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美学:浅谈现代中式语文教育的失败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诡异的光指的是什 …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诡异的光指的是什么?”(6分)
2017年的浙江考生,在考场上面对着巩高峰先生的文章《一种美味》,感到了来自出题人的满腔恶意。
考试结束后,巩高峰的微博评论区被考生们围攻,要求给出一个合适的答复,而作为当事人的作者则只能表示:“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写什么?” 2017年,这“诡异的光”无疑成为了现代中式语文教育的又一座墓碑。
如今,“诡异的光”早已成为消费时代的又一个被遗忘的烂梗而幻想入。可是在数不尽的中学课堂里,对文学之美的无情解剖却从未停止。毫不夸张的说,现代中文教育下的孩子,绝不会体会到文学的美感。所有的文学爱好者,一定是在良好的家教下产生,而不是现代教育所塑造的。中式课堂对语文的解构令人发指。数千年的文学发展,如今竟然出现了“语文公式”这种神触。
(图)中国教育催生的怪胎
语文公式的存在,是对文学的最大讽刺。
文学(英语:literature),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任何单一的书面作品。更严格地说,文学写作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被认为具有艺术或智力价值的任何单一作品,通常是由于以不同于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语言。
—-Wikipedia中的《文学》条目
如果去仔细阅读巩高峰的《一种美味》原文,其实不难体会到原文本身蕴含着的人文关怀。然而,在高中教师的眼里,文章里所有的语段,所有的字词,所有的情感,都应该被划分,被解构,被无情的教育机器残忍的分尸,然后让学生用冷冰冰的分点答题来将作者饱满都情感的人践踏的一丝不剩。我们来看开头那道题的所谓“标准答案”:
13.(6分)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可笑么?可悲么?我曾做过这道题,拿到了5分之多。可如今来看,我却对我曾经能这么符合的说出这种空虚的华春莹模拟器式的答案感到恐惧与不解:这答案的4点,有哪一点可以表达出作者本人想要表达的人文关怀?我甚至开始怀疑,兴许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制造模拟器,语文考试的目的就是测试模拟器。共党成为了高考重最大的甲方。
其实这么一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网络上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小粉红,毫无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更没有一丁点的人文关怀。只会自私自利,落井下石,并且大搞网络批斗,唯恐出现哪怕一个正常人。毕竟,冷血,无情,模拟器化就是他们的“标准答案”啊。
文学是一种艺术,艺术是蕴含着感情与思考的。而中国语文教育,显然和艺术不沾哪怕一点边。缺少了思考,缺少了感情,一切受到体制控制,这样的高中生,对方方写出那样的批斗文章,我一点也不意外。(当然我也不敢保证那是高中生写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在有国家出产这种毫无生产力的行尸走肉,人们难道不会觉得疑惑么?人们难道不会痛心么?兴许人们大多都只是行尸走肉罢了。毕竟,最盛产这类文章的今日头条,可是赚的盆满钵满啊。
既然无法得到美与思考,那么,自然而然的,写出来的文章中也不会有美与思考。
不少人应该都听过所谓“凤头猪肚豹尾”之论。这玩意可不是现代人新开创的,它是元代一位作家提出的文学理论。至于它原本怎样我们暂且按下不表,我们来看一张图。
http://img.taodabai.com/upload/51/78/51784ab40376730fe64b457356ea38b5.jpg
(图)缝合怪
何等讽刺的…兴许这就是如今巨大多亚文化缝合怪的源头?(猜想)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我想,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怪物都不足为奇了。
短小精悍的凤头(标题党)
丰富生动的猪肚(捏造猎奇故事)
精悍有力的豹尾(请关注我们的xx公众号or what)
中国文化市场的乱象皆来原于此。
(图,截于Wikipedia《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条目)这图里的作家有多少是被语文教育锻炼,并且得到中式语文教育认可的?
我想,如此这般的语文教育持续下去,终有一天,“文学”这个词看到中国的时候兴许也会忍不住流泪吧。
注:个人水平不足,只是以阅读理解为主作文为辅来钦点了一下中式语文教育的罪与罚,欢迎各位先辈提出意见与建议。如有错误,还请指出与海涵。
又注:再不刷题的话,学生生涯就要结束了…对了,就用写文章来现实逃避吧!(智将)
逃课在学校里无人使用的小黑屋自由自在的写文章真好啊(池沼)
不要这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等我把文章写完了,你要我几条命我都给你!快想起来!【摸鱼者恒幸福】!
