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社保基数今年难产这么长时间?

by , at 19 September 2025, tags : 社保 基数 缴费 缴纳 工资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Luke​ 发表

社保基数一开始就非常奇葩

最低工资是 2000 块

但是交社保要按照 7000 块来交

这么算下来到手只有 1000 块了

达到了 7000 块工资的人,反而社保交的比例少

相当于是穷人多收税,富人少收税

现实中,就是大量低端岗位是不交社保的来规避这么尴尬的事

之所以难产了,就是强制要求交社保了,过去的门路不可行了,这就真的很尴尬了

知乎用户 小易 发表

退休金 1 万的老头,去超市买东西。听到营业员工资 3000,点点头说工作已经蛮不错了。

只要能把这个现象、逻辑,用普通民众能听得懂的大白话,解释一遍。

民众都点头说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就是这个理。

社保基数随便出,谁也不会有意见。

知乎用户 林珈毅​ 发表

因为社保缴费基数连年大幅增长,甚至超过 GDP,但最低工资标准却基本不涨,那涨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企业和其他单位按最低工资标准发工资,那吃饭都成问题了。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成了笑话。

那不考虑最低工资,按社平工资来吧,但 XXX 也发现了: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也就是 999 个普通人和马云一起平均的吧。真实情况绝比这个更残酷了。就是没有马云,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95% 的人收入低于社平工资。

那么扣除掉马云和少数几个富豪,XXX 会发现,如果继续这样无脑 “涨” 社平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那就会出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笑话:很多普通人拿的还没到手的工资不够缴纳社保了。

这个笑话其实已经出现了,只是大家没太注意。50 多岁的清洁工月薪 1500,够缴纳社保吗?不够。

所以再怎么脑残设计,也不可能要求人们付费上班吧。

知乎用户 曾焱 发表

不止北京,截止到 9 月 4 号,各省市的最新社保基数都没公布。

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人处于实质降薪状态。而社保基数已经过高了。

2020 年至 2024 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 3613 元 / 月上涨至 6821 元 / 月,涨幅为 88.8%;上海从 4927 元 / 月涨至 7384 元 / 月,涨幅为 49.9%。

内地的人均每周工时这几年一直在涨,相比涨幅缓慢甚至无增长的工资,实际就是降薪了,只是很多人没去算这个。

80 后 90 后打工人猝死的也越来越多,而养老金不公也不断引发争议。

很多人不敢也不愿解释,为什么内地人均收入中位数五千多,可社保基数却远超收入中位数。部分人的养老金更是动辄过万。

这些问题让上涨的理由变得非常牵强。

这几年的上涨已经让很多人主动断缴,继续涨那断缴的人更多,而断缴更多就得涨更多才能维持社保体系的运转。

就目前的养老金差距情况,吓唬打工人不交以后没养老金拿是没用,没几个打工人会觉得自己将来能拿人均收入中位数的两倍养老金吧。

知乎用户 拉法耶特​ 发表

去年校职工大会,校书记让我们这帮年轻教师不要过于在意现在的待遇,要考虑退休之后的高退休金。

我在下面和我朋友嘲讽他,“我还有干 40 年才能退休,等 40 年过去这老登骨灰都烂完了还给我画退休金的大饼,到时候发不出来找他要?”

知乎用户 meqkf1318 发表

今天九月份了,官方客服说原因说是全国社保统筹,工作量大,需要更多时间研判,但我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

核心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保基数进退两难,一方面全面报道经济数据企稳回深,今年 5%目标大概率能完成,但社平却不升反降,也可能是社评升了但是是由于不少人没有工资导致分子分母同时减少,分子减少的更快导致的,存在严重失真。

同时从延迟退休,严格社保缴纳来看,社保余额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峻分水岭,需要加大征收力度才能持续,但现实确实基数可能出现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因此官方也举棋不定,都在等更有权威的部门下定论并承担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背锅)。

分割线————————

10 号了目前依然未出,另外评论不是我删的。。。

知乎用户 dear snail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照社平工资定的,下限是 60%,上限是 300%

也就是社平工资如果是 8000,那最低缴纳基数就是 4800 元

哪怕你一个月收入 3000 元,也是按照 4800 元的基数收的

这就对工资低的那部分人相当不友好,本来到手就少,还要按高社保基数缴费,那唯一选择就是不缴

你涨任你涨,我就不交

可是当你基数从 4800 涨到 7000 的时候

可能工资月收入 5000 的也会选择不缴纳社保

因为工资涨幅完全跟不上社保基数涨幅

你涨的越快,缴纳的人越少,收到的钱越少

涨了个寂寞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进退两难了,你要是涨了,收上来的钱越来越少,你要是降了,这玩意挂钩着社平工资,岂不是告诉大家经济高速发展,GDP 年年 5% 增长,但是大家的工资反而降低了,这很不政治正确

所以就选择不发,装死

另外附过去六年北京社保基数公布的时间

2019 年 7 月 4 日,4713 元

2020 年 7 月 17 日,4713 元(因疫情无变动)

2021 年 8 月 4 日,5644 元

2022 年 7 月 19 日,5869 元

2023 年 7 月 25 日,6326 元

2024 年 7 月 26 日,6821 元

2025 年 目前 9 月 5 日,还没动静(社平工资 7 月初统计局已经给出来了,是 12172 元,按照 60% 算最低缴纳基数是 7303 元,相比 24 年涨了 482 元)

知乎用户 今夕何夕 发表

自己被自己两头堵 s 了

话说,这也全是吹牛上税啦

知乎用户 你这样说我很尴尬 发表

别的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交的钱是一定领不回来的。

拿广州来说,6000 的岗位预算,个人到手 4200,每月公司加个人交 1810.55 元

,交 20 年

20×1810×12=434400,算上利息,因为利息每年不一样,这是复利,怎么也到 50 万了,想想你的房贷就好了。

现在退休,按照这个比例,你能收到多少钱呢,每个月 1652 元。。。63 岁退休,你得最少活到 63+25=88 岁,你才能获利。。。你要是在 73 岁的坎上挂了,很好,这个理财亏 70%

社保本来是一种福利,一转眼成人头税了。。。

知乎用户 米摩苏 发表

很多人把社保局想得太好了。

觉得他们是进退维谷,不加社保基数,窟窿填补不上,加了之后社保少人交,同样的社保收入也减少了。

实际上是这样吗?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社保基数一天不公布,那么现在缴纳的社保就是暂交社保,等到正式公布基数之后,就需要补缴之前的社保。现在暂不公布社保基数,只是稳住整个情绪。

他们啊,不是进退维谷,而是韬晦待时,伺机而动。

——9.18 的分割线——

北京社保基数还是涨了吧,大家等着补交吧。

知乎用户 追风少年 发表

后面会不会,出个新社保。

一切重头再来。重新计费

知乎用户 笑忘酥 发表

视同缴纳造成的亏空太大,需要开源节流

提高社保基数会提升《交社保》的人的平均社保缴纳金额,原本就已经全球领先的社保税率进一步提高

但是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部分人开始放弃社保,导致反而收上来的钱更少,达不到开源的目的

且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发放养老金更多,社保压力更大

但是降低社保基数或者什么都不变显然问题就要爆炸

总结:走哪条路都是死

知乎用户 龙山路公交车 发表

引用一位答主的回复

预测一下 15 年后:

社保缴费基数 1.8 万元,最低工资 2700 元,农民养老金 300 元,城乡居民医保 2000 元(配套财政补贴 4000 元),干部退休金 2.2 万元,央企划拨 5 万亿充实养老金,退休年龄延迟到 70 岁,最低缴费年限 40 年。

知乎用户 Weike 发表

因为到了某个阈值,开始基数越拉断缴的人越多的阶段。

知乎用户 不可理喻 发表

大家知不知道视同缴纳很多是按倍数算的,有 1.5 倍 2 倍甚至 3 倍的,只有当初企业职员是按 1 倍算的

知乎用户 黑漆漆 发表

应该是各地社保,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直白点就是升,没得升,升了到手总量钱可能也不涨,降,没法降,降了很多地方不够支出。

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不出,左右为难。毕竟,我了解的政策,怎么可能怕舆论或者群众意见,延迟退休不一样没人示威抗议,所以唯一困难,是它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它可能在等什么信息,才好决定怎么办,要不就按原来的办。

以下是开玩笑:延迟退休,加五年缴费。新的年轻人觉得是没信誉,骗局,想尽办法不交不参与玩了,毕竟要连续几十年不断缴费。而中年人,好不容易就够年限了,突然又加五年,还延迟拿钱。算了,自认倒霉吧,不交了,先努力活着,死了更没得领。

以上是开玩笑哈,别删我答案,别开不起玩笑。

知乎用户 暖猫 Suki​ 发表

为什么社保要有基数?

我现在少交点,退休之后少领点还不行么?

知乎用户 天驱风盈袖​ 发表

这玩意我是不理解,有的人工资只有 2500,你也按照 7000 甚至更高基数收,尼玛的,现在吃饭都困难,为以后留钱,穷人寿命到 63 都难,到了能领几年呢?

就不能商定几个阶梯吗,3000 一个标准,5000 一个,7000 一个,10000 一个,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

人家交的少也自愿以后领的少啊。

就我所知,我的几个老朋友因为没工作,以前交的居民社保医保 1400 一个月,在年限从 15 年变成 20 年后,都停了。

我就说你就不能分档吗?人家只想在能力范围内交一点,然后老了一个月按现在标准能有个一两千两三千能吃饱饭吃点便宜药就够了,不指望跟公务员比一个月发万儿八千的。

知乎用户 hall 发表

你只能看到博弈结果,看不到博弈过程

隔壁上海都还难产着呢

知乎用户 月塔​ 发表

很多人没提一件事,就是北京等城市的贫富差距是很大的,虽然没公布过完整的收入中位数,但是很大可能现在社平工作的 60%,已经逼近北京工资的中位数了。

举几个简单的佐证,首先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 年的数据是 232592 元,平均月薪接近于两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 年的数据是 106905 元,平均月薪不到九千元,两者之间差了一倍有余。

更恐怖的是,近年来这个差距在来是不断扩大的,十年之前的 2014 年,两个数据分别为 102268 元和 52902 元,无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都比现在要小,具体的数据可以到北京市统计局的官方上查看:

2014 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102268 元2014 年北京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52902 元

由于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飞涨,所以北京的社平工资涨的也是很快的,十年前的 2014 年,社平工资是 77560 元,2023 年的社平工资已经涨到了 141133 元,九年时间涨了 6.35 万元,2024 年不出意外的话,社平工资大概能涨到 14.8 万元左右,对应的月薪超过 1.2 万元,60% 的水平也有大概 7500 元左右。

北京大部分居民的收入真的能达到这个水平吗?

估计是很难的,国际上对北京薪酬中位数的估计,月薪大概就在 7k-8K 之间,至少 40% 的居民其收入是大部分社保最低基数的。

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城市的情况来分析一下,比如上海的 2023 年的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年薪达 22.93 万元,月薪约 19108 元; 城镇私营单位人均年薪为 111347 元,月薪约 9279 元,全口径社平工资为 12307 元 / 月,60% 的水平也就是 7384 元。

而上海的工资中位数,一般的分析大概是在 7k 左右,大概率还不到,网上流行的说法是 6904 元,但是没找到权威的出处。

这就是现实的情况,北京和上海的社平工资确实很高,但是这是由泛体制内人群和部分互联网企业拉上去的,这部分人薪酬本来就高,而且还涨的飞快,其他民众从事的传统行业、服务业的收入很低,甚至连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都到不了。

知乎用户 无名 发表

马上就要到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新社保逐步代替旧社保” 的阶段了

知乎用户 有杕之杜 发表

从别的媒体转的。

大家有何高见?

知乎用户 大汉魏王曹孟德 发表

我昨天点赞的一个本提问的两千多赞回答怎么不见了。

就是说拿了美国绿卡或入美籍的人在美国也能继续领养老金的那个回答。

知乎用户 卖雪糕的橘猫 发表

现实:相当一部分老登掏空了社保,又没有小登来续上。

方案:1,提高社保基数:可以保老登。但是没有足够的小登 + 小登没有足够的钱。

2,降低社保基数:小登的压力会减轻点儿。但是老登自身就保不住了。

结论:老登才是万恶之源。


你们评论悠着点啊沃日你阿玛忒拉斯的,我不想去见鼬先生也不想去见马达拉

知乎用户 liuyu1057 发表

gdp 都在涨

社保基数为什么不能涨

我支持社保基数每年不低于 gdp 涨幅

知乎用户 大叔 206​ 发表

我觉得我们的一亿党员,这时候可以考虑发挥先锋队作用,发扬延安精神,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党员干部具有极高的思想觉悟,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不要求拿低保,可以按国家平均收入,或者中位数收入拿工资。其他所有的收入和待遇,全部上交国库,还有各种资产也是,可以变卖入库,住回集体宿舍。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发挥带头作用,我相信可以带领老百姓客服一切困难,顺利度过这次的全球经济危机的。

你说一个月 3000-4000 不够花?可很多老百姓就是这样过日子的。

知乎用户 禾口王申 发表

在中国三千块人民币就已经比美国三千美元幸福多了,为啥还要两三万的退休金呢?

知乎用户 爱琴海 发表

知乎用户 秦彻的妈妈 发表

2015 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是 2,586,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 1,720,最低工资占最低社保比例是 66.5%。

2024 年这三个数据是:6,821,2,420,35.5%。

占比连续十年数据明显下降,它们真是一群出生。喝底层人的血。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这差价就是在喝的血。

举例: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 210 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 1.87,最低食物费用为 127 元,恩格尔系数为 0.604,平均工资为 900 元。
1.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 = 210×1.87+a=393+a(元)    (1)
2.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127÷0.604×1.87+a=393+a(元)    (2)
公式(1)与(2)中 a 的调整因素主要考虑当地个人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 40—60%,则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应在 360 元—540 元之间。

知乎用户 燃烧的贝斯​ 发表

别人不说社保缴纳基数的提高让我觉得它离保险越来越远,离税赋越来越近了。之前从没有这种感觉直到最近我来到一个全额缴纳非常正规的公司。上个月应发工资 12800,个人加企业合计支付社保公积金 7600 元,我实际到手薪资 7800 块钱,我特么一下子就懵了,我特么一下子甚至都共情资本家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能不能理解我这种心情。

不是,我的养老保险合计缴纳 3072,我个人缴纳 1024,这个不是感觉了是很明确的感觉到这钱不是给我自己缴的,我都不确定我能活到 65 吗?公积金我能理解,这社保我真弄不透了都。

知乎用户 树大招风​ 发表

现在也才 9 月,还好吧,你知道广州去年的社保调整基数啥时候公布的吗,那可是年底才出来的,年底一出来后,人社局就开始急哄哄催着大家补缴费用。

有了去年这个开头后,估计大家都学聪明了,找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再公布这种不好的消息,完美的遮盖过去。

知乎用户 前进四 发表

上车补票的把戏,很难理解吗?

如果跌了或者没涨,早就公布了,根本不会有什么压力。

它担心的是什么?

它公布大涨,肯定有一大批人要断交,对不对?

那它先不公布,你先按去年的交,

等你交完了再宣布大涨,要你补,你怎么办?

你还能把交上去的再拿回来?

知乎用户 ITofu​ 发表

咱不行印钱往社保里扔吧。

反正也不让花不会流入市场;

欠的那些本来也是应付账款,同样不会引起通胀。

知乎用户 卡卡 发表

很有意思!年年给琢磨着怎么给自己人大幅涨退休金!今年难道不好意思了?还是这招不灵,又想别的法子去了?帮自己家里长辈涨养老金,特别要是自己父母,是不是也相当于给自己增加收入呢?没看北京大爷说了吗?2 万 6 是实数!3 万 8 是他们给涨的!这话说得很明了!前些年估计涨的太爽了是吧!不知道后面又有什么新法子!

知乎用户 吴雨葵 发表

麻了 9 月份工资少了 1500。

破案了,税率涨了,社保没变。

知乎用户 李不开 发表

上海 2,3 千的最低工资就可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生活了,为什么还有人需要领 2,3 万的退休金呢?

退休金【按需分配】是有什么技术问题么?

知乎用户 CH 百晓生 发表

可能要出新新社保

知乎用户 宛平南路 600 号 发表

如果因为基数增加导致社保收入减少,那更证明社保是税

因为这种现象符合变相的拉弗曲线,描述的正好是税率和税收总量的关系

知乎用户 education​ 发表

升吧,中小企业受不了,毕竟全民社保刚刚强制,既要又要,有点不现实,总得给人缓冲缓冲吧。

降吧,养老金池子岌岌可危,数字下降可是大忌,经济光明论要不要了?

其实我有个好主意,知友们听听。

把体制内外养老金池子分开。

体制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体制外按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这样的话,体制里往上涨,咱们政府也有面,体制外往下降,老百姓压力也能小一点,双赢。

然后也不会出现养老金短缺的问题,毕竟体制外领不了那么多和那么久。

至于体制内短缺怎么办呢?那缴费基数高一点,年轻一代国企体制给老一代还还债。

我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人喷,所以叠个甲,不要骂人,欢迎理性讨论。

知乎用户 古都闲云​​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社会平均工资

知乎用户 青瑾 发表

现在出路只有一条,实事求是的降低社保基数

回归真实数据再强制全民社保

最低工资基数为最低社保值,和当前社保最低的基数比可以减少一半成本,可以多雇一个人

哈尔滨现在 60% 最低基数应该是 4500 全国除了北上大概都在这个左右

如果用最低工资 2080 为基数,个人➕公司可以只交 582,而 4500 基数得 1260

这代表可以多雇一个人的社保成本

很多人不愿意交的部分现在就不见得不愿意交了

因为 582 是总成本,个人成本是 166

再配合上分配制度改革

是可以盘活的

不过以上都不可能呢

越是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知乎用户 赫连白夜 发表

因为强制把一大堆低收入群体纳入社保

导致社平工资直接腰斩了

知乎用户 小时光 发表

已经到了某个临界值了,越往上,越没人交,断缴的会更多。所以,只能这么难产着。

知乎用户 咪咕米妮妮 发表

你可以每年都不断上调基数,文字的东西你可以随便填!涨上天都没问题!但正儿八经要掏钱的时候,就不要怪掏钱的人数越来越少!

恭喜越来越少!!!

知乎用户 无音无涯 发表

大家别急,改革进入深水区很久了, 快出来了

知乎用户 Mark 发表

这是好事儿,因为 9 月 1 号的政策,让上面充分认识到之前的基数和现实差距超过预计,了解到老百姓是真没钱了。他们本以为大多数小公司是赚着大钱,占大家便宜。等到数据收上来之后发现,我们的基数可能要调低,这就不太好办了。涨或者维持,失业率上升。不涨,那么社保没钱支付,之前的 GDPPPI 上涨怎么解释?

知乎用户 春风不渡 发表

只有出旗为民这一条路可走了

知乎用户 文不一 发表

应该趁着今年 “强制” 社保,大大方方降低基数,给大家减负。

只要搬出这个原因,就不会丢面子。到时候再宣传宣传快递员、外卖员、各种工人交社保,效果不要太好。

知乎用户 陆沉 发表

古代帝王想征税,千难万难。

你说他们咋就想不到,让你把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收入交上来,然后等你 65 了再把钱退给你,这样天才的构想呢。发明社保的人真是个天才。

一开始是交 10 年,然后 15 年,慢慢的延长到 20 年,25 年,甚至 30 年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

以后每年出生 500w 人口,甚至更低。500w 人养 2000w 人。我不相信。这不科学啊。

早在 07 年的时候,袁腾飞就说,还是买点金子房家里靠谱。我深以为然。

知乎用户 不改旧时波 发表

社保应该引入退出机制。比如自愿退保,个人缴纳资金全退,公司缴纳资金退一半,另外一半当税处理。

这税率虽然不低,但很多人都会接受。政府也可以名正言顺赚取另一半税金,弥补亏空。不要妄想建立人间天堂,只会得到人间炼狱。

知乎用户 鬼知道该叫什么 发表

9 月 7 日了,上海和北京还没发布,如果单纯是怕被骂,横竖被骂,拖到七月底就发了,没必要耗到现在。

再说了,骂就骂吧,你能拿我怎么样?

![](data:image/svg+xml;utf8,)

现在还没发,可能是等几个数据:

  1. 社保基金盈利状况的数据,行情这么好,赚了多少钱?

a 股 21 年以后,成交量就半死不活的,去年 924 之后,一下子把快死了的成交量,盘活了。

现在大 A 的成交量,明显比之前多太多了。

今年 7、8 月,市场走加速小慢牛行情,刷了十年新高,社保基数却难产了,这样太巧了吧。

![](data:image/svg+xml;utf8,)

水混了才好摸鱼,这把 3888 的上证,社保能抄多少钱,924 的货还没出完,数据出不来。


2. 8 月关于所谓 “强制社保” 的司法解释,能给社保资金池扩容多大,引入多少活水?

外卖员这类半灵活就业人员,今年开始交社保,给资金池带来了一部分额外收入,但从 8 月的各种动作来看,明显不够。

于是,司法解释发布,9 月 1 日实行。

而且,9 月 1 日以前,没交的企业要补。

补交加新增,能带来多大的资金流,还得等数据观察。


如果这两个数据可以勉强对付,那社保基数就意思意思得了,先把今年过年的饺子包了再说。

如果这俩数据补不了窟窿,那对不起,只能拿社保基数做保底了,已经这样了,横竖横吧。


社保基数难受的点不仅仅在于不敢涨,现在的问题是,社保基数也不太敢降(不考虑什么脸面问题)。

因为不止打工人到手工资和社保基数挂钩,退休老人的到手养老金,也和这个挂钩。

  • 调涨,打工人到手工资更少,企业用人成本更高,就业萎缩,进而消费萎缩,通缩螺旋躺板板。
  • 调降,打工人和企业舒服了,但老人到手养老金降了,这个问题更大。

不考虑退休老人养老金降了骂不骂娘,就说交社保的事情。

![](data:image/svg+xml;utf8,)

一堆人已经犹犹豫豫地纠结,到底要不要交社保。

到手养老金一降,大家会想,养老金现在就撑不住降了,过个十几二十年,到自己领的时候,岂不是更凉了?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就更多人开躺了,找老板商量不交社保,社保池子更没水了,又一个死亡螺旋。

所以,最近关于 “社保” 的司法解释,就是在给这个 BUG 打补丁,提前堵死这条路。

只要给别人打工,想不交都不行。

自己创业?

不仅自己这个闲置人口动起来了,还能拉动就业。

一言为定!双喜临门!

![](data:image/svg+xml;utf8,)

-–20250908 更新 —

评论区有个朋友讲社保是浮盈,砸盘就套住了。

看看社保成绩单,万亿级别的规模,08 年到 23 年,年均收益率就没有低于 7% 的。

这收益率看着有点低是不是,一年才 7 个点,可两万亿一年就是 1400 亿的收益啊。

社保基金最新成绩单出炉!跟着长期投资 “种子选手” 学投资~

其实,除了极少数黑天鹅的情况,对社保来说,问题不大。

首先,社保很少举牌(持股超过 5% 叫举牌,增减持都要发公告)。

不举牌一律按散户处理,想买就买,像卖就卖,增持减持都不需要发公告,灵活的很。

说社保天天做 T 可能离谱了,那吃相就太难看了,但几个礼拜做个波段还是有可能的。

其次,能砸得动社保重仓股盘子的,有几个敢砸社保的盘。

不帮社保抬轿子就算了,还敢跟养老金抢饭吃,脖子是螺纹钢做的还是钨钢做的。


举个例子,长春高新。

21 年入市的新韭菜,大概都忘不了这个 13 年 100 倍的新闻:

据网络流传,一位大连老太太于 2008 年买入五万元的长春高新,然而自己却忘记了这件事,最近去销户发现居然有 500 多万了。13 年狂赚 100 倍!大连一大妈火了:08 年 5 万炒股后忘密码 销户发现账户变 500 万了

根据公开数据,简单画了一个长春高新从 2013 年以来,社保持仓比例和股价走势的趋势图。

红线:长春高新十大股东报告期末持仓比例

蓝线:长春高新不复权收盘价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长春高新的十大流通股东,十几年来社保有三个阶段。

  • 09 年到 21 年,社保基金一直在里边玩,最离谱的时候,是 19 年到 21 年那段加速行情,十大流通股东里,社保基金组合能占四五个席位,几乎看不到公墓基金。
  • 21 年底,长春高新股价开始走下坡路,**公墓基金都来了,**社保反而溜溜球,开始跑路。
  • 23 年到现在,十大股东里已经基本看不到社保基金的身影了。

-–20250908 更新完毕 —

知乎用户 沃则发 发表

因为低了养老金发不出,高了企业受不了。从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知乎用户 魏小程 发表

交社保不如囤比特币以太坊

知乎用户 万境心生 发表

知乎用户 xjtc 发表

上调,断缴人变多,企业破产也变多,财政收入反而变少;下调或不调,和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趋势相悖。

所以,最优选择就是找个理由,装傻充愣就当不知道这事。

知乎用户 BeardyBear 发表

孟买光凭退休金两个家庭收入上差个 20 万是很正常的事

我哥父母双职工退休金一个月到手每个人一万,我老爹老妈农转非社保年限勉强缴够退休金加一起五千,我哥事业单位按基数每月单边 1k 社保,年底发 30w,我每月单边 2k,但只有十三薪,收入堪堪我哥的一半,也就是说我每月交我哥两倍的钱,父母拿 1/4 的退休金,这当然很合理,反正到我们这代人到岁数 99%也没有退休和社保这个概念了,赢两次

没办法,为了争取减刑的人太多,张嘴就是:谁让农民不交呢?

然而你如果问他们视同缴纳是个什么玩意,他们表示今天的减刑就到这里了,不予置评

知乎用户 升斗小民 发表

他们的想法:降是不肯降的,升一点多收一点,苦一苦百姓。

但升基数现在结果已经不一定多收钱了,反而可能会收的钱还会下降。

有效果的做法:降基数,降视同缴纳的。

知乎用户 瑞冠口腔李 发表

北京现在最低工资 2540,按社保下限 6821 元缴纳社保也大概 2523.78(算的不一定绝对准确,大概)。按最低工资算的话,国家和员工拿走的差不多。

按北京的惯例,年年涨,最近三年大概每年 7% 左右,这个数字比 gdp 都快。如果,经济快速增长,这个数字,至少企业还能忍。但是,现在这个行情,大家心里都明白。

前段时间,高院涉社保司法解释,已经给演示了一遍了。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大批企业关门走人。

北京社保基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继续强势上涨,会不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如果不涨,北京的高薪退休人员应该是最多的,如何给他们发工资。这个两难的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方案。

这可能是难产的根本原因。

知乎用户 居飞车​​ 发表

我一直怀疑,社保基数到底是不是跟社平工资挂钩的。

如果是,那说明社平工作一直在涨?

到底是谁把我给平上去了啊?!

知乎用户 五更琉璃的粉丝 发表

安徽亳州,不知名小城市!没社保也就 3000 块这还是大学生价格!

最低工资 1870!缴社保后,一个月工资还不足 1870 呢?这就是典型的 “穷 gui 税”!

知乎用户 辛亥革命 2.0 发表

社保基数高了的话,企业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

社保基数低了的话,姥爷不高兴,窟窿越来越大。

真是两难呢。

知乎用户 Lambert​ 发表

猜测就是初始统计后发现社平相比去年反而下降了,但是这肯定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方面说出去没有面子,与经济一直稳中向好,韧性强大等大局面相违背,影响社会和谐,另一方面,社平下降意味着社保公积金的缴纳基数也要下降,对泛体制内即非私营单位人员的收入和福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只能推迟发布,抓紧时间重新统计,看看之前统计时是否存在考虑不周或者算错的地方。

知乎用户 小镇做题家 发表

看了那么多人的回复,社保基数下限高于最低工资最大问题:最低工资的人整体社保缴纳比例会高于高工资的人。

这个就是不公平,这个就是更是剥削低工资的人。这个也看不明白吗?

按照 6821 元的最低基数,按此基数计算,个人每月需缴纳的社保费用为 719.21 元,这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个人缴纳比例:719.21/6821×100%=10.54%。

如果最低工资也是缴纳这么多,那比例就是

719.21/(2540+719.21)×100%=22.06%。

本来收入就少,缴纳的比例还更多了,拿到收的工资就更少了。

另外 2540 元,你现在在北京能干啥?能存下钱吗?

此外,单位每月需为你缴纳约 1821.21 元,因此每月的社保费用合计约为 2540.42 元。

其实公司出的也算你的付出,如果把这个比例算上去,那就更高了,就不计算了。


年度 社保缴费基数下限 (元 / 月) 月最低工资标准 (元 / 月)

2019 年 3,617 2,200 (2019 年全年)

2020 年 3,617 2,200 (2020 年全年)

2021 年 5,361 2,320 (2021 年全年)

2022 年 6,328 2,320 (2022 年全年)

2023 年 6,326 2,420 (2023 年全年)

2024 年 6,821 2,420 (2024 年 9 月前)

预计:2025 年 7,353 2,540 (2025 年 9 月起)

最近五年社保基数下限年均增长率 12.6%

最近五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 2.4%

请问这是什么道理?

知乎用户 乐子人 发表

我八月份就已经遣散所有员工了

就自己干

还有很多小老板 跑得不够及时 在社保新规下 负债累累

嘿嘿

躺平看烟花

现在政府与打工人都流行整治黑心老板

这黑心老板早点别干

躺平按我现在存款 不考虑通胀 还能活几十年

贵金属还大涨 比工作轻松多了

知乎用户 Steven Li 发表

刚接到居委会电话,问我为什么不缴社保。我仔细一打听,社保中心向居委会下发了一份辖区不缴社保名单,让居委会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不缴社保的原因。所以为什么社保基数不公布?再涨基数他们应该心里也没底,在做调查。

知乎用户 我点灯 发表

看到有回答说是因为年初,强行纳入了很多低收入人群,导致社平工资大幅被拉低,如果按照以往统计口径,缴费基数要下调。

虽然很离谱。。。但是,对吧,一切皆有可能

知乎用户 求生小少年 发表

我们这个地儿吧,有几个特征:

一是,穿衣服的人多、级别高,老同志也有不少,说回到社保,那就是视同缴纳的人多,历史欠账高,对后续补充的需求就大。

二是,示范带头作用,只要我们这儿敢做,其他地方就敢照着学。

so…

知乎用户 147258369 发表

我只知道,社保基数如果上涨,那么公司多承担的那部分社保、公积金,将在我年底的绩效里面扣出来。问了原因,回复说是工资总额就这么多,公司为你这个岗,准确地说是为这个人设定了只有这么多钱。所以,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我每年拿到的工资逐年降低,年底绩效亦然。

那我为什么还要拼死拼活给公司干活呢?没有晋升,没有涨薪,我就在这熬个三十年等退休是吧?

但是总不能干耗着,这样会把自己呆废,于是我主动接触部门内更多的业务口。其中有一项就是做物业预算。有关人力成本的计算是这样的:只针对招聘计划做预算,或者是只有人离职了,空出岗位编制了才会再招人,而那些物业老员工,由于是参照之前的工资标准,很多年都不涨工资,相反由于社保基数上涨,到手工资一直在减少。物业经常抱怨,这个钱根本招不来人,但是又要完成我们甲方给的任务,导致老员工既要干很多活,同时到手工资也不变甚至减少。

最神奇的是,多方商讨结果,就是把物业的公积金基数由 12%→5%,一下子薪资空间就多了,预算充足了。这样企业承担得少了,每个人拿到手里的反而多了点,怨气竟然没那么大了。

合理合规,有理有据,这永远是上层考虑的第一条,这才是他们担心的。至于员工的死活?

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我离职了,我知道这种管理逻辑,迟早也会到我身上。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每个人的酬劳应该随之上升。但如果大部分人工资没有涨,那么社保基数上涨的逻辑又在哪呢?这不是矛盾吗?那对不起,总得按住一头。所以你们谁也别涨工资,你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把应得的工资中社保那一部分都给我拿出来,剩点给你买米买菜的钱。至于交出去的社保这是不是你的,不重要,反正在你的账户里。但你无论如何是提不出来。

知乎用户 不会起名了 发表

啥也不说,俺 55 岁,都想哭了。

生活那么的艰难。

也没领导下基层调查一下,

普通人每月收入到底是多少钱。

能不能扛得起年每上涨的社保基数。

知乎用户 彩虹糖 发表

北京市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 2560 元,社保缴纳最低 6778 元。个人缴纳: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在 5%-12% 之间,由单位选择。若按最低 5% 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 338.9 元,个人社保 + 公积金总计约为 1053.69 元。若按最高 12% 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 813.36 元,个人总计约为 1528.05 元单位缴纳公积金比例按 5% 估算,单位缴纳 338.9 元,单位总计约为 2094.4 元。按 12% 估算,单位缴纳 813.36 元,单位总计约为 2568.86 元

应发工资: 2560.00 元

  • 个人社保公积金扣除: ~1392.49 元

  • (其中公积金 677.80 元最终属于个人账户)

  • 税后实发工资: 2560 - 1392.49 = 1167.51 元 (此计算未考虑个税,2560 元远低于起征点,无需缴税)

  • 单位支付的社保公积金成本: ~2433.30 元

  • 单位支出的总人力成本: 2560 (工资) + 2433.30 (单位社保) = 4993.30 元

知乎用户 kobe 发表

因为这事 公积金一直没缴 还等着提呢

知乎用户 绿豆沙冰 发表

抬高社保基数,就业不保。就业保不住,锅能给你全砸咯,信不信?大家一起没饭吃。

不抬高社保基数,保持原基数,或者降低原基数,社保池子见底。社保没钱发,能给你闹翻天咯,信不信?

唉,脑壳疼。

知乎用户 大隐独立开发 发表

我我挺费解一件事情,反正也不用在乎我们的想法,也无外乎网上骂骂,为啥还不颁布呢,肯定是别的原因吧。总不可能心善吧

知乎用户 Max Chen 发表

会不会是因为强制社保,让以前那些游离在社保之外的大批低收入群体被迫纳入了统计,于是让平均数大幅下跌?

平均数跌了,那顶额缴纳社保的央企国企群体就不用交那么多社保了,这会不会导致池子里的水不增反减,那现收现付的退休金是不是也得?

知乎用户 九戈 发表

京城一些小微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缴社保,甚至到了不招本地人的地步,导致了一些底层边缘的京户人群,无法就业的程度,这种魔幻的情况,说起来居然逻辑通顺了。

知乎用户 郑国成 发表

我没交社保,就交了个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交了快二十年了,从一年二十块缴到一年四百块,还没用过一分呢!

我早就不想交了 但是每年微信都有人提醒我交,大家都很熟,算了。

群众登上了舞台,必然伴随年轻一代自由化,那必然不想让任何人赚我的便宜。

现实问题也一样,房子弄那么高,必然房租也高,扣掉房租,社保,餐饮交通,拼命干也剩不下什么钱,发泄下说躺平也不行。

抱怨两句要么封号,禁言,要么….

莫名其妙。

公租房和普世经济适用房迟迟不建,或者就建一丢丢表示我建了之外啥意义也没有。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盼头呢!

毕竟我给别人奉献,那谁给我奉献啊!

集体主义的核心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忘记后半句可不行。

这几年的事情,越来越迷,也许我普通三本毕业,文化程度低,理解不了。

在老龄化,社保开支越来越大,现收现支制度,少子化,年轻人越来越少。

难道不是节流之策,怎么是开源之策呢?

截留之策,高于两千的,统统降到两千,低于两千的适当上调到一千。

然后控制总量开支持平,甚至有所盈余,怎么会是加大总量开支?

莫名其妙。

不知道在搞些什么,下什么大旗。

我想不是北京,应该是全国都没公布吧。

明年元旦再不公布生育率,就……

当下的基本面难道不是全面降低或者免除社保医保么?国家用国家补贴的的部分建立全民社保账号,全面兜底,企业和个人缴纳的部分全面放开可交可不交么?

社保本身就是杀富济贫的,没正经工作的不缴纳,国家补贴的部分都拿不到?这部分应该是全面福利啊!

问题是这么下去高于两千的那部分能保得住么?目前余额基本是可查的,可能我数学学的不好,算不明白。

另外,我国平均工资是排除失业人口的,失业率高的情况下,完全反应不了平均收入状况啊。

另外,现代社会了,这些统计其实不需要单独统计的,微信,支付宝,银行货币端,各个地区居民收入支付很容易通过货币端统计的,大部分功能职工智能就自动完成了,何苦那么复杂。

经营所得分红等都很容易通过银行段货币流得出相对精准的地区数据的。

然后根据货币流通,划分出中高低和超低三道杠,实行差异化缴纳,抄底全额补助,就可以了啊。

简单的问题搞那么复杂。

最后,当下的社保基数是平均工资没错,但是是缴纳社保的平均工资,但是全面社保,服务员等低收入群体全部纳入,又会拉低平均工资,就必须降低技术,这不是 很矛盾么,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挠破头想不清楚啊,马哲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是有一就要有二的。

收入普通工作,譬如服务员把,月薪也就五千,扣掉两千社保,房租,干一个月倒欠钱?

知乎用户 coldplay​ 发表

进退两难,不涨养老金不够发,面子挂不住,毕竟 gdp 数据还是不错的,涨了企业压力大,甚至裁员倒闭

知乎用户 无忧无虑 发表

上海为例,最低工资 2700 社保基数七八千

知乎用户 红时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几倍于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不足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按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算。

知道这有多荒谬吗?


我来给算算:

北京社保最低缴费基数:6,821 元 / 月

北京月最低工资:2,540 元 / 月

如果一个员工在北京领取最低工资,那么企业和员工需要缴费如下:

项目企业缴纳(基数 6,821 元)个人缴纳(基数 2,540 元)
养老保险6,821 × 16% = 1,091.36 元2,540 × 8% = 203.2 元
医疗保险6,821 × 9% = 613.89 元2,540 × 2% + 3 = 53.8 元
失业保险6,821 × 0.5% = 34.11 元2,540 × 0.5% = 12.7 元
工伤保险6,821 × 0.2% = 13.64 元0 元
合计1,753 元269.7 元

最终收支:

  • 企业总成本:工资 2,540 元 + 社保 1,753 元 = 4,293 元 / 月
  • 员工实得工资:2,540 - 269.7 = 2,270.3 元 / 月(未触发个税)
  • 政府社保收入:企业缴纳 1,753 元 + 个人缴纳 269.7 元 = 2,022.7 元 / 月

企业视角:特么每月付了 4293,他就只干 2270.3 的活!
员工视角:特么每个月只给 2270.3,什么抠门企业,给你干点活都是我人善。
某视角:呵呵。


月薪满 5000 才够个税起征点,房贷、租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几个专项附加扣除,除了租房低一点,其他都可以增加不少的个税税基,即可以抬高个税起征点。

哪怕月薪可以满个税起征点,超出 3000 以内的部分,也不过才 3% 的税率,即使缴满一年,也不过才 1080 元。

更别说今年抬高了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基数,我国的个税那真的是 “少得可怜”。

但反过来说,底层所需要的社保,却是极度沉重的负担。

可即使如此,社保依旧是入不敷出:

假设社保是个大水池:

真正缴纳社保的大多数人,用着小水管分那么点水流;

而 “视同缴纳” 的小部分人,却分享着大水管带来的“激流”。

这社保能够用吗?

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已经快要三倍于最低工资标准了。

领取最低工资的员工,在新规下强制缴纳的社保数额,也已经距离他们能拿到手的工资不远了。

别说给他们长远的保障了,他们的当下,都快要过不去了。

一边是社保不足,濒临枯竭,不得不继续提高社保缴纳。

一边是提不高的最低收入标准,和企业无法负担的用工成本。

另一边是社保亏空的主因,“岿然不动”、“一点都不能少”。

可真的是:谁都 “动不了”。

这就是全国各地,社保基数难产的真正原因。

知乎用户 哦哦哦哦 发表

知乎用户 水月洞天 发表

都知道社保是坑。

但是只要上班就得缴,请问怎么破局?

我是农村人,父母没社保没养老金,只有 100 多的居民养老。

目前一直在北京打工北漂,社保一个月公司加个人部分要交到 6089 元。

养老个人 1360 元,医保个人 343 元,养老企业 2720 元,医保企业 1666 元。

但是我不工作的话,就连饭都吃不上。

请问怎么避免被收割?

知乎用户 GOPE 发表

2024 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224,608 元,私营单位 106,905 元。

这 2 部分的具体人数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是如果 25 年私营单位大量裁员,导致私营单位部分的人数大量减少,而第一部分铁饭碗人数是最增不减的,那么按照这个算法,总的社会平均工资就是会急剧提高,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知乎用户 Nikiyou 发表

不明白为什么最低工资 2000 就可以保证一个年轻人的生活了,还要给老年人发 1W。明显老年人需要的钱是比年轻人少的

知乎用户 来个小目标 发表

只要刀口想内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扩大化!

把所有 2 线城市包含 2 线退休金过万全部的砍到 8000 左右,1 线城市过 1 万 5 的砍到 1 万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知乎用户 歌者魅影 发表

西安职工平均 8637 元 / 月。按照 9 月 1 日新政交社保,当下就有很多人交不起或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知乎用户 傻大木姓傻 发表

全国统筹 + 经济压力双重影响

预测一下

9.30 前公布,最低 7050-7200

知乎用户 乡贡进士李道龙 发表

社保基数涨,那么社平工资也要涨,如果不涨又跟稳中向好 5% 经济增速的大环境有所不符,退休金又是按照社平工资发的,左脚踩右脚螺旋升天了属于是。

社保局的同志们很辛苦啊,统计局的同志们更辛苦,卫健委统计人口的同志们很辛苦啊,民政部统计结婚人口的同志们更辛苦啊!

而且社保基数不可能无限制一直涨下去了,如果无限涨下来,总会到一个临界点,形成法不责众的效应,从央企国企到地方政府雇员们全部用外包和劳务输出规避庞大的社保支出。

中央可以把国企央企的盈余拿走,但是那些人的乌纱帽和仕途都是靠利润来衡量的,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规避。

如果一个政策连央企国企地方政府都执行不下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连环爆炸,层层破产。

知乎用户 NKUIVRRH 发表

期待” 新社保 “

知乎用户 鞭临天下​ 发表

最近几年里面,每到社保缴费基数要调整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议论,可往往都是风声很大,最后拖来拖去,结果就是难产。大家都清楚,这事不单是算账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是几股力量互相掣肘,谁都不愿意先把板子打在自己身上。

**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是绕不开的背景。**很多省份已经收不抵支,靠财政转移支付才能勉强撑住。如果真要增加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缴费基数抬上去,要求企业和职工按真实工资缴纳。

问题是,这一刀下去,企业的用工成本立刻就会飙升。

中小企业利润本来就薄得可怜,哪怕只多出几个百分点,也可能压垮现金流。职工也一样,拿到手的钱少了,自然抵触。于是,看上去只是调整一个数字,实际是把所有过去留在灰色地带的东西硬生生拉到台面上,所有人都会反弹。

**地方政府的态度同样矛盾。**中央强调统一标准,希望堵住漏洞,把制度做得更公平、更安全。但地方财政普遍紧张,社保支出本来就吃力,还得顾就业、稳企业。真要严格执行高基数征收,短期内基金收入看上去是增加了,可企业要么关门,要么搬走,失业和税收问题随之而来。

算来算去,地方政府觉得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拖,基数迟迟不调整,征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个被经常忽视的因素,就是收入里面差异。**东部大城市白领一个月两三万,中西部工厂工人可能就三四千。如果基数设定过高,在低收入地区企业和职工都吃不消;可在高收入地区,严格执行又让用工成本高得惊人。于是,不论高还是低,大家都有理由抱怨。全国一盘棋的想法很美好,落到现实就是两头都难。

更麻烦的是,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即便基数抬上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中国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年轻人交钱养老人。人口结构摆在那里,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再多收也只是缓解几年。

很多人觉得交得越多亏得越多,干脆就不愿意动真格。基数改革于是陷入一种尴尬:能缓解问题,但没有谁愿意真正推动。

所以,所谓基数难产,其实就是一种制度性的僵局:

基金缺口急需填补,企业负担不起,地方不愿意收,职工也不愿意交。谁都明白问题在哪儿,但谁都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这个看似每年都要解决的事,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拖延的后果并不是没有代价。

企业心里没底,不知道哪天会突然被要求补缴;职工对社保的信任感在下降,缴多少和未来能拿多少越来越不对应;基金缺口也在扩大,财政兜底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本社保应该是社会的安全网,可现在却成了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真正要走出困局,恐怕不能只盯着基数这个数字,而是要重新设计制度。降低费率、扩大覆盖,把更多人拉进来,用更低的负担换更大的盘子;全国统筹,把地区之间的差异抹平;加强缴费和待遇之间的对应,让人觉得交是值得的。这些改革都很难,但如果继续拖,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知乎用户 路见不平 发表

确实尴尬!富人总去国外?

​穷人不愿意缴纳?

​一定是哪里的逻辑出了问题?

​但愿大家都好!

知乎用户 锐鸣​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一般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60% 至 300%。

这是非常荒谬的规定。

北京企业职工的社保缴纳基数为 6821 元,但最低工资是 2540 元,如果你是雇主,现在面临着这么两个选择:

一个是聘请三个人,每天每天工作 8 小时;另一种是聘请两个人,每人每天工作 12 个小时,其中 4 小时算加班,1.5 倍工资。(两者全部员工工作时间加起来,都是每天总共 24 小时)

都以最低工资来计算成本的话,前者的成本是:(6812+2540)x3 =28056;后者的成本是(6812+2540x1.5)x2=21244。

前者比后者,成本高出了 32%。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需要 996,有的人找不到工作。

当社保缴纳的基数越高,就业、消费的数据就越难看。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的消费增速,就跑输了全国平均增速。

但是平均工资的数据是不错的,因为低收入的人失业了,工资不算在统计平均工资的数据里。

知乎用户 ghji 发表

我又心血来潮在小红书上搜了搜招聘信息,记得以前看过北京的名创优品盒马的职工吐槽收入,都是低到我觉得外地人搭上房租,吃喝,和通勤啥也不剩的。

盒马分拣员更是重体力劳动,根本干不长。看了很多分享帖子,一天十二小时,月休四天,一个月在北京只拿七千,还得是干了两三个月的老人才能有的。

…………………………………………………………………………

我跟楼下烧烤摊子老板聊天,他是自己交的,北京最低 2500 一个月。

我家楼下超市招聘收银员,没写给不给五险一金,写了工资 4500 一个月,如果不给交的话,在北京只剩 2000 能干啥?

知乎用户 吾蛙 发表

这话题不和年初开始到现在的各种社保话题联动我是不认可的。

又是逼缴外卖员,又是 9 月强制缴纳社保,现在看北京笑话,其实全国哪不是这样呢?

知乎用户 Noodles 发表

几个月后深夜再公布,到时候再限流,精选评论或者关闭评论就过去了。

知乎用户 赵宝宝与玩大夫 发表

我的做事风格是这样的,大家都交社保我就不交社保。

既然大家都用脚投票不交社保,那我下个月就交社保。

盲猜接下来会因为大家都不交社保释放一波鱼饵。

长期交社保肯定是亏本的。

交个短期社保(半年到一年),赌接下来有没有小鱼饵的红利。

然后大家都交社保的时候,我肯定又不交了。

知乎用户 李浩 发表

社保怎么会没钱呢,退休金拿的都是自己交的,除非有一部分人没交

知乎用户 mo 言 发表

我有个方案想法提议,把退休金也视为个人所得之一,基于这个定位,对退休金高于 x 元的 “高收入” 群体,收取 y% 的个人所得税。收取的这部分养老金个税,通过转移支付,专项用于补贴当前缴纳社保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公司,以此撬动社保缴纳积极性,助力 “全员强制社保的愿景” 实现 + 平衡社会“养老贫富差距”,推动养老金二次分配。

知乎用户 小小小楠瓜 发表

所以,如果出于某种考虑,想要让这组数据在描述时显得数值大一些,那么我会选择求它们的平均数;但如果我想让数值看上去小一些,我肯定会将关注点放在中位数上。

--《赤裸裸的统计学》

知乎用户 风语枪手 发表

估计是等九月三号,结束之后就可以公布了

知乎用户 家德​ 发表

不只是北京,很多省份的社保基数都难产。据我所知,截至 9 月也就是现在,只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湖南、福建五个省公布或者暂定了 2025 年的社保基数。

按规定,社保缴费基数与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是本省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加权平均后的 “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此基础上再设定一个上限和下限。

至于为什么迟迟不公布,主要的锅还在最高法对社保强制缴纳的司法解释,引发的社会影响实在太大,如果再来一波常见操作,让统计局先 “涨一下” 大家的平均工资,然后公布社保基数涨几个点,未免显得吃相太不好看,影响太不好了。牛马虽然能忍,但是忍耐毕竟也是有个限度的。上位者也要权衡一下,如果一味地涨社保基数,企业因为交不起社保干脆宣布倒闭,社保反而收不上来。

以前的回答里说过,社保是税。而且还和房地产深度绑定,之前房地产上行周期里,大家不介意交社保,因为都可以从房价上涨里赚回来,而现在房价虽然下跌,社保基数却还在继续涨,大家感受会是如何?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被抬得这么高,要压降下来,财政压力非常大,由俭入奢易,之前的那些支出去哪里了?今年审计署披露了有 406 亿的居民养老金被挪用,用于偿还债务和 “三保” 支出:

为何 13 省将 406.26 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

最后我想说一点,现在国内经济界有一种言必称日本的倾向,大 V 们宣称日本就是先行版的中国、假装中国是后发版的日本,然后以此为立论前提,洋洋洒洒得出几万字的宏论。其实,日本是日本,中国是中国。日本选择用财政去兜底民生,上位者对下位者让利,能模仿吗?模仿不了,大 V 们,答应我,不要再假装了,好吗?

知乎用户 mono 发表

很想相关砖家出来公布一下计算公式,我来试试能不能算出来。

知乎用户 我爱长颈鹿 发表

想起一部电影,大逃杀

以后每年体制内退休的就进行大逃杀比赛,剩下那个给发退休金!

知乎用户 起舞弄清影​ 发表

社保基数应该以最低工资为标准计算,退休金也应该以最低工资为基数按照系数计发,最高不得超过最低工资三倍。

知乎用户 郭珂珂 发表

简单的说
以前是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
现在要严格执法了,咋办?

社保基数是按社平工资算的。这个是不是虚高,大家自己判断。
以前是工资低的,不交社保,所以社保基数的调整影响不到这批人。
现在工资低的,也要交社保,不合理的社保基数,马上就暴露出来了。
但是还不能随便改这个基数,怎么都解释不通。要么打自己脸,要么打上级的脸。

知乎用户 shid 发表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会算呢,我这边再科普一下。

假设 X 京社保基数为 7000,五险一金扣除比例为个人 10.5% 社保,公司 15% 的社保,10%*2 的双边公积金,个人累计 20.5%,公司累计 25%),最低工资为 2500。(以上数据纯做演示用,仅供参考

如果一个人工资仅为最低工资 2500,那么意味着这人需要上交 7000_0.205=1435 的五险一金,公司需要上交 7000*0.25=1750 的五险一金,因为个人收入不能低于 2500,所以意味着公司实际要支出 2500+1435+1750=5685 的成本,个人到手 2500,2500/5685≈43.98%。_

再次强调一下,当个人税后低于 2500 时,公司要补足这部分!!!不会出现低于最低工资的情况,当然了,这也只是理论上。

知乎用户 再也不回头​ 发表

不止北京,上海的也还没出来呢,唉

知乎用户 高旭瑞 发表

以前社保基数连年上涨,是给之前非全员社保时代配套的。

不少交社保的企业,都把员工薪资分成多种成分,社保按最低标准缴纳。

不提社保基数,缴纳的实在过于少了。

但现在时代变了。

全员社保想贯彻落实,社保基数下调是必然的。

不然不少低收入人群手里的工资不够交社保的,不能让大家都付费上班吧。

全员社保时代,需要发掘国企的 “国” 的部分,以国企利润给全民一份基础额度社保,个人工资缴纳的算额外额度的,现在的国企还是太企了点,不够国。

知乎用户 黑日 发表

社保这玩意在我们这水土不服啊,要不然还是收人头税吧!

知乎用户 快快乐乐生活每一天 发表

今年的上海和北京,嗯…… 主要这俩城市吧,它平均工资太高了,导致社保缴纳基数也高,这社保缴纳基数一高,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灵活就业的断保了。但是不改变算法的话,这个数据还是迟早要公布,所以就面临一个两难选择: 你如果降低社保缴纳基数,意味着社会平均工资降低;你如果再进一步提高基数,那估计会有很多人弃保。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60% 保底和 300% 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因此,缴费基数上下限仅涉及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或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参保职工及单位。但问题是在实践中,大家基本卡着下限来的。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虽然知乎关评论的评论,但起码还可以评论。

可以了。

知乎用户 别删啦我怕 发表

如何看待 2025 年下半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迟迟没有公布?

问题限流了,不只是我的回答,还有个 2K 赞的我也看不到了。

给你摆数据贴官方网站作引用的回答都要限流,什么意思很明白了。

知乎用户 顶呱呱阿​ 发表

没菜菜子的魄力 砍军公教 砍了就富裕了 但不敢

知乎用户 不是 momo 发表

1、北京车牌放开加大了一点可能性,

2、黄金虽然有可能跌,但总体趋势还是在涨,

3,强制交社保,这个事慢慢的就没人在提了,最多后面出现几个新闻报到一下劳动关系的纠纷,最后不了了知、

4、生育补助还没有到手,奶粉等相关必需品已经做好涨价准备了,主流媒体最多报到一下。最后生和育的压力是一点没减。人人发钱等于没发钱的声音再次出现,主动忽略政策是需要组合拳的。

5、导致北京社保基数难产(一个非主要因素是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回答上题)。

6、回家务农的人会越来越多,

7、男女对立,资本与劳动对立,裤裆里的事,娱乐圈的事,今后会很容易上热收,

8、隐性维稳费用会越来越高,

9、盖不住的事,官方通报会越来越模糊,每个字你都认识,但是你就是不知道怎么了。

10、有新能源的,家里有关系的赶紧多申请一个电表,以家庭用电名义,不要备注说是新能源按桩子。

以上就 10 点吧 2025 年 9 月 9 日 09:55:59,

2 年后也就是 2027 年 9 月 9 日中了多少条,大家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踢我一下

知乎用户 南江水暖 发表

我建议以后统计社会平均工资把未成年和户籍失业人员统计进去。这样不就降下来了。特别是未成年人。

知乎用户 日月山河永在 发表

你可以把社保基数理解成理论上的城市最低工资,如果你的工资低于这个数字。那就意味着你在被剥削,也就是等于你是新时代的佃农。

知乎用户 透明的蓝 发表

马上就要十一国庆节了,等过完节,肯定有结果啦。

知乎用户 金田一​ 发表

我觉得清华大学的口号就很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直接把领养老金的年限提高到五十年工龄,而且中间医保用的太多的人说明没有健康工作,不予发放养老金。

知乎用户 niuniup 发表

统计数据只能是增长再增长,为的是提振士气不要看衰,只能不停的用技术修饰手段,特别是收入数据与现实体感差距越来越大,现在终于吃到苦果了吧。

社会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咱们的社保缴费制度从开始就没考虑周全,也不是怪谁,因为就没有咱们这种国情可以参考的案例,真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以养老社保为例,国际上的缴费基数都是本人的实际工资,但咱们非要搞出个以社会平均工资的 60% 为最低基数,实际工资高于最低基数的按实际工资为基数。问题就出在了社会平均工资上,现在的实际工资差距太大了,按统计平均数明显极不合理。再加上,咱们这个畸高的缴费征收率。低工资的职工和微利的企业,现在真的负担太重交不起了。

至于为什么难产,内情咱们不清楚。但是,随着缴费基数越来越高,弃保的也越来越多。这也是今年社保话题越来越热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赶快出售部分国有资产变现,充实社会保险的资金池,同时,降低社保征收基数和征收率,减轻企业和职工的负担,给经济发展增加活力。

知乎用户 钱二多 发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继续提高缴费基数,很有可能不交了的数量变大,反而导致收到的反而少了;不提高缴费基数吧,收入端没有增量,估计池子很快也要干。

那就只能在支出端想办法,这方面有两个分支,一是延迟退休,这是延缓增量,二是要严格审计存量退休人员领取高额退休金的部分,不合理的必须调整。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上海也难产了,因为他们还不够坚定不够勇敢不敢先破后立。

道理很简单的,最低工资 2000,社保基数是 7k 多还是多少,最后算下来,老板出 100,员工拿 30,70 是税。但员工工资 2 万的话,老板出 100,员工就能拿 50,只有一半是税。狠狠地消灭前面那种单位!

知乎用户 顺其自然 发表

我编一个哈,往年往年编数的哥们逼迫离职了,新来的劳务派遣业务还不熟练

知乎用户 杞人 发表

从就业人口数量来说

其实现在还是上升期

35 年才见顶呢……

再过 10 年试试

知乎用户 载坤​ 发表

一个东西看起来是税收,操作起来也是税收,那就是税收

知乎用户 三金又三斤​ 发表

第一阶段。

社保和子女教育挂钩

第二阶段。

社保和出市同行挂钩

总有办法让你们缴费的,想断缴没门

知乎用户 九制乌梅 发表

因为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的规定: 任何形式的 “不缴社保” 约定均属无效,使得提升社保基数会激起更大的底层波浪,存在潜在的政治风险。底层之前的老办法 -——不缴纳社保有了更大的法律风险。目前各个地方均在观望阶段,都看是否有出头鸟。

社保基数难产不光是北京的问题,而是全国范围的问题。据经济观察报统计,截至今年 9 月 4 日,仍未有省份公布今年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31 个省份中,只有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四省公布了上一年社平工资

社平工资是怎么产生的?

每年 6 月至 8 月中旬,全国各省份会陆续公布本省上一年度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 “社平工资”),各省人社部门以此确定本年度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上限通常为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 300%,下限通常为社平工资的 60%。

2020 年至 2024 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 3613 元 / 月上涨至 6821 元 / 月,涨幅为 88.8%;上海从 4927 元 / 月涨至 7384 元 / 月,涨幅为 49.9%。

为什么底层的社保缴纳压力越来越大?

社保问题背后是收入不平等问题。

私营和非私营之间收入差距大,而且在不断扩大 (非私营单位代表的是那些大中型公司、外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 私营单位代表的是广大中小民营企业)。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 2022 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94,651 元
· 2023 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218,312 元
· 2022 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90,603 元
· 2023 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05,931 元

城镇非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218,312 - 194,651 = 23,661 元。城镇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105,931 - 90,603 = 15,328 元 。

北京的私营单位不仅收入是非私营的一半,收入差距还在增加。但社平工资是一起计算的这就出现了一个搞笑现象,2024 年北京市社平工资为 11,761 元 / 月,比 2023 年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还高。

知乎用户 冷血公民 发表

这是社保根子上的病,参保有门槛,并且这个门槛高于许多人的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 2000 元左右,参保门槛 60% 社平),这就很不合理。

而且社保如果是强制的,那就不应该与个人工资挂钩。

对于企业,应该按区域发展水平设置一个统一的固定基数,这样他所雇佣的每一个人,无论工资高低,社保成本都是一样的。同样的,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部分,也就只有工作年限一个参数,从而实现基础养老金总体平等,消除两极分化。

而对于职工个人,则应当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样,设置不同的参保档次,让人人都能参保得起,自由选择,丰俭由人。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多缴多得,少缴少得,谁也别怨。

知乎用户 我心依旧​ 发表

以后会越来越难产了。因为这个玩意不可能永无止境的涨,大家承受力有限。比如杭州吧,别看什么主播啊,程序员的。其实杭州普通打工人工资并不高,也就七八千甚至四五千都一大堆。但是你看社保就是 1766。也就是 1 比 4。社保最多涨到 2500 左右已经到顶了。再涨公司吃不消,打工人也吃不消。

知乎用户 saasd 发表

这种问题其实挺适合做成高考作文问考生支不支持社保基数上涨理由是什么,但现实是高中语文教育只会教学生写大字报

知乎用户 京兆虎皮猫大人​ 发表

生孩子一年补助 3600,只要生 5 个就可以买一台

iPhone17promax2T 了。

关注我,给你更多理财建议

知乎用户 林风在北京​ 发表

结合 “9 月 1 日起,任何“不缴社保” 的约定均无效”,一起看。
原本就想让所有企业主都给员工缴社保,企业主都觉得困难
现在还上调缴存基数,企业主不得被迫减少员工?就业压力不就更大了

知乎用户 克己修身 发表

很简单,数据不好看呗,社平工资哪里来的?缴费公司自行申报的,现在因为税务系统更新了,很多公司都没法乱申报工资避税,所以高管们的真实工资数据上面都知道了,这才是前几年社平工资和社保基数年年大幅上涨的根源,因为大家都被富人的收入平均上去了,现在的经济形势大家都懂,基层不停降薪,高层可没有影响的,加上被迫合规申报的公司越来越多,可以预计平均工资这个数还会继续上涨,所以社保基数也得跟着上涨,但是社保基数越高,舆论反应就越大,所以社保局这两月肯定都在努力想办法怎么 “统计数据” 吧。

其实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出发,现在的社保制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最好的办法是降低缴存上限,毕竟根据现在的规则,缴存越高对个体越吃亏,基数上下限的差额也过大,应该改成覆盖广,低基数低收益的普惠性退休金,给个人和企业减负,把缴存上限从现在的三倍社平降到 1.5—1 倍即可。

另外肯定很多人会说什么体制内退休金高他们不会同意,其实现行的退休政策,体制内差距也是超级大的好么?同样是处级干部,不同省份的退休金差距可能从几千到 1,2 万,你以为他们内部没有反对意见?社保政策从现在的按省份结算改成全国统一基数缴存结算也更方便人口流动和资金调配,

知乎用户 北极熊 发表

社保基数和最低工资的差距大到无法装聋作哑的程度,最大的可能是在做研究,会做出改变。

社保缴纳方式应该更灵活,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年龄不同工资段不同需求的个体,应该有不同的方案可选,一刀切的方式做方案容易,但是执行难,企业和员工很多不配合,需要做出改变。

知乎用户 鲁黑 发表

基数这个决定很难做,拖着总比被骂好。

自己做了小公司之后,深感社保负担之重,反之其他的税务成本在当前的政策下是很轻的(小规,开票不多,流水不多)。

换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好事。

国情在此,问题但凡能拖着是不会想办法解决的。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改革社保制度或者反内卷提升利润,总得选一个去做。

以上看法,仅以税务要求较低的小规视角来分析,轻喷!

知乎用户 克拉丽丝 发表

16 年是出生人口最后的高峰。

16 年出生的孩子,假设固定 24 岁就业(如果有足够岗位的话),那就是 2040 年。

我想说的是,我们还有 15 年的好日子,急啥?

知乎用户 八嘎雅鹿噜噜噜噜 发表

因为不好意思说降了

知乎用户 然然的震动麦克风 发表

社保比税收的可操作性大的多,每年都能改

知乎用户 飞火流萤 发表

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否则并不是光靠提高基数就能多收到钱的。

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社保缴的多了,实发工资就少了,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实发太少不够生活,就只能断缴社保了。

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政治生活,极少参加工会活动和社区活动,因此对处于其他阶级的人当下的生活是了解不多的,也很难有同理心。对于很多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就算现在画的饼退休后真能吃到,那也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更多人只能活在当下。

知乎用户 红豆汤豆腐 发表

如果能涨肯定早公布了。

不公布那就意味着不能涨,甚至不能保持齐平。

那不如晚公布多收一天是一天

知乎用户 书正 发表

将失业人员的收入纳入社平工资计算

然后将 三倍的社平工资的社保上限,调整为 5 倍或者更高

知乎用户 八 O 级​ 发表

最低工资,实发工资,社保基数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体制内,实发工资 > 最低工资 > 社保基数,目前按实发工资上缴。

体制外,实发工资≥最低工资 < 社保基数,一般按社保基数上缴。

体制内外员工的感觉明显不同,非国有企业主,个体经营老板怨声载道。

可不可以选择一个省,一个市县试点,无论体制内外,执行统一标准,要么都按实发工资上缴,要么都按社保基数上缴,能不能稍微弥合一下阶层裂痕,减少社会骂声。

毕竟在任何时候任何区域,叫好声强总比诅咒声强要好许多。

知乎用户 对啊 发表

高点好啊,高点妙啊。等收入百分之六十都是上头的就和北欧税收对齐了,到时候可就要求独立咯

知乎用户 看娃老爹 发表

9 月 1 号起开始强制缴纳社保,以前如果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企业还能继续聘用这些员工,员工也能维持个温饱。但是开始强制之后,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肯定不会出这个钱的,只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如果扣完之后员工还得倒贴钱,那就真的成了自己倒贴着钱上班了。

知乎用户 狂灵军团 发表

北京其实是相当特殊的.

毕竟是首都. 各部委也都集中在北京. 跟别说还要夹带各种事业单位 \ 学校等.

北京的体制内比例显然是过高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正常的, 但单拿一个城市来说, 必然是过高.)

以前双轨制问题不显. 毕竟是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 现在搞并轨, 问题就来了.

知乎用户 柴 TidalWeirwood 发表

最低工资规定

(2004 年 1 月 20 日劳动保障部令第 21 号公布 自 2004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 40—60%….”

巧了,缴费最低标准也是月社平工资的 60%(很多地区此前按照 40% 执行,前几年统一为 60%)

如果时机成熟,条件允许…..(疯狂叠加)
直接建立最低工资与最低缴费标准的自动关联机制。

知乎用户 yukooner 发表

程序员,我老家农村,爸妈 200 一个月。我是上海户口,最近辞职转成自由职业了,一个月最低按照缴纳 2000,算是留点念想。反正我是对养老金不抱有任何希望了,自己养活自己。

知乎用户 Earthson Lu​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平均工资定的。缴纳和发放都是跟着它走的。

如果失业率高企,平均工资并不能反映居民的平均收入。

众所周知,北京长期清退低端人口。餐饮之类的基础服务业萧条,甚至能在其它行业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推高平均工资。低收入人群脱离统计口径,中高收入占比提高,平均工资涨得更快了。

这导致平均工资大幅跑赢通胀,甚至经济越 “差”,养老金涨得越快。

中高收入群体相对低收入群体更加稳定。


出乎意料,平均工资增速只有 1.5%

知乎用户 天晴有雨不打伞 发表

放风 9 月强制社保,准备看看风向。

知乎用户 吉光凤羽​ 发表

退休金这个东西从一开始就不该搞什么多档次多年份多拿这种。

马后炮来说:

1、按照户籍当地社平工资的 20% 为最低档,加 50% 为中档,80% 为高档,总共就分三个档位。

2、交养老金统一年份 20 年,不搞年份上的多交多拿。交满 20 年就可以领,不足不领。

3、全面强制缴纳也可以推行,社平工资百分比就得调整,但就分三档是基本原则。

4、视同缴费完全是双标的,体制内为国家做贡献,农民的公粮也同样是贡献。政策推行当年开始算,不分农城,达到领养老金年龄的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并当月开始领取,没到领取年龄但是离退休不远的(<20 年)则先把不够的年份一次性交齐,剩下的则交到退休正好。这条只针对政策推行当年。

5、缴纳的时候以户籍当地为标准,领取时同样。比如虽然是北漂,年轻时候赚得多交得少,领的时候自然比北京大爷少。户籍难免改变,则可以按照不同户籍缴纳月份百分比综合计算。

现在出生人口少了,也可以在养老金上做文章:

1、统一退休年龄延长,男 63 女 60。

2、女性生育一孩退休年龄提前 2 年,二孩再提前 3 年,三孩及以上每个 2 年。极端特别情况,比如生了 12 个(这是真不可能吧),那么理论上她可以 35 岁领退休金,则不用再缴纳后续费用,直接领取。

说来说去,能做到刀口向内(老爷少拿,尽可能多的普通人拿)确实可以使党永葆青春活力,但是真的困难。

知乎用户 叶樱丶 发表

更新,上海社平基数发布了 12434 7460 37302

我有点不明白,社保基数是基于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那就只是一堆客观意义存在的数字,那有什么可延期的必要,社平又不是他们想改就能改的。

除非想改变社保基数的确定方法,但是又有一些地区已经发布社保基数,所以我也不明白他们延期的意义。

知乎用户 子又不约 发表

咱不知道,但看这个标题,倒是想起了最近的印度尼西亚,有人说,这是美帝搞的鬼,但问题是,为啥议员们给自己涨工资和福利呢,再往前推一点时间是孟国,总统居然直接跑路到邻国了,而每年的年底,美国自己,其的一部分联邦部门动不动就因为缺钱而面临停摆,然后这个现象又被说是资本家控制美国的罪证,但最近的以及以前的,有关于美国总统会见美国资本家的新闻,比如川普会见美国的各个大资本家,似乎不像是政府害怕资本家的状态啊,反倒是资本家们一个个噤若寒蝉,比如助力川普复辟的老马,效率部才干了几个月就被挤兑的干不下去了,差点坐了审计署的飞机,最后弄了个灰头土脸,又花钱消灾,灰溜溜的弃政归企,难道,问题的最终答案,就像川普这个总统兼大资本家说的,美国被某某给控制了,那是谁控制了美国呢。

知乎用户 千岁 发表

就像魔兽世界一样,每隔两三个版本就要把数值和属性压缩一次,不然就会出现一刀 9999999 的现象。

知乎用户 wmwm5138 发表

估计会降低点,但估计内部争议很大,要反复讨论。

知乎用户 踽踽独行 发表

前两天看到的社保基数确定的方法,不保真:

社保基数下限是平均工资的 40%-60%,当然国内一般按 60% 计算~

但同时最低工资也应该位于这个区间内,也就是平均工资的 40% 以上,但实际上由于贫富差距问题,国内的中位数远远低于平均数,最低工资标准更是连中位数的 40% 都达不到,这也导致有些人五险一金缴纳的和自己工资差不多。

这个数据提高了不提最低工资说不过去,提最低工资又影响很多人,当然就不好出了

知乎用户 住在海边的猪猪​ 发表

像这种众筹式且不公平的福利制度,欧美早就走过了,行不通的

最后的结局都是类似庞氏模型一样,资金池入不敷出爆掉

然后走私立,公立医疗服务并存的模式

私人医疗服务,贵死,有钱的去消费

公立医疗服务,排队等到疯,普罗大众去排….

知乎用户 我就一句话 发表

1. 什么叫社保基数

社保基数来源:当地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保缴纳标准:60%-300% 当地社保基数

2. 老爷们的工资计算方法

在职老爷 & 退休老爷:工资涨幅参考当地上一年度的月社会平均工资

* 社平不涨,我怎么涨工资?** 社平不涨,我的工资谁来发?

3. 在职老爷的公积金计算方法

公积金系数:双边合计 24%,乘以本人的社保缴纳标准。

假设社保基数 10000,三倍基数 30000;三倍基数的老爷,公积金为 7200 / 月(个人 3600 + 公司 3600)。其中公司缴纳的 3600 元,进个人腰包,同时个人也要承担大约 3300 的五险支出

可以说,老爷的公积金,可视作为五险返现!

总结:社保基数涨 5% = 工资涨 5% + 公积金涨 5%

我当然支持涨,因为:

知乎用户 知网 发表

先不说社保基数比最低工资高那么多

单就连公积金基数都还不到社保基数的一半!

知乎用户 浔阳 发表

按 4000 块钱工资交社保,缴纳基数不是 4000 而是 6821 块钱。

养老保险部分单位交 1091,个人交 545;

基本医疗保险单位交 600,个人交 136;

养一个工资 4000 的员工单位四险要交 1807,员工个人交 732。这还没算公积金部分。假如今年真的要全部交社保工资成本最低直接提升 50%。工资成本占总成本高于 20% 且净利润率低于 10% 的直接别干了。

估计不足 50% 的人在按工资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的单位,9 月强制社保再加提基数这个局打算怎么解。

知乎用户 飞鱼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所有回答和建议,都代表答主乐观性格的体现

比较像 49 年可以离开,而未有离开的文化人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我猜今年要评估九月 “强制” 社保的执行效果和意愿,甚至直接拿这个当借口赖过去。

社平是必不可能降的,降了就是信心总崩盘。

如果评估结果一般,该不交还是不交,那么基数包涨,最多就是给低收入 / 失业人群一个豁免(推迟),翻译成人话就是愿意交的多交点,然后相信后人的智慧;

如果真的逼着交了社保,或者说出现了断崖式弃保,那么统一社保基数下限就会成为历史,以后会以实际工资作为唯一基数。

不过我不认为蓝色 app 上激烈反对社保的人群会支持第二种,这个制度本来就不仅仅是在和塔博弈

知乎用户 机智 Ry 发表

我只关心,取消社保能不能让人多生孩子?

