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年轻人,你觉得什么样的视频才能较为准确的展现出「后浪」的真实生活?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一哥 lantern 发表于 5/10/2020

(小更新,没想到大家反应这么热烈,感谢。这个答案与其说代表后浪们的现状,实际上是我个人对后浪,或者说年轻人和五四精神的一点期望,可能没有那么切题,见谅。图片水印已消,请自取。)

2011年,25岁的河南漯河人崔松旺。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首席记者,天津体育学院新闻与法学专业毕业。连续四天在火车站假扮智障人,拣烟头、抢食地摊上吃剩的凉皮,最终“如愿”以500元的价格被卖进黑窑厂干活,卧底期间多次被打,趁喝水之机上演逃亡,历经艰险终于逃出。后协助警方,控制了8名黑窑厂老板和招募人,解救智障奴工30名。

2015年,浙江大学学生陈绘衣在乘坐火车时不慎丢失车票,被当即要求补票,陈绘衣出示购票短信、票据照片、身份证等凭据,证明自己已购过票,但是无果,最终被迫补票。事后,陈绘衣和同学一纸诉状,将昆明铁路局告上法庭。

2017年,大学生李某乘坐K1301次列车,途中她发现列车上设置有吸烟区并放置了烟具,多名乘客在客运列车上吸烟且无人劝阻。李某认为,在她乘坐火车上的安全须知里,写明了“禁止在列车各部位吸烟”,但车上却又设置有吸烟区并放置了烟具,这种做法并不合理,随后李某将哈尔滨铁路局告上法庭。该案一审宣判,法院认为哈尔滨铁路局在列车上设置吸烟区的行为违法,判令被告取消K1301次列车吸烟区标识及烟具。

2018年,苏州大学法学院一名大学生小刘,因为写论文需要资料,在知网下载资料时花了7元,但是这7元得需要先充值最低50元,剩下的43元,如果要退还的话,需要各种手续费和极为复杂的退款流程。最后,和客服多次沟通后这43元钱还是没有退给小刘。小刘利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学有所用,将中国知网告上法庭。2019年2月11日,知网败诉,对收费方式进行了调整。

2019年,大学生王洁莹将上海迪士尼告上法庭,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主持下调解结案。被告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补偿原告王洁莹人民币50元(当庭给付)。随后上海迪士尼调整了入园不允许自带食物的霸王条款。

这才是青年们该干的事,这才是后浪们该做的事,这才是真正的五四精神

维护国家法律,维护社会正义,面对社会潜规则和黑暗面,勇敢站出来说不,誓将这世界改造的更美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感谢大佬@葉神月 提供的图。

一个人也许不够,但千万人,一定可以澄清玉宇,把这世界变得天朗水清。


以下是无耻引流环节: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在B站发布的视频评论区沦陷?​www.zhihu.com图标如何看待俄罗斯从中国获得1.5亿只口罩?​www.zhihu.com图标孩子就算饿死也不吃韭菜馅的饺子,怎么办?​www.zhihu.com图标

知乎用户 一枚蒜头 发表于 5/11/2020

先给大家放两段视频,视频来源于抖音博主任海龙,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年轻人。

视频来源抖音,侵删

视频来源抖音,侵删

年轻“后浪”一代有着各样的生活,但是像b站中描述的那样只是极少数,在我看来能准确展现出真正“后浪”生活的莫过于问题当中的这个抖音博主任海龙,应该是我最开始将他和“后浪”联系起来吧。

大约去年双11我刷抖音看到了这个任海龙,也就是文章最开头的那段双11的视频,这段视频强烈的引起了我的共鸣,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呀,然后我就关注了他,几乎每次发布的视频都有在看,一直想把他的故事分享到知乎里,可总没有合适的话题。

前些日子“后浪”这个视频播出之后,引起了我们的广泛热议,有的人喜欢,有的人抨击,我认为这并不是我们“后浪”的真是生活,然后就在这个问题下洋洋洒洒的写下了近2000字,并将任海龙的故事分享到了知乎,这篇文章获得了近2万赞,很多知友在我评论区说被他感动的热泪盈眶。

一枚蒜头:如何评价 B 站 2020 年五四青年节宣传短片《后浪》?​www.zhihu.com图标

更令欣喜的是我的文章被微博大V看到了,然后他们在微博上也发了任海龙的视频,头条新闻、新浪视频、观察者网、中国新闻周刊等等,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大v转发,从知乎到微博、从微博到报纸、从报纸到朋友圈,任海龙彻底火了。

