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在渐渐枯萎吗?
知乎用户 弗兰克扬 发表 冒着被洗稿的风险,我还是说点干货吧! 内容创业有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行业内的人很早就做过总结了。 第一种是帮助别人杀时间型的内容。 第二种是帮助别人省时间型的内容。 **第一种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包括现在 …
科研狗一枚,确实在科技界个问题尤其严重
首先,这个问题肯定是成立的,以常用统计软件 SPSS,举个微小的例子
搜索引擎同为 google,搜索内容:“SPSS 教程” 和 “SPSS tutorial”,结果如下图:
对比两组结果的前五项,我们有如下结论:
那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想快速免费学 SPSS,在英文阅读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当然选择几个英文网站,而不是去看豆瓣 / 微博。
那么英文阅读有障碍的同学,它们学习的效率和深度都会比看英文教程的同学低(不要拿个例说事)。
然后呢?世界上懂 SPSS 的人里面,水平比较高的人就慢慢都是看英文教程的人学会的了。
但是上面这个情况其实不影响中文互联网的质量,影响的无非是中国人学习 SPSS 的效率。那么,那些质量高的免费英文教程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那就是一批比较懂 SPSS 的人中,恰好有一个人,又闲,又怀着崇高的普及教育理念,又不缺钱,才会写这种质量又高又免费的教程。翻译一下,就是看英文教程学会 SPSS,资深 SPSS 专家,不浮躁,没有生活压力,怀有一颗童心和善心的人写出来的。
所以,你们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人懂中文的可能性有多少?
中文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 SPSS 收费教程,水平真的比英文的免费教程高?很多人稍微学会一点东西就想着赚钱变现,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内容是无法得到健康发展的。
中文互联网现在缺少很多 “小而专” 的网站。在云技术普及的今天,开办个人网站已经不是什么难事。我们需要的不是花里胡哨的界面,诱人点击的广告,而是朴素、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的非盈利网站。
要知道我当年学 C++,就是从一个界面可以称作难看的网站上手的:The C++ Resources Network
我学习 MATLAB,也是从一个根本毫无界面的网页上手的:Matlab Primer
但我仍然感谢这两个网站,解答了我无数的编程问题,像网站维护者致敬。如果他们提供捐助通道,我是一定会付以回报的。如果中文互联网世界多一些这样的网站,那便真的可称作盛世了。
分类论坛衰败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自各种 “powered by discuz” 的论坛逐渐无力维护后,百度贴吧也在去年一刀切地清除了大量老内容,分类的内容平台一蹶不振。
在一个相对专业化的论坛里,有一定知识背景的老用户间的讨论与反馈可以达到一种类似 “同行评议” 的作用,人工评判的而非关键词检索的社区规则也能给内容把关。按经验值分层获得权限可以引导 “先爬墙头再发言” 的氛围,而高级用户的权限也从不与流量挂钩,只意味着上传更大的附件、查看更经典的帖子——一切都是以内容为核心的。
这批论坛在资本注入互联网、因不配合流量而倒掉之后,用户只有两个选择:1)前往通用内容平台,比如知乎、微博和 B 站;2)单打独斗。可惜中文互联网没有适合个人博客的文化和政策条件,第二选几乎被封死,只能退居 QQ 群。而第一选的环境中,“内行” 们的讨论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杠精限流不友善。
在知乎、微博这样的通用平台里,各种各样知识背景的人要想玩到一块去,只能服从最大量的受众的需求了——明星、爽文、情感话题、民粹话语、鸡汤、卖课、成功学。于是当前中文互联网生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中文互联网内容质量之低,在帮小朋友查找科普内容(写作业)的时候感受特别深。
说句不客气的,现在的内容质量远远低于 10 年前。
原因:
1、百度
2、实名认证,草割草根站长
3、大站引流,知乎就集中了很多高质量内容。但其他活的能产生高质量内容,掺水掺毒少一点的网站,还有谁?
4、水军,低成本搞烂你的公信力
5、专业论坛衰落,原因可能是商业化 / 广告水军横行 / 新一代网民缺少基本的沟通礼仪,如色影无忌
6、移动互联网,信息量必须减少以适应碎片时间,更欢迎观点而非内容。(吐槽句,现在用来看书学习的完整时间都切碎了零卖了)
7、互联网原来是一个非商业性,崇尚开放和共享的社区。在中国不存在的。
很简单,因为国内不允许私人小众论坛存在。
还记得刘禹锡的《陋室铭》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蹭名人光环” 这种事,自古有之。
刘禹锡这么一位名家…… 倘若按级别换算,恐怕现在全知乎也难挑出几位够资格在人家面前自称 “鸿儒” 的。
但是,他就是能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猜这是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当面给脸色,小白敢来就给他吃闭门羹呗。
不信?看这个:卢昌海个人主页
人家压根不欢迎庸人过去多嘴多舌。
所以,人家的文章直接给个限制——要么在文章发表后 50 天内参与讨论;要么,就在每月前七天 “读者周” 过来发言:真有高见,这种级别的讨论,一个月的思考并不嫌长。
像我这种水平,想一年也没资格上去丢人。人家说话,咱跟着看看就不错了。
你说人气?那玩意儿能吃吗?谁要那些 “白丁” 捧场?找这种人充人气,够不够丢人钱?
当年混三思科学论坛,你猜我拿到的第一个 “赞同” 是哪来的?
一个小白跑论坛充大瓣蒜,我训了他一顿,让他先看懂了基础知识再来。
我自己都是客人,冒充主人驱赶恶客,三思一位版主居然给我点赞。
这家伙不服,继续胡搅蛮缠,三思另一位版主直接关闭他的账户,还给他回了个 “这里不欢迎你这种人”。
这要在知乎,妥妥的一堆 “不友善”。
然而,对小白的太过友善,正是对高人的不友善。
——————————————————————————
正因为驱逐了小白,人为造成了一片 “往来无白丁” 的净土,所以这类私人小站 “信噪比” 才会高到出奇,每一个字都值得读者思量一番;这么高的信噪比才能够吸引 “鸿儒” 前来,然后才能有 “谈笑有鸿儒” 的壮观景象,使得这类私人小站长期保持顶尖水准。
其实我那时水平很差。记得当时讨论什么,我写了一大段,当时的一位版主冷饭给我回了个 “精神可嘉,飨以冷饭”,然后回了一大段,指出了其中的错漏——基本上就是被批了个体无完肤,读完自是受益匪浅。
就是几个版主之间,说话也从不客气,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这种氛围才有助于学习提高。
本就高水平的社区再不断学习提高,精品文章自然源源不断。
——————————————————————————
国内目前流传一个所谓的 “定律”:“一个社区总是先靠少数精英带起来、然后庸众涌入质量下滑然后逼走精英”。
这不能说是个完全的谬论;但它只适用于商业组织经营、以牟利为目的的论坛,并不适用于基于 “情怀” 建起来的私人论坛(或者商业组织经营的、用以提高 B 格的非营利性论坛)。
因为前者需要聚拢人气以盈利,故必然要讨好小白;而后者需要保持权威性,盈利压根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所以才会 “驱逐小白” 来保证较高的信噪比。
(事实上,搭建一个网站的门槛极低,几千块钱就足以搞齐必需的软硬件环境了;这对那些能发表较好文章的作者来说,压根就不算事:那么,建立一个只允许自己认可水准言论出现的小圈子再把它打出名气,自然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
一旦两者并存,有后者的高水准为标杆,前者自然会想法去 “附庸“后者的” 风雅”(当然,根据定位不同,自也有走 “低俗” 路线者;不同需求者自然可选择不同定位的论坛)。
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源。
记得最初科学松鼠会建立之初,就曾和三思的柯南等人有过关于 “硬科普” 和“软科普”的激烈争论。
现在看来,科普的软 / 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行政禁令,铲除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非盈利性论坛,从而使得无法形成诸多不同层次、不同定位的聚集区,尤其是 * 纯 * 精英聚集的、被公众承认权威的“科普圣地”。
当存在这些不同层次的聚集区时,想胡扯八道抖抖机灵去找 twitter,想要稍微正规但轻松一点的文章可找 Facebook,想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有 StackOverflow,想玩的更核心更形而上一些可以加邮件列表(比如 Linus 经常骂人的那个 kernel 讨论组)……
这种清晰明确的定位,就使得不同水平的佳作总是会在合适的地方脱颖而出;那些想学习提高的人自然也就有了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发展路线。
一旦如国内般以行政手段铲除了小论坛,迫使所有网民聚拢到商业论坛,就会导致智识者的话语权总是被蜂拥而来的庸人淹没(也使得他不得不把时间挥霍于低水平的所谓质疑乃至撕逼);最终就达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目的。
国际关系专业的只能说英文查得到的一些资料变中文就只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了。中国是全球受政治正确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涉及政治的讨论都不让讨论,不管是学术研讨还是发牢骚,大量课题都只是给政治正确的答案找理由而不是真正去探讨答案,所以就逆向淘汰了
一个互联网平台要想赚钱,用户量就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
用户量达到了一定规模,有关部门就会要求平台审核内容。
但是有关部门自己肯定不会出这个钱的,要平台方来承担。
如果平台出不起这个钱,那面临的后果就是整改甚至关闭。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部分费用最终一定会让平台用户买单。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成本,平台就不得不变得更加地商业化。
一旦一个平台努力商业化,其内容质量就必然会开始下降。
因为能赚钱的是流量而不是内容,用户下沉才能扩大流量。
用户一旦下沉,社区氛围就会变得更混乱,劣币驱逐良币。
这往往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审核人力,和更高的审核成本。
经过几年的演变,平台就会陷入一个越管越乱的恶性循环。
所以尽管网络相关法规越来越严,却变得越来越难以管理。
至于有关部门,他们才不管平台是死是活,只是执行命令。
久而久之,整个中文互联网上再也没有能独善其身的平台。
其实很多其他产业也是一样,比如电影游戏甚至传统行业。
公司需要大量的行政成本,要有专门的部门跟政府打交道。
这些都是要各公司花钱养人的,比如游戏版号,环评审批。
所有的这些成本都会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得利的是谁呢?
因为我们是局域网啊!
我就说说我比较熟悉的铁路方面吧,
中文圈的信息不仅比英文圈少,也比日文圈少 (所以跟很多人所说的汉语使用者少没太大关系),很多小国的特殊铁路用中文是搜不到的,有时候用日文就好得多… 后来我上推特才发现,有很多日本人主动去全球各地搜集各种铁路相关信息,然后通过社交网络和个人博客去分享这些信息,这点,说实话很多中国人都很难主动去做…
而且令我惊讶的是,即使是维基百科这种地方,中文版的信息量都少于日语,英语版本……
LAN VS WAN
转载陈飞越的研究。
沙丘研究所 © 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沙丘研究所(ID:dunesworkshop),作者:陈飞樾,题图来自:电影《图书馆战争》
0. 引言
最近一段特殊时期,很多人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能畅通无阻地发表,发表之后也能基本完好地保留在互联网上,反而是在更小众也更有自由主义倾向的豆瓣上发表时,迅速遭到审查和删除。这种有趣的对照促使我反思中文社交媒体的结构搭建。
政治哲学中的 “公共领域” 这一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现象。早在 2000 年代初的互联网 1.0 时期,全球的学者们就憧憬并且讨论过一件事:网络空间代替城市空间接管公共领域,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理想公共领域的可能。显然这个理想最终破产了,但其破产的原因其实值得被分析。在这个层面上也能更宏观也更直观地理解为什么我们日常使用的中文社交媒体是现在这个样子。
互联网刚刚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的那段时期,许多人幻想 “数字化理想国” 的到来是可以理解的。古希腊城邦当中对于公共事务的讨论传统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西方政治体系,但其参与者仅仅是成年男性,而奴隶、女性和外邦人都被排除在外;19 世纪法国的沙龙、咖啡馆和街心花园也是公共事务讨论场所的重要案例,但其参与者其实也限定在新兴资产阶级和既定文化圈的知识分子。所以在当互联网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自然有一部分学者热切企盼,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低门槛的、匿名化的媒介会为全球网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平等话语权,因此,它为什么不可以成为乌托邦式的公共领域呢?
左:《雅典学院》;右:《在若弗兰夫人沙龙里诵读伏尔泰的悲剧〈中国孤儿〉》
很遗憾的是,故事后面的发展仍然遵循了那个重复了千百遍的俗套——人类期待某种技术的进步能够颠覆性地改善人类世界,但事实上,新的技术只是反过来再次强调了人类群体原生的缺陷。近 20 年过去了,我们或许并不用太长时间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至少在中文互联网中,真正意义上平等公开的讨论不(再)存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搭建逻辑反而是在有意避免公共领域的形成。
匿名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实名化——社交账号须与身份证、手机号绑定。学者曾经畅想的那个民主、平等、分散、去中心化的世界终究也没有到来;可以看到,官方媒体、“头部账号” 与草根用户之间已经拉开了无法逾越的流量差异。用户制造的内容(UGC)彻底溃败给专业团队制造的内容(PGC)。这似乎再次引出了那个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开始质询至今的问题——追随领袖与创造等级制度是否是人类社会不可撼动的天性?
