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分推荐的电影我都不喜欢,比如《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梵十六是生活家 发表

圆桌派》有一期请了姜文聊电影。

窦文涛问姜文:你的电影有些情节观众其实看不懂,感受不到你在这个地方用心了。花那么多心思,观众却感受不到,不是白费力气么?

姜文说:他们现在看不懂,但是总有一天会看懂的。我希望等他们看懂的时候,会说,奥,姜文没有糊弄我们。

所以,像《辛德勒名单》、《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评分高,是因为那些看懂了的人,发现这些电影的创作者没有糊弄观众。

电影给人最大的误解,大概有两点:1、认为电影是一种娱乐,应该像刷短视频一样让你在几分钟内就接受到新的信息;2、认为电影的全部内容就在这 120 分钟左右的时间里。

但我个人认为,电影不是一种简单的消遣,并且,也因为信息的密集,给观众提供很多探索的入口。

电影是一趟需要电影创作者和观众一起努力的旅程。

电影发展之初确实就像短视频一样,主要是受到技术的限制,也带有实验性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的艺术性、文学性越来越强。

我小学时看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看到台词都会背了,却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情节。后来我看到一些影评人经常提起这部电影,就重新找出来看了,然后发现了很多我小时候完全没有看懂的东西。

小时候看他吃狗饭,说要留下来当夜宵那段,就只是觉得好笑而已。长大后再看,觉得那时的笑声真是无知而残忍,现在你会产生的是怜悯、心酸,想哭。你不再觉得这个角色是在搞笑了,因为你有了生活的阅历。

你知道高考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别人靠作弊赢了自己有多么令人气愤;你知道从一个富家少爷变成一个乞丐意味着什么;你知道他正在街上被人殴打、羞辱,那么无论他表现得多么夸张、搞笑,多么无厘头,你都知道,这个情节的内涵,是表现命运对主角的残忍。只有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达到了跟电影创作者相近的水平,你才能看懂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电影是电影创作者跟观众的沟通。不论电影创作者有着如何高超的表现能力,如果观众没有呼应的技巧,双方就不能达成沟通的目的。他们就像是在山两边的两个人,需要双向奔赴,一起努力攀登,才能最终在顶峰相遇。山有高有矮,有些山你能到达,但你不想攀登;有些山你心向往之,却无法到达。

像《辛德勒名单》、《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这些电影,因为已经被打了高分,也得到了像奥斯卡之类的世界级专业评审的认可,就说明电影的创作者已经完成了需要他攀登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如果有兴致的话,就需要作为观众的你去攀爬了。

电影是一种管中窥豹的艺术,更丰富的世界在 120 分钟之外。

有一个高分的悬疑电影,叫《禁闭岛》。电影本身就讲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悬疑故事,但如果你不了解电影的背景,就不会知道它还影射了历史上一场著名的医学争议,电影创作者在其中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还有一个电影叫《致命魔术》,如果他只想表现两个天才魔术师之间长达半生的互相竞争,只想用曲折离奇的故事博人眼球,那么诺兰导演就不必花上一年半的时间去对原著的情节进行精心取舍。

《末代皇帝》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如果你只是通过历史书了解溥仪,那你一定会觉得,他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投靠日本人的叛国者,一个妄想通过建立满洲国、投靠日本人偏安一隅的可笑的懦夫…… 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就会知道,不是他选择那样做,是历史的选择让他成为我们所知道的那个人。在历史的洪波中,他的主观能动性,他的个人选择微不足道。

我后来去看了电影中提到的溥仪的外教老师写的《紫禁城的黄昏》。《末代皇帝》给我剌了一个小口,我因而打开了一个更丰富的世界。

电影创作者和观众之间是相互成就的过程:前者的精心呈现给后者提供了视角和信息,后者的积极探索所升华了前者的创作意义。知识面不足,当然无法感受到一些情节的精妙之处,又怎么会喜欢呢?

所以,不是审美出了问题,而是以你现在的阅历、经历、知识面无法攀登这些电影创作者造出来的高山。阅历、经历、知识面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扩充而提升。你会喜欢高分榜上的电影,或者喜欢其中的一部分,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或者,你也可以不必理会高分榜里那些让你无法喜欢的电影,去找到你现在能够驾驭的电影看就好。

知乎用户 闲人电影 发表

你不喜欢《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很正常,没有必要纠结,但这些电影必须大量存在。

黑泽明曾说过:“最难的,是提高观众的电影欣赏水平,这需要花大力气。

而降低它是容易的,现在正是如此。因此有必要提高他们的电影鉴赏能力,在这方面培养观众,这是项极困难但又有挑战性的工作。”

这就是《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这类片子必须要有,而且必须要大量存在的原因。

好比文艺片经常票房惨淡,但文艺片还要接着拍一样。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文艺片票房惨淡呢?

其实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观众进影院是追求快乐、痛快和舒服的,看完后叫人哈哈一笑,或者达到共情,流几滴泪。

如沈腾的《夏洛特烦恼》、《西红柿首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吴京的《长津湖》都属于这种类型。

看这种电影不需要动脑子,也不会很累,而且还具有社交功效,一举二得,所以获得高票房的基本都是此类电影。

反观文艺片,商业片该有的元素,它几乎都没有。

一来让人看不懂,看起来很沉闷;二来让人看着不痛快,没有畅快淋漓的感觉;三来有观影门槛,叫人思考和反思。

简单最轻松,思考最累,大家看电影本来就是图个放松,享个快乐,可是文艺片却使人致郁和苦闷,自然就不受观众喜欢。

就好像大家上网一样,很多人上网就是为了消遣时间,看到个段子一乐,多爽。

可能你的文章长篇大论,有很多干货,但是看起来太累,那么网友就会已看不阅,所以的你的点赞不如抖机灵的段子。

**这是观众的错吗?**有些时候不是,因为观众接受某部影片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

大家看惯了爆米花电影,看惯了飞天遁地的超级英雄片,看惯了国产烂片,早已被潜移默化地开始接受很一般的电影了。

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对电影的审美必然会下降,到时我们会被更多的烂片荼毒。

所以文艺片需要存在,《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这类电影也必须要存在,这一点放之全世界皆实用。

所以当初斯科塞斯说漫威不是电影的时候,我是举双脚赞成的,因为这类电影不单单会毁了电影,还会降低观众的审美。

如《速度与激情》系列,明明是讲述赛车、美女、家人的片子,就因为超级英雄题材的火爆,活生生地将自己弄成了家人侠,到处飞天遁地。

而这样的 “速激” 系列,不论正传还是外传,部部票房火爆,这就是观众欣赏水平被降低的铁证。

这种快餐文化的电影只是一时的流行,但害怕的是这种快餐文化被捧成了经典,导致《教父》这类的经典影片难以再现,进而全世界的电影水平都开始下降。

现在,全世界的电影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别说中国,就连好莱坞,近十年都没有什么经典的电影问世了。

尽是钢铁侠蹲完,蜘蛛侠蹲,蜘蛛侠蹲完,雷神蹲,雷神蹲完黑寡妇蹲,黑寡妇蹲完尚气蹲,尚气蹲完三只蜘蛛侠蹲。

所以你可以不喜欢《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但这样片子必须要有,必须要大量存在,因为提高欣赏水平很难,但降低它太容易了。

知乎用户 第七地区 发表

我这个人算是比较喜欢看书的,而且看的书很杂(回答最后有我的专栏,和大家分享读过的书)。

但即便如此,我也有只看得进起点爽文,看不进经典名著的时候。

因为阅读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意义。

当我觉得疲劳需要消遣的时候,一本打怪装逼的爽文,最为适合提神;

当我觉得空虚需要填充的时候,一本哲学探讨,可以让我的大脑找到运转的方向;

当我想探索未知的世界的时候,一本人物传记或者游记,足以让我体验未知的人生。

——而前面说了,我是比较喜欢看书的,所以我把这些时间都交给书。

但如果你的爱好不在于此,那你完全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来干这些事,比靠游戏消遣疲劳,靠游戏填充空虚,靠旅游探索未知。

所以,不必强求自己喜欢那些高分的电影,它们获得高分,只代表它们在某一个 “领域” 上做得非常好,但如果你在那个领域里喜欢的表达方式压根就不是电影,那你自然看不下去。

我也很坦诚地和你说,那几部电影我都看过,我能理解它们的出色,但这种出色绝不足以吸引我看第二遍。

原因就是我说的,我看电影,绝大多数时候只是为了消遣。

这些电影虽然好,但它们拍出来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供人消遣。

佛跳墙固然奢华, 奈何我只需一碗麻辣烫解馋?

紫砂壶固然精致,奈何我只需一个保温杯养生?

——电影虽好看,奈何我就是喜欢读书?

当你想找本书读读的时候

知乎用户 虚伪的 00 后​ 发表

摸着良心说,我写这个答案的本意真的不包括讽刺谁…… 我是真心的觉着有这三种可能……

答案就不改了,在这里向所有觉着被冒犯的朋友道个歉。


题主大可不必因为「不喜欢高分电影」而怀疑自己的审美,真没必要。

其实我觉着正常的很。

毫无疑问,这三部电影都能算是「好电影」。

制作精美,把故事讲明白了,拿了奖,也经得起拔高和解读。

它们拿高分、被无数人推荐也证明了它们在能让绝大部分人看过、看明白的同时,站在了一定的高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得喜欢它们。

题主看不下去,我觉着有三种可能。

第一是题主不喜欢电影,这正常的很,「投入一两百分钟的时间和精力去看一个长视频」这种事,我现在也做不太来了……

这种情况不看就完事了,娱乐方式多的是。

第二种是题主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这也正常的很。有的人看电影希望看到点啥,有的人看电影就是图一乐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谁也没比谁高级。

如果想在电影这个东西上获得快乐的话,多看几部电影,总能撞见喜欢的类型。

第三种可能是题主审美情趣太高了。

这三部电影好,但好的有限。而题主凭借惊人的艺术鉴赏水平,轻易地就看穿了这些个高分背后平淡的本质,自然就觉得索然无味。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我的建议是看看那些足以被称为艺术家的大导演那些个八点几分的片子。

比如《2001 太空漫游》《现代启示录》之类的「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电影,期待题主的解读。

以上。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教育和媒体变化的结果。

以后金庸小说都会被说没意思了,爽文爽得不够。

用词太高深,小朋友看不懂。

习惯于升级打怪开地图的网文的读者,看到的网文本身用的词语,也是中学生文化的人写的,你再让他看复杂一点,美一点的词,他已经看不懂了。

金庸写的是 60 年代,70 年代的通俗读物,但是这个当时已经俗的东西,今天已经不够俗了。

而红楼梦当年也是通俗读物,里面写点诗词属于文人小游戏。而后来看就是鸿篇巨著。出来红学。

而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看原文了。

电影虽然特技越来越好,但是内容越来越弱。即使好莱坞,拍好片子也越来越难了。政治正确大帽子一压,就很难办了。

艺术欣赏和美食一样。

吃过见过才能品。有些甚至是你学过练过才懂得欣赏。

一些菜,精细的做法已经不流行了,因为已经没有会品味的食客了。

知乎用户 懒回顾​ 发表

没错,你的审美出了问题,你讲的这几部电影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节奏很慢,并没有按照现在的爽片模式打点。

在现在这个时代,大众对故事中主角的 “压抑时间” 容忍度越来越短,被爽剧爽文训练好了的脑子没办法习惯那些二十分钟暴一次逆转的电影。

以前的人可以一直去看主角的不幸,期待最后的一次逆转。

现在的人如果五分钟内没有一波小高潮就要骂娘。

未来,被短视频驯化好了的人,能不能习惯两分钟没有反转的故事,我不抱乐观态度

知乎用户 王奋斗 发表

因为高分电影娱乐性不强。

知乎用户 电影榨汁​​ 发表

这个很正常啊,所谓的高分电影榜,不就是中国的豆瓣 + 美国的 IMDb 和烂番茄。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至今《肖申克的救赎》在豆瓣和 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网站)上一共也就 400 多万人打过分。

《阿甘正传》也是近 400 万人,《辛德勒的名单》更少,总共只有 220 多万人打过分。

400 万人相对于全世界的观影群体来说是一个多么小的数字,根本不可能代表全体观众。

所以你对这些电影无感是很正常的。

这些电影虽然是经典,也是人生必看,但就拿很多名著来说,喜欢三国的人不一定喜欢红楼,喜欢水浒的人不一定喜欢西游,但你不能说这个人的审美有问题,也不能说红楼、西游不是经典,只不过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而已。

-END-

另附对《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获得如此高评价的解析:

为什么对《肖申克的救赎》的评价这么高?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看电影是高度主观过程。每个观众都是有自己喜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别说不同电影作品,就连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导演的作品,有些人喜欢这些但不喜欢别的。

我谈谈我的主观感受一己之见。像京阿尼动画,我喜欢《紫罗兰永恒花园》《吹响吧上低音号》《利兹与青鸟》《凉宫春日的消失》《轻音少女》《玉子爱情故事》等剧场版动画电影,但我不喜欢《声之形》《FREE》等剧场版,谈不上讨厌,就是不喜欢;宫崎骏吉卜力动画电影,我喜欢《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红猪》《起风了》等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感觉一般,对《龙猫》《悬崖上的金鱼姬》没啥感觉;高畑勋动画电影,我喜欢《辉夜姬物语》,但我不喜欢《萤火虫之墓》。等等。

这和动画电影作品本身质量成就无关,就是个人主观感受而已。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不喜欢《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没什么,这只是好电影中的一部分,带有浓厚美国普世价值宣传色彩的。

但高分推荐的电影都不喜欢,那就不正常了。就像一个人,不喜欢吃粤菜经典没什么,可能嫌清淡,但如果所有菜系的经典都不喜欢,只喜欢馒头咸菜,那就是味蕾或者脑子出了问题。

回到文艺层面,那就是还没建立基本的审美能力,就像一个没读过书的农村老大爷,他也不会喜欢什么高分电影,只喜欢《朝阳沟》。

或者就是逆反性装逼——都说好的我就说不喜欢,哪怕我根本都没看过几部。

知乎用户 Breaking Thrones 发表

正常,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就像有人喜欢看小时代,有人喜欢看大时代。

喜欢看什么影视剧并不会区分优越感。

知乎用户 青木林​ 发表

我曾经把豆瓣电影 top250 全部下载下来,挨个看,然后……

一百来部没看下去。

就这我还有脸说我喜欢看电影。

对各种垃圾片指指点点。

题主你这……

脸皮太薄了啊!

知乎用户 风飞扬​ 发表

电影这玩意儿,本来就是非常私人化的体验。

比如我会觉得《肖申克的救赎》拍的不错,但就是不是我的菜。而我看《霸王别姬》就整整震撼了一个晚上,从此成为张国荣的铁粉。还有很多高分电影,不可能部部都能击中你的心呐,有的电影我们看传递的情感,有的电影看技术,有的电影要看时代性、独特性,有的电影玩娱乐,有的电影搞文艺等等,都是私人化的体验。而高分电影,肯定是某一个方面做的非常出色,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而我们则可以按图索骥,去找找它的亮点在哪,实在 get 不到也没关系嘛,咱们看下一部。

你举的这几部电影,一是需要有些国外的文化背景来支撑,二是时代过去这么久了,电影的表达、节奏都跟现在的审美节奏有出入,这很正常。你现在哪怕让我倒回去看以前动辄五六十集的经典电视剧,我也必须快进 + 倍速,所以我时常在看了些现在的小短剧之后再去重刷些经典剧来调调节奏,这些都是时代使然,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不过,要是你很多部高分的都不喜欢,都觉得这不对那不对,那就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有种 “抵触”“叛逆” 的心理在看待这些 “高分” 了。可以看看影评人跟知网论文来看看经典之作好在哪,再 get 到专业分析之后,可能会让你的想法起有所改变。实在不行,那就找找烂片来看,再来对比高分电影,看看它们之间的差距,自然就明白观众为什么打那么高的分了。

电影真的是一种私人化体验特别强的艺术,尤其是今天快节奏的市场经济且市场无限细分的情况下,想搞出一部平衡各方口味还要成为经典之作的电影越来越难。不过,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肯定有其 “普世” 的闪光点,希望你能去发现它们。

知乎用户 斩魂 发表

小伙伴们太给力了,全都码住开看!

好早之前看的《阿甘正传》,还只是停留在最浅显的看故事阶段。

前阵子听某某的话,去看了《肖申克的救赎》,接着我无聊之中看了《帝国的覆灭》,看完之后顺带又看了《辛德勒的名单》。

说实话,我不知道我看懂了多少,因为我对电影中的历史背景就是完全小白,也是懵懵懂懂地看的,也许多读读历史才能好好理解和看懂,所以,我十分确定这些电影我还会重温的。

我是个不太喜欢随大流的人,越是流行什么我越不喜欢追,所以很多好看的电影我都没有去看,但现在的评分真的不能完全体现出这部电影的价值,老电影看评分基本不会错。

但是,看电影不是学习,完全没必要纠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就不看,看个电影还纠结这么多,没必要的!

我原来一直喜欢看动画电影,可是很多很有名的动画电影我都没有看,譬如《飞屋环游记》之类,也懒得去看;我很喜欢看科幻电影,很多有名的科幻电影我也没有看,譬如我很喜欢的《复仇者联盟》,但是《美国队长》《奇异博士》什么的我就不喜欢,《雷神》《绿巨人》我甚至都懒得去看。

《异形》,《生化危机》,《金刚》我都很喜欢,但其实评分也是有高有低的,电影质量也是见仁见智。

最近对战争电影比较感兴趣,有好的战争电影欢迎推荐!

