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被授权允许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可能会有哪些具体措施?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执伞者孙羽 发表

现在的问题是在土地财政这个点上政府已经骑虎难下了,地方政府不仅高度依赖房地产带来的种种收入,而且已经拿地做抵押把钱都花出去了。

地方政府已经拿地做抵押把钱都花出去了。

地方政府已经拿地做抵押把钱都花出去了。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7650 亿元,增长 8.1%。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 16770 亿元,收入总量为 214420 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50120 亿元(含中央预备费 500 亿元),增长 1.8%。赤字 35700 亿元,比 2020 年减少 1900 亿元。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94526.62 亿元,增长 1.1%。加上上年结转收入 240.12 亿元和
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 36500 亿元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 131266.74 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31265.74 亿元,增长 11.2%。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1 亿元。

2021 年新发政府债合计 7.22 万亿,当然这个数字无法准确反应我国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只是让大家对形势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具体分析的话诸如政策性银行、城投公司、国有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和置换等要素都应该被考虑进去,这里就不献丑了(其实是找不到详细数据)总之这个数据非常不乐观,而且疫情前比这好的有限。
2020 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84142.29 亿元,另外 2018 年地方政府从各项房地产相关的税种收取了大约 2.4 万亿元的税款(包括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以及房企缴纳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估计 2020 年地方政府从房地产中获得的收益总额不低于 11 万亿人民币。其中卖地收入接近六成给了拆迁户,剩下的用于各项城市建设支出,税收收入则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进行管理。换而言之,停止基建只能冲抵掉卖地收入暴跌带来的财政缺口,填不上房地产相关行业纳税额急剧减少带来的窟窿。

更要命的是,地方政府已经通过各个融资平台融资了 40 万亿元。地方政府普遍借助城投公司这个马甲去推行土地金融化:将土地使用权作为资产划拨给城投公司,**城投公司以未来的土地开发收益为抵押募集资金搞基建和投资企业。**这些城投公司将大量资金花在城市基建上,整体利润率非常低,全靠土地开发带来的收益回收资金。如果土地开发的收益不及预期,地方政府和银行将会立刻面临巨额亏空的风险。

由于有地方政府背后支持,这些公司(指城投公司)只要能还上利息和到期的部分本金,就能靠借新还旧来滚动和延续其余债务。但大多数融资平台收入太少,就算是只还利息也要靠政府补贴。2017 年,除了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川和安徽等六省市外,**其他省份的融资平台公司的平均收入,若扣除政府补贴,都无法覆盖债务利息支出。**但政府补贴的前提是政府有钱,这些钱主要来自和土地开发有关的各种收入。一旦经济遇冷,地价下跌,政府也背不起这沉重的债务。

而且现在产业升级高度依赖城投公司为他们融资。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很难通过出让股权进行融资,而银行放贷全看你有没有抵押物(说的直接点,房子或者地或者政府背书)高新企业非常依赖地方政府通过种种方式为他们提供融资。比如面板行业的领头羊京东方每一次扩张都依赖地方政府为他们提供大量融资。

2014 年,京东方做了最大的一笔股票定向增发,总额为 449 亿元,用于北京、重庆、合肥等地的产线建设。这笔增发的参与者中前三位都是当地的政府投资平台:北京约 85 亿元,重庆约 62 亿元,合肥约 60 亿元。2015 年之后,随着新世代产线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京东方基本上停止了新的股票定向增发,而让地方政府平台公司通过银团贷款或其他方式去筹集资金。比如 2015 年开工建设的合肥 10.5 代线项目,计划投资 400 亿元,项目资本金 220 亿元,银团贷款 180 亿元。在这 220 亿中,市政府通过本地最大的城投公司合肥建投筹集 180 亿,京东方自筹 40 亿。筹资过程中也利用了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如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这一新的方式引入了外部资金(见本章第三节)。

但是另一边,居民部门没办法再给房地产接盘了,今年一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经到了 62.1%,接近警戒线水平。所以中央一面要搞三道红线控制住居民债务,另外一边推房产税给地方开源。问题是这样一来房产税就要达成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一方面要稳住房地产市场预期,不能房价一泻千里,直接引爆房企负债和城投公司负债两个大炸弹,那就不能收太多;另一方面现在这样收紧涉房贷款,地方土拍已经出现了大规模流拍,地方政府财政会非常吃紧,急需寻找新财源来填补这个窟窿,那就得多收房产税,起码要万亿规模起步。

接着看吧,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知乎用户 子楠​ 发表

看到某些我拉黑了的大 V 又开始扯犊子了。

这事应该这么理解,一次收 100 块的税金,额外每年加收 5 块钱税相比。而不是一次收 60 涨到一次收 80。

也就是谁持续持有,这个成本谁出。

几乎所有奢侈品,都会把库存货低价批量甩出去,就是因为仓储成本及老货贬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贸人会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从欧美运回来各种过时的奢侈品,原价 3,4 万的包,过时以后折价两三千卖一样。土豆玉米这些农产品,只要库存增加,价格就会骤减,直到价格降低到无法覆盖运输成本以后,商家便会烂在地里作肥料用。

无法烂在地里的呢?比如石油,便会挤兑,甚至出现短暂地负油价。

房产本来就是旧房会贬值,房产税相当于又增加了房屋的持有成本,使得部分多套房持有者,无法像以前一样,放着等升值就行了。因为放着,每年都得交钱.

举个例子,一个 100 万的东西,预期未来十年会付出比如 20 万的成本,假设通胀率是 5%,那么对他来说,这未来的 20 万,相当于现在的 16.22 万。所以对一个经济学理性人来说,一个 100 万的房子,他如果能够在此刻以大于等于 100-16.22,即 83.78 万以上的价格立即卖出去,他就应该这么做。

因为他规避掉了未来付出的 20 万的损失,而这 20 万折合现在的 16.22 万。

懂?

某些我已经拉黑过的大 V,直接把持有的时间成本这个重要因素忽略掉,在那里偷换概念,对他的粉丝进行房产税是一次性收缴的误导,真是十分令人无语。

希望知乎提供一个功能,我拉黑过的人,在我所逛问题的列表里自动隐藏掉。看到他那个头像就烦。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NG2daW​ 发表

此次房产税背后的重大信号令人深思。

一个背景不能不说:10 月 16 日《求是》杂志刊发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 “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一章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

本次再提房产税有何不同? 以往房地产税在 “现代税收制度” 的名目下,被视为税收法定改革的一环。本次房地产税被置于 “共同富裕” 的大旗之下,且放在 “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一栏中。昭示房地产税单纯是税制改革的一环和地方政府卖地后寻找新的税源,而将承担起调节高收入、推进共同富裕的重任。文章中多了 “做好试点工作”,这是个重大信号,意味着部分城市房地产税试点已经做好准备、并将迅速推进。

消费、投资、进出口拉动 GDP 的三驾马车;内需不足,消费需求下滑,GDP 增速放缓,中等收入陷阱,抑制房价,解放购房力,将是接下来的重点调控方向,迫在眉睫。

短期目标 1:调节贫富差距。近些年人口、资源、资金开始向核心城市倾斜,导致房价上涨明显,拉大因资产价格上涨导致的贫富差距;
**短期目标 2:缓解刚需购房压力。核心城市是年轻人、新市民集聚最多。**新时期,宏观政策指向共同富裕、扩大内需、消费崛起,内循环等等,这些群体才是消费潜力最大、内需最急迫的人群;

**长期目标 1:扩大内需。**房地产税可以平抑房价,增加持有房产成本,抑制投资房产的需求。逼迫部分炒房群体主动卖房,增加市场房屋供应量。
**长期目标 2:减轻财政收入依赖。**当前许多城市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通过卖地获得财政收入。当税收转向房地产税等直接税种,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问题。
更长远目标:脱离中等收入陷阱。
现在我们看一下具体内容:

1、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
2、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
3、非居住用房地产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执行。
房产税的作用一方面稳定房价、避免房价出现过快上涨,一方面提高购房者的持有成本,才能有效减少房产投资。
对于房地产税的推进每年都在喊狼来了,但具体到房地产税的征收,在现行条件下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仍然颇具难度和挑战性。
其实房产税试点开始已有十年,2011 年国务院允许重庆和上海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至今已有十年,实际效果就是对房价影响较小。
上海方案主要体现在:
(1) 仅对新购住宅征收,本市家庭、住满 3 年或属于高新人才的非本市家庭首套免征;
(2) 家庭人均有 60 平免征面积;
(3) 税率 0.4%-0.6%。
重庆方案主要体现在:
(1) 存量房仅对独栋住宅征收、新购房仅对独栋住宅、高档住宅和在本市无工作、户籍和企业的人员第二套住宅征收;
(2) 税率 0.5%-1.2%,交易价格在上两年主城均价 3 倍以下的税率 0.5%;
(3) 存量住宅每户有 180 平免征面积,除三无人员外的家庭新购商品住宅有 100 平免征面积。
其对房价走势的影响只能用 “微乎其微” 来形容。为何国内实行的房产税产生的效果与美国有很大不同?
第一:美国是重税,国内是轻税。**国内给予充足的免征面积而且征收税率过低。**区别于美国房产税率在 1-3% 之间不同,
第二:房产税征收力度远远跑不赢房价上涨速度是导致这些城市房产投资风险不减的关键原因。
这次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五年,**就是扩大试点的地区,不只是商品房,除了宅基地全收房地产税,这力度超出了预期!**为房地产税立法积累经验,突破各种技术性障碍,观察社会效果。
房子调整最近节奏:
第一,通过各大房地产(如恒大,华夏幸福、富力)公司甩卖优质资产保生存,超大型房地产公司在近期完成了初步的压力测试,领导已经觉得,有能力处理好这一系列房地产资金链危机的事情。
第二,金融方面也已经做了几年的压力测试准备,2021 年开始下决定降低了房地产杠杆,对于房地产的相关贷款,也做了控制,在金融方面也做好了准备。
第三,终结了房地产金融驱动经济的信号终于发出,中国的经济将会起到一个转折性的作用,从房产产业链经济转移到泛绿电产业链经济(新能源车 + 风能 + 太阳能等)
第四,在这个全球通胀与货币超发的节骨眼上,蹭大家都在危机,我们在发展的关键时刻,突然弯道超车,在下一个阶段未来经济引擎上发力
第五,房地产大方向将要得到限制,未来将涌现出大量的资金去新兴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节奏确立了,接下来就看看以下的变革:

**一、遏制投机炒房,稳字当头;一二线城市房价进入缓升或横盘期,三四线将略有下滑。**房产税主要针对拥有多套房的投资客群,通过增加这部分人的持房成本,将有效遏制投机客的投机欲望,新房市场热度退温。但同时也存在该部分成本传导至租房市场,对无房群体产生伤害。

**二、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过去 10 年,房地产土地出让收入相对于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在 55% 左右。但今年土地出让市场快速降温,并且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存量时代,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新增规划用地将不断减少,三四线城市也会因为库存过高,降低开发商的拿地意愿。未来土地出让金的增速将逐年下滑,房地产税将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稳定且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在促进 “共同富裕” 道路上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一,房产是中国居民家庭的主要资产,房产作为居民财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征收房产税将有力缩小居民财产差距。

怎么征现在谁也不知道,反正知道会征就行了。重点是那个 “试点地区”,现在也不知道哪些城市会成为试点。不过,深圳的房主们要做好征的准备,先行示范区,房价引发的矛盾又那么大,你要不进入试点?想想全国人民的评价。进一步说,超特大城市一定会是 “重灾区”,四大城市极大概率一个都跑不了(瞎猜)。

试点地区主要是向高收入群体征税,并且仅对增量房产进行纳税,税基较窄,长期看,不利于长期经济发展平衡及财政收入。因此需要扩大税基,扩大征税对象,将城市、农村的增量房产和存量房产都纳入征税范围。

房地产税的出台时机应是房地产市场上行或者平稳时期。当房地产市场上行时,房地产税预期成本远低于房价和房租上涨的预期收益,征税不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冲击。当市场下行,持有房地产的预期损失放大,使得持有者更急于脱手,加速房价下跌。此次房地产税预测力度必然显著大于 11 年沪渝试点,拓宽征税对象,扩大税基,采用累进税率;但仍以 “温和” 推进为主,谨慎应对房产泡沫。

总体上,我觉得房子多的人也不要被吓坏了,房子少甚至没有房子的人,也不要抱着太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最大的要点是看政策精神——“平稳健康发展”,推行房地产税,意在有效调节住房市场的分配不平等问题,也是 “共同富裕” 的应有之意。这个对房子多的人当然会有比较明显的冲击,对绝大部分拥有自住房的刚需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于没有买房的人来说,则是一个好消息。当然,也不存在说一定要把房地产市场打趴下。

知乎用户 思考的水 发表

1. 比我们大多数想象的来的快,说明什么…(写了要被删);

2.5 年试点期,试点期限还是比较长的,全面执行至少要 5 年后了;

3. 农村宅基地不包含在内,之前担心向乞丐收税的过度担心了。

4. 我希望新的试点城市有重庆。

刚好我写了一个其他国家的房产税的征收及经验,其他国家的经验应该会参考。

盘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房产税征收情况和经验

知乎用户 neo anderson 发表

整个操作的过程,必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要同时实现彼此冲突的若干目标是完全不可能的,而这些目标哪一个都不能出纰漏,因此很容易顾此失彼,出现剧烈震荡。

*******************************************

有些待修订稿,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测试一下,有时需要撤回。

这些稿件都是未完成稿,没看到的读者不必着急,一般能测试成功的,很快也会发出来。

看到的读者不必转给其他读者,以免引发原创争议,导致正式版无法顺利发表。

多谢理解和支持!

*********************************************

负相关事件、金融风险、菜价和房产税

有些人认为房产税可能对中下层采取种种优惠,他们完全没有考虑过,那样才能收几个子儿。他们更没有考虑过,究竟是谁在制订政策。

弱者不要一厢情愿地站在对自己有利的立场上,幻想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这周太忙,本来不想写东西。

但是有两个话题,觉得还是应该写一下。

在此之前,设想一个数学问题。

假设想象一个三维坐标系,两个函数 y=f(x),z=k(x),自变量是 x,因变量是 y,z。f 和 k 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确保 y,z 同时出现最优解呢?

现实世界,一个行为,往往无法同时实现两个目标的最优解,除非两个目标内部有某种正相关关系,且一个目标最优化的时候恰好另一个目标也是最优化。这时,两个目标其实是一个目标。否则,两个目标的最优解所需要的自变量不同,实现一个目标的最优解就无法实现另一个目标的最优解。

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两个事件是对立关系,一个事件实现最优,另一个事件就可能出现极其恶劣的情况,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事件是负相关事件。比如,坦克的防护能力和机动性就是负相关事件。

在发动机功率确定的情况下,坦克装甲越厚重,防护能力越好,机动性越差。反之亦然。现实之中,只能反复权衡,选择一个折衷方案——既不能让坦克裸奔,也不能让坦克变成一个固定的碉堡。发动机效率越高,坦克的折衷方案的总体效果越好,发动机效率越差,总体方案效果越差。

那么,对经济来讲,什么因素相当于坦克的发动机呢?大家可以自己考虑。

一仆二主的故事很多,各种戏剧甚至圣经之中就有这样的内容。一仆二主,必然顾此失彼。除非两位主人是一体两面,否则两位主人的要求并不一致,要么出现满足一位的要求违背另一位要求的情况,要么对两位主人都是敷衍塞责,仆人狼狈不堪,两位主人都因为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而怒气冲天。如果两位主人的要求是对立关系,那就更糟糕。这种故事往往成为喜剧的素材。这种情况下,仆人究竟服侍谁,按照谁的意志行事,那就要看谁有实权,是真正的主人。

再回到负相关事件这个话题,除了两利相权取其重还有两害相权取其轻。

与设计坦克不同,由于社会分层,不同阶层的利益不同。此时的两利或两害,对不同的社会人群的收益和损害并不相同。甲之毒药,乙之蜜糖。某些事件,让一部分人感到如同剥皮抽筋的痛苦,对另一些人感受,不过是隔靴搔痒,对个别人来说,甚至可能甘之如饴、乐在其中。如果是感觉剥皮抽筋的人制定政策,肯定会全力避免这些恶性事件,如果是感觉感觉隔靴搔痒的人制定政策,则不会避免这些事件。现实之中,制定政策的甚至可能是甘之如饴的人。此时,对甘之如饴者来说,并不存在两害相权的问题。

除了负相关事件,还需要注意的 “路线决定人,人决定路线” 现象。执行某一种政策,做出某一种选择,就会产生特定人群,特定人群进一步巩固路线。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种政策往往存在巨大的惯性,或者说有延续性。

管理理论分析:团队路线的人事逻辑

话题转回来。

第一个是菜价,只要去菜市场买菜的朋友应该都被震惊了。

周初我去菜市场,大白菜居然 2.5 元,现在是大白菜上市的季节,往年这个时候,很少有超过 1 元。大白菜产量高,供应充足,属于低档菜,居然也是这个价格。周三 21:00 路过小菜店门口,见到打折的青椒,都是白天挑剩下的歪瓜裂枣,3.5 元。黄瓜 8 元。据说菠菜的价格已经突破 10 元,我不打算买,所以也没问。不然,问了不买,买卖双方尴尬。

有蠢红说,穷人都不吃黄瓜这样的细菜,是好事者专门挑贵的菜询价。那么大白菜算细菜吗?菠菜呢?这两样也不便宜啊。不知道他们觉得大家应该吃什么?

肉贵吃菜,菜贵吃肉,肉菜都贵吃水果,肉菜果都贵吃米?单吃大米不行,需要有佐餐的食品?咸菜?现在咸菜也不便宜啊。

菜价怎么起来的?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目前为止,看到三种解释:1、燃煤和电力成本上涨,导致大棚(温室)采暖成本上涨;2、柴油价格上涨,加油困难,长途贩运不易;3、十一期间暴雨,导致大批蔬菜绝收。

三种解释似乎都缺乏说服力:1、一些读者提出,他家乡的大棚和温室,不使用燃煤或电力采暖,全靠太阳;2、柴油价格上涨,但是同样是长途贩运的水果价格相对稳定;3、暴雨集中在山西、河南和华北平原,其他地区暴雨影响相对较少,但是蔬菜价格的上涨则是全国范围的。

进一步考虑,可以想到其他一些问题:1、今年秋季明显偏冷,大棚和温室是否需要燃煤或使用电力辅助供暖?2、是否是因为水果相对容易贮藏,冷库中水果很容易被释放出来,平抑价格呢?蔬菜不易贮藏,损耗大,容易出现波峰波谷呢?3、全国蔬菜主要产区是否集中在山西、河南和华北?海南蔬菜是否因为柴油价格,难以北上?

总之,具体原因只有业内人士才清楚。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价值符号时代,货币没有内在价值,某种商品的价格既取决于供需关系,也取决于货币发行量,商品的总体价格,则直接与货币发行量息息相关。

目前,经过供给测改革,各行业产能经过整合,去除闲置产能,关停散乱污,减少了竞争,避免了供给过剩,能盈利的企业大多有充裕的利润。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其实是不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的。真正大量需要资金的,其实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这些企业不断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如果不给他们继续提供贷款,就会有大规模的债务危机爆发出来,给他们提供贷款,一方面是债务危机后延,一方面是经济体内流动的资金不断增加。

这种情况下,资金成本很低,相对通胀的真实成本更低,所以很容易出现囤积现象。

比如,如果张三经营一个加油站,按照现在的柴油价格,加满一辆卡车的油箱可以收 2000 元,张三预期到月底柴油会涨价,那时加满一辆卡车的油箱可以收 2500 元,张三会怎么选择?他是现在给所有的卡车都加满油,还是每辆车都象征性的加一点等着月底涨价?

现金的时间成本很便宜,时间在张三这一边。货币是宽松的。张三长期囤积,成本很低,他就可以囤积。而且如果他会预期到未来货币会更加宽松的话,他自然就会选择囤积。

其实,就是张三不考虑利润,他也可能会面临另一个问题,比如更上一级的供应商李四,也预期到柴油会涨价,于是把整个油罐储满,同时限制对张三的供应。

李四的上级还有王五,王五必然也这么操作,那么柴油就必然涨起来。假设王五是中东的石油富豪,王五此时此刻获利颇丰,除非有美国的压力,否则有必要涸泽而渔吗?

有人认为,只要有潜在产能,就能抑制通货膨胀,只要物价上涨,供给就会增加。

这些人显然没有考虑过垄断条件下的供给逻辑。事实上,如果有潜在产能就能抑制通货膨胀,那么美国 1970 年代就不会遭遇痛苦的滞涨了。对企业来说,追求的是最大利润,而不是最大产能。物价上涨,可能引起生产利润增加。自由竞争条件下,各个企业会纷纷扩大产能,试图抢占市场份额,在垄断条件下,则往往是物价上涨,产能并不扩张。自由竞争的行业,各企业无法达成协议,有效控制产能,而垄断企业可以。在垄断条件下,更容易出现通货膨胀。

还有人认为,期货是推高价格的罪魁祸首。

期货是发现价格,不是制造价格。期货让交易双方模拟交易一下儿,看清楚未来的供需力量对比,然后生产商就可以选择生产还是不生产,囤积还是不囤积,需求方可以选择是否压缩生产,减少需求。如果生产方的供给下降,价格就会上涨,如果需求方的需求下降,价格就会下跌。最后,在某一个平衡点决定双方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格。

期货可以追涨杀跌,把价格的涨跌推到极限,但是必须建立在现货的基础上,交易结果最终是要由现货来检验。期货与现货价格的短期背离是可以的,但是长期的话,期货是不能背离现货的。价格最终结果还是要取决于现实的供需关系和货币供应,预期是不能凭空建立的,说到底供需关系和货币供应决定现货价格。这种情况下,投机者就是把期货推到很高,最后也只能向现货交易的价格屈服。

期货可以推波助澜,但是不能逆势而行。期货市场之中真正的庄家往往都是大的供应商或者大的需求商,供需双方都大致知道的供需情况和货币供应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商长时间做背离,然后是冒着巨大损失的风险,正常的人是不会那么做的。投机资金进入期货市场,让交易双方看清在货币宽裕情况下的未来某一时段的供需关系和交易价格。此时,供应商看清未来双方的底牌,完全可以利用低廉的资金囤积某种商品,不到交易价格不出手。不是期货让供应商有机会推高价格,而是期货让供应商看清了价格可以推高的极限。

所以,有没有期货市场,都不能抑制通货膨胀。

这种情况下,如果行政指令强行要求供应商增加供给,那么期货市场自然就会掉头向下。但是,除非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按照市场价格自由决定供给和需求,供给量和需求量由指令而不是价格决定,否则充裕的货币总会有一个投机的方向。

这种情况下,本币的升值有利于维持价格的稳定,却不利于出口和就业,并需要消耗大量外汇储备。一旦外汇储备耗尽,本币汇率必然难以稳定,进口商品的价格也会暴涨。

现实中,价值符号的时代,价格不光取决于供需关系还取决于货币供应。货币没有一个实在的价格,它只有一个交易形成的价格,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行政命令要控制某种商品的供给,那资本就可以利用廉价的资金转手去囤积炒作其他东西了。

整个社会生产循环是一个大网,任何一个链条的供应不足或者出现囤积都会导致价格上涨。

对蔬菜来说,虽然没有期货可以模拟交易,探测买卖双方的成交价格底线,但是完全可以待价而沽。由于雨季等原因导致的减产,跨省运输困难,储存成本下降,都容易形成垄断,或者接近垄断的状态——反正今年暴雨,蔬菜大幅度减产,非耐储蔬菜库存也不多,就这些菜,价高也不愁卖不掉。如果叠加生产、运输、销售成本上涨,完全可能出现跳涨等现象。

不仅如此,蔬菜跳涨以后,能不能回到原有价位,并不好说。卖方已经知道买方能够承受的价格底线,完全可能闲置一部分产能,或销毁一部分多余产量,维持一个利润最高的供给量。蔬菜生产虽然是分散的,但是蔬菜从生产到灵售的各个环节,必然存在相对垄断的一环或几环,其他环节的自由竞争,无非是把涨价后的利润留给这些相对垄断的环节。

