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万亿级加速】六个百亿级半导体项目停摆
墙内链接慎点:https://finance.sina.com. cn/tech/2020-10-01/doc-iivhvpwy9922187.shtml -——— 其实墙国这种,上面发政策发补贴,下面就 …
芯片不能搞大跃进!
集成电路是实体行业,不是互联网经济,在各种会议上放狠话、放卫星这种模式,是行不通的!
在国内芯片制造被卡脖子,国家政策向集成电路倾斜的环境下,一些想靠发国难财实现财务自由,薅社会主义羊毛的蛀虫又蠢蠢欲动了。
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 “三无” 企业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的企业盲目上项目了。我觉得说的特别好,别说对集成电路的发展规律了,我觉得这些企业连半导体产业链都搞不清楚,只会打磨芯片,然后刻字吧?
真心不建议部分根本没有相关产业基础的二三线小城市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行业是一个投资周期长,回报低,注重技术积累的产业!真正投身芯片行业可能前几年基本都是在亏钱。
很多以芯片项目的名义申请资金的企业,在公司内部,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芯片成本,甚至负责成本控制的部门、产品负责人甚至 CEO,都不知道芯片成本。
在前几年看不到业绩的情况下,骗取的项目经费最终都用来买土地,盖楼再盖楼!**一幢幢耸立的楼房领导都能看见,而在芯片内雕刻的城市却毫无进展。**最终还是因为资金都用来盖楼,导致芯片项目无法推进而烂尾!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熟知的就是最近的武汉的弘芯事件,我们所不知道的,还有很多!
建议项目审查要严谨,定期跟进成果,加大监管力度,问责问清楚。
别到最后:问责一两个,幸福好几窝。
谢邀。
没用,还是会继续浪费下去。
今年前八个月,9335 家企业转产芯片,单江苏和浙江就各 1200 家。这里面绝大多数公司都没碰过芯片。
建材、无纺布、零售,当然,还有一大票互联网的,都来搞芯片了。
如果把整个范围放到集成电路,那去年就新增了 5.3 万家企业,今年到 9 月又新增了 4.8 万家,单第三季度就多了 1.9 万家。
名副其实的芯片大跃进。
如果芯片是笔暴利买卖,那人潮汹涌也能理解。
可是最拿得出手的中芯国际,扣掉政府补贴,利润也就不到 3%。
芯片是个高度成熟且高度垄断的行业,这就意味着除非溯源反攻到最上游,中间多层产业,利润率都是很一般的。
指望靠芯片赚钱,你还不如存银行。
那这帮人是来干嘛的?
拿补贴呀,拿土地呀。
拿个单片机加点外扩功能、拉高主频,再改个型号,也是芯片呀,也有一年 2000 万嘛。
2014 年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就放话,要未来投入 1000 亿至 1500 亿美刀到芯片产业,争取 2020 年建成国际一流半导体产业,2030 年前技术上赶超世界第一流。
15 年好歹给了个 KPI:2025 年之前,芯片自制率要到 70%。
工信部 18 年开心地汇报:16、17、18 三年里,政府年均投资额都超过 1000 亿元,
白花花的银子啊。
土地就不说了,你们已经很熟悉了。
要拿钱拿地,倒也不难。
技术买别人的、设备买别人的、土地是政府的(还能搞一部分地到自己手里)。
上述所有开支也是政府掏的。
你要做的,是到美帝那买断一项看似高大上的半导体专利,然后去台积电挖人,再用一份 PPT 把专家和 “自有” 专利都包装在一起,写一个年产值 100 到 500 亿的未来。
专家和专利技术入股,要个 35% 就好,剩下的 65% 股份扔给城投、地方基金、专项补贴、土地配套等各路人马,让他们拿钱拿土地来换。
记得去找各大房地产企业在本地的负责人,他们对这些线最熟悉。
接着就是开会,然后等钱到账。
别觉得粗暴,有些比这还简单。
还是那句话:
千金买骨可以理解,但是要注意当下外部环境。
拿隆基、宁德来论证当年补贴光伏和新能源的合理性,没问题。但是那时中美还没全面对峙,技术转移乃至产业转移仍然是被美帝所默许(毕竟那时候美帝还是想赚钱)。
拿钱换美帝的技术,然后用国家补贴把技术及相应的产能撑到垄断,最后在美帝主导的国际分工里赚钱钱。算总账,最后阶段的全球收益,能够弥补之前的补贴损耗。
可以,那时可以。
现在美帝摆明了要全面封锁对华技术转移,也确实这么做了;而且美帝也开始启动对华的贸易封锁,即 “你买我技术做起来的高端产能,我不让你卖出去”。
美帝也做了,现在折磨中芯国际就是练手。
所以,未来有可能回不了血啊大哥。
苏联当年也趁着美帝大萧条时疯狂购买美帝的技术和设备,到今天俄罗斯还有一批当年留下来的美裔技术专家和工人的后代。
这个 “美对苏技术转移”,是斯大林能在二十年里把一个庞大的农业国转为工业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但后来美帝拉着欧洲在七十年代开始搞全面封锁,苏联就开始顶不住了。
(电子科技不行,倒是逼出了不少力大砖飞)
总之,要开始算细账,要以 “可能被逐步封锁” 为前提思考资源配置。
美帝还让你到全世界去做买卖,你自然可以把未来的全球收益当作东墙,来补现在高补贴的西墙。
但万一这个东墙未来没有,那现在的天女散花,就是在无味消耗将来的战略定力。说得难听点,现在薅走的羊毛,有可能是未来的国难财。
师爷说的好:饭要一口口地吃。
投资周期之后大众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其实各个地方很早就对芯片类的项目慎之又慎,大众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投资周期的结果,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就是说芯片企业在暴雷的前几年其实地方就知道要暴雷了,只是没人愿意戳破而已,对地方来说能做的都是后续少犯错误,而对于企业来说,什么时候钱烧干了项目才真正的停止,私募基金反映其实更真实,很早就对芯片项目避而远之,其实他们才是风向标,毕竟是自己的钱。要说原因,最大的是现在的创业环境恶化,真正创造财富的人被劣币驱逐良币,而到处招摇撞骗的人分走了大量的资源却几乎没有任何惩罚措施,毕竟投资这种东西是允许容错的,自从 08 年之后,投资环境就已经持续恶化,没有人愿意真正的静下心来赚慢钱,经济学基本原理发挥着作用: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投资环境自然进一步恶化,不止芯片,你去看只要国家支持的行业,都会出现骗补贴的情况,各种 ppt 创新,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停补贴准死一大片,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创业,而是分配有限的资源。
至于如何改善,那要从这个资源分配的整个环节分析,1)首先是地方对项目的筛选,这就考验地方各个部门负责人的知识储备以及地方对项目科学方法筛选的流程,假创新和真创新之间的逻辑漏洞有时候很明显,有时候包装的很隐蔽,这就需要地方形成有效的筛选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这种骗局的发生。2)加强对投入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如果不是你的钱,当然政府介入企业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但如果地方对于某个项目投入巨大,那么就有权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审查,及时止损。3)加强对诚信体系的建设,当然了,投资是允许容错的,要不然没人来干了,但很多人把补贴的钱用于非项目建设的方向,那就是道德风险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追责和计入到诚信体系中处理,防止换马甲或者换地方的资本实际操纵人的事情发生。4)供给端仍然比较匮乏,项目有限,好项目更少,这就给了地方选择的余地本来就很少,需要挖掘更多的创业供给端,不再全民,更多的应该是有知识储备的高校科研院所,毕竟用的都是社会的公共资源和居民的税收,相关的科研成果也应该反哺社会。
这是一个完整的流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其实你去用道德约束金钱相关的欲望有些异想天开,能做的只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赏善罚恶,只有环境好了,很多创新创业活动才能步入正规,ppt 创新拿走大量有效资源而不受追责处理,只会加速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
经济学入门书籍全 3 册【博弈论 + 国富论 + 心理学】
淘宝
¥ 24.80
去购买
其实这种情况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 “咨询公司”?就是那种找到企业,跟你说报什么什么项目政府可以给你钱的。
比如你们今年名义上招收几个大学生,我帮你从政府弄个免税政策,或者直接给补贴。
而这些咨询公司则从中收取中介费,以此几乎不花什么成本就能捞到一大笔钱。
每当国家有大战略时,各地政府为了政绩就会积极跟风搞这类招商引资,很多企业便能够通过咨询公司找政府吹嘘自己有项目,最终是政府有数据,咨询公司有分成,企业赚补贴。
大家都是利益共同体,蛋糕那么大,想轻易让出去谈何容易?
不是随便一个城市都有合肥的长远投资眼光,哪怕合肥照样一堆骗补贴的企业呢。
至于说问责,问责到什么程度,搞砸了判死刑吗?显然不可能,最多仕途到顶而已,换个闲职养老。
罗太君一己之力祸祸成都六个亿,当地政府抓人了吗?
所以问题又来了:咨询公司凭啥就能打通政府关系拿补贴?
它们,到底是谁的人?
以下内容属于虚构创作,其内容并不特指太阳系内的某些现状。
一般科技单位立项的流程:
某个常年不盈利部门想独自拉一个项目破局 -> 找了几个关系还不错的老员工帮忙性质的写了项目可行性报告和申报书 ->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动了评审专家成功立项 -> 老员工被原有项目缠身分不出人干 -> 批下来的经费因为各种原因被节流,招不到大牛买不起设备 -> 想把项目分包出去找来乙方一问价钱太贵放弃 -> 马上要结题了进度还没推起来急急忙忙找一个实习研究生做一下 -> 实习研究生水平二把刀或者发 Paper 压力大凑合糊弄一下 -> 疏通一下关系项目圆满通过 -> 项目验收合格但是实物就是跑不起来,报告写得很精彩性能数据就是复现不出来。聪明的知友告诉我,问题出在哪?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正面的看。
在大规模补贴芯片产业之前,曾经有两大行业受到过类似待遇:光伏和新能源车(主要是电动车)。
当年光伏的补贴号称每年千亿,补贴出一大批 “骗补” 公司。
回过头来清算,我们发现,竟然补贴出隆基股份等行业巨头,中国的光伏产业全球领先。
虽然有不少骗补破产倒闭的公司,但算大账是赚的。
新能源车行业,也不乏坚瑞沃能这种骗补骗到濒临破产的公司
也有比亚迪、宁德时代这样已经能挑大梁的行业巨头
最终算大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补贴政策培育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一部分技术全球领先的企业,肯定是赚的。
因此,我非常看好芯片产业最终会补贴出国际级的巨头,让中国芯片不再受制于人。
另一方面,负面的看。
算大账是赚的,并不代表这些偷鸡摸狗的骗补公司就可以逍遥法外,
我个人是支持国家层面设立追责机制,既要鼓励资金入场,又能对失职人员进行追责,尽可能的挽回损失。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系统阐述了我对鼓励、扶持甚至直接财政补贴等产业政策的看法:
1,补贴等后发产业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用行政手段加速国内关键行业、关键领域产业链的成长。
自由市场的普遍规律是强者恒强,后发企业难以出头。
为了加速关键行业成长,一定程度上的行政干预是必然的,世界各国都有给予战略产业大量补贴的例子。
补贴政策可以在市场条件还不完全成熟时,人为催生利润空间。
补贴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营造国内企业野蛮生长的环境,帮助国内企业起步,加速国内相关产业链的成长,进而在关键行业、关键领域缩小差距甚至占领先机。
事实上,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国家遵循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对于关键产业的补贴比比皆是。
美国农业竞争力稳坐全球第一梯队,却年年超大手笔进行补贴;
三星当年背靠韩国政府的巨额贷款,顶着持续十余年的亏损逆周期投资,终于击垮了日本的显示面板和存储产业,这才有今日的地位。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930169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930169)
有意思的是,对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国内互联网主流舆论骂声不绝于耳。
然而,在国内新能源车产业链告诉发展,补贴逐渐退出时,德国等欧洲强国却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补贴。
2,补贴等后发产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低效和浪费。
补贴政策的本质,是用行政手段强行扭曲市场,不可能绝对高效选中最正确的产业路线;
补贴等产业政策的作用,是鼓励极少数优秀企业在早期的野蛮生长中脱颖而出,不可能绝对精准选中最终成功的企业。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补贴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的低效和浪费是不可避免的。
3,衡量补贴等后发产业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是否达到加速关键行业成长的战略目的,因顾虑 “骗补” 而放弃补贴是因噎废食
衡量补贴等后发产业政策成功与否,是要看是否有企业脱颖而出,可以参与市场竞争,走向良性循环;
是要看是否形成了在国际市场中具备竞争力的产业链。
诚然,加强治理能力和执行力,尽可能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本身也是必要举措。
但如果眼睛只盯着补贴过程中的低效浪费,盯着骗补或者倒闭的部分企业,看不到产业发展的全局,那是因小失大!是因噎废食!
