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总说他那个年代以厂为家,下雪主动从家里去单位扫雪,主动干活。为什么我们年轻就变了?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铁浮屠 发表

因为那个时候厂子真就是家。

70 年代,国营厂,有幼儿园,托儿所,有食堂,还能按工龄和贡献分配住房,企业规模再大点,还有子弟学校,从小学一直到职高,职高毕业可以继续进厂工作,说白了就是你全家一辈子都安排好了,只要你没啥其他心思,这辈子一眼能看到头。

然后再说收入,厂长也和其他职工一样骑个自行车上下班,住同一栋职工宿舍楼,无非就是面积稍微大点,楼层朝向稍微好点,但是差距还没大到遥不可及的地步,也就是你家一周一餐肉,他家一周能吃两餐。

这种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有利有弊,有许多以厂为家的,也滋生了许多蛀虫和懒虫,最终被大量淘汰了。

所以,你问你们领导:有托儿所幼儿园吗,有配套学校食堂吗?有免费医疗和终身合同吗?能分配住房吗?单位有锅炉房和澡堂子吗?都没有那谈个屁的贡献啊!

知乎用户 微风小镇​​ 发表

在上个世纪的那个年代,大多数人走路或者骑自行车 5 到 10 分钟就到单位了。现在的打工人,从家到公司自驾也好,公交也好,没个一两小时是到不了的。所以打工人们到了公司,雪早就融化了,还怎么扫?所以,现实中空间职住空间的分离造成了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

第二个方面,职工和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变了。在上个世界的那个年代,单位就是家。除了工资收入,所有的福利,包括医疗报销、福利分房等所有的都来自于单位。你不以单位为家,多为单位做些贡献,那些不是人人都有的福利,凭什么轮到你?但现在的员工与公司 / 单位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比较单纯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最重要的两块,医疗和住房已经与公司 / 单位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劳动关系的变化,也决定了职工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

第三个方面,社会分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上个世纪那个年代,社会分工相对简单。大部分都是跟生产紧密相关的一线岗位。顶多就是门岗值班的大爷简直扫扫门口的低,其他地方的卫生都得各个部门自行解决。但现在就不同了,安保委托给保安公司,保洁委托给保洁公司。如果是在园区,则园区有专门提供相关服务的物业管理公司。作为打工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所以,时代在变,社会关系也就变了,作为管理者,不能老守着以前的观念来要求下面的人。你也给不了以前能给的那么多东西。

知乎用户 文册​ 发表

孙皓对下面的人越来越不满,总觉得他们比以前东吴的那些将臣差得远,和自己离心离德。

当年武烈帝身边的家臣可以随时为了他老人家慷慨赴死,甚至在危机时刻会以身相代;长沙桓王的部下在最艰难的时期都不离不弃,帮他打下了这江东基业;吴大帝每逢国难都有忠臣奋起相助,团结一心共抗强敌。

为什么现在这些家伙一个个都心怀鬼胎的,我得好好教育他们,让他们知道应该怎么报答主君的知遇之恩。

孙皓自己特别喜欢喝酒,就觉得喝酒就是对臣下最大的赏赐,对于那些不喝酒的,也帮助他们喝,不喝就叫武士往下灌,真是爱臣如子。

对于那些不明白君臣恩义的臣子,孙皓会用剥皮、挖眼、剁手、砍脚。。。等方式进行温和劝解。

但一直到被晋国俘虏,也没能让臣下无怨无悔的报效自己,只能感慨人心不古时代变了。

知乎用户 无念 发表

以前:

我娶了老婆,厂里给我老婆安排了文职工作。

我生了孩子,我孩子在厂里的小学读书。

我生了病,厂里的医生帮我看病。

我下雪了可不得去厂里扫雪么?有什么疑问?

现在:

我娶了老婆,厂里不安排工作。

我生了孩子,厂里不安排读书。

我生了病,厂里说关他屁事。

下雪了,单位的雪凭什么要我扫?单位自己不会去请几个扫地工人么?

——以前的单位甚至分房子啊。你再想想?

知乎用户 大水怪出没请注意​ 发表

是啊,没错啊!

当年我家第一套房,距离厂门口五十米,进了厂再走 50 米就是爸妈的厂房。

下楼往东走,500 米就是托儿所。旁边过去一个小广场就是医院。

下楼往南走,三排楼过去就是小学,初中,高中一体的一个大院子。

到菜市场也就 200 米。

到公交站,害!公交站就在楼底下。阳台下面就是。

最远的距离是厂子的大体育场开运动会,走路二十分钟就到了。自行车也就五分钟十分钟。

可不就以厂为家吗?

现在通勤如果自己开车从家里过去得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高速。所以没办法,明明市内两套房,结果还得在单位旁边租房子住。实现走路上下班自由。

别说医院了,社康都得坐公交。周边的幼儿园和学校那是不敢想的,幸亏孩子没带在身边。不然天天接送孩子就得起码俩小时。守着房子车子吃猪脚饭,根本没时间自己回家做饭吃。菜市场在哪里都不知道。

所以让我以厂为家?厂子是在那里没错,家呢?


钱归钱,待遇归待遇,公务员应该很了解这个。也就公务员现在还能享受一种叫 “待遇” 的东西了。

当年啊,火车技师,也就是司机。

论工资,那是比厂长高的。

无数人羡慕的岗位。

后来呢,工资慢慢有了差距,再后来,就是下岗潮。再后来。。。一言难尽。

知乎用户 280285​ 发表

呵呵,那个年代还押着厂长游街呢。

知乎用户 要学的太多 发表

你就跟他说,

只要把厂里分他的房给你,

就让他看看谁才是肝帝。

咱还发扬发扬风格,

以前发的那些带鱼月饼蜂窝煤都不要了!

幼儿园医务室小学也不用了!

就那房过户就行!

知乎用户 不过寻常​ 发表

打小出生在一个国营工厂的家属院里,生于斯长于斯,对于这个问题颇有些感触。

厂区和家属区连在一起,大人们上班抬抬腿就到了。

那时的幼儿园叫托儿所,是厂子自己办的,也在家属区里。

盛夏的清晨,太阳慢慢升起,照亮了东边浅蓝的天空,照亮了远处闪着银光的树叶,照亮了厂俱乐部门前的小广场。厂子里职工很多,附近的菜贩、商贩瞅准商机,自发在这形成一个早市,这是每天最早开始喧闹的地方。

厂领导安排保卫科派一两个人简单的维持市场秩序,但从没听说收过什么经营管理费,毕竟方便职工买些肉菜副食。

职工们去食堂吃早餐,在家吃完早餐的老人送小孩子去托儿所、小学,当然,小学也是厂子自己办的。

也有些成绩优异的孩子,考上城里的重点高中,他们要更早吃完早饭,来到另一处广场集合,那里停着送他们去上学的大轿子车。车是厂里的,司机也是,至于车钱是否从父母的工资中扣除,那就不得而知了。作为学生,我们只需要按时到达,听着司机大伯点名上车即可,下午放学也是如此,周而复始。对于年少的我们,上学放学的路同人生一样漫长。

夏天过了,很快就是秋天,冷风吹过,落叶洒满校园、洒满回家的路。

那个时候也会因为考试不好,课堂作业做不完而留堂,偶尔老师也会叫家长。被叫家长的倒霉孩子一定要记得让同回的朋友给司机大伯请个假,不要让校车等自己了。

爸爸骑着二八大杠,带着我在穿行在冷风中,天已经渐渐黑了,远处的寒星在天边闪烁着。

偶尔也会碰见厂领导的吉普车,吱一声停在路边,司机摇下车窗喊道 “那谁!这么晚了带着孩子干嘛呢?”

父亲脸色铁青 “不省心呗,老师又叫了。”

“你自己骑车回,孩子坐我们车走,坐后边多冷” 厂领导说

如蒙大赦的孩子赶忙跳下自行车,挤上了已坐了五六个人的小吉普,暖身又暖心。

那时领导的车也不能叫专车,毕竟总是拉着顺路带上的孩子、老人,帮着带个药,有时送病人去医院。

当第一片雪花安静的落在小广场上,这里又变得拥挤热闹起来。

广场上堆满了待分的煤炭、白菜、大萝卜。

孩子们最喜欢过年,那时候各个车间的班组长会拿上慰问品挨家串户拜早年、慰问。

慰问品是一成不变的套餐组合——一捆粉条、一捆腐竹、一叠干海带、一块腊肉外加两盒龙须酥。

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要送龙须酥,但是那直白的甜味一直刻在脑中。

班组长会例行询问家中的困难,人们多半会说感谢领导,没有什么困难。

其实大家生活都困难,说与不说,并没有什么区别。有的班组长甚至比普通职工过的更窘迫。

那是一个没有禁燃禁放的年代,春节总是混着爆竹声、火药味以及劣质烟花单一的色彩,吵吵闹闹,满是烟火气。

晚春的夕阳给随风起舞的柳絮蒙上了一层金色的光。

当我再次站在家属区中,环顾那些本该透出灯光、传出笑骂声、飘出饭菜味道的窗户。冷清,这是唯一的修辞。

这些房屋的主人们早已被时代的洪流冲向四方,散落江湖。

有的创业有成,已在繁华的都市享受着天伦之乐。

有的生活艰辛,仍在为一日三餐颠沛流离。

有的早已离开这个世界,在静谧的地下沉睡。

不可否认,那段岁月是艰苦的,物质的匮乏、文娱活动的单调,多数人再也不想体验那种苦日子。

但是那段岁月也给我留下了很多温暖的回忆,早已被私人老板承包改做大型仓库的厂区、日渐荒凉的家属区、以及在那里度过的春夏秋冬,变成一种符号化的抽象的家的概念。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我们回不到过去,亦很难预知未来,所以一定要用当时的经济文化思想作为背景去评价时代。

题主领导以厂为家,当年我父母也是以厂为家。

可是,时代不一样了,环境不一样了,心境和追求也不一样了,甚至升华的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一样了。我认为还是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足当前的矛盾和时代特点,思考如何提升当前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不是简简单单忆苦思甜,自我感动。

知乎用户 屈魔人 发表

要想让员工以厂为家,首先老板和高管必须把员工当家人对待。但是现实当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可以做到,绝大部分企业呢,把员工当甘蔗,使劲压榨,榨干了没用了就扔掉。

我小时候,我们老家村里有个小学,当时学校有三百个小学生,都是我们自己村里的,现在学校重新设计建造,高大上了,可惜学校只有几十个小学生了。

到了夏天放暑假,有时候长时间不下雨,花园里的花撑不下去,老师一个号召,我们开开心心的拿盆的,拿桶的,自带工具,免费去给花草树木浇水,没人有抱怨,大家都很开心。

现在要是遇到同样的事情,肯定有人说那是学校的事情,你可以花钱雇人去干呀,白使唤人呢。居然还让小学生干活,这学校肯定遭殃。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呢?

一个就是我上面说的原因,当时学校所有的老师都很负责,就和家里的叔叔阿姨一样,他们对学生都很好。

再一个就是那个时候的人比较老实,可能也有一些憨,比较好被人利用。不像现在,大家都变得精明了,懂得算计,凡事都会考虑投资收益。

知乎用户 壹哥​ 发表

公司千万别跟员工谈奉献,都是相互的。没点儿以诚待员工的心,拿什么来要求别人以厂为家?在家都吃不饱穿不暖,闹呢?

那个年代,下雪主动去单位扫雪,主动干活。没点儿利好因素,谁会那么傻?

曾经的工厂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所有的需求,“以厂为家,厂兴为荣” 不单单只是口号。

首先,工人 “铁饭碗” 的名声和稳定的薪酬待遇,让大家珍惜这份美好的工作。

其次,工人有终身待遇、工厂有食堂、学校甚至还有分配房子。

再有,那个时代的车间主任和厂领导都是半脱产干部,都是亲临一线与工人、技术员们一起参与劳动生产。每到节假日,厂领导都会带着慰问品去看望一线职工。

而现在呢?

姑且不论公司是否有食堂、学校、分配房子。就连起码的工资福利都给不了。

各种资本压榨,加班不给钱、迟到乱扣钱、节假日装死人、动不动就裁员。

员工拿什么精力去孝敬这令人痴迷的公司?去主动扫雪?去给领导泡咖啡?

别闹了。

不是年轻人变了,而是无私奉献只会助长资本压榨。反而充耳不闻,才能稳步前行。

知乎用户 数据狗 发表

有一次刷抖音,我看见了一个新闻

有朋友不懂,我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是法国传统,每年都要搞上那么几次罢工来为工人争取利益,在工会的努力下,不仅实现了 8 小时工作制,还保证了员工基本都签订终生合同基本不会被开除。

然而让我无语的是,下面有那些小粉红在讽刺,除去常规什么自由民主的讽刺外,我还看见有人在评论区里面发了个《巴 黎 公 社》来讽刺,下面还有几千个赞。

我很想扇他一巴掌,就算他们不理解自由民主的含义,他们还不知道当年巴黎公社的艰辛和伟大意义么,这样子都拿来开玩笑?

