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包括 GV
知乎用户 麻瓜 发表 一场绝地反击的药企价格战。这次医保谈判,最受瞩目的是 Spinraza(诺西那生) 从 70 万一支被砍到 3 万元,看起来很牛逼是不是?其实除了中国医保牛逼,另外一点是医药市场竞争激烈。 诺西那生是 SMA 最早 …
我国医疗存在总投入不足,不同人群不均衡,关键药品涵盖度低,非必要药品消耗过大,保小病不保大病等问题。医保应当是优先保证的公共开支,总预算不足时锦上添花的开支必须为其让路。医保应该做到没有人会因为经济因素放弃生命,没有人需要因为疾病而掏空六个钱包卖房卖车再到网上乞讨,每个病人都应该能在疾病面前维持基本的体面。医保资金确实不够用,但是至少也应该是在各种非必要开支(如国际投资援建等)降低到最低限度,所有非必要药物(如中药注射剂等)彻底被从医保移除后,再来要求患者点赞你医保的工作,否则便有作秀之嫌。
目前我国医疗总投入在 GDP 当中占比约为 4.9%,这个数字和我国的经济水平是极不相称的,和非洲国家(如莫桑比克)差不多,世界平均水平则是 9%。很多时候医保资金不够用,就会出现医院把手术延迟到下一财年的状况。
编制内外的医保水平差异也非常大,编制内单位(国企公务员)普遍提供额外医保,一般没有上限,职位越高报销比例越大,高级编制人员基本实现免费医疗,而且可以无限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手段。城镇职工医保就要差得多,随城市发达程度变化较大,最好的北京,门诊报销比例 70%-90%,一年 2 万封顶,住院报销 80-90% 左右,50 万封顶。这个封顶额对于小病而言当然够用,但是一旦遇到癌症之类严重疾病这个封顶限额就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毕竟很多新药一剂就是几十万。我国的医保做法是下限低上限也低,然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下限高但是上不封顶,比如日本每月都有自费上限,超过该上限就是免费医疗,那么永远不会出现掏空六个钱包卖掉房子然后再加上水滴筹才能治病的问题。
然而城镇职工医保在异地使用限制极大,而且许多企业并不会缴纳城镇职工医保,这个时候就只有最基本的农民 / 居民医保可用了。农民医保(居民医保)缴费一年几百块钱,门诊只能在基层医疗看病才能报(大城市只能到社区医院,有些小地方会包括二级医疗单位),比例比职工医保低,学生可能去到 80%,成年人只有 60%,看三甲门诊是要自费的。
救命药涵盖范围小主要是一些进口药新药并不涵盖到医保范围内,很大程度上昂贵的药物能进入医保要靠病人引发的舆论热度被动纳入,这也导致了癌症等严重疾病患者的实际报销额度远小于规定的 80%。目前医保涵盖的药物数目大约只有最常见的 2%,一部分原因是不少药物由于价格昂贵没有纳入医保,另一部分原因是不少新药已经在国际上广泛运用了却迟迟没有审批入境。对于癌症之类依赖新药的严重疾病患者而言,很多人就只能代购印度仿制药,不但货源不稳定而且完全自费。这几年不断有新闻比如自己动手合成药物的,从外国代购药物被抓的,很难想象有什么原因比患者的生命重要值得为此去阻挡救命药的。
由于医保资金长期不足,不少药物即使已经纳入医保,医生也会希望患者自行去药店购买,比如丁苯酞这种药,它对脑血栓这种疾病效果非常好,但是价格非常贵。虽然在报销目录中,但是医院万不得已不会给你开,而是会建议病人自己去药店里购买,然后医院把这种药打点滴打到身体里去。注意,如果是医院给开的话,就会有报销,如果你去药店购买的话,就会贵很多了,而且没有报销。
但是就是医疗资金如此紧张的条件下,大量没有临床试验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却被纳入医保,甚至本批次医保扩容还有不少中药注射剂。gv-971 也被大量专业人士认为疗效不明确,居然也进入了医保目录。更为糟糕的是,由于这些无效药物带来的利益,医生非常乐意把这些无效药物开进处方,可以想见这个将会带来的浪费。整容这类完全属于锦上添花的医疗项目,竟然也能够涵盖在医保当中。可以说本来用于给严重疾病患者购置新药救命的钱,却不知什么原因落入了这些非必要医疗手段提供商的腰包,这可以说是带血的钱了。
由于医疗保障体系无法涵盖他们所必须的新药,我国还有大量的患者,他们根本无力承担高额的药费,失去了求生的机会。我国已经成为癌症发病和死亡第一大国,癌症病死率也是排名世界前列,不少患者经济偿付能力就是这个坏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癌症等严重疾病的患者而言,尊严和生命是只能二选一的,想要活命就得卖房卖车掏空六个钱包然后上网乞讨,这和赌博没什么区别,赌输了就是家破人亡,所以不少中老年患者就选择自愿放弃积极治疗给家庭减负。对于儿童就没有人会放弃了,然而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把尊严和家产当空也凑不够钱,时常有新闻说父母带着患儿在医院门口乞讨的,还有父母凑不够钱手术跪在患儿面前磕头谢罪的。可能多数人不知道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医院都是先治病再收钱的,哪怕是个乞丐医院也会彻底完成治疗再发送账单,绝不会有患者因为没有钱而被中断治疗。
水滴筹给了很多经济能力不足的患者最后的希望,还有一部分人通过网络来获取同情进行筹款。然而,能够得到流量的毕竟是少数,有个在出租屋等死的患者得到曝光的时候早已错过治疗时机,b 站 up 墨某得到曝光已经是死后的事情了。得到曝光的病人因为他们暴露了医疗行业和医疗保障的一些问题,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被一些水军疯狂泼脏水,说成是骗子(比如虎子),被扣上一顶自己不努力却要抹黑社会,甚至是收了外国资助的 50w 帽子(比如之前提到的墨某)。
水滴筹,国外代购之类的非正规途径终究不是实现没有人因为非医学的因素放弃医疗这一目标的长久之计。我国还是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争取涵盖所有严重疾病的新药救命药,并且加快新药进口审批速度。医疗总投入应该加大,应该与国际接轨构建以保证严重疾病治疗为基本原则的不封顶基本医疗,编制单位的额外医保应该与社会单位拉平,进行商业医保化,不得占用公共开支。各种非必要医疗项目如中药注射剂等应从基本医保移除,为严重疾病患者的新药救命药让路。
有人认为我这个分析是没有考虑鼓励药厂创新的因素,应该来讲把一些疗效不明的药物从目录移除才是对新药救命药研发最大的鼓励。药费贵,贵在开发过程中的试错和漫长的临床实验,而中药注射剂,GV971 等药物基本上没有太多研发成本。然而这些药物一旦进入医保后,每年的销售额能够到达一些救命药新药的细分领域龙头的水平,利润率更是这些付出巨大研发成本的龙头药没法比的。更多的新药救命药是没有纳入医保的,它们原本就是适用范围狭窄,必须采取高单价来回收成本,如果不纳入医保根本没有多少销量了,就无利可图。那么药厂的选择会是开发哪类药物呢?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至今没有辉瑞罗氏之类伟大药企的原因了。如果真想鼓励药厂创新,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无明确疗效药物的采购经费分出一部分来增加新药救命药的利润空间。
说两个药,一个是胃肠外科和胃肠肿瘤患者非常熟悉的卡培他滨。
卡培他滨是口服氟代嘧啶氨基甲酸酯类抗肿瘤药物,是用于治疗乳腺癌、结肠直肠癌的药物,拿 xelox 化疗方案举例,21 天需要吃掉 40 多片。
曾经的 0.5g 卡培他滨一片需 26.7 元, 如今国采的 0.5g 卡培他滨一片仅需 3 块多, 价格差不多是原来的八分之一,一个周期患者能省下将近 3000 块钱。
另一个也是需要长期口服的药物,叫利伐沙班,这是一种抗凝药,也是救命药。
现在,它的降幅达 98.3%,可以说价格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一。
毫不避讳的说心内血管很多前浪的房车,都是这一片片药累积起来的。
综上,这个谈判视频,无论是预演的,还是真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患者得到了实惠。
以后,药品集采一定是常态化。也加速国产替代,减弱对进口药的依赖程度,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
医生面对集采,也应该是鼎力支持的,不要妄图拿视频说事,也别忘了当初的誓言。
原答案我删除了。抱歉。
我自己在单位是基层工作者,对于 “不干不错”、努力干活却可能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挨批的情况深恶痛绝。
我不希望我自己随口说的几句不客观不全面的评价伤害到我们真正在一线拼搏的可爱的人。
视频我重新看了,满脸倦容的医保女同志更让我觉得自己的评价不是太合适,故而删除了原答案,希望所有在一线服务于人民的同志被人民铭记和称道!
………….. 分割线…………………………..
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赞,不正常!
首先说我不是什么 “理中客” 或者“谈判专家”,正相反,我是个嘴很笨的乙方。
看了大家的评论,觉得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很浅薄和幼稚的。很多人说的非常对!
一方面视频内容不全,而且全部视频是根本不可能完全流出的,因为很多数据确实是涉密内容。
另一方面我们医保部门的团队也不可能没有前期大量且精细的数据分析工作,这些都是短短的视频内容无法展现出来的。
再者药品是否是单一来源对于医保部门是否强势影响也非常大。
一句话,我这种参加过小合同谈判的人,去质疑医保这种经济层面的管理人员的话术或策略确实有点可笑和不合时宜。视频中发言女同志的态度、言辞也确实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这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接受信息和新闻的态度,能多从正面和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对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是很有益处的。
我是支持集中采购的。在临床工作中最直观感受是能够感受到药物费用和耗材的巨大降幅的。无论住院病人还是门诊病人,药物负担确实明显下降。
以前乙肝抗病毒患者,长期口服博路定,一天 30 块,那时候你让患者长期吃,不少人根本无法坚持。部分耐药患者改用替诺福韦,彼时还是 1500 块一个月,更是寥寥患者可以接受。集中采购后大幅降价,恩替卡韦也好,替诺福韦也好,一个月治疗费用只有 10 来块,再也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中断治疗,甚至不能不说目前国内指南放宽抗病毒指征都和这个有关。
虽然有部分不差钱的患者指明要博路定或者是韦瑞德,但是至少穷人也有了选择,而不是坐等肝硬化和肝癌。
后来到刚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支医,碰到常常为 1,2 百块费用纠结的患者,常常碰到用布条系住裤子而不是皮带的患者。这不禁触动了我的内心,反思自己:很多医生从头都是待在三甲医院,是否真的理解了基层真正的医疗现状。他们究竟是缺乏高精尖,还是需要基本规范的治疗。有时候反问自己,大部分中国人需要的是高精尖,还是需要基本规范治疗?三甲医院,有几个患者是系着布带进来的?而现在眼前这些系着布带的患者,他们的需求谁来满足?!
现在这些人也能吃上药了。我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些人,有些组织,是的,党和国家没有忘记那些发不了声的人,那些用布条系裤子的人。
但是与资本博弈是极其艰难的。动了别人的奶酪,人还不跟你拼命?不拼命还不恶心你?看看从集采开始以来的各种阻力,各种声音…
勇者斗恶龙从来都不是一件轻而一举的事情,更难的是,这里的勇者不能斩杀恶龙,他只能尝试驯服,因为他还需要恶龙的力量与其他大陆的恶龙战斗。他需要勇气,决心,而且还需要足够的智慧,以获得足够的力量。但是最难得的是,他没有忘记初心。
我从心底里祝福:
愿少年不忘初心,得胜归来!
70 万砍成 3 万 3,医保谈判再现灵魂砍价。
让我们一起看看在 2021 年 11 月 11 日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挺多人说医保谈判的 “灵魂砍价” 就是剧本或者演戏…
恕不能苟同——仔细看看,医保方谈判代表言辞恳切稳扎稳打,是真的怀有信念感在为我们谋福利。
医保谈判,本质就是医保局利用巨大的市场容量,在水分非常大的医药市场上争取话语权,把水分 “挤出来”。
如果你略知国内医药市场在营销、宣发上的巨大成本,了解放不到阳光下的各种利益输送,知道国内医药企业做的基本是换个剂型包装的仿制药而在研发上投入比例完全不够看…
应该就说不出 “药厂要活不下去” 的这种话替资本家操心…
再来,在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的现在,中国的医保永远是 “缺钱” 的——说的严重点,我们在医保资金上就是 “未富先老” 的“穷人”。
穷人更该精打细算:这个医保资金池里的每一分一厘,都可能是慢性病罕见病人求生的活路,在源头上和利益方 battle 砍价,非常有必要。
人家替我们争了,总该支持一下,不是吗?[作揖]
医保局对药企的绝对强势地位。
中国政府跟企业打交道最经典的案例应该是 21 世纪初铁道部刘部长在位时引进外国高铁技术,此后中国政府同企业打交道基本都能看到类似的招法。
2004 年 6 月 17 日,铁道部委托中技国际招标公司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时速 200 公里动车组招标,并在《人民铁道》以及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同时发布了名为《时速 200 公里铁路动车组项目投标邀请书》的公告。这次招标,对投标企业条件的限定,**让铁道部处于绝对主动的位置。**公告明确投标企业必须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的,具备铁路动车组制造能力,并获得拥有成熟的时速 200 公里铁路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国外合作方技术支持的中国制造企业(含中外合资企业)”。这段话比较绕,通俗解释一下,就是两个意思:第一,投标企业必须是中国企业,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以及日本高铁制造企业本来想直接参与投标,这一条件将它们挡在了门外;第二,中国的企业也不能随便投,必须有拥有成熟技术的国外企业的支持,这一下又把 “中华之星”、“蓝箭” 等国产动车组挡在了门外,因为铁道部的真正目标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次招标了还明确规定了三个原则,第一关键技术必须转让,第二价格必须最低,第三必须使用中国品牌。
铁道部当初能够谈成高铁技术的转让,主要是靠 1)中国庞大的市场,这个市场大到没有任何一个高铁企业可以忽略;2)铁道部事先算好底价,在保证企业肯定有相当利润的前提下不超过预算。
包括上海引进特斯拉也是类似:
为什么马斯克那么大嘴也不敢在 twitter 上说中国一句坏话呢,甚至偶尔还舔上了。无非就是特斯拉的半壁江山都在中国,所以中国的红线他是一条也不敢碰。
回到医保谈判,看看医保方谈判代表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
医保局给的底价调整空间是 0!
