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是真的要凉了吗?
知乎用户 及时晴 发表 黄奇帆说:“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受政府政策刺激,开发商调整行为方式,然后房地产又可以变得蒸蒸日上,是脑子(进了水)。” ——括号里的三个字是采访黄奇帆的记者补充。 看了黄奇帆的访谈,他列出了 9 个指标,证明我国的 …
先看下原文中的描述:
“高盛资产管理和森瑶中国共同宣布,双方已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约 6.75 亿美元用于在中国收购、开发和运营一线城市及周边核心城市的新型工业、物流、冷链等新基建项目”
不是看不上 6.75 亿美元,这还是共建基金,考虑到预期投资和共建基金,到底外资能拿出多少钱是个问号,合资公司一个出名一个出钱都是很正常的。其次这点钱按照用途也不是在居住属性的楼市上,退一万步讲这点钱对于刺激国内楼市来说就牛之一毛,考虑到不少房企的利息是按天算的,这点钱丢到哪一个大房企估计都不解决问题。
倒是有一个大额,黑石筹集近的 500 亿美元,但是有一个前提:“有媒体称”,这可不是小数据,几千亿人民币,竟然不知来源?这不是开玩笑么。
不过此前确实有一个热点,就是黑石与潘石屹之间的交易,涉及金额确实不小。但是如果资金包括这件事的话,其实已经收购失败了,潘未能套现离场,前有类似的案例,加上没有准确数据的大额投资,让这个问题看起来不太好判断影响。
先确定是不是,再去讨论可能带来的影响,能确定的是现在房地产 70 城数据不好,230 万亿的基数,12% 的货币供应,多供应 1% 就是 2.3 万亿,这都拉不起来,靠着这几十亿合资基金来源不明的几千亿就想刺激市场,个人觉得有点不太现实。
黔驴技穷了属于是。
就硬欺负互联网没记忆。
我提醒一下吧,大家没事可以去看看今年 4 月广州土拍的新闻。
当时是个啥样子呢?
广州土拍市场不热,为此专门拉来了李嘉诚背书,说是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时隔 10 年重回内地市场,打的旗号是啥?
李嘉诚来大陆抄底了。
赶紧上车,不然再不买买不着了。
就这个消息,实际也是这个逻辑。
大家也别看什么这些个外企入的都是商业地产了来洗了,就那点交易量,说白了都不够郑州烂尾楼开工半个月的,你说能有个什么用?
说白了,这个消息,走的还是外资崇拜那套。
外国人都买了,你说你买不买就完事了吧?
外资老爷都出手了,赶紧跟着抄底啊。
说真的,这套玩意,一点新意都没有。
跪乎上的人,是真不好骗,
现在他不管搞什么在热榜上,大伙儿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是要演哪出呀?
既然大数据这只手,惯于翻云覆雨,那他不管做什么,大家直觉上都当他是想管理咱的预期。
所以咱也学精了。
你看这话题下的高赞筒子们,一个个的,精得不要不要的——是哪些外资,花了多少钱,买了怎样的资产,搞得那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别说外资现在调子还不够高,只是 “有媒体称”、“计划出资”、“商业地产” 等直钩钓鱼的表面功夫。
就算丫真拿出一大笔钱,你难道不怕他给你演一个 “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穷鬼的钱,三七分成”?
毕竟你跟他们,又不在一个生态位上。
是不是抄底时刻,甭管靠 “崇拜外资”,还是“崇拜大亨” 来做预测,都™不靠谱。
你得从房价的 “形成机制”,去看它现在到底在什么位置。
高房价是怎么形成的?
表面上,它是 “债务—货币” 螺旋推动的。
实质上,它是 “债务流向电池人,货币流向电梯人” 的分配机制推动的。
有债务就有周期。
短期看,美元加息周期结束了吗?闸刀还在不在?
还在?
那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外资也好,大亨也罢,都属于招魂的野鬼,吸引你往 “危墙下” 站呢。
长期看,年轻人的收入结构改善了没?就业稳定了没?债务流向电池人,货币流向电梯人的分配机制变了没?
没变?
那就依然是在累积风险,而不是释放风险。
所以只要守住房价形成的底层逻辑,就能 “任凭风起浪,稳坐钓鱼台”。
不用激动,这个消息跟直接买卖住宅房屋的关系不大。
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与此同时,部分外资也在积极收购中国房企债券或股票。
他们抄的要么是商用、工业用,要么就直接是债券和股票。
这类资产的特征跟真正的住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块本就没有什么托底,之前暴涨时也不见得跟、暴跌时就自生自灭了。
大家可以看看现在主要城市的商铺价格跌幅,肯定远大于住宅,毕竟这是完全市场化的价格体现。其泡沫程度本身就没住宅那么大,在叠加最近几年消费走弱,其价值大打折扣,现在也算是处在估值低位了。
这种情况下跟股票一样,开始逐步建仓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债券和股票那就更是这个逻辑了,外资觉得跌无可跌了,自然就开始买入了。
但是住宅类房产则完全不是这个逻辑,大家对比一下疫情前的房价,像今天深圳的热搜,看起来惨兮兮,实际上也才三年前。问题是 19 年房价就不高了吗?大家赚的有 19 年多吗?
而且像上海,其实根本还没回到 19 年那个位置,甚至大部分房子每平米均价还要比 19 年高 1 万左右的水平。
就这也敢抄底的,怕不是对底有什么误解?
现在的情况大家要想清楚,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住房有自己的逻辑。
有兴趣的看看深圳的挂牌指导价,之前房价高的时候,要按照指导价挂,现在房价下来了,还是要按指导价挂,已经不能算充分交易的市场了,这何谈抄底?
如果对金融、汽车、行业分析有兴趣,欢迎关注公众号:白菜研究所
看看有高盛没
二十年前,俄罗斯国债违约
就他一边公开买,一边悄悄卖
最后回头一看,早 tm 跑路了
原来除了国内韭菜冤大头,因为被捆绑了婚姻和教育无奈接盘以外,现在还有诸多外资也踊跃的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让人感动,关键是他们图点什么呢?
要知道人民币换外汇是强管制的,房地产的流动性比外汇还低很多,回报率更不用说。也许他们是传说中的白皮红心,还是黑皮红心?
又或者是不良媒体发布假消息黑了心?
你看他们抄底的是什么?
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写字楼。
这和李嘉诚 7 月 29 日抄底了香港中环的商业大楼逻辑是一样的,抢跑优质资产。
大资金抄底一般是早于大盘见底的,他们逃顶也会早于大盘见顶,整个商业地产的结构也比住宅要快 5 年左右。
其实他们的入场几乎就确定了 2-3 年以后商业地产的大底。
之前写过很多地方租金回报已经接近 10%。
多地政府为稳楼市再出「大招」,大手笔回购商品房,此举将带来哪些影响?
还是接这一篇。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大资金抄底以后,还有一个大的下跌周期?
这里面有这几个原因:
1. 大资金虽然很大,但是和趋势相比的所有资金来说,也仅仅是杯水车薪。
2. 我们所观察到的下跌,一般指挂牌价的下跌,也就是在非成交的状态下,挂牌价逐步降低,这当中可能有零星的成交,来坐实价格的真实性,但其量能并不是市场所认可的最终价格,这在所有市场中都是一样的。
3. 大资金在打包这些资产的时候,一定是在当前的挂牌价上打了一定折扣的,他们完成了真实成交,而距离他们很近的人,发现优质的 XX 资产仅仅以 XX 价格成交,那我手上的这个次优资产,又该如何定价?或者换一个方式说,当我发现某某资产居然是这个定价的时候,我有没有动力去换购这个资产?
最后大家可以记住这个时点,这是超级大资金的第一次抄底。以我浅薄的市场经验,商业地产的大底会出现在第三次抄底的时候。
之前写过商住同权的问题,其实你作为一个散户,持有两套公寓,有能量去推进国家 ZC 吗?不可能吧,这不有意愿并且有能力推进的人来了吗?
你像房产税这种直接税,难收的要死,地方 ZF 也难,这个时候手握大量商业用地资产的人出来说话了,我按住宅评估交房产税,你把我权力放开可否?地方 ZF 一合计,既扩大税收,还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刷一波新生代年轻人的好感,慷他人之慨,谁不愿意呢?
或者引申一个话题,他们是不是在抄底人民币呢?
关于公寓的投资,现阶段依然不是一个好的位置,我估摸着买点也是 2-3 年后,目前各大城市公寓年回报率应该在 4%左右,虽然不算贵,但还远不到便宜的时候,如果租金的年回报率能到 7%-8%,就是很好的标的了。
投资是投的未来的可能性,这是个概率游戏,我知道住宅很好,但未来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变得不一样?公寓的未来还有无数的可能性,我写的东西有可能实现,也有可能无法实现,但是在发牌看牌到开牌的这一个过程,有巨大的想象和套利空间,而这整个过程会持续 10-20 年,这也是金融行业存在的意义,推进某些事情,至于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还是压根推不动,那是后人评判的。
这就类似于:虽然当前大 A 市场一片腥风血雨,市盈率不到 10 倍的股票一抓一把,但其中真有一些资质相当不错的公司,盈利增长令人振奋。
总有一些没人看得上的票,跌出投资价值。
譬如港股一些 Reits、地产美元债,已经跌得年化收益率 15% 了。上周一传出吴亚军离职消息后,龙湖地产 2023 年到期的美元债一度跌至收益率超过 30%。
也总有一些好地段的房和地,跌到某些机构的心坎里了。
无论如何起起落落,总归有人入场、总归有人扫货、总归有一些价值凸显的东西,否则市场就无交易无流动性了,交易所可以歇业了。
所以,正常的市场行为有什么值得大肆渲染的?只因为它是外资?又拿外资来糊弄内资?其实不用说那么多某主管、某内部人士消息,历史年度的金额、占比画张图就清楚了。
看看爬在地板上的地产股、地产债就知道根本没有大资金入场;看下跌得不成样子的一级土地成交,就知道根本没有大金主来百亿、千亿量级的购地;还有一线城市基本上超 15% 的写字楼空置,二线城市更没法提,以及时不时因疫情封控就启动的减租免租,试问哪个冤大头敢来接盘?
所谓的房企信用债发行大增,基本上是央企;所谓的部分房企风险有效化解,真不知道是哪部分,房企股债依然哀嚎遍野,尚没出风险的碧桂园,市值已经从 4000 多亿跌到 300 多亿,更别说出风险的那部分;说好的保交房,问题最严重的河南现在好像忙别的去了;所谓的市场信心修复,如果新增房贷数据好的话,大家伙就不会一天接三个 “要不要贷款” 的电话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想尿尿的时候不给夜壶,现在夜壶来了,可尿没了。
秋收结束,发现没有多少农民上当,这可怎么办呢?
还不是得制造出一点利好!于是乎就有了外资加速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呗!
之前也一直在说:美国最大的住宅和商业地产商、私募巨头黑石为可能到来的房市动荡做好了准备,已经筹集了 500 亿美元(约 3500 亿人民币)资金,届时会投入全部(或部分)资金来进行抄底。
现实呢?房价不也在跌!
是泡沫就总得有破灭的一天,别幻想别人来救你嘞!自救自爆吧!
外资绕着住宅地产,这不说明问题么。。。
今年基础设施领域是有亮点的,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基础设施,物流,数据中心。一级市场领域还是非常活跃的,主要还是市场驱动和政策驱动。
在这个领域,投资主要以机构为主,定价体系更专业化,更讲究回报率。
由于过去这些年住宅市场抢夺了不少眼球,很多人想当然认为地产就是住宅,其实地产涵盖的范围非常管。
目前看,存量的商业地产(办公楼,商场)是过剩的,但是一线城市由于土地稀缺,对外资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物流设施,虽然一直在建设,但市场还是有缺口,至于数据中心和新能源设施,那是未来这个时代的新基础设施。
外资最近几年已经在绕着住宅地产走了,在他们的分析体系之内,18 年以后的房价已经看不懂了。
特别是他们观察了全世界的市场历史之后,就很难找到好机会下手了。
我记得之前说过,外资投研体系在国内一些投资者看来节奏更早,比如巴菲特在国内股市的投资,在国内投资者看来就属于买得早,卖得早。
看起来就是要忍受下跌中的最后一跌,吃不到最后一口肉。
不过结果来看,情绪的收益抓不住,但是基本面的收益能抓住。
他们对于住宅地产的态度,当然就很说明问题了。
至于股市和债市,投资策略就更多了。
最近港股和债被做空得很凶,某些资产交易里,超过 20% 都是做空,跌多了,就会出现空头回补,就会出现很多人做困境改善逻辑。
这种交易都是按天,按周交易,和看好这些公司长期发展,行业基本面反转,基本没有关系。
以上,供参考
一眼软文。没数据(哪家公司投入多少)、没比较(投入和房地产市场总量相比)、没公开数据核实渠道(含糊其辞 “据报道”)、没点名道姓的意见表达(“市场分析表明”,“专家分析” 都是什么鬼),都涉嫌垃圾信息、营销信息。
这篇报道主角中指研究院,其母公司为中指控股有限公司 CIH,实控人莫天全,房天下创始人。
感觉挺扯淡的,
外资所抄底的‘商业地产’和我们所讨论的‘房地产’不是一回事儿,
我们自己讨论的房地产是‘住宅市场’,
外资抄底的是‘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说白了就是急了, 病急乱投医,
什么利好消息都敢往上放,
针对文中所提到的‘保交楼’和‘楼市企稳可期’
要不去采访采访‘大干 30 天’的郑州?,
顺便说一下, 现在的房企(民企)很多都是在靠政策续命,
高周转, 高杠杆,
‘高周转’没了, 就剩‘高杠杆’了,
等着看下一批的债券违约, 然后继续给政策,拿钱救吧。
媒体作为喉舌,具有设置议题的能力,它想让你得出什么结论,就给你看哪方面的新闻。
就像知乎热榜,普通人问的问题寥寥无几,而观察者网,环球时报,经济观察报等各类新闻媒体的提问,就可以把十几个人回答的问题,长时间霸榜。
而人们只会围绕机构给你看的新闻做出评论,它不想让你看的事,它就不发新闻。
比如说,恒大 2 万亿的负债,最后是谁买单了,碧桂园,融创这些房企有多少欠款,目前全国的烂尾楼有多少,这些东西就不会上新闻。
而最新霸榜的新闻和话题却是 “外资加速进入国内房地产,同时在积极收购中国房企债券或股票,这透露了哪些信息?”。
把喉舌想努力暗戳戳的传递给你的结论,反过来看,你就能获得真相。
收购中国房企债券我觉得合理啊,至于买股票,那我是不信的
因为中国房企现在的债券都是垃圾债的定价,基本上是票面价值的 2-4 折,甚至不少企业的资质挺好的,但是大家担心它们破产,或者担心企业摆烂,故意不还。这种担心不是没理由的,历史上这类事情并不少,比如 A 股盐湖股份,前几天就有 400W 债务违约,一个 1400 亿市值的公司,每年几十亿净现金流,最后 400W 都要违约。不过一般这类事情在国企,央企身上多,民企毕竟还得靠市场融资,不太敢这么做,因为民企一旦摆烂,未来就没机会翻身了,但是也得防着点,毕竟这些老板都是巨富,说不定就打算躺平了,所以才会那么低的折扣
但是你去听央行的讲话,央行说了,要坚定不移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要房住不炒,但是我们并不希望房地产崩盘(美好愿望能不能实现另说),所以现在只要你是龙头企业,你自己不放弃,不摆烂,你融资还是可以融到的,所以可能部分明年上半年到期的优质地产债是个大机会,可能持有 2-3 个季度就能涨 2-3 倍(到期足额兑付),据我所知,是有不少二级市场的公司在做这个事情,但是记得,一定要分散配置,最好对管理层能多了解一些,尽量避开不负责任的公司
但是股票就不一样了,股票可不是明年到期,股票价格体现的是长期基本面,三条红线不变的情况下,长期经营杠杆加不起来,资产周转率无法提升,就算龙头公司市场份额提升,大概率也是通过龙头公司销售下降慢,而市场总体规模下降快来实现,本质上是房地产行业快速萎缩,而龙头相对慢速萎缩罢了,所以股价很难好
房子滞销,帮帮我们 jpg
老外都在买的黑科技房子,赶紧抢 jpg
如果外企能给够五险一金双休,那他们买的房子是不是也能提供英伦物业服务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探底、市场情绪低迷之际,外资却 “瞄准” 这一时机,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
日前,根据中指研究院报告梳理,截至 2022 年 9 月,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加速进场,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与此同时,部分外资也在积极收购中国房企债券或股票。
市场分析认为,得益于政策的持续优化,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复苏,这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外资 “逆势” 布局的信心。未来,随着宏观政策不断落地、部分房企风险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逐步触底企稳可期。
外资逆势抄底
境外资本正在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逆势抄底。
10 月 24 日,高盛资产管理和森瑶中国共同宣布,双方已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约 6.75 亿美元用于在中国收购、开发和运营一线城市及周边核心城市的新型工业、物流、冷链等新基建项目,首批合作的种子项目为 4 个位于大上海地区的新基建项目,共计 24 万平方米。
此外,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最大房地产投资集团黑石筹集近 50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3600 亿元,抄底中国楼市。早在 2021 年,黑石就曾从富力地产手中收购了广州国际机场富力综合物流园区的全部权益。
中指研究院报告梳理显示,外资正在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涉足住房租赁、产业园区、商业地产等不动产资管市场。截至 2022 年 9 月,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加速布局,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外资投资者日益关注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对稳定回报的预期。
持续下跌的房企股价,也给了外资抄底的好时机。
8 月 22 日,GIC Private Limited 增持万科企业(http://02202.HK)37.19 万股,每股 14.8179 港元,总金额约为 551.08 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约为 1.71 亿股,持股比例为 9.02%。
10 月 5 日,旭辉控股集团(http://00884.HK)获 JPMorgan Chase & Co. 以每股均价 0.829 港元增持 2994.25 万股,涉资约 2482.23 万港元。增持后,JPMorgan Chase & Co. 最新持仓数约为 5.023 亿股,持股比例由 4.99% 上升至 5.31%。
“目前房地产行业估值处于低水平,聪明钱已经嗅到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段外资积极布局房地产的这些迹象反映出市场对房地产预期在变化。从大类资产配置看,目前全球安全、低估值、确定性的资产缺乏,国内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房地产走出低谷,国内经济稳步恢复,房地产有望重返稳定健康复苏轨道。
房企融资环境出现积极变化
近一段时间,部分涉房企业融资松绑,市场融资环境逐渐改善。在不少分析师看来,政策的持续优化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市场信心,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这一信号值得关注。
“近期,房地产销售和贷款投放已有边际改善。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们相信房地产市场能保持平稳健康发展。”11 月 2 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
自三季度末以来,央行及相关部门连续发声,旨在引导资金有序进入房地产市场,妥善处理房企风险,推进 “保交楼” 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 12.67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较二季度末增加 2.4 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连续 15 个季度余额增速下降的态势。其中,年内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 6600 亿元,当季同比增长 1.6 倍。
与此同时,各类非银融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数据显示,2022 年 10 月,房企内地信用债发行 343 亿元,同比大增 60.1%,增速较 9 月扩大 53.3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认为,步入 2022 年末,房企整体融资环境出现了更多有利的情形,风险进一步扩大的概率正在下降。尽管当前房企仍旧面临较大压力,但随着宏观政策不断落地、部分房企风险有效化解,购房者信心有望得以修复,加之房企融资环境正在积累更多逐步向好的因素,预计在年内剩余时间房地产市场逐步触底企稳可期。
上面情绪输出的回答太多,很多甚至连问题都没看完。
就算你不知道贝莱德、凯德、博枫这些机构是干什么的,那你起码也应该把问题正文读完再发表评论。
问题里明明写得很清楚:
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这和你们说的 “住宅”、“接盘” 啥的有半毛钱关系?
就我个人了解到的信息,提问中说的趋势确实存在。
外资投资国内的物流、商业地产,其实不是啥新鲜事,而是一个持续了好几年的趋势。
只不过前 5~10 年,他们进来的逻辑是看好中国的高速增长。
今年他们进来的逻辑是看好市场的反转罢了。
这些外资地产基金的投资逻辑和炒房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是 DCF,买进优质地段的核心资产,持有运营算现金流收益的。
要知道,现在是个人都在喊全球经济衰退要来了。
这些大型机构,只要还能跑的, 早就已经降低风险资产,拿着一大把现金或者稳定的高流动性产品在手上了。
也就是所谓的 “现金为王”。
但对于这些投资机构来说,现金都是有成本的。
现金为王的意思,是让你持有现金,然后在资产价格低估的时候出手。
而不是死拿着现金不放手。
不然等经济周期转过去,资产价格又涨起来了,他们拿着现金不反而亏了?投资人能不跳脚?
所以该出手就要出手。
无非就是,他们认为现在是该出手的时候了。
中国的商业物流资产,因为你我都懂的原因,现在正处于市场的低谷。
无数大小老板想要套现。
而这些外资认为,这种 “你我都懂的原因”,不可能一直持续。
中国的商业,总是会恢复的。
比如文中提到的高盛,今天在外网吹了一天 “开放”。
连时间点都规划好了, 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再加上现在人民币处于低位。
简直是出手的最好时机:不趁价格低的时候出手,难道要等价格高了再出手?
所以,也别指望这些机构能对国内那些陷入困境的房地产企业有啥帮助。
很多开发商是持有商业地产没错。
但大凡好卖一点的商业地产,他们早就抛售救急了。
到现在都卖不掉的,外资也看不上。
当然,不利因素也是有的——台海局势。
毕竟一旦打起仗来,什么经济周期什么核心资产,都要玩完。
这也是很多外资机构都在观望的原因。
想来,又不敢马上来。
至于房企债券,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比如一些 2023 年到期的房地产债,现在买年化收益能算到 20%+。
总有人愿意赌一把的。
毕竟这些房企看起来还挺有规模的,就算要倒也不会就这几个月吧?
黑石集团凑了 3600 亿人民币。
恒大欠了两万亿。
填房地产市场,杯水车薪罢了。
估计这跟乱世来中国买古董的差不多吧,与其说是抄底,不如说是搜刮。
外国人买中国古董的时候,中国的王公贵族跟进了吗?
他们跟个屁,他们是往外卖的,因为赶着卖完了逃命。
那普通人呢,是不是跟风买几个。
呵呵,真的(有价值的)卖给外国人,搞几个假的(会烂尾的,毫无升值空间的)卖给你,等你知道亏了就晚了。
有关注国际金融的朋友,看到 “外资”、“房地产” 和“楼市低迷”这些词汇,不难会联想到 “回购” 和“炒房”,如果不懂的下面以黑石的 “租房客帝国” 为例来说明一下。
黑石在 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开始推出它的 “租房客帝国”,简单来说就是买下别人不要的房子,重新装修之后租出去,然后以租约与房契为抵押去申请贷款,也就是申请回购业务,拿了钱之后再重新这一套操作。
这种操作的关键就是利用了政府不会让大多数人无房可住的政策死角,保证了央行的货币量化宽松会最后接盘,那么银行就可以给这些房企大胆加杠杆,结果就是黑石只要拿出一套房子的钱,通过回购操作就可以买下几十套房子。
这样大量收购房产必然会导致楼市供应量紧缩,供不应求之下房价自然会涨,从稳定楼市的角度来说这是可行的。
但是,中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房住不炒” 的主张已经打出来了,自然就不会收回去,更何况黑石这样的做法会倒逼租金上涨,像国外是租房比买房还贵,但抢房又抢不过,结果就是苦了国家与人民,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在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之下,稳定楼市很困难,这时候自然希望有人能接盘,来配合社会的转型工作,因此吸收各方资金是非常有必要,这其中自然要包括外资。只要外资能遵守规矩就应该让他们参与,而不能因噎废食,要对中国的监管有信心。
另外,也不要太看得起这些外资,毕竟中国的楼市非常大,它们如果不计后果地加大投资量,必然导致其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它们的国家没有选择,只能通过大幅加息来稳定货币,那么回购利率也自然会大幅上升,从而导致它们实际的买房速度是有限的。只要它们买房的速度不超过社会的房产供应量,那么房价想大幅上涨是不可能的,而从现在汇市的走势来看,它们的购房能力不可能很高,所以单靠它们来抬高国内的楼市是不怎么现实的。
他们抄底的也不是十八线小城市的房子啊?
所谓的抄底,目标是北上广深写字楼、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
北上广深的写字楼、商业地产和长租公寓能差到哪里去?
我要有钱我也要买啊,这可是北上广深的房子!
你瞧瞧这现在哪有瓜呀?这都是大棚里的瓜,你嫌贵我还嫌贵呢。
中国闭眼买房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这个标题无非是在哄骗 p 民房价不会跌了,该买要买了
资本是逐利的,中国房地产现在还有什么利可图?所谓的外资进入市场,玩股票的都知道,外资占市场比例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不论房市还是股市。
我们的市场基本是关起门来自己玩,外资比例很小,所以他们买什么,都是有特殊条件的,对于老百姓来说没什么参考意义。
房地产市场未来不会再有像 17 18 年那种无差别疯涨了,基本面很明确了,房价必须要靠人口支撑,哪些地方是地广人稀,哪些地方是人口密集,基本就决定了地方的房价走势。
北上广深房价会稳定在一个区间,然后缓慢增长
省会城市会有分化,包邮区肯定好于东三省
三线城市房价要垮,因为基本面垮了,房子明显超盖,未来一定会跌。
额,这个回答下至少 60,70%文不对题。你们嘲笑楼市,说恒大 4w 亿云云,房地产寒冬云云,没有错,但是和这条新闻无关。外资抄底的是商业地产物流仓储写字楼,不是你的烂尾楼。。。民用住宅已经被接盘,那些买了期房的。。。
外资呢,又不是傻子,基本上在投资市场上,只有散户是韭菜,这种外资财团谈不上镰刀(嗯国内市场,外资谈不上镰刀,他们还不配),但是人家不是傻子,民营房企搞得大窟窿傻子才去填,就算想填,外资那点钱也填不完啊。目前由于疫情加上经济情况(我没有说问题哈,勿喷),线下销售,包括办公写字楼基本上算是底了,线下经济不可能永远如此,现在抄底几年后增长的空间比较大,外资进来很正常,何况目前全球互联网都是一个 diao 样,热钱从互联网剥离,也需要一个投资点。
非常好,终于有韭菜进场了,接盘侠来了。
没什么信息,最多就是有部分人想趁机赚一笔,但是这种方法普通人学不来,因为你没那么多时间,没那么多的资金,也没那么大的规模。
至于新闻可能想暗示的对房地产的拉动作用,不要太天真,撑死千亿的规模,想拉动一个以百万亿为单位的市场,说是蜉蝣撼树也没什么差别了。
1、外资在赌中国版的 QE,经济情况如此凋敝,为了实现 2035 年的目标,GDP 增速低于 5% 是绝对行不通的,中国利率长期高位,加上限购等政策,给大规模印钱留下了裕度!