就连我亲戚群里也开始转发他的视频,然后我妈她老人家就很开心,向亲戚们炫耀说我我最开始在知乎写他的故事。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文字拥有这么大的力量,如果因为我的文字能够改变他的生活轨迹,那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后来我们彼此添加了微信好友,当我联系到他的时候任海龙刚刚结束一天的忙碌,我与他聊到了深夜,仿佛遇到了个知己,我与他的生活经历实在太像了,父母都是农民靠卖力气挣血汗钱,同样在房价物价的重压之下喘不过气。

任海龙告诉我因为那个视频重庆卫视想要采访他,能够登上电视可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他却犹豫了,理由竟然是要忙着工作没有那么多时间,他真的太朴实了。

当我书写这篇回答时,任海龙正在船厂里辛勤工作,平凡而朴实,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仍然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向往,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后浪,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任海龙在他的抖音主页里写下了三个小小的愿望,在很多人看来这可能根本算不上愿望,可对于他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希望任海龙的这三个梦能够早早实现。

知乎用户 乌合之众 发表于 5/11/2020

《猫和老鼠》吧。

讲的就是汤姆和杰瑞两个年轻人,

没房没车没女朋友,

有点小聪明但活得空虚迷茫,

努力拼搏过却又被富二代碾压,

平时总被“恶狗”欺负无力反抗,

经常内斗但又互相扶持,

每天为了生活不停奔跑,

即使被蹂躏成各种“形状”,

但还能在各种小确幸中感到一丝幸福的故事。

这就是绝大部分“后浪”的真实生活。

知乎用户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发表于 5/10/2020

1.

最近,一个湖北的7岁小女孩,把万千网友都感动哭了。我是在朋友圈刷到她的视频和图片,一遍遍的回放,看了几十遍,越看越感动,大半夜的想要掉眼泪。

这个女孩叫柯恩雅,是湖北五峰渔洋关镇一年级的学生。4月3日复工以后,爸爸在菜市场里卖卤菜。一张案板,上面是爸爸卖的菜,下面是小女孩听课学习的“教室”。

在这个坐着都有点不能完全直起腰来的狭小空间力,柯恩雅用一个小桌子,支起一台旧电脑,认真的上网课。那副认真学习的模样,和照片里熙熙攘攘的菜市场相对于,让人泪流满面。

网友们说: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希望,这才是真正的后浪!

而我们感动的,是孩子的乐观和努力,更是自己再也找不回来的在逆境中一往无前的精神。

2.

今年2月份,一名南通小女孩子跟父母回到荆门老家,因为家里信号不好,为了上网课,孩子爬上信号稍强的山顶坚持学习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因为老家的山沟里信号不好,经常没信号,无法提交打卡作业,更没法上课。因此,每天晚上,妈妈都带着女儿一起上山顶学习。漆黑的夜,孤独的身影,一台充电小台灯,女孩的坚持和坚韧,对学习的执着和挚爱,让人落泪。

而作为家长,孩子的家人没有抱怨,更没有因为网不好跟老师申请不写作业不上课。相反,全家人积极的为孩子上山顶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外公把通往山顶的路整理平整,让孩子爬上更轻松方便不摔跤,妈妈每天晚上陪女儿一起上山读书。妈妈说:“每天晚饭后,她都要带着充好电的手机和台灯带孩子一起上山,她搬着桌椅板凳,孩子抱着书本,风雨无阻。如果遇到下雨天,两个人还要一人拿着一根棍子才能登上山顶。”即使这样,他们依然一直坚持。

光这个环境,这个黑,看视频都我都觉得有点害怕,何况是个孩子,而且还是在寒风料峭的初冬,山顶的风有多大可想而知。是什么让一个妈妈和一个年幼的孩子,有这么大的勇气和坚持,我真的难以想象。

3.

今年2月初,网课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名高三学生在屋顶上网课的照片感动了很多人。因为家境贫寒没有WIFI,这个孩子与邻居借了网络。为了不打扰邻居,孩子每天都上屋顶上网课。

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早读,8点上房顶开始上网课。记者问到孩子:你的目标是哪里?