同样是涨价,容易垄断的环节相对主动,不容易垄断的环节相对被动。劳动力和参与市场交易的人口数量一致,是最难涨价的。最难涨价,但不是不会涨价。

截至目前,猪肉的价格依然低迷。但是,这种状态能维持多久?估计要等到绝大多数中小养殖户出局,他们把现有的生猪(尤其是母猪)大规模屠宰,猪肉集中上市以后,猪肉生产进入垄断阶段,剩余的大养殖企业就可以把产能控制在一个相对紧缺的水平。当然,这不是说中小养殖户不全部灭绝,就不会出现通胀——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历史上显然就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了,而是说,存在中小养殖户的情况下,猪肉价格相对难以上涨。这就如同劳动力价格是最难上涨的,但是当所有商品价格都上涨以后,劳动力价格也会缓慢上涨。当然,虽然劳动力的名义价格是上涨的,但是实际价格是下降的。

由于并不是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是生产生活必须且好垄断的,所以通货膨胀并不是全面上涨的,在初期是某些商品轮番涨价。这些商品易涨难跌,轮番涨价后,全社会整体生产生活成本上涨,才轮到其他商品被动上涨。对劳动力价格的预期不要太乐观,对依赖全社会大多数人劳动性收入的中端服务业的前景也不要太乐观。

化解债务危机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货币供应。增加多少而已。增加货币供应的必然后果,就是物价上涨。上涨多少而已。债务和物价,如果坚持这边不出问题,那边就会出问题。通胀和债务问题,如同两个负相关的函数,一个实现最优,另一个就会出现恶劣的情况。

在一定的条件下,债务问题和物价,类似发动机性能固定前提下,坦克的防护和机动性,是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

一些人对物价敏感,一些人对债务敏感,对债务敏感的人对物价并不太敏感,不仅如此还可能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获利。如果有这样的条件,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读者可以自己分析。

这并不是说,各国物价会无限上涨,最终进入恶性通货膨胀状态,而是说,考虑到 “人决定路线,路线决定人” 原则就会知道,各国的经济政策不会轻易调整。调整的时候,往往已经迟了。

第二个话题是房产税。

相比货币政策,房产税要实现的目标更多,包括并不限于为地方政府寻找替代土地出让金的财源,减轻土地使用成本,平抑房价,同时还要避免诱发金融风险,地方财政困境和通货膨胀。这六个目标,存在多对相互交织的负相关事件,要同时实现是不可能的。

寻找可以替代土地出让金的稳定的财源,是第一个目标。2020 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量是 8.41 万亿。14 亿人均的话,大约 6000。也就是说,房产税要替代土地出让金的话,要实现人均 6000 的水平,才能弥补缺口。6000 的负担显然不会均摊,一般来说,占据社会顶层位置的社会成员承担的相对税收负担都要低于中下层成员。

减轻土地使用成本,是第二个目标。土地使用成本既包括购买或租用土地的价格,也包含相应的税收。如果购买价格下降,但是税收上升的话,并不能减轻土地使用成本。这个目标显然与第一个目标相冲突。一定量的免征面积或套数,显然会大幅度减少征收总量。事实上,欧美等国家的房产税以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源为目的,并没有大规模的免税政策,大规模的减免政策,必然导致税收收入寥寥无几。这显然与第一个目标尖锐冲突。

平抑房价,是多数人预期的第三个目标。这与增加房产税的总税收之间同样存在矛盾。如果房产税的税率是相对稳定的,毫无疑问,房价越高,房产税的收入越高。

房价不断上涨,必然会导致资产泡沫,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平抑房价可以避免金融危机。但是房地产税导致房价下跌,可能提前诱发金融风险。有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入股银行,把银行当做提款机。这样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与销售收入息息相关。一旦房价大幅度下跌,这些企业将毫无翻身的余地。这些企业一旦倒下,难免牵连它们入股的银行。当然,央行对此有结论。不过,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目前房地产和土地价格基础上的。不仅如此,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生产循环建立了庞大的生产循环网络,房地产价格下跌很可能对整个网络产生冲击,诱发其他金融风险。

地方政府的金融行为也是建立在土地基础上的,如果房产价格下跌,难免导致土地价格下跌,是否会因此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获得金融支持的行为出现困难,需要拭目以待。

如果要避免金融风险,增加房产税的收入,就要增加货币供应,而这无疑会刺激房价和物价。另外,如果房价大幅下跌,导致大批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溢出的话,本身也能刺激通货膨胀。

由于存在负相关关系,这六个目标要实现总体最优解,是不可能的。许多种设想中的政策,都很难进入现实之中,比如:房产税按新旧房产征收,已经缴纳过土地出让金的房产,在 70 年的土地试用期到期前,不缴纳房产税,新上市房产,可以选择退还土地出让金,缴纳房产税。比如:设定一个较大免征范围,以这个范围作为国民居住条件的基本标准,超过这个范围的房产才缴纳房产税。再比如:在房价较低时期,或者经历过房价剧烈下跌以后再开征房产税,抑制房价上涨,而不是在房价较高的时期开征房产税,导致部分中下层社会成员负担骤增,激活潜在的金融风险。

在实施过程中,只能不断调整政策细节,避免出现最恶劣的情况。要同时实现彼此冲突的若干目标是完全不可能的,而这些目标哪一个都不能出纰漏,因此很容易顾此失彼,出现剧烈震荡。可以说,要预测房产税出台以后的宏观经济运动方向,比三体问题还复杂,是一种庞杂的混沌状态。

当我们不能使用精确的分析过程预测未来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相对抽象的哲学分析预测未来的大致走向,即对未来进行粗线条分析。当我们不能准确预测宏观政策的时候,我们可以大致预测这些政策的共同规律,依据这些共同规律判断未来的大致方向。

各种运动会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最终走向稳态。

比如,我们不能准确预期大气流动,但是我们能大致预期未来天气情况。我们看到阴云密布,不能精确判断降雨的时间,但是我们知道随着水蒸气的凝聚,分子热运动最终无法支持水滴的重量,对水滴来说,下降是阻力最小的方向,在地面的势能最低是稳态。

再比如,我们无法准确预判一个进入山谷的小球的轨迹,但是我们可以预测小球最终必然停留在谷底。因为小球在其他位置的能量都比谷底高,小球很难在此处停留。因为谷底的势能最低,无法让小球进入其他位置,除非再有外来的巨大能量,否则在谷底是相对的稳态。

一部分社会成员无法产生阻力的方向,就是阻力最小的方向。这部分成员能量最低,无法给予宏观政策离开自己所需的能量。对宏观政策来说,他们所处的位置就是稳态。

政策制定和执行者,在制定政策细节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必然会尽量从自身利益出发,按照对自身有利的原则制定并执行政策。从这些角度考虑,我们能大致预期未来的总体趋势。许多人喜欢从自己的利益的角度,设想未来的政策,现实之中,这些人往往不具备影响政策走向的能量。他们如同站在轮盘边的观众,希望小球进入对自己有利的位置,却不知道自己除了强烈的意念,没有任何可以影响小球运动的能量。这方面,不展开写,读者自己体会。

目前,房产税的细则还处于朦胧状态,在实施过程中大概率也将反复调整,以免在前面提到的六个问题中,某个问题出现最恶劣的情况。

许多朋友曾经私信问我,卖不卖房,我的回信基本都是要有立锥之地,投资的话,不妨等一等。通天的玻璃桥,随便哪一步猜错,就是万劫不复。我曾经说过:北上广深杭,中心区,小户型,易涨难落。

另外,如果房产税是按照套数免征,那么就是小户型下跌更大。如果是房产税是按照面积免征,那就是大户型下跌幅度更大。小户型的好处之一,就是房产税如果按照面积免征,大概率可以免税,即使是按套数免征,也不会有太大的负担,个人基本也能承担。更何况,也许按照国际惯例,往往没有免征套数和面积。

普通人不是吴一男,拥有的可以按照自身意志控制影响小球运动的能量极低,没有游戏失败全身而退的机会,也不知道玻璃桥的真实路线,宁可保守,也不要激进,更不要盲目乐观。

很多事情不能说得太透,读者自己体会吧。

知乎用户 月光博客 发表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本决定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试点过程中,国务院应当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试点情况,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条件成熟时,及时制定法律。

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将开展,这个税制改革可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我这里对值得关注的信息进行一些解读和分析。

很多网民,一方面希望房产税能尽快落地,能让房价下跌,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被排除在收税范围之外,因此会希望房产税不是一个普征税。

但是我估计,未来试点的房产税可能是普征税,没有首套免征,因为之前上海试点政策里的首套免征已经证明是失败的政策,要想收钱上来,估计就得普征。

收房产税从来不是为了遏制房价,而是为了替代土地出让金,为政府建设城市提供资金。而房产税的出台意味着房地产市场从之前的增量市场转变为了存量市场,提高房屋持有成本。

如果不采用普征税,一旦区别对待(比如按人头算、按面积算),就会冒出大量的假收养、假结婚、假离婚、假面积、假身份证等,所以,要征房产税,就只有一个选择:所有房子都征。

但普征也会带来一个问题,房产税是直接征税,而不是间接征税,普遍征税的难度很大,会很难收上来,很多没收入只有一套房的老人,就是不交房产税,因为真是没有收入,你能把他怎么样?这样会导致大量税收无法征收,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此外,房产税如果普遍征收而没有任何豁免,由于二线以下城市房租无法拟补持有成本,那么房产投资客应该会抛掉二线以下的城市房产,集中购买一线城市的房产,那么二线以下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估计会快速下跌,因此估计试点地区不会有二线以下的城市。

知乎用户 灵剑​​ 发表

写过了啊

上海和重庆房产税已经试点了几年时间,试点结果证明了什么?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现在关于这个房地产税的消息特别多,然后有很多消息大家都分辨不出来到底是不是官方的,彭叔跟大家说一个小窍门,如何分辨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如果是官方发出来的消息,那么这些城市的排序,肯定是按照城市行政级别的顺序,往下排的,不会是乱拍的,单位里面发文,对这些顺序有忌讳的。

比如说之前的教育改革试点城市,大家可以看到公布出来的城市名字,就是按照城市等级来划分顺序的,上海等级最高,排名第一,深圳第二,成都第三,最末位的那个诸城,其实是一个县级市,级别是最低的。

如果你看到什么官方的公告,城市里面的顺序是乱排的,要么就是这个发布的人是新手,不懂规矩,要么就是假消息

一更吧

彭叔感觉一些 “有钱人” 也蛮有意思的,没有说要搞 FDCS 的时候,很多人都跟彭叔说现在大城市里面到处都是有钱人,买房都要靠抢,几百万、几千万的房子都要排队抢,还是那种 70、80 岁的社保巨子,然后现在说是要搞房地产税了,一个一个都说人均收入才几万块,怎么交得起税,还有 70、80 岁都老了,没有收入来源了。

然后彭叔就在想,人均几万块的能买得起房几百万、上千万的房子吗?那些高龄的社保巨子,他们没有收入来源,是怎么去和年轻人抢房子的?开发商白给吗?

这些 “有钱人” 买房抢资源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千万现金都不是钱,交点税就成这样了。

房地产税的另外一种猜想,当前楼市最大受益者是无房的刚需

有事问彭叔

110 次咨询

5.0

134359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林雨君 发表

疫情还看不到头,现在这个经济形势,也只能做选择题

A、资产价格涨(房子、大宗、股票)

B、物价涨(吃穿住行)

C、汇率涨

D、税收涨

请选择:()

知乎用户 喵了个咪 17 发表

虽然有一部分人鼓吹免征额度,但是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绝对,绝对,绝对不要搞免征。

从初税亩开始,土地有效征税必须摊丁入亩。否则在我国千疮百孔的法治建设以及社会人情关系下。就会出现巨量代持。虽然会有人说可以通过打通个人信息和司法来惩治这些现象,但是要考虑到打官司实际上是征税的社会成本。还记得农业税为什么取消?就是因为征税的成本接近甚至超过了征税的收益。那这个税法就成了鸡肋了。

远的不说,印度换钞记得么,莫迪大仙限制了每个人的换汇额度,本以为会把很多黑灰产的大鳄收入给锁死作废,但是印度人口多啊,大鳄们收买穷人,用他们根本用不上的兑钞额度蚂蚁搬家式的换新钞,反而用了极低的成本把钱洗了一遍。

所以,如果要征房产税,务必按当地房价*面积逐户征收。一定碰到了坐拥一线城市高价房产的中低收入家庭,可以完善个人信息和财产的申报,通过审批的方式返还,就类似于个税的退税。顺带把个人财产登记提上日程。就想好好的搞财产税的征收,必定要把可能的大规模代持和避税的口子给堵上。

知乎用户 文欣​​ 发表

我是不是被某些人盯上了,即便写出来的文章,初始点赞量非常高,很快也会被瞬间降流量!

房产税的有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哪些地区应该被征收,那些人应该被征收。

我认为享受了房产福利的人应该被征收。谁享有房产福利呢?

拆迁户和持有多套房子的人,而且是房价比较高的地方。

所以这两个群体肯定是征收的重点对象。

什么算持有多套房子的人?比如一个家庭,2 套房子是合理的。老人跟小家庭,但是一个家庭有 3 套以上是不是不合理?

超出了自己居住的,可以拿来出租的,空置的,都可以算持有多套房子的。都是在享受了房产福利的。

未完待续

知乎用户 Drake 发表

该来的总会来,虽迟但到。

我猜:

普征,然后有未成年子女的可以申请抵扣,变相鼓励生育,可还行?

税率刚开始 0.5%,之后随着房价情况(会影响税基),卖地情况,再增加到 1%,也不排除某些极端情况下某些地方增加到 2%。

知乎用户 richthofen02 发表

房地产?什么房地产,没有房地产了。房地产业的工作是买来土地,建成房子,再卖给买房人。所以先得买地才有房地产。

看看二轮土拍是什么情况,小城市就不看了。上海卖 25 宗流拍 7 宗,北京更猛,42 宗流拍 26!北京说这 26 宗要顺延到三轮继续拍。要我看还是不要延了,何必呢,第三轮拿出来也是来丢人现眼的。

反正二轮土拍都这样了,三轮土拍会是什么情况,大家都想象的到。我承认这次决心很大,但土拍市场不会如你希望那样慢慢冷却,而是会一夜入冬。北上的土拍都这样,其他城市就算不纳入试点,我看也不要想卖什么地了,所以你最好希望房产税征收顺利,最好老百姓口袋里真的还能拿出每年几万亿给你花,否则这事就会变的有点尴尬了。

知乎用户 山顶洞人 发表

写几点想法,不一定成熟。

**1、房地产税的主要目的是激活闲置房产。**道理很简单,没有房地产税,闲置房产虽然不产生利润,但除了折旧也也不产生亏损,可以长期闲置。有了房地产税,闲置成本提高,促使房产持有者要么像上海 93 套房房东那样变现,要么想办法租赁出去。市面上房产供给增加,就会带动房价和房租的下跌。

**2、征税的方式很重要。**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税收永远是由弹性较差的一方承担,而租房者和房东之间,租房者往往就是那个弹性较差的一方。房地产税政策出台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 “居者有其屋”,如何设计政策,防止房东向租房者转移税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课题,初步看来收闲置税应当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可以激励房东尽可能将房子租出去,降低租房价格。

**3、收房产税可能有附带收益。**收税的前提是搞清楚房地产持有情况,而这一直是推行房地产税的重大阻力之一。从博弈的角度看,这是因为地方政府缺乏清查房地产所有权的激励。但如果房地产税能够变成地方政府税源之一,那么地方政府就有动机清查房产持有情况,对于了解社情民情、正风反腐意义重大。

知乎用户 未薇​​ 发表

早在 2011 年,上海和重庆就已经开始了房地产税的试点。房地产税,几乎是每年都会来上几遍的 “狼来了 “,十年之后的 2021 年,国家再提房地产试点,四次之后,落地成真。

我们来看看过去十年,上海和重庆的房地产税税率、征收方式、征收范围、对象如何。

首先,不论是过去的上海重庆,还是将来即将推广的房地产税,住宅,写字楼,工业厂房等多种明确产权形态的不动产,都是纳税的主要对象,其中商品房住宅的比重其实非常小,农村宅基地不在纳税范围。

再来看看征收范围,上海主要是针对家庭二套,重庆主要是针对高档住宅征收。

至于征收税率,主流税率在 0.4%-0.6%。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重头戏,上海、重庆这十年,对于商品住宅,一共收取了多少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金相比有多少。

重庆 2015~2017 年三年,对商品住宅房产税总共征收了约 175 万元左右,年均不足 60 万元。

上海 2015 年~ 2017 年三年,对商品住宅房产税收入年均 170 万元左右。

下图为上海、重庆历年房产税(包括全部不动产类型,不仅仅是商品住宅)收入,注意看下房产税跟总税收收入的差距,下图里最低的几乎看不到的那两个柱子才是。

这次国家如此快速地落地房地产税,原因,估计也是财政收入来源捉襟见肘,尤其是土地出让金大幅缩水,疫情等多重因素导致的经济承压。

国家征收房地产税的最主要的目标: 为了优化税种,增加赋税来源,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土地出让金本质也是一种税。

一套商品房,大约有六到七成,都会以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的形式,纳入财政收入。

既然开征已经下定决定,没有悬念,也通过 “先行试点,再行立法” 扫除了立法障碍,那么好了,如果你是政府,会怎么开始?

只要是税,对于国家来说,公式的几个重要变量,一个是税基数量,也就是需要交税的主体数量,一个是核税金额,就是每套房是按照什么价格来指定纳税的基础,最后一个是税率

选择哪里试点?

各种不动产存量市场,一定要大大的。

房地产相对比较成熟,住宅,写字楼,工业厂房等多种不动产形态商品数量要多,税基要多。

绝对不是哪里房价高就收哪里,收房地产税的目的更加不是为了降房价。

按照这个标准,共同富裕试点的浙江省,毫无疑问是最佳入选。

其次,是外来人口购入房产较多的海南省

最后,才是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这个只有 180 万套商品房的一线城市。

然后是开征的时间: 开始实行后五年,五年之后根据试点情况再行立法,最后再普遍铺开。

10 月 23 日确定开始房地产税试点,估计很快,也就在 2021 年本年内,会确定试点的地区名单、范围和税率。

五年之后,也就是 2026 年年底或者 2027 年年初,通过五年试点,房地产立法的程序会走完,房地产税的全面、正式开征,会开始!

至于税率,估计还是会在 0.4%-1 个点之间,根据地区、不动产类型、套数和面积开征。

最后,房地产税试点落地,可能发生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有哪些?

一、不动产的分化会进一步拉大:

住宅和非住宅,大城市和小城市,优质板块和远郊板块,优质住宅和非优质住宅,分化会加大到天差地别。

就普通商品住宅而言,多套房产持有人,会倾向于把多套房产,集中置换成一到两套优质房产,造成非优质房产的抛压。

增值的差异,流动性的差异,租金回报的差异。

有的产品,增值明显。

有的产品,只能收租。

有的产品,既没有增值和没有租金,一买永套。

二、租金会上涨

以前我国租金回报率偏低,一个原因是房价过高,另外一个是租金偏低。

随着房地产税的落地,房价和租金都会得到纠偏,会越来越趋近合理。

三、改变人的观念和预期,不动产持有是有成本的

买入时候要交契税、个税、增值税等等直接税费,土地出让金算是一次性缴纳的间接税费,因为比较隐形,并没有造成很大的痛感。持有的时候如果有按揭贷款,需要支付月供,将来,还需要缴纳房地产税。

前面已经说过,开发商建好的一套不动产,被买家买入,大概有六到七成的费用,都是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这才是大头。

这个情况在将来,依然如此,只会更加加重而已。

短期内,这样的预期改变,会让房价回调,但是长期来看,并没有改变太多,经过房地产税这次小小点刹,房价该怎么走,还是怎么走。

中国有 6 亿人的月收入在 1000 元左右,有 9 亿多人的月收入在 2000 元以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首要的目标是让自己收入能够够得上个人所得税最低的收税门槛,而不是想着只要我的收入足够低,个人所得税就追不上我。

同样的,对于绝大多数有点追求的人来说,首要任务是想着如何买一套自住房,而不是因为房产要征税,所以千万不要买。

愿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你看到这里,原创不易,希望能得到你的 “赞同”。

更多房产买卖、信贷相关疑问,欢迎关注 @未薇 ,为你买房、贷款路上答疑解惑、保驾护航。

知乎用户 黄律师 发表

消息出台前几个小时,一位上海陆家嘴附近小区居民,抛售 93 套房产,要求全款现金不接受任何分期付款。

平均一套房几百万现金现付,买房和售楼一样,当天下午全部售罄,一次性套现 4.5 亿,成功逃顶。

当晚,政策宣布。

现在回首再看这操作,简直堪称神之一手,直接逃顶。

11 月 1 号,深圳福田区集中挂牌学区房 23 套,又是一场集体抛售的浪潮,深圳的学区房炸出了浙江的精英,也是很厉害。

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那个一个月几块钱薪资的年代能够掏几百万出来买房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手里掌握的信息同咱们普通人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这样的人物都开始抛售手上的房产,只能够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所以不言而喻,如果有比他更厉害的言论觉得房价要涨,请先漏 93 套以上房产证出来称底气。

10 月底才授权给国务院,11 月初就立马宣布要搞试点城市,按照这样节奏走下去,11 月底或许要宣布试点城市名单。

知乎用户 青陆​ 发表

从各种回答来看,知乎的用户大多都是还没买房的,幻想着靠房产税来降低房价在一线城市买房是不切实际的。

8 月 31 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了首批热点区域住宅小区二手住房交易参考价格。基本上指导价相当于实际价格的 70% 左右。

即使降价 30%,以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大部分年轻人也都还是买不起的。超过这个比例,就可能会发生金融风险。二手住房交易参考价应该是国家们容忍的底线了。

长期来说,一线城市的房价还是会持续上涨的。只不过速度稳定下来,更加健康。

房产税不是为了降房价的,对房价高涨的势头也许会有抑制的效果。对年轻人来说,至少有了一点希望,不用担心收入和积蓄赶不上首付的涨幅。但靠自己在一线城市买房,还是得花上十几年的努力。

房产税最主要的争议点是:由于交易环节的契税、土地增值税等较重,开征存量环节的房地产税,能否降低交易环节税负,否则居民整体税负提升较大;如何解决解释民用住宅土地使用权年限 70 年和房地产税的关系及合理性,70 年以后怎么办,能否给居民稳定预期;

在广州,城市的中产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广州人,就是各地通过读大学,毕业后有一份稳定收入不错的工作,早期趁着房价不高,买了 1-3 套房的人。这部分人压力是最大的,响应国家政策,大多生了二胎。有房贷、子女和父母的多重负担。

这些人 75 后 80 后的中年人,读小学的时候没有免费义务教育,高考的时候赶上了大学收费,也没有分配工作机会。国家的二十多年经济高速发展贡献了二十年的青春。要是收割这些人,恐怕有失 MX。

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城中村的拆迁户。以猎德村为例,到了 2007 年 5 月猎德村宣布启动城中村改造,成为广州市首个整体改造的城中村。

猎德村村民大部分都有 10 套房以上,最好的有 20 多套,除了留一套自住,基本一年可以光收租金就差不多几十万元了。而对于那些有二三十套的大户来说,一年租金收入甚至可近百万元,是名副其实的真 “富豪”。

猎德新村位于广州 CBD 珠江新城,这每户十几二十套房,房产税收起来,估计没几个人顶得住。不过这正是共同富裕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另外有一个鲜明对比的是,离珠江新城只有一条马路,位于两条交通要道之间的石牌村,一直都没有拆迁成功。房产税实施以后,估计永远也不会拆迁了。

知乎用户 春时粟​​ 发表

最简单的反而是最有效的:全部征税,不设任何免征套数和免征面积

  1. 大产权小产权公产企产祖产新产都要收税,按当地评估价乘以面积,产权多少比例对应多少税
  2. 不应设置任何免征套数、免征面积或免征金额。而且不应设置任何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优惠政策,如果一定要设置,以个人为单位,否则就是鼓励离婚和单身。
  3. 免征套数是所有免征政策中最恶劣的。如果设置免征套数,一套大面积的住宅比如 500 平不交税,两套小面积比如 50 平反而要交税,会拉大贫富差距。
  4. 免征面积在免征政策中恶劣程度排第二。非常容易被钻空子,比如富人或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人均一套,到时还是收不上税;另外全国如果设定相同的免征面积,一线城市的 30 平远比三四线城市值钱,大家都倾向于卖掉小地方房子攒钱买大城市,一定会拉大地区差异。
  5. 免征金额算是比较好的免征政策,但主要看怎么执行。分两种情况:<1> 如果全国各城市免征金额不同,那么跟免征面积的效果是一样的,因为一线城市免征额肯定比三四线城市高的多,这样认为加大了地区不平等;<2 > 如果全国各地使用同样的免征额,又存在两种情况:如果免征额过低,比如人均 10 万房产价值,那么一线城市会远比三四线城市交的税多,利好小城市,大城市可能发生人口逃离;如果免征额过高,比如人均 200 万房产价值,就会导致三四线城市收不上税,而且一线城市房产价值高,会驱使人们卖掉小城市房子去买大城市,导致地区差异过大。如何寻找一个合理的免征额非常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6. 综上所述,房地产税应该是普适性的财产税,税率可以低,但都得交,说交不起的可以想想为什么要买那么多房
  7. 拆迁户同理,卖一套就够了,国家还能收流动税
  8. 国家提一个收税比例,最低多少最高多少,地方政府酌情选择
  9. 征税成本是可控的,不用挨家挨户去收,只要:不纳税的人上征信和诚信名单;交易的时候补足税款才能过户;
  10. 说老年人难以交税的,不用赶人走,等死亡时,继承人补足税款才能继承,否则收归公有。以时间换空间
  11. 说祖传的房子不该收税的,只要你的房子受到政府保护,有警察治安,有公办学校和医院,都应该交税,政府收的就是这部分保护费。没有这些,你的房子一文不名,没有政府保护,信不信穷人分分钟把你房子占了
  12. 房产税是地方税,不是中央税。中央把政策授权给地方,地方收不收自己看着办,目前形势来看,一线城市反而不需要房产税财政充足,而三四线城市再不收就活不下去了
  13. 房租不会暴涨。目前国际平均的租售比是 150-200,中国 500 万的房子可劲涨吧,2 万一个月能租出去算我输,租金只跟当地收入有关。现在不是租金低,而是房价太高
  14. 以上都是胡说,评论区开放,但不跟任何人较真

知乎用户 娱乐人间 发表

坚定支持 - 房地产税试点:以及解答以下几个疑点

在三天前笔者酝酿了一篇关于房地产税征收以后现值房价与目前房价的区别,当然还没写完,房地产税试点就已经公布了。

那么这篇文章我们留在房地产税普征以后再发,现在发已经意义不大了。房地产税的征收前提我们已经说过,卖不出地了,就该着急了,预计在 2023 年底前。

也就是我们当时预计是 2023 年年初立法,年底确定征收,2024 年正式实施,参考日本房地产税,一共有一年多的过度阶段。

那么我国加上房地产税试点阶段的话,大概是有两年的一个过渡阶段。目前征收办法、税率、时间、试点范围、试点预期、以及对于房价的预期底线都没有透露。那么很明显更要紧的要在 GWY 公布细则以后才能知道,如今的市场只是在消化预期。日本房价在 1992 年全面征收房地产税以后才开始暴跌,征收之前都是区域性的阴跌,从 1990 年加息后到 1991 年底,房价其实还在高位盘整,类似于天津、太原当下的房价周期。

也就是只有实实在在的打痛了房地产利益阶级的触角,才能真的导致抛售潮,否则房地产税征收之前的下跌都是没有参考性的、没有实际意义的。

我们回答大家以下几个问题。

1 房地产税要提前征收了吗?从 2023 年底提前到 2022 年吗?

