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中长津湖总攻发起时的冲锋是拍摄需要还是真实战术?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维尔托 · 索米 发表

理论上和现实是两码事。

根据五个战役的情况,班、排展开为散兵线后,通常战士与战士的间隔约为 4-6 步左右(即约 3-5 米)这样在 6-10 米(即约 8-12 步左右)的上面上,保持有两支枪,如以步枪的射击速度计算,平均一分钟在一米的正面上,可密布子弹 2-3.5 发左右,如此可使战士与战士在散兵线上,彼此可取得火力相互支援,并造成战士在战场上的机动条件。

根据五个战役的 27 个单位(军)所运用的队形正面,及根据我军现有的编制,一个步兵连以 200 人为基数,全连除三分之一的人员担任战斗保障勤务外,以三分之二的人员参加战斗,如构成两个梯队的后三角形,这样在散兵线上的战士约为 85-90 人,由此得出一个步兵连的进攻正面,一般约为 300-450 米。如营、团、师、军各级均以两个梯队,并是后三角构成的攻击队形时,营的正面约为 600-900 米,团的正面约为 1200-1800 米,师的正面约为 2500-4000 米,军的正面约为 10000-15000 米。

以上仅系一般的计算,对主攻与助攻部队的正面尚有区别,即主攻部队的正面要窄,助攻部队的正面要宽一些,这些宽的程度,在一般情况下,约超过主攻部队正面的三分之一左右。

五个战役以来,在进攻作战中,各级均感到在不少的战斗中,因战斗队形不适宜,而遭到过大的伤亡,使战斗失利,或使战斗缺乏有持续力的发展,不能实现完满的战果等情况,但各级对这一问题,均未做专题研究总结,故在战斗队形这一问题上,占有材料极少,其中已提到的问题,也缺乏充分的根据,故请各级研究这一问题时,特别注意,对其中错误及不适合实际情况之处,请提出修正意见。

注:队形展开的时机,基本依照地形、敌情及作战性质、任务而定,以上所提的的数目字,只是在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故不能成为标准,故仅供研究之参考。[1]

实际作战中打起来这些规矩也不是一直遵守

80 师在作战部署上,重点不明确,兵力分散不集中,在战术上,队形密集,伤亡大,个别部队逐次使用兵力,一个排,一个班的增兵,故然可节约兵力,但形成 “添油” 战术,易失战机,延长时间,亦易受敌各个击破之危险。

81 师 241 团参加攻击新兴里之敌,打得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是很好的,对歼灭该敌起了作用,但在部署与战术指挥上犯了错误,队形拥挤,造成伤亡很大,第一天晚上即失去 7 个连的战斗力,同时,在敌逃窜时,未能堵住是应该检讨的。[2]

可以看出在实际作战中不一定做到最好的理论情况,志愿军也不是神,一点错误不犯,只是犯错少,善于总结改正,人哪有不犯错的。

[

235 团 1 营 2 连攻击柳潭里东北 1282 高地失利教训

一、情况及任务美陆战一师于 11 月 26 日攻占柳潭里一线后,派一部(约一个排)控制柳潭里北之 1282 高地,该高地地高且陡,小树丛生,加上积雪约半尺深,不便我攻击,敌即依次为柳潭里之前哨警戒阵地,企图继续北犯。 我为全歼柳潭里之敌,于 11 月 27 日夜向柳潭里…

44 赞同 · 17 评论查看完整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6448726)

参考

  1. ^《朝鲜战场对美军作战的几个战术问题(草稿)》
  2. ^《彭军长在军党委扩大会上关于朝鲜咸南战役新兴里、柳潭里战斗基本总结报告》,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27 军司令部编印,1951 年 3 月 25 日

知乎用户 工口 ken​ 发表

应该是电影画面需要。

十一中午我给姥爷、爸爸、妈妈买了电影票去看电影,姥爷和爸爸都是转业的军人,九十多岁姥爷还有幸经历过抗美援朝,他觉得这个电影是很震撼,但是对于真实打仗还是浪漫且稚嫩,就拿防守的那里他们冲锋来说……

姥爷说这种情况正常是山脊线迎敌面架迫击炮硬钢,而不是冲锋短兵相接,他们有迫击炮而且也没说没弹药或者敌袭突然,志愿军毕竟是有勇有谋的战士。还有就是无后座力炮扛着打战斗机那里……

然后老爸原来是坦克兵,关于两辆坦克从山上冲下来那段,他告诉我打仗那样开会翻车,至于两个炮弹空中相遇一个掉下来什么的…… 是戏剧手法这个都能理解

几个老人家难得出来看看电影开心开心很难得,老人家有些时候就是会较较真,这个不存在啥东西。

知乎用户 红黑色的风 发表

都是花了钱看电影的,说话不能大气点么?

不仅不是真实战术,也不是拍摄需要,还体现我国现在战争片大场面调控的退步。

说实在的,虽然电视电影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现在以连单位的战争片类型影视作品能力是逐渐恢复的,比如《三八线》《战火熔炉》《功勋》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就这大场面的镜头调度和描写,真的是不行。

举个例子,大决战的《淮海战役》,最后总攻,在没有现代技术参与情况下,一样调用大量演员,形成的场景仍然是很壮观的。

央视网的画质太糊了,就用 B 站 up 的作品。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解放军每个团每个营乃至每个战士都有自己的突击方向和突击目标。

一只部队,还是解放军,不管什么级别,选定一个攻击目标时,那么必然有主攻、助攻、迂回、观察以及火力炮兵群的分别。简单来说,就是主次梯队纵深要分清楚。

主要突击方向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地带。由于进攻战斗的样式、敌人防御的性质和各种具体条件不同,主要突击方向的宽度和深度也会有所不同。在通常情况下,其宽度约占进攻正面的五分之二;其深度,应从突破口开始,沿进攻轴线直至本级任务的纵深。突破口和攻击点,通常位于主要突击方向上,也应有一定的地幅。其大小根据突破能力和后续梯队进入突破口或攻击点的需要而定。其宽度通常不大于任务正面的五分之二,不小于任务正面的三分之一,其深度约等于本级当前任务的纵深。一般师主要突破口约为敌一个营的防御地域,团的突破口约为敌一个连的支撑点,营的突破口约为敌一个排的支撑点,连的攻击点约为敌一个班的防御阵地。
(略)
突破口的数量应与突击样式相适应。当集中兵力、火力实施一点突破时,通常只选择一个突破口;当实施两点突破时,通常选择两个突破口。但无论选定几个突破口,都应有一个是主要的。

即使是古典时代大兵团作战,并肩突击的时候,也应该是有突击方向和作战目标的。

影视作品不需要完全相同于现实情况,但是无论选用什么标准,起码镜头下能让人把主次分清楚吧,让人看懂这些战士进攻方向吧,最起码让观众知道,这是一个战争场景不是越野马拉松比赛吧。

回想一下刚看过的这部电影,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小场面优秀,大场面拉胯,这个评价总没错吧。

当然,值不值票价这个就随心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两个原因

九兵团这支部队的传统就是队形比较密集,被批评总结过很多次了,严谨的散兵战术毕竟还是不到两年前另一只部队的总结,也是和美械国军死磕总结出来的,没法要求别的部队立刻贯彻下去

第二,即便队形过于密集,也不会说一发手雷下去都能炸死一大片的那种程度,之所以你觉得密集

是因为用了长焦镜头啊朋友

长焦镜头有空间压迫感,拍电影为了拍出远处呼啸而起来的那种感觉,一般都用长焦镜头,人眼的视角是等效 135 50-55mm 的样子,而拍冲锋一般会在敌人视角,用长焦镜头拍,比如 135 200,侧面表现敌人的高度紧张 (人紧张时思维高度集中,大脑能感受的视野变小)

这也是人海战术?

不是,这里用了长焦镜头,你看着后面的人就在主角旁边,实际上如果是 200mm 的话,距离有 10-20 米,如果你觉得密集,大概率你是没有给自己妹子用相机拍照的体验吧?

而且这部电影不出意外应该是用了 Alexa lf 摄影机同等规格,全画幅加变宽,等效中画幅的横向底,压缩感更加明显

所以,单从军事角度说明没有根本解决问题,还有摄影方面的原因

或者说,军事角度应该是没问题的,难道各位比王树增还懂?

最后提一下,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洋很多战役中,战损比 20:1 30:1, 日本称之为玉碎作战,虽然有战争形态的问题 (失去制海权陆军等同报废),但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美军伤亡 30 万人,而抗美援朝美军伤亡近 15 万人,半个太平洋战争的战损而未取得一寸战略优势,算人力账都不是胜利,算经济账更是彻底的不能再彻底的失败

这个战果更本不可能是靠人海战术堆的出来的,所以不要因为不懂,就被欧美日韩刻板形象带歪了

不过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胜利是最硬的真理,富强是次硬的道理,穷打富即便打赢了,别人也会怀疑,也会捏造事实,甚至很多自己人都会怀疑

换句话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真理在火箭射程之内,以上

知乎用户 萝魏紫​​ 发表

我希望两边都不要吵,这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粉圈也好,反粉圈也好,都冷静下来看看真实情况,别看点文字,找几个 “我参加过战争的姥爷” 来凑。

以下所有视频截图全部出自真实战地录像。

就算是密集冲锋,也是这个样子,没有摩肩接踵的。看看著名密集冲锋,朝鲜部分. 人间距离 1 米以上。躬身,枪口朝前。

换一个视角看,

接下来是南朝鲜的部队,你可以看到,这种密集的阵型,事实上枪是背在后面的,这是强行军阵型或者进入战斗位置阵型,不是冲锋阵型

冲锋阵型也是间隔一米以上,注意看背后硝烟,这是迫击炮

这是美军发起冲锋时候的冲锋线,也是间隔一米

那么问题来了。四家打步兵战。三家都是这样打,作为轻步兵之王,他们难道会搞 “人海战术”?

知乎用户 荀子曰 发表

这个密集情况的问题是这样,

俯瞰角度全人物进去,全景人群在有高度差的区域往下冲

换一个镜头他们又在大角度爬坡…

标准的蚁附过程。

力求缩短突击距离和利用地形必须密集隐藏等可以正面解释密集隐藏需求的这些,

在镜头里面全给你干了。

所有扯长短焦什么这需求那需求的全在瞎扯

知乎用户 忠君爱国洪承畴​ 发表

能操作 “三三制”、“四快一慢”、“三种情况”、“四组一队” 等步兵基本战术的只有根正苗红东野猛虎

101 发明的步兵基本战术狠考验指战员能力的。

诞生于关外的东北野战军, 其来源呈现多样化, 既有红军时期曾战斗于井冈山老底子, 也有其它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革命精粹, 更多的是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参军入伍的抗日军人; 既有成长于江淮水乡的新四军, 也有繁衍于黄河两岸、太行山麓的八路军, 更多的是大批东北翻身农民。这些短时间内汇聚到东北的诸多部队, 却在完全陌生的地区、完全不熟悉的环境、完全不给力 (冰天雪地) 的战场条件下, 与数十万美械化、半美械化装备的国民党军鏖战, 边打边锻炼、边组建新兵团。特别是每次大战过后, 均能利用短暂休整间歇, 尽快地补充新生力量, 迎接下一场大战的来临。纵观东北野战军建军史, 大致经历了八次大规模的整合、提升, 从而真正形成了战略威慑力量。

第一次整合关内调赴东北的部队是在 1945 年 11 月中旬, 主要是将山东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与冀热辽边军区在东北新发展的部队合编, 采取 1 至 2 个老旅、老团、老营配 2 个或 1 个新旅、新团、新营, 再混编成 1 个纵队、旅、团的办法。但是, 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指挥第 13 军、第 52 军突破山海关防御后, 沿辽西走廊直驱锦州、沈阳等地, 迫使我东北军队分散而来不及收拢合编。12 月上旬, 中共东北局为加强新编兵团作战指挥能力, 决定再次编组野战兵团, 划分六大区块对敌, 将所属部队合编成纵队。但各地情况变化及条件不同, 实际组成热辽纵队 (辖第 22、第 27、第 30 旅) , 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 1 旅 2 个团、教导第 2 旅 1 个团与冀热辽边军区新扩大的第 22 旅、第 30 旅第 31 团、特务团等部合编。该纵队成立后, 划归冀热辽边军区指挥; 由山东第 3、第 5、第 6 师和警备第 3 旅与冀东第 16 军分区新扩大的第 21、第 23、第 25 旅等部合编成第 3 纵队 (辖第 7、第 8、第 9 旅) 、第 4 纵队 (辖第 10、第 11、第 12 旅) , 这两个纵队均配置在南满地区活动; 山东第 7 师开赴北满地区活动; 总部则直接指挥山东第 1、第 2 师和华中新四军第 3 师 (辖第 7、第 8、第 10 旅及 1 个独立旅、3 个特务团) 。这一时期, 国共在东北军事摩擦不断, 国民党两个军沿北宁路已经突入沈阳地区, 中共原拟 “独占东北” 计划亦不可能实现, 遂酝酿全东北范围作战单位整编, 以适应新的军事斗争形势的需要

第二次整合东北的战斗单位是在 1946 年初, 除了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亲自掌握一部主力作为机动外, 所有主力及其地方武装均归建四大军区指挥, 并首次统一战斗序列。1 月 26 日, 东北局书记彭真电示各战略区负责人, 统一规定整编军区及纵队之番号如下:

1. 改东北总指挥机关称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 (政治部) ”, 下设军区, 军区所辖可有八路军、自治军、自卫军、保安队等各种番号之部队。

  1. 西满整编部队称 “东北民主联军辽热军区”, 下辖第 1、第 2 纵队, 旅的番号由第 1 旅至第 6 旅, 每旅辖 3 个团, 番号由第 1 团至第 18 团依次排列

3. 原肖华及曾克林、唐凯部称 “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 下辖第 3、第 4 纵队, 旅的番号由第 7 旅至第 12 旅, 团的番号由第 19 团至第 36 团依次排列。

4. 原吉林周保中、万毅、周赤萍等部称 “东北民主联军吉林 (辽) 军区”, 下辖第 7、第 8 纵队, 旅的番号由第 19 旅至第 24 旅, 团的番号由第 55 团至第 72 团依次排列。

5. 原北满所编部队称 “东北民主联军吉黑军区”, 下辖第 9、第 10 纵队, 旅的番号由第 25 旅起依次排列, 团的番号由第 73 团起依次排列 。

而野战部队实际整编结果是: 辽东 (南满) 军区辖两个纵队, 即第 3 纵队 3.49 万人, 第 4 纵队 3.86 万人; 吉辽 (东满) 军区辖 1 个纵队、3 个旅, 即第 7 纵队约有 1 万人、第 22 旅 6238 人、第 23 旅 5000 人、第 24 旅 7000 人; 辽热 (西满) 军区辖第 3 师 3.54 万人; 吉黑 (北满) 军区辖第 7 师 1.32 万人、独立第 2 旅 (系由第 359 旅改称) 8500 人; 总部直辖第 1 师 7000 人。若再加上总部直属单位和各军区、军分区地方武装在内, 总计人员达到 34 万余名 ② 。

