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4 月 21 日起分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林郑月娥表示「有关决定已平衡各方考虑」,目前情况如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医学界​ 发表

怎么说呢,大概就是双方都觉得对方水深火热吧。

知乎用户 不吃香菜的小威​​ 发表

我们近期一直在关注香港疫情,那么对于本周四就要正式实施 “复常” 的香港来说,现在疫情到底啥情况,特区政府和专家又是如何考虑目前的防控措施的?很值得和大家说道说道。

————正文分割线————

单日新增维持在 3 位数水平时,香港特区宣布,正式启动 “三阶段复常(恢复常态)”。

第一阶段始于 4 月 21 日。关闭超 3.5 个月的健身室、美容院、电影院等 8 大场所,以及餐厅晚餐堂食等,将有条件开放。各级学校陆续复课。

综合媒体报道,届时,香港特区防疫措施基本恢复到第五波疫情暴发前水平。

“每日新增的确诊数已下降至相对低水平,但以绝对数字而言仍处于高位。” 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日前的抗疫记者会上介绍,有关决定已经平衡各方考虑,但无可避免会带来病毒传播风险。“要以最少代价达到防疫效果不是容易事。除考虑公共卫生,还要考虑经济发展需要及社会接受程度。不能再用旧态度,令香港承受沉重代价。”

第一阶段如何 “复常”?

“专家学者、民众的主流态度,都非常支持‘复常’。” 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告诉 “医学界”。

香港特区的 “复常计划” 首现于今年 3 月 21 日。

在当日的抗疫记者会上,林郑月娥宣布,4 月 1 日起取消 9 个国家和地区的 “禁飞令”。到 4 月 19 日,各类学校陆续复课。如疫情没有反弹、新增数持续下降,4 月 21 日后分阶段、用 3 个月时间 “复常”。

多方呼吁下,4 月 15 日,特区政府公布 “复常路线图”。也是在这一天,特区单日新增数回落至 3 位数以下。至此,特区结束了连续 63 天的单日新增破千。

根据 “复常路线图”,第一阶段具体内容包括(下拉了解更多):

**放宽 “限聚令”:**允许两户以上家庭在私人地点聚会;公共地点聚会人数放宽至 4 人。

**允许堂食:**恢复晚市堂食,餐厅营业至 22 时,同桌吃饭人数放宽到 4 人;容许不超过 20 人的宴会活动。

**重开 8 大场所:**包括体育场所(室内外)、健身中心、美容院及按摩院、公众娱乐场所(表演场所、主题公园、博物馆、电影院等)、游乐场所(桌球室、公众保龄球场、公众溜冰场)、游戏机中心、活动场所、宗教场所。

**恢复 “本地游”:**恢复不超过 30 人的 “本地游”,旅行团员工必须接种 3 剂疫苗,出团当天要做快速抗原检测。

**部分场所继续关闭,**包括酒吧、公众泳滩、公众游泳池、水上活动中心及烧烤场等。

特定人群在第一阶段将执行高频次快速抗原检测。比如,餐饮场所的所有员工需每 3 日测 1 次。学校复课后,教职员和学生每天要测。

截至目前,香港特区没有计划放开入境防疫措施。入境者仍需接受隔离检验。隔离期最短为 7 天。

被问及放宽防疫后,会否担心疫情反弹,林郑月娥称:“我们 700 多万名市民要生活,要到学校去上课,还要营业。两年多疫情下,很多场所已被关闭 200 多至 300 天,尽管政府已动用 6000 亿元(港币)提供各类支援措施,但企业最希望见到的是可以营业。”

“香港特区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复常’。不然,民众的生计就有问题了。” 金冬雁教授说。

复常或致第 6 波疫情?

香港特区尚未公布 “复常” 第二、三阶段的路线图等。

根据《大公报》3 月报道,第二阶段最快将在 5 月中后期实施。届时,餐饮堂食时间或延至午夜 24 时,每桌共餐人数上限将增至 8 人,酒吧和酒馆等可重开,户外运动或无需戴口罩。

第三阶段将解除所有对顾客人数、营业时间的限制。基本只执行室内戴口罩、使用 “安心出行” 和“疫苗通行证”等防疫要求。

“特区疫情正向好发展。” 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教授孔繁毅 18 日做客电台节目指出,日后香港特区仍会有确诊病人,清零很困难。

在 “复常” 计划公布伊始,就有专家称疫情可能反复。3 月 22 日,香港大学医学院模型显示,若按 “复常路线图” 放宽防疫措施,并假定在 6 月 1 日起全面放开,第六波疫情高峰或在 6 月首周左右出现,累计新增感染达 220 万例。

金冬雁教授持不同意见。“有数据评估称,香港特区约 300 万民众有自然感染史,还有 300 万人已经接种过 3 剂疫苗。未来 3 个月,这部分人发生重复感染的几率低,特区不可能再现重大疫情。”

金冬雁教授称之为特区 “复常” 的底气。

此外,特区选在 4 月 21 日启动 “复常”,避开了 4 月 15-18 日的复活节假期,也进一步避免人流聚集、致感染数反弹等情况。

特区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称,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后,预计确诊数会出现波动,或有轻微反弹。她表示,会结合多项指标进行判断,包括社区阳性率、污水检测阳性率、香港大学实时研究的 R 值等。“出现多少例数才叫严重反弹,没有硬指标。”

金冬雁教授分析,重症率、死亡率或是进一步放宽的关注重点。

特区医院管理局已经准备起来。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 16 日接受采访称,医管局会留意是否增设定点医院,加强设施、感染控制及药物使用等。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特区现有 1.15 万张新冠病床,小区隔离设施及北大屿山感染控制中心约有 1000 张床位。截至 4 月 17 日 0 时,有 8247 例患者被收治在院,收治重症监护室的有 51 例。

“如果感染数上升,必须要评估,分流分层接诊患者。这样才能保障市民健康,避免医疗崩溃。” 金冬雁教授说。

随着放开防疫,“全民强检” 的呼声再起,称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切断感染源。

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经紧密评估、“沙盘推演” 等发现,若展开 “全民强检”,总受检人数约 720 万人,需要 500 个检测站、每日 14 小时运作。若以 3 天为一周期,每日受检人数是 240 万人,需配备人手多达 8 万,包括采样员、负责运送样本的司机、接听 24 小时热线人员等。即使这么做了,由于香港社区组织能力较弱,也很难做到内地般 “一人一户”“应检尽检”。

“我们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些因素同样适用于‘全民强检’。若它动用很大代价,实现的防控效果不是很大,整个社会——不单特区政府,很多至今仍向我们施压、要做‘全民强检’的人士,都要反思。” 林郑月娥说。

老人、孩子还未 “保护妥当”

“‘全民强检’未必要完全涵盖所有人。养老院长者、未接种疫苗的幼童,或许可以考虑。” 孔繁毅表示。

这一担忧来自其远低于其他年龄组别的疫苗接种率。

根据特区政府统计,截至 4 月 17 日 0 时,特区 3-11 岁者至少打过 1 针的比率,为 64.1%;完成两剂接种者不足 40%。此外,80 岁及以上者 1 剂接种率也仅为 60.9%。

“疫情趋稳后,相应年龄段者就又不打疫苗了。” 金冬雁教授说。

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已加大力度,重点推动 “一长一幼” 尽早接种疫苗,降低其感染后需住院、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风险。

4 月 14 日,林郑月娥和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一起,公开接种第 4 剂灭活新冠疫苗。两人呼吁,已接种 3 剂新冠疫苗的 60 岁及以上人士,适时接种第 4 剂。

香港特区儿科医学会会长叶柏强关注到未接种儿童的染疫风险。

他介绍,第 1 到第 4 波疫情中,特区较少报告儿童感染新冠。但最近两三周,医管局已接到 15 例儿童多系统发炎综合征(MIS-C)病例,“几乎每天都有 1 例。”

MIS-C 多发生在未接种疫苗但感染病毒的儿童中,属于滞后性并发症。患儿会在康复后 2-6 周左右,突然出现连日高烧、气促,以及类似川崎症的表现,如全身皮疹等。

英美都有相关死亡报告。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截至今年 3 月 28 日,美国共发现 7880 例新冠患儿发生 MIS-C 病例,半数患儿年龄在 5-13 岁,有 66 人死亡。但,如果 18 岁以下者接种两剂新冠疫苗,其染疫后发生 MIS-C 的风险会降低 91%。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全球健康传染病研究中心流行病学家埃德温 · 迈克尔(Edwin Michael)将儿童新冠感染和 MIS-C 例数激增,归咎于 “疫苗接种率低,学校和整个社会全面开放。”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流行病学家辛迪 · 普林斯(Cindy Prins)告诉媒体:“我还担心感染的更长期后果,这种后遗症可能很多年都不会出现,但随着这些儿童年龄增长,可能会导致慢性健康问题。”

“担心下一波疫情对孩童影响更大,需要制定应对方案。” 高拔升称,医管局已在安排医院,准备接收更多儿科患者。同时,支持不同家庭单位的需要,包括允许父母陪同住院等。

【本文首发于医学界,我们坚持并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投稿及爆料请联络医学界管理员:zhj@yxj.org.cn】

知乎用户 医学界​ 发表

尸横遍野警告

你家没老人警告

资本主义警告

哦香港本来就是一国两制,上面那条撤回

后遗症警告

断子绝孙警告

哦香港本来高房价生育率就一般,上面那条撤回

医疗企业买办警告

哦中药不算药所以中药企业不是资本家买办!

不清零的都是零分警告!

Ps,来来来,国家定性了哦,香港这个也叫 “清零”,各位还有啥好说?

知乎用户 三条 发表

林郑已经撂挑子不干了,宣布不参选下届特首,因为这份工作真的没法干了。

林郑月娥已经得罪了很多香港人,中央持续给她压力,经常给她戴高帽子,但是内地很多表现真的让林郑每次给内地做宣传的时候总被香港骂得灰头土脸。特首这个位置就是夹心饼干,就是两头受气,中联办天天躲在后面瞎指导,又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港府天天帮中联办顶锅。

知乎用户 Squirrel Hau 发表

很有意思,这个回答中支持香港放宽的大多是身在香港的人。反对或者谩骂的大多是不在香港的人。

大家各自觉得各自好,不行么?

不行,你不一样,你就应该被骂。

哪怕我一天没在香港生活过,你也该被骂。

为什么?