2、一但美元加息停滞,由鹰变鸽子,那么就给了咱们大规模印钱的机会,到时候,地产估计还有 一波大涨,因为生活用品不敢大规模涨价,只能再把房地产拿出来用一下。
3、房地产自 16-17 年那波大涨后,已经 5 年的盘整了,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基本盘,也为了纾解通胀,不排除个别一、二线城市来一波大涨。
但是,我已经不敢想房价再涨是啥样了。
外资,美资,尤其是美国犹太资本若不是抄底中国的科技企业,那么抄底房地产是可以的。有些分析人士一直在忽略甚至是忘掉国家与中央一直在提的百年未有的世界大变局这个大前提。
房产在大变局甚至是大战的情况下,究竟是不是保值物品这是一目了然的。
换句话说,精明的外资尤其是犹太资本对于这点若是不了解那也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说在了解大变局的前提下,对于德国的产业资本我们是应该笑纳的,因为那会把欧洲,至少是老欧洲与我们紧紧地绑在一起,但是,对于我们的对手(这是美国人自己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美国的资本,那么它的目的为何我们就要细细思量再做决断了。
说明地产业不但崩盘了,连人才都流失完了。
但凡地产业还有点人才,何至于放这种一眼假的新闻出来骗人?
比忽悠人买彩票的新闻水平还低,策划这篇新闻的人还是找个富士康上班吧。
首先,是资金数量不多,没有那么报道吹的那么夸张。
其次,是买入商业地产,住宅地产他们可没买。这些资金对哪种地产有泡沫,心中还是有数的。
别人看 “空”,我看 “多”!
回答这个问题,别说那些云山雾绕的理论玄学,咱们就说老百姓的干货,只要记住三个基本常识:
第一个,
为什么很多人看 “空”,确实是的,中国房地产的体量,现在新闻里这点外资,加多少杠杆能撬动?确实撬不动!
但是,人家既不是央妈,又不是美联储,这些外资需要考虑在中国房地产市场 “坐庄” 吗?不需要啊!在中国房地产这么大的体量面前,就是一个小散户,小散户只要看准基本盘就行了,赚点“小钱”(相对于体量而言)就行了。
人家又不是来建设几百万几千万套保障房的,有必要操那个闲心吗?
很多看 “空” 的,在这个逻辑面前就不对了。
第二个,
中国房地产会着陆,但不会硬着陆,而是会软着陆,中国绝对不会出现房地产崩盘,所以政策面基本盘没问题啊!
这些外资进军的又不是住宅,住宅那是一锤子买卖,后面就靠物业了,即使加上养老概念,也还不成熟,他们进军的是一线城市的写字楼、商业地产、物流之类的,这些现在受疫情影响,确实低迷,但投资跟炒股一样,不都是低吸高抛吗?技术层面的逻辑也没问题啊!
疫情总会过去,这些项目,进可套现离场,赚取差价,退可长期持有,享受稳定的现金流,放眼当今的世界,还有比这个更好的风险更低的投资项目吗?
中国人为什么热衷炒房子,不是中国人到今时今日还对房子有绝对的心理依赖,而是国内的投资渠道太少了。老百姓都这样投资,外资选择这个时机抄底,很正常!
虽然中国房企也出现违约爆雷,普通的房奴这两年断供的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是事实,但不可否认,中国的房产资产包与美国次贷危机之前包装给黑人那些压根就没有还款能力的资产包有着本质区别!
那个是必然爆,而中国这边的资产包爆是概率,会有人爆雷,也有人挺过这轮疫情。
第三个,
关于股市的民间干货,小散户为什么不赚钱?当广场舞大妈都知道买股赚钱的时候,股市就该跌了,而像巴菲特这些人,永远是在别人卖的时候买进,别人买的时候卖出,我们平时讲这些投资理论讲的头头是道,但都是复盘!
遇到现在进行时的问题呢?就像现在这个新闻,外资抄底的时候呢,居然回答里还有这么多看 “空” 的?
感觉就是给这些外资,做反面教材,到下一次复盘的时候,将会证明这些回答都是错的,我这篇就放在这里,存照待证!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会听到越来越多各种版本的抄底房地产相关的信息,但是无一例外,这些信息都是没有确切可信来源的,而且最终不会真的抄底。他们这么做,无非是想骗人民接盘房地产,不然某些群体的高福利可就撑不住了。
还有,现在的房地产是到底了呢,还是仍然在山顶?
还是那句话,我看知乎问题有看完整题干的习惯,在原文中被重点报道的案例是:
黑石从富力地产手中收购了广州国际机场富力综合物流园区的全部权益。
新闻中还提到,外资重点关注的是写字楼、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整篇新闻想表达的是:
“目前房地产行业估值处于低水平,“聪明” 钱已经嗅到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本土知根知底的金融机构与各个组织没有嗅到这种前景,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外资呢?这点量的外资资金就想说个什么样的故事?
新闻的有个重磅结论,各位估计没看见:
预计在年内剩余时间房地产市场逐步触底企稳可期。
问题在于,他们急切的想要让我们知道、明白,《你们不买迟早吃亏》、《你们错过这个机会就是便宜别人》、《抄底就是现在》……..
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他们自己不上?
如果你长期关注房地产新闻
你会发现
高盛、外资等国外资本这几年进军国内房地产市场几十次了
外资真累
当前的宏观经济学是有问题的,负债和债务制造的货币流动性,是不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循环模式。
大家都奔着负债去,谁敢负债,谁就享有金融资本优势,谁就能持有他国资产,甚至优先使用他国资源。
直到崩溃前,无法转向,但到崩溃前的这个周期,先发国家已经把后发国家的劳动力、资源耗尽,并完成了资产(房地产就是其中之一)持有和市场占领。
以肉饲鹰,不会成佛,只会成为美国西部铁路下的奴隶枯骨。
2022 年 11 月 7 日,中国石油获外资买入 1573.36 万股。截至目前,陆股通持有中国石油 9.62 亿股,占流通股 0.59%,累计持股成本 4.82 元,持股盈利 4.73%。
中国石油最近 5 个交易日上涨 5.43%,陆股通累计净买入 2325.05 万股,占流通盘 0.01%,区间平均买入价 4.91 元;最近 20 个交易日下跌 4.17%,陆股通累计净卖出 9966.25 万股,占流通盘 0.06%,区间平均卖出价 5.07 元;最近 60 个交易日持平 0.00%,陆股通累计净卖出 7842.51 万股,占流通盘 0.05%,区间平均卖出价 5.23 元
后发国家追赶个嘚,给你八匹马你也追不上。
1、希望看清楚,是房地产市场,但是商业地产。
10 月 24 日,高盛资产管理和森瑶中国共同宣布,双方已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约 6.75 亿美元用于在中国收购、开发和运营一线城市及周边核心城市的新型工业、物流、冷链等新基建项目,首批合作的种子项目为 4 个位于大上海地区的新基建项目,共计 24 万平方米。
这个给我的感受是,黑石和潘石屹的交易开始,中国十几年来的租不如卖,商业地产长效运营不如住宅高周转的局面可能发生转变。用大白话说就是:原本高杠杆低成本高收益短平快的不正常房地产盈利模式,将逐渐被低杠杆高成本低收益长运营的正常生意模式所矫正。
2、住宅市场如何?我不说,大家自己心里有数。
3、再看看新闻的信源。
中指研究院报告梳理显示,外资正在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涉足住房租赁、产业园区、商业地产等不动产资管市场。截至 2022 年 9 月,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加速布局,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外资投资者日益关注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对稳定回报的预期。
那我们再看看中指研究院是谁呢?
中指院是中指控股历史最长的机构。依托 CREIS 数据库,为房地产开发商、金融机构、经纪人、经纪公司、物业及上下游服务企业提供数据信息、研究分析、SAAS 工具及推广服务。指数研究和企业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是房地产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
以上。
老外老炒房啦!
老刘看了看报纸想了想。
关我屁事?又没开工,我可没钱买。
再说了,我现在住的房子也还可以啊。
剩下的这点钱,吃喝玩乐挺不错,可惜出不去。买房子那差太远了。
不说了,下楼做核酸啦。
晚上女儿说过来给孙女办成人礼,我要准备准备。
您可真敢说啊,临死的人吃了一粒伟哥,起了一下,您就说这人要返老还童了。
全球四大泡沫,美债、中房、日元、俄武,
日元、俄武已经差不多要破了,
这时候外资宁愿接盘中房,
说明中房比美债更具投资价值,更有吸引力。
doggy
股灾发生的时候,最先下跌的通常是那些逻辑不够硬,资质不够好的垃圾股。它们原本就是被大水漫灌带起来的,持有的人通常也是纯投机心态,赚个差价就跑。市场环境开始转差的时候,这些股票自然最先撑不住。但因为从这里面撤出的部分资金会继续追高龙头股,所以整体看来仍在牛市,指数也仍在上涨。
然后到达顶点,逻辑最硬的龙头也涨不动了开始下跌。而之前的垃圾股因为已经跌过了,反而比较坚挺甚至逆势上涨。很多人一看这些股票这么抗跌,再一看它们的 pb 和 pe 还挺合理,这不妥妥的价值洼地,抄底良机么?于是进场扫货,结果紧接着就是市场整体崩溃,泥沙俱下千股跌停。进场抄底的没吃到肉,光挨打了。更惨的是因为手里的资产资质差没成长性,想做时间的朋友都不行,只能多年一直被套着。
把上面的垃圾股替换成商业地产,龙头股替换成住宅,你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到哪一步了?
顺便说一句,当年雷曼兄弟是怎么破产的。都知道是因为次贷危机,但实际上雷曼账上的住房贷款一共只有 172 亿,它是死于抄底。2007 年次贷危机刚爆发的时候住房贷款的违约率不断上升,但商业地产的价格跟着跌了,贷款违约率却还在低位。于是这一年雷曼花了 600 亿去抄底,然后市场就整体崩掉了。房价进一步暴跌,不动产抵押债券(CMBS)自然就卖不出去,雷曼只能自己扛下资产减值带来的亏损。这个窟窿实在太大,以至于到死也没人愿意接手。
现在还在忽悠人去接盘的,记得先去医院预约个直肠造瘘手术。
国内经济委实状况不好,大家努力共渡时艰!
就这种主次写的乱七八糟的应该一律打回去重写。
文章全篇就三个数,6.7 几亿美元新基建,差不多 2 亿股票,然后 3600 亿不知道咱干啥的钱。剩下的什么趋势,什么逻辑,什么市场都凑字数的可以不看。
三个数里面,很明显前俩数就是来混淆视听的,放在开头和结尾,就是为了凑个数。这俩一个是新基建,一个是股票,说白了和地产关系不大,就是投个资,也没多少钱。
真正与房地产有关的,就是这 3600 亿,这个确实不少钱,和前两个数字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按理说你应该重点陈述这条,告诉大家这么多钱都抄了哪,或者至少进入了什么地产领域。但是和前两个数相比,这条写的就很模糊,就一句话,就告诉大家在抄底,没了。
我是觉着,要么这小编是过来凑数的,写个文章都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还不会数数。要么他就是故意写成这德行,至于是干啥大家都懂。
综上,你先把这 3600 亿到底什么情况说清楚,我们再说这到底包含哪些信息比较好。
去年就连续发布几条类似的消息
如何看待高盛称正在买入中国房企债券,房企风险被高估?这将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去年 11 月份的提问,转眼又到十一月了。
是商业地产物流地产,不是住宅。再怎么忽悠也没人信了。
在国内,忽悠人的招数之一就是,你看外资都大举入局了。赶紧出手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和财富都压上吧,这是 “机会”,后续稳赚不赔。
其实就是房地产超高负债没有人接盘了,卖不动了,大量社会财富被劫持进了房地产,导致其他万千产业凋敝衰落。
说的毫不夸张一点,商业房地产是当今最大的杀猪盘骗局。
带来的经济繁荣都是虚假的繁荣,背后支撑的是超高额的负债,包括地方财政负债和社会负债。
商业房地产本身玩的就是金融控制:
土地拍卖,玩的就是地方财政支撑起来的巨坑,房地产开放商和销售商只是土地金融的机器和工具。
房地产开放商赚得只是土地溢价,一旦银行不贷款给房地产开发商,这些开发商啥都不是。
说白了,房地产开发商考的就是土地涨价或者捂盘,坐等涨价,有些烂尾楼不是因为资金不足而烂尾,而是故意烂尾。
故意烂尾的目的就是加价,利益购房者的刚性需求趁火打劫。
并且他们还将房子跟婚姻、教育、工作硬关联。
没有房子不配结婚,不配生孩子(婚房);没有房子,小孩不配接受教育(学区房);没有房子就不能正常落户,就没有本地户口,就遭遇 “土著歧视”。
虽然这些都成为了历史,但是这些历史只是转换了一个角度和方向,在另一个地方等着更广大的购房者。
这个方向和角度就是假借 “外资” 之手进行忽悠。
高额房贷才是弄死实体经济的罪魁祸首,而设计允许超高额房贷的就是这个杀猪盘的操盘手。
反正买单的是购房者,反正购房者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为这套房子打工,等到购房者还完这些房贷,房子也差不多接近报废了(现在商业地产房屋风化速度远超预期,特别是高层建筑)。
住房公积金其实有和无对购房者没有多大帮助,况且住房公积金交钱的是企业和员工自己,一方面是企业的额外负担,另一方面是提前套牢员工的权益(收入),将工薪阶层提前引入套中。
允许住房公积金贷款供房和没有住房公积金贷款供房影响的不是贷款额度,而是房价。
很多房价明明已经高溢价了,但是却又很多人用价格来代替价值,往死里忽悠各类购房者,让购房者上套入局,成为巨额负债的承担者。
一旦有人清醒,不愿意上套入局,那些操纵者就开始布局其他各种杀猪盘,诱导那些不清醒的人入局。
就算遇到打折出售的房产,其实都是高得离谱的负债。
因为房价跟地方财政密切相关,越是发达的城市,对房地产的依赖就越大,这也是所谓的现代文明的 “原罪”,包括中国的一线城市、香港,美国的纽约曼哈顿、英国伦敦、日本东京都如出一辙。
况且房地产金融都是外国资本玩了很多年的金融控制手段,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源就是商业房地产金融。
买房一时爽,高额贷款无处偿,银行收回抵押物,发现竟无一物能够抵偿,最后导致次贷银行破产。
只是国内不一样,国内有住房公积金源源不断的注入,才让这个旁氏骗局能够得以长久。
高房价是财富转移,负债留存的最佳工具,资本家们当然不会放弃这个赚取暴利的机会。
中国宏观政策是限制外资介入中国的土地和房产,因为这些是实际上的国土,如果这些资产被外国轻易购买,跟卖国无二。
之前 SOHO 就是这么干的,退市私有化,然后计划将 SOHO 委身卖给外资黑石资本,就是卖国行为(这段时间以来 SOHO 不断爆出各种 “丑闻”)。
因为不管是商业房地产,还是其他地产,下面的土地都是国家的。
房地产开发商竞拍的是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土地所有权,缴纳的费用是土地 40 年、50 年、70 年不等的使用权租金。
即商业房产下面的土地还是国家的,只是租赁给房地产开发商建造商品房出售,以此激活市场经济。
但是外资是不可能轻易参与这样的商业活动的,外资的血腥就是吃肉不吐骨头,怎么可能接受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的土地。
所以,外资加速进入 “国内房地产市场”,就是一句谎言,相关机构或者组织谎话连篇,就是想继续欺骗更多人接手他们的超高额负债,让更多的冤大头成为大冤家。
国内住宅为主的开发商是玩的高周转,自有资金和融资比例差不多 2:8,所以开发商需要的是快速把资金回正,自然以销售为主的住宅比以自持租赁为主的商业、产业更为受到青睐。
而外资的资产公司的逻辑和国内不同,他们并不需要快速回正,更看重的是较长周期的资产升值和持续性的现金流流入,所以他们青睐的是核心地段的商业和工业园区的产业园。
说白了,外资还是看好国内长周期内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注意我说的是长周期。
另外,有持续性的现金流流入也可以打包成 ABS 产品,让资产证券化,让资产变成现金活动起来。
为啥,外资选择这个时间点介入,说白了还是投资领域低买高卖的大逻辑,目前国内开发商急于变卖资产,价格上肯定是低于外资测算的价值预期。
当然说白了,还是外资购买的还是优质资产,而大范围非非核心区的住宅,估计也只有等国家队来救了。
中概股的惨痛教训还没有完,就坐不住了?还外资抄底?抄你大爷呢?
被外资割一波韭菜,伤口还是新鲜的没有愈合,这边又在那里叫 “外资进场了”。言外之意是,又要老百姓接盘咯???这些无良媒体脑子是不是有点大冰??
你们如果有瑞幸十分之一的魄力,中国股民早就人均百万富翁了。
结果特么人均百万负翁,屮屮!
我们要重点关注收购标的:以长租公寓、写字楼、物流及产业园区等为核心的商业地产项目。
这里绝对不仅仅限于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
早在今年初,机智聪明、唯利是图的港资地产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了行动:
他们和外资无一例外将目标定向了商业地产……
为什么商业地产突然成为了友商的香饽饽呢?
商业地产不是很多房地产从业者尤其是赚惯了快钱的住宅地产口中的 “赔钱货” 吗。
首先,当然是市面上有太多的好的商业地产项目可以选择。
目前大多数暴雷的房地产企业都在大量抛售此类型的物业,希望暂时摆脱资金的困扰。市面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大量的商业地产项目在抛售,这里也包括了暂没有暴雷的碧桂园,几乎将它所有的商业项目摆在了台面。
甚至于包括目前商业正疯狂拓展的星河地产,最近一个月它的产业公司也将所有产业项目摆上了出售平台。
![](data:image/svg+xml;utf8,)
这些商业项目并非是不赚钱,只不过相对于较长的回本周期,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商可能已经活不到那个时候。而对于外资地产商而言,一个商业项目是否可以获取,最关键是取决于商业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有兴趣大家可以看我写的:商业地产 Y 观点:获取一个商业项目的财务计算逻辑。
国外的这些资本巨鳄,对于商业地产项目有着远胜于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资本融资能力,相信在这个时候,利用手中充足的资金去获取一些有着较好现金流的商业项目,是一个完全划算的买卖。
更何况, 现在很多的出售价格已经被外资压到了极低的水平。
据说有些外资企业已经对外放出了话,他的收购价格就是开发商成本价格的四 - 五折。
怎么理解。就是开发商要把获取这个项目的全部投资成本(商业土地的成本 + 建造的成本 + 运营成本)打半价出售。
我们看看在没有暴雷之前一般的收购估值是怎么计算:
1、按照商业项目在这个市场的平均估值来计算。这个可以请评估公司,或者按照市场类似案例的成交价格作为参考,来作为出售参考价。
2、按照商业项目目前的经营利润水平,按照一定比例的回报率要求,倒算出售参考价格。
以上两种形式都是常见的商业项目出售价格计算参考。但现在,聪明机智的外国资本可不管你这一套,直接按照成本价给你计算收购价格。
成本价格,无论是地价还是建造成本,几乎都是公开透明,有据可查的,这种情况下,国内开发商只能忍痛割爱,不对,是自杀式抛售,将自己的摇钱树拱手相让。
不知道这样的结局到底是可幸还是可悲?
目前,**国内 90% 以上的开发商哀鸿遍野,**各类银行借款和利息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销售层面由于信心丧失和经济的不景气,局面迟迟无法打开。出售物业也成了唯一的选择。很多人错误的以为商业地产项目不赚钱,但事实上,许多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项目非常赚钱,有着充足的现金流,可能是某些开发商现阶段唯一的现金流。
即是以一个中小规模(100 万左右的管理面积)的商业地产公司而言,其每年的租金收入贡献也要超过 5 个亿,虽然和地产业务相比差距巨大,但难能可贵的是在于每年持续稳定的 5 个亿,这个是危难时刻的地产业务无法比拟的。
也有不少酒店项目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生意跌幅严重,但黑天鹅事件不可能一直存在,外资对于中国商业地产的前景看好是无疑的。
部分优质回报的商业项目,外加中国货币贬值,这个当口,外资加速回流也似乎合情也合理。外国资本流入商业地产,一方面解决了当下内地房地产企业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和运营的输入,提升商业品牌的价值,为中国的 gdp 和就业着实做点贡献,也不是未尝不可。
我是
,喜欢就点赞、分享和喜欢。
欢迎微信关注 “商业地产 y 观点”,我们一起聊聊商业的那点事。
消费市场,外国品牌自带加成,我理解。
证券市场,外国资金是风向标,我也能理解。
本国房地产市场,也来一出 “外国资本更聪明”,这尼玛我实在无法理解。
房地产开发,一向是政经结合最紧密的本土行业。
外国资本还能比本国房地产商更 “懂” 有关单位?
大家看各个城市的房地产商,哪个没点背景?
来,快点来,然后让他们见识下中国泡沫有多大,意识到自己的眼睛有多瞎。
我有一策。
解封,放水。
自然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有老百姓的消费和经济收入问题。
不然谁会投资呢?
没有投资,当然贫富差距会拉大,穷人破产,富人再是现金各种超低。
等水一来,又是一波利润。
只不过这一波属实把中产和小富阶层击垮了。
那你说医疗问题怎么解决?我觉得这个事是这样的,等愤怒战胜了对死亡的悲伤。那我们就可以选择性遗忘。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不要太多,死吧死吧,死多少人都无所谓了。
医疗系统有谁认可现在的清零的?少的可怜,起码我自己不认识有哪个医务人员,愿意休息日还跑去做核酸。
你们谁有医院做核酸做的勤?
大热天穿防护服给人做检测,每天一大早天不亮就起床。唯一的优势就是不会失业。仅此而已了。
如果人类无法战胜这个疾病,消费起不来,就业和经济靠数据,那怎么办?
国外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躺平不对,死了太多人。
但是人家说话不如放 P,根本没有人理他们。
我是一个尊重现实的人,我支持开放的理由很简单,可以缩减人口压力,缩减社会成本。思路就跟马斯克的思路一样,这未必是坏事。
你都说了老龄化社会,那让老人都死掉不就行了。新冠自费治疗,有钱你就活,没钱你就死。就跟全世界所有国家一样。不是很好吗?
由于你们不太了解医疗行业,这个行当高度依赖进口,你需要支付天价的治疗费用,你支付不起,我很抱歉,那你就自然选择不就好了。
抵抗力差的人死多了,穷人死多了,就业和住房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别人死了,当然落到你头上的资源就多了。
也有可能你活不到那一天,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好像那些流浪猫狗,大部分冬天必死一样。人本就不该活那么久。
我觉得类似的问题根本没有必要讨论,总有人会倒霉,只不过今天落到了根本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头上了,他们还不习惯面对生死和风险问题。那我觉得,只有你们足够生气,那大家都会为了利益和共赢迈出那一步的。大家其乐融融,就当无事发生不就好了吗?
哈哈,外资是懂抄底的!
现在就是房地产企业抄底的最佳时间段!
先跟你聊数据!
首先是二手房的热度,图中数字为成交套数的同比百分比,可以看出,不少城市的成交量已经开始回暖,尤其是一些新一线城市,如青岛、杭州等城市,这也和我们之前对于房地产的预判吻合。
其次是央国企和民企的对比,央国企继续保持相对优势,民企销售仍未见起色。百强房企中,1-10 月央国企和民企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 -23% 和 - 53%,相较 1-9 月,央国企提升 3pct,民企持平。其中 10 月同比增速分别为 +2% 和 -52%。
以上数据显示,央国企地产企业已经缓过劲来了,而民企还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少民企已经濒临破产了,我国地产的周期就是这样的,在一批地产私企濒临破产的时候,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的私企撑不下去被央国企吞并,当吞并结束后,会进入下一个地产行业复苏期。
而现在,就是大鱼吃小鱼的阶段,这个阶段可能还要持续半年以上,直到有人民认可的地产政策出台,直到越来越多有财力且有需要购买房子的人民认为 “这时候买房子,值!” 房地产的复苏才会真正到来。
但现在,就是资本吞并破产房企的阶段,可以是央国企吞并,当然也可以是资本吞并,那也自然可以是外资进来吞并,这种阶段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只要看懂了,你就心中有数了。
我是
,陪你科学理财,理性投资。
关于房价,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
只要关于房价的新闻还能够轻而易举的上热搜。
那就说明,不可能大跌。
横盘阴跌是主流。
这是笔者同志经济学讲义的第 4 篇《长痛与短痛: 正在腾笼换鸟的中国更需要金融资本还是产业资本》
全球经济危机之下,市场的寒意已经传递给了每一个人。许多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每月 10% 以上。能源危机叠加地缘冲突,令全球除了美国之外的所有发达经济体和高增长经济体都陷入了产业外逃、资本外逃和人才外逃的 “三重外逃” 的危机之中。
最近两年大行其道的 “润学” 就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全球的精英人才大量从本国出走流向美国,是美国得以对其他国家保持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优势的力量之源。
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相比,虽然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是极为轻微的,甚至在某些地区和行业反而出现了通缩,但是随着全球各国实际上的央行美联储的疯狂加息举措,大量的金融资本开始外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资本用脚投票背后是资本家在用脚投票,虽然资本是没有生命的,但是每一个资本家却都是活生生的人。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当美联储加息加到 5~6,仅仅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的回报就超过兴办实业的回报时,那么必然会有很多资本会选择前往更加安全的避风港。
现如今,面临资金外流压力的不仅是我国,许多美国的盟国也在美联储加息的屠刀威逼之下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大规模资本外逃:在英国,手握大额存款单子的投资者已经可以和银行系统议息(也就是就存款的利息讨价还价)3 年定存的利息已经可以谈到两位数以上。
在我前文提到的比较靠谱的经济周期理论之一的美林周期中,笔者当时判定全球经济正在从滞胀阶段走向衰退和萧条阶段。2021 年是一个全球经济的典型滞胀年,从粮食到金属再到能源,所有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在去年暴涨。而紧随其后的 2022 年则是从滞胀走向衰退的转折年,美联储在全球长期债务周期和短期债务周期的末期叠加的时代大背景下推行的超常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深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经济周期中的衰退周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投资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变得极低,大量的企业开始裁员,失业潮开始在各行各业显现,全球实体经济在滑落到谷底之后会在数年间在低迷期徘徊。
而本轮全球经济的衰退和萧条周期的最终结束时间,最终是取决于事实上的全球央行,可萨犹太人私人所有的银行美联储的量化紧缩政策何时结束,量化宽松政策何时开启。
虽然美联储的加息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部分行业出现了由资本外逃引发的流动性危机,但从中美两国长远博弈的大局来看,这类资本的外逃反而是在帮我们存在泡沫的经济刮骨疗毒,实现了我们一直想做但却没有做到的事情:经济的去泡沫化。
全球的资本主要分为两大类—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
对于产业资本,我们自从改革开放后就一直是欢迎的,产业资本进入我国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大量的就业,还能带来大量可以被消化吸收的技术和专利。
对于金融资本,我们则一直是在加以严格控制的,因为金融资本往往会推高资产泡沫的价格,进而导致经济大盘或者部分行业出现过热,过高的资产价格如房价对我们许多国民来说是承受不起的。
而现在,在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之下,伴随着投机的金融资本外逃的,是坐实事的产业资本持续流入,美国和香港的部分投机资本开始撤离房地产大 A,德国的化工巨头巴斯夫入华,就是这两类国际资本一进一出的典型案例。
美联储持续加息虽然会让美国经济在短期内成功续命,通过引爆全球另外两大资产泡沫的方式将美国的经济危机化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反而是在帮助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刮骨疗毒。
洗去顽疾的同时,美国还帮我们做好了筛选,暴力加息实际上是帮我们洗掉了经济中的顽疾和毒瘤,这是美国万万没有想到的:
那些在我们国民经济肌体上吸血的、追逐暴利的国际金融资本出逃本质上是变相地割掉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恶性肿瘤,而产业资本的持续流入将进一步筑牢制造业这个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之中的立国之基。
本轮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和美国两国的实力较全球其他国家而言会进一步提升,美国的金融立国和科技立国的道路看起来会更加稳固,而我们的制造业在进一步得到强化的同时,去掉泡沫轻装上阵会令我们的经济结构更加健康。
苏联解体 30 年后,国际格局将重新回到两强并立的局面。
感谢外资。
房地产还是核心资产,以房地产为锚,这下子资本外流和地产融资两个困局,两难自解了。
我作为中国人,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以实际行动,让外资深度套牢,成为我们的接盘侠。即使最后割肉离场,也让外资手脚完好的来,半身不遂的走。
我承诺绝不跟进,也希望诸位韭菜绝不跟进。
让外资把这个接盘侠当牢当稳。
我们普通人买东西是这样的,看到一个东西不错,大家评价还行,价格合理,那就出手买了。
可是你但凡接触过一点点资本机构,你就明白,人家完全不是这种玩法。
资本那帮子人,嘴上说的,都是什么和时间做朋友,不赚最后一块钱。实际上做的,都是肯定有比我更傻的傻逼来接盘,尽量榨干最后一毛钱利润。
所以一般资本要买一个东西了,一定会放出一些列的新闻,刻意混淆视听,比如什么 2018 年时候的比特币都是金融诈骗,谁买谁脑残。然后自己偷偷买一波。
一般资本要卖什么东西了,一定表面上拉高出货,弄出一些新闻,类似什么大家来看啊,国外资本开始入股视频教育啦,国外资本开始抄底小贷金融啦。结果人家早就开始偷偷卖出股票了。
这种投资内幕的东西,被大众新闻媒体广而告之,简单想想也知道,这事能传播到我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手中,不知道已经是经过了多少次加工,多少次转手,多少次包装。然后我们要是真的还相信这个所谓的抄底,所谓的加速进入,以及名字都不知道的外资,然后觉得自己独具慧眼的赶上了资本的脚步。那也太善良了吧!
