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影响最大?背后依据是啥?详解优化新冠防疫的20条相关措施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点击蓝字关注,多点在看防失联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1. 主旨思想:精准防疫

双十一的最大新闻莫过于国家发布的优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通知[1]:

一夜刷爆朋友圈、微信群,里面提出的优化防控20条举措更是成了讨论热点。对于这次调整,特别是20条举措,影响范围有多大,调整依据是什么呢?

在解读具体措施之前,需要考虑的一点是这些举措的主要出发点是什么,或者说大概的主旨思想是什么?在相关通知里,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精准”这个词被反复提及,例如在具体优化调整的前面就是“一、提高政治站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可以理解为防疫的总体思想与目标没有改,像通知里仍强调“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改的是什么?是在“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不变的前提下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所以,提出的调整可以理解为在执行防疫过程中,具体方法上根据科学原理、数据做优化

因为这是方案方法上的优化,不涉及防疫指导思想或方针的改变,所以即使很多措施看上去是放松,但通知里强调了不是放开与躺平。可是,如果在具体防疫方案上做科学精准的调整,像通知里提出的20条措施,自然就会“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很多人或许更感兴趣的是具体20条里每一条的内容,那些很重要,也和具体日常生活更相关。但20条一出来,争论是不是要躺平或者疫情还控制不控制得了的声音会很多,理解20条举措的目的与出发点,就能对这些争论更为理性看待,也对以后的发展有更合理的预期。

接下来,我们就从封控调整(20条里的1-6),入境管理(7-10),医药储备(11-13),特殊情景(14-20),这四个角度,分析防疫上优化了什么,影响会怎么样,科学依据在哪里。

2. 影响最直接:封控调整

20条防控优化措施里前6条涉及密接管理、风险区域划分的优化。对于在国内的绝大部分老百姓,这6条实施后会是防疫影响上改变最大的,我把这6条归为封控管理上的调整,也是影响最直接的防疫措施优化:

这6条措施可以分为两类来看,一是风险判定,二是判定完风险后的检测、管理

如今的封控措施,都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判定风险,第二步,根据判定的风险来决定对应处置方式。为什么会感觉动不动就有小区被封了?这背后就有这个小区被认为有风险,然后对应的风险等级被认为需要封闭管理。

那么这次的优化,在风险判定上非常重要的两条,即第二条的不再判定次密接和第四条的明确高风险范围和取消中等风险区。一个对应个人风险判定,一个对应区域风险判定,表面上减少了管控范围,实质上是更科学地判断实际传播风险

从科学角度看,次密接,即密接的密接,只是一个与感染者密接过的人发生了接触,接触的顶多是一个潜伏期的人,都不是感染者,根本不可能发生传播。当然在现实中不能排除密接者最初检测是假阴性等问题,可是密接者在国内是隔离加多次检测,这些很快就可以纠正。判定次密接,从控制传播角度看意义非常低

次密接判定在实际操作上又是过度防疫、层层加码的重要源头。若参考第九版防控方案,次密接必须是一些人员非常集中的环境。可很多地方是密接到过哪里,哪里全是次密接,直接导致封控范围越划越大。

风险区域上的调整也是类似的。第九版防控里,高风险是以小区为单位[2]:

第四条中提出以楼、单元为划分依据,还明确提出了不得随意扩大。这个意义不亚于取消中风险区域。其实一个小区不在一幢楼里的人,实际接触能有多少?按小区划分高风险,很容易出现人在家中坐,封控天上来。像最近青岛闹得很大的癌症患儿手术医生封控在家,就是小区被划为高风险。

然后取消中风险也是合理减少了管控时间和范围。之前高风险降到低风险要经过中风险,去掉了就省去部分管控时间。然后和次密接一样,中风险也是判定上容易过度的重灾区。一样是第九版,中风险定义:

