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Joshua​ 发表

作为罗翔老师的本科学生,不光听过老师的课,私下和老师也有不少交流,我来说说。

**很多人对于罗翔的了解只停留在这是个 “网红和厚大司考老师” 但罗翔老师远不止这些。**罗翔老师是北大毕业的刑法博士,有美国访学经历。现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连续多年被本科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而且罗翔老师有很多社会兼职,发表过很多著作和文章。老师不仅能上 B 站和脱口秀大会,之前就已经上过很多次今日说法等法治节目了。相比于很多法考培训老师,罗翔其实是已经 “功成名就” 后才又讲法考的。

大二上罗翔老师课的时候,老师的课就异常火爆,不仅专业水平过硬,而且妙趣横生。当年课上段子要比现在发在网上的尺度更大且内容更深刻。那时我就和身边小伙伴们聊说:老师这些段子要是发到网上肯定能火。没想到今年老师随着 b 站上的走红,坐拥粉丝千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罗翔老师上了脱口秀大会跨年,大家感兴趣可以搜搜。脱口秀大会也是我一直在追的节目,看到喜欢的老师上台很惊讶也很激动。当年的法律课对我们来说是严肃的,而脱口秀则是的娱乐性为主的,我万万没想到二者可以结合起来真的发挥寓教于乐的结果。可能这就是罗翔老师成功的地方。段子里的二环超速、奥威尔的话、告诫大家德行永恒、遵纪守法的人渣这几个段子我敢肯定是罗翔老师自己的创作(因为我们课上听过类似的)。有的人说罗翔的脱口秀是降维打击,这和老师的脱口秀内容的深刻精神内核是分不开的。

网上有的朋友抨击罗翔老师的网课,说段子都是娱乐性多,哗众取宠,不专业。有的人还搬出各种法学理论来 gang 罗翔老师。我想说:第一,罗翔最早走红的段子是法考视频中被网友剪辑出来的,跟庞大的法考视频相比,段子并不多,老师讲授法考还是专业性为主。**第二,老师网上自己发的视频,为的是普法宣传,受众是没有经过法学训练的普罗大众而不是专业人士,讲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段子寓教于乐比搬出各种法学流派和名家学说更能起到普法作用。**有的人非要在 “B 站和知乎上搞学术,在知网万方上备战法考” 那就没意思了。看到老师网上受人非议觉得很心疼。

更重要的是,罗翔老师平时讲授法学知识的同时,也总在给我们传达自己的正直的法学操守、高尚的德行和法治的情怀。我想这也是老师能在无数法学教授中火出圈的最大原因。

顺便说一下,罗翔老师平日里也很平易近人,每次下课都有无数人围在他身边问题。食堂里吃饭碰到老师,身边也会有同学在一起交流。不懂的问题微信问老师,老师那么忙也会回复。

最后,感谢罗翔老师的付出!


二更:
承蒙大家喜欢,没想到收获了很多关注,蹭了罗翔老师的热度

针对这个问题下很多负面回答其实无非在质疑老师俩个方面:1 专业性。2 政治立场(公知?)

关于 1:很多人是单纯的站在评价一个 “网红” 的立场上,且不说罗翔作为知名教授,光法大一个 “普通教授” 门槛多高你知道吗?本硕博名校 + 海外经历 + 学术成果再考评是标配。很多质疑者问问自己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吗?就算真的能达到,古人也说 “师不必贤于弟子”,那么质疑的人是因为罗翔老师的课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吗?还是你的傲慢让你根本就不想接受他的观点?

关于 2:且不说罗翔上过数次中央 1,12,13 台。光人民法院报,法治日报上评论性文章就有很多篇。还获得了 2020 年度法治人物。主流媒体尚且承认,那些质疑老师政治立场的又是何居心呢?

针对有人私信我问法考老师:

回复:适合你最重要。刘凤科,徐光华,柏浪涛都很好,尤其柏浪涛,我个人很喜欢!刑法讲的和数学一般有逻辑,你若不适合罗翔,可以去看柏浪涛,但没必要捧一个就踩一个

最后我想说:

作为公众人物有负面评价很正常,既然收获了互联网的红利,那接受网络的品头论足也无可厚非。所以法大学弟学妹也不必和那些人太过较真。就连圣人孔子不都被骂 “若丧家犬;为贼;无用” 嘛,何况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阮籍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如今这个年代,多少学术、科研人才都在默默无闻,无人问津。而多少胸无点墨、沽名钓誉之辈,靠着哗众取宠、煽动造谣亦或是一副皮囊就火了起来。相比这些人,我更希望看到如罗翔老师这般真正有些情怀的知识分子被人看到!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GPJ5M6 发表

听过他的一些视频,然后我越来越发现,好的老师,好的法学专家,好的医生,好的程序员…… 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停留在知识这个层面,而是站在原理的层面。

比如说,很多法律工作者,会机械地去理解法律条款,或者说去找判例亦步亦趋。但是罗翔会从立法的精神和原理层面去解释。他会举出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像母亲砍下被杀害儿子遗体的人头去维权是否构成侮辱尸体罪;网络直播强奸妇女网友打赏是否构成强奸罪的共犯;有害奶粉的宝宝的父亲要求天价赔偿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一般的法律工作者会说,因为法律规定如何如何,所以如何如何,或者因为类似的案件判决结果如何如何,所以如何如何,而罗翔会从立法精神、法益等角度去解释这些问题,所以他能高于具体的判决和机械的文本,他说刑事年龄应该有条件下调,结果你看到的是国家真的下调了。

我想他作为一个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这种思维方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的学生。大部分的老师并没有这种思维方式,遇到学生的疑惑,他们会掏出书本,勾画出文本,大声斥责他的学生为什么不好好看书,书上有的还来问。

当这样的学生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以后,他们也只是机械地按照他们的所学去做,他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想过去改进他们的工作,除非得到需要改进的具体指导。他们大多成为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的人。

比如说吧,前几天我去税务局办事。我的账户需要实名验证才能登录。因为我无法登录,我求助工作人员。她说,你可以先实名验证。我说怎么验证。她说你登录到系统里,找到实名验证模块就可以验证了。我说我因为没有实名验证所以无法登录怎么办?她继续说,那么你可以先登录了再实名验证。我说你没有听明白么?我因为没有实名验证所以无法登录。她说,是的先生,你可以先登录了再实名验证…… 她是真不明白么?我觉得不是,她的工作就是按照培训给出统一的答案。她已经被驯化成为假人。她按照标准的答案复述她没有一点点毛病。哪怕她这么做她自己也知道错的。但是她不能偏离她的答案。

一样的道理,气温下降到零下,可是环卫工人还在继续洒水。因为他们名为环卫工作,其实工作就是按照上级的任务洒水,至于这个洒水是否和保护环境卫生有关则和他们无关。老师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分,而不再考虑传授知识。医生只是完成检查单上的项目,而不关心病人的健康。程序员只是按照产品经理的要求编码,哪怕逻辑不合理也和他无干。……

知乎用户 土不白啦 发表

对于老师来讲,一看理论水平,二看授课水平。

第一,理论水平。对于法考,他足够了。但是【对于刑法这一学科】绝对不是最最最顶尖的,我想没有人会说他【理论水平】比张明楷,周光权等人厉害,甚至完胜,当然,这是苛求。因为他的兴趣点也不在发核心期刊上。(见其 b 站自述)

第二,授课水平。他的确很厉害!有些有理论的刑法大佬,授课如死水,而他则是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这点看他每个法考视频弹幕都有【张三】就知道,他留给大家关于【张三】的案例以及回忆。

当下他大火,是因为他理论水平完全胜任司考,法考要求,加上他登峰造极的授课水平,当然路人(非法学专业)听了也觉得好。正如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他只是一个海边的拾贝者,他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他看到前面的那一片海。

知乎用户 夏不去 发表

作为一个在学校听过罗老师讲课的学生……

我只想说大家不要把法考辅导的内容当成他的全部水平好吧,他在厚大讲的内容都是他筛选过的,学懂这些不太难且足够应付考试的,争议太大的内容他不会浪费时间在法考课堂上讲。他给本科生给研究生授课的内容远比法考精彩丰富的多,他本人的学术水平更要远在授课内容之上。

别真的把人家当网红啊!

知乎用户 大阅读家 发表

在过去的 2020 年里,最受追捧的网课老师,居然是一位刑法学教授,名叫罗翔。

连罗翔本人都感觉到意外,2020 年 12 月 25 日,“脱口秀反跨年” 晚会上,罗翔自己也一脸诧异:“突然就进入全民网课的时代,有人把我的视频放在网上,没想到大家最喜欢的网课居然是刑法课。”

此后带给罗翔的成名太快,两天增粉百万,目前是已过千万。
不过,成名后的刑法教授罗翔却出奇地冷静,他说:我发现自己言行不一致了。明明声称抵制虚荣,却又经常跟虚荣合作。让我对这位法学教授深感兴趣,罗翔老师的刑法课,我全部都看了的,又买来了罗翔老师的书一本一本地读完,对他很是敬佩。

罗翔走上法律之路,纯属 “听父母安排”。当初报考志愿,是其父母帮他填的,“虽然志愿是父母填的,但是法律我也不反感。”

而当年其父母的这一填,就让今天中国政法圈多了一个刑法 “段子手”,许多听过他课的学生称他为法律界 “郭德纲”。

不过,大家很难相信:少时的罗翔,说话结巴,是一个胆怯的小孩,他怕说话,甚至连写作文都不喜欢。

之所以不喜欢写作文,缘于两件事:

第一件事:小学升初中考试中,当时作文题是 “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罗翔写了他一次真实经历——
有一次,他和同学在学校旁的一个池塘嬉闹,却被池塘里的玻璃划伤,于是罗翔在作文中极力谴责乱扔垃圾的人。
后来成绩放榜时,罗翔的数学是满分,而语文只有 82 分。
据打听,作文得分极低,因为立意有问题——“一个小孩子居然整天看社会阴暗面,思想不健康。” 这个理由,其实一路读书过来的人都不陌生。
第二件事:到了中学后,罗翔学了杨朔的《荔枝蜜》,罗翔对杨朔很是敬佩:“能从小小的荔枝升华出那么高大的思想。”
罗翔也想在作文中跃跃欲试这样的写法,在一次自选题目的作文课上,罗翔写了自己上课走神时,看的苍蝇产卵,结果得了 92 分的高分。
可是,老师却在作文文末朱批了一句话:“这篇作文感觉不像一个初中生写的,你老实说是你写的吗?”

从此,整个学生年代,罗翔对写作都没有兴趣。

虽然与语文作文有点不愉快,罗翔对历史却很是喜爱,他的中学班主任就是历史老师,对他帮助很大,哪怕在多年以后,在自己写的书作《圆圈正义》中,罗翔依然提及这位中学历史老师。

往后的日子里,罗翔遇到了许多 “恩师”,让他对“老师” 这个职业有了向往。

2002 年,罗翔报考北大法学院的法学博士,专业课和面试都取得了第一名。

他给导师打了电话,导师说那就没问题了。

罗翔就把找到的工作辞掉,安心等待入学。可是却一直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

罗翔跑去问学校的教务,得到的答复是:

政策有变,一个导师只能带一个学生,其报考的导师已经带了一个报送的学生,很遗憾,罗翔被淘汰了。

罗翔又跑去找导师,导师对这个结果很意外,他当即写了一封信,让罗翔拿着信找负责领导,罗翔至今都记得信上的一句话:“我觉得这样做对学生不公平”。

负责领导看完信后,对罗翔说:“好吧,那就来读吧。”

不知道是不是这次经历,让罗翔在日后的讲课中重视公平的价值。

2003 年,博士二年级的罗翔面临毕业压力,根据当时的规定,博士毕业必须要在 “核心期刊” 发表两篇论文。

然而,罗翔却发表无门。

他找到了导师,那天,却看到导师脸色乌黑、状态很差。

听了罗翔的困难后,导师说没问题,叮嘱罗翔 “好好写”,写完后,他会推荐。 那次见面,导师说了句让罗翔疑惑的话:“罗翔,你现在觉得发文章很重要。但是你到我这个年纪,你会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比这更重要,比如,家庭的幸福。”

一个多月后,罗翔的文章就见刊了,可是几个月后,导师却去逝了,终年 46 岁。

罗翔后来又有了许多其他老师,都或多或少影响了他,罗翔把当老师作为人生选项,走上学术之路。

罗翔常常说自己是个搞 “普法教育” 的,他也确实这么做,他后来搞司考、法考培训,帮助许多人通过考试,慕名而来的听众得到了高质量的普法教育。

他还常常劝有文字特长的同事朋友多写作,多看看柏拉图等哲学经典,向民众传播法治观念,这样的言行其实与这个世界有点格格不入,因为这个时代充满了功利主义

所以罗翔常常得到答复:“有什么好处?算核心期刊吗?算科研成果吗?”

还有朋友告诫他:“别浪费时间写这些东西,多写‘核心’‘权威’才是正道,否则一辈子都只是不入流的外围学者。”

不过,罗翔并不在意这些。罗翔在讲课中常常对学生强调:“法律学多了,人就慢慢丧失人性了”,“法律学习千万不要陷入技术主义者,法律永远不能超过社会常识的限制,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这种傲慢在我看来其实只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

罗翔是个有侠义心肠的人,他从小就喜欢看武侠小说,他能把李白的《侠客行》背得滚瓜烂熟,“纵死侠骨香,不枉世上英”,一直刻在他的脑子里。

侠客梦让罗翔比常人更在意自己德行的修炼。

就在 2020 年疫情期间,在 B 站一夜爆红之后,许知远问他怎么看待自己的爆红——

罗翔很冷静地说:“我觉得是昙花一现。”

许知远说:“你说这个话都七八个月了。”

罗翔笑着说:“昙花也有开八个月的。”

他又补充说:“荣誉是有限的,只有德行是永恒的。”

作为一个 “普法教育工作者”,罗翔践行侠客精神的方法,就是 “匡扶正义”,而在司法圈里的浸淫,让他对侠客梦有了反思:

一是个人对正义的理解是片面的;

二是凭着个人对正义的理解来 “匡扶正义”,很可能带来灾难性结果;

三是世界不是黑白分明的,善与善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所以,他现在觉得:只有法治才能让人告别侠客之心。

这其实就是希望人们告别自我中心主义,罗翔认为人的自我中心主义,是人性的败笔。

罗翔对电影《魔鬼代言人》印象很深,这是一部关于年轻律师罗麦斯的故事。

在一次成功为一名强奸犯脱罪后,罗麦斯的名气越来越大。

纽约一家大律所,以高薪豪宅邀请其加盟,他带着妻子来到纽约发展。

一个又一个案子在他的辩护下得以胜诉,但罗麦斯清楚自己为之洗罪的客户并非清白,但他却越陷越深。

妻子说,律师为钱而辩护,钱把人变成魔鬼。

后来,妻子无法忍受丈夫的所作所为而自杀。

妻子死后不久,罗麦斯得知律所老板就是其生父。

他携枪来到生父面前,却发现其生父是魔鬼撒旦的化身,成功全部来自于魔鬼的操控。

电影里,魔鬼说了一句话让罗翔记忆犹新:“虚荣,无疑是我最爱的罪。”

所以,罗翔似乎一直在和虚荣心做对抗。

面对 2020 年的爆红,他坦白承认,有短暂的快乐,且没有厌倦。

他在《十三邀》和脱口秀反跨年晚会上,都表达了这么一个观点:

“虚荣是有代价的”。“我们不可能做到彻底的虚荣,不可能做到彻底的虚假。我们至少希望别人对我们是真实的,我们也会在有些情况下对别人真实。只有真实在逻辑上才是自洽的。”

南方周末》采访罗翔:“走红之后,心理有什么变化?”

罗翔回答:“刚开始情绪比较复杂,谈不上高兴也谈不上惶恐,就是一直很复杂吧。我觉得这都比较虚,我的本分就是做好一个老师。低到尘埃里要记得自己的本分,高飞到云端也要记得自己的本分。”

有人提醒罗翔:“老师你注意危险,有很多人盯着你,曾经拥护你的人,可能马上就会掉过头来封杀你。”

罗翔说:“封就封呗,多大点事,跌入泥土里,就按尘埃的方式生活。”

罗翔跟许知远聊到自己的家乡方言,在罗翔的家乡话里,

“昨天” 是 “差日”,不好的日子;

“今天” 是 “艰日”,艰难的日子;

“明天” 是 “良日”,良好的日子;

许知远听了之后直呼:“你们家乡这么进步主义的观念啊。”

罗翔则说自己是个现实主义者,比起理想主义的浪漫,现实主义代表着一种谦卑的努力:不企求在地上建起上帝之城,但也不因此停止对良善的追求。

罗翔没有宏大的目标,他如不疾不徐的风,在天空里划过,没有一丝丝悲伤,没有一句抱怨,他一直向着标杆直跑。

他说:“我们只能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知乎用户 王俊俊 发表

罗翔的圆,是正圆还是椭圆?

1. 超级网红罗翔——不得不演

认识罗翔老师,我才相信互联网依然充满无限可能。

2020 年 3 月 9“罗翔说刑法” 账号创立,正式入驻 B 站。

一个视频,一段介绍,一天时间。

粉丝数突破百万,刷新流量速度,打破 B 站纪录。

入驻 B 战两个多星期,B 站频道粉丝数突破 350 万。

截止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罗翔以 1116 万粉丝位居排行榜第四,仅次于 B 站 “老 UP 主”@老番茄和两个官方账号。

罗翔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却能在后浪社区 B 站斩获 1000 多万粉,播放量超 2.8 亿。不得不承认,这是互联网时代才有的奇迹,但也不可否认,这一切超出了意料。

用罗翔老师自己的话说,命运给你安排的剧本,你不得不演。

罗翔很会演,他上的是刑法课,却宛如一堂堂相声。

讲课时手舞足蹈,表情充分,

课题内容是段子式表达,标题党结构,一看就上头:

我强奸我自己算犯法吗?我逛黄色网站看到我自己?一夜 800,量大从优… 你想做二奶吗?反正我想。

二奶是男的,算不算重婚罪?母亲、老婆、前女友同时落水,我该救谁?

“熊猫咬我,我能把熊猫打死吗?”“杀一条眼镜王蛇,直接把头咬了上课嚼着吃!”“狗咬我,我把狗咬死了算正当防卫吗?”

“看小黄书会被处罚吗?”

“进口了 8 个集装箱的黄色书籍,你说你自己看?”

“玩游戏开外挂犯罪吗?”

“太空杀人犯法吗?”

“100g 冰毒里掺 50g 面粉,怎么判?”

这一个个令人哭笑不得的视频标题,比《走近科学》脑洞大,

比《今日说法》还敢说,更像翻开一本严肃版的《故事会》。

在一堂课中,罗翔讲了 1998 年的**邓宝驹案**。

邓宝驹是深圳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任。

上任短短三年,就贪污公款 2.3 亿,光二奶就包了八个。

其中八奶小青,一年就拿到 2000 多万。

于是罗翔发出灵魂拷问:

「如果是你,你想不想做他二奶?」

一天赚得八九万,用这种赚钱速度大家想不想做他二奶?

你发自内心的问问自己想不想是吧?我都想!

说完集体哄笑。但笑声背后藏着现实:

不是二奶,不是赚钱,而是你发自内心的问问自己。

它藏着人性普遍固有的贪婪。

罗翔的刑法课,外皮是喜剧,例证是笑点,内核则是多年的实践和思辨中寻求真理,通透出人性的普遍的设定。

而落脚点,则催人上进,引人反思。

所谓深入浅出,寓教于学,也不过如此。

罗翔并不是主动投入互联网的,早在 2019 年,就有喜欢他的学生,把他的视频搬运到 B 站。

后由众多网友 UP 转发,由于内容深受喜爱,所以频频登上热门。

再后来,2020 年 3 月,罗翔本人入驻 b 站,万人空巷。

回头看,这确实都是命运的安排——

他反复重复的一句话,不得不演。

在如今市场下沉,娱乐至死,追求短平快流量的互联网市场,他成了一股清流。

2. 知识分子不应该高高在上

罗翔的爆红,看似巧合,其实暗合市场规律。

这从他的观念就可以看出来——

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知识分子也是。

知识分子不应该高高在上。

脱口秀反跨年上,罗翔引用了这么一段话:

很多人沉迷于寻找独立的意义和价值
渴望和人类伟大的传承相隔绝
于是幻想着进入到一个黄金时代
结果却掉进了粪坑里。
——奥威尔

被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本身是稀缺的,有时候你自己都理解不了自己,何况让别人都理解你?

其次也不要带有一种知识的优越感——你怎么连奥威尔都不知道?这就会陷入到苏格拉底所批评的——学者的傲慢。

罗翔一直认为学者的傲慢只是一种不学无术的体现。

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读书,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读书,哲学取决于闲暇。

说实话,知识分子,是有很多时间去阅读的,但有些人是没有时间阅读的,你不能指望一个外卖小哥阅读,他没有那么多时间。

凭什么我们就能够坐在我们这种温暖的环境下喝着咖啡看书,凭什么别人就要在大街上顶着寒风送外卖?

所以当你拥有了阅读的知识,要有一种责任感,而不是带着论断和清高,去瞧不起没有知识的人。

贾樟柯也说过同样一句话:

我觉得中国需要一些非常彪悍性格的人,彪悍到可以独立的与这个时代共舞,参与到里面,改变它,影响它。而不是穿上盔甲,说我是独立的,眼睁睁看着所有的事情覆水难收。

罗翔可能是最符合贾樟柯口中那个,参与而不是逃避的知识分子。

在 2020 年 12 月许知远的《十三邀》中。

他也给出了再进一步的承诺——

“我不能够弃演。”

为什么不能弃演?

因为他是为人服务的,他要听从命运和观众的安排与期待。

在这一点上,罗翔可谓是我见过最通透、最谦逊的网红了。

不仅罗翔本人是为群众服务的,罗翔还认为,技术法治,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法律也不例外。

法律也不应该高高在上!

法律不是高高在上的,不能认为我们获得的是专业性的意见,就忽视民众平凡的智慧。奥威尔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些观点是如此愚蠢,以至于只有一些知识分子相信。

法律的基础应该是 “以人为本”,法律是为人服务,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而不是反过来。所以如果未来某天法律阻碍了人类进一步发展,就应当被毫不犹豫地抛弃。

康德的名言:

“人是目的,不是纯粹的手段”

法律学习千万不要陷入技术主义,很多法律的学生学习了法律之后,就带有一种强烈的傲慢,瞧不起老百姓,觉得我们是法律人。
但提醒同学们注意,法律永远不能超越社会常识的限制。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著名的 “粪坑案”

“粪坑案” 的主题是探讨正当防卫。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冬天,一名妇女干部在半山腰碰到了歹徒,歹徒想要对其进行强暴。

该妇女一盘算,打也打不过,荒山野岭呼救也没人能听见,于是先假意答应下来,将歹徒带到了一个 “平坦的地方”

——一个结冰的粪坑边上。到了地点,女子叫歹徒脱衣服,歹徒欣喜照办。脱衣服的时候人的眼睛会暂时被蒙住,趁着这个间隙,女子飞起一脚将男子踢下了粪坑。男子试图往外爬,女子在他手上跺了一脚,男子又掉了进去。

又往上爬,又跺一脚,又掉了进去。

男子在粪坑和被踩手之间被迫反复竖跳,如此来回三次,男子彻底掉了进去,再也没能爬出来。当年,这个案件引起了诸多争议,不少学者认为,跺第一脚属于正当防卫,第二脚第三脚就属于事后防卫,过当了。对这种显然囿于书本,脱离实践的说法,罗翔显得痛心疾首。

“什么叫危险排除?什么叫一般人标准?你把你自己代入一下,如果你是这个女的,你踩几脚?”

紧接着,他语调升起,大呼:“我踩了四脚,老子还得拿块砖往他头上砸。”

随后,他还不忘补充一句 “砸的时候别把粪溅到自己身上”,话音未落,又做了一个整理衣服的动作。

弹幕里,则是一片 “哈哈哈哈哈哈” 的快活空气。

在这个案子里,就有一个经典的 “理性人” 陷阱。

认为粪坑案妇女干部 “事后防卫”“防卫过当”,就在于要求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理性,心思缜密,打几下是正当防卫,多打一下就是防卫过当。

但这要求完全不合理,属于过分苛求。因为人不是机器,不是事后诸葛亮。

受害者在危机情况,还要顾忌打几下,就好比打团战还要让人头——只会招来团灭。

这个时候每个人想的都是,赢了就行。

因为法律是为人服务的,是手段,而不是反过来妨碍人的。

当法律明显不合理的时候,需要改革法律,而不是让人遭受委屈。

3. 在人性和法律之间寻找平衡

这时候就有聪明的小伙伴问了:

既然法律不完善,那为什么还要法律呢?你这就是提倡人治嘛!

确实,如果法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那为什么要提倡法治而不是人治呢?

因为法律虽不完善,人更不完善!

法治本身不是一种最优选择,而是一种次优选择。

人类始终想追求最优选择,但往往适得其反,这就是为什么柏拉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

人治看似更加随机应变,更加合情合理。但是世上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圣人,可以完美执行这个规则——到最后人治只会被利用,遭来更大的不公平,更大的灾难。

所以,我们要选择法制——它虽然不完美,虽然不是一制定就永垂万世的,但它肯定可以不断的修改进步。

而罗翔寻找的,就是这样一个平衡点。

让法律专家的技术,和民间智慧清理,结合起来。

他巧妙地打开了封锁的学术壁垒,打破了法律 “高阶化” 的偏见。

从疫情时期被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到引起重大讨论的社会现象,从热门影视剧的延伸讨论,甚至是一些无关法律的网络热点,Up 主罗翔往往能交出一份满分作文。

张玉环案” 的相关视频中,罗翔指出了部分司法机关 “因超过时效而不追溯刑讯逼供” 的问题。

他首先承认法律天然存在的滞后性,并用详细的法条解释,法理论证。

解释这种行为的不正当性。

马丁 · 路德 · 金有一段话我引用过很多次

“手段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正义和正在实现中的理想

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 刑讯逼供无疑是有毒的种子从那里长不出正义的大树

法律是不完善的,那么人们心中的正义,就完美吗?

罗翔并没有媚俗的迎合,而是提出了反省和警惕。

民众很多时候,更希望撇开程序,去追求他心中的一种正义。

而这种朴素的正义,反而会导致非正义……

只不过这警惕和反省,也是从自己开始,以身作则。

其实罗翔心中一直都有狭义。

所以他到现在还能张口就背出李白的《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接着一声感叹:那多爽啊!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痛快吗?

当你觉得自己可以裁决正义,全凭自己感觉执行杀伐时。

是痛快。

但这种正义的种子,却终于也长出了恶的果实。

去年 “名媛拼单” 被炒得火热,在所有人嘲笑、指责的时候,罗翔却靠这样一条自省视频,爬上了全榜第一。

“一个指头指向别人的时候,四个指头指向了自己。”

我们很容易轻易地对他人进行道德上的指责因为这能够满足我们想象中的道德优越甚至可以掩饰我们事实上的道德败坏

现实呢?

没有谁的道德,经得起光洁无暇的检视;侠义无权越过法律,掩盖道德瑕疵。

罗翔喜欢的武侠小说,并没有推荐给学生。

相反,他推荐了陀翁的《罪与罚

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罗翔所说:“有时往往是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的。”

警惕一时之快的正义和善良。

我在朴素的正义与偏狭的情绪中, 寻找一种分寸

民众的愤怒是有合理的成分,民众朴素的正义感是要被尊重的。但法律人要超越民众的偏见和偏狭,这其实就是一种分寸。

“法律的一个重要功能,正是在偏见中寻找平衡之道。”

聊到这里,突然想到了《李狗嗨》里同样的道理,瞬间肃然起敬。

罗翔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也不是李狗嗨这样的胜利为王主义。

不,这只是一个曾经被现实击退的理想主义者,不断寻找法律与现实间的平衡,最后终于说出 “心里话”。

4. 理想无法实现的沉默

细看罗翔,不再是那个表面喜剧,内里专业的老师。

对自己,对专业,对观众,对理想,他都具有一种复杂性。

在《十三邀》里,许知远多次问到敏感话题。

诸如你认为这些社会问题需要如何解决?

而罗翔要么低头不语,要么猛吃菜。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许知远和罗翔的沉默,其实只是一句心照不宣,却不敢说出口的话。

我认为,这句话其实可以从史书上找到:

百姓之所以不信法,豪强之所以不惧法,是因为法在上而不在下。

很多人喜欢《十三邀》罗翔这期,好在哪?

好就好在那几秒钟的沉默。

越是学习专业,罗翔就越通透。

他明白了法律永远只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只能是带有滞后性的。

罗翔明白了哈耶克所说的警惕人们的乐观,我们只能尊重现实世界的规则。

罗翔和许知远,年轻时候的天真热血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提起大学时期,年轻的罗翔热爱尼采,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快感连连,感人肺腑。

但如今的罗翔,“发现这些哲学家都不过正常日子”,说完带着几分苦涩的笑容。

当理想被现实击败,我们还剩下什么?

我们还能坚守什么?

整个采访,印象最深刻的,是罗翔和许知远提起答应帮亲戚排队挂号的事。

今天亲戚要来北京看病,挂不着号,让罗翔找人帮忙。

亲戚想,罗翔现在是大人物了,应该不是难事。

罗翔哪里找的到人呢?他左想又想,找了个号贩子。

终于挂上的,但依旧悬而未决,因为罗翔不知道号贩子有没有骗他。

明天才能取号,亲戚今天已经来了,罗翔只好硬着头皮说挂上了。

但万一明天去了,发现号没挂上,被号贩子骗了,

那我要不要告号贩子呀?

笑。

我真的挂不着号啊。

我。。我。。我每天都在那个点,我抢啊,我抢了好几天啊,我抢不着啊。

那你说我怎么办啊。

我不知道啊。

一个政法教授,一个在互联网有千万粉丝的网红,说到激动的时候,还有点结巴,有点语无伦次。

他说着说着笑了,笑着笑着又沉默了。

5. 为什么渊博的学者不够勇敢

罗翔小时候曾经说话结巴。

考研究生的时候缺钱,他做家教,做网课赚取学费,生活费。

长年的讲课训练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开始时,他还十分紧张。

为了防止上台时磕磕巴巴,他要先把讲课内容,每一个字都写在纸上。

甚至细致到「下课了」这样简单的话,也要写出来。

那时的他,远没有现在讲课时收放自如。

但正是这样长年累月的训练,才锻炼了他讲课的功底。

根据公开资料,他 28 岁就获得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中国政法大学执教,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

其间笔耕不辍,独自出版了四本专著,在法学期刊上撰写发表了二十余篇文章,又在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澎湃新闻发表法律时评五十余篇。

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老师自己水平高,但学生并不一定能听懂。

而罗翔就是一位既满腹经纶,又能活学活用的老师。

所以,早在出名之前,他就已经成为校园里的「明星教授」。

这样的老师能够大受欢迎,一点儿也不奇怪。

而如今,因为互联网,罗翔的课程得以让更多的网友看到。

他那非凡的魅力,进一步被扩散到全国各地。

他学识渊博,常常会花整整一期视频的时间,来讨论 “人为什么要讲诚信” 的话题,先后对比论述道德主义、功利主义、相对主义和柏拉图的调和论;

也会探讨法律的哲学定义,否定 “相对主义的虚无”;

还会引用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名言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借此鼓励学生,不管拿到多么烂的人生剧本,都应该努力把它演好,在痛苦中找到人生精彩。不少失意者在弹幕里齐刷刷地回复 “泪目了”。聊起法律,比如前文提到的 “邓宝驹包养案”,罗翔嘴上说着我都想被包养,但结尾却大胆的提出犯罪是可怕的,但比犯罪更可怕的,是不受约束的刑罚权力。

聊起自由,虽然刚刚看见他和许知远说,我们只能尊重现实。

但打开他的网课,却又看见他说:

「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话,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聊起读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他劝大家不要功利性地读书:

「我们会发现这个社会弥漫的都是成功主义的价值观。」

罗翔说,自己不是理想主义。

他明白人生有局限限,做人必须要尊重现实。

但是多少自称理想主义的人,却未曾做到他的努力和贡献?

罗翔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张三。

「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

他清楚,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的陷阱。

所以他警惕、克己、谦卑。

但与此同时,他却不以理想主义自居。

因为他说,我不是勇敢的。

什么叫不勇敢?

罗翔解释,你热血理想,你感动的热泪盈眶,但你做不到。

知道却做不到,想改变却无法改变,就是最大的悲哀。

细观罗翔,我们看到的确实是一个谦逊的灵魂。

我思想过深刻的东西,感动过深刻的东西,我被我自己所说的感动了,我就真的觉得自己做到了。

但其实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明白了这个道理,罗翔不再口口声声理想主义,

他只是想在现实中,尽力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哪怕依然担心,明天挂不上号。

透过他的表情,我看到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深深的无奈。

人要学会承认理想无法实现,接受事与愿违。

6. 随时准备被赶下舞台

9 月 8 号,罗翔因为一条平平无奇的读书摘录在微博 “翻车”,

给钟南山院士颁奖的那一天,他恰好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

当时正值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于是有网友认为罗翔在这个时间点发布,是心怀不满,讽刺英雄。

其实这只是一个巧合,一个书摘。罗翔被网友围攻大骂,情绪之下选择退博

被人误会中伤,捕风捉影,罗翔一开始还是很生气的。

在脱口秀舞台上,罗翔再次提到

虚荣是有害的,虚荣是一时的,只有德行是永恒的。

要牢记这句话。

但是千万不能发到网上。

一语双关,全场沸腾。

后来接受采访,许知远非常 “不合时宜” 的问罗翔

“前段时间的微博事件对你有影响吗?” 罗翔低头思索两秒,一句话有乐观有哀叹:“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接受事与愿违。”

早些时候,罗翔接受了《网易看客》的采访。采访中提到,罗翔的外公也曾是一名老师,从小对罗翔要求严格。

临终前,病榻上的外公给他留下一纸遗言:后辈子孙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因此,他一直用传统知识分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每当我取得成就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外公的教导。” 罗翔说。

对理想,多做,少说。【行动】在【许诺】前面,才真实不虚伪。

“只能是你的行动在言语之前能够多那么一步,就可以摆脱虚伪的自我控诉。”

对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局限。

每个人都有偏见和局限性,整个人生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走出偏见。

对观众,对面上千万的观众关注,罗翔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影响力,很少很少。

“笑过之后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刑法知识,,也认识到幽默背后的黑色无奈。” 哪怕结果微乎其微,也就够了。

人能影响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很多人所谓的被你影响,那只是片刻的感动,最后还是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

表面上,大家都是因为罗翔老师的风趣和幽默,才关注他。

但内心里,罗翔老师便是这样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严肃的人自有一种魅力,再不羁的后辈也很难不对其报以尊重。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认为:

“罗翔深谙人性的有限性、法律的有限性与启蒙的有限性,他在诠释刑法的背后,有很厚的人文价值尺度。

他对成名后的虚荣非常警惕,对人生已经看得很通透。作为一个启蒙者,他对启蒙的有限性有冷静的认知,瞬间的感动不等于持续的感动,最可怕的是自我内心中的极权主义:虚荣、狂妄、纵欲和各种幻觉。”

面对现实的残酷,罗翔没有落入功利犬儒的陷阱,却也没有沉迷于理想的幻觉中。

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渺小和无奈。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

写出这句话的,是希腊先哲爱比克泰德。

聚光灯下的舞台,他早已做好 “退出” 的准备。

在舞台上,做好舞台赋予你的事。

不能弃演。

有一天,观众腻了,说,下去。

那你下去就好了。

而面对这无奈,他说,我不勇敢。

但当命运之手把你推向特殊的时刻,希望你能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

公元前 212 年,古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

阿基米德坐在残缺的石墙旁边,正在沙地上画着一个几何图形。

一个罗马士兵命令阿基米德离开,他傲慢地做了个手势说:

“别把我的圆弄坏了!”