目前别管什么这新闻那新闻的,就是毛主席的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去把自己房子加价 20 万,挂在网上试试,就知道目前是底部了,还是深的看不见底部。
还是那句话,正常情况下楼市与 M2 货币正相关。除几个极端国家外。
凡是楼市向下 m2 向上则是抄底最佳期,因为一般 m2 传导楼市要一到两年。
这资外资主要是抄底北上广成苏杭武南工商业地产,不是不抄民用住宅,因为这块管的太死了。同时也说明上面几个城市两者都是优质资产。
快跑!
抄底?房地产这就到底了。
外资买的是产业地产、商业地产、物流地产,根本不是住宅,此底非彼底。
这玩偷换概念可太会了。
内容不看的吗, 都是商业地产
买黑石果然跟买 reits 没什么区别, 半年亏了我一半, 你说呢
狗庄喊单的时候一般就到了疯狂踩踏卖出的时候了,这是我多年股票经验得来的教训。
这几家只有凯德还熟一点,其他的不太熟悉没法讲。凯德是新加坡房企,业务比较多元化主营是住宅 + 商业综合体以及部分工业的开发,整体开发节奏较慢,不玩高周转。
凯德 22 年 4 月土拍的时候拿了成都跟武汉 CBD 两块地,其后一直与其他开发商洽谈优质的办公、住宅用地,10 月份的时候看新闻拿了北京一优质商办地块。目前暂时公开消息说要继续拿地和接触很深的地块,初步推测是打算蛰伏了。
贝莱德的话是资产管理公司,洽谈优质的地产资产包也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待价而沽也是有可能的,刚刚在网上查了一下没明确查到是什么资产包。
大和也是刚查了,就 21 年底花了 25 亿在苏州以基本起拍价的价格收获一块地,这个应该是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土地测算只要做的能赚钱那就可以拿,不值得被过度解读。
综上,外资并无强烈拿地诉求,偶有拿地也是因为正常的商业行为即优质资产的待价而沽。媒体说是积极收购债券跟股票倒是有可能,毕竟往年千亿市值的房企现在就值十几亿了,这个时候买入也不算亏。
大家只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外资的目的是什么?资本的本质特征就是逐利性,尤其是外资,外资是对利润更加敏感的存在。
和之前德国资本,在华投资不同,德企在华加大投资,一方面是过国内是大市场,另一方面欧洲能源危机引发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在华投资增加。
我想,大家都知道,恒大之前一个头部房地产企业,债务就高达两万亿,尤其这几年,房地产相关的新闻不断,如果当前的房地产风险能够靠外资化解,当然是好事,只不过外资也是要讲利润的,如果看不到现在房地产的前景,或者认为未来房价可能出现下跌,那外资也不会看不清形势。
当然房地产市场,最引人关注的是谁来接盘?高额的房价,所谓的风险资产如果没有人接盘,那就丧失了流动性,也许未来租房替代买房子的理念会逐步形成,尤其是大城市,当大家都买不起房子,再结合未来的预期寿命,租房也许是趋势,未来也许会有人躺赚租金,不排除外资进入房地产以后进入收租的情况
以前是各种操作层出不穷,限制炒房。现在呢!你白给,都没人炒房。
话说,什么时候要是白给了,像鹤岗一样便宜的话,我也许考虑会买的。
否则,你们这帮人就一会儿炒作外资,一会儿炒作港资,自娱自乐吧!
受疫情影响,部分写字楼继续推迟交付,第三季度录得 2 个项目共计 3.9 万平方米新增供应。
市场单季录得 5.6 万平方米的新增纳量,环比稳中有升,但同比下降较为明显。较为稳定的吸纳量使得整体市场空置率环比改善 0.1 个百分点至 17.0%。项目层面,空置率表现分化,部分项目受科技企业退租影响空置率上升,而部分项目则在专业服务业及金融投资公司的需求推动下实现了入住率改善。
TMT 在本季重回需求榜首,新租赁需求占比 28.7%,主要贡献自科技互联网的软件开发细分板块,内资企业居多。金融业以 18.3% 占比稳居第二,以投资理财和财富管理类企业扩张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建筑和专业服务业并列第三大需求板块,主要来自建筑工程和设计类企业,而专业服务业继续聚焦律所。此外,以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业务细分为主的零售贸易板块需求环比上升较为明显,占比为 8.4%。整体来看,内资企业继续担任市场需求主力,其中超 7 成是本地公司。搬迁需求受续租需求上升影响,虽继续主导市场,但需求占比环比下降 10 个百分点。
本季位于车公庙片区的个别新近交付项目的良好去化带动该片区净吸纳量占比稳居全市榜首,需求主要来自科技、房地产和教育咨询公司。
租金方面,疫情导致租户扩租及搬迁计划延后,续租比例有所上升,叠加科技行业的政策监管带来的需求减弱令部分业主主动调低租金以适应市场,租户主导市场现象明显,整体市场平均租金环比下跌 0.7% 至每月每平方米 185.1 元。
国内写字楼进入 4.0 时代,市场也 “卷” 起来了,这已经是地产行业不争的事实。写字楼 4.0 是什么概念?
事实上,在 2020 年以前,中国写字楼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代” 写字楼发展于 80-90 年代,行政办公用房选址大都依托企业厂房,满足基本办公需求。
2000 年左右写字楼迎来 2.0 时代,开发商统一开发的商务写字楼给企业独立办公空间,附加电梯等基础功能。
3.0 时代的到来则是在 2010 年前后,伴随互联网快速发展、新行业迅速崛起,智能化商务写字楼使得公共配套及办公环境大幅提升。
2020 年以来,写字楼再度升级,除舒适、便利的办公需求外,还要满足健康、高效、自由、社交等多层次需求。
面对 “挑剔” 的企业客户和从业者,国内开发商使出百般武艺打造写字楼。最近,坐落于北京西山脚下的远洋春秋中心广场揭开面纱,给首都商办市场带来不少新鲜感:这大概就是 “别人家的办公楼” 吧……
01
西山下的工作场有多惬意
在北京没有人不知道西山。“太行之首”“神京右臂”“西贵起源”…… 这些都是西山在古时收到的赞誉。金代章宗时期的皇苑禅林 “八大水院”、清代“三山五园” 均建于西山之上。西山山脉和永定河水,孕育了北京城的山水盛境。
今天,西山已经成了北京重要的标志地名符号,熟悉北京地产市场的人都知道,“西山” 这个符号对项目的加持力。远洋春秋中心广场便占据了这样的地利,坐落西山脚下,称其享受北京一线生态资源并不为过。
(远洋春秋中心广场区域及周边示意图)
那么,优质的办公环境有多重要?智联招聘发布的《Z 世代职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显示,Z 世代对办公环境更为重视,关注办公环境的 95 后和 00 后分别为 37.8% 和 46.0%。换句话说,优质的办公环境已经成为吸引新一代人才的利器之一。
抬眼便可望见西山,颇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意味;明明是工作却像在度假,随手一拍便能收获朋友圈高赞图集。在这样的环境里办公,其惬意程度可以想见。
不过,这个项目不仅仅是写字楼,更包括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办公等多种业态,“鱼与熊掌兼得” 的乐趣,大家都懂。当然,商业设计也继承了西山古韵,花园商街参照西山山势和永引滨河绿廊,颇有园谷错落的韵味,而利用坡地天然优势打造的可赏、可游、可社交多维一体台地花园更是与西山呼应的精妙体现。
(远洋春秋中心广场效果图)
远洋春秋中心广场另一张不可忽视的 “王牌”,是承袭自远洋集团的健康基因。身为地产企业,远洋在健康建筑领域的实力,通过一组数字可以窥见一斑:2015 年率先开启体系化打造健康和谐人居之路;健康建筑项目在全国落地超 2200 万平方米;应用于 40 多个城市的 130 多个项目。
健康基因成就了远洋春秋中心广场的天生优势,自带自然疗愈、空气清新、防霉抑菌、低碳便捷等 21 项社区健康生活场景系统的办公楼,给用户带来十足安全感。
更难得的是,放眼西山别墅区,远洋春秋中心广场是目前成规模、成体量商业办公综合体的 “独苗”,其稀缺性显而易见。
从运营维度来看,远洋商业的实力也经过了市场验证。成都远洋太古里、北京颐堤港、杭州远洋乐堤港等堪称城市地标和区域标杆的商业项目,都出自远洋之手。深厚的功力之上,刚刚推出的远洋春秋中心广场也更值得期待。
好事好事,为房地产企业排忧解难,为空置房找到房东,为烂尾楼找到下家。
挺好的!
这是要外资救市?暂缓燃眉之急。可是这些国际热钱见利就走。等他们走了房地产该怎么办
这要是放网络信息渠道没这么发达的时候,妥妥的一大帮子人被标题啥的吸引。
好在民智觉醒,群众的智慧是无敌的。
稍微看下文章内容和高赞回答,就知道又是骗人的。
无论是资金量(几千亿而已),还是资金的去向(商业用途),都没有支撑商品住宅的证据。
还是要回到住宅交易的核心逻辑上来。
以前是投机需求占主导地位,导致需求总是大于供给,好像有多少房子都不够卖似的。价格自然而然上涨。
现在是消费需求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存量的商品房供给远大于购买需求(因为以前投机需求买下来的房子会转化为供给)。
从逻辑上来说,价格肯定要下降的。但是价格一直没有多大变化,高位横盘震荡。
这必然受到了其他力量的干预。
但是,这算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不能涨,但是更不能跌,现在只能以时间换空间,拖到泡沫出清为止。
否则,极度容易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的全面崩溃。
不如邀请卢布入场,一举多得。
让俄罗斯大亨被制裁的金山银山有个靠山。
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加深两国之间的鱼水之情。
挽救房企
我感觉这是在加速房地产企业迅速破产,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破产,继而引起社会动荡
不知道感觉对不对,反正国内房地产已经是一个非常不稳定因素
你们快来看啊!
外资加速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积极收购房企股票,这意味着房市前途一片光明啊!
你们还在等什么!还不赶紧买房!奶奶滴!买啊!都给我买!
1、房价升,利率升,汇率升,套现获利离场。
2、房价降,利率低,汇率降,砸盘做空获利。
这泼妇广告打的不错啊!
你看看外国人都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感兴趣。
你看看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
你看看外资收购国房企的股票,债券。
房地产市场大有可为,房价大涨只是时间问题。
说了半天,你们也不应和一下,真的不打算接盘了。
太好了!
外资带来了总共几万亿美元?
几千亿美元可一点都不够呀!
来,
赶紧来,
中国房产至少缺几万亿美元呀,
中国房价至少涨到一亿一平米!
我们都知道最近这几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可不少外资企业却趁机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那么随着大量资金的涌入,会对咱们普通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呢?
最近这几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全国上下的楼市除却一线城市部分核心区域有一定涨幅外,其余地区的房价大都持续横盘或者下幅度下跌状态,三四五线城市尤为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购房的朋友希望房价下跌,能够以 “捡漏” 的方式买到心仪的方式。
那么已经购房的朋友则希望房价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逆跌,使其再度增值。
就在众多朋友观望之际,外资却趁机联合起来,准备加速进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报告和相关梳理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数据,那就是从 22 年 9 月份以来,以大和、凯德、贝莱德为首的多家外资企业,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加入进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
那么这些外资的涌入会导致原本低迷的房价出现逆跌吗?
原本持续观望,等待房价下跌再入手的朋友也有些着急,想知道现在是不是上车的好时机?如果继续等待下去,会不会错过最佳时机?
可能不少朋友看到这个消息后都有些疑惑,心想外资都联合进场了,那岂不是说国内低迷的楼市即将崛起?不然这些外资企业为何如此着急?
其实不然,如果有朋友关注今年土拍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无论是三四线城市还是一线城市,土拍价格虽然持续拔高,但交易量却只有那么多,总体量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再者,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不假,但他们进军的领域却是商业地产、物流地产以及租赁性公寓等项目。
说直白点,和咱们的住宅房屋关系并不大。
他们大批进军的地方,主要以机构为主,而且讲究相应的转化率和回报率。
就拿租赁性公寓来说吧,在咱们国家买公寓的投资者并不是很多,大家手里有存款后的第一想法,都是买个住宅性质的房子,既可以自主也可以长期投资升值。
在这种情况下,公寓的价格相对住宅无疑便宜了不少。
再加上当下楼市市场低迷,若是外资大批量入手,必然能以一个 “较低” 的价格拿到地段不错的优质资源,继而转租给有需求的人群。
如此一来一去,回报率至少在 4% 以上,部分写字楼有可能会达到 10%。
在回报率不错的情况下,外资联合进场也就显而易见了。
再回到大家关心的话题上,房价未来的趋势如何?
不过具体城市具体对待,就算是同一城市的不同板块价格也可能存在差异化。
从大方向上来,未来的城市的房价与居住量体以及对应的 “虹吸” 效应挂钩。
也就是说,大城市的核心地段区域,房价短期会出现横盘或者阴跌状态,但长期来看会小幅度上升。
但若是三四五线城市,即使区域板块不错,除非自主若是用于投资或者其他,价格持续上涨的空间并不大。
当年日本暴雷前夕,也是这几位前来造势
疑神疑鬼 or “想多了”,不想研究。明显是在诱多~倒是可以确认的。
经济学家大多数都贬值了,说说也无妨:以前他们一直说上海市中心是永远不会跌的… 但是疫情后的纽约则是曼哈顿先跌,而且还是商业地产领跌,越是光鲜万丈的门面越是跌… 跌到你眼镜也找不到…
那么,上海会以此逆向方式超越纽约?很难想象。很奇怪:为什么市中心不能领跌?为什么外资会主动补坑而来?
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一样,都是需要看 “换手率” 支撑的,上海中心从单价 1 万到 20 万之间,换了几手?
三四线有缺口,可以理解。因为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话,但毕竟只有 10-15% 吧。
以 “能源人民币” 的角度,或许是能源国家花不了那么多人民币,进场购买地产,确实也是保值方式。等于是石油换楼盘… 反正都是 “资源类商品”… 但是以“制造业贸易人民币” 的角度,是没有可能性的,资本项目不开放的前提下,为了 10% 的汇差,进场赌一把房产?
你不如说,中东某个酋长在浦东买了几处豪宅,我会坚信不疑。
过去的地产泡沫,外资也没少参与。
只不过形式是内保外贷,过大过快的地产泡沫表面上是催生了地产巨富和热点城市的个人非流动资产的快速增加,但这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反而付出的更大代价是过早透支了城市未来若干年温和通胀所对应的稳定增长的动能和更多人的共同富裕机会。
典型的比如 15 年后的深圳非理性暴涨,而深房理被查和某些人的下台只是这个恶果的事后反馈,对经济和社会面的打击远不止面上这一点。
黑石这样老奸巨猾的海外资本很早就想抄底中国地产,毕竟在中国大家都相信有恒产者有恒心,国人的财富也确确实实是与房子密切相关的。但是潘石屹想出手 SOHO 套现走人,不代表我们就活该被外资建仓抄底。所以监管之下一来二去并没有那么简单处理掉,反而爆出了内幕交易。
接下来的若干年,地产泡沫该挤还是得挤,但更加丰富的 REITs 资产包,特别是面向海外投资者的资产包是真正让有诚意的海外资金参与到中国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来。
海外资金将用于国内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而相应回馈给予投资人的长期回报是稳健但不暴利的,而那些海外国家基金,社保资金通过投资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所获取的收益又能切实补充他们的养老资金池,改善更多当地人民的生活,这可能就是微缩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但是,这类海外投资通常不建议大多数赚人民币的国人参与。因为十年以后可能人民币的汇率就不是今天你我所看到的 1:7.,如果我们能顺利熬过接下来最苦的几年伴飞之路,未来可能汇率会落在 1:5.*,而这些对外发行的投资回报显然不能覆盖这个汇兑差。
日本当年日元升值以后也到处买美国的楼盘。
我看是不是外资自己被套住了然后放风让散户接盘啊……
钱就是钱,不会因为几篇文章
韭菜就直接冲进去市场
本质上讲故事。
什么故事?房地产行业不会出清。
现实是,未来许多城市会衰落,比的终究是生产力,比的终究是城市的经营能力。
从大方面上来看,政策的持续优化,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复苏,这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外资 “逆势” 布局的信心。未来,随着宏观政策不断落地、部分房企风险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逐步触底企稳可期。
同时,房地产销售和贷款投放已有边际改善。其实我们看到的「重新恢复供销社」本质上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更高质量落地,也是在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这个过程中,也是在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政府的态度其实也比较明朗。自三季度末以来,央行及相关部门连续发声,旨在引导资金有序进入房地产市场,妥善处理房企风险,推进 “保交楼” 工作。
咱们看一组数据。截至 2022 年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 12.67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较二季度末增加 2.4 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连续 15 个季度余额增速下降的态势。其中,年内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 6600 亿元,当季同比增长 1.6 倍。
同时,各类非银融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数据显示,2022 年 10 月,房企内地信用债发行 343 亿元,同比大增 60.1%,增速较 9 月扩大 53.3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随意,宏观政策不断落地会让部分房企风险有效化解,也让购房者信心有望得以修复,房企融资环境正在积累更多逐步向好的因素。
但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受目前大环境的影响,发展缺乏了弹性,机会也不断流逝,每天和各种码在斗争,为了是否能自由出门而焦虑,这样的日子让「躺平」的情绪不断蔓延。如果生活不能保障,购房的需求也一定会被不断的压缩。
谁爱进场谁进场,且看有啥下场!
首先,这三年来微小企业的倒闭潮,以及逐年下降的的人口出生率对产业结构有什么变化?
其次,房地产的存量?
房子的增量需求不是很多
中长期,人口老龄化现状是根本原因。人口增长缓慢的趋势很明显了,人口少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就相应的减少了,这些是摆在房地产面前的事情,只是迟早的问题。大家可以从这两年的房子的需求来看,据统计我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 40 平方米,这就可以看出来房子现在达到了供需平衡,在未来很多城市对于房子的增量需求不是很多。
短期来看,融资被掐住了。过去两年里,关于房产的融资大多都受到限制,这就是房地产行业的最大灾难。在这些条件没有利的情况下,这个行业已经跌落到冰点。各种债务违约,暴雷,各种裁员分类,这叫一个惨。许多人关心的房价,貌似情况也不太好。许多一线城市房价处于平稳不动的状态,很热们的深圳二手房也是呈下降趋势。多个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房价开始回落。不少经济不稳定的四线城市和县城的房子根本卖不出去,真是应了那句话,变成了白菜价。
除去有产业体系结构的经济规划能力的城市,大多地方政府,除了卖地,已经没有托起 GDP 的任何手段,内资是接不住了,但总不能荒着吧。大家都知道网红带的货,除了网红的流量,产品也不比山寨强,房地产也一样,需要有人带个流量吧。
外资进入,好与不好,见人见智,房地产是低流通,外汇是严管制,短期应该有鸡血,长期我不知道,也许那天我已经挂了。
外资开始搞房地产?哇!虽然没体验过,但我体验过别的,突然对狗屎一样的城市规划和高层建筑充满了希望。希望到时候我的韭菜能再努力长一下,为 GDP 再奉献一次!
这个应该属于博眼球的新闻或者是忽悠的成分在里头,太明显了。
高盛公司和国内的公司合资成立的才投资 6 个亿美金,双方各占一半的话也就是三个亿美金,合人民币 21 个亿。
这在上海豪华地段连 1 万平方米也买不到。
看到这个结果,大家都直接笑喷了。
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
随便一个楼盘的话也得几十万平方米。
而且还散布了那么多的项目,一看就是过来圈钱的。
现在中国的利率太低了,一年的存款还不到 1.35%。
而美国却升到了 4.6% 以上。
高盛非常的精明,从来就不做赔本的买卖。
这样可以把中国的钱引到美国去赚取利差。
高盛是非常追求利润的公司,它才不会在这个时候入驻国内的房地产。
人们普遍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现在的房地产正是到了严冬准备一路下行的时候,在这个地方购买房产,除非脑子被驴踢了。
现在的人们和以前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了,大家反忽悠的能力逐渐加强了。
以前开发商雇佣着人,只要站在那里一排队,制造一个虚假的楼市火爆的现场,就会有很多的人跟在后面买房子。
然后开发商就躲在背后偷着乐,一边数钱一边说真是一群傻鸟。
现在开发商的这种手段,基本上没有什么任何效果了。
估计大的开发商有可能通过一些报纸之类的,再去忽悠购买房子的人,才会想出这么可笑的报道。
感觉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不是住在国内,好像应该是住在国外或者是外星球上,例如火星人。
在国内写出这样的文章,应该是受到大家口诛笔伐伺候的。
没见过猪,还没吃过猪肉?