这就需要医保局背后有非常强的计算团队来做支撑,既不影响基金的运行安全,又能保证企业有一定的利润。
诺西那生钠医保局给的价格是 3.3 万 / 支,一个患者一年需要 6-7 支,年治疗费用约 20 万。按照医保谈判方的说法,中国每年的意向治疗患者人数应该在 2000 左右,即诺西那生钠在中国的年营收约为 4 亿,医保基金负担 50%-70%,大概一年耗费医保基金也就 2-3 亿。
这里给个预测,之后的罕见病如果想进医保,估计每年耗费的医保基金差不多也就是这个规模了。
医保局的谈判策略非常清楚,他们会给每个细分市场一个峰值,就是医保基金每年对该药品最多能负担多少。目前来看,大部分创新药峰值销售额进医保后想超过 30 亿是很难的,除非是疗效极好的 FIC 或者 BIC,以及类似 PD-1 的广谱抗癌药。
而既然医保局给定的峰值销售额是固定的,那大多数药企还是会在新药上市后立马就寻求进入医保,毕竟峰值销售额是被钉死的,那肯定早点进医保放量达到峰值是较优的选择。
所以,中国药企的天花板其实就在医保局的计算器里,而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这个天花板越来越影响药企的发展。
在可预见的未来,对于本土药企来说,国内市场只能维持营收和现金流,而且到一定体量之后因为不能影响医保基金的运行,马上就会面临医保谈判降价,增速就会放缓,其实这点现在都已经能看到了。
想要进一步突破发展的天花板,国内药企一定要出海,唯有更广阔的市场才能造就更伟大的企业。
没想到看的人挺多,也有不少人猜出我说的是什么病什么医院了,怎么说呢,看见有人说不要危言耸听只是个案什么的,其实吧… 我真希望你们永远是这么认为,因为这样说明你们自己或身边没遇到生大病的,这是好事
我自己加了一个群,是一些病友的,还是个三群,就有 499 个人,我父母在为我奔波中也加了很多群,群里基本都是几百人,而且还是我这一批的,就是差不多时间看病的人,生大病的人真的很多,这些大病不是说只有我生的这一种病,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所以这个 “罕见病”,其实以我国人口基数来说,即使是“罕见病” 也有很多人得
我知道你们说的那些道理,这种道理我可听太多了,当初刚生病,身边同学朋友亲戚父母都会来安慰鼓励我,说各种大道理,“乐观、积极、上天有最好的安排” 等等等等,我懂,我都懂,我也知道要所有药纳入医保可能性不高,有很多困难,所以我只说了希望
可能只有真正面对过死亡才会懂吧… 你们说的道理,说的概率,真的太无力了,什么得病的只有百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但对于得病的人来说是百分百的事情,就像手术率百分之九十也好,要是轮到你了就不是百分之十这么算了而是百分百
我见过太多死亡,甚至在我不知道的时候,等我治愈了我父母才告诉我他们签过数次病危通知单,也有很多幸运,比如我一次住院中隔壁病床的老人咳嗽,其实是感染了一种很厉害的病菌或病毒,当时我妈觉得我正是免疫最差的时候,旁边有人咳嗽很担心看见单人间病人出院了马上多花钱把我换到了单人间,结果那次感染很严重那个四人间病房一下去世三个,我度过一劫
比如我原回答里说的大出血那次,我人都已经迷糊了,真的感觉要是睡过去估计人就真的没了
我一位病友前几天还在说笑,过两天人走了。另一位病友真的很乐观,每天笑嘻嘻的,但是下次听见她消息人就没了,后来才知道她的病很罕见,真正的罕见,全世界只有几例的那种罕见…
这些例子太多了,有些人都快成功了最后败给一次小小的感染,对普通人只是感冒,但是对他就是致命的…
我说这么多只是想说,不要用概率来讲道理,也别说什么 “罕见病”,生命脆弱的很,也珍贵的很,我真心希望国家强大,社会福利更好,能救更多人的性命,具体怎么实施我不懂,我也不是谴责什么埋怨什么,只是把事情讲出来,有问题的话也希望更多看见,希望真正能改变什么的人看见,让社会更好,仅此而已…
逻辑什么可能不通,写的不好,见谅
———————
有人说我编故事,我倒希望这是假的,这样我以前受的罪就是一场梦,那多好啊…
我匿名到知乎来说,是因为我一般不在网络上发表这些,我也经常和人对线,知道网络上一些人真的没素质,我不想有天和人对线后发现这人看了我以前发的然后知道我生过病,我也不奢望那些人有什么好话,所以我也不想有人会诅咒我,我好不容易治愈,比较迷信,所以我匿名
我也不是责备什么体制,其实医保也报销了我很多账单,虽然治病花了很多,能报销一点是一点,总归是好事
我只是看的太多,希望社会更好,毕竟你真的看见那些生病却因为没钱放弃的,你就真的知道人生有时候真的很绝望
——————以下原回答
我不评价这事,只是 wb 上看见了想匿名说些话
生了场大病,你就会发现医保真的远远不够
之前化疗,在上海,医生也没具体告诉我们生的病的型号,也没详谈,反正就告诉我们化疗药得用进口药,然后让我们去医院下面一个药店买,小小一瓶就要几万,不能进入医保,但是那时候真的是着急保命啊!当然听医生的,每天几万几万花出去
后来去北京治疗,北京医生说上海医生治疗方案错误,进口化疗药对我反而没什么用,我在上海化疗三次,医生什么都没说,是我爸妈问了病友多放打听,后来决定去的北京。北京医生给我用了便宜的国产药,一个疗程马上见效,之后经过更为深入治疗,现在已经痊愈
说实话,进口药肯定对有些人是效果更好,如果纳入医保,也是救命药,那时候看见太多人因为钱不够放弃治疗了…
医生真的很重要,不要一味想赚钱,上海那个医生就是,他的患者都用进口药,像我还没效果,真的是丧良心赚钱(ps:北京医生告诉我,我这个型号的病,突变的那几个基因,反而是国产的那个药效果更好,上海那医生会不知道?他也挺有名的在上海,真的丧良心)
说到这儿再说我国献血,当时我要用血,医院让我爸去找黄牛,买别人的献血证,再去要血,当时我有一次大出血,我爸妈叫护士叫医生催血,结果护士还不当回事,还好当时有个年轻医生值班负责任,催了血库好几次,否则我真的没命了
相比起来真的北京医生负责很多,态度也好,会各方面考虑
我当然希望所有药都能纳入医保,但是我也知道是要时间的,唉… 也不知道说什么,反正就把我经历说出来,真的希望那些救命药能纳入医保,希望所有医生都负责任些,希望不会有人因病至贫,不会有人因贫放弃治疗…
医疗产业是一项高壁垒的产业,天生垄断性拉满,是资本增值绝佳的项目。资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丝丝控制这个领域的可能。而医务工作者作为一种特殊的 “生产工具”,尤其那些“前浪” 们,天生屁股坐在资本这一边,这是群体的必然属性,不随某些个人意志所改变。
不论是摆拍还是实拍,这些视频反映一个基本事实,国家对医疗产业的管控力度远超其他的产业,想利用知识和专利壁垒来实现资本的疯狂增值在这片土地上是行不通的。
当然历史是不断前进不断调整的,没有完美一说,随着技术发展产业链成熟,越来越多的医疗产品会如此纳入医保范围内,而已经在范围内的也会逐渐的优化。
说个我身边的例子,我之前也说过,我院气管镜诊疗方面做的不错,病例数华东六省一市名列前茅,其中有一项阵列项目就是利用气管内支架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气管狭窄、堵塞和破损。其实这种治疗并不算有多高大上,其治疗原理与大血管支架冠脉支架如出一辙,只是因为这项技术操作进行起来的制约比较多,适应症相对较少,而且治疗效果没有血管支架那么明显,所以起步比较晚,没有血管支架那么大的名声。在血管支架已经被砍到千元级别的今天,气管支架仍然保持万元的高价位。气管支架的构造与大血管支架不能说完全相同只能说是 “一模一样”,两者生产线的区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相比于血管支架的药物涂层、蚀刻等特殊工艺来说,气管支架更为简单,可预见的成本也更低。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玩意现在有多大的 “利润”。
不过我说的重点倒不是这些,气管支架目前在我省是不纳入医保的,需要全自费。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对患者来说有多大的负担,普通的覆膜支架一万多,特殊的硅酮支架,y 型支架则更高。我省并不富裕,我见过很多普通人拿不出这么高的治疗费用,只能任由患者最后被 “憋死”。(当然支架治疗多数情况下治标不治本,只能延缓症状,并不能改变疾病进程)
当然这也不是重点,某南方富裕城市也做这项治疗项目,他们做的病例数比我们要少,但是支架消耗量却高我们不少,秘诀就在于这玩意在那个省份是纳入医保的,术前也不用做高值耗材谈话,但凡有一点适应症就放。没有合适的型号也没有关系,今天先放进去改善症状,明天合适型号来了再把昨天那个取出来重新放一个,后天不舒服了再拿出来缓缓,过段时间感觉憋了再放一个,诸如此般一鱼三四五吃。当我了解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黄宏 “八十八十八十” 的那个场面。有多少医保就是这样用掉了,就这样进了药企和部分 “前浪” 的口袋。
你们说要不要砍?砍得合不合理?
利益相关。
看了圈回答,嘲讽的居多,没多少名单受益者回答,作为相关人员,强答一下。
你们可以骂你认为不合理的药物进目录,可以骂作秀煽情,可以骂玩套路,可以骂有黑幕,可以替药企担心开发成本,可以替医院诉苦被压榨,可以借题发挥暗喻其事,只要是实事求是咱都尊重。
作为患者,我感谢国家医保局做出的努力!
本人患有基因性疾病,病情轻的情况下会波及皮肤,但若严重,会导致骨头病变关节坏死指甲脱落等,以及附带各种奇怪疾病。(受过各种隐形歧视不想提病名)
很不幸,我属于及其严重的一类;
从 18 年发病开始,我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四处寻医,治疗无果,到病情恶化蔓延全身没个人形,剃头配合治疗,几年爱情破灭;公司从让回家养病到逐渐劝退,后面骨头以及腿关节开始病变上楼梯都困难,指甲也悉数脱落,丧失劳动力,别说敲代码,按手机屏幕都疼痛万分!
疫情前,病情还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高峰期挤地铁,都能被乘客围出隔离圈。后面除治病外,干脆拒绝所有出门。
没病前我意气风发,发病后我他么什么社死抑郁自杀都来个遍,三年不到花三十万治不好,到后面都要靠借钱治病,都准备卖房。
什么中药西药激素药祖传偏方试了个遍,效果没多少,负作用一大堆。21 年初了解到相关生物制剂药物进国内,赶紧去接受治疗,这才逐渐好转,恢复成个正常人,开始新的生活!
以前确实不知道相关的生物制剂,就算我很关注病情相关药物,但消息实在太少,感谢进医药目录那波宣传,让我找到新的治疗方向。
我现在使用的药物,医保局谈判前,三千多一针,而且是印度仿制,得出境接受治疗,《我不是药神》那电影情节,几年前在我这个病友圈太多类似的。
治疗前期得大量高频率注射,稳定后开始固定频率,一年二十四针左右,打一辈子。
猜猜医保局谈判后多少?
目前不到一千三一针!
报销后多少?
不同省份不同医保报销度不同,二百八左右到八百左右一针!
我很幸运,目前能报销到三百一针,并且终于有能长期稳定控制疾病的药物,我感谢所有为这个过程付出努力的人!
我们也组成病友群,去帮助更多的战友。
这次谈判,圈子里的所有人都很开心,因为有我们目前使用药物 A 的同类品 B,并且我们知道对方 B 公司的一些想法。我们也知道目前正在使用的 A 药物,很可能会因为这次的 B 药物进医保目录,为了互相竞争二次降价。
我能代表我和我的战友们对医保局谈判代表以及所有助力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药图撤了。
另尊重所有友善合理的观点。
评论区大段回复一直不通过,只好放这里了:
1、既然有朋友表示疑惑,因为我对意见向左的评论表示感谢,那条评论下也争论了这么多层楼,那我实实在在说点自己看法:
发病后大部分时间我过得确实很艰难,各种意义上的,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至少我早几年是个 “小卷王”,有些托底有些朋友帮助不至于因为经济压力断药;虽然旧情离去,但我有一直支持的亲人;恢复劳动力后我还有点技术有些门路可走,日子逐渐好起来。和身边不少病友相比,我算幸福的。
经历过一些事情,见到不少事例后,我挺知足的。网络论坛平台上打点不过火的嘴炮,抖抖机灵,找找乐子就行了,只要对方是友善的、部分合理的,对我来说就没必要争论什么(情绪稳定时),相反,很多时候还能给我提供不知道或没注意到的观点。若对方话中有话,那我也话中有话。若对方不礼貌,那我想回击就回击,不想就不理或者屏蔽。
至于为什么感谢,就那层评论来说,能看出这位朋友是认真看完文章的。我这篇文章纯粹就是以自身经历表达立场的,没有什么干货内容帮助别人。我会感谢有朋友能认真看完,感谢和我立场相左的朋友友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我交流,我也尊重别人部分合理的观点,但我也没有责任一定要就对方提出的事情 / 看法来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我表达感谢和尊重。
这是我自己的一套行事哈。
2、就国家医保局谈判这个事,个人理解是复杂的,不是简单一些好处就能证明其完美无缺,也不是一些糟心事就能证明其烂到根,辩证看待,事情也不只有好坏。
有朋友表示罕见病报销导致更多的普通患者医疗质量下降等死,一些朋友说常见病一般都有代替进口药物等,观点我都尊重。
我提点在这圈子待久了我的看法,首先罕见病药物对比常见要命疾病的药物,价格真的更贵吗?以我接触的来看,相对来说更贵的更便宜的都有,盯着一方高价药来打击另一方平价药并不可取。
另外,普通患者医疗质量下降真大部分原因是给罕见病药物报销的原因吗?或者说是医保金不够的原因吗?这问题我自己的看法是:不同地方不同原因比例,和医院 / 医生 / 国家政策 / 当地政策 / 各省医保以及医保药物目录甲乙丙类甚至物流等都有关系,这里面的事情别说不同省份千差万别,就算同一城市不同医院都可能不同结果。就算资金充足一样还是有一屁股问题。
我这里面挨的坑以及战友们遇到的坑够多,这些是正规医院,还别说外面那些奇奇怪怪的医院医生。我也懒得条条列举像写论文一样来论证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各地相关病例数量以及用药情况数据我都没有,这种争论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问题是一大堆,但就国家医保局这次谈判来说,我是受益者,并且我接触到大量直接受益的群体,我理应表达对这方面支持。就这么简单。
有时候这类事情论坛平台争论半天,不如多和病友圈联系,多跑跑医保局,多找找相关医生或负责人谈谈,活生生例子就是,现在使用药物,圈子里有朋友所在地本来没纳入医保,通过各方反应以及共同努力,最后暂时给当地成立了个小基金援助,并且 22 年进省报销目录也反应在议题上。这些做法比在这种论坛平台争论有意义多了。
另,好奇药物或者病的朋友私信问就是。希望更多的朋友当个故事看就行了,我已经算这类群体里直接扯开来摆的。
祝各位幸福开心
单单从视频上看
乙方全程唯唯诺诺,一句 B 话都没有
甲方爸爸不满意价格?好的爸爸,我们商量下。
甲方爸爸还是嫌高?没事爸爸,我们再让利。
甲方爸爸仍然觉得降价幅度不够?没问题爸爸,我们和领导申请。
啊?甲方爸爸要最终优惠价嘛?这就给您重新核!
完完全全买方市场,乙方都快卑微到土里去了,就这还灵魂砍价?就这?
本来点进视频想着学习下千亿级别的顶级商务谈判是什么样的,结果进来一看乙方代表一点反抗都没有……
哎哎哎我说那个乙方代表,你是来谈判的,不是来要饭的。你全程就只会点头,你到底是哪边的?你回去了准备怎么和老板交差?
退一步说,在乙方全程愿意配合降价的情况下,甲方提出最终价 33000。
请问甲方代表凭什么就认定 33000 就是乙方最终能承受的最低报价了?30000 行不行?不行的话 31500 行不行?
再退一步,33000 甲方代表就当场拍板了,那别家报价万一 30000 就能做呢?
甲方代表带着最低成交价来,谈判过程很顺利,然后谈到甲方最低成交价这个点就结束了?在专业商务谈判人员看来,这样不叫砍价,这样叫传话。
再次重申一遍,以上说法仅仅针对 B 站上放出的谈判视频,也许还有更多细节内容没有放出。但单单从视频来看,从商务角度来说,上述对甲方代表的质疑是没有问题的。
商务谈判,能放在台面上谈的内容,全部都要经得起质疑,扛得住审查。
送评论里的钢筋们一句话: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感谢这些最可爱的人。
在其他专利过期药、授权药上灵魂砍价时有多卑微多歇斯底里,在支持国产原研药进入医保名录的时候就有多骄傲多自豪——比如著名的上海绿谷 971
说个事,前两年医保砍价的时候很兴奋。
还特意高速我爸,他乙肝的药原来 7,80 一瓶,现在医保医院有 10 几块钱一瓶。
后来我爸去市里三甲问了,坐标河南省下面的一个地级市。
开始很高兴,以后用药说是一个月 20 多块钱就可以,但是医院要求身份证并且一次只能拿一个月的药。
但是,当我爸第二次拿药的时候被告知砍价便宜的那个没货,另外一个贵的牌子有。
后来又去问过几次,一直没货。
去年年末赔父亲去这家三甲医院做检查,后来开药医生给了两张方子,一张医院拿,一张去医院门口某某大药房拿,说是医院药不够,
小地方,诊疗室挤了很多人,干这事也没避讳人。
省属地级市,中心三级甲等医院。
所以,我对后来什么砍价咋,医保无感。
保价不保量,意义何在?
想那种阴阳处方的做法,后来我们去外面的药店拿药,店里相当火爆都是医院病人去的。
哎……
已经有不少吃瓜群众看出端倪了,毕竟不只是吃瓜,还关系到每一个人。
多余的话,咱也不敢说,容易犯忌讳。在干翻资本、各种自媒体带着节奏大快人心之余,就想说一个事情:
实际上集中采购这个事情,不光是个强行干预市场的行为。
和集采相关的,除了药价这个最后端也最有新闻热点的问题外,还涉及到医保药品目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药分开,控制药占比等多个政策的同步展开。任何一处关节出问题,都会成为桶上的短板,光把降价搞成运动,有啥用呢?
不知道忙着割流量的自媒体,了解过这些事情吗?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如果只是降价,药效无法保证,患者能不能买到适应的药,也不能保证,医保目录虽有、但医院就是不给开不能保证,医生就是要让你去外面自费买也不能保证,大家慑于费用问题只能在治疗方案上各种因陋就简…… 到时候,治疗体验,是得每个患者自己买单的。
那吃进肚子以后,就不是吃了几碗粉的事情,而是粉吃进肚子里还是不是粉的问题了。
希望,不要再出现,进了医保,退出医院这种事。
谈判只是第一步,让广大患者能够方便的使用,才是最终目的。
一边大喊医保账户金额有限,可遇见的不够用;
一边是一堆中成药进医保;
这次是离谱的神药 971 也进了医保;
我不知道医保账户的钱到底是太多了,还是太多了呢?
作为一个中医粉我就想问下明年是不是要把中药和拔罐调入医保名录?
另外一边还问为何国内没有像辉瑞、罗式这样顶尖的医药巨头?
能不能要点脸呢?
这个问题下很多人阴阳怪气,我实在有点看不下去了。不管视频是真是假,国家医保局的谈判代表们确确实实是在为老百姓谋福利的。
**现在国家有两种控制药价的 bug 技能,一是带量采购,二是国家谈判药品。**个人认为前者还是有些缺陷的,因为集采的仿制药并不能让所有人放心,很多原研药医院里配不到了;但后者真的是逆天神技,直接硬生生把药价砍到死。别看视频里面国谈专家苦口婆心软磨硬泡,其实都是些霸道总裁,硬逼着药厂降价呢。
(配音:不要你觉得便宜了,我要我觉得便宜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国谈药品有多牛逼呢?
举个例子,诺和诺德有一种 “德谷胰岛素”,是目前最优秀的长效胰岛素之一,一支 300 单位,190 多元。和肿瘤药物比起来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长期用药的糖尿病病人和医保而言也是不小的负担。
诺和诺德还出了一种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里面有 70% 的德谷成分 + 30% 的门冬胰岛素。这玩意国谈价格只要 88 元一支 (也是 300 单位),导致很多医生直接拿这个来代替德谷胰岛素 (因为里面有七成的德谷),临床实践下来,有时候比单纯德谷还好用呢。而且都是诺和诺德大品牌,价格便宜量又足,爽~
一个位置的人干一个位置的事。
一个位置的人,也只能解决他的位置能解决的问题。
医保这件事,涉及很多人很多事。
有的人拼命,努力,甚至所有的人都拼命努力。有些事还是会解决不好。
菜单非常好看,做菜单的人很用心,可我只关心这菜单上的菜是不是无条件的不限量的能让大家吃到,点的多了会不会扣服务员和厨子的钱。
补充 1:很多人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提高。你看看评论里多少人在那骂,说我就想回到支架几万提成几千的时代,现在动了我的蛋糕我就反对。
我想问问,十几块的取标本袋子,本来是个引流袋,这破玩意要是医生有一分钱回扣,我医院立刻爆炸。
我还想问问,搬运病人的破垫子,也是二十多块,这东西跟医生毫无关系,这东西都是医院挣钱,这也能扣到医生拿回扣?