试点,非普征,具体细则等待国家公布,已经有准备的话,我们猜的意义不大,2022 年试点细则和城市必然推出,严格意义上,房地产税细则推出以后会有最少三到六个月的准备期,也就是到实际征收,需要六个月以上的时间,最快大概在 2022 年 6 月份左右。

2 房地产税有没有免税面积,救济措施,以及累进税率?

免税面积会导致大面积的离婚发生,预计结婚率创世界新低,无法起到收税缓解财政的目的,救济措施肯定会有,比如老弱病残,累进制税率会导致房地产抛售潮马上到来,我们认为累进制的意义不大,收税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富裕,缓解财政收入,而不是把税收搞复杂。

3 税率和税额可能是多少?

事实上,房价收入比主要热点城市超过了 60,也就是泡沫程度在 500%,所以我们预计税率范围会很大,0.2%-3% 之间,也就是高房价地区低税率,1000w 的房子,实际税费可能在 2w 左右,而 100w 的房价,税率可能在 0.5% 左右,也就是 5k 左右,以房子为征税目标,而不是以人。传统意义上房地产税 = 当地人均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收入。住宅加非住宅的房地产税全国总额预计目标是 2w 亿 - 5w 亿左右,平摊给城市 9 亿人,大概是人均 2000-5000 元之间。

4 试点城市预计有哪几个?

杭州试点房地产税的呼声最高,深圳试点房地产税可能性最大。不管怎么样炒房之城最后的结果都一样。

5 房地产税试点的消息对银行、系统性金融有风险吗?

目前银行撤离房地产已经有一段时间,参考我们的最近文章**《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趋势,开发商为什么越来越难了?银行撤离地产到什么程度了?》**

目前在普征前,不会有任何系统性风险

6 未来一年的中国货币供应以及通缩的经济周期怎么看?

一定会降准,对冲房地产税试点的消息和预期,土拍就别想了,在房地产税普征之前一定会靠信贷支撑经济的。

7 房地产税试点会成功吗?

这不是演习,这不是演习 —–

8 房地产税试点以后还会有人买房吗?

会的,依旧如故,售楼部依旧热火朝天,除非断贷。

9 房地产税试点期间,银行的房贷利率和放款周期以及放款力度怎么看?

一切照常,按计划撤离。

10 美元加息周期对房地产税的影响

美元要加息,但是先缩短购债,还得取消部分中国商品关税,加息周期还得进行拜登大基建计划,也就是每一步措施都有应对。

我们的房地产税征收前也有政策铺垫,比如降准和信贷供应,维持市场健康合理的运行,买卖自由,愿者上钩、盈亏自负。

11 判断是否过于乐观和谨慎,是否过于滞后?

了解中国经济的模式以及体量以后,再下结论,船大难掉头,一定会有辅助政策作为铺垫,完成这个历史性的转折。

12 房价在试点期间会暴跌吗?

不会,因为试点一定是成功的,房价只是微微回调,停止上涨,二手房贷款锁死,新房市场平稳过渡,打折促销(综合折扣为 8-9 折),试点会时间很短,取得很大的成功,最后全面普征。

13 中国资本市场会面临价值价格重估吗?

放水宽松停止前,不会的,价格一定是沿着以往的趋势发展,完成一个既定的经济走势。

14 会和日本一样 —- 吗?[1]

仔细看历史文章,我们的房地产暂且不讨论,我们的生育率和婚姻结构,大体和日本一样了。

如果房地产税每个月 1w 块,按照三十年折现的话,大概是收税后的房价 = 目前房价 - 17.29w

参考

  1. ^ 坚定支持 - 房地产税试点:以及解答以下几个疑点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5638&idx=1&sn=3f04138f42a95e4763358663908ed24f&chksm=fb84a1fcccf328ea9eda688ae4a2ddcc7e3ae05bc6ab4c8b52c3e188d9a815d9e07605755db8&token=1003892347&lang=zh_CN#rd

知乎用户 东伍德 发表

觉得房价跌了,政府收房产税基数变小,国家就收不上足够房产税,所以房价不会跌的那些人,总有些错觉,觉得国家是按房产实际价格收税的。

其实国家是按收税指导价收税的。

房价市场成交价 800 万,收税指导价定到 600 万,我可以按 600 收税。

房价如果跌到 400 万,我仍然可以把指导价定在 600 万,仍然按 600 万收税。

觉得这不合理不合法的人,呵呵,你是不是不懂中国?

前几年底特律破产的新闻记得不?房价挂牌 100 美元也卖不掉,但美国底特律政府是按 10 万美元收税的。

知乎用户 徐聪毅 发表

立一个 flag,不会有免征面积。

因为我相信负责顶层设计的人不是弱智。

可以先按房征税,再按人退税,也可以先按人免税额,再按房征税,但绝不能按面积免征。否则就是一个畸形的政策,必然造成市场大乱。

拿上海举例,如果有所谓的人均或户均免征面积,那就会出现住浦东陆家嘴一套 3000 万豪宅的富人不交税,而在金山有三套老公房,总价值 600 万的工薪阶层反而要缴税的怪状,合理吗?公平吗?符合最朴素的常识吗?

我选择相信顶层的智商是正常的。

———————————————————

一套就是自住不该被税,三套就是炒房,收税活该,这逻辑真是醉了。老王一家三口开货拉拉和跑运输,有三辆货车,隔壁老李家只有一辆劳斯莱斯。凭最简单的直觉回答一下,如果要收车产税应该哪家收得多?

当然,每家人家都有特殊情况,每家房子的用途都不同。正因为复杂,所以才应该采用一种通用的标准,那就是市场公允价值。有三套房的工薪家庭不是说不收税,该收多少还得收多少,但总税额必然要少于 3000 万的那套豪宅,退税或者减免的额度另外讨论,一码归一码。

本来想斗胆建议一下正确的收税方式,但已经看到有人写得很明白了:

https://www.zhihu.com/answer/2187368035

知乎用户 Carl 的财税圈 发表

泻药。

看大家这个讨论热情,我以为人均三套房。

我好羡慕你们这些有钱人啊。

这两天,某会议做出决定,部分地区会开展房地产试点工作。

正当我撸起袖子,准备写一篇讨伐富人的爽文的时候,结果发现:

咦?这文件咋啥也没说?

如何试点,具体征收细则,税率都没落实,

真羡慕这些大佬,能脑补出这么多情节,写这么长的文章。

我能力有限见识有限,更不敢解读大政方针。

我不妨来介绍下,现有的一些关于房地产税的现状:

1、 世界范围内的,房地产税现状

首先,我们说下什么是房地产税。

大家要明确,房地产税的征税对象不是开发商,而是正在使用这个房子的人。

我们一众吃瓜群众,看房地产税觉得很新鲜、很稀罕。

但实际上,在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没有房地产税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几个典型国家的房地产税是什么样子的:

美国:

房地产经济一直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约 1/5 的 GDP 由房地产产业创造,房产税更是占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 50% 以上。

房地产税纳入地方财政,地方财政又反哺当地的治安和教育,形成了循环反馈。

能够形成循环反馈,也是得益于美国完善的税收体系和奖惩机制。

美国房地产税涉及持有和交易两大环节,

交易环节征收**交易税;持有房产时,征收不动产税**,不动产发生赠与、继承时,征收高额的遗产税或**赠与税;对房地产企业或个人取得收益的部分,还会征收所得税**。

美国各地房地产税税率相差较大,

上表数字为 2019 年美国各州自有住房的实际房地产税税率,

从上图可以看出,房地产税实际税率最高的是新泽西州,为 2.13%;最低的是夏威夷州,为 0.3%,相差 7 倍以上。

在美国,房地产税征收主体为地方政府(郡政府、市政府和学区),

房地产税主要用于三类支出:学区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以及地方政府的日常开支

这里,美国房地产税比较特殊的一点就展现出来了,

房地产税占到了地方财政的大头,因此地区的教育和治安是跟房地产税高度相关的

所以房地产税收的越多的地方越有钱去搞教育、维护治安;反之就会很糟糕。

于是,越没房地产税的地方治安越混乱、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

越有房地产税支撑的地区教育水平越高、越吸引高收入人群、房地产税随之更高,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后果就是:富人和穷人分居在不同区域

曾经辉煌而后破产的鬼城底特律,就是一个负反馈的典型。

欧洲:

欧洲国家也普遍都有房地产税,但各国政策差异比较大,可以说碎成一地。

像是法国,需要缴纳的地产税是三大部分的总和:

所在城市的地产税、所属省的地产税、家庭生活垃圾税。

比如人在巴黎,既要交城市的 8.37% ,也要交省的 5.13% 。

而且不同城市地产税率也有所不同,

2019 年全法国地产税率最低的省是大巴黎的上塞纳省:7.08%,最低的大城市是上塞纳省的布洛涅-比扬古 8.01%。

而在德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税,各种类似的税收名目不少,主要包括土地购置税、土地税、二套房税、收入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等等。

而最接近狭义房地产税的,应该是土地税的概念,土地税为地方税种,由城镇自行支配。税率与房屋的大小、房屋的价值以及土地价值相关,土地的价值衡量指数从 0.3% 至 1% 不等,土地衡量指数乘以土地价值,再乘以每个联邦州自己制定的税率便是应交的土地税。

在柏林较好的住宅区,有的 80 平方米的住房土地税约为每年 150—200 欧元。

虽然不高,但是为了防止利用房地产投机的行为,德国设有 10 年的投机期限。购置 10 年以内的房屋如果出售获利,利润也将被纳入个人收入,需依法缴纳资本利得税。

其他欧洲各国房地产税也是差异巨大,像是希腊,房地产税税率为每年 0.1%,200 平方米以下、价值 30 万欧元以下的自住住房免税。但是前提是,购买那年要缴纳 11% 的房地产税,总税额可达到总价的 20%-30%。

在欧洲各国,房地产税都是都是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的一项重要来源。

日本:

在日本,从房子的购买到居住,牵扯到的税非常多。

日本房地产税分为取得类、保有类和转让类三种,涉及交易和持有两大环节,以地方政府为征收主体,其中不动产取得税由都道府县征收,持有环节的固定资产税和城市规划税则由市町村征收,三者均属于地方税。

而狭义上的日本房产税,指的是固定资产税和都市计划税,简称固都税。固定资产税为房产评估价的 1.4%。都市计划税为房产评估价的 0.3%。房产的年固都税是房产售价的 0.3%-0.4%。

如果是 100 万的小公寓,一年的固都税就是三千多人民币。

每年税务局会向持有房屋和土地的持有者进行征收。

对比一下世界其他国家:美国房地产税最高征税率为 3%,欧洲房地产税最高征税率 2%-3%,日本的税收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处于中下游水平。

但是,即便是这么低的税率,也给日本带来过不幸。

在上世纪 90 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已经非常严重,当时的日本政府认为,与其让泡沫自生自灭,不如拿出断臂求生的勇气主动刺破泡沫,

先是从融资端收紧流入楼市的资金,并辅以房地产税收、土地税收等办法,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速度。

可结果是,日本房地产全面崩盘,东京的房价在 3 个月内暴跌 65%,

泡沫破灭后的房地产市场一地鸡毛,断供潮、倒闭潮、失业潮此起彼伏,进入了长达二三十年的停滞期。

而日本,也作为对房地产调控操之过急的典型,让人警醒。

新加坡:

1959 年自治初期,新加坡曾经历过严峻的 “房荒”,而新加坡政府于 1964 年提出了 “居者有其屋” 计划,并将其定为基本国策。政府将土地使用权无偿划拨给建屋发展局统一规划建设“组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新加坡逐渐形成了政府供给组屋为主、商品房买卖为辅的房地产市场。

目前,新加坡国有土地占比近九成,形成了 “廉租房—廉价组屋—改善型组屋—私人住宅” 的阶梯式供应体系,新加坡的居民住房拥有率从 1980 年的 58.8% 增长至 2019 年的 90%,其中约 80% 是组屋,20% 是私人住宅,建成了世界上保障范围最广的公共住房体系, 被誉为 “世界公共住房政策的成功典范”。

而且,新加坡的房产税征收也是相当成功的,它独创了 “年值” 这一概念。

年值指的是新加坡税务署根据房屋每年可赚取租金的净收入,即年租金减去物业管理、家具以及维修费用得出的最终收益,数据每年更新一次。

而且在房产税的税率上也采取了更为灵活的做法,对自住物业采用征收 4% 的低税率,而针对其他用途的物业统一按照 10% 进行征收。其中自住居民、政府租屋居民、小户型居民还能进一步享受其他优惠或折扣,普通居民缴纳的房产税是很少的。

但毕竟新加坡小国寡民,对我们的参考价值不大。

在看过了全球各国房地产税的境况后,可以说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项工具是利是弊,还得看使用者的能力和水平。

1. 税务行业十年老炮,每天分享税筹经验,解决疑难财税问题!
2. 关注 Carl 的财税圈,帮你合法合理地省钱,立志让你做最省心的老板。
3. 解读最新的税收热点,分享最优的税筹方式。Carl 的财税圈,您身边的财税管家。

  • 全网最全税筹防坑指南
  1. “假税筹” 的风险,你还不知道?
  2. 一文读懂企业税筹:避开 95% 的坑。
  3. 高收入人群如何避税?
  4. 企业无票支出怎么破?

知乎用户 木剑先生 发表

听说前几天某人一次性卖 93 套陆家嘴附近的房子,这种人不收重税还有天理吗?当然平民百姓安个窝就收税我也不赞成

知乎用户 thendlee 发表

01

为什么要人大常委会授权试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房地产税”都是 “狼来了” 的故事,其立法之艰难,情况之复杂,推行之阻力,执行之困难,都是历史级别的。

不夸张的说,93 年中央搞分税制搞的有多难,今天中央搞房地产税就有多难。

200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通过,规定任何税收都得先行立法,不得因政府的暂行条例、规则、通知等文件随意征收,否则就是违反宪法精神,没有法律效力。

所以,房地产税必须要走立法流程。

如果按照立法流程,房地产税推出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一、全国人大启动一审。

二、进行房产税立法初稿公示和征求全社会意见。

三、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一般这个过程需要若干次)。

四、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

五、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正式落地实施。

可见国家的立法效率并不高,遇到利益博弈特别大的时候,程序更是走的缓慢。

所以,当 2014 年全国 “两会” 将房地产税由 “试点推进” 改为 “立法先行” 时,在一群人欢呼声中,另一群人反而却松了一口气。

虽然已将房地产税立法列为 “第一阵营”,对房地产税最终立法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推动,但从起步到最终落地可能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而相对来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有关方面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开展有关试点则简单许多。

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上海自贸区还是海南自贸港的许多改革、许多对现行法律的突破都是从人大常委会授权开始的。

2018 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房地产税的原则是 “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

前两天《求是》杂志,总书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磅文章中写道 “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

从 “狼来了” 到“狼真的要来了”,房地产税试点注定将在中国税改史上一定会留下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02

为什么要收房地产税?

其一,给地方政府解决财政问题。

其二,缓解房地产泡沫。

先说第一点。

分税制后, 01 年所得税改革,地方税的所得税,被中央收回;16 年营改增,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又一地方税种被中央收走。

地方税源逐渐减少,只剩土地出让金地这一大头收入,但地方财政的支出却是逐渐增加,飞速推进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都是钱。据统计,2020 年底地方债总规模大概是 25 万亿,同期,全国税收 13.7 万亿。

许多地方不要说还本金,连利息都还不起。

在严重的财政危机下,地方政府只能更加依靠土地财政,但土地财政的路只会越来越窄。

一是无地可卖。划出 18 亿亩耕地的红线后,优质的、可供开发的土地越卖越少,拆迁成本就高到离谱。

二是卖不出去。大量的四五线城市,既无人口支撑,又无产业支撑,像恒大这种巨头进去都只能得打骨折出来。

所以,如何给地方政府找一张 “长期饭票”,成了中央的当务之急。

再说第二点。

全球有三大泡沫:分别是美国股市、中国楼市和日本债市。

对应着全球三个 GPD 最高国家超发的货币量。

哪个最危险我不知道,但是应该都挺危险的。看过武侠的都知道,高手过招,胜负往往取决于谁的内力最后无法控制。

目前的房子,其金融属性已经远远大于其商品属性,房地产市场,与其说是一个不动产市场,不如说更是一个金融市场。

2020 年,中国的楼市总市值已经大概是 400 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接近 GDP 的 4 倍,是广义货币余额的 2 倍,是储外汇储备的 20 倍。

北上广深一个大点的小区可能抵得上一个欧洲小国的 GDP。

面对这种情况。

低情商的会说:中国楼市岌岌可危。

高情商的会说:要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何为长效机制?房地产税是也。

03

会从哪些城市试点征收?

回答完上面那个问题,我们就应该多少猜到一点选取试点城市的逻辑。

一是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二是资产泡沫过大的。

所以我的观点和主流的地产博主的观点不太一致,他们认为就应该从深圳、杭州这样的改革先锋并且价格高昂的城市开始,仿佛之前得了中央的好处,这次也得给兄弟们顶在前面。

就我来看,深圳、杭州可能逃不掉。深圳从之前出台指导价,到后来限制随迁老人入户,相当于从价格和人均面积两个方面扎起了樊笼,这都是为试点做了准备;杭州为共同富裕做表率,更是责无旁贷。

但不代表就只从这些有钱的城市试点。

因为,这样的城市完全无法解决上文提到的两个问题。

深圳楼市或许有泡沫,但是深圳完全没有土地财政的压力,况且所谓的泡沫在人口持续流入的对冲下,也显得没那么大。

而本次的决定明确 “统筹考虑深化试点与统一立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情况确定试点地区”。

既然是为立法做准备,那么肯定不能小家子气,试点范围一定要广,大中小城市,每个类别都要有代表,既要包括深圳杭州这类发达的城市,也要包括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三四线城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积累经验。

另外,房地产税的开征,并不能真的降低房价,而只是是为了调控房价。

因为影响房价最大的因素是货币政策,是土地供应,是人口流动。

从全球范围内来说,任何一个发达城市如纽约、香港、首尔等,都没有出现过因为征收房产税而导致房价下跌的情况。

北上广深亦将如是。

04

房地产税会怎么收?

房地产税不仅对国家事关重大,对我们民众而言,更是利益攸关。

其实,房地产税目前在已上海和重庆已经试点多年,分别为两种模式。

上海是对增量的征税,你无论之前有多少房子,不买新的就不管你,只要买新房就会对之前的存量进行加总然后完税;重庆则是对增量和高端住宅的存量征税。

征税范围都非常有限,所以参考意义也不大。

但结合这几年大家的推论,新的房地产税试点可能有两个模式,一是针对套数累进,一是人均面积免征。

无论如何征收,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房地产税不能增加大多数人的负担,否则就不是 “长期饭票”,而是杀鸡取卵了。

换句话说,国家推出房地产税,不是为了打击刚需,而是为了抑制投机。

而且我们同欧美这些土地私有制国家的底层逻辑不同,所以不可能参考他们房产价值的 2%-3% 这样的比例征收,最有可能是根据房租出租收益的平均值作为税基进行计算。

毕竟大多数有房者也是打工人,很多人只是买得早,得到了国运的红利罢了。

05

我们怎么办?

中国购房者,无非是刚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不管房地产税是首套免征还是人均面积免征,对刚性需求者的影响都是有限的,房地产税最大的影响,还是那些投机性需求。

房地产税开征后,手里持有多套房子的炒房客们,将被课以重税,此时他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涨房租,要么抛售。

如果涨房租,就是把税负转移到租客身上,这也是许多利益集团一直反对房地产税开征的说辞。

但是,控制房租涨幅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毕竟中央都说了房地产税是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里可能还有空置税。

真正践行了那句话:

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

所以,对刚需而言,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下手;

对改善型需求而言,有可心的依然可以入手;

对炒房者来说,收手吧。

知乎用户 奥特之父​ 发表

房地产税的相关回答,我的高赞答案已经被删完了。

然后账号被疯狂降权。

我知道说真话会被删,所以以下我说的希望大家可以聪明地去看,只要答案还留着就好。

1. 房地产税可以明确抑制房价,使 “房住不炒” 成为现实。因为房地产税可以有效激活空置房产,使得 “囤房惜售” 成为历史。

2. 房地产税可以抑制腐败。上层如此决议高瞻远瞩,让地方上凡是参与到腐败,收入与拥房数量不符的官员或前官员无处遁形!

3. 房地产税可以更利于财政收入。存量每年 1% 的税绝对大于新增一年的卖地收入的,因为土地现在经常流拍。

4. 房地产税可以鞭策退休老人们更好地重新投入工作或者低价卖房。比如上海 110 平的老破大一千万,按照 “不设免征面积” 这种某个天才想出来的决策,和积极同国际接轨又比较怀柔的 1% 年税率,一对老年夫妇一年要拿出十万来交税;要是不幸丧偶或者失能,就需要重新参加工作不然无法交齐房产税。这样政府还可以低价收购房屋来帮助这些交不起税的老人安度晚年。

5. 房产税一定会尽快落地。因为这几年的反腐倡廉,大批贪官落马,所以每个地方制定房产税政策的官员们都非常廉洁,根据《人民日报》统计,2021 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平均房屋套数为 0.32 套,低于城镇人口平均水平。这样清朗的领导班子,一定会坚决地将房地产税贯彻落实到底!

