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之争与科学的思维素养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转基因之争与科学的思维素养

作者:白云黄鹤  来源:基因农业网

科学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始于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科学和民主也被称为赛先生和德先生,当年,这两位来自西洋的先生成为中国启蒙运动最深入人心的形象。100年过去了,中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移动网络不断改变日常生活,超级工程力拔世界头筹,中国正在向科技强国迈进。但是科学的精神是否融入了我们的文化?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否成为了我们思想的素养?一场转基因之争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前进路上的阴影,也照出了我们因袭的沉重历史负累。试看媒体对转基因技术的宣传和渲染,大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官方对转基因技术的摇摆与矛盾,都体现出了国人的科学思维素养。

规律和经验

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在科学的知识体系建立之前,人类只能根据经验、根据所见所闻所感知的零碎知识来认识世界的,不能运用规律来理解现在和预见未来。今天,人类利用Bt基因培育转基因抗虫作物,是建立在对Bt基因的功能和结构充分理解的科学规律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如果我们无视科学规律,只从“虫子不吃、人吃了可能有害”的经验出发,是无法对转Bt基因抗虫作物做出正确评价的。

实证与臆测

科学是一门实证的学问,每一个科学规律都必须经过实际验证。科学可以从提出假说开始,但是假说必须通过实践证明,并且符合必要和充分的逻辑条件,才能成为科学规律。可是如果离开科学的思维方式,仅凭感性和支离破碎的若干概念去推论,就成了臆测。例如经济学家郎某,也介入转基因技术之争。他说:“这就是转基因的问题,所以玉米、大豆都有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会破坏免疫系统?为什么会破坏肾脏跟肝脏?很清楚了,肾脏跟肝脏是干嘛的?是解毒的么,可见这个毒已经破坏到肝脏了”(2010-02-25 ,来源和讯网)。他把免疫、肝肾、解毒这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罗列到一起,采用煽情的语言,臆测出一幅恐怖的景象。

逻辑与推理

我们常说,说话要符合逻辑,可见逻辑和推理是十分重要的思维方法。生命科学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过程,是符合科学逻辑的延伸;国家关于转基因作物和产品的安全性管理制度,也是一套科学逻辑体系。我们可以批评转基因技术是否滥用,可以讨论转基因技术会带来哪些风险,也可以批评安全性管理制度是否严格,但是不应该离开正常的逻辑和推理,断章取义的抽取个别概念去煽情。转基因技术能够使生物具备过去没有的新性状,例如棉花能抗棉铃虫,切开的苹果不变色。但是并非一切少见的植物性状都是转基因的。网上流传颜色鲜艳的蔬菜、个大的草莓都是转基因的,这些完全不符合逻辑的反转谣言反复传播,引起一部分人对转基因技术的恐惧,说明这些受众的逻辑思维素养还有待提高。

类比与分析

针对转基因抗虫作物,有一句十分煽情的说法,“虫都不吃,人能吃吗?”这是一种类比的说法,其隐含意义是人和虫都是动物,都是靠食物为生,你看虫子都不能吃,人更不能吃了。类比是一种思维方法。类比有抽象和具体,有感性和理性,有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精密的比较,也有仅凭感觉进行的简单模糊的比拟。简单模糊的比拟由于其直观通俗,很容易引起共鸣。国人十分善于简单的比拟思维。例如食疗法常常用“吃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来搭配食物,炖猪心补人心,炖猪脑补人脑,炖牛鞭壮阳。其实心脑血管病变常常源于高胆固醇,而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特别高,对心脏大脑危害甚大。“虫都不吃,人能吃吗”就是一种简单的类比思维,缺乏科学的分析。虫有千千万,如果我们不能进行细致的分类和科学的分析,怎么能发明那么多的针对各种不同的害虫的药物和技术?细致的分类和科学的分析是现代科技的基础之一。我们今天有杀蚊子而对人无害的蚊香,有杀杂草而对庄稼无害的除草剂,有杀癌细胞而保护健康细胞的抗癌药物,这些都是精密的科学研究的结果,而不是像“虫都不吃,人能吃吗”这样简单的类比所能概括的。