理论上需要具有疫情传播风险,但这个概念相对模糊,等于是感染者呆过都可以算。很容易造成大片地区都算中风险,引发层层加码。

绝大多数人被封控或出行受限,都是在个体被判为次密接或区域被判为中高风险。所以取消次密接、中风险,进一步明确高风险空间范围,应该会大幅减少被封控的情况,对很多人的生活会有非常直接的积极影响

风险判定调整之后,判定风险后的处置方式上也有调整,1,3,4,5,6几条里都有涉及,基本上是缩短或简化。比较引人关注的是第1条密接者隔离减少了两天。一些防疫爱好者可能对任何缩短隔离都感到担忧,觉得会增加传播风险,对此,我们要注意隔离是和检测相结合的。以密接者的隔离、检测变化为例:

红色为集中隔离,黄色居家,绿色则是爱干啥干啥。实行7+3时,资源不足的地方也可以5+5。可以看到调整后检测总次数不变,居家期间有两次核酸检测,如此频繁的检测,真被感染了很容易找出来

奥密克戎的潜伏期缩短,中位在3-4天,大部分密接居家前也检测出来了。即使少数人潜伏期稍长,以核酸的灵敏度,在症状出现前两天(潜伏期最后两天)也能检测到。5+3要漏掉,意味着潜伏期在10天以上,概率非常小。去掉两天的集中隔离,无论是对防疫资源还是个人压力的缓解,都是巨大的。

第4条高风险区域降级标准改变可能影响范围比密接隔离时间调整还大。原来是7天无新感染降到中风险,再3天没病例降到低风险,现改为5天没新感染降级低风险。等于在缩小封控范围(取消中风险,高风险以楼、单元为单位),进一步缩短了区域封控的时间。其实奥密克戎潜伏期短,高风险区域内要真有社区传播,5天里也发现了。

可以看到上面两条是去掉不必要的封控隔离时间,即隔离的调整是在走合理化的道路。另外第3、5条则是采用更人性的隔离方式。第3条高风险外溢采用居家隔离,不用集中隔离。其实想一想,如果没有外溢,这个人就在高风险区域呆着,他是怎么隔离的?居家隔离啊。为什么他往低风险一跑就要集中隔离呢?担心他确实是感染者?7天隔离期间的4次检测就可以排除风险。

第5条高风险岗位闭环结束从7天隔离改为5天健康检测也是在不显著增加风险的前提下,一种人性化处理。高风险岗位是在不断做检测的,闭环结束后,这人工作期间被感染却没查出来的可能性很低。5天健康监测辅之以3次核酸检测,对疫情防控来说,不会增加实质的风险。但对涉及的个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减负。

如果说前5条是侧重封控管理的调整,第6条则是重申检测的科学性、合理性要求

绝大部分人都非常反感层层加码,导致过度防疫。层层加码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一个是封控范围、措施的加码,另一个就是检测的加码。莫名其妙就被封了,莫名其妙就要拉方舱了,莫名其妙核酸检测频次增加了,这些恐怕是最直观的感受。前5条对付的是封控范围、措施加码,第6条就是检测的减负。

检测是为了明确感染情况,因此,它的频率和范围要和实际疫情风险对应。动辄大家都测一测,不仅浪费资源,无故增加人员聚集,有潜在风险,还是对民众正常生活的干扰。而且有些过度检测都不是荒唐,而是过度荒唐,比如一天两检甚至三检。就算前一次检测因为是潜伏期没测出来,这可能过几个小时就能测出来吗?明确拿出这些作为反例,不仅可以帮助直接受累的民众,对促进各地防疫的科学化思考也有很积极的意义。

总的来说,针对封控调整的前6条,是要让防疫聚焦在真的疫情风险上,减少不必要的“瞎晃悠”。当防疫注意力集中到真实的高风险上,“误伤”也就少了,对社会正常运作,百姓日常生活的冲击也会小一些。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这6条应该是会带来最大改观的举措

3. 风险评估客观化:入境管理

如果说前6条对内,那7-10则是对外。在海外或者关注国际交流、经贸等的人对这几条肯定非常关注;

反映的主旨是对境外输入风险的客观化看待。有没有境外输入的风险?肯定是有的,毕竟国外感染的人数远远多于中国,检测还少很多,入境的人里有感染者或在潜伏期的人,一点都不奇怪。但有些措施,例如航班熔断,是否有必要?是否是对实际输入风险的客观处理方式?

