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上海,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为何漫长?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一公里有多长?原本,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计量学常识,但在4月的上海,一公里变成了一个相对概念。

4月10日早上5点59分,家住浦东新区绿洲康城小区的张小虎开始抢菜,大约一分钟后,他终于抢到了三天以来的第一单菜——两份保供套餐、一组牛奶,价值123.9元,预计配送时间22:00-22:30。

他知道,这个站点就在小区门外不远的地方。但**“保供物资的最后一公里”,成了最漫长的一公里。**

这一公里内,发生了什么?

01

早6点,1公里外,菜站仓内

分拣员开始打包,室内日行5万步

3月的最后几天,地图上被标记为红色的封控区快速扩大,就像被按下了快进键。

生活物资需求激增。人们用以果腹的一捆捆蔬菜,在高速路上疾驰百十公里后,首先卡在了离家一公里外的大型商超和生鲜菜站,犹如大动脉里的新鲜血液卡在了毛细血管的前哨。

随着静态管理和防控范围不断扩大,前置仓的分拣员们被困家中。和张小虎一样的居民们不知道的是,比例不小的分拣人员“折损”后,造成了一个直接的结果——菜抢到了,但没有足够的人手,分拣不出来,这成了市内物资抵达居民家中的第一道堵点。

△距离社区一公里外的前置仓

3月31日,一架载着120名分拣员的航班降落在虹桥机场。起初,人们以为来驰援的是配送小哥,一番乌龙过后,专业分拣员这个隐身配送链幕后的群体才引发公众关注。

37岁的李德峰是其中一员。下飞机后,他们120人分成了12个组,分散到上海各地的美团买菜站点。10人一组,既为了提升更多站点的分拣产能,也是出于对最坏结果的应对策略。“一个组有人中招,不至于全军覆没。”

△李德峰在分拣菜品

“就没见过这么多、这么长的单。”在李德峰支援的杨浦区逸仙路站点,有一半的分拣员被困住所,而订单比疫情前涨了3、4倍,平均每单有15-20个品类,最夸张的一单,从机器里吐出的小票足足有两米长。

只要上新必爆单。为了抢时间,也为了避免被困在住处,李德峰和同事们把“家”安在了站点,打地铺,两班倒。

每组10来个人一起干,高峰期,2米来高、10多米长的打包台被塞得满满当当。一个班下来,每个人要拣数百包物资,在间隔不到一米的货架间来回走动,李德峰手机步数能达到5万步,他自己也被这个数吓了一跳。

只要存货还没拣完,人就不会停,手机里的步数一直在往前跳。“大家好不容易抢到了菜,却可能还在家饿着肚子,可能是老人,可能有小孩子,就指望这包东西了。”李德峰觉得,那口气在心里,没法停,逼着自己分秒必争。“我就在想,等订单的要是我爸妈,我孩子,那得多着急啊。”

他们每天要从6点到晚上12点,持续工作接近18个小时。最长一天里,大家从前一天7点一直干到了第二天中午。直到备货空了,他停下来才发现,自己的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

02

6点10分,订单离家1公里,菜站外

骑手开始配送,一天要换7、8块电池

订单被打包完毕后,在货架上的包裹堆成了一排排“雪墙”,在这场以分秒计的接力配送中,负责最后一公里的骑手压力山大。

2021年,林莉和丈夫一起成为美团买菜的配送员。她见过那个长度超过两米的订单,十几包物品的总重量足有上百斤,番茄、土豆、米面粮油、饮料……都是些耐放的食品。

这些东西打包后,又沉又占地方,林莉一路小跑着把它们搬上小电驴。车筐只能装几单,特殊时期,后座的把手、保险杠、货架的钩子,能挂东西的地方全都用上了,但一次最多也只能装六、七单,暴增的订单还是送不过来,有那么一两个瞬间,林莉急得想哭。

△林莉在配送途中

好几次,东西挂好了,她坐上车准备出发,还没拧油门,就发现车偏了。“重来!还得再配平。”她说出了民航领域里的一个词汇,这是一个同事告诉她的。

哪怕车能骑稳了,在没什么人也没什么车的马路上跑着,林莉也不敢骑太快。一是为了尽量省电,二来,她怕有东西掉下来,“那就麻烦了,能安全送到就是快”。这是她之前从没经历过的极限“背负”。