罗马士兵勃然大怒,刺死了阿基米德。

公元 2020 年,罗翔说,人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我们画不出那个完美的圆,但它是存在的。”

每次罗翔老师的课程行将结束之时,弹幕上都会齐刷刷地打出一排 “谢谢老师”。

我猜,这其中肯定学生们自心底的感悟。

“谢谢老师”。

首发微信公号:世上最孤独的读书俱乐部

不要抄袭谢谢。

知乎用户 法念君安 发表

有多少人是为了听他的段子,而不是为了学习去看的他的法考视频。

不过就像我一个朋友说的,罗翔老师的人格魅力难道不香吗?

罗翔教授作为一个老师很好的把刑法学带出了法律人的小圈子,单凭这一点,他就值得名师的称号。

知乎用户 李清焰 发表

在罗翔先生进入 B 站之前,其实就已经收获了很多粉丝。

罗翔提到刑法本身具有比其他法律领域更多的听众基础。

由于涉及的案件很复杂,因此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并且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没入驻之前 B 站的有很多人搬运他讲课的视频。

实际上,他还是学校的明星老师,通常一课难求。

许多人喜欢他,因为他对案件的解释总是充满人文关怀。

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法律的背后,必须有哲学基础和人文情怀。”

在我看来,罗翔的最大成就不是让很多人爱上法律,而是让很多人再次相信法律。

法律学者很容易陷入技术主义,在不讲社会常识的情况下谈论法律,并变得自我感觉优越。

罗翔认为,这是自我封闭和学习能力差的一种表现。

曾经有人算过罗翔有时在课堂上花了整整八分钟的时间来证明 “正义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道德主题不会出现在法律考试中,但罗翔非常重视并关心它。

他说,我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老师,而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期望就是被称为好的老师,或者更大更高一点的期待成为一名好的法律人。

就像他在百大 UP 主颁奖典礼上说的,“我意外地拿到了一个聚光灯下的剧本,也感到了有一些沉重。只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把你托举起来,至于这只无形的大手会把你带到何方,你也不知道。只是在被托举的时候,你得做好该做的事情,并从容地接受未来将要下场的命运。”

知乎用户 阳光小房子 发表

罗翔考北大的博士时,专业和面试都是第一,导师说,你的成绩肯定能被录取。他把工作辞了在家等通知,结果都快开学了,他还没收到通知书。情急之下,他去学校找了负责招生的老师。

招生老师说,现在政策变了,一个导师只能带一个学生,带你的导师带了一个保送生,就没办法带你了。

罗翔觉得这不公平,就去找导师想办法,导师给他写了一封信,内容大意是突然改变政策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导师让罗翔拿着这封信去找领导。

学校领导看完之后觉得导师说得有道理,就给罗翔发了录取通知书。

罗翔在成长的路上遇见过不少好老师,他的外公是个老师,他从小的梦想也是当老师,这让他越来越坚定了想做老师的信念。

他在政法大学给学生讲课时,内容就非常有趣,他的学生曾说过,老师在课堂上的段子,比现在网上的段子尺度更大也更加深刻。

后来有人把罗翔讲课的视频发到了网上,反响特别好。2020 年疫情期间,罗翔彻底 “红” 了,两天增粉百万,现在他的粉丝早已经过千万。

他走红之后在《十三邀》里,许知远问他怎么看待自己的爆红,罗翔说:这些都是昙花一现,荣誉是有限的,只有德行是永恒的。

罗翔走红之后,用他自己的方式解读了很多热点,也有人因此攻击他。有人提醒罗翔:现在有很多人盯着你,现在拥护你的人,可能等你出事了很快就会来封杀你。

罗翔说:封就封呗,跌入泥土里,就按尘埃的方式生活。

罗翔老师给人的感觉永远是真实自省的人,他批判自己的虚荣和伪善良,有人说罗翔老师翻车了,但我觉得他从来就不是神,他之所以普法就是因为人性中都有恶,法律不规定人必须多好,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行为底线,罗翔老师就是那个告诉我们底线在哪儿的人。

他说,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跌倒,修筑的圣殿会倒塌,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再爬起来,重新开始,朝着光明前行,向着标杆直跑。

最近 “一米九的法律男神” 罗翔出了一本新书《法治的细节》,是他这一年里的随笔,是根据近年来的热点和自身的经历创作的,从 N 号房到张玉环案,从人肉搜索到代孕是否合法,用法律的角度给我们解读发生在现实中的案例,他的文字理性又充满温度,有趣又不失专业度。

书里的内容跟罗翔老师的视频一样,语言非常质朴,喜感的外表下,隐藏着他多年来的专业素养和自身的修为。

本书分为六个板块,从法学科普到名著讲解,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法制观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全新视角,意在构建法治社会,点亮普通人心中的法治之光。

如果你也喜欢罗翔老师,不管是他本身还是他讲课的风格,或是想看罗翔老师对热点的解读角度,都可以来看看《法治的细节》,罗翔老师有一种魔力,让你笑着读完,还能学到有用的法律知识,有趣有料不枯燥,还能发人深省,真是一举多得

[

【现货包邮】法治的细节 罗翔 著 继刑法学讲义 圆圈正

¥34.00 起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50889034456948736-0-1&p=JF8BAR0JK1olXQMGXFhaDUoVCl8IGloXVQMGXVlaDUkfBl9MRANLAjZbERscSkAJHTdNTwcKBlMdBgABFksWAm0AHl8cWgEHVlZYFxJSXzI4bxhiX1NKFVY-QB91WBgPa0ViP2EEJFJROEseA20AGloVWgUyVF9cCE8SAGwOGmslXQMyFTBdDUMVBm44GmsVWgQLU1ZUAEoUAmsMK1sdWTbU-sqIgPTOs8resfXA0LbX3fWJts0nM18LKwBACU9HSF5YDEoeCmcJGV4QWQEKUVdbCkwLAnMIK1sUXAUCUlhdC0x5Bm4JGlsXVA4LUDBfCUoXB2kBG14dbQYyV24DZkpEBW0IHlwUM1xEEVxcVU9JbW8PH1sVXAUDVG5fCUoVAV8)

知乎用户 LimeRence 发表

法学本科在读

我爹曾经是基层法院刑庭的法官,故而从小对刑法略知一二,在众多部门法中也唯独对刑法最感兴趣。到自己正儿八经学刑法的时候才感受到刑法的内容之多,涉及之广。罗翔老师的课程可以说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尤其是张三同志的形象深入人心,现在把罗老师的法考视频当作刑法课前预习材料。(捂脸)

感觉罗老师是一个有情怀的刑法学者,三观很正,课上除了有趣的案例以外还有不少值得反复品味的金句。

据说法考同学找老师签字大多会签 “逢考必过” 云云,而罗老师则会在扉页郑重写下“做法治之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5398233/answer/1646577208

知乎用户 木北辰 发表

很多人因为罗老师的存在,爱上了刑法专业,我想,这就是好老师的意义吧。

罗老师是个有情怀的老师,带着一些诗意,每每从他嘴里蹦出一些惊艳的句子,都会引得满堂喝彩。

法大有两个四百人以上的阶梯教室,记得我还在念书的时候,只要罗老师在大阶梯教室里开课,那一定是人山人海,不少同学都是找楼管大爷借个小马扎,或坐在走廊或坐在角落,更有甚者直接坐在了讲台边上,不要误会,不是学生狂妄不尊师重道,而是除了讲台边上,实在没有地方安放那知识的小马扎。

毕业好几年了,怀念法大的好老师们,谢谢你们!


谢谢大家的喜欢和点赞,我再补充一下。

也许很多人刚开始是被罗老师的段子吸引来的,在我看来,段子只是他让你走近他的一种方式,等你走近他,你才会发现,他身上最迷人的不是段子,不是颜值,而是散发着浓郁香气的理想主义情怀。

罗翔老师在去年 8 月出了本书——《刑法学讲义》,与其说是一本教材,不如说是一本普法读物,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印着一句话 “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这句话凝结了罗翔老师对读书与做人的思考,当然也适用于法学语境,既要追求正义,又要警惕权力。这本书既保留了罗老师讲课的一贯风格,又寓教于乐,引发读者对法治、正义、犯罪和量刑的严肃思考,还没看过的同学,强推一波!

[

刑法学讲义 罗翔讲刑法 看法外狂徒张三的水逆人生

¥46.00 起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53105380017422336-0&p=AyIGZRhcFQcaBlYTWhIyFARVGloVAxsPUB9rUV1KWQorAlBHU0VeBUVNR0ZbSkAOClBMW0sdWBUDEwdUElMQBg1eEEcGJVZGQ1wdD0Jwd1kNRxBvek4OAnolT0QeC2UbUhUAGgZUG1wWMhIGVBtfEAERAVQraxUHIkY7HVsWAxE3VCtbEgIWBVwfXhIBEgVcK1sdBiLR%2B4%2BOnb3Lt%2FDN8bvXn7eAkvDBvJQ3ZStYJVlHUxxeRxUAFgVVGl8XCxMGVR1eFgEQBVIHWiUCEwZWGV4cABcOOxo1FgMRAVQfWxMCEDdVK1glXHwGBUsMHQBFAztBBxdaUFgWSTURAhEPVxpSJQATBlcZ)

毕竟,在人浮于事的年代里,越是稀缺的东西,越是弥足珍贵。罗老师的新书《圆圈正义》,一本类散文式的随笔,推荐给你。

[

圆圈正义 罗翔探讨了法律正义道德的理念与现实

京东

¥27.4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57384651397480448-0&p=AyIGZRhbFAIUBlcdWhYyFARXHF8WABIDURhrUV1KWQorAlBHU0VeBUVNR0ZbSkAOClBMW0sdWBcFFgRXG18RAQ1eEEcGJUQXBgluPBxwcQA3Wx0VVwhgBwE7ZlQeC2UbUhUAGgZUG1wWMhIGVBtfEAERAVQraxUHIkY7G1oXBhEOUBhrFDISAFUcXhQGFAddE1kcMhIPUSuNu5bHj%2BrC67DUuKmAluvAi7nT651rJTIRNw5OD1xHDgdXH10XCxcAURtZHQQXDlQeXhweEzdVGloWABcOVx5SewN8BFQYXRQGEgFVGWsVMhE3C3VaRgIQAldLXHtYTl0BEghUR3wHURlZFwcRDmUZWhQAEA%3D%3D)

知乎用户 自由的蒲谷英 发表

“各位同学在找对象的时候,一定不要只看外表啊,社会地位啊,经济收入啊,学历水平啊,而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有对人的一颗尊重的心。”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啊,找对象的时候不要光看他对你的态度,对你父母的态度,因为当他追求你的时候,肯定会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

“你要看他对地位不如他的人的态度,要看他对餐厅服务生,对出租车司机,对保姆这些弱势群体的态度,如果他对身居高位者奴颜婢膝,对身居低位者趾高气扬,那他就很难发自内心地去尊重他人,所有的人对他而言都是一种工具人。”

“当他得到了你,当你对他的吸引力越来越弱,那么他的本性就会暴露……”

“总之彼此的尊重,才是解决家暴的破局之道。”

以上,节选自 B 站罗老师视频《如何拯救你,被家暴的女性》,以文字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从此文以小见大,抛开学术水平不提,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PS: 请不要断章取义,这只是节选,请联系上下文理解。

原视频链接:https://b23.tv/hUOHv3

知乎用户 苏小熙爱学习 发表

上个世纪 80 年代,有个妇女冬天在半山腰骑车碰到了歹徒,歹徒要强暴她,这位妇女发现打不过,叫也没人听得见,于是假装同意。她对这个男的说,大哥这个地方不够平坦,我们选一处平坦的地方。

男的一听好开心,女的就把男的带到了一处平坦的冰面,冬天冰面很平坦,然后女的对男的说,大哥脱衣服,男的一听更开心了,开始脱衣服。

人在脱衣服的时候眼睛就被捂住了,女的顺势一推,把男的推进了粪坑,男的拼命往外爬,女的跺了男的手一脚,男的掉进去,男的第二次往外爬,又被跺一脚又掉进去了,男的第三次往外爬又被跺一脚,彻底掉进去了。

问题来了,这个妇女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事后防卫?

这是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讲过的著名的粪坑案。

今年年初,罗教授因刑法课视频中所举的案例幽默风趣,意外爆红网络,他凭借自己深入浅出接地气的讲解,入驻 B 站 2 天就突破了百万粉丝, 1 个月破 400 万,半年就收获了千万粉丝,创造最速千万粉传说。

他让刑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人称 “一米九的法律男神 “。

罗翔教授是政法大学教授,多次获得法大学生欢迎的十大教师称号。

深入了解还会发现,这是还是一个读柏拉图精通哲学的老师,你会发现 “爱是要付出代价、恒久忍耐的” 这样的话也会出自他之口,再如,“天变地变,道义不变”“越是能够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大的快乐”“一个娱乐至死的民众很难再有责任感 “……

罗翔教授的新书《刑罚的历史》里,依然可以看到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一堂超千万人催更的历史课,书里不仅可以看到酷刑的历史,更可以领略到文明社会自由的价值。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刑罚,汇聚了人性所有的恶,但是读懂了那些恶,才会更明白善的意义,更加懂得真正的理性和人道主义。

[

刑罚的历史 罗翔 历数酷刑典故 看懂人类历史的前进规

京东

¥22.5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21371616693895168-0&p=AyIGZRtdEgcWAVESUhcyEgZUGF8VBhsCVxNfFAMiQwpDBUoyS0IQWhkeHAxfEE8HCllHGAdFBwsCEwZWH1sRCxcFXR9aFB1LQglGa2VWZWJVfjJSYkIdClkGVmITZA9nDGUOHjdVElsXChMGVRxYJQITBlUfXhYBFAZlK1sQMlNpUxtYFAEiBmUbXBQEGwddH14XABUFZRtTETLEqcHO06rboqKDsfXAj6LS3LCPq4QiN2UYa05XRk4QB1sXARIFUxtcFQUVD1cSUxECFQ5JGmsVAxMEVR5aHQESaVR1Wx0EFwZQGFscASIHZRhrS2wTVFZICRJRG2kPQwdBC1FeDHVbFgETD1EeXyUAEwZXGQ%3D%3D)

知乎用户 Phoenix 小月 发表

最近拿到有罗翔老师亲笔在扉页写着 “愿你成为法治之光” 的《刑法学讲义》,让我欣喜不已。法治二字,在我这个从学校毕业就端起法律饭碗,一吃就是十几年的司法民工心目中,是这个世界能够运转的不二法门。我总跟别人说我对自己的工作是有职业荣誉感的,「法治之光」应该就是我们这行的荣誉勋章。

因为罗教授现在「网红」的身份,听说他出了书,我其实是很担心会是一本《罗翔刑法小课堂》/《老罗教你读刑法》,附带着花里胡哨封面的畅销书。然而毕竟是罗教授啊,简单蓝底封皮,平平无奇《刑法学讲义》几个字,让人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法学院的教科书。《讲义》作为一本科普类读物,扉页上的话载明了我们学法的目的:“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 我们总说遇到事情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武器可以行侠仗义,自然也可以用来作恶。行善还是作恶,全在于作为手执利器的人内心的良知。罗教授在开篇第一页的对于学法初心的这句谆谆教诲,用心良苦。

翻开《讲义》的目录会有一种打开《刑法》本尊的既视感,并没有什么吸引眼球的文章标题,就是从刑法的宪章、基本原则到其时间、空间效力开始释义,后半部分则分列讲解诸如故意杀人罪、非法集资罪等各种罪名。让人担心它太过于像教科书般晦涩难啃而遇冷。忍不住想举手提问:老师,重点可以划一下吗?罗教授的课之所以大家爱听,大部分原因是在于他笔下法外狂徒张三一次次奇葩的作案,靠讲故事提起学生的兴趣说来简单,有的老师还会跳舞呢,但靠这个把刑法课讲好不容易,小学时听周华健唱《最近比较烦》,对歌词里 “儿子不肯吃饭” 不甚理解,心想这有什么好烦的。如今自己每天喂儿子吃饭才感同身受,好不容易塞进去一口,这祖宗嚼一嚼后 “tui” 的一下又吐还给我。这也是普法教育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如果单纯讲解法理,那么学生一口都吃不下,如果注重于插科打诨,那学生会把有 “滋味” 的那部分当笑话听了,真正到了上干货的地方脑袋又开始神游。而拥有高深的法学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罗教授,对于把握知识和乐趣的配比炉火纯青,相比于其他老师 “饭菜分离” 导致学生吃了菜不要饭,罗教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解,搭配精彩的法理讲解,将知识和笑点熬成一锅高汤。让此前几乎对刑法没有接触的 “法盲” 读者能够以听故事吃瓜的状态不知不觉中吸收营养。

不知各位看完《讲义》是否体会到罗翔教授真正想要教授给大家的是什么,仅仅是张三到底犯了什么罪吗?在我看来,自己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有价值的是「逻辑思考」和「哲学思考」两样东西。一本讲义篇幅有限,张三就算三头六臂也只能犯上百十个案子,那么书本之外多如繁星的法律问题,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案件的产生,从动机到预谋,从实施到结果,都是有逻辑在的,张三向王二投了 5 克致死量为 10 克的毒药,同样痛恨王二的李四得知后在张三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向王二投了 5 克,导致王二中毒身亡。那么如何给张三定罪,《讲义》里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教授如何通过捋清这些逻辑后得出答案。而逻辑的魅力亦在于可以将一些「简单的道理我都懂,但自己没办法有说服力的表达出来」的东西通过先贤的思考获得相通点。比如当有人自辩不懂法,不知者不为罪时。很多人明知是歪理,却不知如何有理有据的反驳,那么就可以引用美国大法官霍姆斯的话:不知法不免责,是为了维护公共政策,因此可以牺牲个体利益。虽然犯罪人的确不知道自己触犯法律,但如果允许这种免责理由,那将鼓励人们对法律的漠视,而不是对法律的尊重和坚守。

而我觉得罗翔教授最具魅力的,是在于他在课堂上随时将听众带入哲学的思考中。如果说逻辑思考是绝对理性的话,哲学思考则是将法律运用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方向盘。以今年很热的律师强奸养女案来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法律对该律师还是无能为力的。罗翔教授对此案的看法让我很感慨: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曾在 2013 年专门发过一个规范性文件,其中明确指出如果对未成年人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迫使其就范的,应当以强奸罪论处。只是可惜这个只是一个司法意见,并没有上升到法律,但我们这些法律从业者不应只是和普通网友一样愤怒叫骂,更不该因为工作缘故看多了类似无奈的案件而麻木。看惯了黑夜的人,不应该习惯黑暗,而是应该期待黑夜中的光明。

而这束法治之光,就是我们一直以来追寻的东西。我原本只想做一个老师,读完师范后阴差阳错进了法律这一行,一路从门外汉走到今天,如罗翔教授所言: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我们自己一生中能够决定的东西很少,可能只有百分之五的剧本,百分之九十五的东西是我们决定不了的。我们决定不了我们的出身,决定不了我们的智商,更决定不了我们一生中的贵人相助。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剧本,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很多人的剧本就是专门演给别人看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演好属于自己的剧本。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某些挫折,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弃演,一种是把既定的剧本演好,即使过程会痛苦但一定很独特并很精彩。

愿我们都能成为法治之光。

[

刑法学讲义(火爆全网,罗翔讲刑法,通俗有趣,900 万

¥46.00 起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84147939246542848-0&p=AyIGZRheFgEaAlAdWR0yEgRSE18TChQ3EUQDS10iXhBeGlcJDBkNXg9JHUlSSkkFSRwSBFITXxMKFBgMXgdIMlV%2BLWEwFFwSZVBHLkNRekIHZRBzckQLWStbHAIQD1QaWxIBIgdUGlsRBxEEUxprJQIXNwd1g6O0yqLkB4%2B%2FjcePwitaJQIWD1wTXhAEEQFUHFolAhoDZc31gdeauIyr%2FsOovNLYq46cqca50ytrJQEiXABPElAeEgRcHlsQBBoFXRheEgYXBFweUgkDIgdUGlgUChIOVR01FGwSD1EcWRcCEwVTK1slASJZOxoLRlYSUFcdNU9WSVsBRA9JbBICXRlbHAcSN1caWhcA)

知乎用户 五里雾 发表

法学生 (尤其是本科生) 真正需要的好老师。

法学本科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需要的是像罗老师这样学术功底扎实,授课深入浅出,身怀法治信仰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法学大门,塑造法律人格。

不需要的是那些著作等身,头衔无数,然而上课照本宣科味同嚼蜡,下课拎包走人的所谓名家教授。

知乎用户 大江山咩咩童子 发表

楼上两位师兄真的已经把我想说的话给说完了,我之前写过一篇回答,觉得挺合适的,就引用过来吧

菲菲想喝奶茶:如何评价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入驻 B 站 24 小时吸粉 60 万?

罗翔老师是我非常喜爱和敬重的老师之一,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提升,还有精神的升华。他的教育教学方式,对于我来说启发是巨大的,对于其他不接触法律的人来说,也是巨大的。

可能不熟悉他的人,并不了解他是怎么把法学贯彻到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当中的,我这里就举几个例子吧,可能有点长,慢慢看

知乎用户 重口味的孙先生 发表

说点其他答主没说的东西吧。

开宗明义:现在情况下,不建议真正要考法考的学生去听罗翔的课。

不是因为罗翔的课讲得不好,也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是因为罗翔太火了。

而法考命题人的一个习惯就是:谁火灭谁。

这个 “灭” 并不是像饭圈互撕那种无脑黑,而是对这个人不符合立法司法实践的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出题。

譬如,某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通常被认定为侵占,但是某爆火法学讲师认为这是盗窃,那命题人命题的时候,就会重点对此行为进行考核。

这也属于法学届正本清源的一种方式,虽然必须承认有搞小圈子的嫌疑,而且有些年份有些题目的答案的确存疑。但是总体来看,我本人是赞成这种方式的,理论研究必须同司法实践接轨。

说回罗翔。

其实罗翔爆火之前,在法考圈讲师中,罗翔的名气只能算是二档,或者说一档末这样子。

之前的刑法讲师,被针对最多的应该是柏浪涛(这个是我印象流,我不是研究刑法的),罗翔被针对的次数不多。

随着罗翔的大火,至少从人气上来说,他已经成为了最火的法考刑法讲师。

今年,甚至是近些年,他的一些观点被针对是必然的。

———————————————————————

挂个人

挂人失败,回答被建议修改

评论区某人说让我 “现实中干一架”,本来想挂一下,但是建设和谐知乎不准挂人,那我就删了呗。

只不过,我是有多大仇去 “打压罗翔”?

我又不是法考讲师,而且我是商法方向的,真的要打压也是去打压李晗鄢梦萱

说我打压罗翔是什么仇什么怨?

有毒。

罗圣信徒一直可以的。

我不讨厌罗翔,但是罗翔的粉丝已经完全是饭圈思维了。

我:罗翔太火了会被针对。

粉丝:罗翔会押题

我:其他老师也会押题,我说的是罗翔会被针对

粉丝:罗翔入选了十大法治人物

我:你粉丝吧,这都能扯

粉丝:哈哈你暴露了你就是来打压罗翔的!

我:对不起我要挂人了

粉丝:有种现实见一面。

真的是佛。现在饭圈思维不光到了相声圈,还到了法考圈。

我说罗圣,难道是在嘲讽罗翔?是在说你们粉丝好吗?

知乎用户 汤大帅​ 发表

挺痛苦的一个人。

因为罗翔老师作为一个坚决的法治拥护者,如今却被相当多的愤青当成了反法治的旗帜。

只要法律有一点不合愤青们的心意:“果然有人学法学到没人性了!”

只要法律从业者的科普他们觉得不对:“果然有人学法学到没人性了!”

只要一个判决他们所不能理解:“果然有人学法学到没人性了!”

他们总是在自己的认知局限里出不去,又觉得所有的法律都有问题,都应该修改;所有的判决都不对,都应该按照他们心中所想来判决,只要你不同意,那么你就是没人性。

这样的人不是个例,不在少数,他们都认为不应该搞法治,就应该搞人治,就应该突破法律去做判决,并且拿罗翔来作为他们行动的旗帜。

罗老师在公众平台不止一次的说过:“他很惶恐,他很不安。”

我想原因便是他深知他是被这样的一群人所推崇。

你问罗老师实体正义更重要还是程序正义更重要?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冲突时该选谁?

他绝对会告诉你是程序正义。

他说过度的追求实体正义,那是提倡侠客精神,是无序的,是混乱的,这种无序且混乱的局面绝对不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公平更公正。

但那些人从来不会管罗老师说过这样的话。

因为他们只是需要罗翔来替他们挨刀挡剑,他真实说过什么并不重要。

罗翔火了之后他开心吗?

我很难看出他开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法律常识一本全 领券立减 15 元

天猫

¥39.80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377p5fP2Bb9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XSnOoULdsdgxq3IhSJN6GQ2lgPTu3C36VwNOgUBrbqB1zmpy64N%2BOlcsoLkRQ6SbAeikqSGcqLAqGXK58Jc1%2BhtJfOipEYQaWruOQJ%2B1scldlnQZzICDhPOwDMfXFgMfoUEmgZ8iawK6k3AXWW8OXumIj2vPXmjCdYfdDKIvW3OWGV417%2BgHXdgmNO9n0iMdEJDbU5FzxbVUBjWG%2FJflSsAvyXkn03ensiJ6MavsYmfomfkDJRs%2BhU%3D&union_lens=lensId:TAPI@1638922714@212cd1d6_08d2_17d9767fc8a_9553@01)

知乎用户 花开之时多风雨​ 发表

大多时候父母总是把自己和别人比较

这里不如别人的小孩,那里也不如别人家的小孩

但是罗翔老师说:低分飞过也精彩

那一瞬间想到,这大约就是神爱世人

似乎一束光从天而降:

来听相声吧,听完了还能懂法律

打开 bilibili,收获双倍快乐

知乎用户 罗德曼 发表

年轻时的罗老师。

罗老师讲课时说的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话

人生中最大的痛苦就是你知道什么是对的,但却永远做出的是错误的选择,知道和做到这个巨大的鸿沟你永远无法跨越。

还有最喜欢下面罗老师引用的一段话

爱比克泰德说过,对于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乐观。人只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并且以乐观的心去应对这一切。

知乎用户 forever xiang 发表

这是罗翔老师在 b 站百大 up 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耐心看完,你必定感到深深地震撼与启发,也能领会罗翔老师的品格

知乎用户 柴柴猫 发表

目前还在校

刑总是跟着罗翔老师的,当时课两倍爆,我抽中了。后来老师是排了座位的,避免每天占座有纷争吧。我位置很靠后所以体验不太好。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罗翔老师的犯罪论体系是行为无价值,他自己有一本刑法总论教材。

可能是我上课也没那么专心,他的讲课内容除了比法考视频更细致例子很多然后一些情怀的东西更多以外,理论深度真的不够。

最后!我真的!没有听懂他的体系啊!

我太难了。我觉得这个主观因素很大。

不过我个人的兴趣不在刑法,所以我校其他老师的也没去蹭。


后来刑分跟的是方鹏老师,方鹏的体系就简单的多,用的两阶层。配合他的法考视频我终于弄懂了一丢丢刑法。

最后学的也不是特别好,我太难了!!


后来听了几次佳宁姐的讨论课,佳宁的理论深度绝对有的,我对某些东西又了解多了一点。

之后就是曾文科老师!我呐喊一万遍!科科就是这代刑法学者中最吊的!科科真的太强了!科科的体系是三阶层 (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故意过失都放在责任阶段考虑,罗翔老师好像是把故意过失作为构成要件的要素),我个人最能接受科科的体系吧

我学习是没办法直接背的,我必须学懂了才可以,所以现在卑微的抱着科科的录音听。打算刷完他的录音,再跟着方鹏复习法考。


最后总结一下。

关于罗翔老师讲课好不好,主观因素很大。就像我后来接受了曾文科老师的体系就觉得罗翔老师的处处经不起推敲。

但是我相信肯定有一部分人喜欢罗翔的体系,然后也跟着他法考也得了高分。

毫无疑问的,罗翔讲法考是非常好的。但是真正的学术性是欠缺的,他自己有一个公众号会经常写一些热点话题,也是部分人批评的一点,他不算是正经的严肃派学者了,学者是看论文期刊数量的。

最后,网上对他的讨论越来越多,罗翔老师也被置于风口浪尖,我个人不希望他的一些言论被误解然后被人编排甚至中伤他

在刑法领域能有一个有趣的人且面向大众普及知识,显然是一件好事

知乎用户 路人 发表

更新,2022 年 2 月 9 日

罗翔教授就 “收买妇女儿童罪量刑过轻” 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和理中客的讨论。

拐卖 14 岁以上男孩不算犯罪,这个紧紧贴在拐卖罪身上的另一个信息,罗翔教授可能是默认合理,不轻,也无需讨论,更无需更改的。


时隔 9 个月,又发生了很多男性被诬陷性相关的新闻,罗翔一件没谈。

性相关的伤害,受害者是女性,性相关的诬陷,受害者是男性。

这两年诬陷事件频上热搜,男性被诬陷本应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罗翔讨论的角度,见下图。


在真相公布前,罗翔为韩婷婷发声,我就当他是没看见那些不利于韩的诸多疑点吧。

在真相公布后,罗翔没为此案说一句话。

罗翔表示,上海名媛,错误在我。

罗翔在女性受害者事件中,带有情绪输出。在男性受害者事件中,则理中客。

罗翔为女子被诬陷发声,其实在这之前有 “梁颖,腚姐” 类的诬陷事件,罗翔没说话。

罗翔的形象和表情特别伟光正,尤其是他那紧锁的眉头,让人觉得他在思考,在批判,有深度。

如果司法是这样的,那很危险。

知乎用户 Maruko J 发表

刚看完罗翔老师在脱口秀反跨年里面的惊艳表演,以及最新一季的十三邀开篇,我觉得罗翔老师就是代表了我心目法律人的样子。

我本科的时候的刑法学总论就是选的罗翔老师,我现在才反应过来那时候他才三十岁出头。说实话,我觉得他讲课的内容,段子太多,已经密集到有点影响我对课程本身的理解,所以我始终认为我的刑法学的稀里哗啦跟选了罗翔老师的刑总有一定的关系(狗头保命)。。。但除此之外,我对罗翔老师都是大写的敬佩。

今年罗翔在 b 站火了之后,很多人说他是理想主义者,说他微博上或者平时发的东西过于晦涩难懂。但知识本身就是有门槛的,与其说罗翔是理想主义者,不如说其实法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充满了理想主义。就像他在十三邀里面说的,抛开技术性不谈,法律本身就有很高的门槛。好的法律人一定是哲学家,一定要有哲学思考。民法和刑法本身就是历史沿革和体系性非常强的古老学科,想要理解最根本的要义,肯定要有法哲学的思维。

罗翔老师这一年经历的起起伏伏,其实都是可以预见的。现在的互联网,充斥着流量与资本,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名利场。网友们热衷于发起一次又一次的造神与毁神运动,把一个又一个的素人,推向这场漩涡的中心,特别是高知,几乎没有人能全身而退。前有魏坤琳、薛兆丰前车之鉴,现在连何炅都要被抹一身腥了。我觉得罗翔老师在十三邀里保持了难得的人间清醒,他说了两句话我印象很深。一句是说,人生而局限,阅读有局限,观点有局限,所以人的一生都是在走出偏见。另一句是说,他真正能影响到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大多数人只是来看个热闹,获得片刻的感动,然后就走了。

流量真的是双刃剑,太多人以为自己可以掌控它,最终血溅当场。圆滑一些的人,像马东、李诞、许志远一类,窥探到了其中的游戏规则,成为了玩家,甚至最后变成了规则的制定者,更多的人则是怀揣着悬壶济世的心态进去,本来想要享受一圈敬仰,最终却收获了一抔狗血,狼狈退场。我不知道罗翔老师最后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离开,但希望他能像他自己说的一样,只需要扮演好社会给他的这个角色而不奢求其他。毕竟,那些很小一部分能真的被他影响到的人,永远还在。

知乎用户 Better Man 发表

这明明是学术界的问题,咋整出饭圈的味道了?

我正在考法硕本科财务,在这里算是一个路上吧算不上法律人,但是对法律也有了一点点理解。给我的感觉是,我一开始过于关注法律条文,注意力都在书中的条条框框里,学的时候也会有 “原来是这样!这都不重罚?正当防卫成立也太苛刻了吧?” 这种感觉,但是,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把这种书中的东西就当成 “正确” 了,从应试角度来看这就是正确的,可是,放到生活中,那还是人民所接受的 “正确” 吗?法律不就是为人民服务保护大众利益的吗?如果一直把它奉为圭臬将它高高挂起,脱离人民,那不就失去意义了吗?