知乎用户 请勿关注​ 发表

我在我儿子四五岁的时候给他看过毕加索极简版的牛,也给他看过给毕加索灵感的岩画牛,他说画的真棒,那种风格一直影响他的绘画风格,虽然是涂鸦,也是勾勒线条的涂鸦。

说明某些人类对某些表达的感受是共同的,是有规律可寻的,是有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艺术。

那些高分电影就是相对比较多人的一致认可,但也就是相对较多,绝不是全部,不可能是全部。

对艺术的欣赏我粗浅的认为至少具备两点才能喜欢,一是感同身受,二是系统学习。

感同身受好理解,系统学习在我理解是经过不断总结规律,人们归纳出艺术表达形式里有代表性的东西,之后确定符合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我是比较认可 “美是相通的” 这句话,所以我经常带我儿子去看画展,看演出,听音乐会,逛商场,去博物馆,看宫殿园林,从中找到有代表性的东西,学会欣赏其中规律性的地方。

扯远了,不喜欢很正常,但还是有必要找到一些共通的地方。

知乎用户 例不虚发探花郎​ 发表

不光是电影吧?

央视经常转播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那么美妙的约翰施特劳斯,不也很多人看到就转台,听了就昏昏入睡,《蓝色多瑙河》在我们听来多么欢快美妙,在人家听来就有多么嘈杂无聊。

游戏里有大量的 3A 大作,哪怕是 MMORPG 也有山口山之类世界丰富,内涵精彩的游戏,为什么就有人喜欢抱着是兄弟就来砍我的传奇一年又一年的玩呢?

有做配角生意的朋友请北方的煤老板吃我们江南的河豚,吃日料里的松叶蟹,吃粤菜大师细心调制的鲍汁捞饭,吃米其林法国主厨推荐的鹅肝松露,结果一顿顿吃得别人面露难色,最后我帮他拍板,请煤老板到敦煌楼吃顿西北菜,一顿手抓羊羔,过油肉拌面吃得人家老板眉开眼笑,说上海也是有好吃的东西吗!

今年十一前我一个人游云台山,瀑布,红峡,幽谷,怪石,种种胜景不一而足,看的我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身后却总有闷着头一味赶路催我让开些的游客,我摇头叹气叹他们不懂欣赏,他们好奇就一个破树破石头一道破水有什么好看的?这个景点赶紧走到底照个相去下个景点才是正事。

有人爱打麻将斗地主,你个玩拖拉机拱猪的也没必要看不起人家,毕竟真说到更动脑子的围棋桥牌,你也不会玩不爱玩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们老祖宗老早就总结过: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自得其乐最好,只爱吃手抓肉的未必吃不起龙虾鲍鱼鱼子酱。不过看了《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这些连一部都不喜欢的朋友,我真的很怀疑你就是那种景区里匆匆赶路却从不在意身边美不胜收的过客呢。

人生旅途,孤寂乃是常态,幸好有那么多美好相伴

知乎用户 貓太年 发表

大导演杨德昌在电影《一一》里说:

“电影发明后,人类的生命至少了延长了三倍。”

说的是电影对人和生活的影响。

在实际的观影中。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觉得不喜欢不符合自己的胃口,就不喜欢啊。

也没有人追着题主上纲上线。

肖申克的五星好评虽然占大多数,但四星三星加起来也有百分之十五。

挑自己更感兴趣的看就可以。

同时。

部分电影,在不同的年龄段和阅历看,感觉会有些不同。我以前看《英雄本色》觉得打打打很威风,发哥狄龙兄弟情很酷。出来社会重新去看,反而更触动于狄云和哥哥纠结的亲情,立场的不同,让兄弟俩若即若离,势同水火。

现在看不惯、看不懂的电影,不代表十年二十年后依然如此。

当然,即便十年二十年后依旧不感冒。

也没关系。

看个电影而已,环肥燕瘦,总有自己的偏好和挑选在里头。

知乎用户 我是 发表

你不喜欢就是对的

所有的感受都是对的,但这个原因只有你知道

当生起来一个感受的时候,我们想找遍全世界:“告诉我,告诉我,我的感受,不是真的;告诉我,告诉我,我的感受是可以被否定的,我的感受是怎么样可以化解的”

感受唯一化解的方式是,让感受离开你的身体,让他被彻底的流经和释放。

你尊重了自己。

知乎用户 小耗子​ 发表

豆瓣的评分逻辑是观众打分,换句话说就是喜欢的人越多分就越高。

这评分逻辑就有趣了,因为喜欢与质量是两码事,中国喜欢辣条的人很多,但并不证明辣条这种食品有多高的营养价值。

而这世界上与众不同的人也很多,没规定大家都喜欢的东西你就必须喜欢,法西斯已经被消灭了。

以上只是就事论事,虽然你列举的这三部电影确实很优秀,但这种优秀可不是豆瓣评分决定的。

所以不要因为豆瓣评分高就开始质疑自己的审美,就算 imdb 评分又怎样?评分前十的教父 2 也不是人人都喜欢,有些专业影评人也不喜欢。

没有必要多想这些,去多看看自己喜欢的电影,阅片量大了自然审美就提升了。

知乎用户 流苏学姐​ 发表

我特别反感【培养观众电影鉴赏力】这种 p 话。

我能 get 到【肖申克的救赎】想表达的东西,也会在某些时候产生共鸣,但我就是觉得这类电影没啥意思。

这就要被扣上【审美低级】的帽子?多看了几部电影,就觉得自己厉害的不行了?

电影于我而言只是娱乐而已。

是什么给了电影人这种自以为掌握了审美话语权的自信?无非就是因为电影受众广,看的人多罢了。我们说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你的影响力来自于观众,反过来又要去尝试【教育】观众,是不是有点太傲慢了?

观众不需要你教育,观众只需要你拍大家爱看的东西,就这么简单。你说这电影好,人家说不好看,那就说明人家不是这类电影的受众,各走各的路就好了。结果你非得嚼舌根子说人家没审美,这不是欠吗?

你要说艺术鉴赏力,北野武的受众没准还觉得你们 low 呢。

艺术这事儿,本就是百花齐放。高下之分的思想,本身就落了下品。

@流苏学姐

知乎用户 李铁柱之冠 发表

话语权的问题。

大家都上过初中、高中吧?没上过的举手?嘿,还真不少。那我这个回答也不用看了。

上过初中高中的同学,可以继续阅读我的回答。

在要求课外必读的书目里,有这样几本书:《名人传》罗曼 · 罗兰、《童年》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歌德谈话录》艾克曼、《巴黎圣母院》雨果、《欧也尼 · 葛朗台》巴尔扎克、《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复活》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诗选》普希金、《老人与海》海明威、《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这些书籍是不是好书? 毫无疑问,当然是好书。

都适合学生阅读吗?

不一定吧?

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意识形态过于浓厚了,文笔实在是一般般。

除了这些书,还有老师推荐的,比如《穆斯林的葬礼》。

这两本书还真的不如《气质美学》。

[

《气质美学》

知乎自营

¥69.00¥8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447647685418983425?mcn_card_id=1465823810620981248&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为什么推荐?

因为推荐这些书目的人,都是专业领域的权威,他们的审美品位岂能和学生们一样?

与此同时,他们能品味出好的东西,学生们未必能品味得出。

道理都是相通的,别人把一部电影夸出花来,你不喜欢看,不是你的错!

而且,好多电影,在那些权威人士说好看,很有可能,这个所谓的权威人士,是收了钱了。

比如《李茂换太子》

还有,皇帝的新装效应。

比如《阿甘正传》,当所有权威人士都认为这部电影是经典,你也写了很多影评,你也被很多人归类为权威人士,如果你说《阿甘正传》是一部烂片,得,这个圈子你也不用混了。

你以为那些影评人,写电影评论是纯粹为了爱好,用爱发电的?

有时候,人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

知乎用户 伊布太强了 发表

看高分电影和读世界名著一样,学习的成分大于娱乐的成分。

我曾经和妻子讨论过《茶花女》,她说这个套路好熟悉啊,你看 XX 电视剧就是这样,好多都是一样的。

确实是的,但凡名著里的爽点,先是被通俗小说用一遍,再被情感剧导演用一遍,现在短视频再用一遍,可以说,好吃的那点东西都被咂透了。

那么剩下来的呢?是隐藏在渣渣中的那些营养物质,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是作者对人性的辨析,这些东西不会让你感到快乐,但是它们也很重要。

知乎用户 crushonTimmy 发表

高分推荐的榜单电影是高分率非常高的电影,换句话说低分率非常低的电影。这些电影的评分有很多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有影迷粉丝效应一方面有影评解读助力,但最主要的还是影片本身的质量。那影片本身评分高但自己看着不好看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其实就是口味问题。

我是昆汀塔伦蒂诺和韦斯安德森双料粉丝,我给前任推荐这两个导演的作品,几乎没有一个好评(除了犬之岛在我的解说下能勉强看懂),她之前最喜欢看日本动画,喜欢追番,看日剧,所以口味和我不同,未必能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就是这样。你自己反思一下之前喜欢看的和经常看的电影电视是什么类型的,可能你多看几遍换一下心情就会有不同的见解。

知乎用户 五月之夏 发表

只是你被这些片子的审美门槛拦在了外面罢了。

阿甘正传其实没什么门槛,但如果你不是美国人,不接受美国那套煞笔价值观的洗脑,那这部片子对你来说就喜欢不起来。

(对我来说这片子就是部烂片。比小时代都烂。)

辛德勒名单则是镜头语言,细节表达,以及镜头外的留白。

能看懂这些,那才看懂了这部片子。

看不懂没关系,看懂它讲诉的故事也没差。

毕竟电影最基本的,就是讲故事。

而肖申克的救赎应该是这几部片子里门槛最简单却也最难的一部了。

它的故事很简单,也很清晰明了。

但它是一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片子。

每个人看完这部片子之后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有的人看到了自由,有的人看到了抗争。

有的人看到了智慧,有的人看到了坚持。

这就是这部片子的过人之处。

其实国内还有一部比它丝毫不差甚至更优秀的片子。

《让子弹飞》。

以上,就这样。

知乎用户 刚好知道 发表

嗨,这点小事啊,你让老外看《建国大业》他也没啥感觉,我第一次看《阿甘正传》,内心是这他妈什么啊。

千人千部哈姆雷特,如果你不喜欢,不是你差,而是他们有局限性。

知乎用户 幸存者偏差 发表

不喜欢很正常。托尔斯泰还不喜欢莎士比亚呢。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盲目吹捧是崇尚权威的行为,只会造成多数人暴力。

“皇帝的新装” 效应在艺术圈极其普遍。

有些人说 “商业作艺术作” 之类,其实《教父》是典型的商业作品。

在豆瓣上被称为神剧神片,你却觉得很烂,然后发评论被一群人喷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很多人总是说 “某某电影受专业评审认可,你敢否定专业人员?”

然而 “专业评审” 并非是铁板一块。

《泰坦尼克号》拿了 11 项奥斯卡大奖。而在各种导演影评家的排行榜中,却没有它的影子,TOP1 通常是《公民凯恩》,然而《公民凯恩》也不是所有影评人认可,只是认同的最多而已,对其不满的也大有人在。

“所有人的主观” 不等于客观。

以下为 “专业人员” 的批评。

1.弗朗索瓦 • 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谈米开朗基罗 • 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那么多大导演里,唯有安东尼奥尼这人让我觉得说不出什么好话来。他的电影让我觉得无聊;他是如此严肃和缺乏幽默感。”
2.英格玛 • 伯格曼(Ingmar Bergman)谈米开朗基罗 • 安东尼奥尼:“费里尼、黑泽明和布努埃尔都在跟塔尔科夫斯基一样的那片田地中耕耘。安东尼奥尼曾经走过他自己的那条路,但现在已经断气了——被他自己的乏味给闷死的。”
伯格曼一黑黑仨,蓦然回首,塔爷却在灯火阑珊处。…..
3.英格玛 • 伯格曼谈奥逊 • 威尔斯(Orson Welles):
“在我看来他就是个骗子,空洞、无趣。他的电影是死的。《公民凯恩》集万千影评人宠爱于一身,每次投票都能名列前茅,但在我看来却是无聊透顶,最关键的是里头演员的表现毫无亮点可言。这片子如今还能被人敬重,真是荒谬至极。”
4.英格玛 • 伯格曼谈疙瘩儿(Jean-Luc Godard):
“我从没由他的电影中得到过任何东西。它们让人觉得刻意、假知性、毫无生机。从电影本身的角度而言,极其无聊乏味。戈达尔就是个叫人讨厌的傻叉,他只是为了影评人在拍电影。他那部《男性、女性》(Masculin,Féminin)就是在我们瑞典拍的,那真是无聊得叫人心烦。”
5.奥逊 • 威尔斯谈让 - 吕克 • 戈达尔:
“他有着作为导演的巨大天赋,但我就是没法拿他当个思想家来看待,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分歧了——他可是把自己当思想家来看待的。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电影里传达出来的寓意,但正如绝大多数所谓的‘电影寓意’一样,其实几句话就能说完。”
6 沃纳 • 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 谈疙瘩儿
相比较一部优秀的电影而言,类似于戈达尔那样的电影人就是一枚聪明的假币。
7.戈达尔谈昆汀 • 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
“塔伦蒂诺用我的一部电影(译注:《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的名字来命名他的电影公司(A Band Apart),如果这算是致敬的话,还不如送我点钱来得爽快。”
8.哈默尼 • 柯林(Harmony Korine)谈昆汀 • 塔伦蒂诺:
“昆汀 • 塔伦蒂诺似乎太过关注别人的电影了。我是说他借用别人的电影,拿来自己搅拌一下。看的时候确实感觉挺有趣的,但看过之后呢?我就不知道了,感到的是一种空虚。”
9.尼克 • 布鲁姆菲尔德(Nick Broomfield)谈昆汀 • 塔伦蒂诺:
“他的电影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对于暴力和性的幻想,通常情况下,昆汀 • 塔伦蒂诺会独自一人在卧室里对着这些幻想打手枪,而他妈则在楼下给他做炖豆子。只不过现在有了哈维 • 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支持,这些幻想被搬到了几百万块大银幕之上。”
10.斯派克 • 李(Spike Lee)谈昆汀 • 塔伦蒂诺 (以及他剧本中的“黑鬼” 一词):
“我并不反对这个词,我自己也用,但并不会过度;而且确实有些人说话就是这个腔调。但昆汀不一样,他已经对这词入迷了。他希望自己变成什么——一个荣誉黑人?”
11.斯派克 • 李谈泰勒 • 裴瑞(Tyler Perry):
“我们已经有了一个黑人总统了,怎么还能倒退到 mantan 和 sleep 的时代呢?(译注:Mantan Moreland 和 Sleep ’n’ Eat 都是 30 年代活跃在美国银幕上的黑人演员,常演一些丑化黑人的小配角)
12.泰勒 • 裴瑞谈斯派克 • 李:
斯派克应该直接下地狱!这话你们可以发表…… 斯派克应该闭上他的臭嘴!”
13.克林特 • 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谈斯派克 • 李:
“像他这样的家伙就该彻底闭上嘴巴。”
14.雅克 • 里维特(Jacques Rivette)谈斯坦利 • 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库布里克是一台机器、一个变种人、一个火星人。他身上毫无人类情感可言。不过,当这台机器把别的机器拍成电影时,那还是不错的,就像是《2001 太空漫游》那种。”
15.雅克 • 里维特谈詹姆斯 • 卡梅隆(James Cameron)和史蒂芬 • 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卡梅隆并不邪恶,他可不是斯皮尔伯格那样的混蛋。他只是想要成为新一代的德米尔(Cecil B. DeMille,好莱坞黄金时期知名导演)。很不幸,他完全没这本事。”
16.让 • 吕克 - 戈达尔谈史蒂芬 • 斯皮尔伯格:
“我不认识他本人,也不觉得他的作品非常了得。”
17.阿莱克斯 • 考克斯谈史蒂芬 • 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不是个电影人,他是个糖果工人。”
18.蒂姆 • 伯顿(Tim Burton)谈凯文 • 史密斯(Kevin Smith),后者曾经打趣说伯顿的《决战猩球》在结尾时抄袭了他画的一本漫画书:
“但凡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从来不会看漫画,至于凯文 • 史密斯这人搞出来的东西,我更是瞧都不会瞧。”
19.凯文 • 史密斯谈蒂姆 • 伯顿,作为对上述评论的回应:
“从来不看漫画?怪不得他会把《蝙蝠侠》拍得那么傻叉。”
20.凯文 • 史密斯谈保罗 • 托马斯 • 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
“《心灵角落》(Magnolia)这片子我肯定不会再看第二遍了,但这碟我得留着,我就把它搁我桌上,时刻提醒我注意,妄自尊大的膨胀感正是一个人或其作品中最让人讨厌的地方。”
21.大卫 • 戈顿 • 格林(David Gordon Green)谈凯文 • 史密斯:
“他在电影界开创出了一个类似于特奥会的层次。他的作品把整个标准一下子给拉低了。我相信智障人士的父母亲会乐见于此,我可不会买票进场。”
22.文森特 • 加洛(Vincent Gallo)谈斯派克 • 琼斯(Spike Jonze):
“他是电影界最大的骗子。若是你带他去个派对什么的,他肯定是全场最叫人乏味的一个。这人什么都不懂,讲话也没水平,也不风趣…… 这厮就是一坨翔。”
23.文森特 • 加洛谈马丁 • 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
“他给我 1000 万美金,我都不会跟他合作。他已经有 25 年没拍出一部好片子来了。我绝不跟极端自我主义的过气导演合作。”
24.文森特 • 加洛谈索菲亚 • 科波拉(Sofia Coppola) 和弗朗西斯 • 福特 • 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索菲亚 • 科波拉对男人的唯一要求就是看他是否能为她所用。想当摄影师了,她就会找个摄影师来上;想当电影人了,就会找个电影人来上。她是条寄生虫,和她那肥猪老爸一个样。”
25.文森特 • 加洛谈阿贝尔 • 费拉拉(Abel Ferrara):
“我拍他那部《葬礼》(The Funeral)时,阿贝尔 • 费拉拉天天只知道吸毒,从来不到现场。他还去过我房间,想要偷我的钱。”
26.韦纳 • 赫尔措格谈阿贝尔 • 费拉拉:
“我不清楚阿贝尔 • 费拉拉是哪位。我可以斗胆地说…… 我从没看过这人拍的任何电影。我不清楚他是哪位。他是意大利人吗?还是法国人?他究竟是谁?”
阿贝尔 • 费拉拉: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我对于这次翻拍的行为是永远不会原谅的
[坏中尉 2009 版]。
参与这部电影拍摄的人都应该下地狱!沃纳 · 赫尔佐格这个导演完全是个根本不懂电影的人,尼古拉斯 · 凯奇根本不能和哈威 · 凯特尔相提并论,编剧威廉 · 芬克尔施泰因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痴!”
27.大卫 • 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谈奈特 • 西亚马兰(M. Night Shymalan):
“我讨厌那家伙!请说下一个问题。”
28.阿兰 • 帕克(Alan Parker)谈彼得 • 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
“《画师的合约》(The Draughtsman’s Contract)就是一坨故作姿态的大便。”
29.肯 • 拉塞尔(Ken Russell)谈理查德 • 阿登堡爵士(Sir Richard Attenborough):
“理查德 • 阿登堡爵士有罪,因为他的漫画手法、他的骄傲自满,还有他的自我重复,这些都对电影的影响力构成了伤害。”
30.乌维 • 鲍尔(Uwe Boll)谈迈克尔 • 贝(Michael Bay):
“我可不是迈克尔 • 贝那样的傻鸟弱智。”