在这方面,高铁 “停等民” 的事迹众所周知,光伏产业又何尝不是?
曾经的光伏产业,“浪费”、“骗补”、“环保骗局” 等声音同样不绝于耳。
现如今,中国企业掌握光伏全产业链所有关键环节,发电成本不断下降。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在部分地区平价上网,未来全面平价上网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在并网消纳方面的确存在一定困难。
但我国已经规划建设大量抽水蓄能电站,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这也是中国敢于承诺 2060 碳中和的重要底气。
光伏产业被口诛笔伐后,下一个被普遍骂骗补的行业是新能源汽车。
最近随着特斯拉降价,“国家补贴出来一堆骗补的垃圾” 等言论再次甚嚣尘上。
然而这些人看不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飞速发展,看不到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产业链对光伏并网消纳的积极作用。
还是那句话,让时间证明一切。
当然,正如
所说:
算大账是赚的,并不代表这些偷鸡摸狗的骗补公司就可以逍遥法外
半导体产业投资巨大,诸多领域又是赢家通吃,马太效应非常强。
限制三四线地方、不具备实力的中小企业对集成电路的投资,加强对芯片项目的管控也是势在必行。
发改委:针对武汉 X 芯暴雷事件,浪费了武汉 10 个亿,我们将逐一通报问责惩罚!!!!!
武汉市长:?????打算怎么惩罚?????
发改委:在批准这个项目的领导身上扣政绩、写文件批评、内部反省!
(大家一起学习文件:“各地方部门以后看到芯片相关的项目,要谨慎并认真考察调研,blabla……”)
武汉市长:啊!!!!!!我们错了,我们认真学习了文件,我们投资看走了眼,给大家道歉,思米马赛!!!!!!!!!
老百姓:???????那我们的 10 亿块钱可怎么办??????????
武汉市长:我们打算采用 “逆事顺办” 的策略:钱是土地财政收上来的,地方部门每年财政收入中 50% 来自于卖地。既然投资失败了,那么我们地方财政就要跟买房者一起承担嘛!来,年底限制土地审批,只卖 3 块地,让他们疯狂砸钱抢拍,把损失平摊给房地产商不就好了嘛!王健林、许家印,拿钱来拍卖竞价买地来!
房地产商:好耶,土地供应被限制在 3 块地了,供应减少了,市场上的房价必定涨,我们一定要不惜天价拍下来,明年大赚一笔!
武汉市长:好耶!!!!!!!!!!这下子财政不亏了!!!!!感恩家人!!!!!
房地产商:好耶!!!!!!!!!!这下子我们也赚了!!!!!感恩家人!!!!!
老百姓:2021 年新房供应这么少,房价怎么又涨了 1 万?????原来钱足够买 100 平米的,现在只能买 60 平米了?????????
入棺壬:请你们记住,是大明的 intel、台积电和 3 亿吃牛排住别墅的大明红脖子抢走了你们的大 house,逼你们住鸽子笼过上内卷、碳水、拥挤的生活!没有台积电和 Intel 就不会有弘芯暴雷事件!入关!
上个月有猎头打电话给我推荐了一份老家扬州的半导体研发岗位。并且说是政府牵头要建立芯片园区,非常重视相关公司的发展。
当时我还纳闷,老家有什么大行业动向是我不知道的吗?难不成是自己孤陋寡闻了?猎头把岗位信息发过来后我百度了一下——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暖通,年初还因为加班问题上过新闻。。。
当时我立马拒绝了该岗位。猎头还颇为轻蔑:虽然有风险但是政府领导这么重视一定会大有可为的!虽然我没有太直白的回应,但作为从业者我明白,集成电路行业的特征除了资金密集,还包含技术门槛和重资产。一个暖通背景的公司想要做集成电路,恐怕并不是砸钱和政府扶持就能风光的。更让我担心的,恐怕是该公司是否想乘机捞取土地和补贴?这就不为人所知了。
所以有问责也好,避免投机者占用大基金,并且破坏了行业良性发展的社会舆论风向。
这种现象大家也许已经很熟悉了,只要有政策红利,苍蝇就会蜂拥而至,就会骗补如云,就会有空降过来切蛋糕的,这种现象不除,战略性产业发展就不会安宁。就像前些年的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网络安全行业,就像现在的以光刻机为代表的芯片制造产业。这些有能量的空降兵的可恶之处不在于无所作为,而是他们抢到了优质资源后的无所作为,以一己之私祸害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因为某个产业的一小撮坚守者终于等来了政策红利,但也等来了这些掠食者,最后大家又是空欢喜一场。
通报问责能解决问题吗?不会的,至多只多了几个碰到枪口的倒霉蛋而已。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芯片作为政绩也好,作为企业的投机空手道也好,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通报问责又能奈何呢?而且说白了,像芯片这种大事也不是发改委能管好的事。
技术创新和产业创业一般有两种路径可走,一种是市场竞争型创新,开放市场和资源,政府只作为裁判员,通过市场的竞争,最终优胜劣汰,进而得到技术和产业成果,这个很好理解;一种是战略导向型创新,由国家主导推动,政府是运动员,最终也可以得到技术和产业成果,例如北斗、高铁、特高压等等,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如果政府不做,从技术和产业周期和回报来说,基本不会有人做这个东西。
现在我们再看芯片产业。目前不是需要市场上百舸争流的假热闹,而是踏踏实实没有歪心眼的做事,市场竞争型创新不适合解决迫在眉睫的芯片危机,芯片产业的发展还是要从战略导向入手,由国家主导,按照计划经济的方式做好布局规划,调配各项资源,开展技术和产品攻关。原来我们机械工业不行,我们就有了机械工业部,航天技术需要追赶,我们就有了航天部,现在为什么不可以有集成电路工业部呢?或者设立一个中央直管的工作小组、委员会之类的机构,直接掌控和调配资源,这种要比各怀心腹事的 “市场化” 要有效的多。
为什么不是北斗而是芯片产业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全在于芯片产品的牵扯面太宽了,它集成了数学、化学、光学、流体力学、高分子屋里与化学、表面物理与化学、精密仪器、机械、自动化、软件、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的多项顶尖技术,如果最后做系统集成,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所以,一般的机构是很那对这种量级的产业做出推动或引导的,大基金之类的更做不到,它们只会被当做唐僧肉。K 某部可以吗?不知道,只知道某报在梳理出几十项卡脖子技术后,他们对上解释说解决这些短板也就一两年的事儿。
芯片半导体领域我们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重金投入了,在很多发展模式上都已经做过实验,现在的芯片危机也证明了过去的那些做法都没解决实质性问题,需要再发展模式上做出改变了。
给出了一个特别好的场景
因为有政府补助呀!国家给我 1000 万,地方配资 1000 万,我自己掏 3000 万这个公司就搭起来了。老师您说政府补助被浪费了,我看最大的浪费就是给员工发工资。
好在哪里呢,这个公司超过一半的钱都是原来想开公司的人掏的,公司的老板,原本想做这个生意了,正好有政策,乘着东风起飞。如果最后公司关门,老板自己的钱也会损失,他什么都套不到。
在芯片这个红海市场,绝大多数地方政府,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都没有能力自己搞出公司赚钱,也没眼光找人操盘办公司赚钱,所以地方政府不能想着自己操盘大项目。跟着投呢,知乎上讨论互联网圈风投的很多,天使,a,b,c,d,e,pre-ipo 啥的,投钱三个条件,团队靠谱,创始人或者其他人真金白银投进去,一轮一轮投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政府按这个思路投钱,损失肯定也有,但至少不会重大。芯片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围绕着制造,可能没法循序渐进必须一开始就投大钱,但至少项目发起者是真投了钱还是只写了 ppt 应该比较容易分辨。
国有企业搞市场化的技术产业,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国企对人才考察、选拔、任用方式比较适合通用型的管理人才,在只需要”做好执行 “的传统行业问题不大,而在” 需要创新“的高科技领域这种人才机制就会失灵。
芯片产业是典型的技术产业,这种产业的管理、人才机制和传统产业有非常大的区别。
例如:硅谷的 Intel、AMD 的创始的核心团队本身就包括资深技术专家,甚至是资深技术专家担任 CEO(这点原来的观点有错误,感谢评论区指正),你见过几个国企的里面,管理人才甘居副职,让资深专家当党委书记一把手的?
我们的社会环境是大学这种纯粹的教学科研机构都在行政化,善于协调人际关系、能左右逢源的行政官僚往往更容易获得高位,更何况国有企业?
评论区有人说,中国的民营企业会把芯片经济玩成房地产,我完全赞同这种说法,十几年前,某民营企业就有大肆宣传要招聘 5000 个工程师搞软件,结果本质是在拿软件开发套取优惠政策本质是在做房地产的事情。
中国的问题还是在于民间太穷,资本太缺乏的问题,国外的很多产业是搞专业的人在搞专业,后来有了钱更好的搞专业的故事,人家是有路径依赖的;中国是啥赚钱就干啥,别说依赖,干脆就只有点,而没有路径。就目前民间的资本情况,我们民间自己孵化出芯片这种资金密集的产业是不太可能的。
大面上,我们能用几十年走过人家上百年的路,但有些慢工出细活的产业,就是没法速成,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这些钱真的打水飘浪费了吗?
建议行外人士不要随便评论。
大家都知道柴油发动机吧,柴油发动机虽然是产生动力的机器,但在启动的时候依然需要电瓶输出电能给启动机利用外部动力带动发动机转动压燃,等到发动机输出功率稳定后再带动发电机给电瓶充电。
而这些被媒体称为 “烂尾” 的投资,就是我国先进半导体 “生产发动机” 转起来之前所要消耗的启动能量,与稳定输出后的能量相比,这点启动能量根本不值一提。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半导体产业,纷纷投入了大量资金。面对这巨额资金的诱惑,确实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打上了主意,准备利用半导体国产化的幌子把政府投资和补贴骗入腰包,这其中就不少来自台湾自称 “半导体专家” 的骗子。
还有一些从事非先进半导体产业的国内企业,也利用这股风气浮夸骗补甚至包装去科创板上市,然后把资金拿去买房。
浅层次地来看,这样是纳税人和股民的钱被忽悠了。
更深层次地看,这是不是让全社会觉得半导体行业是 “人傻钱多”,要知道“人傻钱多” 的下一个词是“速来”。
初期一些半导体专项资金被搞到境外,搞成房产,必然会直接刺激一些真正想把这个事情做好的人才和资源,他们必然觉得 “骗子都能在半导体行业骗到钱买房出境,咱们好好做岂不是更能挣大钱”。
这样一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和资源进入这个行业,最终会随着市场提纯为行业精英和巨头,完成我国半导体产业进口替代。
尤其是一些高校和院所也会看到这个行业富余的科研经费补贴而大量开设半导体相关专业,一些家长和学生也会看到国家投入资金而踊跃报考进入这个专业,把这个行业的人才供给提高几倍,为半导体行业提供巨大的工程师红利。
试想满大街都是新毕业的半导体工程师,半导体企业也就不需要什么高薪雇佣,可以大力开启竞争淘汰制度用非常低廉的成本选拔人才,有了这巨大的工程师红利,半导体产业马上发展起来。
此外,现在只要打造一个产业园,周边的住宅就不愁卖;像半导体这种要对美帝致命一击的热点产业老百姓们就更专注了,他们都觉得只要半导体这种高附加值产业发展起来了,从业人员的收入会指数型上涨,周边的房价到时候也会暴涨。各地打造的这些半导体项目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周边住宅的土地出让金早都给政府把几倍的钱赚回来了,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政府的不够聪明钱就好骗呢?