因为我看着不舒服,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运作方式是合理的,你如果认为你的正常,就否定了我的合理性。

所以看着一些气急败坏的谩骂觉得挺有意思的。

对于老是说外溢的人,这根本就是一个全球性的传染病,根本不应该去追溯这个源头。你认为源头在美国你就去骂美国嘛。

对于动不动就提香港死亡率高的,一是根本没看过特区政府的数据,二是根本不了解香港的申报制度。

对于说香港放弃长者的,我想说香港在这一轮疫情中做得并不好,而且市民处于种种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原因,疫苗接种率也不够高,但香港至今仍是平均寿命最高的城市。所以环境污染、饮食结构、包括幽门螺旋菌的感染,都在影响平均寿命,可能比新冠的影响更大。要么很难解释,为什么香港放开了,人均寿命依旧比其他的城市高的现象。

香港疫情管控最混乱的时候就是表决心彻底清零的时候,香港是小政府,相应的纳税也低。政府也不承担那么多责任。香港不是一个讲求奉献的社会,相反认为每一份劳动力,都应该有匹配的价格。

所以香港社会根本不具备清零的条件和准备,短暂出现了物资供应不足,市民抢菜,重症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这样的情况。

但是在逐渐放松后,轻症和无症状确诊者可以居家隔离。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有需要的人,秩序逐渐恢复。亦不用再表演防疫。

目前香港是个什么情况,身在香港的人最清楚。作为一名打工者,我当然是希望在家办公(休假)的。但是和丢掉饭碗比起来,还是老老实实回公司吧。

知乎用户 何当 发表

港府的防疫政策一直在变化,有的政策很科学,有的政策很愚蠢,达到的效果也有好有坏,也总有人满意总有人不满。但至少,这两年多看着场场政府报告,可以看出港府是在努力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制定一系列的防疫政策的。

提几个我有印象的政策

早期监测下水道发现部分区域病毒含量高(我记得应该是佐敦),林郑呼吁佐敦居民周末在家接受为期周末两天的‘封城’检测,在当时情况下尽可能地使科学家们了解准确的传染情况

内地疫情控制比香港好得多的时候,为满足在内地港人的需求,特别推出回港易和来港易这种针对性的便民政策

娱乐场所分类管理,这次就放松了食肆的晚堂食,游戏机室等场所的限制,但是酒吧夜店依然属于不可营业状态

学校网课和面授反复横跳,网课时考虑到校园这一场所的特殊性,面授时考虑到小朋友的心里健康问题

可以看出港府的防疫政策是一直动态变化的

传染性较弱死亡率较高的德尔塔,港府谨慎应对推广疫苗和口罩

传染性较高死亡率较低的 omicron,港府则放开限制保障民生,推广的则是快速自测

当德尔塔和 omicron 混杂(今年过年),港府则破天荒的推行 work from home 和一系列堪称严格的措施

市民们将自己的权力部分让渡给政府,就是因为相信政府可以整合资源分析数据做出符合当前形势的决定的,如果手握大量资源的公职人员做出的决定愚蠢,滞后,不科学不专业甚至充满灰色利益的交换,那市民们确实有必要发出不满的声音

BTW,即使政府做出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但是因公共决策受到影响的市民个体,依然有资格对政府表达不满


更新于 2022-04-21

今天跟同事吃饭,虽说餐厅堂食限制由 2 人一台上升至 4 人一台,但其实没有什么变化,因为曾经两人一台的时候很多餐厅也不过是将一张四人桌用隔板分割成两张两人桌。复活节假期时西贡的海鲜餐厅满满当当,食客从店内坐到了海边,完全看不出限聚的感觉。算是餐饮业版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但今天的政策变化依然对部分行业有极大的利好,比如凌晨就有大批港人冲进健身房健身。

我一直想说的是,港府的政策未必都很高明,执行起来也未必多么完美(比如餐饮业限聚)但是港府随着疫情发展所做的政策变动,是看得出来港府的公职人员们是有在工作的

如果 omicron 时期依然死板沿用德尔塔时期的政策,无视两变种之间传染性和致死性的区别

如果不同行业使用同一套防疫举措,科技行业 WFH 效率说不定更高,餐饮行业 WFH = 停业倒闭

如果不同城市使用同一个控制标准,四千万人口的城市封城难度 vs 二百万人口小城封城难度

很难说决策者们是不是真的用脑子制定政策了

知乎用户 Skye 发表

人在香港没啥好匿名的

2 月底到三月中这个阶段还是挺痛苦的

说实话 港府的策略选择 是香港的最优解 两边极端的人都没必要拿香港当跳板来反复横跳

大概说一下 1 月底开始 禁止晚上堂食 同时努力切断传播链 2 月中发现来不及了 人数多起来以后 香港是没有能力处理这些日增几千密接和轻症的 所以认栽了 最严重的时候医院露天停车场支帐篷放高烧的病人 后来放尸体 最难受的就是这个阶段 大概持续了两周 后来感染人数多了 基本都感染了 每天新增就下来了 和欧美一样

以上是大概过程 结果是 8000 死亡 一些人难受一周

港府没有方舱 没有足够的医护 私家医院不接收 所以处理不了 选择的方案是拿一定限度的社交措施来赶时间给老人打疫苗降低死亡率 没打针的不能堂食 不能进商场 加上一天死三四百个 3 月初的时候疫苗是爆表约不上的

总而言之香港防疫是自身条件下科学的选择 避免了更多的死亡

不明白为什么两边的极端分子一直互相冲 奥密克戎数据是明牌的 避免死亡的方法就是接种率和足够的方舱医护 我觉得内地还没做好准备放开 家里有没有老人有没有长期病患这个更不应该是一方指责别人的工具 一个中性问题非要非黑即白 实在是搞不懂

知乎用户 流明 发表

看着溢出影响自己的两个兄弟城市

深圳:我的路线才是正确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香港这一举措学的是新加坡

如果此前的防控是因 “地制宜

那么现在是进入了因时制宜的阶段,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对堂食的限制

很多人对新加坡的防控印象是 “共存躺平”,

不尽如此,其实一直是 “松紧结合” 的,

这和完全躺平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比如从 2020 年 3 月至今,

新加坡对堂食限制的紧了松,松了紧

不断在 “禁止堂食、限制 2 人堂食、5 人堂食、8 人堂食” 之间上下摆动,

最后在 3 月 29 日开放 10 人堂食

有人把它戏称为 “石头剪刀布”

而香港由 “限时限人数” 开始。

由 4 月 21 日起,餐饮业务处所恢复晚市堂食至 22 时,同桌顾客上限由 2 人提升至 4 人,容许不超过 20 人的宴会活动,但酒吧或酒馆要继续关闭。所有员工每三天进行一次快速抗原测试

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强调,香港每日新增的新冠阳性病例数字已下降至相对低的水平,但以绝对数字而言仍处于高位。

目前,香港的新冠数据是这样的——

4 月 18 日新增案例 600 例,死亡 20 例

2022 年以来的第五波疫情:

累计病例 1,185,807 例;感染率 16%
累计死亡 8,946 例,病死率 0.75%。
以香港 2021 年年中人口 7,394,700 计算。

日增 600 例的情况下放宽社交距离,

确实有点着急了,显然已经放弃 “动态清零”。

但和日增 100 例放宽相比,差别也不是很大,

因为放开的结果结局是注定的,区别和重点在于

政府的 “松紧调节” 和市民的“自律自觉”。

当然,这也不能全然说是错的,只能是选择不一样。

所谓的 “松紧结合”,就是不断地探测疫情的平衡点。

“摸着石头过河” 式的最大限度地保民生和经济

紧久必松,经济才得以喘气,才能保就业和民生;

松久必紧,才不至于疫情恶化,造成更多的损失。

如果想要兼顾 “鱼和熊掌”,

为恢复正常生活创造更好条件,

就要 “松紧结合”,不厌其烦,

真正将疫情 “(松紧)调控” 纳入为

“社会、经济、民生重点工程。

而不是像 “躺平” 那样不管不顾,

将 “全民免疫” 变成“全民染疫”。

而且相比于 “封禁” 和“躺平”的两个极端,

“逐步逐级放开” 可以让人更容易消受一些。

这是往后抗疫的一个大方向,松紧结合,稳扎稳打。

在我看来,香港至少已经在尝试跨出第一步了。

是变好还是变坏,是松一阵不对劲,马上收回来,都未可知。

方向和方法从来都是摸索出来的,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

知乎用户 39 健康网​ 发表

香港新冠死者年龄中位数 86 岁,预期寿命 85 岁,这就是 death with covid 的统计方式带来的问题,你不知道他到底是病死的还是老死的,还是三七开、一九开。

只知道大部分港人没在怕,自己做的选择自己负责就行,毕竟按照这种统计方式,每年流感也被报道死了很多人,但其实真正死于流感的很少,港人也习惯了。

PS,世界大部分地区应该都是按照这种统计方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边是不计一切代价,一边是不再去承受沉重代价

知乎用户 wwww 发表

知乎用户 一一一一 发表

首先,“放开论” 不代表彻底不控制,跟天塌下来全民感染全民 icu 还隔了三十个黄浦江吧。

林郑说的很明白,“针要打”“敏感场所抗原检测要做”!香港已经开始宣传第四针了,我们第三针落实了多少?

这个时候 “封城清零派” 你们到底要的是什么?

一个也不能少,每个公民的生命都值得被尊敬?

ok,请问上海四月因为现行措施导致透析都停了药物的公民的生命有没有得到尊重?无症状感染者在毫无隔离的方舱中混住的公民的生命是怎样得到尊重的?那个妻子治愈后拉着病床在街头,社区不给进,医院也不收的老大爷和他家人的生命是怎样得到尊重的?那些靠着辛劳工作攒下每一餐饭的普通人,他们的生命是怎么样得到尊重的?

“不封城代价太高,会击穿我们的医疗系统”

我想一直呼吁别人来抄作业的人看看,香港是怎么做的?答案其实很清楚 “分级诊疗”。

重症进 icu,轻症对症下药,无症状自己居家隔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人在香港

可以!晚上!出去吃海鲜咯!

