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令人惊艳的政论文?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林为珮 发表

有时候看唐宋八大家的政论文,会有一种无力感。他们都身居高位,看待时事稳准狠,针砭时弊,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然而,他们能预见问题,却无力改变,只能看着国家朝着自己预见的方向滑下去。

其实中国古代写得好的散文,大多都是政论文。先秦、两汉、唐韩柳之后、宋欧阳之后,正是散文较为辉煌的几个时期。明清时期虽然散文依旧发达,但时代最优秀的文人大多不在权力核心,看待政治问题自然会浅很多。

我就按个人爱好举一些篇目吧(排名分先后,个人爱好)

1、柳宗元《封建论》

我给高中生讲议论文写作,都会带着他们把柳宗元的《封建论》挨着读一遍。这是我个人心中,中国古代议论文写最好的一篇。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开篇气势就出来了。“封建,非圣人意也。” 第一段简明扼要而又清晰明确地提出了中心论点,从分封制的起源产生,到其弊端,再到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对比,柳宗元讲得十分清晰而又深刻。

我印象最深的是柳宗元的两个观点:

第一,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相反,郡县制是秦做的非常对的一件事情,秦亡 “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柳宗元看这个事情非常透彻。

第二,唐朝初期和中期祸乱四起,“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这句话可谓一语道破唐朝问题出在哪里——军队。尤其是中晚唐,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队制度的问题。

这篇文章的时写作背景也十分值得深思。中晚唐藩镇割据,地方军政一体尾大不掉,而儒学古人又非常推崇 “先王之道”——周代先王正是实行分封制的。所以,鼓吹分封制的势力抬头,不仅有很强的现实依托,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儒家的 “先王之道”,反驳起来自然困难。

而柳宗元找到的切入点,非常巧妙。他不像王安石喊出 “祖宗不可法” 这种自带三千反对加没有帮助的话来直接刚,他从 “生人之初” 切入,有理有据讲出分封制并不是先王的本意,而是“势不可也”。(经评论区提醒,这句话不是王安石自己说的,是别人说他的)

在最后,柳宗元又提到,“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分封制造成的后果,就是圣贤无以立于天下。

这是我最喜欢、最推崇的一篇政论文,笔力雄健,气势磅礴,语言流畅自然,观点深刻,见解独到,是我心中的天下第一雄文。

2、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材论》

王安石是我最佩服的一位古代文人。当然,如果严格定义的话,他身上政治家的烙印要远大过文人的烙印。王安石变法也是历史课本中永远绕不过的一个事件。看了他的文章,会真的服,他的洞察力真的是非常敏锐,对朝廷的问题也是看得非常透彻。

记得有段时间,网上宋吹非常多,尤其是将宋仁宗时期描绘成中国古代封建主义和谐社会的巅峰。虽然不能否认宋仁宗时期北宋确实非常强盛,然而,宋朝的祸根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宋徽宗一个昏君全把锅背了就可以了。在北宋最鼎盛的仁宗朝,王安石就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个国家的问题症结。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洒洒万言,深刻地指出了北宋朝堂的内忧外患。

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

当时王安石虽政绩斐然,官名远播,但不过一介外官,如此尖锐地指出歌舞升平之下掩盖的问题,并明言是由于 “不知法度” 造成的。接下来他又深刻剖析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用人制度的问题导致人才稀缺。他指出了一个问题,当时大部分官员是不合格的,因为任命、考核制度出了问题。

然后我联想到后面王安石变法中被时人诟病的 “侵官” 和“生事”,无非就是掌握舆论的地主阶层的既得利益受到了触动,而给他强加的罪名罢了。王安石变法最大的阻力,在于他要动在位者的蛋糕。我们如今的很多人都忽略了,中国唐宋以降的文人阶级,往往是和地主阶级、官僚阶级重合的,掌握舆论的阶级,并不意味着代表“民意”。而一旦与掌握舆论的阶级为敌,他们不但要让你身败,更要让你名裂;不仅要让世人知道你是错的,更要让世人相信你是坏的。

有时候不禁感慨,即便王安石自己就是笔杆子中的战斗机,依旧被泼了几百年脏水,直到现在甚至还有人把北宋灭亡这样的大锅扣在他头上(在我看来,王安石是给北宋续命失败从而加剧了朝廷党争矛盾,但北宋的根本问题迟早要把自己玩完)。

饶他是 “拗相公”,也挡不住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 的寂寞吧。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他感激宋神宗,这个曾经给了他无上理解、信任和支持的 boss。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他和古人相惜,这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对另一个伟大改革家的敬意,即使他知道商鞅最后遭遇的是怎样的结局。

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依旧两袖清风坦荡不拘小节,时人却讥讽他 “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他清晰深刻地剖析出时局弊端,却被贤君忽视,被后人诬为 “宋亡之始”……

所幸,他本身文笔就很能打,我们今人才能够站在更加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当时的政局和时事。

《答司马谏议书》非常简短但非常有力,如果没有时间和精力读《言事书》,可以读一读这篇,get 一下荆公的思想。

3、韩愈《论佛骨表》

在读这篇之前,我就最喜欢的韩愈的这首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当时我还不太明白,这皇帝脾气也太大了点吧?韩愈究竟说了些啥,就惹到他了。

等我看了《论佛骨表》(或者《谏迎佛骨表》)之后,不由想给韩公鞠个躬,叫一声大哥——太刚了,而且是直接刚皇帝,就差指着鼻子骂了。

这才是中国文人应有的风骨啊!

我特别佩服儒家的一点是,在全世界大多数古代文明都对鬼神处于未知的敬仰和膜拜之时,孔老夫子一句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中一句 “子不语怪力乱神”,奠定了中国士大夫阶级不信鬼神的基本世界观,儒家和宗教是不相容的。看孔飞力教授的《叫魂》一书,我们也能清晰感受到,即使底层信鬼神而恐慌到如此地步,真正的官僚阶级对这一套都是不信的——这都是两千年前儒家打下的底子。

这篇文章抛开浓烈的感情色彩,依旧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议论文。开篇点题 “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旗帜鲜明。然后从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以及历史上尊佛造成的种种祸端,暗示皇帝,尊佛必将导致国家出问题。再然后,以看似把皇帝摘出来的语句,狠狠地骂了皇帝愚昧信佛,“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 估计皇帝看了都手抖。

最后一段,是真的刚,钢筋混凝土的刚,他直接把佛骨视为 “朽秽之物”,应该交给有关部门丢到水中淹了,扔进火里烧了,从皇帝到朝廷不作为的群臣,骂了个遍。

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

然后他讲,如果真有佛祖,让他把所有的罪过都加到我头上来吧,我绝不怨悔。多少现代人都不敢讲的话,韩愈能够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理直气壮地讲出来。

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感兴趣的人可以搜一下佛门对韩愈的诋毁和污蔑。即使到如今,很多人依然比不上千年前的韩愈。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做好的 “好收吾骨瘴江边” 的准备吧。

4、海瑞《治安疏

这篇都不算政论文了…… 简直就是海瑞给嘉靖下的战书啊……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
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即使这样,海瑞还嫌嘉靖听不懂——“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韩愈好歹还是委婉地骂,海瑞这真的就是指着鼻子骂了…… 这篇文章,上下五千年,也就海瑞一人敢写。

但这篇文章从议论文的谋篇布局和论述深浅来讲,我个人认为是比不上前面几篇的,胜在气势。

5、李斯《谏逐客书》《行督责书》《狱中上书》

李斯是个让我感触很深的人,史记的《李斯列传》,也极为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个人,可以是股肱之臣,也可以是恶魔帮凶。

他生于贫贱、崛起于阡陌,才华横溢,志向宏伟。他的成功,是靠着秦王政至高权势的信任;然而他的毁灭,也是因为他对至高权势的屈服。在受诛身死的最后关头,他对儿子感慨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然而,他早年位极人臣时,那句 “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是否早已预知了自己的命途茫茫。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与发迹史,也是一个极臣的堕落史和灭亡史。一代名相,可敬,可恨,可怜,可叹。

《谏逐客书》是我个人眼中先秦论文中最精彩的一篇,在我眼中甚至好过《孟子》和《韩非》。虽然这篇文章写作的本意可能并没有那么高远,可能只是作为逐客令直接受害人的李斯用来据理力争自保的工具,然而依旧难掩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刚健的笔力。

开篇点题,“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然后李斯列举了秦国兴盛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客卿们,理直气壮地对秦王讲,“客何负于秦哉”,接着又说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直言逐客之害。

再然后,李斯列举了秦国对各诸侯国的物件美人来者不拒,却对六国客卿,“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他毫不留情地批判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李斯的文采真的是无话可说。

李斯一生的运气,在于他碰到了赏识他的一代英主秦王政。他的《谏逐客书》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写得多好,更在于被秦王采纳了,真正重视起来实施了。

而他的《行督责书》依旧文采斐然观点深刻,他的《狱中上书》依旧据理力争试图自保,却无奈,秦二世不是秦始皇,李斯的雄才大略也不能救他。

8、贾谊《治安策》《论积贮疏》

贾谊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他的《过秦论》。然而我个人感觉,《过秦论》对时事的针砭不如《治安策》。

之前对贾谊的印象只是《滕王阁序》中一句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只知道贾谊凭吊屈原自怜,我一直以为贾谊是个玻璃心的文人。直到高中学了他的《过秦论》,后来又读了他的《治安策》。

贾谊的《治安策》,文风和孟子、韩非包括荀子非常相似(我个人看来,很多先秦散文更喜欢用 “打比方” 的手法,后世散文则更喜欢用 “列典故” 的手法)。政论文一旦脱离了时代背景,就都是虚言。而这篇文章,正好指出当时西汉局势的症结——诸侯国蠢蠢欲动过于强大。贾谊在这里其实已经提出了非常可行的解决策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也正是后来汉武帝推恩令的基本思想。他的思想不可谓不超前。

《论积贮疏》是贾谊 23 岁写的。“本”和 “末” 的矛盾,一直是封建农业社会生产的一大议题。“重本抑末”也是这篇文章的根本。其实这里我个人持保留意见,战国时期其实各个诸侯国并不全都是重农抑商的,齐国临海,商业贸易就很发达。虽然汉初由于从事手工业会影响农业参与率,但之所以农业人口向手工业转移,正是因为手工业劳动边际收益要高于农业。“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这也是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贾谊到死的时候才 33 岁,如此年轻,便有如此高远的见解。有时候我会感慨,天才大概都是不被世所容吧。世人皆欲杀,汉文帝待贾生不薄,却也只能 “万古惟留楚客悲”。每次去长沙,我都会去闹市的太平老街的贾谊故居看看。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斯人已逝,文章千古。

9、欧阳修《朋党论》

大家更熟悉的是欧阳修写的另一篇《伶官传序》。而《朋党论》,其现实意义也更大一些。

北宋的党争一直是贯穿朝堂的一大矛盾,从范仲淹新政到王安石变法,最开始的观念之争,发展到后面全都成了站队的朋党之争。欧阳修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党争之中。欧阳修写这奏疏,也是自我的辩白。

欧阳修并不是一上来就否认朋党之论,也没有急急忙忙撇清自己和范仲淹的关系,而是大方承认,“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只要君上能够分辨到底是君子之朋还是小人之朋。他更进一步提出,“小人无朋,惟君子有之”。小人聚在一起为利,君子聚在一起为义。然后接着举例子,进一步说明,朋党本无害,有害的是小人之朋党。

然而,欧阳修的《朋党论》即便已经成为了千古名文,却依然没有阻止北宋党争的发展。庆历党争不过是开胃菜,之后王安石变法的新旧党争,才是真正动摇国之根本的大洗牌。朝堂之上人人站队,为了支持而支持,为了反对而反对。两边都站不上队的,比如苏轼,还是去广东吃荔枝、去海南看日出吧。

有意思的是,欧阳修在庆历新政中是改革派,在王安石变法中却又坚定地站到了旧党一边。虽然他对王安石很看不上,对他的变法也持否定态度,但他死后,王安石还是洋洋洒洒为他写了祭文中的名篇《祭欧阳文忠公文》——是 “拗相公” 做得出来的事情。

10、苏洵《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讲一句题外话,大家可以看出来,这些最优秀的议论文,都是开篇直接点明主题的。所以,高中的孩子们,求你们写议论文不要再开篇又是排比又是讲故事又是发表感言,写两三百字都看不到论点在哪里……)

当初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班上有很大争议,很多同学据理力争,说苏洵的见解太偏颇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太多了,根本不是因为贿赂秦国。

然而,优秀的政论文,不在于 “借古”,而在于 “讽今”——不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而是大宋王朝,不能够为了一朝安寝而与契丹西夏签订各种妥协的城下之盟了。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段话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先人筚路蓝缕开垦出来的一片天地,子孙坐享其成好不珍惜,多少国破家亡,都是由此造成的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尚且有机会跟秦一搏,更何况如今的大宋,为什么反不如当初的六国?

——————————————————

柳宗元能够清晰地看出唐王朝的症结在军队制度,却无法阻止唐亡于藩镇割据;王安石十分着急朝廷用人制度导致人浮于事、官吏无人可用,却直到变法失败也没能做出改善,反而更加恶化;欧阳修希望朝廷能淡化党争,不要动不动就把人打成朋党帮派互相攻讦,然而自己却不得已参与了两场浩大的党争;海瑞敢抬着棺材指着鼻子骂皇帝,却依然被高高挂起当做时代道德标杆和吉祥物;苏洵明白再一味对外敌退让,国家吃枣药丸,然而北宋依旧亡于对外敌的妥协退让……

任何时代,清醒的人最无力,也最无奈吧。

知乎用户 小约翰​​ 发表

高票答主回答的相当全面,囊括了大部分的经典政论文章。

所谓政论文,是要从政治角度讨论社会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不过借古讽今是中国人的传统,所以《六国论》《过秦论》这种看起来在讨论历史问题的,其实本质上都是以古喻今。但以此为标准的话,海瑞的《治安疏》反倒不能算标准的政论文章,其主旨思想在于攻击嘉靖帝个人。

唐宋时期,政论文章兴盛,因为唐宋时宰相权重,礼绝百僚,而且风气开放,广开言路,唐宋八大家除了苏洵外都做过大官。后世则君权重而臣权轻,当大官的不敢乱说话,顶尖的文人则多偏向于其他艺术门类,不敢写政论文了。

但是关于唐宋政论文的讨论问题下有很多,我不打算讲唐宋八大家。我想谈谈政论文章的祖宗——李斯。

李斯之前,先秦诸子的作品多比较零散,以政论文章和道德说教杂糅。《韩非子》算是比较纯粹的政论文章合集,其中很多文章非常精彩,但是是以书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真正留下了单独篇章的,符合格式的政论文章,还是从李斯开始。

李斯的代表作,当然是《谏逐客书》,这个知名度相当高,在此不多赘述。我要说的是他另一篇不太知名的文章,叫做——《行督责书》

我认为这篇文章从侧面解释了李斯一辈子悲剧的原因。谁也没想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丞相,李斯居然有如此强烈的反人类倾向。如果这篇文章不是出自他本心的话,那只能说李斯为了追求权力毫无底线可言,将天下百姓视做草芥了。

《行督责书》是李斯上书给秦二世的,一般认为是在秦二世登基不久,刚刚显露出昏君的端倪时李斯的上书。全文比较长,没耐心的可以直接往下翻看翻译,原文如下:

《行督责书》

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故申子曰 “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 者,无他焉,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 “桎梏” 也。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哉!夫以人徇己,则己贵而人贱;以己徇人,则己贱而人贵。故徇人者贱,而人所徇者贵,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凡古之所为尊贤者,为其贵也;而所为恶不肖者,为其贱也。而尧、禹以身徇天下者也,因随而尊之,则亦失所为尊贤之心矣,夫可谓大缪矣。谓之为“桎梏”,不亦宜乎?不能督责之过也。

故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则能罚之加焉必也。故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韩子曰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搏” 者,非庸人之心重,寻常之利深,而盗跖之欲浅也;又不以盗跖之行,为轻百镒之重也。搏必随手刑,则盗跖不搏百镒;而罚不必行也,则庸人不释寻常。是故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泰山之高百仞,而跛羊牧其上。夫楼季也而难五丈之限,岂跛羊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堑之势异也。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今不务所以不犯,而事慈母之所以败子也,则亦不察于圣人之论矣。夫不能行圣人之术,则舍为天下役何事哉?可不哀邪!

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于朝,则荒肆之乐辍矣;谏说论理之臣间于侧,则流漫之志诎矣;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故明主能外此三者,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而修其明法,故身尊而势重也。凡贤主者,必将能拂世磨俗,而废其所恶,立其所欲,故生则有尊重之势,死则有贤明之谥也。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途,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揜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若此然后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故曰 “王道约而易操” 也。唯明主为能行之。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故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群臣百姓救过不及,何变之敢图?若此则帝道备,而可谓能明君臣之术矣。虽申、韩复生,不能加也。

全文翻译太长了,我简单讲讲李斯说了什么。

李斯认为,贤明的君主,一定是能够掌握 “督责” 之道的。只有对下严格督责,才能让所有的臣子百姓都尽心尽力,君主才能肆无忌惮的享受专制的乐趣。

如果君主享有天下而不尽情纵欲,那就是把天下当成自己的镣铐。像尧舜那样为百姓服务的,那不成了百姓的奴仆了吗?怎么能叫君主呢?君主应该让自己贵而别人贱,这样才是君主的意义。

慈母总是养出败家子,而严厉的主人不会有凶狠的奴仆。君主之所以能够独揽大权,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因为精于督责,人臣百姓但凡有一点过失就把他们往死里整。如果想慈母那样宽恕别人,那不是明摆着要做百姓的奴仆吗?

如果有节俭仁义的人在身边任职,君主就不能肆意挥霍。如果有刚正不阿的人在身边任职,君主就不能放肆无忌。如果烈士死节的行为被世人所推崇,君主就不能纵情享受。所以明君知道远离这三种人(我真无语了)。明君能够独享大权,扭转社会的观点,摒弃他所厌恶的,树立他所喜欢的,正因为如此,贤明的君主才能够生前尊贵,死后被称作明君。集权专制,才能够斩断仁义之路,闭目塞听,才能够堵住劝谏之口。任凭自己独断专行,才不会被仁义和节烈所动摇。对于臣子严加督责,这样一切的欲望都能得到满足,百姓为了自己免罪而惴惴不安,哪里还敢造反呢?这样的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是申不害和韩非复生,也不能动摇了。

叹为观止,叹为观止。

人类社会中,哪怕最邪恶的政权,表面功夫也是要做的。像李斯这样,把尧舜当做反面例子,公开号召君主闭目塞听,摒弃仁义的,是空前绝后的第一人。号召将有一点小过失的百姓也要重重处罚的李斯,可以说是原教旨的法家了。

根据秦二世在历史上的表现,可以看出来他不是一个杨广式的暴君,他只是个无与伦比的蠢货,分不清好坏,不知道节制。你把他往东引他就往东走,往西引他就往西走。胡亥在秦始皇时期,甚至还懂得仁义礼数,赵高一开始劝他篡位的时候他是拒绝的。但是在赵高与李斯这两个 “良师益友” 的谆谆教导之下,秦二世终于走向了昏君之路。

所以后来李斯被杀,虽然很多人为他惋惜,但我一点不同情他。如果他死在秦始皇驾崩之前,那么他一定将来会被比作管仲、张良、诸葛亮一样。可是他多活了一年,用这一年,用这一篇文章,毁掉了自己一辈子的名声。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知乎用户 盐选推荐​ 发表

在人们的印象中,文人一般不懂军事政治。但宋朝文人例外,他们都是业余写写诗词的实干家,比如苏轼、王安石。

到了南宋,遭遇家仇国难,岳飞、范成大、陆游这样能文能武的人就出现了。而辛弃疾,是把多面手发挥到极致的人。

就好像一个数理化都考满分的学霸,你以为他是个理科生,翻开他的试卷一看,人家地理历史作文也是满分。

要知道,他二十六岁就给朝廷写了军事论文《美芹十论》,后有著名的《九议》。他还有几个观点:「与虏骑互相出没,彼进吾退,彼退吾进,不与之战,务在夺其心而耗其气。」

这是什么?毛主席最推崇的游击战呀。

再看看他三十来岁时的远见:「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意思是:金国六十年后肯定灭亡,但是金国灭亡之后,中国才面临真正的大患。这个大患,就是蒙古。

果然,六十二年后,蒙古干掉了金国,开始收拾南宋。

这神一样的预言,没有军事战略眼光是不可能做出的。

结果呢?「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些平乱的策略著作,朝廷根本不会看,还不如回家读《树木种植技术》。

所以,如果你也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想想辛弃疾,就没那么忧伤了。

腰间的吴钩宝刀都快生锈了,还没杀过敌。他喝了一碗酒,登上一个叫赏心亭的亭子。

01

公元 1157 年,大宋首都开封,此时已被金国占领。

一座朱门大院内,一个年轻人喝完一杯爷爷泡的茶,就要离开家了。

那一年,他十八岁,要去做大事。

爷爷叫辛赞,是当时的开封市市长,但一心想要抗金,收复中原。可是他已经老了,重任落在年轻人身上。

他想让孙子长成一代猛男,就像西汉名将霍去病一样,于是给孙子取名:辛弃疾。

辛弃疾是济南人,从他出生那里就是沦陷区。父亲死于战争,他从小由爷爷辛赞带大。

众所周知,由爷爷带大的孩子,一般都很厉害。比如,葫芦娃兄弟。

但葫芦娃是每人只有一个绝招,而辛弃疾是一个全能天才。

02

彼时,南北对峙期间,南宋对金国占领区过来的人很谨慎,称为「归正人」,跟从良一个意思,明摆着搞地域歧视。

所以要想取得南宋的信任,就得拿出诚意。

那好,我就备几份大礼。

年轻的辛弃疾,用了两三年时间,玩了几把 cosplay(角色扮演)。

首先,他借着赶考的机会,去了燕京,当时的燕京是金国首都。辛弃疾考完试,没像别的同学那样喝酒撸串,而是骑着单车满城转悠,把金国的高官住所、军营位置、政府要员之类的情报,摸了个门儿清,还绘制了地图。

这个时候,他就是邦德,詹姆斯 · 邦德

第二件事,是几年后组建了一支两千人的小部队,跟金军打游击战,还带领同志们学习持久战的精神,要跟金国死磕到底。

这时,他很像他的山东老乡宋江。

第三,在他二十三岁那年,有个叫张安国的叛徒,杀了即将投靠南宋的爱国领袖。辛弃疾就带着五十个兄弟,冲到五万人的金军大营,愣是把张安国绑了出来。

这时,他又成了赵子龙

总之,青年时代的辛弃疾,一点都不像个写歌词的。

宋孝宗惊呆啦,这货是个大猛人啊。当场表示:来了就是大宋人。

03

然而,辛弃疾到了南宋,发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知乎用户 李超字子躍 发表

《美芹十论》 辛弃疾

知乎用户 陌如冰​ 发表

我说一部对我个人来说最有可读点的。。不是一篇。。

《龙川文集》,南宋,陈亮著。

那次国学史上经典的陈朱论儒 (陈亮和朱熹) 只是其中一个小看点。。此外《酌古论》、《中兴五论》都十分可读。。

陈亮不仅是试图贯通诸子的思想家,也是有着超凡的政治和军事见地的思想家。。

当年辛弃疾就是和性情同样豪放的陈亮在鹅湖之会上一见如故,多日不舍离去,畅谈军事,忆起往昔。。写下了那篇著名的 “醉里挑灯看剑”。。哀叹彼此的命运。。此君四十多岁的时候才考出了功名,以进士第一及第,最终死于赴任的路上。。顺便也推荐一下辛弃疾的《美芹十论》

最后一提。。我朝太祖除了喜读《资治通鉴》和《哀江南赋》外,也喜读《龙川文集》。。所以陈亮的军事思想才会被彪炳为军事辩证法→_→

知乎用户 萧楚白​ 发表

中国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有一位帝王之师,专门教为帝之术,作品和房中术一起成为历代帝王枕边书。

这个人叫做:韩非。

![](data:image/svg+xml;utf8,)

他的并非严格政论文的法家名著《韩非子》中有好几篇吊炸天,说实话,说真话,提建议的政论文,如《五蠹》,从进化论角度谈起:

民之政计,皆就安利如辟危穷。今为之攻战,进则死于敌,退则死于诛,则危矣。

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穷危之所在也,民安得勿避?故事私门而完解舍,解舍完则远战,远战则安。行货赂而袭当涂者则求得,求得则私安,私安则利之所在,安得勿就?是以公民少而私人众矣。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

  是故乱国之俗:

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

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

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

此五者,邦之蠹也。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以上是部分原文,全文翻译如下:

在上古时代,人口稀少,鸟兽众多,人民受不了禽兽虫蛇的侵害。这时候出现了—位圣人,他发明在树上搭窝棚的办法,用来避免遭到各种伤害;人们因此很爱戴他,推举他来治理天下,称他为有巢氏。

当时人民吃的是野生的瓜果和蚌蛤,腥臊腐臭,伤害肠胃,许多人得了疾病。

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位圣人,他发明钻木取火的方法烧烤食物,除掉腥臊臭味;人们因而很爱戴他,推举他治理天下,称他为隧人氏。

到了中古时代,天下洪水泛滥,鲧和他的儿子禹先后负责疏通河道,排洪治灾。

近古时代,夏桀和殷纣的统治残暴昏乱,于是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

如果到了夏朝,还有人用在树上搭窝棚居住和钻木取火的办法生活,那一定会被鲧、禹耻笑了;

如果到了殷周时代,还有人要把挖河排洪作为要务的话,那就一定会被商汤、武王所耻笑。

既然如此,那么在今天要是还有人推崇尧、舜、禹、场、武王的政治并加以实行的人,定然要被现代的圣人耻笑了。

因此,圣人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而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政治措施。

有个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碰断了脖子死了。从此这个末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死兔子。

他当然不可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现在假使还要用先王的政治来治理当代的民众,那就无疑属于守株待兔之类的人了。

在古代,男人不用耕种,野生的果实足够吃的;妇女不用纺织,禽兽的皮足够穿的。不用费力而供养充足。

人口少而财物有余,所以人们之间用不着争夺。因而不实行厚赏,不实行重罚,而民众自然安定无事。现在人们养有五个儿子并不算多,每个儿子又各有五个儿子,祖父还没有死就会有二十五个孙子。

因此,人口多了,而财物缺乏;费尽力气劳动,还是不够吃用。所以民众互相争夺,即使加倍地奖赏和不断地惩罚。结果仍然免不了要发生混乱。

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住的是没经修整的茅草房,连栋木椽子都不曾刨光;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场;冬天披坏小鹿皮,夏天穿着麻布衣。就是现在看门奴仆的生活,也不比这差。

禹统治天下的时候,亲自拿着锹锄带领人们干活,累得大腿消瘦,小腿上的汗毛都磨没了,就是奴隶们的劳役也不比这苦。

这样说来,古代把天子的位置让给别人,不过是逃避看门奴仆般的供养,摆脱奴隶样的繁重苦劳罢了;所以把天下传给别人也并不值得赞美。

如今的县令,一旦死了,他的子孙世世代代总有高车大马,所以人们都很看重。

因此,人们对于让位这件事,可以轻易地辞掉古代的天子,却难以舍弃今天的县官;原因即在其间实际利益的大小很不—样。居住在山上要到谷底汀水的人,逢年过节用水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居住在洼地饱受水涝灾害的人,却要雇人来挖渠排水。

所以在荒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连自己的幼弟来了也不肯管饭;在好年成的收获季节,即使是疏远的过客也总要招待吃喝。

不是有意疏远自己的骨肉而偏爱过路的客人,而是因为存粮多少的实际情况不同。

因此,古人轻视财物。并不是因为仁义,而是由于财多;今人互相争夺,并不是因为卑鄙,而是由于财少。古人轻易辞掉天子的职位,并不是什么风格高尚,而是因为权势很小;今人争夺官位或依附权势,也不是什么品德低下,而是因为权大势重。所以圣人要衡量财物多少、权势大小的实况制定政策。刑罚轻并不是仁慈,刑罚重并不是残暴,适合社会状况行动就是了。因此,政事要根据时代变化,措施要针对社会事务。

古代周文王地处丰、镐一带,方圆不过百里,他施行仁义的政策感化了西戎。进而统治了天下。

徐偃王统治着汉水东面的地方,方圆有五百里,他也施行仁义的政策,有三十六个国家向他割地朝贡。楚文王害怕徐国会危害到自己,便出兵伐徐灭了徐国。

所以周文王施行仁义得了天下,而徐偃王施行仁义却亡了国;这证明仁义只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今天。

所以说;时代不同了,政事就会随之不同。在舜当政的时候,苗族不驯服,禹主张用武力去讨伐,舜说:“不行。我们推行德教还不够深就动用武力,不合乎道理。” 于是便用三年时间加强德教,拿着盾牌和大斧跳舞,苗族终于归服了。

到了共工打仗的时候,武器短的会被敌人击中,销甲不坚固的便会伤及身体;这表明拿着盾牌和大斧跳舞的德政方法只能用于古代而不能用于当今。所以说:情况变了,措施也要跟着改变。

上古时候人们在道德上竞争高下,中古时候人们在智谋上角逐优劣,当今社会人们在力量上较量输赢。齐国准备进攻鲁国,鲁国派子贡去说服齐人。齐人说:“你的话说得不是不巧妙,然而我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说的这套空话。”

于是出兵攻打鲁国,把齐国的国界推进到距鲁国都城只有十里远的地方。所以说徐偃王施行仁义而徐亡了国,子贡机智善辩而鲁失了地。

由此说来,仁义道德、机智善辩之类,都不是用来保全国家的正道。如果当初抛弃徐偃王的仁义,不用子贡的巧辩,而是依靠徐、鲁两国的实力,去抵抗有万辆兵车的强敌,那么齐、楚的野心也就不会在这两个国家里得逞了。

古今社会风俗不同,新旧政治措施也不一样。如果想用宽大和缓的政策去治理剧变时代的民众,就好比没有缰绳和鞭子却要去驾驭烈马一样,这就会产生不明智的祸害。现在,儒家和墨家都称颂先王,说他们博爱天下一切人,就如同父母爱子女一样。用什么证明先王如此呢?

他们说:“司寇执行刑法的时候,君主为此停止奏乐;听到罪犯被处决的报告后,君主难过得流下眼泪。” 这就是他们所赞美的先王。如果认为君臣关系能像父子关系一样,天下必能治理得好,由此推论开去,就不会存在父子之间发生纠纷的事了。

从人类本性上说,没有什么感情能超过父母疼爱子女的,然而大家都一样疼爱子女,家庭却未必就和睦。君主即使深爱臣民,何以见得天下就不会发生动乱呢?何况先王的爱民不会超过父母爱子女,子女不一定不背弃父母,那么民众何以就能靠仁爱治理好呢?再说按照法令执行刑法,而君主为之流泪;这不过是用来表现仁爱罢了,却并非用来治理国家的。流泪而不想用刑,这是君主的仁爱;然而不得不用刑,这是国家的法令。先王首先要执行法令,并不会因为同情而废去刑法,那么不能用仁爱来治理国家的道理也就明白无疑了。

况且人们一向就屈服于权势,很少能被仁义感化的。孔子是天下的圣人,他修养身心,宣扬儒道,周游列国,可是天下赞赏他的仁、颂扬他的义并肯为他效劳的人才七十来个。可见看重仁的人少,能行义的人实在难得。所以天下这么大,愿意为他效劳的只有七十人,而倡导仁义的只有孔子一个。

鲁哀公是个不高明的君主,面南而坐,统治鲁国,国内的人没有敢于不服从的。民众总是屈服于权势,权势也确实容易使人服从;所以孔子反倒做了臣子,而鲁哀公却成了君主。孔子并不是服从于鲁哀公的仁义,而是屈服于他的权势。因此,要讲仁义,孔子就不会屈服于哀公;要讲权势,哀公却可以使孔子俯首称臣。现在的学者们游说君主,不是要君主依靠可以取胜的权势,而致力于宣扬施行仁义就可以统治天下;这就是要求君主一定能像孔子那样,要求天下民众都像孔子门徒。这在事实上是肯定办不到的。

现在假定有这么一个不成材的儿子,父母对他发怒,他并不悔改;乡邻们加以责备,他无动于衷;师长教训他,他也不改变。拿了父母的慈爱、乡邻的帮助、师长的智慧这三方面的优势同时加在他的身上,而他却始终不受感动,丝毫不肯改邪归正。

直到地方上的官吏拿着武器,依法执行公务,而搜捕坏人的时候,他这才害怕起来,改掉旧习,变易恶行。所以父母的慈爱不足以教育好子女,必须依靠官府执行严厉的刑法;这是由于人们总是受到慈爱就娇纵,见到威势就屈服的缘故。因此,七丈高的城墙,就连善于攀高的楼季也不能越过,因为太陡;干丈高的大山,就是瘸腿的母羊也可以被赶上去放牧,因为坡度平缓。所以明君总要严峻立法并严格用刑。十几尺布帛,一般人见了也舍不得放手;熔化着的百镒黄金,即使是盗跃也不会伸手去拿。

不一定受害的时候,十几尺的布帛也不肯丢掉;肯定会烧伤手时,就是百镒黄金也不敢去拿。所以明君—定要严格执行刑罚。因此,施行奖赏最好是丰厚而且兑,使人们有所贪图;进行刑罚最好严厉而且肯定,使人们有所畏惧;法令最好是一贯而且固定,使人们都能明白。所以君主施行奖赏不随意改变,执行刑罚不轻易赦免 5 对受赏的人同时给予荣誉,对受罚的人同时给予谴责。这样一来,不管贤还是不贤的人,都会尽力而为了。

现在就不是这样。正是因为他有功劳才授予他爵位的,却又鄙视他做官;因为他从事耕种才奖赏他,却又看不起他经营家业;因为他不肯为公干事才疏远他,却又推祟他不羡慕世俗名利;因为他违犯禁令才给他定罪,却又称赞他勇敢。是毁是誉,是赏是罚。执行起来竞如此自相矛盾;所以法令遭到破坏,民众更加混乱。

现在假如自己的兄弟受到侵犯就一定帮他反击的人,被认为是正直;知心的朋友被侮辱就跟随着去报仇的人,被认为是忠贞。这种正直和忠贞的风气形成了,而君主的法令却被冒犯了。君主推崇这种忠贞正直的品行,却忽视了他们违犯法令的罪责,所以人们敢于逞勇犯禁,而官吏制止不住。对于不从事耕作就有吃有穿的人.说他有本事;对于没有军功就获得官爵的人,说他有才能。这种本事和才能养成了,就会导致国家兵力衰弱、土地荒芜了。君主赞赏这种本事和才能,却忘却兵弱地荒的祸害;结果谋私的行为就会得逞,而国家的利益就要落空。

儒家利用文献扰乱法纪,游侠使用武力违犯禁令,而君主却都要加以礼待,这就是国家混乱的根源。犯法的本该判罪,而那些儒生却靠着文章学说得到任用;犯禁的本该处罚,而那些游侠却靠着充当刺客得到豢养。

所以,法令反对的,成了君主重用的;官吏处罚的,成了权贵豢养的。法令反对和君主重用,官吏处罚和权贵豢养,四者互相矛盾,而没有确立一定标准,即使有十个黄帝,也不能治好天下。所以对于宣扬仁义的人不应当加以称赞,如果称赞了,就会妨害功业;对于从事文章学术的人不应当加以任用,如果任用了,就会破坏法治。楚国有个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便到令尹那儿吉发,令尹说:“杀掉他:” 认为他对君主虽算正直而对父亲却属不孝。结果判了他死罪。由此看来,君主的忠臣倒成了父亲的逆子。

鲁国有个人跟随君土去打仗,屡战屡逃;孔子向他询问原因,他说:“我家中有年老的父亲,我死后就没人养活他了。” 孔子认为这是孝子,便推举他做丁官。由此看来。父亲的孝子恰恰是君主的叛臣。所以令尹杀了直躬,楚国的坏人坏事就没有人再向上告发了;孔子奖赏逃兵.鲁国人作战就要轻易地投降逃跑。君臣之间的利害得失是如此不同,而君主却既赞成谋求私利的行为。又想求得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是肯定没指望的。

古时候,苍颉创造文字,把围着自己绕圈子的叫做 “私”。与“私” 相背的叫做“公”。公和私相反的道理,是苍颉就已经知道厂的。现在还有人认为公私利益相同,这是犯了没有仔细考察的错误。那么为个人打算的话,没有什么比修好仁义、熟悉学术的办法更好了。

修好仁义就会得到君主信任。得到君主信任就可以做官;熟悉学术就可以成为高明的老师。成了高明的老师就会显荣。对个人来说。这是最美的事了。然而没有功劳的就能做官。没有爵位就能显荣,形成这样的政治局面。国家就一定陷入混乱,君主就一定面临危险了。所以,互不相容的事情,是不能并存的。杀敌有功的人本该受赏,却又崇尚仁爱慈惠的行为;攻城大功的人本该授予爵禄。却又信奉兼爱的学说:采用坚固的铠甲、锋利的兵器来防备战乱,却又提倡宽袍大带的服饰;国家富足靠农民。打击敌人靠士兵,却又看重从事于文章学术事业的儒生;不用那些尊君守法的人,而去收养游侠刺客之类的人。

如此理政,要想使国家太平和强盛足不可能的。国家太平的时候收养儒生和游侠,危难来临的时候要用披坚执锐的士兵;国家给予利益的人并不是国家所要用的人.而国家所要用的人又得不到任何好处。结果从事耕战的人荒废了自己的事业,而游侠和儒生却—天天多了起来,这就是社会陷于混乱的原因所在。

况且社会上所说的贤。是指忠贞不欺的行为;所说的智,是指深奥玄妙的言辞。那些深奥玄妙的言辞,就连最聪明的人也难以理解。现在制定民众都得遵守的法令,却采用那些连最聪明的人也难以理解的言辞,那么民众就无从弄懂了。

所以,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是不会追求精美饭菜的;连粗布短衣都穿不上的人,是不会期望华丽衣衫的。治理社会事务,如果紧急的还没有办好,那么可从缓的就不必忙着去办。现在用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措施,凡属民间习以为常的事。或普通人明知的道理不加采用,却去期求连最聪明的人都难以理解的说教,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了。

所以那些深奥玄妙的言辞,并不是人民所需要的。至于推崇忠贞信义的品行。必将尊重那些诚实不欺的人;而诚实不欺的人,也没有什么使人不行欺诈的办法。平民之间彼此交往,没有大宗钱财可以互相利用,没有大权重势可以互相威胁。所以才要寻求诚实不欺的人。如今君主处于统治地位,拥有整个国家的财富,完全有条件掌握重赏严罚的权力,可以运用法术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那么即使有田常、子罕—类的臣子也是不敢行欺的,何必寻找那些诚实不欺的人呢?

现今的忠贞信义之十不满十个。而国家需要的官吏却数以百计;如果一定要任用忠贞信义之士。那么合格的人就会不敷需要;合格的人不敷需要,那么能够把政事治理好的官就少,而会把政事搞乱的官就多了。所以明君的治国方法,在于专 实行法治,而不寻求有智的人;牢牢掌握使用官吏的权术。而不欣赏忠信的人。这样,法治就不会遭到破坏而官吏们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现在君主对于臣下的言论。喜欢悦耳动听而不管是否恰当;对于臣下的行事,仅欣赏他的名声而不责求做出成效。因此天下很多人说起话来总是花言巧语,却根本不切合实用,结果弄得称颂先王、高谈仁义的人充满朝廷,而政局仍不免于混乱;立身处世的人竞相标榜清高,不去为国家建功立业。结果有才智的人隐居山林,推辞俸禄而不接受,而兵力仍不免于削弱。

兵力不免于削弱。政局不免于混乱,这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因为民众所称赞的,君主所优待的,都是些使国家混乱的做法。现在全国的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治国,每家每户都藏有商鞅和管仲的法典,国家却越来越穷,原因就在于空谈耕作的人太多,而真正拿起农具种地的人太少。全国的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打仗,每家每户都藏有孙子和吴起的兵书,国家的兵力却越来越弱;原因就在于空谈打仗的人太多.而真正穿起铠甲上阵的人太少。

所以明君只使用民众的力量,不听信高谈阔论;奖赏人们的功劳,坚决禁止那些无用的言行。这样民众就会拼命为君主出力。耕种是需要花费气力吃苦耐劳的事情。而民众印愿意去干,因为他们认为可以由此得到富足。打仗是十外危险的事情。而民众却愿意去于。因为他们认为可以出此获得显贵。如今只要擅长文章学术,能说会道。无需有耕种的劳苦就可以获得富足的实惠。无需冒打仗的危险便可以得到尊贵的官爵,那么人们谁不乐意这样干呢?结果就出现了一百个人从事于智力活动,却只有一个人致力于耕战事业的状况。

从事于智力活动的人多了,法治就要遭到破坏;致力于耕战事业的人少了,国家就会变得贫穷。这就是社会所以混乱的原因。

因此,在明君的国家里,不用有关学术的文献典籍。而以法令为教本;禁绝先王的言论,而以官吏为老师;没有游侠刺客的凶悍,而只以杀敌立功为勇敢。这样,国内民众的一切言论都必须遵循法令,—切行动都必须归于为国立功,一切勇力都必须用到从军打仗上。正因如此。太平时期国家就富足,战争时期兵力就强盛,这便奠定了称王天下的资本。既拥有称五天下的资本,义善于利用敌国的弱点;建立超过五帝、赶上三王的功业,一定得采用这种办法。

现在却不是这样。儒士、游侠在国内恣意妄为,纵横家在国外大造声势。内外形势尽行恶化,就这样来对付强敌。不是太危险了吗?所以那些谈论外交问题的臣子们,不是属于合纵或连衡中的哪一派,就是怀有借国家力量来报私仇的隐衷。所谓合纵。就是联合众多弱小国家去攻打一个强大国家;所谓连衡,就是依附于一个强国去攻打其他弱国。这都不是保全国家的好办法。现在那些主张连衡的臣子都说:“不依附大国,一遇强敌就得遭殃。”

侍奉大国不一定有什么实际效应,倒必须先献出本国地图,呈上政府玺印,这样才得以请求军事援助。献出地图,本国的版域就缩小了;呈上空印,君主的声望就降低了。版域缩小。国家就削弱了;声望降低。政治上就混乱了。侍奉大国实行连衡。还来不及看到什么好处,却已丧失了国土,搞乱了政治。那些主张合纵的臣子都说:“不救援小国去进攻大国,就失了各国的信任;失去了各国的信任,国家就面临危险;国家面临危险。君主地位就降低了。” 援救小国不一定有什么实惠可言。倒要起兵去和大国为敌。援救小国木必能使它保存下来。而进攻大国未必就不失误一有失误,就要被大国控制了。出兵的话,军队就要吃败仗;退守的话,城池就会被攻破。援救小国实行合纵。还来不及看到什么好处,却已使国土被侵吞,军队吃败仗。所以,侍奉强国,只能使那些搞连衡的人凭借外国势力在国内捞取高官;援救小国,只能使那些搞合纵的人凭借国内势力从国外得到好处。国家利益没有确立起来,而臣下倒先把封地和厚禄都弄到手了。尽管君主地位降低了,而臣下反而抬高了;尽管国家土地削减了,而私家却变富了。

事情如能成功.纵横家们就会依仗权势长期受到重用;事情失败的话,纵横家们就会凭借富有引退回家享福。君主如果听信臣下的游说,事情还没办成就已给了他们很高的爵位俸禄,事情失败得不到处罚;那么,那些游说之士谁不愿意用猎取名利的言辞不断去进行投机活动呢?所以国破君亡局面的出现,都是因为听信了纵横家的花言巧语造成的。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君主分不清公私利益,不考察言论是公正确,事败之后也没有坚决地实行处罚。纵横家们都说:“进行外交活动,收效大的可以统—天下,收效小的也可以保证安全。” 所谓统—天下,提的是能够打败别国;所谓保旺安全,指的是本国不受侵犯。兵强就能打败别国。国安就不可能被人侵犯。而国家的强盛和安定并不能通过外交活动取得,只能靠搞好内政。现在不在国内推行法术,却要一心在外交上动脑筋。就必然达下到国家安定富强的目的了。

乡间谚语说:“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这就是说,物质条件越好越容易取得功效。所以国家安定强盛,谋事就容易成功;国家衰弱混乱,计策就难以实现。所以用于秦国的计谋,即使改变十次也很少失败;用于燕国的计谋,即使改变一次也很难成功。这并不是被秦国任用的人智慧必高,被燕国任用的人脑子必笨,而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治乱条件大不相同。所以西周背弃秦国参予合纵,只一年工夫就被吞灾了;卫国背离魏国参与连衡,仅半年工夫就被消灭了。这就是说合纵灭了西周,连衡亡了卫国。假使西周和卫国不急于听从合纵连横的计谋,而将国内政治严加整顿,明定法律禁令,信守赏罚制度,努力开发土地来增加积累,使民众拼死去坚守城池;那么.别的国家夺得他们的土地吧,好处不多。而进攻这个国家吧,伤亡很大。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不敢自我拖累在坚城之下,从而促使强敌自己去衡量其中的害处,这才是保证本国必然不会灭亡的办法。丢掉这种必然不会亡国的办法,却去搞势必会招致亡国的事情,这是治理国家的人的过错。外交努力陷于困境,内政建设陷于混乱,那么国家的灭亡就无法挽救了。

人们的习惯想法,都是追求安逸和私利而避开危险和穷苦。如果让他们去打仗。前进会被敌人杀死,后退要受军法处置,就处于危险之中了。放弃个人的家业,承受作战的劳苦,家里有困难而君主不予过问,就置于穷困之中了。穷困和危险交加,民众怎能不逃避呢?所以他们投靠私门贵族,求得免除兵役,兵役免除了就可以远离战争,远离战争也就可以得到安全了。用钱财贿赂当权者就可以达到个人欲望,欲望一旦达到也就得到了实际利益。平安有利的事情明摆在那里,民众怎能不去追求呢?这样一来,为公出力的人就少了,而依附私门的人就多了。

明君治理国家的政策,总是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闭的人尽量减少。而且名位卑下;以免从事农耕的人少而致力于工商业的人多。

现在社会上向君主亲近的侍臣行贿托情的风气很流行,这样官爵就可以用钱买到;官爵可以用钱买到,那么工商业者的地位就不会低贱了。投机取巧非法获利的活动可以在市场上通行,那么商人就不会少了。他们搜括到的财富超过了农民收入的几倍,他们获得的尊贵地位也远远超过从事耕战的人,结果刚正不阿的人就越来越少,而经营商业的人就越来越多。

因此,造成国家混乱的风气是:那些著书立说的人,称引先王之道来宣扬仁义道德;讲究仪容服饰而文饰巧辩言辞,用以扰乱当今的法令,从而动摇君主的决心。那些纵横家们,弄虚作假,招摇撞骗,借助于国外势力来达到私人目的,进而放弃了国家利益。那些游侠刺客,聚集党徒,标榜气节,以图显身扬名,结果触犯国家禁令。那些逃避兵役的人,大批依附权臣贵族,肆意行贿,而借助于重臣的请托,逃避从军作战的劳苦。那些工商业者,制造粗劣器具,积累奢侈资财。囤积居奇,待机出售,希图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

上述这五种人,都是国家的蛀虫。君主如果不除掉这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不广罗刚直不阿的人,那么。天下即使出现破败沦亡的国家,地削名除的朝廷,也不足为怪了。

知乎用户 於陵子 4869 发表

柳宗元《封建论》,读完后对他五体投地,对于政治制度的深刻认识,简直超越时代。

1. 从人类起源开始,提出了人类团结求生出现群体,群体相互斗争、联合进而产生高一级群体,一步步直到天子,并产生了若干制度条例。

2. 周朝灭绝在于封建制度,秦朝灭绝不在郡县制度而在暴政

3. 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军(指藩镇)而无叛州,这分析直接阐明郡县制的巨大优点——忠诚于朝廷特别是皇帝。

4. 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比起那些舞文弄墨、厚古薄今、没有治国经验的腐儒们,柳河东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

几个月前的回答这几天涨了几十个赞,在下受宠若惊,谢过诸位

知乎用户 故紙堆裏寄此生 发表

谢邀。

魏徵《十渐不克终疏》

**《十渐不克终疏》**拆分开来:

  • ——十条;十项。
  • ——渐渐。
  • 不克终——,能够。,完成,成就。不能终,不能善始善终。即不能**像执政之初那样「一直」**认真、节俭为政。
  • ——文体(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

