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知青下乡」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来怎么结束的?发起这个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十三姐 发表

推荐所有人看一下温铁军老师的『十次危机』,有非常理性客观的解答,比知乎上任何一个回答好一万倍。

知乎用户 戴维董事长 发表

1957 年苏联停止援助,所有的投资转化成为中央财政对外负债(以前是战略援助不需要马上归还),中央财政陡然下降,地方财政占比 80% 以上,1958 一月份地方召开郑州会议,提出调动地方参与国家工业化,地方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苏联指导,大跃进开始。造成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产出下降,加之自然灾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现象,而工业化项目不产生效益,1959 年开始财政出现赤字,60 年无法再生产,危机爆发,工人大量失业,上山下乡开始,于是农村吸纳了几千万失业人口,得以实现一个软着陆。如果是下乡插户,那么插到谁家公平呢?所以为何叫插队知青,只有农村集体化,集体经济才能接纳知青队伍,从大队粮站里拿粮食养活在城里吃闲饭的,毛主席的一句话说的非常透彻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而且大多数年轻人还需要花一两年时间去学习如何干农活,这期间都是靠农民产出的剩余养活的。

国家通过下乡劳动,把知识分子和干部锻炼成了能够和工农群众结合的人,据老一辈的人介绍,经过下乡改造后的领导在以后能一直走群众路线,跟大家一起排队吃大食堂,没有私人的小灶,大大改善了官僚制度,上山下乡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机关大院里面制定的文件有时候其实真是一张废纸,现实情况根本不可能照文件来搞。当今社会的很多骨干都是当年锻炼出来的,上山下乡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能力,以后在任何岗位和领域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可以说中国后来的高增长得益于这些人的辛苦锻炼,他们在每次遭遇打击的时候都能够继续爬起来,但有人苦干就有人偷懒抱怨。

这里引用一段温铁军老师的经典描述:“国家没有财政养活不了知识分子,弹钢琴的,作诗的都去水库干活吧,不干活没饭吃,于是艺术家,作家纷纷伤痕,我一个诗人就应该在坝顶上向农民高喊,啊你们好伟大,我就该吃饭,还应该吃的比你好,这才能反映出我的价值嘛,知识分子下了乡才知道原来收一次庄稼这么辛苦,满头满脸都是土还没地方洗澡,北方那么缺水的环境下顶多擦把脸,很多不能接受的就纷纷伤痕,夸大成了政治问题”

我认为有些伤痕文学被骂了,是因为大家觉得他抱怨的太离谱,甚至别有用心,夹带私货。就好比,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父母让你帮家里干体力活,你长大发现有钱人家的孩子没这么惨,你抱怨几句当然行,可你非说父母虐待你,恨不得弄死他们,是不是有点离谱呢?

一个国家的崛起,靠的从来就不是活在风花雪月,吟诗作对,你侬我侬中的拽诗小文人。而是经世致用,为国为民,挽狂澜于危难的大知识分子。至于写出伤痕文学那些人,他们出现在太平盛世之时 ,自然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但如果是工业化建设的前三十年,那他们最好有多远走多远,欧美印度非洲爱去哪去哪,别来拖劳动人民的后腿。

幸亏我们有一代中国人,我们的父辈祖辈,无偿奉献,把青春奉献给了国家,如果像今天某些公知一样,简单的把过去三十年否了,说那是极左的年代,说那是制度问题,怎么对得起千万的劳动人民,没有那些人的奉献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城市人也没有任何资格看不起农村,请好好想想,你的文明,你的素质,你的先进,是怎么来的,我们不能忘了本。希望如今的后浪们多从长辈那听听段艰苦奋斗的历史,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

知乎用户 朱老忠 发表

知青下乡要分几个阶段来论述。从五十年代开始全面学苏,解决城市冗员,就是把年轻人发到边远地区。此举在文革前基本上是成功的,虽然始终存在两个 “不满意”:知青不满意、知青家长不满意,仍然持续开展,并延续到文革期间的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这个阶段的模式基本上是兵团和农场,知青享受体制内的待遇,要求知青 “扎根”“一辈子”。

七十年代以后是 “小知青” 时代,下乡知青不是去当农民,纯粹一种待业方式。由生产大队提供后勤,生活有保障。不承担生产队职务,也不当饲养员或机耕员,没有 “一辈子” 之说,仅仅是 “接受再教育” 的口号。不成文的规定 “再教育” 两年毕业,回原城市分配工作,不占用村里的农转非指标。