知乎用户 清白之年​ 发表

人口下降的越快,政策出来的越快,16 号发文章,今天下指令,一共就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说明人口已经差的快要崩溃了。

知乎用户 莽特特特 发表

首先明确,只要不是上海版的房产税,房产税肯定对试点城市房价构成利空的。具体幅度取决于税基、是否有豁免政策、及税率。可以预见,选择哪个城市,只要出台了细则,当地房价必然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当然如果是 0.4%+ 人均 60 平豁免 + 2 套房这种,当我没说,房产税就算利空出尽,对房价没有影响,对地方财产也没有多大贡献,歌照唱舞照跳,相安无事。待某时货币又放水,一线城市房价还要续创新高。

知乎用户 国税小达人 发表

已知

征税对象: 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

具体操作: 国务院制定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未完待续

知乎用户 咬耳朵 发表

不懂这么多,请用大白话告诉我!

是不是告诉人们,给你五年时间:

  • 想买房的、或者说不着急的刚需,等五年再看。
  • 手上房子多的,要注意了。已经赚了不少了,差不多得了,到出手的时候了。
  • 还想炒房的,赔赚不好说了,想指望倒腾房子发财,希望不大了,改弄别的吧。

是这么理解吗???


本人马哲成绩还行,也关心时政。但是对经济、金融、杠杆、M1、M2、做空、放水等各种概念,我真是拎不清。

但是一点,我相信党,相信为人民群众服务。

相信我们做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原则,相信我们国家核心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为资本服务。(希望不被删帖)


如有大神看到,请少用术语,

尽量用大白话帮我解决疑惑……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谢邀。

两个重要点:农村宅基地及其房子暂不纳入,授权试点期限为 5 年。房地产税大头是一二线城市,农村就不应该收取,本身量小,农民收入也少。

本次文件写的 “授权试点期限为五年” 并不是说试点必需满五年,可能不需要五年的,授权试点五年,意思是最长五年。

重要信息见下划线:

再次强调,30 城试点与 10 城试点效果是一样的,本次关注 0 到 1 的质变。

房地产方方面面我已经系统性研究 3 年多了,对于房地产税落地是必然。

没有房地产税,房地产就失去了自调节。一些家伙就囤积居奇、漫天要价,中介则为赚超额佣金、利用信息差推波助澜。

房地产税将是削弱房地产金融属性大杀器,也是打击泡沫的有效武器,是我国第二次分配的核心调节方法,利于共同富裕。

谁将是光荣的试点城市,可以从房地产税的征税模式推断,一个税必然涉及税基和税率的拟订,税率这个比较容易全国统一,但是税基就不容易了,因为全国各地房价不同,而且房价随时波动,其中新房本身有 zf 管控,严重失真,不足以作为税基参考对象。

基于此,二手房价格才是税基核心参考对象。但是,同一个城市、不同地区、甚至两个挨着的小区价格都可能不同,甚至还比较悬殊,那么用谁的价格作为标准呢?这就是一个问题。

好在,这个问题不难解决,那就是小区像素化,给每个小区定二手房指导价,因此可以说,率先施行二手房指导价的城市才是本次试点优先考虑城市,甚至可以说,这些城市可能就在为试点做准备。

两个月前就说过了:

考虑到浙江是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浙江很可能会率先全省试点,不过现在浙江好多地方并没有出台二手房指导价,意味着浙全省试点大概率还再后面。第一批试点标志性的城市应该有深圳和杭州,浙江由于是先行示范区,可能会有多个城市入选,比如宁波、绍兴、金华等。

对了,今天浙江省 shu 记袁家军也在《求是》撰文:《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的朋友,你们有盼头啦,共同富裕战略下,房地产必回归合理。

知乎用户 水是论文那个水 发表

从这我就知道了,今年的人口数量一定极不好看;加油,胜利遥遥在望

知乎用户 马强 发表

我觉得既不会按套也不会按面积,那都是单一维度,直接按持有的房产市值征税。

这就跟你买了个二手豪车虽然车价便宜了,持有成本还是豪车的标准,不会因为持有人的变更就降低了。

这也能杜绝代持的发生,一套高市值房产,无论持有人是不是代持的,就是要征税,交不起那就收房。闹出来代持直接没收。国家没精力管这房子是不是代持的,谁的名字谁交钱。

弄那些什么首套面积之类的花活儿纯粹是忸忸怩怩,想砍又不想砍的做派。

知乎用户 诺诺思考 发表

一个税种,既可以扩大财收,又可以增加生育率,同时还可以人口分流,也只有房产税了。

至于影响,对于稳房价应该是有利的。

先看前期试点信息,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总结来说就四个明确。

**1、明确征税目标:**家庭为单位第二套以上住房
**2、明确征税估值:**参照房地产评估值的 70%
**3、明确价格梯度:**税率为 0.4-0.6%。
**4、明确税收减免:**六大免征情况

以下对具体征税情况进行拆分讲解。

一、明确征税目标

征收对象是指本暂行办法施行之日起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包括新购的二手存量住房和新建商品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

其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数根据**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其未成年子女,下同)**在本市拥有的住房情况确定。

二、明确征税估值

计税依据为参照应税住房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确定的评估值,评估值按规定周期进行重估。在试点初期,暂以应税住房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房产税暂按应税住房市场交易价格的 70% 计算缴纳。

三、明确价格梯度

适用税率暂定为 0.6%,其中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 2 倍(含 2 倍)的,税率暂减为 0.4%

上述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由市统计局每年公布。

四、明确税收减免

**1、人均面积减免:**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合并计算的家庭全部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 60 平方米(即免税住房面积,含 60 平方米)的,其新购的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人均超过 60 平方米的,对属新购住房超出部分的面积,按本暂行办法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

**2、出售征税减免:**本市居民家庭在新购一套住房后的一年内出售该居民家庭原有唯一住房的,其新购住房已按本暂行办法规定计算征收的房产税,可予退还。

**3、唯一住房减免:**本市居民家庭中的子女成年后,因婚姻等需要而首次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成年子女家庭唯一住房的,暂免征收房产税。

**4、人才引进减免:**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持有本市居住证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其在本市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暂免征收房产税。

**5、长居 & 唯一住房减免:**持有本市居住证满 3 年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购房人,其在本市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暂免征收房产税。

**6、其他类型减免:**其他需要减税或免税的住房,由市政府决定。

回到篇首观点:

一个税种,既可以引入收入,又可以增加生育率,同时还可以人口分流,也只有房产税了。

以上。



… (最后附上链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知乎用户 嘉盛集团​ 发表

原作者姓名:新华网 原出处: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重磅!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来了!

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国务院制定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2021 年 10 月 23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为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
**一、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非居住用房地产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执行。
**二、国务院制定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应当构建科学可行的征收管理模式和程序。
三、国务院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考虑深化试点与统一立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情况确定试点地区,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本决定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试点过程中,国务院应当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试点情况,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条件成熟时,及时制定法律。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试点实施启动时间由国务院确定。

想要了解更多嘉盛集团,点击咨询

点击此处阅览完整的风险披露。

知乎用户 Young 斯基 发表

谢邀。

两个重要点:农村宅基地及其房子暂不纳入,授权试点期限为 5 年。房地产税大头是一二线城市,农村就不应该收取,本身量小,农民收入也少,而且对农民征税成本较大。

本次文件写的 “授权试点期限为五年” 并不是说试点必需满五年,可能不需要五年的,授权试点五年,意思是最长五年。

大家一定要正视并维护房地产税的合理性、公平性和正义性。别让那群人歪曲房地产税、扭曲事实,舆论阵地寸土不让。

有些大 V 又在误人子弟了,居然好意思拿去年卖地做证据,也不去翻翻历年卖地数据以及卖地金用在了什么地方,还居然说出了国家看不上房地产税。都不知道房地产税意义何在,整天写些无用文字,无法直指问题核心。

PS:本文转载自知乎

@pure 日月

大大求是一发文,授权 GWY 试点马上出路,这节奏安排,非常的好。

我曾经说过,上海和广州炒房客之所以可以 2020 年欢,得益于疫情。

不是疫情导致必须流动性扩张救经济,上海和广州必然延续 18-19 年房地产下行行情。

2020 年之后,立马回归正轨,对于房地产税的讨论和行动也增加量,比如卖地纳入税务部门,几个部门北京讨论房地产税试点。还有十四五规划关于房地产税的描述等,无不昭示着,“来了”。

本次新闻稿重要信息如下:

再次强调,30 城试点与 10 城试点效果是一样的,本次关注 0 到 1 的质变。

房地产方方面面我已经系统性研究 3 年多了,对于房地产税落地是必然。

没有房地产税,房地产就失去了自调节。一些家伙就囤积居奇、漫天要价,中介则为赚超额佣金、利用信息差推波助澜。

房地产税将是削弱房地产金融属性大杀器,也是打击泡沫的有效武器,是我国第二次分配的核心调节方法,利于共同富裕。

谁将是光荣的试点城市,可以从房地产税的征税模式推断,一个税必然涉及税基和税率的拟订,税率这个比较容易全国统一,但是税基就不容易了,因为全国各地房价不同,而且房价随时波动,其中新房本身有 zf 管控,严重失真,不足以作为税基参考对象。

基于此,二手房价格才是税基核心参考对象。但是,同一个城市、不同地区、甚至两个挨着的小区价格都可能不同,甚至还比较悬殊,那么用谁的价格作为标准呢?这就是一个问题。

好在,这个问题不难解决,那就是小区像素化,给每个小区定二手房指导价,因此可以说,率先施行二手房指导价的城市才是本次试点优先考虑城市,甚至可以说,这些城市可能就在为试点做准备。两个月前就说过了:

考虑到浙江是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浙江很可能会率先全省试点,不过现在浙江好多地方并没有出台二手房指导价,意味着浙全省试点大概率还再后面。

第一批试点标志性的城市应该有深圳和杭州,浙江由于是先行示范区,可能会有多个城市入选,比如宁波、绍兴、金华等。

对了,今天浙江省 shu 记袁家军也在《求是》撰文:《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的朋友,你们有盼头啦,共同富裕战略下,房地产必回归合理。


本文是我上周在某财经论坛火力全开的记录,可以说是舌战百客(炒房客),记录我对房地产税出台意义的阐述,以及我对分配制度的理解,本文值得大家反复阅读!

今年以来关于房地产税的马蹄声越来越密集,我此前说过,这不是有和无的问题,是肯定有以及何时落地的问题,还说过,二手房指导价的城市最有可能优先试点。

1、

说到房产税,我举例 1% 税率(不算多啦,只有一套房的家庭肯定没多少税),总有家伙反驳:上海有的一套房 1000 万,每年 10 万房产税,这交得起!?

好,我现在就给你们上一课。如果你交不起,有两个原因:其一你的房子真实价值不值 1000 万,目前的 1000 万泡沫大着呢?其二就是你房子与你能力不匹配,你的房子很可能老早父母买的,或者拆迁款买的,总而言之不是靠自己劳动所得。凭你自身本事还住不起 1000 万房子。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街头采访【你觉得北上深青年年入 20 万收入怎么样】的时候,总有一个准确又悲凉的回答:要是本身所在地有房子就算不错的收入,没房子这样的收入也不咋地。这说明什么,人啊,最重要的是投胎。

年龄相仿的人,收入也差不多,父母当初买房的差距可能也就 10-20 万,就因为一个买了北上深、另一个不是,10 年后家庭资产差距数百万(第二波突涨期间多读 3 年书在一二线城市就是数百万的差距),这就是过去的实情,工资性收入不是贫富差距的根本,金融资产的不公平才是根本。且不说还有那种资本运作(如:IPO、股权腾笼换鸟)瞬间跻身中国百富榜的捷径。

如果交不起呢?交不起就卖!你咋不说上海房价这么高,年轻人咋办?你只会说 “买不起去其他城市”。1000 万房子交不起税,说明与你不匹配,你只不过占了时代的红利。

如果所在地都交不起房产税,那不就赤裸裸证明房地产泡沫巨大,你税都交不起,买房更加买不起,那就给我降价。或者等你们都卖了,房价也会回归真实价值,也会有更的人既买得起也交得起房产税。(社会如果普遍交不起房产税,就足见房地产泡沫之大!)

没有房产税,房地产就失去了自调节。一些家伙就可以囤积居奇、漫天要价,中介则是推波助澜。

2、

【续】1% 的税率就骂娘啦,还说交不起。那现在购房房贷利率 4-6% 咋说?虽然首付三成,但是房贷利率可是 1% 的 4-6 倍。

这不比房产税厉害?不打掉房地产泡沫,就是明晃晃压榨新购房人群,割年轻人韭菜。

如果所在地都交不起房产税,那不就证明房地产泡沫巨大?你税都交不起,买房更加买不起,那就给我降价。

**目前的很多有钱人(60-80 后为主),并不是多么有本事,你们只是吃了时代红利,买房也不是自己眼光独到,只是当时必须。**求求你们,别高估自己了。

房产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效应非常巨大,总有人将税一股脑抹黑!房产税是第二次分配最重要政策,夯实共同富裕核心措施,后续房产税必然转移支付,大城市该反哺小城市和农村了。

房地产税转嫁租客?做梦!(我历史旧文也阐述过,文末有链接。)

3、

我觉得啊,应该快点征收过度自私税(自私税的具化就是遗产税、房产税、资产转移税、赠与税等)。一些家伙,只想坐享其成公共服务、享受时代给的各种好处,不想承担相应的义务、半点儿责任不想承担。

某论坛暴热帖子下面,一些人自私自利的嘴脸暴露无疑,本就思想深度资本化了还有脸扛着社会 zy 红旗倒打一耙。

先富带动后富怕是不强制是没有用的,一些家伙不仅不愿意 “达则兼济天下”,甚至想跑路,把国家当做粮仓往外输出国家财富,意欲掏空国家啊!

共同富裕不能靠自觉(第三次分配只能是辅助),要从规则上约束强制。

4、

我认为房价回归合理价位并不会引发所谓的金融危机,这是一些利益集团借以恐吓方式意图将房地产和国运划等号。

相反,房价这样吊着,才是真正的危机。

我国房价基本盘是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根本不会整体腰斩式下跌,跌 30% 叫大跌(天津等城市也有这样的跌幅,虽然局部)这未免太危言耸听啦。其他城市本身房价绝对价格不算太高,炒房客也少,下跌影响不大,燕郊都 4-5 折了,还不是承受着。目前很多国人还没有摆脱兜底思维,可能是 “大家长制” 下的惯性。

目前国家已经提前做准备了,全方位锁住资金防止流入房地产。

铺垫完全,时辰就到啦。

大家只需要记住,去房地产泡沫符合中华民族最长远最核心利益,因此也是最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再次劝诫大家:

  • 一个人的奋斗只有与国家前途命运产生和谐共振,才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 一定要相信国家的纠错能力,一旦触发纠错机制,必然有雷霆万钧之势能。
  • 天空已然破晓,一个居住无忧的新时代已经在徐徐走来,
  • 所有的铺垫,都为了一个目的,去泡沫让经济继续飞扬。
  •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当你的眼界不在局限于个人利益相关,而是基于当下内外的环境,以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甚至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很多答案不言自明!
  • 不要懊恼过去,因为纯属浪费时间;与其惆怅过去,不如放眼未来。也不用担心时代不给机会,想一想,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发现机会在哪里,没有就提升自己直到有,以及机会出现的时候是否做足了准备。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重要提醒:论对未来的前瞻性分析和预测,没多少人可以像我这样的吧,绝大部分就是墙头草、马后炮,更多深度前瞻性文章,详见公众号【Smart_Dreamer】和【悟空价投】(五个字,谨防假冒),欢迎大家关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证房地产历史时刻,同时互相交流金融投资、共同进步!

房地产税基本和我历史分析路径一直,历史文章佐证:

PS:本文转载自知乎

@pure 日月

知乎用户 晚点 LatePost 发表

我们在晚点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地产告别普涨时代》中提到了该问题,全文如下:

岁末年终,一些变化集中发生。

文 | 龚方毅 马可欣 祝颖丽 实习生张梓清

编辑 | 龚方毅

“这是真的吗?”

“是。”

许多大大小小值得追问的变化在上周集中发生。它们多在人们的预期内,但出现的速度或影响的程度出人意料。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中国决定在部分城市试点房地产税改革。一年利税约十万亿元的地产业将面临真正的大调整。房产普涨的时代或将就此告别。

相关讨论过于热烈,甚至盖过了对多数人实际影响更大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改革。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在上周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说, “个人养老金拟采取个人账户制”。这一在 2006 年中国 “十一五” 规划期间即初见雏形的规划,将有最新实践。

行业的变化也不小。

上周特斯拉高管说他们整车产能已经超过 100 万辆 / 年。这无疑是一个新里程碑。比多数人、甚至特斯拉自己公开预测的完成得更早。此外,我们也看到瑞幸咖啡公告上半年大幅减亏;李佳琦和薇娅直播一天的销售额就超过了北京 SKP 商场一年的销售额(先不考虑挤电商水分)。

疫情也有了变化。新冠肺炎疫情遗憾地再在国内散发。已有 11 省通报了 50 例以上的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确诊 + 无症状)。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说其中不少人曾跨地区旅游,疫情仍有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多地升级了防疫标准,更严格地限制人员流动。文旅部 10 月 23 日起暂停了旅游专列业务,并对跨省旅游启动 “熔断” 机制。岁末年终的商旅活动和关联的餐饮、零售业再受影响。

疫苗依旧是解题关键。中国现在已经启动了疫苗加强接种计划。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组建议海关、边检、航空、隔离观察点以及定点医院的一些工作人员,以及其他适合接种的人士,完成全程免疫六个月后再打一针以加强免疫。

这些变化,有的反映了决策群体在不同目标或者利益格局下的取舍、平衡,有的则反映了复杂时局下趋势分化。

地产告别普涨时代

10 月 23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对试点地区的各类房产或土地所有权持有人(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所有人除外)征税。试点限期五年。

相关调整现在只有框架,缺少具体细则。如税率多高、计税基础是什么、有没有税收优惠、是不是对存量房征收,以及在哪些城市试点、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答案。

不过新华社报道称,国务院会在半年内确定实施启动时间,出台试点具体办法,再由试点地区政府制定细则。当在全国范围征税的条件成熟时,“及时制定法律”。

周末赶报告的各路机构基本都觉得改革节奏超出预期。它们原本估计从高层讲话到实际执行仍有一段不短的博弈期。

粤开证券估算 2019 年房地产为中国贡献 2.6 万亿税收和 7.25 万亿元土地出让收入,广义上的财税贡献率近 35.9%。它的产业链条长、影响面广、利益关系复杂,市场与政治博弈共存。

对于突如其来的调整,市场普遍认为长期仍是供需决定房价。但短期内受心理冲击的影响,会有一轮抛售。如果卖的比买的人多,试点地区的房价会走低。

接着,考虑到房地产税的征收、减免逻辑,多套房持有者、拟购房者可能会将免税 “额度” 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 有更好教育、医疗资源和就业环境的地方。

这可能意味着房价分化将更厉害。全国房地产普涨时代就此结束。因为人口向资源优势地集中,可以支撑当地的房屋购买需求。这又引发一个现实问题,房价下行期、或者房价不断走低的地区要不要征税?如果继续征很可能令房价跌得更快、加大波动。这似乎也不是政策目标。

房地产税收一直存在。但之前房地产业的税几乎全来自于流转环节,即交易产生的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等。对持有环节征税且按年计税缴收的,只针对商铺、办公楼、酒店等非居住房产的持有者。

2011 年,上海和重庆试点对住宅征房产税。不过减免力度很大,很多人不需要交税。比如上海只征增量房持有人的税,且有每人 60 平方米免征额。即三口之家的话,房屋面积超过 180 平方米的部分才需要交。重庆尽管包括了增量房和存量房,但是都只针对别墅或者高档商品房征税。对普通家庭影响也很有限。

两城试点的效果回顾可以看国海证券的这篇报告。或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几位教授做的研究,《房产税和房价:双城记》(Property Taxes and Home Prices: A Tale of Two Cities)。

2012 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经济系特聘教授李奇、经济系副教授欧阳敏研究发现,试点第二年,上海的平均房价下降了 11%-15%,重庆的平均房价上升了 10%-20%。税收试点对两城房价产生了相反的影响。

对于这次更广泛的试点,一些机构人士和学者认为税率会更高、优惠条件更少,有学者参考房产税成熟地区 1%-5% 的税率、结合中国试点的定位和居民收入水平,估计税率低于 1%。

养老金个人账户改革

上周,人社部表示个人养老金账户会有两方面大调整:一是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二是 “个人养老金拟采取个人账户制”。这对个人的影响可能胜过房地产税试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杨俊对养老金个人账户有过清楚的叙述:

个人账户制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另一种是名义账户制度。
名义账户制度下,虽然个人的缴费也记入个人账户,但缴费资金依然采用现收现付的方式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个人账户中的积累只是名义上的。
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下,个人缴费不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而是完全记入个人账户并进行实账化的投资管理。

现在中国个人养老金采用名义账户制度。个人每月的缴费由政府统筹,然后支付给领养老金的人。制度刚推行的时候,中国工作交养老金的人多于退休领养老金的人,账户逐年丰盈。

但中国人口结构持续变化,老龄化加速,养老金有亏空的风险。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 2019 年曾估算账户可能在 2027 年结余达峰、然后在 2035 年耗尽。

包括社科院在内的机构、以及其他专业学者也呼吁改革,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如美国 401K 计划)。这么做不仅在于缓解财政压力。有学者指出养老保险的激励机制应该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持这一观点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研究员郑秉文,曾在《“社保降费与征收体制改革” 专题研究》中写道,

应尽快兑现和落实二十多年前关于建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的初心,这既是对参保人的养老权益负责,也是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负责,是养老基金提高可持续性的根本措施。
其中,就目前所及,扩大个人账户比例、将一部分企业缴费划入个人账户进行配比是建立激励机制唯一的重要途径

至于改革的难点,可以看前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高小真写的《关于推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建议》。

其他值得关注的变化

李佳琦和薇娅直播一天的流水接近两百亿。“双十一” 预售才开始,李佳琦、薇娅的直播数据刷屏社交媒体。第三方平台红人点集的数据显示,预售首日,两位阿里巴巴 “人形聚划算” 分别创造了 106.53 亿(李佳琦)和 82.52 亿(薇娅)的销售额,远超去年的水平。

考虑到今年疲软的消费,这组数据难以置信得好。

李佳琦所属公司美腕对《晚点 LatePost》说,外部的第三方数据都有较多的偏差。薇娅所属公司谦寻也称自己还没有统计数据,建议甄别第三方数据来源。有业内人士称,上述数据是宽口径,有可能把下单后未支付的都计算在内了。

而根据直播电商服务平台壁虎看看提供给我们的数据,李佳琦和薇娅今年 “双十一” 首日的总销售额分别为 39.48 亿和 38.55 亿。笨鸟数据则统计到 100.14 亿(李)和 42.45 亿(薇)。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哪一种口径下的数据,都是假定消费者付尾款情况下的订单总额,而非订金。

彩妆护肤是两位主播预售的主要品类。一位直播电商商家运营人士说,20% 的退货率是正常的,服装品类会高一点,护肤品退货不高。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认可直播间退货率约为 20% 的说法,但指出 “李佳琦和薇娅直播间的退款率一直很低,不到 10%”。

特斯拉电动车年产能首次超百万辆。上周特斯拉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收入达 137.57 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 1.5 倍。同时盈利 16.18 亿美元、约为去年同期的 4 倍。均高于华尔街分析师预期。

盈利主要来源于汽车销量的增长和成本削减。而这两点又都是产能扩张的结果。汽车业资本密集、规模效应显著。今年七到九月,特斯拉共生产汽车 237823 辆,交付 241391 辆。成本摊薄以后,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冲到了 30.5%。

特斯拉 CFO 扎克 · 柯克霍恩说现在公司年化产能超百万。作为对比,大众集团在全球共交付了 29.3 万辆纯电动车,年化产能约为 39 万辆。实际上特斯拉的产能已经可以比肩传统燃油车厂,与中国三大自主品牌吉利、长安、长城相当。

瑞幸咖啡上半年大幅减亏。它们上周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年取得了 31.2 亿元收入,净亏损 2.11 亿元。其中收入同比翻倍、亏损同比减少了约 86%。

一个多月前,瑞幸宣布与投资人们的纠纷取得了对公司积极的进展,同时还发布了 2020 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它们在去年那样的极端环境下取得了不错的经营成果。这里是我们之前对瑞幸的短评。

最新的财务报告表明它们转好的趋势还在继续。浙商证券互联网分析师谢晨在一篇研究报告中肯定了瑞幸这段时间的表现,并认为它在与 Manner 等中端咖啡品牌的竞争中占优。

恒大支付美元债利息。另外,财联社的报道说中国监管层会在本周二摸底房企的美元债。

我们用 Wind 汇总的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11 日,境内房企一年内到期的离岸美元债余额前三多的分别是恒大(34.75 亿美元)、佳兆业(27.05 亿美元)、建发国际(27.05 亿美元)。而存量前三多的分别是恒大(178.52 亿美元)、佳兆业(121.51 亿美元)和碧桂园(116.07 亿美元)。

地产告别普涨时代

知乎用户 Brody·Wilson 发表

关于房产税,我有个非常完美的方案,大家觉得怎么样?