我支持赞成香港的进一步放开。但是希望不要修改得新冠居家七天这一条,我还没得呢,指着这个放假呢。

另外回答一下常见问题:香港死人管我屁事、我不怕后遗症、想得新冠来休假、不怕死、不怕 jj 变短、不怕脑萎缩。

反正我都烂命一条也不值钱,人各有志吧,我就想好好过生活我不怕死。我自己都不怕死更不怕别人死。

就这样。

知乎用户 Spraynpray 发表

一堆对香港冷嘲热讽的,从香港疫情处理角度看,香港管理水平还是比国内其它城市搞了几个段位。

先看香港新冠的死亡标准: 新冠阳性 28 天内死亡

国内标准: 1 新冠确诊,2 死亡时新冠阳性

这两个标准操作空间多大,可以从上海的死亡人数上可以看出来,按照国内的标准香港可以把死亡人数降到很低,但是毕竟是国际大都市还是要脸的,每当看到各国疫情统计数据,中国这新增三十多万个位数死亡,在数据里特别显眼,不知道其它国家人民看到中国的数据是什么感想。

香港现在感染新增人数已经下降到一千以下了,这是在没有封城人民生活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做到的,没有全员核酸,没有大面积封控,香港疫情严重阶段,议员组织人力物力免费给老年人送食品,各种补贴就不提了

补充一下我看到的国内标准确切来源,博主是环球时报记者,所以不用担心记者的立场,这也解释了上海甚至吉林死亡人数偏低的原因。

我为什么说操作空间大,在方舱死亡,不算新冠死亡,因为没有确诊,重症患者,上大量消炎药和抗病毒药物,消除炎症和转阴,只要死亡之前新冠好了就可以。

知乎用户 网络单元 发表

香港本末倒置了。

政治正确是: 经济和民生是要给防疫让路的,而不是为了保经济和民生让防疫妥协。

痛心啊,香港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知乎用户 我不说我闭嘴​ 发表

防疫爱好者看见人家香港恢复正常生活就要开始气急败坏地攻击香港了。

港独这波是爽翻了,新冠共存之后,内陆根本就管不了香港了,你派人过去办个事都得隔离 14+7 吧,乐翻了。

人家的生活已经恢复正常,新冠已经翻篇了。而上海现在几千万人还在封锁,吃不上饭看不了病的人比比皆是,因为防疫死亡的人至少已经上百。

什么叫医疗挤兑?新冠重症没几个,一大堆医生被拉去做核酸检测都不用看病了,医院直接关门,急诊没核酸报告就看你等死,连基本的抗生素退烧药都没有供应。新冠没弄死人,防疫弄死的可多着呢。

这么防下去,老百姓日子是真的可以不要过了。

偷着乐偷着乐

知乎用户 大润发杀鱼弟​ 发表

我只知道,在大家赶去支援的时候,发生一堆负面新闻,还有人偷渡

在支援队伍离开后,没听到偷渡消息了,国际航班居然恢复正常,现在还说恢复常态,真是魔幻世界

知乎用户 特特鲁修斯杰克 发表

新闻要连起来看:2 月份林郑月娥声明要坚持动态清零,向病毒投降不是选项;4 月 4 日宣布不再参加香港特首选举;4 月 21 日香港恢复常态。几条新闻连起来难免让人有所猜测,是否有可能是香港方面认为停工停产带来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病毒本身,在试图转变方向时受到来自中央巨大的压力,进而以牺牲自身政治生命为代价强制恢复常态呢?

但即使香港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如果中央严厉禁止,那也不可能得到实行,所以中央很有可能是默许了这一行为。

但是,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目前,上海的新冠确诊病例还在以每日 2W + 的速度狂奔,香港却在没有实现清零的情况下恢复常态,说明中央的态度很可能因为上海疫情而发生了转变,进而默许香港的做法。

因此,上海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也很可能在没有实现动态清零的情况下逐步复工复产、接触封控。而根据中央以往做事的特点,全国其他地方也不会立马解除疫情管控机制,而是进一步增加疫苗覆盖面,建立无症状轻症状感染者居家隔离的机制,各地逐步增加对新冠病例的忍受度,将感染人数分散到各个时间段,避免发生类似武汉的大规模医疗挤兑,从而最终将新冠病毒的影响减小到零。

政府现在正在思考的或许是如何统一宣传口径。

知乎用户 断桥残雪 发表

昨天我看 TVB 的香港本地资讯节目,叫东张西望

里面有条新闻是采访养老院里面这轮疫情幸存下来的老人家,导播语是说 “这轮疫情全港牺牲 8000 多名老人家”

我真是绷不住了,香港主流媒体居然用‘牺牲’来形容这轮疫情去世的老人家呀。感情你们觉得这帮老人是为了香港而牺牲的? 人家死之前你们有没有问过人家愿不愿意去死?

还牺牲,你们那叫杀害,这八千多个老人家就是被香港的体制、香港的政治生态环境抛弃、杀害的,是被你们全体香港人杀掉的,少他妈往你们香港人脸上贴金了,真他妈不要脸!

知乎用户 gzdjie 发表

别像太监想象皇帝的性生活一样在那里空想,太痛苦了,叫的那个惨啊,性生活真的是太痛苦了,看我们太监不过性生活多么好,多么健康。

香港街拍:泰式兩餸飯 + 泰式甜糕 2022.4.18_哔哩哔哩_bilibili

香港街头现状,拍摄记载 2022 年 4 月 14 日星期四,无法想象_哔哩哔哩_bilibili

香港新增数最多那天的街头:

香港疫情街拍:深水埗鴨寮街 2022.3.4 新增確診逾 5 萬宗_哔哩哔哩_bilibili

香港开始爆发时的街头:

香港疫情街拍:街市店舖日常 2022.2.25_哔哩哔哩_bilibili

香港疫情爆发前的街头:

暖 Love Love 手作市集 @香港荃灣廣場_哔哩哔哩_bilibili

香港前期也一直在努力控制疫情,好与国内实现通关,已经只差最后一脚了,结果奥密克戎来了。奥密克戎是真的 game changer。香港的大方针现在实际已经转向共存了。

以我肤浅的认识,现在全球还在坚持清零已经只有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了。不愧是一家人,总政策和我们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虽然台湾没用也没法用我们这样的封封封式抗疫,但各方面措施还是挺紧的,也是一直努力在清零。

我们肯定是能赢的,让我们看看台湾啥时输吧,看台湾最近的数据,有点扛不住的感觉。个人觉得他们之所以新增还不够快,主要是他们不做集中全员核酸,所以导致传播不够快,测得不够多,否则分分钟几万。

再次声明,我不是共存派,我是不封派。只要不封,能清零那当然好多了。请清零派多提怎么不封还能清零的方法。否则就太简单了,全饿死了就一劳永逸清零了。

知乎用户 李石樵 发表

港人治港,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香港还是那个自由贸易港,而大陆从此再也没有所谓的国际化大都市了。

祝福 HK

知乎用户 耗氧猫​ 发表

不用等 4 月 21,在之前已經:

躺平警告⚠️

死了 9000 人警告⚠️

知乎用户 可愛殺死了誰​ 发表

坚持封关保住深圳,

严守边境持续高压严查偷渡。

知乎用户 核动力喷火霸王龙 发表

人在香港,从头到尾经历了这一波的疫情,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我今年 1 月起就在家办公。因为疫情确实迅猛,所以从 2 月 1 日,也就是大年初一起,就没怎么出门,用外卖平台采购生活用品,买菜,以及叫外卖。

2 月底的时候疫情感觉失控,新闻上都是急诊室爆满,病人要住到医院外帐篷上的消息,触目惊心,很害怕自己得病了没有办法得到治疗,囤了一些常用药物,比如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等等。也想过回内地或者去澳门避一避,可是感觉手续很麻烦,也怕麻烦到内地家人,最后作罢。政府每天都召开发布会,公布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会分析死亡病例的疫苗接种情况,年轻去世病人的基础疾病情况等等,也会呼吁大家轻症尽量不要打急救电话,把医疗资源留给重症。呼吁大家接种疫苗。

这过程中,外卖畅通,可以随便出入,家里没怎么囤食物。唯一一次有危机感,是政府说可能要全民检测加封城,外面超市都被抢光了,外卖平台上也买不到蔬菜,不过还能外卖到餐品。两天后就恢复正常了。感恩深圳等内地城市一直保障香港的蔬菜和肉类供应。然后有一天我家那一块停水了一天,可以到楼下附近小区接水,但我硬是没下楼就撑过来了。于是第二天从网上订了一袋米和四瓶大矿泉水备着。

3 月 1 日到社区打第三针复必泰疫苗。路上看到有街上依然有戴着口罩走路或运动的人。超市也有不少人,买不到 n95 口罩。

3 月中跟朋友聊天,感觉我的朋友大多自觉减少出门,靠外卖平台生活。也有外国朋友觉得生活没差。我囤了一些快测检测包。那段时间每天都听到救护车开过的声音。

看了港大的预测数据,感觉可能 4 月就会好。然后数字真的慢慢降下来。4 月初收到政府的抗疫包,每户都有的,里面有两大包一般口罩,20 个 n95,20 个快速检测盒,2 盒连花清瘟。医疗资源明显充裕起来,政府开始呼吁长者一旦确诊,尽早就医,说有足够的治疗新冠的药物可以提供。

4 月初因为扭伤脚去了玛丽医院急诊室(公立医院),分流的时候是次紧急,等了大概 40 分钟,急诊室里面没有坐满,人也不多。照了 x 光,取了药,全程只收了 180 元的挂号费。

现在复活节假期,开始跟朋友一对一见面。听到两个朋友分别说有亲戚抗原检测阳了,但是也没有上报,在家自己休息几天就好了。不上报原因是当时是高峰,急诊爆满,估计上报了也没用。所以真实感染数字肯定比上报数字多。

现在去回忆,觉得最困难的时候,在新冠治疗上需要市民自救,并且轻症自觉让道给重症(包括非新冠)。其他时间,偏好保险的可以自己留家里,偏爱自由的可以出门,市场物资供应充足。

我跟朋友说,我差不多两个月宅家里,感觉也还可以。她说,那是因为你吃得饱穿得暖,还有随时可以出门的自由。

知乎用户 朝暮流光 发表

盖棺定论。

官方大力赞扬香港防疫政策。

香港防疫取得重大胜利。

再叽叽歪歪的,没鸡腿了。

知乎用户 lili 发表

放开是单行道,一旦放开在想靠自己的力量回头几乎不可能了。平衡各方面考虑就是说个漂亮话,香港现在就是只能硬着头皮扛了,当感染人数超过一定比例,什么措施都没用,什么限制都是形同虚设。

放开后什么代价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无法反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已经不可控了,只能把数据做好看点,话说的漂亮点,骗骗别人也骗骗自己。

知乎用户 邻居王叔叔 发表

香港医疗企业的提线木偶。

知乎用户 大可 Duck 发表

开放吧,夏天到了,至少可以苟过这个夏天了。

因为机票买不起,没假期隔离,我已经三年没有回国了,也许这个夏天可以去香港待段日子遥望一下家乡寄托思念。

知乎用户 Enzo Jiang​ 发表

也就是说,大家都不敢说的是,

第一:即使放开,最后感染率也会慢慢下降。

上海吉林的严格清零和香港放开从感染曲线上看是一样的。

第二:完全开放香港有没有发生医疗资源挤兑?媒体们都不去宣传吗?

香港官方说,任何时间段 ICU 入住都没有超过 150。这是不是意味着没有医疗资源挤兑出现。

第三,香港到底死了多少人,多少是新冠死亡的,多少是自然死亡只是伴随新冠的?为何上海吉林等地数据和香港差距上百倍?

为何又没有媒体关注了?

就这么静悄悄的宣布,新加坡放开了,韩国放开了,香港放开了,然后对每个国家和地区嘲讽一句 SB?

这些关键数据呢?

媒体的责任呢?

事实的真相呢?

两种路线的利弊对比是科学问题,不是政治问题。

有这么多明显的例子,数据呢?事实呢?

每天媒体报道了个啥?

各种自媒体分析了个啥?

