 和同行人数限制。总而言之,新加坡的全面开放是建立在最大程度保护国民安全,提高国民抵抗力的情况下(重点是群众也配合)

至于香港嘛,说实话不太了解,不过从我看到的零碎新闻和来自香港朋友的消息,感觉 hk 政府政策算是努力跟大陆看齐,但有一部分人就是一群熊孩子。最起码无论大陆和新加坡政策如何,其国民都很配合,大家万众一心在用自己的方式抗疫。我们香港地区可好,对外老老实实跟孙子一样,对内却仗着家长宠溺,各种撒泼打滚。相比较楼上腹背受敌、孤儿院长大的新加坡,香港某些群体真是太久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这种人不光大陆恨铁不成钢,新加坡人也觉得脑子瓦特了。

但说实话,身在新加坡的我,还是会羡慕国内地大物博的自然资源和清零政策。固然百分百理解新加坡,但我个人还是会害怕病毒,每天出门都小心翼翼。

最后,愿世界和平,病毒早日远去。

知乎用户 短指甲肖恩 发表

看你如何定义【严重】了。

如果你指的是死亡人数,那相对香港来说,新加坡日均病死人数的确和香港没法比,除了人口基础上的差别,更主要的是疫苗接种率,尤其是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差的太多。

但如果你指的是疫情对生活,工作生产,贸易物流等等的冲击,虽然目前新加坡的确比香港强,但强的也有限。

至少以大陆防疫背景下的生活圈状态作为标准,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香港,都显然远远达不到大陆的程度。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如果你长的丑,你会觉得生活中所不顺意都是因为自己不好看。而一旦你整了容变好看后你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顺意和丑关系不大,主要是自己蠢。

还是那句话,目前看来,与病毒共存绝对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把新冠当大号流感,生活回到 2020 之前一切照旧的样子。从这个角度来看,香港是绝境下彻底摆烂,而新加坡是绝境下拼命维持挣扎。他们之间或许能分出高下,但是都远远达不到共存党脑中臆想的生活水准。

知乎用户 不胖的羊 发表

实际上两者整体是差不多的

主要分别是在八十岁以上的群体,香港做的太糟糕了。糟糕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疫苗比例只有两成多。

其次是就医困难。

还有一点被忽视的是,香港人长寿,八十岁以上的人口是新加坡的好几倍。

几样加起来,死亡人数特别高。

知乎用户 榴莲想躺平​ 发表

很多人的认知都来源于报道,还有自己的揣测。。。坐标新加坡,而且一家三口中过一轮了,还是有资格回答下这个问题的。

从数据上看,新加坡确实很严重,但是如果你身在新加坡,你就会发现,新冠完全不是个事儿,当然,得了还是会难受那么一两天。

新加坡最重要有三点:

  1. 医疗完全无挤兑,看病就医方便;
  2. 社会完全正常秩序,生活和工作不受疫情影响;
  3. 居民心态平和,不用担心任何由新冠带来的歧视。

我们一家三口我和老公是打了三针疫苗,小孩子由于年纪小,只打了一针。小孩子最先有症状,但也是症状最轻的,除了第一天下午有点发烧,吃了退烧药,晚上就好了。第二天更是满血状态,往后也 1 再没有其它症状了。

我老公是第二天出现症状的,就是低烧加身体累,当然也有可能是借机偷懒。。。因为第二天我老公一直吃退烧药,所以体温不怎么高。如果不吃药,会烧到多少就不知道。第三天就恢复了 80%,但是有浓痰,第四天满血状态。。。

我是最晚出现症状的,也是最严重的。我第一二天除了喉咙轻微痛,没什么其它不适。但第三天一起来就发烧了,浑身也没什么劲,体温一测 38.5。然后吃了退烧药。因为不舒服没有去看医生,就在家里休息。一直到傍晚觉得舒服些了才去看医生拿药。回家吃了药就早早休息了。第四天烧退了,喉咙挺痛,继续吃药。第五天喉咙没那么痛了,痰反倒增多了,还是继续吃药。第六天恢复了 80% 吧,继续吃药巩固。然后就是慢慢康复了。

说回我刚才的三点,结合我们一家三口的感染情况,可以看出来:

1. 新加坡由于很早就为开放做准备,所以根据国情给民众制定了合理的就医建议,鼓励轻症以诊所就诊居家康复为主,大大缓解了医疗资源。每个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轻症无需过度医疗,重症也不担心无法就医。我睡到傍晚才去诊所,从出门去诊所到拿到药回家,就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整个过程非常从容;

2. 得病期间我们一家三口居家康复,处于隔离状态。其实并没有人严格的监督我们,但是我们比较自觉。我们就是靠超市下单结合外卖,完全没有任何对生活的担忧,没有任何囤积食物。从 19 年开始,新加坡的公司就开始陆续建立居家办公相对应的系统,大家也很熟悉居家办公。除了身体不适需要休息还有照顾神兽比较费神外,我和老公的居家办公非常有序,完全没有工作上的担忧。

3. 社会氛围非常轻松。邻居家听说我们居家恢复,就主动问我们需不需要帮忙买东西或者打包。我们七天康复后,邻居家小朋友就迫不及待来找我家小孩玩了。我和老公返回办公室上班,同事该聊天聊天,该吃饭吃饭,也完全没有人会因为你中新冠了,对你退避三尺。

新冠非我们每个人所愿,但既来之,则安之。放松心态,好好锻炼,增强免疫力才是王道。

3.18 更新

稍微删改了些内容。我自认并没有任何言过其实的话,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但是抗疫的话题有一定的敏感性,还是不想刺激大家紧绷的神经。作为一个发布者,我希望自己的帖子和平,所以就不一一回复啦,网上争论,赢输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说后遗症吧。看到有人提起,其实这也是我一直担心的。

我们家小孩子据我观察,没什么明显后遗症,毕竟小孩子还不会表达自己身体状态,只能靠我观察。

我老公呢,他自己的反馈是没有。

我的情况就有点微妙了,前面也说了,我们家我的症状是最严重的,结结实实烧了一天。我确实有些似有似无的症状。我一共服了一周的药, 期间我睡的非常好,应该是生病 + 药物里的镇定助眠成分的影响。但是停药后,我有一定程度的失眠。这里面据我分析,也是有几个原因的:

一是可能新冠恢复期,这个大家都懂,不多说啦;

二是工作状态,我本身的工作就是比较紧凑的,而且是重度的脑力劳动者,怎么说呢,如果我工作到比较晚,11 点以后,我的脑子会处在比较集中的思考状态,不容易轻松下来入睡,这点我以前就有体会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会避免 10 点之后继续运转脑袋,如果确实事情很多,也会把 10 点之后的时间用来回复邮件,整理资料等。但是生病期间落下的工作,导致我在恢复之后,不得不更加紧张的赶进度,结果可想而知;

三是药物影响,毕竟我是我家服药最积极的,所以停药后也有轻度的不适应,我猜的。。。

总而言之,我确实有一定程度失眠。。。连续一周都是 2-3 点睡着。而失眠带来的后果就是脑袋变笨了。。明显转不动了。。。所幸的是一周后随着工作进度的追赶,我加强了运动和放松时间,睡眠状态也明显改善了。

3.18 加更

我还没下场吵呢,评论区自己吵起来了。。。嗯。。。比较有争议的我周末再说,先说些简单的。。。我看评论区有人说我得的是感冒,还说我没去看医生,我真是被你们逗乐了。。。

可能国内疫情控制得太好了,很多人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还停留在原始病毒的阶段。。。奥米克戎的典型症状就是像流感啊 (⊙o⊙)(⊙o⊙)(⊙o⊙) 这可不是我说的,你随便问问百度,度娘也能告诉你。。。

至于我怎么确诊的,就是自检加看医生啊。。。

我觉得大家对躺平有认知误区,认为躺平就是不管。其实不是的。新加坡只是不再消耗资源追求清零,但是还是要求民众做自我检测,有症状及时就医,阳性后上报并居家隔离的。我在前面也写了,我是居家隔离状态,只是新加坡的居家隔离最长只有一周,而且没人严格监管。。。

下图是我确诊期间做的自我检测,检测试剂是单位定期发放 + 政府不定期发放。我家存了不少。我和老公是每周天自我检测,然后报给单位,然后周一去上班。。。

还有我前面很明确写了,我去诊所看医生拿药。。。不是只有三甲医院的医生才叫医生啊,事实上新加坡的医疗是分级的,小病小痛去诊所远比去医院频繁。当然,如果你真的过分紧张或者觉得自己比较严重,也可以去医院急诊,对于新冠治疗,新加坡不论医院或者诊所,收费都是 10 新币,也是政府的一种补贴。

220402 更新

昨天新马陆路全面通关,七百多个日夜后,重新恢复疫情前。很多人都在关口排队,排七八个小时队就是为了见证历史。说不羡慕是假的。

知乎用户 39 健康网​ 发表

我们还是看看香港具体的真实数据吧:

注:

目前这波疫情累计病例 623,044,感染率 8.3%

累计死亡总数为 4066,总的死亡率为 0.6526%

疫苗接种率:一针 86.29%;两针 72.84%;三针 30.46%

我们以差不多同时期的新加坡死亡人数和死亡率作对比——

新加坡奥密克戎波死亡人数 311,病死率 0.047%

而香港累计死亡人数 4066,病死率 0.6526%

两者都是新加坡的 13 倍

但是,这种对比没有意义,

为什么,因为无论是德尔塔还是奥密克戎,

香港作为第一次大规模感染,

都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初筛。

而这也是新加坡与香港最大的区别之一,

而欧美现在选择共存的底气,

其实已经筛过好几轮了。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共存国家的 “太平”,

其实是建立在大部分高龄病亡者的基础上的。


而香港为什么死亡人数这么多?

说到底还是弱势群体

以年龄为划分的死亡病例数据——

死亡病例与疫苗接种的关系——

所以结论很明显:

未接种疫苗和高龄人群(60 岁以上)是这波疫情的主要死亡案例(可惜高龄人群没有披露具体基础病情况)。

港大预测至 5 月 1 日,香港将有 430 万人感染(58%),5000 人离世(0.116%)。

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我觉得对于初筛而言,5000 是有点低估的。因为按照目前的死亡数据趋势,4 月初就能达到(至 5 月 1 日,我预估是 7000,当然,筛的过程就像个漏斗,死亡人数是逐级递减的)。

等香港在 5 月之前控制住疫情后,

大陆要好好总结思考,后续的路要怎么走了。


我是

@39 健康网

(公众号同名),如果你想了解最新的疫情 & 疫苗科普,可以持续关注我【也可以关注下面的疫情 & 疫苗】专栏。

新冠抗原试剂开始预售,一人份 32.8 元,你会尝试自检吗?能为疫情防控带来哪些便利?

张文宏称「这波疫情是一次倒春寒,目前处于指数级上升初期」,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本轮疫情预计何时会结束?

知乎用户 ze ran​ 发表

新加坡是在政府有能力清零的情况下,决定共存。

这和被迫共存不同,新加坡有较长的准备时间,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性。开放的步骤,医疗的压力都经过推演,预估的数据也相当准确。

delta 时,部长发布会说峰值可能到三千。当时日才增一二百,很多人到卫生部的 Facebook 页面骂。几星期后日增超过三千,然后回落。医疗也没击穿,餐饮,商场什么的也恢复点人气。

到了奥米克戎,部长说顶峰是三万,大家也不去骂了,静待三万。果然到了两万多,就不怎么涨了。但估计很多人中了也不知道,应当还是过了三万。医院反而比之前更少人,前几天去诊所体检,看病的人都不多。

共存不是躺平,防疫措施虽然逐步放宽,但执行上并不含糊。不戴口罩被抓去坐牢的有,谎报行踪被告上法庭的也有。疫情严重就收,宽松了就放,一直在生存和生病之间做平衡。

病毒不会消失,国门也不能长期封闭,对新加坡来说,已没有其他选择,政府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准备周全,把共存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知乎用户 定之方中​ 发表

家里有亲戚在香港,一家 5 个大人,一个婴儿在 50 平的房子不敢随意出门。

题主所认为的没事,大概就是宣传的问题。新加坡太远,香港太近,加上香港人和大陆人是可以无障碍交流的,不论是通讯工具还是语言都没有障碍,甚至香港还有大量的大陆人移民过去的或者在那里打工的。

因此我认为,所谓的有事没事取决于那里底层民众的声音你是否能听到罢了。

你以为香港的底层民众想躺平吗?他们不想去方舱隔离吗?为什么那么多香港人或者大陆过去打工的要想办法甚至偷渡去深圳?

说到底就是体制的区别,底层民众的发声根本不被关注到,他们又能决定什么呢?

全民核酸人家不想做?真觉得是因为不想排队一两个小时吗?比起大陆这边自费 30 块钱最多等个 12 个小时就能出结果。香港那边快速检测(12 个小时)要 1000 多港币。(一个月前的价格,更早香港疫情不严重的时候 3000 港币。)

为什么明知道有偷渡的,大陆这边政府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阻止,甚至想办法找到那些人给予隔离条件,说到底还不是无奈之举,该帮的都帮了,物资也给了,方舱也帮忙建了,在不破坏一国两制这个政策的前提下能做的都尽力了,剩下的只能说给民众用脚投票的空间了,都是同胞都是中国人,总不能看着别人等死还把门给关上吧。

希望各位在喷为什么不熔断,为什么还允许港人来大陆,喷香港防疫政策的各位嘴下留情,香港的防疫政策真正该喷的是港府,是那些发国难财的资本家,底层民众真的挺无辜的,千万别高估了港人民众对政策的影响力,西式民主就是个笑话,相比大陆这边只要在微博发个小作文,不管事情真假都能掀起一波舆情,香港那边底层民众是叫破天了都没用。

不多说了,反正还有 25 年,慢慢等吧。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也就是新加坡疫苗打多了,

于是新冠一天死 7 个,

非 covid19 肺炎一天死 15 个。

香港人是有点活该的。

有条件打疫苗不打……

不像另一些人,唉,作孽。

知乎用户 明通端悫 发表

疫苗防重症和死亡率 但不防传染。香港疫苗接种率不高 其实中外疫苗接种死亡率一样的 100 万 16 人 全香港全接种必死 90 人 但港独们过分夸大中国疫苗危害 疫苗接种率太低。现在呢。求仁得仁 害人害己。

知乎用户 Ryan 发表

在 21 世纪的今天,把新加坡与香港做对比,恐怕早就失去了对比的价值,新加坡无论在政局稳定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吸引优质外资还是居民幸福指数等方面,早就将其他 “亚洲四小龙” 甩出几条街。这里只是罗列几个新加坡防控疫情的事实:

1. 疫苗接种程度,新加坡所有人口的 91% 完全接种,70% 接种加强针,这里指的是全部人口,包括儿童以及年长人士

2. 虽然新加坡人均 icu 床位数量很高,但医疗资源还是有限的,如果 “应收尽收”,大量轻症会挤兑公共卫生资源,导致重症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所以对 99.7% 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劝返,建议居家康复,无居家康复条件的申请酒店隔离康复

3. 几乎是每 2-4 周就会更新一次防疫政策的细节,每 2-3 个月政府会进行一次全国演讲,同步防疫进展,解答公众疑虑,避免恐慌。

4. 新加坡恐怕是全世界除了大陆与北韩以外,为数不多的可以做到全民动员以及封城的国家,但随着病毒的演变以及防疫措施的完善,也为了保证经济能够稳定发展,逐渐放弃一开始坚持的清零政策,积极与世界重新接轨。

这里再贴一个当时看李显龙全国演讲 live 时的截图,大致可以理解为政府明白很多新加坡人因为疫情的封锁,产生心理、感情上的波动或是创伤,以及抗疫疲劳,所以要考虑进一步放宽边境,让海外的新加坡人能够回来与亲人们团聚。

大概觉得这是个值得信赖的政府吧。

知乎用户 浮生未半​ 发表

新加坡和香港的根本区别就是新加坡是一个政治团结的地方,一切都名正言顺,没有人故意捣乱,对比香港的程度,新加坡所有政治决策基本上都是没有争议的,从政府到媒体,从官员到老百姓,对于如何应对疫情是有更强大共识的,所有人都知道封闭要付代价,开放也要付代价,但是基本所有人都团结在一起一起承担,一起收获,作为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国,新加坡不像香港背靠大陆,它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没有退路,得益于李光耀的基础,没有大的政治隐患,这导致整体决策更有理智,更无争议,自疫情以来,从来都是先有政治团结才有抗疫团结。

所以新加坡开放以后即使要承担更大的代价,整体也不会乱哄哄,媒体和民众也会更拥护政策,比起香港也更愿意承担政府政策的代价,这就是你所看到的表象。

至于具体的疫情进展,反而是次要因素,新加坡都会综合考虑和综合应对。

知乎用户 唐果​​ 发表

香港的 NGO 绑架了民意,特区政府无法做家长只能是服务员,疫苗接种率和新冠检测率都比较低,老龄化社会的香港在宽松的抗疫政策下更容易感染和死亡。

新加坡和中国澳门特区一样在疫情下保持了平静,澳门治理模式是大家长模式全民接种和新冠检测及闭环管理等领域都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但是香港特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过去三年的修例风波让香港特区政府变得谨小慎微不敢在抗疫这件事上做的更多。

香港特区政府 2021 年宣布的新都会区的规划提上日程,这是解决香港居住环境重要规划,但是建设这个新区需要一个过程。香港人均居住面积无法与新加坡和澳门特区相比,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容易引发社群传播,这一次香港疫情暴增就是家庭感染扩展到社区的 状况,香港特区政府没有足够医疗资源来集中隔离感染者只能进行家庭隔离。香港疫情爆发后,中央支持香港抗疫举措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设数个大型隔离方舱医院,香港工商联积极响应捐款捐地支持抗疫。还有就是特区政府开始修改抗击疫情法例对于应检测尽检和全民接种工作提供法律支撑。

对于新加坡早在 2021 年 6 月就开启的与病毒共存的方案,后续新加坡疫情没有明显波动保持平静,可以梳理出几条新加坡经验:

**疫苗的施打率:**82% 两剂辉瑞 / 莫德纳的施打率目前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而对于 60 随以上年长人士的第三剂加强针已经开始,估计在年底前可以完成。虽然事实证明施打疫苗后仍可染疫,但是卫生部的数据证实接种后 98% 感染者只会有轻微或无症状。自疫情以来截至 2021 年 10 月 5 日新加坡冠病死亡人数为 130 人。根据卫生部的数据,新加坡每年流感死亡人数约为 800 人。也就是说,接种疫苗后新冠的入院率和死亡率都已经降低至流感水平。

**财政援助方案:**新加坡政府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各类财政援助方案。根据 2021 年 2 月 1 日王瑞杰的讲话,新加坡政府在 2020 年政府为应对新冠疫情总拨款近 1000 亿新元,使得 2020 财年整体预算赤字达到 649 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3.9%,是新加坡独立以来最大财政赤字。而在 2021 年的预算案中,政府继续推出总值 110 亿新元的纾困配套措施用于保障公共卫生、企业生存、员工就业等。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政府的援助方案不可能持久,最终大家必须在 “新常态” 下努力求生。

**病例的控制和追踪:**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新加坡政府提升了冠病的检测能力,下放了抗原快速自助检测仪给了企业,并给居民都发放了血氧仪和冠病自助检测仪。于此同时,TraceTogether 合力追踪 APP 将继续配合使用,并通过 “健康风险警告” 或“健康风险警戒“的方式告知高风险人士进行自检并进行自我隔离。社交距离、口罩要求和各类群聚活动的限制在未来几个月内并不会消失,并会根据医疗资源的消耗量对防疫政策进行微调。

**居家康复计划:**居家康复计划时根据 “与病毒共存” 的防疫政策”推出后,为了防止过度消耗医疗资源而推出的计划。凡是 12-69 岁,接种过两剂疫苗且无严重疾病或者慢性病的居民,家中没有 80 岁及以上的年长者、孕妇或严重免疫缺陷者同住,且有独立房间,在确认染疫后可选择居家康复。政府会提供远程医疗咨询, 在病情加重的时候选择入院。

**民意:**虽然民众还是担心近期高涨的病例数,但是民调显示大多数本地民众对防疫各项限制措施感到疲惫。近 1/3 的受访民众感到精神健康收到影响,52% 居民觉得工作压力比疫情前更大。9 月的一份海峡时报民调显示,47% 的受访居民表示生计受到疫情影响,其中两成受访着表示收入影响严重。另一份近期民调显示过半居民对政府 “与病毒共存” 的防疫政策表示支持。这里也特别提一下疫情下居家学习计划对儿童的学业和身心发育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这个带来社会对居家学习计划的质疑,很多家长甚至认为长期社交限制和居家学习会“毁掉一代孩子”。