高质量的对话是公共领域形成的充要条件。“公共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个体来到一起,形成公众,”在这里他们不断通过理性对话达成统一的意见——公共的意见。公共意见在很多时候不同于统治性权力的意见,或者公众探讨并揭示的 “真相” 不同于统治性权力对于该事件的叙事。个体用户来到一起,借助公共领域的存在,自下而上提出商榷的意见。它是独立于国家和人民,又处在国家和人民之间并起协调权力平衡作用的中介。韩国的青瓦台网站和美国的白宫请愿网站都算得上是(经过简化后的)数字化公共领域。它在一定程度上自下而上反映了国民的意见,推动相应政策的改革。
左:公共领域不存在的情况下,用户被分为原子化的个体,面对权力的滥用没有渠道进行反馈,右:公共领域存在的情况下,作为私人的个体可以来到一起形成公众,讨论形成公共意见,对权力的滥用进行商榷。
一篇公开发表的内容即便可以供所有用户浏览,但如果它结构性地避免了任何有效讨论的产生,这篇内容仍然不是 “公共” 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代传播学中一般认为,论坛、博客和留言板仍然是数字时代迄今为止最好的公共领域。很遗憾,我们已经见证了论坛与博客的衰落,而主流社交媒体的留言板早已被阉割到残缺不堪。
传统的论坛和博客的交互界面中,信息层级是平等的。内容发布与所有评论以相同权重出现在同一界面中。
造成这种情况当然有多种原因,譬如很多人把论坛和博客的衰亡归咎于其从电脑端转战智能手机端的失败过渡,把社交平台中严重受限的留言板功能解释为对粗俗内容以及钻空子、刷流量等恶意行为的防范。但是综合说来,数字时代公共领域的消亡是技术原因,是时代发展,但是究其根本还是体制原因。
1. 微信公众号
我们从自身发布内容最常用的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始,具体解剖这个问题。
作为全世界日 / 月活动量最大的社交平台,微信的成功与它初创时期良好的 “私密性” 分不开关系。朋友圈可以是意见发表的场所,但是发布的内容只可以由用户的好友看见。正是这一点促成了这款产品最初时期的成功,但是也正是这一点使得这个平台——无论其用户数量有多么庞大——实质上仍然是一个多中心的私人领域。
那么在微信平台中到底存不存在这样的场所,容许 “互不相识的,作为私人的个体来到一起,形成公众,进行讨论而产生公共意见”?事实上是有的,那即是公众号推送中的 “留言区”,这是微信平台中唯一一处允许 “并未互相添加好友的陌生用户” 同时出现并且汇集公共意见的地方。这样的情况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2020 年 3 月 11 日,互不相识的微信用户们在一篇推送的留言区接龙《人物》周刊的 “发哨人” 文字内容,体现的正是这种陌生用户之间富于合意的互动。
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微信推送中 “留言区” 受到如此严格的限制。
限制一,无法讨论:并非所有公众号都拥有留言区。在 2017 年 12 月 6 日之前,只有部分持续发布原创内容的公众号会得到官方邀请,开通留言功能。2017 年 12 月 6 日到 2018 年 3 月 12 日是并不长的 “好日子”,在这段时间注册的公众号自动带有留言功能。2018 年 3 月 12 日以后注册的公众号再次没有留言区。理论上仍由微信官方不定时进行考核,考核成功之后向公众号运营者发出邀请开通留言功能。但是就运营者之间的交流可以知道,这实属极其个别的情况。
限制二,讨论的数量受限:如果公众号拥有留言区,那么留言数目的上限是 100 条。精选评论的限制是 5 条。另外更重要的是,作为讨论场所的留言区显然依附于 “推送” 才可以存在,而 “推送” 的数量被限制在订阅号每天 1 次,服务号每月 4 次。
限制三,讨论的互动次数受限:留言出现以后,只能由作者对评论进行最多一次回复。他人不得回复。(即便是后台已经极其私密化的留言,同样限制了 48 小时的回复时间。在此之后留言会被删除。)
微信公众号图文消息的交互界面中,信息层级基本平等,内容发布与所有评论(上限 100 条)以相同权重出现在同一界面中。然而互动次数被限制在两次,并且只能由作者对读者进行回复,读者与读者之间难以互动。
限制四,公众号主体对讨论内容负责:留言的发布并不是由读者自主决定,而是由公众号的运营者在后台选择出来展示,这也意味着,如果留言区中出现的内容违规违法,公众号的运营者也需负担责任。事实上,这种逻辑体现在公众号运营的每一处细节。譬如,每篇推送发送之前需要用手机扫码确认发送——明确责任人——如果推送内容违规违法,那么可以快速追究到已经绑定了身份信息的个人。也譬如在留言区的申请上,2018 年 3 月 12 日之后如果想要获得留言区,几乎唯一的方法是进行公众号迁移,即从 “个人订阅号” 迁移至 “企业订阅 / 服务号”。而“企业” 号的注册则需要提供除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之外的更多信息,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号、法定代表人、社会信用代码、登记注册地址等。这种门槛的升高将公众号的内容发布更紧密地与企业绑定在一起,意味着主体要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身对于内容的发布、留言区的讨论内容,都负有无处遁形的法律责任。
2. 豆瓣
**在此基础上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更小众也更偏 “自由主义” 倾向的豆瓣平台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了比微信更加严格的审查。**这是因为豆瓣的传播架构比起微信来说,已经算是极其容易形成 “公共领域” 了——无论是广播、日记、评论、相册或是小组中的发帖,留言区都是自动存在的。豆瓣平台上的留言数量不受限制、每一篇留言的字数也不受限制、留言之间互动次数依然不受限制。又因为自从 2005 年网站创建开始,“书影音”的标记就是功能的重点,豆瓣网的第一批 “网红” 以受教育程度较高,甚至带留学背景的知识分子为主。可以理解,这个数字空间自然有潜力成为公共意见凝聚的场所。
不得不提的是,豆瓣作为社交平台在 2011 年改版以前事实上以 “友邻系统” 知名。彼时,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交往方式是申请 “与对方成为友邻”,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用户要么互相关注要么是陌生人,更类似微信的“好友添加”,也更还原平常人际交往过程中交朋友的过程。这种亲密感、在场感和私人化特征打动了不少用户,最后也导致一部分用户在其“友邻系统” 改版时一怒之下注销了账号。改版以后沿用至今的 “关注” 式互动基本类似于微博。当原先那种更趋向 “原子化” 的结构改变成更复杂也更流动的网状结构,“广播”、“小组”功能块也就正式化身成为豆瓣在数字时代的 “广场空间”——如果说“友邻系统” 更像是街坊邻居之间点对点的走访做客,那么现在,互不相识的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聚集起来讨论事情了。
回到审查的话题上,正是因为 “广场空间” 的出现以及留言区的开放,豆瓣必须采取比微信更加严格的内容审查。豆瓣运营团队自身也清楚意识到这个结构性的问题。所以可以看到,他们做的不仅仅是对用户发布内容的严厉监管:在特殊时期,广播功能、日记功能、甚至热度很高的小组(如 “豆瓣鹅组”)都会被暂时停用——“广场” 暂不开放;特殊时期,拥有高粉丝量的活跃用户也更容易比草根用户遭到禁言甚至封号——意见领袖不许 “摇旗呐喊”;此外,一些敏感内容即使不被删除,其留言区也会被限制为“不允许回复”——严防死守任何“公共领域” 的出现。最后,几乎每当公共意见翻涌的时期,都会再次传来 “豆瓣有可能被整个关停” 的消息——非要进行公共讨论吗?那就干脆一窝端掉。一些清楚意识到此间取舍的老用户也会语重心长地规劝:勿商国是,知识分子还是回去讨论文艺作品吧。
豆瓣的交互界面中,评论之间的交互层级增多时,信息层级会经过一次折叠,内容发布与所有评论以不同权重出现在同一界面中。交互强度较高。
如果说真理是越辩越明的,那即是说公开的讨论会揭示出真相。如果讨论不被允许,那么真相就会永远隐没在阴影当中,某一单方面想要垄断叙事也变得容易起来。
汉娜 · 阿伦特也在《人的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s)》中表达了基本相同的意见。正是她在 1950 年代第一次提出了 “公共领域(public realm)” 这一概念。阿伦特认为,公共领域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人们从不同地方,不同方向对同一位置进行观察,聚集在它周围的人在多样性中看出了统一性。**所以公共领域的现实性依赖于多样与统一的同时存在。另外,真理或许本就是虚无的。在公共领域中,公众应 “以意见取代真理,以意见掌握真理”。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发表不同的意见,没有人掌握的是绝对的真理。意见相互交流,公众才能对共同的世界有完整更多了解。
汉娜 · 阿伦特与《人的境遇》节选
3. 新浪微博
在豆瓣之后谈及微博,因相似的 “关注” 机制,两者之间有许多 “结构性预防公共领域产生” 是类似的。区别大概在于,在空间上,微博平台中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用户以 “大 V” 为中心产生聚集而不是以 “话题” 为中心产生聚集。我们无法否认新浪微博在 2010 年前后拥有一段黄金时期,但也同样无法否认在 2013 年以后,新浪微博似乎义无反顾实则必须走向了越来越表浅的娱乐化。
当谈及微博对于留言区公共性的控制,它则更多是从交互设计的空间结构上去降低留言讨论的重要性——留言的可视层级要远远低于内容本身。讨论的困难还在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往复交流被插入的广告打断。
微博的交互界面中,评论之间的交互层级增多时,信息层级会经过一次折叠,内容发布与所有评论以明显不同的权重出现在同一界面中。评论区中会插入广告。
拜厄姆教授在《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Personal Connections in the Digital Age)》将媒体分为 “贫媒体” 和“富媒体”。简言之,富媒体的信息传播线索少而单一,但它传递的内容可以更复杂;而贫媒体的信息传播线索则多而复杂,只是其内容往往简单明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新浪的重点产品从 “博客(blog)” 到“微博”的转变就可以被看做从富媒体到贫媒体的转向。**后者的交互性质清楚说明它并不鼓励长篇的内容,更不鼓励长篇的回复,而是鼓励短小精悍、可以被快速浏览的内容,鼓励进行快速的、病毒式的扩展和复制(go viral)。
如果严格深究 “社交媒体” 的定义,微博究竟是不是社交媒体甚至都还值得再次思考。微博的媒体架构基本仿照推特(Twitter)。已有研究者进行过大数据抓取,结论是推特中用户的 “互粉关系” 其实非常不对等,所以,这个平台的主要功能或许应被理解为 “获取信息” 而不是 “建立关系”。既然并不建立关系,也并未促进平等多元的对话,那么推特和微博就更像是“新闻媒体(news media)” 而非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 了。
Haewoon Kwak, Changhyun Lee, Hosung Park, and Sue Moon, What is Twitter, a Social Network or a News Media? 2010 研究展示了用户中极不对等的 “互相关注” 关系。十年后的今天这种不对等的程度有增无减。
微博中草根用户的 “丧文化” 流行显然也与社会结构的原子化分不开关系——个体无法参与公共讨论或参与公共讨论也没有意义,这加强了个体的无力感,而这又进一步消耗了个体下一次参与公共讨论的积极性,于是无力感更深…… 在这种循环之下,似乎只有 “丧”、“低欲望” 和看似无关政治公共领域的 “偶像消费” 才是年轻人发泄注意力的仅存话题。
事实上以微博作为主要阵地的 “饭圈文化” 或许在这次分析中确实值得一提。我们可以把 “饭圈” 视作 “消费世界中的公共领域”,它也行使了我们上述权力模型中的效果。这种严密的组织把本来互不相识“作为私人的个体” 通过一个偶像作为中心聚集了起来,他们凝聚成为极具行动力的团体,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大范围的 “控评” 和“公关”。因为可以结成社群,粉丝团体的话语权和地位显著提升了。他们不再是从前 “偶像—追随者” 二元关系中无法发声的普通受众,而是变成了可以积极参与偶像的 “人设定位” 和职业规划的长辈式人物。
上:政治世界中的公共领域;下:消费世界中的公共领域(“饭圈”)
4. 知乎
知乎与微博相似的地方在于,老用户同样普遍认为这个平台在其早期拥有一段黄金时期,而现在已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 2011 年起开放内测注册后的两三年里,知乎更像是一个未出圈的学科精英游戏场,其早期用户凭借广博的知识积累,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狡黠的幽默感征服了不少人。他们展示优秀的求索过程,也擅于高超的玩笑去化解反智言论以及带有明显火药味的意见冲突。
与豆瓣的慢节奏不同,2019 年 8 月知乎已经按成了 F 轮 4.5 亿元的融资。**十年来激进的商业化推动平台边界迅速扩大,从前那种所谓小圈子 “精英气质” 显然难以为继。**这种状态驱逐了一部分老用户。可以看到,新用户并不再着迷于接近真相,不再进行深度理性的讨论,甚至也不再拥有早期用户插科打诨的幽默感。在这个 “知” 字打头的平台中,似乎真正意义上以求知求真为目的的讨论正在快速消失。
知乎的交互界面中,评论的信息层级会经过两次折叠,内容发布与所有评论并不出现在同一界面中。
**从结构上来说,知乎内部意见排序的形式增大了意见之间的内耗。**出于浏览体验的优化,交互设计中内容发布和评论之间也有明显的等级划分——评论的可视度大大低于内容本身。并且因为按照 “赞数” 对评论进行排序,用户和用户之间平等多次的对话变得困难。
近些年来,运营者也尽量避免平台对于特定社会事件形成公共领域的舆论热潮。而他们此时需要做的事情其实相对简单:只要把问题删掉,大量回答的内容也就一同消失。
5. 机核网
今日头条属于新闻媒体而不是社交媒体,虎扑对于公共事件的讨论并不太具有理性的传统,短视频平台因为其所选择的媒介特性,同样并不太有可能形成有效的公共领域。我们认为机核网值得一提是因为发现其中知识性、思想性的内容在留言区引发了超出我们预期的高质量讨论。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十余年前一些论坛的黄金时期。
机核网的评论区也经过折叠,其可视化层级也明显低于内容本身。但是交互的质量较高。这个图例是 “沙丘研究所” 在 0 粉丝的情况下在机核网发送的第一篇文章,它自动激发了大量阅读和高质量评论。
我们并不是机核网的老用户,在此处把它与前面四个社交媒体相提并论是因为它可以作为一个类型进行分析。我们需要考虑这个事实:中文互联网中并不是完全不存在优秀的讨论,像机核网这样的平台还是存在,只是这些讨论存在于比较小众的互联网岛屿里。
机核网中,以玩家身份聚集起来的用户其实不只是站在玩家和受众的角度,而是充满能动性地站在开发者、创作者和运营者的角度去展开讨论。这样的传统鼓励用户把思辨过程呈现出来,这在中文互联网中已经算是稀有品质。只是这个带有很高黏着度和 cult 气质的小众平台,其用户量显然没有办法和上述几个等量齐观。由于并未占据中文互联网生态中重要的、醒目的、不容忽视的疆域,机核网不太可能,事实上本来也无意成为一个真正的公共领域。
从结构上说,机核网的小众也体现在它在组织形式上更类似于一个线上社团而不是社交媒体。在时间维度上,媒体必须强调即时性。然而草根用户想要在机核发布内容,往往要经过几天甚至到几个月的内部审核时间。
6. 比较与综述
我们描述了中文互联网中微信公众号、豆瓣、新浪微博、知乎、机核网这五个 “社交媒体” 的结构特性,并比较了这些平台上提供给用户们进行讨论的具体形式和空间,因之理解它们分别在技术上如何避免公共领域的形成。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不同文献中的评价维度大同小异:《麦圭尔大众传播理论》中,丹尼斯 · 麦圭尔(Dennis McQuail)把新媒体的关键特征分为互动性、社会现场感、媒介丰富性、自主性、享乐、私人化和个人化。简 · 基茨曼(Jane Kietzmann)等人的研究将社交媒体分为七个功能块,分别是分享、在场、关系、身份、对话、群组与声誉。而上文中提及的《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里,南希 ·K· 拜厄姆(Nancy K Baym)提供的七个理解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则是:交互性、时间结构、社交线索、存储、可复制性、可及性和移动性。
因为中文互联网的特殊性,我们把这些评价维度简化成了五点:审查力度、时间调度、互动强度、平台热度和存储。
不难发现,上述五个社交媒体都选择性地舍弃了五点的某些方面。微信公众号并没有过于严苛地进行内容审查,但在时间调度和互动强度上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豆瓣在时间调度和互动强度方面都没有进行过多限制,但用户数量显然低于微信,审查力度也明显更高。微博和知乎的交互设计把留言区隐藏在更不可见的位置,以此劝阻了用户之间多次往复的讨论。至于机核网这一类网站,其互动强度确实非常优秀,但是代价是漫长的审查时间以及内容热度的有限性——内容停留在小众平台上,无法进一步复制、转发以扩展意见的影响范围。