知乎这下面都回答了个啥?

那些优秀的各种专业,优秀话题回答者,怎么不来解释解释?

知乎用户 姆拉克爵士 发表

香港摆明了走共存路线。

哪怕再多代价都要走共存路线的那种坚决。

当然了对香港人来说,饿死是不能接受的。

自由贸易港就是这样。

知乎用户 没救了自动出院吧​ 发表

香港人之前很多抵制疫苗,整个香港在疫情爆发时,一针疫苗接种率只有 68%,导致香港复出了巨大代价(相比于高接种率的新加坡而言)。

但从目前百万人口的死亡率数据看,无论香港还是新加坡,奥密克戎的冲击已经进入尾声,放松管制那是必然。

知乎用户 知行一​ 发表

举双手赞成,看看上海人的生活才知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此情此景应该赋诗一首: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如果现在说上海也执行一样的政策那上海人民是支持还是反对呢?你如果没有在上海如果没有被封过,请划走!不要杠杠就是你对!下一个城市就封你哪里!试试就知道!不试不知道,一试忘不掉!!!终生难忘可以吹一辈子的牛 B!

知乎用户 鑫爸 发表

现在自动化的语料库已经这么丰富了么?

清一色的操纵舆论。

知乎用户 暗河的鸽子 发表

扯那些犢子有啥用呀,人家壓根也沒在乎。

剛開始緊張兩天半,嗚哇啊唉嚎的,政府、建制派、民主派一起給老百姓講恐怖故事 團結基金會 3 月 17 號做了這樣的民調

共產黨千難萬難把拼命給人家會嚎喪的送這送那,一個民調之前老百姓還感謝親人,瞬間之后,我們就成了為 2008 還債的。

這一唱一喝的,老和協了 是香港的問題,還是廣東的問題?

更好玩的是,自己天天染疫萬八千人輿論像報天氣預報一樣。然後就開始討論吉林、討論吉林、討論吉林

笑笑笑

反正我的心里陰影難以掃清了。

趕明我也加入香港嚎喪團

會嚎喪的王八犢子啥都不用愁

上海!加油嚎

知乎用户 張梓恩 发表

我这个人比较自私。

你跟我谈经济发展、社会自由都很好,我都支持;但如果要我冒着家里老人死亡、小孩留后遗症的风险忽悠我放弃防疫,对不起,一切免谈。

说实话,经济发展还是崩溃关我屁事,资本家赚了那么多钱,现在遇到疫情了承担点亏损有什么受不了的?

国外发钱挺好的,但是再多钱也换不回我家里人的命。

钱没了可以赚;

耽误的工作可以补;

断供的房贷可以再买;

经济崩了也有恢复的一天;

只有我家里人的命,没了就是真没了,你给我再多好处也换不回。

所谓 “平衡各方考虑”,这是高情商说法,实话就是政府无能搞不定疫情,拿普通市民的命去博。

到时候香港的医疗资源给谁用?还轮的到我吗?

知乎用户 一袋米要扛几楼 发表

情况如何?翘首以待啊,甚至晚餐堂食的餐厅都很难订到了。

多说两句香港的死亡率

身边每个人都认识几个感染的,大部分人都是靠吃布洛芬在家四五天就好了。比起病毒,大家最大的恐惧来自于竹篙湾,所以很多很多人都没有上报。这也造成了计算死亡率的分母是远远小于预期的。另外,香港的死亡个案统计口径是 首次阳性样本收集 28 日内死亡而不考虑死因的。比如曾经有一个阿婆得知自己确诊后心理压力过大跳楼了,这种也是要统计在死亡病例里面的。所以,我不觉得香港的死亡率数据和现在吉林或者上海有任何可比性。

知乎用户 垃圾场 OMG​ 发表

香港的陆续放开

是给大陆做个示范

放开是必然的 贸易 金融都市

就和上海一样

如果世界放开 这种地区都是要放开的

香港 台湾 韩国 日本都是之前的防疫标兵,但根据奥密克戎低致死率的特点,陆续都放开了

所以上海也要放开了

知乎用户 防城港败败 发表

哈哈哈哈哈,就这个啊?共存派得意洋洋了半天,有个回答贴了几个 b 站的视频,就视频里那点人要叫共存,中国早共存快两年了。昨天解封的望京 SOHO 附近随便一个路口的人都比那几个视频里人多好吗?

上海疫情前,哦,不用前,就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封城了吗?共存派不知道是不是还是生活在另一个平行宇宙。

评论区里有个铩笔说北京人不配。我 qnmlb 吧,北京保护的是包括你们村那来的所有人,因为北京外来人口的数量没有任何另一座城市能比,流动时是向四面八方的,还要保证这些人中起码一部分过年过节能够回家,所以北京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以防止从北京散播到几乎全国各个省市,疫情以来,你听过几起从北京回家导致的病例?如果北京像上海那样,不知道要造成什么范围的传播,这么简单的逻辑,听不懂?

来看看北京玉渊潭这些天看樱花的游人:

知乎用户 潇潇 发表

香港人口是大陆 1/200,两个月 g 了 9000 放大陆就是 180 万,两个月 1.8 个美国共存派都觉得没所谓,这些人是啥玩意懂的都懂

赖香港老人不打疫苗?大陆除了有限城市外绝大部分地区人均医疗资源比得上人家?

好的方面是再也不用担心啥时候就通关了,互相看不上一直闭关挺好的,撒花~

知乎用户 Aspern​ 发表

喜大普奔,普天同庆嘛?这么开心,日增 600 多,分阶段放开,死了 9000 多,瞧把你们高兴滴!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欧米克戎和最新变异的病毒会教你做人的,英奸和黄丝会让你感受皿煮自由的,放开一段时间,再隐秘传播一段时间,再爆发一下,新冠变异专治各种不服。

什么时候呢,等上海摁住了,香港估计就起来了,好一对卧龙凤雏!按住香港浮起上海,按住上海浮起香港,好一对东方爱丁堡和东方冥猪。

希望能打我的脸!

知乎用户 小小发酵师​ 发表

tvb730 天天当下饭菜来看的路过。

其实香港面对的只有两条路。

都是通关。

第一是跟国内通关.

第二是跟国际通关。

要跟国内通关,防疫标准又达不到。

要跟国际通关,自身医疗体系又承受不起。

所以一直在反复横跳。

李家超算是连续四级跳了。

从一哥到保安局到政务司再到顶楼。

香港经历了,商人治港,财政司长治港,政务司长治港,到现在的武官治港。

对了,上次以强硬手段治港的被叫做狼英。

董伯当年强推 8 万五房屋政策而被脚痛下台。

就看李家超能否在乱世用重典造个时势出来了,完成 23 条基本法立法。

其实蛮怀念某水果报,起码他会报道很多其他不会报的东西,可惜路子走太偏了。

知乎用户 wyman lei 发表

上海人,快去香港消费呀!

知乎用户 红尘​ 发表

二月的时候,

我在内地的朋友们拿着香港的例子,

告诉我:“你看,我们的路线是对的。

我沉默着,点了点头。

四月的时候,

我在香港的朋友们拿着上海的例子,

告诉我:“你看,我们的路线是对的。

我继续沉默着,点了点头。

知乎用户 Genoa​ 发表

恭喜香港,和世界接轨

林郑做的最后一件好事吧,圆满。

知乎用户 Eddie bob 发表

防不住自然放开没毛病

至于那些喊国内共存的,希望你们家人健康平安。

知乎用户 月巴 DO 发表

根据美国 “大众点评”Yelp 上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美国新开业的商家数量激增、超过 15.3 万家,显示疫情期间开始的创业潮正在变得更加强劲。面对高通胀和供应链困境,新商家正在抓住重返办公室和新冠相关限制放宽所创造的机会。

酒店和旅游、夜生活和美容院,在上个季度的开业的数量增幅最大。根据 Yelp 的数据,新开张的餐厅和食品企业的数量,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仍比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高出 5%。

重返办公室也增加了对宠物寄养和遛狗的需求。在疫情期间,估计有 2300 万户家庭养了一只宠物,约占全美五分之一的家庭。根据 Yelp 的数据,上季度全美宠物店开张量增加了 20%。

许多商家在新冠疫情爆发时永久关闭,但大量新商家在疫情第一年开张。在 2020 年,新商家的增长可能部分是由于那些失去工作的人在寻找替代方案。2022 年的商家们,正在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和复苏的经济中开启他们的新事业。

知乎用户 宇度 发表

没记错的话,本轮上海还有深圳的疫情都是从香港传来的。

————————————————————

修改为本轮疫情。

知乎用户 乙空谷 发表

香港没压力了,京师有压力了。

国内的动态清零能执行下去,实际上是基于两种经验:面对外部严防死守 + 面对内部突发的 “闪电战”。就是大部分时候严防外部输入,如果有一次不慎防不住就快速解决问题,牺牲最多一个月时间换年内剩下时间的正常生活。

香港的共存会对这些经验大大产生冲击。香港作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不可能实现对外国一样力度的交通管制,造成了内陆外部输入风险的大大增大,上海的这一波的开端就是上海自愿接了香港的来客,而且隔离酒店还出问题了嘛。外部输入风险的增大还加大了抗疫成本,直观上就是封控的次数和时间都在增加。

还有,西安、上海、长春等地体现出来的是,大部分城市并没有做好长时间封控的准备 (这就是个很奇怪的地方,长时间封城的经验早在武汉就有了,但现在各地都弃如敝履)。就像之前说的,抗疫经验是 “闪电战”,这种经验下,迅速划区封控,迅速收治零星阳性,迅速组织核酸的能力肯定是有的,但长时间封控下组织民生供应,医疗资源开放方案,经济抒困等的都很拉跨。

还有哦,长时间封控带来的经济问题也很突出,记住今年目标是 5.5% 的哦。

所以嘛,现在的难题就是,要严防外溢,现在上海和香港都是漏风的地区,上海尚且能压住,但对于香港则并没有展现出施加政治压力的企图。漏风点的存在大大增加其他各地的防疫成本,又进一步暴露现行防疫政策的弊端。

维持现在的防疫政策并进行再改进,很难,各地的行政水平实在是参差不齐,改进版的抗疫政策出不了北广深完全有可能。

共存嘛…… 全民加强针和医疗资源分配预案呢?