后来我出来工作那么多年才知道,其实有一些人是没有骨气的,是天生做奴隶的料。他们比任何人都爱巴结领导,即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即使全体员工都因为他的献媚而被迫加班,他也在所不惜。

我们把这种人叫做工贼。

工贼以为好好努力就能跟着老板发财,其实他不知道,他越努力,老板干的小三越漂亮,他越卷,老板的奔驰越名贵。他自己活得像一条狗,却偏要拉自己的同事下马当狗。明明大家都是 6 点下班,他偏偏 9 点下班,明明周末不用去,他偏偏要过去,明明不是工作的时候,他硬是发个表格来侵占你的休息时间。直到所有人都被他搞得精疲力尽,当老板大饼最终被点破的时候,他才会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多么讨厌。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觉醒,他们明白,以前去扫地 那是帮大家的工厂扫地,现在去扫地,不过是帮老板扫地罢了。

知乎用户 鱼藻藻 发表

什么叫以厂为家,小时候厂就是我家。
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

小时候我妈妈在学校工作。

我就住在我妈单位的院子里。一个筒子楼,地方不大,中间走廊两边房间,住着十几户人家,都是妈妈单位的同事,屋子里连厨房都没有,家家户户在走廊做饭,共用卫生间和澡堂。隔壁的叔叔是单位管理计算机的,再往里走小月阿姨是教数学的,辰辰的妈妈包了饺子,就会让他每家每户送一碗。白天小皮猴子的父母都上班去了,同龄的小朋友们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那时候也从来不锁门,去小伙伴家直接推门就进。

一到中午,楼道里咚咚咚切菜的声音,叮叮当当锅碗瓢盆炒菜的声音,小孩子伸长脖子围在煤气灶前,眼巴巴地等着母亲从锅里夹起肉块喂到嘴里。顺便说一句,每一户人家都有自己的拿手菜的,辰辰妈妈的韭菜肉饺子,我妈的鱼,小李阿姨的炖牛肉,小孩子们一闻到味就知道今天要去谁家干饭了。

楼里玩腻了就到单位院子里玩,学校里好玩的可太多了,春天海棠花满院子的开,旁边的灌木会长绿色的毛毛虫,后来会变成白色翅膀的蛾子。

那时候操场还是泥地,下雨天一踩一个脚印,大一点的孩子捉蜗牛放在我手上,看着他的触角一伸一缩,后来铺了塑胶,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漂亮的白色圆壳的蜗牛了,棕色的丑蜗牛却变得很多。

记得黄色的叶子落下来的时候,拿家里打火机和碎瓷片点叶子玩,然后我们就一个一个的,被保卫科的大爷挨个骂了一顿,骂的一个个都哭的稀里哗啦的,大爷还说要告我们家长。

他骗小孩子的,我爸妈根本不知道。

冬天下了雪,学生都放假走了。我们就去空无一人的操场上玩,指着一串小脚印问是谁踩的,这么早就起来了。

是单位退休的老爷爷和他养的小狗。

学区不大,从门卫大爷到路过的叔叔阿姨我们都面熟,就算不认识也会随口问一句,你是小 *(我妈名字)家的吗,都长这么大了呀。

没啥隐私,至今记得那天出去裤子穿反了,被从单位摸鱼的我妈提溜回家换,因为被 x 阿姨看到了,在单位说了她面子挂不住。学校里有一家小卖铺,管理的人是一个小朋友的妈妈,单位帮她妈妈解决了工作,那个夏天,拥有一个小卖铺的她是我们羡慕讨好的对象。

单位都是砖混的房子,楼层不高,也没有电梯,母亲大人办公室在五层,我经常到她办公室,因为能玩扫雷和纸牌。

她看文件我嗑瓜子,嗑一小盘子她吃一小盘子。对面的阿姨会逗我,你磕的瓜子给不给阿姨吃呀,小气的我犹豫再三,捂着自己的门牙摇头。等妈妈五六点下班一起去单位空地上打羽毛球,在办公楼二层的乒乓球台上打乒乓。

早年国家还没有那么多纪律要求,四项纪律八项规定什么的,每次她们部门聚餐,本着有福同享,有饭同恰的原则,每次都会带着我,因此我吃遍了我家附近大大小小的餐馆,我也认识她的每一个同事。

那时候呀,别说去单位扫雪了,楼里灯坏了直接自己就修了,院子里下雨积水了我们会去扫水,甚至连宿舍的楼梯,都是我们自己去扫的,哪家小孩子不听话了,就被罚扫楼梯和厕所,我最不喜欢扫厕所了,女厕屋顶上有一个蜘蛛网,因为听说能捕捉蚊子,大人也不清理,也不知道那一大家子蛛给小朋友带来多大的阴影。

楼下的树,有一年遭虫害了,叶子都吃没了,我们担忧的不得了,每天去捉树上的虫子,捉到了扔到地上踩死,也不知道我当时一个小女孩怎么这么凶残。加班什么的一个电话立刻能到,毕竟就个上下楼梯的时间。

后来单位分了商品房,搬出了筒子楼,我去外地读书。

又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找了工作。

单位管理严格,每天都得刷卡进,一个一个面部识别,老板工作认真,每天监督大家在不在工位。

有时候加班会很晚,我有一次看到对面姐姐每天 10 点和自己的孩子打视频电话。

隔壁工位上的同事友善客气,大家都掌握分寸,除了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不会有别的交流,侵犯到你的隐私。

单位景观做的很好,四季都有花开放,雇专人维护,但路过的人上班赶着打卡,下班匆匆离开,大家都低着头看手机,没人关注这些。

前两天,我爸爸千里迢迢来到杭州,想去看看我工作的地方,到了门口单位说不能进,得申请访客登记,我看了看 OA 系统上复杂的流程,给他看了看工位照片就算了。

我爸说:你们单位的楼可真高呀。

是呀…

以前单位是家,老一辈在这里稳定的,不紧不慢地工作,聊天,吃饭,生活,养小朋友。所以那时候人们能扎得下根,像树一样,吸着养料,在一个地方就在一辈子。

现在单位是电厂,把年轻人当成电池,在工位上放完自己的电量,换取在大城市活着的酬劳。电池更换容易,所以大家离职和跳槽频繁,工位上的面孔经常变化。

可能社会在发展,这样效率会变得更高。

但你不能以当年的情况来要求现在的电池们。

“你看,你怎么不把单位当家,多多奉献。”

毕竟年轻人从未改变,变的是这个时代。

知乎用户 PMFACE 发表

这个是 70 后吧,80 后的这种情况应该都是在学校里了。这是一种主人翁精神,因为社会环境变了,过去场子也把工人当孩子啊,说白了过去工人拼命干活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在当家做主,现在的市场已经经过十几年的资本化发展经营,你和孩子们说:把厂当家吧,孩子们说:你把股份分我吧。你和孩子们说:那我亏损你们会承担吗?,孩子们说:可以啊,等你亏损我就不干了。

总结:主人翁精神是中社会文化产物,是最高层的产品创新,下一层是市场变化,在下一层才是业务变化。产品设计出来的东西,先影响的是业务,然后影响需求市场,在影响需求使用的人群认知。形成一种文化,需要几十年的产品规划,形成一个品牌也是如此。

知乎用户 我是上帝 发表

那个年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工资虽然不高,物质虽然不丰富。但是在可支配范围内,大家感受到公平。

参加工作,无论多么简陋的住处,有组织给你张罗,婚丧嫁娶,有组织给你帮忙。。。

择校,接送孩子上下学,原来不存在。所以人们乐于以厂为家。

但是,那种生活秩序被冠以企业办社会。做为问题被改革。

今天大多数人与工作单位的关系是劳动换取劳动报酬。

没有人问你住在哪里,你只要按照劳动班制出勤,有甚者把加班当福报推销。上班之外,你得操心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孩子上学,老人养老,这都是你个人的事情。估计有以厂为家的心,没有以厂为家的力。

原来人与单位的关联度,融合度不是今天可比的。

当然今天在就业上你也很自由,不想干了,一封辞职信就可以离职了,没有复杂的关系,也就没有以厂为家的感情。

这是从个人角度看。从单位角度看,希望每一名员工都能以厂为家。

知乎用户 金陵小老头​ 发表

那个年代你的鹅子真的在他们手里

比如我小时候就住在我妈工厂的宿舍,上着工厂的幼儿园,吃着工厂的食堂,小病也是去工厂的医务室

我娘的同事很多都认识我

带着我一起玩的哥哥们也都是同事的儿子

我是 24 小时都被老妈单位软禁……

连去外地,都是我妈带着我拿着单位的介绍信

你说我老妈能不妥协吗?

知乎用户 文刀夫人 发表

以前,工人以厂为家,因为很多工厂也把工人当家人。

托儿所,有单位房,还能从厂里找个对象,各项福利从生到死都安排得妥妥贴贴。

现在,我以公司为家,公司把我当牲口,想蒙着我的眼睛让我看不到未来,又给我画了个饼让我继续往前走。

仅仅只是年轻人变了吗?

年轻人变了,是因为公司也变了。

如果公司给我月薪两万包吃包住四险一金给车给房还分配对象,每天上班 8 小时,每周休息两天,加班还罚款。

别说要我下雪天主动从家里去单位扫雪了。

公司厕所里但凡有一只苍蝇活着就是所有员工的失职。

别说扫雪了,老板从家里到公司脚不沾地我都能给你办到。

直接让老板过上王多鱼哪种败家又疯狂赚钱的日子,我也愿意成为老板的卧龙凤雏。

知乎用户 李较瘦 发表

以前的工厂都是给员工包分配房子,现在的单位工厂都是包分配加班。

以前的工厂都有食堂给员工好待遇,现在的单位不包吃住还各种扣钱。

以前的工厂过年过节都给员工发礼品,现在的单位过年过节装聋作哑。

以前的工厂进去了就是铁饭碗特安心,现在的单位动不动暴力裁员。

七十八年代跟现在的工作有可比性吗?

请问搁哪个员工摊上这样的单位,还能主动给公司扫雪?还能以厂为家?还能给领导鞍前马后?

都是相互的。

起码以前工厂靠谱,把员工的利益真正放在心里。而现在的,恨不得从员工身上省出一套房出来。

别闹了。

知乎用户 也说​ 发表

你就说不用怀念,去互联网行业体验下,一样可以主动加班。

别说雨雪天气,每天无数人在自愿加班。以公司为家忙起来打地铺不回去,不需要雨雪天气,只要是周六旧和工作日一样主动跑去公司干活。

当然,现在年轻人的 “自愿” 有前提,那就是真的薪水够多,舍不得走。否则哪怕企业这么要求了,人家早晚是要离职用脚投票的。

而且那会的爱厂如家也不一定都是好习惯,比如总有工人把工厂东西当家里的带回去,觉得工厂的食堂、澡堂、都和自己家的一样全家来使用,所以也造成了很多浪费。

而且说怀念那个时代,可能只是怀念 “员工” 要像那个时代吧,否则今天也没人拦着谁主动奉献义务劳动啊,完全可以自己带头周末来加班,或者每天早点到办公室打扫下卫生啊。

像这种点评某个时代非常好的时候,往往是把自己放在了 “非普通人” 的角度,认为是可以带着今天的其他经验、头脑、福利穿越回去一个时代只享受对自己有利的规则和环境的。

其实我们过 20 年再回头看今天,或许发现自己也正在身处一个很好的时代,各处都是机会,身体正在壮年。所以不必经常怀念过去,过好当下,抓住眼前的机会吧。

知乎用户 翔宇情​​ 发表

大扫除的时候老师对我说:要把学校当做你的家。

迟到的时候老师对我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啊想几点来就几点来?

知乎用户 非著名程序员​ 发表

想想看,我们父母那代人的身份认同,更多地是和一个单位绑定在一起,而不是具体的职业。单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收入待遇情况。所以那时候,一个人具体做什么工作不重要,在哪儿工作才重要,如果你是在大型国企里工作,就算是打杂,家里人也会觉得特别有面子。这种情况就是组织认同。

而我们这代人的就业情况,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企业的平均寿命越来越短,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 3 年左右,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很难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二是,从主观上,我们这代人的跳槽意愿也更强烈,而且越是年轻人跳槽意愿越强烈。这有一个调查数据:“70 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干了超过 4 年,“80 后”是 3 年半,“90 后”是 19 个月,而 “95 后” 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只干 7 个月就会离职。

显然,和我们的父辈不同,现在的职场人士不再把自己和某家企业绑定,而是更看重自己的职业发展赛道,比如,不管你在大厂小厂,“天下码农是一家”,这就是职业认同。

这时候,员工虽然笔头上是和公司签合同,但心里却是和自己的职业签合同。他最关心的问题,可能不是组织的长远发展,而是自己的职业发展:三年后我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在自己的领域会获得什么样的专业地位?到时候我有没有能力跳槽到更好的公司?

可以这样来理解:员工是企业的雇员,但同时,员工也是企业的雇主。上一代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安顿一辈子的生活;而现在的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加速。

在这个时代,一家企业想要被更多优秀的员工 “雇佣”,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是你怎么去想方设法激励员工,而是公司得反过来向员工证明自己的价值:你怎么成为他职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你能不能在他的工作履历上,成为值得重点突出的一段?

不要试图让组织成为员工的全部,也不要把‘让员工无法离开自己’作为组织的目标,而是要努力铺就员工的职业道路,让员工不愿意离开。

划重点:不是我们变了,其实是时代变了。一个是企业寿命越来越短;另外一个就是企业已经变成了以竞争和效率为主的末尾淘汰的公司。这两个特点就决定了员工不能把一个企业当成一辈子的饭碗了,因为极有可能会因为公司倒闭而失业,更有可能会被公司无情的,抛弃和裁掉,没有安全感了,就不可能把公司当家。所以,员工就从组织认同转变成了职业认同。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干一辈子,而是到哪里都能有饭吃。这种铁饭碗的能力才是一个人职业生涯道路上最大的安全感,是寄托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仅仅只寄托在一个公司身上。

知乎用户 铁扇公子​ 发表

那时候厂子也没把工人当人啊,集体下岗这么快就忘记了?