房产税按照 1% 的标准收,同时贯彻如下两点:

1、银行房贷利率整体降低 1%

这样那些高位接盘有房贷贷的年轻人不增加交房产税的压力

2、有足够现金流,愿意每年交房产税的,按照每年 1% 标准交

没有足够现金流,不愿意每年交房产税的,按照每年 2% 的标准扣除,等到房产交易或者继承,由国家扣除相应的比例

比如住在上海市中心,拥有全款房的某 60 岁退休干部,房子市值 2000 万,每年需交房产税 20 万,但是每月退休金只有 6000,完全没钱交房产税。那好,那就不用每年交,但是按照每年 2% 的比例,暂时扣除,等到房子需要买卖或者继承时,国家一次性按照比例收取。假如该干部 80 岁病逝,房子由子女继承。国家扣除 20 年乘以 2%=40% 的房产税,子女继承 60%。

当年交,只交 1%。如果当年不交,那就扣除 2%,作为一定的惩罚措施。

当年不交,扣除 2% 这个标准是非常合理的,假如扣除 1%,那基本所有人都不会交了。因为房子随着时间流逝,房龄越来越大,是不断贬值的。同一个小区,房龄 60 年的房子肯定没有房龄 10 年的房子值钱。

大家说这个方案是不是非常完美?

在收房产税的同时解决了两大潜在问题:

1、高位接盘背房贷的年轻人负担太大

2、房产价值高但现金流不足的老人没钱交税

另外补充一点

这两年中国每年土地出让金八万多亿,这八万多亿可不是纯利润,而是销售额,纯利润大概 15%,也就 1.3 万亿的样子。

中国目前房产总值 500 万亿。房产税收 1%,也就是 5 万亿,收 0.5%,也就是 2.5 万亿,收 0.3%,也就是 1.5 万亿。

也就是收 0.3% 的房产税,以后就算一块地不卖,也能覆盖卖地收入了

知乎用户 懒癌 发表

1,目标:政府增加收入替代土地出让金。附带效果是提高持有成本,促使手上多套房的放入市场或者出租。

2,长期看,房价和房租都会下降,组合拳里还会有一手廉租房。但是短期内,房价肯定是要保持相对稳定,不用指望大跌甚至腰斩,房租在没有形成新的平衡的时候会波动,但是房租是会受到租客收入水平限制的,想着涨房租转移的想得太多了。

3,个人想法倾向于普征,再按人头进行退税。这种做法,一是因为退税,完全可以把税率算高点,只要对一房的人来说能差不多抵消即可,二来多一个人口可以多一份退税无疑是利好生育。由于不同地区房价差异太大,根据金额或者面积免征,既有漏洞也不公平。

4,征税手段可能走个税 APP,这里需要税务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数据互通。不交税的加滞纳金直到将来交易过户或者继承过户的时候一波清算。

4,讲点不好听的,我国的房屋自有率对比主流国家都高很多,即使房产税出台,将来想要人人工作几年即可买得起房子的可能性也不大,风气和观念如何转变就要看将来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怎么样了。

5,假设沙漠中有 10 个人,分别有 1-10 块钱,卖 2 瓶水,每瓶水的价格就是 9 块钱。同理,北上广深的核心地段的房产只要没有和公共资源解绑,依旧取决于加杠杆能买得起房的有钱人的人数,至少在北上广深这个人数还是很多的。

知乎用户 吃瓜掌门​ 发表

重要的是按平方征收,还是按超平方征收。

按超平方征收的话影响不大。,最后收不上多少钱来!投资房产的有钱人,有的是办法规避超平方的税,比如找人代持等等。

最终持有 10000 平方的和持有 60 平方的可能都不用交税。

真要使房产税对房价产生影响,那么按平方征收。

看上去 60 平方的吃亏了,但 10000 平方的吃的亏更大。

假设每平方 20000 元,1% 的税,那就是

60×20000×0.01=12000.

10000×20000×0.01=2000000.

代持什么的都规避不了,因为就算代持,钱还得房子真正所有人出。

表面上看似 60 平方的人付出了额外的钱,但是,如果房子的持有成本增加,最终导致炒房虚高那部分房价跌下来。

对草民来说还是划算的,购买房屋的总价下去了。

反之,看着草民不用付超平方的房产税,但因此对草民造成的利益损害却更大。

任何时候,一刀切都利于草民,因为草民没有能力规避,不如同归于尽跟划算!

知乎用户 闪光弹 biubiubiu 发表

让子弹飞一会吧,虽然不知道这个新闻的真假

知乎用户 ifURtreasure 发表

我估计会这么操作。

按面积,过了起征点征收,重税。

然后多套房的人,无法通过房租转嫁房产税给租客,自持亏损严重,只能抛售或者断供。

然后银行接盘,过手给政府,变成了现成的公租房…

然后政府租出去,租金到手,房产税到手。税收也有了。

房价下跌,住房不炒。贫富差距也缩小了。利好共同富裕基本目标。

两三套房的持有者,可以考虑,多生孩子,结婚,人口多了,面积就大,也就不用缴税了,还能利好出生率。

一箭三雕。

知乎用户 抖抖抖抖飞 发表

时机很巧妙,估计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具体措施:

税率不会过高瞎猜一个数 0.5 左右;

会有免征额考虑人均面积、总价等多个因素;

不同城市不同政策;

循序渐进整体落地还要 10 年;

影响:

居者有其屋,不管好赖应该都会买的起,但居住质量不同;

不同地区、不同位置的房屋会分化;

知乎用户 haha kim 发表

免征一定会有,而且会按照人头来算。

夫妻加起来的免征面积是单身者的两倍,这样可以鼓励大家去结婚,也能减少离婚。

顺便还能解决房本加名的矛盾。

多生一个孩子就可以增加一大块儿免征面积,这样可以鼓励大家多生孩子。

知乎用户 K3 就是 K3​​ 发表

这问题小编工作特认真,赞一个。

删我两个回答,换个姿势答也删,别人不删他也删。

一个问题换姿势写两个回答,很费脑的。小编能不能尊重下我的脑力成果。

其实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

这次我什么都不说,求小编放过,这次我就是想看下,是不是我长得帅,男小编嫉妒我或者是女小编看上了我,删我帖。

求小编不删,不删,我不删,妈妈没回来,从来都不删。

知乎用户 这里是嘉扬 发表

1. 国家下定决心摆脱卖地为首的土地财政。

2**. 地方和中央的财政收入**亟待拓展新税种和收入方式。

3. 降低住宅的金融属性,让金融和杠杆可以赋能到其他产业和行业。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另:诸如 “房价”“疫情” 这样层面的答案比较难看到宏观问题。生育率和财政收入才是首要的表象问题。清零政策也仅仅是不同国情采取的不同选择,大可不必太赢麻。

知乎用户 孤独若虚 发表

曹魏建国伊始各地本无制度,全委托于刺史。

刺史在州郡各自订立制度,日久经年,凡是产粮产钱产人的中央表彰,凡是搞的水深火热的统一拿下。

等到曹丕在位了,发现贾逵这套真的好用,从此立制度,天下都要用这一套。

你在贾刺史手上,还是在其他刺史手上,完全看个人命运了。

知乎用户 碎碎念的杰哥 发表

不负责任盲猜一下,分为为什么收,税的用途,怎么计税,怎么收税。

1. 为什么收

房产税和遗产税,离境税统称资产税,专治富人的那种。

虽说房地产税有重复征税的嫌疑,但是尽量消除不平等,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毕竟中国富人和资本缴税比例低于劳动者,就是一种不平等。

求是那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言犹在耳。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有没有?个人倾向于认为有。资产起底,和金融起底,本来就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经之路。当年韩国为此可是送了几千个公务员进大牢,韩国才有多少人口。

所以目标明确。可以试点可以更改,但初心主要目标是富人,理由是共同富裕,中间可能会面临极其激烈的矛盾。

真操办起来又不一样。毕竟地方政府要多收,富人阶层希望低税率统收无免征,中产希望中高税率有免征。

很考验施政智慧啊。

2. 税的用途

美国的办法,把税的用途显化。本区域收的房产税,用于本区的固定设施更新,治安,学校,等方面。好处是让富人和中产踏实交税,坏处是贫富分化逐渐迭代扩大。

在中国这笔钱进地税,甚至国税然后转移支付,几乎是个必然,不好显化。那么收起来难度会更大。

3. 怎么计税

上面说得比较明白了。中产希望高税率有免征,富人希望低税率无免征,当然中产没什么声音。

还有人出来混淆说什么税基高低,扯淡。这个税的出台,意不在收税。换句话说,经济利益不是第一考量。

我猜,落地是有免征,结合累进税率,整体税率不高。

之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调整税率。中值 = 房产的租金收益率 - 利率。

4. 怎么征税

有人说是不是重复了?

非也,计税是计税,征税是征税。

以前有本书叫中国农村问题,写当时收农税要联合执法的。百号人浩浩荡荡下乡,过程不太和谐,收的税和征税成本差不多哈哈哈哈。

现在我国收税主要借助企业和交易,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不说,个税也是企业操作缴纳。消费税,契税,个税通过买卖交易和房产交易完成。

房地产税怎么收?通过企业不现实,企业不知道你有没房子。

通过交易来收是比较低成本的,还能结合其他行政手段来影响国民,盲猜如下:

a 房地产税按年计税,但不直接收税。记在房主头上逐年累计。

b 过户时征收,比如买卖赠予和遗产。

c 额度累计后,可以减免。跟着指挥棒可以减免累积税额,比如结婚生孩子。。。

总结:

目标是开启直接税,口号是共同富裕,执行动力是收税,税会转移支付,会有比较大的免征,税率多级累进,按年计税但不是按年征税,而是在房产过户环节征税,累积税额可以减免。

以上。

知乎用户 彼尔苍乎​ 发表

本来我是举双手支持的

但是我就要给设计者提个意见了

假如按照人均面积算起征点,这是开始收单身税吗?单身狗不配买房吗

你看,假如是人均 60。两个人 120 比较正常,一个人 60 是不是太小太小了点

还有税率,那么多说 1%~3% 的,这是要疯吗。

一套自住房子 80 平不过分吧,市值 500 万,一月还贷款大约 2 万,一年 24 万,税要交 5~15 万????????

知乎用户 一梦千年 发表

生产关系已经在限制生产力了。

房产并不仅仅是具有居住属性的商品,早变成生产资料,能融资的金融工具,能大幅度增值且变现的金融产品。

知乎用户 女人的刚毅 发表

房地产必将稳中向好地发展。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房地产已经向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了十多年。虽然,我们常常被教导:不能以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中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坚强意志、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坚定不移地得出推论:

就像过去十多年的房地产健康发展一样,在未来的十多年,房地产也会健康的发展。

房地产又何尝不是一个不断辨证运动的事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由过去的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房地产也要随之发生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伟大进步。

我们知道,很多人都以一种着急的心态来看待房地产,他们已经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了足够的中国政府的温暖关怀——这使得他们离开了铁皮房,住进了宽敞、整洁的房屋。

于是,他们对新的关怀,新的进步和新的成就充满了期待。这种期待是合理的——房地产调控一直都在,并且会继续发展下去。这毫无疑问,因此,我们都必须保持信心,永远跟随着中国政府的脚步,从而不断地去往幸福之地。

“中国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1]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说。

参考

  1.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289638

知乎用户 回眸一笑倒苍生​ 发表

房产税再不取代土地出让金,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撑不住了。

以往地方政府靠土地出让金来进行基建投资。每年的新增土地供应是大体差不多的。但是随着城区面积的越来越大,政府就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钱来维护以往的基建设施。再加上物价上涨因素,土地出让单价必须持续高速增长才能满足政府的资金需求,这也是地方政府鼓励房价上涨的动力。

但是土地价格的增长不是无限的,人民的承受能力也不是无限的,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远超欧美发达国家了。土地出让金模式,说白了就是让买新房的人承担所有人的基建开支。假设 100 万人口的城市每年流入 5 万人,就是 5 万人承担 100 万人的基建开支。现在城市化率上来了城市人口增速放缓,增长到 1000 万人口的城市还是每年流入 5 万人,就意味着这 5 万人要承担 1000 万人口的基建开支,就算是地主周扒皮也不会这么狠吧?

人们无力承担更高的房价之后,土地出让金增速必然放缓,甚至出现了大量土地流拍的现象。为了让地方政府有钱继续维护现有的基建设施,就必须改变极少数人承担所有人基建开支的现状,变成所有人承担所有人的基建开支。

所以出于公平考虑,土地出让金转为房产税之后,近几年交过大笔土地出让金的房子可以抵扣一部分房产税,而那些只交过很少土地出让金的房子可能就要交全额房产税了。这意味着房龄较长的二手房会迎来大幅的贬值,而这些房子房贷较少也不会引发什么金融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收入比最终会回到一个合理的位置。

当然土地出让金还是会继续存在的,毕竟政府还需要支付拆迁补偿款。但是拆迁补偿款肯定也会随着二手房贬值而大幅下降,所以未来的土地出让金也会比现在低很多。

知乎用户 华夏基金​ 发表

衣食住行乃是民生大计,这不,最近有关房子的事儿又成为了大家讨论的重点。10 月 23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一时间,房地产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从 2003 年首次提出 “对自住房进行征税” 到 2021 年“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房地产税十几年的发展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房地产税究竟是什么?怎么收、收多少?给咱们普通人的生活和投资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01 房地产税怎么收?收多少?

小夏之前跟大家科普过税收的概念和分类,房产税就属于财产税中的个别财产税,征税对象是房屋而不是个人。按照定义来看,就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对于房地产税,大家最关心的无外乎两个问题:怎么收?收多少?

先看 “怎么收”。本次通过的《决定》中明确说明,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是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而且从试点城市实施的情况来看也划分了征收标准,这个咱们留到下个问题一起说。

接着来看 “收多少”。目前还没有明确,《决定》表示,国务院制定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应当构建科学可行的征收管理模式和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各地自己来制定,比如目前两个试点城市的征收标准就是不同的:重庆的房地产税只对高档住房征收,税率设置为 0.5-1.2%;上海的房地产税是针对增量买房者,也就是 2011 年 1 月 27 日以后在上海买的第二套和第二套以上住房,同时还设置了人均 60 平方米的免税面积,税率也仅在 0.4%~0.6% 之间。

本次房地产税的试点实施启动时间由国务院确定,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至此,备受社会关注的房地产税靴子终于快要落地了,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具体的实施细则。(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中国经济周刊》,2021,10.26;澎湃新闻,2021.10.26)

02 为什么要现在开始试点?

那么为什么现在要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呢?小夏帮大家总结了一些社会各界的观点:

一是改革的时机可能已经到来。当前全球货币政策转向,总体正由宽松转向紧缩;与此同时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达部分发达国家水平;再加上房产税已经在上海和重庆试点了十年,吸取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等,所以当下正是房地产税改革的重要节点。

二是为了缓解当下财政压力。征收房地产税,是保证国家稳定的资本积累、财政收入,为城市建设积累资金,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是为了进一步促使房屋回归居住功能。本次试点,除了财政收入考虑外,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强化 “房住不炒”,进一步促使房地产弱化金融投资功能、回归居住功能。在个别炒作严重的城市,让房价从投资、投机性需求为主的价格,稳定到自住性需求为主的价格水平。

四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先前在重庆、上海两大城市试点的房产税由于征税范围窄、税率偏低,免征面积大以及住房市场供应关系等原因,未对税收和房价产生较大影响。此次采取启动试点先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并最终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21.10.27;海报新闻,2021.10.26)

03 带来哪些影响?

了解了为什么要收房地产税,房产税出台对咱们普通人都有哪些影响?

首先,可能会改变购房者的心态。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因为持有的房产类型、数量和价值不同,受到房地产税的影响也不相同。对于持有多套房产或高端房产等需要缴税的个人或家庭来说,可能会增加持有成本,那么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买很多套房子不住未来可能会变得不再划算。

第二,大概率会加剧全国不同城市房价的分化。对不少没有真实的居住需求,房地产库存多的地方,比如有些地方是有度假需求而买的,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在房地产税推出后会有较大压力。反过来,对人口流入、有产业基础、有好的工作机会的一线城市来说,刚需比较确定而且住房供应上弹性更弱,再加上很多 “漂一族” 可能会产生 “老家多套不如一线一套” 的心理,房价有可能会因此受到刺激。

第三,对股市债市可能有一定的提振影响。比如有较多住房的人可能会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卖掉多余住房,从而投入其它资产,这个时候股市债市可能会成为他们的选择,就是咱们常听的 “居民财富转移”。从长期来看,房产税有利于打击炒房,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当“房住不炒” 的职能真正回归后,资本市场也是受益的一环。(来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21.10.26;新浪财经,2021.10.25)

这就是有关房地产税的解读啦,后续有相关消息小夏也会及时与大家同步。好了,今天的《华夏基金早播间》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温馨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知乎用户 冬瓜​ 发表

老百姓都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知乎用户 东写西读​ 发表

对于房地产税的实施和效果,我持乐观态度。

首先,为什么要征房地产税?

除了我们都熟知的 ZY 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努力推翻新三座大山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扩大税源。

过去实行土地财政。只有卖地和房产交易才能获得税收。地方政府缺钱的时候,卖一块地就可以了。

但是核心土地就那么多,这几年也卖的差不多了,而且卖地的方式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不断高企的房价,和人民根本利益不符。

房产税本质上是一种像富人征的税,这样不仅可以给政府提供稳定的税源(不管卖不卖符合条件的群体每年都得交),而且还属于 “劫富济贫”,有利于国家倡导的二、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

房地产税将会带来什么影响?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炒房者来说简直是当头一击,一击毙命。

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挺考验执政者智慧的,尤其要避免误伤普通群众。

设定征税方式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包括地区差异,房价,家庭年收入等等,毕竟北京的 50 平米相当于四五线小城市的 500 平米,更有一些虽然有一套房,但是家庭年收入并不高的群体。

此外,还要避免有多套房产的房东通过房租的形式把房地产税转嫁给租户等等。

另外,这里开个脑洞,如果按照人均居住面积来征税的话,是不是刚出生的婴儿也可以算人头,想住大 house 就多生孩子,还能促进社会生育率。[狗头]。

综上,房地产税符合国家发展和人民利益,中央已经定调了,接下来就重点关注各试点城市具体的实施细则了。

知乎用户 流浪的蛤蟆​​ 发表

我始终不能理解,一件商品,从收六十块的税金,涨到收八十块的税金,为什么会有买家认为商品会降价……

房东可以赔钱卖房子,但国家不能收不上来税……

从没有一个税是国家越收越少,最后税基都没了……

一个房子卖一百万,因为房产税,跌到八十万,跌到六十万,跌到四十万,这是大家的想象,但这种想象,是极其愚蠢的。

房价这么跌,国家的房地税怎么收?今年收几万亿,明年税收折一半?国家税收起伏这么大,还能运转吗?

房产税想要持续收,只有锁死房价……

房价崩,房地产税崩不崩?税收崩盘?这是多天才儿童敢想的事儿?

房地产税收不崩,就要反过来锁死房价……

有人举例股市,股市不就是韭菜被收割,韭菜们赔钱,国家收税,一小撮人赚钱?这么明显的割韭菜,还有人拿这个来反驳?半夜鸡叫是为了啥?

知乎用户 gaopeng 发表

挺迷糊的一个事情,首先之前已经说的很明确了,收税绝对不是为了降房价,降房价很简单,直接把土地出让金降低比直接收税来的简单有效。

房地产税怎么收,这问题在中国基本上无解,按价格不可能,老破小收的和新房一个标准也不可能,俺面积也不太现实,如果给一个综合税率,城里房屋划分三六九等,这只接等于给房地产化片区了,也是很难办的事情。

但是不得不收,说明钱不够了。

土地出让金不减少,还要收税,这是怕人口减少的不够快吗?

百思不得其解啊!可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是我没看出来。

知乎用户 世界恁大 发表

首先收房地产税是为了给卖地难以为继而揭不开锅的地方财政补充收入而不是降房价。。。因此在分析税率,征收方式上,其实应该多从这个角度去考虑。

以外地方政府都是通过卖地赚钱,未来转型要通过收房地产税 (其实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市政服务 / 资产 “物业费”,维系市政正常开支)。不过房地产税税率的确和房价呈现某种负相关关系:因为居民愿意 / 能够提供给地方财政的资金总量有限,因此不是多收点土地出纳金 (地方卖地收入高,房价成本就高),就是多收点房地产税。在美国各地税率不同,大体上税率高的州的房价收入比都相对较低。

比如说杭州 2020 年土地出让金收入 3500 个亿。如果希望未来摆脱这种模式,让房地产税承担其中 2000 亿的收入,那么需要杭州 1200 万人民人均负担起:

20000000/1200=16667 元 / 年

的房地产税强度。折合一个三口之家就是 5 万元每年,折合每个月 4170 元。

按照杭州房价均价 3 万元 (含远郊),三口之家资产有 120 平米住宅计算总价为 360 万。那么总和的年税率目标应该设计为 5/360=1.4%。

实际上肯定还有一些低保户,免征额等。因此要想达到房地产税去替代卖地收入的话,是需要很高的税率才可以的。当然好在杭州是新一线城市,吸引力很强,未必需要立即就要 2000 亿的财政收入 (也许这种新一线城市会分十年逐渐落实这个小目标,摆脱对卖地的依赖)。真正迫在眉睫的是卖地已经卖不动的三四线城市,也许有些城市今年就有 XX 亿的财政缺口嗷嗷待哺。

农村宅基地不收取。因为农民普遍收入低,需要住房保障,因此是一项很好的惠民措施。

不过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毕竟现在的宅基地并非仅仅是农民所有了,其所有者内部出现了阶级分化。

首先,建议城中村 (命名为“xx 社区”) 应该具体调研。如果是广州深圳那种包租公包租婆,其实完全不属于农民群体,他们脱离农业生产而且也是高收入群体。

其次,在城市有住宅资产的 “农民”,其住房已经有保障。其生产方式已经脱离农业,所以是否免宅基地房地产税也值得讨论。鼓励已经城市化的居民合理退出宅基地,保护耕地红线。好比香港丁权也出自保护农民利益出发,却也最终变成香港一大遗留问题。

最后,是怎么收的问题。税率多少,有没有免征额?比如一家四口可以免 100 平米?甚至五口之家可以免 125 平米之类的 (变相鼓励大家庭,鼓励生育率)?还有高资产低收入的大城市低保家庭如何处理 (比如北京二环内有 500 万资产住在大杂院学区房的家庭,每年如果免征就是几万的额度,会不会权力寻租产生大量伪低保户)?所以说与其免除低保户税收,还不如增加低保的现金补助,才能够让大家监督看得清清楚。过渡期怎么征收避免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 (比如可以头一年征收目标全额的 40%,以后每年递增 15%)?正在还贷的家庭是否可以享受过渡政策 / 退税优惠以度过目前的金融风险期?

