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五岁女儿谈论自杀和意外死亡时,我虽认为可以进行此类教育了,但因为初为人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比较好?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帆父说 发表

从你的描述里来看,关于死亡,你对孩子的解释还是比较正确的,西班牙哲学家萨瓦特尔说过:“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随着网络游戏、影视剧、动画片等走进孩子的视野,会潜移默化地误导了孩子们对死亡的看法。

据媒体报道,上海市黄浦区某小学曾对五年级 150 多名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当回答 “人失去生命后,是不是可以重新获得?” 时,一半学生的答案是 “不肯定” 或者“可以重新再活”;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死了就是没血了,补补血就可以活了。

所以生命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让孩子懂得:“死而复生” 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生命有且只有一次,不可重来。

最近连续发生了几起,青少年跳楼自杀的案例,抛开外在因素不谈。

其本质还是孩子对生命的认识存在 “盲区” 和误区:

1,孩子不知道死亡代表着永远地逝去,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伤害。

2,觉得死亡后会穿越到另一个幸福的世界。

3,感受不到生命的珍贵和美好。

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谈论生死呢?

1,不传递恐惧和焦虑,比如爷爷奶奶避讳谈论生死的话题,其实是他们内心的恐惧,但正是这种恐惧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受到惊吓,甚至陷入恐惧,可以很淡然的与孩子谈论。

2,不回避,不欺骗,当孩子问起的时候,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否则只是更加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想自己一探究竟。

3,不美化死亡,就像上面所说的,很多孩子觉得能 “死而复生”,从而失去了敬畏之心,一定要告诉孩子,生命只有一次,丢了,就再也没有了。

4,不过多解释,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在死亡的话题上,解释点到为止即可,有针对性的回答。

5,结合花草树木等给孩子解释生老病死,告诉孩子这一切都只是生命的过程,而生命是不断繁衍的。

6,要让孩子有安全感,告诉孩子父母会一直陪伴,不会抛弃他。

如何让孩子觉得生命珍贵?

除了向孩子传达生命只有一次的观念外,还需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从一系列青少年自杀的案例来看,表面上是这些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家里太大,但其实都是这些孩子感觉不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被父母操控,威胁,逼迫,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活着的意义在哪里,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

有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有他感兴趣的事,有他自由的空间,

多让孩子感受生命的美好,所有的开心和快乐,都建立在生命至上,痛苦并不是生命的敌人,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即使在痛苦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体会大自然的花零叶落,每一种景象,都有它的美好。

生命教育对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课题。

知乎用户 风大 可稍息否 发表

这个事儿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要明确指出个人重要性的局限性。

很多自杀的人都过分看重了自己的重要性。于是会做出 “牺牲个人生命的抗争”。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没什么用。他们只对看重他们的人重要。换言之,他们抗争的对象往往并不在乎他们的死;在乎他们死的人,又不需要他们死。

死人不会说话这一点,导致他们的死几乎毫无价值。或者说,只能让别人随意利用。而这个利用往往对他们不利——因为他们的死进一步削弱了他们一方的力量,导致更加难以取胜。

所以此举往往导致他们一方被严重削弱。

尤其是在社会上具体事件参与者本来就那么几个人的情况。

有过一个乌龙案例。有对小夫妻过得很惨,亲戚给了他们很大压力。最后丈夫就伪造了车祸落水的事故,试图骗保养家。几天以后才跑回来告诉家人。不料就这么短短几天时间,他的妻子已经被亲戚们逼得带着孩子跳河自杀了。

这个案子里面,这个小家庭相互之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任何人的死亡都会对其他成员造成巨大伤害。但是他们的死亡对家庭以外的其他人就无足轻重。他们本来就是因为外部压力而濒临崩溃,结果遭遇不幸以后别人反而会更加欺负幸存者。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家庭遭遇了不幸却没有受到安慰反而遭受更大压力以至于跳河自杀的情况。倘若这件事不是骗保,而是真的出事故死了,那么这家已经被欺负到灭门了。现在这种和灭门区别也不大。将来不要出大案子才好。

二就是讲好意外伤害的无可挽回,对生活的不利影响,以强调做好保护的重要性。但是讲完以后必须强调,即便受到伤害,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从而避免真的遇到伤害以后过分自怨自艾。

跟小朋友讲话,一定要讲真话。但是真话有真话的讲法,不等于说背诵一遍课文就算讲真话了。要讲孩子们的真话。讲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产生严重的错误导向。

当然,这个要求可能太高了。试试吧。

知乎用户 甜甜是个小可爱 发表

我女儿昨天吓了我一跳。

她在床上蹦哒,突然说:“我天天都想着死的事。”

我当时震惊地不知道如何接话,故作镇定,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想这件事的呢?”

小姑娘说:“今年。”

我:“为什么呢?是发生了什么事还是其他原因?”

小姑娘:“我想到我活了 100 岁后还是会死,就很担心。”

……………………………………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二年级压力是多大呢,怎么就 “天天想死呢?” 原来是忧虑自己不能长生不死……

关于死亡从小就无意趁有意地跟孩子说过,没说过死了就是进入天堂,就告诉她死了就吃不到自己想吃的,玩不到自己想玩的,永远都见不到自己想见的人了。孩子是很惜命的,对死亡的概念也能理解,因为看书或者动画,有喜欢的角色死了就会伤心流泪。她从很小的时候,我给灌输的安全注意事项都记得很牢,插线板不能碰,电器不能摸,从高处下来不能跳,甚至吃东西都是你先吃了她才会吃。

有个朋友,孩子和我女儿年纪相仿。似乎是因为这方面的绘本读多了,孩子认为死亡是很美好的事情,因为可以上天堂啊,天堂里什么都好,他妈妈现在就哭笑不得,目前正在设法扭转孩子对死亡的美好想象……

死亡的话题没有必要去避讳,孩子没有成人想象中那么脆弱和无知。今年不知道是网络更发达还是什么原因,学龄孩子逝去的新闻有点多,每次我都会和孩子谈一谈,说一下新闻中孩子为什么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分析一下没了生命是多么可惜的事,告诉她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方式,也一直强调伤害自己是最愚蠢的行为。

我在家里和孩子的交流不是那种哄孩子的方式,会以一种很平等的身份和孩子讨论。有个弊端就是有时候会气死人,因为有时候你是在批评教育她,结果她跟搞辩论一样,你说一句,她说一句,你明明很愤怒了,她还在小嘴巴巴巴说个没完没了…… 你去拍她一下,她还呼着手要揍你…… 我说我是不是给你自由过了火!

她也不是不服管教,就是犯错不自知的时候,真是有舌灿金花的架势,我记得有一天她无聊和 siri 吵了半个小时的架……

我气得要命的时候,跟别人抱怨,大家都说,她只要还不停滴顶嘴辩论,你就不用担心她会抑郁 ^_^

真的想不到,我这个四岁话都说不利索的娃,如今 7 岁竟然跟我争论到让我面红耳哑口无言发空火!!!

知乎用户 宸妈碎碎念​​ 发表

很高兴能看到新一代的父母们有意识给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了呀!

从事心理工作多年以来,生命教育这个课题一直是很难的一个课题。如楼主所述,老人们传统思想中的避讳,对于死亡的回避,让孩子在懵懵懂懂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正确教育,以至于错失了很多绝佳的教育机会,最终造成了现在越来越高的自杀率,这些都是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的表现。

对五岁的孩子如何进行生命教育,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推荐一本很好的绘本《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从 1 到 100 岁,该学会的人生大事,都在这些生活的小事里了》(后称《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这本绘本是我用来给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上生命教育课程时候用的课前导入绘本。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作者海克 · 法勒看到刚出生的可爱侄女时,突然萌发了创作灵感:写一本独一无二的书,让侄女知道即将要面对的一生。她亲身采访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国籍的各色人物,只问他们一个问题:“生活教会了你什么?”,集合成了这本从 0 到 100 岁的故事。

孩子们对于绘本的喜爱是天生的,好绘本的特点就是用最简单的文字配上恰当的插图,引发读者的思想共鸣。详见:

宸妈碎碎念:给小学六年级孩子上关于人生的心理课,我用了这本疗愈成人绘本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绘本,让孩子看到人生百年可能会发生的事,可能会有的生命意识转变,当然也就顺便让孩子明白,出生和死亡都是生命自然的过程。

[

保证正版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从 0 到 100 岁,该学会的人

京东

¥81.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30289617858105344-0&p=AyIGZRheHQUUAlYSWRAyEgZUGFwUABUBVRNdEgAiQwpDBUoyS0IQWhkeHAxfEE8HCllHGAdFBwsCEwZWHFoXBRQHXR1cFx1LQglGaxRaSWILbEV9YFB1T2gmFQp0DileLHUOHjdVElsXChMGVRxYJQITBlUfXhYBFAZlK1sQMlNpVRpfFQoUDl0rWiUCFQZdE14RBBUGURlfJQIaA2XN9YHXmriMq%2F7DqLzS2KuOnKnGudMrayUBIlwATxJQHhIFVxpYHAoVB1MSXxwCEwNXHl4JAyIHVBpYFAoaAVcYNRRsEg9RElMTABQOXCtbJQEiWTsaCBYLEFUAHjVPWU9dUFBfRWwXDlMZWRIHIgVUGlkX)

那么,可不可以和孩子谈论死亡?

当然是可以的。

当新闻中出现自杀或者类似现在的新冠疫情这类型的事件时,孩子有了什么是死亡的疑问,就是父母们绝好的死亡教育契机。和孩子一起探讨一下,死亡意味着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再也享受不到阳光,再也吃不到好吃的,再也见不到最喜欢的小朋友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要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不要怕答错,当你不确定答案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一下,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敬畏生命,敬畏死亡,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保护。

我是宸妈,专注于青少年教育教养,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分享、点赞、关注和评论,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知乎用户 穆晨王 发表

前两天和孩子在江边散步,突然发现江边多了很多救生器材存放点。

这些救生器材包括救生服和救生圈,而且存放点的门都是全开放的,轻轻一拉就可以拉开,我带着孩子仔细观察起这些救生器材。

我跟孩子讲:“如果你遇到有人在江里,需要岸上的人帮忙救援,一定记得必须要先穿上救生服,带上救生圈才能下去,如果有别人去救,你一定拦住他穿好了救生服才可以下去。”

孩子问:“为什么呢?”

我说:“因为我们这条江,看起来不深,可是实际上底下都是水草,水草会缠住人,而且这江的暗流非常急,人不动很快就会被冲走,找到的时候就是十多公里以外了,这事儿经常发生。”

孩子说:“这样不是需要立即尽快下去救人吗?”

