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举报成为一门生意

by , at 25 June 2020, tags : 举报 微信 公众 账号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望腾讯响应国家净网行动,严查此类公众号,还网友一片干净的网络环境」

2017 年 3 月 6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名保安人员戴著耳机。

Photo: Damir Sagolj/Reuters

「需要帮忙封号吗?」

在端传媒记者加入「微信代封举报群」的一分钟内,A 是第六个前来询问的人。和前五个人一样,他声称可以举报任何类型的微信公众号、微信个人号,令对方删帖或封号,但又对「顾客」的提问显出不耐烦。当记者以买家身份询问其过往案例时,使用外籍男模照片做头像的 A 回复道:「比如我们只做有实力客户,有实力客户,不怎么磨磨唧唧」。

腾讯公司旗下的微信和 QQ,是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通讯软件。目前,微信在全球拥有超过 11 亿活跃用户,超过 2000 万个公众号。据网络数据平台 QuestMobile 统计,逾 8 成微信用户会订阅公众号,超过一半的人每日会花 10-30 分钟浏览公众号内容。

在每一个公众号主页或文章页的右上角,都有一个可以链接到举报的按钮——它构成了微信内容审查的重要一环。据腾讯官方举报平台腾讯 110 统计,截至 6 月 11 日,其共封锁 QQ 号、微信号、微信公众号等 970 多万个——相较于记者 13 天前观察的数据,增长了 10 万多。其中包含 4 个专项治理:针对网络诈骗、网络低俗暴力、青少年身心健康保护,及违法违规信息 (指「传播破坏国家统一、侮辱英雄烈士、封建迷信等」)。

这套举报机制在近年来不断延伸、细化,衍生了一套相应的游戏规则,并催产出一门灰色生意——替人举报、封号。如今,在 QQ 的搜索框输入「代封举报」等关键词,可以获得上百个搜寻结果,它们被用于打击竞争对手、挤压异见、铲除伤及自身利益的内容等。而当举报成为一门生意、一种手段,谁来维护游戏规则的公正和透明?

举报,一次 5 元钱

端传媒记者以不同账号进入多个「代封举报」的 QQ 群组。这些群组多为 100 至 150 人左右,有的进入后全员禁言,由各个账号分头前来搭讪、询问购买意向;有的开放讨论,有疑似受骗者匿名在群里咒骂。商家往往要求「客户」先给出想要举报的账号,再共商「对策」。

腾讯官方架设了两种针对公众号的举报方式,一种针对链接,一种则指向账号本身。投诉类型分为「欺诈」、「色情」、「诱导行为」、「不实信息」、「违法犯罪」、「骚扰」、「侵权」及「其他」等 8 种。每一大类都被细分成更多分支,例如「不实信息」又被分为政治类、医疗健康类、社会事件类和侵权。此外,2020 年还新增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投诉类别。

这些提供代举报服务的商家有一套粗略的举报「公式」:出现色情信息是最容易举报成功的;出现广告则可使用「诱导行为」作举报理由;其他的则会选择「不实信息」——上传文章内容截图,并在举报理由的最后一句写上:「望腾讯响应国家净网行动,严查此类公众号,还网友一片干净的网络环境」。

这是一套在不断进化的审查系统中沉淀下来的反应机制。2012 年 8 月,微信开通了公众平台功能,凭借其庞大的用户数量,吸引到一批明星、意见领袖和媒体进驻。他们发布的文章借由社交属性极强的朋友圈快速传播,创造出一次次流量奇迹。大量媒体、商家蜂拥而至,微信快速跃升为中国大陆最大的内容平台之一,并不断刷新流量记录。一篇常见的「爆款」文章可轻易收获超过 10 万的阅读量,破百万的亦不在少数。比如,讲述学生对抗高压应试教育环境的非虚构故事《衡水中学的反叛者》,就曾在 2017 年获得超过百万阅读量。

流量暴增的同时,2013 年,微信开始对公众号作者进行实名信息审核——比中国全方面实行网络实名制还早了四年。2014 年,腾讯以「违反相关规定」为由封锁了至少 30 个公众号,包括「政经观察」、中山大学教师刘胜飞运营的「TeachingRoom」、「徐达内小报」等。2017 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下称「网信办」) 发布规定,要求微博、微信公众号未经许可禁止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一年后,9800 个自媒体账号在网信办称为「亮剑」的行动中被消声。网信办同时约谈了腾讯微信,认为其疏于管理致「种种乱象」,并在通稿标题中强调「依法严管将成为常态」。微信随后对公众号注册规范进行了整改。比如,个人用户以后只可注册一个公众号,申请者需要提交邮箱、中国大陆身份证信息、手机号、以及一个拥有实名认证和银行信息的微信账号。

