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紧张得让人发笑
看起来,笑果文化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据说演员House在北京的演出中用了一个这样的梗(大意): 在上海救助了两条流浪狗,但是谈不上救助,因为它们在山上是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和别的狗不一样,别的狗很萌很可爱,而这两条狗很有战斗力,追捕松鼠的时候 …
昨天,著名的演员(也是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含泪怒斥戏曲现状”的新闻,登顶了热搜。
我看到她的这段发言,非常钦佩她的勇气,也非常感动。
到底是杨九红啊!
我想几乎没有读者知道,我也爱好戏曲,算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票友,虽不敢说懂行,但能欣赏戏曲之美,京剧、川剧、昆曲,包括黄梅戏,都挺喜欢,也跟一些戏曲的名家和从业者有过交流。
我相信在我这样的年纪,真正到现场听过戏的朋友,已是少之又少。
因此,在昨天热搜下面见到好多评论,如“戏曲如果没有市场了,就应当让它自生自灭” “就不应该给拨款,难道其他行业就不困难吗?”之类。
那么,究竟该不该扶持戏曲呢?
这个问题,我在几年前问过一位从事戏曲研究的老学者。
他没有很直接生硬地回答,而是先给我打了两个比喻。
一个是青海的草。
青海的草跟内蒙的草不一样,内蒙的草可以长得很高,所谓“风吹草低见牛羊”。但青海的很多草都是无性繁殖,没有种子,是长不高的,全靠脆弱的根系来保障它的生长。
戏曲特别是很多地方戏,脆弱就像青海的草。但你说就不要它们了吗?
不能够!
青海的草,它虽然脆弱,却起到了涵养保护中华水源的作用。
戏曲,也是在涵养中华文化的水源。戏曲里有文学、有历史,甚至有很多濒临消失的方言,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他说的第二个例子,是北京的城墙。
在大搞工业化的年代,会觉得城墙是碍事的,是阻挡效率的,是不现代化的。
那就推了吧。
可是,当人们若干年后回过神来,想起了老北京的味儿,想找一找乡愁,却发现没有了。
今天我们觉得,戏曲是缓慢的、难懂的、老年的,但有一天大家的口味变了呢?又回过神来了呢?
物质遗产尚且还可以拆了真古董,再盖假古董。但像戏曲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断了就是断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扶持戏曲,不要把它推向完全市场化,也不能任其自生自灭。
在1990年代初,戏曲曾经历过一段“冰河时期”。
那时候,财政也没什么钱,国有戏曲院团的日子也难过。剧场没有观众,剧院没有经费,好多优秀的演员都转行了。以我知道的川剧团为例,有的捣腾服装,有的开起饭馆。
那时候他们唯一的演出机会在哪里呢?
你都很难想象,在法国,在欧洲。
当时,有外面的文化机构愿意邀请,他们赞助一半,靠票房赚另一半。演的全是经典的戏,用最原始的布景,穿最原始的服装,在法国一次能演几十场,大受欢迎。
那是一个很魔幻的时代。
就这些演员,可能今天还在春熙路练摊,明天就带上行头去欧洲享受艺术家的尊荣。
外国人都看重,我们自然没有不看重的道理。
后来,国家财政好转,开始真金白银地支持这些院团。戏曲开始逐渐复苏。很多出走的人又回来了,尽管工资还是不高,但真的是因为热爱。
何赛飞在她的发言里,也说到国家为戏曲传承发展是有政策的。而且,众所周知,很多老一辈的领导人喜爱戏曲,也很关注戏曲。
还动手指导戏曲。
例如,在2009年《福建日报》曾经刊发了一篇报道,详细讲述了朱同志在退休后,关心福建京剧院的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在这篇报道里,讲到他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态度:
传统文化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这个民族才有希望。老艺术家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无价的财富。
报道还提到一个故事。
说是在2006年,他在福建不光看了京剧,还看了许多地方戏。但第二年再来时,朱同志很沉重地提到了泉州木偶戏的一位老艺人,叫黄奕缺。去年他做了精彩表演,可今年就去世了。
朱同志当时就感叹道: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要抢救,要保护啊!
这就是戏曲的现状。往往一个老艺人走了,一个剧种就塌了一片天。
戏曲的传承,在于人。
那么,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对戏曲这样的传统文化,应该怎么样保护?应该怎么样扶持呢?