孩子说:“我想考浙大。家里没有统一的学习环境,如果不能上网课,这一个多月就荒废了”

有人评论:古有匡衡凿壁偷光,今有学霸借网上课。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感动你我,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

4.

一场疫情,对于一直放假的学校和在家上网课的孩子家长来讲,是一份家庭教育大考验。

这个假期,有多少家长在抱怨自己家孩子上网课难,写作业难,抱怨在家带孩子难。但是,看到这些为了上网课,为了学习百折不挠的少年们,不禁反思自己。

为什么有的孩子在优渥的环境里学的鸡飞狗跳,而有的孩子即使环境再差,也依然如饥似渴的学习。该反思的不仅仅孩子本身,更是家长。

俗话说,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什么样,这句话到有孩子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背后的含义。

这三个孩子家庭,并非大富大贵,而他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

那个在菜市场卖卤菜的妈妈,没有把孩子扔在家里,而是随时带在身边,任人群攘攘,也要给孩子找到一片不被打扰的地方,有空的时候,查看孩子的作业,与孩子一起讨论。从孩子无邪的笑容中可以看到,她一定是个让孩子感动骄傲和幸福的妈妈。

那个在黑夜里带孩子上山学习风雨无阻的妈妈,让我想到以前老师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家长让孩子觉得学习是可以随随便便有任何理由都能不学的话,那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事。

那个在屋顶上坚持读书的高三少年,那个在父亲手机小小的屏幕里如饥似渴学习的少年,他的未来永远不会差。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才是祖国的希望

什么是后浪?不是消费了什么想咋样就咋样

而是有目标有担当勇往直前愈挫愈勇

才是真正的的后浪!

知乎用户 飞奔的马达​ 发表于 5/12/2020

泻药,

在这里我来来推荐一个关于《后浪》的品论视频,即第111期的《睡前消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a4y1i7Bu?from=search&seid=17795581905758924003​www.bilibili.com

从第13分钟开始,督公开始对《后浪》的评价,其中关于“什么是五四精神”的内容我觉得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督公的这一评价可以说时非常之到位的。**纵观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如果用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来描述的话,那就是这场运动是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一次很好的结合。**首先,在思想上,五四运动高举“德先生赛先生”的旗帜,尖锐地对于旧式的儒家伦理和封建思想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真正的启蒙运动,此谓“批判的武器”。其次,在社会组织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以及爱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全部走上的政治舞台,用自己的组织有效的瓦解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根基,我党也在这次运动之后孕育而生,使得中国的革命有了新的曙光,此谓“武器的批判”。

而在《后浪》这部挂靠着五四运动,蹭热度的视频中,无论是批判的武器还是武器的批判全部消失不见,有的只是对于消费行为无条件认可和推崇。所谓的“对于人类文明和科技的继承”也仅仅体现在了视频中UP主的高端社会和器具之中,而没有在思想上或者在社会组织上有所展现。这才是《后浪》最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

然而,同其他的答主不同,我个人并不觉得说,在五四青年节只要有一个更好的展现“后浪”真实生活的视频,找到适合自身定位与自我认同的群体就够了的。因为事实上,不同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域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互相之间就是不一样的,不存在一个视频或者一个代表能代表绝大多数的中国青年人。如果说《后浪》里展现的是生活更加富裕,拥有更多消费能力的青年人的话。其他的视频可能也就只是分别展现出可能不那么富裕的,可能正在一线城市里艰苦奋斗的,可能正在乡村务农的,可能在学校里备战高考的青年人而已,其本质和《后浪》并没有区别。因为这些视频都只是被用作于强化特殊群体自身的自我认同感,并不是对于五四精神真正额展现。

这也是我为什么想要分享的是《睡前消息》一个评论类视频的原因。因为关于社会群体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看!这才是真正的现实情况”**的实证主义式的层面。事实上,任何我们观察到的社会现象都是片面的,有局限的。所以也并不存在一个视频能够展现出“普通人的后浪”是什么样。我们更需要的,除了观察和复刻现实之外,还有去反思和理解“怎么办?”并且在实际的社会行动之中找到一条面向解放(Emancipation)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才能超出实证的,追求自我代表和归属感等效用的层面,而进入到更深层次的,面向未来更加解放美好的社会的认识,就如我们的五四前辈那样。既然被描绘成“后浪”,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只停留在静止的,画面式的方法来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后浪”进行描绘,而是应该真的像浪一样运动起来,并在运动之中去思考“后浪应该奔向何方”并去实现这个目标

