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蔚的自留地|胡鑫宇事件发布会上,“不懂事” 记者和他们最后一丝骄傲的倔强

by , at 05 February 2023, tags : 发布会 记者 胡鑫宇 倔强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一位记者的举动引发了民众关注。当发布会接近尾声,这位坐落在第三排醒目位置,但一直没能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索性站起身来举手提问,希望可以被主持人 “发现”。

有网友给他冠名 “倔强记者”,一篇题为《胡鑫宇事件发布会,心疼这位倔强记者,莫非提问不在计划范围内?》的文章,也在朋友圈热传了开来。

我极感兴趣地回看了近 50 分钟的发布会视频,注意到其实坐落在第二排的一位记者同样惹眼。几乎每逢提问环节,他都会将右手举高高,始终保持着愈挫愈勇的工作热情。

发布会收官阶段,这哥们终于死心了,没再举手提问。但第三排这位开篇提到的记者朋友,仍然在执着提问。为了吸引主持人的注意,他着急忙慌地站起了身,右手高高举过头顶——但这个画面迅速被央视切走了。最终,他还是没能获得提问机会,台上官员同样以 “站起了身” 的方式,手拿问题的答案稿纸,安静离席。

这两位记者高高举起的右手,展现出当下媒体行业里非常稀缺、又非常令人动容的职业品质。

我注意到,前三个提问机会分别给予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提问者的先后出场顺序,暗示着直播发布会存在 “事前设计” 的痕迹。

正如我特别喜欢的、如手术刀般犀利的微信公众号 “旧闻评论” 作者所言:“采取直播发布会的形式,会否比单纯的文字通报更有效?我们也看到,列席参会的人都是念出准备好的材料,严格限制了发布会的自由问答,相当于将纯文字发布转成纯文字的视频版,为什么要这样?

一个猜测是,央视在本次舆情处置上介入程度高,作为一个建立在视频资料基础上的宣传平台,私心上对全程的视频呈现有专业追求。而且,在说服江西接受发布会时,有可能用两点公理来游说:1 借用疫情发布会的通行模式并不难,2 发布会比纸本通报更具说服力。”

但这样生硬的传播形式,并不会令观者感到服膺。民众大体的收视观感是:三家位高权重的央媒垄断并把持了提问。并且,接获提问机会的记者,也多是照本宣科,对着手机屏或小本本朗读。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央视记者提问

这很像是文字通稿的 3D 化呈现,新闻发布会也由此丧失了 “本来意义”:提问者与答题人,未能实现台上台下真正的实时交互,而是变成了情景奇怪的 Siri 语音。而一众未能获得提问机会的到场媒体,更像是获邀来为本次发布会站台背书的品牌植入。

不过,高举右手坚持提问的记者,显然不愿接受 “潜规则” 的设计与摆布。他们不去考虑发布会场景是否为事前布置、布会流程是否为提前彩排。

他们只管发问。

这是 “无冕之王” 的职责所在——就像警察的职责,理应是给失踪孩子的母亲一个极具公信力的说法。

在此我想多说一句:**一位母亲向有关部门讨要孩子死因真相,这一做法无比正当。**特别是当经历校方语焉不详、监控设备 “发挥失常”、千人大规模搜山未果等一系列事件之后,胡鑫宇家人基于上述既存事实,对学校、公权力机关做法提出合理质疑,是完全站得住脚的。网络暴民对胡鑫宇家人的无端指责与粗鄙网暴,也是不可接受的。

再强调一遍,胡鑫宇母亲讨要爱子死因真相的权利,理应得到捍卫与保障。

就像胡鑫宇舅舅所说:“家属就是想看到证据,也好消除心中疑惑。”

再说回 “倔强记者” 提问事件。发布会现场主持人本不应依据媒体级别,对央媒给予特别关照。毕竟,所有记者的提问权利均应是 “普惠” 的,而不应是特别的授予与馈赠。

甚至,我们从回放视频中可以看到,当第一轮提问机会出现时,即便《人民日报》记者举手并不明显,话筒也很 “流畅” 地递到了他的手中。

人民日报记者轻松获得提问机会

显然,“懂事”的主持人展示了超强的控场能力,绝不容许出现哪怕是一滴茶水泼洒主席台的纰漏。当台上领导 “依序” 回答了 7 个问题后,即便面对多位记者举手提问的诉求,主持人也以 “时间关系” 为由,潦草收官。

但,面对这一举国关切的焦点事件,谁会觉得 “时间” 是个问题呢?

50 分钟发布会内容难道就能消除所有疑问吗?还是说,台上官员的回答内容只够支撑 50 分钟时长,根本打不了加时赛,于是只能准点结束?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这两位 “倔强记者” 并没有洞悉——或者说是并不准备领会这层“会议意图”。从始至终,他们始终笃信新闻发布会的“明规则”,而不愿去配合演戏,遵从所谓“潜规则”。

其实,我们从直播画面中还可以看到,不只是这两位记者,多位同行发布会全程也在拼命举手,奋力打捞着近乎不可能获得的提问机会。

这些记者无疑是令人尊重的。他们 “走心”,而非 “走过场”。

**这些笔直高举右手的人,像高擎着一支光明的火炬。他们内心是有光的,生命是热诚的。**尽管一次次提问失败,但依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们遵循了职业操守,伸张了行业权利,捍卫了记者尊严,展现了最后一丝骄傲的倔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胡鑫宇事件发布会能挽救公信力吗? | 舆论手札

在铅山县举行的胡鑫宇事件发布会,值得专门写一篇。一个原因是,这是一次出乎意料的发布形式,一个本可以用长篇通报就可以完成的发布使命,何以采取直播的形式?背后的决策动机自然无法了解,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及其考虑值得探 …

活水微言|从铁链女到胡鑫宇,我们的争取能争来真相吗?

01 铁链女事件在等待进一步侦查 去年春节前后,铁链女事件横空出世,其热度在自媒体圈里超过了冬奥、谷爱凌。在自媒体人的穷追不舍下,事发地从小到大,丰县、徐州、江苏,一层层发通报,一次次被质疑。第二次通报是对第一次的否定,第三次是对第二次的否 …

每年数万中学生因抑郁症自杀,这才是胡鑫宇案背后的真问题

这部跨越106天的“超级悬疑剧”,终于告一段落。 2023年2月2日,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在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某宇事件调查情况。 发布会通报,2022年10月14日,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学生胡某宇失踪。事件发生后,组织有 …

玉壶青衫|证据,不能只流于纸面

关于胡鑫宇的新闻发布会,我看了,跟事先猜测的基本一致:现场证据支持自杀;法医鉴定支持自杀;录音笔认证支持自杀。整个发布会行云流水,进行地异常顺利。后面记者提的问题,也都很合时宜,官员们念着稿子就能对答如流。 唯一遗憾的是,相关的证据一样也没 …

风声|被忽视的胡鑫宇的痛楚:少年从抑郁到自杀有多远?

** 凤凰网原创**这乍看是某种个人心理问题,其实是结构性的社会困境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作者丨维舟 专栏作家 备受关注的胡鑫宇案,现在有了最新进展:从他遗留的录音笔中复原的音频来看,他两度表达了清晰的自杀愿望。虽然肯定还有人不愿意相信,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