这真的是一个有点复杂的问题,我希望孩子能对社会和他人有温暖的帮助,但我更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的生命更是优先的。

我说:“有的时候,我们宁愿牺牲一点效率,也要保证更大多数人的利益。”

孩子说:“如果救不上他,我会很难过。”

我说:“你难过是对的,但别人选择了一种方式面对自己的生命,我们选择去救他是我们完全被动的选择,救不上并不是我们的错,不必要过度自责,对任何人都是如此。”

孩子突然问:“如果是妈妈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爸爸不保护好自己就想去救你,我该拦住吗?”

真是个好问题,很伤感的好问题,我说:“是啊,妈妈已经作出了选择,爸爸不理智的话,会害你没有亲人的,你当然该拦住。”

孩子说:“不要再说了,我心里都要哭出来了。”

我也只能安抚孩子:“我不会轻易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会走到这一步,我希望你不要有负担,我一定是为更多人的利益选择结束生命的,何况我们现有的环境这么好,只要不去追求没有必要的刺激,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了。”

说到这里,我自己也挺伤感的,我不敢告诉孩子,她就是我一切选择的根源,我宁愿她恨我,也不希望她在不懂事的时候,心怀遗憾。

我和孩子经常会无意间就讨论起生死。

孩子第一次问我死亡的意思,是在孩子三岁的时候,那时候受西方童话的影响,公主的妈妈都死了,孩子问我,你什么时候会死?

我以为孩子是想成为公主,所以认为妈妈去世是先决条件。

后来问清了,其实不是,是她害怕,她经常被身边人叫做公主,是不是意味着她也会离开妈妈。

我只能告诉孩子,公主确实要经历磨难,但是不一定是妈妈死了这样的磨难。

而且她会离开妈妈的,她还有自己的人生要去奋斗,以后会嫌妈妈很烦的。

后来一次讨论是在孩子四岁时,我的外公刚去世。

孩子问我什么是死亡。

那时候刚看了一本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的书:《生死功课》。

她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解析人一生的生死观,观点很透彻。

[

生死功课

京东

¥38.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56686954529116160-0&p=AyIGZRheHQEUD1YaXxUyEgZUGF4QABQBUBxeFQUiQwpDBUoyS0IQWhkeHAxfEE8HCllHGAdFBwsCEwZWHl4XBBQCUh5bEh1LQglGa3xEUXcXeyhPYUpDK1gTdX1PXVd5KUMOHjdVElsXChMGVRxYJQITBlUfXhYBFAZlK1sQMlNpVRpeHAoUBVQrWiUCFQdSGFkdABQAVBheJQIaA2XN9YHXmriMq%2F7DqLzS2KuOnKnGudMrayUBIlwATxJQHhIFURxcHAUaA1AfWB0CEgBVHFoJAyIHVBpbHAATAF0TNRRsEg5dG10XBBEAVytbJQEiWTsaCBVSFVUBGTVPXktYUlATEWwaBlITUhUCIgVUGlkX)

我借机告诉孩子,死亡就是这个人在世间生活了一辈子,达成了自己的成就,留下了自己的姓名,然后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个人死得不遗憾,一定是在做完了所有的事情以后,自己觉得成就够了,才会如常面对死亡。

我不想哄孩子,家人死了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守护我们。

我想告诉她生命真实的模样就是无常且脆弱的。

我们要尽一切的努力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只要人活着,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受到屈辱、责骂、误会、遗憾,这些都没事,哪怕已经威胁到生命,也试着咬紧牙关坚持一下。

而同时,我也会适当给孩子讲一些故事,历史的、社会新闻的等等各种类型人们的故事。

有一些故事充满了遗憾,于是我尽量告诉孩子,学会让自己有方案 B。

天黑不要走夜路,但如果走夜路,一定要告诉身边能在短期内帮助到你的朋友。
尽量白天做完该做的事情,预案留在白天,不要早上 4、5 点开车出门。
在外面对环境保持留意,注意安全出口,注意避开危险的人。
不要开快车,不想迟到就必须多留时间在路上。
感觉不对的人,连答话都不要答,沉默是非常好的武器。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用钱解决。

说到底,就是恪守保护好自己的法则。

实际上孩子越大,越难遵守父母给的复杂约定,我希望孩子理解,肉体就是很脆弱的,值得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去保护。

我和孩子爸爸很爱护自己的生命,所以希望孩子也可以。

我经常教孩子背李白的诗。

我喜欢给孩子讲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生死命题太大了,我也在慢慢想,慢慢领悟,只要我们自己保持着对生命的热情,又何愁孩子不热爱生命呢?

知乎用户 柯南老师​ 发表

从我记事开始,3~4 岁就经常被父母说这样的话:“人总有一天都会死的,而且爸妈会先你而去。因此要早点独立起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没有谁可以陪你一辈子。”

1. 小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像告诉成年人一样告诉孩子 “死亡”,他们会充满想象力地去理解和了解它。

小孩子并不是生来就不懂什么叫 “死亡”,实际上他们早已死过一次了。因为死亡就是和这个世界说分离和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的状态分离。出生就是他们的第 1 次分离。

在母体中的胎儿是有意识的,但是它并不能直接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它的一切感知总和自己对母亲的感知相互缠绕在一起。它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

当出生时作为联系的脐带被剪断了,又完全脱离了母体的环境。这时候他的体验就类似于死亡。不过在整个体验过程当中,它的痛苦远大于虚无。如果是顺产,那么他的头还会被周围的腔壁给挤压,甚至有窒息的痛苦。那么这种体验难道不接近死亡吗?

因此我们可以说孩子在出生之后就对死亡有了恐惧,甚至他们可以把死亡和不存在(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划上等号。

2. 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很强大的,它会通过想象力去让自己的情感接受一个可能并不能接受的东西。

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人有体验盲区。在体验盲区内的东西,我们人是无法产生直接对应的信息接收和处理模型的。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概念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过程。当我们对某一个概念特别模糊时,我们会采取一些方式和方法来形成对它的理解。这些方式和方法就包括有类比替代。这两种逻辑和方法也是一种心理推理( Mental inference)。

死亡这个概念对于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却又很抽象。因为在很多文化当中,对死亡都是存在着恐惧的。一些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把死后的世界描绘成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现实世界是受苦的。因此我们现实世界是为了积累去死亡世界享福所必要的条件和财富。(古埃及文化中)有一些文化认为人是要轮回的,我们现在的痛苦是为了往生罪孽赎罪。这些解释方式其实就是通过一种想象力来模糊甚至转移我们对死亡的焦虑。人对死亡的焦虑本身是对存在的焦虑。

小孩子就会像我们上述提到的文化一样,对那些冲击很大的东西进行美化,做出一个缓冲区。这种缓冲区是他自己去构建的,而往往年纪越小,缓冲区越具有想象力。

3. 在孩子有自我认知之后,开始进行合理的死亡教育,对孩子认识人生生命和整个世界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们很多成年人对那些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当中的一些桥段充满了感动。这些桥段当中往往是父母为了让孩子不体验到痛苦而美化死亡,甚至对孩子进行一种全方位的 “保护”。但实际上这种感动是自我感动和自我满足。他对孩子起不到什么保护作用,反倒是延误了和孩子进行关键对话的最好时机。这时候的美化与保护,掐掐造就了孩子的体验盲区。因此他对这个世界就产生了预测的误差,而这种误差会不停的积累。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对世界了解得构成的增多,到后期修正这种误差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非常高昂的。

当我还是幼儿园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对我进行死亡相关的教育。我一开始也会觉得死亡是挺可怕的。当我三岁的时候,就开始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睡觉,每当想到死亡和父母终究会离我而去,总觉得心里好像空落落的。带着这种不确定感入睡,渐渐的反而成为了一种常态。

只有知道了失去是必然,才会对获得的东西倍加珍爱。

如果我们的成长的最终环节是死亡,我们可能并没有那么着急长大。体验当下的每一寸光阴是人生必经的环节,他们都必不可少。

“既然死亡是一个最终必然会到达的结局,我们又何必急于求成呢?”(据说是史铁生母亲对他说的,没考证过。)

当我们和身边的人终将分离,我们便会更珍惜他们在身边的时光。当我们最终身体会完全不听使唤,意识会模糊直至消失,我们便更珍惜我们看到的每一寸光阴和每一份记忆。

对死亡的领悟开启对生命的探索。

当我们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开始启发我们理解生命之后,也许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引导方向。我报考生物和基础医学类专业的原因是因为我小时候有一个科研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在科幻电影当中近几年出现过,不过在我读书时被我的老师直接拍死在了伦理的菜板上。虽然我并没有真正能够从事这种研究,但是这对我在成长过程当中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知识包括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历史、心理学,及一些浅薄的宗教知识。虽然不是所有领域都像我自己的专业那么熟悉,但是对我后期人的认知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没有必要非常焦虑,去让孩子理解死亡是如何的虚无和造成分离的伤痛,有多么难受。我们只需要让他理解死亡最致命的意思和科学的概念。他会自己去理解,去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不要否定他对死亡的模糊处理或美化,只需要观望和陪伴她渐渐的理解这个世界就好。我们对他真诚,给他真相,他才会更健康的成长。

知乎用户 Chloranthus​ 发表

你女儿有你这样的父亲真好。羡慕。

众所周知,中国是缺乏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不能面对死,自然就不能正视生。

大学期间我们去云南山村支教,支教队给孩子们开展了死亡教育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事实上,这些闭塞山村里的、才刚上初中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比我们想象的深刻得多。甚至有 “给我上了一课” 的感觉。

说实话,我在备课之前,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父母很避讳死亡这件事,我抱怨一句:啊今天累死了!我妈都要让我赶紧敲敲木头,快点呸呸呸。

而有个小女孩给我上了一课。她下课偷偷找到我说:姐姐,我永远都不会自杀。可是上完今天的课,我原谅我的妈妈了。

她的妈妈是传统的乡村妇女,没受过高等教育,19 岁生了她,再没出了这个乡村。她在外打工的爸爸出轨了别的女人,再加上婆婆的挤兑,一气之下,自杀了。

她说:妈妈死后,她爸爸、奶奶的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没有人愧疚、良心不安。只有她,再没了妈妈。

她说:妈妈的死没有惩罚任何人,除了她自己的孩子。

她妈妈用自己的死告诉孩子:一辈子都不要把自己的生命当作胁迫别人的手段。

其实我们看到很多未成年的悲剧,大部分都是冲动报复型自杀。

有一部分是长期生活在压抑环境,确实不堪重负,经过慎重思考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觉得题主能来知乎问出这样的问题,孩子不可能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这里就不予讨论了。