作为 80 后的小孩,可以要记一辈子的,当年上国营厂的幼儿园,住大院,后来分楼房,中午虽然是大锅菜,但是真的是 “管够”,回忆里记得那鸡肉多的吃不完,但是父母下岗后可是一瞬间返贫了。整个童年还是很美好的。

大院里的同龄孩子的家长,陆续开始买三轮小蹦蹦,去车站接人拉出租,深夜 12 点不回家,就去 KTV 门口守着,能拉一些喝醉的人半夜回家,然后多赚一点钱。我的两个姨夫就去干这个了。

对了,有个叔叔跑三轮拉客的时候,认识了 KTV 里的一帮社会青年,时不时给人运个包,不拉客,人家大大方方给钱,最后被缉毒警给抓了,包里是毒品,现在都快 20 年过去了,还在监狱里。

连给大院看大门都成了好工作了,两个叔叔争破了头。

有些大院里的叔叔开始 “创业”,比如开个饭店,很多都赔了。

还有些开小卖铺,勉强维持生存。

再后来流行了 “消费返利”,当地政府说这是 “金融创新”,结果最后是现在版本的 P2P 前身,再次洗劫了群众的财产。

还有一些开始吊儿郎当的混社会了,那个时候不流行大金链子,一身西服脚蹬运动鞋,胳肢窝里夹个包,包里塞满卫生纸充有钱。

有个年轻的叔叔脑子灵活,认识一帮南方人,卖彩票,一等奖是桑塔纳,或者是面包车,组织工厂剩余劳动力去卖彩票。这个叔叔到今天算是混的比较好的了,开了一家玻璃瓶加工厂,养着七八个工人,做成品出口给欧美。

不亚于现在一刀切教培啊,那些刚入行教培一两年的,思想活,年轻敢闯,还可能有突破,那些教培里待了七八年以上,甚至 10 多年以上的,能干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是变了,只不过是早 20 年前就变了,这个领导难不成脱离社会了后知后觉么?

知乎用户 山诺​ 发表

我妈当年因为上夜课原因(我爹在部队,我还小没人管),直接把我塞校长家里,校长就陪我玩了一晚上,还得给我换尿布。你问问你们领导他行吗?

知乎用户 忘川 发表

他说的没错。

那个年代确实以单位为家,可单位也会帮员工成家,单位是实实在在给员工分房的,这不是吹,是真有。

我爸每天上班,我记得都是乐呵呵的。我妈是老师,那个年代的老师,每天就上一两节课,然后就下班了,还有寒暑假,所以我从小吃的早餐,都是爹妈做的,我放学上学都是我妈接送,晚自习都是我爸接送的。

换到现在,年轻人下班那会,学生都准备晚自习了。每天上班一两个小时的老师,我都不知道上哪个学校找。

我昨儿看《我和我的父辈》时就想,为什么我前面能哭得稀里哗啦的,后面却毫无波澜。后来我想明白了,前面的父辈都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后面的父辈都是我的科长父亲,我的科学家父亲……

我才意识到连题干中以厂为家,有单位的那些父辈,可能也只是少数人,我们大多数人的父亲,可能是开出租的,扫大街的,送外卖的…… 他们哪来的单位,哪来的福利呢?

有些年轻人的父辈早在浦东买了商品房,有些年轻人的孩子早在深圳上了最贵的学校,他们都有着美好的未来,而更多的年轻人,则沦为所谓的 “垮掉的一代”。

你变了,你是真的变了

连福报你都不爱领了

这是不知好歹

不懂奉献怎有将来

贫富差距哪里存在

年轻人要懂得感恩

才能拥抱美好未来

知乎用户 葵花摸鱼手 发表

既然你说到了那个年代,那么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告诉你,不仅是年轻人变了,那个厂子也不是原来的厂子了。

我小时候,住在油库旁边。那时候石油销售还是商务厅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不像现在是两桶油旗下的企业。我家有一个平房,一百多平米的 big house,然后五十平米的院子,里面可以种菜,养鸡。多少钱买的,不要钱,公家给发的。不仅仅不要钱,而且水电暖单位统统都给包了,你住下来就可以了。油库其实和现在不一样,有一部分区域是油罐,其他部分也分给我们住户了。你可以栽种果树,养个鱼塘,甚至种点稻米都是可以的。你说工资,party 能欠你那点钱,那个时候你不来领工资人家都给你送到家里面,而且发的特别及时。

我记得当时每个人家里都种水果树,张家的李子树香甜多汁,李家的杏子树软糯适口,每次树上挂果了,大人们都会拿着框子挨家挨户送着尝尝。我们院子里有好多小孩子,特别皮,经常去人家地里偷玉米、偷红薯,然后架个简易的炉子,也不知道烤没烤熟就下了肚。门口还有一个小河,特别浅,夏天我们熊孩子经常在里面戏水。那个油库就是我们的大公园,对了,我记得那时候一下雨,油库里面就会有很多蘑菇,采回来可以做很香很香的鸡肉蘑菇面。单位也对我们很关系,逢年过节给我们送好多好多东西。我记得我考上了高中,我爸爸还从单位哪里领回一麻袋零食,还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

那简直就是我童年美好的回忆啊,当年真的还没有那么内卷,大家玩着玩着就长大了,当然也有可能童年太过于开心,很多人高考成绩就很一般,也没上的了大学。

现在,你知道这家公司变成啥样子了不。油库废弃,大家三万块卖了房子搬进了单元楼。单位效益一天不如一天,开始各种奇葩的事情频出。领导为了升官,对年轻人那是无限制的压榨。最可怕,那个年代大家都没有读过书,也没有啥文化,领导管理水平有限,素质还特别低。所以每次都做不到就事论事,都是无休无止的人生攻击。工资也降了又降,原来那些福利全部取消。什么?你孩子明天高考?你孩子明天高考你请啥假,快滚回来上班。以前那些无固定合同工,因为政策原因,管理层没办法动刀子。就开始从现在新录用的大学生下手,分了大学生一和大学生二,一个月少则 2000,多则 3000。是,我辞不退你,但是我可以给你低工资啊,到是逼着你走我还能省了一笔补偿金。而且着 3000 你还未必拿的安稳,单位还搞了各种岗位竞聘,竞聘不上我又可以把你使唤到加油站干苦力活,然后工资又可以降降降。当然,竞聘咋成功,当然跪舔宋茜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上面的厂子变成了下面的厂子,你愿意以厂为家么,下雪主动到单位扫雪么,主动干活么?如果你愿意,那我真的觉得你这人很有担当。

专栏和公众号同名:吐槽力量回收站,欢迎关注

知乎用户 周公论管理​ 发表

那个年代的厂,就好比自己买的房子,大半辈子 “相依为命”,精心维护是理所当然。

现如今的厂,就如同出租房,能呆上两年就算 “高寿”,半年内离职的不在少数,哪来家的感觉?

身为领导,不能把当年的社会现象,当成价值观,来要求现代年轻人,因为,时代不同。

不是现代的年轻人变得 “不作为”,而是找不到让他们“有所作为” 的理由。

当今社会,是个讲利益的时代,一切以利益为基础,所谓的情怀,被锁在象牙塔里。

企业倘若真心为员工好,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利润放在第二位,相信下雪时,员工还会主动从家里去厂里扫雪的。

知乎用户 普通社畜张文远 发表

有终身合同吗?

有分配住房吗?

有员工食堂吗?

能解决户口吗?

有配套的幼儿园小学吗?

能骑自行车十分钟到厂吗?

能朝九晚五养一个老婆四个老人两个孩子一条狗吗?

什么?都没有啊,

那我怎么把这儿当家啊?

你还有脸提当年?

大冬天的,在家待着不好么?

知乎用户 家有两宝​ 发表

很正常的事情,稍微年龄大些的领导,基本都是以单位为家。

平时说话也是很平和,能够主动倾听下面的声音,并想办法解决下属的实际问题。

但社会真的在变。

二十年前的房价和现在的房价完全不是一个层级。

二十年前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二十年前的领导们目前也大多已经退休了。

现在的领导都是 70 后,80 后了。

他们确实学历更高,更拼,加班也很多。

但不知道怎么的,总感觉差些味道。

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码字不易,支持原创。

如果喜欢请双击加关注并点赞,非常感谢。

知乎用户 遇见辣椒​ 发表

年代变了,人也随着年代变味了. 人与人之间亲切微妙的关系也变了.

曾经员工和领导之间保持一种亲切关系,是想保住饭碗. 如今员工和领导之间有一种亲切关系. 是想升职加薪. 稍有不逊,高呼不公平. 让领导让位置走人.

以前的年轻人踏实稳重,一家工厂做到退休. 现在想着外面大把的机会,年轻人倒是这山看着那山高,想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以前讲究的是铁饭碗. 现在铁饭碗已经不吃香了. 现在的人哪里薪水高就往哪里跑了. 如今老一辈看着铁饭碗工作,不觉回味从前那种美妙时光.

曾经我的领导对我们说: 他们吃好饭,都是员工收拾桌子给洗碗的. 而现在的员工看到领导吃好饭的碗,脑子里再也没有这个意识了. 是现在的工作多了, 还是员工不把领导放在眼里了, 于是大家叫苦不迭, 分配每天轮流为领导洗碗擦桌子.

确实如此,时代变了,一切变了. 愿领导和员工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的关系. 而不是在一些小事情上,把关系弄僵了.

知乎用户 Molly 小秘书​ 发表

因为厂也有给我们一个家啊。

比如说我妈妈那一辈,其实大部分的国企,都是有房子分配的,虽然一般都是小房子,但是就算是一房一厅,也能满足夫妻成家的愿望,就算你不结婚,一个人过,问题也不大。

我来说说一般的情况,比如说我叔叔,单位分的第一套房子,就是一房一厅,夫妻就努力工作,我婶婶是那种属于医院的工人,所以他们单位没有房子安排,但是我婶婶的医院有幼儿园,所以我堂妹,大概是一岁多就到了医院的幼儿园,这样下班的时候,我婶婶就可以顺便去接孩子放学,就算晚了也没有关系,因为幼儿园的也是自己的同事,反正也有很多人还没有下班,所以幼儿园的老师就接着带小孩就行了。

而且以前的幼儿园,更加是放养,没有什么幼升小衔接,话说我堂妹在幼儿园,学得最多的无非是唱歌跳舞,还有就是玩娃娃,天天都在幼儿园跑来跑去,不同的课程就是不同的玩耍,另外就是不间断的吃吃喝喝。我叔叔婶婶就安心工作,我叔叔 后来也因为升职了,所以加班很多,基本上就是我婶婶带孩子更多,还有我们家也在协助,话说真的连吃都不愁,他们医院有饭堂,有时我婶婶下班顺便打饭回家,把我们家的份儿也打了,因为医院也有补贴,吃饭就不愁,我以前就经常能吃到鸡腿,我婶婶下班回来会比较累,所以带堂妹的工作会在我身上,我也没有啥,就是陪她玩,,我小时候作业也能很快做完。

所以其实我叔叔婶婶开销不大,后来叔叔公司又有置换房,就是有两房一厅的摇号,然后如果摇中了,就要退原来自己的那套房子出来,这样确实也中了签,他们就换了大房子。

所以我叔叔和婶婶确实是以单位为家,因为单位也等于像一个小社会一样,供养他们的很多东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反观我自己的公司,即便是我工作过的国企,类似的福利也越来越少,我肯定没法以公司为家啊,我要想法子多点赚钱,才能养活自己和孩子。

知乎用户 喜喜 发表

我今天早上恰好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老一代人身上那种温良恭俭让,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逐渐消失了?

我很难达到父辈的道德的高度,他们更有温度,更有责任感,也更有奉献精神。

我妈妈的闺蜜,我遇到她的时候顺口夸了句:您过年时给我家做的酸菜包子太好吃了。结果阿姨听了,就默默地回去,自己花钱去市场买了几斤肉,当天包下酸菜包子,做好就喊我妈妈过去拿。

我妈妈过去拿的时候用是正常装水的水桶去装,装回来两大桶包子。把我家的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的,让我们可以一整个月早餐都吃阿姨做的好吃的酸菜包。

阿姨家境优越,人长得好看、且心灵手巧。愿意为我随口一句话,不计回报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试问自己,我做不到,又贴钱又花时间用大半天去为别人去包一锅饺子。

她是我妈妈前两年学跳舞时认识的搭档。平时会一起去做公益,是由本地中老年组成的公益团队,定其去大街上泡凉茶给路人喝。

还有经营一个素食馆子,她们轮流当义工去做饭免费提供给穷人吃。

我试问自己,我做不到。有时候对熟人圈子都缺乏足够的耐心。做好事,顶多会捐一点钱吧。

还有,以前住在另一套房子里。刚搬进去的时候,邻居住着一个善良老太太,第一次是她主动来敲开我的门,盛情分享她的一切:各种进口零食,水果、肉类、蔬菜。

她每次送非亲非故的我食物,都不是意思一下,而是慷慨地拿很多,比如有一次拿过来 3、5 斤的牛肉。两罐的进口蛋白粉……

我试问自己,我做不到。虽然她送我东西,我也有礼尚往来,但是我恐怕不会敲开一个陌生人的门,去主动传递一份善意。我只能被动地爱那些爱我的人。

后来我搬走了,十分想念那位曾经住在我隔壁,给予我太多温暖的老太太。但是也只是想想,没有行动跑过去看她。

其实不仅仅有坏人变老了,很多好人也在变老。

我今天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受过更多教育的我们,却变得越来越冷漠、自私,越来越像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了呢。

因为从前人朴素的价值观,是让大家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

而在这个多元的教育里,让我们学会的是做自己,爱自己,在有限的一生里只为自己活。这到底是好呢,还是不好呢?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吧。

知乎用户 CODspielen 发表

那个年代的厂和现在的厂能一样吗?那个年代进厂是真的光荣,分房子,有医院和幼儿园,社会地位还高,现在呢?你如果去相亲市场说自己 “以厂为家” 试试,保证女生全跑光了。

那个年代挑粪工还光荣呢,领导你怎么现在不去当挑粪工呢?

知乎用户 东林侍读​​ 发表

只要他把厂里分给他的房子送给我,我立马去扫雪。

知乎用户 清闲的九夏​ 发表

大人,时代变了!