把题目补充完整即为**《十项渐不能完成之事》**。

[

古文观止译注

¥67.00 起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1976654147960832-0&p=JF8AAQsDIgZlGFwVAhoDURNTFzISBVQeUhUKFzcRRANLXSJeEF4aVwkMGQ1eD0kdSVJKSQVJHBIFVB5SFQoXGAxeB0gyUAMRGQARWVplUmlffmMQVzxbGFJqYgtZK1scAhAPVBpbEgEiB1QaWxEHEQRTGmslAhc3B3WDo7TKouQHj7-Nx4_CK1olAhUHXRJSEAQRAlAdUyUCGgNlzfWB15q4jKv-w6i80tirjpypxrnTK2slASJcAE8SUB4SBVMbUxMFFQNQG14TChUGXBlYCQMiB1QaWx0DEANWHTUUbBIPVR5dFgAXBlErWyUBIlk7GggVUhtTVx81T1wWTg5NHk1sEgZVHVkcABI3VxpaFwA)

[

古文辞类纂评注

¥87.00 起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1976984625655808-0&p=JF8AAQsDIgZlGFwVAhoDURNTFzISBFUTXBYGFzcRRANLXSJeEF4aVwkMGQ1eD0kdSVJKSQVJHBIEVRNcFgYXGAxeB0gyWnwMGRBSYVZkLmE6QkBlVwFpW0ZLRAtZK1scAhAPVBpbEgEiB1QaWxEHEQRTGmslAhc3B3WDo7TKouQHj7-Nx4_CK1olAhUHXRJSEAsTBVYfXyUCGgNlzfWB15q4jKv-w6i80tirjpypxrnTK2slASJcAE8SUB4SBVMbUxMFGg5QHFgRBRYDXBpSCQMiB1QaWx0DEANWHTUUbBIPVR5dFgAXBlErWyUBIlk7GgtFVRBSUBg1T1wWTggfBxFsEgZVHl0VAxo3VxpaFwA)

[

经史百家杂钞(全注全译)

¥373.00 起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1977501212835840-0&p=JF8AAXsDIgZlGFwVAhoDURNTFzISBFAcXBEEEjcRRANLXSJeEF4aVwkMGQ5DBENVRlhKQA4KUExbS0MeQV4NXhBHBhtASENZG1gQBRUDUxtMVQ5mfi1yL0x9UXAKbwNxZmZBIXkGZmBbVRNvAGVRdV0pUjtNA3ZlHHsbdUpIZDdSJ1N1EH8GeDhuVWV-JX0iZldOcDx_A31ddnQifjt1a3ZFD34_YWZrdD5bLWxYQnMmTgwlWVBFFkYFb1JwYk9vQVB9ZnM9TyFLYh4LZRtSFQAaBlQbXBYyEgZUG18QAREBVCtrFQciVTvD7aPat7ZJz_Ga15qQZRprFQUSD1wSXh0BFQJQE2sVChY3g7XPwIqt3uW-jb-sx4rlztK-1qyBZStrFjJJUgFSHgkCEAFVE10TBhMHVhtYHAAWDlAaRxQyEgZUG1MUABYEU3VaewIaB1AdWBcHEwNlG1glASJZOxoIFVIbBVxMNU9cFk4KWQRAbBIGVR1eEAQVN1caWhcA)

[

文学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珍藏本)

京东

¥425.3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1979387005378560-0&p=JF8AAXsDIgZlGFwVAhoDURNTFzISBl0YWBUFFTcRRANLXSJeEF4aVwkMGQ5DBENVRlhKQA4KUExbS0MeQV4NXhBHBhtASENZG1odAREHUhxMVQ5mfiVLLExXVXBXcwNxZmZBIXkGZmBbVRNvAGVRdV0pUjtNA3ZlHHsbdUpIZDdSJ1N1EH8GeDhuVWV-JX0iZldOcDx_A31ddnQifjt1a3ZFD34_YWZrdD5bLWxYQnMmTgwlBmpZDG0FXnp3RC8FMFFZaFAXSw1GVB4LZRtSFQAaBlQbXBYyEgZUG18QAREBVCtrFQciVTvD7aPat7ZJz_Ga15qQZRprFQUSD1wSXxcEFQZRHGsVChY3g7XPwIqt3uW-jb-sx4rlztK-1qyBZStrFjJJUgFSHgkCEAFVE10dABsBVBpfFwQbA1IaRxQyEgZUG1MUABYEU3VaewIaB1AdWBcHEwNlG1glASJZOxoIFQpCVVAbNU9cFk4cTAFMbBIGVR5fFgIXN1caWhcA)

[

全唐文

京东

¥535.5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1977668800499712-0&p=JF8AAXsDIgZlGFwVAhoDURNTFzISBlUTWxQGEjcRRANLXSJeEF4aVwkMGQ5DBENVRlhKQA4KUExbS0MeQV4NXhBHBhtASENZG1oVChIGURtMVQ5mfiV5InZhVnAsbwNxZmZBIXkGZmBbVRNvAGVRdV0pUjtNA3ZlHHsbdUpIZDdSJ1N1EH8GeDhuVWV-JX0iZldOcDx_A31ddnQifjt1a3ZFD34_YWZrdD5bLWxYQnMmTgwlCkUEEkkdXGBycU9GU2hfUgEJHCZmRB4LZRtSFQAaBlQbXBYyEgZUG18QAREBVCtrFQciVTvD7aPat7ZJz_Ga15qQZRprFQUSD1wSXh0FFQVdGGsVChY3g7XPwIqt3uW-jb-sx4rlztK-1qyBZStrFjJJUgFSHgkCEAFVE10TBRUOXBpaEAoaAVUYRxQyEgZUG1MUABYEU3VaewIaB1AdWBcHEwNlG1glASJZOxoIFlFGUlJLNU9cFk4LRAIcbBIGVRhZFAsWN1caWhcA)

[

全唐文补编(上中下)

京东

¥367.1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1977757014962176-0&p=JF8AAXsDIgZlGFwVAhoDURNTFzISBlUYXRIFFTcRRANLXSJeEF4aVwkMGQ5DBENVRlhKQA4KUExbS0MeQV4NXhBHBhtASENZG1oVARQAUhxMVQ5mfiV5LEx5THBXcwNxZmZBIXkGZmBbVRNvAGVRdV0pUjtNA3ZlHHsbdUpIZDdSJ1N1EH8GeDhuVWV-JX0iZldOcDx_A31ddnQifjt1a3ZFD34_YWZrdD5bLWxYQnMmTgwlfld_Il4_a0t3ZCtEPl1We2w-W11DRB4LZRtSFQAaBlQbXBYyEgZUG18QAREBVCtrFQciVTvD7aPat7ZJz_Ga15qQZRprFQUSD1wSXh0LFAJWGGsVChY3g7XPwIqt3uW-jb-sx4rlztK-1qyBZStrFjJJUgFSHgkCEAFVE10TBBYBVBteHQURB1McRxQyEgZUG1MUABYEU3VaewIaB1AdWBcHEwNlG1glASJZOxoIFQtAVAJPNU9cFk4UGRpNbBIGVRlaEwEaN1caWhcA)

[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附索引 套装 1-4 册)

¥760.00 起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1977969959800832-0&p=JF8AAXsDIgZlGFwVAhoDURNTFzISBFUcWxQCFjcRRANLXSJeEF4aVwkMGQ5DBENVRlhKQA4KUExbS0MeQV4NXhBHBhtASENZG1gVBRIGVR9MVQ5mfi15L0xhVnMsfwNxZmZBIlMGZWBbQRN4EGZxdV0HUixnAmFlHHsbdVpIZDdSHVNiEHwsYjh2VWV-JX0iZldOcDxrA31ddnQifjh-dRJBE2wvYWZrdD5bLWxYQXAcfAwlBUVMF2A6flxyeSNJQW8GdkBdASJ0Yh4LZRtSFQAaBlQbXBYyEgZUG18QAREBVCtrFQciVTvD7aPat7ZJz_Ga15qQZRprFQUSD1wSXxQAGwddHWsVChY3g7XPwIqt3uW-jb-sx4rlztK-1qyBZStrFjJJUgFSHgkCEAFVE10TChUPXR9THAMTDlcYRxQyEgZUG1MUABYEU3VaewIaB1AdWBcHEwNlG1glASJZOxoIFQpGDwAcNU9cFk4VHBxUbBIGVRhdFwYQN1caWhcA)

第一段:提出总论点(指出太宗根本问题)——不能慎终如始(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
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
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

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
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第二段:先言唐太宗此前的辉煌功业,接着指出「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引出下文「**十条『**渐不克终』之事」。

伏惟陛下年甫弱冠,大拯横流,削平区宇,肇开帝业。贞观之初,时方克壮,抑损嗜欲,躬行节俭,内外康宁,遂臻至治。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
臣自擢居左右,十有余年,每侍帷幄,屡奉明旨。常许
仁义之道
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一言兴邦,斯之谓也。德音在耳,敢忘之乎?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谨以所闻,列之于左:

第三段:第一条——堕志(无为无欲清静之志→耽于物质享受)。

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考之于今,其风渐坠。听言则远超于上圣,论事则未逾于中主。何以言之?汉文、晋武俱非上哲。汉文辞千里之马,晋武焚雉头之裘。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此其渐不克终一也。

第四段:第二条——劳民(爱民犹子,无所营为忽忘卑俭,轻用人力,畏民骄逸而劳役之)。

昔子贡问理人于孔子,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其无畏?」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
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
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以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者哉?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此其渐不克终二也。

第五段:第三条——塞谏(损己以利物→纵欲以劳人)。

陛下贞观之初,损己以利物;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
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或时欲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此,不便我身。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此其渐不克终三也。

第六段:第四条——环境(亲贤臣疏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惟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莫知其是,则不间而自疏;不见其非,则有时而自昵。昵近小人,非致理之道;疏远君子,岂兴邦之义?此其渐不克终四也。

第七段:第五条——奢靡(捐金抵璧,反朴还淳→好尚奇异)。

《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人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弗育于国。」
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反朴还淳。
顷年以来,好尚奇异。难得之货,无远不臻,珍玩之作,无时能止。
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末作滋兴而求丰实,其不可得亦已明矣。此其渐不克终五也。

第八段:第六条——选人(求贤如渴→由心好恶)。

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任之。取其所长,恒恐不及。
近岁以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远之。
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所毁之人,未必可信于所举,积年之行,不应顿失于一朝。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
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所以人思苟免,莫能尽力。此其渐不克终六也。

第九段:第七条——畋猎(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过三驱之礼,尽盘游之娱)。

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
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
遂使盘游之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或时教习之处,道路遥远,侵晨而出,入夜方还。以驰骋为欢,莫虑不虞之变。事之不测,其可救乎?此其渐不克终七也。

第十段:第八条——待臣(上下同心,君臣交泰→虽有聪辩之略,莫能申其忠款)。

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然则君之待臣,义不可薄。
陛下初践大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达,咸思竭力,心无所隐。
顷年以来,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所见,欲言则颜色不接,欲请又恩礼不加。
间因所短,诘其细过,虽有聪辩之略,莫能申其忠款。而望上下同心,君臣交泰,不亦难乎?此其渐不克终八也。

第十一段:第九条——自满(屈己从人,恒若不足→意蔑前王,心轻当代)。

不可长,不可纵,不可极,不可满」四者,前王所以致福,通贤以为深诫
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己从人,恒若不足。
顷年以来,微有矜放。
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此之长也。
欲有所为,皆取遂意。纵或抑情从谏,终是不能忘怀。此之纵也。
志在嬉游,情无厌倦。虽未全妨政事,不复专心治道。此将极也。
率土乂安,四夷款服,仍远劳士马,问罪遐裔。此将满也。
亲狎者阿旨而不肯言,疏远者畏威而莫敢谏,积而不已,将亏圣德。此其渐不克终九也。

第十二段:第十条——徭役(忧勤矜育→劳弊兵民)。

昔陶唐、成汤之时,非无灾患,而称其圣德者,以其有始有终,无为无欲。遇灾则极其忧勤,时安则不骄不逸故也。
贞观之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负老幼,来往数年,曾无一户逃亡、一人怨苦。此诚由识陛下矜育之怀,所以至死无携贰。
顷年已来,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杂匠之徒,下日悉留和雇;正兵之辈,上番多别驱使。
和市之物,不绝于乡闾;递送之夫,相继于道路。既有所弊,易为惊扰。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此其渐不克终十也。

第十三段:照应开头,再次点题——希望唐太宗能够慎终如始(惊惧忧勤,择其而从)。

臣闻「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伏惟陛下统天御宇,十有三年。道洽寰中,威加海外。年谷丰稔,礼教聿兴。比屋踰于可封,菽粟同于水火。
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乃远被于郡国;凶丑作孽,忽近起于毂下。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斯诚陛下惊惧之辰,忧勤之日也。
见诫而惧,择其而从
,同周文之小心,追殷汤之罪己。前王所以致理者,勤而行之;今时所以败德者,思而改之。与物更新,易人视听,则宝祚无疆,普天幸甚。何祸败之有乎?
然则社稷安危,国家理乱,在于一人而已。当今太平之基,既崇极天之峻;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千载休期,时难再得。明主可为而不为,微臣所以郁结而长叹者也。
臣诚愚鄙,不达事机,略举所见十条,辄以上闻圣听。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参以刍荛之议,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则死日生年,甘从斧钺。

[

历代名臣奏议(共 5 册)

¥1114.00 起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1978638280228864-0&p=JF8AAXsDIgZlGFwVAhoDURNTFzISB1UZXxMEETcRRANLXSJeEF4aVwkMGQ5DBENVRlhKQA4KUExbS0MeQV4NXhBHBhtASENZG1sVABYBUxhMVQ5mfiF5LFxxU3AKYwNxZkBBIVMBdmATVRNvPmZxdV0hUi9nAmVlHEkbYVpPcDdSWlN1Sns3ewJmVWV-JX0iZldOcDxnA31ddnQifjh-dUtjUH0vYWZrdD5EL3xQQXMmTgwlVxFhUmwbXGBwWwlpXW5GSEYDZDNlVB4LZRtSFQAaBlQbXBYyEgZUG18QAREBVCtrFQciVTvD7aPat7ZJz_Ga15qQZRprFQUSD1wSXxUKFANQHWsVChY3g7XPwIqt3uW-jb-sx4rlztK-1qyBZStrFjJJUgFSHgkCEAFVE10cBRAOVhJaFgEbDlIeRxQyEgZUG1MUABYEU3VaewIaB1AdWBcHEwNlG1glASJZOxoIFVIVVQEYNU9cFk4QRh5TbBIGVRxTHQYXN1caWhcA)

1.关于「渐不克终」之**「渐」**字的训诂问题

(1)名词——征兆,迹象,苗头。

(2)副词——渐渐,逐渐。

欧阳脩,宋祁(等主编)《新唐书 · 卷九十七 · 列传第二十二 · 魏徵》本传记载:

贞观)十三年(639)…… 上《疏》极言曰:…… 此不克终一渐也。此不克终二渐也。此不克终三渐也。此不克终四渐也。此不克终五渐也。此不克终六渐也。此不克终七渐也。此不克终八渐也。此不克终九渐也。此不克终十渐也。

由此观之「渐」释为「苗头、征兆、迹象」。

又唐 · 吴兢《贞观政要 · 卷十 · 慎终第四十》记载「渐不克终」第一次出现在:

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这里说唐太宗与执政之初比起来「稍乖曩志」。而「渐不克终」之「渐」必须联系上文,即:

(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主语为(敦朴之理),则「渐」翻译为**「渐渐」**明矣。

2.关于「渐不克终」之**「终」**字训诂补充

终(完成,成就):

  • 左传 · 昭公十三年》:「百事不终。」 晋杜预注:「百事不成。」
  • 史记 · 周本纪》「流为乌」条唐司马贞《索隐》引郑玄曰:「乌是孝鸟,言武王能终父业。」
  • 张鷟《陈情表》:「昔司马迁请就腐刑,以终《史记》。」

知乎用户 盐选推荐​ 发表

范仲淹被贬饶州,欧阳修为其仗义执言。在此过程中对上了一个落井下石的小人高若讷。欧阳修写了一封公开信和高若讷对骂。这封公开信就是非常有名的《与高司谏书》。

说到欧阳修,那人生简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奋斗史……

话说,晏殊在主持科举考试的第一年,「坏心眼」的出了一道信息不足、有歧义的题目。他希望在考试中有考生能发现这个问题。

有一个小机灵鬼不负晏殊的期望,看出了考试题目中的问题,没有跳进坑里。于是,他得了第一名。

而这个小伙儿,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欧阳修

那欧阳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平铺直叙太过无聊,混子哥给大家做了款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打怪升级,争取顺利通关,目标就是得到称号:一世文宗 · 欧阳修。

初级任务:获得功名

欧阳修幼时家贫,没钱买书,常常去当地有钱的读书人家里借书抄录。

![](data:image/svg+xml;utf8,)

昌黎先生文集》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文集。韩愈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韩愈本人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朴实而内涵深刻的文风对欧阳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贫困并没有阻挡欧阳修学习的步伐。他勤学苦读,在 17 岁那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接受科举考试的检验。

但当时流行写华而不实的骈文,科举考试也基本以骈文为主。欧阳修因为偏爱自由表达的散文,头两次科举都没能考中。

![](data:image/svg+xml;utf8,)

骈文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的文章,两两相对,讲究平仄和辞藻修辞的运用。因为骈文极其强调格式,所以往往会忽视文章内涵的表达。

经历了前两次的挫折,聪明的欧阳修很快学会了变通,终于在第三次科举中所向披靡,最终金榜题名。

中级任务:协助改革

当了官的欧阳修第一份工作是在洛阳。当时,大老板宋仁宗正在重用改革派的大佬范仲淹,企图对已经乌糟糟的大宋朝堂动动刀子。

范仲淹因改革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疯狂弹劾。

范仲淹被贬饶州,欧阳修为其仗义执言。在此过程中对上了一个落井下石的小人高若讷。欧阳修写了一封公开信和高若讷对骂。

这封公开信就是非常有名的《与高司谏书》。全文慷慨激昂且有理有据,把高若讷说成了一个伪君子。

高若讷气得头顶冒烟,决定使出绝招——告状。于是欧阳修被贬去了夷陵。

但大老板宋仁宗改革的决心实在是非常坚定,几年之后,欧阳修收到诏命,重新回到了京城。

这时范仲淹也早已回到京城,开始大力推行新政。欧阳修此时作为谏官,充分利用了自己职务的优势,随时随地为新政摇旗呐喊,战斗在第一线。

所谓「枪打出头鸟」,太过积极的欧阳修被政敌们盯上,遭到恶意抹黑。

而且因为欧阳修太出挑,几乎拉满了仇恨值,最终被政敌泼了满身的脏水,被贬去了滁州。

高级任务:改变文坛风气

这一次离开京城的时间比上一次长了许多。欧阳修在外地过了近十年天高皇帝远的日子后,大老板宋仁宗再次召唤了他。

当时朝廷正在花大力气改革吏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革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

51 岁那年,欧阳修接到了一个大活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申而论之的文其实分三类,策论文、议论文、政论文。

策论文主要是说对策,如贾谊《治安策》、苏轼《教战对策》、张居正《陈六事疏》。

议论文主要是阐述自己的观点,如魏徵《谏太宗十思疏》、韩愈《师说》、欧阳修《伶官传序》。

而政论文则主要是谈大战略、大意义了,如贾谊《过秦论》、诸葛亮《出师表》、王安石《上时政疏》。

不过这三种文体的界限也不是太明显,我说《过秦论》是议论文、《谏太宗十思疏》是策论文,也是可以的。文章不是模版,能说清楚、阐发好观点才是最该做的。

知乎用户 陳亮言 发表

王樸的《平边策》 短小精干,没废话。

早几年一直对宋史反感,后来不知道在哪看了平边策起了对柴荣和后周的兴趣,

然后还是对宋朝反感。

唐失道而失吳、蜀,晉失道而失幽、並。觀所以失之由,知所以平之術。當失之時,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小不制而至於僭,大不制而至於濫。天下離心,人不用命。吳蜀乘其亂而竊其號,幽並乘其間而據其地。平之之說,在乎反唐晉之失而已。必先進賢退不肖,以清其時。用能去不能,以審其材。恩信號令,以結其心。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徭役以時,以阜其民。俟其倉廩實,器用備,人可用而舉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強財足,人安將和,有必取之勢,則知彼情狀者,願為之間諜,知彼山川者,願為之先導。彼民與此民之心同,是與天意同。與天意同,則無不成之功。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惟吳易圖。東至海,南至江,可撓之地二千裏,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眾之強弱。攻虛擊弱,則所向無前矣。勿大舉,但以輕兵撓之。彼人怯弱,知我入其地,必大發以來應。數大發,則民困而國竭。一不大發,則我獲其利。彼竭我利,則江北諸州,皆國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平也。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則飛書而召之。如不至,則四麵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可望風而至。唯並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力己竭,氣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方今兵力精練,器用具備,群下知法,諸將用命。一稔之後,可以平邊。臣書生也,不足以講大事。至於不達大體,不合機變,惟陛下寬之。

知乎用户 vincer 发表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晚年系统的史论代表作之一。作者认真研读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总结历史经验,有感而发,随事阐述自己的见解、主张和思想认识。对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作了多方面的评论。全书约六十余万字,按朝代分为三十卷,卷末又附有《叙论》,没有篇题。

全书内容丰富,集中表现了作者发展进化的历史观。他痕恨明王朝的腐败政治,主张改革;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还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对宋明以来的唯心主义道学进行了批判。作者有意识地把评史与论政治结合起来。他认为 “读古人之书” 必须“揣当今之争”,才能“为治之资”。因此王夫之的史论著作不仅贯穿着他的史学思想理论,也渗透了他的政治思想理论。

在对宋、明理学家厚古薄今,推崇 “三代盛世”,妄称三代以下“人欲横流”、主张“法先王” 的复古倒退思想进行批判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唐虞以前完全处于未开化的野蛮状态,而三代则是“国少而君多…… 暴君横取”,人民“秸面鸠刑,衣能结而食草木”,社会落后生活艰苦,根本也不是值得向往的盛世《读通鉴论》卷二十。“世益降,物益备”《读通鉴论》卷十九,随着历史的发展,物质生活才日益丰富起来,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古代的办法是治理古代天下的,不一定能通用于今天,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法令和治国之道,必须“趋时更新”,“事随势迁而法必变”。

在对历史发展的认识上,《读通鉴论》指出 “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 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卷二十四国家的治乱存亡与人的生死寿夭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人所认识和掌握的。基于这种思想认识,作者认为秦始皇废除分封行郡县,是历史进步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秦代以下,郡县制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卷一,被分封行郡县变革的成功是顺应了 “势之所趋”,符合“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作者还进一步带证地指出“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而行其大公” 卷一,秦始皇是出于 “私天下” 的动机而实行郡县制的,而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又恰恰是通过秦始皇主观动机这一偶然性体现出来的。

湖湘士子服膺王船山学说,并身体力行,关心国事时务,深究天下利弊,寻找解决之路。

曾国藩甚至在 1862 年与太平天国战争白热化期间,用一个月的晚上读完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

另一位湘军系的晚清重臣郭嵩焘也与王船山 “心心相印”,他曾这么评价王船山的《读通鉴论》:“尽古今之变,达人事之宜,通德类情,易简以知险阻,指论明确,猝然一出于正,使后人无复可以置议。故尝以谓读船山《通鉴论》,历代史论可以废。”

船山学社在湖南长沙,1914 年由谭嗣同 (王船山的超级粉丝) 恩师刘人熙创办,以研究和发扬王船山的思想。史载,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受其师杨昌济先生的影响,多次去船山学社听讲,并抄有王船山多处语录。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写作《矛盾论》《实践论》的过程中,写信给在长沙主持八路军办事处的徐特立,请他设法从湖南补齐《船山遗书》所缺各册。《矛盾论》《实践论》写作,参考借鉴了王船山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重践履重习行的思想。