此后, 全国性停战令虽然颁布, 由于国民党政府仍拒绝谈判解决东北问题, 拒不承认中共及其军队在东北地区的斗争历史与现实地位, 且以 “恢复东北主权” 的名义, 继续从关内海陆空运增调新编第 1 军、新编第 6 军、第 60 军、第 71 军、第 94 军, 以及大量炮兵、工兵、通讯兵、坦克装甲兵、汽车兵和交通警察总队等部进入东北, 竟至出现了 “关内不打, 关外打”、“关内小打, 关外大打” 的特殊时局。东北国民党军正规部队实力为: 2 月份增至 20.01 万人, 3 月份增至 24.71 万人, 4 月份增至 31.89 万人, 5 月份为 31.41 万人 ③ 。东北民主联军连续进行了争夺辽宁之营口、盘山、秀水河子、勿欢池、沙岭子、抚顺、铁岭、本溪、辽阳、鞍山等地的战斗, 夺取了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四平等大城市, 经受住了残酷的战火考验, 部队愈战愈勇, 战斗力日益强固。

第三次整合东北野战军是在 1946 年 8 月休战期间, 主要缩减指挥机关, 充实战斗连队, 普遍做到每排有 3 个班、每班有 12 个人, 每连拥有 3 至 6 挺轻机关枪, 步兵团达到 2000 至 2500 人。同时将地方武装一部编入主力兵团, 使每个主力师 (旅) 都有一个人数充实的补充团。总部还规定除南满、东满、西满各由军区自行解决补充兵员外, 主力第 1、第 2、第 7 师和第 7 旅之补充团均由总部指定拨出 ④ 。 据此, 新组建装备 3 个野战纵队及炮兵司令部、若干个独立师 (旅) , 逐渐形成野战兵团战斗力。

第 1 纵队, 8 月在东满之拉林、蛟河、敦化等地成立, 由第 1 师、第 22 旅、第 7 纵队合编, 全纵队兵员与装备均充实, 共有 2.76 万余人, 每连增至 160 至 180 人, 拥有轻机枪 6 至 9 挺, 营属重机枪连拥有重机枪 6 挺, 各师均建立了炮兵营。该纵队老部队多, 战斗力顽强, 能攻能守, 为东北民主联军野战部队中之主力。其中尤以第 1 师历史长, 保持红军时代传统与作风, 执行命令坚决, 经得起伤亡考验, 有连续战斗、反复冲锋陷阵的顽强勇猛精神, 且防御、进攻、野战、攻坚兼备, 为东北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其次为第 2 师, 善于野战进攻, 突击力强劲, 也是东北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第 2 纵队, 9 月在西满之通辽、安达和北满之呼兰等地成立, 由西满军区第 3 师第 8、第 10 旅和独立旅合编, 全纵队共有 2.20 万余人, 各师均成立骑兵团或大队, 并组建山炮连。该纵队战斗历史较长, 攻击力强, 善打野战, 成为东北民主联军野战部队中之主力。其中尤以第 5 师最有朝气, 战斗经验丰富, 攻防兼备, 为东北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第 6 纵队, 10 月在北满之双城、阿城一带成立, 由第 7 师、第 3 师第 7 旅合编, 全纵队齐装满员, 共有 2.33 万余人。该纵队战斗基础稳固, 作战经验丰富, 成为东北民主联军野战部队中之主力。其中尤以第 16 师战斗力为最强, 能攻能守, 不怕牺牲, 敢打敢拼, 作风勇猛, 为东北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另第 18 师善于夜战、村落战, 长于爆破, 攻坚力量顽强, 也是东北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炮兵司令部, 1946 年 10 月中旬在哈尔滨成立, 取消原炮兵调整处, 到 1947 年 3 月, 直辖炮兵第 1、第 2、第 3、第 4 团, 以及战车大队、高射炮大队、迫击炮大队等。如加上配属各野战部队的炮兵单位, 约 2 万人以上, 各种火炮 1000 门左右, “约为抗日战争末期的 30 倍” ⑧ 。

辽东军区于 7 月新成立 3 个独立师: 独立第 1 师, 由辽南军分区和安东保安司令部所属部队合编, 辖 4 个步兵团、1 个炮兵团, 全师 7000 人, 隶属于辽南军区建制。独立第 2 师, 由杨靖宇支队改编, 全师 1 万人, 隶属于辽宁军区建制。独立第 3 师, 由保安第 3 旅改称, 辖 2 个团, 直属辽东军区指挥。

第 3 纵队所辖 3 个旅, 于 7 月依次改称为第 7、第 8、第 9 师, 下辖第 19 团至第 27 团, 全纵队共有 20328 人。该纵队发展历史虽不算长, 但战斗力却很顽强, 作风勇猛, 能攻能守, 成为东北民主联军野战部队中之主力。其中, 尤以第 7 师战斗力为最强, 善于夜战及爆破, 兼备野战运动及城市攻坚能力, 为东北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其次为第 8 师, 战斗作风稳, 攻防兼备, 最善于阻击战斗, 也是东北野战部队中之主力师。第 4 纵队所辖 3 个旅, 于 7 月依次改称为第 10、第 11、第 12 师, 下辖第 28 至第 36 团, 全纵队共有 2.09 万人**。该纵队执行命令坚决, 善打阵地战, 成为东北民主联军野战部队中之主力。其中第 10 师战斗作风猛, 动作快, 能打运动战, 有突击精神, 在防御战斗中表现出顽强的战斗力, 是东北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第 359 旅实力为 1 万余人, 辖 3 个步兵团、1 个骑兵团

以上总部人员及野战军 5 个纵队、4 个独立师 (旅) , 连同 4 个炮团及坦克、高射炮、追击炮 3 个大队等, 共有 14.5 万余人。即是说, 在不到 10 个月内, 东北野战部队已组建成军, 能应对较大规模兵团级别战斗, 其后便证明了自身实力

经历了新开岭战役以及四下江南、五保临江战役的磨练, 东北野战军打阵地战、运动战、伏击战的能力逐步提高, 终于迎来了 1947 年夏季大反攻的高潮。

第四次整合东北野战军是在 1947 年 4 月, 主要是将冀察热辽边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指挥, 辖主力 6 个野战旅, 计有第 13、第 16、第 17、第 18 旅和独立旅、骑兵旅, 总兵力约 3.7 万余人, 另有地方武装 6 万余人, 大大增强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实力。随着冀察热辽边野战军成建制加入, 打通了关内外战场, 东北民主联军也同时面对杜聿明 (后陈诚、卫立煌) 、傅作义两大集团作战。与此同时, 在西满、北满地区, 东北民主联军各新组建 1 个步兵纵队和 1 个骑兵纵队。

辽吉纵队, 1947 年 4 月由西满军区单独成立野战纵队, 辖 3 个独立师, 独 1 师由原保 1 旅改称、独 2 师由原保 2 旅改称、独 3 师由原军区独立师改称, 全纵队共有 2.2 万余人。

骑兵纵队 (骑兵司令部) , 1947 年 5 月正式成立, 辖第 1、第 2 师, 共 6 个团, 均不满员, 主要担任破路及追击敌人的作战任务。

第五次整合东北野战军是在 1947 年 8、9 月间, 经过 50 天夏季攻势大战, 全东北根据地以及内蒙、热河、冀东、冀热察边解放区基本连成一片, 明显改变了东北战局。东北民主联军趁机调整部分军区、军分区结构, 新成立野战纵队, 形成新生突击力量。8 月 5 日, 正式确定辽吉纵队编成野战军第 7 纵队、热河纵队为第 8 纵队、冀东纵队为第 9 纵队, 20 日再成立野战军第 10 纵队。

第 7 纵队, 在吉林郑家屯地区成立, 辖第 19 (原独 1 师) 、第 20 (原独 2 师) 、第 21 (原独 3 师) 师, 纵队经过夏季战役损失, 全部约有 2 万人, 主要活动于内蒙、吉林、辽宁、热河接壤地区。

第 8 纵队, 辖第 22 (原独 13 旅) 、第 23 (原独 16 旅) 、第 24 (原独 18 旅) 师, 主要活动于热河地区。

第 9 纵队, 在河北遵化成立, 辖第 25 (原独 10 旅) 、第 26 (原独 11 旅) 、第 27 (原独 9 旅) 师, 主要活动于河北、辽宁地区。

第 10 纵队, 9 月 1 日在吉林敦化正式成立, 辖第 28 (原总部直属独 1 师) 、第 29 (原独 3 师) 、第 30 (原吉林独立师) 师, 全纵队共有 29658 人, 主要活动于吉林、辽宁地区。

8 月初, 暂时取消骑兵纵队指挥机关, 所部缩编成 1 个骑兵师, 另外再整编 2 个骑兵团分属各纵队指挥。9 月 1 日, 新成立之骑兵师辖 3 个小团, 约 2500 人。

9 月, 成立直属总部的独立第 5 师。

至此, 东北民主联军下辖 9 个野战纵队、10 个独立师、2 个骑兵师、1 个炮兵司令部 (直辖 4 个炮团) 、1 个护路军司令部以及辽东、吉林、冀察热辽 3 个大军区、12 个军区 (内蒙军区不计) , 全军 51.8 万余人。

继经秋季、冬季两大攻势, 东北民主联军关内、关外四面开花, 攻城拔寨上百座, 进一步压缩对手生存空间。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兵团与地方部队也再次获得大发展, 一方面动员成千上万东北翻身农民入伍, 另一方面快速消化数万名俘虏。1948 年 1 月 1 日, 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 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 总司令部改称东北军区兼野战军领导机关, 主要领导人职务均不变。

第六次整合东北野战军是在 1948 年 3 月中旬, 新成立第 5、第 11、第 12 野战纵队。

第 5 纵队(大名鼎鼎岭南雄狮 42 军), 由辽东军区 3 个独立师合编, 辖第 13 (原辽南独立第 1 师) 、第 14 (原辽宁独立第 2 师) 、第 15 (原安东独立第 3 师) 师, 全纵队近 3.5 万人。

第 11 纵队, 由冀察热辽边军区 3 个独立师及地方武装编成, 辖第 31 (原独立第 1 师) 、第 32 (原独立第 2 师) 、第 33 (原独立第 3 师) 师, 全纵队 2.92 万人。

第 12 纵队, 由总部直属独立 3 个师改编, 辖第 34 (原独立第 2 师) 、第 35 (原独立第 4 师) 、第 36 (原独立第 5 师) 师, 全纵队 2.73 万人。

2 月至 4 月, 北满地区第一批整训之 40 个独立团约 10 万人, 多半数充实进野战军, 其余成立独立第 6、第 7、第 8、第 9、第 10、第 11 师, 直属总部指挥。同时, 辽东地方武装升编, 也组成独立第 1、第 2、第 3、第 4、第 5 师。共 11 个独立师, 9.3 万余人。冀察热辽军区除辖 1 个炮兵旅、1 个骑兵师, 另成立独立第 4、第 5、第 6、第 7、第 8 师, 合计 4.27 万人。

到 1948 年 4 月间, 东北人民解放军除内蒙军区外, 共有 12 个野战纵队、16 个独立师、2 个骑兵师、1 个炮兵司令部、1 个炮兵旅, 约 59.04 万余人。如若计算地方武装, 东北全军合兵 99.52 万余人。

第七次整合东北野战军是在 1948 年 8、9 月间, 野战军司令部单独正式成立, 同时着手组建两个兵团指挥机关、1 个铁道纵队、1 个炮兵纵队。

1947 年夏至 1948 年冬几乎不停顿地发动三大攻势, 使战局更加有利于东北人民解放军, 特别是占东北铁路 95% 的交通运输线控制在解放区内, 极大地提高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大兵团回旋作战的机动性能。趁最后决战前夜, 东北军区重新调整各级军区, 并将野战军司令部与东北军区分开, 以发挥其机动灵活的指挥作用。

第 1、第 2 兵团司令部, 4 月 13 日, 原辽东军区、冀察热辽军区两个前方指挥所分别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 1、第 2 前方指挥所。9 月 1 日, 奉中央及军委命令, 再改称为东北野战军第 1、第 2 兵团司令部, 分别负责围困长春、进出北宁路作战。

铁道纵队, 7 月 5 日成立, 辖第 1、第 2、第 3、第 4 支队, 共计 1.73 万余人, 隶属于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和东北交通委员会双重领导。

炮兵纵队, 8 月 21 日成立, 隶属于炮兵司令部, 辖 3 个骡马野榴炮团、2 个摩托化重炮团、2 个摩托化高射炮团、1 个迫击炮团、1 个战车 (坦克) 团、1 个工兵营, 共计 1.63 万余人。

东北野战军经过半年大练兵整训, 战斗力大为增强, 已完全具备最后决战之攻坚能力。至辽沈战役前夕, 主力部队共有 12 个野战纵队、36 个师, 计 44.78 万余人; 第 1 兵团指挥独 1 至独 11 师; 第 2 兵团指挥冀察热辽边军区独 4 至独 8 师及炮兵旅、骑兵师, 计 13.31 万余人; 炮兵纵队、铁道纵队, 计 3.36 万人。合计 61.47 万余人。地方武装 33.25 万余人, 东北军区直属单位 9.25 万人, 总计东北人民解放军全部实力为 103.97 万余人。

第八次整合东北野战军是在 1948 年 11 月以后, 百万大军浩浩荡荡挺进关内战场。

辽沈战役大胜, 东北野战军即以 25 万名俘虏, 一部补充主力部队、一部留置地方编组解放团, 并抽调大部分独立师成建制拨归野战军战斗序列。11 月 17 日, 奉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全军统一番号编制的命令, 东北野战军所属第 1 至第 12 纵队, 依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8 军至第 49 军, 每军下辖 3 个师 (自第 112 师起至第 147 师止) 。同时根据东北军力实情, 经中央军委批准, 将 12 个独立师调拨给野战部队, 依次改称第 151 师至第 162 师, 每军辖 4 个师, 12 个军共计 68.8 万余人。

11 月 29 日, 成立特种兵司令部, 由原炮兵司令部改编, 辖第 1 (骡马师) 、第 2 (重炮师) 、第 3 (战车师) 师, 以及装甲团及工兵部队等, 共计 4.2 万余人。

1949 年 1 月 3 日, 长春起义之原国民党第 60 军, 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50 军, 辖第 148 (原第 182 师) 、第 149 (原暂 21 师) 、第 150 (原暂 52 师) 师。28 日, 调入该军第 167 师 (原东北军区独立第 5 师) , 尔后又补充农民新战士 5500 人。6 月 14 日, 第 50 军 2.42 万余人奉命入关, 归第四野战军指挥

1949 年 8 月初, 起初主要由关内各解放区抽兵集合而成的东北部队, 发展壮大, 向各方面输送力量, 包括野战军入关、划归华北军区、输送中央警卫部队、零星进关及支援其他方面 (例如第 164、第 166 师携带全部装备奉命归属朝鲜人民军) 等, 全军共计 105 万余人, 且诸兵种齐整, 武器装备精良, 大战经验丰富, 主力部队由北向南勇往直前, 直冲海南岛。

最初组建东北野战军的各路出关部队, 来源广泛, 各自的战斗经历与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到达东北之后, 又大量吸收产业工人、伪满洲国兵、劳工、无业游民等, 队伍虽然扩大了, 但是也随之带来质量严重不纯、战斗力大为下降的隐患。

当国民党军打进辽宁、吉林时, 东北野战军不少新部队发生整团、整营叛变投敌的事件。情势严重者有两次: 一次是锦州大撤退, 让开北宁路; 一次是四平大溃败, 让开中长路, 都造成极大的战略被动局面。尤其是四平保卫战失利, 全军处境相当危险, 部队元气受到极大的损伤, 许多主力部队失去战斗力。如第 7 旅的底子原为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部队, 只剩 3000 余人, 失去战斗力; 第 7 纵队原有 1.2 万余人, 只剩 5000 人左右, 失去战斗力; 第 1 师剩 5000 人, 还有一定战斗力; 第 2 师也保有战斗力; 保 1 旅损失相当重; 第 8 旅、第 10 旅、第 7 师等部疲惫不堪, 且遭受不少损失。“部队中发生悲观情绪, 要求到后方休养, 离开主力去做地方工作” 的人很多 ⑩ 。