同年 12 月 25 日,网信办关闭含微信、微博、知乎等各平台在内共 11 万个自媒体账号,删除自媒体信息共 49.6 万条,并针对「歪曲党史国史」、「曲解政策」、「抄袭」等「八大乱象」进行了重点整治。2019 年底,网信办又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要求平台方在「显著位置」设置投诉举报入口,新规于 2020 年 3 月 1 日正式施行。

这套举报规则为像 A 这样的人谋得了「商机」。

他自称拥有 200 至 300 个微信账号,这些账号为来自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不同地区的真实人工所有——据他解释,真实人工的不同网络 IP 地址在举报中很重要,同一个 IP 地址不同账号的举报可能会被腾讯识别。A 他又透露,自己的真实人工有 10 人。

A 视自己的角色为中介,负责连接有举报需求的客户和实施举报的团队。据他描述,这门生意鱼龙混杂,有的以举报为噱头,骗取酬劳;有的则拿到被举报账号后告知另一方,赚取两方酬金。说著,他发出一张微信群聊的截图,一位备注为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的账户在微信群里喊话,称发现有人恶意投诉其公司账号,警告会「双倍金额搞回去。」A 说,这是他早前一个客户的例子。

代人举报市场的标价十分混乱。以完全封锁一个公众号为例,有人开价 400 元,称用软件可自动持续举报某账户,另一个宣称使用软件的商家则开价 80。有的商家「服务」分类更细致,封掉一个运营时间较久、有「原创」标识的公众号要 500 元,新号则只要 300。A 是其中开价最高的一个,起价 1000 元,当然,他也懂得量体裁衣,在记者表示出犹豫后抛出了另一个方案——以举报次数计价,「5 元一次」。

与 A 类似,宣称自己使用大量人工举报的商家,多数开价较高,从 280 元至 2000 元不等,举报时长通常在 2 天至 1 周内。他们自称一天可以接到 20 至 30 个订单,在客户提交定金和需求后,这些中介便会将需求发布至专有的微信群,邀请群内成员进行举报作业,并由中介将所有的举报作业截图传回至客户。

还有一类商家偏向「技术派」——往往被提供人工举报服务的商家称为骗子。

「用封号软件,名字叫海盗王,半小时搞定。」另一个商家小白说,他自称自主开发了微信插件,并顺便推荐了自称可以防止被举报的「微信防封卫士」。在记者表示疑虑后,小白发来两个软件的演示视频。视频被调成了正常速度的 2 倍,由一个男性声音进行讲解,进入微信界面后,可以看到飘浮于界面上方的圆形按钮,写著「举报」二字,点击后显示举报弹框,可以输入要举报的帐号名及次数。

在记者提问该插件是否只适用于安卓系统后,小白未再回复,账号也在一周后换了名字和头像——从身著篮球服的年轻男性,换成了拿著酒瓶的年轻女性。同时,端传媒记者尝试购买了另一款声称可进行封号的软件,对方在收到 80 元的款项后,便屏蔽了记者的账号。

举报生意删掉了什么

「文章,营销,各种各样都有,不能保证 (封) 掉,投了才知道。」A 对于给出过往案例的要求显得极为谨慎,除一张去头去尾的截图外,并不愿多做解释,理由是「谁知道你们什么来路」。

有趣的是,他给出的这张截图,恰是对《环球时报》的举报截图——出现在艺术家坚果兄弟《举报黑市:据称花 5000 块可以封掉环球时报公众号》一文里。在文中,坚果兄弟叙述了自己花费 50 元人民币、买到 25 次针对《环球时报》公众号文章的举报。该文在微信朋友圈一度被热传,后于晚间被删,出现「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的页面。

端传媒记者前后通过五个不同账号,联络了 18 个商家,共搜集到 32 个「成功案例」,其中部分案例截图被不同的商家重复引用。这些案例的对象有 18 个是公众号、8 个个人微信号,还有 3 个是群组。其中,微商营销号占据多数。微商指使用微信公众号或微信朋友圈售卖商品。据中国电子商会统计,截至 2018 年,微商交易规模已高达 1.2 万亿人民币。丰厚的利润亦招来了「厮杀」和相互攻讦。提供举报服务的商家往往称呼这些客户为「老板」,沟通时,这些客户也常表达希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另一类成功案例主要和色情相关。A 表示,色情和明显政治敏感类的内容,投诉成功率高,价格也更便宜,尤其是色情,仅需 150 元,投诉几十次便会被封。自称拥有 100 人团队、什么类型都可以举报的株也声称,5 月团队整整花了三天、共同举报封掉一个「大号」——「韩小漫」。经记者查找,「韩小漫」为成人漫画公众号,确已被封。

据株介绍,其接过的「单」里,一般举报 60 次左右便可封号,这些业务以营销号为主。还有一些被辞退的员工举报原公司。

第三类成功案例,则主打「不实信息」。这一类往往与时事、政治等信息相关。2013 年,中国最高法公布的一条司法解释中指出,利用信息诽谤他人,且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 5000 次以上或转发超过 500 次,可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入刑。2015 年 10 月的《刑法修正案》中,则将涉及「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的「散布谣言」,调整最高刑期为 7 年。然而,关于谣言或不实信息的判定却标准模糊,比如,疫情初期,包括李文亮在内的 8 人亦曾被认定为传谣。