现在的情况到了这种地步,还能这样来忽悠大家。
一闭门造车,也得造成一个车的样子来。
这样写文章脑洞也太大了。
简直是不食烟火。
钱挣的多了不买房子,还不会问一问周围的人到底生活的怎么样。
以前拿钱替人写文章叫做捉刀,现在叫做枪手。
捉刀和枪手都是要伤人的,并不是一个好的称呼。
做捉刀人和枪手一定要有底线,不能胡写,否则就要受到制裁。
现在的国内房地产真的到了生死的关头,走投无路了。
这个可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真实的情况。
那段时间我跟在建设口的朋友大龙一起吃饭。
大龙告诉我一个情况,让我也觉得非常的吃惊。
他说:“因为工作的缘故,我跟本市的最大的宇宙银行关系不错,该行的一个副行长透露给我说,现在几乎没有人做按揭贷款了。
去年这个时候,全市在该行还有不到 7000 多人进行按揭贷款,今年才 80 多人,连零头都不如。
现在这个副行长也是非常的烦恼,因为根本就没有人买房子,手里大量的按揭贷款放不出去。
这个房地产可不是一般的行业,因为它牵扯的上下游相关的行业太多了。
建筑业牵扯的钢材,木材,水泥,还有铝合金,玻璃,电线电缆等。
还有配套的运输业,服务业以及银行的都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
以前我们的 GDP 依赖来房地产了,竟然占了 1/3。
现在房地产形势一不好,整个社会面对受到影响。
再加上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现在都没有钱买房子了,房地产形势不好了,导致很多的行业都受到了影响。
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听到大龙的说法,我也是感到非常的无奈。
新冠疫情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房地产是首当其冲的一个行业。
因为房地产商所经营的这个项目,是大进大出,大赔大赚。
一不小心的话,就会赔个底朝天,几辈子都翻不过身了。
很多的人看到开发商开着豪车,住着豪宅,以为他们过得非常的轻松和愉快。
其实是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前几年房地产形势不好的时候,有很多的房地产商最终选择了跑路。
如果能坚持下来的话,房地产商是肯定不会跑路的,因为毕竟房地产的利润还是非常大的。
这个房地产项目跟其他的项目确实不一样,其他的项目基本上都是长流水,并没有大进大出。
而房地产项目一旦成功了以后,获取的利润是非常巨大的。
一个小区建上不到 10 栋高层楼就几十万平方米。
一个平方米就是能挣三五百块钱,那么就能使得房地产商跨入亿万富翁的行列。
但同时风险也是同样存在的。
如果操作不好的话,就会成为外欠债务上亿元的项目。
在亏损的情况下,房地产商好几十辈子都还不上这些钱。
所以说看到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这句话放在房地产商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只是现在国内的房地产形势,已经不像前几天那么火爆了,而是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
很多的房地产商资金链断了以后,直接就能破产。
比如前段时间恒大这个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商资金链就出了问题,直接躺平了。
其他的房地产商,论实力,论能力和资源肯定比不上恒大。
所以很多人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选择宁可住着现在的不舒服的房子,也不选择去改善购买房产。
说实在的,除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还略微低一下,现在的房价真的是太高了。
北上广深的房价都到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平方米,真的是让人受不了。
一套百十平方米的房子就 1,000 万甚至几千万元,真的是太夸张了。
这样的房价普通人几辈子也买不起。
国家提出来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非常的正确。
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才 100 平方米就到了 1000 多万,觉得这不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奢侈品了。
因此把房价打压下来,到了普通人能接受的程度才是正确的选择。
友友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看了几个回答,一概都是认为房价跌的远远不够的。这可以理解,知乎儿年轻人居多,没享受到前期经济跳跃式发展红利,没上车或者是晚上车而背负高额房贷,显然是存在系统性不公平的,需要想办法通过后期制定政策,来找补一些回来。
对那些已经上车,特别是房地产商,需要明白: 从房产上获得的大幅财富增值,是整个社会辛勤劳动,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附加成果,并非个人努力的结果。比如,房地产商囤地的时候才两千一平,随着周围经济发展,工人就业增加,工资增加,手上钱多了,加上市政建设——水路网电等的建设,一两年后就变成五千一平,这期间地产商除非投了少量资本金,并没有任何其它贡献。理论上这部分增值,政府应当通过增殖税收回去。早期买房甚至拆迁户也是如此,房子大幅增值,是搭了社会经济增长的车。
没有上车的,特别是年轻人,自然没有享受到这部分红利,自然心存不满。
但改开以来,我们社会选择了市场经济,包括房地产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那个时代的人,接受了这种改革 (当时也不少人不接受),后来就享受了这个红利,无意中成了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这无可厚非,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获得一代人的成果。当然其中有躺赢的,比如拆迁户,赶上时代大潮。但地产商因此获取的暴利,却显然应当通过税收等回馈社会。捐给国外,相当于慷了中国整个社会的恺。潘某某必须补缴税收。
在市场经济前提下,政府所能做的只是转移支付。通过福利房、购房补贴、利率折扣等,给未上车者和新一代人一定的补助,也不可能有其它的更好做法,中外皆如此。
但新一代人会获得新一代的发展红利,比如高科技高速发展,高薪职位大量产生。比如国家振兴乡村,农村资产大幅增值。绿色能源高速发展,连一文不值的沙漠,都变成了能产生价值的太阳能农场。
当然,既然是市场经济,就避免不了有人在里面总是输家,也避免不了投机取巧的专业食利者,和钻空子的蠹虫。比如,更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的外资,总是能吃到一大口。
房地产实质是金融产品属性大于商品属性,尤其在中国,70% 以上的居民财富以房地产形式存在。比任何银行的总资产都要大很多,大到不能倒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还不能通过做空机制来保值。因此,跟美国的金融市场管理是不一样的,即使是美国,也会通过货币、财政政策干预市场,维持市场正常运转。那种希望中国房价大幅下跌的想法,显然是不现实和不可取的。
说了这么多,回到分析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来。所有金融市场下跌到后期,标志是都会出现一两个大的企业倒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这轮调整从大概 2016 年开始,在新冠冲击和经济增长减速下,有加速赶底的一波,现在应当是进入调整尾声,后期以结构调整为主,配合新经济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改革深化,房地产市场会有的涨,有的跌,整体逐渐企稳。不要信那些希望中国地产崩溃的外媒瞎带节奏。
只要中国整个社会保持增长,财富一直增加,可能没有前四十年跳跃式增长那么快,但没有上车的人和年轻人说不定更有机会,收获这个时代的成果。政府在其中应当制定扶持和倾向性政策,使后来者能优先获得这些利益,防止既得利益者利用垄断、资本优势、信息不对称,把手伸得太长。
省流:进入的不是住宅
外资入场开始 “捡死鱼” 了,这也是外资常用的一种投资策略:
从被迫卖出的卖家(Forced Seller)手里买高质量的资产,能获得比较好的价格。
回头看看今年境外不动产资本巨头的动向。
2022 年 7 月,李嘉诚 90 亿港币投标香港恒大中心。黑石基金募资 500 亿美元要抄底房地产。
2022 年 8 月,郑志刚表示内地房地产已逐步见底,未来 12 个月将在内地重点城市投资 100 亿元。博枫资管收购上海五角场博邻行政公寓,即原富力地产操盘的嘉誉云景项目,更早之前的 3 月份,博枫资管还透露过要将在华投资仓位由 2% 提升至 25% 的投资目标。
可见,房地产作为重要的大类资产配置方向,是境外资本巨头长期关注和重仓的对象,这也正是万科郁亮所说的房地产业务 “常做常有,常做常新” 的应有之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外资巨头配置的房地产通常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商业 / 办公 / 物流 / 产业园,和国人通常理解的房地产不同,切莫混为一谈。
全国近八成地级及以上城市房价不过万,不是外资开始抄底中国房地产的理由,而是美元加息升值、人民币升值态势下,人民币房地产相对便宜。
单凭朱格拉周期演绎出的美林时钟投资范式,世界经济衰退期,持有债券 > 现金 > 股票 > 大宗商品的投资逻辑,此刻显得无比凌乱无序。
当下,大江南北与沿海内地无所不用其极拯救房地产于冰点之际,中国购房者普遍看衰去金融属性的房地产,而外资的资产配置逻辑则不同。
不过,所谓主流媒体的数据研判,或许忘记了数据不代表真想,隆冬季节偶尔刮东南风不是常态,但 72 小时却足以成全赤壁之战的胜负局。
其实,不嫌事大的媒体往往都有夸大其次的比喻式标题,不止不觉中带着热搜指数飙升,但事实上只不过是些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仅泛涟漪罢了。
大家知道库兹涅茨周期为期 15-25 年,平均长度为 20 年左右,以建筑业的兴衰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故此也被称为房地产周期。
但土地财政为王的中国房地产周期屡次三番被影响推迟了,以至于积重难返的房地产业,既戒不掉期房又普遍性加杠杆负债累累,产业性不健康。
房地产被上面视为风险资产,以前是固定资产,相信外资不会不看到这房地产资产基本面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动辄以抄底房地产未免有口号之嫌。
房住不炒的战略定力,映衬出土地财政、房贷风险、投资信心陷入博弈困境,外资绝无可能做接盘侠,故而,不被媒体带偏是因为群众眼睛够雪亮。
那个外资能把这么大雷接了我觉得起码得送他一个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称号
全世界都通胀,都在加息,哪怕牺牲国家短期经济增长,也要为人民降通胀
中国呢?本来前几年的降准规模和频率就高居世界第一,现在还要逆势降息印钱,应贷尽贷,放松监管,掏空六个公积金,逼着国企强买强卖等等
反正房地产算投资不算消费,统计不进 cpi,cpi 低就硬说没通胀大家就都信了。拥有全世界最能忍耐也最好糊弄的百姓,自然也有全世界最不一样的政策
都到这个份上了,就差直接管房地产叫祖宗了,不抄底还等什么,更何况房产税都没有,更该抄底了
炒房仍然有风险,毕竟普通人没有大基金的风险承受能力,但刚需真的不要再听信谣言了,再不买就再也买不起了,以后世世代代和日本一样租房,房租涨多少就得给多少,永无阶级跨越之日
这就是现实,和媒体上说的永远不一样,信不信大家自己判断吧,gdp 增速永远在第一位,老百姓怎么都能凑合
如果外资可以以现在市值去买所有深圳住宅 + 小产权房,gj 开心死。
1 中国房地产去年商品房交易量在 181930 亿元,
外资几十亿,几百亿,甚至上千亿根本没有作用。
比如一个旭辉外债就是 68.5 亿美元。
2 这些外资风声大雷声小,
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最大房地产投资集团黑石筹集近 50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3600 亿元,抄底中国楼市。
请问这收购是哪里?3600 亿元明显会有动静 + 大报道,3600 亿可是不小的钱。
3 外资投资一样有失败,
巴菲特投资都有不少失败,外资一定成功吗?
4 外资买的一般不是住宅,
比如外资投资是工业,物流、冷链,这跟住宅无关。
10 月 24 日,高盛资产管理和森瑶中国共同宣布,双方已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约 6.75 亿美元用于在中国收购、开发和运营一线城市及周边核心城市的新型工业、物流、冷链等新基建项目,首批合作的种子项目为 4 个位于大上海地区的新基建项目,共计 24 万平方米。
5 目前住宅 + 公寓主要供给远大于求,
我举例子武汉十三五建设了 100 多万套住宅,
十四五准备新建住房供应面积 1.2 亿平方米。
10 年时间建设 200 多万套商品房,
比如蔡甸,东西湖,江夏,新洲买了怎么保值?
你接下来卖给谁?
6 大家对房地产严重缺乏信心,
许多地方相比最高价已经跌破首付了,
7 疫情大多数人无法看房,也不会去看房。
没有带看,怎么有成交?
房子属于大宗商品,这是要看房的,现在除开工作,多少人愿意到处转?
我是啊啊啊啊啊讲房子,
有事咨询可以加 xiaojiangzhongguo,
一个宁肯自己不拿佣金,也告诉你 2018 年除非硬刚需可以不买房子的人,
一个可以预测 2021 年 3 月份是大多数城市顶点的人,
麻烦点个赞 + 收藏 + 转
美联储还在加息… 不说以后怎么样,现在收益肯定是高的,白宫破产概率比房企低的
房地产不一定炸,肯定在阴跌,炒作股票和炒作房子目的是一样的,蹲个高位接盘侠
然后自己拿着利润好脱身
透露的信息就是,资本需要在房产下跌过程中有人托盘拯救流动性,跑得出来
庄家需要在房产下跌时候有人托盘维持价格,好让自己一大片还未释放的房产
日后还能卖出个价钱
所以这会儿是庄家释放利好哄抬价格,被房产套牢资本顺势而为寻求解套
这些外资是真外资吗?
人民币外汇结算是强制受,房地产流动性更是搞笑,回报率还不如存银行,现在存美国银行都比你赚钱。
自己心里没数,想骗谁呢?
把宝压在国内房地产崩盘的没必要破防。
外资抄底北上广深的房地产很正常。
除了住宅。
因为住宅有限购。如果没有限购,外资在中国一线买住宅真的很值,没有房产税或者像上海这样非常的低,还有免征面积。(上海和北京房价是高,但是同一梯队的香港、新加坡、迪拜、巴黎、东京也不便宜)
还有别忘了,这个成天被你们唱衰经济的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换成和美国一样的算法可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了,更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工业大国。
中国经济要是崩盘了,全世界跟着一起崩是毫无争议的。
随便举举例子,上海封城不要紧,日本本土汽车的产业链断了,你能信?而前些日子上热搜的郑州富士康承载了 iPhone 全球 50%产能。
再有欧洲乱成这样,现在比较靠谱的避风港只有美国和中国。
总之,在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买房,不管是居住还是投资,都是不错的选择。(相比同级别的国际大都市,中国的治安和物价都是加分项)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评级机构之一,GaWC 自 2000 年起不定期发布《世界城市名册》,通过检验城市间金融、专业、创新知识流情况,确定一座城市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位置。GaWC 以其独特视角对城市进行 Alpha,Beta,Gamma,Sufficiency(+/-)划分(即:全球一二三四线),以表明城市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位置及融入度。
排名依据
1999 年,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以英国拉夫堡大学为基地,尝试为世界级城市定义和分类。GaWC 自 2000 年起不定期发布《世界城市名册》,通过检验城市间金融、专业、创新知识流情况,确定一座城市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位置。
尽管关于城市排名根据不同的维度有多个不同的排行版本,但 GaWC 的世界级城市名册是全球关于世界一、二、三、四线城市最著名的排名之一。该机构的排名依据主要有以下一些:
1、国际性、为人熟知。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
3、相当大的人口。
4、重要的国际机场,作为国际航线的中心。
5、先进的交通系统,如高速公路及 / 或大型公共交通网络,提供多元化的运输模式。
6、亚洲城市要吸引外来投资,并设有相关的移民社区。西方城市要设有国际文化和社区。
7、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尤其是企业集团)和股票交易所,并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
8、先进的通讯设备,如光纤、无线网络、流动电话服务,以及其他高速电讯线路,有助于跨国合作。
9、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和大学。
10、浓厚的文化气息,如电影节、首映、热闹的音乐或剧院场所;交响乐团、歌剧团、美术馆和街头表演者。
11、强大而有影响力的媒体,着眼于世界。
12、强大的体育社群,如体育设施、本地联赛队伍,以及举办国际体育盛事的能力和经验。
13、在近海城市中,拥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 [3]。
2020 年排名
Alpha 级别(世界一线城市)
Alpha++:伦敦、纽约
Alpha+:香港、新加坡、上海 、北京 、迪拜、巴黎、东京 [2]
Alpha:悉尼、洛杉矶、多伦多、孟买、阿姆斯特丹、米兰、法兰克福、墨西哥城、圣保罗、芝加哥、吉隆坡、马德里、莫斯科、雅加达、布鲁塞尔。[2]
Alpha-:华沙、首尔、约翰内斯堡、苏黎世、墨尔本、伊斯坦布尔、曼谷、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广州 [2]、都柏林、台北(中国台湾)、布宜诺斯艾利斯、旧金山、卢森堡巿、蒙特利尔、慕尼黑、德里、圣地亚哥、波士顿、马尼拉、深圳 [2]、利雅得、里斯本、布拉格、班加罗尔。
资本是嗜血的,更是贪婪地!
资本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本很务实!
对金钱的执著和务实的贪婪……….
对国内房地产的抄底,那是经过无数专业人士的千万次研究和分析后资本才做出的决定!
透露出什么?
肯定是感受到了国家对房地产维稳大政策开始了,资本嗅到了商机才如此…………
外资 = 犹太资本
这些东西
一边鼓捣美国日耳曼人对战中国
一边吃中国
一边鼓捣俄乌战争
一边吞并俄罗斯资产
一边说言论自由
一边封杀任何批评犹太人的言论
一边说公平
一边用黑人基因逆向基因污染日耳曼人
甚至种族灭绝日耳曼人
犹太这民族的民族性确实非常低劣
在地球上灭族也就是时间问题
德国排犹
犹太人跑美国
美国排犹
犹太人跑火星?
未来欧美的一半犹太人会死于阿三庸医
苍天饶过谁
我觉得挺好的,既然标题表示外资这么看好房地产债券股票。那国内地产公司那些快到期的债务的债权人,还不赶紧打包把这些 “资产” 卖出去回笼资金。在搞一遍次级债券嘛
挺好,多抄一点包括不限于恒大,融创,龙湖,佳兆业,碧桂园,奥园等等,烂尾楼的资金问题就看你们外资了(狗头)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西方国家用金融资本,控制我们国内产业资本的经典实例。
操作手法如下:
第一步,重点打击国内地产公司,进而影响楼市和股市。
手段: 认为调低地产公司信用评级、散播地产工资负债信息,如恒大、融创
第二步,在股民中散步恐慌情绪,拉低国内房地产股价。
手段: 利用部分公知专家,预测楼市下跌等。
第三步,股市下跌,地产公司资产大幅缩水,资不抵债,房地产和楼市泡沫被击碎。
手段: 静观其变,看相关公司是否可以自愈,考虑下一步决策。
第四部,多方位拉动股市震荡,打压关联企业。
手段: 企业无法翻身,趁势收购和抄底。
结语: 一旦外国利用金融资本控制产业资本,美国在今后的贸易战中,会更加有恃无恐,而我们将投鼠忌器。
让我看看,是超了恒大的底还是超了融创的底啊,哈哈哈。
工资要涨了?疫情要结束了?政府要发钱了?美国要内战了?想不出第五条理由了…… 仔细想了想,还是美国要内战了靠谱!
这不是写的很清楚吗?人家有明确目标!
很正常,每当民企开发商流血躺下,外资总会趁机扑上来吸髓。
最近像北京的博瑞大厦,法院专门请了评估机构,市场价值至少 29 个亿,新加坡背景凯德集团 20 个亿挂牌底价拿下。
朗诗的上海黄兴大楼,原来三个多亿从太平洋保险买入,最近一个多亿买给美国外资。
之前公司有酒店业态,年初有买家开价 1 万多,公司傲娇不卖。
现在几乎打对折,求爹爹告奶奶也无人问津,只有些险资和国外基金在捡漏,还有主动权议价压价,你还不好得罪。
最近大宗案例很多,无非是当事人为了回血,忍痛割肉。其实站在开发商的角度,甚至多少还有些感激之情,江湖救急。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没吃亏,买家赚了便宜,卖家交易也赚了大宗佣金,还创造了业绩,也不会追责中间人,堪称皆大欢喜,受损的只是股东和当时接盘的散户。
商用楼盘设施和住宅楼盘是一个东西?
三线往后房价还会跌,根本没回旋余地。
二线目前艰难维稳。
一线再涨的都是豪宅。
国内大类资产配置投资去处屈指可数,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A 股为主的股票市场,城投为主的债券市场,其中前两者在社会主流配置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跷跷板效应。
这则新闻题为 “外资开始“抄底” 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给诸位看客充分的想象力空间。然而我们看到正文才发现,外资主要的买入方向是商业地产,甚至还包括前段时间甚嚣尘上的数据中心固定资产——众所周知,国内的我们日常提及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指的是住宅类地产。
外资买楼的消息源自中指研究院报告。而我注意到,就在 9 月 30 日,中指研究院关于多个城市下调首套房利率的政策解读报告中提到:
2022 年以来,全国各地已优化楼市政策超 800 条,但整体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根据中指数据,9 月,重点 100 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降幅仍超 20%,“金九” 成色不足,购房者置业情绪低迷,观望情绪浓厚,房地产成为拖累宏观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因素。
11 月 7 日,中指研究院发布《多地延长购房优惠政策期限,居民购房意愿却创 6 年来新低,大家为何不买房了?》,文中说:
近期,多地出台稳楼市相关政策。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支持公积金 “一人购房全家帮”、支持提取公积金用于首付等。然而在众多利好政策的加持之下,居民的购房意愿却降到了 6 年来的最低水平。2021 年居民购房意愿调查报告显示 79% 的人有购房意愿,然而到 2022 年年初的时候,这个数据已经降到了 59%。其实即便是 59%,也还算处于高位,但是最新的 2022 年第四季度居民购房意愿调研报告显示,仅有 17.1% 的人在三个月内有购房意愿,这个对比不可谓不明显。
从新闻表述看,中指研究院提供的数据似乎表明房地产市场现状是外资 “春江水暖鸭先知”,然而我从中指研究院近期的数据及文章中,感到的确是深秋的寒意——今年浙江的深秋倒是非常反常,没有寒意却温暖如春。
事实上,关于房地产市场,超远期预测主要基于人口增速,那么如果是二十年以后的住宅地产,大家从近几年急剧下滑的生育率,一般都可以做出不太乐观的判断。
但是中短期的预测确实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我个人感觉,乐观角度看,如果经济复苏超预期,投资者情绪回升,房地产说不定也可能企稳回升。
但从我们当前观察的情况看,虽说各类政策利好频出,央行放水,对房地产企业融资也做出来一定程度上的解绑,但从政策到企稳回升,到房地产产业链的整体复苏,都还需要时间,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复苏,甚至有形成不断叠加的向下负反馈机制的倾向。
悲观的角度就 XXXXX(此处省去 500 字)。
本则新闻提及的另一个现象是外资抄底房地产股票。我们前面也曾提到,国内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呈现一定程度上的跷跷板效应,因此外资抄底资本市场,倒并不一定是看好房地产,可能更大的是看好国内资本市场在经历漫长熊途之后回升的机会。文中提到的摩根大通,其主要的投资标的是在漂亮国,在新兴市场也有一些投资仓位。
事实上摩根大通旗下中国基金在三季度对多家港股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进行了增持,如增持香港交易所 (http://00388.HK)116.235 万股,涉资约 2.72 亿港元;增持中国财险(http://02328.HK)1966.64 万股,涉资约 1.44 亿港元;增持招商银行(http://03968.HK)275.97 万股,涉资约 7443.61 万港元;增持赣锋锂业 (http://01772.HK)266.77 万股,涉资约为 1.93 亿港元;增持小鹏汽车 (http://09868.HK)173.63 万股,涉资约 1.27 亿港元;增持瑞声科技(http://02018.HK)股份 192 万股,涉资约 8033.09 万港元……
相比之下对旭辉控股(http://00884.HK)增持 2994.25 万股,涉资仅为 2482.23 万港元,拿出来作为其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看好的佐证似乎有点儿……
摩根大通在 A 股市场也有通过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投资,翻翻 A 股的十大流通股东,不少股票也有其身影。
总之,虽说这个新闻细看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干的干货,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希望国内经济复苏的进度能够快一点儿,大类资产能够快一点儿企稳回升,毕竟地主家余量也不多了。
下跌趋势中,任何利好,都是无力的!
这段时间,的确有国外巨头买入中国房地产,媒体也在纷纷报道:
然而,真的用了那么多钱来买吗?谁看到了?
第一,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外资的眼光也不一定就是精准的,外资也亏过。
第二,这次外资买的主要并不是住宅,而是物流、写字楼仓库之类的边角料,这一类资产虽然也是属于房地产,但是跟我们日常关注的住宅还是没啥关系。
其实外资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中国的市场,一直都有投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毕竟国外的局势也不见很稳定,分散投资才是王道。
但要说外资抄底,大肆杀入就真的有点牵强了。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台的救市政策高达 700 多次,堪称史上之最;房贷利率也下降至史上最低。
可是大体上,楼市始终没有明显的回暖,所以,下跌趋势中,再多的利好,都无能为力;上涨趋势中,再多的利空,都是徒劳。
大牛量化:量化交易运行第二周 —- 要剥离主观判断吗?大牛量化:一套量化策略,运行 10 年会怎么样?大牛量化:交易中要避开的分析陷阱!
老剧本了。这么忽悠不违法但真缺德。
这几个回答也能上热搜,深圳炒房团花钱了?
一些小城市经常闹一些笑话。一些中国人拿着美金被认定为外资,一边讨价还价要地要政策一边向外转移。
银行确认是真钱,政策不符合法规被取消了。领导政绩有了,钱也跑了。热闹是真热闹。
得分情况了!
抄万科、保利、绿城、华润、招商蛇口这些国企或 “优质” 房产企业算啥本事,算啥抄底?有本事去抄碧桂园、龙湖、金地、佳兆业、奥园之类的。
单说股票,请问外资机构在沪市买,还是深市买?不可能吧?
外资机构买,应该也是在香港买,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股票吧?
外资要抄底了~
外资要抄底了~
外资要抄底了~
哈哈哈,趁着韭菜地没绝收忽悠点老外一起被噶是吧
如果屏幕前的你是真底层刚需的话,建议你在 2023 年夏秋之际去买房,尽量买你个人喜欢且近四年以来,防疫比较人性化的地级市以上行政级别的城市买房,防疫算是一面镜子。你们知道这一结论就行 。
当然,真底层还有其他的赛道,不在这里购置任何资产,把自己的绝大部分资源都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上,会润文,会至少两门蓝领专业,待水到渠成。当然你还可以更骚亿点,到当地稳定下来后开个某短视频的号子,吃爱锅饭,多拍些当地的流浪汉和穷人,高端超市的物价,说你在那边多么辛苦,多么的水深火热,这种你都不需要花钱去推广,懂的都懂哈。
至于该题标题,只是个广告代言,广告就是需要大肆宣传。比如我以前借钱给朋友的时候出账算内资,我朋友还我钱的时候算进账算外资,本质上都是我的信用资产。
好事
以国内商业用地的产权年限来说
既消耗了过剩地产 也把他们绑定在了国内不能割完韭菜就跑… 还能保住楼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还在想着盘活国内房地产,咋想的啊,自己挺不起来了,放外资进来撑,这是嫌雷爆的不够大吗,算了算了,反正我也买不起房,家里两大老宅,够安身就行了。
这样的假新闻透漏出黔驴技穷。
外资资金量是撬不动这么大的地产体量,这种方式更多吸引跟风的人去做罢了,房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显现。
说明住宅没啥投资价值。只有商业地产才能带来现金流收益
内部公信力已经是负值了,说啥都没人信了,属于彻底没招,只能最后拿出外资来营销一把,这是真黔驴技穷了
你和我们说也没用呀,我们又没钱买债券买股票,最多一套住房,写字楼大商铺什么的更买不起。我们老百姓是比较好骗,但是我们没钱呀。要骗老百姓的钱,那不得先让老百姓有钱么?
你应该多和那些炒房团,还有搞金融的说,和那些大资本家说,可他们又不傻呀。
外资 tm 几个钱?也配抄底中国楼市?加起来够恒大还利息不?
不整个几万亿进来能填现在这个窟窿?几万亿感觉都不够,毕竟比 08 年摊子可是 大了不知道多少。
真有外资愿意进来填这个坑?不怕房产税出台?深圳为啥跌了?因为要拿他试点。
可别吹地产了,今年绝对是近十年中国房地产最好的一年。
做空.
今年下半年来,大概就是这些国际巨头买入了房地产,拿出真金白银来买的就是几十亿而已,黑石的 500 亿美元也还是未知数,资金一天没落地都有变数。
2015 年 9 月份,住建部允许有境外背景的投资机构购买国内的公寓写字楼。
2018 年,随着长租公寓发展火热,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的公寓和写字楼市场,几年后过去了,我们都知道公寓和写字楼涨幅是严重跑输大盘的,而且中国的租售比向来不高,所以外资的投资从回报率来说算不上成功。
当年外资也是抄底过日本的,就是没想到这一接盘就是 30 年。
外资买的主要并不是住宅,而是物流、写字楼仓库之类的边角料,这一类资产虽然也是属于房地产,但是跟我们日常关注的住宅还是没啥关系。
中国对外资买住宅是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你说这些外资能对目前中国楼市产生多大影响吗,纯属是一种安慰剂罢了。
图片来源:CRIC
媒体把去年到今年的数据统计在一块了,才营造出一副外资杀入的错觉,中国房地产一年销售额十多万亿,外资几十亿算什么?
自从限购之后,基本上住宅市场就完全跟海外没啥关系了,又怎么增持住宅呢?
中国的楼市很少所谓的 “外资”,其实都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的家庭,什么炒房客之类的 “假想盘”,都影响很小。
外资的动作,实际意义不大,影响不了中国楼市。至于一些人天天喊美联储加息,刺破楼市啥的?这种也是无稽之谈,中国楼市跟美联储那些动作,基本也是弱相关,根本影响不到房价。
外资是钱多了没地方花了?来当活菩萨???
还是漫威又出新英雄了——高位接盘侠??
这可好,国内银行给地产公司抽贷,正好方便外资地板价收购
难道国家限制地产是为了便宜外资?国家必须出台法规限制外资收购,中国又不是没钱,是在调控地产畸形发展,怎能给外资这样的机会!
骗人的,忽悠你买房。
所谓 “加速” 不知如何定义?
“中指研究院报告梳理显示,外资正在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涉足住房租赁、产业园区、商业地产等不动产资管市场。”
从目前的信息来说,真正进入住房地产的很少,但国内楼市以及购房者更多关注、理解的就是 “商品房”,至于其他,你扯破喉咙,也没有太多普通购房者关注。当然,拿出几百几千万购入一些房地产公司股票,“目前房地产行业估值处于低水平,聪明钱已经嗅到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这倒未必是错的。毕竟现在的地产股如果企业还要经营、持续经营,实在不知道还能有多少下跌的空间。
所以,这种信息,姑妄言之,读者则应该是 “兼听则明”。
2022 年末,房地产仍然是 “风起云涌” 的形势。但总的来说,房企整体环境还是有了更多有利的因素,风险进一步扩大的概率正在下降。
立冬了,毫无疑问,过冬很难,对于今年的房企来说更是如此,但随着宏观政策不断向好、部分房企风险有效化解,利率降低,购房者信心有望得以慢慢修复。
不论怎样,有外资入场,有聪明钱嗅到前景,不论多少,也是一丝暖意;虽然有专家还在批评房企融资过多占用金融资源,但房企融资环境逐步向好这个趋势也更为明显。
希望立冬之后,大家都有信心翘首盼望春天,即便春天到来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毕竟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市场逐步触底企稳可期。
加油!