还有那破纱布,破胶布,你要是觉得这也有回扣,你咋不觉得医院打开水也有回扣呢?
补充 2:还有很多人觉得医院是为了反对这些政策,所以把这个政策执行到底,执行偏。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理解啊?简直匪夷所思。医院没有你那负责的头脑,医院的思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我是企业,我要经营,赔钱的买卖肯定不能干。
别说什么公益性,什么财政拨款。反正财政给的那一丁点是杯水车薪,你让医院保持公益性,你自己补这个财政窟窿如何?
***********
原回答:
医保玩命压价,真的对病人是好事吗?
我们医院现在很多东西(便宜的耗材)医保都不许收费了,结果就是这些东西医院只要用了就必须免费给病人用,医院就赔钱,于是医院就禁止使用这些便宜耗材了。
大事倒是不会发生,就是带来了一些小的问题。
比如取标本的袋子(十几块钱)不许用了,标本生拽出来,很多都碎了,肿瘤就在体腔或者切口播散呗。
比如搬运病人的单子(一次性,二十多块)不许用了,靠家属和医生生搬,200 斤的病人怎么也搬不动啊,反正已经好几次差点把病人摔了。
还有换药用的带胶带的纱布也不能用了,用普通纱布 + 胶布,反正就是成天掉呗,刀口感染了赖谁呢?
你可以赖医生拽标本不小心,可以赖医生搬病人力气太小,可以赖医生换药不及时,但是你再怎么赖医生,结果能改变吗?肿瘤种植转移了,病人摔了,刀口感染了,受罪的还是病人呀。
于是复星从 kite 那买的 CAR-T 就又没能进医保(笑)怕不是人家照着中药注射剂给你在砍
不过 120 万一发对于癌症这个市场也不是什么特别离谱的定价,不进医保也还是有的赚的
腾出来的空间,在这里
每年一对没用的中药占了采购的一大块,不治病的药花了无数医保的钱。
把中成药能谈判掉才是核心,不然医保谈判就是头痛姨脚。
举个例子,去看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开药,抗病毒中药开一大堆一百多,抗菌西药开一盒 20 多。
我每次都要求把中药去掉,医生一般问都不问一下直接去掉
不太懂这个谈判是啥操作。
我就知道原研的舍曲林 (左洛复) 大面积地在医院缺货了,原研的思瑞康 (喹硫平) 也大面积地缺货了。
本人一直在服用的文拉法辛 (怡诺思) 在社区医院也消失了,变成了文拉法辛 (辛乐定)。疗效一言难尽,总之换药后最近病情不太好,医生又让加了片米氮片,加了药后病情才基本控制。不过本人需要享受米氮片嗜睡、体重增加的超大副反应。
不仅如此,氟西汀、奥氮平、氯氮平、右佐匹克隆、美金刚、艾司西酞普兰、利培酮、度洛西汀、氨磺必利、帕罗西汀等等药都基本上变成集采的药了。
所以很多罹患精神疾病的病人的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只能任由其不是影响自己就是影响他人。
讲真,不吹不黑。
那些国产仿制药物在以前卖的和原研药差不多贵,甚至比原研药还贵的时候,国产仿制药中比较好的药厂才能做到药物的疗效略微低于原研药,药物的副反应略微高于原研药。差异显著存在但不是高度的显著。
现在,你是竞标低价者入选,那首先就不如其他国产仿制药中比较好的药厂,药效打折扣、副反应安全性堪忧。然后您还砍了价砍到差不多原价的 1/3 甚至 1/4 左右。这样的药品质量究竟如何,我真的不敢想象。
就好比,隔壁张大爷、李大爷、王阿姨、桂阿姨都是做煎饼的,他们的煎饼果子都做的差不多。虽说都是路边摊,虽说比不上正规饭店食堂来的干净,但是你也能凑活吃一口。原先是张大爷、李大爷、王阿姨做的煎饼稍有品质,然后桂阿姨是个奸商。张大爷、李大爷、王阿姨都卖 8 元钱一张,桂阿姨卖 7 元钱一张。 虽说桂阿姨的便宜,但是其实她家用都是专门从某个渠道购置的快过期的面粉和大酱。
现在,你让张大爷、李大爷、王阿姨、桂阿姨竞选,谁出的钱低谁可以继续摆摊。竞标失败,或者价格不合你意的就永远不许摆摊。在谈判后桂阿姨 2 元钱就得卖你一张。其他的张大爷、李大爷、王阿姨更是直接干不下去跑路转行了。
于是乎,你再也吃不到张大爷、李大爷、王阿姨摊的煎饼。
而且,原先的桂香现在 7 元钱得给你 3 张半的煎饼。请问,桂香同志会做什么?
但是,大家还是要辩证地看待这件事。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和珅纪晓岚那个片段,和珅往赈灾的大米里全部放入了麸皮。这样子,真正饿肚子的人才能吃到赈灾粮。那些地方官、士绅、土豪是对掺满了麸皮的赈灾粮不感兴趣的,自然不会像以前一样赈灾粮全部进入某些人的口袋里。
集采这个还是有好处的。更多的病人至少能吃上药,虽说药效并不如从前,但是聊胜于无吧。我们真正的穷人是有药就吃的,不太管原研不原研。这个集采药可以保证医保的资金可以真正被老百姓用到,而不是用在了高官厚禄的人和那些资本家手里。
怎么说呢,正常情况下一般人这个话说出来当然应该是很感人的。
但说这话的是政府公职人员就会有点尴尬,因为要尽最大努力拯救弱势群体的恰恰是政府,而现在把这个视频大张旗鼓的放出来相当于表明医保局的 “最大努力” 就是让资本家再努努力。
换一个角度来看说的话,如果认为药厂的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没有联合起来搞垄断联盟,那么这一要求就是在伤害一个正常企业的正常运转。如果药厂在通过搞联盟获得超额利益甚至对抗政府管理,那么在诉诸感情之前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首先应该诉诸法律,让资本家感受社会主义铁拳的温度。
这个视频我以最大的善意揣测,就是此谈判代表类似上次那个学校集体食物中毒的校长,在整个组织离心离德,可分配资源被瓜分殆尽后,只能寄希望于网民的支持来打击组织内部的蛀虫,或者争取到一些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
总而言之这段内容要么表明组织内部已经一塌糊涂导致想干实事的人无计可施,要么说明管理部门就是喜欢空手套白狼,一个政策下去一分钱不出名利双收,都不是什么好事。
汉弗莱: 英国卫生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伯纳德: 治疗英国病人。
汉服来: 错!是为了让他们感觉得到了治疗。
伯纳德: 让谁?让卫生部吗?
汉弗莱: 不是卫生部,是英国病人!卫生部知道没有。
伯纳德: 您的意思是把便宜的药塞进医保报销名单?
汉弗莱: 不,伯纳德,我要把便宜的安慰剂塞进去。
伯纳德: 但是不列颠传统动植物提取物看起来并不廉价啊?!
汉弗莱: 愿意用不列颠传动植物提取物的病人都是国家的恩人,就像烟民一样。哦对了,给他们开这些注射液的医生也是。
伯纳德:可是他真的对健康有益吗?
汉弗莱: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够提供巨额的就业,节约医保资金和养老金。而且,财政部常任秘书弗兰克爵士说,不列颠传统动植物提取物还可以刺激出口,推进英镑国际化。
其实,有这么大的市场容量,手握如此大的话语权。国家医保局却在用最原始行政砍价手段在和医药厂家讨价还价,确实很辛苦,效果却不一定是最好。不如用市场手段,比如招投标方式,进行选厂定价。当年刘 X 军仅仅靠着世界对中国高铁建设的预期,就为中国高铁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最好的一手底牌,现在我们的医药市场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巨无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话语权。
谢邀!医保局谈判代表的一句话让我很感动:“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让生的希望不再遥不可及!”
[
他只做到了这几步,用了 11 年,从草根员工逆袭成为保险机构的总裁?
保险总裁的完美蜕变! 他就是 #tony# ! #首席家族# 的创始人 中国早期 #FRM# 持证人(Member of GARP) 奥克兰大学金融和会计双学位的高材生 服务超过 3500 + 家庭的财富规划(金融和保险) 18 年国际金融和保险行业实操经验 知乎 * 中国保险圈创始人 知乎 * 中国保…
2 赞同 · 1 评论查看完整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8378896)
我看了是很好笑的,非常好笑,像是表演,而且拙劣
家父刚从医院出来,武汉市中心医院,就是江滩那边那个,由于家父身体不好,这几年每年都会住院,不过这次出院完全是家父执意要出院的,其实状况没好转,无他,觉得医生过度治疗让他痛苦不堪,本来在监护病房一两天的时候身体感觉好多了,浮肿消了,呼吸正常了,感觉好了很多,晚上打了 2 针,于是浮肿得很厉害,身体马上感觉不好,本来医生说的 2.3 天可以出监护,于是继续呆在里面,期间不断检查……
出院小结和清单看了,不是专业人士,不过看了真的很多耗材价格昂贵,记得一个呼吸面罩 500,因为上次住院通过医生的建议和介绍在医生的熟人下买了个呼吸机,平常呼吸是带的自己的呼吸机,呼吸机也有面罩,还有其他的一些耗材,用起来价格单价不多,但是用的次数多,价格就上去了,
最后算出来平均一天 4 千多的费用,我觉得某些人还是把精力用在实际问题上比较好,而不是各种作秀
分割线……………………………………………………
鉴于知乎越来越~的受众,我还是解释下我说的话的意思,医学和律师都是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的职业,病人和需要律师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人士,无法做到对他们的监督,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也就是说其中有非常大的可操控空间,现在主要说下医生,一个感冒的病人在一个医生手上可能几十块钱的药就可以治好,在另一个医生手上可能需要几千,但你还挑不出毛病,比如各种检查,他说看起来像感冒但也有可能是别的病,于是一大堆检查,这还不说一些其他的病了,同样的成分的药名字不同或者有细小的差别治疗一种疾病,但价格却差距巨大,一种耗材国产和进口价格相差悬殊,等等,医生怎么操作可以说全靠他的良知了,医生一句这种贵点但效果好,你是家属怎么选择?这还是用很大的善意在看医生了,医生如果想让一个病人多用钱,可以有一万种方法,
分割线………………………………………………
看了些评论,除少部分比较理智外,绝大数素质之差,智商之低,语言之恶毒让人不忍直视,血脉贲张,血压升高,不过想想也正常,这可能也是中国人民素质的正态分布吧,有素质的人是极少数,绝大部分是行尸走肉的无逻辑的低等生物吧……
我不知道那些低人有没有上过小学,有没有学过语文,有没有学过语文阅读理解?
一个本来很严肃的科学,一个本来救命的药,2 拨人在那里几万几万的还价,一群围观的人在旁边叫好…… 然后很多人问我怎么是作秀了?!我所说的一个有基本智商逻辑的人应该能明白我所说的话的意思吧,哪怕它读过书,读过中学语文,而且我生怕那些人不懂还在原回答下面留言了,为它们智商堪忧
1 一个几万十几万的高科技的东西,像菜市场的大爷大妈一样的漫天开价,漫天还价,不可笑?日常中可能那么贵的东西就是奢侈品了,我如果看到一个人去 lv 的店里把一个 20 万的包还到几万我是觉得好笑的
2 原来很多日常的药政府指导药厂的价格,本意当然是好的,厂家没利润,干脆不生产了,或者加点别的配方换个名字提高价格生产
3 家父生病,住院短短几天,4 页出院小结,各种药物,各种检查,各种耗材,我是看不懂的,非专业人士我想没多少人能看懂的,我并不是说那医生绝对过度治疗乱治疗,用一个常人的智商想,这种情况是否有很大的可操控空间?一个你不懂的领域,而又是救命的,没有议价能力,没有议价筹码,那某些所谓医保的药降价是否有意义,利润低了,医生可否用可以为自己和医院提高收入的其他的药呢?毕竟这是一个为病人开十几块钱药就能上新闻的时代,
4 漫说不懂的专业的操作空间有多大,就是平常肉眼可见的懂一点的行业都充斥着大量的黑色,例如家装,
这种药为什么贵?因为这种药开发成本往往不低,然后患病人数也是不多,所以价格无法压下来。另外,中国目前在药品研发这一块确实没有发言权,主要还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上。
为什么中国不像印度一样做仿制药?因为中国不打算像印度一样就这样放弃对研发药品的保护,讲道理,药物研发,第一步往往是国家掏钱,企业没那么好心。高校,研究院的研发人员将药物在实验室里做出来了,然后,有的企业会找到研究人员,谈专利,做后面的四期工作,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花费心血做出来的药物,可能真的是贱卖。几万,几十万就能买到一个专利,好一点的每年可能会有固定的分红,不过也不多,极少可以技术入股。有些药企搞个新药出来,一两年就抵消投入,开始盈利,不在少数。
但有很多成本确实就非常高,罕见病患者少样本少,具有临床不确定性,药品研发本来就更困难,风险和成本极高,为药品买单的人却很少,药价低了,企业很难回本。而且罕见病药品的研发公司当然能赚钱,那是因为他们成功了,世界上近万种罕见病里只有约 400 种病有相对应的药物,这 400 种药里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研发其他常见病的药品时诞生的副产品误打误撞发现能治某种罕见病。在罕见病药品的价格如此高昂的前提下,愿意承担风险研发罕见病药品的制药公司都凤毛麟角,如果价格再降低,还有几家药企愿意研发呢?
药品研发周期极长,人力财力消耗很大,风险也很大,研发产品的成本动辄以数十亿美元计数,研发时间以十年计数,一旦临床试验不理想就前功尽弃,上百万亿的研发成本、数十年的时间直接打水飘,可以说制药公司决定研发罕见病药品就是一场豪赌,他们愿意赌就是因为高回报,如果要求他们降低回报,以后就没有制药公司愿意赌了。这个头不能开。
而且医药巨头也不是垄断,是很多罕见病药品很可能全世界都只有个别制药企业愿意研发,人家花了数十年死磕最终研发出来了,你让他们共享研发成果,你觉得可能吗?企业不是慈善,他们也做不到用成百上千亿去做慈善,最好的解决方法只能是罕见病药品进医保,药企和患者也都希望推动药物进医保。
“你们是不是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你们确认尽最大努力了?”“希望你们再努力一下” 医保谈判,出圈的 “灵魂砍价” 片段都来自这个谈判过程。
国家级灵魂砍价能砍成多少?医保谈判现场:有人焦灼有人轻松!