“存储” 这一点主要针对于公众讨论的过程以及讨论以后形成的公共意见是否得到了妥善保存。在《人的境况》相应章节的论述中,阿伦特认为公共领域是超越了凡人的有限生命而具有潜在世俗永恒性的领域。它 “持续存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生生灭灭,但发表公共意见的火种永不熄灭,重要的事件也应该被永久储存在公共领域中,作为后来者值得参考的历史材料。
汉娜 · 阿伦特与《人的境遇》节选
相比阿伦特的时代,当代信息的存储显然在技术上进步了无数倍,然而数字信息的 “持续存在” 所面临的审查和删除威胁也增长了。对不少读者来说,放在书柜里的纸质文件反倒比新时代的数字媒介更值得信任。此外,数字化场所中信息的流动显然异常迅猛,即便不被删除,绝大多数内容也被遗忘在数字空间发霉的虚拟仓库中无人问津。
**重要的应是互联网怎样对公共事件和意见进行记忆。对用户而言,重要的则是怎样找到特定的记忆。答案自然是通过 “检索”。**很遗憾的是,当我们从搜索时代过渡到如今的投喂时代,搜索也变得比从前更困难了。首先,中文互联网中几个重要平台之间并不共享数据库。这好比一个曾经包罗万象的中央图书馆分散成了几个地方图书馆。譬如说,知乎和微博都搭建了自己平台内部的搜索引擎;而如果想要搜索某个微信公众号的历史推送内容,那么腾讯自家的 “搜狗搜索” 就比百度或必应更方便好用;至于豆瓣,其内部甚至还并不具备一款差强人意的搜索引擎。
不同社交内部搭建了自己内部的搜索引擎,数据库互不共享。
结合这五点,其实我们也可以反向归纳出将近二十年的学者们畅想的理想化数字公共领域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1. 审查力度:内容发表不受过多限制——没有篇幅 / 字数 / 形式的限制。不设置过多敏感词。内容不被删除或者由用户自己选出管理者来审查并删除。
2. 时间调度:用户发表内容的同时,其他用户可以即时在平台中浏览。平台不限制用户每天发表的内容数量。
3. 互动强度:存在留言区。内容可以被讨论,而且讨论本身是被看重的。讨论的内容没有篇幅限制,而且交互界面上其可视层级不应比回复的内容低太多。留言之间的交互次数不受限制。
4. 平台热度:平台对所有用户开放。可达性高,占据互联网中一块重要的疆域。用户身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
5. 存储:历史内容不被清理并且作为一个整体易于检索。
我们可以从现有中文社交媒体阉割自身讨论区的方式,反推出理想的数字化公共领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事实上接近于这种乌托邦的社交媒体并不是没有存在过。十余年前的论坛和博客几乎都满足了这五点要求。**从这个角度上也更好理解为什么这两种平台衰落了。它们或许确实没有跟上技术迭代的节奏,但是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国情所致——在今天的环境下,它们必须衰落。
对于互联网创业者来说,这似乎也成了颇具讽刺性的一课:想要创业成功,还须自己在搭建平台的时候就考虑清楚这个问题——如何严防死守公共领域的出现?如果搭建出来的新平台满足了上述的四条甚至五条要求,那么很遗憾,几乎可以确定这次创业将在未来某个时间失败。
7. 整体结构反思
如果我们把视野进一步扩大到更加根本性的结构上,思考运营者为什么需要有意避免向用户提供 “讨论” 的场所,那么这背后的原因和这个国家几乎所有政策的执行都拥有同样的逻辑。对于一个 “从中央到地方” 的严格金字塔结构,社交媒体面对的版本即是: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到互联网企业内部的网络信息审查部门(从主管到审查员),再到具备广泛影响力的用户(“大 V”、“网红”、“POL”),最后是草根用户。政策在虚拟空间中的传达和真实空间并无二致,依旧是强调 “领会上级的意图” 以及“向上级负责”。所以在效果上,很多时候会表现出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扩大的反应强度。因为“宁肯执行得过度,也不能执行得不到位”、“表态要充分”。
我国现实空间(左)和网络空间(右)中的政策执行都拥有同样的逻辑。
一般认为,审查和信息管控的具体执行方式是 “3F” 政策——恐惧(fear)、怠速(friction)以及淹没(flooding)。
“恐惧”政策很好理解,对于发表过多 “敏感内容” 的用户,对其进行禁言和封号的处理。这种惩罚会让其他内容制造团队明白发表特定意见的代价何为。如果说为某些事情发声,其结果是运营了数年,拥有大量粉丝和影响力的账号被封禁,那么发表这些内容的账号将会大大减少。
“怠速”政策指的是一种软性也相对更加微妙的方式。“恐惧”政策在很多时候或许会造成更强烈的民意反弹,那么在这些时候,许多政策执行者会选择 “怠速” 政策,也就是为违规的社交媒体增加“摩擦力”——让平台的运行不再完美流畅。具体措施可以是暂停平台的部分服务器,使得用户在刷新和加载页面的时候等待时间变长,或者关掉平台一部分受欢迎的功能板块,让用户体验变得迟缓、残缺。这种情况下,即使不进行粗暴的禁言封号,平台自身的热度也会大大降低。
前两个政策或许会导致真相不断被删除,用户的语言表达不断被阉割和篡改。在最后一个 “淹没” 政策的施行下,这些都不会发生,真相或许也并不被删除。反而,它只是被无数的异议、异见、证据、假证据、谣言、半谣言、反谣言的澄清、反对反谣言的 “实锤” 不断挤兑,直到阅读者被难辨真假的信息洪流淹没,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对该事件也变得麻木了。
“淹没” 政策将真真假假的信息混杂在一起。
值得指出的是,“淹没” 在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任何实际政策的实施。因为在今天,每一个用户身处的本来就是一个信息不断淹没信息的混乱世界。很多时候真相确实仍然存在着,只是被无数的娱乐资讯和商品广告吞没掉,不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英文互联网中也有一大批用户在怀念 2000 年代初的互联网 1.0 时代,也在感叹现在的讨论质量低下。毕竟 “淹没” 的情况是全球性的。
德波写下的《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Spectacle)》可以帮助解释这种信息洪水。景观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由图像主导的人际关系代替了真实的人际关系”。十余年前互联网中那种真实而生动的网友互动已经渐渐消失,许多人都怀念那种“亲密感” 和真诚的关系纽带(connectedness)。
公众号运营者尤其能够明白这样的感受——每天点开公众号的首页查看关注人数等数字与图表曲线。在这个图像世界中,关注者的人格特征完全消隐了,他们不再是有血有肉有思考的 “人”,而是被标准统一地抽象为了数字。这种由图像主导的、虚假的、间接的人际关系加强了景观化文字的产生。我们已经见证了无数公众号文章通过不断降低思辨门槛来招徕更多的看客。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真实可感的人,这些作者未必能够说得出他们写下的那些耸动、不堪或低幼的内容。这些文字垃圾不引发思考,不促进批判理性,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注重于煽动情绪,宣泄情感,贴标签,或是急于发表观点,明确自己的站队,包括对他人进行两极化的道德审判。
最近一种风行的句式或许也证明了人们在这些文字垃圾影响下表达能力的衰退——“嗐,xxxx 就完事了”、“嗐,说那么多,其实就一句话:xxxx”
这种反智的措辞摒弃了问题可能带有的多义性以及论证过程可能具有的复杂步骤,它将绝对的、暴力的简化凌驾在批判理性(critical reasoning)之上。对尤尔根 · 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来说,这意味着大众媒体已经将公众的 “批判理性训练” 转变成了“预判(presupmtion)训练”。此时,即便某个场所名义上仍然面向公众开放,它作为一个公共领域实质上已经关闭了。
解释公共领域的存在为什么必不可少是一件很多余的事情。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看见中文互联网中,人们围绕某一话题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各自在不同的平台抱团形成同温层并向对方进行激进的攻讦。网民这种强烈的仇恨、斗争和揭发行为已经形成了高速自动运转的机器。
对话变得越发困难,因为双方说着不同的语言。在这种人民内部的意识形态战争甚嚣尘上的情况下,不必奢望对于某一话题讨论形成一个统一的公共意见,更不必谈借此去促成政策的良性改革。譬如针对 “女性主义” 这种宏大话题,群体内部形成两派互称 “女权婊” 和“男权癌”,他们都觉得对方是铁板一块、愚不可及,双方都在各自阵营中觉得和对方争吵是鸡同鸭讲;面对 “疫情期间留学生该不该回国” 这种具体问题,群体内部依然形成两派,双方仍然进行毫无可能达成合意的骂街式对战。这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当所有公共领域被取消,有效的讨论不复存在,不再有 “作为私人的个体来到一起,形成公众”,而是 “作为私人的个体更加遥远地分开了彼此”。
解决的方式只有对话;惟有理性的对话才能消解矛盾。没有地方讨论,只会有更多的两极化,更多的简化和污名化,更多无意义的争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沙丘研究所(ID:dunesworkshop),作者:陈飞樾
我讲个很少有人提到的:
英文网站你在公开搜索里能搜到的东西,几乎不会对你有进一步获取的门槛。说人话就是,论坛不会要你回复可见注册下载。这些行为本质上就是要求用户制造信息垃圾。
另外我认为是文化问题,英语文化圈的人不要求存在感。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国的,日本也是一样的,别忘了毫无意义的 wwwwwww 是谁发明的,以及匿名版的可怕。有人提到专业论坛门槛,但我寻思 reddit 怎么也不算专业吧,信息有效性依然让亚洲文化圈汗颜。我曾经听说过黄网是唯一和谐的世界,但实际上英文黄网连 awsl 或者我好了这种信息垃圾都没有。反面例子是 EH 特定汉化组下中文用户吵的那叫一个开心。
还有一个问题是转载,这个我倒认为是使用水平的问题。中国人似乎不知道什么是超链接。再有就是社会分配要求中国人多做复读机,不够先进的工作水平衡量机制同样在要求中国人主动制造信息垃圾。
嗯… 如果说互联网的质量的话
确实,我是学医的,为了学解剖学想在网上找图谱
但在百度搜索解剖出来的结果…
女体尸体解剖,女体阴道解剖,美女尸体…
也许侧面反应了重口味的变态真不少…
然后有中国解剖网,但是你点进去就会发现只有一个首页,其他的都是点了就是没资源。
最后我只找到了一个 3dbody(还是手机的),而不管是微软 win10 商店,还是 google 浏览器插件,都有质量相当高的软件,然而我看不懂解剖学的英文名称 (ಡωಡ)
回到这个问题
其实中国互联网上的干货并不少,但是有以下问题
一,资源免费难以收回成本,而付费内容价格多数人无力接受(考研视频)
二,免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体系零散
三,没有一个体系可以方便的查找资料
四,并没有多少人想看干货
对比西方,
一,以十分钟速成课为例,每次结束课后都会感谢某个人赞助了本集视频,也就是说,有人愿意为此买单,而 youtube 的广告分成使得视频免费的 up 也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内容过着体面的生活。
而在中国并没有这种成熟的分成体系(优酷做不起来),而且中国的盗版泛滥问题十分严重,一个老师出的课,可能%99 的人看的是盗版,大家都不排斥薄利多销,但是如果看正版的人不多,那均摊成本就很高,进一步的促进盗版的泛滥。
二,在中国网上,持续产出且易于找到的应该是是翻译过的 ted,就是一种你看了觉得学到东西其实啥都没学到的一样,因为他和知乎一样,某一点很厉害,但整体不成体系,所以容易遗忘。
大学里学一门专业,需要上很多们专业课,这些彼此关联的课程以及其安排顺序也是一个阻碍,而目前,似乎只有网易云课堂的计算机课,按照这中编排方式进行。
三,入门看 youtube,专业的看 pubmed,而中国…
四,大多数人没有想法,也没有精力去看干货,他们就希望在下班以后上快手看点娱乐的视频,而不是学点什么。
B 站有位很不错的 up 主一直在翻译 youtube 上的十分钟速成课,这是很有意思的科普向视频,生理与解剖学那一课讲的比我的老师还易懂,但是,他的视频播放量也就几千。这让我觉得很可惜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我觉得以后会有所变化吧。
b 站已经有不少教育机构和资料搬运工在入驻
网易公开课和云课堂在好好的活着
用着盗版考研视频的人会买视频中老师出版的书
知识有价,而社会早晚要体现出这一点
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能说是无奈:的确差一些。
回答起来,就像出租车司机喜欢聊天一样。说起来就是几句车轱辘话:1. 贡献的人少,2. 贡献没有回报没有动机,3. 网络环境恶劣。
但是,我想说一个别的角度。我们的互联网历史短,互联网的老用户少,贡献的人少。
说到中国的互联网,我们能想到什么呢?我能想到的是发展真的晚。我还记得好多年前,大约是 07、08 年,我翻看订阅的《电脑爱好者》杂志时候,有一期专门用很大篇幅介绍了「搜索引擎的使用窍门」。当时比较了多个搜索引擎,提到一个关键的点:比如搜索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图片,国内的网站由于当时还有没建立或者报道,找不到足够的信息;而国外的会有更多积淀。很可惜,在这十年来,我们的进展有限。说白了,**我们没法寻找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不是么!**那么如果没有人创作,我也不知道怎么能找到。
插一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老有比如:「小编看到 xxx 觉得 yyy,不知道各位怎么看呢?」。没有创作的人,自然没有好的信息。毕竟写东西公开就是等于被其他人那去抄袭和改变。殊不知电视上都播了不少地方做媒体的小村子,就是雇了一些年轻女性和妇女做这的信息嫁接工作(弄不好现在上 AI 了?)。**所以,你能看到的信息被大量稀释;加上搜索引擎和推送算法,真的没法看了。**而且,说实在的,很多人只需要娱乐和刺激性信息,真的有价值的东西还是「太长不看」。在这里,我倒觉得创作者没什么问题,毕竟不能说不看同时批评没东西吧。
现在的网络环境很差,搜索资料找不到可以理解。不过我们要反思下,资料不能再更加专业的平台么?再多说一句,是要从百科里找什么?消化现有成果写新的公众号文章么?那这么一想,不就是等于「准备进一步污染」么?。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我们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充满了豪情。可惜,现在糟糕的网络环境,遮蔽了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的一大特点。可惜了。
我只说学术相关。我认为中文互联网内容质量比起英文的,真的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少领域内顶尖人物愿意来好好讲讲自己的研究领域。
可能以前是缺乏相关的意识或者平台吧,目前我能看到的好好正儿八经讲点深入点的学术的地方,基本上也就是知乎了。除了知乎,我觉得找不到哪个论坛能汇集这么一大批各一流高校各大专业的 / 博士博士生。
能聊科研的人,是分层次并且有门槛的。你别看那些科研相关的公众号发的最新文献解读讲得头头是道,如果你找找原英文文献看,你就会发现大多数这些文章基本上就是做了个原文翻译的工作。他们能作出来的解读水准,和深耕于本领域的人相比,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除了知乎,你能在哪个平台看到深耕本领域的博士 / 博士生把自己做的课题,用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积累去解读,揉碎了喂给你的?我个人在知乎找到了不少好资源,有些内容虽然教材也有,但中文教材吧,很多也是摆定理放公式,过于生硬了,有时理解起来有困难。而在知乎看一些答案,好些讲解能给你思路帮助理解。
但是在知乎混并且愿意认真搞输出的博士 / 博士生还是少。相比之下,国外愿意搞的人多,而且有积累,而且好些甚至是教职亲自上阵…… 教职跟年轻博士写东西是会拉开差距的,你看一些相关领域的综述,那些综述内容看起来是总结别人的工作,但如果没有知识量和对领域的深刻理解,是写不好的……
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愿意在中文互联网认真输出的并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人,相比起用英文搞输出的,实在是太少了…… 如果有更多的在读 PhD 一起做这么个事情,并且相近领域的 PhD 互相提意见挑刺然后一起修改,这中文互联网内容可以达到很高水准的。只是…… 似乎我们确实没这个风气。而且你辛辛苦苦搞出来,盗版的洗稿的那么猖獗,就算再不计较利益,自己花了心力搞出来的东西莫名其妙成了别人的获利工具,甚至连作者的名字都没法留下,谁愿意来受这个气?