大部分冲动报复型自杀的孩子,都明确知道父母是爱他的,他的死会让父母痛苦悔恨。他们把死亡当作撒娇作为胁迫他人的手段。他们对 “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没有任何概念,这很抽象,也确实很难有具体的概念。

但是他们知道眼下做出寻死觅活的姿态肯定是能报复恐吓到自己的父母老师的。

事实上很多孩子就是这样 “弄假成真” 的。

那个小女孩说:老师,当时村里其他女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时候,周围人不是假意去拦,而是告诉她真相:我们其实不在乎。我妈可能就不会死。我要是当时可以告诉她:死不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是中性的,是我们必然迎来的结局,你不用着急。你是成年人,经过慎重思考,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那我也尊重你的选择。你无法用死亡胁迫任何人。

但是这个小女孩原谅她妈妈了。她原来觉得这是不负责任,但人最大的责任,应该是对自己。她妈妈活着,做妻子做母亲都不快乐。

其实预防未成年人自杀,绝对不是去严厉惩罚和禁止那些 “诱因”。比如前两天那个因为被怀疑作弊而自杀的姑娘。我不同意像某些网友一样,对那位行为不妥当的老师千刀万剐。老师的行为不够妥当严谨,但是某些网友想要过度处罚,甚至逐出教师队伍以命偿命的处理方式,不能真正阻止下一个悲剧。网友们联想到自己学生时代遭遇到不公平待遇,借着这件事把这位老师挫骨扬灰,有一种“惩恶扬善、弘扬正义” 的快感。

可是给千万个未成年人做出了示范:哦!原来我的死,可以惩罚到那些伤害我的人。

你是个成年人,你知道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惩罚伤害你的人,不用选择死,可是孩子们太弱小了,他们只知道这一种方式。

那怎么做?怎么样才能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自杀?

首先要让孩子真正认识死亡。而说教是不可能的。说教是教育界公认效果最差的手段。你怎么能用语言让小孩子明白什么叫做 “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我在班级里调查发现,很多孩子第一次真正思考死亡,是陪伴自己多年的宠物去世了。毕竟除了乌龟,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活得比人长。和孩子共同面对 “好朋友” 的死亡,比上一百节死亡教育课程都有用。

具体怎么在宠物死亡的时候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有机会再详细写。

其次,教育界有句著名的名言:要想让一片土地不长杂草,最好的方式是种满鲜花。

也就是说,要想孩子不轻易 “寻死”,不是告诉她死亡有多么多么可怕,也不是告诉她:

“你看看还有多少人正在拼尽全力卑微地活下去!” 感觉像是恐吓,看完更想死了。

最重要的是寻找生活的乐趣,生命的意义。

人要是觉得自己的活是有重大意义的,是有希望的,那什么挫折都能面对。再苦再累,心里默念的故事都是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没文化的,心里也想着自己是修仙小说里的主人公,这些都是历练。

最后,《自杀论》认为,社会关系结构是影响自杀率的重要因素。

我个人认为,父母在社会关系结构中要给孩子多编织几层 “防护网”。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个朋友,多个支点。这个思想品德老师冤枉你了,没关系,父母永远支持你相信你。

父母一时气急打了你一个耳光,没关系,去和和你关系好的老师哭诉一下,不可能全校每个老师都蛮不讲理凶神恶煞吧?

再不济,孩子的好朋友当中有没有开朗心大的可以缓和孩子的情绪?孩子的亲戚长辈当中有没有睿智开明的可以做孩子的好朋友?让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无处求助,走到死路。

我喜欢的博主推荐过两首歌。黄伟文给陈奕迅写了两首跟死亡有关的歌,一首是《活着多好》,一首是《怕死》。等孩子大一点了可以给孩子听听。

《活着多好》是一首以死者第一人称视角写的,黄伟文曾说过要在自己的葬礼上放的歌。

《怕死》是写生命的美好与责任。听这首歌来责备死者是有些苛刻,但也算可以鼓励生者。

陈奕迅唱得很好,不开心的时候,钻牛角尖的时候可以听一听。

知乎用户 Mason 发表

学龄前儿童还处于直觉思维阶段,所以题主想要让孩子理解死亡这种过于抽象的概念还未到时机。

不过题主举得例子很好了,描述了死亡和死亡结果会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这样具体的逻辑关系足够孩子明白这类行为的危害和后果。

只是有一点要提醒题主,能讲清的一定要讲清楚,不能说的就直接告诉不能说的理由,说不清的就不要说。

例如题主在解释中用到 “目的”、“表达” 等词汇,孩子能够理解这些概念性词汇和其他词语结合后的意思吗?前面的具体逻辑思维举例用的明明很好,现在又用抽象逻辑思维让孩子理解事物?!!

见过给刚学完四则运算的孩子讲未知数的,没见过还能顺便教微积分的。

即便孩子语言天赋出众、认知经验丰富,最终理解了题主话的意思。可是题主的描述不是正与教育孩子珍惜生命的目的背道而驰吗?前面题主明明说的很好(自杀带来的危害),可现在题主又成了结果论者。题主可以试着对自己 “目的、表达” 那一句话反问一下——如果自杀能够达到某种目的的话,是不是就可以自杀了?

老人们的经验之谈固然有其迂腐的一面,但也是经验总结。所以,如果自己讲不清,或者能够讲清但却不清楚带来的后果,而教育的对象又是非自主行为能力人,那么最好点到即止。

最后,自杀的原因不是简单地动机——行为就能解释的,动机从来都不是行为的充分条件。所以,作为成年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应该搞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懂了。

最后的最后,家长们想要因材施教,首先要因时施教,一定要弄明白孩子处在哪个成长阶段!不然爱因斯坦也可能被养成傻子(一些说话晚的孩子被养成傻子的情况比比皆是)

知乎用户 米乐爸 发表

在美国纽约读医学博士的朵朵曾发推文讲述过一段亲身经历:

当 6 岁儿子成成被接到美国上学一周后,朵朵便接到了老师电话:“周三有堂死亡教育课,希望你陪孩子参加。”

朵朵参加后,发现是同学们集体养的兔子 “花生” 死了,老师要给它开一个追悼会,老师在追悼会上这样说:

“花生的离世,让很多同学很悲痛,当然也有同学表现得事不关己。这两种情绪其实都是不对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给花生做一本纪念册,大家可以把平时给花生拍的照片,想对花生说的话都收进这本纪念册里。”

孩子们忙活一阵后,纪念册做好了。老师一边翻相册,一边对孩子们说:

“花生在生前得到了你们细心的照料,离开时它带着满足的笑容,你们给了花生一段幸福的生命之旅。花生生前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欢乐,离开后你们应该感激并肯定它曾经存在的价值。”

孩子们听着,一个劲地点头。朵朵课后问儿子:“兔子的死,你是怎么想的?”,儿子说:“刚开始我很难过,但听老师说后,感觉兔子离开是很正常的事,就像花儿最后要枯萎一样!”

看着儿子课后能平静地面对生死,朵朵赞叹着死亡教育课程的神奇。

到了儿子读小学三年级后,一天放学回家后说:“妈妈,明天需要您陪我去趟殡仪馆。”

第二天,朵朵带着儿子来到殡仪馆。殡仪馆广场正中,躺着一口黑色棺材。一位牧师站在棺材旁,微笑着说:“有哪位家长愿意进棺材体验一下?”

朵朵举了手。此时,馆内响起《寂静之声》,朵朵在众人注视下,慢慢地走向棺材。儿子紧紧拉住她的手,越攥越紧。朵朵挣脱儿子的手,躺进棺材,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就在棺盖合上一刹那,儿子撕心裂肺大哭:“妈妈!你快出来!你不能丢下我!” 听到儿子的呼唤,朵朵哭了,她想:“如果我真的就这样离开这个世界,儿子该怎么办?父亲该怎么办?”

十几秒钟后,牧师打开棺盖,儿子扑过来,紧紧抱着朵朵:“妈妈,我保证,以后会更爱你,会更加听话。”

牧师则在旁边适时地说:只有真正体验过死亡,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中国内地的死亡教育正在悄然萌芽

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死亡教育在小学时期就会及时开展起来,让孩子们进到殡仪馆体验,与工作人员交流。

早在 2009 年,韩国就有了 “棺材学院”,25 美元就可以换取一次死亡的体验。台湾仁德医护专科学校曾开设“死亡体验课”,在校内设置“悲伤辅导”、“临终关怀”、“多功能奠礼堂” 的专业教室,教室放置 10 具特制棺材,让学生体验死亡过程。

与之相比,中国大陆的死亡教育好像还未展开,甚至讳莫如深,但好在近几年,情况正在悄悄改变:

2017 年,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就在给体育馆里给初一新生举行了 “集体葬礼”,54 位初一新生戴着眼罩躺在体育馆的地板上,哀乐环绕,静静的体验 20 分钟的 “死亡”。

20 分钟后,生命得到 “重生”,摘下眼罩的瞬间,不少学生都含着泪写下了墓志铭:

“生命要是可以重来一次,我一定要做妈妈的乖女儿”;

“一生只有活出了精彩,活出了自己,一切想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人生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完善自己的,人生就是不断地战斗;

…..

12 岁的王子懿告诉记者,在 “死去” 的时间,自己最后悔地便是没有好好珍惜过去,同学江俊玮则说:“当死亡来临时,我有过恐惧但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愧疚 ”

该学校正在进一步开发适合高中学段学生特点的死亡教育课程,力求尽快实现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死亡教育的全覆盖。

2018 年重庆工商大学的一些同学通过某种方式体验 “死亡”:

一位同学说:“通过体验感受到了生命真的很短暂,想多陪父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同年,广州大学的胡宜安教授开设了 “生死学” 选修课,在课堂上他教同学们写遗嘱和墓志铭。

这门课很受学生欢迎,有学生说 “大一就想上这课了,一直没选上,大三才选到。” 胡教授称,国内对于这方面的教育不应该成为空白。

今年两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建议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尊重死亡、尊重生命,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如今社会对死亡教育的理解和包容度越来越高,相信未来死亡教育在中国大陆,也会逐渐成为一种平常的课程,当孩子通知家长会去体验死亡时,家长也不会大惊失色。

死亡究竟是什么?

《西藏生死书》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因此很多人当死亡是一件小事,是可以用来威胁吓唬父母,或是躲避一些困难的手段;很多人当死亡是一件大事,无法接受身边亲人或朋友去世,一直郁郁寡欢;很多人当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忌讳、不接受、恐惧、忐忑、慌张…… 接踵而至。

可死亡究竟是什么?