两难境地了啊,压力从香港来到了京师。

知乎用户 荒魂野猎​ 发表

3 月末差不多就平息了,从头到尾没有抢菜,家常的澳加美新西兰的牛眼照常天天吃,透析能接收,咽炎鼻炎都能看,也没有天天辟谣,没有征用私人 apartment。

没有半夜核酸,但是有免费的一堆抗原测试,药品,口罩都在物业箱子里,签名就拿,还有分阶段的现金券,可以换个 ipad。

航班还好,内地 3k,日航去东京 5-6k,hkd,目前已经润东京看女友了,就是复活节东京没啥玩的。

但是香港经济不好,走下坡路了,上世纪修了一堆大厦,马上也老了,人均工资也像日韩一样,很久没有涨过,他们发展已经停滞,我们还蒸蒸日上,这都是公认的事实。

年轻人生活,网购慢,外卖高,快递小哥上门还要 cash,内地基本不用给,家周边外卖便宜又香,外卖小哥凌晨三点还肯送。

要我说,香港是底子好,但就像日本韩国一样,早晚要被吃空,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怎么涨 gdp 了,我们主动放缓增速,疫情下 gdp 还每个季度达标。而且香港没有退路,咱灵活就业大城市还可以回小城市,香港打工人只能送子女来内地读书,回香港高考,在香港鸽子笼挣钱。

像上海的经济就很好,是内循环的桥头堡,以后注重内循环和内卷,上海本地有房肯定过的更好,现在房地产爆冷,只要有国内年轻人肯接盘,用 tz 内 gjj 慢慢还,以后肯定给子女落个上海人身份。

所以我还是推荐大家去上海,很多同学特别女生毕业了,也回上海的公司工作,朋友圈过的都很精致,暂时没看见 wb 那么多买不到菜的,我是相信政府,个别区的案例不能代表全部,就像上海不能代表中国整个政策,现在中国除了上海其他地方不是也很好吗,正常出行,还可以居家办公,用上海否定清零是不现实的。

而且很多外地人码上海码的厉害,说上海买办,张文宏 xx,进口国外药,你看上海解封了,985 和海归往哪挤,还是北上深。

那些不生 3 个小宝宝,不结婚,不买房抗争现实的,等内卷人买了房结了婚,55 岁子女养老不用去一塌糊涂的养老院,他们就会知道谁是耗材了。

也可能都是 dispensable。

知乎用户 HK416 柠 发表

我最近经常在想,疫情带来的 “百万” 死亡是否不可避免。很多支持清零的乎友会说 “你们恢复正常了,死去的那么多人不会说话”,“如果开放了,你家里没有父母老人吗”。但是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开放或许不可避免。人类在现有科技无法消灭病毒的情况下,像美国一样“死 100 万人” 可能无法避免,而清零或许只是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基础上拖延这一时刻的到来。

韩国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表现堪称抗疫典范。在欧美迅速断航的时候,韩国抗住压力继续保持往来,同时对内严格管控,在不伤害中韩关系的情况下保证了一个低的感染数。但是看看今天的韩国,日增 30 万也不再管控了。意大利曾经封城很久,当时还传出过封城期间在阳台唱歌的视频,现在也终于躺平,迎接威尼斯的巨量游客。很多曾经执着管控的国家都意识到,人类现有的科技无法清除这个病毒了,而管控期间一样会死人。上海这段时间只有个位数的死亡,但是光网络上能看到的因为管控死亡的病例就远不止十位数了。清零管控已经在事实上制造了医疗挤兑,而管控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量——我最担心的是,这一切到最后可能毫无意义。

中国不可能一直坚持清零的,钟南山院士也说要准备开放。而目前坚持清零,等到外面群体免疫都不再关心疫情,就不会有新的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我们只能自己花大量的金钱投入去研发药物疫苗,如果做不到,百万的死亡数不可避免,而经济下滑带来的影响可能会伤害更多人。

欧美人也不傻,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白白死那么多人。但是现在的政策也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很多人都意识到开放共存死一部分人,坚持防控清零会经济崩溃生产完蛋,一样会死一部分人。这就像一个电车难题,你可以推迟,但无法逃避。

如果有人反驳我,我希望能提供一个可行的办法。无限期的清零等待病毒进化毒力变成感冒级别,或者祈祷它突然消失,都显得不大可行。现实中,“我全都要” 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也要考虑牺牲到底能不能带来值得的回报。

知乎用户 漠玄 发表

死过一波奥密克戎。

进入群体免疫期。

美国要在 2020 年夏天已经享受过了。

问题是奥密克戎是最后一轮吗?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本来上个月这个时间,林郑的表态是开放前应该会有一波全面检测,用大概武汉那种方式结束疫情。

不过后来大家都知道,上海大爆,大家都支援上海去了。

另外,各省多地也进一步遭上海波及。

其中在广东,粤东、深圳、广佛都受影响。

广州至今疫情只是基本受控还没完全可控。

所以,大概是因为这样,所以香港在疫情放缓的当下,提前一步放宽。

事实上,只要防好境外新的变种病毒输入,香港以现在的情况和政策,即使放宽依然是很有希望以群体免疫的方式来结束这波疫情。

(以这波感染人数加上香港之前的疫苗接种率,目前已经达到英美预想中的群体免疫条件)

而另一方面,相信我们这边也有很大一股政治力量,支持香港实行这个放宽政策。

(ps:香港教育局本来打算第一波放开面授课的是幼儿园【上周】而不是现在的中小学,但被全港教师和家长喷到体无完肤才修正成现在这样子。)

林郑这个人,本身还是比较务实、圆滑和有包容性的,只是有点天(纯)真,可惜无法连任。(哦,我不是可惜她,我是替香港和香港市民感到可惜)

知乎用户 许松山 发表

哪还需要她放宽才社交啊?怕不怕病毒、要不要去死、长寿重要还是及时行乐重要,每个人早就用脚步投票了。

死人不会说话?可甭说话了,反正年轻人很可能活不到 85 岁以上像他们那么好命死在新冠病床上生前有菲佣洗澡喂饭、入 icu 还有免费抢救。

老人小孩警告在这里不起作用,你家有老人小孩怕感染为什么不让他们居家封闭保护好,要全社会陪你一起封着耗,没道理啊。

尊重、祝福、整挺好 。

上星期拍的

知乎用户 qetuosfhk​ 发表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不吸入就是防疫的终极措施,基本就不会染病。

如何保证不吸入?当然是不集聚,而分区封控就是不集聚的行政措施。

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就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哪怕对方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也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因为飞沫传播不了 6 米,而对方每次呼出的 0.5 升气体中有病毒气溶胶,也会在广巨大的室外空间瞬间被扩散没有了。

**现在和将来,新冠病毒在社区,在城市爆发,溯源的结果最终还是境外输入。**即便甲城市的疫情与乙城市有关联,但是乙城市的疫情是与境外关联的。

因此,**把新冠病毒消灭到进入中国的第一地点,新冠病毒就不可能在社区扩散,更不可能在城市扩散,也不会在城市之间扩散。**这样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放眼世界,现在的防疫政策都是纯粹防御性的。就是不吸入,或者少吸入新冠病毒,或者吸入了新冠病毒不发展成重症。

显然,在新冠病毒被吸入前杀死新冠病毒,使被杀死的新冠病毒不可致病也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外防输入环节、没法戴口罩的公共场所、人员较长时间密集集聚的公共场所,在现有的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杀死空气中的新冠病毒,即使人们百密一疏吸入了被杀死的新冠病毒也不会感染,更不会发病,对防疫更为有利。

以下内容多数为熟悉空气流通的我们,从空气流通、消毒的角度看如何做好新冠肺炎这个呼吸道传染病的外防输入的回答。为了让更多地人看到,曾在有关新冠疫情的回答时多次采用,已经见过的知友请忽略。

在世界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屡创新高的局面下,外防输入就变得越来越繁重。

外防输入当然包括进口物品消毒和入境人员的隔离防疫管理。其中入境人员的隔离防疫管理参与人员众多,难度也大一些。

**外防输入隔离场所的新冠病毒来自哪里?**大部分来自被隔离人员呼出的气体,少部分来自被隔离人员使用过的生活废物。

防止被隔离人员呼出的气体外溢到走廊等公共区域,或者不经消杀直接排入到大气,就杜绝了通过呼吸道传染的途径;对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在移出房间时就进行严格消杀,就阻断了新冠病毒通过垃圾流入社会的途径,让外来的新冠病毒不出外防输入隔离场所。

外防输入隔离场所也要符合:

室内外通风流畅,房间之间没有空气流交叉,防止被隔离人员之间交叉感染;走廊的气压高于房间内的气压,杜绝房间内的空气流动到走廊,

防止新冠病毒外溢之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而造成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被传染。

**被隔离人员呼出的空气经过严格消毒,完全杀死新冠病毒后在排到室外。**毋庸置疑,被隔离人员是入境病毒的携带者,呼出的空气是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被隔离人员呼出的空气经过严格消杀,让入境携带的新冠病毒不出被隔离者的房间。

**保障被隔离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后的空气,即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保证被隔离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没有可传染的新冠病毒。

保障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后的空气,即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

所有垃圾、更换下来的用品移出房间时即刻进行严格臭氧熏蒸消杀,防止新冠病毒附着垃圾等生活废物,或更换下来的用品流出隔离场所。

上述措施足够到位就不会造成被隔离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在隔离场所被感染。而且被隔离人员生活轻松,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作较现行方式轻松。

如果用技术手段把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阻断在隔离场所,不会造成被隔离人员交叉传染,不会传染给工作人员,那新冠病毒就不会流向社会

外防输入当然包括进口物品消毒应当在海关落地时第一地点第一时间进行,最好用整库臭氧 1、2 天熏蒸的方法进行。

减少机场保洁人员中招的方式,应该是在清运机场垃圾时离开飞机就放入消毒设施中运输。在离开机场时已经全部杀死了垃圾中的新冠病毒。

对待新冠病毒应采用主动进攻和被动防御相结合的措施。主动进攻就是找到杀死新冠病毒;被动防御就是避免感染新冠病毒,或感染了不发展为重症。

对于进口货物和部件更应该如此,因为这是性价比较高的方式。

公司建立消毒库,用臭氧熏蒸的方式对进口部件,产成品进行长时间(大于理论时间几倍)消毒。

对于进口货物包装、部件表面的新冠病毒采用强辐照消杀的措施,杀死携带的新冠病毒。

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时,持续开窗通风,快速的用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降低室内空气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

将从业人员纳入重点监管;

工作人员接种新冠疫苗,戴 KN95 口罩、勤洗手。

如何在全世界新冠疫情泛滥下开放边境?

就是做好外防输入,把病毒杀死在入境的第一地点。叠加准确的检测措施,利用一种检测技术或一套检测技术的组合来分别出哪些人绝对不携带新冠病毒,让绝对不携带新冠病毒的人不必接受隔离,相信这样的人是大多数,边境也就打开了。

知乎用户 悠居物联网无管道分布式全屋新风系统​ 发表

新病毒新方法,及时纠错,善莫大焉!

知乎用户 小石头 发表

这底下的回答,很多都是 “借港讽沪” 的,我倒是好奇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新老 “桑海宁” 在本网站,连广州防疫的回答底下都是各位 “桑海宁” 在骂人

就我不充分的观察,香港那边的媒体恰恰各比各的怂:先是担心五月份有类似中高考的大考试,然后是复课以后的快速检测能不能跟得上——哪怕是最多共存派的餐饮业,也就只有一个 “谨慎乐观”,真心是不知道各位反上海分子哪里给香港人这么大的信心

原来 tno 里的灭世思想也算小资格调,学习了

知乎用户 马健雄 发表

赢麻了:养老金更充足了,多少家庭更加宽敞了,多少人获得一笔或多或少的遗产,整个香港的人均年龄都变得年轻了!

