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农村人对火化有所排斥?
知乎用户 豆子 发表 少部分地区的部分人,确实思想没有转变。 禁止土葬的本意是杜绝婚丧攀比,提倡从俭,节省成本;保护环境,守住田地。还兼带着防止疾病、瘟疫的传播。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火化以后,除了尸体不是整个的,一切程序照旧。还是占用田 …
2011年初夏,摄于故乡。
清明节,回乡扫墓。从城里回村,沿途的农田里随处可见在烧纸钱、放鞭、放烟花的人。
我的故乡是平原,一马平川,连丘陵都没有,国土面积只有近600平方公里,但人口有五六十万,是全国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我们村,更是人多地少,一个六口之家,一般只有一亩三分地,且分散在三四处,土地之少可见一斑。土地如此之少,但老家祖祖辈辈的传统,人老去后葬在自家农田里,或者是葬在未出五服的叔伯族人的田里。
大概正是因为土地金贵,过去老家人去世后都是土葬,不立碑,三代人左右的时间坟自然就平了,还原成农田继续耕种,所以我们村近一两百年的时间里耕地从来没有因为土葬占用而大量减少。
十多年前,老家开始推行火葬,但当时执行得并不严格,有一些老人在去世前留下遗嘱希望土葬,子女们为了遵从老人的遗愿也会想办法让老人最终土葬。近些年,必须火葬禁止土葬的所谓殡葬改革执行得似乎严格了,县里连棺材都不允许制作销售了,村里近几年几乎再也没有听说谁是土葬的。春节前后,先后有一位堂兄和一位堂伯父去世,都是火葬。
但是,在农村强制推行火葬的好处究竟是什么呢?我想来想去,找不到农村火葬比土葬好的理由。
过去土葬,棺材直接埋进土里,数十年近百年之后,棺材等自然腐烂,耕地还是耕地,丝毫不影响耕种。
以我家为例,我的祖父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去世了,土葬的,我记事起就没见过祖父的坟,推算起来应该是在在短短三四十年的时间里就自然平掉了。我的祖母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去世的,我当时刚上小学一年级,土葬的,没有立碑,前些年大哥二哥培过一次土,坟因此至今还在,但只是一个土包。
老老(我们老家把祖父母的父母喊为老老)们以及更早的祖辈们的坟,也是早就自然平掉了,这些祖辈去世后所占的耕地早已恢复,继续种粮食种蔬菜。
这就是故乡的过去:人死土埋,然后经过数十年近百年的自然演变,坟平田归,栽粮种菜。
如今情况大不同了。人死后先送到火葬场火化,然后骨灰带回农村下葬。下葬前,在耕地里挖好坑,坑里用砖和水泥修建成墓穴,然后把骨灰盒放置到墓穴里。然后盖上石板,或者用砖头水泥封穴,再在上面覆盖土。
人到中年,近些年回乡奔丧时已经无数次目睹这样的场景。
每次我都会站在现场暗暗忧虑:长期这样下去,几十上百年之后,耕地下面的水泥砖头将来会越来越多,将来我们村本就不多的耕地下将遍布水泥砖头甚至是用混凝土修建的暗堡。
火葬在农村里成为主流之后,另一个重大的变化是村里坟头前立的碑越来越多,一旦立碑,坟头就很难自然消失,有的人家甚至在逝去的亲人的墓前修起小院子,地上也大面积硬化,耕地逐渐被侵蚀。
不难想象,若长此以往,人多地少的故乡地下将暗堡遍布,田间墓碑林立,将来可耕种的土地将越来越少。
2024年4月8日
知乎用户 豆子 发表 少部分地区的部分人,确实思想没有转变。 禁止土葬的本意是杜绝婚丧攀比,提倡从俭,节省成本;保护环境,守住田地。还兼带着防止疾病、瘟疫的传播。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火化以后,除了尸体不是整个的,一切程序照旧。还是占用田 …
李克强死因成谜 ·方舟子· 前总理李克强突然去世,是谁也没有料到的。他退休还不到一年,才68岁,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当中算是死得比较年轻的了。一般来说,党和国家领导人退休以后还要活很长时间,活到八九十岁、上百岁才会去世,因为他们享受着全中国甚至 …
新新默存 新新默存 微信号 LukeTranslation 功能介绍 默存格物 发表于 铊中毒案受害者、清华大学1992级校友朱令女士于2023年12月22日22时59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0岁。 朱令父亲吴承之今日上午接受南都采访说,“没感 …
王波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一、图斑整治之“拔树”任务 今年5月份笔者来到北方某省份一个普通乡镇调研,当我想要了解该镇规划办的主要工作内容时,我被忙碌的工作人员带到了一处执法现场。出于好奇,我询问了此次外勤的工作任务。带头的干部利索地回答 …
退林还耕,新时代抄文革作业 ·方舟子· 在朱镕基当总理时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退耕还林”。为了改善、保护生态环境,要把一部分耕地变成树林、森林,这指的是降雨比较多的地方;如果降雨少的就变成草原,叫做“退耕还草”。同时还要补贴农民的损失。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