——————
四毋一刻: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日前,根据中指研究院报告梳理,截至 2022 年 9 月,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加速进场,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外资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涉足住房租赁、产业园区、商业地产等不动产资管市场。整体而言,境外资本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出险房企起到纾困作用。随着我国地产纾困的持续稳步推进,未来地产复苏后外资在地产触底之际的长线投资或将获得较大收益。
别想骗人买房,大家都知道这个是雷
就像骗人下来填坑是吧?不会真有人傻乎乎的下去填坑了?
整个苹果公司差不多才到恒大欠的费用
又不止一个恒大
相信的就赶快去抄底。
反正我也不买,你回不回暖关我毛事。
2018 的配方。商业地产一般和实体业务捆绑的。人家明显是要做实体业务来了,起底实体经济。解决会盖房子但不知道如何把房子商业用起来问题。无论如何,是好事。
正常的低买高卖。
除了股市,古代地主发财也是这个套路。
丰收时低价买粮,荒年买低价地。
这种周期性的数学游戏,欧洲人在西伯利亚 美洲 非洲,常对土著玩。
利用大宗货物的周期性,简单的数学周期波动,赚取了大量钱财。
另外这回答我主要是想吐槽。
知乎几个常在楼市经济话题回答的人,
他自己在他自己的经济学指引下,多是且战且退,一路从一线退到三线。
这几人无非伤痕文学写的好,描写自己如何在大城市失败,买不起房。
很多人有共鸣罢了。
这些人是优秀的悲伤流小说作者。
但并非优秀的经济 楼市问题回答者。他也没有足够的经济知识指导他人。
近几年地产行业属于 15、16 年那波短期过高涨幅的暂时回调,而不是真正凉凉,真正凉凉还有 10 年左右的时间,理由如下:
1. 参考 100 年来海外地产行业的规律,房地产周期一般是 30 年左右的周期,30 年是一代人从婴幼儿成长为成熟劳动力和具有住房需求的一个循环周期,中国的房地产元年应该从 1998 年房地产市场化为起算点,到 2028-2030 年左右,刚好是一个完整的地产周期。
2.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资产泡沫曲线都是 “A” 型走势,因为这种形态比较符合人性的心理预期,只有极度乐观看涨才会带来过度泡沫化的资产走势,并进而引发泡沫刺破,最终导致人性对资产看涨的心理预期转化为看空,因此不存在平稳着陆的资产循环周期。反观当下,房地产瑟瑟发抖,并没有延续 15 年、16 年那种看涨的预期并把地产泡沫推高到顶点,由此判断现在的地产行业并非顶部区域。
3. 中国社会经济当下的行业产业所处阶段、形态,包括整体社会杠杆率类似于美国一战后、20 年代 “柯立芝繁荣” 的前夜,还没有达到繁荣的顶点,没有繁荣何来衰退,一轮地产周期所引发的类似于 1929-1933 那种规模的衰退之前,必然有一波类似于美国上世纪 20 年代繁荣周期。
最近百年老店英商太古忙着出售非核心资产,好回笼资金,抄底中国地产。当下做空中国的相当于 20 世纪初做空美国,毫无疑问人类历史上首个 10 亿级人口和全产业链工业化叠加所迸发出的能量,这次复兴所能达到的高度将远迈汉唐,
要么是假新闻,要么是里外合伙的骗局。。。总之,大家伙儿是不会上当的
每到年底,都会有各种《买彩票中大奖》的新闻。
无他,唯 kpi 尔。
这不,又来了
我:说,你们收了洋鬼子多少银子发的帖子?
经济观察报:没收…… 没收多少,也就几万吧。
知乎:我也没多收,就几万。
写手:我就几百块。
房住不炒是底线。
外资是不可能进的去的。
这明显就是个营销的幌子。
你说你要控制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你说房价上涨过快,你说几乎全国所有人的钱都被套在了房地产市场,那你为什么还要天天变相卖地,而且天天刷出新的地王?
难道地价都一平米 1 万多了,还会有人相信房子能卖到 1 万以下吗?
就拿西安举例吧,房价都连续涨了多少个月了,你明明知道很多人就拿 3000-5000 块钱的工资,那你为什么还要卖出那么多地王?随便一块地单价都在一平米 1 万多!
这是什么逻辑?
西安的西咸新区,现在很多新盘的备案价都在 2 万以上,房子卖不掉就各种打折,各种赠送!
顶流开发商顶流品质备案价 2 万多,卖价各种打折下来少了将近 1 万,而且还送两个车位。
我就不明白你这么操作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备案价高了就意味着房价还在持续上涨?就不会崩盘?
黔驴技穷了,你拿外资快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说事了,我就不明白,有些人你把那么多钱都套在你手里,在你有生之年能花完还是怎么滴?
不要喊叫打工人这个工资高那个工资高,也不要喊着哪个商人这个有钱那个身价有多少,其实当官的手里是最有钱的。
一个省委书记能贪污掉 7 个亿,一个杨达才局长能有几十块名表,一个偏远地区小镇的镇长选举都要投进去几十万…
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上世纪 80 年代,家家户户都很穷,但是每家都能养几个孩子。
再看看现在大家都是百万富翁了,这他妈很多人生个二胎都计划来计划去的不敢生。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长期诈骗非法行医,一级医院非法强行实施三级整形手术恶意致残毁容无辜百姓,白衣恶魔堪比日本 731 部队,比湘雅二院黑恶百万倍,成活人屠宰场,残害致死整毁无数老百姓,黑恶兽医,杀人诛心,多部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恶贯满盈,血债累累!对不法分子的纵容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坚决要求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公安部彻查严惩,还全体受害人公道,还国家法律公正!——请广大正义之士转发微博微信曝光,不要让更多老百姓被残害了!
施害方: 1、肖执国,主刀医生,无执业资质,非线雕专业,非法行医;
2、邢文特,作伪证签名医生,多次残忍骗害受害人;
3、刘昕,美容设计师,还有其上司一起行骗;
4、鹏爱医务科邓姓科长,售后工作,继续骗害受害人;
5、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位于南山区,黑恶医美势力;
6、深圳市卫监局张卫平等执法人员及卫健委腐败人员;
一、事实简述:
肖执国、刘昕及鹏爱医务邓科长等医美流氓及鹏爱医院非法行医,医疗欺诈,故意残害受害人,置人于死地,手段残忍,令人发指;邢文特及卫监局张卫平等执法人员作给鹏爱医疗作伪证;卫健委腐败人员不作为,包庇鹏爱黑恶医美势力,作出不实认定,共同残害被害人。
二、具体事实:
受害人于 2016 年在东莞市因救助公司两位职员生命安全时被罪犯行凶而导致受伤,右唇边被医生包扎时留下小痕迹。2020 年 11 月 1 日,受害人被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网上医托指引于当日下午四点半多到医院咨询。咨询该问题时,被所谓的美容设计师(名字:刘昕)带往至施害方肖执国面诊,介绍其为主任医师,肖执国面诊完毕之后当即就说 “线雕”,受害人没听说过“线雕”,故就离开肖执国的诊室,当正要离开时就被美容设计师刘昕拦在大厅,刘昕就宣扬“线雕” 是如何之好,无创伤,零出血,无恢复期,能生长胶原蛋白把痕迹皱纹全除掉,且无任何风险,并承诺不会改变受害人现有容貌脸型轮廓,是注射在痕迹处把痕迹除掉,能保持一年半至两年效果,当以后没效果时也保证恢复至现在的容貌,并且要受害人今天就把 “线雕” 做了,由于受害人不了解这个项目,受害人拒绝做 “线雕”,正要走时,刘昕又即刻拦住受害人,称其说她们有个专家,是她们的上司即总经理,她知道怎么解决,然后刘昕就把她的上司叫来,是一位年龄为五十左右的女人,其又宣扬“线雕” 如何之好。在各方宣扬欺骗的情况下,当时受害人在室内也怀疑被使用了迷幻药物,受害人在一个意识模糊的状态下,将医疗手术的费用转给了刘昕,接着刘昕拿了几张空白的单过来给受害人签署,就是注射肉毒素说明书和病历空白页,并说是由肖执国做线雕。让我等候,我一直想找肖执国了解情况,但一直未看到肖执国本人,问护士要病历,并且要求看用什么线材时,被护士找借口推脱了。六点多肖执国出现了,他说他没有做过这种线,叫女医生做线雕,那女医生出来把我看了一下,说她不做,然后她就下班走了。然后我同那医托发信息说她们医院没人做线雕,要不退钱算了。随即肖执国就跑出来说,由他来做,并声称其会做好,因已被护士先打麻醉,面颈部全麻,当时意识也不是很清醒了,就被推进手术室,当时现场就肖执国及另一男一女护工共三人,受害人因为被麻了,所以感觉不到很疼痛,本来只是做一个部位,那肖执国竟用五六根粗针大线,暴力提拉,把受害人的全脸都毁了,把牙齿也用针扎坏了。做完半个小时不到脸全肿,且全变形了,嘴唇两边皱纹出来更严重了。且手术前未告知任何风险,未签风险告知书、麻醉同意书、线雕术前体检、皮试都没做,肖执国就往受害人面部非法植入异物材料,肖执国,刘昕等人就是骗害受害人,以受害人不知道线雕手术原理非法施行线雕整形手术骗钱毁损受害人容貌。受害人当晚就把术后情况返馈给跟踪线雕售后青青,要求第二天复查,她先同意后又推说要先等一周,一周时受害人要来复查,她又以线雕要半个月消肿才能复查,预约好半月复查时即 2020 年 11 月 14 日,受害人去复查,当天上午就去了,但肖执国人影却不见了,到处找不到他人,又找刘昕,她竟然说肖执国请长假了,并说没问题,受害人要求她安排医生解决问题或叫她领导来处理,在那等了很久,最后其竟然把受害人推到医务科邓姓人员处,说他是领导,专门负责解决问题的。我要求修复并解决问题,邓姓人员说线雕没任何风险,三个月线吸收就恢复原状了,叫我回去等恢复,具体有没效果等他们领导研究后再作答复。
无执业资格非法行凶老兽医肖执国
一个月时问题严重了,要求他们安排医生解决,邓姓人员竟带我去做拉皮手术修复,还要交四万多给他们,后又骗我交钱植发,就是不解决线雕毁容的问题,再后来就一直找他们,找了他们的营销总监还有七八十岁的柳院长,他们就说线雕三个月半年就吸收恢复原状,没有任何风险,叫我继续等恢复。两个多月后拿回病历,病历内容全部是虚假病历,术前照片也 P 改成被害后被害人毁容情况照片。 现在脸严重变形,大小脸,脸全拉塌了,面部皮下软组织全被肖执国用粗针大线毁坏了,左右脸塌陷,两边颧弓处皮下各隆起一条长疤,额头上也隆起两条长疤,左边软组织拉到耳根后往脖子下跑,嘴唇两边拉塌畸形严重,下嘴唇全拉进去了,牙齿被针扎坏了,两边牙床全拉坏了,吃饭右边吃不了,冷热水都不能喝了,腮下腺,舌下腺,颌下腺及面部神经、血管、皮肤汗腺及呼吸系统全损坏了,左边颌下软组织坏死严重鼓气起不来,有医生说软组织神经损坏致面瘫,现在吃东西没有明显味觉,且肖执国未经皮试就往举报上额头注射肉毒素,对眼睛损害很大,现在看东西视力也没以前好了,眼睛也变形严重,给举报人精神肉体上造成毁灭性损伤和打击。
深卫健委公示函查无肖执国注册执业资质
补充:被肖执国非法施行线雕手术后第二天洗脸时,发现头发里全是血渣,当晚回去口腔里流了血,当晚手术时脸上流的血被那男护工现场擦掉了,所以当时没发觉,他们为了掩盖罪行,为了骗钱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线雕是高风险的三级整形手术,受害人被害前皮肤饱满紧致的很,根本就不需要做线雕提升,且刘昕及肖执国等说的和做的完全不同,并不是注射胶原蛋白线在痕迹处,而是采取暴力方式用粗针大线在全面部打遂道提拉,并且还从上往下暴办拉拽,把面部组织全往脖子下面及耳根后扯,把人害了,就应该及时把线松掉或取掉,而医务科邓姓人员、该医院七八十岁的柳院长及其他医生等竟继续骗说等线吸收就能恢复原状,其实质就是故意伤害与医疗欺诈。
国家卫健委查无肖执国执业注册资格
后受害人投诉到南山卫健局,卫健局说他们没权力管,又投诉消协与工商局,他们都说他们管不了,只有深圳市卫健委才管得了这个医院,后又投诉到卫健委要求处理修复毁容问题,但卫健委却单方同鹏爱医院协同作出不实认定,说他这种毁容害人行为合法合规,后受害人再三投诉,并要求同卫健委一起调取监控查证事实情况,但卫健委却单方说去调取了监控,说手术室门前监控被覆盖,同层电梯口监控没覆盖,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作出了当天非法医生肖执国单独实施线雕手术有邢文特在场指导的伪证认定,公然非法包庇鹏爱黑恶医美势力。
鹏爱医院用伪贴牌医生邢文特签名作伪证残害受害人
后受害人找到邢文特,要邢文特复诊,邢文特说她不认识我,没有给我做过任何手术,我问为什么病历上会有她的名字,她说是肖执国签的她名字,她没有给我做过任何手术,是肖执国做的手术,叫我不要找她,我对邢文特全程有录音,录音证据证明手术是肖执国做的,而不是邢文特,我后来又投诉并提交录音证据,但卫监局张卫平查收后,仍然作出原来错误认定,继续给鹏爱流氓医院做伪证认定。
多名受害人在深圳鹏爱医院门前举牌公示大众曝光该医院非法行医,诈骗害人毁容事实
该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害人,网上都是它致人受伤受残的负面新闻,死亡一名护士,受害人区学军维权无门报复杀了该医院四个兽医,像歌手张美美等众多不幸人士,不是把人整残,就是一定要把人故意害死,把女性乳房切除,把女模特隆鼻整瘸腿残废,把诈骗整形毁容讨要说法的女受害人非法拘禁公然侮辱殴打受害人,把女性生殖器官损害,手术台上公然侮辱妇女,勾结黑恶银行诈骗逼迫在校学生和打工者贷款整形,逼迫受害人割腕自杀,残害致毁无数老百姓,就是地方黑恶势力,有相当部分腐败人员收黑钱为其撑腰作后台,给他作伪证残害广大爱受害人。 以上受害人陈诉,望广大正义媒体主持公道,严厉曝光批判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及肖执国、刘昕及邓姓科长等一帮黑恶医美流氓刽子手,也希望中央领导出手扫除深圳鹏爱这帮黑恶势力为民除害。医院本该救死扶伤,医生本该医者仁心,而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及这一帮流氓畜生却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禽兽不如、坑蒙拐骗、杀人诛心,赚人血馒头的罪恶勾当!
骗兄弟可以,兄弟擦擦眼泪悲伤一下就过去了,别骗自己。。。个鬼啊
兄弟真被你骗了钱咋办,你以为买房的钱是一块两块啊?
药店卖不卖碧莲
谁能跟外资推荐一下恒大?全国这么多烂尾楼,都盖了一大半了(否则也不会预售),这个时候收购(收割)性价比会很高的,帮忙把房子盖好,给辛辛苦苦一辈子交了个首付的老百姓一个家。
如果还有信心的话,还有富力,绿地……
富人的钱如数奉还,穷人的钱三七分账
制作出这种舆论,说明真着急了…
请多买点!特别是小城市的,抄底吧。
这个消息就跟最近愈演愈烈的某某名人移民国外,购买大豪斯一样的异曲同工。
他们不会告诉你美国房地产交易已经连续 10 个月下滑,房产价格中位数,已经连续 4 个月下跌了。
名人那个收入,买个房子跟喝口凉水一样,你那要投入全部身家,甚至要背上贷款。最大的可能人家买的比你想的要早,买的很便宜,等着你去接盘。
名人是用闲钱投资,你可能是要用命去投资。人家抢的是北上广深写字楼,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你所拥有的是安身立命之所。
所以外资买地产债券和股票,和你手里的房子下跌毫无关系,别想太多.
投资第一信条,用闲钱投资。
[
知乎出品 投资的 60 个基本
知乎自营
¥49.00
去购买
看过许皮带欠 2w 亿只起了漪涟,看看外资这点小坷垃头钱,有那么兴奋吗?
这两天朋友圈转发这条新闻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很多是房地产从业人员。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看深层次。
咱不去讨论什么吹嘘论阴谋论,单纯的就事论事。
我认为这个趋势属实。
但核心要看本质:
外资抄底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资产?
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探底、市场情绪低迷之际,外资却 “瞄准” 这一时机,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日前,根据中指研究院报告梳理,截至 2022 年 9 月,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加速进场,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可以看到,外资根本就没有进入住宅地产市场,而是商业工业数据中心等资产。
这和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房地产概念大相径庭。
住宅地产到目前已经很难有上升到空间了,不管是人口红利的消失,或是目前全球经济的衰退形式下,都不足以再支撑起往年那么高速发展的住宅地产市场。
但相反,外资进入的都是和经济实体企业相关的地产资产。
包括服务业相关的写字楼、消费业相关的商业地产,供应链相关的物流地产,以及新基建相关的城市更新和数据中心。
这背后说明的是什么?
是外资看好中国未来的实体经济发展。
确实,我们国家目前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增速放缓,甚至很多地方财政出现了紧张。但放眼全球,我国还是为数不多的发展较为健康的地方,工业水平逐步上升,没有什么空心化的现象出现。
资金炒的是预期,说明外资在目前这个全世界比烂的情况下,更看好中国第一个走出困境。
再加上,由于房地产市场整体收到住宅地产的影响,整个资产价值已经下行了一段时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可以会继续阴跌下行,这个阶段其实是很好的布局阶段,毕竟价格有了优势。
再叠加美元升值的因素,现在投资中国可以说比起一两年前是抄了个大底。
所以啊,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确实也走了不少弯路,但也要有更好的期望!
国内外资本低价收房,引入国外先进的房地产管理经验,再大力宣传国外的房产理念,引导新一代人摒弃买房,改为租房子,如此房价涨不上去了,房子资本价值越来越低,可能再提高房产税收,大家都开始租房子住,玩了三十年,一切归零,从新纪元!
坐标成都,房价一直关注,因为想换个大的,阴跌是真的,但你去新盘看,感觉他们还是死顶啊
透露了骗你房地产还有救
啥?已经到底了?
透露了有些人一直在撒谎
你们媒体能搁这胡编乱造,大家伙可没办法把钱生出来。
省省吧。
谁来抄底?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
抄底什么?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说明什么?说明现在确实是一线城市,部分具有长期价值的资产的较低阶段,是良好的投资时期。刚好这时候,国内地产企业普遍缺钱,竞争不激烈。
能说明后续房地产市场会再普涨么?不能,存量时代已经来临,时代变了,现在整体的住宅市场还是在跌跌不休,已经蔓延到一线城市。
最脱离价值的虚高价格的中国房产,它们进来接盘,是等待价值回归吗?
这不是说外国人都是傻子?
人家是可以接受一定的损失来获取超额风险收益的
但是我们的国资是不能接受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的。
何况人家买的是商铺,工厂,即使是债券股票也是金融属性的,和现实的商品房交易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个三四线的住宅估值首先撑不住了。。。社会运行必然存在问题,很多设施的维护需要人力,政府没钱,你猜猜以后这人力怎么找?创卫创文三天,大概率能治好 gwy 的精神内耗。
至于商铺工厂,除了少数工厂在江浙一带近市郊能赌一手拆迁的商品变货币的惊险一跃,多数就是高度市场化的生产资料了,在整个通缩的,一线部分商铺出现了流动性困境的时候,出资抄底说不了什么问题。
你说现在是不是房地产抄底的最好时机?我不知道,这得看 a4 是怎么认为的。自教培开始,历史文件就往往不具备现实意义了,即使三年前说能免费核酸,现在不也是部分地方收费了吗?
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哪一个和住宅地产相关?所以这透漏给老百姓的信息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什么时候外资加速收购住宅存量市场,才和普通人有关系。有时候信息太多不是件好事,容易干扰人们的判断能力,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吹泡泡 吹泡泡
大家一起吹泡泡
什么?
你说泡泡炸了怎么办?
没关系的
炸死的都是韭菜而已。。。
就是个加强背书的作用,如何加速,加多少,签的框架还是细则…… 不过无所谓,赌徒如果还有余粮,光了也活该……
哈哈,外资也有当接盘侠的一天?
不会一边高调买,一边偷偷跑吧
他们要是加个 0,可能能抄底。并套牢。
当外资放出消息买的时候,实际动作肯定是卖的。
当它们放出消息卖的时候,实际动作要么是买的,要么是已经持有空头头寸了。
黑石都抄了两年了,核心商业确实是价格比较硬的固定资产,但赌的是有没有系统性风险,和普通人关系不大
稳中向好
烟雾弹 有人在坑爹 或者是准备坑爹
由外资进场 会告诉你 有毛病吗
这就是一个局
你手里的那点钱 亏不完 消息不止损
知道你亏得连裤衩也没有了
也许外资才会大张旗鼓的进场
片子的手段不怎么高明
就是太你 M 的诱惑了
没有办法啊
最可恶的是外资和国内资本联手忽悠中国底层,这样的外国资本极端险恶一定要清算
房地产正愁没人接盘。。。。。还有这样的好事?
如果消息是真的,这是危险的信号。
第一,外资没那么傻,来给你高位接盘,还是不动产,缺乏流动性的盘,它们是雷锋吗?他们比我们还傻?
事情很有可能是这样:
第二,先买,再砸,给房地产加上最后一根稻草。就如同 2008 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外资也知道房地产里面全是泡沫,刺破它,打击整个经济,然后低价收购中国企业。这个套路玩了很多次了。这是要重点防范的。
30 年的市场经济还不能教育中国人变得成熟吗?可以这么说,现在任何噱头都不能再打动中国人掏腰包了。
“今年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美国还在持续加息。
也就是说,现在还远不远没到抄底的时机。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哎,内宣做的真的差啊,怪不得外交部得来帮忙呢
屋子里的大象是吧
这玩意,估计就是房企拿来渲染紧张气氛的惯用手段,要说外资没有加速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那是瞎话,但如果说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就证明是在抄底,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各位都觉得国内的房地产行业到 “底” 了吗?其次,此次外资进入国内地产,根本对我们民生没有任何影响,或者说对于我们未来买房或眼下买房压根就无关痛痒。
为了这个,我还特意扒了些资料,黑石集团是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商,这位爷买的是广州国际机场附近的物流园区;铁狮们也是美国很著名的房企集团,在美国纽约的代表作就是洛克菲勒中心,花了几十个亿买的是上海长宁附近的商业办公用地,日本的大和房屋也是花巨资买的苏州的商业地块。。。。。。。。其他的就不罗列了,从这里的数据就可以看的出,所谓的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只能说明是外资在布局我国的商业地产模块,跟所谓 “外资都来抄底国内房地产了,赶快买房吧,马上就涨了” 的言论一点都不搭边。
我个人眼光来讲,这很有可能是一些着急卖房子的企业拿这个来吹国民的 “投资风”,造成百姓一定的恐慌心理,从而达成消化自己手中的房产库存,同时我还看到了不少关于各地房企拍卖库存最后流拍的新闻,这恰恰也证明了国内地产根本就没有到达所谓的 “底”,人家外资不傻的,这个时候进来,绝对不是为了抄底。
而这个时候,大量的 外资来布局国内的商业地产,极有可能是看重了国内未来几年的稳定市场,才提早安排布局,资本都是逐利的,看目前国际形势,未来就经济和发展这一方面来说,放眼全球,我国无疑都是最好的选择。
这只能说明国内的人既没有信心也没有资金了,仅仅靠外资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有一个万能的解题方法,请大家记住
解:
但凡新闻宣传什么,就是为了引导什么,新闻宣传的东西永远不会让你挣到钱,因为挣到钱的事情永远不需要宣传,或者说永远不会被宣传,因为一般只有闷声才能发大财
光看标题我还以为是外国资本进厂来当冤大头了,我心想这是什么地狱笑话,打开一看,嚯,果然是标题党
资本不认为中国地产业会一蹶不振,已经到了可以抄底的价位,所以进场,但是国家政策倾向明显,很多热门地区的房产已经量价齐跌,外资的抄底难以改变下跌趋势。随着各地保障房大量投入市场,住宅的刚需量会逐渐下降。房价难以支持。
这种鬼话,会有人相信吗?
有,就是编织鬼话者。
散户,早就不信了,无论鬼话有多神。
这帮老外舒服惯了,是时候让他们明白明白什么叫做 “有进无出” 了
你不和淘宝,拼夕夕学,至少也得和福彩中心学学吧
我还记得去年秋天,某机桔公布某月新增贷款 4000 亿,结果是用来平账的,把三个月放在一个月,强行制造利好消息
铺天盖地,外资抄底啦!
此外,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最大房地产投资集团黑石筹集近 50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3600 亿元,抄底中国楼市。早在 2021 年,黑石就曾从富力地产手中收购了广州国际机场富力综合物流园区的全部权益。
互联网可能没记忆,可知乎有啊!
中投公司于 2007 年以 30 亿美元入股黑石从现在看来是否值得?潘石屹为什么低价抛售了 SOHO 中国的上海项目?SOHO 中国旗下物业公司被罚 8664 万,这会对公司造成什么影响?SOHO 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宣布 7 折出售 3.2 万平米京沪两地房源,哪些信息值得关注?黑石同意以 30.5 亿美元收购 SOHO 中国,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黑石集团终止 SOHO 中国收购要约,潘石屹套现失败?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财联社 9 月 10 日电,SOHO 中国公告称,黑石集团决定不就收购公司股权作出要约。
SOHO 中国公告称「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接受调查」,这意味着什么?潘石屹已辞去 SOHO 中国董事会主席,潘张欣已辞去 CEO ,这意味着什么?
太真了,外资来当慈善家接盘债务是吧
这些外资的来源是哪些机构?
他们很聪明,进入的不是住宅,而是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甚至是数据中心这种新基建领域,而国内大部分人眼中的房地产仅仅局限于开发商修建的住宅,前后两者都属于房地产,但却又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住宅饱和度比较高,但是重要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饱和率并不高,数据中心这种甚至还比较少。换句话说,住宅可能难有起色,但是公共建筑、新型基建类的房地产,有戏!
才 6 亿就好意思自称 “外资”,好意思用“加速”、“收购”、“抄底”。知乎小编之前在 UC 浏览器工作吧?[滑稽] 这标题里全是科技与狠活啊,哥们儿。
此类观点,是财经类官方媒体应有的水平吗?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到什么水平,众人皆知,怎么可能还有第二春呢?
再说,人口红利期已经过了,直接盖实了房地产的棺板。
在房地产上,能做的就是在存量房上拧毛巾。
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公有属性的住房建设(大搞租赁市场),私企能多少空间可以发挥呢?
国家战略已经开始脱离房地产,转向中高端制造,中高端产业了。
跟着国家战略走才有肉吃。
盯着盘里吃剩的,不好吃,也吃不饱。
割韭菜的来了!而且此消息真假难辨!
合伙做局,老乡别走。
今日合订本之外资抄底の巻
赢麻喽
有什么用?
不如多关注能提高收益的地方!往下看:
行情回顾与展望:
六连阳后三大指数震荡收绿,缩量下跌!