国外也见过这种现象,但是普遍文学不一样,不谈写了什么,只谈怎么写
literature≠语文,语文是中国特色学科🤣
楼主不要用这种思维去考虑高考,否则你就有厌学的情绪最终影响你的成绩
高考就是一个智力测验,证明你在大多数人当中是前10%还是后10%,你说的这些语文
并没有大不了的,如果你觉得你智商足够,就遵守游戏规则,你如果觉得游戏规则定的不合理就会一直想这个问题而却陷入思考的陷阱。这就好比一个足球运动员觉得自己跑的很快,每次越位的时候都觉得越位这种东西就是不合理的,结果一直和越位来斗牛,结果就是整场比赛一球未进,只会证明自己技不如人,有什么好埋怨的呢?
就墙国教育而言,语文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了,可能因为我们学校有个好老师。ta除了讲应试,也会给我们讲课外知识,讲美学,讲文学常识,ta还带我们办刊物,写诗歌小说。
至今都觉得很神奇。我遇到的好老师80%都是教语文的。
也许是个人经历吧。
在高考的大前提下,教育约等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做到的是消除一些【不确定性】,而且让这些分数变得确定。于是,就会衍生出很多【套路】去消除这些【不确定性】。
【套路】包括但不限于汉字书写,英文书写,语文答题套路,语文作文套题,数学解题思路,英文写作框架……
我认为这些【套路】当然对加分有用,但它是个本末倒置的方法。只能说高考分数的魔力太大了,学校,家长在它的面前必须妥协。
同样的模型,也适用于求职/公务员考试/出国类考试/……大家把小心思都花在【套路】上,就不想提升自己。
此既非現代,亦非中式,亦非語文,亦非教育。當世共黨匪語反教育而已。自求多福。
我是某一线城市语文教师,也是第一次知道这篇文章和它背后的争议。以我这边的出题标准来看,这道题目是非常失败的,因为它强硬地把两类问题揉进一个问号里。回答1与2考察辨识写作技巧,回答3与4则是“言之有理即可”的回答,要求考生根据生命体验得出千人千个的结论。
可以讨论贫困家庭生活的脆弱;作者结局时经历的“幻灭”;即使是豆腐家人也有短暂温馨;鱼是审视者,在嘲笑我们人间的悲欢等等,自圆其说即可。
sousou** 评论于 2020-03-28
[
这个就和科举制度一个道理,你说八股文是不是很煞笔,的确,但是真的就有这样的天才八股也强,文学也强的。…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039#answer_list_319039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039#answer_list_319039")
請勿侮辱八股。八股雖劣,勝共國反教育亦無算。明清仍多大家,常民亦談吐有禮,不若今中共國人。
「并没有大不了的」?正有大不了也。民群道德之敗壞,實繫於此。不得已而為之,亦為之矣,毋相欺,謂無傷。農奴無力逃離農場,不謂奴隸制「并没有大不了的」,自求多福而已。
sousou** 评论于 2020-03-27
[
楼主不要用这种思维去考虑高考,否则你就有厌学的情绪最终影响你的成绩高考就是一个智力测验,证明你在大多…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019#answer_list_319019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019#answer_list_319019")
啊,我并没有这个问题。正相反,我认为我情绪隔离做的还算不错。
不过还是感谢您的关心。
我只是认为,在这样的体制下无法出现真正的文学人才而已。至于“高考”这种机会,既然我从共党那里得到了一个机会,我就要不择一切手段榨出它的最大价值。
中国的语文书里基本没有什么很优美的文字,我怀疑中共就是要故意砸碎人的审美观
閱讀理解、中心思想、好詞好句、背誦抄寫,無一不讓我惡心
所以我雖然不喜歡海明威,但很喜歡他趁著在世時就大聲嗆「鯊魚就是鯊魚、老人就是老人,沒什麽象徵不象徵的」可惜一課一練不會聼這些,出教材的還是要問「老人象徵著可憐的勞動人民」之類的問題
説好的一千個哈姆雷特,實際上卻只有一個是能成爲哈姆雷特的,其他的都會變成哈姆雷特手上拿著的那頭骨
魯迅一句晚安都體現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可是魯迅説不定真的只是想要道句晚安,因爲他睏了
這不就是過度解讀嗎?