知乎用户 伍六酒 发表

fcs 是板上钉钉的事,劝呼朋好友面对现实。

fcs 绝对不会违背两个刚领:一共同富裕(尤其长三角地区),二保人口和出生率。

  1. 低收入者,包括:传统农民,低保户,老人,受疾病影响家庭等类似情况。fcs 是有利的,他们不会交纳税金(因为要收也收不上来多少,还不如不收)但是能享受 fcs 带来的公共设施完善的福利。
  2. 无房者,情况和 1 类似。还有 fcs 无法转嫁租房者,这里不需解释。
  3. 一套房及需要抚养 2-3 个孩子家庭,fcs 对其几乎无影响,几乎无需交税或先交后返还。
  4. 一套房及无孩或 1 孩家庭,fcs 预计会很少,影响有限,预计一年物业费。
  5. 二套家庭,纳税光荣,纳税主力,税费预计两年物业费的样子。
  6. 三套及以上家庭,侠之大者,纳税先锋,多多益善。因为阶梯税率,税费预计>两年物业费。
  7. 别墅及高收入家庭,税费不低,但收入富足,几乎无影响。税费很高,但还没有一年物业费高。
  8. 专业炒房团,山雨欲来风满楼,春江水暖鸭先知,专业知识,技术操盘,懂割肉懂止损懂收益最大化,几乎无影响。
  9. 高杠杆上车的单身男女青年,经济独立就有多做贡献,一年物业费,但对生活还是有点影响,建议报团取暖。
  10. 业余炒饭团及高杠杆团,生死之地,存亡之间,钱算个啥。
  11. 拆迁户及拆二代,多房但营收差,负担加重,会再次面对现实的社会,但还是比拆之前强。
  12. 超前消费者或啃老族,本事不够没本事,住单元的命,得了别墅的病,从父母索取房子,会面对社会的毒打,生活影响很大。

总之,fcs 之后二手房会从之前崭新的经济小轿车变成十来手的豪车,保养成本高,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否则容易扯到。

知乎用户 巷深声响 发表

我认为不该免征 或者最多一个人 20 平的免征额度

而且房产税其实有个好处,能提高房子的使用期限,不然很多老破小装一个电梯,修一下公用水管都要吵半天,房产税的一部分可以拿来修缮房子本身,当然大头还是给了地方政府。

房产税还会根据个人收入情况和地方平均收入进行量化考虑,对于存量的低收入阶层的房子可以区别对待。

但是以后新买的房子一律不免征,这才是大势所趋。

知乎用户 30 秒看穿本质 发表

关于即将全国试点的房地产税,网上讨论甚多,但是我看了很多,觉得很多都不太靠谱,看多了也容易失智,

所以个人猜测 一种比较合理和体现公平正义的征收公式,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总体重要的一点就是,没过多复杂的计算和抵扣,也避开很多漏洞。

计算很简单,只有一条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每年)=(房屋价值 - 家庭人口数 * 抵扣金额)* 房地产税率

上面公式每项我详细说明一下,都是自己罗列的,如果最后和国家公布的不一样,大家别笑,我也只是提提自己的建议。

一,确定房屋价值

房屋价值由土地价值(地皮)和房屋价值(建筑)构成,

1,土地价值。 土地位于核心区,中心区,肯定价值高于郊区,这就决定核心区征税高于郊区,

因为核心区的地铁,公交,学校,医院,商业,就业机会,等等都是土地的加分项。

以前很多人说买房时收了 70 年出让金就不该收了,这是不对的,以前你买的地皮可能仅仅是块菜地,当初拍地的价格低,后期政府大力投入了各项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医院,学校,商业,绿化,公园,医院,学校………… 等等等,吸引更多的人口,带来更多的方便,人口聚集了,地皮也增值了,你也得利了。但这不是你的眼力和功劳,这个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该地区并持续投入真金白银是分不开的,所以你也该补缴这部分的地皮费用,因为,地皮值钱了。

2 房屋价值,地皮上的建筑物价值,按住宅等级,砖混,钢筋结构,设计施工,容积率等各种等级,这个比较专业,就交给专业去房屋评估机构去评级,这也很好确定。

一般都是对整个小区和楼栋评级,评级 1-2 年重新评一次就可以了世界通行。

上面这些都交给专业评级机构,

这个劳动量不算大,在大数据的今天评级小区很快的。参考各地的二手房指导价格,不过我建议房地产税应该对对地皮和房屋价值分开罗列,更有说服力。

如果你对评价格不满意,可以申请重新评级,

参考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有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员,提前半年将评估价值通知你,你觉得符合就等着税收账单,你如果有异议,可以提出重新评估,重新选评估员,最后不合适都可以上诉,最终法院裁定。一般参考是同地区同类型房屋,同一地皮地段造价,还有就是出租租金,都可以得到一个合理价格。专业机构专业水平你最好不要随便质疑。

如果你老觉得评估低,无所谓,你二手房挂高卖都可以,但是以后卖出和做抵押的时候,二手房指导价贷款和抵押物品价,都是按照这个评估价来的,还有一点,如果你卖出,如果成交价高于这个评级价格,补交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就是了。所以也面得你老想炒高你房屋价值,一是专业机构那里通不过,二是最后你交易后也要补回来。

这个区域大家都是按评估价行事,你炒房,高估价格,无非就是想多贷款,多抵押,那是不行的,参考价格摆在那里,不会出现过于高估。最后你房子评估 100W,你挂卖价 200.500w 都可以,最后买家按 100W 贷款,你抵押也是 100W 参考,最后真按 200W 卖出去了。交易获利的 20% 个税还是要交(可以根据持有时间逐年减少,比如持有 1 年内 20%,持有 2 年 18%,3 年 16%,4 年 14%。5 年 12%,6 年及以上 10%,打击短线炒房。)

二 确定该家庭人口数。

一般来说,

1 户主,房产证是谁名字就谁缴。

2 房屋内家庭关系才能抵扣,只能是夫妻,子女,和夫妻双方的父母,(丈夫, 妻子,子女,丈夫父母,妻子父母,祖母祖父,外祖母祖父)属于夫妻和其直系亲属才能参与抵扣。寄住在房屋内的旁系亲属,或者租客,这些都不能算抵扣人数。

父母如果参与抵扣了你的这套房屋,那么他们自己的单独有的房屋就不能抵扣,一个人只能抵扣一处房屋,很公平。全国联网,避免一人多处房产抵扣。

三 确定抵扣金额

这个重点关键部分,网上讨论也很多,各种按面积,按人头,都不具说服力,各种漏洞也容易生成。

我提出这个抵扣金额,更具有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个人建议社平工资是个很好的参考。

一个地方房价畸高,社平工资却很低,明显不符合常态。如果房价必须和当地收入水平相关,收入高,自然租金高,房价也会高,所以大力提高本地老百姓收入才是重点。

所以按社平工资确定每个人的抵扣金额,非常正确,参考社保缴费上限是 3 倍社平工资,那么一个人抵扣金额设定在 3 倍非常合理。

举例重庆 2021 年社平工资 93816(年) 那么 3 倍就是 281448(年)。也就是 1 个人 1 年能抵扣 28W 多元。1 个人,不管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是按这个社平工资来计算抵扣金额。

现在可以计算出一套房屋得房屋抵扣金额了。

以重庆为例

房屋抵扣金额 = 房屋内家庭人口数 * 年抵扣金额,

1 人只抵扣一次,完美解决代持,假离婚等情况。

四,房地产税率

这个根据地区自行设立,按照其他国家参考。0.3*-1%,假定重庆 0.6% 吧。

好,现在可以计算年应纳税多少了。

从表中清晰算到房屋大小,价格,人口,与税金的关系。

假定现在夫妻一套房屋 75 平米在核心区,单价 1.5w,房屋价值 112W,这在核心区在重庆算小户型了。 屋子只有 75 建面,你也不会搞得太拥挤,单身住 75 平米的,就要交 5061 元,鼓励结婚,结婚降到 3373 元了。再有 1 个小孩就减少到 1684 元 2 孩就变成交 - 5 元,当然就是不交税。鼓励多生。 115 万房子,4 口人住,基本就不交税。

如果 75 觉得小了。

那么 100 平米的核心 2,改善,22000 单价,总价 220W,单身占用,一年 11511 元的税,有点压力 2 个人享受,9800,三人小家庭,8134,这个时候要父母来带孩子,5 个人住 4757 元,,人住的越多税就低,

基本能降到家庭能承受范围。如果 100 平米住稍微周边点的房价 12000 左右的,5 口人就不交税了。当然你父母如果抵扣了你这套房,那么他们拥有的房产,就没有抵扣,就要全额交税了。

关注表格中 100 平米,单价 12000-15000 的主城区户型,3 口之家年交税 2100-3900 元,比较合理,从这点可以看得出整个表格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同时用社平工资倍数计算也是比较合理的。

160 平米大平层呢,住起来是舒服,核心点的区域,基本价格 240W 往上, 每年房产税基本都是 1w 出头。对拥有多套房子的是个不小的压力。

特别注意,没有抵扣的房屋,就是买来后投资,户主已经在其他地方有抵扣,此房作为投资就没有抵扣,交税是比较大。比如炒房投资购买 2 室,3 室,单价 15000-22000 间的改善户型,表中查得到,年交税 6700-18000 不等,如果空置,是有较高成本的,用来出租可以覆盖成本,但是你投入会加大,同时同租房客之间有博弈存在,租多少可以获得最大化收益,和房产税中间是个博弈 。

有些炒房客,贷款高杠杆买大平层和别墅的,300W 以上的盘,想博一把的人,这种基本没抵扣,从图表中看到,每年税金 2W-30W 不等。大力抑制投机炒房。

个人预计,房产税可以让房价很好的回归正常,回归后,房子评估价值低了,交税也相应要减少了。

最后房价回归到何处,就看各方博弈了。

以上就是我对房产税的一个征收判断。望抛砖引玉理性讨论。

另外:

可以看到政府可以操作的地方有 2 个

抵扣倍数,倍数高就抵扣越多,我是算的 3 倍社平工资,也是社保上限,3 倍。比较合理,共同富裕嘛,差别不能太大,看看最后博弈的结果,

第二个就是税率,税率可以浮动,这个也是看最后博弈的结果。

郊区面积大,评估价偏 ,那么应纳税就少。越偏远评估价越低,房地产价格低到比如 3 口人住,房价 84 万元,基本就不交税了,很符合。要么你住得稍远,要么你离中心近享受各种红利,生活方便,多交点税。都很合理。

说说我的观点和大家常见观点不同的。

不同点 1 ,大家看到了,我这个设计里面,没有累进税率,没有累进。没有累进。

我个人觉得,自己能买多大房子,要住的舒服,就多花钱,有人有能力赚钱,能住大房子大别墅,也有能力买更多房产,不能过度限制别人。你不能要求世界 500 强的高管,住得和普通小厂工人一样的房子啊,对不。我年薪 100W,也不能要求我去和年薪 9W 的人去抢同样住房吧。

可以看我表格中有一项,人口为 0 的,就是房屋买来空置,或者说买来后没有家庭人口来抵扣,因为户主可能在其他地方抵扣了,多出来的套房就没有抵扣,那么税收就是一项不小的成本,

买来投资的房子,基本就是空置,如果有房产税,那么没必要空置,价值高的房子空置多年税金都无法覆盖。

现在对持有环节征税,就行了,还有对银行对多套房贷款限制一下就行了,至于别人全款买房,他钱多他愿意买就买吧,商品这个东西,只要他资金来路正,你管别人买几套。因为每套房子都缴税,对他放着不用也是现金黑洞,他拿来出租也好,也对市场解决一些住房需求,因为租金是根据收入来决定的。这样自然就让市场去调节。他觉得租金都不能覆盖房租,那么就卖出来呗,最后调节到一个合理价位,租售比这些都能回归到一个和理论的区间。

同时,房子上涨,重点还是大家收入要上涨,所以采用社平工资作为倍数来抵扣,我个人觉得很合理。

不同点 2,老人独居,高龄老人,低保户,多胎,这些不在房屋抵扣里面来体现。

多胎可以奖励生育补贴。通过补贴,二胎,三胎证等去领取补贴就是了。

老人独居,低保,残疾等有优惠的由社会保障资金来提供。

就是说,不能在房产税里面来抵扣这些补贴。补贴就该用补贴方式发布。

房产税是针对房产,对所有人都要公平,公平起见还是都要统一缴纳,不能一个老人住着 100 平核心大房子占着学区房不交税,3 口人住 75 平米还要交税。这对住房需求来说也不公平。

所以大家按标准统一缴纳,最后你是老人,享受社会福利的拿着证件去领取相应补助。有困难的也可以凭证件去领取补助,多孩的可以领取各类国家给的补贴,就不要都在交房地产税这里来扣,

收支走两条线,很清晰。

最后,参考大多数国家,

对有些特殊情况的,住房税金可以缓缴,比如有些困难群体,老破小,可以暂缓征收,但是最后交易环节,卖出或者转让时候一次扣除。 国家兜底,当然这部分人是否要交税审核应该很严格,一般人不要去钻空子。

上面就是我对房产税征税的一些建议和猜测。希望抛砖引玉。

本质上我也是房东,但是我也痛恨高房价,特别是贷款高杠杆炒房的人,很可恨,乱用杠杆,透支未来,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是一种扭曲。社会无比浮躁,此非长久之计也,是该规范下了。

但是也不能忽视大家对住房的改善需求,有能力的高收入人自然有能力承担应该承担的税,共同富裕也不是大锅饭,总要调动大家积极性,住上更好的房子。

表格中对各个收入段的人都有很好的交税依据,特别是按照社平倍数来确定抵扣,就是一种公平合理的共同富裕的实施参考。

知乎用户 新知 发表

谢邀。

看来教育双减带来的窗口期和可笑般的施舍激励还是不够用,历史般断崖式加速下跌的出生率没有迟到反而在加速向朴素的历史规律悄悄无声前进。

所以,像房地产税这种极为重磅的政策在现在就开始落下来,也不用感觉意外。

税收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以及调节分配的重要工具。

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外加涨价去库存这种的断子绝孙操作,加速了这种不可持续的过程,寻找替代土地财政的新方案变得更为紧迫。

从目前可操作的方案来看,教育双减、打击资本无序垄断、土地收入划归税务等都是辅助性的操作,动真格的则是房地产税。

收税需要依据,需要权力的充分授权,需要平衡中央统一和地方特点,这里面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会加强,所以,这个过程必然会是逐步推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当然,必须要明确一点,房地产本身的资产泡沫是非常严重的。

征税的评估值是房价的话,必然是基于泡沫收税,然而泡沫的承载是由多层次均摊而累积的,这种收税方式必然会快速挤压泡沫,造成多层次快速传导;

征税的评估值是市场指导价的话,现在虽然仍然处于高位,但税率偏低的话,还能勉强推进;

征税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补充,税率会上浮(上海试点税率偏低且有奖励回报,会做为依据加大税率和征收范围)。

征税的基准大概率是人均免征面积,不太可能是以家庭为单位(会造成假离婚激增)。超过的面积很有可能按市场指导价进行征税。

征税的对象先从增量切入,征收难度小,再切入存量。

所以,征税的基准很有可能是中央统一大的基调,然后授权地方,进行地方特色化的房地产税收税的细则完善,进行落地逐步推进,来寻求平稳得作为土地财政的重要补充收入来源。

再往下推演,城区核心房产(同样税基税率地理区域优势明显)、商品房(因调控快速下调售价)、保障性住房(评估值低,比如拆迁补偿人群)、赠送面积多的房产(评估面积小)等将会是政策实施后的短期优势上车人群。

而因为此政策不包含农村宅基地,所以,使得农村土地交易价值变相提高,如果有资本以及财政入资转移支付,那的确有可能是越来越值钱,有可能改变中国几千年农民的命运。

Tips: 房地产税是否会转移成本给租房者?

房地产税当前计价有 “从租计价 “,按照年租金收入*12% 来计算,从这个角度来看,房东非常可能会去转移税收成本,但是,租赁是市场化的,而且,还有市场工资为锚,然而中国的租售比即使按照市场指导价也是一朵奇葩,新的房地产税按照市场指导价进行估值广泛征收的话,那点工资性阈值的房租收入是不够看的,反而会加速增加市场住房供给,最终使得房租保持一个相对平衡。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先说两个数据。

2020 年中国家庭房产拥有率达到 83.43%,而且拥有两套以上房产的家庭更占到 40.07%。其中有 52.07% 的家庭,房产价值占家庭总资产一半以上,更有 16.19% 的家庭这一比例占八成以上。31.99% 的中国家庭把房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

2020 年中国卖地收入是 8.41 万亿。

再说结论。

有房人口占比远比无房的多。毕竟没几个人是在桥洞里出生的,城镇的 9 亿人都会被波及,没谁会幸免。

靠这个去抵卖地收入,那是想瞎了心。除去不缴税的 6 亿非城镇人口。算上老年人未成年人的按人头一个人要背上近 10000。

至于免征,要是按人头 / 套免征。离婚率只怕要创一个后无来者的人类历史记录,而且也没有人愿意结婚了。你跟你媳妇一人一套房不结婚不用缴税,结婚了还要缴税。

如果按照面积 / 总价。小城市就没有小面积房,大城市就没有便宜房。大城市中心城区居民的唯一住房动则 5-600 万起步,人说不定还在吃低保。

一城一策。那个城市税少就去那个城市生活,对于财政来源充盈的一些大城市更有利,人家不要这个税不卖地都能活下来,中小城市只会更快衰落。

总之,个人认为房产税和保障住房都错过了最好的切入时间点。现在,试点也试不出太大的结果,估计也不会比上海重庆那次好哪里去。

知乎用户 苍穹蓝​ 发表

谁持有房产最多?

有人认为是炒房者

错,是房地产公司,那些没卖出去的房子,还有用来租赁的房子,大地产公司持有房产至少以万套计算

其次是其他公司,比如格力最近修建上万套员工宿舍,地方国企因为历史原因手里也有不少房子

公司持有房产如果要上税,绝对是一笔可观的资金,当然对赚钱的公司来说小意思,但是绝对有公司要考虑出售房产避税,造成房地产市场大量卖品涌入,会不会造成金融风险要测试了才知道,这就是地方试点的意义

公司持有房产如果不上税,这基本上就是抢全国人民补贴公司,从税务道德上说不过去,而且很多人会成立皮包骨公司避税。

所以惩罚性的累进税制搞不成,因为公司太伤了

好了,看各地试点怎么搞吧,估计有些地方害怕动摇房地产市场根本不敢收,像过去上海的房税基本就是糊弄人

知乎用户 sunnysmith 发表

本图片内容不针对任何自然人和组织。

谢谢合作。

知乎用户 徐箐解税频道 发表

靴子落地,房地产税试点终于来了!这两天最热的新闻非它莫属,分析的文章大家想必也看了不少,我不在多赘述,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仅供参考。

01

对房屋保有环节征税,居住用房地产是重点

房地产税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包括房地产业增值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等。

在中国目前的税收体制下,围绕房地产的税收及土地费用很多。企业拿地阶段有契税、印花税,建设阶段的建筑业增值税及附加、印花税、土地使用税,销售阶段有增值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房产税、契税等。如果是二手房交易,还有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个税、契税、印花税等。

所以,房地产从开发到持有再到交易,各个环节其实都有相应的税种征收。

此次的政策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

主要是针对房地产持有阶段的一个改革,房地产持有阶段涉及到的税收有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非居住用房地产仍延续原有政策,而对于居住用房产,主要包括商品住宅、商住公寓,是新一轮房地产税试点的主要征收对象。

02

房地产税起到的三个作用

**1. 助推实现 “共同富裕”:**房地产税立法已提出多年,此次试点政策出台速度之快是在推进共同富裕这个最新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的结果。

要共同富裕,依靠税收来调节是重要一环,房产是我们的主要财富资产,目前**个人主要缴纳收入税(工薪所得、劳务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财产税基本为零,征收财产税(**主要是房产税和遗产赠与税)既能调节高收入,也能为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减贫富差距功能。

**2. 调控房地产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打掉金融投机性质,严格落实 “房住不炒”,增加保有环节成本,确保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3. 完善地方主体税,改善地方政府收入结构:**房地产大开发时代已到鱼尾阶段,存量房时代到来,地方财政依靠 “土地出让金”的 “土地财政” 难以维系,土地财政需要向房地产税转型。根据财政部数据,2020 年地方政府与房地产相关收入总额:10.4 万亿,其中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 8.4 万亿,5 个房地产特有税种税收合计 1.97 万亿。

但民用住宅土地使用权年限是 70 年,房地产税在短期内开征,将与土地出让金并行,这二者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仍需调整。

03

明确了三种房地产

《决定》以房地产税视角来看,明确了三种房地产。

**第一种,**不用缴纳房地产税的——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

**第二种,**需要缴纳新版房地产税的——居住用的各类房地产。

**第三种,**需要缴纳老版房产税的——非居住用房地产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执行。

04

如何征收

可参考的有发达国家和之前上海重庆的试点,但他们的试点效果未达预期。原因之一是其课税对象范围过小,上海仅对新购住宅征税,重庆仅对高端住宅征税。但目前新增住宅增速放缓,市场已进入存量房时代,课税对象需以存量房为基础。

参考发达国家、上海重庆方案的经验,**以市场评估价值为征税基础的可能性更大,**并且在二手房交易中有以评估价作为计税基础的实践经验。是否参考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根据家庭成员人数、抚养负担、特殊群体等给予抵扣面积或税收优惠,**此前上海试点方案的免征面积是人均居住面积的 2 倍,是否会参考契税,**首套免征和免征面积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大投机炒房的多套房和豪宅的征税力度,**我认为这样更合理些。

参照一些其他的地方税,**税率也可能仍由国务院划定税率范围、各地根据情况确定差异化税率,**此前上海重庆分别采用 0.4%、0.6% 两档和 0.5%、1%、1.2% 三档税率。

05

试点的选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建议深圳、海南、浙江进行房地产税扩大试点。从社会各方的讨论来看,作为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正在打造自由贸易港的海南,呼声最高。

我想,房地产市场坚持 “房住不炒”,**试点地区可能会以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热点城市为主,**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以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

另外,我国各地的差异性非常大,从积累经验的角度来看,**应该从超大、特大、大、中、小等各类城市等级里都选,而且细分人口增长快的,增长慢的,流失的,选出不同的样板,**才能对下一步的全面推开提供实践经验,具有指导意义。

06

试点对房价有多大影响

我认为从中短期来看,会有一定降房价的作用。

从长期来看,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中国人口将向都市圈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人口流入和流出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将出现明显分化。

人口集聚的城市还会面临住房短缺的现象,人口外迁的城市房子会过剩,并且逐渐加深。因此,房地产税对房地产市场并不能产生趋势性的影响,长期趋势是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供求关系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的。

07

后续仍需考虑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房屋交易环节要征收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现在开征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个人整体税负较大,统筹安排各个环节,降低税负是仍需考虑的问题。

无论如何,作为中国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的最大变局,房地产税终于要开始发挥它的威力了。

知乎用户 干货逻辑​ 发表

先说本文两个结论:

1、房产税在无法替代土地财政,不管是从经济增量方面还是财政收入方面;

2、房产税最终带来的效果,是让房价在一段时间内横盘,甚至微跌,然后会以更猛烈的方式暴涨。

以下就详细给大家解释为什么会得出这两个结论。本文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其实同样的内容在去年就发表过,现在蹭下房产税的热点,再发一次。

过去国内经济的发展引擎,主要是靠 “土地金融”。

其实 “土地财政” 这个词是极其不准确的,它给人的印象就是卖地主要是带来财政收入,其实并不是,它真正的作用是带来 M2(广义货币总量)增量,所以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土地金融”。

在理解土地金融之前,首先要理解 M2,也就是广义货币总量。广义货币总量里面,占大头的是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什么是存款派生呢?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M2 里面有一大部分并不是以纸钞的形式存在,而只是存在于商业银行的账本里,它是由债务的发生而出生,因债务的消亡而消失,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想要请人做一件衣服,但是你手头没钱,于是找银行贷款去买,银行只需要在做衣服的人的账户里增加相应的存款,于是你有了一件衣服,而做衣服的人因此多了笔收入,可以说 M2 里面很大一部分增量是源于这种方式。这时候你要问了,这样凭空诞生了一笔存款,难道不会造成货币滥发物价上涨吗?别忘了,你虽然申请了银行贷款买了一件衣服,但你为了还贷不得不去赚钱,你赚钱还债的过程就是劳动生产的过程,例如你是个菜农,你为了还债不得不种菜去卖,债务可以看成是负债者未来劳动生产的承诺,于是社会产出增加。

所以你瞧,债务从发生到消亡的过程同时拉动了消费与产出,因为你创造了这笔债务于是给社会带来了等值的衣服与蔬菜,两倍于债务本身的 GDP。现代国家就是这样通过创造债务的方式来拉动经济,所以说金融与信贷业是整个经济的心脏。

那么接下来关键问题是,要用什么锚来拉动债务从而拉动 M2 增量?美国靠超前消费,那我国靠什么呢?你必须找到一个让百姓愿意大额负债掏钱买的东西,才能拉动大量 M2 增量。

没错,那样东西就是房地产。

当购房者申请贷款按揭买房的时候,就是 M2 增加的时候。而房价也因此上涨,因为允许百姓通过杠杆买房,只需少量自有资金就能买到数倍于自有资金几倍价值的房产,于是购房需求大幅增加。

网上流传一句话说 “房地产是 M2 增量的蓄水池,如果没有房地产吸收 M2 增量,那物价会更加上涨。”,其实这句话大错特错,房地产不是 M2 的蓄水池,而是水龙头,是因为有人按揭贷款买房才有了 M2 增量。

这就是土地金融,我国 30 年来就靠土地金融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购房者按揭贷款购房的时候,开发商收入增加,同时也带动了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收入增加,于是消费力提升。同时购房者为了还贷款,不得不参与到劳动生产中,于是社会其他行业产出提升。

所以,房地产既拉动了消费,也拉动了其他不相关行业的产出,消费与产出同步提升,经济增长得以快速拉动。而如果房价越高,则拉动的越高。

这跟现在舆论所认为的完全相反,现在普遍认为,高房价打压了实体经济,因为资本都去炒房,无心去干实体制造业了,同时高房价掏空了大家的钱包,于是压缩了消费。事实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不妨打开国家统计局官网看看近几十年的生产指数与消费指数,事实真相是房价快速上涨的 20 年,恰恰也是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 20 年,也是消费与物价指数快速提升的 20 年,这跟房价的上涨几乎是完全同步的。

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真相是反直觉的。那些说高房价抑制消费的人,往往没想过卖房的人因为高房价得到了大笔收入,于是消费水平提升;说高房价抑制其他实体行业的人,往往没想过因为 M2 的增加使得大批劳动力诞生。

以上就是土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原理,回到房产税,之所以说房产税无法替代土地金融,是因为房产税无法带来新的 M2 增量,它仅仅是存量财富的转移。

显而易见,房产税的整个过程都无法像土地金融那样带来新的 M2 增量。税收的作用主要是财富再分配。

所以它更像是拆东墙补西墙。那就意味着它无法像土地金融那样拉动经济,它仅仅是从某个领域抽取资源,去调用到别的领域,但总量不会发生变化。

但即使从财政收入的角度,它带来的收入增加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为什么?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现在对某一类人群加征税收,虽然这时候财政收入增加了,但相应的,那类人群的消费能力下降,消费能力下降,意味着他们的下游商家的收入减少,商家收入减少,那么缴纳的所得税也会减少,同时他们的消费力也下降,又会让下游的商家收入减少,如此类推。

如果当消费乘数为 15 或以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上述过程重复 15 遍),那么因为加征房产税所带来的其他税种如所得税的减少,会跟因加征房产税所带来的税收增量将近持平。

也就是说整体来看并不会带来多大的财政收入增量。

房产税最终带来的效果,是让房价在一段时间内横盘,甚至微跌,然后会以更猛烈的方式暴涨。

为什么?