乔布斯说:“死亡是生命的最伟大发明。”

他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于是,他决定 “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才有了震惊世界的创造。

乔布斯说过这样一段话:

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曾患癌症的奇葩说辩手邱泽说:“死亡才是对生命最精准的教育”。

当她知道自己得了甲状腺癌后,在 “死亡” 的逼迫下,她变得主动积极起来,改掉了多年改不掉的痼疾陋习,放下了多年放不下的偏见和傲慢,开始早睡早起,一小时锻炼,一小时读书,一小时静坐………… 她想在余下有限的时间里,去做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

史铁生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既然无从躲避,不如等孩子到一定年龄后,和他一起正视死亡,一起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正如一名大学老师谈到为什么要开设 “生死课” 时说:“就是想要通过讨论死亡,帮助学生找到热情所在,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对人生负起责任来,需要去寻找能够让你燃起热情的东西,找到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这就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

希望终有一天,我们即便坦然面对死亡,但也能铭记所爱且努力生活下去。

知乎用户 录音机 发表

因为性格的原因,我很简单的给学生演示过死亡。

我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然后十分钟过去了。然后跟他们说,比如说我太累了,坐着就再也没有醒来了。

我一直在写的这些资料,你们可以拿来看,如果有觉得好的东西,也可以抄上去。这样,虽然我不在了,我的书,我的画,我的资料依然和你们在一起。我说过我爱你们吗?好像没有,那么,我爱你们。

我们约定一下,一年至少想我一次,可不可以嘛。

为什么要说性格原因呢,因为我比较自律,能够长时间专注(时间不清楚)。所以我演示的时候,是真的一动不动。比起有仪式感的棺材,我感觉我的场景更生活一点。稳稳的舒服的坐着,甚至能听到风声。怎么碰我都没有反应。

有些学生说我安静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

知乎用户 一只学霸君 发表

和 “我从哪里来” 一样,“什么是死”也是一个令很多家长语塞的问题。大部分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无法理解又或是担心孩子害怕,会用 “出远门了”、“睡着了” 等等的比喻来描述。但是这种比喻可能会使孩子对 “出远门” 和“睡觉”产生负面印象,需要谨慎使用。

题主孩子 5 岁,正是天真烂漫时,**问出 “自杀” 的问题只是对于一个陌生的名词感到好奇,**家长可以不用着急向孩子科普死亡具体是什么,而是先听听看孩子自己对于 “自杀” 的理解,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孩子理解“生命”。

其实死亡教育非常重要,而且从孩子懂事起就可以开始了。只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即可:

  • 3-5 岁的儿童

这年龄段的孩子还处于喜欢天马行空的阶段,他们还未能真正理解离别。死亡在他们眼中只是短暂的分开,就像玩具没电了一样,只要充电了就也能活过来。**这时候如果家长用科普的态度向孩子描述死亡,很可能造成孩子强烈的不安感。**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绘本和动画片对孩子进行引导。

绘本推荐:《爷爷变成了幽灵》

电影推荐:《寻梦环游记》

  • 6-9 岁的孩子

此阶段的孩子处于刚上学,开始学习科学知识的阶段,已经完全可以理解 “死亡 = 生命的终点”。这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死亡的小动物而爆发强烈的悲伤。

这时候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安抚,鼓励孩子在面对死亡时寻找信赖的人、空间、方式将情绪宣泄出来,给予孩子心理支持

  • 9 岁以上的孩子

9 岁以上基本上可以正视死亡了,这时候父母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向孩子解释人生老病死规律,告诉孩子生命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珍惜、享受生命。

如果答案对你有帮助,希望能给我一点鼓励~

我是爱孩子、懂孩子的栗子,关注我,我们一起育娃育己!

知乎用户 莱德妈妈 发表

我儿子也是大概这个年纪对 “死亡” 的话题有了好奇心。当时我和他说当生命结束的时候就是死亡了,死亡了我们的身体会腐烂,重新变成大自然的一部分。他有点接受不了问我有没有灵魂之类的,比如变成星星。我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原子组成的,所以也有可能变成星星的一部分,或者其他的东西。总之,你身体里已经有我的基因了,我的原子以后也会永远陪伴着你。

知乎用户 向愚杂记​ 发表

死亡是个沉重的话题,不光超过了未成年人的承受能力,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个不愿面对的挑战。

老年人避讳这个话题,一方面是由于畏惧死亡的结果,不愿为此烦恼;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死亡的重视,不愿意用过于随便的方式对待它。

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只有从小树立这种敬畏生命的态度,才不会轻易试错。想象一下,如果死亡在言语上都不敢提,怎么敢在行动上去挑战它?

长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态度,给孩子做出示范,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比实际的言语教育更有力度。

过往那些遭遇悲剧的孩子,并不是没有接受死亡类的生命教育,反而是接触这方面的信息太多,导致他们对于它缺乏足够的尊重,才会轻易做出无谓的尝试。

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国家完全监管到位也不现实。一些无良媒体为了利益,百无禁忌,用消极方式讨论生死的丧文学就是其中一种。

思想还不成熟的青少年,很容易因为生活的不快,沉迷到这种文字中,借此逃避困难。时间长了,对于生命的态度开始变得随意,不再畏惧生死。

如果这些孩子的家长能够早点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减少或者阻断类似信息的轻易摄取,恢复他对生命的敬畏态度,那或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所以,家长对于生死的教育,需要慎重对待,不要刻意地给孩子灌输相关理论知识,最好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向孩子传递正确对待生命的观念。

其实,你检视一下自己这方面的教育,以及其中的得失,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父母对于死亡话题的忌讳,一定让你对它充满尊重和畏惧,避免做出任何和它冲突的行为。

当然,年代不一样,教育方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些相应的改善提升。为了帮助孩子应对更复杂的社会环境,父母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比如,对于孩子过早接触生死类的话题,要保持警惕。既要设法引导孩子远离这种信息,同时还要消除这些信息的不良影响。

如果生活中遇到绕不开的死亡话题,家长可以用正确的应对方式,给孩子做出正向示范,使孩子建立正确的生命认知理念。

不过,这些都是被动的应对问题,不够高效。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

当孩子乐观自信,积极努力的生活,会倍加珍惜生命,远离消极悲观的困扰。

知乎用户 Vincy​ 发表

我儿子看到新闻也问过我为什么会有人跳桥跳楼,我就会如实描述新闻里报道的事情经过,然后告诉孩子:其实这个人遇到的困难和麻烦根本不值得他这么做,他这么做是因为他很懦弱,他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自己没办法解决,也没人可以帮他解决,甚至连解决的机会和时间都不给自己

然后我就会翻出一些残疾的小动物努力活下去的视频给他看,这些小动物在遭遇了这样的劫难之后,依然对生命充满希望和勇气,而这个寻短见的人好手好脚却要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懦弱的表现

同时,还会告诉孩子:这个人的做法是自私的,自己通过最懦弱的方式逃避困难,把伤心和痛苦留给了在乎自己的人,比如父母,妻子,儿女,这是自私的

最后,帮助孩子总结遇到困难的应对流程:

不要生气,不要害怕,冷静思考困难出现的原因

自己衡量一下能不能自己一个人解决,如果可以自己解决,那就想解决方案和工具,如果自己不能解决,要找谁帮忙,而且注意不要让孩子觉得寻求帮助就是弱者

如果通过帮助依然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想替代方案或者绕过,或者止损,或者放弃,然后总结经验未来尽可能避免再次陷入这种困难

最后调整自己的心情,重新开始

以上这个流程可以结合孩子实际发生的事来总结,我就用的孩子把颜料撒沙发上,想自己把它擦掉,越擦越脏,最后我和他一起收拾残局的事情来让孩子加深对这个流程的理解,孩子犯错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案例很容易找到的


意外的讲解建议用视频,直观点,语言描述比较难,但是注意视频筛选,尽量不要用有人的镜头,现在视频平台上虽然对血腥镜头有处理,但是还是建议不要用有红色画面的,可以用交通监控录像,商场监控录像之类的镜头来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可能出现危险,要怎么避免这些危险,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就好了

知乎用户 赵小姐 发表

我们家 5 岁半了,对于死亡和生命教育,是通过绘本来进行的。但对于你说得 “自杀” 或者“意外死亡”,他没有提问过,自然我们也没有讨论过。

个人认为,不必要和孩子过深的讨论此类问题,爷爷奶奶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以前在一部儿童读物中出现过两个孩童关于 “自杀” 的讨论,甚至还在讨论哪种方式更好,个人觉得这是不妥的。

不过既然孩子问了,也不能粗暴的拒绝。关于 “他为什么要自杀” 这样的问题,你这样的回答孩子未必能懂,我一个大人都觉得拗口。如果是我,也许会回答: 对呀,为什么呀,生活这么美好,我也搞不懂他为什么这样做哦。因为我们确实不明白自杀的人是什么样的想法,你这样的强行解释只是自己的看法罢了。有些事情并没有答案。

知乎用户 动动 发表

题主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

高中学生,初中学生自杀的新闻时有发生。

看看下面张图

(数据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的学校 / 家庭教育乃至外面的培训班,德智体美劳,样样都有,但是针对珍惜生命的教育几乎没有。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不像大人那么理性,他们可能会有一时冲动的行为。

讲一个真实的事情,我小的时候,姑父家邻居小孩和她妈妈吵架了,她妈妈气狠狠地说,“你怎么不去死?” 那孩子(念初中)就真的拿着家里的农药灌下去了,没一会,就口吐白沫,邻居们看见不对劲,赶紧把这孩子往村诊所送,当妈的还在旁边气狠狠地说,“让她死,让她死”,诊所医生给那孩子扣喉,让她尽可能把农药吐出来,那孩子又哭又呕,难受极了,还好后面抢救回来了。

所以,我经常跟我女儿说,你最重要的就是,好好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学习差了,可以再补,钱没了,可以再赚,命没了,那就真的是啥都没了。

这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新闻,一个又一个鲜活年轻的生命,希望能给父母还有孩子们带来反思:命都没了,德智体美劳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知乎用户 一笑生 发表

给五岁的小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在理论上是应该的。关键是怎么样教育?你现在是,给他以现实意义上的教育,五岁的孩子是没法理解的。他的认知水平达不到这一点。你说的再仔细,她也是无法理解。

所以对五六岁孩子的死亡教育,一般通过故事来进行教育的。我们现在所有的童话故事,就是这么来教育孩子的。所以你可以自己编一些故事,讲给孩子听。这就是在平时给他打一点预防针。

知乎用户 团子是只猫 发表

我女儿八岁,接触死亡比较早,三岁,爷爷去世,当时告诉她,爷爷去了天上,她能接受这个说法,但不能理解含义。

大约五岁的时候能理解了,很害怕,哭着问,妈妈会不会老,老了会不会死,说她很害怕我会死。我告诉她,我会老,也会死,但要等到她不需要我的时候才会老的。她安心了些,表示她会一直需要我的。