但是話又説回來,不教有「標準答案」的閱讀理解中心思想,教什麽呢
沒有標準答案的閱讀理解中心思想題,一定會讓每個學生都變成海明威
如果不出中心思想,只是就事論事按照文中内容答題,那對母語者而言或許太簡單了
如果不出閱讀理解只是讓學生閲讀,那就沒人會讀
不過話又説回來,有什麽逼著學生讀的必要嗎?
不只是文學,任何題材的藝術都是一樣
當你遇到真正美麗的事物時,不需要任何背景知識,甚至不需要看清楚那是什麽,一瞬間你就可以感受到這是美的
所以除了基本的識字寫字,不需要進行母語教育。我們是母語者,我們天生就懂得這個語言的文法和規範,就算年輕人的規範相對於上一代可能不規範,將來這些新的規則也會成爲新的母語規範,因爲我們是母語者而我們定義我們的語言。只有古文可能需要另外開一堂課,因爲現代人天生不會古文,但是那也不一定要是必修課,可以是高年級的選修課
我們都是母語者,我們天生就具備了賞識母語文學和感受其藝術魅力的能力。所以與其在課上逼著人看,不如讓人因爲有興趣才去看,因爲將來如果有人有心並有幸,那自然是會感受到文學的魅力的,不然也不會有任何生活上的不便。頂多可以在學校提供閲讀的機會,沒必要特別授課
g跟大家分享兩件小事吧
其一:
小學五年級學一篇課文,《飛奪瀘定橋》,相信不少淪陷區的朋友都學過這篇課文,就連我父母都學過。
學這篇文章之前,語文老師花了差不多一節課的時間解釋標題——與其説是解釋,不如説是直接記筆記,“飛”和“奪”這兩個字到底有什麽特殊用意。且不説這篇課文本身杜撰的成分就比較大,(据史料記載,紅軍過瀘定橋的時候,守橋的就是一幫子民團,沒什麽戰鬥力,看見紅軍來了放兩槍就跑求了,更別説什麽把橋面上的木板都抽了)光這種過度解釋就讓我感覺不明就裏。
其二:
鄙人高考語文只考了100出頭,很明顯,我的失分點主要就是在作文和閲讀。我做閲讀題的時候實在是get不到問題的點……但是,大學期間我翻譯了幾首英文詩歌,又是獲得了一致好評,在研究生復試的時候又憑藉著這幾首詩歌的譯文得以被錄取,讀研期間又被推薦,給學院老師寫了一篇參賽演講稿,(内容不便透露,總之就是又紅又專的那種)居然還獲得了好評,讓老師在演講比賽中拔得頭籌……
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今之教学,不亦若此乎?
阅读理解用固定答案剥夺了学生各自思考想法,当然,改卷快,统一,哪管你有个人见解呢?回答的标准按照套餐ABC的方式作答。国内语文感觉像思想豢养聚集地,语文老师经常强调放羊式教学,到考试时还不是流水作答?群体思维没有改变,谈什么中心思想跟集权似的。给我更多的感觉是为考公进体制而设的科目。
教育不是万能的,美学也不是显学,学生时代认识字就够了,问题是私货塞的太多了,教出来的学生却基本生存能力都成问题,文章常作无病呻吟,人对美的认知不直接来于文字,而是在生活感受的积累,这些都是教不会的。
不仅是语文,任何科目的教育都可以说是失败的。不,除了洗脑。中国的青少年没有希望
香港也有這種題……
第九味、藍色窗簾、孤獨的理由
幾乎每年都會找原作者作答
但似乎未曾有原作者知道自己到底想寫什麼
陳獨秀這個故事大家聽說過麼?
