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还是不封,这是个问题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3月26日,在小区里散心的邻居

前情:

我在疫情下的上海

上海疫情四日:不自由中的等待

1

3月26日,周六,阴晴不定

小区被封第三天了。此前两轮测试,本小区都是全部阴性,按说今早0点就可以解封了,但昨晚的说法却是浦东要再来一轮抗原测试,继续封控至28日18时——然而,就像此前在各地反复上演过的那样,谁都不知道到那个时候是不是再接着封,毕竟一切皆有可能。

焦躁是没用的,生活还得继续,只能学着与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防疫措施共存。静下来写了《上海疫情四日:不自由中的等待》,虽然都是琐事,但我预感这段经历可能对我的余生都有意义。

老同事看到这篇,出手赞赏了100元,她说谢谢我说出她的感受:“我也想写,但是写不出来。”她这些天也在家办公,“老板急死了,下周一让我们回去上班”,这场疫情雪上加霜,总得做点什么,“等也没意义,大家就冒着风险去工作呗”。

3月26日的午饭

更多人担心的大概还是嘴边的那口饭。一个新的谣言因此应运而生:上海市民将可以每人领取96元副食品补贴——虽然这很快被辟谣,但我猜想很多人宁愿相信它是真的。

微信群里有人发了几段视频,不知是上海哪个小区,无数人群集起来,高呼“我们要解封”。相比起来,我们这里尚属平静,虽然方舱就在不远处,但除了大门封闭,别的大抵如常。住附近老新村的更方便,因为里面有超市和沿街的不少卖菜摊位,听朋友说也都开着。不过,谁都不知道这是不是风暴来临前的平静。

午后去散步,有一对母女俩在楼下空地上打羽毛球,而我第一反应竟是注意到她们没戴口罩,那像是一种如今已难得的自在感;在花园里,遇到一对母子在灌木丛里捕虫,这原本是再平常不过的景象,但此刻不知何故让我感觉有几分会心的心酸。

我平日周末为了赶稿,也有可能足不出户,乍看起来跟现在也没多大区别,但是“能出去而不出去”跟“不管你想不想出去,都不能出去”还是有着微妙而重大的差别的。

原本下楼来走走,也是想活动活动,再找个安静的所在读会书。然而虽然春光明媚,但在亭子里翻了翻书,思绪纷繁,竟然难以静下心来。

在小区里遇到的大部分人,看来也都无所事事,只是踱步。我从来没有看到小区里这么多人,大概憋了三天,都无处可去,都只能到楼下散心,何况还需要挨个下楼自测。

看到不少门洞已经在发新冠抗原自测盒,每个人都可以自行居家做核酸检测。这一做法昨天就已在浦西一些居民区试点推行了,也因此很快出现了一个揶揄的说法:“全家捅”。

轮到我们这个门洞时,已是晚间9点半多。下楼来,正看到大白和一对老夫妻在争吵。听了半天,才明白他们才吵什么:老头的意思,为什么每次都从小区那一头做起?轮到我们这里都很晚了,都没法按时睡觉了;而大白也一肚子怨气,忙了老半天,这里是临时加给他的任务,他也听不大懂老人的上海话,“你看我们另外两位志愿者,也都70多了,都很辛苦,不能体谅下吗?”

第一次领到自测盒,还有点新奇,其实也很简单:大白说用检测棒在左鼻孔里转5下,再到右鼻孔里转5下,然后放回去,一会就出检验结果了——T是阳性,C是阴性。Suda记反了,看到C,吓了一跳:“怎么我们家还有阳性?”我看了一眼,说:“C是阴性啦。不然我们中奖,解封后可以去买彩票了。”

在等待的间隙,老二又朝哥哥丢小树枝,两人追打起来,一个没注意,他们已撞到一个邻居。我赶紧跟人道歉,责备了他们两句,老大没声辩什么,老二则说:“可是我真的好无聊。”

一时之间,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老二平日其实比哥哥宅多了,可是两周多来天天网课,他越来越频繁地抱怨“无聊”,我不知道该为他这样惹是生非而烦恼,还是为他本能地无法适应这样不自由的生活而欣慰。