能理解死就能理解生。所以她也问过我她是怎么来的。于是我又很浅显的给她讲了是从我肚子来的。二年级的时候她兴冲冲跑回来给我讲小宝宝是由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而来的。(学校的课程)

我觉得能理解生死就是在逐渐理解生命。当我告诉她,新闻里有个孩子跳楼时,她说她不懂他为什么要跳楼,她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

我说:也许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吧,或者他觉得很不开心。死不能解决问题,不开心也是暂时的。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要寻求帮助,找爸爸妈妈,找老师,找同学,找能给予帮助的一切人。

我发现孩子理解世界是多维度的,父母在给孩子答疑时也要全面的去考虑,不要单拧出死啊,性啊这些,生怕孩子知道了什么。如果孩子的认知是一张逐渐完善的知识网,那些被拧出来的知识就很可能是连着别的知识的节点。节点的缺失会导致网是破的,不完整的。当然也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由浅入深的,分多次的去讲。

知乎用户 二姐育儿育己 发表

我也碰到过类似问题,比如吃饭的时候,听新闻,8 岁女儿听到类似新闻,就会问我。我的原则是,知道的就客观说一说,但孩子爸爸很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他会粗暴地对女儿说,小孩子别乱问。

后来,我跟女儿约定,这个话题我们单独聊,不当着爸爸的面聊,并告诉她,她爸爸忌讳这个话题是爸爸自己的原因。

★★★

我不忌讳跟女儿谈这类新闻,是因为平时我们也会聊死亡的话题。

个人感觉,有之前的死亡话题做基础,再谈论自杀这类新闻,会更容易些,孩子也不会因为好奇自杀是怎么回事而去尝试。

★★★

个人建议哈,如果跟孩子死亡话题,结合人体生理知识和宗教、哲学、神学,会更好些。

大部分孩子到 7 岁时,能理解死亡意味着不能再生,意味着生物功能的消失,而且还知道每个生物,每个人,包括自己最爱的爸爸妈妈都会死。

这个事实,从生物知识上入手,很容易理解,但情感上很难接受,此时,借助时间以及宗教、哲学、神学的力量能更好地安抚孩子。

★★★

说实话,我们成人也很难做到坦然面对死亡的,要不是有一些精神力量做支撑,真觉得死亡实在是件残酷绝望的事情啊。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人类灵魂有一个共同的所在,我们来这人世间,是为了来体验一遭。我也会跟女儿讲,她们成为我的女儿,是她们还是天使时做出的选择。

女儿问我,我是不是也会死时,我说 “会的,不过等我死的时候,还有很久,到时我已经很老很老了,你也很老很老了,说不定你已经是外婆或者奶奶了。” 女儿想到自己成为老老的外婆和奶奶,忍不住笑了。

❤️❤️❤️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知乎用户 南城玉佛 发表

这部分我没有对孩子实践过,只能说说我的修行的心得,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自己要明白死的什么。死是生的轮转对象。就像有呼就有吸,有朝阳就有暮日,有生必有死。生者终究会死亡,死亡虽然会轮回为生,但不是生者复生。所以要认识死亡首先要认识生活。

活着首先是物质基础有吃有喝饿不死,有穿不冻。然后再是精神追求,财富,权利,名声等等。

每个人有不同的道,寻找自己的道也是认识自我。活着就去追求自己的追求。

对于未成年人,应该告诉他生的意义。当他初识世界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情能比活下去更重要了。只有他对生有了渴求,他自然会远离死。

爸爸,为什么他要自杀啊?
哦,或许他是个可怜的人。他没有像你一样这么可爱的女儿,他就不能像我一样幸运的活着。他没有像我一样英俊的爸爸,他就做不到像你一样开心的活着。他或许遇到了生活中过不去的坎,他找不到他的爸爸妈妈帮帮他吧。

对于成年人,应该告诉他死的意义。一个应该有所担当的人,他已经品尝过世界的酸甜苦辣的时候,他必须知道那些比苟且更重要的事情。

生死是轮回的,死亡不是息止,而是新生的开始。一支蜡烛的燃烧可以照亮一方大地,而一支蜡烛的熄灭可以点燃一片蜡烛照亮无数片大地。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除了活着,什么都没了。

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刘禹锡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你们不会全部牺牲。每次主要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只可能牺牲百分之二。不要怕死。每个人终究都会死。没错,第一次上战场,每个人都会胆怯。如果有人说他不害怕,那是撒谎。有的人胆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象勇士一样战斗,因为如果其他同样胆怯的战友在那奋勇作战,而他们袖手旁观的话,他们将无地自容。真正的英雄,是即使胆怯,照样勇敢作战的男子汉。有的战士在火线上不到一分钟,便会克服恐惧。有的要一小时。还有的,大概要几天工夫。但是,真正的男子汉,不会让对死亡的恐惧战胜荣誉感、责任感和雄风。战斗是不甘居人下的男子汉最能表现自己胆量的竞争。战斗会逼出伟大,剔除渺小。美国人以能成为雄中之雄而自豪,而且他们也正是雄中之雄。
大家要记住,敌人和你们一样害怕,很可能更害怕。他们不是刀枪不入。在大家的军旅生涯中,你们称演习训练为 “鸡屎”,经常怨声载道。这些训练演习,如军中其它条条框框一样,自有它们的目的。训练演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家的警惕性。警惕性必须渗透到每个战士的血管中去。对放松警惕的人,我决不手软。你们大家都是枪林弹雨里冲杀出来的,不然你们今天也不会在这儿。你们对将要到来的厮杀,都会有所准备。谁要是想活着回来,就必须每时每刻保持警惕。只要你有哪怕是一点点的疏忽,就会有个狗娘养的德国鬼子悄悄溜到你的背后,用一坨屎置你于死地!
……
不是所有的英雄都象传奇故事里描述的那样。军中每个战士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千万不要吊儿郎当,以为自己的任务无足轻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必须做好。每个人都是一条长链上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每个卡车司机都突然决定,不愿再忍受头顶呼啸的炮弹的威胁,胆怯起来,跳下车去,一头栽到路旁的水沟中躲起来,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个懦弱的狗杂种可以给自己找借口:“管他娘的,没我地球照样转,我不过是千万分之一。” 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呢?到那时,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国家、亲人甚至整个世界会是怎么一个样子?不,他奶奶的,美国人不那样想。每个人都应完成他的任务。每个人都应对集体负责。每个部门,每个战斗队,对整个战争的宏伟篇章,都是重要的。
……

——摘自《巴顿将军

最后,死了去了哪里。上文提及的人去了哪里呢。当你阅读到那里的时候,他们不正在我的字里行间吗。当你想起他的时候,他就来到了你的心里。

知乎用户 阿范​ 发表

以倾听孩子的想法为主,成年人起引导作用就好。

比如孩子问:为什么有人会自杀?

家长:我也很奇怪,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然后跟孩子讨论一下不同事例的可能原因,自杀是否痛苦。下面是另一个自杀相关问题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answer/1456125383

进一步讨论自杀者是否会后悔,如果不自杀会怎样,自杀 / 不自杀的利弊,等等。

进而可以联系到狼牙山五壮士,文天祥,杨靖宇,杜十娘……

孩子想结束讨论就适可而止。

知乎用户 小鱼 发表

我家孩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人类的生老病死,是在 2020 年疫情期间,天天跟着我们大人一起看新闻。他问到的问题,我们都是客观且科学的回答,没有刻意回避,也没有刻意去引导什么。

然后现在发现,孩子特别惜命(怕死)。

有一回,一起玩的小伙伴感染了手足口病,已经痊愈了,我们在户外的时候,让孩子去叫小伙伴一起玩,孩子怎么说都不肯去,说 “万一还没好呢?”

在外面玩的时候,做了些危险动作,我只要一说 “受伤的可能性比较大”,他会立即停止。

作为一个妈妈,说真话,我希望孩子怕死,哈哈,这样他保护自己的意识会强烈一些。

知乎用户 叶蓁蓁 发表

把孩子当一个朋友一样,去讨论死亡。

你会和朋友如何讨论死亡,就怎样和孩子说。

当成一个科学知识一样的回答,不避讳,客观即可。不要躲躲闪闪,躲闪反而会激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

知乎用户 贝塔未来星 发表

让孩子知道生命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

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知乎用户 毅峰 发表

我也是各新手爸爸,不是什么过来人,更不是什么教育专家,只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多年以前,我因承受不了失明的打击,无数次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代因为 心中还有牵挂,加之内心深处还抱有一嘶希望,最终还是没有踏上这条不归路。

在我身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些想死而没有死的盲人朋友,都是因为心中还有牵挂,还有希望。

有自杀念头的人,多半是因为遭受了重大变故,但并不是一遇到了变故,就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其中还是有一个过程的。

这个过程,就是由抱有希望到彻底绝望,新有牵挂到了无牵挂的变化过程,长短因人而异。

性格偏激的人,这个过程一般持续很短,这类人遇到重大挫折时更容易钻牛角尖,但也更容易走出来,一旦走出来了,以后再遇到什么困难也就不会害怕了。

性格兼任的人,这个过程会持续很久,这类人遇到重大变故时,首先会不断尝试,想要找出摆脱困境的办法,直到毫无办法,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自杀的念头,而且,他们往往表现得非常平静,即便是家人也很难看出来。我就属于这类人,当初我最绝望的时候,就把自杀日期定在了父母都死去的那一天,现在回头想飨,真是幼稚啊。

所以,想要避免孩子们走上不归路,一要多给他们希望,二要多让他们产生牵挂。

意外死亡,这个离我们并不遥远,家长要格外引起重视,从小就要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那些危险的人和事。

意外伤亡的两大元凶是天灾和人祸,相比于天灾,人祸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人祸大多因人的傲慢和无知引起,完全可以提前预防。

比如意外溺亡、交通事故、旅游遇险、奸人所害。

前三者是因为过于自信,高估了自身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最后一个则是因为孩子无知,轻信了人性本善的天大谎言,想要孩子远离这几个方面的危险,需要家长们从小用心教育,正确引导。

让我们一起努力,陪孩子们一起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知乎用户 橙果妈妈 发表

的确是这样,在我们国内,死亡是一个很沉重的词语,我们很多人特别是上一代的父母都不愿意谈这个词语,所以在很多场合下我们对孩子也缺少这种死亡的教育。

其实带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总会遇到一些这种事件。比如养的宠物去世等等这样的情况,孩子心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特别大的情绪波动,也会产生一些无助和痛哭,都需要我们家长进行引导,所以说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来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话题呢?