医保谈判从疫情的大势入局,再谈中国巨大的市场,国家对医患的责任决心,举重若轻,加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底牌藏到最后再亮,这哪是谈判啊,明明是一堂生动的社会责任课和 MBA 商学课。
国家医保谈判时,在谈判技巧上,要通过语言的沟通,细微的观察,来准确判断药企每次出价的心态和预期的变化,抓住每次有利于促成企业让利的切入点,同时要运用好谈判规则、表情管理,引导药企给出能够接受的底价。
每个谈判专家要在第一时间内,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根据前期临床专家和测算专家所提供的药品基础资料,以及我们能够掌握的药品一些基本情况,来为谈判制定一个很好的谈判策略。
医保预期可接受的支付标准,也就是底价,是通过前期大量科学测算产生的。谈判专家负责运用谈判规则,在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下,来引导他们给出最大的让利空间,为参保人员争取最大的实惠。
而且谈判药品能否进入医保,老百姓能否用得上,还要靠谈判专家不懈努力,最后把药品谈判成功,才能够让全国老百姓能够用到救命、救急的好药。
希望更多的罕见病药物可以纳入医保,有些病人明明有着可以治疗的药物,却因为天价的药费怯步不前。如果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是问又怎么可能看着能用的药而不用。谁不想健康的活下去,但有时候现实很残酷。
各种罕见病和非常用药价格真的太贵了,因为研发新药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如果没有资金回笼,还有哪家药企愿意研制新药,只是希望药厂价格尽可能低点,社会大众尽可能的共通负担点。
医药谈判对制药企业来说,制药企业可以进入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研发效率,能够帮助药企长远发展。
对于患者而言,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救命药,大大降低了因贫放弃生命现象的发生。所以更多的罕见药纳入医保,是切切实实惠及全体国民的好政策。
**作为医保局最核心的诉求是体系的可持续,特别是在深度老龄化社会。**谈判代表张女士说得很清楚了,现在疫苗带给医保的压力很大。
**作为患者方最核心的诉求是 “我要少花钱吃上药”,而矛盾在于每个人都觉得是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更宝贵。**罕见病人希望特效药进医保,牙齿不好的人希望种植牙进医保。某款药进不进医保集采目录都可以说得通,进了可以说是灵魂砍价或者挽救了一些罕见病人的生命,这个问题下已经有罕见病人现身说法了;如果不进也可以说是更多地采购常用药,满足更广大患者群体的需求。
**作为药厂方最核心的诉求是要维持利润,这也就是所谓 “尽最大努力” 要保证的底线。**在去除研发和生产等多方面成本后如果生产一款药物并不赚钱,结局只能是减产或停产,或者换马甲。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每年批的 1 万多种 “新药”,有一些实则是旧药假死换 “马甲”。其实还有一种途径,降低有效成分。
随着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以前认为不是病是自然老化产生的一些症状,现在也认为是病症了;以前无法解释的病症,现在可以诊断为罕见病,甚至能给出治疗手段开出药来。
病症越来越多了,对医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了。但作为兜底的医保的目标,是在实现医保局的核心诉求——体系可持续和事实上满足药厂方的核心诉求——要维持利润这两大前提下,完成医保资金的筹集,支出一部分医保局运行成本后进行再分配,而不是也并不可能是面面俱到——让所有人各种病症都能通过医保治疗报销。
池子就那么大,一部分人多拿,必然就有一部分人要少拿。在我看来知乎用户中没有多少是真正看不起病的群体,因此我有一个猜想:十年后(也或许用不了这么久),现在这群对 “灵魂砍价” 主要持赞扬态度的用户的态度会反转过来。
2018 年爆发的中美毛衣战,除了导致国内热血青年将金毛总统视为头号敌人之外,还直接导致国内在短短半年时间内 4 次宣布降低进口关税。
其中,国内第一次降低关税就是宣布 [1] 全面降低药品关税,包括抗癌药品在内的 28 个税目的进口关税调整为零。
没人知道(敢问),这究竟算是金毛总统的功劳、还是【此处删除 11 字】。
事实上,【此处删除 167 字】。
然鹅,对于依靠进口药作为 “救命药” 的国内患者来说,这个好消息却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年后(2019 年 11 月 28 日),国家医保局、人社保障部联合发布通知指出,对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进行更新,其中 4 款进口药品均未续约成功。
这也意味着,这 4 款在 2017 年纳入医保目录的进口原研药物,不仅在 2020 年被调出医保目录(无法通过医保报销),而且还面临着买不到药的风险。
例如,用于治疗乳腺癌的两款药物拉帕替尼 [2]、氟维司群 [3] 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这两款药物均已不在医保报销目录。这对于国内的乳腺癌 [4] 患者来说,几乎就是晴天霹雳。用国内一位乳腺癌患者的话说就是:
2018 年 2 月,在医生的建议下,用了乳腺癌靶向药拉帕替尼。原来一盒 7000 多元的药降到 4000 多元。医保报销之后,大概 1400 元左右,我基本还治得起病。而在 2020 年 1 月 1 日之后,该进口药却已经无法医保报销。
取而代之的,则国产药吡咯替尼 [5]。根据恒瑞医药的官宣显示,在进入医保后,该药每瓶 (规格 80mg,14 片) 的价格为 1204 元,患者每个月药费约为 12900 元 [6];医保报销后,患者每 30 天的药费约 6450 元。
然鹅,并不是每个乳腺癌患者都能采用这种替代国产药。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的话说就是:
“乳腺癌晚期患者比其他常见癌症的晚期患者生存时间长,不少患者生存期可达 5 年之久,而晚期患者在一次次耐药后,他们的药物选择并不多, 即使根治性治疗后的患者仍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复发转移进入晚期。” 在临床上,许多患者最终或早或晚都要面临使用氟维司群。
作为目前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中唯一上市的药物,氟维司群可通过阻断并降解雌激素受体从而达到抗肿瘤效果,它在国内进入医保报销目录后的价格曾降了一半,约每年 6 万元左右。
而对于对于国内许多患者来说,在 2020 年氟维司群被调出医保后,不仅意味着药价涨了一倍,而且还面临着 “死或生” 的风险(买不到该进口药)。
另一个被调出医保目录的,则是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多发性硬化症 [7] 药物倍泰龙 [8]。
而从 2017 年拜尔公司通过谈判、倍泰龙降价 28.9% 进入医保目录 [9] 开始,直到 2020 年被调出医保目录,国内的广大患者几乎就没有享受过任何价格优惠。用国内一位多发性硬化症病友社区负责人的话说就是:
“不用药,20 多岁的患者就会残疾,年轻人谁想一辈子坐轮椅?但用药,大部分都用不起。注射了一年的倍泰龙,850 元一支,隔天打一支、一个月的费用是 12750 元。后来,倍泰龙进医保了,我们欣喜若狂,但没想到是空欢喜。”
用国内一位刚刚新婚的准妈妈患者的话说则是:
“倍泰龙是国内唯一一款用于多发性硬化孕期 DMT[10] 的药物,为了将来的宝宝,医生建议使用倍泰龙,但高昂的药价却让我不得不放弃。”
实际上,在进入医保之后长达的 2 年时间里,全国患者却处于买不到药的情况。并且,全国仅有一线城市医院可以报销倍泰龙,二三线城市医院则基本买不到。
而在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则是极具铽奢煮意的 “药占比” 问题:国内医院不愿意购进该药,因为倍泰龙保质期短(只有 2 年)、审批程序复杂,而且该药的价格太高,占用了医院的“药占比”。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国产药品种类有 165398 种、进口药品 4077 种,合计 169475 种。而目前,新版医保常规准入药品是 2643 种。
也就是说,医保可报销的 2643 种药品,仅占我国目前所有药品的 1.56%。
而在医院的 “药占比” 限制下,甚至还出现了更具铽奢煮意的画面:许多进口药在没进医保前可以买到,但在进医保后却反而 “神秘消失” 了。
除此之外,更加严峻的画面则是进口药的短缺问题。
2019 年 3 月,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李稻葵在全国政协大会上提案指出,美国原料药物高度依赖中国出口,包含维生素、抗生素等原料大部分来自中国,国内可以考虑限制原料药物出口作为报复武器。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这个问题更是被国内热血青年当成了 “国之重器”。
直到国内出现短缺的进口药越来越多之后,狂热的人们才蓦然发现,与原料药的生产成本优势、而非技术专利优势相比,国内无法替代、却高度依赖的进口药短缺问题反而更加致命。
例如,用于治疗和缓解帕金森症的一款常用进口药 “息宁”[11],由于无法在医院配到该药,国内广大患者只能以高出医保价格 10 倍、甚至 20 倍的价格从网上购买,从而导致患者极大的经济压力。
对此,息宁在国内的总代理欧加隆公司的解释是:该要产量本来就比较少,因为这个药是进口药,它是在国外生产、在国内进行分包装,因为疫情或者原材料的原因而导致产量更少。
目前,在京东、淘宝等网上购药平台还有息宁在售,但一盒 30 片的售价近 1000 元,高出医院价格近 20 倍。
实际上,息宁在国内出现短缺的问题,绝非个例。甚至,对于国产廉价药来说,进口原材料的短缺也会导致无法生产。
例如,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 [12]。国内一家大医院的放射科主任表示,该院从 10 多年前就已不用泛影葡胺了,“这种药往血管里输注,过敏率高,现在只是外科系统偶尔灌肠腔时在用。”
对此,国内某三甲医院影像科主任也表示:
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目前在临床上已经用得不多了,属于遭淘汰的老药,目前除了泌尿外科造影会偶尔用一下,其实泛影葡胺这种药该院在 10 年之前已经不用了,因为它含碘浓度高导致过敏率很高,且对肾功能影响较大,“我们发现,应用泛影葡胺后,30 天内人的肾功能明显下降,肌酐升高。现在我们用的都是进口药 [13],比如欧奈泰克、优唯显。欧奈泰克的价格在 416 元/瓶。”
与大医院不同的是,不少规模稍小的医院却仍在用泛影葡胺。然鹅,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却由于原材料紧缺,而导致国内各大医院全面缺货。用上海医药工业有限公司 [14] 山东总销售经理的话说就是:
泛影葡胺的主要原料是海碘,供应国家主要是日本和智利。自从去年日本大地震后,日本的海碘供应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订单只销往欧洲,国内没有一个订单。这就导致原材料供不应求,成本上涨。而智利销售的海碘价格也在不断提升,原来每吨海碘是 20 万~ 30 万,而现在已涨到了每吨 80 万。
也就是说,进口原材料的涨价或短缺,可以直接导致国产某些廉价药(基本药物)的断货。在这种情况下,也进一步凸显了国内缺乏原研药、进口药越来越短缺的窘境。
例如,根据美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的肿瘤靶向药品数据库显示,在 27 种常见癌症的 140 多个靶向药品中,只有 40 多种进入了 CN。
更加尴尬的现实是,一些进口原研药在去除关税、增值税后,价格依然高于在其他国家的售价。
于是,究竟哪些特殊人群能够毫无压力的使用进口药,在国内就成了一个无人敢问的送命题。
【此处
删除
770 字】
林夕在《任天堂流泪》中写道,可惜我,资质不够,还未拚命已失手;也许我,将眼泪跌落到任天堂,我们终于得救。
楼下保安则说,如果你一直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那么你的口袋里为什么一直都没有你想要的东西呢?
⚠️以上内容节选自《任天堂流泪》,所有 sensitive 内容均已删除,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公众号或 new base 中查看。
⚠️有关 new base 的问题可以参考个人简介(中的 wx 加入),不用重复发私信询问。
不是很懂提问者和不少回答者的逻辑。穷人都吃不起药了,因病返贫了,您们是不是就开心了?
还我国药企咋地咋地的。这次谈判之前的几十年有什么厉害国产药出来了吗?
我觉得很好,就国内药企还有医疗器械公司那德性,你让给它 1000% 的利润空间它也不会搞创新,核酸检测相关的试剂耗材当初也有过 500% 利润率的时候,那时候有创新?创个篮子,那时候小作坊的垃圾货满天飞。
还不如死命压价,给他们 1% 利润空间,意思意思得了。想要利润空间?可以啊,你跑的比医保和集采快就行了,只要你不做低利润的东西,自然就有高利润。
第一,短期和个体角度去看目前的国家医保谈判,确实是带来了实惠;但是从长期来看,结合人口老龄化和目前的全球环境,就不好评价了。我不发表观点,但是表达担忧,因为目前行业里的从业者都知道院外零售市场被医保谈判的洪水席卷成了啥样。经济学上讲,扭曲后的机制一定给你丫找地儿弹回来。希望卫健委和食药监加大对于院外市场的规范,同时正视医生待遇的问题,实现医药改革的软着陆。
第二,我们也算长年跟政府打交道了。说是不是照着剧本演,演员都懂,导演都懂,编剧都懂,场务工作人员都懂。观众们呢,要是懂了的话这演的是不是就不合格了?可是实话实说,尽管什么都知道我的胃里还是生理性的反。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其实医保局和厂商态度都很明确了,能最后咬着后槽牙走进医保局大门的厂商早已有了必死的决心和后路,这三请三辞的,实在是看的出戏。我觉得那个福建局的处长之所以快哭出来的真实意思是,你们丫的能不能别加戏了,再晚我回家赶不上二路汽车了,是不是你们领导假装那天没接到局里电话啊??!我反正长年作为屌丝乙方看到整个这个过程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第三,民意反向裹挟医保政策思路值得警惕。一部药神,把格列卫谈进来了;一支 70 万的热搜把诺西那生钠谈进来了。同命不同价,那其他肿瘤病的患者,国家卫健委剩下规定的 200 多种罕见病的药呢?这些患者是在等一部电影,还是一个热搜呢?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这样看病靠着拜菩萨和等着青天大老爷开恩,国家一煲橘你们的 19da 学哪里去了,你们是打算就盯着热搜制订你们的谈判政策吗?你我都知道实现全面降价是不可能的,那能不能还给所以医保患者一个理性的期待?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诺西那生钠的赠药计划里,单只是 55 万,用一赠三,实际家庭负担是 55 万。很多地方上把这个药品纳入了门诊慢性病,报销 80%,一年的用药负担是 10 万左右。10 万不是一个小数目,可比起媒体说的一年 280 万,是不是听上去就没那么辣眼睛了?所以这件事从酝酿发酵到医保谈判,如果不是有剧本,就是打算蹭热度贴 KPI,我作为一个略懂过程的人,看的心里是五味杂陈。
中国的三医改革开始真正进入深水区了。能通过简单粗暴来实现的部分已经尽可能的竭泽而渔了。剩下的部分,需要的是更高超的改革设计(别说我们光说不练,我们作为从业者已经拼尽全力了,我们也得挣工资活命,喝多了也吐,圈你呢国家一煲橘),需要的事行业从业者更多的投入,个人的,资本家的,国外资本家的,还有是全社会对健康,对医疗更加理性的现实的和积极的认识。我们都知道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免费医疗要么就是水平极低要么就是骗大傻子呢。我们这个社会阶段需要的接受一部分不完美,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希望不要再用 “哪个上热搜就干丫的” 这种方式安排整个体系的工作和舆论导向。
如果大家真的关心,就请多了解一些罕见病的知识,善待自己和周围的人。
以及,最可恨的就是那帮傻 * 媒体。上海渤健的对外赠药计划和地方医保政策只要不是文盲就能看的懂,你们发新闻是因为坏还是因为蠢??!
身为刚入行小医生表示非常高兴,看这帮主任吃瘪我还是开心的,而且患者能吃到便宜药总比吃不上药好,另外关于我自己的收入,我家又不差钱……
就有几点,一,药效下降不要赖到医生身上。友情提醒,集采的氯吡格雷即使吃了首剂,上台做介入会发现血管里出血栓(非心梗患者),而且不止一例,家里有要做介入的,如果医生让你去外面买波立维你就买了吧,我们只不过不敢明说集采的药不行罢了。
二,执意要吃进口药的有钱人,不要骂医院医生为什么没有药,去找政府谢谢。
三,能不能先解决一下便宜的药,药厂不生产的问题啊,硝普钠断货好久了,问了几个同行,貌似是多地区断药,你这是逼着大家用更贵的新活素啊,到底是不是想给患者省钱啊
这种没有一丝水平 p 话连篇的人早应开除,身为谈判代表,要知道每个医药厂的专长及各厂各药品的成本,用数据说话,含糊其辞就是同流合污,你们确认尽最大努力了?这什么意思,意思说是公开直播,降一点价给个面子吗?这种 5 岁小孩子的套路就别出来骗人了!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现成的,我就定这个价,无论哪个药厂达标就能进,不问厂只知产品,就 10%利润,招什么假标,小孩吗!寻租交易
这算是体验派还是方法派表演?
张劲妮坦言,中国的医保基金,今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年份,包括新冠肺炎前期医保基金的减征缓征,疫苗费用实际上占了医保基金非常大的支出。
只看了一个视频
报价一开始是 6 万
温柔的说能不降点
然后是 5 万
温柔的说能不能降点
几轮后,报价 35198,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走零的了,并且医药方代表没说,这是个很吉利的数字
温柔的说能不能降点
竟然又降到 33000 以下
温柔的说能不能降点
最后报了个数,医药方补充说道,这也是个很吉利的数字
谈判代表都不跟工作组讨论一下,直接就宣布谈判成功?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先假设最后谈判成交价是 28888。
1. 那么一开始报价 6 万,然后紧接着 5.5 万,5 万,你作为谈判代表是不是太温柔了,人家不止要赚超额利润,他甚至要赚利润的翻番,作为谈判代表就不能暗示对方我们调查过了,你不要胡诌了,直接进入正题。结果非得 “演” 两个小时。
2. 最后成交也很离谱,哪怕你的心里成交价是 28888,但你是谈判代表啊,你有没有努力争取过 26888 的可能性,而不是人家一报到心理价位就马上成交,这轮报价有没有真的在为一个不确定的目标而努力,是 “演” 不出来的!
最后,每一轮改革都是这样的,头几年,套路不明确,尤其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结果不明确,所以都是实打实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前年,疫情之前。调查心理价位是 6,医药方从 8 开始降价,报价到了 6 还不放心,一直砍到 5.78,医药方代表数次出门打电话,拉锯了四个小时,代表们就在会议室吃盒饭,这 tm 才是谈判。
几年过去了,那些套路可以忽悠群众,早已心知肚明,“演” 戏又将成为常态。
当然,那你说谈下来的价格好不好。其实挺好的,最终成交价其实都挺满意的,背景调查工作组功不可没。但是这谈判桌上真的没啥效率和成果,目前的 “温柔一刀” 根本不值得宣传。
——————
12.6 补充,有人说我心里阴暗的——抱歉,还真是,刚经历过职场内斗的边缘人加之工程种种内幕,对现状是很失望的。简单来说,作为一个 80 人的小部门,部门领导对经营情况的掌握全然来自于前年一手组建的中层领导,而他们联合起来,直接把部门领导架空了,甚至草拟了联合举报信试图取而代之。这还只是某央企下属普通子公司下的小部门,信息传递就可以替换,可想而知国家治理的难度。所以我才会写下倒数第三段话。
重归正题,有好几个人说我不懂谈判,我太 tm 同意了,可是全国老百姓又有多少懂得谈判呢?既然全网发出来宣传,还得有谈判底子才能进行监督啊,那要不玩成你们谈判圈自娱自乐好了。不过有一点我很赞同,谈判的目的是为了 成交 和 价格。
对,我把重点放在了价格。评论里另一位也提到,表达的意思应该也是把重点放在成交——
假使该要是垄断性药物,国内暂无替代品,那么医保方在市场行为下处于绝对弱势,但人家药企面对的时候巨量销售路径,其一剩下大笔宣传费用,其二减少后来者的竞争压力,前两者帮助药企降低了经营风险,其三是薄利多销下的巨额利润。所以我们这边是有充足底气的,要不要放弃也不该是医保方提,而是让企业方自己去盘算。
另外,本评论由于个人的阴暗面,未免对于视频中谈判代表呈现出来的一面大放厥词,引发了不太良好的影响。但我找补一下,我所有的 “演” 字加了双引号 原回答我只字未改。
可是文宣系统呈现出来的又是另一回事,拼命在自我感动。这几年,《双簧莲》、《小镇做题家》等三流笑话层出不穷,文宣系统真的没有很好的拿捏好感动人民和感动自己之间的尺度,我会把重点放在价格而不是成交不就是因为文宣系统拿 “灵魂砍价” 做宣传吗。
尽最大努力将 2-274 971 和一系列中药注射液进入医保目录,弘扬中医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灵魂砍价」,真是做到了没分必争,给他们点赞。
作为医务工作者,看到的可能和大家不一样。其实,换一个角度你就懂了:
“某手机公司代表与高通谈判,将芯片价格谈至吐血价!!!”
聪明的你会不会想,还是得有自己的芯片产业,光压价不过是短期止血,人家随时可以卡你脖子。
换到药品行业也是,没有自主研发,价格再低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国内的药品厂家(没什么特例)都可以参考最近挺火的某想集团。
(诚然,谈判者的努力和让患者受益的成绩,不可磨灭。希望国内厂家拿出老一辈两弹一星的斗志,起码要有如今搞芯片的决心,为祖国卫生事业,为人民的健康踏实点、认真地努努力)
我站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
她们履行职责,为国家为患者尽心费力,还受无端指责,
看了一些答案,觉得有些回答确实过分。
说 “照着剧本演的”,那些回答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
现在可好,急不可耐的赚流量,这边替患者谈着判呢,那边就开始骂娘了,娘给您正做饭呢,,,
往深里想,这些人是否居心叵测,故意搅局呢?