友情提示:希腊字母才用到一半,用完了还有星座。

也就是说,香港还能赢赢赢赢赢… 好多次!欧耶!应该给新冠病毒立个大纪念碑,竖在星光大道李小龙旁边。

知乎用户 大鱼 发表

恭喜香港向科学,自由,民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知乎用户 勿以赢小而不麻 发表

他们不可以偷着乐了,但是我们可以。

知乎用户 RUNLE 发表

管不了 HK,还管不了你?

说的就是你,上海

知乎用户 喜欢卷​ 发表

可是,我在广州这样安稳渡过已经过很久了耶。

即使近段时间的疫情,也就半个月不到按下来了,对绝大部分人影响不大。

而且,这个过程还不用死千分之一的人口。

所以,我不太懂,那些拿着香港这个答卷在往死里夸的人,究竟在想什么?

知乎用户 快乐制造机​ 发表

码住!

看看共存党会不会把话题顶热!

兄弟们,姐妹们,顶我,让我上一回热门话题热榜吧,给大家 Orz.

另外,根据不靠谱报最新消息:美英两个共存党在重新考虑变成我清零党了!

最后,支持清零。

最最后,港府还是凶猛,我在深圳的哥们正在给我打电话亲切的问候港府的家人平安。

知乎用户 弹指笑东风 发表

香港是个弹丸之地,没有战略纵深,无论是战争的战略纵深,还是防疫手段的战略纵深。

新加坡也类似。

倒是香港和新加坡的案例及数据,可以用来参考。不一定是参考他们的方法,是参考病毒传播数据,重症数据,平均病程时间等等,再根据国内的人口,医疗资源等制定适合的方略。

当然,是在我们那些肥头大耳脑满肠肥的防疫主政者们,愿意参考,知道怎么参考的前提下。毕竟,认真的研究,比简单粗暴的扔原子弹,难度大。

有战略纵深的战役,打成这个样子,唉,赢了。

知乎用户 Xperience 发表

讲一个日本疫情的小故事。第五波德尔塔的时候医疗挤兑了、很多人没法入院死了、居家隔离死了。德尔塔洗了一遍之后呢神奇的进入了一个感染人数低谷期。低到知乎都有问题 日本最近新冠怎么低了那么多?还有日本自己的学者在研究是不是在日本变异了?

然后、今年 2 月、锵锵锵、新王 omi 登陆~第五波来袭!死的人比德尔塔那波还多了。

现在 4 月 omi 下降了、第五波松了口气还没到一半。预测第六波又在路上啦!

你们猜猜香港现在下降曲线之后还有没有下一波?现在就在庆幸了、还早着呢

真以为这一波死的差不多了之后就没事了梦回 2019 没疫情的时候啦?后面一波一波的延绵不绝呢。

知乎用户 setu​ 发表

羡慕,希望内地也尽快恢复正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爱咋咋地,不要传染我们就好

知乎用户 梁大状 发表

祝他们好运,希望他们能用他们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成功了,那我们也多少能照抄一下

如果失败了,我想我们这边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知乎用户 haolin he 发表

有些人就是看不得别人上岸自由,总想把人家一起拖下水共沉沦,可惜香港不傻

知乎用户 柔于水 发表

不就是实质上放弃和大陆通关了。

也挺好的。

知乎用户 jaming 发表

世界上都没人在议论新冠了,一切如常!老人可以预约上门打疫苗,孩子们去学校,商场人头攒动,二成染疫的申请康复码通行证那都去跑,这是香港!下来你一定会说那走掉的八千人,年底看人口死亡率年鉴,超过了往常的千六吧!

知乎用户 米迪 发表

人家能选择 我们不能

知乎用户 克朗代克纸牌上头 发表

林郑明显不是一个善于变革的特首,官方协调出来平稳过渡的角色,很不幸,接连遇到两次重大事件,需要她铁腕强力变革,很遗憾她都没有自我突破,晚节不保,让建制派大失所望!

知乎用户 水思源 发表

人日莱摘 了

知乎用户 古堡吸血伯爵 发表

森林 1 万米跑比赛。

发令枪响,兔子反应迅速,速度最快,耐力奇佳,如离弦之箭,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其他动物表现各异,老鹰现场演起脱口秀,话多,滔滔不绝,嘴里说着 “没有谁比我更懂跑步!” 不注意脚下,扑通摔一跤,全场哈哈大笑。

熊大低头狂跑,一头撞上大树。昏迷不醒,被抬出场外。

孟加拉虎听说喝牛尿可以增加奔跑能力,结果喝太多中毒,上吐下泻,无法继续比赛。

袋鼠、狮子、高卢鸡、几维鸟、狸猫跑上一段,气喘吁吁,看路程太远,纷纷弃权。

兔子养子白海豚起初紧紧跟随妈妈,但缺乏锻炼,力竭倒地。和它一起退赛的还有鱼尾狮、太极虎。

退赛选手一个接一个坐上看台,赛场上只剩兔子一人,孤独奔跑,但拿冠军必须跑完全程,一心想拿冠军的它仍在坚持……

没有竞争对手,这次一定能赢,胜利不远,只剩 9800 米了……

兔子加油!

知乎用户 阿星派驻地球卧底​​ 发表

咱就是说,这个问题下阴阳怪气的太多,最后扯到武汉是源头,难道更早的美国电子烟肺炎不可以是源头了?

武汉人出市传播疫情了?

上海是够拉胯,这就是证明香港不拉胯了?

知乎用户 安静的逗君 发表

就一句话,香港不是完全自己说的算的。

知乎用户 穆若寒 发表

有时候,该想想怎么输出革命了。

不一定是为了在意识形态上给美帝插几刀。

就算是为了维护后解放地区的稳定,都需要水平线以上的思想输出能力。

加强能力,而不是又多几个岗位。

知乎用户 这家伙养了一只猫 发表

顶住压力,及时纠错,林郑离任前终于做对了一件事

知乎用户 装作四处看风景​ 发表

我理解他们,的确难,但难不是不作为不坚持的借口,毕竟一开这口子就回不去了。

科学和理智告诉我们,很大概率还是防守清零才有正常的生活。

未来,大概率付出代价,以后的大城市都不复存在。

建议把房子卖了,去偏远地区隐居山林,毕竟存在着出一个变异株来收割人命。

知乎用户 黑漆漆 发表

希望重启港星两地的 travel bubble,加快与新加坡的一体化,而不是北面。港星两国在政治制度,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文化背景上的共同之处都比与北面要多得多。

知乎用户 唐 LEEFK 发表

新冠病毒会继续变异,到时吃不上新鲜猪肉,又会求着大陆派屠夫过去杀猪。

知乎用户 q3552699 发表

中国俩大令人无奈的地方,第一香港,第二上海。

香港问题估计会成为中国疫情的一个癌症。

知乎用户 冯大哥你好 发表

香港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外向型经济主导。不可能自我封闭,必须要融入一个市场。

去年香港很久没有病例,各种政策朝着和内地通关去的,结果迟迟没有放开。也挺惨的,既融不进国际,也融不进内地。

现在应该是放弃了和内地互通,转向共存了。这确实是个明智之举,因为即便和内地名义上通关了,实质也是割裂的,毕竟内地现在各个省之间都做不到顺畅交互。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疫情防控,说到底是个科学问题,不是姓资姓社的问题

知乎用户 小赵律师​ 发表

确实,毕竟死人不会说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挺好的,什么病人住街上火葬场不够用啊都没了。

鉴于死人不会逛街,街面非常热闹表现的一点也不阴森。

建议上海土嗨们都去学习一下。不要回来了。

千万不要回来了。

知乎用户 大雄 发表

香港还是要像上海吉林学一学

几十万确诊,死亡人数不超过 20 个。。

知乎用户 不清 发表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了:民主自由的弊端,是它让一个国家变成一座嗜血的森林;而中国的优越,在于中国是一所绝对安全的温室。

如今看来,鲁迅先生所言不虚。

在民主自由这座嗜血的森林里,ZF 充其量只算是森林管理员,这个森林管理员可以给你打疫苗、可以给你发钱,他能做的也就那么多。你也可以选择带口罩、居家,你需要自己保护自己。

但基于人是社会动物,又基于人不赚钱会饿死,而森林管理员无权要求你禁足,所以这座森林无论怎么防控,都必然尸横遍野,必然水深火热。

更为可怕的是,你在这个嗜血的森林里,想要推翻什么,但你都不知道该推翻什么,推翻森林管理员?完全可以,管理员也不在乎。在这里你甚至可以去应聘当森林管理员!票数够就行。但无论怎么弄,森林还在啊?你能推翻这座森林?

这就弊端,也可以说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死局。籍此,人类这种生物,高于一切,超脱于宇宙法则的优越性,消失殆尽。

为自己庆幸吧中国人,庆幸你活在中国,活在上海,一所绝对安全的温室。在这个绝对安全的温室里,你将远离森林的厮杀,在这里,有的只有无尽的和谐,在这里,可以无视一切自然规律。

你选蓝色药丸还是红色药丸?