还是要回归养儿防老,其实防啥都行,重点是养儿

知乎用户 biubiu 发表

因为尬住了呗

降支出,那是肯定降不了的,不仅仅是说为了保障现在退休人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持社保体系,击鼓传花,最怕降价。现在还在缴纳的,尤其是年轻人,图的就是一个退休工资能达预期,你现在告诉他们,达不到预期了,问,还交么?

按北京的基数,缴纳三十年,退休开三千?

那降不了支出,就要增加收入,问题来了,增加收入可行不?

不行!

现在只要你不是体制内的 XX,什么经济局面,什么收入,很清晰,很明白,有空间增加么?没有!

基数关联收入。

基数低——收入低——难以运营

基数高——能满足支出——但是没有空间

尬住

知乎用户 北京往事 发表

升了被骂,这种经济下社平工资怎么还在升?可经济都升 5.3% 了,社平工资还降?也没法服人。而且基数降了,更入不敷出了。左右不是人,还是九三过了再说,省得被骂,没人关心九三了。

知乎用户 只喝温开水 发表

每年 7 月固定社保基数涨,1 月医保基数涨,疫情后涨幅都近 10%

现在的确都没公布新基数,

应该是全民强制社保的原因先缓一缓

这只是开胃菜,社保还有很多不规范要调整

比如医保可以单独交,是有可能调整成绑定社保交

比如挂靠交社保,没有工资流水,是有可能作废不算的

比如实发工资和社保基数不一样,是有可能调整的

别急

知乎用户 QFMF 发表

又扯到了社保问题。一直说过,退休金就是最顶级的理财产品,保本增值。一个原本保障基本生活的国家基础福利,硬生生变成了养富人的操作。年年长,究竟是什么东西增值这么好,这么稳定?

此外,缴费基准不统一更是一个典型的不公平。一个有余钱想多交基准之上的人,国家不应该保证并帮你提升这部分的收益,因为这部分收益竟然没有风险就可以得到。。。

至于其他历史原因,非常识的不合理的地方就不说了。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

知乎用户 南宫 发表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最低基数不能涨,涨了反而会少收钱,那大幅提高最高基数不就行了,现在最高基数是 24k,直接提到 50k,而且按照你年收入 / 12 算月工资,你中产还能反抗不成。这么一想感觉危了,现在每个月企业和自己已经要交快 6000 养老金了,不会明年要交 1w 吧

知乎用户 愉悦 发表

2004 年国务院人社部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倒数第四段写的很清楚

“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 40—60%”

而现实呐 上海 2023 年社平工资 12307 元,

最低工资标准 2690 元(占比 22%),

社保最低缴费基数 7384 元(占比 60%),

后者是前者的 2.74 倍,差距之大在全世界闻所未闻。

知乎用户 木木 u​ 发表

社保基数就是个伪命题,现在又到了**社保缴费负担接近临界点,更需要慎重考量**,对于数据的统计自然会延迟,面对目前复杂经济环境更需要权衡利弊后调整,再行公布。

2025 年北京的社保基数调整臂往年都晚,一般来说,社保基数的调整通常和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有很大关系,往年主要是 7-8 月公布,但是今年 8 月已经结束,依旧未公布,背后涉及到各个方面因素及政策考量

北京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的变化情况及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下所示:

年度 缴费基数下限(元) 缴费基数上限(元) 全口径月平均工资(元)

2024 6,821.00 37247 (计算值) -

2023 6,328.00 33,891.00 11,297.00

2022 6,328.00 31,893.00 10,631.00

2021 5,361.00 28,221.00 9,407.00

2020 3,613.00 26,578.00 8,860.00

2019 3,617.00 23,565.00 7,855.00

截至 2025 年 8 月底,难产的现象其实并非只有北京,全国很多省份都没有公布,社保缴费基数依赖于社平工资,而社平工资的统计、测算、最后的方案制定今年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更艰难

[

广告

知乎出品《给孩子的人类文明史》套装 12 册

知乎自营

¥18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638931255788769280?mcn_card_id=1950888678445529081&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疯子 发表

一个印度农民的养老金只有印度体制内的几十甚至上百分之一,

这群人中即使有的离开了印度,成为了印度敌对国家的人,比如某本人等等等等,

却仍然享受着印度农民的孩子供养,

一边喊着打到某本人,山川异域,不共戴天,

另一边,十个甚至更多的印度农民的孩子养着一个某本人,

这么魔幻的事情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印度发生了。


不过咱们就不一样了,北京有着 “海量专精确算”,算的再晚那也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而殚精竭虑,大家不要着急,再耐心等待一下。

知乎用户 醉生梦死的猪 发表

这个在之前关于上海社保基数的回答中已经写过了。

根本上就是目前这谈基于 “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 等的计算和发放公式不合理,导致的。社保基数沦为了博弈工具。

2024 年上海社平工资 12307 元,你怎么看?

知乎用户 谜语人​ 发表

很多人说社保的漏洞吧啦吧啦洋洋洒洒一大堆

这能叫漏洞?

这干脆简直叫福报算了

知乎用户 玖玖​ 发表

我感觉今年的社保不止北京没有出,其他省份也没有出吧。

我负责我们公司五险一金的缴纳,我感觉往年八月份就出了,今年还没有出。

今天上午还在跟同事讨论,说是不是不变了,应该不能涨了吧,现在基数都够高了,然后调侃自己拉低了山东省的薪资标准。今年年初最低基数 4416,讲实话,我们这个小县城的小公司,百分之八十的人连最低缴费基数的标准都够不到,每每到签缴费基数变更的时候,大家就会惊呼,“这么高,哈哈哈,我工资都不到,剩下的工资谁给我补,到底是谁在挣这么高的工资”,让人感觉无奈。

我们这个地方,我感觉一个女生的正常薪资水平大概在三千左右吧,再高一点,想拿五六千的工资除非你下厂子,进电子厂,干那种计件的工作之类的,一天干十二个小时,不然想拿五六千的工资很难。

感觉现在社保缴费比例越来越高了 ,但是实际上普通老百姓,或者说像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小公司的人,社保缴费基数变高,对我们来说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有的人想申请不缴纳社保,因为工资本来就少,然后扣除个人保险,到手后就更少了,家庭负担又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到处是用钱的地方,钱都不凑手,还得扣一部分,确实也是一种负担。

感觉钱都 “不值钱了”,去一趟超市,不买东西少拿两样,也得一百多,所以人都变“抠” 了,逛商场也是光看看不买,因为实在是经济有限。

具体我也不知道咋说了,反正就俩字 “没钱”。

知乎用户 这天那么蓝 发表

以前学市场营销的时候学过一点东西,说的是商品价格和销量及收入利润的关系。

商品单价上涨单个商品的利润会上升但是会压低销量,这就得看企业想要什么了。

是薄利多销追求收入和占据市场比率最大化还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多时候这两者是冲突的,就看企业如何选择了。

当然如果你能同时保证涨价还不影响销量那就另当别论,这就不是市场营销学能够解释的了。

知乎用户 纸虎蛋二 发表

上海也没出,新的出之前五险按之前的,公积金按上一个年度的月平均单边乘 0.07。

知乎用户 天蓬元帅 发表

突然想到难产这个事,社保基数难产太久的话,不会是养哪吒了吧?

知乎用户 Herb 百草 发表

大家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了。会有类似降低基数的保民生措施的。

且听龙呻吟。

知乎用户 松鹤​​ 发表

今年 9 月 18 号,终于发出来了。

自 2025 年 7 月 1 日起,北京市社保缴费基数:

(1)下限调整为 7162 元 / 月.

(2)上限调整为 35811 元 / 月.

(3)年度平均工资为 11937

往好的方面想,2023 年是 6326,2024 年是 682 1,2025 年是 7162。

都知道肯定会涨,但今年明显这个幅度是下来了。

平均工资接近 12,000 了,没到 12000 的朋友请反思一下, 是不是拖了大家的后腿。

知乎用户 比良坂​ 发表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60% 保底和 300% 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而北上这两个城市过于特殊了,一个是首都,一个是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他们的平均工资实在是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再加上现在社保这么敏感…… 估计在考量和评估各方面的影响,想以一个影响力最小的方式进行公布。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文里指出了目前社保缴纳的几个问题,你把这几个问题放在北京上海想一想能中几个:

https://mp.weixin.qq.com/s/PFkqMzvfN4xtdxtD7nEr1Q

**1. 小微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率较低。**执法检查发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基本能依法给职工参加各项保险,而中小微企业参保率还不够高,“应参未参” 缺口较大。

**2. 断保” 现象时有发生。**多地反映,近年来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断保、欠费现象比较普遍。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调查,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遵缴率(缴费人数占参保人员的比例)从 2011 年的 85.2% 下降到 2022 年的 80.8%。

**3. 选择降级、低档参保。**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参加居民保险、居民选择较低档参保。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中,以农民工为主的部分非农产业就业人员选择参加缴费较低、保障水平有限的居民保险。执法检查发现,个别地区出台政策,允许企业职工不参加职工医保,而参加居民医保。在居民养老保险分档缴费方面,执法检查组在农村开展抽样检查发现,约 80% 的村民选择最低档缴费。

**4. 低收入人群缴费压力大。**社会保险法第 3 条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五项险种缴费额占职工工资的 35% 左右,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的缴费均由个人承担。执法检查发现,不少低收入人群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每年上调,低收入人群社保费同步上调,造成低收入人群 “被平均”,加重了缴费负担,这也是近年来部分低收入群体“断保” 的重要原因。

**在最高法司法解释二引发的舆论风波(这事儿上最高法挺冤的)还没有完全褪去的同时,如果北京上海再拿出一个很高的数据来,那非常有可能引发轩然大波,但是怎么讲呢?**公开还是会一定公开的,毕竟北上是全国的标杆;在什么时机公开就不好说了。

最后附一张之前 51 社保搜集的全国部分城市已经公开的社保基数,而北上的基数吧,一直以来都比较格格不入。

知乎用户 冰糕太凉 发表

基本养老和最低工资挂钩,

缴纳二十年的,领和最低工资一样的退休金。

以此为基准。

缴纳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半。

缴纳三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点五倍。

缴纳四十年的领取双倍最低工资。

最高四十年封顶。

有钱人可以去交个人养老金不在社保里边。

知乎用户 江边 发表

吾有一计

退休的时候,将自己缴纳的社保和公司缴纳的社保全部返还。但必须用于投资国内高分红股票基金(把股市拉起来了)。着急用钱的可以抵押基金份额办理银行贷款(把银行贷款拉动起来了)。

所有人每个月只发 1500 基本生活费。(消除城乡及公务员差距,实现人人平等)

70 岁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个人基金卖掉。

而且这么做,老百姓很难挑理儿,毕竟缴得多,拿的多,退休一次性都返还了,自最多损失点利息,但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国家也没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

知乎用户 还需抬头看路​ 发表

我觉得可能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涨肯定是必须要涨,不然和国家整体经济上涨相违背,步调必须一致,不然要换人;

二、涨多少的问题,涨多了涨不起,因为涨了退休金也要跟着涨,本来缺口都很大了,而涨少了不合适,毕竟是大哥大嘛;

三、现在退休延迟,缴纳年限提高,很多人已经买不起了,再涨会有更多的人弃保,缺口会更大,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四、还没想好,想好了再说。

知乎用户 希言自然不终朝 发表

2025-09-18 更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以下原答案:

甄士隐小时候喜欢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甲乙丙玩石头剪刀布。

有一天他们进行了如下比赛:

甄士隐: 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 我出布

甄士隐: 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 我出石头

甄士隐: 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 我出剪刀

甲乙丙:… 甄士隐,你怎么一直不出啊?

甄士隐: 我爸爸和我说我是公侯之子,最终解释权在我这。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年轻人交完社保请忘记社保这回事,免得徒添烦恼,你注定拿不到退休金的,多私下储备一份养老金

知乎用户 你好 发表

看过一个说法,社保基数如果上涨,社保负担就会更重,在这种环境下不行,如果社保基数下降或者保持不变,你让 GDP 怎么办,与其两难还不如直接不说。

知乎用户 清明 发表

我看大陆天天嘲讽蔡英文,结果蔡英文是实实在在把军公教的退休工资打下来的,台湾退休财务状况本来预计 2020-2030 会破产砍完直接好转,人家作为公务员领袖是真能自己砍自己一刀,你让这些人砍自己一刀怎么可能呢,预计还得再加基数,因为穷 b 的钱真的好收,军公教的退休金是真的不能砍

知乎用户 Yui Sama 发表

有条件的,例如没有买房,孩子上学,可以跟老板商量的,或者个体户,小企业主,就别交养老保险了,直接注册灵活就业,只交最低起步医保就行,别送钱了。跟老板商量公司缴纳的部分五五分了,大家都省钱。

普通上班的那没办法,必须交了。

知乎用户 Luv Letter​​ 发表

我的猜想是.

社保基数要是跌了,明年退休的人退休金就要跌了。

肯定有人不乐意。

知乎用户 虚静 发表

但凡疫情时期留个缺口,哪怕是最后一两年松一点,压力都不会这么大。

如果什么时候再突然来一次疫情,可跟我没关系啊。

知乎用户 首付之外皆泡沫 发表

付费上班,其实可以搞搞试点,说不定有戏

知乎用户 腓特烈. 无忧​ 发表

能咋办,看能收多少呗。

==========================

上调基数,弃疗的人会不会更多?万一收的更少了怎么办?

下调基数,有先例吗?能么?告诉别人这钱不用交那么多?

或者,其实今年基数高了还比往年收到的钱少了?

所以?

知乎用户 神盾局支部 发表

社保和公积金(公司加个人)扣的钱,已经比我同事的工资高了。

保真。

知乎用户 遥遥领先 发表

降低社保基数以后,一部分高工资的人也会按低的基数缴纳。虽然一边是赢赢赢,但是到了个人利益上,普通百姓对社保没啥信心。

知乎用户 墨锁鲤旎 发表

今天去社区诊所拿药,诊所的挂号和付款窗口为了方便老年人,不但显示屏搞得巨大、声音也调得巨响。

我前面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挂完号后,机器很大声地报出声来:您的余额 8 万 ****!!!

我几乎被这个声音给施了定身术,内心无比的震惊、震撼…… 直到后面一个人说了一句 “我滴个妈呀!” 我才回过神儿来!

今年不光是题主说的北京,而是很多地方的社保基数都没有公布,我所在的上海,也是默默地在按去年的标准在执行。

在诊所的这一幕,恰恰是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揭示的是当前中国社保体系的核心矛盾:不断增长的养老支付压力与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速之间的矛盾。

一、社保与养老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采用 “现收现付制”,简而言之就是当前在职劳动者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直接用于支付当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医保的个人账户余额是自己的,但养老金大部分是统筹的,用于当期发放。

社保基数的核心作用是用它确定缴费的上下限,缴费下限通常是基数的 60%,上限是 300%。这一基数不仅直接影响每个月的缴费金额,更与未来退休金的多少密切相关,退休时能拿多少退休金,就是取决于整个职业生涯中的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

因此,社保基数的调整至关重要,它既决定了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金)这个 “资金池” 能收入多少,也关系到未来退休人员能领取多少。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在内的众多经济大省,都采取了和上海一样的做法:暂缓公布新标准,要求用人单位继续按 2023 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来核定缴费金额。

这些涵盖了中国经济最活跃、吸纳就业最多的区域,它们不约而同地集体 “难产” 绝非偶然,而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折射出当前的经济压力、企业负担和社保制度可持续性三者之间难以调和的复杂矛盾。

二、难产的原因

1、经济压力

在经济上行期,大幅上调社保基数,基金收入增加,未来养老金也更有保障,各方都乐于接受。但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上调社保基数意味着直接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和个人当期支出。

政府面临两难抉择是 “稳就业” 和“降成本”到底哪个优先的考量。如果大幅上调虽能充实社保基金,但可能压垮一批企业,导致裁员甚至倒闭。如果不上调或小幅上调,那么社保基金收入增长乏力,又难以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

最终在 “短期稳就业” 和“长期基金安全”之间,政策天平目前明显倾向于前者。政府不愿因基数上调给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只能暂缓公布暂缓公布或极小幅上调,实质是为企业和个人阶段性“减负”,为特殊时期的维稳之举。

2、企业负担

社保缴费是企业人力成本的核心构成之一,尤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今年 9 月 1 日实施的新规明确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企业必须全额合规缴费,这将使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压力巨大。若此时再上调缴费基数,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负担,可能导致企业缩减用工规模、延缓招聘,甚至退出市场。

地方政府深知企业已不堪重负,不敢轻易成为 “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极度谨慎,宁可延迟也不冒进。

3、社保制度可持续性

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的结构性压力。文章开头那位 “余额巨富” 的老人,正是中国“长寿时代” 的缩影,也直观反映了老龄化加剧与赡养比恶化的现实。

退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平均领取养老金的年限持续延长,加之生育率走低,导致缴费人群相对缩小、而领取人群不断扩大。这一增一减使得养老金的支出规模呈刚性增长态势。

在此背景下,暂缓或小幅上调基数虽能短期减轻企业负担,却会削弱社保基金的收入基础,加剧未来养老金发放风险,影响制度信誉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因此陷入 “短期维稳” 与“长期破产”的两难困境——不调基数危及未来,上调基数又危及当下。

这一困境也直接影响了今年的社保缴费节奏。往年每到 8 月底、9 月初,都有人过来问 “工资是不是发错了”,因为到手收入会因社保缴费基数上调而减少几十元,所以人事部门总会不停地重复这个答案——“因为社保缴费基数上调了”。

而今年至今仍然没等到当地社保部门公布新一年的缴费基数,企业只能沿用上一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为护理员缴社保。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後,正是制度可持续性压力所带来的延迟与犹豫。

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 “难产”,本质上是政府在多重压力下被迫采取的一种被动拖延策略。也是经济压力、企业负担与社保制度可持续性这三重目标相互矛盾、难以兼顾的表现,任何方向的调整都会引发其他领域的风险。

正因如此,作为一种临时应对,各地不得不采取延缓公布甚至观望的做法,以等待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明确、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或更高层级的政策协调来破解这一僵局。

知乎用户 飞狗未来​ 发表

公司就是因为这个,社保公积金都不给发,我还依靠这个还房贷呢,悲哀啊

知乎用户 左眼跳​ 发表

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就是在社保解读正式开始实行的下个月出答案了。这样加入了一些原来不交的人,才有理由把完全偏离实际的数字拉回正轨,同时扩大缴费人数。

这个扩大的人群一旦开始缴费了,就有了沉没成本(个人 + 公司),以后再慢慢提高缴费基数,如果他继续交,社保池子赚了,如果他断交,社保池子还是赚(公司缴纳的不退)。俗称,双赢,池子赢两次。实在不行,就延长缴纳期限,还是赢,赢麻了。

知乎用户 qq4916​ 发表

本来看戏的,结果江苏先涨了… 是拿江苏先试水,后续再跟进吗?

知乎用户 一根大香蕉​ 发表

大家都知道越涨越难,越涨越少,但是。

我自己定个政策把我自己的钱弄少了,不开心啊。

知乎用户 一个人的孤独 发表

着不得死几个警告一下?

有人扒一下谁负责的这个吗

知乎用户 西山绅士 J 发表

从实际出发提问

这个社保基数的真实身份其实是 :税基

既然是税基,就应该由纳税人确认同意之后才作数

但是现实却是年年涨税人们却犹在梦中不自知!

知乎用户 观物影志 发表

其实,不用太在意这些事情。自己该交社保,交了,就行了。

听话 照做 执行

即可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 10.71 亿人、2.45 亿人、3 亿人,同比均稳中有增。上半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 4.53 万亿元、总支出 3.89 万亿元,6 月底累计结余 9.83 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步推进,上半年调剂资金已经调拨到位,支持基金困难省份养老金发放;共为 1479 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等 768 亿元。截至 6 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 2.55 万亿元。社会保障卡功能进一步拓展。全国持卡人数达 13.9 亿人、覆盖 98.9% 人口,其中领用电子社保卡 10.97 亿人,覆盖 77.9% 人口。

虽然目前社保基金宗收入是大于总支出的,但是还是得增加社保基金的流入啊,以免后期万一收入覆盖不了支出怎么办?所以,需要用人单位都为员工购买社保。

首先,其实社保大多数公司都是在交的。因为必须要给员工交社保这件事情,其实企业心里都是知道的。尤其是社保归税务局管理以后,更加重视一点了吧。而且员工自己也都明白,得有社保,不然,自己干嘛上班呢?不就是为了退休以后有养老保险吗?不就是为了生病,有医保吗?以及工伤、失业和生育,这三项福利待遇。所以,即使有些企业不给员工交五险,或者是有些个体工商户没人给交五险,员工和个体工商户也会想办法给自己交上的。甚至作为员工,可能会去劳动仲裁企业,要求交社保。所以,其实社保新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很多中小企业不是不交社保,而是不规范。比如,需要入职 3 个月或者是半年后才给交五险。

而且,这部分成本其实是可以转移的。比如我对象单位,因为老板被劳动仲裁怕了,每个离职员工都去劳动仲裁要求辞退补偿和加班费、社保补缴等。所以他们公司现在是入职就交五险的,只是把公司和员工承担的费用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走了。比如以前试用期员工能开四千,现在开三千,剩余的一千用来交社保。放心,老板们的思路多得很,他们还有法务顾问,比我们专业的很。

既然敢出台这个政策,肯定是衡量过的。不可能出台这个政策会导致中小企业倒闭,还硬要出台政策。要求全体劳动者强制双休这种政策,估计才是不敢出吧。交社保而已,该交。不然社保亏空太大了,用什么钱发退休养老金呢?

知乎用户 kaaali 发表

发布了,下限 7162 元

知乎用户 铁拳无敌曹变蛟​ 发表

把事业编社保待遇向企业看齐,大大减轻负担,公务员也降,和税收降幅看齐,全国人民都支持,处级以上干部退休金上限不超过基层公务员工资两倍。提高在职人员工作收入。

知乎用户 向前看大眼睛 发表

人口结构已经崩盘了,

还是好好享受当下便利的生活吧。

想一想猪肉晚上怎么做,是炸酱面还是回锅肉。

知乎用户 大耳朵图图 发表

我们公司就是因为这个,工资都不发了,家里都揭不开锅啦

知乎用户 良人不良人 发表

个人缴纳的部分可以还给我们吗?不想退休还不行吗?

知乎用户 夏小镪 发表

兄弟们把你的余钱定投黄金纳指比特币,等你退休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知乎用户 玖玥​ 发表

今天应该是头一年推迟这么久社保基数还没出的年头了吧。

应该是社保局经统计,没法再继续按 10% 比例上调最低基数,但是不上浮,国家社保和医保最大的亏空怎么办。

上浮,企业接受不了,员工个人也承担不了。

一直在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但是太难了

知乎用户 大贤者在海底捞月 发表

社保基数这个东西就奇葩,就应该按照实发工资数缴纳,该交多少交多少

知乎用户 麦琪 zz 发表

@有杕之杜

@狗肉 花与果

@延陵

这是我看了该回答,与评论区评论的思考。请多指教!

该图为到手工资有错误,个人到手现金占成本错误。以下为我的计算。

我认为每一位工作领工资的人,应当去了解并计算自己的工资与社保的关系。这是个人的义务(交钱)与权力(享受待遇)

以上图为例,上海最低工资 2690 按 2700 算,上海规则是到手最低,不用再扣社保。

社会保险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 5 种保险简称:社保。
1.0

按回答,上海社保最低基数是 7384 按 7400 算。

社保占工资比例 35%-38% 按 40%(为了方便)

7400*0.4=2960,2960 是基数 7400 需要交的社保费

员工最低工资 2700。上海公司负担一位最低工资员工,实际支出成本 2700+2960=5660 元 / 月

1.1

最低工资情况下,员工到手工资 / 公司成本。2700/5660=0.4770318021,员工拿到成本的 48%,享受社保待遇

1.2

养老保险,退休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 统筹养老金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50 岁退休按 195 个月计发,55 岁 170 个月,60 岁 139 个月。领完后就只有统筹养老金了。如果在领完前死亡,个人账户部分一次性做遗产取出,统筹部分取消。

养老金个人承担 8% 计入个人账户,7400*8%=592

1.3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 2% 计入个人账户,医保定点可使用。7400*2%=148

1.4

最低工资到手 2700,加养老,医药个人账户。2700+592+148=3440 元。占公司成本比例 3440/5660=60%。相当于 40% 统筹社保了。

统筹社保待遇价格:5660*40%=2264 元(养老保险为 7400 元挡位)

养老 592/5660=10%(存银行死期),医疗 148/5660=2.6%(医疗储备金)100-40-10-2.6=47.4。到手现金约 48% 符合 1.1 结论。

社保基数及以上工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与工资关系。社保按个人 11%(养老 8% 医疗 2% 其余 1%),公司 27%。

按工资 10000 元 / 月算,一年 1 万 * 12 月=12 万 / 年,公司成本 12700 元 / 月。

个人所得税按年算的。上海 5000 以上的开始超额累进,5000*12=6 万(免税)

第一档 36000,收 3%。36000*3%=1080

第二档 10% ,60000-36000=24000 24000*10%=2400

个人所得税总共 1080+2400=3480 3480/12=290 / 月

2.1

员工月工资 10000,应交个人所得税 290。扣除个人所得税 10000-290=9710

个人承担的社保 10000*11%=1100 每月。扣社保和个人所得税后为 10000-1100-290=8610 每月现金

2.2

公司成本为工资 + 社保(公司承担部分)10000+2700=12700

2.3

个人扣社保税后现金与公司成本比值:8610/12700=0.6779527559≈68%

2.4

个人权益:现金 + 社保 + 所得税 + 养老个人账户 + 医保个人账户

8610+800+200=9610。

个人权益与公司成本比值,9610/12700=76%

享受社保统筹的价格为 2700(公司部分)统筹养老保险为 10000 元挡位。

3

依据 1.4,2.4 结果。

2264 元享受 7400 统筹社保,2700 享受 10000 统筹社保。

公司社保比例,养老 16%,医疗 + 生育 9%。失业工伤忽略做误差。

假如统筹医疗 + 生育当作一样待遇。10000 和 7400 的统筹社保挡位差 = 10000-7400=2600

2600 统筹养老保险价格差 2700-2264=436。每 100 元统筹养老保险价格为 436/26=16.77 元 / 百元统筹社保。10000 元统筹养老价格约为 1677 元每月。医保 + 生育价格为 2700-1677=1023 元。

PS:我 16 年高中毕业至今 9 年,工作过 18 个月,仅交职工社保 2-3 个月,和每年的居民医保。看温大提过交社保是利好普通人的,知道这个概念,但还没有数学计算,没有实施。本次在动态又看到这个问题,正好计算一下。

知乎用户 大号改名了 发表

快点啊,我等着鼓掌呢

知乎用户 meenie 发表

甘肃省近 10 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年份      社保      医保       城乡居民医保      最低工资(一类)
2015年    2423      2423       120               1470
2016年    2722      2722       150               1470
2017年    2977      2977       180               1620
2018年    3286      3286       180               1620
2019年    3093      3093       220               1620
2020年    3093      3093       250               1620
2021年    3638      3093       280               1820
2022年    3638      3093       320               1820
2023年    4317      4090       380               2020
2024年    4317      4090       400               2020
2025年    4600      4317       450               2020

查着查着,百度开始限制我搜索了,政府单位的网站一条都没有,都是社会新闻


也就是在 2025 年,一个服务员拿着 3000 的工资,缴着 4600 标准的社保和 4317 标准的医保,大概个人负担 550 元左右

知乎用户 鸭架子熬白菜 发表

版本要更新了,下面请欣赏第六套广播体操:老登的活力。

知乎用户 nmxqxw​ 发表

其实你看看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王珞丹, 张嘉译主演), 那里面描写的首都北京都没钱搞社保, 流浪儿没有孤儿院可住, 只能靠拾破烂和偷盗为生。 患一型糖尿病的流浪儿(黄毅饰)也得如此, 最后干脆是和白血病患者(姜析源饰)一起去援西藏(去西藏谋生)。 有犯罪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没有司法局管辖的精神病管制院可住, 只能由家属监护, 导致其在医院杀死美丽的女医生孙萌(赵秦饰)。 片中的流浪儿锥子(黄毅饰)的父亲在美国, 因为没有中美司法条约, 所以我们管不了, 但是这个小女孩的父亲在国内, 政府应该是根据《婚姻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征收抚养费, 如果没有这类法条规定, 那就应该修改有关法律。

知乎用户 宇宙边缘的大土豆​ 发表

权力中心越近,关系越复杂

越不容易找人做决策,因为决策等于背锅

知乎用户 123456 发表

因为他想涨,客观条件又不支持他涨,所以就卡在那里了。

知乎用户 Qdomudy​ 发表

达拉弗曲线了,降才能涨税收,但降太丢面

知乎用户 穿靴子的猫 发表

社保基数本来就不应该这么长,或者说前些年涨的太多了

导致现在企业和个人承受的吃力

如果继续上涨,那么很多人都沦为为社保打工了

有些企业是微利,社保承担的吃力,有人就说了交不起社保的企业就应该关闭

可对于有些人来说一个月能挣个两千块或者三千块钱已经是很不错的工资了

而且拿着低工资的人大有人在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很多工资的

如果社保基数继续上涨,估计有很多人开始想办法就不交社保了

眼下活的都不好,怎么可能考虑长远的养老问题呢?

而且很多人认为自己交的社保是替别人养爹妈

长或者不长对于很多人没意义了,已经有很多人失业了,眼下都艰难的很

估计断缴的人很多,从小红书上就看到了很多

这对于北京的经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非是不在乎这经济

知乎用户 从你的世界走过​ 发表

今年 7 月起公司社保涨了 公积金也涨了 算下来没有亏

知乎用户 黛笠 发表

关于 2025 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的通告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政务公开_政策文件

24 社平:11937(历年北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便民服务_业务名录

上限:35811

下限:7162

基数下限上涨 5% (24 下限:6821)

知乎用户 wy71h000 发表

去年基数加上 GDP 增速,完事。

知乎用户 微尘 发表

应该降一降,不能年年加码,得给企业和劳动人口喘口气啊。

知乎用户 无知的童年 发表

借地方,感慨一下!

有些单位发的补充医疗,比我们按最低缴费的个人部分都多!

套李网红的一句话,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

知乎用户 遗憾吗 发表

知乎用户 感恩 发表

主要原因还是

社保基金日益增长的社保基数需要与落后的劳动人民的工资之间的矛盾。

知乎用户 王毅 发表

怕了,最低工资不调,社保基数那么高是吧

知乎用户 子木 发表

如果养老金上涨没有尽头的话

2 万养老金 40 年后可以领多少【每年上涨百分之 3】

20000*【1+0.03】40=65240

2000 养老金 40 年后

6524→_→10 倍的差距比别人零头的多一点咋就先不谈了

40 年后普通人的工资能拿 6524 吗

尤其是拿 6 万多的养老金,40 年后的小屁孩能养得起吗?


你说拿 100 的老农民怎么不说

傻孩子 40 年后哪有农民,就算有农民他交公粮吗?交三提五统吗?免费服徭役吗?交过各种乱七八糟的税费吗?

→_→不然凭什么给他发 100 块,不劳者不得食

→_→虽然 100 的确实不用发了,但是那才几个钱,还有领两万的 40 年后他就 6 万了啊

这支出可不是砍掉 100 就能补的回来的


最后给感兴趣的看一下 100,40 年后能拿多少

100*【1+0.03】40=326

→_→如果他不砍的话,40 年后泥腿子能拿 326 的巨款呢,涨幅高达百分之 300

知乎用户 技术宅男 发表

可能是,还在安抚那些闹事的体制内老登吧……

毕竟,一个调休都可以研究半年,听起来很离谱,不过想到体制内那么多老登,就知道半年挺不容易的……

知乎用户 Stopher 发表

月薪 3w,大城市耗着都是脑子不清楚的,赚不到几个钱,存不到几个钱,纯粹就是做贡献的大好人。等 35 岁被裁员失业回老家,社保断了,公司交的大头打水漂,没有工作孑然一身,而小学倒数早就通过成人本科学历或者国开学历考上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靠关系或者军转去了水电气烟草等国企央企,而你却一事无成,大城市找不到老婆,小地方更找不到老婆,loser 中的 loser

知乎用户 华菜士​ 发表

根据知乎小粉红的两个常见论调:

1. 月薪 3000 根本招不到人,所以最低工资没有意义。随便招个工人也得七八千(前几天还在知乎评论区看到个逆天粉红说北京跑滴滴一个月随便赚一万六)

2. 就算不交社保, 交社保那笔钱公司也不会发给你。

现在还不出最新社保基数,一定是准备给大家一个惊喜,直接规定最低社保基数 1 万,就当是给劳动者的福利了,大家不必感恩,这都是大家应得的

知乎用户 理财能手 张朝华​ 发表

因为常规是要提升缴费基数的,再加上 9 月 1 号要全员社保,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压力巨大。

涨也难,不涨也难,所以肯定是国家也在综合考虑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目前企业基本上是先按原有上半年不动的基数交着,等有政策出来,如果有变化再改呗。

9.17 公布了

知乎用户 isempty 发表

因为退休工资和社平有关,社保缴费基数也和社平有关,涨了就是年轻人多交钱,用人单位多交钱,退休的多领钱,这个基数影响的是整个社会,老爷们还是要思量一下的

知乎用户 kkkkkxxxxx 发表

呵呵,我能说脏话吗?如果不能的话我没话说了

知乎用户 咸鱼 发表

我反正已经不期待能老了自然死亡了

50 多自我放逐几年

找个倒霉的税金小偷,做掉他儿子 / 女儿

知乎用户 萄道人 发表

新疆给你打样,社保基数下限继续上调,4999 涨到 5069。但是今年幅度会很小约 1.2%。

知乎用户 天使的猫猫 发表

北京那么多老爷,怎么平衡调整基数?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一开始就非常奇葩

最低工资是2000块

但是交社保要按照7000块来交

这么算下来到手只有1000块了

达到了7000块工资的人,反而社保交的比例少

相当于是穷人多收税,富人少收税

现实中,就是大量低端岗位是不交社保的来规避这么尴尬的事

之所以难产了,就是强制要求交社保了,过去的门路不可行了,这就真的很尴尬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金1万的老头,去超市买东西。听到营业员工资3000,点点头说工作已经蛮不错了。

只要能把这个现象、逻辑,用普通民众能听得懂的大白话,解释一遍。

民众都点头说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就是这个理。

社保基数随便出,谁也不会有意见。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社保缴费基数连年大幅增长,甚至超过GDP,但最低工资标准却基本不涨,那涨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企业和其他单位按最低工资标准发工资,那吃饭都成问题了。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成了笑话。

那不考虑最低工资,按社平工资来吧,但XXX也发现了: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也就是999个普通人和马云一起平均的吧。真实情况绝比这个更残酷了。就是没有马云,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95%的人收入低于社平工资。

那么扣除掉马云和少数几个富豪,XXX会发现,如果继续这样无脑“涨”社平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那就会出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笑话:很多普通人拿的还没到手的工资不够缴纳社保了。

这个笑话其实已经出现了,只是大家没太注意。50多岁的清洁工月薪1500,够缴纳社保吗?不够。

所以再怎么脑残设计,也不可能要求人们付费上班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止北京,截止到9月4号,各省市的最新社保基数都没公布。

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人处于实质降薪状态。而社保基数已经过高了。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内地的人均每周工时这几年一直在涨,相比涨幅缓慢甚至无增长的工资,实际就是降薪了,只是很多人没去算这个。

80后90后打工人猝死的也越来越多,而养老金不公也不断引发争议。

很多人不敢也不愿解释,为什么内地人均收入中位数五千多,可社保基数却远超收入中位数。部分人的养老金更是动辄过万。

这些问题让上涨的理由变得非常牵强。

这几年的上涨已经让很多人主动断缴,继续涨那断缴的人更多,而断缴更多就得涨更多才能维持社保体系的运转。

就目前的养老金差距情况,吓唬打工人不交以后没养老金拿是没用,没几个打工人会觉得自己将来能拿人均收入中位数的两倍养老金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校职工大会,校书记让我们这帮年轻教师不要过于在意现在的待遇,要考虑退休之后的高退休金。

我在下面和我朋友嘲讽他,“我还有干40年才能退休,等40年过去这老登骨灰都烂完了还给我画退休金的大饼,到时候发不出来找他要?”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九月份了,官方客服说原因说是全国社保统筹,工作量大,需要更多时间研判,但我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

核心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保基数进退两难,一方面全面报道经济数据企稳回深,今年5%目标大概率能完成,但社平却不升反降,也可能是社评升了但是是由于不少人没有工资导致分子分母同时减少,分子减少的更快导致的,存在严重失真。

同时从延迟退休,严格社保缴纳来看,社保余额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峻分水岭,需要加大征收力度才能持续,但现实确实基数可能出现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因此官方也举棋不定,都在等更有权威的部门下定论并承担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背锅)。

分割线————————

10号了目前依然未出,另外评论不是我删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照社平工资定的,下限是60%,上限是300%

也就是社平工资如果是8000,那最低缴纳基数就是4800元

哪怕你一个月收入3000元,也是按照4800元的基数收的

这就对工资低的那部分人相当不友好,本来到手就少,还要按高社保基数缴费,那唯一选择就是不缴

你涨任你涨,我就不交

可是当你基数从4800涨到7000的时候

可能工资月收入5000的也会选择不缴纳社保

因为工资涨幅完全跟不上社保基数涨幅

你涨的越快,缴纳的人越少,收到的钱越少

涨了个寂寞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进退两难了,你要是涨了,收上来的钱越来越少,你要是降了,这玩意挂钩着社平工资,岂不是告诉大家经济高速发展,GDP年年5%增长,但是大家的工资反而降低了,这很不政治正确

所以就选择不发,装死

另外附过去六年北京社保基数公布的时间

2019年 7月4日,4713元

2020年 7月17日,4713元(因疫情无变动)

2021年 8月4日,5644元

2022年 7月19日,5869元

2023年 7月25日,6326元

2024年 7月26日,6821元

2025年 目前9月5日,还没动静(社平工资7月初统计局已经给出来了,是12172元,按照60%算最低缴纳基数是7303元,相比24年涨了482元)

知乎用户 发表

自己被自己两头堵 s了

话说,这也全是吹牛上税啦

知乎用户 发表

别的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交的钱是一定领不回来的。

拿广州来说,6000的岗位预算,个人到手4200,每月公司加个人交1810.55元

,交20年

20×1810×12=434400,算上利息,因为利息每年不一样,这是复利,怎么也到50万了,想想你的房贷就好了。

现在退休,按照这个比例,你能收到多少钱呢,每个月1652元。。。63岁退休,你得最少活到63+25=88岁,你才能获利。。。你要是在73岁的坎上挂了,很好,这个理财亏70%

社保本来是一种福利,一转眼成人头税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把社保局想得太好了。

觉得他们是进退维谷,不加社保基数,窟窿填补不上,加了之后社保少人交,同样的社保收入也减少了。

实际上是这样吗?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社保基数一天不公布,那么现在缴纳的社保就是暂交社保,等到正式公布基数之后,就需要补缴之前的社保。现在暂不公布社保基数,只是稳住整个情绪。

他们啊,不是进退维谷,而是韬晦待时,伺机而动。

——9.18的分割线——

北京社保基数还是涨了吧,大家等着补交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后面会不会,出个新社保。

一切重头再来。重新计费

知乎用户 发表

视同缴纳造成的亏空太大,需要开源节流

提高社保基数会提升《交社保》的人的平均社保缴纳金额,原本就已经全球领先的社保税率进一步提高

但是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部分人开始放弃社保,导致反而收上来的钱更少,达不到开源的目的

且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发放养老金更多,社保压力更大

但是降低社保基数或者什么都不变显然问题就要爆炸

总结:走哪条路都是死

知乎用户 发表

引用一位答主的回复

预测一下15年后:

社保缴费基数1.8万元,最低工资2700元,农民养老金300元,城乡居民医保2000元(配套财政补贴4000元),干部退休金2.2万元,央企划拨5万亿充实养老金,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最低缴费年限40年。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到了某个阈值,开始基数越拉断缴的人越多的阶段。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知不知道视同缴纳很多是按倍数算的,有1.5倍2倍甚至3倍的,只有当初企业职员是按1倍算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是各地社保,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直白点就是升,没得升,升了到手总量钱可能也不涨,降,没法降,降了很多地方不够支出。

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不出,左右为难。毕竟,我了解的政策,怎么可能怕舆论或者群众意见,延迟退休不一样没人示威抗议,所以唯一困难,是它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它可能在等什么信息,才好决定怎么办,要不就按原来的办。

以下是开玩笑:延迟退休,加五年缴费。新的年轻人觉得是没信誉,骗局,想尽办法不交不参与玩了,毕竟要连续几十年不断缴费。而中年人,好不容易就够年限了,突然又加五年,还延迟拿钱。算了,自认倒霉吧,不交了,先努力活着,死了更没得领。

以上是开玩笑哈,别删我答案,别开不起玩笑。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社保要有基数?

我现在少交点,退休之后少领点还不行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玩意我是不理解,有的人工资只有2500,你也按照7000甚至更高基数收,尼玛的,现在吃饭都困难,为以后留钱,穷人寿命到63都难,到了能领几年呢?

就不能商定几个阶梯吗,3000一个标准,5000一个,7000一个,10000一个,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

人家交的少也自愿以后领的少啊。

就我所知,我的几个老朋友因为没工作,以前交的居民社保医保1400一个月,在年限从15年变成20年后,都停了。

我就说你就不能分档吗?人家只想在能力范围内交一点,然后老了一个月按现在标准能有个一两千两三千能吃饱饭吃点便宜药就够了,不指望跟公务员比一个月发万儿八千的。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只能看到博弈结果,看不到博弈过程

隔壁上海都还难产着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没提一件事,就是北京等城市的贫富差距是很大的,虽然没公布过完整的收入中位数,但是很大可能现在社平工作的60%,已经逼近北京工资的中位数了。

举几个简单的佐证,首先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的数据是232592元,平均月薪接近于两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的数据是106905元,平均月薪不到九千元,两者之间差了一倍有余。

更恐怖的是,近年来这个差距在来是不断扩大的,十年之前的2014年,两个数据分别为102268元和52902元,无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都比现在要小,具体的数据可以到北京市统计局的官方上查看:

2014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2268元2014年北京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2902元

由于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飞涨,所以北京的社平工资涨的也是很快的,十年前的2014年,社平工资是77560元,2023年的社平工资已经涨到了141133元,九年时间涨了6.35万元,2024年不出意外的话,社平工资大概能涨到14.8万元左右,对应的月薪超过1.2万元,60%的水平也有大概7500元左右。

北京大部分居民的收入真的能达到这个水平吗?

估计是很难的,国际上对北京薪酬中位数的估计,月薪大概就在7k-8K之间,至少40%的居民其收入是大部分社保最低基数的。

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城市的情况来分析一下,比如上海的2023年的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年薪达22.93万元,月薪约19108元; 城镇私营单位人均年薪为111347元,月薪约9279元,全口径社平工资为12307元/月,60%的水平也就是7384元。

而上海的工资中位数,一般的分析大概是在7k左右,大概率还不到,网上流行的说法是6904元,但是没找到权威的出处。

这就是现实的情况,北京和上海的社平工资确实很高,但是这是由泛体制内人群和部分互联网企业拉上去的,这部分人薪酬本来就高,而且还涨的飞快,其他民众从事的传统行业、服务业的收入很低,甚至连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都到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上就要到“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新社保逐步代替旧社保”的阶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别的媒体转的。

大家有何高见?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昨天点赞的一个本提问的两千多赞回答怎么不见了。

就是说拿了美国绿卡或入美籍的人在美国也能继续领养老金的那个回答。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实:相当一部分老登掏空了社保,又没有小登来续上。

方案:1,提高社保基数:可以保老登。但是没有足够的小登+小登没有足够的钱。

2,降低社保基数:小登的压力会减轻点儿。但是老登自身就保不住了。

结论:老登才是万恶之源。


你们评论悠着点啊沃日你阿玛忒拉斯的,我不想去见鼬先生也不想去见马达拉

知乎用户 发表

gdp都在涨

社保基数为什么不能涨

我支持社保基数每年不低于gdp涨幅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我们的一亿党员,这时候可以考虑发挥先锋队作用,发扬延安精神,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党员干部具有极高的思想觉悟,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不要求拿低保,可以按国家平均收入,或者中位数收入拿工资。其他所有的收入和待遇,全部上交国库,还有各种资产也是,可以变卖入库,住回集体宿舍。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发挥带头作用,我相信可以带领老百姓客服一切困难,顺利度过这次的全球经济危机的。

你说一个月3000-4000不够花?可很多老百姓就是这样过日子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中国三千块人民币就已经比美国三千美元幸福多了,为啥还要两三万的退休金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2015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是2,586,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1,720,最低工资占最低社保比例是66.5%。

2024年这三个数据是:6,821,2,420,35.5%。

占比连续十年数据明显下降,它们真是一群出生。喝底层人的血。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这差价就是在喝的血。

举例: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21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1.87,最低食物费用为127元,恩格尔系数为0.604,平均工资为900元。
1.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210×1.87+a=393+a(元)    (1)
2.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127÷0.604×1.87+a=393+a(元)    (2)
公式(1)与(2)中a的调整因素主要考虑当地个人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则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应在360元—540元之间。

知乎用户 发表

别人不说社保缴纳基数的提高让我觉得它离保险越来越远,离税赋越来越近了。之前从没有这种感觉直到最近我来到一个全额缴纳非常正规的公司。上个月应发工资12800,个人加企业合计支付社保公积金7600元,我实际到手薪资7800块钱,我特么一下子就懵了,我特么一下子甚至都共情资本家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能不能理解我这种心情。

不是,我的养老保险合计缴纳3072,我个人缴纳1024,这个不是感觉了是很明确的感觉到这钱不是给我自己缴的,我都不确定我能活到65吗?公积金我能理解,这社保我真弄不透了都。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也才9月,还好吧,你知道广州去年的社保调整基数啥时候公布的吗,那可是年底才出来的,年底一出来后,人社局就开始急哄哄催着大家补缴费用。

有了去年这个开头后,估计大家都学聪明了,找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再公布这种不好的消息,完美的遮盖过去。

知乎用户 发表

上车补票的把戏,很难理解吗?

如果跌了或者没涨,早就公布了,根本不会有什么压力。

它担心的是什么?

它公布大涨,肯定有一大批人要断交,对不对?

那它先不公布,你先按去年的交,

等你交完了再宣布大涨,要你补,你怎么办?

你还能把交上去的再拿回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咱不行印钱往社保里扔吧。

反正也不让花不会流入市场;

欠的那些本来也是应付账款,同样不会引起通胀。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有意思!年年给琢磨着怎么给自己人大幅涨退休金!今年难道不好意思了?还是这招不灵,又想别的法子去了?帮自己家里长辈涨养老金,特别要是自己父母,是不是也相当于给自己增加收入呢?没看北京大爷说了吗?2万6是实数!3万8是他们给涨的!这话说得很明了!前些年估计涨的太爽了是吧!不知道后面又有什么新法子!

知乎用户 发表

麻了9月份工资少了1500。

破案了,税率涨了,社保没变。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2,3千的最低工资就可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生活了,为什么还有人需要领2,3万的退休金呢?

退休金【按需分配】是有什么技术问题么?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要出新新社保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因为基数增加导致社保收入减少,那更证明社保是税

因为这种现象符合变相的拉弗曲线,描述的正好是税率和税收总量的关系

知乎用户 发表

升吧,中小企业受不了,毕竟全民社保刚刚强制,既要又要,有点不现实,总得给人缓冲缓冲吧。

降吧,养老金池子岌岌可危,数字下降可是大忌,经济光明论要不要了?

其实我有个好主意,知友们听听。

把体制内外养老金池子分开。

体制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体制外按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这样的话,体制里往上涨,咱们政府也有面,体制外往下降,老百姓压力也能小一点,双赢。

然后也不会出现养老金短缺的问题,毕竟体制外领不了那么多和那么久。

至于体制内短缺怎么办呢?那缴费基数高一点,年轻一代国企体制给老一代还还债。

我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人喷,所以叠个甲,不要骂人,欢迎理性讨论。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社会平均工资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出路只有一条,实事求是的降低社保基数

回归真实数据再强制全民社保

最低工资基数为最低社保值,和当前社保最低的基数比可以减少一半成本,可以多雇一个人

哈尔滨现在60%最低基数应该是4500 全国除了北上大概都在这个左右

如果用最低工资2080为基数,个人➕公司可以只交582,而4500基数得1260

这代表可以多雇一个人的社保成本

很多人不愿意交的部分现在就不见得不愿意交了

因为582是总成本,个人成本是166

再配合上分配制度改革

是可以盘活的

不过以上都不可能呢

越是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强制把一大堆低收入群体纳入社保

导致社平工资直接腰斩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已经到了某个临界值了,越往上,越没人交,断缴的会更多。所以,只能这么难产着。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可以每年都不断上调基数,文字的东西你可以随便填!涨上天都没问题!但正儿八经要掏钱的时候,就不要怪掏钱的人数越来越少!

恭喜越来越少!!!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别急,改革进入深水区很久了,快出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是好事儿,因为9月1号的政策,让上面充分认识到之前的基数和现实差距超过预计,了解到老百姓是真没钱了。他们本以为大多数小公司是赚着大钱,占大家便宜。等到数据收上来之后发现,我们的基数可能要调低,这就不太好办了。涨或者维持,失业率上升。不涨,那么社保没钱支付,之前的GDPPPI上涨怎么解释?

知乎用户 发表

只有出旗为民这一条路可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趁着今年“强制”社保,大大方方降低基数,给大家减负。

只要搬出这个原因,就不会丢面子。到时候再宣传宣传快递员、外卖员、各种工人交社保,效果不要太好。

知乎用户 发表

古代帝王想征税,千难万难。

你说他们咋就想不到,让你把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收入交上来,然后等你65了再把钱退给你,这样天才的构想呢。发明社保的人真是个天才。

一开始是交10年,然后15年,慢慢的延长到20年,25年,甚至30年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

以后每年出生500w人口,甚至更低。500w人养2000w人。我不相信。这不科学啊。

早在07年的时候,袁腾飞就说,还是买点金子房家里靠谱。我深以为然。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应该引入退出机制。比如自愿退保,个人缴纳资金全退,公司缴纳资金退一半,另外一半当税处理。

这税率虽然不低,但很多人都会接受。政府也可以名正言顺赚取另一半税金,弥补亏空。不要妄想建立人间天堂,只会得到人间炼狱。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7日了,上海和北京还没发布,如果单纯是怕被骂,横竖被骂,拖到七月底就发了,没必要耗到现在。

再说了,骂就骂吧,你能拿我怎么样?

![](data:image/svg+xml;utf8,)

现在还没发,可能是等几个数据:

  1. 社保基金盈利状况的数据,行情这么好,赚了多少钱?

a股21年以后,成交量就半死不活的,去年924之后,一下子把快死了的成交量,盘活了。

现在大A的成交量,明显比之前多太多了。

今年7、8月,市场走加速小慢牛行情,刷了十年新高,社保基数却难产了,这样太巧了吧。

![](data:image/svg+xml;utf8,)

水混了才好摸鱼,这把3888的上证,社保能抄多少钱,924的货还没出完,数据出不来。


2. 8月关于所谓“强制社保”的司法解释,能给社保资金池扩容多大,引入多少活水?

外卖员这类半灵活就业人员,今年开始交社保,给资金池带来了一部分额外收入,但从8月的各种动作来看,明显不够。

于是,司法解释发布,9月1日实行。

而且,9月1日以前,没交的企业要补。

补交加新增,能带来多大的资金流,还得等数据观察。


如果这两个数据可以勉强对付,那社保基数就意思意思得了,先把今年过年的饺子包了再说。

如果这俩数据补不了窟窿,那对不起,只能拿社保基数做保底了,已经这样了,横竖横吧。


社保基数难受的点不仅仅在于不敢涨,现在的问题是,社保基数也不太敢降(不考虑什么脸面问题)。

因为不止打工人到手工资和社保基数挂钩,退休老人的到手养老金,也和这个挂钩。

  • 调涨,打工人到手工资更少,企业用人成本更高,就业萎缩,进而消费萎缩,通缩螺旋躺板板。
  • 调降,打工人和企业舒服了,但老人到手养老金降了,这个问题更大。

不考虑退休老人养老金降了骂不骂娘,就说交社保的事情。

![](data:image/svg+xml;utf8,)

一堆人已经犹犹豫豫地纠结,到底要不要交社保。

到手养老金一降,大家会想,养老金现在就撑不住降了,过个十几二十年,到自己领的时候,岂不是更凉了?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就更多人开躺了,找老板商量不交社保,社保池子更没水了,又一个死亡螺旋。

所以,最近关于“社保”的司法解释,就是在给这个BUG打补丁,提前堵死这条路。

只要给别人打工,想不交都不行。

自己创业?

不仅自己这个闲置人口动起来了,还能拉动就业。

一言为定!双喜临门!

![](data:image/svg+xml;utf8,)

-–20250908更新—

评论区有个朋友讲社保是浮盈,砸盘就套住了。

看看社保成绩单,万亿级别的规模,08年到23年,年均收益率就没有低于7%的。

这收益率看着有点低是不是,一年才7个点,可两万亿一年就是1400亿的收益啊。

社保基金最新成绩单出炉!跟着长期投资“种子选手”学投资~

其实,除了极少数黑天鹅的情况,对社保来说,问题不大。

首先,社保很少举牌(持股超过5%叫举牌,增减持都要发公告)。

不举牌一律按散户处理,想买就买,像卖就卖,增持减持都不需要发公告,灵活的很。

说社保天天做T可能离谱了,那吃相就太难看了,但几个礼拜做个波段还是有可能的。

其次,能砸得动社保重仓股盘子的,有几个敢砸社保的盘。

不帮社保抬轿子就算了,还敢跟养老金抢饭吃,脖子是螺纹钢做的还是钨钢做的。


举个例子,长春高新。

21年入市的新韭菜,大概都忘不了这个13年100倍的新闻:

据网络流传,一位大连老太太于2008年买入五万元的长春高新,然而自己却忘记了这件事,最近去销户发现居然有500多万了。

13年狂赚100倍!大连一大妈火了:08年5万炒股后忘密码 销户发现账户变500万了

根据公开数据,简单画了一个长春高新从2013年以来,社保持仓比例和股价走势的趋势图。

红线:长春高新十大股东报告期末持仓比例

蓝线:长春高新不复权收盘价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长春高新的十大流通股东,十几年来社保有三个阶段。

  • 09年到21年,社保基金一直在里边玩,最离谱的时候,是19年到21年那段加速行情,十大流通股东里,社保基金组合能占四五个席位,几乎看不到公墓基金。
  • 21年底,长春高新股价开始走下坡路,**公墓基金都来了,**社保反而溜溜球,开始跑路。
  • 23年到现在,十大股东里已经基本看不到社保基金的身影了。

-–20250908更新完毕—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低了养老金发不出,高了企业受不了。从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交社保不如囤比特币以太坊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上调,断缴人变多,企业破产也变多,财政收入反而变少;下调或不调,和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趋势相悖。

所以,最优选择就是找个理由,装傻充愣就当不知道这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孟买光凭退休金两个家庭收入上差个20万是很正常的事

我哥父母双职工退休金一个月到手每个人一万,我老爹老妈农转非社保年限勉强缴够退休金加一起五千,我哥事业单位按基数每月单边1k社保,年底发30w,我每月单边2k,但只有十三薪,收入堪堪我哥的一半,也就是说我每月交我哥两倍的钱,父母拿1/4的退休金,这当然很合理,反正到我们这代人到岁数99%也没有退休和社保这个概念了,赢两次

没办法,为了争取减刑的人太多,张嘴就是:谁让农民不交呢?

然而你如果问他们视同缴纳是个什么玩意,他们表示今天的减刑就到这里了,不予置评

知乎用户 发表

他们的想法:降是不肯降的,升一点多收一点,苦一苦百姓。

但升基数现在结果已经不一定多收钱了,反而可能会收的钱还会下降。

有效果的做法:降基数,降视同缴纳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现在最低工资2540,按社保下限6821元缴纳社保也大概2523.78(算的不一定绝对准确,大概)。按最低工资算的话,国家和员工拿走的差不多。

按北京的惯例,年年涨,最近三年大概每年7%左右,这个数字比gdp都快。如果,经济快速增长,这个数字,至少企业还能忍。但是,现在这个行情,大家心里都明白。

前段时间,高院涉社保司法解释,已经给演示了一遍了。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大批企业关门走人。

北京社保基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继续强势上涨,会不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如果不涨,北京的高薪退休人员应该是最多的,如何给他们发工资。这个两难的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方案。

这可能是难产的根本原因。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一直怀疑,社保基数到底是不是跟社平工资挂钩的。

如果是,那说明社平工作一直在涨?

到底是谁把我给平上去了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安徽亳州,不知名小城市!没社保也就3000块这还是大学生价格!

最低工资1870!缴社保后,一个月工资还不足1870呢?这就是典型的“穷gui税”!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高了的话,企业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

社保基数低了的话,姥爷不高兴,窟窿越来越大。

真是两难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猜测就是初始统计后发现社平相比去年反而下降了,但是这肯定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方面说出去没有面子,与经济一直稳中向好,韧性强大等大局面相违背,影响社会和谐,另一方面,社平下降意味着社保公积金的缴纳基数也要下降,对泛体制内即非私营单位人员的收入和福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只能推迟发布,抓紧时间重新统计,看看之前统计时是否存在考虑不周或者算错的地方。

知乎用户 发表

看了那么多人的回复,社保基数下限高于最低工资最大问题:最低工资的人整体社保缴纳比例会高于高工资的人。

这个就是不公平,这个就是更是剥削低工资的人。这个也看不明白吗?

按照6821元的最低基数,按此基数计算,个人每月需缴纳的社保费用为719.21元,这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个人缴纳比例:719.21/6821×100%=10.54%。

如果最低工资也是缴纳这么多,那比例就是

719.21/(2540+719.21)×100%=22.06%。

本来收入就少,缴纳的比例还更多了,拿到收的工资就更少了。

另外2540元,你现在在北京能干啥?能存下钱吗?

此外,单位每月需为你缴纳约1821.21元,因此每月的社保费用合计约为2540.42元。

其实公司出的也算你的付出,如果把这个比例算上去,那就更高了,就不计算了。


年度 社保缴费基数下限 (元/月) 月最低工资标准 (元/月)

2019年 3,617 2,200 (2019年全年)

2020年 3,617 2,200 (2020年全年)

2021年 5,361 2,320 (2021年全年)

2022年 6,328 2,320 (2022年全年)

2023年 6,326 2,420 (2023年全年)

2024年 6,821 2,420 (2024年9月前)

预计:2025年 7,353 2,540 (2025年9月起)

最近五年社保基数下限年均增长率12.6%

最近五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2.4%

请问这是什么道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八月份就已经遣散所有员工了

就自己干

还有很多小老板 跑得不够及时 在社保新规下 负债累累

嘿嘿

躺平看烟花

现在政府与打工人都流行整治黑心老板

这黑心老板早点别干

躺平按我现在存款 不考虑通胀 还能活几十年

贵金属还大涨 比工作轻松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刚接到居委会电话,问我为什么不缴社保。我仔细一打听,社保中心向居委会下发了一份辖区不缴社保名单,让居委会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不缴社保的原因。所以为什么社保基数不公布?再涨基数他们应该心里也没底,在做调查。

知乎用户 发表

看到有回答说是因为年初,强行纳入了很多低收入人群,导致社平工资大幅被拉低,如果按照以往统计口径,缴费基数要下调。

虽然很离谱。。。但是,对吧,一切皆有可能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这个地儿吧,有几个特征:

一是,穿衣服的人多、级别高,老同志也有不少,说回到社保,那就是视同缴纳的人多,历史欠账高,对后续补充的需求就大。

二是,示范带头作用,只要我们这儿敢做,其他地方就敢照着学。

so…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知道,社保基数如果上涨,那么公司多承担的那部分社保、公积金,将在我年底的绩效里面扣出来。问了原因,回复说是工资总额就这么多,公司为你这个岗,准确地说是为这个人设定了只有这么多钱。所以,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我每年拿到的工资逐年降低,年底绩效亦然。

那我为什么还要拼死拼活给公司干活呢?没有晋升,没有涨薪,我就在这熬个三十年等退休是吧?

但是总不能干耗着,这样会把自己呆废,于是我主动接触部门内更多的业务口。其中有一项就是做物业预算。有关人力成本的计算是这样的:只针对招聘计划做预算,或者是只有人离职了,空出岗位编制了才会再招人,而那些物业老员工,由于是参照之前的工资标准,很多年都不涨工资,相反由于社保基数上涨,到手工资一直在减少。物业经常抱怨,这个钱根本招不来人,但是又要完成我们甲方给的任务,导致老员工既要干很多活,同时到手工资也不变甚至减少。

最神奇的是,多方商讨结果,就是把物业的公积金基数由12%→5%,一下子薪资空间就多了,预算充足了。这样企业承担得少了,每个人拿到手里的反而多了点,怨气竟然没那么大了。

合理合规,有理有据,这永远是上层考虑的第一条,这才是他们担心的。至于员工的死活?

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我离职了,我知道这种管理逻辑,迟早也会到我身上。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每个人的酬劳应该随之上升。但如果大部分人工资没有涨,那么社保基数上涨的逻辑又在哪呢?这不是矛盾吗?那对不起,总得按住一头。所以你们谁也别涨工资,你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把应得的工资中社保那一部分都给我拿出来,剩点给你买米买菜的钱。至于交出去的社保这是不是你的,不重要,反正在你的账户里。但你无论如何是提不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啥也不说,俺55岁,都想哭了。

生活那么的艰难。

也没领导下基层调查一下,

普通人每月收入到底是多少钱。

能不能扛得起年每上涨的社保基数。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市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2560元,社保缴纳最低6778元。个人缴纳: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在5%-12%之间,由单位选择。若按最低5%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338.9元,个人社保+公积金总计约为1053.69元。若按最高12%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813.36元,个人总计约为1528.05元单位缴纳公积金比例按5%估算,单位缴纳338.9元,单位总计约为2094.4元。按12%估算,单位缴纳813.36元,单位总计约为2568.86元

应发工资: 2560.00 元

  • 个人社保公积金扣除: ~1392.49 元

  • (其中公积金677.80元最终属于个人账户)

  • 税后实发工资: 2560 - 1392.49 = 1167.51 元 (此计算未考虑个税,2560元远低于起征点,无需缴税)

  • 单位支付的社保公积金成本: ~2433.30 元

  • 单位支出的总人力成本: 2560 (工资) + 2433.30 (单位社保) = 4993.30 元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这事 公积金一直没缴 还等着提呢

知乎用户 发表

抬高社保基数,就业不保。就业保不住,锅能给你全砸咯,信不信?大家一起没饭吃。

不抬高社保基数,保持原基数,或者降低原基数,社保池子见底。社保没钱发,能给你闹翻天咯,信不信?

唉,脑壳疼。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我挺费解一件事情,反正也不用在乎我们的想法,也无外乎网上骂骂,为啥还不颁布呢,肯定是别的原因吧。总不可能心善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会不会是因为强制社保,让以前那些游离在社保之外的大批低收入群体被迫纳入了统计,于是让平均数大幅下跌?

平均数跌了,那顶额缴纳社保的央企国企群体就不用交那么多社保了,这会不会导致池子里的水不增反减,那现收现付的退休金是不是也得?

知乎用户 发表

京城一些小微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缴社保,甚至到了不招本地人的地步,导致了一些底层边缘的京户人群,无法就业的程度,这种魔幻的情况,说起来居然逻辑通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没交社保,就交了个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交了快二十年了,从一年二十块缴到一年四百块,还没用过一分呢!

我早就不想交了 但是每年微信都有人提醒我交,大家都很熟,算了。

群众登上了舞台,必然伴随年轻一代自由化,那必然不想让任何人赚我的便宜。

现实问题也一样,房子弄那么高,必然房租也高,扣掉房租,社保,餐饮交通,拼命干也剩不下什么钱,发泄下说躺平也不行。

抱怨两句要么封号,禁言,要么….

莫名其妙。

公租房和普世经济适用房迟迟不建,或者就建一丢丢表示我建了之外啥意义也没有。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盼头呢!

毕竟我给别人奉献,那谁给我奉献啊!

集体主义的核心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忘记后半句可不行。

这几年的事情,越来越迷,也许我普通三本毕业,文化程度低,理解不了。

在老龄化,社保开支越来越大,现收现支制度,少子化,年轻人越来越少。

难道不是节流之策,怎么是开源之策呢?

截留之策,高于两千的,统统降到两千,低于两千的适当上调到一千。

然后控制总量开支持平,甚至有所盈余,怎么会是加大总量开支?

莫名其妙。

不知道在搞些什么,下什么大旗。

我想不是北京,应该是全国都没公布吧。

明年元旦再不公布生育率,就……

当下的基本面难道不是全面降低或者免除社保医保么?国家用国家补贴的的部分建立全民社保账号,全面兜底,企业和个人缴纳的部分全面放开可交可不交么?

社保本身就是杀富济贫的,没正经工作的不缴纳,国家补贴的部分都拿不到?这部分应该是全面福利啊!

问题是这么下去高于两千的那部分能保得住么?目前余额基本是可查的,可能我数学学的不好,算不明白。

另外,我国平均工资是排除失业人口的,失业率高的情况下,完全反应不了平均收入状况啊。

另外,现代社会了,这些统计其实不需要单独统计的,微信,支付宝,银行货币端,各个地区居民收入支付很容易通过货币端统计的,大部分功能职工智能就自动完成了,何苦那么复杂。

经营所得分红等都很容易通过银行段货币流得出相对精准的地区数据的。

然后根据货币流通,划分出中高低和超低三道杠,实行差异化缴纳,抄底全额补助,就可以了啊。

简单的问题搞那么复杂。

最后,当下的社保基数是平均工资没错,但是是缴纳社保的平均工资,但是全面社保,服务员等低收入群体全部纳入,又会拉低平均工资,就必须降低技术,这不是 很矛盾么,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挠破头想不清楚啊,马哲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是有一就要有二的。

收入普通工作,譬如服务员把,月薪也就五千,扣掉两千社保,房租,干一个月倒欠钱?

知乎用户 发表

进退两难,不涨养老金不够发,面子挂不住,毕竟gdp数据还是不错的,涨了企业压力大,甚至裁员倒闭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为例,最低工资2700社保基数七八千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几倍于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不足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按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算。

知道这有多荒谬吗?


我来给算算:

北京社保最低缴费基数:6,821元/月

北京月最低工资:2,540元/月

如果一个员工在北京领取最低工资,那么企业和员工需要缴费如下:

项目企业缴纳(基数6,821元)个人缴纳(基数2,540元)
养老保险6,821 × 16% = 1,091.36元2,540 × 8% = 203.2元
医疗保险6,821 × 9% = 613.89元2,540 × 2% + 3 = 53.8元
失业保险6,821 × 0.5% = 34.11元2,540 × 0.5% = 12.7元
工伤保险6,821 × 0.2% = 13.64元0元
合计1,753元269.7元

最终收支:

  • 企业总成本:工资2,540元 + 社保1,753元 = 4,293元/月
  • 员工实得工资:2,540 - 269.7 = 2,270.3元/月(未触发个税)
  • 政府社保收入:企业缴纳1,753元 + 个人缴纳269.7元 = 2,022.7元/月

企业视角:特么每月付了4293,他就只干2270.3的活!
员工视角:特么每个月只给2270.3,什么抠门企业,给你干点活都是我人善。
某视角:呵呵。


月薪满5000才够个税起征点,房贷、租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几个专项附加扣除,除了租房低一点,其他都可以增加不少的个税税基,即可以抬高个税起征点。

哪怕月薪可以满个税起征点,超出3000以内的部分,也不过才3%的税率,即使缴满一年,也不过才1080元。

更别说今年抬高了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基数,我国的个税那真的是“少得可怜”。

但反过来说,底层所需要的社保,却是极度沉重的负担。

可即使如此,社保依旧是入不敷出:

假设社保是个大水池:

真正缴纳社保的大多数人,用着小水管分那么点水流;

而“视同缴纳”的小部分人,却分享着大水管带来的“激流”。

这社保能够用吗?

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已经快要三倍于最低工资标准了。

领取最低工资的员工,在新规下强制缴纳的社保数额,也已经距离他们能拿到手的工资不远了。

别说给他们长远的保障了,他们的当下,都快要过不去了。

一边是社保不足,濒临枯竭,不得不继续提高社保缴纳。

一边是提不高的最低收入标准,和企业无法负担的用工成本。

另一边是社保亏空的主因,“岿然不动”、“一点都不能少”。

可真的是:谁都“动不了”。

这就是全国各地,社保基数难产的真正原因。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都知道社保是坑。

但是只要上班就得缴,请问怎么破局?

我是农村人,父母没社保没养老金,只有100多的居民养老。

目前一直在北京打工北漂,社保一个月公司加个人部分要交到6089元。

养老个人1360元,医保个人343元,养老企业2720元,医保企业1666元。

但是我不工作的话,就连饭都吃不上。

请问怎么避免被收割?

知乎用户 发表

2024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24,608元,私营单位106,905元。

这2部分的具体人数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是如果25年私营单位大量裁员,导致私营单位部分的人数大量减少,而第一部分铁饭碗人数是最增不减的,那么按照这个算法,总的社会平均工资就是会急剧提高,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明白为什么最低工资2000就可以保证一个年轻人的生活了,还要给老年人发1W。明显老年人需要的钱是比年轻人少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只要刀口想内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扩大化!

把所有2线城市包含2线退休金过万全部的砍到8000左右,1线城市过1万5的砍到1万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西安职工平均8637元/月。按照9月1日新政交社保,当下就有很多人交不起或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知乎用户 发表

全国统筹+经济压力双重影响

预测一下

9.30前公布,最低7050-7200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涨,那么社平工资也要涨,如果不涨又跟稳中向好5%经济增速的大环境有所不符,退休金又是按照社平工资发的,左脚踩右脚螺旋升天了属于是。

社保局的同志们很辛苦啊,统计局的同志们更辛苦,卫健委统计人口的同志们很辛苦啊,民政部统计结婚人口的同志们更辛苦啊!

而且社保基数不可能无限制一直涨下去了,如果无限涨下来,总会到一个临界点,形成法不责众的效应,从央企国企到地方政府雇员们全部用外包和劳务输出规避庞大的社保支出。

中央可以把国企央企的盈余拿走,但是那些人的乌纱帽和仕途都是靠利润来衡量的,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规避。

如果一个政策连央企国企地方政府都执行不下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连环爆炸,层层破产。

知乎用户 发表

期待”新社保“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近几年里面,每到社保缴费基数要调整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议论,可往往都是风声很大,最后拖来拖去,结果就是难产。大家都清楚,这事不单是算账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是几股力量互相掣肘,谁都不愿意先把板子打在自己身上。

**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是绕不开的背景。**很多省份已经收不抵支,靠财政转移支付才能勉强撑住。如果真要增加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缴费基数抬上去,要求企业和职工按真实工资缴纳。

问题是,这一刀下去,企业的用工成本立刻就会飙升。

中小企业利润本来就薄得可怜,哪怕只多出几个百分点,也可能压垮现金流。职工也一样,拿到手的钱少了,自然抵触。于是,看上去只是调整一个数字,实际是把所有过去留在灰色地带的东西硬生生拉到台面上,所有人都会反弹。

**地方政府的态度同样矛盾。**中央强调统一标准,希望堵住漏洞,把制度做得更公平、更安全。但地方财政普遍紧张,社保支出本来就吃力,还得顾就业、稳企业。真要严格执行高基数征收,短期内基金收入看上去是增加了,可企业要么关门,要么搬走,失业和税收问题随之而来。

算来算去,地方政府觉得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拖,基数迟迟不调整,征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个被经常忽视的因素,就是收入里面差异。**东部大城市白领一个月两三万,中西部工厂工人可能就三四千。如果基数设定过高,在低收入地区企业和职工都吃不消;可在高收入地区,严格执行又让用工成本高得惊人。于是,不论高还是低,大家都有理由抱怨。全国一盘棋的想法很美好,落到现实就是两头都难。

更麻烦的是,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即便基数抬上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中国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年轻人交钱养老人。人口结构摆在那里,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再多收也只是缓解几年。

很多人觉得交得越多亏得越多,干脆就不愿意动真格。基数改革于是陷入一种尴尬:能缓解问题,但没有谁愿意真正推动。

所以,所谓基数难产,其实就是一种制度性的僵局:

基金缺口急需填补,企业负担不起,地方不愿意收,职工也不愿意交。谁都明白问题在哪儿,但谁都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这个看似每年都要解决的事,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拖延的后果并不是没有代价。

企业心里没底,不知道哪天会突然被要求补缴;职工对社保的信任感在下降,缴多少和未来能拿多少越来越不对应;基金缺口也在扩大,财政兜底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本社保应该是社会的安全网,可现在却成了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真正要走出困局,恐怕不能只盯着基数这个数字,而是要重新设计制度。降低费率、扩大覆盖,把更多人拉进来,用更低的负担换更大的盘子;全国统筹,把地区之间的差异抹平;加强缴费和待遇之间的对应,让人觉得交是值得的。这些改革都很难,但如果继续拖,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知乎用户 发表

确实尴尬!富人总去国外?