那些回答,又代表的谁的利益?搅黄扰乱之后的谁得利?
是嫌弃医保局谈判水平不如你,换你更牛 X,还是怎地?
以量换价,对百姓很大帮助,特别是对正在饱受治疗压力的家庭。
拿起话来就说的,是不是以后医疗不屑用降价后的药了,准备全自费原价药?
身为曾经在申办方供职的医药从业者,看了整个视频,心里五味杂陈。
医保压价确实是好事。抛开进医保的是 971 这种神药来讲天价 70 万压到几万也挺厉害的,但可能是整个谈判过程太高级了吧,我甚至没感受到这是一场谈判。
它像一场审判,一场一方确认另一方会认输的博弈。
新药是药企研发的,十亿几十亿投下去,有时候是打水漂的。即使看过《我不是药神》,还有大把反智主义叫嚣 “药企的钱全都给贪官污吏了”。他们不承认有人在研发新药,不承认另一些人是在努力的。
国内的原研药环境本来就已经非常不好了,现在在新药刚开始回本的时候就立刻打压,社会和患者看起来皆大欢喜了,可药企还能不能活下去呢?又能活多久呢?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当医保价格低于生产成本,长此以往,还会有人继续研发新药吗?
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福建省省医保局药械采购监管处处长张劲妮再现 “灵魂砍价”。我觉得更重要的不是药价砍下来了,而是患者真真正正得到了实惠。
私以为宣传方本想着放出一段视频达到正面宣传国家医保局的目的,同时压过各种医保亏空,整容,中成药进医保,971 等负面新闻。
结果倒好,放出的谈判太业余,不摆数字不提逻辑,生生唤醒了企业不存在的良心。我相信一定有正儿八经的谈判,用中国市场容量和增量换价格,承诺对方未来 xx 年每年多少稳定现金流。
结果放出的视频就像在演电影。
药降价是好事,但是药企和医保局如果真的有良心就把那些狗屁倒灶的副作用尚不明确,缺乏药理研究,有的甚至都没有三期实验的垃圾药踢出医保。
反正老美信中医信得狠,把中成药推进 FDA 呗,拿美国人的钱补贴中国人看病
诺西那生钠快进入医保了。原价 70W,降到 3W3 以下。医保局谈判的视频热度不小。评论底下满是奸商,成本 1K,暴利之类。
药品的研发成本很高之类的话,我不多讲。
假设这个药定价 3W3,住院医保报销 50%,意味着国家出了 16500,而这个钱从医保基金里面出。长沙的城镇居民医保每人 320 元一年,相当于 52 个居民的缴费补贴到了这 1 支药上面。
那么,中国全民医保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是兜底。
懂的自然懂。
中国的药企,麻烦你们争气点,不要在仿制药上内卷到 21 天的降压药费用便宜过一瓶矿泉水,请你们多搞点原研药,救救中国病人。这恐怕也是集采的目的吧。
一大堆副作用 “尚不明确” 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进入医保,尤其是作用相同,组成成分也大同小异的中成药,占用医保资金。
有些话,作为一个中医医生,真的不好说。中医是个好东西,从来都是,坏的是那些中医败类。
八成医保用在《 》身上
这甲方哪里是温柔,这是有恃无恐。明显除了全国医保,没有第二个可比肩的市场可选了。
我妈地摊上买衣服砍价,因为摸不准对方成本,总要来个五六个回合。感情你医保的人也不懂么?
心里清楚对方只能选择你,也清楚对方的心理底价,再这么演真没啥意思。知道你心系人民,知道你政府有所作为可以了吧。
最近这两年拼命宣扬民族主义情绪,真的让我恶心。全国医保跟药厂砍砍价就高潮了,这难道不是应该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是不能说国内一丁点好,现在是不能说一丁点差。
showtime
作秀过猛
相关回答:
我确信这句话的确是真心问的。
因为不然万一下一次弄出来发现价格还可以压更低,代表直接生涯直接就没了。
但是实际上问也白问。
因为资本逐利性不可改变。
医药行业的问题是实际干活儿的人不赚钱,赚钱的人不怎么干活。
科室里医生累的要死要活,实际上大头在主任手里捏着(不过有的科室比较惨,那就是主任也没钱)
医药的研发人员也是,这个专业虽然比不上四大天坑,但是就业岗位和就业薪资也是一个无底深坑(偏偏还有很多垃圾学校开设了这些专业——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等)。可是制药企业赚的盆满钵满。
我以前的公司有个小伙子,就是制药专业,结果自学了 CAD 和工程相关知识,跑到我们公司开始一点一点干起来的。看看,知乎劝退的垃圾行业之一,都比制药来得强。人家家里还是在云南某知名药企旁边。问问为什么不托关系进工厂,回答是:一个月只有五六千工资,还得给人送礼,上限太低。
药的价格压低了又怎么样呢?
大不了主任给下面少分点,药企干脆不要科研民工,只招成熟工搞仿制。
对于患者这边,的确是有确实好处的,这个积极性还是值得肯定。
已知前提 医保没钱了
所以医保必须得开源节流
------------------
好 聊聊集采后的医疗
所有改革 或多或少都会损害一部份人 利好另一部份人
很明显的 集采利好的是贫苦基层(完全看不起病的人
扩大医保的保障伞 同时降低保底的医疗支出
集采后损害的就是中产阶级(现在有能力选择进口药的都可以算是中产阶级
集采后 中产人群"医疗阶级下降"(进口药获取成本上升 渠道数量下降
不评论这是好是坏 我想知乎网友多半都是中产往上
来聊聊该怎么办
1.尽量保持健康
由于医疗阶级下降的关系 获得同等医疗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甚至渠道关闭后根本没有管道
2.多认识医界朋友
医疗界人脉会越来越重要 因为这是获得医疗资源的最好渠道
有时候渠道不是关闭 而是你没资格知道 (资格=认识医生)
3.在尽量保持健康的前提之下 多赚点钱
尽量啦 不然能怎么办
----------------
最后说回前提
医保没钱了 得开源节流
医保花钱的大头在哪?
慢性病(说白了就是老年人群)
中产阶级相较于贫苦百姓 应该是比较长寿的
-----------------
一石二鸟 顺便降低抚养比及老龄化
本来我还不想这么猜测的
直到看到神药 971
唉
这个唯价格论是不合适的,不管是高速路的低价中标,还是承包煤矿的价高者得,敢花这么大的价钱,去承包煤矿…… 他们凭的是什么?
打一个恰当的比方,就像修 xx 高速公路的时候,省里资金紧张,高速路的施工也要招标,xx 就做过一个决策——价低者得。
这个标一开标,几家价钱高的登时就不干了,一状告到了杜毅那儿,连 xx 也接了状子——中标的那家的价钱,给谁都干不下去,你这是修高速路呢,不是修乡镇公路!既然已经开标了,政府威信必须保证,说不得专门高薪聘请了香港的路桥专家来做监理。
这倒不是说香港的专家一定比交通部的专家厉害,实在是国内的建筑公司走交通部的路子不是很难,但是做香港人的工作,就要看情况了。
中标的这一家登时就为难了,干了几个月之后,发现香港人看得挺紧,没啥偷鸡的机会,沟通的路子也不好找,于是就躺倒不干了,这干得越多赔得越多啊——我们的预算做得不合适,要改。
政府的威信要维护,说话要算话,但是你想调戏政府,那也是白日做梦,众目睽睽之下,范晓军的面皮也翻转了,招标会上定下的,你想反悔?没结算的工程款不会再给你了,还有…… 巨额违约金…… 给我拿过来!
那一家能吃下高速路的标段,能力肯定也不可小看,违约金那是不用想了——公家的事情,大不了我不干了,尾款不要就完了,你为赔给公家的违约金,得罪我这私人利益,划得来划不来?
可是到最后,这家公司也没亏多少,天南不给它钱,它就不给二包结算,二包和三包之类的主儿,很是在省委省政府折腾了一阵,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关系硬的,多少能弄到点,关系一般的,那就买条绳子回家找歪脖树吧。
这话扯得有点远,但用于类比这个场景,还真是合适,承包煤矿价高者得——死人、采矿工艺之类的,倒还有指标控制,可总控制不了别人的开采能力不是?
想要把量提升上去,手段真的太多了,比如说破坏性开采就是一种,就不说掌子面上用液压油柱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国企才有这种手笔。
就说这支撑用的木柱,八个厘米粗和十二个厘米粗,价钱就差得多,而这矿井开采完毕之后,按道理是要回填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回收液压油柱。
但是私人老板,哪里会承担这样的成本?大不了那木柱不要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开几个坑道,所以说破坏性的开采,就在于开发商的短视。
一般而言,高度机械化的开采,能将矿脉的资源开采百分之三十多甚至到四十五,但是破坏性开采,只能开采到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剩下的就浪费了。
这不是虚言恫吓,有人采过的通道,谁敢挨着它再作业?就算那通道回填过都不敢。
再比如 xx 做出的指示,并不是一次性投标,价高者得,而是现场竞标——没错,是拍卖那种形式的。
这个行为就真的太儿戏了,搁给不明白的人看,说这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政府收入,怎么就能说儿戏呢?这是最合理的——起码在很多玄幻小说上,拍卖的方式,才叫有经济头脑。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社会就是社会,现实终归是现实——想像一下吧,若是有人拍卖高速公路标段,价低者得,那么,该公司建成的高速路,你敢开车上吗?
一次性竞标的时候,竞标者都充分地考虑了自己的成本底线,相关活动费用,以及对利益的期待,报一个数出来,那成就成了,不成也就不成了——没有人会在不知道别家的报价之前,就执意要赔钱…… 甚至不惜大赔特赔的。
给谁看的大家都心知肚明。。。最近去过医院的可以看看药单 是不是 30 块钱西药,300 块中成药
。。集采省了点钱,去哪了
一边视频搞几个罕见病的患者感恩戴德。。
一边是给孩子买药的妈妈被判贩毒。。
没啥意思。。
真努力了就该把 GV-9-7-one 卖给登子 赚外汇,而不是进医保。。
真努力了就该让各类中成药推广到全世界 - 造福全人类。。
所以还是鲁迅先生看的透彻。。
不尊重市场的结局,就是有一天,突然出现特效药品断供或者供应不足。还有就是外资药企失去盈利预期,不再引新药进国内,患者只能通过黑市高价购买。
并不是说控制药品价格有困难,而是没有一个机构有能力监控成千上万种药品的供求关系。
谈判一时爽,一直谈判一直爽,以后这家机构极有可能到处疲于奔命地处理特效药供应缺口。
与其讨价还价,不如接受人家掌握核心科技的事实,乖乖打钱。
补充:
1. 国内的药企无利可图也会减少投资,所以我们的药品研发生产也会落后。
2. 谈判得来的超低药价是不可持续的。昂贵的药价包含了研发,生产,库存,物流,宣传等成本,低价竞标成功的企业不过是牺牲这些成本,等熬死了竞争对手的产能,到时候物以稀为贵,就可以涨价了。
3. 虽然谈判会签订供应协议,但药品降价会导致药品需求高涨和厂家生产没动力双重压力,贵的时候一个月买一盒,便宜了,一次性买 6 个月,浪费了也不心疼。在微薄的利润下,企业不会有检修生产线的钱,圆滑点的厂家降低药品质量,耿直的厂家生产线出事故。
4. 医疗本来是稀缺资源,人为去控制,只会导致一系列更棘手的问题。吃不起药和吃不到药都不好。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人民富裕,能承担更贵的医保费,新闻上那些让普通人倾家荡产的医药费对于富人九牛一毛。
医药开发是难,是非大资本集团不能去做的。
但是比起资本在其中开发投入的资金来说,其从中夺取的利润是和投入不成比例的。挤一挤,给一般民众挤掉大部分水分,是一个有能政府该做的事。
做事总是受到时代的局限性,FDA 以拒绝 “反应停” 一战成名,后来在八九十年代还不是在药害事件里各种翻车?
只要我们还在努力前进,就对得起吃下去的饭。
更新一下,
这是医保采购,不是价格准入。医药集团可以不谈。
中国政府审查了它们的申报文件,确认药品说明书大抵属实后就允许它们进入市场,它们爱定价多少就是多少,消费者自由选择。
但是医保采购是花所有人的钱,以大主顾的形式确立价格,保障所有人的权益,毕竟每个人都不能也不敢赌自己的家人,孩子不得上罕见病。
双方的演员都在努力的给你演戏,被感动的只有台下作为观众的你。
嗯,满脸仁义道德,我们普通人感恩就行了
我说点大家都不爱听的吧。灵魂砍价不是什么好事,至少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绝对不是好事,很多人不理解医保的钱是有限的,给特殊药物拨款越多,普通药物使用的钱就越少。还有医院是盈利机构,对每一个科室每个月开医保的药都是有限度的不是无限制的随便来,多开医保的药品医生是要扣奖金的,所以很多药虽然进了医保但是医院根本就不进货。再从厂家来说因为利润低,厂家慢慢就不生产了。
把骗人的中成药踢出医保能省得钱比这多
文 | 迅行
近日,一段灵魂砍价的视频走红网络,一轮轮砍价,惊心动魄,吃瓜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想一想自己去药店和医院,可能大家的感觉就不一样,给孩子交的医保费每年总要涨个几十块,治个感冒不能用医保缴费,一场下来上千元,得了癌症,不说倾家荡产,基本一家积蓄全无。所以,灵魂砍价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到底能不能解决老百姓的痛呢?
灵魂砍价,实际上医保控费的措施
灵魂砍价,指的是国家医保局派出代表与中标药企谈判集中采购价格,医保局往往以中国药品市场大为理由在谈判中占据优势,所以每次砍价的幅度还是比较大,对半砍一刀都不算什么,有的都能砍掉 90%,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药企是多么地暴利。但是,这种砍价砍掉的是药企虚高的药价,保障的是医保账户的可持续发展,但这并意味着绝大部分患者支付的费用在减少。
医改专家北大教授李玲说,取消药品加成后,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比例是在提高的,既超过 CPI 涨幅,也超过 GDP 涨幅。因为有些药是不纳入医保的,实际上患者真实付出的成本是大幅上升的。她曾观察到一个 “怪现象”——集采使得支架价格大幅下行,但集采支架的用量却下降了,取而代之的是费用更高的可降解支架或球囊。
所以,医保控费才是政府最关心的。一到年底,医生经常赶患者出院,说明年再来,年底不能报销,甚至出现了医生叫患者家属自己去买手术刀的咄咄怪事。这个时候也常常是医患纠纷的高发期。
怎么能砍掉老百姓的痛?
灵魂砍价的局限性到底在哪里呢?就是背后整个医疗制度配套的问题。我们的医疗行政部门,原来叫卫生部,现在叫卫健委,而不是医疗部、治病部,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医疗的目的是叫人不生病,少生病。医院很忙,越大的医院越忙,本来就是不正常的现象,80 年代之前的大医院干净整洁,根本没这么多的病人。那么,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病人呢?这就是我们预防的缺失。饮食不节,工作导致的精神压力大,熬夜,年轻人把可乐当水喝,美其名曰快乐水,这焉能不生病?