其实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如果你有一个 50 后 / 60 后,顺带部分 70 后的领导,就会发现他时常摆着过来人的姿态,“教育” 小一辈。

如果让他看到下班半小时就空了的办公室,第二天开会一准会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是主动加班,现在的年轻人一点都不上进。”

如果他看到公司地上有杂物,立马唠唠叨叨延展开:“我们那时候以厂为家,没有保洁每天都整理的干干净净。”

如果他想让你对上司拿出更尊重的态度,就会说:“我们上班那时候,都是提前半小时到,把桌子擦了,快到上班的点,再把前辈的茶泡上。”

你要是只听他们的描述,会觉得那个年代无比淳朴、讲奉献,人人爱岗敬业,令人向往。单纯点的孩子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像领导说的,是自己奉献不够。

NO!不要被领导忽悠了。事实上他们真的那么怀念过去吗?

试问一下,你的领导还会亲自扫雪吗?地上的垃圾会随手捡起吗?上班会早来半个小时吗?

试问一下私企老板们,既然那么喜欢,为什么不留在厂里继续奉献,而是选择下海经商?

能当上领导的人,

都是那些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更有利的人。

领导能升上去,靠的是堆起来的业绩。老板能做起来,靠的是一笔一笔的订单,这些都不是单纯的奉献、加班能实现的。

而且他们那个年代奉献可以分房子、分福利,但现在和你谈奉献,却只有需要许给你空虚的长远发展。

让你多干活的时候才给你讲过去的小故事,谈工资奖金的时候跟你说的可就是业绩,“只看功劳,不看苦劳” 了

嘿嘿,领导的嘴骗人的鬼,两头堵罢了。

你要是拿什么 “盼我疯魔还盼我孑孓不独活,想我冷艳还想我轻佻又下贱。” 带入领导和自己,那才是自己逼疯自己。笑死,又不是爱的死去活来,劳动力换钱而已,不必听他放 P。

那么在这个时代,工作中究竟重要的是什么?

说白了,让自己变得独一无二。

不信你看,就算你的领导再强调以厂为家,也总有那么几个个人能力突出的人能在企业里横着走,而且你的领导不会有任何意见。

没办法,这个时代能为企业赚到钱的人就是老大,要么你有和别人有壁的技术、要么你展示出组织员工干活的领导力、要么你背后用有若干客户资源能促成合作。上班除了完成既定工作,一定注重培养自己至少其中一方面的长板。

相反如果你本身以奉献为导向。做别人不愿意做的杂事,把自己奉献在了重复且不增加价值的劳动里。到最后多半干成了一个老好人,当你随着年纪增长,干不过更年轻的人,反而中年危机。

所以时代早就变了,原来说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现在说“只看功劳,不看苦劳”。其实你的领导应该是对此最有感悟的,他们是第一波吃到转变“红利” 的人,他们依靠功劳起家。可是即使他们知道,也还是要对你强调奉献,毕竟忽悠你以企业为家,才是对他更有利的做法。

好啦,最后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九夏 @清闲的九夏 关注迷茫与成长,喜欢用新的成长范式精进自我。

我将持续输出成长和职场的干货内容,期望陪你在 day day up↑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知乎用户 宇宙长 发表

不是年轻人变了!是环境变了!

众所周知,当前人类面临地球变暖的问题,南北极冰山融化,这导致我国雪天变少,多数城市雪量变薄落地即化,以至于年轻人想给单位扫雪但实际上无雪可扫!!!

笔者有理由相信,感情丰富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定是爱公司的,但有心扫雪,却无力回天,这怎么能怪年轻人呢?

另外,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下去的话,打雪仗,溜冰等年轻人在冬天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室外体育活动,将彻底从年轻人的生活中消失!从此他们冬天无所事事,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只能宅在家里看手机,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眼睛视力!

看似小问题,却关系国家未来,所以在此呼吁,大家确实执行碳减排的各项要求,实现低碳和零碳的目标,来降低地球的温度,还年轻人为公司香汗淋漓扫雪的一个机会和未来!

保洁(怒):你们这是要跟我抢工作?

知乎用户 老衲不生气​​ 发表

那个年代工作是包分配的,厂子还能分房。

这个时代,工作都是自己找的,单位也不分房。这一秒我们还是同事,下一秒我们就是前同事。

『时代不一样了』

据快退休的老同事说,他们那个年代,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还主动帮领导打扫卫生。他们那个年代,酒桌上主动敬酒,没人不会喝酒。

可是我们这个年代普遍认为:打扫卫生有专门的阿姨。单位聘用我们,不是让我们来打扫卫生,我们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吧。否则是不是对不起这份工资呢?

酒桌文化也是明令禁止的(感谢这个时代),所以这代人可以不喝酒也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别以老一辈的看法来对待新一代,时代不同了。要想处的来,互相尊重就好。别惹人嫌。

当然,对待这种满口 “回忆美好时代” 的老领导,也不用太在意。回复他,嗯嗯是的。

实则不必太过理会,他们那个时代到处有 wifi 吗?他们那个时代外卖这么方便吗?他们那个时代交通这么便利吗?他们那个时代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吧。

知乎用户 宫乘风​ 发表

以厂为家才扫雪,领导先去扫雪呀?

难道只是年轻人的家,不是领导的家?

领导去了年轻人还好意思不去吗?

如果只是年轻人去,领导不去,那么谁不以厂为家呢?

知乎用户 老年性 CACZ 发表

你们领导居然现在还是领导,说明年纪不大。当年(那个主动去给单位扫雪的年代)你们领导也不过是个小兵。

我理解这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感受。

我也是那个年代走过来,我小时候,住在单位大院里,到单位五分钟,走去单位扫雪完全可行。

我现在到单位几十公里,等我去扫雪黄花菜都凉了。

但是,距离不是最关键的,以前住宿舍,私人老板也喜欢让员工平地、修围墙,至于打扫院子更是常事(私人老板抠门,从来不清杂工,员工就是杂工),但是没有员工原因干,找各种借口开溜。

为啥我小时候有的人主动帮单位干活呢?

因为,那时候领导就是天。

工作上, 虽然领导没法解雇你(开除人是个很大的事情),但是,他能决定你是在办公室喝茶,还是在锅炉房铲煤;能决定你退休后你的子女是是顶替上班有收入,还是成为待业青年没饭碗;他能够决定你是能份单间,还是一群人挤在一个大宿舍里;能决定你能否结婚(结婚要单位证明的),能否生小孩 - 你住集体大宿舍,不可能把老婆领进来大家参观作业吧?就算你通过野外作业解决了小孩怎么来的问题,但是,小孩生出来咋养?放在大宿舍里?晚上小孩一哭,舍友们还睡不睡了?)。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我哥,结婚后搬回我伯父家了。

我伯父家只有一个单间,几间房一个公共厨房,厕所是一个区一个公共旱厕。

然后我伯父在家弄个双层床,我哥跟我嫂子睡上层,我伯父伯母睡下层。

我看那床好像也不结实,多年以后,后来我哥搬出去了,我跟过我伯父一段时间, 睡过那床的上铺,人一摇就嘎吱响,我也不知道我侄女是咋怀上的。

反正我哥说我侄女出生之后,他就没夫妻生活了。

甚至,连一个副食品店店长,都能决定你是能用肉票领到肉,还是把那一个月仅仅四两的肉票攥在手里攒一年最后只能拿到黑市换日用品。

反正货架上是空的,你敢强闯仓库?

所以,连领导的孩子都是孩子王,为啥?

一旦其他的孩子跟领导的孩子发生冲突了,比如打架了,这孩子家长知道了肯定一顿死揍,然后从床底下翻出几个咸蛋,煮了偷偷递给领导孩子;甚至有的家长,拿出压箱底的、托亲戚从上海买来的、打算过年给自家孩子的大白兔奶糖给领导孩子,让领导孩子别跟家里说孩子打架的事情。(别问我为啥知道)

当然,这里的领导,仅限于有权力的领导,我父母虽然也算干部编制,但是,是没权力的技术领导,虽然工资高不少,但是情况跟工人一样,境遇远远不如那些会来事的工人甚至家庭妇女。

权力,就意味着一切。

后来我看电影《火烧岛》,我总觉得,那时候的领导就是天。

大家见了领导总是满脸堆笑,私下找机会请领导吃饭,给领导家送礼。

现在?不用现在,改开之后,我去沿海打工就不一样了,外资厂的领导压根不给你机会请领导吃饭。

如果一起吃饭,付款的是领导。

工人干得好,功劳是领导的;工人有过错没,问责的也是领导。

以前我在内地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有功劳那是人民群众的,有过错。。。。怎么会有过错呢?不会出问题吗?当然会出问题,但那都是天灾啊。

外资厂领导工资比工人高那么多,吃饭领导不付款谁付款?

我父亲来沿海看我的时候,听说我跟领导一起吃饭我居然不抢着付款大发雷霆,说我一把年纪了还不懂事。

我莫名其妙,领导让我加班请我吃饭不天经地义吗?

领导是能管你养老还是管你生子啊?领导,是能给你房子,还是能给你妻子啊?

扫雪?再叫我去别怪我不给你面子。

惹火我,我不干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我理解那个领导的心情。

就像日本电影《阿信》里面阿信的感慨:我当媳妇的时候,婆婆就是天。等我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时候,媳妇就是天。

大人,时代变了,有的年代谁有权力是天,有的年代,谁做贡献谁是天。

当然,世道有轮回,以后的趋势很难说。

知乎用户 想去跳伞 发表

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

厂区周围有家属区、学校、托儿所、医院、澡堂子、菜市场、电影院、小公园

我走几步就解决了各种需求

现在的私企有什么?

可以说除了工资什么都没有,

有点儿什么福利,都是老板可怜我们,赏给我们的,我们应该感恩戴德。

我们怎么以公司为家?

现在大国企都未必能保证了吧。

知乎用户 阿星派驻地球卧底​ 发表

我父母那个年代,单位和家是等价的。

我家的房子是爸妈单位分的,八几年,三房一厅带大院子,九几年公房商品化,补交六千元作为购房款,办房产证。

我妈的工作是单位解决的,作为员工家属,从县份调来省城,在我爸的单位当会计。另一女同学女承父业开校车。

单位食堂供应一日三餐,早餐一毛五可以吃一碗面,中餐晚餐平均一块钱,三块五能吃小炒(比如宫爆肉丁)。家里不想做饭的时候,就从食堂炒菜打包回家。食堂师傅手艺一流,烤面包的香气,远远就能闻得到。

单位有医务室,家人所有病全是在医务室治疗,吃药、打针。员工看病报销,家属看病每次块八毛。

托儿所两岁可送,我和我姐在单位托儿所、子弟学校上学,直到初中毕业,考去市公立高中才离开。童年伙伴有一路高中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的。(父母单位是工学院)

去市里有单位交通车,半小时一班,凌晨到深夜,单次乘车 2 毛,学生月票 4 元钱一个月。

单位有游泳池、篮球场、足球场、浴室,周日晚上有露天电影,游泳 5 角,浴室 2 角,其他免费。

夏天分西瓜,中秋节发月饼,端午节给粽子,过年送米油,国庆举办游园会。

加班不存在。我爸数年不教书,每天养花、钓鱼、打保龄、看武侠,工资照常发,福利一分不少。

二老一家单位干到退休,从一而终。


那时,院里所有员工及其家属,都把单位视作家,院旁的荒山着火,全体去救火,弄得灰头黑脸,虽疲惫,却满足,成功保卫家园!


现在的我呢?

  1. 买房单位不管,自己买商品房,市价数百万起。
  2. 家属工作和户口,自己想办法。
  3. 食堂仅对员工开放,品种单一,价格和外面餐馆一样。
  4. 看病单位不管,医保自己交。
  5. 孩子托幼、上学跟单位没关系。
  6. 单位通勤车仅限员工上下班。
  7. 运动和娱乐,什么!还有时间干这个,工作量不饱满,这个月加班是不是低于平均值,考评降等!
  8. 一天不上班扣工资,三天不上班卷铺盖走人!
  9. 35 岁没干到核心岗位的,单位不续签。

家的定义是双向的。单位不把我当家人,我如何将单位视作家?

知乎用户 原形​ 发表

领导说的是对的,他们那个年代强调集体主义,打压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不但强调以厂为家,恨不得将生命都归为集体的,不但主动去单位扫雪,就是天上下刀子,你也得迎难而上。不主动,那你就根本没法立足,不用说大大小小的批斗会了,就是日常的政治学习,也能把懒汉与流氓改造成积极分子。

那个时候雷锋是大家的精神榜样,人人争着学雷锋,不说扫雪了,如果你的裤衩藏得不好,也会有人偷着帮你洗了(俺当兵的三爷说的)。

现在呢?年轻人们确实变了,别的不说,就说知乎的年轻人吧:

平均 985,拿着高工资,吹着空调,男的上班时间偷着上知乎骂领导,女的上知乎吐槽在家帮她们扫地带孩子的婆婆,不用说让他们主动去单位扫雪,就是大雪下到了家门口,他们有几个人会 “各人自扫门前雪”?

都是爸妈惯坏的,社会惯坏的!