相比之下,我要找英文的学术资料就简单多了。别的不说,光一个维基百科恐怕都足以和大半个中文互联网的资料相比。同样的一个概念,油管上一搜,一堆讲解视频就出来了,MIT 等学校还各种公开课……
这一比起来,中文互联网东西就太少了。没人写没人做视频当然没有了…… 但是现在我不是很确定有多少高校教授重视教学…… 上课质量高的话,把上的课录下来放到网上就是一大贡献了。
瓦房店学的副产品而已,一点都不奇怪。
瓦房店属今辽宁大连,是 “满洲轴承制造株式会社” 旧址,象征日本所建立的满洲工业基础,是后来的重工业技术的基本盘。瓦房店学代表着技术传递在 “技术歧视链” 中的流向和退化。
狭义上的技术退化最开始是针对制造业展开的。承袭自日本工程师的技术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没有创新,导致徒弟不如师傅,徒弟的徒弟不如徒弟,技术含量日渐退化。
汉语世界的内容本来就有很多部分是互相抄袭的结果,这也是信噪比过高的主要原因。
直接翻译外文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外来信息对本土的输入,本质上与满洲株式会社的技术输入无异。大概就是,你十年前在美国大学图书馆才能读到的文献,现在被翻译成了各国语言可以让外国学生了解。
在这种不断的被动式接受的过程当中,社会的自我创新能力下降,对外部信息输入产生了路径依赖。路径依赖适用于很多领域,自然也适用于剽窃和抄袭领域。接触第一手资料的人需要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才能把外文内容翻译出来;后面的二传手三传手对这些第一手的汉语资料进行再加工;直到最后,人们连洗稿都懒得洗了,直接复制粘贴原文就变成了自己的。人一旦养成了抄袭的习惯就很难改掉了,剽窃来一篇文章所付出的努力比原创内容要少得多。何况你辛辛苦苦原创一部作品,没多久就有盗版书面世了,你微薄的稿费全让盗版书商赚走了。
这是中文世界(相对英文世界)内容质量低的原因。
翻译→再加工→洗稿→复制粘贴,这是一条从有底线到无底线的不归路。突破社会底线的个别人只能在有底线的社会获得好处,一旦整个社会的风气趋向于对底线的无节制试探,那些最开始只突破了一点点底线、且沾沾自喜的人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们的既得好处会被更无节制的人获得。这种情况发展到极致,就是再也不会有人坚持底线了。因为坚持底线是要吃亏的,你作为一个有原则的人要么选择吃亏要么选择逃走。回到中文互联网这个具体领域来说,就是做原创的人越来越少,连洗稿都算是有德性的体面人了。
[高勛:我的回答与文章列表 35 赞同 · 4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293971)
几个方面的原因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80% 以上的技术资料它的第一语言都是英语。因此就数量上来说由于存在翻译的问题,这导致了中文资料必然比英文资料要少。很多东西如果译者对行业本身不了解的话,翻译出来的东西那是根本就没法用的。所以专业资料的翻译对于翻译的要求本身就非常高。因为你得懂英语还得对行业本身熟悉。这样的人,本身就是凤毛麟角,而还能闲的在网上输出内容让你白嫖就更少了。这是其一。
另外就是百度的竞价排名对于网络搜索的荼毒。以及其他各类商业网站对于内容存储的非连续性。国外的网站,只要没挂,10 多年前,20 多年前的内容依旧可以查询的到,甚至还有互联网档案馆这种专门保存网页快照的网页存在。信息系统的备份维护是一个学科,我们在互联网刚起步的阶段多少站点不过就是一台简单的机器,备份维护就更不用说了。多少的数据都在这其中消失了。现在上云了之后,说停你就停你,多少网站容灾更是基本没有,所以你会发现中文网页搜索几年前的东西都很困难。再加上百度的竞价排名,搜索到有用的东西非常困难。这个环境下,就算是有干货,也很难呈现在你的眼前。
这个问题长时间无解,但是有办法缓解。在国内基本局域网的当下,几年的功夫就可以完成思想改造,到时候就没有人会抱怨这样无聊的问题了。
以上。
●【中文:一国】【英文:200 国,几乎就是全世界】:一国的头脑拼不过全世界的头脑。
●这些年中国互联网大跃进,流量为王,注水太厉害
●中国的内容审查,很多垃圾内容比有创造性观点的内容更容易能被放行
●可能跟搜索引擎 百度等过于功利化有关,其他更不如百度,而谷歌等更有节操一点?再一个全世界范围内总是比中国一国范围内 产生有质量的内容更有保障。
●英文更陌生,外文组成的内容更能给你很有内容的感觉,【中国人对中文的阅读是很快的,很频繁的,我们有火眼金睛可以判断中文质量的好坏,但对外文,缺乏这个能力,一切都是新鲜的】
●中国人喜欢在网上灌水,有灌水文化。很多人不太喜欢去原创什么东西,很多网站也不鼓励,而是围绕大 V 做传播,过于商业化:明星等意义不大的内容占比过大。同时也比较不鼓励人们讨论太严肃的话题,很多话题的禁区。
●中文高质量内容,例如知网等,很多是收费的,不是全网都能访问的。这导致普通人搜不出太多高质量内容。
●在全世界有一帮志在传播知识等的这么一帮理想化的极客。在中国这样的人还太少,志同道合的人聚不到一起,也是发展中国家,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可以肆无忌惮追求理想。
唉,拿百度识图举例,一开始非常好用,我搜一张图后下面会出现许多关联的 “猜你喜欢” 的图,可以轻易地举一反三
后来大概被请喝茶了,于是百度识图变成了这样:先由百度工作人员审核图片,然后加入可能被搜索到的图库,但由于审核通过的图片只占所有网络图片的极小一部分,因此识图往往会识出非常没有关联的图片,很不好用,风头过了才稍稍回复
至于现在基本识别不出东西了,我上传的图片或粘贴的网络图片地址结果往往啥都搜不到
问题当然是成立的。
就我的专业方向和兴趣而言,我觉得和
说的分类论坛,以及
说的个人网站关系倒不是很明显,我这边搜索结果感觉属于…. 中文互联网社区很少提到甚至压根没有的内容。个人觉得可能是国内互联网产业和社区基本面向国人和海外汉语人群,很少考虑汉语和英语文化圈之外的信息;外加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社区被美国产品垄断,很多非英语母语者也充实提供了英文互联网社区的内容。吐槽归吐槽,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社区比不过并不奇怪。
这个和政治、审核都没有关系吧。我在看专业书时,有时候会涉及到梵文,梵文拉丁转写的一些辅音字母下面会有一个圆点,比如阿儿浑匈人馨孽王的头衔:Paramabhaṭṭāraka Mahārājadhirāja Śrī Šāhī Khiṅgala Odyatyana-Šāhī。
我们以ṭ这个字母为例,在百度的搜索结果是这样的:
而必应搜索第一条就是这个字母的维基百科词条:
即使在国内进不去维基百科,也能通过简介了解到一点基础信息(实际上我作为语言学外行也只需要知道个大致概念)。但中文互联网连这点信息都难以提供。维基百科上还有一份完整的拉丁拓展符号表,国内目前我印象里还没有人做过这种信息源。
多吐槽一句:不仅是互联网如此,国内的手机字体也基本只考虑 3000 汉字和 26 拉丁字母,别说俄文了,德文、法文和汉语拼音用到的符号大概率都无法正常显示,所以我手机一直只能用默认字体。
在国内网络搜索 “国际音标有多少个”,答案基本是清一色的 “48 个”
而搜索音标符号有时候就很诡异了,比如标准现代汉语的送气清音:
这次必应又胜出了:
搜索俄语单词也是,我怀疑百度根本没有做西里尔字母的算法(不懂计算机互联网,不知道该怎么科学表述,见谅)
对比百度和必应搜索 “突厥斯坦总督” 的结果:
(未完待续,有空会更新)
中文互联网有一种好东西都藏起来不给人看,赶着你去成为注册移动用户打开 app 贡献 kpi 的倾向,如此一来万维网上就很难找到好东西了
比如当今中国人最常用的社交 app 微信,其主要内容就不在万维网上
所以有媒体吹嘘中国互联网有多发达我都是嗤之以鼻的,管中窥豹
中文高质量产出内容最近几年开始往 qq 群这种地方集中了,而这些地方的讨论显然是无法被搜索引擎触及到的……
当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管控是一部分,战列舰论坛被 ban 两次以后移师墙外就是这方面的例子,不过,也有整个互联网环境日趋毒化,很难在公开网络环境进行正经讨论,而中文互联网又有方便的进行小圈子交流有关。
这方面的东西我举个例子,在某方面,我的了解是 80,然后傻屌网友的了解是 100,那么我们进行交流是可能产出一些内容的。
但如果我的了解是 80,傻屌网友的了解是 10,那我还得费力气先给傻屌网友普及一大堆基础知识否则根本没法开始交流。
这方面 qq 群就显露出优势了,可以直接把了解是 10 的人方便的挡在群外……
两个例子,菜刀和木匠
无意中在色影无忌玩主论坛看到厨刀的帖子,钢材这些我是门外汉,说的头头是道,硬度 hr60 什么的,我翻那个帖子和国内论坛将近一个月,买了好多刀………… 还是感觉云里雾里
这样不行啊,于是我买了这本书
看完之后,发现了一个事实,国内论坛内容基本和淘宝店铺的知识更新同步…………………
还有看了这本书,好多以前觉得好高深的讨论,我也可以参与甚至驳倒一些人了………………
直到上了国外的论坛,才明白,人家工业化几十年的功力,玩票搞搞菜刀都好厉害,设计的意识超前,认真查完资料再回来吵架的态度,玩起票来也像正儿八经做事业的,和国内论坛里正儿八经玩票的却能做成买卖形成鲜明对比
我看的那本可以在国内论坛质疑反驳的科普书,彻底扔了,虽然好多名词查不到什么意思,看一段时间,思路还是清晰了好多
这把日本买七千多,蛋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内容本来就少,毕竟西方文明刚刚搬完,还不彻底
﹌﹌﹌﹌﹌﹌﹌﹌﹌﹌﹌﹌﹌﹌﹌﹌﹌﹌﹌﹌﹌﹌﹌﹌
木匠
又是色影无忌玩主论坛,知道了有个电动工具的品牌,叫费托斯,正好有个空场地,就玩下木工
这玩意欧洲买五千多千,国产几百,博士牧田这些大概一两千
我不是在聊价格
而是这个品牌的由来和产品的定位
完全由这帮早年干木匠的现在玩票的撮合起来的东西,论实用,博士牧田完全胜任,顺手耐用设计合理,万千用户的考验
可这帮人并不满足,需要静音无振动还带吸尘,一样的功率不比别家更能干活,那是坚决不答应
国内的木工论坛我觉得比聊刀的论坛好一点,毕竟木匠也是我们的老手艺,能学到东西的,不是买本书就能去吵架的
问题在消费者,几个木工房的掌柜都表示了这种两级分化的趋势,一部分不差钱,最好的工具最好材料买买买,比例不大都刚开始玩,数量最大是刚入门,大部分对做个现代化的木匠要花的钱投入的精力预期过低,能捣鼓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小凳子足够让大部分人止步,能坚持玩两年以上的罕见,绝大部分人大型工具止步在台剧台刨
后来去国外论坛,发现,老外的木工坊大部分是这样的
这是我网上找的,好多比这个牛逼,而且似乎好多是纯爱好,有主业
内容就不用说了,这些后工业时代不差钱玩票几十年的主,捣鼓这些落后的手工业时代的落后玩意,绝对不含糊
马云家找了一个木工桌的图片,你们先体会一下
论老手艺,我们不差,论老手艺之后的发展,我们落后了,关键在老手艺不拜师学不到啊,好不容易拜了师学到指着吃饭的手艺,能随便出去瞎显摆?显摆了,你不给出点钱?看你就想赚我的钱,才不和你多说话!