陳獨秀在他的《實庵自傳》裡說了他科考時,遇到的考題是:「魚鱉不可勝食也材木。」陳獨秀其實並不知道,這是從孟子「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句話中掐頭去尾截搭出來的。**但他光憑熟悉《文選》中的鳥獸、草木,加之《康熙字典》上的稀見異文東拼西湊寫出來的文章,居然成了縣考第一名的秀才。**死記硬背儒家經典是洗腦,而考試出題,不僅考驗應試者,也考驗出題者的水平。比較省事的辦法,就是出這種「剪斷經文」,拼湊比較生僻的句子成為「截搭題」。但面對多少有點似是而非的高深莫測,雙方最好的辦法都莫如順着桿子爬上去。這種事情在陳獨秀之前早就有榜樣在先了,梁章鉅的《制藝叢話》就記錄了雍正年間江西鄉試第一名周力堂的答卷,全篇不知所云。但主持鄉試的任谷香卻偏要大加讚賞,不如此,豈不是考官承認自己不懂。
豆棚閒話:似是而非之妙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5-07-28]
文:龔敏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7/28/OT1507280006.htm
支那語文閱讀理解就是考人揣摩微言大義,作文就是考人堆砌辭藻,無聊無用至極。
现代中文断句很厉害,明明一句话分成几句话,不是意思的断句,而是语法的。比如,“我看见很多人”。这是一整句话,不需要标点断句。可是很多人会这样表达:“我看见,很多人。”意思一样,就是怪怪的。
第二是口语化很严重。该用书面语的时候很多人用口语,感觉很不正式,好像在闲聊。还有很多口语化词组比如“简直”,这是副词,用于修饰。如今能独立表达意思了,每每有人用这个词组,我就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只能猜。
第三是很多脏话竟然成为日常用语,例如“逼逼”、“卵用”、“牛逼”等。很多妈妈也是这样用。我是无法接受的。
还有太多的坏的改变,不想说了。
sousou** 评论于 2020-03-30
[
明清有大家但是科学没有发展, 八股取士之后官员都是什么官员呢?靠谈吐无法治国, 必须要有科学,就算共…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23352#answer_list_323352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23352#answer_list_323352")
先前是談美學、談教養,筆鋒輕轉,便到「科學」。那講講科學:中共國正正沒有科學觀。科學觀不是具體知識,而是各司其職,詳細事務任用專家,管理引導任用賢德。當今文明國家,也不會期望總統百僚是科研員。賤視人文、尊尚「理工」,莫過於中共國,而中共國亦是地球最大野蠻勢力。聽信中共誣陷古人,則「新民主革命」恐怕理所當然。
radio** 评论于 2020-05-23
[
刘慈欣是国内某水利大学的校友,据我所知,这所学校是一所办学成功的党校。为什么?你看我天天这个压迫样就…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021#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02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greenhorn** 评论于 2020-05-01
[quote][/quote]
牛逼,撕逼,卵用這些真的超難聽
的确,全都是学的套话,完全没有教过如何去理解体会美。
那些阅读就是在教会我们如何扯淡、说空话,就像是那些中共所谓的XX精神、XX思想,谁也不知道确切的在说啥,只是跟着人云亦云罢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当然不是套话~
我们学校老师都直说了语文阅读就是按照套路来写 应付考试罢了
Marksman** 评论于 2020-03-27
[
啊,我并没有这个问题。正相反,我认为我情绪隔离做的还算不错。不过还是感谢您的关心。我只是认为,在这样…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022#answer_list_319022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022#answer_list_319022")
这个就和科举制度一个道理,你说八股文是不是很煞笔,的确,但是真的就有这样的天才八股也强,文学也强的。
所以其实总有天才可以做到两个都很好的
我选择不要这6分
真正的文学家是不可能用普遍教育教育出来的。必须是由自由度极高的鼓励创新的精英教育才能教育出来的。所以中共国“语文”课的目的并不是培养文学家。只是为了让学生识字,然后让学生接触各式各样的文章而已。
香港也有類似的情況,中小學中文教育中「過分解讀」很普遍,也有請原作者來回答也答不出的情況。
我覺得基本教育中有這種閱讀理解也無可厚非,至少確保了學生具備基本解讀「中文語意」的能力,而學生普遍也未達到研究「文學」的水平。
琉璃光** 评论于 2020-03-28
[
此既非現代,亦非中式,亦非語文,亦非教育。當世共黨匪語反教育而已。自求多福。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696#answer_list_319696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696#answer_list_319696")
大抵看了一下您的个人资料,似乎是较为专业的文化兄贵。先辈是否有考虑写一些知识普及类的文章?现在品葱的风气过于的浮躁了。
Marksman** 评论于 2020-03-27
[
大抵看了一下您的个人资料,似乎是较为专业的文化兄贵。先辈是否有考虑写一些知识普及类的文章?现在品葱的…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838#answer_list_319838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838#answer_list_319838")
忝承清賞,比來多事,日後勉之。眾難戶說,好自珍愛,任勢徐為。
我的思路正好相反。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语文教学不应该关注艺术性,而应该关注实用性。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但是,实际生活中,你要跟大量不那么“高尚”的人打交道。
阅读理解训练为什么一定要用文艺作品呢?除了少数文艺爱好者,谁在乎文艺作品里面的某句话有什么深意呢?