​穷人不愿意缴纳?

​一定是哪里的逻辑出了问题?

​但愿大家都好!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一般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60% 至 300%。

这是非常荒谬的规定。

北京企业职工的社保缴纳基数为 6821 元,但最低工资是2540 元,如果你是雇主,现在面临着这么两个选择:

一个是聘请三个人,每天每天工作8小时;另一种是聘请两个人,每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中4小时算加班,1.5倍工资。(两者全部员工工作时间加起来,都是每天总共24小时)

都以最低工资来计算成本的话,前者的成本是:(6812+2540)x3 =28056;后者的成本是(6812+2540x1.5)x2=21244。

前者比后者,成本高出了32%。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需要996,有的人找不到工作。

当社保缴纳的基数越高,就业、消费的数据就越难看。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的消费增速,就跑输了全国平均增速。

但是平均工资的数据是不错的,因为低收入的人失业了,工资不算在统计平均工资的数据里。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又心血来潮在小红书上搜了搜招聘信息,记得以前看过北京的名创优品盒马的职工吐槽收入,都是低到我觉得外地人搭上房租,吃喝,和通勤啥也不剩的。

盒马分拣员更是重体力劳动,根本干不长。看了很多分享帖子,一天十二小时,月休四天,一个月在北京只拿七千,还得是干了两三个月的老人才能有的。

…………………………………………………………………………

我跟楼下烧烤摊子老板聊天,他是自己交的,北京最低2500一个月。

我家楼下超市招聘收银员,没写给不给五险一金,写了工资4500一个月,如果不给交的话,在北京只剩2000能干啥?

知乎用户 发表

这话题不和年初开始到现在的各种社保话题联动我是不认可的。

又是逼缴外卖员,又是9月强制缴纳社保,现在看北京笑话,其实全国哪不是这样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几个月后深夜再公布,到时候再限流,精选评论或者关闭评论就过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做事风格是这样的,大家都交社保我就不交社保。

既然大家都用脚投票不交社保,那我下个月就交社保。

盲猜接下来会因为大家都不交社保释放一波鱼饵。

长期交社保肯定是亏本的。

交个短期社保(半年到一年),赌接下来有没有小鱼饵的红利。

然后大家都交社保的时候,我肯定又不交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怎么会没钱呢,退休金拿的都是自己交的,除非有一部分人没交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个方案想法提议,把退休金也视为个人所得之一,基于这个定位,对退休金高于x元的“高收入”群体,收取y%的个人所得税。收取的这部分养老金个税,通过转移支付,专项用于补贴当前缴纳社保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公司,以此撬动社保缴纳积极性,助力“全员强制社保的愿景”实现+平衡社会“养老贫富差距”,推动养老金二次分配。

知乎用户 发表

所以,如果出于某种考虑,想要让这组数据在描述时显得数值大一些,那么我会选择求它们的平均数;但如果我想让数值看上去小一些,我肯定会将关注点放在中位数上。

--《赤裸裸的统计学》

知乎用户 发表

估计是等九月三号,结束之后就可以公布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只是北京,很多省份的社保基数都难产。据我所知,截至9月也就是现在,只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湖南、福建五个省公布或者暂定了2025年的社保基数。

按规定,社保缴费基数与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是本省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加权平均后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此基础上再设定一个上限和下限。

至于为什么迟迟不公布,主要的锅还在最高法对社保强制缴纳的司法解释,引发的社会影响实在太大,如果再来一波常见操作,让统计局先“涨一下”大家的平均工资,然后公布社保基数涨几个点,未免显得吃相太不好看,影响太不好了。牛马虽然能忍,但是忍耐毕竟也是有个限度的。上位者也要权衡一下,如果一味地涨社保基数,企业因为交不起社保干脆宣布倒闭,社保反而收不上来。

以前的回答里说过,社保是税。而且还和房地产深度绑定,之前房地产上行周期里,大家不介意交社保,因为都可以从房价上涨里赚回来,而现在房价虽然下跌,社保基数却还在继续涨,大家感受会是如何?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被抬得这么高,要压降下来,财政压力非常大,由俭入奢易,之前的那些支出去哪里了?今年审计署披露了有406亿的居民养老金被挪用,用于偿还债务和“三保”支出:

为何13省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

最后我想说一点,现在国内经济界有一种言必称日本的倾向,大V们宣称日本就是先行版的中国、假装中国是后发版的日本,然后以此为立论前提,洋洋洒洒得出几万字的宏论。其实,日本是日本,中国是中国。日本选择用财政去兜底民生,上位者对下位者让利,能模仿吗?模仿不了,大V们,答应我,不要再假装了,好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想相关砖家出来公布一下计算公式,我来试试能不能算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想起一部电影,大逃杀

以后每年体制内退休的就进行大逃杀比赛,剩下那个给发退休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应该以最低工资为标准计算,退休金也应该以最低工资为基数按照系数计发,最高不得超过最低工资三倍。

知乎用户 发表

简单的说
以前是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
现在要严格执法了,咋办?

社保基数是按社平工资算的。这个是不是虚高,大家自己判断。
以前是工资低的,不交社保,所以社保基数的调整影响不到这批人。
现在工资低的,也要交社保,不合理的社保基数,马上就暴露出来了。
但是还不能随便改这个基数,怎么都解释不通。要么打自己脸,要么打上级的脸。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会算呢,我这边再科普一下。

假设X京社保基数为7000,五险一金扣除比例为个人10.5%社保,公司15%的社保,10%*2的双边公积金,个人累计20.5%,公司累计25%),最低工资为2500。(以上数据纯做演示用,仅供参考

如果一个人工资仅为最低工资2500,那么意味着这人需要上交7000_0.205=1435的五险一金,公司需要上交7000*0.25=1750的五险一金,因为个人收入不能低于2500,所以意味着公司实际要支出2500+1435+1750=5685的成本,个人到手2500,2500/5685≈43.98%。_

再次强调一下,当个人税后低于2500时,公司要补足这部分!!!不会出现低于最低工资的情况,当然了,这也只是理论上。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止北京,上海的也还没出来呢,唉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社保基数连年上涨,是给之前非全员社保时代配套的。

不少交社保的企业,都把员工薪资分成多种成分,社保按最低标准缴纳。

不提社保基数,缴纳的实在过于少了。

但现在时代变了。

全员社保想贯彻落实,社保基数下调是必然的。

不然不少低收入人群手里的工资不够交社保的,不能让大家都付费上班吧。

全员社保时代,需要发掘国企的“国”的部分,以国企利润给全民一份基础额度社保,个人工资缴纳的算额外额度的,现在的国企还是太企了点,不够国。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这玩意在我们这水土不服啊,要不然还是收人头税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的上海和北京,嗯……主要这俩城市吧,它平均工资太高了,导致社保缴纳基数也高,这社保缴纳基数一高,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灵活就业的断保了。但是不改变算法的话,这个数据还是迟早要公布,所以就面临一个两难选择:你如果降低社保缴纳基数,意味着社会平均工资降低;你如果再进一步提高基数,那估计会有很多人弃保。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保底和300%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因此,缴费基数上下限仅涉及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或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参保职工及单位。但问题是在实践中,大家基本卡着下限来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虽然知乎关评论的评论,但起码还可以评论。

可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如何看待2025年下半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迟迟没有公布?

问题限流了,不只是我的回答,还有个2K赞的我也看不到了。

给你摆数据贴官方网站作引用的回答都要限流,什么意思很明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没菜菜子的魄力 砍军公教 砍了就富裕了 但不敢

知乎用户 发表

1、北京车牌放开加大了一点可能性,

2、黄金虽然有可能跌,但总体趋势还是在涨,

3,强制交社保,这个事慢慢的就没人在提了,最多后面出现几个新闻报到一下劳动关系的纠纷,最后不了了知、

4、生育补助还没有到手,奶粉等相关必需品已经做好涨价准备了,主流媒体最多报到一下。最后生和育的压力是一点没减。人人发钱等于没发钱的声音再次出现,主动忽略政策是需要组合拳的。

5、导致北京社保基数难产(一个非主要因素是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回答上题)。

6、回家务农的人会越来越多,

7、男女对立,资本与劳动对立,裤裆里的事,娱乐圈的事,今后会很容易上热收,

8、隐性维稳费用会越来越高,

9、盖不住的事,官方通报会越来越模糊,每个字你都认识,但是你就是不知道怎么了。

10、有新能源的,家里有关系的赶紧多申请一个电表,以家庭用电名义,不要备注说是新能源按桩子。

以上就10点吧 2025年9月9日09:55:59,

2年后也就是2027年9月9日中了多少条,大家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踢我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建议以后统计社会平均工资把未成年和户籍失业人员统计进去。这样不就降下来了。特别是未成年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可以把社保基数理解成理论上的城市最低工资,如果你的工资低于这个数字。那就意味着你在被剥削,也就是等于你是新时代的佃农。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上就要十一国庆节了,等过完节,肯定有结果啦。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清华大学的口号就很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直接把领养老金的年限提高到五十年工龄,而且中间医保用的太多的人说明没有健康工作,不予发放养老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统计数据只能是增长再增长,为的是提振士气不要看衰,只能不停的用技术修饰手段,特别是收入数据与现实体感差距越来越大,现在终于吃到苦果了吧。

社会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咱们的社保缴费制度从开始就没考虑周全,也不是怪谁,因为就没有咱们这种国情可以参考的案例,真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以养老社保为例,国际上的缴费基数都是本人的实际工资,但咱们非要搞出个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最低基数,实际工资高于最低基数的按实际工资为基数。问题就出在了社会平均工资上,现在的实际工资差距太大了,按统计平均数明显极不合理。再加上,咱们这个畸高的缴费征收率。低工资的职工和微利的企业,现在真的负担太重交不起了。

至于为什么难产,内情咱们不清楚。但是,随着缴费基数越来越高,弃保的也越来越多。这也是今年社保话题越来越热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赶快出售部分国有资产变现,充实社会保险的资金池,同时,降低社保征收基数和征收率,减轻企业和职工的负担,给经济发展增加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继续提高缴费基数,很有可能不交了的数量变大,反而导致收到的反而少了;不提高缴费基数吧,收入端没有增量,估计池子很快也要干。

那就只能在支出端想办法,这方面有两个分支,一是延迟退休,这是延缓增量,二是要严格审计存量退休人员领取高额退休金的部分,不合理的必须调整。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也难产了,因为他们还不够坚定不够勇敢不敢先破后立。

道理很简单的,最低工资2000,社保基数是7k多还是多少,最后算下来,老板出100,员工拿30,70是税。但员工工资2万的话,老板出100,员工就能拿50,只有一半是税。狠狠地消灭前面那种单位!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编一个哈,往年往年编数的哥们逼迫离职了,新来的劳务派遣业务还不熟练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就业人口数量来说

其实现在还是上升期

35年才见顶呢……

再过10年试试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东西看起来是税收,操作起来也是税收,那就是税收

知乎用户 发表

第一阶段。

社保和子女教育挂钩

第二阶段。

社保和出市同行挂钩

总有办法让你们缴费的,想断缴没门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的规定:任何形式的“不缴社保”约定均属无效,使得提升社保基数会激起更大的底层波浪,存在潜在的政治风险。底层之前的老办法-——不缴纳社保有了更大的法律风险。目前各个地方均在观望阶段,都看是否有出头鸟。

社保基数难产不光是北京的问题,而是全国范围的问题。据经济观察报统计,截至今年9月4日,仍未有省份公布今年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31个省份中,只有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四省公布了上一年社平工资

社平工资是怎么产生的?

每年6月至8月中旬,全国各省份会陆续公布本省上一年度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社平工资”),各省人社部门以此确定本年度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上限通常为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300%,下限通常为社平工资的60%。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为什么底层的社保缴纳压力越来越大?

社保问题背后是收入不平等问题。

私营和非私营之间收入差距大,而且在不断扩大(非私营单位代表的是那些大中型公司、外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私营单位代表的是广大中小民营企业)。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 2022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94,651元
· 2023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218,312元
· 2022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90,603元
· 2023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05,931元

城镇非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218,312 - 194,651 = 23,661 元。城镇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105,931 - 90,603 = 15,328 元 。

北京的私营单位不仅收入是非私营的一半,收入差距还在增加。但社平工资是一起计算的这就出现了一个搞笑现象,2024年北京市社平工资为 11,761元/月,比2023年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还高。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是社保根子上的病,参保有门槛,并且这个门槛高于许多人的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左右,参保门槛60%社平),这就很不合理。

而且社保如果是强制的,那就不应该与个人工资挂钩。

对于企业,应该按区域发展水平设置一个统一的固定基数,这样他所雇佣的每一个人,无论工资高低,社保成本都是一样的。同样的,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部分,也就只有工作年限一个参数,从而实现基础养老金总体平等,消除两极分化。

而对于职工个人,则应当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样,设置不同的参保档次,让人人都能参保得起,自由选择,丰俭由人。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多缴多得,少缴少得,谁也别怨。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会越来越难产了。因为这个玩意不可能永无止境的涨,大家承受力有限。比如杭州吧,别看什么主播啊,程序员的。其实杭州普通打工人工资并不高,也就七八千甚至四五千都一大堆。但是你看社保就是1766。也就是1比4。社保最多涨到2500左右已经到顶了。再涨公司吃不消,打工人也吃不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种问题其实挺适合做成高考作文问考生支不支持社保基数上涨理由是什么,但现实是高中语文教育只会教学生写大字报

知乎用户 发表

生孩子一年补助3600,只要生5个就可以买一台

iPhone17promax2T了。

关注我,给你更多理财建议

知乎用户 发表

结合“9月1日起,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一起看。

原本就想让所有企业主都给员工缴社保,企业主都觉得困难

现在还上调缴存基数,企业主不得被迫减少员工?就业压力不就更大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简单,数据不好看呗,社平工资哪里来的?缴费公司自行申报的,现在因为税务系统更新了,很多公司都没法乱申报工资避税,所以高管们的真实工资数据上面都知道了,这才是前几年社平工资和社保基数年年大幅上涨的根源,因为大家都被富人的收入平均上去了,现在的经济形势大家都懂,基层不停降薪,高层可没有影响的,加上被迫合规申报的公司越来越多,可以预计平均工资这个数还会继续上涨,所以社保基数也得跟着上涨,但是社保基数越高,舆论反应就越大,所以社保局这两月肯定都在努力想办法怎么“统计数据”吧。

其实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出发,现在的社保制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最好的办法是降低缴存上限,毕竟根据现在的规则,缴存越高对个体越吃亏,基数上下限的差额也过大,应该改成覆盖广,低基数低收益的普惠性退休金,给个人和企业减负,把缴存上限从现在的三倍社平降到1.5—1倍即可。

另外肯定很多人会说什么体制内退休金高他们不会同意,其实现行的退休政策,体制内差距也是超级大的好么?同样是处级干部,不同省份的退休金差距可能从几千到1,2万,你以为他们内部没有反对意见?社保政策从现在的按省份结算改成全国统一基数缴存结算也更方便人口流动和资金调配,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和最低工资的差距大到无法装聋作哑的程度,最大的可能是在做研究,会做出改变。

社保缴纳方式应该更灵活,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年龄不同工资段不同需求的个体,应该有不同的方案可选,一刀切的方式做方案容易,但是执行难,企业和员工很多不配合,需要做出改变。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数这个决定很难做,拖着总比被骂好。

自己做了小公司之后,深感社保负担之重,反之其他的税务成本在当前的政策下是很轻的(小规,开票不多,流水不多)。

换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好事。

国情在此,问题但凡能拖着是不会想办法解决的。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改革社保制度或者反内卷提升利润,总得选一个去做。

以上看法,仅以税务要求较低的小规视角来分析,轻喷!

知乎用户 发表

16年是出生人口最后的高峰。

16年出生的孩子,假设固定24岁就业(如果有足够岗位的话),那就是2040年。

我想说的是,我们还有15年的好日子,急啥?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不好意思说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比税收的可操作性大的多,每年都能改

知乎用户 发表

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否则并不是光靠提高基数就能多收到钱的。

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社保缴的多了,实发工资就少了,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实发太少不够生活,就只能断缴社保了。

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政治生活,极少参加工会活动和社区活动,因此对处于其他阶级的人当下的生活是了解不多的,也很难有同理心。对于很多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就算现在画的饼退休后真能吃到,那也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更多人只能活在当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能涨肯定早公布了。

不公布那就意味着不能涨,甚至不能保持齐平。

那不如晚公布多收一天是一天

知乎用户 发表

将失业人员的收入纳入社平工资计算

然后将 三倍的社平工资的社保上限,调整为5倍或者更高

知乎用户 发表

最低工资,实发工资,社保基数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体制内,实发工资>最低工资>社保基数,目前按实发工资上缴。

体制外,实发工资≥最低工资<社保基数,一般按社保基数上缴。

体制内外员工的感觉明显不同,非国有企业主,个体经营老板怨声载道。

可不可以选择一个省,一个市县试点,无论体制内外,执行统一标准,要么都按实发工资上缴,要么都按社保基数上缴,能不能稍微弥合一下阶层裂痕,减少社会骂声。

毕竟在任何时候任何区域,叫好声强总比诅咒声强要好许多。

知乎用户 发表

高点好啊,高点妙啊。等收入百分之六十都是上头的就和北欧税收对齐了,到时候可就要求独立咯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1号起开始强制缴纳社保,以前如果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企业还能继续聘用这些员工,员工也能维持个温饱。但是开始强制之后,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肯定不会出这个钱的,只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如果扣完之后员工还得倒贴钱,那就真的成了自己倒贴着钱上班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其实是相当特殊的.

毕竟是首都. 各部委也都集中在北京. 跟别说还要夹带各种事业单位\学校等.

北京的体制内比例显然是过高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正常的,但单拿一个城市来说,必然是过高.)

以前双轨制问题不显. 毕竟是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 现在搞并轨,问题就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最低工资规定

(2004年1月20日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公布 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

巧了,缴费最低标准也是月社平工资的60%(很多地区此前按照40%执行,前几年统一为60%)

如果时机成熟,条件允许…..(疯狂叠加)

直接建立最低工资与最低缴费标准的自动关联机制。

知乎用户 发表

程序员,我老家农村,爸妈200一个月。我是上海户口,最近辞职转成自由职业了,一个月最低按照缴纳2000,算是留点念想。反正我是对养老金不抱有任何希望了,自己养活自己。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平均工资定的。缴纳和发放都是跟着它走的。

如果失业率高企,平均工资并不能反映居民的平均收入。

众所周知,北京长期清退低端人口。餐饮之类的基础服务业萧条,甚至能在其它行业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推高平均工资。低收入人群脱离统计口径,中高收入占比提高,平均工资涨得更快了。

这导致平均工资大幅跑赢通胀,甚至经济越“差”,养老金涨得越快。

中高收入群体相对低收入群体更加稳定。


出乎意料,平均工资增速只有1.5%

知乎用户 发表

放风9月强制社保,准备看看风向。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金这个东西从一开始就不该搞什么多档次多年份多拿这种。

马后炮来说:

1、按照户籍当地社平工资的20%为最低档,加50%为中档,80%为高档,总共就分三个档位。

2、交养老金统一年份20年,不搞年份上的多交多拿。交满20年就可以领,不足不领。

3、全面强制缴纳也可以推行,社平工资百分比就得调整,但就分三档是基本原则。

4、视同缴费完全是双标的,体制内为国家做贡献,农民的公粮也同样是贡献。政策推行当年开始算,不分农城,达到领养老金年龄的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并当月开始领取,没到领取年龄但是离退休不远的(<20年)则先把不够的年份一次性交齐,剩下的则交到退休正好。这条只针对政策推行当年。

5、缴纳的时候以户籍当地为标准,领取时同样。比如虽然是北漂,年轻时候赚得多交得少,领的时候自然比北京大爷少。户籍难免改变,则可以按照不同户籍缴纳月份百分比综合计算。

现在出生人口少了,也可以在养老金上做文章:

1、统一退休年龄延长,男63女60。

2、女性生育一孩退休年龄提前2年,二孩再提前3年,三孩及以上每个2年。极端特别情况,比如生了12个(这是真不可能吧),那么理论上她可以35岁领退休金,则不用再缴纳后续费用,直接领取。

说来说去,能做到刀口向内(老爷少拿,尽可能多的普通人拿)确实可以使党永葆青春活力,但是真的困难。

知乎用户 发表

更新,上海社平基数发布了12434 7460 37302

我有点不明白,社保基数是基于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那就只是一堆客观意义存在的数字,那有什么可延期的必要,社平又不是他们想改就能改的。

除非想改变社保基数的确定方法,但是又有一些地区已经发布社保基数,所以我也不明白他们延期的意义。

知乎用户 发表

咱不知道,但看这个标题,倒是想起了最近的印度尼西亚,有人说,这是美帝搞的鬼,但问题是,为啥议员们给自己涨工资和福利呢,再往前推一点时间是孟国,总统居然直接跑路到邻国了,而每年的年底,美国自己,其的一部分联邦部门动不动就因为缺钱而面临停摆,然后这个现象又被说是资本家控制美国的罪证,但最近的以及以前的,有关于美国总统会见美国资本家的新闻,比如川普会见美国的各个大资本家,似乎不像是政府害怕资本家的状态啊,反倒是资本家们一个个噤若寒蝉,比如助力川普复辟的老马,效率部才干了几个月就被挤兑的干不下去了,差点坐了审计署的飞机,最后弄了个灰头土脸,又花钱消灾,灰溜溜的弃政归企,难道,问题的最终答案,就像川普这个总统兼大资本家说的,美国被某某给控制了,那是谁控制了美国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就像魔兽世界一样,每隔两三个版本就要把数值和属性压缩一次,不然就会出现一刀9999999的现象。

知乎用户 发表

估计会降低点,但估计内部争议很大,要反复讨论。

知乎用户 发表

前两天看到的社保基数确定的方法,不保真:

社保基数下限是平均工资的40%-60%,当然国内一般按60%计算~

但同时最低工资也应该位于这个区间内,也就是平均工资的40%以上,但实际上由于贫富差距问题,国内的中位数远远低于平均数,最低工资标准更是连中位数的40%都达不到,这也导致有些人五险一金缴纳的和自己工资差不多。

这个数据提高了不提最低工资说不过去,提最低工资又影响很多人,当然就不好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像这种众筹式且不公平的福利制度,欧美早就走过了,行不通的

最后的结局都是类似庞氏模型一样,资金池入不敷出爆掉

然后走私立,公立医疗服务并存的模式

私人医疗服务,贵死,有钱的去消费

公立医疗服务,排队等到疯,普罗大众去排….

知乎用户 发表

1. 什么叫社保基数

社保基数来源:当地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保缴纳标准:60%-300%当地社保基数

2. 老爷们的工资计算方法

在职老爷&退休老爷:工资涨幅参考当地上一年度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平不涨,我怎么涨工资?**社平不涨,我的工资谁来发?

3. 在职老爷的公积金计算方法

公积金系数:双边合计24%,乘以本人的社保缴纳标准。

假设社保基数10000,三倍基数30000;三倍基数的老爷,公积金为7200/月(个人3600+公司3600)。其中公司缴纳的3600元,进个人腰包,同时个人也要承担大约3300的五险支出

可以说,老爷的公积金,可视作为五险返现!

总结:社保基数涨5% = 工资涨5% + 公积金涨5%

我当然支持涨,因为:

知乎用户 发表

先不说社保基数比最低工资高那么多

单就连公积金基数都还不到社保基数的一半!

知乎用户 发表

按4000块钱工资交社保,缴纳基数不是4000而是6821块钱。

养老保险部分单位交1091,个人交545;

基本医疗保险单位交600,个人交136;

养一个工资4000的员工单位四险要交1807,员工个人交732。这还没算公积金部分。假如今年真的要全部交社保工资成本最低直接提升50%。工资成本占总成本高于20%且净利润率低于10%的直接别干了。

估计不足50%的人在按工资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的单位,9月强制社保再加提基数这个局打算怎么解。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所有回答和建议,都代表答主乐观性格的体现

比较像49年可以离开,而未有离开的文化人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猜今年要评估九月“强制”社保的执行效果和意愿,甚至直接拿这个当借口赖过去。

社平是必不可能降的,降了就是信心总崩盘。

如果评估结果一般,该不交还是不交,那么基数包涨,最多就是给低收入/失业人群一个豁免(推迟),翻译成人话就是愿意交的多交点,然后相信后人的智慧;

如果真的逼着交了社保,或者说出现了断崖式弃保,那么统一社保基数下限就会成为历史,以后会以实际工资作为唯一基数。

不过我不认为蓝色app上激烈反对社保的人群会支持第二种,这个制度本来就不仅仅是在和塔博弈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关心,取消社保能不能让人多生孩子?

还是要回归养儿防老,其实防啥都行,重点是养儿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尬住了呗

降支出,那是肯定降不了的,不仅仅是说为了保障现在退休人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持社保体系,击鼓传花,最怕降价。现在还在缴纳的,尤其是年轻人,图的就是一个退休工资能达预期,你现在告诉他们,达不到预期了,问,还交么?

按北京的基数,缴纳三十年,退休开三千?

那降不了支出,就要增加收入,问题来了,增加收入可行不?

不行!

现在只要你不是体制内的XX,什么经济局面,什么收入,很清晰,很明白,有空间增加么?没有!

基数关联收入。

基数低——收入低——难以运营

基数高——能满足支出——但是没有空间

尬住

知乎用户 发表

升了被骂,这种经济下社平工资怎么还在升?可经济都升5.3%了,社平工资还降?也没法服人。而且基数降了,更入不敷出了。左右不是人,还是九三过了再说,省得被骂,没人关心九三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每年7月固定社保基数涨,1月医保基数涨,疫情后涨幅都近10%

现在的确都没公布新基数,

应该是全民强制社保的原因先缓一缓

这只是开胃菜,社保还有很多不规范要调整

比如医保可以单独交,是有可能调整成绑定社保交

比如挂靠交社保,没有工资流水,是有可能作废不算的

比如实发工资和社保基数不一样,是有可能调整的

别急

知乎用户 发表

又扯到了社保问题。一直说过,退休金就是最顶级的理财产品,保本增值。一个原本保障基本生活的国家基础福利,硬生生变成了养富人的操作。年年长,究竟是什么东西增值这么好,这么稳定?

此外,缴费基准不统一更是一个典型的不公平。一个有余钱想多交基准之上的人,国家不应该保证并帮你提升这部分的收益,因为这部分收益竟然没有风险就可以得到。。。

至于其他历史原因,非常识的不合理的地方就不说了。

知乎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发表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最低基数不能涨,涨了反而会少收钱,那大幅提高最高基数不就行了,现在最高基数是24k,直接提到50k,而且按照你年收入/12算月工资,你中产还能反抗不成。这么一想感觉危了,现在每个月企业和自己已经要交快6000养老金了,不会明年要交1w吧

知乎用户 发表

2004年国务院人社部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倒数第四段写的很清楚

“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

而现实呐 上海2023年社平工资12307元,

最低工资标准2690元(占比22%),

社保最低缴费基数7384元(占比60%),

后者是前者的2.74倍,差距之大在全世界闻所未闻。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就是个伪命题,现在又到了**社保缴费负担接近临界点,更需要慎重考量**,对于数据的统计自然会延迟,面对目前复杂经济环境更需要权衡利弊后调整,再行公布。

2025年北京的社保基数调整臂往年都晚,一般来说,社保基数的调整通常和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有很大关系,往年主要是7-8月公布,但是今年8月已经结束,依旧未公布,背后涉及到各个方面因素及政策考量

北京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的变化情况及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下所示:

年度 缴费基数下限(元) 缴费基数上限(元) 全口径月平均工资(元)

2024 6,821.00 37247 (计算值) -

2023 6,328.00 33,891.00 11,297.00

2022 6,328.00 31,893.00 10,631.00

2021 5,361.00 28,221.00 9,407.00

2020 3,613.00 26,578.00 8,860.00

2019 3,617.00 23,565.00 7,855.00

截至2025年8月底,难产的现象其实并非只有北京,全国很多省份都没有公布,社保缴费基数依赖于社平工资,而社平工资的统计、测算、最后的方案制定今年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更艰难

[

广告

知乎出品《给孩子的人类文明史》套装 12 册

知乎自营

¥18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638931255788769280?mcn_card_id=1950888678445529081&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印度农民的养老金只有印度体制内的几十甚至上百分之一,

这群人中即使有的离开了印度,成为了印度敌对国家的人,比如某本人等等等等,

却仍然享受着印度农民的孩子供养,

一边喊着打到某本人,山川异域,不共戴天,

另一边,十个甚至更多的印度农民的孩子养着一个某本人,

这么魔幻的事情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印度发生了。


不过咱们就不一样了,北京有着“海量专精确算”,算的再晚那也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而殚精竭虑,大家不要着急,再耐心等待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在之前关于上海社保基数的回答中已经写过了。

根本上就是目前这谈基于“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等的计算和发放公式不合理,导致的。社保基数沦为了博弈工具。

2024年上海社平工资12307元,你怎么看?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说社保的漏洞吧啦吧啦洋洋洒洒一大堆

这能叫漏洞?

这干脆简直叫福报算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感觉今年的社保不止北京没有出,其他省份也没有出吧。

我负责我们公司五险一金的缴纳,我感觉往年八月份就出了,今年还没有出。

今天上午还在跟同事讨论,说是不是不变了,应该不能涨了吧,现在基数都够高了,然后调侃自己拉低了山东省的薪资标准。今年年初最低基数4416,讲实话,我们这个小县城的小公司,百分之八十的人连最低缴费基数的标准都够不到,每每到签缴费基数变更的时候,大家就会惊呼,“这么高,哈哈哈,我工资都不到,剩下的工资谁给我补,到底是谁在挣这么高的工资”,让人感觉无奈。

我们这个地方,我感觉一个女生的正常薪资水平大概在三千左右吧,再高一点,想拿五六千的工资除非你下厂子,进电子厂,干那种计件的工作之类的,一天干十二个小时,不然想拿五六千的工资很难。

感觉现在社保缴费比例越来越高了 ,但是实际上普通老百姓,或者说像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小公司的人,社保缴费基数变高,对我们来说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有的人想申请不缴纳社保,因为工资本来就少,然后扣除个人保险,到手后就更少了,家庭负担又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到处是用钱的地方,钱都不凑手,还得扣一部分,确实也是一种负担。

感觉钱都“不值钱了”,去一趟超市,不买东西少拿两样,也得一百多,所以人都变“抠”了,逛商场也是光看看不买,因为实在是经济有限。

具体我也不知道咋说了,反正就俩字“没钱”。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学市场营销的时候学过一点东西,说的是商品价格和销量及收入利润的关系。

商品单价上涨单个商品的利润会上升但是会压低销量,这就得看企业想要什么了。

是薄利多销追求收入和占据市场比率最大化还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多时候这两者是冲突的,就看企业如何选择了。

当然如果你能同时保证涨价还不影响销量那就另当别论,这就不是市场营销学能够解释的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也没出,新的出之前五险按之前的,公积金按上一个年度的月平均单边乘0.07。

知乎用户 发表

突然想到难产这个事,社保基数难产太久的话,不会是养哪吒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了。会有类似降低基数的保民生措施的。

且听龙呻吟。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9月18号,终于发出来了。

自2025年7月1日起,北京市社保缴费基数:

(1)下限调整为7162元/月.

(2)上限调整为35811元/月.

(3)年度平均工资为11937

往好的方面想,2023年是6326,2024年是682 1,2025年是7162。

都知道肯定会涨,但今年明显这个幅度是下来了。

平均工资接近12,000了,没到12000的朋友请反思一下,是不是拖了大家的后腿。

知乎用户 发表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保底和300%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而北上这两个城市过于特殊了,一个是首都,一个是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他们的平均工资实在是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再加上现在社保这么敏感……估计在考量和评估各方面的影响,想以一个影响力最小的方式进行公布。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文里指出了目前社保缴纳的几个问题,你把这几个问题放在北京上海想一想能中几个:

https://mp.weixin.qq.com/s/PFkqMzvfN4xtdxtD7nEr1Q

**1.小微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率较低。**执法检查发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基本能依法给职工参加各项保险,而中小微企业参保率还不够高,“应参未参”缺口较大。

**2.断保”现象时有发生。**多地反映,近年来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断保、欠费现象比较普遍。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调查,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遵缴率(缴费人数占参保人员的比例)从2011年的85.2%下降到2022年的80.8%。

**3.选择降级、低档参保。**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参加居民保险、居民选择较低档参保。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中,以农民工为主的部分非农产业就业人员选择参加缴费较低、保障水平有限的居民保险。执法检查发现,个别地区出台政策,允许企业职工不参加职工医保,而参加居民医保。在居民养老保险分档缴费方面,执法检查组在农村开展抽样检查发现,约80%的村民选择最低档缴费。

**4.低收入人群缴费压力大。**社会保险法第3条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五项险种缴费额占职工工资的35%左右,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的缴费均由个人承担。执法检查发现,不少低收入人群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每年上调,低收入人群社保费同步上调,造成低收入人群“被平均”,加重了缴费负担,这也是近年来部分低收入群体“断保”的重要原因。

**在最高法司法解释二引发的舆论风波(这事儿上最高法挺冤的)还没有完全褪去的同时,如果北京上海再拿出一个很高的数据来,那非常有可能引发轩然大波,但是怎么讲呢?**公开还是会一定公开的,毕竟北上是全国的标杆;在什么时机公开就不好说了。

最后附一张之前51社保搜集的全国部分城市已经公开的社保基数,而北上的基数吧,一直以来都比较格格不入。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本养老和最低工资挂钩,

缴纳二十年的,领和最低工资一样的退休金。

以此为基准。

缴纳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半。

缴纳三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点五倍。

缴纳四十年的领取双倍最低工资。

最高四十年封顶。

有钱人可以去交个人养老金不在社保里边。

知乎用户 发表

吾有一计

退休的时候,将自己缴纳的社保和公司缴纳的社保全部返还。但必须用于投资国内高分红股票基金(把股市拉起来了)。着急用钱的可以抵押基金份额办理银行贷款(把银行贷款拉动起来了)。

所有人每个月只发1500基本生活费。(消除城乡及公务员差距,实现人人平等)

70岁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个人基金卖掉。

而且这么做,老百姓很难挑理儿,毕竟缴得多,拿的多,退休一次性都返还了,自最多损失点利息,但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国家也没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可能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涨肯定是必须要涨,不然和国家整体经济上涨相违背,步调必须一致,不然要换人;

二、涨多少的问题,涨多了涨不起,因为涨了退休金也要跟着涨,本来缺口都很大了,而涨少了不合适,毕竟是大哥大嘛;

三、现在退休延迟,缴纳年限提高,很多人已经买不起了,再涨会有更多的人弃保,缺口会更大,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四、还没想好,想好了再说。

知乎用户 发表

2025-09-18更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以下原答案:

甄士隐小时候喜欢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甲乙丙玩石头剪刀布。

有一天他们进行了如下比赛: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布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石头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剪刀

甲乙丙:… 甄士隐,你怎么一直不出啊?

甄士隐:我爸爸和我说我是公侯之子,最终解释权在我这。

知乎用户 发表

年轻人交完社保请忘记社保这回事,免得徒添烦恼,你注定拿不到退休金的,多私下储备一份养老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看过一个说法,社保基数如果上涨,社保负担就会更重,在这种环境下不行,如果社保基数下降或者保持不变,你让GDP怎么办,与其两难还不如直接不说。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看大陆天天嘲讽蔡英文,结果蔡英文是实实在在把军公教的退休工资打下来的,台湾退休财务状况本来预计2020-2030会破产砍完直接好转,人家作为公务员领袖是真能自己砍自己一刀,你让这些人砍自己一刀怎么可能呢,预计还得再加基数,因为穷b的钱真的好收,军公教的退休金是真的不能砍

知乎用户 发表

有条件的,例如没有买房,孩子上学,可以跟老板商量的,或者个体户,小企业主,就别交养老保险了,直接注册灵活就业,只交最低起步医保就行,别送钱了。跟老板商量公司缴纳的部分五五分了,大家都省钱。

普通上班的那没办法,必须交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猜想是.

社保基数要是跌了,明年退休的人退休金就要跌了。

肯定有人不乐意。

知乎用户 发表

但凡疫情时期留个缺口,哪怕是最后一两年松一点,压力都不会这么大。

如果什么时候再突然来一次疫情,可跟我没关系啊。

知乎用户 发表

付费上班,其实可以搞搞试点,说不定有戏

知乎用户 发表

能咋办,看能收多少呗。

==========================

上调基数,弃疗的人会不会更多?万一收的更少了怎么办?

下调基数,有先例吗?能么?告诉别人这钱不用交那么多?

或者,其实今年基数高了还比往年收到的钱少了?

所以?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和公积金(公司加个人)扣的钱,已经比我同事的工资高了。

保真。

知乎用户 发表

降低社保基数以后,一部分高工资的人也会按低的基数缴纳。虽然一边是赢赢赢,但是到了个人利益上,普通百姓对社保没啥信心。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去社区诊所拿药,诊所的挂号和付款窗口为了方便老年人,不但显示屏搞得巨大、声音也调得巨响。

我前面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挂完号后,机器很大声地报出声来:您的余额8万****!!!

我几乎被这个声音给施了定身术,内心无比的震惊、震撼……直到后面一个人说了一句“我滴个妈呀!”我才回过神儿来!

今年不光是题主说的北京,而是很多地方的社保基数都没有公布,我所在的上海,也是默默地在按去年的标准在执行。

在诊所的这一幕,恰恰是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揭示的是当前中国社保体系的核心矛盾:不断增长的养老支付压力与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速之间的矛盾。

一、社保与养老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简而言之就是当前在职劳动者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直接用于支付当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医保的个人账户余额是自己的,但养老金大部分是统筹的,用于当期发放。

社保基数的核心作用是用它确定缴费的上下限,缴费下限通常是基数的60%,上限是300%。这一基数不仅直接影响每个月的缴费金额,更与未来退休金的多少密切相关,退休时能拿多少退休金,就是取决于整个职业生涯中的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

因此,社保基数的调整至关重要,它既决定了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金)这个“资金池”能收入多少,也关系到未来退休人员能领取多少。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在内的众多经济大省,都采取了和上海一样的做法:暂缓公布新标准,要求用人单位继续按2023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来核定缴费金额。

这些涵盖了中国经济最活跃、吸纳就业最多的区域,它们不约而同地集体“难产”绝非偶然,而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折射出当前的经济压力、企业负担和社保制度可持续性三者之间难以调和的复杂矛盾。

二、难产的原因

1、经济压力

在经济上行期,大幅上调社保基数,基金收入增加,未来养老金也更有保障,各方都乐于接受。但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上调社保基数意味着直接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和个人当期支出。

政府面临两难抉择是“稳就业”和“降成本”到底哪个优先的考量。如果大幅上调虽能充实社保基金,但可能压垮一批企业,导致裁员甚至倒闭。如果不上调或小幅上调,那么社保基金收入增长乏力,又难以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

最终在“短期稳就业”和“长期基金安全”之间,政策天平目前明显倾向于前者。政府不愿因基数上调给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只能暂缓公布暂缓公布或极小幅上调,实质是为企业和个人阶段性“减负”,为特殊时期的维稳之举。

2、企业负担

社保缴费是企业人力成本的核心构成之一,尤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今年 9 月 1 日实施的新规明确“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企业必须全额合规缴费,这将使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压力巨大。若此时再上调缴费基数,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负担,可能导致企业缩减用工规模、延缓招聘,甚至退出市场。

地方政府深知企业已不堪重负,不敢轻易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极度谨慎,宁可延迟也不冒进。

3、社保制度可持续性

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的结构性压力。文章开头那位“余额巨富”的老人,正是中国“长寿时代”的缩影,也直观反映了老龄化加剧与赡养比恶化的现实。

退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平均领取养老金的年限持续延长,加之生育率走低,导致缴费人群相对缩小、而领取人群不断扩大。这一增一减使得养老金的支出规模呈刚性增长态势。

在此背景下,暂缓或小幅上调基数虽能短期减轻企业负担,却会削弱社保基金的收入基础,加剧未来养老金发放风险,影响制度信誉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因此陷入“短期维稳”与“长期破产”的两难困境——不调基数危及未来,上调基数又危及当下。

这一困境也直接影响了今年的社保缴费节奏。往年每到8月底、9月初,都有人过来问“工资是不是发错了”,因为到手收入会因社保缴费基数上调而减少几十元,所以人事部门总会不停地重复这个答案——“因为社保缴费基数上调了”。

而今年至今仍然没等到当地社保部门公布新一年的缴费基数,企业只能沿用上一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为护理员缴社保。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後,正是制度可持续性压力所带来的延迟与犹豫。

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难产”,本质上是政府在多重压力下被迫采取的一种被动拖延策略。也是经济压力、企业负担与社保制度可持续性这三重目标相互矛盾、难以兼顾的表现,任何方向的调整都会引发其他领域的风险。

正因如此,作为一种临时应对,各地不得不采取延缓公布甚至观望的做法,以等待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明确、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或更高层级的政策协调来破解这一僵局。

知乎用户 发表

公司就是因为这个,社保公积金都不给发,我还依靠这个还房贷呢,悲哀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就是在社保解读正式开始实行的下个月出答案了。这样加入了一些原来不交的人,才有理由把完全偏离实际的数字拉回正轨,同时扩大缴费人数。

这个扩大的人群一旦开始缴费了,就有了沉没成本(个人+公司),以后再慢慢提高缴费基数,如果他继续交,社保池子赚了,如果他断交,社保池子还是赚(公司缴纳的不退)。俗称,双赢,池子赢两次。实在不行,就延长缴纳期限,还是赢,赢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本来看戏的,结果江苏先涨了…是拿江苏先试水,后续再跟进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都知道越涨越难,越涨越少,但是。

我自己定个政策把我自己的钱弄少了,不开心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着不得死几个警告一下?

有人扒一下谁负责的这个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实际出发提问

这个社保基数的真实身份其实是 :税基

既然是税基,就应该由纳税人确认同意之后才作数

但是现实却是年年涨税人们却犹在梦中不自知!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不用太在意这些事情。自己该交社保,交了,就行了。

听话 照做 执行

即可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5亿人、3亿人,同比均稳中有增。上半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53万亿元、总支出3.89万亿元,6月底累计结余9.8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步推进,上半年调剂资金已经调拨到位,支持基金困难省份养老金发放;共为1479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等768亿元。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55万亿元。社会保障卡功能进一步拓展。全国持卡人数达13.9亿人、覆盖98.9%人口,其中领用电子社保卡10.97亿人,覆盖77.9%人口。

虽然目前社保基金宗收入是大于总支出的,但是还是得增加社保基金的流入啊,以免后期万一收入覆盖不了支出怎么办?所以,需要用人单位都为员工购买社保。

首先,其实社保大多数公司都是在交的。因为必须要给员工交社保这件事情,其实企业心里都是知道的。尤其是社保归税务局管理以后,更加重视一点了吧。而且员工自己也都明白,得有社保,不然,自己干嘛上班呢?不就是为了退休以后有养老保险吗?不就是为了生病,有医保吗?以及工伤、失业和生育,这三项福利待遇。所以,即使有些企业不给员工交五险,或者是有些个体工商户没人给交五险,员工和个体工商户也会想办法给自己交上的。甚至作为员工,可能会去劳动仲裁企业,要求交社保。所以,其实社保新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很多中小企业不是不交社保,而是不规范。比如,需要入职3个月或者是半年后才给交五险。

而且,这部分成本其实是可以转移的。比如我对象单位,因为老板被劳动仲裁怕了,每个离职员工都去劳动仲裁要求辞退补偿和加班费、社保补缴等。所以他们公司现在是入职就交五险的,只是把公司和员工承担的费用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走了。比如以前试用期员工能开四千,现在开三千,剩余的一千用来交社保。放心,老板们的思路多得很,他们还有法务顾问,比我们专业的很。

既然敢出台这个政策,肯定是衡量过的。不可能出台这个政策会导致中小企业倒闭,还硬要出台政策。要求全体劳动者强制双休这种政策,估计才是不敢出吧。交社保而已,该交。不然社保亏空太大了,用什么钱发退休养老金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发布了,下限7162元

知乎用户 发表

把事业编社保待遇向企业看齐,大大减轻负担,公务员也降,和税收降幅看齐,全国人民都支持,处级以上干部退休金上限不超过基层公务员工资两倍。提高在职人员工作收入。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口结构已经崩盘了,

还是好好享受当下便利的生活吧。

想一想猪肉晚上怎么做,是炸酱面还是回锅肉。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公司就是因为这个,工资都不发了,家里都揭不开锅啦

知乎用户 发表

个人缴纳的部分可以还给我们吗?不想退休还不行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兄弟们把你的余钱定投黄金纳指比特币,等你退休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应该是头一年推迟这么久社保基数还没出的年头了吧。

应该是社保局经统计,没法再继续按10%比例上调最低基数,但是不上浮,国家社保和医保最大的亏空怎么办。

上浮,企业接受不了,员工个人也承担不了。

一直在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但是太难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这个东西就奇葩,就应该按照实发工资数缴纳,该交多少交多少

知乎用户 发表

@有杕之杜

@狗肉 花与果

@延陵

这是我看了该回答,与评论区评论的思考。请多指教!

该图为到手工资有错误,个人到手现金占成本错误。以下为我的计算。

我认为每一位工作领工资的人,应当去了解并计算自己的工资与社保的关系。这是个人的义务(交钱)与权力(享受待遇)

以上图为例,上海最低工资2690按2700算,上海规则是到手最低,不用再扣社保。

社会保险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5种保险简称:社保。
1.0

按回答,上海社保最低基数是7384按7400算。

社保占工资比例35%-38%按40%(为了方便)

7400*0.4=2960,2960是基数7400需要交的社保费

员工最低工资2700。上海公司负担一位最低工资员工,实际支出成本2700+2960=5660元/月

1.1

最低工资情况下,员工到手工资/公司成本。2700/5660=0.4770318021,员工拿到成本的48%,享受社保待遇

1.2

养老保险,退休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养老金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50岁退休按195个月计发,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领完后就只有统筹养老金了。如果在领完前死亡,个人账户部分一次性做遗产取出,统筹部分取消。

养老金个人承担8%计入个人账户,7400*8%=592

1.3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计入个人账户,医保定点可使用。7400*2%=148

1.4

最低工资到手2700,加养老,医药个人账户。2700+592+148=3440元。占公司成本比例3440/5660=60%。相当于40%统筹社保了。

统筹社保待遇价格:5660*40%=2264元(养老保险为7400元挡位)

养老592/5660=10%(存银行死期),医疗148/5660=2.6%(医疗储备金)100-40-10-2.6=47.4。到手现金约48%符合1.1结论。

社保基数及以上工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与工资关系。社保按个人11%(养老8%医疗2%其余1%),公司27%。

按工资10000元/月算,一年1万*12月=12万/年,公司成本12700元/月。

个人所得税按年算的。上海5000以上的开始超额累进,5000*12=6万(免税)

第一档36000,收3%。36000*3%=1080

第二档10% ,60000-36000=24000 24000*10%=2400

个人所得税总共1080+2400=3480 3480/12=290/月

2.1

员工月工资 10000,应交个人所得税290。扣除个人所得税10000-290=9710

个人承担的社保10000*11%=1100每月。扣社保和个人所得税后为10000-1100-290=8610每月现金

2.2

公司成本为工资+社保(公司承担部分)10000+2700=12700

2.3

个人扣社保税后现金与公司成本比值:8610/12700=0.6779527559≈68%

2.4

个人权益:现金+社保+所得税+养老个人账户+医保个人账户

8610+800+200=9610。

个人权益与公司成本比值,9610/12700=76%

享受社保统筹的价格为2700(公司部分)统筹养老保险为10000元挡位。

3

依据1.4,2.4结果。

2264元享受7400统筹社保,2700享受10000统筹社保。

公司社保比例,养老16%,医疗+生育9%。失业工伤忽略做误差。

假如统筹医疗+生育当作一样待遇。10000和7400的统筹社保挡位差=10000-7400=2600

2600统筹养老保险价格差2700-2264=436。每100元统筹养老保险价格为436/26=16.77元/百元统筹社保。10000元统筹养老价格约为1677元每月。医保+生育价格为2700-1677=1023元。

PS:我16年高中毕业至今9年,工作过18个月,仅交职工社保2-3个月,和每年的居民医保。看温大提过交社保是利好普通人的,知道这个概念,但还没有数学计算,没有实施。本次在动态又看到这个问题,正好计算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快点啊,我等着鼓掌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年份      社保      医保       城乡居民医保      最低工资(一类)
2015年    2423      2423       120               1470
2016年    2722      2722       150               1470
2017年    2977      2977       180               1620
2018年    3286      3286       180               1620
2019年    3093      3093       220               1620
2020年    3093      3093       250               1620
2021年    3638      3093       280               1820
2022年    3638      3093       320               1820
2023年    4317      4090       380               2020
2024年    4317      4090       400               2020
2025年    4600      4317       450               2020

查着查着,百度开始限制我搜索了,政府单位的网站一条都没有,都是社会新闻


也就是在2025年,一个服务员拿着3000的工资,缴着4600标准的社保和4317标准的医保,大概个人负担550元左右

知乎用户 发表

版本要更新了,下面请欣赏第六套广播体操:老登的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你看看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王珞丹, 张嘉译主演), 那里面描写的首都北京都没钱搞社保, 流浪儿没有孤儿院可住, 只能靠拾破烂和偷盗为生。 患一型糖尿病的流浪儿(黄毅饰)也得如此, 最后干脆是和白血病患者(姜析源饰)一起去援西藏(去西藏谋生)。 有犯罪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没有司法局管辖的精神病管制院可住, 只能由家属监护, 导致其在医院杀死美丽的女医生孙萌(赵秦饰)。 片中的流浪儿锥子(黄毅饰)的父亲在美国, 因为没有中美司法条约, 所以我们管不了, 但是这个小女孩的父亲在国内, 政府应该是根据《婚姻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征收抚养费, 如果没有这类法条规定, 那就应该修改有关法律。

知乎用户 发表

权力中心越近,关系越复杂

越不容易找人做决策,因为决策等于背锅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他想涨,客观条件又不支持他涨,所以就卡在那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达拉弗曲线了,降才能涨税收,但降太丢面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本来就不应该这么长,或者说前些年涨的太多了

导致现在企业和个人承受的吃力

如果继续上涨,那么很多人都沦为为社保打工了

有些企业是微利,社保承担的吃力,有人就说了交不起社保的企业就应该关闭

可对于有些人来说一个月能挣个两千块或者三千块钱已经是很不错的工资了

而且拿着低工资的人大有人在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很多工资的

如果社保基数继续上涨,估计有很多人开始想办法就不交社保了

眼下活的都不好,怎么可能考虑长远的养老问题呢?

而且很多人认为自己交的社保是替别人养爹妈

长或者不长对于很多人没意义了,已经有很多人失业了,眼下都艰难的很

估计断缴的人很多,从小红书上就看到了很多

这对于北京的经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非是不在乎这经济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7月起公司社保涨了 公积金也涨了 算下来没有亏

知乎用户 发表

关于2025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的通告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政务公开_政策文件

24社平:11937(历年北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便民服务_业务名录

上限:35811

下限:7162

基数下限上涨5% (24下限:6821)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基数加上GDP增速,完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降一降,不能年年加码,得给企业和劳动人口喘口气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借地方,感慨一下!

有些单位发的补充医疗,比我们按最低缴费的个人部分都多!

套李网红的一句话,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主要原因还是

社保基金日益增长的社保基数需要与落后的劳动人民的工资之间的矛盾。

知乎用户 发表

怕了,最低工资不调,社保基数那么高是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养老金上涨没有尽头的话

2万养老金40年后可以领多少【每年上涨百分之3】

20000*【1+0.03】40=65240

2000养老金40年后

6524→_→10倍的差距比别人零头的多一点咋就先不谈了

40年后普通人的工资能拿6524吗

尤其是拿6万多的养老金,40年后的小屁孩能养得起吗?


你说拿100的老农民怎么不说

傻孩子40年后哪有农民,就算有农民他交公粮吗?交三提五统吗?免费服徭役吗?交过各种乱七八糟的税费吗?

→_→不然凭什么给他发100块,不劳者不得食

→_→虽然100的确实不用发了,但是那才几个钱,还有领两万的40年后他就6万了啊

这支出可不是砍掉100就能补的回来的


最后给感兴趣的看一下100,40年后能拿多少

100*【1+0.03】40=326

→_→如果他不砍的话,40年后泥腿子能拿326的巨款呢,涨幅高达百分之300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是,还在安抚那些闹事的体制内老登吧……

毕竟,一个调休都可以研究半年,听起来很离谱,不过想到体制内那么多老登,就知道半年挺不容易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月薪3w,大城市耗着都是脑子不清楚的,赚不到几个钱,存不到几个钱,纯粹就是做贡献的大好人。等35岁被裁员失业回老家,社保断了,公司交的大头打水漂,没有工作孑然一身,而小学倒数早就通过成人本科学历或者国开学历考上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靠关系或者军转去了水电气烟草等国企央企,而你却一事无成,大城市找不到老婆,小地方更找不到老婆,loser 中的loser

知乎用户 发表

根据知乎小粉红的两个常见论调:

1. 月薪3000根本招不到人,所以最低工资没有意义。随便招个工人也得七八千(前几天还在知乎评论区看到个逆天粉红说北京跑滴滴一个月随便赚一万六)

2. 就算不交社保, 交社保那笔钱公司也不会发给你。

现在还不出最新社保基数,一定是准备给大家一个惊喜,直接规定最低社保基数1万,就当是给劳动者的福利了,大家不必感恩,这都是大家应得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常规是要提升缴费基数的,再加上9月1号要全员社保,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压力巨大。

涨也难,不涨也难,所以肯定是国家也在综合考虑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目前企业基本上是先按原有上半年不动的基数交着,等有政策出来,如果有变化再改呗。

9.17公布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退休工资和社平有关,社保缴费基数也和社平有关,涨了就是年轻人多交钱,用人单位多交钱,退休的多领钱,这个基数影响的是整个社会,老爷们还是要思量一下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呵呵,我能说脏话吗?如果不能的话我没话说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反正已经不期待能老了自然死亡了

50多自我放逐几年

找个倒霉的税金小偷,做掉他儿子/女儿

知乎用户 发表

新疆给你打样,社保基数下限继续上调,4999涨到5069。但是今年幅度会很小约1.2%。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那么多老爷,怎么平衡调整基数?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一开始就非常奇葩

最低工资是2000块

但是交社保要按照7000块来交

这么算下来到手只有1000块了

达到了7000块工资的人,反而社保交的比例少

相当于是穷人多收税,富人少收税

现实中,就是大量低端岗位是不交社保的来规避这么尴尬的事

之所以难产了,就是强制要求交社保了,过去的门路不可行了,这就真的很尴尬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金1万的老头,去超市买东西。听到营业员工资3000,点点头说工作已经蛮不错了。

只要能把这个现象、逻辑,用普通民众能听得懂的大白话,解释一遍。

民众都点头说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就是这个理。

社保基数随便出,谁也不会有意见。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社保缴费基数连年大幅增长,甚至超过GDP,但最低工资标准却基本不涨,那涨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企业和其他单位按最低工资标准发工资,那吃饭都成问题了。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成了笑话。

那不考虑最低工资,按社平工资来吧,但XXX也发现了: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也就是999个普通人和马云一起平均的吧。真实情况绝比这个更残酷了。就是没有马云,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95%的人收入低于社平工资。

那么扣除掉马云和少数几个富豪,XXX会发现,如果继续这样无脑“涨”社平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那就会出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笑话:很多普通人拿的还没到手的工资不够缴纳社保了。

这个笑话其实已经出现了,只是大家没太注意。50多岁的清洁工月薪1500,够缴纳社保吗?不够。

所以再怎么脑残设计,也不可能要求人们付费上班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止北京,截止到9月4号,各省市的最新社保基数都没公布。

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人处于实质降薪状态。而社保基数已经过高了。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内地的人均每周工时这几年一直在涨,相比涨幅缓慢甚至无增长的工资,实际就是降薪了,只是很多人没去算这个。

80后90后打工人猝死的也越来越多,而养老金不公也不断引发争议。

很多人不敢也不愿解释,为什么内地人均收入中位数五千多,可社保基数却远超收入中位数。部分人的养老金更是动辄过万。

这些问题让上涨的理由变得非常牵强。

这几年的上涨已经让很多人主动断缴,继续涨那断缴的人更多,而断缴更多就得涨更多才能维持社保体系的运转。

就目前的养老金差距情况,吓唬打工人不交以后没养老金拿是没用,没几个打工人会觉得自己将来能拿人均收入中位数的两倍养老金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校职工大会,校书记让我们这帮年轻教师不要过于在意现在的待遇,要考虑退休之后的高退休金。

我在下面和我朋友嘲讽他,“我还有干40年才能退休,等40年过去这老登骨灰都烂完了还给我画退休金的大饼,到时候发不出来找他要?”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九月份了,官方客服说原因说是全国社保统筹,工作量大,需要更多时间研判,但我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

核心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保基数进退两难,一方面全面报道经济数据企稳回深,今年5%目标大概率能完成,但社平却不升反降,也可能是社评升了但是是由于不少人没有工资导致分子分母同时减少,分子减少的更快导致的,存在严重失真。

同时从延迟退休,严格社保缴纳来看,社保余额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峻分水岭,需要加大征收力度才能持续,但现实确实基数可能出现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因此官方也举棋不定,都在等更有权威的部门下定论并承担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背锅)。

分割线————————

10号了目前依然未出,另外评论不是我删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照社平工资定的,下限是60%,上限是300%

也就是社平工资如果是8000,那最低缴纳基数就是4800元

哪怕你一个月收入3000元,也是按照4800元的基数收的

这就对工资低的那部分人相当不友好,本来到手就少,还要按高社保基数缴费,那唯一选择就是不缴

你涨任你涨,我就不交

可是当你基数从4800涨到7000的时候

可能工资月收入5000的也会选择不缴纳社保

因为工资涨幅完全跟不上社保基数涨幅

你涨的越快,缴纳的人越少,收到的钱越少

涨了个寂寞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进退两难了,你要是涨了,收上来的钱越来越少,你要是降了,这玩意挂钩着社平工资,岂不是告诉大家经济高速发展,GDP年年5%增长,但是大家的工资反而降低了,这很不政治正确

所以就选择不发,装死

另外附过去六年北京社保基数公布的时间

2019年 7月4日,4713元

2020年 7月17日,4713元(因疫情无变动)

2021年 8月4日,5644元

2022年 7月19日,5869元

2023年 7月25日,6326元

2024年 7月26日,6821元

2025年 目前9月5日,还没动静(社平工资7月初统计局已经给出来了,是12172元,按照60%算最低缴纳基数是7303元,相比24年涨了482元)

知乎用户 发表

自己被自己两头堵 s了

话说,这也全是吹牛上税啦

知乎用户 发表

别的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交的钱是一定领不回来的。

拿广州来说,6000的岗位预算,个人到手4200,每月公司加个人交1810.55元

,交20年

20×1810×12=434400,算上利息,因为利息每年不一样,这是复利,怎么也到50万了,想想你的房贷就好了。

现在退休,按照这个比例,你能收到多少钱呢,每个月1652元。。。63岁退休,你得最少活到63+25=88岁,你才能获利。。。你要是在73岁的坎上挂了,很好,这个理财亏70%

社保本来是一种福利,一转眼成人头税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把社保局想得太好了。

觉得他们是进退维谷,不加社保基数,窟窿填补不上,加了之后社保少人交,同样的社保收入也减少了。

实际上是这样吗?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社保基数一天不公布,那么现在缴纳的社保就是暂交社保,等到正式公布基数之后,就需要补缴之前的社保。现在暂不公布社保基数,只是稳住整个情绪。

他们啊,不是进退维谷,而是韬晦待时,伺机而动。

——9.18的分割线——

北京社保基数还是涨了吧,大家等着补交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后面会不会,出个新社保。

一切重头再来。重新计费

知乎用户 发表

视同缴纳造成的亏空太大,需要开源节流

提高社保基数会提升《交社保》的人的平均社保缴纳金额,原本就已经全球领先的社保税率进一步提高

但是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部分人开始放弃社保,导致反而收上来的钱更少,达不到开源的目的

且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发放养老金更多,社保压力更大

但是降低社保基数或者什么都不变显然问题就要爆炸

总结:走哪条路都是死

知乎用户 发表

引用一位答主的回复

预测一下15年后:

社保缴费基数1.8万元,最低工资2700元,农民养老金300元,城乡居民医保2000元(配套财政补贴4000元),干部退休金2.2万元,央企划拨5万亿充实养老金,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最低缴费年限40年。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到了某个阈值,开始基数越拉断缴的人越多的阶段。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知不知道视同缴纳很多是按倍数算的,有1.5倍2倍甚至3倍的,只有当初企业职员是按1倍算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是各地社保,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直白点就是升,没得升,升了到手总量钱可能也不涨,降,没法降,降了很多地方不够支出。

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不出,左右为难。毕竟,我了解的政策,怎么可能怕舆论或者群众意见,延迟退休不一样没人示威抗议,所以唯一困难,是它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它可能在等什么信息,才好决定怎么办,要不就按原来的办。

以下是开玩笑:延迟退休,加五年缴费。新的年轻人觉得是没信誉,骗局,想尽办法不交不参与玩了,毕竟要连续几十年不断缴费。而中年人,好不容易就够年限了,突然又加五年,还延迟拿钱。算了,自认倒霉吧,不交了,先努力活着,死了更没得领。

以上是开玩笑哈,别删我答案,别开不起玩笑。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社保要有基数?

我现在少交点,退休之后少领点还不行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玩意我是不理解,有的人工资只有2500,你也按照7000甚至更高基数收,尼玛的,现在吃饭都困难,为以后留钱,穷人寿命到63都难,到了能领几年呢?

就不能商定几个阶梯吗,3000一个标准,5000一个,7000一个,10000一个,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

人家交的少也自愿以后领的少啊。

就我所知,我的几个老朋友因为没工作,以前交的居民社保医保1400一个月,在年限从15年变成20年后,都停了。

我就说你就不能分档吗?人家只想在能力范围内交一点,然后老了一个月按现在标准能有个一两千两三千能吃饱饭吃点便宜药就够了,不指望跟公务员比一个月发万儿八千的。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只能看到博弈结果,看不到博弈过程

隔壁上海都还难产着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没提一件事,就是北京等城市的贫富差距是很大的,虽然没公布过完整的收入中位数,但是很大可能现在社平工作的60%,已经逼近北京工资的中位数了。

举几个简单的佐证,首先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的数据是232592元,平均月薪接近于两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的数据是106905元,平均月薪不到九千元,两者之间差了一倍有余。

更恐怖的是,近年来这个差距在来是不断扩大的,十年之前的2014年,两个数据分别为102268元和52902元,无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都比现在要小,具体的数据可以到北京市统计局的官方上查看:

2014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2268元2014年北京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2902元

由于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飞涨,所以北京的社平工资涨的也是很快的,十年前的2014年,社平工资是77560元,2023年的社平工资已经涨到了141133元,九年时间涨了6.35万元,2024年不出意外的话,社平工资大概能涨到14.8万元左右,对应的月薪超过1.2万元,60%的水平也有大概7500元左右。

北京大部分居民的收入真的能达到这个水平吗?

估计是很难的,国际上对北京薪酬中位数的估计,月薪大概就在7k-8K之间,至少40%的居民其收入是大部分社保最低基数的。

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城市的情况来分析一下,比如上海的2023年的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年薪达22.93万元,月薪约19108元; 城镇私营单位人均年薪为111347元,月薪约9279元,全口径社平工资为12307元/月,60%的水平也就是7384元。

而上海的工资中位数,一般的分析大概是在7k左右,大概率还不到,网上流行的说法是6904元,但是没找到权威的出处。

这就是现实的情况,北京和上海的社平工资确实很高,但是这是由泛体制内人群和部分互联网企业拉上去的,这部分人薪酬本来就高,而且还涨的飞快,其他民众从事的传统行业、服务业的收入很低,甚至连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都到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上就要到“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新社保逐步代替旧社保”的阶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别的媒体转的。

大家有何高见?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昨天点赞的一个本提问的两千多赞回答怎么不见了。

就是说拿了美国绿卡或入美籍的人在美国也能继续领养老金的那个回答。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实:相当一部分老登掏空了社保,又没有小登来续上。

方案:1,提高社保基数:可以保老登。但是没有足够的小登+小登没有足够的钱。

2,降低社保基数:小登的压力会减轻点儿。但是老登自身就保不住了。

结论:老登才是万恶之源。


你们评论悠着点啊沃日你阿玛忒拉斯的,我不想去见鼬先生也不想去见马达拉

知乎用户 发表

gdp都在涨

社保基数为什么不能涨

我支持社保基数每年不低于gdp涨幅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我们的一亿党员,这时候可以考虑发挥先锋队作用,发扬延安精神,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党员干部具有极高的思想觉悟,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不要求拿低保,可以按国家平均收入,或者中位数收入拿工资。其他所有的收入和待遇,全部上交国库,还有各种资产也是,可以变卖入库,住回集体宿舍。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发挥带头作用,我相信可以带领老百姓客服一切困难,顺利度过这次的全球经济危机的。

你说一个月3000-4000不够花?可很多老百姓就是这样过日子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中国三千块人民币就已经比美国三千美元幸福多了,为啥还要两三万的退休金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2015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是2,586,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1,720,最低工资占最低社保比例是66.5%。

2024年这三个数据是:6,821,2,420,35.5%。

占比连续十年数据明显下降,它们真是一群出生。喝底层人的血。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这差价就是在喝的血。

举例: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21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1.87,最低食物费用为127元,恩格尔系数为0.604,平均工资为900元。
1.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210×1.87+a=393+a(元)    (1)
2.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127÷0.604×1.87+a=393+a(元)    (2)
公式(1)与(2)中a的调整因素主要考虑当地个人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则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应在360元—540元之间。

知乎用户 发表

别人不说社保缴纳基数的提高让我觉得它离保险越来越远,离税赋越来越近了。之前从没有这种感觉直到最近我来到一个全额缴纳非常正规的公司。上个月应发工资12800,个人加企业合计支付社保公积金7600元,我实际到手薪资7800块钱,我特么一下子就懵了,我特么一下子甚至都共情资本家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能不能理解我这种心情。

不是,我的养老保险合计缴纳3072,我个人缴纳1024,这个不是感觉了是很明确的感觉到这钱不是给我自己缴的,我都不确定我能活到65吗?公积金我能理解,这社保我真弄不透了都。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也才9月,还好吧,你知道广州去年的社保调整基数啥时候公布的吗,那可是年底才出来的,年底一出来后,人社局就开始急哄哄催着大家补缴费用。

有了去年这个开头后,估计大家都学聪明了,找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再公布这种不好的消息,完美的遮盖过去。

知乎用户 发表

上车补票的把戏,很难理解吗?

如果跌了或者没涨,早就公布了,根本不会有什么压力。

它担心的是什么?

它公布大涨,肯定有一大批人要断交,对不对?

那它先不公布,你先按去年的交,

等你交完了再宣布大涨,要你补,你怎么办?

你还能把交上去的再拿回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咱不行印钱往社保里扔吧。

反正也不让花不会流入市场;

欠的那些本来也是应付账款,同样不会引起通胀。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有意思!年年给琢磨着怎么给自己人大幅涨退休金!今年难道不好意思了?还是这招不灵,又想别的法子去了?帮自己家里长辈涨养老金,特别要是自己父母,是不是也相当于给自己增加收入呢?没看北京大爷说了吗?2万6是实数!3万8是他们给涨的!这话说得很明了!前些年估计涨的太爽了是吧!不知道后面又有什么新法子!

知乎用户 发表

麻了9月份工资少了1500。

破案了,税率涨了,社保没变。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2,3千的最低工资就可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生活了,为什么还有人需要领2,3万的退休金呢?

退休金【按需分配】是有什么技术问题么?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要出新新社保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因为基数增加导致社保收入减少,那更证明社保是税

因为这种现象符合变相的拉弗曲线,描述的正好是税率和税收总量的关系

知乎用户 发表

升吧,中小企业受不了,毕竟全民社保刚刚强制,既要又要,有点不现实,总得给人缓冲缓冲吧。

降吧,养老金池子岌岌可危,数字下降可是大忌,经济光明论要不要了?

其实我有个好主意,知友们听听。

把体制内外养老金池子分开。

体制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体制外按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这样的话,体制里往上涨,咱们政府也有面,体制外往下降,老百姓压力也能小一点,双赢。

然后也不会出现养老金短缺的问题,毕竟体制外领不了那么多和那么久。

至于体制内短缺怎么办呢?那缴费基数高一点,年轻一代国企体制给老一代还还债。

我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人喷,所以叠个甲,不要骂人,欢迎理性讨论。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社会平均工资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出路只有一条,实事求是的降低社保基数

回归真实数据再强制全民社保

最低工资基数为最低社保值,和当前社保最低的基数比可以减少一半成本,可以多雇一个人

哈尔滨现在60%最低基数应该是4500 全国除了北上大概都在这个左右

如果用最低工资2080为基数,个人➕公司可以只交582,而4500基数得1260

这代表可以多雇一个人的社保成本

很多人不愿意交的部分现在就不见得不愿意交了

因为582是总成本,个人成本是166

再配合上分配制度改革

是可以盘活的

不过以上都不可能呢

越是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强制把一大堆低收入群体纳入社保

导致社平工资直接腰斩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已经到了某个临界值了,越往上,越没人交,断缴的会更多。所以,只能这么难产着。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可以每年都不断上调基数,文字的东西你可以随便填!涨上天都没问题!但正儿八经要掏钱的时候,就不要怪掏钱的人数越来越少!

恭喜越来越少!!!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别急,改革进入深水区很久了,快出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是好事儿,因为9月1号的政策,让上面充分认识到之前的基数和现实差距超过预计,了解到老百姓是真没钱了。他们本以为大多数小公司是赚着大钱,占大家便宜。等到数据收上来之后发现,我们的基数可能要调低,这就不太好办了。涨或者维持,失业率上升。不涨,那么社保没钱支付,之前的GDPPPI上涨怎么解释?

知乎用户 发表

只有出旗为民这一条路可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趁着今年“强制”社保,大大方方降低基数,给大家减负。

只要搬出这个原因,就不会丢面子。到时候再宣传宣传快递员、外卖员、各种工人交社保,效果不要太好。

知乎用户 发表

古代帝王想征税,千难万难。

你说他们咋就想不到,让你把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收入交上来,然后等你65了再把钱退给你,这样天才的构想呢。发明社保的人真是个天才。

一开始是交10年,然后15年,慢慢的延长到20年,25年,甚至30年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

以后每年出生500w人口,甚至更低。500w人养2000w人。我不相信。这不科学啊。

早在07年的时候,袁腾飞就说,还是买点金子房家里靠谱。我深以为然。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应该引入退出机制。比如自愿退保,个人缴纳资金全退,公司缴纳资金退一半,另外一半当税处理。

这税率虽然不低,但很多人都会接受。政府也可以名正言顺赚取另一半税金,弥补亏空。不要妄想建立人间天堂,只会得到人间炼狱。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7日了,上海和北京还没发布,如果单纯是怕被骂,横竖被骂,拖到七月底就发了,没必要耗到现在。

再说了,骂就骂吧,你能拿我怎么样?