值得一提的是, 东北最难熬的就是冬天, 时间漫长而又严寒奇冷, 气温常在零下三四十度, 客观上迫使部队雪地行动迟缓, 枪炮不灵, 对南方兵来说这是严峻的考验。

正是依靠着铁的军纪和独特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 这支远离中央和兄弟部队的关外铁骑, 不仅是敢于硬碰硬, 而且学会了如何攻城巷战、野外运动伏击等战术与技能, 学会与应用大规模战略集团战役。全军作战能力, 由歼灭敌人整营、整团到整师、整军, 直到消灭整个兵团, 荡平全东北敌军; 由攻克一般中小城市据点, 发展到一举拿下大城市; 由单一步兵种配属一定数量的火炮的部队, 发展到包括步兵、炮兵、坦克装甲兵、汽车兵、铁道兵、通讯兵、工兵, 以及筹建中的空军、海军等诸兵种齐全的强大野战军。所有这一切巨大变化, 都发生于战争环境下, 东北野战军敢战、善战、会战, 从历次战斗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提炼升华出一整套特有的战略战术, 包括攻坚中最基本的班组战斗动作 (如 “三三制”) , 全军上至总司令部的全盘战略谋划、战役部署, 下至纵队、师、团的作战水平、战斗效果, 整体超越对手, 终于取得全东北最后大决战的胜利。

以 1947 年冬季攻打设防较坚固的城市据点为例:

东北我军第 2、第 7 纵队及炮兵司令部主力 3 个团奉命攻取彰武, 由第 2 纵队统一指挥。部队于 1947 年 12 月 23 日形成对彰武的合围, 开始扫除外围据点。该城区域面积不大, 守敌第 49 军第 79 师 3 个团以城垣为中心, 四周工事比较坚固, 尤以城北各据点最为坚固, 各坨子构筑有 3 至 6 个地堡群, 外设二道鹿砦、一道铁丝网、一道深宽各 3 米的外壕, 堡垒之间挖有暗沟相通, 诸多火力点可以相互支援, 地堡上枪眼全部钉有铁丝网, 防备塞入爆破筒。我军于 28 日上午发起总攻, 仅用半天即全歼守敌共约 1 万余人, 打通了西满后方通往北宁路上的重要交通线。

东北我军第 4、第 6 纵队及总部炮兵奉命攻取辽阳, 由第 4 纵队首长统一指挥。战斗于 1948 年 1 月 6 日晨发起。仅经 8 小时 30 分巷战, 即全歼守敌新编第 5 军暂编 54 师以及军部留守人员、第 52 军 1 个野炮连和 1 个运输团、铁路警察、辽阳团管区、清剿队、保安队等, 总兵力约 1.1 万人, 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东北我军第 4 纵队奉命统一指挥第 6 纵队主力、辽南独立师、总部炮兵合歼鞍山之敌。是时, 鞍山守敌以第 52 军第 25 师 (欠第 73 团 2 个营) 为主, 加上军属野炮营第 3 连、新兵大队、第 2 师留守处警卫队、安东保安团 (600 余人) 以及海城、盖平、复县流亡政府和保安队等, 共约 I.3 万余人, 凭借日伪统治时期修筑之钢骨水泥碉堡工事, 在市区外围架设高达 4 米以上的铁丝网围墙, 前沿挖掘深 2 米、宽 5 米的外壕, 铺设梅花椿、绊马索、铁丝网、鹿砦等 5 层防御障碍物, 市区内有 2 辆装甲列车做为机动火力点。我军于 1948 年 1 月 19 日晨 6 时 30 分向鞍山发起总攻, 历经 17 个小时全部结束战斗, 俘获敌第 25 师师长胡晋生、副师长罗玉恒等。

东北我军第 1、第 3、第 7 纵队和独 2 师及炮司的 8 个营, 由第 1 纵队首长统一指挥, 于 1948 年 3 月 12 日晨攻打四平。历时 23 个小时攻坚战, 全部解决守敌第 71 军第 88 师、1 个骑兵团、3 个保安团及第 87、第 91 师留守处、第 91 师干教队、辽北省政府及其保安部队等, 共计 19341 名。

这些城市的克复, 一方面, 说明东北野战军已经具备了相当强大的攻坚战能力与作战水平, 可谓无坚不摧、无城不下; 另一方面, 也向对手明白昭示, 东北野战军在任何情况下, 都敢于攻打任何城市和堡垒。由此可见, 装备有大量火炮和爆破器材的东北野战军, 已与往昔 “小米加步枪” 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更非十年内战时期、抗战时期可比。无论是武器装备, 还是军工生产, 抑或是后勤供给和弹药基数与消耗, 东北野战军远远超过关内战场友军, 这也是其首先胜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以野外村落伏击战斗为例:

1946 年 2 月 13 日晚至 14 日晨, 奉林彪命令, 东北我第 3 师第 7 旅并指挥保安第 1 旅第 1 团、第 1 师, 在沈阳西北之法库县境内秀水河子, 通宵夜战, 全歼敌第 13 军第 89 师第 266 团全部、第 265 团第 1 营、师属山炮连、汽车连, 毙、伤 500 余人, 俘副团长以下官兵 900 余人 (11) 。此战, 系东北野战军第一次全歼敌军整团建制的伏击战, 意义重大。战后, 林彪在发给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电报中称:“此战的战斗组织是很好的, 胜利甚大, 但我伤亡亦重大 (约 800 人) , 打破内战、抗战任何一次夜战的激烈程度 (从山东、华中的范围内说) 。经过此次战斗, 数月来战略战术思想上的怀疑, 均取得不约而同的一致认识, 证明过去敌集中兵力攻锦州及阜新时, 我不与敌决战, 是一个无形的重大胜利。否则, 今日局面甚狼狈与困难, 更加确定了在战役上仍应采取待敌分散、以少胜多的原则, 在战术上更确定了夜战的原则。不过经过此次胜利后, 敌士气下降及我本身条件逐渐改善, 故今后打仗是可以较过去放手一点了。” (12)

**1946 年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2 日, 东北我第 4 纵队集中 8 个团, 在辽宁之宽甸县以西约 35 公里之新开岭地区, 全歼号称 “千里驹” 的半美械化装备之国民党军第 25 师, 共毙、伤敌团长董显武以下官兵 2100 余人, 俘敌师长李正谊、副师长段培德、黄建庸 (在押送途中逃脱) 、第 73 团团长李公言、第 75 团团长赵振戈等以下官兵 6200 余人 (13) 。此次战役, 锻炼与培养了部队英勇顽强、死打硬拚的战斗作风, 全军充分认识到了集中兵力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一方针的正确, 思想上树立起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信念。**同时, 为日后参加诸次保卫临江战斗, 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 能始终保持部队高昂的士气, 灵活机动地歼敌, 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1947 年 1 月 7 日中午, 东北我第 1 师在长春以北之张麻子沟一带雪地设伏, 经过两个半小时战斗, 全歼自九台县出援之敌新编第 38 师第 113 团第 2、第 3 营及山炮、装甲车各 1 个排、汽车 14 辆, 另有九台县保安团 2 个中队。此战, 因事先截获情报, 干净利落消灭精锐之敌 1 个团的大部, 是为东北冬季严寒条件下的野战典范。

1947 年 9 月 14 日至 22 日, 东北我第 8、第 9 纵队和热东军分区部队在热河之建昌县的梨树沟门、杨家仗子等地, 先后歼敌暂编第 50 师第 2 团全部、第 1 团一部 1000 余人, 暂编第 22 师主力 3000 余人, 第 49 军第 79 师 (辖第 235、第 236 团) 、第 105 师 (辖第 314、第 315 团) 及军部工兵连、特务连等计 1.17 万余人。这一胜利, 首开东北秋攻战役胜利记录, 给刚刚走马上任的国民党东北 “剿总” 陈诚以当头棒喝。

类似于上述田野外村落之间的伏击战例很多, 这是因为东北腹地广大, 国民党军占据着主要城市和交通线, 一旦离开据点落入伏击圈, 往往难逃遇伏被歼的厄运。

诚然, 我军也不是每仗必胜。最为刻骨铭心的是 1947 年夏季发生的四平攻坚战, 林彪亲自指挥东北野战军, 举全力攻城与打援同步进行。从 6 月 14 日至 29 日昼夜攻击, 反复争夺, 情景惨烈, 部队伤亡愈万, 仍未最后拿下该城, 只得撤围。如此白热化的战斗场面, 几乎各纵、各师都遇到过。每逢阵仗, 指战员们犹如脱缰野马, 冲锋陷阵, 势不可挡。大战成军, 硬战成名, 恶战则名扬四海。东北野战军无愧为 “东北猛虎” 称号, 虽带满身硝烟, 却能傲视天下。

国民党军以 “接收主权” 名义调进东北, 也绝非一般的部队, 包括号称五大主力的新编第 1 军、新编第 6 军, 以及建军历史较长并久经战阵的第 13 军、第 52 军、第 60 军、第 71 军等部, 全部或者部分装备美械, 加之空军掩护, 战斗力较为强悍, 非等闲之辈。因此, 战场形势往往瞬息万变, 看似胜券在握, 可是往往实际结果却相反。所以东北野战军与强手劲敌过招, 既考量着前线指挥员技战术水平发挥程度, 也考验着部队平时作战训练状况, 而在实战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缺陷, 表明各部队的战斗力确实存在着某种差异。一支能征善战的野战军, 必定是经历过千锤百炼而成的钢铁之师, 亦即作战风格独特、技战术水平成熟, 从而能够压倒对方、击败对手, 一战而胜之。

像南满四保临江战役, 部队日夜辗转于冰天雪地、长白密林之中, 致使非战斗减员——冻伤严重, 仅小荒沟一仗, 即冻伤 400 余人。诚如肖劲光在给总部负责人信中所谈到的情况那样:“部队被服、鞋袜、手套至今未补充齐, 冻伤多于枪伤” (14) 。在这种艰难环境下, 南满第 3、第 4 纵队始终坚持内外线作战相互配合, 屡屡挫败敌军全面进攻计划, 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 改变了双方军事力量对比, 其所谓的 “王牌军”、“常胜军” 都成了败军。最后决定性一仗, 即是在红石镇围歼敌第 13 军第 89 师战斗, 仅经过 10 个小时激战, 以极小代价全歼敌第 89 师、第 54 师第 164 团, 生俘副师长张孝堂、副师长兼政训处主任秦世杰以下官兵 7800 余人, 毙、伤敌团长以下官兵 660 余人, 仅师长万宅仁和 2 个团长以下 400 余人逃脱。敌我损失对比为 25:1。战后敌第 13 军军部检讨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该师新兵太多, 训练机会太少。辽东地形险峻, 天候恶劣, 连日作战, 进度疲劳, 影响精神体力。该地区友军连续失利, 使匪焰嚣张, 且匪军有装备与我相等之 3 个师, 故精神、物资均处优势。天候不惯, 地形不熟, 加以判断处置之错误。” (15) 无论怎样, 该师遭到毁灭性打击, 对敌影响比秀水河子之战更为严重。

南满野战兵团则在频繁战斗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逐渐形成了敢打大仗、恶战、硬战的硬朗作风及作战原则, 切实提高了战斗力, 积累了攻坚战、运动战、游击战、步炮多兵种协同作战等诸多方面的经验, 为日后战略大反攻, 打出南满部队特有军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 北满野战兵团为配合南满作战, 求得吸引东北国民党军全部注意力, 连续发动四下江南战役, 不断出击长春以北之德惠、农安、九台一带, 作战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由打敌 1 个营、1 个团, 到打敌 1 个师、1 个军; 由攻克村镇、作坊据点, 到攻坚较大兵力据守的县城街垒; 由不讲究技战术打莽撞仗, 到经常性总结战斗经验教训打 “巧” 仗, 摸索出一整套技术含量很高的作战方式方法。如“一点两面” (围攻战术) 和“三三制” (步兵班战斗队形) 新战术, 系初到东北的山东、华中部队总结锦州以北几次与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连续作战的经验教训提炼而成, 首先应用于秀水河子战斗, 取得良好的战场效果。此后, 前方总部每战必提新战术要求, 在全军大力推行之。四下江南战役结束后, 鉴于遭遇战情况较多, 总部遂提出猛打、猛冲、猛追的“三猛战术”, 并将其列为部队战术教育两个重点之一。而每打完一仗, 除了主官亲自撰写战斗详报和总结之外, 还要专门开会研讨, 认真分析经验教训, 尤其是缺点教训, 对于提高战术水平大有益处, 这成为东北野战军的一个优良传统。

东北野战军 1947 年夏、秋、冬季三大攻势, 根本扭转了东北战局, 完全掌握了战略战役主动权, 想打哪里就能打哪里。这一时期作战的明显特征, 即是大多数战斗发生在城市巷战, 客观上要求正确选择进攻路线、保持攻击队形, 合理配置火力纵深, 以期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损失, 一些新战术随即应运而生。如 “四快一慢”、“三种情况”、“四组一队” 等步兵基本战术, 与前述战术应用一起构成组合型攻击力度, 犹如无数支铁钻头从多角度旋进城市各街区。

除军事素质上过硬之外, 东北野战军同其他人民军队一样, 始终保证党指挥枪、保障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 全体官兵保持高度执行力和旺盛的求战精神, 成为区别国民党军队的根本标志。

纵观国共对决关外 3 年, 双方都倾力投入了能够独挡一方的统帅及精锐之师, 国民党军甚至一度推进到松花江边, 占有大半个东北, 最终反被对手消耗掉实力, 只能龟缩于主要交通线和大中城市据点被动挨打。东北野战军不单止住了四平保卫战失利的局面, 南拉北打, 反败为胜, 并高举全国五大战略区最先胜出的战旗, 返身回师关内, 彻底颠覆了内战天平。

壮哉, 东北野战军; 勇者, 关外铁骑

引自

论关外铁骑——东北野战军

唐洪森

知乎用户 麦瓜 发表

别听一些高赞假模假式的瞎掰。什么三野爱搞或搞过密集冲锋。还历史的真实?扯呢。

中国军队自己反省的密集冲锋与大众理解的密集冲锋是两码事。

三三制确实是四野的招牌,在 1950 年未必推广到全军。

但别忘了,那张著名的反三角进攻阵型摘自美军报导的长津湖战役。三野部队用的就是这个战术。

第二,任何现代军队都有 “散兵线” 概念,即使不叫三三制。

人挨着人的密集冲锋?在鸦片战争时,僧格林沁的大清马队都让三段射的英军给屠光了。那还是跑得快的骑兵。那时还没有机枪和现代炮兵。

现代军队密集冲锋?集体板载自杀么?

但我军的战史和战役战斗总结中确实反省 “密集冲锋”, 这又是怎么回事?

因为散兵线,三三制等各类战术的原则是:

士兵拉开距离尽量不让一发炮弹炸死两个人。

这种战术动作面对日军,国军的掷弹筒,迫击炮时,和低密度的机枪火力时,同样的战场空间,可以投入更多的战斗小组。

但这种经验遇到美军的超级火力密度时,冲锋就显得密度太高了。

懂了么?在面对国军时可以投入排级单位散兵线冲锋。而面对美军只能是班级冲锋 (多波次小密度)。除非出其不意或把对方火力打崩时 (火力网尚未构成或已经摧毁)。

这才是我军反省密集冲锋的真正所指。所有现代军队讨论冲锋密度都是在散兵线的前提下。

而一群只听字面意思的文人还以为我军真的搞过赵括们心中的密集冲锋。

我军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还经常自责用了” 人海战术”,但那哪里是非春既坏们宣扬的人海战术?