为何不用生活中、网络上会碰到的各种信息?训练学生如何在大量真真假假、琐碎无序的信息中提炼出关键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如何去理解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不同场合下所说的话的所要表达的含义。
文艺作品当然也可以用,因为文艺作品是以生活为原材料的艺术加工品,是作者对生活的认知的艺术化表达。好的、经典的文艺作品是值得学习的,因为它们是一条获得对生活的概观的捷径。它们也提供了“好的表达”的范本。但是,非文艺工作者没有必要掌握“艺术性分析”的能力。真正具有力量的文艺作品也不需要这种能力才可以理解。
not_by_works** 评论于 2020-03-28
[
我的思路正好相反。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语文教学不应该关注艺术性,而应该关注实用性。有人说,“读一本…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21026#answer_list_321026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21026#answer_list_321026")
这自然是一种观点。或者可以说,您的这个观点或许更加有现实意义。
但是我在文章中提到一点:文学的道德教育作用。
我相信,品葱上的人不会有人认为共党的政史两科有任何的教育意义,所以我们只剩下语文还应有一点人文主义色彩。
本应有一点人文主义色彩。
解构了文艺,放弃了文艺,文艺本身蕴含的情感就消散殆尽。
缺乏了到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学生最后是什么样呢?我也已经表达我的观点了。
欢迎提出更多思考。有碰撞才能有进步。
evangle** 评论于 2020-03-28
[
我是某一线城市语文教师,也是第一次知道这篇文章和它背后的争议。以我这边的出题标准来看,这道题目是非常…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515#answer_list_319515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515#answer_list_319515")
以自圆其说为标准评判考生的解答,还算是人道的。
作为脱离高考仅数年的人,在此说声老师好^^
琉璃光** 评论于 2020-03-31
[
請勿侮辱八股。八股雖劣,勝共國反教育亦無算。明清仍多大家,常民亦談吐有禮,不若今中共國人。「并没有大…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686#answer_list_319686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686#answer_list_319686")
明清有大家但是科学没有发展, 八股取士之后官员都是什么官员呢?靠谈吐无法治国, 必须要有科学,就算共产党的教育有问题,至少数学物理化学都还是学习的,比八股文强何止百倍.
八股取士的人懂科学么,如何治理一个县,农业如何发展.这都是靠自身官员的素质了.
琉璃光** 评论于 2020-04-08
[
忝承清賞,比來多事,日後勉之。眾難戶說,好自珍愛,任勢徐為。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20082#answer_list_320082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20082#answer_list_320082")
文不文,白不白,会不会好好说话?还是书读的太少。
Marksman** 评论于 2020-04-07
[
大抵看了一下您的个人资料,似乎是较为专业的文化兄贵。先辈是否有考虑写一些知识普及类的文章?现在品葱的…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838#answer_list_319838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838#answer_list_319838")
真正专业的文化人写不出这种半文不白的东西,你是在故意说反话逗傻子吧?