![](data:image/svg+xml;utf8,)

现在还没发,可能是等几个数据:

  1. 社保基金盈利状况的数据,行情这么好,赚了多少钱?

a股21年以后,成交量就半死不活的,去年924之后,一下子把快死了的成交量,盘活了。

现在大A的成交量,明显比之前多太多了。

今年7、8月,市场走加速小慢牛行情,刷了十年新高,社保基数却难产了,这样太巧了吧。

![](data:image/svg+xml;utf8,)

水混了才好摸鱼,这把3888的上证,社保能抄多少钱,924的货还没出完,数据出不来。


2. 8月关于所谓“强制社保”的司法解释,能给社保资金池扩容多大,引入多少活水?

外卖员这类半灵活就业人员,今年开始交社保,给资金池带来了一部分额外收入,但从8月的各种动作来看,明显不够。

于是,司法解释发布,9月1日实行。

而且,9月1日以前,没交的企业要补。

补交加新增,能带来多大的资金流,还得等数据观察。


如果这两个数据可以勉强对付,那社保基数就意思意思得了,先把今年过年的饺子包了再说。

如果这俩数据补不了窟窿,那对不起,只能拿社保基数做保底了,已经这样了,横竖横吧。


社保基数难受的点不仅仅在于不敢涨,现在的问题是,社保基数也不太敢降(不考虑什么脸面问题)。

因为不止打工人到手工资和社保基数挂钩,退休老人的到手养老金,也和这个挂钩。

  • 调涨,打工人到手工资更少,企业用人成本更高,就业萎缩,进而消费萎缩,通缩螺旋躺板板。
  • 调降,打工人和企业舒服了,但老人到手养老金降了,这个问题更大。

不考虑退休老人养老金降了骂不骂娘,就说交社保的事情。

![](data:image/svg+xml;utf8,)

一堆人已经犹犹豫豫地纠结,到底要不要交社保。

到手养老金一降,大家会想,养老金现在就撑不住降了,过个十几二十年,到自己领的时候,岂不是更凉了?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就更多人开躺了,找老板商量不交社保,社保池子更没水了,又一个死亡螺旋。

所以,最近关于“社保”的司法解释,就是在给这个BUG打补丁,提前堵死这条路。

只要给别人打工,想不交都不行。

自己创业?

不仅自己这个闲置人口动起来了,还能拉动就业。

一言为定!双喜临门!

![](data:image/svg+xml;utf8,)

-–20250908更新—

评论区有个朋友讲社保是浮盈,砸盘就套住了。

看看社保成绩单,万亿级别的规模,08年到23年,年均收益率就没有低于7%的。

这收益率看着有点低是不是,一年才7个点,可两万亿一年就是1400亿的收益啊。

社保基金最新成绩单出炉!跟着长期投资“种子选手”学投资~

其实,除了极少数黑天鹅的情况,对社保来说,问题不大。

首先,社保很少举牌(持股超过5%叫举牌,增减持都要发公告)。

不举牌一律按散户处理,想买就买,像卖就卖,增持减持都不需要发公告,灵活的很。

说社保天天做T可能离谱了,那吃相就太难看了,但几个礼拜做个波段还是有可能的。

其次,能砸得动社保重仓股盘子的,有几个敢砸社保的盘。

不帮社保抬轿子就算了,还敢跟养老金抢饭吃,脖子是螺纹钢做的还是钨钢做的。


举个例子,长春高新。

21年入市的新韭菜,大概都忘不了这个13年100倍的新闻:

据网络流传,一位大连老太太于2008年买入五万元的长春高新,然而自己却忘记了这件事,最近去销户发现居然有500多万了。

13年狂赚100倍!大连一大妈火了:08年5万炒股后忘密码 销户发现账户变500万了

根据公开数据,简单画了一个长春高新从2013年以来,社保持仓比例和股价走势的趋势图。

红线:长春高新十大股东报告期末持仓比例

蓝线:长春高新不复权收盘价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长春高新的十大流通股东,十几年来社保有三个阶段。

  • 09年到21年,社保基金一直在里边玩,最离谱的时候,是19年到21年那段加速行情,十大流通股东里,社保基金组合能占四五个席位,几乎看不到公墓基金。
  • 21年底,长春高新股价开始走下坡路,**公墓基金都来了,**社保反而溜溜球,开始跑路。
  • 23年到现在,十大股东里已经基本看不到社保基金的身影了。

-–20250908更新完毕—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低了养老金发不出,高了企业受不了。从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交社保不如囤比特币以太坊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上调,断缴人变多,企业破产也变多,财政收入反而变少;下调或不调,和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趋势相悖。

所以,最优选择就是找个理由,装傻充愣就当不知道这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孟买光凭退休金两个家庭收入上差个20万是很正常的事

我哥父母双职工退休金一个月到手每个人一万,我老爹老妈农转非社保年限勉强缴够退休金加一起五千,我哥事业单位按基数每月单边1k社保,年底发30w,我每月单边2k,但只有十三薪,收入堪堪我哥的一半,也就是说我每月交我哥两倍的钱,父母拿1/4的退休金,这当然很合理,反正到我们这代人到岁数99%也没有退休和社保这个概念了,赢两次

没办法,为了争取减刑的人太多,张嘴就是:谁让农民不交呢?

然而你如果问他们视同缴纳是个什么玩意,他们表示今天的减刑就到这里了,不予置评

知乎用户 发表

他们的想法:降是不肯降的,升一点多收一点,苦一苦百姓。

但升基数现在结果已经不一定多收钱了,反而可能会收的钱还会下降。

有效果的做法:降基数,降视同缴纳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现在最低工资2540,按社保下限6821元缴纳社保也大概2523.78(算的不一定绝对准确,大概)。按最低工资算的话,国家和员工拿走的差不多。

按北京的惯例,年年涨,最近三年大概每年7%左右,这个数字比gdp都快。如果,经济快速增长,这个数字,至少企业还能忍。但是,现在这个行情,大家心里都明白。

前段时间,高院涉社保司法解释,已经给演示了一遍了。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大批企业关门走人。

北京社保基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继续强势上涨,会不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如果不涨,北京的高薪退休人员应该是最多的,如何给他们发工资。这个两难的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方案。

这可能是难产的根本原因。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一直怀疑,社保基数到底是不是跟社平工资挂钩的。

如果是,那说明社平工作一直在涨?

到底是谁把我给平上去了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安徽亳州,不知名小城市!没社保也就3000块这还是大学生价格!

最低工资1870!缴社保后,一个月工资还不足1870呢?这就是典型的“穷gui税”!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高了的话,企业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

社保基数低了的话,姥爷不高兴,窟窿越来越大。

真是两难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猜测就是初始统计后发现社平相比去年反而下降了,但是这肯定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方面说出去没有面子,与经济一直稳中向好,韧性强大等大局面相违背,影响社会和谐,另一方面,社平下降意味着社保公积金的缴纳基数也要下降,对泛体制内即非私营单位人员的收入和福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只能推迟发布,抓紧时间重新统计,看看之前统计时是否存在考虑不周或者算错的地方。

知乎用户 发表

看了那么多人的回复,社保基数下限高于最低工资最大问题:最低工资的人整体社保缴纳比例会高于高工资的人。

这个就是不公平,这个就是更是剥削低工资的人。这个也看不明白吗?

按照6821元的最低基数,按此基数计算,个人每月需缴纳的社保费用为719.21元,这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个人缴纳比例:719.21/6821×100%=10.54%。

如果最低工资也是缴纳这么多,那比例就是

719.21/(2540+719.21)×100%=22.06%。

本来收入就少,缴纳的比例还更多了,拿到收的工资就更少了。

另外2540元,你现在在北京能干啥?能存下钱吗?

此外,单位每月需为你缴纳约1821.21元,因此每月的社保费用合计约为2540.42元。

其实公司出的也算你的付出,如果把这个比例算上去,那就更高了,就不计算了。


年度 社保缴费基数下限 (元/月) 月最低工资标准 (元/月)

2019年 3,617 2,200 (2019年全年)

2020年 3,617 2,200 (2020年全年)

2021年 5,361 2,320 (2021年全年)

2022年 6,328 2,320 (2022年全年)

2023年 6,326 2,420 (2023年全年)

2024年 6,821 2,420 (2024年9月前)

预计:2025年 7,353 2,540 (2025年9月起)

最近五年社保基数下限年均增长率12.6%

最近五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2.4%

请问这是什么道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八月份就已经遣散所有员工了

就自己干

还有很多小老板 跑得不够及时 在社保新规下 负债累累

嘿嘿

躺平看烟花

现在政府与打工人都流行整治黑心老板

这黑心老板早点别干

躺平按我现在存款 不考虑通胀 还能活几十年

贵金属还大涨 比工作轻松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刚接到居委会电话,问我为什么不缴社保。我仔细一打听,社保中心向居委会下发了一份辖区不缴社保名单,让居委会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不缴社保的原因。所以为什么社保基数不公布?再涨基数他们应该心里也没底,在做调查。

知乎用户 发表

看到有回答说是因为年初,强行纳入了很多低收入人群,导致社平工资大幅被拉低,如果按照以往统计口径,缴费基数要下调。

虽然很离谱。。。但是,对吧,一切皆有可能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这个地儿吧,有几个特征:

一是,穿衣服的人多、级别高,老同志也有不少,说回到社保,那就是视同缴纳的人多,历史欠账高,对后续补充的需求就大。

二是,示范带头作用,只要我们这儿敢做,其他地方就敢照着学。

so…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知道,社保基数如果上涨,那么公司多承担的那部分社保、公积金,将在我年底的绩效里面扣出来。问了原因,回复说是工资总额就这么多,公司为你这个岗,准确地说是为这个人设定了只有这么多钱。所以,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我每年拿到的工资逐年降低,年底绩效亦然。

那我为什么还要拼死拼活给公司干活呢?没有晋升,没有涨薪,我就在这熬个三十年等退休是吧?

但是总不能干耗着,这样会把自己呆废,于是我主动接触部门内更多的业务口。其中有一项就是做物业预算。有关人力成本的计算是这样的:只针对招聘计划做预算,或者是只有人离职了,空出岗位编制了才会再招人,而那些物业老员工,由于是参照之前的工资标准,很多年都不涨工资,相反由于社保基数上涨,到手工资一直在减少。物业经常抱怨,这个钱根本招不来人,但是又要完成我们甲方给的任务,导致老员工既要干很多活,同时到手工资也不变甚至减少。

最神奇的是,多方商讨结果,就是把物业的公积金基数由12%→5%,一下子薪资空间就多了,预算充足了。这样企业承担得少了,每个人拿到手里的反而多了点,怨气竟然没那么大了。

合理合规,有理有据,这永远是上层考虑的第一条,这才是他们担心的。至于员工的死活?

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我离职了,我知道这种管理逻辑,迟早也会到我身上。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每个人的酬劳应该随之上升。但如果大部分人工资没有涨,那么社保基数上涨的逻辑又在哪呢?这不是矛盾吗?那对不起,总得按住一头。所以你们谁也别涨工资,你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把应得的工资中社保那一部分都给我拿出来,剩点给你买米买菜的钱。至于交出去的社保这是不是你的,不重要,反正在你的账户里。但你无论如何是提不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啥也不说,俺55岁,都想哭了。

生活那么的艰难。

也没领导下基层调查一下,

普通人每月收入到底是多少钱。

能不能扛得起年每上涨的社保基数。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市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2560元,社保缴纳最低6778元。个人缴纳: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在5%-12%之间,由单位选择。若按最低5%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338.9元,个人社保+公积金总计约为1053.69元。若按最高12%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813.36元,个人总计约为1528.05元单位缴纳公积金比例按5%估算,单位缴纳338.9元,单位总计约为2094.4元。按12%估算,单位缴纳813.36元,单位总计约为2568.86元

应发工资: 2560.00 元

  • 个人社保公积金扣除: ~1392.49 元

  • (其中公积金677.80元最终属于个人账户)

  • 税后实发工资: 2560 - 1392.49 = 1167.51 元 (此计算未考虑个税,2560元远低于起征点,无需缴税)

  • 单位支付的社保公积金成本: ~2433.30 元

  • 单位支出的总人力成本: 2560 (工资) + 2433.30 (单位社保) = 4993.30 元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这事 公积金一直没缴 还等着提呢

知乎用户 发表

抬高社保基数,就业不保。就业保不住,锅能给你全砸咯,信不信?大家一起没饭吃。

不抬高社保基数,保持原基数,或者降低原基数,社保池子见底。社保没钱发,能给你闹翻天咯,信不信?

唉,脑壳疼。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我挺费解一件事情,反正也不用在乎我们的想法,也无外乎网上骂骂,为啥还不颁布呢,肯定是别的原因吧。总不可能心善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会不会是因为强制社保,让以前那些游离在社保之外的大批低收入群体被迫纳入了统计,于是让平均数大幅下跌?

平均数跌了,那顶额缴纳社保的央企国企群体就不用交那么多社保了,这会不会导致池子里的水不增反减,那现收现付的退休金是不是也得?

知乎用户 发表

京城一些小微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缴社保,甚至到了不招本地人的地步,导致了一些底层边缘的京户人群,无法就业的程度,这种魔幻的情况,说起来居然逻辑通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没交社保,就交了个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交了快二十年了,从一年二十块缴到一年四百块,还没用过一分呢!

我早就不想交了 但是每年微信都有人提醒我交,大家都很熟,算了。

群众登上了舞台,必然伴随年轻一代自由化,那必然不想让任何人赚我的便宜。

现实问题也一样,房子弄那么高,必然房租也高,扣掉房租,社保,餐饮交通,拼命干也剩不下什么钱,发泄下说躺平也不行。

抱怨两句要么封号,禁言,要么….

莫名其妙。

公租房和普世经济适用房迟迟不建,或者就建一丢丢表示我建了之外啥意义也没有。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盼头呢!

毕竟我给别人奉献,那谁给我奉献啊!

集体主义的核心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忘记后半句可不行。

这几年的事情,越来越迷,也许我普通三本毕业,文化程度低,理解不了。

在老龄化,社保开支越来越大,现收现支制度,少子化,年轻人越来越少。

难道不是节流之策,怎么是开源之策呢?

截留之策,高于两千的,统统降到两千,低于两千的适当上调到一千。

然后控制总量开支持平,甚至有所盈余,怎么会是加大总量开支?

莫名其妙。

不知道在搞些什么,下什么大旗。

我想不是北京,应该是全国都没公布吧。

明年元旦再不公布生育率,就……

当下的基本面难道不是全面降低或者免除社保医保么?国家用国家补贴的的部分建立全民社保账号,全面兜底,企业和个人缴纳的部分全面放开可交可不交么?

社保本身就是杀富济贫的,没正经工作的不缴纳,国家补贴的部分都拿不到?这部分应该是全面福利啊!

问题是这么下去高于两千的那部分能保得住么?目前余额基本是可查的,可能我数学学的不好,算不明白。

另外,我国平均工资是排除失业人口的,失业率高的情况下,完全反应不了平均收入状况啊。

另外,现代社会了,这些统计其实不需要单独统计的,微信,支付宝,银行货币端,各个地区居民收入支付很容易通过货币端统计的,大部分功能职工智能就自动完成了,何苦那么复杂。

经营所得分红等都很容易通过银行段货币流得出相对精准的地区数据的。

然后根据货币流通,划分出中高低和超低三道杠,实行差异化缴纳,抄底全额补助,就可以了啊。

简单的问题搞那么复杂。

最后,当下的社保基数是平均工资没错,但是是缴纳社保的平均工资,但是全面社保,服务员等低收入群体全部纳入,又会拉低平均工资,就必须降低技术,这不是 很矛盾么,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挠破头想不清楚啊,马哲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是有一就要有二的。

收入普通工作,譬如服务员把,月薪也就五千,扣掉两千社保,房租,干一个月倒欠钱?

知乎用户 发表

进退两难,不涨养老金不够发,面子挂不住,毕竟gdp数据还是不错的,涨了企业压力大,甚至裁员倒闭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为例,最低工资2700社保基数七八千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几倍于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不足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按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算。

知道这有多荒谬吗?


我来给算算:

北京社保最低缴费基数:6,821元/月

北京月最低工资:2,540元/月

如果一个员工在北京领取最低工资,那么企业和员工需要缴费如下:

项目企业缴纳(基数6,821元)个人缴纳(基数2,540元)
养老保险6,821 × 16% = 1,091.36元2,540 × 8% = 203.2元
医疗保险6,821 × 9% = 613.89元2,540 × 2% + 3 = 53.8元
失业保险6,821 × 0.5% = 34.11元2,540 × 0.5% = 12.7元
工伤保险6,821 × 0.2% = 13.64元0元
合计1,753元269.7元

最终收支:

  • 企业总成本:工资2,540元 + 社保1,753元 = 4,293元/月
  • 员工实得工资:2,540 - 269.7 = 2,270.3元/月(未触发个税)
  • 政府社保收入:企业缴纳1,753元 + 个人缴纳269.7元 = 2,022.7元/月

企业视角:特么每月付了4293,他就只干2270.3的活!
员工视角:特么每个月只给2270.3,什么抠门企业,给你干点活都是我人善。
某视角:呵呵。


月薪满5000才够个税起征点,房贷、租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几个专项附加扣除,除了租房低一点,其他都可以增加不少的个税税基,即可以抬高个税起征点。

哪怕月薪可以满个税起征点,超出3000以内的部分,也不过才3%的税率,即使缴满一年,也不过才1080元。

更别说今年抬高了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基数,我国的个税那真的是“少得可怜”。

但反过来说,底层所需要的社保,却是极度沉重的负担。

可即使如此,社保依旧是入不敷出:

假设社保是个大水池:

真正缴纳社保的大多数人,用着小水管分那么点水流;

而“视同缴纳”的小部分人,却分享着大水管带来的“激流”。

这社保能够用吗?

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已经快要三倍于最低工资标准了。

领取最低工资的员工,在新规下强制缴纳的社保数额,也已经距离他们能拿到手的工资不远了。

别说给他们长远的保障了,他们的当下,都快要过不去了。

一边是社保不足,濒临枯竭,不得不继续提高社保缴纳。

一边是提不高的最低收入标准,和企业无法负担的用工成本。

另一边是社保亏空的主因,“岿然不动”、“一点都不能少”。

可真的是:谁都“动不了”。

这就是全国各地,社保基数难产的真正原因。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都知道社保是坑。

但是只要上班就得缴,请问怎么破局?

我是农村人,父母没社保没养老金,只有100多的居民养老。

目前一直在北京打工北漂,社保一个月公司加个人部分要交到6089元。

养老个人1360元,医保个人343元,养老企业2720元,医保企业1666元。

但是我不工作的话,就连饭都吃不上。

请问怎么避免被收割?

知乎用户 发表

2024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24,608元,私营单位106,905元。

这2部分的具体人数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是如果25年私营单位大量裁员,导致私营单位部分的人数大量减少,而第一部分铁饭碗人数是最增不减的,那么按照这个算法,总的社会平均工资就是会急剧提高,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明白为什么最低工资2000就可以保证一个年轻人的生活了,还要给老年人发1W。明显老年人需要的钱是比年轻人少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只要刀口想内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扩大化!

把所有2线城市包含2线退休金过万全部的砍到8000左右,1线城市过1万5的砍到1万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西安职工平均8637元/月。按照9月1日新政交社保,当下就有很多人交不起或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知乎用户 发表

全国统筹+经济压力双重影响

预测一下

9.30前公布,最低7050-7200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涨,那么社平工资也要涨,如果不涨又跟稳中向好5%经济增速的大环境有所不符,退休金又是按照社平工资发的,左脚踩右脚螺旋升天了属于是。

社保局的同志们很辛苦啊,统计局的同志们更辛苦,卫健委统计人口的同志们很辛苦啊,民政部统计结婚人口的同志们更辛苦啊!

而且社保基数不可能无限制一直涨下去了,如果无限涨下来,总会到一个临界点,形成法不责众的效应,从央企国企到地方政府雇员们全部用外包和劳务输出规避庞大的社保支出。

中央可以把国企央企的盈余拿走,但是那些人的乌纱帽和仕途都是靠利润来衡量的,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规避。

如果一个政策连央企国企地方政府都执行不下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连环爆炸,层层破产。

知乎用户 发表

期待”新社保“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近几年里面,每到社保缴费基数要调整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议论,可往往都是风声很大,最后拖来拖去,结果就是难产。大家都清楚,这事不单是算账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是几股力量互相掣肘,谁都不愿意先把板子打在自己身上。

**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是绕不开的背景。**很多省份已经收不抵支,靠财政转移支付才能勉强撑住。如果真要增加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缴费基数抬上去,要求企业和职工按真实工资缴纳。

问题是,这一刀下去,企业的用工成本立刻就会飙升。

中小企业利润本来就薄得可怜,哪怕只多出几个百分点,也可能压垮现金流。职工也一样,拿到手的钱少了,自然抵触。于是,看上去只是调整一个数字,实际是把所有过去留在灰色地带的东西硬生生拉到台面上,所有人都会反弹。

**地方政府的态度同样矛盾。**中央强调统一标准,希望堵住漏洞,把制度做得更公平、更安全。但地方财政普遍紧张,社保支出本来就吃力,还得顾就业、稳企业。真要严格执行高基数征收,短期内基金收入看上去是增加了,可企业要么关门,要么搬走,失业和税收问题随之而来。

算来算去,地方政府觉得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拖,基数迟迟不调整,征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个被经常忽视的因素,就是收入里面差异。**东部大城市白领一个月两三万,中西部工厂工人可能就三四千。如果基数设定过高,在低收入地区企业和职工都吃不消;可在高收入地区,严格执行又让用工成本高得惊人。于是,不论高还是低,大家都有理由抱怨。全国一盘棋的想法很美好,落到现实就是两头都难。

更麻烦的是,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即便基数抬上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中国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年轻人交钱养老人。人口结构摆在那里,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再多收也只是缓解几年。

很多人觉得交得越多亏得越多,干脆就不愿意动真格。基数改革于是陷入一种尴尬:能缓解问题,但没有谁愿意真正推动。

所以,所谓基数难产,其实就是一种制度性的僵局:

基金缺口急需填补,企业负担不起,地方不愿意收,职工也不愿意交。谁都明白问题在哪儿,但谁都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这个看似每年都要解决的事,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拖延的后果并不是没有代价。

企业心里没底,不知道哪天会突然被要求补缴;职工对社保的信任感在下降,缴多少和未来能拿多少越来越不对应;基金缺口也在扩大,财政兜底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本社保应该是社会的安全网,可现在却成了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真正要走出困局,恐怕不能只盯着基数这个数字,而是要重新设计制度。降低费率、扩大覆盖,把更多人拉进来,用更低的负担换更大的盘子;全国统筹,把地区之间的差异抹平;加强缴费和待遇之间的对应,让人觉得交是值得的。这些改革都很难,但如果继续拖,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知乎用户 发表

确实尴尬!富人总去国外?

​穷人不愿意缴纳?

​一定是哪里的逻辑出了问题?

​但愿大家都好!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一般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60% 至 300%。

这是非常荒谬的规定。

北京企业职工的社保缴纳基数为 6821 元,但最低工资是2540 元,如果你是雇主,现在面临着这么两个选择:

一个是聘请三个人,每天每天工作8小时;另一种是聘请两个人,每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中4小时算加班,1.5倍工资。(两者全部员工工作时间加起来,都是每天总共24小时)

都以最低工资来计算成本的话,前者的成本是:(6812+2540)x3 =28056;后者的成本是(6812+2540x1.5)x2=21244。

前者比后者,成本高出了32%。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需要996,有的人找不到工作。

当社保缴纳的基数越高,就业、消费的数据就越难看。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的消费增速,就跑输了全国平均增速。

但是平均工资的数据是不错的,因为低收入的人失业了,工资不算在统计平均工资的数据里。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又心血来潮在小红书上搜了搜招聘信息,记得以前看过北京的名创优品盒马的职工吐槽收入,都是低到我觉得外地人搭上房租,吃喝,和通勤啥也不剩的。

盒马分拣员更是重体力劳动,根本干不长。看了很多分享帖子,一天十二小时,月休四天,一个月在北京只拿七千,还得是干了两三个月的老人才能有的。

…………………………………………………………………………

我跟楼下烧烤摊子老板聊天,他是自己交的,北京最低2500一个月。

我家楼下超市招聘收银员,没写给不给五险一金,写了工资4500一个月,如果不给交的话,在北京只剩2000能干啥?

知乎用户 发表

这话题不和年初开始到现在的各种社保话题联动我是不认可的。

又是逼缴外卖员,又是9月强制缴纳社保,现在看北京笑话,其实全国哪不是这样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几个月后深夜再公布,到时候再限流,精选评论或者关闭评论就过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做事风格是这样的,大家都交社保我就不交社保。

既然大家都用脚投票不交社保,那我下个月就交社保。

盲猜接下来会因为大家都不交社保释放一波鱼饵。

长期交社保肯定是亏本的。

交个短期社保(半年到一年),赌接下来有没有小鱼饵的红利。

然后大家都交社保的时候,我肯定又不交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怎么会没钱呢,退休金拿的都是自己交的,除非有一部分人没交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个方案想法提议,把退休金也视为个人所得之一,基于这个定位,对退休金高于x元的“高收入”群体,收取y%的个人所得税。收取的这部分养老金个税,通过转移支付,专项用于补贴当前缴纳社保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公司,以此撬动社保缴纳积极性,助力“全员强制社保的愿景”实现+平衡社会“养老贫富差距”,推动养老金二次分配。

知乎用户 发表

所以,如果出于某种考虑,想要让这组数据在描述时显得数值大一些,那么我会选择求它们的平均数;但如果我想让数值看上去小一些,我肯定会将关注点放在中位数上。

--《赤裸裸的统计学》

知乎用户 发表

估计是等九月三号,结束之后就可以公布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只是北京,很多省份的社保基数都难产。据我所知,截至9月也就是现在,只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湖南、福建五个省公布或者暂定了2025年的社保基数。

按规定,社保缴费基数与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是本省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加权平均后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此基础上再设定一个上限和下限。

至于为什么迟迟不公布,主要的锅还在最高法对社保强制缴纳的司法解释,引发的社会影响实在太大,如果再来一波常见操作,让统计局先“涨一下”大家的平均工资,然后公布社保基数涨几个点,未免显得吃相太不好看,影响太不好了。牛马虽然能忍,但是忍耐毕竟也是有个限度的。上位者也要权衡一下,如果一味地涨社保基数,企业因为交不起社保干脆宣布倒闭,社保反而收不上来。

以前的回答里说过,社保是税。而且还和房地产深度绑定,之前房地产上行周期里,大家不介意交社保,因为都可以从房价上涨里赚回来,而现在房价虽然下跌,社保基数却还在继续涨,大家感受会是如何?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被抬得这么高,要压降下来,财政压力非常大,由俭入奢易,之前的那些支出去哪里了?今年审计署披露了有406亿的居民养老金被挪用,用于偿还债务和“三保”支出:

为何13省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

最后我想说一点,现在国内经济界有一种言必称日本的倾向,大V们宣称日本就是先行版的中国、假装中国是后发版的日本,然后以此为立论前提,洋洋洒洒得出几万字的宏论。其实,日本是日本,中国是中国。日本选择用财政去兜底民生,上位者对下位者让利,能模仿吗?模仿不了,大V们,答应我,不要再假装了,好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想相关砖家出来公布一下计算公式,我来试试能不能算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想起一部电影,大逃杀

以后每年体制内退休的就进行大逃杀比赛,剩下那个给发退休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应该以最低工资为标准计算,退休金也应该以最低工资为基数按照系数计发,最高不得超过最低工资三倍。

知乎用户 发表

简单的说
以前是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
现在要严格执法了,咋办?

社保基数是按社平工资算的。这个是不是虚高,大家自己判断。
以前是工资低的,不交社保,所以社保基数的调整影响不到这批人。
现在工资低的,也要交社保,不合理的社保基数,马上就暴露出来了。
但是还不能随便改这个基数,怎么都解释不通。要么打自己脸,要么打上级的脸。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会算呢,我这边再科普一下。

假设X京社保基数为7000,五险一金扣除比例为个人10.5%社保,公司15%的社保,10%*2的双边公积金,个人累计20.5%,公司累计25%),最低工资为2500。(以上数据纯做演示用,仅供参考

如果一个人工资仅为最低工资2500,那么意味着这人需要上交7000_0.205=1435的五险一金,公司需要上交7000*0.25=1750的五险一金,因为个人收入不能低于2500,所以意味着公司实际要支出2500+1435+1750=5685的成本,个人到手2500,2500/5685≈43.98%。_

再次强调一下,当个人税后低于2500时,公司要补足这部分!!!不会出现低于最低工资的情况,当然了,这也只是理论上。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止北京,上海的也还没出来呢,唉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社保基数连年上涨,是给之前非全员社保时代配套的。

不少交社保的企业,都把员工薪资分成多种成分,社保按最低标准缴纳。

不提社保基数,缴纳的实在过于少了。

但现在时代变了。

全员社保想贯彻落实,社保基数下调是必然的。

不然不少低收入人群手里的工资不够交社保的,不能让大家都付费上班吧。

全员社保时代,需要发掘国企的“国”的部分,以国企利润给全民一份基础额度社保,个人工资缴纳的算额外额度的,现在的国企还是太企了点,不够国。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这玩意在我们这水土不服啊,要不然还是收人头税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的上海和北京,嗯……主要这俩城市吧,它平均工资太高了,导致社保缴纳基数也高,这社保缴纳基数一高,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灵活就业的断保了。但是不改变算法的话,这个数据还是迟早要公布,所以就面临一个两难选择:你如果降低社保缴纳基数,意味着社会平均工资降低;你如果再进一步提高基数,那估计会有很多人弃保。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保底和300%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因此,缴费基数上下限仅涉及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或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参保职工及单位。但问题是在实践中,大家基本卡着下限来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虽然知乎关评论的评论,但起码还可以评论。

可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如何看待2025年下半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迟迟没有公布?

问题限流了,不只是我的回答,还有个2K赞的我也看不到了。

给你摆数据贴官方网站作引用的回答都要限流,什么意思很明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没菜菜子的魄力 砍军公教 砍了就富裕了 但不敢

知乎用户 发表

1、北京车牌放开加大了一点可能性,

2、黄金虽然有可能跌,但总体趋势还是在涨,

3,强制交社保,这个事慢慢的就没人在提了,最多后面出现几个新闻报到一下劳动关系的纠纷,最后不了了知、

4、生育补助还没有到手,奶粉等相关必需品已经做好涨价准备了,主流媒体最多报到一下。最后生和育的压力是一点没减。人人发钱等于没发钱的声音再次出现,主动忽略政策是需要组合拳的。

5、导致北京社保基数难产(一个非主要因素是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回答上题)。

6、回家务农的人会越来越多,

7、男女对立,资本与劳动对立,裤裆里的事,娱乐圈的事,今后会很容易上热收,

8、隐性维稳费用会越来越高,

9、盖不住的事,官方通报会越来越模糊,每个字你都认识,但是你就是不知道怎么了。

10、有新能源的,家里有关系的赶紧多申请一个电表,以家庭用电名义,不要备注说是新能源按桩子。

以上就10点吧 2025年9月9日09:55:59,

2年后也就是2027年9月9日中了多少条,大家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踢我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建议以后统计社会平均工资把未成年和户籍失业人员统计进去。这样不就降下来了。特别是未成年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可以把社保基数理解成理论上的城市最低工资,如果你的工资低于这个数字。那就意味着你在被剥削,也就是等于你是新时代的佃农。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上就要十一国庆节了,等过完节,肯定有结果啦。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清华大学的口号就很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直接把领养老金的年限提高到五十年工龄,而且中间医保用的太多的人说明没有健康工作,不予发放养老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统计数据只能是增长再增长,为的是提振士气不要看衰,只能不停的用技术修饰手段,特别是收入数据与现实体感差距越来越大,现在终于吃到苦果了吧。

社会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咱们的社保缴费制度从开始就没考虑周全,也不是怪谁,因为就没有咱们这种国情可以参考的案例,真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以养老社保为例,国际上的缴费基数都是本人的实际工资,但咱们非要搞出个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最低基数,实际工资高于最低基数的按实际工资为基数。问题就出在了社会平均工资上,现在的实际工资差距太大了,按统计平均数明显极不合理。再加上,咱们这个畸高的缴费征收率。低工资的职工和微利的企业,现在真的负担太重交不起了。

至于为什么难产,内情咱们不清楚。但是,随着缴费基数越来越高,弃保的也越来越多。这也是今年社保话题越来越热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赶快出售部分国有资产变现,充实社会保险的资金池,同时,降低社保征收基数和征收率,减轻企业和职工的负担,给经济发展增加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继续提高缴费基数,很有可能不交了的数量变大,反而导致收到的反而少了;不提高缴费基数吧,收入端没有增量,估计池子很快也要干。

那就只能在支出端想办法,这方面有两个分支,一是延迟退休,这是延缓增量,二是要严格审计存量退休人员领取高额退休金的部分,不合理的必须调整。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也难产了,因为他们还不够坚定不够勇敢不敢先破后立。

道理很简单的,最低工资2000,社保基数是7k多还是多少,最后算下来,老板出100,员工拿30,70是税。但员工工资2万的话,老板出100,员工就能拿50,只有一半是税。狠狠地消灭前面那种单位!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编一个哈,往年往年编数的哥们逼迫离职了,新来的劳务派遣业务还不熟练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就业人口数量来说

其实现在还是上升期

35年才见顶呢……

再过10年试试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东西看起来是税收,操作起来也是税收,那就是税收

知乎用户 发表

第一阶段。

社保和子女教育挂钩

第二阶段。

社保和出市同行挂钩

总有办法让你们缴费的,想断缴没门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的规定:任何形式的“不缴社保”约定均属无效,使得提升社保基数会激起更大的底层波浪,存在潜在的政治风险。底层之前的老办法-——不缴纳社保有了更大的法律风险。目前各个地方均在观望阶段,都看是否有出头鸟。

社保基数难产不光是北京的问题,而是全国范围的问题。据经济观察报统计,截至今年9月4日,仍未有省份公布今年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31个省份中,只有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四省公布了上一年社平工资

社平工资是怎么产生的?

每年6月至8月中旬,全国各省份会陆续公布本省上一年度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社平工资”),各省人社部门以此确定本年度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上限通常为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300%,下限通常为社平工资的60%。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为什么底层的社保缴纳压力越来越大?

社保问题背后是收入不平等问题。

私营和非私营之间收入差距大,而且在不断扩大(非私营单位代表的是那些大中型公司、外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私营单位代表的是广大中小民营企业)。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 2022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94,651元
· 2023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218,312元
· 2022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90,603元
· 2023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05,931元

城镇非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218,312 - 194,651 = 23,661 元。城镇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105,931 - 90,603 = 15,328 元 。

北京的私营单位不仅收入是非私营的一半,收入差距还在增加。但社平工资是一起计算的这就出现了一个搞笑现象,2024年北京市社平工资为 11,761元/月,比2023年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还高。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是社保根子上的病,参保有门槛,并且这个门槛高于许多人的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左右,参保门槛60%社平),这就很不合理。

而且社保如果是强制的,那就不应该与个人工资挂钩。

对于企业,应该按区域发展水平设置一个统一的固定基数,这样他所雇佣的每一个人,无论工资高低,社保成本都是一样的。同样的,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部分,也就只有工作年限一个参数,从而实现基础养老金总体平等,消除两极分化。

而对于职工个人,则应当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样,设置不同的参保档次,让人人都能参保得起,自由选择,丰俭由人。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多缴多得,少缴少得,谁也别怨。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会越来越难产了。因为这个玩意不可能永无止境的涨,大家承受力有限。比如杭州吧,别看什么主播啊,程序员的。其实杭州普通打工人工资并不高,也就七八千甚至四五千都一大堆。但是你看社保就是1766。也就是1比4。社保最多涨到2500左右已经到顶了。再涨公司吃不消,打工人也吃不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种问题其实挺适合做成高考作文问考生支不支持社保基数上涨理由是什么,但现实是高中语文教育只会教学生写大字报

知乎用户 发表

生孩子一年补助3600,只要生5个就可以买一台

iPhone17promax2T了。

关注我,给你更多理财建议

知乎用户 发表

结合“9月1日起,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一起看。

原本就想让所有企业主都给员工缴社保,企业主都觉得困难

现在还上调缴存基数,企业主不得被迫减少员工?就业压力不就更大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简单,数据不好看呗,社平工资哪里来的?缴费公司自行申报的,现在因为税务系统更新了,很多公司都没法乱申报工资避税,所以高管们的真实工资数据上面都知道了,这才是前几年社平工资和社保基数年年大幅上涨的根源,因为大家都被富人的收入平均上去了,现在的经济形势大家都懂,基层不停降薪,高层可没有影响的,加上被迫合规申报的公司越来越多,可以预计平均工资这个数还会继续上涨,所以社保基数也得跟着上涨,但是社保基数越高,舆论反应就越大,所以社保局这两月肯定都在努力想办法怎么“统计数据”吧。

其实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出发,现在的社保制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最好的办法是降低缴存上限,毕竟根据现在的规则,缴存越高对个体越吃亏,基数上下限的差额也过大,应该改成覆盖广,低基数低收益的普惠性退休金,给个人和企业减负,把缴存上限从现在的三倍社平降到1.5—1倍即可。

另外肯定很多人会说什么体制内退休金高他们不会同意,其实现行的退休政策,体制内差距也是超级大的好么?同样是处级干部,不同省份的退休金差距可能从几千到1,2万,你以为他们内部没有反对意见?社保政策从现在的按省份结算改成全国统一基数缴存结算也更方便人口流动和资金调配,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和最低工资的差距大到无法装聋作哑的程度,最大的可能是在做研究,会做出改变。

社保缴纳方式应该更灵活,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年龄不同工资段不同需求的个体,应该有不同的方案可选,一刀切的方式做方案容易,但是执行难,企业和员工很多不配合,需要做出改变。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数这个决定很难做,拖着总比被骂好。

自己做了小公司之后,深感社保负担之重,反之其他的税务成本在当前的政策下是很轻的(小规,开票不多,流水不多)。

换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好事。

国情在此,问题但凡能拖着是不会想办法解决的。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改革社保制度或者反内卷提升利润,总得选一个去做。

以上看法,仅以税务要求较低的小规视角来分析,轻喷!

知乎用户 发表

16年是出生人口最后的高峰。

16年出生的孩子,假设固定24岁就业(如果有足够岗位的话),那就是2040年。

我想说的是,我们还有15年的好日子,急啥?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不好意思说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比税收的可操作性大的多,每年都能改

知乎用户 发表

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否则并不是光靠提高基数就能多收到钱的。

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社保缴的多了,实发工资就少了,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实发太少不够生活,就只能断缴社保了。

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政治生活,极少参加工会活动和社区活动,因此对处于其他阶级的人当下的生活是了解不多的,也很难有同理心。对于很多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就算现在画的饼退休后真能吃到,那也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更多人只能活在当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能涨肯定早公布了。

不公布那就意味着不能涨,甚至不能保持齐平。

那不如晚公布多收一天是一天

知乎用户 发表

将失业人员的收入纳入社平工资计算

然后将 三倍的社平工资的社保上限,调整为5倍或者更高

知乎用户 发表

最低工资,实发工资,社保基数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体制内,实发工资>最低工资>社保基数,目前按实发工资上缴。

体制外,实发工资≥最低工资<社保基数,一般按社保基数上缴。

体制内外员工的感觉明显不同,非国有企业主,个体经营老板怨声载道。

可不可以选择一个省,一个市县试点,无论体制内外,执行统一标准,要么都按实发工资上缴,要么都按社保基数上缴,能不能稍微弥合一下阶层裂痕,减少社会骂声。

毕竟在任何时候任何区域,叫好声强总比诅咒声强要好许多。

知乎用户 发表

高点好啊,高点妙啊。等收入百分之六十都是上头的就和北欧税收对齐了,到时候可就要求独立咯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1号起开始强制缴纳社保,以前如果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企业还能继续聘用这些员工,员工也能维持个温饱。但是开始强制之后,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肯定不会出这个钱的,只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如果扣完之后员工还得倒贴钱,那就真的成了自己倒贴着钱上班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其实是相当特殊的.

毕竟是首都. 各部委也都集中在北京. 跟别说还要夹带各种事业单位\学校等.

北京的体制内比例显然是过高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正常的,但单拿一个城市来说,必然是过高.)

以前双轨制问题不显. 毕竟是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 现在搞并轨,问题就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最低工资规定

(2004年1月20日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公布 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

巧了,缴费最低标准也是月社平工资的60%(很多地区此前按照40%执行,前几年统一为60%)

如果时机成熟,条件允许…..(疯狂叠加)

直接建立最低工资与最低缴费标准的自动关联机制。

知乎用户 发表

程序员,我老家农村,爸妈200一个月。我是上海户口,最近辞职转成自由职业了,一个月最低按照缴纳2000,算是留点念想。反正我是对养老金不抱有任何希望了,自己养活自己。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平均工资定的。缴纳和发放都是跟着它走的。

如果失业率高企,平均工资并不能反映居民的平均收入。

众所周知,北京长期清退低端人口。餐饮之类的基础服务业萧条,甚至能在其它行业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推高平均工资。低收入人群脱离统计口径,中高收入占比提高,平均工资涨得更快了。

这导致平均工资大幅跑赢通胀,甚至经济越“差”,养老金涨得越快。

中高收入群体相对低收入群体更加稳定。


出乎意料,平均工资增速只有1.5%

知乎用户 发表

放风9月强制社保,准备看看风向。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金这个东西从一开始就不该搞什么多档次多年份多拿这种。

马后炮来说:

1、按照户籍当地社平工资的20%为最低档,加50%为中档,80%为高档,总共就分三个档位。

2、交养老金统一年份20年,不搞年份上的多交多拿。交满20年就可以领,不足不领。

3、全面强制缴纳也可以推行,社平工资百分比就得调整,但就分三档是基本原则。

4、视同缴费完全是双标的,体制内为国家做贡献,农民的公粮也同样是贡献。政策推行当年开始算,不分农城,达到领养老金年龄的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并当月开始领取,没到领取年龄但是离退休不远的(<20年)则先把不够的年份一次性交齐,剩下的则交到退休正好。这条只针对政策推行当年。

5、缴纳的时候以户籍当地为标准,领取时同样。比如虽然是北漂,年轻时候赚得多交得少,领的时候自然比北京大爷少。户籍难免改变,则可以按照不同户籍缴纳月份百分比综合计算。

现在出生人口少了,也可以在养老金上做文章:

1、统一退休年龄延长,男63女60。

2、女性生育一孩退休年龄提前2年,二孩再提前3年,三孩及以上每个2年。极端特别情况,比如生了12个(这是真不可能吧),那么理论上她可以35岁领退休金,则不用再缴纳后续费用,直接领取。

说来说去,能做到刀口向内(老爷少拿,尽可能多的普通人拿)确实可以使党永葆青春活力,但是真的困难。

知乎用户 发表

更新,上海社平基数发布了12434 7460 37302

我有点不明白,社保基数是基于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那就只是一堆客观意义存在的数字,那有什么可延期的必要,社平又不是他们想改就能改的。

除非想改变社保基数的确定方法,但是又有一些地区已经发布社保基数,所以我也不明白他们延期的意义。

知乎用户 发表

咱不知道,但看这个标题,倒是想起了最近的印度尼西亚,有人说,这是美帝搞的鬼,但问题是,为啥议员们给自己涨工资和福利呢,再往前推一点时间是孟国,总统居然直接跑路到邻国了,而每年的年底,美国自己,其的一部分联邦部门动不动就因为缺钱而面临停摆,然后这个现象又被说是资本家控制美国的罪证,但最近的以及以前的,有关于美国总统会见美国资本家的新闻,比如川普会见美国的各个大资本家,似乎不像是政府害怕资本家的状态啊,反倒是资本家们一个个噤若寒蝉,比如助力川普复辟的老马,效率部才干了几个月就被挤兑的干不下去了,差点坐了审计署的飞机,最后弄了个灰头土脸,又花钱消灾,灰溜溜的弃政归企,难道,问题的最终答案,就像川普这个总统兼大资本家说的,美国被某某给控制了,那是谁控制了美国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就像魔兽世界一样,每隔两三个版本就要把数值和属性压缩一次,不然就会出现一刀9999999的现象。

知乎用户 发表

估计会降低点,但估计内部争议很大,要反复讨论。

知乎用户 发表

前两天看到的社保基数确定的方法,不保真:

社保基数下限是平均工资的40%-60%,当然国内一般按60%计算~

但同时最低工资也应该位于这个区间内,也就是平均工资的40%以上,但实际上由于贫富差距问题,国内的中位数远远低于平均数,最低工资标准更是连中位数的40%都达不到,这也导致有些人五险一金缴纳的和自己工资差不多。

这个数据提高了不提最低工资说不过去,提最低工资又影响很多人,当然就不好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像这种众筹式且不公平的福利制度,欧美早就走过了,行不通的

最后的结局都是类似庞氏模型一样,资金池入不敷出爆掉

然后走私立,公立医疗服务并存的模式

私人医疗服务,贵死,有钱的去消费

公立医疗服务,排队等到疯,普罗大众去排….

知乎用户 发表

1. 什么叫社保基数

社保基数来源:当地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保缴纳标准:60%-300%当地社保基数

2. 老爷们的工资计算方法

在职老爷&退休老爷:工资涨幅参考当地上一年度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平不涨,我怎么涨工资?**社平不涨,我的工资谁来发?

3. 在职老爷的公积金计算方法

公积金系数:双边合计24%,乘以本人的社保缴纳标准。

假设社保基数10000,三倍基数30000;三倍基数的老爷,公积金为7200/月(个人3600+公司3600)。其中公司缴纳的3600元,进个人腰包,同时个人也要承担大约3300的五险支出

可以说,老爷的公积金,可视作为五险返现!

总结:社保基数涨5% = 工资涨5% + 公积金涨5%

我当然支持涨,因为:

知乎用户 发表

先不说社保基数比最低工资高那么多

单就连公积金基数都还不到社保基数的一半!

知乎用户 发表

按4000块钱工资交社保,缴纳基数不是4000而是6821块钱。

养老保险部分单位交1091,个人交545;

基本医疗保险单位交600,个人交136;

养一个工资4000的员工单位四险要交1807,员工个人交732。这还没算公积金部分。假如今年真的要全部交社保工资成本最低直接提升50%。工资成本占总成本高于20%且净利润率低于10%的直接别干了。

估计不足50%的人在按工资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的单位,9月强制社保再加提基数这个局打算怎么解。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所有回答和建议,都代表答主乐观性格的体现

比较像49年可以离开,而未有离开的文化人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猜今年要评估九月“强制”社保的执行效果和意愿,甚至直接拿这个当借口赖过去。

社平是必不可能降的,降了就是信心总崩盘。

如果评估结果一般,该不交还是不交,那么基数包涨,最多就是给低收入/失业人群一个豁免(推迟),翻译成人话就是愿意交的多交点,然后相信后人的智慧;

如果真的逼着交了社保,或者说出现了断崖式弃保,那么统一社保基数下限就会成为历史,以后会以实际工资作为唯一基数。

不过我不认为蓝色app上激烈反对社保的人群会支持第二种,这个制度本来就不仅仅是在和塔博弈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关心,取消社保能不能让人多生孩子?

还是要回归养儿防老,其实防啥都行,重点是养儿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尬住了呗

降支出,那是肯定降不了的,不仅仅是说为了保障现在退休人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持社保体系,击鼓传花,最怕降价。现在还在缴纳的,尤其是年轻人,图的就是一个退休工资能达预期,你现在告诉他们,达不到预期了,问,还交么?

按北京的基数,缴纳三十年,退休开三千?

那降不了支出,就要增加收入,问题来了,增加收入可行不?

不行!

现在只要你不是体制内的XX,什么经济局面,什么收入,很清晰,很明白,有空间增加么?没有!

基数关联收入。

基数低——收入低——难以运营

基数高——能满足支出——但是没有空间

尬住

知乎用户 发表

升了被骂,这种经济下社平工资怎么还在升?可经济都升5.3%了,社平工资还降?也没法服人。而且基数降了,更入不敷出了。左右不是人,还是九三过了再说,省得被骂,没人关心九三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每年7月固定社保基数涨,1月医保基数涨,疫情后涨幅都近10%

现在的确都没公布新基数,

应该是全民强制社保的原因先缓一缓

这只是开胃菜,社保还有很多不规范要调整

比如医保可以单独交,是有可能调整成绑定社保交

比如挂靠交社保,没有工资流水,是有可能作废不算的

比如实发工资和社保基数不一样,是有可能调整的

别急

知乎用户 发表

又扯到了社保问题。一直说过,退休金就是最顶级的理财产品,保本增值。一个原本保障基本生活的国家基础福利,硬生生变成了养富人的操作。年年长,究竟是什么东西增值这么好,这么稳定?

此外,缴费基准不统一更是一个典型的不公平。一个有余钱想多交基准之上的人,国家不应该保证并帮你提升这部分的收益,因为这部分收益竟然没有风险就可以得到。。。

至于其他历史原因,非常识的不合理的地方就不说了。

知乎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发表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最低基数不能涨,涨了反而会少收钱,那大幅提高最高基数不就行了,现在最高基数是24k,直接提到50k,而且按照你年收入/12算月工资,你中产还能反抗不成。这么一想感觉危了,现在每个月企业和自己已经要交快6000养老金了,不会明年要交1w吧

知乎用户 发表

2004年国务院人社部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倒数第四段写的很清楚

“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

而现实呐 上海2023年社平工资12307元,

最低工资标准2690元(占比22%),

社保最低缴费基数7384元(占比60%),

后者是前者的2.74倍,差距之大在全世界闻所未闻。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就是个伪命题,现在又到了**社保缴费负担接近临界点,更需要慎重考量**,对于数据的统计自然会延迟,面对目前复杂经济环境更需要权衡利弊后调整,再行公布。

2025年北京的社保基数调整臂往年都晚,一般来说,社保基数的调整通常和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有很大关系,往年主要是7-8月公布,但是今年8月已经结束,依旧未公布,背后涉及到各个方面因素及政策考量

北京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的变化情况及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下所示:

年度 缴费基数下限(元) 缴费基数上限(元) 全口径月平均工资(元)

2024 6,821.00 37247 (计算值) -

2023 6,328.00 33,891.00 11,297.00

2022 6,328.00 31,893.00 10,631.00

2021 5,361.00 28,221.00 9,407.00

2020 3,613.00 26,578.00 8,860.00

2019 3,617.00 23,565.00 7,855.00

截至2025年8月底,难产的现象其实并非只有北京,全国很多省份都没有公布,社保缴费基数依赖于社平工资,而社平工资的统计、测算、最后的方案制定今年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更艰难

[

广告

知乎出品《给孩子的人类文明史》套装 12 册

知乎自营

¥18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638931255788769280?mcn_card_id=1950888678445529081&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印度农民的养老金只有印度体制内的几十甚至上百分之一,

这群人中即使有的离开了印度,成为了印度敌对国家的人,比如某本人等等等等,

却仍然享受着印度农民的孩子供养,

一边喊着打到某本人,山川异域,不共戴天,

另一边,十个甚至更多的印度农民的孩子养着一个某本人,

这么魔幻的事情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印度发生了。


不过咱们就不一样了,北京有着“海量专精确算”,算的再晚那也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而殚精竭虑,大家不要着急,再耐心等待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在之前关于上海社保基数的回答中已经写过了。

根本上就是目前这谈基于“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等的计算和发放公式不合理,导致的。社保基数沦为了博弈工具。

2024年上海社平工资12307元,你怎么看?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说社保的漏洞吧啦吧啦洋洋洒洒一大堆

这能叫漏洞?

这干脆简直叫福报算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感觉今年的社保不止北京没有出,其他省份也没有出吧。

我负责我们公司五险一金的缴纳,我感觉往年八月份就出了,今年还没有出。

今天上午还在跟同事讨论,说是不是不变了,应该不能涨了吧,现在基数都够高了,然后调侃自己拉低了山东省的薪资标准。今年年初最低基数4416,讲实话,我们这个小县城的小公司,百分之八十的人连最低缴费基数的标准都够不到,每每到签缴费基数变更的时候,大家就会惊呼,“这么高,哈哈哈,我工资都不到,剩下的工资谁给我补,到底是谁在挣这么高的工资”,让人感觉无奈。

我们这个地方,我感觉一个女生的正常薪资水平大概在三千左右吧,再高一点,想拿五六千的工资除非你下厂子,进电子厂,干那种计件的工作之类的,一天干十二个小时,不然想拿五六千的工资很难。

感觉现在社保缴费比例越来越高了 ,但是实际上普通老百姓,或者说像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小公司的人,社保缴费基数变高,对我们来说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有的人想申请不缴纳社保,因为工资本来就少,然后扣除个人保险,到手后就更少了,家庭负担又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到处是用钱的地方,钱都不凑手,还得扣一部分,确实也是一种负担。

感觉钱都“不值钱了”,去一趟超市,不买东西少拿两样,也得一百多,所以人都变“抠”了,逛商场也是光看看不买,因为实在是经济有限。

具体我也不知道咋说了,反正就俩字“没钱”。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学市场营销的时候学过一点东西,说的是商品价格和销量及收入利润的关系。

商品单价上涨单个商品的利润会上升但是会压低销量,这就得看企业想要什么了。

是薄利多销追求收入和占据市场比率最大化还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多时候这两者是冲突的,就看企业如何选择了。

当然如果你能同时保证涨价还不影响销量那就另当别论,这就不是市场营销学能够解释的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也没出,新的出之前五险按之前的,公积金按上一个年度的月平均单边乘0.07。

知乎用户 发表

突然想到难产这个事,社保基数难产太久的话,不会是养哪吒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了。会有类似降低基数的保民生措施的。

且听龙呻吟。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9月18号,终于发出来了。

自2025年7月1日起,北京市社保缴费基数:

(1)下限调整为7162元/月.

(2)上限调整为35811元/月.

(3)年度平均工资为11937

往好的方面想,2023年是6326,2024年是682 1,2025年是7162。

都知道肯定会涨,但今年明显这个幅度是下来了。

平均工资接近12,000了,没到12000的朋友请反思一下,是不是拖了大家的后腿。

知乎用户 发表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保底和300%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而北上这两个城市过于特殊了,一个是首都,一个是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他们的平均工资实在是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再加上现在社保这么敏感……估计在考量和评估各方面的影响,想以一个影响力最小的方式进行公布。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文里指出了目前社保缴纳的几个问题,你把这几个问题放在北京上海想一想能中几个:

https://mp.weixin.qq.com/s/PFkqMzvfN4xtdxtD7nEr1Q

**1.小微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率较低。**执法检查发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基本能依法给职工参加各项保险,而中小微企业参保率还不够高,“应参未参”缺口较大。

**2.断保”现象时有发生。**多地反映,近年来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断保、欠费现象比较普遍。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调查,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遵缴率(缴费人数占参保人员的比例)从2011年的85.2%下降到2022年的80.8%。

**3.选择降级、低档参保。**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参加居民保险、居民选择较低档参保。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中,以农民工为主的部分非农产业就业人员选择参加缴费较低、保障水平有限的居民保险。执法检查发现,个别地区出台政策,允许企业职工不参加职工医保,而参加居民医保。在居民养老保险分档缴费方面,执法检查组在农村开展抽样检查发现,约80%的村民选择最低档缴费。

**4.低收入人群缴费压力大。**社会保险法第3条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五项险种缴费额占职工工资的35%左右,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的缴费均由个人承担。执法检查发现,不少低收入人群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每年上调,低收入人群社保费同步上调,造成低收入人群“被平均”,加重了缴费负担,这也是近年来部分低收入群体“断保”的重要原因。

**在最高法司法解释二引发的舆论风波(这事儿上最高法挺冤的)还没有完全褪去的同时,如果北京上海再拿出一个很高的数据来,那非常有可能引发轩然大波,但是怎么讲呢?**公开还是会一定公开的,毕竟北上是全国的标杆;在什么时机公开就不好说了。

最后附一张之前51社保搜集的全国部分城市已经公开的社保基数,而北上的基数吧,一直以来都比较格格不入。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本养老和最低工资挂钩,

缴纳二十年的,领和最低工资一样的退休金。

以此为基准。

缴纳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半。

缴纳三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点五倍。

缴纳四十年的领取双倍最低工资。

最高四十年封顶。

有钱人可以去交个人养老金不在社保里边。

知乎用户 发表

吾有一计

退休的时候,将自己缴纳的社保和公司缴纳的社保全部返还。但必须用于投资国内高分红股票基金(把股市拉起来了)。着急用钱的可以抵押基金份额办理银行贷款(把银行贷款拉动起来了)。

所有人每个月只发1500基本生活费。(消除城乡及公务员差距,实现人人平等)

70岁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个人基金卖掉。

而且这么做,老百姓很难挑理儿,毕竟缴得多,拿的多,退休一次性都返还了,自最多损失点利息,但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国家也没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可能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涨肯定是必须要涨,不然和国家整体经济上涨相违背,步调必须一致,不然要换人;

二、涨多少的问题,涨多了涨不起,因为涨了退休金也要跟着涨,本来缺口都很大了,而涨少了不合适,毕竟是大哥大嘛;

三、现在退休延迟,缴纳年限提高,很多人已经买不起了,再涨会有更多的人弃保,缺口会更大,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四、还没想好,想好了再说。

知乎用户 发表

2025-09-18更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以下原答案:

甄士隐小时候喜欢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甲乙丙玩石头剪刀布。

有一天他们进行了如下比赛: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布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石头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剪刀

甲乙丙:… 甄士隐,你怎么一直不出啊?

甄士隐:我爸爸和我说我是公侯之子,最终解释权在我这。

知乎用户 发表

年轻人交完社保请忘记社保这回事,免得徒添烦恼,你注定拿不到退休金的,多私下储备一份养老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看过一个说法,社保基数如果上涨,社保负担就会更重,在这种环境下不行,如果社保基数下降或者保持不变,你让GDP怎么办,与其两难还不如直接不说。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看大陆天天嘲讽蔡英文,结果蔡英文是实实在在把军公教的退休工资打下来的,台湾退休财务状况本来预计2020-2030会破产砍完直接好转,人家作为公务员领袖是真能自己砍自己一刀,你让这些人砍自己一刀怎么可能呢,预计还得再加基数,因为穷b的钱真的好收,军公教的退休金是真的不能砍

知乎用户 发表

有条件的,例如没有买房,孩子上学,可以跟老板商量的,或者个体户,小企业主,就别交养老保险了,直接注册灵活就业,只交最低起步医保就行,别送钱了。跟老板商量公司缴纳的部分五五分了,大家都省钱。

普通上班的那没办法,必须交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猜想是.

社保基数要是跌了,明年退休的人退休金就要跌了。

肯定有人不乐意。

知乎用户 发表

但凡疫情时期留个缺口,哪怕是最后一两年松一点,压力都不会这么大。

如果什么时候再突然来一次疫情,可跟我没关系啊。

知乎用户 发表

付费上班,其实可以搞搞试点,说不定有戏

知乎用户 发表

能咋办,看能收多少呗。

==========================

上调基数,弃疗的人会不会更多?万一收的更少了怎么办?

下调基数,有先例吗?能么?告诉别人这钱不用交那么多?

或者,其实今年基数高了还比往年收到的钱少了?

所以?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和公积金(公司加个人)扣的钱,已经比我同事的工资高了。

保真。

知乎用户 发表

降低社保基数以后,一部分高工资的人也会按低的基数缴纳。虽然一边是赢赢赢,但是到了个人利益上,普通百姓对社保没啥信心。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去社区诊所拿药,诊所的挂号和付款窗口为了方便老年人,不但显示屏搞得巨大、声音也调得巨响。

我前面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挂完号后,机器很大声地报出声来:您的余额8万****!!!

我几乎被这个声音给施了定身术,内心无比的震惊、震撼……直到后面一个人说了一句“我滴个妈呀!”我才回过神儿来!

今年不光是题主说的北京,而是很多地方的社保基数都没有公布,我所在的上海,也是默默地在按去年的标准在执行。

在诊所的这一幕,恰恰是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揭示的是当前中国社保体系的核心矛盾:不断增长的养老支付压力与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速之间的矛盾。

一、社保与养老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简而言之就是当前在职劳动者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直接用于支付当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医保的个人账户余额是自己的,但养老金大部分是统筹的,用于当期发放。

社保基数的核心作用是用它确定缴费的上下限,缴费下限通常是基数的60%,上限是300%。这一基数不仅直接影响每个月的缴费金额,更与未来退休金的多少密切相关,退休时能拿多少退休金,就是取决于整个职业生涯中的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

因此,社保基数的调整至关重要,它既决定了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金)这个“资金池”能收入多少,也关系到未来退休人员能领取多少。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在内的众多经济大省,都采取了和上海一样的做法:暂缓公布新标准,要求用人单位继续按2023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来核定缴费金额。

这些涵盖了中国经济最活跃、吸纳就业最多的区域,它们不约而同地集体“难产”绝非偶然,而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折射出当前的经济压力、企业负担和社保制度可持续性三者之间难以调和的复杂矛盾。

二、难产的原因

1、经济压力

在经济上行期,大幅上调社保基数,基金收入增加,未来养老金也更有保障,各方都乐于接受。但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上调社保基数意味着直接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和个人当期支出。

政府面临两难抉择是“稳就业”和“降成本”到底哪个优先的考量。如果大幅上调虽能充实社保基金,但可能压垮一批企业,导致裁员甚至倒闭。如果不上调或小幅上调,那么社保基金收入增长乏力,又难以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

最终在“短期稳就业”和“长期基金安全”之间,政策天平目前明显倾向于前者。政府不愿因基数上调给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只能暂缓公布暂缓公布或极小幅上调,实质是为企业和个人阶段性“减负”,为特殊时期的维稳之举。

2、企业负担

社保缴费是企业人力成本的核心构成之一,尤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今年 9 月 1 日实施的新规明确“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企业必须全额合规缴费,这将使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压力巨大。若此时再上调缴费基数,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负担,可能导致企业缩减用工规模、延缓招聘,甚至退出市场。

地方政府深知企业已不堪重负,不敢轻易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极度谨慎,宁可延迟也不冒进。

3、社保制度可持续性

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的结构性压力。文章开头那位“余额巨富”的老人,正是中国“长寿时代”的缩影,也直观反映了老龄化加剧与赡养比恶化的现实。

退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平均领取养老金的年限持续延长,加之生育率走低,导致缴费人群相对缩小、而领取人群不断扩大。这一增一减使得养老金的支出规模呈刚性增长态势。

在此背景下,暂缓或小幅上调基数虽能短期减轻企业负担,却会削弱社保基金的收入基础,加剧未来养老金发放风险,影响制度信誉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因此陷入“短期维稳”与“长期破产”的两难困境——不调基数危及未来,上调基数又危及当下。

这一困境也直接影响了今年的社保缴费节奏。往年每到8月底、9月初,都有人过来问“工资是不是发错了”,因为到手收入会因社保缴费基数上调而减少几十元,所以人事部门总会不停地重复这个答案——“因为社保缴费基数上调了”。

而今年至今仍然没等到当地社保部门公布新一年的缴费基数,企业只能沿用上一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为护理员缴社保。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後,正是制度可持续性压力所带来的延迟与犹豫。

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难产”,本质上是政府在多重压力下被迫采取的一种被动拖延策略。也是经济压力、企业负担与社保制度可持续性这三重目标相互矛盾、难以兼顾的表现,任何方向的调整都会引发其他领域的风险。

正因如此,作为一种临时应对,各地不得不采取延缓公布甚至观望的做法,以等待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明确、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或更高层级的政策协调来破解这一僵局。

知乎用户 发表

公司就是因为这个,社保公积金都不给发,我还依靠这个还房贷呢,悲哀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就是在社保解读正式开始实行的下个月出答案了。这样加入了一些原来不交的人,才有理由把完全偏离实际的数字拉回正轨,同时扩大缴费人数。

这个扩大的人群一旦开始缴费了,就有了沉没成本(个人+公司),以后再慢慢提高缴费基数,如果他继续交,社保池子赚了,如果他断交,社保池子还是赚(公司缴纳的不退)。俗称,双赢,池子赢两次。实在不行,就延长缴纳期限,还是赢,赢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本来看戏的,结果江苏先涨了…是拿江苏先试水,后续再跟进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都知道越涨越难,越涨越少,但是。

我自己定个政策把我自己的钱弄少了,不开心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着不得死几个警告一下?

有人扒一下谁负责的这个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实际出发提问

这个社保基数的真实身份其实是 :税基

既然是税基,就应该由纳税人确认同意之后才作数

但是现实却是年年涨税人们却犹在梦中不自知!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不用太在意这些事情。自己该交社保,交了,就行了。

听话 照做 执行

即可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5亿人、3亿人,同比均稳中有增。上半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53万亿元、总支出3.89万亿元,6月底累计结余9.8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步推进,上半年调剂资金已经调拨到位,支持基金困难省份养老金发放;共为1479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等768亿元。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55万亿元。社会保障卡功能进一步拓展。全国持卡人数达13.9亿人、覆盖98.9%人口,其中领用电子社保卡10.97亿人,覆盖77.9%人口。

虽然目前社保基金宗收入是大于总支出的,但是还是得增加社保基金的流入啊,以免后期万一收入覆盖不了支出怎么办?所以,需要用人单位都为员工购买社保。

首先,其实社保大多数公司都是在交的。因为必须要给员工交社保这件事情,其实企业心里都是知道的。尤其是社保归税务局管理以后,更加重视一点了吧。而且员工自己也都明白,得有社保,不然,自己干嘛上班呢?不就是为了退休以后有养老保险吗?不就是为了生病,有医保吗?以及工伤、失业和生育,这三项福利待遇。所以,即使有些企业不给员工交五险,或者是有些个体工商户没人给交五险,员工和个体工商户也会想办法给自己交上的。甚至作为员工,可能会去劳动仲裁企业,要求交社保。所以,其实社保新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很多中小企业不是不交社保,而是不规范。比如,需要入职3个月或者是半年后才给交五险。

而且,这部分成本其实是可以转移的。比如我对象单位,因为老板被劳动仲裁怕了,每个离职员工都去劳动仲裁要求辞退补偿和加班费、社保补缴等。所以他们公司现在是入职就交五险的,只是把公司和员工承担的费用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走了。比如以前试用期员工能开四千,现在开三千,剩余的一千用来交社保。放心,老板们的思路多得很,他们还有法务顾问,比我们专业的很。

既然敢出台这个政策,肯定是衡量过的。不可能出台这个政策会导致中小企业倒闭,还硬要出台政策。要求全体劳动者强制双休这种政策,估计才是不敢出吧。交社保而已,该交。不然社保亏空太大了,用什么钱发退休养老金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发布了,下限7162元

知乎用户 发表

把事业编社保待遇向企业看齐,大大减轻负担,公务员也降,和税收降幅看齐,全国人民都支持,处级以上干部退休金上限不超过基层公务员工资两倍。提高在职人员工作收入。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口结构已经崩盘了,

还是好好享受当下便利的生活吧。

想一想猪肉晚上怎么做,是炸酱面还是回锅肉。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公司就是因为这个,工资都不发了,家里都揭不开锅啦

知乎用户 发表

个人缴纳的部分可以还给我们吗?不想退休还不行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兄弟们把你的余钱定投黄金纳指比特币,等你退休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应该是头一年推迟这么久社保基数还没出的年头了吧。

应该是社保局经统计,没法再继续按10%比例上调最低基数,但是不上浮,国家社保和医保最大的亏空怎么办。

上浮,企业接受不了,员工个人也承担不了。

一直在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但是太难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这个东西就奇葩,就应该按照实发工资数缴纳,该交多少交多少

知乎用户 发表

@有杕之杜

@狗肉 花与果

@延陵

这是我看了该回答,与评论区评论的思考。请多指教!

该图为到手工资有错误,个人到手现金占成本错误。以下为我的计算。

我认为每一位工作领工资的人,应当去了解并计算自己的工资与社保的关系。这是个人的义务(交钱)与权力(享受待遇)

以上图为例,上海最低工资2690按2700算,上海规则是到手最低,不用再扣社保。

社会保险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5种保险简称:社保。
1.0

按回答,上海社保最低基数是7384按7400算。

社保占工资比例35%-38%按40%(为了方便)

7400*0.4=2960,2960是基数7400需要交的社保费

员工最低工资2700。上海公司负担一位最低工资员工,实际支出成本2700+2960=5660元/月

1.1

最低工资情况下,员工到手工资/公司成本。2700/5660=0.4770318021,员工拿到成本的48%,享受社保待遇

1.2

养老保险,退休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养老金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50岁退休按195个月计发,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领完后就只有统筹养老金了。如果在领完前死亡,个人账户部分一次性做遗产取出,统筹部分取消。

养老金个人承担8%计入个人账户,7400*8%=592

1.3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计入个人账户,医保定点可使用。7400*2%=148

1.4

最低工资到手2700,加养老,医药个人账户。2700+592+148=3440元。占公司成本比例3440/5660=60%。相当于40%统筹社保了。

统筹社保待遇价格:5660*40%=2264元(养老保险为7400元挡位)

养老592/5660=10%(存银行死期),医疗148/5660=2.6%(医疗储备金)100-40-10-2.6=47.4。到手现金约48%符合1.1结论。

社保基数及以上工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与工资关系。社保按个人11%(养老8%医疗2%其余1%),公司27%。

按工资10000元/月算,一年1万*12月=12万/年,公司成本12700元/月。

个人所得税按年算的。上海5000以上的开始超额累进,5000*12=6万(免税)

第一档36000,收3%。36000*3%=1080

第二档10% ,60000-36000=24000 24000*10%=2400

个人所得税总共1080+2400=3480 3480/12=290/月

2.1

员工月工资 10000,应交个人所得税290。扣除个人所得税10000-290=9710

个人承担的社保10000*11%=1100每月。扣社保和个人所得税后为10000-1100-290=8610每月现金

2.2

公司成本为工资+社保(公司承担部分)10000+2700=12700

2.3

个人扣社保税后现金与公司成本比值:8610/12700=0.6779527559≈68%

2.4

个人权益:现金+社保+所得税+养老个人账户+医保个人账户

8610+800+200=9610。

个人权益与公司成本比值,9610/12700=76%

享受社保统筹的价格为2700(公司部分)统筹养老保险为10000元挡位。

3

依据1.4,2.4结果。

2264元享受7400统筹社保,2700享受10000统筹社保。

公司社保比例,养老16%,医疗+生育9%。失业工伤忽略做误差。

假如统筹医疗+生育当作一样待遇。10000和7400的统筹社保挡位差=10000-7400=2600

2600统筹养老保险价格差2700-2264=436。每100元统筹养老保险价格为436/26=16.77元/百元统筹社保。10000元统筹养老价格约为1677元每月。医保+生育价格为2700-1677=1023元。

PS:我16年高中毕业至今9年,工作过18个月,仅交职工社保2-3个月,和每年的居民医保。看温大提过交社保是利好普通人的,知道这个概念,但还没有数学计算,没有实施。本次在动态又看到这个问题,正好计算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快点啊,我等着鼓掌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年份      社保      医保       城乡居民医保      最低工资(一类)
2015年    2423      2423       120               1470
2016年    2722      2722       150               1470
2017年    2977      2977       180               1620
2018年    3286      3286       180               1620
2019年    3093      3093       220               1620
2020年    3093      3093       250               1620
2021年    3638      3093       280               1820
2022年    3638      3093       320               1820
2023年    4317      4090       380               2020
2024年    4317      4090       400               2020
2025年    4600      4317       450               2020

查着查着,百度开始限制我搜索了,政府单位的网站一条都没有,都是社会新闻


也就是在2025年,一个服务员拿着3000的工资,缴着4600标准的社保和4317标准的医保,大概个人负担550元左右

知乎用户 发表

版本要更新了,下面请欣赏第六套广播体操:老登的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你看看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王珞丹, 张嘉译主演), 那里面描写的首都北京都没钱搞社保, 流浪儿没有孤儿院可住, 只能靠拾破烂和偷盗为生。 患一型糖尿病的流浪儿(黄毅饰)也得如此, 最后干脆是和白血病患者(姜析源饰)一起去援西藏(去西藏谋生)。 有犯罪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没有司法局管辖的精神病管制院可住, 只能由家属监护, 导致其在医院杀死美丽的女医生孙萌(赵秦饰)。 片中的流浪儿锥子(黄毅饰)的父亲在美国, 因为没有中美司法条约, 所以我们管不了, 但是这个小女孩的父亲在国内, 政府应该是根据《婚姻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征收抚养费, 如果没有这类法条规定, 那就应该修改有关法律。

知乎用户 发表

权力中心越近,关系越复杂

越不容易找人做决策,因为决策等于背锅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他想涨,客观条件又不支持他涨,所以就卡在那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达拉弗曲线了,降才能涨税收,但降太丢面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本来就不应该这么长,或者说前些年涨的太多了

导致现在企业和个人承受的吃力

如果继续上涨,那么很多人都沦为为社保打工了

有些企业是微利,社保承担的吃力,有人就说了交不起社保的企业就应该关闭

可对于有些人来说一个月能挣个两千块或者三千块钱已经是很不错的工资了

而且拿着低工资的人大有人在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很多工资的

如果社保基数继续上涨,估计有很多人开始想办法就不交社保了

眼下活的都不好,怎么可能考虑长远的养老问题呢?