人家就不一样,不指着这个吃饭,闲的蛋疼,奇思妙想到处都是,于是就发展了,内容就丰富了,丰富了还不藏着掖着,不差钱几十年甚至几代人,又让标准眼界不妥协,各种主义思想让这些不差钱的主把木头玩开了花,还到处得瑟,胶水油漆螺丝各种五金件工具,无处不体现生长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淫邪的工业化功底,这种工业化功底又不断的被各种诡异的得瑟刺激的花枝乱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有了好内容,也要有长年不差钱会玩的主没事出来得瑟得瑟,才能刺激出更不差钱更会玩的主创造更好的内容回来吵架,让普罗大众围观
﹌﹌﹌﹌﹌﹌﹌﹌﹌﹌﹌﹌﹌﹌﹌﹌﹌﹌﹌﹌﹌﹌﹌﹌
故事先到这里
我是八零初的人,感觉现在九零后开始认真玩了,好多人开始不差钱了,但人家毕竟不差钱的玩了几十年,我们才开始玩
属于我们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会有更多的不差钱的出来得瑟,更多好玩的东西被激发到更高的水准,网络的内容自然会更好
现在,初级阶段,忍忍嘛
憋不住就出来玩哈
你们在谈论的是公网质量低。
公网质量低是因为在中国高质量内容最好的实现价值的方式本身不是公域网罢了。
有价值的东西很自然的只会给配看到的人看到,给不该看到的人看到是一种损失,甚至对自己的是一种伤害。
这也算是对网络暴民化的一种自然适应吧。
不是高质量内容不存在,而是这些东西非其人不授罢了。
有些东西对大多数人其实是不必要的(有时也是过于沉重的)心灵挑战,其实也确实不如不给的好。
第二个因素,就是中国互联网公网成分太大。绝大多数内容都集中在几个完全敞开的信息源上。大量信息都是推送机制硬塞给人,而不是人千辛万苦寻找到的。自己找来的当然会觉得这些信息珍贵,被硬推送的自然觉得这信息廉价而且垃圾。
因为还没跳着舞吃统一方便面。
等统一了,就能放开搞活了。
敢说话了。
主要是原创的越来越少,一个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一发表,马上,就出现了 N 个副本,信噪比就是怎么地降下去的。
LZ 说内容质量低,那是,质量好的通常要付费。
如果你要写论文什么的,要找高质量的内容,那还是去图书馆、去书店吧。
搜素引擎排序要背第一口锅,论坛 / 博客设置用户可见内容门槛(用户发言等级 + 积分制度)要背第二口锅。
就本身质量而言我倒是觉得中文互联网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质量低,反而因为人口基数大的原因在某些领域有更多的参与者和发言用户,但是他们的存在感太差,很不好通过搜索引擎寻找。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想考 CFA,一开始用英文搜索,除了一两篇的概述其他全都是网课广告,没有任何大型的讨论博客 / 论坛。转中文搜索后,虽然大部分也是网课广告,但是会发现有一些金融论坛,里面还是有大量活人用户的,可问题在于许多帖子附件的下载必须是会员 + 回复才可见,这就搞得回复状态栏全都是用户机器人式的回复来反复挖老帖,真正相关的讨论就因此被挤压沉底了。
而在 CS 领域,外网用户更喜欢以私人博客的方式做技术总结,而很多私人博客也不提供回复 / 评论功能,你想联系作者,发邮件去 — 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垃圾信息的产生。
不过说到底,还是中文区偷稿子的复读机和垃圾小网站太多了,哎。
第一个原因:不多谈,这个号我还挺喜欢的。
第二个原因:用户下沉。
不讨论任何学术问题的前提下,
找一个和铭感词真的没关系,大龄用户也足够多的板块,嗯……… 天涯论坛鬼故事板块,就是你了。
然后找一个差不多的国外英文讨论版,排除欧美宗教影响,在欧美不找鬼故事,那就比如 reddit 的 r/serialkillers(连环杀手)板块吧,分享全世界连环杀手以及他们咋被抓还有悬案迷案相关事物,类似火车站十大奇案那种杂志上的故事。
不牵涉某些内容,纯粹看谁扯淡得精彩。这样的前提下,
我自己看的感受是,灌水(主贴大段内容,回复都是太可怕了这种一句话水),部分故事无聊(废话)这种情况中外皆有,但国外论坛说车轱辘话,动机不单纯(讲个鬼故事然后就加我微信我给你收费算命这种)还有莫名其妙打滚的人相对少。
唯一能想到的原因就是他们纯智能手机上网的人少。
很多人接受不了中文互联网使用者整体素质也相对落后这一点,但确实是事实。
实际上也并不低,主要是搜索引擎不太给力。另外就是,个人搜索能力需要提高
为什么说中文互联网相对英文互联网的内容质量偏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网龄和商业推广以及烂大街的自媒体渠道。
在早期搜索上,专业性还是很高的,拿一个简单的例子知乎在早期的权重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哪个行业,从专业知识的传播率、个人的文章逻辑性都是有一定的含金量的,但是为什么说知乎也变成了微博就是这个道理,随着较低龄网民的加入,在生活的认知和阅历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以至于知乎水平开始下降,由此可知为什么中文互联网质量相对较低,就是审核制度和畅所欲言的双向结果导致的,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但不是每个人都是专业的,内容多了,真正的专业回答就糊了。
通常在采取搜索渠道时,后台都是抓取的关键字,比如 “怎么剪辑视频”,第一条绝对不是答案,而是广告,甚至第二条、第三条都是广告。
排在首页的是 “剪辑”“视频” 的两个关键字,慢慢的就会变成 “视频” 的关键字,推送的回答及内容就会有所改变。
但是回到第一个问题,网上内容这么多,没有一个专业化的审核渠道,所有和 “剪辑”“视频” 两个关键字有所联系的都会被推送,那么在内容中找专业,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媒体作为 4g 时代的产物,帮助了很多 “文字写手” 自力更生、甚至也帮助了很多人实现自己的副业从而获取收获。
也正是因为自媒体的成长让很多人都可以从中获取到方方面面的知识,一旦内容多了、那么相关的专业知识就会变成一滴水淹没在海洋里。
以上
为什么不说英文互联网,因为防止被说崇洋媚外。
首恶便是百度!与其说内容质量低,不如说发布 / 推荐体验差。
中文互联网本来是有很多质量上乘之内容,也有很多有志之士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创作。然而百度的搜索机制让这些上乘的内容和优秀的创作者被埋没了。以前曾经看过的一些优秀内容,现在通过百度很难搜索到了。
我不同意高赞的首页决定论,如果只看首页,只能看到流量或者引流的内容,中文互联网需要耐心深挖。由于百度的机制引起的流量和点击率,导致了其他搜索引擎的算法也很难甄别出优秀的内容和垃圾内容。
就是平均人口素质低…… 不用互联网,就看图书,中文也是比英文质量差。
是时候放出这个国外笑话:
好了,不玩梗了。。。。。。说正事儿:
1、日语网络历史上为中文互联网作为一个源头进行输血的输出反哺能力下降乃至归零,没错就是日语网络。具体原因就不说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日语本身也在快速的阶层化和专业分离,现在一般人甚至初级日语爱好者能从日语中获得的,除了玩低俗梗就没啥新东西。(当然也不仅仅是日语网络而是整个世界网络的趋势)
2、港澳台繁体中文世界输出能力的快速衰落,这个原因本身很复杂,有些东西涉及的因素也更为复杂。
3、一些实验性质的传统治理模式对线上模式的冲击和机械复制,比如说多数主义和威权主义在中文互联网上大行其道,甚至参与其中的个体并不能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想象的漫无边际的同情体的泛滥侵蚀了独立的”人 “,而所谓输出的” 相同意识 “,实际上不仅毫无价值,甚至有人脑” 电脑机械化 “的趋势,人甚至更深的异化为” 是“或”不是“的工具。
然后一个总结,互联网在中文世界传统语境意义上就是”流放者的聚集地 “、” 试验场 “、” 不安定因素的减压阀“这个定位,这个是不受精英、大、小政府、甚至社会本身控制的。人们可以在中文互联网世界尽情的展示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面,你看到的,恰恰就是真实的不加掩饰的东西。和极少数人不加掩饰的知识深厚积累相对应,不好意思,你看到的互联网世界贫乏的现状就是这个社会本身绝大多数人脑子里贫乏的客观反映。
复读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想努力通过背诵复制粘贴改变它不能改变的一些基底现实规则,实际上,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基底现实规则是不断变化的且不可改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个人的努力在变化面前不值一提),从更宏观来看,能够彻底实现虚拟和现实世界都能平衡且独立运行,并能实现彻底变革创新的,毕竟仍然是极少数时代的极少数人的集群。
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人工成本低吧。
有一种操作叫做 SEO 优化,就是对于网页上面的语言进行组织以提高在搜索网站中的权重使网站排在前面的操作。
无论搜索网站的算法如何改变,总是有那种通过提供某些关键词但并不需要提供真实有效信息的操作将网站的排名刷上去的。
然后为了提高访问量的网站就雇佣一些人做这种 SEO。
逗逼的就是百度自己也雇人给自家旗下的网站做 SEO 优化,把各种狗皮膏药的广告刷到检索结果的前面。
这种 SEO 优化操作的原理比较简单,大致就是对于一篇或者数篇好端端的文章胡乱拆分一气,加上一些随便写的开头结尾,组织语言降低和已有文章的重复度,就会被判定为内容充实、原创度高之类的,从而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你想想前面的净是这种文章,看着能不心烦嘛…… 国内人力便宜,有很多人有闲散的时候,边刷剧边做一做,一个小时功夫下来也能拿个 10 块钱,有那种大肝帝,没有别的才能,就是吃苦精神一流,给自己定了个闹钟,每天肝 16~18 个小时,这样算一下也能拿个 150 以上了,足够一家人吃喝了。要知道打码网站好几个码才给 1 分钱,打一个码也需要好几秒,还有人在上面肝呢。
这么玩优化的商家太多了,互联网可不就被垃圾淹没了嘛。写一篇文章出来,没多久就有各种伪原创出来了。
至于印度人也多,但好像没有把英语互联网上搞得全是垃圾,可能是因为他们那里能够读写英语的人的比例其实比较低,并且那部分人也比较富有吧。
1. 英文是互联网的强势语言。超过 50% 的互联网网站用的是英语。国外的小众爱好的极客多,愿意在互联网分享内容。
2. 国内互联网环境不好。bat 相互倾轧。没有稳定的网站盈利模式。比如,淘宝屏蔽了百度。在国外,谷歌是网站的重要流量来源。各网站会做好内容,以赢得谷歌排名。
因为中文世界是一座孤岛
补充一点看法。
在内容产生上,即使是文字或图片内容,在英文环境的社会里遇到涉嫌剽窃,可以通过正常法律途径求偿。当然过程和结果不尽相同,不是说一定能成功,但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是黑暗丛林。
在中国当然可以发起求偿,但是前途很渺茫,而且即使胜诉能不能拿到备尝也是未知的 (比如某霍比特人案件),这样就默认了高度频发的同质内容潮卷。长期以后,有能力的原创者只要初始的那点热情消散了就会被逼退,然后抄袭团们如果无法得到特别优质的被容会转而抄袭此等优质的 (很多编辑好像真的不太在乎地特色而对蹭热度非常亢奋)。
因为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只是中国人贡献的,英文互联网的内容是全世界人贡献的
英文互联网是相对不受限制的国际协同生产,目标用户群广;中文互联网是相对受限制的国产,目标用户单一。
英文互联网是由多个国家多个文化背景(包括中国)的用户协同构建的内容,很多中国人都在为英文互联网出力(包括不限于各种专业论文、科普、兴趣向分享)。
中文互联网几乎单一靠中国人自己一肩挑贡献内容,少部分异国背景文化的参与者,大都以外语形式参与内容构建,只有极少极少的一部分能用中文参与。
疫情期间知乎引用特别多的《纽约时报》内容,几乎都要先经过中文翻译。同样问答社区 Quora,引用最多的国内报道是阿里巴巴家的 SCMP,就是英文互联网内容。
我爸妈沉迷的抖音,普通话视频内容比我们恩施方言的视频内容要相对质量高。
其实局域网跟互联网不能比的。
跟互联网没什么关系。
在某些领域,你就算 20 年前去图书馆查资料,也会得出 “中文资料质量很低” 的结论。
我的脚脖子经常抽筋,现在做梦梦到推粪上山,还是要抽筋。而且那些粪也不过是美其名为粪,实则是些垫猪圈的土,学大寨时要凑上报数字,常常刚垫上就挖出来,猪还来不及在上面排泄呢…… 我去起圈时,猪老诧异地看着我。假如它会说话,肯定要问问我:抽什么疯呢?
996 的负面作用之一。
英文世界的内容创作者相比中文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有更多的个人时间与精力。
早期的互联网内容写作者,时间充足,每天 5 点多就下班了。可以陪家人、陪孩子、陪父母,晚上可以写作,白天可以思考与阅读。周末双休,可以阅读、购物、旅游与体验生活。
正所谓 “人类一思考,上帝都害怕。”
写出来的内容自然长度与深度兼而有之,那时候人心也不浮躁,写的自己不满意会修改与完善以后再发。
996 多年后的现在呢?
上班族白天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凑,晚上加班后回去都快 10 点了,周末单休。
上班一个月连看一部电影,两集电视剧的时间都很奢侈。
别说购物消费、旅游,连陪老婆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多少。
一年中只有十一长假能有时间来个家庭旅游,还赶上亲戚、同学、朋友结婚赶场子,忙忙碌碌的。至于春节假期旅游,更是算了,要看双方父母、要走亲戚,全国都放假车多人多交通不便。
哪有空去写思考后有深度的长文。
平常无非是刷手机阅读,写的话没时间,最多是写一些粗浅的评论,所以即使知乎上也是越来越水了,水平够的人多的是,只不过没时间而已。
如果我们在互联网上,长期只能看到没有经过深度思考、只浮于表面的文章,那我们的整体智力思考深度与水平就会下降。
一()就()
一()就()。
该说的上面几个回答都说得差不多了。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我们不说 “互联网”,单说 “获取知识”,中文的环境其实并不是那么恶劣。
在这里我必须要说一句,想自学学习真知识的话,还是要看书,而不是靠 Google 或者百度查两下来只是解决眼下的问题。这样你的知识体系才能是系统的。互联网学习哪怕是 MOOC,至少就我目前的行业(计算机)来说,体验是远不如书本的。
言归正传,为什么换成书本,中文的环境就并不恶劣呢?
先来统计一下,我所在的计算机行业有哪些书是国人自己编写,又能成为行业内毫无争议的经典,甚至进口图书都鲜有能与之匹敌的呢?(不分先后,只是在我书架上看到哪个就写哪个了)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与库》
《加密与解密》
《鸟哥的 Linux 私房菜》
《STL 源码剖析》
《Lua 设计与实现》
《数学之美》
《Windows 内核原理与实现》
……
太多了,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很幸运的是,虽然我们国家互联网环境浮躁得一塌糊涂,但是回归到传统的书本,还是给知识青年们有很大一片净土的。
虽然楼上几位朋友说到的劣币驱逐良币情况,在中文图书市场上其实也有存在,但是真想学习知识的朋友还是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的,而不会像国内的互联网环境那样,干货直接是找不到,没有。
当然技术类中文图书写作的环境也不全然是那么美好,我自己虽然还没有写过书(但有计划写),但是有幸认识一些出版过技术图书的大佬。因为众所周知,国内没有 “知识产权” 这回事,所以中文图书售价都很低,与进口图书价格完全没法比,再加上国内大部分人比较浮躁,只喜欢看看网上的资料,即使看书很多人也会选择看盗版的电子书,真买正版纸质图书的人非常少,因此大部分作者依然还是在『用爱发电』。但这至少还是不断地有人在写,在坚持,这就足够了,已经比互联网环境好太多了。
所以,回归到问题本身,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图书,想打破浮躁的环境,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停止抱怨,开始贡献,并为此坚持不懈的努力。
当然,开源环境需要的也是同样的精神,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最后,向知识致敬。
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检索资料的时候经常发现,中英文世界的信息量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看完所有答案,想补充一个可能的原因:
中国人不擅长表达。
我们从小就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鼓励阅读,听讲,思考,很少鼓励表达。以至于写文章是很多人 (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的噩梦。就算在知乎上,大部分人的表达能力也只能支持他在评论区里发表简短的意见。结果就是,一个人即使掌握了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也缺乏把它完整地、有调理地表达出来的能力,何况这种工作还是免费的……
其实,并不是中文互联网内容质量低,而是现在自媒体泛滥,很多人都想来 “淘金”。
但是,某些人却并不具备创作 “高质量文章” 的条件,甚至连一段完整话都写不出来。
更有甚者,在讲话时只会一味地使用 “然后” 这个词,尤其是描述事发经过的时候;
例如:然后…… 然后…… 然后…… 额…… 再然后……
话都说不利索,还指望他们能写出好文章?
所以,只能靠伪原创还有复制粘贴抄袭,或搬运外网文章来获取流量。
百家号,uc 号,企鹅号,网易号,这几个平台的 qq 群我都待过,他们以伪原创搬运洗稿为荣,以原创和写干货为耻。
大平台都这样,更别提某些小网站了,采集器开起来,24 小时采集,分分钟做个网站出来,伪原创一波,等着搜索引擎收录,挂上联盟广告,一次做十几个垃圾网站,一个月下来广告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他们根本不考虑内容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和可读性,一切目的就是为了流量,为了钱。
别的领域我很少关注,不过对于打印机领域来说确实是这样;不懂装懂,滥竽充数,胡说八道的人太多了。
仅仅只是在知乎,某些所谓的大 v 答主为了几块钱佣金,就去推荐那些垃圾机器。对!那些机器确实便宜!