像武汉光谷,前些年打造光电产业集群,现在又开始转向半导体,请大家看看武汉光谷的房地产火不火暴?
比起半导体产业发动机转起来后的滚滚财源,现在这点所谓钱打水飘的烂尾项目根本不值一提,就是发动机启动前给电瓶稍微充点电。
一些不懂发动机原理的朋友,就想想钓鱼也需要先撒点诱饵吧。
至于有人说京东方转起来后为什么没让工程师赚到钱反而让薪资倒退,这种人我觉得你在抬杠。
有补贴,就有骗补贴的,这个过程中一定是泥沙俱下的
但泥沙里有金子
这个过程不可避免产生浪费,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企业最终甚至活不下来的情况,但只要最后我们砸出了一家世界级的企业,就都是值得的
只是希望还是要严格审批,砸钱也不能瞎砸不是
不管就乱,一管就死,一如既往。
**提醒过各位很多次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要碰,**再多的我也不懂。
源头在哪儿咱也不敢问,咱知道也不敢说,我在这里就喷一下我敢喷的。
那些搞科创基金经理,你们有多少个去一线搞过投研?
要求不高,也不要你们去调研一线工人等实际生产情况和问题了,
就那几个生产基地,你们出差的时候是去工地调研工厂调研了还是去别的什么地方了?
有多少是坐在陆家嘴的大楼里,看着窗外、开着小火车、听别人嘬 ppt 买研报来调仓的?
要求再放低一点,也不要你们听懂 IC 工程师跟你们说的那些高大上的东西,
就你们单位里水平最糟糕的 HELPDESK,拉酒桌上跟你吹两个 windows 的牛皮,你能听懂,
你就算是很懂的了。
然而,很懂的能有几个?
呵呵。
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要碰。
别人不懂的东西你就更不应该碰了。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我们就长话短说。
本次回答可总结为三点:
1、中国芯片发展现状
2、造芯狂热中的 “泡沫”
3、未来中国芯片怎么发展
一、从缺 “芯” 之痛 到 造 “芯” 狂热
过去几年,伴随着中国两大通信设备厂商中兴、华为接连遭遇美国禁运,中国 “缺芯” 之痛引发热议。芯片投资大、周期长、价值导向上“又红又专”,迅速成为地方政府人见人爱、遍地开花的项目。
和日韩多国发展半导体行业的路径类似,中国采取的是政府长线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的模式。
然而,芯片制造项目是一条 “没有尽头的高速公路”,从建厂、流片(即产线打通,进行试生产)、产能爬坡,到最后商业化,投资动辄百亿元。更重要的是,芯片产业不断演进,还需要持续的巨额研发投入。
芯片制造的建设期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建设完成到流片需要约一年时间,产能爬坡到商业化量产还需一段时间,运营期则需十年以上。“地方政府得有实力、有决心、还要懂,才有可能做成一条半导体生产线。”某 “国” 字头基金负责人说。
“并不是有初始资金,把厂房建起来,买了设备,就可以保证创收、盈利、拉动税收。一个工厂首先需要几十亿元建厂资金,后续需要持续的几十亿研发费用补充。” 对于年内多个半导体项目陷入窘境,国内一位半导体公司中层并不惊讶。在他看来,多地一窝蜂地上马项目,一旦没有足够订单、资金跟不上,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关门或者等待被并购。
二、狂热中出现 “泡沫”
从 2018 年开始,全国又一次掀起了 “造芯” 热潮,至今方兴未艾。科创板一年时间,点燃了整个半导体板块,进入 “估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的新阶段。火爆的股市自然会加热一级市场,现在稍好的早期项目都会遭到哄抢,芯片创业潮已然上演。
一位国内芯片设计上市公司高管直言,已看不懂如今的价格。他相信,半导体是人才、资金、规模和时间的竞争。“像半导体设备等产业,过去落后,现在确实不管怎么样要自己做了,那最后总归会有一两家冒出来,但需要的可能是 10 年、20 年时间。”
财政能力稍弱的地方政府往往会低估芯片制造项目的资本投入密度,又会高估当地的资源和社会化融资能力。为争夺有限的技术型企业,一些三四线地方政府向芯片公司推出了普适性的补贴政策,涉及流片、房租、人才和购买设备等费用。
热情的地主不可避免地招来了投机者。很多项目方为了争取更多的优惠,会同时和好几个地市政府谈判。各种中介更是混迹其中,鱼龙混杂。
“无锡骗完到上海,上海骗完到北京。” 一位有近十年投资经验的半导体投资人,如是总结这类团队的特点:主攻小项目,专挑没有专业投资人、没有半导体项目的城市下手:“技术来源不明,团队拼凑,喜欢拿概念说事儿,PPT 都是自己瞎编的。”
小团队、低投入的芯片故事四处开花,引发了行业低端产能过剩的担忧。
“中低端本身市场空间有限,现在都在上,自己人踩自己人,这是未来非常大的潜在风险。” 基业常青经济研究院电子行业研究员陈凯直言。
在 2019 年 11 月举办的财新峰会上,赵伟国曾表示,中国大陆已有 3000 多家芯片设计公司,而全球其他国家总计还不到 1000 家。大陆很多设计公司只有几个人或几十人,超过千人的纯芯片设计公司凤毛麟角。
三、缺 “芯” 之痛病因何在?
在第三届 “芯动北京” 中关村 IC 产业论坛上,北京市经信委副巡视员姜广智也表示,部分地方政府、园区甚至国有企业,盲目上马、争抢项目,使得资源被分流,无法集中发力。
**半导体行业是 “跟着人走的”,很多项目不成功不是因为缺乏资金,而是缺少人才。**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人才基数本来就不多,集成电路专业门槛又高,人才培养周期还很漫长。
**中低端人满为患,高端芯片则有现实壁垒。**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半导体行业非常专业,要发展势必烧掉很多钱,死掉一批企业,得有试错过程方能发展。中国有资金,也有一些人才,如何把这些资源用在刀刃上,是当前亟待思考的。
“中国现在‘知彼不知己’,知道对方卡我们,但并不知道自己怎么做。”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近期谈到国产替代的问题称:“如果我们不清楚自己要替代什么,可能会出现全面混乱。替代,是要用先进的替代落后的,用落后的替代对方落后的是没有希望的。现在什么人都能来说‘替代’,这肯定是错误的做法。政府有时候也被骗,大部分替代是不容易的,与其花钱去替代,为什么不去创新呢?”
中兴事件之后,经常能听到许多朴素的疑问:中国 “两弹一星” 都搞出来了,造芯片又有何难?这些疑问的源头在于对产业特性和技术特性缺乏基本的了解。
半导体行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可以简单总结为:
(1)产品高性能化。
(2)产品的高信赖性。现代社会要求各种电子产品必须在各种环境中,稳定使用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3)对原材料纯度的高要求。
(4)产品体积不断变小,加工微细化不断升级,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的要求不断提高。
(5)半导体是装置产业,设备投资金额巨大。
(6)半导体产品更新速度快。
(7)半导体产品需要严格控制成本,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但是,半导体行业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大。
回顾半导体强国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这几个特点也是中国今后发展半导体行业所需要具备的。
1. 所有的半导体强国,政府都把半导体行业作为国家的战略行业,制定过相关的振兴法规或者政策,也都组织过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产学研联合研究机构。政府都直接或者间接资助过相关的研究项目。
2. 发展半导体行业必须重视市场,尊重科学家和企业家。
3. 中国需要建立相对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4. 中国要抓住新能源汽车这个百年一遇的大浪潮,发展半导体行业。半导体产品不是一个终端产品,必须用在某个产品当中。
5. 中国需要在半导体的基础领域加大研究的力度。如果中国期望在半导体领域领先世界,必须在基础研发领域加大投入。只有在基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才可能在半导体领域获得主导权。
以上。
参考内容: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次被选中的,是 “半导体” 行业。
随着华为制裁事件持续发酵,突围战迫在眉睫,国产造芯变得炙手可热。动辄千亿目标的集成电路产业规划、遍地开花的半导体产业园区、各地政府设立的高额补贴与奖励,声势之宏大,使得无数企业竞相涌入。
据统计,截至 2020 年 9 月 1 日,全国新设半导体企业 6021 家,9335 家企业临时转产,21 个省份落地半导体项目超 140 个,上半年落地项目总投资额已超 3070 亿元,形势一片大好。
▲图 / 21 世纪经济报道
然而,事与愿违,预想中的高光时刻非但没有到来,反而深陷集体烂尾。仅一年多时间,江苏、四川、湖北、贵州及陕西共有 6 个百亿级明星半导体项目相继停摆,产品滥竽充数、创始人跑路、股东空手套等多种问题浮出水面。
当 “芯片” 变“芯骗”,爆雷是必然结局。
01 国内造芯有多疯狂转产跟风荒唐连连
事实上,这已是 “造芯运动” 的第三波。
第一次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引进数十条芯片产线,但因缺乏经验,仅有无锡 742 厂 (后来的华晶) 成为唯一成功者。
第二次是在世纪之交,结局同样不如人意,所有的官方项目,要么销声匿迹,要么被迫转型。
第三次转折在 2014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各地政府纷纷响应,气氛推向高潮。
据 CB Insights 统计,仅排名前五的江苏、安徽、浙江、山东、上海,2020 年上半年可完全追溯到的半导体项目投资金额已达到 1600 亿元。
▲2020 年上半年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四省半导体项目签约情况 图 / 智东西
地方上对相关产业的落地和发展,几乎是有求必应,只要造芯片就给钱,光拿补贴就能拿到手软。
如长电科技,2019 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866 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 29606 万元,“吃补” 频繁的长电科技,多年来正是依靠政府资金支撑业绩,扭亏为盈。
水涨船高,资本对半导体芯片的关注度扶摇直上。2020 年上半年,半导体产业已经位居各行业投资同比增速之首,达到惊人的 215%。
▲图 / 创业邦
躺着赚钱成了真实写照。投资机构们争先恐后地抢人抢项目,合同刚打出来,投资金额还空着就急着签字,有公司不到半个月收到了 25 亿元。
一时间,半导体芯片成了人人想分食的唐僧肉,大佬们相继下场。前有马云创立达摩院造中国芯片,后有京东刘强东高调入场,再有格力电器董明珠要花 500 亿进行芯片研究,以及富士康布局半导体设备。
比亚迪亦在今年启动了芯片项目,不惜打出 “别人有的比亚迪敢做,别人没有的敢想,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 口号。
这些好歹还算得上本身对芯片有需求,但原本与此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包括建筑行业、建材批发、区块链,甚至医疗美容、跨境电商等企业也一哄而上,硬着头皮挤进赛道。
5 月 23 日,先后做过水产、互联网游戏的 * ST 晨鑫披露公告称,将以 2.3 亿元现金收购芯片企业;
8 月 8 日,以电磁线为主要产品的露笑科技公告称,其与合肥市长丰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资建设第三代半导体 (碳化硅) 产业园,投资总额 100 亿元;
9 月 8 日晚间,上峰水泥宣布将投入 5.5 亿元进行新经济产业股权投资,投资范围主要面向半导体、芯片等行业。