考虑一下,入境的人在上飞机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下了飞机又是集中隔离。可以把国际航班看作一个闭环管理的过程,由于有检测+隔离的举措,入境的人即便是感染者或在潜伏期,外溢到社区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即便某架飞机上后来出现感染者比较多,对国内疫情实际影响是很低的——这些感染者不会到社区里引发更多感染啊。

所以熔断机制对于防疫来说没有太大作用,只是对航空公司的惩罚——而且航空公司也没想要有感染者在飞机上。取消熔断机制,不会影响防输入,但可以促使国际人员流动经贸活动的正常化。

配合取消熔断,第9、10条对入境隔离、检测也做了更贴近科学的调整。由于国外感染很多,入境者是过往感染者的概率不小。从检测角度看,过往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尸体可能让康复后很久核酸都为阳性。入境人员的检测就要考虑更好地区分真实的有传染性的感染者,和没有传染性的过往感染者。把入境Ct值阳性标准定为35,可以更好排除过往感染者,减少不必要的误判。

考虑到入境后频繁的核酸检测,登机前的核酸从48小时两次减到1次也很合理。而入境隔离也保持和密接隔离政策一致,5+3再配合6次核酸检测。和密接减少隔离一样,防疫爱好者可能还是会非常担心这种减负带来的传播风险。要注意入境的人在上飞机前还有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实质是:

如果在登机前就是潜伏期,5+3还检测不出来,潜伏期可能都要超过12天了(潜伏期最后两天应该有足够的载毒量让核酸显示阳性),可能吗?如果是机场或飞机上发生感染,最后也是要潜伏期超10天,都是极小概率。

而且考虑到奥密克戎传播力那么强,隔离时间久了,万一在隔离点发生传播呢?上海最初疫情就是在入境隔离宾馆发生的。防疫方案上精准要比求全责备更有效,减少没有实际作用的“繁文缛节”,很多时候也在降低复杂管理的风险。

国际交流的另一个挑战是重复隔离,不是所有人的目的地都是直飞的那个城市。下了飞机在北京上海等地隔离完,转到目的地,经常还说你还得再隔离一遍。这种二次甚至三次隔离,对防疫有作用吗?就像之前说的,潜伏期中位时间是3-4天,已经隔离过5+3了,重复有什么意义?唯一的作用就是大幅增加了国际交流的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对国际旅行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影响因素。有些情况下时间成本还更突出,这也是第8条的意义。大部分人可能和这条没什么关系,因为是针对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像我本人肯定要属于极不重要人员。言归正传,对这些特殊人员,5+3的隔离可能还是不适用,比如我记得看苹果CEO Tim Cook刚入职苹果主管供应链时,到亚洲和配件厂商洽是坐红眼航班,到亚洲正好是白天,立刻开会,开完会飞回美国继续其它工作。这些人没法承受动辄一个礼拜隔离的时间成本,但他(她)们的国际旅行又对应非常重要的活动。提供闭环管理就是一个折中。

总的来看,涉及入境管理的7-10条,不是说中国不防输入了,而是说对输入的风险做了更客观的评估。和1-6条对内调整是一样的思路,是综合考虑了国外的特殊情况(比如过往感染者较多)和当下病毒株的特征(潜伏期大幅缩短),让检测和隔离标准更加贴合实际的输入风险监控,降低对国际旅行的冲击。对重要但极特殊的情况,也给出了闭环这个补充选项。

4. 难点:医药储备

11-13条都是关于医药的:

别看就3条,从长远角度看这3条极为关键,但又是最具难度与挑战

11是医疗资源,12是疫苗,13是治疗药物,分得很清楚,可是互相有联系。

医疗资源里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分类诊疗观点,这与加强资源建设相辅相成。保障充分的医疗资源绝不是多建几个医院,多开几个病床,一定是要和合理分配资源相配套才能实现。病床数不可能无限多,面对100个感染者,保证有100张病床不一定是最好的应对措施,及时明确哪些人需要住院治疗,哪些不需要,其实更关键。

这又和12条紧密相关了。最好的情况是感染者再多,主要动用医疗资源特别是宝贵资源(如ICU)救治的人,仍然很少。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对新冠来说最关键的就是疫苗接种。

12条提出加快疫苗接种,提高加强针特别是老年人中加强针覆盖率,从原则上看很好。但是我们不能脱离现实,中国绝大部分人——包括老年人已经完成加强针疫苗接种。根据11月5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60岁以上老人全程接种率已达86.35%,加强针覆盖率71.83%[3]。没完成全程接种的老人只有2100多万,打完全程没打加强针的不到4800万。剩下的人不是那么多,也反映在最近几周中国每周新增的接种剂数均在60万针左右。继续鼓励没接种的老人赶紧接种固然是对的,但有必要开始审视已接种的人,防护水平到底怎么样,特别是那些接种完很久的人。

12条末尾提到的开展广谱、多价疫苗研究,或许就是指向要进一步完善人群免疫保护水平。不过关于这一点,今后还是需要明确实际目的,如果是寻找对不同突变株防重症都更稳定、持久性更好的疫苗,那么现在世界上就有,能找出来并用上的不确定性较小;如果是说防感染,那挑战就大得多,也更加不确定是否可行。

防疫还是应该要以降低疾病的严重性为首要目标,不一定是非要和某个物种(病毒)过不去。降低疾病严重性,疫苗接种最关键,但仅有疫苗仍不够。像一些高危人群,可能打了疫苗后保护还是不足,感染后还是会重症。治疗药物在此时就非常关键了,也引出第13条。

目前看来,单克隆抗体以及辉瑞、默沙东的口服药都是比较有效的降低重症药物。储备肯定是必要的。但储备不应是单纯囤药,还要时刻关注药物的有效性还在不在。比如单克隆抗体容易受到病毒免疫逃逸冲击,需要跟踪流行病毒株,确认上市的抗体是否还有效,无效的话需要考虑研发新的有效抗体。抗病毒口服药耐药机制和抗体不一样,不过也需要跟踪观察。此外,一些没用或者明显有问题的药,最好不要浑水摸鱼,否则对老百姓和国家财政都是一种伤害。

长远来看,通过高效疫苗接种降低人群重症风险,再辅以有效治疗药物进一步降低疾病烈性,最后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是可持续地控制新冠疾病负担的必由之路。这也是为什么说11-13从长远看最关键,可问题在于国内主要疫苗接种是免疫原性较低的灭活疫苗,很多人接种第三针也过去很久,即便是最新上市用于异源加强的疫苗,免疫原性、有效性也不是那么明确。可以说在最关键的一点上有不知何时能弥补的短板。

至于治疗药物,抗病毒药具体储备多少如今未知,有些没用的药一直踢不出去,还多了一些。撇开这些不谈,国内只批了一个单克隆抗体药用于治疗。这里我要专门提一个特殊人群:免疫抑制人群。这些人非常需要单克隆抗体药用于被动免疫来防感染。如今不仅是空白,甚至不确定批准用于治疗的单克隆抗体对各种具备免疫逃逸新特征的奥密克戎亚株是否还有效。

至于分类诊疗方面,如果不更合理地处置检测、隔离上的人员调配,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所以,对老百姓影响最直接的、改善可能也是最立竿见影的,会是1-6条;而长远看最重要但也是最难办的会是11-13。而且11-13可能也会是对我们能不能遵循科学,秉持客观公正的最终考验。