毛泽东对王船山的经典评价是:“西方有一个黑格尔,东方有一个王船山。“

知乎用户 kintana moro​ 发表

-

朝鮮時有一位名叫李珥的大儒臣上書宣祖的『萬言封事』。在天災頻現、官治暴虐、民心浮動的當時,李珥大膽上書即位不久的宣祖,以懇切的言辭陳述在非常之時,君王應該斷絕酒色娛樂,以民生軍政爲重。歷述夏商周秦漢魏晉唐宋等九個中原王朝滅亡的教訓。並夾以孔孟聖人之道。警告朝鮮的改革刻不容緩,雖然李珥的建議並不是「三代之制」,卻是可以救國的謀略。放任國勢傾頹,「不出十年,禍亂必興」。

宣祖和朝廷並沒有接納李珥的『萬言封事』。李珥在上書十年後的一五八四年死去。

一五九二年,倭寇大舉入侵朝鮮。八道盡沒、生靈塗炭的空前浩劫由此拉開序幕。朝野方才驚醒,悔不當初。

以下爲原文

王若曰。天者。理氣而已。理無顯 微之閒。氣有流通之道。人事有得失。災祥各以類應。是故。國家將興。必有禎祥以曉之。國家將亡。必有妖孼以告之。政失於下。謫見於上。蓋福善禍淫。天道之常。而莫非所以仁愛人君。輯寧邦家。上帝眷顧。意亦至哉。其有以受天明命而爲人君上者。奈何不敬勤惕勵。以答皇天仁愛之心乎。予以寡昧。鬱于大道。潛於代邸。若將終身。不幸猥承 先王之託。迫於臣民之推。固知富貴之憂。不若貧賤之安。末世之難治。有如超海之不易。雖欲辭之。其可得乎。以不敏之資質。守艱大之基業。負荷旣重。設施皆乖。玆予未知獲戾于上下。慄慄危懼。臨深履薄。憂勤七載。不敢逸豫。寸效未著。衆怪沓臻。妖星經歲而不滅。太白當晝而肆曜。雷發非時。地震不一。由其德之不懋。寧無心兮忸怩。方深若隕之志。冀免顚隮之厄。天怒益譴。變出尤酷。乃於前月京城。 白虹貫日。妖氣逼陽。日者。衆陽之宗。人君之表。乃爲邪氣所侵犯。驚痛于心。若無所容。安有人事不失而天譴至者。昔日。太戊修德。祥桑自滅。景公善言。熒惑退舍。廣延人之讜論。庶轉災而爲祥。意者。君心。出治之源。而心有所未正歟。講學。致知之務。而學有所不進歟。朝廷。四方之則。有虛僞喜事之風歟。民生。邦國之本。有困窮抗捏之慘歟。賢邪雜進。而或有所未知歟。政擅有地。而或有所凌上歟。言路未開。而聰明猶有所壅蔽歟。巖穴有隱。而俊乂猶有所未登歟。百工尸而庶事墮歟。犴獄滯而民怨多歟。奢僭尙熾。何以變之。人心日惡。何以化之。盜賊遍起。何以弭之。軍政不嚴。何以修之。凡此數者。皆是召災。不識何以則民致富庶。政敎兼擧。復 祖宗之隆治。追唐虞之盛際。垂功竹帛。爲後矜式。噫。仰觀天象。俯察人事。其不能爲令主。而終未免危亂之歸。昭昭焉矣。乃者。求言之旨屢下。疏章之上未聞。豈不以言辭有假。求誠不集。有所趦趄畏疑而然耶。故下手敎。冀聞如渴。咨爾大小臣僚。上自廊廟。下至草野。其竭心膂。極言無隱。言雖不中。亦不加罪。咨爾政府。體予至懷。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臣伏以。政貴知時。事要務實。爲政而不知時宜。當事而不務實功。雖聖賢相遇治。效不成矣。恭惟 殿下聰明英毅。好士愛民。內無音樂酒色之娛。外絶馳騁弋獵之好。古之人君所以蠱心害德者。皆非 殿下之所屑也。倚仗老成。擢用人望。旁招俊乂。仕路漸淸。優容直言。公議盛行。朝野顒顒。佇見至治。宜乎紀綱振肅。民生樂業。而以言其紀綱。則徇私蔑公猶昔也。號令不行猶昔也。百僚怠官猶昔也。以言其民生。則家無恒產依舊也。流轉失所依舊也。放辟爲惡依舊也。臣嘗慨歎。竊欲深究其故。一達 冕旒。而未得其會。昨者。伏覩 殿下因天災諭大臣之敎。則 殿下亦大疑而深歎。願聞振救之策。此誠志士盡言之秋也。惜乎。大臣過於惶惑。辭不盡意也。夫災異之作。天意深遠。固難窺測。亦不過仁愛人君而已。歷觀古昔明王誼辟。可以有爲。而政或不修。則天必示譴以警動之。至於暴棄之君。與天相忘。則反無災異。是故。無災之災。天下之至災也。今以 殿下之明聖。居可爲之位。値可爲之時。而紀綱如是。民生如是。則皇天之付畀者。未塞其責矣。設使今者。景星日現。慶雲日興。殿下之危懼。尤無所自容矣。衆災疊現。日無虛度者。乃皇天仁愛之至也。 殿下之兢惕修省。其可少緩乎。雖然。不知時宜。不務實功。則危懼雖切。治效終邈。民生豈可保。天怒豈可弭乎。臣今罄竭一得。先陳沈痼之弊。後及振救之策。伏願 殿下虛心易氣。勿厭其煩文。勿怒其觸忤。以垂 睿察焉。夫所謂時宜者。隨時變通。設法救民之謂也。程子論易曰。知時識勢。學易之大方也。又曰。隨時變易。乃常道也。蓋法因時制。時變則法不同。夫以舜繼堯。宜無所不同。而分九州爲十二。以禹繼舜。宜無所不同。而革十二爲九州。此豈聖人好爲變易哉。不過因時而已。是故。程子曰。堯舜禹之相繼。其文章氣象。亦自少異也。降自夏商。其閒小變。不可枚擧。以言其大者。則夏人尙忠。忠弊故救之以質。質弊故救之以文。文弊不救。然後天下壞亂。入于强秦。秦以暴虐。焚詩書而亡。漢興。鑑其弊。尙寬德崇經術。及其弊也。崇虛文無實節。權移外戚。諛佞成風。世祖之興。褒崇節義。於是士務名節。而其弊也不知節之以禮。視死如歸。苦節不中。人皆厭之。而時無賢主出而救之。故苦節變爲魏晉之曠蕩。尙浮虛亡禮法。禮法旣亡。與夷狄無異。故五胡亂華。中原糜爛。亂極當治。故有貞觀之治。而救弊未盡其道。猶有夷狄之風。三綱不正。君不君臣不臣。藩鎭不賓。權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亂。宋興。懲藩鎭之患。釋去兵權。收攬威柄。而眞宗以後。狃於昇平。紀綱漸弛。武略不競。仁宗雖極富庶。而頹靡之象已著。當時大賢。皆思變通之策。直至神宗。値可變之會。奮有爲之志。而所信任者。王安石也。後仁義而先功利。違天人而促亂亡。反不如不變之爲愈也。馴致大禍。變夏爲夷。他尙何說哉。上下數千年閒。歷代治亂之迹。大槪如此。隨時善救者。只見於三代而已。三代以後。救者固鮮。而亦未盡道焉。大抵隨時可變者。法制也。亘古今而不可變者。王道也。仁政也。三綱也。五常也。後世道術不明。不可變者。有時而遷改。可變者。有時而膠守。此所以治日常少。亂日常多者也。且以我東言之。箕子八條。文獻無徵。鼎峙擾攘。政敎蔑聞。前朝五百。風雨晦冥。至于我朝。 太祖啓運。 世宗守成。始用經濟六典。至于 成廟。刊行大典。厥後隨時立法。名以續錄。夫以 聖承聖。宜無所不同。而或用經濟六典。或用大典。添之以續錄者。不過因時而已。當其時也。建白創制。人不爲怪。而法行不滯。民得蘇息。燕山荒亂。用度侈繁。變 祖宗貢法。日以損下益上爲事。中廟反正。政當惟舊。而初年當國者。只是功臣之無識者而已。厥後。己卯諸賢。稍欲有爲。而讒鋒所觸。血肉糜粉。繼以乙巳之禍。慘於己卯。自是士林。狼顧脅息。以苟活爲幸。不敢以國事爲言。而惟是權姦之輩。放心肆意。利於己者。以爲舊法而遵守。妨於私者。以爲新法而革罷。要其所歸。不過剝民自肥而已。至於國勢之日蹙。邦本之日斲。孰有一毫動念者哉。幸値聖明。存心學問。垂念民生。可以因時設法。匡濟一世。而自 上虞邯鄲之步。少更張之慮。而爲臣者。論人則恐有安石之患。自愛則恐有己卯之敗。莫敢以更張爲說。試言今日之政。則貢案守燕山虐民之法。銓選遵權姦請託之規。先文藝後德行。而行尊者。終屈於小官。重門閥薄賢材。而族寒者。不展其器能。承旨不入稟于 御內。近臣疏而宦官親。侍從不參預於廷議。儒臣輕而俗論重。不久一官。以歷揚淸顯爲榮。不分職事。以專委曹司爲務。弊習謬規。難以縷陳。而不始于己卯。必成于乙巳。而今之議者。擬以 祖宗之法。不敢開更張之論。此所謂不知時宜者也。大抵雖聖王立法。若無賢孫有以變通。則終必有弊。故周公。大聖也。治魯而不能振後日寖微之勢。太公。大賢也。治齊而不能遏後日篡弒之萌。若使齊魯賢孫。善遵遺意。不拘於法。則寧有衰亂之禍哉。我國 祖宗立法之初。固極周詳。而年垂二百。時變事易。不無弊端。猶可變通。況後日謬規。汲汲改革。當如救焚拯溺者乎。傳曰。窮則變。變則通。伏願 殿下留念。思所以變通焉。所謂實功者。作事有誠。不務空言之謂也。子思子曰。不誠。無物。孟子曰。至誠。未有不動者也。苟有實功。豈無實效哉。今之治效靡臻。由無實功。而所可憂者有七。上下無交孚之實。一可憂也。臣鄰無任事之實。二可憂也。 經筵無成就之實。三可憂也。招賢無收用之實。四可憂也。遇災無應天之實。五可憂也。羣策無救民之實。六可憂也。人心無向善之實。七可憂也。上下無交孚之實者。何謂也。君臣交際。猶天地之相遇也。在易姤之彖曰。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程子之傳曰。天地不相遇。則萬物不生。君臣不相遇。則政治不興。聖賢不相遇。則道德不亨。事物不相遇。則功用不成。是故。明良相遇。肝膽相通。密如父子。合如符契。骨肉之親不能閒。鑠金之口無所容。然後言行策用。庶績以成。三代聖王。皆由是道。未有君臣不相深信而能成治效者也。竊伏惟念。 殿下明睿有餘。而執德不弘。好善非淺。而多疑未祛。是故。羣臣務建白者。疑其過越。尙氣節者。疑其矯激。得衆譽則疑其有黨。斥罪過則疑其傾陷。加以發號之際。辭氣抑揚。好惡靡定。至於頃日之 敎。有曰。大言競進。喜行前無之事。宜乎風淳政擧。斯 敎一出。羣惑彌增。古人有言曰。言善非難。行善爲難。邵雍曰。治世尙德。亂世尙言。古今天下。安有大言競進而能使風淳政擧者乎。且 殿下以大言爲是耶。爲非耶。如其是也。則其所謂大言者。不過引君當道。期臻至治而已。 殿下當採用之不暇。不當以競進爲譏諷也。有言而不用。則雖美而無益。故子思爲臣。而魯繆之削弱滋甚。孟子爲卿。而齊宣之王業不興。況今進言者。旣非思,孟。而採用之實。蔑聞者乎。何怪乎時事之不治哉。如其非也。則此乃造言生事之流也。 殿下當抑浮躁。務敦實。以安朝廷。以鎭人心。不當以大言爲美事也。嗚呼。以讜論尤其競進。則士氣沮而邪徑開。以浮躁美其大言。則虛僞長而實德喪。 殿下必居一於此矣。抑未知 殿下實無深意而言辭偶失者乎。 殿下於羣臣。深信有所不足。故羣臣亦不知 聖意之所在。每於 聖敎之下。一言異常。則莫不駭目怵心。常若臨不測之淵。昨者大臣之承 召也。只是一味惶恐而已。無一策可以回 天心救世道者。若使大臣全無識見則已矣。如有所見。則豈非預憂 殿下之不傾四聰也哉。至於出一郞官。補一殘邑。 聖心憂民。未必有他。亦非異事。而朝士之有善名者。咸懷不自安之心。豈非 殿下之誠。未能素孚而然乎。古之聖王。處心行事。如靑天白日。萬物咸覩。至於蚩蚩下民。亦莫不洞知上意。故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今者。近密之臣。尙未曉 聖心。況他人乎。昔者。 中廟之於趙光祖也。可謂聖賢相遇矣。而陰邪忽入左腹。如明鏡蔽于塵垢。晝而唯諾於一榻之前。夜而墜落於千仞之壑。今之士林。傷弓甫已。餘惴尙存。小臣嘗以淺見爲說曰。 中廟固是聖主。而過於虛受。君子之言雖易進。小人之讒亦易入矣。今 上則不然。察言必詳。傾聽不苟。君子雖悶悶難契。小人亦不敢罔以非道矣。 聖明之代。必無士林之禍。但恐民窮國蹙。變通無策。終有土崩之勢耳。今之士類。能信臣言者。有幾人乎。君臣交際。誠信未孚。而能保治平者。自古及今未之聞也。此其可憂者一也。臣鄰無任事之實者。何謂也。設官分職。各有所司。三公統摠機宜。六卿分理庶務。侍從有論思之責。臺諫受耳目之寄。下至庶司小官。莫不各有其任。監司宣化于外。節帥領督于邊。守令分憂。鎭將監戍。亦莫不各有其職。今者。三公固是人望所屬。而亦不敢建白施設。徒能恭愼畏忌而已。殊無經濟邦國。挽回世道之望。他又何責焉。大官悠悠於上。惟瞻前顧後是務。小官泛泛於下。惟相時射利爲事。紀綱專委之臺諫。而不過摘抉一二姦細以塞責。銓選專出於請囑。而不過安排一二名士以託公。以至庶司之官。漫不知所掌何事。惟知積日累朔以求遷。大小之官。豈無一二奉公忘私者哉。只是形單勢弱。不能有所裨益。監司巡遊自娛。以廚傳豐約。文書工拙爲殿最。能明黜陟者。有幾人乎。節帥嚴刑以自威。剝割以自奉。撫綏精鍊。兩失其策。能不辱閫外之寄者。有幾人乎。守令只知斂民以自利。行媚以干譽。能以字牧爲心者。屈指甚鮮。鎭將先問軍卒之幾何。以計綿布之多少而已。能以防備爲虞者。絶無幸有。惟是胥吏之輩。投閒抵隙。執其機要。生民膏血。殆盡於胥吏之手矣。至於籍兵。最是大事。而賄賂交于路。僞劵亂其眞。村民欲餽以牛。色吏必求綿布。以牛易布。牛價頓賤。京外皆然。衆口沸騰。況於他事乎。曹植嘗曰。我國以胥吏而亡。此言雖過。亦有理焉。此由羣臣不任事之過也。官各稱職。則安有以胥吏亡國者乎。今若以爲所任非人而欲易之。則一時人物。不過如此。賢才難以猝辦。以爲刑法不嚴而欲重之。則法重而姦益滋。且嚴法。非救弊之策也。以爲無可奈何而置之。則百弊日增。庶績日敗。民生日困。而亂亡必隨。此其可憂者二也。 經筵無成就之實者。何謂也。古者。設三公之官。師道之敎訓。傅傅之德義。保保其身體。此法旣廢。師傅保之責。專在於經筵。故程子曰。君德成就。責經筵。經筵之設。非爲臨文講讀。不失章句而已。將以解惑而明道也。將以納誨而進德也。將以論政而制治也。故 祖宗於 經筵官。待之有禮。親之有恩。如家人父子。情意洞徹焉。今之侍臣。學問多缺。誠懇多乏。或難於入侍。至有窺避者矣。雖然。豈無懷誠抱蘊。願親 聖明者哉。近者。經筵不頻。接見固疏。而禮貌嚴肅。辭氣罔舒。酬答甚罕。講問不詳。政要時弊。未嘗咨詢。閒有一二講官。勸勉聖學。則亦泛然俯聽而已。殊無體驗踐履之實。罷筵之後。 大內深邃。瞻仰徒勤。而 殿下左右。只有宦寺宮妾而已。未知 殿下燕居之時。所覽者何書。所做者何事。所聞者何語耶。近臣尙不能知。況外臣乎。孟子。亞聖也。齊王之尊敬。亦至矣。尙有一曝十寒之歎。況今侍臣。有愧古人。而疏外若是者乎。此其可憂者三也。招賢無收用之實者。何謂也。古之帝王。至誠求賢。猶恐不及。或感於夢寐。或遇於漁釣者。非特賢其人。示其褒獎而已。將與之共天位。使之食天祿。俾施澤於蒼生。故詢之以輿議。察之以接言。試之以行事。果知其爲賢。則近其人而用其計。使行其道焉。夫是之謂王公之尊賢者也。今 殿下愛士求賢。視古無愧。幽貞隱德。揚仄殆盡。盛美之典。近古所罕。第以論薦之際。泛言某人可用而已。行迹之詳。未嘗陳達。有司旣失其宜矣。自 上亦不曾親見其人。察其賢否。但依例爵之而已。夫修身篤行。非以有求也。山林之閒。豈無不屑爵祿者哉。士之出處。固非一端。有不卑小官者。有韞櫝不售者。 殿下之招賢。只命以爵祿而已。殊無接見察試。擢用行道之實。故今日以薦擧就職者。或有爲親而屈者。或有爲貧而仕者。或有只爲謝 恩而來者。未嘗聞一人爲行道而出者也。求賢最是美事。而其歸不過虛文。則治道何由可成。此其可憂者四也。遇災無應天之實者。何謂也。皇天之於人君。若父母之於子也。父母怒其子。發諸辭色。則子雖無過。必倍加齊慄。承顏順旨。必得父母之底豫。乃安於心。況有過者尤當引咎哀謝。革心改行。起敬起孝。必得父母愉悅之色。可也。不當但懷危懼。拱手閉戶而已也。帝王之遭天變。亦如是焉。反躬自省。周察疵政。身無愆矣。政無闕矣。亦當益加修勉。欽若不已。未嘗以無過自恕也。況於身有愆而政有闕者乎。必也求言以廣知見。進賢以助不逮。省民以勤撫摩。革弊以興政治。必務所以補前過廻天怒。可也。不當遑遑無策。若有過之子。拱手閉戶。以俟父母之怒自息也。頃年以來。尋常有災。人皆狃習。不知可懼。只緣白虹貫日之變。極是陰慘。故 睿念驚惕。倍加祗畏。無乃回亂做治之幾。闖發於今日乎。因此機會。別無修治之擧者。何耶。夫避殿減膳者。畏災之文也。末也。進德修政者。畏災之實也。本也。文與末。固不可廢也。實與本。今何事耶。此其可憂者五也。羣策無救民之實者。何謂也。法久弊生。害歸於民。設策矯弊。所以利民也。 聖敎有曰。君依於國。國依於民。設百官分庶職。只爲民生而已。民旣擾蕩。則國將何賴焉。臣伏讀再三。不覺感激流涕。大哉 王言。一哉 王心。此眞安庶民回天怒之一大機也。三代以後。能知君臣之職。只爲民生者。有幾君乎。但徒善非法不推。徒法非善不行。 殿下愛民之心。固是如此。而愛民之政。猶有未擧。羣下之獻策者。只齊其末。不揣其本。故聽之若美。行之無實。今日進一計。請除無名之稅。而列邑之科斂自若。明日建一議。請均田戶之役。而豪右之逭賦猶舊。減選上。將以蘇復公賤。而偏受其苦者。流離如昔。禁防納。將以不費民財。而誅求其賂者。刁蹬愈甚。劾罷貪吏。則繼之者未必愈於前人。徒貽迎送之弊。請擇邊將。則望重者未必愈於新進。反無忌憚之念。其他良號之下。美令之頒。非一非再。而州縣只傳數行書札而已。村民不知其爲某事也。夫是之故。君子之進。議論之正。與夫民生邈不相關。但曰某人官高。榮顯可羨而已。未嘗聞某人被用其澤及民云爾。善言之無效果如是。則雖使朱汲滿朝。讜論盈耳。何補於民窮財盡。而四境渙散者哉。惟是議論一失。則乃能害及生民。無所遲滯焉。嗚呼怪哉。古今所未聞也。譬如萬閒大厦。久不修理。大而樑棟。小而椽桷。莫不腐朽。支撑牽補。僅僅度日。欲修其東。則西掣而傾。欲改其南。則北橈而壞。衆工環視。無所措手。置而不修。則腐朽日甚。將至顚覆。今日之勢。何以異此。此其可憂者六也。人心無向善之實者。何謂也。敎化不明。民散久矣。秉彝雖存。晦蝕殆甚。 聖明臨御之初。人心聳然。頗有向善之念。若於此時。 聖德日進。治化日昇。則今日之人心。豈止於此哉。第緣初年。大臣輔導失宜。誤 殿下以淺近之規。納民生於卑汚之域。閒以本明之心。發爲公論。而淸議尙弱。俗見猶痼。其聞善言見善人也。或有爲人而歆羨者。或有外悅而中忌者。或有顯指而非笑者。中心好之者絶鮮矣。是故。良實少而虛僞盛。在縲紲而被衆救者。未必無罪。爲守令而獲衆譽者。未必有績。館薦。本求學行。而設酒饌而誘多士者或有之。里選。本求端良。而棄行檢而昧廉恥者或與焉。若使秉銓之人。又從而不擇焉。則淸濁混淆。賢愚雜糅。弊將難救。乃若下民。飢寒切身。本心都喪。父子兄弟。尙如路人。他又何說。綱常不能維持。刑政不能檢制。由今之道。無變今之習。雖聖賢在上。施敎無地。廣擧鄕約。雖是美事。臣愚竊恐以今之習。徑行鄕約。亦無成俗之效焉。此其可憂者七也。凡此七憂。爲今世之沈痼。紀綱之頹。民生之困。職此之由。七憂未除。則雖 聖心勞瘁于上。淸議馳騁于下。亦無保國安民之效矣。自古以來。人君失德。自取敗亡者。理勢然也。無足恨者。今日。 聖明有何失德。而國勢如此其岌岌乎。臣雖多病才疏。自知無補。而區區血誠。不後恒人。入瞻 重瞳。英姿洞徹。睿議明斷。而出顧四方。殿屎愁苦。蹙蹙靡騁。未嘗不深怪永嘆焦心隕涕也。嗚呼。病至膏肓。神醫尙可救。國至垂亡。明王尙可興。當今朝廷尙靖。權孼屏迹。四封尙完。外釁不作。及今猶可有爲也。稍緩則後時而無及矣。孟子曰。國家閒暇。及是時。修其政刑。伏願殿下留念。思所以振起焉。今進修己安民之要。爲祈天永命之術。修己爲綱者。其目有四。一曰。奮 聖志期回三代之盛。二曰。勉 聖學克盡誠正之功。三曰。去偏私以恢至公之量。四曰。親賢士以資啓沃之益。安民爲綱者。其目有五。一曰。開誠心以得羣下之情。二曰。改貢案以除暴斂之害。三曰。崇節儉以革奢侈之風。四曰。變選上以救公賤之苦。五曰。改軍政以固內外之防。所謂奮 聖志期回三代之盛者。昔者。成覵謂齊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彼謂聖賢也。夫以景公之資。奮勵自强。則可與聖賢同歸。故成覵云然。孟子於梁惠,齊宣。非王道不言。非仁政不勸。夫以梁惠,齊宣之質。苟能實行王道。實施仁政。則亦可與三王比肩。故孟子云然。此豈好爲大言。不度實效者哉。伏覩 殿下資質甚美。仁足以保民。明足以辨姦。武足以斷制。而惟是作聖之志不立。求治之誠不篤。以先王爲不可企及。而退託自小。迄無振發之念。未知 殿下何所見而然歟。夫所謂志大才疏以敗事績者。不務修己。妄擧難行之政。不度强弱。妄挑難禦之敵之謂也。若其修己有實功。安民有實心。則可以求賢而共治。可以革弊而救時。此豈志大敗事者乎。程子嘗曰。爲國而至於祈天永命。養形而至於長生。學而至於聖人。此三事。分明人力可以勝造化。自是人不爲耳。信乎斯言。自古未聞實用其功而不見實效者也。今世之人。不强於爲善者。只是心志爲他物所移耳。政敎風俗。有以使之也。敎化不明。人欲無窮。志乎富貴。志乎嗜欲。志乎避患。爲學則道與時乖。故志富貴者遠避焉。爲學則閑邪窒慾。故志嗜欲者退縮焉。爲學則毁謗必興。故志避患者求免焉。此豈非政敎風俗有以使之乎。 殿下則不然。富貴已極。而志道者。豈非所以長守富貴者乎。嗜欲必淡。而所欲豈不在於安 社稷壽國脈乎。禍患可虞。而防患豈不在於修一身靖萬民乎。 殿下何憚而志不立乎。古語曰。有志者事竟成。伏願 殿下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奮發大志。期興至治。此志旣立。然後勖勵大臣。使之糾率百官。改心易慮。勉稱其職。則孰敢因循舊習。以取不恪之罪哉。夫如是則 時事庶可救。世道庶可回。天變庶可弭矣。所謂勉 聖學克盡誠正之功者。大志雖立。必以學問實之。然後言行一致。表裏相資。無負乎志矣。學問之術。布在謨訓。大要有三。曰窮理也。居敬也。力行也。如斯而已。窮理亦非一端。內而窮在身之理。視聽言動。各有其則。外而窮在物之理。草木鳥獸。各有攸宜。居家則孝親刑妻。篤恩正倫之理。在所當察。接人則賢愚邪正。醇疵巧拙之別。在所當辨。處事則是非得失。安危治亂之幾。在所當審。必讀書以明之。稽古以驗之。此是窮理之要也。居敬通乎動靜。靜時不起雜念。湛然虛寂。而惺惺不昧。動時臨事專一。不二不三。而無少過差。持身必整齊嚴肅。秉心必戒愼恐懼。此是居敬之要也。力行在於克己。以治氣質之病。柔者矯之。以至於强。懦者矯之。以至於立。厲者濟之以和。急者濟之以寬。多欲則澄之。必至於淸淨。多私則正之。必至於大公。乾乾自勖。日夕不懈。此是力行之要也。窮理。乃格物致知也。居敬力行。乃誠意正心修身也。三者俱修竝進。則理明而觸處無礙。內直而義形於外。己克而復其性初。誠意正心之功。蘊乎身而睟面盎背。刑于家而兄弟足法。達于國而化行俗美矣。朱子曰。文王正心誠意之功。熏烝透徹。融液周遍。南國之人。服文王之化。此豈朱子想象揣摩而有是說哉。的知誠正之功。必能周遍於國故云爾。伏願 殿下勿以高遠爲難行。勿以微細爲可忽。常於燕居。不輟學問。四書五經及先賢格言。心經,近思錄等書。循環披讀。深究其義。非聖賢之志。不敢存。非聖賢之書。不敢觀。玉藻九容。仔細體認。念頭之發。審其天理人欲之幾。如人欲也。遏絶於未形。如天理也。善推而充廣。放心必求。己私必克。衣冠必正。瞻視必尊。喜怒必愼。辭令必順。以盡誠正之功焉。所謂去偏私以恢至公之量者。矯治病痛之說。略陳於前矣。惟是偏私一事。古今之通患。故表而言之。若偏私之念。一毫未除。則難入於堯舜之道矣。今 殿下淸明在躬。病痛固寡。而偏私一念。猶未克盡。恐不能與天地同其大也。至如頃日內官呈手本之事。臣在外休告。未得其詳。似聞以新生 王子。繫於 中殿之下。政院使改書云。若然則名稱不可混也。改書數字。易於反掌。宦官何爲不從乎。後日伏覩 傳敎。則自 上命勿改。而直下于政院云。臣愚不識事體。但政院旣名喉舌。則大小之事。莫不經由。 內殿外廷。豈有二體。若是特出於 上命。則雖微細之事。是乃 傳敎。何名手本。旣是內官手本。則不當不由政院而入也。平心察之。則其理自明。政院安知特出 聖意而不尤內官乎。 殿下不能平心。大厲聲色。是疏喉舌而親宦官。使長輕蔑朝臣之漸也。 聖敎曰。時事多誤。君上不嚴之故也。嗚呼。刑餘小豎。敢抗喉舌之臣。遐遠內奴。敢希非分之 恩。貴戚乘馬。遇 敎書而不避。 殿下之政。可謂不嚴矣。殿下其亦以此自咎耶。漢文帝時。太子過司馬門不下車。而公車令得以劾奏。鄧通以寵臣無禮。而丞相檄召將斬。若以常情論之。不敬太子。無乃輕君上耶。欲斬寵臣。無乃擅威權耶。然而文帝不失人君之威。而治平之效。固非今日所可比擬也。今 殿下莫親於近臣。而乃以宦官爲私臣。莫衆於庶民。而乃以內奴爲私民。此病未除。則時事無由可正。臣恐 殿下愈嚴而時事愈誤也。漢武帝不冠。見汲黯而避帳中。唐太宗臂鷂。見魏徵而匿懷中。斯二君者。道雖不粹。而政令嚴明。信賞必罰。貴戚閹寺。莫敢犯法。亦今世之所不能及也。然而以君畏臣。有若不嚴。何耶。此非畏臣也。乃畏義也。徒嚴而不畏義。未有不敗者也。殿下其亦自反而思義乎。且近日憲府所爭之事。臣雖未知首尾。固疑憲府契勘不詳也。何則。 殿下雖未免有私。必不至毋問曲直。而與匹夫爭一臧獲也。羣臣計未及此。可謂智不明矣。雖然。 殿下旣知其當屬內司。而猶許竝給。則尤足以欽仰 聖度之弘廣矣。累日堅執。無乃臣民疑 殿下私吝未消乎。人君不患不嚴而患不公。公則明。明則嚴在其中矣。伏願 殿下行法。始於貴近。推仁達於衆庶。宮府一體。而毋使宦官恃近而輕朝紳。兆民一視。而毋使內奴恃私而窺非望。內帑付之有司。不以爲私物。偏繫之念。絶於方寸。公平之量。包涵遍覆。夫如是則府庫皆財。何患無用。率土皆臣。何患無奴哉。所謂親賢士以資啓沃之益者。人君之學。莫善於親近正士。所見皆正事。所聞皆正言。君雖欲不正。得乎。若正人不親。而惟宦官宮妾是近。則所見非正事。所聞非正言。君雖欲正。得乎。先賢之言曰。天地生一世人。自足了一世事。非借才於異代。今之賢者。固難其人。雖然。極一世之選。不論出身與否。不分在朝在野。則豈無一二可以補 衮者乎。伏願 殿下博詢精擇。必得其人。出身者。萃于玉堂。不移他職。未出身者。授之閒局。帶以經筵職名。陞堂上者。亦隨其職。必兼 經筵之官。參於是選者。輪日入侍。使之展布所蘊。而自 上虛己和顏。受其忠益。講學則必窮義理。論治則必求實效。雖非進講之日。源源 召對于便座。只令史官俱入。質問所疑。宣示 淵衷。至如承旨。則例以所掌公事。一日一度。各得親稟 聖旨。如大臣及臺諫之言。則不拘時日。必入親達。以復 祖宗之規。夫如是則上下之契日密。而情意無閒。性理之說日進。而 聖學將就。交歡有同于魚水。邪穢罔干於 天日矣。凡此四者。修己之目也。大槪如斯。其詳在 殿下加意知行而已。若夫所謂開誠心以得羣下之情者。聖帝明王。待人處事。一以至誠。知其爲君子。則任之勿貳。知其爲小人。則斥之勿疑。疑則不任。任則不疑。坦懷率下。平平蕩蕩。爲臣者亦仰之如父母。信之如四時。進之則懼不克任。而益盡其忠。斥之則自知罪戾。而只責其身。故其得人心也。可以赴湯火。可以蹈白刃。可以植遺腹。朝委裘而不亂。只知有君上而不知有其身。無他。至誠所感也。後之人君。誠意不足。只以智力馭下。所任未必賢。取其合於己也。所黜未必不賢。惡其異於我也。雖合於己。而其中未可信。故任之而不能無疑。疑之而不能不任。大臣當國盡職。則衆情必歸重焉。安能不疑其專權而擅政乎。諫官面折廷爭。則朝野必屬目焉。安能不疑其賣直而沽名乎。君子小人。以類相從。安知其孰爲朋黨乎。善策邪論。雜然竝進。安知其孰爲誤國乎。於是。邪正難分。是非難辨。因循則悶其頹墮。改革則嫌其騷擾。君心波蕩。慌然不樂之際。必有大姦潛伺閒隙。隨君心有所左右。而漸施其巧。浸潤以入之。逢迎以悅之。恐動以惑之。君心漸信。陷于術中。則良善必殲而邦國必喪。此亦無他。不誠所致也。今 殿下好善愛士。固出於誠。而只緣羣臣才德不足。少可倚信。故似無委任之意。至於發言之際。未免有不信之心。輕侮之辭。羣臣固所自取也。 聖明亦不可不自反也。伏望 殿下務以至誠待下。心是則言亦稱是。心非則言亦斥非。進之則必賞其賢。退之則必數其過。 聖心如門洞開。使羣下咸得仰見。無少隔礙。夫如是則羣臣亦無疑畏之念。務盡其情。君子有輸忠之願。小人絶售姦之謀矣。所謂改貢案以除暴斂之害者。 祖宗朝。用度甚約。取民甚廉。燕山中年。用度侈張。常貢不足以供其需。於是。加定以充其欲。臣於曩日。聞諸故老。未敢深信。前在政院。取戶曹貢案觀之。則諸般貢物。皆是 弘治辛酉所加定。而至今遵用。考其時則乃燕山朝也。臣不覺掩卷太息曰。有是哉。 弘治辛酉。於今爲七十四年。 聖君非不臨御。賢士非不立朝。此法何爲而不革耶。究厥所由。則七十年之閒。皆有權姦當國。二三君子。雖或立朝。志不及展。奇禍必隨。何暇議及於此哉。其必有待於今日乎。且物產隨時或變。民物田結。隨時增減。而貢物分定。乃在國初。燕山朝只就而加定耳。亦非量宜變通之也。今則列邑所貢。多非所產。有如緣木求魚。乘船捕獸。未免轉貿他邑。或市于京。民費百倍。公用不裕。加以民戶漸縮。田野漸荒。往年百人之所納。前年責辦于十人。前年十人之所納。今年責辦于一人。其勢必至於一人亦盡。然後乃已也。今者。語及改正貢案。則議者必諉以 祖宗之法。不可輕改。雖 祖宗之法。民窮至此。不可不變。況燕山之法乎。伏望 殿下必擇有智慮可以曉事。有心計可以推算。有才能可以幹辦者。俾之專掌其事。以大臣領之。悉除燕山所加定。以復 祖宗之舊。因考列邑之物產有無。田結多少。民戶殘盛。推移量定。均平如一。必以本色。納于各司。則防納不禁自罷。民生如解倒懸矣。今日急務。無大於此矣。所謂崇節儉以革奢侈之風者。民窮財盡。今日已極。貢物不可不減。而若用度不法 祖宗。則不能量入爲出。而方底圓蓋。理所不合。加以風俗之奢靡。莫甚於今日。食不爲充腹。盈案以相誇。衣不爲蔽體。華美以相競。一卓之費。可爲飢者數月之糧。一襲之費。可爲寒者十人之衣。十人耕田。不足以食一人。而耕者少食者多。十人織布。不足以衣一人。而織者少衣者多。奈之何民不飢且寒哉。古人曰。奢侈之害。甚於天災。豈不信哉。若非自 上先務節儉。以救此患。則刑法雖嚴。號令雖勤。徒勞而無益。臣嘗記故老之言曰。 成廟寢疾。大臣入問。則 臥內所覆茶褐紬衾。將弊而不改矣。聞者至今欽想不已。伏願 殿下命考 祖宗朝供奉規例。宮中用度。一依 祖宗之舊。儉約之制。垂範中外。以革民閒之侈習。使人羞陳盛饌。羞被美服。以惜天財。以舒民力焉。所謂變選上以救公賤之苦者。選上本意。非欲辦出綿布也。在京典僕。不足於立役。故以在外公賤。輪立京役。名之曰選上。貧殘公賤。裹糧羈留。侵苦多端。有所不堪。始以綿布償役。今則只徵綿布而已。無一人來役者矣。民生日困。戶口日耗。公賤亦民也。豈能獨完。輾轉流亡。不能生息。而一償選上之役。則其免敗家者鮮矣。二年納貢。一年選上。大率三年。必一敗家。而公賤之苦極矣。加之以該曹色吏分定不均。雖奴婢衆多之邑。有賂則少定。雖僅存數口之邑。無賂則多定。力不能支。則侵及一族。齊民亦被其苦矣。旣困之後。雖公明均定。亦不能救矣。若不變通。後患無窮。臣愚以爲改身役而受綿布。已非大典之法。則今亦可廢選上而加身貢也。伏望 殿下。命該官詳考奴婢之案。據其現存之數。每年奴貢納綿布二疋。婢貢納一疋半。都計幾何。以其五分之二。儲于司贍爲國用。以其五分之三。分給各司。以準選上之役。綿布不足。則量宜減立役之數。夫如是則公賤有定貢。可以預備無猝辦之患。收貢有定。簿無所刪改。絶姦吏之術。號令不煩而民受實惠矣。所謂改軍政以固內外之防者。天變難測。固不可指爲某事之應。然以古史驗之。白虹貫日。多是兵象。目今軍政廢壞。四徼無備。脫有緩急。雖以良,平運智。起信統制。無兵可將。安能獨戰。念及於此。心寒膽慄。時弊旣陳於前。而軍政則未之詳也。今請先陳其弊。後設其策。可乎。我國法制。多所欠闕。只設兵使,水使,僉使,萬戶,權管等官。而無廩養之具。使之取辦於士卒。邊將侵漁之弊。濫觴於此矣。法制漸弛。貪暴轉盛。加以銓選不公。債帥接武。公言曰。某鎭之將。其直若干。某堡之官。其價若干。彼輩徒知割剝軍卒。以發其身而已。他又何慮哉。士卒苦於留防。願納綿布。以免戍役者。必悅而從之。其留鎭者。則必督以難堪之役。責以難辦之需。使煎熬於膏火之中。人非木石。孰不愛身。見免戍之人。偃臥其家。莫不歆羨。亦效其爲。若戍役多免。鎭堡將空。則必誘近處居民。使於擲姦之時。假名代點。巡按之官。只閱其數而已。孰問眞贗。免戍雖便。綿布難備。故數度留防。家已懸罄。不能支保。逋亡相繼。明年按簿督戍。則本邑必以一族應役。一族又逃。則侵及一族之一族。禍患蔓延。無有紀極。將至於民無孑遺。而彼所謂債帥者。方且志滿氣得。稇載還家。驕其妻妾。而貧者以富。行賂權門。又圖陞授。而賤者以貴焉。今之議者。不思矯革此弊。而徒以軍額未充爲憂。臣愚以爲假使軍額悉充。此弊未革。則不過添邊將所得綿布而已。於防備何與哉。此一弊也。水陸之軍。不必留防於所居之地。或赴於數日之程。或赴於千里之外。至有不習水土。多發疾病者。旣怵於將帥之侵虐。又困於土兵之陵暴。羈旅寒苦。飢飽失時。南軍之戍北邊者尤甚。羸瘁顚頓。面無人色。此等若遇虜騎。雖欲逃避。亦不可得。坐受魚肉。況可望控弦而禦敵乎。臣聞黃海騎兵之戍平安者。一行之費。必不下三四十疋綿布。夫三四十疋。乃村民數家之產也。一往必破數家之產。安得不窮且逃也。此二弊也。六年成籍之法。廢而不行。癸丑年。搜括於久廢之餘。奉使之臣。以嚴急幹辦爲能。州縣承風。猶恐不及。只念搜括之或遺。不計苟充之貽患。匈乞之人。無不備數。鷄犬之名。亦得載錄。不出一二年。太半爲虛簿矣。于今二十餘年。又擧大事。軍額之闕。甚於癸丑。閒丁之鮮。亦甚於癸丑。搜括雖巧。豈能造無麪之不托哉。今之所刷出者。非童稚則乞人。非乞人則士族也。閑丁之實者。有幾人乎。今雖籍軍。不日又成空簿矣。該曹非不聞見。而方且研研然以必充爲說。其不度理勢甚矣。此三弊也。內外良役。名目甚衆。不可枚數。而其中所謂皁隷羅將諸員者。最其苦役也。此亦以綿布償役而已。其所屬之司。旣以他人代立。而不時侵督邸吏。使償役債。邸吏出息以納。而歷算所費。徵其三倍於當身。故一人每應三人之役。有所不支。例徵一族。此四弊也。凡此四弊。及今不救。數年之後。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伏望 殿下更張舊制。創立新規。凡兵水營及鎭堡所在處。必以其邑簿外之穀。量宜優給邊將之糧。其邑之穀不足。則收旁邑之穀。必使邊將有以自奉。所需無闕。而嚴明法制。尺布斗米。使不得斂於軍卒。只使精鍊器械。敎習騎射。兵水使及巡按之行。不徒呼名點闕。必閱其器械。試其騎射。視其訓鍊能否。以爲殿最。若如前斂債放卒而發覺。則治以贓律。僉使,萬戶,權管等官。不論南北遠近。皆付軍職。使妻子受祿以資生。初授之時。必擇其人。而旣授之後。五考五上。則由權管而陞萬戶。由萬戶而陞僉使。由僉使而授東班六品之職。五考之內。若居中者。則平遷他鎭。不得陞授。使之自惜前程。有所勸勉。若其留防。則必領其邑之卒。其邑之卒不足。然後乃定于旁邑。而留防所在處。則諸色良役皆廢。只存留防之役。使無遠赴之勞。而分番迭休。其在鎭之時。亦無一毫費力傷財之事。其應鎭將之使令也。不過搬柴運水而已。他無所與。使得專意於操弓習射焉。若黃海騎兵北戍之役。則 命罷勿爲。若虞邊備之疏。則 命沿邊守令。敎民習射。三月一試。矢數多者。厚其賞給。二度居魁者。復其家口之役。若五度居魁者。軍卒則特補軍官。擇其中有知識可堪領衆者。啓其名于該曹。使補權管。以試其可用與否。若公私賤。則 啓其名。特許免賤。私賤則優給其價于本主。夫如是則五度居魁者。其出甚罕。而邊氓盡化爲精兵矣。脫有邊警。則人各自救。孰不力戰乎。上番之軍。有司亦時試其武才。其中最優者。 啓達論賞。五度居魁。則特補所居近處鎭堡軍官。使有鍊業之志。至如籍兵。務得實軍。不爲苟充。閑丁未滿十五歲者。但錄其名字年歲于別簿。使之待年入籍。傭食匈乞人。則一切刊落。列邑軍簿。姑存舊額。但錄幾名未充。而命守令休養生息。勞來不怠。而隨得隨補。不限年月。期以悉充。且於六年。例必改籍。俾無倉卒騷擾之患。若虞軍卒不足。不能應諸處之役。則上番之軍。量減其數。猶不足則防歇之處。量減其數。猶不足則南方冬月之留防。量減其數。猶不足則步兵之納價布者。除其半以補留防之闕。留防旣無侵暴之害。則步兵亦不至如避豺虎矣。若所謂皁隷羅將諸員等。則不必各有所屬。悉廢其名。皆變爲步兵。納價布于兵曹。兵曹量各司立役之數。以給價布。則邸吏免不時之侵督。民閒無三倍之暴斂矣。軍政之善策。此其大略也。凡此五者。安民之目也。大槪如斯其詳。在 殿下博咨規畫而已。竊觀今之時事。日就謬誤。生民氣力。日就消盡。殆甚於權姦用事之時。其故何哉。權姦之時。 祖宗遺澤。尙有未盡。故朝政雖亂。民力尙支。今日則 祖宗遺澤已盡。權姦遺毒方發。故淸議雖行。民力已竭。譬如有人少壯之時。縱酒荒色。戕害多端。而血氣方强。未見所傷。及其晚年。戕害之毒。乘衰暴發。雖謹愼調保。元氣已敗。不可支持。今日之事。實同於此。不出十年。禍亂必興。匹夫以十閒之屋。百畝之田。傳於子孫。子孫猶思善守。以無忝所生。況今 殿下受 祖宗 百年社稷。千里封疆。而禍亂將至者乎。心誠求之。不中不遠。力雖不足。猶可自救。況今 殿下摠攬權綱。明燭事理。力能救時者乎。小臣受國 厚恩。百死難報。苟利於國。鼎鑊斧鉞。臣亦不避。況今殿下廓開言路。容受不諱。 手敎之下。詞旨懇惻。臣若不言。實負 殿下。衷情所激。極言竭論。而疾病之餘。神惽手戰。辭俚語複。字畫僅成。無足可觀。雖然。其意似遠而實近。其策似迂而實切。雖非三代之制。實是王政之本。行之有效。王政可復。伏望 殿下詳觀熟閱。舒究深思。取捨旣定于 聖衷。然後廣咨廷臣。議其可否而進退之。幸甚。 殿下用臣之策。付之能手。行之以誠篤。守之以堅確。毋爲流俗守常之見所移奪。毋爲醜正讒閒之舌所搖惑。如是者三年。而國不振。民不寧。兵不精。則請治臣以欺罔之罪。以爲妖言者之戒。臣無任激切屏營之至。