讽刺又搞笑的是,一家名为泉能先进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的机构,创始人竟写上了刘德华的名字,研究院三个副总裁分别是郭富城、张学友及黎明明 (没错,正是香港四大天王)。
其官网显示,刘德华早年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之后便创立泉能先进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并出任 CEO(还能更扯点吗)。
举国芯片热下,原本为应对外部封杀而打造的壁垒,却在种种别有用心的操纵下斑驳腐蚀,一场场空手套白狼的圈钱大戏,很快在全国上演开来。
02 投机分子大行其道百亿级项目皆烂尾
白热化的竞争状态下,各地园区之间为求业绩,难免互相倾轧,以更优厚的条件吸引稀缺项目。
如 2016 年,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厂格芯本已与重庆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却被成都临门一脚,半道截胡。
加上建设芯片门槛极高,地方政府在发展高端产业上存在局限性,又缺乏判断产业前景和团队实力的专业能力,成为投机分子眼中绝佳的 “冤大头”。
今年 7 月被裁定破产的 “南京德科码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德科码),其创始人李睿为便是深谙此道的套路高手,背后劣迹斑斑。
一切要从 2015 年 12 月说起,自恃在芯片产业有一定资源的李睿为,在南京成立南京德科码,号称与以色列 TowerJazz 合资,计划投资 30 亿美金,前景光鲜亮丽。
成功吸引到南京政府后,长袖善舞的李睿为又与淮安方达成合作,跻身为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出尽风头。
是马脚就会露出端倪。2016 年 3 月,随着淮安项目的破土动工,按照原计划,李睿为需要出资 4000 万元,但李睿为却开始推诿耍滑,种种商讨无望,李睿为和当地关系破裂,淮安德科码停工。
但出局的李睿为另有后招,他马不停蹄地进行起诉,不允许淮安使用 “德科码” 名字,绑架政府割肉赔款,淮安德科码不得不改名为“德淮半导体”,而李睿为则顺利拿到了数百万补偿款。
西边不亮东边亮,在南京德科码,李睿为故伎重施。为显诚意,南京当地实缴 2.5 亿元,前期的工程建设费用、供应物料的费用,则全部由总包中建二局和供应商垫付,而李睿为本人,仅仅是从之前淮安的补偿款中挪出了 100 万,将以小博大的杠杆进行到底。
撒一个谎,需要更大的谎去圆。这个耍得所有人团团转的明星项目,从头到尾就是一个 “三无产品”,一没技术、二没团队、三没人才,全靠引进。
2017 年 8 月,南京德科码花了 1800 万美元购买 TowerJazz 的专利授权; 2019 年 3 月,又花了 900 万美元,用以支付 TowerJazz 的技术授权费,两次支付巨额技术费用,毫无疑问均由政府买单。
紧接着,南京德科码从全国挖来了 100 号人,包括原日本东芝团队,但资金流早已无法支撑。
内部员工惶惶不安,有不少人是携家带口来奔前程,却被拖欠了整整一年的薪水,苦不堪言,尽管政府多次补签,也是于事无补,德科码最终发布了 “全体休假” 通知。
2019 年初,李睿为动身前往宁波,画下大饼后,轻松拿走 700 万元投资,不出意料,这个项目也黄了。
到了这步田地,“人间蒸发” 的李睿为也不忘将自己摘个干净。“被执行人名下无银行存款、车辆、房产等可供执行财产。” 南京市栖霞区法院评估后认为,因被执行人未支付相应工程款,其在建厂房未完工,等于没有处置价值。
目前,南京德科码涉及劳动争议类案件共有 54 个,建设工程案件 1 个,其他服务类案件 1 个,涉案金额共计 3500 余万元。
▲南京德科码厂区内外已杂草丛生 图 /《瞭望》周刊
德科码的得手并非个例。最近面临清算的武汉弘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规模更为巨大,一期总投资 520 亿元,二期投资总额 760 亿元。
和德科码相比,武汉弘芯同样没有技术班底,但后者的高明之处在于,请来了曾经的台积电技术大咖蒋尚义坐镇 CEO。
表象再具迷惑性,内里都是同样的骗局。工商资料显示,弘芯半导体由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10%,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90%。
注册资金为 20 亿元,武汉临空投的 2 亿元注册资本很快实缴到位,而大股东北京光量的 18 亿元实缴资本却始终为 0。
![](data:image/svg+xml;utf8,)
细挖下去,光量蓝图甚至是在武汉弘芯开工前几天才成立,且最早发起人李雪艳、曹山毫无半导体产业背景,分明就是用来套钱的空壳公司,司马昭之心可见一斑。
资金链出现问题后,北京光量仍一毛不拔,而是选择将从荷兰进口才一个月,大陆唯一一台,价值 5 亿元,能够生产 7nm 芯片的光刻机,拿去银行抵押续命。
东窗事发前,曹山又在济南如法炮制,同样是拉着台积电研发部大将夏劲秋,同样宣称要做出重大突破,顺利薅到 5.1 亿元。
但人算不如天算,由于工程款不能及时支付,公司土地被法院查封,本以为能及时套取到下一阶段国家扶持基金,甚至成为 “民族英雄” 的投机分子们,美梦戛然而止。
▲曾经的宏愿 VS 如今的颓败
细思极恐的是,这不过是冰山一角。长沙创芯停摆被收购,陕西坤同高管尽数离职,贵州华芯通宣布关停…… 短短一年间,全国 6 个百亿级半导体项目皆烂尾。
骗子们所到之处,一地鸡毛。
“虚火” 催生泡沫行业风气亟待整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些烂尾的项目,都有着共同特点:产品概念包装高大上,投资金额百亿起步,用多个马甲斡旋于多地园区,民营资本实际出资基本为 0,大部分由当地政府承担。
项目启动后,因为国有资金的运用未曾得到有效监管,投机分子们趁机中饱私囊,捞完后销声匿迹,留下无法填补的烂摊子。
更令人痛心的是,浮躁之风盛行下,这些巨额投入不仅未能带来任何难题的突破,反而陷入了重复产能建设,以落后代替先进的怪圈。
如成都格芯的运营主体只是一座制造工艺为 180 纳米和 130 纳米的芯片代工厂。这座工厂接收了美国格罗方德公司在新加坡工厂的过期专利技术和二手设备。
陕西坤同在 2018 年宣布进入柔性屏领域,彼时国产龙头企业京东方和维信诺已实现第 6 代柔性屏生产线量产。
这场疯狂的 “大跃进” 里,最致命的问题在于,政府、项目方、投资人在急于求成的心理作祟下,匆匆拍板上马,丧失了基本的理性和判断。
甚至还被曝出官商勾结衍生出的腐败。在淮安德科码的几百封实名举报信中,相关官员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监察调查,德科码高层也被纪检部门约谈。
半导体行业并非互联网经济,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设备和材料等各个环节,高端技术密布,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与积累,并无任何捷径。
此外,这亦是一个资金周转和成长周期较慢的行业,为追逐 “一夜暴富” 的短期利益而大量建厂的行为,已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很多地方政府重金投资的整机厂均处于半休克状态,原本可以用来弥补芯片制造、设备、原材料等短板的资金,就这样被浪费在无意义的生产线上。
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说:“做芯片不是捏泥丸,我们需要正视和许多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既要仰望天空,也得脚踏实地。如果一味的喊口号,到了最后,也许就是一个彩色的泡沫。”
与其缘木求鱼,不如真正沉下心来退而结网,方是正道。
文章转自公众号:快刀财经 (ID:kuaidaocaijing) 作者: 快刀财经编辑部
**“一拥而上”“千军万马” 搞芯片,是典型的运动式建构。**运动式建构的特点及其结局,就是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如果世人多见这样的历史性场景,多有这样的历史性记忆,那么,这实际上就不仅是见者和忆者的悲哀。事实上,人们对二次出现的 “塌楼” 现象固然可以如哲学家所言冠之以 “闹剧”,但“闹剧” 何以上演乃至反复和频频上演,就不是 “闹剧” 一词可释狐疑。
以为 “我今年投入 100 亿,明年投入 100 亿……” 式的砸钱就能搞出芯片,这不过是 “有钱能使鬼推磨” 的偏执在芯片研发上的具体表述而已。砸钱的戏码,不论其主角是国家所有的企业还是私人出资者持有的企业,只要是靠一腔情怀一窝蜂地扑将过去,其行为及其动机就很可疑,人们也大可以曾上演过的历史的剧情来提前为其盖上定论之板。只不过,这种现象,如果出现在国企身上,说明国企的投融资体制机制还有待改进;而如果发生在多方出资者持有的企业身上,则说明这个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不小的问题。
事实也是如此。前不久为媒体报道的武汉千亿级芯片项目陷入烂尾危机,已投入的 153 亿打了水漂的一幕,就是千军万马搞芯片这场大戏的序幕片断。据《瞭望》周刊记者在几个地方的调查,仅在最近 1 年多时间里,中国已 6 个百亿级芯片项目陷入烂尾,江苏、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 5 省的 6 个芯片大项目 “如今已人去楼空”,其中个别项目规划投资规模甚至达到千亿级别…… 有统计表明,除个别省份外,全国各省区市准备在芯片项目上的投入已有数万亿的规模。这种堪称疯狂的举动,在已有的前车之辙面前,应该打住了吧。
当然,正像上述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中所谓 “虚假项目” 的概括,当下不少地方的不少芯片项目,实际上就是 “钓鱼工程” 和“胡子工程”。这种工程即使不成,也可将败因归于“高精尖”。而这,不是蠢坏又是什么?
来源:光明网
芯片行业无疑是夕阳行业,台积电市盈率高么?中国总有一种对工业莫名的感伤情绪。总觉得把工业搞好了就是把国家搞好了。高科技行业的扶持其实对政府官员的要求才更高。好的生意都是流量变现,可政府也不敢考核流量啊。那个才是腐败的高发地。但是政府考核能够完全和市场相背离么?你让优质企业上市,结果大家天天担心是不是会分流大盘,你越是搞小企业来,市场越开心。你一旦上市了,就是地方的龙头,好多扶贫通道选企业,都还要选当地县里效益最差的。只有这种,才是一个完美的并购整个市场的壳资源。真正一劳永逸的解决市场问题,就是放开做空,放开衍生品,市场说了算就完事了。
美国要搞制造业回流,他也在思索,是不是要打击软银?这种企业,从长期来讲不赚钱,但是让整个市场的思维就陷入了,我必须烧钱烧成全球第一,然后软银继续补贴,把竞争对手都熬死。
个人觉得芯片行业烂尾是必经之痛,但是真的可以很快解决。例如很多工业的环保问题,安全问题,我觉得真正的解决问题很简单,你把工会建好了,工人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么?中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极限的走钢丝思维很重。
反正我不觉得芯片行业会烂尾。
前两天去一个项目做评审,认识了一些年长的教授。大学老师嘛,喜欢针砭时弊,于是在吃饭时就谴责起政府补贴造成的浪费。
我说:老师你看啊,我们公司就是芯片企业。我们在某国家级战略新区设立了一个公司,我前两天刚从这个公司回来。我一问我们那个公司的同事啊,老家不是东北就是河南,家里没有工作机会,只能跑到大城市,虽然一个月挣几千块钱但是好歹有份工作,贷款买房现在有了孩子,生活也算暂时稳定了。可是老师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跑到那个鸟不拉屎的所谓战略新区开公司吗?因为有政府补助呀!国家给我 1000 万,地方配资 1000 万,我自己掏 3000 万这个公司就搭起来了。老师您说政府补助被浪费了,我看最大的浪费就是给员工发工资。
老师于是不说话了。
哈耶克说:通往地狱的路是善良铺就的。
当你们把这句话用在你们所认为的浪费巨额补贴的相关部门的时候,你们可曾想过你们自己也像那些狗屁不懂的酸腐教授一样,人云亦云,用某些实习小编的新闻稿指点江山、针砭时弊?