就个人来说,题主提的三部,个人认为《阿甘正传》最好。主要是阿甘母亲、女友的死,断腿上司遭遇等等。

另两部一般般,不好不差,跟《教父》《霸王别姬》半斤八两。

《辛德勒的名单》跟《我不是药神》一样,主角先是自私,只为谋求暴利,后来良心发现,散发人性光芒。典型的美式英雄套路。

《药神》应该模仿了《辛德勒》,但这种手法也不是《辛德勒》首创,两者半斤八两。

其实《教父》这种还算好的。个人看来比它差的可不少。像《搏击俱乐部》《布达佩斯大饭店》这种

部分作品评价(7 分以上为个人喜欢作品):

只列举部分豆瓣 8 分以上的作品。更多见个人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people/84208671/collect

(大部分作品在 6——8 分间徘徊,因为电影总有些缺点,很难给高分。再就是豆瓣评价太低的就懒得看了)

评价里没有 9 分及以上电影,硬要说有就是《美丽心灵》,主要是 “幻想朋友 " 缓解独孤,代入感强。

8 分以上:美丽心灵、钢琴家、碟中谍 6、谍影重重(系列)、第六感、当哈利遇到莎莉、阿甘正传

年代加分:控方证人(1957 年的作品,叙事比同时代电影高一档次)、摩登时代

国产:背靠背脸对脸

8 分: 荒蛮故事 、上帝之城、7 号房的礼物、电锯惊魂、看不见的客人、梦之安魂曲、复仇者联盟 3(将前面的铺垫进行一次收束,笑点也多)、黑衣人 等(不一一列举)

(年代加分上 8 分):惊魂记、东京物语、迷魂记、十二罗汉、教父

国产:心迷宫、有话好好说、巧奔妙逃、疯狂的赛车、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大话西游(2 部)、东成西就、新龙门客栈、让子弹飞

7.5 分:追击者、卢旺达饭店、黑天鹅、禁闭岛、小鞋子、撞车、登堂入室 、三傻 等

国产:摩登保镖、不能说的秘密、无人区

7 分:情书、消失的爱人 、被解救的姜戈、爆裂鼓手、模仿游戏、素媛、星际穿越、这个杀手不太冷、触不可及、海上钢琴师、误杀瞒天记

国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饮食男女、催眠大师

6.5 分:搏击俱乐部、小丑、敦刻尔克、致命 ID、绿皮书、时空恋旅人、

国产:甜蜜蜜、重庆森林

6 分:布达佩斯大饭店、心灵捕手、无耻混蛋、无人知晓、沉静如海、兵临城下、荒岛余生、末路狂花

知乎用户 也说 发表

以自己为例,我看 “经典片” 大概是这么六个阶段的

1. 孩童时期,不爱看

觉得我的世界不像是电影里那样的,他们演的都是故事里编的事情,不好玩而且看不懂。

2. 少年时期,凑活看

发现原来现实成年人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不过觉得自己的人生以后肯定不止这个样子。

3. 青年时期,极度崇拜

惊讶于有些人居然可以做到这种程度,也默默问自己如果异地相处能不能做到这个样子。

4. 初入社会,欣赏品鉴

觉得应该没有人真能把人生过成这个样子,导演只是用故事向观众表达一些心中的情怀。

5. 职场几年,回味良久

这世上原来真的有些人的人生就是这个样子,很庆幸自己不用站在那个位置拼搏与坚持。

6. 步入中年,如看自己

原来大家的人生都差不多,都会经历和面对一些东西,电影看到的好像在某一刻的自己。

知乎用户 zoe zhou 发表

其实很多答案百花齐放,我只想问你发这个问题上来,真正是想要听到什么。

是我们安慰你,并不是你审美有问题。

还是向我们宣传你独特的个人口味表现出你的稀缺性。你的特立独行,你的不流于大众。你的独自清醒。

还是想藉这个问题找到同好发展自己的小圈子。

还是想让有人跟你一起,表示这些片子是无病呻吟。大众的口味是如此的通俗平淡。

还是想让一些人指出夸这部片子的都是自命清高?

或者干脆就是引战、钓鱼、引流量,想博眼球。

你的审美如何?这也是你个人的主观思想啊。除非你是从事视觉工作的。你只管看你自己喜欢看的就可以了。

你被鄙视了吗?因为你不爱这部影片,所以在谈话中被孤立了吗?

其实从这么多的好口碑,这么多的人数推荐来看你的审美有没有问题,你自己心里应该已经有数了呀。

你说你想听到有人告诉你,这部影片哪里好,我觉得这个不太真实。因为你完全可以看完了电影以后去看影评呢。

如果你觉得影评里面的东西引不起你的共鸣,那你完全可以不看啊。我有个朋友就不喜欢看电影一看就睡也很正常。

如果你是想知道影片里的东西为什么引不起你的共鸣,那只能说明你缺乏引起共鸣的经历、无法感受到那种感动激动和爱,或者心理麻痹。或者你不喜欢看电影认为都是虚构的代入不进去。

那么你要么麻木,要么无爱,要么没幻想、要么没耐心,要么太简单、要么冷漠、要么无同理心,要么无聊呗,可以想想为什么。

天生不喜欢没关系,性格如此。后天才这样的,可能是环境引起的,如果感觉到自己很难快乐或者悲伤,或者对周遭不感兴趣,建议看心理医生。

总之片在电影里是优秀的,你不爱看没有说明具体情况,没头没脑的问无法精确分析答案。

知乎用户 京电团​ 发表

为什么高分推荐的电影很多人都不喜欢,比如《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以及《肖生克的救赎》等?

很多人喜欢的电影都有以下几个特征,例如喜剧,爱情,有意义,有深度,百看不厌等,什么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

例如《肖生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之所以被推荐并广受好评,是因为该电影中的男主因为误会走进了监狱,然后目睹了很多的监狱人民的生活以后仍然没有放弃对于生活本身的追求,在监狱里面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自己和同伴带来了许多好处,并且坚持不懈去越狱。

之所以选择越狱不是单纯逃脱监狱的束缚,而是为了找到更大的平台去证明自己的清白和诉说监狱长的罪责。

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电影中的男主便是这样的人,他克服各种监狱中的困难,最终走出了监狱,实现了人生价值。

那么,为什么高分推荐的电影很多人都不喜欢呢?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只喜欢喜剧或者爱情剧等通俗易懂的电影。

高分电影对于他们而言有些无聊和乏味了,正所谓外行看表面,内行看门道,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高分推荐的电影也许本身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看不出它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让人难免觉得不喜欢。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的高分推荐的电影许多人都不喜欢的原因。


我们是

@京电团

,专注家电团购,为您提供全屋家电一站式折扣价。

京东自营家电五折购技巧!装修如何选家电?此文必看!

知乎用户 冬瓜​ 发表

很正常,比如文艺圈的高级脸,我们也欣赏不动

知乎用户 王秃驴 发表

王海林最新的评价,豆瓣以小资产阶级审美为主,而且国内影视界内行自己也意志不坚定有问题,觉得豆瓣审美是对的。

还有国内奖项,奥斯卡好歹是这两年政治正确下坡路。国内奖项就没有真正有过上坡路,我认为含金量最高的是金扫帚。

imdb 是美国的屁股是歪的,苏联第一位女英雄卓雅电影豆瓣还 6 点几,美国只给三分,比鲨卷风之类烂片还低。

最后我补充个审美办法,先看看 b 站影视 up 解说而不是一小段评语,十几分钟大概了解一下再决定看不看。视频底下还会有大众评语多看几个和你胃口的 up 几乎 99 的雷都避得开。我初中以后没看过国产剧,21 年看的最多都是自来水推荐的。山海情,功勋,(除了李延年我还喜欢袁隆平和申纪兰那两部分)觉醒年代,年底封城没事看的对手。至于任何尬吹看多了我也能分辨。

知乎用户 才疏学浅的糯米​ 发表

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根本不成立

喜欢就喜欢 不喜欢就不喜欢呗

我个人把《肖申克的救赎》《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奉为经典

但不妨碍我喜欢万人唾弃的《无极》还有臭名昭著的《小时代》

难道因为别人都在说这几部电影好,我就不能表达自己的个人意见么。大家都觉得这个电影烂到家了,我就不能表达自己的喜爱了?

你管的了我,还管的了观众爱看谁?

离了个大谱

知乎用户 芝士郎​ 发表

一个个都干嘛呢?让题主说几部他喜欢的电影不就能确定题主的品味了嘛?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题主喜欢的是郭老四老师的《小时代》,那么此题终结。

2、题主喜欢的是别的经典电影,那么可能题主只是刚好不喜欢这三部电影的题材、节奏、故事 or 音乐,甚至是不喜欢演员的长相,到时候对症下药即可。

3、题主就是不透露自己喜欢什么电影,那么题主……

知乎用户 past 发表

电影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都会有好电影,但不同层次的电影给人带来的感觉和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层次的电影商业娱乐性比较强,以漫威电影,DC 系列,迪士尼系列,侏罗纪,变形金刚,哈利波特……… 为代表,以调动人的情绪为主,一场电影下来喜怒哀乐纷纷释放,感官刺激为主,看一场爽一把!

第二层次的电影则是以传达(注意是传达导演的思考)人生道理为主,包括题主所说的辛德勒名单,阿甘,肖申克的救赎。 以斯皮尔伯格为代表的作品多数属于这个层次,当然这个层次的电影也能兼顾第一层次的效果

第三层次的电影是以展示世间真相,世界原理为主,并让你去代入自身的感受去获得新的豁然开朗,让你有看君一电影,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比如莱昂内的以美国往事为代表的往事三部曲,科波拉的教父系列,李安的断背山,少年派奇幻漂流,色戒…,诺兰的蝙蝠侠,星际穿越… 。贾樟柯,奉俊昊,王家卫,杨德昌,侯孝贤,宫崎骏,今敏也属于这个层次,这个层次的电影可以兼顾第二层次,个别段落可以兼顾第一层次。

第四层次的电影就很少有商业电影了,比如库布里克的作品包括发条橙,奇爱博士,2001 太空漫游……,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伯格曼的野草莓。 …,还有费里尼,黑泽明,希区柯克。 这些大佬会带着探索世界的边界,探索电影表达的边界,探索哲学的边界,以电影的方式给你介绍苏格拉底,康德,荣格,弗洛伊德……

看电影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大家都能体验各个层次电影的营养

知乎用户 消息提醒已关闭 发表

我认为很好解释,题主很年轻,这些电影多少不是年轻人的菜。

前两年金老逝世,有的年轻人就觉得没什么感觉,因为平常都是看网剧,完全不理解武侠。同样,这几部电影多少都和二战、阶级有关,很多东西一般人也只是看个大概。

辛德勒我也没看过,但是说实话,《南京南京》《拉贝日记》我也没看下去,太难受了。《阿甘正传》我就当轻喜剧看的,没觉得有什么深意,肖申克是我比较喜欢的,人的绝望和社会的黑暗,还有最后反转,我是剧情控,对太多以前的好剧社会性没什么兴趣。这太正常了

最后说一句,审美是很难提升的,就是越大越难,亲身体验 ̄^ ̄゜汗

知乎用户 隔壁老王初成长 发表

发这个贴子的目的不是为了撕,而是寻找同好。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首先我觉得《海上钢琴师》巨难看,主要是男主选角的问题,贼眉鼠眼的钢琴师实在爱不来,其次看不出任何拱手称赞的人格魅力,是一个猥琐男生活在自己意淫的世界而已。就像短评中有个人写的那样,一部很好题材的电影被拍出了矫揉造作的腥臭味,如果弹得快就是技术高超,那还需要肖邦做什么?

《和 Summer 的 500 天》,这部电影我无 Fuck 说了,Summer 这个人设可以理解为每个处男童年时代的女神,但弱鸡长成雄鹰的时候就会明白每个女神都有一群 cao 腻了的男人。Summer ,一个暧昧的高手,一个自诩清高的绿茶,这部电影的价值观都是扭曲的,即使穿着一层小清新的人皮也遮盖不住腐臭的躯体,完全看不进去的电影之一,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喜欢。

《爱乐之城》垃圾电影,冗长的一逼,毫无新意

《阿甘正传》,这部片子我看了不止 5 遍,因为我每一次观看都希望能够扭转对它的厌恶,但每一遍看完之后都是无力感。实际上生活并不是什么甜美巧克力,随便哪一块都有惊喜。阿甘这样智商 70 的弱智,从一开始就被生活压死了,机会都没有,怎么去创造,还能成橄榄球运动员?战斗英雄?逗呢?励志片不是科幻片,吃口爆米花就能上天吗?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剧情不说了,唯一让人觉得特别有新意的地方是贯穿了美国历史上几个有意义的节点,然鹅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究竟是崇洋还是媚外?

知乎用户 阅读修身​ 发表

电影是观众和导演共同完成的一件艺术品,只有抵达到你的心底,你才会有所触动。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儿是个人的阅历和对世界的认知广度是完成这一艺术的必须。

对于优秀的电影,你看到了多少不仅取决于电影表现了多少,也取决于你对生活的阅历有多少。此外还有文化背景的隔膜,但是有些精彩的东西就算是有文化背景的隔膜,也能通过电影清晰的传递出来。这些都可能会影响你对一部电影的观感。

还有就是电影是一个很主观的赏美过程,你不喜欢名单上的这些电影也无所谓。可以先看看《逐梦演艺圈》《上海堡垒》这种。你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差,也很难明白什么是好。因为电影不像是你的数学考试,做对有分,做错没分。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数学成绩好,咱们会说他得了 100 分。这有明确清晰的公认规则。而电影或许也有规则,但是没有数学的这么容易量化。

知乎用户 whenhear​ 发表

觉得豆瓣不靠谱的话,就参考 IMDB、烂番茄

知乎用户 心灵寄汤 发表

那你喜欢啥?雪中悍刀行、斗罗大陆,还是斗破苍穹?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麦高芬 发表

你的审美没有什么问题,应该是你的审美水准更高,对于审美水准更高的观众而言,推荐这几部电影确实配不上一流的审美水准。相比一流的电影,说狠一些,这几部电影只是二流电影中的优秀电影,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 呵呵哒 发表

盲猜你喜欢快节奏,不需要动脑的爆米花爽剧

知乎用户 mdmmm 发表

我以前也推荐别人看电影,现在我基本上不推荐任何电影。

因为不同人对于同一种艺术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对于 “电影该是怎么样的”

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电影学院毕业的编剧,他们认为电

影的水平,以及他们对于手法的看法,和你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说,我看个

电影,我还要先问问:编剧同志,你先给我讲讲电影到底是怎么拍的,镜头

到底要表达什么?什么才是表达到位了?····· 有必要吗?没必要,不就是电影

吗??!!你有没有工作?有没有家庭?你是不是有很多烦心事儿?对啊,我看

个电影就是为了逃离这些,然后,你非要给我说:家、国、天下、国家、民族 ···

对不起,这些都是我日常能感受到的!!但是你们说 “不,你感受到都是假的,你们

太消极了,听我的,正能量没错”。我连感受到什么也要你们替我做决定吗??

动不动你就是叛国者,动不动汉奸,动不动小资产阶级,我寻思我一个实实在在的

无产阶级,农民至少还有地,我什么都没有,怎么就变成小资产阶级??哦,对,你

是被洗脑成了小资产阶级?好,我改正,我坚持社会主义,那些国内资本家你们也要

坚持吧??那为什么不把财产拿出来?为什么社会收入差距那么大?你不会告诉我,现在

这种现实是社会主义吧?你最多也只能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质问你们的立场时候

你们又是另一套说辞了 “你们,极左,你们极端,你们不知奉献 ····”,那请问,我

就应该闭嘴,才是正确的??任由那些冠冕堂皇说我 “小布什维亚” 的带着明显的阶级

意志的人骂我 “草履虫” 对我说 “我在银行喝茶你要不要一起” 也是理所应当!!!

那个骂 “草履虫” 的和“我在银行喝茶你要不要一起的”,都很冠冕堂皇,但是我从一开始

就知道,他们内心早就有着阶级判断了!!!所以,在大肆宣扬所谓什么 “小资产阶级” 标签

时候,我建议你再加一个标签 “封建官僚主义复辟”,你这样一起提,我才会觉得公平!!

对吧,既然你们默认有阶级对立的存在,标签不应该互相贴吗???

一边说 “小资产阶级意识”,一边又不承认 “资产阶级的形成”,然后,换个说法 “被西方

洗脑”。我觉得真的没必要玩这种游戏。

从你们开始宣扬 “不同” 开始,就是本身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宪法规定的是全部相同!!

一部分 “也许是大资产阶级”、“也许是小资产阶级”、“也许是官僚阶级” 和“确定的

无产阶级” 们的互相用阶级立场斗嘴,本身就是违宪的!!!!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是已经消灭阶级的,你们怎么能说还有阶级呢!!!对吧,自相矛盾啊!!!所以,

不要搞这些自相矛盾的政治泼脏水,回归自己的现实!!!根据自己现实说话,虽然可能

肯定声音不会很一致,但至少都在玩明的,暗地里搞小动作,不是新中国作风!!!