综合而言,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香港疫情巨大波动是西方抗疫模式应对重大社会危机失败的一个现实写照,新加坡模式适合新加坡但是无法推而广之,香港需要在一国两制下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机制。

[

动态治理:新加坡政府的经验

京东

¥72.11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86756667845414912-0-1&p=JF8BARoJK1olXQEGUVZUD0kUBl8IGloQXwcAVV1UD08WA19MRANLAjZbERscSkAJHTdNTwcKBlMdBgABFksWAmoKGlkUXg8FUF9dFxJSXzI4byVjHlQcHxc9DD1OdBRJWR99LV1LAlJROEseA20AGloVWgUyVF9cCE8SAGwOGmslXQMyFTBdCUoVAGYKHmsUbQYFUVheDEoSA2wLHlMlXQ4GZIjznJ6fvLa4vo2_89OP5IvUo5-phV84K1glBlNWHRtBCE4eBGkMHFwSWw8HUFtdDUMXAHMJB1slXQcDV1lbD0wVCgELHV8UWg9sVl9cCU0RC2kPHGsVbQUyCjBcW0wUB2oJTzVIXEZaAVsCACUUCmcOEl4cWTYAVV9fCns)

知乎用户 Nick 发表

睡前消息 402 期说的就是这个,主要还是香港政府行政能力弱吧,做事瞻前顾后害怕承担责任和舆论,基本什么措施都没有。

反过来新加坡政府其实 “强制” 了很多措施,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两个:首先就是强制疫苗(这个国内都没有),没打疫苗没法进商场,没法在外面吃饭等等,以致新加坡疫苗两针率高达 90% 多,加强针 70% 多,大大降低了重症和死亡;其次不断监控医疗资源,确保医疗资源不挤兑且收治重症为主,轻症无症状基本居家隔离,反观香港诸多轻症占据医疗资源,导致重症没法得到及时救治,所以死亡率才比新加坡高这么多。

知乎用户 郝强 Fit​​ 发表

香港死亡患者人数众多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第五波疫情爆发的时候,60 岁以上长者和 12 岁以下儿童的接种率很低很低。

即便是现在,3 岁以上人群第一针接种 90%,但单看 80 岁以上长者的第一针接种率仍不到 60%,但目前安老院在强制接种,到本周五才能完成。

刚刚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的数据,第五波累计死亡个案共 4066 宗,年龄介乎 11 个月至 112 岁,中位数为 85 岁,绝大多数有长期病,90% 以上未接种 2 剂疫苗。

患者的整体死亡率是 0.56%已打针(至少一针)的死亡率是 0.08%,未打针是 1.86%。

死亡个案中,95.5% 为 60 岁以上,87%是 70 岁以上,70% 是 80 岁以上,其中 80 岁以上死亡率是 9.44%60 岁以上已打齐 2 针死亡率是 2.89%,而未打针的死亡率是逾 12%。

知乎用户 不能用旧网名了啊 发表

刚从香港回来,还没结束隔离。

我想从我在那生活了半年的感受谈下为什么香港疫情这么严重。

去年八月我刚到香港的时候,是需要居家隔离,测核酸的方式就是用在海关领的口水瓶早上吐口水,然后找人送去附近的站点。

等到居家隔离结束的一段时间,是自己去地铁站里扫八达通领口水瓶,自己再送去检测几次。

隔离也不是一人一户,只是每人手上有个手环,进入香港境内几个小时内要到自己填的地址居家隔离。

但是我们初次到港,没有任何工作人员会去处理隔离的事情,不像在大陆社区都有很多工作人员,绝对得保证需要隔离的人和外界接触。

我们戴着手环进入香港境内,是自己打车到住处,接触了房产中介,还去超市面包店购物了,因为没有人会给我们送这些物资。这些事情就可以看出来去年这个时候,港府的隔离其实是很松的,而且根本没有什么人手来负责隔离。

我们在香港活动,不需要健康码之类的东西,用的是一个叫安心出行的 APP,每个公共场所比如饭店,KTV 之类都有一个二维码。理论上来说每个人去这些公共场所,都要扫安心出行才能进去,这个倒是大部分的场所都会提醒我们扫。但是这个是为了查出行程有没有交叉,比如香港第五波疫情刚有的时候,在九龙塘又一城的饭店有患者吃饭,但在那个地方吃过饭的人就可以查出来。这些人会被提醒要强制检疫,但是所谓 “强制”,没有人会上门检疫,也不会像内地密接一样隔离。这个强制检疫,是需要自己去检测点检疫,这里面就会有不去检疫的人,因为其实检测点也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排队的人特别密集。

等到去年十二月底还是一月初的时候,香港才启用了健康码这个东西,而我一直没有申请健康码。因为要填的材料特别多,而且只要是说是启用,其实不影响正常生活,只有我们小区的会所预约才要求健康码,当时我想要约个房间打保龄,被告知从那天开始要健康码了,才知道用上了这个。

刚开学大概第三周第四周的时候,一月底,学校出了一例确诊,但是第二天所有人还是正常上学。第三天的时候改成双轨了,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正常去学校上课。公布的确诊学生的行程也不完全,只写了她去过某某教室和厕所,于是对那个厕所和教室处理了(不知道是封起来了还是只全消毒一遍,忘记了)其实当时第二天我是很害怕的,因为我觉得那个学生去了学校好几天,肯定和别的同学接触了,说不定学校里已经好几个小阳人了。但是学校通知延迟了一天,这件事隔了一天才变成双轨。

今年一月的时候日增病例还不多,林郑把六点后禁止堂食和娱乐场所不营业延长到了年初三,就是希望大家春节不要聚餐。但是港府的官员自己也偷摸地聚餐,而且有些娱乐场所,比如轰趴的地方,有三分之一还是在偷偷营业。

于是春节过后,日增阳性破百了。我在的楼也成了 “疫厦”。在这之前我们小区的别的楼已经有了阳性,但是也没有封楼封小区之类。我们这栋楼阳性从一个发展到我走的时候四个,现在我不清楚是几个了。

而且我知道我住的楼里出了一例阳性,并不是通过港府的防疫人员,是我的室友自己从网上查了然后告诉我的。

附近阳性很多。

楼里有了阳性,唯一的变化就是点外卖外卖员不上楼了,就送到这栋楼门口,我下电梯去拿。理论上说这栋楼里所有的人也该强制检疫,但是我跟我的室友们都没有去,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检测点更危险。

二月下旬离开香港的时候,深圳口岸的健康驿站每天大约八百个很难抢。大部分人还是通过飞机,而那个时候从香港坐飞机飞上海不需要核酸证明 (也就是说小阳人完全可以上飞机 ),可以说是非常离谱了。

知乎用户 银河集团​ 发表

昨天(3 月 29 日),新加坡正式取消口罩令,市民在户外可以不戴口罩了(在室内还是要带口罩)。

(图片来源:香港 01)
不只是口罩,新加坡还大幅放宽了社交措施,餐厅同桌吃饭人数放宽到 10 人、恢复街头表演、允许大型聚会。
而且这周五(4 月 1 日)起,其他国家入境新加坡的人,只要打了疫苗,不需要隔离、不需要病毒检测,入境后就可以自由行!

好巧不巧,这两天香港也在讨论不戴口罩这事。
香港专家认为,疫情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到了 6、7 月,市民在户外也可以摘口罩!

(图片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说起来,新加坡和香港真的有很多相似点!
两个都是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相似,同属**外向型经济,对外依赖度高,所以像长期隔离、禁飞这种政策,对两地影响都很大。**
两个城市人口密度也都很大,因此抗疫压力都不小。像新加坡有 728 平方公里,570 万人口,人口密度 7804 / 平方公里。

新加坡
(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总面积 2755 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是 1106 平方公里,但许多没开发),750 万人口,人口密度 6777 / 平方公里。
这么算下来,新加坡人口密度比香港还更高一点。

香港
(图片来源:网络)
再加上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亚洲四小龙,国际地位接近,所以经常被拿来比较,抗疫问题上也不例外!
两地疫情怎样了?
香港 vs 新加坡
先来比较一下两地的疫情情况。
2020 年以来,新加坡累计确诊人数约 109 万,死亡人数是 1258。

(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累计确诊人数约 113.8 万,和新加坡差不多,但死亡人数 7571,是新加坡的 6 倍。
不过在周一的记者会上,特首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真实的确诊数据可能比官方数据高,她猜测香港已经有 1/4 的人确诊,也就是 180 万。

(图片来源:晴报)
而抗疫两年来,香港共爆发五波疫情,在第四波和第五波之间有近 8 个月时间疫情稳定受控,一度实现了本地清零,最长清零纪录大概 50 多天。
而这两年新加坡几乎没有一天实现过清零

(图片来源:香港 01)
我们再从图片来看下新加坡近半年的疫情走势:

(图片来源:网络)
去年 9 月新加坡疫情突然小爆发最高单日新增 5000 多,直到 12 月才回落。
可没好几天,新加坡迎来了 omicron 大爆发,确诊人数激增,2 月单日新增上万,3 月最高接近 4 万,现在确诊人数已经降到每日 4000 多。
接着看香港这半年:

(图片来源:网络)
去年 9 月新加坡爆发疫情时,香港正忙着通关,这种平稳的状态一直持续到 2 月。
几乎同一时间,香港也迎来了 omicron 大爆发,算上追加的快测数据,最高单日确诊 7 万多!将近新加坡最高数据的 2 倍。
而现在,香港确诊人数
每天 7000 左右,今天确诊 6981 人。

(图片来源:星岛日报
很显然,前期香港疫情保持得比新加坡好,但在 omicron 的来袭后,香港疫情更严重(新加坡周期长,香港周期短但确诊和死亡数更高)。
现在两地疫情相差不大,不过抗疫政策和方向就大不相同了。

清零 vs 与病毒共存
香港 vs 新加坡
2020 年新加坡刚爆疫时,采取的也是清零政策,严格控制社交距离,对病毒围追堵截。
直到 2021 年 5 月,新加坡发现,只要打了疫苗的人症状都很轻微,或者干脆是无症状感染者。
于是 6 月,新加坡果断且正式宣布 “与病毒共存”。

(图片来源:网络)
紧接着,新加坡公布了放宽四阶段路线图(准备阶段、第一过渡阶段、第二过渡阶段、最终共存),逐步放宽防疫政策。
在宣布同时,新加坡预测到了放宽初期疫情会反弹,但他们没有动摇,坚持要把 “共存” 进行到底。
后来 omicron 大爆发,新加坡也确实按照自己规划的路子在走,只是延迟了开放入境的时间,没有撤回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
另一边,香港大方向自始至终是 “清零政策”、“动态清零”,从来没有说过 “与病毒共存”,所以一直在控制社交距离。
只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香港并没有做到 “清零” 所需要的那种果断和快速,在个别政策上显得有些犹豫,甚至有种 “朝令夕改” 感觉。
这也导致了香港难以快速达到 “清零” 的目的。

例如香港既不敢严格执行 14 天隔离政策,又不敢全部放开,于是制定了豁免政策,而这些豁免人群也形成了第五波疫情的源头和最大漏洞
(图片来源:雅虎)
而在打疫苗这件事上,两地的政策也略有不同。
香港去年 2 月开始接种疫苗,一共有两款疫苗可选。
由于民间对疫苗的质疑声音很多,港府有呼吁接种,但没有更积极的介入和引导,更强调的是**接种的自愿性,**所以疫苗接种一直不理想。

(图片来源:网络)
好在后来各个商家配合政府放出一系列疫苗抽奖活动,疫苗接种率逐渐上升,去年 9 月接种率 50%。

香港疫苗接种率
(图片来源:网络)
直到第五波大爆发,香港在近期出台了 “疫苗通行证” 这种强制政策,没打疫苗的人不能去餐厅、商场、街市。
目前香港第一针接种率约为 92%,第二针 84%,第三针约 41%。

(图片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而新加坡在打疫苗上十分卖力
新加坡一直认为疫苗是抗疫成败关键,疫苗一问世,就不惜一切抢购,2020 年 12 月开始接种,是全世界最早全民疫苗接种的地区之一。
官方提供三款疫苗,私家机构还提供其他选择。
政府出动了宣传车用福建话、潮州话、广东话等多种方言呼吁市民打针,还有流动疫苗队上门给老人打针。

(图片来源:网络)
去年 10 月,新加坡就出台了强制措施,先是不打针不能去餐厅、商场,最后干脆宣布不打针得了新冠要自费治疗!(这时香港还在忙着疫苗抽奖)
去年 9 月香港接种率才 50% 时,新加坡疫苗接种率已经 80% 了,全球第一。
现在新加坡打齐三针的人,已经近 70%。

(图片来源:香港 01)
抗疫带来的影响?
香港 vs 新加坡
在香港和新加坡这样精准定位 “金融中心” 的城市,经济是十分重要的。
不可否认,放宽确实有利于新加坡的经济复苏。
2020 年新加坡 GDP 下滑 5.4%,放宽防疫后经济确实有增长,扭转了 2021 年上半年的下滑,全年达到约 7% 的增长。目前,2022 年的展望是 3% 到 5% 左右的增长。

(图片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香港在 2020 年 GDP 下跌 6.1%,2021 年疫情稳定全年增长 6.4%,2022 年的预计增长只有 2%-3.5%。
从宏观上来看,两地相差其实并不大。

(图片来源:网络)
但香港严格控制海外入境政策,影响了一些跨国企业。许多外资金融机构的高层纷纷跑去了新加坡,一些专业人士都在担忧,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会不会被动摇?

(图片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抛开经济,再看看大家的生活层面,新加坡人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面对病毒比较淡定。
“人们不再将新冠疫情看得如此严重,大多数人还是会戴口罩消毒,但已经接受了很多人会被感染的现实。如果感染了就在家休息,一两个礼拜后又回来工作。”
但香港因死亡人数比较多,大家对病毒还存在一定的恐惧。

(图片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新加坡现在的**日常生活已经恢复到和疫情前差不多了,**周末时百货商场人潮涌动,大家已经纷纷开始外出度假旅游。
而海外旅游对于香港来说还十分遥远……

香港机场
(图片来源:网络)
和深港跨境打工人一样,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有很多经常往返两地、跨境生活的人。但去年年底,被困新加坡两年多的马来西亚人,已经可以免隔离回家了。
而分隔深圳、香港两地的跨境家庭,还在等待通关,但似乎遥遥无期……

(图片来源:网络)
疫情还没结束,很难说新加坡的放宽会不会引来更大的反弹,长远下去会导致多少人死亡。
但可以看出,新加坡的 “与病毒共存” 并不是“躺平”,他们清醒地意识到 “新加坡不可能永久性地关闭边境,因为新加坡人依靠贸易维生,如果人员和货物无法流动,该国(的经济)就死了。”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他们放弃了长期清零计划。
但在接受共存之前,新加坡大力推广疫苗,率先实现了 8 成接种,并且在确定疫苗可以降低死亡率的情况下,才开始放宽防疫、保经济。
“因为新冠病毒在变化,科学在变化,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当形势发生变化,你必须随它做相应改变。当然,这真的很难。”
可以说,新加坡走出了自己的模式。
而香港也有它做得不错的地方,在 omicron 爆发之前,大家都认为香港比新加坡做得好,大半年时间只有零星确诊,没有大爆发,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 GDP 增长。

(图片来源:网络)
两会期间,中央也肯定了香港 2021 年抗疫和发展经济上的成绩。
至于疫苗接种率不高的问题,港府也及时出手,推出 “疫苗通行证” 政策,如今香港第一针接种率已经超过了 90%,虽然完成三针的人不多,但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
香港不需要照搬别人的模式,但需要积极求变,针对疫情快速做出反应,找到属于自己的抗疫模式,在保生命和保生活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图片来源:网络)
尤其现在第五波疫情逐渐缓和,香港在喘口气的同时,也该提早规划好未来的路了。
最后来问问大家,你觉得新加坡抗疫做得怎样?香港未来的抗疫又该如何走?

如果您有意向申请香港身份,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资格测试,只需 30 秒就知道你是否符合申请要求。

香港身份办理条件评估

知乎用户 如愿 发表

为什么那些人只提致死率低,而不说后遗症可怕?!

已知的有大脑不同程度的萎缩(反应迟钝),味觉失灵,肺部肺活量大幅度降低,性功能障碍,心脑血管患病率提高 78%……

你踏马的好意思说这是大号流感么?!

还有,你们还不会真的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只得一次新冠就好了吧……

实际你们会每一两个月都可能重新得一次~ 直到其中一次没有扛过去就死了。

这就跟 0.5% 的死亡抽奖一样,每一两个月都会经历一次呦。

还打着经济的口号,踏马的全世界现在就疫情动态清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最好!那些不顾人民起火放开躺平的外国国家哪个经济好了?!这是哪里来的狗屁逻辑!

还打着底层人民的口号,踏马的底层人民恨不得它们去死!

知乎用户 GeekOn​ 发表

第一,香港之前控制的其实是挺不错的,口罩戴的很稳。餐厅,ktv,酒吧等该停就停,一桌限两个人是常态,后来长时间清零后逐渐放宽至 8 人同台,但要求必须餐厅所有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同台人员接种疫苗。

第二,香港这一轮是第一次大规模出现,正如我之前的回答提到,香港以为全民免费医疗,长期病患很多,这一轮这些人感染后的死亡率较高。

第三,香港是中国的香港,关注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新加坡每日确诊人数有多少人在关注?持续了多久?

第四,高赞对新加坡政策了解,却乱讲了香港防疫政策,说明大家都是了解自己本地政策而已,对于其他地区最多也就是道听途说,也充分印证了第三点。

西方包括很多亚洲国家已经充分躺平,内地还站着,香港则是在俯卧撑。想躺下不敢,想站起来不能,所以香港很难过。不过这届香港政府是真的差劲,从 19 年黑豹开始,到现在三年多了,处处表现让人寒心失望。无能啊。

尤其是那个三岁过世的小孩,让人唏嘘,让人心疼。从出生就过着戴口罩的日子,直到离开,仿佛口罩就是衣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鲜空气都没来得及吸几口。这都是罪孽。

知乎用户 Neverbackdown 发表

我之前在新加坡,2 月份回来了。

当时眼看 Omicron 要起飞,我果断辞职回国。

君子不立危墙

疫情下的新加坡是什么感受呢?

极度的绝望

极度没有安全感

无路可逃

就像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囚犯数着天过日子

新加坡政府奉行的一直是愚民政策,当地人的视野格局之小,和香港人有的一拼。这样一个小国寡民给人的最深的印象就是莫名其妙的自豪感。不尊重客观事实,极度顺从政府,可笑又可悲的自我鼓励式的精神胜利是典型的新加坡人特征。

以我有限的 8 年在外留学工作的经验来看,新加坡人绝不会去质疑政府的任何政策,简而言之就是完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而处在另一个极端的是美国人,自以为在独立思考,其实在信息茧房和薄弱的基础教育作用之下,更容易被党派级媒体牵着鼻子走,普通美国人很难建立起成体系的思想,并产生有效的思考。

与之相比的中国人,毫不夸张地说,是世界上少数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群,以我的观察来看,且不说中国高知,社会精英群体,就说网络社交平台随处可见的中国网民,其成熟的世界观,成体系的知识框架,横向对比各个发达国家,无人出其右

接着说新加坡疫情……

一个人口 500 万并且人口密度世界第一的国家,配上一个执行力极差的政府,再加上被洗脑的很彻底的新加坡人,其结果就是新加坡至少 70%(这只是保守估计,很多人已经反复感染了很多遍) 的人感染了新冠,并且后遗症未知。也就是说,以 70% 的国家人口作为代价,保证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官方的媒体还在一个劲的鼓吹新冠流感化,随官媒而起舞的新加坡人更是有恃无恐。地铁,商场,食阁挤满了人,年轻人之间甚至流传有希望早日被感染以获得免疫力的说法。回顾当地政府的所有防疫措施,基本可以归类于形式主义,浮于表面,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我看到有些回答在说新加坡防疫很严格,这根本就是扯淡。

与此同时,国外二鬼子们的奴性与媚态也在此一疫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你打开微信,各大公众号下不乏舔着脸为新加坡政府摇旗呐喊的,也有拿着所谓专业的数据,” 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现状” 等资料为新加坡洗地的,这样的奴才样,看了很让人倒胃口,一方面他们瞧不起中国政府,另一方面又在国外认了主子,他们卑躬屈膝,容不得半点说他们主子不好的嘴脸真的是一副贱奴才样。

所有不以封城,全民核酸为基础的防疫都是做表面功夫而已,新加坡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颇有当婊子立牌坊之嫌。感染了,症状轻微,就靠自觉在家隔离,只要 art 变阴了就可以出去工作,这是自我安慰给谁看呢?无症状的只要不做核酸就永远不知道到底感染了没,还自诩为防疫模范生,我都要尴尬死了。

新加坡的极为糟糕的疫情表现是完全配得上这个国家的执政团队和国民素质的,毕竟弹丸之地,灭国也就 100 年之内的事情。

同时也让我看明白,新加坡的所谓发达绝不来源于他们所谓的执政团队或者人民素质,单纯的,他们就是运气好,收过路费的而已,仅此而已,没有更多。

后遗症!