可是你考虑过:使用成本、故障几率、稳定性、可靠性吗?对于这些,他们却闭口不提。
后来才知道;原来都是些滥竽充数,蹭流量的家伙;根本就不懂打印机,甚至分不清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指着激光打印机说是喷墨打印机,指着硒鼓说是墨盒。
这就好比指着台式机,说这是笔记本,这算不算指鹿为马,胡说八道?
比如有个题主问:家用照片打印机值得入手吗,有哪些推荐?
很多答主却给题主推 “热升华打印机”,根本不考虑使用成本,还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面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答主都在长篇大论的写答案,通篇就是一个字:好!非常好!赶紧买!
更可怕的是,这个问题下清一色的广告,官方却熟视无睹。
更有甚者回答问题的时候,就是不说重点,一味地凑字数。就是一直在那讲故事,开口闭口谈经历,说感受,就是不告诉答主问题如何解决。
我在知乎上回答了很多打印机问题,说实话,对于 “逼乎” 这个词我是“深有感触”。
有一次,有个答主提问:家用打印机应该怎么选?
下面就有人说:他为什么要买打印机,又写了选购了过程,选购的过程写了还不过瘾,又写了他对这个打印机品牌的看法,就是不说重点。
直接把型号和型号,使用成本,故障几率,使用技巧,告诉答主不好吗?
我真不明白,某些答主到底想干嘛?
还见过更恐怖的,有个题主说他打印不了,然后就有答主在下面讲故事,就是不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直接让他检查一下驱动程序不好吗?
这个问题,我有一点想说的。
我在去年突发奇想想写点技术文章,输出一点自己的私货,毕竟依靠网络活了十来年了,也应该回馈一下网络了。
就在博客园开了个账户,经常写一些技术文章,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技术文章被盗贴了,可耻的是他不写来源,并且自称是自己写的。
下面是我的改版文章,旧版在文章中有链接
一级盗贴网站
二级盗贴网站
当时由于我是新号,百度,谷歌排名,盗贴比我原创还高,最近一段时间排名才上来。
当时为了抢搜索排行,我都准备了《事务的本质和死锁的原理●二》《事务的本质和死锁的原理●三》一个系列的好几个文章。
可气的是盗贴比我点击高,而且我找博客园问计。博客园回复
无比心塞啊,千辛万苦写的技术文章,轻易就被盗贴了,后来我不死心,研究了一下盗贴规律,
2020-12-05【星期六】8 点前发的文章
9 点 24 查看到被盗,而且还有个 “审” 字,初步估计是程序自动抓取的,还会人工查看一下【肯定是星期六大早上没人值班】,然后就会发布。看状况,肯定是定时任务直接在博客园后台拽的,因为有的文章刚发十几分钟就被盗。
我初步判断是监守自盗
辛辛苦苦写的文章就被盗贴了,哪还有人费劲巴拉的写高质量文章,你盗我我盗你呗,大不了我自己开个网站,我也做个爬虫,我们互相盗呗。
最后没办法,我来知乎开了个账户,天天瞎逛,乱吐槽了。
我不知道英文网站盗贴情况,横竖被盗帖,我为什么还要做原创,自己建个站满天下盗贴呗。至少中文网站这样子活不下去,没有原创了。
以前只知道起点的小说被盗,结果自己的技术文章也有被盗。
个人估计,应该大部分是百度的关系。
它的算法,并不看重质量,而是…
我很想模仿一些知乎大牛的写法,首先来一句:这个问题就不成立。但是鉴于本人还没那么牛,还是平心静气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国内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中国几亿的网民,可以说大多数都是新世纪以后,甚至近五年来才涌入互联网的。这就决定了国内互联网用户在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利用互联网的目的上都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在这样一个阶段,大多数人使用的目的在于娱乐和交流(游戏、音乐、视频、IM、社交网站等),对于获取准确信息的意识不强,自身对于专业的高质量的信息获取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局限于满足一时需求(我曾经见过靠百度搜索出来的网页信息写论文的案例)。
其次,在内容的筛选和整理方面,国内互联网用户的意识和水平也不够高。
不得不提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和信息噪声的关系。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社会内部矛盾突出、各种观点针锋相对,很多重大问题的看法都很不一致,在网络上就表现为论战双方的反复拉锯,极端情况就是侮辱谩骂人身攻击充斥网络。
暂时想到这么多。
这个跟你搜索的内容有明确的关系,如果你搜索的内容有权威的官方回答(比如软件的官网网站),或者有高质量的内容网站有相关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是什么语言,什么语言的质量就高。而英语显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而许多权威资料都会用英文。如果你搜索一些像中国法律的资料、阿里云的资料等等,会发现中文结果的质量也不错(虽然广告有点多)
对于那些没有权威结果的问题,中文和英文的结果质量都不高。
1 百度搜索是可以交费提高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的,这样百度搜索结果并不可靠。
2 全球互联网英文页面占 80% 以上,页面多了质量高的内容就也会多。
3 中国互联网普及程度比美国低,网站建设人员水平也比美国低,致使好多有价值的中文网页在搜索引擎排名靠后,好多中文互联网教材也都急功近利,只讲 html 和 css,不讲建网站的基本原则。从 12306 的争论可以看出,好多人根本不知道基本的 User Experience 原则(用户体验),网站要让使用网站的人满意
因为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写和阅读英文啊,所以英语在高学历人群里面的使用率远远超过中文
其实中国主流学术界在有意识地抛弃中文。从科研论文的要求就可以看到,在很多领域,不用英语写作,基本就告别学术研究了。
从 IT 领域来看,这种意识甚至更强烈。大多数从业者鄙视中文,认为使用中文是不专业、初级水平的表现。
所以,中文互联网的质量必然不如英文。
而这又反过来加强了 “使用中文是不专业、初级水平的表现” 的印象。
这个循环现在还看不到打破的迹象。
首先,中国这个最大的汉语国家发展不平衡。中国整体上是发展中国家,平均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和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的差距还很大。中国大陆发展得很快,但即使是上海,人均 GDP 依然不如台湾岛;而整体上,台湾人均 GDP 是大陆的 2.5 倍。等到 2035 年,中文内容质量肯定要提高。
其次,汉语本身在全世界不如英语流行。全世界的重要学术刊物都用英文出版,会英语的网民也多。尤其是会贡献优质内容的受良好教育的网民,都会英语。
最后,功夫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文内容质量在碰撞中得到提高。有了竞争,才有进步。百度一家独大而且缺乏足够的舆论监督,就像一个黑心商人承包了一个地区的工程一样,到处豆腐渣工程
。这里吐槽一句,我理解为了稳定墙掉一部分网站,但上周我 NCBI 都上不了是不是在逗我?
曾经在某国内技术论坛发过连载文章,后面的回复都是一些灌水的。同样的文章我翻译成英文发到国外某论坛,都是一些质量很高的回复,能指出你的错误,还有人发邮件与我讨论。
还有脸怪搜索不给力,现在中文创作的一大基地是公众号,压根禁止百度索引,也禁止外链,你们好意思怪百度?好意思怪百家号?没有百家号,百度都要无网页可搜了。
李彦宏一口老血都吐了
我们的互联网压根没有自由开放包容分享的精神,只有一个个大公司搞的信息孤岛。
2020 年的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即使是问题的 “广度”,中文互联网也是完全比不上的。我就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我的苹果本更新了最新的 big sur 系统,然后用新买的 2.4g 无线鼠标连接发现很卡很卡,我上百度上查类似的问题基本没有符合的。在某个神奇而不存在的搜索引擎中搜索“big sur problem wireless mouse” 第一页就找到了,是一个国外英文的论坛。就说到这了
因为个人站长这个行业被公开正式的消灭了。
搜索引擎不行
有个非常烂的搜索引擎
中文互联网里真正值钱的是流量,而不是知识。写的所有的东西,无论是知识,还是干货,还是什么其它的,目的就是一个,【引流】。
而许多雷同的页面,那都是抓取而来的免费数据。根本就没有价值。
所以,现在你要真想在网上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分析】。
这题我会。
这是一种经济学现象,进口的产品,大概率比当地产的质量更好。
或者说,要出口,质量不合格就出不去。
英文互联网上的垃圾不比中文网络资源少,但大多数由于是垃圾,你没机会接触到。
你能了解到的,一定是经过了各种筛选才最后传到了你这里。
口碑不好的,谁会传播它们。
这是空间上的距离造成的传播成本,既然要付出成本,质量太差就不值得传播了。
时间上也是,所以你不免问,为什么古代的经典质量这么高,而现代网络文学质量这么差?
古代也有垃圾,没人愿意花成本保存和留传它们。
关于科研或者工程资料,我想大概中国的近代科技落后了,所以一般需要查阅英文资料,但是这个现状正在被改变。
机器学习领域,中国已经开始走在前面了。
但是,由于英文的语言强势,所以即使是中国人写的论文,可能还是英文呈现的。
不过相信未来会改变!
因为喜欢高质量的你没有去抖音……
还有文章发表审核。
文化这种东西,一旦受到各种限制各种打压各种和谐各种审核各种删除各种封禁,时间一长就不会再有谁为之努力了。
英语是全球性的语言,这样比较不太公平。但就个人体验而言,简中互联网的内容质量即便是和日文互联网相比也是比不过的。
在统计数据、生活资讯方面差距尤为明显。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简中互联网缺少 “专门性” 的网站,或者说,“网站” 这个概念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取而代之的是知乎微博小红书快手这样的 “app”。在这些 app 上,信息是短的、非专业的、碎片化的,内容质量通常也就比较差。在日本,移动互联网做得不怎么样,而 “网站” 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想要的东西一般都能很轻易地搜到。
一个字: 利
你说中文互联网比英文互联网的内容质量低?
那你可以拿着我这篇半成品文去随便对比
你搜索这提问的相关关键词, 或者在 quora 之类的地方随便搜, 除了官网技术文档或者复制官网技术文档的, 当你搜索相关关键词, 都是清一色的被我文中批评的那些内容
你要想找真正有价值的技术文章, 需要特殊的技巧, 在中文领域, 也是这样
你这个提问本身就是用有色眼镜去看待的, 你不能因为自己无能, 就说整个中文互联网无能
小木虫是不专业吗? 吾爱破解是不香吗?
当要寻找一些资料时会发现搜索结果中许多都是雷同的,许多页面的排版一塌糊涂没法看,知识、资料的总结很少,原本既有的最佳答案常被「加工」得很糟糕然后再次贴出,权威的、逻辑严密的、有可信度高的资料常常在搜索结果里被吵来吵去的垃圾信息埋没。这些在英文互联网中要好很多。
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用谷歌搜索同样有这个问题, 并且谷歌上付费资源更多
术业有专攻嘛, 嘛, 我编不下去了
中文互联网的兴衰有很多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氛围
什么意思? 备案, 这让很多人望而兴叹
很少人有多余的闲钱支撑中小型论坛
对于我来说,建一个小型博客,域名 + 服务器怎么着一年也得两三百,更别提论坛
建兴趣站根本不赚钱,维护什么的也很麻烦,时不时还有脚本小子攻击勒索,且这种环境下长期浸染的用户质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如果人数少,借助微信群组、tg 群组、qq 群主之类的社区就好,为什么花时间精力金钱建站?真的不是人人都是有闲有钱的富翁
再者就是互联网环境
这么多人封闭在中文互联网中,只要有流量,怎么变现不行?
你嘲笑那些自媒体,那些自媒体嘲笑你不知道知乎视频 1w 浏览有多少收入
你嘲笑抖音的无良商家,那些商家嘲笑你不知道信息差带来的收益多么大
你嘲笑那些资源贩子,那些资源贩子嘲笑你花四百买个硬盘都磨磨唧唧
现在有点能力的搞恰钱不香吗?非得搞倒贴钱的东西
贴吧,bilibili,这种垄断后欺压用户带坏风气的操作可不可恨?抱歉,那些创作者不看这些,他们看是哪里流量大就入驻哪里。而你想看他们的内容,只能选择他们入驻的社区
别人恰着钱开着豪车吃着牛排,你高举兴趣的旗帜为了买个硬盘磨磨唧唧?
搞不搞笑
我现在就半只脚踏入自媒体的行列了,给我个动力,我分分钟放弃之前那些无畏的坚持,改口声称 “这只是普通的自媒体而已” 信不信
那能怎么办?谁我生存下去的钱?
其实,是你看英文网站时,只看有需要的内容,所以觉得英文内容质量高,英文网站的各种八卦,流言,扯淡的内容,你根本不看,或者说,你根本看不懂,别的不说,希拉里娈童,这种流言,不是更没有底线?明星的八卦也是更不用说,基本上,中文网站基本上都能看得到商业目的,或者政治目的,或者纯粹的发泄,英文网站教唆犯罪,各种极端主义宣传,内容比中文多多了,这么说吧,中文网站有的一切垃圾,英文网站都会有,并且更多,更极端,类似,英文网站是绝对没有下线的淫秽网站,中文网站是洁版的淫秽网站,就是你能看懂的港台那边的网站,看看你就会觉得,真是无底线啊,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教育,胡说八道,满嘴谎言已经是很有专业了,各种毫无廉耻的相互攻击,完全是街头骂街的上网了
大陆论坛上,总是看到各种有意无意的吹捧外国,贬低中国的内容,各种角度,各种方面,都是靠着各种片面的曲解立论,不能说都是有意的,不过,要说是都是无意的,也是太天真,我一般说,说那些人是真的只是犯错,都是恭维他们,说他们只是假装犯错,可能更符合事实
英语国家的互联网化起步较早,互联网办公普及更早
上世纪很多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就已经习惯使用电子邮件,互联网办公。这些年龄较大,专业化程度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较早的使用互联网论坛进行沟通,产出高质量内容,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因为较早的累积了高质量内容,今日的英文圈互联网风气,典型的比如 R 语言社区做解答内容产出的风气,从上世纪就开始积累,也对今日的风气产生了较大影响。
不然国内的各种计算机基础培训班还怎么赚钱?搬运的内容汉化一下就可以收费了。
难怪说成年人学好英语可以省下不只几万块的技术培训费(前提是你会用搜索引擎)。
虽然是个挖坟的问题,还是随便聊聊吧。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英文内容在互联网上占据统治地位。
英语作为世界上的普通话,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首选语言。对方有可能来自印度、荷兰、刚果、博茨瓦纳、比利时、墨西哥…… 但是互联网上两个陌生人之间交流的首选语言必然是英语。并且,能够掌握第二种语言与人进行交流讨论甚至输出内容的。本身也必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外国当然也有 Troll 喷子,只不过只会母语的喷子和祖安的老乡属于鸡同鸭讲,喷不到一个频道里。
那么,互联网上的内容是全世界的精英在合力输出维护。而中文的互联网只有中国人在进行内容制作 。孰强孰弱不问可知。
其次,虽然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十亿。然而,网民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网民占比只有 20%。这样的网民结构已经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尤其在近几年,你在讲科学事实,他在说大是大非。一小部分顶疮脚脓的 “大 V” 负责煽动情绪,底下一帮无脑跟风者鬼哭狼嚎,靠着分贝值来占领“舆论高地”。
无论舆论是否提倡学习英语,作为一个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必须要明白一个事实。即英语是实际上的世界语,是国际社会的普通话。英语,在外贸、互联网、高新科技、学术研究、尖端科技… 等等无数领域占有统治地位。
而这种首发优势一旦形成,几乎无法被打破。就像 Epic 每周送游戏也依然无法动摇 steam 的统治地位一样。所以,该怎么做不用多说了。
有时间的时候没能力,有能力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又有能力的时候,我干点啥不好?