知乎用户 逗逼宫 发表

以前的工厂,一干就是一辈子不会突然把你优化掉,更不会拖欠工资,逢年过节都有米面粮油发,你年纪大了师傅们甚至会主动给你介绍对象,你病了残了厂子会养你一辈子,关键的是它管分房。

前面那些都不要,最后一条给保证好了,厂子就是我的家。

知乎用户 阿猾​ 发表

归属感,我想说的就是归属感。

十几年前,我通过社招进了一个国企,煤炭生产为主业的国企,但是我入行在下面的二级子公司,主营却是煤炭贸易。

以上背景,也蹭个热度回答下这个问题。

从国企子弟说起。

这个在之前很流行,比如说铁路子弟。

意思就是国企招人,优先本企业的子女。

实际上最后变成了只要你父母在这家国企上班,你的子女也能继续在国企上班,有一定的门槛,比如学历中专以上,这个门槛不算高,以后的工作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里面也不排除优秀的子弟脱离国企的,他们有更广阔的天空。

可另一方面说作为子弟,保底就有工作,说实话,在还认铁饭碗的北方,令很多人很是羡慕。

后来国企改革不许直接安排子弟,改为社招,但是也有对策。

社招时子弟直接投简历,没有不被录用的。

话再返回来说,子弟就能安排好工作,也许岗位有差别。

就是这部分子弟,占了企业中绝大多数的岗位。

说实话,有时候觉得看不上这些子弟,素质良莠不齐,有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有排外心态,还有裙带关系,攀比,出工不出力,等等吧,在我看来整体素质堪忧。

但是,还得说但是,遇到困难,他们不需要动员,会顶上去的。

2013 年以后,煤炭形势一落千丈,这家作为煤炭生产为主业的国企效益也不好。

这时候,作为子弟就体现出归属感了。

说生是企业的人,死也是企业的 si 人有点过份了,但是不需要动员,他们就靠低工资干着辛苦的活。

干在一线,冲锋在一线。

与之相比,那些真正社招的员工不少都撤了。

他们从小到大都在企业的范围内,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中专毕业后又回到了企业。

那里是他们生活和奋斗的地方。

也是他们归属感最强的地方。

不需要动员,就冲在一线,关键时刻不攀比,不计得失。

也许没有去单位扫雪,但是在工作的主动性上,令人钦佩。

时代在变,归属感不会变。

也许不代表全部人,只说一部分人。

知乎用户 帅气无比的郭昊东​​ 发表

在上个世纪的那个年代,大多数人走路或者骑自行车 5 到 10 分钟就到单位了。现在的打工人,从家到公司自驾也好,公交也好,没个一两小时是到不了的。

所以打工人们到了公司,雪早就融化了,还怎么扫?所以,现实中空间职住空间的分离造成了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

知乎用户 苏杰​ 发表

我的角度是,生产力的提升和专业化分工(甚至自动化)互为因果,扫雪交给专业的人去干,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能创造最大价值的事;

人人都去扫雪、顿顿自己做饭、家家有缝纫机,只是特定生产力条件下的常态;

当然,顺便打打雪仗,团建一下也未尝不可……

知乎用户 职场小诀窍 发表

那年代,管吃饭睡觉、屙屎屙尿,媳妇小舅子,都是俺厂的,简直没有外人。

老婆穿着病号服,刚把我从派出所领出来,我就捂着浮肿的脸嚷嚷。

“厂里的人,你们保卫处就得管。” 老婆一嚷嚷我顿时没了声。“再说,哪个叫你不好意思开口,一直跟着别人走。是我,也当你是流氓。”

不过是想找那个逛商场的女同志,把厂里发的代金券换成现金,结果,我就被几个联防扑倒控制了。

老婆医院也不去了,从厂里幼儿园接着小孩,拿着食堂帮蒸的饭,骑着自制偏三轮,搭着老婆回家。“这次发的苹果不行,” 路上老婆叨叨,“我把发的电影票、油给我爸了。”

我不做声,幸好把发的肥皂、纸先给了我妈。

“回去记得把板蓝根丢了。” 老婆夏天要清火,我一箱一箱地从医务室给她开。结果,当顿吃,肠胃不好,住了院。

“还有,把屋里的那几箱子药全丢了,估计有些也过期了,重新去开,反正也不要钱。” 老婆命令到。

刚到家,同学老王就来了。老王刚离职自己干,拮据。叫来拿点发的带鱼还有米,给他计生用品时,我扬扬眉,“外面买,还是要钱。”

“又来又来,” 老王走后,老婆叨叨着,“工资低是低点,好好的厂里不待,非说长不了,这下好了吧。”

以厂里为家,没得选。能多拿就多拿,大家都不客气,谁还计较那细账,自家的算清,就好。

多年后,我失业了,到了老王公司。

“厂里分的房,就别卖了,你一个离了婚的人,总得防老吧。看病的钱,先从公司借,就这么定了。” 老王冲我说道。

**我盘算着,得去拿点厕所的卫生纸,比上次拿家里的好。**库管老张,还哔哔,他哪知道,什么是以厂里为家。原来我就是泡病假,厂里也得养着我。

我是职场老鸟,多年经营管理经验,分享职场实战技巧,欢迎来交流。

知乎用户 命运的波江 发表

那个年代工人有多香,现在的打工人是想象不到的。

骑车五分钟上下班。

八点上班,管早饭,中午管午饭,有午休间,下午四点下工,免费洗澡,有晚饭。

周末节假日从不上班。

24 小时班更爽,上一天歇三天,还可以算高危工,提前退休

房子,单位的。

小区单位管理。

厂所在地区治安厂保安部管理。

水电气暖全免费

小区外有广场、医院、菜市场、幼儿园、学校、游泳馆、运动场、保龄球馆。

除了菜市场,所有场所全部免费。员工都是工人的家属。

工人的岗位可以继承,子女太多的,分配三产岗。所有人都有工作,有工资

工人待遇按照现在的消费程度,约等于 15 万一年。

节假日发巨量礼品,全部是厂统一采购统一养殖的,市场上根本没有的好东西。

婚丧嫁娶单位全管,发很多钱

子弟考上二本每个月数百元补贴,或一次性万级别奖励。毕业包分配,直接进中层。

子弟没考上大学全部参军,退伍后直接继承父辈岗位。不参军进三产。

国家主人,不外如是。

知乎用户 翻的一脸好白眼 发表

那个年代当然是以厂为家啊。

1. 房子。管它是宿舍还是筒子楼,都得给安排一间,干的久了还分个两室一厅。

2. 统筹。孩子生病,在厂医院看就收挂号费。

3. 子弟幼儿园,小学,初中,就交那么点点学费。

4. 食堂。物廉价美。

5. 走路即可上班。

6. 福利。虽然都是分些水果,卫生纸,米油不值钱的东西,但是过年过节工会不会忘了咱们啊。

现在有企业能满足这些,扫雪算啥。

知乎用户 woshildcr 发表

不是我们变了,是雇佣关系的改变!

七八十年代,那时候工厂给分房,现在呢!公司给你分房吗?

那时候,工厂的工资能养活一家人!

现在呢,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知乎用户 无离江湖​​ 发表

忽悠,接着忽悠。据说年轻人都很好忽悠,不信你试试。

一试,完蛋了,原来年轻人真的不好忽悠了。瞬间心灰意冷,还说没有奋斗精神了。

要将奋斗精神,你得把待遇薪酬也跟上去啊。一天到晚,光喊口号没什么暖用。

知乎用户 半佛仙人​​ 发表

家的含义是相互付出。
关键在于【相互】。

知乎用户 季退思 III 世​ 发表

以厂为家是真的吗?

那王东升当上北京电子管厂(774 厂)厂长之后,怎么从 93 年开始清理厂区垃圾,清了两年时间,才把积累了 20 多年的垃圾全清干净?

垃圾清干净之后盘活了酒仙桥地块,这样搞到足够的启动资金让 京东方 奔驰在液晶显示屏的快车道上。

知乎用户 tianpei-guo​ 发表

我是坚决反对这种情况发生的:

我讲一讲我们公司原来在天津有一个三产公司。

最早,我们成立三产公司,公司印刷单证或者有其他服务都找我们自己的三产公司,当时三产公司新成立,人少,三产公司效益不错,很多公司家属都在三产公司。

但是后来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市场上技术进步很快。三产公司技术比较落后,价格还高,假如我们主业接着购买,主业受损。

第二、三产公司是自己的公司。不给业务,三产公司就死给你看,人员安置什么都出问题,何况很多领导出自三产公司,很多家属在三产公司。

至此,公司已经完全失去了灵活性!

为啥要反对这种事情呢?

第一、员工义务扫雪。到时候调岗的时候是不是要照顾,大家都有各种原因照顾这工作就做不成了,到时候年龄大了,就不干活了,我他妈天天扫雪都提不上去,这公司是我打下来的!你也没办法。

第二、干扰正常考核。按照道理,你是分管销售的副总,业绩好接着干,业绩不好就走人。现在他每次义务到飞机场给董事长接机。到时候这业绩考核就成了一纸空文,董事长让他离职吧,员工说,这董事长真不是个东西,卸磨杀驴;要是不让他离职吧,企业眼看要黄。

所以:企业管理过程中最忌让员工白干活不给报酬!

即使当事人不说啥,其他人怎么看?

知乎用户 萌之检事正 发表

领导应该也是听说的都市传说,知青无序回城破坏了国企的招工秩序和工作伦理,再加上领导乱发福利收买,那时候的职工早已经人心浮动

那时候的顺口溜是 “党是我的妈,厂是我的家,没啥问妈要,缺啥从家拿”,“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

知乎用户 搬砖师傅 发表

我爸就是过去的普通车间工人,那个年代厂给他们分配房子,他们看病工会的人会上门慰问带着各种水果,上班忙孩子没人带厂里弄了个免费的托儿所还弄了个小学到初中的全配套体系,那时候有的孩子想学兴趣比如打鼓啊跳舞啊手风琴啥的厂里还组织会的员工周末或者平常晚上指导,左邻右舍都是厂里的兄弟姐妹,来了小偷什么你只要一叫,一群人冲上去。夏天厂里还有盐汽水和盐水冰棒、绿豆棒冰的券,大人舍不得吃给孩子还能几张券换个光明冰砖。家里煤气啊什么没了说一声,邻居会帮你搬煤气瓶,真的家里有急事,和单位打个招呼也不会算你旷工误工。

现在的公司动不动 996 想压榨你的剩余价值,你真的积劳成疾他们放手不管,你的子女父母他们视而不见,你的生活艰辛他们一概不理,你要工作很多年贷款买房,还要花很多钱去给孩子找好学校或者学门技艺,公司动不动想的就是等你年纪大干不动裁员和怎么扣除你的全勤和绩效。变得是这个社会,可不是年轻人,自从教员的时代远去,资本就春风吹又生卷土重来。单位把你当人,你当然从家里去单位扫雪报答,公司把你当牛马,你下雪天不去多泼几桶水就是善良的人了。

知乎用户 李燃末 发表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 “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那个年代以家建厂,管饭分房。

回答完毕。

知乎用户 冬瓜​ 发表

那个时候财产是国家的,大家都有份

现在财产是个人的,只有老板有份

知乎用户 小优爱美 发表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时代不同了,不能再按照老的要求来束缚当代的年轻人。

知乎用户 曹月生 发表

那个年代是什么样子的?

1、你出生在厂区大院,医院是厂子自己的,嘛钱不钱的,给你划一杠厂家会报销;

2、等你会走路了,差不多就可以去托儿所了,托儿所也是厂子自己的,里面的阿姨和你爸妈多多少少都有点关心,对你比自己亲儿子还亲;

3、幼儿园同托儿所;

4、该上学了,厂区有自己的子弟学校,中小学都有,甚至厂子归属的那个系统,还有自己的大学,这里面的老师,也多多少少和你家亲戚有点关系,中学老师对你会非常严厉,你回去不敢告诉妈妈老师把你罚站了,但是你的老师可会分分钟跑到你家来和你妈妈说,你家孩子怎么回事的,又不写作业!

5、你家的房子是厂里自己建的,然后你父母是双职工,分下来的,还是砖房,屋里还有自来水;

6、过年厂里会提前放几天假,厂长直接和你爸说,回去给咱师父带个好,过年我去看看咱师父,然后你就去后勤部把过冬的年货拉回了家,有时候还需要自己推个小车去;

7、同上,逢年过节,劳保食物,嘛都有;

8、厂区里除了学校和医院,还有大食堂、电影院、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公园、澡堂,甚至还有卡拉 OK 啥的;

以上,我们如果都是靠着这样的公司活着,我也以厂为家,别说扫雪,天天擦设备,我也愿意。

知乎用户 rush 发表

别问了,给编制吗? 养老和正工资一样吗? 给分房吗?

知乎用户 Fubee 职业规划​ 发表

简单版回答:八九十年代的劳动雇佣关系近似于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给员工职业生涯的提供了较好的保障,故员工企业归属感较强。而且退一步讲,那时候市场经济不发达,企业数量少,员工跳槽也没选择,如果不好好表现,你走都不好走。外加中国人本身就信奉集体主义,故出现了你领导提到的那种情况。

整活版回答:

  1. 过去企业:有食堂,几毛钱吃一天,管够而且可以外带回家给孩子吃

  2. 现在企业:只能吃外卖,还不让在工位上吃,一顿好几十未必吃饱

  3. 过去企业:提供免费宿舍,效益好的还给分房子,房子离厂区近,走路就能上班

  4. 现在企业:你爱住哪儿跟企业一毛钱关系没有,但是每天 9 点必须准时打卡,迟到一分钟扣 200

  5. 过去企业:有幼儿园医院澡堂,价格低廉,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6. 现在企业:你的生活跟企业没有关系,但是每周工作 60 个小时你是跑不了,至于接送孩子上下学,你找孩子他爷爷奶奶啊

  7. 过去企业:雇佣你到退休,老了给你调个清闲的岗位,虽然挣得不多但是生活有保障

  8. 现在企业:一毕业就 996,30 岁得了一身病然后 35 岁给你裁掉,去医院才发现医保根本没给你交,或者按照当地最低工资缴纳。

都这样了我还主动去单位扫雪?我 TM 是脑子被驴踢了么?

Fubee 职业规划

15 次咨询

5.0

Rutgers University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

6997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忘尘​ 发表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知乎用户 丶画一 发表

首先明确一下,领导说的不是扫雪的问题,而是主动性奉献精神!