后遗症!

后遗症!

从来没人关心后遗症

我能怎么办呢?我能逃到哪里去,身边的朋友接二连三的被感染,如果继续待在新加坡,被感染几乎是必然。想当初,看到新加坡卫生部长轻描淡写的说出那句 “新加坡人迟早都会感染新冠” 的时候,我气的浑身发抖。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人,这种脸都不要的政府?陈胜吴广呢?李自成呢?怎么就没人推翻这样的垃圾政府?我还一度做梦希望解放军把航母开过来,解放新加坡。

你们不觉得整件事情很蹊跷吗?疫苗才研发一年就上市,政府完全忽视新冠不断出现的后遗症,每隔半年就变异的病毒,这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很确定,人类在这一过程中会加速进化,只是,我不愿成为进化的代价,而中国就是最后的避难所。

我终于明白这块土地为什么能够绵延 5000 年的文明而不断绝,所有的共存党听着,你们以为的主流不过是一些短暂出现的,获得短期成功并且沾沾自喜的文明,和中国的厚度相比,你们才是少数,因为你们即将下场,而中国从未在牌桌上离开。

什么叫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且不说经济文化军事之类的此消彼长,光是新冠后遗症造成的永久性 debuff,就足够让中国人成为优势人种,这是百年变局的生物学解释

知乎用户 杨小邪 发表

新冠病毒将是常驻病毒,已不可能从人类中彻底清除,人类与病毒未来将长久共存。” 这几句话基本上属于科学常识,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观点。这个一年多以前我就说过。

观点是美与丑的主观问题,有讨论的空间,可以辩论,可以骂人。科学常识则是对与错的客观问题,骂死某个人或某群人,它还是那样子的。

值得庆幸的是,在高效疫苗广泛覆盖的情况下,新冠的致死率并不高。之前也预测过其最终致死率应该会是介于流感和普通感冒之间。最终经过一定长的时间,新冠预期会感染到每一个人,但已经经过充分锻炼的人免疫系统已经足够应对之。另一点值得庆幸的是,新冠对幼儿的危害很小,这是优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一点。长远来看,我们的下一代有可能从小与病毒共存,长大后反而更加不怕它。现在只能引发感冒症状的几种冠状病毒有可能也经历了类似这样的起源。

新冠的最大问题是传染能力太高,远高于流感。冠状病毒如流感一样波浪式传播,新变异株扫荡全球的时间越来越快,来去匆匆。最需要防备的是瞬间的病例抬升和医疗超负荷。

现在再极端的人也不会支持躺平突然放开。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花费最小的代价,最终达到与新冠病毒共存。在建立人群免疫力这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

现在再难,也会好过前年的武汉。各方还是要多一些理解和配合。

但新冠作为 RNA 病毒 是中国想不躺平 不共存就有资格说不的嘛?人类在这个地球存在多少年了,病毒又存在多少年了?中国人怎么这么狂妄自大呢,还清零 RNA 病毒?人类文明史上没有任何一个 RNA 病毒被人类战胜清零了。日常生活中本来就有数不清的病毒在和人类共存。中国 zc 制订的内在逻辑缺乏自洽,片面强调病毒凶猛。看看今年中国二月份的社融,经济还有内需吗,居民短期贷都断崖式下跌了 ,更惨的是居民长短期贷也崩盘下跌了。居民长 & 短期信贷同时崩盘下降,印象里好像没有发生过,哪怕疫情 2020 年 2 月都没这么惨烈。。 现在是电车困境时刻 —- 躺平是死老人,保年轻人;反反复复封城清零是消耗年轻人和老人的积蓄 ,国家财政,医保基金等保老人,死无辜的孕妇,过劳死的防疫人员,西安无法及时就诊的老人死翘翘,无数因为疫情封控丢工作的人面临饿死的威胁。

实际上要去工厂的人、要去实体店工作才能拿工资的人,他们的声音被完完全全忽略甚至漠视了。实体不少真的要撑不下去了,经济好不好大家或许没切身体验,但身边有做律师的、在银行的都可以问问,储蓄可以支撑一年、两年、还能支撑三年吗?

哪怕参考效果相对好的新加坡 “共存” 要求的各种限制条件也并不少。

而我们条件不如新加坡 期待的效果却是比新加坡更好 对有关部门的智慧是非常高的挑战

知乎用户 neilwang 发表

要这么说美国都没事,就中国有事!

知乎用户 悠居物联网无管道分布式全屋新风系统​ 发表

没事是不是没有人感染新冠病毒了?不是。

“没事” 是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之间波动,美其名曰与新冠病毒共存,是向新冠病毒投降。

前几天看了马来西亚卫生部长的一个讲话视频,大意是说马来西亚虽然现在每日病例还是屡创新高,但是预计 4 月份就会缓和,就会选择与新冠病毒共存,反正也达不到中国那样的动态清零。

因此,像现在这样以防御病毒为主,不如结合现在的防疫措施,增加消灭入境新冠病毒,在新冠病毒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一地点就把它歼灭干净,不让像现在这样社会散发各地频发。

以下内容多数为熟悉空气流通的我们,从空气流通、消毒的角度看如何做好新冠肺炎这个呼吸道传染病的外防输入的回答。为了让更多地人看到,曾在有关新冠疫情的回答时多次采用,已经见过的知友请忽略。

在世界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屡创新高的局面下,外防输入就变得越来越繁重。

外防输入当然包括进口物品消毒和入境人员的隔离防疫管理。其中入境人员的隔离防疫管理参与人员众多,难度也大一些。

**外防输入隔离场所的新冠病毒来自哪里?**大部分来自被隔离人员呼出的气体,少部分来自被隔离人员使用过的生活废物。

防止被隔离人员呼出的气体外溢到走廊等公共区域,或者不经消杀直接排入到大气,就杜绝了通过呼吸道传染的途径;对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在移出房间时就进行严格消杀,就阻断了新冠病毒通过垃圾流入社会的途径,让外来的新冠病毒不出外防输入隔离场所。

外防输入隔离场所也要符合:

室内外通风流畅,房间之间没有空气流交叉,防止被隔离人员之间交叉感染;走廊的气压高于房间内的气压,杜绝房间内的空气流动到走廊,

防止新冠病毒外溢之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而造成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被传染。

**被隔离人员呼出的空气经过严格消毒,完全杀死新冠病毒后在排到室外。**毋庸置疑,被隔离人员是入境病毒的携带者,呼出的空气是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被隔离人员呼出的空气经过严格消杀,让入境携带的新冠病毒不出被隔离者的房间。

**保障被隔离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后的空气,即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保证被隔离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没有可传染的新冠病毒。

保障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后的空气,即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

所有垃圾、更换下来的用品移出房间时即刻进行严格臭氧熏蒸消杀,防止新冠病毒附着垃圾等生活废物,或更换下来的用品流出隔离场所。

上述措施足够到位就不会造成被隔离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在隔离场所被感染。而且被隔离人员生活轻松,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作较现行方式轻松。

如果用技术手段把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阻断在隔离场所,不会造成被隔离人员交叉传染,不会传染给工作人员,新冠病毒就不会流向社会

外防输入当然包括进口物品消毒应当在海关落地时第一地点第一时间进行,最好用整库臭氧 1、2 天熏蒸的方法进行。

减少机场保洁人员中招的方式,应该是在清运机场垃圾时离开飞机就放入消毒设施中运输。在离开机场时已经全部杀死了垃圾中的新冠病毒。

对待新冠病毒应采用主动进攻和被动防御相结合的措施。主动进攻就是找到杀死新冠病毒;被动防御就是避免感染新冠病毒,或感染了不发展为重症。

对于进口货物和部件更应该如此,因为这是性价比较高的方式。

公司建立消毒库,用臭氧熏蒸的方式对进口部件,产成品进行长时间(大于理论时间几倍)消毒。

对于进口货物包装、部件表面的新冠病毒采用强辐照消杀的措施,杀死携带的新冠病毒。

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时,持续开窗通风,快速的用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降低室内空气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

将从业人员纳入重点监管;

工作人员接种新冠疫苗,戴 KN95 口罩、勤洗手。

身体有了发热、干咳、乏力等与新冠肺炎症状类似不适,及早就医,既便于感染了新冠病毒早发现、早治疗;也避免把新冠病毒传染给家人、同事;更有利于及早查清传染链,为防疫做贡献。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是官方防疫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症状。

知乎用户 卢健龙​ 发表

【声明:本回答不意味着支持或不支持任何国家和地区针对新冠疫情的政策】

补充一点,2022 年 3 月 10 日《柳叶刀》(The Lancet)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疫情相关的超额死亡(excess mortality)的论文(链接如下)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1)02796-3/fulltext

pdf 版本的链接是

https://www.thelancet.com/action/showPdf?pii=S0140-6736%2821%2902796-3

这篇文章对 191 个国家和地区以及 252 个亚国家单位(subnational unit)在新冠疫情期间的超额死亡做了估计。其中就包括新加坡和中国。

根据这篇文章的分析,新加坡的超额死亡率大约是 -15.8 人每十万人,也就是说:相比 “正常” 情况,新加坡在疫情期间在各种影响因素作用下,每十万人中的死亡人数下降了约 15.8 人。

与之相比,我们可以看看另外几个出镜率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 日本:约 44.1 人每十万人

· 韩国:约 4.4 人每十万人

· 美国:约 179.3 人每十万人

· 中国大陆:约 0.6 人每十万人(湖北省:约 9.4 人每十万人)

· 台湾:约 - 5.9 人每十万人

· 印度:约 152.5 人每十万人

· 英国:约 126.8 人每十万人

· 荷兰:约 140.0 人每十万人

知乎用户 Y-ChazZ 发表

刚从新加坡回到中国

先看看新加坡 0314 的政策

新加坡再次宣布新放宽政策

1. 恢复公共区域的烧烤活动

随着政府简化安全管理措施,烧烤活动也逐渐回到大众的视野。近日政府宣布,从明日(3 月 15 日)起,民众可以预约 3 月 18 日及往后的烧烤设施使用权。

2. 恢复露营活动

除外,18 日起民众也允许进行露营活动。但一组露营人数最多为 5 人,且每组须相隔 5 米。

公众可通过陆路交通管理局的网站申请准证到拉扎鲁斯岛,以及韩都岛露营。龟屿、圣约翰岛、韩都岛的烧烤设施也会开放给公众进行预约与使用。

3. 圣淘沙海滩全面开放

今日(3 月 14 日)起,周末或公共假期到圣淘沙沙滩游玩都无需提前上网预订了!换言之,大家每一天都能自由出入圣淘沙海滩。另外,西乐索海滩的多重感观海滩景点 “奇幻灯舞”,也将取消预约制。

不过圣淘沙发展局补充,虽然个别规则和制度可以放宽,部分防疫措施依旧有效,例如限制聚会地区,每组人数最多 5 人等。若部分地区过于拥挤,当局也将疏导游客前往其他景点。

张主任说

一、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显降低了,香港这轮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基础疾病。换句话说,免疫功能正常、打过疫苗的,无论是何种疫苗,只要是加强过的,基本上都没事。对于这个病毒,消除恐惧是人们必须走出的第一步。

二、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 2266 例病例当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 打过疫苗。这 2266 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 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有人说病人中 94% 的打了疫苗还感染,说明疫苗没有用。这就不讲道理了。现在国际旅行的人疫苗接种率很高,达到 90% 以上,其中不到 5% 的入境时候被筛查出来有核酸阳性。你去看这感染的 5% 的人,当然是大多数打过疫苗,这可以理解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机会。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三、香港数据、新加坡和英国数据都显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为病毒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弱了。但是有事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打过疫苗的。

四、3 月 10 日英国《每日邮报》称,由于经过群体感染与高水平的疫苗接种,包括付出了惨痛的群体感染过程中大量人员的损失,新冠肺炎在英国的致死性已经低于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仅为 0.03%。由于奥密克戎已经变得很温和,在实现了广泛接种和自然感染率的国家,新冠病毒现在可能甚至没有流感那么致命。

看看疫苗率

截至 3 月 12 日,新加坡 9% 人口未接种 / 未完成疫苗接种,91% 人口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70% 人口已接种加强针。

摘自新加坡眼

从上图可见,在普通型(即中症)、普通输氧、ICU 重症输氧观察,未接种 / 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比例都高于 9% 的人口比例。

另一方面,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已接种加强针的,在各级病患的比例当中,都低于 91%、70% 的人口比例。

这说明,未接种 / 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出现中症以上的概率比较高。

这也说明,疫苗防感染效力差,但是,防重症、防死亡仍有一定的效力。

可见疫苗的作用极大

再说说为什么新加坡可以这样 很大一部分是国情 人种太多 无法统一 新加坡作为贸易大国 同样需要经济发展

SG 政府每周会给我家发一堆 ART 自测试纸 每天在家自己监测情况 有问题就乖乖居家隔离 实行政策就是集体免疫 试想 HK 敢这样做吗

现在介绍一下 ART 抗原自测在新加坡的实践经验。

据《新加坡眼》疫情以来的观察,新加坡的 ART 抗原检测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抗原检测作为辅助手段

去年四五月爆发新一轮社区疫情时,当时新加坡仍采用 “清零” 策略,要求追踪、检测、隔离。

在红山景等老龄化社区和各处巴刹(菜市场)爆发疫情时,由于可能感染的老年人口很多,而且当时大部分尚未接种疫苗,风险很高,仅靠核酸检测,时间来不及。

于是,在这个时候推出了 ART 抗原检测,以抗原检测结果为参考,只要是 ART 阳性的,先隔离,之后 PCR 核酸检测结果如果也是阳性,就列为确诊。应该说,那时新加坡执行的,跟中国本次推出的 “阳性结果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但不能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

2021 年 5 月 4 日,44 岁本地妇女(第 63652 例),公司行政人员,属于 Westgate 西城商场密接人员。5 月 13 日出现发热症状,自行服药缓解;22 日出现咳嗽症状,没有求医;响应当局普筛的指示,5 月 22 日检测,当天 ART 抗原检测结果阳性,即刻隔离;23 日 PCR 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确诊。

同日,21 岁本地男子(第 63678 例),Westgate 西城商场 Pizza Hut 必胜客餐馆服务员。5 月 20 日出现发热、咽疼症状;23 日求医,当天 ART 抗原检测结果阳性,即刻隔离;24 日 PCR 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确诊。

同日,31 岁马国男子(第 63629 例),是必胜客(Punggol Plaza 门店)送餐员,是先前病例的密接者。5 月 21 日出现感冒症状,求医;22 日 ART 抗原检测结果阳性,即刻隔离;23 日 PCR 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确诊,当天出现咳嗽症状。

第二阶段:抗原自测棒进入家家户户

新加坡没有进行全员检测,而是通过广发抗原自测棒的方式,让全民自测。

从 2021 年 7 月开始,过去 14 天曾经到过疫点的民众,可以领免费抗原自测棒,自行检测。

8 月 28 日起,新加坡卫生部向本地每户家庭派发六盒免费抗原自测棒。

所有接到卫生部密接通知的,也可以去自助贩卖机领取免费抗原自测棒。

另外,教育部和幼儿培育署也从 9 月中旬开始,向学前教育中心、教育部幼儿园、早期介入中心、小学以及特别教育学校的所有学生和职员,额外派发每人三盒自测棒。

10 月,教育部要求所有小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 ART 自助检测。

所有密接者在隔离期内,必须抗原自测结果为阴性才能出门。

然而,在第二阶段,抗原检测结果仍只做参考,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政府发放的 ART 自助检测仪结果不被认可,意义何在?”

第三阶段:认可抗原阳性为确诊

并纳入确诊病例数据

由于市面上 ART 抗原自测棒供应充足,而且政府多次派发,大部分家庭都备了不少抗原自测棒。

从 2022 年 1 月 6 日起,ART 抗原检测阳性认可为确诊,纳入确诊数据。

起初这类 ART 阳性病人不多,每天一两百起。后来,由于发生了奥密克戎波,轻症和无症状病患剧增,ART 阳性病人也剧增,因此,开始接受 ART 阳性为确诊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从 2022 年一月份开始,ART 阳性占确诊比例一路攀升。根据《新加坡眼》统计,从 2022 年 1 月 21 日至 3 月 11 日,新加坡本土病例一共 60 万 2000 起,其中 10 万 7952 起是 PCR 核酸检测阳性(蓝色柱),占 18%;49 万 4048 起是 ART 抗原检测阳性(黄色柱),占 82%。

到了此阶段,如果仍按照不认可 ART 抗原阳性为确诊,那么,新加坡本时期的确诊人数仅 10 万 7952 人;同时,上报 ART 自测阳性的仅为较小一部分(有专家判断只有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因此,如果只看核酸阳性,那么,反映出来的数据肯定只有实际数据的零头。

到了这个阶段,应该说,ART 抗原自测不但获得认可,而且,从检测量上来看,已成为检测的主力军。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既然接受抗原自测阳性为确诊,那么,也得接受确诊之后的抗原自测阴性为病愈,并允许解除隔离。如果解除隔离的条件仍然设为核酸阴性,那么,就会出现海量确诊人员在隔离、康复之后,抗原检测已转阴,但仍得接受核酸检测,这会形成新的瓶颈。

简单说,是否接受抗原检测结果,必须是一揽子的,不能只认阳,不认阴。

以新加坡为例,抗原自测阳性即为确诊,无须找医生出证明,也无须开病假单,雇主必须予以承认。

同时,抗原自测阴性足以证明已康复,也无须再找医生开证明,可以复工、返校。

第四阶段:核酸检测逐渐让路

观察新加坡 ART 自测实践的路线,不难发现,核酸检测正逐步给抗原检测让路。

例如,此前,旅客在入境时须做核酸检测。

之后,入境旅客从核酸检测调整为抗原检测,但必须在专人监督下进行。

从 3 月 15 日开始,通过 “接种旅客通道”(VTL)入境的,或者来自于最低风险级别国家或地区(中国大陆、台湾、澳门)的旅客,在新加坡入境之后,可选择进行抗原自测,无须监督,自测结果阴性即可自由活动,无须隔离。

可以预想,抗原检测将来在新加坡应该会进一步普及。

摘自 新加坡眼

如有侵犯马上删除!

知乎用户 凌云重上山​ 发表

原文如下:

hk 疫情和阶级分析

hk 疫情

香港今日 (3 月 2 日) 新增 55353 例确诊新冠病例。并且,有 117 名感染病人离世,另外因数据滞后,26 号至 28 号有 43 名感染病人离世未公布;88 名严重,64 名危殆,第五波至今有 967 名病人离世,另有 4322 名医护确诊。

医疗资源已经被严重挤兑,年长者的死亡潮已经出现。

25 日的数据,检出的 8 万人,只收治了 3 万,还有 5 万无法收治——自然,轻症以上都收不过来了。然后,26 日新增 17063 例、27 日 26026 例、28 日 34466 例。

香港疫情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个阶段?

