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他们时,我已是惊弓之鸟
昨晚的朋友圈,成都人对两件事特别关注,转发、评论最多。 一件是成都终于结束原则居家,自次日起恢复正常。大人上班,娃娃上学。 一件是贵州一辆转运隔离人员的大巴出事,致二十七人死亡,二十人受伤。 前一件,喜悦;虽然这喜悦的本质并无喜感。后一桩, …
据说是“tiktok难民”大量涌到小红书,很多中国人也感到稀奇。在2025年开始,中美两国的年轻人似乎开启了对话,有点像1979。
这很耐人寻味。不管小红书接下来会如何面对审查问题,普通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相遇”,其实都传递出某种希望。
但是要知道,在互联网时代,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有冰点,才有了消融。我个人理解冰点是在2023年下半年。那时我申请去美国访学,正是气氛最神秘的时候。我不得不暗中准备,看上去真的像是在干坏事一样。
美国朋友也小心翼翼。“我们的目标是让你能安全回去,不希望这次访学给你带来什么麻烦。”
那时候有一点悲怆:一个人到美国访学,都成了危险的事啦?如果我要因为这个坐牢,还真的能进入历史。
过去几年,中国正在远离那个过去的“世界”,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如果让我选一个标志性场景,我会选疫情中的某一天,一个美国小伙子在成都桐梓林 举牌,来求人帮他收养自己的狗,他要回美国了,而狗带不走,这是生离死别。2022年朋友吃饭,遇到某大学经贸学院英国籍院长“强哥”。他告诉我,2019年四川和重庆有两千多英国人,而“现在只有两百多个了”。在成都,以前九眼桥的酒吧里有很多外国人。但是到2022,外国人已经罕见。即使电子科大附近,也很少看到非洲留学生了。这是疫情的阻隔,也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实际上,“疫情”也可以理解成某种文化氛围:防止“人传人”,鼓励“隔离”和防范心理。
2023年疫情结束,“排外情绪”却没有终结。它的高峰是很多媒体故意歪曲报道“日本核废水”引发的广泛抵制。
不光抵制日料,还抵制和服,以至于人们要讨论“中国人穿和服算不算刺激民族感情”。当然,不意外,一些地方不准年轻人cosplay进地铁。
它的极端形式,就是好几个地方都发生了冲击“冲击日本人学校”事件,这是从网络到现实的延续。等到2024年,有关部门意识到这种氛围带来的问题,不断释放善意,对很多国家施行免签,包括日本和韩国,但是要扭转那种排外氛围,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比如,昨天湖南某媒体转发了“小心评论区有间谍”的文章,阅读量很大。实际上,这是去年(2024)8月国家安全机关在公号上发布的文章——一个地方媒体把旧闻当新政来转发。
一个部门在自己的公号上刊发这样的文章再正常不过,但是很多地方媒体转发,却完全是流量驱动,阅读量说明一切。很多人就是喜欢看这样的文章,媒体心知肚明。这样的社会互动,最终会传递到青少年那里。观测民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问身边的青少年,他们对美国、日本怎么看?青少年单纯如白纸,人格正在成型之中。他们的“观念”却完整呈现出一个社会的“主流观念”。小红书上来了美国人,中国和美国的年轻人能够多多交流,对全世界都有好处。但是要知道,即便在中国,小红书也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平台。想要融入世界,还有很多路要走。前两天,书店来了一个外国朋友。他说自己以前是彭博社记者,“你要写什么报道吗?”“我已经失业了,不写。”他只是到书店打卡,来和我聊天,接下来准备去玉林,听说那里有很多年轻人,他的一个朋友(也是英国人)在那里等他。
我把这理解成是美好的事情。
昨晚的朋友圈,成都人对两件事特别关注,转发、评论最多。 一件是成都终于结束原则居家,自次日起恢复正常。大人上班,娃娃上学。 一件是贵州一辆转运隔离人员的大巴出事,致二十七人死亡,二十人受伤。 前一件,喜悦;虽然这喜悦的本质并无喜感。后一桩, …
中国新冠“清零”困局:代价高昂,进退两难 记者:王月眉 2022年9月7日纽约时报 数千万的中国人被关在家中,学校关闭,商业活动停滞,一座座城市都处于静止状态。中国再次封锁了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试图用一场运动彻底根除新冠病毒。随着世界其他地 …
知乎用户 明镜磨心 发表 中国人应该过洋节吗?应该过圣诞吗? 今年就 TM 该过给整个西方看啊! 看,这拥挤的人潮。 看,这遍地的灯火。 看,这车水的马龙。 看,这美味的食物。 看,这爆买的商品。 看,这满房的宾馆…… 要用视频图片的形式展 …
原创 维舟 无声无光 无声无光 微信号 langman1608 功能介绍 仿佛若有光 发表于 成都封城传闻一出,超市里的蔬菜食品遭疯抢(图源:联合早报) 8月25日,本轮成都疫情爆发。8月29日,一位名为“热带雨林”的人在网上说,成都很可能 …
知乎用户 环球时报 发表 谢邀。 我读着读着,咋感觉像是自己人? 标题很吓人: “看到这条龙重新咆哮是多恶心:中国放出病毒还经济繁荣”。 乍一看,哎,不就是 MAGA 系媒体那套嘛。 然后作者开始了: “数据很现实,不管是疫情还是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