截止收盘,沪指跌 0.43%,深成指跌 0.58%,创业板指跌 0.91%,两市成交额 0.84 万亿左右。
行业板块方面,贵金属、信创、中药板块涨幅居前;景点旅游、消费电子、港口航运等跌幅靠前。
恒指收跌 0.23%,报 16557.31 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 1.56%,报 3343.76 点。
确实处于历史大底的区域,但仍然可能面临很漫长的磨底周期,看看这(11.7)沪深 300 季 K:
今年 4 月和 10 月已经被动做过两次压力测试了,再有机会必须更多仓位给 ETF!
转债未来还是把握小规模, 溢价率两个关键指标,下修后溢价可以迅速降低!
毕竟 牛市来了,持有高价低溢价转债和正股区别不大(风险大),持有低价高溢价会远远跑输。
持有一揽子正股(ETF)会更好呢。
全面牛市基本不可能再现了!布局思路需要调整!不然就像下图一样,经常胡思乱想!
A 股成为全球第一势不可挡!
2022 前三季度融资规模全球新股融资排名榜的第一和第二位;融资额同比上升 26%;上海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新股融资总额和新股数量将超过两个主板市场!
融资规模、新股数快速上升!第一稳了!
A 股 IPO 数量 / 总数:2019 年 373 只,2020 年 394 只,2021 年 524 家只,2022 年前 10 月 330 + 家
截至 2007 年底, 我国上市公司总数达到 1550 家;2015 年上市公司总数约 2800。
全球股市市值稳居第二,争当第一!
沪市股票总市值 45 万亿元 位居全球第 3 位!
证券数量:
中登数据截止 9 月末,大 A 三个交易所分别存量 2144+2703+114,合计 4961 个!
港股数量:971+1005+601,合计 1703 个(很多低于 1 元的)!弯弯还有几百个。
美股三个交易所数量,3491+476+5513,合计 9480 个!
![](data:image/svg+xml;utf8,)
小结论:
不到 4 年数量 ipo 数量超过 2007 年前 18 年总数!07-15,8 年时间增加 1250 或增 80.6%,
15-22.10,7 年时间增加 2151 或增 76.5%。
以现在的加速度,到 2030 年超过美或超过 1 万家,问题不大!(美股历史超 200 年,年退市数量多,净增长慢)
大盘何时 1 万点就不好说了,毕竟 10 年都在 3000 点!
全面牛市可能性太低了!局部牛是必然的;慢牛行情可能性最大!
**操作思路:**不玩个股,挑选优质行业 / 概念 / 主题 ETF 布局。转债风险收益比好,也是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
目前转债、ETF 仓位均约 0.7~0.8。涨跌均可应对!QDII 还没怎么布局呢!
可转债方面:
近日转债成交额约 635.42 亿元,剩余规模约 7922.20 亿元,换手率 8.02%,等权指数 -0.36%,中证转债指数 - 0.30%。
转债总数量 449,价格小于 100 数量为 7。高价转债领跌!
09 日:
麦米转 2 上市,规模 12.2 亿,目前转股价值 90.87,网上规模 3.93 亿,预计合理价为 124 左右。
广大转债上市,规模 15.5 亿,目前转股价值 100.48,网上规模 4.65 亿,预计合理价为 127 左右。
近期交易:
大盘来到 3100 点左右!部分行业 ETF 已经具有布局价值,适合分批布局!
整体机会大于风险!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了!加仓、换仓将是未来的三个月的关键词!
地产小幅上涨,自动出网!
考虑长期降低银行、地产、保险持仓量或比例!
近期计划: (支 fu 宝)定投继续,加大布局 “小规模 2.62 亿以下”“临期”/ “下修潜力”/“申购 6 个月内次新” 转债,不买高价。国际龙头 DAX,广发养老产业(2 倍),沪深 300(2.5 倍),消费,中证 500(1.5 倍),全指证券(2 倍),易方达医疗 / 大摩健康(3 倍),富国创新科技 / 易方达信息(3 倍),保险主题(2 倍),恒生指数(3 倍)、中证传媒(3 倍),恒生科技指数(3 倍);注:定投范围 0.5-3 倍。涨涨跌跌,小部分高卖低买为上策(长线不动)!
注意:本文及以往任何观点数据皆为个人投资心得记录, 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数据主要来源于集思录、同花顺, 源数据大多来源公开渠道,本号概不负责。
往期精彩推荐
投资最重要的事 - 资产配置
如何建仓或加仓
要重仓,就看它!
顶部结构确认,基民爆亏!
机会已来, 加仓它!
高位应该离场才对,
这不符合经济学啊?
想知道房价会涨还是跌?
老乡,开门啊! 老乡
既然洋人素来喜欢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大家等着看笑话好了
首先大家也看到了,外资抄底的都是商业、工业类的地产项目,并非住宅项目。因为住宅面对的是居民,而商业、工业地产面对的是企业。这两者有着本质的性质区别。
居民加杠杆太厉害,最终损害的是后续接盘的居民。
同时,外资做地产的逻辑和内资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秉持的是长期持有拿租金收益,等经济回暖后再卖出赚第二次的价差。内资做地产更多的就是盖住宅卖掉。底层逻辑不一致导致操作逻辑不一样。
透露着 外资要 投资中国房地产
中国楼价又要起飞
外资企业看到了中国的红利,尤其现在中国房地产处于低迷时期,价格一再下调,这也刺激了外资企业的吸入。毕竟国外的人思想理念比较超前,对房屋买卖根本不看重。所以也不存在炒房热。在中国的需求是比较高的,但因为近几年疫情导致经济下滑。解决温饱都是问题,还消费啥房子。
(全预混冷凝铸铝燃气壁挂炉 – 博威)
赶快买啊,不买就亏了。掩耳盗铃演的真好。
外资进来你不抵制,还隔着宣传呢?
说好的住房不炒呢?
虚假信息
笑死我了,什么外资?噗,你的巴铁?
美元债熟称信用债,远隔千里投资你就是希望你守信用,一旦违约就很难有第二次了,所以现在房企有钱也不还,因为对外名声已经臭了,有借有还,再借太难,一旦还回去给别人解套了,再借就是数个难度级。你现在跟我说外国人比国人还懂,勇敢过来送钱抄底,我怎么有点不信呢。
把恒大的债券和股票都买了吧!
有余钱的可以关注法拍的商铺,厂房等商业地产了
散了吧,都是财团 / 机构要走更深国际化大都市的投资,跟隔壁情感区哭爹喊娘说女朋友 / 丈母娘比他上海 / 深圳买房的不一样。也跟买鹤岗的不同,毕竟那边没国际学校。
不投资哪有你们疯抢的 REITS 基金?
内地国际化大都市就那么几个,一个手掌数完。大湾区住着不 happy 吗?毕竟不是全世界城市都这么开放包容还好吃的多,交通发达、城市管理口碑不错还没什么地质灾害。
早 N 年日本泡沫经济破之前买纽约中心地段物业扛下去,其实不亏的。
一般外部矛盾可以轻易掩盖掉内部矛盾
一般内部矛盾无法调和解决时,外部矛盾必然会被引入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也不容乐观,除了一线房地产哪有增值的前景?以前外资或国有资金大规模进军或出房地产或股市都是被媒体精心掩护。不愿给韮菜搭顺风车。现在大张旗鼓的说外资加速进入,实则是诱韮菜接盘。
看不出来有什么信息,之前也有类似的媒体报道,更不用说一年数的各种网络媒体大 V 解读了。
以前总会看到,有街边小店天天大吆喝 “清仓大甩卖,最后三天!最后三天!” 过一段时间路过还在喊。
凯奇:早知道炒中国房地产了(doge)
真不如多给点闲赋在家的人发 200 元一天,去售楼处营造火热气氛组,兴许还能骗到点人。
外资要当接盘侠?那不得多多益善?如果把房价炒高,然后外资就会来接盘,那还干啥实业?直接把房地产炒上天,然后让外资接盘,挣它个几百万亿外汇不香吗?
我有点怀疑消息的准确性,外资买入的逻辑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可能只是配置里的一个因子而已,
就是把北极熊和南极企鹅忽悠过来,我也没钱买了。
外资抄底的都是非住宅项目,未来,民营房企,国央企,外资、港资企业,将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演三足鼎立的局面。行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需要依靠市场力量,也就是说需要依靠民营房企和外资港资企业。因此,当市场僵持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政策面在土地财政压力之下会反过来推动市场化程度提高,会限制、推动国央企和地方城投从市场中退出,进而推动行业活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忽悠,接着忽悠……
这透露的信息,无非就是拿个大喇叭喊:
又有一波韭菜要熟啦。
不知有没有想过,国内的韭菜品种,在如此形势下,施不施肥都只能长这么高。
这就到底了,有没有考虑过韭菜顶的感受?
这顶与底之间,怕是有什么误会吧?
还是施肥人等不及了,准备拔苗助割?
嗯,有点像。
君不见,各地都有下调肥料供给标准。
只要韭菜愿长,肥料猛供。
反正最后,肥水又不流外人田……
前段时间上过热榜的深圳大宅大平层楼盘一日清的消息记得吗?
这哪里是房地产市场低迷,仅是韭菜市场低迷而已。
第一看额度,额度有什么用?比如一个 10 万亿的进来几百亿,那就杯水车薪。
第二看何种地产,
第三看投资周期(5 年,10 年,30 年?)
房地产的周期很长,有多长,请看下图。
啊对对对,外资进场割韭菜了,你赶紧买,多买点,不买不是中国人
大家都知道的消息,就是坏消息,那是资本收割韭菜的信号,有这好事还能轮得到我们?
这两年,房价一直跌,好消息不断。2 年了,房价还在跌,好消息还在放,之前抄底的也站在半山腰了。再过两年估计还是这样,房价继续跌,时不时的继续放好消息。
赚钱的事肯定没人声张的,能让你知道的消息一定是来骗你钱的。
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中国房地产的高光时刻就要来了,大家快买啊,加油,我只能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了,先考虑下今天的晚饭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陈述的事实有没有依据?来源?依据是什么?有无量化的数据?否则就是误导人。
许多媒体为了博眼球和流量故意编造虚假信息,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终于能割一次歪果仁的韭菜。
尊重、理解、祝福。
之前不是有 3600 亿抄底国内房地产的新闻嘛,然后我一看恒大债务总量据说都两万亿,这次看开了多少,够不够啊
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改革,民用商品房很多。但是执行社会功能的,低价房,养老公寓等还是很少。外资已经看到了这方面商机,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配合 “爱国者” 们振聋发聩的声音,难道要开放的节奏?
我大概是不信的,根本没做准备。
因为国内房地产即将洗牌,洗牌以后是一片肥肉还是一片红海不好说。
差不多得了
这账号典型的标题党
没几回实打实
住宅因为限跌令不能降价出售,房企只能降价出售优质商业地产苟延残喘了,商业地产才是市场价,再叠加大放水、低货币流通率、疫情 buffer,商业地产处于价格低位,有钱话应该向外资学习,远离住房市场进军商业地产!
另外低货币流通率说明疫情过去后恐怕会迎来一波涨价潮!
续建费的事情怎么说了?
核心技术,光刻机都不换
股市是牛市,4000 是起点,言犹在耳
透露了许氏血脉有外资接盘侠了?
散布传播假消息可是要坐牢的。
底????????????????????????????
哎呀!没人买房了?这咋搞?韭菜们都不上当了啊!盘谁接啊!
得找个借口来,忽悠瘸一批才行啊!
外资入场?好理由!自己人门清,骗不到!找个外来的,这下你们该信了吧!
嘿嘿嘿!小韭菜们啊呸是各位老板们!赶紧买房了嘞!外资都抄底了,马上要涨起了!你们还不赶紧抓住机会!晚了可就赶不上了!
建议大家做做好人,把肉都留给外资吃吧。
我书读的少别骗我。
北上广深和其他城市是同一个房地产吗?
敢玩一玩 “你想抄我底,我抄你家” 这套么
早上刚刚看过,1、入的基本上是商业地产(这部分估值合理,没多大泡沫)2、集中在一线城市、头部二线城市、大湾区城市及中西部区域头部城市 3、资金的规模比较有限(比起中国市场一年十几万亿的产值,外资买入的规模也就几百亿,而且现在人家还有汇率优势)4、这个事情是从 18 年就开始了,不是现在才出现(媒体跟风炒作)
我对此表示怀疑,外资为啥要收购房企,能赚钱吗?目前找不出外资收购动机及目的
别天天扯东扯西了,房地产还能上涨的核心逻辑是人口要新增,如果人口负增长大家买房子干嘛?
没有后代,七老八十的还会去买新房?不会吧不会吧。
房子来啦
特么外国资本都来抄底了
你们怎么还不买
感动 ,资本主义来帮忙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了。他真的,我哭死。
骗子
暴雷一锅端
要被抄底了呗,国际资本太会这些了,趁你病要你命,在低价的时候收购 “优质” 资产,然后过几年涨了再割一波,走人。
没头没脑的文章,无良黑心媒体!
林奇小子焉坏焉坏的。
甭管外资 国企 还是大寡头入市
现在国内的房地产唯一解就是找到新的增长点
增加居民收入 降低居民杠杠
月入两万 房价一万,买就是了
然而现在是月入五千 房价五万
谁敢买?谁又买的起?(知乎 er 月入八万的请无视我)
疫情大背景下
经济大萧条的前提下
根本就没有增长的动力
所以
还是无解。
超发货币
指望房地产 在来一波涨价去库存
无异于喝下最后一口毒药
就看你能撑一年还是一天了。
资本是来挣钱的,不是来托底的
人民币贬值就来抄底,升回去再卖 老把戏
可以看看恒大跑到国外多少亿,这进来的又有多少亿
这不就是网上热炒的美元通过加减息来割全球羊毛吗?
房价暴涨一触即发!!!
大家快加油努力奋斗吧!!!
骗你接盘。
连外国人都能如此容易买的起我们的房子,我们普通人自己却要背负 40 年的债务才能住的起一个不起眼的破屋子。房子是工人建的,没见工人住的起过。房子旁边电桩是工人建的,没见工人用过。房子用水的水库是工人建的,没见过不缺水的工人。
这种情况下,还要让我们心肝情愿的买房????
又不是收的住宅,工业商业物流地产,这玩意又不是住宅这种大库存的,以为别人傻?还是自己装傻?想骗真傻子上钩?
这个时候出来吹风是需要一定勇气的。烂尾的烂尾,前两年高价入坑的懊悔不已(中间不可避免的家庭矛盾),疫情 3 年,老百姓已经没多少油水可以刮削了,再刮,真成白毛女了。
接盘侠应该觉醒了,真没有那么多刚需,除了人为设定的入学,待遇,以及房产绑定的一切。
我不是专业,但是国内资产真的愿意被收割吗?
这个热搜会不会是买的,老外也不傻啊,或者说是打算放信息来收割一波国内韭菜。
想办法让他们感受一下越南烂尾楼的威力
我倒是看看接盘了哪个暴雷的民企房地产,是恒一,恒二,恒三还是恒四?
外资来 剥削我们 外资走 卡脖子
外资好难
消息假不假。外资傻不傻。
外资根本不把中国当整体看,只看北上广深,只在这里捡便宜
外资:“媒体你礼貌吗?这锅我不背。”
资本最注重风险因素,断然不会往雷山火海里跑。
即便外资进入所谓的 “房地产市场”,那也是奔着收割优质资产目的去的。
想再骗一波非一艹采?
高位套牢的炒房团快断供了,放些捕风捉影的消息想最后骗点韭菜接盘。看来离空中飞人大戏不远了。诸位看官准备好小板凳和瓜子花生看戏就好。跳下来姿势优美别忘了鼓掌
加速?加多快?光速?来晚了吃屎都吃不到热乎的?
外资老爷明显是搞大中国房地产的泡沫啊,这时候除了刚需谁买谁傻,详细可以参考日本上世纪 90 年代的房地产是如何崩溃的,和现在的情况一毛一样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他们偷偷吃肉的时候一般不会让人知道,除非肉馊了,想办法卖掉的时候才变着法的说肉多香。
该买房的都已经买完了,没买的该不买还是不会买的。老百姓手里都没钱了,做啥宣传也变不出钱来。这些广告还是省省心吧。
明天朋友圈的中介又要刷屏了
来啊,快活啊~
如果是假的,那就是骗普通百姓割韭菜。
如果是真的,这又有什么高兴的呢?
无语
炒股每次看到外资购入股票就跌,希望房地产也会这样,嘻嘻
真是印证了老话:越缺什么,就炫耀什么。
反映一个问题,或为资本对国内经济未来形势普遍看好,也可能是为了炒一波热度之后再次甩盘。
又来忽悠我们穷人接盘房地产了
这算接盘侠吗?我老家四线城市的房子能来收一下嘛
我就说一句 外国这些公司还是很懂法律的 都有准时发财报的习惯
何不看着财报再说话
哦 我忘了 99.999999% 的人都不会看
你们就喜欢看抖音 公众号 这些媒体发的消息
UC 最好看 可以看一天
逆势放消息,还能为了什么
他们牛。我也想抄底一线楼市,没有 money。
有钱人快来投资地产呗,钱少就不要来接盘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逗了
最后一次较大反弹,最后一次给被套的你逃命的机会。
现在的媒体人也要吃饭啊
哦,不买
鼓励老外买,割外人韭菜不割自家才是资本家
最后关头,能忽悠瘸一个是一个
一是长期看好中国稳定发展
二是表明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触底
人家大概 250,大把刀乐吃利息不好,全球股市触底留着抄底不好,来接盘你家房地产,你家房地产能涨出太阳系,隔壁小日子还躺着了。
说明资本在加速离开「国内房地产市场」,同时在积极的抛售中国房企债券或股票。
新闻要反着看
真是疯了,发这种新闻骗老百姓进场待宰,跟电信诈骗有什么区别
估计小编自己也买了几套,在这里炒作呢……
很多人低估了房贷的时间强度,这是用 30 年持续输出一笔不小的资金,可能坚持一两年没啥问题,关键是 30 年,这是很多人最宝贵的生命,用一生还一笔不小的贷款,无法轻易做其他选择,生命的意义会大打折扣,来到世间就是这样的一种生活?大部分人的房子不可能卖出去变成 RMB。现在的房地产是典型的没有流动性,这是一个很大的 bug,我们知道商品的价格需要在充分买卖流动情况下才可以,就是说你随时可以换成现金,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可能一个区域成交一套就把价格涨上去了,这时候所有蒙在鼓里的都觉得自己的房子值钱了,可你试试看你的能不能卖出去?所以房价即使一个亿,也不是你的房子一个亿。买了房的最后只剩下房子,随着老化最终一文不值。房子最终会回归其本身的价值,所以总有人会承担代价。看这个房子的最后一棒被谁接到…
现在负债买房,可以说已经输了,成了真正的房奴和房地产的事实上的接盘侠。很多刻舟求剑的,还以为房子会一直增值,但是一方面经济并不会像以前增长,另一方面还到 60 岁,你的房子还可以住吗,所以保值也不存在,到那时候你无法再换成 RMB。房子会变旧,现在的房子寿命普遍几十年,你就想想三十年以上的房子你会去买来住吗?房子旧了,居住价值低,最后接盘的没有流通性,价值就会归零。所以今天你接手的几百万房子,它不是什么保值产品,是一个消耗品,当大家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不认为会有人去接手你的几十年二手房。
所以现在这个高价,一定要想好了,房子会逐渐贬值,有这个价格,但是没有流动性,卖不出去,那回归消费品最后直到无法使用价值就等于 0,搞不好就是接盘最后一棒,然后由于卖不出去,最后进一步价值贬值,一辈子啥都没得到,就还钱了。
有些人想着中途卖出的也要想清楚,因为买了房的都在这么想,市场上会越来越多高龄房子,想想就很刺激,今天的价格都是纸面财富啊,可还的债那那是实打实的
外资都来买了,你们还不赶紧买房,买到就是赚到。
IPG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外资企业收并购、土地收购,比较喜欢商办物流,租赁、产业园,很少参与住宅项目,主要是由外资特征决定。因为外资希望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外资所收购的标的,都是收租型物业,要么都是已经投运的物业,有稳定的现金流,或者未来有稳定现金流,住宅项目是开发型物业,售卖后不能提供可持续现金流,不符合外资的投资标的要求。
人家买的是商用,和实业地产。
不是老百姓住的那房子,你是真懂写新闻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你快别叫经济观察了,
叫村口王大爷观察吧。
美国战败了吗
欧洲成为中国附庸了吗
西方不战败怎么会这样搞
观察的挺好,下次别观察了
行了行了,我信了还不行吗
外资一词有一定误导性。
外资的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各自不同的履历和人脉;组成了一个个组织,有各自不同的资源和诉求。
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全球化和改开,外资这一标签已经代表不了任何的共同立场和利益了。只不过出于大众记忆的惯性,这一标签在公共管理上还能发挥一些导向作用。
江山代有才人出,生态位是不会空的。
就像搬家,旧客搬走,新主入驻,装了拆拆了装,搬出去搬进来,磕磕碰碰都是小事,不出大岔子就是好的,毕竟大变局嘛。
要是外资真来抄底了。上面不会坐视不管的。所以,这就是个幌子
经济观察报 666,你的新闻我一律反着看
外资逆势抄底
境外资本正在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逆势抄底。
10 月 24 日,高盛资产管理和森瑶中国共同宣布,双方已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约 6.75 亿美元用于在中国收购、开发和运营一线城市及周边核心城市的新型工业、物流、冷链等新基建项目,首批合作的种子项目为 4 个位于大上海地区的新基建项目,共计 24 万平方米。
此外,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最大房地产投资集团黑石筹集近 50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3600 亿元,抄底中国楼市。早在 2021 年,黑石就曾从富力地产手中收购了广州国际机场富力综合物流园区的全部权益。
中指研究院报告梳理显示,外资正在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涉足住房租赁、产业园区、商业地产等不动产资管市场。截至 2022 年 9 月,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加速布局,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外资投资者日益关注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对稳定回报的预期。
持续下跌的房企股价,也给了外资抄底的好时机。
骗哥们可以,别把你自己也骗到了就行。哥们被你骗了真无所谓的,打个哈哈就过了。但希望你打完这段话后擦一下眼角,别让眼泪掉在手机屏幕上了就行。你说的这些话,哥们信一下也是没什么的。还能让你有个心里安慰,但这种话说出来骗骗兄弟就差不多得了,哥们信你一下也不会少块肉,但是你别搞得自己也当真了就行。哥们被你骗一下是真无所谓的,兄弟笑笑也就过去了。真不是哥们想要破你防,你擦擦眼泪好好想想,除了兄弟谁还会信你这些话?
中国房地产更多相关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例如数字孪生。
更多相关案例请点击此处查看。
简单的 If…else…
如果题设为真!说明人家看好神秘东方进一步在韭菜兜里掏出钱的能力!
如果题设为假,那假消息的效果,估计也是鼓励韭菜掏钱,“再不跑步前进,就连碗都舔不到了”
先看是不是,再看为什么。
用了几个博眼球的词,容易让人断章取义,一看到房地产市场,首先会想到住宅,但外资的目标是商业地产,本质上是抄底核心资产。
国内苦房地产久矣,坑爹的公摊面积和预售制度,在行业下行期,烂尾楼层出不穷,奇葩的租售比,在人口和城市化红利消逝时,住宅还能有什么增值空间。
某税迟迟难产,阻力重重,但已经在几个城市试点,如果开征的话,又是一番场景。
别被媒体带节奏,多巴胺起飞。
我们国内 2020 年的时候,我们的全国房产市值已经正式突破了 400 万亿,达到了 417.9 万亿元,和 2020 年国内的 GDP 比值正式达到了 413.7%,突破了日本当年房价泡沫破裂时的 391%,并且我们国内的房地产市值,等于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你能有多少外资?把自己卖了都不够吧
“抄底” 这个词极具迷惑性和诱导性,什么是抄底?现在是底吗?
再者外资收购的标的物是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地产,和住宅有点关系的仅仅是长租公寓,说白点,人家看上的更多是工商业地产,我不明白媒体炒作这些目的何在?迷惑老百姓吗?
北上广深的房价是有风向标导向的,这四大城市房价已经下行,其他二三线房价能好哪去,再者人 00 后逐渐成为购房主要群体,需求量有多少?就目前的房价而言,有泡沫是肯定的,只不过天朝给冻结了,不让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房价都是向下阴跌(不敢明跌啊),买不如租的时代已悄然到来。
有本事设置房屋闲置税。别整什么房产税,就闲置税,空着不住的全部收高昂税,居住面积人均高于 60 的也收税。最后看看谁笑到最后。
ps:反正现在全国监察基本覆盖。房屋基本网签有信息。
求求别瞎扯了行吗,房地产要是能挣钱,中国人是傻子不知道投资哈?还轮得到外资抢饭吃?
中国的地产行不行,中国最清楚。
外资都抢了,政府赶紧抢啊,小心抢不到了
主要着眼点还是城市更新。
将来市中心的写字楼也好,高密度公寓也罢,就三用途。
第一,拆了做停车楼,甚至轻轨公交站;
第二,拆了做公园、博物馆、演艺剧院;
第三,拆了做苹果体验馆。
基本上卖得不是楼,而是地皮。
都市更新在将来会成为很多城市的财政负担,而政府的钱要用在 “百年大计” 的刀刃上;因此可以效仿沙漠植树,引进资本参与城市的重新规划,以抵税或折抵城郊的土拍差价。
你要是知道 2010 之前,高盛养了好几个权二代,利用他们的老爹老妈在中国的权力,搞到了很多优质国企的海外股票承销权。
然后看到一帮尸位素餐的国企领导,利用这帮人的自负,找内应做局,坑了几百亿美元。
在 A 股呼风唤雨,搞得很多人倾家荡产。
不论他们干啥,你还不打着百分之两百的小心,反而幸灾乐祸的以为房市有救了,你就是 pig,记吃不记打。
以前托 “丈母娘们” 的洪福,把婚姻绑在房子上,加速了 80 后以及一点点 90 后入坑购房,哎,后面这一代 90 后大家不结婚了,也就意味着不再需要把自己绑在房子上了。终究救房地产的根本在于提高结婚率,男人永远都是有了婚姻以后,才会想要个稳稳当当的家。
骗大伙就算了,怎么还骗自己?
外资之所以在从今年 6 月开始 “抄底” 中国楼市,与全球加息潮有关,目前全球安全、低估值、确定性的资产缺乏,而国内房地产行业估值又处于低水平,外资嗅到了先机,资本都是逐利的,在这场全球动荡的风波中,中国显然成了最好的避风港。
所谓 “外资助力中国楼市” 的想法就可以歇歇了,当下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只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而已,并非什么趋势和风向,外资进入中国楼市,是在“抄底”,但并非助力我国楼市修复,当然也就不会导致房价上涨,更谈不上转机了。
直白点讲,房子都没人买了哪个大冤种会过来接盘?当股民是傻子啊,外资买地产股或债那是因为他们足够便宜,足够安全,我国的楼市,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来救。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不妨交流交流!