而且很多人认为自己交的社保是替别人养爹妈

长或者不长对于很多人没意义了,已经有很多人失业了,眼下都艰难的很

估计断缴的人很多,从小红书上就看到了很多

这对于北京的经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非是不在乎这经济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7月起公司社保涨了 公积金也涨了 算下来没有亏

知乎用户 发表

关于2025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的通告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政务公开_政策文件

24社平:11937(历年北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便民服务_业务名录

上限:35811

下限:7162

基数下限上涨5% (24下限:6821)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基数加上GDP增速,完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降一降,不能年年加码,得给企业和劳动人口喘口气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借地方,感慨一下!

有些单位发的补充医疗,比我们按最低缴费的个人部分都多!

套李网红的一句话,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主要原因还是

社保基金日益增长的社保基数需要与落后的劳动人民的工资之间的矛盾。

知乎用户 发表

怕了,最低工资不调,社保基数那么高是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养老金上涨没有尽头的话

2万养老金40年后可以领多少【每年上涨百分之3】

20000*【1+0.03】40=65240

2000养老金40年后

6524→_→10倍的差距比别人零头的多一点咋就先不谈了

40年后普通人的工资能拿6524吗

尤其是拿6万多的养老金,40年后的小屁孩能养得起吗?


你说拿100的老农民怎么不说

傻孩子40年后哪有农民,就算有农民他交公粮吗?交三提五统吗?免费服徭役吗?交过各种乱七八糟的税费吗?

→_→不然凭什么给他发100块,不劳者不得食

→_→虽然100的确实不用发了,但是那才几个钱,还有领两万的40年后他就6万了啊

这支出可不是砍掉100就能补的回来的


最后给感兴趣的看一下100,40年后能拿多少

100*【1+0.03】40=326

→_→如果他不砍的话,40年后泥腿子能拿326的巨款呢,涨幅高达百分之300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是,还在安抚那些闹事的体制内老登吧……

毕竟,一个调休都可以研究半年,听起来很离谱,不过想到体制内那么多老登,就知道半年挺不容易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月薪3w,大城市耗着都是脑子不清楚的,赚不到几个钱,存不到几个钱,纯粹就是做贡献的大好人。等35岁被裁员失业回老家,社保断了,公司交的大头打水漂,没有工作孑然一身,而小学倒数早就通过成人本科学历或者国开学历考上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靠关系或者军转去了水电气烟草等国企央企,而你却一事无成,大城市找不到老婆,小地方更找不到老婆,loser 中的loser

知乎用户 发表

根据知乎小粉红的两个常见论调:

1. 月薪3000根本招不到人,所以最低工资没有意义。随便招个工人也得七八千(前几天还在知乎评论区看到个逆天粉红说北京跑滴滴一个月随便赚一万六)

2. 就算不交社保, 交社保那笔钱公司也不会发给你。

现在还不出最新社保基数,一定是准备给大家一个惊喜,直接规定最低社保基数1万,就当是给劳动者的福利了,大家不必感恩,这都是大家应得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常规是要提升缴费基数的,再加上9月1号要全员社保,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压力巨大。

涨也难,不涨也难,所以肯定是国家也在综合考虑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目前企业基本上是先按原有上半年不动的基数交着,等有政策出来,如果有变化再改呗。

9.17公布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退休工资和社平有关,社保缴费基数也和社平有关,涨了就是年轻人多交钱,用人单位多交钱,退休的多领钱,这个基数影响的是整个社会,老爷们还是要思量一下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呵呵,我能说脏话吗?如果不能的话我没话说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反正已经不期待能老了自然死亡了

50多自我放逐几年

找个倒霉的税金小偷,做掉他儿子/女儿

知乎用户 发表

新疆给你打样,社保基数下限继续上调,4999涨到5069。但是今年幅度会很小约1.2%。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那么多老爷,怎么平衡调整基数?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一开始就非常奇葩

最低工资是2000块

但是交社保要按照7000块来交

这么算下来到手只有1000块了

达到了7000块工资的人,反而社保交的比例少

相当于是穷人多收税,富人少收税

现实中,就是大量低端岗位是不交社保的来规避这么尴尬的事

之所以难产了,就是强制要求交社保了,过去的门路不可行了,这就真的很尴尬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金1万的老头,去超市买东西。听到营业员工资3000,点点头说工作已经蛮不错了。

只要能把这个现象、逻辑,用普通民众能听得懂的大白话,解释一遍。

民众都点头说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就是这个理。

社保基数随便出,谁也不会有意见。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社保缴费基数连年大幅增长,甚至超过GDP,但最低工资标准却基本不涨,那涨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企业和其他单位按最低工资标准发工资,那吃饭都成问题了。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成了笑话。

那不考虑最低工资,按社平工资来吧,但XXX也发现了: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也就是999个普通人和马云一起平均的吧。真实情况绝比这个更残酷了。就是没有马云,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95%的人收入低于社平工资。

那么扣除掉马云和少数几个富豪,XXX会发现,如果继续这样无脑“涨”社平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那就会出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笑话:很多普通人拿的还没到手的工资不够缴纳社保了。

这个笑话其实已经出现了,只是大家没太注意。50多岁的清洁工月薪1500,够缴纳社保吗?不够。

所以再怎么脑残设计,也不可能要求人们付费上班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止北京,截止到9月4号,各省市的最新社保基数都没公布。

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人处于实质降薪状态。而社保基数已经过高了。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内地的人均每周工时这几年一直在涨,相比涨幅缓慢甚至无增长的工资,实际就是降薪了,只是很多人没去算这个。

80后90后打工人猝死的也越来越多,而养老金不公也不断引发争议。

很多人不敢也不愿解释,为什么内地人均收入中位数五千多,可社保基数却远超收入中位数。部分人的养老金更是动辄过万。

这些问题让上涨的理由变得非常牵强。

这几年的上涨已经让很多人主动断缴,继续涨那断缴的人更多,而断缴更多就得涨更多才能维持社保体系的运转。

就目前的养老金差距情况,吓唬打工人不交以后没养老金拿是没用,没几个打工人会觉得自己将来能拿人均收入中位数的两倍养老金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校职工大会,校书记让我们这帮年轻教师不要过于在意现在的待遇,要考虑退休之后的高退休金。

我在下面和我朋友嘲讽他,“我还有干40年才能退休,等40年过去这老登骨灰都烂完了还给我画退休金的大饼,到时候发不出来找他要?”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九月份了,官方客服说原因说是全国社保统筹,工作量大,需要更多时间研判,但我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

核心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保基数进退两难,一方面全面报道经济数据企稳回深,今年5%目标大概率能完成,但社平却不升反降,也可能是社评升了但是是由于不少人没有工资导致分子分母同时减少,分子减少的更快导致的,存在严重失真。

同时从延迟退休,严格社保缴纳来看,社保余额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峻分水岭,需要加大征收力度才能持续,但现实确实基数可能出现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因此官方也举棋不定,都在等更有权威的部门下定论并承担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背锅)。

分割线————————

10号了目前依然未出,另外评论不是我删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照社平工资定的,下限是60%,上限是300%

也就是社平工资如果是8000,那最低缴纳基数就是4800元

哪怕你一个月收入3000元,也是按照4800元的基数收的

这就对工资低的那部分人相当不友好,本来到手就少,还要按高社保基数缴费,那唯一选择就是不缴

你涨任你涨,我就不交

可是当你基数从4800涨到7000的时候

可能工资月收入5000的也会选择不缴纳社保

因为工资涨幅完全跟不上社保基数涨幅

你涨的越快,缴纳的人越少,收到的钱越少

涨了个寂寞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进退两难了,你要是涨了,收上来的钱越来越少,你要是降了,这玩意挂钩着社平工资,岂不是告诉大家经济高速发展,GDP年年5%增长,但是大家的工资反而降低了,这很不政治正确

所以就选择不发,装死

另外附过去六年北京社保基数公布的时间

2019年 7月4日,4713元

2020年 7月17日,4713元(因疫情无变动)

2021年 8月4日,5644元

2022年 7月19日,5869元

2023年 7月25日,6326元

2024年 7月26日,6821元

2025年 目前9月5日,还没动静(社平工资7月初统计局已经给出来了,是12172元,按照60%算最低缴纳基数是7303元,相比24年涨了482元)

知乎用户 发表

自己被自己两头堵 s了

话说,这也全是吹牛上税啦

知乎用户 发表

别的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交的钱是一定领不回来的。

拿广州来说,6000的岗位预算,个人到手4200,每月公司加个人交1810.55元

,交20年

20×1810×12=434400,算上利息,因为利息每年不一样,这是复利,怎么也到50万了,想想你的房贷就好了。

现在退休,按照这个比例,你能收到多少钱呢,每个月1652元。。。63岁退休,你得最少活到63+25=88岁,你才能获利。。。你要是在73岁的坎上挂了,很好,这个理财亏70%

社保本来是一种福利,一转眼成人头税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把社保局想得太好了。

觉得他们是进退维谷,不加社保基数,窟窿填补不上,加了之后社保少人交,同样的社保收入也减少了。

实际上是这样吗?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社保基数一天不公布,那么现在缴纳的社保就是暂交社保,等到正式公布基数之后,就需要补缴之前的社保。现在暂不公布社保基数,只是稳住整个情绪。

他们啊,不是进退维谷,而是韬晦待时,伺机而动。

——9.18的分割线——

北京社保基数还是涨了吧,大家等着补交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后面会不会,出个新社保。

一切重头再来。重新计费

知乎用户 发表

视同缴纳造成的亏空太大,需要开源节流

提高社保基数会提升《交社保》的人的平均社保缴纳金额,原本就已经全球领先的社保税率进一步提高

但是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部分人开始放弃社保,导致反而收上来的钱更少,达不到开源的目的

且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发放养老金更多,社保压力更大

但是降低社保基数或者什么都不变显然问题就要爆炸

总结:走哪条路都是死

知乎用户 发表

引用一位答主的回复

预测一下15年后:

社保缴费基数1.8万元,最低工资2700元,农民养老金300元,城乡居民医保2000元(配套财政补贴4000元),干部退休金2.2万元,央企划拨5万亿充实养老金,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最低缴费年限40年。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到了某个阈值,开始基数越拉断缴的人越多的阶段。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知不知道视同缴纳很多是按倍数算的,有1.5倍2倍甚至3倍的,只有当初企业职员是按1倍算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是各地社保,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直白点就是升,没得升,升了到手总量钱可能也不涨,降,没法降,降了很多地方不够支出。

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不出,左右为难。毕竟,我了解的政策,怎么可能怕舆论或者群众意见,延迟退休不一样没人示威抗议,所以唯一困难,是它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它可能在等什么信息,才好决定怎么办,要不就按原来的办。

以下是开玩笑:延迟退休,加五年缴费。新的年轻人觉得是没信誉,骗局,想尽办法不交不参与玩了,毕竟要连续几十年不断缴费。而中年人,好不容易就够年限了,突然又加五年,还延迟拿钱。算了,自认倒霉吧,不交了,先努力活着,死了更没得领。

以上是开玩笑哈,别删我答案,别开不起玩笑。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社保要有基数?

我现在少交点,退休之后少领点还不行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玩意我是不理解,有的人工资只有2500,你也按照7000甚至更高基数收,尼玛的,现在吃饭都困难,为以后留钱,穷人寿命到63都难,到了能领几年呢?

就不能商定几个阶梯吗,3000一个标准,5000一个,7000一个,10000一个,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

人家交的少也自愿以后领的少啊。

就我所知,我的几个老朋友因为没工作,以前交的居民社保医保1400一个月,在年限从15年变成20年后,都停了。

我就说你就不能分档吗?人家只想在能力范围内交一点,然后老了一个月按现在标准能有个一两千两三千能吃饱饭吃点便宜药就够了,不指望跟公务员比一个月发万儿八千的。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只能看到博弈结果,看不到博弈过程

隔壁上海都还难产着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没提一件事,就是北京等城市的贫富差距是很大的,虽然没公布过完整的收入中位数,但是很大可能现在社平工作的60%,已经逼近北京工资的中位数了。

举几个简单的佐证,首先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的数据是232592元,平均月薪接近于两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的数据是106905元,平均月薪不到九千元,两者之间差了一倍有余。

更恐怖的是,近年来这个差距在来是不断扩大的,十年之前的2014年,两个数据分别为102268元和52902元,无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都比现在要小,具体的数据可以到北京市统计局的官方上查看:

2014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2268元2014年北京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2902元

由于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飞涨,所以北京的社平工资涨的也是很快的,十年前的2014年,社平工资是77560元,2023年的社平工资已经涨到了141133元,九年时间涨了6.35万元,2024年不出意外的话,社平工资大概能涨到14.8万元左右,对应的月薪超过1.2万元,60%的水平也有大概7500元左右。

北京大部分居民的收入真的能达到这个水平吗?

估计是很难的,国际上对北京薪酬中位数的估计,月薪大概就在7k-8K之间,至少40%的居民其收入是大部分社保最低基数的。

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城市的情况来分析一下,比如上海的2023年的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年薪达22.93万元,月薪约19108元; 城镇私营单位人均年薪为111347元,月薪约9279元,全口径社平工资为12307元/月,60%的水平也就是7384元。

而上海的工资中位数,一般的分析大概是在7k左右,大概率还不到,网上流行的说法是6904元,但是没找到权威的出处。

这就是现实的情况,北京和上海的社平工资确实很高,但是这是由泛体制内人群和部分互联网企业拉上去的,这部分人薪酬本来就高,而且还涨的飞快,其他民众从事的传统行业、服务业的收入很低,甚至连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都到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上就要到“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新社保逐步代替旧社保”的阶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别的媒体转的。

大家有何高见?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昨天点赞的一个本提问的两千多赞回答怎么不见了。

就是说拿了美国绿卡或入美籍的人在美国也能继续领养老金的那个回答。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实:相当一部分老登掏空了社保,又没有小登来续上。

方案:1,提高社保基数:可以保老登。但是没有足够的小登+小登没有足够的钱。

2,降低社保基数:小登的压力会减轻点儿。但是老登自身就保不住了。

结论:老登才是万恶之源。


你们评论悠着点啊沃日你阿玛忒拉斯的,我不想去见鼬先生也不想去见马达拉

知乎用户 发表

gdp都在涨

社保基数为什么不能涨

我支持社保基数每年不低于gdp涨幅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我们的一亿党员,这时候可以考虑发挥先锋队作用,发扬延安精神,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党员干部具有极高的思想觉悟,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不要求拿低保,可以按国家平均收入,或者中位数收入拿工资。其他所有的收入和待遇,全部上交国库,还有各种资产也是,可以变卖入库,住回集体宿舍。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发挥带头作用,我相信可以带领老百姓客服一切困难,顺利度过这次的全球经济危机的。

你说一个月3000-4000不够花?可很多老百姓就是这样过日子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中国三千块人民币就已经比美国三千美元幸福多了,为啥还要两三万的退休金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2015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是2,586,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1,720,最低工资占最低社保比例是66.5%。

2024年这三个数据是:6,821,2,420,35.5%。

占比连续十年数据明显下降,它们真是一群出生。喝底层人的血。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这差价就是在喝的血。

举例: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21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1.87,最低食物费用为127元,恩格尔系数为0.604,平均工资为900元。
1.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210×1.87+a=393+a(元)    (1)
2.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127÷0.604×1.87+a=393+a(元)    (2)
公式(1)与(2)中a的调整因素主要考虑当地个人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则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应在360元—540元之间。

知乎用户 发表

别人不说社保缴纳基数的提高让我觉得它离保险越来越远,离税赋越来越近了。之前从没有这种感觉直到最近我来到一个全额缴纳非常正规的公司。上个月应发工资12800,个人加企业合计支付社保公积金7600元,我实际到手薪资7800块钱,我特么一下子就懵了,我特么一下子甚至都共情资本家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能不能理解我这种心情。

不是,我的养老保险合计缴纳3072,我个人缴纳1024,这个不是感觉了是很明确的感觉到这钱不是给我自己缴的,我都不确定我能活到65吗?公积金我能理解,这社保我真弄不透了都。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也才9月,还好吧,你知道广州去年的社保调整基数啥时候公布的吗,那可是年底才出来的,年底一出来后,人社局就开始急哄哄催着大家补缴费用。

有了去年这个开头后,估计大家都学聪明了,找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再公布这种不好的消息,完美的遮盖过去。

知乎用户 发表

上车补票的把戏,很难理解吗?

如果跌了或者没涨,早就公布了,根本不会有什么压力。

它担心的是什么?

它公布大涨,肯定有一大批人要断交,对不对?

那它先不公布,你先按去年的交,

等你交完了再宣布大涨,要你补,你怎么办?

你还能把交上去的再拿回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咱不行印钱往社保里扔吧。

反正也不让花不会流入市场;

欠的那些本来也是应付账款,同样不会引起通胀。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有意思!年年给琢磨着怎么给自己人大幅涨退休金!今年难道不好意思了?还是这招不灵,又想别的法子去了?帮自己家里长辈涨养老金,特别要是自己父母,是不是也相当于给自己增加收入呢?没看北京大爷说了吗?2万6是实数!3万8是他们给涨的!这话说得很明了!前些年估计涨的太爽了是吧!不知道后面又有什么新法子!

知乎用户 发表

麻了9月份工资少了1500。

破案了,税率涨了,社保没变。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2,3千的最低工资就可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生活了,为什么还有人需要领2,3万的退休金呢?

退休金【按需分配】是有什么技术问题么?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要出新新社保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因为基数增加导致社保收入减少,那更证明社保是税

因为这种现象符合变相的拉弗曲线,描述的正好是税率和税收总量的关系

知乎用户 发表

升吧,中小企业受不了,毕竟全民社保刚刚强制,既要又要,有点不现实,总得给人缓冲缓冲吧。

降吧,养老金池子岌岌可危,数字下降可是大忌,经济光明论要不要了?

其实我有个好主意,知友们听听。

把体制内外养老金池子分开。

体制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体制外按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这样的话,体制里往上涨,咱们政府也有面,体制外往下降,老百姓压力也能小一点,双赢。

然后也不会出现养老金短缺的问题,毕竟体制外领不了那么多和那么久。

至于体制内短缺怎么办呢?那缴费基数高一点,年轻一代国企体制给老一代还还债。

我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人喷,所以叠个甲,不要骂人,欢迎理性讨论。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社会平均工资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出路只有一条,实事求是的降低社保基数

回归真实数据再强制全民社保

最低工资基数为最低社保值,和当前社保最低的基数比可以减少一半成本,可以多雇一个人

哈尔滨现在60%最低基数应该是4500 全国除了北上大概都在这个左右

如果用最低工资2080为基数,个人➕公司可以只交582,而4500基数得1260

这代表可以多雇一个人的社保成本

很多人不愿意交的部分现在就不见得不愿意交了

因为582是总成本,个人成本是166

再配合上分配制度改革

是可以盘活的

不过以上都不可能呢

越是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强制把一大堆低收入群体纳入社保

导致社平工资直接腰斩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已经到了某个临界值了,越往上,越没人交,断缴的会更多。所以,只能这么难产着。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可以每年都不断上调基数,文字的东西你可以随便填!涨上天都没问题!但正儿八经要掏钱的时候,就不要怪掏钱的人数越来越少!

恭喜越来越少!!!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别急,改革进入深水区很久了,快出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是好事儿,因为9月1号的政策,让上面充分认识到之前的基数和现实差距超过预计,了解到老百姓是真没钱了。他们本以为大多数小公司是赚着大钱,占大家便宜。等到数据收上来之后发现,我们的基数可能要调低,这就不太好办了。涨或者维持,失业率上升。不涨,那么社保没钱支付,之前的GDPPPI上涨怎么解释?

知乎用户 发表

只有出旗为民这一条路可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趁着今年“强制”社保,大大方方降低基数,给大家减负。

只要搬出这个原因,就不会丢面子。到时候再宣传宣传快递员、外卖员、各种工人交社保,效果不要太好。

知乎用户 发表

古代帝王想征税,千难万难。

你说他们咋就想不到,让你把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收入交上来,然后等你65了再把钱退给你,这样天才的构想呢。发明社保的人真是个天才。

一开始是交10年,然后15年,慢慢的延长到20年,25年,甚至30年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

以后每年出生500w人口,甚至更低。500w人养2000w人。我不相信。这不科学啊。

早在07年的时候,袁腾飞就说,还是买点金子房家里靠谱。我深以为然。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应该引入退出机制。比如自愿退保,个人缴纳资金全退,公司缴纳资金退一半,另外一半当税处理。

这税率虽然不低,但很多人都会接受。政府也可以名正言顺赚取另一半税金,弥补亏空。不要妄想建立人间天堂,只会得到人间炼狱。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7日了,上海和北京还没发布,如果单纯是怕被骂,横竖被骂,拖到七月底就发了,没必要耗到现在。

再说了,骂就骂吧,你能拿我怎么样?

![](data:image/svg+xml;utf8,)

现在还没发,可能是等几个数据:

  1. 社保基金盈利状况的数据,行情这么好,赚了多少钱?

a股21年以后,成交量就半死不活的,去年924之后,一下子把快死了的成交量,盘活了。

现在大A的成交量,明显比之前多太多了。

今年7、8月,市场走加速小慢牛行情,刷了十年新高,社保基数却难产了,这样太巧了吧。

![](data:image/svg+xml;utf8,)

水混了才好摸鱼,这把3888的上证,社保能抄多少钱,924的货还没出完,数据出不来。


2. 8月关于所谓“强制社保”的司法解释,能给社保资金池扩容多大,引入多少活水?

外卖员这类半灵活就业人员,今年开始交社保,给资金池带来了一部分额外收入,但从8月的各种动作来看,明显不够。

于是,司法解释发布,9月1日实行。

而且,9月1日以前,没交的企业要补。

补交加新增,能带来多大的资金流,还得等数据观察。


如果这两个数据可以勉强对付,那社保基数就意思意思得了,先把今年过年的饺子包了再说。

如果这俩数据补不了窟窿,那对不起,只能拿社保基数做保底了,已经这样了,横竖横吧。


社保基数难受的点不仅仅在于不敢涨,现在的问题是,社保基数也不太敢降(不考虑什么脸面问题)。

因为不止打工人到手工资和社保基数挂钩,退休老人的到手养老金,也和这个挂钩。

  • 调涨,打工人到手工资更少,企业用人成本更高,就业萎缩,进而消费萎缩,通缩螺旋躺板板。
  • 调降,打工人和企业舒服了,但老人到手养老金降了,这个问题更大。

不考虑退休老人养老金降了骂不骂娘,就说交社保的事情。

![](data:image/svg+xml;utf8,)

一堆人已经犹犹豫豫地纠结,到底要不要交社保。

到手养老金一降,大家会想,养老金现在就撑不住降了,过个十几二十年,到自己领的时候,岂不是更凉了?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就更多人开躺了,找老板商量不交社保,社保池子更没水了,又一个死亡螺旋。

所以,最近关于“社保”的司法解释,就是在给这个BUG打补丁,提前堵死这条路。

只要给别人打工,想不交都不行。

自己创业?

不仅自己这个闲置人口动起来了,还能拉动就业。

一言为定!双喜临门!

![](data:image/svg+xml;utf8,)

-–20250908更新—

评论区有个朋友讲社保是浮盈,砸盘就套住了。

看看社保成绩单,万亿级别的规模,08年到23年,年均收益率就没有低于7%的。

这收益率看着有点低是不是,一年才7个点,可两万亿一年就是1400亿的收益啊。

社保基金最新成绩单出炉!跟着长期投资“种子选手”学投资~

其实,除了极少数黑天鹅的情况,对社保来说,问题不大。

首先,社保很少举牌(持股超过5%叫举牌,增减持都要发公告)。

不举牌一律按散户处理,想买就买,像卖就卖,增持减持都不需要发公告,灵活的很。

说社保天天做T可能离谱了,那吃相就太难看了,但几个礼拜做个波段还是有可能的。

其次,能砸得动社保重仓股盘子的,有几个敢砸社保的盘。

不帮社保抬轿子就算了,还敢跟养老金抢饭吃,脖子是螺纹钢做的还是钨钢做的。


举个例子,长春高新。

21年入市的新韭菜,大概都忘不了这个13年100倍的新闻:

据网络流传,一位大连老太太于2008年买入五万元的长春高新,然而自己却忘记了这件事,最近去销户发现居然有500多万了。

13年狂赚100倍!大连一大妈火了:08年5万炒股后忘密码 销户发现账户变500万了

根据公开数据,简单画了一个长春高新从2013年以来,社保持仓比例和股价走势的趋势图。

红线:长春高新十大股东报告期末持仓比例

蓝线:长春高新不复权收盘价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长春高新的十大流通股东,十几年来社保有三个阶段。

  • 09年到21年,社保基金一直在里边玩,最离谱的时候,是19年到21年那段加速行情,十大流通股东里,社保基金组合能占四五个席位,几乎看不到公墓基金。
  • 21年底,长春高新股价开始走下坡路,**公墓基金都来了,**社保反而溜溜球,开始跑路。
  • 23年到现在,十大股东里已经基本看不到社保基金的身影了。

-–20250908更新完毕—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低了养老金发不出,高了企业受不了。从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交社保不如囤比特币以太坊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上调,断缴人变多,企业破产也变多,财政收入反而变少;下调或不调,和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趋势相悖。

所以,最优选择就是找个理由,装傻充愣就当不知道这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孟买光凭退休金两个家庭收入上差个20万是很正常的事

我哥父母双职工退休金一个月到手每个人一万,我老爹老妈农转非社保年限勉强缴够退休金加一起五千,我哥事业单位按基数每月单边1k社保,年底发30w,我每月单边2k,但只有十三薪,收入堪堪我哥的一半,也就是说我每月交我哥两倍的钱,父母拿1/4的退休金,这当然很合理,反正到我们这代人到岁数99%也没有退休和社保这个概念了,赢两次

没办法,为了争取减刑的人太多,张嘴就是:谁让农民不交呢?

然而你如果问他们视同缴纳是个什么玩意,他们表示今天的减刑就到这里了,不予置评

知乎用户 发表

他们的想法:降是不肯降的,升一点多收一点,苦一苦百姓。

但升基数现在结果已经不一定多收钱了,反而可能会收的钱还会下降。

有效果的做法:降基数,降视同缴纳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现在最低工资2540,按社保下限6821元缴纳社保也大概2523.78(算的不一定绝对准确,大概)。按最低工资算的话,国家和员工拿走的差不多。

按北京的惯例,年年涨,最近三年大概每年7%左右,这个数字比gdp都快。如果,经济快速增长,这个数字,至少企业还能忍。但是,现在这个行情,大家心里都明白。

前段时间,高院涉社保司法解释,已经给演示了一遍了。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大批企业关门走人。

北京社保基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继续强势上涨,会不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如果不涨,北京的高薪退休人员应该是最多的,如何给他们发工资。这个两难的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方案。

这可能是难产的根本原因。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一直怀疑,社保基数到底是不是跟社平工资挂钩的。

如果是,那说明社平工作一直在涨?

到底是谁把我给平上去了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安徽亳州,不知名小城市!没社保也就3000块这还是大学生价格!

最低工资1870!缴社保后,一个月工资还不足1870呢?这就是典型的“穷gui税”!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高了的话,企业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

社保基数低了的话,姥爷不高兴,窟窿越来越大。

真是两难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猜测就是初始统计后发现社平相比去年反而下降了,但是这肯定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方面说出去没有面子,与经济一直稳中向好,韧性强大等大局面相违背,影响社会和谐,另一方面,社平下降意味着社保公积金的缴纳基数也要下降,对泛体制内即非私营单位人员的收入和福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只能推迟发布,抓紧时间重新统计,看看之前统计时是否存在考虑不周或者算错的地方。

知乎用户 发表

看了那么多人的回复,社保基数下限高于最低工资最大问题:最低工资的人整体社保缴纳比例会高于高工资的人。

这个就是不公平,这个就是更是剥削低工资的人。这个也看不明白吗?

按照6821元的最低基数,按此基数计算,个人每月需缴纳的社保费用为719.21元,这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个人缴纳比例:719.21/6821×100%=10.54%。

如果最低工资也是缴纳这么多,那比例就是

719.21/(2540+719.21)×100%=22.06%。

本来收入就少,缴纳的比例还更多了,拿到收的工资就更少了。

另外2540元,你现在在北京能干啥?能存下钱吗?

此外,单位每月需为你缴纳约1821.21元,因此每月的社保费用合计约为2540.42元。

其实公司出的也算你的付出,如果把这个比例算上去,那就更高了,就不计算了。


年度 社保缴费基数下限 (元/月) 月最低工资标准 (元/月)

2019年 3,617 2,200 (2019年全年)

2020年 3,617 2,200 (2020年全年)

2021年 5,361 2,320 (2021年全年)

2022年 6,328 2,320 (2022年全年)

2023年 6,326 2,420 (2023年全年)

2024年 6,821 2,420 (2024年9月前)

预计:2025年 7,353 2,540 (2025年9月起)

最近五年社保基数下限年均增长率12.6%

最近五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2.4%

请问这是什么道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八月份就已经遣散所有员工了

就自己干

还有很多小老板 跑得不够及时 在社保新规下 负债累累

嘿嘿

躺平看烟花

现在政府与打工人都流行整治黑心老板

这黑心老板早点别干

躺平按我现在存款 不考虑通胀 还能活几十年

贵金属还大涨 比工作轻松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刚接到居委会电话,问我为什么不缴社保。我仔细一打听,社保中心向居委会下发了一份辖区不缴社保名单,让居委会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不缴社保的原因。所以为什么社保基数不公布?再涨基数他们应该心里也没底,在做调查。

知乎用户 发表

看到有回答说是因为年初,强行纳入了很多低收入人群,导致社平工资大幅被拉低,如果按照以往统计口径,缴费基数要下调。

虽然很离谱。。。但是,对吧,一切皆有可能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这个地儿吧,有几个特征:

一是,穿衣服的人多、级别高,老同志也有不少,说回到社保,那就是视同缴纳的人多,历史欠账高,对后续补充的需求就大。

二是,示范带头作用,只要我们这儿敢做,其他地方就敢照着学。

so…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知道,社保基数如果上涨,那么公司多承担的那部分社保、公积金,将在我年底的绩效里面扣出来。问了原因,回复说是工资总额就这么多,公司为你这个岗,准确地说是为这个人设定了只有这么多钱。所以,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我每年拿到的工资逐年降低,年底绩效亦然。

那我为什么还要拼死拼活给公司干活呢?没有晋升,没有涨薪,我就在这熬个三十年等退休是吧?

但是总不能干耗着,这样会把自己呆废,于是我主动接触部门内更多的业务口。其中有一项就是做物业预算。有关人力成本的计算是这样的:只针对招聘计划做预算,或者是只有人离职了,空出岗位编制了才会再招人,而那些物业老员工,由于是参照之前的工资标准,很多年都不涨工资,相反由于社保基数上涨,到手工资一直在减少。物业经常抱怨,这个钱根本招不来人,但是又要完成我们甲方给的任务,导致老员工既要干很多活,同时到手工资也不变甚至减少。

最神奇的是,多方商讨结果,就是把物业的公积金基数由12%→5%,一下子薪资空间就多了,预算充足了。这样企业承担得少了,每个人拿到手里的反而多了点,怨气竟然没那么大了。

合理合规,有理有据,这永远是上层考虑的第一条,这才是他们担心的。至于员工的死活?

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我离职了,我知道这种管理逻辑,迟早也会到我身上。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每个人的酬劳应该随之上升。但如果大部分人工资没有涨,那么社保基数上涨的逻辑又在哪呢?这不是矛盾吗?那对不起,总得按住一头。所以你们谁也别涨工资,你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把应得的工资中社保那一部分都给我拿出来,剩点给你买米买菜的钱。至于交出去的社保这是不是你的,不重要,反正在你的账户里。但你无论如何是提不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啥也不说,俺55岁,都想哭了。

生活那么的艰难。

也没领导下基层调查一下,

普通人每月收入到底是多少钱。

能不能扛得起年每上涨的社保基数。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市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2560元,社保缴纳最低6778元。个人缴纳: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在5%-12%之间,由单位选择。若按最低5%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338.9元,个人社保+公积金总计约为1053.69元。若按最高12%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813.36元,个人总计约为1528.05元单位缴纳公积金比例按5%估算,单位缴纳338.9元,单位总计约为2094.4元。按12%估算,单位缴纳813.36元,单位总计约为2568.86元

应发工资: 2560.00 元

  • 个人社保公积金扣除: ~1392.49 元

  • (其中公积金677.80元最终属于个人账户)

  • 税后实发工资: 2560 - 1392.49 = 1167.51 元 (此计算未考虑个税,2560元远低于起征点,无需缴税)

  • 单位支付的社保公积金成本: ~2433.30 元

  • 单位支出的总人力成本: 2560 (工资) + 2433.30 (单位社保) = 4993.30 元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这事 公积金一直没缴 还等着提呢

知乎用户 发表

抬高社保基数,就业不保。就业保不住,锅能给你全砸咯,信不信?大家一起没饭吃。

不抬高社保基数,保持原基数,或者降低原基数,社保池子见底。社保没钱发,能给你闹翻天咯,信不信?

唉,脑壳疼。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我挺费解一件事情,反正也不用在乎我们的想法,也无外乎网上骂骂,为啥还不颁布呢,肯定是别的原因吧。总不可能心善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会不会是因为强制社保,让以前那些游离在社保之外的大批低收入群体被迫纳入了统计,于是让平均数大幅下跌?

平均数跌了,那顶额缴纳社保的央企国企群体就不用交那么多社保了,这会不会导致池子里的水不增反减,那现收现付的退休金是不是也得?

知乎用户 发表

京城一些小微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缴社保,甚至到了不招本地人的地步,导致了一些底层边缘的京户人群,无法就业的程度,这种魔幻的情况,说起来居然逻辑通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没交社保,就交了个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交了快二十年了,从一年二十块缴到一年四百块,还没用过一分呢!

我早就不想交了 但是每年微信都有人提醒我交,大家都很熟,算了。

群众登上了舞台,必然伴随年轻一代自由化,那必然不想让任何人赚我的便宜。

现实问题也一样,房子弄那么高,必然房租也高,扣掉房租,社保,餐饮交通,拼命干也剩不下什么钱,发泄下说躺平也不行。

抱怨两句要么封号,禁言,要么….

莫名其妙。

公租房和普世经济适用房迟迟不建,或者就建一丢丢表示我建了之外啥意义也没有。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盼头呢!

毕竟我给别人奉献,那谁给我奉献啊!

集体主义的核心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忘记后半句可不行。

这几年的事情,越来越迷,也许我普通三本毕业,文化程度低,理解不了。

在老龄化,社保开支越来越大,现收现支制度,少子化,年轻人越来越少。

难道不是节流之策,怎么是开源之策呢?

截留之策,高于两千的,统统降到两千,低于两千的适当上调到一千。

然后控制总量开支持平,甚至有所盈余,怎么会是加大总量开支?

莫名其妙。

不知道在搞些什么,下什么大旗。

我想不是北京,应该是全国都没公布吧。

明年元旦再不公布生育率,就……

当下的基本面难道不是全面降低或者免除社保医保么?国家用国家补贴的的部分建立全民社保账号,全面兜底,企业和个人缴纳的部分全面放开可交可不交么?

社保本身就是杀富济贫的,没正经工作的不缴纳,国家补贴的部分都拿不到?这部分应该是全面福利啊!

问题是这么下去高于两千的那部分能保得住么?目前余额基本是可查的,可能我数学学的不好,算不明白。

另外,我国平均工资是排除失业人口的,失业率高的情况下,完全反应不了平均收入状况啊。

另外,现代社会了,这些统计其实不需要单独统计的,微信,支付宝,银行货币端,各个地区居民收入支付很容易通过货币端统计的,大部分功能职工智能就自动完成了,何苦那么复杂。

经营所得分红等都很容易通过银行段货币流得出相对精准的地区数据的。

然后根据货币流通,划分出中高低和超低三道杠,实行差异化缴纳,抄底全额补助,就可以了啊。

简单的问题搞那么复杂。

最后,当下的社保基数是平均工资没错,但是是缴纳社保的平均工资,但是全面社保,服务员等低收入群体全部纳入,又会拉低平均工资,就必须降低技术,这不是 很矛盾么,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挠破头想不清楚啊,马哲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是有一就要有二的。

收入普通工作,譬如服务员把,月薪也就五千,扣掉两千社保,房租,干一个月倒欠钱?

知乎用户 发表

进退两难,不涨养老金不够发,面子挂不住,毕竟gdp数据还是不错的,涨了企业压力大,甚至裁员倒闭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为例,最低工资2700社保基数七八千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几倍于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不足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按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算。

知道这有多荒谬吗?


我来给算算:

北京社保最低缴费基数:6,821元/月

北京月最低工资:2,540元/月

如果一个员工在北京领取最低工资,那么企业和员工需要缴费如下:

项目企业缴纳(基数6,821元)个人缴纳(基数2,540元)
养老保险6,821 × 16% = 1,091.36元2,540 × 8% = 203.2元
医疗保险6,821 × 9% = 613.89元2,540 × 2% + 3 = 53.8元
失业保险6,821 × 0.5% = 34.11元2,540 × 0.5% = 12.7元
工伤保险6,821 × 0.2% = 13.64元0元
合计1,753元269.7元

最终收支:

  • 企业总成本:工资2,540元 + 社保1,753元 = 4,293元/月
  • 员工实得工资:2,540 - 269.7 = 2,270.3元/月(未触发个税)
  • 政府社保收入:企业缴纳1,753元 + 个人缴纳269.7元 = 2,022.7元/月

企业视角:特么每月付了4293,他就只干2270.3的活!
员工视角:特么每个月只给2270.3,什么抠门企业,给你干点活都是我人善。
某视角:呵呵。


月薪满5000才够个税起征点,房贷、租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几个专项附加扣除,除了租房低一点,其他都可以增加不少的个税税基,即可以抬高个税起征点。

哪怕月薪可以满个税起征点,超出3000以内的部分,也不过才3%的税率,即使缴满一年,也不过才1080元。

更别说今年抬高了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基数,我国的个税那真的是“少得可怜”。

但反过来说,底层所需要的社保,却是极度沉重的负担。

可即使如此,社保依旧是入不敷出:

假设社保是个大水池:

真正缴纳社保的大多数人,用着小水管分那么点水流;

而“视同缴纳”的小部分人,却分享着大水管带来的“激流”。

这社保能够用吗?

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已经快要三倍于最低工资标准了。

领取最低工资的员工,在新规下强制缴纳的社保数额,也已经距离他们能拿到手的工资不远了。

别说给他们长远的保障了,他们的当下,都快要过不去了。

一边是社保不足,濒临枯竭,不得不继续提高社保缴纳。

一边是提不高的最低收入标准,和企业无法负担的用工成本。

另一边是社保亏空的主因,“岿然不动”、“一点都不能少”。

可真的是:谁都“动不了”。

这就是全国各地,社保基数难产的真正原因。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都知道社保是坑。

但是只要上班就得缴,请问怎么破局?

我是农村人,父母没社保没养老金,只有100多的居民养老。

目前一直在北京打工北漂,社保一个月公司加个人部分要交到6089元。

养老个人1360元,医保个人343元,养老企业2720元,医保企业1666元。

但是我不工作的话,就连饭都吃不上。

请问怎么避免被收割?

知乎用户 发表

2024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24,608元,私营单位106,905元。

这2部分的具体人数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是如果25年私营单位大量裁员,导致私营单位部分的人数大量减少,而第一部分铁饭碗人数是最增不减的,那么按照这个算法,总的社会平均工资就是会急剧提高,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明白为什么最低工资2000就可以保证一个年轻人的生活了,还要给老年人发1W。明显老年人需要的钱是比年轻人少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只要刀口想内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扩大化!

把所有2线城市包含2线退休金过万全部的砍到8000左右,1线城市过1万5的砍到1万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西安职工平均8637元/月。按照9月1日新政交社保,当下就有很多人交不起或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知乎用户 发表

全国统筹+经济压力双重影响

预测一下

9.30前公布,最低7050-7200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涨,那么社平工资也要涨,如果不涨又跟稳中向好5%经济增速的大环境有所不符,退休金又是按照社平工资发的,左脚踩右脚螺旋升天了属于是。

社保局的同志们很辛苦啊,统计局的同志们更辛苦,卫健委统计人口的同志们很辛苦啊,民政部统计结婚人口的同志们更辛苦啊!

而且社保基数不可能无限制一直涨下去了,如果无限涨下来,总会到一个临界点,形成法不责众的效应,从央企国企到地方政府雇员们全部用外包和劳务输出规避庞大的社保支出。

中央可以把国企央企的盈余拿走,但是那些人的乌纱帽和仕途都是靠利润来衡量的,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规避。

如果一个政策连央企国企地方政府都执行不下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连环爆炸,层层破产。

知乎用户 发表

期待”新社保“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近几年里面,每到社保缴费基数要调整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议论,可往往都是风声很大,最后拖来拖去,结果就是难产。大家都清楚,这事不单是算账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是几股力量互相掣肘,谁都不愿意先把板子打在自己身上。

**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是绕不开的背景。**很多省份已经收不抵支,靠财政转移支付才能勉强撑住。如果真要增加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缴费基数抬上去,要求企业和职工按真实工资缴纳。

问题是,这一刀下去,企业的用工成本立刻就会飙升。

中小企业利润本来就薄得可怜,哪怕只多出几个百分点,也可能压垮现金流。职工也一样,拿到手的钱少了,自然抵触。于是,看上去只是调整一个数字,实际是把所有过去留在灰色地带的东西硬生生拉到台面上,所有人都会反弹。

**地方政府的态度同样矛盾。**中央强调统一标准,希望堵住漏洞,把制度做得更公平、更安全。但地方财政普遍紧张,社保支出本来就吃力,还得顾就业、稳企业。真要严格执行高基数征收,短期内基金收入看上去是增加了,可企业要么关门,要么搬走,失业和税收问题随之而来。

算来算去,地方政府觉得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拖,基数迟迟不调整,征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个被经常忽视的因素,就是收入里面差异。**东部大城市白领一个月两三万,中西部工厂工人可能就三四千。如果基数设定过高,在低收入地区企业和职工都吃不消;可在高收入地区,严格执行又让用工成本高得惊人。于是,不论高还是低,大家都有理由抱怨。全国一盘棋的想法很美好,落到现实就是两头都难。

更麻烦的是,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即便基数抬上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中国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年轻人交钱养老人。人口结构摆在那里,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再多收也只是缓解几年。

很多人觉得交得越多亏得越多,干脆就不愿意动真格。基数改革于是陷入一种尴尬:能缓解问题,但没有谁愿意真正推动。

所以,所谓基数难产,其实就是一种制度性的僵局:

基金缺口急需填补,企业负担不起,地方不愿意收,职工也不愿意交。谁都明白问题在哪儿,但谁都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这个看似每年都要解决的事,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拖延的后果并不是没有代价。

企业心里没底,不知道哪天会突然被要求补缴;职工对社保的信任感在下降,缴多少和未来能拿多少越来越不对应;基金缺口也在扩大,财政兜底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本社保应该是社会的安全网,可现在却成了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真正要走出困局,恐怕不能只盯着基数这个数字,而是要重新设计制度。降低费率、扩大覆盖,把更多人拉进来,用更低的负担换更大的盘子;全国统筹,把地区之间的差异抹平;加强缴费和待遇之间的对应,让人觉得交是值得的。这些改革都很难,但如果继续拖,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知乎用户 发表

确实尴尬!富人总去国外?

​穷人不愿意缴纳?

​一定是哪里的逻辑出了问题?

​但愿大家都好!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一般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60% 至 300%。

这是非常荒谬的规定。

北京企业职工的社保缴纳基数为 6821 元,但最低工资是2540 元,如果你是雇主,现在面临着这么两个选择:

一个是聘请三个人,每天每天工作8小时;另一种是聘请两个人,每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中4小时算加班,1.5倍工资。(两者全部员工工作时间加起来,都是每天总共24小时)

都以最低工资来计算成本的话,前者的成本是:(6812+2540)x3 =28056;后者的成本是(6812+2540x1.5)x2=21244。

前者比后者,成本高出了32%。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需要996,有的人找不到工作。

当社保缴纳的基数越高,就业、消费的数据就越难看。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的消费增速,就跑输了全国平均增速。

但是平均工资的数据是不错的,因为低收入的人失业了,工资不算在统计平均工资的数据里。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又心血来潮在小红书上搜了搜招聘信息,记得以前看过北京的名创优品盒马的职工吐槽收入,都是低到我觉得外地人搭上房租,吃喝,和通勤啥也不剩的。

盒马分拣员更是重体力劳动,根本干不长。看了很多分享帖子,一天十二小时,月休四天,一个月在北京只拿七千,还得是干了两三个月的老人才能有的。

…………………………………………………………………………

我跟楼下烧烤摊子老板聊天,他是自己交的,北京最低2500一个月。

我家楼下超市招聘收银员,没写给不给五险一金,写了工资4500一个月,如果不给交的话,在北京只剩2000能干啥?

知乎用户 发表

这话题不和年初开始到现在的各种社保话题联动我是不认可的。

又是逼缴外卖员,又是9月强制缴纳社保,现在看北京笑话,其实全国哪不是这样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几个月后深夜再公布,到时候再限流,精选评论或者关闭评论就过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做事风格是这样的,大家都交社保我就不交社保。

既然大家都用脚投票不交社保,那我下个月就交社保。

盲猜接下来会因为大家都不交社保释放一波鱼饵。

长期交社保肯定是亏本的。

交个短期社保(半年到一年),赌接下来有没有小鱼饵的红利。

然后大家都交社保的时候,我肯定又不交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怎么会没钱呢,退休金拿的都是自己交的,除非有一部分人没交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个方案想法提议,把退休金也视为个人所得之一,基于这个定位,对退休金高于x元的“高收入”群体,收取y%的个人所得税。收取的这部分养老金个税,通过转移支付,专项用于补贴当前缴纳社保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公司,以此撬动社保缴纳积极性,助力“全员强制社保的愿景”实现+平衡社会“养老贫富差距”,推动养老金二次分配。

知乎用户 发表

所以,如果出于某种考虑,想要让这组数据在描述时显得数值大一些,那么我会选择求它们的平均数;但如果我想让数值看上去小一些,我肯定会将关注点放在中位数上。

--《赤裸裸的统计学》

知乎用户 发表

估计是等九月三号,结束之后就可以公布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只是北京,很多省份的社保基数都难产。据我所知,截至9月也就是现在,只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湖南、福建五个省公布或者暂定了2025年的社保基数。

按规定,社保缴费基数与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是本省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加权平均后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此基础上再设定一个上限和下限。

至于为什么迟迟不公布,主要的锅还在最高法对社保强制缴纳的司法解释,引发的社会影响实在太大,如果再来一波常见操作,让统计局先“涨一下”大家的平均工资,然后公布社保基数涨几个点,未免显得吃相太不好看,影响太不好了。牛马虽然能忍,但是忍耐毕竟也是有个限度的。上位者也要权衡一下,如果一味地涨社保基数,企业因为交不起社保干脆宣布倒闭,社保反而收不上来。

以前的回答里说过,社保是税。而且还和房地产深度绑定,之前房地产上行周期里,大家不介意交社保,因为都可以从房价上涨里赚回来,而现在房价虽然下跌,社保基数却还在继续涨,大家感受会是如何?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被抬得这么高,要压降下来,财政压力非常大,由俭入奢易,之前的那些支出去哪里了?今年审计署披露了有406亿的居民养老金被挪用,用于偿还债务和“三保”支出:

为何13省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

最后我想说一点,现在国内经济界有一种言必称日本的倾向,大V们宣称日本就是先行版的中国、假装中国是后发版的日本,然后以此为立论前提,洋洋洒洒得出几万字的宏论。其实,日本是日本,中国是中国。日本选择用财政去兜底民生,上位者对下位者让利,能模仿吗?模仿不了,大V们,答应我,不要再假装了,好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想相关砖家出来公布一下计算公式,我来试试能不能算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想起一部电影,大逃杀

以后每年体制内退休的就进行大逃杀比赛,剩下那个给发退休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应该以最低工资为标准计算,退休金也应该以最低工资为基数按照系数计发,最高不得超过最低工资三倍。

知乎用户 发表

简单的说
以前是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
现在要严格执法了,咋办?

社保基数是按社平工资算的。这个是不是虚高,大家自己判断。
以前是工资低的,不交社保,所以社保基数的调整影响不到这批人。
现在工资低的,也要交社保,不合理的社保基数,马上就暴露出来了。
但是还不能随便改这个基数,怎么都解释不通。要么打自己脸,要么打上级的脸。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会算呢,我这边再科普一下。

假设X京社保基数为7000,五险一金扣除比例为个人10.5%社保,公司15%的社保,10%*2的双边公积金,个人累计20.5%,公司累计25%),最低工资为2500。(以上数据纯做演示用,仅供参考

如果一个人工资仅为最低工资2500,那么意味着这人需要上交7000_0.205=1435的五险一金,公司需要上交7000*0.25=1750的五险一金,因为个人收入不能低于2500,所以意味着公司实际要支出2500+1435+1750=5685的成本,个人到手2500,2500/5685≈43.98%。_

再次强调一下,当个人税后低于2500时,公司要补足这部分!!!不会出现低于最低工资的情况,当然了,这也只是理论上。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止北京,上海的也还没出来呢,唉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社保基数连年上涨,是给之前非全员社保时代配套的。

不少交社保的企业,都把员工薪资分成多种成分,社保按最低标准缴纳。

不提社保基数,缴纳的实在过于少了。

但现在时代变了。

全员社保想贯彻落实,社保基数下调是必然的。

不然不少低收入人群手里的工资不够交社保的,不能让大家都付费上班吧。

全员社保时代,需要发掘国企的“国”的部分,以国企利润给全民一份基础额度社保,个人工资缴纳的算额外额度的,现在的国企还是太企了点,不够国。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这玩意在我们这水土不服啊,要不然还是收人头税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的上海和北京,嗯……主要这俩城市吧,它平均工资太高了,导致社保缴纳基数也高,这社保缴纳基数一高,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灵活就业的断保了。但是不改变算法的话,这个数据还是迟早要公布,所以就面临一个两难选择:你如果降低社保缴纳基数,意味着社会平均工资降低;你如果再进一步提高基数,那估计会有很多人弃保。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保底和300%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因此,缴费基数上下限仅涉及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或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参保职工及单位。但问题是在实践中,大家基本卡着下限来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虽然知乎关评论的评论,但起码还可以评论。

可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如何看待2025年下半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迟迟没有公布?

问题限流了,不只是我的回答,还有个2K赞的我也看不到了。

给你摆数据贴官方网站作引用的回答都要限流,什么意思很明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没菜菜子的魄力 砍军公教 砍了就富裕了 但不敢

知乎用户 发表

1、北京车牌放开加大了一点可能性,

2、黄金虽然有可能跌,但总体趋势还是在涨,

3,强制交社保,这个事慢慢的就没人在提了,最多后面出现几个新闻报到一下劳动关系的纠纷,最后不了了知、

4、生育补助还没有到手,奶粉等相关必需品已经做好涨价准备了,主流媒体最多报到一下。最后生和育的压力是一点没减。人人发钱等于没发钱的声音再次出现,主动忽略政策是需要组合拳的。

5、导致北京社保基数难产(一个非主要因素是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回答上题)。

6、回家务农的人会越来越多,

7、男女对立,资本与劳动对立,裤裆里的事,娱乐圈的事,今后会很容易上热收,

8、隐性维稳费用会越来越高,

9、盖不住的事,官方通报会越来越模糊,每个字你都认识,但是你就是不知道怎么了。

10、有新能源的,家里有关系的赶紧多申请一个电表,以家庭用电名义,不要备注说是新能源按桩子。

以上就10点吧 2025年9月9日09:55:59,

2年后也就是2027年9月9日中了多少条,大家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踢我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建议以后统计社会平均工资把未成年和户籍失业人员统计进去。这样不就降下来了。特别是未成年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可以把社保基数理解成理论上的城市最低工资,如果你的工资低于这个数字。那就意味着你在被剥削,也就是等于你是新时代的佃农。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上就要十一国庆节了,等过完节,肯定有结果啦。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清华大学的口号就很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直接把领养老金的年限提高到五十年工龄,而且中间医保用的太多的人说明没有健康工作,不予发放养老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统计数据只能是增长再增长,为的是提振士气不要看衰,只能不停的用技术修饰手段,特别是收入数据与现实体感差距越来越大,现在终于吃到苦果了吧。

社会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咱们的社保缴费制度从开始就没考虑周全,也不是怪谁,因为就没有咱们这种国情可以参考的案例,真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以养老社保为例,国际上的缴费基数都是本人的实际工资,但咱们非要搞出个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最低基数,实际工资高于最低基数的按实际工资为基数。问题就出在了社会平均工资上,现在的实际工资差距太大了,按统计平均数明显极不合理。再加上,咱们这个畸高的缴费征收率。低工资的职工和微利的企业,现在真的负担太重交不起了。

至于为什么难产,内情咱们不清楚。但是,随着缴费基数越来越高,弃保的也越来越多。这也是今年社保话题越来越热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赶快出售部分国有资产变现,充实社会保险的资金池,同时,降低社保征收基数和征收率,减轻企业和职工的负担,给经济发展增加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继续提高缴费基数,很有可能不交了的数量变大,反而导致收到的反而少了;不提高缴费基数吧,收入端没有增量,估计池子很快也要干。

那就只能在支出端想办法,这方面有两个分支,一是延迟退休,这是延缓增量,二是要严格审计存量退休人员领取高额退休金的部分,不合理的必须调整。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也难产了,因为他们还不够坚定不够勇敢不敢先破后立。

道理很简单的,最低工资2000,社保基数是7k多还是多少,最后算下来,老板出100,员工拿30,70是税。但员工工资2万的话,老板出100,员工就能拿50,只有一半是税。狠狠地消灭前面那种单位!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编一个哈,往年往年编数的哥们逼迫离职了,新来的劳务派遣业务还不熟练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就业人口数量来说

其实现在还是上升期

35年才见顶呢……

再过10年试试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东西看起来是税收,操作起来也是税收,那就是税收

知乎用户 发表

第一阶段。

社保和子女教育挂钩

第二阶段。

社保和出市同行挂钩

总有办法让你们缴费的,想断缴没门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的规定:任何形式的“不缴社保”约定均属无效,使得提升社保基数会激起更大的底层波浪,存在潜在的政治风险。底层之前的老办法-——不缴纳社保有了更大的法律风险。目前各个地方均在观望阶段,都看是否有出头鸟。

社保基数难产不光是北京的问题,而是全国范围的问题。据经济观察报统计,截至今年9月4日,仍未有省份公布今年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31个省份中,只有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四省公布了上一年社平工资

社平工资是怎么产生的?

每年6月至8月中旬,全国各省份会陆续公布本省上一年度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社平工资”),各省人社部门以此确定本年度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上限通常为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300%,下限通常为社平工资的60%。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为什么底层的社保缴纳压力越来越大?

社保问题背后是收入不平等问题。

私营和非私营之间收入差距大,而且在不断扩大(非私营单位代表的是那些大中型公司、外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私营单位代表的是广大中小民营企业)。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 2022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94,651元
· 2023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218,312元
· 2022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90,603元
· 2023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05,931元

城镇非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218,312 - 194,651 = 23,661 元。城镇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105,931 - 90,603 = 15,328 元 。

北京的私营单位不仅收入是非私营的一半,收入差距还在增加。但社平工资是一起计算的这就出现了一个搞笑现象,2024年北京市社平工资为 11,761元/月,比2023年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还高。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是社保根子上的病,参保有门槛,并且这个门槛高于许多人的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左右,参保门槛60%社平),这就很不合理。

而且社保如果是强制的,那就不应该与个人工资挂钩。

对于企业,应该按区域发展水平设置一个统一的固定基数,这样他所雇佣的每一个人,无论工资高低,社保成本都是一样的。同样的,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部分,也就只有工作年限一个参数,从而实现基础养老金总体平等,消除两极分化。

而对于职工个人,则应当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样,设置不同的参保档次,让人人都能参保得起,自由选择,丰俭由人。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多缴多得,少缴少得,谁也别怨。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会越来越难产了。因为这个玩意不可能永无止境的涨,大家承受力有限。比如杭州吧,别看什么主播啊,程序员的。其实杭州普通打工人工资并不高,也就七八千甚至四五千都一大堆。但是你看社保就是1766。也就是1比4。社保最多涨到2500左右已经到顶了。再涨公司吃不消,打工人也吃不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种问题其实挺适合做成高考作文问考生支不支持社保基数上涨理由是什么,但现实是高中语文教育只会教学生写大字报

知乎用户 发表

生孩子一年补助3600,只要生5个就可以买一台

iPhone17promax2T了。

关注我,给你更多理财建议

知乎用户 发表

结合“9月1日起,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一起看。

原本就想让所有企业主都给员工缴社保,企业主都觉得困难

现在还上调缴存基数,企业主不得被迫减少员工?就业压力不就更大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简单,数据不好看呗,社平工资哪里来的?缴费公司自行申报的,现在因为税务系统更新了,很多公司都没法乱申报工资避税,所以高管们的真实工资数据上面都知道了,这才是前几年社平工资和社保基数年年大幅上涨的根源,因为大家都被富人的收入平均上去了,现在的经济形势大家都懂,基层不停降薪,高层可没有影响的,加上被迫合规申报的公司越来越多,可以预计平均工资这个数还会继续上涨,所以社保基数也得跟着上涨,但是社保基数越高,舆论反应就越大,所以社保局这两月肯定都在努力想办法怎么“统计数据”吧。

其实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出发,现在的社保制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最好的办法是降低缴存上限,毕竟根据现在的规则,缴存越高对个体越吃亏,基数上下限的差额也过大,应该改成覆盖广,低基数低收益的普惠性退休金,给个人和企业减负,把缴存上限从现在的三倍社平降到1.5—1倍即可。

另外肯定很多人会说什么体制内退休金高他们不会同意,其实现行的退休政策,体制内差距也是超级大的好么?同样是处级干部,不同省份的退休金差距可能从几千到1,2万,你以为他们内部没有反对意见?社保政策从现在的按省份结算改成全国统一基数缴存结算也更方便人口流动和资金调配,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和最低工资的差距大到无法装聋作哑的程度,最大的可能是在做研究,会做出改变。

社保缴纳方式应该更灵活,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年龄不同工资段不同需求的个体,应该有不同的方案可选,一刀切的方式做方案容易,但是执行难,企业和员工很多不配合,需要做出改变。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数这个决定很难做,拖着总比被骂好。

自己做了小公司之后,深感社保负担之重,反之其他的税务成本在当前的政策下是很轻的(小规,开票不多,流水不多)。

换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好事。

国情在此,问题但凡能拖着是不会想办法解决的。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改革社保制度或者反内卷提升利润,总得选一个去做。

以上看法,仅以税务要求较低的小规视角来分析,轻喷!

知乎用户 发表

16年是出生人口最后的高峰。

16年出生的孩子,假设固定24岁就业(如果有足够岗位的话),那就是2040年。

我想说的是,我们还有15年的好日子,急啥?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不好意思说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比税收的可操作性大的多,每年都能改

知乎用户 发表

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否则并不是光靠提高基数就能多收到钱的。

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社保缴的多了,实发工资就少了,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实发太少不够生活,就只能断缴社保了。

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政治生活,极少参加工会活动和社区活动,因此对处于其他阶级的人当下的生活是了解不多的,也很难有同理心。对于很多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就算现在画的饼退休后真能吃到,那也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更多人只能活在当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能涨肯定早公布了。

不公布那就意味着不能涨,甚至不能保持齐平。

那不如晚公布多收一天是一天

知乎用户 发表

将失业人员的收入纳入社平工资计算

然后将 三倍的社平工资的社保上限,调整为5倍或者更高

知乎用户 发表

最低工资,实发工资,社保基数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体制内,实发工资>最低工资>社保基数,目前按实发工资上缴。

体制外,实发工资≥最低工资<社保基数,一般按社保基数上缴。

体制内外员工的感觉明显不同,非国有企业主,个体经营老板怨声载道。

可不可以选择一个省,一个市县试点,无论体制内外,执行统一标准,要么都按实发工资上缴,要么都按社保基数上缴,能不能稍微弥合一下阶层裂痕,减少社会骂声。

毕竟在任何时候任何区域,叫好声强总比诅咒声强要好许多。

知乎用户 发表

高点好啊,高点妙啊。等收入百分之六十都是上头的就和北欧税收对齐了,到时候可就要求独立咯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1号起开始强制缴纳社保,以前如果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企业还能继续聘用这些员工,员工也能维持个温饱。但是开始强制之后,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肯定不会出这个钱的,只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如果扣完之后员工还得倒贴钱,那就真的成了自己倒贴着钱上班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其实是相当特殊的.

毕竟是首都. 各部委也都集中在北京. 跟别说还要夹带各种事业单位\学校等.

北京的体制内比例显然是过高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正常的,但单拿一个城市来说,必然是过高.)

以前双轨制问题不显. 毕竟是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 现在搞并轨,问题就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最低工资规定

(2004年1月20日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公布 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

巧了,缴费最低标准也是月社平工资的60%(很多地区此前按照40%执行,前几年统一为60%)

如果时机成熟,条件允许…..(疯狂叠加)

直接建立最低工资与最低缴费标准的自动关联机制。

知乎用户 发表

程序员,我老家农村,爸妈200一个月。我是上海户口,最近辞职转成自由职业了,一个月最低按照缴纳2000,算是留点念想。反正我是对养老金不抱有任何希望了,自己养活自己。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平均工资定的。缴纳和发放都是跟着它走的。

如果失业率高企,平均工资并不能反映居民的平均收入。

众所周知,北京长期清退低端人口。餐饮之类的基础服务业萧条,甚至能在其它行业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推高平均工资。低收入人群脱离统计口径,中高收入占比提高,平均工资涨得更快了。

这导致平均工资大幅跑赢通胀,甚至经济越“差”,养老金涨得越快。

中高收入群体相对低收入群体更加稳定。


出乎意料,平均工资增速只有1.5%

知乎用户 发表

放风9月强制社保,准备看看风向。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金这个东西从一开始就不该搞什么多档次多年份多拿这种。

马后炮来说:

1、按照户籍当地社平工资的20%为最低档,加50%为中档,80%为高档,总共就分三个档位。

2、交养老金统一年份20年,不搞年份上的多交多拿。交满20年就可以领,不足不领。

3、全面强制缴纳也可以推行,社平工资百分比就得调整,但就分三档是基本原则。

4、视同缴费完全是双标的,体制内为国家做贡献,农民的公粮也同样是贡献。政策推行当年开始算,不分农城,达到领养老金年龄的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并当月开始领取,没到领取年龄但是离退休不远的(<20年)则先把不够的年份一次性交齐,剩下的则交到退休正好。这条只针对政策推行当年。

5、缴纳的时候以户籍当地为标准,领取时同样。比如虽然是北漂,年轻时候赚得多交得少,领的时候自然比北京大爷少。户籍难免改变,则可以按照不同户籍缴纳月份百分比综合计算。

现在出生人口少了,也可以在养老金上做文章:

1、统一退休年龄延长,男63女60。

2、女性生育一孩退休年龄提前2年,二孩再提前3年,三孩及以上每个2年。极端特别情况,比如生了12个(这是真不可能吧),那么理论上她可以35岁领退休金,则不用再缴纳后续费用,直接领取。

说来说去,能做到刀口向内(老爷少拿,尽可能多的普通人拿)确实可以使党永葆青春活力,但是真的困难。

知乎用户 发表

更新,上海社平基数发布了12434 7460 37302

我有点不明白,社保基数是基于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那就只是一堆客观意义存在的数字,那有什么可延期的必要,社平又不是他们想改就能改的。

除非想改变社保基数的确定方法,但是又有一些地区已经发布社保基数,所以我也不明白他们延期的意义。

知乎用户 发表

咱不知道,但看这个标题,倒是想起了最近的印度尼西亚,有人说,这是美帝搞的鬼,但问题是,为啥议员们给自己涨工资和福利呢,再往前推一点时间是孟国,总统居然直接跑路到邻国了,而每年的年底,美国自己,其的一部分联邦部门动不动就因为缺钱而面临停摆,然后这个现象又被说是资本家控制美国的罪证,但最近的以及以前的,有关于美国总统会见美国资本家的新闻,比如川普会见美国的各个大资本家,似乎不像是政府害怕资本家的状态啊,反倒是资本家们一个个噤若寒蝉,比如助力川普复辟的老马,效率部才干了几个月就被挤兑的干不下去了,差点坐了审计署的飞机,最后弄了个灰头土脸,又花钱消灾,灰溜溜的弃政归企,难道,问题的最终答案,就像川普这个总统兼大资本家说的,美国被某某给控制了,那是谁控制了美国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就像魔兽世界一样,每隔两三个版本就要把数值和属性压缩一次,不然就会出现一刀9999999的现象。

知乎用户 发表

估计会降低点,但估计内部争议很大,要反复讨论。

知乎用户 发表

前两天看到的社保基数确定的方法,不保真:

社保基数下限是平均工资的40%-60%,当然国内一般按60%计算~

但同时最低工资也应该位于这个区间内,也就是平均工资的40%以上,但实际上由于贫富差距问题,国内的中位数远远低于平均数,最低工资标准更是连中位数的40%都达不到,这也导致有些人五险一金缴纳的和自己工资差不多。

这个数据提高了不提最低工资说不过去,提最低工资又影响很多人,当然就不好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像这种众筹式且不公平的福利制度,欧美早就走过了,行不通的

最后的结局都是类似庞氏模型一样,资金池入不敷出爆掉

然后走私立,公立医疗服务并存的模式

私人医疗服务,贵死,有钱的去消费

公立医疗服务,排队等到疯,普罗大众去排….

知乎用户 发表

1. 什么叫社保基数

社保基数来源:当地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保缴纳标准:60%-300%当地社保基数

2. 老爷们的工资计算方法

在职老爷&退休老爷:工资涨幅参考当地上一年度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平不涨,我怎么涨工资?**社平不涨,我的工资谁来发?

3. 在职老爷的公积金计算方法

公积金系数:双边合计24%,乘以本人的社保缴纳标准。

假设社保基数10000,三倍基数30000;三倍基数的老爷,公积金为7200/月(个人3600+公司3600)。其中公司缴纳的3600元,进个人腰包,同时个人也要承担大约3300的五险支出

可以说,老爷的公积金,可视作为五险返现!

总结:社保基数涨5% = 工资涨5% + 公积金涨5%

我当然支持涨,因为:

知乎用户 发表

先不说社保基数比最低工资高那么多

单就连公积金基数都还不到社保基数的一半!

知乎用户 发表

按4000块钱工资交社保,缴纳基数不是4000而是6821块钱。

养老保险部分单位交1091,个人交545;

基本医疗保险单位交600,个人交136;

养一个工资4000的员工单位四险要交1807,员工个人交732。这还没算公积金部分。假如今年真的要全部交社保工资成本最低直接提升50%。工资成本占总成本高于20%且净利润率低于10%的直接别干了。

估计不足50%的人在按工资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的单位,9月强制社保再加提基数这个局打算怎么解。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所有回答和建议,都代表答主乐观性格的体现

比较像49年可以离开,而未有离开的文化人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猜今年要评估九月“强制”社保的执行效果和意愿,甚至直接拿这个当借口赖过去。

社平是必不可能降的,降了就是信心总崩盘。

如果评估结果一般,该不交还是不交,那么基数包涨,最多就是给低收入/失业人群一个豁免(推迟),翻译成人话就是愿意交的多交点,然后相信后人的智慧;

如果真的逼着交了社保,或者说出现了断崖式弃保,那么统一社保基数下限就会成为历史,以后会以实际工资作为唯一基数。

不过我不认为蓝色app上激烈反对社保的人群会支持第二种,这个制度本来就不仅仅是在和塔博弈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关心,取消社保能不能让人多生孩子?

还是要回归养儿防老,其实防啥都行,重点是养儿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尬住了呗

降支出,那是肯定降不了的,不仅仅是说为了保障现在退休人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持社保体系,击鼓传花,最怕降价。现在还在缴纳的,尤其是年轻人,图的就是一个退休工资能达预期,你现在告诉他们,达不到预期了,问,还交么?

按北京的基数,缴纳三十年,退休开三千?

那降不了支出,就要增加收入,问题来了,增加收入可行不?

不行!

现在只要你不是体制内的XX,什么经济局面,什么收入,很清晰,很明白,有空间增加么?没有!

基数关联收入。

基数低——收入低——难以运营

基数高——能满足支出——但是没有空间

尬住

知乎用户 发表

升了被骂,这种经济下社平工资怎么还在升?可经济都升5.3%了,社平工资还降?也没法服人。而且基数降了,更入不敷出了。左右不是人,还是九三过了再说,省得被骂,没人关心九三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每年7月固定社保基数涨,1月医保基数涨,疫情后涨幅都近10%

现在的确都没公布新基数,

应该是全民强制社保的原因先缓一缓

这只是开胃菜,社保还有很多不规范要调整

比如医保可以单独交,是有可能调整成绑定社保交

比如挂靠交社保,没有工资流水,是有可能作废不算的

比如实发工资和社保基数不一样,是有可能调整的

别急

知乎用户 发表

又扯到了社保问题。一直说过,退休金就是最顶级的理财产品,保本增值。一个原本保障基本生活的国家基础福利,硬生生变成了养富人的操作。年年长,究竟是什么东西增值这么好,这么稳定?