电影里用人挨着人的外行理解的密集冲锋,恐怕首先是文艺兵宣传干事们瞎理解,然后就是廉价的影片效果弄得专家也让步。其实不密集冲锋也能拍出气势与效果的。只不过有些难度。

具体到长津湖这部片子,既然大家没有想到人海战术,没有被带歪,那冲锋场面瑕不掩瑜,就不必苛求了。


高赞这帮鼠标拿四野贬低三野战术水平的行为纯粹是粉圈文化流毒。

抗美援朝我军单次损失最大的战斗是砥平里战斗。恰恰是四野嫡系打的。战场上尸体就几千具来不及收走。(中米双方数字略有不同)。

而米军宣传中国用人海战术的典型就是四野打的砥平里。

四野一直以三三制冲锋,但持续了一整夜 (波次多,所以伤亡大)。并不是战术有问题,而是我军火力密度强度与战斗目标不匹配。(反省的时候当然还有情报失误,我军几个师编制混乱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就是火力代差下硬啃)

任何其它军队打成那样早崩了。而我四野将士冒死一波波突击。实在令人泪目。

此次战役后主席下令以后不许以歼灭美英军整团为目标。改为零敲碎打牛皮糖战术。(我军几个师往往啃不动包围圈内米军严阵以待的一个团!我们打的是如此逆风之仗)。

另外,李奇威的磁性战术,在防守阶段时就借鉴砥平里。

所以,纵观抗美援朝,志愿军基本上不存在大的战略战术问题。只存在火力,后勤,陆空立体战的代差。


我军在武器后勤有代差的情况下是如何战胜美军的?

简化回答就是靠:

  1. 水银泻地般的小股穿插渗透。
  2. 渗透后重新聚集也好,不能聚集也好都能形成有效战斗力。

一个军可以拆成团营连排渗透穿插。渗透中不散成一盘散沙,全世界恐怕只有解放军做得到。

渗透后又能汇成有效战斗力。班排能汇集成团时,就是团级战斗力,汇集成师时就是师级战斗力。抗美援朝中经常有不同建制单位的志愿军临时统一作战。

不能汇聚时,也能有蚂蚁咬大象的恐怖战力。云山端掉美军团部的就是一个连队。

最经典的就是解放军在辽西走廊干掉廖耀湘的西进精锐兵团。完全是一场乱仗。

解放军不怕打乱仗,这与教员支部建在连队上调动每个战士的主观能动性有极大关系。每个人都知道为什么打,怎么打。

知乎用户 华语科幻网​ 发表

@胡军

还是得胡大侠解释一下了

首先:阵容里面有兰晓龙和王树增,所以军事情节不会离谱的太过分。

其次:反面典型太极旗飘扬,正面典型三八线,名气都很大。三大导演肯定都知道,及时不知道舆情分析团队,点映反馈,内部审核都应该有内部人员建议才对。

再其次:连长的指挥位置确实不对,脸上根据红旗,哨声指挥部队不仅仅是四野的专利。有部八十年代初的比较火的长篇小说《献礼》,是讲华东一只部队从驻扎某地抵抗腐蚀到攻岛作战的,连级单位就分的很细,连长甚至排长带着旗号手指挥各个分队作战。所以九兵团战术再糙也不可能糙成这样

知乎用户 无间寻欢 发表

不请自来,昨天刚从影院出来。电影立项就关注,昨天下午去看了,说实话,看完对电影的感觉是恨铁不成钢。电影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不怕大家骂,就说几句,只代表个人观点。

优点,屁股没歪,但也仅此而已,虽然是最大的优点。

说下缺点,说的是电影的缺点。抗美援朝相关史料,国内国外的本人都有涉猎,对志愿军战士崇敬万分。

说实话,电影完成度赶不上战狼二,讲故事都讲不完整。

四个字演员出戏,整个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社会小青年,出征途中要跳火车,战场抗命,就算要表现年轻战士的成长,这剧情也尬的要命。

剧名长津湖,开头拍感觉想学大决战的手法,结果力有不逮,双方高层全拍成了游戏 NPC,还不如用旁白简洁明了。

主线不明。啥都想讲,啥也没讲好。就和小学生写作文差不多,流水账,没有重点。真正到长津湖就拍了一个无力吐槽的歼灭北极熊团。北极熊团那是美军一等主力,打了几天几夜,怎么可能是电影中表现的半个晚上啊。电影中的感觉就是歼灭一个连排级单位。

没拍出基层指挥员的能力智慧。除了雷排长阻击战展现了指挥能力,连长指导员营长都是直接一线搏命,一点没表现这些基层军官的指挥水平,战前研究,战中指挥,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绝不是无脑拼命。搏命那只是到了弹尽援绝万分危机,要都电影中这么干,早都牺牲了,那还打什么啊

人海冲锋。说实话无力吐槽,长津湖战役有集团冲锋,但是那和电影中的人海冲锋是两码事,前面埋伏的时候只交代了一个连,一个营,冲锋的时候密密麻麻至少几千人,冲锋完了几千人又消失了,又只剩一两个连队。那么密密麻麻的冲锋,真当美国人的重火力是吃素的,真当美帝是纸老虎啊,和太极旗飘扬半斤八两五十步笑百步,让人抓狂

莫名其妙的结尾。结尾莫名其妙出来杨英雄和冰雕连,前面没有任何交代,后边就突然出来打个酱油就没了,Why?

名不符实。剧情和剧名关系不大,感觉就是点了满汉全席,结果只上几个家常菜。

糟点太多,真对不起英烈和票价。

个人来讲,豆瓣 7.6 太高了,这片子最多就是 6 分,这还有感情分在里边

其实要拍好也简单,压根不用瞎编剧情,就按照军史选个好故事老老实实拍,只要有诚意,超过这个随随便便

恨铁不成钢,意难平啊

看完电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啊,

知乎用户 比尔海特八世 发表

辟个谣吧,九兵团加速进军投入朝鲜战场,和张东荪的情报没有任何关系。

理由很有趣,远东美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元帅(菲律宾)五星上将麦克阿瑟阁下既不想听到中国强化干预朝鲜战场的情报,也拒绝承认任何相关情报的真实性。

麦克阿瑟在越过三八线之时,华盛顿就在反复联络麦克阿瑟,要他确认中国干预的可能性,即使是中国政府的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召见印度大使明确发出战争威胁,麦克阿瑟也夷然无惧,发表了 “有史以来最大屠杀” 的言论。

当联合国军接近中朝边境时,华盛顿再一次找麦克阿瑟确认中国干预的危险性,麦克阿瑟宣布中国干预的机会已经丢失,美国不再卑躬屈节。

所以当大量相关情报涌入 GHQ 案头的时候,美国特务们发出了这样的哀叹:我们把情报送进了聋子的耳朵里。

最后情况荒诞到了这样的地步:美国陆军通过审问一次战役的志愿军俘虏得知了志愿军的相关情报后,他们认为中国军队的小兵不可能知道的这么多,所以这是中国的战略欺诈。

联合国军在抗美援朝二次战役前向北进军的唯一目的,就是达成麦克阿瑟阁下在 1950 年圣诞节结束战争的目标,而中国已经被五星上将阁下确认不会进行有意义的干预。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东荪不被怀疑已经变节,帮助中国进行战略欺诈就不错了。

九兵团加速投入朝鲜战场,完全是因为中国方面不断修改战略目标和战役企图的结果。

在入朝前,军委一共预计了三种可能的结果。

  1. 驱逐美军,恢复北朝鲜。
  2. 在边界线以南维持住一条战线。
  3. 被赶回来。

争取 1,确保 2,避免 3。这就是志愿军的任务。

但是渡江后志愿军很快发现联合国军已经完全散开执行占领任务,没有保持有战术意义的作战状态,于是修改战役企图,决心趁此良机通过实施战役穿插来一举歼灭联合国军。

但是由于志愿军没有完成战役展开,战斗很快发展成为一系列短兵相接的乱战,战机已经丧失。

于是彭德怀决定实施战役欺诈行动,丢弃破烂武器、释放俘虏、散步假消息,声称一次战役只是为了保护边界而进行的预防性行动,诱使美军再一次向北进军。

既然二次战役的战役企图已经修改为全歼美军,那么手头的六个军不够用,就需要九兵团快速到达来加强实力。

这才是第九兵团加速的真实原因。


长津湖之战的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原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八、第九纵队。

这三个纵队均参加过围攻碾庄的战斗,什么表现自己查查就行了。

再说一遍,把那么多人都堆到长津湖是宋时轮的过失。不过既然已经堆了那么多人,不放出去冲锋,留在后面当冰雕吗?

长津湖之战一个月前,东野五纵一个军就在长津湖以南黄草岭完成了阻挡美第十军北进的任务。

展开一个军就够用的战场,展开了两个军,想不密集,也不可得。

你的迫击炮炮弹百分之七十不爆炸,你的掷弹筒投射的手榴弹被人叫震撼手榴弹,你的步枪枪栓一不当心就冻住了拉不动。

你不冲上去拼刺刀,那就还是当冰雕。

知乎用户 文暮 发表

当然是艺术加工,

以下是我军在解放战争和九兵团在上海战役的冲锋照片,

不是三三制,部分时候也有队形较密的情况

这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这是电影

101 之问:上面这是谁的部队?

知乎用户 阅思​ 发表

当然是拍摄需要。

我建议无论是军迷还是 “对军事有所了解” 的朋友都不要太较真,只要不是太离谱,主要看剧情。

譬如这部剧用巴祖卡打战斗机就突破了离谱界限,我看到那一幕第一反应是 “编剧莫不是战地玩家?” 平河举起巴祖卡那个瞬间特写还兼具了红警 2 苏军防空兵的形象……

但即便是这一幕,也是让战斗机标识弹投弹成功了再坠毁,也就是打不打下来不影响后续发展,一个彩头而已。

说起这一幕我还有个问题,轰炸机群投弹不是应该第一架判断时机,后面掐秒表跟投么,第一发都投出去了转移信号弹还有意义吗,或者夜间作业不同?

至于坦克肉搏,我唯一的感触就是 “冷锋又来啦?”

如果较真,还是之前说的,步兵战术我不懂,射击我懂,除了极少数电影,世界上绝大部分电影的枪械射击部分都是扯淡。

但这不影响我二刷了《长津湖》,即便眼看着万里第一次接触手枪,就能在激烈搏斗后,用单手姿态干掉一名五米外的移动敌人………

反正我做不到,打过一万多发也做不到…

知乎用户 lqfewe 发表

专业上的不懂不说,说些观众的正确观影方式。

当片子拍得好的时候这是为了镜头感适度改编,当片子不好的时候这就是创作团队基础太差胡编滥造。

这句话不是开玩笑,作为普通观众就应该这么理解。

开头时美军飞机看起来间距过密,我当时就在想这不怕有一架突然失控导致全军覆没吗。

结果到了另一个镜头仰视角,人家清清楚楚的几个 v 字形在不同高度飞着呢,所以之前明摆着是为了压迫感制造视差。

战术方面在过乱石地的时候说过以 464 前进 (是这么说的吧),说明是有战术的,这就使得最后冲锋的时候我把不理解归咎为了自己不是专业的。

不是就不是吧,过于专业的也没必要都弄明白。

当然,当一部电影漏洞百出时该质疑、喷的时候还是要的,比如《金刚川》。

如何评价电影《金刚川》?

(佛了,这问题居然不能匿名)

知乎用户 共产主义斗士 发表

主要是电影拍摄需要。

一战时期的密集队形冲锋,给观众的画面感更具冲击力。


这部片子拍的一般,也可能是我期待值太高了。

我军的一大特点就是不打呆仗、不怕牺牲,片中把不怕牺牲体现的很好,但是不打呆仗却是一点也没看到。

彭帅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也没体现出来。

宋部为何在缺乏后勤的情况下突击入朝的背景也没交代,这背后涉及到美军动向主要是美 10 军、美军第一次战役失利、第二次战役的战略决策也没体现……(最近 b 站、抖音说的张东荪间谍案,是 1949 年的案件,跟抗美援朝战争没什么关系)

千里和万里的人物刻画还不够,故事线有点纷乱,岸英烈士的形象也塑造的不够完美。

感觉拍摄太粗糙、太仓促了,可能也是因为疫情带来了负面影响。


说完缺点再说优点,总体观感比金刚川好看,把我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形象刻画的比较全面。

其次,在疫情影响下,如此短的时间拍出大制作,实属不易。

吴京、胡军、张涵予等人的表演可圈可点。


有点遗憾,我个人认为完全没必要 3 位导演。1 位导演足矣,故事选择拍成史诗级的战争大片电影,或者个人视角的英雄主义电影,或许更能让观众有满足感。

总体观完全片,给我的感觉就是意犹未尽,仓促结尾。

知乎用户 计算中的上帝 发表

长津湖的战斗场面还是很浓的港片味道…… 花哨动作不少,实际上没展示出什么战术的东西。

仔细看看,很多地方都有港片决斗的痕迹。

到了最后的海边戏,更是看不下去了。实际上追击到新南的 26 军自己已经耗尽了最后的力气,长时间没得到补给,人员配置散乱。不可能出现片尾那种一片红旗衣服齐整的情况。同时这里布景上也没有还原新南,可能时间和钱确实不够了(或者说没花到刀刃上,比如前面仁川这些场面其实特技过多了)。

知乎用户 老妖 发表

真按战场上的疏散阵型拍,镜头里就没几个人了,或者人就很小了。另外,即使真到了战场上,步兵阵型也是受地形限制的,有的区域没有足够面积让你散开,又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拿下阵地,那就不得不密集了,否则形成不了足够的火力优势。

知乎用户 丁钰杰​ 发表

1、只要你尿过裤子,即便是特殊偶尔的情况,你之后也严肃改正了,而且你未来的成就和这毫无关系,但是只要讲你的故事必须讲尿床,不然就是不真实。

2、你在自我检讨中说了尿裤,但到底是尿了一点还是尿了一夜,我们不知道,你也没有举具体的证据证明你其他时候没有尿,所以我可以自动理解为你尿了一夜。

3、我讲故事是需要适当的艺术加工,听故事的无法理解走到地方,再解开裤子,方便完要洗手这样的复杂操作,所以为了展现,我只能用尿裤子的方式来讲。

4、你自己讲的案例不可信,第三方更可信,即便他们和你有仇而且有编造的前科。

以上。

知乎用户 江湖未归 发表

说到战争场面效果,看看《北纬三十八度线》是咋表现的。

这场面它不壮观吗?不能看吗?为何非要人挤人的冲锋。拿朝战当冷兵器试验场呢?

