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 | 疫情风暴中请关注农村老人,他们可能是最脆弱的群体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 凤凰网原创**如果我们采纳和城市一样的对待生命的标准,我们就不得不感到忧虑:同样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这些“基础疾病”,乡村老人日常得到的护理也差很多。

作者|张丰

专栏作家

北京、广州、成都的感染人数,可能都在指数级上升。在成都,我周围的不少朋友都晒出了自己的阳性抗原。和朋友们一起吃饭,有的是百分百的“密接”,第二天也有几个人宣布自己已经感染。有一位朋友原定本周四主持一场文化活动,有三个嘉宾参加对谈。今天早上,主持人和嘉宾全部都感染了,她戏称为“团灭”。

“团灭”,是一个游戏用语。这不是好词,尤其是用来形容病人。但是,在朋友圈确实有很多这样的自嘲。过去一周,在朋友圈没看到对疾病的恐惧。大家谈笑风生,向朋友分享经验。

这让人感到乐观。但是我也知道,这可能只是一种假象。因为我朋友圈的联系人,都相对年轻,绝大部分都在60岁以下,他们本来就不属于高危人群。对年轻人来说,头痛发烧没什么可怕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都生活在都市中。相对而言,这是一个更信任科学的共同体,也更喜欢发言。以至于有一个段子说,感染后的第一个症状,就是90%以上的人都会发朋友圈。

在我们视野之外,还有一个世界。从11月底开始,广州、北京等城市陆续“放开”,各地纷纷跟进,取消行程码,也不再实行“落地检”,这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人口的流动性,是迈向正常生活的重要一步。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广州放开第二天,就出现“动车票售罄”的新闻,有很多人获得自由后马上买票返回老家。各地大学都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回家——才12月初,就开始了今年的寒假。这些措施催生了一个“返乡大军”,对广大农村来说,这是始料未及的“输入”。

我父母住在河南农村老家。12月3日,我和我爸通电话,他告诉我,在我家和镇上中间的一个村子,已经出现了两个病例,人们挖断了公路,去镇上买菜变得艰难。我爸今年73岁了,他告诉我:“据说这个病没什么可怕的,得了就和感冒差不多。”

一方面我感到欣慰,因为老人家没有恐慌。另一方面我也感到荒唐:人们认为这个病不严重,而防控措施还停留在挖断公路上,这可能预示着有的乡村存在真正的短板,看起来他们并没有做出像样的准备。

最近(12月4日),我再次和老人家通话。他说:“很多人都感冒了,一人感冒,全家都感冒。”我说:“这可不是感冒,它像感冒,但却不是感冒。”我爸告诉我,学生都放假了,不光大学生,在县城读中学的也都回来了,很多人回到家就感冒了。

他没有囤什么药物,因为“所有感冒药都卖完了。”在河南安徽交界的一个小乡村,人们感叹的其实是和上海、成都同样的难题。这纠正了我一个判断。我一直以为,可能是大城市先大规模感染,然后再波及到乡村,而事实是,大都市和乡村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差,就连买药难的问题,也几乎同步出现了。

我父母都很有信心。我妈说,去年就打完了三针疫苗,自从打疫苗之后,还没有感冒过。我再次纠正她,这疫苗和感冒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发烧,也只有吃感冒药了——您有吗?我爸找了半天,找到一盒之前买的感冒药。

这就是我家的情况。这个小村庄距离县城25公里。在老家群里,之前有关疫情的消息,只是隔三差五通知“明天不要出门,全员核酸”,现在,它也要和大城市一样,迎来自己的感染高峰了。

第一财经采访到“中部人口大省”一个镇上的情况,那里的人们也开始普遍感染,但是一个七万人口的乡镇,镇卫生院的床位不到100张。在我看来,这就算不错了,因为我老家的乡镇,卫生院早名存实亡。

长期以来,几个村子的人们日常看病,都是到一位乡村医生的诊所。过去几十年来,这位优秀的乡村医生给我曾祖母、祖父母和父母都看过病,他能处理不少问题,是名副其实的“全科大夫”。最初他完全是私人诊所,现在也被纳入到乡村医疗体系,但仍然是一个个体户。

过去三年,他的诊所也经常“暂停服务”。一有疫情的苗头,为了预防传染,他的诊所就会被叫停,等确认疫情没有扩散再恢复服务。好消息是,最近真的开始大量感染了,他的诊所没有停业。

一个乡村医生当然能力有限,人们有更严重的疾病,会到县城的医院看病,也可以拨打县医院的120。这就是我老家的“医疗基础设施”,按照城市生活的标准,这是不够的,但是好在人们需求不多。乡村老人大多不会选择“过度医疗”,到县医院确诊是大病后,很多都选择住在家里硬扛,他们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掏光子女的积蓄。

这样的乡村医疗体系,如何应对大规模感染的冲击?聊以自慰的是,大家普遍认为它是感冒,也普遍不太把生老病死太当回事,还没有出现什么医疗挤兑。他们会和城里的年轻人一样,默默承受“感冒”。我爸甚至很有信心,“农村空气至少比城里好一点。”

但是,如果我们采纳和城市一样的对待生命的标准,我们就不得不感到忧虑:同样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这些“基础疾病”,乡村老人日常得到的护理也要差很多,他们没有意识也没有条件,像城市人那样照看自己的身体。很多人,甚至连日常用药都不能维持。现在,面对来势汹汹的“感冒”,他们的硬扛有多少胜算?

如果奥密克戎真的有“致死率”,可能最危险的群体就是乡村老人。他们需要一次专项行动,来给予特别的照顾,比如短期内安排一次疫苗加强针,优先配备布洛芬这样的退烧药,甚至普遍发放一些维生素C。

还有一个问题。他们是沉默的群体,几乎不用社交媒体,也得不到媒体的关注。他们自己甚至对生死满不在乎,但是一个社会却不能对这一问题视而不见。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主编|张丰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

希望您可以在文章底部↘点击“在看”,

或给“风声OPINION”设置星标(公众号界面右上角三个点),

以便系统继续为您推送优质评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总统感冒本不该成新闻

总统感冒本不该成新闻 作者:李长青 昨天的一大国际新闻是美国总统拜登感染新冠病毒。根据拜登和白宫医生的描述,以及拜登接种过多剂疫苗的事实,拜登的病情很可能就是一次普通感冒,简单说就是自限性的上呼吸道症状,比如流鼻涕,也可能会有一点轻度的全身 …

中国特色医疗之:感冒验血

中国特色医疗之:感冒验血 ·方舟子· 你的小孩如果喊喉咙疼、鼻塞、咳嗽、发烧,你推测可能是得感冒了,然后赶快带他上儿童医院去看病。有点医学常识的读者会说,既然是感冒,会自己好的,上医院干什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感冒会自己好的常识,而且 …

最近的朋友圈,专治各种新冠恐惧症

这几天,朋友圈压倒一切的话题就是八卦 “谁阳了”。 以我的粗略估计来看,我的朋友圈好友至少有四十个人阳了,我最近一本书和上一本书的两位编辑都阳了。写这篇文章时,我也去问候了下还在编我下一本书的编辑,也阳了。 连续三本书的编辑都阳了,这可以算 …

走向“后疫情时代”的必由之路

“克服恐惧,回归常识。” (一) 持续了整整三年的阴霾,在“一朝放晴”的短暂明媚之后,新的愁云开始隐现。 “新十条”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防疫政策转向,也意味着,中国将走向实质性的“共存”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国人将第一次身临其境地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