这是找死,来吧,让更多的外资进到国内房地产领域吧。除了房地产,最好还进入那些没落的行业。国内房地产公司正愁着没人接盘呢,让他们见识见识国内的套路,他们玩不转。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不是地产要涨价,而是地产要规范。
首先在这个新闻里外资进入的是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新基建为主的项目吧,基本没有提咱们居民的住宅项目,所以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参考意义,大家是能参与北上广深的哪个商业中心的购买运营还是有能力拿下核心城市的工业用地?所以洗洗睡吧,中国的住宅类资产还有的掉呢。
外资的投资哪怕希望很小也会选择性投资,类似于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日本的国债不是有很多外资在做空嘛!
别听新闻瞎忽悠。
楼主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好奇中……
房地产要抄底了,这个仅仅是个人理解,不具备投资建议哈
优质地产属于战略资源,严禁境外资本疯狂投机。
这美国国会是要渗透中国 ,达到和平演变吗?
房地产要凉这是大家的共识,这时候还鼓吹有机会的专业选手,无非就是再割最后一批韭菜,把剩余多余房产转嫁到相信这些言论的人手里。不信,您可以百度一下,2019 大佬们纷纷都低调了,经济下行的状态下,谁还持有大宗固定资产?
智商税?卖写字楼的托儿?
国内地产就是无底洞,你以为外资是义务教育长大的?
外国韭菜
这个世界有一种外资,叫‘假外资’。懂得都懂!
最后可能羊毛没薅到,还配了夫人又折兵!
首先,中国的市场环境早已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唯洋资本马首是瞻了。这事要是搁十年前,你要说哪个海外资本重仓跟进某个行业,花大价钱进行抄底,国内一种企业估计是个个争前恐后砸钱进去,生怕晚一点喝汤就赶不上热乎的。
但是现在,企业家都贼精着,中国房地产正处于二十年来最差的环境,谁也不会头脑一发热就把自己的资本砸进去,你说你带着资本进来,没人会相信你真是来拯救市场环境的,无非是玩个金融游戏,最后谁来接盘谁死得惨。
另外,这点资本就想着主宰楼市估计玄乎。像原文说的 “美国最大房地产投资集团黑石筹集近 50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3600 亿元,抄底中国楼市。” 传闻的消息,实际的资本估计还要打个折扣。其它的不说,就凭 3600 亿想抄底中国楼市,怕是对中国楼市有什么误解吧,光一个恒大负债就 20000 亿。
所以依我看,外资算盘怕是打错了,要么就是风声大雨点小,要么最后人才两空,不信咱们走着瞧。
时至今日,房地产与财政的关系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可以公开谈论了,
不明白的人现在也明白了。
忽然,外资要收购本国财政的负债——
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谁给你的债务兜底,你好像就得跟谁走?
不确定是否会如此,这只是一个猜想,也许是国际主义呢?
再说哪儿有什么外资内资的,没准儿是爱国华侨做好事不留名呢?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探底、市场情绪低迷之际,外资却 “瞄准” 这一时机,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仔细看了下新闻报道,外资涉足的是住房租赁、产业园区、商业地产,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住宅地产。
现在住宅地产不用讲都知道是什么情况,每次市场不好的时候,总是会扔出烟雾弹,让大家以为市场要起来了,赶紧入场。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也没有人会在相信了。
其次里面说的很清楚,主要是抄底的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在任何时候都会是优质资产。
最后新闻并没有说入场的资金有多少,现在全国有那么多待复工的楼盘,资金量够不够还不知道呢。
作为普通人,关注这些信息并没有什么意义,也千万不要被那些房产中介所误导,多关注关注自己关注的楼盘比这个要好。
这里说两句 11 月的潜力机会:
回顾 10 月,笔者也有不错的收获,直真科技的 60CM+,国光电器近 30CM+,龙津药业 24CM,还有等英特集团、楚天龙等 10CM + 小肉。近期的中通客车,众生药业、北玻股份也是收获颇丰,许多粉丝也是跟着把握到了很多的机会,只要踏稳节奏,都会有不错的收获,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这里精选了一份十一月的机会:
1、行业,属于优质领域,当前处于高增长阶段;
2、公司,属于优质龙头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不存在利空压制;
3、技术面,近期走势强于市场,暂时回调并未破坏趋势。现在正是最佳时刻,大家在崴丨伈找到【北风论市】,注明【11 月】就好!往往下跌是很好的抄底机会,市场需要耐心,更需要等待,这也是必经的修行之路!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让我们做时间的朋友,享受价值投资带来的收获。
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小说,马伯庸著的 “古董局中局”,其中有这么一段。
讲到国民政府和北洋军阀开战,打了多个胜仗,正在向北平进军,眼看不久大军快要到北京了,当时北平警察局的某局长心感大势已去,想抢北平的一些富商,然后跑路去东北。于是他约见了各路富商,要让他们交钱,名义自然是要加强城防。这些富商心中不满,但迫于无奈,还是得交钱。
然而当时报纸上是怎么写的呢,自然是写 “为加强北平城防,富商踊跃捐款,某某局长亲自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 等等
没听说 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
额,
就跟某某地产商发布信息,资金问题解决了,怎么解决的?国家某某企业来投资了,怎么投资的?没得下文了~
是玩文字游戏,来碰瓷的吗?
毕竟各大稳健地产也以开始摸黑换将,临时起意兑现外债短暂振奋下士气,却没有一家地产商敢硬气将第三季度的销售业绩发出来,只得悄没声息鼓动最后两月必须加速卖房,同步继续这一年度 5 次以上裁员规模,集体降薪,断缴社保;
更何况外资来做的仅仅是买的优质商业,工业地产,完全跟国家未来的政策是同步平行的,却一字未提住宅地产;
看,若是看外资财团投资商业,物流地产,还不如看这些地产新闻,更有意思~
中国财团 790 亿收购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万科占 21.4%_地产界_澎湃新闻 - The Paper“世纪大交易”5 年后万达成白衣骑士 出手接管多个商业项目
老话说得好,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呀
说明外资很有爱国精神。
房地产企业会死,房地产不会死
最近一年港股暴雷的房地产企业如过江之鲫,除了国企和万科,民营的接下去一个也跑不了
但是在绝望的时候也是复苏的开始,就拿邻居日本来看,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很多乡村凋敝,但是日本房地产没有死,日本房地产企业一样活得很滋润。
参照日本来看,我国新出生人口也在持续降低,未来三线城市以下,甚至有些弱二线城市房子不值钱是大概率事件。但是一线和强二线不会差,就如日本的东京。到那时一线和强二线房价可能会涨也会跌,但幅度不会很大,房地产企业有盈利,从一个暴利高周转行业转变为一个普通行业,房地产企业会更加注重房屋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和规模,保持一定盈利就行。
三线城市以下房地产也不会死,只是规模会收缩的很小,毕竟在注重新房质量后,新房的品质是破旧老房子不能比的,三线城市的富裕人群还是有需求的。
乡村会凋敝很多,本来就都是自建房,房地产在乡村规模就小之又小,这轮以后估计不会再有房地产企业下乡村了。
商业、工业、物流地产主要看城市规划,有的新领导为了做出政绩,在有新区、新城、产业园区已形成规模的情况下,继续无序开发新的新区、新城、产业园区。那就是找死,盲目增加地方负债、胁迫搬迁企业会拖垮一个地区的经济。对于未来的地方领导,就一个期望——别瞎折腾
是外资抄房地产的底,
还是房地产抄他的家?
这是把所有的新闻政策消息都发了一遍,还不买房子,它们后面该怎么办
明显是中国国内资本外逃,导致的国内外资本交换嘛。
捡这个跌的时候抄吗?
国将不国。
什么时候放开的?
不过外资如果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不错。
事实上早就有很多外资了吧?
港台侨比较多。
我寻思这些个项目都不算抄底吧,城市更新这些就是正常投资啊,也没提到哪一家敢去 “抄底” 商品房。
媒体这是收房企和炒房团的钱了?
我们忽冷忽热的折腾给了外资赚钱的机会。
我在一个四线城市,去年卖了一套市中心的房子,100 平,一楼带院,2008 年的房子,卖了 110w,今年 10 月份这边的新楼盘现房都在打折,实在心动,7000 一平买了新房一楼带院的,人家不是说别人疯狂时你要冷静,别人冷静时你要疯狂,现在不正是买房的好时候吗
汉奸!就知道欺负中国老百姓!
不是我瞧不起外资 越南房地产这个样子
几个外资够填的?
你填的起一个恒大吗你就往里面冲
积极准备房屋保卫战
有本事把恒大、融创、绿地买了吧
快跑
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春秋笔法是给咋们的新闻学明白了,不仔细看看还以为说的是 “房地产” 这件大事儿!
太好了,快让外资接盘,让楼市起飞!
利好茅台和房价
只要我没钱,你们就欺负不了我!
作为小白的我,看到这个消息,想知道这部操作的深层意义是什么?记得二十世纪的时候,也就是战乱时期,西方国家的一步经济操作把我国卷入经济危机,这波操作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起来了。
疫情之下,各国的经济都受到影响,他们还要在保证自己活下去的情况下,割韭菜?或许这就是资本的力量。但又想想,他们不割韭菜的话,我国的房地产又将怎样变化呢?我一个朋友是做房地产设计的,私企的地产公司都已经没钱了,他们没钱盖房,买了骷髅房的那些人怎么办?说实话我家买的都是那种房,已经十年了房子没有下来呢,之前订的那栋已经住人了,也每个人出来管管,爸妈也不知道找谁解决,房地产跑了,跟我家情况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不知所措,谁来救救我们啊!!!!
热烈欢迎洋老爷们买房,希望洋老爷们买了一套买两套,买了两套买三套。
外资会来接盘你这泡沫?你把外资当傻宝了,还是把老百姓当傻宝来糊弄了?
人傻钱多
当我没房的时候,这个城市兴亡穷富与我何干。
霉菌国印个 1000 亿霉元,然后私下 5 折给霉菌国财团!然后只有一个要求,必须都用来买中国的资产!这手段牛逼!
说明地产从业人员抑或广告公司觉悟不够高,格局太小。这种新闻,应该翻译成外文,在国外网站上多投放投放,多吸引点国外韭菜才能真正救市。
很难想象,一个公司董事长都被法院列为失信人的媒体是怎么一直上热搜的。
第一财经是收了多少钱
不要看了 他们收购的不是普通人住的房子
如果你相信中国经济就去抄底吧。
现在因为疫情原因房地产萎靡不振,就是抄底的机会,逆潮流而动。
外资就是有钱
什么时候外资能参与竞争垄断行业,这才是新闻。
房地产稳中向好
兄弟们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啊
买房吧
尊重祝福
老乡别走
其实还是一个汇率问题。主要 9 月开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都达到了 7.2,继续贬值的空间不大。加上近期外汇管理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甚至是开始有了反弹。
从美元离岸人民币走势和美元指数的走势看,美元指数是有点上涨乏力了,技术上看已经出现了高位大幅震荡阶段,这里是产生了较大的分歧。美元离岸人民币的话更是在技术上有了突破迹象。人民币走强趋势可能加强。
这是外资看好中国市场的很重要的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多外资看好的。
洋大人来了 5 折起
现在能救中国楼市的资本群体只有一个
那就是外星人
建议合法引进
透漏出了有人想让你体面
为了坑国人,联手外资做戏,什么性质?
烟雾弹?
哦吼吼吼吼
用巴菲特一句话来理解这个事情: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让他们先还了恒大的钱再说
大家第一眼看题目,普通人的反应是,房价要涨了?买房?
细心精明的人的反应是:疫情最悲惨时期要过去了,要慢慢正常生活了,应该买入消费或者高端产业的股票!!
看看人家抄底的地产是什么地产,不要猴急嘛!
1,商业地产及写字楼:说明疫情即将结束,虽然上面没有正式宣布(上周六发布会似乎还辟谣了),因为兹事体大,要有个过渡过程。但投资领域是精明的,无论是股票,还是地产海外资金,已经在提前抄底了。
也许,再等大概半年吧,我们可能就会看到比较明确的放开意思了,但届时,可能商业地产(注意,我说的是做生意用的商业地产),和股票,已经上去 50% 多了。这个就叫先知先觉。
2,更重要的,工业物流地产,及:数据中心的类地产!!!!
说明什么?说明上面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了!
同时也说明 2 点:
1,瘟疫这东西,没有特效药,要战胜它,就得完全不用人!不用真人!所有未来流通物流领域,能用就尽量都用数字化的机器人,那疫情病毒自然就被耗死了。
2,数字财政,将代替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的新财政来源。
想想手机从 2G 变为 4G,什么共享单车,短视频,就增加了多少流量?增加了多少云计算需求?美国那个亚马逊,20 年来股价涨了 300 倍!就是计算需求的增长(大家可以想象数据云计算,就是数字化时代的发电厂,电费,使用的居民是机器人)。
未来全面数字化,计算需求将增加 1000 倍。
数字经济,通俗的说,就是把中国过去房地产及基建城镇化建设,在虚拟世界中,再重新来一次。
这个虚拟世界的中国中,各种机器人(包括手机,及未来的智能驾驶汽车,也是一种机器人)就是新的城镇化人口,它们不是真人,除了那个金属外壳,灵魂就是各种数据和算法,所以,他们也需要房地产!也需要住房,机器人的房产,就是各类数据中心及配套的软件及设施。随着数字化扩大,中国的数字产品,可以跨过海洋,山脉,向全世界一带一路的另外几十亿人口服务,收费!
这个就是新的 “土地财政”。
好事,小日子就是没有抄底盘自嘿,然后郁闷了几十年
阿美丽卡的核动力印钞机印了十几万亿的绿纸,建州敢打开篱笆让米国随便拿废纸换优质资产吗?
REITs,资产证券化做准备。
也不需要太明白经济危机的含义,说个简单的:经济危机和海啸一样,当海水退去的时候,他们还会回来,资本为什么越滚越大,也是这个原理。只是这次周期会长一些
要做空,然后回头来收走优质资产,这是日常操作。
但目前看,网友和人民都不愿意相信,房价未来会涨。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资本必然回流”,只有一个例外,就是战争,而且是失败的战争,我们国家有实力,有定力问题不大。
只要我们国家不打大仗,一切资本都会回来,只是时间问题。
但这个点回来,有点操之过急了。所以下结论:
这是刺激市场的假消息。或者是媒体故意截取的一段消息。
未来短期房价涨的可能性不大,一线城市重点地区微微涨,一线限购区持平或者暗降一点点,其他人口稀少的县城要打回 5 年前。
长期来看:那些名不副实的楼花会降价,比如没有学校、没医院、没商超、没绿地还卖 4 万的会跌到 2 万。之后就会一年年根据通货膨胀涨价。
先回到起点,然后重新开始。但大城市核心区域,几乎会朝上走。
在无限 QE 的背景下钱只是废纸,换点资产总比拿在手上强。
啊对对对
《8 月社零、商品房销售面积、全社会用电量看 2022 年全年经济,2023 年经济趋势是什么?》《房价 - 4:8 月哈尔滨、长春、沈阳三城商品房销售面积及未来趋势,2010-2021 年 GDP 增速与房价的关系是什么?》
上海新房销售面积出现暴增的原因我们已经提示过,由于疫情特需导致的财富从社会流向各疫情物资供给者,这部分人到底赚了多少钱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最终一定是流向房地产的。
2020 年武汉疫情以后,整个湖北的商品房成交面积也出现了暴涨,本质上和上海一个原理,当然这种由于短期财富造成的楼市成交量暴涨是不可持续的,这批人买完以后,成交量还得回归合理位置。
全国师医公的收入差距不大,最大的收支差距来源于奖金和补贴,中西部省份的底薪与东部差距很小,区别最大的在于东部地区的师医公有巨额奖金,而这些资金究竟是来自于卖地收入还是发债,日后自有定论。
师医公的收入决定了当地的房价,当地房价≈师医公收入 * 10,这一点我们以前就做过解释,这个公式适用于大部分的省市和地区,一线城市的房价较为特殊,一线房价由全国富豪支撑,并不能用本地师医公的工资计算,不过本地师医公的工资乘以 10 仍旧可以在一线买到房子。
9 月份东三省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整体平稳,哈尔滨、长春、沈阳基本丧失了投资和投机属性,成交量与实际刚需结婚数量出入不大,三个地区的二手房价格差距在 500-1000 元 / 平左右,沈阳最高,二手房价 9491 元 / 平。
太原、昆明等弱二线城市全靠当地政府出台刺激政策,投机属性也逐步降低,根据楼市挂牌数据显示,9 月太原二手房成交价已经达到了 9577 元 / 平,昆明和兰州二手房价格依旧在 1w / 平之上。
弱二线城市的性价比随着楼市泡沫的结束逐渐凸显出来,有些地方经济很差但是房价却相对较高,而女性友好型城市长沙二手房均价仅有 9602 元 / 平。
1000w 人口的城市规模并不大,以长沙为例,城区面积大概为 25km*20km,重庆主城 15km*25km,武汉主城 25km*15km,西安 25km*25km,天津 25*15km。
而北京主城面积为 25km*50km,上海主城面积 20km*15km,全国大城市除北京面积较大外,上海、重庆、长沙、武汉、西安、天津城区面积并不是很大。
相反这些地区的核心位置房价早已涨到了天上,普通人没必要在市中心买房,在近郊买房也足以满足上班通勤的需求。
-—
何时这些弱二线城市的房价能够回到 2015 年的水平呢?
我们希望是在明年,如果全球经济衰退比较严重,2023 年这些弱二线城市的房价就会回到 2015 年的水平(不征收房地产税,如果加征房地产税可能更低)。
[1]
而这些城市新房价格远远大于二手房,新房销售将雪上加霜。
电池人的发电量不够用了,想骗更多的电池人入局
别说了,我已经上车了,在梦里
美联储加息周期,进来的资金都是真爱呀,要珍惜!O(∩_∩)O 哈哈~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很长,即使中间有短暂的降息,相对于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房地产市场更可控,国家肯定是鼓励外资进来的!!
想买房就紧盯郑州烂尾楼事件作为风向标好了。
如果后续郑州地方政府真能筹到钱,替地产商把烂尾楼都修好了,那就相信政府的能力和决心,继续无脑买房。如果做不到解决烂尾楼事件,说明房地产已经无力回天,就坚决不买房。
非常好,终于有韭菜进场了,接盘侠来了。
未来几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或许还会有一波回暖,外资企业进入也是必然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大洗牌,洗牌过后迎来的将会是一波红利。个人观点。
是当老外是傻子,还是当我们是傻子
外资崇拜,骗骗没脑子的确实也够用。
自欺欺人。
愚蠢观察报
资本是逐利的,说白了,想抄底。
从侧面来看,中国未来一线房市长期看好。
但我觉得,从政府层面上应该要有所制约。
房地产产业整体虽然已不如从前,但毕竟还是我国非常非常重要的经济大动脉。
政府必定会有所调控,不可能把房市这么核心的资产,完完全全给外资拿捏。
这背后还有很多政治、经济、安全的考量。
对中国稳定的经济市场看好,但是这个看好不一定是房地产。购买房产只是一种理财手段。
而且所有投资人都知道一句话,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只是相对国际市场而言,中国现在的市场更稳定,更安全,外资所以投入多点也很正常。
过分解读外资的投资,诱导购买就不好了,房产还是要以刚需为准。
而且外资进来就一定很好吗?日本,韩国不都是外资收割才造成一堆烂摊子,破产跳楼了多少人。
人家来了不一定是好意,想想圆明园,想想日本和韩国。还是要务实。
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探底、市场情绪低迷之际,外资却 “瞄准” 这一时机,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市场对房地产的预期在变化,房地产行业估值处于低水平,“聪明钱”已经嗅到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加速进场,从抄底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项目类型。
同时,部分外资也在积极收购中国房企债券或股票。分析认为,得益于政策的持续优化,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复苏,这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外资 “逆势” 布局的信心。未来,随着宏观政策不断落地、部分房企风险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逐步触底企稳可期。
有媒体称,境外资本正在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逆势抄底。10 月 24 日,高盛资产管理和森瑶中国共同宣布,双方已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约 6.75 亿美元用于在中国收购、开发和运营一线城市及周边核心城市的新型工业、物流、冷链等新基建项目,首批合作的种子项目为 4 个位于大上海地区的新基建项目,共计 24 万平方米。还有,美国最大房地产投资集团黑石筹集近 50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3600 亿元,抄底中国楼市。早在 2021 年,黑石就曾从富力地产手中收购了广州国际机场富力综合物流园区的全部权益。外资投资者日益关注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对稳定回报的预期。同时,持续下跌的房企股价,也给了外资抄底的好时机。
当我们步入 2022 年末的时候,房企整体融资环境出现了更多有利的情形,风险进一步扩大的概率正在下降。虽然当前房企仍旧面临较大压力,但随着宏观政策不断落地、部分房企风险有效化解,购房者信心有望得以修复,加之房企融资环境正在积累更多逐步向好的因素,预计在年内剩余时间房地产市场逐步触底企稳可期。
快点来吧,房价太高了,中国人最喜欢欺负中国人
外资来了炒一波 然后就可以不受控的刺破楼市泡沫
说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市场复苏,风险化解,企稳可期的是第一财经,前阵子说房地产是风险资产需要价值重估,吓唬国人的也是第一财经,想干啥?给外资带路吗?
“国家强大,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城市发展,民生改善,政策友好,货币宽松” 等条件,就是房地产市场稳中向好的基本面。
这透露了知乎很多伪专家和大 V
连住宅和商业地产都分不清楚。
划重点,北上广深,商业地产,和其他地方的住宅屁关系没有,想挖坑给韭菜跳可以直说。
做空开始了,还不跑
这类房地产的新闻真是搞笑至极。房价过高的时候拼命的提倡政策,表明要降房价;房价不行的时候拼命的发布拍地信息,表明要涨房价。现在房价不行了,国内市场也不行了,就炒作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难道各位看不到空空的高楼?看到黑漆漆的高楼?盖这么多到底想卖给谁?
这种消息都是放出来让底层接盘的
释放虚假利好消息 诱导韭菜接盘 就这么简单
美元无风险收益率都快五个点了,傻子来接你的盘?
一个东西,如果需要扶持,说明他现在不好或者不够好,市场中没有足够的竞争力或者不能够被市场认可,房市是,电动车也是
房产拿给外国人吗,那不成租界了?
太好了,以后多去租界逛逛,讨个洋带人媳妇,倍儿有面子呢
这是房天下的文,一乐呵。
泪目,什么共产国际精神,我哭死。
经济观察报、环球报就是最大的谣言制造机。没底线没下线。某些组织的喇叭,喉舌而已
房地产变相出口了??????
滑稽
这是两段内容合并起来的新闻。然后,又用第二段次要内容作为标题,真是辛苦小编了。
购买商业用地,和房地产问题,要分开来看。
大型外资投资商业用地,是看好明年中国的经济复苏。毕竟美国下年衰退的口号都已经是市场共识了。
但部分外资买入房企债券,更像是一种风险博弈(而且这部分外资怎么就不上几个名字呢)。注意,买入的是债券,看的是债券收益率,只要房企没有破产,收益率还是会有的。
透露了你在吹牛逼
就算李嘉诚把投资越南那 3600 亿投进这里,也不够就一家恒大 2.1 万亿的大窟窿。贾跃亭们都跑海外了,马斯克问,马云在哪里?东子刚套现 100 亿美金,自己人都跑路,外资来抄底?忽悠谁呢
老乡,村里发金条了,快回来
套路一模一样啊
真的要榨干榨净啊
图穷匕见了 就差把大家赶紧来买房喊出来了
要不下次直接问个问题 “xx 未按规定购买房屋,行政拘留 xx 天,起到什么警示作用”
这样大家还会怕一点
好像最新行情是,房地产去金融化。这个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但对房地产行业来讲,肯定不是好事。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加速进入 “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是这个行业的内部人,不知道真假。
这年头,真真假假,已经分不清真假了。
6
中国的房地产涨了 20 多年,从各项数据来分析,已经进入了大周期的拐点,也就是说:中国的房地产将进入下降周期,这个周期最起码也是 5~10 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
我相信外资不是傻瓜,即使有部分外资进场,那也不是大趋势。
这就如同在股市上,即使是在大跌的时候也会有人买进股票,可是这些买进股票的人都会大亏。
外国资本也会有傻瓜资本,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
总之,千万不要被外资大举进入的消息所迷惑,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千万不要进入房地产市场。
2022 买房 49 年 9 月加入国民党
坐标杭州萧山区,看看二手房市场吧。刚交付的世纪城板块,一个小区 500-600 套房子,光贝壳就挂出来 120 套。。。
中国人不是 “东亚病夫” 了,不要老是把外国人调太高,你们这些媒体,一个不如一个。
鬼特么扯,国内房企债务越欠越多。
外资都特么把这些企业信用评级调低了。
国内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按照上级要求把房企抵押融资标准更严格了。
你在这说什么鬼话⊙∀⊙?
日本泡沫没破的时候,据说房价能买下美国。——“我们能买下美国,再把美国租给美国。”
在日本巨大的泡沫前,鹰酱都不够格。所以你告诉我,外资?哪来的外资?太阳系以外吗?
那我们回到 “问题”——“透漏了哪些信息?”
嗯…… 告诉刘一手,《三体》你来写。
割韭菜
我不太懂的,我就想问问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他们是来投资建厂或者发展技术吗?如果不是,他们是来住吗,是要买了使用这些楼吗?如果不是,那是要炒楼吗?还是为了获得长期的控制权?炒楼那不好吧,那不是摆明了打算要从我们手里拿钱去?获得长期控制权的话,不是也令人想起十里洋场,感觉很不好吗?所以,如果这个新闻是真的,他们这样买,是对我们好的吗?我们允许是好的吗,或者我们做些什么对我们更好吗?
托?
忽悠,接着忽悠
这消息已经这么不胫而走了吗?忽悠韭菜解盘的手段是一天比一天高了啊。
泻药外资又又又开始找傻子接盘了。
洋人老爷来了
青天就有啦
乡亲们买房啊
老外跑步进场来给我接盘 我这一合计老外原来爱做慈善
这说明外资是傻子,钱都是大风刮来的不义之财,来填坑了
炒过股的都知道,放完血前的最后挣扎,这波挣扎完就死透了
作者造谣,无人买房。国外人是傻子,??
还是作者,把中国老百姓当傻子!!!
这或许是我们挽救土地财政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土地财政是必须要戒掉,可是差多少万亿啊?正好他们来了,割一波韭菜,缓过劲来再压房价不是正好吗?
或许,这一波外资,正是想做空人民币才进来的,谁能说的清呢?
人家外资收割的是国内日益紧缺的仓储资源和商业产地,而各大经济报道导向的却是住宅类的房地产市场复苏回暖,看来敌人一直就在群众当中啊(你们可真当人是傻子啊)
人家是脑子出问题了,千山万水跑来,就为了给你上税。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既然,资本主义我们的抄底
趁机,社会主义抄他们的家
别人外资进来是要建厂搞办公楼,你跟风买住房不是纯纯的大冤种?
抽干了我的血,还叫人来剔我的骨,你狠!
标题比春晚还搞笑。。都 2222 年了还真有人信啊。
外国人不可能愚蠢到这种地步来做亏本生意吧,应该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啊!