怎么说呢,其实中文互联网相对于英文互联网,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传播者没有收益。
很多有用的资讯来自于英语国家,这点已经毋庸置疑了。
那么从英文到中文,必然需要有人翻译。
那么翻译的问题就是,正反馈哪里来。
不才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凭兴趣无偿翻译很多资料,由此居然混到在某版 DND 规则书里译者有我的笔名一个。
另外就是,偶尔搜一下以前翻译的东西,会发现出现在网文里,很多网文里。
但是我承认,以前的我比起现在的我,无论英文能力还是中文能力都差了不少,现在的我肯定可以做得更好。
但是我现在不会那么做了。
年轻的时候可以凭兴趣做事情,但是总有一天你要工作买房还贷款,虽然买规则书也不贵吧,但是坐下来翻译也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候是否有足够的正反馈呢?大多数情况下没有。
没有我做啥?
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还有一个心态的问题,我自己看英文毫无压力,我翻译的话,时间肯定是能挤出来,但是这点时间我做啥不好呢?上知乎劝分不开心么?
我把这种现象解释为_模因达尔文:_
一个网站要能持续生产内容,必须要持续获得新的用户。
在英文互联网,生产高质量内容的网站会获得互联网入口的青睐,进而获得新用户,形成良性循环。
在中文互联网,互联网入口并不管网站的内容怎么样,它只管网站交没交保护费,交了的按费用多少依次引流,没交的就别想要新用户。结果就是用户在中文互联网入口只能找到莆田系和友善度,以高质量为目标的网站死路一条。某人还给这种机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竞价排名。
中国读过本科包括专科人口为百分之 4 不到
你期望能写出什么内容?
光美国这种英文世界里五大三粗,最没文化的国家,本科都有百分之三十,最高的加拿大百分之 50 以上
欧洲一大批超过百分之 30 的
比如互联网,一大帮子连用多线程读写文件都没写过的民工,能出啥好东西?同理你指望一群没读过正常大学的人写出啥高质量内容?老婆孩子热炕头,能给你写点东西算给你面子了。
别说相比英文,你相比日本质量也不行啊,一看日本也快百分之 30 了
台湾呢?好像也比不过,不服你去看看 tvbs,再不行海峡两岸总看过吧,每次请的台湾嘉宾水平基本高全场几个档次,主持预设立场,话听一半,也没啥亮眼表现了,国内官方都用人紧张,都处于这种状态,网络能好哪去?
中文互联网相对英文互联网的内容质量较低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你是检索资料的渠道,和检索资料的方法有问题,导致自己无法搜索到有用的信息
比如我想再网上搜索一些有关 “python 爬虫” 的技术开发资料
第一种方式,我直接搜索 “python 爬虫”
很明显,第一种方法搜出来的结果,干扰信息会比较多,而且顶上还有一大堆竞价广告,会让你无所适从。
第二种方式,我用一个精确一点的搜索指令去搜索
很明显,第二种方式得到的结果会更加优质一些,毕竟博客园上有很多专业程序员,发的内容要靠谱一些。
但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可能还不是自己想要的
第三种,我用更精确的搜索指令去搜索
第三种搜索方式,搜出来的都是一些真正的专业性、学术性的内容了,可能对自己的帮助会比较大。
题外话:有个地方叫万能的淘宝,去上面租个知网账号,一个月才几块钱,足以你去下载东西了。
当然,还有一些更为精确的搜索方式,比如:
更多技巧,大家自行百度或知乎。
第二,是我们的内容平台和内容分发平台,的确做得比较烂,让大家根本就找不到有用的东西
这点我承认,特别是国外的开源社区、公益性的交流论坛,非常多,历史悠久,这些平台大多都有专门的公益基金维护,不用考虑商业化,所以比较纯粹,所以内容质量就会高很多,平台运营人员在运营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如何去把平台的内容质量把控好即可,不需要操心一大堆的转化率、业绩等商业化的 KPI。
而国内,纯公益化的社区比较少,即使是一些专业化平台,也有很强的商机变现动机在里面,平台运营人员有业绩 KPI 考核,动机不纯,更多的是考虑这些内容如何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入,而不是考虑这些内容是不是的真的有用、真的靠谱。所以各大内容平台的热门推荐榜单上,都是千篇一律的标题党、娱乐新闻、撕逼八卦的东西挂在首页,而真正的有态度、有干货的优质内容反而沉底。
参照 mathoverflow 这种网站,我能想到的几点可能得原因。
第一是整体素质问题。国内科研领域还是落后追赶状态,质量比不上别人很正常。
第二是网民结构,互联网相对还是新生事物,很多年龄大的知识分子不乐意在网上发言。这方面也可能有文化原因,国内高级知识分子大多身居高位,不乐意在公共场合交流意见。
第三是互联网基础建设,国外有很多专业领域的交流网站,这种网站上很多在职教授和科研人员发帖,专业性很高,而因为先发优势等原因,国内的科研人员也大多会选择加入这些网站而不是去在中文互联网另起炉灶。
如果你指的只是新闻媒体类网站,我猜可能是国外新闻媒体收费………
国内缺少很多面向大众高质量而且不水的社区和讨论技术的圈子,如 stackoverflow 和 github
想多了.
主要原因是中文互联网的用户实在是太忙了.
你看看那些高质量的英文教程, 大部分的创作者真的不存在什么引流啊之类的变现想法, 人家就是纯粹做了个分享, 最多最多引流到他自己的 github, 让你给他 star 一下. 这是因为人家水平高吗? 不一定, 主要是因为闲啊, 没有 996, 起薪 18w 刀, 生活富足没有剥削, 我也很乐意分享技术.
现实是我又要 996, 起薪 5w 刀, 还要被内卷, 我为啥要给你免费分享呢?
中国人都忙着在公司加班, 没空在网上共享知识…
管的太多
之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和语言文化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和浏览设备有关。
中国手机使用互联网的人实在太多,这部分用户的需求才是主流。而针对这部分用户全是推送机制,而所有的推送机制基本上是以时间为主要参考。
举个实际的例子:比如我有一篇文章
数据如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某条我发文章的时候是 0 关注,在知乎我是 1000 多关注(全是活人没有一个假的,但是我这号 2 年没用了)看到这里可以有一些总结:
如何取舍就显而易见了。比如苹果数据线那个,我应该是全网写的最详细的一个,但没人看。看不看你的东西和内容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如何吸引用户。重要的东西都是表面而不是内容本身。
再看看这个某条上的推送数据。即使我选择了一个看似对的方向,写了个数据看上去不错的文章。最终也只是推送 2 天然后完事。这篇文章就泯然众人矣了。这就是当前的推送机制。
你作为一个内容输出的人,无论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你总希望更多的人看到。那么你该做的就应该是选择一个好的方向,通过图片标题等吸引人们点击。然后不断的重复这个操作。**既然内容本身和阅读量无关,那么你该做的就是减少在内容上花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如何低成本的拿到能够凑数的内容上,争取到更多的推送资源。**同样的道理,即使你是一个愿意认真写内容的作者,你的内容也会被淹没在大量的推送中。
回到问题本身:
他应该是花了很长时间去维护这个答案,然后得到了 3 万多的粉丝,然后打算转型。去了 B 站,做钢化膜测试的视频还被人模仿了内容,还是编辑推荐,举报都没用,反而自己收到了不少律师函(去看他这个贴膜回答下面的评论)。这兄弟 B 站已经快 1 年没更新了,估计是放弃了。
这就延伸到第二个原因了,高质量的真话不挣钱。就他这 2 个内容在我看来绝对的高质量,但这兄弟应该没挣到钱,光挣律师函了。
作为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我目前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内容模块化,该正经的时候正经,该拼凑的时候也能拼凑。总有一天会有少部分人厌倦这些拼凑垃圾的时候,留住这小部分人就足够了。
——————更新于 2020 年 3 月 27 日————————
原来现在发文章不能提:“直呼 “这两个字,否则会触发审核。
之前专注过 LPL 赛事观察领域,写过一些分析与观察文章,从中得出了一点小经验,在此提供一个我的视角的看法。
我认为,导致这种现象产生,有个本质因素是:中文、英文,这两种语言本身内在特性具有某种差异。
英文是表音的,是密码式语言,从单词上只知道怎么读,不会知道具体意思是什么,要知道意思需要积累密码本,而不同领域会有很多领域内的专业名词,比如 “肚脐英文怎么拼,你会吗?” “umbilicus” ,这是属于解剖学的专业名词,一般只有医学专家才会知道,普通的英语母语者也不知道,所以外行人遇到不同领域时,连词汇都看不懂,问题都无法理解,就更别说进行评判了,这就保证了外行人不得不尊重权威,倾听专家意见。
而中文汉字是表意的,从字面,就可以知道大概说的是什么,可以做到顾名思义,这样信息传播的难道就低很多了,人们可以轻易地跨领域涉足信息和知识,比如当年小学生的我都能勉强看懂《电工基础》《数字电路》。当然,知识接收者便利了,生产者同样也便利了,再加上其他答主说的一些因素,各种鱼龙混杂的东西也就泛滥成灾了,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
我认为最佳组合是,中文作为接收者,英文作为生产者,中间依靠良好的翻译,比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750 种,英文使用者几乎不可能看完全部英文版,中文使用者嘛,还是有一丝可能的,当然理解程度就不知道了,如果要全部理解,需要的精力难以想象,毕竟这些书差不多就是人类在人文社科领域里的大部分精华了。
中国人做东西更讲究特色吧?做知识性的网站没人能超过知乎,也就没人做了。
很多科学和事实用中文探讨到比较高质量的时候,势必和大是大非格格不入甚至结论相反,也就无法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了。
国外 copy 一下,以自己的名义刊登,等着赔死去吧。版权太严。所以网页重复率低。国内这些其实不咋管,只要别太过分,别违反其他的一些规定就好了。
一言以蔽之:穷。
换个说法:富的时间不够长。
政府穷,刚刚当上爆发户,思维落后,导致互联网管理政策思维依然处在严防死守时代;
市场穷,没见过世面,竞争依然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那套(西方当然也是,只是玩的稍微高一点),美国大企业类似洛克菲勒在创业早期什么黑社会手段都用过,混到现在也人五人六了;
学校穷,都在想着怎么捞钱,没钱供老师们搞更投入的科研和悠闲的生活,老师们有闲心搞免费信息产出的人不多;
老百姓穷,绝大部分人还是天天为了口吃食搏命,上网只是想爽一把,不想继续上课;
年轻人也穷,想着能怎么快点暴富,催生一批智商税;
另一批年轻人曾经穷,现在稍微有点钱,他们关于这个钱究竟是应该感谢 TG 还是灯塔国,是男人的原因还是女人的原因有不同的意见,最后就只剩下撕了;
总结起来,就是穷。
再稍微有钱点,有钱时间长一点,情况就会好一些。
从内容供给、内容筛选、内容呈现三个角度来说
1、内容供给
中文互联网目前内容供给有三大类:PGC、PUGC、UGC
**PGC:**现在一般指的是平台方供应,比如过去的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这一类平台都会自己雇佣小编,自主撰写编辑内容
**PUGC:**现在一般指的是专业内容提供方供应,比如 MCN 团队,各大官方机构等,我家的 MCN 就属于 PUGC,主要提供法律、职场、知识、美妆等相关知识与内容。
**UGC:**一般指的是用户自主上传内容,每个人都是作者、内容制作方
2、内容筛选
既然有了这么多内容,我们就会有内容筛选机制
中文互联网现在的筛选机制主要依赖于算法,算法的特性就是:你对什么感兴趣,就给你推送什么。
与之相对应的是算法是:什么专业,就推荐什么,但是这个实现起来非常难
因为你对什么感兴趣就推荐什么,这个逻辑相对来说容易判定,比如我可以根据点赞、转发、评论、完播等多项指标,综合界定
比如知乎使用的就是这一算法,属于威尔逊算法的一种
但是 “什么专业,就推荐什么”,这个实现起来不一定会难,但是界定起来就非常难了,如何判断专业?如何判断内容质量的 “好”?这些逻辑如何制作?如果你说官方人员审核的话,那么请问:如何判断官方人员就一定是专业的?如何判断官方人员就没有自己的个人喜好?