就比如最近男生踹猥亵男反被刑拘的案子,我第一感觉就是 “男生行为不符合正当防卫构成,逃不掉干系”…… 我这种想法,注意力完全在冰冷的法条上了呀!完全没有看到法律背后的人性和道德的光辉!我还给同学(财务专业的) 解释了男生行为的错误。到了第二天,罗老师的视频就出来了,支持男生无罪。我不怕诸君耻笑,第一感觉居然是 “怎么和我不一样,我都给别人讲了,那我多丢人啊,这个老师怕不是站在风口说些漂亮话吸粉来了吧?”。但是我把这些压下去仔细想了一下,我…… 怎么感觉自己越来越“没人性” 了?学习法律的初衷,怎么自己都违背了它…… 我难受了挺久的,不过不是因为丢脸,而是因为自己,才刚走上法律的第一步,怎么就开始摇摇晃晃。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与恶龙缠斗,少年也成恶龙。

可是 恶法非法!并不是因为它是法条,就理所应当被法律人保护、被信奉,诸君应当追求的,是与时俱进的正义啊。

我一开始也讨厌别人与我想法不一致,但是后来发现,对的往往也不一定让你觉得好听,可它就是对的。我其实就是借这个空子反省一下自己,把这里当个树洞,也没有人看吧哈哈哈哈哈。我还是觉得罗老师挺好的,一直能保持少年那般正义侠气,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导师。况且,何必要把学术弄得和饭圈那样乌烟瘴气非要踩和捧呢?不都是在为学术做贡献吗?没有必要一家独大,各位老师开馆教学,我们各取所长,心怀正义就好。

最后,祝诸君能不忘初心,永远拥护道德和正义,也祝我,能踏上法律这条道路。

知乎用户 浮冰之上 发表

我对罗翔的看法有点复杂,负面为主。

学术成就虽然称不上顶尖法学家,但是是法大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所长,也有几本个人专著,已经很厉害了,多少刑法学者一辈子也到不了这个水平。我之前在 B 站关注了他,每期视频都会看,干货确实挺多的,比如男高中生踹猥亵者被刑拘那期,还有女子利用飞机延误来赚取保险费那期等等,都能拿出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

讲课效果也很好,现在大学里很多水平高但是讲课效果不怎么样的老师,罗翔的课,无论是学校里的课还是法考的课,我都听过一些,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也不水。

他在 B 站的收益是捐出做公益的,但是我不清楚是全部捐出还是一定时间内的或者某些特定视频的,不过捐了就是做好事,这里论迹不论心。

夸奖的话也只能讲到这里了,因为读书笔记事件以及它扯出来的其他事。

我刚开始以为就一个读书笔记嘛,能说明什么,据说那天的前几天他也有发笔记(我没找到他 “前几天” 发的笔记的截图,找到了后面道歉的截图),而且他后来道歉了,应该确实是巧合,那些捕风捉影的人够 ex 的。

我应该庆幸我不是一个喜欢用贬低微博来抬高自己 “品味” 的人,所以我后来自己去微博详细扒了一下这件事,然后就被 ex 到了。

下面的这些事,我列举出来最主要还是想让更多人知道,然后附上我自己的看法,至于别人怎么理解,我不太关心。因为我在这个问题下面看到了几个回答,把罗翔以前的一些微博截图发上来,然后评论区居然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码事。

第一,传谣李文亮医生遗孀得新冠

我还是愿意用传谣,因为他微博上说消息来源是自己的朋友。

以上。

我觉得他很过分,付雪洁本人都出面辟谣了,还在嘴硬,甚至连个道歉都不发,删博了事。武汉 zf 虽然初期应对不力,但是当时相关负责人已经被罚,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时候,由于公布时间有问题,网友要求严查,中央都派了调查组去查了,难道付雪洁得了新冠是什么能戳破脸皮的事?能让 zf 逼着她说自己没病?

这不就是对政府进行有罪推定?按这种思路下去,你本人的辟谣声明我不认可,因为你完全有可能是被逼的。什么?你把核酸检测报告拿出来了?阴性?我不信,说不定是医院被施压给你伪造的报告。什么?你说让我把我的消息来源的朋友叫出来对峙?不行,我怕他被案沙。

第二,暗示死亡率造假

我看有人说是调侃而已,我不想说调侃这种东西是有多伞兵,而且我并不认为是在调侃。这条微博发出的前几天,看下面新闻,

国家卫健委给出了一个 2.1% 的数据,并且是有时间限制的,并且,这个约等于 2.1% 是完全说得通的,自己动手算一下就知道。

可是 5 日,6 日的数据算出来离 2.1% 是差了挺多的,根本没法约成 2.1%,硬是写成 2.1%,还配这种文字。

可能我脑子不正常,拿高压水枪我也没法洗。

第三,表态财经及他人评李兰娟院士

(该括号内为修改内容,财经的这篇文章并无不妥,之前是我没有仔细深究,误导大家了,对不起!

由于我没有付费订阅财新周刊,所以当初这篇文章我只是从它的微博上看到一点,以为它微博里写的需要吃上万片药是编辑加的,觉得它是在误导用户,实际上这是别的专家根据药品浓度来计算的,李兰娟院士的研究报告没问题,财新周刊的文章也没问题。

在这里向财新周刊说一声 “对不起!”)

明明白白带节奏的新闻,我信任。(并不是带节奏,财新的报道没有问题,是答主的错误,但是截图里微博上方的评论以及转发我依然反对)

李兰娟院士这个药的事,想了解的可以去查详细的,别人发的声明就是很严谨和正常的公告,说明一下药品情况。

第四,辟谣与造谣

能再双标一点吗?(仔细想想还是不用双标这个词了,不严谨,毕竟我不知道他看到的那些微博说的是 “一定” 还是“可能”,从这里我只看出来他对美国有点,莫名的“维护”?说别人是谣言之前有仔细看过别人怎么说的吗?第一张图说的合理怀疑的证据这句话我是认可的,第二张图里所谓的谣言,如果别人也是在表达一种可能性,凭什么被你说成谣言?德特里克堡的嫌疑以及它的合理证据在被官媒报道之前,就有很多小媒体在传了。

还有下面这张图,结合上面两张图,感觉他对美国有一种莫明的信任,对自己本国做得这么好的政府的态度,和对美国做得这么烂并且当时对我们幸灾乐祸的政府的态度,太不一样了吧。当然也可能他有转发表扬中国政府的微博但是我没看到吧,所以这张图的表达强度没有上面的强。(下图里的红箭头涂鸦请忽略,这是一些硬黑的人加的,没有意义,还是要实事求是)

这个莫明信任就是,,,美国支援给你药?想啥呢?当初对我们嘲讽这么厉害,看不到吗?别说这个药后来没被证明有效果,就算是被证明有效果了,美国大概率那边立马给你断供。研究疫苗的时候为了和中国拼速度,不惜采用风险更大的研究方式,给自己民众接种还把人打没了,五个月没了 1700 多人。(当然可能并不都是疫苗引起的死因,但是安全性可见一斑)

台湾,美国的狗,疫苗研制出来这么久,美国也就半个月前(6 月 19 日)支援了它 250 万支疫苗。唉又说多了。。。反正第三张图单独看还好,但是跟前面几次一对比就。。。

第五,黑格尔名言

说实话这件事要是用疑罪从无原则还真不能说啥,因为黑格尔的生卒年在那儿放着呢,黑格尔和马克思两个人去世的时候,中国这边还是清朝,所以这段话跟我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中国没啥冲突。

但是,用这段话发微博的人以及与其互动的人是什么角度?评 “也许黑格尔比马克思要了解中国”,回 “透彻”,这两人明显不在乎两位大哲学家的时代,就硬拿这种评价封建时代的话来碰瓷,这个沧浪评述我去看过以前的微博,是个马克思主义黑。

几个转发的什么意思?呃,不会有人说只转发什么也不说代表的是反对吧?我的脑子想出来的只能是默认。

第六,讽刺对外捐款

这种事情是看不懂还是装不懂呢?

第七,道路自信

这件事我不知道怎么说,算是知识分子发牢骚?穷都是因为懒这种说法荒唐至极,我们的社会肯定不是完美的,我本人也在网上看到过贴吧或者 b 站里有所谓 “神友”,“兔兔” 这种,也能理解这两种群体产生的原因,所以对罗翔拿道路自信这种话来反讽社会问题这种行为,我的感觉还是挺复杂的,所谓“五毛”,也可以指那种只看盛世不看问题的人,盲目赞颂这种行为当然不可取,但是用道路自信来讽刺这种行为,也不合适,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发展模式。

第八,读书笔记

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不知道,我没法窥探别人的内心。我倾向于,是故意,因为两点,一,他在疫情严重期间表现活跃,死亡率,付雪洁的事,还有李兰娟院士的药的事,都给我一种对本国官方进行有罪推定甚至有点像两碗粉的感觉。二,授勋的事,媒体提前传得很快,那几天打开手机即使不刻意搜都能看到。平时那么 “关心” 疫情,结果你跟我说没看到授勋的新闻?

要说他前几天就发过这本书的笔记,或者是学生让他发笔记的,以此表明不是故意的,我觉得说服力不够,因为如果是故意发的,前两天的做法完全可以是故意做的铺垫,或者当天看到书里有这段话就临时起意发上来了。

这是我的倾向,我没法窥探别人的内心,只是结合他之前做过的事来进行一个较大可能性的推测。

以上吧。

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1,不要轻易对一个看上去很好的人用滤镜,比如对一些网红老师进行过高的其他方面的幻想,警惕自己被光环效应蒙蔽。

对我而言,以前听了罗翔的课,看了一些他讲哲学的视频,我就觉得他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了,然而当我看到上面那些事之后,我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了,这就说明我之前对他用了滤镜,学术很好,哲学修养不错,所以其他什么的肯定都很好吧?

大错特错了,其实有很多这种例子。

刘晓燕,讲课的时候突然说到刘翔当年弃跑怎么怎么样看不起他。

戴建业,讲课讲得也很好啊,而且据说是为了挣钱给妻子治病,所以才搞了这么多网上的东西来赚钱。但是他也会在 9 月 9 日说出 “喜上加喜” 这种话。写文维护方方。

李玫瑾,在网上也算个网红老师,现实中是公安大学的教授,学术水平自然是有的,然而她也是方方拥趸。

赵秉志,刑法大佬,是真的学术大佬,不是罗翔这种因为讲课红起来的高知名度学者。结果却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栽了。嗐。

离我最近的,我高中班主任,一开始装正人君子,后来是真 ex,舔,领导,骂,学生,我们那一个年级的男老师都没有比他会的,几年过去了我想起他来就烦。

八字箴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以后是不敢随便因为喜欢他人的某些特点而把这种喜欢扩展到其他方面了,太容易翻车打脸了。不过还是有比较庆幸的一点,b 站上罗翔的粉丝很多是不知道上面这些事的,或者说知道了之后觉得可能是有人在整罗翔,黑他。

至少跟我交流过的都是讲道理的。这种反应能说明 ta 们也认为上面那些事不妥,而不是像 nc 粉护失格偶像一样无底线无是非观,说点儿不好的就是黑子。

——————————————————

唉,这两天围观林先生的瓜真是大开眼界,玄学上的东西我懂得不多,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说网友们过度解读了。。。不过这立人设赚血钱的做派真 ex,利用亲人的不幸来赚取远远超出合适区间的利益。

再有就是,,,关于罗翔的,他最近讲的一个十几年前亲身经历的事情又被锤了,就是讲自己读博士的时候帮助一位老妪寻找某法律援助中心的事,被两位微博博主发现时间点存在很大的漏洞,有微博的去搜 “无为李爷” 和“子午侠士”,在他们微博里搜罗翔就能看到了。

https://m.weibo.cn/5067914848/4652120093233241

这个事情很奇怪,时间点有硬伤,但是事实部分又不像假的,当然,里面说的 “手指掉了几个” 挺假的,刑事逼供一般不会用这种会被抓包的行为,以前看今日说法里有一个被刑事逼供的,是把手指甲给搞掉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老妪说话不清楚或者罗翔听漏了。但是老妪从贴身衣物里掏小本子这个细节挺真实的,以前的老人们确实喜欢这样放东西,我小时候还见过出远门的老人把钱缝进内裤里,到了地方再取出来的。

emmm 这个事我真的不知道该不该信了。

————————————————

7 月 7 日凌晨更

刚才发现罗翔的粉丝数居然超过老番茄了,成 b 站一哥了,不知对 b 站来说,是福是祸呢?

知乎用户 杨汇​ 发表

有些教授以学术见长,有些教授以教学为主。你可以指出罗老师哪里哪里不好,但是总以顶级学者的学术水平去比较,这个就有点过分了。

老师把课上的生动有趣,引发学生产生兴趣,去钻研刑法,这就是大功一件。

有些老师虽然学术牛逼,但是教学生教的一塌糊涂,学生虽然看上去优秀,但是一提起专业就想吐,发誓毕业以后再也不碰了,这样的情况多了!

中国多几个罗教授这样的老师,绝对是利大于弊!

知乎用户 陈方兴​ 发表

没在政法大学读过书,现实工作中目前也没有接触过罗老师,估计以后大概率会有接触。到时候如果有新看法,我再来更新。

罗老师这个年龄段的刑法学者,很厉害,不是他一个人厉害,很多人都很厉害,他们在逐渐摆脱德日刑法的依赖,真正具有中国意义地在做研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长足的发展。对于他的学术水平,我没有质疑,当然,也不像一些傻子吹的那样已经是刑法大家了,他离 “刑法大家” 这个词距离尚远。

我真正关注的是,罗老师走了一条普法道路,在 B 站上收获了海量粉丝,当然是成功的。问题是,这样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可能会对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B 站在消费他,在利用他讲的一些轻松搞笑风格的案例来哗众取宠。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是普法,实际上差的太远,看完那些视频就懂法了吗?根本不会,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那些故事猎奇的设定。谁都羡慕罗老师的爆红一时,我也羡慕,但这条路走下去未必就能有好结果,希望罗老师自己能把握好方向吧~

知乎用户 迷糊米糊恍惚 发表

对于正义的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知乎用户 安着的 发表

本硕法学,经历过司考,6 年执业律师。不评价罗老师人,仅谈一些自己的感受,不吹不黑。

补充一下:

听罗老师课的不仅仅有法学生 (校内考试向),法考备考生 (法考考试向),法律人 (基础巩固向),更多的是慕名而来的非上述人员。他们听完课,最大的用途应该就是评价他人的行为、事件或者判决。所以,评价的时候难道不是进行实务层面的评价么?

理论解决的是某行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最轻或罪重的问题。实务解决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程序,尽可能还原出某行为。这里还要介绍两个概念,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客观事实是真实发生过的某行为,法律事实是通过证据反映出的,无限接近客观事实的 “事实 “,只能无限接近,不能完全等于。刑法实体法教学,包括法考,默认一切事实均为客观事实。我给学生讲解案例的时候,会告诉他们,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所有题目中给出的信息默认为真实的可证明的,即法律事实完全等于客观事实。所以,本人拙见:就案件本身而言,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最主要在于证明。

以下是原回答:

很多教刑法的老师都有着罗老师类似的授课风格。教学,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大量讲述案例是刑法教学的优势所在。本人本科四流院校,刑法课的老师教学之生动,不亚于罗老师。因此,作为老师,给法学专业学生教授理论知识、法考培训亦或是向社会大众普法,他是成功的优秀的。其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就够了。

但按本人现在的思维 (以司法实践为衡量标准 & 以诉讼结果为最终目的),每每听罗老师的课都会感觉有些别扭。其实别扭不是针对他,而是:

1. 在极端案例的情况下,案例本身是以上帝视角推进和解读,司法实践却会面临很多现实阻碍,最大的现实阻碍就是犯罪构成四要件里的 “主观方面 “(四要件里的主观方面,在刑法里表现为故意和过失,假设我开车撞了张三,我的主观方面可能是故意,过失,或者意外,故意过失意外分别对应不同的刑法评价,即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因此司法实践中对主观方面的审查通常是通过外在客观行为表现来推断的,但这种仅仅是推断,和案例中的上帝视角,还是有区别的;

2. 刑法理论本身就存在许多争议 (其他部门法也一样但刑法更突出),连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是证据,而证据又受到程序法 (诉讼法等) 的约束。在讲解案例时,可以假定案例中的行为、条件均为真,这是为了教学需要。但这也引起了一个非常负面的效果,重实体轻程序,而一个真正接触过司法实践的人才会知道,程序的意义远远大于实体 (我并没有任何贬低罗老师的意思,毕竟他是教授刑法,而不是教授诉讼法、证据法或是公诉学、辩护学)。因此,在涉及到我认为证据无法取得、获得或者根本无法证明的问题时,我自然会怀疑案例的假设是否成立,进而怀疑整个案例的结论 (司法实践的角度);

3. 拿最近听的罗老师讲《隐秘的角落》一集来看。我记得罗老师讲道,如果哥哥对于妹妹没有先行为义务 (包括至妹妹于危险中的先行为和法定监护义务),那么哥哥对妹妹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乍一听是不是怪怪的?没错,刑法理论就是这样。不过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未成年哥哥之于未成年妹妹,那没问题,但如果是成年哥哥之于未成年妹妹,放在司法实践中就不好说了。比如已成年哥哥与未成年妹妹一同放学回家,妹妹不慎滑落水中,哥哥会游泳且熟悉水性,明知妹妹不会游泳,仍若无其事不予置喙,导致其溺水死亡,按罗老师的说法,哥哥不构成不作为的犯罪么?这个真不好说吧。一方面,一同放学过程中,两人形成临时结伴相处的情形,哥哥虽不是法定监护人,但在这个临时过程中,也应负有基于临时相伴而产生的临时监护义务。另一方面,法律本身有着规范,教育作用,司法实践都认定不构成犯罪,岂不是一种不良的负面引导。

说白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才是我觉得变扭的根本原因。

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实践性更强的学科。即便对于罗老师这样的大咖,尊重崇拜之余,也不要忘了,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 (实践) 而不是逻辑(理论),永远保持个人独立思考,需要的时候,该辩驳就要敢辩驳。

相信罗老师也会认同。

知乎用户 柿子还是狮子 发表

本校的神仙老师!!必须夸!!

虽然我更喜欢跟包子老师的课,但包子老师的好基友(罗翔老师)也一样喜欢!!

学术水平自然不用说,北大毕业,法大教授。学术水平不可能差。

老师人也超级好!!以下省略几千字的彩虹屁。就是特别好

(我私底下一直认为罗翔老师有一种卷福的气质。就是那种不是帅到惊天起,看起来很有文化的气质。


关于近期罗翔老师事件。真 “打开微博,发现傻逼。”

顺便给大家分享几张图片(没有贬低其他老师的意思,法考本来就难)

法大本就盛产杠精,真没想到有人能这么送杠。

知乎用户 秦久云 发表

二十年后,中国必定诞生很多法律界的大师。他们的共同点是:受了罗翔老师的影响。

高赞是罗翔教授的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告诉大家罗老师的功力深不可测,网上只是冰山一角。但 “冰山一角” 的功力已经深深的影响了很多年轻人。

2020 年初,罗老师的视频被搬到 b 站。

我,一个之前很少用 b 站的人,直接看上瘾了。

一连刷了几个小时的视频,不过瘾,移步厚大发考,把课程全听了一遍。

我承认主要是听张三,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对刑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度认认真真的考虑要不要想办法换到法律系,怎奈早生了几年,本专业学分都快修完了,无奈放弃。

几个月后,发小高考完。一问,去学法律了。

我问他是不是听了罗翔老师的课才学法的,他说你怎么知道。

一项研究调查了很多大师,想找到他们身上的共同品质。

找来找去,发现一条:他们都有很好的启蒙老师。

这些启蒙老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但都能把课讲得特别有意思。

启蒙老师点燃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克服了练习研究的枯燥寂寞,坚持到了最后。

这些老师虽然讲得好,但影响力终究是有限的。

而罗翔老师一出手,立刻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每年高考人数 900 万,罗老师 b 站粉丝 1200 万。

b 站那么多年轻人,有多少人会被罗老师的视频激励,受罗老师的影响报考法律,又有多少人会成为一代法律宗师。

问我如何评价罗老师,

是一代青年人的幸运啊。

知乎用户 种纬​ 发表

贴一篇之前写的文章。

一个把刑法讲成段子的男人——罗翔老师。曾仅用了 2 天时间,就在 B 站上圈粉百万。

靠的是什么?

一个是妙趣横生的刑法科普;一个是济世苍生的人文关怀。

他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 “张三”(坏人),我们每个人心中又何尝不住着 “罗翔”(好人)。

1 . 绝不能饶恕利用地位性侵

高管性侵未成年少女案爆发,罗翔第一时间视频科普。他指出 14-18 岁的性同意问题很容易被人钻漏洞。

“犯罪分子最经常的辩护理由是:对方是同意的,我们两个是真心相爱的。”

鲍毓明自己就是律师,善钻空子。案件迟迟无法拿出关键证据。

网友热议:给鲍毓明定罪到底有多难?

罗翔说,案件复杂特殊,多条法律不适用,甚至可能疑罪从无。Q 奸罪,或许演变成一场情感纠纷的罗生门。恶人借着爱的名义,大摇大摆、光天化日干尽丑事。

“学了法律、丢了人性” 导致所有法律人牵连被骂。同样身为法律人的罗翔却敢于说:“法律虽然没法改变人心,但法律至少应该有所作为。”

“养父、养女这样的强者与弱者的剥削关系,很明显没有平等谈判的空间”,也就是不存在性同意。

所以,针对这一个案,他呼吁发起对特殊群体的保护。呼吁在法律中增加一项 “滥用信任地位剥削利益罪”,并提供了世界各国性同意年龄汇总图。

直面恶魔,需要的正是死咬着良善不放的信念。只有保护弱者,才能感受到女孩被折磨而无法解脱的心情。

2.N 号房如果发生在中国

如果事件发生在中国,观看不良网站会构成犯罪吗?

“如果你明知他人要去实施性侵,明知他人要去实施猥 X,你依然提供金钱的资助,你主观上知道在帮他实施性犯罪,客观上你也实施了帮助行为。”

罗翔接着解释:是强制猥 X 罪或 Q 奸罪甚至猥 X 儿童罪的共犯。所以付费围观者并不无辜。

但在韩国,26 万看 N 号房的人,大多数觉得自己无罪。“有罪” 的是裸身的受害者,还有韩国僧侣传播淫秽视频。

女性非人,而是被划分了等级的奴隶。我没杀人,是刀子引诱我杀人,甚至我在普度众生。

21 世纪的文明社会竟然还有这么荒诞的想法!所以说自由不加限制,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据说中国版的 N 号房也在暗处大行其道。

也许各种 “N 号房” 并不因罗翔的抨击而消散,邪恶仍继续。

法律就是要照进连太阳都无法照进的阴暗之地。

3. 要不要给犯罪嫌疑人多踹几脚?

罗翔的 “粪坑案” 微博转发两万多次,已经火出法律圈了!

妇女干部遇劫色,急中生智将不法之徒推入粪坑并连踩三脚,这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事后防卫?

有专家说:第一脚是正当防卫,第二第三脚就不是了。

太形式主义、太教条主义了吧!

就像食物掉地上 5 秒内捡起来没问题,6 秒就一定不行。

罗翔只说:试想一下,这个变态男往上爬,要伤害你。

“踩!不仅要踩!老子还得拿块砖往他头上砸!”

“但是砸的时候别把粪砸到自己身上。”

看这段视频的时候,吃饭的同学们可能特别酸爽。

大家看得到了 “昆山龙哥案”“涞源反杀案” 上正义的光环。面子是法条、里子是人情,再好的面子都需要里子加成。

永远不能超越社会常识,否则法律人就会傲慢与偏见。

4. 我 Q 奸我自己犯法吗?

犯法了,罗翔说是:Q 奸罪未遂。

女同学甲和女同学乙闹矛盾,甲请了一个大哥去 Q 奸乙。

结果大哥认错了人,把甲 Q 奸了。整件事变成了,甲掏钱雇人 Q 奸乙,结果到头来把自己给坑了。甲犯了 Q 奸罪未遂罪。

如果甲去报案怎么算?

只见罗翔老师性感地摸摸下巴,笑着说: 这个叫自首。这是罗翔经典的代表作。

中国政法大学里,他的课必须早上 6 点就要去占座,晚了不仅占不到座位,就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

期末考试完,罗教授不仅给每个同学签名。因为一个签名,同学们都忘了罗老师课的难度,和他习惯性打低分。

有枣,但是得跳高了摘。

为什么大家如此喜欢听他的课呢?

因为没有想象中法律人的冷眼旁观和孤傲不群。

因为像拉家常一般,严肃里注入了风趣、态度和 “性感”。

5. 法律怎么保护人渣?

罗翔说,要,特别要,要非常好好地去保护。

每逢公共事件,大多数人永远只有两种评论:死刑或无罪。

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立即枪毙。

二、当场无罪释放,拍手称快。

“别审判了直接死刑吧”“这也犯法啊?”

反而比正经的科普有更多民意。

张三的老婆给他带了绿帽子,张三不哭不闹。只是让野男人写了赔偿 5 万元的保证书。

结果野男人第二天就去公安局报了案。张三犯了敲诈勒索罪吗?

按非黑即白的说法,张三无罪。但从法律讲就是敲诈勒索。

罗翔老师插句话:“你跟别人老婆有染已经不道德,连钱都不赔,你不是人渣吗?”

那么为这样的人渣辩护的律师算什么?

“为坏人做辩护的律师都是人渣!”——很多人会这么想。

如果把民意带上法庭,那法律就什么都不是了。律师真正的使命和价值是: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追求法律的正义。

不过为了泄恨,罗翔老师也提供了好的对付办法:对前男友怀恨在心的姑娘,可以请他去做马航的飞机,记得带上他全家。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法律也不能被民意捆绑。

为恶人辩护如为恶人行医,都是在帮着让我们的医学和法律变更好。

6. 别人给我色情网站,我以为是四六级答案

传播淫秽物品罪必须是已知是淫秽物品,不知者无罪,罗翔说:“我不懂英文,我还以为那是四六级辅导材料。”

贪污的领导包养的八奶都能分到 2000 万,他不正经地说,我都想被包养。

紧急避险之时,自己二十天没吃,“看见一只熊猫,当然可以吃,烧着吃烤着吃都可以”。

罗翔就是这么霸气横流,总能让人笑着记住法律知识点。

有的学生问他,想开妓院,服务员是橡胶人,行不行?

只有到这个时候,罗翔才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你别问我,我不懂。”

轮到罗翔问:“看小黄书很快乐对吧,听郭德纲相声很快乐对吧,看莎士比亚也很快乐对吧。但哪种最快乐?”

大家异口同声:听郭德纲的相声。他又问:“如果三样里只准留一样给后代,你会选哪个?”

又是异口同声:莎士比亚。

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大的快乐。

之所以要读书,因为它是一种高级快乐。

一旦眼睛只关注尘世的诱惑,我们就不知道头顶天空的美丽。

7. 他们讲的都是歪理,还不如我来。

罗翔从中国政法大学的教师下海去辅导法考,原因很简单:“法考辅导机构硬是讲成了歪理,还有很多人学,这样很愚昧,很滑稽。”

能歪到什么地步呢?

有一次罗老师讲司法考试,说答案是承继共犯。外面的培训机构说是敲诈勒索。完全相矛盾,大批考生受影响。一翻资料,才发现这可是罗翔和同事一起出的题。

怎么可能出错答案呢?他要做到更多,这样的做法叫:相声型网课。

内容荒诞有趣,学到法律常识,也能学到社会知识。

课下平易近人,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当初大学期间给罗翔授业的刑法老师就是如此有趣幽默。

外公临终前给他留下遗言:后辈子孙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外公是老师,如今的他只是继承了这些光荣传统。

“与其说是我选择了刑法教学这条路,不如说是刑法选择了我。”

老师有两类:“教你知识” 和 “教你做人”,罗翔两者兼顾。

他身上善良的 “光环” 吸引更多人去靠近正义。

8. 成为法治之光

罗翔喜欢带大三大四学生弄法律实务,一起为被告人做无偿辩护,带学生熟悉办案流程。

罗翔还亲自带过一个诈骗案,当时起诉诉额是两百多万。但判决似乎是不公平的。

没有一个被害人承认自己被骗,相当于没有被害人。这样认定它是诈骗就站不住脚。

“这怎么能是犯罪呢?”

罗翔就去说服相关司法机关,让自己的提议就被接受。

他成名后,同学们找他签名。大多数法考老师写的都是 “逢考必过”“顺利上岸”,罗翔不管是在讲课还是法考培训时,写的皆为:“做法治之光”。

有法理又有情怀的老师就像漆黑中的萤火虫,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搞得定理论教学,还搞得定实践操作。

那些被启蒙者,能成为光的下一束光。

9. 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

有一天他去北京广播电台做节目,他出了一道有奖竞猜的题目:运输多少克 K 粉构成犯罪?听众同学议论纷纷:50 克?200 克?都不对。

“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刑事责任。”

无一人答对,礼品送不出,节目遭冷遇,主持人很生气。这不是来砸场子吗!

“你今天怎么出个这么难的题目?”

“今天是国际禁毒日,一定要把基本的法律和政策教给大家。”

主持人一脸无奈,罗翔满怀骄傲地带着全部奖品回家。

现在的严苛不正是为了将来好的法律实践打基础吗?

法条里一字一句、字斟句酌皆温度。

如果法律人连基本的社会知识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去保暖他人?

10. 越抽烟,越爱国?

法学有一名言:“一夜暴富的方法都写在《刑法》上。”

罗翔老师太喜欢讲这些 “致富经” 了。

10 块钱的烟的成本不到 1 块,其他都是上缴国家的税。

“所以同学们,抽烟抽的越贵越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

这个时候,法考视频屏幕前的张三可能要抽根烟冷静冷静。但是聪明而睿智的罗翔老师不这么干。

“多年前,我就把烟戒了…… 我一看要给国家交这么多税。”

有节流,自然有开源。

一个人在等女朋友。拍了一下 ATM 机,结果出来一张 100 元。

一直拍一直有,总共 3 万多,拿回家用。结果被判了无期徒刑

如果是罗翔老师本人呢?

“我是受过党和国家多年教育,我的政治立场很坚定。”

当然是先回家戴个帽子、戴个墨镜,再回来继续拍拍拍。

不是 “啪啪啪”。

不过还是风险太大,罗翔又出一主意。学法律的能说会道,可以上某宝接代吵架的活。

“200 块包赢,上海话加 50,武汉话加 100。

重庆话不接单,吵不赢。”

这也许是上罗老师的课的学生最高效的兼职方式了。

有人心中的法学前辈就是这样,一半是理性,一半是情怀。

但照罗翔来看,一份是理性,一份是关怀,一份是情趣。

11. 尊严是按钱算的?

罗翔开玩笑问:要不把你肾脏卖给我?

“我是有尊严的。”

50 万行不行?500 万呢?

“我是真的有尊严的。”

5000 万,上海再加两套房。

“成交。”

干净利落,一锤定音。

罗翔说道:“你的尊严不过是用钱来计算罢了。”

其实他是要反讽一些法律人只为钱财打官司。

“很多法学学得好的同学,学着学着已经丧失人性了。”

日剧《胜利即正义》里古美门研介为了赢得胜利不惜使用任何手段的方式,也许有些要不得。

网友在微博上期待罗翔能与张文宏医生 “组 CP”,罗翔笑道:

“我一直希望向张文宏医生学习,在专业上更有建树,诚实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勉力而为。”

如果只为钱而活,就会失去谦卑的精神,自大、虚伪、堕落。

他偶尔分享或者直播自己做菜的过程,告诉大家 “学习法律和做菜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提醒大家要热爱生活,敬重食材。

罗翔的热爱就是做湘菜,红彤彤的辣椒盖满盘子。

一个人真正拥有大爱,便会慢慢地推己及人。

正如法律的内核不在于价码,而在于心性。

开通 B 站后,罗翔就对自己的走红做出一个小小的回应:

“也许我只是一个在海滩拾贝的拾贝者,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贝壳,而是希望同学们能看到贝壳后面的大海是那么广袤和美丽。”

在这里致敬了牛顿先生。

他相信,只有法治才能让我们这个民族走向真正的复兴。又常常在邮件回信上落笔:

“爱是永不止息。”“PEACE&GRACE”

看见更多的罗翔们出场教学,如沐春风。法律的一块砖,大爱的一缕丝。

我知道你惦记罗翔的才华很久了。

知乎用户 于三皮儿​ 发表

一个精神病人穿着白色 T 恤,上面写着 “精神病人危险,请勿触摸”。

如果他拿着刀追杀你,你能不能对他进行正当防卫?

当你认为能,你显然很危险!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给出了答案:因为他是精神病人,不构成犯罪四要件的主体要件,所以你不能对他进行正当防卫,你只能对他进行紧急避险。

说起罗翔,他是今年迅速走红的网红教授,2 天破粉百万,7 天涨粉 200 万,由他主讲的 “罗翔说刑法” 账号现在粉丝早已破千万,平均每条视频播放量都在百万以上。

而让罗翔走红的原因,在于他可以把枯燥的法学干货知识点,与许多既真实又扎心的案例相结合,加之他那生动略带口音的讲述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听得是津津有味。

伴随着走红,罗翔本人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各种采访和商业活动的不断邀约。

但是,罗翔却没有被巨大的名利所诱惑,反而是很从容地说:

“网红本身就是昙花一现。走红只是人生剧本里的小插曲。不论是在云端之上,还是在低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虚荣和虚伪。但是要尽量去克服它。”

看完罗翔老师的话后,不得不佩服他的清醒、理智和真实。

然而,拒绝了商业邀请后,罗翔老师做了什么事呢?

原来,罗翔老师把精力放在了自己的新书上,《刑罚的历史》一经上架,易中天、罗永浩、罗振宇等都转发推荐,书中历数古代刑罚的方式以及变迁过程,让人看后对于我国法律的变革有了全新的了解。

如果你对历史和法学有所研究,抑或是罗翔教授的粉丝,这本书可以一次满足你的需求。

现在,《刑罚的历史》正版书籍已经全面上架,不到一杯咖啡的价格就可以买的罗翔老师的新作,你还在等什么?快快下单吧。

[

刑罚的历史 罗翔 历数酷刑典故 看懂人类历史的前进规

京东

¥22.5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20044061416345600-0&p=AyIGZRtdEgcWAVESUhcyEgZUGF8VBhsCVxNfFAMiQwpDBUoyS0IQWhkeHAxfEE8HCllHGAdFBwsCEwZWH1sRCxcFXR9aFB1LQglGa0dda1UJbj9TZ3phFBwvSwFKUi1iG0MOHjdVElsXChMGVRxYJQITBlUfXhYBFAZlK1sQMlNpUxtYFAEiBmUbXBQEFgZXGlgdBhIOZRtTETLEqcHO06rboqKDsfXAj6LS3LCPq4QiN2UYa05XRk4QB1sXARMGUB5aEgIXB1IZXhEFEwZJGmsVAxMEVx5TEAcVaVAbWhQCEwdTEl17ABMGVxpTFgEXA2UbaxYyTGlUSFtFBUBTVXUBTVsWRRZfU3sCGwJcGFglABMGVxk%3D)

知乎用户 Lily Lee 发表

我知道罗翔老师人气很高,人很高,但我没想到,这 么 高 !!!!!