你们是不是不知道日本的电子产业是怎么兴起的?是不是不知道现在那些民间投资机构有多浮躁?林毅夫说 “没有一个产业的复兴是不依靠国家力量的”。我由衷建议你们好好读读这句话,对比一下你们和林毅夫在专业能力和人生选择上的差距,再来发表你们的高见。
说句屁股决定脑袋的话,你我皆屁民。用国家补贴发工资养你,就算这些钱没直接养到你,也以杠杆地方式带动了民间资本流动,间接地把经济这潭水给搅活了。你不觉得高兴还感慨钱被糟践了,你搁这巴巴地替谁叫唤呢?
作为屁民我们一定要鼓励那些投资人、LP 爸爸、政府引导基金等背后的财阀把钱拿出来给我们发工资,拥抱阶层间的转移支付。但是,当这些公司上市圈钱的时候,我们要记得本质上这些公司是很难盈利,很难产生如股价一样的预期现金流的。那时我们不仅不能去做接盘侠,还要大力谴责这样的公司和投资人。
以上,才是一个屁民的自我修养。
欢迎关注微信号:混不吝青年
http://weixin.qq.com/r/ekhbQ_PEi770racg9x1o (二维码自动识别)
这让我想到了当年国家大规模派留学生出去的事情。
总规划师也没指望他们都回来,能回来一小部分,带回来技术,也是赚了。
或许一开始,就没想过从源头避免这种事发生。这个东西领导也不懂啊。指望专家评估吗?谁知道那这个专家是不是学阀?说不定他们自己都是数据造假、贪墨经费的主儿。目前来看,广撒网、抓重点,总有真正的专家和实业家,能从一片废墟里给他们条件,让他们爬出来,哪怕只有几个公司,也值得。管的太严按死一个小火苗,可能都会损失很大。
不过秋后算账还是要算的!好好算!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地方政府在拍板重大芯片项目时会更加谨慎保守。
来自某敌媒的报道,海鲜超市也要做芯片,芯片有更好的未来!
自从华为断供,芯片已经是这个时代最火的话题了。又是国家投资:
[如何看待国家 9.5 万亿研发芯片?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3436223/answer/1503745724)
又是建立集成电路大学:
[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成立这一消息是否属实?目前芯片相关研究出路如何,中国芯片研发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短缺吗?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5004928/answer/1517250968)
现在又是发改委的警告:
10 月 20 日,在国家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 “芯片项目烂尾” 乱象,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重大风险的,予以通报问责。
孟玮提到,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 “三无” 企业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甚至有个别项目建设停滞、厂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这里我们看到有三个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
中央政府看到了芯片问题的重要性,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大手笔的投资,希望能够培育出从设计、制造、封装等完善的产业链,从根本上解决芯片问题。中央政府也知道国家的现状,投资会出现什么问题,因为已经不止一次出现类似的问题,不仅仅在芯片领域。这个新闻里我们看到,发改委的处理也只是问责通报。为什么?因为这里有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看到了什么?唐僧肉:
这并非孤例,近几年由于芯片行业迎来发展风口,国内不少城市都纷纷进军芯片产业。这固然与城市对新产业赛道的竞争有关,但由于项目把关不严、重复建设等原因,芯片项目烂尾现象也时有出现。
一方面,国家投资,每个地方政府都想分一杯羹,因为是免费的。同时,上马芯片项目,一个新的风口,一个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机会,一个执政业绩的展示。这种机会,不去争取,地方政府才是有问题。但是,并不是每个地方政府都有能力把控这个领域,即使想武汉这种大城市,也没有能力,所以出现了 “武汉弘芯” 烂尾项目。所以,发改委才说要通报问责。
企业看到了什么?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免费的资金,不要是傻子。于是,企业与地方政府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招聘一些人,划一片地,盖个厂房,资金一到位,就意味着结束。这也就有了那位知乎网友提到的,做暖通的企业也开始招人做芯片了。也就不难理解武汉弘芯的出现了,也就不难理解从 2003 年汉芯事件以来,我们芯片的行业现状了。
知乎上有很多人拿光伏、新能源汽车来做对比,认为大浪淘沙,最终能够留下真金。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芯片行业和光伏、新能源汽车的不同。芯片是涉及的领域,从材料、光学、精密机械与制造、集成电路的测试与封装、芯片设计使用的 EDA 软件,到芯片设计本身,系统复杂度和技术难度,远远不是那两个行业可以比拟的,不是砸钱就能搞定的。有一句话说得好 “能够用钱搞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如何解决?我们来看美国硅谷的发展,Intel 是风险投资家阿瑟 · 洛克筹集了 250 万美元创业资金,由诺伊斯和摩尔创立;RISC 处理器的概念由伯克利和斯坦福提出后,斯坦福的 Hennessy 和伯克利的 Paterson 各自创建了初创公司,将 RISC 实现,并推向市场。这里资本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根本的方法就是,国家投资基础研究,投资高校的基础研究实验室,激励技术到市场的转换与研究人员的创业,扫清技术障碍。完善资本市场,让风险资本作为助推剂。给出优惠政策,让企业作为主角。
在一个系统里面,各展所长,相互助力,才能早日真正解决芯片问题。
03 年就有了,
_汉芯_事件(Hanxin events)是指 2003 年 2 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 “_汉芯_一号” 造假,并借助 “_汉芯_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
肯定要有监督制度, 严格审批, 法律保障, 追究责任.
之前看过知乎上一篇文章,写高赞文章的套路。大概意思是如果遇到一个问题是中国做的不好的。那么文章这么写:一、看起来中国确实做的不好。二、细究发现有玄机。三、中国这样其实有好的一面。四、中国必将胜利。
不记得关键字,找不回那篇文章了。
这个问题之下还真看到了这个套路的回答。
大跃进的好处都被发掘出来了。不知道他们到底搞没搞清楚大跃进都干了啥。“没技术、没人才、没经验”,这样的项目涌进去搞芯片,就可以打败美帝的话,那么当年大炼钢铁为啥不行?
中国必将胜利,就意味着中国不管干啥,不管怎么干都能胜利。如果是这样的话,国足早就进世界杯决赛了。
两弹一星不是靠 “没技术、没人才、没经验” 的群众嘿哟嘿哟涌进来加把劲就搞起来的。这不是拔河比赛。这是对付出心血和生命的科研工作者的侮辱,就像抗日神剧侮辱抗日英雄一样。
简单来说:风投必有风险,不可能从根源上完全避免。但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或者自己变成专家,可以减少瞎胡搞带来的资源浪费甚至损失。
我不是说武汉的项目是瞎胡搞,我更倾向于这是一次风投失败。
芯片烂尾我是没机会亲眼目睹,但是 ppt 造车,在广州真是满地跑。
前几年最烂的时候,已经习惯在珠海做壳的 “老千” 全都挤广州来了,来干嘛? 来扒拉 “新能源” 的噱头,那是一个乱象丛生。
弄几十个比亚迪的员工,再搭配几十个广工的应届毕业生,租个写字楼,就开始造车。那 ppt 别提多精致了。后来诺贝尔奖获得者,方向是电化学这块,这群人更疯狂了,钱成倍的要。
现在这些公司,不剩多少了,大部分员工都失业后择业了。芯片,这样的重资产业,绝不能再出现这种乱象。
源头避免最好的方法,依然是大企业工程师牵头评估,挖专人来专门进行评估都行,就是不能高校和局里自己搞,一搞就坏事。
一谈到大跃进,很多人印象中就是一地鸡毛。
例如最近有些地区爆出前段时间搞芯片大跃进,现在出现了很多项目烂尾,又有很多人开始攻击芯片大跃进的事情。
这可能也是今天科技股大跌的主要原因。
大跃进一定是坏事吗?
还真不一定,大跃进真的可以办成一些事情,但事情都有两面性,中间出现一些负面因素也是难免的,例如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还有骗补之类的事情。
事情一旦干起来就会有各种问题出现,不干就不会出问题,但不干肯定出不了成绩。
前几年的光伏产业也被指责大跃进,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出现大量企业骗补的现象等,这都是事实,但是大量投入的正面结果,就是让中国的光伏产业成为了世界第一。
还有这几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量补贴,当然也出现了有很多骗补和重复投资的现象,但是大家也看到了,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也发展的很不错。
芯片和光刻机产业想要大发展,势必还是要走大量补贴和大量投资这条路,尽管过程还是会碰到很多问题,最终很多企业还是会一地鸡毛,但这都不能否定大量投入芯片产业的必要性。
当然,最终只有少数企业能够成长起来,其余一地鸡毛也是必然的,投资有风险,不是每个项目都会成功,就像你也不是每买一个股票都能挣钱一样。
有问题需要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但没必要过份去放大这种问题,从而否定了全局。
这大概也是做事实和搞研究的区别。
行业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前期资金蜂拥而入,只要蹭了一点芯片概念的股票都会大涨。
到了中后期,就会进入优胜劣汰周期,技术不行,或者管理不行,或者单纯骗补的企业就会逐渐退出这个市场,相关股票也会相应退潮,那些具有技术优势,经营良好的企业就会慢慢发展起来,股价也会走向长牛。
芯片和光刻机产业很复杂,有许多细分行业,并不是一两家企业能够独立完成,最终会形成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里面的每个细分方向都会产生一两个龙头企业。
这些细分行业的龙头股,就是未来科技股的投资方向。
各行各业动不动就要大干快上,弯道超车,会好吗
如果造成重大损失必须通报问责,芯片厂可不是小投资,一旦出现差错可不是随便卖两块地能弥补回来的。
拿之前的武汉武汉弘芯半导体事件来说,该项目在出问题之前已经得到了 153 亿人民币的投资,从哪来的就不必多说了,而武汉市 2019 年全年的一般公共支出也仅仅 2237 亿人民币。
一个中等项目就能抹掉这么多,倘若是更大规模的暴雷,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假设一个投资 600 亿人民币的晶圆厂最终无法开工,那这个巨大的损失谁来承担?即便是北上这样的城市,一次性损失 600 亿人民币也是很疼的。
想从源头上避免这类事件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每个领域只扶持两到三家企业,而且也只能这么做。
以大家熟悉的晶圆代工来说,目前建设一座 28nm 晶圆厂需要 200 亿人民币,建设一座规模中等的 14nm,也就是所谓的先进工艺晶圆厂需要 600 亿人民币。在没有市场基础的情况下,即便是有国家兜底也不可能大规模铺开。中芯国际国内 IPO 实际上就是一个信号。
台积电在美国建设一座中小规模 5nm 晶圆厂需要 120 亿美元,别以为美国建设晶圆厂很贵,牙膏厂和三星在美国都有先进工艺晶圆厂,德州仪器等模拟器企业的晶圆厂都在美国,如果真的很贵它们会在美国布局这么多晶圆厂?
说这句话的意思只有一个,以后的工艺价格会越来越贵,只能集中精力让那么两三家冲。
牙膏厂都不做 NAND 了,还搞芯片热那就是浪费。
你要是问源头的话,就两条,就是计划和市场这两个模式,你一旦有补贴,就必然会骗补,天王老子来了也没办法,核心问题在于,你的技术自然发展没到这个层次,是党拉着国家和人民在走,这个就要回到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前提来研究,那就是人类社会的科技按照自然发展到底到哪个程度才会自发的出现集成电路这项技术,其实核心还是当初张林之辩那套矛盾。
什么时候人们真的自发的要用到芯片了,那就自然会发展芯片了,不过其实也不用急,这套补贴政策最终也是有结果的,光伏看隆基,不也是一堆骗补的里杀出来的一条鲶鱼?