综上,作为当代年轻人,我觉得我们需要的视频或者信息,或者说是对于我们自己作为社会青年的认识,应该是能用批判的武器武装我们的头脑,并且引导我们怎么去更好的进行武器的批判的认识。而我们也得自觉地进行这样的过程,才算是对于五四精神的真正继承。

知乎用户 瞄小七.sunshine 发表于 5/10/2020

那必须是老男孩了。

[

老男孩才是后浪的生活

瞄小七.sunshine的视频

 · 34.8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41098821917827072)

10年过去了,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记得小学时候,老师都会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每个人当初心里都有一支笔,描绘着自己长大后的场景。青春里应该有爱情,友情,梦想,但是青春不在,留下的还有什么。正如歌词中所写: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

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看那满天飘零的花朵

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

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它来过

看到老男孩也属于一个偶然,应该是寝室有一个人先看了一些,觉得不错,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看着这部讲着岁月流逝,梦想与现实的微电影。伴随着歌曲歌词的冲击,到结尾里,曾经的同学,如今在社会不同角落,过着不同的生活,不光是剧中角色,寝室里每个人都有了一丝感慨,有人流泪在脸上,有人则在心里。

剧本是王太利在上班路上,坐在公交车上写歌词,想到自己的梦想那么遥远,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一边写一边哭。正是因为这样的真情流露,才让这首《老男孩》唱进了无数人的心中。

未知的是幸福的,同样也是可怕,幸福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怕的是憧憬被现实拦住,甚至拦腰截断。

在《后浪》所引发的争论里,有一句显得尤其刺耳:“人家几辈子的积累,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思虑再三,很难给这句话扣上一顶对还是错的帽子,毕竟,站在对方的语境和立场,这样想似乎也没什么好指摘的。

当我们天生站在物质基础之上时,一不留意,就忘记并非所有人都站在同样的高度。就像镜头中出现的电子设备、滑雪跳伞、汉服乐器,在有些人眼里,是与生俱来的日常生活,而在另一些人眼里,每一件闪过屏幕的事物,都自带价格标签。

前一种人的司空见惯是真诚的,后一种人的本能算计也是真诚的。我们经历截然不同的人生,最终的互不理解、“永远辩不清楚”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当你来到一座陌生城市,看着突破天际的房价咋舌时,本地同事拍拍肩膀,热情地告诉你:“来了就是xx人。”

你丝毫不怀疑他的善意,但却有十足的理由怀疑这种说辞。

更重要的是,曾经“寒门子弟勤奋好学,富家子弟疏于学业”的传统叙事已经彻底破产,信息流通让天花板渐渐透明,我们虽然无法更上一层楼,但却能清楚地看到成长在更优渥家庭的孩子,到底有多努力。

B站上那些最优秀的UP主,已经在诸多领域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如果说,他们的勇敢、自律、国际视野、富于尝试,并不是继承自家庭,那么相应的,普通青年的懒散、倦怠、拖延、抱着手机刷到半夜,也不全是出于本性。就如同写下这条评论的作者,也承认自己“又懒又笨又馋”。

所有对原生家庭的审视,最终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对于有些生来就要为了生活拼尽全力的人,又怎么能苛求更多。

不论为何,他们,只是想过的更好,为了生活的那杆秤向幸福多倾斜一些,哪怕只有一点点。

逝去的只是青春,男孩不老,初心不忘,既然生命不可逆,那就扛起不同年龄应尽的责。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一起加油吧。

知乎用户 neo anderson 发表于 5/10/2020

《出路》

这个定点被设于武汉;在片中,第一条主线是王振祥,他是一所培训学校的老师,这所学校相当于国外的野鸡大学,主要通过农村通讯的落后、信息的不发达来骗取家长的信任,从而达到招生敛财的目的。他虽是一所野鸡培训学校的讲师,但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最有发言权,也最能道出真实的中国教育,他真实而毫不避讳地讲出了教育培训行业的阴暗,而且通过他,也映射了中国正规高等院校敛财的本质,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独立院校和大专学校。

第二条主线是王盼,她是千万农村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考试的料,农村师资的匮乏和教育设施的落后注定了她低分的命运,她也像大部分贫困学生一样注定了没有机会进入顶级院校,成了一名教育产业的牺牲品。但她也是一个幸运者,即使可怜的成绩,她依然能得到父母的支持,有学可上。在农村,很多学生如果学习成绩不是非常突出,换来的大多数是辍学的命运。