知乎用户 Darvei 发表

全博转文第一篇:“四十岁的我负责任地告诉你、因为你看不懂老外的谨慎!你还停留在二十多年以前,你父母的那个印象年代里!”

不要觉得,谨慎的老外是没有心理压力的,给他们一点余度,让他们可以不必介入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生活,愿意就停留在自己的思考里!人都有权力保留自己的思考,虽然你不这么认为,他可以认为他本来认为的。除非你已经在他们的那个世界里,那么你的不喜欢可能是百分比。


这也是我以前在天涯的玩法,负责任的玩法。

知乎用户 李怒轲 发表

你如果是从事文学艺术相关工作,如果不喜欢这些电影九成九是干不下去这行了,剩下百分之一可能成为这行的尖子,做出超过这些电影的东西。

如果你不是相关行业的人,不喜欢太正常了,不喜欢就不喜欢呗,又不会少一块肉,有的是值得你喜欢的东西。

知乎用户 中言尼爾 发表

没关系,也许你喜欢另一种口味。大可不必有任何恐慌。

电影就是娱乐。这么简单的道理非把它给弄复杂了,这就是搞教培骗钱的惯用伎俩。水不浑怎么弄钱?

但是不管你玩什么东西,玩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就能跳脱出来,让人膜拜。还是不要误会了,仍然是娱乐,是戏。不是真实,是在玩。

这个东西搞不明白拍什么电影呢?让被娱乐的观众去产生各种幻觉吧,电影人一定要记住自己在玩。否则怎么去糊弄观众呢?

主题严肃的电影也是娱乐。你不要以为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还是戏。《辛德勒的名单》够严肃了吧?可你不要忘了另一部电影《美丽人生》,说一样的故事用了不同的方式。不管说什么道理,多大的道理,还是戏。

把电影捧到天上去有啥意思?还是娱乐嘛。不会变。

人生都是戏。你有什么可以较真的呢?

知乎用户 鲁丫 发表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这个特点,不只是电影。

一些人喜欢看长篇小说,一些人喜欢看杂志。一些人喜欢听交响乐,一些人喜欢听抖音神曲。一些人喜欢逛博物馆,一些人喜欢逛商业街。一些人在景点走走停停,一些人走马观花到此一游。

一些人不仅喜欢看,听,还喜欢翻过来覆过去的看,听,不放过任何细节。一些人则自得于一目十行,只听 hook。

只要一些人不逼着另一些人非要像他一样,就还是美好的人间。创作者总有一些人与他产生心灵感应,他的创作就值得。

知乎用户 U 型小猪 发表

喜欢与不喜欢都是主观感受。为什么要问为什么?你不喜欢这些电影的哪些地方?跟你喜欢的电影有什么区别?还是你纯粹不喜欢 “高分” 的标签?这些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知乎用户 你在高原​ 发表

是没到你最合适欣赏的时间,或许是年纪,或许是生活状态。

如果看不下去,就不要勉强。以前我看《低俗小说》很多次,都没看完。后来无意间看到女主角跳舞的那一段,突然有兴致,就细看全片,令人叫绝!

同样如果有那么一段时间,你突然喜欢战争片,或许《辛德勒名单》就适合你,如果你有一段时间很沮丧,如果你看了《肖申克的救赎》,就会感到莫名的力量。《阿甘正传》初看觉得对美国人的历史不感兴趣,主人的机遇也很扯淡,有时你从侧面了解到一些片段解读,再产生兴致观看全片,就会感到不错的选择!

历史沉淀下的优秀电影作品,总有他的好,或许你一时甚至一生都 get 不到,但各有所好,不喜欢也不必强行假装欣赏。

因为有可能你爱不释手的东西,也是别人不忍直视的,又如谈朋友!

知乎用户 veiss 发表

那《星际穿越》《盗梦空间》呢,同样是 top10,类型完全不一样,去看看?

知乎用户 素衣挽红颜 发表

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心境,才能与这些高分电影共鸣,从而感觉它确实经典。

《肖申克的救赎》很早就大火了,我也看了一两次,平淡的看完了,甚至还感觉无聊想睡觉。

直到某一天,看《肖申克的救赎》瞬间共鸣,流泪看完,奉为神剧。

现在,看《肖申克的救赎》就又普通了,没有感觉。

但当初的感受依旧留存心中,让我评价依旧给它满分。

知乎用户 月光博客 发表

高分电影为什么会得到高分,因为这些电影会带给观众思考和启示,但是未必会有很好的娱乐性。

想看娱乐片看爽剧,选择是很多的,要找娱乐爽剧不能看豆瓣或 IMDB 评分,要看电影票房排行或网飞排行榜,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电影。

知乎用户 田富贵 发表

挺悲哀的,体会不到一种更深层次的乐趣。

知乎用户 Nervarine 发表

不喜欢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高分电影榜单里面的很多电影对我来说也谈不上喜欢,二次元的说法就是电波对不上。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都是有一定的规则在里面的,能在榜单上有名字的作品讲的故事都不会差,最起码大部分人看完不会一头雾水。一些顶级榜单里面甚至有很多电影在那个位置是因为它有开创性的拍摄手法,不是因为多好看,而是在当时它的概念或者内容有多新颖。这种感觉就像一台当时最牛逼的老爷车跟最新款的普通车一样,很多年轻人把他们放一起对比是不公平的。

但是喜好这个东西有时候对不上就是对不上,我能静下心来把电影看完,但是很多看完了以后并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不论是感官上的,还是思想上的。那些不烧脑的,信息量不大的我也不会想去二刷。就单纯是看了个我不感兴趣的好故事,即便这部电影好的故事能让我沉浸在那个氛围里面,我个人的感受也不是好的。

这也是为什么商业片普遍比文艺片赚钱,简单的感官刺激让观众爽到就好。只不过这个市场不能只有商业片,否则一路发展下去就会死路一条。像短视频平台一样,观众爽点被不断拔高。未来可能真的像某部电影里面描绘的一样,未来人智商退化严重,一群未来人坐在电影院里面就在看一个屁股在放屁,放一声全场就在哄堂大笑。

不喜欢高分作品跟审美并没有直接挂钩,提升审美水平为的是能具备更好鉴赏各种作品的能力,而不是像现在绝大部分人一样看完一部电影就只能得出这是不是烂片的结论,让他说烂在哪里他半天也憋不出两个字。

但是你如果说自己单纯只是没有办法坐在那里花一两个小时看完一部电影,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那就不是审美的问题了。

知乎用户 木人看花鸟 发表

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精神,既然这三部电影我都看过不止一遍,我就说说我的主观看法。

不用怀疑自己。

辛德勒的名单,不过是战后犹太人掌握了话语权后,疯狂洗白自己并且卖惨的众多洗脑作品之一,不爱看很正常。

阿甘正传,虽然表面看挺励志的,一个木讷但专注的男孩大器晚成,仔细观看后你会发现阿甘的成功和勤劳努力关系并不大,更和所谓的爱毫无关系,只是运气罢了。

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电影我挺喜欢的,但是我喜欢不代表别人也得喜欢,所以你不喜欢非常正常。

知乎用户 玩家一号 发表

①. 没有必要用贬低高分电影来彰显个人的优越感

②. 电影也有偏大众 / 偏个人之分,脍炙人口的电影把故事讲的很好很了不起,小众电影呈现作者私己的内心世界也很令人有所启发。

③. 我的父亲就是和我的电影口味完全背向而驰的人,但是他总能很尊重我对电影的喜好和观点,建议答主不喜欢不必强求,但是请有最基本的尊重。

④. 不一定要喜欢电影,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不喜欢就算了,没有关系。

知乎用户 带酒不 - 大丈夫 发表

这几个电影其实都在讲人类在一生这样短暂的时间跨度内遭遇到磨难,会用怎样的意志和精神去扭转和面对。

这些电影并不是感官刺激的,却能真实地让人们在遇到磨难时汲取到力量。

有时候没有看懂这种大部头电影,很多时候是还没有遇到自己短时间内无法面对无法解决的磨难。

其实也挺好的,最怕突然听懂一首歌,最怕突然看懂一部电影。

知乎用户 橙子颖儿 发表

因为那些故事都有时代背景,比如,有二战元素,如果你不太了解那段历史,很多故事你就看不明白。

我也是如此,一开始看《辛德勒的名单》并没有什么感觉,后来看了很多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书籍之后,再看《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简直哭得不行。

一想到那么多无辜的犹太人被如此残忍地对待,就很心疼。

知乎用户 老猫家儿 发表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业内规则,就是文艺片的轻戏剧性。

简单来说就是商业片会因为影片的上座率和票房的影响在故事创作过程中会加入很多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及紧凑的节奏,这样更符合观众看电影娱乐需求,而一些文艺片不一样,在创作过程中会在人物,以及社会背景等等一件事情上讲细讲深,这个过程就会显得相对枯燥无味,不会特别强调刺激的观影效果。

而往往又是一些刨析出深刻意义更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会获得更高的评价,当然这只是一种相对的现象,并不是绝对的。也有非常厉害的高分商业片,比如国外的《教父》《蝙蝠侠》国内的《让子弹飞》《我不是药神》等等都是高分好评的电影。

最后想说,看电影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必因为大部分人喜欢自己不喜欢就跟自己较劲。

现在的社会潜规则就是如此,我们的下意的反应更甚,选择一个人群站队,尽管那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会害怕自己跟别人观点不一样而被看成异类,造成太多的声音消失在沉默的螺旋里,这可不是人类多样性的样子,可惜!

知乎用户 中文百人一首歌牌 发表

文化隔阂吧

我们看《辛德勒的名单》会同情犹太人,但看南京大屠杀题材会极度愤怒,伤心。我看《南京 南京》,5 分钟直接关电脑。自己先辈经历的苦难,不忍看,看不下去。

看《阿甘正传》,大多会感觉笑料很多,阿甘既平凡又传奇。但不理解美国当时 “反智” 的社会背景。对《阿甘正传》想表达的核心思想一知半解。

看《肖申克的救赎》,离自己生活太远。还不如货拉拉事件更能引起自己的兴趣。

同理,文学作品也是。和本国历史文化高度结合的外国文学,我们会更难啃。毕竟靠初高中学的那点世界历史,仅仅应付应试教育,不足以了解太多世界历史。

知乎用户 醉酒看狗 发表

都不喜欢?

不喜欢这三部电影的人,有的是

不喜欢高分推荐的十部电影的人,也很多

不喜欢高分推荐的五十部电影的人,也不少

不喜欢高分推荐的一百部电影,也是有的

那最好也说说,你喜欢哪些电影

尤其是那些比较明确是烂片的电影,有哪些是你特别喜欢的

这才是一个全景

否则,什么也说明不了

知乎用户 may 发表

有什么问题?审美这个玩意儿,也不过就是个屁罢了。屁其实还有个实体在,比屁还不如呢。它本质上,就是自诩高级动物的人类捏造的一个根本拿不出来的东西而已。所有自称比你有审美的人不过是在说屁话,因为首先他压根拿不出他的审美,即便他拿出来了,那你就可以当场嘲笑他的审美居然如此丑陋了。

而至于电影,也不过是把人类的意淫装载起来的一个发明。这个意淫的豆瓣评分比另一个意淫高,所以它是一个更好的意淫,你就说这话可笑不可笑?

不要在别人的评分体系下审视自我。别人的评分体系,当然会给你打低分,不然如何显得他自己高贵?

知乎用户 风之号角 发表

那么哪种电影题主您喜欢,这得说网友们才好替你分析啊?

知乎用户 Atopos​ 发表

一个人的审美标准,取决于他 / 她喜欢什么,而不是不喜欢什么。

知乎用户 Helios​ 发表

还没到岁数吧。

知乎用户 堂前燕 发表

不喜欢没问题,不影响它是好电影,如果你明白它好在哪里还是不喜欢,没有一个人能来指责你

知乎用户 哈耶克​ 发表

你喜欢小时代左耳你的婚礼 so this 对吧

说明你是一个地道的 中国电影观众

知乎用户 vincentyuan5 发表

如果这类影片你都不喜欢,其实我想说的就是,你就不是个电影爱好者。大概率,你适合看一些言情 / 无厘头喜剧 / 特效大片 / 还有爱动小电影。

知乎用户 被门夹过得核桃 发表

高分的电影不是必须要都喜欢的,不喜欢很正常,但是也不要轻易看了几部不喜欢的以后就全盘否定。现在的世界是多元化的,有人喜欢严肃题材的,就有人喜欢无厘头搞笑的。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心灵捕手的时候睡着了,后来就没再看,但完全不影响我看泰坦尼克,看阿甘正传等电影。

高赞的回答写了很多,几乎都提到电影是有门槛的,是艺术或者什么审美等级,这几个电影也不咋地的。

**但是单纯一点,电影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娱乐手段而已。**不用给自己那么多的压力,有时间和精力,有这个爱好当然可以去研究一部电影背后的历史、制作过程,导演编剧想表达的三观和个人的爱好,这都没有问题。同时,请不要妨碍很多人只是看电影图一乐,就是开心就好了。

轻松愉快在这个内卷的世界里很不容易的,能够走进影院享受 2 个小时的无脑爆米花,可能比这些高分电影更适合你。

知乎用户 赵家老汉​ 发表

很正常啊,十五年前我用 mp4 下载《入殓师》,坚持不到五分钟就删了。但这不妨碍我现在把他奉为神作。

知乎用户 小个 发表

你要知道谁会闲的没事写小作文阿

知乎用户 丁木​ 发表

千言万语无非一句——生活阅历不够。

知乎用户 头号云玩家 发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你可以不喜欢,但不妨碍它们是优秀的电影。

这类电影适合一个人默默的看,仔细的看,甚至还要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

不喜欢别勉强,第一滴血、a 计划、神探飞机头、你的名字…… 总有一部适合你。

知乎用户 雪狼 发表

没有遇到过电影要表达的苦,所以没有对这类电影产生共情!

知乎用户 镜子 发表

听从自己的内心,爱我所爱,我是镜子

电影,文章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不可能每个人的想法都一样。

有一句话很经典的,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对我来说看电影也是一样,我选择看的电影,我喜欢的电影。要么是故事情节,主题,对我的胃口,要么是里面有我喜欢的演员,我不会因为它的分高低,影响我的决定。

因为是影视迷,所以经常去电影院,电影院评分高的,评价好的,10 个里面并不会全都是我觉得好的。比如最近的一部外国大片,影院发出来的文案写它多么的好,题材也是我喜欢的,可是看完之后,挺失望的。反而一些小众的电影,在我们本地小影院,只排一场或者放映一天就下映的。安静惬意的享受包场的体验(看的人少),看完觉得电影不错。

其实,我觉得不需要纠结太多。看你喜欢的,你觉得看完了开心,或者是有收获就够了,何必在意那些呢?和大众的审美一样也好,和他们不同,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也好。没有对错之分,也不需要郁闷呀,朋友。

我觉得好看的电影推荐,这个文章里有分类整理过,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镜子: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和电视剧

知乎用户 黑暗的公正 发表

因为你是俗人,欣赏水平低

知乎用户 古灵阁摸鱼队长 发表

资本论是书,七龙珠也是书。

但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前者学习知识,后者娱乐休闲也有很多感动。


电影也一样,而且分界更模糊。

第一类,李焕英也好变形金刚唐探也罢,作用属于线下休闲娱乐,和你去捏个脚玩个密室没有本质差别。这是娱乐为主的电影,一般俗称爆米花电影

另一类,问题中主流的公认高分的电影,是把电影做为一个艺术载体且兼顾了一定的娱乐性,一般大家称为经典电影

再一类是分数很高但受众比较少,娱乐性很低,一般分为艺术电影或文艺片、B 级片等等

三类通俗的叫法其实没有高低好坏之分。

人生苦短,电影是看不完的,多看自己喜欢的就挺好。

知乎用户 张咕咚 发表

你的审美可能没出问题,只是还没有诞生。

知乎用户 邵专利材料​ 发表

这种问题,如果要正本正经的答,是很需要知识储备的。

但是,我没啥这方面的水平,就抖抖机灵好了。

以前,我听过一个段子。

一天,小李遇到老刘,给他发了只烟,中华。

老刘一抽,皱皱眉说: 小李啊,你是不是被人骗了,哥抽华子几十年了,你这味儿不对呀!

小李心想,这烟,我是从我爸那里顺来的,不应该呀。

ps,小李他爹是烟草局领导。

以上段子的中华,可以改成茅台。

知乎用户 小刚导演 发表

没毛病,推荐你去看看《小时代》《爵迹》《逐梦演艺圈》《煎饼侠》《上海堡垒》之类的,或者刷抖音短视频,什么人吃什么东西各有所好,允许一部分观众审美先提高,实在看不懂开心就好!

知乎用户 L.Faded 发表

肖申克我还挺喜欢,因为我对监狱题材的电影还挺感兴趣,但是其他两部就没看过了,阿甘这种励志片大概率先抑后扬,我不一定耐得住性子,而辛德勒可能太残酷了我不一定接受的了,所以都没看。

知乎用户 胖阳 发表

因为你很普通,一点装 13 细菌都没有,注定成不了文青什么的。(其实我也是)

你看看其他回答就好了。

有几个说告诉你电影因为什么好看的?

不是装 13 就是直接贬低你这人怎么怎么样。

辛德勒名单他们有犹太人的共情嘛?

阿甘正传他们有美国精神嘛?