这就当制度摩擦成本了。
“千军万马” 搞芯片是该悬崖勒马了
今天(10 月 21 日)有媒体报道说,昨天上午,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 “一拥而上” 搞芯片以及巨额投资的芯片项目烂尾的现象,相关官员回应道,已经注意到 “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甚至有个别项目建设停滞、厂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的现象,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正拟建立 “早梳理、早发现、早反馈、早处置” 的长效工作机制,按照 “谁支持、谁负责” 原则,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重大风险的,予以通报问责。
“一拥而上”“千军万马”搞芯片,是典型的运动式建构。运动式建构的特点及其结局,就是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如果世人多见这样的历史性场景,多有这样的历史性记忆,那么,这实际上就不仅是见者和忆者的悲哀。事实上,人们对二次出现的 “塌楼” 现象固然可以如哲学家所言冠之以 “闹剧”,但“闹剧” 何以上演乃至反复和频频上演,就不是 “闹剧” 一词可释狐疑。
以为 “我今年投入 100 亿,明年投入 100 亿……” 式的砸钱就能搞出芯片,这不过是 “有钱能使鬼推磨” 的偏执在芯片研发上的具体表述而已。砸钱的戏码,不论其主角是国家所有的企业还是私人出资者持有的企业,只要是靠一腔情怀一窝蜂地扑将过去,其行为及其动机就很可疑,人们也大可以曾上演过的历史的剧情来提前为其盖上定论之板。只不过,这种现象,如果出现在国企身上,说明国企的投融资体制机制还有待改进;而如果发生在多方出资者持有的企业身上,则说明这个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不小的问题。
事实也是如此。前不久为媒体报道的武汉千亿级芯片项目陷入烂尾危机,已投入的 153 亿打了水漂的一幕,就是千军万马搞芯片这场大戏的序幕片断。据《瞭望》周刊记者在几个地方的调查,仅在最近 1 年多时间里,中国已 6 个百亿级芯片项目陷入烂尾,江苏、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 5 省的 6 个芯片大项目 “如今已人去楼空”,其中个别项目规划投资规模甚至达到千亿级别…… 有统计表明,除个别省份外,全国各省区市准备在芯片项目上的投入已有数万亿的规模。这种堪称疯狂的举动,在已有的前车之辙面前,应该打住了吧。
当然,正像上述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中所谓 “虚假项目” 的概括,当下不少地方的不少芯片项目,实际上就是 “钓鱼工程” 和“胡子工程”。这种工程即使不成,也可将败因归于“高精尖”。而这,不是蠢坏又是什么?
这个很难避免,甚至说几乎不可能。
原因比如一些领导干部本身就是处于信息不对称 / 知识匮乏,或者追求个政绩,所在部门可能也缺乏信息分析汇总能力,也可能会遇到下边人和企业串通蒙骗的事情。再严重点就是一起串通骗钱。
违法的要处理,在建的严格监督审计。
再没有什么彻底的办法,100% 从源头杜绝属于几乎不可能事件。那些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投行在阴沟里翻船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涉及到离任交接的,过往审计一定要做好。对正在进行的项目更得控制好资金分拨和流向。有的地方极有可能发生违规炒房地产的事情。
对于源头杜绝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逻辑,有些信息在当时的环境下很难被判定为是真实有效的,只有等事情真的发生了回过头看才认识到它是有用的。而且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说这条信息很长时间都不能兑现,还是会被认定为无效,只有当事发以后回过头才 “恍然大悟”。
自己火急火燎地想弯道超车,就不要怪下面各种急功近利了
这是好事。
狠狠地抽一下左壬的脸,天天叫嚣着斗天斗地,完全忽略了客观的经济发展和科学规律。
坏事就是,白花花的银子都是我们老百姓的,太可惜了。
作为芯片行业的一员
个人觉得,芯片行业不能太热过多泡沫,因为它实际上是一种科学技术,不是炒作就能起来的。
但是,芯片行业热也是个好事。可以给芯片行业更多的资金,更好的待遇。
所以,保持热度把握好度。投人,投钱,等时间
这样就足够了
追责请从处理发改委领导开始
光伏 LED 锂电池 汽车 这几个领域我们国家也是分散投资后期有大量烂尾的项目 但是最后的成果还是不错的。
想必高层也是继续这套思路,可是芯片领域不一样投资大产出慢,这套打法我看行不通。
如果这些钱是用在试错成本上,只要在研发,在切实的用,即便没研制出来什么东西,但我们知道这是一项研究所必须经历的损耗。
但怕就怕,这些钱纯粹被人给套走了,根本没用在芯片项目上。
源头上, 要解决市场问题, 要扶持一批市场认可的企业.
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地方政府补贴和银行借款.
对内要逐步培养国产化的消费习惯.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从几毛钱的芯片开始努力进行替换;
并在替换的基础上正向研究.
譬如
[
光威 8GB DDR4 3000 频率 台式机内存条 弈 Pro / 国产颗粒
京东
¥ 218.00
去购买
[
致钛 长江存储 1TB SSD 固态硬盘 SATA 3.0
京东
¥ 799.00
去购买
[
光威(Gloway)512GB SSD 固态硬盘|M.2 接口 (NVMe 协议)
京东
¥ 549.00
去购买
从每台电脑上都会用到的内存条和 SSD 上进行替代. 其中光威的长鑫条目前单计算京东官方店的销量已经卖掉超过 1 万根, 而长江存储系颗粒的固态也在出货中.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这些企业之所以烂尾是因为使用了大量的海外低水平团队, 他们的能力与国内的需求不符, 所以企业本身以及有关部门要重视国内相关人才梯队的建设, 尤其是岗位的释放. 把高端的岗位留在国内, 才能真正做到国产可控.
芯片不能搞大跃进, 卖不出去的芯片, 造了也没用, 一切必须符合市场规律!
平常心看这个事情。这就好像考试一样,每一科都花很多时间复习了,并不是每一科都会过的。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远距离,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想要弯道超车,唯有勒紧裤腰带,大资金搞大跃进,要不怎么说中国税收比较高,尤其是房价高呢。这么大的工程,这么大的资金,管控一定会有漏洞,一定有一大堆吸血鬼骗补赚风口钱,赚的盆满钵满。可被吸走的这点钱真的不算什么,中国的高铁网,高速网都是世界上一流的,其收益比吸走的这点钱多不知道哪里去了。
芯片项目烂尾也是一次摸石头过河失败的案例,有了经验教训,就能做出改正和调整。完全没必要因为吸血鬼的存在就谩骂大跃进行为。不要一边享受这国家大跃进项目的红利一边骂大跃进,有问题要改,可以评价,可以给意见,可以说哪里不足,上来啥都不了解就骂的,实在是~~~~~
先放后抓,大杀一批。
不唯芯片领域。
在任何先行试行经济领域,中国历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开始——就是——一放就乱,一抓就死。
其实这种经济政策可以上溯至建国初期陈云陈老的鸟笼子经济。
当片面一味强调正确时,我们走了弯路。
而灵活适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时,我们红火一片。
那么问题其实就不在于抓或者放,而是在于与不同阶段不同的目标相适应而采取的不同手段。
就此而言,我们是朴素的实用主义者。
黑白猫重要吗?重要的是抓耗子。
现在芯片领域的耗子就是突破封锁,自主可控。
千猫竞流,万猫争渡,好事!
至于花猫?
一者秋后,二者于主流而言,属于可承受也必须承受的。
我们当然会错,也错得起,前者是矛盾的主次要方面,后者则是泱泱大国的底气。
错误中前进!
中国的半导体,最忌讳的就是无脑的沸腾夸大,和忽略基础。
前者其实很简单,经常看到 XX 媒体甚至厂商自己,说实现了 “XXnm 芯片自主生产 / 自主设计”,反正不明真相的人就觉得似乎我们真的可能可以自主了,甚至说这个能忽悠的不只是吃瓜群众,还能忽悠到一些利益相关的。
当前一个趋势是喜欢 “短速来钱快” 的东西,无论是舆论还是资源,都喜欢往这块去靠,而忽略了那些需要长期投入、难以直接转换为成果的东西。在计算机领域这个问题尤其严重,而这里面半导体又更是重灾区。
大家现在都喜欢拿 AI 说话,什么 XXXAI 模型做到世界第一的模型,AI 技术全球领先什么的。其实这些东西基本都是浮于表面的东西,看着领先实则 “硬货” 很少。举个例子类比,大部分公司设计一个芯片和我们设计一个 AI 模型一样,最后的东西是自己的,但里面的具体模块的模型算法、使用的程序框架、使用的硬件都是别人的东西,其实没掌握最核心的那一块。搞最上层的设计虽然有技术门槛,但这东西真的不难,只要有需求有投入,短时间内就能补上。而越底层的那些东西,反而是投入要求高,见效慢。过分注重上层的投入,而忽视下层基础的投入,根基不稳,一旦被人卡住脖子,就武功尽失。
对于国内的半导体发展,希望的是抛弃那种追求短期绩效的做法,多重视基础投入,并且让专业人士来统筹,避免 KPI 化(基础投入难以 KPI)。从高校培养人才,基础产业链开始一步一步做,不要想着什么两三年追平。
[如何评价中科院院长称要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清单」?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518920/answer/1493034717)
没什么看法,利空大平层,这次他们反应比我想的稍微快点,才不到一个月就能出来跳预言家真没劲。
当然实际上也不是领导反应多快,就像武汉那个假黄金一样,不是这么多环节都看不出来黄金是假的,而是从头到尾压根从来都不需要黄金是真的,这个生意也能照样做。
别问怎么从源头避免,这事就没法从源头避免,作为一个上千年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有搞大跃进的传统的。什么叫大跃进?大跃进就是让十个女人一起努力一个月就把孩子生出来。
15 年那会 A 股创业板炒泡沫,动不动垃圾公司也有几百倍估值,那会卖方推研报没法给正常市盈率估值,你想吹票又不好直接说我认为这个股票值多少多少钱对应三百倍 PE。那会都是直接给对标估值,什么叫对标估值,就是纳斯达克的美国同行市值多少,那国内的公司这么牛逼当然市值只能比人家高不能比人家低。
后来就股灾了。有人粉身碎骨,有人讲够了故事吃干抹净套现离场,也有人套现离场后又被抓进监狱。当然这次的第一种人是___,第二种人是___,第三种人顶多是个借汝头一用。
所以你问怎么根治,我觉得是扯淡,你不如直接问人能不能从历史里学到教训,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可能。
避免不了,90 年代彩电引进一百多条生产线疯狂扩张,一地鸡毛,倒闭无数家,2003 年开始光伏行业四处开花,企业多如牛毛,没几年无锡尚德,江西赛维行业巨头说挂就挂,多少资产损失其中,结果怎么样?对产业发有利还是有弊?所以说倒闭不可怕,怕的是政府强行关闭行业,由他去吧,政府要做的是推波助澜,扩大产业规模,金玉就在这堆烂泥中
最近几年国家只投资时髦的项目,什么绿色能源,vr,区块链,量子,人工智能。说实在的,这些新领域失败概率极大,很难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不够踏实,好高骛远。
补贴就是 千金买马骨,但是不能再拿着驴骨头来骗钱了
南都讯 近期,芯片行业爆出烂尾项目。对此,10 月 20 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 10 月例行发布会上回应,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 “三无企业” 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发展规律认识不够,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甚至有个别项目建设停滞、厂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据了解,2019 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 7562 亿元,同比增长 15.8%,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发展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
孟玮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地位十分重要。国家发改委一直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针对当前行业出现的乱象,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布局。按照 “主体集中、区域聚集” 的发展原则,加强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的服务和指导,有序引导和规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秩序,做好规划布局,引导行业加强自律,避免恶性竞争。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快落实《关于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抓紧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建立防范机制。建立 “早梳理、早发现、早反馈、早处置” 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风险提示,加强与银行机构、投资基金等方面的沟通协调,降低集成电路重大投资风险。
四是压实各方责任。坚持企业和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责任,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地方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认识,按照 “谁支持、谁负责” 的原则,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重大风险的将予以通报问责。
南都记者马嘉璐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不得不说 我们中国发展的太快了。
以至于给我们一种惯性思维 就是什么东西都要多快好省 大干快干赶英超美。
但有些东西 还是要扎扎实实 下苦工去做的。尤其是技术类行业 意图 用互联网思维跨越式发展 创造高新技术独角兽 还是不现实的。
我看到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京东方 国家长期的 不计以成本和短期利益的持续性投入。京东方也不负众望 在十多年的亏损之后 终于站了起来。虽然 oled 在最顶级的品质 与三星还有差距 但是却也差距不大了。而不是像芯片一样零
支持高赞回答。到最后大概率还是:
问责一两个,幸福好几窝。
精辟。
我怎么看?我还能怎么看?我现在一年几万块钱,不够一家人花的,几百亿的项目,几千亿的产业,几万亿的相关生态,你问我?我说对了,你给我加钱不?谁能听我的不?不能?那你问我干啥?你吃饱了?还是我撑得?你让门挤了?还是我让驴踢了?有硕、有博、有教授,有北大、清华、华中科技大、人大、交大、浙大、南开、复旦…… 我初中毕业,你问我?墨水喂狗了?经费喂狼了?