2

3月27日,周日,多云

妈妈一早6:30坐堂妹的车去给爸爸和六叔扫墓了。每个人入园都要看健康码、行程码、核酸结果,非常麻烦。临近清明,偌大的墓园只有寥寥二三十人。

爸爸墓碑上的字重新描过了,颜色鲜明。她把碑擦了一遍,跟他说几句话:“今年情况特殊,儿子、儿媳、孙子因为疫情,不能回来,没办法。你不要见怪,还是要保佑他们啊。”

还好及时去了一趟,堂妹后来告诉我,下午点多就收到墓园的通告,明晨8点起封园了,无法再祭扫。她原本这两天事还很多,之所以想着还是尽早去下,也是预想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幸好。

崇明孤悬江海,一直给人感觉太平无事,但这一次也如临大敌。妈妈说,城里最大的庆成菜场已经封了,我们镇上的菜场每天只在5点到11点间开放。昨天下午,各村都只剩一个出入口,其余都封掉。她说:“现在上海回来一个人就像犯人,都被盯紧。就没见过现在这样的。”

她下午又要到村里做核酸。我说,这疫情,老人还是要多小心。她说:“你安心,我没事的。”疫苗早打过了,就一个人,家里的米和菜根本吃不完,“能活几年本来就是命,怕什么?老人又不上班,其实没事,年轻人才是真的苦,上有老下有小,这样下去,连三分钱都赚不到,到头来只好大家都去讨饭了。”

如今在上海,每一天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甚至上午都料不到下午又会发生什么。早上听说浦西一些地方陆续解封,徐汇滨江绿地人山人海,但旋即又听说是谣传。关在围墙里,外部世界的一切看起来现在都像是虚拟的,不知真假。

下楼去走走,小区里老人们聚在凉亭里打牌,也有人在聊天,看不出惊慌。小区群里一堆人在团购网红汉堡和咖啡,网上群嘲过上海人这种危难之际还想保持“腔调”,实属“还没饿过”的奢侈需求,但我想,人和人的底线不同,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没咖啡的日子确实就不叫日子了。

不论如何,对很多人来说,上海能气定神闲进行“精准防控”的神话已经破灭了。那些曾痛恨“沪吹”拉踩的人,看到了绝好的拉踩机会;而另一些人则坚称上海的防控仍不失为最温和、人性化的。

不过,对我身边的大多数上海人来说,外部的这些评价都无所谓——之前上海被人捧的时候,他们没怎么在意,现在上海被人黑,他们也不辩解。

一位朋友是老上海人了,看到他在朋友圈里说,自己向来“不赞赏任何地域品质”,“意见撕裂时,我也从来没有站在大多数人这一边”,时局如此,已经没必要说什么了:“上海的动人之处,自不必说,但是今天的局面,一切勉为其难的赞美,都尴尬得像是嘲弄。”

上海感染者住址地图,截止3月25日

如果看感染者的地图,确实上海已遍地开花,但比烂是没有意义的,那我们只能在泥坑里徘徊,重要的是在病毒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防疫是否有变动的可能。

午前写完《上海为什么不封城?》,我还是希望,上海能试点、探索一个新的模式,让我们的日子逐步正常化。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说:“中国有上海,没有全部一刀切,至少给人一些希望。”

我知道不少人都有类似的想法,但现在上海的情况如此,也充满不确定性。一位外地的医生朋友午后跟我说:“说实在的,本来上海的管理方式之前让我对新冠还有些希望,虽然我也感觉从医学上不太可能——为什么上海管得松却一直没有爆发?目前这种状况真的感觉很绝望。连上海都这样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焦灼的确实并不只有上海人,对其它地方的很多人来说,凭什么上海可以试点?有位外地读者说,前两天因为有位上海无症状感染者去了对面小区,结果方圆800米楼里的人都收到时空伴随的短信了。

一位苏州的读者说:“这里2月份刚经历了一波,熬了一个月刚准备开学,又因为上海的外溢前功尽弃。当这里部分被疫情严重影响的人们看到网上各种吹上海的文章的时候,您说他们能心平气和地支持上海作创新探索么?”