豆瓣人生必看 100 部电影,其中有人就整个虚假的海报和简介就入选了,还有很多人说什么我看过,看的都哭了。你就知道有多搞笑了。

知乎用户 Elvincc 发表

它只是推荐,又没让你非要看。

知乎用户 异教徒的圣经​ 发表

年少未经世事时,觉得世界皆有可能

财富,名誉,声望不过如探囊取物一般

这时中二,热血的更适合于你

待到青年时期,初尝人生苦涩

冲动,迷茫,不顾所以,冲冠一怒为红颜

你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感觉只打在了一团棉花上

各类手刃敌首,肆意复仇,杀戮的片子适合你

人到中年,被社会千锤万打,磨去了锋芒和棱角

方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电影的主角,

小人物亦有其命中注定,喜怒哀乐

你不再在乎那些伟光正,更在乎人物内心引起的共鸣

暮年之时,已经参透命运,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做不到什么

虽千败,仍不失去其斗志者会引起你的敬重,向命运的抗争,不屈,绝命爆发

知乎用户 Villanelle​ 发表

你说的这三部电影除了《肖申克的救赎》其他两部我都看不下去。看电影不需要从众,找自己喜欢的就好,评分只是一个参考,花自己生命里的宝贵时间看电影还是要选自己喜欢的,而不是大多数人喜欢的。比如吴京拍的每一部电影我都看不下去,不管它有多少票房,有多少人吹捧,又或者多么政治正确,在我眼里它不符合我对电影的审美,多看一分钟都是浪费生命,所以只要看到他的名字出现我就确定自己不会看,但不意味着不是别人眼里的好电影,仅仅只是我不喜欢罢了。

知乎用户 时光涟漪​ 发表

你提到的这三部电影,各有特点。

辛德勒的名单:战争的黑暗面与人性的光辉面,面面相觑,激荡人心。

阿甘正传:做好自己,永不言弃。

肖申克的救赎:万般皆下品,唯有自由高。

越是能静下心,越是能沉浸到剧情,越是能代入到主角思维,越是能产生共情。

也就越能感受到这三部电影的伟大。

不过话说回来,终究也就是看个电影而已,不用上升到置疑自己审美的高度。

看电影是为了让自己舒服和放松,不喜欢就换别的,无所谓。

知乎用户 Weiss 发表

看不下去跟看完不喜欢是两回事

你应该是看不下去,短视频时代,开场没有 high 点,看不下去很正常

要是认真看完你还是不喜欢,要是你教育水平不太低,那只能说明你生活太幸福了,恭喜并愿你一生顺遂

知乎用户 鱼鱼家的小球球​​ 发表

我本科学的戏文,硕士读的电影制作。不过现在不从事电影行业了。

坦白说这三部电影我也不喜欢,因为题材的色调太沉重,还有部电影叫《沉默的羔羊》,我把它一并划分进我不喜欢的高分电影里了。

不喜欢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看这些电影太费脑子了。

我本身性格就有点抑郁极端,虽然看上去很外向,但是很多时候爱钻牛角尖,所以我就很希望自己的生活里多点彩虹 色,太沉重的电影电视剧和书我一概不看。

我喜欢那种轻松一些的电影,比如《艺术家》《天使爱美丽》《午夜巴黎》《当哈利遇上莎莉》《的士速递》。

华语电影里轻松一点的也很多,比如《人在囧途》《温暖的抱抱》。

综艺也很好笑啊、多看看有益身心健康、哈哈

————————————————

题主你又不是学电影的干电影行业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的电影看就好,爆米花电影用来放松心情也很不错啊,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更何况看得懂《辛德勒名单》的人也不见得真的懂那段历史吧。

总之,看电影第一原则:自己开心就好。

知乎用户 听妈妈的话吧 发表

刚才和闺蜜逛街,刚好碰到一男子乱丢垃圾,闺蜜是个正义感很强的人,遂去制止:“您好,请不要随手乱丢垃圾。”

男子:“我不丢垃圾清洁工就没工作没饭吃了。”

闺蜜:“您不死火葬场就没工作了,为什么您不去死呢?”

知乎用户 木木 发表

很不必怀疑自己的审美,不喜欢就不喜欢呗,也许这个就不是你喜欢的风格,不喜欢的原因有很多,不用用来绑架自己。

我很难同意,把电影所谓的艺术性强行捆绑观众的说法。

电影的本质就是创作者寻求目标群体的审美点,并打中他们,给与高于但不超出现阶段目标群体的需求的东西。它的所有的体现包括剧情,音乐,色彩等等,首先是说服,更高的才是带领。

而大部分电影是通常所说的商业片,他们的目标群体是普罗大众。而类似文艺片纯概念艺术片的目标群体就会小的多。

所以我很讨厌大众说电影不好看就是观众水平不行的论断。它不能说服你打动你,对你来讲就是一部差分电影。说到底对于大部分人来讲电影不过是一张价值 50 元的娱乐消遣而已,不用上升到艺术层面。

也不必迷信豆瓣什么的高分推荐,先不说近几年里面的猫腻好了。单单比起通过这些高分电影排行无题材无类型的看片消磨时光,不如更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类型观看。最后也不用怀疑自己的审美,又浪费时间了。

毕竟你要提高审美看毛商业电影的,上述举例的哪个不是商业电影。如果想提高审美不应该去嗑纯艺术片吗?或者纯艺术展什么的不香吗?

知乎用户 共震 发表

高分主要靠饭圈。

知乎用户 土豆儿​ 发表

从逻辑上讲,仅凭你不喜欢哪些电影,无法说明审美高低,仅能说明喜好不同。

若需要大家认真评判你的审美高低,请说明你特别喜欢哪些电影。

知乎用户 三哥 发表

喜欢与否跟题材很有关系。

比如我最近很喜欢看《雪中悍刀行》,但他评分只有不到 6,我不介意,因为我当下就想吃饭看看爽剧。

知乎用户 社会科学 发表

我很肯定的告诉你:你的审美没问题。

因为人的审美有很多侧面,有很多个性,不是千篇一律,不是众口一词。

说实话,电影作为一种娱乐产品,所有 “教育价值” 都是附属价值,自身的艺术高度才是决定性的。何谓“艺术高度”?简单说,就是拍的好看,拍的符合观众审美,拍的让观众看的清楚、看的明白、看的心潮澎湃。

《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肖申克的救赎》这三个片子我都看过,就我的直观感觉而言与《上甘岭》、《少林寺》、《喜剧之王》、《风声》等片子差的远。能看懂、基本情节能理会,但也就仅此而已。比如《阿甘正传》被捧的很高的结尾,给我的感觉是故作高深。《肖申克的救赎》那段钻出排污管道的镜头,给我的感觉和《监狱风云》差不多。

之所以有这种差异,首先在于文化隔阂。这三部美国电影有着深刻的美国文化背景,不是生在长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不可能准确把握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传递出来的微妙情绪,比如《阿甘正传》中插入的若干美国时代印记,我们中国人只能是 “哦,有那么回事儿”,而在美国人看来是切身体会的历史重现和穿插,这种奇妙的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是中国人体会不到的。

其次在于豆瓣是个专业的电影网站,评论者难免要相互较量深度和高度从而博出位,这样集体意见就会被引领的逐渐脱离大众的观感。毕竟大众谁也不会带着笔记本去电影院,看完了也顶多在网上跟风说点什么,而不会深入的去分析导演的镜头、情节的写意、构图、色彩、隐喻这些。通俗的说,豆瓣这种专业的地方,充斥着专业人士的意见,和普通影迷的观感是两回事儿。

专家喜欢的,群众不见得喜欢,这是常态。

知乎用户 萧月半 发表

正常。

多看看,榜单里总有你喜欢的。

知乎用户 尚可欣​ 发表

因为你是你,不是别人。

或者说有些电影现在不喜欢,也许十年后你会爱上 TA。

肖申克的救赎》我爱了,求生的欲望,自由的追求一刻也不能放松。

知乎用户 申鹏​ 发表

电影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高端艺术,从诞生开始,电影的功能就是 “大众娱乐”,无论你标榜什么剧情片、文艺片…… 其实都一样,本质上还是 “商业片”。看个电影,还搞出上等人下等人…… 你的精神世界该多么贫瘠啊。

《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 这三部电影,从艺术手法上来看,都是好电影,但人确实有不喜欢的自由,很多回答里嘲讽题主 “看爆米花片去吧”…… 我觉得你们很无知、很狭隘、也很没有礼貌。

因为这三部电影,甚至整个好莱坞的编剧逻辑,在我看来,都是 “爆米花片”……

《阿甘正传》其实就是一部美式起点爽文,给了主角一个开挂的人生,貌似串联了美国历史上很多关键的人和事,给你一种 “史诗感”,实际上还是在讲一个单纯、质朴的美国人赢麻了的鸡汤故事。一个先天残疾、脑子不好的白人小男孩,经历过冷战、越战、嬉皮士运动、中美建交…… 意外发了横财,还买了苹果的股份,靠着蠢、诚实、能跑、打乒乓球成了人生赢家……“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每天都有奇迹”——还有比这个更鸡汤的美式鸡汤吗?

《肖申克的救赎》的爽点就更明显了,大家不会在乎安迪和他监狱的狱友们曾经犯过什么罪、作过什么恶,大家看到就是智力超群的安迪如何完虐监狱里的一群蠢猪预警、如何反杀那些弱智反派…… 没有人反思什么美国的体制、“自由”和 “法制” 的虚伪。大部分人的高潮,就在安迪用财务知识征服狱警,给囚犯兄弟们挣来了一瓶啤酒,“微风吹拂,仿佛自由人”…… 你们就是冲着看这个来的,都别装深刻。安迪从隐忍、到越狱、到反杀……“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这不就是一个《琅琊榜》梅长苏的故事吗?有什么深刻的?

至于《辛德勒的名单》,那就更不靠谱了,因为这是看起来是一部历史片、文艺片,本质上是一部歪曲历史、改得面目全非的 “宗教伦理片”…… 你以为它在讲人性、道德、良知,实际上这是在讲“基督徒对上帝的虔诚”,电影里的奥斯卡. 辛德勒无私救助犹太人,仿佛良心发现的“圣徒” 一样,实际上他是个投机商人、纳粹党徒,作恶多过行善,他从未见过那个红衣小女孩,就连所谓的 “辛德勒名单” 也不是他提供的,他确实救了一些犹太人,但不是电影中那样无条件…… 那么我们看这个虚假的故事,有什么好感动的?解放奥斯维辛的,是苏联红军啊!今天,人们不感谢苏联红军,只感谢电影塑造出来的“辛德勒”。

我还是要说,电影都是好电影,当做爽片欣赏,找到自己的爽点高潮就行啦,不要按着别人的脑袋强迫别人欣赏。

更不要觉得:我看这个,我高贵;你不喜欢,你傻 X……

一部电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都是正常的。喜欢的人不要自以为高贵,不喜欢的人也不要觉得自己是 “唯一的男孩”。

举个例子,《一步之遥》我喜欢得跺 JOJO,可是王思聪看了却破防骂娘…… 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审美自然也不同。

知乎用户 龙翔天 发表

你又不说你喜欢看什么,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审美出了偏差。

比如你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那可能是你年纪小的缘故,等你长大点可能就喜欢看些情节复杂的片子了。

比如你喜欢《音乐之声》,那也可能只是你不喜欢你提到的几部类型片。

知乎用户 念觉​ 发表

电影观感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一件事,动画片一般豆瓣评分都挺高,但有的人完全对动画无感,即使因为高分去看也不会觉得特别喜欢

看电影是很自我的一件事,不需要你像和旁人接触,工作生活中和人沟通那样需要共情和理解

电影是,你看了,能让你共情,你就会觉得好,不能,那就不如你意,抛之脑后,给个差评宣泄一下,都随你意的

以上三部,我非常喜欢肖生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一般,阿甘正传除了巧克力那句,也没有什么吸引我的点。至于大部分人是不是认同,观影体验本来就该是与认同你的人多聊几句,不认同的,喜欢讨论可以去探讨几句,不喜欢讨论,那就别理就行了,是不是大多数人觉得好又有什么关系呢

世界上电影太多了,不必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上

知乎用户 Sup neo 发表

年纪不到,阅历不够,但肯定早晚会看懂,会欣赏

知乎用户 Keta​ 发表

我觉得《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都挺一般的,两个美国鸡汤片,充满了美国的爹味。但是《辛德勒的名单》还是很不错的。

如果只不喜欢一部分,只能说明口味不同。说实话历年奥斯卡奖的片子我大多不喜欢,或者拓宽点说,传统美国价值观的电影我大都不喜欢。但是美国导演里还是有很多喜欢的,比如库布里克、科波拉、昆汀、伍迪艾伦、墨西哥三杰。

历年金棕榈我都大爱。今年的《钛》绝了~

知乎用户 李自行 发表

这事儿我们怎么可能知道…… 不得问你自己么?

万一是因为你不喜欢白人呢?

再去试试亚洲电影呗。

知乎用户 抬杠小程序 发表

不是你的审美出现了问题,而是你的审美不够大众,不要自卑,这样世界才多元……

知乎用户 启明星的指引 发表

这很正常,很多人看电影主要是为了放松、娱乐,不喜欢高分电影也不用上纲上线。就跟读书一样,有趣的书总体上比严肃深刻的书受众广。

知乎用户 十八子​ 发表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很正常。

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说,教育部大纲指定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分别是:

1 西游记、2 水浒传、3 朝花夕拾、4 骆驼祥子、5 繁星春水……

我想,这就是在教育部、在老师、在出卷人眼里高分书目,但我当时就是喜欢看金老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古大侠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天涯明月刀、陆小凤……

所以,你不喜欢高分电影,和我当时不喜欢必读书目是一样的。

不过当我初中时把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琼瑶的书都刷完了之后,到了高中,发现三国和红楼读读也是挺有趣的。

知乎用户 刀客特利 发表

看你喜欢什么,你要喜欢小时代、逐梦演艺圈、致青春 2,那你需要多读多看;你要喜欢《公民凯恩》、《四百击》、《八部半》这一类开创性电影,那豆瓣这种偏好煽情的评分标准就不适合你。电影是门艺术,当然夹杂技术与情感,你说的那几部都比较偏温情,这就是好电影标准;有些电影又可以让你感叹电影原来可以拍成这么好,这也是一种标准。但理智与情感要并存。

PS:《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电影我至今没明白豆瓣评分标准是什么?是恋父情结?

知乎用户 bbaa 发表

说明你不爱看这种类型的呗,高分的还有其它类型的,科幻的,魔幻的,试试其它的不就行了,有的答主说这是观众的问题,我笑了,有人爱吃甜有人爱吃酸有人爱吃咸有人爱吃辣,就必须你爱吃辣就强迫所有人必须爱吃辣?什么狗屁逻辑!

知乎用户 张教练​ 发表

很多人不喜欢豆瓣的高分电影,尤其外国电影,为什么呢?

有人以为文化背景不同看不懂,有人觉得跟自己平时喜欢看的电影不同,

有人觉得节奏太慢,有人觉得特效太差,有人觉得矛盾冲突不够强,

其实豆瓣中的高分电影基本都是讲价值观和人性的,电影也绝不仅仅是有精彩的剧情,

最关键的是导演要表达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岁月沉淀中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

《肖申克的救赎》就是这样的电影,让悲观者继续前进,无助者得到力量,傲慢者心生敬畏,绝望者看到希望,迷茫者开始思考。

它的不凡在于,人生的每个阶段重温,你都会有不同的震撼和感动:希望、自由、信念、勇气、坚持、友谊、力量……

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终于紧紧拥抱在一起。

希望,永远是黑夜中,为你点的一盏长明灯。

为什么这本书能被那么多人奉为圭臬呢?

我想大概是,它陪伴着无数人度过了生命中难过甚至绝望的日子,让每一个生活在牢笼中的人,依然心存希望。

就像安迪给瑞德的信中说到:

“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就是希望。

希望像是心中的一粒种子,虽然特别小,但却有着极其强大的力量。

尽管生活艰难,但只要心中有希望,我们就仍有选择。

2020 年,2021 年,我们都过得很艰难。

我们之中的许多人,有的失业,有的破产,有的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希望正在遭遇不幸的朋友,找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重温一遍《肖申克的救赎》。

因为它虽然点破了人生的残酷真相,却能让你重新思考生活;

它虽然把沉闷乏味的人生剖开了给你看,却也会告诉你:

在人生的某个地方,有个温暖的海滩在等待着你,我们都可以到达那里,只是有时候,需要花上一点时间。

只要心怀希望,一切就还有可能。

1、高尔基说: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 24 小时,关键在于你怎么对待它。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经典台词: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

2、如果我们不想过忙死的人生,首先可以尝试早起。

一日之际在于晨,一晨之际在于起。因此我们可以学习伟人先开始早起。一百美金上的人物富兰克林就做到了晚十早五,每天早晨问自己,今天要做什么?