区域静态管理之下,林莉的很多同事被封控在住处,站点的配送员少了一半多。成倍增加的订单,让她的工作时间大幅拉长,每天骑在车上的时间超过10小时。

最多的时候,她一天送了100多单。其间需要换7到8块电池,粗略一算,每天要跑100多公里。

在骑手满负荷配送同时,浦东新区的康桥镇迎来一伙儿新帮手。

4月1日晚,50辆美团自动配送车连夜在北京装车,直奔上海。这些脑袋上长着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小黄车,每次能装载150公斤货物,更重要的是,它们能不知疲倦地跑。

03

**早8点,订单离家950米,菜站外
**

自动车辅助骑手配送,为最后一公里加速

比自动配送车更早到上海的,还有另一支“部队”。由30名自动车运维人员组成的第一批驰援小分队,还在飞机上时,第一次跟随车队出征疫区的游国栋一直在盘算落地后的重点工作,当过8年边防兵的他,习惯于在每次任务前的静默期设想好最坏的情况。

“最后就总结出了四个字,防护、运输。”他不害怕,但他知道防护好自己的有多重要,千万不能非战斗性减员。

第一次到上海,这里和他想象中的繁华都市完全不一样。机场空得吓人,一队人走了半天才见到几个工作人员。在去住地的摆渡车上,他开始用手机镜头记录所见所闻,“走了好几公里,都没看到一辆车,”突然有辆车打着双闪飞驰而过,他激动得喊了出来。

经历了千难万险后,50辆自动配送车和30多个运维人员开始投入社区、医院、高校等各个场景的配送中。

最开始的几天,游国栋被分在美团买菜站点到小区门口的摆渡组。他和三、四位同事,以及四、五辆自动配送车一起,把菜站里堆积的订单送去小区,这样骑手们的压力能小点,“我们也知道,很难根本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但能多送一单是一单。”

退伍后,游国栋在北京做过5年骑手,知道送货有多难。尤其在这种时时刻刻都在“爆单”的紧张场面下,“稍有什么事挡着你,你都感觉要‘原地爆炸’,把单压在自己手里,就好像在谋财害命。”

他和同事们的具体工作是,把分拣好的订单按目标小区的楼号、单元号分拣归类,再按类别装进自动配送车车厢,小黄车们自行开到小区门口后,由接应的同事卸货,交给消杀点的社区志愿者。

无人驾驶的小黄车来了后,承担了这条线路的所有订单,不再需要辛苦林莉这样的骑手们“挂满单”去送了。

小黄车不用休息,且能可以时时刻刻都跑在路上。对运维员们来说,这是件又高兴又“痛苦”的事。

**△菜站夜里爆单,运维员们着急转运
**

高兴之处在于,订单能更快更安全地送到小区,但运维员们却需要更快地归类和装车。刚来的几天,上海的最高温达到26、27度,大家走得匆忙,很多人都没顾得上带短袖,长袖卫衣上套着白色的防护服,捂在这样的温度下,就像穿着暴汗服,里面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湿,晚上收工后,脱下防护服,风一吹,又冷得直发抖。

“还有个事,我们谁都没想到,马克笔成了分单装车前的紧缺战略物资。”因为必需要在订单外包装上写楼栋号码,几支马克笔一度成了工作中最大的难点。

4月11号这天,团队专门负责四处采购物资的小亓,开着保障车跑了100多公里,只买到6支。按照一天消耗3支计算,也就够两天的量。“如果真到了‘断粮’的时候,我们就再问问街道的资源,这只能是最后的办法,我们是来帮忙的,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04

**早9点30分,订单离家100米,小区门口
**

志愿者们缺人缺车,谁来帮帮他们

抵达小区门口的消杀点后,张小虎抢到的菜开始了最后100米的跋涉。从小区门口到楼门口的“最后100米”依然要比人们想象中的难很多。

当下,封、管控小区内的物资转运的依然是被很多人忽视的痛点,重担压在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身上。

△小区志愿者在为包裹消毒

游国栋的同事余智,是对接社区内配送的负责人,这是他最近10个月里,第四次随自动配送车一起外出抗疫,在浦东的社区里,他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个位数的居委工作人员,哪怕再加上10来个人的物业员工,要为数千居民提供最基础的生活物资摆渡、集体核酸检测组织等保障,是难以想象的艰巨任务。这种情况下,由居民自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成了最重要的保障环节。