和一位外地朋友聊起,她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这种心态:“你们也要理解外地怨声载道,因为其他地方很严格,有一例确诊,人家那直接就上全封。其实上海只要解决了外溢的问题,上海内部封不封,外地人是无所谓的。”

一张上海疫情地图,不是我家,看起来是闵行一带

虽然连日来疫情看上去很严峻,但上海仍然坚持不封城。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宽松人性化,而在另一些人看来,这却是防疫不严格有疏漏。这往往演变成无休止的口水战,但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宽紧,而在于能否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控制住疫情。

傍晚,公司人事来问我,下周是否到公司上班,“不强制要求来办公室,看你自己的哦”。我想了想,告诉她,只要明天黄昏按时解封,那后天就去公司。虽然她说这并非硬性要求,但我也想体会下中断已久的正常生活。

这个希望,很快破灭了。晚间20:23,通告下发,鉴于上海疫情严峻,明早5点起浦东全域封闭四天至4月1日,浦西则从4月1日至5日封闭。

通告中“压茬推进”这样的措辞,很多上海人都看不懂,有细心的人揣测,这意味着通告已不是上海本地所能主导了。是否如此,无从得知,但不论如何,那一瞬间,我心情十分灰暗。

立刻就有很多段子冒出来了。这种东西对半轮流封,在国内此前也没有过,因此有人揶揄:“上海国际化究竟对标谁,历来讨论很多,有说像东京的,有说像新加坡的,也有说像洛杉矶的。今天官方定调了:像柏林。”

据说因为外卖快递小哥可以自由出行,居然有律所合伙人连夜注册骑手身份,就为了出门开会。还有个段子说:“浦东的朋友今天去淮海路喝酒,23:50叫到出租车,问:他几点能到家?答:4月6日。”

在今天午夜两岸交通阻断后,就将彼此不通。理论上说,现在从浦西去浦东,可以从虹桥机场飞广州(机票100元以内),再从广州飞浦东机场。但很快有人提醒:“要隔离的,而且自费,并不划算。”另一位接口:“我以为他落地广州后直接隔离没法回上海。”

今晚上海无眠。“浦东发布”说,浦东今晚仍在营业的超市、卖场、农贸市场均营业至24点。22:30,听说金杨新村这边短暂解封两小时,允许采购,深夜11点半的“大富贵”门前仍然都是市民。网上因此有这样的黑色幽默:“留给浦东人民买菜的时间不多了,留给浦西人民的菜不多了……”

我就在浦东。小区外的菜场老板说,今晚连夜发货,不管多晚,直至明早5点封控前最后一刻。我们也不得不加入抢菜的行列,Suda抢到菜场的一份,但老板不知几点能送到,她说:“要不你先睡吧。过两个小时你醒来接着等。”

我也难以入睡。凌晨被她弄醒,我惊起:“要去取菜了?”她笑笑:“没有,还是没抢到。小菜场也就能送30份,老板估计也来不及配菜。算了,不管它了,听天由命吧,一时半会也饿不死。”

3

3月28日,周一,阴转晴

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昨天上海新增病例整整3500人,因此网上流传一份“悲报”:上海新增病例数已经超过上证指数了。

清早,妈妈来电话说,镇上的菜场超市全部封了,公交停运,和浦东同步。她忧心我这里,我宽慰了她几句。一早上,叮咚没抢到菜。盒马貌似货架也空了。家里的菜,可以支撑到4月1日,但问题是谁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加码。

岳母在微信里问,家里的药够不够。我的高血压药还够吃5天,4月1日能如期解封就没事。这么一说,Suda看了啼笑皆非:“你为什么这么老实啊,白白让他们担心。”我叹了口气,撤回了。她说:“其实你的高血压又很轻,你知道自然观察的周老师吧?他也是三四十查出高血压临界,都没吃药,就是每天暴走,多少年了,现在血压很平稳。你需要的是多运动。”

但至少现在,运动也难。昨晚的通告中要求封控期间“足不出户”,但这是个不精确的定义,怎么才叫“足不出户”?不出小区是肯定的,但不出家门、不出门洞、能出门洞但不出小区,这三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昨晚一度心情灰暗,但今早在阳台上凭栏眺望了一阵,渐感释然。我相信,即便上海这次对新模式的探索中断,但我们迟早还是要重新开始,毕竟正常生活终究要回归,而除了疫苗、特效药、自身免疫进化之外,没有第四条路可走。封控并不是一条道路,它最多只是争取时间的战术。

3月28日的早餐,面包是自制的

同住浦东的大学师妹在微信上问我心情如何。聊了几句,她说眼睛不舒服,只能发语音,请我见谅。一问才知,她昨天眼睛血管破裂了。她说:“我没事。昨晚拿着就医证去过仁济东院了。开了眼药水,静养就好。”她在医院里看到不少老年病患,虽然当下不是那么方便,但还是可以得到照顾,也看到医务人员“在现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也都在做自己能做的事,真的还是很感动”。