此外,缴费基准不统一更是一个典型的不公平。一个有余钱想多交基准之上的人,国家不应该保证并帮你提升这部分的收益,因为这部分收益竟然没有风险就可以得到。。。

至于其他历史原因,非常识的不合理的地方就不说了。

知乎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发表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最低基数不能涨,涨了反而会少收钱,那大幅提高最高基数不就行了,现在最高基数是24k,直接提到50k,而且按照你年收入/12算月工资,你中产还能反抗不成。这么一想感觉危了,现在每个月企业和自己已经要交快6000养老金了,不会明年要交1w吧

知乎用户 发表

2004年国务院人社部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倒数第四段写的很清楚

“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

而现实呐 上海2023年社平工资12307元,

最低工资标准2690元(占比22%),

社保最低缴费基数7384元(占比60%),

后者是前者的2.74倍,差距之大在全世界闻所未闻。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就是个伪命题,现在又到了**社保缴费负担接近临界点,更需要慎重考量**,对于数据的统计自然会延迟,面对目前复杂经济环境更需要权衡利弊后调整,再行公布。

2025年北京的社保基数调整臂往年都晚,一般来说,社保基数的调整通常和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有很大关系,往年主要是7-8月公布,但是今年8月已经结束,依旧未公布,背后涉及到各个方面因素及政策考量

北京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的变化情况及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下所示:

年度 缴费基数下限(元) 缴费基数上限(元) 全口径月平均工资(元)

2024 6,821.00 37247 (计算值) -

2023 6,328.00 33,891.00 11,297.00

2022 6,328.00 31,893.00 10,631.00

2021 5,361.00 28,221.00 9,407.00

2020 3,613.00 26,578.00 8,860.00

2019 3,617.00 23,565.00 7,855.00

截至2025年8月底,难产的现象其实并非只有北京,全国很多省份都没有公布,社保缴费基数依赖于社平工资,而社平工资的统计、测算、最后的方案制定今年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更艰难

[

广告

知乎出品《给孩子的人类文明史》套装 12 册

知乎自营

¥18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638931255788769280?mcn_card_id=1950888678445529081&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印度农民的养老金只有印度体制内的几十甚至上百分之一,

这群人中即使有的离开了印度,成为了印度敌对国家的人,比如某本人等等等等,

却仍然享受着印度农民的孩子供养,

一边喊着打到某本人,山川异域,不共戴天,

另一边,十个甚至更多的印度农民的孩子养着一个某本人,

这么魔幻的事情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印度发生了。


不过咱们就不一样了,北京有着“海量专精确算”,算的再晚那也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而殚精竭虑,大家不要着急,再耐心等待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在之前关于上海社保基数的回答中已经写过了。

根本上就是目前这谈基于“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等的计算和发放公式不合理,导致的。社保基数沦为了博弈工具。

2024年上海社平工资12307元,你怎么看?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说社保的漏洞吧啦吧啦洋洋洒洒一大堆

这能叫漏洞?

这干脆简直叫福报算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感觉今年的社保不止北京没有出,其他省份也没有出吧。

我负责我们公司五险一金的缴纳,我感觉往年八月份就出了,今年还没有出。

今天上午还在跟同事讨论,说是不是不变了,应该不能涨了吧,现在基数都够高了,然后调侃自己拉低了山东省的薪资标准。今年年初最低基数4416,讲实话,我们这个小县城的小公司,百分之八十的人连最低缴费基数的标准都够不到,每每到签缴费基数变更的时候,大家就会惊呼,“这么高,哈哈哈,我工资都不到,剩下的工资谁给我补,到底是谁在挣这么高的工资”,让人感觉无奈。

我们这个地方,我感觉一个女生的正常薪资水平大概在三千左右吧,再高一点,想拿五六千的工资除非你下厂子,进电子厂,干那种计件的工作之类的,一天干十二个小时,不然想拿五六千的工资很难。

感觉现在社保缴费比例越来越高了 ,但是实际上普通老百姓,或者说像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小公司的人,社保缴费基数变高,对我们来说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有的人想申请不缴纳社保,因为工资本来就少,然后扣除个人保险,到手后就更少了,家庭负担又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到处是用钱的地方,钱都不凑手,还得扣一部分,确实也是一种负担。

感觉钱都“不值钱了”,去一趟超市,不买东西少拿两样,也得一百多,所以人都变“抠”了,逛商场也是光看看不买,因为实在是经济有限。

具体我也不知道咋说了,反正就俩字“没钱”。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学市场营销的时候学过一点东西,说的是商品价格和销量及收入利润的关系。

商品单价上涨单个商品的利润会上升但是会压低销量,这就得看企业想要什么了。

是薄利多销追求收入和占据市场比率最大化还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多时候这两者是冲突的,就看企业如何选择了。

当然如果你能同时保证涨价还不影响销量那就另当别论,这就不是市场营销学能够解释的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也没出,新的出之前五险按之前的,公积金按上一个年度的月平均单边乘0.07。

知乎用户 发表

突然想到难产这个事,社保基数难产太久的话,不会是养哪吒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了。会有类似降低基数的保民生措施的。

且听龙呻吟。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9月18号,终于发出来了。

自2025年7月1日起,北京市社保缴费基数:

(1)下限调整为7162元/月.

(2)上限调整为35811元/月.

(3)年度平均工资为11937

往好的方面想,2023年是6326,2024年是682 1,2025年是7162。

都知道肯定会涨,但今年明显这个幅度是下来了。

平均工资接近12,000了,没到12000的朋友请反思一下,是不是拖了大家的后腿。

知乎用户 发表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保底和300%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而北上这两个城市过于特殊了,一个是首都,一个是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他们的平均工资实在是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再加上现在社保这么敏感……估计在考量和评估各方面的影响,想以一个影响力最小的方式进行公布。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文里指出了目前社保缴纳的几个问题,你把这几个问题放在北京上海想一想能中几个:

https://mp.weixin.qq.com/s/PFkqMzvfN4xtdxtD7nEr1Q

**1.小微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率较低。**执法检查发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基本能依法给职工参加各项保险,而中小微企业参保率还不够高,“应参未参”缺口较大。

**2.断保”现象时有发生。**多地反映,近年来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断保、欠费现象比较普遍。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调查,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遵缴率(缴费人数占参保人员的比例)从2011年的85.2%下降到2022年的80.8%。

**3.选择降级、低档参保。**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参加居民保险、居民选择较低档参保。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中,以农民工为主的部分非农产业就业人员选择参加缴费较低、保障水平有限的居民保险。执法检查发现,个别地区出台政策,允许企业职工不参加职工医保,而参加居民医保。在居民养老保险分档缴费方面,执法检查组在农村开展抽样检查发现,约80%的村民选择最低档缴费。

**4.低收入人群缴费压力大。**社会保险法第3条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五项险种缴费额占职工工资的35%左右,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的缴费均由个人承担。执法检查发现,不少低收入人群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每年上调,低收入人群社保费同步上调,造成低收入人群“被平均”,加重了缴费负担,这也是近年来部分低收入群体“断保”的重要原因。

**在最高法司法解释二引发的舆论风波(这事儿上最高法挺冤的)还没有完全褪去的同时,如果北京上海再拿出一个很高的数据来,那非常有可能引发轩然大波,但是怎么讲呢?**公开还是会一定公开的,毕竟北上是全国的标杆;在什么时机公开就不好说了。

最后附一张之前51社保搜集的全国部分城市已经公开的社保基数,而北上的基数吧,一直以来都比较格格不入。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本养老和最低工资挂钩,

缴纳二十年的,领和最低工资一样的退休金。

以此为基准。

缴纳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半。

缴纳三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点五倍。

缴纳四十年的领取双倍最低工资。

最高四十年封顶。

有钱人可以去交个人养老金不在社保里边。

知乎用户 发表

吾有一计

退休的时候,将自己缴纳的社保和公司缴纳的社保全部返还。但必须用于投资国内高分红股票基金(把股市拉起来了)。着急用钱的可以抵押基金份额办理银行贷款(把银行贷款拉动起来了)。

所有人每个月只发1500基本生活费。(消除城乡及公务员差距,实现人人平等)

70岁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个人基金卖掉。

而且这么做,老百姓很难挑理儿,毕竟缴得多,拿的多,退休一次性都返还了,自最多损失点利息,但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国家也没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可能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涨肯定是必须要涨,不然和国家整体经济上涨相违背,步调必须一致,不然要换人;

二、涨多少的问题,涨多了涨不起,因为涨了退休金也要跟着涨,本来缺口都很大了,而涨少了不合适,毕竟是大哥大嘛;

三、现在退休延迟,缴纳年限提高,很多人已经买不起了,再涨会有更多的人弃保,缺口会更大,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四、还没想好,想好了再说。

知乎用户 发表

2025-09-18更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以下原答案:

甄士隐小时候喜欢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甲乙丙玩石头剪刀布。

有一天他们进行了如下比赛: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布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石头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剪刀

甲乙丙:… 甄士隐,你怎么一直不出啊?

甄士隐:我爸爸和我说我是公侯之子,最终解释权在我这。

知乎用户 发表

年轻人交完社保请忘记社保这回事,免得徒添烦恼,你注定拿不到退休金的,多私下储备一份养老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看过一个说法,社保基数如果上涨,社保负担就会更重,在这种环境下不行,如果社保基数下降或者保持不变,你让GDP怎么办,与其两难还不如直接不说。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看大陆天天嘲讽蔡英文,结果蔡英文是实实在在把军公教的退休工资打下来的,台湾退休财务状况本来预计2020-2030会破产砍完直接好转,人家作为公务员领袖是真能自己砍自己一刀,你让这些人砍自己一刀怎么可能呢,预计还得再加基数,因为穷b的钱真的好收,军公教的退休金是真的不能砍

知乎用户 发表

有条件的,例如没有买房,孩子上学,可以跟老板商量的,或者个体户,小企业主,就别交养老保险了,直接注册灵活就业,只交最低起步医保就行,别送钱了。跟老板商量公司缴纳的部分五五分了,大家都省钱。

普通上班的那没办法,必须交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猜想是.

社保基数要是跌了,明年退休的人退休金就要跌了。

肯定有人不乐意。

知乎用户 发表

但凡疫情时期留个缺口,哪怕是最后一两年松一点,压力都不会这么大。

如果什么时候再突然来一次疫情,可跟我没关系啊。

知乎用户 发表

付费上班,其实可以搞搞试点,说不定有戏

知乎用户 发表

能咋办,看能收多少呗。

==========================

上调基数,弃疗的人会不会更多?万一收的更少了怎么办?

下调基数,有先例吗?能么?告诉别人这钱不用交那么多?

或者,其实今年基数高了还比往年收到的钱少了?

所以?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和公积金(公司加个人)扣的钱,已经比我同事的工资高了。

保真。

知乎用户 发表

降低社保基数以后,一部分高工资的人也会按低的基数缴纳。虽然一边是赢赢赢,但是到了个人利益上,普通百姓对社保没啥信心。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去社区诊所拿药,诊所的挂号和付款窗口为了方便老年人,不但显示屏搞得巨大、声音也调得巨响。

我前面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挂完号后,机器很大声地报出声来:您的余额8万****!!!

我几乎被这个声音给施了定身术,内心无比的震惊、震撼……直到后面一个人说了一句“我滴个妈呀!”我才回过神儿来!

今年不光是题主说的北京,而是很多地方的社保基数都没有公布,我所在的上海,也是默默地在按去年的标准在执行。

在诊所的这一幕,恰恰是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揭示的是当前中国社保体系的核心矛盾:不断增长的养老支付压力与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速之间的矛盾。

一、社保与养老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简而言之就是当前在职劳动者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直接用于支付当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医保的个人账户余额是自己的,但养老金大部分是统筹的,用于当期发放。

社保基数的核心作用是用它确定缴费的上下限,缴费下限通常是基数的60%,上限是300%。这一基数不仅直接影响每个月的缴费金额,更与未来退休金的多少密切相关,退休时能拿多少退休金,就是取决于整个职业生涯中的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

因此,社保基数的调整至关重要,它既决定了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金)这个“资金池”能收入多少,也关系到未来退休人员能领取多少。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在内的众多经济大省,都采取了和上海一样的做法:暂缓公布新标准,要求用人单位继续按2023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来核定缴费金额。

这些涵盖了中国经济最活跃、吸纳就业最多的区域,它们不约而同地集体“难产”绝非偶然,而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折射出当前的经济压力、企业负担和社保制度可持续性三者之间难以调和的复杂矛盾。

二、难产的原因

1、经济压力

在经济上行期,大幅上调社保基数,基金收入增加,未来养老金也更有保障,各方都乐于接受。但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上调社保基数意味着直接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和个人当期支出。

政府面临两难抉择是“稳就业”和“降成本”到底哪个优先的考量。如果大幅上调虽能充实社保基金,但可能压垮一批企业,导致裁员甚至倒闭。如果不上调或小幅上调,那么社保基金收入增长乏力,又难以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

最终在“短期稳就业”和“长期基金安全”之间,政策天平目前明显倾向于前者。政府不愿因基数上调给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只能暂缓公布暂缓公布或极小幅上调,实质是为企业和个人阶段性“减负”,为特殊时期的维稳之举。

2、企业负担

社保缴费是企业人力成本的核心构成之一,尤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今年 9 月 1 日实施的新规明确“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企业必须全额合规缴费,这将使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压力巨大。若此时再上调缴费基数,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负担,可能导致企业缩减用工规模、延缓招聘,甚至退出市场。

地方政府深知企业已不堪重负,不敢轻易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极度谨慎,宁可延迟也不冒进。

3、社保制度可持续性

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的结构性压力。文章开头那位“余额巨富”的老人,正是中国“长寿时代”的缩影,也直观反映了老龄化加剧与赡养比恶化的现实。

退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平均领取养老金的年限持续延长,加之生育率走低,导致缴费人群相对缩小、而领取人群不断扩大。这一增一减使得养老金的支出规模呈刚性增长态势。

在此背景下,暂缓或小幅上调基数虽能短期减轻企业负担,却会削弱社保基金的收入基础,加剧未来养老金发放风险,影响制度信誉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因此陷入“短期维稳”与“长期破产”的两难困境——不调基数危及未来,上调基数又危及当下。

这一困境也直接影响了今年的社保缴费节奏。往年每到8月底、9月初,都有人过来问“工资是不是发错了”,因为到手收入会因社保缴费基数上调而减少几十元,所以人事部门总会不停地重复这个答案——“因为社保缴费基数上调了”。

而今年至今仍然没等到当地社保部门公布新一年的缴费基数,企业只能沿用上一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为护理员缴社保。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後,正是制度可持续性压力所带来的延迟与犹豫。

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难产”,本质上是政府在多重压力下被迫采取的一种被动拖延策略。也是经济压力、企业负担与社保制度可持续性这三重目标相互矛盾、难以兼顾的表现,任何方向的调整都会引发其他领域的风险。

正因如此,作为一种临时应对,各地不得不采取延缓公布甚至观望的做法,以等待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明确、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或更高层级的政策协调来破解这一僵局。

知乎用户 发表

公司就是因为这个,社保公积金都不给发,我还依靠这个还房贷呢,悲哀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就是在社保解读正式开始实行的下个月出答案了。这样加入了一些原来不交的人,才有理由把完全偏离实际的数字拉回正轨,同时扩大缴费人数。

这个扩大的人群一旦开始缴费了,就有了沉没成本(个人+公司),以后再慢慢提高缴费基数,如果他继续交,社保池子赚了,如果他断交,社保池子还是赚(公司缴纳的不退)。俗称,双赢,池子赢两次。实在不行,就延长缴纳期限,还是赢,赢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本来看戏的,结果江苏先涨了…是拿江苏先试水,后续再跟进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都知道越涨越难,越涨越少,但是。

我自己定个政策把我自己的钱弄少了,不开心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着不得死几个警告一下?

有人扒一下谁负责的这个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实际出发提问

这个社保基数的真实身份其实是 :税基

既然是税基,就应该由纳税人确认同意之后才作数

但是现实却是年年涨税人们却犹在梦中不自知!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不用太在意这些事情。自己该交社保,交了,就行了。

听话 照做 执行

即可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5亿人、3亿人,同比均稳中有增。上半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53万亿元、总支出3.89万亿元,6月底累计结余9.8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步推进,上半年调剂资金已经调拨到位,支持基金困难省份养老金发放;共为1479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等768亿元。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55万亿元。社会保障卡功能进一步拓展。全国持卡人数达13.9亿人、覆盖98.9%人口,其中领用电子社保卡10.97亿人,覆盖77.9%人口。

虽然目前社保基金宗收入是大于总支出的,但是还是得增加社保基金的流入啊,以免后期万一收入覆盖不了支出怎么办?所以,需要用人单位都为员工购买社保。

首先,其实社保大多数公司都是在交的。因为必须要给员工交社保这件事情,其实企业心里都是知道的。尤其是社保归税务局管理以后,更加重视一点了吧。而且员工自己也都明白,得有社保,不然,自己干嘛上班呢?不就是为了退休以后有养老保险吗?不就是为了生病,有医保吗?以及工伤、失业和生育,这三项福利待遇。所以,即使有些企业不给员工交五险,或者是有些个体工商户没人给交五险,员工和个体工商户也会想办法给自己交上的。甚至作为员工,可能会去劳动仲裁企业,要求交社保。所以,其实社保新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很多中小企业不是不交社保,而是不规范。比如,需要入职3个月或者是半年后才给交五险。

而且,这部分成本其实是可以转移的。比如我对象单位,因为老板被劳动仲裁怕了,每个离职员工都去劳动仲裁要求辞退补偿和加班费、社保补缴等。所以他们公司现在是入职就交五险的,只是把公司和员工承担的费用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走了。比如以前试用期员工能开四千,现在开三千,剩余的一千用来交社保。放心,老板们的思路多得很,他们还有法务顾问,比我们专业的很。

既然敢出台这个政策,肯定是衡量过的。不可能出台这个政策会导致中小企业倒闭,还硬要出台政策。要求全体劳动者强制双休这种政策,估计才是不敢出吧。交社保而已,该交。不然社保亏空太大了,用什么钱发退休养老金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发布了,下限7162元

知乎用户 发表

把事业编社保待遇向企业看齐,大大减轻负担,公务员也降,和税收降幅看齐,全国人民都支持,处级以上干部退休金上限不超过基层公务员工资两倍。提高在职人员工作收入。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口结构已经崩盘了,

还是好好享受当下便利的生活吧。

想一想猪肉晚上怎么做,是炸酱面还是回锅肉。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公司就是因为这个,工资都不发了,家里都揭不开锅啦

知乎用户 发表

个人缴纳的部分可以还给我们吗?不想退休还不行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兄弟们把你的余钱定投黄金纳指比特币,等你退休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应该是头一年推迟这么久社保基数还没出的年头了吧。

应该是社保局经统计,没法再继续按10%比例上调最低基数,但是不上浮,国家社保和医保最大的亏空怎么办。

上浮,企业接受不了,员工个人也承担不了。

一直在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但是太难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这个东西就奇葩,就应该按照实发工资数缴纳,该交多少交多少

知乎用户 发表

@有杕之杜

@狗肉 花与果

@延陵

这是我看了该回答,与评论区评论的思考。请多指教!

该图为到手工资有错误,个人到手现金占成本错误。以下为我的计算。

我认为每一位工作领工资的人,应当去了解并计算自己的工资与社保的关系。这是个人的义务(交钱)与权力(享受待遇)

以上图为例,上海最低工资2690按2700算,上海规则是到手最低,不用再扣社保。

社会保险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5种保险简称:社保。
1.0

按回答,上海社保最低基数是7384按7400算。

社保占工资比例35%-38%按40%(为了方便)

7400*0.4=2960,2960是基数7400需要交的社保费

员工最低工资2700。上海公司负担一位最低工资员工,实际支出成本2700+2960=5660元/月

1.1

最低工资情况下,员工到手工资/公司成本。2700/5660=0.4770318021,员工拿到成本的48%,享受社保待遇

1.2

养老保险,退休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养老金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50岁退休按195个月计发,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领完后就只有统筹养老金了。如果在领完前死亡,个人账户部分一次性做遗产取出,统筹部分取消。

养老金个人承担8%计入个人账户,7400*8%=592

1.3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计入个人账户,医保定点可使用。7400*2%=148

1.4

最低工资到手2700,加养老,医药个人账户。2700+592+148=3440元。占公司成本比例3440/5660=60%。相当于40%统筹社保了。

统筹社保待遇价格:5660*40%=2264元(养老保险为7400元挡位)

养老592/5660=10%(存银行死期),医疗148/5660=2.6%(医疗储备金)100-40-10-2.6=47.4。到手现金约48%符合1.1结论。

社保基数及以上工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与工资关系。社保按个人11%(养老8%医疗2%其余1%),公司27%。

按工资10000元/月算,一年1万*12月=12万/年,公司成本12700元/月。

个人所得税按年算的。上海5000以上的开始超额累进,5000*12=6万(免税)

第一档36000,收3%。36000*3%=1080

第二档10% ,60000-36000=24000 24000*10%=2400

个人所得税总共1080+2400=3480 3480/12=290/月

2.1

员工月工资 10000,应交个人所得税290。扣除个人所得税10000-290=9710

个人承担的社保10000*11%=1100每月。扣社保和个人所得税后为10000-1100-290=8610每月现金

2.2

公司成本为工资+社保(公司承担部分)10000+2700=12700

2.3

个人扣社保税后现金与公司成本比值:8610/12700=0.6779527559≈68%

2.4

个人权益:现金+社保+所得税+养老个人账户+医保个人账户

8610+800+200=9610。

个人权益与公司成本比值,9610/12700=76%

享受社保统筹的价格为2700(公司部分)统筹养老保险为10000元挡位。

3

依据1.4,2.4结果。

2264元享受7400统筹社保,2700享受10000统筹社保。

公司社保比例,养老16%,医疗+生育9%。失业工伤忽略做误差。

假如统筹医疗+生育当作一样待遇。10000和7400的统筹社保挡位差=10000-7400=2600

2600统筹养老保险价格差2700-2264=436。每100元统筹养老保险价格为436/26=16.77元/百元统筹社保。10000元统筹养老价格约为1677元每月。医保+生育价格为2700-1677=1023元。

PS:我16年高中毕业至今9年,工作过18个月,仅交职工社保2-3个月,和每年的居民医保。看温大提过交社保是利好普通人的,知道这个概念,但还没有数学计算,没有实施。本次在动态又看到这个问题,正好计算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快点啊,我等着鼓掌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年份      社保      医保       城乡居民医保      最低工资(一类)
2015年    2423      2423       120               1470
2016年    2722      2722       150               1470
2017年    2977      2977       180               1620
2018年    3286      3286       180               1620
2019年    3093      3093       220               1620
2020年    3093      3093       250               1620
2021年    3638      3093       280               1820
2022年    3638      3093       320               1820
2023年    4317      4090       380               2020
2024年    4317      4090       400               2020
2025年    4600      4317       450               2020

查着查着,百度开始限制我搜索了,政府单位的网站一条都没有,都是社会新闻


也就是在2025年,一个服务员拿着3000的工资,缴着4600标准的社保和4317标准的医保,大概个人负担550元左右

知乎用户 发表

版本要更新了,下面请欣赏第六套广播体操:老登的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你看看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王珞丹, 张嘉译主演), 那里面描写的首都北京都没钱搞社保, 流浪儿没有孤儿院可住, 只能靠拾破烂和偷盗为生。 患一型糖尿病的流浪儿(黄毅饰)也得如此, 最后干脆是和白血病患者(姜析源饰)一起去援西藏(去西藏谋生)。 有犯罪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没有司法局管辖的精神病管制院可住, 只能由家属监护, 导致其在医院杀死美丽的女医生孙萌(赵秦饰)。 片中的流浪儿锥子(黄毅饰)的父亲在美国, 因为没有中美司法条约, 所以我们管不了, 但是这个小女孩的父亲在国内, 政府应该是根据《婚姻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征收抚养费, 如果没有这类法条规定, 那就应该修改有关法律。

知乎用户 发表

权力中心越近,关系越复杂

越不容易找人做决策,因为决策等于背锅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他想涨,客观条件又不支持他涨,所以就卡在那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达拉弗曲线了,降才能涨税收,但降太丢面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本来就不应该这么长,或者说前些年涨的太多了

导致现在企业和个人承受的吃力

如果继续上涨,那么很多人都沦为为社保打工了

有些企业是微利,社保承担的吃力,有人就说了交不起社保的企业就应该关闭

可对于有些人来说一个月能挣个两千块或者三千块钱已经是很不错的工资了

而且拿着低工资的人大有人在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很多工资的

如果社保基数继续上涨,估计有很多人开始想办法就不交社保了

眼下活的都不好,怎么可能考虑长远的养老问题呢?

而且很多人认为自己交的社保是替别人养爹妈

长或者不长对于很多人没意义了,已经有很多人失业了,眼下都艰难的很

估计断缴的人很多,从小红书上就看到了很多

这对于北京的经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非是不在乎这经济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7月起公司社保涨了 公积金也涨了 算下来没有亏

知乎用户 发表

关于2025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的通告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政务公开_政策文件

24社平:11937(历年北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便民服务_业务名录

上限:35811

下限:7162

基数下限上涨5% (24下限:6821)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基数加上GDP增速,完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降一降,不能年年加码,得给企业和劳动人口喘口气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借地方,感慨一下!

有些单位发的补充医疗,比我们按最低缴费的个人部分都多!

套李网红的一句话,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主要原因还是

社保基金日益增长的社保基数需要与落后的劳动人民的工资之间的矛盾。

知乎用户 发表

怕了,最低工资不调,社保基数那么高是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养老金上涨没有尽头的话

2万养老金40年后可以领多少【每年上涨百分之3】

20000*【1+0.03】40=65240

2000养老金40年后

6524→_→10倍的差距比别人零头的多一点咋就先不谈了

40年后普通人的工资能拿6524吗

尤其是拿6万多的养老金,40年后的小屁孩能养得起吗?


你说拿100的老农民怎么不说

傻孩子40年后哪有农民,就算有农民他交公粮吗?交三提五统吗?免费服徭役吗?交过各种乱七八糟的税费吗?

→_→不然凭什么给他发100块,不劳者不得食

→_→虽然100的确实不用发了,但是那才几个钱,还有领两万的40年后他就6万了啊

这支出可不是砍掉100就能补的回来的


最后给感兴趣的看一下100,40年后能拿多少

100*【1+0.03】40=326

→_→如果他不砍的话,40年后泥腿子能拿326的巨款呢,涨幅高达百分之300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是,还在安抚那些闹事的体制内老登吧……

毕竟,一个调休都可以研究半年,听起来很离谱,不过想到体制内那么多老登,就知道半年挺不容易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月薪3w,大城市耗着都是脑子不清楚的,赚不到几个钱,存不到几个钱,纯粹就是做贡献的大好人。等35岁被裁员失业回老家,社保断了,公司交的大头打水漂,没有工作孑然一身,而小学倒数早就通过成人本科学历或者国开学历考上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靠关系或者军转去了水电气烟草等国企央企,而你却一事无成,大城市找不到老婆,小地方更找不到老婆,loser 中的loser

知乎用户 发表

根据知乎小粉红的两个常见论调:

1. 月薪3000根本招不到人,所以最低工资没有意义。随便招个工人也得七八千(前几天还在知乎评论区看到个逆天粉红说北京跑滴滴一个月随便赚一万六)

2. 就算不交社保, 交社保那笔钱公司也不会发给你。

现在还不出最新社保基数,一定是准备给大家一个惊喜,直接规定最低社保基数1万,就当是给劳动者的福利了,大家不必感恩,这都是大家应得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常规是要提升缴费基数的,再加上9月1号要全员社保,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压力巨大。

涨也难,不涨也难,所以肯定是国家也在综合考虑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目前企业基本上是先按原有上半年不动的基数交着,等有政策出来,如果有变化再改呗。

9.17公布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退休工资和社平有关,社保缴费基数也和社平有关,涨了就是年轻人多交钱,用人单位多交钱,退休的多领钱,这个基数影响的是整个社会,老爷们还是要思量一下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呵呵,我能说脏话吗?如果不能的话我没话说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反正已经不期待能老了自然死亡了

50多自我放逐几年

找个倒霉的税金小偷,做掉他儿子/女儿

知乎用户 发表

新疆给你打样,社保基数下限继续上调,4999涨到5069。但是今年幅度会很小约1.2%。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那么多老爷,怎么平衡调整基数?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一开始就非常奇葩

最低工资是2000块

但是交社保要按照7000块来交

这么算下来到手只有1000块了

达到了7000块工资的人,反而社保交的比例少

相当于是穷人多收税,富人少收税

现实中,就是大量低端岗位是不交社保的来规避这么尴尬的事

之所以难产了,就是强制要求交社保了,过去的门路不可行了,这就真的很尴尬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金1万的老头,去超市买东西。听到营业员工资3000,点点头说工作已经蛮不错了。

只要能把这个现象、逻辑,用普通民众能听得懂的大白话,解释一遍。

民众都点头说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就是这个理。

社保基数随便出,谁也不会有意见。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社保缴费基数连年大幅增长,甚至超过GDP,但最低工资标准却基本不涨,那涨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企业和其他单位按最低工资标准发工资,那吃饭都成问题了。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成了笑话。

那不考虑最低工资,按社平工资来吧,但XXX也发现了: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也就是999个普通人和马云一起平均的吧。真实情况绝比这个更残酷了。就是没有马云,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95%的人收入低于社平工资。

那么扣除掉马云和少数几个富豪,XXX会发现,如果继续这样无脑“涨”社平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那就会出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笑话:很多普通人拿的还没到手的工资不够缴纳社保了。

这个笑话其实已经出现了,只是大家没太注意。50多岁的清洁工月薪1500,够缴纳社保吗?不够。

所以再怎么脑残设计,也不可能要求人们付费上班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止北京,截止到9月4号,各省市的最新社保基数都没公布。

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人处于实质降薪状态。而社保基数已经过高了。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内地的人均每周工时这几年一直在涨,相比涨幅缓慢甚至无增长的工资,实际就是降薪了,只是很多人没去算这个。

80后90后打工人猝死的也越来越多,而养老金不公也不断引发争议。

很多人不敢也不愿解释,为什么内地人均收入中位数五千多,可社保基数却远超收入中位数。部分人的养老金更是动辄过万。

这些问题让上涨的理由变得非常牵强。

这几年的上涨已经让很多人主动断缴,继续涨那断缴的人更多,而断缴更多就得涨更多才能维持社保体系的运转。

就目前的养老金差距情况,吓唬打工人不交以后没养老金拿是没用,没几个打工人会觉得自己将来能拿人均收入中位数的两倍养老金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校职工大会,校书记让我们这帮年轻教师不要过于在意现在的待遇,要考虑退休之后的高退休金。

我在下面和我朋友嘲讽他,“我还有干40年才能退休,等40年过去这老登骨灰都烂完了还给我画退休金的大饼,到时候发不出来找他要?”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九月份了,官方客服说原因说是全国社保统筹,工作量大,需要更多时间研判,但我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

核心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保基数进退两难,一方面全面报道经济数据企稳回深,今年5%目标大概率能完成,但社平却不升反降,也可能是社评升了但是是由于不少人没有工资导致分子分母同时减少,分子减少的更快导致的,存在严重失真。

同时从延迟退休,严格社保缴纳来看,社保余额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峻分水岭,需要加大征收力度才能持续,但现实确实基数可能出现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因此官方也举棋不定,都在等更有权威的部门下定论并承担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背锅)。

分割线————————

10号了目前依然未出,另外评论不是我删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照社平工资定的,下限是60%,上限是300%

也就是社平工资如果是8000,那最低缴纳基数就是4800元

哪怕你一个月收入3000元,也是按照4800元的基数收的

这就对工资低的那部分人相当不友好,本来到手就少,还要按高社保基数缴费,那唯一选择就是不缴

你涨任你涨,我就不交

可是当你基数从4800涨到7000的时候

可能工资月收入5000的也会选择不缴纳社保

因为工资涨幅完全跟不上社保基数涨幅

你涨的越快,缴纳的人越少,收到的钱越少

涨了个寂寞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进退两难了,你要是涨了,收上来的钱越来越少,你要是降了,这玩意挂钩着社平工资,岂不是告诉大家经济高速发展,GDP年年5%增长,但是大家的工资反而降低了,这很不政治正确

所以就选择不发,装死

另外附过去六年北京社保基数公布的时间

2019年 7月4日,4713元

2020年 7月17日,4713元(因疫情无变动)

2021年 8月4日,5644元

2022年 7月19日,5869元

2023年 7月25日,6326元

2024年 7月26日,6821元

2025年 目前9月5日,还没动静(社平工资7月初统计局已经给出来了,是12172元,按照60%算最低缴纳基数是7303元,相比24年涨了482元)

知乎用户 发表

自己被自己两头堵 s了

话说,这也全是吹牛上税啦

知乎用户 发表

别的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交的钱是一定领不回来的。

拿广州来说,6000的岗位预算,个人到手4200,每月公司加个人交1810.55元

,交20年

20×1810×12=434400,算上利息,因为利息每年不一样,这是复利,怎么也到50万了,想想你的房贷就好了。

现在退休,按照这个比例,你能收到多少钱呢,每个月1652元。。。63岁退休,你得最少活到63+25=88岁,你才能获利。。。你要是在73岁的坎上挂了,很好,这个理财亏70%

社保本来是一种福利,一转眼成人头税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把社保局想得太好了。

觉得他们是进退维谷,不加社保基数,窟窿填补不上,加了之后社保少人交,同样的社保收入也减少了。

实际上是这样吗?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社保基数一天不公布,那么现在缴纳的社保就是暂交社保,等到正式公布基数之后,就需要补缴之前的社保。现在暂不公布社保基数,只是稳住整个情绪。

他们啊,不是进退维谷,而是韬晦待时,伺机而动。

——9.18的分割线——

北京社保基数还是涨了吧,大家等着补交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后面会不会,出个新社保。

一切重头再来。重新计费

知乎用户 发表

视同缴纳造成的亏空太大,需要开源节流

提高社保基数会提升《交社保》的人的平均社保缴纳金额,原本就已经全球领先的社保税率进一步提高

但是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部分人开始放弃社保,导致反而收上来的钱更少,达不到开源的目的

且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发放养老金更多,社保压力更大

但是降低社保基数或者什么都不变显然问题就要爆炸

总结:走哪条路都是死

知乎用户 发表

引用一位答主的回复

预测一下15年后:

社保缴费基数1.8万元,最低工资2700元,农民养老金300元,城乡居民医保2000元(配套财政补贴4000元),干部退休金2.2万元,央企划拨5万亿充实养老金,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最低缴费年限40年。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到了某个阈值,开始基数越拉断缴的人越多的阶段。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知不知道视同缴纳很多是按倍数算的,有1.5倍2倍甚至3倍的,只有当初企业职员是按1倍算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是各地社保,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直白点就是升,没得升,升了到手总量钱可能也不涨,降,没法降,降了很多地方不够支出。

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不出,左右为难。毕竟,我了解的政策,怎么可能怕舆论或者群众意见,延迟退休不一样没人示威抗议,所以唯一困难,是它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它可能在等什么信息,才好决定怎么办,要不就按原来的办。

以下是开玩笑:延迟退休,加五年缴费。新的年轻人觉得是没信誉,骗局,想尽办法不交不参与玩了,毕竟要连续几十年不断缴费。而中年人,好不容易就够年限了,突然又加五年,还延迟拿钱。算了,自认倒霉吧,不交了,先努力活着,死了更没得领。

以上是开玩笑哈,别删我答案,别开不起玩笑。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社保要有基数?

我现在少交点,退休之后少领点还不行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玩意我是不理解,有的人工资只有2500,你也按照7000甚至更高基数收,尼玛的,现在吃饭都困难,为以后留钱,穷人寿命到63都难,到了能领几年呢?

就不能商定几个阶梯吗,3000一个标准,5000一个,7000一个,10000一个,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

人家交的少也自愿以后领的少啊。

就我所知,我的几个老朋友因为没工作,以前交的居民社保医保1400一个月,在年限从15年变成20年后,都停了。

我就说你就不能分档吗?人家只想在能力范围内交一点,然后老了一个月按现在标准能有个一两千两三千能吃饱饭吃点便宜药就够了,不指望跟公务员比一个月发万儿八千的。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只能看到博弈结果,看不到博弈过程

隔壁上海都还难产着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没提一件事,就是北京等城市的贫富差距是很大的,虽然没公布过完整的收入中位数,但是很大可能现在社平工作的60%,已经逼近北京工资的中位数了。

举几个简单的佐证,首先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的数据是232592元,平均月薪接近于两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的数据是106905元,平均月薪不到九千元,两者之间差了一倍有余。

更恐怖的是,近年来这个差距在来是不断扩大的,十年之前的2014年,两个数据分别为102268元和52902元,无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都比现在要小,具体的数据可以到北京市统计局的官方上查看:

2014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2268元2014年北京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2902元

由于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飞涨,所以北京的社平工资涨的也是很快的,十年前的2014年,社平工资是77560元,2023年的社平工资已经涨到了141133元,九年时间涨了6.35万元,2024年不出意外的话,社平工资大概能涨到14.8万元左右,对应的月薪超过1.2万元,60%的水平也有大概7500元左右。

北京大部分居民的收入真的能达到这个水平吗?

估计是很难的,国际上对北京薪酬中位数的估计,月薪大概就在7k-8K之间,至少40%的居民其收入是大部分社保最低基数的。

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城市的情况来分析一下,比如上海的2023年的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年薪达22.93万元,月薪约19108元; 城镇私营单位人均年薪为111347元,月薪约9279元,全口径社平工资为12307元/月,60%的水平也就是7384元。

而上海的工资中位数,一般的分析大概是在7k左右,大概率还不到,网上流行的说法是6904元,但是没找到权威的出处。

这就是现实的情况,北京和上海的社平工资确实很高,但是这是由泛体制内人群和部分互联网企业拉上去的,这部分人薪酬本来就高,而且还涨的飞快,其他民众从事的传统行业、服务业的收入很低,甚至连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都到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上就要到“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新社保逐步代替旧社保”的阶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别的媒体转的。

大家有何高见?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昨天点赞的一个本提问的两千多赞回答怎么不见了。

就是说拿了美国绿卡或入美籍的人在美国也能继续领养老金的那个回答。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实:相当一部分老登掏空了社保,又没有小登来续上。

方案:1,提高社保基数:可以保老登。但是没有足够的小登+小登没有足够的钱。

2,降低社保基数:小登的压力会减轻点儿。但是老登自身就保不住了。

结论:老登才是万恶之源。


你们评论悠着点啊沃日你阿玛忒拉斯的,我不想去见鼬先生也不想去见马达拉

知乎用户 发表

gdp都在涨

社保基数为什么不能涨

我支持社保基数每年不低于gdp涨幅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我们的一亿党员,这时候可以考虑发挥先锋队作用,发扬延安精神,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党员干部具有极高的思想觉悟,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不要求拿低保,可以按国家平均收入,或者中位数收入拿工资。其他所有的收入和待遇,全部上交国库,还有各种资产也是,可以变卖入库,住回集体宿舍。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发挥带头作用,我相信可以带领老百姓客服一切困难,顺利度过这次的全球经济危机的。

你说一个月3000-4000不够花?可很多老百姓就是这样过日子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中国三千块人民币就已经比美国三千美元幸福多了,为啥还要两三万的退休金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2015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是2,586,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1,720,最低工资占最低社保比例是66.5%。

2024年这三个数据是:6,821,2,420,35.5%。

占比连续十年数据明显下降,它们真是一群出生。喝底层人的血。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这差价就是在喝的血。

举例: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21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1.87,最低食物费用为127元,恩格尔系数为0.604,平均工资为900元。
1.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210×1.87+a=393+a(元)    (1)
2.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127÷0.604×1.87+a=393+a(元)    (2)
公式(1)与(2)中a的调整因素主要考虑当地个人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则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应在360元—540元之间。

知乎用户 发表

别人不说社保缴纳基数的提高让我觉得它离保险越来越远,离税赋越来越近了。之前从没有这种感觉直到最近我来到一个全额缴纳非常正规的公司。上个月应发工资12800,个人加企业合计支付社保公积金7600元,我实际到手薪资7800块钱,我特么一下子就懵了,我特么一下子甚至都共情资本家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能不能理解我这种心情。

不是,我的养老保险合计缴纳3072,我个人缴纳1024,这个不是感觉了是很明确的感觉到这钱不是给我自己缴的,我都不确定我能活到65吗?公积金我能理解,这社保我真弄不透了都。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也才9月,还好吧,你知道广州去年的社保调整基数啥时候公布的吗,那可是年底才出来的,年底一出来后,人社局就开始急哄哄催着大家补缴费用。

有了去年这个开头后,估计大家都学聪明了,找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再公布这种不好的消息,完美的遮盖过去。

知乎用户 发表

上车补票的把戏,很难理解吗?

如果跌了或者没涨,早就公布了,根本不会有什么压力。

它担心的是什么?

它公布大涨,肯定有一大批人要断交,对不对?

那它先不公布,你先按去年的交,

等你交完了再宣布大涨,要你补,你怎么办?

你还能把交上去的再拿回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咱不行印钱往社保里扔吧。

反正也不让花不会流入市场;

欠的那些本来也是应付账款,同样不会引起通胀。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有意思!年年给琢磨着怎么给自己人大幅涨退休金!今年难道不好意思了?还是这招不灵,又想别的法子去了?帮自己家里长辈涨养老金,特别要是自己父母,是不是也相当于给自己增加收入呢?没看北京大爷说了吗?2万6是实数!3万8是他们给涨的!这话说得很明了!前些年估计涨的太爽了是吧!不知道后面又有什么新法子!

知乎用户 发表

麻了9月份工资少了1500。

破案了,税率涨了,社保没变。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2,3千的最低工资就可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生活了,为什么还有人需要领2,3万的退休金呢?

退休金【按需分配】是有什么技术问题么?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要出新新社保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因为基数增加导致社保收入减少,那更证明社保是税

因为这种现象符合变相的拉弗曲线,描述的正好是税率和税收总量的关系

知乎用户 发表

升吧,中小企业受不了,毕竟全民社保刚刚强制,既要又要,有点不现实,总得给人缓冲缓冲吧。

降吧,养老金池子岌岌可危,数字下降可是大忌,经济光明论要不要了?

其实我有个好主意,知友们听听。

把体制内外养老金池子分开。

体制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体制外按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这样的话,体制里往上涨,咱们政府也有面,体制外往下降,老百姓压力也能小一点,双赢。

然后也不会出现养老金短缺的问题,毕竟体制外领不了那么多和那么久。

至于体制内短缺怎么办呢?那缴费基数高一点,年轻一代国企体制给老一代还还债。

我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人喷,所以叠个甲,不要骂人,欢迎理性讨论。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社会平均工资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出路只有一条,实事求是的降低社保基数

回归真实数据再强制全民社保

最低工资基数为最低社保值,和当前社保最低的基数比可以减少一半成本,可以多雇一个人

哈尔滨现在60%最低基数应该是4500 全国除了北上大概都在这个左右

如果用最低工资2080为基数,个人➕公司可以只交582,而4500基数得1260

这代表可以多雇一个人的社保成本

很多人不愿意交的部分现在就不见得不愿意交了

因为582是总成本,个人成本是166

再配合上分配制度改革

是可以盘活的

不过以上都不可能呢

越是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强制把一大堆低收入群体纳入社保

导致社平工资直接腰斩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已经到了某个临界值了,越往上,越没人交,断缴的会更多。所以,只能这么难产着。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可以每年都不断上调基数,文字的东西你可以随便填!涨上天都没问题!但正儿八经要掏钱的时候,就不要怪掏钱的人数越来越少!

恭喜越来越少!!!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别急,改革进入深水区很久了,快出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是好事儿,因为9月1号的政策,让上面充分认识到之前的基数和现实差距超过预计,了解到老百姓是真没钱了。他们本以为大多数小公司是赚着大钱,占大家便宜。等到数据收上来之后发现,我们的基数可能要调低,这就不太好办了。涨或者维持,失业率上升。不涨,那么社保没钱支付,之前的GDPPPI上涨怎么解释?

知乎用户 发表

只有出旗为民这一条路可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趁着今年“强制”社保,大大方方降低基数,给大家减负。

只要搬出这个原因,就不会丢面子。到时候再宣传宣传快递员、外卖员、各种工人交社保,效果不要太好。

知乎用户 发表

古代帝王想征税,千难万难。

你说他们咋就想不到,让你把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收入交上来,然后等你65了再把钱退给你,这样天才的构想呢。发明社保的人真是个天才。

一开始是交10年,然后15年,慢慢的延长到20年,25年,甚至30年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

以后每年出生500w人口,甚至更低。500w人养2000w人。我不相信。这不科学啊。

早在07年的时候,袁腾飞就说,还是买点金子房家里靠谱。我深以为然。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应该引入退出机制。比如自愿退保,个人缴纳资金全退,公司缴纳资金退一半,另外一半当税处理。

这税率虽然不低,但很多人都会接受。政府也可以名正言顺赚取另一半税金,弥补亏空。不要妄想建立人间天堂,只会得到人间炼狱。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7日了,上海和北京还没发布,如果单纯是怕被骂,横竖被骂,拖到七月底就发了,没必要耗到现在。

再说了,骂就骂吧,你能拿我怎么样?

![](data:image/svg+xml;utf8,)

现在还没发,可能是等几个数据:

  1. 社保基金盈利状况的数据,行情这么好,赚了多少钱?

a股21年以后,成交量就半死不活的,去年924之后,一下子把快死了的成交量,盘活了。

现在大A的成交量,明显比之前多太多了。

今年7、8月,市场走加速小慢牛行情,刷了十年新高,社保基数却难产了,这样太巧了吧。

![](data:image/svg+xml;utf8,)

水混了才好摸鱼,这把3888的上证,社保能抄多少钱,924的货还没出完,数据出不来。


2. 8月关于所谓“强制社保”的司法解释,能给社保资金池扩容多大,引入多少活水?

外卖员这类半灵活就业人员,今年开始交社保,给资金池带来了一部分额外收入,但从8月的各种动作来看,明显不够。

于是,司法解释发布,9月1日实行。

而且,9月1日以前,没交的企业要补。

补交加新增,能带来多大的资金流,还得等数据观察。


如果这两个数据可以勉强对付,那社保基数就意思意思得了,先把今年过年的饺子包了再说。

如果这俩数据补不了窟窿,那对不起,只能拿社保基数做保底了,已经这样了,横竖横吧。


社保基数难受的点不仅仅在于不敢涨,现在的问题是,社保基数也不太敢降(不考虑什么脸面问题)。

因为不止打工人到手工资和社保基数挂钩,退休老人的到手养老金,也和这个挂钩。

  • 调涨,打工人到手工资更少,企业用人成本更高,就业萎缩,进而消费萎缩,通缩螺旋躺板板。
  • 调降,打工人和企业舒服了,但老人到手养老金降了,这个问题更大。

不考虑退休老人养老金降了骂不骂娘,就说交社保的事情。

![](data:image/svg+xml;utf8,)

一堆人已经犹犹豫豫地纠结,到底要不要交社保。

到手养老金一降,大家会想,养老金现在就撑不住降了,过个十几二十年,到自己领的时候,岂不是更凉了?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就更多人开躺了,找老板商量不交社保,社保池子更没水了,又一个死亡螺旋。

所以,最近关于“社保”的司法解释,就是在给这个BUG打补丁,提前堵死这条路。

只要给别人打工,想不交都不行。

自己创业?

不仅自己这个闲置人口动起来了,还能拉动就业。

一言为定!双喜临门!

![](data:image/svg+xml;utf8,)

-–20250908更新—

评论区有个朋友讲社保是浮盈,砸盘就套住了。

看看社保成绩单,万亿级别的规模,08年到23年,年均收益率就没有低于7%的。

这收益率看着有点低是不是,一年才7个点,可两万亿一年就是1400亿的收益啊。

社保基金最新成绩单出炉!跟着长期投资“种子选手”学投资~

其实,除了极少数黑天鹅的情况,对社保来说,问题不大。

首先,社保很少举牌(持股超过5%叫举牌,增减持都要发公告)。

不举牌一律按散户处理,想买就买,像卖就卖,增持减持都不需要发公告,灵活的很。

说社保天天做T可能离谱了,那吃相就太难看了,但几个礼拜做个波段还是有可能的。

其次,能砸得动社保重仓股盘子的,有几个敢砸社保的盘。

不帮社保抬轿子就算了,还敢跟养老金抢饭吃,脖子是螺纹钢做的还是钨钢做的。


举个例子,长春高新。

21年入市的新韭菜,大概都忘不了这个13年100倍的新闻:

据网络流传,一位大连老太太于2008年买入五万元的长春高新,然而自己却忘记了这件事,最近去销户发现居然有500多万了。

13年狂赚100倍!大连一大妈火了:08年5万炒股后忘密码 销户发现账户变500万了

根据公开数据,简单画了一个长春高新从2013年以来,社保持仓比例和股价走势的趋势图。

红线:长春高新十大股东报告期末持仓比例

蓝线:长春高新不复权收盘价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长春高新的十大流通股东,十几年来社保有三个阶段。

  • 09年到21年,社保基金一直在里边玩,最离谱的时候,是19年到21年那段加速行情,十大流通股东里,社保基金组合能占四五个席位,几乎看不到公墓基金。
  • 21年底,长春高新股价开始走下坡路,**公墓基金都来了,**社保反而溜溜球,开始跑路。
  • 23年到现在,十大股东里已经基本看不到社保基金的身影了。

-–20250908更新完毕—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低了养老金发不出,高了企业受不了。从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交社保不如囤比特币以太坊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上调,断缴人变多,企业破产也变多,财政收入反而变少;下调或不调,和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趋势相悖。

所以,最优选择就是找个理由,装傻充愣就当不知道这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孟买光凭退休金两个家庭收入上差个20万是很正常的事

我哥父母双职工退休金一个月到手每个人一万,我老爹老妈农转非社保年限勉强缴够退休金加一起五千,我哥事业单位按基数每月单边1k社保,年底发30w,我每月单边2k,但只有十三薪,收入堪堪我哥的一半,也就是说我每月交我哥两倍的钱,父母拿1/4的退休金,这当然很合理,反正到我们这代人到岁数99%也没有退休和社保这个概念了,赢两次

没办法,为了争取减刑的人太多,张嘴就是:谁让农民不交呢?

然而你如果问他们视同缴纳是个什么玩意,他们表示今天的减刑就到这里了,不予置评

知乎用户 发表

他们的想法:降是不肯降的,升一点多收一点,苦一苦百姓。

但升基数现在结果已经不一定多收钱了,反而可能会收的钱还会下降。

有效果的做法:降基数,降视同缴纳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现在最低工资2540,按社保下限6821元缴纳社保也大概2523.78(算的不一定绝对准确,大概)。按最低工资算的话,国家和员工拿走的差不多。

按北京的惯例,年年涨,最近三年大概每年7%左右,这个数字比gdp都快。如果,经济快速增长,这个数字,至少企业还能忍。但是,现在这个行情,大家心里都明白。

前段时间,高院涉社保司法解释,已经给演示了一遍了。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大批企业关门走人。

北京社保基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继续强势上涨,会不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如果不涨,北京的高薪退休人员应该是最多的,如何给他们发工资。这个两难的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方案。

这可能是难产的根本原因。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一直怀疑,社保基数到底是不是跟社平工资挂钩的。

如果是,那说明社平工作一直在涨?

到底是谁把我给平上去了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安徽亳州,不知名小城市!没社保也就3000块这还是大学生价格!

最低工资1870!缴社保后,一个月工资还不足1870呢?这就是典型的“穷gui税”!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高了的话,企业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

社保基数低了的话,姥爷不高兴,窟窿越来越大。

真是两难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猜测就是初始统计后发现社平相比去年反而下降了,但是这肯定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方面说出去没有面子,与经济一直稳中向好,韧性强大等大局面相违背,影响社会和谐,另一方面,社平下降意味着社保公积金的缴纳基数也要下降,对泛体制内即非私营单位人员的收入和福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只能推迟发布,抓紧时间重新统计,看看之前统计时是否存在考虑不周或者算错的地方。

知乎用户 发表

看了那么多人的回复,社保基数下限高于最低工资最大问题:最低工资的人整体社保缴纳比例会高于高工资的人。

这个就是不公平,这个就是更是剥削低工资的人。这个也看不明白吗?

按照6821元的最低基数,按此基数计算,个人每月需缴纳的社保费用为719.21元,这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个人缴纳比例:719.21/6821×100%=10.54%。

如果最低工资也是缴纳这么多,那比例就是

719.21/(2540+719.21)×100%=22.06%。

本来收入就少,缴纳的比例还更多了,拿到收的工资就更少了。

另外2540元,你现在在北京能干啥?能存下钱吗?

此外,单位每月需为你缴纳约1821.21元,因此每月的社保费用合计约为2540.42元。

其实公司出的也算你的付出,如果把这个比例算上去,那就更高了,就不计算了。


年度 社保缴费基数下限 (元/月) 月最低工资标准 (元/月)

2019年 3,617 2,200 (2019年全年)

2020年 3,617 2,200 (2020年全年)

2021年 5,361 2,320 (2021年全年)

2022年 6,328 2,320 (2022年全年)

2023年 6,326 2,420 (2023年全年)

2024年 6,821 2,420 (2024年9月前)

预计:2025年 7,353 2,540 (2025年9月起)

最近五年社保基数下限年均增长率12.6%

最近五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2.4%

请问这是什么道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八月份就已经遣散所有员工了

就自己干

还有很多小老板 跑得不够及时 在社保新规下 负债累累

嘿嘿

躺平看烟花

现在政府与打工人都流行整治黑心老板

这黑心老板早点别干

躺平按我现在存款 不考虑通胀 还能活几十年

贵金属还大涨 比工作轻松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刚接到居委会电话,问我为什么不缴社保。我仔细一打听,社保中心向居委会下发了一份辖区不缴社保名单,让居委会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不缴社保的原因。所以为什么社保基数不公布?再涨基数他们应该心里也没底,在做调查。

知乎用户 发表

看到有回答说是因为年初,强行纳入了很多低收入人群,导致社平工资大幅被拉低,如果按照以往统计口径,缴费基数要下调。

虽然很离谱。。。但是,对吧,一切皆有可能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这个地儿吧,有几个特征:

一是,穿衣服的人多、级别高,老同志也有不少,说回到社保,那就是视同缴纳的人多,历史欠账高,对后续补充的需求就大。

二是,示范带头作用,只要我们这儿敢做,其他地方就敢照着学。

so…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知道,社保基数如果上涨,那么公司多承担的那部分社保、公积金,将在我年底的绩效里面扣出来。问了原因,回复说是工资总额就这么多,公司为你这个岗,准确地说是为这个人设定了只有这么多钱。所以,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我每年拿到的工资逐年降低,年底绩效亦然。

那我为什么还要拼死拼活给公司干活呢?没有晋升,没有涨薪,我就在这熬个三十年等退休是吧?

但是总不能干耗着,这样会把自己呆废,于是我主动接触部门内更多的业务口。其中有一项就是做物业预算。有关人力成本的计算是这样的:只针对招聘计划做预算,或者是只有人离职了,空出岗位编制了才会再招人,而那些物业老员工,由于是参照之前的工资标准,很多年都不涨工资,相反由于社保基数上涨,到手工资一直在减少。物业经常抱怨,这个钱根本招不来人,但是又要完成我们甲方给的任务,导致老员工既要干很多活,同时到手工资也不变甚至减少。

最神奇的是,多方商讨结果,就是把物业的公积金基数由12%→5%,一下子薪资空间就多了,预算充足了。这样企业承担得少了,每个人拿到手里的反而多了点,怨气竟然没那么大了。

合理合规,有理有据,这永远是上层考虑的第一条,这才是他们担心的。至于员工的死活?

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我离职了,我知道这种管理逻辑,迟早也会到我身上。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每个人的酬劳应该随之上升。但如果大部分人工资没有涨,那么社保基数上涨的逻辑又在哪呢?这不是矛盾吗?那对不起,总得按住一头。所以你们谁也别涨工资,你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把应得的工资中社保那一部分都给我拿出来,剩点给你买米买菜的钱。至于交出去的社保这是不是你的,不重要,反正在你的账户里。但你无论如何是提不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啥也不说,俺55岁,都想哭了。

生活那么的艰难。

也没领导下基层调查一下,

普通人每月收入到底是多少钱。

能不能扛得起年每上涨的社保基数。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市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2560元,社保缴纳最低6778元。个人缴纳: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在5%-12%之间,由单位选择。若按最低5%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338.9元,个人社保+公积金总计约为1053.69元。若按最高12%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813.36元,个人总计约为1528.05元单位缴纳公积金比例按5%估算,单位缴纳338.9元,单位总计约为2094.4元。按12%估算,单位缴纳813.36元,单位总计约为2568.86元

应发工资: 2560.00 元

  • 个人社保公积金扣除: ~1392.49 元

  • (其中公积金677.80元最终属于个人账户)

  • 税后实发工资: 2560 - 1392.49 = 1167.51 元 (此计算未考虑个税,2560元远低于起征点,无需缴税)

  • 单位支付的社保公积金成本: ~2433.30 元

  • 单位支出的总人力成本: 2560 (工资) + 2433.30 (单位社保) = 4993.30 元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这事 公积金一直没缴 还等着提呢

知乎用户 发表

抬高社保基数,就业不保。就业保不住,锅能给你全砸咯,信不信?大家一起没饭吃。

不抬高社保基数,保持原基数,或者降低原基数,社保池子见底。社保没钱发,能给你闹翻天咯,信不信?

唉,脑壳疼。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我挺费解一件事情,反正也不用在乎我们的想法,也无外乎网上骂骂,为啥还不颁布呢,肯定是别的原因吧。总不可能心善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会不会是因为强制社保,让以前那些游离在社保之外的大批低收入群体被迫纳入了统计,于是让平均数大幅下跌?

平均数跌了,那顶额缴纳社保的央企国企群体就不用交那么多社保了,这会不会导致池子里的水不增反减,那现收现付的退休金是不是也得?

知乎用户 发表

京城一些小微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缴社保,甚至到了不招本地人的地步,导致了一些底层边缘的京户人群,无法就业的程度,这种魔幻的情况,说起来居然逻辑通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没交社保,就交了个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交了快二十年了,从一年二十块缴到一年四百块,还没用过一分呢!

我早就不想交了 但是每年微信都有人提醒我交,大家都很熟,算了。

群众登上了舞台,必然伴随年轻一代自由化,那必然不想让任何人赚我的便宜。

现实问题也一样,房子弄那么高,必然房租也高,扣掉房租,社保,餐饮交通,拼命干也剩不下什么钱,发泄下说躺平也不行。

抱怨两句要么封号,禁言,要么….

莫名其妙。

公租房和普世经济适用房迟迟不建,或者就建一丢丢表示我建了之外啥意义也没有。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盼头呢!

毕竟我给别人奉献,那谁给我奉献啊!

集体主义的核心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忘记后半句可不行。

这几年的事情,越来越迷,也许我普通三本毕业,文化程度低,理解不了。

在老龄化,社保开支越来越大,现收现支制度,少子化,年轻人越来越少。

难道不是节流之策,怎么是开源之策呢?

截留之策,高于两千的,统统降到两千,低于两千的适当上调到一千。

然后控制总量开支持平,甚至有所盈余,怎么会是加大总量开支?

莫名其妙。

不知道在搞些什么,下什么大旗。

我想不是北京,应该是全国都没公布吧。

明年元旦再不公布生育率,就……

当下的基本面难道不是全面降低或者免除社保医保么?国家用国家补贴的的部分建立全民社保账号,全面兜底,企业和个人缴纳的部分全面放开可交可不交么?

社保本身就是杀富济贫的,没正经工作的不缴纳,国家补贴的部分都拿不到?这部分应该是全面福利啊!

问题是这么下去高于两千的那部分能保得住么?目前余额基本是可查的,可能我数学学的不好,算不明白。

另外,我国平均工资是排除失业人口的,失业率高的情况下,完全反应不了平均收入状况啊。

另外,现代社会了,这些统计其实不需要单独统计的,微信,支付宝,银行货币端,各个地区居民收入支付很容易通过货币端统计的,大部分功能职工智能就自动完成了,何苦那么复杂。

经营所得分红等都很容易通过银行段货币流得出相对精准的地区数据的。

然后根据货币流通,划分出中高低和超低三道杠,实行差异化缴纳,抄底全额补助,就可以了啊。

简单的问题搞那么复杂。

最后,当下的社保基数是平均工资没错,但是是缴纳社保的平均工资,但是全面社保,服务员等低收入群体全部纳入,又会拉低平均工资,就必须降低技术,这不是 很矛盾么,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挠破头想不清楚啊,马哲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是有一就要有二的。

收入普通工作,譬如服务员把,月薪也就五千,扣掉两千社保,房租,干一个月倒欠钱?

知乎用户 发表

进退两难,不涨养老金不够发,面子挂不住,毕竟gdp数据还是不错的,涨了企业压力大,甚至裁员倒闭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为例,最低工资2700社保基数七八千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几倍于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不足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按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算。

知道这有多荒谬吗?


我来给算算:

北京社保最低缴费基数:6,821元/月

北京月最低工资:2,540元/月

如果一个员工在北京领取最低工资,那么企业和员工需要缴费如下:

项目企业缴纳(基数6,821元)个人缴纳(基数2,540元)
养老保险6,821 × 16% = 1,091.36元2,540 × 8% = 203.2元
医疗保险6,821 × 9% = 613.89元2,540 × 2% + 3 = 53.8元
失业保险6,821 × 0.5% = 34.11元2,540 × 0.5% = 12.7元
工伤保险6,821 × 0.2% = 13.64元0元
合计1,753元269.7元

最终收支:

  • 企业总成本:工资2,540元 + 社保1,753元 = 4,293元/月
  • 员工实得工资:2,540 - 269.7 = 2,270.3元/月(未触发个税)
  • 政府社保收入:企业缴纳1,753元 + 个人缴纳269.7元 = 2,022.7元/月

企业视角:特么每月付了4293,他就只干2270.3的活!
员工视角:特么每个月只给2270.3,什么抠门企业,给你干点活都是我人善。
某视角:呵呵。


月薪满5000才够个税起征点,房贷、租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几个专项附加扣除,除了租房低一点,其他都可以增加不少的个税税基,即可以抬高个税起征点。

哪怕月薪可以满个税起征点,超出3000以内的部分,也不过才3%的税率,即使缴满一年,也不过才1080元。

更别说今年抬高了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基数,我国的个税那真的是“少得可怜”。

但反过来说,底层所需要的社保,却是极度沉重的负担。

可即使如此,社保依旧是入不敷出:

假设社保是个大水池:

真正缴纳社保的大多数人,用着小水管分那么点水流;

而“视同缴纳”的小部分人,却分享着大水管带来的“激流”。

这社保能够用吗?

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已经快要三倍于最低工资标准了。

领取最低工资的员工,在新规下强制缴纳的社保数额,也已经距离他们能拿到手的工资不远了。

别说给他们长远的保障了,他们的当下,都快要过不去了。

一边是社保不足,濒临枯竭,不得不继续提高社保缴纳。

一边是提不高的最低收入标准,和企业无法负担的用工成本。

另一边是社保亏空的主因,“岿然不动”、“一点都不能少”。

可真的是:谁都“动不了”。

这就是全国各地,社保基数难产的真正原因。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都知道社保是坑。

但是只要上班就得缴,请问怎么破局?

我是农村人,父母没社保没养老金,只有100多的居民养老。

目前一直在北京打工北漂,社保一个月公司加个人部分要交到6089元。

养老个人1360元,医保个人343元,养老企业2720元,医保企业1666元。

但是我不工作的话,就连饭都吃不上。

请问怎么避免被收割?

知乎用户 发表

2024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24,608元,私营单位106,905元。

这2部分的具体人数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是如果25年私营单位大量裁员,导致私营单位部分的人数大量减少,而第一部分铁饭碗人数是最增不减的,那么按照这个算法,总的社会平均工资就是会急剧提高,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明白为什么最低工资2000就可以保证一个年轻人的生活了,还要给老年人发1W。明显老年人需要的钱是比年轻人少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只要刀口想内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扩大化!

把所有2线城市包含2线退休金过万全部的砍到8000左右,1线城市过1万5的砍到1万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西安职工平均8637元/月。按照9月1日新政交社保,当下就有很多人交不起或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知乎用户 发表

全国统筹+经济压力双重影响

预测一下

9.30前公布,最低7050-7200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涨,那么社平工资也要涨,如果不涨又跟稳中向好5%经济增速的大环境有所不符,退休金又是按照社平工资发的,左脚踩右脚螺旋升天了属于是。

社保局的同志们很辛苦啊,统计局的同志们更辛苦,卫健委统计人口的同志们很辛苦啊,民政部统计结婚人口的同志们更辛苦啊!

而且社保基数不可能无限制一直涨下去了,如果无限涨下来,总会到一个临界点,形成法不责众的效应,从央企国企到地方政府雇员们全部用外包和劳务输出规避庞大的社保支出。

中央可以把国企央企的盈余拿走,但是那些人的乌纱帽和仕途都是靠利润来衡量的,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规避。

如果一个政策连央企国企地方政府都执行不下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连环爆炸,层层破产。

知乎用户 发表

期待”新社保“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近几年里面,每到社保缴费基数要调整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议论,可往往都是风声很大,最后拖来拖去,结果就是难产。大家都清楚,这事不单是算账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是几股力量互相掣肘,谁都不愿意先把板子打在自己身上。

**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是绕不开的背景。**很多省份已经收不抵支,靠财政转移支付才能勉强撑住。如果真要增加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缴费基数抬上去,要求企业和职工按真实工资缴纳。

问题是,这一刀下去,企业的用工成本立刻就会飙升。

中小企业利润本来就薄得可怜,哪怕只多出几个百分点,也可能压垮现金流。职工也一样,拿到手的钱少了,自然抵触。于是,看上去只是调整一个数字,实际是把所有过去留在灰色地带的东西硬生生拉到台面上,所有人都会反弹。

**地方政府的态度同样矛盾。**中央强调统一标准,希望堵住漏洞,把制度做得更公平、更安全。但地方财政普遍紧张,社保支出本来就吃力,还得顾就业、稳企业。真要严格执行高基数征收,短期内基金收入看上去是增加了,可企业要么关门,要么搬走,失业和税收问题随之而来。

算来算去,地方政府觉得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拖,基数迟迟不调整,征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个被经常忽视的因素,就是收入里面差异。**东部大城市白领一个月两三万,中西部工厂工人可能就三四千。如果基数设定过高,在低收入地区企业和职工都吃不消;可在高收入地区,严格执行又让用工成本高得惊人。于是,不论高还是低,大家都有理由抱怨。全国一盘棋的想法很美好,落到现实就是两头都难。

更麻烦的是,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即便基数抬上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中国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年轻人交钱养老人。人口结构摆在那里,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再多收也只是缓解几年。

很多人觉得交得越多亏得越多,干脆就不愿意动真格。基数改革于是陷入一种尴尬:能缓解问题,但没有谁愿意真正推动。

所以,所谓基数难产,其实就是一种制度性的僵局:

基金缺口急需填补,企业负担不起,地方不愿意收,职工也不愿意交。谁都明白问题在哪儿,但谁都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这个看似每年都要解决的事,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拖延的后果并不是没有代价。

企业心里没底,不知道哪天会突然被要求补缴;职工对社保的信任感在下降,缴多少和未来能拿多少越来越不对应;基金缺口也在扩大,财政兜底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本社保应该是社会的安全网,可现在却成了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真正要走出困局,恐怕不能只盯着基数这个数字,而是要重新设计制度。降低费率、扩大覆盖,把更多人拉进来,用更低的负担换更大的盘子;全国统筹,把地区之间的差异抹平;加强缴费和待遇之间的对应,让人觉得交是值得的。这些改革都很难,但如果继续拖,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知乎用户 发表

确实尴尬!富人总去国外?

​穷人不愿意缴纳?

​一定是哪里的逻辑出了问题?

​但愿大家都好!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一般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60% 至 300%。

这是非常荒谬的规定。

北京企业职工的社保缴纳基数为 6821 元,但最低工资是2540 元,如果你是雇主,现在面临着这么两个选择:

一个是聘请三个人,每天每天工作8小时;另一种是聘请两个人,每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中4小时算加班,1.5倍工资。(两者全部员工工作时间加起来,都是每天总共24小时)

都以最低工资来计算成本的话,前者的成本是:(6812+2540)x3 =28056;后者的成本是(6812+2540x1.5)x2=21244。

前者比后者,成本高出了32%。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需要996,有的人找不到工作。

当社保缴纳的基数越高,就业、消费的数据就越难看。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的消费增速,就跑输了全国平均增速。

但是平均工资的数据是不错的,因为低收入的人失业了,工资不算在统计平均工资的数据里。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又心血来潮在小红书上搜了搜招聘信息,记得以前看过北京的名创优品盒马的职工吐槽收入,都是低到我觉得外地人搭上房租,吃喝,和通勤啥也不剩的。

盒马分拣员更是重体力劳动,根本干不长。看了很多分享帖子,一天十二小时,月休四天,一个月在北京只拿七千,还得是干了两三个月的老人才能有的。

…………………………………………………………………………

我跟楼下烧烤摊子老板聊天,他是自己交的,北京最低2500一个月。

我家楼下超市招聘收银员,没写给不给五险一金,写了工资4500一个月,如果不给交的话,在北京只剩2000能干啥?

知乎用户 发表

这话题不和年初开始到现在的各种社保话题联动我是不认可的。

又是逼缴外卖员,又是9月强制缴纳社保,现在看北京笑话,其实全国哪不是这样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几个月后深夜再公布,到时候再限流,精选评论或者关闭评论就过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做事风格是这样的,大家都交社保我就不交社保。

既然大家都用脚投票不交社保,那我下个月就交社保。

盲猜接下来会因为大家都不交社保释放一波鱼饵。

长期交社保肯定是亏本的。

交个短期社保(半年到一年),赌接下来有没有小鱼饵的红利。

然后大家都交社保的时候,我肯定又不交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怎么会没钱呢,退休金拿的都是自己交的,除非有一部分人没交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个方案想法提议,把退休金也视为个人所得之一,基于这个定位,对退休金高于x元的“高收入”群体,收取y%的个人所得税。收取的这部分养老金个税,通过转移支付,专项用于补贴当前缴纳社保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公司,以此撬动社保缴纳积极性,助力“全员强制社保的愿景”实现+平衡社会“养老贫富差距”,推动养老金二次分配。

知乎用户 发表

所以,如果出于某种考虑,想要让这组数据在描述时显得数值大一些,那么我会选择求它们的平均数;但如果我想让数值看上去小一些,我肯定会将关注点放在中位数上。

--《赤裸裸的统计学》

知乎用户 发表

估计是等九月三号,结束之后就可以公布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只是北京,很多省份的社保基数都难产。据我所知,截至9月也就是现在,只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湖南、福建五个省公布或者暂定了2025年的社保基数。

按规定,社保缴费基数与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是本省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加权平均后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此基础上再设定一个上限和下限。

至于为什么迟迟不公布,主要的锅还在最高法对社保强制缴纳的司法解释,引发的社会影响实在太大,如果再来一波常见操作,让统计局先“涨一下”大家的平均工资,然后公布社保基数涨几个点,未免显得吃相太不好看,影响太不好了。牛马虽然能忍,但是忍耐毕竟也是有个限度的。上位者也要权衡一下,如果一味地涨社保基数,企业因为交不起社保干脆宣布倒闭,社保反而收不上来。

以前的回答里说过,社保是税。而且还和房地产深度绑定,之前房地产上行周期里,大家不介意交社保,因为都可以从房价上涨里赚回来,而现在房价虽然下跌,社保基数却还在继续涨,大家感受会是如何?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被抬得这么高,要压降下来,财政压力非常大,由俭入奢易,之前的那些支出去哪里了?今年审计署披露了有406亿的居民养老金被挪用,用于偿还债务和“三保”支出:

为何13省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

最后我想说一点,现在国内经济界有一种言必称日本的倾向,大V们宣称日本就是先行版的中国、假装中国是后发版的日本,然后以此为立论前提,洋洋洒洒得出几万字的宏论。其实,日本是日本,中国是中国。日本选择用财政去兜底民生,上位者对下位者让利,能模仿吗?模仿不了,大V们,答应我,不要再假装了,好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想相关砖家出来公布一下计算公式,我来试试能不能算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想起一部电影,大逃杀

以后每年体制内退休的就进行大逃杀比赛,剩下那个给发退休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应该以最低工资为标准计算,退休金也应该以最低工资为基数按照系数计发,最高不得超过最低工资三倍。

知乎用户 发表

简单的说
以前是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
现在要严格执法了,咋办?