一、个人和企业的依存关系发生了变化;

既然说那个年代,那么很明显是年代不同了,年代不同了,社会也在变迁,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也在变化,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就业率低的可怜(除了农民),交通闭塞,职业流动性极低,有一份工人的工作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大家就是在为祖国的建设出力,自身的生存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自身的福利也是和基本上 99% 依靠企业,甚至子孙的生存和就业也依存于企业,所以企业就是家。同时当时企业确实是家,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一个工人家里有点什么事情厂里必须各种帮助(目前有些国企还传承着这种优良传统),举例来说我一个亲戚在县城级别的政府工作,那时每年夏收他都要请十几天的假期去收麦子,后来到 2005 年左右,有一次他去请假夏收,新来的领导根本就没种过地,道理和规矩讲了一大堆,没有准假,当时他就感慨,**时代不一样了!**且不说事情的对错,时代的变化让员工和企业少了家的感觉,没有了共生的感。

**再举例说:**这几年,如果你在政府上班,你妈妈生病了,你的领导不论出于什么考虑都会慷慨准假,而且 工资照发,但是如果在企业,赶上项目你家人去世不准假的可能也是有的,所以你还会对企业像对家一样吗?

二、管理极致的终点就是压榨

以前的企业文化是比较宽松的,每天不说朝九晚五的时间,就强度而言也是很舒适的一个程度,没有末尾淘汰制也没有 KPI, 这是大前提。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说以前,就目前,你在一个不是很忙的岗位上,看到有的同事很忙,而你恰好能帮上忙,你会不会去帮忙?自然是会的,或者换一个说法,大家都没事干在公司待着好多天,这天有一些事情,大家会不会都去做?

而从对立面说,你每天忙的团团转,你的本职工作显然多于你的承受能力,你的日程被安排的满满的,领导动不动就拿你的 KPI 说事,你看见地上的扫把倒了你回不回去扶起来?

不是说现在的人们没有主动性和奉献精神,而是现在人的体力和精力已经被企业透支和压榨。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多干活,不让你闲着**(当然科学的管理不是这个目的,只是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歪曲)**,你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和体力去奉献和主动了,甚至说如果不是在被时代的车轮推着走,好多人估计已经倒在了路上。

三、不仇富而仇不均

你知道为什么 JC 叔叔下班不穿制服的吗?据我不靠谱的朋友说,这是他们内训的一个要求,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保护自我。因为现今的社会并不是表面那样风平浪静,有三类人被仇视,除了他们还有一类就是富人,毕竟在当下这种收入差距巨大的前提下,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仇富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或者自己未发觉而已。

正如网上的段子所说,你好好努力年底老板还能再换一辆奥迪,这句话一点不假,以前的年代,厂长挣 350 你挣 200,现在老板挣几百万几十万你挣万儿八千,以前你好好努力没准也能当上厂长,现在资本当道的年代你好好努力也就能当个经理,厉害的也就能当个 CEO,这比例还是少之又少,而且很多职业的瓶颈期很明显,到了一定程度就注定了你这一辈子的职业生涯,这还是情况好一点的,好多企业老板人家就不想做大做强,就想每年挣几百万过着滋润的生活,然后在自己的公司的一亩三分地做个 “土皇帝”,他就不需要上进的人,他需要的是一头牛,只要拉着犁就好了,你仔细想。当一个上班族努力工作好几年后看清这一切的时候该有多绝望!所以不是好多人不主动不努力,实在是缺乏 “铲雪” 的动力。

以上。

知乎用户 懒癌晚期患者 发表

贵领导所说的那个年代,我还小,什么都不懂,整天通村打闹,也没多少体会

但如今,我也是个上有高堂下手妻房的人了,总的来说体会就是:工人单位只把我视为劳动工具,连生产力的概念都不纳入,更不算把我当人看

换你,你还把单位当家,该把老板当爹侍候,那我真的要敬你一杯敌敌畏

知乎用户 我也爱锻炼​ 发表

你问问他当时厂里给不给分房

然后你再问问他现在啥时候分房

知乎用户 愚者 发表

领导那个年代工厂是他家。

那个年代是福利化社会的顶峰,现在的北欧见了都只能叫声爸爸,叫大哥都没资格。

知乎用户 asd138180 发表

以厂为家?同样是对家里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的付出,自己家里的财产自己可以自由支配,工厂能吗?做了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家里出门回家时间自由,工厂迟到早退行吗?次数少了扣钱,次数多了辞退。家里和父母争吵或顶撞几句,父母不和我们计较,顶撞或和厂里领导吵架,肯定会被穿小鞋、边缘化甚至辞退。同样的付出,所得权、利是完全不对等的。可见,要求 “以厂为家” 只强调让工人为厂里像对待自己家里那样任劳任怨的付出,但绝不会给与工人那些只有在家里才拥有的权力和自主的。因此,这种说法要求是一种愚民术。

为什么过去很多人认同这一说法要求。是因为教育。过去特别强调集体主义教育,集体利益至上。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为集体利益让路。更为厉害的是,把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选择和荣辱挂钩。为了集体利益,如果没有牺牲个人利益,哪怕是正常的个人利益,也会被指责批评的。相反,为了集体利益,越是牺牲个人利益付出,越会受到鼓励推崇。在这种大环境下,人性的自由、诉求会被束缚、扭曲甚至泯灭。灌输这种教育思想,其本质是一种洗脑。真正意图就是想御民,便于统治管理。只不过没有采用封建时代的专治,而是变相的运用了道德思想的绑架。

为什么我们年青就变了。其实就是现代人没那么好骗了。过去信息闭塞,人们所知很少,思维单一僵化。现在信息发达,国内国外事情大家很容易知晓,越来越明白,不会轻易上当。过去以国家或集体名义让工人无偿加班,工人乐得为之,甚至为能为国家集体多做贡献而骄傲。若是现在再以这种名义要求工人无偿加班,说的领导傻,也只有更傻的人才信。毕竟就像人们这个词一样,集体利益这个词也很空泛,很虚。工人的多付出,名义上是国家或集体所得,实际上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

所以,别相信什么 “以厂为家” 或“主人翁”这类的说法或要求。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尤其是在私企。对于厂长或是老板,工人往好说是工具人,往不好说就是一件工具。锋利好用时用,钝了不好用了基本会被毫不犹豫抛弃。家是家,厂子只是赚钱养家的平台。

知乎用户 谢可可 发表

那个年代,能进厂的都是根正苗红的人…. 不是现在的电子厂…. 那个年代,下雪主动从家里去单位扫雪,主动干活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现在攒酒局死喝酒的收益,所以,换我在以前那个年代,我也主动扫雪

知乎用户 明镜磨心 发表

领导,这把扫帚给你,请你从天通苑扫到二环。

知乎用户 晨曦职语​ 发表

我原来单位的领导总觉得我们不爱岗敬业,公司在外省市的业务想外派人员都不派不出去,大会小会上说他们那时候单位安排什么工作都积极响应,领导没安排的事也会积极去干(比如题主提到的扫雪之类的事情),不管派到哪里直接就走。

是啊,他们那时候的工作单位把什么都管了,外派后老婆孩子的就业上学单位都会给解决,根本没什么后顾之忧。到了我们的这个时候,单位基本什么都不管了,外派出去没准哪天后院就会起火,大家都得衡量衡量啊。

我们领导那代人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还管分房(大小先不管,但至少是有),孩子的入托入学单位也能解决,各种福利待遇也都不错,工作起来基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那干起活来不就是把厂当家了嘛。

现在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就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说得更直接一点是压榨关系,当没有价值时就会被抛弃。领导让员工爱岗敬业,把厂当家,关键是给员工提供了什么保障。

知乎用户 孔云​ 发表

你以厂为家,厂待你如家人。

你以厂为家,厂把你当生产过程的可消耗资源。

差别如此

知乎用户 答疑解惑李老师​​ 发表

那个时候工厂还分房子呢。还负责孩子教育,职工医疗,老人养老等一切事物呢。

知乎用户 刘小马​ 发表

我也好奇,我们领导总是说他们年轻时办案总是几天几夜通宵都没事,而我们现在这些年轻人在办案区待两三天就受不了了

想问下从警多年的大佬,20 年前是不是比现在更辛苦,20 年前的民警是不是比现在的身体好?

知乎用户 阿萨奇 发表

为什么当年见了皇上要三拜九叩,现在皇上都没了

时代在变化,你问的太多了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现在体制内也可以组织扫雪。

但是主动去得人不如以前了。

这个事情,属于经济基础变化了。

以前的经济基础变回来,这个事也能变回来。

譬如你是阿里员工。

你进了阿里就一直干到退休。没有末位淘汰没有失业。

你一年拿 30 万,马云也就拿 100 万。副总拿 80 万。

而你如果程序编的水平高,你的技术级别可以一级级升上去,也拿 100 万。

你和马云,高管住一个小区。

房子大小是根据你家人口分的,不用花钱。

你家孩子和马云孩子都上阿里子弟小学,子弟中学。

你和家人病了,可以去阿里医院免费治疗。

你家有困难,阿里工会帮你解决。

甚至你夫妻矛盾,也有阿里妇联来调解。

马云有腐败行为,你可以直接找主管部门举报。

你没有违规,马云也没有开除你的权力。

阿里等于你家庭的延伸。下点雪,需要人扫雪,等于你家里有雪要扫,别让家人滑倒,你当然要主动去啊。

现在能搞这个的也就是朝鲜吧。

其实朝鲜官员疫情前也大批来中国购物。类似于 80 年代的中国的先富起来。

知乎用户 法律人代文武​​ 发表

如果现在这个年代,单位还能像那个年代一样保证我不会下岗,退休了我儿子还能顶职,提供住房,连娶媳妇都有政工大妈安排,孩子读书上单位办的学校,生病上附属医院,大家都是为国为民生产,其乐融融,虽然穷但也没人比我富多少。我肯定比扫雪这位领导还要积极一千倍。

转头看看现在吧,在普通的企业,老板与员工之间就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工人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职工的劳动保障和法律意识还很原始,也不参与利润分配,纯粹只是苦逼拿钱干活的佃户。切勿被某些领导给洗脑了,他需要的是你的奉献,却提供不了任何的回馈。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你做再多的活比不上关系户和跪舔狗,压榨年轻人,缺乏公平合理的选拔标准,加班也没有加班费,因公殉职也只是让妻子带着抚恤金改嫁,你主动干活,然后关系户和老油条在那坐着悠哉悠哉的看你笑话,你还去吗?

知乎用户 夜草变外财 发表

欧美打工人的工作心态或许能为这个现象提供一个解读的思路。

工作心态决定了人们在职场中的行为方式,「多拿钱多休假少干活」的打工心态让当代年轻人们不再选择主动干活。

知乎用户 北哥 发表

员工的变化不大,领导的变化太大。

以前领导从家里到公司扫雪,现在领导在办公室的窗户里喝着茶看员工在外面扫雪,

若非任务在身,若非想讨好领导,你乐意被办公室里的领导看着你在外面扫雪?

人都有从众心理。

若董事长提前带头出来扫雪,总经理肯定跟随。

总经理跟上以后,副总们肯定也出来扫雪。

副总们出来扫雪,经理也会跟上

经理们出来扫雪,百分之八十的员工也会跟随。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即便不出去也会有心理压力——

反之呢?

领导们都在屋子里喝茶,只有一半左右听话的员工在外面扫雪,不但辛苦,还会被没出去的员工在背后骂,而领导呢?要的是把雪扫干净的结果。

真以为扫个雪就能提拔你?

时代他变了啊!

知乎用户 糖飘人间 发表

领导现在也可以以厂为家,主动扫雪,主动干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也不用再早很多,就零几年的时候,我们家还在矿区,从爷爷那辈开始就在矿区上班生活。

爷爷年轻的时候是炸药库的仓管,姥爷在矿上的物资科上班。后来爸爸妈妈长大了毕业了就也在矿上,爸爸在机电做技术员,妈妈在变电所做电管。

那个时候,从矿区宿舍骑车子到矿上也就不到 10 分钟。宿舍里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要去矿务局读,骑车子也不到 20 分钟。嗯,也有自己的中专,技校,也离得很近。读大学的话地级市里就有矿院。哦,宿舍里还有自己的医院。

应该是九几年吧,好多地方冬天还在烧柴取暖的时候,矿区宿舍早就有了暖气,很热很烫,每年冬天都会有几个小孩因为被暖气烫伤在医院大厅里一边被爸妈骂,一边疼得哇哇大哭,嗯,我也被烫过,一边哭一边坑了我爸一大袋亲亲虾条和果冻。冬天暖气很烫的时候,晾在暖气旁的衣服会扑扑腾腾的漂,小时候半夜上厕所被吓到好多次,以为有鬼。

零一年上矿区幼儿园,上午下午都会发加餐,牛奶,火腿肠,水果,面包从来不缺。后来和地方上的同学聊天才知道零几年这些东西对有些人来说还是想吃又得不到的 “好东西”。

带鱼和海带是从小一直吃到大的,一直感觉和馒头米饭没什么区别,矿上逢年过节就会发,嗯,从我爷爷那辈起就开始发了,一开始是发下来之后家家晾干腌成鱼干,后来矿上出钱买了大冰柜,鱼平时冻在矿上,过年过节发票,想吃了就拿票直接去领,到我出生时也没什么人把鱼冻在矿上了,基本家里都有了冰箱。小的时候米面粮油基本没买过,也是发的,过年发鲁花的花生油,平时发金龙鱼胡姬花什么的,再早就不知道了,直接后果就是我奶奶到现在除了鲁花的油,别的油炒菜她是不吃的,胡姬花和金龙鱼的油可以炸东西。

关于房子,爷爷那辈在矿上工作的人房子是分的,一分钱都不用交,到了九几年爸妈结婚的时候先打报告申请排队,排到你了就可以买了,一套房子大概 60 多平没有现在所谓的公摊,一万多块钱,在九几年其实也不算便宜。但当时矿区的宿舍基本上是这个小县城最好的房子。

哦,还有水电煤气取暖费,除了水费其他都是不用交的,矿上有自己的电厂、煤气厂、供暖单位。

我妈妈生我的时候上班上到了生我的前一个月,生完我放了三个月的产假,然后就回去上班了,我怎么办呢?矿上每几个科室就有一个托儿所,不是幼儿园,是帮忙看管还不到上幼儿园年龄的爸妈要上班的小朋友的地方。

过年的话从二十四开始各个科室就准备做花灯了,三十之前准时做好装饰矿区,过年那几天还会有各种秧歌队什么的,超级热闹。

矿区的人来自哪儿的都有,所以各种好吃的都有,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红肠、小酥肉、腊肉、腊肠什么的是各个地方的特产,不是矿上的特产;原来一个地区内说话的口音大体是相同的,邻居家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说话不一样,不是发音方式不一样,而是口音方言不同。

后来离开矿区才知道,原来咸甜的粽子豆腐脑在网上给能吵上个三天三夜,原来重男轻女不是小说里的狗血情节,原来装柔弱的双标白莲不只是小说里的恶毒女配,原来 “男女有别” 不只是在厕所和澡堂才有分别。

讲真,要是现在哪家企业能做到我爷爷那辈人年轻的时候或者我爸妈年轻那会的程度,我也能把企业当家。

知乎用户 胡静怡​ 发表

工人欺负农民嘛

常规操作

知乎用户 汽车工程师妈妈 发表

那个时代,出门不用锁门,邻居看到你家里的东西被不认识的人搬着都会问一句;

中午回家做饭吃饭,夏天有午休;

幼儿园从产假结束开始,厂子啥时候下班啥时候接娃;

厂里有自己的医院、电影院、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孩子们放学后在厂子家属区里随便跑,吃饭的时候才回家,有时候不回家直接在人家家里就吃了;

家长才不管孩子作业,下了班凑堆打麻将打扑克;

厂子里只有厂长和几位领导有厂子给配的司机和汽车,其他人都是自行车 上下班;

那个时候,工资几百块,还经常发 70%;

房子是分配的,单身的住单身楼、刚结婚的住一室、有孩子的住一室半;

大家还都希望自己能在厂子里干一辈子…

知乎用户 最终败给了现实 发表

那时侯上班的都是 " 正式” 的,不用打卡,不用挤地铁,自行车是标配,单位分房,厂里有幼儿园,而且一家三代都在一个单位,没有 kTv,没有酒吧,没有彩礼,没有… 只有一颗纯净的心。

那时的党员是真的,积极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

现在,真东西越来越少了!