知乎用户 施梓莉 发表

清零在奥密克戎面前是做不到的,到最后必然是共存。

写于 2022 年 4 月 19 日,希望我是错的,欢迎回来考古打脸。

知乎用户 精神科王主任​ 发表

針對疫情,走什麼樣的路?是香港人自己的選擇。

可以做個試點,看新冠康復之後是否會一直免疫。

反正香港在中国大陸的幫助下現已經緩過气了,試試也無妨。

知乎用户 一帆风顺 发表

现在跳的欢,等着国家选择共存的时候,打你们的脸。

看看钟老的表态吧,“中国应坚持动态清零,逐步开放”。

知乎用户 Michael 发表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知乎用户 Kempen 发表

香港 700 万人,疫情闹了 3 个月,死了 8000 多人复常。

南京 900 万人,从 3 月中旬被拖累到现在,1 个月出头,极少感染无死亡,基本复常。

所以我看,还是香港高明。毕竟 3 个月>1 个月,8000>0。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挺好的呀,美国欧洲太远,香港很近。

要是到年底,香港政通人和,经济活跃,那就好好参考香港的举措,也试试放开咯。

要是死亡曲线又突然上升,经济、服务业也没有什么起色,那就继续目前的防疫政策。

二极管思维要不得。

知乎用户 氕氘氚 发表

回答里一群山河硕了属于是。

知乎用户 熊狼 发表

到底死了多少人

拿今年死亡人数

和往年死亡人数对比

再对比过去五年死亡人数

各个城市都这么比

知乎用户 宇宙洪荒 发表

怎么都在羡慕香港呢?香港有什么可羡慕的?别说和别的城市比了,就是和上海比,香港都是远远不如的。上海人被封闭了两个月你看看这番呼天抢地的,而你不知道的是,香港人已经足足被封闭了两年有余了。讲真,过去上海人享受了两年多自由去深圳而不用隔离的优待,香港人可是每次前往隔壁城市都得承受着 14-21 天的隔离大礼包呢。真的,生活在上海你们就偷着乐吧,千万可别羡慕香港,相反地,我得羡慕你们哩。

知乎用户 jingyewlc 发表

普通群众吃瓜就行,香港表态和内地买办阶层密切相关。不管共存也好,清零也罢,都是上层人物考虑的事情,普通群众吃瓜就行。买办政府想共存,可以啊,底层群众毫无压力,清除老龄人口,可以缓解养老金压力,年轻人的社保就可以少缴纳了,清除老龄人口,空出来的职位可以雇佣年轻人,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可以明显缓解,现在需要硕士博士才能就业的岗位,本科就可以了,还不需要层层考核,多好的事啊,干嘛不躺平了?躺平好啊,政府官员老龄化严重,放眼望去都是 50 岁以上的,很多还是买办阶层,这些人平时作威作福惯了,疫情把这波人带走,不正好么?空出来的职位留给年轻的公务员,年轻的公务员们应该鼎力支持啊,大力支持啊,干嘛要我们底层反对了?领导买办层自己不反对,让底层人员出来反对,底层混得也就那样了,为啥要反对了,买办领导挂了,你就是领导了

知乎用户 狄钰医生​ 发表

「老娘忍无可忍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只能说对于 奥密克戎 群体免疫了

748.2 万 (2020 年),21 万 85 岁以上人口,香港新冠死者年龄中位数 86 岁,预期寿命 85 岁。

基本上某几出生的人死没了,年轻人大部分没事。可是根据欧美的数据,每次病毒大版本更新,之前的群体免疫基本重新来。

至于惨不惨烈只有死的人知道,目前每次病毒大版本更新都是传播速度加快而毒性降低,万一未来的毒性提高,传播速度没有提升,混在目前的病毒里面,到时候才是考验。

知乎用户 Alucard 发表

应死尽死之后,必须放开啊

知乎用户 小不点 发表

我说最近共存派怎么销声匿迹了,原来都跑来这个帖子了

知乎用户 梅妻鹤子 发表

挺有意思的,“第一阶段始于 4 月 21 日。关闭超 3.5 个月的健身室、美容院、电影院等 8 大场所,以及餐厅晚餐堂食等,将有条件开放。各级学校陆续复课。”

“关闭超 3.5 个月的健身室”。而香港基本上是各处都有新冠,看来香港的健身房基本都关了三个多月了。

(一、香港經濟日報三月:“在作恶的谷歌查了查,第 5 波疫情持續,政府收緊多項社交距離措施,全港_健身室_由 1 月 7 日起_關閉_至今,已逾 2 個月。”

二、头条日报三月:“期望政府可提早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又指若需停業到 4 月 20 日,健身及運動業界在這 104 日共損失至少 10 億至 15 億元收入。”)

我在广州,去年五六月芳村的疫情导致海珠的健身房关门,关了几天呢?三天。

广州 22/4/8 查到有来自上海小 人感染的病例,连续四天普筛,22/4/12 - 22/4/18 关闭健身房 7 天。尔后又延长到 22/4/19 - 22/4/24 关闭 6 天。

加起来 13 天。

而共存的香港关闭了三四个月。

就这一点,我就站清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目前挺满意的,两个月以来疫情对我的影响只有收不到快递和外卖不能上楼了,现在逐步放开以后这两项也消失了,恢复正常确实是好事。

知乎用户 新视角观察者 发表

典型先把眼前关过了再说,大众低估长期影响,搞选举制的跟选票走也低估呗。

知乎用户 不过 发表

来向我们展示一下共存的真实代价吧!

知乎用户 是来了来了 发表

我想问问共存派,你们基于共存的前提是不是:只得一次,然后有抗体就不会再得了?不会死了?有兴趣去了解一下免疫逃逸,ba4 和 ba5 以及变体都在后面,你们急啥?怕没得摩擦,巴不得香港立马放开,我也想看看病毒免疫逃逸有多猛。

知乎用户 用 C 语言写爱 发表

在 7 千港人躺平再也起不来的前提下,7 百万港人终于可以躺平抗疫了。

知乎用户 大馒馒 发表

从这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什么叫好了伤疤忘了疼。有难了就要大陆出人出力,连屠夫都要支援。等风头过去了翻脸不认人,说得好像全是自己扛下来的,优越感满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测就是没有,不愧是大嘤带孝子。

香港要共存,我们就应该支持它共存,便于拿到新冠病毒的一手资料

如果真的单日新增 600 例,在中央的支持下,很快就能清零了。何必共存?

知乎用户 末日审判 go 发表

能清零肯定清零好,但是当清零的代价太大那就要考虑放开了,香港就是这种情况。

香港这个地方人口密度全球第一,居住环境密集且差,而且缺乏基层组织,什么网格员居委会都没有,很难像内地一样落实严格的防疫政策,人口组成也杂不易管理,外国人多,光外国菲佣就有三十多万,而且还有众多非法逗留人士和打黑工劳工,这群人只会千方百计躲避检测。要是面对以前 R0 为 2.7 的病毒还好,现在面对 R0 为 9.5-12 的 omicron,老一套防疫手段已经跑不过病毒了,不封城不可能清零。

谈起封城,很多人会说香港就应该封城,逆子竟然不想着清零,其实中央派了几批卫健委专家去香港,他们实地考察也和香港高官们讨论研究了快一个月,为啥最后香港还是选择放开,而且中央也同意呢,香港 35% 的老年人口,难道专家们不知道生命的宝贵吗?

如果香港选择和 R0 破十的 omicron BA.2 死磕到底清零,搞两三个月病毒能不能清零不好说,但是最后很可能外资 “清零” 经济“清零”,香港有一百六十万的贫困市民,很多都是住躺房手停口停,这些人在清零的过程中很可能钱包也会清零”,而且有趣的是新加坡在香港日增破万的时候给香港开通了 VTL,由港来新的旅客可以免隔离入新加坡,意图不要太明显,新加坡等众多国家真的巴不得你香港听话封城清零,好吃你的尸体呢。

林郑月娥这次确实顶着很大的压力,虽然很多内地网民骂香港逆子港毒,但这次抉择我觉得没错。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即使没有新冠疫情,香港在我们印象里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外也是一样。

知乎用户 小雨机 发表

重点是这么多人感染了,我个人认为只要没那么多重症和死亡就行了,让清零基本是不可能的。这种变异这么快的病毒只有 0 和 100,不存在中间状态又可以完全开放又可以清零,大陆目前是做的最好的国家,在有限度开放的情况下也能清零,但是又有几个国家做得到呢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猫 发表

核酸水军没占领这里?

知乎用户 村西头的菜鸡 发表

这不出动运 20? 双标?

知乎用户 喵哈哈 发表

如果按 300 万确诊的话就是 0.3% 的死亡率,再加上 hk 老人打疫苗的很少,这个死亡率基本是可接受的范围内了。

知乎用户 雷克雅未克的风 发表

香港立身之本就是在于 “自由贸易港” 没了自由

香港就不是香港

知乎用户 懒得改名 发表

做好防偷渡投毒工作,别踏马接人了,热脸贴冷屁股。他们爱怎么玩怎么玩。

知乎用户 呵呵 发表

如果每天死去的几十人不算代价。。几十人什么概念?一家三口 20 个家庭,学校里一个班级的同学,两辆公交车座上和站立的人。尸体摆在地板上,可以排 100 米长队。香港五波疫情反反复复,30 万的累计确诊,9000 个失去生命的人。

知乎用户 日头好大雨 发表

东西方价值观不同的体现,在我眼里,每天死几十个人已经是无法承受的代价了,在香港政府眼里这么多人比不上经济崩溃。

但是香港政府也是没办法,香港封城不可能,蟑螂现在都是遵从欧美的价值观,自私自利,讲难听点蟑螂们连它们的父母死了都无所谓,也要自己过的爽,所以香港只能躺平。

至于躺平了蟑螂们真的就会有轻松惬意的生活吗?我持悲观态度。其实香港之前疫情控制的那么好我都很纳闷,一个满地蟑螂而且国际交流非常频繁的地方,居然一年多没什么疫情,港府已经做到最好了,但是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太强,让我们过两个月看结果吧。

知乎用户 朋友一生一起走 发表

香港和上海,我认为更像是寻求放开的一种试探,因为医疗资源有限,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内陆地区的各大三甲医院现在都是爆满状态,一线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其他地区呢,全国都是一盘棋,发达地区可以达到放开标准,但落后贫穷的地区呢,如果落后贫穷的地方因为新冠肺炎加速院区病例死亡,让医疗不堪重负,又该如何,新冠的毒性不是那么强,但不妨碍它干扰人体免疫系统,给与其他疾病发展空间,放开后,大多数人绝不会直接因为新冠死亡,而会因为新冠带来的对免疫系统破坏,加速其他疾病恶化而带来的结果。如果发达地区只进不出,也不可能,我们必须正视医疗资源上的差距,也必须正视,除开中产阶级及以上人群,剩下的那 8 亿人真正的述求,要保证放开后医疗的平稳过渡,也要保证放开能有合理的解释,不能让有心之人带了节奏,这个事儿,得慢慢来。

知乎用户 胡小磊​ 发表

香港永远走在前面

知乎用户 吾思 发表

双方都觉得对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历史会告诉大家答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上海就是下一个

知乎用户 马后炮​ 发表

上海疫情还没平复,这边又闹幺蛾子,被拐卖又重新认亲的孩子果然没良心。

知乎用户 可乐猪 发表

你以为防疫爱好者害怕的是香港的死亡率,其实他们害怕的是香港的补贴金

知乎用户 HugoBossTang 发表

林郑能在这种各方夹击的状态下做出现在的形式太不容易了,换个骨子软点的都不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用香港来重新定义 ” 动态清零”

知乎用户 呼哈 发表

香港已经走出新冠泥潭。

在中医药的强力介入下,很快遏抑了新冠疫情和,极大的降低阳性病例和死亡病例。

香港为国内抗疫指明了方向,既不用躺平,又保证了民生,既发展了经济,又战胜了疫情。

知乎用户 美好的一天 发表

“只要死亡时是新冠阳性,在美国就会被统计成因新冠死亡”

什么时候美爹这么蠢了,连准确统计新冠死亡都不会了,这样侮辱美爹,我可不高兴了。[doge]

来,看看 usafacts 这个政府数据网站里面怎么写的。

How does the government count COVID-19 deaths?