只有对 “老三届” 插队知青的要求,是既要”接受再教育 “,为的是以政治口号掩盖六届中学生同时毕业造成的就业危机,把就业危机转嫁给农村;又要有“一辈子”“扎根” 的口号,为的是和此前的兵团、农场模式混淆起来,否认这是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否认这是一种待业方式的实质。

但就是这个新生事物,直接侵害到了农民的利益:和农民争土地、争资源,争地方工商业发展所需要的农转非指标。这种赤裸裸把就业危机转嫁农村、转嫁地方的模式,引起了老邓所说的第三个不满意:农民不满意。

中国的事情,从建立农村根据地,到以农村包围城市,到农民推车挑担支援解放军,都是农民的态度决定命运。尽管前两个早就存在、却没有起根本作用的 “不满意”,这第三个“不满意” 最终引起了全面的失败。

老三届插队知青的生存困境首先引起了注意,被反映到中央以后才有了 “容当统筹解决” 的“最高指示”。当插队知青的待业实质逐渐浮出水面以后,故意混为一谈的 “扎根”“一辈子” 就砸了自己的脚,兵团知青借助实际上待业的插队知青的“混为一谈”,提出“要回家”。不但文革中的兵团、农场知青纷纷返城,连文革前支边兵团知青的相对成功,也因此被波及、被动摇。“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引起了上山下乡运动的终止,以全面失败而告终。

从此以后正式推出 “待业” 这个词汇,城市冗余劳动力就地等待,不再去农村边疆。没有新上山下乡,以前曾经被知青管理部门认可的的这部分人,就成为永远的——知青。

知乎用户 洛离 发表

六十年代初,中国出现了极其严重的 “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大面积减产、绝产,再加上“大跃进” 的瞎折腾,全国各地都面临着吃不饱饭的问题,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这时候,城里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有的城市甚至连肚子都填不饱。正在这时,新中国成立后刚刚上学和刚刚出生新一代年轻人,正赶上高中、初中毕业,他们能入大学学习的仅仅是少数,大多数人都需要到社会上就业。而经济的全面萧条,使他们根本不可能都在城里找到工作。有这样一大群年轻力壮的青年,若在城市里无业流浪,那意味着什么,那就意味着不稳定,就像埋下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毛主席发出了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的号召,说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就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刚才说了,这群年轻人,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他们伴随着新中国长大,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他们满脑子都是“建设新中国”、“学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将青春奉献给伟大祖国” 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他们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无所畏惧、无私奉献、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一代青年人。所以,他们以无上的激情,响应毛主席的召开,义无返顾地离开城市,走向农村这个 “广阔的天地” 去锻炼自己。当年的北大荒、大西北、大草原、大山沟、边疆地区,都成了 “知青” 云集的地方。
但到了农村之后,这些在城里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很快发现现实生活要比他们的想像残酷得多,他们面临是贫穷,是每天吃不饱肚子,是每天艰辛的农业劳作,是很几乎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更新观念,踏下心来,努力劳动;有的人在劳动的同时,不忘学习点知识;有的人万念俱灰,无聊度日;有的人在乡村里胡作非为;有的人依靠家里的关系,想办法回城工作,或者通过 “当兵” 曲线回城。总之,他们经历着残酷的人生洗礼,他们所经历的苦辣酸甜,这些从有关 “知青” 生活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都可以看到。
经过十多年后,中国终于走出苦难,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那些知青们,在青春已经无情逝去的时候,终于盼到了回城的希望,但是还心急不得,还得根据各种政策,分批陆续回城。这时候的他们,往日的激情早已消失了,留下的只有生活的无耐,因为回到城市里,并不保证有工作,而有了工作又能怎样,没有文化知识,干的也是苦力活。还有的知青,他们在农村成了家,觉得回城好就那么回事,就决心在农村扎根不回去了。有的知青为了回城,与农村的妻子离婚,回城后又结婚,可乡下的前妻和孩子成了他们一辈子的负担。但在知青中,也有一些幸运儿,他们在乡下劳动的时候,没有忘记学习点知识,改革开放后赶上恢复高考,他们幸运地进入大学,这些人后来成了改革开放事业的中坚力量,“上山下乡”那段经历,成了他们人生用之不尽的财富,成了他们成就事业的基础。但大多数知青的命运是惨淡的: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农村,回城后,因为没有文化知识,只能当个普通工人,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和经济的转型,他们无法逃脱 “下岗” 的命运。“下岗”后,他们没有能力和机会重新就业,生活上十分困难,老来没人养,有病无钱治,孩子上不起学,房子没钱买。他们的命运是这个社会造成的,他们又成了“被这个社会抛弃的一代”。
站在历史的角度,知青的一代人,他们以他们的热血和青春为代价,证明了 “左” 的思想的荒谬,为整个民族和国家走出因为 “左” 而导致的混乱以及思想与政策上的偏执,走上改革开放、务实进取的康庄大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就是以那一代人的血的代价换来的。