不是年轻人变了,是这个世界变了。

如果想体验过去,不用很远,鸭绿江对岸就是。

知乎用户 uqzwwcc 发表

现在也有这样的人。他们那个年代还有很多是吃大锅饭,甚至倒卖国家财产的人。否则也不会很多国企破产了。任何时候以偏概全都是不好的。精神榜样要鼓励要宣传,但是只用这种方法去做管理是要出大问题的。人本来就有欲望,这很正常,要意识到这也是种动力,设计好制度,鼓励能者多劳,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维护竞争环境的公平,给新人希望。秦国变强是因为商鞅变法,而不是因为某个冲锋的将军。

知乎用户 桃之夭夭 发表

不能光看那时候工人以厂为家,也要看工厂为职工提供了啥!

再对比现在,单位给你啥,你付出啥!

知乎用户 新的开始 发表

那个时候厂里什么事情都给你管,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同事之间往来密切,再加上各种福利,肯定大家都以厂为家,有事没事都去厂里。现在厂里什么都不管了,成了真正的雇佣关系。而且现在各种娱乐设备活动又多,自然就不会再出现领导说的主动去厂里干活了。时代变了,如果领导没有跟着时代变,只能被时代抛弃。

知乎用户 刘青山 发表

因为以前厂本来就是家,大锅饭终身制,现在只是人家雇的奴隶

知乎用户 乔天骄 发表

谢谢邀请!

我们要把握和了解:这个世界从古至今人会变,但是人性不会变!

我站在员工和企业两个角度来分析下这个现象:

10 年前我进入一家企业,进入前的心情:是渴望加入到这家企业,

企业角度:企业得有吸引人的地方,无论是薪资、还是企业文化、还是成长空间、还是事业前途、领导人等,下面我会用亲身体验来剖析。

进入之后的状态:我周六周日不愿意呆在家里,就愿意去公司加班,有时候晚上主动加班晚了,就躺在公司地板上凑合一晚上,并且把上次创业失败的剩余物资都免费无私的拿到公司供公司使用。

企业角度:企业文化的魅力,家庭般的人情味、正向积极的成长氛围、给员工梳理明确清晰的目标

这样的职场岁月,我进行了近 10 年时间,一个词:热爱!

现在再次创业,这 10 多年服务企业过程,很多企业老板都很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员工不一样!

首先我们得问:我们爱员工吗?发自真心的渴望成就员工吗?

刚好最近在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华为企业文化…… 等组织文化

我们发现一个共同性:伟大的事业有着相似的特征——责任与使命!

作为最基层的员工,就一句话解决问题:

人心换人心,真心换真心!

一切道法自然,无它!

知乎用户 小猴几怕不怕 发表

那时候的厂都是国家的,也是工人自己的,工人都有工人编制。现在呢?厂是老板的。

知乎用户 湘西老土匪一名 发表

为了均贫富,给清洁阿姨个工作,反正都资本家出钱,我做了,也不加到我工资里,那这样不如多养活一个老百姓。以前那是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现在归资方所有。我敢在老板公司发扬一下主人翁精神,他会开除我。

知乎用户 叉烧哥 发表

个人认为,那个年代工作普遍不忙,或者说基本都是国企,吃的是大锅饭,最注重的未必是工作能力和成绩,而是工作态度和工作品德及无偿奉献精神。

而现在工作很忙,对工作能力和业绩很看重,导致工作压力很大,无暇或无时间精力顾及工作以外的事。

除了环卫单位,其他的基本上不可能把扫雪当成主要工作了。

其实,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把本职工作做好,我觉得远比主动扫雪更重要,更能体现对单位,工作和领导的尊重。

知乎用户 钥匙 2020​ 发表

以前的厂大多都是国企厂,大家有归属感,企业办社会,职工以厂为家,厂也把职工当家人,对职工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

你一进厂,师傅教手把手的教你入门,你到了婚嫁年龄了,厂里到给你安排相亲,给你分配住房,孩子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厂里都有子弟学校,学校的老师也基本上都是厂里的家属,大家住在一个家属院,其乐融融,没有人会额外担心老师虐待孩子,家长只希望老师能够帮自己严格管教自己的孩子。

那个时代,厂给了职工归属感,职工帮厂里去扫扫雪,主动多干点活,这也是很正常的,人之常情。

而现在这个时代,多数年轻人工作在私营企业,职工和他的工作单位就是拿钱干活的关系。老板给你钱,你干好活,至于你的婚姻,家庭,小孩上学关公司什么事?

不是年轻人变了,是时代不一样,条件不一样。如果现在能够给年轻人提供一个稳定的不焦虑的环境,不把年轻人当韭菜割,现在的年轻人依然可以像前辈们一样,以厂为家,扫个雪,多干点活又算什么?

知乎用户 枫间雨 发表

因果倒置了。厂子拿员工当家人对待,员工自然以厂为家。

现在,莫说视为家人,有几个把员工当人看的?不是我们变了,是他们(企业)变了。

知乎用户 李卫 发表

你领导的年代一辈子可能就一个工作,一个单位很多时候会干到退休。而现在很多人半年就换一份工作,还没建立感情就换了单位。

其次,以前很多人就在单位家属院住,参考现在的一些事业单位,比如高校、铁道部门、油田等,走路几步远就到了单位。昨天看了下办公室几个同事住的地方。一般都是 10 公里之外,步行一个半小时以上。我住 40 多公里之外,步行八个半小时可以到公司。

现在公司更希望你创造有效价值,打扫卫生专门请了阿姨做钟点工。你赶紧写好你代码吧,不要胡思乱想扫雪啥的了。什么?写不出来?那就加班啊!

加班也写不出来?那好吧,那你今天找人资的办理下手续吧,明天不用来了。

知乎用户 扫地僧 2019​ 发表

大清早亡了,有的人还活在大清的影子里

您年龄都长这么大了,脑子好像还活在 20 岁?

无语了

这种领导明显是德、才均不配位,就是靠资历和时间熬上去的

能力不足,靠资历来凑

影响不够,靠故事来衬托

当然在当下,我肯定,他也很难,主要是因为无能

知乎用户 真理与面包​ 发表

我出生和长大的城市就是一个工业化背景下的移民城市

因为有矿产,建了配套的产业链工厂,也就成为了一个临时的城市

然后国家审批,建立城市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政府,我只知道矿务局

通勤车是厂矿的,学校是厂矿的,医院是厂矿的,电视广播也是厂矿的

甚至连澡堂和理发店都是厂矿的

那个时候的厂矿,不单单是生产单位,更是生活场所

房子是厂矿带着工人自建的。

厂矿修建了工人俱乐部,不定期有电影、交谊舞、唱歌、诗朗诵等等活动。

从小有托儿所,上班时候,送过去,自带鸡蛋和大米,管一天

老了有老干所,主要是提供活动场所,棋牌麻将还有太极拳,都能找到玩伴

一年四季,春节分花炮,夏天分西瓜,秋天分葡萄,冬天集中采购白菜、土豆、萝卜储备过冬。

篮球比赛,排球比赛,足球比赛,元宵节的灯盏比赛

平时有点什么事,比如更换电线,联系一下机电队的同事,来了就帮你弄

比如过年想卤点牛肉,联系一下食堂的同事,来了就帮你收拾利索。

从你出生到你老去

厂矿作为一个平台,始终组织着你的生活,把你的衣食住行安排的明明白白

你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是真的感受到了关怀和集体带来的温暖

那个时候,说厂矿就是家,真的是实至名归,真的是有归属感和感情

知乎用户 猫奶 发表

回: 分房就去!

知乎用户 枣核 发表

时代变了,不能拿那个时代的事情来比较;

每个时代有时代的背景和衍生的特点,这是大的外部环境造成的,当然思想也都变化很大;

在领导那个时代,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计划统筹,均贫富,各类生活保障以及生存事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以厂为家没有错 ,因为厂子就相当于管着你的一切;

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与企业的关系,通俗点说,是合同制,不带编制的;个人的生活要个人自己负责,这种情况下,谈什么” 以企为家” 很自欺欺人;但是别说,现在很多企业还真就是用这样的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

时代背景不同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比较;

领导们有这样的思想,只应该用于怀旧!

知乎用户 摄影师韧韧​ 发表

他说的那个年代,一个几千号人的厂的厂长工资 100 多块,工人工资 36 块,收入 3 倍差距,而且做厂长要拿出真才实学,做事事事带头冲在前面,有能力,有责任心,事必躬亲,抢着干活的人才能当上厂长这样的一把手。

现在,呵呵。

知乎用户 微信用户一家之言 发表

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活法和追求。

知乎用户 板蓝根炒面 发表

他么的

以前的单位:

住有单位分的房子,

吃有单位办的食堂,

医有单位办的医院,

衣有单位发的衣服,

单位还有电影院、文化馆、幼儿园、小学、中学。

一辈子生活在厂里都是衣食无忧。

为厂里扫雪就等于给自己家门口打扫卫生,当然愿意去,扫完了说不定厂里还发点年货带回家。

现在的单位:

住房自己花钱买不起,

吃饭自己外卖吃不好,

医院专家 998,

小孩辅导嗷嗷贵,

下班我只想回家躺平休息。

扫雪?免费加班?

不如研究一下劳动法?

我可去你的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用版)(2018 版)

京东

¥10.00

去购买​

领红包

最高 6666 元超级红包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30173868534816768-0-1&p=JF8BAQsJK1olXDYCV1taAUofAl9MRANLAjZbERscSkAJHTdNTwcKBlMdBgABFksUBmgBGlMUQl9HCANtdlFify9xG1h2KE5GNjgbWElWXxZAa1cZbQYLVFxVCUoXBGw4G1oUXQIHV11bCXsnA2o4TTUVXAcDVV9ZAEwSM244G1wXXwAFVV9eCEwSB18IE18li6iWgdbi0fuy1cWmztaliI-pgODbOHsnAF9TTg9cGBoCUVxcCE0VCmgBH1kQVAYFUllUFEoLA18IGloXXQ8EXVZVZk4WAm4LE1MQWABsVl9cC0wRBWYOHGsVbQUyCjBcW0sUB2YKSTVPGV1WD1cBSSUeB2cLGF8VXTYAVV9fCns)

知乎用户 刘备无中 7 仁过 发表

现在的厂子要是像以前那样分配房子,我也愿意把厂当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巧了,俺娘年轻的时候也是工人,俺娘一家人都是工人,确实是以厂为家。俺娘还在上学的时候姥姥姥爷每周就只有半天单休天天夜班,趁着这半天做好接下来一周的干粮。俺娘姐弟三个,他家 5 口人的收入几乎就是那个时代的中产了,姥姥姥爷两个人养活了一家 5 口不说,还完全照顾了老家的父母,但是姥姥姥爷身体原因去世的早,没留下多少传说。我老丈人和丈母娘当时也是工人,据我对象说她小时候的生活奢侈到什么程度:她自己天天一个羊脑且顿顿有肉,剩菜吃不完从来都是倒掉,各种哇哈哈旺仔当零食,一年 4.5 个新书包。老丈人丈母娘结婚的时候份子钱都被我对象的亲爷爷卷走了,顺路还向老丈人和丈母娘要了 5000 养老钱,即使这样老丈人丈母娘就靠俩人四年后也买了房。工人们那个年代真的是以厂为家,厂子里自带托儿所(请跟幼儿园区分开),小学初中,几乎免费。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大不了从头再来嘛。

我爹这辈子都奉献给车管所了,年轻的时候收入完全赶不上俺娘,幸亏爷爷是离休干部,当了一辈子兵攒了点钱,给我爹小两口买了房(35 平…),但是我爹天天朝八晚六还要酒桌文化到夜里,好的是双休,一个月需要在所里值班三四回,也没啥事,就是睡。我小时候基本都是我爹送我上学,俺娘要上班,俺娘下岗之后托我爹的关系找到了一份卖保险的工作,混日子到退休… 我从小就是清汤寡水的长大,剩菜从来不敢扔,因为小时候顿顿没肉,我现在自己过日子了从来不吃菜,就是吃肉,自己过了 7.8 年了还没缓过来。我从小到大几乎都是穿旧衣服,一个书包破了还要再背两三年…

以厂为家的前提是给钱够,80 年代我老丈人两口子就攒了 5000 + 人民币,90 年代下岗之前老丈人小两口都快攒了小 1 万。另外厂里给你带孩子,完全不需要你操心,只要娃能坐了你就可以带到厂子里的托儿所,四五个托儿所老师带 10 多个娃,我小学也是厂子的子弟小学,一个班才不到 30 人,同时期我们市其他公立小学已经一个班 5.60 人了。

现在厂子啥情况大家心里没点数嘛

知乎用户 juno 发表

要不说年轻愚蠢呢

没见过的太多,虽然我也没见过没经历过

但是咱知道的多啊

过去的厂子是特别是那种大国企

都是全包性质的

管吃管住,管孩子上托儿所 小学 中学等等

毛坦厂中学为什么叫毛坦厂中学?