真的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长津湖》人员太密集的问题没得洗,那密集度,怕是《太极旗飘扬》看了都汗颜。

不过,相比全片的叙事节奏和叙事重心这些问题,人员密集都不是啥问题了。

知乎用户 张麻子 发表

怎么可能是真实战术,说这是真实战术的人一定是在抹黑志愿军,因为就连 1937 年的国军都干不出这事来。

七人制步枪组在展开散兵群后,覆盖面积约为 20*45 米的长方形,平均间距为 6-7 米。机枪组排头兵和步枪组排头兵的距离约为 30 米。《新步兵操典草案》(1937)

如果有人非要说志愿军是照电影里那么冲的话,那我只好顺从他了。。。

知乎用户 一枚明粉​ 发表

影视表达和实际战争场面就不可能一样。

影视是一门镜头艺术,讲究构图,战争场面要有气势,步兵冲锋最好规模,炮兵轰击最好集中,最好可以坦克对战,勇士对决。

现实战场,讲究的是胜利。炮兵可能很隐蔽,阵地有真有假,步兵冲锋可能也是东一块西一块,也可能趴在哪等时机。至于再强的单兵在集团作战中,也很容易被一个班给殴死。

知乎用户 键史查询台 发表

没看过也不会去看;不懂 1400 年前的战争也不懂 1700 年后的战争,也不打算去弄懂。

知乎用户 黄鹤登仙费文伟 发表

这里是剧本问题,没有体现志愿军在 27 号发动进攻受挫后,宋时轮陶勇转变了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的思路。被围困在新兴里的北极熊团隶属于美第七师,战斗力较差,意志力相对薄弱,本来就是相对孤立的部分,这种密集的冲锋应该还是符合先歼灭弱敌的真实状态。至于三三制战法,我没记错的话,电影里说的是 “前二后四”。

让我受不了的是,电影长津湖抹黑了第一功臣陶勇,不是陶勇改变作战方案,亲自到一线指挥部队和美军血拼,长津湖战役硕果仅存的战果都会大打折扣。长津湖战役就是一场惨胜,完全没有完成原来既定的歼灭敌精锐陆战一师的计划。

总的来说这片子内核太差了,几个导演磨合不太行,没能做到慢工出细活,看上去是临时拼凑出来的半成品。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所各自表达的内容是割裂的,没能很好的兼容,本片想引爆国庆票房的企图心还是过重了。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反而是电影一开始伍千里回家看家人、然后紧急被召入伍的系列戏份,感触真的很深,基本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及抗美援朝的深刻意义——这里或许是陈凯歌的手笔。后面的动作戏估计是徐克和林超贤的内容,plus 版本的《红海行动》。

要么就像国产的《大决战》,苏联的《解放》那么史诗性;要么就要像西方的《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那么强调个人动作表演并同时具备思辨性。但是《长津湖》这部电影企图心太强,想兼而有之反而没拍好,视角太多了,具体战役里双方高层和将领的战术博弈几乎没有。你要拍宋时轮陶勇 (实际上弱化了这俩) 就少拍教员和毛岸英;你要用伍万里伍千里做故事线,那就不要拍杨根思,搞一个片花就行了;如果拍了杨根思、冰雕连和教员,那就按传统那一套史诗类型的来,把整个战役层次、细节都讲清楚,比如《大决战辽沈战役》就是珠玉在前。

几个导演不兼容,剧本内容涉嫌杂糅,导致了整体观影效果的不愉快。看来国产电影里,《大决战》系列、《高山上的花环》、《上甘岭》等作品怕是无法再复现了。

这篇电影的定位估计主要还是给青少年和大部分兔友小粉红看的教育片,对于那些真正应该被教育的资本家狐狸、老虎和狼,怕是没啥效果。

气人。

知乎用户 永乐大帝明成祖 发表

首先,我要先说一下,密集冲锋在二战到五十年代都还出现过许多有效的战例

以下内容全部和谐

知乎用户 雷导​ 发表

长津湖水库战役!年轻的新中国给年轻的美国人上了一课!

知乎用户 韩韩 发表

天天纠结于三三制,都魔怔了吧。

这是电影。怎么好看怎么拍。

可能我对一些人的理解能力还是高诂了或者说我对一些人对电影的鉴赏能力高诂了,我说的好看,并不是说全片没问题。

就长津湖这部片来说,制作方是想在个人英雄主义和国家情怀 2 个方面都有所平衡的,所以只针对提问的这个冲锋镜头是不是有问题,就战争片来说,冲锋镜头能用 “群像” 的方式来体现那是很有艺境的。能更多表现出英雄个人形象。

且不说漫威美队或复联这类片中常用这样的镜头。某些人很喜欢打了 9 分的拯救大兵瑞恩中也一样。或者前几年的高分战争片血战钢锯岭也是一样。凡是能用上这种镜头的都是主角团啦。

总结,也许这类镜头不真实,但这就是镜头语言的需要,也就是这样冲锋更好看。

喜欢真实的,建议你们去看记录片或一些完全不想着赚钱的非商业片。

知乎用户 心灵的列车 发表

对观众来说,176 分钟的时长转瞬即逝,无论是开头的祖国大好山河,还是中后段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都体现出了国产优秀电影的气质。

他们说得都没错,《长津湖》在电影里所反映出来的真实,可能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但当年志愿军先辈们面临的,远比电影里要艰苦得多。

如何买到 9.9 元电影票,全国特价电影票优惠券怎么领取?

这支特辑名叫《步兵之王特辑》,在真实的历史上,确实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我中国军队在全世界都有了 “步兵之王” 的美誉。

许多军盲都喜欢把三三制挂在嘴边,这些人看到《长津湖》中的密集冲锋后,就会说电影不尊重历史。

如何买到 9.9 元电影票,哪些全国特价电影票怎么来的?

实际上,三三制是由东野创立,而第九兵团是华野的队伍。华野刚刚进入朝鲜的时候,还不会熟练使用三三制。

还有,志愿军的密集冲锋不是人海战术。按照兵力来说,志愿军的确比美军人多。但是,抗美援朝不只是我们和美国人打,志愿军面对的是 17 个国家的联军。

密集冲锋是因为志愿军擅长穿插作战,哪怕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敌人迅速分割包围,所以在敌人眼里,一直都是志愿军人多。

电影的最后部分,出现了志愿军站在海滩上欢呼的画面,一些观众认为这一段不符合逻辑,因为志愿军站在海边,必然会受到美军舰艇的回击。

如何买到 9.9 元电影票,哪些全国特价电影票怎么来的?

然而,历史上的长津湖的确出现了类似的场景。

知乎用户 鞍灭 发表

《长津湖》预告片出来的时候,我就说过这事儿了

即使是华野还没学习三三制,也不可能如此密集,仿佛星际争霸中的虫族一样

估计中国导演中,就没有一个人,敢把三三制拍到影视作品的,我是说金刚川之后的国内影视

为什么国内导演拍抗美援朝总喜欢用虫族式冲锋?

知乎用户 无影 发表

拍摄需要,力求画面感更让人觉得真实震撼。真实战术在美军回忆的资料也有说明。

志愿军的步兵在战斗中是不太可能得到自己多少炮火支援的,伴随步兵的志愿军炮兵只有少得可怜的弹药,因此只能靠丰富的战斗经验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尽可能隐蔽接近到手榴弹投掷距离,然后突然投出大量手榴弹,紧接着发动猛烈冲击,以此战术打垮对手。夜幕是这种战术最好的 保护伞,志愿军的士兵们能利用夜色风雪掩护,隐蔽接近公路上的美军。志愿军最大的敌人是严寒。部队毫无寒区作战经验,冻伤减员异常严重,大大超过了战斗减员。就是在这样情况下,还一再成功突入美军阵地,但都因火力不足,冻伤严重,不能于当晚解决战斗,天亮后遭到美军凶猛的反击又不得不一再撤出。美陆战第一师确实是美国军队中最为凶悍的部队,西方人内心的荣誉与尊严,促使美军士兵也战斗得异常凶猛顽强。为对付志愿军近战,美军不断向附近发射照明弹,将战场照得如同白昼。他们用加兰德步枪和勃郎宁自动步枪、机枪、M3 冲锋枪等构成密集的近防火力圈,拼命开火阻挡志愿军浪潮般的突然进攻,大口径机枪和迫击炮配合坦克拦截远处不断运动接近的志愿军散兵线。美军士兵后来称这种不间断的拼命齐射为 “疯狂时刻”。一些美军的机枪由于整夜都在连续射击,在零下 40 度的气温里也打得滚烫而产生 卡壳。美军炮兵迅速展开牵引榴弹炮对周围山地上的目标开火,用炮火配合飞机将志愿军可能隐蔽接近的地段反复的 “犁”。美军依仗强大的火力压制四处冒出来的志愿军进攻部队,很快稳住了战线,争取时间建立自己的袋形防御阵地。即便是美军精良的武器装备在严寒中也麻烦不断。有些枪支被冻住撞针瞎火,车辆熄火,稍不注意发动机水箱就被冻裂等等。

十个小时连续的战斗使美军的 武器也达到了使用的极限,黎明时分,一些机枪发生卡壳。部分美军携带的弹药也快耗尽,志愿军的攻势却仿佛没完没了。“只要美军火力稍弱,四处就响起冲锋号和哨声、喇叭声,又冒出凶猛进攻的中国人和横飞的手榴弹”。一些美军士兵祈祷剩下的弹药能撑到天亮空投的时候。长津湖全线整个晚上都在猛烈的交战,第一夜战斗打成了胶着状。在夜间的战斗中,经验丰富的 美军发现志愿军比瓜岛和 冲绳的日军更难对付,那些曾令美军胆寒的日军敢死队只是些刻板冲锋的呆瓜而已,尽管狂热和气势汹汹,但很多缺乏战斗经验,用机枪一下就能扫倒大片。而志愿军步兵却冷静和老练得多,遇上扫射就迅速卧到,利用地形不断跃进,有时候一个班集中火力也不容易打中不断运动靠近的 志愿军步兵。美军上尉斯比尔描述 “我们飞机和大炮的火力是相当强的,经过几十分钟压制的轰炸与轰击之后,满以为敌人的阵地一定已经被摧毁了,而且飞机的侦察也向我们证实这一点,但是当我们的步兵向前冲锋夺取敌阵的时候,却遭到密集的机关枪与手榴弹回击,我们真不明白敌人那边是怎么回事” 整个 28 日白天,美军都在设法打通被截断各部阵地。

美军指挥官们意识到遇上了 “极其强硬的对手”,美国空军的文件也记载:中国军队是亚洲的一支游击军队,来自农民的士兵每天只吃很少一点口粮就能作长途行军。他们的士兵在 中国的多年内战中已经习惯于夜间行军、作战和昼间隐蔽了。中国军队善于偷偷摸摸行动,受过高度的训练,而且生活简朴,是联合国军地面和空中部队很难对付的敌手。

知乎用户 机智的蟑螂精 发表

历史上的密集冲锋是为了集中突破。

电影里是漫山遍野密密麻麻茫茫多人海,跟集中突破没有半毛钱关系。

与真实战术不知有何相干。

知乎用户 iiwy ruin 发表

再密集的密集冲锋,也不会做到整营整团人均间隔一米往上冲。

再密集的密集冲锋,指挥员也不会让自己的士兵冒着完整的环形工事机枪往上冲。

再密集的密集冲锋,也从没有迎着坦克往上冲。

再密集的密集冲锋,也不会士兵都冲到山脚下了,后面的反斜面迫击炮还没停。

硬伤就是硬伤,密集冲锋不是一窝蜂往上冲,栓动步枪冲机枪你以为这是索姆河?

知乎用户 狼行天下 发表

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就不要关注专业范畴的内容了,根本没有,老百姓文化水平不高,太专业了没必要,他们能看懂的就是立场和情绪,只要有这些就足够了,在他们眼里就是好电影了,主旋律电影本质上就是爱国教育,真实不真实不重要,让爱国脑残粉看得爽才重要。

知乎用户 宋鹏飞 发表

遭遇战,伍仟里舍指挥位置不顾,带着十几个兵去突突突,我是不知道他怎么当上连长的

韩东君跟美帝山头的机枪手 1v1 不知道喊老雷迫击炮支援

可以说导演完全没有部队成建制作战的概念


围攻 31 团之前没有掩蔽部也是瞎拍,要是没有挡风设施靠那 3 个土豆早就全冻死了。

我军最不缺的就是困难情况下的主观能动性。掩蔽部防风壕雪屋都不挖,说明主创明显不知道淮海战役里 27 军围困过陈官庄


其实遭遇战最大的 bug 是——“它根本不应该发生”

按照电影逻辑,27 军从集安入朝,7 连自东向西朝志司移动,志司 / 联合军指挥部莫名其妙的跑到敌人战线后面去了

铁路运输这么重要的事情,志愿军的火车会停在旷野里吗?朝鲜那么多隧道干什么吃的?照电影那个拍法,中朝运输力量早就被炸光了

知乎用户 妖叔 发表

十多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接触过一个志愿军老兵,当时他就已经 80 多岁了,农村户口,身上衣服有些破烂,看出来很贫穷,如果现在建在,他应该 90 多岁了,可惜当时老兵没有留下姓名,说的部队番号我也没记住,从他那里我知道了长津湖打的很惨。

他是他们营活着回来的十几个人之一,所以对打仗的事不想多提,我好奇追问,他才说了一些,我记得当时他是这样说的。

他所在的部队每人给 5 颗子弹,其余的去战场上去捡,当时就是后勤不行,只能保障这样。

天冷,很多人都冻的走不了路了,还得趴在雪里,所以听到冲锋号后,就是往上冲,哪里有火光往哪里冲,美国人扔的汽油弹把天都烧红了,大家就往刚烧过的火场里冲,宁可被烧死也不想被冻死,那时已经是人的一种本能。

冲在前面的部队一会就没了,美国人的炮火特别猛,等到他冲过去后,脚下都是残肢断臂,穿着薄棉衣的战士被炸的开膛破肚四分五裂,在寒冷中能看到人肉升腾起的水蒸气,那都是人的血液尚未凝固时冒出的热气。

但凡美国人炮火和轰炸犁过的山头,找一具完整尸体都难,而且美国人都是远程攻击,我们只能冲到跟前打,不然没得打,在冲的这个过程中,都得拿人命往上堆。

对于真实的战场形容,老兵就一个字:惨!

惨到现在的影视工业无论怎么进步,都无法还原的真实感,真正的人间炼狱,当然,这句话是我加上的。

所以老兵想法很简单,活着回来就是赚,不给国家添麻烦,这也是很多志愿军老兵隐姓埋名的重要原因。

至于什么三三制,老兵没说,当时我对长津湖战役的概念也不如今天这样关切,所以问的不太多,也不想揭太多老兵内心的伤痛回忆。

我问他怕不怕死,老兵说,说是人都怕死,但冲锋号一响,什么都不怕了。

老兵家境贫困,个子不高穿着简陋,身上还有伤,走路有些瘸,看过去就是一个苦了一辈子的老农民,或许因为长期贫困,他说话甚至有些谦卑,回忆死去战友时眼里充满悲伤。

只有一次他的眼睛亮了,他眼神坚定的对我说:我们就是要消灭美国人的,美国人武器再好,我们也是要消灭他们的。

和老兵那次谈话给我触动很大,但我那时对英雄二字的领悟不如今天这样深刻,否则无论如何会打听到他个人信息,现在回想真是遗憾。

因为有上一代人付出的鲜血和生命,我们下一代人才能享受今天的和平。

长津湖战役多么惨,只能脑补,我随便贴几张长津湖战役的历史真实影像,看看美国人的恐怖火力吧,哪怕他们是在狼狈的逃跑路上:

可以看得出,电影诚未欺你,最后贴一张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的脚:

他仍在坚持用这样一双快要被截肢的脚追撵着世界上装备最好的军队,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知乎用户 我的回答都是胡说 发表

一群人说三野没三三制,没有三三制就得挤一起吗?