5. 特殊情景的科学管理

14-20条,全部可归于特殊情景。什么叫特殊场景?刚才列举的对内1-6,对外7-10,都是针对居民区这样的一般环境。但很多时候在普通居民区之外,一些特殊场所反而更容易看到两种错位:要么防疫不到位,要么就瞎搞乱加码。

比如第14条关注重点机构重点人群。像养老院什么的,高危人群聚集,需要重点保护,可能还要有针对性的防疫措施。在这些地方防疫搞得完善一点,会事半功倍。作为优化防疫的措施专门提出来,非常有意义。

第15条提到了很多人可能也会遇到,又最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人员流动时的防疫管理。普遍可能是过度,有的地方基本是根本不让人来(有个地方我看朋友圈,基本是没弹窗的清零了吧),或者来了以后各种稀奇古怪的规定,一会车贴封条,一会不许下车。现在明确把重点放到趁早检测、报告,也强调了各区域的信息沟通。这对于国内人员流动的正常化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16条先跳过,看17-20,这些完全就是针对各种特殊环境下的管理指导意见。17是封控区域,18是学校,19是厂区。三种区域有不同的诉求,封控的居民区最主要的是物资保障,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万一有急病要出门,怎么保证可以顺利出去。学校不仅要防校园暴发疫情,还要考虑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持。厂区一样要防疫情,可也要维持正常生产。整体来说,就是针对这三种特殊的区域场景,既要防范疫情在里面集中暴发,也要尽量维持正常的生活、运作。就以往来说,普遍的问题就是在这些地方加码,动不动不准线下教学或停工,如今每一个情景列出来,或许可以促成更多具体管控措施上的科学化、合理化。

20关于滞留人员,最明显的例子,海南暴发疫情时滞留的游客。那么多游客里真的有感染风险的有多少?很少。但滞留在那里,游客日子很难过,管理者也很棘手——那么多人要安顿,实际上就会影响真正关键的感染者排查等工作。反正就是如何避免在发生那种情况,一是滞留地点要能更快速地排查风险人员,没风险的及时允许离开,二是疏散的人要能有地方能去。搞得爹不要娘不爱的,别人也只能滞留机场了。

最后回到第16条:

里面以特殊情景下的管理为例,比如学校、工厂、道路交通,强调了不应层层加码。有些人可能会解读为开放什么的。我个人的看法是,从所有20条的整体来看,一个很明确的思路是希望把防疫的注意力集中到排查、管理真正的风险当中。很多加码的行为是在防范真正的风险吗?比如随意“静默”,显然是没有,只是在造成次数灾害。很自然的,需要禁止这些离谱行为的发生,才能让防疫科学化、合理化。

这些防疫措施优化举措,强调了科学性、精准性,这无疑是积极有益的。但我们也要考虑很多改变不会一蹴而就,特别是11-13的医药储备问题,既是当下的短板,短期又难以弥补。我们只能希望这作为一个开端,让我们对疫情、病毒、防疫都能更理性、客观的对待。

如果觉得此文还算靠谱,那么订阅一下这个公众号,转发分享

也可以微博(@生物狗Y博)上找到我

参考资料(滑动阅览)

  1. 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211/ed9d123bbfe14e738402d846290049ea.shtml

  2. http://www.nhc.gov.cn/jkj/s3577/202206/de224e7784fe4007b7189c1f1c9d5e85/files/504a946af7e744fb9ad7eb1e0f1f9923.pdf

  3. http://www.nhc.gov.cn/xcs/s3574/202211/39d316d555094db5b2a6a9eb97214a8b.shtml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记录一次被集中隔离的经历

因为不想人挤人,我一直不喜欢在假期出门。 但今年真的感觉很累,国庆假期来临时,我是有想过出去放松一下,但后面想想可能会因为疫情遇到的各种意外,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选择呆在家中。 假期的前两天,朋友圈看到一些外出的朋友被隔离在外,还庆幸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