第一,医疗私有制带来的不是效率的增加,而是医疗资源的极端不平等,向富人集中,对穷人压榨。

公立医院爆满的同时,是私立医院拒收新冠患者。28 日,大公文汇再发文《公院俨若如炼狱,私院袖手旁观》。文中称:“香港公营医疗系统崩溃,急症室满地病人,殓房爆满,公院俨若如炼狱令人心寒。” 全港 13 家私立医院中,有 9 家以豁免缴税的慈善机构运作,其中 4 家更是免地价或象征性缴纳千元批地。结果,这下人家直接拒收轻症患者。此外,为了腾出病房,港府将一些非新冠病人从公立医院往私立医院转,然后私立医院协会要求港府要给每个转院病人按天给补贴,并且是限定时间收治,意即到点就赶走病人。

第二,香港极大的贫富差距,以及疫情之下资本将代价转移给无产阶级。

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冠,想要请病假,那么就必须要有检测报告,但是检测报告又要等好几天才有。如果没有检测报告就请病假算作旷工,一旦旷工,那么公司就可以无任何赔偿直接辞退员工。所以很多人明知道自己应该是确诊了,但是因为没有检测报告而宁愿去上班。

香港容纳就业最多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住宿、运输仓储、快递邮政等等,这些劳动力密集型的就业岗位往往都有勤工奖,勤工奖就是全勤可以拿到的奖金,往往都有 3-4k 左右,高的有 5-6k。一旦你请了病假,就没有勤工奖了,所以很多人是宁愿隐瞒自己被感染新冠,也要去上工。

香港的住房条件非常之糟糕,劏房或者称之为板间房,用隔断把一个大房子隔出很多小房间。一旦一个人确诊了,其他的租客和房东就会对他施压,逼他走。一个人没有住的地方,又面临失业的风险,所以宁愿不说。

第三,香港的医护人员为了维护自身持证上岗所造就的超高额收入体系,而排斥中央援助的医护人员。不仅仅是医护人员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而排斥内地医护人员,资本家为了自身利益而将代价转移给无产阶级,部分年轻人甚至希望老人多死点,菲佣为了不丢掉饭碗也可能隐瞒确诊。。。

造成这一切的是香港极端发达又极端残忍的金融房产资本主义。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永恒不变的目标,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永恒不变的主题。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每个人都是资本的奴隶。

第四,港府作为资本主义、多党制的民选政府,他的反应必然是迟钝的、推卸责任的、左右摇摆的。一方面,港府表面上要坚持动态清零,但实际上已经默认集体免疫,对于港府来说长时间的对内对外封关、以及政府出资抗疫,资金成本不小。第二,在日增几十到上百的一周时间内,港府还心存侥幸,认为可以通过动态清零来达成抗疫目标,等到日增一两千的时候已经无法阻止疫情蔓延了。第三,港府在和中央的谈判中左右摇摆、不断推卸责任,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多党制民选政府只代表各自党派和一部分的利益,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不干。

如果不能理解香港的阶级矛盾,那么就一定理解不了香港的一系列问题。

关于后续措施和全民检测

据港媒咨询港府消息人士时,对方表示,港府初步计划定于 3 月 26 日至 4 月 3 日期间实施 “全民强制检测”,也就是 9 日方案(三乘三),三天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检测一次,合计检测三次,有限度禁足期 4 日。

封城禁足措施根本没有可行性。

第一,香港住房最多的就是劏房,如果要封城禁足,那么意味着整个楼屋内部强制性互相感染,这将极大限度地激化租客之间的矛盾,甚至有可能会把有明显症状的人赶出去。同时香港的房子很多是没有厨房的,也要依赖公共卫生间,这将导致封城禁足没有意义。

第二,香港疫情发展到这个阶段,既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来医治重症患者,也没有足够的方舱医院来隔离轻症患者。只能让感染者待在家里,然后又将楼屋里面的人感染。就算全民检测能够检测出几十万的确诊,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什么都做不了。这个时候最好的还是务实一点,将医疗资源集中在救治重症患者上。被迫全民集体免疫。

最新消息,特首发布会说明不会封城禁足,那么全民检测将会是一个笑话。

香港的阶级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展开分析一下香港的阶级问题。

中产阶级统治了香港的整个经济体,其中香港本土的华裔中产阶级是最强大的团体,他们垄断了房地产、公共事务、医疗资源、电信、航运等等。

房地产是华裔垄断资产阶级的核心业务。华裔垄断资产阶级手中有大量回归前通过各种渠道收购的储备土地。经香港媒体计算估计,香港主要房地产商土地储备和特区政府土地储备的比值是 8:2。香港房价畸高,广大劳动者负担很大,但垄断资产阶级却想尽办法推高楼价。华裔垄断资产阶级本身不缺地,但却会出席政府组织的土地拍卖会。“政府土地拍卖时,财团代表光是坐着,看着求地若渴的小地产商热烈竞投,推高地价。在适当的时候,他们会举手一两次,令竞投的气氛热烈一点,但并非真的想买地。当拍卖官满意地下槌成交时,大财团的资产净值便会大大增加数十亿。” 通过推高地价,进而推高房价,垄断资产阶级获取巨额利润。

华裔垄断资产阶级通过控制房地产积累了巨额财富,进而跨行业收购垄断性公用事业,控制了电力和煤气的供应,且在航运、码头、公共交通、咨询和通讯业占据主导地位。香港的电力供应由李嘉诚旗下电能实业和嘉道理家族的中电两家公司垄断。香港的煤气供应由李兆基家族的中华煤气公司垄断。郑裕彤家族的新世界发展和郭炳湘家族的新鸿基,相当程度控制了香港的公交行业,新鸿基控制的九龙巴士,每天为超过 260 万人次提供公交服务。李嘉诚家族的电讯盈科,是香港最大的电信公司。香港的公用事业都有保护定价或管治政策,净利润和资产净额挂钩(13%-16%)。例如,公交公司净资产 100 亿,公交公司每年就能获得净利润 13-16 亿,公交公司再以此反推定出票价。在此制度下,公司会通过各种会计方式或者融资方式做大净资产,进而提高票价获得更多的净利润。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公交票价、电煤价格等等,将负担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获得无风险的高额收益。

通过控制房地产,华人垄断资本还控制了批发零售等与地产息息相关的行业。以零售为例,李嘉诚旗下百佳和英资怡和旗下惠康,垄断零售市场的七成。香港各主要村道、街区居屋的超市,八成被两大集团垄断。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全港几乎所有的商业综合体、大卖场、超市和商店,收取高额租金盘剥小业主。以零售为例,香港零售业采取保底分成模式。租户必须支付一个最低限额租金,并且当营业额超过某限度后还需要支付分成租金。营业好,垄断资本收租多,营业不好,垄断资本收益也有保障。高额租金导致大量的利润都流入了垄断资产阶级手中,零售业利润微薄。垄断资产阶级提高商铺租金,进一步加深对零售行业的垄断,最终让消费者承担高额的物价。

以李嘉诚等六大家族为首的香港本地垄断资本,控制了香港的绝大部分储备土地,垄断了香港的房地产业。他们通过垄断房地产行业,进而垄断了香港的电力、煤气、交通、通信等命脉行业,主导了码头、零售、航运等重要行业,“透过把持没有竞争的各种经济命脉,有效操控全港市民需要的商品及服务的供应及价格”。

香港无产阶级住宿条件极端恶劣。下层无产阶级多数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即公屋中,众多的 3 口之家的就居住在 30-40 平米的公屋中。2011 年,私人房屋租金中位数 7710 港元,廉租房中位数仅 1210 港元。大量的香港无产阶级申请廉租房,但廉租房供应有限,一般要排队 5-6 年才能轮上。下层无产阶级还有一部分购买政府的经济适用房即居屋,居屋价格根据政策不断调整,最新政策居屋价格大致相当与商品房的 52%。2019 年 2 月份最新一期居屋售价,最贵的一套房子售价 468 万港元,面积 58 平米,最便宜的一套房子售价 118 万港元,面积 27 平米。但就是这样,绝大部分人也无法买到居屋。香港政府 2018 年一共供应 4400 套居屋,而还不到 7 月份就超过了 15 万人申请。上层无产阶级有一部分会购买小户型商品房(30-40 平米),高额的月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还有超过 20 万申请不到公屋或居屋的无产阶级,住在暗无天日的 “笼屋” 中,2018 年一个 8 平米的笼屋大致要 3000-4000 港元。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利益,限制居屋和公屋的供应,限制每年土地的供应。曾荫权在职期间,甚至直接停止公屋、居屋和土地的供应,导致房价猛涨,资产阶级获取巨额收益,而无产阶级却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

小资产阶级主要分为两类

其一、经理及行政人员。经理及行政人员包括政府公务员(约 17 万人,占劳动人口约 5%)和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收入是普通雇员的 3.5 倍,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与普工雇员有显著差异,他们虽然不占有生产资料,但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意识形态更倾向于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在政府和公司管理中的代理人。这一类人属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占劳动人口的 12% 左右。

其二、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生、中学以上教师、工程师、程序员、律师、会计师、记者等等。他们是技术线条的专家,通过自身的专业技术在组织劳动的过程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一般经过精英化的学位教育,收入是普通雇员的 3.2 倍。综合其教育背景、收入和在生产中的地位,这一类人也属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占劳动人口 7% 左右。

小资产阶级群体年龄相对较大,60% 的人在 40 岁以上,多数已经买房,且有些家庭不止一套。他们大部分收入超过 4 万,或者家庭收入合计超过 6 万。

他们过着相对优裕的生活,是劳动人民中相对保守的群体。他们有很强的个人奋斗的意识,信奉资本主义体系下的自由竞争。他们中的部分人已经爬到资产阶级体系的相对上层,住着 “千尺豪宅”,拥有多项投资,拿着百万年薪,余下部分人对此羡慕不已,希望自己终有一日也能出人头地。

作为劳动人民,他们也受到垄断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的压迫。除了日常工作中受到资本主义体系的压迫外,他们还受到教育、医疗、养老三大问题的困扰。

小资产阶级非常重视教育,视教育是阶级流动的重要手段。然而,香港质量较好的中小学主要是私利学校,收费高不说,还有严重的世袭化倾向。“香港的教育是世袭制,你的父母在这个小学读书的,你入学就可以加分。你的亲友给这个学校捐款的,你入学就可以优先。” 为了让小孩读书,小资产阶级花费大量金钱和心血。

香港公共医疗费用很低,但床位少、挂号难、资源很有限,有些专科门诊甚至预约到两年后,故此小资产阶级一般选择私利医院就诊。但是香港没有全民医保,私利医院收费昂贵,小资产阶级不得不花高价购买商业保险。政府拿不出钱,也搞不定资本家让他们交税拿钱,导致香港的医保和医疗改革一直举步维艰。香港没有退休金制度,小资产阶级中仅有公务员有较丰厚的退休待遇,大部分人只能靠强积金和平时储蓄过日。

小资产阶级中尚未买房或尚在还贷的人还受到住房的困扰。香港房价非常高。按 2014 年数据,香港人平均要花十五年的时间才能筹齐一套 50 平米房子的首付,而月供平均占家庭收入 40%。已经买房且无贷款的小资产阶级上层希望楼价上涨,但楼价下跌也对其影响不大。已经买房有贷款的小资产阶级,承受这巨大的压力,银行加息和楼市波动都对其影响巨大。没有买房的部分小资产阶级一面望楼兴叹,一面承受着高昂租金的压迫。

小资产阶级的地位并不稳固,失业是小资产阶级的第一焦虑。拼搏二十年到达 “中产阶级”,只消一场灾难就被打回原形。1998 年金融危机期间,香港电讯一次裁员 300 名副经理以上管理人员。1999 年调查,37% 的 “中产阶级” 面临降薪,12% 面临失业,20% 面临负资产问题。

知乎用户 羊哥​ 发表

看了这个问题

准备去网上看看,学习一下新加坡

???这 TM 叫没事

新加坡已经被美疾控中心列入疫情最高风险区

500 万人口,一周新增 12 万

你说人家都是轻症

这是 5 号的数据

1437 例病例在医院接受治疗

ICU 重症病房有 47 人

需氧重症 190 人

我想问一下我们国家哪个 500 万人口的城市能够承受这样的医疗冲击?

有多少个 500 万人口的城市可以提供 50 个 ICU 专门给新冠?

前几天俄乌反思,今天抗疫躺平

我看是有些人转移阵地了吧!

知乎用户 风啊 发表

首先,新加坡仍然严重;

其次,香港和新加坡完全是两个反面。从总体上说,新加坡结合了东西方最好的东西,而香港恰恰相反。

更严重的是香港有一个扭曲的制度和价值观,不光是疫情,在其它任何问题上,完全无解。

知乎用户 周礼 发表

再说一次,现在鼓吹共存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这些防疫问答里真是群魔乱舞,来看看它们的迷惑言论

①西安孕妇警告

反驳:混淆概念,乱吃药会死人不代表生病不要吃药,防疫扩大化不行不代表不要防疫,这种事件是偶发性的并非普遍性的,恰恰证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防疫政策是科学的,但是部分地区搞防疫扩大化或者消极防疫,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

②经济要垮论

反驳:又是混淆概念,不是因为防疫导致经济下滑,而是疫情导致经济下滑,国外这么多国家搞共存,能举几个经济变好的例子?我们搞动态清零,是牺牲少数人的权益,让多数人恢复正常生活,从 2021 年结果来看,我国 GDP 增长反而是主要大国中最好的

③大号流感论

反驳:前段时间的天津 361 例阳性患者,42% 是普通型,而无论普通还是重症,都有肺炎表现,而流感患者肺炎比例仅 10%,即使奥密克戎死亡率较德尔塔降低了 70%,但其超强传染性在中国海量的人群面前,死亡绝对数一定不会低,大号流感论就是西方政客掩饰其无能的谎言。

④共存论

反驳:目前来看,人类的确无法在近几年消灭新冠病毒,拉长远来看,共存是必然,但是,现在谈共存不是坏就是蠢了,西方要共存不是它们选择共存,而是已经穷途末路,没得选择,所有的谎言,什么提振经济,大号流感论,人身自由等等都是它们的政客为了掩饰无能而开发出来的,让共存看起来貌似正当的理由。然而,我们有得选择,别急着做决定,先让共存的它们为我们做几年开放实验,是福是祸,试试便知。

⑤防疫爱好者

反驳:一个被发明出来的非常纯粹的骂人词汇,正常人都知道防疫是为了生命健康安全,是一件必须且严肃的事情,这种打标签的无脑词汇有利于传播和分化我们内部人群,加速矛盾,第五纵队老手艺了,如果说前面的论证他们还试图找些偷换概念的论据进行逻辑输出,那么这个词纯粹就是为了侮辱,污蔑国内为了防疫而做出努力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积极配合的普罗大众了。

⑥不共存是因为防疫相关利益集团的阻止

反驳:第五纵队虽然很多,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把防疫或者共存的选择上升到国内利益集团博弈的层面,貌似接近了问题的本质,如果说支持防疫的利益集团比如核酸检测,口罩,疫苗,居家办公等战胜了支持共存的利益集团如个体工商户,旅游,餐饮,消费,殡葬以及无需去一线上班无感染风险即使感染也能享受到最佳医疗资源的老板精英们,我是不会相信的,一定还有除了利益之外的原因,在面对强大的共存利益群体面前,在一波又一波第五纵队联合国内相关利益群体的强大攻势下,我庆幸上层还是坚持坚守住了以人民生命健康为重的底线,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保障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这就是集体主义精神,西方学不来的。

多嘴一句,现在防疫只是偶尔隔离封区受不了了,要躺平共存的那些人,将来抗美抗日要上战场牺牲的时候,这些人绝对第一时间投降当二鬼子带路党,本质还是自私而已,谈什么大局观

知乎用户 新贵灭旧贵​ 发表

看看新加坡,全民疫苗,放开后死亡率只有万分之几,比流感的死亡率都低一个数量级。高速公路上,除了我们,其他车都在逆行,全世界就数我们最聪明。

主要是我们现在的应对策略,对 Omicron 不管用。动不动就封城,现在经济扛不住了。在房贷、车贷、孩子学费面前,很多老百姓根本不在乎万分之几的死亡率。

后遗症后遗症什么的,得了吧,都是瞎忽悠。

欧美这么多人感染。如果后遗症非常明确无误的话,早就论文满天飞了。还用等到今天发一篇模棱两可的水文。

国内院士对新冠后遗症都闷不做声,就知道这玩意就是扯淡。也就一群没科研素养的文盲在瞎起哄,估计也就是初中学历。

我身边没有因为新冠死的。但已经有因为疫情防控耽误脑出血抢救的了!

再说了,中国每年喝酒都能喝死 70 万人,你这么有爱心怎么不去呼吁国家关闭茅台酒厂!

知乎用户 木兰她哥哥 发表

话撂这

香港这次疫情绝对是被某些势力策划实施的。

知乎用户 港漂圈 发表

昨天(3 月 29 日),新加坡正式取消口罩令,市民在户外可以不戴口罩了(在室内还是要带口罩)

不只是口罩,新加坡还大幅放宽了社交措施,餐厅同桌吃饭人数放宽到 10 人、恢复街头表演、允许大型聚会。

而且这周五(4 月 1 日)起,其他国家入境新加坡的人,只要打了疫苗,不需要隔离、不需要病毒检测,入境后就可以自由行!

好巧不巧,这两天香港也在讨论不戴口罩这事。

香港专家认为,疫情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到了 6、7 月,市民在户外也可以摘口罩!

说起来,新加坡和香港真的有很多相似点!

两个都是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相似,同属**外向型经济,对外依赖度高,所以像长期隔离、禁飞这种政策,对两地影响都很大。**

两个城市人口密度也都很大,因此抗疫压力都不小。像新加坡有 728 平方公里,570 万人口,人口密度 7804 / 平方公里。

香港总面积 2755 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是 1106 平方公里),750 万人口,人口密度 6777 / 平方公里。

这么算下来,新加坡人口密度比香港还更高一点。

再加上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亚洲四小龙,国际地位接近,所以经常被拿来比较,抗疫问题上也不例外!


两地疫情怎样了?


香港 vs 新加坡

先来比较一下两地的疫情情况。

2020 年以来,新加坡累计确诊人数约 109 万,死亡人数是 1258。

香港累计确诊人数约 113.8 万,和新加坡差不多,但死亡人数 7571,是新加坡的 6 倍。

不过在周一的记者会上,特首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真实的确诊数据可能比官方数据高,她猜测香港已经有 1/4 的人确诊,也就是 180 万。

而抗疫两年来,香港共爆发五波疫情,在第四波和第五波之间有近 8 个月时间疫情稳定受控,一度实现了本地清零,最长清零纪录大概 50 多天。

而这两年新加坡几乎没有一天实现过清零

我们再从图片来看下新加坡近半年的疫情走势:

去年 9 月新加坡疫情突然小爆发最高单日新增 5000 多,直到 12 月才回落。

可没好几天,新加坡迎来了 omicron 大爆发,确诊人数激增,2 月单日新增上万,3 月最高接近 4 万,现在确诊人数已经降到每日 4000 多。

接着看香港这半年

去年 9 月新加坡爆发疫情时,香港正忙着通关,这种平稳的状态一直持续到 2 月。

几乎同一时间,香港也迎来了 omicron **大爆发,最高单日确诊 7 万多!**将近新加坡最高数据的 2 倍。

而现在,香港确诊人数每天 7000 左右,今天确诊 6981 人。

很显然,前期香港疫情保持得比新加坡好,但在 omicron 的来袭后,香港疫情更严重(新加坡周期长,香港周期短但确诊和死亡数更高)。

现在两地疫情相差不大,不过抗疫政策和方向就大不相同了。


清零 vs 与病毒共存

香港 vs 新加坡

2020 年新加坡刚爆疫时,采取的也是清零政策,严格控制社交距离,对病毒围追堵截。

直到 2021 年 5 月,新加坡发现,只要打了疫苗的人症状都很轻微,或者干脆是无症状感染者。

于是 6 月,新加坡果断且正式宣布 “与病毒共存”

紧接着,新加坡公布了放宽四阶段路线图(准备阶段、第一过渡阶段、第二过渡阶段、最终共存),逐步放宽防疫政策。

在宣布同时,新加坡预测到了放宽初期疫情会反弹,但他们没有动摇,坚持要把 “共存” 进行到底。

后来 omicron 大爆发,新加坡也确实按照自己规划的路子在走,只是延迟了开放入境的时间,没有撤回政策。

另一边,香港大方向自始至终是 “清零政策”、“动态清零”,从来没有说过 “与病毒共存”,所以一直在控制社交距离。

只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香港并没有做到 “清零” 所需要的那种果断和快速,在个别政策上显得有些犹豫,甚至有种 “朝令夕改” 感觉。

这也导致了香港难以快速达到 “清零” 的目的。

例如香港既不敢严格执行 14 天隔离政策,又不敢全部放开,于是制定了豁免政策,而这些豁免人群也形成了第五波疫情的源头和最大漏洞

而在打疫苗这件事上,两地的政策也略有不同。

香港去年 2 月开始接种疫苗,一共有两款疫苗可选。

由于民间对疫苗的质疑声音很多,港府有呼吁接种,但没有更积极的介入和引导,更强调的是**接种的自愿性,**所以疫苗接种一直不理想。

好在后来各个商家配合政府放出一系列疫苗抽奖活动,疫苗接种率逐渐上升,去年 9 月接种率 50%。

直到第五波大爆发,香港在近期出台了 “疫苗通行证” 这种强制政策,没打疫苗的人不能去餐厅、商场、街市。

目前香港第一针接种率约为 92%,第二针 84%,第三针约 41%。

而新加坡在打疫苗上十分卖力

新加坡一直认为疫苗是抗疫成败关键,疫苗一问世,就不惜一切抢购,2020 年 12 月开始接种,是全世界最早全民疫苗接种的地区之一。

官方提供三款疫苗,私家机构还提供其他选择。

政府出动了宣传车用福建话、潮州话、广东话等多种方言呼吁市民打针,还有流动疫苗队上门给老人打针。

去年 10 月,新加坡就出台了强制措施,先是不打针不能去餐厅、商场,最后干脆宣布不打针得了新冠要自费治疗!(这时香港还在忙着疫苗抽奖)

去年 9 月香港接种率才 50% 时,新加坡疫苗接种率已经 80% 了,全球第一。

现在新加坡打齐三针的人,已经有 70%


抗疫带来的影响?