第三条主线是万超,他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屡屡碰壁让他毫无悬念地加入了蚁族部落,成了千百万蚁族中的一名新成员。他读的是一所独立院校,这类学校多是重点院校的衍生品,突出特点是学费贵,学生也多是成绩中等、家庭条件中等的中等生。对于没有特点和特长的他来说,不被社会器重注定了是一种必然。本想通过高昂的学费换来一纸有用的本科文凭,毕业后才发现,这一纸文凭一文不值,毕业后一月不到两千的收入与一年将近两万的在校支出严重不成比例,这是个人的失败,还是教育体制的悲哀?只有世界知道。

当然,还有黑色的后浪,人在家中坐,馅饼天上来,只要会念咒语:我爱中国……

知乎用户 贾文和 发表于 5/10/2020

真实生活?

2019年12月15日,华南海鲜市场某后浪送货员发烧。

2019年12月27日,后浪青年某医生收到前浪张继先教授命令,向上级汇报发现不明疫情。

2019年12月29日,后浪青年武汉市疾控工作某人员收到命令随前浪开展调查。

2019.12.31,后浪青年武汉卫健委某人员收到命令,撰写不明疫情肺炎信息。

2020.1.1,后浪青年华南海鲜市场某摊主闭市收摊。同时后浪青年某防疫人员进入检查。

2020.1.3,后浪青年国家疾控中心某人员撰写向WHO通报的疫情信息。

2020.1.4,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某后浪医护青年被感染。

2020.1.8,一群后浪青年在前浪大佬的指导下不眠不休研究新冠病毒基因序列。

2020.1.14,武汉机场,车站,后浪青年工作人员分发宣传册,测温仪…

2020.1.18,武汉某后浪青年随家人参加百步亭万家宴。

2020.1.19,国家卫健委某后浪青年随专家组到达武汉进行工作。

2020.1.21,武汉某派出所前浪所长在开会,给后浪民警下达禁止辖区大型集会的命令。

2020.1.23,武汉某火车站后浪青年关上车站大门,武汉正式封城。

2020.1.24,某后浪建筑师青年随单位接到任务,正在不眠不休的画某医院图纸。

2020.1.24晚,某后浪青年官兵随军进驻武汉。

2020.1.25,某机构后浪建筑工青年随单位进驻武汉开展工作。

2020.1.27,某省后浪青年农民带着N卡车物资来到武汉。

2020.1.28,某待业青年面对国考面试推迟信息不住叹气。

2020.1.29,某省后浪青年过年走亲戚被拒于门外。

2020.1.30,某青年工人再度来到小汤山。

2020.1.31,某青年大学生受父母派遣购买双黄连。

2020.2.2,某后浪青年工人为火神山粉刷上最后一笔。

2020.2.3,某考研青年面对教育部发布复试推迟消息怅然若失。

2020.2.4,某青年志愿者为火神山医院运送第一名患者。

2020.2.5,某火车站工作青年忙于退票服务。

2020.2.7,深圳某青年充当小区封闭志愿者。

2020.2.10,河南青年医生王士诚殉职,37岁。

2020.2.11,河南某村长破口大骂疫情期间闲逛人员。

2020.2.12,云南青年医生陈健殉职,26岁。

2020.2.15,某青年司机抱怨每次高速免费总会堵车。

2020.2.19,河南某青年民警猝死殉职。(名字之后都不打了。)

2020.2.20武汉某青年医生、某青年民警殉职。

2020.2.21,中央政法委某青年工作人员随调查组赶赴山东任城。

2020.2.22,四川广元某青年公职人员被处分,因疫情期间有人扎堆喝茶。

2020.2.24,某工商局青年收到举报信,有店恶意哄抬口罩价格。

2020.2.25,某待业青年找到生产口罩的工作。

2020.2.26,某出版社青年校对《大国战“疫”》

2020.2.27,某高三青年刷到新闻,伊朗前驻梵蒂冈大使因新冠肺炎死亡。

同日,227。

2020.2.28,重庆某青年凉风为逆行者致敬。

2020.2.30,某地青年警察撰写抓捕冒伪劣口罩生产、销售商数百个的警情通报。

2020.3.1,国务院某青年布置新闻发布会场地,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组召开新闻发布会。

