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住耳朵的小女孩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收录于话题 #朝阳区 1个

以上两个视频相信不少读者都看过了,发生于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时间应该是在元旦前——按视频中老师的说法——是一个“特别高兴的日子”。我看了好几遍,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当前教育的写照,它提醒天下所有父母,你们的孩子正在学校接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

朗诵《满江红》的小男孩,无疑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他朗诵时夸张的音调、手势,应该是完全得到老师认可的,没准是老师手把手教的。至少,老师从没觉得这样的音调、手势有何不妥。爱国诗词,朗诵起来自然要情感饱满,情感饱满了,夸张乃至虚假也就无所谓,甚至有必要了。

小男孩可能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尽管好几个同学在他朗诵的时候捂住了耳朵,他仍坚持朗诵完,他没错,甚至可以说很勇敢。

可偏偏他的同学们不接受。当然,不是所有的同学,甚至也不是多数,只有那么几个,其中,离他最近的那个小女孩最显眼。这几个孩子,出于孩子的本能,觉得这样朗诵不对、不好,所以捂住了耳朵。我特别注意到,小女孩并非是第一个捂耳朵的,只不过她的动作稍大了点。此外,在捂耳朵的同时,她还不时弯下腰,此外还回头看了一眼,不知是看同学还是看老师。

在我看来,对比小男孩朗诵时的表现,尤其是他那夸张的音量,小女孩这种反应是自然的,这并非由于她格外调皮的缘故,仅仅是出于一个孩子的天性。事实上,我认为只有那种受过长期学校教育的孩子,在看到这样的表演时才能无动于衷。这些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接受教育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中的多数竟然都做到了,说明学校的教育是极为成功的。

但是,包括小女孩在内,学校对于捂住耳朵的几个孩子的教育显然并不成功。不仅是学校,家长的教育可能也不到位。因为他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在新环境里审时度势,明哲保身。几个捂耳朵的孩子都忽略了一点:朗诵的男孩是得到老师支持的,他是被老师挑出来作为全班同学的表率的。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此时还不懂,面对这种同学的表演,捂住耳朵是不行的。网上看到一条评论,说这是一年级的孩子,等读到三年级,他们就不敢捂耳朵了,我认为讲得十分到位。

在老师眼中,捂住耳朵绝不是什么本能反应,而是在明目张胆地挑战她们的权威,甚至,这一举动还释放了某种带有反抗意味的信号,这更是老师无法容忍的,因为这完全背离了她们的价值观,她们需要的,是那种听话、自觉的乖孩子,如果孩子不这样,作为老师,自己就有义务将他们教育成这样的孩子。

小女孩倒霉就倒霉在,她坐在第一排。其实,对于个别孩子平常的类似“出格”举动,老师可能未必太在意,毕竟,孩子背后还有家长,老师并不想多事。但是,当这种“出格”举动开始产生示范效应时,老师们紧张了,她们必须遏制这种势态,否则,不仅作为好孩子表率的小男孩以后将在班里无法立足,她们作为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也将大打折扣。

遏制的办法,就是把小女孩作为反面典型,当众对其批评、羞辱,并发动其他孩子参与,共同对这个反面典型进行孤立、打击,理由是小女孩的举动“激起了民愤”。其实,哪有什么“民愤”?非说有,不正是老师制造出来的?

小女孩是好样的。她在面临老师、同学的双重指责时没有屈服,她的大眼睛里充满委屈,甚至不乏畏惧,但始终没有流泪,更没有当众大哭。有人说她可能是吓傻了,我觉得不是,因为我看到她的大眼晴里有光。

当老师严令她离开座位时,小女孩一动不动。后来,老师为了给自己找台阶,不得不动手拉她。一边拉一边还说“我是在轻轻地拽你啊”,其实说出这话的时候,老师已经害怕了,她可能完全没料到,这个孩子如此倔强,如此不惧威胁、恐吓、孤立。老师其实也明白,就在动手拽小女孩的一刹那,自己已经输了。

可能正因为自己输了,老师将拍下的视频发到家长群里,希望得到家长们的支持。这说明,她们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视频里的做法是有问题的,因为长期以来,她们一直就是这样做的,没有人说她们不对。而且,她们可能认为,不止她们如此,所有的学校都如此。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