知乎用户 吼嘿 发表

今天参加了 2020 年上海书展罗翔老师《刑法学讲义》的签售会,完整地分享下感受。
签售会后,对罗翔老师路转粉。

当签售会刚开始主持人介绍罗翔老师的时候,他呆呆地坐在一旁,眼神有些涣散,整个身体都有些蜷曲。但当主持人说道 “下面有请罗翔老师……”,他晃过神来,拿起桌上的麦克风。他开口的同时也站了起来,顺势走到了长桌前方。一同冲向观众的是他的声音,沉稳坚定,充满力量。我上午听了康辉老师的签售会,康老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与新闻联播同样的音色,却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他是在与在座的观众聊天的心态作分享,所以虽然口音正,语气软。但罗老师不一样,他的声音直击耳膜。

罗老师的演讲全文我没记清,但他清晰的逻辑能让我回想起大概,但也可能有错。他先讲了写这本书的三层原因,但由于我一下就想到了千层饼,就有点走神。依稀记得,除了想向大众传播虽然名字中有 “刑” 字在,这部法律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犯罪情节很严重时才适用的,很多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举动都有可能触犯刑法。还想向大家传递平衡的思维,生活中的许多都不是那么绝对的,施用《刑法》的两方都是受限的要求得平衡的(好像是这个意思,但我不是学法的,可能有误),这里他用了刺猬和狐狸的比喻,想详细了解的同学可以出门百度一下。第三层我给忘了。
而后他又说到了自己的使命。每次去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经过老校长雕塑看到下面的话语他都倍感激动,而后是平静。(具体原因我又忘了)那句话是为学法的同学们和他这样教法学的老师的使命。他引用王小波的话,人一生是片刻欢愉和不幸,其余都是似水流年。而如何度过这大部分的似水流年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课题。对他来说,就是传播法学,这是他的崇高使命。他接着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时代把法和他推向台前,递给了他这样一份剧本,因为这强烈的使命感,在这似水流年中,他会接过这个剧本,演好这个舞台上的角色,
但也随时做好准备并欣然接受,下场的结局。
网络上会有关于罗向老师会不会凉,什么时候不会再火的讨论,但听到这一句的时候我知道,是否能火下去他不在乎,他也会坦然接受自己不再火的结局。
让我们再回到照片,仔细看看背面屏幕上的内容 学术偶像”,“男神”,书封上对他的评价大抵如是,这些称呼足够证明外界把他捧得有多高。但从他所说的话来看,他可能根本不注意这些评价,即使注意了也不会往心里去,他有着超人的清醒,他不会陷于自己的名气,不会忘本,不会骄傲,他认为现在的名声只是他接下的剧本内容,不管是否喜欢,这些对于最本质的 “罗翔” 来说都是假的,在名声之外的才是他真正 “欢娱和不幸” 的事。
从签售会场出来后。我看了一眼排队的人群,更长了。本来还想故作成熟地感叹一句:看这人群乌泱,其中有多少是真正仰慕罗老师的学识,有多少是慕个名声当看娱乐明星,还有多少是直接把罗老师当成自己的爱豆了呢?但我回想起罗老师刚才说的话,他对这些根本不在乎,在只会把这些人当成来求学问学生。他不懂营销自己,甚至可能不关注关于自己的舆论风向。但他一定能通过找自己合作或洽谈的人的人数变化等判断出自己的 “火” 的程度。值得感叹的是,当初越来越多的人登门找他时,会有人告诉他应该接过剧本上台演好这个公众角色,但未来如果他不再火,不再受千万人追捧,却不会再有人提醒他下场,他最终只能孤独地谢幕。
我又在想为什么他要说到 “演员” 和“剧本”呢?我刚听到这个比喻的时候就心头一紧,因为在生活中它们通常有着负面的含义。仔细想想,罗老师应该是特意选用了这样的比喻,因为他可能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的初心或者说他接过 “名人” 这一角色的唯一原因只是作为老师的本心:**出名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自己这个老师,从而将法律知识传给更多的人。**也正因此,他在所有的公共场合,哪怕是和盗月社一起吃饭,仍然有大量的思想性内容,闲聊也仅限于菜品。一个能把课讲成段子的人本质肯定是幽默的,罗老师在生活中我觉得也应该是个幽默的人,但在镜头前,由他产生的快乐只与知识和案例有关,概莫能外。
也许未来罗翔老师会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也许这是一瞬间的事,也许是一个逐渐到难以让人察觉的过程。但我会记住他,很幸运在我这一代,在互联网中陪伴我成长的是罗老师,而不是前一代的苍老师(我没有任何对苍老师不敬的意思,只是觉得她所从事的事业对青少年的心智发展确实会有影响,我尊重每一个职业,也尊敬每一份努力,每个领域的顶尖都是值得称赞的)

知乎用户 奈格利奇 发表

要珍惜德行, 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会消失。 ——2022.1.12

知乎用户 Faramir​ 发表

今天罗老师有一个有关百香果女孩案的视频,看完有感而发想写点东西

虽说大部分人(包括我)一开始都是冲着段子去看的,但是看多了也会感受到罗老师身上的人格魅力。罗老师从他的发言能看出他是一位很纯粹的法律人,是真的希望我国法制不断进步,良法而治,普遍守法。而且客观来说,就算是冲着段子去看的,看得多了也会耳濡目染的理解一些法律精神(比如以前很多人批判的舆论绑架司法,认为这是错的),也是为普法做出了贡献。

学术上我不是学法的我不懂。从观众角度来说我尊敬罗老师的首先是这两点:

第一是他一直反对技术主义,就是他常说的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他认为即使是法律人也应该首先有一套自己的价值判断,应该以最高优先度执行的你价值判断而不是法条,这一点就和某些所谓的 “法学精英” 拉开了差距。

第二是他对西方法学的态度。法律这门学问西方走的更远,学习西方是绕不开的,但是批判的接受和当复读机不是一码事,你不能不看国情就照搬别人的理论。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废死,罗老师是不支持废死的,这一点我觉得应该和大部分人民群众一致吧?换某些法律精英又要开始批判低层次人口不懂法不理解废死的意义了。

再有就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罗老师,我觉得很少有公众人物能和他一样谨言慎行了。关注他动态能看到他对自己的态度一直都是 “所得皆非所配”,并不是说罗老师不值得尊敬,而是他很明白他的那些粉大多数是冲着看段子来的,自己受到的关注远大于一个普法 up 应得的。罗老师自己发的视频你可以看到他很少鲜明的表达观点,他一直是希望观众有自己的思考的。他会告诉你现行法律是什么,对此有异议的正方反方分别是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就比如最新的这一期,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p4y1Q7YB 他完全没有表达对案件的态度,仅仅是在解释法律条文,以及引用了一个之前的相似案例。有些人担心罗老师会被人带节奏,我觉得大可不必。

写了半天总感觉怪怪的,想了想好像是因为我一直写的罗老师(捂脸)。我是不是写罗教授好一些。。。

知乎用户 一碗银丝面 发表

一、大学教师三重职能:科学研究、传道授业、服务社会,所以我对罗老师的评价是:

首先是学者,对应科学研究职能;

其次是老师,对应传道授业职能;

最后是 “网红”,对应社会服务职能。

二、人的不同认识水平也会产生认识偏差:

最肤浅的人,只把罗老师当网红,乐呵乐呵;

最多数的人,能把罗老师当普法者、人生导师,用普及的法律知识和金句指点他们的生活;

最尊重他的人,会用罗老师的研究成果评价他。

三、搞法学研究的人要扪心自问的不是有多少热搜和关注,而是在理论上 “什么是你的贡献?”

法律普及只能改善社会,理论革新有改变社会的力量。

(参见陈柏峰、侯猛等:对话苏力;什么是你的贡献?,载《法律与社会科学》2014 年第 1 期。)

知乎用户 商鞅是我大爺 发表

一首张三的歌送给大家!

之前准备司法考试时(那时还叫司考)接触过罗老师,当时瑞达,厚大,华旭,蒋四金都有听过,不过刑法主要还是奔着柏神去了,所以罗老师的课也没听过太多,直到在 B 站了遇到他!!!

怎么说呢?如果是法学院的学生,多多少少对很多罗老师讲的段子并不陌生,包括他的刑法哲学,法哲学和人生哲学,很多老师也会谈到。所以他讲的内容的话,客观评价是一般。

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罗老师值得被高度赞扬。

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正在进行法治社会建设,但是法治的路实在太难走了,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实践的多样化,法律教育的普及,目前为止,这些都没有取得很好的进展,我认为这主要是法律传统观念在作祟,传统中国对待法律的态度是将它作为一种工具,因人设制,在现代文明语境中,法律是一种目的,如同伯尔曼所说,法律需要被信仰。如何在大众心里种下一颗法治的种子呢?首先是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不管罗老师的走火是怎么实现的,最起码在他了解自己火了以后,他果断开通了 B 站账号,并积极努力地创造内容,展示给观众,这种行为是责任意识的体现。

从另一方面看,一个罗翔的走 ,也许恰恰说明当前的青少年(B 站毕竟青少年居多,果然我大 B 站牛批)需要这样的内容,这是需求决定了供给,这种需求让我一个法学生充满了激情,因为这一供给过程不恰恰是法律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嘛。

当然事先说明,这样说并不代表我反对法律的精英化教育,法律意识是一回事,对法律的运用又是一回事,不可能人人都能拿法考证,也不可能人人都从事法律行业的。

知乎用户 金陵小老头​ 发表

一个刑法学教授,能让不学法的人都爱听他的课

如果全国的老师都能做到这样,中国的教育牛啤了

知乎用户 鹿屿 发表

从一开始的全网追捧,到现在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我觉得对于罗翔老师的经历,也可以用他自己授课时的一段话概括。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弃演,一种是把选择的剧本给演好。

罗翔老师本人其实也在微博上多次发表自己对于目前所处地位的感想,大意就是面对这么多的夸赞感到诚惶诚恐。

我在大一的时候听过罗翔老师的法考课,作为一个非法本的学生,真的是被罗老师上课时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感动了,然后开始辅修法律,最后决定跨考法硕的研究生。某种程度上来说,罗翔老师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个人。

罗老师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他的专业素养,他的知识沉淀是无可置疑的。我不止一次向身边的朋友推荐 / 吹嘘过罗老师这个宝藏,所以当他在微博上火起来的时候,有很多同学转发消息给我。

“诶罗翔老师出圈了!”

“罗翔老师太好笑了吧哈哈哈哈啊哈你快去看 b 站剪辑!”

“你知道吗罗翔老师开 b 站账号啦!”

其实法考界的其他老师也很优秀,例如理论法的马峰老师,当之无愧的理论法王者,而且讲课也很生动有趣。但由于理论法相对于刑法来说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密,并且内容稍微枯燥一点,所以大众的关注点不高。

换句话来说,在我们现在这个讲究法治、把法律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这个时代,总有一个人要扮演这样的角色,成为民众和法律接触的桥梁,就算不是罗翔,也可能是柏浪涛,徐光华,或者是李翔,王翔等等,反正总要有这么个人,这就是所谓的 “时势造英雄”。

现在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些言论,有点不舒服,所以我想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1. 语言的模糊性,导致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法律尚且还需要法律解释来进一步明确其含义,对于罗翔老师发表的一些言论,如果仔细 “研究” 的话,不排除看出 “公知” 影子的可能性。

(我不知道公知的学术定义到底是什么,但我觉得学法律的老师肯定是有人文关怀的,也就是心系大众,甚至超越国界,仅凭这个就扣公知的帽子是不是不太好?那诺贝尔和平奖这种就是公知的聚集地了?)

2. 微博受众十几亿,每个人的教育背景、文化素养千差万别。因此不排除别有用心,阴阳怪气的人故意带节奏或者博关注。

我对微博的看法是:它不是一个适合讨论的平台,最多记录自己的生活日常,看看新闻和沙雕。(再说了评论只能发几十个字,这还讨论啥啊讨论)

3. 法律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这和普法并不冲突。我看到一些法学生讽刺微博判案,死刑起步的现象,我也觉得这些喊着死刑死刑的人挺无语的,但是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普法现状,普通民众对于法律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罗老师并非本意地担当起了 “形象大使” 的工作,至少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和教育作用。

4. 对一小小小部分法学生想说的话:行业没有高低之分,专业没有高低之分,学术观点没有高低之分。

还有,就因为罗翔老师的追随者里有很多非法学专业的人,他的微博下有很多与法律不相关的言论,就有一种否定罗翔老师本人的意味?… 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好了,目前就想到这些。


最近终于打开了罗翔老师写的《圆圈正义》,在序言里就看到了罗翔老师对于热点写作的看法,其实他本人对于人们对热点写作的质疑是很清楚的。知道做某件事情吃力不讨好,然而依旧要做,这也是勇敢的一种表现。

再贴一张图,依旧是被罗翔老师感动的一天。

知乎用户 解锋镝 发表

网红教授

一定要低调

尤其搞法律的,喜欢抬杠的人多

知乎用户 孙鹏程 发表

我想,罗翔教授近年来取得的关注和成就,对所有中国法律人都应带来一些启发和鼓舞。我想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三个层面,来谈谈罗翔教授的经历对于每一个中国法律人和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首先,对于每一个学习或研究法律的法律人来说,罗翔教授近年来的成功给这个人人喊着 “内卷” 的时代带来了一份希望,那就是通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夯实的知识输出,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可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接受。

在当今信息传播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人也许认为,通过新媒体的媒介去赚钱的方式就是向广大民众推送” 快餐信息 “。然而,罗翔教授的事例证明了,通过讲解有深度、有内涵、有专业性的法学知识,仍然能够取得民众广泛的好评和关注。

这给每一个法律人、甚至社会各界工作的人士都能提供一些令人欣喜的启迪。事实证明,这个” 娱乐至死 “的时代并没有完全排斥扎实工作的知识服务者,相反,每一个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积累的学者、教授乃至学生,都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拓宽自己与世界互相交流、学习的媒介,并在这一过程中,既为社会传播更多的知识,也与此同时收获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财富和尊重。

其次,在社会层面上,罗翔教授的成就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社会民众对于法学专业感兴趣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法律与人伦、哲学、情感相交叉的领域,具体而言即评价逮捕、起诉、审判、犯罪等问题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部门法。

近年来,不少知名度较高的电影也都聚焦这些领域,影片中涉及不少侦探、犯罪、审判的画面,如《误杀》《我不是药神》《嫌疑人 X 的献身》《唐人街探案 3》等。对于这一公众偏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可能能够从人们本性中的好奇心,以及对故事的热爱等角度解释;从法学的角度来讲,可能能够从人们对于刑事诉讼程序中涉及的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冲突及平衡、对于法律价值中的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冲突及平衡、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平衡等问题的浓厚兴趣中加以解释。

也就是说,罗翔教授在网络上的走红,与其所研究的专业领域为” 刑法学 “应该有一定的关系。这也给广大法学研究工作者、法律服务工作者、影视媒体工作者等带来了一些启示:我们应该更好地尊重和服务于广大群众对于法律通识教育的兴趣点,推出更多能够帮助到人们的法律知识服务产品。

最后,从推动中国法治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罗翔教授取得今天的知名度和成就无疑是一件好事。罗翔教授荣获 CCTV“2020 年度法治人物” 称号,体现出他对于中国法治社会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

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2035 年我国要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主要体现为我国政法领域的若干重大改革事项,如监察体制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行使诉讼制度改革等内容;法治政府的建设,主要体现为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公共政法服务体系、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等内容;法治社会的建设,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主要体现为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等内容。

那么,如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从而建设法治社会呢?这恐怕就需要更多像罗翔教授的学者贡献力量了。传统的大学教育具有 “高门槛”“封闭性” 等特征,高等教育的知识无法向更广泛的公民普及;得益于近年来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通过多种网络平台获取高等教育知识。罗翔教授的普法教育工作,无疑也为法学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理论导向的学术研究工作也许并不总是和实践导向的通识教育工作相矛盾;相反,二者可以相互协调、互相配合。

知乎用户 马达熊​ 发表

我学的东西和法律八杆子打不着。

我也没生活在国内,暂时对了解国内法律没什么需求。

但我就是喜欢看罗翔。

法律什么的我是外行,不评论罗翔老师的专业素养。

但传播知识 / 教书的层面,罗翔一定是大家。

能让我这个听本专业课都能睡着的人,津津有味的主动寻找法律课程看,还能潜移默化记住大量法学原理和知识。

把传说中枯燥无味的法律讲成人人爱听主动听的娱乐节目。

还能传播正面的价值观。

罗翔老师在这点上,担得起伟大二字。

我希望大家不要把罗老师当作一个网红。

而应该把他当作一名优秀的传播学先驱,中国教师的典范,未来各大高校老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引路人。

罗翔老师证明了,不讲黄色,不反社会,不唱歌跳舞讲笑话(我说谁,说哪些机构,自己对号入座),一样可以成为火遍全网的优秀老师。

知乎用户 阿 Test 正经比比​​ 发表

罗翔,男,湖南人,摩羯座,187 公分 坐着逻辑清晰发量稀疏,站起来以德服人黑帮教父 罗翔老师就是背靠厚大法考四个大字,红的飞快又备受争议的中国政法大学刑法教授! 他的视频火了,对于自己的视频为什么能火,罗翔自己说:“一是大家对普遍公正公义是有追求的,二是大家其实希望法律人能俯下身来,不要老是那么高”

知乎用户 栖迟​ 发表

平时看刑法的法考视频都是以柏浪涛为主,但是罗翔老师的也有看过,说说对他的看法。

首先,他有很高的法学素养,理论功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北大毕业,法大教授,这足以证明他的水平。听他的课应对法考完全够了。

他的讲课风格比较诙谐幽默,深入浅出,而且经常联系身边案例,生动有趣,很受学生关系。身边很多不是法学专业的朋友也多多少少有看过点他的视频片段,擅长用通俗的语言和生活中的例子去解释法律,很多没有法学功底的人也容易听得懂。号称刑法届的段子手,听他讲课像听相声。上过好几次热搜,前几天降临 b 站的时候 60 万大军血洗弹幕,由此可见他有多受欢迎。

我觉得很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很有情怀。平时上课总是号召学生不要做只会背法条的学习机器,而且经常会思考一些社会问题,三观极正。

最后,当然他可能比起一些法学界比较有名的教授稍微弱一点,比如说张明楷和周光权。但是这些大教授都是学界泰斗级人物,而且每个人主攻的方向和擅长的点不同,各有千秋。除此在讲课风格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可能有的人喜欢他这种风格,有的人喜欢其他的风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能强求所有人都接受。

总之,虽然我听他的课不多,但还是很喜欢和钦佩他的。放张图镇楼哈~

知乎用户 师惑​ 发表

看到一段评价罗翔老师的话,觉得放在这里也很合适。

将一个学科变成不单单只是一个学科,而且一套介入世界的方法。用法律和道德的平衡数把刑法学的魅力不断注入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里。

没有教条主义带来的傲慢,对法学的尊敬,谦卑和重视,对正义的朴素追求,对自己那套人生哲学的透彻和真诚,让人看到了身体力行的,想让学生们成为具有常识和温度的法律人

收集了几句罗老师的话,闲时读两遍,永远审慎告诫自己,保持正直。

1. 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话,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2. 今早雾霾蔽日,但是不要害怕,太阳依旧在云端。

3. 法律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

4. 我们必须接受批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恋的幻想,不至于长久在道德和智识上自我陶醉,在自恋中走向毁灭。有人说,地狱就是灵魂在自我中心和自我迷恋中一直活到永远的轨迹。当你失去所有的谦逊时,你就和宇宙的实体脱节了。事实上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伪善和幽暗。

5. 对于正义的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6. 我很喜欢英国保守主义大师詹姆斯. 斯蒂芬在其名著《自由. 平等. 博爱》一书的结尾所说的:

我们立于大雪弥漫、浓雾障眼的山口,我们只能偶尔瞥见未必正确的路径。我们待在那儿不动,就会被冻死; 若是误入歧途,就会摔得粉身碎骨。我们无法确知是否有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该怎么做呢?“你们当刚强壮胆”,往最好处努力,不要说谎,我们要睁大双眼,昂起头颅,走好脚下的路,不管它通向何方。如果死神终结了一切,我们也拿它没办法。如果事情不是这样,那就以大丈夫气概坦然走进下一幕,无论它是什么样子,不要做巧舌之辩,也不要掩饰自己的真面目。

7. 惟愿你我法律诸君有这样的勇气,不悲伤,不犹豫,不彷徨。

8. 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话,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9. 如果你的眼目永远只关注地下,你永远不知道向上看有多么快乐。

10. 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导致了人间地狱,凡事想在地上建立天国的,最终都是通往人间地狱。

11. 其实大家会发现,读书是一个悖论。

读书是一个什么悖论呢?我因为求知而读书,但是当我越来越阅读的时候,我越来越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是悖论。

我们因为无知而读书,而我们读书让我们更加地觉得自己的无知。

但是很多人读书为了什么?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炫耀,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在写文章的时候炫耀张说李说王说王二麻子说,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知识上的优越感,那你可能就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我经常觉得有些学者的傲慢,清高,在很多时候都只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

还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当我越来越多地阅读,当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才觉得:啊,我离天还有那么的遥远,我永远也到不了。我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无知,在知识的海洋中我永远无法遨游。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为你的无知而辩护。

有人说那既然这样还读什么书啊?那庄子说的就是对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那我读什么书啊,反正人生有限知识无限,别读了。读啥啊,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及时行乐……

这是不对的,你看是悖论,但他叫似非而是,中文只有似是而非。法家那叫似是而非,但是还要注意一个词语,叫似非而是。我们基于无知而读书,而我们越阅读越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是让无知走向有知,这叫似非而是。

所以当你不断地阅读,你才能接受理性的有限,而一旦当你接受理性的有限,你就会拥抱现实主义的人性化,你才会拒绝在地上建立天国,你才会拒绝在人类历史上种种乌托邦的诱惑。

12. 所以你才会真正的意识到,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导致了人间地狱,凡是想在地上建立天国的,最终,都是通往人间地狱。

13. 我始终都是认为法律一定要倡导良善的价值观,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价值观,我非常欣赏英国剧作家切斯特顿的一句话,他说一个开放的社会就像一张开的口,合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咬住某种坚实的东西,天变地变,道义不变。

14. 人所有的拖沓都是代表他并非真正热爱。

15. 人类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以上。

知乎用户 Aleksandra 发表

大概是入驻 b 站两天内粉丝超过 100 万第一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若造谣不自由,则辟谣无意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流浪星光​ 发表

昨天看了一集十三邀,许知远对话罗翔。

许:鼓舞你的是谁呢?

罗:马丁路德金,甘地,林肯

许:他们身上最触动你的是什么呢?

罗:勇敢。其实在我的词汇里,勇敢是最高级的词汇。

许:我也是。

罗:因为我自己不够勇敢嘛。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

许:当你愤恨自己不勇敢的时候,怎么办呢?

罗:愤恨没有用,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像想象中那么勇敢。

这些话让我感到刺痛,让我沉思了好久好久,因为自己的懦弱,我这一生曾经错过了多少的美好!在我的小时候,所有的大人都会和你说的是:乖,听话,懂事,从来没有任何人和我说:你要勇敢。到现在,我的孩子已经 11 岁了,我也很少和他们说:你们要勇敢。也许在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延续中,“奴” 家思想深入骨髓,我们从来都不觉得勇敢有什么用,我们甚至不提倡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业,我们厌恶冒险,我们憎恨失败,我们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懂事平安少惹麻烦,人活着的意义难道只是安稳一生么?在知乎里搜索孩子 + 勇敢,你会发现类似问题少的可怜,高赞回答几乎没有。

勇敢是什么?

曼德拉:勇敢的人并不是感觉不到畏惧的人,而是征服了畏惧的人。

罗曼 · 罗兰: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鲁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看脱口秀跨年,罗翔是个超级段子手,看十三邀,罗翔是个深刻的文化人。

知乎用户 江逝水 发表

1、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罗翔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之前在微博上发表的很多观点也是引自基督教书籍,所以他和韩国的文在寅一样,都是一边支持女权一边又反同,其政治光谱在欧美更接近保守派,而不是自由派……

2、罗翔的学术水平我不置可否,但是他的所谓普法视频也是受到不少质疑的,以下是今年 9 月 17 日,我和一个非女权女性讨论罗翔时,她发表的观点:罗翔普法不离下三路,该普法的是比如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经济犯罪,被经济犯罪如何维权等。父母子女之间犯罪也是一个愈演愈烈的问题。性犯罪也该普法,但是犯不着各种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性犯罪事情都要说说。比如拿玩具侵犯女的,那不就是猥亵,有啥可单独说一遍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hugo​ 发表

短视频时代的宠儿,其实就是亦步亦趋地在学着阮齐林老师。

知乎用户 安纷​ 发表

我是 2020 刚刚法考上岸的法考生,做为一个高龄非法本,来评价一下罗老师。

我决定参加法考,纯属心血来潮。我是个行动派,定下来参加就立刻找资料准备。幸运的是,搜到的第一个视频就是罗老师的。我一个非法本,居然津津有味的看了好几个小时。看完后感叹,法律这么有意思,我一定要学。所以,想要培养对学科的兴趣,非罗老师的课莫属。

刑法基本上都跟的罗翔老师。罗老师讲课不仅风趣幽默,还特别有情怀。就像他自己给自己和厚大老师的定义一样,要做法治之光。罗老师讲课中的名言警句到现在我都能随口说出来。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权利一旦被滥用,就成为强者剥削弱者的工具…… 很多观点都发人深思。作为一个学者,他有自己的操守和底线,并且影响着很多人,特别是 b 站上的年轻人。这个法治之光真的会发光。

有一说一。罗老师的课很动听,逻辑也很好。但是有时候有点太高大上,基础差的同学,光是听课时候热闹,到做题拿分的时候,还是要选择更接地气的老师。我选的徐光华老师。虽然语言不如罗老师华丽,但是对提分帮助还是很明显的。法考是实用主义哲学。法律是终身学习的学科。所以,想法考尽快上岸,还可以找个别的更适合自己的老师。

跟罗老师不到半年后,罗老师突然火的一塌糊涂。这时候老师还是保持着冷静和克制。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有这份清醒还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网络时代,受什么益就会受什么害,网络是把双刃剑。罗老师通过网络收获了无数好评和粉丝。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网络上诋毁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罗老师在微博上被喷的次数越来越多。是怎么做也不对。b 站视频收入做公益本来是好事,也被人过度解读。我可以想象那一刻,罗老师的心情是多么恼火。直到发勋章那天,罗老师因为发文被扣上了公知的帽子,进而宣布永久退出微博。我可以理解罗老师的委屈和愤怒。但是我不认同关博的行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罗老师还是修为不到,输给了喷子,抛弃了自己微博的百万粉丝。

总体来说,罗老师是个比较纯粹的学者。不媚俗,不说超过良心道德底线的话。尽力维护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和体面,这是难能可贵的。商业时代,让一个生活在房价千万价格的大城市,不食人间烟火是不可能的。所以罗老师有商业变现行为很正常。只有知识能变成财富,人们对知识才会有崇拜和追捧。我感谢这个网络时代,让我有幸免费听到罗老师的课,接受他的理念。我也尽量要像罗老师倡导的那样,做法治之光。

知乎用户 法律那点事 发表

罗翔老师的深厚学识再加上幽默玩梗。

不是大家都爱学法律,而是大家都被罗翔老师所吸引。

法律界的脱口秀天花板很难不爱。

知乎用户 星星保贝 发表

罗翔脱口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8 年在厚大学习以还不错的成绩过的法考,罗老师是我一生的爱豆

有幸多次上了罗翔老师的面授课,说一个那一年道听途说的小事,邻桌同学说罗老师在法考界没有那么出名的时候(仅仅是法考界)在瑞达带过课,那时候的因为大家报了瑞达面授都是冲着刘老师去的,面授的时候没有看到刘老师,出来了一个(不知名)的罗老师,很多学生不愿意上了,有的就在宿舍听刘老师的网课有的就干脆要求退钱了,后来罗老师就离开了瑞达。

看到评论里有写罗老师题字法治之光的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他自己的梦想,成为法治之光是一种状态。他在上课的时候和我们讲一些他生活中遇到的无奈,他告诉一些追求真理的人如何注意自我保护,其实视频或者我们的面授课并不全是我们看到的。

想去翻那条让我很热血的微博发现罗老师的微博早就锁了,去旧手机里翻出了这张照片。这一条微博没有说案情没有说罪名,只是说自己很高兴 xx 他们一家人能够团聚,下面有一条回复说罗老师这个案子怎么样得七位数吧,罗老师回复一句,是援助案件。

我本人是真的不太喜欢有的人拿罗老师和别的老师比较,我也是知道虽然我对这个行业有幻想但是本人是成为不了法治之光的,我们是七月开始上面授接触认识罗老师的,之前我系统地听完柏、刘还有蔡雅奇老师的课。说到底听多了所有老师的课还是很相通的。我是法律草芥,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一米八大几的男人在主观题课堂上在小教室里踱过我的身边,我肃然起敬的感觉。18 年二十周岁的女生同学认真的说,如果罗老师单身我势必要嫁给他,我打趣地跟她说你倒时候和他一起法律援助吧哈哈哈。罗老师 yyds!

知乎用户 中政考研资讯 发表

是一位好老师

知乎用户 刘泽枫​ 发表

罗翔一开始是讲师,在 0 几年当讲师期间基本每年都是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十佳最受欢迎本科生老师,迷妹一大堆。这代表他课教得好。

你要知道一开始司法考试培训对于上升前途非常光明的老师并不是主业,最开始是一帮穷博士,在外面转外快,自己挣个几百万,把房贷还还就不干了。另外就是博士毕业了,有的谋到了教职,有的当了大官,有的当了律师,都人模人样了,事业太忙,就转到幕后当老板了。

但是罗翔其实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法大功成名就拿了正高职称之后,再普惠司考学生,今年一炮而红。

所以罗翔出名,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有深厚功底的。只是前期他没有侧重在司考这个领域,很多人不知道,以为他是二流。

知乎用户 起个名字真真难 发表

我把视频补上去

视频来源于网络

特别有意思,我刷到他讨论耽美文学的视频,之后就上头了。去 b 站搜了一下发现他刚入住 b 站,才几天就一百多万。圈外的我听的津津有味。

知乎用户 SRay 发表

十年前,上过罗翔老师的刑法学分论。风趣幽默谦逊,那时候已经是校园十大最受欢迎教师了。上课座无虚席,两百人的教师很容易就坐满了,还有人搬着凳子来听。

如果是咖位,自然比不上北大、人大和清华的几个老爷子,但给本科生上课,恰恰需要这样的老师,带领你结合现实,深入浅出的讲解。

刑法学不是讲段子,司法考试也不是考段子,罗翔老师之所以受大家喜欢,是让当时我们这些本科生们,看到一个学者的思考和态度。

本人学渣,也不从事刑法领域,不便评价学术水平。

知乎用户 卢志文 发表

刑法我不懂,本人 985 毕业经济选修伦理双学位,偶然在 b 站看过罗翔老师的讲课视频,就说哲学部分,罗翔老师专业知识吊打我系前 top3 教授,其中就读书的意义这一视频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他的见解振聋发聩。而作为媒体人那一面,可以说是业界良心,法律之光,吊打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恰饭文化人,是一个值得关注且尊重的好老师

知乎用户 松蝴蝶 发表

小娟工作时顺了客人 50 万的手表回家,被抓到后本来要判 10 年,客人却只让她道了个歉没再追究,原来小娟只说了一句这样的话,让人大感意外。

小娟刚进城打工,初中文化,一次在给客人提供服务时,顺走了客户放在桌上的手表。客人后来打电话问,小娟有没有看到这块表,小娟说没看到。

客人说,自己的这块手表比较贵重,如果小娟看到了一定要还给他。小娟坚持没看到。

后来客人向官方上报了,工作人员最后查出确实是小娟拿的。

按照法律,50 万的手表算数额特别巨大,本来应该判 10 年以上。

但是工作人员查明,小娟刚进程打工,年纪也不大,阅历也不深,以她的知识眼界,并不能判断出这块手表实际价值 50 万,小娟自己也说,她原本以为手表只是一千左右,想拿回家满足一下虚荣心,并不知道有那么贵。

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认为,无论是数额较大还是特别巨大,都是具有价值判断的内容,都应该按照行为人所属群体进行一般化的判断。

因此,小娟这次只能按照 “盗窃金额较大” 来追究责任。

考虑到小娟的客观情况,手表也最终如实交出,客户最终没有追责,而是让她道了个歉,就此翻篇。

罪刑相当,需要主观和客观情况的同时考量,刑罚的轻重既要考虑罪行客观的危害性,又要考虑行为人的特殊情况。

罗翔教授是谁,他是北大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2018 年本科生最受欢迎老师,一个把法讲成段子的男人。

在一个视频网站,罗老师凭自己讲课实力,创造了 “7 天涨粉 200 万” 的神话,他的普法栏目 “罗翔说刑法”,刚发布了 30 条内容,粉丝量却一直走高,突破了 640 万,播放量接近 1 亿。

罗翔讲法律,既介绍法律条文,也有结合实际的幽默注解,深入浅出,让人轻松学懂法律。

“一年给你 2000W,你想不想做第三者?”——“老实说,我是想的。尊严又算什么嘛,对吧?”

“如果女生洗澡,抱走她的财物衣服,该定什么罪?”——这不是一般的偷窃,这种行为使人失去反抗能力,实际构成了抢劫罪

“假如张三的狗咬我,我反过来把狗咬死了是正当防卫吗?”——当然属于。

“把假钱扔河里,有人信以为真去捡,结果丧生了,丢钱的人要不要承担责任?”——当然不用,扔假币只构成持有假币,有人淹死关我啥事?