假装有一条分割线
————————————————————————
要我说,那就是产业问题了。现在的卡脖子无非就是卡华为了,不让中国企业做高精尖,怕自己形成自己的产业。嗯,他们啥时候不怕呢?可是为啥要卡呢?因为我们对它有威胁了,那么就很明确了,我们有一定实力,而且差不了多远。缺的是什么的?芯片设计华为在搞了,消费电子级别的鸿蒙系统也在搞了,就差一个啥?据说是 euv 制程的光刻机。那就对准了研制就好了呀,实在不行,直接进军下一代的光刻机和其他的解决方案呗,剩下的就是拼硬实力了,你的科技人员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至于钱,我想有的是,但是能不能给到一线人员手里,我想才是关键,如果让我说,外面的资本不要进来,国家队出手,让华为执行,或者说用华为的模式执行,预定所有可能的路线,技术人员选边站,国家队投资,成了技术人员一半股份,国有资本一半股份,不成,拿工资走人。国家投的钱,赔就赔了,成了也不至于给外人拿走,以免会。受制于人,让他们资本兴风作浪。主导权就给任正非他们好了呀,或者至少让他们参与一下,尽量不要搞一些老爷来指手画脚争功劳。弄个副部,不花自己一分钱,来装大尾巴狼?不好。至于市场?新东西当然不能脱离主流,如果有便宜东西出来,国内厂商不用?亚非拉美不能卖?你围堵我?那你们欧美日拿着苹果 自嗨好了。现在的彩电、冰箱、洗衣机…… 不都一样。兔子会了还是高科技?不就一消费电子吗?德性。
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 “三无” 企业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甚至有个别项目建设停滞、厂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除了芯片,新能源汽车又何尝不是呢?
什么时候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什么时候才真的能够实现「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吧
想起我同学他们公司了,也算国内芯片行业前 20。他说每卖出一万,政府补贴 5000,所以,做得好不好不重要,政府的钱要拿到。左手倒右手,5000 就到手…… 不潜心做好产品,而是研究如何忽悠补贴,如何找各种应对监管的退路,啧啧啧
谢谢邀请!
首先,一颗芯片是需要经过许多专业设计团队的共同协作和数以百计的制造精密步骤才能制备出来的;世界上除了 Intel,三星等为数不多的公司 (IDM 商业模式) 以外,包括华为,高通,台积电在内的 99.9% 的企业都没有能力自己完全独立的产出一颗芯片,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也仅仅只是占住了芯片开发流程 (设计 - 制造 - 封测) 中的一个领域而已。说到底,芯片开发是一项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每一项步骤都十分精密且严谨,稍有差池就满盘皆输;
现在的集成电路就有点像当年 alpha-go 之后的人工智能一样,资本大量涌进,认为只要有钱,就一定能够乘着这股东风赚个盆满钵满;在这里我插播一个冷知识:
华为海思亏钱亏了 7 年才开始盈利;
[华为海思造芯 15 年:亏损 7 年才盈利,手机明星产品差点被卖掉_芯片www.soh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sohu.com/a/323102467_120120374)
而当年的三星做内存芯片更是亏钱亏了 13 年才开始盈利;
[三星内存亏了 13 年才盈利,国内芯片企业一亏损,大家就吐槽?_负债www.soh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sohu.com/a/312837701_436214%3Fsec%3Dwd)
说这么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这个领域能够成为美国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绝不是你个人手里面那几个钢镚儿就能玩出来的。**而如果你只是做设计行业的话,除了浪费人力物力以外倒还好说;但是如果你涉足制造行业或者封测行业的话,就涉及到建厂,购买设备,购买原料了,这些原料大部分都是有毒且污染环境的。所以一个不小心,搞出下面的这个大新闻可就不好收拾了;
[台积电晶圆污染事故损失扩大:直接损失 5.5 亿美元baijiahao.baid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aijiahao.baidu.com/s%3Fid%3D1625798073653322052%26wfr%3Dspider%26for%3Dpc)[三星芯片工厂发生二氧化碳泄露:工人一死两伤 已非首次tech.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tech.qq.com/a/20180906/073737.htm)
所以说,做芯片可以,但是要慎重,要做充分的市场调查和技术调研,选择一个领域中的一个小方向进行创业,这也是目前的大势所趋,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赔了夫人又折兵;
至于源头上怎样避免,我认为还是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吧,想要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就一定要求你这个公司要拿出来切实可行的计划章程来,交由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风险评估,这其实跟我们写本子申请科研经费差不多的 (逃~~)
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毕竟纳税人的钱花出去要花的有意义,有价值,不能尽花费民力搞些烂尾工程。
不过我这篇答案,是来唱一唱反调的。
大约在 2006-2011 年那段时间,国内同样爆发了一阵大跃进活动,光伏大跃进,不知道知乎的各位可有印象?
在那个时候,光伏项目遍地开花,每个省都要搞几个光伏项目,无锡尚德直接把施政荣捧上了中国首富的位置。
之后,当然是一地鸡毛,大量的光伏企业都破产重组了,大量的投资都烂尾浪费了,无锡尚德都破产了。。。
你觉得我是来说这么做不好的吗?不是的。
在 2020 年,如果说有一个产业,中国从原材料到终产品,从研发到生产,毫无疑问,遥遥领先,统治世界的话,那么这个产业就是光伏。
能源中国说 2019 年中国的光伏板产量占世界 90% 以上,我听说的是占 98% 以上。
今天的光伏,已经不再是搞个硅晶片简单应用光电效应发电了,今天的光伏板里面,也是使用了特定的硅基发电芯片发电,这个技术,也是国内开发出来的。
整个光伏产业,中国从鱼头吃到鱼尾,外加喝光鱼汤,吃遍全球。成本从离开补贴就死,到现在已经能和火电刚正面。
当年督公也是看光伏大跃进痛心疾首,前几天督公的睡前消息第 176 期,督公也重新叙述了他对光伏产业的看法。
[【睡前消息 176】黑光伏产业好多年,马督工你认输没?_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bilibiliwww.bilibili.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ilibili.com/video/av542333082/)
搞金融,你做砸了,就做砸了,钱就没有了,
盖房子,你做砸了,就烂尾了,留个烂尾楼给你,
搞产业,你做砸了,你亏本了,但是这个产业的人才没有死,只要行业没破灭,他们换个公司照样能发光发热。
大家都在喊 21 世纪人才最宝贵,可是人才怎么来?人才就是靠砸钱做项目,做成功的项目,做失败的项目,做大量的项目才能得来。
美国没有半导体大跃进吗?你以为现在满大街五花八门的架构指令集是怎么来的?powerpc 死了,三进制指令集死了,alpha 死了,ARC 死了, Thumb 死了,SPARC 死了, CDC 6000 死了。。。。无数指令集死了,这些阵亡实体的背后,都是美国半导体大跃进的尸体,都是重大的投资损失。(有些指令集还没完全死掉,但是基本上已经没有市场占有率了)
可是正是这些尸体,最后养育出了 Intel 和 AMD 这两家公司。仙童重大投资失败,可是仙童的负责人们一转身,一拨人进了一家造照相机的叫费尔柴尔德的公司,弄出了现在的 Intel, 另一拨人自己开了一家农企,就是现在的 AMD,YES.
请问你要怎么追责仙童的投资失败责任?把这波人都抓了坐牢吗?
说到中国的半导体,有一个人,有一枚芯片,是绕不过去的坎。
那就是陈进的汉芯。
他欺诈了,也做砸了,浪费了国家的一亿一千万,也被追责了。
虽然我个人认为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客观上做不出来,实体产业就是这样,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最后逼到他去买芯片打磨造假。。。。
一亿一千万啊。。。
今天大家都知道了,一两个亿确实造不出来世界先进的芯片。。。。
之后数年,半导体人噤若寒蝉,再也没人敢吹牛打包票了,再也没有大项目给半导体了,学半导体的都去转码农了。。。。。
陈进的亿 2 个亿,据说大头都用来买机器了,所以审计之后,处理就是一撸到底,从半导体学院院长直接开除。
我从很早的时候就在想,如果当年,不是急着问责,而是继续投钱,继续砸,真让陈进骗到了后续资金。。。
今天国内的半导体,会不会不一样。
一将功成万骨枯,
没有万骨赢野,哪里会有一将?
房子不能从 5 楼盖起。
实体经济不易,除非是纯骗子,还请多担待,多允许失败。
我觉得中国有很多人非常缺乏两个,不三个常识:
1、能赚钱的事情总归有人会去做;
2、没有补贴哪里来的骗补?
3、揠苗助长是笑话,多施肥会烧苗。
再一次证明资本家在利益面前眼里是没有国家两个字的,有多少企业踏进芯片行业是为了真正的搞好本土芯片研发和创造呢?
,按照 “谁支持、谁负责” 原则,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重大风险的,予以通报问责。
所谓负责就是通报,就是问责。
是不是全家抓起来,把全部财产都充公?还是放任贪官子女跑到国外去?
就算抓了贪官全家,那些骗钱的黑心奸商,是不是逍遥法外了?
党国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忘记了流失的国有财产,让人们忘记了不公平的财富积累。
可是,少数网民不会忘记,他们只是在等。
远的例子我们不说别的,就是罗永浩,骗了成都政府 6 个亿的钱。这笔钱是谁批的?这笔钱追回来了么?
负责了么?通报了么?
然后就完了?
