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一腔热血,怎么慢慢冷掉的?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气得笑出声来,和一般笑出声来的区别是:
后者往往是气打鼻腔里出来,噗呲一下笑出来的,眼睛和鼻子先笑,接着咧嘴,然后笑开了,会想歪歪头。
前者是,先气得蹙眉,咧嘴,嘴里出气,气不停从嘴里出来,呵呵呵,呵呵呵,边气得笑,边摇头,无可奈何地摇头。
过去这十来天,是我这辈子气到笑出来,最频繁的一段了……
我猜,许多人都是吧?
《射雕英雄传》第四十回写道:
郭靖黄蓉提前得知了紧急军情,知道襄阳将要大祸临头。他二人直接去找安抚使吕文德,希望他提前准备御敌。
结果反被嚷“捉刺客,捉刺客”。
他俩离开后,观察了两天:城里也并无整备的动静。
事先知会了,也是没用的。
金庸先生真是很懂。
《兴唐传》和《薛刚反唐》里有个类似的情节:
裴元庆/白文豹在前线艰苦大战,却屡屡被监军张大宾/武士彟牵绊为难穿小鞋。
等裴元庆/白文豹舍生入死打完仗,回营房一看,监军脂浓酒香,陷在温柔堆里,正快活着呢。
气得英雄抬手把监军摔死,转身就上了山去。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老评书先生们也真是很懂。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英雄三结义。刘关张一门心思报国。结果:
幽州调到青州,青州调到广宗,广宗调到颍川,一路调来调去。
终于路遇打仗,打退张角,救了董卓。
董卓一听三兄弟是民间自发起来的救援队,立刻变了脸,就不理不睬了。
热血救难与火急危情之间,经常就隔着这么个形式主义的玩意儿。
罗贯中也是很懂。
还是《三国演义》。十八路诸侯讨董,四世三公的袁术,总管运粮:后勤都归他管。
孙坚在泗水关奋力死战,袁术在后方不发粮草,导致孙坚败给了华雄。
后来泗水关前,诸侯一筹莫展;关羽自请要斩华雄,袁术却骂他身份低。
等关羽温酒斩华雄回来,袁术还是骂,还厚着脸皮,自称之前拿华雄没办法的诸侯们是:
“俺大臣尚自谦让……”
救不了前方,发不了物资。
揽一切后勤,抢一切功劳。
曹操后来煮酒论英雄时,说这类货色:
冢中枯骨耳。
后来董卓烧洛阳西走长安。曹操建议追击而诸侯踌躇。气得曹操大骂“竖子不足与谋”。
一个发檄灭贼的热血青年,从此走向真奸雄的不归路。因为看透了: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不齐,踌躇,都无非因为势利。
说到冢中枯骨,还有另一个说法。
《大宅门》里,白景琦成年,换陈宝国演了。
他第一次表演招牌的“抡腿踢人耳刮子”,是对付一个衙门老爷的小舅子。
那小舅子收钱不办事,还说“自己个儿属母狗的,光进不出”。这是纯粹的无赖:我都公开揭示自己不要脸了,我就是吞了不给你,你能拿我怎么地?
于是被白景琦飞起一脚,踹脑袋上了。
得是哪个衙门的小舅子,才能这么光明正大腆着脸,收钱不办事,光进不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