-

知乎用户 豆豆 发表

唐宋八大家随便拉出来一个就够膜拜一辈子的,都担任过中央政府要职,深入政治中心,大部分都有因政见不合时宜(褒义)而被贬经历。韩愈是吏部侍郎,主管官员任命的;柳宗元是监察御史,廉政公署的头儿;曾巩做到中书舍人,替皇帝起草诏书,其他的好像都做过参知政事,参与政策制定的。都是会影响政治环境本身的要职,这些人在职时的奏折基本上全都是研究时政的重要文献,被贬之后的散文诗词又大都寓意深远。再考虑这些人的文学功底…… 根本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强组合有木有啊!

立刻能想到的《封建论》、《正统论》、《六国论》、《策略》、《上凌屯田书》……

知乎用户 成敏 发表

好吧,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我爸让我背《古文观止》,里面的政论文,都是我最喜欢的,每一篇都要背十几遍,我到现在都能记得《子鱼论战》,《郑伯克段于鄢》,《过秦论》等等,我特别喜欢苏轼的人物论——《晁错论》,《贾谊论》,《留侯论》。苏洵的《心术》,苏澈的《六国论》。

还有柳宗元的《梓人传》,《桐叶封弟辨》。杜牧的《阿房宫赋》,李华的《吊古战场文》

知乎用户 杨静海 发表

你们这些只能算牛而已!

什么是屌?

题主问的是吊炸天,你们不要装作看不懂吧?

不是说你有多么超凡越圣的见解,那玩意儿叫牛,牛 X。

但是屌是睥睨天下,或者生死置之度外的气概吧。

所以奏章应该这么写:皇上,天下人已经忍你很久了。。。

好吧,我查过了这就是题主说的治安疏,我一直只知道是叫什么天下第一事疏。

知乎用户 Eidosper 发表

我觉得西汉的盐铁论,以及春秋的管仲的言论,很多到现在都依然没有变化。借用一个知友的话,“贫富分化” 这四个字,二十四史给出的解决方案仅有 “改朝换代”,当然西方给出了另外四个字 “殖民侵略”。

知乎用户 袭明 发表

陆贽的文章,苏轼欧阳修等人都是一直非常推崇的。

附一篇《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右:臣闻作法于凉,其弊尤贪;作法于贪,弊将安救?示人以义,其患犹私;示人以私,患必难弭。故圣人之立教也,贱货而尊让,远利而尚廉。天子不问有无,诸侯不言多少。百乘之室,不畜聚敛之臣。夫岂能忘其欲贿之心哉?诚惧贿之生人心而开祸端,伤风教而乱邦家耳。是以务鸠敛而厚其帑椟之积者,匹夫之富也。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者,天子之富也。天子所作,与天同方。生之长之,而不恃其为;成之收之,而不私其有。付物以道,混然忘情。取之不为贪,散之不为费。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亏法失人,诱奸聚怨?以斯制事,岂不过哉?