这次医保砍价的对象是治疗罕见病的药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 0.65‰~1‰的疾病。国内罕见病人数多达 2000 多万,罕见病并不罕见,前不久,一则 “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花 70 万打一针药” 的消息在微博上不胫而走,有对药企天价药的讨伐,有对国家医保体系覆盖低的不满,讨论得多了,大家才发现这是医保资金“能力有限”。最终结论还是要大家多赚钱。 一方面,SMA 患者一针要花 70 万;而另一方面,只有不到 5% 的罕见病有特效药可治。这类患者少、研发产出低的罕见病治疗药物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孤儿药。这次集采谈判引人注目地就是把 70 万一针的特效药纳入医保,受益人群大约数百人。但很多集采之后的药品患者是买不到的,在医院也难开到,患者还是要患高价买。比如治疗高血压的拜糖平,集采价五元根本是买不到的,只能自费买高价的阿卡波糖片。因为药企是要逐利的,他们肯定不是菩萨,动了这么大的蛋糕,肯定要想办法赚回来。
中国老年病人数在增多,罕见病的人数也在增多,这在一个财富爆炸式增长的国家,是极不正常的。因为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医学发达于战乱年代。《黄帝内经》是贵族医学,主要是养生经验,而《伤寒论》形成于东汉末年的战乱年代,是治疗穷人疾病的,那个时候瘟疫横行,民不聊生,一些知识分子出于人道主义,开始总结常见病的治疗办法,解除人民的苦痛。金元四大家的产生更是与长期战乱,人民生活困苦,疫病流行有关。现在不是东汉末年也不是金元时期,而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病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常识告诉我们,病从口入,吃的不好就容易生病。古代的人们早就知道要吃好才能不生病,张仲景把羊肉当作大补之物,李时珍对牛肉的功效也大加肯定,但由于物质条件的局限,那个时候劳动人民吃不起这些高营养品,只能靠漫山遍野能采集的草药来治疗疾病,而现在完全可以靠增强营养来预防疾病,因为要上学上班,青少年大多在食堂或小餐馆吃饭,但至少就我有限的观察,一般的食堂里少有牛羊肉这种高营养品供应,有的食堂甚至连猪肉都找不到,最起码的卫生也堪忧,这怎么能不生病呢?最近河南封丘学校食堂学生吃变质失误引发集体食物中毒,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更何况居然在如此盛世还出现了初一男孩连饭都吃不起,只能吃免费早餐饿的撑不住的极端事例。这里要说明的是,高热量和高营养品是不一样的,现在的孩子吃的蛋糕、雪糕和垃圾食品肯定是很多的,但这些是高热量食物而不是高营养食物,摄入这些食物并不能增强体质反而会弱化身体。高血压、癌症已经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正在越来越多地侵蚀年轻人的身体,影响着更下一代的健康,罕见病持续增多与此不无关系。
更为荒唐的现象是,疫情期间大家都戴口罩,阻断了一些疾病的传播,造成医院病人减少,医护人员的工资居然因此下降,也就是说,老百姓健康了,医生收入就会下降。医院和医生当然会希望病人多起来,有的医院就会庆祝住院人数成功突破多少多少万。
有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呢?有的。福建省三明市的医改就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三明医改,简单说来就是把原先医院自负盈亏的制度给破掉了,真正新建了一套公益性制度。政府预先把医保的钱按人头打包发给医共体,如果医护能用较少的费用把病人的病治好,让老百姓少得病,那省下来的钱都是自己的。对医护人员的业绩考核,考核的不是你创收多少,而是在看好老百姓病的同时花的钱还少。这样一来,原先不必要的药费、耗材费、检查费都给省了。医保结余加上财政补贴,医护就能有一个非常体面的收入,同时也增加老百姓的满意度。
所以去年三明跟全国其他地区医院就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他地区仍然需要创收的医院,因全国成功抗疫,病人少了,医院、医务人员的收入大幅下降,而三明也成功抗疫,但医院的收入是增加的。
其次,推广中医治疗也能大大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推广中医,这个喊了很多年,但实际效果堪忧,就连去中医院看病也是西医治疗方法,药材质量也不行,有些老中医忧心忡忡,中医将毁于中药。
中医难道真的不能推广吗?当然不是。甘肃就在全省大力推广中医,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这得益于甘肃省原卫生厅厅长刘维忠的努力,他在穷省主政,面对医疗经费不足的困境,提倡用各种土办法治病,最有名的就是他说吃猪蹄可以治疗尘肺病,人送外号 “猪蹄厅长”。他还开通微博宣传这些土办法。甘肃是一个穷省,用中医药解决老百姓的病痛实在是一个善举,而且卫生主管部门的最高官员来微博推广这个事情,更是少见。 以小臂骨折为例,过去,西医做手术,开刀、麻醉、打钢钉,花 1 万块钱;中医用传统手法复位,用夹板一固定,原来的规定才收 150 元钱,现在,开刀 5000 元,手法复位也 5000 元。这样,病人当然不愿开刀,医院也不嫌中医“不挣钱” 了。
所以,办法还是有的。神木县搞了免费医疗,甘肃全省推广中医,这些都没有得到推广,主政的官员有的还被调离岗位。
三明医改倒是轰轰烈烈要在全国推广,但似乎只打雷不下雨,没见到哪里真正推广了。个中原因,还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医疗体制。
前面我讲了很多的常识,人要吃好饭才能身体好,医院应该希望病人少才正常,我们要恢复常识,由公家来建医院买器材,给医生护士发工资,保障他们能有体面的生活,在这基础上提倡弘扬高尚医德,严惩拿回扣和红包,同时恢复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面向工农兵和常见病的社会主义医疗方针,努力减少病人,才能真正砍掉老百姓的痛。
最近看到一个说法。
国外一瓶药,售价 300 块不到
进入国内,售价 5 万
经过直播砍价,变成 3 万
……
在市场化的医疗市场里搞集体主义大锅饭,就像在错误的平台上搞理想化的东西,很玄幻。
医保不止卡医药代表,也在卡医院、医生,可是病情并不随着规定发展,你想给医保患者用点额外的、便宜的东西,就得罚你的款。
说具体点
医保像食堂
跟药代砍价——跟卖菜的砍价
让打饭阿姨手抖少打肉多打菜——让医生少开药开检查多开中成药
学生吃不饱点外卖——私立医院体验和花销起飞
你问谁吃得饱?
教职员工食堂——体系内医院公务员军人 yyds
我多次说过,药品带量采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以心血管内科为例,进口的利伐沙班 15mg 是 30 块钱 / 片,以房颤患者一天一片的量来计算,一个月就要近 1000 元的药费。
因为价格高昂,很多房颤的患者吃不起,只能继续吃华法林,由于中国人体质的原因,吃华法林很难达标,这部分患者不是脑梗就是大出血,不能享受到以利伐沙班为代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带来的方便以及安全的巨大获益。
而带量采购以后,国产的利伐沙班 15mg,一个月只需要 15 块钱,合 5 毛钱 / 片,可以说,这个价格,绝大多数的房颤患者都可以承担得起,可以说,拯救了成千上万房颤患者的性命,真是一件大功德。
要知道,这些事情,靠屁股坐在资本一边的大前浪来推行,是根本不可能推动的。
记得有个大前浪要求给每个急诊 pci 的病人,都做一种不是必须要做的腔内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在支架带量采购之后,更是愈演愈烈,美其名曰 “精准治疗”,“介入无残留”,宣传可以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在药物洗脱支架非常成熟的今天,在经验丰富的中心,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已经低到了千分之一,为了这微不足道的获益,强行让每个病人多花 1 万多元做腔内影像学检查,可以说完全是不合理的。
甚至还发展出,先做腔内影像学检查,不放支架,观察一个月,如果再梗死了,再回医院放支架这样一鱼多吃的方法,美其名曰,延迟支架有获益。
要知道,东北秋收,一斤玉米才卖 9 毛钱,1 万块钱就是一万多斤玉米,是一个普通东北农村家庭年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了。
但大前浪是不在乎这些的,为什么,因为屁股坐到资本那一边去了。
所以,国家医保局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不光要药品降价,耗材也要进一步带量采购,从而使得全国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获益。
医保谈判再现灵魂砍价,张劲妮一言造福万千百姓,央视说得太对了
这是一场国家医保谈判代表们与药企之间的一场 “灵魂砍价”。
医保局砍价有两大优势:
一、再小的罕见病乘以中国人口基数都是很大的病患数,你研究出来的药如果覆盖人数太少其实不太划算和对救人意义减少。中国市场是所有药企无法忽视的市场
二、领导层对于人的重视,尤其是对治疗罕见病的决心
谈判目的不是一味打压价格,而是追求合理价格。在不缩水质量和减少成分的情况下,仅可能压低一些成本。要药企有利润且能覆盖研究新药成本,所以双方底线其实比较接近。
对于药企谈判而言:
一是最大市场如果被放弃或者淘汰,谈判人员基本可以调离岗位。如同当年高铁西门子公司一样,谈判失败回国全部裁员。
二是回收周期心理预期,价格乘以人数才是药品销售额。如果说一味追求高价,人数骤减以至于别人不用或者用仿制药。不仅损失客户还得加上打假成本,得不偿失!
纳入医保后的覆盖人数和使用人数是成倍增加,稍微懂点市场和中国特色模式应该了解!
所以,这波是符合双方预期以及针对成本的精确计算比较一致。
一点也不好。
可以预见的是,国内药企会逐渐放弃原研药。
中国公立医院基本等同于中国医疗环境,输掉医保集中采购,基本意味着该款药物在国内丧失超过 95% 的市场,最关键的是,赢者只有一家。
这对原研药企业来说,风险实在太大了。同一个品目,两家企业竞争,必有一家企业的研发会打水漂。
我丢,谁搞研发谁傻逼。
以后这部分就是外国药企的游乐场了。
反正研发成本由境外国家市场承担,在中国境内的销售纯属添头,能赚一点是一点。
等时机成熟了,人家外企搞个卡特尔跟你玩,看你还玩的动不。
因为相比这些所谓的 “谈判技巧”,促使药厂降价的其实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和她身后的十四亿老百姓。
如果这些 “谈判技巧” 真的有用,那么谈判代表们自己去买药的时候能说服药店降价吗?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相比于个人能力,平台或者大环境的作用更为重要。
比如我是一名汽车工程师,平时经常需要推动供应商来完成项目,从理论上来说,我应当是可以享受 “甲方爸爸” 的待遇的,但是有两种情况除外:
一种是供应商资源不足,且我的项目优先级又不够高的时候;另一种则是供应商掌握了核心技术,整车厂无法摆脱对供应商依赖的时候。
对于前面一种情形,绝大多数情况下的结果是根本要不来任何资源,供应商一句 “我们现在资源都在你们 XX(优先级更高)的项目上” 就把你打发了。
假设还有极小的可能性,你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供应商那里搞到了资源,保证了你这个项目的交付,但是却因此影响了其他优先级更高的项目交付,那么你跟领导的梁子也就结下了,最起码是个 “不顾大体、不识大局”。
而针对后一种情形,我们能不能搞定供应商就在于有没有底气说出这句 “你不干有的是人想干!”。
为什么早些年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在发动机、变速箱领域会被卡脖子,而现在的电动汽车不会?其背后正是因为我们掌握了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因此,之所以药品集采能够让药价下降这么多,就是因为各大药企都想拿下中国这么大的一块市场,而这背后更多的是靠咱们庞大、靠谱、受政府领导的医疗体系,不然人家直接就搞垄断联盟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不可替代的 “天价救命药” 仍然没有进入药品集采清单,而这则是因为由于市面上缺乏替代品,咱们没有让对方失去中国市场的底气。
所以,随着进入集采清单的药品越来越多,往后剩下的可能都会是这些难啃的硬骨头,只有我们自己把药品研发能力搞上去,才能从更广泛地造福老百姓。
市场能换来技术,但是换不来核心技术,技术永远都是靠工程师坚持不懈搞出来的。
我是 @三斤哥,一个新能源、变速箱、智能网联、自动驾驶都有涉足的汽车主机厂工程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会从汽车工程师的角度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解读热点问题。
三斤哥
1 次咨询
5.0
汽车、电动汽车优秀回答者
湖南大学 车辆工程硕士
去咨询
这都不让发?
971 了解一下, 一种国际上尚且没有效果的药却能进入医保, 一种连 3 期都没过的药却能进医保, 这虚伪的灵魂砍价.
一边大喊医保账户金额有限,可遇见的不够用;
一边是一堆中成药进医保;
这次是离谱的神药 971 也进了医保;
医疗,尤其是医保,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想阐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把自己代入,如果我自己或者各位,是 “一个公司” 的“老板”,你会如何处理员工的医疗问题呢?
1,要知道,医疗可是一个无底洞!从每年公布的 sci 影响因子就能看出,生物医药类的刊物影响因子节节攀高,个别刊物堪称恐怖。这里面既代表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投入,更代表了人类对生命健康,甚至是长生不老的无止境的追求。
所以,作为 “公司老板”,是不可能放任员工无止境地追求医疗满足的,因为医疗根本没有满足,只会彻底把公司的财务掏空。既然无论如何都满足不了,那还不如干脆就完全不投入,左右都是不满足,对吧?
2,但是这样也有问题,有些员工会说,我在 “你公司” 干了一辈子,一点安全感没有,得了一点大病,就倾家荡产,公司一点保障也没给我。这样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下降,甚至闹事或者跳槽。
那手下一个经理就提供了一个办法,让员工每个月从薪水中,拿出少量钱来 “交保险”,形成一个基金,用于 cover 那些得了大病的员工的医疗费,让其不至于倾家荡产。毕竟得大病的是少数,让大家每个月少交一点钱,不疼不痒,这样大家都提升了安全感,岂不美哉?最重要的是,公司本身不需要出钱!
3,这个主意挺好的,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个是,这个钱本质是员工们集资对抗意外风险的基金,但是由于长期交由公司管理层管理,最终时间久了,导致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层,都下意识地觉得,这个钱好像是属于公司的,是公司出钱来保障员工的健康,公司对于这些钱也是抠门的很,好像花的是自己的钱一样。当然这个问题不算大问题,也是难免的。
但是另一个问题,员工开始逐渐老龄化,这些老去的员工身上的疾病越来越多,成了名副其实的吞金兽。更重要的是(虽然这样讲显得非常冷血,但是想站在一定高度,理性地思考问题就必然如此),他们已经过了生产力巅峰的年龄,从基金中拿出大部分钱用于救治和延长他们的生命,会产生一种边际效应——延长他们生命的费用会随着延长的时间越长而呈指数增长!与此同时,已经 “苟延残喘” 的这部分老龄员工,已经对生产几乎没有贡献,反而公司还要付给他们养老金。这岂不是赔大了?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你怎么办?
4,这样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从一开始,公司建立这个基金,到底是为了什么——平员工心而公司不出钱!
本质就是两个字——安慰!廉价的安慰最好!
公司的医疗顾问,一位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老医生也说过:目前临床医疗其实也是主要以安慰为主,六分安慰,三分缓解,一分治愈(甚至一分都不到,大部分还是靠自愈)。
既然大家的本质都是安慰,那为什么不把安慰这部分彻底做大呢?
那具体应该怎么安慰呢?
有一位病入膏肓的印度籍老员工,这时你怎么办最好?
你找来一个最近经常吃牛肉的员工,让他尿一碗尿,稍微稀释一下。然后请一位面善的经理,亲自交给这个印度老员工,然后亲切地握着他的手告诉他 “这是咱们单位,费劲周折,给你从印度空运来的原装牛尿,咱们公司为了你,可真是尽了力了!” 老员工含泪接过尿碗,一饮而尽,场面尽欢,拍照!
照片发到各路媒体,大力宣传,到知乎提问:“如何看待图片中的感人场景?” 其他员工看了纷纷表示欣慰,公司为了我们真是仁至义尽。
至于印度老员工,喝了尿以后,没过过久就欣慰地含笑九泉了,既节省了公司的医疗基金,又节约了公司给他的养老金。
如果你给他大笔钱,让他三番五次做手术,各种放化疗,苟延残喘数载,毫无生活质量可言,期间更是对公司毫无贡献。与这相比,上面的结果岂不美哉?
结局皆大欢喜!
什么?你问如果不是印度员工病了怎么办?
呵呵,哪个国家还没有有属于自己的 “牛尿” 了?
我是胸外科医生,那些支架啥的和我也没关系,我就说几个我了解的情况。
有个病人,冠脉梗阻心内科检查之后没给放支架,本身确实放与不放都说得过去的情况,但现在查出来肺占位考虑肺癌,因为没有支架我们不敢手术,怕术中心梗,而心内科坚持不放,即便家属找到愿意放的医生,支架置入之后三个月内也是无法手术的。
我们医院有不少医生已经辞职了。医生的收入其实是一个平衡,心内科医生拿支架回扣肯定不合法,但没有这一块收入对于一个经常吃射线的岗位,合法收入肯定也偏少,目前来说还维持的住,但近几年心内科都没有补充人员,以后可能也补充不了人员了,除非以后技术进步,医生不需要吃射线。
本院职工家属很多已经不在本院放支架,选择去外省,或者私立医院了。
中成药都能进目录,干脆拔火罐也报一下好了,希望谈判代表尽快落实。
感觉医保谈判的过程完全就是医保方有一个底价,让药企一次次去猜这个底价,达到了成交,没达到接着猜。药企接受不了那就退出
那倒不如直接把底价亮出来,能干成交不能干下一个,费那么多口舌干嘛呢
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可以匿名的。
我来说一下我切身感受到的医保吧。
看到好几次这种谈判了,不想评论这样谈判的好坏,我只说最基础的医保用药。
感冒药,氨酚烷胺片,氨咖黄敏胶囊,(几块钱的便宜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最基础的感冒药居然不在医保范围内?!
一些降压药,例如代文复代文。还有一些降糖药,格华止,胰岛素。报销比例很低,而且限制报销(限制报销意思是这个药卖 100,但是医保只给你报到 50 块钱,剩下 50 自费),这些药里还有一部分有报销自负比(就是本来大病医疗按 90% 报销,你要开复代文,因为这个药有 10% 的自负比,所以变成了按 80% 报销)。
真正的要普惠,请把这些药都进了医保再去谈那些价格高用的少的药吧。
好多评论的,我说一下我理解的医保。
我们每个月交的医保,他首要的作用是普惠,不管你是新农合还是城镇居民还是职工医保,他应该首先满足平常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这些基础病的报销,其次满足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大病慢性病,这类大病基础药的报销。再次就是意外住院或者因为心脏不好或者身体哪不舒服住院,住院常用的药物耗材报销比例提高之后。才是癌症等一些绝症的特效药报销。
空口评价是不是进最大努力,是没有意义的。
我是非常感谢医保局的努力。
三年多前,我岳父查出癌症晚期。医院推荐的治疗方案仅药本身就要三万多元每个月。一个月治疗费五万多元。而且绝大部分不在医保范围内。
治疗了三个月后,岳父母感觉经济压力太大,以回老家治病为由,偷偷停了治疗。
很快医保谈判就取得了进展,岳父的治疗费用从一个月五万多,降到了一个月报销后四千多元。在中断几个月后,又开始正常治疗。
如果没有医保局的集中采购,就没有岳父多的几年寿命。
没有什么标准能判断是不是尽了最大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受益,就是最大的努力。
医院里的药是越来越便宜了,药店的药是越来越贵了,前不久买了一次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片,药店里阿莫西林一盒加甲硝唑一盒总的是 26.3 元,阿莫西林是石药的 19.8, 甲硝唑是杂牌 6.5,过了几天去医院便民门诊买了阿莫西林一盒,甲硝唑两盒,总的 5.41,两个都是科伦的。
阿莫西林石药的是 24 粒 0.5 的,科伦的是 24 粒 0.25 的,甲硝唑分别是 24 粒和 21 粒装,0.2 的。
大家看看这个价格,一个 26.3 和一个 5.41。
我一直好奇小区附近各种店都开不下去了,就是药店越开越多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这么回事。。。
匿啦。我是在医院病理科上班的,我们需要用到显微镜,同样参数,报价差到几倍,院领导就说,要便宜的,不都一样吗。回来清晰度啥的不说,基本不到两年就坏啦,科里以前买的好的,十年还能用。还有刀片,便宜啦好多,质量呵呵啦。我们进取材台,我们主任预算 5 万一个,结果招过来 3 万两台,主任说不要啦,不要还不行。我们现在用着呢,真的不好用。
再回到药品上,一个老太太,慢性病糖尿病,一直吃的一个进口药,效果挺好,前些日子有去开药,不在医保啦,换成国产的,便宜,结果血糖控制的不理想,问我呢,我只能对她说,找医生再调调药。
我自己觉得,药品耗材需要降价,但是 1 万的支架降到几百,真的和原来质量一样吗?