首先要根据孩子年龄段来进行死亡教育方面话题的引导。如果她是 5 岁的孩子,我们还是建议通过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比如说给孩子读相关引导内容的绘本。

我记得曾给孩子读过一本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中讲述就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小艾斯本的爷爷因为心脏病突然去世了,他爷爷死后变成幽灵,为了找回自己忘记做的事情,与小艾斯本经历了好几个奇怪的夜晚… 最后结局是爷爷忘记做的事情是与小艾斯本正式的说一声再见。

像这本书中表达的内容就是,我们要正确的面对亲人的死亡,懂得珍惜当下,拥有的快乐时光,珍惜当下的每一分钟。

当然我们也可以带着孩子去看那种电影、像《寻梦环游记》这种电影,都是适合给孩子来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家长可以与孩子平静的进行交流。

从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就会发现孩子从一开始谈到死亡时的恐惧,到最后的坦然面对,我们家长对于孩子的死亡教育越早越好,这样子会让孩子对于生命有更好的感受。

知乎用户 习安心理咨询​ 发表

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

和性教育启蒙一样,

谈论需要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调整的。

当父母对孩子描述 “死亡” 时,不要用那些隐晦的比喻,不要以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像我们一样感受好一点。

有的父母说 “睡着了”,这就直接让孩子联系到了自己每天睡觉的行为;

还有的父母会说 “离开了”,这就会让孩子担心父母外出购物离开一会是不是也就 “死了”。

最好的解释就是提供更加具体形象的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如可以说,

“XX 死了,她不能再呼吸、吃饭、走路、说话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基本生存需求非常明白,这样的解释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理解。提供简单却清晰的回答,就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之后,我们可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根据她的新提问,慢慢帮助孩子扩充知识库。

妈妈 / 爸爸,你什么时候死?

当孩子第一次接触 “死” 这个话题后,他们的小脑袋就会开始自我消化吸收。然后我们就会遇到孩子问的很多奇怪,甚至非常粗鲁的问题,常常会让我们很生气,甚至觉得这是在“咒我们死”。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学龄前孩子问这个问题时,他们对于 “死亡” 还是一知半解。他们认知里的 “死亡” 是暂时的,也许就像手机没电了,充一下电就又好了。

另一种可能性是,现实生活中发现的事让他产生担心了,也许是家里亲戚的离世,他看到了大家都很伤心难过,也许是同学之间在谈论,他开始担心自己。他或许想知道,妈妈死了,谁来照顾自己。

当我们解读了这个问题后,其实就不难发现,孩子不是 “咒我们死”,而是真的有不理解。这时,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回应,不准问这样的问题,谁教你的啊,就不利于孩子对于死亡的理解了。

不管是基于怎样的原因,当孩子问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可以这么回答,“妈妈还会活很久很久,妈妈会等到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后才会死”。如果你感觉到孩子是担心无人照顾他,可以多加一句,“即使妈妈死了,你还有爸爸、XX、XX,他们都会照顾你的,大家都会很爱你的。但是妈妈一定还会活很久很久”。

接纳生命有始有终。

死亡教育远远不该当真的发生家庭变故时才开始的,很多孩子从一岁半开始就接触到 “生命”:地上的落叶、死去的昆虫、或者是自己的宠物离世了,这就该是我们第一次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小动物的死去,就像我妈妈当年做的,随手扔了,抽水马桶冲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折射了我们成人内心深处对于这类话题的害怕、恐惧和不安,这就很难真正地去帮助孩子理解 “死亡”。

纽约一家幼儿园的课外班,上课的孩子都是三四岁的年纪,班级里养了两条金鱼。快到冬天时,金鱼死了,班主任老师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带着孩子给两条金鱼办了一场 “葬礼”。在这之前,她**还和孩子们进行关于 “死亡” 的讨论,解答孩子的各种提问,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最后带着孩子们把金鱼放进一个纸盒,然后一起埋在了幼儿园外面的一颗树下。
之后的两周,他们还做了一本纪念金鱼的画册,老师帮着把每个孩子要说的话写在书里,旁边还贴了金鱼的照片,还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贴纸。最后在告别仪式上,一群孩子围着一棵树,认真地对着两条金鱼说再见,说谢谢陪伴我们的日子,我们会想念你们的。

死亡这个话题的讨论,归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接纳生命是有始有终的过程,也许我们就更能坦然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

知乎用户 CCYY 发表

如果家长不懂教育,可以买本《天蓝色的彼岸》给她看看,先让她从小说中体会生命的珍贵和不可重来,再来和她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帮她展望未来幸福的生活,让她心中建立起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以提升她对生命的重视和抗挫能力。

知乎用户 小岛主 发表

我认为刻意解释、教育、隐瞒、渲染都是不对的。

孩子听到这类事情,家长只要自然的表现出惋惜、悲伤就好。另外让他知道你能生活在这么幸福美好的环境中是多么的幸运。

知乎用户 努力做个好妈妈 发表

死亡和性,是我们内心知道很重要,但不知道要怎么说给孩子的两个问题。

我孩子三年级,那天路过一个成人用品店,他问我,那是什么店。

我愣了一下,他注意力又转到别的地方,没再追问,我也没作答复,就这么过去了。

唉!难!

死亡也一样。

五岁的小姑娘,一般对语言理解力还没有特别完善。

建议可以借助一些电影,比如《寻梦环游记》

可以借助绘本,比如

[

奥古斯汀的小玩意儿 启发精选绘本 本关于死亡这个难以

京东

¥46.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31918010953863168-0&p=AyIGZRhYFQcQBVceWhAyEgZUGFkSARsCUhtTEQIiQwpDBUoyS0IQWhkeHAxfEE8HCllHGAdFBwsCEwZWGVwWCxcAVRNfFR1LQglGa1J%2FRFcBcyJXYll9MmtTakBubAhvWUMOHjdVElsXChMGVRxYJQITBlUfXhYBFAZlK1sQMlNpVRpZEgQSA1crWiUCFQdUGVkXChoPUhJdJQIaA2XN9YHXmriMq%2F7DqLzS2KuOnKnGudMrayUBIlwATxJQHhIFVxtTFQsTB1QTXxcLFQVVHFIJAyIHVBpZEwMVA1AfNRACEwZVHlIVCxRpVxpaFwIXAlMfXCUCIgRlRTUUURJXUkkPFmxIXBZQC0VWSGlVE10TBBQPUCtZFAMQBQ%3D%3D)

这本书,出自一位法国女作家,法国人浪漫与轻松,这个小小的绘本也能体现一斑。

绘本包含同理心和尊重,轻松不做作的方式,告诉孩子,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

[

生命不息:生命教育绘本 (首次提出死亡教育理念,畅

¥45.00 起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31918125806137344-0&p=AyIGZRprFQEUDlIfWhIyVlgNRQQlW1dCFFlQCxxKQgFHRE5XDVULR0UVARQOUh9aEh1LQglGaxVyRGZSRidzYHRhJUItEWVLBQxpBHUOHjdVElsXChMGVRxYJQITBlUfXhYBFAZlK1sQMllpVCtaJQIVB1QZWRADEQFUH1wlAhoDZc31gdeauIyr%2FsOovNLYq46cqca50ytrJQEiXABPElAeEgVXG1MVCxIEURJaEgIQAVceXgkDIgdUGlkTAxUDUB81EAITBlUeUhULFGlXGloXAhcCUx9cJQIiBGVFNRRREldcGVJCbEhcFlALUlkVaVUTXRMLGwNSK1kUAxAF)

作者是一个法国老头,书中以爷爷的一生为线索,向大家展示了,家族中的生命一代代延续相传。

也可以通过普及一些宗教知识,讲解各个宗教对于生命的理解,孩子可以从中自己获得答案。

这个是我常用的方式,他平常的提问,如果关系宗教,我会展开给他讲,每个宗教,解决首要问题就是死亡,这样讲起来很自然,不涉及个人,可以像讲一切其他生命现象一样,讲给他听。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另外,京东给知乎用户派发红包了,快点开试试手气吧

[

年货节 · 京享红包

全品类通用,无门槛可叠加

01.18 18:00 - 02.01 23:59

​已失效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empty)

知乎用户 双喵一娃​ 发表

我认为你讲的很好啊!讲自杀之前必要讲到死亡。

我女儿小时候,曾经以为各种危险是搞笑的事情(因为看猫和老鼠)。她以为这样可以搞笑一下,讨好周围的人,这个想法很可怕,她不知道危险和死亡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比如我带她去商场,一场碰到一群男孩子疯了一样跑,我女儿居然迎上去,想要他们撞她一下,我死命拉都拉不动,一把抓住衣领和袖子护在一边。她和我说:我可以砰一下撞飞了,飞老高哈哈哈哈,然后弹到一楼去,哈哈哈

我吓得冷汗都出来了。不知道死亡为何物多可怕!要是在幼儿园…… 不敢想

后来我反复给他看动物世界,小豹子被鬣狗偷袭吃掉了,羚羊被狮子吃了…… 我告诉她这就是死亡。和这个世界没有关系了。小豹子死了,你看豹子妈妈多伤心四处找也找不到。你看羚羊死了,你看周围人继续生活,喝水吃草,这个世界和那个死去的羚羊都没有关系了。

………… 然后杜绝看猫和老鼠!