就这样,凭借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加上大而化之,谈笑风生的语言技巧,罗翔被网友成为 “律界段子手”、“法考郭德纲”。

法学生通过他的课掌握专业知识,非法学专业的粉丝也能通过罗翔老师的视频得到很多收获。

最近罗翔出了一本新书《法治的细节》,是他这一年里根据热点和自身的经历创作的随笔,全书分为六个板块,科普法律常识,宣扬法制观念,讲解名著理念,人肉是否合法,隐私视频被传播怎样判罚,罗翔用专业的技能为我们尽可能普及生活中的各种实用法律知识。

“所有的法律人为什么要追求公平、正义,因为正义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断地挑动着我们的心弦,让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数据透明,每个人每天都或多或少在被泄露隐私,遇到烦恼,这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纠纷矛盾,到底应该怎样从法律角度进行责任界定?希望罗翔老师的这本书能给你答案。

读书明智,罗翔老师经常在给他人签名时,写上一句 “做法治之光”,这本《法治的细节》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剖析热点,讲解人性。

一个健全向上的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法律来维系?我们在生活中又可以做些什么努力,去实现人生目标,促进社会和平?相信看了罗翔老师这本《法治的细节》,你能有自己的答案。

点击链接,一顿外卖钱,就可以把这本罗老师的新书带回家,自己长见识,和朋友聊天时有谈资,遇事不慌张,自己就是自己的独家律师,简直太划算了!

[

法治的细节

天猫

¥39.00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yyjWWGTf3ud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VAryB23LXaO8sviUM61dt2ABlTqkpbsd6EXL4rV0V9LnN55qm9brYpbde8CFa21Reg%2BQGbLgdGlrJIA8HPlsdzb8KUy1rlIsYimrayhuhT7LukmsxKL1w4DlpP3xB8UAAnD4qta78pBCEJlXSxGQZYa2Bmd%2BzfSauR2KbePhjdkP1cycc7nVA0iKfYEuYgnH761fOR0EkSJjZndpieetyDuhOtPc8RUDWCY072fSIx0QkNtTkXPFtVQGNYb8l%2BVKwC%2FJeSfTd6eyInoxq%2BxiZ%2BiZ%2BQMlGz6FQ%3D%3D&union_lens=lensId:TAPI@1640649832@21084306_0957_17dfe59b7a5_4abb@01)

知乎用户 豆豆狸法师​ 发表

法律界的心理按摩师,心累的时候,听一听罗翔老师的访谈,整个心情都熨贴了……

知乎用户 周冲​ 发表

我们画不出那个完美的圆,我们无法追求到绝对的美。但你不能推断出这个世界没有美,这个世界一切都没有意义。那人类的追求是没有意义的,人类追求美德是一种伪善。

——罗翔

你敢信?

这一季《吐槽大会》带给我的惊喜,完全由文化人提供。

较于对着提词器尬读的明星艺人,和稳定发挥难以突破的专业演员,知识分子的出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易立竞那种自成一派的尖锐发问就不说了。

许知远一句 “审美上的偏狭,是一种智力缺陷”,完成文化人对娱乐界的降维打击。

这不,罗翔也来凑热闹了。

对,就是那个去年火了一整年的罗老师。

他说:“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本是稀缺的例外”。

戳中无数矫情的年轻人,再度出圈。

你说这文化人讲段子就是有意思吼。

即准确,又通俗。

比我抄写在空间的非主流伤感语录 “有些话,说多也没用。有些痛,只有自己能懂”,不知高出几个逼格。

节目上的罗老师,就是豌豆射手突突突。

文化人一顿扫射,细看全是内伤。

咋一听,没啥。

仔细一琢磨,夺笋呐~

张绍刚身上得到灵感创造了张三。

马思纯用错张爱玲语录。

让我看到张爱玲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易立竞喜欢让人下不了台,像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伟人,夸奖呢?

可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易立竞有点下不了台。

“苏格拉底的下场很惨。”

习惯一边看 “文化式吐槽” 一边百度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被处死的。

这骂人不仅不带脏字。

没点知识积累还不知道自己被骂了。

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

文化人,还是得要文化人来 “收拾”。

罗翔不仅幽默风趣,还能将知识融进段子。

谈笑之间,难掩智识的魅力。

真是让人忍不住喊他一声,罗 · 智 · 翔老师~

2020 年 1 月,有人将罗翔的教学视频发到 b 站。

不久后疫情爆发,“张三” 的故事点燃那群滞留家中的寂寞网民。

从此,中文互联网历史上出现了第四位罗老师

罗翔与 “时间的朋友” 罗振宇老师,“时间管理” 罗志祥老师,“交个朋友” 罗永浩老师齐名,排名不分先后。

3 月 9 日,罗翔正式入驻 b 站。

央视调侃他 “(那天)发布了没有任何构图可言的第一条视频。”

两天后,粉丝破百万。

“老番茄” 用六年半的时间才成为 b 站第一位千万粉 up 主。

罗翔成为第二位只用了半年。

点开罗翔的视频,没看出有啥特别。

一张蓝色背景,一张桌子,一个保温杯。

罗翔本人也平平无奇,穿着破旧的西装,寸头,戴着无框眼镜。

咋一看,就是一个普通的网课视频。

可当这男人开口时,一切都变味了。

我强奸我自己犯法吗?

穷鬼是对人的诽谤吗?

熊猫咬我,我能把熊猫打死吗?

看到这么猎奇的问题, 就问你,你能忍住不看下去?

在罗翔列举的案例中,永远有个叫 “张三” 的男人。

张三去嫖娼。

张三用冥币嫖娼。

张三开车撞到孕妇。

张三被下药。

张三死了。

被蛇咬死还算痛快。

需要的时候,他还会被折磨很久才死。

有一次张三被人打断腿,动不了。

没死。

结果来了两条野狗,把他咬了。

还没死。

被送去医院打狂犬疫苗,疫苗竟然是假的。

这才死掉。

满屏弹幕 “哈哈哈哈”,我只觉得张三好惨惨惨惨……

那么问题来了。

有观众问罗翔。

如果真的有人叫张三,要去法院告罗翔诽谤,能赢吗?

罗翔回答说:“我们讲课用的张三这个例子,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名誉权。”

聊到这,他邪魅一笑。

瞧瞧他那欠揍的模样……

当然,罗翔也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

他在用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大家感受故事背后的沉重,然后向往光明和正义。

他很喜欢讲一个八十年代的粪坑案。

有个歹徒想性侵一位女性。

女的眼看反抗不了,假装同意。

结果男的脱衣服时,女的便将他推进粪坑。

男的拼命往外爬,女的跺他一脚,掉下去了。

男的再往外爬,女的再剁一脚,掉下去了。

男的还往外爬,女的还剁一脚,男的彻底掉下去了。

这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事后防卫呢?

有人说正当防卫,有人说事后防卫。

听完同学们的答案,罗翔突然提高音量:

你把自己代入一下!

如果你是这个女的,你跺几脚?

我踩他四脚,老子还要拿块砖往他头上砸!

他解释道:

不要事后诸葛亮。

不要开启圣人视野。

要整体化判断,不能对防卫人要求太过苛刻!

法学人很容易陷入技术主义,脱离社会常识谈法律,高高在上。

这在罗翔看来,是一种自我封闭,学艺不精的表现。

话糙理不糙,说的就是罗翔了吧。

罗永浩和罗翔有过一次对话。

这两位罗老师拥有很多共同点。

都是网络红人。

一位是 “行业冥灯”,一位是 “法治之光”。

拥有同款 “强者” 发型,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那年罗永浩在王自如面前普法,呛其无言,奠定江湖地位。

如今遇上 “法治之光”,他早已没有当时的威风。

我第一次见到老罗话这么少。

窝在一旁当捧哏,很乖。

听着罗翔的话,一会儿开启震动模式,“嗯、嗯、嗯”,一会儿像个学生陷入沉思,低头不语……

成名后,罗翔参加了很多活动。

除了粉丝数暴涨,线下慕名听课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

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听君一席话。

听他网课的学生,也由法考生,扩散到各行各业。

罗翔最火的时候有多火呢?

前段时间 “陈翔出轨” 又被翻出来时。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骂他不要脸:“服了,那个罗翔,都被锤了,还在那讲刑法!”

罗翔是法大硕士,北大博士,曾经也非常狂妄。

刚进法大(中国政法大学)执教时,对荣誉特别看重。

面临着阿克顿勋爵说的四大挑战:对极度权力的渴望,对贫富不均的憎恶,对人间天堂乌托邦的向往,以及将自由和放纵混为一谈。

在教师评比中,他都希望能获得一个好的称号。

前两次的落选,让他心灰意冷。

等到第三年完全不在乎时,反而获得 “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

没多久,又遇到外公离世。

给他留下一句话:“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

这时,罗翔才挣脱名利导向的束缚。

在网络走红后,各种荣誉加冕于身。

罗翔变得高度警惕。

时常提醒自己,虚荣有代价,荣誉有限,只有德行才是永恒。

在他的访谈中,能看出他特别敏感,努力保持谦卑的姿态。

这种罔顾对外界影响,深陷自我思考的高度自省,确实能让自己维持理性。

可这是娱乐圈呐,圆滑才是驰骋江湖的利器。

个性会让人眼前一亮,一朝爆红。也会成为不安分的炸弹,随时刺向自己的刀。

罗翔毕竟只是个教师,哪懂得公共语境下舆论对个人言论的苛刻。

2020 年 9 月 8 日。

罗翔像往常一样,将书上的笔记,摘抄到微博。

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消失。P157(自省中)

这话没毛病,在微博上读书这事罗翔也没少干。

然而,那天刚好是疫情的表彰大会。

如果要展开联想,这句话不免显得阴阳怪气。

果然,各种攻击性的恶评汹涌而至。

有人骂他 “绿茶”,有人形容他为 “蹭热度的阴阳人”。

一时之间,罗翔成为虚伪的代名词——

蹭热度,享受着荣誉,却假惺惺喊着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

李健说:中国人喜欢造神,也喜欢毁神。

当一个人成名,一切行为都会遭到放大,多角度解读。

有人疯狂追捧,就有人千方百计寻找漏洞,务必将其击溃。

罗翔很警惕,没想到还是遭殃了。

他生气,他无奈。

没想到随手做的笔记,会遭到这样的误读。

事后他退出微博,以平息此事。

不过五天后央视对罗翔的采访全网上线。

也算为他正名了。

不管那条微博是否有意。

“装”,确实是很多人讨厌罗翔的点。

现在是 “努力会被骂‘奋斗逼’”“‘人间不值得’能成为流行语” 的时代。

罗翔的理性和认真,就像班里那个不合群、不肯给你抄作业担心害了你的 “低情商” 学霸。

我与那些人的看法不同。

我反而觉得他非常 “真”。

这不是知识分子的矫情,而是文人的风骨。

他并不是在公共场合才说那些 “漂亮话”。

传道授业中,亦如此为之。

给学生的赠言不是不切实际的 “弘扬正义,拯救苍生”。

而是 “心怀大爱,做平凡的人”。

“对光明的盼望,成为光明的一份子,然后用自己的光明去温暖身边的人,带给这世界以盼望。”

罗翔刚在 “厚大法考” 录网课时,需要奔波各地。

迫于疲惫,他产生退出的念头。

后来负责人的一番话,让他骤然醒悟:

“每年有数十万的人参加法考培训,他们可能是中国传承法治的最直接力量。那你为什么不去影响他们呢?”

因为 “厚大” 的培训模式新颖。

教学视频免费观看,学生只需要买一套书。

最后罗翔选择了留下来,原因是 “任何学生不会因为贫穷,而无法去接受这种教育。”

包括现在成为 “网红”,罗翔努力地展现法学的魅力。

很多人因此喜欢上法学。

罗永浩夸罗翔功德无量。

对于网友称呼他 “法治之光”,他却受之有愧。

因为有件事他也不得不承认:

人最大的痛苦,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罗翔知道,有时候教给学生的,自己也做不到。

和许知远聊到这个话题时,他眉头紧锁。

坦言道:张三象征着人内心的恶魔,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张三。

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必须警惕内心的幽暗,与虚荣心斗争。

但做不到,就不要去做了吗?

罗翔提过一个概念,叫 “圆圈正义”。

“我们画不出那个完美的圆,我们无法追求到绝对的美。但你不能推断出这个世界没有美,这个世界一切都没有意义。那人类的追求是没有意义的,人类追求美德是一种伪善。”

在我看来,罗翔最大的成就不是让很多人爱上法学,而是让很多人再次相信法律。

近年来,各种错判误判、迟到的正义,让大家对法律失去信心。

距离理想中的乌托邦越来越远。

对此罗翔没有刻意维护法学人的立场,坦言道:司法一定会有错误。

我们一直在完善立法,努力靠近理想的境界。

无法画出完美的圈,但它一定是存在的!

还记得许知远问过罗翔一个问题:

有想过聚光灯突然打到自己身上的原因吗?

罗翔抿一口茶,想了一下。

“大概是在一个特殊的时候,民众内心对公平和正义的期待,在我的那些小视频中,得到了回响。”

作者:凸鲁

知乎用户 我在 发表

我一个工科生看罗翔老师讲课觉得津津有味。

刚开始看都当搞笑视频来看。

毕竟罗老师讲相声水平一流啊(狗头)。

每次听到法外狂徒张三的奇妙遭遇,代入感超强。

还有偶尔几次罗老师抖机灵的话,回味无穷~

还有罗老师讲课时无处安放的小手,战术量子喝水,配上 b 站弹幕食用,妙不可言。

后来被罗老师人格魅力打动。

偶然刷 b 站的时候刷到了罗老师讲正义的那个视频。就是下面这个

《正义是什么?》—罗翔教授最精彩的一段授课_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bilibili

看完突然觉得,就算这个世界没有正义,我宁愿相信有。这完美的逻辑自洽,这三观,爱了。

后来还看到了罗老师的经典课程,例如粪坑案,邓宝驹案。

越来越觉得罗老师这该死的人格魅力真是吸引人。

现在,罗老师督促我学习成长。

罗老师的部分金句摘抄(纯主观)

1.“人类所有的成就靠的都是艰辛的努力”

2.“一个娱乐至死的民众很难再有责任感”

3.“虽然很痛苦,但只要努力的演好你的人生剧本,痛苦中也有精彩。每个人的剧本都是独特的,不要去羡慕别人”

4.“越是能够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大的快乐”

5.“天变地变,道义不变”

……

再推荐一个老番,建议每天一遍,防止堕落。

https://b23.tv/BV1uE411375k

最后我想说,无论罗老师在学术上的造诣怎么样,能让普通人感受到法治之光,这本身就值得人尊敬。何况他还这么有料。

不说了,我去学习了。

知乎用户 萌之检事正 发表

不要迷信,有道理就支持,觉得扯淡真不一定是自己错了

知乎用户 小爷记仇 发表

朴素的正义, 法律人的自尊与内省,真不见得每个人都有。他的谦卑与敬畏,起码证明他仍然望向前方。

知乎用户 白墨人 发表

专业知识牢固,实战经验丰富。

待人平和亲近教书踏实认真。

生活有趣不枯燥。

说话顾及他人犯错不掉身价。

知乎用户 八声甘州 发表

希望罗老师能够珍惜德行,却不要沦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会消失

知乎用户 开车阵亡杨大少 发表

理论水平和道德标准均高于业界平均水平的法律人

问题是法律人的道德水平……

罗翔的这次社会性死亡,只能说是法律人本能的阴阳怪气,与罗翔本人关系不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Yfa452 发表

罗翔老师有这样一句话,学习法律不能陷入技术主义的错误,有着同学学着学着,就觉得自己的法律知识超越了普通群众的朴素情感,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学无术的体现。

客观的说,罗老师是一个自然法学派倡导者,也是中国政法大学少见的行为无价值论着。所谓自然法学派是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之一,坚持绝对的正义,相信真正的法律是人内心的正义感,而非规则规律的条条框框。这与雨果的观点不谋而合,“最高的法律是人的良心”。同时,他还支持权利分立制衡论,人民主权论。这些自然法学派的理论是近代法治化确立的奠基石,例如《独立宣言》和《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这些都有自然法学派的影子。

知乎用户 心之际 发表

虽然我不是学法律的,但是可以看出罗老师很有专业水平。不过有一点,罗翔老师非常理想主义,我不喜欢这种。

知乎用户 网易槽值​ 发表

罗翔,又上热搜了。

成为 “网红教授” 的近两年来,罗翔时常置身舆论的中心。

“误解本是人生常态,理解反是稀缺的意外。”

“我们都要约束自己内心的法外狂徒张三,让想法不至于成为实践。”

他的许多金句,和他上课时挂在嘴边的 “张三” 一起,频频出圈。

不同的是,这次上热搜,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

而是因为他什么都没说。

“普通人”

几天前,网友贴出的一张罗翔捐款记录,瞬间引爆了热搜:

“罗翔已向公益组织捐 37 万”。

有趣的是,在验证消息真伪的过程中,小妹发现:

37 万,这个数字已经过时了。

随着 11 月 19 日最新一笔款项的捐出,罗翔的捐款总金额已经超过了 47 万元。

两年时间里,罗翔的捐助项目有助学、助养、助医,受助人包括儿童希望北京小家、真爱儿童社工服务等。

从 2019 年 11 月 18 日,210 元的微信转账;到 2021 年 11 月 19 日,10 万元的银行汇款。

有什么改变了,比如名气、收入和影响力。

也有什么始终没变,比如藏在一笔笔捐款背后的那句承诺。

2020 年 3 月 9 日,罗翔在自己的 B 站频道 “罗翔说刑法” 发布了第一条视频: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罗翔”。

两天内,涨粉百万。

18 天后,罗翔宣布,开通了 “视频激励” 计划。

“激励计划”,是 B 站对用户自制稿件进行综合评估,并提供相应收益。

换句话说,“罗翔说刑法” 是能赚钱的。

正如这次最先发出罗翔捐款记录的一批网友所说:一旦涉及到钱,一切行为动机都变得不再单纯。

可就在开通激励计划的同时,罗翔做出了一个看似老套的承诺:

所有的收入均捐给儿童救助基金会。

话一出口,肯定的人有,“打着公益的名字赚流量” 的质疑声也不少。

二十天后,有人在罗翔发出来的公示网站上,搜到了他的捐款记录:

“言出必行”“有些人表面上是法外狂徒,私底下品德高尚”,赞美声中,罗翔又上了热搜。

罗翔说刑法,又悄悄发了一条动态:

“捐的款项其实很少,美誉过于所行,受之有愧,完全不值一提。”

或许是坚持认为 “公开的善行总是有伪善的嫌疑”,两年来,罗翔共捐助了 19 次,可在社交平台上,几乎再无提及。

又或许,在他心目中,这本就是 “普通人的普通之举”。

拾贝者

时间退回到几年前,普通人罗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似乎都不具备成为网红的潜质。

1977 年,他出生于湖南耒阳。

1999 年本科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2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刑法学硕士学位。

2005 年,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执教。

……

这份履历璀璨亮眼,又处处写着踏实平顺,像极了 “考个好大学,一毕业就找个稳定工作” 的别人家孩子。

罗翔留着万年不变的平头,讲话带着湖南口音,长相不算出众,有些土气的穿搭还被网友玩成了梗。

他原本或许会像无数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一样,著作等身,硕果颇丰,但甚少走入普罗大众的视野。

直到 2017 年,他入职了某法律培训机构。

2018 年,学生开始把他讲课的内容剪辑成视频,发布到网上。

一切开始发生变化。

起初,由于讲课风格风趣幽默,总能把枯燥晦涩的刑法学知识讲成段子,备受法学学子们追捧。

然后,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不学法律的人,也喜欢听这位 “法学界的郭德纲” 讲课,他的视频开始有了上百万的播放量。

2020 年,罗翔正式入驻 B 站后,成了 B 站创建以来,第二个关注者破千万的创作者,并获评 “2020 年度最高人气 UP 主”。

传统的法律授课,往往严谨有余,趣味不足。

而罗翔的课堂,往往选取刁钻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寓教于乐中,寻求法律深层次的意义。

他妙趣横生的举例、鞭辟入里的拆解、合情合理的分析,是他吸引众多关注的重要原因。

比如,最出圈的 “粪坑” 案,是为了辨析 “正当防卫” 和“事后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的区别:

一名被性侵的受害者,趁犯罪嫌疑人不注意,把他推进了粪坑。

这时,她已经可以逃脱,回头却看到对方要爬出来了,又把他踹了回去。

“爬上来、踹下去” 反复三次,犯罪嫌疑人彻底掉进了粪坑。

多踹的这几脚,是否还属于正当防卫?

这是一个引起了广泛争议的案件。

有人认为,犯罪嫌疑人被踹进粪坑后,“侵害明明已经停止、危险已经排除了”,这时候继续把人往粪坑里踹,就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了。

是不是和许多案件中,谴责受害人不够理性、不够冷静、不够聪明的言论很像?

罗翔在拆解这个案子时,强调了 “一般人标准”,要求法学生们,抛开冷静、理性、高高在上的事后分析视角,把自己放置在被害人的立场上。

“理性的事后人,就是事后诸葛亮。大家想一下,如果当时,你是这个女的,你踩几脚?

我踩四脚,老子还得拿块砖往他头上砸。大家觉得合不合适,合适得不得了。”

不学法律的围观群众,或许读不懂有些拗口的法律术语。

但 “不要苛责被害人,要代入她面对的困境” 的人文精神,“踩不踩?当然踩。砸不砸,当然砸”的朴素正义,已经足以动人。

末了,还不忘补一句 “砸的时候别把粪溅到自己身上”。

在罗翔的课堂上,类似稀奇古怪的案例层出不穷,罪犯和被害人也大多有个统一的名字——“张三”:

张三骗小学生 100 元能不能定罪?

张三醉酒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用开水泼他算正当防卫吗?

张三撞了人,把人送到医院门口再跑,也算逃逸吗?

在 “法外狂徒张三” 的主演下,一段段刑法案例视频变得精彩纷呈、曲折离奇,成功地让罗翔成为了最受追捧的网课老师。

谐趣的案例背后,是严肃的人生哲理,和法理的威严。

他希望借助这些 “出圈” 的案例普法,用最平实的语言,点燃大众心中法学的火花。

在入驻 B 站的介绍视频中,他引用牛顿的话,表达了自己讲课的初衷:

“也许我只是一个在海滩拾贝的拾贝者,想借助这个平台让同学们看到海边那些贝壳的美丽。

但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贝壳,而是希望同学们能看到贝壳后面的大海,是多么广袤和美丽。

正如他自己所说:

“真正的知识,一定要走出书斋,影响每一个愿意思考的心灵。”

“老师好”

点开罗翔普法视频的,不仅有法学生。

上万名网友涌进他的直播间,刷过一排排 “老师好”。

老师在成为老师之前,也曾是学生。

每当提起罗翔,总有人赞赏他的谦虚和自省,“不愧为人师表”。但在执掌教鞭之前,罗翔也曾是带有几分优越感、甚至有点狂妄的年轻人。

那时候的他,如果能对某个案件,得出与普通人的情感相违背的结论,能拽几句 “一般人听不懂的法言法语”,反而会觉得很骄傲,觉得书没白读。

直到 2003 年,在北大读博的罗翔,经历了一次转变。

彼时的他,心里有身为法律人的骄傲,也有作为专业人士的优越感,也有些对公平正义到底是什么的混乱。

那年冬天,罗翔在天桥上,遇到了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头发灰白,衣衫褴褛,四处打听 “援助中心” 的位置,但没人搭理。

罗翔走过去,帮她查到了地址,提出打车带老人过去。

没想到,老奶奶扑通一声,给罗翔跪下了。

“问个路,然后就给你跪下了,我当时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那些一度被认为是谋生手段、抽象知识的 “公平正义”,在眼前有血有肉的人心里,是如此具体、重要又珍贵——

为了它,可以跋山涉水,可以上下求索,甚至放弃尊严。

书本上的方块字轻若无物,落在具体的人身上,重如千钧。

内心巨大震动的罗翔,和老奶奶一起上了出租车。在车上,他几次三番想开口询问老奶奶的案情。

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

多年以后的他,坦诚地剖析了当时的自己:我心里有担忧,我不想惹麻烦。

更让罗翔感到羞愧的,是到达目的地之后,老奶奶对他说:

“真的很感谢你,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

内心五味杂陈的罗翔,选择了默默离开。

这段经历和当时的羞愧,如今提起来,仍让罗翔怅然若失、眼眶湿润:

她说中了你的内心,戳中了那份 “虚伪的道德优越感”。

年轻的法学人,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怀着复杂的心情,开始意识到:

“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

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是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他心中的迷茫和混乱,开始得到解答,也逐渐学会了不断自我反省、不断扪心自问。

用他自己的话说,至少要活在坦然和不羞愧中。

“成为法治之光”

去年 9 月,一场舆论风暴过后,罗翔退出了微博。

出人意料的是,罗翔的视频更新没有中断。

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

“我们生活在各种误解之中,但这本身就是人生常态。当我们认识到世界不完美,我们才有朝着完美前进的勇气。”

退出微博之后,在其他平台上,罗翔的影响力只增不减。

他上了反跨年脱口秀,笑称 “能沉迷的网,只有法网”;

他拿到了 B 站的 “百大 UP 主”,如今粉丝已经接近两千万;

根据飞瓜数据显示,抖音上与他有关的视频,播放量已近 40 亿……

面对自己的影响力,罗翔是惶恐的。

因为 “大家被自己心中的正义感所感动,却将不配有的荣光投射给我”。

可是,让罗翔爆火的,或许恰恰是人们心中的正义。

在他的课堂上,朴素的善恶观、报应论,被普通人所信仰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会再被嘲笑为 “不懂法”“法盲”。

艰深的法律条款,可以维护普通的正义。

有着高深学术造诣的专家,也是能体察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普通人。

普通观众,也能领会法学的美、哲学的精妙。

普通生活里的普通之举,也举足轻重,可以改变世界的一角,去践行公平正义。

在罗翔的课堂上,每一个鲜活的普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

每个人,都能像他无数次写给学生的那句寄语一样:

成为法治之光。

知乎用户 我不是凡人 发表

我是一工科生,没事喜欢看罗老师的课

我是咋知道他的?

都怪 b 站标题党

都是让男生激动的标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和刑法大佬如:张明楷、周光权、马克昌等相比,罗老师还是太弱了。

与其刷罗老师的视频,倒不如研究研究真正刑法大咖的作品,一口一个张三倒不如去裁判文书网看看真正的社会。

罗老师是挺优秀的,我可能比不过他,但他终究是讲法考的,他讲的刑法实质上和刑法哲学挂钩了,不是法学院教学模式下的刑法,笔者学校图书馆一层楼是法律图书,仅有 10 本不到罗老师的书,其余都是真正大咖的学术著作。罗老师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法考而不是教你去实践。你看了罗老师的课程几十遍乃至上百遍,给你一些案件能从容处理吗?

不能搞盲目崇拜,刑法大咖很多,比罗老师牛的比比皆是,只是他们不屑于在社交网络上表现自己,而是潜心致力于我国刑法研究。看个关于刑法的视频就能完善我国法律吗?看罗老师的课程就能把刑法学的细致吗?刑法的水很深,你我大多数人很难把握住。(岂止是刑法,任何一门法律都是!)

多读点书!多读好书!多读大咖的文章!不要被知识分子带偏了。我这里没有贬低罗老师的意思,只是现在盲目崇拜的风气很严重,还是那句话,想学好一门法律,就要多研究大咖的学术著作,而不是一昧地讨好。

笔者写的有没有道理相信法律人心里都清楚

To be a Volljurist 做一名理想的法律人。

知乎用户 迷茫的小白 发表

这算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如此风趣的老师,能在各种段子中融入法学的知识,能够让人在听段子的同时吸收这些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种比较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因为一个 up 主上传了罗老师在厚大法考中的视频而知道和关注他的,我同样也是,因为罗老师风趣的谈吐,渊博的知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而关注他的。这种讲课方式看似简单,其实内在需要非常广阔的知识体系和烂熟于心的知识作为基础才能做到。

在我关注他的 b 站账号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在厚大法考里面的视频他所展现的才识只不过是他的一部分。罗老师在 b 站的视频中,各种案例都因为张三而深入人心,各种名言警句脱口而出,让我不禁感叹这是多么博学才能做到的事情。

罗老师的每个视频都是一节课,虽然对法学不感兴趣,但总是让人无法不点进去看看老师今天又要讲什么段子,听着听着就又学习到了一些法学的知识,而且各种名言警句更是让人记忆深刻。

知乎用户 老吴爱说话 发表

一个良好的法制社会,人人具备健全的认知理念,不需要谁来灌输,更不会傻到花钱请别人往自己的头里灌输别人的意见。

法律条文不是圣经约书,僧侣解得普通人看不得。大家互相不服,或者你来我往后才达成一致意见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人举着法律说这个条文应该这么解,下面一群人哐哐鼓掌就你说的对,这本身就有病。

现在中国的民智就像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孩儿,总有一天他会回忆起村头那个死八婆一手拿着棒棒糖,一手弹自己丁丁的痛苦。到时候不提也就罢了,提了大概率会反弹。

我最大的建议是心怀敬畏,凡事说话带一句 “我这么看”,对三岁小孩儿也不必太嚣张,人都会为自己曾经的无知盲信羞愧,除非你是“以我为准” 的先知或者代表上帝的“绝对精神”。

还有啊,想研究什么法的精神、法的原则,可以看看法国先贤们的作品嘛。你要是还不满意,德国哲学、MARX 等着你。先贤之下的普通人,提出的顶多叫做观点,谁都有权利持有自己的观点,你教我我学你的,那不是傻了吗?

你要是懒,不肯读书,那你也应该知道,不是你读书少了点,自主认知世界的权利就比谁少了几分,决定一个人认知能力的,永远是他的思考。

二道贩子学习能学到啥?,因为你被动接受他的观点,那就是犯傻,你主动剖析他的观点,你就得有资格。但二道贩子给你灌输他的一家之言的时候尊重你脑子里原来想的东西吗?他直接说你的想法不是标准答案,你都不能找他辩论!

知乎用户 火锅配奶茶 发表

不学法的人都去看他上课,你说厉害不厉害。

当然很多老师法考都讲得很好啦,比如柏神啊,什么的,如果为了法考,我更喜欢听柏浪涛的课。

但罗老师的课是我闲着没事也愿意听的。三观很正,金句很多,有时会带一点哲学呀,而且段子很经典啊。我甚至觉得高中都可以看一看,除了塑造三观,写高考作文也有用。

今天看微博,想起罗老师以前讲的——

罗老师:张三和一女子约会,女子说我有病,张三说,没关系,我不在乎。两个人为爱鼓掌。

有的学生说,承诺轻伤可以免责。

算你狠,要是艾滋病呢?

我:没想到真有这种事???