总结起来就是过分解读,慢慢的导致人开始阴阳怪气
所以说好学校,好老师,乃至好同学是很重要的。我觉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其实人文素质还是很不错的,《外国文学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都是很好的教材,里面甚至有蒲宁这种相当政治不正确的作家的文章。
当然前提是老师和学校肯教,当年我校有半个学期的课程规划都是这几本书。我当时就感觉其实很多有点追求的语文老师都是想上这类教材的,讲弗吉尼亚.伍尔夫和《九三年》的时候明显我们老师的情绪都高了很多。
这种有点“美学”素质的课本难度也更高一些,里面很多文章都是吗,民国时期的译本,光是读通就要花一些功夫。
现在想起来真是good old time. 那个时候高中图书馆里还有王蒙的《疯狂年代》以及一书架的伤痕文学和8090年代的先锋文学。《百年孤独》、《铁皮鼓》都是在高中图书馆里看完的,也不知道今年搞了各校图书清查之后怎么样了。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文学本来就不是美学,实用才能流传,现在还有几个人愿意去看《尚书》?
汉服难道是文化?有几个穿汉服的,看过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教育就是产业,中共赋予太多政治意义,别人也不必赋予太多文化意义。
愿意再踩我的,先谢谢你们,要我说好听的,不好意思,没有。
香港讀書的表示中文的閱讀理解題比這更過分。。。完全消磨對讀中文的熱情
语文差不多就是历史政治化之后的思想课。小学会教一些基本逻辑让你造句帮助思考,初中之后节选精读模式就是在固化学生逻辑。唯一优势大概是扫盲效率高。
西方文学科学发达很重要一点是基于逻辑,训练逻辑很重要一点是需要大量的对错判断。虽然记得语文里强调辩证思维,但老师又怕敏感话题。很多错错得正的逻辑很有助于思考,这也是讽刺喜剧在西方很重要的原因。
就像主席说要文化自信,应该是允许大家开始否定了吧
邪恶只是一个贬义的形容词,形容行为不正作恶多端的坏人的,怎么却用在了食物上呢,邪恶的食物…好邪恶的食物,比如这个泡面很邪恶,难道食物还有善恶之分,这个词不仅连港澳台都在用
跟土共八股一样啊,假,大,空,套,废。TG不仅是自己的掘墓人,也是传统文化的掘墓人。
梅菲斯特** 评论于 2020-05-24
[
就墙国教育而言,语文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了,可能因为我们学校有个好老师。ta除了讲应试,也会给我们讲课外…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008#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319008#")
我认为你的经历属于赶巧。我高二的语文老师就像个气急败坏的老王八。
語文教育純粹就是浪費時間與精力的一件事情,然後教出一堆廢物,畢業了的廢物如果運氣好能進入教師系統,當上語文老師,然後再繼續禍害下一代。
順便一提,概念混淆了。
中式教育(×)
反人类恐怖主义洗脑(√)
我能明白
我也是深受這種模式毒害的學生之一
(但我堅持走我的路,分數?哼哼沒分就沒分,還有其他科怕啥我又沒有要考第一志願)
文學是學習是引導但不是死背
我印象最深的是台灣曾經一位知名作家(好像是侯文詠)
他孩子考試考到他的文章,作者本人自己寫那張考卷,居然沒有全對?
呵呵…原來最懂我的人不是我也不是我老婆而是出題老師?
~已删除~
~已删除~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诡异的光指的是什 …
品葱用户 张新云 提问于 1/21/2020 本人是一名中学生,老师讲到高考的时候,说中国的高考制度是最好的。 论据1: 老师还给出了许多数据,像MIT,哈佛这些这些常春藤顶尖大学。学费都是非常贵的。很多学生都付不出学费。有的女学生还要 …
——《商君书》驭民五术: 1愚民:统一思想。 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4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5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 …
品葱用户 coastsky89 提问于 3/20/2020 最近也慢慢去支化了,我之所以喜欢老庄,还喜欢嵇康,陶渊明,是因为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无奈;唐诗宋词尤其是李白浪漫主义以及宋词婉约派描写感情的,因为对国家失望,所以在文学上喜欢追求个人情 …
品葱用户 ThomasYan 提问于 3/14/2020 我们看到在全球,华人都是最先囤积物资的群体。 有极强烈的安全感的需要,希望各地政府如共产党一样激进抗疫。 为什么会这样呢? 品葱用户 onion123 评论于 2020-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