首先想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希望某个楼盘的整体房价跌,那你该祈祷这个楼盘的持有者都是待抛的炒房客,还是永远坚定持有的刚需客?

你想通了这问题,就能理解在通胀前提下房价为什么会一直涨。

其实真相是房价并不是炒上去的(虽然 ZF 说过房主不炒,抑制投机,但从来没正式承认过房价是被炒上去的)。

这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定律,叫 “茅坑定律”,它可以拿来解释在持续通胀的前提下(M2 只要有增量),资产价格必然上涨。所谓 “茅坑定理”,结论是随着股价在原价位区间累积成交越久,长线持仓者占的比例必然越来越大,而短线者则会被越来越挤占出去,从而导致股价必然上涨(当然,前提是这只股没有什么负面因素)。

为什么呢?

想象下现在有一组数量有限的茅坑,就假设它只有 10 个,现在来上茅坑的只有两类人:1,拉完屎就走的人;2,占着茅坑不拉屎,永远赖在那里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所有的茅坑必然被第二类人,也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占满。因为第一类人,拉完屎就走,他们不会霸占着茅坑,但第二类人,他们来一个,可用的茅坑就会少一个,因为他们赖着不走。

所以,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只要有增量,哪怕 100 个人里面只有 1 个是这类人,随着时间推移,所有茅坑被这类人完全占光只是迟早的事情。

而当茅坑被这类人占光了,那么就没有多余出来可以使用的茅坑了。

现在,我们把上面第一类拉完屎就走的人,换成随时套现的炒房客,而第二来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则是永久持仓的刚需客或者只想着收租不想赚差价的投资者。

一个楼盘的刚需客占比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楼盘的房源只会越来越少,想象一下,当房源枯竭,整个市场只剩下那么一丁点卖盘,而广义货币总量却一直增加,那这丁点的房源能卖到多少钱?

这时可能有人会跳出来说,那增加茅坑不就行了吗?

首先,房地产真正的标的不是那房子本身,而是所占的地,是地段,并其捆绑的商圈资源、教育资源、医疗与交通等等,所以每个楼盘都是独一无二的。房子能建,想要多少建多少,但一个成熟的经济圈,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它不是说想有就有的。

回到房产税本身,为什么说它带来的最终效果是让房价在一段时间内横盘,甚至微跌,然后会以更猛烈的方式暴涨?

很简单,房产税只是让上面的过程加快罢了。也就是加快换手,让房源加速从非刚需客去到刚需客手里罢了,而刚需客是不受房产税影响的。

也许这个过程房价会承压,但当这个过程完成,大部分的房子都去到刚需客手里,自然二手房市场房源会枯竭,那么就是下一轮的房价拉涨。

也就是说房产税的作用只是先暂时摁着房价,但最终代价就是房价在未来以更猛烈的方式释放。

所以,预判房价涨跌很简单,只需要看通胀数据与 M2 增量就好,这些都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找到,只要通胀与 M2 是增加的,那么不管怎样,房价总是会上涨。

文章先到这里,如果还想更深入的理解房价相关知识,可以点击下面这篇公众号文章:

为什么 2021 年是下一轮房价暴涨的开始——一篇文章把关于房价的所有问题讲透​mp.weixin.qq.com/s/SEuI0CsRHXFjX4iJlM2RCg​mp.weixin.qq.com/s/SEuI0CsRHXFjX4iJlM2RCg​mp.weixin.qq.com/s/SEuI0CsRHXFjX4iJlM2RCg

知乎用户 橘子的养基日記​ 发表

仅是个人见解,看到问题就有感而发。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上层智囊团,是真的有见解与远见的。

中国近些年的发展来看,除了房价快速上涨以外,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是明显得到了提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钱的,就 2000 年而言,其实国内财富并不充裕。

真正的快速发展,还是进入 WTO 和地方财政 “卖地”,快速积累第一桶金,城市的建设,从最低端的制造业开始慢慢进入科技领域,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全球先进水平。

但这也造成了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社会矛盾已经慢慢隐显。

但这些年,扶贫、农村通路以及很多偏远地区进行建设,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我个人倾向,顶层设计的那些人,是真的要尽可能的实现 “共同富裕”

从最近的教育、医疗、互联网的政策来看,是非常强势、有力的。

这一次面向了房地产,是真的要动真格了。

从 2019 年的数据来看,净资产最高的 20% 的家庭占有居民全部净资产的 65%,而最低的 20% 只占有 2%。

中国资产最有价值,占比最重的也是房子了,一旦房地产开始征税,这部分人无疑是头号目标,而不是把镰刀伸向了普通人…

如果说过去,拥有很多田地的是地主,但现在拥有很多房子,收租的人又有什么变化呢?

当然这是我的猜想,未来的房地产具体措施,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知乎用户 乘海生 发表

第一批买商品房的人大多是 50 年代年代生人,到现在最大的已经 70 了,假设房地产税在十年以后全面铺开,那么这一批老人的子女主要以 80 后为主,将会面临一波房地产继承潮,到 20 年后,80 后大部分家庭人手 3 套房,到时候继承来的老破小有价值么?卖得出去么?

超额累进税率?画面太美不敢看。有些人总觉得死道友不死贫道,只可惜最后往往不能如愿。

知乎用户 初日出云 发表

一句话总结:利空即将出尽,不改房价长期平稳上涨趋势。

一、背景

房地产税试点最好的出台时机其实是在经济运行平稳,房价稳定略有涨幅的情况下出台,其实现在不是非常好的时机。选择在此时公布消息,是与最近地产松绑信号配合稳定预期的举措。

最近《求是》杂志公布署名文章,明确提出 “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 财产性收入。这句话是这几年来官方首次承认(允许)房产有投资属性,既允许房价、房租在总体稳定的情况下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于是才有近期金融街论坛中刘副总理和郭行长对房地产市场的表态,以及银保监会在发布会上提出的 “在贷款首付比和利率上支持首套房购房者” 的具体举措,以及各地房贷利率大幅度下调的事实。

二、分析

房地产税的出台不会改变房价长期平稳向上趋势。房价之所以上涨,是因为房价与地方财政挂钩(房价中 70% 是地价以及各项税费)。房价上涨是地方财政开支过快增长的表现。**房地产税不但未改变地方政府收入与房价挂钩的事实,甚至让这种联系更加紧密。**唯一区别只是征收范围扩大到了二手房。本质上是把新房购买者所应承担的税负转嫁到了全民头上。

**房地产占居民财产的 70%,每年的交易量在数十万亿级别,市场之大,除了政府以外根本没有任何人有能力 “炒”。**今年 3 月份,监管机构对北京、广州、深圳的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问题进行了严查。最终结果是北京涉嫌违规贷款金额 3000 万元、广州 1.47 亿、深圳 5180 万元。三个城市总共加起来也就 2 亿,即使这个数字乘以 100,也就是 200 亿资金,扔到这几个城市都掀不起一点浪花。

所以,一切的核心在于,财政支出是否还会继续扩大?答案是非常肯定的。我国债务不断扩大的趋势是长期性的。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超出一般人想象。以贵州的贫困县独山县为例,根据官方报道,一个年财政收入不超过 10 亿的县,竟然有 400 亿元的地方债,每年利息就超过了 40 亿。根据财政部计算,“十四五” 时期大约四分之一的省级财政 50% 以上的财政收入将用于债务的还本付息。

而更大的问题还在路上,根据社科院测算,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将在 2027 年达到峰值 6.99 万亿,当年结余首次出现负数的时间是 2028 年,直到 2035 年耗尽(也就是社会保险全花光),这是在财政补贴社保基金的基础上测算的。如果不考虑补贴,2019 年已经为负值。未来社保支出会越来越成为压在财政头上的另一座大山。

三、预测

1、房地产税政策的试点将是长期的,审慎的。财政是政权的根基,历史上大革命基本都与财政高度关联。而任何一个重大政策的出台都伴随着非常复杂和不可预知的风险,所以本次试点一定是长期的,审慎的。以利率市场化政策为例,从 80 年代一直到近几年才逐步完成。一开始只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只在金融机构之间存款放开,也就是只放开金融机构互相存款利率,即使如此仍然出现乱拆借的现象,为此拆借利率一度实行上限管理。而房地产税复杂程度比利率市场化要高不只一个档次,能出多少乱子难以想象。所以我们看到《求是》文章对房地产税的要求是 “积极稳妥”,体现了官方高度审慎的态度。

2、主要在头部城市开展,税负会非常低。房地产税是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全国能够具备此种规模的征税能力的地方政府很少。况且一线城市本身土地出让收入占比就很低,对增加收入的需求不迫切。所以一开始主要的目的一定是锻炼队伍,总结经验。

3、对多数二线及以下的城市影响不大。目前我国多数二线城市(特别是城镇化率不高省份的省会)仍然是新房市场。新房销售面积往往是二手房的数倍,仍然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税不具备替代土地财政的可能。长期来看,中国人口将最终聚集于一二线城市及其附近的城市群,这也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地区,对三四五线城市开征房地产税的意义不大。

4、房地产税未来只会是配角。土地财政可以将一个家庭未来 30 年的收入一次性折现,而房地产税只能从家庭当年收入中征收一小部分,这一点决定了房地产税在可预见的十年内都只会是配角。中国一年土地出让收入是 6 到 8 万亿,人均超过 5000 块钱,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3.2 万,有 6 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 1000 元。如果房地产税要彻底替代土地财政,需要把人们六分之一以上的可收入上缴,这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真有那一天,每个人的缴税痛感会高到不可承受。

5、免征套数不会低于一套,有可能是两套房,第三套房的累进税率也会适度。举个例子,在北京一个处级干部一年明面上的工资也就一万块钱,但是由于福利分房政策以及个人投资,普遍有一到两套住房。这些房子一套基本上就在 1000 万左右,哪怕是 0.5% 的税率他也交不起。但是这种情况下政府能收到多少钱?恐怕连征税成本都覆盖不了。

6、对商业物业的征收可能是象征性的。长期以来住宅土地价格都远高于商业土地和工业土地,实质上就是在用住宅土地补贴工商业。而且即使是一线城市的商业写字楼空置率也偏高,所以试点政策对商业物业的征收力度会很低,可能只是是象征性的收一点或者很容易避税。

7、房产仍然是普通人最好的投资品,以及对抗通胀最有效的手段。首先是杠杆可以放大收益。其次是贷款利率是按照单利计算,而房价上涨是不间断复利(俗称利滚利,而且是不间断的滚动)。最后,从英美等国的长期历史实践证明,通胀水平的上升在正常市场中可以带动租金的上涨,房地产可以充当部分通胀的对冲工具

四、总结

税永远是价格的组成部分,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价外税,价外税只是数学游戏。任何有关征收房地产税将会让房价下降的说法都是幼稚的,财政支出无序扩张才是高房价的根源,房地产税将成为房产继续涨价的推力。

最后:欢迎讨论,虽然评论里绝大多数都是反对,但是投资最怕的就是 “共识” 二字,因为我未必是对的,但是大多数人一定是错的叔本华说得很好,要么平庸,要么孤独。欢迎提出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看到了一定认真回复。觉得分析的有道理的麻烦点个赞,谢谢!

知乎用户 bluetrees​ 发表

消费信贷扩张货币能力有限,禁不住银行销售代理软磨硬泡,5,6 的年化利率借了 90 万(60 万无手续费)无抵押 5 年期消费贷,花了 25 万,剩下的还躺着呢,银行说 2 年换一次续借比较划算,我想了下明年就还了,省的乱花钱。

银行给私企授信额度普遍需要固定资产抵押,一般七折,房价大跌授信额度降低,经济面临通缩,胡佛?在座的各位可能要失业,在没有其他银行能接受的风控手段下没法大跌。除非国人普遍接受高风险投资,那中小企业可以直接融资,这是不可能的。

知乎用户 彬彧渊然 发表

先不谈法理,就说房产税实际征收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最重要的问题是房产估值,也就是说按什么来计算房产税额。如果按市价,那广大工薪阶层是没人交得起的。假设自住一线城市房产 800 万,就算按 1% 的比例每年收也是 8 万,那些背负巨额房贷的工薪阶层怎么交?

有人说房价下跌到 100 万不就交得起了吗?可是这么巨大的房产泡沫爆掉你觉得经济还会保持稳定?购房者还能有稳定收入来还贷缴税?

那就第一套房免缴,可是绝大多数购房者都只有一套房,少数富人有好几套,真正有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套房产的人都是找人代持,所以房产税也砍不到他们,征税金额也不大,搞不好还比不上征税成本。

就算按第一套房免缴,那如果在老家还在城市都有一套,老家的给父母,城市给自己,这税该怎么缴?

房产税也是绝对不足以支撑土地财政的,因为房产税开征,税款主要都去到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是捞不到什么的。而一二线城市也难以依赖房产税填补财政窟窿,因为那样的税率又会让普通购房者交不起,而相应的房价下跌直接拖垮地产业也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现在房产税的处境就很尴尬,很有可能达不到目的,无法缩减贫富分化(当然指望一个税种直接解决分配不均也是不可能的),反而刀刀基本都会砍在工薪购房者身上。现在就看具体政策制定出来是什么样吧。

知乎用户 广域工坊长王铁锤 发表

引起一波抛售

引起一波租房价格翻倍

07 年以前的小产权房因为避税价格暴涨

农村宅基地如果算首套,大面积农民返贫,放弃宅基地随子女进城,或者子女放弃打工回村务农全家返贫

如果宅基地不算首套,则租宅基地价格彪涨,逆城市化开始,城里人卖掉多余房产去农村承包土地租房农民在高价诱惑下丢失土地成为土地兼并牺牲者进城流浪。

房价下跌导致大量靠房产抵押流转资金的企业不得不增加在银行的抵押物,没有的只能被逼还贷款破产,大量人员失业,犯罪率飙升,租不起房失业的北上广漂只能返乡,放弃自己大学的专业从事货运,网管,服务员等工作,大学教育彻底浪费,农村来的孩子很难改变命运。

一切都是盲目搞什么房产税造成的。

房价上涨时候你搞个税平抑一下,现在各地都在防止下跌限制最低价,这个时候搞房产税是要自己打自己吗?

2000 年到 2020 年 m2 货币量从 13 万亿涨到了 218 万亿,翻了 16 倍多

工资从 700 涨到 7000 翻了 10 倍,物价以鸡蛋为例也不过是翻了 3 倍。

工资涨物价不涨生活水平提高了,超发的货币通过信贷口走地产渠道牢牢的按在了土地上。如果现在弄地产,房价下来了,卖房的多了买房的少了,价格一落千丈,外国资金抄底怎么办? 美元对人民币还有个 1:6 的优势吧?他们还无限印,优质城市资产被外资购买将来难道让人才被外国房东剥削吗?他们拿了钱会留在中国消费吗?他们把赚的人民币兑换成外汇走了,制造业血汗钱是不是就被割走了? 一切就是为了一个房产税?

房地产上囤积的大量超发货币,

知乎用户 张睿志​ 发表

2021 年 10 月 23 日,对于中国房地产业以及城镇房产拥有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正式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具体内容大家在网上都能看得到,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我谈十点分析:

第一点,征收房地产税意外吗?

征税本身是迟早的事,在意料之中,但现在突然推出,有点意料之外。房地产税这个事已经酝酿了十多年,给我们的感觉一直是在套路性地 “筹备” 着,一直以为条件尚不成熟,一直以为目前每年增量住房销售额仍然处在 17 亿平方米的历史高位的时候重心还难以从增量过渡到以存量为依托的房地产税上来,一直以为在目前国家经济多变复杂的背景下暂时推不出来。现在,出台房地产税突然就坐实了,且由全国人大出台文件,形成立法的强力支点,准确地说,这就是真正拉开序幕了。可能是筹备的时间太长了,很多人还不太习惯这是个真事,我们要尽快适应这个局面。

第二点,为什么又搞试点?

马上要开始的并不是房地产税的全面征收,而是选择若干地区做试点工作。有人说:10 年前上海、重庆不是已经搞过试点吗,为什么又搞试点?其实,上海、重庆当时的试点,其背景、内容、方式等和马上要开展的试点有非常大的不同,那次试点对下一步的房地产税征收事实上没有直接对应的试点意义。所以,这次还要搞真正对应的试点。

第三点,用五年时间搞试点意味着什么?

其一,房地产税征收工作的依据、税点、内容、方式等等,目前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需要较长时间验证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其二,至少五年内不会在全国全面实施征收。

第四点,选哪些城市或地区做试点?

目前说法较多的有深圳、杭州(或浙江)、海南等省市。我感觉不一定就是这个范围。国务院搞这么重要的试点,关乎到国家税源的扩大和重心变更、税制的完善、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国民经济在新阶段的合理增长等等,意义非凡,因此,试点城市或地区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比如,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均应有代表城市列入试点才是合理的。

第五点,向谁征收?

这点非常明确: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把城镇房地产和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区分开来,这符合国情,符合农村土地及物业尚未正式进入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现实,符合农村居民平均收入低于城镇的现实。

第六点,按照什么标准征收?

以往商铺写字楼都是按照租金标准征收,这次试点会这样做吗?根据官方曾经透露过的信息,这次试点很可能会按照各类房地产的评估值或市场价征收。说实话,这个压力会比较大,不过,关键还不是这一点,而是税率,如果评估值或市场价很高,但税率较低,总征税额也会降下来。

第七点,税率会是多少?

这个问题最关键、最重要,也很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比如,参考国外的标准吗?国外也不一样,有的高一点,有的低一点,几个点或零点几个点都有,没有绝对标准,何况,中国国情和国外不一样,像中国的土地是国有的,外国大都是私有化的,所以房地产税率也不好照搬。再如,一套房征税吗?很多人希望不征,但我从全国人大的决定中读出的感觉是,可能会征,因为里面明确写道: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并没有说第一套房不征税。又如,多套房怎么征?目前国务院文件还没有出来,暂时不清楚,但大概率是累进税制,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含单身家庭)的房子越多,征税越多。最后,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税率?我感觉只有一套房的家庭应该不会有多少压力,这个应该可以确定,我个人希望第一套不征,若征就少征,税率在 0.1%-0.3% 为宜。至于第二套或多套房的税率,还有大户型的税率,这里就不做估计了,还是等政府文件好了。

第八点,试点城市或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会受影响吗?

当然会。毕竟要征税了,那些有房子的家庭,特别是有多套房的家庭,会有一定的压力,他们会考虑是否继续持有这些多余的房子。其结果,二手楼市上的放盘房源会增加,供需关系会有所变化,甚至可能会适度影响到房价。不过,考虑到过去这些年来,征收房地产税的传闻就没有断过,市场已经释放了一部分压力,所以影响是有限的,且具有过渡性质,在试点启动期相对明显一点,估计一段时间后,供需两方都将适应征税的大环境,楼市也会逐步稳定下来,包括房价。征税工作会逐步常态化。

第九点,征收房地产税是要替代土地出让金吗?

土地出让金是房地产增量模式下的主要财税来源,而房地产税是房地产存量模式下的主要财税来源,从这个意义上看,当中国城市化进入后期,增量模式日益缩减、而存量模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说是替代,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两者在性质、来源、征收模式、用途等一系列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又有很多不可替代的成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十点,房地产税未来在国家税收体系中的角色如何?

一句话:非常重要。在国外很多城市中,房地产税(有些称为 “不动产税”、“物业税”、“房产税” 等等)占据当地政府税收总额的一半以上。中国城市可能达不到那么高,但仍将成为各个城市的重要税源,对每个城市的公共支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大家记得,通过小窝新房 - 购房返现平台买房,可以获得套均 12 万的返现。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就是静候国务院关于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的出台,以及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的出台。

知乎用户 雨路青松 发表

看来已经到了统一台湾的时候了。

知乎用户 躺学不挂科​ 发表

以我平头百姓的视角,猜测房地产税。

它的征税目的,最主要的是顶住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财政缺口。

它出台后的主要作用。一,适当降低地价,维持土地财政继续运转。二,收税补充卖地不足的缺口。

可能的结果。一,租售比升高。要么房价降,要么租金涨。二,房价涨幅更加温和。

(只想到这些)

知乎用户 汪三水 发表

前期预热阶段估计两年,试点三年内,到期再续增加几个试点,十年间不断的有新的动作,慢慢打掉房地产预期,但又不真收,就是在每次有利好的时候敲打一下,要崩的时候暂停措施稳定市场

直接按现在评估价 3% 征税绝无可能,大多数小城市打包卖了也不值那么多钱。而与土地财政缺口相比,每年几千块就打发了也毫无意义,所以个人认为全国范围而言最大的作用还在增加对预期的掌控力,税真的征下来,一个人收个几千块,连缺口的百分之十都填不上,利空倒是出尽了,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

收房地产税填补财政缺口个人认为至少目前还不到时候,房产税目前还是作为控制预期的工具合适,资金渠道和准备工作可以先做起来,等十几年后货币增发到位,就业繁荣,市场泡沫消化得差不多才会开始采取美丽国的全面征收模式。

现在的情况是居民部门榨干了也拿不出几块钱了,能六个钱包上车,难道还能六个钱包交税? 如果不用时间换空间,也就是三到五年产业升级,培养消费习惯,增加居民现金储蓄,消费市场的繁荣是不能指望的

知乎用户 乙酰辅酶 A 发表

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猜房租会怎样。

知乎用户 三妹儿爱学习 发表

房地产税来了,投资怎么办你最关心的都在这里

知乎用户 流云 发表

首先表示支持!