早起让你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为梦想添砖加瓦,让你拥有从容的人生,让你静思自己的目标。

3、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到死。

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

习惯分两种,一种是成功的习惯 (我有梦想,而且我的习惯可以帮我实现梦想),一种是一般的习惯。清晨反思属于第一种习惯,即成功的习惯 。

《肖申克的救赎》的台词:这些围墙很有趣的。开始你恨它们;接着,你适应了它们;时间久了,你开始离不开它们,那就是体制化了。

4、习惯分两种,一种是成功的习惯 (我有梦想,而且我的习惯可以帮我实现梦想),一种是一般的习惯。清晨反思属于第一种习惯,即成功的习惯 。

你的舒适区,就是你的监狱。

**5、**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

6、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7、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

希望你能好好看看这部电影,发人深思的点还有很多。

知乎用户 余生有你​ 发表

人无完人,不管你多优秀,也有一部分人喜欢你,也有一部分人讨厌你。

影片也是一样的道理。

新影片上影院开播,总有一部分人喜欢,总有一部分人讨厌。

喜欢影片的人,可能是因为影片的主角,可能是帅哥,可能是美女,也有可能是看懂了影片的故事。

从而在影片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感。

不喜欢影片的人,可能是看不懂影片故事,感受不到情感,不喜欢导演的拍摄手法,等等一系列因素。

别人推荐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98% 人喜欢的电影作品,表示这个影片确实是好影片,大众的欣赏水平是一样的,品味一样的。

看影片是用来取悦自已的,自己开心就好,别人的评价无关重要。

知乎用户 沈子驎 发表

不是审美的问题,是阅历的问题,或者说是成熟度的问题。

就好像阅读,沉迷于网文,导致看名著看不下去,多半也是阅历导致的成熟度问题。

缺乏阅历会导致你会被某一个简而易见的优点,或者特点打动而为之倾倒。

拿 2021 的电视剧为例,《你是我的荣耀》,很多人给高分评价。可是真要从剧本完成度,表演水准,镜头,说实话,至少被今年四部以上的剧完爆,可是偶像剧看起来舒服呀。这就不是审美问题,而是阅历问题了,小孩子都无理由地喜欢一眼就能看到的美好,这没毛病。

问题是你可以在需要放松的时候简单一点,但不可能在人生路上一直这么简单下去,那叫低质量重复。一步一步走下去,一点一点成长起来,还是需要的。妄自菲薄不可取,天天向上总没错。勉励一下。

知乎用户 张扬扬​ 发表

一位没经过磨练,社会毒打的少年,去看成年人的电影,大概率是看不懂的。

高分电影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你每一次经历磨难或困苦,或成功,或喜悦等等,总能在一些电影的某个地方得到共鸣,高分电影讲的是很多人的共鸣。

有一些电影一直不喜欢,可能是跟你的生活太远,一直没有太大关联,你也不感兴趣。

知乎用户 大爷二爷三爷海 发表

抖音上特别火的像痞 you 啊,还有几个几千万粉丝的网红我也都不喜欢,我也怀疑过我自己有问题。

知乎用户 翁成诗​ 发表

不喜欢什么不能说明审美,喜欢什么大概才可以反应审美

知乎用户 陶建国​ 发表

你的审美没有出现问题。

群体的审美观不同而已。

有人喜欢歌剧就有人喜欢学猫叫

有人喜欢辛德勒的名单就有人喜欢歪嘴龙王

让自己吾悦就行

知乎用户 强势 ob 发表

因为你的老板并不会因为你看过多少高分电影,给你少加几天的班,多加几百块的工资,生活照旧!高大上的电影除了在圈子里成就一些人以外,对社会现实不会有任何的改变!艺术与现实仿佛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比如韩国电影,你拍任你拍,改了算我输!

知乎用户 croyance la 发表

你不喜欢看,说明你现在人生还没有遇到 这些电影主题所要传达的 那些坎,不需要靠这些电影给自己信念去支撑自己走下去

说到底,还是年轻人太年轻,没有到什么坎

知乎用户 杜永文 发表

看哥电影,达不到喜欢不喜欢的探讨,我们又不是专业的影评人。

知乎用户 老徐大人 发表

因为他们宣扬的价值观随着疫情已经破灭了,所以你只会觉得假!

知乎用户 TSOl 发表

泻药。

有些东西是需要审美的,因为它是离我们很远的艺术,比如古典乐,京剧,古文等等。

但是你举的几个电影,都是近几十年发生世界的一个缩影,它源于生活,也没有高到脱离生活,都是比较纪实的类型。

从剧情,导演,摄影,演出,台词,都是顶级佳作,这一点你可以从是否流畅自然来判读,甚至无需什么素养。

知乎用户 圣弗朗西西利亚蒂 发表

喜欢还是不喜欢,是不讲道理的。不讲道理的事情,跟审美无关。

这里需要分清两个概念。你试图表达的是【偏好】还是【评价】。喜欢还是不喜欢,是个人偏好;好还是坏,高还是低,是基于某种标准的理性判断。

【偏好】和【评价】并不总是一致的。你可能基于理性判断认为一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同时你也喜欢;你也有可能基于理性判断认为一个东西不够好,但你喜欢;你也有可能基于理性判断认为一个东西好,但你不喜欢。不仅对电影如此,而且对任何东西都是如此。例如,你不喜欢你的一个同事,如果不是同事你们绝对不会成为私人朋友,这并不妨碍你认为他在这个岗位的能力很强;你不喜欢你的一个同学,但如果他考试分数非常高,这就并不妨碍你认为他在考试这个事情上能力很强。

分清楚【偏好】和【评价】,是成年人的一个标志。

如果你想表达的是你的个人偏好,这没有道理可讲,个人偏好也不值得跟陌生人谈论;如果你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你认为这几个电影质量不够高,那你需要先描述你的评价标准,这是与人讨论的前提。这个评价标准不一定是多么专业多么成熟多么令人信服,不一定要涉及电影的叙事结构、主题、镜头语言、人物和表演、故事和情节、布景、剪辑,但你总得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在短时期内需要是一致的,你今天看的和昨天看的会用同一套标准;任何标准在长时期里肯定会变化,可能是调整,也可能是推倒重建。但无论如何,不能没有标准。否则那就是不是评价,而是偏好。

知乎用户 蓝海 发表

我怀疑这是一个钓鱼帖,您提到的这几部电影,已经算是娱乐性很强的了,辛德勒和阿甘是当年的奥斯卡最佳,肖跟阿甘同一年也是大热,而奥斯卡已经是很大众化的一个奖了,这都看不进去,只能说,未来有一天一定会喜欢的。

知乎用户 龙小西 发表

我说些大家可能不太会相信的事情。

很多高分电影,都在迎合人类共同的的审美、爱好、乐趣,给你制造笑点、爽点、泪点。

而很多低分电影,为什么你会觉得垃圾、看不下去、甚至恶心变态,只是因为它们绝对不会迎合你的脑子的那个喜好,你所期待的内容,它们往往挑战你的下限、震碎你的三观,这是否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

你好好想想,电影艺术是不是这样?

某个电影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你看完会不会心满意足,打开豆瓣刷个好评,尽管可能这电影可能表演得一般般?

但凡结局或者里面某个地方内容让你不舒服,比如说主角是个傻逼,干了很多奇怪的事,你都不会去赞美他,尽管这个电影可能演员演得极好?

OK,回到问题,你看了这些高分电影,觉得不喜欢。可能是因为它们不符合你的乐趣和审美,你不喜欢它们制造的泪点。

你把你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了,这很 nice。

我相信我们都是不同的个体。

就像我喜欢大凶,喜欢肉感熟女,觉得飞机场都它妈是垃圾一样。但我不会因为周围很多人觉得竹竿幼幼是美,然后我也它妈的随声附和,是哦,好美哦!

知乎用户 代号 Spielberg 发表

这三部电影你可以不喜欢很正常,但你绝对不能认为是三部烂片或者是一般的电影,喜好和电影本身的质量不能打等于号

知乎用户 贝克街 221B​ 发表

你为什么不喜欢你自己不知道?

这么主观事你问别人?

你咋不问大家你为啥这么不了解自己?

知乎用户 皈依凡尘​​ 发表

我之前也是强制自己看高分电影,觉得自己要是看不进去,就是自己没看明白。

后来我承认,不喜欢看就是单纯的不喜欢看。

《辛德勒的名单》就是不喜欢,对比中国二战遭受的苦难,我实在提不起来精气神去看这么安逸的一个故事。让犹太人纪念他吧。

《阿甘正传》这个故事太假了,毫无真实性。

《肖申克的救赎》很喜欢,但最后几分钟可删。个人评分 9.8 分。

我们有权就是不喜欢。看电影这么点事,没有任何必要上升调调。

知乎用户 你竟然偷拍本宝​ 发表

因为你比较适合看抖音

知乎用户 泡泡龙 发表

你的审美没问题,阿甘正传还有辛德勒的名单我都没看过,包括什么男人必看的教父我也没看过,肖申克我看过,而且我可以看很多遍

知乎用户 ztprove​ 发表

不喜欢拉倒。

知乎用户 加拉哈德 发表

就事论事

请问题主你喜欢什么样的电影呢

有对比才更清楚

不喜欢也是分很多种情况的

知乎用户 唐同学​ 发表

不喜欢很正常,人和人之间的审美就像人和人之间的口味一样,天差地别。而且还有看电影的原始动机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审美,有的是为了娱乐。我看喜剧片通常是累了看,就为轻松一下,看国产剧就是边打游戏边看,主要听个响动,看文艺片就非常闲有精力的时候看,看完我还得抽功夫想一想。

但也不排除一种可能性,就是你可能还没看懂。

改改杨绛先生的一句话:

本以为不看电影就体会不了生活,后来才知道,没有生活过是看不懂电影的。

知乎用户 最爱周慧敏 发表

这些片子我先看了,然后又推荐老公一起看了一遍,还有《达芬奇密码》,《英国病人》等等。

这些片子就算改成剧本小说都很吸引人,何况有的片子就改编自当时的畅销小说!

好的电影每次重新看都会令人回味无穷,不喜欢代沟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知乎用户 大卫的爆仓日志 发表

人云亦云而已

知乎用户 rerere 发表

电影的第一属性必须是娱乐,也就是说即使观众看不懂也要觉得好看,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好电影,譬如《让子弹飞》,完全看不懂也不妨碍这是一部有趣的电影。最讨厌一些所谓的艺术导演,他妈完全是自说自话,压根不想让人看懂。

电影失去了娱乐属性,也就失去了传播属性,基本上电影就死了,看看欧洲一帮所谓艺术导演,可惜现在的欧洲电影早被好莱坞干死了。

知乎用户 小小兔 发表

看电影是为了啥,是打发时间,是为了消遣,是为了爽,那些经典电影确实拍的不错,但未必适合当下的社会环境。

知乎用户 魔域都富于绾执​ 发表

这些电影刚开始部分很闷很沉很单调

节奏慢舒缓

情节不突兀

是到后半部分才开始有些悬念

带着点阅历和耐心才能看下去

但主题很棒

高分的意义

大概在看过以后会时常想起某些台词某些场景吧

知乎用户 髡山贼 发表

你尝试一下小时代

知乎用户 Niwalker​ 发表

可以具体说下你为啥不喜欢才好帮你分析,或者你喜欢啥样的。简单来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高分电影不喜欢也很正常。

知乎用户 陆离 发表

价值观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只要你火力足够你就是对的,

知乎用户 庞广龙 发表

好看和不好看,是一种极其自我的主观意识;

高分不高分,并不代表这个电影就好,所谓 top100,top250, 实际上就和我们接受教育一样,属于符合主流价值观;

我还从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同性向电影,我也对他们不感冒,但是你却发现几乎 95% 以上的这种类型电影都有极其离谱的高分,这个时候分数有意义么?你 get 不到某类群体的点,或是报团取暖,或是寻求存在,或是极端价值认同,有些时候所谓评分其实就是一种**某种范围内的价值宣泄,就算是某个流量明星演的某一部非常垃圾的电影,**通过 1 亿粉丝其中的 1000 万打高分,照样能上 9.0。

电影除了所谓管中窥豹,其实绝大多数就是为了赚钱而已,top250 里面 249 都是为了赚钱拍的,也没必要抬高他们,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想罢了,高档咖啡还沾猫屎呢你说是不是?

而且人的生命很长,也许你现在很逆反这种多数人给你暴露的强制性价值输出,但是总有一天,比如你剧荒的时候你就喜欢了。

有些东西的确只要一上纲上线,无论它多么的美好,多么的正确,多么的令人憧憬,它在某个时刻开出的花,就是一坨屎,这个世界是混沌的,没有任何东西拥有绝对唯一的正确,我们讨厌的只是这个点而已。

知乎用户 re 从零开始的程序员 发表

以前我看不懂阿甘正传,后来我才明白,阿甘是美国,美国就是阿甘。

导演真正的核心思想是,美国是一个跟阿甘一样的傻孩子,他多努力吗?没有,它思想很坚定吗?没有,一路跌跌撞撞获得了成功了结果身后一堆人追着他脚步奔跑。它的成功是不可复制了,你们别学了!

知乎用户 麦克学麦基 发表

直白一点吧!

你个人文化水平不行,欣赏不了优秀的作品。

但是你如果还比较年轻的话,还是有机会提高自己观影水平的。

知乎用户 Calcifer 发表

因为电影和观众是双向选择的

知乎用户 万物相连 发表

低分电影导演和演员感谢你,他们也需要观众

知乎用户 路个的 发表

你试试高分的国产电影。

我看你说的这些也看不进去,但高分的国产电影看的非常带劲觉得高分当之无愧。

我猜测可能是内心里抵触外国,进而不自主地抵触他们的文化、电影。

知乎用户 大浴室宜春分部 发表

说白了,文化不够,看不懂……

知乎用户 furymashimaro 发表

没错,是这些电影不配让你喜欢的

是电影的错

知乎用户 九戈 发表

就是没有娱乐性或者娱乐性不强的电影,不喜欢正常,尤其是最后那部肖申克的救赎,完全不知道好看在哪里。

知乎用户 反向热寂 发表

阿甘、肖申克和辛德勒名单差一个档次,别比了.

知乎用户 十里坡剑神 发表

可能你本来就不太喜欢看电影。

可能你的审美跟 imd, 豆瓣不搭。

只要你不干坏事,不犯法,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不是什么大事。

比如我非常爱玩游戏,而且我知道魔兽争霸 / 星际争霸是好游戏,但是我就是不爱玩他俩,我爱玩全面战争。

再比如,千与千寻 / 忠犬八公这一类动画片,都非常好,但是我也不爱看,我爱看灌篮高手。

知乎用户 头哥聊设计​ 发表

先从《茶馆》《霸王别姬》开始看吧,比较有历史代入感。

如果不喜欢历史的,不然就去看韩剧和综艺节目吧。不勉强的。

知乎用户 刘连琛 发表

人和人不一样,有人考上大学,有一半的人没有考上大学。

有人喜欢网红,粉丝成千上万的,,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网红 。

知乎用户 种花家的小透明 发表

阿甘正传这个电影就是 propaganda , 假的一匹。包括黑鹰坠落和拯救大兵瑞恩。

知乎用户 一计之长​​ 发表

这很正常啊!每个人品味不一样的,如果你不喜欢英文的话,这些确实没多大意思,如果你不喜欢这种题材的也没意思,所以,不喜欢很正常,没必要拿大家的喜好来判断自己的品味,有的人就是不喜欢这些电影,但是也丝毫不影响人家鉴赏其他美的东西啊!

知乎用户 灵车司机 发表

因为你没品位

知乎用户 黎明不是张国荣 发表

题主可以列出几个自己看过而且觉得好的电影,我们才可以根据你的喜好推荐。

知乎用户 康言康语 发表

自诩喜欢看电影,但说来惭愧,这三部鼎鼎大名的电影我都没看过。也只是看了近些年好看的电影

知乎用户 游鱼有余 发表

不请自来

除了电影榜单的定义电影排名之外,就是人云亦云了。

本来给那些具有深远影史意义的电影排名就是为了让人记住这些电影,只不过现在是被营销号自媒体玩坏了而已。

那些自媒体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把快文化带到普罗大众面前,说话不说全,送佛送一半。使得普通群众误解并且以后很难再去接受高级审美,要说看的无聊的电影那可太多了,什么《一一》《三峡好人》《百鸟朝凤》,杨德昌 贾樟柯 毕赣 很多都需要电影眼光来看。

当然,有趣的电影也很多,比如李样的《盲井》王宝强的处女作就是这部作品,

《让子弹飞》这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

《楚门的世界》构思巧妙,细思恐极

《星际穿越》人类科技的不可名状

《泰坦尼克号》有爱情的加持,群众好接受一点,所以流传也很广

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喜欢看啥就看啥就好,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什么营销号说的必刷的电影,听听就好,你还当真了。

知乎用户 krebs 发表

豆瓣每年有高分电影 top10,有次我下载了上面推荐的 10 部。

结果很多部我都看不下去,比如说《布达佩斯大饭店》,《三块广告牌》。当然可能这些电影确实优秀,但是不能吸引我看下去。

但是像一些科幻,动漫高分电影,基本上都很好看。

比如说《星际穿越》《盗梦空间》《飞屋环游记》《疯狂动物城》

还是看自己的喜好吧,对于我来说豆瓣的分数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至少能过滤掉很多烂片。

知乎用户 大江小静 发表

这三部电影,虽然主体内容完全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传递正能量,《辛德勒的名单》——以战争的恐怖烘托人类人性中的善良,给黑暗中绝望的人一丝希望。《阿甘正传》——主人公通过坚持和不懈努力,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就,是上苍馈赠的礼物,更是自己争取到的胜利果实,故事和精神能激励一个又一个身处迷茫的观众。《肖申克的救赎》——人可以被打倒被踩踏,但是精神和信念不能被打垮,遇到问题冷静思考找出答案,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达成所愿有所收获,甚至会收获意外惊喜!

知乎用户 吴逸司 发表

所以,请列出自己喜欢的片名?番号?

知乎用户 疯狂采蘑菇的老树​ 发表

审美阶层不同,过十年再看

知乎用户 室内设计罕 发表

就像商品的价值一样,和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有关。电影也一样,很多大师是拼了命亏了本也花了好多时间要拍的

也不排除希区柯克这种天才随便几个月就能拍出一个新的类型。天才的形成也是需要时间的。

很多没多少时间沉淀的导演,找了一堆没什么沉淀的演员,花了一两个月赶出来的电影,我敢说大部分是垃圾。

知乎用户 mypartworld 发表

或许因为心里总是有一个最喜欢的东西,其他的都是过客。

知乎用户 河马杀手​ 发表

在知乎里看关于电影的贴是我这辈子犯下最傻逼的错误

知乎用户 巧克力 发表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你看,我以前喜欢赵露思,赵丽颖,杨幂,现在不喜欢。

像鞠婧祎,杨超越,吴宣仪,沈月,程潇,迪丽热巴。他们流量很高,也很火啊。我都不喜欢。

所以你会认为是我审美有问题吗?

肯定不是啊,为啥他们高分,我不看,就是我审美问题呢。

不要怀疑自己,不是你的要求在变高,就是你现在还没到达欣赏高分电影的水平。

知乎用户 醒着做梦 发表

肖申克和阿甘正传是两个类型的,电影。按道理总会喜欢其中一个的。

知乎用户 Jane 发表

这几部电影的价值观挺正的,你不喜欢也许是你觉得它们太大众化了,在我看来,你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知乎用户 漠秋 发表

恭喜你,明白了真实的生活!