  今琼林、大盈,自古悉无其制。传诸耆旧之说,皆云创自开元。贵臣贪权,饰巧求媚,乃言郡邑贡赋所用,盍各区分?税赋当委之有司,以给经用,贡献宜归乎天子,以奉私求。玄宗悦之,新是二库。荡心侈欲,萌柢于兹。迨乎失邦,终以饵寇。《记》曰:“货悖而入,必悖而出。” 岂非其明效欤?

  陛下嗣位之初,务遵理道。敦行约俭,斥远贪饕。虽内库旧藏,未归太府,而诸方曲献,不入禁闱。清风肃然,海内丕变。议者咸谓汉文却马、晋武焚裘之事,复见于当今。近以寇逆乱常,銮舆外幸,既属忧危之运,宜增儆励之诚。臣昨奉使军营,出游行殿,忽睹右廊之下,榜列二库之名。矍然若惊,不识所以。何则?天衢尚梗,师旅方殷。疮痛呻吟之声,噢咻未息;忠勤战守之效,赏赉未行。而诸道贡珍,遽私别库。万目所视,孰能忍怀?窃揣军情,或生觖望。试询候馆之吏,兼采道路之言,果如所虞,积憾已甚。或忿形谤讟,或丑肆讴谣,颇含思乱之情,亦有悔忠之意。是知甿俗昏鄙,识昧高卑,不可以尊极临,而可以诚义感。顷者六师初降,百物无储,外扦凶徒,内防危堞,昼夜不息,迨将五旬,冻馁交侵,死伤相枕,毕命同力,竟夷大艰。良以陛下不厚其身,不私其欲,绝甘以同卒伍,辍食以啖功劳。无猛制而人不携,怀所感也。无厚赏而人不怨,悉所无也。今者攻围已解,衣食已丰,而谣讟方兴,军情稍阻。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记》曰:“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 岂非其殷鉴欤?众怒难任,蓄怨终泄。其患岂徒人散而已?亦将虑有缔奸鼓乱干纪而强取者焉。

  夫国家作事,以公共为心者,人必乐而从之;以私奉为心者,人必咈而叛之。故燕昭筑金台,天下称其贤;殷纣作玉杯,百代传其恶。盖为人与为己殊也。周文之囿百里,时患其尚小;齐宣之囿四十里,时病其太大。盖同利与专利异也。为人上者,当辨察兹理,洒濯其心,奉三无私,以壹有众。人或不率,于是用刑。然则选其利而禁其私,天下所恃以理天下之具也。舍此不务,而壅利行私,欲人无贪,不可得已。今兹二库,珍币所归,不领度支,是行私也。不给经费,非宣利也。物情离怨,不亦宜乎?

  智者因危而建安,明者矫失而成德。以陛下天姿英圣,倘加之见善必迁,是将化蓄怨为衔恩,反过差为至当。促殄遗孽,永垂鸿名,易如转规,指顾可致。然事有未可知者,但在陛下行与否耳。能则安,否则危;能则成德,否则失道。此乃必定之理也,愿陛下慎之惜之。陛下诚能近想重围之殷忧,追戒平居之专欲,器用取给,不在过丰,衣食所安,必以分下,凡在二库货贿,尽令出赐有功,坦然布怀,与众同欲,是后纳贡,必归有司,每获珍华,先给军赏,瑰异纤丽,一无上供,推赤心于其腹中,降殊恩于其望外,将卒慕陛下必信之赏,人思建功;兆庶悦陛下改过之诚,孰不归德?如此,则乱必靖,贼必平,徐驾六龙,旋复都邑,兴行坠典,整缉棼纲,乘舆有旧仪,郡国有恒赋,天子之贵,岂当忧贫?是乃散其小储,而成其大储也;损其小宝,而固其大宝也。举一事而众美具,行之又何疑焉?吝少失多,廉贾不处;溺近迷远,中人所非,况乎大圣应机,固当不俟终日。不胜管窥愿效之至,谨陈冒以闻,谨奏。

知乎用户 胡帅帅 发表

强烈安利题主去看《古文观止》,包含了大量清代以前的政论名篇!

清代编辑成书后,被用作科举教材,受到整个士林的喜爱和赞誉!

初高中课本里的就不说了,说些额外的

个人推荐的政论文:子产论政宽猛、范宣子论何为不朽、司马错论伐蜀、鲁仲连义不帝秦、乐毅报燕王书、报任少卿书、(上下)过秦论、治安策、论贵粟疏、上书谏猎、尚德缓刑书、(前后)出师表、谏太宗十思疏、原道、原毁、争臣论、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与陈给事书、驳复仇议、桐叶封弟辨——唐前

朋党论、纵囚论、管仲论、辨奸论、心术、刑赏忠厚之至论、读孟尝君传、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上枢密韩太尉书、深虑论、豫让论、亲政篇、信陵君救赵论、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唐后

不过个人观点:政论首推秦汉,笔力雄宏、气势磅礴,文法豪迈激荡,仿佛倾注了作者满腔的心血,期间家国担当、苍生之念、建功之心、等等情感和氛围极其丰沛,读之常使人叹息良久,甚至连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这类求贤令的小读物都气势磅礴:王霸之气虬卧于笔下、恳诚之意氤氲于文间——所谓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大抵指这等力道的作品,就算千年以后再读,任然使人动容。

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三国,晋代开始变得逐渐细腻、规整,越来越有种 “捧着卵子过河” 的感觉,不喜欢!

唐代以韩愈、柳宗元为尊,前者文势悠长、入木三分、表达恳切而清晰,组织恣肆而严谨,后者则以小处见大、笔法犀利著称,其转折、收尾、叙事皆是极佳之品,当然也有意想不到的作品,诸如李白为求官而做的政论…… 大抵气势已不如秦汉。

至于后来的,更比唐代不如,多借古讽今、托物言志,拾前人写作组织之牙慧而做作成文,其中尤以宋代三苏见长,尽说些 “骇人听闻”、“哗众取宠” 的观点,但毕竟天才,其文法严密、运用自如、思虑精纯,从他们的文章角度出发,基本无法推翻(江山代有人才出,焉知没有后人掀翻),皆是政论文中极品。王安石和欧阳修的政论,也可以反复阅读、把玩,虽然我嘴上说宋人作品“拾人牙慧”,但是扭头就是“真香”,二位文章不知道看了多少回…… 毕竟先后文宗,功力远迈,真真不同凡响。

再往后,小品、散文居多,像明王鏊的《亲政篇》,规劝嘉靖勿要重蹈武宗覆辙,务必亲力亲为,教化天下、重振国家,其中手法严密、文笔润畅,饱含悲切、诚恳之情,显然是国老重臣的肺腑之言——已是此时政论中的极品,不过比之前朝,又逊之矣。

总的来说,要说好看、畅快,当然是战国晚期开始到三国的好看,读来浮一大白都可以;

要说现在写报告当借鉴,当然是去看明朝八股文精品(可能我读清朝的八股比较少,但是感觉较明朝作品,差之远矣,太死板迟钝又太投机取巧…… 真是丑陋,不推荐),读来逻辑清晰而严密、文笔流畅而规整——单就作为公务员写东西的水平来说,比每年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满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要说初高中、大学,文言文考试,看完《古文观止》+四大名著随便一本,应付起来绰绰有余,日常阅读古书也是轻而易举。

知乎用户 赵隽祺​ 发表

除了已经提到过的《封建论》以外,最服《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小学时半懂不懂地把全文的朗读停顿(误差极大地)全部标了一遍,只觉气势,不懂含义;如今再读,忆及荆公生平,不禁落泪……

知乎用户 未离恩山休问道 发表

东汉 · 仲长统《昌言》。

节选:

問者曰:「治天下者,壹之乎人事,抑亦有取諸天道也?」曰:「所取於天道者,謂四時之宜也;所壹於人事者,謂治亂之實也。」「《周禮》之馮相保章,其無所用耶?」曰:「大備於天人之道耳,是非治天下之本也,是非理生民之要也。」曰:「然則本與要,奚所存耶?」曰:「王者官人無私,唯賢是親,勤恤政事,屢省功臣。賞錫期於功勞,刑罰歸乎罪惡。政平民安,各得其所,則天地將自從我而正矣,休祥將自應我而集矣,惡物將自舍我而亡矣。求其不然,乃不可得也。王者所官者,非親屬則寵幸也;所愛者,非美色則巧佞也。以同異爲善惡,以喜怒爲賞罰,取乎麗女,怠乎萬機,黎民冤枉,(《全後漢文》注:脱一字)類殘賊,雖五方之兆,不失四時之禮,斷獄之政,不違冬日之期,蓍龜積於廟門之中,犧性羣於麗碑之間,馮相坐臺上而不下,祝史伏壇旁而不去,猶無益於敗亡也。從此言之,人事爲本,天道爲末,不其然與?」

知乎用户 张晓菌 发表

宋代,三苏 辛弃疾 等等都写过

《何博士备论 》何博士备论_百度百科

《美芹十论》美芹十论_百度百科

《潜夫论》潜夫论_百度百科

《权书》 严格上算兵书 权书_百度百科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李斯的《谏逐客书》,秦朝散文的代表(其实当时还算战国时期,奈何秦朝太短,作品太少,所以把它也算上)。在两千年前,李斯就意识到引进外来人才的重要性(当然李斯本人也是秦国的客卿,如果他不这样做,就得卷铺盖走人)。后来的历史无不证明其思想的正确:唐宋时万国来朝,中华不拒,所以其鼎盛;明清时闭关锁国,所以近代中国受辱;西方,尤其是美国开放包容,吸收全球移民精英,所以美国是世界老大;现在西方孤立主义,排外主义,保护主义盛行,这是衰落的标志。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谏逐客书

【作者】李斯

【朝代】先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 “借寇兵而赍盗粮” 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 · 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 “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 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知乎用户 墨疙瘩​ 发表

李斯《谏逐客书》

贾谊的《治安策》

晁错《言兵事疏》、《论贵粟疏》

放大招:诸葛亮《隆中对》

江统《徙戎论》

柳宗元《封建论》

王朴《平边策》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劄子》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辛弃疾《美芹十论》、《九议》

明,朱升九字对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知乎用户 Feng Marco​ 发表

西晋江统的《徙戎论》,没被采纳。没几年,五胡乱华。

知乎用户 风鸟 发表

看了诸位的大作,真是珠玉在前,不免也想跟着大家的思路,唠几句儿。

我国的文字作品,有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文学总是和历史、政治搅合在一起,互相之间拆分不清楚,因此,一开始是为了学习文学的,慢慢的就牵涉到政治上去了,危险危险。所以,一本古文观止,既有滕王阁序这种纯文学的题材,也有各种政论文,这里就想说说东坡。

很多人可能有一种观感吧,总是把东坡和李白拉拢到一起,都是豪放派嘛,一个诗仙一个词仙,多般配。其实看看东坡的政论文,就发现不仅他的个性里面异于李白的忠厚,还对治国理政用人非常有见识。

比如他说论贾谊,很明确的说他说 “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善处穷”,非常中肯。当时看了以后,对我的人生观确实是很有触动,知道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也知道要去容忍有才华有个性的人才。贾谊看到了问题,也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解决方案,但就是等不及,也不懂如何考虑当时君王的顾忌,满脑子都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想法。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篮协主席李元伟的自传,当时李上任,著名篮球评论员大徐(徐济成)就很不理解地对他说,你现在是一把手了,还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嘛,为什么还要考虑这个考虑那个?殊不知即使你是一把手,也有考虑上级怎么想,下属怎么想,有没有人执行你的思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一定要干,什么就不妨放在后面,甚至妥协不干都可以。最难的就是政治家,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一说到这里,就不免想起王安石和司马光这老两位,一个是 “拗相公”,一个是 “司马牛”,而且俩人干的不共戴天,“王安石必行新政始允为相,司马光必除新政始允为枢密副使”。俩人怼和现在人不同,现在人是玩阴险的,俩人却一面做人光明磊落,互相来信客气探讨,唯恐丢了一点伟人范儿,一面坚决 “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必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必赞成”。司马光一上台,第一件事儿就是 “尽废新法”,连其中比较有积极性的青苗法也一律废掉。可怜苏轼因为清醒,还经常站中间拉架,最后落了个中间派,两边都不待见,直接赶出京城了。

现在想来,还是要怪是当时的执政者,无论是神宗还是后来的太后,人才必然有缺点,重要的能用其长处。都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国家政策最怕折腾(请参考当今米国),却让这两个能量最强的人扳手腕,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最后北宋竟然是忠良误国,也算是别开生面了——所以后来明清君主都最怕党争啊。

那么东坡既然这么厉害,那你来执政如何?也不行,东坡看的明白,性格却有大缺点,一个是太忠厚,看看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若是东坡,怕是舍不得下手——他最善于宽恕敌人了。

另外一个是太爱看玩笑,当领导面皮要绷紧、少笑、少话,他可好,遇到邪恶,“如蝇在食,不吐不快”、“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关键他还很有才,骂人骂的入骨三分,一句顶一万句。而且还是当代偶像,转瞬间文章行天下,大家都知道有个某某 2B 被东坡骂了,你想想人家怎么混?——“伊川可谓糟糠鄙俚叔孙通”。

大家都知道东坡的才华,我却觉得他的见识,反而被才华所掩盖了,还是用孝宗皇帝对他的褒扬来见证吧:

最好真要说,性情这东西,真是无法强求的,论政容易,执政难。真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曾几何时,我一直觉得,四书五经读明白了,就可以科举治理国政,真是荒唐。现在看来,我才是荒唐。

知乎用户 王东方 发表

董仲舒上奏汉武帝被后世称之为的《天人三策》,虽然称不上是政治论文,只是一篇奏疏,但对后世的影响太过深远。

知乎用户 学姐吖 发表

当然是《孟子》里面记录的对话,这一问一答中体现了中华文明启蒙阶段的最早政治主张。虽然孟子的话不如那些滔滔不绝的政论骈文读着 “爽”,但是《孟子》格局巨大,里面触及的一些话题在当下时代依然敏感。

敏感度之大,千年以后的朱元璋甚至对他进行大规模删节、屏蔽。我暂且举出两个节选。

1.《孟子 · 梁惠王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翻译: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 孟子回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 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 孟子说:“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

2.《离娄篇》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自行翻译吧。

=====

有一些理念,它确实是跨越文明的,孟子的理念就是对人类社会发自内心渴望的总结。这些理念就是 “pu shi 价值”。

孟子的理念绝不限于治国理政,而是面向一个文明、全人类发展的。如果仔细品读,很容易读出《社会契约论》的味道,统治者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如果统治者败坏仁义、逆时代潮流,就是独夫民贼,权力的来源不再是合法。可是《社会契约论》是 2000 年后卢梭所著,中华文明在一开始并没有落后西方文明。可是,后来秦横扫七国,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朝代更迭碾压,不乏朱元璋之流对中华文化最初、最开化思想的碾压。这个开化火苗就再也没有重新点燃了。

亚欧大陆的另一边,古罗马、古希腊的成果残存下来,忍过 1000 年的黑暗中世纪,被文艺复兴运动重新点燃。可是《孟子》的思想成果就没这么幸运了,虽然被镌刻在石碑上,也会被历朝历代根据自己需要去歪曲篡改、解读。西学东渐,相似的思想却署上了西方人的名字,留下的只能供后人去回味、惋惜。

在《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结语里面提问,“欧洲,为什么可以抢第一?” 我想我们可以去孟子的著作中找到答案。

知乎用户 佟坤 发表

我不服!!!!居然没有明代的‘’妖书案‘’!!!

这篇政论没有名字,皇帝就叫它妖书,在那个年代能做到几个月举国上下大江南北都知道的政论你想想有多牛逼?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mjVuLd 发表

钱神论。。。-,- 这么入骨三分的都没人看过么

知乎用户 求真少年​ 发表

高赞答主的总结相当全面了,我详细地解读一下李斯的《谏逐客书》吧。

这篇政论文影响了秦国的人才吸纳战略,挽救了秦国的命运。

《谏逐客书》是秦朝丞相李斯的代表作,写于始皇尚未统一六国的战国时期。

从今日回过头来再审视此篇传世佳作,会发现其论证逻辑,文笔都十分凝练,有一股咄咄逼人的,将读者压得透不过气来的磅礴气势,实在不像一篇下级臣子进呈给君王的劝谏奏章。

![](data:image/svg+xml;utf8,)

该文的管理思想非常精辟,引人深思。君王要是闭门造车,导致人才流失,则国家富强必不可得也。

首先,我们先聚焦本文的创作背景。

据《史记 · 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 “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事发于公元前 237 年)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于是有了这封《谏逐客书》。

我很佩服李斯的勇气和果断,若是文章稍有不顺秦王的心,本就将被驱逐的李斯势必锒铛入狱。李斯是从此青云直上还是坠入深渊,全在嬴政一念之间。

后世汉武帝就是这么轻描淡写地改变了司马迁的一生。这便是封建君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本文在描述秦王广罗天下珍宝美女之时,铺陈排比的运用更甚于有关明君任用他国人才实现富国强兵的论述。

站在李斯的立场,这段文字看的属实胆战心惊。如何让秦王认为这是善意理性的劝谏书而不是困兽犹斗的不甘和嘲讽,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学问。

三国时期有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由于劝阻不可贸然进攻曹操,被袁绍认为扰乱军心,锒铛入狱。到袁绍军队返回时,一路土崩瓦解,众军士都捶胸而哭:“如果田丰在这里,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有人对田丰说:“您定会受到重用。” 田丰说:“袁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诚,而且我多次因为说真话冒犯他。如果他得胜,一高兴,一定能赦免我;打了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忌就会发作。要是出师得胜,我将得到保全,现在既然打败了,我不指望活命了。” 田丰果然死了。

**为何《谏逐客书》能成为下劝上的典范呢?因为李斯赌了一把秦王的为人。**嬴政作为划时代的伟大人物,绝非袁绍之辈。若确实论述合理,嬴政必然听取建议,我想这很可能是李斯孤注一掷的想法。

他赌赢了,《谏逐客书》名传千古,根本在于秦王理智纳谏,冷静地思考。没有秦王,李斯不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李斯。

文章首先罗列秦穆公用百里奚等外来人才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壮大;秦惠文王用魏人张仪扩张领土,形成秦国向东对六国高屋建瓴般的战略态势;秦昭襄王任用魏人范睢,扫除朝中外戚势力,蚕食诸侯,奠定了大一统的历史基础。充分证明了人才应该不问出处,有本领才是硬道理。

秦国历史上正是凭借这一波接一波的外来人才,方成就如此伟业。

不过对于这句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就不敢苟同了。若四君却客而不内,汝怎知秦地必无人才耶?这也是许多古文的一大特点,颠倒因果逻辑

只不过四位君主任用的恰好是外来人才,倘若任用的是秦人呢?会不会也有如此成效?历史不能假设,所以这句话也变得毫无意义。当然为了说服秦王,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这样说也没错。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逻辑确实会忽悠很大一部分人。

随后李斯从秦王的物质生活入手,宫廷中大量的外地珠宝器物都是秦王搜集来的,因为这些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秦王个人的爱好尚不局限在秦地收集,那么关乎到国运的宾客人才,岂能尽皆驱之?

重笔浓墨,铺张排比的写法使得文势充沛,感染力极强。重物与轻人的对比更体现了逐客之谬。最后强调了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只要不是秦国的,统统 “驱逐出境”。这是变相地提醒嬴政,这样的做法太武断。关注点应该放在为人是否曲直上,而非是否秦人。

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先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 “富利” 和“强大”;接着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比上层更切近要害;

再说弃黔首、却宾客,是所谓 “藉寇兵而赍盗粮”,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的不利更严重些。

最后指出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

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造成相反结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李斯试图唤醒秦王英明理智的头脑。江海不择小流,故能成其大。秦王也应不却宾客,方能统天下啊!

思考总结:

决策者往往会因为某件对自身有害的事件,加上外界言论的顺水推舟,而实施一棒子打死的绝对政策。这种决策很不理智,侧重点也会偏离正轨,误入歧途。

这时候需要有李斯这样智勇双全的下属,委婉地劝阻决策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牢牢地抓住决策者的目标,指出武断的决策将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尽量站在领导立场思考问题,劝谏才更可能被接纳。

回到国家管理方面,统治者应该如何治国?首先,时刻保持冷静理智的思考,决策前要考虑清楚利害关系。有一个韩国人来危害秦国,就要驱逐所有外来宾客吗?

用人之道的核心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才的来源必须广泛,兼容并包,唯才是举。人才的来源越广,招募来人才的可能性就越大,国家当然也更有强大的希望。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观点是原始愚昧的。任用人才应该更关注能力,不分国籍。只有保持开放的国门,人类命运共同体才会早日建成。


大家有想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认同本文观点的伙伴可以顺手点赞支持一下哦。

关注我,学习历史知识,收获干货。下面是本人的一些往期优质回答

网传复旦唐世平教授说:少沉迷中国历史,多了解世界文明?这一言论是否属实?你怎么看?怎样评价汉武帝刘彻?有哪些应该坚持的好习惯?

知乎用户 未圓 发表

昨天啃了黃梨洲的《明夷待訪錄》,現在消化中⋯⋯

原君、原法部分非常讚,切中時弊(原臣還有學校部分也好,只是感觸沒那麼大)。

知乎用户 桓贤良​ 发表

苏洵 《管仲论》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这篇文章有两个长处,一是论证的过程如同剥洋葱,层层剥开。二是很善于用同理心,设身处地的对所论人物的心理展开分析。

首先,作者提出第一个观点:**任何成功,都是源自过去打下的基础;任何失败,也都是源自过去埋下的祸根。**极具哲学思辨的一个道理,开篇就让人觉得不同凡响。

然而,随后作者却笔锋一转,直接将奸佞作乱的祸根,扔给了贤相管仲,让读者顿生震惊与好奇。于是,作者这才娓娓道出,**齐桓公任用奸佞,其责任在管仲。**为什么呢?管仲病重的时候,齐桓公问他接班人的事情。作者说,我本以为管仲会举荐一群贤者给齐桓公,然而他却只是劝诫齐桓公说,竖刁、易牙、开方不是好人,不要亲近他们。

接下来,作者又指出,**管仲的这番劝诫,根本不起作用。**管仲你辅佐齐桓公这么多年,齐桓公什么尿性,你还不知道吗?他虽然有豪杰的雄心壮志,可同样也有贪恋声色犬马的俗念,而这三个奸佞只不过是正好满足了齐桓公这方面的需求罢了。这三个奸佞当初没有得宠,是因为有管仲在,管仲一死,他们的好日子不就来了吗?你以为你的这番临终之言,能够栓得住齐桓公那颗急于放纵自我的心吗?

所以,**齐国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这三个奸佞,而在于有没有管仲这样的贤臣。**这是作者提出的第四个观点。奸佞之人是永远除不尽的,杀了竖刁,还会有横刁,撇刁。作者痛心地说,管仲,你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啊!只要有像你管仲一样的贤人在齐桓公身边,再多的奸佞之徒,也翻不起波浪来。当初齐桓公问你接班人的时候,你如果积极举荐贤能,那么即使你死了,你的后继者也会继续你的善政,又何惧那些宵小之辈呢?

接下来,作者又拿同为五霸的晋文公与齐桓公作对比。指出晋文公君臣,论才能都不如齐桓公君臣,齐国的接班人也比晋国强,为什么晋国却能延续百年的霸业,而齐国霸业却止于齐桓公之世呢?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晋国世代都有能够托付政事的老成持重之臣,**所以即便国君平庸无能,也能延续霸业。而齐国,只靠着管仲一个能臣,管仲死了,也就人亡政息了。

随后,作者认为,**只要有贤君,就绝不会缺少贤臣。**作者说,我不信在齐桓公时代,就找不出其他像管仲那样的贤臣了。作者也不相信管仲临死前会说出认为鲍叔牙、宾胥无的才能不足以接替自己的话。并且举了史䲡、萧何举荐接班人的故事。史䲡的故事,意在指出,**作为国君信任的大臣,即使快要去世了,都不能忘记自己还肩负着举荐贤才的责任。**萧何的故事,是要说明,即使某方面才能不如自己的贤人,也未尝不可以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关键在于举荐者是否有识人之明。

作者最后的结论是:**一个国家的兴衰,不应该维系在一个人身上。**贤臣的去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能够接替他的合适人选。古代人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相当高明的。等于是在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如果后继无人,那他也只能为国家带来短暂的辉煌。只有建立良性的人才更替制度,才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

作者的道理讲完了,然而作者在论述过程中营造起来的情感却还没有平静下来,作者最后的结尾,就带有对管仲深深的痛惜:没有贤人来接替你,你真的能死得踏实吗?你还没有举荐贤人来接替自己呢!怎么能不管不顾就这么死了呢?