香港 vs 新加坡

在香港和新加坡这样精准定位 “金融中心” 的城市,经济是十分重要的。

不可否认,放宽确实有利于新加坡的经济复苏。

2020 年新加坡 GDP 下滑 5.4%,放宽防疫后经济确实有增长,扭转了 2021 年上半年的下滑,全年达到约 7% 的增长。目前,2022 年的展望是 3% 到 5% 左右的增长。

香港在 2020 年 GDP 下跌 6.1%,2021 年疫情稳定全年增长 6.4%,2022 年的预计增长只有 2%-3.5%。

从宏观上来看,两地相差其实并不大。

但香港严格控制海外入境政策,影响了一些跨国企业。许多外资金融机构的高层纷纷跑去了新加坡,一些专业人士都在担忧,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会不会被动摇?

抛开经济,再看看大家的生活层面,新加坡人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面对病毒比较淡定。

“人们不再将新冠疫情看得如此严重,大多数人还是会戴口罩消毒,但已经接受了很多人会被感染的现实。如果感染了就在家休息,一两个礼拜后又回来工作。”

但香港因死亡人数比较多,大家对病毒还存在一定的恐惧。

新加坡现在的**日常生活已经恢复到和疫情前差不多了,**周末时百货商场人潮涌动,大家已经纷纷开始外出度假旅游。

而海外旅游对于香港来说还十分遥远……

和深港跨境打工人一样,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有很多经常往返两地、跨境生活的人。但去年年底,被困新加坡两年多的马来西亚人,已经可以免隔离回家了。

而分隔深圳、香港两地的跨境家庭,还在等待通关,但似乎遥遥无期……

疫情还没结束,很难说新加坡的放宽会不会引来更大的反弹,长远下去会导致多少人死亡。

但可以看出,新加坡的 “与病毒共存” 并不是“躺平”,他们清醒地意识到 “新加坡不可能永久性地关闭边境,因为新加坡人依靠贸易维生,如果人员和货物无法流动,该国(的经济)就死了。”

所以他们放弃了长期清零计划。

但在接受共存之前,新加坡大力推广疫苗,率先实现了 8 成接种,并且在确定疫苗可以降低死亡率的情况下,才开始放宽防疫、保经济。

“因为新冠病毒在变化,科学在变化,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当形势发生变化,你必须随它做相应改变。当然,这真的很难。”

可以说,新加坡走出了自己的模式。

而香港也有它做得不错的地方,在 omicron 爆发之前,大家都认为香港比新加坡做得好,大半年时间只有零星确诊,没有大爆发,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 GDP 增长。

两会期间,中央也肯定了香港 2021 年抗疫和发展经济上的成绩。

至于疫苗接种率不高的问题,港府也及时出手,推出 “疫苗通行证” 政策,如今香港第一针接种率已经超过了 90%,虽然完成三针的人不多,但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

香港不需要照搬别人的模式,但需要积极求变,针对疫情快速做出反应,找到属于自己的抗疫模式,在保生命和保生活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尤其现在第五波疫情逐渐缓和,香港在喘口气的同时,也该提早规划好未来的路了。

最后来问问大家,你觉得新加坡抗疫做得怎样?香港未来的抗疫又该如何走?

知乎用户 墨棋 发表

新加坡和香港有一点是不同的,新加坡已经被筛了几遍了,不少之前被筛的有一些已经去世了的,香港这是第 1 次筛,如果后面还有其实也差不多。

知乎用户 ufozhou 发表

厉害?

收了 1 万余人入院

结果 icu 只有 200 多

说明那些该自愈的也收进去了

既然要共存就共存到底

现在又来表衷心,要清零

知乎用户 Frederick 发表

下面是和一个去新加坡给小孩带娃的长辈的聊天记录。

高峰期也要一天 26000,而新加坡才 500 多万人口,比香港 700 多万还少。其实也很厉害了,只是社会层面确实没香港搞得那么混乱。

所以说这病毒的传染力其实是一视同仁的,但是政府的行政能力差距真的是一目了然。

知乎用户 lili 发表

疫苗接种率差太多。

香港疫情扩散前,高龄老人接种率 20%,完全没有抵抗力。

新加坡这么多轮下来,累计死亡一千出头。香港几天反超,纯粹是自己的问题。

知乎用户 懦弱的人 发表

新加坡属于优等生,香港属于差等生,结果当然天地之别!

新加坡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执行与病毒共存,为了这个他们做了很多准备,包括之前的动态清零。

新加坡优秀最大的体现是主动、有计划、有步骤的接受与病毒共存,因为在任何情况下主动接受灾难可以做最好的准备降低损失到最低。这样可以尽量拉长高峰期有限的医疗资源从容的应付重症危重症减少死亡。

另外一个准备是广泛接种最好的疫苗,也许是至今为止唯一真正的达到应急疫苗标准的 mRNA 疫苗 moderna 新冠疫苗和辉瑞新冠疫苗,没有采纳灭活疫苗,甚至英国阿斯利康和美国强生腺病毒疫苗都没有采纳,深层理解疫苗的有效率的重要性。

对比之下,香港最大的错误是被动的严控对待与病毒共存。结果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接诊所有的患者大致无暇照顾重症危重症造成严重的死亡,并且还在继续!

其实,我早已经在 2 月 15 日的回答中明确提出香港与病毒共存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民意所为。

2 月 14 日香港新增新冠确诊病例 2071 例,达单日新高,目前当地疫情防控情况如何?

并且,提前两天准确预言第五波高峰期是被感染高峰 2 月 28 日,检测高峰是 3 月 2 日,也就是已经过了半个月了。但是,现在港府还搞严控的那一套,其表现是为了接诊所有的病人无法有效照顾重症危重症造成严重的死亡。

其次,香港选择了进口的辉瑞疫苗也就是复必泰和灭活疫苗科兴的克尔来福,也就是选择了有效率比较低的灭活疫苗,对疫苗的有效率的影响认识不足。当然也有可能和复杂的因素有关。

有的答主说的,疫苗接种率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强迫年龄很大的老年人和带有基础疾病的人等高危人群以及不适合接种疫苗的人接种疫苗的。

截止,3 月 9 日的统计,新加坡只有死亡 1110,而香港死亡近 3000!相对比例是两倍!其中大多数是第五波疫情带来的死亡,并且已经有 5 名儿童死亡。

而且,现在新加坡以 500 万人口每天死亡也就是 10 个人,香港 700 万人口每天死亡 200-300!根据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昨天的消息死亡已经是 3993,今天要超过 4000 了!

截至三月十三日零时零分,于第五波疫情(由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期间共录得 3 780 宗新型冠状病毒病死亡个案,当中由医院管理局及公众殓房报告的个案分别为 3 771 宗及九宗。至今本港累计死亡个案共有 3 993 宗

香港疫情高峰期预言 香港最近几天的新增…

3 月 3 日香港新增 56827 例确诊,对此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香港疫情已经过高峰为什么装看不见? 香…

懦弱的人:针对第五波疫情给香港的三点建议

懦弱的人:关注香港疫情的儿童死亡

懦弱的人:坚决超越美帝国主义!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接受与病毒共存,千万不要再和香港一样不切实际的幻想严控对待与病毒共存!

懦弱的人:根据中国现实状况如何实现与病毒共存?

知乎用户 张艾菲​ 发表

新加坡新闻报道的数据是在下降的,这确实。

但是我有个担心是,现在新加坡「九成」确诊都是 BA.2。

这个变异株在日本最近嚯嚯的比较热闹,

昨天东京都 9100 新增,

日本专家预警,四月 1 号,会有七成确诊都是 BA.2。

而且说这个新变异株的传播力和隐蔽性都更强,

如果按照日本人的逻辑,BA.2 恐会带来新一波大传染,

所以新加坡目前能维持成这样,还挺迷的。

知乎用户 王青阳 发表

五十步笑百步

知乎用户 我是柯基我快乐​ 发表

更新:今天早晨李显龙讲话, 下周二开始户外不用戴口罩鸟,也可以组织十人的聚会咯!还有入境政策也将进一步放松~家人朋友来坡基本不用隔离了

一句话,政府能力问题。

人均住房面积不解决,民众对新冠疫苗的抵触情绪不解决,政府在人民心中的信誉问题不解决,政府说话,人民不听或不信,那疫情一旦爆发就只能看命了。

知乎用户 是日已过 发表

德先生和赛先生,首先得有赛先生。

没有赛先生,光有德先生,会捅大篓子。

知乎用户 蔡厌清 IV 发表

当初新加坡主动共存的时候,很多方面的考虑都是讲过的。

是你们自己嘲笑的声音太大听不到而已。

(完)

-—————

二更:

居然有人归结为是因为新加坡防控比香港严。

什么七秒记忆。

10 月那一波流行,就是新加坡防控比香港松的结果。那一波坡县病死 700 多人,同期香港零病死,你以为充话费送的?

10 月和 2 月的流行中,香港的社交限制一直严于坡县。

而它的崩盘,就是单方面依赖加强社交限制的通常后果。

知乎用户 老实人张五爷 发表

知乎用户 小象 发表

新加坡早就躺平了,疫情再严重新闻也不再报道了,所以显得没事一样。

不仅如此,他们还觉得中国不躺平十分怪异,天天 “忧虑” 中国不躺平会影响经济,认定中国迟早要躺平,甚至贴心的给中国出了不少躺平的建议…

知乎用户 红色土勃薯 发表

两年多来,我们采取的防控措施,总体上说是这个星球上最给力的措施之一,故而我们没像某些不点名外国那样紧早的就螺旋升天爆炸,我们说华夏有幸。

华夏有幸?华夏不幸!因为我们还应当看到华夏并不是所有人都在采取和坚持那套被实践证明有效的东西。

年前部门搞策划,本来准备弄一个关于两地通关的东西,然后香港那边就输入了几例感染,说是在隔离阶段拦住了,我说那这个策划先搁一搁,八成做不了了,因为按恁港那尿性能进隔离就能进社区,有隔离拦下来的,就一定有漏网的,因为只要你关注过香港的话,这是前面两年多时不时就会闹出来的事,早已不稀奇。然后部门领导还不信,然后没几天国泰出事,然后噗叽啪就炸了。

对,有句话说的对,中国人被他们中间最勇敢的人保护着。

但,在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好像马上就要赢了的时候,中国人中间那一撮最精致利己,最两面三刀,最敷衍了事,最蝇营狗苟的人,总要整点甚么幺蛾子,让病毒来一次不大不小翻盘。

不翻盘怎么发国难财啊,不翻盘怎么把把自己的梦中情牛牵到三次元然后自然而然地宣称我真有一头牛啊。那有人就巴不得要油门踩死,加带力度。

而代价就是两年多来的抗疫成果,遭遇了一次不小的挫折。是,比起某些个被说了不知多少遍拉胯的不点名外国,我们感染总数低,我们死亡率也低,就算把香港的数据算进来,我们极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也可以把这张成绩单冲淡到还算好看。

再好看,那些感染者就活该被感染?病逝的人的命就不是命?说好的关心具体的人呢?

而如今就是有人可以看了看香港,然后问起了为甚么新加坡好像没事这种问题。

别人看起来有没有事,和你有没有事,和你能不能有事,和你会不会有事,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

知乎用户 萝大锤​ 发表

最近日常 4 件事:

跟 SG 的同事称赞他们政府主动开放的魄力和执行力;

羡慕国内的同事生活在能自由呼吸的地方,动态清零显示了国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警告台湾同事下一波暴的大概率是他们;

跟新加坡,台湾,国内的同事一起吐槽香港政府的低效和无耻,吐槽香港人的自私自利和短视。

知乎用户 肥嘟嘟左卫门​​ 发表

因为香港西化的不如新加坡彻底,迷信遗毒太多,一大批老年人不肯打疫苗。

知乎用户 Fiona 话险​​ 发表

我和我老公都是自测阳转阴,家里三个孩子都已至少打完两针辉瑞疫苗。狗子一只,亲测狗子对新冠病毒钝感:不打疫苗,穿梭在时阴时阳的人类居住地,活蹦乱跳。
新加坡好像没事,实际上什么事都发生了。

从 2020 年进入疫情管控期开始到现在全民都没有摘下过口罩,全民常备自测试剂盒,全部商家入口处扫码检测员和免洗消毒液常备。最近疫情疯狂反扑日确诊上万,我认识的人家里头都有已经阳转阴的人口了。

政府最新的政策是看起来要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刀刃上:3 岁以下,70 岁以上或者孕产妇,病残等弱势群体一旦自测阳性就要去诊所报到,进行更准确的 PCR 检测。普通人群特别是已完成疫苗注射的,自测阳性自我隔离,72 小时后再测,仍是阳性就要结合自身状况,轻症或无症状可以不申报,出门前自觉检测,阳性就要继续隔离。自第一次检测阳性 7 天后,无论申报与否,都自动解除隔离,无论是否转阴。

不想居家隔离怎么办:自我隔离期间如果居住环境不适合居家隔离,或者症状严重了,可以拨打卫生部隔离咨询热线,要求入住隔离点,或要求检测设备。

自测盒用光了怎么办:网上超市和各大便利店药店都可以自费购买自测盒,每人可凭身份证在 gowhere.gov.sg 查询附近的政府自测盒自动发放机(跟冷饮自动贩售机一样的)领取 6 个。提交阳性结果的居民同一地址的家庭成员也可以在政府自测盒自动发放机领取自测盒。我家附近两公里范围内有四五个领取点,没有遇到过断货的情况,非常方便了。

新加坡的气候炎热,我在这里居住十多年总觉得感冒的话保持通风晒晒太阳很快就好了。得过伊蚊传播的登革热。感觉比得 covid19 症状更严重。我自己的 covid 症状就是中等级别的喉咙痛,不发烧不流鼻涕,没什么食欲。我老公的 covid 症状是比我更严重的喉咙痛,不发烧不流鼻涕。

附加:3 月 15 号起防疫新政:

社交聚会上限五人(之前还有只限两人的艰难阶段,大家都努力克服了)

家庭聚会上限由每天五人放宽到每次五人(允许不同人群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拜访同一家庭)

室内外公共场所继续保持佩戴口罩

继续保持 50% 居家办公

新修改佩戴口罩的情形下可以不必保持 1 米以上社交距离,但是继续鼓励保持 1 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

宗教,商业会议,婚丧和文体活动的人数上限可以超过 1000 人,参与者必须佩戴口罩并完成疫苗接种。

知乎用户 玩家翁伟​ 发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20314-1251970

根据柳叶刀的最新研究,新加坡 20/21 两年里,超额死亡率是负 15.8 的;也就是说每 10 万人里,过去两年比往年少死了 15.8 人;按 500 万人口算,也就是死亡人口在疫情之下较往年反倒少了近 800 人一年。

现在经济、就业也基本恢复到疫情前:

所以,疫情之于新加坡,还有什么事呢?

新加坡能够做到即更好保护生命,又无需管控影响经济双赢,核心胜负手就是 mRNA 疫苗全球第一的普及率:

全年龄段 91% 的两针 mRNA 普及,加强针都是 70%;这基本上扣除因为年龄等因素不能打疫苗的人口,其它几乎都打了。

香港死亡率那么高,核心原因就是老年人的疫苗普及率太低,而新加坡政府是花了吃奶的力气去劝导(不是强制!)老年人打疫苗。

老人家不看新闻?没关系,用方言唱歌劝打疫苗~口口相传~老年人行动不便,没关系,医疗队免费上门~

等等等等~经济、就业能快速恢复也都是有相应原因的;当然,只懂得说新加坡 “躺平” 的人是看不到的这些的。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 刘慈欣

知乎用户 有录网​ 发表

你好鸭!小录来答~ 只是看起来没事,新加坡也是挣扎在开放和第三波防疫中的!

“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 3 月 11 日中午 1200 时,新增确诊病例 1 万 5345 起,含本土 1 万 5130 起、境外输入 215 起,累计 91 万 7103 起,破 91 万起。“

新加坡卫生部指出,由于许多人是无症状或出现极为轻微症状,不少是通过自检确诊,原则上无须上报,部分人员主动上报统计。

也有新加坡当地相关机构做过推算,新加坡可能在三月中旬迎来峰值和拐点,之后再用四五周的时间,新增病例逐日消退,到了四月下旬,或许能达到群体免疫。

虽然感染数据高居不下,但死亡率来说已经低至 0.1% 左右。

(总体病死率降至 0.123%,本波病死率升至 0.047%)

在新加坡留学的学员也告诉小录当地生活还是在正常有序进行中,小录还是希望提醒在坡留学生:

及时接种加强针!减少不必要外出,做好居家自测!保护好自己!

希望这一波疫情反弹早日过去。


加油鸭~ 留学申请相关问题,欢迎随时滴滴小录,为你答疑解惑!

戳下方,8g 网上冲浪 获取 1 次「前名校招生官」1v1 留学指导服务

【留学党福利】免费领 1v1 留学择校规划​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mp.weixin.qq.com/s/wsrOagvkgUIrIGMOEEQSNg

知乎用户 柯察金同志​ 发表

香港到今天已经确诊 62w+,接近总人口的十一分之一,共计死亡近 4000 人,总体死亡率大概是在千分之六左右。

总的来说,能否及时住院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私营医院在这次疫情当中彻底摆烂,让香港的公立医院和卫生署极其头疼,可谓是拿钱的时候是孙子,等到用人的时候就成了爷。这也就导致有一部分患者因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而离世,非常可惜。当然,在中央的大力支援之下,目前的情况总算是稳住了。

结合一下港府的最新数据,分析一下最近的住院率和危殆率。

拿 30-39 岁的案例来分析,总体大概占确诊病例的 16%,住院人数 223,住院率大概为 223/620000*0.16=0.02%。

而危殆率我们可以看到在 40 岁以上人群当中开始上升,60 岁是个门槛,70 岁还能抢救,80 估计挺不了几天。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分析其他年龄段的数据,我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然后再来看一下死亡率,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去世的基本上都没打过疫苗。

当然,年纪越大似乎这个统计规律越明显,年轻组可能是因为统计样本不足导致的偏差。

总的来说,因为前期检测的拉胯和后期配套的问题,使得香港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现极其难看,当然随着局面的控制和稳定,接下来的情况会逐渐好转。不过,如果当初方舱医院能够及时建成,医疗分级制度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疫苗接种率再高一些,那么这种悲剧其实是能够避免的。

这一切的开端,还是港府对于国泰资本的放纵和合流罢了。

知乎用户 云上的日子 发表

没人敢说实话吗?

人家新加坡什么接种率,香港什么接种率?人家新加坡人什么配合程度,香港人什么配合程度?

人家新加坡总理也有理由说的,我带的是新加坡人,你这批是什么人,你让我带?

知乎用户 枝枝说苗​ 发表

为什么香港疫情这么严重,新加坡好像没事一样?

榜一回答解释的比较清晰明了了,新加坡可没有‘躺平’,相反,在疫情防控上他们相当的‘内卷’,卷到全民疫苗接种率达到世界第二、93%。

要说新加坡的疫情确实也严重,总人口 590 万,累计新冠确诊 576355 例,这代表啥?这代表几乎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感染者,如果真的不清楚新加坡的疫情防控措施,恐怕大家都以为新加坡也没几个好人了。

事实上不是,没有像香港一样满大街甚至露天的病房堆积在一起,也没有人挤人脚挨脚的排队看病的普通老百姓,事实是——一切井然有序,没有混乱,没有恐慌。

这得益于新加坡严格执行的清零制度,在疫苗不够普及时,采用各种严格管理方式控制疫情传播;当疫苗普及率超过 82% 后,主动开放,纵容感染,“主动拥抱病毒”,并且它有一套筛选分级流程,让民众确信轻症不用去医院:

新加坡的防疫措施可以说是逐步开放起来的,根据医疗系统的占用率,决定防疫的开放程度。

当重要的医疗资源都用于危重症病人、轻症患者不占用医院资源时,就保证了重病患者的存活率,死亡率维持在很低的比例,当死亡率很低时,民众也接受了轻症不必去医院的观念,民众的情绪就会很稳定,毕竟数据在那里摆着呢。

再一个,新加坡老年人是优先接种疫苗的,香港和大陆一样,老年人后接种疫苗,80 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仅为 27%,而这一年龄段的感染者又是死亡率较高的群体,当新冠病毒大面积感染的情况下医院的医疗资源一时之间肯定是不够分配的,当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就会增加,如此之下,香港的疫情更是难以平息。

参考资料:这波疫情香港病死率为何明显高于新加坡?