事后慢慢懂了死亡,自己会下意识的珍惜生命。

娃四岁名言:我要是死了,妈妈只能再生一个,只能带那个小宝宝去吃冰淇淋了,还给他买巧克力。⊙ω⊙

知乎用户 大树妈妈 发表

生死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不可能忽略不计,孩子也应该知道真相。但是,方式方法很重要。从你描述来看,你家孩子单纯好奇,引导好应该没什么问题。

我家孩子幼儿园的时候,有一阵不单是讨论生死,甚至还有几次因为情绪不好,扬言要自杀。起初是因为老人不爱听 “死” 字,孩子又是学会一个字总是反复说,就一直没有跟他讲过。

但是,发现情况越来越严重,决定好好的讲一讲。先认真听他的问题,然后认真的回答。每次他一问,我就给他讲,他问我,妈妈什么是 “死”?我就很认真的告诉他,死就是永远没有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比如我的姥姥我就从没有见过,比如你的太奶奶前不久没有了。他说,妈妈也会死吗?我说,会的,每个人都会死的,时间,地点,年龄大小都不固定。他有点难过,带着哭音说我不想让妈妈死。这时候我就抱紧他,告诉他妈妈永远都在。他就不哭了,抬头问我,你刚才不是说你也会死吗?是的,但是妈妈的爱会永远陪着你的,你身上的每一块小肉肉,每一根头发,妈妈都亲吻过爱抚过。你的身上就带着妈妈的爱,所以你好好爱护自己,也就能感觉到妈妈的爱了。然后,就安静了。

过了一阵子,随着成长,他的脾气又变了一个样子。有一天晚上说着一个不愉快的事情,然后说你不如何如何我就去死!我愣了一下,然后问他,你打算怎么死?他说,我跳河去。我说,跳河那就是淹死了。他说我会游泳,淹不死。我说那怎么死啊?他说那就跳楼,我说从楼上摔下去,地上很硬,可能浑身骨头都要断了,脑袋也可能会摔炸了。他一听,那得多疼。但是还嘴硬,就说要去自杀,但是没有想好新的方式。我就跟他说,还有一些人是吃毒药的,但是死之前特别痛苦,肚子疼治不好那种疼,最后疼死。还有人用刀子割自己,他一听就赶紧问,那多疼啊?我说是啊,那自杀就是把自己活活杀死,能好受吗?而且,死了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不能吃好吃的,不能玩好玩的,什么都没有了。幼儿这个阶段,又是我自己带大的,他还是很舍不得我这个妈妈的,就抱着我说还是好好活着吧。

后来我看到一本故事,好像叫《大象天堂》,讲述的是大象面对死亡的一个故事,但是故事里没有直接描写死亡,只是说大象很老了,在死之前都会去大象天堂然后再也不回来了。孩子看完了说,妈妈我有点想哭,大象去大象天堂,就是死了。还有一次母亲节,幼儿园老师给孩子们看一个沙画视频,讲述的也是关于母子之情的。孩子回来跟我说,妈妈我很感动都要哭了,沙画里那个妈妈死了,我看钢琴上只剩一个妈妈的照片,我好想让那个妈妈回来。

很多时候,即便是大人不说,孩子也会从各种渠道和情境中接触到,理解到。即便我们坦白的去讲,也不一定能够讲的透彻。我们能传递给孩子的,只有爱和勇气,以及面对人生和死亡的态度。

知乎用户 jiang009 发表

在不同阶段配合她的理解能力给予她不同程度解读的答案,但是最好不要前后矛盾而是一层一层更进一步,很难一步到位,如果没把握给不了就留白,告诉她你长大了就会明白了。而答案的目的是为了让她能健康成长,然后独立自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就 5 岁而言需要让她明白生命的重要性,知道生命不可以重来,学会珍惜生命,从而达到知道保护自己的目的,同时在同理心的认知下知道珍惜家人和朋友然后扩展到他人,基本就可以满足当前需求。解释自杀和意外死亡时可以解释为遭遇不辛时缺乏足够的保护来应对和防御遭遇的危机所造成的事故,自杀可以理解成是精神层面的意外事故,意外死亡则是物理层面的意外事故。

知乎用户 养生道 2021 发表

首先要对你孩子的身体,心理情况整体做详尽的专业的检查报告,其次根据你孩子的理解力潜移默化的和他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是因为身体不强心不稳,无法承受很大的压力造成的,所以我希望你能成为强大的人,这样的问题就不会发生

知乎用户 韩占宇 心理成长 发表

跟女儿探讨,女儿关心的话题,听听女儿的真实想法

知乎用户 泡沫 发表

我是个比较特别的妈妈吧。

不论是死亡,还是同性恋,我都跟孩子讲。这些都是事实。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我告诉他所有人都会死,所有动植物也会死。如果都可以不死,地球上就装不下了。

我跟他讲,有些人就是喜欢同性,但是并不太多,或许是基因关系或许是成长经历有关。

我只是想孩子思想开放,但我并不知道对不对。

知乎用户 文话童心 发表

用一杯下午茶的时间和孩子谈谈生与死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这句话,让我最终下定决心,跟五岁的儿子来一个下午茶的约会,我们需要聊聊这个成长的烦恼中回避不了的正事。
我的孩子是一个典型的巨蟹暖男,名叫都都。微博上还清楚地记录着,两三岁的都都有一段时间不好好吃饭,问其原因,他奶声奶气地回答:“外婆说好好吃饭就能快快长大。可我不想长大!因为我长大了,爸爸妈妈就老了。我不想爸爸妈妈老!” 那时,他觉得 “老”,已经是一件足够可怕的事情。我的心窝里一热,紧紧抱着他说,一辈子很长很长,爸爸妈妈会陪着都都慢慢变老。

两年过去了,对生死的好奇和疑问在娃的心中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那是因为,孩子的奶奶两年前被查出罹患癌症,已是中晚期。虽然我们什么都没说,但是在家和医院的往返奔波里,敏感的都都觉察到了什么。
某晚,我陪他看《猪猪侠》的动画片,片尾猪猪侠的爸爸为救自己的宝贝牺牲了。“猪猪侠的爸爸死了!猪猪侠没有爸爸了怎么办啊?”从小声啜泣到嚎啕大哭,都都情绪失控,那是他第一次用到比老更精准的 “死” 这个字眼。

是呵,“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本是人类的终极命题,而我们这辈 80 后父母们在成长中接受到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是非常有限甚至为零的,以至于跟孩子从何聊起呢?
母子俩点了各自的饮料和点心,有都都爱吃的巧克力蛋糕,有我喜欢的瑰蜜奶茶,话题就从他养的蚕宝宝开始。
“都都,蚕宝宝怎么来的呀?”
“蛾子妈妈生的卵,从卵里面长出来的。”
“蚕宝宝慢慢长大,然后再变成蛾子,生出新的蚕宝宝,对吗?”

“是的妈妈,所以就一直都有蚕宝宝咯?”
“对啊宝贝,人也是这样的。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一代一代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育了爸爸和妈妈,然后我们有了你。”
“嗯,我长大了也会当爸爸,当爷爷,当外公,对吧?”
“没错,这就是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
“嗯,生命就是一个过程,会一直这样代代传承下去。”

在他思考的时候,我开始递进问题:“都都,你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是你没见过妈妈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对不对?”
“是的,妈妈。” 都都怯生生地问我:“他们…… 他们是不是死了?”
问题的核心来了。我要如何对一个 5 岁的孩子讲出死亡的真相,且能让他既明白事理,又减少内心伤害?这是一次冒险,但我决定尝试。

“嗯,他们把子孙抚养长大,孩子们可以照顾自己了,他们也累了,就放心离开,去另一个世界好好休息了。”
“那他们去哪儿了?是天堂吗?就是我原来当小天使的地方?”
对一个 5 岁的孩子而言,没有想象的童年是可悲的。所以,当初他问自己从哪儿来的时候,我第一次跟他提到天堂。小家伙愉快地接受了 “小天使” 的身份,并且可爱地解释说“你知道我为什么选你当我的妈妈么?因为我在天堂看到你经常笑,我想,你在家肯定也是一个爱笑的妈妈,所以我就钻到了你的肚子里当你的宝宝。”

虽然,这种勾画有点 “不负责任”、“不够科学”,但是在幼小的年纪,让孩子坚信他是带着美好、带着爱降临人间的,今后即使遭遇逆境,他愿意去坚守内心善良的本质是我所期许的。
“可是,妈妈,天堂里人很多吧,你要是比我先死去,会一直在那里等我吗?” 说着,他眼眶红了,“会不会其他小朋友先选你,我就选不上了?下辈子你就不能做我的妈妈了?”
心里咯噔一下,我抚摸着他的圆脑袋,提醒他我们母子之间约定的相认手势(ok),那是我在生活中肯定和鼓励他时常用的手势。都都点点头,“嗯,我会一直记得的。”
“不用害怕,宝贝,一生的时间还很长,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地在一起,这是最重要的。平时妈妈嘱咐你注意安全那些话要记在心里,因为,我们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都都嘴里吃着巧克力蛋糕,眼睛看着窗外,不知道是在理解,还是在回味。
有人说,生命是幼年的无知,少年的天真,青年的成熟,中年的炼达,老年的深沉;也有人说生命是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在我的心里,生命就是一场自我修行和感恩之旅。
“都都,妈妈要谢谢你,让我不再回避这个问题。在这之前,我也害怕过,而且找不到答案。”
“未知生,焉知死”,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是葆有敬畏之心的。去向的那个世界或者说精神家园,似乎有着不可言说的奥秘。无论信不信教,人们都渴望了解所谓的归处,但是又本能地拒绝这个设想。从抗拒到接纳,从畏惧到从容,接受死亡的必然,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正如《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中女主人公崔雅的话 “因为不能再忽视死亡,于是我更加用心地活下去。” 向死而生,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熊顿君那样的乐观开朗,但是,生命的修行重点就在心态,逝者已远,才让生者更近,经历失去,才会懂得珍惜。
孩子的诞生,圆满了我们的生命,同时教会了我们感激和体谅自己的父母,在温暖的亲情中,尽孝道、享天伦。唯有家长自身拥有健康的、积极的生死态度,孩子才会学着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即使有一天,需要直面生死诀别,孩子们也会慢慢理解,不可怕,也不用怕,亲人去世是应该缅怀的,他们在被纪念、被传承中获得另一种永生。
“可是,妈妈,我不要忘了你!” 我含泪笑了,宝贝,你的生命以及你的血脉延续,还有我对你满满的爱都是我的存在,你肯定不会忘了妈妈。落叶归尘,酝酿出稚嫩的新芽,海浪退却,变幻成新的浪花。在此消失,在彼生长,释然、坦然之后,生死之事,也可以成为一件闲事呢:)
宝贝,我会记得,在你 5 岁的某个下午,阳光晴好,我们喝了一杯难忘的下午茶。
**
和孩子谈生死 TIPS**
坦诚但不必完全坦白。引导的方式要符合孩子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点。5 岁以内的小宝宝,理解力与接受力有限,可以通俗打比方,讲故事,并给出一定想象空间。6 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逐步增加科学常识,让孩子明白生命的源起,理解死亡是个很正常的生命过程,引导他们利用好时间,实现梦想和价值。
沟通但不要忽视个性。懂事敏感的娃一般心思比较重,家长就不要给孩子太多思想包袱,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平和的交流氛围,化解他们的忧虑,用百分百的亲情包裹他们易感的心,在安全感的前提下,引导其关注生命积极阳光的一面。而外向活泼的孩子,不妨解释的更直白一些,尽管可以活得大大咧咧一点,但要让他们理解,生命是有终点的,因此要学着惜福感恩,认真过好每一天,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温暖但不要过于童话。有的家长怕伤害孩子,一味将死亡塑造成美丽的童话,其实未必妥当。这样,孩子容易掉进幻想的世界,而忽略了死亡最本质的残酷,一方面容易导致孩子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甚至走入探索的误区;另一方面,有一天当他们直面亲人的死亡时,会一下子觉得童话破灭难以接受,心理反而容易受到伤害。

知乎用户 张森洛 发表

以常人来说,你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你避而不谈,才会造成孩子的好奇。我们要做的事告诉他什么是死亡、死亡的意义是什么?让他了解死亡、才能更好的活着。