哈哈哈哈,你发的电影,其实稍微想一下,全是鸡汤。

就跟当年的读者一样,年少无知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

当你真正面对生活才会发现,屁也不是!!!

知乎用户 剧透界的一颗毒瘤 发表

正常,每个人品味不同,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品味,也要接受别人有自己的口味,不用纠结。

知乎用户 孤星寒 发表

你不喜欢的原因并不是审美问题,而是感官侧重点的不同。互联网社交模式让你的情感阈值在短视频和碎片化信息的冲击下被拔高了。

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给你的快感远胜于深入理解一部电影的内涵,所以你会觉得上述电影很无聊,远不如纯粹的商业爆米花电影。

知乎用户 汉尼拔 发表

别人推荐的东西不喜欢正常,自己喜欢什么就看什么,还有可能经历少生活太好了,你是无法体会这种电影的。

知乎用户 弗睱 发表

说明你对生活的理解还没有那个沉淀和积累

知乎用户 青月 发表

因为很多片都是宣传片、

或者是某种他们认为宏大的理念。

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喜欢很正常。不想看也没什么。不用和审美挂钩。

好像我不喜欢就不行。

看电影嘛,喜欢看哪部就哪部喽。

知乎用户 接盘侠 发表

有的高分电影比如歌剧类的,受众较小且评分掺水严重,不喜欢真的没什么。

还有一些个情怀老电影的分数也离奇的高,哪怕是今天看来拍的就跟一坨屎一样。

知乎用户 带风筝的猫 发表

时间不对。六岁看西游记是不会觉得妖精好看不好看的,没猴子就不想看。

26 了就知道 女儿国那一关才是最难的

知乎用户 思想起 发表

年纪不到,岁数大点就看懂了。

知乎用户 ANTHONY 发表

电影的拍摄和欣赏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事物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喜欢很正常

就像火锅、烤肉受众那么广,都喜欢

我偏偏喜欢吃一碗面。

知乎用户 泊道 发表

可以重开了

知乎用户 古桥零侍 发表

知乎用户 为君青丝变白发 发表

电影是娱乐大众的,更是娱乐自己的,看自己喜欢的,让自己身心放松,才是有价值的自我实现。

电影领域有个词是 “叫好不叫座”,与之对应的还有个 “叫座不叫好”,就是形容高分电影与高票房电影之间的错位。

既然不喜欢高分电影,不妨尝试一下高票房电影。

打开电影票房排行榜,近些年国产电影崛起,战争片,科幻片,动画片,喜剧片,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出现,有了更多的选择,已经可以不必再拘泥于几十年前美国好莱坞了。

而高分电影,大多需要仔细品味其台词,深挖其剧情,甚至音乐、配音、时代背景、演员履历都可以分析,角度很多,有些人就沉迷其中,自得其乐,比如很多影迷和影评人,还有业内人员。

以题主说的为例,按顺序来看,《辛德勒的名单》是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一部讲述二战时期纳粹黑暗统治下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人物的故事,但这部电影长达三个小时,而且是黑白影像,充斥着各种语言,也并不像该导演另一部经典二战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一样有着惊险残酷的战场正面描写,所以追求感官刺激的观众看起本作来可能有些枯燥乏味。但实际上本作之所以经典,不止在于其背景故事,而是其电影语言,在大师笔下,整个电影如流水一般流畅,性格鲜明的角色像机器一般推动着剧情的前进,可能本来不抱期待的点开了开头,但不知不觉的就跟着剧情又到了最后。

《阿甘正传》,这部接受起来应该比较轻松,全篇其实就是讲的美国上个世纪各个时代的重要事件,一个美国梦的故事,当然这种美国的主旋律在我们看来多了一些距离感。不必去了解太多背景,比如水门事件越南战争等等,也不必思考女主长大成人后与小时候的性格反差,只需要把整个电影当做一个一个的片段,从一个残障儿童到成为一名大兵的历程里,中间发生了很多有趣且惊险的故事。而本作主演汤姆汉克斯也是上面提到的《拯救大兵瑞恩》的主演,如果两部都看过,就会发现一个优秀的演员可以驾驭任何角色,令人印象深刻。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豆瓣 IMDB 双榜单排名第一(有时会变化,而且第一的由来也是《教父》和《黑暗骑士》鹬蚌相争的结果,但都是经典)的电影,仅从这个名头就能知道这部电影多么出色。它其实是和《阿甘正传》同年上映的,可惜的是当年奥斯卡评委们更青睐阿甘一些。这部电影也经常在课堂上被老师们拿来当案例或演示,所以很多影迷都看过,但可能只看过一部分。如果觉得越狱、救赎这些名词离我们太过遥远,则完全可以抱着看爽片的期待去看。在主角被陷害入狱后却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一个相对体面的工作,在图书室调侃越狱是教材,在监狱屋顶上喝啤酒,最终在雨夜重获自由,开着敞篷车飞驰在公路之时,你一定会获得爽片般的体验。

通过以上简短的介绍,会发现这几部影片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都是美国黄金时代产出的经典之作,在那时美国开放包容,文艺百花齐放,的确配得上灯塔的称号。

但无论如何,那是一个地球另一面的国家,也是另一个时代的故事。我们从语言到文化都与其有些极大的差异,就像我们常说的 “梗”,不在那个环境下是无法体会的。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如果真的对列举的这些高分影片无感,那就不必从众,选择自己喜欢的吧。

毕竟,电影是用来娱乐大众的,更是娱乐自己的。

知乎用户 亿万斯年啊 发表

那可能是你审美有问题。

知乎用户 恋恋风尘​ 发表

不喜欢很正常,我大一到大三看了大概 1000 部高分电影,TOP250 我没漏一部过了一遍。当时我受王强在北大一堂网上公开课的影响,他在里面讲读书也好、学习也好,要看就看全领域最好的作品,只看经过了时间积淀留下来的经典。

过 TOP250 的时候,很多电影我不喜欢,或者说完全是硬着头皮看下去的。这里面大部分电影都很老,一半以上发行时间 20 年以上,很多比我年龄都大。但这些电影,几乎都经历了时间沉淀,能在豆瓣评分占前排的,评价观众众多。

我的观点如果一部电影能占据高位,说明他确实有点东西。现在回想起来那会看的高分电影,再对比之后看的院线电影。我可能不喜欢,但不得不承认他们都不错,是部好电影。

好坏是有标准的,特别是对比之后看过的很多电影。看多了,你会发现他好在哪。很多电影要看很多遍,不然你以为看过,其实是错过。

如果从每个电影大师级导演作品中选一部最经典的电影推荐,你会推荐什么?

之前答过一个问题 “看电影第二遍可以看什么”?

我有朋友第二遍喜欢琢磨台词。银河映像很多港片的对白他都烂熟于心,一些独白他连口音都学的像。我的话第二遍喜欢截一些电影画面,关于经典台词,关于镜头特写。类似这种

最值得你铭记的电影中的流泪特写镜头有哪些?2984 赞同 · 217 评论回答

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完全不 care 这些,单纯追求观影的一气呵成。其实很多人即便是随意去看第二遍,也能发掘出很多细节。

例如杨德昌导演的《一一》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你第一次看的时候,很多叙事线和情节都难以理解它存在的意义,后面重看你又会发现它是不可缺乏的部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你不去理解,都不知道父亲张国柱和汪狗这条线有什么用。你可能以为只是王家卫答《一代宗师》里张震消失的那句话:“有时我遇到一个人,相逢恨晚,印象深刻,但后来就再也碰不上了,人生就是这样。”

有些人会在看完影评后会回过头验证别人发现的细节,然后作一些自己的判断思考。

我平常看完电影会去豆瓣或知乎搜一些文章来看。一些影评牵强附会各种唯心我承认,但不同观影者对一部电影的观察角度真的天差地别。有些完全是醍醐灌顶,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启示。你突然知道原来导演和演员是这么想。

这些分析的依据往往来自导演 / 编剧或演员本人口述,并非空中楼阁的想象。

也有一些人,第二遍会认真听音乐。

单说《东邪西毒》/《断背山》/《春光乍泄》/《泰坦尼克号》/《末代皇帝》/《燃情岁月》这些影片,他们真的不仅是剧情精彩,影片背后无一不是一张优秀的原声大碟。如果你是发烧友,单纯听音乐已是一种享受。然后我们还可以看看音乐本身和剧情的联系,顺便一窥导演音乐品味的风貌。《断背山》里有几首歌我百听不厌,《末代皇帝》的坂本龙一,《东邪西毒》的陈勋奇,宫崎骏系列的久石让等等都值得推荐。

第一遍看电影的时候,我往往是凌乱囫囵吞枣不成体系的。既不分导演,国别,也不分时期,不分电影类型。第二遍看的时候,我常常有目的去分类。我某段时间重看李安,那我可能就只看李安的作品。家庭三部曲放在一起看,看看李导处女作是怎么拍的,父亲三部曲中三个父亲的内核形象有无差异。他们有便于我去理解李安这个人以及他整个执导生涯的变化。

说明一下,我最喜欢的华语导演是李安,其次是王家卫。

你最喜欢哪位华语电影导演,为什么?53 赞同 · 5 评论回答

如果你电影看多了,会发现一些导演风格很像。

我们说到李安,可能会想到小津安二郎,想到是枝裕和,想到杨德昌,侯孝贤,想到许鞍华等等。他们的电影叙事节奏,都比较舒缓。着重内容、着重冲突大过外在形式。

而按国别提导演,我们可以一个个拿出来单独欣赏的则更多了。单列日本导演,我们熟悉的有四皇:黑泽明、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成濑已喜男。有之后的今村昌平、大岛渚、北野武、市井昆、山田洋次。有动画界的宫崎骏、今敏。现在的是枝裕和、河濑直美、泷田洋二郎、岩井俊二等也都值得一推。

而按时期,当我们想到香港电影,想到银河映像,想到杜琪峰 / 游乃海 / 司徒锦源。脑海中便会闪回《暗花》《一个字头的诞生》《树大招风》(这三部都有宿命论的意味)《枪火》《放逐》《黑社会》《神探》《狗咬狗》等等等等。我个人觉得这些电影看过一遍后适合放在一块看。

不喜欢一部电影,很正常。

不喜欢多部高分电影,可能再多看看。

知乎用户 三登 发表

说明你经济雄厚,有着稳定的伴侣和性生活,社交富足,精力充沛,电影这种孤独人士的娱乐低保根本没有插足你世界的机会。

说实话,我羡慕你。

知乎用户 Eason Chou​ 发表

不是审美出现了问题,是视角出现了问题。

**读懂美国电影必须懂美式自由主义和美式保守主义,不然就是看了个热闹,是瞎看。**现在,由于大环境的变动,视角变化了,理解并认同美式自由主义、美式保守主义变得困难。

一旦思考并理解电影,电影表达的意识形态就开始洗脑了。

无非就是 “技术手段高明与否”、“你能否注意得到” 的区别罢了。

一旦没有崇拜式的理解,或着你意识到不爽,或者注意到电影的意识形态宣传作用,电影作品是看不下去的。

看,就是要理解通,去理解美式自由主义、保守主义。

不看,也没啥问题。全面理解并批判一种思想本就是十分困难的。

但是,通过看电影来建立优越感,以至于形成审美鄙视,这个就没必要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有权力不喜欢任何一部电影。

高分推荐只代表共识,共识不是 “通识”,共识只能反映最大公约数。

大多数人都觉得有钱有势才是成功,不意味着你也必须这么认为。

你可以觉得画出一幅传世佳画、写出一首好诗是成功。这不需要完全统一观点。

社会是多元化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怕只怕,你明明不喜欢,看到别人都喜欢,担心自己被孤立,装作喜欢。

知乎用户 Chunming Wang 发表

确实是审美不高,但这也很正常,因为大部分人必然是审美不高的。

答主举的这几部片子在获奖名片里,其实并不是深刻高深类型的,甚至可以说是很通俗的片子,如果这几部片子都 get 不到,那可能对电影不会有什么太大兴趣,审美情趣也必然不高。但这也不是错。

主要问题在于

庸俗没有问题,不追求崇高也没有问题

但看不懂硬要理直气壮说这玩意没啥了不起,就是无知且无畏了。

谁都有不感兴趣的东西,但人应该有辨别的能力,知道我虽然不喜欢,但这东西还是厉害的 ,我大受震撼

很多人不懂某个领域,也不感兴趣,但他会尊重这个领域,能分辨谁可以胜任这个领域的事情。这就很好了。其实一个明智的领导,就是要有这个能力。

想告诉答主和很多评论者的是,我们可以不做审美情趣高雅的人,但应该做个明白人

知乎用户 老小 发表

你把《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给一群民工看,他们也看不懂,因为他们不具备欣赏这部电影的能力,他们的世界也不需要这样的电影。他们可能会觉得范明演的《民工》更好看,甚至认为用一把锤子把监狱挖通挺搞笑的,转头就把身边的墙头多加了两块砖。

但是这并不影响农民工对社会的贡献,或许他们的世界比安迪还要励志。审美不是评价电影好坏的标准,励志、人性、感动都不是评价电影好坏的标准,只是这些电影拍到他们的心坎儿里去了。

那为什么分数这么高,我觉得还是看的人太少了,地球人都看一遍,把像我们爷爷奶奶辈的文盲也算进去,未必高分。

题主没必要强行觉得好看,不想看就不看,没什么好丢人的。但是你得分得清《阿甘正传》和《小时代》哪个是好片哪个是烂片,

这就足够了!

知乎用户 爱染香 发表

对提问者而言,你光看一下你认为这部电影没意思就很多人出来自以为高明的人,在一起抱团阴阳怪气你,你就应该懂,他们说的电影鉴赏能力的确就是个屁,起码他们认为的好电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道德上的提升,人生共鸣了半天,一次次可能的热泪盈眶,最终的结果都是,他们依旧是一群煞笔,各种他们嘴里提到的美好的东西,没让他们变好,只是多了一份可以用来鄙视别人的谈资。

不喜欢很正常,没必要疑惑。

豆瓣对我而言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这个

有兴趣可以搜一搜,你就知道爱装逼的人他们真的只是需要多一份谈资,而且即便是现在,他们还是在嘴硬。

知乎用户 温丹 发表

看不懂才是好事,说明你经历的苦难和挫折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不是什么专业的影评人,但这类剧情片、故事片通常我都是当教育片看的,基本就欣赏一下演技,尽管会有自己的思考,却也不觉得很有意思。

我觉得是我自己的审美问题。比起《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吧我总觉得,其实生命是不能用数字衡量的),我更喜欢看《西线无战事》、《虎口脱险》,尤其喜欢回味前南斯拉夫的《桥》,还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桥》可能算是我的偏爱,毕竟我始终忘不了年轻的班宾诺被包围时叫着扎瓦多尼,以及那句 “不要怕,班宾诺”。

当然,我也不是只看 “战争片”,像什么《教父》、《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也很合我胃口。

《肖申克的救赎》还行,《阿甘正传》我也不怎么喜欢,可能是因为我对美国文化不够了解吧。不过我始终觉得,这两个片子给我鸡汤的感觉。

知乎用户 王华 发表

豆瓣评分国产自动 - 1 分,国外加一分

知乎用户 gump 文 发表

90 年代中叶,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段时间。

像以上的几部电影都是 94-95 年上映的一批电影,同时他们的电影质量、口碑都很不错。而 93-95 年这三年,正是 IMDB 评分网站快速发展的几年。从 90 年代最初的纯文本 unix 版,革命性的升级成为 web 版本,网站的可交互性大大提高,大量用户开始为自己喜欢的电影评分。恰巧,这几部高分电影的上映时间,基本和 IMDB 网站爆发式发展的时间吻合。所以说这些电影多多少少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它们所获得的超赞口碑,被迅速嵌入了互联网的记忆中,甚至常年占据各大榜单的前几名。但是影史上许多精彩的伟大的电影,同样受益于互联网,被埋藏在网络的各个角落中。所以看电影不必太追求榜单评分,善于发现,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就好。

知乎用户 还好 发表

人文社科没有唯一解,这些电影就是一坨屎也无所谓。

艺术是高级的表达,如果你感受不到,那就没啥营养价值,对你来说跟屎也差不多,不喜欢看就别看。

我最烦用所谓的艺术来表现自己多么牛,把自己跟别人区分开来,搞得自己高高在上,来体现优越感,你们不懂艺术,呵呵什么玩意。

用来表现优越感的艺术,都是屎。用来把人区分开来的艺术,也是屎。

你们再牛能牛的过开国者?人家是怎么看自己和人民群众的?

知乎用户 文化小先生 发表

高分反应了大众对他的认可,但不等于大众都喜欢。

题主写的三部电影中,我只看过两部,《阿甘正传》完全没看过,只是看了别人的介绍和诸多影评就可以知道这部影片不是我喜欢的一类,于是没有看。

而另外两部,我看过,如果让我打分,十分封顶我也会打十分。但这不代表我喜欢这两部电影。

打十分,是因为我被电影中传递的精神所感动,为导演和演员而倾倒,被剧情所感染。

不喜欢,是因为我实在不喜欢感受沉重的情绪,但这正是这两部电影中所传递给我们的诸多情绪之一。

所以,能不看,我就不看了。

但,这能说明我的审美有问题吗?