社保基数是按社平工资算的。这个是不是虚高,大家自己判断。
以前是工资低的,不交社保,所以社保基数的调整影响不到这批人。
现在工资低的,也要交社保,不合理的社保基数,马上就暴露出来了。
但是还不能随便改这个基数,怎么都解释不通。要么打自己脸,要么打上级的脸。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会算呢,我这边再科普一下。

假设X京社保基数为7000,五险一金扣除比例为个人10.5%社保,公司15%的社保,10%*2的双边公积金,个人累计20.5%,公司累计25%),最低工资为2500。(以上数据纯做演示用,仅供参考

如果一个人工资仅为最低工资2500,那么意味着这人需要上交7000_0.205=1435的五险一金,公司需要上交7000*0.25=1750的五险一金,因为个人收入不能低于2500,所以意味着公司实际要支出2500+1435+1750=5685的成本,个人到手2500,2500/5685≈43.98%。_

再次强调一下,当个人税后低于2500时,公司要补足这部分!!!不会出现低于最低工资的情况,当然了,这也只是理论上。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止北京,上海的也还没出来呢,唉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社保基数连年上涨,是给之前非全员社保时代配套的。

不少交社保的企业,都把员工薪资分成多种成分,社保按最低标准缴纳。

不提社保基数,缴纳的实在过于少了。

但现在时代变了。

全员社保想贯彻落实,社保基数下调是必然的。

不然不少低收入人群手里的工资不够交社保的,不能让大家都付费上班吧。

全员社保时代,需要发掘国企的“国”的部分,以国企利润给全民一份基础额度社保,个人工资缴纳的算额外额度的,现在的国企还是太企了点,不够国。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这玩意在我们这水土不服啊,要不然还是收人头税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的上海和北京,嗯……主要这俩城市吧,它平均工资太高了,导致社保缴纳基数也高,这社保缴纳基数一高,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灵活就业的断保了。但是不改变算法的话,这个数据还是迟早要公布,所以就面临一个两难选择:你如果降低社保缴纳基数,意味着社会平均工资降低;你如果再进一步提高基数,那估计会有很多人弃保。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保底和300%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因此,缴费基数上下限仅涉及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或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参保职工及单位。但问题是在实践中,大家基本卡着下限来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虽然知乎关评论的评论,但起码还可以评论。

可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如何看待2025年下半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迟迟没有公布?

问题限流了,不只是我的回答,还有个2K赞的我也看不到了。

给你摆数据贴官方网站作引用的回答都要限流,什么意思很明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没菜菜子的魄力 砍军公教 砍了就富裕了 但不敢

知乎用户 发表

1、北京车牌放开加大了一点可能性,

2、黄金虽然有可能跌,但总体趋势还是在涨,

3,强制交社保,这个事慢慢的就没人在提了,最多后面出现几个新闻报到一下劳动关系的纠纷,最后不了了知、

4、生育补助还没有到手,奶粉等相关必需品已经做好涨价准备了,主流媒体最多报到一下。最后生和育的压力是一点没减。人人发钱等于没发钱的声音再次出现,主动忽略政策是需要组合拳的。

5、导致北京社保基数难产(一个非主要因素是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回答上题)。

6、回家务农的人会越来越多,

7、男女对立,资本与劳动对立,裤裆里的事,娱乐圈的事,今后会很容易上热收,

8、隐性维稳费用会越来越高,

9、盖不住的事,官方通报会越来越模糊,每个字你都认识,但是你就是不知道怎么了。

10、有新能源的,家里有关系的赶紧多申请一个电表,以家庭用电名义,不要备注说是新能源按桩子。

以上就10点吧 2025年9月9日09:55:59,

2年后也就是2027年9月9日中了多少条,大家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踢我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建议以后统计社会平均工资把未成年和户籍失业人员统计进去。这样不就降下来了。特别是未成年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可以把社保基数理解成理论上的城市最低工资,如果你的工资低于这个数字。那就意味着你在被剥削,也就是等于你是新时代的佃农。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上就要十一国庆节了,等过完节,肯定有结果啦。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清华大学的口号就很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直接把领养老金的年限提高到五十年工龄,而且中间医保用的太多的人说明没有健康工作,不予发放养老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统计数据只能是增长再增长,为的是提振士气不要看衰,只能不停的用技术修饰手段,特别是收入数据与现实体感差距越来越大,现在终于吃到苦果了吧。

社会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咱们的社保缴费制度从开始就没考虑周全,也不是怪谁,因为就没有咱们这种国情可以参考的案例,真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以养老社保为例,国际上的缴费基数都是本人的实际工资,但咱们非要搞出个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最低基数,实际工资高于最低基数的按实际工资为基数。问题就出在了社会平均工资上,现在的实际工资差距太大了,按统计平均数明显极不合理。再加上,咱们这个畸高的缴费征收率。低工资的职工和微利的企业,现在真的负担太重交不起了。

至于为什么难产,内情咱们不清楚。但是,随着缴费基数越来越高,弃保的也越来越多。这也是今年社保话题越来越热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赶快出售部分国有资产变现,充实社会保险的资金池,同时,降低社保征收基数和征收率,减轻企业和职工的负担,给经济发展增加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继续提高缴费基数,很有可能不交了的数量变大,反而导致收到的反而少了;不提高缴费基数吧,收入端没有增量,估计池子很快也要干。

那就只能在支出端想办法,这方面有两个分支,一是延迟退休,这是延缓增量,二是要严格审计存量退休人员领取高额退休金的部分,不合理的必须调整。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也难产了,因为他们还不够坚定不够勇敢不敢先破后立。

道理很简单的,最低工资2000,社保基数是7k多还是多少,最后算下来,老板出100,员工拿30,70是税。但员工工资2万的话,老板出100,员工就能拿50,只有一半是税。狠狠地消灭前面那种单位!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编一个哈,往年往年编数的哥们逼迫离职了,新来的劳务派遣业务还不熟练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就业人口数量来说

其实现在还是上升期

35年才见顶呢……

再过10年试试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东西看起来是税收,操作起来也是税收,那就是税收

知乎用户 发表

第一阶段。

社保和子女教育挂钩

第二阶段。

社保和出市同行挂钩

总有办法让你们缴费的,想断缴没门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的规定:任何形式的“不缴社保”约定均属无效,使得提升社保基数会激起更大的底层波浪,存在潜在的政治风险。底层之前的老办法-——不缴纳社保有了更大的法律风险。目前各个地方均在观望阶段,都看是否有出头鸟。

社保基数难产不光是北京的问题,而是全国范围的问题。据经济观察报统计,截至今年9月4日,仍未有省份公布今年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31个省份中,只有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四省公布了上一年社平工资

社平工资是怎么产生的?

每年6月至8月中旬,全国各省份会陆续公布本省上一年度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社平工资”),各省人社部门以此确定本年度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上限通常为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300%,下限通常为社平工资的60%。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为什么底层的社保缴纳压力越来越大?

社保问题背后是收入不平等问题。

私营和非私营之间收入差距大,而且在不断扩大(非私营单位代表的是那些大中型公司、外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私营单位代表的是广大中小民营企业)。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 2022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94,651元
· 2023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218,312元
· 2022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90,603元
· 2023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05,931元

城镇非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218,312 - 194,651 = 23,661 元。城镇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105,931 - 90,603 = 15,328 元 。

北京的私营单位不仅收入是非私营的一半,收入差距还在增加。但社平工资是一起计算的这就出现了一个搞笑现象,2024年北京市社平工资为 11,761元/月,比2023年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还高。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是社保根子上的病,参保有门槛,并且这个门槛高于许多人的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左右,参保门槛60%社平),这就很不合理。

而且社保如果是强制的,那就不应该与个人工资挂钩。

对于企业,应该按区域发展水平设置一个统一的固定基数,这样他所雇佣的每一个人,无论工资高低,社保成本都是一样的。同样的,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部分,也就只有工作年限一个参数,从而实现基础养老金总体平等,消除两极分化。

而对于职工个人,则应当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样,设置不同的参保档次,让人人都能参保得起,自由选择,丰俭由人。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多缴多得,少缴少得,谁也别怨。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会越来越难产了。因为这个玩意不可能永无止境的涨,大家承受力有限。比如杭州吧,别看什么主播啊,程序员的。其实杭州普通打工人工资并不高,也就七八千甚至四五千都一大堆。但是你看社保就是1766。也就是1比4。社保最多涨到2500左右已经到顶了。再涨公司吃不消,打工人也吃不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种问题其实挺适合做成高考作文问考生支不支持社保基数上涨理由是什么,但现实是高中语文教育只会教学生写大字报

知乎用户 发表

生孩子一年补助3600,只要生5个就可以买一台

iPhone17promax2T了。

关注我,给你更多理财建议

知乎用户 发表

结合“9月1日起,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一起看。

原本就想让所有企业主都给员工缴社保,企业主都觉得困难

现在还上调缴存基数,企业主不得被迫减少员工?就业压力不就更大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简单,数据不好看呗,社平工资哪里来的?缴费公司自行申报的,现在因为税务系统更新了,很多公司都没法乱申报工资避税,所以高管们的真实工资数据上面都知道了,这才是前几年社平工资和社保基数年年大幅上涨的根源,因为大家都被富人的收入平均上去了,现在的经济形势大家都懂,基层不停降薪,高层可没有影响的,加上被迫合规申报的公司越来越多,可以预计平均工资这个数还会继续上涨,所以社保基数也得跟着上涨,但是社保基数越高,舆论反应就越大,所以社保局这两月肯定都在努力想办法怎么“统计数据”吧。

其实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出发,现在的社保制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最好的办法是降低缴存上限,毕竟根据现在的规则,缴存越高对个体越吃亏,基数上下限的差额也过大,应该改成覆盖广,低基数低收益的普惠性退休金,给个人和企业减负,把缴存上限从现在的三倍社平降到1.5—1倍即可。

另外肯定很多人会说什么体制内退休金高他们不会同意,其实现行的退休政策,体制内差距也是超级大的好么?同样是处级干部,不同省份的退休金差距可能从几千到1,2万,你以为他们内部没有反对意见?社保政策从现在的按省份结算改成全国统一基数缴存结算也更方便人口流动和资金调配,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和最低工资的差距大到无法装聋作哑的程度,最大的可能是在做研究,会做出改变。

社保缴纳方式应该更灵活,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年龄不同工资段不同需求的个体,应该有不同的方案可选,一刀切的方式做方案容易,但是执行难,企业和员工很多不配合,需要做出改变。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数这个决定很难做,拖着总比被骂好。

自己做了小公司之后,深感社保负担之重,反之其他的税务成本在当前的政策下是很轻的(小规,开票不多,流水不多)。

换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好事。

国情在此,问题但凡能拖着是不会想办法解决的。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改革社保制度或者反内卷提升利润,总得选一个去做。

以上看法,仅以税务要求较低的小规视角来分析,轻喷!

知乎用户 发表

16年是出生人口最后的高峰。

16年出生的孩子,假设固定24岁就业(如果有足够岗位的话),那就是2040年。

我想说的是,我们还有15年的好日子,急啥?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不好意思说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比税收的可操作性大的多,每年都能改

知乎用户 发表

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否则并不是光靠提高基数就能多收到钱的。

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社保缴的多了,实发工资就少了,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实发太少不够生活,就只能断缴社保了。

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政治生活,极少参加工会活动和社区活动,因此对处于其他阶级的人当下的生活是了解不多的,也很难有同理心。对于很多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就算现在画的饼退休后真能吃到,那也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更多人只能活在当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能涨肯定早公布了。

不公布那就意味着不能涨,甚至不能保持齐平。

那不如晚公布多收一天是一天

知乎用户 发表

将失业人员的收入纳入社平工资计算

然后将 三倍的社平工资的社保上限,调整为5倍或者更高

知乎用户 发表

最低工资,实发工资,社保基数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体制内,实发工资>最低工资>社保基数,目前按实发工资上缴。

体制外,实发工资≥最低工资<社保基数,一般按社保基数上缴。

体制内外员工的感觉明显不同,非国有企业主,个体经营老板怨声载道。

可不可以选择一个省,一个市县试点,无论体制内外,执行统一标准,要么都按实发工资上缴,要么都按社保基数上缴,能不能稍微弥合一下阶层裂痕,减少社会骂声。

毕竟在任何时候任何区域,叫好声强总比诅咒声强要好许多。

知乎用户 发表

高点好啊,高点妙啊。等收入百分之六十都是上头的就和北欧税收对齐了,到时候可就要求独立咯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1号起开始强制缴纳社保,以前如果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企业还能继续聘用这些员工,员工也能维持个温饱。但是开始强制之后,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肯定不会出这个钱的,只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如果扣完之后员工还得倒贴钱,那就真的成了自己倒贴着钱上班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其实是相当特殊的.

毕竟是首都. 各部委也都集中在北京. 跟别说还要夹带各种事业单位\学校等.

北京的体制内比例显然是过高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正常的,但单拿一个城市来说,必然是过高.)

以前双轨制问题不显. 毕竟是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 现在搞并轨,问题就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最低工资规定

(2004年1月20日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公布 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

巧了,缴费最低标准也是月社平工资的60%(很多地区此前按照40%执行,前几年统一为60%)

如果时机成熟,条件允许…..(疯狂叠加)

直接建立最低工资与最低缴费标准的自动关联机制。

知乎用户 发表

程序员,我老家农村,爸妈200一个月。我是上海户口,最近辞职转成自由职业了,一个月最低按照缴纳2000,算是留点念想。反正我是对养老金不抱有任何希望了,自己养活自己。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平均工资定的。缴纳和发放都是跟着它走的。

如果失业率高企,平均工资并不能反映居民的平均收入。

众所周知,北京长期清退低端人口。餐饮之类的基础服务业萧条,甚至能在其它行业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推高平均工资。低收入人群脱离统计口径,中高收入占比提高,平均工资涨得更快了。

这导致平均工资大幅跑赢通胀,甚至经济越“差”,养老金涨得越快。

中高收入群体相对低收入群体更加稳定。


出乎意料,平均工资增速只有1.5%

知乎用户 发表

放风9月强制社保,准备看看风向。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金这个东西从一开始就不该搞什么多档次多年份多拿这种。

马后炮来说:

1、按照户籍当地社平工资的20%为最低档,加50%为中档,80%为高档,总共就分三个档位。

2、交养老金统一年份20年,不搞年份上的多交多拿。交满20年就可以领,不足不领。

3、全面强制缴纳也可以推行,社平工资百分比就得调整,但就分三档是基本原则。

4、视同缴费完全是双标的,体制内为国家做贡献,农民的公粮也同样是贡献。政策推行当年开始算,不分农城,达到领养老金年龄的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并当月开始领取,没到领取年龄但是离退休不远的(<20年)则先把不够的年份一次性交齐,剩下的则交到退休正好。这条只针对政策推行当年。

5、缴纳的时候以户籍当地为标准,领取时同样。比如虽然是北漂,年轻时候赚得多交得少,领的时候自然比北京大爷少。户籍难免改变,则可以按照不同户籍缴纳月份百分比综合计算。

现在出生人口少了,也可以在养老金上做文章:

1、统一退休年龄延长,男63女60。

2、女性生育一孩退休年龄提前2年,二孩再提前3年,三孩及以上每个2年。极端特别情况,比如生了12个(这是真不可能吧),那么理论上她可以35岁领退休金,则不用再缴纳后续费用,直接领取。

说来说去,能做到刀口向内(老爷少拿,尽可能多的普通人拿)确实可以使党永葆青春活力,但是真的困难。

知乎用户 发表

更新,上海社平基数发布了12434 7460 37302

我有点不明白,社保基数是基于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那就只是一堆客观意义存在的数字,那有什么可延期的必要,社平又不是他们想改就能改的。

除非想改变社保基数的确定方法,但是又有一些地区已经发布社保基数,所以我也不明白他们延期的意义。

知乎用户 发表

咱不知道,但看这个标题,倒是想起了最近的印度尼西亚,有人说,这是美帝搞的鬼,但问题是,为啥议员们给自己涨工资和福利呢,再往前推一点时间是孟国,总统居然直接跑路到邻国了,而每年的年底,美国自己,其的一部分联邦部门动不动就因为缺钱而面临停摆,然后这个现象又被说是资本家控制美国的罪证,但最近的以及以前的,有关于美国总统会见美国资本家的新闻,比如川普会见美国的各个大资本家,似乎不像是政府害怕资本家的状态啊,反倒是资本家们一个个噤若寒蝉,比如助力川普复辟的老马,效率部才干了几个月就被挤兑的干不下去了,差点坐了审计署的飞机,最后弄了个灰头土脸,又花钱消灾,灰溜溜的弃政归企,难道,问题的最终答案,就像川普这个总统兼大资本家说的,美国被某某给控制了,那是谁控制了美国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就像魔兽世界一样,每隔两三个版本就要把数值和属性压缩一次,不然就会出现一刀9999999的现象。

知乎用户 发表

估计会降低点,但估计内部争议很大,要反复讨论。

知乎用户 发表

前两天看到的社保基数确定的方法,不保真:

社保基数下限是平均工资的40%-60%,当然国内一般按60%计算~

但同时最低工资也应该位于这个区间内,也就是平均工资的40%以上,但实际上由于贫富差距问题,国内的中位数远远低于平均数,最低工资标准更是连中位数的40%都达不到,这也导致有些人五险一金缴纳的和自己工资差不多。

这个数据提高了不提最低工资说不过去,提最低工资又影响很多人,当然就不好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像这种众筹式且不公平的福利制度,欧美早就走过了,行不通的

最后的结局都是类似庞氏模型一样,资金池入不敷出爆掉

然后走私立,公立医疗服务并存的模式

私人医疗服务,贵死,有钱的去消费

公立医疗服务,排队等到疯,普罗大众去排….

知乎用户 发表

1. 什么叫社保基数

社保基数来源:当地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保缴纳标准:60%-300%当地社保基数

2. 老爷们的工资计算方法

在职老爷&退休老爷:工资涨幅参考当地上一年度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平不涨,我怎么涨工资?**社平不涨,我的工资谁来发?

3. 在职老爷的公积金计算方法

公积金系数:双边合计24%,乘以本人的社保缴纳标准。

假设社保基数10000,三倍基数30000;三倍基数的老爷,公积金为7200/月(个人3600+公司3600)。其中公司缴纳的3600元,进个人腰包,同时个人也要承担大约3300的五险支出

可以说,老爷的公积金,可视作为五险返现!

总结:社保基数涨5% = 工资涨5% + 公积金涨5%

我当然支持涨,因为:

知乎用户 发表

先不说社保基数比最低工资高那么多

单就连公积金基数都还不到社保基数的一半!

知乎用户 发表

按4000块钱工资交社保,缴纳基数不是4000而是6821块钱。

养老保险部分单位交1091,个人交545;

基本医疗保险单位交600,个人交136;

养一个工资4000的员工单位四险要交1807,员工个人交732。这还没算公积金部分。假如今年真的要全部交社保工资成本最低直接提升50%。工资成本占总成本高于20%且净利润率低于10%的直接别干了。

估计不足50%的人在按工资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的单位,9月强制社保再加提基数这个局打算怎么解。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所有回答和建议,都代表答主乐观性格的体现

比较像49年可以离开,而未有离开的文化人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猜今年要评估九月“强制”社保的执行效果和意愿,甚至直接拿这个当借口赖过去。

社平是必不可能降的,降了就是信心总崩盘。

如果评估结果一般,该不交还是不交,那么基数包涨,最多就是给低收入/失业人群一个豁免(推迟),翻译成人话就是愿意交的多交点,然后相信后人的智慧;

如果真的逼着交了社保,或者说出现了断崖式弃保,那么统一社保基数下限就会成为历史,以后会以实际工资作为唯一基数。

不过我不认为蓝色app上激烈反对社保的人群会支持第二种,这个制度本来就不仅仅是在和塔博弈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关心,取消社保能不能让人多生孩子?

还是要回归养儿防老,其实防啥都行,重点是养儿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尬住了呗

降支出,那是肯定降不了的,不仅仅是说为了保障现在退休人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持社保体系,击鼓传花,最怕降价。现在还在缴纳的,尤其是年轻人,图的就是一个退休工资能达预期,你现在告诉他们,达不到预期了,问,还交么?

按北京的基数,缴纳三十年,退休开三千?

那降不了支出,就要增加收入,问题来了,增加收入可行不?

不行!

现在只要你不是体制内的XX,什么经济局面,什么收入,很清晰,很明白,有空间增加么?没有!

基数关联收入。

基数低——收入低——难以运营

基数高——能满足支出——但是没有空间

尬住

知乎用户 发表

升了被骂,这种经济下社平工资怎么还在升?可经济都升5.3%了,社平工资还降?也没法服人。而且基数降了,更入不敷出了。左右不是人,还是九三过了再说,省得被骂,没人关心九三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每年7月固定社保基数涨,1月医保基数涨,疫情后涨幅都近10%

现在的确都没公布新基数,

应该是全民强制社保的原因先缓一缓

这只是开胃菜,社保还有很多不规范要调整

比如医保可以单独交,是有可能调整成绑定社保交

比如挂靠交社保,没有工资流水,是有可能作废不算的

比如实发工资和社保基数不一样,是有可能调整的

别急

知乎用户 发表

又扯到了社保问题。一直说过,退休金就是最顶级的理财产品,保本增值。一个原本保障基本生活的国家基础福利,硬生生变成了养富人的操作。年年长,究竟是什么东西增值这么好,这么稳定?

此外,缴费基准不统一更是一个典型的不公平。一个有余钱想多交基准之上的人,国家不应该保证并帮你提升这部分的收益,因为这部分收益竟然没有风险就可以得到。。。

至于其他历史原因,非常识的不合理的地方就不说了。

知乎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发表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最低基数不能涨,涨了反而会少收钱,那大幅提高最高基数不就行了,现在最高基数是24k,直接提到50k,而且按照你年收入/12算月工资,你中产还能反抗不成。这么一想感觉危了,现在每个月企业和自己已经要交快6000养老金了,不会明年要交1w吧

知乎用户 发表

2004年国务院人社部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倒数第四段写的很清楚

“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

而现实呐 上海2023年社平工资12307元,

最低工资标准2690元(占比22%),

社保最低缴费基数7384元(占比60%),

后者是前者的2.74倍,差距之大在全世界闻所未闻。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就是个伪命题,现在又到了**社保缴费负担接近临界点,更需要慎重考量**,对于数据的统计自然会延迟,面对目前复杂经济环境更需要权衡利弊后调整,再行公布。

2025年北京的社保基数调整臂往年都晚,一般来说,社保基数的调整通常和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有很大关系,往年主要是7-8月公布,但是今年8月已经结束,依旧未公布,背后涉及到各个方面因素及政策考量

北京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的变化情况及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下所示:

年度 缴费基数下限(元) 缴费基数上限(元) 全口径月平均工资(元)

2024 6,821.00 37247 (计算值) -

2023 6,328.00 33,891.00 11,297.00

2022 6,328.00 31,893.00 10,631.00

2021 5,361.00 28,221.00 9,407.00

2020 3,613.00 26,578.00 8,860.00

2019 3,617.00 23,565.00 7,855.00

截至2025年8月底,难产的现象其实并非只有北京,全国很多省份都没有公布,社保缴费基数依赖于社平工资,而社平工资的统计、测算、最后的方案制定今年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更艰难

[

广告

知乎出品《给孩子的人类文明史》套装 12 册

知乎自营

¥18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638931255788769280?mcn_card_id=1950888678445529081&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印度农民的养老金只有印度体制内的几十甚至上百分之一,

这群人中即使有的离开了印度,成为了印度敌对国家的人,比如某本人等等等等,

却仍然享受着印度农民的孩子供养,

一边喊着打到某本人,山川异域,不共戴天,

另一边,十个甚至更多的印度农民的孩子养着一个某本人,

这么魔幻的事情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印度发生了。


不过咱们就不一样了,北京有着“海量专精确算”,算的再晚那也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而殚精竭虑,大家不要着急,再耐心等待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在之前关于上海社保基数的回答中已经写过了。

根本上就是目前这谈基于“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等的计算和发放公式不合理,导致的。社保基数沦为了博弈工具。

2024年上海社平工资12307元,你怎么看?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说社保的漏洞吧啦吧啦洋洋洒洒一大堆

这能叫漏洞?

这干脆简直叫福报算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感觉今年的社保不止北京没有出,其他省份也没有出吧。

我负责我们公司五险一金的缴纳,我感觉往年八月份就出了,今年还没有出。

今天上午还在跟同事讨论,说是不是不变了,应该不能涨了吧,现在基数都够高了,然后调侃自己拉低了山东省的薪资标准。今年年初最低基数4416,讲实话,我们这个小县城的小公司,百分之八十的人连最低缴费基数的标准都够不到,每每到签缴费基数变更的时候,大家就会惊呼,“这么高,哈哈哈,我工资都不到,剩下的工资谁给我补,到底是谁在挣这么高的工资”,让人感觉无奈。

我们这个地方,我感觉一个女生的正常薪资水平大概在三千左右吧,再高一点,想拿五六千的工资除非你下厂子,进电子厂,干那种计件的工作之类的,一天干十二个小时,不然想拿五六千的工资很难。

感觉现在社保缴费比例越来越高了 ,但是实际上普通老百姓,或者说像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小公司的人,社保缴费基数变高,对我们来说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有的人想申请不缴纳社保,因为工资本来就少,然后扣除个人保险,到手后就更少了,家庭负担又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到处是用钱的地方,钱都不凑手,还得扣一部分,确实也是一种负担。

感觉钱都“不值钱了”,去一趟超市,不买东西少拿两样,也得一百多,所以人都变“抠”了,逛商场也是光看看不买,因为实在是经济有限。

具体我也不知道咋说了,反正就俩字“没钱”。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学市场营销的时候学过一点东西,说的是商品价格和销量及收入利润的关系。

商品单价上涨单个商品的利润会上升但是会压低销量,这就得看企业想要什么了。

是薄利多销追求收入和占据市场比率最大化还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多时候这两者是冲突的,就看企业如何选择了。

当然如果你能同时保证涨价还不影响销量那就另当别论,这就不是市场营销学能够解释的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也没出,新的出之前五险按之前的,公积金按上一个年度的月平均单边乘0.07。

知乎用户 发表

突然想到难产这个事,社保基数难产太久的话,不会是养哪吒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了。会有类似降低基数的保民生措施的。

且听龙呻吟。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9月18号,终于发出来了。

自2025年7月1日起,北京市社保缴费基数:

(1)下限调整为7162元/月.

(2)上限调整为35811元/月.

(3)年度平均工资为11937

往好的方面想,2023年是6326,2024年是682 1,2025年是7162。

都知道肯定会涨,但今年明显这个幅度是下来了。

平均工资接近12,000了,没到12000的朋友请反思一下,是不是拖了大家的后腿。

知乎用户 发表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保底和300%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而北上这两个城市过于特殊了,一个是首都,一个是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他们的平均工资实在是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再加上现在社保这么敏感……估计在考量和评估各方面的影响,想以一个影响力最小的方式进行公布。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文里指出了目前社保缴纳的几个问题,你把这几个问题放在北京上海想一想能中几个:

https://mp.weixin.qq.com/s/PFkqMzvfN4xtdxtD7nEr1Q

**1.小微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率较低。**执法检查发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基本能依法给职工参加各项保险,而中小微企业参保率还不够高,“应参未参”缺口较大。

**2.断保”现象时有发生。**多地反映,近年来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断保、欠费现象比较普遍。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调查,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遵缴率(缴费人数占参保人员的比例)从2011年的85.2%下降到2022年的80.8%。

**3.选择降级、低档参保。**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参加居民保险、居民选择较低档参保。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中,以农民工为主的部分非农产业就业人员选择参加缴费较低、保障水平有限的居民保险。执法检查发现,个别地区出台政策,允许企业职工不参加职工医保,而参加居民医保。在居民养老保险分档缴费方面,执法检查组在农村开展抽样检查发现,约80%的村民选择最低档缴费。

**4.低收入人群缴费压力大。**社会保险法第3条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五项险种缴费额占职工工资的35%左右,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的缴费均由个人承担。执法检查发现,不少低收入人群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每年上调,低收入人群社保费同步上调,造成低收入人群“被平均”,加重了缴费负担,这也是近年来部分低收入群体“断保”的重要原因。

**在最高法司法解释二引发的舆论风波(这事儿上最高法挺冤的)还没有完全褪去的同时,如果北京上海再拿出一个很高的数据来,那非常有可能引发轩然大波,但是怎么讲呢?**公开还是会一定公开的,毕竟北上是全国的标杆;在什么时机公开就不好说了。

最后附一张之前51社保搜集的全国部分城市已经公开的社保基数,而北上的基数吧,一直以来都比较格格不入。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本养老和最低工资挂钩,

缴纳二十年的,领和最低工资一样的退休金。

以此为基准。

缴纳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半。

缴纳三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点五倍。

缴纳四十年的领取双倍最低工资。

最高四十年封顶。

有钱人可以去交个人养老金不在社保里边。

知乎用户 发表

吾有一计

退休的时候,将自己缴纳的社保和公司缴纳的社保全部返还。但必须用于投资国内高分红股票基金(把股市拉起来了)。着急用钱的可以抵押基金份额办理银行贷款(把银行贷款拉动起来了)。

所有人每个月只发1500基本生活费。(消除城乡及公务员差距,实现人人平等)

70岁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个人基金卖掉。

而且这么做,老百姓很难挑理儿,毕竟缴得多,拿的多,退休一次性都返还了,自最多损失点利息,但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国家也没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可能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涨肯定是必须要涨,不然和国家整体经济上涨相违背,步调必须一致,不然要换人;

二、涨多少的问题,涨多了涨不起,因为涨了退休金也要跟着涨,本来缺口都很大了,而涨少了不合适,毕竟是大哥大嘛;

三、现在退休延迟,缴纳年限提高,很多人已经买不起了,再涨会有更多的人弃保,缺口会更大,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四、还没想好,想好了再说。

知乎用户 发表

2025-09-18更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以下原答案:

甄士隐小时候喜欢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甲乙丙玩石头剪刀布。

有一天他们进行了如下比赛: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布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石头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剪刀

甲乙丙:… 甄士隐,你怎么一直不出啊?

甄士隐:我爸爸和我说我是公侯之子,最终解释权在我这。

知乎用户 发表

年轻人交完社保请忘记社保这回事,免得徒添烦恼,你注定拿不到退休金的,多私下储备一份养老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看过一个说法,社保基数如果上涨,社保负担就会更重,在这种环境下不行,如果社保基数下降或者保持不变,你让GDP怎么办,与其两难还不如直接不说。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看大陆天天嘲讽蔡英文,结果蔡英文是实实在在把军公教的退休工资打下来的,台湾退休财务状况本来预计2020-2030会破产砍完直接好转,人家作为公务员领袖是真能自己砍自己一刀,你让这些人砍自己一刀怎么可能呢,预计还得再加基数,因为穷b的钱真的好收,军公教的退休金是真的不能砍

知乎用户 发表

有条件的,例如没有买房,孩子上学,可以跟老板商量的,或者个体户,小企业主,就别交养老保险了,直接注册灵活就业,只交最低起步医保就行,别送钱了。跟老板商量公司缴纳的部分五五分了,大家都省钱。

普通上班的那没办法,必须交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猜想是.

社保基数要是跌了,明年退休的人退休金就要跌了。

肯定有人不乐意。

知乎用户 发表

但凡疫情时期留个缺口,哪怕是最后一两年松一点,压力都不会这么大。

如果什么时候再突然来一次疫情,可跟我没关系啊。

知乎用户 发表

付费上班,其实可以搞搞试点,说不定有戏

知乎用户 发表

能咋办,看能收多少呗。

==========================

上调基数,弃疗的人会不会更多?万一收的更少了怎么办?

下调基数,有先例吗?能么?告诉别人这钱不用交那么多?

或者,其实今年基数高了还比往年收到的钱少了?

所以?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和公积金(公司加个人)扣的钱,已经比我同事的工资高了。

保真。

知乎用户 发表

降低社保基数以后,一部分高工资的人也会按低的基数缴纳。虽然一边是赢赢赢,但是到了个人利益上,普通百姓对社保没啥信心。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去社区诊所拿药,诊所的挂号和付款窗口为了方便老年人,不但显示屏搞得巨大、声音也调得巨响。

我前面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挂完号后,机器很大声地报出声来:您的余额8万****!!!

我几乎被这个声音给施了定身术,内心无比的震惊、震撼……直到后面一个人说了一句“我滴个妈呀!”我才回过神儿来!

今年不光是题主说的北京,而是很多地方的社保基数都没有公布,我所在的上海,也是默默地在按去年的标准在执行。

在诊所的这一幕,恰恰是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揭示的是当前中国社保体系的核心矛盾:不断增长的养老支付压力与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速之间的矛盾。

一、社保与养老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简而言之就是当前在职劳动者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直接用于支付当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医保的个人账户余额是自己的,但养老金大部分是统筹的,用于当期发放。

社保基数的核心作用是用它确定缴费的上下限,缴费下限通常是基数的60%,上限是300%。这一基数不仅直接影响每个月的缴费金额,更与未来退休金的多少密切相关,退休时能拿多少退休金,就是取决于整个职业生涯中的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

因此,社保基数的调整至关重要,它既决定了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金)这个“资金池”能收入多少,也关系到未来退休人员能领取多少。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在内的众多经济大省,都采取了和上海一样的做法:暂缓公布新标准,要求用人单位继续按2023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来核定缴费金额。

这些涵盖了中国经济最活跃、吸纳就业最多的区域,它们不约而同地集体“难产”绝非偶然,而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折射出当前的经济压力、企业负担和社保制度可持续性三者之间难以调和的复杂矛盾。

二、难产的原因

1、经济压力

在经济上行期,大幅上调社保基数,基金收入增加,未来养老金也更有保障,各方都乐于接受。但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上调社保基数意味着直接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和个人当期支出。

政府面临两难抉择是“稳就业”和“降成本”到底哪个优先的考量。如果大幅上调虽能充实社保基金,但可能压垮一批企业,导致裁员甚至倒闭。如果不上调或小幅上调,那么社保基金收入增长乏力,又难以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

最终在“短期稳就业”和“长期基金安全”之间,政策天平目前明显倾向于前者。政府不愿因基数上调给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只能暂缓公布暂缓公布或极小幅上调,实质是为企业和个人阶段性“减负”,为特殊时期的维稳之举。

2、企业负担

社保缴费是企业人力成本的核心构成之一,尤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今年 9 月 1 日实施的新规明确“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企业必须全额合规缴费,这将使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压力巨大。若此时再上调缴费基数,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负担,可能导致企业缩减用工规模、延缓招聘,甚至退出市场。

地方政府深知企业已不堪重负,不敢轻易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极度谨慎,宁可延迟也不冒进。

3、社保制度可持续性

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的结构性压力。文章开头那位“余额巨富”的老人,正是中国“长寿时代”的缩影,也直观反映了老龄化加剧与赡养比恶化的现实。

退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平均领取养老金的年限持续延长,加之生育率走低,导致缴费人群相对缩小、而领取人群不断扩大。这一增一减使得养老金的支出规模呈刚性增长态势。

在此背景下,暂缓或小幅上调基数虽能短期减轻企业负担,却会削弱社保基金的收入基础,加剧未来养老金发放风险,影响制度信誉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因此陷入“短期维稳”与“长期破产”的两难困境——不调基数危及未来,上调基数又危及当下。

这一困境也直接影响了今年的社保缴费节奏。往年每到8月底、9月初,都有人过来问“工资是不是发错了”,因为到手收入会因社保缴费基数上调而减少几十元,所以人事部门总会不停地重复这个答案——“因为社保缴费基数上调了”。

而今年至今仍然没等到当地社保部门公布新一年的缴费基数,企业只能沿用上一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为护理员缴社保。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後,正是制度可持续性压力所带来的延迟与犹豫。

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难产”,本质上是政府在多重压力下被迫采取的一种被动拖延策略。也是经济压力、企业负担与社保制度可持续性这三重目标相互矛盾、难以兼顾的表现,任何方向的调整都会引发其他领域的风险。

正因如此,作为一种临时应对,各地不得不采取延缓公布甚至观望的做法,以等待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明确、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或更高层级的政策协调来破解这一僵局。

知乎用户 发表

公司就是因为这个,社保公积金都不给发,我还依靠这个还房贷呢,悲哀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就是在社保解读正式开始实行的下个月出答案了。这样加入了一些原来不交的人,才有理由把完全偏离实际的数字拉回正轨,同时扩大缴费人数。

这个扩大的人群一旦开始缴费了,就有了沉没成本(个人+公司),以后再慢慢提高缴费基数,如果他继续交,社保池子赚了,如果他断交,社保池子还是赚(公司缴纳的不退)。俗称,双赢,池子赢两次。实在不行,就延长缴纳期限,还是赢,赢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本来看戏的,结果江苏先涨了…是拿江苏先试水,后续再跟进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都知道越涨越难,越涨越少,但是。

我自己定个政策把我自己的钱弄少了,不开心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着不得死几个警告一下?

有人扒一下谁负责的这个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实际出发提问

这个社保基数的真实身份其实是 :税基

既然是税基,就应该由纳税人确认同意之后才作数

但是现实却是年年涨税人们却犹在梦中不自知!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不用太在意这些事情。自己该交社保,交了,就行了。

听话 照做 执行

即可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5亿人、3亿人,同比均稳中有增。上半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53万亿元、总支出3.89万亿元,6月底累计结余9.8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步推进,上半年调剂资金已经调拨到位,支持基金困难省份养老金发放;共为1479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等768亿元。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55万亿元。社会保障卡功能进一步拓展。全国持卡人数达13.9亿人、覆盖98.9%人口,其中领用电子社保卡10.97亿人,覆盖77.9%人口。

虽然目前社保基金宗收入是大于总支出的,但是还是得增加社保基金的流入啊,以免后期万一收入覆盖不了支出怎么办?所以,需要用人单位都为员工购买社保。

首先,其实社保大多数公司都是在交的。因为必须要给员工交社保这件事情,其实企业心里都是知道的。尤其是社保归税务局管理以后,更加重视一点了吧。而且员工自己也都明白,得有社保,不然,自己干嘛上班呢?不就是为了退休以后有养老保险吗?不就是为了生病,有医保吗?以及工伤、失业和生育,这三项福利待遇。所以,即使有些企业不给员工交五险,或者是有些个体工商户没人给交五险,员工和个体工商户也会想办法给自己交上的。甚至作为员工,可能会去劳动仲裁企业,要求交社保。所以,其实社保新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很多中小企业不是不交社保,而是不规范。比如,需要入职3个月或者是半年后才给交五险。

而且,这部分成本其实是可以转移的。比如我对象单位,因为老板被劳动仲裁怕了,每个离职员工都去劳动仲裁要求辞退补偿和加班费、社保补缴等。所以他们公司现在是入职就交五险的,只是把公司和员工承担的费用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走了。比如以前试用期员工能开四千,现在开三千,剩余的一千用来交社保。放心,老板们的思路多得很,他们还有法务顾问,比我们专业的很。

既然敢出台这个政策,肯定是衡量过的。不可能出台这个政策会导致中小企业倒闭,还硬要出台政策。要求全体劳动者强制双休这种政策,估计才是不敢出吧。交社保而已,该交。不然社保亏空太大了,用什么钱发退休养老金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发布了,下限7162元

知乎用户 发表

把事业编社保待遇向企业看齐,大大减轻负担,公务员也降,和税收降幅看齐,全国人民都支持,处级以上干部退休金上限不超过基层公务员工资两倍。提高在职人员工作收入。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口结构已经崩盘了,

还是好好享受当下便利的生活吧。

想一想猪肉晚上怎么做,是炸酱面还是回锅肉。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公司就是因为这个,工资都不发了,家里都揭不开锅啦

知乎用户 发表

个人缴纳的部分可以还给我们吗?不想退休还不行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兄弟们把你的余钱定投黄金纳指比特币,等你退休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应该是头一年推迟这么久社保基数还没出的年头了吧。

应该是社保局经统计,没法再继续按10%比例上调最低基数,但是不上浮,国家社保和医保最大的亏空怎么办。

上浮,企业接受不了,员工个人也承担不了。

一直在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但是太难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这个东西就奇葩,就应该按照实发工资数缴纳,该交多少交多少

知乎用户 发表

@有杕之杜

@狗肉 花与果

@延陵

这是我看了该回答,与评论区评论的思考。请多指教!

该图为到手工资有错误,个人到手现金占成本错误。以下为我的计算。

我认为每一位工作领工资的人,应当去了解并计算自己的工资与社保的关系。这是个人的义务(交钱)与权力(享受待遇)

以上图为例,上海最低工资2690按2700算,上海规则是到手最低,不用再扣社保。

社会保险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5种保险简称:社保。
1.0

按回答,上海社保最低基数是7384按7400算。

社保占工资比例35%-38%按40%(为了方便)

7400*0.4=2960,2960是基数7400需要交的社保费

员工最低工资2700。上海公司负担一位最低工资员工,实际支出成本2700+2960=5660元/月

1.1

最低工资情况下,员工到手工资/公司成本。2700/5660=0.4770318021,员工拿到成本的48%,享受社保待遇

1.2

养老保险,退休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养老金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50岁退休按195个月计发,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领完后就只有统筹养老金了。如果在领完前死亡,个人账户部分一次性做遗产取出,统筹部分取消。

养老金个人承担8%计入个人账户,7400*8%=592

1.3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计入个人账户,医保定点可使用。7400*2%=148

1.4

最低工资到手2700,加养老,医药个人账户。2700+592+148=3440元。占公司成本比例3440/5660=60%。相当于40%统筹社保了。

统筹社保待遇价格:5660*40%=2264元(养老保险为7400元挡位)

养老592/5660=10%(存银行死期),医疗148/5660=2.6%(医疗储备金)100-40-10-2.6=47.4。到手现金约48%符合1.1结论。

社保基数及以上工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与工资关系。社保按个人11%(养老8%医疗2%其余1%),公司27%。

按工资10000元/月算,一年1万*12月=12万/年,公司成本12700元/月。

个人所得税按年算的。上海5000以上的开始超额累进,5000*12=6万(免税)

第一档36000,收3%。36000*3%=1080

第二档10% ,60000-36000=24000 24000*10%=2400

个人所得税总共1080+2400=3480 3480/12=290/月

2.1

员工月工资 10000,应交个人所得税290。扣除个人所得税10000-290=9710

个人承担的社保10000*11%=1100每月。扣社保和个人所得税后为10000-1100-290=8610每月现金

2.2

公司成本为工资+社保(公司承担部分)10000+2700=12700

2.3

个人扣社保税后现金与公司成本比值:8610/12700=0.6779527559≈68%

2.4

个人权益:现金+社保+所得税+养老个人账户+医保个人账户

8610+800+200=9610。

个人权益与公司成本比值,9610/12700=76%

享受社保统筹的价格为2700(公司部分)统筹养老保险为10000元挡位。

3

依据1.4,2.4结果。

2264元享受7400统筹社保,2700享受10000统筹社保。

公司社保比例,养老16%,医疗+生育9%。失业工伤忽略做误差。

假如统筹医疗+生育当作一样待遇。10000和7400的统筹社保挡位差=10000-7400=2600

2600统筹养老保险价格差2700-2264=436。每100元统筹养老保险价格为436/26=16.77元/百元统筹社保。10000元统筹养老价格约为1677元每月。医保+生育价格为2700-1677=1023元。

PS:我16年高中毕业至今9年,工作过18个月,仅交职工社保2-3个月,和每年的居民医保。看温大提过交社保是利好普通人的,知道这个概念,但还没有数学计算,没有实施。本次在动态又看到这个问题,正好计算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快点啊,我等着鼓掌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年份      社保      医保       城乡居民医保      最低工资(一类)
2015年    2423      2423       120               1470
2016年    2722      2722       150               1470
2017年    2977      2977       180               1620
2018年    3286      3286       180               1620
2019年    3093      3093       220               1620
2020年    3093      3093       250               1620
2021年    3638      3093       280               1820
2022年    3638      3093       320               1820
2023年    4317      4090       380               2020
2024年    4317      4090       400               2020
2025年    4600      4317       450               2020

查着查着,百度开始限制我搜索了,政府单位的网站一条都没有,都是社会新闻


也就是在2025年,一个服务员拿着3000的工资,缴着4600标准的社保和4317标准的医保,大概个人负担550元左右

知乎用户 发表

版本要更新了,下面请欣赏第六套广播体操:老登的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你看看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王珞丹, 张嘉译主演), 那里面描写的首都北京都没钱搞社保, 流浪儿没有孤儿院可住, 只能靠拾破烂和偷盗为生。 患一型糖尿病的流浪儿(黄毅饰)也得如此, 最后干脆是和白血病患者(姜析源饰)一起去援西藏(去西藏谋生)。 有犯罪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没有司法局管辖的精神病管制院可住, 只能由家属监护, 导致其在医院杀死美丽的女医生孙萌(赵秦饰)。 片中的流浪儿锥子(黄毅饰)的父亲在美国, 因为没有中美司法条约, 所以我们管不了, 但是这个小女孩的父亲在国内, 政府应该是根据《婚姻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征收抚养费, 如果没有这类法条规定, 那就应该修改有关法律。

知乎用户 发表

权力中心越近,关系越复杂

越不容易找人做决策,因为决策等于背锅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他想涨,客观条件又不支持他涨,所以就卡在那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达拉弗曲线了,降才能涨税收,但降太丢面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本来就不应该这么长,或者说前些年涨的太多了

导致现在企业和个人承受的吃力

如果继续上涨,那么很多人都沦为为社保打工了

有些企业是微利,社保承担的吃力,有人就说了交不起社保的企业就应该关闭

可对于有些人来说一个月能挣个两千块或者三千块钱已经是很不错的工资了

而且拿着低工资的人大有人在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很多工资的

如果社保基数继续上涨,估计有很多人开始想办法就不交社保了

眼下活的都不好,怎么可能考虑长远的养老问题呢?

而且很多人认为自己交的社保是替别人养爹妈

长或者不长对于很多人没意义了,已经有很多人失业了,眼下都艰难的很

估计断缴的人很多,从小红书上就看到了很多

这对于北京的经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非是不在乎这经济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7月起公司社保涨了 公积金也涨了 算下来没有亏

知乎用户 发表

关于2025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的通告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政务公开_政策文件

24社平:11937(历年北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便民服务_业务名录

上限:35811

下限:7162

基数下限上涨5% (24下限:6821)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基数加上GDP增速,完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降一降,不能年年加码,得给企业和劳动人口喘口气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借地方,感慨一下!

有些单位发的补充医疗,比我们按最低缴费的个人部分都多!

套李网红的一句话,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主要原因还是

社保基金日益增长的社保基数需要与落后的劳动人民的工资之间的矛盾。

知乎用户 发表

怕了,最低工资不调,社保基数那么高是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养老金上涨没有尽头的话

2万养老金40年后可以领多少【每年上涨百分之3】

20000*【1+0.03】40=65240

2000养老金40年后

6524→_→10倍的差距比别人零头的多一点咋就先不谈了

40年后普通人的工资能拿6524吗

尤其是拿6万多的养老金,40年后的小屁孩能养得起吗?


你说拿100的老农民怎么不说

傻孩子40年后哪有农民,就算有农民他交公粮吗?交三提五统吗?免费服徭役吗?交过各种乱七八糟的税费吗?

→_→不然凭什么给他发100块,不劳者不得食

→_→虽然100的确实不用发了,但是那才几个钱,还有领两万的40年后他就6万了啊

这支出可不是砍掉100就能补的回来的


最后给感兴趣的看一下100,40年后能拿多少

100*【1+0.03】40=326

→_→如果他不砍的话,40年后泥腿子能拿326的巨款呢,涨幅高达百分之300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是,还在安抚那些闹事的体制内老登吧……

毕竟,一个调休都可以研究半年,听起来很离谱,不过想到体制内那么多老登,就知道半年挺不容易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月薪3w,大城市耗着都是脑子不清楚的,赚不到几个钱,存不到几个钱,纯粹就是做贡献的大好人。等35岁被裁员失业回老家,社保断了,公司交的大头打水漂,没有工作孑然一身,而小学倒数早就通过成人本科学历或者国开学历考上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靠关系或者军转去了水电气烟草等国企央企,而你却一事无成,大城市找不到老婆,小地方更找不到老婆,loser 中的loser

知乎用户 发表

根据知乎小粉红的两个常见论调:

1. 月薪3000根本招不到人,所以最低工资没有意义。随便招个工人也得七八千(前几天还在知乎评论区看到个逆天粉红说北京跑滴滴一个月随便赚一万六)

2. 就算不交社保, 交社保那笔钱公司也不会发给你。

现在还不出最新社保基数,一定是准备给大家一个惊喜,直接规定最低社保基数1万,就当是给劳动者的福利了,大家不必感恩,这都是大家应得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常规是要提升缴费基数的,再加上9月1号要全员社保,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压力巨大。

涨也难,不涨也难,所以肯定是国家也在综合考虑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目前企业基本上是先按原有上半年不动的基数交着,等有政策出来,如果有变化再改呗。

9.17公布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退休工资和社平有关,社保缴费基数也和社平有关,涨了就是年轻人多交钱,用人单位多交钱,退休的多领钱,这个基数影响的是整个社会,老爷们还是要思量一下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呵呵,我能说脏话吗?如果不能的话我没话说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反正已经不期待能老了自然死亡了

50多自我放逐几年

找个倒霉的税金小偷,做掉他儿子/女儿

知乎用户 发表

新疆给你打样,社保基数下限继续上调,4999涨到5069。但是今年幅度会很小约1.2%。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那么多老爷,怎么平衡调整基数?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一开始就非常奇葩

最低工资是2000块

但是交社保要按照7000块来交

这么算下来到手只有1000块了

达到了7000块工资的人,反而社保交的比例少

相当于是穷人多收税,富人少收税

现实中,就是大量低端岗位是不交社保的来规避这么尴尬的事

之所以难产了,就是强制要求交社保了,过去的门路不可行了,这就真的很尴尬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金1万的老头,去超市买东西。听到营业员工资3000,点点头说工作已经蛮不错了。

只要能把这个现象、逻辑,用普通民众能听得懂的大白话,解释一遍。

民众都点头说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就是这个理。

社保基数随便出,谁也不会有意见。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社保缴费基数连年大幅增长,甚至超过GDP,但最低工资标准却基本不涨,那涨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企业和其他单位按最低工资标准发工资,那吃饭都成问题了。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成了笑话。

那不考虑最低工资,按社平工资来吧,但XXX也发现了: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也就是999个普通人和马云一起平均的吧。真实情况绝比这个更残酷了。就是没有马云,社平工资也是个笑话:95%的人收入低于社平工资。

那么扣除掉马云和少数几个富豪,XXX会发现,如果继续这样无脑“涨”社平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那就会出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笑话:很多普通人拿的还没到手的工资不够缴纳社保了。

这个笑话其实已经出现了,只是大家没太注意。50多岁的清洁工月薪1500,够缴纳社保吗?不够。

所以再怎么脑残设计,也不可能要求人们付费上班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止北京,截止到9月4号,各省市的最新社保基数都没公布。

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人处于实质降薪状态。而社保基数已经过高了。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内地的人均每周工时这几年一直在涨,相比涨幅缓慢甚至无增长的工资,实际就是降薪了,只是很多人没去算这个。

80后90后打工人猝死的也越来越多,而养老金不公也不断引发争议。

很多人不敢也不愿解释,为什么内地人均收入中位数五千多,可社保基数却远超收入中位数。部分人的养老金更是动辄过万。

这些问题让上涨的理由变得非常牵强。

这几年的上涨已经让很多人主动断缴,继续涨那断缴的人更多,而断缴更多就得涨更多才能维持社保体系的运转。

就目前的养老金差距情况,吓唬打工人不交以后没养老金拿是没用,没几个打工人会觉得自己将来能拿人均收入中位数的两倍养老金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校职工大会,校书记让我们这帮年轻教师不要过于在意现在的待遇,要考虑退休之后的高退休金。

我在下面和我朋友嘲讽他,“我还有干40年才能退休,等40年过去这老登骨灰都烂完了还给我画退休金的大饼,到时候发不出来找他要?”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九月份了,官方客服说原因说是全国社保统筹,工作量大,需要更多时间研判,但我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

核心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保基数进退两难,一方面全面报道经济数据企稳回深,今年5%目标大概率能完成,但社平却不升反降,也可能是社评升了但是是由于不少人没有工资导致分子分母同时减少,分子减少的更快导致的,存在严重失真。

同时从延迟退休,严格社保缴纳来看,社保余额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峻分水岭,需要加大征收力度才能持续,但现实确实基数可能出现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因此官方也举棋不定,都在等更有权威的部门下定论并承担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背锅)。

分割线————————

10号了目前依然未出,另外评论不是我删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照社平工资定的,下限是60%,上限是300%

也就是社平工资如果是8000,那最低缴纳基数就是4800元

哪怕你一个月收入3000元,也是按照4800元的基数收的

这就对工资低的那部分人相当不友好,本来到手就少,还要按高社保基数缴费,那唯一选择就是不缴

你涨任你涨,我就不交

可是当你基数从4800涨到7000的时候

可能工资月收入5000的也会选择不缴纳社保

因为工资涨幅完全跟不上社保基数涨幅

你涨的越快,缴纳的人越少,收到的钱越少

涨了个寂寞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进退两难了,你要是涨了,收上来的钱越来越少,你要是降了,这玩意挂钩着社平工资,岂不是告诉大家经济高速发展,GDP年年5%增长,但是大家的工资反而降低了,这很不政治正确

所以就选择不发,装死

另外附过去六年北京社保基数公布的时间

2019年 7月4日,4713元

2020年 7月17日,4713元(因疫情无变动)

2021年 8月4日,5644元

2022年 7月19日,5869元

2023年 7月25日,6326元

2024年 7月26日,6821元

2025年 目前9月5日,还没动静(社平工资7月初统计局已经给出来了,是12172元,按照60%算最低缴纳基数是7303元,相比24年涨了482元)

知乎用户 发表

自己被自己两头堵 s了

话说,这也全是吹牛上税啦

知乎用户 发表

别的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交的钱是一定领不回来的。

拿广州来说,6000的岗位预算,个人到手4200,每月公司加个人交1810.55元

,交20年

20×1810×12=434400,算上利息,因为利息每年不一样,这是复利,怎么也到50万了,想想你的房贷就好了。

现在退休,按照这个比例,你能收到多少钱呢,每个月1652元。。。63岁退休,你得最少活到63+25=88岁,你才能获利。。。你要是在73岁的坎上挂了,很好,这个理财亏70%

社保本来是一种福利,一转眼成人头税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把社保局想得太好了。

觉得他们是进退维谷,不加社保基数,窟窿填补不上,加了之后社保少人交,同样的社保收入也减少了。

实际上是这样吗?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社保基数一天不公布,那么现在缴纳的社保就是暂交社保,等到正式公布基数之后,就需要补缴之前的社保。现在暂不公布社保基数,只是稳住整个情绪。

他们啊,不是进退维谷,而是韬晦待时,伺机而动。

——9.18的分割线——

北京社保基数还是涨了吧,大家等着补交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后面会不会,出个新社保。

一切重头再来。重新计费

知乎用户 发表

视同缴纳造成的亏空太大,需要开源节流

提高社保基数会提升《交社保》的人的平均社保缴纳金额,原本就已经全球领先的社保税率进一步提高

但是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部分人开始放弃社保,导致反而收上来的钱更少,达不到开源的目的

且提高社保基数会导致发放养老金更多,社保压力更大

但是降低社保基数或者什么都不变显然问题就要爆炸

总结:走哪条路都是死

知乎用户 发表

引用一位答主的回复

预测一下15年后:

社保缴费基数1.8万元,最低工资2700元,农民养老金300元,城乡居民医保2000元(配套财政补贴4000元),干部退休金2.2万元,央企划拨5万亿充实养老金,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最低缴费年限40年。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到了某个阈值,开始基数越拉断缴的人越多的阶段。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知不知道视同缴纳很多是按倍数算的,有1.5倍2倍甚至3倍的,只有当初企业职员是按1倍算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是各地社保,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直白点就是升,没得升,升了到手总量钱可能也不涨,降,没法降,降了很多地方不够支出。

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不出,左右为难。毕竟,我了解的政策,怎么可能怕舆论或者群众意见,延迟退休不一样没人示威抗议,所以唯一困难,是它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它可能在等什么信息,才好决定怎么办,要不就按原来的办。

以下是开玩笑:延迟退休,加五年缴费。新的年轻人觉得是没信誉,骗局,想尽办法不交不参与玩了,毕竟要连续几十年不断缴费。而中年人,好不容易就够年限了,突然又加五年,还延迟拿钱。算了,自认倒霉吧,不交了,先努力活着,死了更没得领。

以上是开玩笑哈,别删我答案,别开不起玩笑。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社保要有基数?

我现在少交点,退休之后少领点还不行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玩意我是不理解,有的人工资只有2500,你也按照7000甚至更高基数收,尼玛的,现在吃饭都困难,为以后留钱,穷人寿命到63都难,到了能领几年呢?

就不能商定几个阶梯吗,3000一个标准,5000一个,7000一个,10000一个,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

人家交的少也自愿以后领的少啊。

就我所知,我的几个老朋友因为没工作,以前交的居民社保医保1400一个月,在年限从15年变成20年后,都停了。

我就说你就不能分档吗?人家只想在能力范围内交一点,然后老了一个月按现在标准能有个一两千两三千能吃饱饭吃点便宜药就够了,不指望跟公务员比一个月发万儿八千的。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只能看到博弈结果,看不到博弈过程

隔壁上海都还难产着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没提一件事,就是北京等城市的贫富差距是很大的,虽然没公布过完整的收入中位数,但是很大可能现在社平工作的60%,已经逼近北京工资的中位数了。

举几个简单的佐证,首先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的数据是232592元,平均月薪接近于两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4年的数据是106905元,平均月薪不到九千元,两者之间差了一倍有余。

更恐怖的是,近年来这个差距在来是不断扩大的,十年之前的2014年,两个数据分别为102268元和52902元,无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都比现在要小,具体的数据可以到北京市统计局的官方上查看:

2014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2268元2014年北京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2902元

由于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飞涨,所以北京的社平工资涨的也是很快的,十年前的2014年,社平工资是77560元,2023年的社平工资已经涨到了141133元,九年时间涨了6.35万元,2024年不出意外的话,社平工资大概能涨到14.8万元左右,对应的月薪超过1.2万元,60%的水平也有大概7500元左右。

北京大部分居民的收入真的能达到这个水平吗?

估计是很难的,国际上对北京薪酬中位数的估计,月薪大概就在7k-8K之间,至少40%的居民其收入是大部分社保最低基数的。

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城市的情况来分析一下,比如上海的2023年的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年薪达22.93万元,月薪约19108元; 城镇私营单位人均年薪为111347元,月薪约9279元,全口径社平工资为12307元/月,60%的水平也就是7384元。

而上海的工资中位数,一般的分析大概是在7k左右,大概率还不到,网上流行的说法是6904元,但是没找到权威的出处。

这就是现实的情况,北京和上海的社平工资确实很高,但是这是由泛体制内人群和部分互联网企业拉上去的,这部分人薪酬本来就高,而且还涨的飞快,其他民众从事的传统行业、服务业的收入很低,甚至连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都到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上就要到“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新社保逐步代替旧社保”的阶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别的媒体转的。

大家有何高见?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昨天点赞的一个本提问的两千多赞回答怎么不见了。

就是说拿了美国绿卡或入美籍的人在美国也能继续领养老金的那个回答。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实:相当一部分老登掏空了社保,又没有小登来续上。

方案:1,提高社保基数:可以保老登。但是没有足够的小登+小登没有足够的钱。

2,降低社保基数:小登的压力会减轻点儿。但是老登自身就保不住了。

结论:老登才是万恶之源。


你们评论悠着点啊沃日你阿玛忒拉斯的,我不想去见鼬先生也不想去见马达拉

知乎用户 发表

gdp都在涨

社保基数为什么不能涨

我支持社保基数每年不低于gdp涨幅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我们的一亿党员,这时候可以考虑发挥先锋队作用,发扬延安精神,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党员干部具有极高的思想觉悟,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不要求拿低保,可以按国家平均收入,或者中位数收入拿工资。其他所有的收入和待遇,全部上交国库,还有各种资产也是,可以变卖入库,住回集体宿舍。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发挥带头作用,我相信可以带领老百姓客服一切困难,顺利度过这次的全球经济危机的。

你说一个月3000-4000不够花?可很多老百姓就是这样过日子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中国三千块人民币就已经比美国三千美元幸福多了,为啥还要两三万的退休金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2015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是2,586,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1,720,最低工资占最低社保比例是66.5%。

2024年这三个数据是:6,821,2,420,35.5%。

占比连续十年数据明显下降,它们真是一群出生。喝底层人的血。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这差价就是在喝的血。

举例: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21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1.87,最低食物费用为127元,恩格尔系数为0.604,平均工资为900元。
1.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210×1.87+a=393+a(元)    (1)
2.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127÷0.604×1.87+a=393+a(元)    (2)
公式(1)与(2)中a的调整因素主要考虑当地个人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则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应在360元—540元之间。

知乎用户 发表

别人不说社保缴纳基数的提高让我觉得它离保险越来越远,离税赋越来越近了。之前从没有这种感觉直到最近我来到一个全额缴纳非常正规的公司。上个月应发工资12800,个人加企业合计支付社保公积金7600元,我实际到手薪资7800块钱,我特么一下子就懵了,我特么一下子甚至都共情资本家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能不能理解我这种心情。

不是,我的养老保险合计缴纳3072,我个人缴纳1024,这个不是感觉了是很明确的感觉到这钱不是给我自己缴的,我都不确定我能活到65吗?公积金我能理解,这社保我真弄不透了都。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也才9月,还好吧,你知道广州去年的社保调整基数啥时候公布的吗,那可是年底才出来的,年底一出来后,人社局就开始急哄哄催着大家补缴费用。

有了去年这个开头后,估计大家都学聪明了,找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再公布这种不好的消息,完美的遮盖过去。

知乎用户 发表

上车补票的把戏,很难理解吗?

如果跌了或者没涨,早就公布了,根本不会有什么压力。

它担心的是什么?

它公布大涨,肯定有一大批人要断交,对不对?

那它先不公布,你先按去年的交,

等你交完了再宣布大涨,要你补,你怎么办?

你还能把交上去的再拿回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咱不行印钱往社保里扔吧。

反正也不让花不会流入市场;

欠的那些本来也是应付账款,同样不会引起通胀。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有意思!年年给琢磨着怎么给自己人大幅涨退休金!今年难道不好意思了?还是这招不灵,又想别的法子去了?帮自己家里长辈涨养老金,特别要是自己父母,是不是也相当于给自己增加收入呢?没看北京大爷说了吗?2万6是实数!3万8是他们给涨的!这话说得很明了!前些年估计涨的太爽了是吧!不知道后面又有什么新法子!

知乎用户 发表

麻了9月份工资少了1500。

破案了,税率涨了,社保没变。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2,3千的最低工资就可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生活了,为什么还有人需要领2,3万的退休金呢?

退休金【按需分配】是有什么技术问题么?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要出新新社保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因为基数增加导致社保收入减少,那更证明社保是税

因为这种现象符合变相的拉弗曲线,描述的正好是税率和税收总量的关系

知乎用户 发表

升吧,中小企业受不了,毕竟全民社保刚刚强制,既要又要,有点不现实,总得给人缓冲缓冲吧。

降吧,养老金池子岌岌可危,数字下降可是大忌,经济光明论要不要了?

其实我有个好主意,知友们听听。

把体制内外养老金池子分开。

体制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体制外按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这样的话,体制里往上涨,咱们政府也有面,体制外往下降,老百姓压力也能小一点,双赢。

然后也不会出现养老金短缺的问题,毕竟体制外领不了那么多和那么久。

至于体制内短缺怎么办呢?那缴费基数高一点,年轻一代国企体制给老一代还还债。

我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人喷,所以叠个甲,不要骂人,欢迎理性讨论。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社会平均工资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出路只有一条,实事求是的降低社保基数

回归真实数据再强制全民社保

最低工资基数为最低社保值,和当前社保最低的基数比可以减少一半成本,可以多雇一个人

哈尔滨现在60%最低基数应该是4500 全国除了北上大概都在这个左右

如果用最低工资2080为基数,个人➕公司可以只交582,而4500基数得1260

这代表可以多雇一个人的社保成本

很多人不愿意交的部分现在就不见得不愿意交了

因为582是总成本,个人成本是166

再配合上分配制度改革

是可以盘活的

不过以上都不可能呢

越是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强制把一大堆低收入群体纳入社保

导致社平工资直接腰斩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已经到了某个临界值了,越往上,越没人交,断缴的会更多。所以,只能这么难产着。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可以每年都不断上调基数,文字的东西你可以随便填!涨上天都没问题!但正儿八经要掏钱的时候,就不要怪掏钱的人数越来越少!

恭喜越来越少!!!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别急,改革进入深水区很久了,快出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是好事儿,因为9月1号的政策,让上面充分认识到之前的基数和现实差距超过预计,了解到老百姓是真没钱了。他们本以为大多数小公司是赚着大钱,占大家便宜。等到数据收上来之后发现,我们的基数可能要调低,这就不太好办了。涨或者维持,失业率上升。不涨,那么社保没钱支付,之前的GDPPPI上涨怎么解释?

知乎用户 发表

只有出旗为民这一条路可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趁着今年“强制”社保,大大方方降低基数,给大家减负。

只要搬出这个原因,就不会丢面子。到时候再宣传宣传快递员、外卖员、各种工人交社保,效果不要太好。

知乎用户 发表

古代帝王想征税,千难万难。

你说他们咋就想不到,让你把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收入交上来,然后等你65了再把钱退给你,这样天才的构想呢。发明社保的人真是个天才。

一开始是交10年,然后15年,慢慢的延长到20年,25年,甚至30年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

以后每年出生500w人口,甚至更低。500w人养2000w人。我不相信。这不科学啊。

早在07年的时候,袁腾飞就说,还是买点金子房家里靠谱。我深以为然。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应该引入退出机制。比如自愿退保,个人缴纳资金全退,公司缴纳资金退一半,另外一半当税处理。

这税率虽然不低,但很多人都会接受。政府也可以名正言顺赚取另一半税金,弥补亏空。不要妄想建立人间天堂,只会得到人间炼狱。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7日了,上海和北京还没发布,如果单纯是怕被骂,横竖被骂,拖到七月底就发了,没必要耗到现在。

再说了,骂就骂吧,你能拿我怎么样?

![](data:image/svg+xml;utf8,)

现在还没发,可能是等几个数据:

  1. 社保基金盈利状况的数据,行情这么好,赚了多少钱?

a股21年以后,成交量就半死不活的,去年924之后,一下子把快死了的成交量,盘活了。

现在大A的成交量,明显比之前多太多了。

今年7、8月,市场走加速小慢牛行情,刷了十年新高,社保基数却难产了,这样太巧了吧。

![](data:image/svg+xml;utf8,)

水混了才好摸鱼,这把3888的上证,社保能抄多少钱,924的货还没出完,数据出不来。


2. 8月关于所谓“强制社保”的司法解释,能给社保资金池扩容多大,引入多少活水?

外卖员这类半灵活就业人员,今年开始交社保,给资金池带来了一部分额外收入,但从8月的各种动作来看,明显不够。

于是,司法解释发布,9月1日实行。

而且,9月1日以前,没交的企业要补。

补交加新增,能带来多大的资金流,还得等数据观察。


如果这两个数据可以勉强对付,那社保基数就意思意思得了,先把今年过年的饺子包了再说。

如果这俩数据补不了窟窿,那对不起,只能拿社保基数做保底了,已经这样了,横竖横吧。


社保基数难受的点不仅仅在于不敢涨,现在的问题是,社保基数也不太敢降(不考虑什么脸面问题)。

因为不止打工人到手工资和社保基数挂钩,退休老人的到手养老金,也和这个挂钩。

  • 调涨,打工人到手工资更少,企业用人成本更高,就业萎缩,进而消费萎缩,通缩螺旋躺板板。
  • 调降,打工人和企业舒服了,但老人到手养老金降了,这个问题更大。

不考虑退休老人养老金降了骂不骂娘,就说交社保的事情。

![](data:image/svg+xml;utf8,)

一堆人已经犹犹豫豫地纠结,到底要不要交社保。

到手养老金一降,大家会想,养老金现在就撑不住降了,过个十几二十年,到自己领的时候,岂不是更凉了?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就更多人开躺了,找老板商量不交社保,社保池子更没水了,又一个死亡螺旋。

所以,最近关于“社保”的司法解释,就是在给这个BUG打补丁,提前堵死这条路。

只要给别人打工,想不交都不行。

自己创业?

不仅自己这个闲置人口动起来了,还能拉动就业。

一言为定!双喜临门!

![](data:image/svg+xml;utf8,)

-–20250908更新—

评论区有个朋友讲社保是浮盈,砸盘就套住了。

看看社保成绩单,万亿级别的规模,08年到23年,年均收益率就没有低于7%的。

这收益率看着有点低是不是,一年才7个点,可两万亿一年就是1400亿的收益啊。

社保基金最新成绩单出炉!跟着长期投资“种子选手”学投资~

其实,除了极少数黑天鹅的情况,对社保来说,问题不大。

首先,社保很少举牌(持股超过5%叫举牌,增减持都要发公告)。

不举牌一律按散户处理,想买就买,像卖就卖,增持减持都不需要发公告,灵活的很。

说社保天天做T可能离谱了,那吃相就太难看了,但几个礼拜做个波段还是有可能的。

其次,能砸得动社保重仓股盘子的,有几个敢砸社保的盘。

不帮社保抬轿子就算了,还敢跟养老金抢饭吃,脖子是螺纹钢做的还是钨钢做的。


举个例子,长春高新。

21年入市的新韭菜,大概都忘不了这个13年100倍的新闻:

据网络流传,一位大连老太太于2008年买入五万元的长春高新,然而自己却忘记了这件事,最近去销户发现居然有500多万了。

13年狂赚100倍!大连一大妈火了:08年5万炒股后忘密码 销户发现账户变500万了

根据公开数据,简单画了一个长春高新从2013年以来,社保持仓比例和股价走势的趋势图。

红线:长春高新十大股东报告期末持仓比例

蓝线:长春高新不复权收盘价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长春高新的十大流通股东,十几年来社保有三个阶段。

  • 09年到21年,社保基金一直在里边玩,最离谱的时候,是19年到21年那段加速行情,十大流通股东里,社保基金组合能占四五个席位,几乎看不到公墓基金。
  • 21年底,长春高新股价开始走下坡路,**公墓基金都来了,**社保反而溜溜球,开始跑路。
  • 23年到现在,十大股东里已经基本看不到社保基金的身影了。

-–20250908更新完毕—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低了养老金发不出,高了企业受不了。从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交社保不如囤比特币以太坊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上调,断缴人变多,企业破产也变多,财政收入反而变少;下调或不调,和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趋势相悖。

所以,最优选择就是找个理由,装傻充愣就当不知道这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孟买光凭退休金两个家庭收入上差个20万是很正常的事

我哥父母双职工退休金一个月到手每个人一万,我老爹老妈农转非社保年限勉强缴够退休金加一起五千,我哥事业单位按基数每月单边1k社保,年底发30w,我每月单边2k,但只有十三薪,收入堪堪我哥的一半,也就是说我每月交我哥两倍的钱,父母拿1/4的退休金,这当然很合理,反正到我们这代人到岁数99%也没有退休和社保这个概念了,赢两次

没办法,为了争取减刑的人太多,张嘴就是:谁让农民不交呢?

然而你如果问他们视同缴纳是个什么玩意,他们表示今天的减刑就到这里了,不予置评

知乎用户 发表

他们的想法:降是不肯降的,升一点多收一点,苦一苦百姓。

但升基数现在结果已经不一定多收钱了,反而可能会收的钱还会下降。

有效果的做法:降基数,降视同缴纳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现在最低工资2540,按社保下限6821元缴纳社保也大概2523.78(算的不一定绝对准确,大概)。按最低工资算的话,国家和员工拿走的差不多。

按北京的惯例,年年涨,最近三年大概每年7%左右,这个数字比gdp都快。如果,经济快速增长,这个数字,至少企业还能忍。但是,现在这个行情,大家心里都明白。

前段时间,高院涉社保司法解释,已经给演示了一遍了。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大批企业关门走人。

北京社保基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继续强势上涨,会不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如果不涨,北京的高薪退休人员应该是最多的,如何给他们发工资。这个两难的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方案。

这可能是难产的根本原因。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一直怀疑,社保基数到底是不是跟社平工资挂钩的。

如果是,那说明社平工作一直在涨?

到底是谁把我给平上去了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安徽亳州,不知名小城市!没社保也就3000块这还是大学生价格!