知乎用户 风之旅子 发表

他的相声挺好听的,特别有趣。特别是塑造了张三,一个集百罪于一身的角色。

知乎用户 参考人员​ 发表

荣誉是暂时的,但德行是永恒的,这句话真的说的很好,但是不能在错误的时间发到网上。

不得不承认一个客观事实,法学确实是西方比较强,中国法律理论和法学建设时间还比较短。现代学的法学中有很多部分是来自西方的,罗老师的讲课掺杂哲学,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有时候是相互照应的,所以罗老师研究法律的,说了些偏西方的话可以理解。在十几年前那种舆论大环境下,以前很多学者都是信公知的那一套,人的认识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现在罗老师已经有醒悟的意思了,大部分情况下发的言论都没有问题。

理性是人类文明挣扎探索了千年得到的瑰宝之一,可就有人当垃圾给扔了并选择随波逐流。年轻人不能听风是风,听雨是雨。所有人都可以保持不同的观点,然而恶劣的是,有的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用手段引导其他人一起保持和自己一样的观点,可怕的不是你接受了这个观点,而是你并没有理性思考,仅仅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无脑去支持。长此以往,他人达成了使用你引导舆论的目的,而你渐渐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只愿意听你想听到的。拥有一个自己的三观,总有一个自己的思考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逻辑很重要。学会过滤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信息或者说不当信息的能力和接受自己的定位以及虚心学习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准确判断和接受自力能力所及范围内的导致结果的魄力也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凡事都要从多个角度去辩证的看待,用内外因二分法和利弊二分法去做比较,而盲目迷信。

对于罗翔老师,对于他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的观点我是认同的,但对西方法学和中国历史、韩非子及其古代法家思想的理解我是持有自己意见的,罗老师很多观点不可能和所有人都重合,总会有一点冲突,但不妨碍我喜欢看他视频。作为人尤其是青年人、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对社会和世界的理解,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把他的话当成名言警句,所有人都可以讲出名言警句,只是大部分普通人名气不够大而已,我们不需要或者没必要去迎合别人的观点,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与知识。

罗老师本来就是讲课的老师,传授的是法考的知识,只不过是因为讲课的风趣幽默,被圈外的网友发现了,当乐子看。罗老师就是以这种方式去吸引圈外人,让更多人懂得 “原来学法可以这么有趣”,不管初衷是不是想学法,但这个趋势就是好的。日常生活中也不见得少人想学法的,有点学识和时间的人都会去了解了解,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最有效的普法方式。喜欢这个人,那你就继续喜欢他那个让你喜欢的点,如果你接受不了他别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你就选择无视。

知乎用户 敬之 发表

谢邀,对于罗翔教授不是很了解。

买过他的几本书。第一本是《圆圈正义》,就目前个人的鉴赏水平来说,写得很好,读完之后很受启发,也对法治充满信心。

“做法治之光——罗翔”,一翻开书页就有罗翔教授的签名。

从这本书也能看出,罗翔教授是个理想主义者,对于法治有着强烈的追求。

摘抄几句很喜欢的话。

“法律人要用冷静的思维告诉民众,死刑从来不能遏制犯罪,反而会把人逼向绝路,导致犯罪升级,在某种意义上,它制造了犯罪,而不是减少了犯罪。”

这句话肯定为崇尚死刑的人所不能接受。

在《舆论真能绑架司法吗?》一文中写道:“司法真正忌惮的从来不是舆论,而是舆论背后那种捉摸不定的权力意志。”

最近的热点事件,都说舆论影响司法独立,其实这么认为的人简直太天真。

[

圆圈正义 罗翔探讨了法律正义道德的理念与现实分析了

京东

¥27.6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21609777021890560-0-1&p=JF8BARgJK1olXgAEVVlfDkgUC18OGFkSWQUAVFpZC3tTXDdWRGtMGENDFlVDFhNSVzMXQA4KD1heSlheCkwTAG0IH18WQl9HCANtVDhuVjgLXwZ3XWBWID4_cStzYB9ha1cZbQYLVFxVCUoXBGw4G1oUXQIHV11bCXsnA2o4WjUVXAQGV1dYC3sWM28PGVsTXQ8CXVxdCUInA2cMK427ydOK64ftrZ29rbqFq46c9tK80m5tOEgnWDpcUh4JXQMBVFlcAE0RBW4LG1IdXAIFVUJcFEsnAG4IGF8cXAMHXDBYCEoWB20IE1gTMwQDVVxVCUwVCmw4G2sWbVhsVQ1bCksSBD1mQR5IAUFZHQEzC0sRCmkPG1MlXwcDVlxt)

知乎用户 残阳领事 发表

有一说一,我作为一个懒狗学校里刑法课天天逃。

后来期末一个月看罗翔老师的视频 + 刷题

考试拿了 82 分(我们给分基本 70 到 85 之间……)

所以期末之后我买了罗翔老师的全套教材,感觉真的获益匪浅。

知乎用户 荷 ss 发表

标语化是我们对复杂世界的简单化——罗翔

“获得这个奖项后,这些就都是过去式了,它只代表你的过去。”

“勇敢是最稀缺的美德”

“在退出微博后,朋友说,别人对你的赞誉你觉得怎样,名不副实、愧不敢当,那别人对你的批评你为什么就深信呢?这不典型的双标吗。”

“美的东西大家都想自我保留,但最美的东西绝对不会自我保留,会说这太美了,我一定要分享出去,这个美一定不是你培育的,一定是你洞悉了他的惊鸿一刻,你觉得太伟大了,那在美之上还有一个更伟大的存在,就是永恒的公平正义。”

“理论意义上的乌托邦是有意义的,但现实中不存在,因为你画不出那个完美的圆,我们无法追求到绝对的美,但你无法推导出这世界上没有美。”

“真正给人类带来改变的是观念,往往说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其实也不是,是在于伟大的观念。”

“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我们人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认为是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01【获得的奖项就成为过去式了】

如果听说过火遍 b 站的刑法学讲师罗翔,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他后来在微博发表的言论被一些网络喷子斥责 “行为绿茶”、“唯唯诺诺欲要还拒的表现” 等,之后被逼失望到退出微博的事件。

直到现在,即使他的微博停更,但还零散的出现在各种采访、颁奖典礼等公众视野中的他,依然以那个自我谦虚、认为这份荣誉是大家一起拥有的,他只不过说出了别人想说的话这样的形象示众。

如果对舞台一时的恭敬不能说明什么,那么长期坚持这样一种理念,即使我们认为他是在扮演,也一定是长久的与他融为一体了。

每个时代会有肆意享受舞台的人,有那种捧着鲜花、骄傲的接受一切,认为自己所得即应得的人。当然也会有这样即使再多的礼物砸向自己,也仍然时时自省,刻刻反思,让自己低到尘埃里,仅将掌声视作一项任务完成后的补给能量包一样存在的人。

而这个时代的大众偏向性就是对真正在自谦的人极不友好,他们会为你贴上 “又当又立” 的人设,说白了你就是在“装孙子”,是拿着最高的荣誉却假装谦虚的不得了,嘴上说认为自己不配,身体却接受的很坦然,甚至有些看不起人的行为。

确实,人类会演,但不是人人都会,我相信大部分人能够一眼看出他们的区别。但说话的人偶尔不需要付出代价,就形成了这样的言论。

网友争议的点不过是在 “你既然觉得你不配,就别拿这个荣誉,而不是即接了又说着愧不敢当的一些场面话”,但作为极为有限的我们人类自己,真的有时间、有精力、有心、也有正确的大脑去完全了解一个人吗。我们甚至都不曾完全了解过自己。

即使说 “很了解” 这个程度,也是需要把他在网络上所有的视频看个遍,包括讲课的、采访的、颁奖的、自己写的文章、著作,如果不是真的想了解想学习,谁会这样做?更别说他只是将自己的一面放在这里供你观看,生活中他影响身边人的那一面有谁能了解。

而这只是我们漠不关心的千万个人群中的一个而已,如果你说可以这样全面的了解一个人可以,但谁又能关照到所有那些离我们遥远的人,哪怕他们都在网络上短暂或长久的闪光,你知道、能叫出名字、用十分钟浏览掉微博、就能勾勒出他的轮廓了?

不管他普通还是耀眼,只要他不是你生活周围花过大量时间在其身上的人,他们就都是一样的,他们没有表情没有动作没有情绪,他们只是处在你能远远看到的、那些只有人类形状的人群中的一个而已。

我们可以带着偏见的去讨论,但不要不带脑子的去谩骂。

02【从 “技术主义者” 到“知行合一”的改变】

因为即使像罗翔在别人看起来非常自省的人,也是从另一端走过来的。他坦言自己曾经也是个完全的 “技术主义者”,即我们总是非常看得起自己获得的不得了的思想、工具、逻辑,认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上面推导的事情,一定是高级的,正确的,优于那些不经过理论实证的老百姓的言论。

但当人放下这一切高高在上的逻辑,只是去过过普通人的生活,只是简单的在实践里尝试一下,便知道完全理性的荒谬。我们都是人,普通的人,没有超能力的人,会面对现实的人,渺小的人,拿庞大虚无力量没办法的人,生活的人。没有一个人会说我们能逃离现实自处,没有一个。

所以我们在推导技术、程序、秩序的时候,同时也要警惕这一种理性正确,因为不谈实际的追求真理只是一场自我欺骗又欺骗他人的自我感动而已。

完成这样转变的人,如罗翔,才能够与自己自处,同时与外界力量抗衡。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他,时刻自省,贴近实际,将这场突如其来的荣誉看做自己人生中必然要被推上的舞台,在舞台上时就好好表演,完成它赋予你的意义,在上面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因为有观众,所以有更多人听你说话。有一天别人说让你下去,那你就下去就好了。因为不曾留恋这个舞台,所以下场时也会很从容。

尤其是用语言、理论来与世界对话、靠这个吃饭的人,更是会注重自己的言行,更希望自己知行合一,说到就会做到,并且希望在说之前已经有行动能够印证。能够做到这点的人是非常清醒,也值得敬佩的。因为这不是人类一根必然的道德准线,做不到才是人之常情。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每天活得那么清澈,还是会需要一点虚伪。

人们总说 “我思故我在”,其实不是,我们最大的鸿沟就是无法跨越说到和做到之间的界限,思考了,说了,自我感动了,也并不一定代表我们就能做到。

所以说能做到的人值得我们反复赞扬。也正因为说话的成本小,我们才会在心里默默对这类人要求更高,更希望看到他们节制的、有时甚至非人类的自我约束。

03【一个在美之上的永恒的公平正义】

而长期以来,罗翔作为刑法学教授,作为法律的传播者,他坚持的观念也从未改变。就是追寻在这个世界比美更美的那个公平正义,虽然这是很难实现的,可以说在现实中很大可能实现不了,但不妨碍我们在理论中追求,也不能因为现实中没有绝对的美,就推导出这世界没有美。

法律是程序正义的,即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秩序来判定对错,我们为这个世界建立了一套游戏规则,使用它来归整这世界发生的好与坏,这过程中当然会有错误,但因为它走过了应当的流程,所以即使有错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当今我们民众大多数希望、或者说呼吁的是实体正义,即通过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情感来评判应该用法律准则来判定的东西。

我们紧抓着自己内心的准绳,希望坏人得到最坏的惩罚,好人和正义得以伸张,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印证自己内心的动机好坏,我们认为动机是好的,结果就一定是好的,却缺乏对这中间过程的一种笃定。

这反而会造成一种如武侠小说般的,行侠仗义的一种非正义。

法律即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提醒我们警惕实体正义,保护程序正义。它以一种看似限制非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实则是比任何灵活的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都要更灵活和模糊的一种姿态,展现它的神秘,给出它即使拥有确定法条法章,却能在这之中构建很多不确定性的一种力量,否则,这世界不会需要律师,只需要法律就够了。

【相关资源】

1. 视频:《十三邀第五季 - 罗翔》

2. 视频:百大 Up 主颁奖致辞 - 罗翔

知乎用户 茶哥反鸡娃​ 发表

中国人喜欢立神,一个人好就必须只能处处好绝对好一直好,不然就打倒。

我不太喜欢这个思维定势,评价一个人,不如具体评价他的某些方面或者具体的事情。

比如一个不违法前提下私生活不咋地,但是专业很牛,咱们就讨论专业即可,同时明白他不完美不是神,你乐意崇拜关二爷孔子去,别拿活人费劲就得了。

所以,按这个思路,罗翔老师不伟大——但是他做了一些伟大的事。

比如说,他普法了,效果是人尽皆知,可以吗?服气不?

再比如,他之前的学术贡献和操守很棒,至少代表了千千万万个学术人的标杆,让大家看到 “高知就这么,这么牛”,这个榜样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最后,有点跑题哈,罗翔老师自己说的,他小时候很皮很坏,如果不是父母严格要求教育,可能没有今天而去危害社会了。

这也让我看出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的信心——调皮捣蛋的孩子,真的可能更有出息哦?

罗老师,加油!

不要太皮了,一般皮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松下听琴 发表

5.9 取匿了

看了一下评论,发现我的逻辑确实有点混乱,在这里写几点意见,供各位知友参考。

4. 关于腐 | 败。

我以前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曾惊叹于 TG 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的细密和五大书记的清贫,也感叹于最近大规模出现的 “塌方式” 腐 | 败,究竟有没有办法可以一劳永逸?但后来我可悲的发现,这其实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而非政治问题。不信大家可以看,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正在发展,即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则会出现大量腐 | 败,同时还有环境污染、犯罪率高等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进入相对发达的阶段,清廉指数自然上升。至于中国为什么只有 80 名,我认为主要有: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偏见,即话语霸权;

经济发展仍然不充分不平衡,体制不够完善;

权钱交易的不合法(金钱政治)。

但说实话,如果没有大力打虎拍蝇猎狐,中国今天还不会这样。而这,都要归功于党的领导,使中国风气一清。

3. 我为什么反对罗某人?主要有俩点理由。

第一,在学术上,他完全照搬西方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思想,没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必然会遭到失败。这就是我推断他没有读过毛泽东思想的原因,毕竟,它就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开山之作啊。

当然,这只是在学术上。在这一点上,我不能否定他的思想,也不能剥夺他发声的自由。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政治上,他作为一个仅在批站就拥有 600 万粉丝的大 v,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具有爆炸性的影响力,这种煽动性极强的东西,会怎么样?

就好比看成人电影,你自己在家里谁也不能阻止你看,就算找一帮基友来看也可以,但你不能在 600 万青少年面前说这个男优技术很好。

就算他说的有道理,那也绝对不能讲,因为这危害我国的根基。

尤其是青少年辨别能力不强,极其容易受到蛊惑,不可不戒。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我国现在司法独立,但是独立于行政机关、团体与个人,还是要接受党的领导。

再次感谢不愿被提到的知友

1. 有些人说我乱扣帽子,那我就放几张图供大家看看。感谢不愿被提到的知友

如果这都不算爱……


以下原答案:

好的部分不说了,我本人也对刑法一窍不通,但略通一些政治理论思想,因此我主要从政治角度对其评价。

先说结论:罗翔是一个从西方文化中脱胎而来,在看似精彩的刑法学课程之下夹带着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教师。

他是不是基督教徒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一定不认同现行法律体制。如果认同,就不会在课堂上大肆宣扬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原视频批站上有,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

谁不知道此书是西方资本主义奠基石之一,鼓吹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这套东西在中国横行近百年,祸害甚广,你罗翔今天对政治一窍不通就敢在课堂上宣扬自由主义,是想开、倒、车吗?

来,你们细品:

接下来又来了一句,真给我整笑了:

来,事实胜于雄辩:

这是 “全球清廉指数”2019 年的排名。(说实话,我真的不是很想用这个数据,这种 NGO 肯定是歪屁股,但是我也找不到其他数据)

新加坡,第 4 名;瑞士,第 4 名;中国香港,第 16 名;中国台湾,第 28 名;中国大陆,第 80 名。倒数 28 个国家里,除了 “Korea,North” 之外,其他全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你如果不说这些话,我敬你是个技术精湛、风度翩翩的人民教师;但你说了这些话以后,我只觉得你是个跳梁小丑。没学过政治学,没读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那你就好好讲你的刑法课,明明自己没读几本书,就敢来吹了?

说到底,我厌恶的只是他借法学教授之名,行传播 “思想” 之实;该好好讲课就好好讲课,我们需要的是中国特色法学的新人才,而不是一个满口《理想国》《忏悔录》却食洋不化的人。

最后送上一段范勇鹏老师的讲话:

文化霸权,就是说资产阶级利用它的宣传和文化来建立自己的精神和道德上的一种领导地位,让你不知不觉的就接受它的统治。我们的学术和理论领域是未能免俗,肯定受到西方思想一些长期而广泛的影响。我并不是说西方的思想影响就一定不好,我们今天这个现代性的社会,我们很多的进步都是从西方带来的。…… 但这里边有个主体性的问题,以及合理地消化吸收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个东西给消化吸收掉,食洋不化,反而会失去我们的主体性,喧宾夺主,那么就会陷入到一个文化的陷阱里面。

知乎用户 李浩 发表

他相比波浪涛,能火。是因为他愿意教授一点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刑法进路,而不是机械套用刑法教义学的经典方法论。实际他举的例子都相当复杂,他做的分析明快,但于复杂部分简化处理啦。另外从自然法价值角度阐述问题较多,一般头脑充满正义感的人就容易被迎合,以为自己听懂了。会获得虚荣感。实际在他简明分析案例的背后,需要相当复杂的理论支撑和深厚法条解释功底。他也有展示这些,但应该会被大部份人所忽视吧。然鹅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知乎用户 尚未秃头的法学生 发表

首先,他是一个优秀的法考老师,知识储备量大,讲解深入浅出,配合上幽默的单口相声,吸引力大到几乎每个法学生都绕不开被张三 “支配” 的命运,许多非法学生也因为想了解一下张三罪恶或悲惨的一生入了刑法的坑。

当然,我认为他现在更重要的身份是 B 站普法大使一个负责任的法学偶像。

3 月 9 日正式进驻 B 站,今天(4 月 20 日)粉丝数达到 512 万,这个涨粉速度,称得上 B 站最强。

通过 B 站,罗翔老师在一些有关法律的热点事件出现时,及时普法,让更多人学习了法律知识,提高了法律意识,也让训斥人渣有了法律武器,是真 • 罗 • 普法大使 • 刑法字典 • 张三克星 • 翔。

前段时间,罗翔老师还捐出了他在 B 站的收入用做善途,承担社会责任,当为我辈楷模。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2w7oZE 发表

对罗老师了解不多。

不过在 b 站看过很多罗翔老师的视频,幽默但专业。

知识很硬核,素养很高很高。

一言以蔽之,正派的教授模样。

前几个月罗老师来我们学校了。

当时我从同学那得知罗老师要来我们学校,格外激动。

急忙问时间。

原来是昨天 (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不过幸好我从空间 get 到了图。

i 了 i 了

有个好几分钟的视频,里面有很多案例,但文件被我几天前错删了。(回头能找到再补上,大概讲 似非而是 ,即看上去矛盾的可能是正确的,用来解释一些惯性认知错误)。

罗翔老师也是湖南的,本人十分高,目测 1 米 9 左右 (可能更高),知识一如既往硬核。

“法治是一种悖论,读书也是,我们要走出自己的洞穴,走出自己的偏见,认识自己的无知”

— 一罗翔

知乎用户 AkitoFFX 发表

对于学术水平,

另外一个回答有提到,

传送一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042802/answer/1461536088

对于学术之外的行为只能说,

学术确实很难变现,但是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偶然还是必然,搞起粉丝经济都是双刃剑。

最后也许能收获金钱,但是流量和学术尊严不能兼得,一不小心就会双失。

这种学者不少。

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做得比罗翔教授好,

但罗翔教授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知乎用户 愚独语 发表

从 b 站过来,很久前看过这个问题,现在才来回答

今天 4 月 8 日,距离罗老师在 b 站发第一个视频 3 月 9 日刚好一个月

我不和你谈罗老师的思想高度,毕竟我见识浅薄,想想这个问题下从各种高度剖析罗老师的人也不少

我就和你谈,今天 4 月 8 日,罗老师粉丝 411 万!!一个月,从 0 个粉丝到 411 万!

抖个机灵:你们可能不知道只用 20 万赢到 578 万是什么概念

我们一般只会用两个字来形容这种人:牛人!

我经常说一句话,当年陈刀仔他能用 20 块赢到 3700 万,他罗老师用 0 个粉涨到 600 万乃至 800 万只是时间问题,这涨粉速度,真是狠!

知乎用户 欧拉恒等式 发表

谢邀。现在是律师,曾经是法学生。我把我之前写的一点看法搬运来吧。

罗老师没错。

在我发出这些文字的这一刻,仅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罗翔罗老师,大概率没有明显过错。

有一些朋友给我推过罗翔讲课的视频,但我在写这篇文章前几乎一个都没点开看过。我不去点开并非有种文人相轻或者他讲的我都懂的自傲,完全不是,是因为从我的视角出发,朋友给我推的罗老师有关热点法律事件的分析,我都完全赞同,以至于不需要点开看后,再给朋友分析一番。

但上周,我看有人说罗翔出事了。不是什么大事,是因为一段采访的言论惹上了是非。言论如下:

因为这段半剖析自己的话,网友不干了,说罗翔是伪善人,说张三竟是罗翔自己,有的公众号蹭热度说罗翔因此删掉所有微博… 我觉得大可不必。

实话实说,我觉得罗翔讲自己二十六岁的这些话完全没错,如果是我碰到一些敏感的情况,敏感的案子,我也会犹豫,犹豫的是什么?不是收费,不是案子的合法性,是如果我去帮,我会有什么后果。考虑后果做事,我相信很多律师都遇到过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办的案子,这时候没有人是不犹豫的,不办,良心上过不去,办了,你前途受牵连。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犹豫一下,问问自己值不值去办,尤其是还有家庭的情况。总之,人是有很多牵绊的,每年都会说的【放手去做】,但有几个人可以不计后果做到真的放手去做呢?

可能有人会说,我知道你讲的道理,但罗翔是个公众人物,给别人传递了那么多正能量的东西,自己却是这样的人,按他讲课说的,他应该有法律人的担当,应该挺身而出去做…

好,这就引出了我今天想说的一个核心观点,任何人,一定要**【永远用人的标准去评价别人,并保持对人的宽容】**。

​我想,罗翔罗老师之所以被网络上的人喷,被不理解。是因为那些看过罗老师讲课的人,甚至那些只是听过罗翔大名的人,把罗翔和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剥离开了。他们眼里,罗翔就是法律正义,罗翔就是超过常人的,他是公众人物,说的那么好,一定生活里也是完美的。他出现一点问题,就是形象崩塌,就是道貌岸然了。网络上的人把罗翔这个人,和他塑造的教授律师形象混同了,所以认为罗翔应该是神圣的,完美的。

错。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两面性,有的人在朋友面前仁义,但可能在家不孝顺;有的人对自己的事抠门,但对别人对集体很奉献。人是复杂的,无法用一个单一视角去定义一个人。同一个人,不同的人评价可能差别巨大。这都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接受这种不同,要学会用多维度去体会一个人,没必要非黑即白的给一个人下结论。例如,A 对朋友 B 很好,但对 C 不好,原因是 C 嘲笑过 A。但恰好 B 和 C 认识,听完 C 描述的 A,B 下结论,原来 A 是伪善。这对么?网络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不清楚别人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发生过什么,就凭借片面的错误定论用恶语喷事实上对自己不错或没有干预的人。这无非就是辨别的能力差,思维严重单一化的体现。

为什么说要用人的标准去评价别人,并保持包容呢?无非就是从罗翔的事件中我看到,很多人太容易因为自己的印象,将一些公众人物神圣化,完美化,觉得他们应该是处处优秀的。所以他们一旦显露出小问题,和自己心里的完美有区别,就极端的由捧变踩。

如果我们自己,普通人,面对出现对自己不利后果的情况也会犹豫的话,为什么罗翔不能犹豫呢?很多父母,面对自己达不到的高度,为什么要求孩子处处完美呢?如果自己也怕死,但是因为警察面对死亡犹豫了一下,就痛骂警察懦弱叛徒的话,那是不是也在骂自己同样的话呢?

所以,应该放平心态,用人性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不盲目拔高标准,也不将违法违规行为说成人性的不可避免。如果自己是理性人的话,看到一个争议的问题,假如有下一个罗翔时,应该问问自己,人性是不是就该如此,把标准回归到用人的标准评价人上,而不是用神仙的标准评价罗翔。罗翔也是个人,他不是神,是人就会懦弱,害怕,犹豫,骄傲,自恋,害羞,喜欢美的事物…… 平视别人,才是正确的方式。这种视角也应该适用于娱乐圈明星,粉丝没必要神圣化他们,类似只要不是在违规的情况场合下抽烟,我觉得明星抽烟问题不大,何必要大惊小怪呢。用人的标准看人才是对的。

视角放平了,宽容自然就来了。现在社会的确太急躁了,大家都想快点,赚多点,最好短时间赚多点。看个电影都在看精选片段。但急躁慢慢会让性格里失去对稳重,对细致的宽容。拉大自己的视角,去多看多思,看过珠穆朗玛的人,其实不太可能总死守门前的小土山了。只有知道的足够多,才会让思维包容度足够高,才会理解一些本来不理解的事发生的逻辑,因而才会更宽容。这段也是说给我自己,要继续多听多看。

罗翔,不能说他生活中,或者出现在公众视角中的他一点都没错。这不可能。但是仅从现有的资料看,罗老师在人这个层面上,没有错。他传播了法律,用渊博的知识吸引了更多的人了解了法律逻辑,功德无量。我理解罗老师,其实我性格里有和他一样的东西,不太屑于奉承,也不愿意放弃真理去委屈求全。愿意研究点东西,愿意将好的东西讲给周围的人。但我也会遇到和他一样的困境,我不知道这好不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在尽量找出一条不委屈自己,又尽量周全他人的路。

用人的标准理解人,其实很多事就理解了。比如前几年沸沸扬扬的丈夫偷医院公章买药给妻子治病的案子,丈夫违法了,没错。但没人要求重判他,为什么?因为他违法了,但他有人性。平视人,并有原则的宽容人,就没那么多网络暴力了。

再说一句,罗翔并非不讲课了,只是不更新微博罢了。

写这篇啰嗦的文章前,我中午在 B 站特意看了一些罗翔的讲课素材。最后,我就借花献佛,讲罗老师说的一段话,送给看文章的各位吧。

罗翔说:“有人给我说,罗律师这件事你一定要帮我好好弄啊,最好动用你一切的社会关系。我说打住,我一个关系都不动用,我也不屑于动用关系,这违背我作为律师的操守。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大量的不正义,是不是有与不正义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做正义。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正义,那么说它不正义就毫无意义,而我们正是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正义,所以我们要用我们学习的法律知识,去不断的追寻正义,虽然这个追寻是渐进的。但是我们永远不灰心,不疲倦,我们尽力而为。”

完。

知乎用户 AssisaSeele 发表

抛开个人情感,罗翔老师被评为 2020 年度法制人物,就是对其在普及法律方面突出贡献的肯定,罗翔老师在 b 站的千万粉丝数和单集均百万的视频播放量也是对他普法贡献的有力证明。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什么立场,都不能否定这一事实:罗翔老师是专业性很强的优秀刑法学老师,且其对于普及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关注度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

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些不太中听的话 基于之前的一些事件

最近几年 部分学者 尤其是一些社会学者 对政治的态度是两极分化的 有些人将政治主观化 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热衷于用自己的不成熟的理论逻辑去解读,结果往往不是反复打脸 就是自娱自乐。另外一些人将政治妖魔化 仿佛什么社会问题都甩锅给政治问题。这些人是真的认为政治(尤其是我国政治)是造成一切社会问题的元凶。 所以这些人对社会的批判,最终都是建议或者暗示你:换个体制 或者换个政府(传说中的定体问)

这两类看似相反的现象,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一个问题:即这些学者欠缺对我国基本政治理论的认识。或者说不认为我国政治理论是从实际出发,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

你问他们的时候 他们还很有理:我是个社会学者 我不需要懂政治

我今天告诉你 这是个悖论

政治是复杂社会关系的集合 只要你是社会学者 只要你研究的社会问题趋于复杂化 就一定会需要政治理论辅助你研究社会问题。 不研究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的变化 怎么能创作出满足人们需要的艺术作品 不基于国情出发 不分析复杂社会现实 怎么能提出对社会有用的学术观点 (比如废死刑问题)我们有一些人专注于与理论斗法 十指不沾阳春水 却固执的认为政治是空中楼阁 不屑于学习 但殊不知 不是制度改变现实 而是现实派生制度 了解政治理论 对于你把握复杂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 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有些人作为一个社会学者而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搞政治 这本身就是个悖论

当然罗翔老师远没我说的那么严重 但是关微博的起因经过 也说明了罗祥老师存在着这种趋势(当然这并不能否定微博本身就是个 **) 如果你喜欢罗翔老师 你想让罗翔老师过的更好 那么对之前的一些负面事件持维护态度 是不利于他本身发展的 因为矛盾绝不是完全对立 而是辩证统一的 提升政治理论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才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社会学者应该做的工作

知乎用户 刀眼看人 发表

专业人士,功夫最重,能红是命。

罗翔老师是下过大功夫的,你看他的头发粗梳程度,就能理解个大概。想必多少个点灯熬油的夜晚,他都夜不能寐,沉浸在自己创作的法律段子里不能自拔。

这个传播技术成熟的年代给姓罗的老师们提供了很多出名的方便,罗永浩、罗振宇、罗翔,都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出圈,他们有本事,也赶上了历史赐予的红利期,这是命。

在中国,法律人对社会的贡献还严重不足,大多是炒作自己成名后就奔着高价服务高端人群去了,罗老师这样以授课为艺、通俗普法的知识分子会稍微不一样,再多出一些就好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位老师,教学水平非常高、对学生严格,到现在我还感激他

他曾在课堂上讲,PLA 海军太弱,不是日本的对手,比吨位都比不过,对撞都撞不过(好几年前了)

他收学生家长红包,他体罚学生,他对开补习班

但是这不妨碍我感激他教会了我知识,我不会因为他教学高超而神话他,也不会因为他的 “陋习” 而连带拒绝他传授知识,那怕我对这种 “陋习” 极其厌恶

当网络时代出现一个厉害的人时,往往很多人被他的光环笼罩,失去自我判断,容易神化

神话他人不是错,如果有机会能为嵩子出力,是我至高的荣幸,但不妨碍我和朋友对他的一些观点进行 “探讨”

罗翔教授传播的一些价值观是错的就是错的,不会因为他本人厉害而让那种价值观变成对的

知乎用户 枫雪儿 发表

作为罗老师的同学,我只想说,我们老师同学都为罗老师自豪,我们为有这样的优秀同学而骄傲。

和我同学期间的他,聪慧伶俐调皮偶尔捣蛋,并不是爱捧着书读的孩子,头发茂密着呢,哎呀!那青春岁月啊一去不复返,随之而去的还有头顶茂密的头发。

晦涩难懂难以理解的各种法律条款就犹如庙堂之高,经过罗老师的解释举例,浅显易懂,印象深刻,直白又形象,飞入各位网民的耳朵,入了眼入了心。犹如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谦逊有礼,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才华横溢,看他的视频真是杠杠的吸引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日积月累,二十年如一日读书,学法,把学法普法工作幽默风趣化进行到底。期待你的普法段子。很多年不见的同学在深圳遥祝你幸福快乐,身体健康,家庭美满,心想事成!

知乎用户 沈 念​ 发表

看了第一期的《我的青铜时代》,请的第一位嘉宾就是罗翔。

节目里,罗翔回顾自己的 26 岁,分享了两个动人的故事。

2003 年冬,26 岁的罗翔在北大读博士。

一日外出,在北京双安商场附近,他遇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只见她不断拦下路人,似乎在打听着什么。

然而人们行色匆匆,没有人理她。

罗翔跑过去问,这才知道老奶奶想去某某法律援助中心。

交谈中,罗翔得知,老人家并不住在北京,这趟是专门从外来到这里,一路从西站打听过来,已经问路问了两个多小时。

罗翔一下就惊了,掏出电话替老人家咨询地址。

这时,老人家从内衣里掏出纸笔,颤颤巍巍地开始在上面记地址,看到这里,罗翔一下很心酸,就对老人家提议,打车带她过去。

谁知,老奶奶听完这句话,感动得突然一下跪倒在罗翔脚下,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谢谢。

……

罗翔一下就震惊了,他没想到就是自己随手帮的一个小忙,在老人家眼里竟这样看重。

在车上,罗翔陷入挣扎:

我要告诉老人家,我就是律师吗?

说了,老人家要是找我帮忙怎么办?

可如果不说,我当律师是为什么?

……

思考没个结果,车却已然到站。

让罗翔更没想到的是,老人家在走进咨询中心前突然对他说,年轻人,真的很感谢你,你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

罗翔一下感到无地自容。

多么体谅人的老人家,她这是把罗翔的心思都给看穿了。

而在节目里,罗翔也大方对主持人陈晓楠承认,他当时犹豫是因为 “他也不想惹麻烦。”

44 岁的罗翔看 26 岁的罗翔,已经能毫不避讳地戳破自己年轻时身上那点可笑的害怕扛事的胆怯。

第二个故事,罗翔把时间线拉的更远,讲了一件他读研时的事。

有天,宿舍来了一个脏兮兮的人,被安排睡罗翔下铺。

这是一个前来寻求法律帮助的农民,在罗翔和同学提供了帮助后,就离开了宿舍。

罗翔以为事情已经结束,就没在意这农民的去留。

没想到,几天后,他在学校的地下通道又看见了这个人,大冬天的,他就睡在冰冷的地上。

罗翔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是不好意思打扰同学们。

那一刻,罗翔内心深受震动,他突然意识到——一直以来也只是被他当做求学甚至谋生手段的法律,在别人那里,就是他们的人生。

讲这些别人的困惑与苦难时,罗翔一直皱着眉头,眼睛的视线不知道落在哪里,但从他说话的语气、深情,几乎微弱的表情,谁都能感受出来他身上所投射出的那种高尚的品格——那就是对劳苦大众、对陌生人的一种同情,一种关怀。

普普通通的两件事一记就是 18 年,回想起来还这么深情。就像发生在昨天。

罗翔这个人真是质朴又深情。

正是这点宝贵的良知,让他看到并且重视普通人的难,用自己所学的法律帮助更多普通人。

在我心里,罗翔是点燃火把去照亮别人的人。所以我尊敬他!


插播一条广告: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花小闲看电影(干货 VS 影评,分享我个人的职业写作生涯)

知乎用户 星空下的一缕阳光 发表

瑕不掩瑜,为人抱薪者。

有很多人拿罗翔教授和张明楷周光权相比,我认为这本身就说明了罗翔教授的学术水平,如果从辈分来算的话,罗翔应该算是张明楷一代人的徒弟辈,与他们根本没有可比性。再者说,这个问题底下几百个人,估计看过罗翔学术论文或者著作的拢共也没有 10 个,那就不要谈学术水平。

现阶段最缺的是什么?就是普法者甚至是各个领域知识的传播者。而最能够引起社会公众共鸣的部门法,就是刑法。每一个学习刑法的人都会感受到公众舆论和判决之间的冲突,在刑法中,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中的冲突显得格外显眼。那么,如何缓解公众对于判决的敌视或者不解?法学家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似乎很享受这种感觉,那么普法工作谁来做?

时代选中了罗翔。把刑法讲得比他有趣的老师多了去了,罗翔的红,显得十分的偶然。只能证明一件事: 时代、社会、民众对于刑法知识的渴望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想。那么谁来做普法?那些象牙塔里的学者吗?前文所述,法律工作者们自认为是这个国家法律的解释者和执行者,有着天然的优越感,他们不屑于把一些自认为浅显的知识传播给大众,也不屑于去解释这个案子为什么这么判,以至于他们给大众们起了个名字——法盲,法盲这一名词的出现只能证明我们国家普法工作的悲哀。

罗翔的伟大,就在于此。他做出了同行们不屑于做的事情,将自己暴露于镜头之前。这不就是为人抱薪者吗?

知乎用户 num10 发表

看你这么看了,如果局限在刑法专业层面,那他无疑是个好导师。如果是哲学等等其他方面,那我只能大呼罗圣人!

知乎用户 李图南​ 发表

罗老师是一位上课特别认真的老师,对学生也很好。法大刑法学习惯对学生放羊,特别已经功成名就的那些。不放羊的老师里,罗老师是一位,我的导师是一位(还有刚刚出事儿的位高权重的那位,对学生是真的严也是真心挺负责,但是当他学生压力特别大)。

罗老师喜欢带着学生开读书会,研读法哲学和学术经典,特点是各种理论、各种案例信手拈来,而且对学生特别温柔,春风化雨的那种。可能是类似的人会不自觉的凑一起,那一届罗老师的四个学生里有害羞的学霸、有特别开朗的骑车达人妹子,都是很温柔的人。像罗老师这样又高又帅又有学识的人怎能不让人喜欢呢(现在颜值嘛 Emma)。罗老师可是当年不少女孩子假想中另一半的样子。不过这么多年了,也未听说过罗老师跟哪个女生有什么过密的交往。

我导和罗老师是同门师兄弟,罗老师去厚大讲课还是我导介绍的。个中原因可能是法大教师很多都很不富裕,特别是致力研究学术的老师。法大貌似也解决不了教师子女上学问题。对于罗老师在网络上走红,我导曾在小聚的时候说过自己的担心,普通人一旦成为公众人物,他就可能失去了情绪化表达和偏听偏信的权利,而罗老师显然还只是个不完美的普通人。

知乎用户 白加黑 发表

知乎用户 此间少年 发表

最近红了,开始爱惜羽毛了,前面的都删的差不多,不过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噢。

知乎用户 孙 tqqqqq 发表

法本,司考 400 + 一次过。其实法考培训老师都挺 的,刘凤科 钟秀勇老师,知识渊博且幽默。挺怀念备考的那段岁月。

知乎用户 悠然听风​ 发表

我觉得罗翔教授还是很正直的。

知乎用户 林妖妖 发表

法学生来答一波。。。

专业角度看,绝对业界大佬。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一说罗翔老师确实是优秀鸭,人家确实做到了这点。。去年刚刚通过法考的洗礼,当中的心酸真的是非法考中人所能体会,从备考就是一场苦修,看网课是绝绕不过的一关,为了不至于弄的太崩溃,选择一个水平高、又幽默、知识融入段子的老师其实是个很好的选择,寓教于乐嘛。

老师的专业水平在法学生中其实一直流传着的,那些好的老师推荐的同学、学长学姐都很多,很多慕名上他的课的学生课后也自觉开始安利。而教学效果并不怎么理想的老师名气自然也就小了。不止刑法,其他科目也是一样的,口碑高的老师自然差不到哪,至于其他同样学生众多口碑高的老师也有,选谁的话就仁者见仁了。罗老师口碑高,可见其专业水平也高,这是经过同学和学长学姐亲测过的,可信度较高,反正罗老师也是很优秀的,喜欢他这授课方法的就选他,入股不亏。(小声一说,我选的柏神,不过也很喜欢罗老师的段子授课法)

娱乐角度看,罗老师的段子它难道不香吗 乐一乐的同时顺便还能涨知识,不知不觉间就懂得了辣么多法律原理、刑法学说、法律知识,这回报率不值得你多听听多看看嘛?