知乎用户 D67O 发表

香港人口居住密度高于新加坡,医疗条件逊于新加坡,所以每日感染人数超过新加坡是正常的,未来感染病例总数也会超过新加坡。

本来 Omicron 毒株致病性不强,致死率低,对接种过两针及以上疫苗的健康人来说,威胁不大,新加坡每天死亡人数都是个位数,但香港连着几天都上百,所以感觉疫情比新加坡严重得多。香港的死亡率不正常,超过新加坡的十倍,太不正常。这个问题目前还找不到答案。

知乎用户 双泉​ 发表

新加坡怎样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香港的疫情确实很严重,绝对不是说仅仅是报道的原因,而是事实如此。

香港总人口 741 万,目前感染人数占总人口的 3%,这个数据如果同比到大陆的人口基数,就是 4200 万人,可见其严重程度。

香港的防疫难度以及因香港的波及导致深圳的防疫难度,从主观和客观上来看,是非常大的。这些主客观因素也是导致香港疫情一直反复爆发,直至现在这波如此严重程度的原因。

如果这些主客观的因素不加以解决或者对冲,那么疫情本身的爆发就如同俄罗斯轮盘赌,一方面纯看运气,另一方面宛如宿命一般无法避免。


客观因素:

  • 密集的人口及其居住环境特征不利于隔离阻断

1)人口密度大,2019 年的数据,香港的人口密度为 6930 人每平方公里。因为香港存在大量的山地及林地尚未开发,实际人口密度要数倍于此。比如港岛的人口密度为 19000 人每平方公里。

2)人均居住面积小。香港人均住房面积为 16 平米,很多家庭是两代共居乃至三代共居,且家中公共空间较低,故而香港市民的户外活动较多。大部分家庭不能保证人均一室,家中很难有专门用于隔离的房间,所以很多家庭没有居家隔离的条件,一人确诊,全家感染。

3)旧式住宅区的格局无法有效进行封闭隔离。香港无法以彻底封锁小区或者街道的方式进行物理上的区域隔离。由于土地权系私有,很多独立住宅(house)出门即街道,这样的住宅完全无法隔离。一些小型公寓也是如此。另外,就算格局可以进行隔离划分,隔离区也无人 24 小时值守,无法限制楼内居住人员的出入。很多旧式公寓没有区域内部停车场,很多都是和其他公寓或者住宅区共用停车场,人员交叉密接的情况很难杜绝。

4)新式的大型社区,出入口管控有难度。很多新式的大型社区居住人数在千人以上乃至万人以上,这类社区比较类似于内地的 “小区”。这类社区都有多个大型出入口,社区居民刷卡出入,安保人员也较少。而有些依山而建或者靠海而建的大型社区,干脆不设置小区出入口,也不设置小区围栏,直接在单元出入口设置刷卡门禁。

5)公共设施比如学校医院,很多没有封闭围栏和固定大门。比如香港的大学通常都不设宿舍,外地学生自行租房校外居住。中文大学和港大连个正经的校门都没有。

  • 居民生活对公共区域的依赖程度高

有人提过一个视角,就是香港居民由于人口密度、居住品质和环境等原因,导致大部分香港人对公共空间和区域的生活依赖度极高。

因为房价高企,大部分香港居民的居住面积是非常小的,人均在 16 平左右,加之贫富差距较大,底层大量民众的居住面积就更小了。

在拮据的居住面积下,房间的非必要功能就被大幅度挤压。常规房屋除了睡觉、餐厨和清洁刚性功能外,还有起居会客和家庭社交的空间。但是很多香港的房屋,除了卧室之外的房间,是非常少也非常小的。

另外就是个人单独房间的需求很很难获得满足。很多老人和青少年,都是和男女主人同住与一个空间内,或者仅仅通过软隔断进行区隔。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空间和隐私就很难保障。最终导致居家环境难以支撑家庭成员长时间 “宅” 在家里。

最终,大量的聚会和社交需求,就被转移至了公共空间。社区内的公共空间被用作预约聚餐和开趴的场地,很多大型的外部商业和城市公共空间,就成了大量居民日常闲暇的去处。

这样就导致居家隔离的难度,相较于内地很多城市而言,要大了很多。一方面,确实居家的隔离空间太过功能单一和压抑,另一方面,限制性的隔离,必然会导致更多的个人权力和需求得不到被满足。在香港的法律和舆论环境中,管控部门对居民提出这种隔离要求阻力更大。

  • 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

据香港劳工部统计,2019 年香港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在去年已经占整体人口的 18%。50 年以后香港 65 岁以上的老者数量会达到 258 万,占全港人口的 38.4%。

老龄化人口数量、密度和比例,加上老龄化人口的居住环境更加恶劣,个人隐私等空间权需求,更难以被满足,那么以空间隔离和阻断为主要防疫手段的防疫方法,就很难奏效。我曾经在我的另一篇文章里提到过,中国防疫阶段性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源自于居民部门让渡出大量的个人权利所形成的执行和策略空间,这个空间给了很多政策能够有效落地的可能。

但是,就算如此,老年人的防疫工作难做,在大陆也是共识。防疫措施不执行,违规聚集,不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等事件屡见不鲜。最近上海本次疫情的一个早期感染源,就是来自于一个老年人舞蹈队成员的老伴儿,从香港回来后,没有严格执行防疫规定所致。

所以,一方面老龄香港人口的居家空间更为匮乏,导致针对这部分群体的物理空间防疫方式,更难落实;另一方面老年群体普遍存在对防疫策略的执行不到位,不配合的情况。两者相叠加,导致更大的问题。

从传播和感染效率的角度看,病毒不会因为感染者是老年人,就降低他的毒性和传播效率。反过来,老年人由于本身身体的客观原因,更容易因病致死,因病致重症,从而进一步挤占医疗资源。

因为康复周期较长,医疗资源的挤占在超过一定的边际后,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击穿,对疫情防控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就会大大降低。

  • 医疗系统无法高效运作支撑防疫工作

香港的医疗系统,简单来看分为三类:

1、公立综合医院;

2、私立综合医院;

3、私立单科医疗机构。

早在 2022 年 2 月 18 日的时候,香港医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局下辖的 17 间大型公立医院,多数医院在午夜时的病床占用率在 90-110% 之间。而当时的确诊人数仅为 5793 人,累计也才 2 万出头。

也就是说,20 日的时候,香港的公立医院已经处于医疗挤兑的边缘。

那么,剩余的私立医院,能够指望的上呢?

在接待能力上,除了持牌的 13 间大型医院外,剩余的 260 余间私营医疗机构,大部分为比较专业的单科医院,比如牙医、骨外科、眼科、肿瘤科、妇幼专科等等,不具备为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

在协同效率上,港府医管局即使对公立医院也仅有管辖权、监督权,但也仅仅止步于此。医管局不能在专业领域对医院需要做什么进行具体的干涉,更无法强制发号行政命令干预医院的日常医疗事事物。私立医院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自主权非常大的。愿意不愿意接收新冠病人,那是医院董事会的决定。

  • 酒店等隔离空间产权问题

在上海,我们办公楼的边上,由于地处上海火车站的南广场区域,周边有三四个酒店常年就用于执行防疫隔离任务。酒店什么品牌都有,价格区间也不尽相同。不光是上海火车站,虹桥火车站和两大机场,周边都有这样的隔离酒店。

另外在市区,如果发生聚集性疫情,也会征调就近的酒店进行隔离。比如说这次出事的华亭酒店,就是徐汇区区政府和酒店管理层协商决定的。当然,酒店隶属的集团,锦江集团,也是市国资委管理的资产,协调接待几无难度。

但是香港不一样,虽然酒店业挺发达,但是空间越大规模越大的酒店,征召用于防疫隔离的难度就越大。因为在香港酒店业为私营领域,港府无法干涉酒店,也无法透过行政命令指定哪些酒店为隔离酒店。现在在使用的隔离酒店,都是酒店自己报名主动提供的,无法强制。

除了酒店以外,港府也无法征用产权登记为私人的医院、酒店、体育场、土地。也无法非常快速地征地平整出足够的空间,来兴建足够数量的方舱医院。医管局最近在竹蒿湾设立了隔离设施,有大约 2200 人在那里隔离。而如果要兴建更多的隔离空间和方舱医院,仅仅依靠港服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2 月 19 日在竹蒿湾破土动工计划兴建约 20000 个单位的隔离设施,也是在大陆援建力量进驻后才开始的。

而显然,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但就这点规模的隔离设施,是远远不够的。

  • 个人隐私权保护使得流调和健康码等防疫手段无法有效落实

香港也是有健康码的,有过 2 个版本,第一个早期的版本叫 “安心出行”。后来推出了 “港康码”。

健康码的有效性保障,必须要三个最基本的前提。

1、实名制,一人一码。如果不能实名,人和码实现一一对应,那么二维码可读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都会大打折扣。最终是无法实现筛查和管控的;

2、光有码没用,要有对应的核验动作作为闭环。健康码的存在,最终是为了出示。健康码相当于是一个信任凭证,在社会整体免疫系统运作的过程中,通过对码读码的动作,来进行可靠性的确认。有点像身体免疫白细胞对蛋白质的巡查一样。

3、必须要有绝对的覆盖率,最好是一人一码人人有码。有一部分人如果没有码,那至少在系统层面也要有数据能够通过身份证件编号作为 KEY,来调取这个数据。否则就无法按确认当前身份的信任凭证,很多防疫的策略就无法落实。

香港的情况,几乎是将这三个保障前提,各个击破。

早期的 “安心出行” 并不是实名制的,因为香港的个人信息征调,是需要通过立法修正来进行的。原立法局在 1995 年通过的《私隐条例》多年来历经多次修改,长达 185 页。任何个人隐私遭到入侵及传播,警方可依据《私隐条例》决定是否列为刑事立案。前不久港府要求市民在 3 月底之前完成对手机号码实名制的登记,也引起巨大的争议。

香港真正实现实名登记的健康码叫 “港康码”,在 2021 年的 12 月才推出,但自从退出后,真正使用的人非常少。实名的港康码推出一个月后,实名注册人数仅为 50 万,仅占全部人口的 6.7%。

如果健康码认证覆盖率不高,但是能够核查身份,其实也可以实现追踪。但是香港法律规定身份证只有警方有权在出示执法证件后查阅,但是除相关机构(比如入境处及银行)以外,任何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无权查阅市民的身份证。

当然,至于港府有没有镜像的比对数据库来记录和处理这类居民行为信息,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主观因素,大家其实都懂的,就是有些香港人太过于有 “良知” 了!

![](data:image/svg+xml;utf8,)


综上所述,香港要进行有效的疫情治理,如果对标大陆以清零为目标,那么实际难度是非常大的。

另外,很多人说为什么要清零,不是很多发达国家躺平了么?这种想法就很危险。先不说,已经有研究报告提出新冠患者痊愈后,整个人脑萎缩 2% 以上。单就医疗系统瘫痪后的死亡率,那可不是个简单的数字。香港第三针强化疫苗接种率应该不到 30%,这种情况下的死亡率有人测算过是 0.62%。如果全开放的情况下,按照英国在 89% 的疫苗接种率的情况下,感染率是 29%。放在香港这已经是一个保守数字,也就是说会有 400 万人最终感染,那么死亡率人数就会有 24800 人之巨。

还有个关键是,你香港不清零,还总是往大陆跑,我们这儿疫苗接种率也低,医护资源人均占有率更低,加之大陆坚定不移的清零策略,本身也是有着巨大的社会损耗,如果隔三差五来一波疫情发作,谁都无法承受。

知乎用户 星野源 发表

因为新加坡的死亡比例和 ICU 占用就是比香港低。

因为新加坡确实能强制疫苗接种并且做到了。

因为新加坡可以强制征用医护人员并且直到目前都维持住了医疗体系。

因为新加坡人能够服从防疫政策并且多数能够自我防护。

菜就是菜,不要给自己脸上贴金。

知乎用户 烟波蓝 发表

“还能为什么,因为香港离大陆更近呗,大陆新冠每天死十几万人,每天都有几百人偷渡香港避难,终于把香港传出疫情了,早知道去拥抱英吉利美利坚了”

——不就是造谣吗?港灿台毒你们也别编了,我给你们编个现成的。信不信的反正脑袋还正常的人都不会信,但我还是推荐你们信一信,毕竟信了心里能舒服点。

知乎用户 董不懂​ 发表

新加坡疫情死亡率很低,可能是因为他们一直为共存做各种准备,包括提高疫苗接种率、规范爆发后的隔离救治安排等等。但香港的第五波新冠疫情爆发走势很突然,虽然口号上仍坚持动态清零、拒绝躺平,但各种措施有些混乱,死亡率居高不下。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面对强大的优势敌人,很显然,积极防御比消极进攻要好。

知乎用户 东方海 发表

怎么叫 “没事一样”?

有事没事,难道只凭口说的吗?完全可以不顾数据的吗?

新加坡自从疫情全球爆发以来,总感染确诊人数为 948478 例,而在最近的 28 天里,感染确诊人数为 469941 例,占比为 49.55%!这还叫没事一样吗?

好吧,感染确诊人数不算有事,那么,我们看看死亡人数的数据!两年多,新加坡因新冠病毒总死亡人数为 1153 例,而在最近的 28 天里,死亡 248 例,占比为 21.51%。也远高于之前任何一个 “28 天” 的死亡人数。

不要凭印象,不要张口就来,要看数据。

知乎用户 蔡云栋 发表

香港不清楚,写点新加坡的情况

  • 重视疫苗,参股辉瑞疫苗的开发,可以第一时间拿到疫苗;疫苗充足(辉瑞,莫得纳,强生),世卫组织批准中国的疫苗以后,由民间机构采购科兴和国药。
  • 总理还有部长带头打疫苗,鼓励民众打疫苗

![](data:image/svg+xml;utf8,)

  • 按照年龄(抵抗力)顺序打疫苗,老年人优先打疫苗,然后 40-50 岁, 然后 20-40 岁,然后青少年,两针接种率 94%+,三针接种率 60%+。
  • 保证医疗设施不被挤兑,鼓励细微症状感染者居家隔离
  • 前期政策主要是动态清零(在街上不戴口罩会被警察罚款),后期共存,被戏称新加坡的政策是 “做俯卧撑”。
  • 新加坡是岛国,没有完备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封闭国门,切端外贸对社会冲击很大,政府需要在民生和防疫做出平衡。
  • 骂政府政策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国与国的对比看,新加坡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 x 州人当年来到美洲大陆给印第安人送了有天花的毯子团灭了印第安人(除了病菌和枪炮)。如果印第安人有了比较高的文明,接种了疫苗多好。
  • 加大疫苗接种率(特殊群体,第三针),研发特效药,等待疫情消失或者战胜疫情的一天。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新加坡政府政策劲儿太大,我认为其实就是强权。当然民众也知道这么小一个国家锁国不如就地解散,因此也都不排斥开放。

搞了一个类似于大陆健康码的东西,只要出家门,干什么第一步进门前就是刷那个东西,而且它不光测你是不是绿码,它还要求一个接种状态(fully vaccinated),这个状态随时更新,什么时候政府说要打第三针,只打两针的到一个时间就给你取消这个状态了,这个取消了基本上就跟你在大陆打开健康码是红色的一个状态,什么上学下馆子住酒店逛超市等等等等都别想了,无非只是没人抓你去隔离罢了。现在已经开始要求打第四针了,像我这种只打了三针的人现在看那个接种状态就有一个明确的过期时间。

而且抓到不遵守的重罚,训练民众的绝对服从。举个很荒诞的例子,哪怕你在餐馆里都坐下点好东西了,东西没上来前(上杯饮料也算上东西),你都不能摘口罩,摘一次警告,摘两次罚款 1k 新币(新加坡大学本科毕业生起薪 3k 不到 4k),摘三次或者不交罚款就报警。放在中国就是某个地方的打工人下班进家餐馆吃个盖饭,因为饭没上来就摘口罩了,老板就说要交 2k 罚款还要扬言报警,这是不敢想象的,这个地方的政府估计会被群众挂网上网暴好几遍。而且在这里坐牢说不定还得抽两鞭子… 你很难认同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惩罚方式。

所以其实根本上就是强制疫苗,强制戴口罩,强制所有人遵守政府制度。李家坡这个地方是不喜欢听群众意见的,执行就完了,当然他们有很多洗脑话术,再加上人少地方小,老百姓 run 出去也容易,所以社会矛盾并不突出。

下面回答说得回国机票问题其实证明不了什么,很多人并不理解的是,其实回国出国其实对一部分群体来说是刚需,回国出于经商或工作或家庭需要,而不是逃命,出国也是。机票问题是新加坡感染人数增多触发了我国航空管制的熔断机制,本来一个月数班航班被取消成了数月一班,但刚需人群的需求不减,当然价格水涨船高了。

总结而言,新加坡太大政府了,像中国人抱怨说打两针了怎么还要打,打多少针是个头吧啦吧啦,放新加坡这边,真把舆情搅起来了肯定抓… 人家已经开始有计划要求民众打第四针了,你看哪个敢说话…

总之从大陆来到新加坡,我感到很压抑。

知乎用户 吴枫 发表

香港人的防疫态度是两头都反,东西方都不学,既嫌隔离流调违反人权,又嫌疫苗有副作用,造成今天的局面都是自找的。

别人新加坡至少疫苗接种率高,而且当出现严重疫情时,政府也会及时调整政策。

知乎用户 一介书生​ 发表

新加坡不是完全躺平,新加坡是仰卧起坐式躺平。

知乎用户 麦当劳在逃薯条​ 发表

一个是表演抗疫,一个是科学躺平,区别在于有没有把人命当 kpi……

我估计对全世界各个国家来说劝老人小孩打疫苗都是一个难题,毕竟确实有少数副作用对老人孩子的影响比较难预计。但难题不等于无解,如果政府官员和专家已经预测出这部分人群打疫苗利大于弊,就有责任像新加坡这样想各种办法说服市民,而不是香港这样摆烂--“我之前有说要打针啊,是你们不听”,且甩锅--“我尽力了,是你们应该反思”。

就按香港这个宣传方式,以及科学问题政治化的搞法,之前长达大半年的窗口期里,我感受到的就是从官方到民间隔三差五的宣传疫苗弊端,放大疫苗副作用花式吓唬市民。蓝营说谁谁谁打復必泰出了什么问题,黄营说谁谁谁打科兴出了什么问题,死了一个人然后就各种渲染一定是疫苗的锅,各路专家每天一个不一样的说法…… 这疫苗率能高就有鬼了。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家要是有老人我也大概率觉得不能打疫苗,连我自己打第三针的时候都有点战战兢兢的。

有一说一,第五波疫情之前香港市民接收到的资讯是香港被保护得很好,老人孩子更是不会有任何问题,毕竟一个疫苗副作用大家都讨论了那么久,真是非常严谨。林郑亲口说香港防疫政策 “滴水不漏”,马上就要通关了,就算有境外输入风险也都可控,大部分年轻人打了疫苗老人孩子也就得到了保护。

香港老百姓很惜命的,不然也不会全世界最长寿,大多数人在人命关天的问题上不管什么政治立场也不至于油盐不进,少数激进份子毕竟是少数。

上图为林郑女士的迷惑发言。你说看到誓言清零的政府宣言,2 月 7 日的老人家们会觉得不打疫苗有可能死吗?

你政府既然一早就坚持认为香港做不到封城,那么就等于一定有清零不了的风险,为什么过年之前已经一天好几十上百宗的时候,我去打疫苗都没啥人排队?你在政府那个破网站的犄角旮旯里劝大家打疫苗能起多大作用你们是不知道吗?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香港一个养老院院长在疫情之前力排众议,从科学出发积极劝老人打针,当时还要被家属骂。结果现在这个院舍死亡率远低于平均,很多人感激院长。

同样是香港,人家怎么就做到了?虽然还是有 3 个顽固分子,但可以看到这个比例在人群中肯定不是主流,香港毕竟给了他们顽固的自由,但又有多少老人是假如有人认真做工作就可以幸免于难的?