国家肯定是想为人民谋福利,但是有时候达到的什么效果就不知道啦。
闺女疝气要做手术,疝气手术单病种限价,自费 800 就可以,因为是同事,比其他人少花啦 100 多,不能参与限价,因为没花够多少钱。,可能有点偏题啦。
先别说别人,咱们自己尽了最大努力了吗?
医保当中大量无效的 “安全药”,利润超级高的某些药、辅助药。真正有效的药你说钱不够?
是不是利益相关,动不了啊?
你不能一边浪费无度、输送利益,一边跟大家说缺钱需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对吧。
国家医保也有核保的过程。每个医院的医保办公室会审核医生的处方,判断这个病人的指标是否能用这个药物,如果超适应症使用,会给医生罚款。
这几年明显的医保办公室的审核变严格了。
还有很多答主没有提,医院,药企,医保三方的关系。首先,药企给医院提供处方药的时候往往是不收钱的。假设一个 70% 报销的门诊药物开给了患者。那么患者即时只需要支付 30% 的价格,这个药物在患者端的交易就结束了。但是医保账户给医院不是即时支付的,医院在当时只拿到了 30% 患者的钱,剩下 70% 的钱什么时候到账给医院是一个未知数。
原则上,一个药品的支付方只有患者和医保,但是落地是医院支付给企业。医保如果一旦划条线,说一个医院一年最多让医保支付几千万,但医院也没法控制一年多少个患者。到时候医院处方了 1 亿药品,医保账户给了 4kw,患者给了 1kw,剩下的 5kw,只能拖着或者不给。
这相当于医保给医院开了张潜在的空头支票。所以会出现有些答主提到的,进了医保没法给病人用。
所以医保竭力(?)降价,是一种非常正确的做法,除了减少患者花费,对医院和患者长期而言也有重要意义。
目前各医院为此都有月结。和指标,一个医院能开出的医保内药物是有数量限制的。这个数量肯定是没法满足所有潜在患者的。就像北京的车牌,满足不了需求,只能等待。所以就诊意愿和部分潜在患者在三甲的一号难求中覆灭。
有人提到集采。集采的药物一定是医保内品种(品种意味着一种药物,但不限制品牌),相当于,医保内药物再降价。这时候医院会要求科室,这个品种的药物处方至少 80% 给集采的品牌。那你说,我偏要用集采外的药物,那就可以分流一部分有经济实力的患者到院外。
我觉得这个才是医保可以续命的关键。
综上我觉得,对于大众,还是需要商业保险,另外最好月初或者年初看病。
宏观上看,很多企业不正规交五险一金(最低档或者不交),还有 2 亿自由职业者挂靠社保(寥寥无几),医保本身就无法全民覆盖。
其他细节:
971 进医保其实我没有很惊讶。即便是国内,AD 的基础治疗药物基本上也是医保全覆盖(多奈哌齐,美金刚)的,并且报销比例很高,这些药的效果都很有限。ADU 也希望进入美国老龄医保,其实效果也很有限。
971 进医保了。。。他真的,我哭死 hhh
砍价是可以的,但是你随便说啥都能砍下价来,我怀疑就很演了。
你说,人民很苦啊,降降价吧。对面正常该说,我们也苦啊,真不好降了…… 你再多威胁两下,什么以后有你好果汁吃,什么你们的方案领导很不满意啥的,才会进入到那我给领导打个电话商量商量。
你真实随便说一句话,我就配合你打个电话。你以为跳探戈呢?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
大兄弟,便宜点…… 我打个电话…… 再便宜点…… 我再打个电话…… 嗯…… 我打个电话…… 啊…… 我打个电话…… 卧槽我五杀了…… 我打个电话…… 晚上咱们吃点啥啊…… 我打个电话…… 要下班了…… 没空了,电话别打了,我说 5 块就卖…… 行,收工……
这谈判是不是搞笑点。
全程三个小时的谈判被压缩成两三分钟的视频,那岂不就是:
你去问问?
不行,再问问!
不够,再去问问。
实质上真正谈判过程中体现博弈功底的,恰恰是不能放出来的最冗长的那一部分,包括双方对市场的分析,对自己成本的介绍,对将来预期利益的讨论,真放出来你可能还得给药厂武举老爷喊一声冤呢。
另外中央有一点大赞,每年的谈判代表换不同的人,甚至看起来是不同的团队,这个绝对是治理能力的体现。
看多了也只能呵呵了。
不是因为谈判和谈判专家本身。在那一刻谈判专家肯定都觉得在为老百姓谋福祉。药品器械降价对于老百姓确实是件好事。确实有老百姓吃饭都困难,一个月几十几百块钱都掏不起。能够有几分钱几毛钱一片的药,这就是莫大的福祉。那边天龙人及其家眷,每月几千上万美元的进口药(猜猜这药的钱是谁出),也管不了。同时现在得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大力扶植民族药企。这边更广大的老百姓健康需求激增,需要各方面能负担得起的治疗费用,老百姓自己能用的起,医保能够负担。降价是必然的选择。
我国地大物博,啊不对是人口大国,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未富先老。又是全民医保,处在上升期,民众未来的健康需求只会越来越高,医疗花费必然是天文数字。国家集采(国采)、省采的药品,虽然很可能只纳入国产药,价格只有几块钱,不如天龙人成千上万美元的进口药质量好、品种全,但几块钱的药起码是药。这跟整个医保体系变革是一体的,思路完全一致。也就是,基本医疗保量不保质。想要更好的治疗、药物,就在医保报销以外,得自费,要不你就去私立医院看病。
这件事情中最莫名其妙的一点是把 “恳求” 这件事拿出来广泛报道,正面宣传。有点邀功请赏或者甩锅的赶脚。言下之意,这边已经很努力了。老百姓要还是看病难、看病贵,统统都是医生的错。
这手感情牌打的好也不好。医保谈判和药品定价跟很多事情一样,你说它完完全全是计划经济,绝对不是。你说它完全市场化了,肯定也不是,药企肯定不同意。怎么让大家看到努力?那还是打感情牌了。
毫无意义的做戏。无非就是做个姿态,我尽力了,苦一苦医生和公司好了。
您该做的是把促进公司研发,严格药物审核(比如 971 这种玩意)这事做好。不是跟这里演戏。
医保集采史上的最高砍价记录出现了!
69.7 万元一瓶的药,被医保谈判专家给砍到了 3.3 万一瓶。
我算了一下,相当于 95.3% 的折扣。
不是 95 折,是售价减少 95%,原来的价格去个零之后还要再砍一半。
本轮医保谈判平均成功率 80.34%,平均降价率 61.71%,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是创造了医保砍价记录的,是针对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极其罕见,但也极其可怕。
正常人类有个基因叫 Smn1,这个基因一旦突变,就会影响脊椎处的运动神经元合成,导致人体肌肉失去控制,最终肌肉退化萎缩。
因此引发的疾病,叫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简称 SMA。
如果你的基因没有突变,那你一辈子也不会得这个病。
但如果你的基因突变了,那你刚生下来就会得这个病。
得了这个病的小朋友非常惨,不仅运动肌肉萎缩,就连呼吸、进食的肌肉也会失去控制,最终萎缩。
很多 SMA 患者,是在长期呼吸困难、进食困难的情况下去世的,毫无生命质量可言。
简单的说,得了这个病的小朋友,基本上活不了几年,即便还活着,也和死了差不多,根本享受不到活着的快乐。
而从这个病的发病机理来看,稍微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个病是没救的。
不仅任何人类药物都没有用,自身的免疫力也没有用,你照顾这个小朋友再久她也不会好转,而且是永远不会好转。
得了这个病没有奇迹,永远没有,因为这本身是基因突变导致的,想突变回来,还要恰好突变成正常功能表达的样子,那概率就是零。
但是当人类攻克基因的部分奥秘后,这个病有救了。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和你平时认识到的盐水、抗生素注射液等都不同,这不是化学药物,而是基因靶向药物。
SMA 患者基因缺失,这没办法,但基因缺失的第二步结果,是 SMN 蛋白缺失,这最终导致了患者神经元缺失。
于是诺西那生的治疗思路就出来了。
这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ASO),具体功能就是可以提升 SMN 蛋白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进而提升 SMN 蛋白的合成数量。
这些是官方学术解释,这个药具体的功能简单的说,就是可以恢复患者的神经元合成,进而恢复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从而恢复呼吸和进食能力,甚至最终让患者站起来。
“诺西那生钠” 是全球范围内针对 SMA 首款靶向特效药,疗效得到全球公认,近乎于神迹一样,可以做到药到病除。
但是售价,却高达 69.7 万人民币每针,而且第一年需要打 6 针,随后每年打 3 针。
患者需终身打针,只要有一年不打,身体就开始无法合成足够的 SMN 蛋白,最终导致神经元缺失,身体肌肉会再度失控,并最终萎缩。
换算下来,就是第一年药费约 420 万元,随后每年约 210 万元,终身服药。
也并不是故意坑中国,这个药在原产地美国售价更贵,高达 12.5 万美元每针,折合 80 万人民币,当然也是终身服药。
为什么这个药这么贵?
因为这个病是罕见病,所以这个药是孤儿药。
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目前全球已确认的罕见病共有 7000 多种,而且新的病种还在不断被发现。
但每一种罕见病,覆盖的人群都很少。
以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为例,这个病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在罕见病里已经属于较高概率了。
听起来概率挺大的,生个孩子就有万分之一的概率摊上这种倒霉事。
但以中国每年出生 1000 万人口为例,对应的病人只会有 1000 个。
这 1000 个病人有强烈的愿望要买药,而且愿意终身买药,但总共也就 1000 个。
假定每人每年出 1000 块钱的话,年缴费也就 100 万。在医药研发领域,这点钱,啥都干不了。
研发一款新药,需要至少 10 年,投入 10 亿美元起步,而且成功率最多 10%,绝大多数投入都是打水漂。
一款新药的成本,约 100 亿美元,近 700 亿人民币。
就算不要本钱了,每年的贷款利率按 5% 算,一年得赚 35 亿才够付利息。
要是本金按 10 年回本计算,一年需要赚 70+35=105 亿元。
而药企冒这么大风险,只为了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能 10 年回本外加付清银行贷款利息,稍微有点意外就破产,那这种事谁会去干?
你愿意干嘛?要不你去贷款研究新药?
所以新药需要全球售卖,且高价售卖,否则无法覆盖研究成本并给与研发者足够的激励回报。
愿意买药的人越多,售价就可以越低,买药的人越少,售价就需要越高。
治疗罕见病的药虽然售价贵,但药企还真没赚到多少钱,所以愿意研发的企业并不多。
因为研发的人少,所以这种药通常也是孤儿药,全球有这样药物的企业,就一家,最多几家,不买他们的药就只能等死。
当然,也不能骂药企黑心,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药企花费百亿资金研发出新药物,你连骂药企的机会都没有,得了病就只能回家等死,没有任何办法,有钱也没办法。
人类 7000 多种罕见病,绝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
想吃啥就吃啥,对孩子好点,医嘱只能这么写。
如果非要用药,那医生也只能给你开点安慰剂,但其实啥用都没有。
幸好,绝大多数罕见病都是不致命的,但碰到致命的,也只能自认倒霉。
人类现代医学处于刚起步状态,绝大多数的人体奥秘都还没研究清楚。
能研究清楚的,那就药到病除,神乎其技。
研究不清楚的,那全球医学专家会诊也没用。
按这个逻辑,孤儿药卖高价,是合理的,而且非常合情合理。
对患者而言,以前是毫无选择只能等死,现在是有了选择,情况总归是比以前更好了,而且等专利到期后,孤儿药必定大幅降价,到时候会惠及全人类。
但对很多家长来说,心态恰恰相反。
以前所有医生都说没救了,自己也就死心了。
但现在所有医生都说有救,只是自己买不起药,这种难受的感觉会比以前强烈一万倍。
至于等专利到期,这个选项一点意义都没有。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 2017 年刚研发出来的新药,等到专利到期自己的孩子已经没了。
惠及全人类,惠及的是下一代的全人类,和自己的孩子没关系。
售价高,患者家长受不了。
售价低,损害药企知识产权,以后没人愿意研发新药,人类罕见病的患者只能年复一年的等死。
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还真有。
中国医保局出面,和 “诺西那生钠” 的厂家代表进行谈判。
你降价一部分,我医保报销一部分,共同降低患者负担,买得起药的患者数量增多了,你的总销售额也增多了,利润不就上去了吗。
对你好,对患者也好,两全其美。
在过去的两年里,医保局和厂家谈了一次,把价格从 70 万 / 针降低到了 55 万 / 针,但这个价格依然过高,依然不能进医保。
药企虽然表达了一定的善意,但远远不够。
今年,医保局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只要你肯大幅降价,我就把这个药纳入医保。
医保局的谈判代表,叫张劲妮。
张劲妮的谈判风格人如其名,温柔且不失威严,坚定无比,但又极其柔和。
在谈判现场诞生了很多金句,如: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不希望(有)套路。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希望你们再努力一下
人民健康至上觉得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真的有点难过我觉得我刚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最终,药价被一口气砍到了 3.3 万 / 针。
假定医保报销 70% 的话,那么患者的负担将从以前的 70 万 / 针降低到 0.99 万 / 针。
第一年支付 6 万元,随后每年 3 万。
虽然还很贵,但已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了,比以前的负担降低了 98.5%。
如此离谱的砍价,究竟是怎么砍出来的?
几乎很难用文字还原现场的那种感觉,因为太精彩了,还是直接放视频吧。
在张劲妮的身上,我好像看到了一股圣光。
2021 医保谈判再现 “灵魂” 砍价!
价格砍这么狠,会不会挫伤药企研发积极性?
刚才不是分析过么,药企全靠专利保护期内的利润来支付研发费用,你把利润弄的太少了,以后就没人愿意为人类研发孤儿药了。
医保谈判是互利互惠的,并非单方面强制让利。
药企也没有义务一定要参加医保谈判,你觉得和医保局谈亏了,可以不来谈。
甚至谈到一半,你觉得价格已经让到极致了医保局还不同意,那也可以不成交。
能成交,就一定是互利互惠的。
能被医保局大幅压价的,一般都是过了专利保护期的仿制药。
这种药能生产的企业很多,是纯粹的低技术低门槛,药企大部分成本都花在营销和推广上了。
既然谁都可以造,那自然谁的销售渠道更给力谁的卖的多。
但医保一旦集采,这种渠道优势就全废了,谁便宜谁就一口气拿掉几乎所有的市场份额。
对于原研药,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一般不参与医保局的谈判,价格也很难谈。
全球独此一家,爱买不买,绝不降价。
但有一种情况下,原研药是可以谈价的,那就是卖不动。
“诺西那生钠” 虽然定价 70 万元 / 针,但很明显这个价格能承受的人并不多。
这个药在中国区卖了几年,年销售额才几千万元。
只要有一个患者愿意付费,那第一年的药费就是 420 万元,随后每年 210 万元,但整个中国的总付费金额才几千万。
这么算下来,整个中国每年大概只有 20 个患者愿意为这个药付费。
富豪有,但并不多,因为富豪虽然有钱,但孩子没病也不会付费的,绝大多数付费者都是中产。
卖了房,倾家荡产,只为了孩子能多活个一两年,体会一下能站起来的感觉再离开这个世界。
这样的付费不具备可持续性,所以销售额始终上不来。
这种药物贵的主要是研发费,成本几乎为零,销售额几千万就代表利润几千万。
但即便利润率是 100%,这也才几千万啊,实在是太少了。
如果能把价格砍到 3.3 万 / 针,医保再承担 70%,患者自付金额就可以降低到 0.99 万 / 针。
按医保谈判方代表的说法,可以至少惠及 1000~2000 名患者,药企方面显然也是认同这个数字的。
按这个数字算,中国区总体营收会飙升到至少 3~4 亿元 / 年,比之前直接扩大了十倍,可能更多,并且有可能随着付费人群的增多,销售额逐年增大。
而且,这么低的价格也树立了竞争壁垒,熄了其他药企进入这个领域研发新药的想法,甚至专利保护期结束后,其他仿制药进入的动力都不足,给自己带来长期的现金流。
因此这是互利互惠的一件事,所以这件事,可以谈。
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医保局的努力,愿意承担 70% 的费用,并开放全国的医院渠道进行推广,药企也不会降价。
因为不降价还有几千万利润,降价了可能几千万都没了。
医保局谈判成功的消息传出后,SMA 患者群里的家长,全都哭了,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
他们的孩子,因为这个政策,也许可以体验下这辈子第一次自由自在的奔跑,而且也许就不用死了。
70 万一针确实太贵,医保资金无法承受,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更多的普通患者、普通疾病。
但砍到 3.3 万后,这个代价,国家可以承受。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患者群体,但医保局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小群体。
这个药,我用不到,我孩子用不到,我也不希望将来我孩子的孩子能用到,国家的这个福利我不想要。
但是,我依然感谢国家做出的努力。
张劲妮在谈判桌上斤斤计较的样子,真的很美,那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美。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医院制度不改,看病永远便宜不下来,我话就在这了。
医院本身就是自负亏盈的地方,科室也自负亏盈,药价便宜下来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开更多的药,从而来弥补这些损失。
什么时候直接由政府发放工资,医院自己不做生意,看病才可能便宜下来。
我自己本身也是在医院讨饭吃的,好医生也是要赚钱的,家里照样有孩子有老婆要养活,这钱从哪里来?医院只会把科室的钱收走,不会多给科室一分钱,大家只往效绩看,收费少的良心人真的是凤毛麟角。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今年绿谷自曝了 971 的相关信息:每盒 895 元降至 296 元。每个患者一个月四盒,自己出 600 左右,另一半医保出。
我国大约有 1000 万阿兹海默患者,假设有 90% 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不会用 971,十分之一也就是 100 万患者(这也是目前绿谷自曝的初期产能)每月需要花费 6 亿,一年医保出 70 亿,患者自己再另掏 70 亿。那么如果未来产能提高,用药比例上升到 20%?30%?50% 呢?假设我国三分之一阿兹海默患者用上 971,971 一年的医保支出会达到 200 亿,患者自掏另外 200 亿。
200 亿人民币大约是媒体估计中的山东舰造价。尽了努力的 “天价” 罕见病药诺西那生钠,就算中国人口基数大,有 5000 个 SMA 患者用药,一年医保支出 5 到 10 亿。
保守一点算,纳入一个 971,相当于把罕见病的天价救命药纳入医保 10 次。请问,如果 971 药效有半点疑问,这个后果人民如何承受?
