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回应「刘学州疑被老师猥亵」,称「正在调查」,若属实,涉事教师将承担什么责任?反映了哪些问题?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若属实,最让人难受的是 刘学州在原本寻亲过程中并没有打算用小学被校园暴力,初中被男老师猥亵这样的经历来打感情牌… 他原本估计也不想写自己这么惨的经历,只是想找亲生父母问一问为什么自己被遗弃,或者抱着自己不是被遗 …
之前清明节,休息3天,还补回去1天,再加上周六本就休息,也就是说一共只给打工人放了1天假。
马上到五一,看上去放假5天,但其中包括周末2天,以及还要补回去2天,同样等于只放了1天假。
两个大节放了两天假,所以网友们把自己的态度和不满写在了顶端新闻短评文章《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下面。
这是一种心声,也是大家对发明调休这种扯淡与荒诞操作的一种不满。这等同于在随意玩弄规则,就像开发游戏一样,把我们无数人当成了NPC,而自己则在游戏之外。
人们并不是看不到这种问题,相反,人们一直在不断的指出问题,只不过制定游戏规则的人如顶端新闻所说,正在假装看不到。
“假装看不到,反正你们也没办法。”
是这样吗?我觉得不是,因为不满是会积累起来的。中国人虽然健忘,但却并不傻,所以也会感到恶心。
难道不恶心吗?明明只放了一天假,结果硬生生凑出了“放一周”的即视感。这种向上的献媚,向下的作弄与代价,普通人其实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知道这是另类的一种“画大饼充饥”。只不过这画出来的大饼给打工人吃了,他们自己却并不吃。
可奇怪的是,这似乎被默认了,面对各种奇葩的调休,并没有多少媒体或者官方愿意站出来指责。也正因为如此,顶端新闻(河南官媒)能在五一到来之前表态“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假装听不到”让人们没有想到,也获得了大量支持的声音。
但关键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顶端新闻这种“质问”,还有数量不少的一些人认为“就该调休”,甚至认为“不愿意调休的人就是故意给社会找麻烦”。
这一顶大帽子盖下来,估计难得发声的媒体,这会儿也只能瑟瑟发抖了。
新京报其实也跟着提出了“媒体发声能否叫停调休”的话题。
然而紧跟着,这条话题下面出现了很多斥责的声音,“要调休的也是你们,不要调休的也是你们,非得给国家找麻烦,找不自在是吧?”
同时,在微博上搜新京报该词条,也增加了“新的提示”。
从这些情况来看,顶端新闻和新京报的发声应该是不会成功了,至少目前如此。无论你觉得这种操作多么扯淡,都无法改变现实。
但即便没有取得效果,这种发声也同样存在意义,这一点我们需要知道。因为如果我们不知道的话,那么媒体不愿意发声这种局面会更加严重。
你看,仅仅只是呼吁一下“调休”这件事,新京报就被一些无脑的败类开始语言攻击,扣帽子,翻旧历史,倘若这种时候连支持他们的群众,也因为呼声并未成功而攻击他们,或者无视他们,那以后还有媒体愿意隔三差五的站出来说几句人话,指出一些问题吗?
鸿茅药酒事件的当事人谭秦东医生,前段时间肾衰竭4期辞职在家,医药费以及失去经济收入令他在网上求助网友支持,开始卖书维持生活。一位网友在后台私信我:自己想买几本他卖的书,支持一下,但是谭秦东遭遇鸿茅药酒事件后,又跟阿宝理记那些人走得很近,让我纠结。
他问的无非就是我对谭秦东医生这个人的态度,屠龙者是不是变成了恶龙,自己还能不能支持他。
那的确是个两难的事,我也很难给他建议,只告诉他不要想得太多,你若是愿意帮助他,那帮助的仅仅只是他当初在鸿茅药酒事件中的角色,而不是转变之后。
媒体同样如此,有的媒体平常更多是沉默与转发,但偶尔之间他又突然蹦出两句肺腑之言,甚至为群众发声。你要因为它某一条内容的失真或者无耻,而继续讽刺他吗?
我想,我们主要支持的是一个具体的事实,而不是无脑的绝对完美。那种东西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人说它存在,那一定是编出来骗你的。
所以,当一些媒体突然站出来说人话,突然站在群众立场上的时候,无论他们是否起到明显的作用,无论他们是否成功,那么群众都需要站在同一立场“保护”他们。否则的话,他们只会连“突然的跳出来”也不敢了。
感谢阅读。点下面名片可以关注我,每天看文章!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若属实,最让人难受的是 刘学州在原本寻亲过程中并没有打算用小学被校园暴力,初中被男老师猥亵这样的经历来打感情牌… 他原本估计也不想写自己这么惨的经历,只是想找亲生父母问一问为什么自己被遗弃,或者抱着自己不是被遗 …
2022年1月24日0时2分,新浪微博个人ID@刘学州a 以文字“生来即轻,还时亦净”配发长图遗书,疑似有自杀倾向,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当事人微博认证“河北邢台寻亲男孩 刘学州”, 此前曾发帖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寻亲成功,长图遗书称因在网上公开自 …
虽然成功地找到了亲生父母,但寻亲少年刘学州并没有迎来期待中的大团圆,反而遭受了“二次遗弃”。与中国电影《亲爱的》和《失孤》原型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找回孩子、抱头痛哭不同,刘学州的亲生爸爸骂他是白眼狼,妈妈拉黑了他。在经历了养父母意外身亡、霸凌、 …
知乎用户 杨思睦 发表 对于新京报的 “国内版 N 号房” 的说法,我表示很愤慨,这就是博人眼球的说法。本人曾经大量举报过儿童色情网站曾经在知乎发过一篇文章得到过许多人的关注从而让嫌疑人绳之以法。 对于这个事首先我想说的是, …
知乎用户 曹叫兽 发表 一张图便可解释 上:一般新闻媒体报道新闻时 下:新京报报道新闻时 (图片来自微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就有人答过新京报吧,自己打自己的脸这种骚操作看的我目瞪口呆。 事情刚出来,就把矛头往对面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