工人去工作就想着工作就行了

小国企也有分房子

家里长辈有那种小国企的造纸厂普通工人

属于总公司旗下第 10 厂了

连普通工人都能分到房子

分房福利取消后,改货币补偿,而且是按市价补偿

不过那年头市价还没起飞,也没多少钱,但在市区买个房子还不是问题

现在的厂子 公司,管你孩子上学吗?

这个都不提,就是管饭的有多少?

是不是你得自己掏钱买?

人家那都是月初按人头给发饭票的

现在有没有不清楚了

10 年前有个国企客户还管中午饭呢

也是发饭票,饭票用不完可以换大米白面油 纸巾等等吧

知乎用户 六爷 发表

因为领导老说一句话:

你以为单位是你家啊……

我也很无奈啊

知乎用户 YANWUYAO 发表

抛开物质和利益,只单方面的要求付出,都是在耍流氓

领导的那个年代

有厂幼儿园、小学、技校

有食堂、医院

还管老婆的工作

还管分房!!

来来来

你把这些拿出来,我天天来为单位扫雪

总不能要员工做事的时候就是以厂为家,给员工利益的时候就是时代不同了,耍流氓耍的这么理不直气也壮

知乎用户 写材料的文哥​ 发表

他们那个时代没得选择,而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的选择。离开这里,可以去那里,不用非得在一个地方终老。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因为体制内的这个属性,它就天然的吸引了一批懒惰自私的人,这个属于劣币驱逐良币】♦

所以依然有愿意为单位扫雪的人,只不过你们体制内是得不到的。

就像富二代只能吸引到拜金女,吸引不到好女孩一样。

现在还在 “单位” 里工作的你就知足吧!应该比公司好一些吧!

我想回答领导的那个问题。

知乎用户 pizza750 发表

因为时代变了!

孔子那个年代,讲课从来不用 PPT

年代不同,价值观不同!

你们领导看不惯现在的员工,也正常,大多数人都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做尺子量周围的人,可以理解。

他说,你就听着。

但是,作为一个员工,喜欢自己的公司也是应该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知乎用户 伸手党绕道 发表

底层业务员东奔西跑,为了养家糊口而心力憔悴!

程序员熬夜加班,脱发严重,猝死在岗位上。

而贼人们还在鼓吹 996 福报,一边减少福利,一边压榨我们剩余价值,等我们价值一滴不剩后就被开除,进入中年危机!房贷,车贷,上有老小有小……

不是我们年轻人不想努力不想奋斗,而是那位老爷爷走后,资本家们又回来了……

年少时听过几句别人讨论他的闲言碎语,以为这就是他,出了社会,挨到了毒打,受到了剥削,经历了 996 的福报,才明白你说的,你做的都是为了人民,都是人民所需要的!

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要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

知乎用户 15112436 发表

那时候的单位,还真的是生活的一部分。分配宿舍,领导、同事都居住在一起,邻里之间联系频繁,小孩子基本都在一个大院玩,自然干活积极性也就很高,一家有事情,其他人也会主动互相帮助,一家有人结婚或者有人去世,其他人也会来帮忙。因为不仅是同事,还是邻居,也都真诚待人,互相信任,没必要勾心斗角。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现在,如果能做到不互相欺骗、互相伤害就很不错了。企业为了追究一点蝇头小利,用欺骗性条件招人,比如写着 3000-10000 工资,到手总是 3000,还没扣保险。有的甚至动不动就 996、007,就这样的单位,让他们主动干活,那是不可能的事。年轻人有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工作,在简历上欺骗。正是因为互相欺骗,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而房价不断攀升,造成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对身边人也越来越冷漠,这也是时代变化的主要原因。

知乎用户 晶诚所至​ 发表

年代不一样了,哪个时候都是体制内单位,普通人只要不犯啥大错,可以轻松干到退休。大家自然愿意以厂为家。

现在年轻人大多数在体制外工作,与公司就是雇佣关系,拿钱办事而已,所以没有什么以厂为家的概念。

话说回来,现在可以进入体制内企业工作的员工,应该算是很幸运了,虽不敢说以厂为家,至少心存感恩吧,但是现在分工细化了,扫雪扫马路毕竟是保洁员干的事情,也不是员工该干的事情吧。

知乎用户 新知不是之 发表

因为那个时代厂子就是家啊, 家里面的一切厂子里都有。以前的时候领导真的就是家长啊,你家里有困难,可以找厂子;你思想有想不通的,可以找领导聊聊;甚至你找不到对象,厂子都会帮你介绍。

明天,问问领导能帮你解决孩子上学问题不?能帮你解决老人就医问题不?

如果可以,你也可以把单位当成家来回报!

知乎用户 考拉熊 发表

那时候房子是单位分的不担心没地方住、那时候医疗是免费的,不怕生病、那时候是包分配不担心没工作………………..

所以,那时候别说以厂为家了,加班都是抢着积极去加班不要加班费!

试想:我们今天也这样,年轻人怎么会躺平?

如今如果不是如此现实,年轻人如何不结婚不生孩子不谈恋爱?

所以……….. 别比较!没可比性…………

今后的年轻人会更躺平、更什么都不干…….. 都是社会发展产生的后果,不然呢?谁不愿意结婚生子开开心心加班以厂为家啊…………..

那是历史!

如今只能躺平…………………..

知乎用户 好一把杀猪刀 发表

那个年代,可以说厂子包了你生活的大部分。

我小时候家里住的厂区大院,逢年过节分东西,午饭有饭票,夜班还有补助。

厂子里有卫生所,托儿所,个别大厂还有小学,初中,中专。

定期放电影,举办运动会,组织各种文艺汇演,各种比赛。

单身的有师傅,工友,主动给你介绍对象。

厂子还给你分房子,冬天还给取暖费,洗澡也不花钱。

你问问那领导现在的公司哪个能做到?能做到我也主动把公司当家。

如果不能我做你奶奶个爪!

知乎用户 十火工 发表

年代不一样了,看待爱厂如家、公司就是一切也不一样了,扁平化时代需要个性化的展现,也不手机不爱单位,但未必要扫雪,也可以开个视频号上抖音快手来宣传单位,也可以默默无闻在家加班,不能生搬硬套。

知乎用户 长沙老谭聊金融 发表

很简单,以前的工厂把工人当主人,现在的工厂把工人当赚钱的机器!

小时侯,我们县的水泥厂在我外公所在的村子里,是真正的国营企业。

在我的印象里,那些水泥厂的工人还真的把工厂当家了。

每天早上工人们在厂里的食堂里吃完早餐后正式上班,中餐,晚餐在也工厂食堂解决,厂领导也一块吃食堂,不搞特殊化。所以伙食不会太差。

下班后的工人住在单位分配的宿舍里,那个年代没有买房一说,房价再高跟工人们都没一毛钱关系。

下班后去干啥呢?厂里早就考虑好了,一三五晚上厂里组织看电影,二四六晚上厂里组织舞会,方便单身狗在舞厅里找个对象。

一旦你找到了对象,婚,丧,嫁,娶这些活动组织给你全包了,厂区里有学校,医院,邮政局,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你的小孩可以在厂区免费上幼儿园,小学,乃致初中。在县城上高中的学生厂里也会派个校车接送。

考上大学的学生,厂里会开个欢送会,把你送到大城市里去,没考上大学的厂区工人子弟可以进工厂顶替父母的职位,成为工人。

你平时有个大小病,可以住厂区医院,严重的去县里医院,医药费厂里全部报销。

老了退休了,拿着退体金去好好养老去,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工人们相当于从出生到死去的这几十年厂里全给你包了,工厂就是你最大的家长,工人们能不以厂为家吗?

你再看看现在的工厂,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工厂老板需要最大限度的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许多工厂的机器 24 小时转着,工人们两班到,吃饭可以在食堂吃,但是食堂是外包给商家,伙食差得要命,你爱吃不吃,而且不免费,每个月从工资里扣伙食费,下班后住在厂区宿舍里,一个房间住 8 个人,上下铺,每月的房租水电大家平摊。

下班后有娱乐活动吗?有个鬼!一是没时间,二是工厂肯定不会管你下班后干啥去了,只要能正常上班就行了。

到了该结婚生子了怎么办?很简单,把你扫地出门,招一批年轻的工人来顶替你,因为你已经没利用价值了。

在这种工厂里上班的年轻人会把工厂当家?除非他脑子被驴踢了!

知乎用户 HR 李楠 发表

不是年轻人变了,是环境、社会、工厂本身都在变化。

以前在工厂工作是一件十分体面的事情,那个时候我国刚开始发展工业,国家政策和整体氛围都是以工厂制造为自豪。

现在我们经过多年的发展进步,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工厂也一样。传统落后的生产制造业在慢慢转型升级,为打造新一代高科技生产工厂而努力。

那这之中,我们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的浪潮带着我们在过去二十年里快速发展,办公室或者居家就业的机会增多,选择范围更广。00 后出生是伴随着电子产品成长的年代,他们更多是用户不是生产者。年轻人享受到工厂生产的产品成果,实际参与不多,所以也谈不上什么信仰。

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会以加入高科技生产工厂为荣。我们的科研水平很多方面也是名列前茅,在科研一线少不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身影。当今中国制造风靡全球,有老一辈的贡献,也有新生代的引领。

知乎用户 Anarguli 发表

他那个年代工作干个几年户口就给编制当地了~ 而且单位还给分房子~ 家里老婆 or 兄弟姐妹没工作也可以到厂里给找个活干~ 那个年代没有员工想过离职,也没有哪个领导因为员工年龄大了就想不用他。红利社会和商业社会有可比性么?你们领导的思维还停留在那个年代公司能搞得起来吗~

知乎用户 申沪阿甬 发表

老人爱厂如家是因为企业将员工当主人,员工都以厂为家,只要工厂有事就会义不容辞。但如今,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因为一份各自保护自己利益的用功工合同变成了雇佣关系,主人的地位变了质。而且因为种种原因,稍不留心就会下岗失业。因此,企业应该多增加点人情味,员工应该多一点爱厂情怀。

知乎用户 红瑛 发表

我也把公司当做家啊,我真这么想的。

知乎用户 知否​ 发表

年轻人变了,这不是很正常吗?!“各扫门前雪” 是人性趋利使然。领导年轻的时代,自己小家大都是宿舍,大门都没有,就别说自己门前有多少雪了。所以当然有精力去扫单位的雪了。再说在单位表现积极这不就当上领导了。

今天企业与普通员工更多的是共谋关系,而非依附关系。这样看待就好理解很多啦。

知乎用户 jusalun 发表

他那个年代厂长工资福利算一块最多也就是工人一倍,现在你让他拿个一倍工资看看?

知乎用户 潘桃子 发表

这话题让我想到,以前年代的离婚率低问题。有点异曲同工。年代不同,思想不同,以前叫厂,现在叫单位叫公司,名字都不一样了,方式还能相同嘛?

以前都分宿舍分房,没什么淘汰制,基本干到退休,可不觉得这就是自己一辈子依靠的地方,而现在呢?谁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企业一辈子。这感情能一样嘛…

知乎用户 旧日云中守​ 发表

领导现在也可以去下雪的地方扫啊?交通那么方便了。

风凉话谁不会说,挑毛病谁不会挑。

以前厂子里有食堂、学校、医院、家属楼,家和厂没有分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在的厂是什么样的。

知乎用户 倬彼昊天 发表

大锅饭的时代永远过去了,现在是金字塔甚至是图钉社会的时代。

知乎用户 羽晓舟​ 发表

领导骗你呢,要是真的那么厉害就没有国企下岗潮了。

知乎用户 Alan Yan​ 发表

那时候确实是,因为大多数人在一个单位一辈子。单位也不会轻易辞退员工,当然是以单位为家啦。另外说一下那时候单位还分房,房大多就在单位周边,很近的。

知乎用户 抬杠小程序 发表

因为那个年代没有下岗工人,毕业参加工作还能分房,没有人会被放弃……

知乎用户 风来运转 发表

我现在干活这地方前身是起重机厂,在它一墙之隔就是起重家属楼,据说当年那房是分的,而且供水供气

知乎用户 纵横川辽 发表

时代变了,以前是计划经济,现在是市场经济。

知乎用户 轩爷 diedcat 发表

因为单位变了。

我十几年前去很多单位上班,公司里,单位里多的是从开业一直在的人,有些经营时间长的单位会有干了 20 多年的老同事。确实有向心力。

到了 2015 年去某些公司,1986 年创办的企业,单位里最长的工作时间是两年半。你还会觉得它有这种向心力?

知乎用户 zhoufan​ 发表

打工,买卖劳动力,你给我扫雪的钱了么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在中央部委当公务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再更新: 现在正处级,月收入大概一万出头。 ————————————————————— 好久没上,答复评论问题: 1、目前工资: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全算上七八千左右。 2、到副处年限:国家有规定的,部委大概 11 …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讨论躺平?

知乎用户 发表 如何看待社会普遍热议的躺平现象? 知乎用户 人心宽看啥都可笑 发表 知乎用户 红瑛 发表 悯 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蚕 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