美元升值,老美开始加速抄底全世界了,就这么简单,有钱跟着买就行了
就这?勉强够买北上深半个非豪宅楼盘的
租房市场要蓬勃发展咯,也不知道在国内哪个平台能活下来
我挺想知道一点,微博到底是谁在管?
老乡,别走!买入发财,别说我没告诉你
请问一下经济观察报是个什么背景的媒体?
透露不了任何事情,也判定不了行为意图
“目前房地产行业估值处于低水平,聪明钱已经嗅到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段外资积极布局房地产的这些迹象反映出市场对房地产预期在变化。从大类资产配置看,目前全球安全、低估值、确定性的资产缺乏,国内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房地产走出低谷,国内经济稳步恢复,房地产有望重返稳定健康复苏轨道。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认为,步入 2022 年末,房企整体融资环境出现了更多有利的情形,风险进一步扩大的概率正在下降。尽管当前房企仍旧面临较大压力,但随着宏观政策不断落地、部分房企风险有效化解,购房者信心有望得以修复,加之房企融资环境正在积累更多逐步向好的因素,预计在年内剩余时间房地产市场逐步触底企稳可期。
低估值是什么意思?
低估值就是指价格处于历史低位,潜在的意思是当前价格不会下跌,未来会反转,这才叫低估值。
触底企稳又是什么意思?
触底是指价格已经降无可降,企稳是指价格稳定不在产生大幅波动。
两位分析员的潜在意思,不就是讲房地产行业的价格在底部,未来价格会上升。
这里存在几个问题
1. 房地产行业底层资产有很多,商业地产、工业园区、旅游地产、酒店公寓,还有居民住宅,低估值、触底是指的那一个?
2. 底部结论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宏观政策指导,就能得出在底部的结论,这种逻辑不成立,日本房地产崩盘、08 年次贷危机那个没有政策指导?
3. 价格未来会上行,价格变化就三种,涨、跌、不变,触底不一定就会涨,况且还不一定是触底;未来是多久?1 年?5 年?还是 10 年;上行的幅度又是多少?
不要在这里乱口嗨,讲些不负责的笼统话,各位分析员要是觉得自己的观点正确,直接开期权出来交易,房子抵押上杠杠,有钱不赚王八蛋,净 TM 瞎扯淡。
以前年份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有两个主要原因。
1. 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不断涌入城镇,城镇化率从 2000 年的 36%提升的 2020 年的 64%,这 20 年的人口不断流入,住房需求不断增加是推高房价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在 70%—80%,我国的人口总数决定了城镇化率不会太高,64% 已经是快接近发达国家,后市有增速,但增速绝不会和以前一样,很大概率会放缓,而城镇化率放缓,已经决定了未来住房价格走势。
2. 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应对经济危机放出去的水,也是推高了住宅价格走高的原因,08 年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出台四万亿计划,扩大内需、提振就业的同时也推高了房价,未来是什么政策,那是以后的事情,谁都预测不到,现在没有推动价格的力量出现。
还有宏观经济上行、棚改以及一些炒作等等,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人口,就目前而言,出生率下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城镇化率到头,凭什么会认为会触底反弹?靠着一两手货币政策还能梯云纵上天了不成。
分析员多出门走走,去问问年轻人,房子到底贵不贵?当前价格他会不会买?当前价格自己的工资买起来没压力的时候,才是商品价格底,现在 4000 块的工资买一两万/㎡的房,摸着奶子说说到底贵不贵?张口就是底,要上行,但凡你说个大概率我都不会开喷。
这种媒体听风就是雨,标题也起的及不负责任。一财现在还能算个严肃媒体吗?
第一、房地产市场很大,门类很多,新闻中的商业地产、写字楼、长租公寓、物流地产等等业态全部都是属于商业地产部分。我们老百姓大多数买房设计的房地产只是住宅市场。
第二、房地产市场在中国不同城市差别很大,也有 26 万的上海翠湖,也有 4 万一套的鹤岗某小区。从新闻来看,大多数集中在北上广深的核心 CBD,无论是某短视频平台还是知乎各个大 v,都在不遗余力的劝大家,买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这些绝对是保值增值的。
标题改为外资加速投资中国核心城市的商业地产,不过这样文章点击量估计也就下来。现在的媒体啊,too young,too simple。
透露没有国人接盘的信息,
透露结婚的人变少的信息,
透露 tc 楼市要崩盘的信息。
外资是缺了多大的心眼儿?
看清楚!!!!
抄底北上广深杭,一线城市。
城市差异化。
就如同从穷人和富人的区别。
好的城市越来越好
差的城市只能恶性循环。
外资加速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积极购买中国房企债券和股票,这些信号或许正在透露出中国房地产已经到达估值底部,将来会进入到反弹和估值修复阶段。
外资又被成为最聪明资金,在中国国内投资资本里面,各方一直会关注外资动向并且依据外资动向来作为自己投资参考。所以,外资在这个时候进入到国内房地产,这也证明国内房地产或已触底,接着就是触底反弹阶段和估值修复阶段。
总之,中国房地产或已触底,接着就是触底反弹和估值修复阶段。
资本都是逐利的,从这一角度来看,
资本是的无国界,无论外资还是内资等资本介入,对经济调节正向作用
都是大于负向作用。
资本介入领域,
都是国内一线城市,
其特点,不动产资产波动较小、整体资产稳定系数较高
其中,还有一个本次部分资本入局一线城市不动产,金融资产
是对国内整体局势一种信任的结果!
感谢邀请。
众所周知,从 2021 年高层鲜明提出 “房住不炒” 开始,现在房地产市场还是冰火两重天,地产的系统性救市已经延续了一年多。可无论是土地成交情况,还是新房、二手房去化情况,似乎都不容乐观。
大家对国房信心指数的持续走低,更是见怪不怪。一轮又一轮的宽政策、宽信贷之后,需求端没能重复以往争先恐后嗷嗷入场的局面。
但是就当国内房企纷纷躺平的时候,外企们却忍不住磨刀霍霍了,这群洋人嗅觉堪比雪纳瑞,智商赛过哈士奇,几乎每次国内楼市行情走低,都能瞥见它们暗戳戳的身影…
无论是黑石、高盛这样的资本巨头,还是铁狮门、大和房屋等世界知名开发商,作为职业玩家,它们都在此刻纷纷选择加速进入中国楼市。
甚至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最大房产投资集团黑石筹集了近 500 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超 3600 亿元) 用来**抄底中国楼市。**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最近外资对中国大陆房地产项目的投资热情确实直线上升,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外资的买入动作中,我们不难总结出以下三个规律:
首先聚焦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头部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的关注度最高;紧跟其后的是长三角和大湾区的节点型城市;接下来是成都、武汉这类中西部的绝对中心城市。
其次投向方面更加关注特殊机会资产,比如股权收并购、不良资产项目以及针对中小房企的优质项目提供资金等。简单来说,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大型外资机构(不动产基金)在抄底成熟型物业(比如租赁现金流较好的商场或写字楼)外,另外一些外资更多的是在主攻特殊机会资产。外资们买资产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其实也就是 “买入、修复、退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石集团——过去一年时间里,它们在中国的物流投资组合,大幅扩张了约 30%,覆盖国内 23 座城市。还有摩根士丹利和易商红木,几乎同时盯上了长三角腹地的生产与供应链物业。
最后,住宅用地目前仍是外资增持列表中的 “边角料”。凯德中国在杭州、成都等地拿下涉宅地;大和房屋在苏州高铁新城也拿下了涉宅地;但这两家外资房企在国内开发住宅,早就不是一年两年了。一些媒体把这俩老黄瓜拉出来说事儿,多少有点儿穿凿附会。
回到外资对中国房地产的投资心态问题上,随着我国地产纾困的持续稳步推进,未来地产复苏后的将带来的收益翻升,也给了外资企业们长持的信心,总体上肯定是长期向好,至少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体制肯定更有保障,中国的未来也更加可期。
当然,我们也应对中国房地产的行业走向给予更加审慎的判断,一是房地产行业肯定会在这一轮集中 BL 结束后进入平稳发展期,二是房地产会回归到传统行业,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会向实体经济靠拢,而这意味着房地产的投资需要更加保守和谨慎。
往期财经科普系列文章:
美国制裁中国半导体,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美联储加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息,加息有何影响?
人民币汇率破 7,什么原因导致,有什么影响?
重磅消息,疯狂大涨!
@清流财记,资深投资人,知乎财经领域新晋优秀答主,更多宏观经济、财经知识、理财科普,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 “清流财记”。
受央行支持民企发债融资消息利好影响,地产板块今日股债集体大涨。
截至收盘,“16 龙湖 02” 涨近 30%,“21 龙湖 01”、“20 碧地 03”、“21 碧地 02” 涨超 28%,“20 龙湖 02” 涨超 27%,“21 金地 03” 涨超 23%,“21 龙湖 05”、“19 碧地 02” 涨超 22%,“20 碧地 02”、“20 龙湖 06” 涨超 21%,“20 时代 02”、“16 金地 02” 涨超 20%,“21 金地 04” 涨近 19%,“21 旭辉 03”、“21 旭辉 01” 涨超 13%。
少数债券下跌,“21 碧地 04” 跌 50%,“19 龙湖 01” 跌 40%,“21 世茂 03” 跌超 22%。
消息面上,11 月 8 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消息,为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在人民银行的支持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第二支箭” 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 2500 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
**港股方面,**内房板块今日涨 2.63%,旭辉控股一度涨超 50%,收涨 28.57%;龙光集团一度涨超 40%,收涨 19.05%;新城发展涨 17.86%,碧桂园涨 13.89%。
A 股方面,阳光城、金科股份、新城控股、中南建设涨停,金地集团、中洲控股涨超 6%。
原作者姓名:周晓雯 原出处: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央行发文支持民营房企发债,房地产股债集体大涨,旭辉股价一度涨 50%
当看到这几句话时,我感觉他们打广告的水平还不如我。
来来来,把我招过去写营销文吧,我只要他们薪酬的一半。
人家黄四郎刮穷鬼的钱,也就联合一下几大家族,你们牛批,联合起洋鬼子刮钱来了。
何进:为之奈何?
袁绍:______
问:《三国演义》连环画第二册叫什么来着?
A:《董卓进京》
B:《让子弹飞》
C:钝角
好啊,外国人替我们养公务员,韭菜割到外国了,能说什么,出息了呗。
炒房利益链条搭上外资背景的线,new 想变成 old。
洋韭菜接盘,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不好?
侠之大者,为华接盘,是时候暴跌了
外资不一定是西方的钱
国内的房地产市场 10 年内都不会有好转。宣传外资在加速进入,那是忽悠老百姓跟进。
想想,国内的房子够多少人住!商业办公房的空置率又有多高!就知道外资加速进入,是赤裸裸的谎言!
维持原有判断。
大破产年
这些信息有诱导房地产炒家之嫌:国企都救市了,外资也来抄底了,你还不进场接盘?
房地产市场有巨大的利益分配,楼市盘整,前期银行和地方政府获利巨大,如果能够回吐让利,
炒家、投资人或许会来捧场。
笨蛋都看得出,经济在中美贸易战的压力之下,最主要的困难是缺乏强劲的国内消费需求;笨蛋也看得出,内需缺乏是因为高房价下对房奴消费需求的挤压;笨蛋也知道,作为中产阶级主流 — 中国房奴的消费需求,一旦释放出来,还怕什么贸易战?笨蛋不知道,房贷如果结合三五年的月供等额消费贷,合资格房奴的首套房贷,只要展延三五年,必定能激活万亿内需。
合资格首套房贷展延三五年,其内涵是在房贷基础上,给首套房贷业主以三五年的月供等额消费贷优惠;就是说,业主这三五年原本用于房贷的还款,可以月供等额进行消费三五年,三五年之后再继续还款房贷;在完成房贷还款后再还款这三五年消费贷 + 房贷的组合贷;期间由于长达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差,其组合贷的通胀贬值及巨额利息补贴由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按照税收分配比例承担;故在房贷暂时不还,业主可以借未来的消费贷等额月供金额消费,是房贷 + 消费贷的组合贷款优惠,房贷在消费贷基础上展延三五年!
首套房贷展延三五年,是对合资格首套房贷业主进行房贷 + 消费贷组合贷款优惠,N+3 或 N+5 的贷款形式:即如果原来房贷 20 年,以自愿 + 财政补贴远期组合贷款贷款及利息贬值的方式,合资格业主增加 3 年或 5 年的等额消费贷,以激发万亿内需,是合资格业主享受国家担保的远期消费组合贷款的通胀贬值及利息优惠。合资格首套房贷业主与银行签订一个远期房贷 + 消费贷的组合贷款合同;展延期间,由财政通过业主的消费发票信贷报销,为业主偿还当期月供等额贷款及其利息给银行。
首套房贷业主的合资格认定,主要由政府部门有关部门,如住建局、财政局、税务局、放贷银行等单位联合进行合资格标准颁布及其认定;认定之后,由合资格首套房贷业主与房贷放贷银行签订远期消费贷 + 房贷的组合贷款协议。
首套房贷业主合资格认定,主要有如下 3 条:
国内公民个人家庭首套房贷;
2. 已经还款 36 个月以上;
3. 公民年龄在 25-45 岁之间。
合资格首套房贷业主展延三年或五年标准等,
详情请参阅专栏文章:
超投必投:激活万亿内需,只需首套房贷展延三五年超投必投:全球 500 强是贫富差距根源,也是实现共同富裕推手
全球 500 强,在创造了全世界财富的同时,也制造了贫富差距;这是因为基于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机制**,是能力认证机制、信用认证机制,并且是钱生钱的财富增值机制!**
只有这样的机制,国家的财富、公司的财富、社会的财富,才会在像 500 强公司领导人,诸如土豪、张盖茨、李巴菲这样有才能人士的手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马太效应更残酷更进一步的剥夺现象是,王保长、普罗大众等工人挣了工资,有了点钱,转眼就会被土豪、张盖茨、李巴菲等财富超期人士,通过高房价、高房租、游戏、食品、饮料等方式夺走,充分体现应马太效应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所谓 “解铃还须系铃人”,全球 500 强制造了贫富差距,也是解决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推手,而这推手,需要源自老子《道德经》的张弓效应来运转。
此城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跑路土豪们,留下创投钱!
古语新讲:这个城市的开发建设、市政配套、营商环境、规矩方圆等,是我等管理者制定的、建设起来的, 大款们开发建设房子的贷款是我们给与的,买房的人气兴旺客户是我们培养的,各位大款赚钱要跑了,除了税费,请留下鹅城(我们这个城市)还没有发财父老乡亲们的公益创投钱,共同富裕。
国家的顶层设计是:要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股市、楼市,是一部分人首先暴富起来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地方,更应该有一种机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让他们通过三次分配的公益创投回馈社会,实现 “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 的目的;这种机制就是,一种源自老子《道德经》张弓效应的超投必投机制,一种值得期待的先富带后富机制。
要实现合理调节过高收入,让先富起来的超级富豪,通过三次分配的公益创投回馈社会,建议在国务院设立类似扶贫办的三分半,(三次分配办公室,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国务院跨部门办公室,类似扶贫办)。
更多超投必投构想,详情请参阅张弓智库专栏文章:
超投必投:均贫富机制 :从杀富济贫、劫富济贫到引富扶贫超投必投:此城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跑路土豪们,留下创投钱!
马太效应产生贫富差距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圣经》、《道德经》77 章都有提及,《圣经》、《道德经》都指出了马太效应的形成机制,不同的是《道德经》指出了修正方式,即天道的张弓效应。
张弓效应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机制上的引富济贫),
马太效应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越富越发财的机制)。
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就是超投必投。
超投必投,是新世纪 “打土豪,分股票” 的引富济贫、共同富裕、消灭贫富差距的公益创投机制。 “打土豪,分田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公平、对土地要素的第一次革命,“打土豪,分股票” ,是三次分配的公益创投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机会公平、对资本要素的第二次革命。
舍一得百示意图:超投必投的经济发展负反馈百倍增益三极管放大机制,是投资市场 100 美元的超投输入,通过国家三次分配拿出 1 美元公益创投的负反馈必投机制,使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获得 100 美元的百倍即 10000 美元的收益。
最近,中国楼市突然火爆了起来
让人意外的是,这次的主角不是包场土拍的国央企,也并非资金雄厚的城投企业
而是
大量的外资企业
无论是黑石、高盛这样的资本巨头,还是铁狮门、大和房屋等世界知名开发商,作为职业玩家,它们都在此刻纷纷选择加速进入中国楼市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不差钱的外资企业们到底是怎么抄底楼市的
01
最明显的,毫无疑问就是土地市场
近两年来,对于依靠高杠杆的房企来说债务压力巨大,就连长期托底楼市的城投拿地意愿也在逐渐走低
但另一边,大量的外资企业正在跑步入场
数据来源:CRIC
那么,外资企业的拿地逻辑又和普通开发商有何不同
首先就是这些地,多数是在近两年拿下的
拿日本房企大和房屋来说,在 2012 年首次拿地后,于 2021 年再次布局苏州一宗商住地块,间隔时间长达 9 年之久
同样时隔 5 年回归的,还有这位被万科、绿城等房地产开发商视作偶像的铁狮门,这家企业的实力有多牛呢
作为一家私人房地产公司,以一个家族之力,就控制纽约超过 4% 的商业地产,说它是纽约乃至全球最大房地产公司也不为过
纽约市最繁华地段的历史性地标建筑,洛克菲勒中心,就是铁狮门的代表作之一
而去年 11 月,铁狮门以 50 亿金额再次在上海拿地
这都是去年外资房企们已经布局的项目
更夸张的,是今年极速拿地的新加坡大型房企,凯德置地
今年 3 月底,已多年未在成都拿地的凯德置地以 11.75 亿的价格摘得成都 1 宗住宅地块,就在同一天,还是这家企业,以 23.1 亿元又竞得武汉 1 宗地块
不久前的 10 月 24 日,据地产资管界获悉,凯德地产还以 15 亿元成功收购杭州钱塘区约 40 亩住宅地块
这些世界顶尖企业,能选择现在入场也充分代表了它对内地楼市的看好
而另一方面,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外资企业选择的地段和价格也特别的巧妙
地段上,无论是上海长宁、成都成华还是苏州相城,基本都是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
来感受下,铁狮门拍到的上海长宁区天山路地块位置有多优秀
该地块位于长宁天山古北核心,为 15 号线娄山关路 “地铁上盖”,双地铁线加持,还紧临长宁科技大楼,以及最近新晋的上海第一座百亿税收楼金虹桥
如今这里已经汇聚了 135 家企业和超 1.2 万名白领产业人员
完全可以期待,未来这块办公用地很可能成为第二座百亿税收楼
当然,地理位置越好的地块,长期都是众多房企的必争之地,这也很符合现在楼市的整体基调,但一般这样的地块价格也相对较高
抄底抄底,当然只有价格足够低才能称得上是抄底
所以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低溢价
图片来源:CRIC
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 8 月开始外资及港资房企重点关注的一二线城市成交土地的平均溢价率大幅降低
到 2022 年 9 月的 14 个月中有 11 个月处于 5% 以下
例如刚才提到的长宁地块,还有日本大和房屋拿下的苏州相城地块,都是 0 溢价成交
土地市场的低迷也给了外资房企低溢价拿地的机会
另一方面,虽然最近的土地市场确实多了部分外资的身影,但数量也并不太多,其实也是因为比起拿地
这些外资们更擅长直接挑选现成的好资源长持
02
不差钱的外资们,还做起了收并购
美国最大房产投资集团黑石,早在 7 月就完成了增资,现已筹集了近 500 亿美元_(折合人民币超 3600 亿)_,用来抄底中国楼市
拥有如此充沛的资金,这次外资的触角,伸得更长了
作为抄底高手,继去年 6 月收购 SOHO 后,这一次黑石又将目光瞄准了物业
在 2021 年黑石就分两次从富力地产处收购了广州国际机场富力综合物流园区的全部权益
而这并不是个例
图片来源:CRIC
从一线城市的写字楼,拓展到了商业 CBD 中心、长租公寓、物流园区、旧城改造等多个领域
很显然,外资企业更加倾向于抄底大规模的持有型物业项目
举个例子,刚才提到的黑石,之所以能提出超 3000 亿抄底楼市,也是因为它确实通过这种方式赚到钱了
2014 年,黑石以 17.3 亿美元收购拉斯维加斯大都会酒店
图片来源:美国基金之心
这本就是美国最活跃的酒店赌场之一
这样的基础上,黑石还安排了专业团队改善住房条件、提升餐饮,改良赌场设施和公共区域
投资改造是一方面,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一个好的时机
在酒店大萧条时期以 17.3 亿美元收购,自带 “拉斯维加斯” 的光环,再加上人们压抑已久的旅游需求,酒店市场正在强劲复苏
7 年后的 2022 年,该酒店的出售价格为 56.5 亿美元
单是这一笔投资就让黑石获得 30 亿美元以上的利润,更别提还有平时日常的酒店收入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凯德集团要在现在收购北京博瑞大厦
博瑞大厦位于北京东三环附近,地处 CBD 商务区与燕莎商圈交汇处,地理位置同样优越
更有意思的是,凯德拍到的这栋楼价格为 20.37 亿元,而该楼的市场评估价超 29 亿元
换句话说,光是在起拍上,凯德就已经赚了整整近 9 亿元
为什么能实现如此大的价差
其实也是因为早期的债权问题让不少公司打了退堂鼓,如果二次流拍,更低的折扣可能会吸引其他有竞争力的买家,另一方面,相信凯德也做好了处理债券问题的准备
所以此时也算的上是一个很好的抄底时机
此外,同黑石的老路子一样,凯德也表示此次收购完成后,将对博瑞大厦进行资产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资产价值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外资们买资产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
其实也就是 “买入、修复、退出”
第一,低点抄底高品质、好地段,但目前价值可能被市场低估的优质资产
第二,通过积极的资产管理解决资产或经营问题
最后,等到价值修复后,再找准时机快速出售资产获取高回报
看似简单的逻辑却让低价收购的项目成为自己手里真正不断产生价值的资产
确实不得不佩服这些外资企业对资产的运营能力
当然,如果说在抄底土地市场和收并购长期持有这件事上,对于价格的变化还不够直观
那么最能体现价格变动的,那一定是股市了
03
真没想到,下一个相中的竟然是风险房企股票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
这两年,外资抄底国内房企债券出手有多凶猛
图片来源:CRIC
在股票市场方面,由于部分出险房企股价震荡,以贝莱德为首的部分境外资本开始了 “低吸高抛” 的短期运作以套
持续下跌的股价也给了外资抄底的好时机
举个例子,伴随 2021 年下半年融创的股价震荡加剧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从 2021 年 7 月 22 日开始到 2022 年 3 月底融创股票停牌为止,短短几个月,贝莱德在此之间快速进行的短线操作多达 16 笔
而外资在股票市场上频频对中国上市房企动手,主要还是因为 H 股的房地产板块股价跌幅十分明显
图片来源:同花顺、CRIC
截至 2022 年 9 月底,在 H 股上市的房地产发展商的算术平均收盘价仅为 3.9 港元 / 股,相较于 2021 年以来最高点的 6.68 港元 / 股跌去了 42%
所以我们才看见,在股价跌入谷底之后,这么多外资开始了 “低吸高抛” 的短线操作
然而抄底风险房企虽然刺激,但也确实存在风险
正如早期的恒大,由于出现债务危机,其境外债券一度沦为垃圾债,债券价格跌至谷底
于是资金雄厚的外资开始了他们的股市豪赌之路
2021 年 1-8 月,贝莱德旗下的 BGF 亚洲高息债券基金买入了 3130 万张恒大债券
不过由于恒大的债务处置久久无法完成,失去耐心的贝莱德,于今年 3 月份减持了约 3.7 亿美元的中国出险房企债券
所以这时候,稳健房企的股票优势就突显出来,外资们也开始增持优质中国房企股票
如 GIC 在 2022 年 8 月增持万科企业 37.19 万股,摩根大通在 2022 年 10 月就增持了旭辉集团 3235.79 万股
从而等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复苏、内房股股价回升之后,再高位抛售获利
04
最后,为什么这些外资会选择现在出手
无论是增持优质房企股价,收购处于市场价格低位的物流、写字楼等优质物业资源,还是低溢价就能拿到好地的土地
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这些外资投资的都是市值低于实际价格的优质资产
足够便宜的资金,又能拿下足够好的资源,才给了外资们抄底核心资产的时机
而投资者们看着外过往的抄底经验里,修复后再套现退出的丰厚回报,自然也吸引了更多资金进来,形成了正向反馈
此外,随着我国地产纾困的持续稳步推进,未来地产复苏后的将带来的收益翻升
也给了外资企业们长持的信心
在中国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的时候,这些顶级外资企业们却不断加码重仓
这也足以说明,地产在中国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资产配置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moon
人家买的是商业地产
你的商品房就算了
一个政府七成银行五成手套三成的东西没有未来
恒大:这都不够我每天的利息。
是买的烂尾楼吗
这点资金够某大的两个月的利息吗?外资进来,可能是一种化解战争的危机一种重要手段。
早上起来看到这个,一边刷牙一边想,希望炒一炒,我三年前的房子亏一成卖掉吧。
瞬间后面怎么租房我都想好了。
老乡别走啊!
用外国人吓唬 P 民
也用外国人忽悠 P 民
明年各大央企施工单位都要裁员了,还在这里粉饰太平了?
自从 LPL 队伍世界赛表现拉胯,导致股市下跌,我学到了很多救市手段,传银行救市,传要解封开放了,传要缓和对外关系,传外资要捞底了……… 感觉随便放个消息就可以,比起什么调整汇率高明多了。
我抄底你的企业,你接盘我的楼市,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双赢。
好啊
所有人都知道房产泡沫,现在居然还有外人接盘,这下炸起来没有心理负担了。
知乎用户 及时晴 发表 黄奇帆说:“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受政府政策刺激,开发商调整行为方式,然后房地产又可以变得蒸蒸日上,是脑子(进了水)。” ——括号里的三个字是采访黄奇帆的记者补充。 看了黄奇帆的访谈,他列出了 9 个指标,证明我国的 …
知乎用户 财经十一人 发表 院长召集各个科室专家,说: 这个病人,很严重,大家讨论下,看看用什么治疗方案: 院长和病人都用急切的眼神看着各位专家,但是大家要么低头假装看病历,要么闷头抽烟喝茶,没人回应; 院长又说,这个病人,对我们很重要, …
编者按: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黑铁时代”,烂尾楼和停贷潮的雷声四起。对房地产从业者来说,成交低迷、降薪裁员的“苦日子”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房价轰然上涨的十年,是房地产从业者乘风起飞的日子,这样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留给所有人的是经济大盘的 …
砖家建议:坚决不能取消预售制。 对于砖家的建议,队长坚决反对。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一档节目中提出:坚决不能取消预售制。 他的理由是,_一旦取消预售制,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会大幅提高,新房供应量至少会下降2/3。_在新房供应量大 …
知乎用户 AI 财经社 发表 谈预售制的意义竟然不提前提条件,预售制任何时候都是积极的吗? 1. 预售制是一种金融模式创新 开发商没有那么多钱拍地,更没有拍完地还能拿来盖房子的钱,所以核心是解决融资的问题,房企要么股权融资,要么债权融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