2020.3.6,某被迫留在武汉之后开始志愿工作的的东北后浪小伙被报道走红。

2020.3.10,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后浪青年志愿者进行隔离。

2020.3.21,中国疫情首次新增为0,大量青年志愿者被迫“失业”。

2020.4.4,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由于游戏停服,不少青年对ZF进行攻击。具体可参考08年事件,每次都有这样的人。

2020.4.8,武汉解封。某被困武汉青年终于可以回家了。

(参考抗疫时间线)

—————————

青年就是这样,或者说每一代人都是这样,有人前线为国请命保一方平安,有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有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祖安语录问候全家。

潜水、跳伞、出国旅游出国留学,2020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SB(来自王思聪),这些不是青年,是前浪。王思聪也只不过三十多岁,也是一个青年,但是他只是青年中的一个。

不过总归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没有像阿根廷一样倒退,只要时代在进步,那么生活,总归慢慢好一点,再好一点。

知乎用户 宁输输 发表于 5/12/2020

如果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年轻人是后浪,那么那些想平凡生活,追求一生平平安安,小富即安的年轻人算不算后浪?

如果说工作在工厂,一个月拿着几千元工资的年轻人是后浪,那么那些有着专业知识的,过上富裕生活的社会精英算不算后浪?

如果说接地气的是后浪,那么那些阳春白雪的算不算后浪?

如果说胸怀着崇高理想的是后浪,那么那些在市井里只为生存挣扎的算不算是后浪?

我们不同的人,心中早就各自定义了什么样的人才算后浪。把和自己想得不同的人,排斥在了后浪之外。

那么既然是拍视频,我觉得可以把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既肯定几十年来,经济发展带来的那些便利和利民,也不避讳现有阶段还存在哪些问题。

不过多煽情,以平实记录社会现状的方式,把话语权留给大众去评价。

知乎用户 同哥Same 发表于 5/10/2020

这个问题简直为我设计的,我按丧的程度排序吧。(最后为《三和大神》)

总裁语录:怎么干都是一无所有,习惯了。

我的舍友就是导演系(多专业混编)。我当时在他启发下,几乎观看了市面上所有的后校园时代纪录片。

1,毕业Escape 2012

介绍江南大学四位毕业生的工作历程:一位大学生创业者,一位校园歌手,一对蕾丝情侣(我前前前女友的同学)。

创业项目是开一个餐厅: 经历了二房东毁约,惨遭被骗,亏损一万后关门。

校园歌手 ,放下吉他,放下幻想,面对现实。

蕾丝情侣经历了分手旅行,开始找工作。 (我周哥最帅了 帅t别砍我)

Escape 2012 优点在于写实,拍摄者和当事人 关系密切,拍摄过程非常自然。

缺点也很明显,能上江南大学的 至少是中国学生中前5%,更不要说其中的北美学院。 无锡更是江南富庶地, 全纪录片没啥矛盾点,平铺直叙,更像一个大型vlog。

类似此片的还有**大四(2013)**电影从2012年9月起跟踪拍摄浙江大学电气学院一个大四男生寝室一直到2013年7月毕业为止,讲述了四名普通男生毕业过程。 更平铺直叙,比vlog 还vlog

2, 毕业后的大多数 (2011)

讲述了一群普通大学生的毕业群像。

本纪录片几乎抛弃了所有的校园小清新,直击社会与校园的脱节,直面逼狭的社会

四年班长老哥的经典语录:出了一个门掉进一个坑。

渴望留在城市的老哥。

3,高考2015

央视纪录频道的绝对良心之作。

导演以高超的水平,在拍摄高考的同时,深入探讨了整个社会阶层撕裂:后校园时代的内容甚至比高考还多。

整套纪录片共六集

涵盖了贫困省份+ 毛坦厂+一线城市平民+ 直接出国的二代子弟

两图的鲜明对比

在我个人看来:导演在介绍了当前各种形式的高考之后,

提出了:高考还能打破阶层固化的疑问?