罗老师嘛,出圈这事其实是互联网传播的结果,搞得不止法学生,其他同学都喜欢上他了啊哈哈哈,人格魅力还有啥疑问的吗!

知乎用户 门口小学生 发表

人,永远不要怀揣恶意去评价那些比自己强的人!


罗翔,男,湖南耒阳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毕业,法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

1995-199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9-2002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刑法学硕士学位

2002-2005 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刑法学博士学位

2009-2010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2013-2014 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光凭这些来说,就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也许有人要说就这?这只是几所学校,当一个做题家同样可以来这几所学校,甚至去的更好。但当你面对生活的问题时,做题家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书本上的选择题可以四选一,生活上怎么办呢?

除此之外,再来看看他的专业课程,我的刑法学老师是罗翔老师的师弟,很明显。他们的讲课风格都属于疯狂举例带入,不同的是,我老师喜欢让明小圈犯罪,罗翔老师更喜欢张三。他的课程在 B 站上是有完整的,可以去听一听。


从一个学生来看,现在的 b 站的情况基本上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评论区里最多的根本不是法科生,反而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法律是一个非常要命的学科。行内天花板实在太高,挣扎许多年可能还没有真正的被它感染,真正热爱它。但这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科。当人出现问题会找医生,当社会出现问题会找法律。法律的内涵是深刻而久远的,法律并不适用于人人学习,人人了解,法律学生更多与别人所区别和骄傲的不是也不应该是对专业知识的炫耀,而是投身于社会法治建设的光荣和对受不公平对待的人的合法权利的保护。


从一个社会发展来看,国家的全民普法宣传需要这样的老师,让更多非专业的人们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普法不是对着十四岁的孩子说你杀人不会判你蹲大牢,而是告诉收到不公待遇的人们,法律是一把合法的枪,可以拿起它杀死那些侵犯你合法利益的人。我国目前的普法还是太过浅显,以社区为单位,但忽略的社区工作人员并非法律专业人员,如果让他们现在学习,很多法律背后所蕴含的东西是无法个人学到的,同时也加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目前有很多社区开展了和大学法律专业结合的方式,社区为学生带来实践机会,学生为社区带来法律帮助。而对于罗老师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激发,一种在哲学中激发人们学习法律的帮助。


针对于罗翔老师最被争议的 “奴隶说” 只能说每个人都不要高看自己。奶头热中到底多少人参与了攻击别人?别做奶头热的那种人,二八定律中,二的人会攻击别人吗?

知乎用户 古筝圈小透明 发表

我刷到了张三,但是我不看,快速划走,这属于什么?

属于紧急避险

知乎用户 不考过不减肥 发表

s 说实话没完整听完罗翔老师的法考课,听了一部分,觉得是挺有趣的,但对罗翔老师认识就只有法考课,可能评价不够全面了。

知乎用户 Charles 发表

罗老师的学术水平,不敢枉自评价。

罗老师的普法效果,堪称无敌。

去年还只是在法学圈倍受尊敬的罗老师,不知不觉成功破圈,成了 b 站段子王 ,成了手机好友群里转发的各种梗,与近期另两位大火的罗老师并驾齐驱(罗永浩、罗志祥、罗翔),三罗鼎力,实在魔幻。

但我觉得没什么不妥,对于没学过法律的人来说,总是觉得法律是高高在上的,是密密麻麻的法条,是只有律师法官才能驾驭的学问。其实不然,法律就是一门大众应用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挨的很近,有时候用法律思维去思考一下,很多疑惑就有了答案。

如今的时代普法学法的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期待更多法律大咖走出来发声。

知乎用户 要加糖 发表

其实我很担心罗老师会翻车,倒不是因为担心罗老师会像某圈内的人一样发生人设崩塌、职业操守崩坏这样的问题,而是因为这世界上浮躁的人太多,总会有人看不惯你红的,就怕有人给罗老师上纲上线安什么莫须有的罪名,之前的微博事件就已经是一个警醒了。

不过对于罗老师的硬实力,我还是很佩服很有信心的。要说罗老师是国内刑法学领域的第一人,应该是有些言过其实了,但能把刑法这么严谨,让人有些敬畏的东西娓娓道来,吸引那么多人去听,还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讲到大家心里去,没有点真本事是做不到这一层的。平时看温铁军老师、陈平老师的视频时就会不由得感叹大佬就是大佬,分析问题就是一针见血、鞭辟入里,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把一件很复杂的问题用一种很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直击问题的本质,看罗翔老师的视频时也会给我这样的感觉。大道至简,当一个人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化到极致时,你就要注意,这个人在你面前表现出来的内容可能还不及他真正功力的十分之一。

知乎用户 丝语寸心​ 发表

我其实是不能够评价罗老师的,但我想 我可以给他一个侧写

1. 十多年前在校,罗老师的课要用抢的。我没抢上,我也不在乎,毕竟我是个学渣,我更愿意去抢传说给分高的老师

2. 同寝对床下铺小姑娘上的罗老师课,每周上完刑法课回来,必然声情并茂的描述的唾沫星子直飞。刑法课修完后,如果罗老师开课那天她有空,还去蹭课听

3. 我有印象的,罗老师连续两届被评为十大名师。话说这十大名师,可是货真价实的名师,是学生一票一票真实的投出来的,每年一到时间,学委会(我记得是学委会不是学生会,我们学校有俩会)就组织投票。十大名师各有千秋,或讲课幽默风趣,或讲课逻辑通俗流畅,或讲课深入浅出,或能体现出博览古今有文化内涵。偶尔也良心觉醒去认真上一下名师的课,如果能沉下心来听进去,获益匪浅。名师真的是名师,去上他们的课,不自觉就会被吸引。

4. 从罗老师如今备受争议,想到了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同样有此遭遇的老师,但程度远没这么严重,因为那是 07/08 年左右吧 网络远没现在这么大发达。教犯罪心理学的马皑老师,也是被评出的十大名师,讲课内容真是引人入胜。那时他经常上今日说法,偶然有次我百度了一下他,发现他也是在遭受些许争议的,还义愤填膺的去维护过。果然,人怕出名猪怕壮是真理。

只可惜了,这个站南门能望到北门的弹丸法大,寥寥无几的学子,万万是没有实力在网络上为我们的老师正名的。

但是 江平教授说 只向真理低头

知乎用户 开普勒的喵 发表

如果喜欢罗翔正面的东西,请不要过度的去了解罗翔过去的观点,留给自己一个好印象。我读过罗翔的《圆圈正义》,里面有一个观点我非常不认同。他说应该谨慎打击网络水军问题,认为商家请水军给自己刷好评宣传造势无可厚非属于言论自由,谨慎打击言论自由。我读起来感觉很变扭。水军多了不就稀释了真实的声音了吗?资本靠水军引导舆论真的无可厚非吗?资本让网络充满一种声音,绝大多数民众只能看到一种声音,自己的声音就会被淹没,那让民众怎么发声,这不就是靠资本发声吗?如果网络水军都可以被认可,那就会有更多的肖战出现。

知乎用户 发横财的猪头​ 发表

第一次知道罗翔老师是在 2020 年疫情爆发的时候,云讲课兴起,在众多网课中,罗翔老师脱颖而出,成为了网红。

可以发现罗翔老师的视频基本都是满屏弹幕,一方面是因为罗翔成网红之后的名气效应使之火爆,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另一方面,罗翔老师讲课的语言技巧令人容易听得懂,而且让众多外行人感到有趣。

在 2020 年 10 月 25 日,罗翔老师在某站的粉丝数突破 1000 万,根据数据显示,才过去 7 个月罗翔便一举成为某站粉丝数第二高的 up 主。

这都凭借它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讲述法律知识,原本枯燥的文字在罗翔老师的演讲下,我们可以轻松愉快的了解许多法律的知识。

将刑法案例变成了一则则有趣的段子,语言方式非常符合年轻一代的口味,当然在专业程度上我完全没有足够的水平去评价

知乎用户 Hendrix 发表

虽然我喜欢看他的视频,但当我看弹幕我看到了 “人生导师” 四个字时,我就知道罗老师有点跨界了,不收一收是可能出问题的,大家看以往的网络也就是这个轮回,再厉害的人,一旦开始在自己非专业的领域发言,就有危险的可能,这一年年的都翻车多少个了。

知乎用户 Murphy 发表

我非常喜欢罗翔老师

谈不上评价

就来说说我目前对老师的一些了解

罗翔。

人称 “刑法小王子”,从事司法考试教学 17 年,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教授。

2020 年 1 月,罗翔过往的法考辅导视频,突然在 b 站爆红。

腾讯新闻《十三邀》

有网友评论:罗翔把这节目带到了新的高度,直接、真诚,太精彩了,好像给思想洗了澡。

确实是这样,

昙花一现,这是罗翔老师谈到自己的爆红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罗翔有自己的看法:

刑法是最严厉的惩罚,这种惩罚一定要具备道德上的正当性,道德中鼓励的事,在法律上不应该受到惩罚。

也就是说,法律不能伤了正义之心,不然民众就很容易失去救人的勇气。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但是一种道德上被容忍甚至鼓励的行为 那一定不是犯罪。

谈到刑法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他又说:

**现行的法律默认小朋友天性纯良,你是小孩的时候,你觉得你天性纯良吗?我呸!**接着又说:我就一直理解不了怎么会有孔融让梨呢?他道德水准怎么这么高,我怎么做不到?我倒是听过奥古斯丁偷梨的故事,他说我不是爱吃,就是享受那个偷窃的快感。大家觉得哪个更真实?

罗翔老师真实得感觉就像是身边的人一样,觉得特别近,没有什么架子。

他往往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

我们都知道无知者无畏 ,

他评价网络喷子:知识越匮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之相对立的观点。

他向那些喜欢开黄腔的油腻男人开炮:如果一个玩笑,你不会说给你妈妈和你女儿听,那你其实也不应该说给你的女同事和女同学听。

他吐槽有些法律法规太荒唐:买一只熊猫判 10 年,买两只鹦鹉判 2 年,买一个妇女判多少年?3 年。太不公平了!

他也更懂得世界的复杂,人性的幽暗。

他说:**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会时常警惕自身,才不会陷入自以为是,才不会苛责他人…

他敢于面对他的胆怯。

他说:**我觉得勇敢是一个更高级的词汇,因为我自己不够勇敢,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他不知道自己在未来某个需要他勇敢的时刻,能不能像想象中那么强大。勇敢最高级的词汇,因为我自己不够勇敢 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 勇敢是最稀缺的。

但你分明看得到,他已经在摇旗呐喊。谦逊不已。

罗翔老师的话总是需要让人按下暂停键细细品味。

坐拥千万粉丝,依然保持对自我的清醒认知,时刻警惕流量带来的虚荣,这太难得,这份清醒,来自读书,更来自不断地反思。他儒雅、谦卑、自省、深刻的精神内核令人折服。

他说:人能影响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很多人所谓的被你影响,那只是片刻的感动,最后还是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你能真正影响的人,一定是你愿意在他身上投入大量时间的,跟你有真正接触的。

老师以他的经历与阅历说出的具有深刻思想的话语,值得我们后辈认真钻研学习。

圆圈正义: 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

正版 圆圈正义 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罗翔 著 中国法制

天猫

¥31.00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zfMta%2B0TM6x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Ux%2B%2BtREiO6Wlovu%2FCElQOtghnH7Unqa5ARvQlw6ElTlY4PLksfWr2FvzZqCmWDoH4Sq12NLkJsfmz9warqXNoyKe%2BrvUzNmRLJJseZIjvA615%2F%2BuhipGV0uyRHckDmQEFcG41fWwUiB04bt%2FCh0HCbjHqKLa7MMKfhwYT8j%2FmCBzJHH3o6sNHKRCUms4757Av61MgKCuzV3IXo9Hpa%2Ffj5o%2BI8ssrVDqUTkTm3o5eKOToc1vbQZVKjGDmntuH4VtA%3D%3D&union_lens=lensId:TAPI@1614125597@0b847663_0ee0_177d162034c_32e7@01)

[

厚大法考 2021 法律职业资格司考罗翔讲刑法理论卷网络课

天猫

¥59.25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eV%2Fr04vf6tB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Ux%2B%2BtREiO6Wlovu%2FCElQOtghnH7Unqa5ARvQlw6ElTlY4PLksfWr2FvzZqCmWDoH4Sq12NLkJsf1ccqgPbbd%2BF%2B50LGICEHbbJJseZIjvA615%2F%2BuhipGV0uyRHckDmQEFcG41fWwUiB04bt%2FCh0HCafg6%2FWfDRX7WaP0pZrLBd95y9H62gxU5xpXUp9YHbrRmPSfpRcCAXe%2Fb61N8SVhvxEUNGDOFSD5KMmcB%2FnTtS%2FG%2BtfjzlEE%2FfGJe8N%2FwNpGw%3D%3D&union_lens=lensId:TAPI@1614125597@0b847663_0ee0_177d162034c_32e8@01)

知乎用户 进击的黑马 发表

哲学天花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不少人觉得原博将罗翔跟 Jordan Peterson 相提并论太侮辱罗翔了,但其实原博倒不是想具体评价他们的主张有什么对错,只是对类似的风格的一种观察。而这种观察私以为非常宝贵,因为他触及到了弥漫在这个时代某种现代人挥之不去的精神问题,也就是 “上帝死了” 之后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代性”危机,正如底下一条评论所说「面对现代性危机,有人走向后现代自然也会有人回退到古典,比起后现代对学术和思辨力的要求来说,古典保守的 “这个世界值得我们为之奋斗”“选择对自己负责任已经很有勇气了” 显然更能俘获常常娱乐,偶尔迷茫的年轻人的心 」

知乎用户 杜小甫​ 发表

在座的都是师兄师姐学弟学妹,没问题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20 年,在 B 站看罗翔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快乐。

罗翔老师的专业水平很高,让我认识到,原来我国有史以来最凶恶的犯罪分子是一个叫张三的法外狂徒。

同时,罗老师的口才、演讲能力,都非常的强,我甚至觉得,他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脱口秀演员或者单口相声表演家。

你如果认真看过罗老师的视频,就会发现,罗老师不仅法理水平高,他在文学、哲学这些领域都有很深的功底,对人性和社会有独到的见解。

罗老师是我见过最有修养的人之一。当我看到他都搞不定微博的时候,再看那些在知乎上喷我的评论,我也变得心平气和了。

最后,感谢罗老师在 B 站给我提供的快乐,我也会一如既往的白嫖你,互相开启白嫖模式。

知乎用户 Pisces 丶落塵​ 发表

资本与权利,法律道德

罗翔说刑法:猎奇心使你点进来,正义感使你看下去。

一、在讲罗老师之前,先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司考培训这个圈子。

北京万国 97 年开始做司考培训,是业内老牌的司考培训机构,全国面授分校众多,被誉为法律界的黄埔军校,但是现在由于观念老旧,基本上已经止步不前了。 正因为万国是老牌的培训机构,他的教辅团队比较成熟,服务内容也比较全面,在老师管理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但万国主推的是企业,不主推老师,这也导致很多老师出走,现整体的师资水平大不如以前,但也有陈少文、韩友谊等名师。 万国的书籍采取的也是合作的形式,是多个老师共同编写,内容也比较多,书本较厚。

因为上述的原因和一些其它理由,万国的一部分老师跳槽成立了方圆众合。也许是因为万国的衰落腾出了更多的市场空间,也可能是国家对法律空白补充的迫切需求,司考培训的大舞台在万国衰落后,没有冷却停滞,反而空前鼎盛。

三校名师 1992 年,专注于中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推动中国法律职业教育事业的进程。三校名师的教学水平始终位于业界领先地位,构建了全方位、深层次、高效率的司法考试教育培训体系。2009 年,三校名师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进一步扩大师资力量,优化教学模式,通过面授、投影、网授、函授四条立体化教学通道,在全国范围内为学员提供高质课程及优质服务。

同样是老牌机构,“万国事件” 在三校同样上演。区别是没有自己成立机构,而是选择与当时的厚大合作。再后来因为理念和股权问题刘凤科、钟秀勇、徐金桂等人出走成立了瑞达。

08 年以前司法培训万国算是第一。09 年分裂出来众合,众合的辉煌是在 09 到 11。三校也是老牌机构,13 年分裂出来厚大。而厚大刘凤科等人后来离开成立了瑞达。种种缘由在后来的日子里,厚大和瑞达都有过多次争锋。

二、先讲背景,再做分析。

厚大——积极创新的 “搅局者”

厚大在 14 年开始积极彻底的颠覆了司考这个行业的格局。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公开授课模式成为未来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理念退一步想想,即便只玩面授,可是这么多年哪家机构能够避免盗版课件了?既然阻止不了,何不干脆主动转换思维,自己公开高质量的授课视频,还能靠卖书赚一笔呢? 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推动下,厚大最后得以杀出重围。

这么做既不会损害面授市场(需要面授的人多半要的是学习环境,不会因为公开视频就不花这份钱了),又给诸如上班、偏远、经济实力有限等等原因无法参加面授的人提供方便,还能打击盗版提升自己企业形象和口碑。所以厚大的出现可以说搅乱了司考培训这块市场以往的竞争规则,戏剧性的改变了各机构之间的强弱对比。

因为与瑞达的微妙关系,厚大一直想推出属于自己的 “刑法品牌”。但一直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直到罗老师的出现。罗老师差不多是 16 年左右加入的厚大。而在此之前,司考这个领域里刘凤科老师的刑法可以说是讲的最好的。

套用网友的一句话,每一位司考命题人,都是上辈子折翼的天使。罗老师是司考圈段子讲的比较好的,也是段子手里法学造诣相对高的。特殊的背景[1],特别的天赋,特定的才华,造就了不一样的罗老师

[1]:时代背景、公司发展需求、对外竞争关系。

三、对罗老师印象最深的一堂课《郭利案》[2]

5 月份的时候朋友群内转过一段推文[3]。我当时在群内分享了郭利案。并不是说两者之间存在法律上的逻辑关系和关联。只是想表达一下因为法律不完善和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可以有多 “戏剧性”。没有任何嘲讽意味,只是作为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对祖国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至于客观评价,我这里就不过多阐述了,可以参见 @土不白啦在知乎的回答。

如何评价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

对于老师来讲,一看理论水平,二看授课水平。

第一,理论水平。对于法考,他足够了。但是【对于刑法这一学科】绝对不是最最最顶尖的,我想没有人会说他【理论水平】比张明楷周光权等人厉害,甚至完胜,当然,这是苛求。因为他的兴趣点也不在发核心期刊上。(见其 b 站自述)

第二,授课水平。他的确很厉害!有些有理论的刑法大佬,授课如死水,而他则是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这点看他每个法考视频弹幕都有【张三】就知道,他留给大家关于【张三】的案例以及回忆。

当下他大火,是因为他理论水平完全胜任司考,法考要求,加上他登峰造极的授课水平,当然路人(非法学专业)听了也觉得好。正如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他只是一个海边的拾贝者,他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他看到前面的那一片海。

—·—·—·—·—·—分割—·—·—·—·—·—

参考资料:

[2]郭利案简述:

郭利,北京人,从事同声传译行业。06 年的时候年收入在 100 万 +,在当时算是成功人士。06 年他的女儿出生,作为父亲当然想给女儿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他为女儿选择了一款奶粉,叫雅士利。08 年三聚氰胺事件被爆出,他把自己女儿吃剩下的奶粉拿去化验,雅士利奶粉三聚氰胺超标 200 多倍。1 岁多的小孩,严重肾结石炎。郭利向雅士利提出索赔 200 万。被雅士利以敲诈勒索罪判了 4 年。

郭利一直申述,搞的雅士利非常烦,雅士利老总当时是人大代表,发了一封信函给司法部。二审维持原判。

当时法官的逻辑,食品卫生出现问题,最高索赔就是 10 倍,换算下来不超过 20 万。200 万,算敲诈勒索。

郭利一直拒不认罪,案件司法解释时间长达 2 年。他出狱后继续申诉,2017 年绕过地方法院,再次重审,当庭原判无罪。

结果是好的,但是代价也是巨大的。38 岁入狱,可以说是人生的黄金年龄,在监狱里渡过。老婆也和他离婚了。

案件司法解释时间长达 2 年,但最后司法部重新调查,二审依然维持原判。而郭利案重审也一度受到极大阻力。最奇葩的是当时给出的重判理由,是因为郭利一直拒不认罪,所以不予以减刑处理。也就是说,他只要认罪,就判不了那么久。

[3]

女子婚内出轨 反被情人拍不雅照敲诈其丈夫

2020-05-24 11:05:55  中国经济网 

曲靖市富源县已婚女子许某, 与浙江温州男子张某相识并发展为情人关系。为了达到长期占有她的目的, 张某在与许某发生性关系时, 偷录了一下不雅视频和照片。

两人的暧昧关系被许某丈夫知道后, 迫于家庭压力, 许某向张某提出分手, 要了断他们之间的情人关系。张某恼怒成羞, 用不雅视频和照片相威胁, 并向许某丈夫敲诈勒索 1 万元。最近, 张某犯敲诈勒索罪被富源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 10000 元。

2019 年 9 月 20 日上午, 富源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 许某及其丈夫被一名浙江男子, 以裸照不雅视频相威胁, 向他们进行敲诈勒索。

接警后, 民警立即将当事人张某传唤接受调查。起初, 张某百般抵赖, 拒不承认对许某丈夫进行敲诈勒索, 最后在证据和警方强大的攻势下, 张某向警方交代了涉嫌犯罪事实: 其与许某原为情人关系, 被其丈夫发现二人的关系后, 许某向其提出分手。张某恼羞成怒, 后其用微信与许某丈夫取得联系, 向其索要人民币 10000 元, 如不答应就对许某的裸照进行传播。

富源县人民检察院于 2019 年 12 月 12 日以被告人张某犯敲诈勒索罪向富源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公诉机关指控: 2019 年 8 月以来, 被告人张某偷录与情人许某发生性关系的视频存于手机上。2019 年 9 月 18 日, 被告人张某通过微信将二人的不雅视频、微信聊天记录截屏发给许某及其丈夫, 并以此为威胁, 向其丈夫索要人民币 10000 元。

富源县法院审理后认为,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张某犯敲诈勒索罪罪名成立, 量刑建议适当, 应予采纳。被告人系犯罪未遂, 并具有坦白情节, 认罪认罚, 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最近, 富源县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 被告人张某犯敲诈勒索罪, 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 10000 元。

知乎用户 加奈​ 发表

刚知道罗翔老师的时候,是一个中国政法大学师姐大力推荐给我的。师姐很喜欢罗老师,那时师姐刚过法考,我就问了经验,她便给我每科都推荐了一个老师。由于和师姐关系一直很好,所以很相信她的推荐啦

后来就一直在听罗老师的刑法课,感觉老师很有法律正义感,并且精通哲理,讲课的语气语调很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会举很多有趣的例子

但我从来没想到过罗翔老师会一夜爆红,成为 B 站百万粉丝 up 主,还有一个小八卦哈,罗老师前任是高圆圆

知乎用户 同路者 发表

罗翔:B 站百万 UP 主,厚大刑法老师,张三 ··· 等等,都是他的标签。

他 “火” 得很快,也火得很清醒,他认为自己是昙花,眼前一切是随机的剧本。

他明快的语言方式,被年轻人所喜爱;灵光一现的理念分享,被年轻人所拥戴。

讲课,面对一千多人的大课,罗翔可以侃侃而谈,用自己的知识去影响一部分人。

又在不断反刍,所谓的影响,也不过是一种幻觉,时间一长,其实大家还是会回到各自的既定轨道。

刑法本来是很小众的一个科目,用罗翔自己的话讲,完全是运气,走到了大众眼前,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案例,在他的口中,变得生动有趣。

罗老师有三位比较出名,其他二位按下不表,但很和谐的是,三位都有自己的精神意见,是各自领域文化属性的象征。

好巧不巧地出现在,这个精神世界极度空虚匮乏的时代!

罗翔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很火了呢,也许是某次出差,旅馆登记时,登记人员叫出他的名字。

那一刻,的确是很满足,满足了人性中的虚荣,说实话,那样的 “被恭维” 让人觉得很爽。

但虚荣终归是虚荣,不真实,也毫无意义。

他周身的法律人气韵或者说文哲气韵,很强,独生子女,成长的过程,往往孤独,读书是化解孤独最有效也最有益的途经。

你了解得越多,便对任何事物不强求也不强留,一瞬间的赞誉和批评,铺天盖地而来,其中不乏误解。

面对起起落落,罗翔很从容!

唯一的确定就是不确定性。(比如,我不确定您会不会点下那个赞)

如果你连饭都吃不饱,那谈何理想,现在很多人都会焦虑,但也不知道具体在焦虑什么,可能焦虑的根源,就在于对这种 “不确定” 的抗拒

我们寻求一种 “掌控感”,当手机有电,周边有 wifi,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一种把自己人生掌控于手的错觉。

但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人能完全掌控人生的走向。

个人的出厂设置是不一样的,有的是 “安卓” 有的是 “苹果” 系统,我们没有办法寻求到最终极的美或者最终极的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

人要习惯接受自身局限性,当你无法理解那种 “复杂”,有人会寻求同伴,同伴难求时,便会更多的沉默,第二种方式是化繁为简,简化出许多的标签,来便于自己更顺畅地与这个世界交流。

每个人都处于 “偏见” 中,人的一生,就是走出偏见的一生。

(关注个人公号 “待青山见我”,傲慢不偏见)

02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这是罗翔对规则的理解。

社会需要秩序,我们需要规则,如果判决以大众 “正义” 为准,那必将导致更大的不正义,往往是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

必须依靠法律的训练,不断提醒我们 “程序正义”,一个真正好的法治社会所有的结果应该是程序推导的结果,而不是任何 “心怀好意” 的人的推动。

哪怕动机是好,初衷是好,_但如果跳脱规则之外,便会放_纵,并非完全理性的个体,需要节制。

喜闻乐见的是内在精神的东西,永远是流动的,但法治一直在传承。

身体上、智识上的亲密感,对这个社会的发展很重要。

但人往往封闭于自我世界,渴望亲密,却又对亲密极度胆怯,“勇敢” 永远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

我们所坚信的事物,也许是这个世界最边缘的事物。

哲学家过得都不是 “正常人” 的生活,你要过到踏踏实实的日子里,我们在践行理想时,必定会遭遇很多挫败感,但要学会不被它吞噬。

人最大的痛苦,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鸿沟笛卡尔所说的 “我思故我在”,其实描绘的是一种幻像,我思了但我不一定能在。

人在面对过一些生离死别后,才开始大彻大悟,尤其是看到自己的亲人爱人所遭遇的那一切,但你没办法,那时候会更深刻地认知到,人类是何其渺小的存在!

你表达出的、感受到的,所有深刻的存在,往往是一种自欺,你思考到了意识到了,**但你真的做到了吗?**很难讲。

于是虚无便出现了,你会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_每天不断地在骗别人骗自己,与其活在 “自我控诉” 的危机中,不如让行动先行一步,先去做,做了再说,_进度条不往前推,永远不会产生变化。

生活在继续,我们无法弃演。

03

罗翔是一个非常自省的人,他坦言,自己的爆火,也许是源于,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民众内心对公平和正义的期待,在他的视频中,得到了回应

人们把他推到聚光灯前,赋予他 “说话” 的权利,也许再过一阵,不需要了,请他下台,他也坦然。

他接受有限性,接受事与愿违,深知不可能追求到绝对的善,但也不能因为这种绝对的善追求不到,就退向相对主义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让我联想起中华民族的先师:孔夫子,老师这个职业,在当今社会,除了 “传道受业解惑”,可能还传承着一部分精神力量

授人以渔,又要时刻警醒个人崇拜。

罗翔很清醒地认知到自己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作为受众的我们,很希望这样的昙花可以多开几朵,且花期持久。

不如意是常态,即便是罗老师,在给大家直播结束后,依然要顶着北京凛冽的寒风,去买煤气,还要看银行卡里钱够不够,不够还要找自助终端,近的如果没有钱了,还要继续找下一处。

思考还是要的,当你百思不得其解时,不妨先到人间烟火里,脚踏实地地走一场。

剧本已经给你了,不管是烂剧,还是爆款,承认我们的无知,无畏不确定。

生活它永远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你不动,光怎么透进来?

新年伊始,祝好!

移架个人公号 “同路者”,关注更多干货

知乎用户 卧牛 发表

能看出来罗翔教授非常喜欢康德和柏拉图,这恐怕也是他的折中主义来源以及能够保持人性的原因。

知乎用户 布可布可​​ 发表

认识罗翔老师,我才相信互联网依然充满无限可能。2020 年 3 月 9“罗翔说刑法” 账号创立,正式入驻 B 站。一个视频,一段介绍,一天时间。粉丝数突破百万,刷新流量速度,打破 B 站纪录。

这是个什么样的老师?罗翔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毕业,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也是司法考试辅导机构的一名培训老师。他有 “刑法小王子” 的称号。

“时常告诫自己,罗翔,你唯一能沉迷的网就是法网。” 罗翔时而认真的这样说,“脱口秀也不是法外之地” 罗翔这一句的调侃,脱口秀现场观众鼓掌哄笑。作为法学教授,罗翔老师的脱口秀表演很 “专业”,既能展现刑法领域知识也不乏笑点。入驻 B 战站后,他让人看刑法视频 “上瘾”,成为那个年轻人阵地上涨粉最快的人,颜值不算高,口音不算 “正”,穿着不算讲究,聊的话题也 “无趣”,他凭什么火?

下面附上一段罗翔老师在 BILIBILI 百大 UP 主颁奖的演讲:

非常感谢,确实诚惶诚恐,这个奖项非常的沉重,我感觉我有一点搬不动,可能得千千万万的人,才能把它举起来。我不过用我的视频拨动了大家的心弦,大家被自己心中的正义感所感动,将不配有的荣光投射给我,草船借箭,所得真的是不配的。

这一切呢,都让我感动,也感恩,让我在大家身上看到了中国法治的希望,也让我能够感到法治所倡导的公平和正义依然是人们心中最深的渴望。

这个世界并不美好,所以美好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人生有很多的哭泣,所以笑看人生才是值得去努力的。

这个冬天非常的寒冷,所以愿我们 b 站的小伙伴都能够抱团取暖,来温暖自己,也温暖我们身边的人。

同时呢,这个奖杯又比较轻,其实我一只手就能够拿到。所以这也许提醒我,所有的奖项都跟花一样,跟草一样,花容草貌,终究是会枯萎的。当我拿到这个奖项,它就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每天能够活在一种从容笃定和盼望之中。

我时常问我自己,罗翔,你那些自我感动和感动他人的言语,是不是只是一场表演?是不是巧于辞令和自我欺骗?你能不能够有相应的行为能够彰显出来?所以我真的希望有一种力量能够帮助我,诚实的面对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有限,自己的愚蠢,自己的幽暗。能够靠着这种力量,能够每天能够活在一种坦然和不羞愧之中。在自己的使命中能够超越这种虚荣和虚无,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谢谢各位!谢谢 b 站的小伙伴们!

知乎用户 阿华 发表

不但法考讲得好,而且幽默风趣,寓教于乐,又发人深思,不但传授知识,还能启发你的法律思维。非常非常优秀的老师,不管你是否是法律专业,是否要准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我建议你都可以去听听他的课。

知乎用户 蒙蒙 发表

罗翔老师以一己之力,提高了大家对法律的兴趣,并给 B 站贴上了学习网站的标签。

还创造了张三这个命运坎坷,经历丰富,丧心病狂的人物。

知乎用户 佩弦讲新媒体 发表

罗翔老师为何能出圈?

为何能获得考生、网友、平台、媒体的一致喜欢?

我做了一个视频,为你揭秘

[

罗翔为什么在 B 站这么受欢迎?揭秘!