知乎用户 可靠小郎君 发表

知青下乡源于大量城市青年无法就业,没有生活来源,成天东游西荡,对社会治安稳定造成极大压力。后来毛主席去世,设计师上台后,知青回城。知青回城后,好像也有段时间治安不好,于是乎有了八三年严打。后来解决城市青年就业的办法就是各国企开办第三产业,以前一个人干的工作改成三个人干。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来国企的大量衰落和后来的下岗。

知乎用户 牛奶和面包 发表

为了消化第一个五年计划,城市或者说大工业所产生的产能过剩。转嫁危机之举但是明面儿上不能说吖。后来第二个五年计划胎死腹中,前苏联撤回所有的资本 技术 个投资,地方 任然热情高涨,但是没有科学的指导,就变成了大跃进。后来 还是以全面失败告终

知乎用户 公孙起 发表

当时苏联与中国关系恶化,撤走投资并要求中国归还之前的投资,并且是用数倍与原投资 (装备) 价值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去偿还。这是中国三年饥荒的原因之一。

这种产业资本原始积累的高增长带来的危机,是知青下乡的原因之一 (别的太复杂,不谈)。
之前得益于前苏联的援助带来的工业化高潮,每年都有几百万青壮劳动力进城,当时叫做 动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当这种模式停止的时候,就是需要这些人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了。一起回农村的还有一些城市青年,大约两千万人左右。
他们下乡之后就极大的缓解了城市里的就业压力,这是一种把危机转嫁向农村的做法。还有就是当时因为需要用大量的农产品来还外债。
当然当时能够实行知青下乡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当时成立了人民公社。1958 年成立的人民公社建立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等等。这样就有效的阻止下乡的知青不能轻易进程。
这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引进之后造成的第一次大规模危机。1958 年开始,1960 年表现危机大爆发。

知乎用户 Hongmi2 外星人 发表

备战备荒,纯文盲是打不了现代战争的。

知乎用户 雾饮 发表

当你真正明白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和目的后,希望你依旧能够热爱生活。

知乎用户 谯鼓已三更 发表

简单来说:现代化成本转嫁,将危机下放到农村,缓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矛盾。

具体的请参见温铁军老师《八次危机》《告别百年激进》等等著作

知乎用户 云烟台纂 发表

简单来说就是知情在城里找不到工作,跑乡下蹭饭吃去了。

农村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根本不需要知情去干活,就是硬给他们找点活干,给碗饭吃。

回城了,不敢骂决策者,逮着给他们饭吃的农民来骂。

好像是农民欠了他们的。

知乎用户 马龙 发表

真实的答案,你是看不到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一场没有人愿意张扬的学术研讨会,和一个日渐紧迫的话题

原文来自好奇心日报:一场没有人愿意张扬的学术研讨会,和一个日渐紧迫的话题 作者:陈莉雅 是“房间里的大象”,还是让一代人的命运得到严肃对待,这个起点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潘鸣啸(Michel Bonnin)要来上海开一个研讨会。 他是一名法国 …

驳徐令予先生的“为什么发展量子密钥技术已刻不容缓”

驳徐令予先生的“为什么发展量子密钥技术已刻不容缓” 作者:钟学生 最近,观察者网公布了一篇徐令予先生撰写的文章,题目是“为什么发展量子密钥技术已刻不容缓”。篇幅很长,洋洋洒洒,语气很急切,观点很直白。鉴于导语中介绍徐先生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 …

陈丹青、秦晖:同龄人的观念对话录

** “平庸的权利” 需要高尚者来争取:关于时尚娱乐、个人自利和理想主义** 陈丹青:我们认识有三四年了吧? 秦晖: 五六年了。 陈丹青:我在纽约就看你的书,回国后看得更多。你是哪年毕业的? 秦晖: 1981 年,我本科就没上,从 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