最低工资1870!缴社保后,一个月工资还不足1870呢?这就是典型的“穷gui税”!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高了的话,企业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

社保基数低了的话,姥爷不高兴,窟窿越来越大。

真是两难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猜测就是初始统计后发现社平相比去年反而下降了,但是这肯定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方面说出去没有面子,与经济一直稳中向好,韧性强大等大局面相违背,影响社会和谐,另一方面,社平下降意味着社保公积金的缴纳基数也要下降,对泛体制内即非私营单位人员的收入和福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只能推迟发布,抓紧时间重新统计,看看之前统计时是否存在考虑不周或者算错的地方。

知乎用户 发表

看了那么多人的回复,社保基数下限高于最低工资最大问题:最低工资的人整体社保缴纳比例会高于高工资的人。

这个就是不公平,这个就是更是剥削低工资的人。这个也看不明白吗?

按照6821元的最低基数,按此基数计算,个人每月需缴纳的社保费用为719.21元,这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个人缴纳比例:719.21/6821×100%=10.54%。

如果最低工资也是缴纳这么多,那比例就是

719.21/(2540+719.21)×100%=22.06%。

本来收入就少,缴纳的比例还更多了,拿到收的工资就更少了。

另外2540元,你现在在北京能干啥?能存下钱吗?

此外,单位每月需为你缴纳约1821.21元,因此每月的社保费用合计约为2540.42元。

其实公司出的也算你的付出,如果把这个比例算上去,那就更高了,就不计算了。


年度 社保缴费基数下限 (元/月) 月最低工资标准 (元/月)

2019年 3,617 2,200 (2019年全年)

2020年 3,617 2,200 (2020年全年)

2021年 5,361 2,320 (2021年全年)

2022年 6,328 2,320 (2022年全年)

2023年 6,326 2,420 (2023年全年)

2024年 6,821 2,420 (2024年9月前)

预计:2025年 7,353 2,540 (2025年9月起)

最近五年社保基数下限年均增长率12.6%

最近五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2.4%

请问这是什么道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八月份就已经遣散所有员工了

就自己干

还有很多小老板 跑得不够及时 在社保新规下 负债累累

嘿嘿

躺平看烟花

现在政府与打工人都流行整治黑心老板

这黑心老板早点别干

躺平按我现在存款 不考虑通胀 还能活几十年

贵金属还大涨 比工作轻松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刚接到居委会电话,问我为什么不缴社保。我仔细一打听,社保中心向居委会下发了一份辖区不缴社保名单,让居委会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不缴社保的原因。所以为什么社保基数不公布?再涨基数他们应该心里也没底,在做调查。

知乎用户 发表

看到有回答说是因为年初,强行纳入了很多低收入人群,导致社平工资大幅被拉低,如果按照以往统计口径,缴费基数要下调。

虽然很离谱。。。但是,对吧,一切皆有可能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这个地儿吧,有几个特征:

一是,穿衣服的人多、级别高,老同志也有不少,说回到社保,那就是视同缴纳的人多,历史欠账高,对后续补充的需求就大。

二是,示范带头作用,只要我们这儿敢做,其他地方就敢照着学。

so…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知道,社保基数如果上涨,那么公司多承担的那部分社保、公积金,将在我年底的绩效里面扣出来。问了原因,回复说是工资总额就这么多,公司为你这个岗,准确地说是为这个人设定了只有这么多钱。所以,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我每年拿到的工资逐年降低,年底绩效亦然。

那我为什么还要拼死拼活给公司干活呢?没有晋升,没有涨薪,我就在这熬个三十年等退休是吧?

但是总不能干耗着,这样会把自己呆废,于是我主动接触部门内更多的业务口。其中有一项就是做物业预算。有关人力成本的计算是这样的:只针对招聘计划做预算,或者是只有人离职了,空出岗位编制了才会再招人,而那些物业老员工,由于是参照之前的工资标准,很多年都不涨工资,相反由于社保基数上涨,到手工资一直在减少。物业经常抱怨,这个钱根本招不来人,但是又要完成我们甲方给的任务,导致老员工既要干很多活,同时到手工资也不变甚至减少。

最神奇的是,多方商讨结果,就是把物业的公积金基数由12%→5%,一下子薪资空间就多了,预算充足了。这样企业承担得少了,每个人拿到手里的反而多了点,怨气竟然没那么大了。

合理合规,有理有据,这永远是上层考虑的第一条,这才是他们担心的。至于员工的死活?

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我离职了,我知道这种管理逻辑,迟早也会到我身上。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着社保基数上涨,每个人的酬劳应该随之上升。但如果大部分人工资没有涨,那么社保基数上涨的逻辑又在哪呢?这不是矛盾吗?那对不起,总得按住一头。所以你们谁也别涨工资,你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把应得的工资中社保那一部分都给我拿出来,剩点给你买米买菜的钱。至于交出去的社保这是不是你的,不重要,反正在你的账户里。但你无论如何是提不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啥也不说,俺55岁,都想哭了。

生活那么的艰难。

也没领导下基层调查一下,

普通人每月收入到底是多少钱。

能不能扛得起年每上涨的社保基数。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市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2560元,社保缴纳最低6778元。个人缴纳: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在5%-12%之间,由单位选择。若按最低5%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338.9元,个人社保+公积金总计约为1053.69元。若按最高12%计算,则个人公积金缴纳为813.36元,个人总计约为1528.05元单位缴纳公积金比例按5%估算,单位缴纳338.9元,单位总计约为2094.4元。按12%估算,单位缴纳813.36元,单位总计约为2568.86元

应发工资: 2560.00 元

  • 个人社保公积金扣除: ~1392.49 元

  • (其中公积金677.80元最终属于个人账户)

  • 税后实发工资: 2560 - 1392.49 = 1167.51 元 (此计算未考虑个税,2560元远低于起征点,无需缴税)

  • 单位支付的社保公积金成本: ~2433.30 元

  • 单位支出的总人力成本: 2560 (工资) + 2433.30 (单位社保) = 4993.30 元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这事 公积金一直没缴 还等着提呢

知乎用户 发表

抬高社保基数,就业不保。就业保不住,锅能给你全砸咯,信不信?大家一起没饭吃。

不抬高社保基数,保持原基数,或者降低原基数,社保池子见底。社保没钱发,能给你闹翻天咯,信不信?

唉,脑壳疼。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我挺费解一件事情,反正也不用在乎我们的想法,也无外乎网上骂骂,为啥还不颁布呢,肯定是别的原因吧。总不可能心善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会不会是因为强制社保,让以前那些游离在社保之外的大批低收入群体被迫纳入了统计,于是让平均数大幅下跌?

平均数跌了,那顶额缴纳社保的央企国企群体就不用交那么多社保了,这会不会导致池子里的水不增反减,那现收现付的退休金是不是也得?

知乎用户 发表

京城一些小微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缴社保,甚至到了不招本地人的地步,导致了一些底层边缘的京户人群,无法就业的程度,这种魔幻的情况,说起来居然逻辑通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没交社保,就交了个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交了快二十年了,从一年二十块缴到一年四百块,还没用过一分呢!

我早就不想交了 但是每年微信都有人提醒我交,大家都很熟,算了。

群众登上了舞台,必然伴随年轻一代自由化,那必然不想让任何人赚我的便宜。

现实问题也一样,房子弄那么高,必然房租也高,扣掉房租,社保,餐饮交通,拼命干也剩不下什么钱,发泄下说躺平也不行。

抱怨两句要么封号,禁言,要么….

莫名其妙。

公租房和普世经济适用房迟迟不建,或者就建一丢丢表示我建了之外啥意义也没有。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盼头呢!

毕竟我给别人奉献,那谁给我奉献啊!

集体主义的核心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忘记后半句可不行。

这几年的事情,越来越迷,也许我普通三本毕业,文化程度低,理解不了。

在老龄化,社保开支越来越大,现收现支制度,少子化,年轻人越来越少。

难道不是节流之策,怎么是开源之策呢?

截留之策,高于两千的,统统降到两千,低于两千的适当上调到一千。

然后控制总量开支持平,甚至有所盈余,怎么会是加大总量开支?

莫名其妙。

不知道在搞些什么,下什么大旗。

我想不是北京,应该是全国都没公布吧。

明年元旦再不公布生育率,就……

当下的基本面难道不是全面降低或者免除社保医保么?国家用国家补贴的的部分建立全民社保账号,全面兜底,企业和个人缴纳的部分全面放开可交可不交么?

社保本身就是杀富济贫的,没正经工作的不缴纳,国家补贴的部分都拿不到?这部分应该是全面福利啊!

问题是这么下去高于两千的那部分能保得住么?目前余额基本是可查的,可能我数学学的不好,算不明白。

另外,我国平均工资是排除失业人口的,失业率高的情况下,完全反应不了平均收入状况啊。

另外,现代社会了,这些统计其实不需要单独统计的,微信,支付宝,银行货币端,各个地区居民收入支付很容易通过货币端统计的,大部分功能职工智能就自动完成了,何苦那么复杂。

经营所得分红等都很容易通过银行段货币流得出相对精准的地区数据的。

然后根据货币流通,划分出中高低和超低三道杠,实行差异化缴纳,抄底全额补助,就可以了啊。

简单的问题搞那么复杂。

最后,当下的社保基数是平均工资没错,但是是缴纳社保的平均工资,但是全面社保,服务员等低收入群体全部纳入,又会拉低平均工资,就必须降低技术,这不是 很矛盾么,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挠破头想不清楚啊,马哲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是有一就要有二的。

收入普通工作,譬如服务员把,月薪也就五千,扣掉两千社保,房租,干一个月倒欠钱?

知乎用户 发表

进退两难,不涨养老金不够发,面子挂不住,毕竟gdp数据还是不错的,涨了企业压力大,甚至裁员倒闭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为例,最低工资2700社保基数七八千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几倍于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不足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按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算。

知道这有多荒谬吗?


我来给算算:

北京社保最低缴费基数:6,821元/月

北京月最低工资:2,540元/月

如果一个员工在北京领取最低工资,那么企业和员工需要缴费如下:

项目企业缴纳(基数6,821元)个人缴纳(基数2,540元)
养老保险6,821 × 16% = 1,091.36元2,540 × 8% = 203.2元
医疗保险6,821 × 9% = 613.89元2,540 × 2% + 3 = 53.8元
失业保险6,821 × 0.5% = 34.11元2,540 × 0.5% = 12.7元
工伤保险6,821 × 0.2% = 13.64元0元
合计1,753元269.7元

最终收支:

  • 企业总成本:工资2,540元 + 社保1,753元 = 4,293元/月
  • 员工实得工资:2,540 - 269.7 = 2,270.3元/月(未触发个税)
  • 政府社保收入:企业缴纳1,753元 + 个人缴纳269.7元 = 2,022.7元/月

企业视角:特么每月付了4293,他就只干2270.3的活!
员工视角:特么每个月只给2270.3,什么抠门企业,给你干点活都是我人善。
某视角:呵呵。


月薪满5000才够个税起征点,房贷、租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几个专项附加扣除,除了租房低一点,其他都可以增加不少的个税税基,即可以抬高个税起征点。

哪怕月薪可以满个税起征点,超出3000以内的部分,也不过才3%的税率,即使缴满一年,也不过才1080元。

更别说今年抬高了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基数,我国的个税那真的是“少得可怜”。

但反过来说,底层所需要的社保,却是极度沉重的负担。

可即使如此,社保依旧是入不敷出:

假设社保是个大水池:

真正缴纳社保的大多数人,用着小水管分那么点水流;

而“视同缴纳”的小部分人,却分享着大水管带来的“激流”。

这社保能够用吗?

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已经快要三倍于最低工资标准了。

领取最低工资的员工,在新规下强制缴纳的社保数额,也已经距离他们能拿到手的工资不远了。

别说给他们长远的保障了,他们的当下,都快要过不去了。

一边是社保不足,濒临枯竭,不得不继续提高社保缴纳。

一边是提不高的最低收入标准,和企业无法负担的用工成本。

另一边是社保亏空的主因,“岿然不动”、“一点都不能少”。

可真的是:谁都“动不了”。

这就是全国各地,社保基数难产的真正原因。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都知道社保是坑。

但是只要上班就得缴,请问怎么破局?

我是农村人,父母没社保没养老金,只有100多的居民养老。

目前一直在北京打工北漂,社保一个月公司加个人部分要交到6089元。

养老个人1360元,医保个人343元,养老企业2720元,医保企业1666元。

但是我不工作的话,就连饭都吃不上。

请问怎么避免被收割?

知乎用户 发表

2024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24,608元,私营单位106,905元。

这2部分的具体人数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是如果25年私营单位大量裁员,导致私营单位部分的人数大量减少,而第一部分铁饭碗人数是最增不减的,那么按照这个算法,总的社会平均工资就是会急剧提高,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明白为什么最低工资2000就可以保证一个年轻人的生活了,还要给老年人发1W。明显老年人需要的钱是比年轻人少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只要刀口想内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扩大化!

把所有2线城市包含2线退休金过万全部的砍到8000左右,1线城市过1万5的砍到1万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西安职工平均8637元/月。按照9月1日新政交社保,当下就有很多人交不起或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知乎用户 发表

全国统筹+经济压力双重影响

预测一下

9.30前公布,最低7050-7200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涨,那么社平工资也要涨,如果不涨又跟稳中向好5%经济增速的大环境有所不符,退休金又是按照社平工资发的,左脚踩右脚螺旋升天了属于是。

社保局的同志们很辛苦啊,统计局的同志们更辛苦,卫健委统计人口的同志们很辛苦啊,民政部统计结婚人口的同志们更辛苦啊!

而且社保基数不可能无限制一直涨下去了,如果无限涨下来,总会到一个临界点,形成法不责众的效应,从央企国企到地方政府雇员们全部用外包和劳务输出规避庞大的社保支出。

中央可以把国企央企的盈余拿走,但是那些人的乌纱帽和仕途都是靠利润来衡量的,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规避。

如果一个政策连央企国企地方政府都执行不下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连环爆炸,层层破产。

知乎用户 发表

期待”新社保“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近几年里面,每到社保缴费基数要调整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议论,可往往都是风声很大,最后拖来拖去,结果就是难产。大家都清楚,这事不单是算账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是几股力量互相掣肘,谁都不愿意先把板子打在自己身上。

**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是绕不开的背景。**很多省份已经收不抵支,靠财政转移支付才能勉强撑住。如果真要增加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缴费基数抬上去,要求企业和职工按真实工资缴纳。

问题是,这一刀下去,企业的用工成本立刻就会飙升。

中小企业利润本来就薄得可怜,哪怕只多出几个百分点,也可能压垮现金流。职工也一样,拿到手的钱少了,自然抵触。于是,看上去只是调整一个数字,实际是把所有过去留在灰色地带的东西硬生生拉到台面上,所有人都会反弹。

**地方政府的态度同样矛盾。**中央强调统一标准,希望堵住漏洞,把制度做得更公平、更安全。但地方财政普遍紧张,社保支出本来就吃力,还得顾就业、稳企业。真要严格执行高基数征收,短期内基金收入看上去是增加了,可企业要么关门,要么搬走,失业和税收问题随之而来。

算来算去,地方政府觉得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拖,基数迟迟不调整,征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个被经常忽视的因素,就是收入里面差异。**东部大城市白领一个月两三万,中西部工厂工人可能就三四千。如果基数设定过高,在低收入地区企业和职工都吃不消;可在高收入地区,严格执行又让用工成本高得惊人。于是,不论高还是低,大家都有理由抱怨。全国一盘棋的想法很美好,落到现实就是两头都难。

更麻烦的是,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即便基数抬上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中国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年轻人交钱养老人。人口结构摆在那里,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再多收也只是缓解几年。

很多人觉得交得越多亏得越多,干脆就不愿意动真格。基数改革于是陷入一种尴尬:能缓解问题,但没有谁愿意真正推动。

所以,所谓基数难产,其实就是一种制度性的僵局:

基金缺口急需填补,企业负担不起,地方不愿意收,职工也不愿意交。谁都明白问题在哪儿,但谁都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这个看似每年都要解决的事,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拖延的后果并不是没有代价。

企业心里没底,不知道哪天会突然被要求补缴;职工对社保的信任感在下降,缴多少和未来能拿多少越来越不对应;基金缺口也在扩大,财政兜底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本社保应该是社会的安全网,可现在却成了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真正要走出困局,恐怕不能只盯着基数这个数字,而是要重新设计制度。降低费率、扩大覆盖,把更多人拉进来,用更低的负担换更大的盘子;全国统筹,把地区之间的差异抹平;加强缴费和待遇之间的对应,让人觉得交是值得的。这些改革都很难,但如果继续拖,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知乎用户 发表

确实尴尬!富人总去国外?

​穷人不愿意缴纳?

​一定是哪里的逻辑出了问题?

​但愿大家都好!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一般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60% 至 300%。

这是非常荒谬的规定。

北京企业职工的社保缴纳基数为 6821 元,但最低工资是2540 元,如果你是雇主,现在面临着这么两个选择:

一个是聘请三个人,每天每天工作8小时;另一种是聘请两个人,每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中4小时算加班,1.5倍工资。(两者全部员工工作时间加起来,都是每天总共24小时)

都以最低工资来计算成本的话,前者的成本是:(6812+2540)x3 =28056;后者的成本是(6812+2540x1.5)x2=21244。

前者比后者,成本高出了32%。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需要996,有的人找不到工作。

当社保缴纳的基数越高,就业、消费的数据就越难看。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的消费增速,就跑输了全国平均增速。

但是平均工资的数据是不错的,因为低收入的人失业了,工资不算在统计平均工资的数据里。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又心血来潮在小红书上搜了搜招聘信息,记得以前看过北京的名创优品盒马的职工吐槽收入,都是低到我觉得外地人搭上房租,吃喝,和通勤啥也不剩的。

盒马分拣员更是重体力劳动,根本干不长。看了很多分享帖子,一天十二小时,月休四天,一个月在北京只拿七千,还得是干了两三个月的老人才能有的。

…………………………………………………………………………

我跟楼下烧烤摊子老板聊天,他是自己交的,北京最低2500一个月。

我家楼下超市招聘收银员,没写给不给五险一金,写了工资4500一个月,如果不给交的话,在北京只剩2000能干啥?

知乎用户 发表

这话题不和年初开始到现在的各种社保话题联动我是不认可的。

又是逼缴外卖员,又是9月强制缴纳社保,现在看北京笑话,其实全国哪不是这样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几个月后深夜再公布,到时候再限流,精选评论或者关闭评论就过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做事风格是这样的,大家都交社保我就不交社保。

既然大家都用脚投票不交社保,那我下个月就交社保。

盲猜接下来会因为大家都不交社保释放一波鱼饵。

长期交社保肯定是亏本的。

交个短期社保(半年到一年),赌接下来有没有小鱼饵的红利。

然后大家都交社保的时候,我肯定又不交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怎么会没钱呢,退休金拿的都是自己交的,除非有一部分人没交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个方案想法提议,把退休金也视为个人所得之一,基于这个定位,对退休金高于x元的“高收入”群体,收取y%的个人所得税。收取的这部分养老金个税,通过转移支付,专项用于补贴当前缴纳社保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公司,以此撬动社保缴纳积极性,助力“全员强制社保的愿景”实现+平衡社会“养老贫富差距”,推动养老金二次分配。

知乎用户 发表

所以,如果出于某种考虑,想要让这组数据在描述时显得数值大一些,那么我会选择求它们的平均数;但如果我想让数值看上去小一些,我肯定会将关注点放在中位数上。

--《赤裸裸的统计学》

知乎用户 发表

估计是等九月三号,结束之后就可以公布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只是北京,很多省份的社保基数都难产。据我所知,截至9月也就是现在,只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湖南、福建五个省公布或者暂定了2025年的社保基数。

按规定,社保缴费基数与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是本省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加权平均后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此基础上再设定一个上限和下限。

至于为什么迟迟不公布,主要的锅还在最高法对社保强制缴纳的司法解释,引发的社会影响实在太大,如果再来一波常见操作,让统计局先“涨一下”大家的平均工资,然后公布社保基数涨几个点,未免显得吃相太不好看,影响太不好了。牛马虽然能忍,但是忍耐毕竟也是有个限度的。上位者也要权衡一下,如果一味地涨社保基数,企业因为交不起社保干脆宣布倒闭,社保反而收不上来。

以前的回答里说过,社保是税。而且还和房地产深度绑定,之前房地产上行周期里,大家不介意交社保,因为都可以从房价上涨里赚回来,而现在房价虽然下跌,社保基数却还在继续涨,大家感受会是如何?

现在社保基数已经被抬得这么高,要压降下来,财政压力非常大,由俭入奢易,之前的那些支出去哪里了?今年审计署披露了有406亿的居民养老金被挪用,用于偿还债务和“三保”支出:

为何13省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

最后我想说一点,现在国内经济界有一种言必称日本的倾向,大V们宣称日本就是先行版的中国、假装中国是后发版的日本,然后以此为立论前提,洋洋洒洒得出几万字的宏论。其实,日本是日本,中国是中国。日本选择用财政去兜底民生,上位者对下位者让利,能模仿吗?模仿不了,大V们,答应我,不要再假装了,好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想相关砖家出来公布一下计算公式,我来试试能不能算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想起一部电影,大逃杀

以后每年体制内退休的就进行大逃杀比赛,剩下那个给发退休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应该以最低工资为标准计算,退休金也应该以最低工资为基数按照系数计发,最高不得超过最低工资三倍。

知乎用户 发表

简单的说
以前是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
现在要严格执法了,咋办?

社保基数是按社平工资算的。这个是不是虚高,大家自己判断。
以前是工资低的,不交社保,所以社保基数的调整影响不到这批人。
现在工资低的,也要交社保,不合理的社保基数,马上就暴露出来了。
但是还不能随便改这个基数,怎么都解释不通。要么打自己脸,要么打上级的脸。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会算呢,我这边再科普一下。

假设X京社保基数为7000,五险一金扣除比例为个人10.5%社保,公司15%的社保,10%*2的双边公积金,个人累计20.5%,公司累计25%),最低工资为2500。(以上数据纯做演示用,仅供参考

如果一个人工资仅为最低工资2500,那么意味着这人需要上交7000_0.205=1435的五险一金,公司需要上交7000*0.25=1750的五险一金,因为个人收入不能低于2500,所以意味着公司实际要支出2500+1435+1750=5685的成本,个人到手2500,2500/5685≈43.98%。_

再次强调一下,当个人税后低于2500时,公司要补足这部分!!!不会出现低于最低工资的情况,当然了,这也只是理论上。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止北京,上海的也还没出来呢,唉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社保基数连年上涨,是给之前非全员社保时代配套的。

不少交社保的企业,都把员工薪资分成多种成分,社保按最低标准缴纳。

不提社保基数,缴纳的实在过于少了。

但现在时代变了。

全员社保想贯彻落实,社保基数下调是必然的。

不然不少低收入人群手里的工资不够交社保的,不能让大家都付费上班吧。

全员社保时代,需要发掘国企的“国”的部分,以国企利润给全民一份基础额度社保,个人工资缴纳的算额外额度的,现在的国企还是太企了点,不够国。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这玩意在我们这水土不服啊,要不然还是收人头税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的上海和北京,嗯……主要这俩城市吧,它平均工资太高了,导致社保缴纳基数也高,这社保缴纳基数一高,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灵活就业的断保了。但是不改变算法的话,这个数据还是迟早要公布,所以就面临一个两难选择:你如果降低社保缴纳基数,意味着社会平均工资降低;你如果再进一步提高基数,那估计会有很多人弃保。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保底和300%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因此,缴费基数上下限仅涉及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或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参保职工及单位。但问题是在实践中,大家基本卡着下限来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虽然知乎关评论的评论,但起码还可以评论。

可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如何看待2025年下半年北京社保最低基数迟迟没有公布?

问题限流了,不只是我的回答,还有个2K赞的我也看不到了。

给你摆数据贴官方网站作引用的回答都要限流,什么意思很明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没菜菜子的魄力 砍军公教 砍了就富裕了 但不敢

知乎用户 发表

1、北京车牌放开加大了一点可能性,

2、黄金虽然有可能跌,但总体趋势还是在涨,

3,强制交社保,这个事慢慢的就没人在提了,最多后面出现几个新闻报到一下劳动关系的纠纷,最后不了了知、

4、生育补助还没有到手,奶粉等相关必需品已经做好涨价准备了,主流媒体最多报到一下。最后生和育的压力是一点没减。人人发钱等于没发钱的声音再次出现,主动忽略政策是需要组合拳的。

5、导致北京社保基数难产(一个非主要因素是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回答上题)。

6、回家务农的人会越来越多,

7、男女对立,资本与劳动对立,裤裆里的事,娱乐圈的事,今后会很容易上热收,

8、隐性维稳费用会越来越高,

9、盖不住的事,官方通报会越来越模糊,每个字你都认识,但是你就是不知道怎么了。

10、有新能源的,家里有关系的赶紧多申请一个电表,以家庭用电名义,不要备注说是新能源按桩子。

以上就10点吧 2025年9月9日09:55:59,

2年后也就是2027年9月9日中了多少条,大家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踢我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建议以后统计社会平均工资把未成年和户籍失业人员统计进去。这样不就降下来了。特别是未成年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可以把社保基数理解成理论上的城市最低工资,如果你的工资低于这个数字。那就意味着你在被剥削,也就是等于你是新时代的佃农。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上就要十一国庆节了,等过完节,肯定有结果啦。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清华大学的口号就很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直接把领养老金的年限提高到五十年工龄,而且中间医保用的太多的人说明没有健康工作,不予发放养老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统计数据只能是增长再增长,为的是提振士气不要看衰,只能不停的用技术修饰手段,特别是收入数据与现实体感差距越来越大,现在终于吃到苦果了吧。

社会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咱们的社保缴费制度从开始就没考虑周全,也不是怪谁,因为就没有咱们这种国情可以参考的案例,真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以养老社保为例,国际上的缴费基数都是本人的实际工资,但咱们非要搞出个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最低基数,实际工资高于最低基数的按实际工资为基数。问题就出在了社会平均工资上,现在的实际工资差距太大了,按统计平均数明显极不合理。再加上,咱们这个畸高的缴费征收率。低工资的职工和微利的企业,现在真的负担太重交不起了。

至于为什么难产,内情咱们不清楚。但是,随着缴费基数越来越高,弃保的也越来越多。这也是今年社保话题越来越热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赶快出售部分国有资产变现,充实社会保险的资金池,同时,降低社保征收基数和征收率,减轻企业和职工的负担,给经济发展增加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继续提高缴费基数,很有可能不交了的数量变大,反而导致收到的反而少了;不提高缴费基数吧,收入端没有增量,估计池子很快也要干。

那就只能在支出端想办法,这方面有两个分支,一是延迟退休,这是延缓增量,二是要严格审计存量退休人员领取高额退休金的部分,不合理的必须调整。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也难产了,因为他们还不够坚定不够勇敢不敢先破后立。

道理很简单的,最低工资2000,社保基数是7k多还是多少,最后算下来,老板出100,员工拿30,70是税。但员工工资2万的话,老板出100,员工就能拿50,只有一半是税。狠狠地消灭前面那种单位!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编一个哈,往年往年编数的哥们逼迫离职了,新来的劳务派遣业务还不熟练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就业人口数量来说

其实现在还是上升期

35年才见顶呢……

再过10年试试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东西看起来是税收,操作起来也是税收,那就是税收

知乎用户 发表

第一阶段。

社保和子女教育挂钩

第二阶段。

社保和出市同行挂钩

总有办法让你们缴费的,想断缴没门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的规定:任何形式的“不缴社保”约定均属无效,使得提升社保基数会激起更大的底层波浪,存在潜在的政治风险。底层之前的老办法-——不缴纳社保有了更大的法律风险。目前各个地方均在观望阶段,都看是否有出头鸟。

社保基数难产不光是北京的问题,而是全国范围的问题。据经济观察报统计,截至今年9月4日,仍未有省份公布今年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31个省份中,只有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四省公布了上一年社平工资

社平工资是怎么产生的?

每年6月至8月中旬,全国各省份会陆续公布本省上一年度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社平工资”),各省人社部门以此确定本年度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上限通常为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300%,下限通常为社平工资的60%。

2020年至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为什么底层的社保缴纳压力越来越大?

社保问题背后是收入不平等问题。

私营和非私营之间收入差距大,而且在不断扩大(非私营单位代表的是那些大中型公司、外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私营单位代表的是广大中小民营企业)。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 2022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94,651元
· 2023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218,312元
· 2022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90,603元
· 2023年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105,931元

城镇非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218,312 - 194,651 = 23,661 元。城镇私营单位绝对增长值 = 105,931 - 90,603 = 15,328 元 。

北京的私营单位不仅收入是非私营的一半,收入差距还在增加。但社平工资是一起计算的这就出现了一个搞笑现象,2024年北京市社平工资为 11,761元/月,比2023年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还高。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是社保根子上的病,参保有门槛,并且这个门槛高于许多人的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左右,参保门槛60%社平),这就很不合理。

而且社保如果是强制的,那就不应该与个人工资挂钩。

对于企业,应该按区域发展水平设置一个统一的固定基数,这样他所雇佣的每一个人,无论工资高低,社保成本都是一样的。同样的,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部分,也就只有工作年限一个参数,从而实现基础养老金总体平等,消除两极分化。

而对于职工个人,则应当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样,设置不同的参保档次,让人人都能参保得起,自由选择,丰俭由人。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多缴多得,少缴少得,谁也别怨。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会越来越难产了。因为这个玩意不可能永无止境的涨,大家承受力有限。比如杭州吧,别看什么主播啊,程序员的。其实杭州普通打工人工资并不高,也就七八千甚至四五千都一大堆。但是你看社保就是1766。也就是1比4。社保最多涨到2500左右已经到顶了。再涨公司吃不消,打工人也吃不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种问题其实挺适合做成高考作文问考生支不支持社保基数上涨理由是什么,但现实是高中语文教育只会教学生写大字报

知乎用户 发表

生孩子一年补助3600,只要生5个就可以买一台

iPhone17promax2T了。

关注我,给你更多理财建议

知乎用户 发表

结合“9月1日起,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一起看。

原本就想让所有企业主都给员工缴社保,企业主都觉得困难

现在还上调缴存基数,企业主不得被迫减少员工?就业压力不就更大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简单,数据不好看呗,社平工资哪里来的?缴费公司自行申报的,现在因为税务系统更新了,很多公司都没法乱申报工资避税,所以高管们的真实工资数据上面都知道了,这才是前几年社平工资和社保基数年年大幅上涨的根源,因为大家都被富人的收入平均上去了,现在的经济形势大家都懂,基层不停降薪,高层可没有影响的,加上被迫合规申报的公司越来越多,可以预计平均工资这个数还会继续上涨,所以社保基数也得跟着上涨,但是社保基数越高,舆论反应就越大,所以社保局这两月肯定都在努力想办法怎么“统计数据”吧。

其实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出发,现在的社保制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最好的办法是降低缴存上限,毕竟根据现在的规则,缴存越高对个体越吃亏,基数上下限的差额也过大,应该改成覆盖广,低基数低收益的普惠性退休金,给个人和企业减负,把缴存上限从现在的三倍社平降到1.5—1倍即可。

另外肯定很多人会说什么体制内退休金高他们不会同意,其实现行的退休政策,体制内差距也是超级大的好么?同样是处级干部,不同省份的退休金差距可能从几千到1,2万,你以为他们内部没有反对意见?社保政策从现在的按省份结算改成全国统一基数缴存结算也更方便人口流动和资金调配,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和最低工资的差距大到无法装聋作哑的程度,最大的可能是在做研究,会做出改变。

社保缴纳方式应该更灵活,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年龄不同工资段不同需求的个体,应该有不同的方案可选,一刀切的方式做方案容易,但是执行难,企业和员工很多不配合,需要做出改变。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数这个决定很难做,拖着总比被骂好。

自己做了小公司之后,深感社保负担之重,反之其他的税务成本在当前的政策下是很轻的(小规,开票不多,流水不多)。

换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好事。

国情在此,问题但凡能拖着是不会想办法解决的。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改革社保制度或者反内卷提升利润,总得选一个去做。

以上看法,仅以税务要求较低的小规视角来分析,轻喷!

知乎用户 发表

16年是出生人口最后的高峰。

16年出生的孩子,假设固定24岁就业(如果有足够岗位的话),那就是2040年。

我想说的是,我们还有15年的好日子,急啥?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不好意思说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比税收的可操作性大的多,每年都能改

知乎用户 发表

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否则并不是光靠提高基数就能多收到钱的。

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社保缴的多了,实发工资就少了,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实发太少不够生活,就只能断缴社保了。

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政治生活,极少参加工会活动和社区活动,因此对处于其他阶级的人当下的生活是了解不多的,也很难有同理心。对于很多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就算现在画的饼退休后真能吃到,那也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更多人只能活在当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能涨肯定早公布了。

不公布那就意味着不能涨,甚至不能保持齐平。

那不如晚公布多收一天是一天

知乎用户 发表

将失业人员的收入纳入社平工资计算

然后将 三倍的社平工资的社保上限,调整为5倍或者更高

知乎用户 发表

最低工资,实发工资,社保基数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体制内,实发工资>最低工资>社保基数,目前按实发工资上缴。

体制外,实发工资≥最低工资<社保基数,一般按社保基数上缴。

体制内外员工的感觉明显不同,非国有企业主,个体经营老板怨声载道。

可不可以选择一个省,一个市县试点,无论体制内外,执行统一标准,要么都按实发工资上缴,要么都按社保基数上缴,能不能稍微弥合一下阶层裂痕,减少社会骂声。

毕竟在任何时候任何区域,叫好声强总比诅咒声强要好许多。

知乎用户 发表

高点好啊,高点妙啊。等收入百分之六十都是上头的就和北欧税收对齐了,到时候可就要求独立咯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1号起开始强制缴纳社保,以前如果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企业还能继续聘用这些员工,员工也能维持个温饱。但是开始强制之后,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肯定不会出这个钱的,只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如果扣完之后员工还得倒贴钱,那就真的成了自己倒贴着钱上班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其实是相当特殊的.

毕竟是首都. 各部委也都集中在北京. 跟别说还要夹带各种事业单位\学校等.

北京的体制内比例显然是过高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正常的,但单拿一个城市来说,必然是过高.)

以前双轨制问题不显. 毕竟是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 现在搞并轨,问题就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最低工资规定

(2004年1月20日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公布 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另,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

巧了,缴费最低标准也是月社平工资的60%(很多地区此前按照40%执行,前几年统一为60%)

如果时机成熟,条件允许…..(疯狂叠加)

直接建立最低工资与最低缴费标准的自动关联机制。

知乎用户 发表

程序员,我老家农村,爸妈200一个月。我是上海户口,最近辞职转成自由职业了,一个月最低按照缴纳2000,算是留点念想。反正我是对养老金不抱有任何希望了,自己养活自己。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是按平均工资定的。缴纳和发放都是跟着它走的。

如果失业率高企,平均工资并不能反映居民的平均收入。

众所周知,北京长期清退低端人口。餐饮之类的基础服务业萧条,甚至能在其它行业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推高平均工资。低收入人群脱离统计口径,中高收入占比提高,平均工资涨得更快了。

这导致平均工资大幅跑赢通胀,甚至经济越“差”,养老金涨得越快。

中高收入群体相对低收入群体更加稳定。


出乎意料,平均工资增速只有1.5%

知乎用户 发表

放风9月强制社保,准备看看风向。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金这个东西从一开始就不该搞什么多档次多年份多拿这种。

马后炮来说:

1、按照户籍当地社平工资的20%为最低档,加50%为中档,80%为高档,总共就分三个档位。

2、交养老金统一年份20年,不搞年份上的多交多拿。交满20年就可以领,不足不领。

3、全面强制缴纳也可以推行,社平工资百分比就得调整,但就分三档是基本原则。

4、视同缴费完全是双标的,体制内为国家做贡献,农民的公粮也同样是贡献。政策推行当年开始算,不分农城,达到领养老金年龄的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并当月开始领取,没到领取年龄但是离退休不远的(<20年)则先把不够的年份一次性交齐,剩下的则交到退休正好。这条只针对政策推行当年。

5、缴纳的时候以户籍当地为标准,领取时同样。比如虽然是北漂,年轻时候赚得多交得少,领的时候自然比北京大爷少。户籍难免改变,则可以按照不同户籍缴纳月份百分比综合计算。

现在出生人口少了,也可以在养老金上做文章:

1、统一退休年龄延长,男63女60。

2、女性生育一孩退休年龄提前2年,二孩再提前3年,三孩及以上每个2年。极端特别情况,比如生了12个(这是真不可能吧),那么理论上她可以35岁领退休金,则不用再缴纳后续费用,直接领取。

说来说去,能做到刀口向内(老爷少拿,尽可能多的普通人拿)确实可以使党永葆青春活力,但是真的困难。

知乎用户 发表

更新,上海社平基数发布了12434 7460 37302

我有点不明白,社保基数是基于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那就只是一堆客观意义存在的数字,那有什么可延期的必要,社平又不是他们想改就能改的。

除非想改变社保基数的确定方法,但是又有一些地区已经发布社保基数,所以我也不明白他们延期的意义。

知乎用户 发表

咱不知道,但看这个标题,倒是想起了最近的印度尼西亚,有人说,这是美帝搞的鬼,但问题是,为啥议员们给自己涨工资和福利呢,再往前推一点时间是孟国,总统居然直接跑路到邻国了,而每年的年底,美国自己,其的一部分联邦部门动不动就因为缺钱而面临停摆,然后这个现象又被说是资本家控制美国的罪证,但最近的以及以前的,有关于美国总统会见美国资本家的新闻,比如川普会见美国的各个大资本家,似乎不像是政府害怕资本家的状态啊,反倒是资本家们一个个噤若寒蝉,比如助力川普复辟的老马,效率部才干了几个月就被挤兑的干不下去了,差点坐了审计署的飞机,最后弄了个灰头土脸,又花钱消灾,灰溜溜的弃政归企,难道,问题的最终答案,就像川普这个总统兼大资本家说的,美国被某某给控制了,那是谁控制了美国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就像魔兽世界一样,每隔两三个版本就要把数值和属性压缩一次,不然就会出现一刀9999999的现象。

知乎用户 发表

估计会降低点,但估计内部争议很大,要反复讨论。

知乎用户 发表

前两天看到的社保基数确定的方法,不保真:

社保基数下限是平均工资的40%-60%,当然国内一般按60%计算~

但同时最低工资也应该位于这个区间内,也就是平均工资的40%以上,但实际上由于贫富差距问题,国内的中位数远远低于平均数,最低工资标准更是连中位数的40%都达不到,这也导致有些人五险一金缴纳的和自己工资差不多。

这个数据提高了不提最低工资说不过去,提最低工资又影响很多人,当然就不好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像这种众筹式且不公平的福利制度,欧美早就走过了,行不通的

最后的结局都是类似庞氏模型一样,资金池入不敷出爆掉

然后走私立,公立医疗服务并存的模式

私人医疗服务,贵死,有钱的去消费

公立医疗服务,排队等到疯,普罗大众去排….

知乎用户 发表

1. 什么叫社保基数

社保基数来源:当地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保缴纳标准:60%-300%当地社保基数

2. 老爷们的工资计算方法

在职老爷&退休老爷:工资涨幅参考当地上一年度的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平不涨,我怎么涨工资?**社平不涨,我的工资谁来发?

3. 在职老爷的公积金计算方法

公积金系数:双边合计24%,乘以本人的社保缴纳标准。

假设社保基数10000,三倍基数30000;三倍基数的老爷,公积金为7200/月(个人3600+公司3600)。其中公司缴纳的3600元,进个人腰包,同时个人也要承担大约3300的五险支出

可以说,老爷的公积金,可视作为五险返现!

总结:社保基数涨5% = 工资涨5% + 公积金涨5%

我当然支持涨,因为:

知乎用户 发表

先不说社保基数比最低工资高那么多

单就连公积金基数都还不到社保基数的一半!

知乎用户 发表

按4000块钱工资交社保,缴纳基数不是4000而是6821块钱。

养老保险部分单位交1091,个人交545;

基本医疗保险单位交600,个人交136;

养一个工资4000的员工单位四险要交1807,员工个人交732。这还没算公积金部分。假如今年真的要全部交社保工资成本最低直接提升50%。工资成本占总成本高于20%且净利润率低于10%的直接别干了。

估计不足50%的人在按工资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的单位,9月强制社保再加提基数这个局打算怎么解。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所有回答和建议,都代表答主乐观性格的体现

比较像49年可以离开,而未有离开的文化人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猜今年要评估九月“强制”社保的执行效果和意愿,甚至直接拿这个当借口赖过去。

社平是必不可能降的,降了就是信心总崩盘。

如果评估结果一般,该不交还是不交,那么基数包涨,最多就是给低收入/失业人群一个豁免(推迟),翻译成人话就是愿意交的多交点,然后相信后人的智慧;

如果真的逼着交了社保,或者说出现了断崖式弃保,那么统一社保基数下限就会成为历史,以后会以实际工资作为唯一基数。

不过我不认为蓝色app上激烈反对社保的人群会支持第二种,这个制度本来就不仅仅是在和塔博弈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关心,取消社保能不能让人多生孩子?

还是要回归养儿防老,其实防啥都行,重点是养儿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尬住了呗

降支出,那是肯定降不了的,不仅仅是说为了保障现在退休人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持社保体系,击鼓传花,最怕降价。现在还在缴纳的,尤其是年轻人,图的就是一个退休工资能达预期,你现在告诉他们,达不到预期了,问,还交么?

按北京的基数,缴纳三十年,退休开三千?

那降不了支出,就要增加收入,问题来了,增加收入可行不?

不行!

现在只要你不是体制内的XX,什么经济局面,什么收入,很清晰,很明白,有空间增加么?没有!

基数关联收入。

基数低——收入低——难以运营

基数高——能满足支出——但是没有空间

尬住

知乎用户 发表

升了被骂,这种经济下社平工资怎么还在升?可经济都升5.3%了,社平工资还降?也没法服人。而且基数降了,更入不敷出了。左右不是人,还是九三过了再说,省得被骂,没人关心九三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每年7月固定社保基数涨,1月医保基数涨,疫情后涨幅都近10%

现在的确都没公布新基数,

应该是全民强制社保的原因先缓一缓

这只是开胃菜,社保还有很多不规范要调整

比如医保可以单独交,是有可能调整成绑定社保交

比如挂靠交社保,没有工资流水,是有可能作废不算的

比如实发工资和社保基数不一样,是有可能调整的

别急

知乎用户 发表

又扯到了社保问题。一直说过,退休金就是最顶级的理财产品,保本增值。一个原本保障基本生活的国家基础福利,硬生生变成了养富人的操作。年年长,究竟是什么东西增值这么好,这么稳定?

此外,缴费基准不统一更是一个典型的不公平。一个有余钱想多交基准之上的人,国家不应该保证并帮你提升这部分的收益,因为这部分收益竟然没有风险就可以得到。。。

至于其他历史原因,非常识的不合理的地方就不说了。

知乎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发表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最低基数不能涨,涨了反而会少收钱,那大幅提高最高基数不就行了,现在最高基数是24k,直接提到50k,而且按照你年收入/12算月工资,你中产还能反抗不成。这么一想感觉危了,现在每个月企业和自己已经要交快6000养老金了,不会明年要交1w吧

知乎用户 发表

2004年国务院人社部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倒数第四段写的很清楚

“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

而现实呐 上海2023年社平工资12307元,

最低工资标准2690元(占比22%),

社保最低缴费基数7384元(占比60%),

后者是前者的2.74倍,差距之大在全世界闻所未闻。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就是个伪命题,现在又到了**社保缴费负担接近临界点,更需要慎重考量**,对于数据的统计自然会延迟,面对目前复杂经济环境更需要权衡利弊后调整,再行公布。

2025年北京的社保基数调整臂往年都晚,一般来说,社保基数的调整通常和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有很大关系,往年主要是7-8月公布,但是今年8月已经结束,依旧未公布,背后涉及到各个方面因素及政策考量

北京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的变化情况及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下所示:

年度 缴费基数下限(元) 缴费基数上限(元) 全口径月平均工资(元)

2024 6,821.00 37247 (计算值) -

2023 6,328.00 33,891.00 11,297.00

2022 6,328.00 31,893.00 10,631.00

2021 5,361.00 28,221.00 9,407.00

2020 3,613.00 26,578.00 8,860.00

2019 3,617.00 23,565.00 7,855.00

截至2025年8月底,难产的现象其实并非只有北京,全国很多省份都没有公布,社保缴费基数依赖于社平工资,而社平工资的统计、测算、最后的方案制定今年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更艰难

[

广告

知乎出品《给孩子的人类文明史》套装 12 册

知乎自营

¥18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638931255788769280?mcn_card_id=1950888678445529081&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印度农民的养老金只有印度体制内的几十甚至上百分之一,

这群人中即使有的离开了印度,成为了印度敌对国家的人,比如某本人等等等等,

却仍然享受着印度农民的孩子供养,

一边喊着打到某本人,山川异域,不共戴天,

另一边,十个甚至更多的印度农民的孩子养着一个某本人,

这么魔幻的事情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印度发生了。


不过咱们就不一样了,北京有着“海量专精确算”,算的再晚那也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而殚精竭虑,大家不要着急,再耐心等待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在之前关于上海社保基数的回答中已经写过了。

根本上就是目前这谈基于“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等的计算和发放公式不合理,导致的。社保基数沦为了博弈工具。

2024年上海社平工资12307元,你怎么看?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说社保的漏洞吧啦吧啦洋洋洒洒一大堆

这能叫漏洞?

这干脆简直叫福报算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感觉今年的社保不止北京没有出,其他省份也没有出吧。

我负责我们公司五险一金的缴纳,我感觉往年八月份就出了,今年还没有出。

今天上午还在跟同事讨论,说是不是不变了,应该不能涨了吧,现在基数都够高了,然后调侃自己拉低了山东省的薪资标准。今年年初最低基数4416,讲实话,我们这个小县城的小公司,百分之八十的人连最低缴费基数的标准都够不到,每每到签缴费基数变更的时候,大家就会惊呼,“这么高,哈哈哈,我工资都不到,剩下的工资谁给我补,到底是谁在挣这么高的工资”,让人感觉无奈。

我们这个地方,我感觉一个女生的正常薪资水平大概在三千左右吧,再高一点,想拿五六千的工资除非你下厂子,进电子厂,干那种计件的工作之类的,一天干十二个小时,不然想拿五六千的工资很难。

感觉现在社保缴费比例越来越高了 ,但是实际上普通老百姓,或者说像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小公司的人,社保缴费基数变高,对我们来说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有的人想申请不缴纳社保,因为工资本来就少,然后扣除个人保险,到手后就更少了,家庭负担又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到处是用钱的地方,钱都不凑手,还得扣一部分,确实也是一种负担。

感觉钱都“不值钱了”,去一趟超市,不买东西少拿两样,也得一百多,所以人都变“抠”了,逛商场也是光看看不买,因为实在是经济有限。

具体我也不知道咋说了,反正就俩字“没钱”。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学市场营销的时候学过一点东西,说的是商品价格和销量及收入利润的关系。

商品单价上涨单个商品的利润会上升但是会压低销量,这就得看企业想要什么了。

是薄利多销追求收入和占据市场比率最大化还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多时候这两者是冲突的,就看企业如何选择了。

当然如果你能同时保证涨价还不影响销量那就另当别论,这就不是市场营销学能够解释的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上海也没出,新的出之前五险按之前的,公积金按上一个年度的月平均单边乘0.07。

知乎用户 发表

突然想到难产这个事,社保基数难产太久的话,不会是养哪吒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了。会有类似降低基数的保民生措施的。

且听龙呻吟。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9月18号,终于发出来了。

自2025年7月1日起,北京市社保缴费基数:

(1)下限调整为7162元/月.

(2)上限调整为35811元/月.

(3)年度平均工资为11937

往好的方面想,2023年是6326,2024年是682 1,2025年是7162。

都知道肯定会涨,但今年明显这个幅度是下来了。

平均工资接近12,000了,没到12000的朋友请反思一下,是不是拖了大家的后腿。

知乎用户 发表

根据国家规定,参保职工个人社保缴纳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确定,并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保底和300%限高。即月平均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以缴费基数下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以缴费基数上限作为本人缴费基数。而北上这两个城市过于特殊了,一个是首都,一个是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他们的平均工资实在是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再加上现在社保这么敏感……估计在考量和评估各方面的影响,想以一个影响力最小的方式进行公布。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文里指出了目前社保缴纳的几个问题,你把这几个问题放在北京上海想一想能中几个:

https://mp.weixin.qq.com/s/PFkqMzvfN4xtdxtD7nEr1Q

**1.小微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率较低。**执法检查发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基本能依法给职工参加各项保险,而中小微企业参保率还不够高,“应参未参”缺口较大。

**2.断保”现象时有发生。**多地反映,近年来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断保、欠费现象比较普遍。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调查,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遵缴率(缴费人数占参保人员的比例)从2011年的85.2%下降到2022年的80.8%。

**3.选择降级、低档参保。**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参加居民保险、居民选择较低档参保。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中,以农民工为主的部分非农产业就业人员选择参加缴费较低、保障水平有限的居民保险。执法检查发现,个别地区出台政策,允许企业职工不参加职工医保,而参加居民医保。在居民养老保险分档缴费方面,执法检查组在农村开展抽样检查发现,约80%的村民选择最低档缴费。

**4.低收入人群缴费压力大。**社会保险法第3条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五项险种缴费额占职工工资的35%左右,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的缴费均由个人承担。执法检查发现,不少低收入人群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每年上调,低收入人群社保费同步上调,造成低收入人群“被平均”,加重了缴费负担,这也是近年来部分低收入群体“断保”的重要原因。

**在最高法司法解释二引发的舆论风波(这事儿上最高法挺冤的)还没有完全褪去的同时,如果北京上海再拿出一个很高的数据来,那非常有可能引发轩然大波,但是怎么讲呢?**公开还是会一定公开的,毕竟北上是全国的标杆;在什么时机公开就不好说了。

最后附一张之前51社保搜集的全国部分城市已经公开的社保基数,而北上的基数吧,一直以来都比较格格不入。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本养老和最低工资挂钩,

缴纳二十年的,领和最低工资一样的退休金。

以此为基准。

缴纳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半。

缴纳三十年的领取最低工资的一点五倍。

缴纳四十年的领取双倍最低工资。

最高四十年封顶。

有钱人可以去交个人养老金不在社保里边。

知乎用户 发表

吾有一计

退休的时候,将自己缴纳的社保和公司缴纳的社保全部返还。但必须用于投资国内高分红股票基金(把股市拉起来了)。着急用钱的可以抵押基金份额办理银行贷款(把银行贷款拉动起来了)。

所有人每个月只发1500基本生活费。(消除城乡及公务员差距,实现人人平等)

70岁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个人基金卖掉。

而且这么做,老百姓很难挑理儿,毕竟缴得多,拿的多,退休一次性都返还了,自最多损失点利息,但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国家也没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觉得可能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涨肯定是必须要涨,不然和国家整体经济上涨相违背,步调必须一致,不然要换人;

二、涨多少的问题,涨多了涨不起,因为涨了退休金也要跟着涨,本来缺口都很大了,而涨少了不合适,毕竟是大哥大嘛;

三、现在退休延迟,缴纳年限提高,很多人已经买不起了,再涨会有更多的人弃保,缺口会更大,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四、还没想好,想好了再说。

知乎用户 发表

2025-09-18更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以下原答案:

甄士隐小时候喜欢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甲乙丙玩石头剪刀布。

有一天他们进行了如下比赛: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布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石头

甄士隐:石头剪刀布

甲乙丙:我出剪刀

甲乙丙:… 甄士隐,你怎么一直不出啊?

甄士隐:我爸爸和我说我是公侯之子,最终解释权在我这。

知乎用户 发表

年轻人交完社保请忘记社保这回事,免得徒添烦恼,你注定拿不到退休金的,多私下储备一份养老金

知乎用户 发表

看过一个说法,社保基数如果上涨,社保负担就会更重,在这种环境下不行,如果社保基数下降或者保持不变,你让GDP怎么办,与其两难还不如直接不说。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看大陆天天嘲讽蔡英文,结果蔡英文是实实在在把军公教的退休工资打下来的,台湾退休财务状况本来预计2020-2030会破产砍完直接好转,人家作为公务员领袖是真能自己砍自己一刀,你让这些人砍自己一刀怎么可能呢,预计还得再加基数,因为穷b的钱真的好收,军公教的退休金是真的不能砍

知乎用户 发表

有条件的,例如没有买房,孩子上学,可以跟老板商量的,或者个体户,小企业主,就别交养老保险了,直接注册灵活就业,只交最低起步医保就行,别送钱了。跟老板商量公司缴纳的部分五五分了,大家都省钱。

普通上班的那没办法,必须交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猜想是.

社保基数要是跌了,明年退休的人退休金就要跌了。

肯定有人不乐意。

知乎用户 发表

但凡疫情时期留个缺口,哪怕是最后一两年松一点,压力都不会这么大。

如果什么时候再突然来一次疫情,可跟我没关系啊。

知乎用户 发表

付费上班,其实可以搞搞试点,说不定有戏

知乎用户 发表

能咋办,看能收多少呗。

==========================

上调基数,弃疗的人会不会更多?万一收的更少了怎么办?

下调基数,有先例吗?能么?告诉别人这钱不用交那么多?

或者,其实今年基数高了还比往年收到的钱少了?

所以?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和公积金(公司加个人)扣的钱,已经比我同事的工资高了。

保真。

知乎用户 发表

降低社保基数以后,一部分高工资的人也会按低的基数缴纳。虽然一边是赢赢赢,但是到了个人利益上,普通百姓对社保没啥信心。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去社区诊所拿药,诊所的挂号和付款窗口为了方便老年人,不但显示屏搞得巨大、声音也调得巨响。

我前面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挂完号后,机器很大声地报出声来:您的余额8万****!!!

我几乎被这个声音给施了定身术,内心无比的震惊、震撼……直到后面一个人说了一句“我滴个妈呀!”我才回过神儿来!

今年不光是题主说的北京,而是很多地方的社保基数都没有公布,我所在的上海,也是默默地在按去年的标准在执行。

在诊所的这一幕,恰恰是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揭示的是当前中国社保体系的核心矛盾:不断增长的养老支付压力与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速之间的矛盾。

一、社保与养老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简而言之就是当前在职劳动者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直接用于支付当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医保的个人账户余额是自己的,但养老金大部分是统筹的,用于当期发放。

社保基数的核心作用是用它确定缴费的上下限,缴费下限通常是基数的60%,上限是300%。这一基数不仅直接影响每个月的缴费金额,更与未来退休金的多少密切相关,退休时能拿多少退休金,就是取决于整个职业生涯中的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

因此,社保基数的调整至关重要,它既决定了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金)这个“资金池”能收入多少,也关系到未来退休人员能领取多少。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在内的众多经济大省,都采取了和上海一样的做法:暂缓公布新标准,要求用人单位继续按2023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来核定缴费金额。

这些涵盖了中国经济最活跃、吸纳就业最多的区域,它们不约而同地集体“难产”绝非偶然,而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折射出当前的经济压力、企业负担和社保制度可持续性三者之间难以调和的复杂矛盾。

二、难产的原因

1、经济压力

在经济上行期,大幅上调社保基数,基金收入增加,未来养老金也更有保障,各方都乐于接受。但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上调社保基数意味着直接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和个人当期支出。

政府面临两难抉择是“稳就业”和“降成本”到底哪个优先的考量。如果大幅上调虽能充实社保基金,但可能压垮一批企业,导致裁员甚至倒闭。如果不上调或小幅上调,那么社保基金收入增长乏力,又难以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

最终在“短期稳就业”和“长期基金安全”之间,政策天平目前明显倾向于前者。政府不愿因基数上调给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只能暂缓公布暂缓公布或极小幅上调,实质是为企业和个人阶段性“减负”,为特殊时期的维稳之举。

2、企业负担

社保缴费是企业人力成本的核心构成之一,尤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今年 9 月 1 日实施的新规明确“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企业必须全额合规缴费,这将使企业人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压力巨大。若此时再上调缴费基数,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负担,可能导致企业缩减用工规模、延缓招聘,甚至退出市场。

地方政府深知企业已不堪重负,不敢轻易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极度谨慎,宁可延迟也不冒进。

3、社保制度可持续性

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的结构性压力。文章开头那位“余额巨富”的老人,正是中国“长寿时代”的缩影,也直观反映了老龄化加剧与赡养比恶化的现实。

退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平均领取养老金的年限持续延长,加之生育率走低,导致缴费人群相对缩小、而领取人群不断扩大。这一增一减使得养老金的支出规模呈刚性增长态势。

在此背景下,暂缓或小幅上调基数虽能短期减轻企业负担,却会削弱社保基金的收入基础,加剧未来养老金发放风险,影响制度信誉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因此陷入“短期维稳”与“长期破产”的两难困境——不调基数危及未来,上调基数又危及当下。

这一困境也直接影响了今年的社保缴费节奏。往年每到8月底、9月初,都有人过来问“工资是不是发错了”,因为到手收入会因社保缴费基数上调而减少几十元,所以人事部门总会不停地重复这个答案——“因为社保缴费基数上调了”。

而今年至今仍然没等到当地社保部门公布新一年的缴费基数,企业只能沿用上一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为护理员缴社保。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後,正是制度可持续性压力所带来的延迟与犹豫。

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难产”,本质上是政府在多重压力下被迫采取的一种被动拖延策略。也是经济压力、企业负担与社保制度可持续性这三重目标相互矛盾、难以兼顾的表现,任何方向的调整都会引发其他领域的风险。

正因如此,作为一种临时应对,各地不得不采取延缓公布甚至观望的做法,以等待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明确、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或更高层级的政策协调来破解这一僵局。

知乎用户 发表

公司就是因为这个,社保公积金都不给发,我还依靠这个还房贷呢,悲哀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就是在社保解读正式开始实行的下个月出答案了。这样加入了一些原来不交的人,才有理由把完全偏离实际的数字拉回正轨,同时扩大缴费人数。

这个扩大的人群一旦开始缴费了,就有了沉没成本(个人+公司),以后再慢慢提高缴费基数,如果他继续交,社保池子赚了,如果他断交,社保池子还是赚(公司缴纳的不退)。俗称,双赢,池子赢两次。实在不行,就延长缴纳期限,还是赢,赢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本来看戏的,结果江苏先涨了…是拿江苏先试水,后续再跟进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都知道越涨越难,越涨越少,但是。

我自己定个政策把我自己的钱弄少了,不开心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着不得死几个警告一下?

有人扒一下谁负责的这个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实际出发提问

这个社保基数的真实身份其实是 :税基

既然是税基,就应该由纳税人确认同意之后才作数

但是现实却是年年涨税人们却犹在梦中不自知!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不用太在意这些事情。自己该交社保,交了,就行了。

听话 照做 执行

即可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5亿人、3亿人,同比均稳中有增。上半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53万亿元、总支出3.89万亿元,6月底累计结余9.8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步推进,上半年调剂资金已经调拨到位,支持基金困难省份养老金发放;共为1479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等768亿元。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55万亿元。社会保障卡功能进一步拓展。全国持卡人数达13.9亿人、覆盖98.9%人口,其中领用电子社保卡10.97亿人,覆盖77.9%人口。

虽然目前社保基金宗收入是大于总支出的,但是还是得增加社保基金的流入啊,以免后期万一收入覆盖不了支出怎么办?所以,需要用人单位都为员工购买社保。

首先,其实社保大多数公司都是在交的。因为必须要给员工交社保这件事情,其实企业心里都是知道的。尤其是社保归税务局管理以后,更加重视一点了吧。而且员工自己也都明白,得有社保,不然,自己干嘛上班呢?不就是为了退休以后有养老保险吗?不就是为了生病,有医保吗?以及工伤、失业和生育,这三项福利待遇。所以,即使有些企业不给员工交五险,或者是有些个体工商户没人给交五险,员工和个体工商户也会想办法给自己交上的。甚至作为员工,可能会去劳动仲裁企业,要求交社保。所以,其实社保新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很多中小企业不是不交社保,而是不规范。比如,需要入职3个月或者是半年后才给交五险。

而且,这部分成本其实是可以转移的。比如我对象单位,因为老板被劳动仲裁怕了,每个离职员工都去劳动仲裁要求辞退补偿和加班费、社保补缴等。所以他们公司现在是入职就交五险的,只是把公司和员工承担的费用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走了。比如以前试用期员工能开四千,现在开三千,剩余的一千用来交社保。放心,老板们的思路多得很,他们还有法务顾问,比我们专业的很。

既然敢出台这个政策,肯定是衡量过的。不可能出台这个政策会导致中小企业倒闭,还硬要出台政策。要求全体劳动者强制双休这种政策,估计才是不敢出吧。交社保而已,该交。不然社保亏空太大了,用什么钱发退休养老金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发布了,下限7162元

知乎用户 发表

把事业编社保待遇向企业看齐,大大减轻负担,公务员也降,和税收降幅看齐,全国人民都支持,处级以上干部退休金上限不超过基层公务员工资两倍。提高在职人员工作收入。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口结构已经崩盘了,

还是好好享受当下便利的生活吧。

想一想猪肉晚上怎么做,是炸酱面还是回锅肉。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公司就是因为这个,工资都不发了,家里都揭不开锅啦

知乎用户 发表

个人缴纳的部分可以还给我们吗?不想退休还不行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兄弟们把你的余钱定投黄金纳指比特币,等你退休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应该是头一年推迟这么久社保基数还没出的年头了吧。

应该是社保局经统计,没法再继续按10%比例上调最低基数,但是不上浮,国家社保和医保最大的亏空怎么办。

上浮,企业接受不了,员工个人也承担不了。

一直在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但是太难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这个东西就奇葩,就应该按照实发工资数缴纳,该交多少交多少

知乎用户 发表

@有杕之杜

@狗肉 花与果

@延陵

这是我看了该回答,与评论区评论的思考。请多指教!

该图为到手工资有错误,个人到手现金占成本错误。以下为我的计算。

我认为每一位工作领工资的人,应当去了解并计算自己的工资与社保的关系。这是个人的义务(交钱)与权力(享受待遇)

以上图为例,上海最低工资2690按2700算,上海规则是到手最低,不用再扣社保。

社会保险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5种保险简称:社保。
1.0

按回答,上海社保最低基数是7384按7400算。

社保占工资比例35%-38%按40%(为了方便)

7400*0.4=2960,2960是基数7400需要交的社保费

员工最低工资2700。上海公司负担一位最低工资员工,实际支出成本2700+2960=5660元/月

1.1

最低工资情况下,员工到手工资/公司成本。2700/5660=0.4770318021,员工拿到成本的48%,享受社保待遇

1.2

养老保险,退休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养老金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50岁退休按195个月计发,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领完后就只有统筹养老金了。如果在领完前死亡,个人账户部分一次性做遗产取出,统筹部分取消。

养老金个人承担8%计入个人账户,7400*8%=592

1.3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计入个人账户,医保定点可使用。7400*2%=148

1.4

最低工资到手2700,加养老,医药个人账户。2700+592+148=3440元。占公司成本比例3440/5660=60%。相当于40%统筹社保了。

统筹社保待遇价格:5660*40%=2264元(养老保险为7400元挡位)

养老592/5660=10%(存银行死期),医疗148/5660=2.6%(医疗储备金)100-40-10-2.6=47.4。到手现金约48%符合1.1结论。

社保基数及以上工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与工资关系。社保按个人11%(养老8%医疗2%其余1%),公司27%。

按工资10000元/月算,一年1万*12月=12万/年,公司成本12700元/月。

个人所得税按年算的。上海5000以上的开始超额累进,5000*12=6万(免税)

第一档36000,收3%。36000*3%=1080

第二档10% ,60000-36000=24000 24000*10%=2400

个人所得税总共1080+2400=3480 3480/12=290/月

2.1

员工月工资 10000,应交个人所得税290。扣除个人所得税10000-290=9710

个人承担的社保10000*11%=1100每月。扣社保和个人所得税后为10000-1100-290=8610每月现金

2.2

公司成本为工资+社保(公司承担部分)10000+2700=12700

2.3

个人扣社保税后现金与公司成本比值:8610/12700=0.6779527559≈68%

2.4

个人权益:现金+社保+所得税+养老个人账户+医保个人账户

8610+800+200=9610。

个人权益与公司成本比值,9610/12700=76%

享受社保统筹的价格为2700(公司部分)统筹养老保险为10000元挡位。

3

依据1.4,2.4结果。

2264元享受7400统筹社保,2700享受10000统筹社保。

公司社保比例,养老16%,医疗+生育9%。失业工伤忽略做误差。

假如统筹医疗+生育当作一样待遇。10000和7400的统筹社保挡位差=10000-7400=2600

2600统筹养老保险价格差2700-2264=436。每100元统筹养老保险价格为436/26=16.77元/百元统筹社保。10000元统筹养老价格约为1677元每月。医保+生育价格为2700-1677=1023元。

PS:我16年高中毕业至今9年,工作过18个月,仅交职工社保2-3个月,和每年的居民医保。看温大提过交社保是利好普通人的,知道这个概念,但还没有数学计算,没有实施。本次在动态又看到这个问题,正好计算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快点啊,我等着鼓掌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甘肃省近10年社保和医保最低基数、城乡居民医保、最低工资:
年份      社保      医保       城乡居民医保      最低工资(一类)
2015年    2423      2423       120               1470
2016年    2722      2722       150               1470
2017年    2977      2977       180               1620
2018年    3286      3286       180               1620
2019年    3093      3093       220               1620
2020年    3093      3093       250               1620
2021年    3638      3093       280               1820
2022年    3638      3093       320               1820
2023年    4317      4090       380               2020
2024年    4317      4090       400               2020
2025年    4600      4317       450               2020

查着查着,百度开始限制我搜索了,政府单位的网站一条都没有,都是社会新闻


也就是在2025年,一个服务员拿着3000的工资,缴着4600标准的社保和4317标准的医保,大概个人负担550元左右

知乎用户 发表

版本要更新了,下面请欣赏第六套广播体操:老登的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你看看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王珞丹, 张嘉译主演), 那里面描写的首都北京都没钱搞社保, 流浪儿没有孤儿院可住, 只能靠拾破烂和偷盗为生。 患一型糖尿病的流浪儿(黄毅饰)也得如此, 最后干脆是和白血病患者(姜析源饰)一起去援西藏(去西藏谋生)。 有犯罪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没有司法局管辖的精神病管制院可住, 只能由家属监护, 导致其在医院杀死美丽的女医生孙萌(赵秦饰)。 片中的流浪儿锥子(黄毅饰)的父亲在美国, 因为没有中美司法条约, 所以我们管不了, 但是这个小女孩的父亲在国内, 政府应该是根据《婚姻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征收抚养费, 如果没有这类法条规定, 那就应该修改有关法律。

知乎用户 发表

权力中心越近,关系越复杂

越不容易找人做决策,因为决策等于背锅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他想涨,客观条件又不支持他涨,所以就卡在那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达拉弗曲线了,降才能涨税收,但降太丢面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保基数本来就不应该这么长,或者说前些年涨的太多了

导致现在企业和个人承受的吃力

如果继续上涨,那么很多人都沦为为社保打工了

有些企业是微利,社保承担的吃力,有人就说了交不起社保的企业就应该关闭

可对于有些人来说一个月能挣个两千块或者三千块钱已经是很不错的工资了

而且拿着低工资的人大有人在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很多工资的

如果社保基数继续上涨,估计有很多人开始想办法就不交社保了

眼下活的都不好,怎么可能考虑长远的养老问题呢?

而且很多人认为自己交的社保是替别人养爹妈

长或者不长对于很多人没意义了,已经有很多人失业了,眼下都艰难的很

估计断缴的人很多,从小红书上就看到了很多

这对于北京的经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非是不在乎这经济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7月起公司社保涨了 公积金也涨了 算下来没有亏

知乎用户 发表

关于2025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的通告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政务公开_政策文件

24社平:11937(历年北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_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便民服务_业务名录

上限:35811

下限:7162

基数下限上涨5% (24下限:6821)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基数加上GDP增速,完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应该降一降,不能年年加码,得给企业和劳动人口喘口气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借地方,感慨一下!

有些单位发的补充医疗,比我们按最低缴费的个人部分都多!

套李网红的一句话,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主要原因还是

社保基金日益增长的社保基数需要与落后的劳动人民的工资之间的矛盾。

知乎用户 发表

怕了,最低工资不调,社保基数那么高是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养老金上涨没有尽头的话

2万养老金40年后可以领多少【每年上涨百分之3】

20000*【1+0.03】40=65240

2000养老金40年后

6524→_→10倍的差距比别人零头的多一点咋就先不谈了

40年后普通人的工资能拿6524吗

尤其是拿6万多的养老金,40年后的小屁孩能养得起吗?


你说拿100的老农民怎么不说

傻孩子40年后哪有农民,就算有农民他交公粮吗?交三提五统吗?免费服徭役吗?交过各种乱七八糟的税费吗?

→_→不然凭什么给他发100块,不劳者不得食

→_→虽然100的确实不用发了,但是那才几个钱,还有领两万的40年后他就6万了啊

这支出可不是砍掉100就能补的回来的


最后给感兴趣的看一下100,40年后能拿多少

100*【1+0.03】40=326

→_→如果他不砍的话,40年后泥腿子能拿326的巨款呢,涨幅高达百分之300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是,还在安抚那些闹事的体制内老登吧……

毕竟,一个调休都可以研究半年,听起来很离谱,不过想到体制内那么多老登,就知道半年挺不容易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月薪3w,大城市耗着都是脑子不清楚的,赚不到几个钱,存不到几个钱,纯粹就是做贡献的大好人。等35岁被裁员失业回老家,社保断了,公司交的大头打水漂,没有工作孑然一身,而小学倒数早就通过成人本科学历或者国开学历考上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靠关系或者军转去了水电气烟草等国企央企,而你却一事无成,大城市找不到老婆,小地方更找不到老婆,loser 中的loser

知乎用户 发表

根据知乎小粉红的两个常见论调:

1. 月薪3000根本招不到人,所以最低工资没有意义。随便招个工人也得七八千(前几天还在知乎评论区看到个逆天粉红说北京跑滴滴一个月随便赚一万六)

2. 就算不交社保, 交社保那笔钱公司也不会发给你。

现在还不出最新社保基数,一定是准备给大家一个惊喜,直接规定最低社保基数1万,就当是给劳动者的福利了,大家不必感恩,这都是大家应得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常规是要提升缴费基数的,再加上9月1号要全员社保,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压力巨大。

涨也难,不涨也难,所以肯定是国家也在综合考虑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目前企业基本上是先按原有上半年不动的基数交着,等有政策出来,如果有变化再改呗。

9.17公布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因为退休工资和社平有关,社保缴费基数也和社平有关,涨了就是年轻人多交钱,用人单位多交钱,退休的多领钱,这个基数影响的是整个社会,老爷们还是要思量一下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呵呵,我能说脏话吗?如果不能的话我没话说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反正已经不期待能老了自然死亡了

50多自我放逐几年

找个倒霉的税金小偷,做掉他儿子/女儿

知乎用户 发表

新疆给你打样,社保基数下限继续上调,4999涨到5069。但是今年幅度会很小约1.2%。

知乎用户 发表

北京那么多老爷,怎么平衡调整基数?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社保,正在压垮很多穷人

我们看一下这几年上海社保缴费基数的变化: 2020年7月1日起,上海社保缴费基数及比例如下:上限为28017元/月,下限为4927元/月。(下限应该是5748元/月,因疫情执行当年规定) 2021年7月1日起,上海社保缴费基数及比例如下:上 …

社保新规 9 月 1 日实施,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知乎用户 mooooooooooom 发表 一个月交 1500,我从 25 岁开始交到 65 岁,40 年,哪怕不算涨幅,我也一共投进去了 72 万。 我有这 72 万,还不够我养老的吗? 不知道退休金能拿每个月多少? 知乎用户 浪里白条 …

社保这件事有很多人是共情资本吗?

知乎用户 雨夜带刀不带伞 发表 别逗了,又把资本拉出来背锅了。 各种国资,央企国企城投才是最大的资本家,不能因为它们名义上是国有就不代表资本。 知乎用户 卢诗翰​ 发表 这两天大家对于社保讨论的非常激烈,但我很遗憾的要泼盆冷水 因为历史证 …

有人视同缴纳,有人视同没缴,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文|大 何 最近有一个一闪而逝的热搜,说的是好多官媒,跟约好了似的,齐刷刷地转了一篇标题吓人的文章——《社保断缴1次,这些待遇全部取消!》。 说实话,这标题取得,真有水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股寒气。 我这人好奇心重,就点进去瞅了瞅。 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