我是直到最近几天才看到政府亡羊补牢在想办法提高老人院舍接种率,上门打针针找人。更加充分证明了之前根本不是做不到。

世界上哪有完美的制度,上升制度问题之前,好多事是事在人为罢了。

经过这一波,我在新加坡发展的朋友更爱新加坡了,还劝我移民,在香港发展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挺失望的。

知乎用户 刘二狗​ 发表

新加坡是个独裁的专制国家啊,新闻管控比国内更严,李家坡你以为呢。

各种旅游宰客之类出了名了,黑新闻封锁的死死的,赤道国家疫情本来就没那么严重,跟香港其实算个半斤八两。

这种独裁专制国家,没有丝毫不民主,言论不自由,还保留鞭刑,我觉得我国应该出个人权白皮书制裁新加坡。

知乎用户 路子墨的小白 发表

新加坡可比香江制度好多了。呵呵。

香江是鸽子笼,新加坡是保障性公寓。

而内地如下:

知乎用户 陈李张 发表

座标香港,除其他答案如针率、密度… 等等,我想强调新加坡人民的合作性,他们没经过黑暴的撕裂,没黑媒的培养,他们若发表违法违科学言论会受罚,他们教育高、信科学、普遍小康、顺民、老人少离开家人住挤逼的安老院,反观香港,虽香港区人智商高赚钱叻,但学识低、部份非常自由主意,至使信伪科学、反疫苗多、不跟防疫规定聚会、四处流动,网上充斥反特区政府、反疫苗、伪科学言论及黑媒新闻,部份反疫苗者使家人子女老年长辈不接种,二月刚暴发时只有七成针率,老人只有数成,期间怕死争夺打针资源,阻碍老人小童接种,老人首当其冲做高大量死亡,新冠的传染率 r 是 3-5,香港在密度上约加 1,所以香港确诊稍高於新加坡,而老人疫苗缺囗造成高死亡数字(九成没接种,98% 过 50 岁)。

同胞们敬请小心,Omicron 所到之地都是指数式爆发。

个人希望香港立即完全封锁旅客输出,以保大陆。

知乎用户 浮生若云 发表

首先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属于人口密集地区和城市化,而新加坡躺平是灵活运用而不是一味追求清零,而追求清零必然影响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新加坡是很早就采取共存措施,虽然前期疫情感染人生陡然上升,而庆幸的是死亡人数没发生严重恶化迹象,灵活躺平就是依靠科学疫苗外加群众宣传,虽然有些做法很激进但从长远来看群体共存已经达到预期,而这种预期在欧美很多国家都有充足的科学医学数据进行研究和支持… 再者香港属于一国二制,基本政治和管理偏向西方,同时香港属于人口密集特别大地区之一,而爆发不是偶然必然会有规律可循,一天增加几万例可能大部分人都是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虽然感染人数据爆发式增长,而这是疫情规律必然因素,但死亡几率是衡量疫情危害程度重要因素…… 香港连续每天几万例增加最近人数已经突破五十万 ,如果继续清零必然要进行大规模封锁,同时香港作为金融中心一旦陷入停滞,这种影响可谓无法控制和意料!疫情已经三年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控措施,欧美灵活躺平已经形成共存群体免疫机制,虽然病毒会突变但共识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新冠始终是新冠… 中国政府如果按照老一套防疫封锁香港,最起码一个月期间一系列活动人际经济都会陷入困境,试想一下已经感染五十万人,清零也行灵活躺平也罢,一切都是要面对现实,科学医学讲究灵活运用而不是趋于传统….

知乎用户 熵变咨询 发表

因为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疫情爆发以后,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关注度也高,内地也大量驰援香港,包括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等等。

特别是香港疫情对内地的影响要远超新加坡,相对来说,新加坡对于大陆而言就是一个旅游城市;而香港则是与内地紧密关联的一体,全国人民都在关注。

对比一下两地的数据:

1、新加坡

2、香港

两地对比数据:

两个地区遭遇的疫情不同,香港是近期持续爆发,医疗卫生负担突然暴增,原有的医疗资源不够处理这么大规模的爆发病例,所以死亡率剧增。

公共卫生管理与处理,涉及的最多因素是社会学和流行病学。

香港的社区环境要比新加坡差很多,局部爆发消化率要比新加坡差一些。

新加坡的疫情已经持续很久了,而香港是近期(近两个月迎来大爆发),面对突然的增量,原有的医疗系统不能承受巨大压力。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发热门诊的功能转换,香港是后面才被唤醒的,而新加坡从疫情爆发以来就已经做好长远准备。

香港对中央形成了一定的依赖,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以及响应机制不及时,疫情破防了才向中央求援。

新加坡没有外援,只能靠自己的机制进行处理,资源协调直接。

香港特区的居民大部分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人口居住密集度比新加坡还高。

而新加坡的居民居住相对比较分散,医院的负荷不会过度集中。

参考资料:

实时更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地图

实时更新 | 新冠肺炎疫情动态地图

香港医院列表 - 医学百科

实时更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地图

知乎用户 泉禺​ 发表

在应对奥密克戎扩散中,欧美多数国家采取的是与病毒共存的模式,入境限制大幅放开,国内疫情管控举措大多被解除,我们称之为 “欧美模式”;新加坡虽然也放开了入境限制,但对待疫情的态度并不是 “躺平”,而是根据情况实时更新管控要求,我们称之为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模式”:入境分级管控,国内管控趋严

1)疫情状况:奥密克戎扩散下,疫情反弹高度大幅高于德尔塔时期,感染率低于欧美国家

相比于欧美国家,奥密克戎在新加坡的蔓延时点较为滞后,2022 年 1 月初起,奥密克戎在新加坡的蔓延开始提速,并且反弹高点大幅高于德尔塔时期。2022 年 1 月起,奥密克戎肆虐下,新加坡疫情开启了新一轮反弹,单日新增病例由 1 月初的 329 例反弹至 2 月 25 日的 18325 例。

在奥密克戎扩散期间(2022 年 1 月 6 日至 3 月 27 日),新加坡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 78.88 万例,期间感染率达 13.87%,远高于德尔塔扩散时期的 3.9%,但仍低于欧洲国家的感染率。

从病死率来看,新加坡在奥密克戎扩散期的病死率则远低于德尔塔扩散时期。在奥密克戎扩散期间,新加坡累计报告死亡病例 413 例,病死率(期间死亡病例 / 期间确诊病例)为 0.05%,远低于德尔塔扩散期的 0.36%

事实上,2021 年 6 月之前,新加坡一直采取的动态清零策略,单日新增病例也一直保持在极低水平。2021 年 7 月开始,新加坡政府宣布,不再采取清零策略,一则,国内疫情限制措施逐步解除,分阶段逐步开放;二则,逐步放开入境限制,部分国家居民入境新加坡,凭借 “疫苗接种 + 核酸检测阴性” 证明,可以免除隔离。至此,新加坡正式开启了开放国门的步伐。

开放国门后,在德尔塔毒株蔓延下,新加坡疫情在短期内出现了大幅反弹。新加坡从实行清零策略时期(2021 年 6 月底之前)的单日新增确诊 16 例(7DMA, 下同)反弹至 2021 年 10 月 29 日的最高点 3777 例,此后新加坡再次收紧国内防疫措施,严格限制社交距离,新增病例有所减少,逐步降至 12 月 31 日的 300 例。

2)防疫举措:入境限制分类管理,国内管控相对收紧,实施更新防控举措

国内限制方面,2021 年 8 月,新加坡开始分四个阶段逐步放开疫情管控,逐步开放经济。2021 年 8 月 10 日,新加坡进入预备期(四个阶段分别为 “预备期”、“过渡期 A”、“过渡期 B”、“共存期”),若此后疫苗接种率超八成,且重症可控,将进入过渡期;9 月下旬,新加坡疫苗接种率大幅提升,限制措施进一步放松,但疫情也随之快速反弹;9 月 27 日,新加坡再次收紧国内防疫措施,直至 11 月底。2021 年 12 月以来,随着奥密克戎在海外蔓延加剧,新加坡继续采取了适当的疫情防控举措,包括推进加强剂接种、禁止大型活动举办、延长阳性感染者隔离天数以及严控社交聚会,以防止奥密克戎的大幅蔓延。

入境限制层面,2021 年 9 月起,新加坡开始谨慎、逐步地重新开放边境。2021 年 9 月 8 日,新加坡已与 13 个国家建立了 VTL(疫苗接种者走廊计划,根据 VTL,来自 VTL 国家的已接种疫苗旅客无需隔离即可进入新加坡,只需进行核酸检测即可),截至 2021 年 11 月 15 日,VTL 国家总数已增加到 21 个,并且不断动态调整。

2021 年 12 月,在全球奥密克戎传播不断扩散的情况下,新加坡迅速加强了入境限制管控,将旅行限制扩大到更多奥密克戎病例激增的国家。以降低奥密克戎传播到新加坡的风险。截至 2021 年 12 月 30 日,新加坡共检测到 912 例奥密克戎输入病例,其中 685 例是通过针对入境旅客的增强测试制度检测到的。

3)疫苗与特效药:加强剂覆盖率提升至 70% 以上,医疗储备条件充足

为应对奥密克戎蔓延,新加坡加速推进居民疫苗接种进度。截至 2022 年 3 月 21 日,新加坡的两剂疫苗接种率已超过 90%,加强剂覆盖率也提升至 70% 以上的水平。从疫苗层面,新加坡基本上构建了一道稳固的免疫屏障。为了推进居民的疫苗接种,新加坡将此前接种两剂疫苗的个人疫苗接种状态调整为 “需要额外剂量”,这些人将不再被视为完全接种

在医疗应对层面,新加坡采取医疗分级管控的模式,以防止确诊病例大规模增加时发生医疗挤兑。2022 年 1 月 5 日,新加坡卫生部表示,“奥密克戎毒性较低以及疫苗仍能持续保护,重症病例或死亡人数可能会相应减少,但当病例数量大规模增加时,仍可能导致大量个体需要 ICU 护理,并给我们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为即将到来的浪潮做好准备”。

新加坡卫生部对不同症状的个体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以减少医疗系统压力。对于症状较轻的低风险个体,初级保健医生可以通过医疗保健管理的抗原快速检测 (ART) 立即做出诊断,并根据以下方案继续对其进行护理:(1)个人将被要求在家中自我隔离至少 72 小时。之后,如果他们感觉良好,他们可能会在自我接受 ART 阴性后退出自我隔离并恢复正常活动。(2)个人将收到来自初级保健医生的为期 5 天的医疗证明(或更长,取决于临床判断),以涵盖症状缓解所需的预期休息时间。(3)将向个人的密切接触者发出健康风险警告,以进行为期 5 天的 ART 监测。

对于被医生评估为高风险(例如老年人、孕妇、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或有明显症状(例如胸痛、呼吸急促、长时间发烧)的个人将继续以下方案进行管理:如果他们核酸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拭子)结果也呈阳性,将根据他们的疫苗接种状态发出 10 或 14 天的强制隔离令 (IO)。

来源:光大证券 -《全球疫情及疫苗跟踪系列》第九篇:如果开放国门,新增测算和经济影响 - 220329

知乎用户 nisker 发表

香港不太了解,人在新加坡,描述一下啥所谓的 “没事”。

目前日增人数还是在一两万之间跳,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了。但这个数据不准,因为目前新加坡大部分人都是用快速检测盒自测,即使阳了,也可以不用上报政府。这些患者自然也不包括在统计数据里。还有那个测试盒,我个人感觉轻症或者无症应该测不出来或者测出来的概率小。好多公司或者学校中,同一个办公室有几人确诊了,其他好多人用快速检测个都测不出来阳性,这些人怎么可能没得。所以真正的日增人数应该翻好几倍不止,官方数据,也就是看看就好。个人恶意臆测一下,论感染的话,新加坡应该接近反向清零了,即 “无人生还”。

新加坡飞国内的航班,三月份大部分都熔断了,就剩几个了,而且有的机票都五六万了。去年我从国内来新加坡,机票也不过三四千。好多人回不去,包括有些人打算从新加坡转机回国的,都滞留了,迫不得已找个劳工工作待着。这直接导致,工作或者留学的人,签证都到期了,房子也退租了,然后发现回不去了,也没地方住了。从中国与新加坡通航的角度来讲,接近 “封城”。当然新加坡跟别的躺平国家通航还是爽歪歪的,更爽的是,如果你是新冠康复者,出国回来,都不用隔离。

所谓的看起来没事,主要还是大部分人都是轻症或者无症,重症和死亡人数少。这得益于新加坡疫苗接种率高。这方面新加坡政府做的确实狠,不打加强针,商场公司学校都去不了。过分的是,如果针与针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够政府规定,还得多补一针,我楞是让新加坡政府搞得一年打了四针疫苗。其实,一天死十来个也不少了,得拿人口和医疗条件换算一下。如果国内一个 600 万人的城市 (上海人口的四分之一) 一天日增上万,死个十来个人,这不能算 “没事” 吧

再一个 “没事的” 原因,可能是躺平后的心态吧。感觉不管是政府或者人民,心态上都躺平了。反正都跑不了感染了,只要没啥严重症状,就真当 “感冒” 了,不当 “感冒” 也没办法了。至于后遗症,那就是再说的事了,以后脑仁和蛋蛋萎缩不萎缩不知道,现在能用就行。反正目前大家对新冠也没那么紧张了,注意力主要放在工作跟生活了。这种躺平心态,可能给外界一种 “没事” 的感觉。当然,不排除有些媒体有一些别的目的。

话说回来,如果能不得病,谁愿意得,如果真没事,谁愿意接受这种 “没事”。

知乎用户 A 明天更美好​ 发表

我的回答,主要侧重 “心智、思想” 方面的从幼儿时期的建立,有利于长大后的工作、进而有利于社会。

1,首要的是,教孩子:立志。立大志~为国家做贡献!如果你没有教孩子这个,其他的都是废柴(有点儿绝对,是为了引起家长重视),就像是 1,其他的都是 0。要想孩子好,必须从小立志,随时立志!

2,家长要学习 3 个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红色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灵魂,是 “立志” 的根。这不是套话、大坏,这些文化里,就有有怎么立志、怎么成功、怎么面对挫折、怎么团结同学同事… 这些文化里面有很多理论、思维、方法…

3,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特别是在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也要发最水的优点~吹毛求疵一样的发现孩子的优点,加以鼓励、引导,慢慢来,陪着孩子 几分钟、几天、几星期、几月、几年、十几年,就变好了。发现+耐心陪伴。

4,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让孩子看书学习,你却一本书不买、不看;不让孩子玩游戏,你却天天玩手机、玩游戏,你应该把游戏全部卸载,闲的无聊,可以学习专业、看小说名著、和孩子一天玩一个游戏或锻炼身体…

孩子,就是孩子,家长千万不能把孩子当 “大人” 来对待,更何况有的大人还不如孩子。如何教育孩子?用一个月的时间,天天看一遍上面的四条,直到深深记住了。

德智立住了,人不犯错,法可为鉴。

知乎用户 经管小徐在香港 发表

首先问题题主问题描述有毛病。什么叫 “新加坡人口和香港差不多”,差远了好吗。。。

其次香港这次我自己总结了三个问题,供参考

1、疫苗政策失误

香港的疫苗政策有点奇怪,比如港府强制性推动了一些饭店 公立机构,要求不打疫苗不得入内。换言之这个政策是 push 中青年人,push 能自由行动的人去打疫苗(不打疫苗没饭吃)。那么换言之,行动不便,在敬老院居住的 80 + 高龄的老人,打不打都无所谓,反正他也不可能天天逛街去饭店。于是乎这第五波以来,死了不少老年人。最新的数字是接近 4000 死亡,而香港 80 岁及以上长者只有 54.6% 接种疫苗。第五波疫情死者中,9 成以上没接种 2 针疫苗。80 岁以上长者患者中,没打疫苗或者只打一针的死亡率 12%,两针 3%。简单说一句话,老年且没打疫苗,占多数

再看看台湾的疫苗接种计划,台湾是先给老年人打,然后才是 18 到 50 的中青年。香港正好反过来,中青年逼你打疫苗,不打没饭吃。老年人没所谓,做做广告也没啥强制措施,愿意去就去,不去拉倒。于是乎就导致很多老年人这波没抗住去世了。

2、监管过于草率

其实我们设想一下,假设 A 自己买了检测盒,然后自我检测阳性。然后这哥们不上报,觉得没啥症状继续出去玩,比如去尖沙咀吹海风,去元朗买点心。这事儿对于大陆同学而言简直不可思议,对于香港人而言这事完全可行。那… 无数个行走的病毒载体,自然会传播一大堆病毒咯。

3、轻症人员挤爆医疗资源

当时一开始几千人爆发的时候,我估计多数是轻症和无症状,但是医院都收治了,结果后来好几千上万的时候,没地方了… 被迫把病人放到院子里。然后那几天还贼冷,还下雨,香港最低气温个位数,我在屋子里都得是秋衣秋裤厚袜子,开窗户的话还得再加一件才扛得住。试想,一个七八十岁的大爷,新冠没咋地,结果在医院冻坏了,发烧 + 肺炎,直接就去世了都说不定。现在内地派了大批人手过去,估计能好点吧,天气也暖和了,今天降温了还有 21 22 度,至少不会 “冻死”。

最后发一个昨天香港沙滩的实拍图和之前我自己拍的又一城商场实拍图,供参考。

知乎用户 江团之海 发表

一张图可以说明所有问题

香港根本就没有做好足够的医疗准备就放松管制,能不爆才怪了

知乎用户 mytone​ 发表

多给百姓讲讲病理情况吧,多公布些确诊后的治疗数据吧。多出点机制鼓励分级诊疗吧。多加强百姓对这病毒理想的知识普及吧。这样越来越严的封堵政策,只会让百姓对病毒更趋之若鹜,无知是最大的恐惧。

知乎用户 德国师爷德国法律​ 发表

因为香港属于中国。

知乎用户 两个苹果 发表

新加坡机场最近才达到原来流量的一半…… 这个叫 “没事一样”?

知乎用户 清澜 发表

过几个月再看,香港经济情况。

看看躺平,经济会不会像些人的宣称的那样不受影响。看看到底防疫影响经济还是躺平更影响经济。

知乎用户 new gundam​ 发表

香港人不打疫苗 不吃中药 然后一群人就拿过来说 新冠死亡率高

香港不检测 方舱建好不让人住 这些措施连欧美都不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些躺平言论的人无非是觉得自己不会得新冠,或者觉得就算得了新冠政府也免费帮你治疗是吧?觉得反正新冠致死死的不会是你是吧?我反而觉得死的就是你这帮为了所谓自由不把他人性命当做性命的人。

那时候必然是医疗资源严重不够,14 亿的人口基数所带来的死亡人数将会是极其庞大的,你觉得你一个平民能从那些有钱人手里抢下医疗资源?当初武汉没能控制住的场面还是没让你印象深刻?那还是已经尽力控制的场面了,如果不控制,全国爆发,你真的把人命当草芥吗?

所以说你们这帮人非蠢即坏,甚至又蠢又坏!

知乎用户 银河小阿姨 发表

林郑月娥昨天(3 月 21 日)出席疫情记者会时,宣布暂缓全民检测。她又说,当香港疫情没有出现反弹,并持续下降趋势,最快 4 月 21 日起分 3 个月、3 阶段解除放宽社交距离措施。

**首阶段:**康文署辖下处所重新开放,但市民仍要戴口罩,群组聚集人数上限放宽至 4 人;食肆可恢复晚市堂食,但酒吧酒馆要继续关闭。

**第二阶段:**余下所有表列处所会重新开放,群组聚集人数放宽至 8 人,泳池泳滩亦会开放、户外运动时不用戴口罩,而在食肆晚市堂食时间由晚上 10 时延至 12 时,每枱由 4 人增至 8 人,酒吧酒馆亦可开放。

**第三阶段:**处所的限制将尽量放宽,回复只执行基本防疫要求,包括戴口罩、有限聚人数、进入处所前要用安心出行及出示疫苗通行证。

详细的要点整理如下:

一、4 月 21 日起分阶段解除社交距离措施

林郑月娥表示,现在香港疫情变化快,已经累积逾 100 万宗个案,但现时可以稍为安心,因为疫情稍为遏止,疫情繁殖率下降至 0.5% 以下,呈下降的趋势。

因此,在疫情没有出现反弹迹象并持续呈下降趋势的的前提下,以三个月分三阶段由 4 月 21 日起解除大部分社交距离措施,但仍需坚守最基本限度的措施,包括进入处所前使用 “安心出行” 及出示“疫苗通行证”、处所进行清洁消毒、公众地方聚集人数限制及佩戴口罩等。

二、暂缓全民强制检测工作

特首林郑月娥今日(21 日)公布,督导委员会及指挥中心经评估后,决定暂缓全民检测。

她解释,全民检测已做了大量工作,过去一个月已细化方案、评估所需的人力物力及场地,一旦推行将为前所未有般大规模,亦要有一定限制人员流动配套,但考虑两地专家意见,均认为应在疫情爆发初期或尾段推行,故掌握时间是关键。

三、4 月 1 日起取消部分国家禁飞令

由于目前香港实施的地区性航班熔断机制已不合时宜,为滞留在外的港人带来困扰,林郑月娥宣布,4 月 1 日起,取消 9 个国家的禁飞令,适用范围为所有从海外抵港人士,不再将海外国家划分为 A、B 或 C 群组,首阶段先让在外的香港居民回港。

报道称,林郑月娥说,完成接种疫苗的香港居民方可登机回港,香港居民登机前 48 小时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并拿到阴性证明;

香港居民需要提前预定香港的一间检疫酒店至少 7 晚。抵港后,需要在机场进行检测,若阴性会获发 14 天 “检疫令”;之后乘搭专车抵达预定的检疫酒店,检疫期间每日进行快测,每位抵港人士都会获发 “防疫服务包”,里面就会有足够的快测剂。

在入住的第 5 日及第 12 日,会进行核酸检测。林郑月娥强调,抵港的香港居民若在机场或检疫酒店检测发现阳性,则需要离开酒店,转送到社区隔离酒店,并会获发 “隔离令”。

四、最快 4 月 19 日恢复面授课堂

文汇网报道称,林郑月娥表示,香港本地学校可在其原定的复活节假期之后,即最快 4 月 19 日恢复面授课堂。

她表示,小学、国际学校及幼稚园率先恢复面授课堂,中学则待中学文凭考试核心科目考试完成之后才恢复面授课堂,目前维持以 4 月 22 日开考文凭试为目标,已经有应变方案。“疫苗通行证” 已经涵盖学校的教职员和访客,12 至 19 岁的青少年第一剂疫苗接种率接近 95%。3 至 11 岁儿童第一剂疫苗接种率为 57%。

这些信息意味着什么?