先从发改委的消息来看,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
要知道,2020 年芯片注册企业数量增长非常夸张,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芯片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为 1.28 万家,同比增长 205%,其中第三季度共注册企业 0.62 万家,同比增长 288.4%,环比增长 34.8%。
而回顾前几年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到,2015 年芯片注册企业 0.28 万家,2018 年新增注册企业 0.55 万家,2019 年新增 0.58 万家。
近些年,随着芯片产业越来越受重视,国内芯片注册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15 年芯片注册企业 0.28 万家,2018 年新增注册企业 0.55 万家,2019 年新增 0.58 万家。
2020 年芯片注册企业数量增长更为明显,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芯片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为 1.28 万家,同比增长 205%,其中第三季度共注册企业 0.62 万家,同比增长 288.4%,环比增长 34.8%。
今年的特殊情况,让资本一窝蜂的向半导体产业涌入。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芯片相关企业 4.63 万家,广东省居首位,共 1.48 万家,占所有相关企业总数的 32.9%,江苏、浙江分列二三位,分别有芯片企业 0.76 万家、0.39 万家,上海市、陕西省、山东省、安徽省和四川省的相关企业数量进入前八。
加上此前武汉宏芯等事件,发改委的表态就很有必要了,能够很有效避免这些资本盲目向芯片产业投入。
另一方面,想要完全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就需要从源头来谈。
掌握了土地、财政、人才、政策资源的管理者,必须要懂芯片行业,至少要有专业的团队为其提供专业的资讯意见,不能随意开放项目建设。
这需要管理者有非常高的管理能力,并且不能在芯片行业上搞一刀切的情况,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每个城市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特别的政策,比如某个城市适合生产 IGBT,可以将 IGBT 类的产业集中迁移过去,某个地区适合 MCU,就可以形成 MCU 的产业园。
此外,项目的实施情况必须要受到定期监督,项目成果也要交给业内检验。
同时给好的项目成果进行大力宣传及奖励,恩威并施,责任终身制。
尽力维护国产芯片的平稳发展。
TrendForce 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就此话题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以下摘录文章节选:
对于此次政府部门发声,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产业长久发展将产生正面作用。“政府若能加以落实问责监督等机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发展,最快三年左右应可见到显著的改善效果。”TrendForce 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就相关问题,10 月 21 日,姚嘉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有意整顿芯片行业烂尾乱象,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长久发展来看,可以起到很明显的效果。“让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补助资金得到有效的运用,自然就能对产业长久发展产生正向循环的作用。”
姚嘉洋表示,整顿之下,企业将有望加速实质的商业营运,整体产业会趋于正向发展。现今中国半导体产业基本上还是以内需为主的形势下,也会驱动优质半导体企业设法加速升级自有核心技术,避免被竞争对手超前。“政府若能加以落实问责监督等机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发展,最快三年左右应可见到显著的改善效果。”
全文可浏览:投资热情和烂尾现象同在 国家发改委发声后芯片产业将快速回归理性?
重大项目问责机制缺位当然是导致大批烂尾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政府决策体系中,专业科学人才稀缺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公务员招考中,理工科专业的就比较少,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中理工科出身的也相应比较少。
日常党务工作当然是文科出身的更适合,但是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时,具有自然科学的功底还是很必要的。有不明白的地方当然可以咨询专家,但是如果决策层全体不懂且没有系统自学,完全听任专家意见而放弃了政府在决策中最后把关的权力,也是容易出问题的(你以为那几个烂尾项目缺少专家力挺吗)。
这也就是花了国家的钱,也就是花了全国人民的集体财富,如果花他们个人的钱,他们一定不会投资芯片项目,因为这就是个烂项目,银行、个人都不会投资这个项目的,为什么不投资?因为投资大,不可能成功。花国家的钱,也就是花了全国人民的集体财富就不一样了,花了就花了呗,也没有花自己的钱,还可能把全国人民的集体财富变成自己的财富。
要问责也得问责那个决定拿国家财富,也就是全国人民的集体财富,去投资芯片项目的人,您要投,您也投资一下高通、苹果、三星、联发科这些公司啊。
纯粹就是打着爱国的旗号骗钱,骗取国家财富,全国人民的集体财富,将其塞到自己的腰包里。
政策导向 + 违法成本低 = 项目烂尾
核心团队禁止出境,审批官员终身追责。
由于本硕在武汉读书,也有认识创业板块的业内人士,会有一点私心,真心希望武汉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芯片生态环境,同时对弘芯事件表示强烈谴责。
如何从源头避免,可能还是尽可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想要创立或者投资芯片公司的大佬们对芯片行业不了解,可以收听谢志峰院士的节目,对芯片行业有基本的认知。单纯从赚钱盈利的角度来看,投资到隔壁互联网才是首选。芯片这行流片投资巨大,良率不好的话很可能极度亏损,且芯片从研发到制作的周期至少一年以上,不像互联网可能几个月加班加点就能交付,因此想要公司不倒且盈利的话,真的要做好十年持久战的准备。
芯片如今由已经演变为国家战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可以允许目前不够完善,但不能容忍把它当作个别人的摇钱树,这样只会使整个行业萎靡不振。
以前,是文革放卫星,把十里八乡的收成都倒一亩地里,亩产分分钟赶英超美,
现在,是资本放卫星,学术造假+PPT 造芯,只要能骗钱,跨越十几年,
相同的还有一点,总少不了一群盲目喊好骂洋的群众,毕竟爱国是最正确最容易煽动的。
我们的制度优势,或者说体制优势是广泛且高效的社会动员能力,同时也具备足够强大的资金供给能力。
在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我们看到应对政治、民生、社会等问题的高效率,反过来看,也存在集体加速开倒车、走弯路的可能性。恰恰是我们宣传的优势,在做错的时候也一定会带来高过其他国家的代价和成本。
芯片产业这个事情,我个人认为,如此巨额的补贴是一定要长期存在的,只是现阶段监管做的不够好。不过暂时国家队还没完全出手,寄希望于民间能够像光伏产业一样走出一条不错的路子。毕竟能用人民币解决的产业问题,对比国家科技进步、贸易风险等方面,还是低成本的。
我当前担心的是这个风气,或者说风向不对劲。芯片产业或者说很多的基础科研创新转向产业化,不仅仅是需要人才、资金,更需要的是沉住气在一条道上花费大量时间。现阶段大批的人,尝到了资本逐利的甜头,一心只想赚快钱,扔出去钱恨不得立马见到收益和回报,根本没有人愿意十几年或者一辈子、几代人扑在一个事情上不断探索。在官位的希望两三年有点成绩往上爬,做技术的期望有点小成果变现成房子和现金,搞生产的希望短期把本钱收回来再投别的。
这不是搞产业,这是人人都想干一票跑路的劫匪心态,盛行起来再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景象。实体经营、科技创新等领域出现这种风气,别说是芯片项目了,其他项目一样烂尾到看不下去。
如何从源头上避免?
一是请让内行领导内行。有些问题芯片从业者一眼就能看出的问题,外行往往被蒙混过关。也避免因为不了解环节细节以及时间周期造成 “被放卫星” 的局面。
二是请监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监管过程公开透明,对监管不力的情况,严肃严重处理。
三是请各业内从业者,遵守行业操守,严格律己,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三条说起来容易,却是各行各业都存在的问题。就像马克思所说的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 10% 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 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 50% 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 100% 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 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还是任重而道远。
母猪生小猪平均妊娠天数是 114 天。
你可以给一两只母猪好好伺候着,说不定能早生。
你找了 114 头母猪一起生,想一天生出来,玩儿呢?
其实政府啥都不用做。
直接给华为一万亿无息贷款。
三年之后,芯片问题迎刃而解。
但是没人会支持。
关于芯片的问题,近两年一直很火,以至于到达了谁要是能够率先研究出 “中国芯”,谁就是民族英雄的态势。
热情很高,国家也支持,成立了诸多基金,以保证项目在资金上的充裕,希望能够靠钱砸出个 “中国芯”。
但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现如今大量的资金投入,收效甚微。
更有甚者,借着这股热潮,借着国家的扶持,套取扶持金,搞概念,搞融资,搞金融,套现,套钱。
钱进了自己的肚子,富了自己,而回望芯片的研发,只留下一地疮痍。
对于芯片这个行业,不是说光靠热情,靠愿景,靠个人便能够做成的。
它需要沉淀,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需要相关的市场,需要相关的经验。
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芯片市场一直持观望的态势,并不是很看好的原因。
简而言之就是芯片这个产业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喊喊口号便能够解决的问题。
当然这都是大家所清楚的,也知道对于芯片,现如今的中国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游刃有余。
但是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技术壁垒。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急了起来,急功近利,希望能够快速的跨过这个障碍。
面对美国的特意恶心,我们却没有别的办法反制,这让现如今如日中天的国民,不外乎咽了口浓痰,呛得够狠,也意识到在技术层面我国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
在另一面可能也映衬了为什么好多年前,为什么美国跟我们友好相处,和平发展,因为我们并没有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
源于技术壁垒的设置,我们国家再怎么发展,也摆脱不了给他们打工的事实。
但是随着日渐强大,我们需要自主,需要创新,需要博出一片天地,而不是只要有困难,有问题,便退缩。
不然我们永远是打工仔。
阵痛是一定会有的,面对芯片,痛的让人发省。
而面对现在诸多芯片项目烂尾的现象,这都是可预见的。
这几年诸多资本都在找着薅羊毛的机会儿,提出诸多的概念的和生态。
但是真正做事儿的人很少,太多的人源于物质的快速发展,而迷失在了金钱的游戏中。
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狠敲一下,敲醒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
这一下一定要敲的够狠够重。
1、对于原先的烂尾项目进行追责,并进行排查,是否相关的政府部门存在利益关系。
2、对于相关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排查,是否有违规操作行为
3、对于套取国家相关资金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排查问责(具有外资的进行驱离)
4、限制相关项目负责人的出行
当然这样做远远是不够的,芯片的研发项目依然要继续。
在芯片这方面能够成立专业的机构,进行排查资质和研发的跟进需要。
完善相关的监察体系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电子行业不是说找一帮研发人员,做个预算,立个项,然后把钱投进去就可以做起来的。电子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要想追赶上国外的进度,必须做好大量投入,长期投入的准备,这不是一般的地方政府玩得动的东西。某些地方政府的领导看见芯片项目的预算,建个不错的产线也就几百亿,感觉财政也能负担得起,殊不知那只是冰山一角,赛道上,要想追赶上第一名,需要跑的距离远不止你们现在相差的距离。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强行上芯片项目的结果就是,几年之后,继续投钱会拖垮财政,不继续投钱项目就烂尾,怎么办?也只有及时止损了。
现在应该做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把资源集中起来,重点突破某一个领域,发展某一个企业,仿照改革开放的思路 “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再以先富带动后富”,手里有了核心技术,才能进入到芯片全球分工的核心位置,而不是遍地开花最后谁都发展不起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应该大力发展的不是生产芯片的企业,而是生产芯片生产设备的企业。不能自己造生产设备,那么我们的产线建得再多也只能造别人不愿意造的东西。
发改委的回应很及时,国家重视芯片投入是好事,但是大投入必有浑水摸鱼的,还是要有措施,避免政绩工程,有人要问我之前华芯通的故事吗?欢迎关注老扎古
墙内链接慎点:https://finance.sina.com. cn/tech/2020-10-01/doc-iivhvpwy9922187.shtml -——— 其实墙国这种,上面发政策发补贴,下面就 …
今天早上我把手上中芯國際(HK:981)的空頭部位全平倉了 這筆操作在39~40塊佈的局,28~29左右又加碼了一次 一共40手均價在34.28,平倉總獲利31.7萬港幣 熟悉市場的蔥友應該明白,在市場上資訊落差通常是獲利的好機會 在今年早 …
举国之力,我们能不能造出最先进的芯片? 这几年以来,芯片,一直都是美国的核心杀招,让全国人民意识到,中国芯片产业的薄弱。 在美国全面封锁的情况下,奋发追赶,或许是中国芯片产业唯一可以且必须走的道路。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正在规划制定一套全面的 …
品葱用户 德才兼备之人 提问于 8/10/2020 来自抖音: 腾讯:日媒传出好消息!日本松下邀请华为合作,或共同生产芯片?https://new.qq.com/omn/20200703/20200703A0KW9800.html …
作者:陈帅/刘芮 编辑:董指导 支持:方正证券科技首席分析师 陈杭 2020年8月7日,华为余承东公开表示海思麒麟高端芯片已经“绝版”,中国最强的芯片设计公司,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被锁死了未来。 华为海思推出第一款麒麟(Kirin)芯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