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睡前消息 140 期「亲眼看看独山县怎么烧掉 400 亿」,大家什么感觉?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殷浩天 发表于 7/13/2020

作为一个出身于央企基建世家的工程师,从我爷爷和外公再到我,我们一家在工程行业耕耘了接近60年,所以我相信我对工程相关产业的认知,应该是超过99.9%的知乎用户的。

我曾因为担心违规,在小号上写过一篇关于整个基建体系的利益关系的详述,现在既然《睡前消息》都已经讨论了这个问题,那我也就再发一遍,顺带做一些简单的补充。结合督工的视频,基本上能够提供一个关于债务与工程的较为通俗的全面认知了。

为什么每次中国出现危机都喜欢启动大基建?​www.zhihu.com图标

宏大叙事之下,总离不开的是人情和江湖。
➡️规划:通常是国企或者相关建设部门进行规划,交给发改委审批,各项审批通过之后进入融资流程。

➡️融资:利益分配的第一阶段,通常基建财政资金占比已经非常小,绝大部分资金都是由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债券融资,从这里就开始产生巨大的利益了,作为融资的甲方和乙方,参与其中的人员能够分到最大的的一块蛋糕。

➡️招标:项目的招标涉及规划、勘测、环评、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物资供应,以及招标代理等服务工作。作为掌握资金的甲方相关参与人员,可以分到不逊于融资人员的第二大蛋糕。

➡️投标:具有资质的各个单位根据自己公司的业务范畴去投标,大型的央企甚至可以epc总承包(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这块蛋糕也很大,但是人情和江湖的水也更深,为了尽可能不涉及利益输送,投标的单位也都是央企国企,但是大家资质都差不多,想分个高下是件非常难的事情,有时候甚至一个央企集团下面的几个子公司能抢的头破血流,我当时公司的领导为了拿项目,都是一身病——喝出来的。

➡️中标:经过激烈的拼抢,一家幸运的央企获得该项目,但是中间也往往少不了中间人的运作和牵线搭桥,中间人和后面运作的人员分第三块大蛋糕。

➡️大分包:通常现在施工央企已经全部转型为工程管理人员,即只负责结算、采购、验收、工期、沟通业主等事务性工作,工人和技术人员都由分包商来进行招募,这里产生第一次分包。相应的勘测、设计、规划也都有相应的国企进行承接,其中一部分也会转包出去。参与分包的相关人员分第四块大蛋糕。

➡️物资采购:通常大型基建项目并不会需要施工单位垫资,开工前会有一部分预付款,使用预付款可以和所有的供应商订货,诸如钢筋、混凝土、工程机械等等。相关负责人员分第五块大蛋糕。

➡️施工:分包商进场,分包商通常为地方中型民营建筑企业,他们通过运作从总承包的央企手中分得各自领域的一个单项项目,例如隧洞、机电、照明、消防、土建、基础、或者一个大型工程的一个标段,比如整个控制大楼、整座桥、整个隧洞。相关公司或者负责人分第六块大蛋糕。

➡️小转包:这些地方中型民营建筑企业掌握着很多的包工头,这些包工头通常都是早些年从农村出来,从农民工做起,然后慢慢把自己的老乡朋友一起带出来,逐渐成了小老板,他们获得拆解的更细的各个小项目,诸如控制大楼的每一层、水电、机电、通风、幕墙、暖通、通信、隔热、装修、瓷砖、防水。无数个小包工头们以及工程当地的地头蛇、乡贤、基层管理者们瓜分第七块蛋糕。

➡️完工:项目建设完成,相关验收、评定、审核以及结算人员分第八块蛋糕。至此,最大的八块蛋糕已经瓜分完毕。我个人在这里还有段小故事,当时在南通的项目完工办理消防认证,去政务中心交资料,那真是又多又杂,数不清的证明和盖章,跑四五次办不下来的大有人在。不过巧的是当时办手续的是个挺漂亮的姑娘,送礼也不好使,我被领导逼得焦头烂额,只好跑去跟妹子套近乎,使尽浑身解数厚着脸皮约她吃了几次饭,才终于在她的指导下把这事儿给结了,虽然也曾幻想过接下来和她有更多故事,可是我一个工地屌丝又即将离开这个完工的项目。现实总是当头一棒将你从美梦中敲醒。

➡️最后就是我这样为数众多的央企普通职工、工程师,以及为数更多的农民工、材料供应厂商职工、工程所在地村民分掉剩下的蛋糕渣。

一笔几乎永远不需要偿还的政府债务,变成了整整个产业链条上参与者银行里的存款,但是存款会贬值,所以大家都会去买房保值。可是分大蛋糕的和吃蛋糕渣的都要面对同样的地产市场,于是房价越来越高。有的人手里蛋糕越来越大,而其他人手里的蛋糕就越来越小。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关系,因为吃蛋糕渣的这些人,一部分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更多人则向着成为分大蛋糕的人而努力。我毕业后的第一个项目经理熬了14年才走到这个岗位,他那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喜从去项目第一天就几乎全部写在了脸上,这个1.3亿的项目几乎所有的分包、采购都被他捏在手里。
最终,不管自己是否分到了蛋糕,看着愈发现代化的城市,看着网络上的各种豪情壮志、宏大叙事,终究是这个时代渺小的一部分罢了。
实际上这十年每个人都享受到了做大蛋糕带来的利益,汽车走进千家万户、高铁四通八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衣食住行的全方面提高。但是有的蛋糕是做不大的,还会因为一部分人分的多导致其他人分的越来越少,这两块蛋糕一块是房子,一块是老婆。因此我们发现当前社会矛盾总是集中在房产和男女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近越来越佩服督工敢讲话了,实际上我在知乎上写的东西内容也是一直围绕着基建与债务问题,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为黑而黑”“公知”“恨国”。**但是督工讲出来,意义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知乎会有这么多人抗拒客观分析问题的真话呢?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末了我想说的是:

不要小看了这些小城市大量举债搞各种短期看不见收益的项目,事实上这才是导致一二线城市房价让年轻人难以承受的的主因。这些不产生正现金流的项目本质上就是拿着zf的信用超发货币,而参与到这些项目的人则获得了这些货币,并且他们毫无疑问的会选择一二线城市的房产作为保值手段。(比如我之前在南通村里干工程,包工头、商砼站老板、土石方老板、挖掘机老板和村干部基本都在南京上海有房子)

大部分没有经济常识的普通人很难想象的是:

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不知名小县城里的大兴土木
会让你在大城市拥有一个小家的成本又多了几百首付。

参考阅读:

曾侵吞救灾款、在京购豪宅的武汉黄女士返京,多名涉事人员被查处​baijiahao.baidu.com图标

知乎用户 MUMA​ 发表于 7/13/2020

从地方政府经济部门工作人员的角度随便说一下感觉吧,那就是国土资源部对贵州真是太偏袒了。

绝大多数人看到独山县,只看到了400亿地方债,看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观,以及当地政府脑洞大开的投资计划。但作为同样是西部省份经济部门的答主来说,最大的感觉就是以独山县为代表的贵州各县,从国土资源部得到的用地指标真是奢侈到其他西部省份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

在视频中我们看到的是大片的烂尾工程,比如说边长一公里,占地一平方公里的盘古和七十二行,以及香港科技城,大学城,独山紫禁城。这些项目虽然都因后续资金不足而烂尾了,但既然项目能开工进行建设投资,必然是取得了相关的土地使用许可证和相关的规划许可。而相关的土地用地指标,对于各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稀少的资源。

由于我国土地红线政策的存在,国土资源部每年放出的用地指标是有限制的。这个指标不但全国各省要抢,省内各市要抢,市内各县区要抢,甚至同一个区域内的不同政府部门也要抢。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用地指标是一切卖土地的政策的基石,只有从国土资源部拿到用地指标,农用地才能转变为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以较高的价钱进行售卖。同样,地方工业部门想吸引外地工业企业来本地落户,必须拿到工业用地指标,才能将地块卖给外地工业企业,让其买地建厂——农用地从法理上不能建工厂,地块不能当做企业的固定资产拿到银行去做抵押以获得贷款。即对于地方债,如果放贷的银行需要抵押物,那么土地就是最硬通的抵押物。如果项目的土地没有用地指标,不能合法的从农用地转为工业或商业用地并取得土地证,是不能拿去做抵押的。如果银行不看抵押物而是看重的是地方政府的收入,指望地方用未来的财政收入还债,那么对于像独山这种收不了多少税的县份,刨去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只能是卖地收入。而卖地收入能有多少,未来能不能稳定获得,和当地能拿到的土地指标密切相关。你拿不到指标,就卖不了地,财政收入就少,就借不了钱。

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现实中的土地再少,通常也会比获得的用地指标多很多,更多时候卖地是处于有地但没指标的囧境——可能全国就深圳这个严重缺地的城市除外。

因此,每年各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如工信局、商务局、住建局,都要为国土资源部的用地指标计划撕个你死我活。国土资源部也通过用地指标,及其衍生出来的地产交易资格,来限制各地的投资规模——绝大部分经济机构都不会在未获得合法土地证的地块上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这几年贵州经济增速在一众西部省份中一骑绝尘,看来除了地方债之外,想必国土资源部给予贵州超出实际需求很多的用地指标也是其中一大推手。

拓展阅读:

对用地指标争夺是如何影响当地经济

为什么制造业向外国搬迁,而不向中西部搬迁?​www.zhihu.com图标

最后,评论区的某些评论可能因为违反知乎的规范被删除了,故请广大知友自行遵守规范,在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发表评论。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于 7/13/2020

鉴于评论区里有人抬杠,那我就把美元和人民币换算一下。

——

中国要造大型粒子对撞机,需要200亿美元,因为耗资巨大,引发强烈争议。

丘成桐赞成,他认为,200亿美元可以让五六千名世界一流学者迁移到中国内工作和研究,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科研中心。

杨振宁反对,他认为,省下200亿美元足够支撑五六千名中国学者在学术上冲击世界一流学者。

好家伙,一个独山县就烧掉400个亿人民币,近60亿美元,三分之一个对撞机,贵州有多少个独山县这样搞呢。估计杨振宁听到要拍大腿,200亿美元不用省了,对撞机搞起来,再来200亿美元培养中国学者。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每次中国出现危机都喜欢启动大基建?

知乎用户 天哥的小号 发表于 3/13/2020 因为各方都得到了利益。(大号 @殷浩天 关注防止失联) 我全家都是基建央企职工,对于整个模式太清楚了。 高赞已经把宏观层面上基建的作用讲的很清楚了,我这里就稍微讲下整个基建的流程和不太为人所 …

为什么每次中国出现危机都喜欢启动大基建?

知乎用户 Prometheus 发表于 3/12/2020 【因为,“以工代赈”这一事物,是中国人发明和熟练的。】 古代中国封建政权的一大社会功能,就是灾害应对。每个地方,除了有相应配备的军队,还有粮仓。专门用来应对灾年,向老百姓发放赈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