佩弦讲新媒体的视频

 · 2775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59955199240077312)

知乎用户 竹木随缘 发表

罗老师是一个好老师。

可惜成也粉丝败也粉丝。任何东西饭圈化,邪教化就变了性质。

知乎用户 Hetzer1944 发表

涉及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是及其精通并且能说会道的

然而坏就坏在喜欢跨界

哦豁

玩大被喷了吧

知乎用户 向李胜德教员致敬 发表

某政法高校法本,身边同学很少听罗翔的,典型的圈内不红圈外红。

知乎用户 海狸君 发表

大家好我是海狸,最近待在家里线(无)上(事)办(可)公(做)的我,总是喜欢在 b 站上搜罗一些奇怪好玩的东东,不得不说,b 站真是一个好东西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b 站从一个早期的 ACG 网站(动画、漫画、游戏)演变成一个涵盖各种优质内容和多元文化的平台对于曾经上大学的海狸君来说,b 站是我的学习宝库和救命恩人,当初如果没有 b 站上的教学视频,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毕业设计该怎么做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多看 b 站

当然除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外,海狸还喜欢看着 b 站视频下饭,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习惯,小时候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里的喜羊羊,现在边吃饭边在手机上看别人吃饭对我来说,看别人吃饭,比自己吃饭都香,于是我在 b 站上还关注了各种有意思的吃播,比如碳水教父徐大 SAO、战斧牛排小翔哥、没有脖子老白等等,还看完了日本美食剧《孤独的美食家》,看着他们吃饭,仿佛有人也在身边陪着我一起吃呢~

啊,话扯远了,为什么标题写的是粪坑,现在却又说起了吃播,这是因为今天的话题我得从我在 b 站下饭的一天说起

有一天我吃着美味的炸鸡饭,照例点开 b 站搜罗下饭视频,一个标题映入眼帘

粪坑案 | 强暴我,劳资给你一砖》当时这么黄暴又脏兮兮的标题完全吸引了我的眼球,旁边更是有六百多万播放量,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点了进去

这,便是我与法外狂徒张三相识的第一天。而这个男人,是人称政法界郭德纲、律界段子手的刑法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老师

下面请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推开刑法学的大门~

说起罗翔老师,其实有参加法考或者准备法考的同学都不陌生,作为厚大法考的主流讲师,早在 2018 年就在网络上小有名气,有人在知乎上评论他为有水平、讲课好的刑法学老师但是对于政法大学的同学们来说,罗翔老师每个学期的选课人数都是其课容量的三四倍,有很多没有选上课的同学会搬着凳子在课上旁听,足以见得其专业水平之高、教课风格之受欢迎。对于我们这些没有法律背景的观众来说,罗老师的课除了让人通俗易懂的干货外,更多的时候是让我们

在 b 站弹幕里,有人戏称如果不关弹幕,你甚至看不到罗老师的尊荣,而挡住老师的弹幕里,除了哈哈哈,我们还能看到各种专业和学校的同学自报家门 “真搞不懂,我一个学医 / 学电 / 学厨师的为什么会来看刑法学课程?” 而除了法律大学的同学,我们还能看到各种理工科学校、文科类学校、清华北大以及高中小学的留言

从 3 月 9 日罗老师受到邀请入驻 b 站后,他的个人粉丝数已经达到 540 万,截止 4 月 25 日上传的 21 条投稿视频中,最少的播放量是 40 万,最多的播放量达到 789.3 万。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让一个我们主观上觉得枯燥乏味的法律考试教学视频会获得如此多的播放量呢?下面我们从罗老师上课中举到的一些刑法学案例入手,看一下罗老师所讲的刑法学,背后蕴含的能量。

粪坑案——我的入坑视频有认识罗老师的同学一定和海狸君一样,先是被他所讲的几个著名案例所吸引,看完后无不惊叹 “这些案件真是魔幻现实!”,其中八奶案、强奸自己案、粪坑案更是令人啧啧称奇的同时,被罗老师所阐述的法律道理所折服著名的粪坑案讲述一个妇女干部遇到歹徒劫色,急中生智将歹徒推入粪坑,并在歹徒试图爬上来的时候连踩三脚这个案件的背后,罗老师向我们阐述了正当防卫和事后防卫的辩证关系,当年的案件判决中有人说踩第一脚是正当防卫,但第二脚和第三脚就是事后防卫,因为很明显掉入粪坑的歹徒已经没有了继续侵犯的能力,妇女可以借势逃跑可是罗老师是这样说的

看似调侃的背后他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在法律判决(我认为在生活各类问题的判断上同样适用),要以一般人的角度去考虑,把自己代入当时的情景看看自己会做什么反应,不要事后诸葛亮我们再说一个案例——强奸自己案看到这个名字,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罗老师再一次深刻向我们解释了什么叫魔幻现实,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但是不要质疑,往下看

我就问你,魔幻吗?

看完这个,你的古怪知识库是不是又增加素材了呢?所以这道题,你该怎么选?

点击空白框出现正确答案 答题完毕活该罪…… 具体什么罪,哈哈哈哈还是去听听罗翔老师怎么说~ 正确答案是点击空白处出现下一题 1、甲犯了什么罪 A、强奸罪 B、教唆他人故意伤害罪点击空白处出现下一题下面做法最正确的是哪一项 1、遇到火灾不管家里的任何东西找最近的窗户跳下去 2、家里的煮饭时突然烧起来,直接拿水将其熄灭 3、整栋大楼着火了,为了争取时间,坐电梯下楼最快最安全 4、火灾发生后不要留恋家中的财物,及时的逃生,生命才是最宝贵的!另外逃出后先向周边人求助灭火。

我觉得,如果你绕着一棵树跑得足够快,你甚至也可以 X 到自己…… 其实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罗老师以各种幽默诙谐的口吻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看似荒诞的背后又时刻提醒我们这是发生过的,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这些古怪的事情交给一个没有法律素养的人去判定,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法律的光辉,在这时体现了出来!

其实我还想说,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罗老师的段子和故事罗老师在各种神奇的案例背后,给出了我们法律和道德的平衡关系,一团乱麻的法理关系在罗老师的解释后不仅显得顺其自然符合情理,又让人感受到法律的魅力和威严所在这种来自法律陌生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看三集下饭视频都香

而很多时候,突如其来的人生哲理为人处世的哲学,社会运行的规范哲言,不知不觉让我们深陷其中,泪目动容自由不加以限制,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对于私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我们的权力,对于公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授权的就是被禁止的。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大量的不正义,是不是有不正义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做什么?叫做正义。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正义那么说它不正义就毫无意义,而我们正是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正义,我们要用我们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去不断的去追寻正义,虽然这个追寻是渐进的,但是我们永远不灰心、不疲倦我们尽力而为。…… 诸多的名言数不胜数,让我们明白事理的同时,对罗老师公正又朴素、严谨又普世的法律道德观有了新的认识

有人说:罗翔,是一个有人性光辉的人以法律为剑,以教育为盾,扛着公义大旗之人听了我这么多的安利,为什么不自己去搜索一下他的视频?毕竟听了涨姿势,还不用考试。

晚安

知乎用户 nobody 发表

做为 IT 行业打工人。996 之余听罗翔老师的法考课程,对我来说虽 “无用” 却很有帮助。

刑法的学术知识对我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但能够从老师的讲解中懂得一些法律精神,这让我受益匪浅。一些话语让我印象深刻,甚至改变了我的一些固有思想。

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非逻辑。这改变了我的一些主观偏激的看法,多站在当事人立场考虑问题。

正义是客观存在的。改变了我的一部分相对主义观念和对正义的不信任。

道德教育的意义更重于普法教育。被我用在了教育孩子身上,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财产、名誉。

名利虚荣是短暂且不真实的,德行是永恒的。让我更多的问自己是否匹配的上自己所拥有的。

绝对的自由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越思考就越让我不寒而栗。

人性的幽暗是普遍的。约束幽暗的蔓延,通过管教让人成长。

倾听民众的意见,超越民众的偏见。改变了我对社会新闻和舆论的看法,虽然我还不能真正做到。

快乐是有层级的,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高级的快乐。这句话时刻告诫我少做无意义的事。

罗老师引用的话:我们登上并非我们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这一段改变了我对命运的怨恨。

一次犯罪不过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却污染了水源。同样改变了我对一些社会现状的看法。

2020-1-9:“有的时候,人们为了掩盖小错往往会犯下更大的错。没有必要留下污点,否则污点会越来越多。”

感谢罗翔老师,给我的生活照进了更多光。

知乎用户 之乎者也 发表

作为教授不了解,作为普法网红说几句,一方面确实对普法有帮助。但流量吸的过猛,过于用力,让人怀疑动机不纯。

法律是底线思维,和社会伦理不同,甚至相悖。很多案例选的不适合,尺度把握不好容易有负向影响。另外一点是紧跟社会热点,搞标题引流,很容易翻车反噬。

普法需要克制和中和,求新求异重口味有点跑偏。

知乎用户 金小师 发表

“每个人心里都有幽暗的成分。”

“我常常自觉受之有愧,德不配位。”

如果每个喜欢罗翔老师的人都能把罗翔老师这两句话当真,那就是真真听进去了罗翔老师一直想要传达的观点,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我想问大家,如果有一天,网络上爆出罗翔老师曾经做过哪些实打实的黑料。那么大家是否会因此对罗翔老师所传达的关于道德与正义的信念丧失信心呢?

我不会!

如果让我把罗翔老师的价值观压缩成一句话,那就是 “永远追求正义”。

每个人都有邪恶的成分,没有人是正义的。但每个人都应当追求正义。

罗翔老师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只要是人一定会有幽暗的成分。所有对正义的追求也必然会途径虚伪的道路。

不要因为具体人的幽暗而否定话语本身传达的智慧,不要因为现实的正义总包含虚伪而否定对正义的追求。

通往良善的道路上必然会有不断的自我斗争,不断的妥协,不断的被诱惑,堕落,自怨自艾,然后重新反省。

所有历史上的圣人直到死时,你若是详查,他 / 她的人生也必然是有污点。

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对正义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就充满正义且弥足珍贵。

它让我们不会甘于堕落。让我们在做坏事的时候会内疚,会自省,会惭愧而不是洋洋自得。

————————————————————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把弱肉强食挂在嘴边,把自私自利当做理所当然。

当然,也许现实的确如此。但并不代表你可以说出来,并且义正严词的说这就是对的。

诚然很多时候你会做很多苟且的事,但你做的时候你自己的心里告诉你,这是错的,是不应该的。

这种声音不是为自己找借口,而是把自己往回拉。让自己不至于永远愈发堕落下去。这就是追求正义的意义。

如果我们做不成君子,那也先做伪君子,切不可坦然当真小人。

知乎用户 铃屋百制​ 发表

让人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是多面的、立体的、有局限的。作为普通人,凡事都应该尽量独立思考,辩证思考,并且牢记事物均有两面性:不因其成就奉为圣人,而应给予相当的赞誉;不因其瑕疵批倒批臭,但也应有相应的批评。(不过我个人还是对基督徒有点成见~我也是个普通人而已)

目前来看,国内有这么个人还是利大于弊的。

知乎用户 放洋屁 发表

我觉得真的有点无聊,**随便火一个人都要拉出来评价一下,有这个必要吗??**在座各位其实都没有什么资格评价别人吧?尤其是和被评价人关系并不亲密的网友。举个例子,当你去评价一位明星是天仙的时候,你和他一起住过吗知道她抠不抠脚吗?网友对一个人的了解有多片面就不必说了吧 我觉得这个问题比 “一只蜗牛永远追杀你” 无聊太多了

这个问题评价的是一位教授,很多上过他课的学生来评价一位老师的课讲的如何我觉得还好,有的问题评价的根本就是吃瓜网友(吃的那些瓜都是不知道真假的)。

如果你想评价一位作者,问的应该是:“如何评价 XXX 的作品?” 而不是 “如何评价 XXX?” 因为这个问题第一眼看就会让人想到,你是要评价人家的人品人格三观外貌这些。

这类问题无聊就无聊在,很多回答者的快乐是建立在被议论者及其粉丝的损失,委屈,和痛苦上的。

太多网友都没有见过我就能通过我某个评论的一行字那么多的内容来推断评价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些片面的理解难道应该被推崇吗,更不必说有些评论和回答的逻辑基本是这样的:“罗翔老师拍视频从来只拍下半身所以由此得出他必穿的是大花裤衩”

何其荒谬

知乎用户 杨杨 发表

罗翔老师是一个好的老师,

但是他的粉丝不是好的粉丝,

粉丝喜欢造神,罗翔早就不是罗翔了。

知乎用户 杨海弢律师​ 发表

尝试回复一下这个问题。

1. 没听过罗老师现场版,很遗憾。但是,听过他们视频课。

2. 罗老师讲刑法课程很有意思。

3. 刑法是一部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的法律,规定了法律制裁最严格的若干行为。这都要求其具有最有严密的逻辑性、复杂的推理过程,严谨的适用过程。这些都必然导致这门法律不好学,不好记,不好适用。更何况刑法学不能简单等同于《刑法》。

4. 一个有趣的老师,就是通过幽默的语言,离奇的案例,让您把应该记住的知识点都记住。如果听罗老师的课,这些目的实现了。那么他就是您的好老师。如果没有,可能他不适用您。仅此而已。

5. 许多媒体报出一些罗老师讲过的有意思的案例或有意思的话,我个人认为大多数情况仅是出于大众娱乐目的,而非教学。如果您笑了,那么他说的就是一个好笑话。如果您记住了,那么可能就是一个经典笑话。如果您通过笑话知道了一个法律知识,那么就是一个很高级的经典笑话。

供参考。

知乎用户 苏子 发表

好猛啊

真的有点猛

个人觉得罗翔教授以(迫害张三)(狗头)这种幽默的方式传授那些枯燥难懂甚至大众现阶段而言非常陌生的法律知识,还有其正直的三观,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一位老师,也是罗教授现在很火的原因。

希望罗翔教授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让普通人也能在诙谐幽默中学到点有用的法律知识。

知乎用户 莫逸​​ 发表

抛开学术不谈,只谈教学艺术。罗教授绝对是个传道受业解惑的好老师。

只说一点,他能让不学法的人对他的课 (duan) 程(zi)着迷,让法盲也能动起学法的心思来,即便不能考试也去翻翻书,听听他的课(duan)程(zi)。

我认为教书育人,激发兴趣是第一步。换其他行业也一样适用。

不管你是哪个行业的,引起注意总是重要的一步。没有这一步,你的产品再好,没人知道啊。。。

拿这个课程来说,你起码得让人想听,想学,最好的状态是乐此不疲。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有自己的固定段子,和新编段子,不能光讲课,说学逗唱唱念做打,不说样样精通,起码你得有两手才行啊~

知乎用户 思泉味道 发表

我上过罗老师博士毕业后的开的第一门选修课《经济犯罪与刑罚》,可以说是第一批小白鼠了。

那时候罗老师刚毕业,讲的也就那么回事,干货不多,段子不少,没想到后来成网红了。

希望他一切顺利。

知乎用户 射手 发表

他在 B 站刚有点名气的时候就关注了,一直当相声听,刚开始还挺佩服的。后来关注他微博,经常转一些公知的微博,自己也经常阴阳怪气。本来我挺尊敬他的,我第一时间想的是他既然对 zf 或者制度有意见。以他的见识,应该会有些高见吧。然而并没看见。后来疫情期间微博造谣李文亮妻子去世,就没关注过了。还有看过微博上一些他言论截图,我感觉他有点双标,不过既然他这种高级知识分子也成天搞这种阴阳怪气的言论,我反倒对国家制度更自信了。是不是真没啥黑的了。

知乎用户 徐徽舟​ 发表

罗翔老师是中国高校法学老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代表。

1. 是代表。指罗翔老师拥有高校老师的普遍共性。具体而言(1)理论底蕴深厚,各种思想流派如数家珍,对所讲部门法发展脉络了解透彻。(2)对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重大案件如数家珍,反革命赌博吃屎、延安光碟、洛阳种子,手到擒来。(3)不具备大众眼中的 “脸皮”,什么强奸啊性关系啊随便说不藏着掖着。

2. 是课堂教学的代表。指仅能在课堂教学中代表最优秀的一批老师,不能在学术上代表最优秀的一批老师。法学领域,以刑法为例,一般而言是三阶层瞧不起二阶层,二阶层瞧不起四要件,四要件瞧不起讲法考。

3. 是中国高校法学老师的代表。指罗翔具备浓厚的中国风韵,在课堂中,罗翔讲术之时,很多时候上升到道的高度,呼吁学生能够坚持理想正义道德等等,是中国 “师” 的典范。

4. 罗翔,是中国高校法学老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代表。指罗翔只是一名代表而已,并非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大部分有温度的刑法老师都具备罗翔所具有的特点。罗翔不特殊,高校法学老师也都不平凡。

知乎用户 善哉善哉 发表

说实话,可能是因为个人成长经历的缘故,我的很多观点和罗翔老师并不一样,在我的眼中罗翔老师有点过于理想主义,有一点 “公知” 的味道,他的部分观点有些想当然,甚至于有一点幼稚。但是,尽管我很多看法和罗老师不一样,但我依然觉得他是一个有良心的老师。从他那忧国忧民地讲梦想讲正义时的表情,我相信他是不坏的。从法考授课方面看,他讲课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适于应试。从学术方面看,我没太深入了解,也不敢妄加评论,但我认为法大的老师学术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猹 发表

我是一个文学系专业的学生,对于法律一般也漠不关心,但很喜欢罗老师,并不是因为他的段子很有趣,也不是因为他的课讲得很好,我喜欢罗老师,是因为罗老师很有人格魅力,他有时候在讲课时表露出来的悲悯,展现的是一种人性的光辉。

知乎用户 杨子丁 发表

我喜欢听他讲法理,但他现在成为大 up 后反而配合某站玩梗,内容也变成哲学偏多。现在他的视频我都不点开了,不是他的演说水平不行,而是读稿严重,加上讨论法理的问题可以转到哲学逻辑上,听起来似懂非懂。加上弹幕一半以上都是玩张三梗,他现在也配合几个 up 主搞些噱头讲堂,付费课我就不评论了,因为没买。

知乎用户 我就问问题 发表

比较想知道罗翔能不能去留学生澡堂子洗澡。

知乎用户 湮寂如雪 发表

专业水平我不懂,也不评价。

但是数学水平一定不咋样。

知乎用户 Saint Walker​ 发表

嘿嘿以前还会帮他说好话。自从上次公众号发了个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 xxx,刚发一分钟我提醒他这是罗马人,留言选了很多,但就是无视我。

啥水平,至少对斯多葛学派和罗马的了解是半吊子水平。无视我的提醒能证明狂妄自大还是做贼心虚呢。

知乎用户 柳晓 发表

不是法学生,觉得他课讲得不好。他讲课有个坏习惯,经常案例讲到一半突然反问,还反复反问,甚至反问到一半又换个说法甚至换个问题又反问几遍,就是不说答案,绕一圈回来问题都忘了。学生如果不清楚问题的答案,或者没反应过来,会错过最佳的记忆时机,导致听了半天他的课段子记了一堆,知识点根本没印象。

知乎用户 J 桑 发表

只希望司法千万别被舆论裹挟

千万不要出现舆论审判

法治也需要教育舆论,引导舆论,而不是迁就舆论

知乎用户 躺着的观察者 发表

我喜欢他,深刻。

比如

为什么,不能单纯讲动机?

因为,道德说到底,是自我约束。

但是,很多人只是想用这个标准去约束别人。

对于规则和秩序的尊重,是最低程度的自我约束。

很多人为什么说的话正确,但是别人不愿意接受。

因为,自己没有做到。

我觉得,对我,启迪很大。

谦,是他的底色。

知乎用户 苏维埃联合调查组 发表

不受法学界同行待见,你可以感受下其他水平在他之上或者差不多的学者心里的白眼。

估计哲学学界也不怎么待见他

不要在其他法学者面前提,特别是刑法刑诉的,就算提也不能只说他一个人。平时听老师们讲话都会 DISS 多在镜头晃了几下的陈卫东。

人民群众还是喜欢的,以案释法,效果倍儿棒!

我的评价是,人性道德是历史性的,它不是自然客观规律,而是适应当下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观产物,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与道德也就不同。它不是永恒普世价值观。能做些区分就好了。

置于罗老师 zz 倾向的问题,凡是公法部门的法学者,除了 GUOA,JUNSHI 等特殊部门法。都会有一种。。。。公知味,大环境就是这样。这些学者说的在网上看不到的言论更劲爆。他还算是轻的,法学者直接接受福特基金会等其他一些 NGO 支持写文章也都是公开的事实。

比如。。上面那个陈教授。

知乎用户 Crush 发表

谢邀

诚惶诚恐来回答这个问题,自我反思还是太浅显了

可能还是印了杨绛先生的那句话吧!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知乎用户 结局再美丶终 发表

圣人,永远滴神,中国配不上这么好的罗老师,建议罗老师去不能怀疑的国度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591zU 发表

几乎成了 “有感受能力 + 少思考能力 + 无表达能力者” 的次元袋。

遇见一个什么什么事儿,立刻贴罗翔语录截图,或表示 “罗翔老师说过(后面跟一个很普通的正常人都该懂的道理,或者你光在知乎都能看腻了的看法)”,这种人,没罗翔的时候可能用的是鲁迅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占个位置

我选上罗翔老师 30 人的刑法学案例课小班了(十倍爆,我选上了!得意!),等我下学期上完课再来回答。

不过听师兄师姐们说,罗翔老师讲课讲的很好。平时在学校讲的课,相对法考会更加学术,也会更难一些。给分也很不错,案例课平均分在 85 分以上,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

…………………………………………………………………………

第一节课后

罗老师好严啊,刑法好难啊,课友们都好强啊。

阿们,祝我好运。

知乎用户 快乐食瓜 发表

孔子说 如果一个人 乡的好人都喜欢他 坏人都讨厌他 那他才是真正的仁人 我看见有虹小将们在给罗翔拼命扣帽子 这应该能佐证我没太看错人 看过罗翔的几个视频 从罗翔身上看到了一点韩愈的影子 或许他不完美 但世界还是需要更多这样的老师 真正的读书人就应该义愤填膺 要敢于违皇权 不畏舆论 不用指望着所谓无产阶级利己者实事求是 历史的真相有人在试图模糊 但也会有表面沉默的人在纪录着

知乎用户 要努力长高鸭 发表

他能把不懂法律的人给讲懂,他能把学法律的人讲的更透彻,他能让对法律无感的人对法律感兴趣,他能把死板的知识跳出书本,他能让我在无聊的时候去哔站不刷段子而是刷法律视频,不仅快乐了我,还能让我了解一些法律的皮毛

知乎用户 东方海 发表

还记得复旦某位 “最美教授” 吗?当大学老师成为 “万人追捧” 的网红,并以所谓的 “通俗易懂” 著称时,他距离被人们抛弃就不远了。也许,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大学学生,他们需要 “说书式” 的老师,需要这种老师天天给他们 “极端的案例” 讲故事,否则,他们就无法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多可悲?

知乎用户 latitude 发表

我不是学法律的,闲着无聊刷 b 站,才知道这位刑法学老师。

于我而言,听罗老师讲课给我们这些不学法律、没有任何法律基础的学生,推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或者说揭开了一条缝隙,让我窥探到了原来刑法学是专门研究这些,原来我国刑法是这么个演变过程等等。

在轻轻松松看看段子的时候,顺便还能记一些法律专业名词解释。当然,零散不成体系的学习也没多大实际用处,看过很多的短视频,转眼过眼云烟,但并不妨碍我还会继续刷这些小视频。

最重要的是让我对刑法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并且不再觉得刑法枯燥乏味,离我们的生活遥遥无期,而是会去主动学习一些新的法律条文等等,对法律产生了那么一些兴趣,愿意主动学习。罗老师把本来专业门槛很高的专业知识,讲的通俗易懂,惠及大众,这是让我最敬佩的。

知乎用户 贵重物品 DR​ 发表

其他的不好说,看了罗翔教授做饭的视频。他作为一个湖南人是真的能吃辣。。。

知乎用户 尘埃 发表

他不是个圣人,目前来看应该是个好人,还是个好老师。

知乎用户 Rebecca 发表

我觉得喷他的各位也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是把他喷没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知乎用户 LionLi​ 发表

犹如张召忠先生一样,写了一本《三国志》,但是很多人只听说过他的《三国演义》……

知乎用户 kiryu 发表

不敢说法律水平,讲课水平是不大比得上其他同行。感觉这是 b 站和厚大的共同推动。

知乎用户 孙明 发表

有点理想主义,不知道是真信那套还是装的

知乎用户 toflight​ 发表

我觉得他不行(狗头保命

就因为他红了

今年和我竞争高考法学的不知道多了多少

知乎用户 beek 发表

罗老师是第一位让我喜欢学法考的老师

知乎用户 无赖氏 发表

医学路人。

给我一种和刘忠保老师一样的感觉。

传授学识,给人力量,劝人向善。

知乎用户 神奇海螺​ 发表

来抖机灵

张三,在 b 站开通了一个账号,1 个月,从 0 涨到 400w 粉,同学们你们说猛不猛?猛不猛?猛吗?

(战术变声)多大点事啊~~~

知乎用户 阿卡 发表

罗老师的视频弹幕里有这样一条:正是由于罗老师这样的法律专家的存在,刑法才不会被随意滥用到我们普通人身上。

知乎用户 kouchay 发表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一计算机的看了罗老师视频一年了,现在都想去考法考。

知乎用户 天风中的尘埃 发表

他的专业水平我没法评价,应该是有的。

不过我以前觉得罗翔三观正,最近才发现他内心里还认为女性都是弱者,发视频大都是集中在女权领域的,所以就算有一天他开始打女拳加剧性别对立了也不奇怪。

知乎用户 敢敢羽 发表

听罗翔老师讲刑法 ❌

听罗翔老师讲哲学✔️

知乎用户 缘来缘去 发表

客观说,讲的知识通俗易懂,但是公知味也挺浓。

知乎用户 明天 975 发表

不请自来,一个正在备战法考的法本生。

跟的柏浪涛学刑法,看过刘凤科,也看过罗翔老师。罗翔老师在法考圈子的名气可能比不上他们两位,但罗老师的讲课却有一种魔力。

我听柏浪涛老师讲课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这个知识点我好像懂了,我会做题了等等对于刑法知识的感受。

但罗翔老师给我更多的感受是让我开始思考刑法学,思考这其中的不仅限于知识点的内容,思考正义,思考人性,思考怎么去做法治之光 (小滑稽)。总之,罗老师更多的像是一种精神和思想上的领导,能让人受益匪浅。

虽然我是跟着柏浪涛学的,但等考完以后我会买上一本《圆圈正义》,细细品味。

知乎用户 秦岭南方的麋鹿 发表

法学本科生一枚~

看了老师的课,觉得课程的趣味性很强。老师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敢于亲近年轻一代,案件十分有意思。

课程的严谨性也可。但你不能笑着笑着就忘了本来的问题,如果认真学习还是要抓重点。

还有一点,应试者的题目一般不会这么好玩。。。。。。。所以,严肃复杂的案件也要学习(对于法学生)。。。。。。


作为一名法学老师,能带动这么多人一起学法,我觉得老师真的很了不起的~

考虑开个栏目叫 “每天几分钟,让你……” 之类, 说不定很吸粉,有商机~

知乎用户 咸鱼王小辛同学 发表

利益相关: 罗老师粉丝

挺喜欢老师的相声,一方面确实能学到挺多东西,但最近这饭恰的有点多啊 (。•ˇ‸ˇ•。),我觉得会对罗老师的学术生涯有些影响……

知乎用户 夏甯 发表

在罗翔之前,那么多的节目和个人,媒体,自媒体,官方半官方在孜孜不倦地给大家普法,然后他们这么多的的努力,罗翔两三个月就完成了…

过去普法,是告诉你哪些事不能做,罗翔老师是告诉你,什么是公平,为什么会这样判,为什么会这样立法,为什么会有补充条例,怎么钻法律空子以及这个空子是如何被堵住的…

这才是普法的魅力所在,他让我相信法律是公平的,既然有不公,但它始终在进步

知乎用户 兔兔米兔兔 发表

强答,毕业十年了,转行也十年了,作为一个学渣,当年唯一一门能从上课开始听到下课结束,基本不走神,基本能听懂,最后还拿了一个本科四年所有专必中的最高分,就是我的男神罗翔的刑总啊。虽然现在啥都不记得了,但是仍然喜欢罗老师,喜欢无论智障一样的自己问什么样的小白问题都能特别认真对待的罗老师。

知乎用户 莫安 发表

还是更喜欢厚大上日常迫害张三的罗老师。

最近八成是因为大学放假了,罗翔教授恰的饭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通常人红是非多,但他口碑却保持住了,而且有能力变现也是本事,感觉还好吧。

不过现在连罗永浩的烂饭也恰了一口……

吃相就着实变得难看了起来。

知乎用户 汪 SH​ 发表

其实他很多时候的讨论是哲学层面的,以及一个行为对后续他人对同类行为的预期。就这一点,就不是普通的法律人士。而且讲课也很真诚。在撕裂对违法事件的天然抵触后还能保持相当高水准的是非观,真的非常难得了。这种人不是什么团队可以打造出来的,也不是哪个大学能教出来的。

知乎用户 Farewell 发表

虽然我讨厌背东西,但他让我觉得法律很有意思

知乎用户 星星上的花 发表

我从我的角度说一句吧。女子活在世上,实属不易。罗老师能为女子叹一声,他是个好人。

知乎用户 大屯​ 发表

二十多年前就认识他。

失联了二十年,今年他终于火了,可见不是我妨的。

一句话评价:他依然那么可爱,依然对知识和高尚有执念。

知乎用户 较高端人类​ 发表

罗翔老师金句分享:

1. 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

2. 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大量的不正义,那就有不正义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做正义。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正义,那么说它不正义就毫无意义。而我们正是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正义,所以我们要用我们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去不断地追求正义。

3. 法律永远不能超越社会常识的限制,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这种傲慢其实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

4. 如果一种行为是社会生活所许可的,那它就不应该是犯罪。

5. 刑法这个字本身就不好看,刑法这个字怎么写呢?拿人开刀的呀,把开刀的依据合法化就叫刑法。

6. 法律无非解决社会生活矛盾,法律人的判断永远不能超越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

7. 看见的正义你不需要去相信,看不见的正义才是需要去相信的。

8. 如果重要的个人利益可以放弃的话,那自由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9. 法律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

10. 只有法治才能让我们这个民族走向真正的复兴。

知乎用户 谢天霸 发表

作为和法律工作无关的普通人

听他的视频讲法学,普及点知识是非常好的

既有趣又生动

比那些干巴巴读法条的严肃科普要有意思的多

也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并且作为一个文科生

我个人非常喜欢他对于读书、历史、哲学人文的看法

他的很多关于学习、解读的视频我经常翻出来重新看

前段时间自己在看苏格拉底,偶然看到罗老师用他的理解带大家讲一遍申辩论

我觉着能够启发自己很多新的见解

和历史相关的(前段时间被人诟病的古代刑罚)虽然会有一些谬误,不过老师本身并不是历史学出身,我觉着也可以理解的

当然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法考备考的话看他的课可能差点意思

主要还是发散了点,备考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再严肃点的

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文科生

他的视频我是非常喜欢看的

退一步讲

罗老师个人魅力也不差不是吗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wRWA9C 发表

流量明星。

你们外行人看他也就图个乐。

内行搞刑法研究的知道真正的高山在德国,日本,不会多关注他。

知乎用户 Zhao 微光 发表

我不懂各位大佬的含哲学,法学,社会学知识的言论。以下,我表达我作为一普通人的看法和认识:

从受众角度来看(可能不准确,我以我和我身边人的认识来写),罗老师是从法考的 “应试” 型教师,或称为讲师、培训师更为贴切,受邀成为 b 站 up 主,主打以社会话题,身边案例事件等方面,以自身 “修行” 与经历来剖析,结合他认为相关相符的理论知识完善,通过贴近普通人的理解力的表达呈现出一个法学,后期其实杂糅了许多其它门类领域知识的短视频。

上一段文字中我想表达的细节,

1 我们均知罗老师的的确确学历较高,但他首先从事法考应试的方面,对于法学见解可能 “固化”,而不是学法学成为高级教授等等的专研类学术人士,单从法学知识上可能 “就那样”,更别说其余相钩连出的知识

2 成为 up,不管怎么说,这不是成为精神世界的神的路子,而是下降台阶,是视频博主。这个下降台阶,对于罗老师来说真的不好,至少是知识精神层面,虽说一个人能有高雅的心,但非避世归璞自修,而反在俗世中行走,必定在涛涛世俗里 “污浊”“民化”。

3(开始回答问题)罗老师在掉 “价” 的同时,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是指普通人,或不从事法学,哲学,社会学知识相关的人的群体),我们通过这短小的视频,通过罗老师的见解能在不长的几分钟里感受到法学,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虽年纪非孩童,但我仍认作其可能对于许多人起了一个 “启蒙”(可能夸张了,” 开启”比较合适)的作用,他就是一个 “幼儿园”“小学” 级别的老师,我们应该要求其的亲和力和引导性,我觉得不必去探求知识的深浅和偏颇。当然,对于正确与真理的探索永远是我们的目标和愿望。所以对于罗老师正经,正确,正视的驳论,我,我们应该支持!他不是神!

4 一下又想到,这样的例子类比合不合理:一个初高中老师(前一条以幼小老师作比,这又…… 你们对于我说的看着玩就好)同样主打应试,[当然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哈],理科老师讲课,是不是会有时提几嘴历史哇,哼几句曲儿,甚至念几句诗(还要背错或者背半截)在课上,这也勉强称得上学科交叉吧,当然他们多是为了活跃课堂或连接下下一句讲的,但是一个课堂是一个整体,就如视频所展现一个整体,其中以大板块(核心)为主,其它东西,甚至根本瞎搞的什么鬼也是一部分。所以说,罗老师所涉及的非自身专业的知识的时候,错与理解不当(我这种低层次的人看不出),作为优秀和博学的你们可以包容点,理性提出自己见解;当然 你高中老师讲课状态也时好时坏,对于自身知识的掌握 虽然教书十来年,仍有不注意的地方,但绝不是刻意讲错。罗老师同理

5 重复说为了科学,为了真理,前进!

但我还是说,这种知识类短视频不是给你讲概念,讲完就跑。真的会倾注个人意念。所以这种类型的课与视频,引来 “喷” 与讨论很正常呀。(粗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况且,罗老师不用 “民言” 讲,用 “圣言” 讲……emm,今天的问题不会出现了。用民言讲,真的便于我们靠近这陌生本感觉不可触摸到的世界

小总结一下,罗老师真是优秀的,我和身边许多人很欣赏和感谢。而对于知识方面来讲,水平的不足处一定有,理性讨论。

(从另一问题搬运的回答,嗯,我自己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评价刑法学教师罗翔?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0N07J 发表 在参加厚大的课程培训时,许多学长学姐会去找老师要签名。 一般老师签的都是 “一考而过”“法考必过” 之类的祝福词。 但罗翔老师会在扉页认真地写下: 做法治之光 知乎用户 法学晨曦​​ 发表 个人觉得是 …

如何看待罗翔被捧得越来越高?会不会招黑?

知乎用户 山寺月中寻桂子 发表 罗老师是学者,不是明星 其实反感大众把他的话奉为圣旨疯狂转发,因为学术应该是你来我往的讨论,现代网络什么都能追星化,我一直特别想跟围观同学说法学界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不是只有罗翔,任何一个人的学术观点也只是他的 …

继续营销过度,记者王冰冰会塌房么?

知乎用户 完颜阿骨折​ 发表 其实没什么大问题,王冰冰毕竟身份是央视记者,学历、见识、层次都摆在那。她不是需要靠颜值和可爱换钱的网红,其实去掉网红的身份她也依然是一个拥有不错的工作能力和光明前途的年轻记者,你要相信这种记者的 “黑历史” 什 …

如何看待传媒大学学生不知道 b 站知名 up 主并被嘲讽?

知乎用户 一匹羊驼 发表 我有个舍友用 B 站用了三年了, 他第一年用 B 站看德国解剖课教程以及中医基础理论讲座; 第二年用 B 站看第二军医大学(好像是)的生理生化课以及组胚; 第三年用 B 站看第二军医大学的药理学,以及另外哪个大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