知乎用户 周知 发表

古人为什么治国都用文人呢,就因为文章不好,不能打动人主,那么有主张有见解也是没用。所以好的政论家,通常也是好的文学家。

比如前汉的贾谊,晁错,差不多也是当世文章最出色的,课本选有他们的论文。贾谊《治安策》等文,让他崭露头角,直接写在史册,也招致元老记恨,远谪长沙。

晁错一篇文《论贵粟疏》加以儒家原有的成见(孔子对子贡的经商盈利,即有微词。呵呵,这位老夫子很有意思,他最爱的弟子都是固穷,临战结缨这样的,而他同时代的人们,之所以觉得子贡高过老师,原本非常有理:做官经商无不高明,作弟子的才是学以致用的真正好榜样!)成就中国千古的重农轻商

知乎用户 王玄谟 发表

论佛骨表

韩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 自后汉时流入中国, 上古未尝有也。

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

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

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

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

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

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

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竞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

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

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

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又不许创立寺观。

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

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

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

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 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 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

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

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 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进吊。

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

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

岂不盛哉! 岂不快哉!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

臣某诚惶诚恐。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居然没有人答这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论》 ,虽然不是古代,但也是文言文啊。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呜呼!吾欲无言。

我读历史书籍知道了商鞅变法时 “徙木立信” 这件事。不禁感叹我国国民的愚昧,同时也感叹这位执政者的良苦用心,更感叹几千年来民众心智的闭锁和中华民族几乎沦亡的悲惨。不要以为我夸大其词,容我说个明白。

国家的法令和政策的出发点,应当是为人民谋幸福。如果法令和政策是好的,就能够多多地造福于民,人民唯恐你没有这种法令和政策,唯恐国家的好政策不能发生效力。那么人民必然竭尽全力来保障和维护它。一定要让它实现完善的目标。政府和人民群众紧紧地互相依靠,法令和政策怎么会是没有信用呢?如果法令和政策不好,那就不光是不能造福于民,而且危害人民。人民就必然竭尽全力来阻挠你的法令和政策,即便我愿意相信你,可根据在哪里呢?就拿商鞅那时候他与民众的关系来说,明明二者的利害是一致的,却恰恰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商鞅变法是正确的。我国上下四千多年来,商鞅是第一位追求利国福民的伟大政治家。商鞅处在秦孝公时代,正是中原地区最混乱的时候,战争不绝。举国疲劳,不堪言状。在这种形势下企图战胜诸国,统一中原,岂不困难得很吗?于是他变法图新,制定了四大政策,一是惩治贪官污吏以保护人民的利益,二是发展生产以提高国家的实力和人民的富裕,三是鼓舞军队多打胜仗树立国家的国威,四是把那些游手好闲的人、由于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流失。这是我国史无前例的新政德政,还怕不能取信于民吗?哪想到商鞅竟想出徙木立信这样的办法来解决政府诚信的问题,我从中理解了这位执政者是多么煞费苦心。我从中明白了数千年来民众心智的闭锁蒙昧和民族几乎沦亡,是有根源的。

不过话说回来,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民对政府的的恐惧心理。人民的希望和国家的政策,总是对立的。这能怪罪人民吗?我真担心这徙木立信的事情,要是被世界文明国家的人们听说了,一定捧腹大笑,尖锐嘲讽我们。唉唉唉,我不想再说下去了。

知乎用户 轻烟一顾 发表

元稹的《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问:皇帝若曰:朕观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业业,承天顺地,靡不思贤能以济其理,求谠直以闻其过。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厥后相循,有名无实,而又设以科条,增求茂异,舍斥已之至论,进无用之虚文,指切著明,罕称于代。兹朕所以叹息郁悼,思索其真,是用发恳恻之诚,咨体用之要。庶乎言之可行,行之不倦,上获其益,下输其情,君臣之间,欢然相与。子大夫得不勉思朕言而茂明之?我国家光宅四海,年将二百,十圣宏化,万方怀仁。三王之礼靡不讲,六代之乐罔不举。浸泽于下,升中于天,周汉已还,莫斯为盛。自祸阶漏壤,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兹疲,未遂富庶。督耕殖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用何道而可以济其艰?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昔主父惩患于晁错,而用推恩;夷吾致霸于齐桓,而行寓令。精求古人之意,启迪来哲之怀,眷兹洽闻,固所详究。又执契之道,垂衣不言。委之于下,则人用其私;专之于上,则下无其功。汉元优游于儒术,盛业竟衰;光武责课于公卿,峻政非美。二途取舍,未获所从,馀心浩然,益所疑惑。子大夫熟究其言旨,属之于篇,兴自朕躬,毋悼后害。

对:臣闻古之以道莅天下,皆酌之人言,用凝庶绩。伏惟陛下统承丕绪,光膺骏命,志气中蕴,清明下临,恤黎庶而惠慈方洽,枭叛戾而威武已炽。犹能虑危于未兆,思理于已安,聿追孝思,缵述前烈,湣官吏之无用,求斥已之至言。微臣才用不足以操事,体识不足以经远,祇奉圣问,伏用兢惶,谨昧死上愚对。

制策曰:“朕观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业业,承天顺地,靡不思贤能以济其理,求谠直以闻其过。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厥后相循,有名无实,而又设以科条,增求茂异,舍骋押之至言,推无用之虚文,指切著明,罕称于代。兹朕所以叹息郁悼,思索其真,是用发恳恻之诚,咨体用之要。庶乎言之可行,行之不倦,上获其益,下输其情,君臣之间,欢然相与。子大夫得不勉思朕言而茂明之?” 臣闻复济慎惧,虽危必乐,理安佚肆,虽顺必忧。帝尧之为道也大矣,《书》称其本,曰 “允恭克让”;文王之为德也宏矣,《诗》美其功,曰 “小心翼翼”。图天下之发者,必称之于劳;虑天下之大者,必慎之于微。任贤诚固,思虑诚深,百姓虽未富庶,四夷虽未宾服,天下明知其治也;任贤不固,思虑不深,百姓虽富庶,四夷虽宾服,天下明知其乱也。今陛下鉴前代已往之失,求当今未然之理,使虚文不设于下,至言必闻乎上。端视凝听,所委惟贤,则上获其益矣;惠爵施禄,所理惟直,则下输其情矣。顾言而动,思利乎安,则何虑乎言之不行?顾行而动,思利乎安,则何虑乎行之有倦?诚能兢兢于一日二日,业业于无小无大,苟能此道,虽微必昌,虽柔必强。凤凰麒麟不足来,甘露醴泉不足致,三光四时不足序。天之高明也,斯不爱其道;地之博厚也,斯不爱其宝。彼之大者犹若是,况其细者而难乎!

制策曰:“我国家光宅四海,年将二百,十圣宏化,万邦怀仁。三王之礼靡不讲,六代之乐罔不举。浸泽于下,升中于天,周汉已还,莫斯为盛。自祸阶漏壤,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兹疲,遂乖富庶。督耕植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用何道而可以济其难” 者。伏以陛下蕴充明德,继荷大业,居十圣之全区宇,守百代之成礼乐,扬高祖之耿光,播太宗之休烈。思黩武而弭戢,念疲之富庶,理自顺此生,危自反此作。兵者国之威也,威不立则暴不禁。君得其术而已,举其要而已。凡善用兵者,用兵之精;次用兵者,用兵之形。用精者国逸而功倍,用形者人劳而威立。令行禁止,俗富刑清。仁足以怀,义足以服,端居庙堂之上,威加四海之外,而叛者尝欲系其颈而制其命,伏其心而笞其背。此兵之精也。金鼓击刺,追奔逐北,攻城掠地,斩馘献俘,忧思岩廊之上,谋制千里之外,而叛者有以畏其威而惩其罚,化其心而戢其暴。此兵之形也。陶然而化,其效不形,兵贵藏有于无。兵之形不可张也,骚然而动,其政难久,人不可终扰。兵之精所宜密胜也。今陛下既枭叛寇,复征违命,屈已之至,浃于兆庶,恤人之诚,已敷于四海。乘众之怒,用兵之形,则近无转输搔扰之勤,远无经费供求之役。诚能固守,必大畏其力,小怀其德矣。岂兵宿中原之为虞,生人耗竭之为虑?臣又闻理国之本,富之为先;富人之方,劝农为大。三代以耕藉率天下,汉朝以孝悌配力田,皆劝之之道。夫农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昼夜之筋力勤焉,父兄之手足悴焉。而官输籍督,坐非已有。夷时郡邑长史,偷容朝夕,养声钓禄,非恤人隐。此所以耕植之业不勤,恋本之心不固。有遁于军旅而邀功赏者,有冒于老释而渎清浊者,有逸于负贩而制贫人者,有隐于椎剥而干教令者。农耕之难也如彼,日百其劝,常有不务者矣;游惰之逸也如此,日百其禁,常有不息者矣。由上之为政,知人苦之者劝之必深,知人乐之者禁之必至。昔贾琮以最于十二州,颁之以玺书;黄霸以甲于二千石,宠之以侯印。惟陛下注意于守宰字人之官,以田恳辟为最,地荒榛人离散为殿,即耕植可劝,困竭可苏。兵未弭则人不蕃,人不蕃则农不劝,农不劝则国用虚,此榷酤所以兴也。然盐曲之税,山泽之利,法用得其要,不在峻其科。理不得其吏,犹不明其法。明其法,得其要,则上无峻刻之举,下无重敛之困矣。

陛下制策曰:“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 臣闻王者之兴,皆鉴乎前代。圣君贤佐之所以兴,昏主庸君之所以丧,景行其兴也,用得以常理;戒慎其丧也,用得以常存。《诗》人美殷鉴于有夏,贾山谏汉而借喻亡秦,备于图籍,著于编册,非臣繁词所可曲尽。自陛下统极,举滞淹,已逋责,恤刑狱,振乏绝,德泽所临,戴之不暇,微臣未见其失也。明将来之戒,其在法令刑赏乎?四海之广,亿兆之众,非家令户告之能也,发号出令而已矣。伏惟陛下聿求善政,大振洪猷,人之献替,政之损益,灿乎其书,灼乎其人。始则鼓舞蹈咏,不足以克共善;终则渴日望岁,不足以喻其劳。教之本莫大乎复言,政之先莫大乎重令。诚能复言重令,上之克当乎天心,下之允协乎人情,天人交相为感,而灾害不生,祸乱不作。非此,则日有德音而人不悦,日有威罚而人不畏。苟不悦矣,无与同劝;苟不畏矣,无与同沮。此非法令之可裁也。成一时之功者,宠乎其功者也;思百代之利者,荣乎其名者也。其名不足以劝者,则刑罚存焉;其效不得而宠者,则褒贬存焉。是小人之所趋,君子之所务。今陛下刑赏已足,劝惩褒贬,又存文史,君子竭忠,小人输力,举如鸿毛,拾如地芥,何为而不成?何求而不效?陛下之不为,非不能也。伏以致诛逆党,罪止渠魁,原清究恶,不及其母,此帝王之刑也。戎臣馈军,致命折寇,渥恩必厚,爵位必加,此王霸之赏也。然善有彰,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赏一人不足以耸天下之善者,其赏不足行;刑一人不足以禁天下之暴者,其刑不足用。今宜赏不遗微细,惟功之所加;罚不为暴乱,惟罪之所出。此天下之人,所以皆知赏之可重,而罚之可戒。

制策曰:“昔主父惩患于晁错,而用推恩;夷吾致霸于齐桓,而行寓令。精求古人之意,启迪来哲之怀,眷兹洽闻,固所详究。” 臣闻汉兴,鉴亡秦孤立之弊,踪周官众建之法,苴茅列土,非复异姓。其后吴、楚强大,本根不拔,晁错之策未终,七国之兵已发。主父念前事之败露,期本朝之强大,分封子弟,使得推恩。诸侯之国,星解于上;汉廷之威,风行于下。此所以为谋也。齐桓当周季陵夷之运,思大彰翊霸之功,志图兼弱,力存攻昧,思逞其欲,是务强兵。习之野,大国防其谋;习之朝,小国谨其备。其志不可以速得,其功不可以立俟,用为隐政而行寓令,此其所以霸也。

制策曰:“执契之道,垂衣不言。委之于下,则人用其私;专之于上,则下无其效。汉元优游于儒学,盛业竟衰;光武责课于公卿,峻政非美。二途取舍,未获所从,吾心浩然,益所疑惑。子大夫熟究其旨,属之于篇,兴自朕躬,无悼后害” 者。臣闻契者君之所司也,综其会归,则庶务随而振之;职者臣之所司也,践其轨迹,则百役通其流矣。委之于下者,委之职业也,非委其权;专之于上者,专其操持也,非专其事。赏罚好恶之出,生杀恩威之柄,此非权与操持乎?委之于下,则上道不行矣。提衡举尺,守器执量,此非事与职业乎?专之于上,则下功不成矣。不委其操持,安所用其私乎?不专其职业,孰虑无效乎?君收其大柄,臣职其所守。然大柄不得亢于上,臣得佐而成之;所守不可属于下,君得举而明之。故《干》之经曰:“首出庶物”,《坤》之文曰:“地道无成而代有终。” 干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而泰形焉,阴阳离而否形焉。君臣之道,盖象乎此。汉元优游于儒学,而权归王氏,失其所专也;光武责吏事于三公,而劳神簿书,集其所委也。一则旷而荡,一则察而狭,既非中道,不可以范。所谓阴阳乾坤之说,各存其道,而交有所感,然成其悠久,配乎持载,如此而已。才者综物以研务,识者辨惑而不泥,体者抚往以经远,用者临事而造至。神而明之,可以辅陶钧,可以赞化育。微臣固陋,从师之说,循名而实不克,承问则学不称。进退殒越,惧烦刑书。谨对。

知乎用户 Gray 先生​ 发表

明代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太史公写的是热血沸腾的侠义故事,唐顺之却看到了因私废公,权臣误国的可怕,眼光可谓犀利独到。他并不是责难信陵救赵之事,而是诛信陵窃符之心。有人认为这是古文观止中最迂腐的一篇,这自然可以见仁见智,但公器权柄,社稷所系,不管是因为任侠义气,还是姻戚之私,或者政见不同,越权擅用这种事,无论看起来多么快意恩仇,都是件值得警惕的事情啊。

唐顺之是个奇人,一个能写出此等文章的文人,又精通兵法,还深谙武学,俨然世外高人,实际上又在体制内为官。据说戚继光行军打仗的思想还是由其所著《六编》的其中一编中悟得,才有了后来的《纪效新书》。以此人平生事迹观之,性格耿介,能文能武,曾带兵破倭,又能做学问又能干实事,想必也迂腐不到哪里去。可惜本人读书太少,对此人所知不多,希望哪位知友能科普一些百度百科上没有的内容。

文章百度上有,古文观止也有收录。哪位当老师的朋友如果能将此文观点与《信陵君窃符救赵》对照,或许会对各位同学有所启发 吧 。节录一段吧:

“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知乎用户 郭童鞋 发表

五蠹

韩非子大作。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知乎用户 李林越 发表

中国古代有较多惊艳的政论文,**其实中国古代写得好的散文多数都是政论文。**先秦、两汉、唐韩柳之后、宋欧阳之后,正是散文较为辉煌的几个时期。

比如:中国古代惊艳的政论文有:
柳宗元《封建论》;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材论》;韩愈《论佛骨表》;海瑞《治安疏》;李斯《谏逐客书》《行督责书》《狱中上书》;贾谊《治安策》《论积贮疏》;欧阳修《朋党论》;苏洵《六国论》等等。

如:西汉政论文是 “大一统” 背景下学术官方化后,专业政治家对现实政治的研究,是有关治世原则、见解和措施。西汉政论文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初变于汉初,文风指事直言、雄直激切。再变于武帝、宣帝时期,变为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坐而论道、凝重典雅。三变于元、成、哀之世,以引经据典、雍容温润为特点。这些都体现了西汉士人一种趋于冷静的、理性化的审美倾向

西汉政论文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和先秦诸子散文以道德为出发点,对国家、政治、伦理等大命题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学术性探讨,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汉政论文是统一政权性质下,专业政治家对现实政治问题和应对策略研究的表述,是有关现实政治问题解决的见解和措施。

又比如:

刘向《论起昌陵疏》

**刘向《论起昌陵疏》**提出了 “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 的认识,还批评成帝“与暴秦乱君竟为奢侈”,表示“窃为陛下羞之”,谷永竞认为:“天生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

垂三统,列三正,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这也使得西汉后期的政论文在雍容温润之中多了一丝耿介之气。

知乎用户 赵吾庐 发表

首推过秦论,其次最重要的应该是荀子王制篇,或者礼记王制篇。过秦论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政治的价值取向,两千多年来基本没有变过。而王制篇则基本上奠定了政体基本原则,两千年来基本没变过。这两篇文章加起来,做中国的地位等同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做西方的地位。

知乎用户 ivivi713 发表

古代的政论都是狗屁,它们在政治上的价值和现在网络键盘侠的文章比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牛逼之处。

非要说可取之处,大概是因为作者都是大文学家,写出来的文章作为文学作品来说非常不错。

一个国家的行政,国策的制定,依据的不是那些酸腐人文的政论。

而是像睡虎地秦简里秦国官吏喜记录的一系列日常行政实践,数据的汇总。

古今皆如此,当今中国治国理政,你觉得是靠金政委胡司盘的文章,还是靠统计局工商局税务局国家电网的数据?

考文章治国,腐儒之见。

知乎用户 常盘贵子 发表

梁衡点评: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贾谊的《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后来提到农民起义时常用的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一词,即出自本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标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成语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即出自本篇。

  诸葛亮的《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名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等广为流传。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学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桃花源中人”、“只知秦汉,不识晋魏”,已成后人常用的成语。而 “桃花源” 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提出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就是 1945 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后人常说的 “居安思危”、“善始善终”、“水可载舟覆舟”,主要出于此。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提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几乎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范的这篇文章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做到了形美、情美、理美,是用文学来翻译政治的典范。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的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正气” 成了战胜一切邪恶、腐败势力的旗帜。

个人推荐:苏洵《六国论》(虽然论据不充分但是文章足够有力)

苏轼《乐毅论》(论人实际也在论政)

知乎用户 地狱公爵 发表

我觉得当属孟子的作品。不仅仅单纯的讨论问题,更是深入的提出了解决办法,而他的办法极具前瞻性和科学性。

孟子里《尽心章句下》里就提出了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思想。与现在的民主思想已经非常类似。

《梁惠王》一卷里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是什么?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啊。

知乎用户 睡觉的鹦鹉 发表

李斯写给秦王政的《谏逐客令》。当时正值嬴政十年(全国还没有统一),随着秦王日益成熟,心中的抱负和理想也已经显露,他对权利的渴望,不愿意受制于人。随着吕不韦被驱逐出境,韩国水利工程师郑国修关中水渠被揭发真正身份是韩国间谍,真正目的是借庞大的水利工程削弱秦国的国力民力财力,秦王觉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下逐客令,不论是谁,一律都驱逐出境。李斯首当其冲成为这道政令的牺牲品。他随后上书秦王,也是史上著名的《谏逐客令》,站在了秦王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列举秦国历代任用外国人所取得的业绩,并陈说“逐客” 的害处,篇中大量运用铺陈排比手法,辞采华丽,富有说服力。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谏逐客令》。秦王阅罢,幡然醒悟,于是取消逐客令,复李斯官。

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後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後宫,而骏马抉提〖“抉提”二字俱应为 “马” 旁〗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後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知乎用户 堯臣 发表

政論文起源於叔孫通,陸賈,而把它真正發揚光大的是賈誼。因此談政論文,便不能繞開賈誼。

世人多知賈生《過秦論》、《治安策》,實際上讀完《賈子新書》就會發現,整個漢初政治,全部囊括其中。

試舉幾例。

一是諸侯問題。「众建諸侯而少其力」,於是後來有了推恩令。他提出梁,淮南位置重要,應當封給最親近的皇子,於是後來七國之亂,頭最鐵擋在最前面的就是梁王。

二是金融問題。他認為鑄幣權應該收於中央,於是後來有了大名鼎鼎的五銖錢和幣制改革。

三是匈奴問題。他給的應對之策是分化拉攏同化匈奴,這點比較可惜,沒有得到驗證,彘兒操刀子就上了。但轉念一想,漢族幾千年來不就是這麼做的麼⋯⋯

至於其他重農抑商,反對奢靡,體恤民生,今人看來大概是老生常談,就不一一列出。

最扯淡的是,他在教皇子時還提出了「胎教」,雖然由於《大戴禮記》抄來抄去,「胎教」到底出自哪裡已不可考,但把它定下規範發揚光大是賈誼無疑了⋯⋯現代人懷孕時候聽莫扎特⋯都是我大漢賈太傅當年玩剩下的⋯

總之,賈誼明察洞見,切中時弊的功力,縱觀整個歷史,也是第一流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辦法大多經過了驗證,的的確確行之有效,比老王老張玩脫了的變法高到不知哪裡去了。至於三蘇的《六國論》,明眼人都知道,縱橫家言,袖手侃侃罷了,有個雞毛撣子蛇皮用。

知乎用户 从不毒舌可达鸭​ 发表

盐铁论(这个比较牵强,其实是会议记录)

徙戎论

知乎用户 BobAnkh​ 发表

荐一篇八股文,虽然八股之弊后世见之,然则八股于议实长之。

明代王鳌《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 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 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间阎之内,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育者无忧矣。   
田野之间,如茨如梁,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   
百姓既足,君何为而独贫乎?   
吾知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
蓄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积之仓廪,而后为吾有也。
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   
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   
牺牲粢盛,足以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足以资朝聘之费。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给之也,其孰与不足乎?   
饔飨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   
吁! 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

此可谓上佳之作,吾习议论文时多鉴之。

知乎用户 花开直须折 发表

《出师表》?

知乎用户 陈友柏 发表

想说一个近代的,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任公的这篇政论之说是从他心底奔涌而出的激越的爱国情感所挥洒而成的!直抒胸臆!酣畅淋漓!有人说这篇文章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确实,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四万万人既要面对列强的侵略欺凌,又要承受清廷的专制腐败,悲观厌世,自暴自弃者肯定不在少数,而任公的这声呐喊就是当时在中华大地上唤醒国人的一声炸雷!

