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 6 名学生在内蒙古某矿厂参观学习中意外坠落溺亡,具体情况如何?
知乎用户 田君良 发表 我找了一张图,就是下面这样,几个人站在浮选槽上的格栅板上,结果掉下去了。 溺亡,这个说法就不对。 人掉进浮选槽,会同时受到浓稠矿浆、化学毒性和机械伤害等至少三重伤害。 这怎么能用一个溺字形容呢。 我只能说,非常痛 …
原创 写字的木白 木白文笔平平
文|木白
网上有一个热搜挺让人震惊的,说的是东北大学6名学生到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的某选矿厂参观学习,结果因格栅板脱落掉进了浮选槽内!
然后在官方的字面意思上6名学生溺亡,一名老师受伤。
到这里,这件事该怎么说:
一是,这是一个很大的悲剧,中国黄金作为知名国企,不应该出现格栅板脱落的情况,我本人在矿区工作过好几年,那些大大小小的矿,每个星期即便再怎么赶工,例行检修的那个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不排除这些安全隐患,不敲打一下螺丝,看看遮挡板,格栅板啥的,人的安全就无法保证。
小黑矿尚且懂得的道理,中国黄金这样的国企真的不应该出现这种低级错误。而且这个错误带走了6个学生的性命。
二是,这件悲剧的报道很离谱。在网上的热搜大家看到这件事的定性是溺亡,如果不懂一点选矿知识,或者只看标题就跑去留言的那些货,大抵会觉得这些学生怎么这么笨,六个人就没有一个会游泳的?
但事实是什么?
浮选槽里的不是水,是含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剂,高温泥浆以及机械搅拌装置的工业设备。也就是说掉进去基本无救,要么被机械绞死,要么被化学药剂瞬间溶掉,要么被那些矿浆裹挟着沉底窒息而死!
其中任何一样,都不应该是官宣的这般“溺亡”!
网友的话不可信,我一个对选矿厂并不陌生的人也不可信,那么看在AI搜索的解释:
昨天的文章,因为杭州辟谣的事情,很多媒体在那里混淆是非,由此我讲到了头部媒体要具备敬业精神,不能这么愚弄世人。
因为愚弄他人的回旋镖是失去脸面和信誉。一家招牌说砸掉非常快的,
看下面的网友表达,其实没有几个傻子。你做什么,别人都看着呢!
其次,一件悲剧的发生,如果说抛开悲痛之后的另一面,唯一的意义就是世人可以在这场悲剧中找到教训,如此逝去的生命便赋予了可以让后人警醒的价值。
但这个价值若要体现出来,真实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样一场悲剧,真正的媒体需要做的是将这个浮选槽的设计,结构,用途等等实地采访后给大家解析,然后看一眼那个格栅板,为何会脱落。
民众在了解到浮选槽的危害时,也就具备了这样一个知识点,那么以后说不定就会遇到,遇到了就会注意。
其次,媒体也该重点采访格栅板脱落这样的低级错误会出现在这样一个知名国企里。这样的悲剧能发生在几个学生身上,那么日常的工人有无发生过这样的悲剧。
而这种报道才是对自我职业的敬重,是对人命的敬畏,是一种良知和操守。像现在真实的不表达出来,用溺亡这样的字眼来掩盖一个事故的惨痛点,说实话,这已经不是不敬业后不专业了,而是违背了基本做人的底线。
知乎用户 田君良 发表 我找了一张图,就是下面这样,几个人站在浮选槽上的格栅板上,结果掉下去了。 溺亡,这个说法就不对。 人掉进浮选槽,会同时受到浓稠矿浆、化学毒性和机械伤害等至少三重伤害。 这怎么能用一个溺字形容呢。 我只能说,非常痛 …
一大早刷到每日经济报道报道的《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某矿厂参观学习中意外堕落溺亡》。 整件事情是这样的: 这些学生是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7月23日上午10点20分左右,他们在老师带领下去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的一个 …
我们对高空抛下、摔死孩子的母亲,可以同情但绝不能共情,这是一条人伦和文明的底线。 撰文丨里约热泪奴 看过母亲高楼抛下孩子的视频,直到现在我心里还堵得慌。 昨天是愚人节,却猝不及防看到一则真实的悲剧新闻。重庆巴南区,37 岁女子何某在 22 …
1 我无法压抑住沿着昨晚文章继续写下去的冲动。太难过了,并非因为感同身受,而是这个社会的成年人对留守儿童责任问题太鸡贼太猥琐了,令我作呕、不写不快。 如今,还有几人记得偏远的贵州毕节留守儿童的悲剧? 整整12年前的2012年11月16日,毕 …
齐齐哈尔的悲剧发生之后,人们买来菊花放到校门口祭奠,于是花越堆越多……这一幕何其眼熟,前年郑州大暴雨之后,人们也在地铁口摆下了花束。 只是没过多久,这献花的行为,成了居心不良,成了境外势力,成了故意带节奏,于是花束被挡板圈了起来。 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