有钱,也要用对地方。
我可以再给大家讲两个,我看到的场景。它们都是八九年前的成都川剧舞台。
一个舞台是在成都东门的老居民区里,有个颇具名气的民间川剧团常年在那里演出。
票价很便宜,大约15块钱左右就可以坐一下午,还提供一杯清茶。演的都是传统的折子戏,像《白蛇传》之类的。
我是跟一位记者朋友采访去的。那里的演出环境怎么说的?简直就是破破烂烂,乌烟瘴气。但是戏迷们的热情,高得让人震惊,叫好声不断。
戏班里的演员收入微薄,据老板讲,他们相当一部分收入,要靠观众的小费。
戏曲的小费是怎么给的呢?
观众觉得好,就径直走到台下,掏出钱来递给演员。演员也不中断表演,一个台步一个侧身,就把钱揽入袖中。整个过程显得既很流畅,还很优雅。
可我细细观察,这些小费很少有超过十块的。
他们就是这样一点点挣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老板还时常为演出许可证的问题发愁。
而另一个舞台,属于体制内的剧团,条件自然比这好很多。
有一天,一部获得资金支持的新编剧目,在市中心的剧场上演。开演前,巨幅的海报立在了剧院门口,观众穿着体面,络绎不绝。
演出结束后,领导和专家们簇拥着演员和编剧,在台上热情地合影,庆祝着演出的成功。
老实讲,那出戏也还是不错的,编剧很有功力,演员的表演精湛,服装道具更是没得说。但会不会成为常演的经典,这个就很难说了。
过去,我也听一位戏曲演员抱怨过,她讲到,你要说排一出传统戏,你知道戏迷们爱看的。但要申请一点经费,有的负责人就总要拷问你一个问题:
_这出戏有什么教育意义?
_
她就很困惑。
哪怕是一个传统的故事,有时编剧也不得不在主题上“拔高”和“升华”,就是为了符合要求。
其实,推陈出新没有错,但在有的地方特别是基层部门,往往只重视那个新,对旧的没什么兴趣。
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呢?
因为在戏曲行业里,也存在着所谓的“项目制”。有项目才有资金,而项目成功的标准,不是观众的叫好,而是得奖。如此,往往忽略了对戏曲生态的建设,对戏曲人才的培养。
就是说,钱没有用在刀刃上。
戏曲要传承和发扬,最重要的是要有土壤,不能只关注开什么花,更要关注培什么土。
不光戏曲,做很多事情都是这个道理。
其实我观察到在我们这里,最近两年的主管部门已经有所改变,推动了戏曲进校园、戏曲的惠民演出,支持创排传统戏,包括一些小的民营剧团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
我记得是谁说的一句话:搞文化要遵从它的规律。戏曲的规律就是人才、观众和剧目。认真地培养人才、培育观众、打造剧目,才符合规律。
按规律办事,就是最好的。
关注这个传达室
并且设为“星标”
或****点击文章末尾的“在看”
才容易收到我的消息
看起来,笑果文化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据说演员House在北京的演出中用了一个这样的梗(大意): 在上海救助了两条流浪狗,但是谈不上救助,因为它们在山上是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和别的狗不一样,别的狗很萌很可爱,而这两条狗很有战斗力,追捕松鼠的时候 …
知乎用户 驴甲 发表 前几天在看一部英剧,《名姝》,第一集开头,女主穿着长裙走在潮湿的 18 世纪伦敦街头,地上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裙子的底部沾着泥水,看起来脏脏的。这个镜头,是特写。 同样的年代平移到中国,是我们的清朝,以清朝为背景的国产剧 …
知乎用户 杰克码 发表 当一些三观不正的影视剧开始越来越火时 最典型的就是 2017 年大火的《我的前半生》 关于这部剧火到什么程度? 连我 60 多岁的奶奶都每天蹲在电视剧跟前等着更新…… 而这部剧讲的啥,闺蜜抢男友,并奔现成功…… 我还 …
知乎用户 晚晴小筑 发表 一位三十岁的女演员,你可以卖萌,你可以演青春剧,只要颜值、扮相能打,那么大众也是乐于接受的。 30 岁之后,你要再恃靓行凶,恐怕就有些不合适了。因为前有实力派演员堵着,后有 20 岁左右小花迎头赶上。论实力、拼颜 …
知乎用户 不鸣书斋 发表 十个天津人九个玩曲艺,至于郭德纲的地位这里放上一个杨少华老爷子评价郭德纲的视频,我相信代表了很多听相声长大的天津人的看法: 知乎用户 摩登中产 发表 1976 年,流落北大荒的师胜杰说了段相声《林海红鹰》,给他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