这时候的志愿者不是平日里在人行道前维护秩序的“红马甲”,而是所有上海人的三餐保供守护者。

有媒体报道了一个让人默然的案例:某社区居委会8名工作人员,4人感染,整个居委会隔离,转入线上工作。一位居民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好不容易联系上了近40公里外的医院可以收治,但要有人陪同,保证患者透析完后回到小区。外出就意味着有危险,志愿者群里一名年近70的居民挺身而车,随车到医院后,老人无处可去,就在门口等了5个多小时,回来没说过一句抱怨的话,至今小区也没有几个人说得上老人的名字。

△一个小区的志愿者群里,大家在为摆渡物资的小车发愁

这样的志愿者在上海的小区里比比皆是,年轻人要在线办公,退休的中老年人成了主力。缺人、缺车,工作不确定性强,没有下班时间,是他们的难中之难。

一位志愿者告诉余智,“有天晚上去帮一个团长分菜,他订的25斤一箱,我们要分成5斤5斤的,分完都10点多了,结果11点多又到了一批货,志愿者群里定的‘下班’时间是晚上8点,但货来了,大家等着吃,我们能不出去吗?”

在这样的条件下,居民们的物资,一度在小区门口的货架上挤压了起来,居民们能看到单到了小区,但还没到楼下,只能不时趴在窗口看。直到小黄车的出现,物资转运的节奏快了起来。

业主群里,有人站在楼上拍下了小黄车送货的短视频,“这小车刚开始走得慢,机器学习呢”,“ 这小车还会躲人,中国力量啊”。送货的同时,小黄车也给成了群里大家聊天、解闷的话题。

最欢喜的是志愿们,终于不用再拉着小板车吭哧吭哧去送货了。看到能帮到这些社区里分文不取、默默奉献的人们,余智感到欣慰。

在小黄车入驻的小区,志愿者出勤人数一直在变,有人要居家办公,还经常会遇到确诊和密接的情况,一大批人都被隔离在家,“最多时有40多个人直接就被关在自己家里,不让出门,整个志愿者队伍就剩20多人,但工作又不能停。”

这样一来,原定的那些岗位没有人干了,有社区连夜请他们派自动配送车来帮忙。一位志愿者说,原来用来拉货的小车已经“退役”,比起拖着快递小板车送货,自动车一次能多装2到3倍的货物,不用人力在门口和楼之间来回摆渡,去最远的楼送货,一趟下来,能节省20分钟时间。“特别是现在温度越来越高,长时间穿防护服让太闷了。”

在康桥镇的另外一个大型小区,自动配送车进驻当天,有志愿者在对接群发了个红包。大家按捺不住欢喜,“感觉像过年”,群里有人说。

**“小车多跑路,大白少走路”,变得越来越必然。**尤其是做全员核酸检测时,由于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居民们要分批次下楼检测,人多的社区,有可能会持续到凌晨。志愿者们要维护现场秩序,这样指望他们第二天再去送货完全不现实。

△自动配送车开进复旦大学为师生们配送餐食

截至4月21号,50辆满负荷运转的自动配送车,在菜站、社区、医院、高校和方舱,已经累计配送超过16万件防疫保供物资,每天能代替超过300名志愿者工作。

但上海太大了,余智和同事们还是常常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渺小。但说回心里话,他觉得自己和这些暖黄色的“铁憨憨”小伙伴们,“有那么一点点成就感。”

-END-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清零派”和“共存派”都被妖魔化了

王铁梅女士在上海某小区防疫群的魔幻遭遇

上海六院的“丁丁保卫战”推文,被骂不冤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上海骑手带着帐篷返岗 | 深度报道

记者/张涵 实习记者/史航 编辑/刘汨 ​ 一些骑手住在了上海的桥洞下 疫情将上海的外卖骑手分成两类,还在跑的,和被封在小区里的。 在过去几天上海的疫情发布会上,外卖骑手这个群体被数次提起,在特殊时期下,他们成了保证市民物资供给的关键力量。 …

通化!还是通化

昨天写了疫情中缺吃少药的通化,对比了去年的武汉,文章发出来没多久就404了,今天继续关注通化。 这几天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通化紧急封城后,居民的物资配送问题。1月23日人民日报微博底下的评论爆了,1月24日通化当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物资配送不 …

上海乱象:那些日常忽视的真实都毕现了

或许,非因疫情而撕裂,乃因疫情而毕露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那篇刷屏的文章:《整个上海现在就是一个黑市》。有人说,这是在发国难财。其实,有些乱象比国难财更恶劣,直接影响到上海市民的身体健康,保供投喂的产品竟然是山寨品和三无产品,甚至早已被曝光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