新兴里战斗模范连,这是我认为的电影原型。

1950 年 11 月 27 日 16 时,27 军 80 师 239 团 2 营 4 连,按命令要求沿铁路及其以南山地,由东向西搜索渗透,从任务性质来看,他们也是一支穿插连。

不久他们发现几处明火,估计 1100 和 1200 高地是美军的前沿阵地,1100 高地也是电影里穿插 7 连要抢占的地方。

24 时四连到达 1200 高地山脚,连长李昌言命令 8 班向 1100 高地搜索前进,查明敌情后,令 2 排率 4 班控制 1100 高地,指导员率领 1 排摸黑进至 1100 高地山嘴,歼灭山嘴美军,指导员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连长率领 23 排继续前进,发现一处灯火通明的独立房屋,连长判断这是一处营以上指挥部,于是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机枪手火力压制,5 班 6 班左右包抄,美军警卫连被打乱,大部分被歼灭,团长被击毙。

在这次任务中,4 连三次分兵,第一次占领高地分了一个班,第二次指导员带一个排清理山嘴,第三次各分一个班左右包抄。接触的美军人数也不多,只有警卫连。4 连干掉北极熊团部后,又乘胜干掉了炮兵阵地,缴获榴弹炮 12 门。说明即便跟着团部的炮营,跟团部驻扎都有点距离。

为什么?

朝鲜的那山地挤不下啊。

为什么要这么拍,因为有些人镜头里没有个千几百人,就拍不出排山倒海的气势啊。看英雄没,密密麻麻,如山如林,多有气势。

补充一下

连长李昌言说,他们用了三角战术,欢迎和他对线。

知乎用户 Stela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里隐隐约约有了抬杠的迹象,火药味也起来了,这合适吗?如今的知乎就盛产编故事和杠精?我认识几个工地管理员,不行给你找个工作发挥特长吧。这个回答的评论区保持住啊,一定要和谐,控制情绪,不会好好说话的话就别怪我挂人了。


电影上确实夸张了,也可以说如今的影视剧中战争场面鲜有不夸张的,有的甚至把这种不顾史实光凭臆想的操作称之为 “大场面”。《太极旗飘扬》我就懒得贴了,毕竟这是敌方视角,抹黑我军很正常。这里我要点名批评的是《我的战争》,我国的电影活活把我军进攻拍出了一战的味道,照这个打法,好家伙,全军出击吗?照这个场面安排,第一次战役没打完,首批入朝参战的几个主力军就全部损失在敌人的火力面前了。

但话说回来,尽管影视剧很夸张,我军到底有没有密集冲锋呢?

入朝参战的我军部队来自各个山头,即四大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兵团,还有部分改编之后的国民党起义部队。拿三野和四野来说,两个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都是彪炳史册级的存在,麾下王牌部队都有自己的特点,刷经验的对象虽然都是国军,但对手不一样自己的打法也会有区别,这跟将领的指挥风格也有很大关系,部队自身也会有独有的气质。相比较如今动不动就说的三三制,三野进攻时队形本来就很密集,战法上用粗糙来形容基本是这个意思,当然,把我军指战员的进攻队形非搞成电影里那种挤地铁的密集度实在没有必要,但 9 兵团参战部队在战后总结中也确实有提到过这个问题(防杠备注,杠精退散),既然说了,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不过没有影视剧里这么夸张而已。有质疑的话,我可以拿资料(在后面已经贴出来了)。

有知友在这个问题中也回答了,9 兵团 3 个军都参加了淮海战役围歼黄百韬兵团,在攻击碾庄时损失也很惊人,18 平方公里范围内,双方伤亡 12 万,名副其实的血肉磨坊(7 兵团和美军的火力又不在一个层次了),后来损失太大才用土工作业的战法尽量缩短攻击距离,最终达成了战役目的。

三三制,四快一慢,一点两面等战术是四野的打法,并不是我军所有的部队都是这样。

我军是一支善于学习和变通的军队,从理念上是很现代的,但这不代表我军不会吃亏,不会打败仗,谁也不是神。重要的是如何改变,如何扬长避短。譬如林总 1934 年任红 1 军团长时,曾在《论短促突击》中提出过,“突击部队的第一线的战斗队形,应当采用以班为单位并列的战斗群,或排的并列战斗的队形,应当避免用大队伍走一路前进的行军队形、密集队形的集团冲锋,应在第一线展开优势的兵力,以期一举决战。”

当然了,四野的来源也是我军各个部队,有晋察冀,也有新四军,还有山东八路,还有各路游杂武装,以及改编的国军,等等。当年东北人民自治军中装备最好、战力最强的是黄克诚大将的新四军 3 师,后来亮剑云山的 39 军前身就有 3 师的影子,如果没有去东北,这支部队未来也是华野的一部分,但为何两个野战军的打法颇有差异呢?原因还是很值得玩味的,四野粉和三野粉都很多,为了避免抬杠这里就不展开了。

另外,通过我军的战后总结及经验教训,长津湖战役 9 兵团损失惨重,即使排除非战斗减员伤亡仍很可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还是很多的,我大致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点,不妥之处大家可以补充。

一,我军基层军官有身先士卒的传统,尤其是连级以下军官伤亡率高,一旦军官和战斗骨干损失,我军并不是超人,部队很容易脱离掌控,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继而在战斗中迅速溃败。

二,我军初次面对绝对合成火力优势的敌军,准备不足。27 军 81 师在战后总结中承认对美在作战观念及指挥上转变不足,对美军战术特点的研究、教育部队是不够的。实际的进攻和防御中,我军均出现了这种问题,27 军 80、81 两个师在新兴里围攻美军 RCT31 时损失过大,20 军用美军的战报描述在柳谭里和下碣隅里几乎被摧毁,整个 9 兵团亦是如此,除了第四次战役中 9 兵团出动了加入长津湖战场较晚损失较轻的 26 军之外,20 和 27 军被迫在后方做长时间休整,再次出山已经到第五次战役了。

三,部分连队和军官有恐美症,战斗决心不足。60 师 180 团在总结 1328 高地阻击战失利经验时提到,“…… 部分干部丧失斗志和不负责态度,…… 六连连长自入朝后即产生悲观情绪,投入战斗时毫无信心…… 六连政指在情况紧张时…… 自己退至一排阵地,畏缩不前”,“…… 四连连长产生严重恐美病,自己不掌握部队,而将一个排要五连副连长去反击,自己身躲防空洞里”,“代营参谋长到达六连阵地,三天未去检查六连之阵地,在 1328 高地被敌占领时,也不报告情况,也不组织部队反击,而借故身体不好,擅自至营包扎所休息。”

四,战术层面的火力展开时机把握不够,暴露过早,容易被敌军直瞄射击和空中打击摧毁,后续战斗中无法压制敌人。

五,技术兵器,主要是炮兵不注重射击安全,经常被敌军重点打击摧毁,关键时刻无法为我军提供火力准备。

六,仓促进攻时不重视侦查,不注重队形展开,不注重依托地形地貌的掩护进行隐蔽机动,达到迫近作业的目的。27 军 80 师 238 团两个连在攻击新兴里时迂回敌人侧后,却误把美军两辆坦克当成了房子,由于毫无防备,队形没有及时展开,在美军坦克集火下,两个连队瞬间全灭。战后清点烈士遗体,这两个连的官兵整整齐齐的倒在地上,伤员也都冻死了。26 军 77 师 230 团 2 营夜间攻击下碣隅里美军临时机场,误把美军的坦克群当成指挥部,美军 4 辆坦克集火志愿军步兵,同时协助防卫机场的两辆 M19 双联 40 毫米自行防空炮也赶来助战,2 营连续发动 4 次攻击均未奏效,几乎全部损失。两个小时之后志愿军攻击部队损失殆尽,不得不撤出战斗,后来美军的统计是 26 军 77、78 师仅在临时机场西北面的京下里便战死 1200 人(战后清点遗体),而美军的损失为死 20+,伤 90+。

七,步炮协同不成熟。27 军 81 师在总结中专门提到,我军炮兵火力稀疏,如不能集中使用效果更差,步炮协同不能因为炮兵怕打到自己人就不敢做精确火力掩护,炮兵要根据步兵的攻击动作适时调整攻击目标。炮兵干部最好要去步兵指挥所,及时研究协同问题。


20 军 60 师在咸南战役 (长津湖战役就是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役中的咸南战役) 的初步总结中的一些内容,具体为 60 师 179 团乾磁开出击战总结。

20 军 58 师 173 团 3 营 9 连攻坚下碣隅里西北小山头和大洋桥失利总结。

20 军 58 师 172 团 9 连东山攻击战总结。

但不要认为原三野的志愿军有这个问题,20 军 59 师 177 团 2 营在西兴里阻击战时,也对美军的攻击特点和规律有过总结,问题同样存在,如果志愿军有美军的一半火力和后勤的零头,那么成建制留在长津湖的美军将相当可观。

27 军 79 师 235 团柳谭里战斗总结。

27 军 81 师战斗总结。


最后贴一个视频,1927 年反奉战争,也被称为国奉战争。在 B 站上这个视频的原版被删了,后来有个视频截取了一分多钟配上音乐非说是热河抗战。但视频里奉军的军衔,军服,还有白俄炮兵,怎么可能是东北易帜后的国军呢?大家可以留意并感受一下当时正规部队一窝蜂似的冲锋。

另外,这个视频是实拍,我很佩服摄影师的勇气。你在里面可以看到突然倒下的士兵,呼救的伤兵,还有炮弹落下后炸飞的躯体,以及战斗结束后的收容队。

1927 年国外记者拍摄国奉战争

知乎用户 ming wu 发表

国外电影人海战术就是黑,国内人海战术就是视觉需要,有你们这么双标的吗?

知乎用户 jinchen 发表

即便是所谓的 “集团冲锋”、“人海战术”,师团营连排也是层层分解,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这是三位导演理解的大规模战争场面。

三位手头上的电影,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大场面,对于战争大场景的理解和掌握肯定是硬伤。

知乎用户 小五 125 发表

老美那边也有关于《长津湖》的纪录片,反正就差点给老美包圆了。如果老美没有制空权,以及先进的各种武器,他们是不能撤出去的。严寒天气对双方都是极度的考验,客观上志愿军意志要比他们强很多。老美撤退的时,也有几天没吃没喝,没有补给,就是丢盔弃甲,带不走的全扔了,含美军死亡的尸体。当然由于弹药的缺失,美军也会去尸体上找弹药,实现自我补给。

知乎用户 泰山顶上一青松 发表

拍摄需要。

人类技术还不足以完美展示现代战争。

假设一个连是 150 人,5 个排,每个排 5 个班,每个班 6 名战士。

想象一个 400 米的标准操场,尺寸大概是 100 米乘 200 米,上面放 150 人是什么感觉。

再想象一个同等尺寸的不规则山头,放上 150 人是什么感觉。

知乎用户 耶和 发表

无三三,不打仗。

步兵三三,

坦克三三,

飞机三三,

航母也得三三。

高达三三,

哥斯拉三三,

复仇者三三,

歼星舰三三。

看电影好看就行了,电影是艺术作品,不要用电影里的细节去和现实对比。想要真实,去看纪录片。

不知道你看复仇者的时候有没有去想这些问题,都那么高科技和魔幻了,还他妈的拿拳头打来打去,有病么?你问过这问题么

知乎用户 禽牙 发表

现代战场人的视野范围基本看不见几个人,按实拍 imax 那么大的屏幕上可能有两到三个士兵在冲锋,还是远景。观众可能会先疑惑自己在看啥,然后闹着要退票。

知乎用户 源头活水 发表

因为主创根本不关心真实战争是什么样的。我本来希望看到志愿军高超的配合,团结的集体,灵活的战术战法。结果这片子就是主角开挂… 我们不是拍不出细腻真实的战争片,红海行动就拍的非常好。战斗场面显然也是本片的亮点,但是主创拿一堆特效和手撕鬼子应付了事了。其实拍接近真实的战斗肯定会更感动人,更能让我们理解先烈的伟大。

知乎用户 无枪 发表

先放个回复

高赞

@维尔托 · 索米

的内容基本来自于这几本的,嗯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实际上呢,还是有问题的

密集冲锋≠电影里表现的那个样子,密集冲锋≠电影里表现的那个样子,密集冲锋≠电影里表现的那个样子,重要的问题说三遍,不知道高赞答主是否有下面那套《蒋军步兵战术手册》,看看基础步兵战术超级烂的烤馒头,是怎么发起步兵集团冲锋的,步兵集团冲锋绝对不是电影里的一窝蜂——实际上,如果采取航怕镜头,集团冲锋的步兵整体应该成一个梯形,短边对敌,长边两侧布置支援火力,所以说电影里那玩意看看得了——这电影集群冲锋就是堆人,对着一排谢尔曼集群冲锋那一幕让人尬的一逼……

即使是高赞举得那几个栗子啊不例子,其实也可以说道说道比如这个

长津湖之战发生的主体就是 50 年 11 月下旬到 12 月,整体与我军入朝作战也就一个月上下,全军对美军火力密度,火力纵深打击能力都存在 “不了解,不清楚” 的情况,在解放战争中,三野很难面对烤馒头集团 75 毫米及以上火炮的攻击,仅有的炮弹也得省着点用,就举一个炮兵上的例子。内战前夕新 38 师的师炮兵配置是整个内战期间最豪华的,包括 75 毫米折叠榴弹炮(统称 75 山炮)24 门以及 105 炮 12 门,这种敌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才有,孟良崮的 74 师(嗯,3 野啃的最硬的骨头之一了)连自己的重榴炮营都留在临沂了没上山,三野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应对那些这种程度的火力——与其说面对美军动辄 155 口径的大炮成百上千发弹药使劲砸的土豪劲散的不够开,不如说拿打国民党的老经验去打正牌美军造成的新问题,以此来论证存在人海(甚至不是密集冲锋)是不恰当也不正确的,在谢有法关于 77 师未能完成战役目标那个里面就有例子——部队把出发阵地设的太靠前,部队指挥涣散,攻击命令下达后不按期执行,轻敌等,甚至出现了一个连直接被对面炮兵盖了的情况,这已经不存在攻击时散不散开的问题了。

所以说,高赞论证这个是理论与实际的问题,其实真心说不上,九兵团也是三野百战之师,断不会按电影里那个冲法,连一点防炮意识都没有。

回到题目,电影里就是为了拍着好看,其实没啥内容,远远用不着为这玩意洗白。

知乎用户 海雨 发表

让陈凯歌吴京这样的人拍长津湖,就说明本意也没想赞美志愿军。

他们瞎拍,观众瞎看就行了。

没有讨论的价值。

知乎用户 mao guhoo 发表

谈战术一定要看环境和场景。

强调一下,电影里这个总攻场面是

——夜战!夜战!夜战!