4,《出路》 (为什么贫穷系列 Why Poverty)

首先,我要说明: 外国导演在此纪录片中对于我国的教育制度,是带有有色眼镜和价值预设的,拿部分民办教育的特例来否认我国教育制度的成果,是不可取的。

除此以外,本片反应的青年问题还是较为贴近真实的

就业难

5,《三和大神》 (NHK出品)

全名为: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 三和人材市場~中国・日給1500円の若者たち~

丧文化的极致,同哥我一定要留给三和大神。

知乎用户 陈子杨Dr.outside​ 发表于 5/10/2020

知乎用户 弗兰克扬 发表于 5/10/2020

残酷的现实就是什么样的视频都没办法准确展现出后浪们的真实生活,更无法代表后浪。

因为我们每个人出生的家庭,成长的环境以及未来的目标都不同,所以没办法用视频剪辑去拼接出一个可以代表一代人的视频。

许多人感叹,现在无论国内外,都处在一个极度撕裂的状态,各个阶级,各个职业的人都在极端对立,互相不理解。

其实,过去也未见得不撕裂,只不过互联网给了大部分人上网发声和表态的机会,互联网也放大了这些声音。(美美与共,和谐相处并不是新闻,极端对立匪夷所思才是新闻。)

大部分人都有共情能力,但都懒得去用,不想理解别人,更不想跟“与自己无关”的人们感同身受。

鲁迅在百年前就说过: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节选自《而已集·小杂感》

![](data:image/svg+xml;utf8,)


但其实,人类的悲欢又是经常是相通的。

那就是在他们共同遭遇相同的苦难的时候。

所以,林盛儿现象,卡卡现象才会一再在知乎重演。

在灾难没砸中自己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

在灾难砸中自己的时候,才会抱怨,为什么会是我。在他们抱怨的时候,往往会找那些同样抱怨的人去寻求安慰了。

因为没被砸中的人一般也不会理这些他们眼中的loser们,更不会听他们倾诉,给他们安慰。

所以,你说什么样的视频能够代表一代人呢?

我觉得很难,你拍得再好,都总会有不满意的人,觉得没有展现他们自己生活的人说,自己就是XX后,自己并没有过上视频里的生活,自己又被代表了!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回答和文章,不管获得多少赞同,评论区里都总会有喷子写下如下评论:

并不觉得!我C##¥!@¥!#¥#%¥#%#¥!¥!

知乎用户 田可乐 发表于 5/11/2020

这个关于马拉松和人生的视频。

年轻的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社会不是一条一往无前没有尽头的跑道。

它可以是草原,是星空,是海洋。

它可以是清晨的豆浆,爱人的拥抱,疲惫时一张柔软的床。

知乎用户 哈哈hhhhhh 发表于 5/10/2020

希望大家都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来源:微博博主@孔维w

bgm:后海大鲨鱼—Bling Bling Bling 视频素材来源:快手

这是我看到的最合适的视频了

里面有你

有我

有他

有我们

不论生活如何

不论处境如何

我要笑着,跳着

大声呼喊着!

知乎用户 枕头 发表于 5/10/2020

作为一个23岁的大学生,也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年,我有些茫然无措,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贫富的分化,对于家国情怀和个人价值,我依然没有清晰的认识,但我知道我的走过的路,也是无数个普通青年走过的路。我没有视频中后浪们说走就走世界旅行的资本,普通的家庭也限制了我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但好在网络的发达帮我打开了一扇窗子,但我从里面看到的,不是他们所说的繁荣。

年轻人的起点就是——高考。

在中国,高考每年一次,周而复始,举国上下,命运攸关。这是一场改变了无数年轻人命运的考试。许多普普通通的“后浪们”就是从高考走向新的人生的。

第一部要推荐的纪录片就是《高考》,其中有一集叫《毛坦厂的日与夜》

![](data:image/svg+xml;utf8,)

印着各式高考标语的大红横幅,透过探头监视学生的班主任,黑板上贴满的保证书、检讨书……影片伊始,高考的紧迫性和严肃感就扑面而来。

这就是普通“后浪”们最原始的状态,因为我们要竞争,要拼命挤进985'211等名校,要抢夺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没有选择。因为我们的父母也许还是农民,还是工人,我们负担不起一年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出国费用。

“孩子吃不了苦,趁早不要送到这来!”有家长说。

高考结束,便是人生的第二次抉择,有些人升入大学,有些人继续复读,有些人选择打工。

第二部推荐的纪录片叫《中国工厂》,里面有一集记录了中国的血汗工厂的状况。作为公司职位的最高老总,十三年他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招工。

![](data:image/svg+xml;utf8,)