相对与绝对

相对和绝对是最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之一。人类在某一阶段的任何认识,其正确性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相对的。但是缺乏科学思维素养的人,往往为了追求绝对的结论而偏离了正确的思维。农业是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行业,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防线,这是转基因之争中双方都有的共识。争议的问题是如何科学的认识食品安全的相对性。一个科学家无法回答的问题是,“你说转基因食品安全,请问吃一年安全,十年五十年安全吗?吃一代安全,吃十代二十代安全吗?”华中农大教授林拥军说:“什么是安全?安全是个相对概念,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只有基于这个共识的讨论才有意义。”这是十分客观的意见。

安全与剂量

食品安全不仅在时间的维度上具有相对性,更在剂量上具有相对性。离开剂量谈食品安全或毒性都是非科学的、诡辩的。网上流传的所谓军旅作家吕某某用两碗水打败科学家的文章就是脱离剂量的诡辩。我们每天吃菜都要用食盐,因此在可口的范围内食盐是安全的。但是给你一杯浓盐水,喝下去就是不安全的。说到食品安全的剂量,就要考虑计量的精确性与安全阈值。科学的问题总是和测量联系在一起,科学的进步也表现为测量技术的进步。古代的人们只能在人的五官能感知到的范围内去测量世界,最小到肉眼可见的沙粒,最大到目力可及的山河。可是今天一个受过科学训练的人,使用科学工具,微观可以看到分子原子,宏观可以远望火星的表面。以前我们识别食物的安全性只能像神农尝百草一样去品尝,可是我们今天可以检测到一捆青菜中有多少农药残留分子,可以检测出一斤大米里有一粒含有Bt蛋白。面对如此精密的测量,很多食物成分已经从有没有转变为有多少的问题了。所以欧美国家认定是否转基因食物、是否需要标识,是有一个含量的数量标准即阈值的。

统计与概率

很多科学规律都是通过对大量事件的统计分析得出来的。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可能引发癌症的各种因素,就是基于对大量病例的统计分析。所谓一级致癌物、二级致癌物是对这些物质引发人类癌症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分类。食品安全都存在一个概率问题,存在一个取舍问题。花生和鸡蛋是人类长期食用的日常食品,可是却有少数人对花生和鸡蛋过敏。但是人类并没有因为有个别人过敏这种小概率不安全事件就不吃花生和鸡蛋,而是采用现代技术,鉴别出哪些人可能对花生和鸡蛋过敏,从而避免过敏事件发生。当一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时,我们可以认为它实际上不会发生。例如天上掉陨石是可能砸死人的,但是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如果我们每天生活在担忧被陨石砸死的恐惧之中,那就活不下去了。许多反转的谣言采用夸大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理性思维来认识。

讨论转基因之争与科学的思维素养,是一个重要而基础的命题。现在大家在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科普,我认为还要关注科学思想和思维素养的科普。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引起科学界的更多重视。

作者:白云黄鹤,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退休)。

(XYS20180221)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作者:孙滔 来源:基因农业网 科普与民主 相比民主,科学更具有普适性,更加清晰无争议。民主的追求是让更广大的民众拥有更多的权力,科普则是把少数人占有的知识财富分享给广大民众。 科普的形式有很多种。媒体对科技的报道就是一 …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没有定论吗?——转基因科普讲座之十一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没有定论吗?——转基因科普讲座之十一 ·方舟子·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种说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没有定论。”这里说的不是特指某种特定的转基因食品,而是泛指所有的转基因食品,意思是对任何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安全,没有定 …

雀三儿无科学伦理

雀三儿无科学伦理 作者:周宏 崔永元又在那里泄私愤了,这回他一本正经地胡说起科学伦理来,写了一个混账文叫什么《有个摆设,叫科学伦理》,开篇即用加粗文字点明该文主旨:“科学伦理”这个词,在中国就是(此处多了一个字,可能他炮制这篇垃圾文字时,一 …

反文明的三角支撑

反文明的三角支撑 作者:贾湛 认真看看新语丝的文章,就会发现除了直接揭露科技腐败外,有三个大的主题:一是反宗教迷信,二是反中医,三是支持转基因。显然这是因为新语丝网友明白,宗教迷信、中医和反转,已构成现代中国反文明的三大支撑。 早就说,对中 …

这才是心理学,这才能保护你

Claude Monet, Boating on the Ept 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心理学是伪心理学,不过是巫术与骗术的翻新。 而人容易被伪心理学吸引,因为它显得新奇、独特、有效、解释一切,而且,你似乎通过一篇文章,一个概念,就成了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