夜晚作战的特点是,远处看不见敌人,看见的时候距离已经很近了。

长津湖的夜战,根据美军自己的描述,就是四面八方都是冲锋号,哨声,喊杀声,以及少量炮火的闪光。根本不知道从志愿军哪个地方来。假如你是美军炮手和机枪手,你朝哪里瞄准?!不瞄准乱打,你自己会因为持续的火光而暴露,首先成为靶子。

其实前面雷公伏击战那一场已经把志愿军夜战特点展现得很充分了。等照明弹过去,利用夜色隐蔽接近,集中人员和火力突击冲锋。夜战冲锋中根本不管什么阵型,关键是要快,要坚决。

还有人谈什么三三制,拜托那是白天,夜晚你啥都看不见,怎么数人头。而且人员一分散,冲进去人都找不着了,美军可不怕单挑。

接敌后,近战中美军火力完全无法发挥,也根本未经历过这种作战样式,很快被志愿军打出了心理阴影。之后多年,美军的夜视装备研发一直是重中之重。到海湾战争时,得益于微光和红外等先进夜视装备,夜战反而成为美军的强项了。

所以,密集冲锋不是问题,不是什么九兵团不懂三三制,而是夜战就应当这么冲。如果一个指挥员不管白天和夜晚的差别,晚上也谈阵型,那就是教条主义。

导演拍电影为了让观众看清楚,特意让灯光师把现场照得亮亮的,结果冒出来这许多战术大神。

如果谁以为战场上也这样的,建议他半夜去野地里跑个几公里,或者在关灯的篮球场上个篮试试。

知乎用户 张浩 发表

长津湖里总共两场战斗,第一场遭遇战,第二场歼灭北极熊团。第一场战斗给我的感觉相当惊艳,美军表现相当强悍,反应很迅速,发现我军狙击手后立即组织重机枪压制,攻入室内后惨烈的肉搏,直到最后一人被消灭才把塔炸了。强悍的敌人看起来就是过瘾,这是我感觉最好的战斗场景。超过了红海行动。

第二场战斗,进攻人群过于密集,这没的洗,就是导演失误,没有第一场专业,我当时在想那么密集的冲锋遇到敌方重机枪咋办?结果神奇的发现冲锋沿途居然那么多沟能藏那么多人,敌方重机枪前面刚好有掩体能让冲锋的志愿军躲藏,一下子能塞那么多人,结棍了。我大胆猜测一下这个大场面是陈凯歌拍的。有第一场战斗做对比就会觉得这个总攻差点意思。

期待下一部水门桥。

知乎用户 买机票送的​ 发表

一开始冲锋是很密集的,后来就看到各个连队轮流进入战场,六连七连九连是陆续冲锋,缩小包围圈的

两个军四面八方迅速包围切割美军,一定程度也能形成战略震慑,后面美军指挥部长官听到四面八方都是志愿军时候的表情也演出来了

知乎用户 泛泛杨舟 发表

艺术是客观事物的再现与主观情感的表现相结合的产物。

影视作品作为艺品的门类,应当与所要描述的客观事物相似,有真实感,即再现;在再现过程中,受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完全复制客观事物,但求体现客观事物的精髓,即主观情感的**表现,**不拘泥于与客观事物的完全一致。

回到该电影作品。该作品面对的是普罗大众,而普通观众对军事战术认知不深。如果过分强调客观实际,可能缺乏震撼力,从而导致共鸣效应不足。作为导演,就需要在再现与表现之间作出平衡的处理。

回顾很多战争影视作品,如果刻意地以实际战场、战术安排作为标准进行评判,都很难获得通过。

故事片不同于纪录片,它需要将多个艺术典型高度浓缩至一部有时间限制的作品,必定有虚构成分,且不可能完全将细节交待清楚。

只要是虚构的,就一定会有破绽。我们欣赏雕塑作品时,关注的不应是其刀痕、手迹,而是整体的观感、作者的意境。影视作品亦然。

知乎用户 朴德猛老元帅 发表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什么时候发动过总攻? 明明是由近到远逐次发起进攻的,先孤立敌人,再一个一个打围子,跟东北打果军的战术是一致的。从来没有搞过什么总攻,这是当时我军的实力决定的,九兵团的兵力运用达到一个极限,无法保证各部队的协调一致,这也是陆战一师能逃出生天的重要原因

知乎用户 中度酒精过敏者 发表

怎么老有那么多人讲什么三三制,阵地攻防,打个山头来个三三制是对的,省的人员太密集让敌人机枪大炮一下图图完了。打伏击也三三?那时候巴不得最密集的活力甩在敌人脸上,真搞班排进攻战术,伏击点能塞几个连?慢悠悠等人家美军摆好阵势,美军一个团的火力能打我们一个军。

当然九兵团本来就比较喜欢 “集体冲锋”,被批评好多次,但伏击这么打挺合理。要是按照我军现在的步兵火力,人人自动武器,每个班都有机枪和反坦克武器,作战时再一人背一具单兵火箭,就不用那么冲了。

知乎用户 常昕 发表

抗战剧看多了,进攻方集群冲锋审美疲劳了。

八路军 = 冲锋号

日伪军 = 万岁冲锋

蒋匪军 = 看空投手令

至于散兵线和三三制不热闹,不符合国庆档期电影的氛围。

知乎用户 王四哥 发表

开始我也纳闷,不应该犯这种错误啊?

后来我琢磨过味了,应该是故意的。

石滩穿越,讲纪律严明;

信号塔争夺战,讲战术高超;

白熊歼灭战,传播恐惧。

为什么是传播恐惧?首先悄无声息行军,其次台词告诉指挥官 “他们无所不在”,最后冲锋人山人海。这里提供的不是中国人的视角,而是希望传达给美国人或者强化美国人脑海记忆——如果与中国军队作战,将面临一只纪律严明、战术高超、无所不在、绵延不绝的大军。

这叫播下恐惧之根。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会有时 发表

解放战争打过国民党几个主力,相当于美军小微版。肯定很大伤亡。

能进看抗美援朝的,肯定是精锐,不可能对美军火力没有基本认识。

个人认为还是拍摄需要,看的时候,确实很很好看。

知乎用户 真二世明王 发表

三三制战术是我军的步兵班组战术,

发展于抗日战争时期,

成熟于解放战争时期,

大量运用于朝鲜战争时期。

所谓三三制,

就是以班为单位,

将九人分成三个作战小组,

每小组三人。

在突击时,

通常由两个小组提供火力掩护,

一个小组快速前进。

三三制的阵形

战斗小组的实际间隔依战场情况而定,

组与组相隔通常是 20 至 40 米,

人人间隔是 7 米,

这是为了防手榴弹,

每组间隔 20 米以上,

因为为了防止炮火的杀伤半径。

![](data:image/svg+xml;utf8,)

但是,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

听老兵叙述过,

真正战场上的间隔并不拘泥于形式,

而是根据地形和当时情况而来。

如果不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不就变成赵括的纸上谈兵了。

根据记载,

第五次战役因为有些战斗因为采用密集冲锋,

战士伤亡很大,

被批评过。

所以,

我军步兵阵型战术是采用三三制,

但是间隔多少是视情况而定的。

在朝鲜战场上,

志愿军将士一往无前,

无谓生死!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

让参加过二战的美军无比恐惧,

冲锋号更是让敌人闻风丧胆!

李奇微在回忆录中自述:

中国志愿军的冲锋号发自一种铜制的中国乐器,

吹响之后能发出一种奇怪且刺耳的声音,

这种声音就像女巫的咒语一般,

听到声音的志愿军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

变得勇往直前,

不畏生死,

而联合国军便会被打得节节败退。

![](data:image/svg+xml;utf8,)

剧中有一句台词,

要让你的敌人看得起你,

那才是硬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

接过先烈的冲锋号,

继续冲锋!

![](data:image/svg+xml;utf8,)

当年先辈们不远万里,

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

我们要继承这种精神,

一丝一刻都不能松懈!

吾辈当自强!

致敬先烈!

知乎用户 蛋包饭​ 发表

33 制才是真是的情况,最小战斗小组是 3 人一组。

不是一窝蜂

知乎用户 robert parker 发表

一群人说了 要真实看纪录片去

知乎用户 风起秋末​ 发表

杠精真是要不得,你想的和真实呈现的不是一回事,你在别的电影片段里面看的这个也不见得能复制。就像你写文章或者交作业有模版,自己独立写字一个也写不出来。

拍电影条件再好也是有限条件,差不多杠没完。

知乎用户 A. 鹿哥 发表

拍摄需要!

首先,我们大部分观众并非军迷,不懂军事!来看电影就是为了爽,好看,值票钱。美式大片让我们这些军迷来看,全是槽点!但是人家就是看着爽,场面劲爆!

所以,电影里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冲锋是表现我军英勇战斗的镜头,并非纪实记录片,不能苛求贴近现实。我们如果按照纪实那么镜头里也没几个人,而且都是稀稀拉拉穿着伪装,在普通观众看来,看不明白,场索然无味,拍人海密集冲锋就不一样了,一大群人,看着就厉害,让观众能看懂,我军英勇冲锋!

毕竟大部分观众的军事常识基本没有,是基本没有!!!!

知乎用户 蓬头傀儡 发表

就是一部披着战争片外衣的港台动作片,战狼 plus 版本。 爽就完了。

知乎用户 皇甫美雪 发表

真实的,甚至更惨烈。我爷爷是最早前的战斗飞行员,抗美援朝时国家惜才,当时飞行员太少太少,最后还是一百多名飞行员奔赴前线作战,死伤三分之二。中越战争回来以后爷爷不说话,不顾部队领导劝阻回了家,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心理都有问题,我爷爷也不例外,北京直接下来一批领导劝阻我爷爷回部队,当时我爷爷有功勋且有文化,领导为了让他回部队,提出让我爸子承父业,因我爸理科第一是个特别好的苗子,想提前预定的那种形式去培养。这些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的事情,我在特别小的时候问过我爷爷,冬天单薄的外套不冷吗?打仗的部队是什么样子的?爷爷有没有打过仗,他只回了一句话:不冷!后来再大一点,我聊天聊到抗美,他说你很幸福,他说都没了,我问什么没了,我妈直接把我拉走吵了我一顿。国庆刚看了长津湖,我看到冻成冰雕的英雄,想起来爷爷说的不冷,想起来他说的都没了,哇的一声就哭了。我想,他经历了抗美,经历了中越,经历了一个个战友倒下,那么多年,心理和精神上的刺激,沉默不语,他说我很幸福,是的,我们真的很幸福。如果他们不上战场,那么上战场的就是我们的父辈,甚至到我们。

知乎用户 过往 发表

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是真实的!长津湖总攻就是出其不意,要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去和美军打成一片,以防止美军空军支援对我们造成大规模杀伤!但是这个战术并没有成功,分割包围后除了北极熊团因为措手不及被攻破,其他分割部队实际上很快用坦克重机枪形成环形攻势挡住了志愿军冲锋!当然,这是对美军火力的低估,当时打过国军都以为美军比之也是强的有限,没想到真的是天上地下的差距

知乎用户 夜潘达 发表

刺刀呐?!穿插呐?!火力试探呢?!

段奕宏和吴京(以演员名字指代角色,下同)两个连长,打仗之前即没有上级团长营长告诉他们怎么配合,谁担任主攻,副攻,佯攻,穿插,预备队。。。

于是两个连长也没有和下属交代作战目标,策略,方法。大家就像洪兴陈浩南那样进去砍人就对了。。。

给大家看看战例里,我们是怎么把 “夜战 近战 白刃战” 我军三大法宝,配合主攻佯攻穿插使用的。

顺便教育一下 “穿插 7 连”,你们和黑社会不一样哦。

知乎用户 遥想当年少年勇​ 发表

苏蛙蛙与遥公对曰

苏蛙蛙:多日不听公语甚困

遥公:抗美援朝时,夜晚我军几千上万人潜伏前进到距敌阵地 100 米位置,然后冲锋号响起,各部政委指导员在阵前指挥交通:“大家别急,每人间隔 5 米,每三人组间隔 9 米,每班间隔 20 米,按顺序按批次冲锋,不要拥挤等前面的人走到规定距离后面的人再冲锋……”

第二天棘背龙,大冷先锋米如松,骑士还有基蛙蛙一起去医院看望下巴脱臼的苏蛙蛙

-—————— 摘自《遥说新语》

知乎用户 Wilson 与 Edwards 发表

知道的是志愿军打美军,不知道的还以为贝当指挥凡尔登战役呢。

知乎用户 hbczHg 发表

纯粹是导演的锅,据我所知,上一个搞这种人挨人冲锋的,在索姆河一天报销了五六万人,而志愿军面对的美军,火力对比一战可是成数量级增长的。

三野的基层战术确实不如四野,从解放战争时期三野就比较喜欢搞密集冲锋,但是问题是密集冲锋的密也不是挤地铁一样冲锋的密法,在美军的火力面前可能人与人间隔两米,三米,就已经算是非常密集的冲锋了,按电影这个密集程度,第一排人牺牲之后后面一大群人都得绊倒,还冲个球。我只求导演让战士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间距好不好

知乎用户 age 发表

看着那么多人喷,我们可以知道

这片子很不错,值得一看啊

知乎用户 Blackberry 发表

感觉电影里冲锋阵型确实太密集了,如果玩过人间地狱等等仿真二战游戏,这个密集程度一挺机枪可以造成很大的压制与伤亡。当然电影这样拍有可能是给观众造成一种震撼的场面,突显 “他们到处都是”。

不过这部电影很明白的讲了志愿军为何而战,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赢得对手的恐慌与尊重。比某个戴帽子背手的 “大” 导演拍的好多了(八百那边拍的还行,一到防空炮那里,就黑社会兄弟情 + 反战,我寻思反侵略者难道还要给侵略者磕头???建议屁股割下来移植美国)

结论:冲锋拍的有问题,该骂,说了才会改。但是如果用这个完全否定整个片子,甚至否定这个片子表达出来的,以后片子应表达的价值观,那就要警惕了。

我写这个回答是因为想到了我自己的事情,小时候犯了错,挨训时倘若爸妈说错了一些细节(比如打碎了一个碗说错成了两个)我就会以自己站上风的态度反驳我爸妈,当然吃了板栗饭。不能因为一支旁支长的不好就把主干给砍了。

知乎用户 兮幂熙熙 发表

肯定是拍摄需要,再密集的冲锋也不可能像电影这么密的,电影这么密就典型的自己挤自己了,你想集中火力?然而密到电影这种程度,已经快人挤人了,都保证不了 3 米内 2 个枪并排输出,绝对适得其反,反而该有的火力都打不出来的,别说美军,这么密冲国军都是找死,一亿人不够打的。

当然,电影这么拍我是理解的

知乎用户 墨趣 发表

这是个电影并不是纪录片,好一群可爱的观影人

知乎用户 黄色风信子 发表

我觉得是否因为必须混合作战,要是没打在一起,敌军飞机一来,肯定打不赢,只有打混了,才能防止

知乎用户 充满问号的文字 发表

电影需要而已,你看血战钢锯岭,最后美军冲锋,那密集程度也不必人海差。

知乎用户 望远 发表

客观评价,导演和剪辑的确有提高空间。其次,打下碣隅里机场的时候确实是围着冲,有值得反思之处,但更多是当时情势下的需要,“全歼一个师”,这是有明确的指示的,作为战役目标,加上武备的明显劣势,只能这么打。

多希望那些牺牲的先辈都笑着走回国内,这一场较量,让我们这辈人来!

知乎用户 杨梅四季春 打包 发表

说说主旋律的片子吧,又怕被二极管说屁股歪

那就真的不评论剧情上主角的群 BUFF 是否合适

但是在 M2 重机的 12.7 面前转身肉垫救队友,队友还能哭的出来。

雷公带走标识弹的时候航弹描边也不说了,但牺牲那一段可是航弹直命啊。

坦克对轰….. 算了不说了

手雷航弹的杀伤效果挺薛定谔的。。。

我爷爷是援朝的前线,援越和自卫反击后方某军队医院外科主任。什么是战争?他们从火车旁边跑的时候才是战争,那才是航弹。 坦克炮和迫击炮开过花的坑里是能躲人的。

但是作为主旋律的片子,就宣传效果而言,我绝对不否定他的让大家知道援朝战士的流血牺牲和震撼程度让大家产生的爱国之情。希望以后主旋律从《金刚川》往上看吧,我现在已经觉得金刚川很合理了

知乎用户 水口牛​ 发表

11 月 30 日夜,大雪纷飞。27 军集中两个师 5 个精锐团的兵力,并使用全军所有炮兵,围攻新兴里的 31 团。这次补充了弹药,并用新团替换了之前损失较大的团,还把作为后备队的两个最精锐连队都派上去了。

知乎用户 水之静​ 发表

这分数给特效和吴京、胡军。其他真的很难说好,这场战役我军战士因为几乎没有供给,没有吃没有穿,没有重型装备,完全相当于送死的打法,牺牲巨大。可是影片没有展现出来,4.4 万人冻死难道没有引起一些思考?现代战争 “后勤” 多么重要!可是影片也没有展现出来?只是一味表现我军的英勇和美军怎么狼狈逃亡。(其实美军武装到牙齿,完全不是 “纸老虎” 啊!)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不需要表现本来就是事实,这部主旋律难道不应该更多表现这场战争的惨烈和惨烈背后的原因及思考吗?