为什么招工难,因为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但为什么这些工厂依然存在,因为有些年轻人不得不去工厂。

在这样的工厂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只需要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没有任何的空余时间可以思考,整个人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得麻木,逐渐成为一个机器人。关键是工资也不高,更妄论什么理想爱情。

如果说没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年轻人还可以选择工厂,那么被称作“三和大神”的年轻人干脆就放弃了自我。

在深圳,这个近期房价到7万的城市,在龙华区三和人才市场,日本NHK电视台拍摄了一部记录这部分年轻人的纪录片《三和大神》。

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也许只是别人想给我们看到的一面,但是,更多人默默付出,却没有得到回报,于是心灰意冷,对社会和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选择了混日子,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年轻人,连泥沙都算不上,更别说卷起浪花了。

难道说上了大学对于年轻人就稳了吗?显然不是。第四部推荐的是新闻调查纪录片《毕业了》

![](data:image/svg+xml;utf8,)

这部央视纪录片,以南京大学为背景,记录下毕业在即,南大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选择。一心想去大城市的大四女生覃琦,毕业于南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她坦言这个专业不错,然而难以找到对口。换了求职方向,与她想的一样能力总被质疑。即使在我看来,她有南大的背景,成绩非常优秀,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甚至去过法国当过半年的交换生……仅此,就可以看出他的简历会是有多么丰富。然而,她也被多次拒绝……

还有历史类专业的研究生崔龙龙,求职高中历史老师失败,走上了平均录取比例1:55国考之路。还有回到家乡企业应聘的材料学研究生……

求职者很优秀,用人者也精明无比,套路满满。没有实力,怎么入他们的法眼……

他们是顶级大学毕业生,他们是同校毕业生中算很优秀的,他们的简历让我们望尘莫及,他们的学历也不低,面对求职,也一波三折……

尤其是今年,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国家开始扩招,这对于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学生来说,是好是坏呢?

如果你想要真正的了解中国青年,就请去工厂看看,去凌晨的写字楼看看,去地铁公交车站看看,那里都是年轻人,都是在为摆脱个人命运,为中国发展奉献自己的年轻人。

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国青年,就去县城的一中看看,去农村的留守儿童家中看看,去过年的绿皮火车上看看。

真正造成后浪认知偏差的根本是不平等的社会结构,还有我们对这个时代潮流的放任和盲从。

中国的年轻人不需要任何人冠以任何称号,无论赞美还是诋毁。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一个非标准后浪的理想生活

**摘要:**近日,网上流传起一段大连打工小伙的3分钟视频。他刚从钢铁厂下班,脸上脏脏的,坐在街边,对着镜头自拍,诉说自己的三个愿望:每天挣300块钱;带着家人去旅游;有一个美满的小家庭。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他不加滤镜,不掩饰自己的懒惰、焦 …

巫师出走后,B站慌了吗?

前几天,B站和Up主“巫师财经”打起来啦! 巫师财经,是B站的一位Up主(内容作者),经常发表财经类科普视频,自去年9月份入驻B站以来,两个月之间狂收百万粉丝关注,被称为B站的“人气奇迹”。 看见长肥了的巫师财经,B站自然要当伯乐,手起笔 …

喊了【奥利给】又能怎么样?

昨天下午,快手一支主题叫【看见】的视频,开始在朋友圈刷屏。 我最开始看到这支视频,是来自新京报12点的推送,标题叫做【为什么要喊奥利给】。 虽然这是一支快手的营销视频,但很多人还是纷纷转发,表达了自己的认同。 我看了很多人的观点,基本上都是 …

钟美美的讽刺艺术还是输给了“正能量”

【黑话连篇】 该栏目更多的是揭露事件或对事件的看法,以达到让人精神升华的目的。 钟美美有多少人知道,知道的举个手,不知道的赶紧微博B站搜一下获得快乐。 北方的德云社还没开箱,南方的笑果脱口秀流年不利,年轻的小台柱子们不是纠纷就是吸毒,在这个 …

《后浪》,有让你感到阶层割裂的焦虑吗?

对于大家热议的《后浪》,你有看出阶层割裂感吗? 5月4日,B站出品的宣传片《后浪》,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巨大的舆论热浪。 它以中年人的视角对年轻人发出期许和赞叹,想要说明当下的新一代青年人所拥有的的自由、财富和权利,本意是“心灵鸡汤”和“热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