回家时,看到路边小店,乍看虚掩着,但其实推门进去还开着,物价居然也没怎么涨,原价7.8元的一桶农夫山泉也就9元。付款时她说:“老板,你还是很有良心的,都没怎么涨价。”老板笑笑:“会被罚的。”

她说,看到这些,就觉得这座城市还是有希望的,自己当初选择在这里生活没有错。我也希望是这样,但我不知道在这次疫情过后,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被永远地改变了。

表面上看,在浦东封控之后仍然很平静。午后在小区里做了第三轮核酸检测,仍是混检。有了前两轮的经验,这次效率更高,我从开始排队到测完,前后只用了3分钟。

测完之后,我在花园里的长凳上看会书,看到围墙外的马路上空荡荡的,心里也有几分空荡荡的。有一个老妇举着手机过来,边走边说:“看看我们小区,大家晒晒太阳,看看书……”我这时意识到,她是在拍视频,心里不免苦笑,没想到苦中作乐,在旁人眼里倒像是岁月静好。

网上流传的图,这时刻,蔬菜可抵牌桌上的筹码

平心而论,我家现在不算是最困顿的,家里也还够吃。10点,楼组长来问,要不要买菜,30元一份。在多少城市曾有过的配菜,现在算是第一回亲历了。和Suda感慨了一句,她并不惊奇:“本来就可以,但我们前两天没登记,现在居委会就派人来问问。”

今天在不同平台下了三单:蔬菜倒没怎么涨价,但下午2点拿到的洋鸡蛋还是涨了,30个45元;黄昏又拿了一只鸡,46元。夜里,邻居问我菜够不够吃,拿了草头和咸菜给我,她家是本地土著,因而在小区的角落里居然还有种一小块菜地。Suda后来笑问:“我们是不是以后也在阳台种点菜?”

昨晚十点多,三位上海说唱歌手发布了一支新歌《先抢菜,再做核酸》,火爆全网,听了倒是也很解压。老二很喜欢这个旋律,家里平常不说上海话,这倒成了他学上海话的一个机会,虽然他有点跟不上歌词,起初甚至把“大家一道抢菜”听成了“八嘎亚鲁抢菜”。

这几天都没好好活动,男孩子的精力无处宣泄,到晚上就不肯好好睡,缠着我要讲故事。我和他们讲了现在疫情的事,希望这段经历也能给他们留下一点什么痕迹。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脑海里想起《美丽人生》,那个伟大的爸爸,即便在极其灰暗的日子里,也告诉孩子那只是个游戏,但现在我却不免踌躇,应该告诉孩子一切如常吗?

有一位朋友说,在当下,“出门野餐是奢侈的,看电影是奢侈的,旅行是奢侈的。我有时候觉得,我努力给孩子维护出一副生活如常的样子,甚至有点恐怖谷效应。因为我心里知道,那只是看起来像,但不是一样的。”

这当然说得没错,但我想也是经历了这样,才会更充分地意识到什么是正常生活。今早问起岳母如何,她很开心:“福州没事。我们很自由啊,现在真的是感到自由的可贵。”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参照,我想她也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维舟

思考问题的乐趣,是不可替代的

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思考问题的乐趣,是不可替代的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上海疫情怎么样了 ?

知乎用户 李雷 发表 上海小区隔离,某多多一个条子,就可以让被隔离的人去公司上班。 目前某多多已经确诊,公司依然没有通知居家办公,几千人在一栋楼里面养蛊,真的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讲讲这一周以来我们小区的情况吧,只能用四个字来形 …

饥饿中的西安是中国的昨天,也是中国的明天

饥饿中的西安是中国的昨天,也是中国的明天 ·方舟子· 2021年12月22日西安宣布封城,引起了一片恐慌,很多人都去抢购物资,有人甚至一下子抢购了近万元的食品。西安政府赶快出来劝大家不要恐慌、不要抢购,保证物资供应会很充足。有一些人可能真信 …

如何看待上海这一轮疫情?

知乎用户 九月 发表 我的老婆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一位默默无闻的一线护士。她一直以自己是急诊抢救室的护士,觉得自己可以救治很多人而自豪,虽然知道危险也热爱自己的岗位。3.6 凌晨我老婆接到通知召回医院,全院核酸,因为发现住院病人在复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