绿谷公开说他们要给 971 投 30 亿美元支持 971 上市。971 前期研发都是在公立大学和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是纳税人的钱还是绿谷的钱?如果是国家的科研经费,那不存在医保和患者为前期研发买单的问题。那么绿谷投入的本金就是自称的 30 亿美元,就算 200 亿人民币左右。
问题来了:绿谷是不是尽了最大努力了?
我再出个附加题:
耿美玉研究员是否持有绿谷股票?持股多少?先不说造假,假设,药企股东在公开的关键论文中 “图片误用”,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几年前,一个小朋友被查出患上了罕见病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的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都会被波及。带走他们生命的最常见方法,是呼吸衰竭,60% 的患儿,活不过 2 岁。
小朋友的父母四处求医,医生告诉他们有一种特效药能治,品牌名为 Spinraza 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按理说,有药是好事,孩子就有救了啊。
可治疗 SMA 的特效药,一针 69.7 万!
一瓶 Spinraza 有 100 滴,每滴也就是 7000 元人民币。
![](data:image/svg+xml;utf8,)
SMA 患者第一年需要打 6 针,算下来一年的费用接近 420 万,就算有了企业的送药政策,Spinraza 刚进入中国时,首年的治疗费也高达 140 万元!
虽然,2021 年费用降价至 55 万元一年,但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这笔巨款。并且,Spinraza 的药效会在体内慢慢消耗,需要终身使用。
而这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年收入只有 6 万元。
说得不好听点,患上罕见病的普通家庭,只能倾家荡产后眼睁睁的等死。
但就在前几天,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与药企进行了 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谈判。
在一个半小时的八场周旋中,这一近 70 万一针的天价药,不仅最终纳入医保,价格还降到了 3 万 3!
将近 67 万的降价,这对于一个有罕见病患者的家庭来说,无疑是足以救命的好消息!
可谈判的过程,异常艰难。
谈判开始之前,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率先奠定了此轮对谈的基调: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不希望(有)套路。”
在第一轮的报价中,企业给出了每瓶 53680 元的价格。
但这显然并没有达到国家医保局心里的价位。
张劲妮继续真诚且坚定地说道:
“希望企业拿出更有诚意的报价,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如果这个药能进入医保目录,
以中国的人口基数、
中国政府为患者服务的决心
很难再找到这样的市场了。”
随后,谈判企业起身进行了第一次商量。
商量过后,给出了新一轮报价:48000 元每瓶。
张劲妮并没有妥协,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
新冠肺炎前期
疫苗费用实际上占了医保基金
非常大的支出
“所以我们对国家医保局
今年仍然有勇气开展医保谈判工作,
确实是体会到了人民健康至上的
非常大的决心。”
张劲妮的话,让企业再次起身进行商讨。
这次,他们将价格降到了 45800 元。
张劲妮依旧没有松口:
45800 元这个价格很困难,希望企业再努努力。
企业第三轮商讨后,带回来的价格是 42800 元。
张劲妮丝毫没有退让:
“相信企业感到很痛,
但离我们能进一步谈
还有一定的距离。”
就这样企业又进行了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的商讨后,给出了 34020 元的报价。
张劲妮回答道:
“觉得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
真的有点难过”
“真的很艰难,
我觉得我刚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企业说,“我们眼泪也快掉下来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在周旋了八个回合后,双方将价格定在了 33000 元左右。
“请问这是你们确认的最终报价吗?”
“确认。”
“好的,成交。”
![](data:image/svg+xml;utf8,)
33000 元左右每瓶的 Spinraza,对家有 SMA 患儿的家庭代表着什么?
如果以 33000 为例,用乙类报销比例 60-70% 来预估,医保报销后,一针 Spinraza 的费用在 1 万元左右,那患儿家庭第一年注射的 6 针只需要自费 6 万元左右。
比之前的 55 万一年,省了近 49 万!
中国大约有 3-5 万个 SMA 患儿,每年新增 1500-2500 例,Spinraza 纳入医保后,大部分家庭都可以不再 “望药兴叹”。
喜极而泣的患儿家长
这近一个半小时的谈判,连上三个热搜——
我们在这场谈判中,也看到了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确实人如其名:
温柔且不失威严。
八次谈判,每次都循序渐进。每句话都温雅,却又坚定清晰地表明了国家为民谋福利的决心。
《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这样的台词: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但显然背靠强大的中国,没钱看不起病的情况,以后只会越来越少。
在医保局谈判代表的 “灵魂砍价” 之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因此“重获新生”——
以前的心脏支架均价大概 1.3 万元左右,现在竟 “断崖式” 地降至 700 元,降价 93%。
天价药要砍价,平民价格的药也要砍价。
医保专家许伟曾一路将治疗 2 型糖尿病的达格列净片,从 5.62 元砍到 4.36 元。
看着才砍了一块多钱吧,但我国有 1 亿多糖尿病人,假设 10% 用这个药,那药价降 1 分钱,我国 1 天就可以省 10 万块钱,一年下来可以省 3600 多万!
靶向药用上一次就动辄上万元,就算是中产家庭也难以坚持,但有了国家的医保后,报销下来自己只用花上上千元。
有些抗癌药甚至几乎不用花钱。
是国家的医保,给了我们至亲又一次生命。
尿毒症后期患者每隔一天就要透析,如果没有医保,就没了坚持下去的希望。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是中国人,国家的医保就尽力为我们每个人考虑。
还有网友说,医保价格目录一旦定了,价格基本只会降不会涨。
国家真的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尽力在为每一个人谋福祉。
除了治疗罕见病 SMA 的 Spinraza 外,本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谈判还惠及了更多患者——
最新被纳入医保的,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 20 种,肿瘤用药 18 种,丙肝、艾滋病等抗感染用药 15 种,罕见病用药 7 种,新冠肺炎治疗用药 2 种,其他领域用药 12 种。
预计 2022 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 300 亿元!
「中国」这两个字,就是我们安全感的来源。
要知道,国家做出将各种药物纳入医保的决定并不容易。
还是拿天价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来举例。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全球都不便宜。
在美国,一针 Spinraza 的单价是 12.5 万美金一针,约合人民币 80 万元;
在澳大利亚,虽然患者只用自付 41 澳元(约合人民币 188 元)一针,但政府集采的单价也要 50 万人民币。
**
**
图源:澳大利亚药品福利计划
估计有人要说了,药企为什么不能降价?
答案是,不能降。
于药企来说,一款新药的研发,平均需要 10 年、10 亿美金的投入,即便这样,成功率可能也不足 10%。
而且罕见病患者毕竟还是少数,销量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也需要提高价格在专利保护期内收回成本。
如果强制药企降价,谁还愿意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研发新药物呢?最后害的,还是患者。
那中国如何帮助那些在呼救的少数人?
国家掏钱承担大部分费用。
看到这估计还有人不满意:
澳洲一针 Spinraza 只要 188 元,国内 33000 左右,价格还是很悬殊啊。
这就要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了——
2020 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3.6 亿人,但 2020 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只有 800 元左右。
说通俗点就是,看病的人多,但 “医保基金” 这个大池子里的钱并没有那么多。
而且国家在尽自己的全力保障每一个居民的医疗健康,就比如疫情期间,每个中国人打疫苗都免费,这些钱都是 “医保基金” 大池子里出的。
其实,清华大学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曾就预测过:国家的医保基金很可能在 2024 年出现缺口。
而将天价药纳入医保,无疑会加剧医保基金的进一步紧张。
但国家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
只因为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并且,国家一直在默默地加速着罕见病药物的审批——
2018 年 5 月,SMA 被纳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2018 年 11 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列入《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
2019 年 2 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在中国获批。
Spinraza 被纳入医保给 SMA 患儿家庭带来了希望,这无疑是一种成功。
但更成功的是,**相信这次谈判过后,会有越来越多的 “天价药” 被纳入医保!**下一个,可能就是 120 万元一针的天价抗癌药阿基仑赛!
国家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人。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这是张劲妮谈判的底线,也是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其实一直想唠下这个问题。对于这个砍价事件,相当的一部分人关注的不是进不进医保,而是——砍价。就觉得最好把几千块的比奥他韦砍成几十块,就是最好的。特别是在某部电影之后,相当一部分的民众都把药企看成洪水猛兽,无良资本家,社会败类。总觉得药企就应该把药价降到最低造福人类最好。却鲜有人考虑,为什么药企非要把新药价格订的如此之高?一个如此,个个如此,难道所有的药企良心都让狗吃了?这恐怕不合常理吧?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回答下,为什么药企非要把药价定的如此之高。虽然我知道很可能我的回答会被某些 “有良知” 的人喷的一文不值。但是科学就是科学,事实就是事实,一个人最可悲的不是没钱,而是无知。
直接说吧,如果没有高药价的利益驱使,可能我们现在连维 C 片都吃不到。可能现在你得了乙肝除了深山老林里面等死之外别无出路。
因为高额的利润,是驱使药企不断研究新药的动力。先不要喷,现在我告诉你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词,叫做:专利保护期。一个新药研制成功后并上市之后,有二十年的专利使用权。也就是这在这二十年之内,你仿造他是要吃牢饭的。有的小伙伴就说了:“那又有什么用,难道二十年之后就不能使用了吗?”。哎对咯!还真是!药品的专利权不像一般商品,谁用了得你专利产品,你就可以靠收版权费吃一辈子,药品专利权失效后是要进入专利池供所有全世界免费使用的,和谁收税??换言之就是,任何一款新药,能够实现利益转换的时效,是有二十年,二十年之后,基本就是白菜价了,比如说今年 10 月刚到期的仑伐替尼,刚到期第二天就有数十个厂家递交的仿制药注册申请,全世界多少厂家天天盯着 FDA 的数据,就在等哪个新药专利到期了好大量仿制,这就是药品价格的专利前后的断崖式效应。
接下来下一个问题,新药的研制成本,我们就不说别的了,就说抗癌的单抗药为例,一款新药从研制到成功上市,不是我们想象的实验室蹲一蹲写一写就完事的事情。就说几个数据,药品研制你总要只找到方向吧?就是所谓的靶点,找准了,你运气,找不准了,算你倒霉。而确定你找没找到,这个时间有多长?——2-3 年!
你找到靶点了,就要开始试验了吧?新药临床试验分三期,先在小白鼠啊猫啊狗啊猴子身上做实验,看看有没有效果,有效果了进入第四期人体试验,而这四项试验需要多长时间?分别需要 1,2,3 年,加上四期试验,顺利的话需要六年时间,注意,是顺利的话,万一中间哪里出了岔子你就又要重新调整工艺重新开始!
行了,完了这一圈到三期的时候你可以申请注册了,全世界最规范最严格的就是美国 FDA,就相当于你拿到了 FDA 的注册许可基本就是全世界通用了,但是,你在哪个国家申请的就只能在哪个国家使用,也就是说我认可你 FDA 的标准,但是我不会在时间上给你打折扣,该交的还是要交,该做的还是要做等的还是要等,而申请注册时间至少需要 2 年,注意,是至少,中间万一需要你补充的你是不是还要补充?药监认为你数据不可靠的你是不是还要重做??所以真的新药能够通过审核拿到 DRC 的,不超过 20%。人家既然标准能被全世界承认,肯定也还是有担当的,谁都不会拿自己的名声开玩笑。
现在我们来看下,一款新药从研制到上市花了多长时间??10——11 年!这还是祖坟烧了香顺利的,万一有个偏差,又要重头开始。而这样的研发肯定是拼命的烧钱。目前一款新药的研制成本已经逼近 20 亿美刀了,而且还是成功的情况,不成功呢?你就是一车一车的钞票往水里倒泡都不冒一个。
所以,如此高额的成本,专利使用只有 20 年,你说要不要卖白菜价??有的小伙伴就说了,那印度药呢?人家为什么这么便宜?不良心吗???唉,怎么说呢…… 晋江也可以产 AJ 而且质量一毛一样,但是它永远不能标 AJ?懂了吧?所以,如果不能保证高额的利润,哪个药企愿意投入惊人的成本去研制新药?如果没有新药的研制,可能我们今天还在为乙肝瑟瑟发抖,可能今天你也吃不上任何平价药。癌症可能永远都是一个无法攻克的堡垒,单抗药也根本不可能面试。
我不是为高价药鸣不平,我也喜欢平价药,我也愿意当我走进医院的时候医生给我的是 10 块钱而不是 10000 块的药,谁的钱都是自己辛苦赚的不是印刷机印的,可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一些代价是肯定要付出的,可能这 20 年我们苦于买不起药,但是对于我们的后代,他们一定是可以比我们生活的更好更阳光的。所以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各位,扪心自问,当你生病进医院的时候,你真正害怕的,是买不起药,还是根本无药可治??
利好!
总体来说,药品集采已然常态化。
本次胰岛素带量采购后,国产和进口产品的价格体系被重新打乱,同类中选品种的价格体系亦有较大方差,部分产品价格相差超过 100%,本次报量约占到实际销售量的 50% 左右。
没有生病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到集采给患者带来的福利的,患者的经济压力减少了不少。也是共富和全民医疗的一个过程。
总体来说,药品集采已然常态化,也促使了,资本都聚集到生物制药领域去。
国家集采相关医药产品是大势所趋。集采是把这些利润很高的吓人的药,进行利润的缩减。
从短期来看,集采会对中标药品价格带来一定降幅,但也会扩大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并促使企业压缩相关渠道环节,实现 “以价换量”;
长期来看,集中采购政策对药企质量和成本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研发技术实力和效率、原料药和中间体的质量和成本在整个制药产业链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我丝毫没有怀疑医保局代表们为民争利这种赤诚之心的意思,但是我很怕在这种场合上我方选手忽然把灵魂这张牌摆上台面——在商业谈判中,这几乎就等同于暴露了我们手里已经没有任何底牌可打了的事实。
因为在任何商业谈判中,灵魂都应该是最先被剥落去的一个属性。
想想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场景里最经常看到在利益谈判中最终诉诸于灵魂的?
在电影里,在小说里,在半泽直树里。
当然,现在最常见的是在抖音快手里——我不管!我要你厂家再给我降 50 个点!(拍桌子)因为今天屏幕前都是我的家人!
gwy 看病免费。
我的心中只有__。
看不懂这次谈判的 可以去看下两年前这个回答的前半部分
集采也进行一两年了,凡是进集采的药,首先是供应跟不上,一个医院一个批号有时候只得几百支,两个厂家轮流供货,一个月还是有好几天没有货的。药学人员应该都知道,一个疗程中尽量不要换批号,更不用说换厂家的,特别是注射剂。现在倒好,病人一个疗程的用药,估计得换个两三轮,有的术前一剂唑林,下了手术就没有药了。治疗效果不稳定,病都要治很久才出院,有的还小病拖成大病。。第二,是药的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其实很多医生反应药的效果也不好了,可是这也没有证据,没有严谨的临床试验,我们也没办法说。可是不良反应这个都是要上报的。一般的不良反应多了很多,现在二甲双胍从 0.5 开始,病人一吃就恶心难受,不愿意吃,这么便宜这么好的药,硬是没有医生愿意用了。这种一般的不良反应还不让报太多,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多很多,有一个抗生素一年内就出现了好几例白细胞减少的严重不良反应,以前好几年也遇不到一例的。有人可能运气好,有的人运气不好,只能说牺牲了一部分患者的利益来降低医保成本吧。
于此同时,以前特别便宜的药,比如硝酸甘油,破伤风之类基本药物的,都是几块涨到大几十块甚至上百块了,又必须要用的,避免不了的。
医保集采整个设想是好的,把价格虚高的药品价格大大降了下来,可是如果灵魂砍价让药企没有钱赚或者赚的钱不能保证后续的生产研究和质检,药的质量和数量都是没办法保证的。而完全放开的自主定价又把基本药物的价格抬得太高,两个极端啊!希望随着集采制度的不断完善,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吧!
知乎用户 麻瓜 发表 一场绝地反击的药企价格战。这次医保谈判,最受瞩目的是 Spinraza(诺西那生) 从 70 万一支被砍到 3 万元,看起来很牛逼是不是?其实除了中国医保牛逼,另外一点是医药市场竞争激烈。 诺西那生是 SMA 最早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这个政策至少能说明两个问题; 1. 我国国力当前正处于强盛期,很多人觉得你这不废话吗?大家还记得《芳华》这部电影么,里面黄轩饰演的退伍老兵是什么遭遇?运送货物被城管扣罚,前往索要车辆反被殴打。 不要觉得这是虚构 …
**按:**今天,医患关系已成为定期的热点话题,但是,舆论往往停留在如何保护个案中的具体当事方,事实上,医患关系紧张,是医疗保障系统带病运行的结果。 从供需上看,医保预算投入严重不足,但这是各国常见的问题,而将矛盾系统的传递到医患关系这个终 …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 请将“财健道”设为星标★ 持续关注,不错过好看 图文 | 尹莉娜 编辑 | 海若镜 3天的医保目录谈判结束了,结果还在保密。 PD-(L)1品种谈判当天,不少媒体在这一天派出多位记者,多方打探、换班吃饭,生怕错过 …
知乎用户 Klaith 发表 2019 年 5 月 30 日更新:路透社消息,制药企业 BioMarin 公布其 A 型血友病基因治疗(通用名 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早期临床试验数据时称,该疗法一次输注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