所以所谓国产战争片的天花板,仅仅是特效吧?

知乎用户 风中奇缘 发表

免费的网播剧《功勋》李延年,更加真实的反应出了抗美援朝,反映了我军胜利的根本

知乎用户 Zalda 发表

明明是高地攻坚战 硬是拍成山谷围歼战

明明是试探攻击查清火力点 硬是瞎扔几个手榴弹就直接冲

明明是环形防御 硬是拍成野炊营地

明明是以连营单位驻守高地组成防御圈 硬是拍成整团挤一起

高地防御最重要的就是扔手榴弹 不好意思 没有

防御圈外铁丝网和雷场 不好意思 没有

高地反复拉锯争夺 不好意思 没有

突围不等于逃跑 被包围突围是要交替夺取高地作为前进阵地 光逃跑 鬼都跑不出去

长津湖战役就是包围与反包围 突围与反突围的战役

在前一点我军做的很好

但很不幸

后一点我军做的很一般

包围敌人不代表胜利 防敌突围和阻敌增援才是

知乎用户 cool 丶林 发表

先说结论:电影的导演对 “漫山遍野都是人” 的理解出现了错误,战术队形中的 “密集阵型” 也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小学的时候看过一部纪录电影,名字叫《较量》,给当时的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里面有大量朝鲜战场上的真实画面

“《较量》影片以大量生动确凿的事实和鲜为人知的史料,其中不乏弥足珍贵的战场纪实镜头,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各次战役的全过程”——百度百科

随便截取志愿军进攻时的画面

看了里面的画面你就会明白,根本不是什么大场面的需要,而是导演的认知不够

想象一下,漫山遍野的战士以从山坡上冲下来发起总攻,那样的场面不壮观不宏大吗?不比人推人人挤人的场景更有冲击力吗?

如果拍这样的场景的话,根本用不着动用多少群演就能营造出布满山坡的效果

而当年在战场上,敌人总是描述 “漫山遍野都是中国人”,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而如果导演只见到过、只能想象到商场抢购、上下地铁的 “密集人群” 的话,拍出来的效果应该就是电影里拍出来的那样……


电影《较量》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部纪录电影,很全面,也不枯燥,我小学就能看进去了,虽然当时不怎么看得懂

知乎用户 marsly​ 发表

如果按真实行军冲锋拍摄。

吃瓜观众:喵喵喵?几万人参与拍摄的电影你就给我看这三三两两的人?说好的大投资大场面呢?骗人!差评!

知乎军事专家在现实中毕竟是少数,况且这些专家还大都不买票。讨好你们,人家怎么挣钱!

知乎用户 所念皆星河 发表

我爷爷就是第二批入朝的老兵,81 师 241 团的,看到一些评论好心酸呀!忽然间感觉他们付出不值得!

知乎用户 文刀 发表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期的对以美军为首联合国军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这些经验都有哪些呢?

1,志愿军作战不像电影里那样,一个挨着一个,堆在战壕里,而是分成若干个战斗小组,分散配制,与敌人纠缠。在战斗时,当敌人轰炸或炮击阵地时,大部分人都撤到合适的位置隐蔽,阵地上只留少数观察哨,当轰炸和炮击一结束,隐蔽的部队再迅速冲上阵地,阻击敌人,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极大的减少己方的伤亡和消耗对方的弹药。

2,学会了充分利用夜战。由于种种原因,志愿军的阵地也有可能失守,志愿军就会利用夜色的掩护,敌人的炮火优势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反击,将白天丢失的阵地又重新夺回来,像是晚上派出小部队袭扰敌人那可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拿手好戏,经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以至于敌人说到:“月亮是属于中国人的”。每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联合国军都要睁着一只眼睛。因为只要一想到在夜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的潮水般的进攻,到处是喇叭声和闪着寒光的刺刀。他们就会如做噩梦一般惊醒。

3,部队纵深梯次配备使用。在朝鲜战场上大兵团阻击战中,都是采用纵深梯次配备的方法,阵地上少摆兵,阵地后多屯兵,根据战局的需要,随时支援前线阵地,以最大限度减少敌人密集火力对志愿军的杀伤。

4,步兵班三三制进攻战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八路军缺乏重火力,没办法,指战员经常命令部队,以密集队形冲击日军的坚固阵地,结果常常是阵地打下来,可是部队却伤亡惨重。林彪针对这个情况,根据 “一点两面” 的原则,提出了三三制战术。这一战术在解放战争逐渐成熟起来,后来写进我军步兵训练大纲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到大面积使用,发挥了战术制胜火力的作用。

5,冷枪冷炮,零敲牛皮糖运动。在上甘岭阵地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神枪手和神炮手。比如神枪手张桃芳。用一杆老式的莫辛纳甘步枪,在很短的时间内,狙杀了两百多名联合国军士兵。 让敌人阵地上的士兵谈之色变,后来称上甘岭为狙击兵岭。以表示对中国狙击手的敬畏。这种积小胜为大胜的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6,坑道战和假阵地战术。为了尽量减少伤亡,降低敌人火力优势带来的损失,志愿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结合战场实际,创造了许多新的办法,比如设置假阵地,故意暴露,让敌人持续轰炸,消耗弹药。 还有把在抗日战争中用到的地道战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后来的上甘岭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等等

7:反斜面战术 + 坑道群战术

8:近战接敌,尖刀穿插战术

知乎用户 飞云希望 发表

我是通过之前那位华裔美军刘先生的系列文章了解的长津湖战役,图文并貌,写得很生动。

在那个系列文章中,描述我军对美军 31 团发起总攻时,临门一脚确实有点伤,损失太大了,几个连损失惨重,以至于收尾阶段兵力不足,无法收获最大的战果。

知乎用户 云中老道 发表

前面的人员密集冲锋,挡住了后面人的射界,火力不能持续,简直就是活靶子!

知乎用户 碧海君魂 发表

拉开散兵线一个镜头里面可能只有几个人。电影毕竟是为了大家伙看,不是军事教学片,大方向没错就行。

知乎用户 卡拉什尼科夫之力 发表

肯定是表现手法啊,因为美军肯定不会等你追到家门口再撤退,都能看到美军船只了,正常人谁会把撤离安排的那么紧凑

知乎用户 gxly69​ 发表

如果根据历史发展来说,密集冲锋是真实存在的。(至于是不是在长津湖战役发生,这个只有当事人和史实记载为主了,但是发生在朝鲜战场是可以肯定的)

因为只有存在大量战损,才发展出 333 之类的战术布局。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早期为什么会出现密集冲锋的战术,其实和部队经历相关,抗战结束以后,才逐渐形成的编制化部队。在获得战斗经验的历练是解放战,对战的是 “国党军”,这些军队武器装备等等都是优势,缺点就是战士士气不足,手握精良武器,但是缺乏战斗意志很多时候。

部分看到密集冲锋部队,就缴械投降或者四散逃窜了,让初期经验以为,人多就能把对方 “吓倒”(密集冲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火力集中,前提是对面没有重型火力(火炮等),可是对于美(联合军来说可能唯一不缺的就是火力),所以密集冲锋让战事初期的我们吃尽了苦头,损失了不少有经验的优秀战士等等)

最后战术布局演变,几乎都是以 “分散” 为主,就是避免美联军,密集火力减少战损,其中最经典的就是 333 布局,能有不错的火力,又有分散性质,又能通过替补让人产生错觉(很多个 3 人小组冲锋,形成密集心理压制)。

知乎用户 社会主义好青年 发表

都是导演们的 yy 罢了

我军在对印作战时都出现过由于轻敌导致一个连在冲锋时由于队形过密遭印军一个机枪阵地杀伤 30 多人的战例

面对装备到牙齿的美军还搞电影里的人海冲锋就是给美军送人头的啊

知乎用户 田地 发表

这种冲锋一战的时候有过,法军一天阵亡了六万人,差点哗变,抗美援朝时候的美军火力不会不如一战时候的德军吧,志愿军要是这么冲锋需要多少人?长津湖战役一个月 30 天,一天六万,所以志愿军需要牺牲一百八十万人。

知乎用户 先致其志 发表

说实话,战争场面拍得真不如《功勋》。

《功勋》里我志愿军战士有有勇有谋,既有舍我的牺牲精神,又有机智的战斗技巧,各种配合,协同,善于保护自己,打击敌人,让我看得非常投入。

反之,《长津湖》中让我看得恨不得砸了电影院,多少战士都是这么白白牺牲的,艺术加工也要考虑观众的感受!

《长津湖》电影是很好的,但导演确实缺少深入研究,还是那种爽片硬刚的港派手法,这值得批评。

知乎用户 DR.H 发表

能不能别圆了,就是送死。哦,看了乘风以后你会觉得还可以

知乎用户 妖莲珞 发表

首先声明,这是部值得二刷三刷的好电影

这片子其实不合理的地方问题蛮多的,但是『基本符合史实』以及『部分为了艺术再创造』和『艺术夸张』,我觉得这些问题都算是瑕不掩瑜。

毕竟作为观众要的就是看的爽看的开心,在这个基础上能学到一点知识、接受一下爱国教育,我觉得是很不错的

知乎用户 石头城 发表

小范围战斗还行,大兵团作战拍的不好,没经验

知乎用户 繁星 发表

感觉是拍摄需要。

象跨过鸭绿江那部电视剧,服装、道具都很符合当时的情况。初期战士们拿的都是三八大盖,后期基本都是波波沙冲锋枪。

电视剧、电影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象黄继光扑枪眼,有短时间好多战士中枪的镜头,再展现英雄义无反顾扑向暗堡。

知乎用户 彼岸 发表

这下彻底说不清了,包括我和我的父辈乘风篇章里,有很多正面集群冲锋的场景,也不躲避,不是说我们的烈士怕死,但是这种死法不是很傻嘛,又要被人说咱们是人海战术了。其实我们靠的是智慧和勇气。。。没了这两样,不是僵尸嘛。

知乎用户 小西瓜 发表

我就怕有一天,中国人说起抗美援朝,不提指战员战术战略层面碾压美军,不提志愿军执行力层面碾压美军。只会认为抗美援朝是靠志愿军不怕死冲出来的。单单一个英勇无畏,真的赢不了美国人

知乎用户 米格​ 发表

剧组有个专业术语,叫做画面的饱满度

知乎用户 白雪所染 发表

拍摄需要,反正我在电影院里看得确实很痛快。

在真实战场上的话,如此密集的阵型,哪怕换春田之类的步枪,一排齐射也能射倒一片。雪仗打过没,往往都是这样的密集阵型,一打一片。换成机枪,每分钟成百上千发地泼水,不知道要泼倒多少

知乎用户 越努力越幸运 发表

不会如此密集的。

知乎用户 leeom 发表

我就特别好奇,看电影你们讲真实,真实战场又没上过。就硬 keep real 呗。

拍摄出来整个战场要最小几百平方公里,来来来你从围个 20*20 的圈跑跑看,拍出来全是小点你又认为拍的不清楚,拍近了就哪几个人不尊重历史。

别杠了。长津湖的纪录片和分析视频搜搜就能找到,搁这看个电影找真实感来了,那你让纪录片去干啥 (¨̮)。

真特么好奇。

知乎用户 Nora 发表

不知道,别问我,不想看战争片,别问我,能屏蔽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拜自媒体所赐,很多人已经被打入了 “志愿军绝对不可能是人海战术” 的思想钢印

对此我提两点意见

战场上能否达成战略目标是最重要的,用什么战术是其次的。

多读书

知乎用户 爱祖国 发表

除非是打落水狗和追击败退敌军,不然脑壳进水了才会这么冲锋。鹰酱火力覆盖最喜欢这种智障了

知乎用户 mason meng 发表

事迹感人,导演丢人。还是等新一代导演吧,这还不如管虎呢

知乎用户 阿清 发表

战术不是死板的。首先志愿军当时人数是绝对优势,但是火力不如美军,其次志愿军是突袭不是正面进攻。所以最优的选择就是一堆人冲进去,跟敌人混在一起就赢了。

电影里面美军机枪的发挥也只是局部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旁边就是志愿军,美军的榴弹炮更是就没用上,火力优势根本没发挥出来。所以这么打不好?

什么分散队形都是无奈之举,是因为碰不到敌人。能碰到他人数还占优,啥都别想了,肯定是冲上去

知乎用户 MAGIC 发表

如果敌人密集冲锋我们乐于收割,别为导演找什么视觉效果的理由了,因为仗根本不是那么打的,人再多有子弹多么?

知乎用户 NaOH​ 发表

你们看看美军,连一挺 M2HB 都没有

M1919A4 放在最明显的射击塔上,基本上没打几枪就一发迫击炮端掉了

剩下的美军唯一能依靠的掩体,是油桶,一打就炸,剩下的还是帐篷,一炸就烧

这种情况下,美军手里的步兵轻武器是无法面对志愿军的密集冲锋的,稍微形成火力,那手榴弹、迫击炮就全招呼过来了

那这种情况还赶时间,想都不用想,肯定是集中十倍兵力围歼,密集冲锋在所难免

后面美军利用 M46 稳住了阵型,让志愿军付出了重大代价,坦克可不是迫击炮就能解决的了

知乎用户 开开心心的生活 发表

是为 l 了保证火力密度。。。。。。。。。。人少了冲进去才是靶子呢

当时距离那么近,快速冲进去猛烈开火才是第一位的

知乎用户 安安 发表

只能说这部片子里面军事上的漏洞太多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历史上真正的长津湖战役到底有多惨烈?

知乎用户 甜草莓​​ 发表 惨烈到双方都认为这是自己战争史上的荣耀。 电影的时间线基本完整的反映了史诗,唯一的问题是电影压缩了时间,节奏太快导致画面太短,但是如果我们简单还原一下历史,其实就已经能显示出当时的波澜壮阔。 …

冰雪埋忠骨,寒光照铁衣

长津湖和长津湖是两回事。 一个是七十多年前真实发生在朝鲜半岛的崇山峻岭中的冰与火之战; 一个是发生在大银幕上堪称二零二一年最让人期待的国产战争电影; 如果没有这一场直到半个多世纪以后,对战双方回忆起来至今都心有余悸的绝命搏杀,自然就不会有后 …

如何评价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长津湖》?

知乎用户 闲人电影 发表 《长津湖》上映前很多人都担心三个问题。 一是三位导演风格不统一,是否会有割裂感;二是会不会拍成一部说教的战争片;三是会不会凸显个人英雄主义。 在《长津湖》正式上映后,这些担心全部都烟消云散了。咱们先看看这部电影截止 …

如何评价美国版的《长津湖战役》?

知乎用户 鞍灭 发表 《长津湖》这部电影,昨天不知道是不是全部院线都上线了,各大论坛上突然对这部电影爆发出极高的讨论量,总体上来说,认为拍得好的,与认为拍得差的比例为五比一左右,认为拍得不好的只占一成。本篇影评由鞍灭独家原创出品,全网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