2016 年 5 月 20 日,一名男子在北京一家零售店前使用手机。

Photo: Ng Han Guan/AP

但谣言入罪仍为内容作者戴上了无形的紧箍咒。「投诉流量上去了,作者就会删文章。」A 说。

端传媒搜集到的三个案例,均为发布者自行删除。其中一篇文——《郴州北湖区团委书记的楚挺征卷入性骚扰纠缠仕途堪忧》被删除后,当事人于 4 月 24 日因涉嫌强制猥亵罪被警方逮捕。此外两条因被举报而自行删除的文章是《微信「搜一搜」竟成了色情流量入口》和《某金融大佬骗 P 双飞事件》。

据 A 介绍,其团队完成了后两条链接的举报。针对前一篇,他们留意到文中并无营销、色情及政治敏感等内容,而是揭露了藏于微信公众号内进行色情相关交易、买卖三无产品等的灰色产业。团队最初报价 1800 元,但仅进行了 40 次举报,发布者便删掉了文章。针对后一篇的举报理由,则是「发布不实信息,涉嫌侵犯肖像权或者诽谤他人」,团队将这篇文章举报了共计 800 次,于上午 10:30 开始进行,至傍晚 6 点被发布者删除,共收费 1000 元。

「(投诉) 链接要比公众号容易得多。」A 说,两者的举报机制不同,链接被大量举报后,多数是创作者自己删除;而公众号最终是否被举报成功,是依据腾讯的人工审核。

曾购买过举报服务的李素告诉端传媒,他曾针对一个长期盗取其文章的公号,购买过两轮共计 70 次人工举报。第一轮每次 1.5 元,以盗版非原创进行举报;第二轮 2 元一次,改为色情举报。但举报没有成功。

在李素提供的举报交易截图中可以看到,两轮举报均由操作人员组成的微信群完成,群人数超过 9 人,完成后会在群内回复截图和报告进度,70 次的举报截图,来自至少 15 个不同的手机设备。与此同时,第一轮举报时的「投诉任务群」,到了第二轮,便更名成了「承诺任务群」。

当然,商家们也不是什么生意都做。端传媒记者尝试询问可否举报一位曾数次起底异议网民的意见领袖,A 只说「搞不了」,未再回复原因。A 还发来一张与另一名网友的对话截图,照片是使用一只手机拍摄另一只手机的聊天界面。对话中,这位网友要求举报「求是潮」——浙江大学官方校园日刊的账号。A 对他表示,这种类型的公众号,只做计数投诉量的交易。

尾声

5 月 28 日,记者早先加入的一些经营举报生意的群组,一个被查封,一个被群主解散,一个将名字改成了「好好学习」。6 月,在一些开放讨论的群组中,还有人在招徕经营举报的人,声称需要举报大量网络赌博的账号,短期封号即可,成功举报一个支付 10 元。与此同时,被封群组里的那些账号,又聚集在了其他含有「代封」、「举报」关键词的群组中,仍然全员禁言,仍然以「需要封号吗」开场。

关于微信的举报机制、审核规则及如何规避举报买卖,端传媒曾尝试联络腾讯采访,截至发稿前未有回复。

Related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当举报成为一门生意

theinitium.com - 端传媒记者 林安步 实习记者 殷木子 陈一朵 李格亚 发自香港 “需要帮忙封号吗?” 在端传媒记者加入“微信代封举报群”的一分钟内,A是第六个前来询问的人。和前五个人一样,他声称可以举报任何类型的微信公众 …

吓出冷汗!请速去查询身份证有无绑定陌生微信?否则出大事!

这个事情太吓人了!我竟然完全不知道……必须要和大家说下,我们先以微信为例,不知道大家有无看到过那种收购微信号的小广告?其中的门槛多到吓人…… 首先,我们必须说下权威的信源,这可是网警发的,不是我们瞎编的,我们写文章不会像某些号一样张口就来, …

今天,日拱一卒差点“卒”了

今天(2020年4月27日)被吓了一大跳。 中午时,好多朋友提醒我:呦呦鹿鸣的号就这么没了? 在微信打开公众号订阅号,发现呦呦鹿鸣确实不见了,成了“未命名公众号”,没有头像,没有简介,什么都没有,也搜索不到。 这就等于呦呦鹿鸣在微信平台里被 …

谈谈巨头的平台逻辑

先放一篇旧文 谈谈如何去赚巨头的钱 这篇文章其实讲了一些巨头的逻辑,巨头愿意为什么付钱,以及不愿意为什么付钱,什么是存量,什么是增量,你理解这个逻辑,再看淘宝联盟最近的策略调整,很多疑惑就迎刃而解。甚至于,如果深入体会巨头的逻辑,你都可以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