下滑到这个区域。

打开谷歌翻译

再来看看美国健康统计中心是怎么说的,还是打开链接,打开谷歌翻译。

Death Certificate Data & COVID-19: Interview with Robert Anderson, Part Two

这个就不用找重点了,全部看下来就行了。

奉劝某些人,不要把你美爹想得那么蠢,你美爹清清白白告诉你新冠死亡率多少,大多数人愿意接受新冠,那就放开。

为了鼓吹躺平,侮辱你美爹,实在是坏。

知乎用户 胡小浪 发表

清零派只会复读香港死了多少老人。但对防疫所造成次生灾害,财产生命损失却视而不见。当然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这些数据都被隐蔽了。

所以造成的感觉就是,清零 = 无成本。逐步开发 = 死人的错觉。但这根本非科学的比较。

而且已经有文献指出,次生灾害的损失非常之高,将来相关研究会越来越多。

清零派嘲笑香港死了几 k 没有打过疫苗,有基础疾病的老人

殊不知香港人也在嘲笑你们因为过度防疫而看不了病,吃不上饭,去不了医院的孕妇,血透患者等,更会嘲笑你们在方舱里享受着男女同室,恶心的厕所,嘈杂的环境以及丝毫没有尊严的待遇

知乎用户 优佳 发表

一点日常笔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今天来自香港电台的消息:

本港新增 600 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連續 5 日單日個案維持在 3 位數,較昨日輕微減少 13 宗。
新增個案有 320 宗經核酸檢測發現,280 宗為快速抗原測試呈報。當中 11 宗為外地輸入。再多 17 人染疫後死亡,年齡由 33 至 97 歲,病死率 0.76%。其中 16 人在過去 24 小時呈報,當中 10 人沒有打針,13 人為 65 歲以上人士。有 1 宗滯後公布個案,涉及 72 歲男死者。

总的看来,香港疫情以来从未封城,经历了较严重的感染和死亡,但这一阶段已经过去。现在正应该要着手恢复经济和检讨防疫政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能清零为什么要选择放宽呢? 放宽是防疫失败的妥协。我在香港,放宽管控了我觉得挺好,终于能去岩馆运动了。我是年轻人,打过三针包括 mRNA 疫苗,家人不在香港,不打算在香港长待,现在回不去大陆虽然挺不方便但可以理解。对我来讲放宽管控对我的影响和危害比较小,香港这么拉跨又没能力清零,那当然我也赞同放宽。

但大陆又不是控制不住奥密克戎,香港这么大个雷在旁边,广东省也控制的住。有能力清零为什么要选择躺平呢?难道真想全国几个月内死 180 万人(按香港最新一波死亡人数等比放大)?当然上海很多人受不了说躺平我能理解,自己年轻,生活工作遇到困境,没有亲人,疫情严重死的不是自己身边的人无所谓。但上海毕竟跟大陆其他地区存在很多连接,总会外溢到其他地方。我觉得上海真控制不住也行,跟香港或者国外一样直接封住进出要办通行证,出上海严格 14+7 隔离,限制每天离开上海人数(现在香港去深圳或珠海每天大概也就 800 人,上海三倍香港人数,那就每天限额 3000 人吧)。这样上海的年轻人(打工人)可能就跟我这种港漂一样了:无所谓了毁灭吧,我躺平了,老家的亲人没事就行,再宏大的叙事我也不想再考虑了。

知乎用户 雨林日成​ 发表

很爽啊终于可以正常生活了,早就该开放了。

知乎用户 伦恩谢​ 发表

表扬一下林

知乎用户 番茄炒蛋的爸爸​ 发表

借我之前评价上海的一句话:

一个连感冒都要跑三甲医院的地方

放开?躺平?

说放开的根本就不了解中国人,中国人是惜命的,惜命到西方人不理解。放开之后,轻症医院不接收,可是大家感染过流感吧,是流感,不是感冒。试问发烧 38℃以上,伴随带来的肌肉酸痛、咳嗽睡不着觉,你能在家待住?

到那时风向就会变了,去不了医院,我就联合施压;走关系找后门去医院的事引发社会冲突不断;私立医院巧立名目避开轻症不接收规定高价诊疗引发阶级对立;部分人或被资助、或厌世情绪满街投毒。到那时人心惶惶,才是人间炼狱。

朋友们,知乎的朋友们。请站在中国的国情考虑中国的问题,新冠对中国从来不只是一个死亡率的问题,美国的感染比例放在中国是会引发严重社会动乱的。

辛苦各位在发泄情绪的同时,看看人间,看看中国的人间。

在知乎说这种话,是要挨骂的,我心理承受能力没那么强,匿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总人数 = S+I(确诊人数)+R + 潜伏者 E

一定概率成为 E

ds/dt=-psi/n

如果自觉管控好传染源和预防传播途径,保护好易感人群,感染指数会下降

反观过去提炼了亲和层析纯化 GST-S2 融合蛋白

消灭病毒,让其失失去复制侵染能力

知乎用户 問竹​ 发表

香港这是要彻底与英美一起 “共存” 了

知乎用户 醍醐灌顶换人间 发表

人在上海,我很好奇,香港是做了什么防疫措施,现每天阳性感染人数能控制在 3 位数的,3 月下旬上海和香港每天感染人数都快持平了,结果现上海这边都静态管控快 1 个月了,每天新增还近 2 万,难道香港这边 omicron 传染变弱了??百思不得其解。

知乎用户 谢天谢地 发表

,rfhfjfg

知乎用户 矿工小熊 发表

有 DDL 的人,依旧和以前的日子一样天天写作业。

大概在三月的时候出现拐点,从日增 5w 降到两万的时候宵禁政策就提出 4.21 号解除了。

大概在 2 月底的时候大批留学生回国,十分恐惧,都是争分夺秒的离开。回不去的大部分是抢不到票,其次就是打算在这边发展。

那段时间的确是非常难的日子,学校宿舍甚至安排了其他宿舍的人进来隔离。楼上的所有男生全都感染了。我们就用一个电梯。

后来舍友全部回家了,我就一个人搬出去住了,一般一周出一次门买菜。每次回家都是自己拿酒精全身喷几圈再进去。

其实那个时候极度害怕的,基本只有大陆人,我几个香港朋友,甚至那个时候还在麦当劳拆口罩和我视频。

那个时候,香港也说过全民检测,但是是规定了每家每户是可以有一个人出门采购的。所以对我而言,我家就我,所以封不封都一样。这边是不会有人送物资的,因为这里压根就没有居委会。只有一些老大妈老大爷义工。

后来大概四月初,电脑坏了去机房去的比较多,可以肉眼可见,路上的人一天一天多了起来。

后续政府每户发了 20 个自测,莲花胶囊,还有 Kn95. 测了两次依旧是阴性。用于自测。

最近的话由于港府发了一万的消费券,➕复活节,很明显是在鼓励消费。明显能感觉到的是大家都没那么惶恐。

这一波,牺牲的其实是大部分 65 岁以上的老人(之前港府没有鼓励老年人打疫苗,因此部分老年人是认为有副作用的),之前每天大概 200 左右离世。现在 30-50 左右吧每天。

我之前看到很多起养老院爆发疫情,很多老人是没有自家的年轻人保护的。

知乎用户 羊咩咩​ 发表

香港的防疫政策至少是变化的

有一个地方防疫政策是以不变应万变

这才是大道至简

知乎用户 Kathy 发表

香港你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回头是岸!国外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怎么这么想不开呢?

一旁的澳门看到:我… 我能改变主意吗?我这的酒店一百块都没人住了,也没钱发了呀!

知乎用户 可无可有的网友 发表

目前满地无主手机,但各方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且再也不想回去了。

慢则一两年,快则几个月,大陆也会选择这条路。横下心之前,能多看几眼境外的实验结果也是好的。代价虽大,全国平均一下就能接受了,就像共存之后的代价也要全国平均一下,不然两条路都接受不了的。

知乎用户 演化之光 发表

香港确实是专家在抗疫。对普通香港人来说不工作,不出街那比得了 C 更难受。

知乎用户 小污龟 发表

我支持香港放开,因为我易感高危的父母亲人不在香港,自己三针疫苗已打感染了后果也可以承受。放开了之后我还可以去游山玩水吃好吃的,享受香港的繁华生活。想必各位支持共存的想法是和我一样的吧?

知乎用户 野芷湖​​ 发表

铜臭熏残了脑筋。

抗疫封控就炒股!

2021 年 9 月 14 日看跌,12 月 13 日再看跌。今年 3 月 9 日看涨,3 月 16 日再看涨,3 月 21 日看跌。

4 月 18 日 10:41 卖,今日 4 月 19 日 13:50 买,继续在 3222、3260、3262、3293 途中待卖。

远期 3935,3075【3 月 15 日已兑现】。

说想交流股票的都是扯淡,真技术交流个鬼,想学就说学!

知乎用户 无意苦争春的股社 发表

那我们怎么办?

他们现在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那我们呢?

知乎用户 风行地上 发表

唉对比看看,搁你你也独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也是共存派,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如果没有特效疫苗,人类不可能消灭病毒,最终的结局一定是病毒毒性降低然后共存,毕竟得了病你可能会死,但是没饭吃你一定会死,严格控制控得了一时控不了一世,或早或晚那个节点就会出现,我认为不会太远

知乎用户 七杯茶 发表

香港还是好好的推进疫苗注射吧。看看离的最近的新加坡的注射率,香港不汗颜吗?我估计有人要说了,“李家坡”这种威权体制当然好推进了,不好意思,德国 60 岁以上全程疫苗注射率超过九成,瑞典更是高达百分之 95。事实就是管治能力低下,这点看,这个东方之珠和某个 “东方明珠” 还真是半斤八两。

知乎用户 水彷徨 发表

打算共存了,国内扛不住搞不好也得共存了

知乎用户 南方 发表

香港的无症状呢

知乎用户 今天过生日 发表

这下一国两制了

知乎用户 当代好青年 发表

若无去年底今年初以来的第五波新冠疫情,2022 年 - 2024 年这 3 年香港的预期死亡总人数是 16 万人。现在有了,且已群体免疫 + 全城开放了,2022 年 - 2024 年的实际死亡总人数会增加到多少人?超额的总死亡人数是 3 万、2 万、1 万还是 0 万?

我总担心,以 2019 年的人均预期寿命 / 全因死亡率数据为基数来计算 2022 年 - 2024 年的超额的总死亡人数,国内封控清零策略的结果会比香港严重得多,甚至比美国还严重。

知乎用户 Tom0086 发表

很多人已经忘记了 2021 年的 3-4 月发生了什么

2021 年印度的人间地狱你们都见识过吧?最近的新闻 WHO 推测印度死亡 400 万

固然,印度落后,卫生条件差,这也是问题原因之一; 但是你香港没有广东人力 物资的支持能这么快平息下来?

奥密克戎不是第一个变种,也不是最后一个变种,未来的事没人能预测,能做的只是当下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