然后划重点:

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

所以说居住用房不收税的可以歇一歇了。

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个人感觉是大部分城市房产市场已经到了比较均衡的阶段了,各种买卖趋于平稳,新增房屋十分有限。政府也要吃饭。当然还是从土地下手。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现在的房地产平稳是平稳了,但是不健康。这么说吧,发达一点的国家,房价大概是 5 年工资结余。世界各国房价收入比的中位数是 6。我们国家中位数大概在 13,一线城市基本超过 30。很多大城市的房子,打工人干个 120 年,也买不起。更何况,全国有 6 亿人收入月薪不足 1000 元。

接下来是难点了:

来看几个例子:

天津,退休老人,养老金 3000,房产价值 100 万。

上海,单亲家庭,爷爷父亲孙女三世同堂,老房子价值 600 万。

上海,公务员家庭,老房子价值 600 万。

上海,北漂客,人在北京租房,老家有遗产一套 600 万。

上海,有房 600 万一套,为了子女读书,刚买了 1000 万学区房。月还贷 3 万。

鹤岗,NC 投资人,20 套房,总价 100 万。

要平衡这些人的房产税,我感觉不可能像某些答主说的收个 1%,或者 0.5%。

不管什么比例,应该还是要考虑打工人的钱袋。税收不是以逼死人为目的。真的收成那样,收不上来的可能更大。所以我个人觉得,不会力度太大。但是要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就要普征。

可能会和个人所得税一样走广泛征收,累进税率,特殊人群享有免税额度的路子。

知乎用户 爱撸铁的程序猿 发表

10 月 23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次,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开展试点工作,意味着将房地产税的试点工作,正式移交给行政部门负责推进。行政层面的操作与立法程序相比,整个推进的节奏会快很多。 我们现行的房产税收,是在交易环节一次性征收。与地方政府有关的财税,一是土地出让的收入,二是房地产交易的收入,这两方面都是一次性的收入。征收房产税,对于地方收入最大的变化是,从一次性的交易税收,变成了每年的持续收入。相当于给地方政府增加了一个持续性的税源,这对于地方的财政收入结构,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目前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如何解决 70 年产权和房地产税的关系。房子是居民的私有财产,拥有永久的使用权,但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普通住宅产权只有 70 年。根据法律规定,产权到期后自动续约,而要缴纳多少钱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每天写一点经济学的小知识。 本文由爱撸铁的程序猿原创,欢迎关注,一起涨知识。

知乎用户 你的臭宝 发表

房地产税试点改革来了!哪些房子要交税房价会大跌吗

知乎用户 骑蚩尤的熊猫 发表

解决房产税落地的同时,

也希望我们政府部门能切实关注下以下问题:

小区物业的不合理运营,

小区配套设施的老化问题,

城市交通网的设计,

租房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

知乎用户 欧阳思七 发表

我盲猜是按省级行政区划制定统一的税率,比如按广东为例,深圳广州单位面积的税率和汕头之类的地方一致。然后宅基地房屋不收,安置房不收,家庭只有一套的不收,反正有一些减免或补贴。

我的判断是,按市场价征税,虽然挺带感挺公平的,但是反弹的声音最大,毕竟这年头就是钱多的人声音大。

如果按面积收,执行首先容易,不用做市场价估价,另外声音大的人意见也小了,同时还导致县城房屋大大贬值,迫使人们居住得更加集中到中心地区,这样全国说不定还能涌现一批新的中心城市,尤其是那些人口不少,但是没有中心城市的地方,比如徐州之类的?

借此孕育一批新中心城市,升级一批新基建水准,淘汰一部分县城县级市,然后提高基建,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

知乎用户 屠钻​ 发表

关于这个决定,请关注以下几点:

  1. 征税对象: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
  2. 征收方法:国务院出具体方法,试点地区出细则。
  3. 期限:5 年,就是从 2021 年 10 月 23 日到 2026 年 10 月 22 日,提前 6 个月讨论。

以上是从决定中能够得到的信息,那些未知的,也是争论很多的就是具体办法和试点城市。

就以上两个争论点,说说我的看法。

房产税的具体执行办法

2011 年就有重庆和上海的试点。

上海方案要点:
(1) 仅对新购住宅征收,本市家庭、住满 3 年或属于高新人才的非本市家庭首套免征;
(2) 家庭人均有 60 平免征面积;
(3) 税率 0.4%-0.6%。
重庆方案要点:
(1) 存量房仅对独栋住宅征收、新购房仅对独栋住宅、高档住宅和在本市无工作、户籍和企业的人员第二套住宅征收;
(2) 税率 0.5%-1.2%,交易价格在上两年主城均价 3 倍以下的税率 0.5%;
(3) 存量住宅每户有 180 平免征面积,除三无人员外的家庭新购商品住宅有 100 平免征面积。

这两个试点的效果约等于无,说白了,就是没收到多少钱。

收税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到钱吧,为地方开拓新的税收来源。

那这次的试点办法显然会和重庆上海方案有较大的区别。

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而到底收多少钱,怎么收钱,这就是试点地方的事情了。

收多少钱?

这个决定了收税的必要性和难度。

既要拔鹅毛,又不能让鹅太疼。

这就看各个地方对收入的渴求程度了。

那些财政收入宽裕的地方,不会收太多。

大家都明白,这个影响房价和房产交易频次的。

那些房产交易活跃的地方,税收不少的,二手房过户的费用。

(1)契税:90 平方米以下首次购房的按 1% 缴纳;90—140 平方米按房价 1.5% 缴纳;140 平方米以上按房价 3% 缴纳,买方承担。
(2)营业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 5.5% 缴纳,卖方承担。
(3)土地增值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 1% 缴纳,”

在我看来,现在预测税收比例都没实际意义,等试点地区确定了,看各个地区出方案吧。

怎么收钱?

这个又是一个难题。

我们先行的税收,直接向居民个人收税的很少很少。

以前自行车有个牌照费,每年交一次,后来也取消了。取消理由据说是收费的成本大于收到的费用。

个人收入调节税也是要求发薪单位代扣代缴的。

注意 “代扣代缴” 这个办法。

一个单位,少的几个人,多的几千人,几万人。税务局只要盯住单位,就能完成几个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税收工作。

要居民直接缴税,这个难度太大。美国这种有缴税习惯的国家,达成率都不是很高。

在重庆上海试点中,两城都是在交易过程收税。

具体怎么操作,还是关注那些试点地区吧。

哪些地区会试点?

上面两个难题,应该会在试点地区的细则里出现。

哪些地区会试点呢?

个人认为是一二三四线城市各选几个,这样试点成功后,才可以向全国推广。

在这些试点地区中呢,建议关注三四线城市,而不是网上热议的深圳和杭州。

深圳和杭州可以说是一二线城市的代表。

这两个城市对推广房产税不会太有热情和动力。

试点的结果,大概率和重庆上海差不多。

而那些三四线城市对开拓新税源比较积极,有热情和动力去尝试。


总结一下:

这个决定还是方向的,具体办法和试点地区,还是关注后续报道吧。

知乎用户 赤文 发表

为什么大家都在纠结房产税要把 8 万亿卖地收入缺口填平呢,这是什么神仙逻辑。

一是大规模基建接近尾声,基建这个吞金兽用钱的地方逐渐变少。

二是收房产税的时候还是可以小规模卖地啊。不可能今天开始收房产税,明天开始就一块地都不卖了吧。

比如卖地收入降到 3 万亿,房地产收 2 万亿,基建花钱逐渐少一些,5 万亿也是够用的吧。更不用说其他税改,比如遗产税等,也可以补一点啊。

知乎用户 中国狸花猫 发表

一线城市倒霉的是那种有房单家庭收入不高的,比如家里的房子老早买了,在中环现在估价 800w 一套,但是家里收入税后算他 15w 吧,按照 1 个点算,就是一年八万,你们自己品,实际上这种在上海很多,有些估计一年 10w 税后都没比如我爸妈,现在两个人退休工资加起来也就 5000 多,他们的房子现在小区挂牌 600w,就算 0.5 个点都要他们老命了,其实很多本地人本来就有房,但是收入不高,不知道如何承担这个房产税,具体看征收细则吧,主要天朝的房价对齐了欧美的一线城市,但是收入还差很远,一线城市的房产税,也就高收入的能抗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真的是要老命的,如果是三四线城市,那有的好看了,如果地段差的,直接投资属性轨零,这一波很多三四线城市,一套三房下来也要 100w 了,而且天朝本来房贷利息又高,以后除非自住,不然真的直接归零

看了下评论,感觉收房产税不是打土豪,分田地,很多评论说交不起税就卖了去小城市,我都觉得好笑,这咋卖,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就 10w 不到,一下子都挂牌,中介挂牌数量一下子翻个几番,卖的出去么?真这样,就是几年的下跌,买涨不买跌,更加没人接盘价格直接打对折,你以为这是郭嘉希望看到的么?郭嘉只是希望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你们老喜欢崩盘

问题下很多人说没有没有免征啊,我就是反驳这种说法,我是相信有免征的,不然上海这种老龄化城市,很多住外环内老破小的老年人都要背井离乡了要么卖了去郊区,要么去别的城市,你们觉得现实么?我们可是和鞋社会

知乎用户 ERICWANG​ 发表

之前就说过,房产税出台是必然。为什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地方财政缺口这么现实的问题。地方财政支出很多,包括债务利息,机关单位公务员工资,低收入人群保障,教育,社保,维稳与安全,产业扶持,人口扶持等等。在一个老龄化加剧的周期内,社保与低收入人群开支会大幅上涨。这已经体现在每年的社保基数在加速提高这个事实了。

财政硬性开支在快速上涨,但是财政收入却遇到困境。这种情况下,就是节流。抑制腐败最为直接有效。一打,钱就打出来了。

收入层面,房产税要担负着替换土地财政收入的使命。出让价格高,会流拍,那么结果等于 0。但房产商囤积的土地已经很多,消化还需要时间。所以各地的房产税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出台并且委托税务部门大力征收。

具体起征点和税率取决于当地房产持有情况。

征收办法,就是政府出具指导价,个人先纳税申报,每年汇算清缴。那些没有人申报的房产,会采取上门催收或者断水断电。如果逃脱,则会被视同偷税漏税,缴纳高额罚款。在中国这个情况下,没有人敢挑战税务。

有人说了,我把房产税转嫁到租户,行不行?这个不可行。供需关系先不谈,你会触犯价格涨幅限制条款。而且多套房,政府会让你申报房屋是出租还是自用,如果出租,就需要合同备案,要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实际缴纳房租与租赁合同备案不同,那么一旦被租客举报,那么你还会触发逃税漏税条款。逃税漏税会面临罚款,滞纳金,严重会面临失信人待遇。

有人说了,房东不出租。那么有可能政府会查看你的水电情况,如果判定为闲置,还会有闲置税等着你。

再说供需关系,一个是老龄化和人口减少,一个是农村发展国家已经非常重视,返乡人口增多,一个是廉租房公租房国家投入建设。供需关系没有那么乐观。

在人口新政下,房产税还有一个就是任务就是把钱收上来,发展建设公租房廉租房。

所以对于房产税,房东最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知乎用户 thomas 发表

上次试点搞了重庆和上海,蜻蜓点水,范围有限。这次估计力度大一些,但是性质估计差不多。反正,这个文件出来,说明房地产税全面铺开至少要五年后。

知乎用户 中信读书会 发表

房地产税传来重磅消息:10 月 23 日,十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

尽管对于房地产税要来了,近期的预期是越来越强烈,10 月 16 日,《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中提及房地产税:“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

从 2016 年首次提出 “房住不炒”,到现在加速推进房地产税试点落地,而且一周之内连爆两个重磅消息,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在狂飙了几乎 20 年之后,即将迎来一个超级分水岭。

这是在进入 21 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一次定调,每一个人都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征收房地产税,会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征收,加速推进的试点具体是什么模式,以及房地产税开征能够达到什么效果。

只有搞明白了这几个问题,才能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括现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新周期中,找准方向,站在趋势的一方。

下文整理自北大国发院教授徐远最新力作《房价的逻辑》中信出版 2021 年 10 月出版。

房产税:何时出台?税率多高?效果多大?本篇文章,我们来重点分析一下房产税的影响。

基于以往的讲课经验,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房产税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少读者担心房产税的推出会影响房价。总结起来,关于房产税的问题主要是三个:

(1)房产税何时会出台?

(2)如果出台,征收力度会有多大?

(3)出台以后,对房价的影响有多大? 本讲我们就来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征税成本高,房产税出台 “稳” 字当先

尽管推出房产税是税制改革的长期方向,短期内推出也需要些时间。最根本的原因是房产税与现有税种的性质完全不同,条件不具备就强行征收,成本太大,税收收入也不会太多,不利于社会稳定,最终会得不偿失。

要理解征税成本,我们不妨看一下一个古老的制度——“盐铁专卖”。根据史书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秦国就实行盐铁专卖,为国君聚敛到巨额的财富。你想想,那个时候以农业为主,地广人稀,一家一户收税很难,主要就是向地主家收税,即便如此,刨除供养税吏的支出,净税收收入很少。所以,征税是历朝历代的一个大难题,弄不好就国库空虚、王朝坍塌。

于是,就出现了盐铁专卖制度。盐铁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人们必须买,加一点价也必须买。所以政府就实行盐铁专卖,加一点价,有时候加很多,收到的巨额财政收入就充实国库。

盐铁专卖的例子告诉我们,尽管古代帝王有征税的权力,但还是要考虑征税的成本,否则就会得不偿失。现代国家则不仅要考虑征税的成本,还要考虑社会的和谐稳定。

你研究一下我国目前的税收种类,就会发现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主要税收都是 “流量税”,“存量税” 占比很少。

下图显示了我国目前的税收种类和占比,你看一下就会发现,几乎都是流量税。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就是存量税的征税成本太高。

我国税收结构(2016 年)(图片来自《房价的逻辑》徐远著)

注:2016 年我国税收总额 131611 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所谓流量税,就是向经济活动的流量征税,比如增值税是向销售征税,公司所得税是向公司利润征税,个人所得税是向个人所得征税,契税、印花税是向交易环节征税,等等。

这些税收的特点,是向流量的、增量的收入征税。人们为了获得这些增量收入,就必须交这些税。看在增量收入的分儿上,人们在交这些税的时候,阻力相对并不大。换句话说,流量税相当于从做大的蛋糕中切一块,交税的人还留了一大块,交税的时候体会的税收痛苦就没有那么大。

向存量收入,也就是财产征税,是完全不同的逻辑。存量收入已经属于个人,没有增量的收入,向存量收入收税相当于切分已经属于个人的蛋糕,这个时候税收带来的痛苦是很大的,征税阻力也会很大。

这个税收阻力会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说,退休职工在城市的繁华地带有个房子,房屋价值很高,可是他现金收入很少,基本就是靠退休金生活,这时候这个税怎么收?征税的官员怎么开这个口?难道真把他赶到偏远地方去住?从社会安定的角度来说,赶人走根本就不是一个选项,想都不敢想。

再比如,很多人的房子是以前单位的房改房、集资房,这样的情形很多,这样的税也是很难收的,真的使用强制力,会很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大规模征收房产税需要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条件。正因为如此,从 2003 年提出要征房产税,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立法的草案都没有拿出来一个。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相关官员的表态,就一目了然了。

2014 年,当时的财政部长楼继伟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房产税改革的总方向,是在 “保障基本居住需求” 的基础上,

“统筹考虑税收与收费” 等因素,合理设置建设、交易、保有环节的税赋。这里的要点,一是 “保障基本居住需求”,二是 “统筹考虑”,三是 “合理设置”,都是慢慢来、不着急的意思。

到了 2017 年 12 月,财政部长换成了肖捷,他在《人民日报》上发文指出,按照 “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 的原则,按照评估值征收房产税,适当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的税费负担。这里的要点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既然立法先行,大家都知道房产税有关法律的重要性,自然会谨慎加谨慎,这部法律从草案到审议,到向公众征求意见,到表决出台,再到实施细则出台,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再来看李克强总理在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的说法,是 “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还是强调一个“稳” 字。

保障基本居住需求,房产税税率不会太高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征收的力度会有多大? 讲清楚第一个问题之后,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征收房产税的阻力这么大, 征收的力度一定大不了。收税的力度越大,阻力就越大。最后,一定会形成一个普遍的税收减免,比如人均 40 平方米不征税。只有这样,才能做到 “稳妥”,才能保障人们的 “基本居住需求”。

房产税的税率一定不会太高,估计在房产评估值的 1% 以下。你想想,统计局的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才 3 万多元,双职工也就 6 万多元,你最多让人拿出 10% 来交房产税,也就是 6000 元,相比动辄就 100 多万元的住房,也就半个百分点。否则,整个国家的经济系统都会乱套。

关于征收房产税的力度,你可以看下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的力度。未来出台的房产税,估计和上海的征收力度差不多,就是人均减免 40~60 平方米,税率在 0.5% 左右。这样一来,城镇居民的首套房是不用征税的,刚需首套房的购买是不受影响的。

渐进推出,力度有限:房产税不会改变房价方向

我们再来看看大家普遍关心的第三个问题: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有多大?其实,说清了前面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显然的,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第一句,既然房产税推出会很慢,推出了力度也不会很大,就不会对房价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句,根据以往的经验,并不是房产税一推出,房价就会崩盘。

2011 年推出的重庆和上海的房产税试点,对房价几乎没有影响。看境外的经验,像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等都有房产税,房子还是很贵。2005 年韩国为了调控房价推出了综合不动产税,也还是没能改变房价上涨的趋势,这就充分说明房产税抑制房价的作用不可高估。

最后,房价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城市化还在进行的大背景下,需求很旺的大中城市的房价,特别是好地段的房价还是会上涨的。对于发展潜力不大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空间本来就不大,倘若出台了房产税,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

房价的逻辑:徐远的房产财富 48 讲 徐远作品 城里的房子

知乎自营

¥64.00¥8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425446402054467584?mcn_card_id=1436265443065073664&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本文要点梳理:

(1)房产税征收成本太高,房产税的出台一定会渐进、稳步, 短期内不会出台。

(2)房产税的征收力度不会很大,一定会有足够的税收减免, 保障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

(3)房产税对于房价有影响,但是不会很大,房价由供求关系决定,有发展潜力的大中城市,房价依然会上涨。

徐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中国经济改革,对宏观经济形势、金融投资、汇率波动、房地产、城市化等问题有系统研究。

著有《徐远的投资课》《城里的房子》《经济的律动》《人 • 地 • 城》等书。

《房价的逻辑:徐远的房产财富 48 讲》

徐远 著

在分化变局下
掌握房产这项关键财富

知乎用户 keith199 发表

一、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非居住用房地产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执行。

1,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不收税

2,冷知识:非居住房地产本来就有房地产税,这次依旧照常收 [1]

二、国务院制定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应当构建科学可行的征收管理模式和程序。 

对普通人来说是废话……

三、国务院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考虑深化试点与统一立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情况确定试点地区,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本决定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试点过程中,国务院应当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试点情况,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条件成熟时,及时制定法律。

试点期限 5 年,到期六个月前要报备,有意见提意见,如果搞得不行,5 年后可能就不搞了,如果搞得顺利有可能提前立法全国推广。


靠谱东西说完了,剩下的都是瞎猜 / 瞎聊了。

1,依据上海和重庆的情况,从财政收入来看,上海、重庆房产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都不高。2011 年,上海、重庆房产税收入占财政收入分别为 2.15%、1.40%,截至 2018 年底,上海、重庆房产税收入占财政收入分别为 3.01%、2.97%。

但是土地出让金对财政影响如下:

暂存……

参考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1986 年 9 月 15 日国务院发布 根据 2011 年 1 月 8 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 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 第二条 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或者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 前款列举的产权所有人、经营管理单位、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统称为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第三条 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 10% 至 30% 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 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第四条 房产税的税率,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 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 12%。 第五条 下列房产免纳房产税: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 二、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 三、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 四、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 五、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 第六条 除本条例第五条规定者外,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定期减征或者免征房产税。 第七条 房产税按年征收、分期缴纳。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八条 房产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第九条 房产税由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 第十条 本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施行细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抄送财政部备案。 第十一条 本条例自 1986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1]

知乎用户 萌之检事正 发表

@睡前消息

狂喜

知乎用户 卡卡西 发表

每个地方肯定会有区别,这里只是大概的预测下。

首先按照家庭,每个家庭有 30㎡的免税面积

18 岁下的个人不能算家庭。其余个人可以算一个家庭。

然后按照每个个人 30㎡的免税面积。

这样一家三口人就有 120㎡的免税面积。

这样假结婚无收益,假离婚也只多出来 30㎡的免税额度。

单身人士一套房有点税收压力,但是不太重。

另外税率按照征收面积,梯次累进。超出部分

0-20㎡,税率 0.2;

21-50㎡,税率 0.4;

51-100㎡,税率 0.6;

101-200㎡,税率 1;

200㎡以上,税率 2;

类似的等等。。

另外房地产税是地方税,征税面积各地算各地的,地级市为单位收。免税面积按照全国联网计算个人和家庭拥有的总面积计算。

小产权房,不算房产税。但是不允许交易,没有产权证。持有人需要是当地的集体户口。否则需要补交各种土地出让金,城乡建设费,交易税根据性质转为商业或者住宅房产。

知乎用户 冯金 发表

收税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降价。如果要降房价,那多盖房子就行。不愿意多盖房子,那就公布财产就行。公布财产怕代持的,那就政审三代一样,按户籍关系把亲密者的房产一起公开就好了呗。

不要误会,我是支持收房产税的,而且属于最激进的那一拨人。我要求普征、0 面积减征,全民都交房产税。至于交不起房产税的,房子托管给当地 ZF 出租抵税,房东去住廉租房(当地拿不出廉租房交换的,则该房不得征税)。

还有说按人头减征的——合着前面老百姓按计生要求只生一个,后面就要被你按独生子女费 * N 倍给收回去???这是准备冲宪法了么???还是要广大中国老人们创造医学奇迹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

第二十五条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知乎用户 倬彼昊天 发表

农村宅基地和房子暂不纳入征税范围是好事,但是应该确定未来怎么纳入征税范围先讲清楚比较好。比如一个家庭有多少套,宅基地面积超过多少,房子层数是多少,等等。

不然的话,那就是在制造更多拆迁问题啊。农村盖房子可以贵也可以不贵,感谢知乎,我一直以为都跟我家这边一样宅基地不少几个钱,也以为盖房子和装修都跟我家这边一样要不了几个钱。

如果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没有税收,是不是可以多盖几套等着拆迁时多拿钱,是不是有钱的人家可以多盖好几套等着转手卖掉。

但是如果是继承的宅基地和房屋,也应该适当考虑减免征税。

知乎用户 动感光勃 发表

糟糕,听大 V 们的分析:没房的人又输了,房租还能继续涨……

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们无房人啊?他们真的太暖了… 我哭死

房产税细则都还没出来,试点城市执行统一标准还是因城施策通通未知。

单凭一个新闻,就能判断这税最终转嫁给了底层。房价控不住最后还得涨

房租涨就涨嘛,深圳南山区的房产要收税。

关我富士康流水线工人住员工宿舍的小李什么事?

关我美团众包合伙人无五险一金住城中村的小张什么事?

关我三和人力市场日结挂逼佬,住网吧的小陈什么事?

有些人,他自己不是底层,又不是无房者,但是他却很担心底层无房者的负担哈哈哈。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中国布局房地产税试点,剑指楼市投机

本文原刊于《华尔街日报》,端传媒获授权转载。目前,《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全部内容仅向付费会员开放,我们强烈推荐您购买/升级成为“端传媒尊享会员”,以低于原价 70% 的价格,畅读端传媒和《华尔街日报》全部内容。 中国表示将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 …

开征房产税是否会导致房租上涨?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当然不会。 总有人很有趣,以为限电可以涨价,加房产税可以涨房租。 我是那种每年交房地产税的房东,而且每年房产税都要涨,从屁股角度倒是挺希望这些人做的梦是真的,那样我可就发达了。但是现实不是这么回事。当然,有人会抬 …