当然,正如高赞回答中说的那样,这几部电影经过了奥斯卡的考验,经历了大众打分的考验。如果题主无法理解这几部电影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以及大众认可的地方,可以查阅下这几部电影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所反应的背景、关键事件等去了解下。

但,题主大可不必怀疑自己的审美。

上图,才是真相。

知乎用户 减肥中 发表

豆瓣 top250 里面没有《野草莓》、《处女泉》、《第七封印》、《伊万的童年》、《潜行者》、《甜蜜的生活》、《大路》、《八部半》、《筋疲力尽》、《狂人皮埃罗》,准确的说伯格曼、塔可夫斯基、费里尼、戈达尔等等一众名导的作品都没有,甚至连《公民凯恩》都没有。豆瓣 top250 里面甚至有不少像《盗梦空间》、《疯狂原始人》、《釜山行》、《真爱至上》这种纯粹的商业片,但是作者电影却少之又少,连《偷自行车的人》、《生活多美好》、《桃色公寓》这种比较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偏大众的都没有入选。日本电影里面有《小森林》、《忠犬八公物语》这种电影,但《东京物语》、《雨月物语》、《酋山节考》这些都没有。你要说这些都是外国电影吧,但是豆瓣 top250 里面连《小城之春》都没有。

与之相反,imdb 虽然也是审美比较大众化,像《蝙蝠侠黑暗骑士》、《这个杀手不太冷》、《天使艾美丽》这种电影排名也比较靠前,《超人总动员》这类爆米花电影也能挤进去,但是也有比利怀尔德、弗里兹朗、小津安二郎、罗兰波兰斯基、伯格曼、费里尼(意外的在 imdb 很受欢迎,入选作品不少)、特吕弗、茂瑙、德莱叶这些作者电影型导演的一席之地。可见豆瓣 top250 是一点专业性都没有。还有一点,我发现豆瓣的用户最钟爱的导演是诺兰,而 imdb 则是库布里克。或许豆瓣和 imdb 的差距就是诺兰和库布里克的差距吧。但是豆瓣不专业罢了,豆瓣代表大众审美吗?豆瓣的用户量是多少?豆瓣评价最多的电影也就是二百多万,在中国庞大的观影人次里面什么都算不上。

知乎用户 Fqyy 发表

很简单,题主没有达到看懂这些剧的门槛,这句话没有褒义和贬义。就和大人不爱看大耳朵图图小猪佩奇一样。

看电影其实和看书一样,有门槛的,而且门槛还不低。就好像最近总看见知乎上有讨论指环王三部曲除了特效好,其实剧情也很老套。说的有错么?也没错!就好像现在看赵本山的小品,俗不可耐,年轻人也看不懂马季《宇宙牌香烟》。父母长辈是不是喜欢《乡村爱情》《父母的爱情》、而有些迷弟迷妹就喜欢《微微一笑很倾城》。

知乎有几个提问更加是这种问题的体现。

1、为什么总有人捧老三国并且贬新三国?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138076

2、国际上与《三体》相当或高于《三体》的科幻有哪些?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1182628

3、如何评价《雪中悍刀行》这部作品?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554597

一个好作品为什么评价会有两极分化,受众的知识面不同观看感受就不同。当你自身文化积累越高、人生阅历越丰富、所处的时代背景越接近,看文艺作品的时候就能更多的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东西。

先说文化积累门槛,还是拿指环王做例子,如果我上学的时候读的是《龙枪》、玩的是《魔兽世界》那我 90% 以上会认可它是神作。如果我读的是《小时代》、玩的是《劲舞团》,我就不见得喜欢它,可能在霍比特人村庄的时候就忍不住关了。两个人喝酒你对一个 lsp 文人可以说 “一树梨花压海棠”,对个纯 lsp 人家还得以为你说他“玉树临风胜潘安” 呢。

再说人生阅历门槛,以前有句老话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年轻的时候看三国义薄云天、忠君爱国这是学好的,看水浒快意恩仇、睚眦必报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当人过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咱再看三国简直看不下去,刘备披荆斩棘创立基业,但从 “髀里肉生” 到“白帝托孤”这一段章节中年人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刘备诸葛亮的故事,看到的更多是自己吧?公司领导不信任我,过了春节就裁员了,房子算是基业,1w 的房贷就要还不上了。再往后面章节看更加堵心,葛公星落五丈原,姜维一计害三贤。诸位 70 岁的时候看可能是算无遗策一场空,20 岁的时候看三国有这个感想么?

最后说时代背景,这应该不算是门槛,但是好的作品必须有时代的加成才能让广大观众认可。《海底两万里》当年是妥妥的科幻小说现在变成了幻想小说。不就是因为科技含量不足么?想一想凡尔纳 1869 年开始写的这部小说,当时大清刚被英国修理的签条约。我们如今见怪不怪的科技,当年可都是高科技幻想,说凡尔纳很厉害《海底两万里》是名著不过分吧?《三体》和《基地》《太空漫游》的对比也是一个道理。

在如今短视频泛滥的今天,题主主动去看《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已经比 90% 上网的人知识面要广了。看不进去也不要紧放到一边换个类型看,不用人云亦云就吹爆,看电影如果要的是消遣没必要纠结一部两部。就好像现在很多人说《黑客帝国 4》是垃圾,我就不信邪鼓足勇气去看,两个半小时的片子一句台词都没落下的看完了。这部影片的每句话都富有哲理,每一个场景都很有深意,可它还是 tm 烂片,导演摆烂把它当电视剧拍呢,全靠说话推进剧情,简直就是考了我两个小时听力。好不容易盼最后没有最终决战,男女主角直接原地飞升了,真是摆烂到家了。题主别灰心,就选自己喜欢的看,也许过几年回过头来看对有些电影就入迷了。

另外《阿甘正传》它绝对是个好片值得看,但里面的价值观我觉得其实不太正,这个以后有机会开贴另说。

知乎用户 Fitzgerald 发表

不赞同几个高赞答案的解读:不喜欢这几部电影代表题主不爱电影或者喜欢不过脑子的爆米花。

我看过不下 1 万电影,不下 100 部美剧(完整追完的大概 20 多部,其余的中途弃剧)。

首先,这三部电影,辛德拉我无感,不过纯粹是对真 · 世界毒瘤 · 中东吸血鬼 · 犹太白眼狼无感。(私货,别和我杠,杠就你对)

其次,肖申克,我无感,真的无感。你要杠为什么,我也不清楚。艺术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你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艺术价值高吧,的确高,但,我不喜欢。

最后,阿甘,完整版看了大概 6-7 遍,有时候电视上或者虎牙上放,我还会点进去看。觉得还行。

我高考完那一年不顾朋友的反对花了一下午看完了 4 个小时的美国往事,甚是喜欢。又花了一个通宵看完了指环王三部曲,瞌睡连连。

老电影而论,宾虚我和乱世佳人我都能硬着头皮看完,但是宾虚我能回味一下,乱世佳人的话。。。。打扰了,不就是爽片么?

漫威 20 多部宇宙吹的惊天动地。我连片花都没兴趣,因为我是 dc 粉。尾灯和渣导的正盟,你们的评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一个纸漫玩家表示,50 步笑 80 步,我都不喜欢。(也是私货,杠就你对)

很多烂片我看了很多遍,比如乔治克鲁尼《末日戒备》,很多人表示很烂,我也刷过很多遍。(甚至很多人不百度都不知道这部电影吧)

有些很满以下咽的电影,比如《海边的曼彻斯特》,我也看了很多遍。

很多经典到爆炸的电影,比如诺兰的超英天花板《黑暗骑士》,很多人评价每次刷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我并没有啊,我每次看感觉都差不多,甚至阈值在递减,因为剧情,细节和台词我差不多背下来了。

我又不是影评家,也不是做电影行业的,我爱看什么不爱看什么,需要一群陌生人指手画脚么。就算我是做电影行业的,我就不能对你们都奉之圭臬的东西嗤之以鼻吗?

艺术和艺术欣赏(可能我的级别还到不了欣赏两个字)是非常主观的东西。不要在意别人的想法。

知乎用户 勇者斗恶龙 发表

没问题,不用担心。审美就跟吃饭穿衣一样,是很个性化的东西,不要被别人的倾向绑架。喜欢什么就看什么,不喜欢不要勉强自己。

知乎用户 支使流年为佳人 发表

因为确实如此

虽然我承认以上的电影都是优秀的电影,但是毫无疑问,这类电影的评分高的过于离谱,就好像为了打分而打分一样。

因为他们都有以下特征:

1 非本国作品,我不是说中国没有高分电影,而是中国的电影一定很难获得这么高的评分,这是有一个滤镜在里面。

2 都是在中国的经济追赶其他国家时出品。也就是说我们在看这些电影时,还是处于 “外国的月亮还比较圆” 的阶段,这个时候懂得都懂。

3 观看门槛较高,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观众自身条件的水平,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够在生活里悠哉悠哉看完一整部外国片。二是不是每个中国人都看得懂这种片子,确实是这样。

在邪不压正中,有一类影评人就是这样,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却整天在那到处评价电影。

还是那句话,以上的电影都是好电影,但是由于观影人自身的因素以及时代的背景下,这类作品在国内都有着过高的评分。

知乎用户 DINO​ 发表

好奇怪。

为什么要说我不喜欢高分电影就是因为:我只喜欢快节奏、娱乐性强的短视频;我只想轻松快乐不懂思考;我审美水平低下;我人生阅历浅薄,达不到高分电影的高度……

你怎么敢啊?

楼上有个答主说,观影是个非常私人化的体验,是这样的。“艺术”和 “服务” 的区别在于,作品(作为作者意志的投射),100 个人中能吸引到 1 个人就是艺术,100 个人中要尽量吸引 100 个的是服务。

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背景,这是个多元的、网状的体系结构,哪儿是什么 “高阅历” 和“低阅历”的线性谱,非要决个高下。同样,一个人的审美、偏好也各有侧重,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不论是文明赞美诗,行星发动机,红泥小火炉,各有千秋、百花齐放、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归根结底,不过是时代生产力下不同观念的展现而已

倒了某些人嘴里,审美的高峰、艺术的盛宴云云,说起漂亮话来好不神气。你怎么不想想,高频率输出信息的短视频能火,和现社会数据膨胀能不能脱开关系?商业片能火,和电影产业满足娱乐诉求的时代背景能不能脱开关系?符合时代的条件的新兴事物生命力就是如此之强,你服不服?

你是文艺造诣高,倒也没造诣出丰衣足食来,多少人生来劳碌,给社会添砖加瓦,少有娱乐休闲的机会,不过看个电影,反过来还要被衣衫学子扣一个 “不经世事、了无志趣” 的帽子。

你怎么敢啊?

老人家参加自卫战回来,别说辛德勒的名单,看铁道游击队都要心潮澎湃的,但对美帝浮夸文艺百汇不以为意,你要不要说人家阅历不足?

学者埋头工作,读文献推公式,不在家里就是在实验室,不舍昼夜,全然不在乎电视影音之流,你要不要说人家不懂思考?

不过是电影,非要绑定住秋叶之静美生命之深沉,间或发出点洞悉人性和世界的喟叹,就觉得可以为人师者传经授道,指点别人的活法了。想啥呢。

欣赏好的文艺作品,可以汲取智慧,然后包容;不是为了风雅而无情,居高临下。

再者,电影既是剧情,也是视听语言,是沟通媒介。我喜欢一个电影,可能是爱他所呈现的高山流水,也可以是动人心魄的声效,当然也有思想内涵。

迷失东京,全片色彩像早期科幻,我喜欢;云端情人,暖色调、阳光灿烂,我也喜欢;盗梦空间,不同层次的梦境有不同声音处理,细节控,我也很喜欢。

不认同这些要素的,自然就不喜欢。这些理由,和一些人所说的 “看懂”“看不懂” 有什么特别大关系么,和高赞所说仅把电影视作消遣而不读内涵又有什么关系么

而且,既然是久经沙场的文学家们,自然也懂得一个道理:公认之好的作品和吾心所爱,往往不是共通的。

经典电影可以在理性上、美学上打动人心。较次一些的电影,也可以和特定背景下的人心意相通。既然都是令人身心澎湃的作品,又何必分什么高级低级、辨什么文艺商业呢

艺术是最自由的信仰。虽然我是个审美不入流的自称爱好者,但我希望能把宽容的品质继续保有。

祝愿每个人在影界找到心之所爱,比为 100 个经典作品辩护更加值得。

—— 对一些奇奇怪怪回答的回应

知乎用户 拉赫马泥懦夫​ 发表

“无知的你无法理解它的深刻”。表达这种意思的人,无非处于两种情况之一:

  • 他领悟到了作品的深刻。那么他在偷换概念。他将自己心中的深刻、高级这些主观体验,偷换为作品的客观属性。
  • 他也没有领悟到作品的深刻。那么他在装逼。

知乎用户 Open Fish 发表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个词,叫 “体制化”,如果这个词无法引起你更深入地思考,那确实这个电影不如越狱好看。

知乎用户 Sein 发表

我看挺多回答抑制不住的优越感,动辄就阅历,品味,浮躁云云。

这些都是好电影,但就观影门槛而言,几乎都没有观影难度,放在影史上这些属于最通俗最容易共情的剧情片,不是说不好,而是好得很大众,这都能扯什么品味?

知乎用户 张嘻嘻的跨境日记 发表

小时候很喜欢毛姆的小说,后来发现是因为毛姆的小说跟鲁迅的一样,往往都把,“作者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是…… 中心思想”,都快写在封面上了,不管你有没有在现实世界中见过高更和祥林嫂,你都能读懂《月亮与六便士》和《祝福》想要表达的内涵,而且每个人的理解都大差不差。

长大之后更喜欢马尔克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我在《百年孤独》中读到的是 “时间并没有流走,而是在原地打转”,但是别人读到的是 “孤独”。我在《罪与罚》中读到的是 “表里不一的虚伪和真诚”,别人读到的是 “把自己的苦难自己承受起来”。

如果说前者的文学作品是一幅画,后者的文学作品更像是一面镜子。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是什么。

所以回过头来说,不喜欢这些电影我觉得反倒是件幸福的事,说明你人生中少有关于苦难的镜像能被勾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 **** 人一般都喜欢刷抖音等无脑的东西,这些东西你看不懂当然无感。

知乎用户 肠胃 发表

肖申克阿甘这种还上升不到什么审美什么艺术,只要不拿出来装我觉得喜欢什么是自己的事,非要说,我看戈达尔看安东尼奥尼的还看不起肖申克呢

知乎用户 WNQ2100 发表

《阿甘正传》、《肖生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等高分电影,看了给人很大的能量,普通人只要坚持努力就可以变得不普通、就会看到希望,这种电影你就算过几十年再来看都会觉得是经典!

的确有得人现在看不懂或欣赏不来这些电影,这或许跟他的阅历或文化有关吧,比如说有些老一辈的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就喜欢看一些打鬼子的、古装武侠片或唱歌跳舞的,上面说的这些电影给他们看一分钟就给你换台了,最主要是他们那一代很多连初高中都没有上过,缺乏这方面的欣赏力吧!

知乎用户 none​ 发表

其实我也不 “喜欢看 “.

不过 “阿甘正传” 倒是喜欢,经常半夜一人写代码的时候听着。不知道听了几十遍了。

不过我认为都是好片。

一个片好不好,和喜欢不喜欢是两回事。

辛德勒的名单好像隔了十来年我才看第二遍。前天刚重温了肖申克的救赎,好像也有很多年了,上一次还是 D9 碟片的时候。

不是因为其它,就是因为太沉重了。生活本来不易,何必又到电影里去让自己不痛快。

类似这种看的时候说是好片,看过就短时间内不想再看的片还有很多。比如 “海边的曼彻斯特”, 比如 “拯救大兵瑞恩” 以及其它更多的二战片.

总体来说,我不认为有什么问题。电影,音乐或其它文艺文学作品,都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选择。但总体上来说,开心就好。

我觉得有事没事去琢磨这道理那层次的,挺无聊。

知乎用户 kniarnaj 发表

一个朋友极力向我推荐三体,他说三体无比精彩,是哲学…… 极力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每次提到书就推荐,总计推荐有十次八次了吧。但是我努力尝试了三五次去阅读,每次也就读了十页八页的就不再继续了。我发现不到三体的精彩,既不是我的问题,也不是三体的问题。

知乎用户 醒梦 发表

你问这问题,也不透露出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同样也没写出不喜欢的原因,是感觉无聊还是价值观不同。这样一个没头没尾的问题,再加上各个回答评论区的撕战。很难让人不怀疑这是在钓鱼引战!

让别人回答问题,首先要问好问题!

知乎用户 纯路人 发表

看了部分回答我感觉挺奇怪的,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不喜欢这一电影类型的人都是低级审美?

我喜欢看《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这类的令人思维发散,锻炼逻辑能力的科幻电影还不行了?为什么别人不喜欢《申肖克的救赎》就得去喜欢《上海堡垒》呢?不能理解。

知乎用户 long 发表

为什么你不喜欢?你自己不知道吗?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豆瓣电影“标签”功能被全部关闭

‍‍ 今日有不少影迷发现,豆瓣已将豆瓣电影,豆瓣读书等板块的“标签”功能全部关闭,豆瓣音乐的标签功能暂时正常,此举疑似是受到12日开始,关于个别红色电影被打上“谎言”等标签的议论的影响。 据了解,豆瓣电影中影片的标签可由用户在标记“想看” …

疫情偷走的两年,和消失的17部华语电影

又一部华语电影临时撤档。 周冬雨x刘昊然,《平原上的火焰》。 上映前4天,官博发出简短“声明”,并未公布原因。 更名、改期、撤档,再次漫长的等待…… 自从疫情爆发,已经记不清第几次了。 前两天Sir突发奇想查了查,近两年无法如约而至的电影有 …

豆瓣被封杀,你就满意了吗

昨日一则新闻,与每个影迷息息相关—— 豆瓣被罚了。 豆瓣不是第一次被罚了,每隔一阵就会爆出相关的新闻。 罚款、整改、关停评论、封禁小组…… 而早有对豆瓣不满的网友,呼吁封杀。 今年事态进一步升级,豆瓣被处罚次数达20次,多次顶格处罚。 这累 …

收藏!三十部被豆瓣下架的电影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禁片,但大部分禁片在豆瓣电影里还是有条目的,且都能与其他电影条目一样,有简介有相册,能评分,也能发表短评、影评及正常讨论。 可以说大多数禁片在豆瓣上都有条目,但资深的影迷或者细心的网友就能发现,其实有一部分电影和纪录片是被删 …

电影《长津湖》豆瓣开分 7.6,是高了还是低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苍凉的手势 发表 作为 PRC 和 PRC 领导的军队的死忠粉以及对党史军史略有研究的爱好者,我给 5 分,二分给制作,三分给演员(演的不错,只不过他们拿了片酬,估计还不低),题材分我没敢给,因为算上题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