上述这些信息,基本上都是各国走向共存路线时跨出的第一步。

香港的情况与新加坡非常接近,所以就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在 2021 年 6 月宣布缩短入境隔离时间,并且分 3 阶段解封。

虽然在后来 Phase 2 的时候遇到了 Delta 波,迂回到了 Phase 1 一段时间(虽然坡府不承认走了回头路,称其为 Phase 2 heightened alert)。

之后在 2021 年 8 月 - 10 月从德国开始陆续向欧美重要贸易伙伴开放了免隔离旅行通道(VTL)。走共存路线的国家地区基本上都没有做过全民检测。因为共存路线的目标不是清零而是降低死亡。全民检测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的支持,这些医务人员如果留在救治重症或者保障其他疾病就医需求的岗位上能够发挥更大效用。

而且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检测速度跟不上传播速度,完全起不到像在内地那样把疫情扼杀在起步阶段的作用。相反,根据目前各国的经验,在大规模爆发的情况下,通过发放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ART)进行日常随时检测比大规模集中式的全民检测有实操性也有效。

之前讨论过为什么香港疫情如此严重,一个总结就是香港是因为政治正确一直在做清零的准备,但后来被迫接受共存的事实。

新加坡和香港有相似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打的也是同样的疫苗,并且都有极其依赖贸易和人员往来的经济结构。在防疫政策上的成本收益分析和取舍也是互有参考性的。香港完全可以摸着新加坡的踩过的石头,且避开新加坡陷过的坑,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趟过这条河。

♥关注「银河小阿姨」
了解香港通关、深圳入境更多资讯,香港优才、留学、专才最新政策 添加 Maisie(18145843255)

香港移民专家会为您进行精准的评估,助力您的香港优才申请!

香港身份办理条件评估

知乎用户 LivetoFly 发表

人在新加坡的回答一下。“好像没事” 四个字是经历了两年多的试错和跌宕起伏换来的。其实同时反映了人性:未知的道听途说来的东西最可怕,确切发生在身边的常态事件就可以坦然接受,所谓生病都生麻了就爱干嘛干嘛。

2020 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极端恐惧,主要是对于突发疫情的茫然不知所措和应激反应。其实那个时候新加坡本地的日常病例最多 2 位数,能摊上在身边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是人人都害怕极了。一心一意要努力防疫,生活工作皆可抛。

经历了最初的严控和半封城,日常病例在 2020 年下半年继续走低,甚至几天没有新病例。这个时候大家的状态由最初的极度恐惧渐渐地转为比较紧张和谨慎。生活工作开始适应新常态,在严控为主的基础上努力希望着有开放的可能性(不然经济问题就会超过健康问题)。

2021 年中的德尔塔又把节奏拉回了严控,但是因为有了疫苗的大面积接种,外加毕竟一年了,当初的应激反应都慢慢适应了,大家的心态有些涟漪但是还是逐步平稳。反应在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方面就是发发牢骚,然后继续配合政府号召来调整防疫和工作生活学习的平衡与节奏。

2021 年尾开始的奥密克戎,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得病不再是一个概率问题而是时间问题。听说有人生病不再是通过新闻和网络报道,而是身边熟悉人们的真实写照。出门打招呼都是今天你阳了没之类的。对于病症的危害认识不再停留在理论和道听途说,而是耳濡目染的亲身经历为主。未知的东西最可怕,身边的常态就不那么可怕。伴随着疫苗和加强针的高覆盖,大家对于生病的恐慌情绪降到了历史最低。心里对于放开政策复苏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向往前所未有的高涨,对于政府的条例和措施是反对意见最少的一次。

于是乎整个社会呈现出来的状态和精神面貌就是 “好像没事了一样”。

知乎用户 某独立游戏作者 发表

没有关注,自然感觉什么事也没有。

知乎用户 弓不知 发表

因为香港人桶蘸价值太高,被迫防疫

知乎用户 剑圣 发表

那只是离得远没人关注,没听到有事不等于没事

知乎用户 wood 发表

美国对 “香港” 的关怀肯定超过新加坡。

而且新加坡不是美国眼里的典型的民主国家。

香港疫情在 2022 年 3 月以来, 走出了非常匪夷所思的反弹 。

香港比新加坡差吗?

香港卫生、医疗 、人均寿命都不差?

缺乏人力、医疗物资、防疫经验吗?

背靠大陆,怎么也比新加坡强。

那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就是有疑问,把题主的问题再展开一下,

抛砖引玉,看看谁能说清楚。

这里是 2022 年 3 月 , 港股也跳水。

乌克兰是 美国和俄罗斯的缓冲带, 香港某些人特别羡慕的就是乌克兰, 乌克兰倒向美国的代价就战争, 而香港则可能表现出战争之外的其他形式, 但是美国肯定不安于香港的岁月静好。

知乎用户 平头哥​ 发表

新加坡,没事?你是打算笑死我嘛?

我一堆新加坡朋友天天给我吐槽新加坡,你能信?

当然我这里的案例都是那些为了孩子读好学校,去当义工和义警的传统中国人,出国定居了还要卷的中国人

知乎用户 黯灭骷髅王​ 发表

人在新加坡,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

先说结论,由于气候不同,新加坡防疫的经验不适用于国内。

新冠是呼吸道系统疾病。

新加坡是热带气候,年均气温 25-32 度,气候温暖湿润,这种天气对呼吸道系统疾病康复有很大助益。相比较国内,这边的人更不容易感冒,感染了新冠更容易护理。咱们国家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冬春季节寒冷干燥,本身就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得了新冠转重症的概率比热带地区要高很多。

知乎用户 月夜下的牛魔王 发表

鼓吹共存的人有个特点就是当他变成重症的时候,他会忘记自己鼓吹共存的初衷

知乎用户 人生在世 发表

新加坡里面禁止四个人以上的聚会,违规者罚款到违法,众所周知,新加坡的罚款很贵,他们都很自觉遵守规则的

知乎用户 27 岁是颗仙人掌 发表

有个有趣的点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就是大多数东西你觉得什么样,完全取决于媒体给你看什么。在媒体不伪造数据的前提下,它可以通过选择性报道把读者蒙蔽掉。有点类似于幸存者偏差的东西,这种伎俩非常的隐蔽非常的有迷惑性,而且很容易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比如说这个国家的交通事故其实只有两种,一种是特斯拉的事故,一种是其他车的事故。没有人会在乎那沉默的大多数事故。香港和新加坡的这个问题亦然。只要媒体愿意,新加坡也可以在你心目中变成人间炼狱。

知乎用户 TOTTICHEN 发表

把大陆救援队当菲佣使唤

知乎用户 你卡里 发表

上海某地日增几十,被台胞感慨人间地狱。

新加坡日增上万,被台胞直呼没事一样

本来我想说个夸张点的,在内地呼吸都是错的,一定要去境外呼吸才能正确。

然后我想想回形针的逻辑,原来这一点对于台胞来讲早就是共识了。

没经过白 pig 的准许,谁让你们吃肉的?

所以只要与中国相关就是严重,一个人也是严重。

论证结束

知乎用户 小闲 发表

不是没事

而是不当回事

知乎用户 我的名字 发表

知乎用户 偶尔伟大 0613​ 发表

楼上那位 “欢欢喜喜过大年”,

@欢欢喜喜过大年

我就长期在新加坡工作,我真心不明白你既不在新加坡也不在香港是怎么言之凿凿的,你说你在新加坡的朋友结婚纪念日去看电影形同包场没什么人,我告诉你,我跟我朋友也去了,看了嫩牛五方的蝙蝠侠,只有前两排有空位了,饭店的话,周六周日周边的网红 brunch 不提前两三天定完全没有空位,所以放开了不限制了大家是出门消费的不用怀疑,我单纯反驳你瞎说,不评价坡县和香港防疫政策。

知乎用户 星间絮语 发表

只要哪个国家的防疫做得比较好,它就会暂时在国内报道上消失。

毕竟二百多个国家,总有哪个国家疫情比较严重嘛。

一般这个时候会报道:

这个时候就没消息了:

知乎用户 看没看见 发表

没调查就不要发言了

知乎用户 肯特岗技校技工 发表

不是吧 这也能 700w 热度??

啥叫没事一样?

知乎用户 Dolphin 发表

新加坡是 1000 个人分 700 天死,集中于 delta 的 100 天,救活另外 2000 个重症,疫苗另外 7000 个潜在重症。牺牲不知几百个疫苗副作用不耐受者。

香港保守估计是是 10000 个人分 70 天死,看起来比较恐怖,但这并不是清零政策不好,因为中国的隔离措施配中国的资源支持,香港确实可以清零的但有港独故意带病毒进去。

新加坡冷静机械滴在人类社会中 “压平” 了曲线。缓慢感染了保底四分之一的人口。实际因为自测阳性是不算的,真实感染人口应该已经达到 50% 以上。病毒每天依然能够在先剩下的人里面挖出! 0.6%~1% 的人口去感染。何况香港一片蓝海。所以香港会很恐怖,新加坡没事一样

知乎用户 核桃分心木 发表

实名反对‘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回答。

作为一个在新加坡读书毕业工作生活了近十年,现在依旧在坡县的人来看:现在的新加坡生活,跟你描述的你 “在新加坡的朋友” 的生活差别很大。

我不知道他们去的冷清电影院和高级饭店是哪一家?我前公司需要提前才能包到场次让全部女员工去看电影过妇女节。还在新加坡生活的人非常清楚 Vivocity, ION, MBS 哪个周末不是人挤人的,餐厅甜品店网红店哪个不是提前预定大排长龙。

另外,稍微动动脑子,如果真的如你所述,华人作为新加坡社会主体都惜命的在家憋着,这每天 1 万多的病例是哪儿冒出来的?

两个建议:

1: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一般样本太少的情况下,是不建议做出结论性结论的。

鉴于需要关注你才可以评论,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关注了,自己手打一个反对吧。

知乎用户 东风不待荷花开 发表

因为一个能偷渡过来,一个不能。

知乎用户 青奉 发表

在新加坡住了几年,总觉得新加坡是个披着资本主义外皮的社会主义国家,披着民主外皮的专制国家……

总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很多地方和咱们 tg 挺像的。都是政府执行力很强,少数精英带领大部分服从的民众一起抗疫。

虽然一路走来有很多让人吐槽的地方,但是新加坡也强制戴口罩,也建方舱医院,也几乎强制打疫苗,对所有打完疫苗的病人免费治疗。暂停医院的非急症治疗,集中资源等等。

当然因为新加坡本身岛国自然资源匮乏严重依赖国际贸易等等特点,新加坡不可能长期封城,他一方有难也不能指望别人八方支援,一切靠自己。所以只能一边做准备一边强行硬着头皮开放。

而国内的话,因为人均 GDP 人均医疗资源比如 ICU 床位呼吸机跟新加坡都没法比,所以一直动态清零。然后也能保证物资的供给和社会秩序,经济也没有停滞。

总的来说,中新两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并采用了最适合自己国情的防疫政策,都是值得尊重的好政府。当然新加坡一县之地,中间没有太多层级,管理起来也容易一点。国内就容易出现层层加码或者各种乱象。

新加坡已经过了疫情的顶点慢慢好起来,国内希望也尽快战胜疫情

知乎用户 粉红狼 发表

你全部的认知都来源于国内媒体的报道

知乎用户 加加加菲 发表

香港和新加坡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新加坡 zf 对社会资源有绝对的把控,可以把她理解成一个迷你的她,甚至身材更曼妙一些。


八千多赞那位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说几点对我们中国可能有借鉴意义的

  1. 新加坡的防疫是进二退一,进三退二的状态。波浪式前进。
  2. 新加坡有 2000 多家全科诊所(家庭诊所),这些诊所很好的分担了公立大医院的压力,大家不会一窝蜂地挤向大医院(新加坡的公立大医院看病要等比较长时间,我有次大概排了一周左右,还没到时间病就好了;本地人也比较倾向小病去全科,有必要才去大医院)。
  3. 新加坡的口罩令一直执行得很好(虽然有些看着就不可能防新冠,总比不戴强),口罩令预计至少持续到明年这个时候(假设奥密克戎是最后一个变种的前提下,否则会更久)。
  4. 新加坡绝大多数本地人和部分华人华侨对疫情并不恐慌(虽然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也并不足够),医生护士心态也都比较不错,这些人占据社会绝大多数,使得 zf 可以很高效地逐渐恢复疫情前常态。

国内的疫苗接种率并不低,这点也是很有帮助的。


国内现有的疫情很快就可以控制住,根本上说这是绝对的制度优势。大家做好防护,心态放稳,张医生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新加坡直到去年 8 月 30 号左右才允许轻症在家隔离,此前一直是发现确诊集中隔离。作为一个无依无靠强敌环饲的小国,能坚守一年半已经很不容易了。可能是实在扛不住了。

知乎用户 LeechJ 膏药药 发表

其实只看数据,印度也很稳啦。哦对了,印度 14 亿人。

知乎用户 嗯赢​ 发表

知乎用户 赵越​ 发表

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总体来看,和医疗资源无关,新加坡出名的医疗资源匮乏(这也是为什么前期新加坡选择清零);和疫苗接种率 / 减少重症效力有关;最后是公民知识普及,轻症不去医院挤兑有限的资源。

知乎用户 星辰大海嗨大了 发表

你见过抄试卷只抄第一题的,剩下全空着的能有有好成绩的?

知乎用户 不叫感恩怪 发表

与题无关,我是被喊着彻底开放的共存派给气到了,以后每天亲自更新香港数据。我记得香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死亡率 0.18%左右,他们很开心。你看看现在的数据…

香港死亡率还在上升,因为在确诊和死亡之间有迟滞:大部分死亡病例是在治疗过程中去世的,不是确诊当天就离世。

香港第三针接种率大概为 30%,虽然我们第三针接种率高 5%-10%,且群众组织服从度更高,但是我们医疗水平不及香港。可能大家对香港死了四千人没什么感觉,但是那是一个 740 万人口的城市。就这还在飙升的死亡率和感染率,你代入一下中国的人口基数?

中国接种率更高也更平均一些,那就假设死亡率只有香港的 50%。假设感染率和死亡率分别定格在 15% 和 0.291%,61 万人将付出生命!想都不敢想!不是说不开放,而是目前病毒的杀伤力仍然不能全面开放。

以现存主流病毒分支的致死率,直接全面放开你觉得会多出版多少本_方方日记_?


3-18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打齐三针对降低奥密克戎传染、重症、后遗症有很大帮助。外国全面开放的三针接种率基本最少都在 60% 以上。我们应该会追求更高一些,也希望这段时间病毒毒性再降低。

香港加强针接种率为 32%

这是我推测的大陆加强针接种率。标黄数据是根据新闻报道得来的,相对准确。后面的数据是估算。

知乎用户 Matt Liu 发表

新加坡 500 多万人,但是年青人多,外劳多。香港老年人多,打针的比率也不高。所以死亡率就上去了。

知乎用户 么么哒 发表

新加坡只是躺平了而已

今天跟新加坡客户视频聊天,他们已经放弃居家办公,改正常办公了

女老板说:没事啦,就是好像感冒而已,有两个同事阳性,居家七天后又回来上班了

……

知乎用户 金凯 发表

李家坡真香,要舔

知乎用户 mindu15 发表

当你发现之前官媒里滚动播放的那些听起来疫情非常严重的国家消失在新闻了,你就会明白,是人家交卷了,而且是高分

知乎用户 李昀 发表

西安一个孕妇出事,清零政策不人性。

新加坡新冠死人不报道,没事。

太棒了。

知乎用户 智韩众研留学​ 发表

防疫控制,主要分为三种国家。

欧美等国:“我控制不了,当大号流感吧”;亚洲部分国家:“这是大病,得治!但是真的有心无力。”、中国:“我人口基数这么大,没有退路可言。干就完了!”。

现代社会防疫工作是真的很难持续进行,政府没有足够的威信力和能力是肯定控制不好的。

欧美等国就不说了,部分亚洲国家其实也有在奋力抵抗。但自从奥密克戎变体成为主要毒株后,已经出现难以遏制的状态。

韩国医学界就或主动或被动的表示:“持续性的防疫控制是很难的,最大的作用就是推迟巅峰的爆发点。等到国民都打好加强针,新冠病毒的毒性降低,医疗设备跟上需求。到时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做到科学的群体免疫。”

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能力持续不断的去做动态清零,最近即使严防死守。我国依然有疫情抬头的趋势。我们始终追求清零所以会觉得只要有就需要解决。他国追求的是越少越好,所以在我们看来都没有我们这么紧张。离我们越近也就觉得越严重。

知乎用户 TONYHEAD 发表

来自方舟子 TG:

新加坡疫苗接种率达到 92%,病例病死率 0.04%,与英国相同,低于流感病死率。因为还有大量的感染病例没有上报,实际感染病死率还要低。

知乎用户 ba aa 发表

香港会成为因新冠疫情死亡最多的省份

知乎用户 网中求财 发表

只要你不当回事,这种事情也就不算个事。

知乎用户 沉雾 发表

一个娇生惯养的溺爱专区和一个大国之间博弈的小国,没得比啊……

知乎用户 as 蓝月儿 发表

在商言商,他们因为疫情造成的损失远超中国防疫的成本。

知乎用户 黄小不 发表

确实是地小人密的新加坡,死亡率基本维持稳定,控制在 1 个百分点,而香港基本飙升到 5 个百分点还多。

不过香港疫情整体数据有向好的态势。

主要原因还是

一、老龄化程度高,20% 左右的老龄化。

**二、很多老年人由于空巢或者护理需要,住在空间紧逼的养老院。**疫情之下,几百号老人的小养老院可谓是:覆巢之下无完卵。面对老弱病残,病毒凶残地一锅端,而这些基础病的老人,抵抗力很差,造成了大规模的感染,而且易重症。

**三、感染之快重症之多,打破医疗资源的相对平衡。**医疗资源挤兑,造成了最早的医院门口排队。后来政府及时调整,中央出手相救,方舱医院和定点收治新冠的公立医院逐步解决完善,解决了医疗资源的问题。

香港死亡率居高不下?老龄化、空间紧逼、治疗模式…… 都有吧!

知乎用户 跨境屋跨哥 发表

几个原因,1. 新加坡选择躺平媒体不在重点报道 2. 新加坡人员构成比香港年轻 3 新加坡疫苗接种率很高,

知乎用户 多月 发表

鼓吹躺平放开的,我也不想多将道理了。大陆真有那一天,我希望全民签保证书:支持开放和躺平抗议的人,当因新冠及其并发症需入院治疗时,不予以治疗,优先治疗反对躺平抗议的群众。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关于香港的防疫,你有啥好意见?

知乎用户 老鬼 发表 中央介入过早。 大陆不应该这个时候就派驻医疗到香港,这只能引起香港的敌视。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是不同的。香港这个地方,需要的不是封城,是经济流通。 大陆屡试不爽的封城战术是建立在大陆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度高的基础上的。 …

什么情况下或者预计何时可以海外回国不用隔离?

知乎用户 庄有猫​​ 发表 防疫策略是基于疫情动态调整的,而疫苗接种率是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一 前段时间有媒体约稿,让我讲讲全球新冠疫情撤退的。后来发稿前媒体老师联系我,说里面关于与病毒共存的部分现在不太方便讲,做了一定的修改,我说理解,完 …

2022 年中国是否有可能开放入境?

知乎用户 厉无咎 发表 我个人觉得,2022 年不可能开放。 看了一圈回答,没看到一个从广大乡镇农村的角度来考虑的。要么是国外,要么是大城市,看来咱农村人还真不算人啊。 我在乡镇卫生院工作 30 年了,对乡镇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太了解了,奥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