知乎用户 文羽 发表

欧阳修的《朋党论》吧,可以说用一篇文章点燃了宋仁宗时期庆历新政失败的导火索。

宋朝对武将一直很防范,害怕他们利用手中的兵去颠覆政权。相对于武将,文臣就安全多了,这也是宋朝重文轻武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凡事没有绝对的,文臣可能无法直接颠覆政权,却能破坏政权,所谓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一个奸佞的文臣,其对皇权的破坏力,不见得比同等量级的武将小。尤其是,当多个奸佞的文臣联合起来的时候。因此,皇帝怕的不是文臣,而是怕他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据宋人笔记记载,仁宗的老师夏竦反对庆历新政,联合在御史台当官的王拱辰和谏官钱明逸向范仲淹泼脏水,说他结党。
对于一般人来说,要是面对这种莫名其妙的脏水,最好的办法是自证清白,千万不能去解释。理由很简单,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范仲淹刚开始估计是想自证清白,但随即又发现太难了。这就好比让你自己证明自己是好人一样,你总不能说我前天扶了一位老奶奶过马路,就得出自己一定是好人的结论。得出也没人信啊。
所以,纠结来纠结去,范仲淹最后想到了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具体过程如下。
仁宗问:“我听说,过去都是小人多为朋党,君子难道也结党吗?”
范仲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我在边关带兵的时候,看见能打仗、会打仗的人聚在一起,自称一党,怯懦的人也自为一党。在朝廷上,正邪两党也一样。陛下只需要用心体察,就能分辨出来。假如结党是做好事,那对国家便没有坏处。”等于说是范仲淹间接证明了 “君子党” 的存在。
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严重起来。
而更严重的是,欧阳修为了声援范仲淹,回击钱明逸、夏竦等,以奏疏的形式向仁宗上了一篇名为《朋党论》的文章,把已经很敏感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欧阳修的文采当然没得说,但就《朋党论》这篇文章的内容来说,其实还是对范仲淹观点的阐述,即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君主要善于辨别。观点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然而事实却是一种自设藩篱的做法。因为既然把朋党分为君子党和小人党,那么你们革新派不用说,肯定自称君子党,言外之意,凡不是革新派的便都是小人党喽?这就把一些原本可以团结和利用的中间人士拒之门外,从而授人以柄。
于是很快,在夏竦的指使下,一个名叫蓝元震的太监就向仁宗进谗说:“范仲淹、欧阳修、余靖、尹洙这四人,当年被蔡襄称为‘四贤’,最后是以朋党的罪名逐出朝廷的。现在范仲淹等人重获陛下任用,理应忠心效命才对,但实际却把精力用在了举荐蔡襄上面,以便结为朋党。这明显是拿公权当私器,拿国家官位当私人恩惠啊。”
顿了顿,又说:“今一人结党,可以发展党羽十几个人。这五六个人要是全结党的话,那就能发展五六十人。而这五六十人要是都相互提携,相信用不了几年,朝廷便都是党人的天下了。到那时,他们即使做了误朝迷国的事,恐怕也没人敢说。望陛下明察。”
如果我是仁宗皇帝,如果我对范仲淹等人百分百信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听到蓝元震的话会怎么想。我认真考虑了好久,得出一个结论,那便是蓝元震的话有道理。原因很简单,如果朝廷上上下下都是你的人了,那我这个皇帝的位置怎么摆?随着人位置的变化,想法也会跟着变,你范仲淹现在可能忠心耿耿,但你能保证以后也会这样吗?怎么去证明?退一万步讲,即使我赌你一辈子没野心,那我也不敢赌别人没野心。更何况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你以前的忠心都是装出来的,那岂不是等于把我的脑袋别在你的腰带上?
因此,蓝元震的逻辑别看很可笑,但其实是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杀伤力极大。而反观欧阳修的《朋党论》,尽管逻辑清晰,论据充足,却没有站在皇帝角度看问题,给人一种强词夺理的感觉,让仁宗很不舒服。
可以说,欧阳修好心办了坏事。果不其然,庆历四年(1044)六月,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河东、陕西二路的宣抚使。八月初,又任命富弼为河北宣抚使。此时两人尽管都还保留着参知政事和枢密副使的官职,但在依靠人治的封建社会,“人亡政息” 却是绝大多数改革的唯一宿命,庆历新政失败了。(以上内容摘自石不易所著《鬼脸历史课 3》)

知乎用户 高鸭稳乃 发表

安重荣请讨契丹疏

  窃以防未萌之祸乱,立不拔之基扃,上系圣谋,动符天意,非臣浅陋,所可窥图。然臣逢世休明,致位通显,无功报国,省己愧心,其或事系安危,理关家国,苟或缄默,实负君亲,是以区区之心,不能自己。

  近者,相次得进奏院状报:吐浑首领白承福已下举众内附,镇州节度使安重荣上表请讨契丹。臣方遥隔朝阙,未测端倪。窃思陛下顷在并、汾,初罹屯难,师少粮匮,援绝计穷,势若缀旒,困同悬磬。契丹控弦玉塞,跃马龙城,直度阴山,径绝大漠,万里赴难,一战夷凶,救陛下累卵之危,成陛下覆盂之业。皇朝受命,于此六年,彼此通欢,亭障无事。虽卑辞降节,屈万乘之尊,而庇国息民,实数万之利。今者,安重荣表契丹之罪,方恃勇以请行;白承福畏契丹之强,将假手以报怨。恐非远虑,有惑圣聪。

  方今契丹未可与争者,有其七焉:契丹数年来最强盛,侵伐邻国,吞灭诸蕃,救援河东,功成师克。山后之名藩大郡,尽入封疆;中华之精甲利兵,悉归庐帐。即今土地广而人民众,戎器备而战马多。此未可与争者一也。契丹自告捷之后,锋锐气雄;南军因败衄已来,心沮胆怯。况秋夏虽稔,而帑廪无余;黎庶虽安,而贫敝益甚;戈甲虽备,而锻砺未精;士马虽多,而训练未至。此未可与争者二也。契丹与国家,恩义非轻,信誓甚笃,虽多求取,未至侵凌,岂可先发衅端,自为戎首。纵使因兹大克,则后患仍存;其或偶失沈机,则追悔何及。兵者凶器也,战者危事也,苟议轻举,安得万全。此未可与争者三也。王者用兵,观衅而动。是以汉宣帝得志于匈奴,因单于之争立;唐太宗立功于突厥,由颉利之不道。今契丹主抱雄武之量,有战伐之机,部族辑睦,蕃国畏伏,土地无灾,孳畜繁庶,蕃汉杂用,国无衅隙。此未可与争者四也。引弓之民,迁徙鸟举,行逐水草,军无馈运,居无灶幕,住无营栅,便苦涩,任劳役,不畏风雷,不顾饥渴,皆华人之所不能。此未可与争者五也。契丹皆骑士,利在坦途;中国用徒兵,喜于隘险。赵魏之北,燕蓟之南,千里之间,地平如砥,步骑之便,较然可知。国家若与契丹相持,则必屯兵边上。少则惧强敌之众,固须坚壁以自全;多则患飞輓之劳,必须逐寇而速返。我归而彼至,我出而彼回,则禁卫之骁雄,疲于奔命,镇、定之封境,略无遗民。此未可与争者六也。议者以陛下于契丹有所供亿,谓之耗蠹;有所卑逊,谓之屈辱。微臣所见,则曰不然。且以汉祖英雄,犹输货于冒顿;神尧武略,尚称臣于可汗。此谓达于权变,善于屈伸,所损者微,所利者大。必若因兹交构,遂成衅隙,自此则岁岁征发,日日转输,困天下之生灵,空国家之府藏,此为耗蠹,不亦甚乎!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武臣,过求姑息,边藩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此未可与争者七也。

  愿陛下思社稷之大计,采将相之善谋,勿听樊哙之空言,宜纳娄敬之逆耳。然后训抚士卒,养育黔黎,积谷聚人,劝农习战,以俟国有九年之积,兵有十倍之强,主无内忧,民有余力,便可以观彼之变,待彼之衰,用己之长,攻彼之短,举无不克,动必成功。此计之上者也,惟陛下熟思之。

  臣又以邺都襟带山河,表里形势,原田沃衍,户赋殷繁,乃河朔之名藩,实国家之巨屏。即今主帅赴阙,军府无人,臣窃思慢藏诲盗之言,恐非勇夫重闭之意,愿回深虑,免起奸谋。欲希陛下暂整和銮,略谋巡幸。虽栉风沐雨,上劳于圣躬;而杜渐防微,实资于睿略。省方展义,今也其时。臣受主恩深,忧国情切,智小谋大,理浅词繁,俯伏惟惧于僣逾,裨补或希于万一,谨冒死以闻。

知乎用户 徐希曼 发表

诶,想起欧阳修的《朋党论》,这好像算不得政论文也不掉渣天,但是觉得写得蛮好的。。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 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知乎用户 的确良魔法师 发表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苏洵《六国论》

知乎用户 古美门公平 发表

我觉得应该有著名古文旗手,对佛老大力 Debuff,努力构建新三观的韩愈老先生,韩愈应该算是评论员文章和政论文的高手,只是《论佛骨表》太作死了,好比是和主体思想唱反调啊。《原道》,《原毁》,《杂说》等一大批韩愈特色的政论文,看完都想再把柳宗元的也看了。

知乎用户 曲高和寡 发表

写政论的文章很多,但是最令人惊艳的只能说是贾谊。

首先,贾谊是开创政论的先驱。先秦时期的文章都是记言的语体(论语)和解经的笔记体(礼记),虽然在其之前还有很多带有政论性质的文章,但都不成体系,而到贾谊才算是形成了政论式散文。

其次,政论性的文章,汉代的文章要强于后代,所谓**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汉代的文章要强于后代的,后世的唐宋八大家,是以古文运动著称的,而所谓的古文运动就是要恢复秦汉古风为主的。**所以秦汉的古文要比后世的模仿者要强的。

再次,汉代的文学家有很多,但是贾谊的文成要最好。在《史记》里,司马迁把贾谊与屈原并列,虽然一部分原因是二者生平相似,但也是其文采出众,贾谊也是汉賦的开创者之一,其文辞不在司马相如之下。

再者,贾谊的政论文是有开创性的,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里都是有极大价值的。封建皇朝虽然开始于秦,但很多制度确是由汉代建立的,如重农政策,籴粜政策,礼乐制度(《论定制度兴礼乐疏》),甚至汉代儒家的仁义政策的确立也受到贾谊的影响(《过秦论》),所以贾谊的文章对后世影响极大。

最后,**最主要的是,贾谊的政论文是被实践了的,并且产生了积极效果的。**从长远上看,《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使汉代得以长存。从当时看,贾谊的《治安疏》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条件。当时的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建议将齐国分为四,而这四国后来都参与了七国之乱,若非贾谊之策,七国之乱非能消于内讧。而后世的削藩策,推恩令都是贾谊的延续。总的来说,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得不是受到贾谊的影响才实现的。所以这是贾谊的政论文强于其他政论文的最主要原因。

知乎用户 张辰 LMY 发表

秦国大将《司马错论伐蜀》。

文章谈不上激荡雄文,也够不着屌炸天的标准,但这篇文章的内容对秦国一统天下历史行程的影响不可以预料。

知乎用户 吴寒笛​ 发表

出师表

知乎用户 边民 发表

想说的都被说了,还有一个,答司马谏议书,也很有名的。

答司马谏议书

〔宋〕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kN68mw 发表

封建论。未见可堪其右之同类古文

知乎用户 liu Grayson 发表

先秦的 孟子的作品 荀子的作品

秦汉的 商鞅(商君书) 孔伋(中庸) 贾谊(过秦论)

唐代的 韩愈(师说)

宋代的 欧阳修 司马光 王安石 苏洵 四个人论文都不错

知乎用户 梁智斌 发表

柳宗元《封建论》。朝代的更替,主要是下面的不听话;和分封制无关,节度使照样会不乖。中国太大,很难中央集权的,必须放权。即使下面的本来忠心,但因为自负盈亏,吃不饱就打隔壁的;打胜仗的越来越强大。所以不论王爷还是节度使,朝廷都要保证他们的收入;至于百姓的死活还是要放在高官之后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处百姓造反、举倾国之力平叛。

王安石变法,没事搞事。像宋仁宗一样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宋神宗要为父皇大有作为,王安石迎合了少年天子的心态。到了宋徽宗时期,支持变法的以奸臣蔡京为主。还是像司马光那样,认为周朝承认了三家分晋,便是皇权旁落了。朝代和生命一样,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生理学的正常逻辑是,营养不良的时候先分解脂肪,心脑等重要脏器要留到最后的。国家制度也一样,遵循祖宗家法即可,经济拮据的时候先拿底层开刀,如果最后连皇室都穷就认命呗。戏剧总有闭幕的时候,很正常。

韩愈《论佛骨表》。多数人是错的,相信鬼神八字风水是错的。对于宗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去人欲的哲学部分、抛弃鬼神的迷信。武则天生性风流、手段残酷,不是佛教徒的所为;她老人家还在老百姓面前显摆自己信佛,佛祖知道了肯定马上收拾她的。

岳飞不算低情商,但海瑞是妥妥的低情商。《治安疏》不是提建议,完全是骂皇帝。

法家的论文是歪门。秦皇信法家,二世而亡。宋神宗信法家,北宋灭亡。唯有独尊儒术、内圣外王,才是长久之道。

欧阳修、范仲淹都是大好人。我现在也是秉承文正公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位卑未敢忘忧国。欧阳修写了《朋党论》,雍正很憎恨下面的人结党营私的。现在高考完了,有些同学上了大学后,经常向师兄师姐打听选哪个老师的课程容易过,期末考试问先考的论述题是什么(破这个很容易,老子就出最长的论述题,如动物生理学的消化系统,你明知道还是要背诵)。做人要清高,能一个人独来独往的都是能力强的;能力弱的才抱团。如果没有朋党,很难形成贪污集团;如果没有朋党,人人严格按规矩办事,就像鱼在清澈的池塘中游泳,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你有钱都不敢乱送,搞不好事情没办成先被举报了。

苏洵的《六国论》,和欧阳修的《朋党论》交相辉映。人总是做错的事情,即使君王宰相都不例外。该团结的时候被分化,该效忠的时候搞小团体;总之该做的不做,都在做不该做的事情。

知乎用户 岱岳 发表

中国古代有哪些令人惊艳的政论文?那些古代优秀的政论文!

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

贾谊的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杜甫的《阿房宫赋》.

被鲁迅称为 “西汉鸿文” 的有贾谊的《治安策》、《过秦论》和晁错的《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

西汉桓宽的《盐铁论》。

柳宗元著作的《封建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论文中的经典。

海瑞著作《治安疏》。

欧阳修的《朋党论》。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材论》.

韩愈《论佛骨表》.

李斯的《谏逐客书》.《行督责书》《狱中上书》.

苏洵《六国论》。

张居正《陈六事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美芹十论》。

陈亮《中兴五论》。

王鏊的《亲政篇》

《子产论政宽猛》

《范宣子论何为不朽》

《司马错论伐蜀》

《鲁仲连义不帝秦》

《乐毅报燕王书》

《报任少卿书》

(上下)《过秦论》

《论贵粟疏》

《上书谏猎》

《尚德缓刑书》

(前后)《出师表

《原道》

《原毁》

《争臣论》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与陈给事书》

《驳复仇议》

《桐叶封弟辨》
《纵囚论》

《管仲论》

《辨奸论》

《心术》

《刑赏忠厚之至论》

《读孟尝君传》

范增论

《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上枢密韩太尉书》

《深虑论》

《豫让论》

《亲政篇》

《信陵君救赵论》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无不彰显中国古代治国智慧!

知乎用户 心灵自由 发表

看贞观政要,发现了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侍御史马周写给唐太宗的《陈时政疏》,谈论朝政得失,记得以下几点。

1 夏商周汉,长者七八百年,短者四五百年,然而自魏晋到隋,长者五六十年,短者二三十年,原因何在?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仅能自守而已,后代无遗德可思。故而为君决不能得过且过,要广施德化,恩有余地。

2 国之兴亡,不在蓄积多少,唯在百姓苦乐。隋朝洛口仓被李密占据,西京府库被大唐拿到,积蓄当有余力时行之,否则不过是资寇而已。包括不急之务,都不应因此而加重百姓负担。

整个文章说理通顺,更重要的是其中确实有至理,甚至于今天都有参考意义

知乎用户 叫老树的少年 发表

看了一圈,竟然没人说杜牧的**《阿房宫赋》**。

中学时的课文,对最后一段记忆犹新: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知乎用户 水采 发表

《明夷待访录》

知乎用户 扬州的夏日 发表

最近刚在 B 站看完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对于丞相有了更深的认识,刷到这个问题,就贴一下丞相名传千古的《后出师表》,至于耳熟能详的《前出师表》就不贴了,大家高中的时候应该都背诵过。

《后出师表》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
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
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
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那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是出自《后出师表》。

看《三国的世界》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蜀汉这么贫弱,还要数次发动对曹魏的战争?甚至很多人怀疑丞相的用意。

因为我个人是十分喜欢二爷的,当读到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的时候更加替关二爷可惜,为丞相忧心。

知乎用户 四时八节太师 发表

劝君熟读封建论,莫使子厚返文王。

知乎用户 李望水 发表

密谈伊始,宇文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问道:“一个国家政权,怎样才能稳固?”

苏绰回答:“关键在于管理和驾驭官员。”

宇文泰又问:“如何管理和驾驭官员?”

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大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用贪官?”

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而你又没有那么多的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让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们不就得到好处了吗?”

宇文泰又问:“贪官利用我给的权力得到了好处,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呢?”

苏绰答:“因为他们得到的好处,凭借的是你给的权力,所以,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然全力维护你的政权。这样,你的统治地位不就牢固了吗?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做。如果没有一大批官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怎么巩固自己的统治呢?”

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又问:“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

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了。在用贪官的同时,还必须不停地高喊‘反贪官’。这样才能蒙蔽、欺骗民众,才能防止民众因为痛恨贪官而发生动乱。”

宇文泰闻之大喜,兴奋不已地说:“爱卿(这已经是皇帝称呼臣子的口吻了),赶快说说其中的奥秘。”

苏绰从容不迫地答道:“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爱财的官?官不怕他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为名,打掉不听话的贪官,保留听话的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政权;又可以骗取民众的拥戴。其二,官吏只要贪污受贿,他的把柄就时刻抓在你的手里。他敢背叛你,你就可以以贪污受贿的罪名,随时灭了他。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地唯命是从。所以,‘反贪官’是你掌控群臣的一个重要法宝。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你还怎么掌控百官?倘若你用的都是清官,都深得百姓拥戴,他不听你的话,你又没有法子除掉他;即使以‘莫须有’的罪名,硬要除掉他,也会引起民情的骚动。所以,必须学会使用贪官。只有‘用贪官’,造成一种‘无官不贪’的局面,你才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地清理官员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拥护你的人。”

宇文泰连声称妙。苏绰又说:“还有呢!”

宇文泰情不自禁地瞪圆了眼睛,问:“还有什么?”

苏绰一板一眼地答道:“如果因为你用贪官而招致民怨,怎么办?” 宇文泰心底一惊,这却没有想到。便急忙问道:“有何妙计,可除此患?”

苏绰胸有成竹,缓缓答道:“高举反贪大旗,加大宣传力度,以此证明你心系黎民。让民众认为你是好的,而作孽的只是那些贪官。从而把责任一股脑儿地都推到那些贪官身上。你必须全力引导舆论,千万不能让民众知道你是任用贪官的元凶;要千方百计地叫民众认为,你是好的;社会上出现那么多问题,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执行你的政策。”

宇文泰又问:“有些官员,作恶多端,贪污过多,民怨太大,怎么办?”

苏绰一改温文尔雅的面孔,恶狠狠地说道:“杀掉他,为民伸冤!然后,把他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装进自己的腰包。这样,你既可以不担搜刮民财的恶名,又可以获得搜刮民财的实惠。总之,用贪官来培植死党,除贪官来消除异己,杀贪官以收买人心,收贪财以充实国库。这就是玩弄权术的艺术。”

宇文泰听罢,情不自禁地连连击掌大呼:“妙,妙,妙!” 兴奋之余,竟不知雄鸡已报晓,东方之既白矣。

知乎用户 辰兆​ 发表

天下第一疏

知乎用户 ZFF JAING 发表

西汉文是政论文的最后绝响 之后的文章 无气骨 纯属文字游戏

知乎用户 魚躍 发表

《八奸》

韩非子

君权国运构成威胁的八种阴谋,分别为**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等,韩非子以对官场斗争的敏锐洞察和高度概括,罗列了各种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将刑名参验的哲学思想和治国理政的权术学说融合,有助于主政者参照甄别,普通人也可以得到启发

一曰同床,何谓同床?曰: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 同床”。

二曰在旁。何谓在旁?曰: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玩好,外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谓在旁。

三曰父兄,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此皆尽力毕议,人主之所必听也。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收大臣廷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使犯其主,此之谓父兄。

四曰养殃,何谓养殃?曰: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人主之殃也。为人臣者尽民力以美宫室台池,重赋敛以饰子女狗马,以娱其主而乱其心、从其所欲,而树私利其间,此谓养殃。

五曰民萌,何谓民萌?曰: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劝誉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谓民萌。

六曰流行,何谓流行?曰:人主者,固壅其言谈,希于听论议,易移以辩说。为人臣者求诸侯之辩士、养国中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此之谓流行

七曰威强,何谓威强?曰:君人者,以群臣百姓为威强者也。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为人臣者,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死,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此之谓威强。

八曰四方。何谓四方?曰:君人者,国小则事大国,兵弱则畏强兵,大国之所索,小国必听,强兵之所加,弱兵必服。为人臣者,重赋敛,尽府库,虚其国以事大国,而用其威求诱其君;甚者举兵以聚边境而制敛于内,薄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使之恐惧,此之谓四方。

知乎用户 阿强的女人​ 发表

过秦论

知乎用户 成声皓 发表

《谏太宗息兵罢役疏》,难得的女性政论文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ttln1 发表

曾巩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726205

知乎用户 柳上惠 发表

前面说了那么多好文章,再补一篇,出师表。当然,张良奏议定都长安,那段分析也蛮好看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好像古文观止也就那样。。。给我震动一下子的,是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和乾隆皇帝的那篇 “佛本无生,何来转世?”

他们都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

知乎用户 xiaofeixiong 发表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 苏轼 1074 年

感受一下宋江田虎起义怎么来的(1119 年)?山东之地滑贼得之以乱天下。。。

感受一下靖康之耻(1127 年)怎么来的?光武亦自渔阳、上谷发突骑,席卷以并天下。。。

提前五十年,全预见到了。

从纷杂的历史中,找到历史的必然的脉络。后面部分是苏轼的治政的细节,也很厉害,不过就不贴了。毕竟苏轼治政能力大家也都知道了,强的没朋友,没什么好说的,就单说这战略能力吧。宰辅之才名不虚传。

熙宁七年十一月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苏轼状奏:臣伏见河北、京东比年以来,蝗旱相仍,盗贼渐炽。今又不雨,自秋至冬,方数千里,麦不入土,窃料明年春夏之际,寇攘为患,甚于今日。是以辄陈狂瞽,庶补万一。谨按山东自上世以来,为腹心根本之地,其与中原离合,常系社稷安危。昔秦并天下,首取三晋,则其馀强敌,相继灭亡。汉高祖杀陈馀,走田横,则项氏不支。光武亦自渔阳、上谷发突骑,席卷以并天下。魏武帝破杀袁氏父子,收冀州,然后四方莫敢敌。宋武帝以英伟绝人之资,用武历年,而不能并中原者,以不得河北也。隋文帝以庸夫穿窬之智,窃位数年而一海内者,以得河北也。故杜牧之论以为山东之地,王者得之以为王,霸者得之以为霸,猾贼得之以乱天下。自唐天宝以后,奸臣僭峙于山东,更十一世,竭天下之力,终不能取,以至于亡。近世贺德伦挈魏博降后唐,而梁亡。周高祖自邺都入京师,而汉亡。由此观之,天下存亡之权,在河北无疑也。陛下即位以来,北方之民,流移相属,天灾谴告,亦甚于四方,五六年间,未有以塞大异者。至于京东,虽号无事,亦当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缓急足以灌输河北。瓶竭则罍耻,唇亡则齿寒。而近年以来,公私匮乏,民不堪命。

知乎用户 明日愁来明日愁 发表

《过秦论》

苏洵的《六国论》也不错

知乎用户 李白不伤悲 发表

《韩非子》

知乎用户 庞建睿 发表

古文观止这本书,古人编的,古人看的,传下来几百年啦,里面的文章大多都是经得起检验的。

知乎用户 南朝四百八十寺 发表

没有人说苏老泉的《六国论》吗?六国之败,弊在赂秦。配合贾谊《过秦论》,杜牧《阿房宫赋》食用更佳。

知乎用户 烧卖邮递员 发表

《史记》《汉书》中记载的不少臣子的上疏都写得不错。

知乎用户 lol 发表

《贪官论》忘了是谁说的了,主要是说了用贪官的好处。

知乎用户 境无止境 发表

大多囊括在《古文观止》中,尤其推荐其中的《信陵君救赵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相比美国,中国的「小弟」更嚣张?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zYn2G4 发表 大哥小弟这种黑社会思维,非常值得憋屈。 这类问题无聊的地方在于: 1,一厢情愿地把国家当人看。几个人类在一起尚且勾心斗角,何况聚集起来成为国家。人格化的国家,怕不是容易精神分裂。 2,基本没脱离底层黑 …

赞美暴君是一种精神病

最近一部引发网友无数吐槽的电视剧《大秦赋》终于结束了。为什么网友要吐槽这部电视剧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 公元前331年,秦败魏,斩首八万; 前312年,秦破楚师于丹阳,斩首八万; 前307年,破宜阳,斩首六万; 前301年,败楚于重丘, …

电视剧《大秦赋》有哪些槽点?

知乎用户 李小丢 发表 槽点一目了然,这是赵姬对面前这位已经长了胡子、但是居然还没有加冠的大叔嬴政说:“你还是个孩子!” 行吧,你不说这是母子情,我还以为是父女情。 先前看到秦始皇要和吕不韦私奔那一集,我整个人就裂开了! 作为《大秦帝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