所以就造成了一种现象,那就是:目前中文互联网不缺优秀质量的内容,但是优秀质量的内容在现有的算法体系下不吃香。
以上是信息流平台的特性
关于搜索平台的特性也逃脱不了内容供给机制以及内容筛选机制
就拿百度百科和谷歌维基百科来说:
百度百科的内容供应方水分严重,专业人士动力不足
同时,百度百科的规则和维基百科的规则差距非常大,百度百科的审核人员就是天,就是神,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我们 MCN 当年孵化过一名清华物理系教授,教授跟我们吐槽过,他想把一个物理词汇添加至百度百科,供自己的学生或者爱好者以后方便查阅,结果一来二去提交了十几次,均被驳回。
驳回理由也各式各样,比如不严谨、词汇不对、参考资料不可用等等原因
老教授气得直吐血,他的参考资料都是目前学术界最前沿的参考资料,但是人家说不能用,只有官方或者公认媒体报道过的才算好的参考资料,那啥是好的参考资料呢?看下图:
后来我们了解到,目前百度百科的审核员外包居多,学术素养、专业素养极差
就这样说吧,关于明星的,人家百度百科能写十页,关于学术的,百度百科唯唯诺诺
参考以下两个链接,对比感受下
随便点开一个明星,你手指滑烂了都滑不到底,关于自然科学的,两三下就翻到底,自行感受
3、内容呈现
说到内容呈现,就不得不提一下内容排序,
咱们中文互联网分为两大类排序:1、搜索排序;2、推荐排序
搜索排序的意思:搜索后,谁排第一、谁排第二、谁排第三……
用到搜索排序的有很多:淘宝、百度、58 同城、微信搜索等,只要有搜索的地方,就有排序
由此诞生了一个行业:SEO
SEO 的中文解释是:搜索引擎优化,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如何让你的网站或者你的相关内容排序更高,或者推向首页
与之相对应的是 SEM,SEM 的中文解释是:搜索引擎营销
SEM 大概意思就是教你如何在搜索引擎上投放广告
有这样的行业,就有投机取巧的人,比如当年的莆田系医院
你打开百度,全是莆田医院,这都是 SEM+SEO 的使用效果
当你觉得内容质量差的时候,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人家给平台花钱了,包括现在的淘宝、百度、58 等所有涉及到搜索的平台
第二类:推荐排序
这个就是信息流平台常用的,常用的排序方法就是千人千面,涉及到的算法上文提到过,是威尔逊算法
这种类似的算法的使用平台很多,抖音、快手、B 站、知乎、头条等都是用到的这种算法
但是弊端也非常严重,很容易导致孤岛效应(每个人都是信息孤岛,你只能获取孤岛上的一小部分信息,你无法获取更多其他的信息)
比如我,现在想在知乎上看看有关物理学的,就是刷不到,但是我前两天手欠,点开了一个明星的内容,这两天每天都在给我推荐明星相关的(再这样下去,迟早卸载)
面对严重的孤岛效应,就导致很多好内容无法呈现给 “你”,给你呈现的内容永远都是你上次点赞过,评论过的内容,你觉得质量很差,你甚至开喷 “我不想看明星八卦”,但是,算法并不知道这些,他们只知道,你点赞了,你转发了,你评论了,由此判断:《你感兴趣》
如果全社会的文化平均分为 80,那么该社会互联网的质量就会是 80。
如果全社会…… 为 40,那么互联网的质量就会是 40。
一定是对应的。
例如知乎当中真地大量充斥着 “逼” 字,什么“逼格”“逼乎”“撕逼”“绝逼”“懵逼”“一脸”…… 被 zhihuer 们叼在嘴上颤乎不已,就足以映证 40 分。
问题在于,社会文化平均分是怎么形成的。
1. 搜索引擎结果质量低下
2. 大环境不行(长期放任资本与房价野蛮生长,现在人人都唯金钱论,哪有人还跟 0 几年那会无偿分享一些知识)
3. 互联网公司对优质信息的删减,尤其是百度,曾经贴吧有许多优质帖子都删了,当然数据还在它不肯放出来罢了
优质贡献者少。这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的人占大多数从而缺乏时间分享知识,或者有相关知识的人本身就少。
公开分享精神匮乏。试图将资料卖个好价格的网站 / 个人远比免费分享者多。
英文互联网用户基数大,集中了全球素质较高的人口。
搜索引擎缺乏合适的推荐机制。搜索引擎被网易 / 腾讯 / 百度的文章占据,优质内容得不到曝光你。
大量网站无法访问,失去了大量优质资源(这些外语网站本可以翻成中文凑合用)
这口锅,搜索引擎背不起,内容不行,用啥搜都一样
一天的长度是多少,这本来是一个天文学问题,然后。。。
对原创和保护不到位和盗用的泛滥,喷子流行和非黑即白的站队撕逼流行,合作精神的缺乏,高墙的阻隔和河蟹,加上各种互联网公司的行为,中文互联网确实真心并不是发达的,就好像我们并不在发达社会一样。
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到达了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或者社会条件允许人有大量时间从事自由爱好。才会有人贡献大量看上去没啥实际用处但是很丰富很系统的知识,当然还需要良好的知识贡献引用体系和优秀的圈子。例如日本的铁道爱好者,欧美的乐高爱好者,等等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圈子。这样互联网才会有许多高质量内容出现。
从人数上不能解释问题!中文网民的用户数量够多了吧,但是很多优质内容是不如日语互联网的,更不用说英语了,虽然提起日文互联网,大家就喜欢用日本 app 不发达啊,ui 丑陋啊,界面难看啊,一个劲得黑,这种盲目抹黑的结果就是看不到别人真正的内容,而凭第一印象就直接否定。
这里举一个例子,日本的 niconico。虽然 n 站现在不再巅峰了,虽然在国内互联网都是睿站完爆 n 站的言论了。但睿站原创作品(特别是一些考验技术的)的质量真的比 b 站好太多。每一个 mmd 作品,都会在末尾加上详细的模型啊,素材的原作者。比如 mmd,甚至鬼畜,哲学视频。n 站真的有太多既有技术,又有时间,又能合作,非常注重尊重和保护别人的创作成果的大神。这也是互联网优质内容的侧边体现。 睿站现在泛滥的转载油管视频,甚至把别人的视频加上自己的配音明目张胆盗用也可以大行其道,这对于优质内容产生是灾难性的。
国人最为推崇的是实用主义研究,即使是收藏和艺术,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价值多少。 关于很多冷门学科或者不能产生直接价值的研究国内不重视,更不用说基于爱好的研究了。而且有关人文历史的研究,经常一言不合就变成秀立场扣帽子大战,比如你去知乎随便搜一点有关历史宗教的问题。
因为你生活在中文互联网环境里
表面问题严重,深层问题愈糟,你知道中国平均教育素质多低吗?美国博士密度中国十二倍,却整天抱怨太低,比不过其它发达国家,丧失国际竞争力。美国况且如此,中国呢?中国博士不足,硕士不足,学士不足,专科不足,技师不足,连飞行员也不足,啥都人家十分之一不到,竟知足常乐!美国啥都是中国十倍有余,反而危机感十足,害怕随时被淘汰,怎样的反差啊。只有认清事实,才有可能进步,中国全面超越美国,百年工程,同志仍须努力!
看到另外这答(为何中文互联网相对英文互联网的内容质量较低? - 陈仲熠 29 的回答 - 知乎:为何中文互联网相对英文互联网的内容质量较低?),觉得题主应该去买书,支持中国传统媒体创作。由于人不住中国,不知道是否电子书普及,如果喜欢用屏幕阅读,主要是全书搜索功能,那就去买电子书,反正很便宜,可能比馒头还便宜。
1,国内缺乏尊重知识产权的习惯传统。大量的复制粘贴剽窃削弱了高质量内容制造者的热情。
2,监管部门会把所有的信息交流和集散渠道视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严格管控(一刀切)。
3,宣传部门默认所有互联网内容都应该背负宣传社会主义道德的天然义务,内容需要积极向上,通俗易懂,并且老少咸宜。否则将严格管控(一刀切)。
4,一般来说,越是精品的内容越是小众,商业环境唯流量论,如果不能推动流量增长的小众内容都很难得到支持。
5,中文圈的社会发展层次、人群规模等天然低于英文圈。高质量内容的提供者和需求者都相对较少。
因为中文使用者暂未统治全球,所以中文使用者暂无管理全世界所有信息的必要
高质量的内容提供者,往往符合两个特征:
1、有主见,能独立思考
2、愿意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思想内容。
但在近 5 年的国内互联网圈,同时符合这两项特质的人一般都会清空自己所有的社交账户,不再参与讨论。哪怕只是纯学术方面的讨论。
而那些没有学会闭嘴的人,别人会让他们学会闭嘴。
长此以往,只有低质量的内容才是安全的。才是能够长期保留的。
你能看到同一篇文章被转载了 20 次,那一定是因为他没有触犯任何中文互联网的禁忌。
只有平庸的内容才不会冒犯。
谢邀,准确来说不是互联网。是中文的内容质量从二战结束以来就一直比英文低。
管理实在太混乱了,有些中文网站十年前的报导就已经无法访问了,而纽约时报你甚至可以搜到 1851 年的报纸,而且还有电子化的文章。
因为质量高的都被删了。比如我这条。
没上过英文互联网,不过中文互联网确实很糟糕。以前喜欢到处逛逛,现在只逛知乎、B 站。其他网站,最大的问题,还是广告吧。左边小广告,右边小广告。点击小广告右上角的 X,目的是关闭,结果…… 你注意一看,原来还有一个颜色淡淡的 X,这个才是关闭。
又或者,点击 X 时会有,不感兴趣,和关闭,两个选项。而点击两个选项结果都是关闭。可以说,网页资本家(程序员是无辜的,不说他)的小小心机,在我看来是大大的恶心。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网页真没多少东西可以看,还不如看报纸或者订杂志。
因为中国人受教育程度低。
什么样的社会底层垃圾都能在网上大放厥词,指点江山。
地广人多历史久。
那么大的国家,坚持那么长的历史里,让统一概念深入人心,就必须激发人凑热闹的心理。
~
像我这种,时刻在自我思考,无论大小细节都追求自我突破,不凑热闹,不从大众,甚至不贪钱,
然后,还没钱,
在中国的氛围里,是很容易成为被围攻的。
~
不过,这也是中国的乐趣所在。我能平凡又特殊的原因所在。
一是得益于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阿里系开了歧视 PC 用户讨好手机用户、收紧私域流量的先河。小学信息技术书上说通过一个网站的超链接,理论上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站。现在呢?你很难逃出一个网站的牢笼。旧的内容分享方式仍未成熟便被打破,新的方式尚未成型。
二是用中文互联网对比英文互联网很不现实,中国人没那么多。
我觉得问题下所看到的答案,很多都没法谈及 “所以我们(作为个人)应当如何做”。那么这将是我这个答案的小优点。
绝大多数能被称作圈子程度的群体,都缺少一种 “墨丘利式” 的角色,从尽可能遥远的角度去观望这个圈子,以清晰地看到其究竟有些什么问题;又或者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寻来些异国的风情,以给圈子带来真正新鲜的空气。但是一般人认为只要是 “国内最好的圈子” 就完事了。说白了就是探索精神。可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谁能够告诉我国外的社区具体有多么多么好,你跟什么什么样的人打了如何如何的交道”。有些人是不曾能够利用那么多信息。有些人是不曾思考能利用多少信息。
另一点是你对圈子的心态是什么。为一个乌托邦式的群体共有的理想出力——“学术理想” 只是一个特例;和祈求获得个人的提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态,造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一般人没有前者的意识,因为教育不曾让他们知道要去拥有。说白了就是集体意识。可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你混这个圈子为的是什么,会给你这个集体造成什么样子的影响”。
以上都是从圈子自己的角度来说,但是我知道角度还有很多,包括客观的环境的影响,当下的价值观,个人素养(通识教育)的缺乏和不重视(其实上面两个都是这个的特例),等等。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都能囊括一些既有的现象,但是分析应当不够深刻,还可能是正确无用的废话。想摆脱废话就应该找书看。找书看就去找鸡汤。实际上我上面两个看似有理的分析都只是从鸡汤里学来的。
鸡汤是国内教学所欠缺的、国外教学所富有的东西;而对这种匮乏的警告,也已经在现实中得到了应验。一般人会刻板地认为鸡汤是没用的,但仔细一搜就会知道没用的心灵鸡汤专指成功学鸡汤;但是从原始的意思出发,各行各业的精英(除了商业,没错地图炮)们熬的鸡汤岂是没用的?那些鸡汤本来就是在解决题目所问到的问题!所以瞎扯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去解释我本来可以简单回答的答案:
读的鸡汤太少了。
--------
《朝话》梁漱溟
《谈修养》朱光潜
《人心与人生》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郑也夫
《社会学的邀请》终于不是鸡汤了。这一本书里也提到了题目的问题在社会学的角度下的一些分析,所以推荐一下。
因为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压制表达,理解不规范表达,还有垄断话语权,解释权,基本在骨子里了,所有中国看客都会这么干。
自己好好想想,别动不动就说别人偏激。
在国外百度与谷歌都有,比较下来如果要找知识性的谷歌比百度好,如果找哪个便宜,什么能治病那百度好。百度是商业性,谷歌偏知识性
长城宽带内部局域网本来就很垃圾,甚至没有比较的资格。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就充斥着不少让人无法沟通的低质量用户,没有政治素养聊什么政治啊,看着好折磨
其实中文互联网相对英文互联网的内容质量较低并不奇怪,英文用户相较于中文用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经济发展水平,都是有优势的
中文互联网现在比较让人难以接受的问题,不是比英文互联网差,而是比十几年前的自己差
相较于高赞补充几个自己的观点吧
1. 知识付费
互联网精神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分享。但现在推崇知识付费,很多人都有一种心态,不赚钱的事情为什么要去做?明明能赚钱的东西为什么要免费分享?知识付费本身就是与互联网精神相违背的,没人分享,哪来的高质量内容?10 年前的互联网环境可不是这样的
2. 百度
使用百度搜索关键字,真的能搜到有用的信息么?各种低质量的营销号,甚至百度自家的百家号,全部都是复制粘贴的内容。使用百度搜索,很直观得能感受到中文互联网内容质量之低
3. 流量至上
流量变现,或许才是中文互联网精神。过去分享知识的逻辑是,自己正巧懂一个知识,虚荣心也好,交流学习也罢,由于这种心态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写成文章分享给别人让更多人懂。现在分享知识的逻辑是,流量能变现,为了赚钱去自己学习不懂也不感兴趣的领域,起一个充满噱头的标题,找几个抓人眼球的点,以猴子也听懂的方式,用几分钟可以看完的视频,文章讲述内容。这种大环境下,内容质量怎么可能好
4. 移动互联网
现在人们大多使用手机上网而非 pc,直接导致了碎片化信息盛行,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肯定不是碎片化的
并且手机 app 的信息拥有极强的封闭性,你是无法直接通过互联网搜索得到的
还有很意思的一点,手机比 pc 打字更加麻烦,所以大家更愿意吵来吵去而不是长篇大论的陈述观点(这个点看似有点扯,但仔细想想,其实有一定道理的)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实名制社区,和专业向论坛吧
因为要满足以下要素
创作者,完全满足(或满足 1&4)以上条件的,国内这类人比较少,欧美比较多,就这么简单。
各网站为了 kpi,对发言者,不加审核。
nga,好口碑,靠的是,帐号金贵。
比利,靠注册麻烦。
总之,对发言者,应能有效限制。
马逆现在就敢揭露各大网站现状的原因了,以后干干什么我都不敢想了
按照这篇文章所说的 “同时满足:审查力度、时间调度、互动强度、平台热度和存储” 不就是睡前消息公众号的每日新闻下外链论坛区吗。
审查力度几乎没有,除非有人身攻击。时间调度实时显示。互动强度更是离谱,专门推送留言通知。热度则就不高了,每期推送大概 4-6w 的阅读,但是只有 400 左右的评论,储存的话,,,,,现在看来还没事,,,https://mp.weixin.qq.com/s/a-32UpINmb_vSj17epysiA 为何中文互联网相对英文互联网的内容质量较低? - Gang 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32758/answer/1127012192
知乎用户 弗兰克扬 发表 冒着被洗稿的风险,我还是说点干货吧! 内容创业有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行业内的人很早就做过总结了。 第一种是帮助别人杀时间型的内容。 第二种是帮助别人省时间型的内容。 **第一种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包括现在 …
感觉近几个月来品葱很多帖子真的有质量下降,而且情绪化发言,只看立场,缺少讨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简直有知乎的感觉了。我觉得品葱应该做一个能够相互讨论,相互促进的网站。而不是像知乎那样。成为发泄情绪,并且最终越来越缺少意义的同温层 我们不应该做 …
知乎用户 梁孔明 发表 韩寒 2011 年写信给李彦宏结语就是 祝您的女儿为她的父亲感到骄傲 背景是,百度当年免费开放的 “百度文库” 损害了批印刷厂和作者的正当权益,韩寒为其代表怒撕百度吃相。 别说今日今日,韩寒那时都已经这么 diss …
知乎用户 刘先生 发表 //2020.04.20 更新,因不可控因素,本站被百度惩罚,所以关站了,各位不用往下翻了 我做了,07 年至今 // 此处是网址 2020.04.20 删除 description:INSO 是尊重您隐私的搜索引 …
知乎用户 数字游民 Jarod 发表 这篇文章虽然无情地鞭笞了百度,但是作者依然非常贴心地给百度的堕落找了一条客观原因: ”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 “原文截图 诚然,微信,阿里系,头条系都是一个个巨型的信息孤岛,但是除了这些大平台,百度并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