知乎用户 Jason 发表

生老病死是个体的必然规律,自然界借此得以延续,同样热爱珍视生命也是人应该有的情感。

[

“生命周期是个体的必然规律,自然界整体借此得以延续”—《蚕的来世今生》科学项目精彩回顾

无论是连接古代中西方商道的丝绸之路,还是穿着轻盈透薄的真丝服饰,对于拥有千年 “蚕文化” 的中国来说,丝绸主要的原料——桑蚕,,在横跨近 5700 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古代中国的盛世象征,向世人不断诉说着它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同时,蚕作为生命有机体,…

1 赞同 · 0 评论查看完整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3112805)

知乎用户 抬杠小程序 发表

初为人父母的确没有经验,有没有二次三次以上为人父母的可以解答下……

知乎用户 郭涛​ 发表

建议孩子问的时候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珍惜生命,注意安全。然后以此为铺垫,进行经常性地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结合具体案例,告诉孩子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为此,家长也要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能误导孩子,吓到孩子。可以到正规网站进行学习,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知乎用户 手心里的一粒米​ 发表

有一本书《一片叶子落下来》,我就说用这本书跟孩子讲生命的。很多不太好讲的问题,我都习惯于借助绘本给孩子讲。

知乎用户 心理咨询师陈俊锋​ 发表

不需要刻意教育。

遇到的时候,孩子问的时候,不刻意回避就好了。

不需要弄的好像很高深,或必须要完全正确的样子。你怎么理解的,怎么感觉的,就怎么说。坦诚相对,足够好了。

往往是因为自我要求太高,反而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知乎用户 熊大与自然 发表

生命教育是很好。而且避免真的面对死亡时候的恐惧。

老年人的思维没有那么开放,无法接受。那就远离老人啊。隔代养育的问题本来就有很多的问题。

除非奶奶爷爷具有比较良好的观念,否则容易对孩子的个性有不良影响。

即使孩子的成绩会很好,但是在孩子的社交,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有些障碍。

这些是我观察自己身边的案例,其中一个别的孩子高考都是 600 分以上的成绩。但是在社交上的问题很大。孩子读书的成功不是代在社会上的幸福感。

知乎用户 简兮 发表

稍有些小,理解不足。再大些用故事,影视作品…… 借力打力

知乎用户 Edwin 发表

生死观教育,是孩子成长中要认知和学习的…

生是怎么回事,死是怎么回事,包括死亡的不同方式…

但在我的文化体系中,尤其是死,是忌讳和避讳的…

平常心对待就好…

现在孩子的信息渠道较多,对生死有着初步的认识…

对于特异性 “死亡”、“意外死亡” 等,孩子会比较好奇,如实地解释,适度消弱一下,血腥、负面、悲观的方面…,在此过程,引导孩子去认知生命是宝贵的,同时让孩有初步的对生命的认知、理解和尊重就可以了…

如果不确定怎么说,超过 3 岁的孩子,你可以先听他说…,不关乎对错,而是孩子关于一个新奇问题的自我认知、思考和见解…

这不是学术问题,就是孩子和大人关于一个特异性问题,交换一下彼此的看法而已…

知乎用户 暮橙果果 发表

更多的是跟孩子描述活着的美好与快乐,并且强大孩子的信心,从容面对意外,乐观珍爱生命。很多事情,我们大人都很难做到,所以先看自己能否做到笑看人生呢

知乎用户 心若向阳​ 发表

我女儿有段时间也纠结此问题,我也困扰了一下,但也从西方圣经知识,到东方的孝顺… 等等方面全面解答,哈哈哈真是累啊,还好不纠结了,一定要真人对待孩子得问题

知乎用户 金石必开 发表

5 岁的孩子不能理解死亡,讲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再说为什么要讲呢?

知乎用户 MrJ 科学育儿 发表

跟孩子谈论 “死亡” 的时候,我们谈点什么?

我觉得在所有跟孩子谈过的话题中,“死亡” 是最难谈的。

往往谈着谈着就无法继续下去。

记得 3 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听完故事的孩子问我:“爸爸,你会不会死?”

“将来等我老了会啊!”

“不行,我不准爸爸死!” 小小的眼睛涨得红红的,马上就要大哭起来。

我赶紧把他拉过来,紧紧地抱着他。

“好啦!你是不是害怕有一天跟爸爸妈妈分开?我答应你,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

这时小家伙就在怀里哼哼哼。

“走,我们玩点什么吧!”

只能用这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因为孩子太小,还无法去思量这生命逝去的痛。

可是隔段时间,孩子又会问起。

“婆婆这么老了,什么时候死呢?”

“可不能让婆婆听到这样的话,很不好,以后不要说啦!”

“为什么?”

“因为婆婆希望能多陪我们一会,就好像爸爸想着多陪你一样。”

“死了就不能陪了吗?”

“是的,那时候他们就会去另外一个世界了。”

“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我猜应该也跟我们这个世界差不多吧,要不我们玩点其他什么。”

最后也只能打住,因为孩子会一直问到你语塞。

2

为什么孩子会关注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的孩子谈起死亡的时候,常常会有害怕的感觉?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时提到:
在 2-7 岁的时候,孩子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
他们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 (比如 “他是因我不守规矩而死的”)。
他们害怕被抛弃,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为另一种存在方式 (比如变成了天使)。

这个说法印证了我们对孩子行为的一些理解。

其实孩子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无法想象出来的。

可是他们害怕分离,害怕被抛弃。

因为在童年时期,父母的照料能保证自己健康地活着。

而且孩子的人格发展需要父母源源不断的爱。

所以我们跟孩子谈 “死亡” 的时候,第一个谈的就是安全感。

比如皮亚杰说在 0~2 岁,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 “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 的区别,对于“死亡”,孩子有分离或者剥夺的情绪感受。

在此阶段亲密和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最重要,比如说抚触、拥抱。

当我们给了孩子爱的拥抱、永远陪伴他的承诺、还有无条件的爱。

这时孩子内心是安宁的,他就不会再畏惧害怕死亡了。

也不会总是纠结于这个话题。

所以如今儿子少有提及这个话题。

好像他已经明白了死亡是怎么回事,他早已不再害怕了。

因为他相信我们会保护他、爱着他。

3 有妈妈曾问我,“该怎么让孩子知道‘死亡’这件事”。

其实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会遇到小动物意外死亡。

这时可以让孩子看到,只要画面不是太残忍。

有一段时间,带着儿子回奶奶家。

奶奶家屋子后边是一片竹林。

常常有鸟儿在里面扑腾扑腾飞着,唱着歌玩耍。

有一个邻居老爷爷想着给自己孙子捕鸟吃。

于是拉了一张隐形的鱼线网。

那天我带着儿子还有外甥,本来在竹林里找小竹子做玩具。

“看,爸爸,那上面有一只鸟!”

“他已经死了!” 外甥说。

“我们把他埋起来吧,好不好?” 我跟他们说。

两个小家伙非常积极地帮我把鸟儿弄下来。

然后我们用手里的竹筒在林子里挖了一个洞,把鸟儿埋好了。

小外甥还拿了一根小竹片立在土堆前,说是给它的墓碑。

“它已经死了,就应该入土为安,不能挂在半空中。你们做的太棒了!”

“其他的鸟儿也会被粘住的。” 儿子说。

“那我们把它剪掉。”

然后我们拿着剪刀悄悄把网剪破了。

那日的竹林里日影斑驳。

两个孩子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时事情。

这是我希望他们能明白的:生命需要得到尊重。

这也是我们应该跟孩子谈的第二件事。

4 第三件事应该是最难谈的,那就是珍惜。

因为我们尚且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懂得珍惜。

所以总是在生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重要。

而只有亲人离开后才知道以前在一起的时光虚度了,子欲养而亲不待。

何况让未经人事的孩子去体味呢?

而且跟孩子说这种 “中年” 时期才有的感触。

他们往往不爱听,也听不懂。

况且他们是如此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可是,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珍惜生命。

如今,有的孩子,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想着跳楼自杀。

让父母们大惊这是怎么了?

其实是我们生命教育的缺位。

皮亚杰指出,当孩子到了 7-11 岁,会认为死亡是不可逆的,死亡有内外在的原因。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增加,认为死者仍然有生理机能,但死亡是最终的结局。
而到了 11 岁以上,青少年把死亡堪称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且具有个人的意义。认为死亡是最终的事情,死者已经没有生理机能。
他们会对死亡感到焦虑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恐惧。

但是有了安全感的孩子,内心会产生力量抵抗对死亡的恐惧。

而学会了尊重生命的孩子,也会爱惜自己的生命。

当然一些经典的图画书也能帮助孩子去感受生命,从故事中看到分离、相聚、怀念、温情等。

并且这些绘本更能打动父母,非常适合亲子共读。

在《爷爷变成了幽灵》里面,它让读者,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体味死亡是一种从容美好,在自然中快乐地接受。

而《当奶奶不在了》是一个关于爱、思念和缅怀的故事,也是一个让希望重生的童话。

还有《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我跟儿子读了很多遍。

他问我,“为什么后来这只猫再也没有活过来了”
“因为它真正地爱过,真正地活过,一次就够了。但是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更要珍惜。”

“你看它找到了自己的妻子,有了自己最爱的宝宝,他有了自己的家庭,感受到了幸福。”

今年有一部关于生与死的温情电影《寻梦环游记》很棒。

当时我在电影院看着流泪。

因为那句:“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

因为女儿 COCO 一直记得自己的爸爸小时候唱的歌曲《remember me》。

埃克托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可以说,死亡也不是真正的永别,遗忘才是。

**

**

所以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带儿子回老家。

那个遥远的山村里,在青山之中,躺着曾经爱着我的人。

也是我一辈子都会记住的人。

爱的记忆永不消失,生命生生息息的传承,其实就是生命的意义。

跟孩子谈论 “死亡” 的时候,就先谈谈这些吧。

而很多东西,得从生活中慢慢体味……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小学生跳楼,留字条称「活得太累了」?

知乎用户 九持欢 发表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 等你长大了就会发现,这些事情根本没什么大不了。 我当然知道十岁的没写作业,被老师批评对于二十岁的我来说没什么大不了。 我当然知道二十岁的失恋挂科,对三十岁的我没什么大不了。 我当然知道三十岁的车 …

那个 14 岁上海少女,决定用自杀报复父母。

这是 2021 年的上海市南汇。 这里远离市区,但身处上海,也算是得天独厚。 成长在这个地方的小孩,大部分都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他们的青春年代,在外人看来,大概率是不会有多少烦心事的。 ** 早早的接触到二三线城市的孩子看不到的一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